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三

三山门相承以二谛为宗(尔二谛者何)就教谛有几种(四种二谛)

涅槃经十番二谛(涅槃疏为六重)涅槃非以有为真谛
佛果位二谛摄不摄
佛果空不空
佛果二谛异说
二谛不二(涅槃经仁王经等文璎珞八不文)
三种并观(横竖得失等)
地论师无漏法林
三种方言(犹可别寻之。保延六年九月二十六日始得意之)众因缘生法之偈(花首经文三是等释)
阿字本不生
四悉檀(前三可破)
四八不义(经中文中假傍正真俗)
中论八不谁人置耶
无异论
正观论(中论)
中道有几种(内外通论几大乘内二几)
四种释义
边偏同异

二谛义

  问。山门相承。以二谛为宗。尔者其二谛者何等耶。答。俗谛真谛。是名二谛。此亦名为世谛第一义谛也。问。凡明二谛。有几种耶。答。总有二种。一者于二谛。二者教二谛也。章上卷。释中论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之文云。所依是于谛。说法是教谛(云云)于谛之中。复有二种。一者所依于谛。二者迷教于谛。此二亦本于学教于。亦名通迷别迷也。以教二谛并二种谛。亦为三种二谛(实敏僧都私记云大判二谛有三种义集同之)随别论之。亦有六重二谛十番二谛也。四谛品疏云。谓色未曾空有。于二解是实。故云二于谛(文)(二解者谓凡圣解也)
  玄云。诸佛菩萨。了色未曾有无。为化众生故。说有无为二谛教(文)
  别章中云。问。于谛为当属境。为当在智耶。解云。于谛于两知为名。何者。于凡所解为俗谛。于圣所解为真谛。于两智为谛。不取空有两境。为谛也(文)
  净名玄六云。问。佛若不说恒有因缘有无。岂是教耶。答。非但取说义为教。经中明六尘皆是教○可两望论之。发智即境。能开不有不无。不二理即是教也。此据佛不说。自有境教也(文)
  问。就教谛中。有几种耶。答。今大乘宗。总有四重二谛。一者有若世谛。空名真谛。(此对毗昙之事理二谛也)二者空与有并为世谛。非空非者。方为真谛(此对此土成论人空有二谛也)三者三不二。并为世谛。非二非不二。方名真谛(此对大乘师依他分别二为世谛。无生无相不二真实为真谛)四者二不二非二非不二。皆是世谛。言忘虑绝方是真谛(此亦对大乘师三性不二安立谛。名为俗谛三无性非安立谛。名真谛义而明之)就此四重。前三句皆是教门。第四重教理具足(以世谛为教。以真谛为理。)就此四重。前三皆是教门。第四重·若细论之。四重皆有理教。初重有理教者。以有空言教是教也。所诠因缘。空有是理也。又凡转为圣。谓由空有之教。其空中圣人实知性空亦是理也。问。见章并玄文。空有二谛。唯是教门也(委如本文繁故不举)今何有理耶。答。一往似尔。能寻之。亦得具有教理也。谓所依于谛中。圣人所知。即是理也(如来于为得。圣人于亦得亦失。此于性空中开为二种也)又教谛中境。教谛中境教。即是理也(说教境教者见净名玄也。然为对由来义故望不二理总名教也)第二重以二教表非空有理。第三重以二不二教。表非二非不二理。第四重以三重言教(前三重二谛也)表言忘虑绝理也(此后三重教理并见玄及章也)然更考之通皆是教。中问二重。望第四。名教可知(见章)第四重二谛。通是教者。师意为对大乘安立非安立二谛故。更立此门。令舍彼执转悟正道。故知还是教门也。故玄云。问。前以二为教。前二为理令何前三重皆为教耶(取意)
  释云。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皆是转侧适缘。无所妨也(文)不二之法。或教理转侧不定。由适缘
  尔唯知言忘虑绝。亦应转侧不定。何定是理耶。问。若尔四重二谛。并开教门终无理也。答。弥有之。谓第四重真谛。既是理实。而名为教。故知前三真谛。还以理为教。当知理内之教理者。是因缘教理无的属也。若得此意。一宗可得。若迷此一门。即一宗全失之
  问。此义犹未解请悉之。答。此有数意。一能诠所诠。对以论之能诠为教所诠为理。二者体用相。对以论之先依有无修观。由此方便入不二理。故经云。从有无方便。入非有非无也。二不二既然。乃至离言亦尔。若就此义。有空等境。望正法为教也(已上凡明教理也)三者真俗相望。以俗为教。以真为理。如教示。凡夫执有。圣人解空。所化众生。闻之舍有入空。所入空法即是理也。次说二为俗。不二为真。闻之入不二理。还以空为教。如是展转以理转名教。最后言忘虑绝真谛中。谛缘施设义边为教。所入正法。超然之境为理也。若就此文。第四重始有理也。四者于一一门中。皆表正法。利根悟解。初门得入理。不待后后。乃至钝根。经四门转入。如是等义门。四重皆有究竟。正法无有浅深。浅深并通四门故也。五者若有若无。乃至离言。至论无浅深故。花首经(第十五)坚意菩萨。叹阿字门言。是门甚深。佛言。我不生念是深是浅(云云)今言。无浅深者。浅深既是相待缘成。至穷满时。其浅既舍。深复何留乎。但是湛然之悟解也。何分别忆想。生浅深念乎。又易入为浅。难解为深。此难易者。只是约缘论之。若就理者。何有浅深。今以此等意。论四重并有理教。此理教者。是正因缘道理故。并通正法故。并是教谛。故知教谛。有四重也。章中卷云。涅槃圣行品。明十种二谛义(云云)(南方本第十二义集名十番二谛)尔者十番二谛者何等耶。答。十番二谛者。
一者教二谛。经云。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善男子。若随言说。则有二种一者世法。二者出世法(云云)
  二者于二谛。经云。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义谛。世人知者。名为世谛(云云)前明依二谛说令明所依二谛也   三人二谛。有人世谛。无人真谛。经云。五阴和合。有众生。名世谛。即阴离阴。无众生名第一义谛也。此章所引也
  四法二谛。无法世谛。有法真谛。经云。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实是第一义谛(云云)此就世谛更分二涅槃等物。是有名有实。如地床席杖小物。是有名无实也
  五事理二谛。经说。我众生。阴界入。名世谛。苦集灭道名第一义谛(取意)
  六如实知不如实知二谛。经说。有五种。世法名句缚法及执着为五也。若众生于此五种心。无颠倒如实而知。名第一义(云云取意)准知。不如实知是世谛也
  七续不续二谛。经说烧坏等。名世谛。无烧坏等。名第一义。章释云。烧坏不断为世谛。知念念灭实无相续。为第一义。
  八生死涅槃二谛。经说。有八苦名世谛。无八苦名第一义(取意)
  九因缘二谛。亦名亲疏二谛。经说云。依因父母和合而生。名为世谛。十二因缘和合生者。名第一义谛(云云)
  十菩萨声闻二谛。章云。此则九种二谛义。是前菩萨对声闻。判二谛义。为十种二谛义也(云云)
经前文云。声闻缘觉智。名中智。诸佛菩萨智。名上智。知世谛名中智。分别世谛无量无边。名为上智。知无常无我涅槃寂灭。是第一义。是明中智知第一义无量无边名上智。略抄之
  私记云。中上品智。所智二谛也。今问。以声闻所知为世谛。以菩萨所知为第一义欤。若尔者。违经文。二人各有二谛故。若二人各立二谛者。声闻菩萨。判二谛语不成如何耶。答。且有二义。一云。声闻二谛。浅合为世谛。菩萨二谛。深合为真谛也。一云。各有二谛。此就圣人境界。分真浅深。浅深各明有二谛。约人中细分。故为别门也
  问。涅槃义疏。第十一释之。为六重二谛尔者何等耶。答
  一人二谛。此当章初三。然以初文为标也。第二文为释。第三转释。就此意只就教中谛之
  二名实二谛。此当章第五。然改事理名。而名为名实二谛也。又章。以上有名无实。有名有实。别为第四一门。疏即合此门为一门耳
  三着不着二谛。亦名倒不倒二谛。此当章第六。疏文云有执着故为世谛。无执着故为第一。又云。有得五。无得
五也。五见上之
  四无常非无常二谛。他师名假实二谛。此当章第七。然其文异。疏云。烧等无常。是世谛。无此无常。是真谛(取意)意云。即假空云非无常故异他师。又与章意同也
  五有八苦无八苦二谛。则名苦乐二谛此当章第八二谛。六亲疏二谛。此与章第九全同
  今见此文。不以声闻菩萨二谛。别为一门。以于二人各有二谛。不约二人。则为二谛。故非为别一门也。着不着等门。则显大小别。大小各有二谛者。即当名实门。又义集料简同异。云开合耳。疏意除初教二谛。及后菩萨声闻二谛。自余八种二谛之中。第二第三合为一第四第五。复合为一。所以然者。于二谛能知之人也。人二谛是所知法。故合为一。有名无实。有名有实。并是事法。故合为俗。四谛理故。为第一义(云云)
  今谓不然。疏意改章释。对文可知之。一自若随言说已下。明六种二谛。就第一世人知者下即释(云云)故知。合初三也。又云。十六知见。乃至五阴。皆为有名无实。故是世谛。曾不言世谛中更有有名有实也

