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乘玄问答第五(佛性义玄卷第三之上)

  问。付十一家释。且以众生为正因佛性之义。大师许之耶。
  答。十一家异释。皆是所破义也。故玄云次第须破(云云)。
  问。经言正因者。谓诸众生(云云)文已分明也。况以道理思之。众生者即法身轮转五道也。故众生还归本名成佛。专可以众生为正因佛性耶。答。佛性原为菩萨说而般若经云。若有众生相则菩萨(云云)何以无体之众生。为正因佛性哉。
  玄云。第一家云。以众生为正因佛性。故经言正因者。谓诸众生缘因者。谓六波罗蜜。既言正因者。谓诸众生故。知以众生为正因佛性。又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故。知众生是正因也(文)又云○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则非菩萨。又言如来说众生即非众生。正因本为菩萨。经既说言有众生相。即非菩萨宁得以众生为正因耶。故知有众生者。皆妄想何可以妄想颠倒为正因耶(乃至)若初教已明有众生者。便应初教已明正因佛性○既言众生有佛性耶。得言众生是佛性耶(等文)(具可见文)。
  问。付明正因佛性。以第八阿梨耶识为体云义。大师许之乎。
  答。乃至第八阿梨耶识。亦非佛性(云云)问。第八识是如来藏识也。楞伽经云。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云云)如来藏者。佛性异名。此师所申。专叶经旨。大师何不许之乎。
  答。玄云。乃至第八阿梨耶识。亦非佛性。故摄大乘论云。是无名母生死根本。故知六识七识乃至八九。设使百千无量诸识皆非佛性。何以故皆是有所得五眼所不见。问。八识九识何皆有所得耶。
  答。若约有所得八九皆妄识也。若分别之者八九是佛性也。
  缘略云(上)二本有种子。即是本有佛性。方得成佛(云云)又云(弟子品)以菩提四种子。在众生心内。天亲论明一切种子。皆在梨耶识中(文)窟下云。一约缘不约缘不约佛性者。只由六七妄缘。不由如来藏(云云)此明以第八为如来藏也。
  佛性义云。涅槃经中名为佛性。即于花严名为法界。于胜鬘中。名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楞伽名为八识(云云)行品疏云○楞伽经亦有二文。一云梨耶。是如来藏。二云如来藏。非阿梨耶(云云)。
  玄下文云。涅槃经自说佛性有种种名○楞伽经名为八识(云云)。
  问。付明正因佛性。且以第一义空为体云义。大师许之乎。答。非所用义。问。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云云)既是经说何不用之耶。
  答。经说模象之譬即此意也。大经意。以中道为正因佛性也。而诸文各且诸一义耳。
  玄云。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者。此是北地摩诃衍师。所用今问。若依涅槃文。以第一义空。为佛性者。下文即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名为佛性。故知以中道为佛性。不以空为佛性也(文)又云是以文。云佛性者即是三菩提中道种子也(云云)第九会教门。云若悟诸法平等无二无。是无非者。十一家所说并得是正因佛性(云云)。
  问。以真谛为正因佛性之义。大师用之耶。
  答。是所破义也。问。经以第一义空名为佛性也。何不许之乎。答。玄云。真谛为佛性者。此是和法师。小亮法师所用。问。真谛为佛性。何经所出。承习是谁无有师资。亦无证句故。不可用也(文)又云。但河西道朗法师。与昙无忏法师。共番涅槃经。亲承三藏。作涅槃义疏。释佛性义。正以中道为正因佛性。尔后诸师皆依朗法师义疏。得讲涅槃。乃至释佛性义师心自作。各执异解。悉皆以涅槃所破之义。以为正解。岂非是经中所喻解象之殊哉。虽不离象无有一人得象者也。是故应须破览(云云)问。真谛者。若中道第一义者。即是正义也。若第一义空者。即第十一师解也。即有经证。何云无证句乎。又何别出之乎。
  问。阿含经中明佛性耶。答。亦明佛性(云云)。
  问。究竟一乘经。说有如来藏(法花游意引宝性论)如来藏是佛性异名也。于大乘经中。执不辄说之。况小乘经中。何得说之乎。答。
  玄云。由来旧解。阿含经中。亦明佛性。但有小妨耳。故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摄性。悉有辟支佛性。悉有佛性。阿含既尔。其余诸经亦有说佛性语。但不甚分明(云云)禅林云。阿含佛性者。实敏僧都遣虎义也(云云)问。华严经中。说佛性其语分明乎。答。不甚分明(云云)。
