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中论疏记卷第七(之末)

  大安寺沙门安澄撰

观业品余

  疏于是中分别等者。言一得果舍等者。案。康疏云。凡夫业为有漏。须陀洹已上至阿罗汉。业为无漏。又云。以须陀洹等受身业为有漏。得果业为无漏。述义解云。此之二灭等者。就前三果舍果与向。名二灭。如前明之。准之可悉。言三者罗汉等者。述义解云。不失法所持之业。如似手足等。虽报身有漏。而其智无漏。故云。罗汉舍故业。准之可悉。
  疏复次不失法等者。言又从业自分别因相生等者。述义解云。自分因业。有可生自分果之业。此从业生业义也。言如初习业轻等者。述义解云。如作罗网人。初作时恶业轻。然作不已。转久恶业为重。言然又有临终等者。述义解云。有人现行五戒十善。临终起邪见心。堕恶趣等。又现作十恶五逆。临终发菩提心。忏悔生天堂等。如大论引佛经说。应知。
  言从现行滑利业等者。述义解云。现在虽作善恶之行。将死七日之间。有善知识。为修善者。生净土。为作恶者。堕三途。准之可悉。言滑利者。玉篇云。滑获八反。野玉。案。说文。滑利也。
  谓滑利不涩也。利害之利亦曰滑也。言业谢过去等者。述义解云。现在时四相所切。过去冥伏时。不为所迁。既言谢过去。故现在之业。四相所切。言曾者。就现在业。又大小四相之中。小四相用但现在。大四相用通三世。故业现在时。虽四相切。而过去时。但小四相切。而大四相不可切。准之可悉。
  疏答曰是义俱不离断常等者。言答此法持业等者。案。硕疏云。不离断常可有二义。一明若有不失法。持业至果者。则名为常。若持业不至果。前灭则名断。二者不失法理数。是无常。则与业同何能持业。若是常者。则是无为。无为何能持业。若是常者。则是无为。无为何能持有为业耶。是无常即堕断。是常则堕常故。不离上断常过。准之可知疏答曰下第二七偈二章等者。言初又二前两偈等者。案。硕疏云。就第一两偈。即为二章。初偈明随缘说世谛不断不常。第二偈明随缘说第一义谛不生不灭。准此疏文。应言。前偈明世谛不断常。次偈明第二义谛不生灭而言前两偈者。前之字谬写耳。述义解云。应言前偈明二谛不断常。谓上半初句虽空不断者。是世谛。次句虽有不常者。是第一义谛。故云。明二谛也。言涅槃云若以声闻心等者。案。彼经第二十四卷云。若依声闻言不见施及果报。是则名为破戒邪见。今取意引之。述义解云。此有二义。一者声闻不知实相。以不知实相心。而言无布施。故名破戒邪见。二者放生是布施。若无布施。即不持不杀戒。故名破戒邪见也。言智度论云声闻之空等者。案。彼论第三十七卷释习应品下末云。下堕声闻辟支佛地者。空相应有二种。一者但说空。二者不可得空。但行空堕声闻辟支佛地。行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则无处可堕。复次有二种空。一者无方便空。堕二地。二者有方便空。则无堕处。直至阿耨菩提。今取意略引之。言九道业者。三乘与六道业也。
  言影师论序云等者。此伪秦长安昙影师。此论序文。今案。彼序末云。以真谛故无有。俗谛故无无真故无有。即虽无而有。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释云。真故无有。虽无而有。则是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俗故无无。虽有而无。即是不坏假名。而说实相。述义解云。于非有假说有。于非无假说无。言真际者。犹真谛空。则非有义。立诸法者。谓假说有。言假名者。犹俗谛法。即非无义。说实相者。谓假说无。所言动者。犹失也。乖也。言虽空而有等者。此影师语。故案。彼疏释此偈处云。真谛空故。虽空不断。俗谛有故。虽有不常。佛以此义。说业不失。如何者。此不失便谓真谛。准之可悉。
  疏若业有性下第二破外人义等者。言答论有多体等者。述义解云。多体者。体犹宗也。
  言下半罪福等者。案。琳疏云。损害为罪利益为福。若有定性。便不可损益。害岂有罪福之差。准之可悉。
  疏问曰下第五番等者。言仍上最后等者。案。上疏文云。后一偈举烦恼破业。准此疏文。今言。领无因者。即上最后从以烦恼破业之文而起也。而述义解云。以烦恼破业生者。成论者云。以见谛惑润业。以修道惑发业。数人云。以见修二惑润业。以修惑发业此解非也。寻之自显也。
  疏答俱舍论云等者。别记解云。烦恼者正非是因。而业是正因。今案。彼论□□□(二十字缺)
  疏问曰下第六番破业人义等者。言毗婆沙云等者。案。彼论第二十卷无惭无愧品云。问曰。如无明是盖亦是结。爱亦是盖亦是结。何以唯说无明覆。不说爱覆。不说爱覆耶。答曰。或有说者。欲现种种文种种说故。若有种种文。义则易解。复有说者。盖义是覆义。更无有结覆众生慧眼如无明者。系义是结义。更无有结系于众生者。犹如一人有二怨家。一缚其手足。二以土坌其因。是人初缚无因不能有所至。如是无明覆众生慧眼。爱结系之。不能趣向涅槃。以是事故。尊者瞿沙作如是说。以无明覆爱结系故。不善法得生。今以意略引第二说之。言下半立作受二者等者。案。琳疏云。下立作从二者。不一不异实法故。作者神人谢灭于前。牛生于后。是故不一。假名相续转。人受牛所以不异。准之可悉。
  疏答中二偈为两等者。言涅槃经云等者。案。彼经第十九卷。耆婆答阿阇世王言。大王若当于佛所闻无作无受。所有重罪。即当消灭。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释云。佛则能治身法则能治心。具示治身心处则答上言也。无作无受者。此作受毕竟不可得故。是无作无受也。与外道六师所说作无受者。彼唯有无作无受一句。此中有三句义。所以不同。言五逆罪灭者。世有五人不脱地狱。谓五逆罪。世王应具三逆。而一成。余二逆不成。故护财象害佛不成。又欲害母复不成。今正杀父一种。而经云。无量无边罪者。杀父复是杀君。复是须陀洹人。即是无量无边罪。经中说有七逆。足样和上阿阇梨。但今言五逆者。此五逆之中一。故云。五逆罪灭也。
  疏答中三偈为二等者。言肇公用此作不真空论等者。案。彼论云。故放光云。诸法假号不真。譬如幻作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康疏解云。此有三读。一者连三句。通为一段。二者譬如经化人为句。后两句相着也。三者譬如化人非无幻人为句。已后为一段。今且从初也。幻化异者。从无起有为化。从有起有为幻也。非无等者。非无者即非地也。非真者即非有也。言答佛化与余人化凡有三异等者。述义解云。佛灭后能留化者。大论第八卷云。诸外道及声闻。灭后不能留化。如佛世尊。自身灭度。后复留化。如佛无异。又第十卷云。有时暂来北天竺月氏国。降阿婆罗龙王。又至月氏国西。降女罗刹。佛在彼石窟中一宿。于今佛影犹在。有人就内看之。即不见。出孔遥观光相如佛。又西域记云。北印度那揭罗曷国城西南二十余里。至小石岭深涧。东岸有大洞穴。瞿婆龙王之所居也。昔有佛影。焕若真容。近代已来人不遍睹。至心祈请。暂视不久。此龙请佛常居此窟。又请诸弟子。恒受我供养。佛即告龙。吾涅槃已后。为汝留影。遣五罗汉常受供养。汝若毒心起时。观吾留影。以慈善心。毒心当止。此贤劫中当来诸佛。悉以慈悲。为汝皆留影也。言毗婆沙云佛但说于七使等者。□□□□(三十四字缺)
  言分别七使为九十八者。所言七使者。案。康疏云。从事分阿毗昙论云。谓贪欲使。嗔恚使。有爱使。慢使。无明使。见使。疑使。能众生回转三界。故名为。此七使中第一及第三是贪。第二是嗔。其余是痴。此则分别三毒。为七使也。准之可悉。言九十八使者。案。琳疏云。依毗昙。约三界五行。下欲界有三十六。苦下具十使。谓贪。嗔。痴。慢。疑。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也。集下七。除身边二见及戒取。灭下七。亦除三也。道下八。除身边二见。思惟有四。谓贪嗔痴慢。合三十六使也。以界五行下三十一。若下九。除嗔。集下亦。除身边二见嗔及戒取灭下六。如集。道下七。除身边二见嗔。思惟下三。谓贪痴慢。合有三十一。无色界五行下亦三十一。与色同。三界合九十八使。准之可悉。言又成论破九十八云等者。案。彼第十一卷杂问品第一百三十八云。问曰。若尔者不名九十八使。答曰。诸使随地断。不随界。故不限九十八也。聪法师疏解云。问意是十使通迷四谛者不名九十八使。应欲界中三十。色界中四十。无色中四十。合百二十八使。以思惟十二。足前百三十二使。答意并破数义。汝义义云界。制立九十八使。而断诸使。随地断。。不随界断。若尔汝使头数。应不限九十八使。何者。明无漏智断使者。断欲界中。四谛下三十二使。断色界中四谛下二十八使。断无色界中四谛下亦尔。断欲界中思惟四使。断初禅思惟三使。断第二禅思惟二使。乃至断非想思惟三使。都合百十六使。若以有漏等者智断使者。断欲界三十六使。断初禅三十一。乃至不用处三十一。都合二百五十三使。故言不限九十八使。若论主制立九十八使者。约小乘教门。此门众生。不离三界过患。故同数义制立。论主欲破迷通门执教门曲执。故举迷四谛理通门一边执别门偏破耳。今取意引之。言九结者七使者。案。琳疏云九结者谓贪。嗔。痴。慢。疑。见结。他取结。悭结嫉结。述义解云。七使者。是根本也。悭嫉是支条也。七使与悭嫉。为九结。故云。根本也。悭嫉是支条也。七使与悭嫉。为九结。故云。根支合说也。言十缠六垢等者。案。琳疏云。十缠者。谓嗔。慢。睡眠。调。悔。无惭。无愧。悭。嫉也。六垢者。谓恼。谄。诳。高。恨。害也。述义云解云。十缠之中七但在欲界。三在色界。就三之中。谄诳于初禅发也。憍至于第四禅也。疏主解云。五钝使为五结也。身见邪见边见此三见。为见结也。戒取见取。为他取结。合五利。为二结也。十缠之中偏举悭嫉者。杂心云。此二但是不善。又是独头而生。故偏取之。婆沙云。为帝帝修罗故。偏取悭嫉。入于九结。帝释悭甘露食。嫉修罗美女。修罗悭美女。嫉帝释甘露食也。故说悭嫉。入九结中也。准之可悉。

疏第八卷 观法品第十八

  疏此所以来者凡有三义等者。约此品来由。凡有二门。第一明品来由。次问法是何义下第二。明品名目。初中有二。第一明远来由。次近从业品生第二。明近来由。初中有三。第一约通方观行。以明来由。第二约破病。以明来由。第三约实相体用。以明来由。此文初也。言通方者。述义解云。犹泛论之异名也。
  疏二者破病故来等者。此下第二约破病。以明来由。于中有二。初约总别观。以明来由。次问答显来由。此文初也。言论有总别破等者。述义解云。此论因缘品中破四缘。七偈中分为总别也。言经明广略等者。述义解云。如大品经说般若道有广略等也。
