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中论疏记卷第二(之本)(集众异说不敢和会)

  大安寺沙门安澄撰

  疏第一卷末疏云。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下第二明教用等者。此下第二明二智中道也。述义云。以此二智能起教用故。权实二知名为教用。故云第二明教用也。言即是辨二智中道者。述义云。上就谛门广辨中道。今略就智辨于中道也。辨中以谛为正宗。故百论文中。无辨二智中道之义。然师以义准。欲明二谛本是佛智所说。故兼明二智中道也。有人解云。佛智能说八不是教。起用此即智。用名为教用也。谓远是智用。近是教用。今从近义。故云第一明教用也。疏云。故摩耶经云等者。如彼经文。云摩诃摩耶。问阿难言。佛灭度后。何人持法。阿难答曰。一百年已。优婆崛多说法教化。六百年已。九十六种邪见竞兴。破灭佛法。马鸣比丘摧此外道。七百年已。有比丘名曰龙树善说法要灯正法炬。灭邪见幢。今略引之。疏方主释云。然正法炬者。即是建五正法之义。谓显正义。此叹外用也。灭邪见幢者。即是防护正法之义。谓邪义。此难内德。具明如涅槃心第七卷初。准此疏文。燃正法炬者。证为显三种中道也。灭邪见幢者。证为灭诸戏论也。疏云楞伽云等者。如入楞伽经第八卷。大慧菩萨白佛言。佛灭度后。是法何人受持。佛以偈答曰。于我灭度后。南天竺大国。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住初欢喜地。为人说大乘。能破有无见。往生安养国。今略引之。疏主解云释此语不同。旧云龙树是初地人。关内姚道安学。智度论云。此是龙树。引众生令入初地。而实是十地人也。广如序疏。准之可悉。疏云。既是佛智能说等者。述义云。既以佛智能说八不。故明于能说之二智也。疏云。二智证方便等者。述义云。释名凡有四句。一者一名一义。谓一名即一方便名一实名一义谓方便善巧之义。实是如实之义。二者一名无量义。谓一是无量一。岂不是无量乎。此即无量而一。一而无量。华严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展转生非实智者无所畏。且就四义解之。一随名释。如方便以善巧为义等。二因缘释。如方便以实为义。实以方便义等。由无碍故。三显道释。如方便。以不方便为义等。四无方释。如方便。以一切法为义等。三者一义一名。谓以正道为一义。以方便为一名。然正道增曾名。与无名为一道故立乎。一名立一名者。为显一道。故以云尔。四者一义无量名。谓为显一道立无量名。既为一道立无量名。其无量名岂不显一道乎。如就方便实释名历。一切法例尔。智以决断为义。若能决了诸法。是善恶是因果。乃至有为无为常无常等。如此决了名为智故。慧以鉴达为义。若能玄鉴此等诸法体相皆空。无有决定。能达无相。名为慧故。如以黄金作环玔等种种巧物。巧物胜金。般若之巧名方便。方便胜般若。其义亦尔。具如名记第四卷也。有人解云。所言非实非方便等者。此以无二智。照不二境故。百论序疏云。非正境无以发正智无以照正境。问。此境智既是体中。第五正性何异。答。通者同故。无量寿经疏云。以通言者。以正因生正果。与今正境。正智发照等同之。就别言者。彼此异也。此正境正智。不及彼正性。此约通门。可为言之。彼佛性门。约就别义。是故异也。正性非以正因性。于正果准知。正境正智非发照也。谓此正境正智。之非境智义是配正性也。问。体中之外有何物正性耶。答。若约通义及总义者体中佛性般若一乘涅槃法身真如皆是同也。皆指华严正法为本也。然五种佛性。约总之别亦通之别。而建立之。是故正性非是境智之所发照。今此体中发照相对。是故境界观智。二性之所相摄。具如经疏及游意也。问。师文中何指理智。以为正因佛性耶。答。涅槃疏中。指智为正因佛性。此约主义而为言之。非取照义以为智也。余十部许经论疏中指理以为正因佛性。此约根本体义而为言之。非取境义以为理也。具如宝崛也。所言泯然无际。述义云。寂静故泯然也。无际者无间也。玉篇。泯者弥忍弥宾二反。乱也。灭也。尽也。邃曰。泯也。际者子例反。交会之间也。接也。相接续也。会也。合也。方也。
  疏云。彼经正明等者。述义云。彼涅槃经正明因果等义。何者境界与观智为缘因。菩提与涅槃为缘果。合成四性。加第五正性。而成五性。故云明五性义也。言就论主等者。既明二智。故二智了。即是菩提。于菩提上无累之义为果果性。故云。亦得上五性也。
  疏云。谓能说八不因缘等者。硕法师云。善灭者简无声闻。若声闻断烦恼智慧。烦恼即本有。今无智慧即本无。今有本无今有即是生。本有今无即是灭。个即有生有灭。不名善灭。今佛不尔。智慧本自不生。烦恼本自不灭。智慧非本无今有。烦恼非本有今无。即是不生不灭。故称善灭诸戏戏。准此疏文能说不生不灭等八不因缘。灭二乘生灭等戏论也。琳法师云。善灭诸戏者。文有二意。一明因缘生法性恒寂灭。但有心将会者。悉不相应。称灭戏论。故智度论云。因缘生法。灭诸戏论。佛能说是。我今当礼。二彰佛智穷源契理究竟。宣示未闻同已所诠。亦云。善灭何者。但二乘之人。执法有性。断除生死。别求涅槃。情怀取舍。非为善灭。故净名云。法无戏论。若言我当见。若断集证灭修道。是即难论。非求法也。佛即穷理尽性。巧谈诸法从因缘生毕竟空寂。即是涅槃。非谓除法始方灭累称为善灭。盖由法性自尔。佛便依起说。若理不然则圣无此力也。故肇师言。圣得理。成理为神御。斯言当也。道二乘存心取法。妄执有无。言不合理。通云戏论。若能妄言息虑。冥心至理者。方为善灭也。准此疏文此论与大论。各举一义也。有人解云。不八论者。应言说八计之能不而灭所不之八戏论也。又论迹云。外道成八非不。论主是八不。以八非不故成虚妄。以八不故是中实也。
  疏云。又观法品等者。如此论第三卷观法品长行末云。戏论有二种。一者爱论。二者见论。硕法师云。五钝烦恼名爱论。贪瞋慢疑无明五利使见论。身见边见戒取边见戒取见取邪见。
  疏云。又利根者起见论等者。有人解云。出涅槃法华净名智论等中也。
  疏云。师又约渐舍义等者。言一者佛有诫劝二门等者。案十二卷章第二云。此则第一善恶相对。恶是堕坠。乖理无有出功。故十恶为戏论也。善是清升。扶理有出之义。故十善非是戏论。准此章文今言。恶是十恶。善则十善也。硕法师云。诸佛出世。诫诸恶莫作。劝诸善奉行也。能说是因缘。即是因缘即是劝善也。善灭诸戏论。即是诫恶。此明佛初出世灭恶修善。谓恶是戏论。善是不戏论也。言府坠者。玉篇上。附俱夫禹二反。胕肿也。说文俯病也。厨也。又作俯字。弗武反。下首也。下面也。说文此俗顺字也。顺低头也。下说文古文。地字也。堕落之坠为队字。在阜部。隧驰愧反。尔雅。隧落也。失也。文字辨嫌直类反。随也。言符理者。上玉篇。辅俱反。假草木实房名柎。字在木部。符信为符字。在竹部也。符附虞反。符合也。清升者。玉篇上。且盈反。洁彻无瑕秽也。澄也。下舒承反。毛诗如日之升。传曰升出也。
  疏云二者善有二门等者。十二卷章云。此即第二有相无相对。是分别为戏论也。无相即无分别。为非戏论。亦云漏无漏相对。谓有漏之善。但得三有果报。不有出生死止。是不动不出。故名戏论。无漏之善。破裂生死。故不名戏论也。硕法师云。有相有所得善。是戏论无相无所得善。是不戏论也。
  疏云。三者得无得二等者。章云。是第三一异相对。谓上虽言有相是戏论无相非戏论。若见有相异无相者。是戏论也。见相无相不异。乃名非戏论。乃至善之与恶。生死涅槃。凡圣解惑。万义并类也。有人解云。此二不二及非二。不二相对也。言如云明与无明等者。此涅槃经第七卷文。今略引之解云。谓推求此明之与无明体相毕竟不可得。何所论异。而谓之异即是愚人也。言诸有二等者。此大品经第二十九卷文。今略引之。解云。以无菩提因。故云无道。无涅槃果。故云无果。所言道者。是因义也。言智者了达等者。此亦大经第七卷次下文也。解云。了悟明与无明不二。即是智人也。硕法师云。有所得无所得二。是戏论。有所得无所得不二。是不戏论。准之可悉。
  疏云。第四明二与不二等者。有人解云。此第四 二不二非二。非不二及言忘虑绝相对。此依华严经文也。硕法师云。二不二并是戏论。非二非不二是不戏论也。
  疏云第五若戏论等者。有人解云。此第五戏不戏及无戏不戏相对。此亦依华严文也。硕法师云。若见戏论不戏论。并是戏论。若不见戏论不戏论。并是不戏论。若能善灭。个是佛能说八不因缘故。能善灭如此戏论也。准之可悉。
