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中论疏记卷第三(之末)

  大安寺沙门安澄撰

  疏云不来不出等者。此下第三明不来不出也。别记云出犹去也者。约过去灭义。而为言之。言例上应知者。上明世谛不来不出之处云。感病无穷。不可备举。世谛谛中道无量。亦不可具明。今更以二门显其大要。即病无不破。中无不显。惑者虽闻上六不。而终谓决定有。既决定有果。若非外来。必从内出。故来次明不也。明真谛八不之处云。由俗得真。故名为来。从真出俗。目之为出。今破此来出。故明不来不出。准之可悉。
  疏云问各明二谛中道已竟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显各合中差别也。言大朗法师教周颙等者。如二谛章下卷云。山中法师之师。本辽东人。从北地学三论。远习什师之义。来入南吴住钟山草堂寺。值隐士周颙。周颙因就受学。周颙晚作三宗论。明二谛以中道为体。有智琳法师。请周颙着宗论。周颙云。弟子若出此论。恐于众人。琳曰。贫道昔年小时。曾闻此义。玄音中绝四十余载。檀越若出此论。胜国城妻子目头布施。于是始出此论也。述义云。震旦国钟山隐士姓周。名颙。所谓天下无双者也。淡海记云。道朗师之檀越。名周颙也。所言颙者。玉篇。妄谓反。味前也。
  疏云次泯二谛以归不二等者。此下第二。辨合时体具八不。于中为二。初总显体用差别。后别辨八不。初中言若作体用等者。所言上三种者。世谛中真谛中。合论用中。只是离合。以为三中。物体唯用中也。言今次明体中者即是收用归体者。收上三种用。归今体中。然有人云。第二方言不明体中者。盖不见此文焉。若言非是第二方言。辨余方言体中者。此三种用。亦不应第二方言。若言尔者。第二方言。明何义耶。故知。谬传也。只言初牒不明体中之文。至于此处方明体中者。亦应许耳。彼亦失总一二复次之意。故亦不应理。若言。答文云。八不言得意色。若有生灭无灭。犹是生灭义。非生灭非不生灭。乃是无生灭义。故二谛虽泯生无生。犹是释八不义也。既言故二谛虽泯生无生。所言泯者。犹泯破义。故世谛破性生灭。真谛破假生灭。是假生灭。不性生灭。故得无生灭之称者。此救甚精。实难通释。只作此释。上下相违。既言若有生灭无生灭。犹是生灭。非生灭非无生灭。非生灭是无生灭。然云。何言无生者。真谛所除假执。不性生灭。故云无生灭耶。今谓。若有生灭等者。是有义。即世谛假也。非生灭等者。是空义。即真谛假也。所以约二谛。是泯生无生假。而犹是释八不义。故云。二谛虽泯生无生等。所言泯者。犹是泯寂泯归之义。非是泯破也。
  言故大品经云等者。彼经第三十九卷。佛答须菩提问。文略引之。具如记初卷。述义云。所言无道者。无菩提因。以金刚以还。名为道故。无果者无涅槃故。慧达云。至极之果。唯有涅槃也。言涅槃经云者。彼经第七卷。佛告迦叶菩萨。今文略引之。疏主释云。若言无明因缘诸行。凡夫分别从来。正着此破数论。岂不言明无异。即是愚人。具如彼疏第九卷也。述义云。明者解也。无明者烦恼也。言亦真之与俗等者。疏主准经作之也。言今明诸佛菩萨等者。佛藏思益等文之也。言今明佛菩萨等者。佛藏思益等文。述义云。言无名相者。谓无因缘名相。言强名相者。假于因缘名相。所言强者。施设之义。以无名相。不滞于无名相。恒名相义。故言强名相说。问。强说之言为约体耶。为约用耶。答。约体而论。问。约亦用亦有以不。若言有者。与体何异。若言无者。何故大品善达品云。量切诸法强名。答。大品之意。约因缘法。何者。一切法无自性假有。以假义名强耳。大品既言一切法。故知。是通于体用。因体为用。因用为体。所以强说之。言约体用之。然佛藏经。但约体言强名。大品通于体用。言强名也。问。何故佛经如此不同。答。悟缘非一。故说教不同。如大经云。如来世尊有大方便。无常说常。常说无常。说乐为苦。说苦为乐。又云。不系之船。随风东西上下不定。准之可悉。
  疏云以空有为世谛等者。此下第二别明八不即成四别。今此第一辨不生不灭也。只此文难见。何者。上明真谛具八不之处云。以空有为世谛。有空为真谛。以空有为世谛。世谛即是假生假灭。对世谛假生。明真谛假不生。对世谛假灭。明真谛不灭。不生不灭为真谛中道。今何故言。以空有为世谛。世谛即是生。有空为真谛。真谛名为灭等耶。有人传有说云。世谛破性生灭。明假生灭。真谛破假生灭。明不生不灭也。生灭为有。有即生。不生灭为空。空即是灭。故云。真谛为灭也。又真谛为灭者。是寂灭义也。如言生灭灭已定灭为乐也。又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也。问。此体中何具八不。答。世谛以八不。破性八谬。真谛以八不。破假八计。禀教之流。闻此二谛。便作二解。故泯二谛。以明中道。世谛为生。真谛为灭。不生不灭即非真非俗中道。从前二谛。超越一节也。非此破病也。准之可悉。
  疏云不常不断者亦得例上等者。此下第二。辨不常不断也。言亦不得例上者。上云既闻真谛不生不灭由来。便谓有真谛。天然绝四句之理。有佛无佛性相常住。是故云常。而真谛绝于句。此即为断。今破此断常。故云。不常不断。准之可悉。言世谛有虚假必归磨灭等者。此文易见也。
  疏云不一不异等者。此下第三。辨不一异也。上云惑者。既闻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便谓真谛。理无差别。故名为一。真理亦有浅深。故累隔真谛。故名为异。准之可悉。言若为成上等者。所言惑者者。开善寺智师光宅寺法云师。准之可见。
  疏云不来不出等者。此下第四。辨不来不出也。言以来是不来相等者。如净名中卷文殊问疾品。维摩诘言。善来文殊师利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见。文殊师利言。如是。居士若来已更不来。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来者无所从来。去者无所至。所可见者。更不可见。疏主释云。维摩诘言下。第三净名慰问。言不来相而来者。此文此但近是宾主交言以相慰问。远贯一经。该通众教。故前以此言。标其篇首。所以标此言者。为时众。谓文殊从庵园来。及与净名相见。故今明文殊来是不来而来见是不见而见异凡夫二乘人也。以能不来而来不见而见故。为善之极矣。文殊师利言下。第四文殊酬答成净名之意也。若来已等者。此明三时无来义也。来已即来事已谢。故无来也。又言去已等者。庵园望方丈。即见文殊有去。方丈望庵园。即见文殊有来。故明去来义也。来者无所从来。此庵园空也。去者无所至。此明方丈空也。来去既尔。见义亦尔。述义云。净名言善来文殊汝以不来相而来。故我亦以不见相见而见。唯从佛所至方丈故名去。就方丈见时。是来者非也。违疏文故也。只得疏意应云。以文殊来不来相而来故。来无所从来。去亦不去相而去。故去无所去。又疏述有人说言。真谛无来。世谛有来。故云。不来相来也。今疏主意以世谛来是不来相而来故。来无所从来。真谛去是不去相而去故。去无所也去也。
  疏云。答论云以此八事等者。如此论初卷重牒长行云。答曰。诸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则为总破一切法。今略引之。元康师云。此第二答也。此之八法。总摄诸法。若破八法。无法不破也。有疏解云。诸法虽无量者。然其所问。明诸法实无量众生亦无量。如来教亦无量。既有八万四千烦恼法门。故云尔耳。略说八事者。破申有广略。今略非广也。即为总破一切法者。释伏难。难云。病无量。教无量。说八事为尽不。解云。略破。破尽申亦复然。若使如此。即总破一切法尽。名之为论。谓破一字尽言一字者。所谓道也。众生失道故迷。今破道迷。即破一切迷。申道即申一切。准之可悉。言则众生心唯行此八事中等者。谓众生虽无量。彼心唯行生灭断常一异来出之中也。言□悟无生者。别记云。□犹玄也。今案。玉篇云。□胡土向反。远也遐也。传要训取也。
  疏云。次结束之等者。此下大段第二结束。以辨中假也。言四种中假者。述义云。一世谛中假。二真谛中假。三合论中论中假。四合明中假。假义唯于非有非无。假说有无。有无体始立。故是体假。又非有非无是体假者。就体中无。以假说义也。淡海记云。四种中者。二谛各中为二。单约二谛说之。分明中即为三假。复加体也。四种假者。二谛各假为二。单约二谛。而为言之。合说假义。即为三。以此三假。望于体中为四也。别记云。四种中假者。一世谛假。即假生灭。二真谛假假。假不生灭。三合假。即约二谛假合而言之。但离合义异耳。四体假。非体之理。强为体义。称为假耳。所言假者即强名义也。有人传有说云。四假之离边义以为四中也。今捡。疏文云。非真俗为体。假真俗为用。假真俗为用中。非真俗为体中也。问。若立体假者。不可泯假为体中。答。均正玄义初卷云。一家云亦得。言体中假亦不得。尔言得者。如八不义中记。言不得者。以体明不二故。不论假。而名为中。用论二。二用无穷。故是假也。今疏主意。捡文自知。
  疏云二者体用等者。别记云。所言此义始正者。是中道义也。亦无所得义也。   
  疏云答一往目之等者。所言为欲释论文中假故一往立于体用者。有人传有说云。四谛品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是也。言复为对由来等者开善云。真谛为体。此有二义。一明空为理本。明一切法皆以空为本。有非是本为。是故以真谛为体也。二有为俗谛拆俗本为悟真故。真为体故二谛为一体也。龙光云。三假为俗谛体。四忘为真谛体。名相为世谛体。无名相为真谛体。故二谛异体。今为对此等师故明真俗是用非真俗方是体也。
