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乘玄问答第三(二谛义短册之下玄第一之下)

  问。大品所说。三假如何。答。以四尘成根大。为法假众生。假人是名受假。一切名宗。皆是名假也。
  问。今此三假中。且其名假者。唯取能诠名宗欤。为当通所诠义欤。答。名假中广摄能诠也(所诠)。
  问。案章现文。但以能诠名字。立名假也。故玄章文引经。云一切名字为名假(云云)明知唯取能诠之名字也。依之净影义章中。依智论意申二释。并以所诠不为名假。尔今依何文理。云通所诠义乎。况若以所诠既为名假也。
  更以何可为法假受假乎。答。宗家正意。在圆假圆中之旨。若论其圆中者。无法非中道。若论圆假者。亦一切悉假名也。良以诸法称尽。假名之中以三假。摄诸法意在名假矣。故章云。名假本通。就名假中。取能成义为法假(等文)所言本通者。总为别宗本。故称为本广摄能诠。并合能成所成名之为本通也。但言一切名字为名假者。通能诠所诠总称名字。意显诸法。但有假名无有实事耳。夫名假本通者。法受名三假之中。以名假为其体。故其义尤广摄诸法也。若取能诠名字者。既云不摄所诠义。何旨本通之称耶。例如圆成等。三假中以相待为本。其义尤广。无非相得假故。云相传为本。云相传假通也。今以名假为本例之可习也。至净影解释者。更存别义门。与今意可异矣。
  玄第三门云。经文言一切诸法。但有假名。但有名无实(云云)。
  涅槃十二云。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云云)。
  玄云。故大品云波若及五隐为法假菩萨为受假一切名字为名假(云云)经第四卷三假品。
  问。大品所说三假如何。答。(云云)问。且名假中。唯取能诠名字欤。为当如何。答。唯取能诠名字。立为名假也。
  问。名假之中。广可摄能诠所诠也。夫取所言说皆是相待之假法也。故章下文云。亦得中为假。一切言说皆是假故(文)既以中道之正法。于亦为假法。况所余诸法毕。加之章正申三假相。云名假本通就名假中取能成义为法假(等文)意者名假是总也。于中开法假受假云也。既其总也。何不通所诠义乎。
  答。凡以三假论之。诸法悉假也。而假法家之能诠通为名假。于所诠义中。分法假受假故取能诠。为名假之体云也。故章云。今所用者。以四微成根大并法假。众生假人此是受假一切名字皆是名假(乃至)故大品云。一切名字为名假(等文)心显也。净影义章中。亦取能诠。不取所诠也。但云就名假中取能成为法假等者。就名假云所诠义中。开法假受假云也。非是取所诠为名假矣(此者一往之傍义。以前义可正也)问。章云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文)意何答明于之二谛也。所谓有于取为实。是名世谛空。于圣实是为真谛也。
  问。尔凡圣二人所。凡空有二境。为真俗二谛欤。答。今此于二谛者。唯空有之两情为谛。不取空有之二境也。故章云。不凡空有二境为谛(文)。
  问。夫真俗二谛正是空有之二境也。谓如一色望凡为色。望圣为空。此则望取圣两情论空有二境故。下摄法门中云。色等于圣是空。于取是有(乃至)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云云)既云性相常注宣非空有之境乎。又第二门中明得失。三句云前二句即于境后一句教境(等文)若但取二情为于谛者何得云于境耶。尔何今云不取空有之二境乎。
  答付空有二境。可有二意也。与言之者。有心必有境。既有两情。何无二之境哉。故且云于境也。然论实义时者。离凡圣之两情无有。空有之二境。诸法曾非空有。而为空为有者。但是情之前相也。是故但有空有之情。无空有之境也。今依此理故。云不取空有二境为谛也。或又谛者是实义也。空有更非更而以为更者正在两情故。云不凡空有二境为谛也。非全无空有之境矣。或未于二谛是迷教之于谛也。此唯取空有之情。若论所依二谛者。亦可通情理也。如来之于谛以中道为境。即以中道境为真谛也(又以因缘二谛即可为如来之二于谛也)。
