目 录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九

十一净土义(五种土十种土)

四种净土(三种土)
法身内应所居同异。
无障碍土。
大小同住土实报土同异。
独菩萨土当实报土。
安乐国九品生皆凡夫有欤。
安乐国五门(常无常乃至有胎生无胎生)
十信前人生西方净土。
三福业。
安乐二种生死何。
弥陀身量相好。
五逆谤法阐提生不。
小乘意明十方佛不(轮王)
释迦托弥陀二经。
观地水灭罪。
品生得无生位。
极乐同处三途。
体。
凡圣土有无。
质二处等句。
一质异见等句(质体强弱)
佛菩萨见众生土耶。
人成结成事成。
付四重净土(大小同住何处唯独菩萨上唯界外欤)
安乐净土是何。
净土经事。
圣眼幢世界上品土。

十二涅槃义(有番无番相待绝待)

性净方便净(三点四)
性净涅槃万德。
三修八倒。
有余无余。
醉入无余有无。
佛舍利。

净土体

  问。今此宗家立几佛土耶。答。若依净影。立三种净土。一者事净土。二者相净土。三者真净土也(具如义章)今依嘉祥之师宗。凡就佛土。立五种别。一是净土。二不净土。三不净净土。四净不净土。五杂土(具如玄教迹义净土门)玄云。总该佛土。凡有五种(乃至)此五皆是众生自业所起。应名众生土。但佛有王化之功。故名佛土。然报土既五。应土亦然。报据众生业感。应就如来所现。故合有十土(文)
  华严游意云。此之五土见僧睿法师所辨斯之五横摄一切土尽(文)(注维摩佛国品见之)
  问。秽恶不净国土。偏是众生业感也。何于应化具之土云耶。答(云云)
  净名玄第八云○又以秽土是众生恶业所感故名为报。非是佛示现。所以非应。但佛入秽土化物。托居众生报土之中故。名此土以为佛土。问。即众生恶业感土。是佛应土不。答。佛应居其内故。称佛土亦得。名为佛应土也。故下文云。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如饿鬼业故感铁丸。非佛应。但佛应居其中故。说为示现耳(云云)
  问。若尔秽土无依佛大悲力起之义耶。答(云云)
  次文。许有土无土义云。而昔行菩萨道大愿行。为众生起三界内外诸土。以益于物。令遂能应物起土(云云)
  问。若依因位愿行应物起秽土者。何故前言秽土非佛示现耶。答。佛以悲愿生秽土中故。佛昔日愿行等。不障众生业所感土。则为增上缘故。言应佛起。然非正起故。云非示现也。又名玄次上引华严云。非一因缘净土得起也(云云)净土既尔。秽土亦然。只是义分不可偏定。
  问。且就净土中有几阶级耶。答。有四阶级净土。凡圣共居土。二大小同住。三独菩萨土。四诸佛独居土(或三土)
  玄教迹义净土门云。就净土中更开四住。一凡圣同居土。如弥勒出时。凡圣与在净土内住。亦如西方九品往生为凡后有三乘贤圣也。二大小同住土。谓罗汉辟支及大力菩萨。舍三界分段身。生界外净土中也。三独菩萨所住土。谓菩萨道过二乘居土亦异。如香积世界无二乘名。亦如七宝世界。纯诸菩萨也。四诸佛独居土。如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诸净土住不出此四。则是从劣至胜为次第(文)
  今料简云。四中初一是分段。中间二种是变易。后一离二死。变易中二乘所居为第二。以十地所居为第三也。若约佛论。第四法身本土中。二是应身土。初是化身之土也。此可为定。
  智论九十三云。有净佛土。出过三界。无烦恼名。罗汉生中。闻法华经(文)
  三种土。分段同居报土。实报无障碍报土。常寂光土。
  仁王疏中云。三贤十圣住果报者。住分段变易报土也。又三贤住分段同居报土。十圣住实报无障碍报土。第二唯佛者。佛一人住常寂光土。○前二土皆是生灭无常(文)
  观经疏云。以宝莲华擎世界故。名莲华藏世界(文)
  寿量品疏云。今对三身亦有三土。一者法身。栖实相之土。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即法身土。故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璎珞经亦以中道第一义名法身土。然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论身与非身。亦何土与非土。但无名相中。为众生故。假名相说故。明身与土○能栖之义。说为身。所托之义。目之为土也。如七卷金光明三身品明。法身具如如智及如如境。就义而望境则土也。二者报身报土。但报身即是应身。应身有二种。一内。二外。内与法身相应。名曰应身。此犹属法身。与法身同土。法华论云。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尽者。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摄。此则是报身土也。若外应之义。名为报身。化大菩萨于净土成佛。此以宝玉为净土。此土乃不为劫火所烧。而终有尽灭。○既三种土亦别。然法身之土。但常非无常。化身之土。但无常非常。应身之土。亦常亦无常。内应身土。此则是常。外应身土。此则无常也。若分净秽者。法报二土。此是净土。然化身之土。此则不定。或常或秽(文)(中道第一义。宝玉土。土化身之土)
  问。金光明所说。法身合身为一(见义疏上文也)故有如如及智。可得以此分为身土。然法报化三中。智慧属报身。以如如为法身(亦见上之文也)此法身若唯是如如者。何得以境智分身土也。
新选疏云。摄论师以真如为法身则法身无上(云云)
  答。以如如为法身者。此是一往为言。细论性净亦具智慧故。以智慧为身。以境界为土也。彼金光明开合虽异。以境智为论故。引为例。非即同也。
  观经疏云。然第一义土。即是法身。法身第一义土。更无有为也。可栖托义。名之为土。无感不应。名为法身(文)(无感不应者。举用显体也)
  疏略寿量品云○诸佛所乘故名乘。至人所栖称土○法身有能照所照义分人土。问曰。经明唯有自性净心显名法身。智度亦云。除实相外。皆是魔。实相即法身。云何有人土体。答曰。摄论师云。法身是真如。更无有土。此净心及如。在烦恼中不为烦恼坏。不可反异故名如。所照用即名智。智非但知。非如亦知于如。既有能知所知。何故无能住所住。有人土耶(文)(此净心以下对摄论师显正之)宝窟上云○毗卢遮那即是法身。法身佛住。于常乐我常四德之○(云云)
  问。法身如来所居净土与内应身佛所居净土各别耶。
  答。寿量品疏云。与法身同土(云云)同住中道第一义土亦名四德土(矣)
  问。法应二身。既是各别。所居净土。何云同土耶。答。如世间人二人同居一处则无咎也。又性净名法身。方便净为报身(即名内应)二净中各有境智。智名为身。境为土也。然方便与性净体不二故。云第一义谛之所摄也。又方便净照义强故。名如如智。性净常寂。如如境显故。以方便净智照性净境。即内应身以性净为土也。而性净中。亦有智慧故。名法身住第一义土耶。问。付方便净之土有色相耶。答。今按。二义。一云。但有常乐等。而无色法。如法身无色义。二云。有色故云报身。五根等始起。
若依前义义说五根。实非色也。
  问。二义何者为正耶。答。准身论土。宗家正意。归无色义。然细寻之。第一义门。非色非形。若世谛门。有色形也。
  法华论疏云。问。既是常住。云何得有诸天击鼓及散花等耶。答。于常在无障碍用故得斯事也(文)
  今案。诸文。法身及内应。住中道第一义谛土。若外应身住实报无障碍土。此是宝玉之土也。此实报无障碍土。则是菩萨之报土。故仁王疏出分段同居土。及实报无障碍已云。前二土皆是生灭无常(文)此是中道第一义土家之无障碍用也。故法华论疏云。于常土无障碍用(云云)常土即是中道之土。无障碍用即宝玉也。问。何故名无障碍用耶。答。中道体是虚通无碍宝玉。即是无碍之用故。云常土无障碍用也。又义云。宝玉色不被秽土故云尔。
此义胜也。如首天子事问答(云云)
  问。四重净土之中。第二大小同住土者。即实报土欤非欤。答(云云)
  问。若实报者。二乘人何生实报土。夫实报土土十地菩萨方便住故。若非实报者。大力菩萨何得共居耶。答。此应非实报土直是变易土。即应化土。于此土中。初地已上大力菩萨受生共居。若初地已上实报者。则二乘非分。不应得生。但是地上菩萨为化他故。共二乘住也。若望二乘。直名果报。而不称实报也。
  问。第三独菩萨土。为是实报土为当非耶。答。是实报净土也。即是七珍宝玉土也(香积佛土七宝世界)
  问。初凡圣共居净土中。且安乐国九品往生为凡夫。复有三乘贤圣也(云云)尔九品皆有凡夫欤。答。应有二义。一云。九品并是凡夫。凡夫者是内外凡夫。谓从初心(乃至)十回向。此是地前通凡夫也。
  一云。九品中。下辈是凡。余中上是圣。故云为化复有贤圣也。难初义云。九品之中。中品上生三果学人。上品中上生是初地已上菩萨。然何通云凡夫耶。答。九品往生。本是凡夫。然于中上亦有圣人。文中且举胜者为圣而已。难次义云。不顺文相答(云云)玄别论西方。五门(西方者是安养净土也)
  一常无常门。
有说。覆相常与法华相似。正义云。是常住。
  二三界非三界门。
无粗三界有细三界。
  三有声闻无声闻。
有二说。一云有。一云无。正义云。应有声闻。于此学者二义。一云。应是应化。一云。应是可也。
  四有天人无天人(实无人天别)
  五有胎生无胎生门(无胎生也)
  玄云。一常无常者。有人言。此经犹是无常。覆相说常。与法华相似。今明常住。文云。究竟一乘。至于彼岸。故知。是常。依论种种说常(文)
  双卷无量寿经下卷。说彼国菩萨功德云。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惠由心出(云云)法华游意引宝性论云。究竟一乘。经说有如来藏及三宝无差别(云云)涅槃经明三宝。无差别者。依常义耳。
  又云。惠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云云)
  上卷云。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云云)
  今见此等文。一乘则是佛性异名。然言究竟至于彼岸。故知。穷证佛性常乐我净。又言。佛眼觉了法性即常住之性(此文不明了)又云。泥洹无为之法。其国土次之。次者是近也似也。
  问。彼国是凡圣同居。尚不及菩萨实报土。泥同中道第一义土耶。何云明尚住乎。答。此但净经宗了未了故云此经明常不言彼国土是常住也。
  天亲菩萨往生论云。彼无量寿佛国土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云云)
  此且约地上所见。或是初发心人。见中道第一义之相。虽是分段之土。而顺中道故云相也。
  又云。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毕竟得证平等法身。与净心菩萨无异(云云)
  又云。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云云)