  疏问为破颠倒法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显来由。凡有三问答。如文。言又此论二十五品大开三意等者。述义解云。此事前后相违。何者。初大科处云。二十五品分为二。初二十一品。破世间人法。辨大乘观行。后四品破出世人法。辨大乘观行。就二十一品。分为三。初十七品破邪执。明实相。次一品明得益。后三品重破执明实相。今此处二十五品。分为三。初二章加前三。从破时品以十七品。重破执明实相。言虽广略。而意旨同。言答依智度论解习应品等者。案。彼论第三十六卷释习应品中。佛告舍利弗言。菩萨摩诃蒴习应五阴。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一切诸法空。若有为若无为。是名与般若相应(乃至)第三十七卷释习应品下半卷。广说菩萨习应身若。故云。初说菩萨习应身若。言次中章明得益等者。案。彼论释习应品下第三十七卷云。舍利弗。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般若。恶魔不能得其便。世间众事。所欲随意。十方各如恒河沙等。诸佛皆悉拥护是菩萨。令不堕二乘地。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贰吒天。皆悉拥护是菩萨。不令有碍。是菩萨所有重罪。现世轻受。何以故。是菩萨用普慈。加众生故。言辨得益音等者。同卷次下文。亦明习应。广说如彼。论主释曰。相应有二种。一者心相应。二者应菩萨行。所谓生好处。值遇诸佛。常闻法正忆念。是名相应也。言如来说经等者。如来说大品经。既有此三。龙树菩萨造论。亦有三义。不可异人也。述义解云。明得益者。由悟实相。随分证三乘果等是也。
  疏三者自上以来明实相体等者。此下第三约实相体用。以明来由。于中有二。初直明体用。次问答以显体用。于中有二。即问与答。如文言九十六术皆云等者。□□□(二十八字缺)言阿毗昙人以四真谛理名之为实者。案。杂阿毗昙心论第六卷贤圣品云。入法中总观。得法真实相。此四是无常空无我非乐。疏解云。此一偈明总相念处。入法中总观者。入怀缘法念处中。总观一切法。得真实相者。离常乐等例。名真实相此四是无常空无我非乐者。四念处。皆是无常。及以非乐。又论第七卷定品云。真实不颠倒。谓四真谛。又第一卷界品云。真实者。四圣谛不颠倒。谓以学八忍八智。见彼真谛。故名见真实。疏解云。真实者。涅槃果法也。四圣谛者。此四为圣人所成就。故名圣谛。不颠倒者。上解谛义。故婆沙云实是谛义。审义。如义。不颠倒义。不异义。是谛义。准之可悉。言成论云唯一灭谛等者。案。彼论第十六卷一谛品云。问曰。若不以四谛得道。以何法得道。答曰。以一谛得道。所谓为灭。准之可悉。言南方大乘等者。述义解云。成实论师云。真谛四忘故。四句之所不及。是究竟义。故云。真实。问。今宗真谛与彼何异。答彼是开门真谛。故不究竟。今宗合门真谛。故是究竟。故知异也。言北方实相般若等者。述义解云。智度论师云。实相非般若。以能生义故名般若。问。此与今宗何异。答。约实相有二。谓体实相。用实相。彼是用实相。今宗是体实相。故知异也。言乃至摄大乘学者等者。述义解云。旧摄论师云。阿梨耶识转微之时。名阿摩罗。是即涅槃。故彼引论云。生灭不生灭。合名阿梨耶。然则生灭为阿梨耶。不生不灭。为阿摩罗。此约细时言之。具明如名记第二卷也。言今总而究之等者。述义解云。大论之中具举四论。有无名不实论。亦有亦无。名二边论。非有非无。名愚痴论。非非有非非无。戏论。论准之可悉。言故涅槃云等者。案。彼经第三十卷陈如品末云。善男子。是相法界。毕竟知第一义谛第一义空。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故。得缘觉。上智观故。得无上菩提。法宝疏解云。第三辨观不同也。是相等者。牒前实相等四也。下智观故以下明。三乘人观彼四法。浅深不同。得果异也。今取意引之。言故净名经云等者。此即彼经中卷观众生品文。今略引。具如明记第四卷。而言从无住本等者。疏主解云。由无住故想倒。想倒故分别。分别故贪欲。贪欲故有身。既已有身。则善恶并陈。善恶既陈。则万法斯起。故云。从无住本住一切法也。而言无住者。是诸法实体。为一切法本。既称无住。则绝四句妄百非。言断虑穷。然则实相无有本。准之可悉。言今举其二等者。述义解云。问。我无我是明。今何故言体用。答。我无我之非我非无我义。即是体故。即而言也。问。一乘具体用。今何故但就用。答。一乘之言教。就于实相开。若一乘所诠之理。即是体也。五百部乃至图书谶记。由如此书。应悟实相。故皆是实相之用也。
  疏宾众业品生等者。此下第二明近来由。案硕疏云。此品来者。从前品生。上外人执业行。为救有诸法。论主即破。外人即云。若尔都无业行果报。便堕断见中。论主答。虽空不断。虽有不常。此论所说离断常。既不断常。即无生灭。彼云。若无生灭无有业行果报者。今那现见有果报事相显然。既有苦乐果。验知有善恶业行。故前品末。论主。举幻化复化作人为答。化人相色显然对眼。而实缘无所有。业是亦尔。外人因此稍欲生信。但未知苦为能得悟。即请同行方法。论主示其观行方法。故云。观法品。准之可悉。
  疏问法是何义等者。此下大段第二段问答以释品名义。文中有二。即问与答。如文。言如云正法等者。此即六十花严经第三十五卷普贤菩萨所偈文。今略引第一句。疏主释云。夫正法性。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非无。故言。远离一切趣。此则一切诸法之本。诸佛菩萨得正法根本。故名圣人。谓佛如来登地以上大菩萨等。得正法性。故名圣人。准之可悉。言又云一切无碍人等者。此亦花严经第六卷中普贤菩萨答文殊问之偈文。今略引之。述义解云。一切无畏人者。诸佛悉离烦恼业苦诸怖畏事。故称无畏。一道出生死者。举一道之利益。以体道之人必离生死故。自他俱以一乘之道。出于生死。如法华云。我及诸子若不时出。必为火烧。虽复自他以一道俱出生死。而今唯论众生。何者。若有无畏之人。何言从生死出。其所言。出为开生死为不开耶。若方开者。虽言为出犹于内。若不开者。无生死处应言出。是故若不言从生死出者。即知出于生死外。故是有畏人。既言从生死出。故知。即在于生死内。是故为无畏人。然即出生死者。了悟生死涅槃无二。乃名出生死耳。虽出生死。而无所出。是故无出而出。出而无出。如此妙悟。悟诸众生。令出生死。以此半偈证前他义。准之可悉。言二者体名法等者。述义解云。身口色声是教。由此显理故。又色心自体。是诠表之教。以此色心。诠非色非心之法故。此色心空义。是理教也。言大论十八卷明识所缘法等者。案。彼论第十九卷释初品中三十七品第二十云。问曰。法念处是外入摄。云何言观内法。答曰。除受余心数法。能缘内法。心数法是内法。缘外法数法。及无为心不相应。是为外法。复次意识所缘法。是名为法。如佛所说。依缘生意识。是中除受余心数法。是为内法。余心不相应行。及无为法。是为外法。今取意略引之。慧影疏解云。问曰法念处下。第四次释法处中三种观也。法念处既是法入。为意入所缘。故云。外入摄也。答曰除受者。乃属法入摄。但四念处分受。既属受念处。故云。除受也。余心数者。即是想数行数。法念处中此之二数。是心法。故能缘内外。若缘内法者。即属内法念处也。此数等若缘外者。即属外法。心不相应行等。故宜是外法也。如佛所说以下。明依缘生识。缘内法名内缘。外法名外耳。缘能生识。故间识缘时。诸数必随。除于受数。余随意想行数等。以随意故。意识属内。此数亦随。得云属内法外法。内外法亦如是也。然述义云。大论第十二卷云。一切法者。识所缘法。是一切法。所谓眼识缘色等。复次智所缘法。是一切法。所谓若智等。今略引之。识所缘法者。是意识所缘法。就因位中智所缘法者。就佛果智也。今谓不尔。以前为正也。言外道亦有此三法者。述义解云。一轨则名法。谓二十五谛法是。二身体名法。如内色等法是。三神所缘法。如内意所缘法是也。
  言数论因明此之三法等者。□□□(三十八字缺)言十地经云等者。案。花严经第二十七卷十地品第七地偈文云。若到于第八。菩萨智慧地。尔时过意界。住于智业中。(乃至)第九地。偈云。譬如幻化示种种身色。如是诸身相。皆无有实事。今取意略引二处文。言问净名经云等者。案。彼经中卷文殊问疾品有此文。所引全同。疏主释云。此下第三将欲寻物病原。故前断义菩萨自断乘及空等三病。今复欲断众生三病者。实无三法可除。但除空谓病耳。如眼病见空花。但治眼病无空花法可除。故云。不除法也。又一义不除法者。但破众生执性有等病。不除因缘假名法也。故涅槃云。但断取□。不断我见。我见者则佛性也。此二各有其义。非无两释。准之可悉。
  言二者涅槃经云等者。此即彼经第五卷末文。今略引之。疏主解云。唯断取□不断我见者。他云。但断假实二惑。不除假实二境。故言。唯断取□。论人言。但断虚忘取□。不除法即法门也。今谓净名经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释此文有二。一义言。但除心谓分别无所立可除。故言但除其病而不除法。此非今文意也。二者便除理外有所得取等。不除理内假名四句。以其我无我等因缘佛性义故。论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无我等。是今文意也。若有所我无我四句。此即竖论。若无所得我无四句。此是横辨。何故尔。有所得四句。是逐执辨。一人执有我。以无我为破。复执无我故。以亦我无我为破。如是乃至四句故是竖论。若无所得我无我等四句。因缘具足。即是佛性。故是摄论也。问。若不除理内法者。与地论不除法界法门。若为异耶。今明彼法门始终常有不可为无。成论人云。假实两境。今明因缘有。岂有法之可有变。此故大异彼也。
  疏前问意云从因缘品等者。言若以实相入实相等者。案。大品经第三十六卷实际品云。须菩提白佛言。若实际即是众生际。菩萨即为建立实际于实际。佛言。须菩提。实际不可建立于实际。今菩萨行般若时。以方便力故。建立众生于实际。今菩萨行般若时。方便力故。建立众生于实际。实际亦不异从生际。实际众生际。无二无别。大论第九十卷释云。须菩提意谓。菩萨为度众生。故行般若。佛意众生假名虚诳。毕竟不可得。菩萨为一切实法。故行般若。实法即是实际。准之可悉。
  疏答灭我我所名为入等者。言发今学大小乘人等者。述义解云。言菩提是所证者。就理言也。言花严云如来深境界等者。彼经第六卷明难品中文殊所说偈文所引全同。法藏师疏解云。此偈答境界。上半举所入法。此通二义。一齐者等也。谓齐等虚空。则色真如为所缘境也。二齐分齐也。谓齐法性真空已去是佛境。又上句深。下句广也。下半明众生证入。言无所入者。以众生则法身。故无更入。如常在虚空。岂得更言入虚空也。准之可悉。言大集经云等者。案。彼经第十八卷末云。不可说菩萨语无所众菩萨。观诸法等。名之为佛。(乃至)无转无说。故名转说。无入之入。名为法入。无门之门。名为法门。今略引之。言亦如开般若宗身子问答者。案。大品经第一卷末。舍利弗白佛言。菩萨云何应行般若。佛言。行般若时。不见菩萨。不见菩萨字。不见般若。亦不见我行般若。亦不见我不行般若(乃至)菩萨行般若时。不见一切名字。不见故不□。今略引之。言智度论第一卷等者。案。彼论第一卷末。如是我闻一时。释论第二云。如说阿陀者经。摩犍婆提耆难中言。决定诸法中。横生种种想。悉舍内灭故。云何当得道。佛答言。非见闻常知。亦非持戒得。非不见闻等者。非不持戒得。如是论悉舍。亦舍我我所。不取诸法相。如是可得道。摩犍提问曰。若不见闻等。亦非提持戒得。非不见闻等。非不持戒得。如我心观察。持哑法得道。佛答言。汝依邪见门。我知汝痴道。汝不见妄想。尔时自当亚。今略引之。慧影师疏解云。此中问答临文当广说。而难言决定法者。彼执言。但外法可舍不舍内法。决定如此。内法者。即是神我。佛云何于此决定法中。或复说有。或复说无。故难佛云。横生种种想。若舍内法者。则无得道人。内法既舍。谁复得道。执此义故。所以难佛。云悉舍等也。此人执云。外法一向定可舍。是断见。内法决定不可舍。是故常见。故佛举非见非不见闻等中道实义。来破其境。令入中道。不知佛法圣人。若则已般若为心。论其语也则诠谈实相。文字性离语无语相。即是解脱。不解脱不解其指。故言。行亚法得道也。佛答意云。汝之妄想。不见此理。故自言。持亚法得道。若汝汝所见者。明若离持戒亦不得道。执着持戒相。亦汝自当行亚法。非佛法中持亚法也。应云汝妄相不见尔时自当亚。但婆罗门语多倒。故乃云汝不见妄心耳。一云。非见闻等已下二句。明离有见。非不见闻等已下。明离无见。如是论悉舍一句。双离二见。亦舍我我所一句。离非有非无见也。不得道内外两妄。乃可成圣。故云。如是可得道也。述义解云。摩犍提者。外道名也。偈者。为通此难。而佛说偈也。行亚法得道。此就亚亚。汝尔时自亚亚此就善亚亚者。离着之义也。