里书云

  醍醐有此私记。表纸詺尊德(疑书主名欤作者欤)
  二谛私记一卷。名义集不知作者。又别有实敏僧都私记一卷之(已上里书)
  又章下卷云。且就答难九种中。前教于二谛。正明二谛义。从我无我下。就世谛中。自有浅深。此七种二谛须辨浅深(云云)
  又净影大师。约四宗分别之。可考知之
  问。涅槃经中。说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涅槃。尔者以空为世谛。以有为真谛欤。答。二谛章云。非是判于二谛(云云)问(云云)
  去来品疏云。大明佛法。凡有三种二谛。一者生死涅槃。合为二谛。生死本空。名为世谛。涅槃妙有。名为真谛。二就生死。自论二谛。十二因缘。犹如幻梦。往还六道。名为世谛。本性空寂。名为真谛。三就涅槃自论二谛。涅槃妙有。名为世谛。而涅槃亦空。名为真谛(取意略抄)
  华玄八云。亦是空不空二谛。无常即是可空。涅槃名为不空(云云)
  略章二谛义云。若是大品所明。有为俗谛。空为真谛。若涅槃所明。空为俗谛。有为真谛等(文)
古录中云八科章者是欤可寻之。且云非嘉祥作。
  玄二谛义云。今义菩萨藏声闻藏。判于佛教。今明小乘。明事理二谛。一切大乘经。通明空有二谛。问。若尔者。涅槃经。明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涅槃。以空为世谛。以妙有不空。为第一义谛耶。答。此对三修比丘。昔日灰身灭智为无余涅槃。今日妙有不空。非是判于二谛。若汝所问何故。经云伽毗罗城空。大涅槃亦空。亦空。并空。岂非空为第一义有为世谛耶(文)
  伽毗罗城。是佛生地。此空即显无生大涅槃。空显无灭也。涅槃经二十四文也。末文云。阿难汝见迦毗罗城真实是有。我见空寂悉无所有(云云)

里书云

  涅槃第十三说雪山半偈云。开空法道(云云)(已上里书)
  三卷章下云。古旧师云。大品以空有为世谛。有空为真谛。涅槃明有空为世谛。空有为真谛何故尔。○大品摩诃衍之初。正对三藏。明诸法是有。○若涅槃。空为世谛。有为真谛者。正对破三修断无涅槃。○涅槃对此断无之病故。明断无乃是世谛耳。若常住涅槃。三点具足。四德圆满。妙有涅槃。是为第一义谛。师云。若约此义。而论得作斯判。若约余义则不得也。此是二谛一枝之别义耳。今次通明之。大品涅槃。一切摩诃衍经。皆为空有。为世谛。有空为第一义谛。○故涅槃答文殊问中。开十种二谛。皆以有为无谛。空为第一义谛(云云)
问。法上谛。无法世谛。有法真谛也。答。此就世谛。更分二也
  今案诸文。或许涅槃有为真谛。或遮此义。或兼明二途。二途者。即三卷章意。若论通说。正以有为世谛。若约枝条之别义。傍有此有为真谛义。今见兼通。其意分明也。意云。妙有是对治悉坛也。以空为第一义悉坛。即前三悉坛。是世谛云意耳

佛果位二谛摄不摄事

  问。佛果功德。为在二谛内。为出二谛之外耶。答(云云)问。若在二谛内者。仁王般若。说佛果功德云。超度世谛第一义谛之外(云云)若出二谛外者。论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云云)若论二谛即摄一切法。尽佛果功德。何忽出二谛外乎。答(云云)
  章下云。大乘经。具有二文。此并是如来方便为缘说有时为缘。说二谛摄法尽。有时为缘。说摄法不尽。具有尽不尽二种法门也。又欲令摄尽则尽。欲令摄不尽则无所妨碍。何者有谛无谛。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有摄三谛为二谛。有无并世谛。非有非无。为第一义谛乃至二不二。为世谛。非二非不二。为第一义谛。就此而论。则无出二谛。就前节复出义(云云)
玄二谛章同之。但单复六种二谛不审。如私记释。犹可寻之

里书云

  玄二谛章云。又欲令摄尽。则尽。欲令摄不尽即不尽。无所妨碍。何者一家。有单复六种二谛。前后明三种二谛(文)
  私记解云。单有三种二谛。谓本于二谛教二谛。学教于谛也。是名前三谛也。复有三种二谛。即四重之后三重也。是名后三种二谛。初重即前单三重故除之也
  今案。第六中道门。明单复二谛。总有三番三番各有单复故。为六种也。初番以假有为世谛。以假无为真谛。别论为单二谛合假有假无。名为复二谛也。并望非有非无中道也。第二番假有俗谛。假无真谛。是单二谛。假有假无为二是俗谛。非有非无为真谛。是复二谛也。第三番假有是俗谛。假无是真谛。是单二谛也。假有假不有俗谛。假无假不无真谛。是复二谛也。已上三番之单二谛是同。然所对之复是异也。故成六种二谛也(已上里书)
  问。若就此文。佛果出有无外。但是非有非无耳。而三谛时。出二谛外。若但二谛。即不出耶。答。捡今此文。即有二意。初直言适缘具二门而已。又欲已下。就二谛三谛会通之。今所问者。只是后门之一往意耳。若更细穷。就有空二谛。亦有摄不摄义。前门即含此意也。云何得知有此义耶。其文甚多。且出两文。
  二谛辨教门云。一切大乘经。通明空有二谛(乃至)经云。伽毗罗城空。大涅槃亦空。无空岂非空耶。第一义谛。有为世谛耶(文)
  去来品疏云。○三者就涅槃之法。自论二谛。涅槃妙有。名为世谛。而涅槃亦名为真谛(文)

