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乘玄问答第六(一乘义玄卷第三中)

  问。小乘初教意。以果为乘体(云云)尔大乘意亦可尔乎。答。玄云。因与果为乘(云云)问。大小乘义。优劣虽殊。如来制立。其旨大同。小乘初教中。以果为乘为顺。大乘之实教也。是故以浅深。亦可云凡果为乘体也。是以法花譬喻品。合牛车文。皆举佛果功德也。如云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等之如来知见力。无所畏等也。又云悉与诸佛禅定解脱。又云诸力解脱。及佛余法也。然何今云通取因位所行乎。
  答。大乘深义其旨宽。通局取果德者。可同浅近之小乘。随偏执之一门欤。若依般若胜万等说。亦有唯取因位所行之意。若依法花之文。亦云乘。此宝乘立至道场(云云)又明药王等菩萨行。一乘即是因乘之义也。又十二门论中。明六义一乘。云诸佛大人所乘之诸大菩萨所乘(云云)故知乘义宽通因果二位也。
  玄云。小乘初教以果为乘。故言三车。在门外此是尽无生智果。大乘因与果为乘。问曰。若大乘因果为乘者。何故经言于佛果上更无说一乘法事。答曰。此约用为言不言乘体不至佛果(云云)(游意见胜万经也。若约利他用者果位亦有之也)。
  问。法花经文云。无二亦无三文。且以偏行六度之菩萨解无三文。是谁人释乎。答。玄文云。有人言不云谁人故难知也。问。玄文正见。光宅之解也。付之退考彼疏。全无此释。灵指其解。传鸟迹逐于空中。尔者何可云乎。
  答(云云)。
  玄云。问曰。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云何名无二无三耶。答曰。有人言无二者。无声闻缘觉无。无三者。无偏行六度菩萨(云云)。
  又云。晚见法花论释。十方佛土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与今意同。论云此是遮者。明无二乘涅槃唯佛究竟。无上菩提。有大涅槃耳。此但明无有二乘。唯有佛乘。不言偏行六度菩萨。故光宅失旨也(文)。
  问。法花经中。身子尊者唱云。我等同入法性(云云)尔者法性者。佛性异名欤。答。问。佛性者。真如法身之理。正法中道之体也。而身子昔教中所解者。唯是阴上无人之空理。折法空观之偏真耳。若以身子昔所解之空法。即为佛性异名之者。取鱼日谓夜光。采瓦砾为珠。玉乃此谓也。尔者何可成之乎。答(云云)。
  玄云。问曰。有人言此经未明佛性。但明缘因。复言覆相明常此义云何。答。乃是成论浅悟之徒。有如此失。任大宝而不取。遇深经而不求。岂异弱表与穷子反走舍宅。乃至又处处明法性。法性是佛性之异名。身子言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又方便品初明佛知见。即是佛性(云云)。
  问。法花论意。何名报身佛乎。答。修行显佛性为报身(云云)。
  问。显本有佛性者。应是显时法身。法花玄中。释天亲优婆提舍。法身有二种。谓隐时之法身。及显时之法身也(文)若以本隐今显之德。名报身佛者。法报二身。全无差别尔何。
  答。假因义边名报身佛也。以疏法之所依万德之体性为法身。此乃一法义别耳。
  玄云。若法花论明三身者。以佛性为法身。修行显佛性为报身(文)花玄九云。若就法花论明三身者。佛性隐显为二身(文)。
  法花论疏下云。此论正以如来藏为法身。显即名报身。涅槃有二种。一性净。二方便净○今此用性净。涅槃是法佛。菩提方便净属报佛也(文)。