  玄云。次二文证二谛非教。若言真谛是教者。经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而教即有佛。方有无佛即无。何即得常住。经云十二因缘。有佛无佛。常自有之。故知世谛非教(云云)。
  难二谛。唯教之有五难。二文此是二文也。
  玄答文也。又云。谛有二种。一于谛二者教谛。于谛者色等未曾有。无而于凡是有名俗谛。于圣是空名真谛。于凡是有名俗谛。故万法不失。于圣是名真谛故。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教谛者诸佛菩萨了色。未曾有无为化众生。故说有无。为二谛教。欲令因此有无悟不有无。故有无教而旧义明二谛是理者。此是于谛耳(文意明前二文。是于谛也)。
  涅槃经十九云(佛告法王)涅槃云。体非本无今有。若涅槃体本无今有者。非无漏常住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以诸众生烦恼覆故。不见涅槃。便谓为无(云云)(是真谛常欤)。
  同经三十四云(迦叶品)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文)(于谛可为证文)。
  涅槃十七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何以故诸佛世尊。为第一义故说于世谛。亦令众生得第一义。若便众生不得如来第一义者。佛终不空说世谛(文)。
  始句明于之真谛耳。玄所引之文也。
  问。摄论师所立。三无性如何。答。六尘之无相。名分别无相性。本识无生之依他无性。二无我理无性。名真实无性。性是摄论师所立之三无性理也。问。尔今宗家之意。可许摄论所说三无性理。为正义乎。答。摄论所说。三无性理。可是正义也。
  问。夫三无性者。续遣三性之法相。立无生之一义。既滞凡相之一偏。隔中道之圆旨。若明无性义。宗者岂叶正观旨归哉。故中论文云。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云云)今论宗既举无性法。亦能遣之。章文自之今论遣三无性故。言皆得相待(云云)今何凡所破之异义。还为自宗之正理乎。凡鱼目为夜光。采瓦砾谓黄金。岂非此谓哉。
  答。三无性理。本出经论诚说。摄大乘论。正是天亲论主之释文也。既是大乘了义之旨归。今何强嫌此义乎。诚破性执之迷失。明分别无相性。付真俗之中道。谈无生无性理。既开正观之玄门。岂非无得之素宗乎。故存三无性理。可为正义也。但今论意。遣三无性者。遣定执之无性。非遮无性之真理之学。摄论师者。是汉土之学者。非关论主意。故净名玄中云。问二论主如何相破。答。二论主义实相成(文)龙树天亲二论师。悟似相破。中观摄论两部文意。互相成云也。是知天亲立无性为成。正观之中道。龙树破无性。非违摄论之宣通可答申也。
  摄论师所立。三无性如何。答。如前。问。尔者正观论意。破三无性法乎。答。大乘正观意。可破三无性法也。
  问。正观意破三无性。答申如何。夫三无性理者。般若真空之旨归。无生正观之境界也。无著天亲之弘教。宁背龙树提婆之宣通乎。
  破邪显正之谈。还嫌大乘之正义乎。
  答。夫正观论意者。执无不破。理无不显。非性非无性一更之渊符。斯显云二云不二。三观之虚明弥清。然寻摄论之无性者。且遣三性之妄执。成皆空之一偏。破二我我情相立无性之真如。遣执未尽。显理有余。是故今论宗犹可破其说也。但无差天亲之宣通不可违。龙树之弘经者。谁言龙树之正观。遮无著天亲之说。但是学摄论之辈。不解论宗之旨趣。滞无性之一门。妄中道之正观。故出无性法亦无云文。重遣其偏执耳。此乃对学教成迷之执心。非破论师之正义可云也。