  疏云。答戏论破慧眼等者。案中论第四卷观如来品末偈云。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今略引下半偈文。长行释云。戏论名忆念取相分别彼此。言佛灭不灭等。是人为戏论。覆慧眼故。不能见如来法身。元康师释云。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者。慈眼见法身。法身离四句难论。是四句故有戏论则破慧眼。无慧眼故不能见佛也。思益经云。若有于法生见。则于其人佛不出世也。戏论名忆念取相分别此彼言佛灭不灭等者。此戏论是言如来灭后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今云。灭不灭等者。灭是无。不灭是有等。即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虽包四句。意在第四句也。是人为戏论覆慧眼故不见如来法身者。此以法性真理。名为法身也。准之可悉。述义引大品经第三十二卷云。佛须菩提。非所有非无所有。无诸戏论。是名得道。观五阴若常无常。若苦与乐。若我非我。若寂灭若非寂灭。是为戏论。若圣谛应见集。圣谛应断灭。圣谛应证道。圣谛应修。是为戏论。乃至当得一切种智。当断烦恼习是为戏论。照了达义名之为眼。无量寿论云。肉眼清彻靡不分明。天眼通达无量无碍。法眼观察究竟诸道。慧眼见知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广明五眼如大品等也。疏主解云。慧眼就体得名。谓以慧为眼故名。即以智为体。若约境者。照于实相。故有慧眼也。
  疏云。我稽首礼者此第三等者。琳法师云。我谓青目也。首谓头首。三业虔敬。归依致礼。名稽首礼。故小论言。起善心转爱果举体敬礼也。准此师意可见今旨。谓彼师初牒二偈是释论师。所以云尔。今疏主意。初牒二偈是本论师。然则应言我者龙树菩萨首谓头首谓三业虔敬。归依致礼名稽首礼。所以疏云论主致敬也。言推功与佛者。玉篇。推出准他雷反。往来也。去也。进也。举也。用也。纲也。与述云。与犹寄也。案云。推功归佛是也。
  疏云。又稽首者欲请等者。案。硕疏云。二者请威灵加护。明佛说圣教能净生灭息断常缘。今谓。生灭成断成。所以述正教。使正教不开。故今是申佛正教。所以谓。所以谓。请威灵加护。故须归敬。谓无生二谛。其趣离明唯佛能宣。凡佛弟子造论申经者。无不承于佛力。若不归依者。请佛威神加护。证说无由。故须顶礼也。有人解云。加护者加神力而助护也。亦可加慈悲护念也。
  疏云。又龙树未悟无生等者。案。传云。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出家受戒。九十日中诵通三藏。更求异经。都无所得。周游诸国更求深经深经于阎浮提中。遍求不得。外道论师沙门义宗咸皆摧伏。外道弟子白彼师。言。师为一切智。今为佛弟子。弟子之道咨禀不足。将未足一事。非一切智人也。辞穷情屈。即起邪慢心。自念言。世界法中律涂甚多。佛经虽妙以理推之。一犹故未尽。未尽之可推而演之。以悟后学。于理无违。于事无失斯有何咎。思惟是事已。即欲行之立。师教戒更造法服。令附佛法而少异。欲以除众人情。示不受学。择日选时当与。诸弟子受新戒。着新衣独居静室。水精塔中大龙菩萨。见其如此。惜而愍之。即接之入海。于宫殿中发七宝函。以诸方等奥经典无量妙于授之。龙树受诵九十日中通解甚多。其心深入体得实利龙树既得诸经一相。深入无生。二忍具足。龙树还送。出于南天竺大弘佛教。摧破外道。广明摩诃衍制作诸论去世以后过五百岁。南天竺诸国为其立庙。敬奉如佛。其树下生之。因字周那。周那。周那树名也。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龙树。广叹如传。又付法藏经第四云。舍欲出家。九十日中诵阎浮提所有经论。摧伏一切诸师。自谓一切智人。依诸弟子请告曰。欲自树为佛。独处水精塔中。大龙菩萨神力接海宫法藏。九十日间诵倍阎浮。深入无生二忍具足。龙王送出。因以传世。华严传云。依智论。大乘经多是文殊结集。佛既涅槃。诸圣随隐邪兴。无大乘器。故摄华严等大乘教法。置龙宫六百余年。龙树入海诵之传世。依文殊般涅槃经。佛灭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在世。智度论云。诸龙王持千佛经藏。(出法化疏)智度论百卷云。大品十万偈。诸龙王宫阿须罗宫诸天宫中有千万偈。命长识强故有持。何况大菩萨所知般若等。有人解云。大龙菩萨者。经下文云。龙王送出私颖竭罗龙王。沙竭罗龙王者。慈思云。咸海名也。疏主云。本国名。亦可海名也。华严云。得一念中转自龙形示现无量众生也。言二无生者。大论解无生品云。众生无生。诸法无生。悟二种无生。故名无生法忍。传法图□云。既悟无生二忍也。准此等文。海宫者沙竭罗龙王宫也。无生忍者。人法二无生忍也。自树者自立也。
  疏云。又论主因佛悟无生等者。硕法师云。三者念报佛恩。明佛能说八不正教灭戏论。我今禀佛正教。发生智慧。所以能灭戏论。其功重大。故须归敬。准之可悉。
  疏云。又礼佛者欲令后人等者。有人解云。天魔者是第六天魔王也。净名经云。魔王多是住不思议菩萨也。法阿名义集云。威力自在与佛净。故称为魔王。修上上品十善。即生其中也。言调达者提婆达多。天竺音缓切也。斛饭王子。此反云天热。诸天逆知造三逆罪。故心热也。亦云。天授从天乞。得天与授。故未来作天王。佛非过去天王。佛不须三衣钵等。是未来佛也。摄论云。是大赏伽罗菩萨也。小乘经云。堕无间狱后成辟支佛。法华经云成佛也。是违方便也。言小乘人等者。智度论第六十八卷。又四卷信毁品文。亦名泥梨品。具引文如记第十一卷也。
  疏云。答九十六种术等者。琳法师云。说法之人泛论有五。一诸天说。二化人说。三声闻说。四菩萨说。五诸佛说。此五种人中。唯佛一人能穷法性巧说深理。故云第一。故云诸佛正法名为第一。
  疏云。问曰何故造此论下第二明等者。述义云。先应问言。佛何故说八不。又龙树何故标八不。在论之首。应答言。佛说无生教。而破众生生灭之心。令悟无生。以众生不堪故。佛说四谛生灭法。然像末众生封执生迷。故龙树说无生教。破生灭见。故标八不在论之首也。有人破述义问意云。此释非也。寻其意者。以答文明佛说八不故也。破云。若尔即违下以五义。释不问佛说经之所以也。有人解云。此文既云自下长行青目所释。明知。疏主意前二偈是本论师偈也。河西亦同。般若灯论。初偈归敬。重牒本偈。但山门及琳法师。并元康师并以初牒偈为注人。预表以重牒二偈。为龙树初偈也。
  疏云。因上生者上云等者。硕法师云。一者从上生。上来标八不竟。道能说是因缘。善恶灭诸论。既能说八不。因缘善恶断常戏论。即是显于中道。此事已足复何须造论耶。
  疏云。一者佛经无量等者。硕法师云。佛智慧大大海穷文极深。于一念中说无量修多罗藏。缘寻读此。尚不能解。汝今更复造论。转足烦多。故不须造论。准之可悉。所言屏者。昙捷师云。谷领反。字林云。屋蔽也。又匿也。玉篇。俾领反。藏也。除也。退也。故去也。又薄经反。屏风谓荷叶障风也。
  疏云。二者佛言巧智深等得。硕法师云。佛在世时爽利闻说即解。佛去后世人根转钝。虽复闻说终不能解。故不须造论。若使造论。汝智应胜佛。汝智既不胜佛。岂得造耶。
  疏云。三者如成实论云等者。如彼论第二卷立论品云。问曰。不应造论论佛语。所以者何。若佛自论。可名为论。若佛不论。余不能论。所以者何。一切智人意趣难解。何所为故而说是事。若不得佛意。妄有所说即为自伤以此等故不应造论。今略引之。疏云。正问之中有三。一总标不听造论。所以者何下第二释。若佛自论。可名为论。若佛不论。余不能论。所以者何下第三传释。就中有四。一明佛意难解为难。若不得佛决下第二明谬取。即为失为难。乃至广说。准此疏文。今言问曰不应等者。第一总标。不听造论言。所以然者。一切智人等者。第三传释有四中。第一明佛意。难解为难。言若佛自论等者。第二大段释文。次小例也。准之可悉。
  疏云。四者诸佛等者。硕法师云。佛有三达。洞达三世根缘。过去已度。现在正为说。未来流此教法。与作得度因缘。此事已足。何须造论也。预杜者。上玉篇。余据反。阖也。佚也。厌也。叙也。早也。预也。先辨也。今须后训也。下玉篇徒敷反。杜塞也。h也。根也。元康师云。闭塞义也。迷逆者。玉篇上。莫鸡反。误也。或也。下鱼戟反。迎也。奉事也。却也。乱也。述义云。逆者兼也。