  又云。论解二种法身。一者隐时名法身。此非多宝也。二者显时名法身。即多宝也。问。若尔与报佛何异。答。体一义殊似因义边目之为报。众法所依正法为身。故名法身(文)。
  问。付摄论所说三身。且报身佛唯他菩萨身欤。为当通自化化他乎。答。玄云。化菩萨名报身。或云。化地上名报身(云云)问。依事虽定有两方疑。若唯化他身者。考摄论文。云如来自圆德及利益诸菩萨○此二事即是应身(云云)(第十三卷)法花疏云报身即应身(云云寿量品)故知通自利利他也。若云尔者。玄云摄论法身为自德二身为化他德(云云)又所出文。云唯化菩萨(云云)明知不通自利德也。如何可定乎。
  答。花玄九云。摄论开迹以为二身。又化他中化菩萨身总名舍那(取意)若依统略意开本合迹。以如如境为法身。如如智为应身。故开本也。合迹者。应身已外。皆名化身也。此二文相违。然今案之。摄论应身通内外两应也。花玄约外应论之统略。约内应论之。以外应身属化身也。犹可劬劳之。又释文处处意别欤。

短册(同义)

  摄说所说。三身如何。答。摄论所说。三身者。一法身。二应身。三化身。此其三身也。问。尔应身者。于本迹二身。是何乎。答。可通本迹二身也。
  问。依处处释。案彼论意。但取内应身为应身。亦即名报身。以其外应身。属第三化也。故法花论疏云。摄论明应身。与真如相应。即是此论报身(文)然法花论。明报身之十地。行满足得常涅槃故(云云)既当法花所说之报身。明知以常住果德。无为智惠。内与法身相应。故名为应身也。加之统略中。申摄论意云。如如境为法身。如如智为应身。故开本也。合迹者。应身也。外皆名化身(云云)准此等文。以化菩萨之身。唯属化身。其应身者。唯是真如相应之智德事。而何云通本迹二身乎。答。考本论文。案玄疏释。于应身中。可有内应外应之两义。其真如之智惠。是内应身。化菩萨之身。称化应身。若唯以内应身名应身。嫌外应身不名应身者。今玄章文。云摄论法身为自德。二身为化他德(云云)即以应身。为化他德也。岂不相违此释乎。又统略意。以如如智为应身。成开本之义也。故知应身亦通内应也。依之通有内应外应之两义。所成申也。
  问。所答申犹不明。案处处释文。摄论所说之应身。即是法花所说之报身也。爰知十地行满之后。所得究竟菩提。内与真如法性相应。故立应身之称也。若以化菩萨身名应身义有者。可云开迹。以应化两身俱是化他之迹故乎。但言二身为化他德者。菩萨证真如。能见内应身佛。且望菩萨所见义边。假名化他德。又真如相应智。有大悲之义故。简法性身佛。无名无相之真空理。且为化他德也。非谓本迹之中迹身之所摄。而何违明释文。强依相传之一言乎。
  答。宗家意。立内外两应。任经论师所说也。然考论之全文。具明二种之应身。如言此身。与请功德法相应故名法身(云云)(第十四文)既云此身与请功德相应(云云)其相应功德即是内应身佛也。又云法身是料德应身。是智德化身是息德(文同卷)又云。次此复证得佛地时○至果方究竟故。悉与法身相应(云云同卷)此等文良是明内应身也。或复云菩萨于诸佛净土中。自听受法乐。为他说法亦受法乐○若无应身。则无此二受用法乐(云云十三)此是说外应身也。或又云如来自圆德及利益。诸菩萨此二事与如来恒不相离。此二事即是应身故(等文十七)此文并说二种之应身也。而或又偏说外应身为应身。又以如如智属法身(文十三)今章文正依此义也。或专说内应身为应身。统略文正任此文也。其章文云。或当译人不体其意。是一往判诸论相违也。更说三身四身。本迹开合等意。会通其说文。是知经论往往明义成文。然考摄论一部。于应身中。内应外应。两义共明之耳。