  玄云。二明三界非三界者。如释论所明。在地不名色界。无欲染故。不名欲界。有色形故。不名无色界。经云无须弥山大海江河。故知无三界。又云。佛问弥勒阿难。汝见彼国。于地以上至于净居天所有微妙严净自然之物不。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既言已见。不得无三界。自在物机不可定判。斯则无粗三界有细三界耳(文)
  大论第三十八卷云。如是国土。在地上故不名色界。无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无色界。诸大菩萨福德清净业因缘故。别得清净国土。出于三界(文)此执明他方净土。非的指西方无量寿佛国。然他方佛土。正以西方为定而已。如仁王疏释后有及十方净土文云。净土者明西方净土也(云云)且约地居者作此论。若约空居者应云无有色染。故非色界等。应略之。
  天亲往生论偈云。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云云)
  净影义章云。望求有土非苦谛摄。故云非三界当分。实是苦谛三界摄也。
  无量寿经上卷云。又其国土无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亦无大海小海溪渠井谷(乃至)阿难白佛。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及忉利天。依何而住(乃至)行业果报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诸众生功德善力住业行地故能尔耳(文)
  下卷云。汝见彼国。从地(已上)至净居天(乃至)阿难对曰。唯然已见(文)
  玄引无须弥山文。诸无三界者。准智论解。常途三界所有于彼无。故非三界也。言自在物机者。彼佛自在随物机而现故。净土难可定判。此意则显然。或应见三界相者。即为现之。或不可见者。无三界也。此则无粗三界有细三界者。定判云有细三界。(此异前意耳已上一义)
  或应云先言不可定判者。即以有无随义不定故。尔有细三界。不可定无。无粗三界。不可定有。以于物机得自在故。示现微妙境界。而应三界众生也。
  玄云。第三有声闻无声闻者。经云。有得罗汉果。解释不同。一云。下辈生于花中退菩提心。出生之后受二乘果。实有声闻。二云。法藏比丘设愿云国中无有声闻二乘之名。今言声闻者。仍本为名。实无声闻。今谓。如香积佛国。无有声闻之名。今此经言有故。应有声闻(文)
  言经云有得罗汉果者。观经云。中辈生人。于彼国中得罗汉果也。
  双卷经说。彼国初会声闻众数不可称计。如是广有声闻众。又智论云。弥陀佛国声闻僧少。菩萨僧多。亦是有声闻文也。此中二义。初说云。下辈生于花中道退等者。正应云中辈。观经说中辈得小果故。而言下辈者。恐是文字写错欤。或中下二辈望上辈。通为之下辈。以对菩萨显少根早劣义故。以下辈名显之。第二说云。法藏比丘说愿无二乘名者。双卷经说。法藏比丘愿中第十四愿云。我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不取正觉(云云)此则声闻无量也。悲华经第三说。无诤念王经云。令我世界无有声闻辟支佛乘(云云)今谓。王出家已。称法藏比丘。只是一人两名出之。故云法藏比丘愿无二乘也。今言声闻者等。第二师会云。今经言声闻者。本是声闻故。今虽菩萨仍本立名也。今谓。如香积已下大师许也。香积佛国。即众香世界。如维摩说。于此评文。学者二义。一义云。所无声闻义。西方似如香积佛国。无二乘名。是本愿故。然观经云。有故知应化而有声闻也。
  如第五门云。实无禽兽。而有应禽兽也。
  一义云。如彼香积佛国。全无声闻。然此经不同彼说。而言有声闻。故知。彼国无声闻。此国有声闻也。此则指香积极乐有无不同。应有声闻者。可有声闻。非应化也。
  如第五门云。应无胎生之应言也。岂言应化而无胎也。以应化生亦有胎生。故略之。
  难后义云。若尔。何故但言有声闻。然不会通无声闻文耶。答。第一说云退菩提心取小果。则已会竟。以退菩提心人非决定守小果故。说言无者无决定者也。如无量寿论云。无讥嫌名无二乘种也(更思之)
  往生论云。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云云)
  玄云。第四有天人无天人者。经云非天非人。若依文则是一相。岂可分别是人是天。而文云。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者。此有时胜者为天。劣者为人。欲引秽土人天生于净土。实无人天别也(文)
  双卷经上云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政。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文)
  则是一相者。经云咸同一类故。此有时胜者为天。等者。于彼国中。有时说人天名也。胜劣者。总相虽同非无少异。如二菩萨胜。余菩萨等故。云有胜劣也。今谓之。或可在地者名人。虚空者名天。此亦住处土下。得名胜劣。然非正意也。
  玄第五有胎生无胎生者。皆应化生。应无胎生。而经言下辈受胎生者。此非胞胎。于华台中久不出故。言胎生非实胎生。禽兽之类亦如是。实无禽兽。而有应禽兽故。经云池中有凫雁等也(文)皆应化生者。若对实生者。以变化随物名为应化。此中约四生中胎化生。论故云可是化生也。经言下辈受胎生者。平等觉经云。中下辈人。五百岁在于胎生(过度人道经亦尔)今言下辈者。对上。通以中下也。禽兽亦然者。胎生非实。禽兽亦尔。细论之。胎生但有名。无应胞胎。禽兽非变化之相故有异也(若细寻非无其相耳)
  双卷下云。彼国人民有胎生者。汝复见不。对曰。已见。其胎生者。所居宫殿。或百由旬。或五百由旬(佛告阿难也)○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此诸众众。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是故于彼国谓之胎生(文)
  疑心而生者。在宫殿中。不见佛僧。如秽土胎生不见外事故。类以为名。非在胞胎名胎生也。准此释文既云下辈故。知胎生非是九品外也。又此经言。在宫殿中。而释云在华胎者。宝积经云(无量寿会。与双卷同本)彼等菩萨处华胎中。如游园菀宫殿之想(云云)或于外相唯莲华唯宫殿。净土事微妙故不相妨也。
  问。十信已前外凡夫人。生西方净土耶。答。净影观经义记云。善趣已前常没罪人亦得往生(取意)嘉祥意同。故三福善中。初是世间凡夫善。亦名旧善。佛未出世已有此善。不及小乘。故知十信已前亦得往生也。又云。有所得因亦得往生故。知未入菩萨位者。并得往生也。虽未入菩萨位。要须发故一念菩提心方得生矣。
  观经疏云。二约所化论因果者。有通别二门。通论以三福十六种观。皆是生净土因。别则以菩提心为业主。余善为缘。故双观经云。十念菩提为因得生。此之菩提业非但生净土而已。终至佛果为因。但众生闻佛道长远。望岸而退故。示净土近果。作进趣之缘。为净土因故。经曰易往而无人也。毕竟成佛之本故。经云始发菩提心。能动无边生死大海也。○问。为方得因生无得因生。答。二义皆有之。问。以禅定为本不。答。然。三界禅定有二种。谓有得无得也(文)双卷经云。念弥陀佛十念。又云。发菩提心。今合引之。又菩提心者。缘菩提心念佛。即念菩提心。故云尔。问。既云菩提心为业主。应是必入十信已上。故论云大乘善根界也。今依何文理。云十信已前亦得生耶。答。大乘善根通宽内外十信。要在无所得信。然疏解云。有得无得二皆为因。故信位亦得生也。问。何要以无所得信为十信耶。答。法华疏云。天亲论主。以无所得为成佛因故。谓发菩提心所得善根。能证菩提心。非诸凡夫及二乘也(取意。可见方便品疏)问。既有所得。此中何故言要发菩提心为业主耶。○又疏下文云。滞贪所发菩提心业不得往。又云。但观琉璃宝地。不得灭罪。以识依正因缘悟解中道乃得灭罪(云云)若尔。要以无所得方得往生何言未入信位生耶。答。义有通别。通论。一念佛愿欣净厌秽有所得心。亦是菩提心。亦名无所得。顺无所得故。得发此心。亦名初发心也。然于无所得明了悟解。乃名入信位也。阿罗汉初虽信大。而未入十信。要决定心方乃得入。由此应知凡夫学入遇善知识。闻他方净土。一念欣厌。与无贪等三善根相应心。乘佛大功德缘力强故。得名发心。虽有相心亦得往生。小乘三果及七方便。一闻则生。何必深耶。下品不及故非十信。若依通门相摄言之。亦名初发菩提心者。亦名信位也。
  观经疏云(序王)○或现秽质令生厌心。或示净处便修胜善。是以思惟夫人遇此恶缘。厌累苦之世。欣胜乐之地。由是佛现金台示十方界净妙之国。令此今缘撰取所乐。夫人情感安养极乐。如来广说净土胜果正业妙因(云云)又云。问佛普现十方净土。夫人何意愿生西方阿弥陀佛耶。如华严所辨。百万阿僧祇品净土。西方弥陀最是下品。既是下品。何故愿往生耶。解云。始舍秽入净。余净不易可阶。为是因缘。唯得往生西方净土(文)
  起信论云。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诸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则得往生。常见佛故。修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文)
  论文既云欲求正信。故知未入十信位中。
  观经疏云。今明○可云有方便生三界。实生三界。但以惑用为明之。何以知然。双卷经云。三十三天依何而住。佛言。依业报住。以义制之。有三界也。问。彼土三界。但就果报胜劣明三界者。为此地悭贪所发。菩提业得生得彼土不。答。滞贪所发胜业不生净土。唯以一时广济之心为菩提心。虽未现起。而未断之烦恼具足有之。以胜劣业回向净土。命终得生(文)
  问。何故悭贪菩提心。又何云一时广济之心耶。答。凡论滞贪者。未断烦恼人所发有漏善心。皆名滞贪。以未断故。以所缘缚故。今不依此义。具足烦恼亦生彼故。问。若尔。云何滞悭贪而发菩提心耶。答。虽未断贪。而伏不起。不名滞贪。若数起贪适发胜业为悭贪心之耶。
  陵杂名为滞贪。亦非与贪相应而起。若相应者。是染污心何名胜业。故知此中为贪所引。而性是名滞贪耳。问。如何悭贪引胜业耶。答。欣乐西方。五尘妙境。为自受乐。因此愿生。如难陀为欲求上天。有一比丘愿生妙善等也。所言一时广济心者。欲令众生同离杂恶净佛国不唯自身。名为广济。此心非恒(乃至)一念十念。故名一时。此是无贪所引胜业。翻上可知。问。此心虽是十念一时。凡夫恶人何辄起。答。易往无人。良由此也。然由如来胜方便故。任运得发广大心也。如念观音三毒不起。以念佛故。似佛心生。是名亲近熏习力也。如衣无香熏之今有。凡夫本无广济之心。由佛胜缘。自然得发广济心也。
  疏又云。何意说此净业耶。为未来世一切众生故。说此净业也。
释如来今者为未来世等文。

