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乘玄问答第二(二谛义短册之上玄第一之中)

  问。云何名教二谛欤。答。诸佛菩萨虽知法性。非有非无。为化众生。说之为有无。是其教二谛也。
  问。今此教谛中。为教理具足。为当如何。答。云教理具不具。可有二意也。一者云唯是教门。不通理。二者通摄教理也。问。于所答申二义。俱有疑难。先付云不摄理法不可尔。夫对他宗。明十异之中。第六半满异者。他宗之义。有教无理。今宗教理具足(云云)又四重二谛中。第四重真谛之无所依得始名为理(云云)加之因缘无碍二谛。称为教谛。若唯有教无理者。何成因缘相待义欤。若偏取教忘理。乃非满字之义宗。还同他宗之约执欤。次言教理具足。又不明夫言教谛何更兼理法欤。依之摄法门中以五义二文。证二谛唯教。何违文理。忽存别义乎。抑二义中正可存何乎。
  答。先唯教门不摄理云。意者说有无之二谛。表不二中道。取其能表教门。判为教谛也。故摄岭兴皇相承之二谛唯教(云云)章主重以五义二文。成二谛唯教之旨也。但至半满异之难者。彼他宗唯知二不知不二故。唯教阙理。今以以教二谛表不二故。教理乃具。云尔故于教谛中非为教理具足。彼第四重真谛始为理法者。是以说离言教文。且名为理。而考实者。犹是教门也。故引华严法花等离言之文。为证据既是教门也。何定理法乎。至有教无理因缘无碍义不成者。凡一切言说。必相待假立故。即于教门中。因缘义成已。何必求所诠之理乎。况因缘教谛。能表不二理。教谛虽非自理。亦得相待之义成也。况如来于谛中。有不二理。故以教谛。望于谛何无因缘义乎。次教谛中。自教理具足之意者。既以因缘无碍义。为教谛之大旨。若属能表之有无。忘所表之正法者。因缘无碍义如何乎。以理从教故。虽其教谛。实能兼教理也。以文义证据成二谛唯教者。从来诸师多以二谛谓天然理。为对彼义且申此旨。可实于具足教理也。抑二义中。且以教理具足。可存正义也。
  问。于教谛中。教理具足。答申不可尔。夫义宗之习。必住师资之禀承。然山门相承之习。存二谛唯教。何忘相传之义宗忽成别义乎。何况寻诸法真理者。不二中道之正性。内证离言之境界也。言有无真俗之法者。唯是诸佛如来之教门。相待因缘之假法也。何乍云教二谛。强可摄理法乎。加之为对他师二谛理。今明二谛为教。若犹存理为谛者。他宗义可同。更非立教谛之本意。况设般若经文云。菩萨位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中观论。文云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文二谛教门之旨。其文既明也。而何今忘禀承之说。违文理之证。存教理具足之义乎。答夫二谛者。言教之通。虽相待假称。以教门为二谛。其旨虽明。又是虚寂之妙。更中道之极号也。故知亦兼摄正法中道之理交也。既以因缘无碍之二谛。今称为教谛教理相成因缘无碍也。若唯执教非理者。同他宗之偏执忘满字之义宗。故玄章文云。具足教理名为满字(文)意显也。加之教谛中。明能所之三句云。亦能亦所者。理教合说(云云)云教理因缘此二皆交(文)但至山门相承者。章自教此问即答之。云其有深意。为对由来以理为谛。故对缘假说(文)意者如前重成申。为对诸师。以理为谛。今假说云言教为谛也。既言假说。明知考其实义者。教理具足云也。虽教理具足。然名教谛者。是则为对他宗。以理为谛。且立此名也。又从前三重立此名。若约第四重二谛者。以教为世谛。以理为真谛也。即此真谛家能表教者。实是俗谛也。若约所表属真谛。此真谛亦是教门故。总为教谛欤。若约论云者。前三重各真谛中。若望利根人者。亦含所入理。然就其能入。且立教谛名耳。玄明第四重二谛之此三种二谛。皆是教门说。此三门为令不三无所依得。始名为理。问前三皆是世谛。不三为真谛。答如此问。尔理与教何异。答。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皆是转侧适缘无妨也(文)。
  重条八不疏云。问以前三皆是世谛。不三为真谛。以不答得如此也。问。若尔理与教何异。答。自有二谛为教不二为理。若以二为世谛者。不二为第一义。世谛是教第一义为理。皆是转倒适缘无所妨也。问。何故作四重二谛乎。答利根闻初即悟正道。不须后二中根。闻不悟第二方得入道。下根转至第三始得领解。又为释经论(乃至)华严又云。○一切诸法语言断。心行寂灭。如虚空。悉欲分别。真谛义。菩萨因此初发心○。即第四重立也(云云)以三根所入理。为第四重真谛可云也。