法花论疏下云。摄论明应身。与真如相应即是此论报身(文)法花论疏又云。又摄论及同性经。净土中化诸菩萨名曰应身(文)法花玄九云。法花论开本为二身。合迹为一身。摄论开迹为二身。合本为一身(取意)统略云。问摄论云。照用皆是应身。与金光明相违。云何会释。答○经合本开迹者。如如智即应身。如如境即法身。合此二种皆名法身。故经言合本。而有应化。两用应身。化菩萨化身。化二乘故。是开迹论本合迹者。以如如境为法身。如如智为应身。故开本也。合迹者应身已外皆名化身(文)(应身已外。皆名化身释。犹不心得之)。
  问。摄论所说三身如何。答(如前)问。尔其应身者。唯化菩萨之身欤。答。有内外两应(云云)。
  问。案章现文。唯是故外应身为应身也。故云就应身中。自开为二。化菩萨名报身化二乘名化身(等文)不论真如。相应之内应身乎。加之法花玄中。判摄论说。为开迹合本之三身。法花论疏明摄论同性经意。云诸菩萨名曰应身。而何今答申通内外两应乎。
  答。凡宗家之习。明义门多用傍正之意也。是以以化菩萨身。名应身者。是一往之傍义也。故考实义时。可云通二种应身也。
  摄论所说。三身如何。答(如前)问。尔者十地菩萨。可见内应身佛乎。答。可见之也。
  问。十地菩萨。何见内应身佛乎。夫内应身者。究竟法身。是唯佛与佛之境界。非化他利物之化用。十地因位。分何能得见乎。若许见之者。与外应身义有何差别乎。
  答。地上菩萨。无生悟开能证真如法身。故能见真如相应佛也。故法花统略云(塔品)今摄论云。初地见应身者○初地已上见真如故。应身与真如相应者。即是内应身(等文)意显也。
  宝窟上云。摄论云。地前见化佛。登地见应身者。是良为与真如相应。名为应身。与有二一内应与真如相应住真如。经土二外应住净土。奇特相好教菩萨也。地前未见真如。但见八相成道。故言见化身(文)。
  此文明外应。亦是真如相应之义也。又真如相应。只是内应也。但凡外化用义。望所化菩萨为外应也。
  统略云。今言分身为应身者。此是外应身位通上下(云云)仙光院尽法身唯佛见者。就究竟见义也(云云)略述五。
  此释花玄云。经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唯佛能见十地不睹(云云)准法身义。内应亦尔。若约究竟。唯佛能证能见。若论随分十地亦得亦能见之。
  章云。以此文详之。则唯有三车(文)心何。
  答。征四车义引八文。今是第一文也。谓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文)即以此文证之。唯有三车。非四车云此文意也。问。尔以此文证。三车义方何。
  答。今此文意者。唯有第一佛乘。无有第二缘觉乘。第三耳耳乘。此则破二明一义正明三车之文也。
  问。此文更非三车之证据。正是四乘之诚说也。无二之言。明无声闻缘觉二乘。重云无三兼显无权大之别乘。故知以一乘为真实。是三之外一乘也。岂非四乘义乎。依之净影大师(一乘义)以破权大释。无三之句。才今引此文。证三车假文义翻覆。然经但云无二无三。何加言云无第二第三乎。尔者何可成申乎。
  答。三车四车诤论纷伦由来久。八证六文转势不同义家方。然今正申三车之义门。废四乘之傍说。所言无二无三者。只是第二第三也。此文正存唯一佛乘。废声闻缘觉之权乘。于大乘之中。无复分权实之乘也。依之普门品之中。别佛乘为第一。次缘觉声闻如次为第二第三也。文理俱明何强可疑此义乎。