更有多文见前后也

  今见此等文。互就空有二谛。亦摄佛果也。问。有无是教。教唯为众生故。二谛章中卷云。佛话唯为众生(取意)故知。佛果但是不二中道。第三谛摄。设言空有者。为物假说理。实出有无二谛也。答。章云。适缘具摄尽不尽(云云)故就随缘。论摄。甚顺章意也。又唯为众生说教者。且就说教。若就境教者。于佛境界亦具空有也。因缘无得空有。通中道不二。故于佛果上。亦有教之义也于此教谛中。具有无义也
  问。佛果功德。唯空欤。为当不空耶。答。有数意。一云唯不空。故涅槃云。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云云)(去来品疏三种。二谛中第二门)二云唯空谓第一义空也。故章下卷云。空者唯是无得异名(文)(经云。空相不生以无所得故。菩萨得菩提也)三云亦空不空。故去来品疏云。涅槃妙有。而涅槃亦空(云云)无得故空。此无所得。具万德故不空。故涅槃义云。方便涅槃。具万德。性净是万德之体(云云)四云非空非不空也。中道正法。离众相故。故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语言道(云云)(大师常用此文也)五云超四句百非也。故大师云。涅槃绝于四句。超于百非(此语多之)六云圆备众义。故论疏八云。然实相体。含众德无有出法性外。用穷善功。备一切门(文)
  如来穷证实相故。具众义也。七云已上诸门。或偏用一门。或修具一切门。圆通无碍也。故佛性义云。无性不作。名大乘无碍法门也(取意)大集经云。菩萨出要行。名无碍门(云云)(略抄之)
  中论观如来品疏云。○佛有体用。用即适化无方。四句随物。体即非四不四(云云)此中且以适化为用。以内证义边。为体也。然考实论于佛菩萨自觉内证。应具中假体用等义。而义圆通不如化物也
  问。付摄法门诸师异说如何。答。常有三解。
  第一庄严(寺名)云。二谛摄法不尽。谓常住佛果。非二谛所摄。
  第二开善(寺名)解二谛摄尽。乃至涅槃如幻。亦是空故。
  第三冶城解云。佛果为真谛所摄。而非俗谛。佛果是真实非虚假故。
玄意也。三卷章不出第三解也
  问。尔者。大师用此等义耶。答。玄云。令并不同(文)
  问。诸师释各有何过邪。答。付第一解。大品经云。不见有法出法性者(云云)若佛果功德。超出二谛者。则违此文。又云。涅槃如幻如梦(云云)
  若言佛果非假有。亦违此般若经也。付第二解。成论云。佛虽在世。不摄有无。况灭后耶。中论云。如来在世不言有与无。如来灭后。不言有与无(云云)何言佛果是空有二谛所摄耶。仁王云。佛果超出二谛之外(云云)岂不违此文耶。难第三解云。若言佛果唯是真谛。无世谛者。即失机照之能也(前二违于第三违于理也)问。第一庄严法师。悬去此难云。大品明空荡相(里书云。五时判教非今所用然假述彼师意耳已上里书)第二时教。故云如幻如梦也。若涅槃常住教意。便非二谛所摄也。常住非始有。故非假。以非假故非俗谛。亦非空故。非真谛也。又仁王经云。超度二谛之外(云云)何不许之哉。又问。第二开善之义。亦顺诸圣论意。大品(幻听品涅槃亦如幻如化之文及不见一法出法性文)中论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涅槃明二谛。为上智境界。又云。涅槃妙有。复言大涅槃亦空。又顺智论四悉檀。(前本第三世谛。第四是第一义谛)何不许耶。但仁王般若之文。可云付生死二谛一往之说也。又问。冶城解尤顺道理。夫佛果真实德。难言虚假。举体妙绝。岂非真谛。所以因缘风静。虚假浪止。本水澄清。真理犹存故。涅槃经云。(圣行品)唯一真谛。方便说二(此如法华种一贵之说耳)涅槃经。直云世谛即第一义(云云)大师释云。真谛也。般若经云。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云云)又大师。自通尽不尽云。非其有无故。为超度二谛。然非有非无。第一义摄。故不出二谛(云云)故知。佛果唯是真谛也。何不许耶。但佛果实是真谛。傍见众生之俗谛。故有照机能。又其能照之智是真智。常住不动。故还是真谛摄耶(已上依章并玄又如私意而构难耳)答。章云。大乘经。具有二文。此并是如来。方便为缘之说(云云)诸师各执一途故。成大失。然大师御意。以佛果属中道。但此中道。望空有(初节二谛)为出。若于后之问中。以中道还为真谛。故不出二谛(已上任章文。)令细寻之。若望无碍法门道理。于佛果之上。具足有空及非有非空义。此无所得有。及空者。始是正故。只是中道就此无碍法门中。妙有为世谛。真空为真谛。又般若门为真谛。方便(亦名大悲门也)为世谛(符中论疏并玄章余文耳)

里书云

  玄二谛章云。以有无为教。略有五义。一对理不二故。二望悟有无未曾有无故。三为拔旧义有无见故。四为拔诸见。根凡夫有二乘无等故。五禀教人。闻有无教。超凡成圣故(取意)
  今案。此文望平等理及智。并为除见故。以有无为教。于佛智中非无因缘无所得之有无也(已上里书)
  问。庄严师云。二谛摄法不尽。谓佛果超出二谛之外(云云)尔引仁王般若为证欤。答(云云)
  问。若引之为证者。二谛章下卷云。仁王云。常住萨云。若觉起出世谛第一义谛外。此的是一文。而诸法师。不引为证。不引亦有意。此豫疑故。不足为证也(文)故知。庄严不引此文。若言不引者。玄出庄严义而云。引仁王波若云。起出二谛外(文)尔者何可定耶。答。章既云不引有意(云云)意者开善不引者显也。庄严亦不引为证者。彼云。波若是第二时。佛果是二谛摄。至涅槃第五时。明常住教。方明佛果出二谛外也。故不引之。然玄云。引仁王者。章家且与引之。非彼自引耳
  玄二谛云。问。今时所明。二谛摄法尽不尽耶。解云。大乘经。具有二文。此并是如来方便。为缘之说。有时为缘说二谛摄法尽。有时为缘说摄法不尽。具有尽不尽二种法门也(文)

二谛不二事

  章中卷。引涅槃经圣行品云。文殊白佛言。世尊所说。世谛第一义谛。其义云何。○世尊第一义中。有世谛不。世谛之中。有第一义不。○如其有者。即是一谛。○如其无者。将非如来虚妄说耶(云云)
  言第一义中有世谛。世谛中。有第一义者。即是一谛。如其无者。即是二谛各别也。言虚妄者。章解云。有两义故虚妄。一者即谛虚妄。二者还望虚(云云)(即谛虚妄者。诸有二者无道无果。谛非虚妄。何得有二耶。还望者。从来大乘说无二故)问。虚妄难且可尔。如其有者。即是一谛者。一谛何咎耶。答。经云。善男子。世即第一义谛(章牒之但明有义也)
  次文云。世尊若尔。即无二谛(文若世即真者。此是一谛无二谛也)章释云。即无二谛。佛何故从来说有二谛。又云。诸佛常依二谛说法耶(文)
  又云。佛答云。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即答前一难。明道理。唯有一真谛。无有二谛。而言二谛者。善巧方便。随顺众生。说有二谛(云云)
  唯一真谛者。是中道第一义也。故仁王云。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也
有空二中。一往以空为真谛。然望不二。以有空二。通为世谛也。或开为三。谓有无中
  章下云。涅槃经释谛义。明唯真是谛。俗即虚妄非谛故。云世即第一。不言第一即世(略抄)
  仁王二谛品云。波斯匿王。白佛言。第一义谛中。有世谛不。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二(文)
  疏中卷释云。若言无者。智不应二(私注云牒经)有方便智实智(疏家释。第一义中。无世谛者。谛是实故。应唯一谛若谛唯一智。何有二。二者是与方便实智也)若言有者。圣人智不应一(牒经中即加圣人言显更不别释意者。第一义中有世谛如器中有果者。圣人智不应一也。涅槃疏云。此言有者。非如器中有果之有。云云二经言势异故。今反取之)
  问。圣人有权实二智。若尔者。难云。智不应一。云何为难耶。答。佛唯有如之智。故就此为难也。又唯有如实智故也
  疏残文云。若论其理。不一不二。若定为一。凡夫见俗。即应见真。若定有者。智不应一。此正难也(文)
  言若论其理不一不二者。为成问意。泛显理实也。言若定为一凡夫见俗即应见真者。此经文外加难也。若对下定有。应言定无。若对定一应言定二。而言定一者。无即一义故(举一无义)言定有者。有是二义故(举有显二)此正难也。总结上也
  新婆沙七十七云。问。世俗中。世俗性为胜义故有。为胜义故无。若胜义故有者。应唯有一谛。谓胜义谛。若胜义故无者。亦应唯有一谛。谓胜义谛。答。应作是说。世俗中世俗性。胜义故有。佛说二谛。应理实故。唯一谛耳。但依差别缘。建立二谛。

