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中论疏记卷第五(之本)

疏第四卷
去来品(集众异说不敢和会)

  疏问二十七品为有次第等者。约此品由来。大文有二。初明来意。后辨品名。初中有二。即问与答。此即问也。此问大意。谓此论凡有二十七品。若有次第以不。若言无者。一切圣人则颠倒说法。若言有者。何故次观因缘品。有观去来品耶。
  疏答一切经论等者此下第二答。于中又二。初总辨一切经论皆有次第。后别明次第差别。就初次第差别中又二。初总标二种次第。后随标别释。就别释中又二。初明随根次第。后辨随义次第。今随难而解释。见次可悉。言而答一切经论等者。案。硕疏云。问。诸品来有次第不。答。颠倒乱起无有次第。起则随破。有何次第耶。虽无次第而有深意。准此疏意应答。言一切经论。随宜有次第。有不次第。何言必有。若如此者。应是定执。然今意者。随宜有次第不次第是也。随根次第释意如此也。
  疏随根次第凡有三义等者。此下别明随根次第。凡有三义。言一历法次第等者。案。硕疏云。一者明菩萨历法观行故来。所以前观因缘。今观来去。准之可悉。言去来乃至涅槃者。述义云。从浅至深。谓始观世间最初之浅事。终观出世最极之深道也。二者众生取悟不悟等者。案。硕疏云。三者根有利钝。自有。又闻观因缘而不悟。闻破去来而得解。所以前观因缘。今破去来也。所言开张者。述义云。张犹施也。言三者欲释等者。涅槃经第二十七菩萨本业璎珞下卷净名大品等诸大乘经。皆有此文。如上所引。问。第三义何得随次第耶。答。随闻佛经略说。而不得悟之。人闻论主广释即悟故是随根义也。
  疏随义次第凡有七门等者。此下第二约随义次第。解释来意。言一明八不为论大宗等者。案。硕疏云。问。去来何故系因缘后。答。因缘辨不生。则解八不之始。去来明不去。则释八不终。破始洗中间自净。是故因缘之后系以去来。准之可悉。所言领者。犹解也。
  言二者上破四缘等者。所言通破一法者。毗昙立四缘。摄一切法尽。疏主显此意。云失四缘也。通为无为。但四缘果是有为法。准此疏意。上破四缘。通破色心不相应法及无为法。故云总观也。言举下之色者。有本云。余下是色。谓如人静坐。真是人耳。正动一足。便名去者。举足所履。以为去处。谓只去者。举足下足。名之为色。不通余法。故名别观也。
  言三者破于去来等者。所言数人但有一种三世者。如此论第三卷观有无品云。若法定有有相。则终无无相。是则为常。何以故。如说三世者。未来中有法相。是法来至现在转入过去。不舍本相是则为常。乃至广说。琳法师疏云。如说三世者。此是萨婆多义。明未来性有现在事有过去冥伏有。有性不失。故是常见也。道基师毗昙章第五卷三世义中。解云。流转义云去义是世义也。故婆沙云。去义是世。世别不同。乃至有三种。谓过去未来现在。有为诸法。已起已灭。名为过去。已起未灭。故曰现在。未起未灭。称之未来。譬如眼根见色色灭说为过去。见色未灭是说现在。未见色者名为未来。又云。一切有为有漏无漏。五阴是三世体。故婆沙云。三世五阴是世体性。乃至广说。准之可悉。言成实论有二种三世等者。案。大乘记第十一卷三世义中云。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也。世者。总代谢之一期也。过于现相曰过去。生而已灭而也。未尝现相曰未来。应生而未生者也。法体现起。而未谢曰现在也。斯则过于相。明其体无。是时俗迁易。不得常在。而是曾有因义不失也。称为未来。明体未有。而是当有。果义非无也。然则过去未来体。是无为。而有有为义。现在之世体。是有为。而有无为义。故二世体无。不得言常皆有。有义不所谓断。现在炳然。岂得邪见言无故三世理明。即正见因果。三世法体。不出三聚以此三聚有代谢不得。故名三世。又云。三世之名或三际。际者。限极义。不相参监也。而三世隔别。故言三世。但经称前后际。释义不同。一云。过去名后际。未来是前际。以生灭论之。方向未来也。二云。过去名前际。未来曰后际。以次第前后义。未来在后故。故经云。从无明前际未。后际亦如是。知未来为后。乃至广说准此记文。今言成论者。是开善师也。述义云。实法三法者。过去之法。过去已灭。不成观在。余二世亦尔。过去法止过去。不成现在故也。假名转三世者。就实法灭。假名相续也。过去之法应灭不灭。而成现在法故。言从过去等者。初念灭是过去。第二念生现在。第三念是未来。此就生灭门明也。初念转作第二念。故名过去来现在。第二念转作第三念。故名现在转作未来。此就假名门明也。如识灭于前。想生于后。以转变续义转前作后世。淡海记亦同也。
  言四者有二种观等者。所言青目二周等者。约重牒长行。初约真谛门。以释八不。即是理观。次复次万物无生以下。约世谛以解八不。即是事观。所以作此理事二观者。以见龙树论主因缘一品作理观。去来品作事观故。但前品长行。明以本显释。今明以子述本。故云尔耳。
  言五者望成实义等者。如彼第二卷二世无品云。又汝言不应得观内心内受者。有二种心。一念念生灭。二次第相续。用现在心。观相续心续。非令犹在。聪法师云。下失念处难。一念念生灭。二次第相续者有二解。一小庄严解。约一心体有三力。一生灭力。二成就力。三相续力。今不用此解。三力者。为当三心为三力。为当一念为三力。此二种别可解。今所习约一心体为语。约曾有遍。名次第相续。即是有我。约今无边。为语名念念生灭。即是无义。用现在心。观相续心者。解者不同。一小庄严解。现在观成相续假前实法心。乃至广说。今案。硕疏云。论又有三种去来。一则假名道中。有来有去。实法道中。无来无去。道烧烂去来假名。故有。实法道中无如是事。一者。世谛有来有去。真谛有来有云。三者。应身有来有去。法身无来无去。准此等文。实法道中。念念生灭。故无去来。假名相续。故有来云。然前因缘品。破生以辨无生。难念念生灭。今破今破去。以难假名相续也。述义云。前品破生者。破能生之实法也。此捡无去者。破所生之假义也。而言实法假名者。案。大义记第七卷假名实法义中云。五尘及心并无作。此之七法。名为实法捡。世谛有唯此七法也。因成相续相待。此云假名。乃至广说也。准之可悉。
  言六者上因缘品末等者。如彼偈云。复次若果从生。是缘无自性。从无自性生。何得从缘生。果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以果无有故。缘非缘亦无。疏主释云。初一行半。结无所生之果。次半偈。结无能生缘非缘。故云结无能所生也。言外人云等者。案。硕疏云。二者从前偈生。汝若以四门。求生不得。故生不得生。证一切诸法皆空。我亦以三时有去。证一切诸法皆有也。是故因缘之后。辨去来也。准之可悉。
  疏问观何法去来等者。此此第二释品名目。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有二。初举前显后。以释品名。后别约三义。以释品名。初中言上因缘品明观三种因缘者。四缘十二因缘通因缘观此三种因缘。故云名观因缘品。言今品亦明三义者。一约因缘辨不去来。二通观一切法无去来义。三观即事去来。辨无去来义。故云。亦明三义也。
  疏一者上品明十二因缘不生不灭等者。此下别约三义。以释品名三义。为三。初约十二因缘。辨无来去义。次约一切法。明无去来义。后约即事。以辨无去来。此文初也。有二。初正明品名义。后问答显说。初中言今观此去来者。案。康疏云。观是照察之名。去来是所观之法。人此向彼为去。从破向此为来。此就人释。睿法师云。过住为去。向住为来。此就法释也。品中先破人去来。后破法去来故先偈云。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后偈云。所有行止法。皆同于去义也。虽品名观去来。而偈文但观去者。言去即兼来也。亦以此见为去。彼见为来。彼见为来。虽量名。义二种。故云。观去来品。准此疏文。五因谢灭。名之为去。七果生死。是名为来。照察此去来。故云。观去来品也。言故十二因缘等者。引大经第二十七卷并华严经文意。证成五因七果义也。
  疏问何故观因缘去来等者。此下第二问答显释。此中有作番问答。今此第一问答也。答中言一世俗人等者。案。琳疏云。凡情所见动静去来。以为实法。准之可述义云。而不知生等。不知从无明来向涅槃也。言二者九十六术等者。如重牒长行云。有人虽闻六种破诸法。犹以来出成诸法。来者言诸法从自在天世性微尘等来。出者还去至本处。准此论文。外道摩陀罗师言。自在天造作众生。还没彼处。名为涅槃。毗世师论师说。微尘是常。能生一切物。是涅槃因。僧佉说。自性是常。能生诸法。是涅槃因。而言不知因缘本末者。述义云。无明为本。老死为末。又过去二因为本。现在五果为末。又因缘为本。众生为末也。别记亦同也。言三者五百现等者。取智度论第六十四卷信毁品文意。准上可悉。言四者譬喻跋摩等者。述义云。梵语鸠摩罗陀。此云日出。亦云譬喻。此二或是人号。或是论名。此经部宗中一人也。今案。慈恩唯识疏云。譬喻者。经部本师。佛去世后。一百年中。北天竺翅罗国。有鸠摩罗多。此云童尊。造九百论。时五天竺有五大德师。喻如日出明道。世间名日出者。以似于日。亦名譬喻师。或为此师造喻鬘论集诸奇事。名譬喻师。言跋摩者。语存略。具足应言诃梨跋摩。上云师子铠。造成论师。即本是鸠摩罗多弟子。具明如上。问。玄义。鸠摩罗陀。此萨婆多部。慈恩云。经部本师。云何相违。答。见闻不同。不须和会。唯所疑也。鸠摩罗陀实是萨婆多部师。虽然师子铠即经部之中一人。以是为经部之中一人。师子铠之本师。故云。经部本师也。言五者学大乘人等者。方广道人。此四五二计。取初牒长行云闻大乘法说毕竟空等文意。具明如上。准之可悉。
  疏问何故破此五人等者。第二番问答。言经云十二因缘等者。如大经第二十七卷。佛告师子吼菩萨言。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以是义故。我经中说。十二因缘其义甚深。无知无见不可思惟。又第二十三卷云。如彼驶河能漂香象。烦恼驶河亦复如是。能漂声闻缘觉。唯佛菩萨能得底故。故名极深所言底者。名为空相。准此等文。今言十二因缘河深难得底者。第二十七卷文。所言底等者。第二十三卷文。□取意。略引之。
  疏问二乘人亦了十二因缘空等者。此下第三第四二番问答。言答二乘但知十二缘空等者。如大经第二十七卷。佛告师子吼菩萨言。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以此义故。不得第一义空。不得第一义空故。不行中道。无中道故。不见佛性。疏主释云。此出不行中道之人。前直云。见一切空不空。不行中道。而未知是何人。今出其人。即是声闻缘觉。言大士达十二缘空等者。又大经第二十七卷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者。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与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疏主释云。次智者见空下。为缘开用。明智者能见空与不空我无我等。次空者下释。谓生死是有所死义。故云。空者。一切生死也。涅槃即无所有义。故云。不空者。谓大涅槃也。准之可悉。别记云。答一义空名为智慧者。有二义。一者不见空与不空。故云第一义空也。如此即不见慧与不慧。强名为慧也。二者第一义空者。正性也。名为智慧者。果性也。今谓不然。违疏说故也。
  疏问就此义宗等者。此下第五第六二番问答。言凡有三种二谛等者。述义云。初一义依大经。后二义依大品等槃若教也。今案此意。大经欲称叹涅槃妙有故。生死虚妄空。名为世谛。涅槃妙有。名为真谛。大品等意。欲对治有执故。若生死若涅槃。假令有一毫者。皆为世谛。生死涅槃一切皆空。名为真谛也。言虚妄本空名世谛者。别记云。约无定性无实义。名世谛也。非是本性空也。
  言一者大品文十八空云等者。如彼经第八卷初。佛言。复有摩诃衍。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第一义名涅槃。涅槃空非常非灭。故大论第三十一卷释初品中。释十八空第四云。第一义空者。第一义名诸法实相。不破不坏故。是诸法实相亦空。何以故。无受无著故。若诸法实相有者。应受应着。以无实故。不受不着。若受著者。即是虚诳。复次诸法中第一法。名为涅槃。如阿毗昙中说。云何有上法。一切有为法。及虚空。非智缘尽。云何无上法。智缘尽。智缘尽是则涅槃。涅槃中。亦无涅槃相。涅槃定是第一义空。问曰。若涅槃空无相。云何圣人。乘三种乘入涅槃。又一切佛法。皆为涅槃。故说。譬如从流皆入于海。答曰。有涅槃是第二宝无上法。是有二种。一者有余涅槃。二无余槃。爱等诸烦恼断。是名有余涅槃。圣人今世所受五众尽。更不复受。是名无余涅槃。不得言涅槃无。以众生闻涅槃名生邪见。着涅槃音声。而作戏论。若有若无。以破着故。说涅槃空。若人著有。是着世间。若人着无。则着涅槃。破是凡夫所著涅槃。不破圣人所得。何以故。圣人于一切法。不取相故。慧影师疏云。第一义空者已下。明诸不实相即是第一义。此实相中。都无一法可得。而大涅槃经云。第一义中有三种乐。谓涅槃佛性实相等。乐者是修相道说此义。据行人得此法时。能得此三乐。就实相道中。实无乐可得。又能生三乐故也。如阿毗昙说已下。明欲以小况大。取彼云。无上义成证。涅槃是第一义。故引成也。答曰有涅槃是第一已下。此意明就世谛中实有。涅槃是第一无上法也。是有二种已下。次释有涅槃义。何物为有二种涅槃也。不得言涅槃无已下。所以言无者。有二义。一以从缘生故说无。二以除着故说无。此□是即法说无。非是世谛中涅槃事等亦实无也。言涅槃经云等者。如彼经第二十六卷末说十功德之中第九功德。佛告高贵德王菩萨言。不但因是三昧而见空也。六度亦空。如来亦空。大般涅槃亦空。是故菩萨一切法。皆悉是空。是故我在迦毗罗城。告阿难言。汝见迦毗真实而有。我见空寂悉无所有。汝见释种释是亲戚。我修空故。悉无所有。今略引之。
  疏问此品据即事动静等者。此下第七第八二番问答也。言上品云为已习大乘人等者。如初牒长行云。又为已习行有大心想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说因缘相。所谓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毕竟空无所有。元康师云。此为菩萨。宜闻不生不灭。故说因缘不生不灭。准之可悉。