  问。所答申犹未明。别三乘次第。或自胜至劣。或始劣终胜。非强嫌之俱。可许此说。但至今此文者。不见别名次第。依何理定云破二明一之文乎。依之或云。于一乘道随宜说三。或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量。复据次第乎。加之佛乘分权实。净影释文既明也。牛车通权实。金陵自义在傍。若尔无定文。并无权实之三云耳。虽引普门说。未足为证据。尔正于此文可成第二第三之义门也。
  答。无二无三之文。诸师异释。虽有第二第三之语。可任三百余遍之讲说也。晋门别三乘。润色在当部之中。花严三十五辨三乘证据亘傍经。加之龙树菩萨十住毗婆娑。坚意菩萨宝性论等。别三乘次第并同之。何况天亲涅槃论。正云第二第三乘法名之为浊(云云)。
  对一乘之清净云。第二第三乘也。西大寺玄睿师(大义抄第四卷)引善戒花严两说。成三乘之次第。于南岳大师之遗文。弹天台之文句也。慈恩大师法花玄赞之中(第四)自勘梵本。云无第二第三。今翻之略故。云无二亦无二也(云云)慈恩考梵箧。力学拔群。金陵探深致解契呗叶。退考生公旧解。云二者第二乘。三者第三乘(云云)爰知第二第三之释。相传在八宿。赵苑之译。扬梵汉契。一致今引经此文。正为三车之诚证耳。章云。复信上数故名为报佛(文)意何。答。依法花明三身佛之中以文已成佛。复信上数名报身佛之此文心也。
  问。尔今此报身寿命。可有终尽乎。答。今此报身佛者。无为常住不可有终尽也。
  问。凡有义门者。必可任经论之所说。文外立义。犹难依信乎。经说复信上数犹可有限量之终尽。论言过上数量。谁为无终尽之寿量乎。依之净影大师。定涌出菩萨所见之应申化来多时明真久矣也。此释热于经文。又顺论释。今云无为常住之寿命。其义未明如何。可成申乎。
  答。复信上教文者。古今之难义。曩代之未决也。然今任金陵之赞仰。所存申报身之常命也。夫宗家之习者。废四五之穿凿。谈一极之玄宗。法花乃是大乘至极之教门。开权显实之旨归也。十地行满之后得。湛然常住之妙果也。所成之寿命。非无终之圆果哉。但言复信上数者。即说常命之证也。论其始终诚越补处之智力。诧其未来。又非佛智之穷尽假。譬于尘数。为显四种之难知也。以定限之信数。非说寿量之终尽。故论。云此文示现如来常命(云云)既云常命。何为应化之无常哉。过上数量者释善巧之说也。故云无为之常住之报身。其旨明也。
  问。所答申虽有依凭。其义未足。宗致犹闇。夫论尘点之久成者。为成父子之老少。显涌出之能化。以信数之语。说息应归真也。论云示现常命者。成约化显实之意故。义章文云。释言约化显实故。尔化来多时。明真久矣(文)以应化久。显真身之常。是故所显之真身虽无为常住。以能显之应寿。不得云报身之常果。何况云人天充满。非应化者。是何说常击天鼓。犹是随情之化用也。依之虽设四种不可知之释。未可复信上数之经文。抑前出净影之解释立者。何不存会释乎。摄岭之窗前。虽玩一圆中之月。净影之苑中。勿忘九重观之花。尔者融会多多违文。成申一家义宗乎。
  答。欲知此义。善可见论文。所谓以三身之果德。解一会之经文。付出释代官之文。解应化之菩提。以尘点实成之说。为报佛之菩提。而十地行满以后。证常住涅槃。若以涌出之能化者。显应身之寿者。以尘默之实证。湣伽耶之近成。既背天亲之料简。何叶妙经之旨趣。是故虽置信数之语。但是善巧之言辞也。非施权之方便。若强执数量之言。谓定数之劫限者。设虽闻无为之语。不叶真如之无为。虽施湛然之说。还为池水盈满。何守文字之指。忘义实因哉。主显涌出之能化者。本为开常命之实。有千界地涌事。明菩萨之能化说。后段之正经。是以举菩萨所见之无障碍用。成常住之圆果。亦非以应用土。名报佛之净土也。但于净影之所释者。虽非全同。亦非为违文。以应用土。显报佛常命。二师大纲是同。但于信数之一句。料简少异耳。净影以应用久成之。同无障碍用之释。嘉祥以四不可知释成之。非谈无障碍用之义边。然于实成之报佛。傍以应用之长久助显之。以伽耶之近成为应化。今教开之。是谓开权之谓也。涌出之能化。属真身之常命。是谓显实之谈也。于显实之中。以湛然之常命为正。宗门涌出之能化助显之。二师所释。自本不违。何劳会释乎。