略抄佛说二谛下取意

  问。何以小乘浅近义。交此中耶。答。大小乘义。优劣悬殊。如来制立大格相似(文)今准之知之
  今见此文。极似经说。然有同有异。言同者。大体也。又胜义故。有世俗性欤者。同仁王中第一义中。有世谛耶也。又似涅槃第一义中有世谛耶言也。言异者。涅槃云第一义中。有世谛耶者。真问世谛即第一义耶也(二谛相望互为问故也。难唯应一谛故也)仁王云第一义中。有世谛耶者。第一义谛上。更有世谛道理也(经云。智不应一。故知以一智难二谛也)婆沙问云。世俗性胜义故有者。瓶衣等假法破时觉。便无和合时觉。有此世俗理。是道理有名胜义也。若通是胜义理。应唯一谛(此则定开异二经为难。同涅槃也。更有余同异繁故不论之。学者宜须文察之)又见其三说。答。意各异也。二经并显不二中道论。但明瓶衣等假有。亦是道理。通为胜义。非是空有相即义也。此义大小悬殊也
  又就二经中。涅槃且明世谛即第一义。不言第一义即世谛。且明以有从空。唯空是真之语耳。言说虽尔。意显互从。还以不二。为第一义。所以然者。空有并是教谛。教谛有二。若就理不二。不二即中道也。仁王明二谛。不二故言照。解见无二也。又经云。不二亦不可得(云云)意显不一亦不可得也(疏意)又涅槃明不二随缘说二。即从体起用。般若文于二。解不二。即从教入理也(二经文相对如斯)
  又更料简仁王经问意。经云。若言无者。智不应二(文)疏云。若言无者。智不应二有方便智实(文)意云。若言第一义中。无世俗法。即二谛别。圣人有二智也。然以道理难云。智不应二。以如实解无有二故。如云愚者谓二等也。又如圣无二言也
前义依义集之义势。无者一义也。不应二者。以二难一。今义异之。无者即二义也。不应二者。难有二智也
  经云。若言有者。智不应一(文)疏云。若言有者。圣人智不应一。若论其理。不一不二。若定为一。凡夫见俗即应见真。若定有者。智不应一(文)意云。第一义中。有世谛。即是一谛。若一谛者。凡夫见俗即应见真。故知真谛非即世谛。若尔。圣人见真谛异世谛。故知应有二。故难云。智不应一也
前义云。有者二义。如器中有果也。今则异之者。是一谛义。故难令二也
  二谛章下云。破并有两境。在中双照义。经明照有即是空。照空即是有。何时有两境。凝然在中双照。为并观耶(文)本业璎珞下卷。佛母品云。二谛法性。为一为二。为有为无。第一义谛。复当云何。佛言。佛子。所谓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是一切诸佛菩萨智母(文)
  又云。佛子。二谛者。世谛有故不空无。谛空故不有。二谛常尔故不一。圣照空故不二。有佛无佛。法界不变故不空。第一无二故不有(文)
  又云。佛子。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而二相即。圣智无二。无二故是诸佛菩萨智母(文)
  今案此文。分明辨一二之义也。当仁王涅槃等言真谛中。有世谛不耶。二谛为一为二等者即应就八不中。不一不异而答之
  问。付真俗二谛。有三种并观(云云)尔其三种者。何等耶。答。一横论之。并瓶假有假无。其义相通指有为无。指无为有。故照有即照无。照无即照有。名此为并
  教之有无。于智并也
  二者。横竖并谓二。只是不二。不二只是二。不坏假名。说实相。二即不二也。不动真际。建立诸法。不二即二。故横竖即得并也
二相望为横。以二望不二为竖也
  三得失并。谓于众生是有所得。于诸佛是无所得。令还照众生有所得。及照菩萨无所得此二观常并是名三种并(三卷章下卷意)
  问。且就第三得失并之义。诸佛菩萨。只应无所得观。若佛照有所得者。即应同凡夫为失。何云有于凡实为失。空于圣实为得耶(三卷章下卷之语也)若照有者。即应是有所得为失耶。答。章下卷云。若便一念。不照有得众生。诸佛即有漏机失。众生机发则不觉。○故法华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也。○此义最要。应须知之(文)佛若不见众生则化道不交。凡圣两隔。孤真独存。迥圣单立也。是故圣人智。于圣空。于凡有也。如此则得佛化众生也(取问答意合为此答也)
  问。若欲成化道义云。见有者还堕迷失。所以然者。中论偈云。若谓以眼见而有生灭者。是则为痴妄而见有生灭。长行释云。从颠倒无明。故有眼。眼故见(云云)今若见者。岂非痴妄耶(章难也)答。章云。师为此义故云迷有。悟则不有。有作此语。正为对梦虚空花义。彼悟解时。都无所见。令对彼故。云见不有有也(文)
  梁武帝作梦虚空花义。迷故见。悟故不见也。师且为对此。云悟则不见见也。理实不滞此义。故难自义云同成论及地论。又难云。令遂不有之者。则不见之见也。又不迷之迷也(取意)又瓶柱等。三界果报。为倒业所起欤。不倒业所起欤。若倒业所起者。悟则不见之。若不倒业起者。诸佛已难三界业。何得三界果耶。进退不可也。此难今家
  已上章难意。唯有难无答。但有云云语而已
  今案章意难。有学者。唯得师语。不得其意也。又既置云云之言。显有所可答。然为令学者自思。略而不申也。问。若尔者。何可成今宗家义耶。答。兴皇和尚。为难空花义而云不见见也。彼云悟则不见。是故对云不见之见也。不见之者。意显无所得之得。余师定言不见。或定言不见而见故。令皆不同之。但以无执着。自在无碍义。故不见而见。亦不同成论等也
  净名玄第八云。诸佛菩萨有随颠倒智(云云)
  问。地论师释云。于一树若作相心取则有漏树。若作无相心取则无漏法林(云云)尔大师许之耶。答。破此义故不许也。问。今宗家意。佛见三界。是不见之见也。故虽见异众生之见也(取意)彼地论师意。虽同见一树。而迷悟是异者。其意相契。何破彼义耶。又如何破彼义耶。答。语言虽同其心则异
  章破彼义云。只问此树何业所起。为妄业起。为真业起。若妄业起者。悟真即不见。若真起。何真业起于妄树耶。故此义难解也(文)问。若无想见则无漏树者。彼师义也。难言真业起妄树。而难云。何真业起妄树耶。此义易通。何云难解耶。答。章出彼义云。彼云。只一树(云云)若尔。既是众生所依处之树也。若真业起者。即是真能得妄也。若树随心漏无漏二树分者。何只云一树耶。是故难解耳。难云。只一树者。总于一树论之。非无其漏无漏二树如何。答。若悟时见清净宝玉树者。非见三界众生迷失境之谓也。若如秽业所感见。曲刺之树者。则应是妄树。此犹难解也(更思之)
三种方言(中论疏第一。并大乘玄二谛章明之)
  就八不中道(八不即二谛也)○于此义中。嘉祥大师。述师三种方言也
方言者。置言之方轨而已。此谓兴皇和尚释中论八不之辞也   玄二谛章云。有三种方言。第一方言云。所以牒八不在初者。欲洗净一切有所得之徒。无不堕此八计中。○以求彼生灭不得故。言不生不灭。○然非生非不生。既是中道。而生而不生。即是假名。假生不可言生。不可言不生。即是世谛中道。假不生不可言不生。不可言非不生。名为真谛中道。○然世谛生灭。是无生灭生灭。第一义无生灭。是生灭无生灭。然无生灭生灭。岂是生灭。生灭无生灭。岂是无生灭。故非生灭。非不生灭。名二谛合明中道(文)疏一同之   意云。中论初论主牒经中八不而置之者
  或经论者。牒经或牒无畏等
  为欲破洗一切有所得心。所执着故也。有所得者。一切凡夫外道。所计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及小乘人生灭等。执大乘有所得人。流来反去等计。乃至一毫执着。皆堕八计中。此生灭等。一一计中。竖穷五句。五句者。一生。二灭。三不生不灭
  对上生灭二令不二合为一
  四亦生灭。亦不生灭。五非生灭。非不生灭。乃至来出。类此可知。此等一切若心取相。皆是有所得也
  章又云。第一方言破性。外道八迷。破性明中。但出诸师计诸法师计。亦有性义。亦言正破外傍破内故。出诸师计(文)
  问。令破外道等诸计者。为破能计迷心欤。为破所计诸法欤。答。但破迷心不破诸法也。难云。迷心从因缘生。此大乘宗。不坏因缘生法。即不可破之。若所计法者。先于迷心为有。令就悟求之不得故。得言破法而已。何不尔耶。答。迷心实是因缘生法。不可言无。故经云。因缘本自有。无自无他作(云云)然言破者。迷心起时。不知因缘幻起诸法。谓为自生有。不知幻无。谓为定无。其所计有无者。道理令无示。此道理击其迷心。迷心被击。自此不起故。名破心。其所迷者。有二义。一者正因缘佛法道理。幻有幻无。中道正法。于此不解故。名所迷。如人谓东为西。以东为所迷。二者所计生灭断常。迷心所取。亦名所迷。所计所著之异名也。于此二中。正因缘法理。不可破。所计诸相。本自不得。亦非所破。故言破者。但破其心故。章云。欲洗净一切有所得心。不言洗法也
  问。若破性执者。何故章言而生而不生。即是假名。假生不可言生。不可言不生。即是世谛中道(云云)既言假生不生。故知亦破假因缘法也。答言。横破八迷。竖穷五句。以求彼生灭不得故。言不生不灭者。此正破性。言假生不可言生等者。古云。集假为性。以执假生即是性故。故入性以破之(云云)今云。上正破生明中。此文举假对性。性即去。然后就假生。即亦明不生。此亦还对性以明因缘中假也
  章下云。是因缘假名破性中
  已上第一方言
  章云。第二方言云。所以明三种中道者。为显如来从得道夜。至涅槃夜说中道。又学佛教人。作三中不成。故堕在偏病。令对彼中义不成。辨三中(文)
疏更有一义云解中论名之
  问。学佛教人。作三中。云何不成耶。答。章答云。他云。实法灭故不常。假名相续故不断。今谓不常犹是断。不断犹是常。唯见断常。何中之有。为对此三中不成。明三种中道(文)(今谓者令详彼所说也)
  章云。今明中道者。无生灭。生灭为俗谛中生灭生灭无生灭。为真谛中无生灭。生灭岂是生灭。生灭无生灭岂是无生灭。故非生灭非无生灭二谛。令明中道(文)
  言无生灭生灭为俗谛中者。谓无生灭之生灭。为俗中。此即生灭。为俗谛中。中是正也。此是用中也
四假四中。见章文亦名圆假圆中也疏云。假生不生等。名世谛中道(云云)正可取之
  然言无生灭之生灭者。如般若经言。澹泊住于无住之住。亦如金刚般若论云。非庄严庄严。如是等也。问。何故言无生灭之生灭乎。答。生非自生。由无生故生。故云无生之生也
  意云。诸法属因缘也。非定生。于无生上。假因缘得起。望彼无生故。得名为生。望此假生。说彼生为无生。故此生无生。并是因缘相待。而有生无生。既尔余义亦然。此是佛法大因缘义
  言生灭无生灭。为真谛中者。此以无生灭。为真谛中。此直是真谛假。而言真谛中者。亦是用中因缘。真谛是正故名中也
疏云。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云云)
  言无生灭生灭。岂是生灭等者。双泯二假。称为体中。一泯无生之生。谓泯一假。二泯生之无生。亦泯一假故。云双泯二假。
  章云。问。后明三中。与前何异。答。前明二谛中道。是因缘假名破性中。第二双泯二假。称为体中。亦名因缘表中道(云云)
  此问。第二方言。对第一方言。而为问也。答中。言是因缘假名破性中者。先第一方言云。不生不灭。云而生而灭等者。皆是因缘假名之说故。上云以求彼性灭不得故。言不生不灭(云云)此是彼性。生灭之上。显不生灭。故此不生灭。是因缘假也。而生而不生等。皆因缘假。此假即中。名破性中。以假破性。名为破性。此假是正名破性中也
  言双泯二假称为体中者。以世谛中。为一假。以真谛中。后为一假。双泯此二假。合明中道。即为体中。此第二方言。正意。在泯假。由此虽有四重意。在体中。以他家明中只是断常。不表非断常之理。故今正泯假用显中道之理。即体中也
  四重者。一求性有无不可得故。言非有非无名为中道。此是破性中。与前门同。为成泯假故。先明因缘之破性中也。二者说而有而无。接断心。此明中后假也。三者显而有而无。为中道。即是用中。四者假有非有假无者。非无。此是体中也。今此门意。正明假后中。然初明破性中者。成因缘表中道而已。亦是渐舍门义也
  已上第二方言
  章云。第三方言云。世谛即假生假灭。假生不生。假灭不灭。不生不灭。为世谛中道。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二谛合明中道者。非生灭非不生灭(文)
  言世谛即假生假灭者。明世谛假。言假生不生等者。明世谛中。此是假生。宛然不生。非破假生。以明不生也。言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者。此直明真谛中。不先举真谛假也。若准世谛者。应言真谛。真谛即假不生假不灭。假不生非不生。假不灭非不灭。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也。而不言者。准上世谛。略故不言之。或上世谛中。即此真谛假故。不重举之。言合明中道者。非生灭非不生灭者。直合二中。为合明中。不同第二门。舍前二中转用。合论中道也(可对文见之)问。就此文中。世谛之不生不灭。与真谛不生不灭。何异耶
真谛中。云非不生非不灭。令取真谛假。而为问。故云真谛不生不灭也
  答。章云。二意。一世谛生。即是不生故。以不生即为世谛也。真谛假云不生者。但是相因义。谓因彼世谛生此真谛不生也(此即二种不生别意耳)二者世谛中。不生不灭。即是真谛假。不生不灭
此是二种不生即一也。已上取意抄之
  章云。问。此以上何异。答。虽同生灭为俗。不生灭为真但不生有三种。初方言破定性。生明不生。第二方言。破假生明不生。此中有异。破定性生。但破不收。破假生。亦破亦收。第三方言。约平道门。本来不生故。言不生。不言破病也(文)
  此文意。就第三方言。对前二种。通料简三种异。言虽同生灭为俗不生灭为真者。此通三种方言同义也
  就八不为论。皆不生不灭也。然或破生灭明不生灭。或即生灭。宛然不生灭。或世谛生灭上。明不生灭。或真谛即不生灭假。正故名中。如此等义势虽异。而捡大旨。并以生灭为俗。以不生灭为真谛也
  言但不生有三种者。略举三种方言也。言初方言破定性者。若性若假。但是执总名为性也。言第二方言破假生者。若假并不显理。且判为假也。言破定性生但破不收破假生亦破亦收者。初二相对。明破有异也。若定性者。但是迷心。故但破不收。若论其假生。恶立假义。不当正理义边。还属定性。但破不收。若正因缘。便契佛理。但收不破。而亦破亦收者。若立因缘假名义。虽当佛理(或一分或全分)而带封执。破其执心。而不破法。故依此义。云亦破亦收耳。言第三方言。约平道门。本来不生故。言不生。不言破病也者。前二破病。此显道门也
  花玄云。任道平正。无所行夺(云云)
  言平道门者。正道一味。故名平道。此平道义。开通无滞。故名为门。或异渐舍等门。故名平等门也。良以。初二是破病故。或言假生。不可言生。或言无生灭之生灭。之生灭岂是生·灭也。不可与岂是者。是遣邪执之辞也。第三是显道门。故直云假生不生等。又云生灭宛然而未曾生灭也
  已上三种方言了
  问。于佛眼前。有生灭不生灭耶。答虽有生灭及不生灭。而非定有也。问。今宗所谈常如此。犹未详所由。请令示之。答。道门自本尔。但可依经学之。何强忆想。生分别耶。如仁王偈言。有无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见无二。二谛常不即(云云)
  此是唯佛如来之所穷了。凡夫学者。何得漫谈乎。然且准余法门。略解其相。未可为定量。后贤察之耳。
  深密解脱经。言本不生义。明了大乘也。但学者。推佛智见。而言非我所智者
  依此福智。方得满足(云云)四论玄云。解惑相○金刚后佛示是。佛所穷了何得漫谈。而亦得论者。不思议神通境界亦应尔(云云)
  谓佛眼见众生。虽不生而生。照果地德。虽非有。而有也。问。且果德云何非有而有耶。答。果德虽无量。且论四德者。常乐净等。自在事实。名之为我。我无别性。无别性故。本性非有。就常乐上。假合说故。亦有我也。如我既然。常等亦尔
  此义具见胜鬘宝窟也。余处释文。并注论往往有之
  问。其非有者。非于假有欤。非性有欤。答。非性有者。谓初二方言也。就道门言之者。假有即非有也。问。若假有即实无者。应堕断边若其唯有。强为非有者。便是虚言耶。答。佛果德者。众德巧成。如镜中像。镜面平坦。空无面像。而面像宛然。目净鼻修。分明显现。幻童谓实。而不用之。智人知无。而弥用。如巧成功德。虽性空。而有也。知无但见。镜面平者。如虽有而非有。此非对迷心。真就巧成有上。乍有乍无。互相不违。此喻似法。宜须审记(且示一偈余依文理悉之)
  章下卷云。师从来。举佛影譬。遥望相好宛然。至边都无所有。二谛亦尔(云云)
  佛影之有者。非是妄见。为有故。显因缘世谛宛然即无之义。更明也