  问。华严经文云。菩萨随喜心。不断如来性。又云欲不断佛种姓者。当发菩提心。又性起品中明。从宝王如来性。而起离世间因得入法界也。结前因果。生后因果也。是分明佛性义。何云不甚分明乎。答。玄云。故华严明佛性有果。而未作正因缘因之名亦未作果。与果果之秤至如具足明佛性义。即如涅槃中所辨。故真明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今时一师每以涅槃经为证。然此一教处处皆明佛性(云云)。
  问。明佛性有始终无始终两义。尔以何说为无始终义欤。答。如涅槃云。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一不二。不常不断。不来不去。不因不果。又言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有果也(云云)。
  问。且付后文。以十二因缘名因。是境界佛性也。以所生观智为因。因以三菩提为果。以大涅槃称果之也。然言无始终者。是因果相续。如车轮义。于十二因缘。更无论其因。于涅槃果。更不明其果。而何云无始终乎。答。玄云。此是无始终义。何者如所生观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十二因缘亦因。因而有又是因因。既互为因。与因因故。是无始始也(文)。
  问。玄云。第二作三世有始终捡者。凡有三句。一是因非果即是境界因。故经言是因非果如佛性。二者是果非因。即是果果性。故经言是果非因名大涅槃。三者是因是果。即如了因及三菩萨。斯即亦因亦果。望后为因。望前为果。既言境界是因非果。涅槃是果非因。所以名为有始终义文。十二因缘既非果大涅槃。亦非因以此为有始终义。何今以同因性等为无始终义乎。答。虽同是四种佛性。而以绪是因非果是果非因。故取此义边。云有始终而取于因。亦可有因因之义边。为无始终。各分取一义论之也。
  问。付因性因因性等四种佛性。且何名因因性耶。答。谓十二因缘。所生观智也。问。因十二缘。生观智佛性。观智是菩提之因。境界是因之因也。故可以十二因缘名因因性也。例如涅槃。是果宛之果。故名果之耶。
  答。玄云。境界已是因。此之观智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好体十二因缘。应是因因而有。故名因因。彼向望前此即望后。皆是因因也(文)。
  问。世界无边有何过乎。答。照若穷尽。即是有边照。若不尽佛智应不圆(云云)问。世界无边。随佛智亦无边。何有佛智不圆过乎。又以无边智照尽者。犹是无边义也。何云照穷尽即是有边乎。答。是智论意也。谓世界若无边者便坏一切智(云云)。
  玄云。无量世界。无边佛智。应不圆耶。若。言如无边而照可自破之。何劳更难照。若穷尽即是有边照。若不尽智。则不员此难那得去本有始有义亦如是(云云)。
  若穷尽下重释之。
  问。众生佛性本来自有者。为是实说为当何。答(云云)问。若方便说者。甘药停山由来已久。圆珠沉水实自积时(云云)本有佛性。乃是佛性大宗也。若非实说为宗归何用耶。大经有贫女宝藏之。况法花设穿凿高原之譬。是诚了义大乘。实说开推显实旨归耶。若言实说者。玄云。如来方便为破众生无常病故。说言一切众生佛性。本来自有。以是因缘得成佛道(云云)明知但是方便说也。答。玄云。一家相传。明佛性义。非有非无。非本非始。亦非观当故。经云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以非本非始故(云云)又大师常引大经云(初卷)诸优婆塞。深乐观察诸对治门。谓常无常我无我等(云云)。
  但对昔教无常。今教明常住为实说。若望正性以常无常并为方便也。
  问。付本有始有门。生死始有涅槃本有义如何释之乎。
  答。如第一念为新第二念为故(云云)意者生死在先为始有。涅槃在后。为本有云也。问。此释不明。夫本有之名言。必因先来本有义也。如云自体本空名为涅槃。说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是可云涅槃本有义说即此法界轮转五道。名曰众生。又说随其流处有六种味。或处说云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云云)是可云生死始有义义也。然何云生死在先为始。有在后名本有耶。就中涅槃若必在后者何名本有耶。