  言师又云直称体用等者。有人传有说云。所言师者兴皇师也。只语势至于纵迹此师语耳。所以然者。下疏主释显兴皇师决意也。所言踪迹者。玉篇上蹗字蹗所掎所解二反。廗履也。行貌也。下字亦反。道不安也。往来貌也。言如体用一事既尔等者。述义云。色等六尘者。眼等六根之所缘对故云六根所对也。行住坐卧依此四仪行说法等事。名之为动。入观摄念名之为静。故云四仪动静也。言无复下心者。述义云。下犹置也言师又云凡有所说等者。有人传云。此兴皇师语。言不得复守言等者疏主释显也。言如雹摧草等者。如法华玄第二卷引大论文云如霜雹草死草死而雹消。若能远离二边乃称妙悟。述义云。雹者枯雕之义。白虎通曰。雹之言合阴气专清。凝合为雹也。有人云。雹满角反。雨水也。言又师云等者。有人传云。此亦兴皇师语。言言不动观念等者疏主释成。所言动者乖也。失也。言师又云等者亦尔。言即知下疏主辨之。亦可悉可从初至于无依还是依是兴皇师语。言翼□悟之宾等者。如睿师序云。是以龙树大士拆之以中道使惑趣之徒望玄指而一变。括之以即化令玄悟之宾丧咨询于朝彻。元康师云。玄悟之宾者谓学道之人也。言望玄指而一变者。以指指月令人得见。以言言理令人得解。今以中论文□□言譬之于指也。论语云。齐一变至于鲁。今借此语为用也。疏主释云。令玄悟之宾等者此寄斥震旦庄周以呵天竺外道。良以此土无别外道用老庄以为至极。是以斥也。玄指者即是斯论。获斯论重玄之言因改二乘之执。□有得菩萨因归不二。故名一变。若守二乘不归一道封执偏大。未悟平等□是守指忘月。不名一变。今改小入大。□有得而悟无得。如因指得月。故称为变也。述义云。说法之人名之为主。听法之缘是名为宾。故云□悟之宾也。不生名为玄悟也。一向了悟故云一变也。别记云。玄指者理也教也。
  疏云。昔山中学士名慧静法师云等者。捡文可见。言而遂舍偏着中等者。疏主释显也。所言安者止也。定也。安置也。言师云此是足载耳者。百喻经。担死人譬云。昔有一人养牛为业。依山放牛乃住。山中同养牛者多。如村邑。时有一人急死一儿。谓众人言。我此儿死不能远弃。君等可以家及牛等移往他处更作住止。众人责曰。一生之间。一家有余。何为多家。又一儿死故。令多人移志如此言耳。其人答曰。一儿独偏那可担云。便刹一儿即对担去。众人责曰。汝大愚痴。合譬云。诸比丘等烦恼自近。犯一戒时。知识师友密教化之忏悔。除罪进福。犯戒者耻。妄语云不犯不悔。又加妄语。重增两罪。不异向人杀儿足担也。准此经文。今云足载者犹足担也。述疏云。足子俞反。左传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杜预注曰。足犹成也。暴便壁也。子欲反。止也。满也。得也。戴者子载反。事也。行也。成也。辞也。为也。言也。物终更生也。戴始也。则也。□出玉篇。今解戴者犹担也。即是成担义也。言可谓下疏主语耳也。
  言而经论意等者。如净名玄。述义初卷引有论云。佛告頞j。汝行乞食。若见非常之人莫广说法。时舍利弗值于林下。问曰。汝是谁人。答曰。沙门。一切有为法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原。故名为沙门。又问。汝师是谁。答曰。我师天中天。三界无极尊。神通游十方。相好身丈六。时其外道发心悔过。初得果也。中本起经云。一切诸法。本因缘空。天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也。此就德行彰其名也。宝梁经上卷。摩诃迦叶白佛。云何为沙门。佛告迦叶。所为沙门者寂灭故调伏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坚心不动如地。故于诸形相。心无染着。心行成就。如虚空故。若能成就如是行法。是名沙门。故云经论意在等也。言沙门者。诸出家人之总名也。或曰桑门。正言室罗摩那拏。此曰勤劳。谓以修道至诫多劳。亦云息恶。泛论恶者。是不善性。今兼无记。息谓令不起义也。言又息之等者。有人传云。此是庄子文。只彼文云息之又息之也。今此文初云。又者此疏主意。即复次之中异名。今捡。涅槃无名论第七演云。书不云乎。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为道者为于无为者也。为于无为而曰日损。此岂顿得之。恶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损耳。老子德经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河上公曰。谓政教礼乐之学也。日益者。情欲文饰日以益多也。道谓自然之道。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也。损情欲又损之。所以渐去之也。当悟如婴儿无所告为也。情欲断绝。德与道合。则无所不施。无所不为也。大隐释曰。学谓时俗经衍之学。修为即果。欲日以增益道。谓出俗自然之道。修为即情。累日以消损也。述义云。修甚深正观。道者游心于中道理。寂静无为。即游心于中道。而见疑等。万累念念消损。如此之事何顿得耶。必经地地。渐次消损。损之更损。至于佛果。都损尽已。更无可损。损者断之异名。修正观者。见诸烦恼本来不生。今亦无灭。乃是正道。如此之人不起惑染。是名损之。乃至广说。准此等文。今云无息者。无损无为之异名也。只有云。庄子者恐谬传也。
  言所言不破中假等者。有人传云。上云。问师何故立于中假。复以何义义破中假也。今牒此问。故云。所言不破中假者。所言体者。观也。悉也。解也。言而今言破等者。别记云。约所立性所立假。而为言之。所言为者。由也。被也。有也。今须由训也。所言道者。约本来空义。故云是道也。言用道为非道者。为犹成也。
  言二者又须如性即是假等者。上答文应答。且有四义。一者上以释竟。今当重说等。故今云二者也。所言知性即假者。此约分别心。故云性即假也。亦得言约所立境。彼所立增是永无。故亦摄世谛义也。何者理外。若心若境。皆是世谛理。内心境。皆是真谛也。今谓不尔。违次文故。何者。一切凡夫妄想颠倒故。思因缘假。以为性实。诸佛望性所谓之性。常是因缘。所言谓者。意也。犹意思也。观者。望也。现百论疏也。言故云一切世谛等者。涅槃经第七卷佛告迦叶菩萨言。今略引之。疏主释云。前来如此广说。得无得常无常皆是如来善巧方便。即是世谛。今即卷归皆是第一义谛。然准中论游意。引华严经第五卷文殊偈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准此应云。一切权实法。了达非权实。若准此言。一切性实法。若于如来即是假法。准之可悉。
  言三者体道之人等者。有人传有说云。知之字至于出自两缘方用也。所言两缘者。别记云。约学悟而言之。空有亦尔也。言四者寻教之流等者。文意易见。
  疏云明浅深门第五。此下第五门。于中有二。第一约四重二谛。以显自他差别。第二约四重二谛。以释八不。初中又二。第一正约四重二谛。以显自他异。第二明须作四重二谛之意。初中又二。初正列四重二谛。后问答以示理教。即显第四重二谛。约第一列四重二谛。即成二别。一作初章中假辞。以示差别。即初重二谛。二约后三重二谛。以示差别。初中有四番问答。即为四别。今此初也。又二谓问与答。
  言问他亦云等者。案。大义记第八卷二谛义云。辨有无者。谓俗有无也。俗虽名有非是实性。但众缘相类虚假曰俗。俗既虚假。捡之无体。即此之无是假无。谓无为真。真俗二理。悉当但称谛也。准此记文。今言他者开善寺智藏师也。言答须初音语等者。言初章者。述义云。为人无生正观之初。故名初章。故华严经第二十四卷。解脱月菩萨请说十地偈中言。譬如诸文字皆摄在初章。诸佛功德起十地为根本。然释初章。凡有四义。一者初章即是有无。所以有无名初章者。夫诸佛说有无之教。表非有非无之理。必依有无以为初。故是名为初也。章者表也。二章犹明也。若他有无。各守自性。不得现示非无有无理。所以非明。今明有无即是因缘即得显理。故云明也。三者有无即是诸佛也世初说。言说即成于章句。故名为初章。所言章者。教之异名也。四者章犹句。有无即是四句中初。故云章也。问。既言初章。亦得后章以不。答。均正玄义初卷云。不住之初即贯前后也。故大品经。初明以不住法住般若中。终讫乎无所得。故关中旧影云。初章之义只是不住得无得之语。其意包含。准此师意。亦得后章也。言他云有有可有等者。有人传云。此处但有三句失三句者。一者他有有可有。即有无可无。二者故有不由无。即无不由有。三者有是自有。无是自无也。得三句者。一者今无有可有。则无无可无。二者无有可有。由无故有等。三者由无故有。有不自有等也。次言有不自有故非有等者。明中假义。亦是明有无义也。
  疏云。问非有非假说有无等者。此下第二番问答。言答非也者。淡海记云。师云。非有非无是中实中。所以非中假义。故云答非也。今谓不尔。即是欲明立假名宗文。非明中文。故云非也。非谓非有非无。以为中实中也。言得意密取等者。别记云。此约用内而为言之。所言密者。犹是但也。今捡。切韵第五卷云。亡笔反。秘密也。
  疏云问初章等者。此下第三番问答。言问初章等者。别记云。此问大意。若通言者。初章即具中假。若别记言者但是假耳。但是用中故发此问也。此约体问。言答若总詺等者。别记云。初章中假。总名一章。何者此中假也。一切初学人之章门。故云初章。此约通义。名为一章也。只疏主意。从学中假而为言之。但约利钝以为异耳。均正之意。初学假也。后学中也。