三福业

  疏云。此三种摄一切尽。何者。初一是世间凡夫善。第二是小乘善。第三是大乘善。所以第一是世间凡夫善者。文云孝养父母修行十善等。受三归五戒。第二始明受三归五戒前。宜明孝养父母修行十善。故知。是世间凡夫善。亦是旧善。佛未生时。已有此善故。名旧善(云云)余二如文。
  经云○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问。十善胜五戒。然何第二始受五戒前修十善耶。答。十善是旧善。五戒佛始制。别依作法而得故。作如此次第也。
  又云。然此三善得是三人。得是一人。三人者如向。得是一人者。始从凡夫任运修习此善。次入佛法。受三归五戒。乃至从小入大乘。始终一人具足修此三善也(文)
  既有三人别修。故知有以世善。但由十念愿助之生。
  又云。今此中明三种善生一净土。何以知尔今明三种善西方弥陀净土故。知三种一种土(文)(名三福业。为三福善)
  次文云。问。既有三种善因。那得俱生一种净土耶。解云。此三种虽同生一种净土。于此净土中果报不同。因有浅深。得果亦胜劣。如此间秽土中。众生虽同在秽土。而贵贱升沉不同。生彼国亦尔也(文)
  三种善人生彼已所受相通无有障碍不同人天欲色界等故。故一土也。
  又云。此三种皆是净心。孝养父母心。此心亦净(乃至)发菩提心亦净。以三种心皆净故。得土亦净。所以维摩云。以其心净故佛土净也。若得此心。亦此则是西方净土(云云)
  又云。上品则大乘善。中品则声闻人天善(文)
  问。安养世界分段变易中何。答。分段。问。香积佛国。及华藏世界。二种生死所摄欤。答。华藏世界。地上菩萨所居。是变易也。然地前菩萨见舍那净土故。应通分段。香积佛土应是地前所见外应身土。地前未离分段。未受变易故维摩经见阿●品说。请香饭于香积。人天二乘俱受用之。故非变易果报土也(更思之)
  仁王疏云。三贤。住分段同居报土。十圣。实报无障碍报土(文)违之。香积非同居故非分段。
  疏云。今云。此应是分段生死。何以知之。世自在王佛所为国王而发心出家。始发四十八愿。造此净土。又彼土寿虽无量。必终讫故。知彼土分段生死(乃至)莲华藏世界是分段变易。无量寿土是变易分段(变易分段者变易之分段云也)又云(大乘小乘观生灭无生灭观)乃是彼大乘中生灭观耶。此虽通生灭无生灭。观但生灭观。○但彼劫数长此之间。此间一劫为彼一日一夜。又彼佛生异此王宫。彼佛真坐菩提树下化生。徒众亦化生。随此五种故。知生灭观(云云)
  时节。化主。所化。发心。徒众。为五种净也。
  疏又云。此佛寿半阎浮提微尘数劫灭度(云云)
  问。余经中说(鼓音声经)阿弥陀有父母。今何云直座菩提树下化生耶。答。有父母者。据秽土佛。今净土故云化生不相违矣。
  问。净土中弥陀是化生者有文证耶。答。今所未见。然且应言所化众生皆是化生故。能化佛亦随化生。寻之。
  问。阿弥陀佛身量相好如何。答。观经云。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文)
  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云云)
  疏云。是身则三十二相。则是应身(云云)想像观文中。
  又云(相像观真观)此并就应身中作如此二观。前想像观应身。今真观应身。则是观无量寿佛之真身也。○然释迦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彼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好。○然复有佛身相。遍满虚空。所有徒众亦遍满虚空。所以有如此不同者皆为适缘所见故也(文)
  双卷经云。其道场树四百万里(略)
  若以观经定量者。此树是化身所居也。或约彼方说数量(矣)
  有人云。八万四千相好者。观想境界也。非凡夫所见。学者多云。中下品生人凡夫二乘辈。生彼得见八万四千相好(云云)
  难前义云。前像观未见极乐能化实身。今是真实见彼佛身故。知分段凡夫二乘所见也。今通云像者约初门以名。故疏云前依丈六身观初想像彼佛花台。经云。此花是法藏比丘愿力所成(略)既云愿力所成。故知像中则观彼佛愿力所成依正二果。然以后观为真身者。十地所见。是凡夫所见之本。如此方舍那释迦故。云作本迹名(疏释)难后义云。心地观经说。为化十地菩萨现八万四千相好(云云)
  又道场树量小故。知极乐凡夫化生。是三十二相。非八万四千相也。有人引观佛三昧经云。毗婆尸佛有八万四千相。故知凡夫所见亦有此相。此佛娑婆七佛初故。难云。此亦观想境界。如弥陀例之。又有引观佛经云。为诸菩萨八万四千相(云云)极乐虽是分段犹为大乘善根界。以菩萨正为所化故。知八万四千相。非心地上之所见也。
  问。造恶众生临终闻彼土得者。四重五逆谤法等罪人皆得生耶。答。十恶四重五逆并得往生。谤法阐提不明生也。
  疏云。明恶。有三人。初明作十恶。次明四重。后明作五逆。不明谤法阐提。故明恶不尽。十恶四重五逆。并得生西方。若是谤法阐提不得生也○阐提不信法。临终虽为说有无量寿佛。彼经不信故。不得往生。又谤法亦尔。如小乘人。闻说有十方佛。不信故不得往生也(文)
  此文二义。一义云。谤法阐提二人不生。一义云。谤法此身中信改悔。虽未灭罪但先信受归已罪灭亦得往生。阐提亦尔。续亦生故。云明恶不尽。但说不尽。非无义也。又言不信故不生。明知谤时不生。然逆罪造恶时短。后时得生。谤法时长。多分不信。故隐不说。又小乘人不信不生。然经言生故。且就不信之者言不生也。问。大经说往生人除五逆罪。此经何故说得生耶。答。有十五异释。且净影记以二义释。一依人上下善趣造逆亦得生。常没造逆不能得生。大经据常没故。造逆不生。余皆得生也。二行有定散。观经据定善得生。大经据散善不得生也。

