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中论疏记卷第八(之末)

  大安寺沙门安澄撰

疏第十卷 观涅槃品第二十五

  疏问何以故次四谛品等者。约此品由来。大文有二。初明来由。次释涅槃不同下。第二明品因。初中有二。初明近次四谛品以起。次问何故下。第二明□二十五品复此品由。此文初也。有二即问与答。答中有四。初明小二乘所说不同。次又此灭下。第二明大般涅槃是究竟果。诸圣之所归。为万法之统本。次又由下。第三明受教生解断惑证理。次又成论者下。第四明即世所以。所说如文。言所以大小乘乘者。案。聪法师成论意初卷云。生灭流动。是为三聚法体。有此为故。詺之有为。三无为。无此为故名无为。胜鬘经言。三谛入有为。唯一灭谛。是无为也。大乘所明。准之可悉。言又成论者云等者。案。聪章初卷云。第一大意者。佛说四谛理。是法轮之始。化声闻法。凡有二意。一通引要门。二入空胜诠。此有近远。远者。为除三惑。先调其心。近者令四谛平等。入第一义空也。言四谛平等者。即有两义。一捉苦谛入空。谓以无常等柝法。作不有不无观。则入第一义空□□一时平等。二者相待入空。谓苦□□□。灭苦。既不实。灭则为□□。□□□□□□□□。如此相待观门。入第一义空。准之可悉。言大品盛有此说等者。案。彼经第三十八卷末。佛告须菩提言。是四谛平等故。我说即是涅槃。准之可悉。
  疏问何故等者。此下第二明远十十五品此品来由。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有四。如文。言故肇公云等者。涅槃无名论第一开宗末云。恬乎而夷。怕焉而泰。九流于是乎交归。众圣于此乎冥会。今略引之。述义解云。次彰所得。怡乎夷谓大智等者行功德皆成就故。怕焉而泰。谓大悲等化他功德悉备足说。尚书注。恬安也。方言。恬静也。所焉犹宴寂义。九道众生□归趣之。三乘圣人皆会向之。无一众生不成佛者。当知一切皆趣。如大经云。一切众生(乃至)须陀洹等。皆悉归于大般涅槃。准之可悉。言故法华云等者。案。彼经第三卷蕴草喻品长行合喻中合同异□处明佛能知文。今略引之。为证涅槃。引归终于空文者。疏主解云。或名毕竟空。或名大般涅槃。或名诸佛道。然此品末破四句是。涅槃毕结云。涅槃绝四句起百非。不知何以目之。强名为空。准之可悉。言二者论佛等者。案。硕疏云。外人谓。诸佛菩萨出世大意本。□为令众生舍生死得涅槃。则应有生死可舍有涅槃可得。以理惟不应都空也。言三者外谓等者。案。硕疏云。然言汝上来如此破者。□众生既苦□□□□□□□□□□□□□□□□□。生死可舍。涅槃果可得。验知诸法非都空。若言不欲令众生脱苦取乐。何事劬劳出世。作教化物。破邪显正耶。复何以用汝为菩萨有大慈悲。以此义故知。当有涅槃。准之可悉。
  疏释涅槃不同等者。此下第二明品目。文中有二。初明外人计情即为所治。次问此品何故下。第二问答申论旨归。以遣惑情。初中有三。初明外道所计。次小乘二师下。第二明小乘所说执。次大乘四种下。第三明大乘所立。此文初也。凡有七家。初四。百论所列论。后三。余论所破。言一执涅槃等者。案。百论下卷破常品末。外曰。有涅槃法常。无烦恼涅槃不异故。疏主解云。立中三句有涅槃。是出世常法。言常者。明涅槃也。无烦恼下。释常义也。有烦恼则有生是故无常。若无烦恼则无生死。是故名常。正是成实义也。言二计等者。论次文云。外曰。作因故。(修□路)涅槃为无烦恼作因。疏主解云。此第二计涅槃与无烦恼恼异。前观涅槃。然后生解或得于无累。如因中发观。观生或灭。故名作因。亦如会真生解及数人因境发智。境为无烦恼。此是成论本有。及地论性净。数人无为皆是有法。有生死外。故修解断惑。然后得之。言三立等者。论次文云。外曰。无烦恼果。(修□路)此涅槃非是无烦恼。亦非无烦恼因是无烦恼果。是故非无涅槃。疏主解云。此第三计亦立涅槃与无烦恼异。名由断惑而得故是无烦恼果。此是成实始有义。故成实师断五住惑尽。二生死灭。然后得大涅槃即地论方便净义。由息妄故。然后得显真名无烦恼果。上来三家所计。此彼家有余涅槃也。言四明等者。论次文云。外曰。有涅槃是若无。(修□路)若缚可缚方便。三事无处是名涅槃。疏主解云。第四立断无为涅槃即是立无余也。外云。有于身智。故名为患。若灰身灭智。此则无患。准之可悉。言次檀提婆罗门等者。案。阿毗昙八犍度论第二卷。爱恭敬跋渠云。如彼檀提罗门身。生痈疽如蛇。无常实苦实空实无我。复以二手魔枚身言。此瞿昙不病此泥洹。此檀提梵志不识不病。况当识见涅槃。准之可悉。法华疏第四云。檀提婆罗门。指自腹为涅槃。即计欲界苦。为涅槃也。言次阿罗罗计无想为涅槃等者。□□□(二十字缺)
  言□头蓝弗计非总为涅槃等者。□□□□□□□□。
  疏小乘二师等者。此下第二明小乘所执。言毗计无为涅槃等者。案。杂心论一卷界品云。善有四种。自性相应共起第一义。第一义者。谓涅槃也。又云。一法界有为无为。于中三种常故无为。余法无常故有为。是故为无为共一。□□□□□不为三相所迁名常。论又□有为法□□□□□□□□□□□□灭善故常故说无上。准之可悉。疏主解云。数人所以说涅槃有者是第三谛。故为灭智知。故为无为。各有相故无为。是常故有也。言二成实明等者。案。成实论第八卷四业品第一百七末云。又泥洹名非白。是故此业。应名非白。又亦应说非黑非白。所以者何。泥洹名无法。此业为泥洹。故名不黑不白。聪法师疏解云。下第二二事。从泥洹名。名为不白。就中有二。一事明泥洹名非白。从果名名为。不白。又亦下第二从泥洹无法不白。名无漏。为不白不黑。准之可悉。
  疏大乘四种等者。此下第三明大乘所立。又中有二。初明诸涅槃。次又此四师下。第二明三点涅槃。初中又二。初明所计涅槃。次虽有四师下。明能计人此文初也。
  疏唯四师不同等者。此下第二明能计人。言大明二种等者。案。硕疏云。若大乘中计。有常住妙有为涅槃。但释者不同若灵味解。有体相涅槃。有功用涅槃。若旧相传。有本有涅槃始有涅槃也。若脱地论人解。有性净涅槃方便净涅槃。虽有三解。终是一意。体相与本有及性净终故是本有涅槃耳。功用与始有方便净故是始有涅槃耳。准之可悉。言成实者明等者。案。三论略章云。但体本有义不同。开善云。本有于当有故云本有。第二解云。本来已有众德。用惑障故。不得修习第三解。于此无常。即有常乐。说为本有。第四解云。本有而非德。道理即是常。例如二谛天然任有也。始有者。佛修因始得。故名始有。大乘玄第三云。成论师本有始有。其义虽异。便是一体也。准之可悉。言十地师明性净方便净等者。案。大乘玄第三卷涅槃义云。性净涅槃。是如来藏。本有佛性。显为法身。亦名涅槃。方便净涅槃。是万德上无累。称为灭度。故示涅槃各别。然穷论亦是正法中道为体也。述义解云。此二涅槃。有通有别。就通义言。以体涅槃名为性净。以用涅槃。为方便净。就别义言。即有三解。且就本始。其体涅槃。出于三世。非先有染。后时显净。夫涅槃者。不从作因而有。唯从了因。故曰性净。如佛果中修生功德断结无为。本无而今除障始净。曰方便净。广如肇论述义也。言摄大乘论四种等者。案。梁摄论第十三卷释学果寂灭胜相第九释论云。菩萨此灭。于四种涅槃中。是无住处。一本来清净涅槃。二无住处。三有余。四无余。菩萨不见生死涅槃异。由般若不住生死。由慈悲不涅槃。若分别生死。则住生死。若分别涅槃。则住涅槃。菩萨得无分别智。无所分别。故无所住。章第五卷涅槃义解云。本来性净。通是有垢真如。若据相说。本来性净是非择灭。不因择力。自余是择灭为体。准之可悉。言释无住处二一依三身品等者。案。梁论第十二卷释依慧学差别胜相第八云。菩萨于无余涅槃。恒起二身。无有边际。何况法身。以自利利他圆满故。有应身故不堕断。有化身故不堕尽也。摄论章第五卷涅槃义云。又依梁论及金光明经说。法身是无余。应化二身是有余。三身为无住所。准此等文今言。释等者。释摄论化师之语也。又案。第十三卷释无住涅槃。有六相中。第六相云。论曰。六广大转。由菩萨通达法无我故。释曰。人境功能三义皆广大。是菩萨人故。人广大观法无我故。境广大。自度度他又能究竟故。功能广大。分别是菩萨系缚。为除此系缚故。修法无我观。法无我是本。人无我是末。若得法无我。心先得人无我。虽复先得。犹未清净。以本根未除故。证法无我。后方得清净。法无我境能显四德。故观此境得离八倒。准之可悉。
  疏又此四师同释涅槃等者。此下第二明三点涅槃。言谓法身般若解脱者。述义解云。初法身者。显本法性以成其身。又以一切功德法。而成身故。言般若者。此云。智慧。能鉴照故。言解脱者。勉绝一切诸系故。其有二种。谓心解脱与慧解脱。就浅深者。断四住惑。世谛心净。为心解脱。断除无明。真谛慧明。为慧解脱。就体用者。断五住地性结。真心体净。为心解脱。断染污无知。慧解自在为慧解脱就此三点。有同异义。言同义者。此三同体。其犹虚空。以同体故。诸德积聚义为法身。诸德离累义为解脱。诸德明净义为般若。言异义者。此三异体。何者。以慧数为般若。诸佛于好色身功德。以为法身。自余诸德悉为解脱。若以解脱数而为解脱者。自余诸德同为法身。言生死与槃相对等者。述义解云。翻对烦恼。而说般若。般若慧明。能除惑故。对于业因。而说解脱。解脱无累。断系缚故。对于苦执。以说法身。法身清净。离众苦故。而言备于三德者。法身断德。应身恩德。如实义者。三身皆具三德。就法身者。本来自性无染。为断德。本觉解性。自体变照。为智德。性净慈悲等。解利法身。为恩德也。就应身者。断三烦恼尽。为断德。十地行满。成根本智证。为智德。起如量智解。现净土益诸菩萨。为恩德也。就化身者。示断烦恼。为断德。食消见性。成一切智。为智德。恒行大悲。益地前菩萨二乘凡夫。为恩德也。言二者众显如来等者。案。大经南本第四五两断尽四相一品广说如来身口意二密。谓品初。佛复告别迦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分别开示大般涅槃有四相义。何等为四。一者自生。他。三者能随问答。四者善解四缘善(乃至)善男子。如来亦尔。虽不现于阎浮提界。入涅槃中。不名常。如来出于无量烦恼。入于涅槃案乐之处。游诸觉花。观娱受乐。第一既口密。次迦叶复问。如佛言曰。我已名度烦恼大海(乃至)第五卷。是故涅槃名无疮疣。第二说身密。次世尊为等名涅槃(乃至)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断烦恼诸结缚者。当作如是持护正法。第三明意密。即是三业。次第二者胆昔身智护正法。第三明意密即是三业。次第二者明昔身智是有。解脱是无。身智是有。有即碍无。解脱是无无即碍有。有碍无故。无非无有。无碍有故。无非有无。此有无相碍故。即不□。所以名秘密。准之可悉。述义解云。具般若慧。故口中发语所自在也。言如涅槃四相品者。疏主解云。今言。四相品者。从初段开般若为四。于用因此为名。故云四相品。准之可悉。言四者对二乘等者。疏主解云。一者明昔三德不圆。有身智时。无解脱。有解脱时。无身智。时解脱不足。解脱足时已无身智。终不得三德圆正。故名为秘。准之可悉。