里书云

  大论四十二云。譬如小儿见镜中像以为实欢喜欲取。谓为真实。大人观之。但诳惑人眼(云云)
  私云智人亦于眼被惑。但意知不实之。虽无事而有用即此有还无也。宜审思之
  此眼识所引。意被惑更有意中智察之不惑耳
  章上卷。引肇公语云。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云云)已上里书
  众因缘生法文
  中论四谛品云。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文)
疏释之有三是(云云)又初句世谛有。第二句真谛空。第三句。以有空并名假。第四句即为中也。仙光院以三性释之
  疏云。是花首经。佛自说之。故称我说即是空也(文)   花首经亦名花手经也见贞元录也
  二谛章下卷云。论主引花首经文也(云云)
  花首经第三。佛说偈云。是心及众缘。皆空无自性。若人如是知。终不退菩提。
  若法性自空。是法即无生。一切无生法
  是名真智种(文)
  今案。是心及众缘。皆空无自性者。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也。若法自性空。是法即无生等者。亦是中道义也。众因缘性法者。是世谛。我说即是空者。真谛。此真俗二谛。并是假名。若人如是知。终不退菩提者。是假名有故。空有并名假也。亦为是假名也。即无生故。亦即是中道也。无生者中道也。故八不初云。不生且举一句耳。此文委如论疏(文)