  答。始是初义也。生死在前名始有其义显也。本者古旧之名也。在后方成故旧义也。意者众生至故旧之时。方得涅槃故。云本有以于众生。故旧之位有其涅槃法也。或本来自性。是性净涅槃。而言后者生死止息。后方得本有涅槃名。谓指后时涅槃。其体是旧云也(二义中前义叶玄文相。可善案也)玄云。生死始有涅槃。本有何异。第一念为新。第二念为故。生死本有。涅槃始有何失。第一念为故。第二念为新。故生死涅槃。皆不是本有。皆不是始有而终。是无始而今假名说故。更互为本始(云云)。
  又云。今约事论之如无明。初念始起为新佛果。后记为故。何异先两念相望初念为新。后念为故。耶亦得佛果始起。此则名新。无明住地已久。此则为故。失两念相望。初念名故。后念名新。然本始只是新故本只是故始只是新(等文)即一具上文也。
  言何异先两念相望等者。同先文已明两念新故也。
  问。如一切众生。有佛性故成佛。草木亦有佛性。可得成佛乎。答。草木有佛性。而得成佛也。问。迷悟相对之理。有迷乃有觉。依正二报之别。有心与无心也。若尔众生本有迷心。故后有觉悟之理。草木从来无心。何得成佛之期有耶。设言草木有真如理。更不得成佛之义乎。答。此是通门明义。若论别门则不得然也。
  玄云。不但凡夫无佛性。乃至阿罗汉。亦无佛性。以是义故。不但草木无佛性。众生亦无佛性也。若欲明有佛性者。不但众生有佛性。此是对理外无佛性。以辨理内有佛性也○又华严明善财童子。见弥勒楼观。即得无量法门。岂非是观物。见性即得。无量三昧。又大集经云。诸佛菩萨观。一切诸法无非是菩提○故肇法师云。道远乎哉。即物而真圣远乎哉。悟之即是也○又涅槃云。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亦是经文。唯识论云。唯识无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相。心外无别法。此明理内一切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即草木有佛性○若悟诸法。平等不见。依正二相。故理实无有成不成。相无不成。故假言成佛。以此义故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故。经言一切诸法皆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此明以众生弥勒一以无二故。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众生既尔。草木亦然。故知理通故。欲作无往不得是故。得名大乘无碍此是通门明义也(文)(无碍法门见大乘也)次文云若论别门者。则不得然。何以故明众生有心迷故。得有觉悟之理。草木无心故。不迷宁得有觉悟之义。嘱如梦则不觉以是义故。云众生有佛性成佛。草木无佛性故不成佛也。成与不成皆是佛悟有何惊怪(文)言无不成故。假言成佛者。有人云于理中无不成故。且取无其不成佛义。假设云成佛。可理实草木不成佛也。有人云。假言者是中道。假名之假也。非假施设之假也。意云若论成不成相者。皆是假名。非约中道明之。若望理内之通门论之草木如众生实成佛也。若草木成佛为假名者。众生成佛亦是假名耳(后义可可胜之)大经三十三云。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无情之物。难如是等无情之物是名佛性(云云)(净影此名能知性也)。
  窟下云。有如来藏必。当作佛不同草木尽在一期故。涅槃云。佛性者非如墙壁瓦石也(文)。
  涅槃疏十八云○草木无佛性。尽在一期故断灭等(文)。
  问。付明悉有佛性义。且弥勒成佛时。一切众生皆可得菩萨乎。
  答。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云云)。
  问。正因佛性。遍在一切。凡圣身。至成佛时者。可随发心修行之次第。任缘因佛性之有无。而何弥勒成佛一切悉得成佛乎。
  答。玄云。故经云。一切诸法皆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此明以众生弥勒一如无二故。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众生既尔。草木亦然(云云)。
  问。付理内有佛性。理外无佛性等四句义。引何文证之乎。
  答。引大经善根人。有阐提人。无等文成此义也。