  问。佛性法性体义同异如何。答。法性者。是佛性之异名也。问。尔引何文证乎。答。身子我言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又方便品初明佛知见即是佛性(文)问。且付身子尊者。语有疑难。夫此文说小乘之昔疑也。若尔亦是小乘所解之法性。单空偏真真谛理也。今所论佛性者。真如法身之异名。如来藏性之理实也。若以彼小乘之法性。为今佛性者。那非凡鱼目为夜光采瓦砾谓黄金乎。尔此文难消如何。可答申乎。
  答。三乘虽异。同依真如之一法。凡有断证无。不由佛性之真理。三兽渡河。三岛出网。尽此谓欤。观中道有三人者。涅槃之诚说得实相。有三人者中论之格言也。设虽小乘之悟解。宁非般若之气分乎。加之今正案之身子入法性有三时(辟喻品义疏)今且取第三时。以大乘经正明中道佛性。身子历闻。大品及方等疏经明三乘人同入法性。此即中道佛性。非小乘教空无我理也。今宗家明义门。多有傍正之意。若论正意者。可存中道佛性。若论傍义者。亦兼小乘之法性也。会入大故。得是般若之气分故。故以身子所解之法性。即云佛性之异名也。
  云何名会三归一乎。答。昔开一乘为三乘。谓指大乘因。为小乘之果也。今还指小乘究竟之果。即是大乘所行之因。云是其会三归一义也。故章云会三归一释会。彼三行归一佛乘(文)问。引何文证会三归一义欤。答。引法花药草品之文故。章云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文)问。依大亲论文。案药草品此说。是种子无上之文也。非会三归一之意。夫种子无上者。过去结缘之昔所发之菩提心也。故论文解种子无上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谓发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行。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文)疏解此文云。今即凡前后菩提心为种子无上(文)既取菩提心种子。为种子无上。不取小乘善根。然今会小果为菩萨道。其旨遥异也。若依彼文成会三归一者。专违论之旨趣。既背四依之定通。谁信一家之解释乎。
  答。今此文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者。正会声闻小行。行菩萨道也。经目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云云)本开一佛乘为三乘道明也。今明开会义之时。合三乘为一乘。其理亦成故。知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之文。正会三归一之诚证也。净影大师。同为会别一乘也。但种子无上者。论发菩提心也。此则取初发心位。以论种子义。总论声闻人。有三时不同。初过去曾发大心时。二中间退取小果时。三今闻法花还发菩提心时也。初后是大乘。中间乃小乘也。故且取初一亿正为种子无上也。第三闻法花入大乘者。即以云雨润其种子也。中闻小乘者。虽是有所得善是无所得之门也。为佛道之远缘故。相从亦为菩萨道。亦即是会三归一意也。三乘虽异。犹是般若之支流实相之章分也。例如地前所行。虽非真悟。以学无所得故。亦名无所得。乃至十信皆亦如是。二乘善根亦可有取舍之二义。故取小乘善根。为菩萨道者。是会三归一之意也。若别论种子者。正取初时发菩提心。后时即云雨润之。中间亦相从为缘。故解论文。其义虽以异。然考理实更不可相违。