今疏无别释

  疏云。又下品所以得大果者。明彼现在虽不修善。过去或经发心。今闻大乘。后得发心等也(文)
  或经者。或是不定辞也。经者曾经也。
  问。小乘意。说他方净土耶。答。疏云。小乘不明十方佛。但明三世佛(云云)问阿含经云别有净土。又智论引小乘经明有十方佛。何云不明十方佛耶。答(云云)
  疏云。解有数义。一者小乘虽不明十方佛而明释迦一佛化于十方。明分身诸佛遍满十方。虽满十方。还是释迦一佛故。阿含经云。我别有净土。我于彼处成佛○二者小乘实明十方佛。何者龙树云小乘实说十方佛而小乘不觉不知。何者大论中引小乘经明毗沙门天王叹佛偈云。稽首去来现在佛亦复归命释迦文○小乘少明十方佛。○少故为不了。○又小乘虽明有十方而不显了(云云)
  又云。大小两乘。同明唯有一佛。○小乘人便言十方唯有一佛。○大乘人皆说唯有一佛。明此一国土唯有一佛。余方国不无余佛。如此天下唯有一轮王。○小乘便言一切四天下唯一轮王。大乘知是一四天下唯有一轮王。大乘知是一四天下唯有一轮王余四天下不无余轮王。○则小乘人不了。大乘人了(云云)
  问。他方四天下有余轮王。大小同然。他方佛或许或不许。今何云小乘人言余四天下无余轮王一切四天下唯一轮王耶。答。可寻之。
  华严游意云。释迦说无量寿。凡有二种经。一者无量寿观经。二者无量寿经。无量寿观经。为世王母○若是无量寿经为世王比丘十六正士说。彼国土净人花(云云)花者丽也。
  世王比丘等言可寻之。
  问。经说观地水等除多劫罪。不修忏悔。如何得灭罪耶。答。
  疏云。佛有无量功德。念佛无量功德故。得灭无量罪也○微妙清净。如梦如幻○识假则识中。若尔。岂不灭罪耶。所以文云。作此观时。得无生法忍。何意得无生法忍。以识依止不依止识假悟中故。得无生法忍也。若但作琉璃地观。见好净地。则生贪心。以观地不地故得灭罪。故文云。作此观者名为正观。作他观者名为邪观(文)言作此观时。得无生忍者。引韦提希见极乐国心喜故得无生忍也。言见好地生贪者。若不依并无生正观意者便生贪心。此以所著为贪心耳。名生观文有深所以也。
  问。上品上生人生彼国已悟无生忍。何地无生耶。答。七地也。疏云○下下品生百法明门得欢喜地。下品既得欢喜。当知此是七地无生(文)
  又云。前上品见佛闻法。则得无生。今中品经一小劫得无生也(文)
  又云(上品下生)复开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今下品得初地无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无生。所以明此二无生者。无生有二处。一初地无生。二七地无生。为是故明二无生也(文)
  问。于一位中有即时得(上品上生)或一小劫。或三小劫。何以上品下生得初地证。上品上生忍为七地耶。如中品三生同得第四果。然于三种时别。此亦应尔耶。答。有云。下品既云欢喜地。上品云无生。故知。无生非初地也。异名说故。难云。法华十二类得益中。云无生云成佛。论家释俱是初地。今虽名别何妨同地。答。嘉祥非必同论家也。今云。此中为显无生二地故别说也。故疏自云。所以明此二无生者。无生有二处(云云)此意则经意宽通。显法多途而已。
  问。双卷经说。以光明令免三途者。令脱他方恶趣欤。答。观经疏云。问。双卷经云。闻声见光令免三途○答。解不同。论师云。彼佛放光照他方。他方恶道便免之也。今云。汝义中。同处异质净土故。以秽质中言一净土质中。以秽业反为秽土耶。今言。自有处空为地驰马朾别。自有大地为虚飞行无碍。自有娑婆为净。复有安养为秽耳。此是业力不思议不可定判。○(云云)(身子飞空袈裟染血事略之)
  言闻声见光者。经云。在三途见光说苦而闻声者义势欤。
  问。成论师云。照他方恶道者。其尤叶经意。以说光明无量故。而言极乐同处有秽土者。有何证乎。答。此以理耳。
  问。凡诸净土。以何为体耶。答(云云)
  教迹义云。摄论师云。识所变异。是净土以心为体。今明有三种。若是法身净土。以中道为体。亦是报佛净土。七珍为体。亦是化身净土。以应色为体。通而为论。皆是中道为体。以二是用(文)
  报佛净土七珍为体者。此化菩萨名报身。此以宝玉为净土。若内应身名为报者。以中道为土。与法身同也。
  法华疏(寿量品)云。内与法身相应。名曰应身。此犹属法身。与法身同土。法华论云○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摄。此则是报身土也。若应之义。名为报身。化大菩萨于净土成佛。此以宝玉为净土(云云)
  问。若众生自业土何以为体耶。答。可寻之。且应云若就众生土应用摄论师说。谓以心为体也。若据事相。亦以四尘为体。若论实义。以中道为体而已。
  问。就凡圣如何判土有无耶。答。若依净影义章。以三门分别之。
又评异说。具如章(并)私抄之。
  今明玄意。亦具有义门。一叙异说。二辨是非。三显正义。
第一异说者。或言佛有土。或言佛无土也。
  净名玄第八云。有人言。佛一而无二。皆是三界内外异。报佛断惑因已尽。不感土报是无土。有人言。佛具足法土。以法界法门无不圆满。岂无土耶(文)
  法华玄第九云○什公以土沙为秽。珍玉为净。明异质同处者。此是迹身净土耳。生公着七论。此是法身无净土论(文)
  又云。生法师释净土不毁云(乃至)以理论之。乃是无土之义。既寄土言无故。云净土之净。岂非法身所托(文)竺道生法华疏二卷。今得其本也。彼疏释寿量品有此文也。
  生公法华疏下卷云○无秽之净。乃是无土之义。寄土言无故言净土。无土之净。岂非法身之所托哉(云云)梁高僧传(云云)生公制法身无色论。佛无净土论(云云)四论玄有生公二人同名之沙汰。可考之。

第二辨是非者(或得或失)