  疏问此品何故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中论旨归。以建或情。文中有二。即问与答。中有四。第一明破惑人执非涅槃为涅槃。第二明破执涅槃为非涅槃。第三明破大小乘人计有涅槃之执。第四明欲释诸大乘经明涅槃义。如文。言一者惑人等者。案。琳疏云。一者上明外道二乘同称涅槃。是有心存所得便惑有见。见即生死不名涅槃。今求生死涅槃。皆不可得。名为解脱。方名涅槃。今解上所别七种外道执非涅槃为涅槃。故须破之。言二者惑人等者。案。琳疏云。二者二乘之人。谓生死涅槃条然异体。断除生死。别取涅槃。今明。生死涅槃性常平等。彼此乐情。理情一味。故下论云。生死之实际。及以涅槃际。如是之二际。无豪厘差别。准之可悉。言故下文云等者。案。此品二际平等偈文。所引全同。琳法师解云。此偈正明染净虽殊而异际不二。无性理同。何得不齐。所言豪厘者。元康师解云。蚕口初出丝名忽。十忽为豪。十豪为厘。十厘名丝。以其微细故。以为喻也。言华严云等者。案。彼经第十一卷回向品第五回向中有此文。今略引之。法藏师解云。次生死非离等者。明离背向相。以法离生死相。故非杂乱。亦离涅槃相。故非寂静。具如缚解品记也。
  言三者虽有内外大小不同等者。案。琳疏云。四者涅槃寂相尽有无。随何所见。悉不相应。然复总之寂灭。取为涅槃者。唯是自心建立妄相所存。翻成生死。何预涅槃。故摄论云。若言涅槃本寂不生不灭。是依分别性说。准之可悉。言四者俗释等者。所言如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十二卷纪人听法品。须菩提语诸天子言。我说。佛道如幻如梦。我说。涅槃亦如幻如梦。若常有法胜于涅槃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今略引之。言所以然者诸法等者。琳法师云。所以然者。法性虚凝。未曾生死。生死不有理无可除。岂有寂灭称曰涅槃。但以众生妄想。故成生死。为止生死。强名涅槃。妄想既除涅槃亦息。准之可悉。言故华严云等者。案。彼经第九卷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第十中第七。智慧菩萨说偈曰。流转则生死。非转是涅槃。生死乃涅槃。二皆不可得。今略引之。法藏师疏第五卷解云。闻教生慧。故云智慧。谓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又是二乘涅槃故。又染分是生死。净分是涅槃。双融故。俱不可得。准之可悉。述义解云。今改及作与也。言是法不可示者。案。法华经方便品略开三显一偈中有此文。今略引上半文。
  疏初偈上半牒空义等者。言下半正破空若一切法空等者。琳疏云。何断者。是小乘有余涅槃。断烦恼子缚。故名断也。何所灭者。是无余涅槃。彼入无余。身智俱俱尽。故称为灭。一切法空无灭。何有得二涅槃。准之可悉。
  言如大品下帙已去等者。案。道证师大般若藉因云。大品经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大比丘人大数五千人。及士女五百。菩萨无量。四十卷。或三十。或二十七卷。八十九品。后奏弘始年。鸠摩罗什于常案逍遥园译。今约中本。故云下帙已去等也。所言帙者。玉篇。作12字缠。除贝匿反。苍颉篇12缠也。说文。亦帙字也。在巾部也。有本。作帙字。说文。书衣也。亦作帙字。玉篇。亦作帣字。居瑗反。囊也。三解为一帣也。
  疏答曰下等者。言下半破有若尔大内外等者。案。硕疏云。若诸法定性有。亦无生无灭。亦无断无灭。亦无得涅槃义。若定性有智慧不能断惑。是性有决定。不可断惑。惑凡定是凡。岂有得涅槃理耶。言裁者。玉篇。辞哉反。制也。野玉案制断也。尔雅。裁节也。广雅。制裂也。今须断训也。
  疏长行云所名涅槃者发下略示正涅槃等者。言又上是就缘假破等者。案。一卷玄义云。就缘假者。外又执有诸法。诸佛菩萨就彼推求。检竟不得。名就缘假。对缘假者。如对治常说于无常。对治无常。是故说常。准之可悉。言就小乘义等者。案。影疏云。有为果称得。无为果名至。尽相续曰断。相不为故常。行中起故生。诸行终故灭。而实非以不□。准之可悉。
  疏复次经说涅槃下第二等者。言依楞伽等者。案。入楞伽经第三卷。佛告大慧菩萨言。愚痴凡夫不能觉知唯自心见。执着外种种诸法相。以为实有。是故虚妄分别一异俱不俱等。因自心熏习。依虚妄分别心故。譬如群盖为渴所逼。依热阳炎。自心迷乱。而作水想。东西驰走不知非水。今取意略引之。言一□破门等者。述义解云。□有多训。而今义言□犹直也。谓不交申而直破。不交破而直申耳。言若破外道等者。案。琳疏云。外道计有为三涅槃。如檀提计此身是涅槃。即欲界有。阿罗汉罗计无想。即色界有。□头蓝弗计非想即无色有。故是老死。准之可悉。若破内法有所得义等者。案。硕疏云。今第一偈。涅槃若是有。即是老死门。然者明有即是有所得。有所得不免二十五有生死老之患。准之可悉。
  疏第二偈有为破等者。言智度论等。案。彼论第三十一卷释初品中十八第三十四云。复次若人舍有为着无为。以着故。无为即成有为。以是故。虽破无为。而非邪见。是名有为无为空。今略引之。慧影疏解云。若人下明此则与有为俱。悉被着故云。即成。以生□处不殊。故云成也。以是故以无为言无为空。以破□故。而非邪见。邪见者。尽拨无一切所有法等。此言无者。但即法明无破□。明无有二意。故为异也。准之可悉。言五十五卷云等者。案。大论第五十五卷上下文未见此文。盖是论本不同哉。然彼卷释华品中云。如来亦不在五众生灭无常苦空无我相。故非是如来。若是如来者。如来亦应是生灭。复次五众是五法。如来是一。云何五法作一。若即是一一亦应即是五。若尔者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发乱坏。今取意引之。影疏解云。即五众非如来也。今私案云。如来者。无为也。五众者。有为也。然则应云。汝如来从何而得。若因五众而得如来。亦目如来。而得五众。若尔此两相因。即实相为故皆是有为。更可捡求之。言若破常义等者。案。琳疏云。此偈正破大乘人言涅槃是妙有也。亦应是妙为。若言妙故非为。亦何妙故非有破明妙有是涅槃。体为是三相故。是有而非为。若尔亦应涅槃本离三相故非有。若有而非为。亦应为而非有也。准之可悉。
  疏第三偈有受破等者。言若涅槃是有等者。案。硕疏云。若涅槃是有即名为受。不得名无受。所以然者。有必从受生。若是有即是受□法。若有受□即缚。缚即是生死。不得名涅槃。准之可悉。言大品云等者。案。彼经第五卷。须菩提语舍利弗中有此文。今略引之。言汝今乃至受于有等者。案。康疏云。凡言受者。可有两种。一以五受阴法。名之为受。二以有受□心。名之为受。今言受者是受□心也。又化城喻品疏云。受者受□也。准之可悉。
  疏问曰下生第二无是涅槃等者。言若作二外道等者。案。百论下卷破常品末。凡有四外道。一计。涅槃与无烦恼不异。二计。涅槃是无烦恼因。三计。涅槃是无烦恼。四计。断无以为涅槃。四计之中。初三计有余。后一计无余。准此疏文。今言。二外道者。约计为二。初三外道同立有是涅槃。后一外道立无是涅槃也。言故百论云等者。案。彼论下卷卷破常品。四外道计中。是第四计修治。疏文所引全同。言前执今妙有等者。述义解云。前章说有是涅槃。此云。前执今妙有也。第二章计无是涅槃。此云。此执昔断无也。今妙有者。大乘涅槃也。昔断无者。小乘涅槃也。
  疏问曰下生下第二等者。言离合二种破者。述义解云。初破有是涅槃。次破无是涅槃者。离也。第三破有无合是涅槃者合也。
  疏答曰下两偈为二等者。言如华严云等者。案。彼经第九卷菩萨云集说品中。有十菩萨。各别说偈。今此文第七智慧菩萨所说偈。凡有十行。今此生死涅槃相待故俱不可得之偈文。今略引半文。准上可悉。言可谓损之又损者。案。涅槃无名论演明渐第七云。是岂顿得之要。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损耳。述义解云。谓修甚深正观道者。游心于中道理。寂静无为。既游心于中道。而见疑等万累。念念消损。如此之事何顿得耶。必经地地。渐次消损。损之更损。至于佛果。都损尽已更无可损。损者。渐之异名。修正观者。见诸烦恼本来不生今亦无灭。乃是正道。如此之人不起惑染。是名损之。准之可悉。言答斗薮等者。述义解云。半薮者。唐俗语也。谓执衣颈而振之尘也。又云。犹慰也。玄应师四分律音义云。斗擞又作薮。郭璞注曰。方言曰。斗擞举也。言乃至十地及以摩罗等者。案。五重游意云。十地论以八识为宗。不及第九识。前七识如前。但第八识为异。何者。以真如为体也。摄论以九识。上八识就妄用辨体。第九阿摩罗识。以清净真如为体。今谓。十地论所计。性净方便涅槃。及以摄论师所立。四种涅槃。皆是化城。准之可悉。言故空权度一切者。案。大经第二十卷初品中三三昧第二十二。引佛说偈云。我坐道场时。智慧不可得。空卷诳小儿。以度于一切。今取意略。引下半偈文。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第二四偈即四等者。言破云等者。案。康疏云。有是前有。无是前无也。解脱本脱于有无。岂即二体。而为之耶。准之可悉。言又经云等者。案。大经第五卷。佛告迦叶菩萨言。夫涅槃者。名为解脱(乃至)真解脱者。名曰。远离一切系缚。今略引之。疏主解云。或人言。正翻涅槃为解脱。以此文。今谓不尔。涅槃是彼国语解脱是此国语。佛于时复不自翻。那忽彼国说法。此国语翻译耶。今明将别释耳。涅槃名总。解脱语别。准之可悉。言又若有无等者。案。硕疏云。此偈□决破。汝若有无有无合为涅槃。则应有无合为解脱。亦解脱名涅槃。而汝义有无。不得合为解脱。解脱但是无耳。若尔何和有无合为涅槃。准之可悉。