  疏云。五者马鸣等已造论竟等者。有人解云。此菩萨造起信论及庄严佛法论数万偈等也。古传云。桑岐曷国人。付法藏经云。华氏国人。次月氏国人也。摩诃衍论云。六时出现。作玄理论本愿论等多论。又云。过去作佛。金刚正智经云。大光明佛。大庄严三昧经云。遍照达庄严佛。甚深道场经云。日月星明佛。言马鸣者。摩诃衍论记云。昔见白马而鸣故。随过去行事故云马鸣也。今案。法藏师起信疏云。马鸣菩萨造者。马鸣之名依诸传记。略有三释。一以此菩萨初生之时感动诸马悲鸣不息。故立此名也。二此菩萨善能抚琴。以宣法音。诸马闻已。咸悉悲鸣。故立此名也。三此菩萨善能说法。能令诸马鸣垂泪不食七日。因此为名也。
  疏云。六者汝已造大无谓论等者。如传云。龙树菩萨广明摩诃衍优婆提舍论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通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偈。中论五百偈。令摩诃衍教大行于天竺。又造无畏十万偈。中论出其中。准之可悉。
  疏云。七者凡造论者多有过失等者。琳法师云。凡造论者。多起贡高。少同和意。增长□诤。贤圣不许。假令内虽调善。外观多过。汝今何故优造其论耶。
  疏云。八者龙树出世等者。如涅槃经第五卷云。佛告迦叶菩萨。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出现于世能名利益。为世间依安乐人天。犹如如来。名人中胜。为归依处。准此经文今论主也。四依一数故去出世如佛。准之可悉。淡海记云。实行菩萨犹如佛也。言敢遮者。上疏主释云。果敢决定义也。下玉篇。之蛇反。遏也。遏者于葛反。绝也。止也。□逆止也。逮也。遮民。徼止也。
  疏云。答曰下第二论文等者。述义云。有疏云。在文既长。今悬答之。问曰。何故造此论。即含九问意故名论。文既长。今如次第。答之故名悬答也。又即下文。合有九问。下答文长。今直悬答令意易见。有人解云。此说不尔。论中问文但有五字。不可云长。亦不谓问文长。但云论文既长又答文九者。是疏文也。非所以不可六论文也。但寻疏文而释耳。不可依信。今明论答文长一枚。及部故取意悬答也。
  疏云。答第一问云等者。琳法师云。佛虽善说中道能灭断常。但众生障厚。去圣时远。惑网自萦。未穷圣意。我今造论。助佛扬化。以济群生。准之可悉。问。上云。群生不穷大悲无限。非止益当时。欲远传遐代。故有流通。于今何故云。便化当时耶。答。上通约经三假。而为言之。今约所属机缘。而为言之。故不相违。可悉。
  疏云。答第二问云等者。硕法师云。语言弥广。转足烦多。语言略申教不尽。今明佛于一念中。虽复说无量法。但末代根缘不了。故须造论。众经要意。无过八不。所以申教而尽。钝根不解。故须造论也。言浩博者。玉篇上。胡道反。犹饮也。流也。下文字辨嫌作博字。布莫反。广也。言据者。玉篇。七活反。挂也。以三指而取也。持也。言故下文云等者。此重牒长行初问答之中文。所引之文全同于此。疏主释曰。在法虽多。略说八事。即病无不破。教无不申。言如佛直说无生等者。如智度论第五十三释无生品云。论者言。无生观有二种门。一者柔顺忍观。二者无生忍观。前说无生。是柔顺忍观。不毕竟净。渐习柔顺忍观得无生忍。即毕竟净。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疏云。答第三问云等者。硕法师云。佛实有三达洞照三世根缘。留此教门。化于末代。但后时学者迷教失旨。故我为此从生须造论。乃是师资相顺。非谓显我智解胜佛也。言是故经云等者。如贤愚经□卷云。舍卫城老女无缘。故佛不得度。即掩自眼。不欲见佛。又此观佛三昧经文。遣罗□罗令度也。今案。智度论第十一卷云。佛与阿难入舍卫城乞食。时一贫老母立道头。阿难白。此人可愍。佛应当度。佛言无缘。阿难白佛。近见相好光明。发起作因缘。佛近回身背佛。四边四向背佛仰面。佛上来低头向下。佛地涌出。两手覆眼。不肯□佛。佛言。欲作何因缘。而无度因缘。不得见佛。准之可悉。言如阿难度须破事者。如大经第四十卷末。佛告阿难言。汝五百世中作须跋子。其人爱心习犹未尽。以是因缘信受汝语须跋言。善哉阿难。及闻佛说实相得阿罗汉果。此引例成前贤愚经心也。
  疏云。答第四门者。言故成实论等者。如彼论第一卷立论品末云。又佛法深妙解者。造论不解即止。又应造论。所以者何。若经造论。义即易解。法即久住。又佛听造论。如经中说。佛语此丘。随所造论应善受持。乃至广说。今略引之。准之可悉言如智度论云。我今如刀等者。
  疏云。答第五问等者。言如经云等者。述义云。摩诃摩耶经佛说偈云。我于诸众生应度缘今毕。诸佛虽灭度。法僧宝常住。所言得度因缘者。即佛教法。及舍利形像。并弘法者。为后代人所依如佛。是也。今捡。遣教经云。汝等比丘。勿像悲恼。右我住世一劫会亦当灭。会而不离。终不可得。自利利人人法皆具足。若我久住。更无利益。应可度者。若天上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自今以后。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今取意略引之。
  疏云。答第八问云等者。琳法师。我今造论。为众生开佛知见。引物令悟。非为自恃己长。妄谈彼短也。
  言如有目人等者。□□□(三十三字缺)
  疏云。解有五义等者。言第一明虽复答其说经等者。□□□(二十字缺)
  言二者先序佛说经等者。(三十字缺)
  言三者论主等者。案。注法华经化城喻品云。白日收光。明月接耀。书夜之所为也。如来戢辨菩萨舒晖。利钝之所感也。而言白日明月者。如俱舍论云。有情业力共引风起。运持日等。令不停坠。日径五十一由旬。下面颇胝迦宝火珠所成。能热能照。月径唯五十由旬。下面颇胝迦宝水珠所成。能冷能照。以月宫殿行近日轮。光所侵照。余边发影。自覆日轮。令于尔时见不圆满。又杂宝藏经云。难德王问。日之在上其体是一。何以夏时极热。冬时极寒。夏即日长。冬即日短。那伽斯那答言。须弥山有上下道。日于夏时行于上道。路远行迟。照金山。是故长而景热。日于冬时行说下道。路近行速。照大海水。是故短而极寒。准之可悉。言潜者似廉反。藏也。隐也。诧也。深也。密也。沈也。今须初二训也。接者续也。字在木部也。释迦现灭故云如来戢彩也。戢者侧立反。聚也。敛也。藏也。今须后训也。彩者影也。光也。龙树出兴故云菩萨舒晖也。言四者前序等者。述义云。如法华经第二卷譬喻品。舍利弗领云。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今谓不尔。如胜发经一谛章末云。正见者是佛真子。从佛口生。从正法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疏主释云。从佛口生者是闻慧也。教出佛口。依之生解。名从佛口生也。从正法生者。是思慧也。思从理起。名正法生也。从法化生者。是修慧也。思从理起。名正法生也。从法化生者。是修慧也。行德先无。今时忽起。名为化生。得法余财者。是法资也。地上得理。是为正财。今得教资。说为余财。具如疏下卷。准此疏文。如来二谛教出于佛口。依此二谛教。生于二智。故云从佛口生。余准可悉。言故自小之大者。之犹至也。