  大乘玄教迹义云。有人言。佛无净土。但应众生报以化生为言故佛土耳。此是成论师意。非经论所明。经论云佛无净土者。无分段变易净土者。乃是万行所得真常净土。故经云法身净土是真成净土。报佛净土。经论处处皆明净土(文)成论师者。是梁三大法师等也。此师意用生公义也。万行所得真常净土者。万行所显故云所得。此亦是报佛净土也。然别显报佛净土者。是华严等所明舍那净土。此以外应名报故不言真常也。
  璎珞经上云。一切众生乃至无垢地尽非净土住果报故。唯佛居中道第一法性之土。是故我昔为普光堂上。广为一切众生说净土之门(文)
普光堂者。指华严说见经前后文也。
  净名玄云。今明有无。各有其义。若如四住为缘。有漏业为因。感三界内报净秽诸土。无明为缘。无漏业为因。感三界外。当知佛即断因已竟。无复此报。故言无土。所以经云。普贤身命犹如虚空。依于如如不依佛国。何有土异。而昔行菩萨道大悲行愿。而众生起三界内外诸土。以益于物令遂能应物起土。则此身果酬于昔因。佛则有土。二近不达。会通故各偏执耳(文)今见此评意。无土据无生。所果报土。有土据应土。则有酬因义。二近不达者。一向无土者。不得佛有应土。具足法土者。不得中道第一义。以无土假说为土。定取有净土故。亦不达耳。
  法华玄云。祥生公意。但是无宝玉之土也。非无中道之土也。若尔。生公得法身土。则夫迹土。什公得于迹土。失于本土。若二师各明一义者。无所失(云云)
  生公言佛无净土者。此是法身。无宝玉之净也。若尔。则无所失。许应有七珍之土故。若言无土。义势总立宝玉。是众生土。非佛土者。便失应土也。又什公云。佛净土在众生秽处。此若明应土者。则无有失。不言无中道之土故。若以此净为真净土者。便失中道。非净秽也(得失意更可分明之)
  教迹义云(已上)
  名玄云。问。仁王云唯佛一人居净土。是何土耶。答。此中道第一义谛。名之为土。尔时登第一义山顶。与无明父母别故。独居净土。下位之流未栖其中(乃至)璎珞法华皆有此说。问。中道亦是报不。答。酬因亦是报也。但中道实相非因所生故。不作报名耳(文)璎珞之文(如前)法华者。引法华论。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之文也。言非因所生故不作报名者。此有多义。一云。报佛所居。则中道土。能居名报。从因起故。所居则不然。不从因生也。二云。若望报身则名报土。而言不作报名者。望法身论法身。但是酬因所显。非因所生故。不名报身。净土亦尔。三云内应虽酬因但是所显而非新所居。论法性义。不取酬因义。但取本有义而已。非此所论。内应身所居之土。亦是酬因所显是报土也。而言非因所生不作报名者。以内应属法身。但以外应名为报佛。所居亦尔。故于内应身土。且不作报名也(后义应胜。更可思之)
  法华玄云。评曰。佛或开三身。或名为本迹二身。以身例土。迹有三土及与二土。法身栖中道第一义土。如璎珞所辨。又如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又摄大乘论云。真如则是佛所住土也。晚见法华论。亦名真如常住为土也。二舍那报身化诸菩萨处于净土故有四常。○(化主国土徒众教门)三者释迦化二乘。则是秽土○(已上。此难虽评文则土义故。今用为正义文也)以今文具明三身。则具明三土。以昔未开三身。今始开之。三土亦然也(文)今文者是今法华也。法华报身是内应身故。论云住第一义谛土也。故知。舍那为报身者。是当摄论。非依法华论文。照二论理实相通故。通用无违。若尔。理实有二报身。今此文中。且举外应而已。总论有无者。佛无迹土。迹土是众生业感。但佛居众生土中故云佛土。实非佛土也。
  净名玄明无土义也。
  又法身宝玉之土故云无土。
  则法华玄云。生无土失返得本。玄云。生者○意也。
  有佛土者应土也。又有中道第一义土也。问。若尔者。法报二身佛无宝玉之土欤。答。法身及内应之报无之也。问答(云云)今按云。第一义土中。虽有色法而生故但名第一义。不名宝玉也。对法身有色无色义可按之。
  问。明净土二处二质等有几异说耶。答。玄净土门云。四师(云云)
  问。其四师说云何乎。答(云云)
  玄三。问。有人言。净土二处二质。如西方净土与此秽土。二者二质一处。三者一质二处。如净名云。断取妙喜净土并此秽土中。且是一土在彼复来。此故一质二处。如是四师各成诤论(云云)
  今按此文。但有三师。而言四师者。足以一质一处。如西方净土。直就西方为此句。若望此秽土。乃名二处二质也。此则四句成四师说。
然于文中但有三师者。恐是脱落。更可考余本。或且举三句以显四师也。
  次文云。今明各有其义莫执一返伤其义味(文)
  今明四师所说各有其义不应诤论。此则答上问也。问意云。四师诤论各有何意乎。答。意云。四义各有道理。正答问也。莫执一边者。依理息诤也。
  次文云。身子见秽土。梵王见真成净土。下文十七句。所用净土是报土。足指安地等净土是应土余文可知(文)
  此文为释一质二处等义。先就维摩经说。开三种佛土也。三土者一真净土。
中道第一义土。由因位万行所显。则法身及内应身所居土也。
  二实报净土。
  宝玉之土是外应身所居。
  三应化净土。
  如一时反现足指案地之土。又如西方净土等也。或西方等长久住持之者。则是佛报土所摄也。净名玄第八云。应土则暂有。报土则久长(云云)
  净名玄八云。土虽无量不出三种。一法身本土。二迹中明报应二土。法身本土。即中道实相(文)
  大乘玄云。问。经云众生见烧尽。吾净土不毁。是何净土耶。答。罗什云。是异质同处义。净秽粗细不同故不相碍。如首真天子身不碍于地。又如无间地狱虽百千共处。亦不违妨。又如醍醐不碍粗器。况净秽二质而相妨耶。故烧秽不烧净土。佛开三身。例土亦有三土(云云)罗什释见注净名之说也。经者是法华寿量品说也。此中不相妨有二义。无身不碍地。及净醍醐不碍粗器者。是粗细异故不碍也。地狱身共处非粗细异。但是业力不相妨耳。况净秽二质而相妨耶者前所举事。皆是极凡粗显之事。尚不相妨。况净秽质凡圣异类。如色心异类。何有相妨也。例身开三土者。须约三土辨一处等故也。
  寿量品义疏云。依罗什师意及法华论。是异质同处(云云)(新撰疏同之)问。法华论释我净土不毁文。但云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云云)此文不言异质同处。合依何文如此引耶。答。一义云。既言真实净土。故知。秽质外别有真实佛土云事显然也。问。若第一义土者。应是一质。故疏次文云。若望正道为论。未曾净秽。随净秽二缘见净秽二土。○故言质二见(云云)若为第一义土论之者。岂非一质义耶。答。义有多门。若以中道第一义为非净秽者。我净土不毁者。则净缘所见净土故。净秽二缘所见异也。以非净秽为一质。然论文以第一义谛土不云非净非秽。但对秽土以为净土。故依论文。为二质一处也。若言于第一义谛净质而众生见秽土为一质者。亦可得此义。然娑婆秽土不则以第一义为体。以第一义对秽为净土故之。依显相云二质也。又一义云。论释清净国土无上云。量者方便亦现一切佛国土清净庄严。是出世间无漏善所生。一切佛非世间有漏善根所生故(文)
  论疏云(土界形量反因量)○二者因量谓无漏善根生。非有漏善起也。○是出世间下释因量(文)依因量义。净土是出世善根得。秽土是有漏业生。由此义故。是二质也。言如首真天子者。华严游意云。首真天子是色界净天来故。欲界秽处不相碍(云云)观经疏云。如首陀那天子秽不碍彼净(云云)私云。净居天云首陀会同欤异欤。
  问。净名。断取妙喜净土。置此土中。是名一质二处者。尔前后二处为质欤。为当何耶。答。此是一质先后二处。又正是一时也。问。若是前后。则生灭非一耶。
  答。且总为一如一质异。见土为一质等也。
  玄教迹义云。且是一土。存彼后来。此故一质二处(文)
  华严游意云。妙喜一世界。本在东方无动处。净名断取来西方。○今更据净名释。云不可思议菩萨以娑婆世界掷置他方不动本据(等文)
  问。一质异见义云何。答。于一质体有净秽等异见故。名一质异见也。有愚者云。所见异本质故名异见。此非义(矣)智人察之而已。
  教迹义云。问。经云一质异见。是何物质耶。答。一质多种。若以一相实为一质。以质实相故。有六道异见。大经云见一味药。随其流处有六种差别。如人见水则有三尘鬼见于火。倒心所感故成水火二见。如人恒河为水。鬼见为火。天见为地。鱼见窟宅。净秽亦尔。业不同故。见净秽。实无如此净秽。此是中道土质。净秽二缘见其二土。此以中道为一质。以六道所见为异见也。三尘者。色。味。触。可寻之。法华玄九云。如人见水则有三尘。鬼见于火但有色触(云云)
  次文云。摄论师明皆唯识为净土体。
  以心为净土体。今宗以中道为净土体。则穷源尽之。谈彼唯识对。唯是对治教门。非究竟理也。
  次文云。就迹为论。一质二见者。身子见佛土秽但见人土。梵王见天土。而佛土非人天土。如经云。宝庄严土。而况释迦真土(文)意云。此言真土犹是迹耳。
  名玄。但二缘所见。各自不同心。依佛惠则还是净质。若不依佛惠则于一净质遂见其秽。故名一质异见(文)
  螺髻依佛惠见净。身子不依佛惠见不净也。然此文约中道土明一质异见也。