  疏二者通观一切法无去来义等者。此下第二约通观一切法无去来义。以释品名也。言一者世间人等者。案。琳疏云。一者凡情所见动静去来。以为实法。准之可悉。言寒暑往来者。千字文云。寒来暑去往注曰。冬水夏条匪亏令着。春兰秋菊无记终去。泛往泛来。乃气序之w事。受收藏故。民生之常业者也。言二者外道等者。案。琳疏云。二者外道谬存。一切万物从自在天冥性。而业还反为去。准此疏文。今言从自在天而来去者。摩陀罗论师计也。言复云无因而来等者。如提婆论云。第十六外道无因论师。作如是说。无因无缘生一切拘。无深因无净因。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言三者二世有部等者。案。琳疏云。三者三世有部法。从未来流。至现在。称之为来。现法谢往。呼之曰云。准此疏文。今言。二世有部者。萨婆多部。言二世无部者。成实师也。所言二世者。过去未来也。今案。道基师毗昙章第五卷三世义云。小乘法中。萨婆多宗三世皆有。故杂心云。一世悉有。不达其所应。牟尼之所说。声闻僧无佛。长行释云。有三世。萨婆多此立一切有也。大义记第十一卷云。二世无者。是形今现时二世体自无。准之可悉。
  言五者成实大乘义云等者。所言成实大乘义者。案。聪法师章第一卷云。说四谛制立。有五重。一制立五大小异第五大乘夫人经。明四圣谛。明义广达而不别制立。是明界外变易生死。故成无边圣谛。大经亦尔。四谛本是正化声闻。于大士是通行之境故。于大乘非始制立不明而已。明其界内与小乘不异。但其变易。以无漏为因。无明为缘。而亦不取前意。准此章文。释成实论章疏之中。有明大乘义之处。今指其处。故云。成实大乘义。不须释也。言从无明识窟等者。述义云。彼云。三界外有识窟。流出众生。来入三界。故一切众生。以识窟为源有接识。佛在识窟边。若受化者。即化佛去不受生死。不受化者。流入三界。后时厌苦乐求解脱。修空断惑。惑尽解满。凝然常住。名涅槃佛也。言七者摄大乘师明等者。述义云。六道众生皆从本识来等者。本识任持六道及三乘种子。至忍处定其根也。从清净法界等者。所言清净法界者。中道理也。就本其佛与十二部经。皆从理起。应知。所言附者。依也。言闻熏习渐增等者。以闻熏习。熏本识时。其中解性渐渐增长。生死果报渐渐损减。然解性也。染在烦恼中。自性清净心即不如是。唯此解性。及与万行。为报身。佛即是正因。自性清净心。即是缘。就远近之解果与解性。是同类故。若就法佛者。自性清净心。便为正因。解性与万行。乃为缘因。如言中业藏显为法身也。别记亦同。今案□□□(三十六缺)
  疏三者如文明观即事去来等者。此下第三约观即事去来。以释品名也。言故肇师物不迁论云等者。如彼论云。中观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也。元康师云。中观者。中论一名中观论。以此论中明观因缘等法故也。然彼论中无有此语。应是取去来品意耳。去来品云。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云。去时亦无去。今取此意故云。去者不至方也。述义云。诸法本来不生不灭。故无去来。双推假云实为。即为离从来无常。毕竟空寂。后无去来。而捡中论无有此语。应是取去来品意耳。观方知去者。就俗谛言既至既去。去者不至方者。就真谛言不去不至。何以故。去义至义。不同立故。问。去者以初步至。以后步至。若以初步至者。立于初步。若以后步至者。谁当得至。第二步依初步而去。问。第二步依步者。其于如何成步而依。未成而依。若成而依者已成法。何为更依。若未成依者。谁得依。若无其体。必名无耳。若尔谁依。故知。去者不至方也。而言物不迁论者。元康师云。庄子云。凡有貌像色声者。皆物也。公孙龙子名实论云。天与地。其所产焉物也。毛长诗传云。迁徒也。人谓物皆造迁徙变易无常。今明物本不迁。当世各有言。虽变常义。仍合道。故云。物不迁论也。有人解云。此文取一品初后意而引之。何者。初云已去无有去。来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来。长行云。如先有人有城邑得有所趣。后长行云。如是思惟观察去法。去者所去处。皆相因等故云尔耳。
  言又云江河竞注而不流等者。如物不迁论云。然则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惟乎。元康师云。江河者。有本云。江海不及河也。日月历天者。有本云丽天也。言历易见也。日月周旋。故言历也。丽者。着也。前水非后水后水故。竞注而不流。前日非后日故。历天而不周也。述义云。既无往反至得性乎者。第二示不动相也。言江灌竞注等者。本来无有性竞注故。又有假竞注而本来常不流。下句亦尔。若依世谛。是为竞注而依真谛为不流也。日月周旋故。日历天如外典说。日月周天。有三百六十五度。亦有一度。为四分中之一。乃以三千九百三十二里。为一度也。日于一日夜。但行一度。月说一日夜行十二度。若就日言。以十二月一周天竟。余有五度四分之一。正以一度。为五日。已四分之一。是为入六日之一也。十二月中六月小也。有余六月。通前五度。四分之一。至于三岁而成闰月。然日月之道。横径速行故。一月三百六十度。而一周天。日迟行故。一年行三百六十度。而一周天。问。四分之一。此一分者。为在中间。为在前边。为在后边。答。在中间。何者日月迳行。行此四分之一度时。其本三百六十度中一度。若日于一日夜但度三分。不得度一分。若同但度十一度三分。不得度一分。即以此余一分。以此余一及集小月一日。成闰月也。今略引之。所言注流者。玉篇上。之x反。滨也。犹写也。私案。注犹流也。又音醑征x反。犹记也。下旅周反。水行也。求也下也。犹移也。放也。犹行也。犹失礼也。择也。覃也。未也。化也。
  言答近而不可知等者。引不迁论文。以答之。言近而不可知等者。元康师云。近而等者。动静不二物之性也。近对目前。而人不觉。今伤叹之。故云尔也。述义云。一道真理物之性也。近对目前。然人不知。今伤叹之。故云尔耳。言言动而静等者。此亦论文。元康师云。若动而静。似去而留。据言教则如动如去也。据理实则如静如留也。可以神会不可以事求者。可以般若神心契会。不可以言迹事相而求也。述义云。交据云。教如动如去。正望理实。是静是留。可以般若神慧契会。不可以云迹事相而求之。准可悉。言请陈近喻等者。案。注法华经序品云。佛此云曰觉。有一夕之寝。必有一朝之觉。且有大梦。然后有大觉。觉亦悟也。物无不惑。圣无不悟也。准之可悉。
  疏问前云此品释经中无来去义等者。言前云此品等者。上随根次三义之中第三义。云三者。欲释大乘中要。观经中或就无生无灭。明中道观行。或就无来无去。明中道观行。今指此文故云前云也。言净名经云等者。如彼经中则文殊问疾品。维摩诘云。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文殊师利云。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罗什曰。若默然无云。似宾主不谐。赞云。善来者。欲明宾来得会。主亦虚空受。故云。时维摩诘云善来文殊师利也。释僧肇曰。将明法身大士举动进止不违实相。实相不来。以之而来实相无见。以之而见。不来而能来。不见而能见示身若此。何善如之。竺道生曰。既以体理为怀。来则于其为不来相之来矣。有不来相之来者。善之极也。故云。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见而见也。云文殊师利云等者。竺道生曰。如是者谓前理而尔也。若者设使来。不能自表不来更业不复更来。来为不来相。居然显矣。体之无功。我有何善哉。云所以者何等者。竺道生曰。来本在于来者。来者尚无所从而。况来者可得更来耶。以去对来。相明也。云所可见等者。释僧肇曰。明无来去相。成净名之所善也。夫去来相见。皆因缘假称耳。未来亦非来。来已更不来。舍来已未来。复于何所有来云。见亦然耳。其中曲辨。当求之诸论。准此经文。今云。不来相来不去相者。净名之辞。次言无来所从来去无所至者。文殊之辞。述义云。净名言。善来文殊。汝以不来相而来。故我亦以不见相而见。唯从佛所至方丈。故名去。就方丈见时。是来也。疏主释云。时维至而见此。第三净名慰问云。不来相而来者。此文非但近是宾主交言以相慰问。远贯一经说。通众教故前以此言。标其篇首。所以标此言者。所以标此言者。为时众谓文殊从庵园而来。及与净名相见。故今明。文殊来是不来而来。见是不见而见。异夫二乘人也。以能不来而来不见而见故。为善之极也。文殊至可见。第四文殊酬答。成净名之意也。若来已更不来者。此明三时无来义也。来已则来事已谢。故无来也。又言去已更不去者。庵园望方丈。则见文殊有去。方丈望庵园。则见文殊有来。故明去来义也。来者无所从来者。此明庵园空也。去者无所至者。此明方丈空也。准之可悉。
  言涅槃经云等者。如彼经第二十一卷德王品一云。尔时□璃光菩萨。与八万四千诸菩萨俱。持诸供具。来至佛所。修敬已毕。却坐一面。尔时世尊问彼菩萨。善男子。汝为到来。为不到来。□璃菩萨言。世尊。到亦不来。不到亦不来。我观此义。都无有来。疏主释云。尔时□璃光菩萨与八万下。此是第六答。正明菩萨来事宛然而无所来。此可谓是不来而来。来既如此。闻亦复然。故此来即是答问。前问即是为来故。问今菩萨来。亦是为答问故来也。尔时世尊问彼菩萨下佛问。此问即同德王前问。此是德王问。正作已未难为到来者。即是已来。□为不到者。即是未来。已至则无有去来。若未到即是未来。未来中亦无有。既已未中无业。云何言从彼来耶。□璃光答佛云到亦不到亦不来者。此即然佛前问。明实如此到变无来。不到亦无来。故都无有来也。法宝师云。尔时至一面。第二明□璃菩萨到来也。尔时至到来。第三征问来义也。□璃光已下答也。此光于到不到中未来相不可得也。准此经文。今言。□璃光来者。明菩萨到来。言佛问云等者。明佛征问来义。言答到亦不来等者。明菩萨答也。而云到是也。来不来不到是未来不来者。疏主加增。非是经文。今取意略引之。
  言次大品经者者。如彼经第三十卷云。是时萨陀波仑菩萨。从三昧起已。不复见佛。作是念。是诸佛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我不见诸佛。故复惆怅亦乐。谁断我疑。复作是念。昙无竭菩萨久远已来。常行般若。得方便力及诸总持。于菩萨法中。得自在。多供养过去诸佛。世世为我师。常利益我。我今当问我今问大师。是诸佛何处来。去至何处。大师为我说诸佛所从来所至处。今我得知。知已亦常不离见诸佛。尔时昙无竭菩萨语萨陀波仑菩萨言。善男子。诸佛无所从来。云亦无所至。何以故。诸法如不动相。诸法如即是佛离是诸法更无佛。如诸法如。一如无分别。善男子。是如常一。无二无三。出诸数法。无所有故。譬如春末月日中热时。有人见炎动遂之。求水望得水。于汝意云何。是水从何池何山何泉来。今何所去。若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耶。萨陀波仑言。大师。炎中尚无水。云何当有来处去处。昙无竭菩萨语萨陀波仑菩萨言。善男子。愚夫无智。为热渴所逼。见炎动。无水生水想。善男子。若有人分别诸佛有来有去。当知是愚夫。何以故。诸佛不可以色身见。诸佛法身无来无去。诸佛来处去处亦如是汝若知诸法佛及诸法。无来无去无生无灭相。必得阿耨菩提及方便力萨陀波仑菩萨见昙无竭菩萨时。心得悦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大论第九十九卷云。此中昙无竭自种种分别譬喻说。所谓如春末月见炎。乃至是人不分别诸佛若来若去。如炎等中虽无实事。亦能诳人自生苦乐力。诸法中如是。虽空无所有。亦能令人得苦乐忧喜事。梦等法令苦乐亦如是。复次佛有二种身。一者法身。二者色身。法身是真佛。色身为世谛。故有法身相上种种因缘。说诸法实。是诸法实相亦无来无法。是故说。诸佛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若人得诸佛法身。是名近阿耨菩提。未得一切智。故名为近。以相似故。般若名诸法实相。若能如是行。是为行般若真佛弟子。真佛弟子者。得诸法实相。名为佛。今略引之。述义云。萨陀波。仑此云常。昙无竭。此云法尚。亦云法涌也。淡海记云。此菩萨欲闻般若。而常落泪。故云常啼也。
  言次智度论解道品等者。如彼论第十九卷释初品中三十一品第二十。释八圣道分处云。正业者。菩萨知一切业邪相虚妄无实皆无作相。何以故。无有一业可得定相。问曰。若一切业皆空。云何佛说布施等是善业。杀害等是不善业。余事动作是无记业。答曰。诸业中尚无有一。何况有三。何以故如行时已过则无去业。未至亦去业。现在去时亦无去业。以是故无去业。问曰。已过处则应无。未至处亦应无。今去处应是有去。答曰。今去处亦无去。何以故。除去来。今去处不可得。若除去业。今去处可得者。是中应有去。而不然除今去处。则无去业。除去业。则无今去处。是相与共缘故。不得言今去处有去。复次若今去处有去业。去业。应当有今去处。离今去处。应当有去业问曰。若尔者有何咎。答曰。一时有二去业故。若有二去业。则有二去者。何以故。除去者。则无去。若除去者。今去处不可得。无今去处。故亦无去者。复次不去者。亦不去。故无去业。若除去者。不去者。更无第三去者。问曰。不去者不去应乐。去者何以言不去。答曰。除去业。去者不可得。除去者。去业不可得。如是等一切业空。是名正业。诸菩萨入一切诸业平等。不以邪业为恶。不以正业为善。无所作不作正业。不作邪业。是名实智慧。即是正业。慧影师。正业中有三。一正业。二答破执。三结成正业。问曰已下即引佛语。为难说云。若善恶等者皆有作业。问及无作业无记。但有作业不得报。故无无作业。如造井桥等后时。既不更作而能报故。但有无作业。如是等义。云何说言一切业相不可得也。答曰已下正明破业相。若使深行菩萨即县知诸法无有自性。从缘生故。即体皆空。不假拆法。若钝根小行之徒。既县解未深。要假拆法后得解。故推而示之。故以行为喻。一明三业。二明去业。如欲行去时。若行时已过。已过无去业。时若未到亦无去业。现在不住。亦无去业。若中论言。去者。此中乃云去业皆不可得也。一云。去业者。如正动脚行时。名去业。去处者。如脚足所行履处也。去者即是假人。以此三法互相推觅求。去业等不可得也。问曰已下问意云。若已过处亦应无去。未至处亦应无去。而今现在去处时。应有去耶。得云悉无去处及以去者。向先建三门。就三世业等不可得。今执家执现在去时业。应实为难也。答曰已下答意云。今去处亦不可得。何以然。除去业。去处不可得。除去处。去业不可得。今既众缘和合故。有行者行步所行地等。众缘和合故。始名去。若法从缘和合生。即体是空。以此空故。去处去业。皆不可得。如现在去时始正移。亦未是去。若更移彼足。去时已过。复非去。是故今去处亦无。皆不可得也。复次已下若尔者。即有二去。去业去处。皆各有一去。若有二去者。即是二行者。若除去者。即无去业。若无去业。即无去者。今生法空。故无去业。又亦此和合。故有去。故就此去者等相推也。复次已下。此就情责破云。若除去者。即为一去者。即为第二去者。去者已去。故除之。未去者未去。故除之。今既除此二。□去者更无第三去者。生者无故。去业不可得故。问曰已下问意。又执云。若不去者。可言无去。若今去者。那得言无去。此现在有去义也。答曰已下破义等。一一临文当说。可清净智者。实相智也。今取意略引之。别说云。菩萨下业者。谓六度行也。是大乘故也。三十七道。亦是通行也。是化他德边也是小乘故也。约小乘者。三十七道。是正业故。今谓不尔。违论文故。今言菩萨正业者。八圣道之中正业也。言席卷者。述义云。席犹陈也。欲摄此品文故。一二之经引将成故也。淡海记云。席卷此文。来者有二意。一者如席卷易上文亦易成。二者如席卷之数重。此文亦重多成也。昙捷字释云。席者辞亦反。郑玄曰。席犹铺也。筵也。