  疏云。答有二义等者。言一者欲举小对大如法华等者。如彼经第二卷譬喻品云。昔于波罗捺转四谛法轮。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今得转四谛法轮。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今复转最妙无上大法轮。是法甚深奥少有能信者。疏主释云。初偈明昔小为□。后偈叹今教为妙。即寻昔小叹今大也。何者众经并是举小对大叹。故知。诸大乘经显道。无二不得。作五时四宗之释也。言五众生灭者。对治悉旦耳。说五众不生灭者。第一义悉旦。若悟第一义悉旦。即生实观。生实观即是妙慧。妙慧即是妙法。妙法即是一乘。是故说五众不生不灭也。问。何以知之。此经明五众不生灭耶。答。前文既明昔教说五众是生灭。即知。今教明五众不生灭。故方便品云。诸法众本来。常自寂灭相。具如疏第五卷。言大品见第二法轮转者。如彼经第十九卷云。尔时诸天子虚空中立。发大音声。踊跃欢喜。以分陀利等四华。而散佛上。如是言。我等于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是中无量百千天子。得无生法忍。今略引之。述义问云。初说法时。令人得道名转法轮。何以今言第二法轮。若以佛说皆是法轮。何限第二。答。初说法。名定实一法轮。由初转。乃至法尽通名为转。此诸天子见此会多人而得道。故赞言第二转。然初转时八万诸天得无忍。陈如一人得初道果。今无量诸天得无生忍。故今转法轮。似如初转。问既言见第二法轮。岂非第二时教耶。答。不尔。诸大乘经叹今教为妙。并举昔小而对叹之。若不尔者。法华涅槃亦应第二时教。并指波罗捺故。问若尔者深密所会般若。为是何耶。答。经迹义初云。如来成道第五年中说十万偈般若备明二空。至第七年为大菩萨而说。般若色心皆空也。真谛三藏云。佛成道后第七年。在舍卫国照慧江边。说法空般若。为第二法轮。准此等文。深密所会。非大品般若也。言涅槃十三卷等者。如彼经第十四卷。佛告文殊师利言。善男子。是诸大众。诸佛世尊语有二种。一者求小乘。二者求大乘。我于昔日波罗捺城。为诸声闻。转于法轮。今始此□尸那城。为诸菩萨。转大法轮也。法宝师云。远若是一法。重宣说者。可名为更。今昔全别。何得言更。自下辨其文有八。初明佛语异。为声闻说世语。为菩萨说出世语。二明所求异。昔为求小。今为求大。三明根性异。四明精进异。五明得益异。六明请主异。七明说法异。八明远近异。今约第二而为言之。
  疏云。答遥五义等者。所言如部虽二十略明五部者。言二十部者。如经迹义中云。至一百余年分为二部。一者摩诃僧祇部。此言大众部。二者多j罗部。此言上会部。从大众部分为九部。一名大众部。二名一说部。三名出世部。四名崛居部。五名多闻部。六名施设论部。七名枝提部。八名阿波罗部。九名□他罗部。三百年中。上坐部因诤论事分为十一部。一名萨波多部。二名雪山部。三名犊子部。四名达摩□多部。五名跋陀耶尼部。六弥底部。七名六城部。八名弥沙塞部。九名昙无德部。十名迦叶唯部。十一名修多罗论部。言五部者。一萨波多部。二昙无德部。三僧祇部。四弥沙塞部。五加叶唯部。具释名义并会相违如下。
  疏云。问下文等者。此初牒长行。明说教意之中。破邪显正意。并说小乘教意文。指此文故云下。故彼文云。佛欲断如是等诸邪见。令知佛法。故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相等。准之可悉。
  疏云。答后说因缘生等者。述义云。一者破外道生等者。非是以佛所说为倒。唯于佛说十二因缘。更起执心。故为例耳。故云。轻倒夺重倒。言二者欲显外道等者。约迷大小乘。而为言之。言三者显外道等者。约大乘二谛。而为言耳。今案。论文言。一者破外道生等者。先于声闻法中。说十二因缘等文是。言二者欲显外道等者。又为已习行等文是。但二者之中。言一迷大乘本自无生者。配又为等文。二迷小乘因缘生义者。配佛灭度后等文。言三显外道等者。闻大乘法等文是。故云后说因缘生。凡有三义等也。言榍者先结反。限也。梁字也。如成实论第十六卷三慧品云。如以细榍能出□榍。如是以色界道。能断欲界今取此文也。
  疏云。问三列彼二天等者。如百论上卷舍罪福品初。外曰。种种说世尊相。有人言。韦纽天(秦言遍胜天)名世尊。有人言。摩醯首罗天(秦云大自在天)名世尊。如十二门论观作者门云。复次若他作苦者。即为是自在天。作如此邪见问。故佛亦不答。元康师云。十第二破自在他也。若准此下文。即外谓一切万物皆自在天作。准之可悉。问。十二门论唯在自在天。今何故云三论列二天耶。答。总相云。二天以小从多故。
  疏疏。答此中所列等者。言十二门论所列是佛灭后等者。有人解云。出小乘人计之中。在此文故。言又此中所列等者。硕法师云。中论明二天。为出计生义。百论明二天为简世尊。准此疏文。所言法者生义也。人者世尊也。言十二门论所例等者。如彼观作者门云。复次若他作苦者。即为是自在天。作如此邪见问。故佛亦不答。而实不从自在天作。何以故。相相违故。如牛子还是牛。若万物自在天生者。皆应似自在。是其子故。复次若自在。作者众生者不应以苦与子。是故不应言自天作苦。疏主释云。下第二寄小乘人。破自在天他人二。初总牒外义。释佛不答所以。而实不从下第二。别破自在天作。于中有二。初作父子不相似破。复次若有下。作伤慈破。然实是大乘人破。而寄小乘人破者。一示外邪不足破。小乘尚破。况大乘耶。二欲分大小异。小乘破□邪见破作者。明□无作门。大乘破细作。明细无作门。三小示大乘人精解。大乘巧破外道。小乘不能尔。七示小乘人。但解佛显教。不解密教。密教者明因缘苦即毕竟空。令此入毕竟空尽成佛故。又云。苦即是果。但苦为大患之本。物竞求离而不识苦。非但不能离苦。而于苦中更复造苦。是以遍破苦也。具破人法二种。四作具明如彼也。
  疏云。答十二门说等者。如彼论观作者门引自在经说云。自在天欲作万物。行诸苦行。即生诸腹行虫。复行苦行。生诸飞鸟。复行苦行。生诸人天。若行苦行。初生毒虫。次生飞鸟。后生人天。当知。众生从业因缘生。不从苦行有。疏主释云。不能无障碍破也。谓人天非物因。物非天果。是邪心所尽。故名邪因果。何者人类生人。物类生物。人类生人即还似人。物类生物物似物。盖是相生之道也。而谓一天之因。产万类之果。岂不谬哉。述义云。地狱饿鬼是人摄。阿修罗者畜生摄。故以大分云生六道也。元康师云。重破自在作。此有碍不从破。准之可悉。言此天面有三因等者。述义云。此出外道经。故云他经。有人解云。此四阿含经文。故云他经也。大论第二卷云。摩醯首罗。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注法结经云。魔醯首罗者。帝释师也。有人云。第四禅梵天王也。今谓。欲界大自在天也。醯者呼爰反。硕法师云。外国。摩醯首罗。此间。翻为大自在天。若小乘教中。不说有此天。若大乘教中。方说有此天。此天四空之下。四禅之上。故是色界之中间。此天有八臂三眼骑白牛持铃执贝。案。行国土世人事。此皆谓万物从此而生。及忧喜苦乐。故道。自在天瞋众生受苦。自在天喜众生受乐。故道。万物从此天而生。亦是此天自谓。万物从我而生也。元康师云。此天形长大万八千由旬。寿命八千劫。身有八臂。面有三目。骑百牛。执白拂。有大威力。能倾覆世界。或谓。能造万物。为造化之主也。智度论云。过净居天有菩萨。净居天名摩醯首罗。即此天也。琳法师云。此天住色界顶。时现神变动此世界。谓能造有命无命一切之物举世珍之。以为化本。故云从生也。自余形体。寿命势力威仪全同。元康师说。故不重记也。准此众释。引法华疏者非也。言涅槃经明等者。案彼经第十九卷。有六恶臣。为阿阇世王。说外道六师事云。迦罗鸠驮迦旃延云。一切众生悉是自在天之所化。自在天喜众生安乐。自在天瞋众生苦恼。一切众生若罪若福。乃是自在之所为作。今取意引之。迦罗鸠驮者。是其母名。无垢称经慈疏第三卷须菩萨提章云。五犎迦衍那迦衍那是姓。犎者是形。面上有犎。犹如牛头。故以为名。古传云。迦罗鸠驮加旃延。此是事大自在天之者。诸说大自在天能生诸法也。戴载下今裁反。事也。成也。为也。献也。客也。即也。言也。中也。设也。礼也。所也。处也。覆也。物终更失也。车所载之物也。髑髅者。大般若信行音义云。上徒不及。头骨也。下力侯反。髅亦髑也。疏云。韦纽天等者。言影师云。等者。伪秦长安昙影法师制此论疏凡有二卷。今案。彼上卷云。在自在天云。此天在色际。时现神变。动此世界。故举代珍之。遂名化本韦纽天云。此天处在欲界之极。性多恚害侵恼众生。时人威畏亦如尊事。今略引之。