  疏云。而师分之一往异等者。述义云。此有四对。言他有有可有等者。第一性假一对。言他有有可有不由无故有等者。第二由不由一对。言他不由无故有等者。第三自不自一对。言他有是自有等者。第四二不二一对也淡海记云。言四对者。可不可。由不由。自不自。故不故是也。亦可相由。不相由。自不自。二不二性假是。有人判云。初说当于文。次后说不当也。此四句出第二方言也。彼云。有不有。由不由。自不自。假不假此当初说也。言此四节语等者。别记云。一相由。二不自。三假。四不二也。
  疏云。问初章中假等者。此下第四番问答。言初章是伏等者。别记云。此约用中而为言之。何者。依于初章。以显用中及体中故。又有四句。一者中伏假断。谓虽说中未能解故。但是伏耳。当说假时方能解故。所以云断。余三亦尔。此云中假者。一往约世谛中假。而为言之。言伏断者。便约现起惑而言耳。非谓成就也。成就惑者。但于菩萨位。而伏断故也。言初明有无等者。有人传有说云。所言初明假有无者。初章也。别而言之但是假耳。只是用中也。次明假有无等者。中假也。非有非无。假说有无。从有无入晨有非无也。言故初章中假等者。别记云。初章之假。与中假之假。俱是一假。只约动有无执义边。名初章假也。若约有无不失义边。名中假之假也。但是初章之内假耳。此初章内。若善言时具三谛故也。言若守初章中假等者。述义云。禅众融长于辨。俱是诠法学士而作中假解。两来为假。两去为中。故兴皇大师以为中假解。两来为假。两去为中。故兴皇大师以为中假师。亦所破云。两来不成假。两去不成中也。均正玄义初卷云。非有非无即两去即是断。而有而无。两来只是常。此是断常二见。何谓中假也。故一家旧云。两去不名中。两来不成假也。别记云。言若守初章中假者。只约用。言是中假师者。着中假人也。言师又云初章等者。师语也。谓动性有无等。疏主释成也言中假即破等者。亦是师语。言明假说有无等者。疏主释成。亦可从初讫乎假为释。疑皆是师语。次明假说下疏主释成。虽有二说。后释好也。任意取舍也。
  疏云二者他但以有为世谛等者。此下第二约后三重二谛。以显自他异法。花玄第四卷末云。摄岭相承有三种二谛。一以有为世谛空。为为真谛。二以空有皆俗。非空有为真。三者不二不二为俗。非二不二为真。今准十二问论疏。若空若有皆是因缘。如因空故有。因有故空。空由有成。有由空成。故此空有。□名俗谛也。 故有。有无自性。是即非有。由有故空。空无自性。是即非空。非有名真谛。今从空有二。悟入非家非有不二。即以二为不二门。故云。二者他但等也。此即第二重二谛也。
  言三者等者。二不二皆是因缘。由不二故二。由二故不二。故二不二。□是因缘名为世谛。由不二故有二。二无自性是即非二。由二有不二。不二无自性。故非不二。非二非不二。名为真谛。故从二不二门。入非二不二理也。
  言四者等者。二不二非二非不二。□是悉名世谛。因缘无自性。即无二不二。亦无非二不二。言断虑穷。乃名真谛也。所言三种二谛者。别记云。约合门二谛。而为言之。
  疏云。问以前三皆世谛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示理教也。言答自有二谛为教等者。净名玄云。以有无为教略有五义。一对理明。二谛是教。以至理无二故。非有非无。今说有说无。故有无为教。准之可悉。
  言转则适缘等者。述义云。所言转侧者。犹转势之别目也。侧者趣也。别记云。随顺机欲而回趣也。今案玉篇。侧俎棘反。旁也。反侧者。谄谏之人也。不反正直也。倾也。倾口营反。易霞也不正也。伏也。聊也。侧也。
  疏云。问何故作四重二谛等者。此下第二门答。辨须作四重二谛之意。于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有四。第一约顺机得道义释之。第二约经说不同义。辨四重二谛。第三约晓喻浅学义。辨四重二谛。第四约渐次化物义。辨四重二谛。今此文初也。故法华玄第四云。一者谓各各为人悉檀。自有闻初得道。或有闻后受悟。是以根性不同。二谛非二也。别记云。此中云三根者。但约转节而为言之。不论第四合门二谛也。
  疏云。又为释经论等者。此下第二约经说不同义以辨四重二谛也。故法华玄云。三者不释佛教不同。经辨二谛。虽多不出三也。乃至广说也。言如大品云等者。如彼经第三十七卷成就众生品。佛告舍利弗言。菩萨摩诃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世谛第一义谛。舍利弗。二谛中众生。虽不可得菩萨诃萨行。般若中以方便力。故为众生故说法。大论释曰。不但说空。不但说有。为爱着众生故说空。为取相着空众生故说有。有无中二处不染。今略引之。言大品又云若有若无等者。如彼经第三十一卷。佛告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众生于五受阴中有著相。故不知无所有。大释曰。菩萨谛故为众生说。若有若无。非第一义。若有是实有。无亦应有实。若有不实。无云何应实。乃至众生于五受阴中有所著。为是众生离所有。无所有故。菩萨说无所有。世俗法故。分别诸法。俗令众生知是无所有。今略引之。言华严云等者。如彼经第三十四卷云。尔时普贤菩萨。欲明诸菩萨行诸佛菩提欲明菩萨清净法身出妙音觉悟众生起菩提心。故以偈颂曰。一切众欢喜。除灭诸阴盖无二智慧中。出生人师子。不着不二法。知无一二故。略引之。言华严又云等者。如彼经第八卷十住品中。法会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及诸界。以偈颂曰。世间所有世谛法。名字谈论语言道。悉欲明达世谛义。菩萨因此初发心。一切诸法语言断。无有自性虚空。悉欲明达真谛义。菩萨因此初发心。今取意引之。法藏师疏第五云。颂初住有四十六颂。今此二颂求所知二谛法发心。以是说法主。故名法慧。准之可悉。初发心所言发心者。是发悟义也。从初发心。乃至十地。皆是发心也。有人传有说云。此四经文中第四经文。为合站二谛。证文先三经。若就利根人悟者。为合门二谛。若就钝根人未悟者。为开门二谛。又仁王经云。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此开门二谛。大品云。若有若无世谛故说非第一义者。是合门二谛。今谓不尔。开门二谛。摄法法不尽。唯教非理。合门二谛。摄法义周。通理教故。准之可悉。
  疏云。又为对由来等者。此下第三为晓喻浅学。辨立四重二谛。故法华玄云。第六即世学者。明三假为世谛。三假空为真谛。唯有此义。但初门意耳。是故引之明三假。空有皆俗。非空有为真谛。彼即云。我自有二谛。复有非真俗为中道。是故今云。二谛与中道。亦是俗谛耳。非二不二乃为真也。述义云。即世学者成论人也。准之可悉。
  疏云。又为破四病故说四门等者。此下第四约渐次化物义。辨四重二谛也。故法华玄云。四者欲渐引众生示阶级方便。无始已来。有此邪心。及以外物等。谓是实有。是故诸佛出世。而为说之。此是世俗实耳。非圣实也。若诸法本性空乃名真谛。故中论云。凡夫颠倒为有。于是人是实名为谛。诸贤圣真知颠倒性空。于圣人是实名为谛也。而众生便谓有非实谛。空是真实。即舍有取空。是故说云。空之与有。此是二边。皆是俗谛。非空非有中道之法。乃为真谛。或者虽舍二边。复滞中道。是故第三次明远离二边不着中道。乃是真谛。二边中道皆世俗耳。述义云。诸贤圣者。唯就二乘。而为言之。只法华玄。凡有六义。然此阙无第二依谛说法义。与第五道凡接圣义。言空有出两情者。别记云。约迷悟故云两情也。
  疏云问此四重二谛等者。此第二约四重二谛。以释八不。于中有四番问答。初二番问答。正释八不。次一问答。引证释成。后一问答。举旧说和会。初二问答如文可解。第二问答中。言智度论释无生法忍云等者。如彼论第二十七卷释初品大慈大悲第三十五末云。问曰。何等者是阿鞞跋致地。答曰。若菩萨能观一切法不灭不不生不不灭不共非不共。如是观诸法。于三界得脱。不以空不以非空。一心信忍。十方诸佛所用实相智慧。无能坏无动能者。是名无生忍法。无生法忍即是阿鞞拔致地。慧影疏第十二卷云。以下次出其位地。若论正位。即是七地。明七地菩萨得无生忍。观一切法。本来无生亦复无灭。此无生无灭亦不可得。故云。不不生不不灭也。不共已下。明空有双观。万法参差。不一故云不共。同是一如莫二。故云非不共。又解诸法因缘相生。是故名共因缘相生。即空故名不共缘起。及空缘不可得故。言不共非不共。又色心名异名不共。境智俱冥为共。反覆作之悉得也。于实相中。无所疑惑。故云一以信忍也。今略引答文也。述义云。如彼论第六卷云。诸法不生不灭。非不生非不灭。亦不生灭非不生灭。亦非不生灭非非不生灭。已得解脱。空非空。是等悉舍灭诸戏论。言语道断。深入佛法。心通无碍。不动不退。名无生忍。今取意略引之。言不共者亦不生灭等非不共者亦非不生灭等。如文应知。已得解脱者。于邪见得离故。非空者。于空不取故言非也。净名玄述义云。如彼论第八十六云。菩萨住柔顺忍中。学无生无灭亦非无生非无灭。离有见无见有无见非有非见等。灭诸戏论。得无生忍。今取意略引之。解曰。不共等者。凡有一义。一者生灭为生。不生不灭为灭。如此生灭曰共。非此生灭故曰不共。非此不共曰非不共。二者生灭合说故曰共。非此共曰不共。非不共者同前。犹如二谛合说。为合明中。然则不生不灭。是为真谛。非不生非不灭。是为中道。故知。不共是真谛。非不共是中道。问何故生灭合为生耶。答。只生为生故。对单生言复生耳。亦欲示一法含多义。不生不灭以为灭者。非俗谛生灭。故名不生灭。而对俗谛有法之生真谛无法即名灭耳。案云。论文虽三。初文为正。后二取意。准之可悉。