  问。于净质见秽土者秽土烧尽时。净土亦烧耶。答。教迹云。恶业故见不净烧。而净实不烧也(文)
  问。净土坏时。秽土亦坏耶。答。
  次文答此问云。秽随坏也。于净寄见秽耶。以净坏故。则秽缘无所见。如鬼本于水见火。水竭不见火也。于秽质见净土亦然(文)
  法华玄九云。净质属净业所起。于净寄见秽耳。以净坏故则秽缘无所见。如鬼本于恒河水见火。恒河水竭鬼则不见火也。问。于秽质见净。复云何耶。答。例此可知也(文)例此可知者。于秽质见净者。若秽土坏时。净缘无所见也。
  问云。何名净质。又名秽质耶。答。净业所感。名为净质。秽业所感名为秽质也。问。其所感者。是何物耶。答。净业所感四尘等。名为净质。秽业所感亦尔。
  问。于净质上。以恶业故见秽土者。所见秽土。既是恶业所感。则是秽质。若尔。净秽各有秽体。何名一质耶。答。此有二义。一云。净秽二缘所见。实无其体。推实但是中道实相。非净非秽。然约缘中。且随一义建立一质。或以净土为一质。或以秽土为一质。故明实体无定准也。难云。上文云。以恶业故见秽烧时净土不烧。此明净质。次文问答云。于秽质见净。亦此然。意云于秽质上见净土者。秽土烧时。净土亦坏。此明秽质。此则净质上恶业见秽。无有秽质。若是秽质。净土应随坏。如后文所明耶。故知。坏不坏事异。由质体有无也。第二义云。若净秽业各感质体。名为异质。若净业感净质。秽缘虽见秽。但是净质。而无秽质也。难云。虽脱存已之难。犹随一难。谓于净质上。秽缘见不净。亦由恶业。同借业力。何一有质质体。一无质体耶。答。业力所见。总相虽同。然于其中亦有差别。谓业正感外四尘等。于阿梨耶识变异分中。任持成质。此则有质。若于本识无有质体。但于分别意识妄起倒。或见秽见净者。则无质也。如人夜分见绳为蛇。其人亦感绳而妄也为蛇等也。问。身子见秽土有秽质耶。答。准法华意。亦有秽质也。难云。若尔。秽土烧时。亦应有净土坏义耶。于秽质见故。何必佛净土不坏耶。答。佛净土自由净业。不借身子秽土。故不坏也。自有净。由身子秽。谓天见恒河为宝地者。此秽尽时。净随坏也(后义应胜。宜须审取)
  华严游意云○恶业众生。若净若秽。皆见秽。如饿鬼彼但非处火。见恒河水亦是火。亦如师子国采珠。福德人得珠。薄福人见珠成蛇非但见蛇成蛇见珠亦成蛇以是故二质一见也(云云)
  又云。如释摩南经。摩南城七宝所造。摩南见金柱见木柱。唯于一金柱复见木柱。此则是一净质。缘见净秽。名一质异见。一净质既然。一秽质类尔可知。问○摩南藏金柱。余人犹见木柱。为不见。解云。具有见不见。何者于摩男金上见木。摩男既藏金。则不见不。如于珠上见蛇状。既藏珠则无蛇可见。问。若藏金。余人不复见木。则着坏业果义。彼何故见木。由彼恶业所以见木。见木是业果。今既无金不复见不。则坏业果义也。解云。颠倒之物。并有所属摩男。于摩男边强故。摩男藏金。余人不复见木也。言见者。明摩男虽藏金。彼犹见不。问。若无见金犹见木。则成两质义。若是一质无金。则不见木○解云。虽犹见木。而是一质○大师于此举神蛇为喻。有人行见一蛇则斩之。蛇腹中有酒肉。○此蛇是神蛇。人酒肉祭神故。蛇得酒肉。○蛇将人酒肉去。人犹见酒肉在。○唯是一酒肉○业行不可思议如此(文)
  法华玄云。问。经云余众生见烧尽。吾净土不毁。是何净土耶。答。罗什云。是异质同处义。净秽二质。同在一处(云云)(同大乘玄文)
  大乘玄云。一质二见者。身子见佛土秽。但见人土。梵王见天土(云云)此依维摩经。法华玄亦同之。
  新撰疏云(寿量品)问。灵山具三土不。答。灵山本不生灭则法身土。菩萨见灵山宝玉。则应身土。凡夫二乘见土石。是化身土。随缘见佛有三佛。未曾三土亦然也(文)
  问。二经所说。同依业净秽见净秽异也。何以法华所说为异质土。以净名说为一质耶。答。此有二义。一云。具有多义。各举一边耳。一云。于一处中有种种异土。谓净秽粗妙等也。望异类土或说论一质或名异质。意云。佛及凡夫所见。各有质体。法华说之为异质。然凡夫见秽土。亦以佛净土云为缘而见义有也。若望此土则名一质。维摩据之故。维摩经云。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云云)法华但云吾净土不毁。众生见烧尽也。难云。法华说。众生见佛土烧尽。何有说别秽质耶。维摩亦说于一器中有二食。于一处中有净秽质。何忽为一质耶。答(云云)
  法华玄云。经说。身子自云。我见释迦土秽。梵王云。我见释迦土净。佛复云。我此土净。而汝不见。三种皆云释迦土。故知。二缘见释迦土是人天土(云云)
  此释维摩所说也。法华云。众生见劫尽者。直明众生所感之土。不论释迦土。凡明坏劫时事。而不的论净土故也(于前二义中后义应胜)法华玄第九云(变土义)问。寿量品云吾净土不毁。今何故三变而成净土耶。答。净土多门下。明异质同处义故。净土不毁。秽土被烧。今明同质同处义故。三变而成净。同质者。一净质。一处者。无两质共处也(文)
  统略云(提婆品)上品已各反八方为净土。无大海山河。云何文殊从海出耶。答○上明异质异处。今明异质同处。又上明异质异见今明同质异见也(文)
  塔品三变土田净土(玄曰。同质。此会大众所见。同一净质。故统略云。异质者。望他方秽质以论耳)
  提婆品净秽二土(统略云。有二意。一云异质同处。二云同质异见)
  寿量品净秽二土(玄曰。异质同处也。义疏云。异质同处。又一质异见也)
  义疏十云(寿量品)问。余众生见烧尽。而净土不毁。此为是一质异见。为异质同处。答。依什师意及法华论。是异质同处○粗妙既殊。不相障碍。次明一质异见者○(云云)若望正道未曾净秽。而二缘见净秽。以断净秽二见故。非净非秽。为一质也。若就缘论。一质者。文云。自有一净质。薄福之人。自见其秽。自有秽质。于福德之人。自见其净(云云)且就一质者。本感净质强。余人随之见秽故。质唯一净。见有净秽故。云异见也。一净质既尔。秽质亦然。有此中依谬解之。本质是净。有人薄福。见为不净。此见异于本质。名异见也。今按。不尔。以净秽二见异故名异见耳。问。云何名质。何名见耶。以体义名质。以缘义名见。然涅槃随义门转势论之实无所在也。问。什公何处云异质同处耶。答。维摩经什师注中。引法华说云。此是净秽二质。同在一处(云云)
  问。法华论说异质同处文如何。答。论文但言我净土不坏而众见烧尽者。报佛如来真实净土第一义谛之所摄故(文)
  此文不言异质同处。如今所见。此义甚难。可寻习之。
  法华论疏下云。报佛如来下释经。即是举人释土报佛既常。如前所释。故知。报佛之土亦常。以常故不可烧也。问。既是常土。云何得有诸天击鼓及散花等耶。答。于净土无障碍用。故得斯事(文)
  问。诸佛菩萨。唯见自业所得净土。不见众生土欤。答(云云)净名玄云。问。若尔。二乘恶业故。于菩萨境界横见不净。菩萨应不见其不净。答。诸佛菩萨有随颠倒智天眼他心故能知能见。故华严云。随顺众生故。普入诸世间。智慧常寂。然不同世所见(云云)
  问云。何人成结成事成耶。答。此是犊子部义也。谓(云云)名玄八云。晚习唯识摄大乘论者云如虚空天见之为宫室。鬼见之为猛火。鸟见之为好路。人见之为虚空。并无四质。悉是心变异故。见此四耳。犊子部云。人成结成事成。事成者。即六尘等事。此明实有质。萨婆多云。人成结成事成亦有一质。譬喻部。人不成事不成。但有结成耳。如一色。贪人见之为净。不净观人谓不净。余人见之为非净非不净故。无定实。但有结使之心。寻譬喻之计。似唯识之宗(云云)(此文初出习成论者义。云世谛有一质真空则无也)问。唯识并譬喻部所说。尤叶道理。今何云一质二见。答(云云)(佛性义明草木成佛义。正用唯识通理也。然云云)
  名玄破唯识义云○既有能造之心同。岂无所造之境界(云云)
  又云○此乃是妄谓之心为本。妄谓之境为末。不得言本有而末无。又众生心变异故。见众生土诸佛菩萨应土。谁所作耶。○佛即无应土。若尔但有法报两身。应无化佛。又但有他心无天眼耳(文)
  佛地论有一质异见之文。梁摄论云。饿鬼畜生人诸天等如应一境心异故纡彼境界成○释云。一处一时。并成四境(云云)
  问。付四重净土。且大小同住土者何处耶。答。界外变易净土也。问。二乘无学及初地上大力菩萨。俱生变易土然此三乘人。位行遥异。浅深非类。何于一种土中。可同依止耶。答。地上大力所住。殊胜超过二乘境界。是第三独菩萨土也。但第二大小同住土者。声闻缘觉所得之土中。回心已后亦同住故。回小入大。菩萨同住名大小同住土大力各亦通之也。或地上大力菩萨为化亦生亦中如凡圣同居土中亦有十地菩萨等也。又佛过于前三土中住也。
  问。独菩萨土。唯界外净土欤。答(云云)一义云。唯界外土。若于界内说无小乘必有凡夫。非独菩萨也。设是独菩萨。而以分济论之故。分段土皆名同居也。又一义云。此通界内。或有纯诸菩萨。而非界外。谓彼土中。有地前菩萨。是舍那净土也。前义应胜。仁王疏云。三贤居分段同居土(云云)
  三贤所居分段。是同居土。故知。独菩萨土非分段也。
  问。安乐世界。四重净土中何。答。第一凡圣同居土也。
  问。安乐世界。是大乘善根之境。钝根菩萨之处也。应如香积佛国。可云独菩萨之土。何云凡圣同住处耶答(云云)