  疏云。答劫初之时等者。案。大论第八卷云。复次劫烧时。一切皆空。众生神德因缘力故。十方风至。风风相次。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为韦纽。是人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复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王心念生八子。八子生天地人民。是梵天王于诸淫瞋已尽无余。乃至广说。硕法师解云。亦言韦纽。亦言韦糅。亦言毗履细。此间翻为遍净。亦言遍问。亦名遍结。既称遍净。复言是欲界之上。乃无的解。相传释云义推可是第三禅明此天。世界初欲成。下生有一千头二千手足。齐中有天莲华。莲华中生八子。从八梵生人物世间事。此天以为祖父。故道。从韦纽天生。所言纽者。如九反。纽者女忍反。今初安好与。有本云。糅而配合也。糅者切韵女故反。杂也。去声也。言上有人者。天人故。琳法师云。水上有天莲华者。金色妙宝莲华也。光音天子等者。琳法师云。他方世界光音诸天也。应生此土者。有八天子一时化生。有人传云。光音天子者。第二禅有极光净天之人也。即是第三天也。所k居逆反。字林云。有枝兵器也。周礼。长六尺也。鵅戟也。亦三尺三廉戟也。问。约自在天生计。具有三宝。今何不明耶。答硕法师云。有人解云。师即有。二天即无。今明亦有。故释论中解婆伽婆文。傍明两天道有行。此诸师法者。亦摄此天。为一切智有行诸师。法者即是僧。法者即是法。亦摄此天。一切智即是佛。只此文亦是有言。即是行法之人。名之为僧。从韦纽天生。即是所事之主。名之为佛。明此天生说即是法。准此疏文。上已明主。今且存略。实有三宝也。
  疏问智度论等者。案彼率第三卷云。摩醯首罗骑金翅鸟。鸠摩罗天。秦言。童子天。八臂三眼骑白牛。韦纽天。秦言。遍闷天。四臂捉贝持轮是天擎鸡持铃。捉赤幡骑孔雀。皆是天大将。今引此文。以为难问也。言以其是初禅梵王等者。案。涅槃疏第四卷云。童子者。大论云。四岁以上二十以还。名鸠摩罗伽地。此云童真也。今此童子亦可是童真地菩萨也。又法华疏初卷引阿含经云。尸弃是初禅梵王。亦名鸠摩罗伽。此云。童子天。此人颜如童子。故以名焉。乃至云此为娑婆三千世界主者。四种梵王中。约上上品。而为言之。若九地菩萨作梵王者。领二千世界。此约上品而为言之。智度论长阿含经。梵王为千世界主者。约中品为言之。经云。为一四天下主者。约下品而为言之。问。尸弃是大天之王。在何处中间禅住耶。答。为亿中间。今在中央住例如佛大千中央间住也。光宅云。是第二禅梵王也。有人云。第三禅梵王也。今依阿含经云。初禅梵王也。言亦名那罗延天等者。案。百论疏上卷云。别有提婆论云。韦纽名那罗延天等。今案。彼论云。第十五外道摩醯首罗论师作如是说。果是那罗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罗一体三分。所谓梵天。那罗延。摩醯首罗。地是依处。地主是摩醯首罗天。于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天生。摩醯首罗身者。虚空是头。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粪。一切众生是腹中虫。风是命。火是暖。罪福是业。是八种是摩醯首罗身。自在天是生灭因。一切从自在天生。从自在天灭。名为涅槃。是故摩醯首罗论师说自在天。常生一切物。是涅槃因也。第四外道韦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准此论文。百论疏。约第四外道说。韦纽名那罗天故。元康师说。此说与韦纽相似。今此疏文约第十五外道说。鸠摩罗伽天亦名那罗延天。亦可。百论疏约真应两身义。故云。韦纽天亦名那罗延天。此疏约彼外道三身义。鸠摩罗伽天亦名那罗延天也。智度论提婆论相违。准之而言。那罗延者。法华疏解云。那罗延者翻为力。故俱舍论第十九卷分别慧品二云。人道中道百香象力。□一白象王力。百白象王力。□一摩诃诺那力□百摩诃那力。□一钵央建提力。百钵央建提力。□一婆良加力。百婆郎加力。□一遮□罗力。百遮□罗力。□那罗延力。注法华云。那罗延者文身幻术等四。文身者。以彩画身使斑也而今翻为生本者。二疏互举。准之可悉。
  疏和合生者凡有四义等者。言一者其人等者。此当现缘外道计。元康师云。此计似正而非正。何者凡和合生。须假众缘。外假四大父母。内由过去业行。内外和合乃有众生。外家直云。父母和合。或谓。四大和合使有众生。不立业因。故云邪见。硕法师云。如地水火风故有牙生。人轮等和合故有瓶生也。有疏问。见一不见一。即应亦邪亦非邪。答。邪强故为邪也。言三者诸法从平等因生者。□□□□□(二十六字缺)言四者提婆论中等者。案。彼论第十三尼犍子论师说。初生一男一女。此二种合能生一切有命无命等物。后时离散还没。彼处中涅槃因。有疏云。初劫有男女二人。和合生万物。经云。从士夫生。即是其人。准此等文。今云。外道者尼犍子外道也。疏主释云。尼犍陀者是出家总名。若提子者从母作名。其人计。业决定得报。今虽修道不能中断。准之可悉。案。靖迈师翻经道记云。破外道涅槃。开元录云。破外道小乘涅槃论六纸。沙门菩提流支此云觉希。北印度人。遍通三藏从魏永平元年岁次戊子。至天平元年岁次甲寅。凡十八部五十一卷论译。问。计和合生外道。若是谁家义耶。答。硕法师云。取其义也。即是迦毗罗人义。故道。于求那谛中。曰三洗和合生神分善法。准此师意。迦毗罗义。问。为当自和合故生。为当有法和合变生耶。答硕法师云。有法和合变生故。如毗昙别有更乐触。和合心和合根尘。若是迦毗罗人别有二十一法。所谓一异合离。数量好丑。憎爱苦乐。愚智勤情。以此二十一法和合诸法。然后得生。准之可悉。
  疏从时生者智度论时有二种等者。言一者时体等者。如彼论第一卷末云。更有人言。虽天地好丑一切物非时所作。然时不变。因是实有。时法细故不可见不可知。以华□等故。可知有时。往年今年久近迟疾见此相。虽不见时可知有时。何以故。见果知有因故。以是故有时法。时法不坏故常。慧影师云。已下此明更有异执。言诸万物等非时所作。但时既常故。以时为生因。华□等为了因。时既常。常法微细。不可见故。以华□等来证取了出时。当知。有时是常法。是第三家执也。硕法师云。但外道解时有二种。一师云。时是常。何故尔。四时三世即是常有。故名不变因。所以计时是常信。言二者谓别有时体等者。如大论初卷末云。有人言。一切天地好丑皆以时为因。如时经中说。时来众生熟。时至即摧从。时能觉悟人。是故时为因。世界如车轮。时变如转轮人。亦如车轮。或上而或下。慧影师云。此下第二师执。彼人计云。微尘世性时方虚空涅槃等是常一切万物由之而生。故云。以时为因。言时来从生熟者。由夏时来故所以热。春是凉。若使然者。那无实有时。云时来众生寒冷悉得。言凉时从生寒之与冷等皆得。今者据热时为语。故云热耳。言语时能觉悟人者。即是令人知寒热等事也。或上或下者。明或复生或堕地狱。须臾即富。须臾即贫。犹若车轮上下回转也。硕法师云。次一师云。时是无常。何故尔。所以释论中。时来众生熟。时去即催促。时能觉悟人。是故时为因。所以计时是无常。何故有此计生。即见前家之过。万物何时众和合生。若言水土等和合故有牙生。冬时水土等和合。那无得牙出。而今冬时水土等和合无牙出。春时水土等和合有牙生。故知。是从时生也。言催促者。玉篇上。且回反。相梼也。偍也。下且是反。迫也。近也。或作徙字。思紫反。迁也。移也。避也。元康师作摧促字。玉篇上。在回反阴也。犹坏也。又得婆论云。时论师说。时熟一切物。时作一切物。时散一切物。准之可悉。言开善谓相是时等者。有人解云。开善寺智藏师云。能相是实法。所相是假名。所以自所相之外。别有能相之时。是故远法师云。开善义有不相应法。谓众生与业时等也。与外道别。有春秋时。为万物生灭因。大意全同也。今案。彼师成论大义记第十一卷三相义序云。三相者。谓生住灭体貌各珠为相也。有为法体本无今有。则谓之生。已有还无则谓之灭。有一时在名曰住也。释此三相。凡有两家。一云。体实一时。义有前后。谓举体本无今有为生。举生体应还无。不至后时为灭。有此一时为住也。二云。体实前后。假说一时。故一念实有六十杀那。初二十杀那为生相。是本无今有。后二十杀那为灭相。是已有还无。中二十刹那为住相。论云。相续故住。总此三想假名一念也。然则前释。以体为所相义为能相。后释。假名一念是所相。三相是能相也。又云。数明三相别有其体。是不相应行。此论所辨即法是相。若色初起名色。为生住灭亦尔。若心若无作。皆即体为相也。是则三相录有为法。尽非无为也。又云。问曰。数家别有相法。经中亦尔。故文言。生不自生。由生生故生。论主凡人何得谓无别法也。又何处论文。言无别法。答曰。论有不相应品。悉破数家诸不相应文无别生也。但所引经不足据理。何者经不曾言要有别法。直有生。有生生。今以前后说三相。亦得有重生单生耳。准之可悉。硕法师云。开善所明三相为时。故生能生法。住能住法。灭能灭法。既言生能法等。即是计时生义也。