  疏云。问摄山大师等者。此下第问答举旧说。以和会也言摄山大师者。指道朗师。是根本故也。
  言答须深得此意等者。净名玄云。二者望缘对人体道。未曾有无。今说有无。此为教物故。有无为教。准之可悉。
  言二者拔由来二谛之见等者。玄云。三为拔见旧义执有无。是理由来既久。则二见根。深难可顿拔。摄岭大师。对缘斥病。欲拔二见之根。令舍有无两执。故说有无两执。故说有无能通不二理。非是究竟。不应住有无中。故有无为教。述义云。对缘斥病等者。由来有无二执之人名缘也。非是究竟者。所谓有无言画石二见者。述义云。言画石者。雕石为碑久远。不失二见亦尔。左传。画数九州。画者。令也。正也。说文。画界也。又云。画石者。犹坚着也。如刻石作文难失。执见亦尔。故大经云。譬如画石其文常住。画水速灭。势不久住也。
  言睿公云等者。此引中论序。破迷作论之中。明大悲内引文。所引全同。所以不引。即是慈悲也。又是知病识药也。道是涅槃。俗即生死。夷之训平。言二际者。生死涅槃之实际也。泯之言灭。二际泯。谓破一道清净也。菩萨之忧者。既见凡迷六道纷然。圣惑三乘异迳。为此兴无缘大悲。故称忧也。元康师云。此下明菩萨作论本于此也。二际者有无也。老子云。视之不见。名曰夷也。述义云。道俗者二谛。以执二。而不知不二。故名不夷也。言大师无生等者。疏主准菩萨无生解内充为物造论。明摄岭大师。亦内充无生解。外扇大慈风。破浅学见也。言慈风者。春风也。谓扇无生正观春风。使浅学之徒舍见得益也。言若得意者境之与教等者。净名玄云。因缘有无。可两望论之。发智即境。能开不有不无不二理。即是教也。此据佛不说自有境教也。就说义明境智者。佛照有无。有无名境。佛说有无。有无是教也。述义云。教有二种。谓言说教与表理教。言说教者。神口所吐微妙音声。表理教者。有即表于非有之义。言说教者。有佛时有。无佛时无。表理教者。有佛无佛常自有之。准此玄文。今云以真俗通等者。表理教。即有佛无佛常自有之。言如来二谛等者。神口所吐微妙音声。即有佛时有。无佛时无也。问。他亦云照有无。有无是境说有无。有无亦是教。与今何异。答。异。何者。定性有无。不得显理。故非教因缘有无。能显于理。故是教也。以假有无。生二慧。故是境。以性有无。起断常二见。故非境。
  疏云。同异门第六等者。此下第六门。约此门中大文有二。初列众师。后辨得失。初中又三。第一列三家义。第二死七宗义。第三引三宗论。初中又二。初总标二家义。后别死三家义。实如言什师未至长安等者。述义云。从龟兹国。未至震旦界时也。言什公者。具存胡音。应言鸠摩罗耆婆。此云童寿。外国立名。多以以父母为本。什父我鸠摩罗炎。此翻为童。母名耆婆。此翻为寿。是故兼取为名。传云。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也。世为国相。鸠摩罗炎。哲有懿节。将副祖位。乃辞出家。东度窗岭。龟兹国王。帛纯敬慕其德。自迎请为国师矣。王妹才悟明敏。体有赤黡。法生智子。诸国娉之。皆不行焉。王乃见炎。逼以妻之。炎纳生什。更产一男。名曰弗沙提婆。至什年七岁。时父卒。即什母俱为出家。母仍乐禅法。专精匪懈。学得初果。什从师受经。日诵干偈。能通毗昙。又符书云。什初诞生圆光一寻。独出阎浮。幼而隽悟。辨慧如神。七岁入道。即诵毗昙。无幽不畅也。什者会数之名。亦聚集也。言公者。玉篇云。公古红切。方平也。正也。通也。广韵云。三公论道。又公者。无私也。共也。官也。亦姓也。
  后别列三家义中。第一列本无义。第二列即色义。第三列心无义。初中又二。初约本无义而为言之。后约本无异。而为言之。初中又二。初正死本无义。后引证释成。初中言一者释道安等者。述义云。释道安本无论云。如来兴世以本无弘教故。方等众经皆明五阴本无。本无之论由来尚矣。谓无在元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无人之所滞。滞在未有。若托心本无即异想便息。准之可悉。高僧传第三云。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姓卫氏。常山扶柳人。七岁读书。再览能诵。至年十二出家。神性聪敏而形容甚陋。不为师之所重。驱役田舍。至于三年曾无怨色。至年二十五复还兼部住受都寺。徒众数百。常宣法化。既至住长安五重寺。僧众数千。大弘法化。后至符坚建元二十一年二月八日忽告众云。吾当去矣。是日济毕。无疾而化。春秋七十有二焉。广赞如传也。别记云。真谛者为俗谛者为俗谛之本。故云无在元化之前也。
  疏云睿公云等者。此下第二引证释成也。如肇论述义第四卷。引睿法师净名经序云。自慧风东扇讲肆流咏已来格义迂而乖本。六家偏出不正。即中百二论文。未及此。又无通鉴。谁与正之。前匠辍慞。遐慨决言于弥勒者。良在于此。然即什公未翻四论之前。玄义多谬。于理犹疑。故俗待见弥勒决耳。别记云。格义者。约正言也。乖本者已成边义也。六家者。空假名不空假名等也。偏而不即者。未依正义。述义云。格义迂等者。无得之义还成有得之义。言六家者。梁释宝唱作续法论云。宋释昙济作六家七宗论。论有六义。分成七宗。一本无宗。二本无宗。三即色宗。四心无宗。五识含宗。六幻化宗。七缘会宗。今此言六家者。于七宗中除本无异宗也。有人传云。此言不明。今应云。于七宗中。除本无宗名为六家也。一深法师本无。二关内即色。作皆同前也。格迂者。玉篇上。柯额反。举也。击也。止也。下禹俱反。避也。过也。远也。广也。辍慞者。玉篇上。中劣反。忧也。仲辍辍短气也。言师云安和上等者。有人传云。有本云师云者。此非当也。今案破空品疏末云。睿师叹释道安。凿荒涂以开辙。标玄旨于性空。唯性空之宗。最得其实。准之可悉。言炉冶之功等者。别记云。行菩萨行之功也。言冶者。信行。音义。余赭反。鑢销也。冶消也。
  疏云。次探法师云等者。此下第二列本无异宗。初举外宗。后破所迷。言外宗者。二谛搜玄论十三宗中本无异宗。其制论云。夫无者何也。壑然无形。而万物由之而生者也。有虽可生。而无能生万物。故佛答梵志四大从空生也。山门玄义第五卷。二谛章下云。复有竺法深即云。诸法本无。壑然无形。为第一义谛。所生万物。名为世谛。故佛答梵志四大从空而生。准之可悉。不真空论云。本无者。情尚于无。触言而宾无。故非有有即无。非无无即无。元康师云。下第三破晋朝竺法汰本无义也。情尚者。情多贵尚此无也。触言皆向无也。宾者客也。客皆向主。今本无宗。言皆向无也。尔雅云。宾服也。言皆服无。故云宾无也耳。故非有等者。谓经中言非有者。无有此有也。言非无者。无有彼无也。慧达疏下卷云。破释道安本无义。述义云。皆此误矣。礼记。礼尚往来。解云尚贵也。乃尊崇义。好乐义焉。谓本无者。只贵于无。即所有言如实为无。是故闻佛经中说非有言。即以其有如实为实。闻于说非无言亦尔。准之可悉。
  言此释为肇公不真空论等者。此下破所迷。如彼论云。寻夫立文之本旨。直以非有非真有非无非真无。何必非有无。此有非无无。彼无此真好无之谈。岂所谓顺能事实即物之情哉。元康师云。寻夫等者。谓寻经文本意也。直以非有等者真实也。非实是有。故言非有非实。定是无故言非无耳。何必等者。不言非有无却此有。非无无却彼无也。此直等者。直是好尚于无。故触言向无耳。岂所谓等者。不顺万事之实性。不得即物之实情也。述义云。下破。寻佛经旨。非实有故。名曰非有。非实无故。名曰非无。如何必言无。其因缘有无。此直随断无之过耳。如是之人。不悟二谛道理乃至中道正观。此大愚痴。不应相语非自一人堕于恶趣。而令多人堕恶趣故。事者俗谛。实者真谛。言即物之情者。谓觉万物皆是中道。最胜正观之真心也。
  言经云若法前有后无等者。如大品经第三十七卷成就众生品。佛告舍利弗言。若众生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即有过罪。诸法五道生死亦如是。若先有后无。诸佛菩萨即有过罪。论解之曰。若众生及诸法先有今无。诸佛贤圣有罪。过罪者。所谓令众生入无余涅槃永灭。色等一切法。入空中。皆无所有。以断灭众生及一切法故。有过罪。述义云。准此经论。所有诸法非有非无。从因缘故。假名有无。若如深法师作定执言无在有前者。此无即是非为有。本性是无。即前无后有。若尔者。诸佛菩萨有先无后有过罪也。高僧传第三云。深法师者。晋剡东仰山竺潜。字法深。姓王。琅玡人也。年十八出家。至年二十四。讲法花大品。游于讲席。三十八年。以晋宁康二年。卒于山馆。春秋八十有九焉。言深法师者。有本作琛字。□林反。宝也。重也。宝玉也。或本作探字。□含反。取也。今作深字是。余皆非也。准山门玄义可见也。只琛法师是作中论百论疏师。所谓北土三论师是也。剡者。以渐反。和也。会稽郡有剡县是也。潜者。似廉反。藏也。
  疏云。第二即色义等者。此下第二。约即色义。而为言之。于中有二。总标与别列。于别死中又二。初关内即色义。后道要即色义。初中又二。初举宗。后破迷。言一者关内等者。举宗也不真空论云。即色者。明色不自色故。虽色而非色。夫言色者。当色色即色。岂待色色而后为色哉。述义云。此下破关内即色义。此师意云。细色和合。而成□色。若为空时但空。□色不空细色。望细色而□色。不自色故。又望黑色而是白色。白色不白色。故言即色。空教非无色。若有色定相者。不待因缘。应有色法。又□色有定相者。应不因细色而成此明假色不空义也。然康达二师。□云破支道林即色义。此言误矣。