  疏品广分为七等者。言从能破门者。述义云。唯由第一之三时门破。故云从能破门。非谓四门皆从能破门以为名也。言四有无门破者。就七门中配定不门。定者有也。不定者无也。案。硕法疏云。就此品内。有二十七偈。分文不同。多有形势。今且为七段。第一有十四偈。破去与去者。第二有三偈破住与住者。第三有四偈。就一异破。第四有四偈。就有无定破。准之可悉。言解云三世若无等者。述义云。犹是心不可知。故云。眼不应见也。别记亦同也。能见与所见。为一为异。如此求觅。故云。故就一异破眼所见也。言病乃无穷等者。今以有无欲穷其所执。故在有无门破也。言次虽有四门等者。述义云。以四种三时门破为初周。后别别三门为一周。故云。合之为二也。言后周为无为一切故者。有无门中无即无为法兼。法兼故名破无为。然未详次也。言虽有四仪等者。谓去法去者住法住。此中去去者为动。住住者为静也。
  疏问曰世间眼见三时有作等者。言上品求四缘生果等者。言上品等者。案。硕疏云。前道。眼见劫初谷。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出。外人即道。汝眼见谷。不来不也。证诸法皆空。我亦眼见三时。有去有来。证诸法缘有。是故有第一立义。准之可悉。问。前阿毗昙。即是举经论为救。此中何故不举经论为立耶。答。许亦无边。而略有二义。一者。诸师道。彼前举四缘是能生。诸法是所生。能生为因。所生为果。既洗四缘。洗诸法即是破因缘果。彼便生忿怒。眼见有因。有因有果。那得无因无果。怀恨之辞。直云所见也。二者。前品救义但是内人。此品立义则通外道。何故尔。无间内外道俗。皆见有因有果。那忽无因无果。是故众家共与此问。不劳的举一文也。言略有三种一二劫等者。案。大义记第十一卷三世义云。但此世体辨相不同。大而谈之。不出三种。谓小中大三世也。小三世者。三念便是便是现在世。前念是过去世。后念名未来世也。中三世者。三身为体。令身名现在世前身曰过去。后身是未来也。大三世者。三劫为体。如贤劫名现在。庄严劫名过去。星宿劫曰未来。乃至广说。述义云。所言三劫者。泛论三种。一者小劫。谓饥馑疲疫刀兵。二者大劫。谓成住坏。三者三无数劫。此此地前至十地终。应知。别记云。三劫者。有二。庄严劫是过去。贤劫是现在。星宿劫是未来也。是约远而言之。二者。火灾风灾水灾。是约近而为言之。庄严劫与贤劫。中间起故。言三世者。于此中起也。何者。此死彼处生等者也。
  疏答曰也去无有去下等者。言然直观此破未觉其等者。□□□(十字缺)言望净名经文殊答云等者。此净名经中卷。文殊问疾品文。具如上明。疏主释云。若来已更不来者。此明三时无来义也。来已则来事已谢。故云无来也。准此疏文。今言去已更不去者此明三时无去义也。去已则去事已谢。故云无去也。言□璃光等者。大涅槃经第二十一卷□璃光菩萨答文。谓于到不到中来。求不可得也。言以净名弥勒章等者。如彼经上卷菩萨品。弥勒菩萨云。时维摩摩诘来谓我言。弥勒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阿耨菩提。为用何生得授记毕。过去耶。现在耶。未来耶。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若现在生若现在生无住。如佛所说。比丘。汝今得即时。亦生亦死亦灭。疏主释云。此明三世门破。就三世内。捡无一生。是故无有得一生记。过去是灭。无内无生。故得记。未来未有。则未有生。亦无得记。现在一念不住。亦有无有生。故无得记。所言一生记者。弥勒在人间。次生天上。后下生成佛。依智度论。数此以为三生。但现在人间已受生故。不复数之。后下生成佛属于身。亦不数也。但取生天之身。故云一生耳。问。若尔类小乘义。一生天上。一来人间。便得道者。应是二生。亦得名一往来则定二生。何名一生。答。斯义应类。但小乘之人。望身尽入于无余。故受二身。名为二生。弥勒不取身尽。但下生之身。既其属佛。对彼天身。以为一生也。述义云。一生者已过此生。亦过一生而成佛。故指此过生。名一生耳。别记云。以责无一生记者。已受也。未受也。受时也。已受与未受者。无漏也。受时是念念生灭。何时受也。又不离已来也。准此等文。今言。三时者。三世之时也。言望经妙者。述义云。望此所引之经。显此品精妙之义也。
  言长行云离去去。案。硕疏云。已去去法则息。若言犹有去法者。应离去法别有运动之业耶。今实不然。故不得言已去也。而离运动。无别去法。故云不然。准此疏文。今言动者。运动也。
  疏问曰动处则有去下等者。言若作一人立义等者。□□□(二十八字缺)言今但救去时有去者。案。硕疏云。彼道也去已息未起。此可无去。而今只动处即有去。所以只离去时有去。举例如即今人义。非是惑已灭解生。亦非是惑未灭解生。只惑灭时。即是解生时。解生时。即是惑灭时。今亦尔。我非是已去。故有去。亦非时未去。故有去。只去时有去。准之可悉。
  言处有二义等者。案。硕疏云。动处者。有奢切。奢论者。随此人欲身东。东即是动处。欲向西。西即是动处。切论者。明只裁举足所。即是动处。既举足去。即是则有去。准上疏文。今言一从所履处等者。奢论。动处即是东西也。二者即自等者。切论。动处也。言今轮也未等者。述义云。所言轮者。犹移也。避也。今案。玉篇。如珠反。尽也。堕也。写也。最也。更也。今须写训也。
  言四衢八达者。尔雅云。四达谓四衢。注曰。交道四出者也。八达谓之崇期。注曰。四道交出者也。
  疏答曰下等。言问此破与上何异等者。□□□(二十六字缺)言今观番等者。述义云。正是二番。而取四双为四番耳。所言三者。第一总一类。又初一问答等者。第三三世有无一类。三者前破等者。第三纵夺一类也。述义云。前正破三时有去。而取其一。故名破去时去故。三者前破去时去等也。别记云。国番者四章。问是一番也。答是一番。故云四番也。言如人静生等者。案。影疏云。如人静座直是人耳。正动一足。便名去者。因此动法。名之为去。亦名去业。亦名为发。将步之前。名为未去。足动所迳。名曰已去。取其现动。名为去时。足之所履。名为去处。当步之动。名曰是去。余步于此便彼去。然则诸法众缘相假虚受其名。折而求之。无一可得而著相者。皆谓决定谓有去法时。亦一法。若有二体。应得相离。若不相离。直是假名。何法之有。准可悉。述义云。余步形此者。当之足动。名为正去。取已去等。而名余步也。言虚受者。虚犹聊也。言此明时无别体等者。案。硕疏云。观此文意。似如论主借时法一破时法异。但文意不尔。且有二义。一者。蹑彼前语破。二者。就彼义破。若为蹑彼前语破。今明彼前道非已去未去。是故去时去我。□去故名去时。故去于去时中有去。汝若道。去故名去时。此则无别。那得此时便去于去时中有去耶。若为是就彼义破。今明彼道因法假名时。离法无别时。若尔。因法假名时。无别体。汝时若有别体。可得言于去时中有去。而今时既无别体。那得此时便去。于去时中有去耶。准此疏文。二义之中。今且约第二义。明时无别体也。述义云。无体破者。从所破受名。以外人言无本故也。有体破亦尔。别记亦同也。
  疏去时独去故等者。言此传显等者。述义云。所言传者。重也。离去有去时之句。既显相离之失。故此句名重显也。今案。玉篇。储挛储恋二反。执也。说也。移也。持着也。考也。舍也。又音猪恋反。信也。今须考训也。言如数论等者。如婆沙论第三十八卷云。行即是世。世即是行。是故四大犍度作如是说。世名何法答曰。说行之言也。道基师解云。此宗明无别法。法即世。世即法。法又云。为止譬论师皆与世异立三世也。开善师解云。三世法体。不出三聚。以三聚有代谢不停故。名三世。乃至广说。准此二师意者。成实萨婆多宗。明无虽别时体也。言如譬喻部等者。如婆沙论第三十八卷云。如譬喻者。作如是说。世是常行。是无常行。是无常行。行世时。如物从器至器。犹如名从一舍至一舍。诸行行世。亦复如是。准之悉之。若尔上句等者述义云。应言上偈也。言若相离者法之与时等者。案。硕疏云。独去有两种。一者。时法若异。则离去法。有去时。去法独自住。去时独自去。如离屋有人。人从屋中去。屋自住。人自去也。二者。两人。一人自往东。一人自往西。今亦尔。去时独自去。去法亦独自去。今但偏显一边。故云。时独去。准之可悉。言有人言等者。如昙影师云。若尔便应离去有时。时应独去。而不能然。岂非咎耶。元康师显此意云离去有时。此时应独去。不因去法也。准此等文。今言有人者。应是昙影师也。然述义云。此说意也。若时与法相离。时法一时。□各去之名独去。今弹意意。若时法是相离。时独去之法亦独去。此非一时□去也。
  疏第二偈二法破来意者初偈得相因等者。案。硕疏云。意欲免前二者。一者。前难道。若去时有去。则时法为异。离法有时。时则无因。彼则道。我因去名时。去于时中而去。那得无因。免前无因过。二者。前能道。若时法为异。时独自去。法独自住。彼则道。因去名去。时法将去时共去。是故取意。免前二者。准之可悉。言初偈得相因等者。述义云。时与法无别体。故名相因。以无别体。不可言从此去彼也。言而失去者。别记云。无别体故。不可言由此名为去也。云问此有何过等者。案。硕疏云。汝云去时有去。免前二去。不然则成二种去。若为二种去耶。人解道。去是一去。时是一去。故言二去。若作此解。不读长行翻成彼义。彼义明。去法与去时共。岂非翻成彼义。今不尔。如长行。若为是二去。彼自道。因去有去时。即是时前一去。去于去时中有去故。即是时后一去。则有大过。大过若为即是一法成二法。亦一人成二人也。言免者。案。玉篇。靡辨反。强也。自劝强也。勤也。法花字释。作免字。已辨反反。字林云。脱也。
  疏问曰二去有何咎此生第四两人破等者。言外人未觉等者。案。琳疏云。二去过微。其人未觉。故致斯问也。言又虽知有者等者。述义云。应有二去难者。外人即例难云有何咎。故云。着难便例也。准之可悉。
  疏答中为二等者。言又本是一人等者。案。影疏云。则有二去者者。去违离要复相已为二去二者。便一去与者东。一者与去东。一者与去西。西去与者。亦应相离既相离已。亦当相须复二去二者。东亦如之。便为四去四者。遂至无量。则然一人为无量人。一动为无量动。一时为无量时。可得然乎。琳法师显此意云。则有二去者。去不自运。由者管御既有二去。必有二者。故云。若有二去法则有二去者。然者去相离。要得相须。岂非二去二者。便一去与者西。一者与去东。一者一去东。西去与者。亦应相离。还复相须复为二去二者。东亦如此。是一人为无量者。一动为无量去。一时为无量时。岂有此理也。
  疏答下等者。述义云。言其立者。所言者者。犹人之异名也。经不离之言等者。正非于论文。唯取意耳。所言凡用三处者。初就两人破之。偈次就外人定有去者文。后就若离于去者。去法不可得夺破之偈也。言论主之言等者。论主之破。从初至后。显然即成。故云。已显于前。外人之立。从初至后。不成显了。故云。未彰于后也。别记亦同之。
  疏去者则不去此第二纵破等者。言人两释云者。述义云。此影师意也。今谓不然等者。弹师义也。今案。彼疏云。去者则不去者。此关去者门。明无去。全同前门第一偈无第三去者者。言更无第三有去之者。硕法师解此意云。如影师所解。前有六偈。就三时门破去。已去不得去。来去不得去。去时不得去。此中已偈就三者破去。已去者不得去。不去者不得去去者。准此等文。今所破义。非影师义。但琳法师云。此偈开三时门。明无去者同前门。初偈此当所破义可悉。言如肇公云者。此物不迁论文。所引令同。述义云。就俗谛时。既有至去。故云观方知彼去也。就真谛时。不是至去。故云。去者不至方也。言亦如江河等者。此亦物不迁论文。述义云。本来无有性。竞注故又有假。竞注而本来常不流。若依世谛。是为竞注。而依真谛。为不流也。但彼具有四句。今略引初句。具明如上。准之可悉。
  疏问曰若去者去有何咎等者。言但成实二师等者。案。染者品疏云。庄严师明有假人体。入三成部。光宅师明无人。入二成部摄。开善无体入二成。有用入三成。准此疏意。庄严寺慧日文师。明假别有人体用名。故入三成部。开善寺智藏师。明无人体。故入二成部。立有假名用。故入三成部。故知。今言。别有人体等者。庄严义。无体等者。开善义也。
  疏答下二偈为三等者。言下半正作无体破等者。案。硕疏云。今更问汝。为当因去法名去者。不因去法名去者。若不因去法名去者。则有二过。一违言失。汝自道。去者因去法。名去者失耶。二无体过。若因去法名法。名去者。去者。指去法为体。去者可有体。而当不因去法名去者。去者指何物为体。去者则无体。岂非无体过耶。若因去法名去者。亦有无体过。何故尔。因去法名去者。是则去者。赖去法为体。去者无别体。既无别体。那能用去法。名为去者去耶。准之可悉。
  疏第三偈各体破等者。言又此句意诏等者。述义云。说去者有去。此据外人义成耳。所言此句意诏等者。述义云。说去诏者。玉篇。诸曜反。诏。教也。告也。助也。道□免也。命也。今须命训也。广雅云。命呼也。言问前各体破等者。此问大意谓者。品初。外人立三时有作。论主则破。外人则救去时有去。论主破救有四。一无体破。云何于去时偈是。二各体破。若言去时去偈是。三二法破。若去时有偈是。四两人破。若有二去法偈。准此论文。前破去中二破相。次今破去者。何故不尔也。言外人前立者。述义云。去者即不去等一偈此正破。是何言何言立耶。由有立故有破耳。是故名立。今案上下文此说不尔。论问曰。离去者无去法可尔。今三时中定有去者。今指此文故云外人先立等也。何以然。次文云青目就二法破中等也。言青目就二法破中等者。次上长行末云。是故先三时谓定有去者用去法。是事不然。元康师释云。指前章末后问曰离去者无法可尔等文也。
  疏复次若决定等者。言发与去异等者。所言取其异静之义等者。案。琳疏云。异静之始。称之为发。动足成步。目之为去。去是果。发是因也。言世间云千里之行等者。如老子德经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注曰。从小成大。故云合抱等也。从卑立高。故云九层等也。从近至远。故云千里等也。准之可悉。所言抱毫者。玉篇上。蒲保反。权犹庚也。持也。下胡高反。长毛也。亦细微之极也。言义四等者。述义云。就人法言时。去者为人。去与发为法。就因果言时。以发为因。以去为人为果也。