  问。夫理内理外者。以诸佛菩萨无所得悟为理内。以凡夫二乘等有所得心为理外也。故玄上文云。经言复次道有二种。一外。二内○声闻菩提无常无乐。诸佛菩萨所有菩提。常乐我净(云云)又云。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若一切诸法无生灭者。皆是理内○故今明发心悟不生不灭如般若中所辨。名为内道(云云)明知理内但是般若无相妙理。诸佛菩萨与此心起上品邪见身。无一豪善法。虽遇涅槃之教门。现无发心之理。说涅槃之利益之除一阐提者。即此谓也。今对此人云善根人者。只是不断善根之人悉是也。何以阐提无等之文证。理内理外之佛性有无乎。
  答。诚付无所得心明理内理外。以诸佛菩萨悟名理内以二乘有相心悉为理外也。然理内理外者。即内道外道之异名也。以理内名内道。以理外名外道。以其二乘及凡夫之善行无所得理之外故。呵之属外道也。阐提及善根相对可类之。以大乘善根名善根。其凡夫人等无此善根。且属阐提人。可非谓实是断善之阐提可故。玄上文云经言。次道有二种。一外二内。外道道者。无常无乐。内道道者。有常有乐○声闻菩提无常无乐。诸佛菩萨所有菩提常乐我净(道与菩提因果异也○)又若言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悉属外道。若一切法无生灭者。皆是理内。即属内道故。今明发心悟不生不灭。如般若中所辨名为内道(文)。
  玄云。理外若无。理内则有。理内若无。理外则有。或时言内外俱有。或时说内外俱无。故经云阐提人有善根。无善根人。有阐提人。无二人俱有。二人俱无(文)问。大经中说。十地菩萨惠眼见故。见佛性不了(云云)此为因位。穷极法云地菩萨乎。答。地前菩萨也。
  问。经文云惠眼见故。见不了了佛眼见故则了了(云云)此对佛果位。明因位所见。明知十地穷学犹未了了见佛性云也。抑有何故解云地前乎。答。此是相传说禀承义也。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萨故。见性不明也。还以见性不明云地前菩萨欤。问。因果相对难。弥难避如何。
  问。华严经中。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是地前初心住欤。答。真悟十地即初地发心也(涅槃所明地前花严所明真悟)问。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之文者。十地品次初发心品之前。有梵行品之文也。未至他化天宫。说十地住位未开之文也。彼经自明菩萨一地普枌说地功德之旨也。故于初发心。一念即得佛果功德云也。何忽以此为观喜地证位乎。
  答。玄云。因中开为十地。乃至如初地先开为十回向。乃至十信等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云云)准此释文。十地为本。论其因位其十信等。并是学十地之方便也。故说初发心功德。即明初地相云也。
  玄云○一切众生所有佛性。十住菩萨以何等眼。不了了见佛。以何眼而了了见也。性品答见有二种。一者十地。或言十住。名为惠见。举殊喻释。二者外道凡夫名为信见。或如羊角。或如大聚等。师子吼品明惠见故。见不了了佛。以何眼而了了见也。性品答见有二种。一者十地。或言十佛眼。见故则了了。经文如此判释。多言十住菩萨。方见佛性。犹如罗系。九住以还。未见佛性。但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若如此者。初发心时。即见佛性故。一师云涅槃所明。十地应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萨故见性不明。而华严所明十地。从佛智惠出。此是真悟菩萨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但地论师据行位。判行通住别。涅槃辨位别义故。菩萨位智犹未极故。十地菩萨见性不明九地犹未见。华严明行通义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也(文)(今案兼取地论师义耳)。
  一师者。兴皇朗和尚也。今考二谛义。及中论疏初卷云。得此意者解一师意(云云)今涅槃义明正义。云今时一师每以涅槃经为证(云云)又法品疏云。一师相承开之为五(云云)仙光解此文。云一师者古旧三论师等(云云)此似非兴皇师也。
  问。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及华严初发心时即是佛故。并为十信初心也。今何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意真悟十地简地前(云云)答。可劬劳之。