  玄云。三无性者。知尘无相。故言分别无相性。依他无生性者。知本诚无生。故言无生性知。无我理无性。故真更无性得相缚(文)。
  净名玄第六云。一为学摄大乘及唯识论人。不取三性故三无性。○以此为妙极。今对破此。故中论论诸法复异。故知皆是无性。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问。二论主云何相破。答。二论主实相成。天亲供无性破故。偏叹无性而学人不可遂守无性。龙树明中实远离诸边颠倒(云云)。
  梁摄论第八云。若菩萨见名自性假说。至别假说。唯分别为体。得入分别无相性。若菩萨但见乱识无六种相。此乱识体不成故。不可说因缘。不成故不可执。有生死。此中分别既无。言说亦不可得。则入依他无生性。若菩萨见此二义。有无无所有。则入三无性。非安立谛。文。
  摄论十一云。一切佛法以无所得为性。此是正说。由三无性。不可定说有无。故虽以无得为性。亦有能得义。若离佛法不能得了别所对治。或不能得安立能对治道故(云云)。
  问。十三云真如是大乘法。大乘十二部经所说法门。皆共显此真如一切正说。于真如法则同一味故名相。
  问。付断结得道义。可有见有得道者乎。答。无见有得道者也。问。众生根性非一准。泥洹法实有多门。何皆见空得道。复无见有断结者乎。依之成实明人法二空。人悟之超凡。毗昙存三世实有。缘受之成圣。偏言见空得道者。恐可堕偏执之一门。全嫌见有得道者。为非圆通之论谈。依之大师傍释。云毗昙之人见有得道以有解断惑(云云)(道理之上)违文在傍如何可成申乎。
  答。大乘小乘不同浅深。悟悟虽异必依空除迷。是圣教之大宗。依之中观论文云。圣人真知颠倒性空(云云)十地论中。以生空法空。分大乘小乘也。论断结得道。何不依空法乎。但至毗昙见有之文者。是毗昙成实相对。一往显其不同耳。可谓毗昙但明阴上无人之空。未说五隐法空。且凡法体犹残与有观名。明空不尽故也。若论其得道之实义者。正由空观也。谓由四谛观门。证人无我之真理故也。良以凡夫着三有。圣人语二空。是迷悟之大宗。解惑之纲领也。依之毗婆娑论中。申论宗旨。磨诸法之镜。无我之影像自然现。如俱舍论以无我法印为宗旨也。见空得道之谓其诚明矣(或小乘人自论见有见空。以大乘意见。彼者实可见空得道也。但不如成实执也)玄云。(第三门二谛体)○今圣人皆见空料结。明知空是理。文中论缚解等疏云。所言解者。毗昙之人。见有得道。以有解断惑。成实人。见空成圣。以空解断惑。大乘断惑亦同成实。用空解断。同毗昙云何故明凡夫断惑。成实辨凡夫不断。但明伏乎。答。曰以毗昙见有得道。外道亦见有。是故断惑。成实见空得道。外道不见空故。但伏不断(文)。
  大品疏五云。身子问意。上既言生即无生。为见无生得道。为见生得道。此即是数论见空见有得道义也。若作难意。若以生法得道。生是虚妄故。若以无生得道。汝上之无生无得无道。云何以无生得道也。○答中明无生皆不得道。即弹数论义也(文)(此文并非见有及见空之二宗也)。
  三论玄云。然道实非有。遂言见有得道。乃是见有非见道也。故净名云。法无染若染于法。乃是染着非求法也。又夫见有者。
  名为有见非见道○(云云)。
  问。见有得道者可有乎。答。见有得道者。可有也。问。见有得道者不着。夫大小虽异。并以空证道。生法虽异唯是空法也。所以二乘依生空断惑。菩萨证法空成圣。依之章文云。今圣人皆见空得道(文)竖者今何违道理忘现文有见有得道者成申乎。
  答。性欲非一准。得语区分也。或解不二中道证大果。或依有无之用取小果。并不坏法界共叶真理。依之如成实者。见空法开觉。如毗昙人者。依有门入道。何必执空门。可嫌见有得道乎。但至玄章之文者。虽见有得道之人。非无得阴上无人之观。且依此义边。以破他师义也。若论实义时。犹有空之入门。不异依之缚解。疏云毗昙之人。见有得道等。大智论文会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也。若偏云见空得道。全嫌见有得道者。岂不违此等文理乎。