  疏从世性生者即是冥初等者。案。大论第七十卷云。得禅者宿命智力。乃见八万劫事。过是已往。不复能知。但见身始中有识。而自思惟。此识应无因无缘。各应有因缘。宿命智力所不能知。但忆想分别。有法名世性。非五情所知。极微细故。慧影师解云。此明。得禅之人得五通。能见八万劫事。过已不知。即起边邪之见。当知。三界见谛得禅人不能断。又既言。有梵王等。起于邪见。当知。见惑上界有之。诸经论皆云。见通三界也。过是已往不复能知下。明外得禅人。极知八万劫事。过即冥然不知。故谓。此八万劫之初。为世间之性。一切世从此性中出。故云世性。又提婆论云。僧佉论师说。二十五谛自性因。生诸众生。从性生大。从大生意。从意生智。从智生五分。从五分生五知根。从五知根生五业根。从五业根生五大。所言自性即世性也。是涅槃因也。昙冥昧之中识神初立。故名冥。初一切世间以为本性。故曰世性也。硕法师云。世性只是冥谛之异名。外道修八禅地定。得五神通。却知过云去八万劫事。逆知未来八万劫事。过是冥然不知。称为冥谛。计从冥然之处。生长世间万物。即是世间种姓。故言从世性生。准之可悉。言成实师辨无明流来等者。疏主释云。成实大乘义云。无明识窟流入三界。准之可悉。言地论者执等者。疏主解云。地论师云。生死无始。违真起妄。此妄与我同年。真既无始。妄亦复然。准之可悉。
  疏从变生者变有四种等者。言一者神通变等者。案。琳疏云。一神通变。能以大海为苏落。大地成金珍。秽土为净土。净土为秽土。此皆圣人神通力不思议变。昙影师云。或神通变。如变水为苏变石金。准之可悉。言二自性变等者。案琳疏云。二者物自性变。明有为之法其性无常。念念变异理无住时。如初生婴儿俄尔老迈。有为法尔。非人作也。言三逢缘变等者。案。琳疏云。三者遇缘变。如水性虽冷得火成汤。寒因缘即复为水。如是等类皆为外缘变。准之可悉。言四者外道别有变法等者。案。提婆论云。本生。案。荼论师说。本无日月星辰虚空及地。唯有大水。时大案荼生。如鸡子。周匝金色时。就破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彼二中间生梵天。名一切众生祖公。作一切有命无命物也。琳法师云。外道不达。谓。别有就法能变万物。人天六道莫不由之。故云从变生也
  言如阿毗昙等者。如俱舍论第三卷分别根品二云。复次云何不许非众生有同分。如舍利谷麦豆波那姿庵罗铁金等自性类等故。新译论第五卷云。又何因不许有无情同分。诸谷麦豆金铁罗半娜娑等。亦有自类互相似故。光法师疏第四卷云。此下第一述经部五难之中第三非情同分难。谷等无情亦互相似。何不于彼立同分耶。庵罗是□名。形似木□。始终形色相似生熟。应知。半娜婆亦是□名。形如冬□。其昧甘美。其树极大。正理救云。不应如是责有大过失。故汝亦许有人天等趣胎卵等生。何不生亦许庵罗等趣缘啼等生。又云。由彼草等。无有展转业因。用乐欲互相似。故于彼不说别有同分。俱舍师破云。趣谓五趣。生谓四生。无性非彼。可非趣生。体相似应有同分。又破乐欲等。同故别须立同分。绿豆等亦同。何不立同分。准此论文。今云。种类者犹是同分。谓如阿毗昙中经部师难萨婆多师。若有情有种类者。非情亦应有种类。所言同分者。论云。同分有情等。疏云。同分牒章有情等。正释。有体类等名同。简异经部。彼计。同分体是假。故分是别义虽复类同。而体各别。简异胜论。有句义等。彼执一物贯多法。故即分名同。故名同分。持业释也。有情简异非情。举所依法也。等简不等。正显能依。同分体也。又解。身形等同故名为同。显所生果分。是目义。故名为分。显能生因。同之分故名为同分。依主释也。故正理十二云。此中身形业用乐欲。展转相似。故名为同分。是因义。有别实物此是因。因故名同分。准之可悉。述义云。萨姿多宗说。不相应法有十四之中。众生种类此一法也。新译书云。众同者此有二种。一无差别。二有差别。无差别者。谓诸有情有情同分。一切有情各等有故。有差别者。谓诸有情界。地趣生种姓男女及苾刍等。各别一类有情各等有故也。言若执虎变成人等者。述义云。昔虎并七子今变成大施主。昔七宝鹿王。今变成释迦文佛。如此之执犹此例也。名记第四云。一者人度行不度发心菩萨五阴假者。相续至佛。故经中言。昔时鹿王我身是也。此谓人度。万福万行至金刚心。因中行不至佛地。故行不度也。今检。金光明经第八卷舍身品云。地虎者今瞿夷。是时虎七子今五比丘及舍利弗目捷连是。别记云。琳法师光法师等并作经疏。同执如此也。又涅槃经智度论云。昔七宝鹿已今亦成释迦等。如此等事如来诚言。只琳法师等。作有所得分别是而说。故成所破耳。问。变之与化何异耶。答。硕法师云。变即有本如腐草变为萤雁变为鸠也。化即本无而忽有也。
  言然将外道难数论亦难等者。述义云。设使外道立难。难数人所论者。不得通释也。有人解云。亦可以外及法。难于数人。亦初难也。中之难字。宜着上下也。今案。俱舍论第三卷分别相品二云。若尔鞞世师外道。由此执得显成。何以故。此执即是鞞世师悉且。彼立六句义中。此执是同异句义。由此法。于不同物中生趣。同智说名同智。新论第五云。又应显成胜论所执。彼宗执有总同句义。于一切法。总同言智。由此发生彼。复执有同异句义。于同异品类。同异言智。由此发生。光法师疏第四云。此即第五。应同胜论难汝说。一切有部执于法上。别有同分。又应显成胜论所执。彼宗执有总同句义通一切法。故名总同。于一切法上。总同言总同。智由此总句同义发生。彼复执有同异句义。于众多异品类中。同类相望名同。异类相望名异。同即遍在同法。异即遍在异法。于众多异品类法上。同异言同异。智由此同异句义发生。又解。汝说无差别同分。应显成胜论总同句义。有差别同分。就应显成胜同异句义。准之可悉。
  疏云从自然生者外道等者。言若如庄周等者。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齐物说第二。大宗师第六。外篇缮性第十六。山木第二十。田子方第二十一。并六处每卷明自然义。且今外篇天运第十四云。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皆是自然。述义云。姓庄。名周。楚人也。周所言论而如此明之。言二者外道等者。提婆论云无因论师说。一切物自然生。无因无缘。如棘刺针无人作者。孔雀等色皆无人作自然而有。言故经云等者。如涅槃经第四十卷。纲衣梵志言瞿昙。一异切众生其性各异。是故名为一切自性。瞿昙。如龟陆生自能入水。犊子生已能自饮乳。鱼见钩饵自然答食。毒蛇已自然食土。如是等事谁有教者。如刺生已自然头尖。飞鸟毛羽自然色别。世间众生亦复如是。有利有钝。一切法中各有自性。今略引之。言成实者谓等者。有人解云。所言元品惑者。别记云。于四缘中。但增上缘及以缘缘也。有心必有缘境也。为起心之不碍之分。为增上缘也。十住断结经云。众生从虚空界来。是真谛空也。即有二义。一约法明空义。二但约空明空义。即此处空也。成实论要取经意。而为言之。今案。宗法师章第三卷云。旧曰。流来之初始于元品至恒沙。最重未起取相已来。熹名无明住地。是界外惑。乃至广说。准之可悉。问。此中自然庄子自然。若为异耶。答。硕法师云异。若此中自然无因而有。故是自然。若庄子自然果。乃至自然万物可有。准疏意二所自然别也。
  疏云。微尘生者外道至妙之色等者。言外道计等者。如提婆论云。毗世师论师。说地水火风虚空微尘功德业胜等。十法常故和合。而生一切世间。知天知物。从二微尘。次第生一切法也硕法师云。外人谓。邻虚微尘圆而且常。聚即成世间人物。散即还归邻虚。准之可悉。言数论师云等者。述义云。数即数人。即毗昙萨婆多部宗。彼宗云。以能依所依为假实。而不实比假也。论是成实。即经部宗。彼宗云。以能依所依为假实。而言皆假。今案。硕法师疏云。若是毗昙亦计微尘是常。但计不同外道凝然恒圆。故是常。毗昙虽亦为三相所迁。但不可坏灭。故是常。彼谓。邻虚微尘圆而且常。聚即成世间人物。散即还归邻虚。汝今亦尔。谓邻虚微尘即是极微。色亦名极细色。故是细以成□色。□色坏时。还归细色。此处何异也。准此疏文今云。数论师者毗昙萨婆多师也。言罗云等者。罗什所作大义章下卷文。述义云。什初来汉地时。庐山远法师遣使问什师云。极微有耶无耶。什答如文。是故极微非有非无。如大论第三十六卷释习应品中云。若微尘有形无形。二俱有过。若无形云何是色。若有形即与虚空作分。亦有十方分。若有十方分。即不名微尘。佛法中色有远近□细也。外道与佛法人。明极微异。外道言常。佛法数论同言无常。又佛法中有异。何者数人云。四微是四大造成。论云。四大是四微所造。故四微有三因。一者报因。众生业报所感得故。二者共有因。以有四相故。三者所作因。依令他不障碍故。数人云。能造四大是性四大。以坚湿软动故。问。此四大以谁为耶。答。互为因果一大三因。三大一果也。