  言又涅槃等者。案。硕疏云。复言非解脱破者。解脱是无法。有法非解脱。而今取有为解脱。乃取缚为脱也。准之可悉。
  疏第三偈上半牒而总非等者。案。琳疏云。又受此有所得者。有无智皆是有为法。不免生死。今私案。上文即是大论第三十一卷文意。准上可悉。言又因有为等者。大论第五十五卷文意。引之如上。言如百论云等者。案。彼论下卷破常品初。内曰。若强以为常无常同(修□路)汝有因故说常耶。无因故说常耶。若常法有则无常。若无因说常者。亦可说无常。今略引注释文。疏主解云。为有所以故说常。为无所以漫□常耶。此二俱破。于常若有所以。则是有因。汝言无因法常。今既有因。则无常耶。若无所以漫说常者。既是漫说。则是无常。准之可悉。
  疏第四偈上半牒非等者。言成论论云明闇共处等者□□□(十三字缺)
  疏问曰下第三等者。言是中假师等者。述义解云。此诠法师等也。言亦是立涅槃等者。案。琳疏云。问意明涅槃出二谛外故非有非无。是庄严义也。言又摄论师等者。案。上疏云。释无住涅槃。有二释。一依金光明经释云。二云。以二无我理三无性理。准之可悉。
  疏答曰上两偈为二等者。言影师云等者。案。昙影师此论疏有此文。所引全同。述义解云。于妄有余者。妄相胜故。余犹胜也。言今依长行等者。述义解云。言所因者所由。谓有无矣。
  言智度论六十五卷等者。案。彼论第六十五卷释无作品之余云。有人说。说有四种相。一者说有。二者说无。三者说亦有亦无。四者说非有非无。是中邪忆念故。四种邪行。着此四法故。名为邪道。是中正道。道是中。破非有非无。故名无法有法空。佛说。乃至破非有非无。故说无有转。无有转破非有非无。有二种。一者用上三句破。二者用涅槃实相破。今略此之。言肇师涅槃论破非有非无云等者。案。彼涅槃无名论折征出第二云。请核沙道之本意。果若有者。虽妙非无。虽妙非无。即入有境。果若无者无则。无而无差。则入无境。述义解云。次作二关。难果犹决定义。为定是有。为定是无。若定有者。言妙有而非无。即同虚空之有。若定无者。无法即无别。同兔角之无。准之可悉。
  疏如来灭度下第二就人门破涅槃等者。言此以能证之人等者。案。硕疏云。亦名举况破。如来是能证之人。涅槃是所证之法。又既四句求不得。所证法岂有。无四句中故。人法皆不可得。准之可悉。言又成论云如来在世尚非有无等者□□□(二十五字缺)
  言答过现已起等者。案。硕疏云。所以不举未来。此是略耳。明现在是已起。过去是已灭。就已起灭。尚不可四句求。岂况未来是未起未灭。而当有四句耶。准之可悉。
  疏涅槃与世间下自上以来等者。言肇师妙存章等者。案。涅槃无名论。演第四句曰妙存。述义解云。既言。涅槃不在有无不出有无。而为妙有。非有非无。在于即真。故曰妙存。今通取一章意。故云尔。言故涅槃经云等者。彼经第七卷有此文。今略引之。言法华明诸佛知见等者。案。彼经一卷方便品广开三显一中有此。今取大旨。准之可悉。
  言复为对真俗异体家等者。案。二谛章下卷二谛相即义中云。次龙光解。二谛相即义。此师是开善大学士。彼云。空色不相离。为空即色色即空(乃至)但不相离为即。此师立二谛异体。乃至广说。准之可悉。而言经言等者。案。大品经第□卷有此文。今略引之。
  疏灭后有无等下第二明等者。言如净名等者。案。彼经中卷入不二法门品。有三十一菩萨。各说不二法门是也言答净名经云等者。案。彼经中卷文殊问。有三十一菩萨。各说不二法门是也。言答净名经云等者。案。彼经中卷文殊问疾品中。文殊师利问言。空当于何求。维摩诘答曰。当于六十二见中求。又问。六十二见。当于何求。答曰。当于诸佛解脱中求。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今取意略引。然以初重答以答第三重问。疏主解云。问意欲明众生与佛不二。故发此问也。答意六十二见即毕竟空。故说诸见。求佛解脱。即泯邪正。准之可悉。言例如大品等者。案。彼经第二十八卷中具有此事。若通亘一部然也。引文如上。言经中云等者。案。大品经第六卷末。舍利弗言。我见众生(乃至)断见。常见。谛见。因缘等见。佛见。转法轮见。为断如是见故。而为说法。是名菩萨摩诃萨。今略引之。
  疏长行释三偈等者。言如智度论等者。案。彼论第十一卷舍利弗因缘第十四中云。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切种知一切法。当习行般若。论问曰。云何名一切种。云何名一切法。答曰。智慧门名为种。有人以一智慧门智观有。以二三十百千万乃至恒河沙等者阿僧祇智慧门。观诸法。今以一切智慧门。入一切种。观一切法。是名一切种。今略引之。慧影解云。今言。菩萨欲以一切种者。即是经之宗旨。一切种智一切法。即是一切种智。是于果德般若。问曰已下上既告身子。辨经宗致。欲以一切种知一切法者。此义云何也。答曰一切种者。即是一切种种智门。法者即是一切诸法。如来具一切种种智门。知一切种别。皆知无不罄尽。欲得如此智慧能如是知者。常习行般若。准之可悉。
  言阿含梵动品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等者。述义解云。本劫本见者过去言。末劫末见就未来言也。言今依智度论七十卷等者。案。彼论第七十卷佛母品之余。广说六十二见。今略引之。慧影师解云。若略则就十四难明。广则六十见也。神及世间常下神。即是众生。世间者即是二种世间也。上常无常。既有四句。□五阴上尽尔。四五则成二十见。次边无边历五阴上复二十。足前成四十。即是十四难中八句。神即是身。神异身异。名即阴离阴。两我何为二句。次如去不如去有四句。历五阴上复二十。足前合成十四难。离为六十二见。准之可悉。言身一神一等者。慧影师解云。言身一神一者。以五见收之。属于邪见。即身即是神故。身灭神亦灭也。身异神异者。以二见生于五见。五见为六十二见之根本也。此是常边故属边见也。言智度论云等者。案。彼论第七十卷云。问曰。先说常无常等。即是后世或有或无。今何以别说如去四句。答曰。上总说。一切世间常。后世有无事。要故别说。今略引之影疏解云。此中间答明之。先言常者。即是如去。言无常者指尔。而灭即是不如去义。何故经中乃更明之。答曰下言。上无常无常乃总就众生等三种世间及三世等明之。今此中乃但就后世明之。
  言楞伽经等者。案。入楞伽经第六卷。佛告大慧菩萨言。譬如释提桓因帝释王等。名异义一。不依多名言有多体。我亦如是。三阿僧祇百千名号。凡夫虽说。而不知是如来异名。或有众生知如来者。乃至有知真如来者。有知实际者。有知涅槃者。有知法界者。有知法性者。今言。法身者。即是如来涅槃。准之可悉。
  言答净名玄义等者。案。净名玄论第一卷同异门云。今更开十门四句。以详得失。一者人四句。二者法四句。三者尘识四句。以上三句名单四句。四复论四句。五重复四句。六鉴深四句。七绝四句。八四句绝。九一句绝。十绝一假有。委曲如彼也。

观十二因缘品第二十六

  疏论有二分等者。约此品由来。大文有二。初明来由。次所言观十二因缘品下。第二明品名目。初中有二。初约大小。以明来由。次两品即为二章下第二约邪正以明来由。初正明大小两观。次门他亦明下第二问答显释。此文初也。言四依如佛者。述义解云。实行菩萨名如佛。权行菩萨名佛也。准之可悉。
  疏问他亦明等者。此下第二问答显释。凡有两番问答。如文。言初品所明者。述义解云。指因缘品初牒也。言今略明一意等者。案。昙影疏云。虽法性不□真圣贤无异道。然悟各有由。故令开津不一。而著相者。未能要其会归。遂取信非见非大乘法空。未肯便信。故复就其非见。以明其空。准之可悉。
  疏两品即为二章等者。此下第二约邪正以明由。文中有二。初总明邪正。后问答以明来由。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有四。第一约浅深。以明大小差别。第二约傍正言。第三约广略言。第四约说教本意而为之。如文。言蔓莚者。昙捷法华字释云。上王怨文传云。蔓延也。广雅云。蔓长也。
  疏所言观十二因缘品等者。此下第二明品目。文中有三。初明诸佛菩萨说十二因缘之意。次问诸部云何下。第二叙诸执计。次但末世众生下。第三明观旨。此文初也。有二。即问与答。答中有二。初明说因缘之意。次当时下。第二明论主重论。如文。言借妄止妄者。述义解云。以轻妄止重妄也。
  疏问诸部云何等者。此下第二叙诸部执计。凡有二重问答。即分为二。初番问答示邪。后番问答显正。此文初也。即二。谓问与答。答中有二。初正叙执计。次此之三部下。显执人差别。如文。言毗婆阇婆提等者。案。毗婆沙论第十二卷人品云。问曰。何故造此论。答曰。为止他义故。如毗婆阇婆提说缘起是无为法。问曰。彼以何义故。说缘起是无为法。答。彼依佛经。佛经说。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住法界。如来成等正觉。为他显王见。乃至彼以是义故。说缘起是无为。为止如是说者意故。缘起法堕在世中。当知缘起法定是有为。非是无为。所以者何。无有无为法堕在世中。准之可悉。