  言此称为肇公所呵等者。后破迷也。如不真空论云。此直悟色不白色。未领色之非色也。述义云。但知色非白色因缘而成。不知色本是空。犹存假有也。所言领者。犹是悟也。
  疏云。次支道等者。此后经道林师即色义。而为言之。如山门玄义第五卷云。第八支道林着即色游于论云。夫色之性色不自色。不自虽色而空。知不自知。虽知而寂。彼意明。色心法空名真。一切不无空色心是俗也。述义云。其制即色论云。吾以为即色是空非色灭空。斯言矣。何者。夫色之性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色而空。知不自知。虽知恒寂。然寻其意。同不真空。正以因缘之色从缘而有非自有故。即名为空。不待推寻破坏。方空。既言。夫色之性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然不偏言无自性边。故知。即同于不真空也。高僧传第三云。支遁字道林。本性关。陈留人。或云河东虑人也。年二十五出家。以晋太和元年闰四月四日终于所住。春秋五十有三焉。遁者。玉篇。徒顿反。言支者。寺名。故高僧传第三云。后还吴立支山寺也。
  疏云。第四温法法师用心无义等者。此下第三约心无义。而为言之。山门玄义第五云。第一释僧温。着心无二谛论云。有有形也。无无像也。有形不可无。无像不可有。而经称色无者。但内止其心。不空外色。此壹公破。反明色有故为俗谛。心无故为真谛也。不真空论云。心无者。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述义云。破竺法温心无义。二谛搜玄论云。晋竺法温为释法琛法之弟子也。其制心无论云。夫有有形者也无无像者也。然则有象不可谓无。无形不可谓无。是故有为实有。色为真色。皆所谓色为空者。但内止其心。不滞外色。外色不存。余情之内非无如何。岂谓廓然无形。而为无色乎。高僧中沙门道恒执心无义。只是资学法温之义。非自意之所立。后支□度追学前义。故元康师云。破支□度心无义寻末忘本。今云心无者无心于万物等者。不真空论文所引全同。元康师云。经中言空者。但于物上不起执心。故言其空。然物体是有。不曾无也。所言曾者。犹是都也。言此释意等者。疏主显温法师意也。述义云。令心体忘于境而不便执。故言空。然此中经者。大乘经中说也。言肇公评之云等者。不真空论文。所引全同。所以不记。元康师云。下正破也。能于法上无执。故名为得。不知物性是空。故名为失。述义引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无边。无边空之异名也。将明心空。必举境以明之。故知。心空由照空境。境空由心而显。境智相成犹如符契。灰炭不遣树想犹生。况枝叶□茂而树想亡耶。言破意云等者。述义云。其师之意。但于物上不起执心。故言其空。然物是有。不曾无也。故云。此计有得有失也。言此四师等者。述义云。此之四人唯住在晋时。不及宋代。故以众所知识宜举之。后之三家非众所知。唯昙济法师引之。所言晋者。玉篇云。晋即刃反。进也。又州名。国名。又姓。又易卦名也。
  疏云。至宋大庄严寺等者。此下第二约七宗而言也。爰至等者。高僧传第六卷昙斌传末云。时庄严复有昙济。以学叶才力。见重一时。济述七宗论。宗着经目及数林。准此故知。非是吴国嵩山草堂寺昙齐师也。爰者及也。
  言第五五于法开等者。山门玄义第五云。第四于法开着惑识二谛论云。三界为长夜之宅。心识为大梦之主。若觉三界本空。惑识斯尽。位登十地。今为其以惑所□为俗。觉时都空为真。准之可悉。言觉晓者。案。玉篇上。古乐反。寤也。大也。文韵云。古岳反。晓也。大也。明也。寤也。知也。又古孝反。省也。下火了反。明也。曙也。慧也。知也。准之可悉。高僧传第三云。晋剡白山于法开不知何许人。事兰公为弟子。深思孤发。独见言表善放光及法花。年六十卒也。言于者氏超世也。
  言第六壹法师云等者。玄义云。第一释道壹。着神二谛论云。一切诸法皆同幻化。同幻化故。名为世谛。心神犹真。不空是第一义。若神复空。教何所施。谁修道隔凡成圣。故知。神不空。准之可悉。言是故经云等者。述义引大集经第九卷云。一切诸法空无相。亦复无有次第生。其性本来常寂静。无有能作。如虚空。今取意引。佛为海慧菩萨说偈文。言难曰经称等者。如大品经第三十八卷。佛告须提言。于汝意云何。幻师幻化种种物。若象马男女等是幻有。业因缘堕地狱。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及有修道不。不也世尊。是法无有异事。何当有尔。又云。须菩提。于汝意云何。佛所化人是化人。有业因缘堕三界。有修道不。不也世尊。是事无有异。不可说尔。今取意引之。述义云。无而忽有之义。名之为经。有而转变之义。是名为幻也。言又经借虚以破实等者。如大品经第三十八卷。佛言。菩萨用般若波逻。作如是方便力。饶益众生。亦不贪着是身。何以故。著者着法。着处是三法。皆不可得。自性空故。空不着空。空中无著者。亦无著者。亦无著处。空中空相。不可得故。准此经文。今云虚者空之异名也。高僧传第四卷云。晋山阴嘉祥寺竺道壹。姓陆。吴人也。少出家。从汰公受学。时人号曰九州都维那。后暂往吴虎丘山。以晋隆安中遇病而卒。即葬于山南。春秋七十有一焉。
  言第七于道邃等者。玄义云。第七于法邃着缘会二谛论云。缘会故有是俗。推拆无是真。譬如土木合为舍。舍无前体。有名无实故。佛告罗陀坏坏。灭色相无所见。准之可悉。言难曰经云等者。此引大品经第十三卷文。以为难之。具引经文。如记第二卷。今略引之。只经云。诸法相今云实相。所言相者。犹是体相也。高僧传第三卷云。于道邃晋炖煌人。至年十六出家。事兰公为弟子。后随兰适西域。于交v遇病而终。春秋三十有一焉。言炖煌者。上从昆反。下胡光反。炖煌郡。武帝年元处分酒泉置。社林以为古作洲也。邃者息遂反。深也。
  疏云。次齐隐士等者。此下第三约三宗论而为言之。述义云。震旦国钟山隐士。姓周。名颙。所谓天下无双者也。隐士有二解。即就内与外。内隐者。法华经云。一心除乱摄念。山林弃国舍荣。以求无上道。若尔投身命财。不逐世情。莫望美誉。修习般若正观之类。名曰隐士。此有二种。一者遁身隐者。如大经中雪山大士乃至摄岭大师髅氏周颙等也。二者藏贤隐干。如阿逾阇国有一法师。名婆须跋陀罗。现身为狂痴人。听毗婆沙论等。又叶婆国卧浇叶中而不瞬者。乃至晋代坏度比丘等也。外隐士者。论语长沮桀溺曰。且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何晏注曰。士有避人之法。有避世之法。长沮桀溺。谓孔子为士。从避从之法者也。己之为士。即从避世之法也。避世之士然有二种。一者邑中隐者。后汉书云。任永君以当时乱。详盲子坠井不救。其妻以为实盲。对其与人淫。及大平后。引镜自照曰。世道眼即明。妻渐自缢而死也。二者林中隐者。许由善卷老聃庄周伯夷叔齐等。□弃世荣。隐居山谷。修道摄念。所言士者。雄干之义。博通古今。辨然不然。谓之士也。说文。孔子曰推一合一为士也。凡有三品。一者隐士。即隐遁者。居山中等。二者高士。三者处士。广如肇论述义第三卷初也。
  言不空假名者经云等者。山门玄义第五卷云。第三释显亮。不空二谛论云。经曰。因缘诸法。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岂可言无哉。而经云。诸法空者。所谓内空无主。以无主诸法。名世谛。诸法无主是真谛。此即数部三藏意。明事理二谛。以三聚无为为俗谛。其中十六真理是第一义谛。旧詺为鼠娄栗义。此一师即第一不空宗。准此玄文。有人传云。山门等名为晚人者。僧诠师也。又均正玄义第三云。不空二谛者。即周颙义。引大品经云。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是诸法无自性故。所以是空。而自不无诸法假名。可以为有。故言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也。山门等詺不空二谛。作鼠喽栗义。只如鼠喽栗内实尽空。外壳形有何异。假名故有。无实空。故旧曰名著不空假名二谛也。言喽者。玉篇。洛口反。嗹喽也。晚者。莫远反。后也暮也。
  言难曰论云等者。此引此论第三卷行品末。破摄论三性三无性。偈文所引全同。所以不记。硕法师云。下第二有一偈。无性故不有。所以是空义。偈上半破性。下半破无性。非但无性。此无性法本破汝计。诸行是实故道虚。谁妄取破性。言假既无实亦无。不实无性亦无假也。若他人言。破外道及数部性义。明三假七实。为世谛体。虽言是假还成性义。何者。既言七实。实岂非性耶。又且有此三假之法若也言无。即不得为世谛体。既可为世谛体。即是有法。有法即有相。有相有性。右言无性。即应非有。既决是有。终成性义也。偈上下半如文可见。言诸法后异者。使有定性始终。是一不应后时变异。而今见后时变异。即知无性也。准之可悉。言此与前即色义等者。此与前三家之关内云。色无自性。故言即色是空。不言即色本性空不异也。
  疏云。空假名者一切诸法等者。山门玄义。于法邃缘会二谛宗。支道林即色游玄。此二师即第三空有宗。旧詺此师。为案瓜义。二师所立。准上可见。均正玄义第三云。山门等目。名空有二谛。为接瓜二谛。明瓜没之时。举体并没。瓜出之时举体并出。时无没没时无出。何异时空之时。无纤毫之有。明有之曰。无毫之空。问。山门玄义云。旧均正玄义云。山门等何相等违耶。答。此可有二通。一山门者。僧诠师初住山门。只后住山中。今兴皇法朗师。以僧诠师上足弟子。故云山门。从师立名。二从山门僧诠师。而受玄义。故云山门玄义。有人传云。依均正玄义者。空假名不空假名。俱是成实师。故玄义第三云。便成实论亦各执两家。说二谛不同。一云。空有二谛。一往是众师同明之。二云。不空二明。即周颙义。只彼于玄义。道安本无。支道林即色。周士不空二谛。等为所破。故与今异。