里书云

  花首经第一卷(化佛说云)诸法空无相。无取无所缘。一切如幻化。犹如水中月。不以空故空。性本常自尔。是名佛所说。最上微妙法(文)
今案。初二句明真谛空。次二句世谛有。次二句中道。后二句结叹也。仙光院记不考此文也。可考案证记也(已上里书)
  二谛上卷云。从来明此是三是义。一因缘即是空。二是假三是中(云云)又疏第一卷。释因缘品名。以空及假中。即引此文而释之
  又仁王疏云

里书云

  论疏一云。总谈论意。因缘有三。一从下破四缘受名。以四缘摄生义尽。○二者因缘义。总相票在论。初以生死涅槃。凡圣解惑。皆是假名相待。无有自性。称为因缘。○又○以对外道非因缘义。明一切佛法皆是因缘故。因缘义总。○三者此品观十二因缘故。观因缘品(云云)
  又云。问。三种因缘。正用何耶。答。正用通因缘。以缘心摄。别十二门亦然(文)
  大论九十五云。因有为故。有无为。如经中说。离有为无为不可得。如理长无短。是相对义(文)
  第百云。若先无今从因缘和合有者。则知无生。若从因缘而生性者。即是作法性。名不相对。不相因常应独有。如是有为法即无等(文)(已上里书)

阿字本不生事

  玄二谛章(有无门)云。诸法本从无生。皆以阿字为本。是即诸法皆归阿字。一无生门故。经言四十二字皆归阿字也(文)
  花手经第十五云。坚意阿字门入一切法。以阿字门。分别诸法。先入阿字门。然后余字。次第相续。是故言从阿字边。变出诸字。从诸字边。会成诸句。以诸句故。能成诸义是故如来。说阿字门。入一切法(文)

里书云

  大集经门句者一切法中。而作门户。所谓阿字一切法门。阿者言无一切诸法。皆悉无先常(云云)(如是说诸字门也)(已上里书)
  大论二十八云。复次有陀罗尼。以是四十二字。摄一切语言名字。何者是四十二字。阿罗波遮那等。阿提秦言初。阿耨波奈。秦言不生。行陀罗菩萨闻。是阿字即时入一切法初不生。如是等字。随所闻皆入一切诸法实相中。是名字入门。陀罗尼如摩诃衍品中。说诸字门。
  又四十二云。复次菩萨。闻一字即入一切诸法实相中。如闻阿字即知诸法从本已来无生(云云)
  深密解脱经第二。云第一义无体相者。一切诸法。本无无生体(文)

涅槃经说五十字

  涅槃疏第九云。若如此间人所明。谓此文字。是苍颉所作造。若如经中明者。有八十天中。自有造书天。造拾文字(文)
  四论玄十四音义云。如四十二字门。劫初光音诸天等。说四十二字。教世间(云云)又云。十四音者。是过去诸佛法门。但诸佛去。复梵天议要。三兄弟下欲界。如梵书伽书篆书。左右下三行书(云云)(左行右行下行也)
  大论四十六曰。如十八空四十二字。十是般若波罗蜜(云云)
  华严善财知识中云。我唱如是字母时。此四十二般若波罗蜜门为首。入无量无边般若波罗蜜门(云云)(善知众艺童子)涅槃疏第九云。犹如一阿字。阿者言无。若是世间人用。则云无衣无食等。若是佛用之。则云无生无灭无患等。既用此字以名涅槃。故云字者名涅槃也(云云)
  涅槃义记第四(故章悉昙解释)

四悉檀事

  问。四悉檀者何等乎。答。一世界悉檀。二各各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是其四悉檀也。问。其义何。答。悉檀者梵语。是究竟义也(净影释云宗也可见义章也)二论章上卷云。问。何意如来说法。不出二谛乎。解云。二谛即是四悉檀。三悉檀即世谛。第一义悉檀即是第一义谛。四悉檀。摄十二部经。摄八万四千法藏。摄法既尽。以二谛摄法尽故。如来就二谛说法也。二谛是取。依二谛说四悉檀法(文)
  又云。依世谛说世界悉檀者。如说轮轴辐辋和合为车。五阴和合为人。如此说者。即世界悉檀。故论云。人等世界故。有第一义。则无。依世谛说对治悉檀者。众生略有三毒之病。广则八万四千尘劳之病。有三法药。八万四千波罗蜜。对治此病。名对治悉檀。故论云。对治故。有实相则无。依世谛说各各为人者。前明三法药。八万四千波罗蜜。治三毒八万四千尘劳。则明一切法尽。更何所论乎。解云。于各各为人中。更榄之。令何故诸佛经中。或说我或无我。适说常斯须说无常。何故或说是舍那。或说是释迦。或说净。或说不净。何故前后更相违耶。是故次明各各为人悉檀。昔为有常故说无常。明诸佛缘觉。尚舍无常身令为三修封执故说常。如此等并是为缘不同。无相违。依第一义谛。说第一义谛悉檀者。异前三种。明不生不灭。不动不倚。何处有人有车。有常无常。有三有一。如是毕竟清净。名第一义悉檀(文)
  又云。然四悉檀。只是二谛。但合离为异
  四悉檀实义名二谛。二谛究竟义。名四悉檀(文)
上文云。依二谛说四悉檀。者。且举于于之二谛。对四悉檀教也。此云但合离异者。约教二谛为论也。四悉檀实义。名二谛等者。悉檀是究竟二谛。是实义。此则教法中宗。名究竟也。此宗即真实也。所以宗之实名二谛。实之宗名悉檀也   华玄第四。列一世界悉檀。二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亦解释其相。此次第契论文也
  智论一云。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云云)(为人故一事惑听不听。何故尔。为对治病故。此则于人有病故也)
  问。次第如此义。章中何故对治。次论为人耶。答。为释有种种法中。异门相望。成无违义。故次辨为人也
  又曰。问云。第一义悉檀。是真实。实故名第一。余者不应实。答。不然。是四悉檀。各各有实。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悉檀故无。第一义悉檀故有。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檀故有。第一义悉檀故无(云云)
  又云。各各为人悉檀者。观人心行。而为说法。于一事中或听。或听如经中所说。杂业故杂生世间。得杂受杂触者。破群那经中说。无人得触。无人得受。问云。此二经云何通。答云。以有人疑。后世不信罪福。作不善行。堕断灭见。欲断彼疑。舍彼恶行欲拔彼断见。是故说。杂生世间。杂触杂受。是破群那说。计有我有神。神堕计常中。以是故不说有受有触者。对治悉檀者。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文)
  不净观治贪欲。慈悲治瞋恚。因缘观治愚痴。此是邪心推名愚痴。非如牛羊等。此取意略抄之
问。为人对治有何别乎。答(云云)见上也
  花玄三云。前三悉檀。独可破可坏。第一义悉檀。不可破不可坏最上无过者(云云)
二智义引论初卷云。三悉檀可破。第一义悉檀不可破。而以证方便为用实相为本也
  智论一云。第一义悉檀者。一切法性。一切论义语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可分别破散。诸佛辟支佛阿罗汉所行。真实法。不可破。不可散。上三悉檀中。所不通。此中皆通。所谓通者。离一切过罪。不可变易。不可胜。何以故。除第一义悉檀。诸余论义。诸余悉檀皆可破(文)
  中论疏第三云。释诸说中。第一之文也。又此八不。正是第一义悉檀。故名第一。智度论释第一义悉檀。而引中论八不。故知八不是故第一义悉檀。问。何故偏言第一义悉檀乎。答。三悉檀可破可坏。第一义不可破不可坏。师又云。此非世谛第一义。乃至中道第一义耳。故仁王经云。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所以明中道第一义者。虽牒八不。明二谛。为欲开不二道(云云)
  疏记中云。此非世谛之等者。非詺真谛为第一义者也
  疏记上云(仙光院)欲明八不摄四悉檀等者。说四悉檀。处处不同(乃至)又此疏第三卷说。师又云。此非世谛之第一义。即是中道之第一义耳。有处三三谛之法。皆名第一义。言说之教。名三悉檀故。此疏第三卷。又此八不。正是第一义悉檀等。又云。三种中道。并是第一义。二谛章云。三悉檀是世谛。第一义悉檀是真谛也。八不摄四悉檀。是义难见。何者三悉檀可破。第一义悉檀不可破故。三悉檀法体。亦三悉檀。上说执着病。亦诠第一义教。以此三义名。可破是病。然显举第一义悉檀。何以此八不。摄四悉檀耶。大论引中论八不。释第一义悉檀者。应言举第一义。以其内说世谛。若尔三悉檀。显言言可破。如何说第一义悉檀。内取故。以八不摄四悉檀不成。然兴皇师。四假义中云。三悉檀言可破。故皆迷第一义悉檀内具二谛。二谛名第一者。世谛离性生。真谛离假生故。问。上云八不即是二谛。今云八不即是第一义。云何前后相违
  答。不违。何者。上但言用中此处言体中也(云云)    问。二谛。四悉。八不。如何相摄耶。答。二谛四悉相望。三悉檀是世谛。第一义悉檀是真谛(二谛意)又三悉檀迷也。不摄二谛。唯第一义悉檀。内具二谛也(兴皇师四假义)又第一悉檀。非二谛乃至中道第一义也(疏三引师说)今案之。三谛时。二谛不关第一悉檀也。又立二谛时。四悉檀有异门。若就迷悟。立四悉檀。唯第一悉檀中具二谛。若就正因缘开四悉者。三悉是世谛。第一是真谛。次四悉八不相待。八不唯第一悉檀。非前三(约体中)又八不是四悉檀(就用中)次二谛八不相待。二谛并是八不(世谛离性生真谛离假生)又三谛并是八不。若就此门。八不义宽。二谛是狭。宜须审记诸文异也。问。论云。前三悉檀可破坏。第四悉檀是真谛(云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前三悉檀。既可坏。如何摄世谛因缘假名乎。答。疏记会云。未究竟故名破。非除破也。又以能谓心。为三悉檀故可破。即本于二谛之俗谛也。若因缘教谛者。二谛等是第一义悉檀也
  疏记中卷云(释疏第二)问。有处云。三悉檀为世谛。今言三悉檀可破者。应破世谛。答。为显第一义故。说世谛。是未究竟故。名可破耳。非破除言者也。又三悉檀可破者。以能谓之心。三悉檀为世谛者。以所执之因缘法。何故就本于二谛。以俗谛是失名。能谓之心故。于第一义悉檀。具二谛义如常(已上)今更有多意。一云第一义谛。唯是一相。即第一悉檀。世谛有种种相。即前三悉檀。然三悉檀。归入第一义。即种种相不现。如众流归大海。唯是一味而实。世谛宛然不坏
  此义似仙光初释然义势异也
  二曰。若离第一义者。前三可破。若入第一义中。即不破也。此就三悉檀教。离第一义。为他论难所破坏。若就理显前三。前三即不坏。故论云。上三悉檀中。所不通此中皆通。又云。除第一义悉檀。诸余论议。诸余悉檀皆可坏(文)此义似仙光第二释。然义势亦异也
  三曰前三悉檀。即是假名二谛。既是假名故。易可破第一义悉檀。是中道第一义谛。以是理法故。坚实不坏也
此亦次前第二义。然二谛三谛之义势亦异也