  疏云。有如是谬下第二总结过患等者。言二者为欲摄法等者。然邪既有九十六种。各计多端。今若具列何犹可尽。所以今明。虽复九十六种各计多端。大略为言不出八计。故云总摄众邪。谓此八计中。初二家在所说。后六家计人所说。人之与天该罗众异。又自然一计执无因。自余七计执有因。有因无因具收万执也。
  疏有如是谬者。疏主解云。上来诸计凡有五句。今此第一句。谓不识因缘。故有如是谬。若识因缘不名为谬也。硕法师云。结能迷。例之中凡有四句。即是初句。谓失道之缘邪见推画。无而谓有。所以成谬也。言然有此身等者。案。成实论第十卷身见品初云。五阴中我心名为身见。实无我故说缘五阴。五阴名身。于中生见。名为身见。于无我中而取我相。故名为见也。述义解云。此身以颠倒业因之所引起。故云已是颠倒。于此身上。起断常等见。故云更复起邪。准之可悉。
  疏堕于无因邪因者。疏主解云。此第二句也。硕法师云。此第二句可有二义。一者八家计中。七家谓有因故生。即是邪见。一家谓自然故生。即时无因。二者都无。当所计之因。故道无因。而汝谓有因者。出自妄情。推画故道邪因也。案云。第一释当疏第三说。第二释当疏第一说也。而言若就正义等者。有人解云。若就我等者是悟也。于彼邪心等者是迷也。故云迷悟合名也。若准此释。应读论文于无因而邪为因断常也。言二者即因之计等者。案。元康师疏引三法度论云。不正因者有三种。谓众生与法。及俱众生者。谓梵天等等虚空。虚空造风。风造水地山岳草木等也。法者时化气化自然化也。俱者兼此二种。是名不正因也。若准此释。应读论文无因邪因断常也。言三者前六等者。案。琳疏云。自然而生。堕在无因。自余七计虽立有因而非是正。故堕邪因也。若准此释。应读论文无因邪因之断常也。有人解云。无因邪因即是断常。断常即是邪见。□持业释也。述义云。初之两释除自然一计也。
  疏断常者。疏主解云。此第三句也。言有因是有等者。此中有三义。以释断常。今是第一义。谓有因是有。故名常见。无因无物。称之为断。此约因明断常也。案。硕疏云。因论断常者。如因能生果。即是断因。不能生果即是常。故云断常等也。案云。此师约因生果不生果。而论断常。然今疏主约有无。而辨断常。各示一义。故不相违也。言又从因生果等者。是第二义也。案硕疏云。果论断常者。如果从因生即是断果。不从因生即是常。故云断常等也。案云。此师意。有为之果从因生。故本无今有。既言本无今有。必已有还无即成断。自然常果不从因生是故常也。有人云。有因必当归尽。故成断见。无因自然则有。即是常见。此约果明断常也。言三者邪因是常等者。是第三义也。案。硕疏。邻虚微尘圆而且常。聚即成世间人物。散即还归邻虚。准此疏文。邪因者极微。是故云常。所言果者人物。故云无常。
  疏邪见者。疏主解云。此第四也。硕法师云。断常等邪见者。是等第三句。出自妄想。推获非关正观方便。故云断常等邪见也。又云。只为虚妄横计。即离常无常等。求这不得其实。故名邪见也。琳法师云。所执乖理。故云邪见也。元康师云。断常等邪见。第二列十四难。具数如彼也。言邪有二种等者。案。大义记第十三卷十烦恼义中邪。邪见通别者。诸见违正理。无不皆邪。但一切无见多所伤害。故一切无名邪见。余见亦不受也。又成实论第十卷邪见品云。若实有皆而生无心。是名邪见。如言无四谛三宝等。经中说。邪见谓无施无祠无烧无善无恶。无善恶无业报。无今世后世。无父母。无众生受生世间。无阿罗汉正行又无力无勇及此果等。名为邪见取要言之。所以倒心皆名邪见。如无常常想。苦为乐想。不净净想。无我我想。非胜胜相。胜非胜相。净道非净想。非净道净想。无中有想。有中无想。如是等诸颠倒心。谓阿毗昙中五见。梵网经中六十二见。皆名邪见也。疏解云。明邪见体有二。初明别邪见。次取要言之。下明通邪见。谓拨无一切法。故云别邪见也。是不当一切道理。邪心推画是通邪见。乃至广说。而言拨无因果者。论云无善无无善恶报。疏云。无善无恶是无善恶报因也。无善恶报者。是无善恶报果也。又论云无力无勇及此果等。疏云无力者。是无善恶习因相资力也。无此果者。是无习因相资习果。准此论文。今无因果者。拨无善恶习报因果也。
  言答身见者计有于我者。案。成论第十卷身见品云。五阴中我心名为身见。实无我故说缘五阴。五阴名身。于中生见。名为身见。于无我中而取我相。故名为见。乃至广说。疏解云。五阴中我心名为身见者。有二解。一云。会身见我见二。名二解。今所习标我见体也。说缘五阴者。无离五阴缘假名我。要带五阴缘假名我。故言说缘五也。实无我故下第二种名义。就中有二。一明身见名。计五阴身生见。故名为身见也。于无我中下第二明我见名。于我我中计我。故名为我见也。明身见我见二名有三解。一旧解云。身见我见并人境得名。计五阴身。计假名我。故从境得名。二白焉解云。身见名同旧解。我见者。从心所作我境得名。三解云。今所习身见名。从境得名。如旧解我见名。从名心功用得名。执有我相故从心用得名。准之可悉。有人解云。身见者且云我见。谓堕所立。故云我见。而堕所迷。故云身见。以不知阴假合故也。
  言边见者执我断常者。案成论第十卷边见品云。若说诸法或断或常。是名边见。有论师言。若人说我若断或常。是名边见。非一切法。所以者何。现见外物有生灭。故经中说。有见名常。无见名断。乃至广说。疏解云。一标断常二见体。有论师方。第二出他论师解。经中说下第三。论主引经。会通前二解。若通而为论。一切万法但一世都尽。后世永无生。邪见名为断见。如前解。若别而为论。计有情物是常是断者。如他论解。何者。无情物现可一世尽。不复更生。故非此断见。故论主不非他论师解。引经会通二解。准之可悉。疏主解云。由起我见故推我一异。一即身灭神灭。名为断见。异即身灭我存。名为常见。故云边见者执我断常也。
  言见取正是正诸见。案。成论第十卷二取品初云。于非实事中。生决定心。但是事实余皆妄语。是名见取。及先说非胜法中。定生胜想。亦名见取。乃至广说。疏解云。就明见取体中有二。一明从起见取。即是正诸见从五见起故云从起见取也。但是事实余皆妄语者。是五见人所见所说皆是实。佛与弟子所见所说皆是虚事妄语也。及先说十第二。明独头见取。即是非胜胜想也。胜非胜想者非见取。属邪见摄取者。引取向己义。是正诸见见取。非胜胜想见取。我计法是用妙法。引取身己故成取义胜非胜相者。无引取向己义。故不成取义。故非见取也。疏主解云。见取有二。一取前见为第一。故名见取。此足上见取也。二生死中。无乐净计乐净。是独头见取。准之可悉。
  言戒取谓外道为道者。案。论次下文云。若人舍智以洗浴等戒。望得清净为戒取。疏解云。此中取体也。又论云。又戒取因缘唐受诸苦。谓受寒热。即灰土木刺蕀等上。投渊起火。自坠高等。后世亦受剧苦果报。如经中说。持牛戒若成。则还为牛。若不能成。则堕地狱。乃至广说也。疏主解云。戒取亦二。一以鸡狗等戒。为正道。是独头戒取也。二以邪见为道。此足上戒取也。准之可悉。
  言邪见拨无等者。案。嵩法师成论疏第十一卷邪见品云。明通邪见一处解云。通一见取。就见取中。离出四见。四见不摄属见取摄。庄严解云。言通邪见。就通邪见。离出四见。四见不摄属邪见摄。今用庄严解也。就通邪见中。无常常想者。是边见也。苦为乐想。不净净想。非胜胜想。无中有想者。是见取也。无我我想。是我见也。非净道净想者。是戒取也。有中无想者。是别邪见也。胜非胜想净道非净想者。通邪见也。准之可悉。述义解云。所言此无因邪因等者。理实应云非五见所摄。然五见中邪见名同于通邪见。故但云四耳。问。成实论以邪见为第三。今疏何故在第五耶。答。有人解云。约邪见有通别。彼论约别故在第三。今约通故在第五。所以不违也。