  疏就偈为四等者。言问上云去是果等者。次上论云。复次决定有去去者。应有初发疏主释云。去即是果。发即为因。若准此文。应云。已发中无发。未发中无发。今何故就已去之果。求觅初发之因耶。言答此非果中等者。述义云。偈云。已去中无发。犹是已发中无。下二句例此可知。今谓不尔。此乃更为别势。仍是三时内。谓已去时无发。余句准之。今案。硕疏云。问。此中明因发故去。不明因去故发。那忽举三时去。以破于发。答有三义。一者。明破义。何定故如经辨。或因中说果。或果中说因。或举果破因。或举因破果。今此中举去破发。即是举果破因。二者。即约破明。汝许有发为去。因无出三时不尔。已去中有发。今三时捡发既无。汝安此发持。置何处。三者。谓情言去异发发异去。今为此故。明发故有去去故发。是故去不异发。明前破去。即是破故。今明破发故。今明破发即是破去。准此疏文。今答当第二可悉。
  疏未发无去时等者。言章门偈即就三时等者。言章门。偈等者。硕疏云。问。标章门前。则列已去。后列去时。今释章门。那忽前解去时。答。明已去未去发义。则奢人多不计此中有发。去时发义。则切人多计此中有发。是故前须破切。后例破奢。若使标依次第释据奢切论也。准之可悉。所言缓者。玉篇。胡管反。迟也。舒也。言又是逐文等者。所言逐接者。玉篇上。除陆反。追也。骗也。从也。强也。疾也。走也。今须从训也。下子业反。会也。交也。持也。合也。接续之接。为接字。在木部。子猎反。续也。近也。捷也。连也。逮也。偏也。今须续训也。言钩锧者。玉篇上。居唇反。三十斤曰钓也。陶法也。又古侯反。曲也。又钩作字都叫反。钩鱼也。今须初字也。下思反。或琐字也。连环也。在玉部。言仍释者。上玉篇。如陵反。乃也。因也。言问云何未发等者。案。硕疏云。问。既举三时破发以。则应□。已去中不得有发。未去中不得有发。去时中不得有发。今那□。未发无去时。番释无去时。不关释无有发耶。准之可悉。言问云何未发等者。准下释。亦无有已去文。于此处有三番问答。分为二义。初之一番。是显一义。次之两番也。亦也亦是为一义。何以知之。以下文云。亦具二义故也。若不尔者。下文亦字不成故也。言答未发有时者。案。硕疏云。答。此破三时变成洗发。汝言有发无出三时。今求汝三时。若有可得有三时发于中发。故知。无发即是破三时变成洗发也。言答初章偈等者。品最初偈云。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此偈明破外人三时有作即明三时无。所言作者。法堕三世。流动起作。故称为作。故云破法偈。此偈大意上半明已未二门无去。下半是去时无去。故云。三时求去法不可得。言今此偈与上等。品初第三偈云。云何于去时。而当有去法。若离于去法。去时不可得。此偈上半。牒而不受。下半。正作无体故。汝既称称去时。是时因去有时则时无别体。若无别体。法何所赖而得去耶。准之可悉。言好体破发等者。述义云。所言好体者。体犹悟也。又委曲已。言但上以具明等者。上破法具有四。今破发亦可尔。而今略举第一无体破门。则自各体二法。两人三门可解也。
  言亦为有已去等者。上既牒者。上但说标释二偈差别。而未说文。今欲说文故。重牒举耳也。言是二应有发等者。述义云。是二应有发者。谓纵上去时已去有发也。而今尚无等者。释成未去中无发也。今案。琳疏云。是二应有发者。外云将去发。非谓去时已去。今释言。凡谓有发。应在二时。下布二时假发得名。而不可有也。未去何有发者已去。去时尚无发。况未去中而有发也。准此疏文。今言上二义等者。上已去与去时。二义之中。应当有发。而今已去。去时犹尚无发。故云。中而今尚无也。未去未去等者。释成未去何有发。谓已去去时尚无发。况未去中而有发也。
  疏问曰无去无去者应有住住者第二等者。所言第二者。案。品初科文云。品广分为七处中。为四略说二周。今宜依四门。就初为二。第一破去去者。第二住住者。初破去去者者既了。今次破住住者。故云第二。而有本云。第四者若以七门分别。则第四以三时门破住者。若尔当七门第四。然不及第二也。
  疏答中三偈四章等者。言初偈明三时门无住者。案。康疏云。去住相对。理应各有三时。三者门。故以去家三时三者门破住。准此疏文。今言。三时门者。约三时三者门。以明无住也。即论云。去者则不住者。已去门中。去者则无有住也。谓三时六中。云三者无住也。
  疏第二偈去住等者。言破意云离去法无去人等者。案。硕疏云。问。此品破何物人法耶。答。有体人法。若五阴是体法。假名我为体人。于五阴上。有去止等者事用法。去止等者。为用人。破五阴则破体法。此品则破用人。用法破于五阴。上有去止等事。为用法。破去住止等者。为用人耳。准之可悉。
  疏去未去无住等者。言第三举三时六等者。案。琳疏云。结上半结三时无住。下半类通也。此文近则结前三时无住。远则通结品初三明有作也。元康师云。有人将此。为结前致成难解。今作此分。则历然可见矣。此偈上半。正就三时门破。下半。结例诸法也。硕法师云。问。讲中论人。若为结破人。直漫语以去。那得住余二亦。今明不尔。此不读长行。长行当见。今明此破其去者住。其者言去息。故名住。今三时捡汝本息去名住。以去中无复去。何所息名住。汝本息去名住。未去中。都未有去。何所息名住。去时正去。既在去相。那忽住二者。属已未破也。然去去者既前三时责。次两关。后相对破。今亦应尔。今既前两关责。次相对。后三时破。前亦应尔。但互文现文也。准之可悉。言凡四过用三时者。述义云。以三时门破去法。去者初发住住者也。所言过者。玉篇。古货反。玷也。度也。误也。轶也。越也。贡也。历也。又音古和反。今须度训也。言第四类余破余法等。案。硕疏云。今此一品破于四法。谓去住行止。虽破四种。不出人法。既有去去者。则有止止者。去者是人。去是法。乃至止者。是止是法。故虽破四种。不出人法。准此疏文。今云。行止者人通称。问。行止与去住。若为异。无异者。破去住。必劳复破行止。答。有异无异。无异者。去住乃不异于行止。但名目殊。去对住。行对止。此人虽悟去住。犹迷行止。是故须破。有异者。行未必去。止未必住。何故然。此文生死相续为行故。如善逝称为善去。善逝非是生死。善去未必是行色灭。故名住。何关灭。故住未必是住也。言答令悟此身等者。述义云。以观发中者。是化他行也。因中发观者。是自利行也。淡海记同之。
  疏问汝虽种种六下若开四门等。言利根闻初周略破即解等者。述义云。以所说法言。初周广说。后段略说。而重说前所余义。故名广耳淡海记云。如金刚般若经中。从经初至尔时须菩提白佛。此是略说般若。从佛须菩提下。此是广说般若。此经亦是约所说法。应言上是广说下是略说。而取重说。故云。上是略说下是广说。此疏亦尔。重说前义故云。上略今广说也。
  疏答曰下第二破等者。言前长行呵等者。案。硕疏云。如大论。是牛羊眼所见不可信。若使今论肉眼所见不可信。若使部非物情虽橤y。今时捡责更物情易悟。故今问。汝信此眼是过去虚妄所感不。汝信此眼是过去有漏业为因。四住地为缘。用此虚妄因缘感得此眼。因既虚妄。眼宁真实。能见之眼既非真所见去住。复何须语耶。准此疏文。今言。无明者。四住地之惑。以无明慧。名为无明也。颠倒者。有漏业也。所言因者。因缘通称也。述义云。长行呵云。肉眼等者。答前四门。从后至初也。今此答第四问。凡有二意。即是远因与现因也。又汝现世无明等者。别记云。现在无明心者。现在无明烦恼也。流入眼故者。约心应云也。言又眼不可信等者。答第三顺。凡有三意也。言颠倒与颠倒相应等者。颠倒心与颠倒境相应也。又就于立性心。前念从念。故云相应。又就于立与所立。可名相应也。又所见之境。能见之眼不乱。故名颠倒也。淡海记云。只见去者。不见住者。还是倒。故云不乱也。言又若我言等者。答第二问。有四意也。不显答第一问。而细推寻于四意中。后一意答第一问也。亦可又一异捡不可得等者。答第一问也。言故信般若即不信一切法等者。如大品经第十七卷。佛告须菩提言。信般若波罗蜜。即不信五阴十二入不十八界六度十八空一切种智五阴一切种智。不可得故。准之可悉。言二河倾满等者。如大经第三十二卷师子吼品中。佛言。如恒河边有七种人生死大海亦复如是。疏主释云。文中初譬正明生死是河。明此河中有七种人。□欲求离生死。但有方便无方便故。有得离不得离。师子吼菩萨前难云。若众生悉有佛性者。不须修习。自然得菩提。今答云。如恒河边七种人。皆具手足。欲度大河。要须浮者得度。不习浮者不得度。今众生亦尔。是有佛性。要须修道得菩提。不修不得也。又第三十六卷迦叶品中。佛言。如恒河中有七众生如是微妙大涅槃河。亦有种种众生。疏主释云。前既云。生死河中人离水。涅槃河中人不离。何故尔。生死河以生死烦恼为水。涅槃河以佛性为水。生死河以生死烦恼为水故。所以得离。涅槃河以佛性为水。岂容离性水耶。故明一切从生悉有佛性同不离佛性也。故前生死河中。借七人为喻。非水中物。那得文在水中不离于水。亦是涅槃河。借七种众生为喻。初则大鱼最后是龟。此是水中众生。不离于水中。两河譬其异正在于此也。问。何故生死河言边。涅槃河言中耶。答。前言边者正言。其欲度生死河。从此岸到于彼岸。故言边。正明发心之□故为边。始自阐提终至于佛。得度彼岸也。今涅槃河不言者。明此七种并是河中众生。不得离河水。但借其入水。非即沉没者。此是失。若能纵任浮游自在者为得。故言河中。准此经文。今言。二河者。生死河与之涅槃河也。言倾满者。就迷悟而言之。何者。若悟者。生死河倾。涅槃河满。若学迷者。生死河满。涅槃河倾也。言论主以一异破等者。述义云。就能见与所见求之。故云。以一异破也。即事可信者。犹一异事也。言如因缘品等者。为证眼所见现可信。故引之也。所言世间眼见者。犹以慧眼万物无生也。
  言答汝言眼见等者。所言便尔者犹即也。言又作一异破等者。所言计有去者等者。由计有我故。生诸见。即我为其本。即次下大品经文意是也。所言一异是断常本者。以有我故。计我与阴一我与阴一我与阴异。故以一异为本。即大品住佛母品。说十四难。神及世间常无常等四边。无边等四死。后如去不如去四。合为十二。乃身与神一。身与神异。合为十四。准此经文。我与阴一。即阴灭我灭。便起断见。我与阴异。即阴灭我存。故起常见。故云一异是断常本也。言断常是六十二见本者。大品第三十八卷。佛言。诸有薄福之人。不种善根。不值善知识。没在我见中。乃至一切种种见中。堕在边见若断若常。以邪见故。非法言法。法言非法。准此等文。我见者。本中之本。一异断常六十见之本。故次第举三本也。言故大品云等者。次第释上三本。言大品云等者。如彼经第二十八卷。佛告须菩提云。譬如我见中悉摄六十二见。是深般若波罗蜜。悉摄外之处问曰。我见诸见。各有别相。云何摄入我见中。答曰。虽有别相。我见是本。以无明因缘故空。五众中生我见。生我见故。言是身死如去不去。若如去即常见。不如去断见。余皆准知。即是见。见成本中之本也。所言六十二见者。法花经疏第四云。大品佛母品。开十四难。为六十二见。十四难者。神及世间常无常等四。神及世间边无边等四。死后如去不如去等四。合为十二。及身与神一。身与神异。合为十四。常无常四内。约五阴作之。一阴具常具无常四句。故成二十。边无边亦二十。如去不如去四合为六十。一异为本为六十二。又释与色是我。离色是我。我住色中。色住我等。一阴有四。五阴二十。约三世为六十。断常为本。合六十二。六为即阴。三十六为离阴。又释。一阴上计有无二种五阴。便成十见。三世为三十。凡圣合论。即有六十。涅槃非三世摄。但计涅槃有无二。合成六十二见也。问。五见摄六十二见不。答。我见为六十二见。本邪见拨无。而六十二计有。故不摄邪见。见取以六十二见为第。戒取为谓六十二见为道。则四见非六十二摄。而六十二见属边见也。婆沙钞云。六十二见。以五见为体。具明如疏第十卷也。言由有我故等者。取大论第七十卷解佛母文意释成第二本。故彼文云。神即是身者。有人言。身即是神。所以者何。分折此身。求神不可得故。复次受好丑苦乐。皆是身。是故言身即是神。身异神者。有人言。神微细五情所不得。亦非凡人所见。摄心清净得禅定。人乃能得见。是故言身异神异。复次身即是神。身灭神亦灭。是邪见说身说身异神异。身灭神常在是边见。今取后复次文也。言既有断常等者。释成断常为本也。言又一异是十四难等者。如大论第二卷云。何等十四难。世界及我常无常。亦有常亦无常。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是身是神身异神异也。此以十二见□神一异。为十四难。是因缘所生法。故不答定性等四句之问。若答弥增见故。佛终不答。如人问构牛角得几乳。是为非问。不应答也。
  言答若直举眼见等者。述义云。以一异破其立诸所一等执。故云。一异破一立也。言答若直取色法为身等。述义云。身犹自体义。通于人法内外。同以色阴为身。亦以五阴为身。二义俱取。然此身为人体。故通别义皆有。而外是定性。故有有一异见。内是假名。故无见。以有微细故。此处唯举外道一异。然去法与人不异。故以去成人。是佛法义。非是外道。外道一向执色与神异。色者法。神者人也。别记同之。言而自执神等者。如提婆四宗论云。僧佉外道言。我觉二法是一。何以故。二相差别。不可得故。毗世师外道说。我与觉异。何以故。以说异法。此是我此是智故。尼乾子外道说。如我与觉不可说一不可说异。复有异义。可说一可说异故。如我与命用相有异。方便异故得言有异。以有此有彼无此无彼。得言一。若提子外道说。一切法不俱。谓一切法不可说一。不可说异。以二边见边欲。以说一异俱论师等皆有过失故。智者不立如是三法。具如记第四卷初也。述义云。彼云冥谛。是本非边非心。作诸法本觉。是心神。亦心觉是神本。冥谛是觉本。有言。觉是本神。是末为异。有言。唯是一非本末。觉是解知之义。神是莫测之义。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疏次两偈双牒双破等者。言作是瓶等者。案。康疏云。作者语通。如陶师画师工匠等。皆是作者。所作之物。名为作业。何了知之。燃可燃品偈云。若燃是可燃。作作者是一。彼注释云。若作者是一。陶师与瓶一。准之可悉。