  章云。一切大乘经。通明空有二谛(文)意何。
  答。辨教意诸大乘经。通明空有二谛云此文心也。问。必以空为真谛。以有为世谛欤。为当亦有以有为真谛。以空为谛之教乎。答所言空有二谛者。以有谓世谛。以空名真谛。故诸大乘皆以空为真谛。有为俗谛也。问泥恒法宝入门非一。诸经所说宗趣各异。所以或以空为真谛。或复以不空为真谛可云也。是以如大品等以空言为真谛。其理可尔。至涅槃等经者。以妙有不空为宗旨。即可以此为真谛也。故大经云。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云云)而何今偏以空为真谛。诸大乘经其旨一准云乎。答。诸大乘经。心同以空为真谛者。夫诸法空寂之妙理。是众圣亦眼之所照也。然诸众生颠倒故。执以为有。诸大乘经皆以无所得旨。开真空之理。实其宗一准也。涅槃一都旨不可忽改之故。云然说真实善有。专妙有不空者。且对三修比丘之昔执。开四德常乐之今教耳。重探宗极者犹在真空之妙理。再莹真要者。遂归无得之正观。判真俗二谛之时正以空为真谛也。故章之此对三修比丘昔日灰身灭智。为无余涅槃。今日妙理。有不空非是判于二谛(文)文心显也。是故考大经旨归。亦以真空为第一义。故经之迦毗罗城。空大涅槃亦空(文)既以大炎亦为空。是以空非为真谛耶。故诸大乘经皆以空为真谛也。问。所答申犹未明。夫以空为极者。盖是大品般若之旨也。涅槃等教门何必同之乎。去来品疏。明三种二谛之中。以生死之虚妄为世谛以涅槃妙有为真谛也。依之略章中云。大品二谛以空为真谛。涅槃二谛以有为真谛(文)二经明真谛。其旨分空有也。若必以空为真谛者。良是胶柱之谓也。岂非旧医之乳乎。若涅槃虽明妙有。对三修比丘共执故。云非明二谛者。大品明空亦对虚妄著有众生。明第一义空。应非二谛之正意。何独嫌涅槃之妙有。云非二谛之旨乎。
  答。案正观论意。凡圣相对。以凡夫之有云世谛。举圣人之空为真谛。此论是大乘通论。何唯为般若之一部乎。依之涅槃经。自明大涅槃之空寂。与般若之旨无异。但对三修之昔执故。说涅槃之妙有。非判二谛者。只是非二谛之正意。是支条之傍义也。云尔故非云全非二谛。故去来品明三番二谛中。又以妙有名真谛之一意有也。故三卷章主。是支条之傍义。非二谛之正意(文)略章且大品涅槃。相对一往显其不同耳。若考实义之时。大品涅槃二经。其旨无异故云般若。云佛性。并是第一义空之异名也。称三悬四德。何非中道真空之着别乎。故不改空有二谛。显诸教之一致也。
  问。二智义中。明诸经二智各异也。大品明空有二智。法花明三。一之二智。涅槃明常无常之二智也。若尔二智即照二谛之差别也。二智既随教门异也。二谛何必守一途乎。
  答。后经云。相对且显其不同也。今总明大乘之宗归故。不可以彼难此。
  二智义。云诸大乘经通为显道。道既无二。教岂异哉。但入有多门故。诸部差别。虽一经之内。具含五种。而明义傍正不同。三藏一教唯明事理权实未辨。余门二智。大品以空有为正。余义为傍。法花三一为端。余皆泛辨。涅槃以常无常为正。余悉兼明。问。疏经何故。有此傍正。答。有二种菩萨。一直往佛道。二回小入大。彼若为直往菩萨说方便。实惠不随三界。不住二乘。有两健人。各扶一腋。直至佛道。○不须明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又回小入大之人。于般若时。道根未成。不正明三一之义(等文)此文中并有问答意耳。
  今案之。总论大乘实义。以真空为正。若约部别义明权实。各异辨正宗非一也。玄意以直往回小分之。此乃为直往显通门。为回小更有异门欤。
  又二智义。云如来常依二谛说法故。二谛名教能生二智故。二谛名境(云云)(随二智不同二谛。又可有异也。此即难也)。
  佛性义。云楞伽说无我。为如来藏。涅槃说我为如来藏(云云)。
  楞伽第二。佛答大惠菩萨。问云我说法。空为如来藏。不同外道(云云)(准如来藏者。真谛亦尔。此即难意也)三卷章下卷云。○师云。若约此义而论。得作斯判。若约余义。则不得也。此是二谛。一枝之别义耳○故涅槃答文殊问中。开十种二谛。皆以有为世谛空。为第一义谛(云云)。
  问。十种之中。第二法二谛。云无法为世谛。有法为真谛。如何违乎。