  疏问论主今明等者。此下第二显正。文中有二。即问与答。如文。言如大集云等者□□□(三十三字缺)言文殊问经云等者。案。彼经下卷分别部品有此文。今略引之。具文如记第二也。言涅槃经三十诤论者。案。彼经第三十四卷迦叶品广说诸诤论事。疏主解云。善男子若言如来毕竟涅槃下。第二别明说教。即具出诸诤论事。此第一明佛毕竟涅槃不毕竟涅槃。次善男子有诸众生生于断见下。第二明我无我诤论。次我于经中复作是言下。第三明中阴有无。次复说有退下。第四明罗汉退不退。次如来凡有二种下。第五明佛是为无为。次云何名十二因缘下。第六明十二是为无为。次我经中说作善恶业下。第七明心是常无常。次远离烦恼下。第八明世第一法通三界唯在色界等。次四种施下。第九明施体通三业不通三业。次涅槃即是下第十。明三无为有别体无别体。次为跋婆比丘下。第十二明造色色有无。次菩提王子下。第十二明无作有无。次圣人色阴下。第十三明心数有无。次我唯有一有下。第十四六道五道。次住迦毗罗下。第十五明五八戒等具不具受得。次犯四重下。第十六明犯四重失不失戒。次一乘一道下。第十七明三乘成佛诤。次佛性具有事下。第十八明诤佛性。次以是因缘或有言犯四重下。第十九明犯重禁五逆等佛性有无。次我于处处经下。第二十明十方佛有无。然元康师云。涅槃经第三十一卷中。明诤论凡有二十一双。案。法宝师疏第七第八中间。立五欲障道不障诤论。而今言。三十义论者。若是卷数。为当文字点余也。
  疏但末世众生等者。此下第三明观旨。文中有三。初总标观旨。次问以何文下。第二问答以显观旨。次今正观因缘下。第三总结也。初中言。故下破邪见品等者。案。彼品文凡有三十一偈。大分为二。初二十九偈破邪。以明小乘观。末后二偈重明大乘观。初中有二初中为二两立邪见。次何因缘故名邪见下。论主破邪见。开为二。别初十二偈约道理。破二世八见。约第二中又二。初六偈破过去四见。次若世间有边下。九偈破未来四见。初中又二。初四偈就即事破于四见。次复次生死无始下偈。就道理破除四句。又初周就人破四见后周就法破四见。准之可悉。
  疏问以何文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显观旨。凡有六番问答。此初悉问答。答中言智度论释小乘生法二空等者。案。彼论第十八卷释般若第二十云。是经中佛说法空。若说谁老死是邪见是名生空。若说是老死是邪见是名法空。乃至无明亦如是。影疏解云。若说谁老死等者。谁即是人我等。为执实有人我等法是老死。故是邪见。谁老死谁老死不可得。此明无又可老死。故云。谁老死是生空也。是老死者。若执着实有。此老死法。定是老死。故是邪见。是老死者。明是老死法无实不可得。是老死法空故。故云。是老死是法空。今正欲取法空。但举生空。成法空义也。而言大因缘经者。论第三十一卷云杂阿含大空经。又云大空者。声闻法中。法空为大空。私案云。杂阿含经中。广说十二因缘。故云大因缘经。亦说法空。故云大空经。准之可悉。
  疏问论主等者。此下第二番问答。言如法华信解品第等者。案。彼经第二卷信解品偈有此文。今略引之。疏主解云。此两偈释不欣意也。空无小大者。此是成论人声闻空也。慈恩解云。此二颂空无相观诸法皆空空观也。二我既无。何有生等。故次下说无生灭等六种所无。□无相观也。言大品云须菩提等者。□□□(二十二字缺)
  疏问何故经论等者。此下次四番问答。此中有四。初番问答明经论说二空之□□。次悉问答明大小乘说二空之差别。如文可悉。
  疏品开为二等者。言即是钝根等者。案。康疏云。总以二乘为小道。通名声闻也。有人云。声闻二种。一缘觉声闻。二声闻声闻。今言声闻。是缘觉声闻也。言智度论云等者。案。彼论第七十九卷释中属累品云。复次二乘得空。有分有量。诸佛菩萨。无分无量。如渴者饮河不过自足。何得言俱行空不应有异。又如毛孔之空。欲比十方空。无及一。今略引之。
  疏答曰下第二正明十二缘观等者。言答欲明三乘等者。案。大经第二十七卷。说三兽同渡河。及菩萨善戒经亦有此说。准之可悉。
  言又智度论释无尽品等者。案。彼论第八十卷释无尽品第六十七云。问云。若无无明。亦无诸行等。云何十二因缘。答曰。说十二因缘有三种。一者凡夫肉眼所见颠倒者我心起诸烦恼业。往来生死中。二者贤圣以法眼。分别诸法。老病死心厌。欲出世间。求老死因缘由生故。是生由诸烦恼业因缘。何以故。无烦恼。人则不生。是故知烦恼为生因。烦恼因缘是无明。无明故应舍而取。应取而舍。(乃至)是法无定相。但从虚诳因缘。相续生。行者知是虚诳不实。则不生戏论。是但灭苦灭苦故。入于涅槃。不究尽求诸苦相。三者诸菩萨摩诃萨大智人利根故。但求究竟十二因缘根本相。不以忧怖自没。求时不得定相。老法毕竟空。但从虚诳假名有。所以者何。分别诸法相者说老。是心不相应行。是相不可得。头白等是色相。非老相。二事不可得故。无老相。今取意略引之。
  言答智度论云等者。案。彼论第二十七卷释初品中大慈大悲第三十五云。譬如长者有一子爱之甚重。其子得病。但求良药能差病者。不求分别诸药名字。取之时节合味分数。以是故诸菩萨。从果观十二因缘。不从因观。见多者从因观。爱多者从果观。诸声闻人因邪位。故有正位□故。但菩萨菩萨邪位。今取意略引之。影疏解云。长者喻菩萨。子喻众生也。从果观下。若从无明行观。名从因观。今菩萨唯为见众生生老病老。生怜愍故。欲救拨之。又所以经中恒作二种。明观十二因缘者。为众生虽诸烦恼无边。以或大分之不过见爱。为二人恒说此二观也。准之可悉。言婆沙问云等者。案。彼论第十二卷杂犍度人品云。问曰。若为下根众生。说缘起果。菩萨于一切众生中。其根最胜。以何等故。观缘起果。答曰。或有说者。彼随顺观法故。所以者何。菩萨见老死病作是思惟。此老病死何缘而有。皆由有生。复有说者。如先所说。为初学者说果。菩萨于最后生。名为初学。虽曾无数劫因缘法。后若观时。还从本始。如人先虽数数上树。后若上时还从根上。彼亦如是。今略引之。述义解云。一切根中最上者。菩萨于一切人中最上利根也。言于最后生等者。然三十四心之前但有漏行。未修无漏定慧。至最后身。坐菩提树下。始得无漏。故名初学。曾无数劫者。大论第四云。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至四剡那尸弃物。为初阿僧祇。从尸弃佛至燃灯佛。为二阿僧祇。从燃灯佛至毗婆尸佛。为第三阿僧祇。若过三阿僧祇劫。是时菩萨种三十二相业因缘。极迟百劫。极疾九十一劫也。还从本起者。老死为起正观之本故。最后身坐菩提树下时。得初无漏。还观十二因缘中初无明也。言答声闻法中自有利钝等者。案。婆沙第五十九卷智犍度相应品下云。有四十四智体。知老死智体。知老死集智体。知老死灭智体。知老死灭道智体。乃至知行亦如是。又云。问曰。何故不说知无明智体耶。答曰。应说而不说者。当知此说有余。述义解云。十二因缘中除无明。就余十一。明四十四智。何者无明之因无故。无明不具四四谛。而先从果应观。何者老死即苦。老死之因是生。如言生缘。老死即集。老死之灭即是灭谛。得此灭谛。无漏圣道。即是道谛。如此求时十二因缘。具四十四智。言利根人观十二等。案。婆娑五十九卷云。云何七十七智体。答曰。知生是老死缘是一智体。非不缘生有老死。是二智体。过去生曾为老死缘。是三智体。非不曾缘过缘过去生有老死。是四智体。未来生当为老死缘。是五智体。非不当缘未来生有老死。是老死体及智法住智。此法是无常。是有为。从因缘生。是尽法。是灭法。是无欲法。知如来法者。是第七智体。如知老死有七智体。乃至知行亦有七智体。十一切智体。则有七十七智体。而不说无明者。当知此说有余。述义解云。七十七者。除无明。就十一因缘各具七。故正观审法三世各二。合以为六。□泥洹智为七。此智无三世相故。一而言三世各二者。就过去十二因缘。变就现在及未来世十二因缘。其义应知。准之可悉。
  疏众生痴所覆者此第一辨无明支等者。言无明者从所无受称等者。言答经云等者。案。八卷金光明经第四卷空品第八卷云。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无所有故。假名无明。是故我说。名曰无明。准之可悉。言答十使中无明等者。所言使者。案。慧基师毗昙章第二卷十使义云。婆娑有二说。初一论师三义释使。一者微义。谓微者也。在众生身细常起。二者坚着义。谓一切诸使。念念常生执着。三者相逐义。谓使得在身能生依果。譬如空行之乌乃为水行之鱼随也。第二外国法师国义解使。一者微义。谓自性微细。所以亦细。二者着义。谓使于此身。难离坚着。犹如小儿坚著于乳。三者遍。谓使遍在身。如油在麻。四者相逐。谓如空行影水鱼随。复次微义。使自性。着使所行。遍义。谓相应也。相逐。是使得也。又云。十名无明。谛宝中。愚无知不□名为无明。又云。此之十使七十五法。但用所法。以为体性。前五见使。用通大地。慧为体性。无明一使。烦恼大地。无明为体性。贪嗔慢疑五大地外十法三中。贪等四法。以为体性。准之可悉。言三毒中无明等者□□□(三十九字缺)
  言今此中通取一切烦恼等者。案。化城喻品疏云。言无明者。一显通隐别。故说无明。过去世中一切烦恼。皆有闇惑迷理之义。就此通义。故说无明。二者无明烦恼迷说本际集起生死。其力最强。从强为名。故说无明。无明有四。一迷理无明。所谓迷于二之理。二发业无明。所谓三根三毒烦恼。三根烦恼能发业思。三毒烦恼。发身口业。三覆业无明。谓造业已重于前境。起贪嗔等。覆助前业。令其增长。四润生无明。若依成实唯爱能润。余但远助。若据斯义。润生则狭。唯在于爱。生即广通于余结。地经亦然。故彼经云。爱水为润。无明覆蔽我心溉灌。毗昙云。润生受生诸结皆能。但能缠垢等能润。不能受生。准之可悉。
  疏为后起三行者第二次辨行支等者。言答婆沙云亦得说因等者。案。彼论第十二卷云。问曰。以何等故。但说无明缘行。不说无明因行耶。答曰。或有说者。亦说无明因行。如摩诃尼陀那经所说。佛告阿难。以如是因如是缘如是事□为老死因。如生为老死因。(乃至)无明为行作因亦如是。复有说者。若说无明因行。但说因缘不说余。若说无明缘行。则具说四缘。今略引之。言成实者云等者□□□(二十六字缺)
  言问大集经云等者。案。彼经第三卷。佛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知诸众生以因缘故贪乐生死。云何名因缘。若诸众生思惟不善。是名生死因缘。因不善思惟故生长无明。是故不善为因。无明为缘。因无明故即生于行。是故无明为因。诸行为缘。(乃至)因生有老死等苦。故生即为因。老死为缘。今略引以难问之。言婆娑云等者。案。彼论第十二卷云。问曰。以何等故。唯说无明缘行。不说行缘无明。答曰。或有说者。若说行缘无明。则唯说缘不说因。复次此中说。此时缘起法前生者是无明。后生者是行。问曰。如无明是十二支缘。何以但说无明缘行。答曰。或有说者。缘有二种。有近有远。若说无明缘行。则说近缘。若于余缘。则说远缘。是中说近不说远今略引之。言问五阴中行等。述义解云。四识住者。色识住。受识住。想识住。行识住。识者心王。此心王住色等四阴。故名识住。依着彼故。有漏四阴。唯有情数。除心王及三无为余随四者。为四识住也。