  言师责成实义云等者。案。硕疏云。汝去去者一。人法既一。为当名一人。为当名一法。随意解。若人法一通名一人者。既通名一人则失法。但有人无法。但有所成无能成。若尔既无法。那有人。既无能成。那有所成。若人法一通一法者既通名一法。则失人。但有法无人。但有能成无所成。既无人那有法。既无能成那有所成。是故失人法。准此疏文。今言。若一则无能所者。既通名一人则失法。但有人无法。但有所成之人。而无能成之法。若通名一法。则失人。但有法无人。但有能成之法。而无所成之人。既无能成之法。那有所成之法。是故失人法。故云。若一则无能所等也。述义云。成论言。善恶与人一。故云若一则无能所也。言若一复有能所等者。案。硕疏云。若使之人法。混然共是一。今问。若混然共是一。为常有名为当无名。若无名则人法俱失。若有名。名人名法耶。同先难耳。准此疏文。今言一者混然共是一。若混然共一。而复有能成之人所成之法者。则是亦一亦异。以亦异故。有能所人法。以亦一故。则无能所人法。以混然共一故也。言又能所既一等者。案。硕疏云。且又五阴为法。假名为人。善恶为法。假名为人。汝人法若一。五阴与一既一。五阴亦一。善恶与人既一。善恶亦一也。准之可悉。言又如人起四心等者。述义云。四心迭代者。迭犹迁也。今案。玉篇上。达结反。更也。代也。道也。下道赍反。更也。言四人亦尔者。述义云。人亦应四也。
  疏长行为二等。言人通四仪等者。案。硕疏云。有人解道。此破外道神我是常。所用无常。今明不尔。只约即事辨人常法无常。明人始终是一故常。法有四仪之别。行息故住。住息故坐。坐息故卧。既有四仪迭代。故是无常。准之可悉。言异亦有三种离等者。别记云。有无离者。谓一时二谛也。存亡离者。约一法前后言之。述义云。应言有五离。而论文既有有无离与存亡离。故以去住离与不相成异。摄入有无与存亡离。然东西离。不得摄入。可有别释。故云。应有三种离。而略故无第一离耳。淡海记云。略无初离者。东西而离。而论言若异者则相违。即是东西离。今谓。案论文。若异者则相违等者。是第二有无离。次不相因待等者。是第三存亡离。次异中等者。第四总结。而略无第一东西离。疏主既云。无谁敢违乎。所以不须海记也。
  疏因去知去者。第三因缘门破有此门来凡有三意等者。言一者前一异门等者。案。琳疏云。前明一异破人法体。此破人法用。故文云。不能用是去。不能用异云。故知。是破用也。准之可悉。述义云。体之与用。皆言无用故云。□称不能用也。今谓不尔。是去异去。□称不能用也。言二者上破一异等者。如俱舍论第二十二卷破说我品第九云。跋私弗多罗部所说。必定有我。与五有不一不异。复次若义如此。为胭诸阴故。我言成诸阴。是说我言因故。此执亦前失。我等说我不如此。若不尔。云何如约薪执说火。约阴执说人亦尔。云何约薪执说火。约阴执说人亦尔。云何约薪执说火。若离薪火不可执说。不可立火与薪有异与薪无异。若炎异薪。薪应不热。若火不异薪。所烧应即是能烧如此离诸阴。不可执说。人亦不可说人异诸阴。由有常过失故。亦不可说人与诸阴不异。由有断过故。今取此论文。以为破犊子部也。言三者上来等者。案。硕疏云。汝因去法。知于去者。去者用此去法去。而今因去知去去者。去者无体。由法乃成。无体之者。那能用于去法去耶。是故就因缘。求不可得。准此疏文。今求因缘人法。而不可得。故破因缘人法也。言是去者等者。案。琳疏云。是故谓成者之去也。异去非成者之去也。成者之去。此者何意。不能用此去也。者本无体。为他所成。何能自用也。若尔。非成者之去既异。应可用之。此亦不然何者。人法异体。不相关预。云何得用若得用者。即一人有二法过也。述义云。既言去者以去成者。故去是为者所因。故云是去等也。既成自身之物。故不得反用。故云。者不能用也。下句准之。言此二偈等者。案。琳疏云。然此二偈。反覆成过。初偈免二去过。便堕无用。后偈假令得用。复堕二去过也。准此疏文。今云。二法者。犹二去法也。言若端拱静坐等者。所言端拱者。玉篇上。都丸反。夜有襦裳者。为端也。题也。正也。本也。直也。业也。今复正直训也。下记冢反。执也。法也。合手曰拱也。敛手也。案。影疏云。如人静坐。直是人耳。正动一足便名去者。准之可悉。言是去即者所因去者。案。硕疏云。上半明因去法知去者。此去者不能用。所因之法。知何故而去者。若不因去法。成去者。去者有别体。去者可得用去法。而今去者。因去法成去者。则无体。无体之者。那能用去法耶。准此疏文。若人初举一步。即是去法。用此去法。知有初去者。此则称为。为是去。而去者。不能用是去法。何者。若去者。不用去法而成者。即有别体。可得能用。而今不尔。故云。何能用去法也。言如因色心等老赤约五阴之中。初一阴是色法。即五根五尘及无作色也。量后一阴即是心王。中间三阴。心数并不相应行。此五受阴法和合成人。故云尔耳。
  言初举譬反释等者。述义云。此文应云。初举譬反释。言先有人等者。释举文。而人法互相因等者。明反释意也。
  疏第二偈破异去等者。言上半牒等者。案。疏上文云。因去知去者。牒外义也。不能用是去者。论主破也。琳法师云。上半牒计总非。下半释也。元康师云。上半正破。下半释破也。硕法师云。上半正明因去知去者不能用不因之法去。下半释成破意。准此等文。今言。上半牒者是略耳。应言上半牒而破也。言外云初动一步等者。是释第一句。案。康疏云。成者。谓因步。得名去者。可更不能还用初步之去。而今不因余步。得名去者。因应用余步之去。今破也。准之可悉。
  言又一去成者体等者。述义云。一去被者用者。犹是所用也。言如藉此五阴四微等者。案。硕疏云。此五阴成此人。彼五阴不成此人。此五阴成此人。此人尚不能用此五阴。去破五阴。不成此人。此人那能用彼五阴去耶。述义云。云何能御等者。是定异。故前念相离。云何能御耶也。言则是他眼者。犹是异眼他眼也。
  疏决定有去者第四有无破等者。言人法俱有等者。述义云。若定有人。更不成人法。亦尔之云。言若踟蹰道门等者。淡海记云。魏时京帝有臣。名周□。此人有高慢性。帝自余除人。□臣云。以肉赐周□。□乞刀子。勿与刀子。臣等奉告赐肉。则悖乞刀子。不与而已。则自手持肉。悉食而去。尔时帝曰。此人怏怏非少主之臣。此意自显其德大耳。所言怏怏者。完蒙貌也。今案玉篇。踟蹰。上或踌字腹留腹知二反。踯躅也。说文。为z字在心部也。百论序云。踌躇。疏主释云。犹进退貌。玉篇。躇者腹于腹诛二反。踌躇犹豫也。怏怏者。玉篇。于高反。动也。强也。对也。言上半明定有人等者。硕疏云。上半明决定有去者。不能用三法。若为是决定。如长行解。决定者名实有。不用去法生故。是决定者也。去法名身动。身动是去法也。三即已去来去去时。即是已动动时。汝若决定有去者。不能用三法也。何故尔。既决定有去者。去者不因去法。成此去法。那能用去法。汝若因去法成去者。此去者可能用去法。今决定是有。不因去法成。那能用于去法耶。何故尔。决定有者。不因去法成去者。即是性有。性有即是有门。离法有者唯一种。所以是常离者之法。法三时迭代。所以是无常。常者那用无常之法。定者那能用不定之法耶。二义去者既是常。即应常去。不得有住。去法虽未起未去。去者应常去。去法虽已去息。去者恒自去。去法虽正去。去者亦应常去。都不得有住。何故尔。汝离去法。定有去者。去者常故。准之可悉。
  言下半明若因法有人等者。案。硕疏云。下半明。不决定去者。不能用三法。不决定者则本实无。本实无去去。汝因去法。故名去者。既因去法名去者。则无自性。无自性即是无无。复那能用三法耶。准之可悉。述义云。既言因去有人。而若定有人者。即不用去。故云。上半明定有人等也。言此偈上下等者。述义云。此非上半为进下半为退也。犹是互破之也。别记亦同。言余二段等者。述义云。亦假有体亦假无体。与非假有体非假无体。合为二段。即四句也。别记亦同。今谓不尔。两俱文中开三段。初偈明定有人无人不能用法。次半偈明定有法无法人不能用三。半偈结人法能所一切都空。今法门也。讫余二门易知。
  疏长行释三段三等者。言夫因去有者等者。案。硕疏云。汝因去法有去者。因去者有去法。去者息法。去法住去者。可得住。今既不因去法有去者。去者无去法。去者何所息。而言是故既无去法去者。若去则应常去也。准之可悉。
  言释下半有二论本等者。案。康疏云。释前偈下半文。有二周。反覆一耳。有本但有后周。直云因去法。故有去者。若先无去法。则无去者。云何言不决定。去者用三去也。有本。具有前后二周。就前周中。复有两本。一本云。以因去法得名去者以无去法故。不能用三法。一本云。以因去法得名去者。以无去法故。不不能用三去。两文相似。义意大同也。人本无体。因法得名。是故不能于三时中用去法也。因去法故有去者下。第二周覆释不异前也。准此疏文。论文应言。若去者不决定不决定名本实无。以因去法。得名去者。因去法故有去者。若先无去法则无去者。云何言不决定。去者用三去文。有二周。若言去者下第一周。因去法故下第二周。然今疏主。以为烦焉。所言十喻者。如大品经第一卷云。菩萨解了诸法。如幻如炎如水中月。如虚空如闇。如乾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是十喻为解空法。故云幻始幻化终慧影师云。然此十喻有五相对一者幻炎内外相对。二者。水月虚空有无相对三者。响城见闻相对。四者。梦影寝觉相对。五者。像化集散相对。欲显诸法内外俱空。有无双寂。见闻悉寂虚。梦觉无实。合散同玄。终归莫二。此明菩萨解空达理。诸法皆然。不可得故。列此十名。以之为喻。大论第六卷云。问曰。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识。答曰。诸法相虽空。亦有分别可见不可见。譬如幻作象马及种种诸物。虽知无有实。然与六情相对。不相错乱。如化者。十四变化心。复次化生无定物。但以心生有所作。皆无有实。人身亦如是。本无所有。又云。诸法虽空。而有分别。有难解空。有易解空。今以易解空。喻难解空。故十喻空喻诸法空也。具明如彼。言又求彼人法等者。述义云。虚者虚妄也。恍者实也。今案玉篇。恍欣往反。失意也。狂貌也。
  疏问何因缘故有此品等者。约此一品由来。凡有二意。一者。通来。二者。别来意。初中有二。初明能入虽异所入无别。后明次前品有二。初明能入虽异所入无别。后明次前品而生。初中凡有三番问答。此初问答。答中言二十七品等者。述义云。犹是二十七门者。谓是能非之门。亦是能入之门。言所入更无异者。体实相之理。名为所入也。言自斯以外等者。所起假名法。云皆虚妄也。亦可实相者。三谛法也。虚妄者。于彼所立。去去者等也。淡海记亦同之。言故智度论云等者。如彼论第五卷云。复次除诸法实法。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如诸烦恼结使欲缚取缠阴入界魔王魔民。如是等尽名为魔也。慧影师云。但有所分别者。违于实相。不隔生死。故通名摩也。言所以然者等者。疏主释显。所言一切诸法等者。如大论第五云。如论烦恼结使欲缚取缠阴入界尽魔。准此论文。今言一切诸法者。阴入界等诸法。慧影师云。五住烦恼。□名烦恼魔。分段变易二种之身。为阴魔。二种之死。为死魔。第六天魔。名他化自在天魔。准此疏文。今云。烦恼者。既五住烦恼即烦恼也。苦果者。二死之报既阴魔。故云。名为魔也。问。何处阴入界说是魔。答。莫初罗山中佛教弟子以名魔处。受想行识亦如是。问。何以名魔。答。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也。述义问云。若除实相。除皆虚妄。亦是魔者。佛所说教亦应耶。答。取未极之义为虚妄者。佛教亦是未极故。可虚妄。而以妄执义。名虚妄耳。就魔亦尔。于非有非非无。假说有无。此假违于中道。故为魔。然不坏假名。而说实相。此就中假因缘义。以浅深粗细义故浅为魔。深非魔也。别记亦同。
  疏问实相何故等者此第二番问答。答中四句内等者。述义云。即以四句为内。非非有等为外。故云。四句内外也。言故论云等者。如大论第九十四卷释毕定品云。问曰。天眼可见色。云何见善法。又言见一切法性空。答曰。因中说果。以天眼。自见己身。及身十主众生然后用他心智宿命智。求其今世后世善根。是善根及果报亦皆磨灭。故见空。是善根皆是有为法。无无自性。自性故空。空故不可着。亦不可受味。不可受味故不着。譬如蝇无处不着。唯不着火炎。众生爱着亦如是。善不善法中皆着。乃至非有想非无想着。故不能入涅槃。唯不能着般若性空火。所以者何。般若般若相空。若般空不空即是味是可着处。菩萨住是智慧中。不起有漏业为众生说法。亦知众生假名。不可得安住是无所得般若中。而能具足神通事。飞到十方国土。利益众生。今但略引譬说文也。言般若如火炎等者。疏主释显也。言是以论初云等者。观因缘品初归敬偈文言。能说是因缘者。显正也。善灭诸戏论者破邪。谓能说八不中道因缘。善灭不八戏论也。
  疏问若尔何故有二十七门等者。此第三番问答。答中言或前或后等者。述义云。此品应前。此品应后。此偈应前。此偈应后此偈应破。此偈应立。如此执故。住在门外。不能入理也。言可谓服于甘露等者。此大经第七卷偈文。疏主释云。此中正叹大乘为甘露。愚智两人。致成甘毒。言或服甘露伤命而早夭者。正是无方便。服甘露成毒药。禀方等天法身慧命。准之可悉。广明如上。
  疏而复须明次第等者。第二明次去来品而生此品。于中有二。初正明次第。后问答如文。言动静四仪者。约行住坐卧。初一动义。后三静义。可悉。言故净名经云等者。彼经下卷。见阿□佛品维摩诘答佛问文。述义解云。我身离诸断常生灭六十二见。具足万德。故有法身。有法身故。有应身。有应身故。有化身。如观我身具足三身。观佛亦然。谓观我身即是佛也。疏主释云。此章正明法身绝四句。谓佛身绝四句。是以实相。即是法身。准之可悉。
  疏次别明六情次去来等者。第二明别来意。于中有七复次。今此初复次。言经明十二入等者。述义云。大论第二十八云。如佛告诸比丘为汝说一切法。所谓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是十二入名也。今案。毗婆沙论第三十九卷使揵度十门品云。十二入眼入法入。问曰。何故作造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说。生闻婆罗门往诸佛所。到已面共世尊种种语论。问讯已。在一面坐。尔时生闻婆罗门白佛言。世尊。说一切者多。一切有几种。沙门瞿昙。为施设何一切耶。佛告婆罗门。我施设一切者。谓眼入法入。是名一切。如来说如是法名一切。婆罗门若有作是说。我能遮止。沙门瞿所说一切。更说余一切者。有是语。而无有实。若还问者。反生疑惑。所以者何。非境界故。佛经虽非是说。而不广分别。佛经是此论所为根本。彼中诸不说者。今欲广说故。而作此论。准之可悉。毗昙章初卷解云。根尘二法。是苦乐所入。称之为入。谓就根尘所生心心法中。苦乐受为义。即婆沙云。轮门名入。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疏二者接次钩锁相生等者。第二复次。文中有二。初明来意。次问答明观六情。此文初也。言上品初外人等者。如去来品初云。问曰。世间眼见三时有作。已去未去去时。以有作故。当知有诸法。疏主释云。上品求四缘生。果毕竟无从。外人理屈辞穷。舌不能救。故今举眼所见立义。外道数论譬喻之流同明时不可见。故今但云。见时中之法。不言见时。去来是举下足。色为眼所见。故云眼见也。法堕三世流动起作。故称为作。准之可悉。