  百论序疏。证十信初是天尘想云。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华严经云初发心时即是佛故(花严第十卷文也。花玄四明一念具万行引此涅槃文也)玄教迄义云。今谓从初发心则学无生。习于并观。故涅槃之发心毕竟二不别(云云)(灵味云。初地并什肇云十地并成。论师云八地并今义异之)。
  华严贤首菩萨品云(第七卷)于彼十方世界中念念示现成佛道(文)。
  涅槃疏七云。如华严所明。十住初发心便能八相成道(乃至)今时所判。十信初心去是初依住(云云)提婆品疏云。然十信菩萨亦能八相成道(云云)。
  华严梵行品云(第九卷半)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文)与初发心时。即是佛故之文意可同。而释文各异。可案之。且云本文。虽同但释是文处。则故作别释。可非本文意别也。或经本文先后说则义欤。
  方便品疏云。十地经云。如是十地义说。佛之根本。即十地为本佛。为其末又言如是。十地义从佛智慧出。即佛为本十地为末(文)。
  大品疏六云。如十地与佛身为本。末从佛智慧海于生十地。佛为本。十地为末。如是十地义诸佛之根本。十地为本。佛为末(云云)问。第三云○有因而果前故。华严云如是十地义。从佛智海出(云云)问。十地如何从佛智出乎。
  答。案十地论意。佛有众德。而开佛果功德。为十地之渐得一切德也(更寻)。
  问。付佛乘因果。且于菩萨位总开几种乎。
  答。所以因中开为十地(文)问。地前有三十心何只云十地乎。所以论疏云。无阶级之阶级。不坏五十二位(云云)如何。答。玄云。虽复不二而开因果。二菩提心为因佛。则是果此是一重开也。又明果不可顿阶所以因中开为十地。此是第二重开也。如是于一一地中。或更开为三。乃至为四。如初地先开为十。回向乃至十信等。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文)意云以真悟为因。因中开十地。然十信乃至十回向者。但是十地家之方便。乃属初地耳。亦是第三重开出也。
  问。涅槃经中。说十二因缘义。云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始终俱见(云云)尔宗家如何释之乎。
  答。十地非初。故云不见其始。则是第十故言见终(乃至)果既不开。所以始终俱见(云云)问。法云地位。设虽非初地胜。必于劣得自在深。心于浅位通达也。何云非初故。不见其始耶。与而言之者。上所于有说意。云十地去初地远故言不见其始(云云)又有人言十地菩萨。去终近故云见终(云云)与此等释有何异乎。又佛果不开故。始终俱见云。专不可尔。但可依智慧。明味论见不见义。更不可任开合义明之乎。
  答。此释有深旨。谓十地在终故。云见终不见始。准此初地在始。故亦可云见始不见终。佛果不开分。故不分始终见不见。故只云始终俱见也。经文舍深义说之不可以常途意解之欤。
  玄云。又涅槃经云。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始终俱见。诸师释此文种种不同。或言十地菩萨未断无明故。言不见其始。而伏惑已同去佛。近故言见终也。又十地菩萨。去终近故。云见终去无明。住地远故。言不见其始。又云十地去初地远故。言不见其始。但见其终。佛既众惑已尽。因圆果满故云始终俱见。一师云○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十地非初。故云不见其始。则是第十。故言见终。亦得对言初地见始不见终也。果既不开。所以始终俱见。此故是无始终始终不见而见也(文)(此约十二因缘论始终也)。
  经二十五云。一切众生。虽与十二因缘共行而不见知。不见知故无有始终。十住菩萨唯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世尊见始见终(云云)。
  疏十六云○旧解云。始则是无明元品去佛远故。十地不见终去佛近故可以见○今依阿西释云。十二因缘不出因果。因则始果则为终○因细故十地不见。果粗故十地则见。此解极好。一师复明○此十地以来○实方便弱故。不能见始方便实阴故所以见终○如来二惠等故。始终俱见(云云)(无明体相本自不有者。实惠所见故。见终妄想。因缘和合。而者方便。所见名为始十地。方便弱故。不见始云也)义记八云。见已生死至佛当尽名为见终。不知根本起之所由名不见始(等文)。

大乘玄问答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