  疏偈本关内旧分之为三等者。言关内旧等者。□□□□□(二十九九字缺)言近代人云等者。案。康疏云。此偈文而诸家不同。择善斯从不善斯改。深师最往今所据用。然取其意。不取其言也。十二偈分为三章。初有五偈。明小乘观行。破小乘所破之法。解声闻人悟入实相。次有六偈明大乘观行。破大乘所破之法。解菩萨人悟入实相。复有一偈。明中乘观行。破中乘之法。解缘觉人悟入实相。准之可悉。述义解云。言近代人者。疏主同时人也。言又依长行末等者。案。此品长行末云。佛说实相有三种。若得诸实相。灭诸烦恼。名为声闻法若生大悲。发无上心。名为大乘。若佛不出世无有佛法时。辟支佛因远离生智(乃至)少观厌离因缘。独入山林。远离愦闹得道。名辟支佛。疏主释云。下第二别释。即是偈中三章。初释第一声闻法。若生大悲下。第二释菩萨法。若佛出世下。第三释缘觉法。盖是青目自闻偈为三。准之可悉。言一师相承开之为五等者。案。硕疏云。答中有十二偈。开为五。初一行半。明除我与我所两病。次第二有一行半。明得无我慧。第三二行。明二种涅槃。第四五行。广序佛教。第五两行。明三乘人得不同也。述称解云。古旧三论等也。
  疏就初五偈明声闻观等者。言上半破即阴我者。案。琳疏云。如毗昙。明只阴其人。成论复有即阴。若作此计。同外道计有神我。故破云。我即为生灭。准之可悉。言下半破离阴我者。案。琳疏云。如成论。明搅阴成人。别有假人异阴。此同外道所计神如虚空等。准之可悉。言又云我有赤白等四色者。案。成实论第十卷身。是品云。有人见神如麦如芥子等住于心中。婆罗门神白。刹利神黄。远神赤。首陀神黑。案。大经第八云。却后数时先逃王子。从国还来本云。复得为王。既登王位。复问诸臣。汝见刀不。答言。大王。臣等皆见。覆复问言。其状何似。答言天子。其清净如优□罗花。复有答言。形如羊角。复有说言。其色红赤犹如火聚。复有答言。犹如黑蛇。时王大笑。卿等皆不见我刀真实之相。法宝师疏解云。第五圣复本化。辨邪异圣喻也。待此众生道机熟时。先去菩萨还来现化。名后数时。先逃王子等者。先云菩萨。成佛度人。名得为王也。既登王位等者。微愤责实也。延云。如优□罗花等者。喻彼外道四色之我。外道计。婆门神白。刹利神黄。毗舍神赤。首陀神黑。准之可悉。言又云我如净珠等者。案。成实论第十卷身见品云。又违观陀中说。冥初时。大丈夫神色如日光。若人知此。能度生死。更无余道。小人则小。大人则大。住身窟中。有坐禅人。得光明相。见身中神。如净殊中缕。如是等人计色无我。述义解云。大论第十二卷中。有人言。神在心中。微细如芥子。清净名为净色身。更有人言如麦。有言如豆。今取意引。亦可推外道经书也。此文不当。更可推求也。
  疏若无有我者第二明法无我等者。言十八卷。论主引小乘经云等者。案。彼论第十八卷释初品中般若第二十中云。空门者。生空法空。如频婆当罗王迎佛经中。佛告大王色生时但空生。色灭时但空灭。诸行亦尔。是中无吾我。无人无神。无人从今世至后世。除因缘和合名字等。众生凡夫愚人逐名字求实。如是等经中。佛说生空法空者。如佛说大空经中十二因缘无明乃至老死。若有人言是老死。若言谁老死。是皆邪见(乃至)若说谁老死邪见。是名生空。若说是老死名法空。乃至无明亦如是。慧影疏解云。此就小乘解。先引大空者。声闻法中。以法空为大。故引大空经。解法空也。凡小乘经。明生空亦不尽。明法空亦不尽。于众法中有。是故名众生也。若说谁老是邪见名生空者。谁即是人我等。为执实有人我等法是老死。故是邪见。谁老死谁老死不可得此明无人可老死。故云。谁死是生空也。是老死者。若执□实有此老死定是老死。故是邪见。是老死者。明是老死法无实不可得。是老死法空故。故云。是老死法空。今欲取法空。但举生法空义。成法空义。准之可悉。言楞伽摄论等明小乘但得人空者案。入楞伽经第七卷。大慧菩萨白佛言。复说。诸声闻得入无我。而不得法无我空。又第四卷云。佛告大慧。声闻辟支佛未证法无我。未得不可思议变易生。案。梁摄论第十二卷未云。释曰。所知分中。复有二种。谓人法二空。声闻于知分中。但通达人空。止于苦等四谛。生无漏智。今□略引之。
  疏灭我我所故下第二明禀教得益等者。言亦是有为无二解脱者。疏主解云。五分法身解脱身。谓有为解脱。数灭涅槃是无为解脱。大乘法中。明二智以为解脱。不二而二。开因果不因果中二智。为有为解脱。果门权实。谓无为解脱。述义云。五分法身者。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戒者。一切无漏戒。定者。一切无漏定。慧者。一切无漏缘有为慧。解脱者。一切无漏胜解。解脱知见者。缘一切无为解脱无漏智。此五胜故。积众多故。偏立为身。就五阴相摄者。初一是色阴所摄。后四是阴所摄。戒以无学身口二业为体。定以行阴所摄定数为体。解脱以行阴所摄胜解为体。即旧云。解脱数乃是小乘。通大地中解脱教。不异凡夫解脱数。解脱者。前念缘青。第二念即缘异。以即离义。名解脱也。世亲论明。云何胜解。谓于决定事。即知所了。印可为性。若就常无常。因位二智。名有为解脱。果位二智。名为无为解脱。若就有相无相判之。若此因位。皆此果位。皆是有为解脱。准之可悉。
  疏内外我我所下第二明二涅槃果等者。言一云子缚尽等者。疏主解云。一约乘明余无余。烦恼尽为有余。望后犹有余身智在。约后别前。名前以为有余涅槃身智尽竟。望后更无余身智在。故曰无余。述义解云。犹有余累者。就未除报身也。言肇分云等者。案。涅槃无名经论第一折穷窍体中云。将绝朕于九止。永沦大虚。而有余缘不尽余迹不泯业报犹魄圣智常存。此有余槃涅槃也。今取意略引门之。述义解云。此结名字。谓化法身。已绝六道三乘之业。永证寂灭涅槃之乐。而为化道所化有缘。本愿力故。存于身智。名曰有余也。言余缘者。谓所应度人天之类。不尽犹无边之异名也。如言众生无边。余迹者。谓本愿力。由初发心起大悲。愿尽众生际。未穷尽空故尔。是曰泯尽也。又云。夫大患莫若于身有身。故灭身。以归无。劳勤莫先于有智。故绝智以沦虚。述义解云。此初明灭身身智。谓身患最大无比。故曰莫若。于作业中智勤最先。故曰莫先。圣人之灰身灭智。沦于虚无。而永为为患苦所牵。广说如彼。言大乘余无余等者。疏主解云。一就大乘。说余无余。五住因尽为有余。二生死心为无余。所以然者。金刚心断变易因尽。而变易果犹存。有余累故曰有余。佛果为解脱道起。则无复因患。变易生死果。亦已则无累故。无余累故。故名无余。问。若尔小乘金刚心。断分分段因尽。分段因尽分段果犹存。罗汉果作解脱道起。分段因既尽。分段果亦应无。答。不类佛解脱道起。此是常智此。常智起即是常身起故。无常身即谢。小乘解脱道起。此是无漏者。非是变易报。不得言智起变易报亦起。分段报即谢。所以然者。无漏智是变易因。故云。无漏业因。无明为缘。感变易报。所以无漏起时。非变易报起。是故分段报不即无。问。要待佛果常身起。无常报方无者。亦应要得变易报起。分段报方无。答。非类。断分段因尽。而灰身灭智。分段报任动无变运无变易报方起。如人谢故天报起。不由天报起故人报谢。佛果法身。与此非类。要由解脱起。解脱道是法身。故法身起。变易报方无。所以非类也。问。金刚心类变易因尽。即名有余涅槃者。亦应金刚断变易因尽即是尽智。答。此是一类义。要由佛果起。方名尽智要由佛果起。方名有余涅槃。但约佛果。望因尽义边。为有余。望果尽义边。名无余耳。非金刚心断惑即名有余涅槃。问。若尔。金刚心断惑不尽。答。虽尽要待解脱道起。证惑无处。始相去离故。金刚心未得尽智。未得涅槃名。问。若佛果起。变易因果即无。若尔岂非生死断为断见。佛果起为常见。答。有所得人作此解者。则堕断常。今明悟变易因果本来无生。故名为断。非前有法断即今无也。又云。小乘前得有余。后得无余。大乘一时而得。但举佛果。望于二患。无因患边。说为有余。无果患边。说为无余。准之可悉。而言小乘前复得二涅槃者。若就体论之。是同时得。今就用而言。故云前后得也。言大有得无余者。疏主解。金光明三身品凡有十五门云。五约涅槃论三身门。应化二身不住涅槃。以二身念念灭数数出现故。不住涅槃。法身不住槃涅槃。槃涅槃者。又涅槃也。法身既常不入灭也。次明三涅槃义。二身是有余涅槃。以二身非究竟故也。法身是无余涅槃。以法身是究竟故也。三身合论。是无住处涅槃。法身不住生死。二身不住涅槃。名无住处。准之可悉。述义解云。法身自利。自利德满。故为无余。应化利他。利他未满。故为有余也。言以其俱灭二着等者。以不着生死与涅槃故。言七卷金光明经等者。此经有五译中。第二梁代真谛三藏译。本于四卷经十八品加三身净障满愿最净地四品而为七卷。今此三身品在彼经初卷也。言摄大乘明四种涅槃等者。案。梁摄论第十三卷初云。释曰。二乘与菩萨。同以惑灭为谛。二乘惑灭。一向背生死起槃。菩萨惑灭。不背生死。不背涅槃。故异。二乘菩萨此灭于四种涅槃中。是无住处。一本来清净涅槃。二无住处涅槃。三有余。四无余。菩萨不见生死涅槃异。由般若分别生死。即住生死。若分别涅槃即住涅槃。菩萨得无分别智。无所分别。故无住处。真谛三藏解云。此四涅槃。同以真如为体。由约四位。以立名四名。就凡夫位。立自性清净。就菩萨位。立无住处。约二乘位。立有余。就如来位。立无余。而无余等云是道果。自性清净。不名道果。且无住涅槃为道果者。由悲智故。生死涅槃。俱无所住。故仍为目。当知始从初地以上。无分别智。及与大悲为体。准之可悉。言大小合论等者。案。腾鬘经中第六说无边圣谛章云。是故世尊。有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疏主解云。分段名曰有为变易名曰无为。分段之因。名为有漏。变易因名无漏。分段果名有为。变易果名无为。对界内有。语界外为无漏。然实是有漏对界内有为。名界外无为。然是有为也。得无为人所得涅槃。名无余涅槃。未得无为所得涅槃也。名有余槃。望大后犹有涅槃。在故名有余。此是将后别前。故名有余。佛性论云。二乘有三种除。一烦恼余。谓无明住地。二业余。谓无漏业。三果报余。即意生阴。准之可悉。