  言论主即就三世等者。答曰。已去无有去。未去亦。离已去未去。去时。亦去未去无住。去时亦无性。所有行正法。皆同于去义。疏主释云。第一三时内破谓已是曾去。即是无去。未是当去。即时无去。故无去去时。不离此二。亦无有去也。故云。即就三世等。所言三世者。三时之异名也。言惑者问云等者。如次论云。问曰。汝虽种种门破去去者住住者。而眼见有去住。疏主释云。外人反难论主。若三时中。无眼不应见。今既眼见。则不应无故。无则不应见。见故非时无也。言论主更以三二门等者。如次论云。答曰。肉眼怕见不可信若实有去去者。为以一法成。为以二法成。二俱有过终讫。一品凡有八偈。初四行偈。以一异门。破去去者。次因去知去者下二行偈。以因缘门。破去去者。次决定有去者下二行偈以有无门。破去去者。故云。更以三门等也。谓以三门。推求眼所见。去住竟不可得。何所见耶。但有本云。但以三时门等者。恐时字余也。更应捡定所言不停者。犹是不止也。
  疏问云何名观于眼情者。此下第二问答。以辨观六情。凡有三番问答。此即第一问答。言问云何等者。此文应云问云何名观于六情。而以举一。余即可解故举一闻耳。答中言一者世俗之流等者。案。康疏云。凡夫外道成实毗昙。皆执六情。大况相似。凡夫计有此是寻常。准此疏文。今云世俗之流等者。凡夫之人也。言本末原由者。述义云。四大是本。眼根是末。故云尔耳。
  言二者外道之人等者。如成实论第四卷根等大品第三十七云。问曰。诸外道言眼中火大多。所以者何。似业因缘故。因施明得眼。如经中。施衣得色。施食得力。施乘得乐。施灯得眼。是故眼中火大多。又火能远照。眼有光故有远对色。又言。人死眼还归日。故知。日为本性。又眼定能见色。色属火故。还见自性。如是虚空地水风等。随根偏多。死人耳根还归虚空。耳定能闻教公属虚空。余亦如是。是故根中。诸大应有多少。案。硕疏云。第一迦毗罗人所计六根。通是色法。则用五尘居五大。五大造五根。五尘成五大者。色尘成火大。声成空大。香尘成地大。味尘成水大。触尘成风大也。五大造五根者。火大造眼根。空大造耳根。地大造鼻根。水大造舌根。风大造身根也。彼云。五大五根。有精气之色。共造意根。故六情通是色法。亦摄心平等根。解此有两义。一者。明五大五根有精气之色。平等共造意根。故言心平等也。二者。若是五根各用。明此意根之识通。缘六根六尘。故云六平等根也。准此疏文。五尘各别而生五大。五大各别而造五根也。今捡。百论疏云。遍造是优楼迦义。云五大成眼根。火大偏多色。是火家求那。眼还见五色大成身根。风大偏触。是风界求那。故身还觉触。而云五尘生五大者。五尘为五谛。尘细大粗故。从尘生大。但地具五尘。色声香味触。水具四尘。除香。火具三尘。除香味。风具二尘。唯有声触。空唯有声。外道云。地藉尘多。是故无力最在其上。空藉尘小。是故有力。最在其下。准此疏文。五大和合而生一根。非是五大各生一根也。但五尘也。具大虽别。总相故。云五尘生大也。述义云。五尘生五根者。是僧佉遍僧义也。但佛法五法唯生内法。于外法中。无声尘故。五大者。地水火风空。地者坚义。水者闰义。火者燸义。风者动义。空者质碍义。佛法于所成法内。但有有为空。如口中耳中空。然眼鼻等根。无有为空。故无空大。所以但言四微四大也。今谓不尔。遍造是卫世师义。准上所引百论疏可见。言意根既是心识等者。案。百论疏云。心平等根。有二种释。一云。实是心识之心。而称心平等者。眼等五根。各缘一尘。心识能遍缘五。故云平等。二云。詺完芙蓉心。以为平等。以其处一身之中。故云平等。又云。若是内心。具五大所成。心识之心。非大所造捡迦毗罗论。是心识之心。以能分别故。准之可悉。述义云。云肉芙蓉人者。即是腹也。问外道不立意根。何为此说。答。此师今显意根非四在所造耳。良非外道义。外道义二释。一者缘虑心。非五大所成。二者完芙蓉心。是地大所成。问。百论疏云。具五大所成。今何言地耶。答□□□□(十六字缺)
  言三者复有外道等者。发成实论第四卷根等大品云。问曰。有论师云。一根一性。地中求那多故。有香。能发香水火风中。有色味触故。能发味色触知。是实云何。案。硕疏云。若是优楼迦人所计。与前家为异。五根是色。意根是心。五大成五尘。五大造五根。则用五大成五尘者。明火大。成色尘。空大成声尘。地大成香尘。水成味尘。风大成触尘也。五大造五根者。与前家大异。明五大共造眼根。火大偏多色。是火之求那。故眼能见色。余四准之今捡。百论疏云。次偏造是迦毗罗义。以色成火大。火大成眼根。眼根还见色。余四亦尔。五知根胜故。各用一大而成。五业根劣故。具五大而成也。准此二疏相违水火。更可问求之也。何者。硕疏意云。初师明偏造义。后师立遍造。本疏云。初师立遍造义。后立偏造义。今案金七十论上卷云。五唯者。一声二触三色四味五香。是香物唯体唯能五唯生五大者。声唯生空大。触唯生风大。色唯生火大。味唯水大。香唯生地大。又智度论第七十卷云。从空生耳根。从风生身根。从火生有。从水生舌根。从地生鼻根。以是僧佉经。广说世性。准此论文。恐硕疏谬焉。述义云。复有外道等者。是卫世偏造义者非也。准上可悉。
  言四者毗昙人云等者。如杂阿毗昙心论第二卷行品云。已说心心法伴力及生。色今当说。极微在四根。十种应当知者。四根十种极微。共生四大色香味触。眼根身根。耳鼻舌根亦尔。身根九者。谓余身有九种。彼唯有身根种。余如前说。余八者离根色声香味触极微八种。问。此诸极微何界说。答谓。是有香地欲界中。极微无合。香味不相离。有香则有味。色界极微。非揣食性。故离香味。色界四根。极微八种。余身根极微七种。外极微六种。问。若眼根极微十种者。云何不眼即是色。即是余种。如是则法性杂乱。与阿毗昙相违。阿毗昙说。眼根一界一入一阴阴摄。答。二种极微。事极微聚极微。事极微者。谓眼极微即眼微。余极微皆说自事。以事根微故。阿毗昙说。眼根一界一入一阴摄。聚极微者众多事。此中说聚极微住自相。故法相不杂乱。此偈上三句。明诸根具微多少。一句明办差别。极微在四根者。明色法聚为众微所成。极者数之极也。微者七微。此是最细色。十种应当知者。若在四根。有十微共成谓四大四微眼根身根。问曰。四大亦是触入摄。何故别说者。外云。四大造色之本。功能最大。所以别说。声非常有。所以不论身根九者除四根。外身根但有四微四大及身根。故有九也。余八者离根色香味触。但有其八。谓是有香地者。所谓欲界也。准此论文今言。毗昙人云等者。彼论长行文。则指本论师。达摩多罗。此云法救。言毗昙人。即四种萨婆多中第一师也。今案。硕疏云。若是阿毗昙人所计。则用四大造五根。不用空大。何故尔。空是无故。不能成也。明四大造五根。四大即是四触。谓坚湿暖动。即是实法。五根即是眼耳鼻舌身。即是清净实法色。意根即是心五心数也。但四大造五根。五根有具十者或具九者或具八者。故彼偈云。极微在四根。十种应当知。身根九余八。谓在有香地。若为是极微在四根。十种应当知。今明眼耳鼻舌。此根具十种。谓能造四大及四尘即是八。眼根即是九。根眼必附身即是十。眼既尔。耳鼻舌例然。故云。极微在四根等。何故言身根九余八耶。今明带眼之身。此身亦具十。从咽喉已下去身。此但具九。谓身与四大四尘也。从多为论。故言身根九也。余八者即是身外之物。此但具八谓四大四尘也。谓在有香地。明但在欲界。欲界称为香地。色界等则不然也。述义云。谓地水等者。数人云。声非果报。以间断故。所以五尘之中但取四尘。不取声尘也。言身根但有九等者。身根但有身根。乃四大四尘。而无眼耳鼻舌四根。何故尔。无身根时。不得有眼根。但无眼根。犹有身根故。言故论偈云者。述义云。真谛三藏所译俱舍论文。今谓不。捡彼论文无此偈。故此杂心论第二卷行品偈文。即上所引之文是也。言极微在四根等者。疏云。此偈上三句。明诸根具微多少。一句明界差别。述义云。根微者即十微。谓四微四大所成之眼。与附着身根也。在四根者。眼耳鼻舌也。成论云。四微成四大。今数人四大成四微。以四大望四微时。四大是极微。余义亦尔。以四大与四微。望眼等根。皆是极微。以眼根等望色法时。亦为极微也。身根九者。四大四微及身根。身根不依着他故。无眼等故也。余八者。草木等是名余。所言八者。四大四微。应除所成法也。有香地是欲界也。色界无香味。即无鼻舌二识。唯有五根为庄严。具有六微。就色界者。四根但有八。身根但有七。草木等但有六也。
  言五者成论云等者。如彼论第三卷苦谛聚色相品第三十六卷云。问曰。汝言五受阴是苦谛。何谓为五。答曰。色阴识阴想受行色者。谓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总名为色。四大者地水火风。因色香味触。故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根。此等相触故有声。地者色等集会。坚多故地。如是湿多故名水。热多故名火。轻动多故名风。眼根者但缘色。眼识所依同性不依时。皆名眼。余四根亦如是。色者。但识所缘及同性不缘时。是名为色。香味触亦如是。等相触故有声也。又同卷非彼证品云。又汝去佛说眼形中所有坚依坚是地等者。佛以此言。示五根因□四大成。或有人说。从我生根。或谓。离大别更有根。有说。诸根种种性谓从地大。生鼻根等。佛断此。故说眼等根四大合成空无实法。今略引二品论文也。案。硕疏云。若是成实论人。亦是四大造五根。但四大是假名。五根亦是假名。明四大共造眼根。发识见故名眼四大共造身根。发识觉触故名身也。言就三假辨等者。述义云。开善一复次云。四微是法假。四大是受假。五根是名假也。今言。四微是法假者。从同类所成。故多细色合成色尘。多细香合在香尘等。以自体义名法。有自体故。色成色尘。余义亦尔。从多所成义为假。五根是受假者。异类所成。故四尘合成眼等。众生是名假者。是重所成。故但有言说耳。
  言六者犊子部云等者。如大论初卷云。是佛法中。亦有犊子比丘说。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众和合有人法。述义云。由五阴合而成人体。此即非是五阴之示人。云道理以为法也。所方法体也。言四大者。此事四大。具如记初卷。言犊子者。此婆罗门之一姓。以□为名也。佛灭度后三百年中。从萨婆多出之。
  言第七方广道人等者。如大论初卷云。更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诸法不生灭。空无所有。譬如菟角龟毛常无。慧影师云。此是方广部中所执道人。故云方广道。此人虽学大乘。而人大乘旨。执之太过。执言。一切法无间。假实生之与法。悉皆常无。如菟角无也。述义云。此一说部所言似大。所以为名。依四阿含。作如是说。谓四阿含主世谛。言诸法无生。色欲如幻。既言欲界及色界如幻无生。故知空也。具如记初卷也。
  疏问论主云何破此诸计等者。此下第二番问答。答中言凡有此眼根等者。如唯识论第六卷云。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乐。谓由爱力。取蕴生故。云何为嗔。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恶行。所依为业。为嗔必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谓由无明。起疑邪定等烦恼随烦恼业。能招后生杂染法故。述义云。言即生无明者。犹是愚痴。即舍受心也。所言三业者三义。一者。三毒。即是三业细时为烦恼。粗细时为业故。二者。身口意三业也。三者。罪祸不动三业也。淡海记亦同之。
  疏问云何破耶等者。此下第三番问答。答中言故净名经云等者。如彼经上卷弟子品阿那律章云。阿那律白佛言。昔有梵王。名曰严净。问言。几阿那律天眼所见。我即答言。仁者。吾见此释迦牟尼佛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勒□。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那律天眼为作相耶。无作相耶。假使作相。即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彼梵王作礼而问。世孰复有真天眼者。维摩诘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见诸佛国。不以二相。今略引维摩诘语。疏主云。文中有四。初明被呵之由。庵摩勒□者。形似槟榔。食之除风。冷时手执此□。故以为喻。言见三千界者住常力即见二千。功用见三千世界也。又天眼但见二千。愿即智之力即见三千也。次时维摩诘下第二述能呵之旨。作色方圆相。而见。名为作相。不作色方圆相。名无作相也。又释。三界身六情诸根。从结业起。名有为有作相。法身异之。谓无无作相。结两难云。若作方圆而见。即同外道。以外道亦作方圆而见故。若不作方圆而见。即无方圆。便是无法。不应有见。次彼梵王下第四时众得益。文有三句。初问。阿那律天眼第一既屈净名。自斯已外谁有真天眼者。次维摩诘言下第一净名答。初总答云有。次出有真天眼之人。即佛世尊也。下以三门。释真天眼。一常有定内。异小乘定外见。此静散无二也。次悉见诸佛国。此明小乘所见近。诸佛所见远。此二异也。不以二相者。能所宛然而无眼色。谓有不碍无。虽无眼色。而不失能所。所诸无不碍有。有不碍无。故不同外道。无不碍有。故不同无为。正答上二难也。又就眼见。明不二见。宛然而无见。虽无见而无所不见。名为不二。什公云。不作精粗二相。名为二。准之可悉。
  言花业经云等者。如彼经第七卷观首品中贤首菩萨说偈中言。于眼根中入正受。于色法中三昧卢。示现色法不思议。一切天人莫能知。于色法中入正受。于眼起定念不乱。观眼无生无自性。说空寂灭无所有。于耳根由入正□受。于声法中三昧起。示现声法不思议。一切天人莫能知。于声法中入正受。于耳起定念不乱。观耳无生无自性。说空寂灭无所有。法藏疏第四云。就众生世间自在中二。初约自身。后约他。约自身中约十二处辨。于中缘起无定等圆融。一一皆有十事五对无碍之相。第一对。根境无碍。既观根入定。还应从根出。为显此根即是境故。从境出也。以一心缘起无二而二故。恒相对而根境两分。第二对。二定无碍。谓事理二定也。为分别境事。应入境定变入于根中。为观根空寂。应入根定变入境中。以分别境事起。即是观根之智。是故二定无碍。唯是一心。第三对。二境无碍。谓深广也。此所分别广事。无生无性深理故。是故真俗双融唯一法界。恒以不碍二故。寄俗于境。寄真于根。理实遍通。第四对。入出无碍。谓以入定即是出故。是故虽起定。而念不乱也。第五对。体用无碍。谓自他也。谓虽现于境。广故人不知恒寂。故虽起于定。深故自心恒不散。是故此上十义。同为一聚法界缘起无碍相即故也。又此中复有三重希有。谓根入境中。已为一希有。复能境中。更示无边分别非天人所知。为二希有。从境出已。示此分别。已甚希有。复于彼时。定心不散。更得希有。何以如此者。显三昧纯熟故。今十二处中。且取意略引初四处文可悉。述义云。然今取观眼无自性义。以为证耳。言是故喻佛得称为我等者。如大经第二十三卷。佛告高贵德王菩萨言。大自在故。名为大乘。异自在者。有八自在者。八自在。一者。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二者。示一尘身。满于世界。三者。以身轻举。飞空无碍。四者。心自在故。所作自在。五者。根自在故。六根无碍。六者。心自在故。得一切法。七者。说自在故。无说听念。八者。遍满无见。自在令见。具明如彼。故云我者。谓自在义也。