  答。此且就世谛中。更分为二。故非正意也。
  大论释不共佛法中云(二十六)如无明指。亦长亦短。观中指则短观小指。则长长短。皆实有说无说亦如是。说有来时是世俗。或时是第一义。说无或时是世俗。或时是第一义。佛说是有我无我皆实。问曰。若是二事皆实。佛何以故多赞叹空而毁此有。答曰。空无所有。是十方诸佛一切贤圣法藏。如般若波罗蜜。属累品中。说般若波罗蜜。是三世十方诸佛法藏。般若波罗蜜。即是无所有空。佛或时说有法为教化众生。故久后皆当入无所有法藏中(等文)。
  问。对三修比丘故。明妙有非二谛正意心何。答。经云(第一)诸优波塞。深示观察。诸对治门。谓常无常我无我等(云云)故对三修比丘者。亦是对治。悉旦之用非第一义悉旦。若以空为真谛。乃是第一义悉旦云也。
  问。若总论诸教正意。唯可以正法中道。为至极也。若云真空。云妙有。并是对治用耳。若就用中。大品等经以空为真谛者。涅槃等经亦可就用中。以常住为真谛。常住乃是妙有不空也。答。此难极也。先善可立此难旨也。但今以空为真谛者。至极中道。心行处灭。语言道断。强名为空。即第四重真谛也。法花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华严云。一切诸法语言断。心行寂灭如虚空(云云)若利根者。即付初番空有二谛中。于真空悟理实。若稍迟者。次第二三方悟正道。最纯之者。至第四重得悟乃周。故以空为真谛。其致遂通彻。依此义门。今作定说耳。此即以中道体。从空义用谈之。若体用别明之时。诸经唯以中道为正。余皆傍耳(此义可秘之)。
  涅槃经二十四云。如来亦空。大涅槃亦空。是故菩萨见一切法。皆悉是空。是故我在迦毗罗城。告阿难言。汝莫愁恼悲泣。阿难即言。如来世尊。我今眷属皆殄灭。云何当得不悲泣耶。如来与我俱生此城。○阿难汝见迦毗。真实是有。我见空寂悉无所有(文)。
  问。对阿难小乘。心智城实有。明佛所见皆空也。明知是世谛中之空也。何忽以此为至极理乎。
  答。若但是世谛中空者。何云如来亦空。大涅槃亦空乎。涅槃五云。空者谓无。二十五有及诸烦恼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为行如瓶。无酪则名为空。不空者谓真实善色。常乐我净。不动不变。犹如彼瓶。色香味触故名不空(文)。
  二十五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般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见中道(云云)。
  第十九云。涅槃之体。非本无今有。若涅槃体。本无今有者。非无漏常住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以说众生烦恼覆故。不见涅槃。便皆为无(文)。
  三十四云(加叶品)十二因缘。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云云)十二云。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有善方便。随顺众生说二谛。○善男子有名无实者。即是世谛。有名有更者。是第一义(文)(此难文也)。
  问云。何名世界悉旦耶。答。佛为众生说瓶衣等。世法名世界悉旦也。故章引智论说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即有(文)问。尔此世界悉旦智论文说不破不坏乎。
  答。论说之云。前三悉旦。可破可坏(文)故世界悉旦。可破可坏云也。问。二谛悉旦。是开合不同也。寻相摄之意。实义无异矣。所以世界悉旦。即世谛因缘法也。中道正观之习。更不坏因缘世谛欤。是以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是宗家之旨归。山门之要枢也。而今习世界悉旦不坏者。虽依论文。犹可设劬劳乎。答。四悉旦。诚如来教门因缘二谛也。更非可破坏。然言前二悉旦。可破可坏者。本设寻论文。随出论文也。论言可破坏者。且对真谛实相之理。作此说也。意者第一义谛。是究竟至极理。实其义无改变。世谛假名法。其义未究竟。若入第一义谛中者。乃失其名相。依此义边。且云可破境也。故章云如瓶衣等法。世界悉旦即有。第一义悉旦即无(等文)若夫论二谛相成义者。真谛俗谛并不可坏。云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者。盖此谓也。或又前三悉旦。取能谓之情故。且云可破坏耳。若论正因缘世谛者。