  疏以诸和行因缘识受六道身者第三明识支等。言五阴中识等者。案。婆娑第三十九卷云。云何识阴。谓六识身眼身乃至意识身。又云复次阴是有漏无漏。取阴是有漏。准之可悉。言六大四食中识等者。所言六大者。亦名六界。故婆沙三十九卷云。六界。地水火风界。虚空界。识界。又云。复次六界能生养长色身。生者是识界。养者是地水火风界。长者是虚空界。复次此六界是一切众生根。谓欲色界众生从生有。乃至死有心。此六界无有无势用时。乃至广说。言故论云等者案婆娑论第三十九卷云。云何识界。答曰。五识身及有漏意识。问曰。何故界中。不说无漏意识。答曰。若有法能令有憎长者立界。无漏识与此相违。故不立界。今略引之。言是四食说等者。案。杂心论第十卷择品云。四食在欲界。四生趣亦然。三食上二界。搏食彼则无。释曰。地狱中铁丸铜洋。虽得增苦。坏饥渴故名及冷风触身。亦名为食也。上二界无搏食。身轻微故。无色故。问。诸趣一一何食增。答。饿鬼趣意食增境。以彼意行多故。明生亦意思食增。以彼处卵当念母。故得不烂坏。三无色亦意思食增。意行多故。除第四空也。人趣搏食增。多以搏食持身故。地狱识食增。识持名色故。非想非非想亦尔。欲界天搏食增色界触食增。受修禅食故。畜生趣中。湿生者触食增。持义是食义。如技持瓶安住不坏。如是以食持身。身则不坏。牵有故说食。问。若然者一切有漏法是食。牵有故。答。增上故说力。能牵有故说。食有二事。故说食。谓前方便牵。牵已复长养。问。何故说四是食。答随量所应故说四。彼搏食者。长养诸根四大。故说食。触者。长养心心数法。故说食。意思者。长养当来有。故说食。识者。长养名色。故说食。是故四食。述义解云。毗昙人云。食以次益为义。皆唯有漏。色十一中欲界香味触名段食也。触数令心境和合。为长养心心数。名触食也。思数名思食。心王名识食也。成论人云。美饮等名段食。如冷触身。名触食。过去思业。名为命根。此是命根。一期果报。不令灭坏。故名思食。诸根不令败坏。故名识食。若色声者。不相续故不为食。若无漏者。灭有漏相续。故不为食。欲界具四食。上二界但有识食也。言四空中识体是四阴等者□□□□(二十九字缺)
  言此明识等者。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如行缘识。亦说名色缘识。复说缘二生识。此三有何差别。答曰。有说者。行缘名色缘识。说染行识。缘二生识。说染行不染行识。又云。何识相续心及眷属。又云。行缘识有二种。与悔俱有不与悔俱。毗昙章第五卷十二因缘义中解云。悔俱者。谓欲内三恶道中中阴识也。准之可悉。言成论者云等者。案。开善师成实论大义记第十卷五阴义中三。次色识通别前后者。识是了别义。心皆当念了别。一切心是识。此通义。但了别功异取缘前后。故于通立别。何者。心始造缘。对实法境。既造实境照识义。又同现在。故初心宜名识。识得相应。没识为数。是以识阴从别立。又第十一卷十二因缘义中云。行缘识者。随业善恶。得受今身。身是父母遗体。有此色法。若无识托则非众生。故受身初心。名此为识。然识来托胎。自有多品。故论文所说有四。入胎初一不自忆入胎出胎。所谓恍忽不自觉知。便来受身形也。后复三种。虽甚优劣。然利根福德也。但就初入复三品。一谓处厕从秽恶中。二谓处林河之间。三谓处殿堂。登上高山也。品虽多大别唯两。一是五阴初识。二是前身行阴通识为识也。所以前后二身。业报悬绝。既改形易道。必生初识。若二身业果相似非隔绝者。则于前身见受生处。起爱则来。未更分别者。故经云。有善恶心无善恶心者。谓此也。大集经云。从业因缘。父母和合。初受意识。歌罗罗时。其身犹如亭历子许。未有出入气息。亦不觉苦乐。不苦不乐。离先色相。未具后色。无力无欲。无有精进。无有憍慢。初入胎心。名之为识。准之可悉。言问何故此识必是染污等者□□□(四十字缺)
  言问中阴属何支等者。述义解云。识以以正业感。故属生阴。中阴以方便业感。故名属行支。又生阴在后。故识支属生阴。中阴在前。故属行支。又唯言识支属识支耳。识支生阴同果报故。言又释中阴等者。此文难知。何者。中阴与生阴。以别体故。但生阴受生耳。中阴不受生故。为受生。生阴摄中阴事难也。
  疏以有识着下第四辨名色等者。言一云四阴名名色阴名色等者□□□(三十三字缺)言阿含经云等者。述义解云。痛谓识阴。想谓阴。受乐谓受阴。思惟谓行阴。痛者。觉恼义。故有人偈云。痛者受阴。昔翻经时。不知汉俗语。而为谬耳。今案。彼□□□(四十字缺)
  言次云即以色阴为名色等者□□□(二十八字缺)
  言故成论上经云心依名色者□□□(二十八字缺)
  言问化生云何识缘名色等者。案。婆娑论第十二卷云。问曰。如化生。云何识缘名色。答曰。此说胎生。不说化生也。评曰。应说化生亦尔。如化生者。初得诸根。未猛利时。说是识。时后若猛利说名。准之可悉。言答婆娑云等者。案。彼论第十二卷云。云何名色。已受生相续。未生四种色根。六入未具。一歌罗罗。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罗呵。如是等名曰色。准之可悉。述义解云。未生四种色根者。眼耳鼻舌此四根未开时。不具六识。故名六入未具也。歌罗罗者。正言。羯蓝。此云。和合。于七日中。阿浮陀者。正言。遏部昙。此云。疱结。于第二七日。卑尸者。正言。闭尸。此云。肉团。于第三七日。伽耶者。正言。犍南。此云。坚厚。于第四七日。波罗奢者。正言。钵罗赊迦。此云。枝枝。于第五七日也。大论第五卷云。歌罗罗受胎七日。赤白精和合时。頞浮陀二七日时。如云胞状。伽那三七日时。如凝酪五疱时也。准之可悉。
  疏情尘和合下。第六明触支等。言婆娑云等者。案。彼论第十二卷云。云何为触。此诸根已能为触作所依。未别苦乐。不能避厄害搊火触毒物刀诸不净。是时名触。今略引之搊者□□□(二十八字缺)。
  疏因于六触下第七明受支等者。言婆娑云等者。案。彼论第十二卷云。云何为能分别苦乐。避诸厄害。不搊火触毒。不把刃。离诸不净。能生贪爱。不起淫欲。于一切物不生染着。是时名受。今取意加。尔时但至淫欲。合十八字引之。而言即涅槃者。案。彼经第二十七卷中。佛言。染习一受是名为受。准之可悉。阿毗昙章第五卷十二因缘义中解云。云何受时四五岁。知分别苦乐避诸危害。于一切物资生爱。无淫欲爱也。言婆娑问等者。案。彼论第十二卷云。问曰。受相应共有法何故说触缘受。不说受缘触耶。答曰。虽是相应共有法。自有法。与彼法。有随顺。有不随顺。如触与受作缘。随顺。受触作缘。不随顺。如灯虽与俱生灯是照因照非灯因。彼亦如是。如向所说。此中说时缘起法。触是前时。受是后时。是故说触缘受缘触。今略引之。
  疏以因三受生故下第八次明爱使等者。言爱以染着为义者。章解云。云何为受。十五已去于二受中。能资生淫欲等爱也。言然三受通为爱作缘等者。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受缘爱。问曰。如乐受缘受可尔。所以者何。为称意故。四方追求。苦受云何与受作缘。尊者和须蜜说曰。苦受与受作缘。胜于乐受不苦不乐受。其事云何。如世尊说。为苦受所逼。贪求乐受。乐受故为欲爱使。复有说者。三种受尽能与爱作缘。其事云何。义言曰。乐受作如是说。我能使生有相续。众生以贪我故。四方追求。苦受作如是说。我亦能使生有相续。为我所逼。以贪乐故。四方追求。不苦不乐受。作如是说。有苦乐受处。我亦能使生有相续。何况第四禅以上无苦乐处。而不能也。准之可悉。言问三受等者。案。婆娑论第十二卷云。问曰。此三受云何与爱作缘耶。答曰。爱有五种。一求乐爱。二不欲离乐爱。三不生苦爱。四速离苦爱。五愚爱。求乐爱者。未生乐受。欲令生。故生爱。不欲离乐爱者。已至乐受。心不欲离。故生爱。不生苦爱者。苦爱未至。欲令不生。故生爱。速离离爱者。已生苦受。欲令速灭。故生爱。未生不苦不乐受。欲令生。故生爱已生爱。已生欲不失。故生爱。亦能生于愚爱。准之可悉。述义解云。于舍受亦生二爱者。如外道。身在欲界。计色界无想天。为涅槃。乐生彼天。以无想天心是不苦不乐。舍受之心。又彼生无想天者。慕不避彼处。故云。已生欲令不失也。言问何过去等者。案。婆娑第十二卷云。问曰。以何等者故。前生缘起。无明在初。后生缘起。爱在最初。答曰。复有说者。无明有四事。一缘有漏无漏。二缘有为无为。三是遍非遍。四能缘自界他界。爱唯缘有漏。缘有为。是不遍缘自界。以是事故。爱能生未来苦。胜故说在后缘起法初。此中因事故略说。后当广说。准之可悉。
  疏因受有四取下第九取支等者。言问爱取何异等者。案。婆娑第十二卷云。问曰。受缘爱。取中爱。此二有何差别。答曰。初生名爱。爱憎广名取。复有说者。下者名爱。上者名取。复有说者。若爱以受为因。是以爱为因。是名为取。复有说者。若爱是受果。是名受缘受。若受是爱果。是名为取。准之可悉。言成实者云贪使为爱余九使名取者。□□□(三十六字缺)
  言婆娑云等者。案。彼论第十二卷云。云何为取。以贪境界故。四方追求。是时名取。准之可悉。
  疏因取故有有者第十有支等者。言谓能有来果等者。化城喻品疏解云。业能牵于三有。故名为有。又令有来果。故名为有也。言婆娑云等者。案。彼论第十二卷云。云何为有。追求之起身口意业。是时名有。准之可悉。
  疏从有而生生者第十一生支等者。言数人生以起成为生等者。案。俱舍论第七卷分别世间品云。由此业从今生更退。认未来世正托生位。偈曰。更接有名生。释曰。此位名更接。何以故。于今生是识分。于未来名生。又云。生者。是未有。向有法相。准之可悉。言成论是本无今有义者。案大义记第十一卷云。生者起成义。亦本无今有也。言数人又云生是生相等者。案。俱舍论第七卷云。如此法起名生。又云。生是有为法相。故不曾见余常住法。应成无常法相。准之可悉。