  三论玄云。又释论云。有四种门。一者阿毗昙门。二者空门。三者毗勒门。此云箧藏也。四非有门。不得般若方便。学毗昙门则堕有见学于空门。则堕空见学毗勒门。则堕亦空亦有。学非空非。有则堕愚痴论。若得般若心无染着。随机适化。通道利人。无相违背。而成实毗昙各执实有。互相排斥障道。增见皆失佛旨(文)。
  法花玄第二引此说同之。
  论十八云。○如是等种种异说。无智问之谓为乖错。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三。一者[虫*毘]勒门。二者阿毗昙门。三者空门○[虫*毘]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时大迦旃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灭。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入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虫*毘]勒门论议则无穷(云云)又云。若不得般若波罗密法。入阿毗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虫*毘]勒门。则堕有无中(文)。
  第二云。[虫*毘]勒秦言。箧藏也(云云)又云[虫*毘]勒略说。三十二万言。○非阿毗昙(云云)。
  四论玄十云。○俱舍论引如假施设成论。亦云假施设经中。说即是彼经论也(云云)。
  问。论文(如上)不见非有非无门如何。答。为先尼梵志说之欤。又为恶口车匿。说离有无经等者是欤。又讪太迦旋廷也。呵陀迦旃延之同异可习之。
  中论有无品之呵陀迦旃延经中。佛为说正见义离有离无(文)。
  章云。若理外凡圣。皆是颠倒。有所得行俱是凡夫(文)意何答。付理内理外分别凡圣之时。理外凡圣。俱是颠倒。有所得行故。并名凡夫云此文意也。
  问。设虽理内。虽理外圣人。应是只圣人。何乍云圣人。不求理外之失乎。况若夫理外者。何可成圣人乎。若又许圣人者。何还可云凡夫乎。
  答。夫理内理外者。分迷悟之深示得失之基也。若叶无得之正观者。人法事理悉为理内。堕有相之戏论者。因果染净并名理外也。是以小乘圣者。才虽待小乘果证。未叶大乘无所得意。故是颠倒邪见。有所得行。可属凡夫类也。既起涅槃。四颠倒。岂非颠倒之人乎。
  未时中道正观。何足称圣人耶。诚以有所得心所见者。若凡若圣从能之情悉名凡夫云也。
  二义。先义为正。故佛性义云。若言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悉属别道(等文)。
  问。于谛中得失三句。于谛教谛如何判欤。
  答。前二句即于谛后一句是教谛也。问。三句虽异同。是于谛之差别也。何取第三之一句。得称教谛乎。若如此判者。立教谛于谛之不同。岂非无用乎。论能依所依之差别。则为虚设。尔者如何可成云乎。
  答。第三句者。是皆得之句也。是则知有无之二于谛。即知二不二。乃至五句。皆得清净。此由二于谛入不二中道故也。所以前于境转名教境也。不转时是于境也。于境转时。即为教境。故以于谛之第三句云名教谛也。
  问。于境转成教境者。只是教谛何为于谛乎。
  答。虽转成教谛从本意名于谛。是故为于谛之第三句也。
  玄云。于谛有三句。一皆得。二皆失。三亦得亦失。言亦得亦失者。凡于是有。此有为失。诸贤圣真知性空。此空为得。二皆失者。二皆是于故二皆失。二皆得者。只知于二。即知不二。既非二非不二。五句皆净。然此三句前二句。即于谛后一句。即教谛前二句。即于境后一句。教境即不转教境即转也(文)。