八不之义

  问。八不者何等耶。答。中论初偈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问。此八不者何物乎。答。大乘玄云。八不者。盖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行处也。故华严云。文殊法常尔。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更无异趣也。即是论初。八不故。竖贯众经横通诸论也(云云)又中论疏第一第二。广解之可见。问。尔者八不者何所以。通贯众经论耶。又何偏出华严之一文乎。答。随引一文。不可责之。又且举华严一文者。以是根本法轮故。且举本经以显余教而已。所以引此文者。为显八不是众圣行处。越此更无别道故。云一道出生死(云云)问。虽言一道。不言八不。何引为证耶。答。八不是中道。以中道无二故。名一道也
  问。八不者。唯是中道欤。答。正是中道。傍是空有假名也。故大乘玄云(第四门)○故知具含中假。而中为正。宗二谛文。问。何故具中假耶。又何以中为正宗耶。答。通八不皆含中假。且付不生不灭。论之不生假灭。灭名世谛假。以假不生假不灭。为真谛假也
  不生之生。名假生也。生之不生。名假不生。余例之
  不生不灭。名世谛中。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矣。问。若尔。不生不灭。但是世谛中真谛假欤。答。不尔。世谛有中假。真谛亦尔
  问既云不生不灭。但是世谛中也。何云假生假灭耶。答。中论次文云。能说因缘(云云)不生非自性。要由生故不生耳。又假生非自性。故即指假生云不生也。故言不生含假生也。不灭亦尔。乃至不来不出。皆亦如是也。问。既言不生不灭。唯是真谛假也。何处有非不生非不灭之中道乎。答。大乘玄云。世谛假生灭非生灭。真谛假不生灭。亦非不生灭。故非不生非不灭。为真谛中道也(云云)意云。不生不灭。亦显非不生非不灭也
  又假不生灭。即非不生灭。故但言不生灭。即是非不生灭。真谛中也
  问。世谛中与真谛假。同欤异欤。答。即以世谛中。为真谛假。又世谛不生者。生即不生也。如色即是空。真谛不生。待假生(已上)
见二谛三种。有言之中。第三方言也
  又世谛是假生假灭。为假破性生灭。为世谛中。谓假生能空性也。真谛。假不生假不灭者。假即空也
此义见八不义也。此后二门。世谛中与真谛假是别也
  问。上所引文云。八不具含中假。而中为正宗。二谛为傍(云云)既文云。具中假。何以中为正宗耶。又中之与之假。并于二谛论之。何不言中为正假为傍而以二谛对中耶。答。今所明中。遣假为中。即以二谛为假。故以二谛中。直名中。以二谛假。独名二谛也。而言以假为傍。以中为正者。论明中故
论名中论。以中为正宗故显标一部故。而言二谛为宗者。明二谛之中故耳
  又可云。假是教门。中是理法。故约所归深义。以中为正也。又有无者亘性。假令正有。无令假正由中故以中为正也
  问。于八不具中假二谛。有何证据耶。答。大乘玄云。有文有理。文则八不。处处经论散出。但菩萨璎珞本业经下卷云。二谛义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也。又文。经二十五狮子吼品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也。理则二谛是教故。假生灭等是世谛。假不生假不灭是真谛。故具明中假义也。中论序大意云。闻不生不灭毕竟空。便失二谛也。又四谛品云。诸法虽无生。而有二谛也。故知具含中假。而以中为正宗(云云)
  引二经意。正明因缘二谛。八不所含。论二文亦尔。中道理在不疑。但含假意。今所引用而已
  问。八不散出经论者。何经论耶。答。既云处处散出。即不能具出之。令且出管见所及而已
  华严第十二胜林菩萨偈云。一切法不生。亦复无有灭。若能如是解。斯人睹如来(文)
  又第八云(一切惠菩萨偈)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文)
  法华经云。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云云)又云。不生不出。不动退(云云)
  大论第五云。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因缘生法。灭诸戏论。佛能说是。我今当礼(文)
  密严经(下卷)云。诸法不生灭。不断亦不常。一异乃来出。如是悉无有(文)
  此经大唐池婆诃罗译。非大师所览
  大般若四百七十二云(第二分近未然。考大品不得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时。如实知一切。从缘所生诸法。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绝诸戏论。本性淡泊。能学如是三解脱门。亦能学从缘所生诸法(文)此文正同中论偈也。然非大师所览
  大集经九百。若观诸法无生灭。是人即得真实知(云云)