  意云。若论种子无上义者。取初发心是为正。余是傍义也。但明开会义。其意宽通故。虽傍义取小乘果为大乘因也。宜可得傍正之意欤。
  义疏云。故此善根即无上种子(乃至)若转悟者。则会而不破(文)。
  意云。会二乘智断亦为种子无上也。
  章云。若就用为谈万善为乘体(文)心何。
  答。就一乘体有二义。谓就性明之。约用论之也。今就用谈之以万善为乘体。云此文意也。问。尔因位万行果位。万德俱为乘体欤。
  答。今所言万善为乘体者。通因果二位也。
  问。付因位可取其万善。何通果位功德乎。夫乘是运出之义。运载行人。令出生死合至佛果。故以因位万行。可云乘体。何取果地之众善。可为乘体乎。依之习报两因取习因为乘体(云云)明有漏无漏立远乘近乘之名也。明知因望果分别远近也。论动不动乘万行为动乘。佛经有运出之义。云并就因乘义论之。以运出明其相。加之胜鬘经中说佛果上更无说一乘(云云)般若经文。云是乘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住论之到萨波若边反不名乘(云云)经论之所论之所说明也。更不通果地之功德。若尔文理共破义势自违。如何可成申乎。
  答。乘有多义。不可为一途。是以法花玄中。(第六)具明四句义。一但果乘。或但因乘。或亦因亦果等也。今玄章文。亦明义有多途。然总论之。大乘宽含因果万善也。故云大乘即因果为乘(云云)会胜万文云。此约用为言乘体不出佛果(文)意者果地万德亦有运出之功。而自善已满不更可运出。故虽无运出之用。犹有乘体备。可运出之功能也。加之自行虽满。而有运他之用故。法花玄云(第六)果乘但有运他之义(云云)统略文云。车之运动。必由于牛。大乘化物要是慈悲(文)又望自德亦得有乘用故。法花玄第四卷。以缎任自在名运载。望自德亦有乘用(云云)(取意)法花经中。自有二文。诸子所乘乃是因车如来所乘即其果乘也。
  十二门论。明六义大乘。亦具举因果之大乘。故今所答申。通果位之万善也。
  就法花大白牛车。唯果乘义通因果义有处处文。可考之。
  章云。各白文言愿赐我等三种宝车(文)显何事乎。答。云为经师意为显三乘人俱有索车之义。引经文也。所谓诸子于门外求三车云。故知三乘之人俱有索车义。云此文意也。
  问。尔章主许此义乎。答。以十义推之。非三人有索(云云)此则菩萨无索车义云也。问。菩萨如何无索车乎。夫索车者。以今无三教。征昔三教也。菩萨闻今无三之说。宁不征昔之三乘乎。何况经明索车云。尔时诸子结三种宝车也。诸子语宽。何为二乘人哉。既举牛车。知亦菩萨索车有事。旧经师所存既契于经旨。今何不许之。