  疏又双破凡夫二乘两病等者。此下第三复次以辨来意。言如净名呵阿那律云等者。如净名经上卷弟子品阿那律章云。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见。为作相耶。无作相耶。假使作相。即与外道五通等。若无作相。即是无为。不应有见。疏主释云。第二述能呵之旨。前定而开。次假使下双结二难。若作方圆相而见。即同外道。以外道亦作方圆面见故若不作方圆而见。无方圆。便是无法。不应有见。今略引结二难文。言阿那律者。此云如意。亦称无贫。又名不灭。犹一义耳。八万劫前。曾供养辟支佛。所得善根于今不灭。故名不灭。果报称心为如意。即是白饭王长子。佛之从弟子。天眼第一。所以然者。曾一是佛边。听法睡眠。佛呵之。咄哉。云何如螺唪乎。那律惭愧。不眠多日。遂便失目。问耆婆治之。耆婆云。眠是眼食。久时不眠。眼便饿死。不可复治。那律因修得天眼也。
  疏又说此品等者。此下第四。复次以辨来意也。言花明六根清净者。如彼经第六卷法师功德品云。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花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迷人当得八百身功德于二百意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疏主释云。约位明者。此五种法师是三宝位。言六千功德者。菩萨行善。本出三业。身三口四意三合为十。一善为首。余九庄严。是即十善互相庄严成百善也。自行百善。教他行百善。赞叹法百善。赞叹人行百善。合为四百善。各有上中下三品。故成千二百。但眼鼻身三眼。以助道用弱故。唯得中下二品。所以八百。以余三根胜故。各得千二百。即六根合故成六千。然则五种法师。一一具六千。广以明。如疏。言普贤观经忏悔六根罪等者。如彼经云。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有眼根恶。业障眼不净。但当诵大乘思念第一义。是名忏悔眼。尽诸不善业也。如此等法六。名为六情根。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思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今略引之。凡有十四行偈。具忏六根罪。准文可悉。法花疏云。普贤观经明忏悔六根罪。故今得六根净。但忏悔有二法。初对十方生身佛。就事中忏悔六根罪。故云。从无始来。六根所依三障。今悉忏悔。次对法身佛。依实相忏悔。观六根有生本来寂灭。具此二忏悔。故六根清净。准此疏文。今所引文对法身佛。依实忏悔文也。问。法花经云。五种法师。得六根清净。今经何故作二忏悔。故六根净耶。答。观身实相忏悔。即是持经。故不相违也。言大集经云等者。如彼经第二十一卷云。尔时世尊。见十方众生悉来集会。即说偈言。若有说言眼见色。乃至意能知诸法。如是之人行颠倒。流转生死无量劫。今略引之。
  疏又有此品来等者。此下第五第六二复次辨来意。言初引毗昙论立者。因缘品中立四缘偈是。次引去来事立者。去来品初问曰是也。余文易知。
  疏偈为二上半死六体等者。言行者缘敢等者。案。行品疏云。通言行者。凡有四种。一修习名行。即万行善法。二造作名行。通善恶三性。三无常起作称行。通因果三聚三性等。四行缘名行。但心。今当第四。故康疏云。眼能见色。乃至意知法。分别前境。故名为行。准之可悉。言从事分毗昙婆罗门问何法摄一切法耶等者。述义云。此论有十二卷。宋时沙门求那落陀罗。此云功德贤。中天竺人之所译也。婆罗门问佛等者。此论引佛经事如此。佛为破外道实我。而说十二入。亦以执著于十二入故。今观空耳。案。毗昙章初卷十二入义云。根尘二法苦乐所入。称之为入。故杂心云。苦乐所入处。或云。通苦乐处名入。谓约根尘所生心。心中苦乐受。为义可知。言答意当体受名等者。案。硕疏云。然此四缘所计。□是明五大四大等造根义。但此名因多种。今略是明四对。一者。情欲。谓情则在内欲在外。所以言情者。意根。当体是常。余五能生情因。从果为称。故言情也。所以言欲者。明尘能生欲。亦是因果名故言欲。故经□。六尘恶欲也。二者。根尘。谓根则在内尘。则根能生识故。所以名根。尘能尘染。所以为尘也。三者。因缘。六根生识义。近即是因。六尘生识。生识义远故是缘也。四者。依境。六尘即是境。六根即是依。依根而生识。故言依也。准此疏文。今须四对但因缘义阙之然。然今言。六衰者。是当境义。述义云。于六尘上。生贪爱故今诸善因而灭之。故云。令善衰灭也。今案。大义记第九卷十八界义云。同曰。根者根是生立义。亦是本义。亦是本义。此六在身内。同是生识本为根也。言外道以神我能见者。案。康疏云。外道谓。谓御六情。为情之生见闻觉知皆是神事。神虽能知。要假眼等。如人以镰刈收五谷也。言犊子亦明我能见者。如婆沙论第五卷杂犍度智品之二云。犊子部作是说。人能知非智。亦应人能见非智。又第八卷云。如犊子部说一眼见色。非二眼一时见。所以者可。以相违故。以捷疾故。人谓两眼一时见色。准此论文应言眼见。今解。以眼为门。而我见道。故不相违也。
  言论人以识托眼根。如成实论第四卷根无始知品第四十八云。问曰。经中说。以眼见色。不应取相。耳等亦尔。故知。眼能取色。又眼等名根。若不能知。何以名根。又经中说。我诸弟子于微细事能知。如眼所见。若眼不能见。佛诸弟子则无所见。是事不可。是故诸根。定能取尘。又识分别。是则极识有异。答曰。佛自说。眼是门为见色。是故眼非能见。以眼为门。识于中见。故言眼见。问曰。亦说。意是门为知法故。可以意为门。而非知乎。答曰。意亦以次第灭心为门。是故意不能知。意识能知。准之可悉。
  言然用识见等者。如毗婆沙论第八卷杂犍度智品之四云。当言一眼见色。广说。问曰。何以作此论。答曰。为止并义者意故。如尊者昙摩多罗说。眼不见色。识见色。为止如是意故。言眼见非识见。准之可悉。
  言毗昙人以根能见等者。如杂心论第一卷品云。问云。何见为眼见。为识见。眼识相应慧见。为合见见。答。自分眼见色。非彼眼识见。非慧非和合。不见障色故。长行释云。自分眼见色。是故余识。俱时则不见。以余识俱空眼现在前非自分故。以是因故。不俱得一切境界。自分诸分不俱。识住根。故名自分。无有二识俱行。无第二次第缘故。法魏疏去。问云何见已下。因言长理有一偈。明自分眼是见。识等非见。为眼见是评家所存为眼识见者。是云摩多义。为眼识相应慧是见者。尊者瞿沙说。和合者。犊子所说也。就偈答中有三。初句立。次两句非他。第四句释非。所以自分者。是避通眼见色者。方是正答中。两句正非。第四一名释非。所以若识等见者。既不障。应见障外之色。以不见故。明知识等非见。长行引释中。自分眼见色者。论主通义。眼虽是见性。要识住根方始能见。是故下结余识俱时不见。以余识俱时。空眼现前非自分故。以是因故者。通第二不俱尘过。以之言用。即此因防得第二之过。故言。以是因故不俱得一切境界。自分诸根不俱者。此释不俱取尘义。以无自分根俱故识住根。故名自分。义无有二识俱行者。释自分根不俱。尚无二识俱行。何况有多。无第二次第缘者。复释无二识也。案。康疏云。毗。婆沙论是萨婆多部。此部以眼根能见。非识见也。谓别有净色。名为眼根。然此眼根。是不障碍。有外色法。识住其中。名为自分眼见色也。根既微细非肉眼见。唯有天眼。乃能见之。准之可悉。
  言异训人云等者。如法魏师杂心疏第一云。为眼识慧。是慧是见者。尊者瞿沙说。和合者犊子所说也准此疏文。今云。异部人者。尊者瞿沙人也复有人云等者。犊子部也然述义云。异部人者。毗婆阇婆提义也。别记云。育多提婆义也。
  疏答曰无也第二论主破等者。言问外人引经等者。案。康疏云。问经说六情明言非一。何以违教遂乃言无耶言。答然计我与六情等者。案。康疏云。此取经意。不执经文。何者凡计我与六情俱是妄。谓虽然如来说六情者。欲借于六情轻妄。而止于我重妄。而内外大小执教之流。闻说六情。终言实有六情。故不解佛说六情之意也。言故涅槃云等者。如彼经第十七卷。佛告迦叶菩萨言。诸佛为第一义。故说世谛。亦令众生得第一义。若使众生不得如是第一义者。诸佛终不宣说世谛。今取文与义引之。法宝师云。明说世谛意也。欲令众生得第一义故。所以如来宣说世谛也。疏主释云。前来得无得常无常等。皆是如来善巧方便。则是世谛。今即卷归皆第一义谛。准之可悉。言诤于六根者。述义云。或谓四心一时。或谓四心前后也。今谓不匀。上所列七宗所计是应知也。
  疏偈本即是释长行等者。言泛论四句等者。述义云。偈释偈者。以如诸法自性偈释诸法。不自生偈是也。长行释偈者易知。长行释长行者。此论所无也。偈释长行者。即是文也。言正破见因缘者。述义云。以眼与色名。名为见因也。果者所成眼识等也。
  言上有五家等者。上有六家。而外道与犊子同计我见。故合为一家。而名五家也。言破意云汝自体是眼等者。案。康疏云。己体者有二解。一以根为眼体。能见色。不能见眼。二以识为眼体。眼能见色。晃能见识准此疏文。今言自体者。即眼是根。若眼根自体是眼根者。亦是眼根应见眼根。识亦尔。言又此难毗昙最切等者。如杂心论第一卷界品云。彼眼入者。眼识所依。四大所造净色不可见有对。耳鼻舌身亦如是。疏云。初言眼识所依者。以果解因。别于余色。二言四大造者。将因以解果。论宗不同犊子说根体。是实揽在成根。根外别有根体。譬喻者说亦揽大成根。是假名大。外别有根体。成实亦说揽大成根。根是假实殊途。合用异本。大无别根体。婆沙所契及此论宗。四大造因果殊别。净色者出共根体。异于五尘。有对者异无作色。耳鼻舌身亦如是者。四义是同。故云亦如是。准此论文。既云眼是四大所造净色。又云自分眼见色。若尔者此自分眼即能见他者。亦应自见己体也。言彼救云等者。如婆沙论四十八云。复次有三义。是色相有色可见有对。有色不可见有对。有色不可见无对。准此论文。五尘以极微成。故名有对。即对眼法。故云可见也。五根是天眼境。非是肉眼境界。故不可见。亦极微成。故云有对也。无作假色。唯意识所知。故云。不可见无对也。如百论云等者。如彼论下卷破尘品云。内曰。四大非眼见。云何生现见。地坚相。水湿相。火热相。风动相。是四大非眼见者。此所造应非现见。疏主释云。此正破四大造色。此论正破外道。傍洗内执。是故破内。俱知造。不知无所造。既不知造无所造。亦不达无所造而造。故不达二谛。即是破于佛法。论主今示春造无所造。因世谛悟第一义。故有今破。今引本论文也。述义云。性四大非眼见。但以慧慧眼能见也。事四大是眼见耳也。淡海记亦同之。言次难识见等者。案。硕疏云。第三成实则用识见。虽用识见。要须有根之识方能见之。准此疏文。今云识见者。成实师即显彼论第四卷根无知品也。言破人等者。外道及犊子部并云以神我而见。今云。人者即是我也。言又数人明等者。如杂心论第二卷行品云。眼根十种极微共成四大四尘眼根身根具如上明也。述义云。别有眼微者。指眼根故云微也。言成论眼是假名等者。如论第三卷非证品云。佛断此故。说眼等者根四大合成空无实法。准之可悉。
  疏问眄虽不自见者救意云。灯能所俱是色等者。言灯能所等者。案。影疏云。灯自照灯。照色入。明是灯体亦色入摄。眼色不然。俱舍论第一卷分别界品之一云。显色有四。谓青黄赤白。余色此是四色未异。形色有八。谓长等。又云色入。或二十。谓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邪正云烟尘雾影光明闇。又婆沙第三十九云。云何眼入。答曰。若眼已见色。今见色当见色。及余彼分眼入。已见色是过去。今见色是现在。当见色是未来。及余彼眼入。云何色入。答曰。若色入已为眼所见。今为眼所见。当为眼所见。准此等文。灯以能照所照俱是色入所摄故。自照照他。眼则不尔故云此毗昙救也。述义云。眼是不可见。以眼根是清净色。故云眼能见是眼入等也。言依数人能烧是触等者。如杂心论第一卷界品云。触入者十一种。谓四大及七种造色。谓湿滑轻重冷饥渴也。述义云。火唯是触尘。故云尔也。言智度论亦云等者。述义引彼论第三十一卷释初品中释十八空故。彼文云。复次诸法别异性。是亦不然。何以故。如一火能烧造色能照。二法和合故名为火。若离是二法。有火者。应别有用。而无别用。以是故知。火是假名。亦无有实。若实无火法。云何言热是火性。复次热性从众缘生。内有身根。外有色触和合。而身识觉知有热。若未和合时。则无热性。以是故知。热非火性。慧影师云。复次诸别性已下总既空。次破别性义也。如能烧义是火大。能照义属造色。有此二法成火义。离此二法。更无别有一火实用。若尔者火则是假名无实。若无实火。云何言热是火性。火之与热。不一不异。如是一异中求火。火不可得。火既尚无。何得有性。如是推之悉至实相。实相之义声闻亦得。而大本经。明极微色心中言。如是尘相非诸二境界者。今依经论释者。此据极微之尘。实相为语。故云尔耳。复次热性也。明有性之法不从缘生。火若实有热性者。则不假缘生。既假内外因缘。故知有热。未和合时。热性子无。以是故知。热非火性也。述义云。如火能照能烧。照是造色。烧是炎。是二法和合为火。色具能无者。火即赤也。触具能烧者。能烧薪之用也。今案。彼论第三十二卷释初品中四缘云。复有人言。火为最大。所以者何。除香味故。又以水出处甚多。而火能灭之。大火之力烧万物。以照诸闇。以是故知。火为最大。准此论文。今言色具能照者。能照诸闇是。所言闇者。二十种色中一色故。言触具能烧埏。能烧万物。是四大及触。是触尘故。今取意引此文。准之可知。