里书云

  大集虚空藏分云。若菩萨入甚深因缘法知逆顺因缘法。善知出知离。知生知灭。知苦知尽(乃至)知一切法无二。以眼色二俱离故。乃至意法亦离。则入第一义。以世谛故。假名诸法。亦不执着。真谛世谛。是为菩萨入甚深法门(云云)
  又云。菩萨作是念言。是诸缘生法。各无自性。无自性者。他不能生。所因亦无性。所缘亦无性。自性者则无他性。若法无自性。他性者则无生。无能生。是故一切法。皆无生无记。但以名字故假名。从因缘生而实无生。亦无断无常。所以者何。若法有生性者。则当有灭。则是断见。若无灭者。即是常见。离断常。是故当知一切诸法。皆无有生。是为菩萨。于十二因缘。善得胜知方便离二边诸见(文)    又云。善男子。云何菩萨入法界性门。见一切法平等性。若菩萨见诸法界。无处不至。无来无去。无生灭。无相无起。无戏无行(已上里书)
  心地观经曰。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去来。不一不异。非断常(文)
  佛地论第七云。或说八种。谓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八遣相门。所显真如(文)
  已上二文亦非大师所览
  问。成论师或云。八不并是真谛之中道。亦是真谛。或云。初二不是真谛中道。余六不是俗谛中道(云云)今宗同之耶。答。不尔。玄云。今云八不具三种中道。即是二谛也(云云)
八不一具三种中道。三中者。世谛中。真谛中。合明中也。二谛是二谛。一一具中假二谛也
  般若灯论。始卷者。就八不分真谛世谛见之
  问。付不来不出。何不云不来不去而云不出耶。答玄云。义有所兼。非止此八。则应有无量。不来则应对有不去。不出应有不入。是互举耳(云云)
  又引论云。如地从穴出。鸟来栖树等。不见有如是等相(云云)若依此文从外来。从内出。亦即对也
  又玄云。由出故去。出即是去。由人去来。入即是来(云云)若准此文即应通用。故论疏云。去来品释八不终(云云)大智论。又顺中论。般若灯论。牒此八不云。不来不去(云云)准此等文。虽通用。然出入来去。正应对耳    问。八不是佛所说。尔者。龙树造中论时。即引经中八不。安论初欤为当何耶。答。此有二义。一云论主自引经说。以安中论初。二云注论者安之。就此更有三义。或注者。引经八不。安论初。或注论者。引无畏初八不。安此论初。或引释论八不。以安此论也
  此中后二义。龙树本引经。注者转引之
  八不义云。问。八不是佛所说。尔者。龙树造中论时。引经八不。安论初为非。答。不可定判。或宾伽引经中安处。或可。龙树引经中八不。序无畏论初。故注论者。安中论序意初也。而应非是释论中八不牵安处。大论中至难处。即指中论。为正观论。如正观论中说。故知释论中论说。后造也。又亦可。青目于千年中出世。注中论。或可。引释论中八不。安处中论序意也。问。释论中指正观论者。何必是中论耶。答。观法品云。正观论之称。故知中论是正观论也。故相传云。中论是释论之骨髓也(文)
  宾伽者。具云宾罗伽。即青目也。故相传云等者。何义证乎。配上多释。见之。中论在先。而言骨髓者。但是义要不论先后耳
  问。见玄文。但云注者引经及论。不云论主自引经置此论始。何文外浪加耶。答。一往见文。实如所言。然熟见之。其义炳然。所以然者。问。为两关定之。一云(去本)龙树造中论时则引经八不安欤。一云为非。答云。不可定判(云云)此所问二途。不可定之。不可定者。即有二义也。云或宾伽下付。注者。引之义。论其本处。有三义也。问。注论者。引无畏论八不。非引释论者。有何所以耶。答。释论是中论后造故。不可引后论云也。故章云(云云如上)难云。既是注论者引来也。设虽前论。何不引后论哉。盖是于论主。智论在后。若望注智论。亦是在前。何不引之耶(与中论在释论先义而难)之况复设虽先论。指后论有何妨耶。如仁王般若指涅槃说也。又释论云。如正观论。何云指中论耶。答。中论本颂既在智论前。注者申本颂意。理可随本颂旨故。从本亦不引后论也。此一往义也。何必尽理说乎。又仁王指涅槃者。初成道亦有涅槃经字义。全同双林说(见涅槃义疏也)设指后经亦先妨佛化无方。故或传者为略。故指余处广说。非佛语也。又依有前难。第三释来。云青目在后故引之

里书云

  所以知。中论在智论前造者。智论指中论故。若先无中论。何虚指其说乎。菩萨造论。只是随缘。有何定规。未造之前。定有可造中论义耶。菩萨虽实知之。而随缘不应作此说耳(已上里书)
  问。无畏论者何论耶。答。龙树菩萨。百部大乘论之一也。论有十万偈。即今论之广也(见十二门论疏并龙树别传也)
  问。若尔。应云中论无畏之心要。何云释论骨髓耶。答。释论别释一部文。无畏应是大乘通论。若就通论者。望无畏十二门等论。其广略。若约正观宗旨。得望智论以为骨髓。各有其由也
  大论十九云。中论中。亦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涅槃。涅槃际。世间际。一际。无有异故(云云)
问。此文直指中论。然何引正观文。而设劬劳乎。答(云云)
  问。八不是中道也。尔者。于中道有几种耶答。中道出数量表。何定其数。故云不一不异(云云)又云。不着不二法。以无一二故(云云)
三论玄云。既称为中。则非多非一(云云)又泛论。中道有四种。一外道所明中道。二毗昙中道。三成实中道。四大乘中道(出三论玄)
  外道说中者。僧佉人云。泥团非瓶。非瓶即是中也。毗昙人释中者。有事有理。事中者。无漏大王。不居边地也。理中者。谓苦集之理。不断不常也
私云。对边见也。正可在苦也。有义思之。又新婆沙有中道之文
  成实中道者。有无品第二十三文云。离有离无。名圣中道(文)
  大乘人明中者。如摄大乘师。明非安立谛。不着生死。不住涅槃。名为中道也。又中假师云。非有非无。名为中。今正义以无住为体中。此是合门。于无住法中。开出真俗。为用中即是开门
用分真俗故名开也
  问。付今无所得大乘意。明中道亦有多少等耶。答。中论玄云。随义对缘。得说多一。所言一中者。一道清净。更无二道。一道者。即一中道也(云云)八不义引华严云。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云云)二谛义及重牒八不云。若为圆中
  大乘正法一切皆实故也
  又中论玄云。所言二中者。则约二谛辨中(云云)又是体中用中为二也。又云。所言三中者。二谛中。及非真非俗中(文)
  又序疏云。但中有三。一者对断常之偏明中。此是对偏中。二者尽偏中。立于中名欲尽于偏病故。名尽偏中。又一意。只为偏病尽。得有于中也(云云)又云。绝待中者。凡有二种。一者待苦说乐。名小涅槃绝此苦乐。乃名大乐此绝犹是对。二者涅槃。不可说其苦乐。强名为乐乃称大乐。方是绝待。中义亦然(取意略抄)中义亦然者。望偏说中。令非偏非中方名中。此绝犹是待也。又非偏非中。不知以何。显之强名为中。方是真绝待中也
  绝待独空异如前已抄之
  中论玄云。所言四中者。谓对偏中。尽偏中。绝待中。成假中也。又云。成假中者。有无为假。非有非无为中。由非有非无故。说有无。如此之中。为成于假。谓成假中也(云云)前三如上三中也
  论迹义云。然释中有三种。一者对偏。二者对邪。三者实义。○虽复三义。不妨一意。虽复一意。三义不去。所以然者。只由偏故所以邪。邪故所以不正。不正故不中。不中故所以不实。不实故所以是虚。令不偏故。所以不邪。故所以正。正故所以中。中故所以实。实故所以不虚。○问。偏与邪。若为异(已下答也)无别论。偏故所以邪。邪故所以偏有差别论。中论则对偏说中。百论对邪故说中(云云)
  中论玄。引影师中论序云。寂此诸边名。名之为中(云云)偏同欤异欤。答。一意云。是同故不别出之。一意云是别。谓边名对中。偏名形圆。二义中。前义为胜
  今案。中名唯是对边之称也。然更以二义相成之。谓正义实义也。论迹云。对边者。直是中义也。对邪正义也。实义者。对虚义也。然对邪为正。对虚为实。此之二义。并离边故。既为中义也。中论玄。依名释但义。举实及正二义。其离偏曰中者。唯是释成正义也(或时三义别出。或时但举二义)应有深义也。谓三义一意故。展转相成。遂成中义。然三义不失。故别出三义也。而出二义。不举离偏者。欲以正实成中义故。谓正为中义者。离邪边故。实为中义者。离虚偏故。故不别举中名也。已上略论四种中道。更有单中复中等
  又云。依名释义者。中以实为义。中以正为义。中以实为义者。如涅槃释本有今无偈云我昔本无中道实义。是故现在。有无量烦恼。睿师中论序云。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此言正者。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此之正法。即是中道。离偏曰中。对邪名正(云云)
  言依名释义者。四种释义之中。初释也
  中论玄云。总论释义。凡有四种。一依名释义。二就理教释义。三就互相释义。四无方释义也

具可考之

  二谛章中卷云。一随名释义。二因缘释义。三显道释义。四无方释义也
  依名释义。现教释义。互相释义。无方释义也。问。影师序云。寂此诸边。此边与对偏。多种形势。随义广论中道无量也

三论玄疏文义要第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