  疏从生有老死下第十二支等者。言衰耄等者。案。大义记云。衰变为老神逝。死也。述义解云。耄者。衰老也。书曰。六十曰耆。七十曰耄也。最胜王经信行音义云。耄毛报反。莫报反。八十曰耄。耄话忘也。又乱也。言数人云等者。案。俱舍论第七卷云。变异名老。灭名死。准之可悉。
  疏从老死故有忧悲苦恼者此四等者。言经云将死之时等者。案。华严经第二十七卷十地品中第六地云。死别别离时。贪着心热。名为悲。发声啼哭。五识为苦。意识为忧。忧苦转多。名为恼。今取意略引之。法华疏第六卷引十地经第七卷云。死别离时。愚人贪着心热名忧。发声啼哭为悲。五根相对为苦。意根相对为忧。苦转深为恼。准之可悉。
  疏如是等诸事下等者。自上以来。别明十二因缘。今第二总结过患。文中凡有二十三番问答。今此番问答。案。婆娑第十二卷云。当知三道亦如是。章解云。以三道者无明爱取。是烦恼道。行有二支。是为业道。现五来二七因缘分。以为苦道。准之可悉。
  疏问何故二世等者。此下第二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如文。答中答三问。即三。初答烦恼道问。案。婆娑第十二卷云。问曰。何故过去来缘。说是无明。现在业缘。说是一切业。答曰。趣生方时。为方便起处身缘。诸过去世不现见。故说行缘是无明。现在世如上所说。趣乃至缘尽是现见。是故彼业说缘是一切结。次过业下答第二业道问。案。婆娑第十二卷云。问曰。以何等故。过去业说名为行。现在业说名为有耶。答曰。以过去业已消已用已作已与。与果无势力。报已熟。犹如粪扫弃于空地。不能生果报。以是事故。说名为行。与上相违。说名为有。次现果交起下。答第三苦道。
  疏问何故三世中等者。此下第三第四两番问答。案。婆娑第十二卷云。问曰。三世各有十二支缘。何故说。二在过去。二在未来。八在现在耶。答曰。现在法以因推因果。以果推因。现在以因推果者。现在爱取有。是未来生老死。生老死是其果。以果推因者。现在五果是因。此过去无明行。以现在因推果。以现在果推论推因故。而作是说。此中说众生数缘起法。准之可悉。
  疏问无明有因等者。此下第五番问答。案。婆娑第十二卷云。问曰。无明为有因。不老死为有果不。若有者。云何不有十三十四支缘耶。若无者。云何无明非是无因法。老死非是无果法果法耶。答曰。应作是说。无明有因。老死有果。但不在有支。何者是地明因。谓不正念思惟。何者是老死果。谓忧悲苦恼。复有说者。无明有因。老死有果。体是有枝。非不在有枝中。是故有枝有非十三十四。无明因是何。谓老死。老死果何。谓无明。现在爱取是过去无明。现在名色六入触受此四。若在未来名老死。如说受缘爱。当知说老死缘无明。十二枝缘。当知犹如轮转。准之可悉。
  疏问三世各具八支等者。此下第六番问答。述义解云。答约一身等者。就一世身而说十二也。
  疏问三界具十二等者。此下第七番问答。案。婆娑第十二卷云。此十二枝缘。几在欲界。几在上二界。答曰。或有说者。此中唯说欲界网生众生。复有说者。欲界有十二枝。色界有十二枝。除中色时。无色界有十枝。除名色六入时。色界应作是说。识缘六入。无色界应作是说。识缘触评曰。应作是说。三界各有十二缘枝问曰。色界无六入。云何俱有十二耶。答曰。如初生色界众生。诸根未猛利。名色时。无色界虽无色有名。虽无色根。而有意彼应作是说。识缘名。名缘意入。意入缘触。以是义故。一切处悉有十二枝缘。准之可悉。
  疏问十二因缘等者。此下第八番问答。案。婆娑论第十二卷云。问曰。此十二枝缘何刹那几何相续。答曰。二是刹那。谓识与生。余是相续。今加增引之。言增一阿含三十卷云。识支具六识等者。□□□(三十四字缺)言大集经等者。案。彼经第二十五卷末。佛告明星菩萨言。诃罗罗时住六七日。六七日转名頞浮陀。形色犹如小枣。住七七日。转名伽那。形色胡桃壳。今取意引之。言智度论云。等者。案。彼论第四卷云。伽那时知住伽那(三七日时如凝酪时名也)此亦取意也。又第四十四卷云。问曰。何故说。识即是六情。六情即是五众。答曰。是识十二因缘中第三事。是中亦有色。亦有心数法。未熟故受识名。从识生六入。是二时俱有五众生成。故名五情。名成故名意情。六情不离五情。以是故说识。准之可悉。
  疏问五果等者。此下第九第十两番问答。述义解云。答极小等者。除名色爱取有。故云有八也。除名色。故云十一也。
  疏问十二支等者。此下第一问答。言答婆娑云何者。案。彼论十二卷云。闩此缘起法体性是何。答曰。体是五阴。五阴是缘起体。是性。是我。是物。是相。今略引之。言智度论云等者。案。彼论第四十卷云。问曰。若尔。十二因缘中。处处皆有五众。何以但说六情有五众。答曰。是识今身之本。众生多错。名色未熟。未有所能。故不说。六情受苦乐。能生罪福故说。其余十二因缘。故说五众。今略引之。
  疏问十地经曰等者。此第十二十三十四□三番问答。言十地经云等者。十地经第七卷文。今案。花严经第二十七卷十地品第七地中云。又十二因缘。说名三苦。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名为行苦。触受名为苦苦。受取有生老死忧悲苦恼。名为坏苦。准此经文。今言。十地经者。十地经论第七卷第七地文也。今略引之。述义解云。答。无明等者。无明至六入。为无常所切。故云行苦。触受知冷热苦乐。故云苦苦。从爱至恼。虽我身不衰不死。而衰老死。故云坏苦也。毗昙章解云。名色六入。未是□心分别苦乐分齐。同判行苦。爱取有等心。是同归老死散坏。判坏苦。又观未来散坏苦也。
  疏问四果具几支等者。此下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并四番问答。言答罗汉不起三因果等。案。婆娑第十二卷云。□□□□□□□言问何故三相中等者。案。婆娑论第十二卷云。问曰。以何等故。三有为相中。生独说一枝。老死共说一枝耶。尊者婆奢说曰。佛知诸法相。余无能过。乃至广说。复有说者。随其事相故。法起时。生势用胜。法灭用胜。老死势用胜。复有说者。法起时。生能使此法相续成立。老死能使不相续不成立。准之可悉。
  疏问病何故不立支等者。此下第十九番问答。案。婆娑第十二卷云。问。何等故。病不立有枝耶。答曰。或有说者。病无枝相故。得有说者。若一切众生一切时一切处。有者说枝。病非一切众生一切时处尽有。如尊者。婆拘罗所说。我于佛法中出家。年过八十。不曾有小头。何况身病。如此欲界众生不尽有身病。况色无色界。准之可悉。述义引付法藏经云。过去施药故。今得罗汉。百六十年未曾有病身热头痛五死报。烧不燃。釜煮不烂。水溺不死。鱼吞不坏。刀割不伤也。
  疏问十二相生等者。此下第二十番问答。述义解云。无明若生不善等者。无明起过去三业事不碍。故有所作因。即增上缘。依无明起三业恶。与恶相生。故有自分因。为起业之亲因。故有遍因。以上二因并是因缘也。今案。婆娑论第十三卷云。无明与不善行。作四因。谓相应共生相似遍因为作因缘。无明与色界隐没。无记行行亦尔。今所说此有何所出。可求定之。行生识等者。由行生识支之果时。以不碍义。有所作因。即是缘缘。就报因报果门。故有报因。即是因缘也。识生名色等者。由识生名色之时。以不碍义。有所作因。自类相生故。有自今因。若识生识阴者。次第缘。若识生余四阴者。缘缘增上缘也。名色生六入等者。若名色生六入者。以不碍义。名所作因。自类相生。是自分因。若约名色生六入者。名生六入。是缘缘义。色生六入。是因缘义。亦增上缘也。言及触受等者□□□(二十六字缺)
  言受生爱等者。由受生爱之时。有不碍义。故是所作因。即增上缘也。言爱生取等者。不障义。所作因即次第缘。自类相生义。自分因。爱与取同是现在烦恼。故亦是因缘也。
  取生有等者。若取生现在不善三业者。取起三业事不障故。有所作因。即增上缘。作取起业。自类相生故。有自分因。为起业之亲因故。有遍因。以上二因并是因义。故云。同无明生行也。有生生等者。由有生生之时。以不障义。有所作因。即是缘缘。就报因报果故。有报因。即是因缘义。故云。同行缘识也。生生老死等者。若识生名者。自分因。识生色云。所作因也。
  疏问十二相生通三性等者。此十第二十一番问答。
  疏部十二几漏无漏等者。此下第二十二番问答。婆娑者。案。彼论第十二卷云。几是染污。几是不染污。答曰。五是染污。谓无明。识。爱。生。取。余是染污不染污详详曰。此中说时缘起法。应说是染污不染污。如前所说五时。若是心心数数是染污。余染污不染污。今略引之。
  疏问十二因缘云何如树等者。此十第二十三番问答。案。娑论第十二卷云。此十二枝缘如树有根有体有花有□。无明行是其根。识名色六入触受其体。爱取有是其□。此十二枝缘。或有花有□。或无华无□者。谓阿罗汉。准之可悉。
  疏问十二因缘云何破除十使等者。此十第二十四番问答。
  疏问缘生与缘起何异等者。此下第二十五番问答。婆娑论第十二卷云问曰。缘起法。缘生法。有何差别。答曰。或有说者。因是缘起。果是缘生。(乃至)尊者富那奢说曰。此中应作四句。或有缘起。非缘起。过去现在阿罗汉最后是也。亦缘生或缘起。除过去现在阿罗汉死五阴。诸余过去现在法是也。或非缘生。无法是也。准之可悉。言又有缘生等者。案。大经第三十四卷迦叶品云。佛告。善男子。有十二缘生。谓未来世十二枝也。有从缘生非十二缘。谓阿罗汉所有五阴也。有从缘。谓凡夫人所有五阴十二因缘。有非缘生非十二因缘。谓虚空涅槃。疏主解云。有不从缘生者。谓未来世十二。未有现在因缘故。故非缘。而有未来十二因缘也。有从缘生非十二因缘谓阿罗汉所有五阴。从前十二生故有缘。不更起从因果。故非十二也。准之可悉。
  言毗昙又有四种十二因缘等者。案。杂心论第八卷修多品云。问。有四种缘起。何等为四。答。谓彼相续转。刹那与连缚。及前谓分段。此则说缘起。释曰。相缘缚者是无始义。因果展转相缚故。说缘起轮。犹如满月始不可知。乃至一刹那顷。一切有枝现在前故。说刹那。如身轮说于庄严事(乃至)展转相缚故。说连缚因缘。根本展转久远义(乃至)分段间可得。故说分段。彼过去生时烦恼分说无明。余如前说也。法魏疏解云。偈明四种十二因缘。相缘转者。轮转十二枝。刹那者。一念具十二支。连缚者。由因生果。果不离因。造相边属名连缚。分段者。明三世十二支。各有分齐段也。而言明一支起时等者。法魏师解云。合备具十二支。如一念具五阴庄严身轮事也。今且就贪心起时。说十二。于事无知。即是无明。同时生于贪数。即无明缘行。由爱造作。名为行。同时心五。分别前物。是识。与识俱生四阴是名色。与名色相随诸想。是六入。总名名色。离为六入。六入和合。是触。心法中。触数作时分以色为触。触所更是受。心法中。欲数为爱支。俱生睡掉无惭等。为取支思几及身口作业。是有支。现在五果。是过去家未来。名生支。阴熟为老。舍阴是死。准之可悉。