  言还同缘会故等者。还同于法邃云。缘会故有是言俗。掖拆无是真。譬如土木合为会。会无别体。有名无实故等过。具引如上。
  疏云。第三假名空等者。问。均正玄义。以周颙。为不空二谛。今何名假名空耶。答。有人传云。均正玄义。约未了时义而言。今约已了时义而言。今谓。准山门玄义释。显亮师名为不空假名义。于法邃名为空假名。周氏名为假名空。此得理说。故以为第三也。准玄义初卷。空假名者。开善所用。假名空者。四重二谛初重也。所言原者。元也。本也。
  言论云虽有而无等者。如不真空论云。诚以即物顺通。故物莫之逆。即伪即真。故性莫之易。莫之易。故虽无而有。物莫之逆。故虽有而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如此即非无物也。物非真物也。物非真物。于何而物。故经云。色之性空。非色败空。述义云。诚以即物至所谓非无者。次辨其相。凡有三双六句。初双明中假无碍。就此双中。即物顺通等者。明假不碍中。何者。假名诸法即为理故。名曰顺通。即理之异名。即物之理。遍于万法。无有一法而逆于此理矣。即伪即真等者。明假不碍中。何者。假法之伪。即为真理故。非谓改变假法。别有于真理中假之性无有改变。如以一柱望东西人。所以经云。不断烦恼。而得涅槃。次性莫之易下第二。双示有无义。即明假有假无不相碍义。性昔之易等者。中假之性不改变故。即有是空。虽空犹是有也。物莫之逆等者。万物无逆于真理故。即空是有。虽有而是空也。次虽有而无下第三。双彰表理义。以有无表非有无。既于非有。假言是有。虽言是有。而非有耳。无亦如是。如此即至非色败空者。此齐万物。如此非无。世俗万法。然以正观。观察诸法。皆毕竟空。且如柱等为四微缘和合所生。无真性故。虽复现见有柱。而非真柱。即毕竟空。何得言柱。乃引维摩经证成之。如其文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谓色性即是空。非谓色灭然后始空。而言败者。是旧经文。此是色自真如。非灭于色而有真如。何者。灭色之空。是世谛空。即不法之空。是毕竟空。指有为无。指无为有。有无二名无有二体。故相即矣。今略引之。元康师云。性莫之易等者。即是有是空。此空虽空。犹是有也。物莫之逆等者。即万物顺通性空。当知。虽有有而是空也。虽有而无下虽有而无。当知。非定有。下句反此也。如此等者。非无物也。明非无也。物非真物也。明非有也。亦可直云。非是无物。但物非真有之物耳。物非真物等者。既云非真。于何处有此物乎。
  疏云。今总详之等者。此下第二谛得失。准之可悉。
  疏云。摄法门第七等者。此下第七门中大文有二。第一约十条明摄法第二问答料简。初中又二。初总明八不深奥。后别死十条。就列十条即为十别。
  言一者八不等者。第一约十二因缘。以辨摄法。言大经亦云等者。引涅槃经第二十七卷师子吼品文。证成八不。明十二因缘不生不灭。具引如上。言以十二因缘等者。大乘玄第三卷释名门云。言境界因者。即是十二因缘。能生观智。以是观智境界。故云境界因。疏第十六云。二者十二因缘乃至能令人得成佛果。此根本能生于佛。故名为因。准此玄疏文。今云。境界佛性者。以观智之境界。故名为境界成佛之因。故名为佛性也。言能发无生灭观等者。疏云。十二因缘能生观智。既是观智之根本。不宜不正。若其不正境。即成灭断常之境智。亦成生灭断常之智。今简此境是无生灭境。智即是无生灭智。故将十不以简十二因缘。准此疏文。不生灭境。能发无生灭观。即以彼所发观。名为观智佛性也。言观智明了等者。玄云。菩提者。此言正遍知道。是从智为名。述义云。言果性者。是佛所有三菩提之智。言断常诸边等者。玄云。涅槃者。此言寂灭。是即从断为因也。述义云。果果性者。所谓涅槃即菩提上无累之义。言然十二因缘等者。如净名玄第五卷云。此之五性。更无二体。十地因缘能生之义。即名为境。所发之义。便名以智。观智明了。故称菩提。菩提无累。即是果果。然十二因缘。本性清净。未曾因果。亦非境智。故名非因非果。然此五性。既无二体。但转境为智。变因为果。如此因果未曾因。故五性一体。所言性者。不改之义。亦自体义。谓为因时。不成余物。故云不改。言即一十二因缘等者。如统略上卷释方便品中云。涅槃经十二因缘不生不灭。是中道即境界佛性。发不生灭观。即观智佛性。观智明了。即菩提性。断常斯寂。即果果性。十二未曾境智。亦非智断。即是法不可示。名为正性。正性者。即是佛性体也。此但就不生不灭。论五性。五性但是如来智也。既悟因缘宛然不生不灭。具五性。即知不生不灭宛然。亦是观智。及菩提亦是果果性。但不得是正佛性。准之可悉。
  疏云。二者八不即是雪山全如意珠等者。此下第二约大经第十四卷全如意珠偈。以辨摄法也。所言雪山者。有人解云。在北天竺以北香山以南。言全如意后偈者。疏主释云。而今俱是半珠。即应皆半字。下具足说偈。即是全如意珠。此中既以珠为喻者。还依珠义。解大论。解如意珠。能灭众生苦。能与众生乐。今此偈亦然。能破除众生颠倒之病也。言偈云诸无常等者。大经第十四卷罗刹所说偈文。具如记初卷。疏主释云。善男子去下第二。引昔事。证此大乘不可思议。为一偈故。须舍身命。真金三种试。谓烧打磨。内合三试者。一形试云示罗刹刹形之像者。其有大胆勇以不苦不畏者。则能于生死。广度众生也。二皆试者。看其能爱乐贪求大乘。以不能别知不二。求索试者。就其索身。能布施不也。问。此试何物。解云。即如前文云。车有两轮鸟有二翼。此以三事试于菩萨二轮。何者。是菩萨二轮。答。余处以定慧为二轮。今此中以戒慧为二轮。故我见春坚持戒行。未知有深智不。故今正试。以此二种也说半偈正是法试。下云半如意珠。此得言证。常是满字。常亦是半字。无常为半字。前第五卷云。有文。今即是其文。上云。常是满字。一家有时云。无常为半字。常亦为半。出何文。今文所得证故。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即半偈珠。岂不是半字耶。即得以此难他。汝若无学为半字。常为满字者。亦应无常是半珠常为满珠。而今俱是半珠。即应皆半字。下具足说偈。即是全如意珠。此中既以珠为喻者。还依珠义解大论。解如意珠。能灭众生苦。能与众生乐。今此偈亦然。能破除众生颠倒之病也。又一云破倒。上半即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此即治昔邪常等四倒。诸行无常即治常。常既去余三倒。然下半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此即治今苦无常四倒也。二者破见。又上半破众生常见。下半破断见。具破断常二见。众生起见不出二种。如大经所明。一者常见。二者断见。此二见是诸见根本既破此二见。一切六十二见等。皆断见爱断如此。即生老病死断也。三者即是释共圣行义。故如上问云何共圣行沙罗迦邻提。今此中即是明共圣行义。上即是标苦无常行。下具常与无常。则异苦无常。四常则具常乐我四。犹识生死苦无常四为邪。方能识涅槃常乐我四为正者。即是圣义。若不知邪无以识正。今明此二。则释圣行也。问。他亦作此义释。与今何异。今明生死未曾常无常。涅槃亦未曾常无常。而今言生死苦无常者。此是令众生厌畏故。假言其无常。言涅槃常乐者。欲令众生欣乐希求故假言其常。至论此未曾常无常苦乐。他则不尔。故为异也。准之可悉。述义云。具八行观者。生死无常苦无我不净。为四行观。涅槃常乐我净。为四行观也。上穷霄汉等者。且就世俗。以一天下论之。霄汉者。天河。渊泉者。地际也。贵得意者。心言路绝。无依无得学合道也。所言霄者。玉篇。思姚反。霄之言小也。在雨部。又思摇反。夜也。在塮部也。文字辨嫌。二字俱音小焦反。但雨下肖字霓雨。亦近天赤气也。塮下肖字霄中星。虚霄夜。今须塮下肖字也。言故非凡夫行等者。净名经中卷。文殊疾品广略引之。罗什注云。凡夫行者有三种。善不善无动行。无动行色无色界行也。上二界寿命劫数长久。外道以为有常不动义也。佛亦因世所名而名之。故云非凡夫行也。行三邪而不证。故云非贤圣行也。
  疏云。三者八不偈即涅槃本无今有偈等者。此下第三约在经第十卷本无今有偈。以辨摄法也。所引全同。是故不引。言广释如涅槃疏等者。如彼疏第十卷云。尔时世尊说偈四正答。然山中法师不讲涅槃经。诸学士请讲师云。侬若知得五年活者。侬讲此经。今知不得五年活。故不讲此经。恐不得究意。诸师不能奈何。但熟读大品及三论也。胜雅师不讲此经而为商略本有今无四偈大意。山中师既不讲此经。兴皇何得讲之。明兴皇师房中处处品咨决涅槃大意略尽。而余法师不知此咨问。故兴皇云。我无同学也。又梁武为此经难解。遣使外国。觅涅槃论。请得真谛三藏还。仍值乱不得翻译。晚兴皇师请三藏法师。翻得本有今无四偈论谓为精要。以示山中师。了不肯。何故尔。此岂能得出于正意耶。然此偈四出来意。不同也。今是初出正答其疑。广州大亮释云。言本有者。本有烦恼。今无者。今无烦恼。本无者。本无般若。今有者。今有槃若。此是上半意。下半明三世有法。无有是处者。今日如来不为三成所摄。不如上半也。何故尔。今日如来常住故。非三世摄。次开善云。上半就始有义释。下半明本有义。上明始有。即是本无今有。本有今无与大亮意同。下明本有义者。本有佛性。即非三世摄。故言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今束此四偈。不出二意。一者约佛二智实方便。方便。实无三世三世。三世无三世义实方便此无三世三世。方便。实三世无三世。无三世三世。岂是三世。三世无三世。岂是无三世。非三世无三世。所以为常。既非三世非无三世。岂得作三世。难言。佛是无常耶。二意约学悟得失。迷故本有烦恼。悟故今无烦恼。迷故本无般若。悟故今有般若。此上半偈只约迷悟论有无。迷悟论有无。此有无不定有无。有无既不定。有无者。无即是有无。有即无有。有无不无。无有不有。此只是不有不无。非今非本。故下半卷除云。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也。此语意。正除其前见性难。难意正明如来始见。佛性应是无常。今即明未曾本未曾始未曾见未曾不见。故非三世摄。所以常也。准此疏文。今云。上半即无三世等者。约佛二智而为言之。此乃实方便。下半三世无三世等者。方便实也。准之可悉。