  疏诸佛或说下第二明菩萨观等。言即是法花者案彼经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今略引下半偈文。疏主解云。。此一行揭智慧故唯之一有事出章门。上标为大事故世。下半举真伪释成佛。唯一事实。余二非真。是故诸佛但为一事故出世。问。上言无二无三。今何故乃云二非真耶。答。前明无二。谓无缘觉。我三明无体闻。即是今文二非真实。但上明其俱无。今明方便说有但非实有耳。准之可悉言又本得大等者。述义。真解云。犹由大成小也。言又下长青目者。案。此品下长行云如般若中说。菩萨有我亦不行无我不亦不行。述义解云。此大品经第二卷文。故云。佛告舍利弗。菩萨行般若。不习色色我。不习色非我。受想识亦复如是。又第五卷云。须菩提言。若菩萨欲行般若时。不行色受想行识我。不行色受想行识无我。今应引第五卷广。准之可悉。
  疏就初为等者。言如毗昙等者。案。杂阿毗昙心经七卷智品云。名则十六行。事或说十六。于十六行。除闇非无漏。长行释云。名则十六竺得。谓无常苦空非我。因集有缘。灭止妙出。道正迹乘。众缘所持故无常。逼迫故苦。我所见对故空。我见对治故非我。种子法故因。等起故集。相续故有。成就故缘诸阴尽故。三在息故止。离内恼故妙。离外恼故出。趣向故道。巧便故正。等趣故迹。至究竟故乘。准之可悉。言又如成实者等者。案。彼论第十卷身见品第一百三十云。问曰。若说无我。亦是邪见。此事云何。答云。有二谛。若说第一谛有我。是为邪见。若说世谛故有我。第一义谛故无我。是为正见。今略引之。聪法师疏解云。若说第一义谛有我者。违第一义谛有我是为身。何者。第一义谛。即是假名我。举体不可得。假名从众缘和合故有。若推寻其体。举体不可得说。即是第一义谛。而汝有真实见我。不可分析。故乖违举体不可得第一义。故说。违于第一义真我即是为身见也。苦说世谛为无我是为邪见者。是说重方三世谛假名。即是为邪见。上来第一一事。双非偏执若说世谛下。第二举是显非。准之可悉。言智度论云等者。此即彼论第一卷文。今略引之述义解云。言人等者。等取柱瓶乃至万物。如此诸法俗谛故有。真谛故无也。
  言若论具足半满等者。述义解云。理教具足。权实具足。乃名满。故云。非我无我等也。
  疏诸法实相者第二两偈释章门等者。言故天女诘身子云等者。案。净名经中卷观众生品云。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乃至)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疏主悉云。天曰等者。汝乃知解脱无言。而未悟言即解脱言。所以者何等者。释上方即解脱也。一切法皆是解脱。岂独文字异解脱乎。今取意引之。言四生不能生等者。案。涅槃无名论第一开宗云。六趣不能摄其生。力负无以化其体。述义解云。六趣不能等者。明离生义。谓凡夫等受生。不过六趣。然大涅槃已超六趣。必不能令摄其生也。力负无以等者。明不变义。无常大力虽负万物以令变化。而不能变涅槃之体。言力负者。即是无常变易之义。广明如彼。准之可悉。言智度论四十一卷解等者。案。彼论第四十三卷释集散品下云。经曰。舍利弗复问须菩提。云何是色性。云何是受想行识性。云何乃至实际性。须菩提言。无所有是色性。无所有是受想行识性(乃至)无所有是实际性。影疏解云。更广历法。明所以不可得义。准之可悉。然述义解云。诸法因缘和合生。无有自性自性毕竟空故。法性不见诸法。色性不见法性。法性不见色性。乃至识性亦如是。今取意也。言又天主叹须菩提所说等者。案。大品经第十三卷云。佛语帝释言。五阴但假名。须菩提不坏假名而说诸法相以所者何。诸法相无坏不坏相故。须菩提所说。亦无坏不坏。今略引之。琳法师疏解云。相即是体。即不用阴为体。准此疏文。今言。相者。即是体相也。即实相是也。
  疏一切实非实下第二等者。言此释即是体相也。即实相是也。实无等者。所言无者。□□□(二十三字缺)言上根人云等者。所言个者。玉篇。柯贺反。广雅。个凡也。说文。竹筊也。有本作筒字。玉篇。莫耨反。7苍竹也。述义解云。个者彼也。所谓涅槃也。言又正将此文望今摄大乘等等者。案。梁摄论第五卷释应知胜相第二云。论曰。一依他性相。二分别性相。三真实性相。依他性相者。本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差别。释曰。由本识能变异。作十一识。本识即是十一识种子。又云。论曰。如此等识。虚妄分别所摄。唯识为体。释曰。如此等识。即显十一识及四识。一切法中唯有识。更无余法。故唯识为体。此体由有故。异分别性。由虚妄分别性摄故。异真实性。此性非实有非实无。故不免虚妄。此虚妄是其性故。说虚妄分别摄。又云。分别性相者。实无有尘。唯有识体。显现为尘。是名分别性相。释曰。如无我等尘。无有别体。唯识为体。不以识为分别性。识所变异显现。为我等尘。无而似有。为识所取。名分别性。论曰。真实性相者。是依他性。由此尘相永无所有。此实不无。是名真实性相。释曰。虚妄义。永不有显现因。由显现体不有故。亦不可得。譬如我等尘。显现似实有。此显现依证比圣言三师。寻求其体。实不可得。如我尘。法尘亦尔。永无有体。故人法皆无我。如此无我实有不无。由此二种尘无有体故。依一不可得。亦实有不无。是名真实性相。准之可悉。言天亲之意等者。述义解云。旧梵本云。婆薮般豆。此云。天亲。原夫天亲立三性旨。良与龙树正观之风。义趣同焉。岂乖反哉。言而学人等者。述义解云。西方护法难陀戒贤等师。乃至唐界泰廓基测等僧也。
  疏是名诸佛法者第二结四句教意等者。言旧义但得等者。述义解云。亦实亦非实之句。名为一枝也。言智度论云等者。此即彼论第二十七卷文。今取意略引之。疏主解云二乘得小空。如毛孔空。菩萨得空。广遍如十方空。广明如记第三卷也。言问经何处等者。述义解云。实不实非实非非实。是名三方便也。
  言答大品如化品云等者。此即彼经第三十九卷。佛告须菩提之中文。今略取之。言又云菩萨等者。案。大品经第二十八卷末。须菩提言。菩萨行般若无真实不可得。何况真实。乃至行一切种智死真实法不可得。何况真实。今取意略引之。言问度论等者。案。彼论第一卷释悉檀处云。如摩诃衍义偈中说。语言尽竟。心行亦讫。不生不灭法如涅槃。说诸行处。名世界法。说不行处。名第一义。一切实一切非实。用一切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不实。是皆名诸法之实相。疏解云语言尽下四言偈成者。初一行明。第一义中离诸一切相。古今常湛如性净涅槃也。后一行偈约二谛。明第一义悉檀体也。次一切实下七言偈成者。作二意释之。一解云。一切实者明真谛。一切不实者明俗谛也。及一切实亦非实者。明诸凡夫以声为实以响为虚。诸小菩萨亦复如此。以涅槃为实。性死为虚。今言涅槃皆不实。故云。及一切实亦不实也。故仁王经云。声与响俱空也。花严经云。生死与涅槃。二俱不可得也。一切非实非不实者。明大菩萨解诸法故。亦不以涅槃为实。故言。一切非实亦不。以生死为虚。故言非不实。故花严云。生死非杂乱。涅槃非寂静。若有生死可生死。则生死可杂乱。既无生死。故生死非杂乱。有涅槃可涅槃者。涅槃可寂静。今既无涅槃。有何涅槃可寂静。故言。一切非实非不实。次释如彼。言所绝之理等者。述义解云。绝四之理。绝有相等相四句心。故去。所绝之理绝心也。知绝四之理。此心亦绝四句。故云。绝理之心绝也。言答具二义等者。述义解云。三人有三根之事。易故不解。但解一人有三根也。
  疏自知不随他第二示得解人相等者。言答造论影傍等者。述义解云。影犹随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十三卷中善知识品第五十二末云。须菩提言。是深般若谁能信解者。佛言。有菩萨摩诃菩萨。先于诸佛所。久行六度。善根纯熟。供养无数百千万亿诸佛。与善知识相随。是辈人能信解深般若。须菩提白。能信解是深身若有。有何等性何等相何等貌。佛言。欲嗔痴断离是性相貌。是菩萨即能信解深般若波罗蜜。今略引之。言论解云三毒断等者。案。大论第七十一卷释善知识品末云。须菩提问。佛法是甚深微细。谁当信解者。佛答。说久行等因缘能信。更问。久行等人有何等相。佛答。是人离三毒心。亦不见是离。深入诸不实相故。问曰。是人未得无生忍法。云何言断三毒。答曰。断有二种。一者根本断。二者薄少断。此中说薄断。行者不分别是断是烦恼。何以故。烦恼相颠倒不定。故烦恼即是断。是故言离。今略引之。
  言趣智品明行般若人明五种相等者。案。大品经第二十三卷趣智品第五十二云。若阿鞞跋致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时。不以他人语为坚要。亦不随他教行。不为三毒心所牵。不远离六度。闻说深般若时。心不惊。不没不怖。不畏不悔。欢喜尔闻。受持。读诵。正忆念。如说行。今略引之。大论第七十一卷释验智品第五十三云。阿鞞跋致菩萨所识事。于他语中不生念。是中有实不实。何以故。他人有二种。在家人着五欲。乐虚诳不净。出家外道着诸邪见不实。此等所说皆无实事。是故不信。自得诸法实相故。乃至佛身来。说破诸法实相者。亦不信。得无为法故。心慢安重。不复移转。是菩萨虽未得佛道。贪欲等诸烦恼折薄故。不为所牵心常不离六度。知善法果报味故。心常爱乐。不离六度。如是种种因缘闻深般若。不怖不畏。欢喜欲闻。读诵问义修习如雷电。小鸟则怖畏闷死。孔雀大鸟欢喜舞戏。般若如是。邪见凡夫。闻则恐怖。不退菩萨。闻则欢喜。乃至广说。准之可悉。言又大品就二种六说般若等者。述义解云。一就法门说般若者。从序品至经耳。凡有十九卷四十五品。正说般若义是也。二就行般若人相等者。从大事品至称扬品。凡有九卷十六品。明信者行是也。
  疏自知不随他者天魔外道等者。不能干之者。玉篇。干柯寒反。犯也。杆也。触也。求也言花严云等者。案。彼经第八卷法慧菩萨说十住处。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语。述义解云。不由他语者。信解实相正法。不由他语悟他法。准之可悉。言则知法无等者。涅槃无名论妙存章。明平等相处文。取意引之。文中有三。今此初标也。述义解云。所证二之境。无因缘有无之相。以中道理。为万物轨则义。故曰。法能证正观之智。无因缘有无之知。以无二智。为群心之至灵。故曰圣。如影公曰。至人以无心之妙慧。契无相之虚宗。内外□冥。缘观俱寂。然则境无境相。智无智相。境智一味平等。言心无有无等者。第二释。述义解云。至人如此证理之时。智相绝内。境相绝外外也。心是内法。即能取相。以正观离有无之知故。取相之心。由是灭也。数是外法。即所取相。以中道绝有无之相故。虚妄之数。由是息矣。既遣内外之取相。故境智一味。
  言彼此寂灭者。第三结也。述义解云。此者内智也。彼者外境也。言浩然大均等者。引取第九演能古文。加妙存章文。以为一句。述义解云。真正观无所不遍。义曰浩然。为一切作本体。义言大均也。言名为实相者。述义解云。泊尔寂静无间智之别朕。乃曰实相涅槃大道。准之可悉。