  更不可破坏也。问。所答申未明。夫寻悉旦之名义者。取二谛之究竟。即以此四悉旦。总摄八万十二诸教。依之论文。自云皆是真更无相违背(文)若许世界悉旦。可破坏者。是非论文自相违乎。言真谛究竟故不坏也。世谛非究竟故可坏者。二谛既同究竟。故为悉且。故更非会释之端乎。加之以全者。第一义无成。世谛破坏义者。又以真如实际。云世界悉旦。故无可第一义悉旦有破坏义乎。若如所言者。二谛更不可得相成之义。何云相成义不破坏乎。又前三悉旦。约能谓之情故可破者。二谛共可破坏。若依本于之二谛。真谛亦能谓之情也。第一义悉旦何必破坏欤。若言取能依教谛为悉旦。故不破者前三悉旦亦可是教。何取能谓之情乎。尔者所存二旨俱不成如何可答申乎。答。悉旦总名者。虽是究竟义。然然真俗相望。一谛挍量。非无差异。故二谛悉旦。虽俱不可破坏。然真俗相对。论因缘之坏不坏。亦可有其义也。所谓佛说世谛意为显第一义也。所说义理。遂归入真谛。故世谛未究竟云也。既归会入第一义。故且云破坏耳。非除破次之能谓之心者。取明四悉旦其义非一途。或以因缘二谛。分为四悉旦。若依此义者。四悉旦俱不可坏。但论言前三悉旦可破者。取能谓心为前三悉旦。以因缘二谛共为第一悉旦之意也。此则显取圣得失。以迷执为世谛之前三悉旦也。其教二谛及本于真谛。为第一悉旦之意也。
  释四悉旦。有多途义者。可见下所引之文等也。
  问答之私记云。问。何以得知。本于有四重乎。答。法花玄第四卷末。明立四重二谛之所以。取有六义中。第二依谛说法义云本。于亦有四重。问。若所依于二谛。与能依教谛。俱具四重者。彼四重有何别乎。答。四重体不别。但能所义异(云云)。
  花玄四云。二者为释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若言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者。若说空说有。应依二谛。今说非空非有。乃至非不二。应不依二谛。是故释云二谛三门。说此三门皆依二谛也(云云)。
  今谓私记云。具四重者。义准成之欤。意云教谛皆有所依故耳。
  二谛章上卷云。然四悉旦。只是二谛。但合离为异。○四悉旦实义名二谛。二谛究竟名四悉旦(文)(更者谛义悉旦者。究竟义也)。
  又云。问何意如来说法。不出二谛欤。解云二谛即是四悉旦。三悉且。三悉旦即世谛。第一义悉旦即是第一义谛。四悉旦摄。十二部经摄。八万四千法藏摄法更尽○二谛是所依之二谛证四悉旦法(文)此文悉旦。是教二谛见欤。然可有料简也。
  智论第一云。有四种悉旦。一者世界悉旦。二者各各为人悉旦。三者对治悉旦。四者第一义悉旦。四悉旦总摄一切十也。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真实无相违背(文)。
  又云。第一义悉旦者。一切法性。一切论议语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可分别。破教说佛辟支佛阿罗汉所行真实法。不可破。不可散。上三悉旦中所不通。此中皆通。所谓通者。离一切过罪不可反。有可胜。何以故除第一义悉旦。诸余论议。诸余悉旦。皆可破(文)。
  诸余悉旦。是前三也。
  玄二智义。引论云三悉旦。可破第一义悉旦。不可破而以此证。方便为用实相为本也(云云)取意论疏三闻云。而云八不是第一义悉旦。花玄三云。前三悉旦犹可破可坏。第一义悉旦。不可破。不可坏。最上无过去(云云)。
  中论疏记上卷云(仙光院)说四悉旦。处处不同(乃至)又此疏第三卷说师。又云此非世谛之第一义。即是中道之第一义耳。有处处三论之法。皆名第一义。言说之教。名三悉旦。故此疏第二卷云。又此八不正是第一义悉旦等。又云三种中道。并是第一○又二谛章云。三悉旦是世谛。第一义悉旦。是真谛也。以上二谛。四悉旦。相摄异义有也。