  答。索车者。是一经之大宗。开会之旨归也。八轴之通塞。盖在一科之迷悟旨欤。夫旧经师者。是光宅等师。四乘之义家也。先难三车之六文之一也。具明十义。如傍释文(法花玄第六)今此中略明其两三耳。谓本以三车譬三果。三车并在门外。然二乘人出三界之门外。至许车之处觅其自乘果。不得故宜可索之。菩萨未至许车处。无览自乘果不得之义。何谓有索车乎。是其一义也。二乘圣果。昔教说有。今经云无。故付今经以昔教疑今经。可有索车义。今昔大小诸教皆明有佛乘。始终无改反。故不索佛乘也。是其二义也。又二乘人。于正使之门外。览果不得。故须索佛果在习气无知之门外。菩萨亦尽习气即便成佛。故无索车也。但至诸子语宽者。义众解之。云盖是总相。称为诸子非是门外三人名为诸子(等文)心显也。结云三种宝车又列羊鹿牛车者。义疏解之。云一人二人俱得索三无所疑也(文)。
  意者。二乘人可得索三车也。
  问。二乘但可索二乘果。何可觅佛果乎。望昔教故乎。又菩萨全无索车者。义疏何云亦有索也。答。二人未索三者。以今无三教。总征昔三乘。非必求觅自乘果也。又菩萨亦有索车之义。谓约门内疑情耳。故义疏云。若据门外无菩萨索。若通论门内约疑情者。昔说有三。今说无三。菩萨以无征有。亦有索也(文)。
  章云。通而为言三身俱常(云云)意何。
  答。付三身常无常。有通别二门。今依通门论之。三身俱常。云此文心也。
  问。且就化身常有疑难。夫随缘起尽之形。无而忽有之身也。依何今得云常住乎。依之金光明文云。化身是假名之有。念念灭故。是无常也。法花义疏。云应化寿量有始有终(云云)八相作佛犹不免。灰炭之无常。一时化现。亦不归如幻之虚无乎。既有一期刹那之二无常。何处有常住之义。答。疑难之旨。是别门所明也。今通门意。非唯法报二身是常住。化身亦是常住者。化身之用虽是无常。论其体实者。是大悲法门也。即是真如相应智慧。带据苦之义。名大悲法门。故就体论之。化身佛亦是常住也。故章云。化身以大悲为体故是常(文)若依法花玄意者。化二乘人。无暂息时。故化身亦常也。若依四卷金光疏者。是相续常故常也。如来化身以二佛为体。以众生为缘。体缘无尽故。化身亦无尽也。故化身亦云常住也。
  章云。一卷满不成乘用(等文)明正义意欤。答。是申不正义也。
  问。佛果之圆德。不可顿阶。必备万善。方可得证。依之一心具万行。显无生之证入。普贤包众善。宗毗卢之果海。加之小乘浅近之宗。尚云依因圆德之力。得果圆德之位。虽无漏之净惠虽殊胜自性。念经不能断烦恼。定以彼思之其义亦可尔。一善若不满。不成乘用。岂非正义之意乎。
  答。有人之偏执。何当自宗之正释乎。夫今意因位有万善。各备运出之用。譬如百川万流之一一。有向海之义。是故佛果万德。要虽由万行之因满。一一善行各可运出之功能云也。何执因成假之一义云一善。若不满者。不成乘用乎。故其所言非正义之旨也。何名三后辨一乎。答。以法花一乘。名三后辨一。谓法花尔。前之教明三乘之支未。今会彼三乘之支未。归根义之一乘也。故章云。三乘之后说。法花教门。会彼三乘。同归一道谓后辨一(文)。
  问。开会之十门者。是为明一乘之异义也。三后辨一者。是十门之第八也。会三归一者。亦十个之随一也(第二门也)彼既云会彼三行。归一佛乘。今后云会彼三乘。同归一道(云云)文言既同。义势无爽。再论之者。重言非无用。还同前者。徒为设劬劳。尔何可成之。答。三权一实大宗虽一。为悟学者。委开十门。所以一往见之者。虽有相滥。再寻之者。朱紫易辨。彼会三归一者。会三乘答法。归一乘之行。此三后辨一者。会三乘教法。归一道之教也。所望已异有何相滥乎。诸烦重言。必显别义(正理论文)岂非此谓哉。金□不辨勿妄谓一贯矣。
  何名三中明一乎。答。鹿苑以后。法花以前。说有三乘。佛乘为第一。缘觉为第二。声闻为第三。即以第一佛乘。为三中明也。故章云。从趣鹿苑说。于三乘佛乘。第一缘觉。第二声闻。第三谓三中明一(文)。