  疏若佛不出世自上以来等者言花严云等者。案。彼三十三卷末。普贤菩萨答普慧菩萨云。菩萨摩诃萨临命终时。于右掌中。出大光明。名净境界。悉能严净三千世界。若有无漏诸辟支佛。觉此光者。即舍寿命。若不觉者。光明力故。从置他方余世界中。一切诸魔。及从外道有见众生。悉皆从置他方世界。除如来住持所他。今略引之。言答其□声闻从师等者。述义解云。所言二盈之间者。盈犹日也。满也。又二个月月生。十五日满。望月之间名二盈也。言答法花玄义等者。法花玄第五卷具明缘觉人。今指此文。故云。且辨之也。言答杂心云等者。案。杂阿毗昙心论第九卷杂品云。问。何时佛出世。何时转轮圣王出世。地辟支佛出世。答。劫减佛兴世。增劫转轮王。二时辟支佛。如是应当知。长行释曰。劫减时佛兴于世。顺解脱师故。佛是解脱师。为舍生死。出世说法。增时众生。向生死见转胜乐故。若尔时佛出世者。则为空出。以众生不能舍生死极着乐故。减劫众生背生死见烦恼恶行极增上。故能舍生死。是故乃至百岁众生时。佛乃出世。非减也。若减者尔时众生。非法贪法不正贪。悉行邪法。对利烦恼。非善法器故。转轮圣王多于增时。出于世间。能以十善。建立众生。是故减时不出。以彼众生向恶行故。是故增时易化。时淳故。初减转轮圣王亦出于世。犹淳故。辟支佛二时世出作自事故。彼论疏解云。此偈明三出世。劫有增减相故。减佛兴世者。但据释迦如来为论。弥勒即是增时。二时辟支佛者。佛前佛后。又谓。增减二时。非法贪者。谓着五欲。不正贪者。虽有修善。犹求人天。不求解脱。故言不正。作自事者。但能自度。不能化他也。今略引偈文也。言一本乘辟支等者疏主解云。本发缘觉心。后得缘觉果。比谓本乘。略举有二。一极迟百劫。此是大辟支。二极疾四世。中间不定。此二种人成缘觉果。决定不值佛。然大小缘觉未得果时或值。或不值佛。此无定也。有人云。何百劫竟至果竟时。名大辟支。此人因时虽钝根。而得果竟时。即为利根。又胜身子。此人随分。具足相好。故独出无佛世。佛化度众生故云。不遇佛也。言二者退菩提辟支智度论云等者。案。彼论第九卷云释往生品中云。复次是补处菩萨离欲来。久具足佛法。以方便力。随补处法。生兜率天。未证四谛者。故留不证。若取证者。成辟支佛。今略引之。影疏解云。此据实。补处菩萨但出无世。教化众生。恐成辟支佛。故于四谛不取证。准之可悉。言三声闻辟支等者。疏主解云。非本乘缘觉。其人本是声闻。于佛法中证得初果。初果人但十四生漏值佛则成罗汉。不值佛辟支佛。如此之人本愿见佛故而言第七生中者。案。贤圣义云。对法论说极七返有者。谓即预流于人天。往来杂受。极至七返得尽苦际。此论意说次第行者。得预流果。三界修惑一毫未断。人中三洲及六欲天往来杂受。极至七返。(乃至)言一生者。人中得道。往生天上。还来人中。一往一来。名一大生。或唯天上或在人中。但受一身名半生。故唯此师意今言。七生者。约大生言之。法花玄十四生者。约小生言也。言答俱舍论云往外道法中等者。述义解云。梵语。袈裟。此云。离尘服。有品数。谓五条条。七条。九条。九条亦三品。谓下中上各有三品。从九条至二十五条。准知。真谛三藏金刚般若疏云。五条在弥帝罗国。七条在半尸国。大依与锡杖在罽宾国。尼师坛在迦毗罗国。由此佛三衣。至今成世间。今案。(以下文缺)言四者有犀角喻辟支等者。此本缘觉中。极迟百劫行之人。故俱舍论云。犀角喻百劫也。疏主解云。此人既是利根大辟支。虽然出无佛。出时既正法灭尽。亦无末法。此时众生钝根。故无得□法义耳。非辟支不能令其得道。所言犀角者。玉篇。作羼字。先啼反。说文。羼迟也。兽名之羼。为羼字。思鸡反。形似牛猪头士腹卑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角在顶。一在鼻。在鼻者即令角也。小而隤。好食棘也。有人云。此狩四足。此中有二。一者通天羼。二者陆行羼。今取后也。言五者有部行辟支等者。案。俱舍论第九卷分别世间品一云。此中部行者。先世声闻或独觉。有余师说。先世凡夫。后部行独觉。若此人于世已。修决择分善根。今生自然觉悟圣道。于本行经中说。在一山处。有五百外仙。修难行苦行。(乃至)有一狝猴与独觉共住。后至外仙所。现独觉威德庄严。五百外仙皆成独觉。疏主解云。其人自有待众部傥。如佛有弟子眷属。故名部行。此人行行。不必具满百劫。亦可六十劫。如身子时节故。此人亦不值佛也。言答经五百辟支等者。述义引报恩经第三卷。佛言。过去鹿母夫人生五百子。自悟无常。出家成辟支佛。乃至广说今。具明如法华玄第五卷。准之可悉。
  疏如五阴无常下第二明等者。言一者欲明五阴等者。述义解云。能相谓四相中生灭二相也。所相谓五阴法也。谓如毗婆阇婆提明等者。案。毗婆沙论第二十卷色品云。复有说者言。此法是无为。加毗婆阇婆提作如是说。若此法是有为者。其性羸劣。以羸劣故。不能生法住法灭法。无为有力。以有力故。能令法生住灭。或有说。此二法是有为。一是无为。如昙摩崛部。作如是说。二是有为。谓生住一是无为。谓灭。若此是有为。其性羸劣。不能灭法。以是无为法故。能灭法。准之可悉。
  疏若离五阴下第二破离阴我等者。言外云神如虚空无有相貌等者。□□□(二十字缺)言即是颠倒品等者。此论第四卷颠倒品偈文。今略引上半文。硕法师第二明无起惑。以之言与也。起惑之主。即是我人。而上半五句。求不可得。烦恼从何而生耶。非正有无。求我不可得。无我之烦恼有无。 亦不可得。准之可悉。言第二释中初借人日譬等者。此文难见。应云如来下第二释三种比。于中有三。初释如本。次释如残。后释失见。就第三中又三。初借人日譬。示比知之相貌。次如是苦乐下。第二外人正举共相比知证有神。次如见人民下。第三引类。可也。言答百论等者。案。彼论上卷破神品云。内曰不然。神能知故。(修□路)若不知时。欲令有神者。神则不能知。亦无知相。所以者何。汝神无知时。亦有神故。复次若无烟时。现见火知有火。神若有知若无知。无能见者。是故汝喻也。得复次汝说见共相比知故有神。此亦非也。所以者何。见去者去法到彼故。(修□路)若离去者无去法。离去法无去者。到彼如是。见去者日。到彼必知有去法。若离神无知。是事不然。是故不应以知故知有神。不可见龟而有毛想。不可见石女而有儿想。如是不应见知便有神想。疏主解云。内曰下破无知时有神也。复次汝说下第二破其比知初牒外义也。人之与日。共有去相。见人去比知日亦去。名为共相比知。草木若尔。若有依相。以草木有依。比知苦乐亦依于神也。此亦非也者。第二句总非也。所以者何下第三句释。此释意纵其日有共相有去相将人比日。夺其草木觉知共有依相。将木草有依。比此苦乐亦依神也。所以纵一夺一者。文自释之。言见去者去法等者。见人从东至西。人既有去。亦见日从东至西。日亦有去。故可得如日。不得云见草木有依。谓苦乐亦应依神。注前释纵人日相比也。若离神无知下。此释夺其二依相比。汝言。草木必依他地离地无草木知必依神离神无知。作此比者。是事不然也。是故不应下结可也。不可见下。取意重破之。外云。天下之物皆悉有依。如外草木既依于地。内之人民则依于王。不应苦乐觉知独自无依。是故呵云。汝见草木依地。见苦乐亦依神者见余鸟有毛。见龟亦应有毛。准之可悉。
  疏因有我故下释第二法无我等者。言小乘无在于见谛八圣道亦在见谛等者。疏主解云。又约小乘义。见谛道正见法轮。小乘旧义云。牟尼说。见道疾故名法轮。瞿沙亦尔。故云。或复说八支转至于心。八支犹是八正道。八正道即是见道。明佛自悟八正。至五人心中故名转也。述义解云。小乘旧义者。杂心论之意。瞿沙。此云。妙音。即萨婆多师也。疾者。速进也。见道是捷疾道。以一品道。顿断多结也。法宗原云。八正道者。正见。正念。正定。正精进。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初三以大地法中法念定为性。正业进以大善地法中勤为性。正思惟以不定中寻为以不定中寻为性。语业命以色中无表为性。皆唯无漏。准之可悉。言大乘人无我等者。案。梁摄论第十一卷释论云。先于十解已通达人无我。今于初地又通达法无我。此二空离有无性。若能通达即与此法同。是故离修。准之可悉。
  疏又无我我所者于第一义亦不可得者前明世谛中等者。言故三法印云等者。案。大经第三十卷云。佛在婆枳多城。在师子吼。一切诸法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离诸过恶。宜依此文明。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不无我。三涅槃寂静。又大论第二十三卷云。一切有为法无常。一切法无我。寂灭涅槃。是名佛法义。是三印。一切论义师。所不能坏也。准之可悉。
  疏诸佛以一切智下悉第二菩萨法等者。言问为凡夫说无我等者。此问意云。凡夫迷我无我。为凡我无我。今悟我无我。可有益。圣人解我无我。为圣人说何益耶。答为令圣伟法利人等者。此答意云。此不就利益判为说直明凡不解我无我。圣解我无我。以圣解我无我故为圣。说我无我。此为益凡。利他不自利。如阿难称我闻。为益众生也。此一番问答是在二谛章上卷。而言如为难等者。案。大论第二卷初云。佛般若涅槃时。阿那律语阿难。令闻四事。佛具答之。我涅槃后经初。亦应称如是我闻一时。是故当知。是佛所教也。法花疏释我闻云。一者佛命令称我闻。今顺佛□。故云我闻也。二者集法藏时。迦叶顺阿难。佛在何处。最初说法。阿难以答僧众。故称如是我闻。准之疏文。如如为阿难等者。当第一释。次言如为圣人等者。当第二释。所言如者。犹是也。显在玉篇。
  言毗昙人云等。案。杂阿毗昙心论第一卷界品云。真实者四圣谛不颠倒。谓以学八忍八智见彼真谛故名见。圣人所成就。故名圣谛。不颠倒者。解上谛义。双论第二卷择品末云。若事分别时。舍名则说等。分别无所舍。是则第一义。长行释云。名著此则等事。非等一义。次定事不可得故。如瓶。分别色香味触时。舍瓶名。非舍色香味触别有瓶名。是故名等事。如是一切分别。无所舍。是则第一义者。若事分别不舍名。是第一义。如五盛阴名苦谛。若分别五时。亦不舍苦名。以色是苦故。乃至识亦如是。准之可悉。言成论变然故云等者。此即成实论第十卷身见品文。今取意略引之。聪法师疏解云。若说第一义谛有我者。违第一义谛有我是为身。何者第一义即是假名我。举体不可得。假名从众缘和合故有。若推寻其体。举体不可得。即是第一义。而汝有真实我。不可分拆。故乖违举体不可得经一义。故说违于第一义谛有。真谛有真我。即是为身见。若说世谛无我。是为邪见者。是说违于世谛假名我。即是为耶见。上来第一一事。双非偏执。若说世谛下。第二举是显非。准之可悉。言如般若中说下等者。此引大品经第五卷。准上可悉。
  疏问曰下此解释章门偈等者。言一者涅槃名灭等者。案。琳疏云。实相是涅槃名灭。若圣人不灭心。何得向涅槃耶。故知圣人心亦灭。准之可悉。言第二引例通等者。述义解云。入无余时。空身心。故云空。定为心空也。今案。琳疏云。若数人以十六心。为三解脱门。空无为空。若无常与集道下各四为无愿门。灭下四为无相门。若论家假名空。为空门。实法空。为无相门。平等空。为无愿门□以真智。为三脱门。但真观绝名亡想。难可分别故。而将方便中名来。目于真观也。灭尽想者。那含人灭心。准之可悉。言即是法经等者。彼经第三卷药草喻品长行在。此文略引之。疏主解云。凡圣终归大涅槃。故云。终归于空。又自昔以来开五乘教用。至于法花。息用归体即无复五乘末。本对于五。故明不五。既无有五。亦非不五。即言辞寂灭。而论云。终归无余槃。今引终归于空文者。或名毕竟空。或名大涅槃。若名诸佛道。然涅槃绝四句超百非。不知何以目之。强名为空。所以为证也。琳法师解云。终归无余者。罗汉入灭也。准之可悉。