观邪见品第二十七

  疏此是第二等者。约此品由来。大文有二。初明来由。次明品所诠义。即释品目初总明。次十二因缘品。后邪见品。次问答显大上观差别。如文。案。琳疏云。小乘法中。上辨因缘。发生正观。正观既兴。理须遣惑。故因缘品后次明邪品。故云既破邪见也。
  疏问大小乘等者。此下第二明品所诠义。即释品目。文中有二。初广邪见。次问前破大乘迷下。第二明诠旨归。初中有三。初问答邪见。次就文下。第二辨通一论明邪见。次就今下。第三明此品辨邪。此文初也。有二。即问与答。答中有二。初明外道邪见。次小乘下。明二乘邪见。有三。初总明二乘有俱为邪见。次如云下。别明空有邪见。次故知下总结。别明之中有二。初引在经第二十四卷德王品文明邪见。次引大经二十一卷德王品文。明有邪见□略引之。初文意。疏主解云。小乘又入于空观不见布施。破大乘行。故云破戒。破大乘□□□邪见也。次文。案。彼经第二十一卷德王品初。佛告高贵德王菩萨言。见于菩萨从兜率下化我象降神母胎。(乃至)□尸那城入般涅槃。如是等见。是名声闻缘觉曲见。准之可悉。
  疏就文明异等者。此下第二明通一论辨邪见。文中有二。初明就大乘法中说邪见。次就小乘法中。明邪见。案。硕疏云。若大乘教中。辨凡谓有毫末有依有得。不问生死涅槃凡圣解惑。皆是邪见也。小乘法中但以五见及六十二见也。而言邪见者。案。康疏云。邪见不正之名。见是分别之称。凡言邪见。查有二种。一通以一切有所得报。皆名邪见。二别以凡夫二乘所见各异。名为邪见。准之可悉。
  疏就今品意等者。此下第三就此品而为言之。文中有二。初约所执。明三邪见。次问此品何故下。第三约此品。偏破我见及断常。初中有二。初列三种邪见。次故下偈云下。引论文问答释成。此文初也。言一者断常等者。案。此品文凡有三十一偈。今之为二。初二十九偈。正明小乘破邪见次末后二偈。归功礼赞。初中有二。初二偈立。后二十七偈破。破中开为二别。初十二偈。就理破二世八见。次复次若天即人下。十五偈就事破二世八见。初中为二。初十一偈广破过去世四见。次一偈略破未来世四见。初中有三。初六偈破常有句。次过去我不作下四偈。破断无句。次复次如过去世中下一偈。合破亦常亦无常亦有亦无二句。故云。断常为邪见也。如此等即是我也。言二者别有我体等者。案。论文言。若当离于身何处别有我。疏主解云。若言我见本我身非本身。则我离身。离身何处有我耶。此即破小乘人犊子及假有缘体家。准之可悉。言三者若世谛中□无我等者□□□(二十九字缺)
  疏故下偈云等者。此下第二引论文。问答释成。言故下偈云等者。案。论文以六偈破过去世四见。第六偈第三句云非无非无。今加增引之。疏主解云。非无受结重破离门。非无结破即中若都无有我门。言故下结云等者。第四句此是决定义。疏主解云。非即非离非有非无。此是小乘中决定义也。以小乘中有假名我故。非是都无也。言答下偈破生死始等者。案。论文第二周指事破八见中云。法若定有未来。及定有去者。生死则无始。而实无此事。疏主解云。此偈正破无始。辨无有常意云。求法往来义成。可有无始既无往来。则无无始。此文分明。辨小乘教中有法空义。言又破无常等者。次偈云。今若无有常。云何有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疏主解云。举初句例后三句。前偈明三句无故后句无也。既破无始堕于常见。亦破有始堕于常见。亦破有始堕于断见。亦始亦无始。非始无始。堕后二见。准之可悉。
  疏问此品何故等者。此下第二。此品偏破我见及以断常文在有二即问答中又三。初明邪见以断常文中有二即问与答中又三。初明邪见。次六十二见者下第二明六十二见。次问住下。第三问答会违。初中又二。初正明破断常等。次又此品下。重广明邪见。此文初也。言如二夜经等者。案。大论初卷引之二夜经。今略引之。具文如上。述义解云。未见经本良是未译经也。
  疏又此品破见等者。此下第二重广明邪见。文中有四。初通内外。明邪见。次就小乘法中下。第三偏就小乘法明邪。次就亦邪见下。第三明通别邪见。次所言五见者下。第四别明五见。如文。言是见非邪等者。案。琳疏云。了知世间阴入等法。但名为见。不名为邪也。硕疏师云。世间正见也。言非邪非见等者。案。硕疏云。除前三。其余诸法是也。言五阴名身等者。案。成实论第十卷身品云。五阴中。我心名为身见。实无我故。说缘五阴。五阴名身。于中生见。名为身见。于无我中。而取我相。故名为见。边见品云。若说诸法或断或常。是名边见。有论师言。若人说我若断若常。是名边见。非一切法。所以者何。现见外物。有生灭故。经中说。有名常。无见名断。案。次二取品云。于非实事中。生决定心。但是事实。余皆妄语。是名及先说非胜法中。定生胜想。亦名见取。案。次文云。若人舍智以洗浴等戒。望得清净为戒取。又云。又戒取因缘处爱诸苦。谓受寒热。卧灰土木刺棘等上。投渊赴火。自坠高等。后世亦受剧苦果报。如经说。持牛说若成则还为牛。若不能成。则堕地狱。次案。邪见品云。若实有法。而生生无心是名邪见。如言无四谛三宝等。又云。取要言之所有倒心。皆名邪见。问曰。是邪见云何生答曰。以痴故生。染着非因似因。故邪见生。乃至广说。聪疏解云。五阴中下。庄严解云。明我见体。一标体。二释名。而言五阴中等者。有二解。一云。会身见我见二名。二解。今所习标我见体也。说缘五阴者。无离五阴缘假名我。要带五阴。缘假名义。就中有二。初明身见名。计五阴身生。故名为身见也。于无无中下。第二明我见名。于无我中计我。故名为我见。明身见我见二名。有二解。一旧解云。然从境得名。计五阴身。计假名我故。二白马解云。身见同旧。我见名者。从心所作我境。得名之解。今所习身见同旧。我见名从心功用得名。执有我相故。从心用得名也。次明边见。谓断常二见乖中道理。故云边见。言若说诸法法等者。略明边见体有三。初标断常二见体次有论师下。出他解。次经中说下。第三论主引经会通前二解。若通而为论。一切万法但一世都尽。后世永无。生邪见。名为断常。如前解。若别而为论。计有情物是常。是断者。如他解何者。无情物现。见一世尽不复更生。故非此断见。故论主不非他解。引经会通。次于非实事下。明见取体有二。初明从起见趣。即是正诸见。从五见起。故言。从起见取也。但是实等者。是五见人所见所说皆是实。佛与弟子所见所说。皆是虚事妄语也。及先说下。第二明独头见取。即非胜胜想。谓非见取。属邪见摄。取者引取向己义。是正诸见见取。非胜胜想见取我计法是胜妙法。引取向己故成取义。胜想者无引取向己义。故不成取义。故非见取也。次若人舍智下。明戒取有二。初标戒取体。次又戒取因缘下。明过患也。言持牛戒等者。贪牛一生中持牛戒。以持牛戒恶业得牛报。是人计牛惑以持牛或恶业得牛报。是人计持牛戒得涅槃果。故持牛戒。临命终时。见受生处。则生邪见□。我持牛戒。故得涅槃。而今我后生。斯则无戒因。亦以邪见恶业。随阿鼻地狱。次若实有法下。明邪见体有二。初明别邪见。是拨无一切法也。次取要言之下。明通邪见。是不当一切道理。邪心心尽推。初中有二。初总标邪见体。次如言下。第二别释邪见。次取要言之下。明通邪见。一家解云通一见取。就见取中。离出四见。四见不摄。属见取摄。庄严解云。就通邪见。离出四见。四见不摄。属邪见摄。但非胜胜想。是名见取。胜非胜想。净道非道想。是属邪见摄。今用后说。而言如前释者。此品初释通别邪见。今指此文。故云如前也。
  疏六十二见等者。此下第二明六十二邪见言上以一释者。言一者即色是我等者。婆娑第四卷云。如分别行缘阴。应说二十。不分别所起处见。色是我。色异我。色属我。我在色中。如色四种。受想行识亦如是。如是四见则有二十。又云。色是我者。云何为色。诸所有色尽四大。四大所造定。诸所有。有二种。一者不尽。如求糟糠等小物有。二者尽。如求一切物及糟糠等。此中唯说尽诸所有色也。色异我者。于此四阴。展转计异于我。如人有财名为有财也。色属我者。于此四阴。展转计展计属我如人有僮言属我也。色中我者。于此四阴。展转计是色中我。如油在麻中。准之可悉。
  言又释世出世等者。案。上涅槃品灭后有无等。偈长行云。如来灭后有无等四见。依涅槃起。世间有边等四见。依未来。世间常等四见。依过去世起。准之可悉。
  疏问经何故等者。此下第三问答会违。言我见摄六十二见者。案。大品经第二十八卷。具有此文。引文如上。言或云断常为本者。案。大经三十八卷云。佛言。诸有薄定之人。不种善根。不随善知识。没在我见中(乃至)一切种种见中随在边。若断若常。以邪见故。非法言法。法言非法。今略引之。言或云一异为本者。案。大品经第二十一卷佛母品云。神即是身见依色。神异身异是见依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今此一经。三处相违。故举问之。言我等者。正会三处违文。言我是本等者。会初即是身者。有人言。身即是神。神好是身者。有人言。身即是神。所以者何。分折此身。求神不可得故。复次受好丑苦乐皆是身。是故言。身即是神。身异神异。者。有人言。神微细五情。所不得多。亦非凡人所见。揲心清净。得禅定人。乃能得见。是故言。身异神。复次若身即是。身灭神亦灭。是邪见。说身异神异向身灭神常在。是边见。准之可悉。
  疏问前破大乘迷等者。此下第二大段问答。明论旨归。此有四番问答。如文可悉。述义解云。前破小乘。复次□破大乘者。指二十五品言也。今破外道等者。小乘两品是也。
  疏开此品者多有错误等者。言错误者。玉篇上。七各七故反杂也。交也。合错乱之错也。