  问。今此三中明一之义。其意未明。夫一者乃是无三之称。同归之义乎。于昔三教之中。曾无有此义。若云三乘之中明一者。宛如涅槃中求水。岂非黑铁之黄金哉。一乘实相之中。恐似交假论乎。答。无三同归者。实虽一乘之宗极。十门辨一。亦是为尽义门也。所以佛乘第一者。且取第一之一也。非是归一之一矣。况复第一云一者。是密开一乘也。摄大乘论。解一乘亦即有此意矣。所以第一最胜故。以佛乘可为一。若尔第一之一者。是同归之弄胤故为显。无三同归之旨。兼亦明之也。
  章云。第五文云。但以一乘法教化诸菩萨(等文)引证意如何。答。三车八证之中。第五之文证也。谓教化诸菩萨者。是一乘真实也。无声闻弟子者。是无余二乘也。故章云但以一乘。则有菩萨无声闻弟子。即无余二乘(文)。
  问。为证三车可引三乘之文。然今此文者。才说大小二乘。不论缘觉之中乘。若谓文言之略者。亦可亘四乘之义宗。若唯义准言之者。为非文证。何备八文之一乎。尔如何可答申乎。答。于迷者非所论。若能解文义者。三车之旨可明。故章引此文已云。此文最分明(云云)聋瞽之辈。向明谓闇。对说为默。何足击扬乎。夫今此文意。以有无明义。三乘旨显也。设于佛乘辨权乘者。但可云非究竟。何得无菩萨云事哉。声闻缘觉虽异。同是小乘也。故属无声闻弟子之句也。若无权乘菩萨者。何云教化诸菩萨无简别乎。即菩萨虽有。非究竟者。何复可属无声闻弟子之句乎。
  难云。虽菩萨乘若权乘菩萨者。可无之如缘觉。为无声闻弟子之句有何妨乎。答。声闻缘觉。同小乘故。相属明之显也。菩萨乘者。设虽权乘义同。今教始为权乘。但举声闻之悟。何能摄之。若欲明为权者。必须简别说之。不得但义准举之。
  章云。今二乘人。断正使尽。而不见车(等文)心何。
  答。为明菩萨索车对之论。二乘索车也。谓二乘人至正使之门。外可得自乘果。而今教明无三故。有索车义云也。
  问。尔者缘觉中乘。唯断三界正使为当。亦有断习气无知义乎。答。今文唯明二乘断正使尽。菩萨正使习气俱断。不论中乘断习也。故中乘人无论断习义也。
  问。所答申不明。夫二涅槃之证得。专依断结之差别。三乘人之利钝。亦任习气之厚薄也。是以声闻迟钝。由未断习气缘觉稍利依长断无知也。统略中引同性经云。缘觉有习气。薄地良由长断习气也(云云)但至今文者。付正使习气。并论其尽处缘觉。唯习气微薄。非尽处故不辨之也。而何依今文。成申缘觉无断习乎。
  答。大小乘之差别。依二障治断。小乘唯断烦恼。菩萨二障俱尽。是知缘觉断习。经论所不辨也。但委细论了时缘觉人。非无少分断习之义。统略文且引一经之隐文。成少分之义门耳。今文任大小乘之洪范。不论中论之断习离言。今文意全嫌中乘之断习。但任文大体不明此义也。加之譬喻品之义疏文之中乘断习经论无文大。考诸经论之无中乘断习之也。若委细寻之考。微隐之文。非无其义故。统略之意。同性经之说。更非违文耳。今更思之。缘觉人者。于习气无知有少分。伏断非永断。故无断习之文云也。但同性经说者。约伏断故。云习气薄地欤(三藏师十行六心前伏云也)习气伏位断位。可考名教知之。

大乘玄问答卷第六

  (写本云)永享五年(癸丑)十一月十五日子克计于灯下书写毕。
  三论宗。高信(生年四六)
  于时永享九年(丁巳)三月三日于东大寺北室密乘坊书之。今日谈义稽古用意也。虽未讲众为稽古书了书也。
  三论宗英祐(生年二十一岁)(戒八)
  永享十二(申)卯月六日。
  乞食云。

  身虽处于泥 心如满月(五コソ坊主物语)
  十方在净土 何所西方

  问云。
  山里ノクチキノ中ノタマリマリミツ人ハ知ラネト月ハヤトレ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