  疏云。四者此偈等者。此下第四约三种般若。以辨摄法也。言故论引般若无尽品云等者。此初牒长行文。具明如上也。
  疏云。五者即此八不是净名入不二法门等者。此下第五约不二法门。以辨摄法也。言然不二法门等者。述义云。此中虽以所证之理为本。而取不二正观。名为本耳。正观之所依故。兼以举理。故净名玄初卷云。不思议解脱本者。谓不二法门。所以然者。由体不二之道。故有无二之智。由无二之智。故能适化无方也。言如肇公云等者。如净名经序云此经所明统万行。即以权智为主。树德本。即以六度为根。济朦惑。即以慈悲为首。语宗极。即以不二为言。凡此众说。皆不思议之本也。今略引之言真极可轨等者。疏主释成。述义云。言一道者。一切圣人所游之路。更无异趣。故名一道。亦名一乘。无万有差别义为一。所履为道。道以能通为义。虽能灭除一切烦恼出烦恼外。而不离诸烦恼。无所不遍。故称能通。言清净者。离诸见义。谓了悟诸见解脱。无二无别本来寂静。以如此义。故为不二。真者。非虚妄义。极者。究竟之义。因位之流。未究竟故。而是真有不二。为诸法之模则。故名为法。不二之道无所不遍。是故为至。离六十二见。具足万德。义为妙。离诸烦恼。本性清净。故称虚通也。言盖者。举自谦辞。乃是不定之言。将以为是。未敢为定。故曰盖也。是众教等者。以能诠之教显理。究竟之义旨归者。不二中道也。群圣等者。以能证之人。明理圆满之义。灵府者中道佛性。如府摄聚一切财物中道佛性。有恒沙性功德。若无此性。虽顺一切六度万行。而一向不得之。问。中此就空门。佛性就不空门。佛性如何同耶。答。佛性二种。一理佛性。二智佛性。今言同者。理佛性也。一切众生有佛性者。智佛性也。不二中道。谓毕竟空并无二智。境智平智平等一味之义。合为理耳。中道佛性。谓无二智之性。并如了理。以为成佛正因之义。言佛性也。净名现疾等者。上宫此经疏云。维摩诘者。乃是已登之大圣也。论本既与真如冥。一谈迹。即示万品同量。德冠从圣之表。道绝有心之境。事以无为事。相以无相为相。何有名相可称。国家事业为烦。但大悲无息。志存益物。形同世俗居士。处宅毗耶村落。而化缘毕。将归妙本。现身有疾。假寝于床。谓以因疾致问为开不思议之理。是以文殊知时承旨问疾。仍显大士种种妙行。以劝新发。然则疾之为体。必以大慈悲为本。乃至如来虽命五百声闻八千菩萨。各陈昔日受屈而皆辞曰不堪。一无欲往。故不成问疾。唯文殊奉旨即就方丈。正陈佛意。方成问疾也。准之可悉。
  言答三十余菩萨说不二法命初即云等者。净名经中卷末入二法门品。有三十一菩萨。初从法自在菩萨。终讫乐实菩萨。故云三十余菩萨。今法自在菩萨者。三十一菩萨说不二之中。此最初菩萨。故云说不二命初也。如彼文云。会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即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释僧肇曰。灭者灭生耳。若悟无生灭。何所灭。此即无生法忍也。此菩萨因观生灭。以悟道。故说已所解。为不二法门也。离真皆名二。故以不二为言。今略引之。言然品有三阶明不二等者。括入不二法门一品之意。而为言之。故彼品云。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舍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乐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时维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文字言说。是真入不二法门。御制云。下根闻说众生空。便以生疑。若尔菩萨亦同二乘。以观空为宗。何以为尊菩萨耶。故此品明菩萨不二观之行。以遣此疑。曰。虽同观空。观空亦不同。何则二观者。心存空有。故舍有证空。但求自度。不在化他。是故名虽观空。便成相观。菩萨观者。在有不失空。在空成万化。空即有。有即空。不偏有无等会不二。故名为真空观。岂言便同二乘以遣之也。就说不二亦开为三。一诸菩萨寄言诠无言。□□□二文殊寄言遣言。三净名寄无言。以诠无言。此三皆显无言理无浅深。但众生闻诸菩萨各以寄言诠无言。便谓理必可以言诠。所以文殊寄言充遣言。物复计理。虽无言。应有能遣之言。所以净名默然无言。以遣能遣之计也。然若以无言为极。文殊亦应无言。何犹发言赞述耶。解曰。理实应尔。然若文不述者。惑心唯疑净名默然不答。犹不知以无言为极。是故文殊将欲传物。故发言赞述也。然即法自在等菩萨。假言诠。于不二无言之理。即为下品。文殊虽知无言。而言于无言故。假言遣言。即为中品。净名杜口无言。于无言故。假无言诠无言。即为上品。必以所会之道离诸见故。能会之圣默然无言。如说以无心之妙慧。契地相之虚宗。缘观俱寂内外并。冥。即其义也。言一者众人等者。述义云。明不二之道。有浅中深三重之言。初众人者。谓三十一菩萨。若是地前三十心。若七地以还菩萨。而十信位唯有信解。而无慧解。故不言之。文殊净名就迹论之。八地以上虽俱相领而为化物。故示浅深也。言言辨明者。犹是悟也。具如名记第二卷初也。
  疏云。六者此之八不等者。此下第六约妙法莲花。以辨摄法也。言药草喻品云等者如法花经第三卷药草喻云。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今略引之。疏主释云。下第二明佛智同众生不知同。就文为二。此初明佛能知一相一味者。一相谓一实相。合一地也。一味谓一智味。合一雨也。所谓解脱相下。双释上一相一味也。免五住烦恼缚。故名解脱相。离三界内外业。故名离相。灭二生死苦果。故名灭相也。究竟涅槃下。释上一味。离前三相。故累无不尽。收离三相。故照无不圆。照无不圆。故非无。累无不尽。故非有。即是中道之法。故云。究竟涅槃常寂灭相也。言终归于空者。有人云。虽过去过尘沙未来是倍上数。终入无余灰断涅槃。故云终归于空。此释寿量佛无常也。有人言。依覆相说常解释者。明此常即空无相不可得。故言终归于空也。有人言。空无二十五有。故名寂灭也。今明二种。一者凡圣终归大涅槃。故云终归于空。二白音已来。开五乘教。用至于法花。息用归体。即无复五乘末。本对于五。故明不五。既无有五。亦非不五。即言辞寂灭。故称为空。问。上明终归一切种智。与今何异。答。通是一道清净。随义立名。或称种智。或名涅槃。或名一乘。或名般若。故前明终归种智谓三菩提果也。今云终归涅槃为果果也。良由二乘智非究竟智。故终归佛智。二乘槃非究竟故。终归大涅槃也。言下云复有住禅等者。下重颂合大树增长二行文。所引全同。是故不引。疏主释云。言闻诸不空等者。即上云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盖是有大涅槃果位之法。故大树因人闻之。欢喜也。智度论云。譬如震雷小鸟皆怖。孔雀大鸟。闻之舞踊也。毕竟空法亦复如是。小人闻之。惊疑怖畏。大士听受。欢喜踊跃。准之可悉。言小草者。人天是世间乘。名为小草也。
  言肇分论云等者。如涅槃无名论第一演开宗云。恬乎而夷。泊焉而泰。九流于是乎交归。众圣于此冥会。述义云。次彰所得。恬乎而夷谓大智等因行功德。皆成就故。泊焉而泰谓。大悲等化他功德悉备足故。尚书。注曰。恬安也。方言。恬静也。泊焉犹冥寂义。九道众生□归趣之。三乘圣人皆会向之。无一众生不成佛者。当知。一切俱趣。如大经云。一切众生乃至须洹等。皆悉归于大般涅槃也。又云。九流者。六道三乘。此就因位。群圣者。三乘圣人。此就果位也。元康师云。九流于是乎交归者。此句会法则无法不会于涅槃。言九流者。谓道流儒流墨流名流法流阴阳流农流纵横流种流。亦云小说流也。言此文字语言。皆是佛说。□会涅槃。故云交归。此即金刚经云。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此之谓也。众圣于此乎冥会者。此句会人亦无不会于此道。是故如来说一切人皆是圣人。故大品云。佛即众生。众生即佛。故云众圣于此乎冥会也。