  疏问曰若佛不说我非我不下释第二方便章门等者。言一者明佛有无量方便者。琳疏云。今且责。佛为见众生。为不见众生。若见即颠倒。若不见便成盲瞎。今言方便力不可见不可言。非汝所解。而见与不见。□随缘方便也。此是佛无生观也。言二者诸法无决定相等者。案。琳疏。诸法无决定者。是所观之境。且就色法。明非有非无。乃至四句准之可悉。
  言但第三句与前二句相违等者。述义解云。上二句云。生死涅槃。皆名不实。非生死非涅槃名实。所以相违。今明不明不相违。即各各为人悉檀准之可悉。
  疏问曰知佛下此释第二章菩萨得等者。言即发起偈二文等者。述义解云。自知不随他与下三句是也。言寂灭相故下等者。所言戏论者。疏主释云。无记心中往复言论。名为戏论也。硕法师解云。五钝烦恼。名爱论。贪。真。慢。疑。无明五利使。名见论。身见。边见。戒取见。取邪见。准之可悉。

观时品第十九

  疏所以有此品来等者。就此品来由大文有二。初明来由。次明品目。初中有三。初约三章。以明来由。次二者诸佛菩萨下。第二约二段。以明来由。次问何故下。第三问答以明来由。今此文初也。案。琳疏云。又前二十一品明世间观行中。有三意。前来一十七品略广二文。破遣迷情。显示中道。第二观法品。迷执既除。实相又显。故有三乘得益。但众生无尽。其中复有未悟之者。故从此后第三。重破迷显实。使未悟之徒因而得晓。已解之辈观行增明。而即观时品者。对前法也。准之可悉。
  疏二者诸佛菩萨等。此下第二引例约就三段。以明来由。谓约二十一品。初十七品名正说。明次观法一品。名称叹。今此时品下。此第三门。准之可悉。
  疏问何故次法品等者。此下第三问答明近次上品生。凡有三番问答。如文可悉。述义解云。时法相对者。数人云。因法假名时。离法无别时故。言三者法品末最后偈云等者。案。彼偈文云。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尽。诸辟支佛智。从于远离生。今取意略引之。言既有三时者。述义解云。辟支出时。及前后二时。准之可悉。
  疏所方时者外道有二师等者。此下第二。明品目。言外道有二师等者。此二外道计显在。大论初卷末。具引论文。解释如记第二卷也。案。硕疏云。但外道解时有二种。一师云。时是常。何故尔。四时三世是常有。故名不变因。所以计时是常。一师云。时是无常。何以尔。所以释论云。时来众生熟。时出即摧促。时能觉悟人。是故时为因。所以计时是无常。言一云时体常等者。影疏解云。更有实执云。诸万物等。非时所作。但既时常故。以时为生因。花果等为了因。时既常法。微细不可见故。以花□等来证。取了出此时。常知有。时是常法。是第三执也。言次云别有时体等者。影疏解云。此第二时执。彼人计云。微尘世性时。方虚空涅槃等是常。乃至一切万物。由之而生。故云。以时为因。言故偈云等者。时经偈文。所言时来等者。由夏时来故。所以热。春时凉。若使其者。那无实时。今者就热时为语。故云熟耳。具明如上也。言佛法中亦有二师等者言婆沙云为止此说明法即是时等者。□□□(二十五字缺)
  言萨婆多部中有四大等者。案。婆沙论第四十八卷云。萨婆多中有四种论师。一说事异。二说相异。三说时异。四说异异。乃至第一名达摩多名。第二名瞿沙经三名和须蜜。第四名佛陀提婆。言一者相异等者。婆沙论第四十八卷云。相异者。言法行世时。过去法有过去法有过去相。非不有未来现在相。余二亦尔。如人爱一女色。于余女色非不有爱。彼亦如是。今案。杂心论第十一卷释品云。相异者。过去法与相合。不离未来现在相。如人着一色非不着余。彼亦如是。今引杂心文。以为润饰言一为正未来傍有过去现在义等者。述义解云。此未来有可不过去义。亦有为现在义故也。所言瞿沙人者。杂译论云。尊者妙音也。言二者事异等者。婆沙云。说事异者。言法行世时。事异体不异。譬如金银器破已更作。虽形有异。其色不异。乳不成酪时。香味虽异。其色不异。如是未来法至现在时。虽舍未来法。不舍其体。现在法至过去时。虽舍现在法。不舍其体也。杂心论亦同之。言达摩多罗者。新译论云。法救也。言第三时异等者。言法行世时。以异故生于异名。非其体异。譬如算筹初下名一。一转名十。复转名百。如是至千万算筹是一。转其处故。有种 名。彼亦如是。如是说世者。名不娆乱。说以所作故。便有三世。若法未有所作。名未来。已作名现在。所作已灭。名过去。杂心略同。述义解云。此第三世友说。以就作用。位有差别。谓法作用。未有为未来。有作用时。为现在。作用已灭。为过去。非体有殊。言迎送正望等者。述义解云。迎就未来言。送就过去言。正者现在望之。应知。言正现在等者。述义解云。正现在谓。是现在也。曾未来谓。今日望昨日为未来也。当过去谓。今日望明日为过去也。
  言正过等者。述义解云。正过去谓。望今日而昨日为过去也。曾未来谓。望去第三日而昨日为未来也。曾现在谓。当昨日昨日为现在也。言正未来等者。述义解云。正未来谓。望今日而明日未有故为未来也。当现在谓。当明日明日现在也。当过去谓。以今日望明日今日为过去也。言第四异异等者。婆沙云。说异异者。言法行世时。以前后故。生异名。犹如一女亦名为女。亦名为母。以其有母故名女。以其有女故名母。如是法行世时。以前后生于异。非时异体。如是说者。即名娆乱。所以者何。一世则有三世。地去世有三世。过去前后杀那。名过去未来。过去中杀那名过去。现在未来世亦如是。杂心亦同。俱舍论第十四卷分别惑品第五。具说四种萨婆多。恐烦故略之。
  疏品开以二等者。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二十四卷初。舍利弗问言。为欲说有一菩萨不须菩提语。于诸法如中。欲使有三种乘耶。舍利弗言。不也。如中可得分别有三乘不。舍利弗言。不也。是如。有若一相。若二相。若三相。舍利弗言。不也。汝欲于如中乃至有一菩萨乘不。舍利弗言。不也。今取意略引之。
  言次偈明不相在等者。述义解云。不因过去。而有现在相。故云不相在也。
  言就释难中有五等者。述义解云。何以故下。一难也。三若字下。即为中三难也。如是亦应下。第五难也。
  疏问曰如有岁月日下生第二等者。言体相者。述义解云。时之相也。时者。体也。故名体相也。言摄论约五种明时等者。案。梁摄论第十一卷释因果修差别之二修时章第五云。阿僧祇有二种。一谓阿僧祇劫。何以故。由此劫日夜半月。月时行年双等时不可数故。名阿僧祇劫。二谓阿僧祇。何以故。于此劫中。菩萨修行。若以劫为量。又不可数。故名劫阿僧祇。今略引之。言十二月分为三分等者。述义解云。十二月下半至四月上半。以为一分。四月下半至八月上半。以为一分。八月下半至十二月上半。以为一分也。西域记云。如来圣教岁为三时。正月十六时至五月十五日。为热时也。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为雨时也。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时也。言一分有雨时者。一分内四月各以二月。为一时故也。言次有小劫时等也等者。疏主解云。从八万四千岁。渐减至十岁。名一小云。如是十九变为中劫时。如是八十变。不大劫也。言小乘六十数等者。疏主解云。有人言。经言三大僧祇行成佛者。此取数六十四为大劫之劫满三僧祇也。今谓。经中多明水火劫等。为三僧祇。不取后大劫为三僧祇。若必有文证者。亦宣明也。又净名经疏云。然劫有大小。大劫有三。火水风。所以名大者。时节长故。坏处阔。从欲界至三禅故。人之与物。□皆无故。故名大也。七过火劫起。烧欲界初禅。然后一水劫起。漂欲界乃至二禅。如是七七劫起。有七劫起。后更七火劫起。然后有一风。吹坏欲界乃至三禅也。故杂心论第十一卷。偈云。一火一水灾。七七火七水。复七火后风。小劫亦三。饥馑。疾疫。刀兵。所以名小者。谓时节但。又但在欲界。唯阎浮提。但损于人。故名小也。准之可悉。智度论一弹指等者。□□□(二十一字缺)
  言康伪会云等者。述义解云。有传记云。集众论义。而取胜处。以集作书。又有云。是人名未详。应推。今案。高僧传第一卷末云。康僧会。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年十余岁二亲□亡。至性奉孝服毕出家。厉行甚峻。明学三藏博览。从吴黄武元年。至建兴中。所出维摩。大般泥洹。法句。瑞应。本起等四十九经。曲圣义。并注了本生死经等。又出小品及六度集杂譬喻等。又注安般守意法镜道树等三经。并制经序。至吴天纪四年四月。皓降晋。九月会遘疾而终。是岁晋武太康元年也。
  言同百论等者。案。彼论下卷破卷常品云。内曰。过去非过去。(修□路)若过去过去者。不名为过去。何以故。离自相故。如火舍热不名为火。离自相故。若过去不过去者。今不应说过去时行过去相。未来亦如是破。是故时法无实。但有言一说。今略引注文。更加语耳。疏主解云。注释为二。初别解偈本。次是故时汉下。总结无时。初又二。前开二关。破过去。次例破未来初中又二。初门有四。言若过去等者。第一牒也。土为过去。是一过去也。此土复灭。无复土相。复是一过去。故云。过去过去也。不名为过去者。第二难也。土既灭后。无复有土。故不名过去也。何以故下。第三释也。土既谢灭。则离土自相。故无复过去也。如火下第四举喻也。若过去等者。第二关正释偈本。又二。言去不过去者。第一牒也。明过去土住过去土不谢灭。故云。过去不过去也。今不应说下。第二破也。若过去土不谢灭。则犹是现在。汝不应言过去行谢灭之相也。未来下经二。例破未来。亦应开两关问之。一云。若未来未来。则无瓶相。以瓶是未来。名一未来。复未有此瓶。复名未来。若尔便无未来。若未来不未来者。已有瓶相。便是现在。汝不应言未来行未有之相。准之可悉。

观因果品第二十

  疏问自上以来等者。约此品由来。大文有二。初问答以明来由。次问答以明品自。初中有二。问与答。答中有三。初约广略。破以明来由。次约所诠义差别。以明来由。后约品次以明来由。此文初也。案。琳疏云。又因果道理。从义大宗。立信生解。趣正之本。然惑者多谬。上来诸品虽复略破。今复重而广论。准之可悉。如外道计等者。案。康疏云。计因果中。自有四家。迦毗罗人谓。因中先有果。因果是一。卫世师人谓。因中先无果。因果是异。勒沙婆人谓。因中亦有果亦无果。因果亦一亦异。若提子人谓。因中非无果。因果非一非异。准之可悉。言大小乘人十家所说者。一因中有果家。即是僧佉之与上座。明因中有果。二因中无果家。盖是卫世僧祇二世无义。三因与果作因家。即成论师义。四因不与果作因家。是毗昙义。亦是摄论师立二义。一立闻薰飞灭作报佛。二立闻熏习灭不作报佛。五因果一时。亦是成实五阴。一时成人。萨婆多八相。一时共起义。六前果后因家。七因灭变为果家。八因灭不变果。九与十者遍不遍义准之可悉。具明如疏。
  疏二者上来虽破因果为成余法等者。此下第二约所诠义。以明来由。案。硕疏云。然因果是佛法中难义。前来已散破。但未别作破因果名目说故。如破因缘品中破四缘。亦已破因果。但来意各有主对。因缘意正为破生义破。生则涅槃及因果。次破五阴。破苦即是破果。观行观业等者。即是破因。虽复已破。但是逐执散破。未约作破因果名。然因果之理难识。凡情种种谬计。论既将竟。故复收来别因果名。准之可悉。