  问。章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文)意何。答。此引净名经文也。意者以不生不灭。为无常名之义也。云此文意也。
  问。以不生不灭。可为常住之义。解无常名字。以生灭反坏。可为其义也。而何今云不生不灭。是无常义云乎。
  答。解名义四种释义其宗逼也。且其中以生灭为无常。以不生灭为常义者。是随名释义意也。如俗以不俗为义者。是显道释义意也。今为证此显道释义之旨引此文也。佛说无常生灭法者。为显不生不灭之中道也。此即显道释义谓也。
  维摩经上卷弟子品。呵迦旃延云。无以心行说实相法。○诸法毕竟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文)。
  四种释义者。随名释义。因缘释义。显道释义。无方释义也。且因缘释义者。有非自性有。是无之有也。意有非自有待无故有也。此则显有非定有也。
  问。此与显道释义如何异欤。答。俗以真为义。真以俗为义者。是因缘释义。亦名互相释义矣。俗以不俗为义。真以不真为义者。显道释义也。谓互相释义者。成假名义。显道释义者。显中道也。
  问。章云。小乘观行。先有法体折法入空(文)意何。答。小乘观行先有色心等法。后以空观分折法体令空云也。
  问。小乘云。法空元出成论所说然考论文。云深厌生死。皆以见法本来不生无所有故(文)小乘论宗。既云本来不生。今定先有法体似违彼说。尔何可答申乎。答。小乘浅近之悟。未至本来空之旨。其本来空寂之妙理。唯是大士之观行耳。是以小乘观行。必先见五阴法体是有。然后方入空观也。大乘之正观。即不必如此。谓假有宛然即空也。非是折有法令空若尔大乘小乘之观行。其途遥异也。本来折法之空理诚论云泥。勿以萤火之明。浑大阳之光矣。但成论言本来者。可分折之理本自有耳。不如空有宛然义也。玄云。小乘观行。先有法体折法入空。故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今大乘观相待者。不立法体。诸法本来不生。生即无灭(文)所有故(云)难文也。
  又云。是故行者不见五阴。但见阴灭(云云)答。文也。又云。如法印经中。说行者。见色等无常败坏虚诳厌离之相。是亦名空。但未是清净。是人于后见五阴灭。是观乃净(文)答。文。大论不共法中云。复次若大利根众生。为说无我。利根众生。说诸法本来空(云云)。
  久安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以下八条依三卷章问答。
  问。论文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云云)尔为凡说有为圣说空可云乎。答。非谓为圣说法也。问。诸佛说教。必任所化根机。说空有教法。可被凡圣之二缘也。凡夫识有故。依有说法可开解。圣人知空。依真谛施教可得语也。如为小根小茎授小法。为大根大茎与大教。依之兴皇大师。判为凡说有。为圣说空乎。答。为凡夫众生。说空说有。然借凡夫有为。凡夫说有。借圣人空为凡夫说空云也。但兴皇所释者。非释中论为众生说法之父故。非相违欤。
  三卷章上云。既云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何得言。为凡说有。为圣说空。为依二谛说法乎(文从来诸佛之为凡说有。为圣说空。今非之)。
  又云。亲道二谛。为众生说法。何时道为圣说法乎(文)问。付佛说空有教。尔为圣人说空乎答。为圣人说空也。问。圣人先悟空为转悟。可明说不空何劳说空乎。岂非无用乎。
  答。说因缘空去滞空之执。令悟不空也。故三卷章上云。为圣说空令悟不空(等文)为凡圣说法。有三节不同可见也。
  问。付于谛有二种。且所依于谛者。佛未出世先有(乎)答。所依于谛是本者。且约释迦一化为论。释总未出之前已有。于此二于谛(文)(三卷章上)。