  言又数论师云等者。述义解云。如自在之类。是已起立果。故云苦谛下戒取也。为令悟人。无如此因。故云无因。然邪心谓有。故名邪因。此迷悟合论也。其立有因而事相违。故名通邪见也。案。道基师阿毗昙章第二卷下使义中云。凡论戒取。起在苦道。如论。苦谛非因见因。一切外道不见因。故非因。执因此事云何。农夫种殖。秋收果实。彼作是言。此皆户利夜天思陀夜天舍摩夜天恩天所与也。外道又言。若生男女。此等皆是波难陀天难陀婆天这所与也。又复外道若富贵者生男女时。彼作是言。此等皆是彼毗纽天摩醯首天之所与也。问。非因见因。亦名谤因。云何非邪见也。答曰。尊者和须蜜说。若谤无因是名邪见。彼不言无因。乃执非因。故非邪见也。道下戒取。乃报邪见为道。起见因缘。可以意知。又云。邪见起因有其二义。一总起因缘。一切邪见实有。谤无。有谓四谛。问曰。四真谛法。有佛无佛。苦集常染。灭道常净。以何事故。彼诸外道谤无四谛。婆沙记云。由计有我。故谤言无。彼作是说。我无有苦。是则谤苦。我无有因。是则谤集。我无灭故。是则谛灭。若无其灭。则无对治。是则谤道。二别起因缘。随其四谛义。有其四。苦集灭道谛下。邪见因缘略说有五。一有苦无苦见。二有因无因见。三常无常见。四乐有苦见。五净不净有因无因见者。问曰。法从因生。彼诸外道以何事故。谤言无因也。答曰。外道之人谤言无因者。彼以见无苦故。是亦无因。内外所有诸物有种种相。而作是言。谁复穿河。谁复积山。谁画禽兽。此皆无因。彼有因无见。是名邪见。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有人言非因计因等者□□□(二十七字缺)疏说种种我所者。疏主解云。是第五句也。硕法师云。此第四句也。元康师云。此第三列十身见也。言外道有二迷等者。述义解云。法者轨则义。如阴界等诸法。能为轨则成慧解故。准此文意。外道不知诸法。无生横计。从自在天生等。故云迷无生。言为迷人无生者。述义云。人者神我异名。以统御义为人。如众生命者等。准之可悉。言坠即阴离阴者。如净名玄初卷云。僧佉计神与阴一。世师执神与阴与。述义云。僧佉所以言一者。能分别义为神。所依之义。因义为阴。义虽有异。而体是一也。世师云异者。义体俱异。准此等文。今言即者一义。即僧佉义。得离义。即卫世师义。问。何者我我所。答。硕法师云。神我宰主。即是能御之人。名之为我也。所御之法。名为我所。疏主释云。若计色为我。余受等即属我所也。问。但我我所何称种种说耶。答。硕法师云。或诸十六知见即是十六我。或计二十五我。或计二十我。我既多种。我所非一。故言种种说我我所也。疏主释云。略说即一。我见依我我所。分即成二见。三界分即三见。依地分即有九见。欲界地乃至非想故成九。乃至分别所起处。凡有九百三十六我见也。具如百论疏中卷也问。如是计我是谁所计耶。答。二十五我。外道所计。二十我犊文计。我十六知见。问。且二十身见几是我见。几是我所见。答。疏主云。五是我见。十五是我所见。如计色。是我色。异我色属我。我在色中。一阴皆四故云二十身见也。问。颇有一时总计五阴为我不。答。婆沙二释。一云无也。若计色为我。余受等则属我所也。二云亦有。总计五阴为我。如计内入为我。即计外入为我所。计外入为我。即计内入为所也。今依疏主意。应读论文有如是谬也。堕于无因邪因与断常等及邪见也。种种说我我所也。
  疏云。不知正法者等者。硕法师云。下第二明所迷之正法。何故成四句颠倒。只为不知正法。若知正法。只前四句即是正法也。若准此疏文。应云何故成五句颠倒。便依不知正法。若知正法。唯前五句即是正法也。
  疏云。佛欲断如是等下等者。硕法师云。上来第一。明邪见失道众生已竟。今第二。明佛为此众生所以兴世。就文为两。今第一。明佛为缘说教之意也。元康师云。下第二。明缘教也。琳法师云。下第二。明对缘起缘。于中又二。初破外归小。说于半教。治彼八迷。又为已下第二。引小归大同起一乘。说其满教。初牒前起执之流。明教所被人。故云。佛欲断如是等诸见也。言即是辨应义者。大乘玄第五卷感应义云。感应者。乃是佛法之大宗。从经之纲要言感者。牵召义。应者。赴接义众生有善。彼佛垂形赴。接理无乖越。谓之感应。凡夫感而不应。诸佛应而非感。菩萨亦应亦感也。
  言故法华云等者。如彼经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中云。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疏主释云。下第二明起见。就文亦二。初明见因。次于千万亿劫下。明见所得果。初中又二。初明从受起见。次深着虚妄法下第二。明从见更起于爱。初中有三句。言入邪见稠林者。此第一句。明一见总詺外道诸见为一邪见。邪见众多犹如密林。故云稠林。言若有若无等者。第二句明二见。爱多者。著有故起有见。见多者。着无故起无见。言依止此诸是等者。第三句明六十二见。言六十二见者。大品佛母品开十四难。为六十二见。十四难者。神及世间常无常等四边。天边等四宛。后如去不如去等四合为十二。及身与神一。身与神异。合为十四。一阴具常不常等四句故成二十边。无边亦约五阴故成二十。如去不如去亦二十。合为六十一。异为本。为六十二。亦可二十计。我约三世故成六十。断常为本。合六十二。亦可一阴上计有无二种五阴。即成十见。三世为三十。凡夫三十见。圣人五阴亦具三十见。合有六十计。涅槃有无即为二见。合成六十二见。然涅槃也非三世摄。故但为二。言深着虚妄法。下次明从见更生于爱。于中又二。初明众见生爱。次有一句。明从正使生说缠垢。初中言虚妄法者。谓诸见人着此见。故名爱。亦可以此见为好。即是于见上更生见。谓见取是也。言我慢自矜高者。时此诸见举代自高。即显诸外道。佛初出世。不受一乘之道故。言谄曲心不实者。上来明从正使生正使。今明从正使生于缠垢。谄即六垢之一也。杂心云。从见生谄垢以起见。必是利根人方能谄曲。钝根不能也。次于千万亿劫下第二。明见所得果。以爱为爱生之本。故下招六趣。见乖于正理。故上隔三尊。是以二文明爱见果异也。如是人难度者。总此爱见众生。难可以一乘法度之。问。此叙何处爱见众生。答。佛初出世有此爱见众生。故迷不得说佛乘也。
  言故智度论云等。如彼论第八卷云。今十方诸佛常说经法。罪业聋盲。故不闻法声。虽复圣人有大慈心。不能令皆闻皆见。若罪欲灭福将生者。是时乃得佛法。今略引之。言将灭者。犹欲灭也。故玉篇云。将者子羊反。欲也。助也。愿也。言稠者直流反。直也。多也。
  疏云。江南广明有三感等者。言一未来感佛者。案。大乘玄第五卷感应义。明感体云。问。三世善何感耶。答。有人言未来善感。又言现在善感。亦言过去善感。又言恶感。有人善感。有人善恶共感。今明三世善感。过去现在为正感。未来傍感。故经云。过去久修善根。及今念佛。得见如来。准此玄文。今言。未来感佛等者。以未来善根。感得如来。即次上所引大论意。是故云如上也。而云江南等者。杨州众师广明有三种感也。所言感者应义。应以感为义。感应相。由是因缘也。言过去感佛引法华云等者。如彼经第三卷化城喻品。东南方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三业供养。偈有四行半之中。最后半行文。彼文云。我等宿神庆。今得值世尊。准之可悉。言三现在感佛如胜发云等者。如彼经云。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疏主释云。此第四明如来智应。就文有三。言即生此念时者。谓应时也。谓佛应与心念同时。若声向之相应。亦云要须念力成就。如来应念现身。但示起。速无差。故云尔。言佛于空中现者。第二明应处也。若约事释者。男女有隔。既应后宫不宜到地。若约理而言。法身无为而无所不为。即寂而动。亦可示起感。无方来。无处所卓尔现空。亦可会胜发上叹。上叹云。我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世间之人不知感逝空即应。今既知感逝空即应。故是世间所无也。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者。第三明应义。凡有二句。一者普放光明。谓佛有四图在光及顶后圆光。此并常光。今更现非常之光。谓于支节毛孔。举体放光。故名为普放。且可一先遍满虚空通彻内宫。故称为普。又欲明感者使见。无感者不□。非是光有偏私。故名为普。所言净者。一光体皎洁。而能除众生垢闇。言显示无比身者。第二明现无比身。谓佛常身丈六。已自庄严。今复光所照。相好明了。故云显示。天下无类。故云无比。亦可所以显示无比身者。欲起胜发愿求之心。复欲发其不虚之叹故。具明如宝崛上卷。然今且举应时与应处二句文也。有人解云。此文大意。胜发父母附信送书。胜发悟解。现在感佛临降也。言答此华龙树旧义等者。龙树是七百年时出世。造智度论已说此义。然成实者于九百年间。

中论疏记卷第二(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