  疏答中为二上半明火不能成见地等者。言明火不能成等者。案。硕疏云。一者。明喻不相似。何故尔。如火能烧薪。即以薪为体。汝眼能见色。不以色为体。那得此为喻耶。故云。不应举合而救离也。所言瞩者。犹观也。照也。言又云观汝此义等者。案。硕疏云。四大之中火。乃是一大热触。但火无别体。赖薪为体。然火还烧所赖之薪。即自是烧也。眼虽是别根。然不能独立。要假扶根色香。方乃得立。若尔眼还应见扶根之色香。即是自见。而今眼不能犹立。要假扶根之色香。方乃得立。若尔眼还应见扶根之色香。即是自见。而今眼不能犹立。要假扶根之香方得立。不见扶根之色。火无别体。托薪为体。还烧所托之薪故知。此乃是破眼不能自见。何谓成眼不能自见耶。所言非见之色者。如壁外之色等也。言如百论云等者。如彼论上卷破神品云。内曰。若尔盲。若神用眼见则神与眼异。神与眼异。则神无眼。神无眼。云何见色。汝陶师喻者。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离泥更无有瓶。泥即为瓶而眼色异故。疏主释云。内曰。若尔盲者。若神与眼一不应言神见眼不见。若神与眼异。神则无眼。是故神盲。若无眼不盲。则盲不无眼。若无眼不盲。则有眼者盲。汝陶师喻者。此破其譬说。外云。譬有三事。一陶师。二用泥。三作瓶。内合亦三。一有神。二用眼。三见色。□亲言同而实大异。用泥作瓶离泥无瓶。用眼见色。离眼有色。故非喻也。今略引破譬说之文。述义云。情尘二品。外所立义。今取意引之者非也。别记云。离瓶无泥者。是一体因果也。而眼色异故者。是别体因果也眼。是因色是果者。是外人义也。
  疏复次见若未见时下等者。言今第三就色破眼见等者。案。硕疏云。明对色方见不对色则不见。若尔眼则有见不见义。寻忽言眼是义。而今眼有见不见义。汝言眼是见义者。则不然也。准此疏文眼未对色不名为见。则见在于色。何名眼见。言五者难云等者。案。硕疏云。明眼有半见半不见。见他即是半见。不见自即是半不见。就见他中。复有见不见。对色时则见。不对色时则不见。若尔眼则有见不见。那忽言眼是见义。而汝言眼是见义者。是事则不然也。言六者颠倒品云等者。此论第四郑观颠倒品明六尘空偈长行云。色声香味触法未与心和合时。空无所有。如炎如梦。如化如镜像。但诳惑于心。无有定相。疏主释云。未与心和合时空无所有者。法之有无不假于心。而今未合既无。合岂有耶。有二种意。一从此想心。谓有前境。实非有也。二以从妄心生前境故。前境诳或于心。此意是心生境。境生心。但愿本从妄心生。实无前境也今略引法说文。言色等者。六尘境中举初。一色等取五尘也。言又何得因缘未合时无等者。案。硕疏云。未对色时。则不名见。对色时方名见。若尔见名为色。何关属眼。乃是色见。何关眼见耶。彼云。个是眼见。非关色见。但未有色时。眼无所见。今难。眼是见义。未有色时。故眼名不见。时我亦眼是义。有色故名见。不可言眼是不见义。有色故名见。我亦不可言眼是见义。未有色时。故眼不见也。言所以花严云等者。如彼经第七卷贤首品云。于眼根中入正受。于色法中三昧起。示现色法不思议。一切天人莫能知。于色法中入正受。于眼起定念不乱。观眼无生无自性。说空灭无所有。法藏师云。此中复有三重希有。谓眼入境出。已为一希有。复能境中。更示无遍分别非天人所知。为二希有。从境出已。示此分别已甚希有。复于彼时定心不乱。更复希有。何以如此者。显三昧纯熟故。今略引之。言成论文云等者。如彼论第五卷色入相品云。眼根者。但缘色眼识所依。及同不依时。皆名眼根。今取意略引之。别记云。同性不依时者。不依应时也。
  疏复次二处具无见法者依偈是第四明法无故人无等者。言承第三偈生者。所言承者。文字集略。市升反。相承助人君为政也。又时升反。受也。次也。花苑。示水反。继也。翊也。言一是眼处色处等者。案。琳疏云。一是眼处。二是色处。。前偈假缘破眼。明无见性。而其家即谓缘会有见故。复明二处俱无。虽会何为。有本云。见处。元康师云。眼能见色。詺眼为见。准此疏文。今云。见处者。犹眼处也。言二者见处非见处等者。所言非见处者。即是色处。亦可是未见处。故元康师云。非见者。即色也。亦可未见也。又解云。无别非见之法。唯求责见。而成非见。故云。见处非见处也。言同前缘尚不生等者。如因缘品总破四缘之中第二偈长行云。是故果不从缘生。缘不尚生。何况非缘。疏主释云。上来二周责缘成非缘。是故果不得从缘生。何况非缘者。显偈不破非缘之意。谓无别非缘。但责外人果未生时不名缘。故缘成非缘。缘尚不生。非缘岂生准此文意。应云。上来责外人立眼见。而成非见。见尚不见。非见岂见也。言三者是眼处人处等者。此取长行意。以为难也。上来已责眼不能见。外人云。直是眼不能见者。方能见者。虽能见要须有眼故见。论主破云。汝言眼不能见者。能见。是则离眼有者。而实不尔。故明人亦不见。若不用眼者。能见则无因之人。何不用耳见也。
  疏见可见无故者依偈是第六明因无故果无等者。言依成实义等者。如成实论第二卷四谛品第十五云。五阴者明识色为想。名为想阴。依此生识。能取前色。是名识阴。即时心生男女怨亲等阴。若分别知怨亲中人。生三种受。是名受阴。是三受中。生三种烦恼。是名行阴。以此事起。受身因缘。名五受阴。聪法师疏云。量往约相生次第明五阴。不明摄法尽不尽义。想阴但取因成假。男女法实上怨亲好恶相待假。不得取相续假也。受阴取因成假。上怨亲中生三受也。五阴中业。令受未来果。故云。五受阴也。言次第取假实境者。案。大义记第十卷五阴义初云。心始造缘对实法。境照识义显。又问。现在故初心宜名识。识后相应。没识为数。是以识阴。从别立。次色生也。想名取假相。亦有通别。谓一切是假名。而凡夫缘皆着。则诸心同名想。故想义通。但假中有阶缘。开为假实。而识初缘实。得假所因故。第二心方取假相。既于实缘假。宜名为想。以从别制故次识也。受名领取义。复通别者。谓心皆领前缘。无非是受。但假实二境。但损益已。而识想未具领于己好恶。第三具领好恶苦乐明了。此宜名受。故受亦从别制。次想生也。行是起作义。亦有通别。谓五阴相生。皆作成果。但此通行中。前四非善恶受。后生心能成善恶。则第四心能起作来果。起作功显。此宜名行。乃至广说。准此记文。今言成实义义等者。是开善寺智藏师义也。述义云。取假实境者。识取色尘等实境。何者。眼识所见。即四微实中色。谓青黄等。余三心皆取假境。谓柱好恶愿不欲等也。成实义应云。见可见无故。想等三法无。不应云。识等四法无。何者。彼宗以识。为能见故。前破见可见时。已破识故。此就数人义。以根见色故也。
  言依毗昙等者。言眼色和合生于眼识者。理实应言。具空明根境作意。唯眼根生识义近。即是因。色尘生识义远。故是缘。既具因缘二义。故云眼色。所言眼者。不坏眼根也。色者青黄等五大。色在可见境。以眼识不见障外之色故也。言眼识所以得生等者。案。琳法师疏云。眼识所以得生者。次由于触。准此疏文。此文明论眼由触而生故。杂心论第一卷界品。复次因触故。立十八界。眼触三因缘生。谓眼色识如是意。器故。食者。故器谓眼界。食谓色界。食者谓识界。此释识之字也。述义云。次由触者。心数法中。触数是也。言触和合根尘者。次释触字。疏主释云。触以触对为义。毗昙别有触数。能和合根法及识。使根识对尘。故名为触。故婆沙论第十二卷云。诸根已能为触。作所依。但能未别苦乐。未能避大蛇毒药及诸不净。是名为触。言以触等者。释受字。疏主释云。受以领纳为义。谓领纳远顺等缘等缘故。婆沙论第十二卷云。云何为受。能分别苦乐。避诸厄害不摄火触。一切物不生染着。是时名受也。言三受次生受爱者。释爱字。疏主释云。爱以染为义。然三受通为爱作缘。为苦受所逼故。贪求于乐。以乐受故为爱所使。不苦不乐受。亦能生爱。故婆沙第十二云。具上三受。是地名爱。今言依毗昙义等者。是众事分毗昙义。故下文云。众事分正明此四法与今长行同也。□□□□□(三十三字缺)言大品亦明眼触因缘生受等者。如彼经第三卷末。佛言。如是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时知名字已。乃至不着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若不苦不乐。今略引之。
  言四取者婆沙云等者。如彼论第十二卷杂揵度人品云。云何为取。以贪境界故。四方追求。是时名取。今略引之。疏主释云。此则四方追求。名为四取也。以助业取果。故名为取也。言胜鬘经以四住地为四取等者。如彼经云。世尊又如取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如是无明住地。缘无漏业因。生三乘种意生身。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释云。又如等者。是第一段。前已广明不尽烦恼。今此更明不受生。是故言。又前明或体。今明或用。故言又也。如者。指示之辞。指彼分段因之与果。是故言如也。取者。是其爱之别称。爱心取着故名为取。助业牵生因之为缘。理实诸结皆名为缘。爱力增强故偏说也。缘谓缘助业。为正主。牵生苦乐二受。故名有漏业。准此众文。既云。前明或体。今明或用。即或体者。上所列四住地惑是也。故云。四住地为四取。问。何故名有漏业。答。烦恼是漏。善恶之业。从于漏生。与漏相随。名有漏业。问。今明四住受生。何须论业。答。由业受生。方得为缘。是以论云。烦恼为缘。有漏业为因。因缘具足。故得受生。而言四住地者。如胜鬘经云。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受住地。有爱住地。疏主释云。能生名地。令所生成立名住。心迷不解名或。八忍七智。推求谛理名见。缘一理总断烦恼。故云。见一处住地。合三界见总为一处。即见谛惑也。欲爱地者。欲界地中。一切烦恼。除无明及见。说为欲爱。以此地中。着外五欲。故名欲爱。然欲界亦爱自身。但着欲情多。故偏言之。又简上界所爱色身。遍说欲爱也。色爱地者。色界地中。一切烦恼。除无明见说为色爱。以此界中舍外五欲着己色身。故名色。然色界亦爱己心。着色情多。偏说色爱。又简无色爱着心。故偏说色爱。有爱者。无色界中。一切烦恼。除无明见。说为有爱。若就皆下说之应名无色爱。若随所取。应名心爱。但今为破患。故名有爱。外道多取无色界。以为涅槃。今为破之。故名有耳言今此中等者。述义云。上二说是总明。今依毗昙细说。故云。别明四取也。
  言依毗昙总摄百八烦恼等者。如杂心论第五卷使品云。欲取性三十四。贪五。恚五。慢五。无明五。疑四。缠十见取三十。除戒取。戒取性六。戒取界种种分别有六。说我取性三十八。爱十。慢十。无明十。疑八。色无色界有二缠。睡及掉。缠非界种分别。前已说故。此中不说此百八烦恼。取义故说取。准此论文今言百八烦恼者。欲取性三十四。见取三十。戒取六。我语取三十八。合为百八烦恼。即见九十八使。乃以十缠。言九十八使者。见惑有八十八。修惑有十。合九十八使也。八十八者。欲界四谛中。苦谛下取十。谓钝使五利使。集谛下取七。除初三见。灭谛亦同。道谛下取八。除初二见。合三十二也。上二界各一谛中除嗔。余数同前。上二界中。各取二十八。都合八十八也。修惑十者。欲界有四。谓贪嗔痴痴慢。上二界中。除嗔各取三。都合有十。并前八十八并后十。合九十八使也。言十缠者。一无惭。二无愧。三睡。四悔。五悭。六嫉。七调。八眠。九忿。十覆。此十种烦恼。皆能扰缚行人。故名缠也。
  言三界有利钝二使等者。法门名义集云。身见边见戒取见见取邪见。此五为利使。为见谛烦恼。能迷实理。令不得见之。贪嗔痴慢疑。此五为钝使为修道烦恼。能障事中修道之行令谓不尔。五见与疑。准是见惑。余四通见修。云何得言五见唯迷理之惑。贪嗔等惑唯是迷事。言欲界钝使等者。欲界四谛下。各有五钝使。即四五二十。见所断惑。修惑有四。及以十缠。合三十四烦恼。名为欲取。以能取外五欲故。所以欲取也。故世亲佛性论第三卷云。欲取者。贪欲界六尘也。言上二界等者。色界四谛下。贪慢无明。各具足五。合三十五。通见修故。疑即是四。唯见惑故。都合十九。无色亦尔。此三十八惑。不取外五欲。但取内法。名我语取。故佛性论云。我论取者。缘内身故。一切内法。名为我语。贪着内法。名我取。疏主释云。缘内法者。色无色界。定缘内法成。故名我语。贪着此定。名之为取。言三界四见等者。身边见见取见邪见。此云四见。约此四见三界苦谛下。各有四见。即三四十二见也。余三谛下。各有二见。即见取见与邪见。即十八见。四谛都合三十见。以此三十见。为见取。故佛性论云。见取者。于欲界中。唯除戒取。所余四见。名之为见。贪着此见。名为见取。然论云欲界。今云三界。云何相违。解云。佛性论。且举初云欲界。今依杂心论云三界。以彼论云三十见取性。故即是具说。更可咨求也。
  言三界戒取等者。二界。苦道二谛下。各有戒取见。即二三六见。以此六见。为戒取见。故佛性论云。戒取者。于三界取世是邪下二道。为离苦得乐。是名为戒。贪着此戒。故名为戒取。疏主释云。此四前四二属断见。但执现在。谓无未来。后二属常见。执有未来故。又前二是在家人起。后二出家人起。又前出家在家□诤因。后二在家出家修行因。又前二欲取为所成。见取为能成。后二我语取为能成。戒取为所成。但取有二。一者受取。如因受生受。二受资粮。为贪此受故。取四种资粮。今所明是也。具如宝崛中卷末。言但取内法等者。述义云。上二界唯乐定心。无乐外五欲。于生死中。实无有我而取有我。但有言说。实无有我。故名我语取也。言计非道等者。外道计显然。二乘等者不知别解脱戒远为成佛之因。而谓得外果之因。就五戒十善。准知之。见取者。决定义也。
  言成论明四取其体等者。如彼论第十卷杂烦恼品第一百三十六云。问曰。四取。欲取见取戒取我语取。何者是。答曰。无我故。但取是语。名我语取。若人有我见。即生二边。是名若常苦无常。若定言无常。即取五欲。以无后世故。深着现乐。若定言常钝根者。即取持戒。望后世乐。小利根者。作如是念。若神是常。即苦乐不变。即无罪福。故起邪见。如是但因我语。故生四取。法师疏云。答意。无我中但取我语。为真我。故名我语取。因我见生边见。因边见生贪欲。亦生邪见见取戒取。故有四取。准此论文。但因我语。故生四取。故云。其体则局也。述义云。总取邪执。而为四取。不开利钝使等。故云。其体则局也。
  言数云三根合知等者。又婆沙第八卷杂犍度智品之四云。问曰。此六根。几到境界能知。答曰。到有二种。一者取境界。二者于境界无间。若以取境界受之六根尽到。若以无间言之则三到三不到。三到者。谓鼻舌身根。三不到者。谓眼耳意。问曰。若三是不到而能知者。何故闻近声。而不近色。尊者和须密答曰。彼界法自尔。复有说者。眼能取远境界。以极近故不见。问曰。耳亦是远境界。何以闻近声。答曰。如以铜筹着安阇那药。置黑童上。亦近故不见。若声到耳根极微上。亦复不闻。尊者佛陀婆说曰。眼因明故能见近则冥夺于明。是以不见。如是耳因空故闻声。鼻因风故嗅香。舌因水故知味。身因地坚故觉触。意因所观故能知法。今略引之。言成论总六根四句等者。如彼论第四卷根尘合离品第三十九云。问曰。汝言识能知非根。是事已成。今为根尘合故识生为离故生耶。答曰。眼识不待到。故知尘。所以者何。月等是物亦可得见。月色不应离香而成。又假空与明。故得见色。若眼到色。则问无空明。如眼篦触眼则不得见。当知。眼识不到而知。耳识二种或到故知。或不到而知。耳鸣以到故知。雷声则不到而知余三识。皆到根而知。所以者何。现此三根与尘和合故。可得知。意根无色故。无到不到。今取决略引之。

中论疏记卷第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