  疏记又云(上卷也。上所出文。次文也)八不摄四悉旦。是义难见。何者三悉旦。可破第一义悉旦。不可破故。三悉旦法体亦三悉旦欤。执着病旦诠第一义教。以此三义名可破是病。然显举第一义悉旦耳。何以八不摄。四悉旦乎。大论引中论八不释。第一义悉旦者。应言举第一义。以其内说世谛。若尔三悉旦。显言可破如何。说第一义悉旦内乎。故以八不摄四悉旦。不成就。然兴皇师。四假义中云。三悉旦言可破。故皆迷第一义悉旦。内具二谛。名第一者。世谛离性。生真谛离似生故。同上之八不。即是二谛。今云八不。即第一义。云何前后相违。
  答。不违何者。上但言用中此处言体中也(云云)。
  疏记中卷云。问。有处云三悉旦为世谛。今言三悉旦可破者。应破世谛。答。为显第一义故说世谛。是未究竟故。名可破耳。非深破言者也。又三悉旦。可破者以能谓之心。三悉旦为世谛者。以所执之因缘法。何者就本于二谛以俗谛。是共名能谓之心。故于第一义悉旦。具二谛义如常(云云)。
  以上三此中有二义也。
  中论疏言。○世谛破实生灭。不生不灭真谛。则假生宛然。即是无生故不破也。所以经之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若破假生灭者。则违此经论(等文)又可今破此假生病。故言破假耳。而不破因缘无得假。世谛破性则破而不收真谛破假。亦破亦收。破言能迷之情收取所违之假。改除其病而除法(等文)。
  大论十八云。邪见人于诸法断灭。令空摩诃师和诸法真空不破不坏(云云)。
  璎珞经佛每品云。不坏假名诸法。故不空诸法。即非诸法故不有(云云)。
  问。付摄法门。尽不尽义如何。答。真俗二谛中。摄诸法有二意。一者摄诸法悉尽。二者摄诸法不尽云。二义可有也。
  问。尔者付摄法尽门。旦常住佛果为通真俗二谛所摄为当何。答。以常住果德。通可摄真俗二谛也。问。常住果德。唯可真谛所摄。夫佛果圆德。是无为不变之实法。更非虚妄假立之相。是以妄想风静。真如水澄。既非隔别浮虚之法。何通可摄世俗中耶。是真固竖更之德也。偏可云真谛所摄也。若强摄世谛虚假法者。还可堕生死之忘法也。依之涅槃经中。云世谛生死时生非生死者尽(文)。
  大智论文云。真如实际世界悉旦。即无第一悉旦故有(云云)佛果功德。既真如实际摄故。云唯有如如及如如智(云云)加之正观论云故。知一切法皆空无生于圣人是第一义谛名为实(云云)大经文。又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文)准此等诸文。一切世谛。于佛果悉归第一义谛故。知第一义谛。更无别法而何今以佛果功德。通真谛俗二谛乎。答。于佛果德凡有二种差别。一者性净涅槃法身之德。是真谛摄。二者方便菩提乃报身之相。可属世谛中也。加之佛果有应化利他之用。何必真谛所摄乎。故体用相分。真俗共备。但大经中云。世谛不生死时尽者。论于谛之迷情世谛耳。若谈因缘无碍二谛者。佛果位中真俗俱可具也。
  玄云。常有三解。第一庄严云二谛摄法不尽○(佛果非二谛摄)第二开善解二谛摄尽(佛果二谛摄见然不分明也)第三治城解云佛果为真谛所摄。而非俗谛。所以尔者佛果是真实之法。无复虚假。举体妙绝故真谛。举辟如水澄隔以风潮因缘故生波浪。若风息浪静。还后本水之清。内合本唯真谛之理显。烦恼之风起致生死之浪。生死既息还一真之理。故大经云。世谛生死时名生。不生死者尽也。不生死即是佛果。生灭言世谛。今并不同。○不同第三解者。若言佛果唯是真谛无世谛者。即失机照之能也(云云)。
  付尽不尽二门。委可案也。取佛果位。有空及不二之三义。俱偏见也。
  涅槃经十九云。云何不生生善男子安住世谛。拘出瞋时是名不生。不生善男子是大涅槃。无有生相。是名不生。不生云何生不生善男子世谛。死时是名生不生(等文)。
  智论一云。○四悉旦。各各有实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悉旦。故无第一义悉旦。故有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旦。故有第一义悉旦故无(文)。

大乘玄问答卷第二

  永享八(丙辰)年二月二十三日于东大寺北室花藏坊之西密乘坊书之毕。
  抑意趣者当年别宗赞义大乘玄回至恶笔难多其惮如方加人数间难去书之耳也。定而可有恶宫落字称祈智古计也。
  三论末叶英祐(生年廿岁戒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