难文

  悲花经第三说弥陀本愿云。令我世界无有声闻辟支佛乘。所有大众纯诸菩萨(云云)无量寿经论云。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云云)

答文

  双卷经云。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则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文)

本愿亦尔

  观经云。十恶五逆具诸不善。遇善知识。亦得往生(取意。思之)若依摄论别时意趣释。双卷经中。何除五逆。以五逆人现在有善心。未断善故。后时亦可得生。如余人故然除五逆。故知。余者次生得往。又何于彼土有中辈下辈。于多时不见佛。又何得小果等耶。又与观经相违者。依净影释。上下定散不同故尔。

净土经事

  梁摄论十五云(释本论百千经)菩萨藏中。有别净土经。经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经。又华严经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经。于此经缘起中。应说净土相(云云)(缘起者应是序说也)维摩及寿观等经。说净土法门耳。

圣眼幢世界事

  华严游意云。故华严经云。有百亿阿僧祇品净土。西方阿弥陀下品净土。圣眼幢世界上品净土(云云)寻云。圣眼幢怜弥陀土。何云上品耶。答(云云)

涅槃义

  涅槃义云。涅槃有二家。一云有翻。二云无翻。无翻有四家义。有翻六家。一云无为二云无累。三云解说。四云寂灭。五但云灭。六云灭度。○今同有翻第六家。但彼一向有翻。今明相待涅槃有翻。绝待涅槃不可翻也(文)
  问。云何名相待涅槃。名绝待涅槃耶。答。待累说灭。名为相待。正法离言。强名涅槃。是其绝待(唯余法门推度解之。是私意也。更奉)问。绝待离言。是无名义。非不可翻例如般若。虽不可称。非不可翻。谓绝观般若。不可以智照名之。而强名已。乃此翻为智慧。涅槃亦尔。绝待涅槃虽不可称。称已下以此方灭度言代之。何云无翻耶。答绝待亦非一向无翻。但对他家一向有翻故。举无翻谓绝待涅槃。本无名相。既无名言。当何翻名。若立涅槃名已。可得翻之名灭度耳。
  问。云何名性净涅槃。方便涅槃耶。答(云云)
  法华论云。谓如来藏性净涅槃(云云)
  本有涅槃。始有涅槃。亦名正法涅槃。修成涅槃(文)
  问。其二涅槃体何物耶。答(云云)
  又云。别而为论。性净涅槃体者。正法中道为体。修成涅槃。以万德为体。然至论其体。但以正法中道为二涅槃体(文)
  又云。今明性净涅槃体。如来藏本有佛性。显为法身。亦名涅槃。方便净涅槃。是万德上无累。称为灭度。故二涅槃各别。然穷论。只是正法中道为体(文)
  问。就方便涅槃。为总万德为涅槃。为当但取无累义为涅槃欤。答。今且云。有二义。一云。总摄万德为涅槃。一云。唯取无累为涅槃也。问。若言总摄万德者。何三万德上无累名灭度耶。若但取无累义者。岂以万德为体耶。又涅槃中。备三点四德。其无累者。三点之中解脱。又四德之中净德也。故知。涅槃非但无累耶。答。涅槃正以灭度为义。即无累德也。然于无累之中。具足一切诸功德者。以无累为主。统摄诸法大乘法门。多今皆尔。非唯涅槃也。问。若涅槃为总。三点四德为别者。三点之中。解脱望失。涅槃同是无累。何故涅槃为总。解脱为别耶答。若论涅槃。以涅槃为主总耶。一切功德为大乘涅槃。其解脱等。直是无累。不论其总义也。
  意云。无累有二。一者是别。直取般若等上无障累义名解脱也。二者是总。谓取无累诸功德法统摄为涅槃。若入解脱门明义。应解脱为总。涅槃为别。于无累中有此总别。余法望涅槃。其义相别故。总别易知。
  窟下云。如来藏中。恒沙佛法同一体义分。如就诸德说名为常。离诸德外。无别有一常性可得。我乐净等类亦同然。又就常等说为解脱。离常等外。无别有一解脱。自性法身般若类亦同然。如是一切。是故诸德皆无自性(云云)
  又云。涅槃虽复是常。是因缘常。非定性常(云云)
  同中云。言四障者。如宝性论说。一者缘相。谓无明地障佛真净。对除彼故。说佛真常(云云)
  涅槃疏第三云。伊字譬者。外国伊字。犹如此间草下字。亦为如枪脚也。此譬正耶。其圆义。若是摩醯首罗面上三目者。彼一目在额。两目在两颊。○三点则譬三德。法身般若解脱也。今类此皆有总有别。若是伊字三点此是别。为成一伊字伊则是总。涅槃三德则是别。三德成涅槃。涅槃则是总(云云)
  又云。对生死之总。立涅槃之德。○今对生死三障故。辨涅槃三德。以法身对彼报障。以般若对彼烦恼障。般若正断烦恼。以解脱对其业障。则明解脱业障也。二者明虽有万德。以此三德收之则尽。○法身则是身业身蜜。波若即是口业口蜜。解脱则是意业意蜜○三者明此三德。即是法身。无感而不应故名法身。无境而不照故名波若。无果不尽故名解脱(云云)玄同之。无感不应者。三点中。法身总摄。真应今举其用以摄其体也。
  又云。昔日有法身波若之时。解脱未足。有解脱时。则无法身波若。互不满足。所以今辨三德具足(文)(玄同之)考此意。昔小乘无余涅槃。为解脱满足。
  疏六云(四相品)今日为声闻人说此圆正涅槃。治昔孤断不圆之病(云云)
  又云。上三点。以法身为第二点。今以涅槃为第二点。○今明。此是总别因缘。涅槃之总。是别总三德之别。此是总别。以其是总别故。别即是总三德。则是一涅槃。以其别总故。总则为别涅槃。即三德中之一德也(文)
  又云。昔涅槃无波若。波若是智。有智时。涅槃未足。汝无余涅槃。是无有智故。涅槃无波若。○今涅槃波若始具足(云云)
  窟中云。于三德中。对昔涅槃以解脱为要○此乃是其通名解脱。一切诸德出显垢故名解脱(云云)
  又云○菩提则波若。涅槃则解脱(云云)
  今按。总别有二。一者名义相对涅槃名别所显义。总如欲界色界名所显五阴等也。二者直就义中主伴相对无累义为主。诸德皆无累。若于中对余门无累。还是一义也。
  问。性净涅槃。有万德耶。答。有二义(云云)若就当体无万德。若约相论体。亦德有之。
  涅槃义云。问曰。性净涅槃。为有万德不。答。有二释。一云有万德。今明无万德。但以平等一味为正法涅槃。若言万德体故。明性净涅槃有万德亦得(文)
  二智义云。照空名惠。鉴有为智。故此经云。知一相门起于惠业。知种种相门起于智业(文)(一相门即当性一味平等也。此经者维摩经也)
  问。性净涅槃体何物耶。答。若论用门。是阿梨耶识。亦是本净阿摩罗识。若论体门。即是中道正法为体(矣)
  玄曰。地论师。阿梨耶识。摄论师。阿摩罗识。成论师。成佛理显现。名为法身。定是有法故。以常为经宗。今明中道为佛性。中道有何隐显。若以常为经宗者。大论云无常一边。常为一边。非是常为究竟。纯陀哀叹。对生死苦无常明佛果常乐。至后迦叶涅槃非常非无常。非有非无。非因非果。今明。四句百非洞遣。为涅槃体。常无常是用。法师但得其用。不识深谛(文)