  言答小乘邪见局等者。所言局者。狭也。言问何故不立现在邪见等者。案。硕疏云。问。约三世起六十二见。此中那止出过未。不举现在耶。缘云。此是文略故耳。又云过。未冥晦难了。故须辨之。现世显著易解。不待出。准之可悉。言冥漠者。下摩木反。幽隐也。百论记云。冥漠者。闇昧也。
  言答上半明见本等者。案。康疏云。明胜有我无我等。则起常无常等四见。我无我等是因。常无常等是见。准之可悉。
  疏何因缘故名邪见下生起第二破等者。言如青目等者。案。重牒长行。初释第二偈。次不生者下释初偈。次不生者下释初偈。文中有二。初就第一义门释。次复次万物无生下就世谛六释。准之可悉。言龙解八不始末等者。因缘品说八不。初谓不生不灭。去来品说八不未谓不去不来。故云尔也。言亦有亦无。是一句故。今案。下疏文云。复次如过去世中下。第三章一偈。次破其第三亦作不作非作□□□。准此疏云。今文应云。后一偈合破亦常□□□□□□常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二句也。故论文云。若共若不共是□□皆不然也。言下半正明等者。下半正明过去我不作今我也。言明我遍等者。案。琳疏云外人明等也。
  言又释离身既无等者。案。昙影疏云。第三偈言。离身既无更不过二。若即身若都无下当破也。所言若都无者。若犹及也。言余二章破如文可解者。案。硕疏云。上半作灭难。汝义我是常。身相生灭无常。何得身即是我耶。故知。身不得即是我也。下半作人法颠倒难。受即是法。受者人。法即是人。便成人法倒乱。故不得以受即为受者。准之可悉。而论云但身者。案。百论上卷。破一品经云。非但是为身。疏主解云。此云。非但者。非是也。准此应云但身者身也。
  疏若离身有我下此第三重破离等者。言如莎提比丘等等者。成实论第二卷立论品末云。沙提比丘说。生死往来常是一识。准之可悉。言一者如本住等者。案。此论第二卷本住初长行云。有论师言。先来有眼等法。应有本住。因是本住眼等诸根。而得增长。今取意引之。
  疏长行释总别二章等者。言如人浣衣时下等者。浣者。胡管反。漱也。刈者。鱼废反。取也。绝也。
  疏问曰下第二救等者。言有用者有二种用等者。案。康疏云。初明□□□□举喻□明罪福依我我有所依之用。我有□□□□□□□用。以此二义故。非无用也。故知者应是起业因缘者。知者能起诸业故业因缘者。又云。知者是我。此我能起诸。故名起业因缘者。有人云故字属上句也。罪福是作法者。是我所作法也。有本云。知者应是我。从起业因缘属下文。亦可然也。作者是我。身是我所用者。我用身。作罪福业。我是能作。罪福是所作。我有用。准此疏文。于法说中有二。初明所依用。须知者应是下。明造作用也。喻合准之。而言系者。玉篇居的反。未烧者也。字书。土轨也。
  疏复次若有颠倒下第五总破有我等者。言若有颠倒等者。案。琳疏云。若过去有我。复作今世我。则颠倒过父子一我也。言遮通者外云等者。案。硕疏云。若谓无我等者。此是取外人意。外人反过论主。汝若言。我计有实我。有上过者。汝佛法中。说五阴相续。名之为我。亦有如上过。不应独破我也。文云。无我五阴者。此是三藏中说。佛无我。但有五阴和合相续。假名为我。但有名字。为破外道实我。彼今执此过。汝亦有此假名我。岂不同前过耶。论主弹云。不然。明三藏中。虽说五阴相续有假名字我。而有兴废。故有时用。有时不用。但众缘和合则有用。有假我名字。此□则兴。众缘离散则□□□□□□□如苦酒。既有时用。有时无用。则无定法。岂有常□□□□□□为破断见不识罪福者。说有假名。此则有用。若为常见有□无我。即是无用。故无上过。汝计有一我始终常定。故有如上过。准之可悉。
  疏是故当知下生起第二等者。言前第二句等者。案。上科文云。就初文三。前六偈。破常有句。次四偈。破断无句。后一偈。合破亦常无常亦有亦无二句。准此疏文。今言。第二句者。四句之中第二句也。言计过去世四句皆言等者。案。此品初文凡有二偈。初偈立过去四见。谓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无。为有无。为非有非无。后偈立未来四见。谓我于未来世。为作。为不作。为作不作。为非作不作。又案。硕疏云。前偈破我过去是有。破过去我作今我义。今破去我是无。过去我。不作今日我。亦不可。准之可悉。言故不作之言等者。述义解云。上释为有句说意。今释无之句也。
  次三偈别破等者。案。硕疏云。第二偈明相离过。昔不作今。离昔有今。昔我灭前。今我自生后也。第三出相离有大过。则成断灭前时之用。无复感果之功。因既灭不得果。则失业行果报义。过去之我。既□。今我岂不他。此此受此不可也。第四偈重出过。上半本无今有过。下半明无因果过。昔不作□□□□□□无因耶。准之可悉。
  疏复次如过去世中下第三章等者。案。硕疏云。此偈释。破我于过去世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牒有无二句。既不成下。半例破余二句。亦怀偈云。若共不亦有。亦无若不共。即非有非无。此两句亦同前过。若前有无两句成。可有亦有亦无。前两句不成。汝义第四句。还是第三句。非有是亦无。非无是亦有。若第三句成。可有第四。第三既不成。故第四句自坏也。
  疏复次今生死无始下生第二周等者。言佛为声闻等者。案。杂阿含经第五卷云。佛在毗舍离猕猴地中。为在学地阿练若比丘。说法云。比丘当知。生死长远无有能知其根源者。琳法师解云。佛为令众生于生死起厌离。故说生死长远无始。而凡夫不解佛意。执有无始。则是常见。准之可悉。言光宅云等者。述义解云。众生无头云。众生无始也。头犹始也。言开善去始于明初念等者。案。琳疏云。他云。无始明。始尽初念。而言无始者。无复始于此者也。言地论师云等者。述义解云。以彼论云作无始观。故云如此也。违真起妄。犹举也。言初偈意云等者。案。硕疏。云今求往来生死之人。不可得。谁于无始。往来六道。若有往来有。可有无始生死。今求不可得。无往来者。岂有无始耶。
  言第二偈举初句等者。案。硕疏云。复次今若无有常下。第二偈例除□□□□□为两。上一句牒前。破常无始。是常无始不可得故。无有常也。下三句。例破余三句。见若有常。可有无常等三句。既无有常。三句亦破。准之可悉。
  疏就初五偈为四等者。言初偈意明等者。案。硕疏云。上半偈。借后世破有边。若有边即断灭。那行有后世。而今有后世。故非有边也。下半。借后世破无边。无边即是常。常法始终是一。无相作义。那有后世。而有后世。故知。非无边也。
  言第二偈明等者。案。硕疏云。标正见章门。即是借相续义。破边无边。相续不断故非边。念念灭故非无边。小乘中。相续生灭离断常。名为正见。如此也。
  言初偈明若先阴坏等者。案。硕疏云。若先世阴灭坏。坏故无所因。则无后世。世间便有边。有边即断灭也。言次偈明前阴不灭等者。案。硕疏云。若先阴不坏。不坏则始终常一。亦无有因前生后义。如是则世间无边。无边堕常见。而今现见有后世相续不断。故知。非是边与无边也。
  言三灾洞尽者。述义解云。洞者消也。通也。
  疏复次四百观论中说下等者。言付法藏经云提婆菩萨等者□□□□□(四十二字缺)
  言例如龙树智度论第十八卷叹□□□等者。案。智度论第十八卷释般若第二十。如赞般若偈说。般若波罗□□□不颠倒。念想观已除。言语法亦灭。乃至广说。凡有二十行偈。今指此文。慧影师解云。明此般若其德特尊。能出三世诸佛等四种大人故。就体相中。应须赞叹。准之可悉。言但龙树等者。案。马鸣传云。龙树菩萨南方之照。违罗法师。西方之13 。鸠摩罗罗陀法师。北方之善。马鸣菩萨。兼三。方于东方。又云。鸠摩罗陀。章违罗二法师善业三藏。不信大乘也。言偈意明等者。案。硕疏云。此明。若具真法如行说者及听者。三事具足。生死无边便有边若无三事。边而无边。边无边出两缘也真法者。即无可得。无所得。无依深。无生灭法。说者。即无说无示。听者。即无问无得。具此三事也。而言答其说法者等者□□□□(三十字缺)
  疏一切法空故下论有三分等者。言生起来意具如初品者。指初牒明论章段开合。寻之可悉。言又依摄大乘论等者。案。梁摄论第十二卷释云。声闻□□□乘有上□及大乘故。菩萨乘无上以无别乘胜大乘□□□□为体。于大乘□。智为上首故。由此五义故。二乘智与菩萨智。有差别。言又接此邪见品生等者。不畅者。玉篇□亮反。汉书音义曰。畅通也。广雅。畅达也。长也。充也。荡者。玉篇。达朗反说文。涤器也。摇动也。
  疏瞿昙大对主下第二推归于佛等者。言如百论云等者。案。彼论下卷破空品内曰。虽自性空。取相故缚(修□路)注释云。一切法虽自性空。但为邪想分别故缚。为破是颠倒故言破。实无所破。譬如愚人见热时炎。妄生水想。逐之疲劳。智者告言。此非水也。为断彼想。不为彼水。如是诸法性空。众生取相故着。为破是颠倒故言破。实无所破。今略引喻说文。疏主解云。注为三。谓法譬合。法说如文譬说中举愚人者。对上外道呵论主。若空而破是为痴人。是故今明。愚人见炎生于水想。外道颠倒无神见神。□□见法。无空见空。今欲止其水想。实无水可破。此是便除其病。而不除法。谓病故见法无法可除。名不除法。准之可悉。言一者释迦等者。案。十二游经云。昔贤劫之初。有一菩萨。作大国王护国。与弟出家学道。游行深山。求觅师故。见一婆罗门。性曰瞿昙。因从学道。形体改常。复归本国。无人识者。谓为小瞿昙。菩萨于城外甘蔗园中以作精舍。坐禅行道。王问曰。汝无子何次王位。菩萨答曰。命在须臾。何陈了孙。王即杀之。大瞿昙悲泣。取土中余血。以泥团之。持着山中。分作三分。着左右器。愿曰。此道士若有其识。天神当使血作为人。却后十月。左即成男。右即成女。从此已后经八万四千二百一十土。为摩迦城王。于是立瞿昙姓。准之可悉。

中论疏记第八(之末)

  夫以寻师于千里。典贲之所著。求法于百城。遍照之所宣。是以名贤。伤佛日晖没。屡设传法莚。后生悲法轮榍脱。常增泥习勤。于是贫道猥当行撰。谬事复述。是以集众师异说。勒成余卷。所恐每文违于本疏朋友难会。负讥白骨。所冀。同贤诽谤不及。良是自为。不敢示他。然诫罔像。若契先望。谨誓。愿正观之光。耀于三千。中道之风。扇于百亿。广及四恩。一切含灵。同寂二轮。俱归不二焉(起延历二十季迄于大同元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