  疏若逐近来者从时品生等者。此下第三约品次以明来由。案。硕疏云。破时后即以破因果。从前品明。因果法生在三世中。而时无别体。假法为体。彼虽闻破时。犹计有因果。因果别成。时义则在。准之可悉。
  疏问因果有几种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明品目。凡有二番问答。即分为二。初悉问答。显因果数。次番问答。正明品目。如文。案。康疏云。言因果者。因是假藉之名。果是先逐之目。能生为因。所生为果。然因果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内谓因业有身。外谓因种生谷。又有二种。一者了因因果。如灯照物。二者生因因果。如谷生种。又有二种。一者正因因果。如种生谷。二者缘因因果。如地水等。以硕疏云。因果略有三种。一者相生因果。如泥生瓶。如善恶因得苦乐果也。二者相缘因果。如梁柱成屋。合五成卷一时而有也。三者了因因果。如万行了出本有涅槃。如灯照物等。准之可悉。
  疏所以四偈绞络等者。所言绞络者。昙摄字释云。上交络。广雅云。交也。五人边也。下力各反。郭璞云。络绕也。言以佛地因果等者。述义解云。因果正是中道者。就因缘之因果也。有无正等者。就定性有无也。言如经云等者。此即大经第二十一卷德王品文。今略引之。疏主解云。此正答他生难。前云。有漏之法亦是生家之他。无漏之法亦尔。何故不生无漏之他耶。今正答之。法宝师解。未至生位。或未出胎前。已有生性。故云。有漏之法等以有生性故。生缘能生。故云。故能生也。具如中记第六卷也。言又若事因于理等者。述义解云。所言更有所因者。即是所依。因者由也。准之可悉。
  疏第三偈上半重牒有等者。言外道泥中之瓶等者。百论上卷破一品云。外曰。不然。多因一果现故。如色等是瓶。(修□路)如色分等多因现一瓶果。此中非但色为瓶。亦不离色为瓶。是故色分等不为一。足等分与身亦如是。准之可悉。言内法瓶为四尘成等者。述义解云。五尘之中。简除声尘。非能造之法故也。言又内法等者。述义解云。成论云。泥之四尘是实。瓶是假色以识心知实。以想心知假故。言三者二俱是无等者。述义解云。所言而有有无者。果有因。果无因。在者成果因。亦可在不成果之因也。准之可悉。
  疏问曰因为果下第二破等者。言成论师云因是有为等者。□□□(二十字缺)言又云一念之因辨果力足等者。□□□(二十七字缺)言故成论文云等者。案。彼论第三卷过去业品第三十二云。论者言。迦叶鞞道人说。未受报业。过去世有。余过去无。答曰。此业若失则过去。过去若不失。是则为常。失过去异名。则为失已。后失是业与报作因。已灭报在后生。如经中说。以是事故。是得生。如乳灭时与酪作因。何用分别过去业耶。今取意略引之。言又去作因已灭者。案。成实论第二卷二世无品第二十二云。又汝言智生者。因与果作因因与果作因与已灭。如训与牙作因已灭(乃至)虽过去灭未来未至。以成就故。不得无言。今略引之。聪疏解云。又汝言下。破第五事习因有故过去有义。因与果作因已灭者。明过去无边。言虽过去下。破第九事。就在有三。此初明。曾有当有是正见之境。非溟伏怪有也。述义解云。成就力者。因与果竟虽灭。而以成就力。现在不失而有。故名成就。以用不起故。名灭耳。然成就在故。能引生后果。如过去冥伏有义也。言今遂言作等者。今遂言。成于自果亦自灭者也。言如百论等者。案。彼论下卷破因有果品。内曰。(修□路)疏文所引全同。注释云。汝言。泥中当出瓶。故因中先有果。今瓶破故。应当无果。是以因中无果。疏主解云。破上各取因证因中有果也。此就当义破之。汝果非是现有。必是当有。泥中之瓶。有当来义。复有当破义。若泥中瓶当成义。遂言因中有果者。亦因中瓶当破义。亦应当无果。准之可悉。言又难开善义云等者。述义解云。所言成就现在等者。成就现在之心。为能缘以不也。言若不能缘等者。述义解云。毗婆阇婆提部义宗。立一切烦恼。皆摄于不相应。故不能缘。故非立一切烦恼。皆摄于不相应。故不能缘。故非心。能缘为故非色。若非色心非心者。应同彼义也。今案。杂心论第四卷使品末云。问。彼使为心相应。为不相应。此何所疑。二师异说故。毗婆阇婆提欲令不相应。育多提婆欲令相应。于此有疑。准之可悉。言又开善亦是过去过去义等者。所言同迦叶鞞等者。成实论第三卷。难迦叶鞞义云。失者过去异名。则为失已复失。准之可悉。
  疏问曰若谓因不与果下第二破等者。言至长安见摄论师等者。述义解云。疏主从南土至长安也。言如人工等者。述义引婆沙云。从金非出金。从金出金刚。故知。金之中精名金刚。所言朴者。玉篇。普木普角二反。王逸曰。朴大也。方言。朴卒也。郭璞曰。仓卒急速也。说文。木皮也。有本。作非字。言以成实师本执金刚心等者。述义云。金刚心者此喻名也。婆沙云。从金非出金。从金出金刚。故知。金之中精名金刚也。问。金刚与如意珠何异。答。二义。一大论云。帝释与阿修罗闹时。帝释所执金刚。堕阎浮提。而还成如意珠。故知不异。二者婆沙云。金刚能破波赖珠。亦能破知意珠。故知异也。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上半牒等者。言破意云夫相生之道等。案。硕疏云。凡论相生之道。能生在现在。所生在未来。不得□。又理应能生是有所生是无。以能是有。故能生他。所生是无。故从他生。如因体是有前。牙在未来。是有故能生他。所生是无。故从他生。如因体是前。牙在未来是无。由因有力。辨无成有。汝若立因果一时俱有。则失因果能所相生之义。生者能生。可生则所生。能所生一时俱有不可。准之可悉。言又涅槃云等者。彼经第二十九卷是师子吼品。佛告师子菩萨文。今取意略引之。法实师解云。此辨缚体也。名色之与众生。更无别体。故说相续也。述义解云。名者四阴。四阴微细。非眼识境故。色者四阴。具明如缚解品记。准之可悉。
  疏问若先有果生下等者。言如须达等者。金刚般若疏上疏此卷。引贤愚经第二卷文。广说须达长者造祇洹精舍之因缘云。舍卫国波斯匿王有一大臣。名曰须达。其人居家巨富财宝无限。好喜布施(乃至)是时须达绕佛三匝。却住一面。世尊即说四真谛。皆即证初果。白佛。唯愿垂慈。愿舍卫城中。使众生除邪就正。佛言。彼无精舍。云何得去。须达言。能起。愿许。世尊默然。须达言。唯使一弟子共往□示。世尊思惟遣舍利弗。于时二人案行诸地。无可意处。唯有祇陀太子园。正得处所。舍利弗告之。须达白太子欲买。太子笑之。须达不已。太子戏云黄金布地。令间无空地。便当相断与。须达布金。太子不许。须达责之。即共往诣。事人所。时首陀会天。当为佛起精舍。断事人云。不应妄语而有戏哭。既已许卖。不宜中悔。遂断园与须达(乃至)诸外道言。不可造精舍。舍利弗即为说法。各得道迹。六师弟子三亿。于舍利弗所。出家学道。长者共身子。还图精舍地。物自捉绳一头。身子含□。长者即问六欲天何处最胜。身子答云。第四天中少欲知足。恒有一生补处菩萨。来生其中。须达言。我正当生第四天中。长者出此言已。五宫悉灭唯第天宫湛然不变也。身子言汝于过去毗婆尸佛。亦于此地。为彼佛起精舍。乃至今日。凡九十一劫受一种。不得解脱。生死长远。唯福是要。不可不兼。是故身子8忧长者悲愍也。长者起精舍。用妙旃檀为香泥。别房住止千二百处凡一百二十处。拓犍槌谢设欲往请佛。白波斯匿王。我为佛已起精舍。愿大王遣使请佛。时王闻已。遣使诣王舍城。请佛及僧。愿赴旷舍卫国。尔时世尊与四众。前后围绕。放光动地。至舍卫国。渐近城边。一切大众持诸供具。迎待世尊。到已放大光明。指案。三千世界。皆悉振动(乃至)世尊尔时随病。为说法药。各是道迹。今取意略引之。言难陀实未得地犯等者。述义解云。引杂实藏经第八卷云。佛弟难陀。其妇孙陀利端正人少双。佛将难陀。向那波山。令见老猕猴。至忉利天。见诸天女。至地狱见苦难等。乃至广说。言又影。公云等者。案。影公此论疏云。第八遣先果后因。非直欲备诸破门。惑者亦有此谬。如谓先有舍法故备楝梁。如其无先备之何为。今略引之。言又经中云等者。案。大经第一卷末。佛告高贵德王菩萨言。涅槃之体。非本无今有。若本无今有者。即非无漏常住之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以诸众生烦恼覆故。不见涅槃。便谓为无。菩萨以戒定慧。勤修其心。断烦恼恺已。便得见之。当知。涅槃是常住法。今略引意。疏主解云。此答。初本无今有。可是无常。今既本来已有。故非无常也。然两土诸师解本有义。不出二家。今明涅槃未曾有无。岂论本始此文所以明本有者。此是德王本无今有。故无常之难。故云本有。此一时答难。至论涅槃。未尝本始当之与现也。准之可悉。
  疏答曰。上半牒等者。言如数人命根等者。述义解云。彼宗以修惑发业也。以见修二惑。通为润业故。杂心论云。欲界三十六使。一一今有亦有续故今云。十使中随一使。润一生也。准之可悉。
  疏问曰因不尽灭下第二外故等者。言旧云昔日等者。涅槃经智度论云。昔七宝鹿已今变成释迦等。如此等事如来诚言。然琳法师光法师等。□作经疏同执。作有所得分别而说。故成所破耳。述义解云。发心菩萨五阴假者。相续至佛。故经中言。昔时鹿我身是也。此谓人度万福万行至金刚心。因中行不至佛地。故行不度。准之可悉。言又僧祇义心性本净等者。□□□(三十七字缺)言又如外道等者。大论第七十卷。有此外道计。具引如先。影疏解云。从宜初来入。即曰后入冥初。立此始终二种。边见说无嵩义。然谛云。僧佉经广说世性。即是僧佉外道计也。
  言又摄论师云梨耶体无生灭等者。□□□(二十字缺)言楞伽明八识义者。案。入楞伽经第二卷。佛告大慧菩萨。诸识有二种灭。一者相灭。二者相续灭。阿梨耶识虚妄各别。种种熏灭。诸根亦灭。是名相灭。相续灭者。相续因灭。即相续灭。今取意引之。
  疏答曰泥团前灭而有瓶生不名为变等者。言如百论等者。案。彼论下卷破因有时果品云。内曰。若果生故有不失。因失故有失。(修□路)汝言。瓶果生泥团不失。瓶即是泥团。若瓶果生。是时失泥团因。故是则无因。若泥团不失。不应分别。泥团瓶有异。今实见形见。力知名等有异。故有亦应失。今略引释文。疏主解云。破上有不失也。注初牒外不失。瓶即是泥团正破之也。凡有四难。初作即是难。若瓶果生者生者。第二失因难。若泥团不失下。第三作无异难。今实等者。第四举五事异验失。五事者。一泥瓶两形异。谓泥形灭瓶形生。谓形失也。二泥时灭瓶时生。三泥灭瓶力生。四智泥智灭。智瓶智生。五泥名灭瓶生。准之可悉。
  疏问曰因虽灭失下第二破灭不亦等者。言若谓理善感等者。述义解云。又佛应为事。又佛出世故以可生善。遂成之义。为事应也。言经云有为无常等者□□□(三十字缺)疏问曰是因遍有果下等者。言凡计因果等者。案。琳疏云。问是下第五破遍不遍一双。谓初句牒。三句破。凡计因果。各自不同。乃至广说。准此疏意。凡计果因下。释偈文破。十家因果将就。故总释显之。言见莲中有子下。显第一有无一双。次见因灭下。显第三前后一时一双。次见乳下。显第四灭变不灭变一双之中灭变。次见镜中下。正释第五遍不遍偈。寻文自愿。言数人云等者。案。婆沙论第三卷云。问曰。得忍凡夫命终时。为舍忍不。答曰。或有说者舍。问曰。何以不生恶道。答曰。复有说者。彼恶道也。得非数缘灭终不现行。慧基毗昙章第三卷四善根义中解云。问曰。舍凡夫性者。若世第一舍。为苦法忍舍。答。婆沙有三说。一世第一舍。二苦法忍舍。三说二处共舍。问曰。有三邪性。一者邪趣。谓三恶趣。二者邪业。五无间业。三者邪见。谓五见也。此何处舍。答。或有说者。苦法忍舍彼三邪。问曰。邪趣邪业。实义言之修道所断。云何乃言苦法忍舍。答曰。所言对治。有其众多。有舍对治。有持对治。不作对治。不趣对治。其苦法忍。是凡夫性。正舍对治。京于见苦所。断十使。为断对治。诸无漏道。是持对治。不作无间业及余不善业是。不作对治。不趣恶趣。是不趣对治。如是等故。名舍邪性。准之可悉。言今问涅槃破先尼云等者。案。彼第三十九卷如品云。梵志先尼言。一切众生有我。遍一切处。是一作者。佛言。若我周遍一切处者。应当五道一时受报。若尔者。汝等梵志何因缘故。不造众恶。为遮地狱。修诸善法。为受天身。今略引之。