三修八到事

  问。何名三修比丘耶。答。闻小乘教。修无常苦无我。闻大乘经。修常乐我。此名三修比丘也(苦等是因。乐等是果也。比丘是行者也)
  玄云。问。经明三修八到。何等是三修比丘耶。答。三修者。一常无常。二者苦乐。三者我无我。常者凝然也。无常者迁流。乐者怡喻。苦者逼恼。我者性实。无我者不自在。通称修习业也(云云)
  问。若尔。应是六修。何名三修耶。答。
  玄云。然此三种相对。合辨名为三修。离说即是六修(云云)问。于涅槃有四德。谓常乐我净也。若尔。应有四修。何但明三修耶。答。
  玄云。若具足而言。应是四修。离则八修。谓净不净所以除净不净。但明三修六种者。不净观是远方便。因中除不净观故。果中除净观。若对治人到应辨以修因中若无常无我不净果上耶常乐我净故八修(文)言因果者。涅槃名果。生死为因。正是佛性与涅槃为因。于生死中有佛性故。名为因也。又未得大涅槃已来。诸义行法。合名为因。则是生死所摄也。
  问。八倒者何耶。答。前倒有四。后倒亦四。合为八倒也(云云)
  玄云。前倒者。常乐我净。外道时起四倒。谓常倒。乐倒。我倒。净倒。佛破四倒故。说无常。苦。无我。不净。比丘佛果上更起苦无常无我不净。更起后四倒。谓无常倒。苦倒。无我倒。不净倒。前倒后倒合论故。有八倒。外道起生死计有常乐我净(等文)
  又云。若外凡夫起八倒者。是见谛烦恼。若学人起八倒者。是修道烦恼。若罗汉起八倒者。是界外烦恼(云云)
  又云。起倒人者。外凡夫人。起前四倒。入内凡位不复起之。后四倒者。入内凡位(乃至)罗汉起也(文)
  问。八修八倒。云何相对耶。答。于生死起常等四倒。则有无常等四修。于涅槃起无常等四倒。则有常等四修也。又问。于外凡位起后四倒耶。答(云云)
  问。若起者。云后四倒者。入内凡位(乃至)罗汉起也(文)若不起者。云若外凡夫起八倒者。是见谛烦恼(文)答。若别论之。不起后四倒。前文云。外凡起八倒者。是言总意别也。又可云外凡。亦起后四倒。然云后四倒者。入内凡位者。是约多分之。又言前四倒入内凡位不复起之者。且约见惑。若界外烦恼亦得起之。又言学位八倒者。正是后四倒。言是修道烦恼者。一义云。是修所断邪见摄。此义不然。若尔。内凡位等。亦应起前四倒。既云不复起之。故知。五邪见唯见所断义也。应云此异毗昙义门。学人于佛果起无常等倒。犹是界内烦恼之类。若准义章。应是邪见摄。然于此位不起前四倒。见苦等故也。问。罗汉具起以倒耶。答(云云)问。若具起者。前四倒入内凡位不复起之。若言不起前四倒者。言罗汉起八倒耶。答。具起八倒。是即外烦恼也。然言前四倒内凡不起者。此约界内正使而说也。又文云前倒是凡夫。后倒是圣者。此亦据界内正使故。故前倒是凡夫耳。
  涅槃疏十四云。今明。凡圣具有八倒者○只就昔外道具八倒。○三修亦具八倒者。彼谓佛地若无常(等文)又涅槃疏第八。经四倒品明三修八倒之。
  问。生死四倒。唯迷生死欤。答。亦迷佛果也。问。既是生死四倒。何亦迷佛果耶。答。
  玄云。生死中四倒。正迷生死无常苦。傍迷佛果常乐。果上四倒。正迷佛果常乐。傍迷生死无常苦。所以然者。计生死常。非但不识无常。亦即不识常。计佛无常者。非但不识常。亦则不识无常(文)
  问。若尔。解无常即解常。解常则无常耶。答。不尔。
  玄答此问云。惑性浮漫。得言一惑两迷。解性不漫。解无常解不解常。解常之解不解无常(文)
  难云。解性照彻。洞达无碍。惑性顽碍迟钝○障隔若惑即应局解应通解何不尔耶。答。迷者失方。于东谓西。亦言迷东。亦言迷西。悟者见东谓东。则正见东不见西也。迷生死为常。则有二迷。谓生死为常。是迷生死。亦不识常是佛果。故迷佛果也。解即相当故无二义。浮漫即斯谓也。又难云。解常应解无常。如解一乘则决了声闻法耶。又上兼下。下不及上。如解生空不及法空若解法空即悟生空耶。答。若据此义亦得。如此。然今不相通者。正对理而解。不如惑浮漫故。约此义作如此解也。

二涅槃事

  中论法品疏云。大乘余无余者。灭五住烦恼。名为有余。二死报亡。称为无余。○大乘前得无余。即是法身后起应化二身。名为有余(云云)
  窟中云○所证有二。一是有余。二是无余。分段尽处。是其有余。变易尽处。是其无余(云云)(此释梵行已立证灭智也)
  教迹义云。问曰。若言常者。云何此经云三世诸佛皆入无余涅槃耶。答。非是小乘无余涅槃。若依摄论大乘。乘无余涅槃有二种。一者。分段因果。尽名有余。变易因果。尽名无余涅槃。二者。报应二佛。有余涅槃。法身名无余涅槃也。又金刚波若经中。我皆今入无余涅槃者。是弥勒释云大乘第一无余涅槃也(文)
  窟下云。泛经论中。明余无余涅槃。略为五对。一唯就小乘说因亡名有余。果尽名无余。二唯就大乘说。因尽名有余。果尽名无余。○三菩萨所得因果无处为有余。佛所得因果无处为无余。四如摄大乘论及金光明。应化身为有余。法身为无余。○五大小相对。小乘中因果尽名有余。大乘因果尽名无余(文)

醉入无余有无事

  问。愚法二乘入涅槃时。灭身智根色不受生死果报耶。答。三乘位数上云二乘有醉入无余义不。答。摄论师云。有依楞伽经文。三论师云。无依智论及法华(略抄)
  杂义记云。摄论师依楞伽经。得寂灭三昧。无量劫不觉文。许醉入无余义。三论师依法华经。是人虽生灭度之相文。不许醉入无余(取意)(作者未详)
  净影释云。愚法之人。未来无余涅槃后。经不可称计微尘数劫。心识还生。尔时方受变易果报(取意)此义略同摄论师也。然考净影释文。始终无余之间。有无明地妄心生灭为变易。若即三种变易中。初门义也。言无余后方乃受者。据第二门。缘照法身变易。此所得身。神化无碍。能变能易。以无漏业为因故。所得报乃尔。胜鬘经说。以此为宗。此报从涅槃起。心想还生时受。此约明了观察心也。又涅槃之间。一处文云有四阴云具有四阴也(初不觉妄心具五阴也)若依嘉祥。二乘无学人。入涅槃时。分段报谢。变易续起。无其心识断灭故。不应许醉入无余。然约不悟大乘。亦名醉也。
  统略上云(方便品)法华论有二种声闻。有大机者谓退大取小人。无大机者。是决定声闻。问。此二人同生净土何异耶。答。悟有早晚。根有利钝。问。住罗汉几时而悟。答。楞伽云。无量亿劫耽小乘空三昧。犹如醉人久久方醒。○问。生净土中。有大乘机。可闻说法本乘声闻生于净土无大乘机。云何得闻一乘。○答。有二因缘。一者佛性。则是一乘。既本有佛性。则本有一乘。佛性力故。还生善根。则是一乘种子。还生一乘善根。二者如涅槃经。信心因听法。听法因信心(文)又涅槃经。八万等劫。一义释云。至十念发心菩提(云云)(涅槃疏释也)略述云(仙光院)未发菩提心受变易身故。楞伽经云醉三昧酒而卧八万劫(云云)
  窟下云。断分段因尽。而灰身灭智。分段报任运无。变易报乃起。如人报谢故。天报起。不由天报故。人报谢。佛果法身与此非类。要由解脱起。解脱道是法身故。法身起变易报方无。所以非类(文)此文既云如人报谢故。天报起。则分段灭时。变易乃起。非身智灭经多劫者也。

佛舍利事

  问。佛涅槃后。留舍利。利世间。尔者佛舍利有几种耶。答(云云)二种舍利(全身碎身也)
  华玄第九云(舍利有无)问。首楞严经云。本愿力故。现法尽。三昧力故示碎身舍利。大品则释此经云。如来碎金刚身作末舍利。此二经明有舍利。新金光明云○如来身舍利。毕竟不可得○此经无舍利。有无相违。云何领会耶。答。有无之言则是佛说。理无违背。初明有者。据佛迹身。后明无者。就法身也。又前明有。示同凡夫二乘故名。此身从业报起故有舍利。后明无者。不同凡夫二乘。明如来之身是幻化身。非实业报生故。无力骨也。又大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非是血肉之所成立。若不二而二。故开二身。法身无舍利。应身有舍利。二而不二。则此身名为法身。故无舍利也(文)
  统略下。释医师譬云。问曰。遣几使耶。答曰。释迦全碎二舍利为两使也(文)
  华玄九云。小乘谓骨是金刚。肉非金刚。以伤出血故。大乘明一切坚满故。皆是金刚。无有能伤佛身肉者也。问。世间金刚以羊角碎之。舍利金刚下得尔耶。答。不也。唯有如来。入金刚三昧。出世间道力能破此身耳。世间之总无能坏者○多宝全身欲表法身。常恒释迦。碎质示应身灭度也。
  意云。示者则示自体故。释迦则应示。应准知多宝则法身。示法身实义也。或化身家。舍利则化身摄故。智论云。后化佛身及七宝塔(云云)佛身则佛舍利也。既云化之。即化身也。以是化身表法身也。
  涅槃疏十云。分布舍利八斛四斗(文)
  同十五云。分舍利为八分者实为三分。天得一分。人得一分。龙得一分。就人中八国共分故。为八分。而今不言三分。止言八分者。此是据本为语。本是人间。八国分为八。后时天与飞来求觅分故。就此八分中。各减取与之。故得为三分。今据本时为言故言八分(文)
  东大寺大喜院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九(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