  问。付所依二谛世谛者。可尔真谛何先有乎。佛出世后。依教悟空佛未出世者。谁自悟空法乎。
  答。三卷章中云。有境既常有。空境亦常有。诸贤圣常知诸法空。亦常有。此空境。今时亦有天然之境。亦有天然之智(文)意云。且望释迦教。云先有天然之智。然实依先佛教知空也。
  问。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文)尔为众生说不二法非不二法可有乎。答。(云云)问。两样。若有之者。傍释中云。说二谛令悟真谛。说二谛离二见说二谛令悟不二(云云)如此之已。结一切经论。凡有所说者不出三种(云云)既云不过。此三明知。更无说不二等法也。若依之言无者。既有四重二谛。其前三重。并是教门。其不二是第二重真谛。其非二非不二者。第三重之真谛也。岂教门不说不二等法乎。况般若经文。云通达此无二(云云)维摩经中。说入不二法门也。岂唯说二谛法乎。
  答。既有四重二谛故。不二等法。亦是二谛中。云真谛也。今望此教二谛。以理为不二也。
  问。付二谛利益。十二门论。明若知二谛得自利利他共利之三种益也。尔付上求下化之益。如何判之乎。答。明利众生益(文)(三卷章上)问。可通上求下化例如具自利利他。如何。答。(云云)(所言三利者。令众生得之故。且云尔欤)三卷上云。
  问。开三藏教法。有起邪见者。尔览何物成此事乎。答。六师外道。尚起邪见。况于三藏中。不得起邪见乎(文)。
  问。邪见颠倒。元是外道之情执也。彼于外道中。起邪见者。理在绝言之事也。三藏教法。是如来之正法。于此起邪见者。其事甚难。何以此览彼乎(可云佛法尚起邪见览外道哉而今返之)故尤不明也。答(云云)凡夫著有。尚起邪见览三藏说空。何不起空执乎云欤。
  三卷章上云。于外道中。当得起邪见。如六师云。无黑业无黑业报等。于外当得起邪见。览于三藏中不得起邪见乎(文)。
  问。为证第四重二谛。引我今得道得果等文。尔此法花信解品文欤。答。三卷章引此文云。是故经云。不明指何经故难知也。问。若非法华文者。所引文既在法花信解品。此经既大师宣通于世亦盛行。既不指他经明知是信解文也。若云尔者。为破二乘执。明第二重二谛。令修菩萨行。今既二乘人悟入菩萨道之(文)但可第二重意加之。其深微妙法。唯我知是相之文。证第四重真谛。今何以初心浅位之信解。为唯佛与佛之境界乎。答。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之文。又证第四重也。然三周声闻。同领解此旨。良以发心毕竟二无别故也。初心乃信佛智故。云入佛慧也。但以第二重。为破二乘执修菩萨行者。是一往之意也。问。付明相待义。具俗于谛可有待义乎。答。三卷章中云。唯有不待无有待义(文)问。宗家习凡佛法中无非相待因缘。若非因缘乃是外道之性执也。依之真之于谛待俗于谛也。若以真谛俗者。还可以俗待真也。然何云唯有不待乎。
  答。三卷章云。凡但有俗无有真。圣唯有真还无俗。是故俗于谛无二谛待义(取意)又云言亦有待者。圣有权实二智。就权智中有两智。一知俗虚于圣。非谛二知俗虚于凡是谛。就此而论亦有二谛待义也(文)此以真待俗之所以也。然以此所以。不以俗待真者。俗谛属凡。真谛属圣也。凡位有俗谛。而无实智。故不知真者。于圣是谛圣位有真谛。而以权智知俗于凡是谛。故圣位所有之真谛。得待俗谛也。凡位所有俗谛不得待真谛也。
  以上八条。依三卷章问答。

大乘玄问答卷第三

  永享八(丙辰)二月二十四日(未时)于东大寺三面僧坊北室花藏坊之西密乘坊同十九日笔始上中下三卷六日间书写之者也。抑意趣者。当年四月别宗谈义文。大乘玄自始可有沙汰由闻间内内为稽古加人数间如方至恶笔虽多其惮过不见返失书写处也。依可令此功力者现世安隐后生善所天长地久御愿圆满所也。
  南无大圣知见照明给。
  三论末叶英祐(生年四五酉戒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