  疏复次若言过云因下第二总破因果等者。言又未来当果等者。述义解云。成论师云。未来之境为生现在心在境。今难。若未来境。为现在心生之境者。可言现在。不可言未来也。言经即生此念时等者。胜鬘经初五言偈中有此文今略引之上半文。疏主解云。即生此念时者。应时也。佛应与心念同时。若声响之相应。亦云。要须力成就。如来应念现身。但示起速无著。故云尔。佛于空中现者。明应处也。若约释者。男女有隔。既应后宫。不宜到地。若约理而言。法身无为而无所不为。即寂而动。亦可示起感无方来无处所。卓尔现空。亦可会胜鬘上难。上难云。我所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世间之人不知感逝空即应。今既知感。逝空即应故。是世间所无。准之可悉。
  疏若因空无果下等者。言此犹是去来品等者。案。去来品凡有二十五偈。大有七破。然最后二偈云。有无破。亦云。决定不决定破谓决定有去者等。二偈是也。作者品凡有十二偈。文分为四。初有六偈。第一实有实无门。二半有半无门。三一有一无门。四一三门。准之可悉。谓决定不决定者。当果空不空。实有实无者。当因空不空也。
  疏此品有成坏品第二十一六意等者。约此品由来。大文有二。初明来由。次问云何下。第二明品名目。初中有六。今此初也。案。净义等疏云。所以此品生者。从因缘讫。此破世间人法空人。外情便谓。向未初破。则有人法成。今既被破。则人法坏也。若尔则有成坏。不应都空。准之可悉。
  疏二者外人等者。此下凡有四段。第一约总别。以明来由。第二约宾主成坏。以明来由。第三约内外法成坏。以明来由。初三如文。第四之中言五净土不毁等者。案。法花经第六卷。如来寿量品偈文云。我净土不毁。而众见烧书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今略引此半偈文。疏主解云。此一行偈。结净土不毁众生见烧。准之可悉。言如二缘见一质净秽等者。疏主偈云。次明一质异见。所言一质者。此有多门。若望正道为论。未曾净秽。随净秽一缘。见净秽二土。以对净秽二见。故言非净非秽。名为一质。故言。一质二见也。若就缘自论一质异见者。自有是一净质。薄福之人。自见其秽。自有是一秽质。于定福德之人。自见其净。准之可悉。
  疏六者世间外道等者。此下第六文。言闻经中五轮世间界成等者。备法师广百论疏。初引成立世界经云。诸圣弟子佛言。地轮何。佛言。依金刚轮。乃至水轮何依。言依止风轮。风轮何依。虚空轮。复更问言。空转何依。佛即答言。汝问大过。虚空无色无空无见无对。当何所依也。述义解云。此言经者。楼炭长阿含等应见。五轮者。成器世界。最下有空。于空轮上有风轮。风轮上有水轮。水轮上有地轮。故大论第八卷云。此三千大千国土中。风上水。水上地。地上人。又新俱舍论第三十一卷云。谓诸有情增上力。先于最上依止虚空。有风轮起。其广无数厚十六亿逾缮那。雨澍风上滴如车轮。积水成轮。感别风起以搏此。水结成金。于金轮上。有妙高山等也。言三灾世界坏者。大论第八卷云。是三千大千国土。大劫亦三种破。水。水。风。小劫亦三种破。刀。病。饥。火灾至初禅。水灾至第二禅。风灾至第三禅。下皆至无间狱。诸经论中处处说之。可知。言故下文云等者。案。此品下偈文云。复次。若谓以现见而有生灭者。则为是痴妄而见有生灭。今取意略引之。硕法师解云。此就无生灭。引以破成坏偈上半。取意明。汝若言我眼实见诸法生灭。汝云何破言无耶。生灭犹是成坏耳。下半呵啧破。亦是□拨破明。汝以愚痴因缘。横谓见见有生有灭。其实无也。此一往□拨是痴妄所见。彼犹不信。更须为释旖妄所见不可信意明。此肉眼是过去颠倒因。生因既是无明。虚妄不实果报所见。宁当可信耶。言然所见境既无等得。此取涅槃无名论妙存文。以释显之。如先类引释。恐烦而已。言内外□冥等者。此昙影师智度论序文。略引之。言是名涅槃者。此亦涅槃无名论文准之可悉。云何名成坏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明品目。言成名众缘合等者。案。康疏云。成是成就。坏是破坏。即以缘合为成。缘离为坏。准之可悉。言五轮合等者。案。宝崛中卷云。劫初成时。有持水风。令水不散。有消水风。令水渐尽。以成世界。世界坏从下以向上。世界成从上以成。故论云。初坏处最后成。最后坏处最初成。故用水聚。出生三千大千世界。水之轻妙音。成上诸天宫殿。水之滓浊者。成下山河大地。是水聚能生大千世界藏。问。欲界身不能触得上界物。云何得以欲界火烧上界禅。答。俱舍论云。从欲界火别出火烧初禅。不用欲界火。烧上界禅。又净名疏云。时节长故。所坏虚阔。从欲界至三禅故。人之与物□皆无故。故名大劫也。言六种合等者。案。大智论第二十卷。释初品中。三三昧第二十二云。复次四大及造色围虚空。故名为身。是中内外入因缘和合生识种。身得是种和合。作种种事。言语坐起去来。于空六种和合中。强名为男强名为女。又净名疏云。时节短故。又但在欲界。唯阎浮提。但损于人。故名小劫也。言又如地论人等者。述义解云。总相者。真谛是常。俗谛是无常故。又一切有为法。皆无常故。别相者。俗谛之中。三聚别别故。又虽无常法。而苦空无常无我故。同相者。三聚之中。以色摄色类。以心摄心类故。不相应亦尔。又苦空无常无我。虽别而皆同无常故。异相者。具足四相。是有为。不具中四相。是无为故。成相者。有为法一念起故。坏相者。有为法一念坏故。准之可悉。
  疏问曰下生第二尽不尽门破等者。言故云无常等者。述义解云。无常是能切。行苦是所切也。又云。成论师义云。若受有轻重。而非谓行苦有轻重。金刚心菩萨生灭无常。与三途众生生灭无常同。故无轻重。但有□细耳。
  言地地论称不成实无常等者。案。彼论第八卷方便处菩提分法品中。广说菩萨观一切行无常义。具明五阴品记。述义解云。彼明三种无常。一分段无常。二念念无常。三不成实无常。谓非折法法即空故。瓶是本来虚假不实故名无常。不得成实。成无常故。准之可悉。
  疏若谓以现见下第六生灭门破成坏等者。言即摄论无尘等者。案。梁摄论第五卷释应知胜相第二云。论曰。如此众识唯识。以无尘等故。释曰。识所变异虽有内事相不同实唯一识。无有尘等别体。故皆以识为名。若无尘此识离尘。爱憎等受用。云何得成。今取意略引之。故云似根识等者。梁摄论第五卷释应知胜相第二释论云。若广说有十一种识。若略说有四种识。一似尘识。二似根识。三似我识。四似识识。一切三界中。所有虚妄分别。不出此义。由如此识。即约显现。今略引之。述义解云。似尘识者。五尘也。似根识者。五根也。似我识者。末那识也。心识识者。六识也。此皆梨耶识为本而也。言又今论与楞伽同实无外四句鯐等者。言摄论师云等者。案。梁摄论第八卷云。释曰。知尘无所有。是通达真。知唯有识。是通达俗。复知此识无有生性。是通达真。知此识是假有。为通达俗。。若不通达俗。无以能得见真以离俗无真故。若不通达真无以遣俗。以俗无别体故。准之可悉。然未其人名也。言□现业品者。案彼品云。虽空而不断。虽有亦不常。业果报不失。是我佛所说。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疏主解云。此二偈中二谛中道。明业离断常。于中前偈明二谛不断常。次偈明第一义谛无有生灭。述义解云。初偈明世谛不断常。次偈明真谛无有生灭。准之可悉。问若尔摄论等者。案。彼论第十二卷云。释曰。外尘本来是无。识变异所作。识即缘此为境。故言。无转为境。此义已立。不应复疑何以故。若拨无此理。无成佛义。今略引此文。以为难问也。言又就外义等者。若萨婆多义者。十四不相应中。有生灭。即是四相之中二。此不相应摄。十八界者。此法界所摄。故云生灭是法尘也。然不相应是假。故非五识所说。一人处为色入。答。虽有众色。但说一色入。当知。一净入中阴境界故。释曰。于彼入中。三眼境界者。是为色入。肉眼。天眼。慧眼。以色□故。说十种。所谓青黄赤白。长短正不正。方圆高下。云烟尘雾。光影明闇。彼长等此事。三种分别。余悉无记。彼论疏解云。色入得名广。若十一种。此中取□二。说三眼所见。偏得色名。以色□故。说二十者。举数别名。彼长等下生性各别。次下疏文准之可悉。言论云此是相待假想心所得等者。□□□(三十六字缺)
  疏问曰下第二救义等者。言犊子亦说等者。案。真谛所翻俱舍论第二十二卷破说我品第六云。跋和弗多罗部所说。必定有我与五阴。不一不异。准之可悉。言方广亦说等者。案。大论初卷云。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菟角龟毛常无。准之可悉。言摩亦说等者。案。大品经第二十卷初。佛言。须菩提。恶魔到菩萨所。坏其心作是言。萨婆若与虚空等。无所与有相。乃至诸法空。无所有相中。无有得菩提者。亦无有不得者。准之可悉。言一者就法等者。案。硕疏云。二者约因果。谓明不断不常。以因坏灭故不常。果起续因故不断也。然此成实师义也。言二就人明不断常如业品云等者。案。彼品文云。无明之可蔽。爱结之所缚。而于本作者。不异亦不一等。文略明下半偈。又净义□疏解云。下偈立。作受二者不一不异。以人牛约假之实法生灭。是故不一。假名相续转。人作牛。所以不异。亦可约人牛两形。是故不一。神明无别。所以不异。准之可悉。言故净名云者。此即彼经上卷佛国品宝积长者所说偈文。疏主解云。此合就人法。辨非有无也。以无我人。是故非有。而不无因果。所以非无。但今为破断常显示中道。故明无人而有于法。所以然者以无人故。破其定常。以有法故。非是断灭。故远离二边。称为中道。而我是受者异者。我为真宰之主。此为体也。能造善恶之因。受祸福之报。此二为用。是故为异。准之可悉。
  疏复次若初有灭者下第八三世门破等者。言又毗昙明等者。案。杂心论第十卷杂品云。问。几种有。答。生有及坏有。本有亦复中。当知二刹耶。一染三有二。释四。生有者。谓生分五阴与俱。故名生有。相续心俱生义。坏有者。死边五阴与死俱。故名死有设心俱起。本有者。除分死分五阴。彼中间。有本业所种久住。故名本有。中有者。死已乃至未得余生有。于其中间。向受生有。五阴□所不摄。于二中间起。故名中有。准之可悉。言又二生死等者。案。□□□三卷云。七种苦谛恶三种集谛。故名出世。章第五卷变易生死义中解云。三种集谛谓皮□□□□□谛谓三分段为三。变易有四。故七种。准之可悉。

中论疏记卷第七(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