  疏云。七者此之八不即是正法等者。此下第七约下辨摄法。言如花严虽有七处八会等者。如花严纲目云。今明此经有七处八会。谓人中三处天上四处为七处重会。普光法堂是为八会。于中第一会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菩提树下师子座上。卢舍那佛及十方诸佛同加普贤菩萨。入如来净藏三昧。说十世界海及果德法门。于中有二品。一世间净眼品。二卢舍那佛光品。第二会佛在普法堂。文殊师利承佛神力。说信位法门。有六品。名号。四谛。光明觉明难。净行。贤首品。第三会佛在须弥山顶帝释宫中妙胜殿师子座上。佛加法慧菩萨入菩萨无量方便三昧。说十住法门。有六品。佛升须弥顶。菩萨云集说偈十住。梵行。初发心菩萨功德。明法品第四会佛在夜摩天宫宝庄严殿师子座上。佛加功德林菩萨。入善伏三昧。说十行法门。有四品。佛升夜摩天宫。菩萨云集说偈。功德花聚菩萨十行。菩萨十无尽品。第五会佛在兜率陀天宫一切宝庄严殿师子座上。佛加金刚幢菩萨。入明智三昧。说十回向法门。三品。佛升兜率陀天宫。菩萨云集说偈。金刚幢菩萨回向品。第立会佛在他化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藏殿师子座上。佛加金刚藏菩萨。入大智慧光明三昧。说十地法门。十一品。十地。十明。十忍。阿僧祇。佛寿命。菩萨住处。佛不思议地。如来相海。小相光明功德。普贤菩萨行。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七会佛在重普光法常师子座上。普贤菩萨承佛神力。入佛花严三昧。普慧菩萨二百句问。普贤菩萨二千句答。谓离世间一品。第八会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重阁讲堂师子座上。佛自入如来师子奋迅三昧。说法界法门。并善财童子历百十一城。求善知识所得法门。谓入法界一品。故云七处八会也。
  言故云正法性远离等者。花严经第三十五卷普贤菩萨所说偈文。所引全同。故不引之。述义云。四句为趣。以非四句。名为非趣。而正道约四句与非四句。故云远离等。故疏主释云。夫正法性非有无非无亦有亦无。非非有非非无。故云远离一切趣。此则一切诸法之本。诸佛菩萨得正法根本。故名圣人。谓诸佛如来登地以上大菩萨等。得正法性。故名圣人也。别记云。趣者善也。向佛果故。非趣者恶也。不向佛果故也。言故收前能化所化因果等者别记云。约花严经一部。始从世间净眼品。终讫普贤菩萨行品。合有三十一品。明能化所化因果。宝王如来性起一品。明收因果用以归非因果体。后有离世间入法界二品。明从正法体更出生因果等用。故云尔耳也。
  疏云。八者八不即是如来真应二身等者。此下第八约真应两身。以辨摄法也。言大经云等者。如涅槃经第二十七卷。佛告师子吼菩萨言。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即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中道。中道者即名为佛。佛者名为涅槃。今略引之。疏主释云。约此一章故。开佛性因果等五。今则收束。此五是一五。五只是一。一五即无五。五一即无一。毕竟清净。准此疏文。中道之法。毕竟清净。名之为佛。名为涅槃也。言故净名云等者。彼经下卷见阿□佛品中。维摩诘答如来问文具引如上。今略引之净名玄第七卷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法身既即是身中实相。故知。实相而佛性。惟之可悉。从匠异说。如记初卷也。言故无量义经云等者。如彼经德行品。大庄严菩萨说偈赞言。大哉大悟大圣主。无垢无染无所著。无相之相。有相身。众生身相相亦然。注解曰。如来无相之相。同有相之身也。众生有之身。亦等无相之相。如净名云身实相。观佛亦然也。测法师疏上卷释云。然释此颂。自有两释。一清辨等云。此之一句依世界悉檀。辨相非无。虽依实相相即是无。而依世俗有其诸相。故言无相之相有相身。又释此之一句。辨相不空。是故经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后之一句。准释空有遍请有情。谓非但佛相有空不空。诸众生相亦空不空。故言众身身相亦然。二护法等云。如来诸相有其二种。一者。遍计所执三十二相。二者。依他起性因缘所生。此复二种。一者。有漏唯是依他。二者。无漏。颂中初句明依他有亦是真实。后句准是。众生相亦空不空。乃至广说。谈海记云。无相之相者。谓真身也。有相身者谓应身也。众生身相者。谓真身也。相亦然者。谓应身也。言所以云发心毕竟二不别等者。如大经第三十八卷迦叶品末。迦叶菩萨即于佛前以偈赞佛言。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失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发心。今取意略引之也。有一卷记云。初后心中。初心难发。今欲叹义初发心。故云二不别。亦可为破迷执。故云不别。何有人定执。初心不成佛。后心方得成。今为遣破执。故云发心毕竟二不别。今谓。须初说故。疏主云第二称叹也。
  疏云。九者此八不亦是一体三宝等者。此下第九。约一体三宝以明摄法也。言既法不生等者。如花严经第九卷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中。一切慧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以偈颂曰。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观。诸佛常现前。法藏师疏第五云。以解一切法离相故。云一切慧。既妄取不见。谁能见邪。谓离妄正解。佛常现前。于中此初见真佛。准之可悉言又大经云等者。案。彼经第二十五卷云。如来不说佛法僧无差别相。唯说常住清净二法无差别耳。疏主解云。有此文者明非。但摩王不解如来涅槃之相。只我弟子亦不解我所说义。何者。我明三宝无差别者。何时道三宝是一。我明三宝常住清净。此二事无异。故言无差别耳。三宝之义义常□□□□□自殊。准之可悉。但述义云。如彼经第五卷。佛告迦叶菩萨言。有法名一义异者。佛常法常。比丘僧常。涅槃虚空皆亦是常。有法名义俱异者。佛名为觉。法名不觉。僧名和合。涅槃名解脱。虚空名无碍。善男子。三归依者亦复如是。名义俱异。云何为一。疏主释云。正明欲引物出离故说三归依。若能本悟三宝一三。三三即了真佛性等异不异也。善男子有法下第二。明三是一三一是三一故。自有一三义三一义。然具足此文。应有四句。而只有两句者。意欲相兼。而观此文意。只说名为义。说义为名。何以得知。如此上句以常为一。名佛法僧为三义。而下句言佛法僧名为名异。若尔岂不上句以下句名为义。以上句义为名耶。故得答上问也。云何为一者。上句云。但一那有三归。故答虽一而异虽异而一。云何作一一而难耶。言以三二数同不生不灭等者。此明三宝体所言三宝一体者。净名疏云。问。云何为一体耶。答。涅槃经文不同。若依涅槃义即三宝皆以涅槃为本。是以经云。菩萨思惟。云何三事与我一体自释云。我说三事即大涅槃。故名一体。若据佛性论三宝。三宝同以佛性为体。所以经云。如是三归性。即是我之性。若就真谛明三宝。三宝同用真谛为体。是以经云。若能观三宝常住。同真谛为体。是以经云。若能观三宝常住。同真谛不常义明三宝。同以常为体。故经云。我亦不说佛法众僧无有差别。唯说常住无差别耳。此□随义说之。无相违背。准之疏文。今云一体者。约就常义而为言之。言净名经等者。如彼经中卷入不二法门中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法门。疏主释云。此明一体三宝义。故不二但一体三宝三处。三处者。一佛果上具三觉义为佛。可轨名法。和义为僧。此通大小教论。二者三宝通皆是空。亦通大小。但毗昙所无。三者一体三宝唯大乘所有。今此文明三宝无异体者。正就同一无为。故言不二。今取意引之。肇法师曰。无相真智佛宝也。实相无为法宝也。修无为道僧宝也。三宝虽异。皆无为相也。
  疏云十者师云等者。此下第十约兴皇旧说。以辨摄法也。言裁下一念心等者。述义云。所言下者犹置也。言一一历心观等者。别记云。约诸八计。而为言之。非是但举一一计也。言师犹置也。言一一历心观等者。别记云。约诸八计。而为言之。非是但举一一计也。言师常多作此意等者。述义云。寂诸乱念修习禅定。故云禅师。不缺威仪。守持净戒。故云律师。不望名利。学般若道。故云行道。六时礼佛。种福分善。故云苦节也。淡海记云。苦节者。勤也。别记云。苦节者。此有有二义。一者约六时节而言。二者约身而为言之。所言为者犹有也。
  疏云问若作此十条等者。此下第二问答料简也。言又作十条者由来言等者。别记云。但说空义。故云。一遣相明空也。今案。大义记第八卷二谛义中云。俗法参差有等不等。不等故精□万重等故。因假齐一。真谛唯遣故。一相无相。一相无相故。理无浅深。乃至广说。准之可悉。言又作此十条者令得一正观即彻悟一切法故释迦等者。如大品经第十三卷。佛语诸天子云。我昔于燃灯佛时花严城内四衢道中。见佛闻法。即得不离六度等。及余无量诸佛法行。亦无所得故。是时燃灯佛记我当来世。过一阿僧祇劫。当作佛号释迦文。尔时诸天子白佛言。甚希有。是般若能令诸菩萨得萨若。于五阴乃至一切种智。不取不舍故。准之可悉。别记云。四衢道者。四车□去道也。又云。九车□云道也。昙捷师云。巨俱反。尔雅云。四达谓之衢。十字交道也。言头者。边也。言也。言燃灯佛等者。如涅槃无名论□折难差第四云四。佛言。我昔为菩萨时。名儒幢。于燃灯佛所已入涅槃。儒幢菩萨时。于七住初获无生忍。进修三位。述义云。梵语修摩提。此云慧而儒幢者。儒柔也。童幼也。梵语摩纳缚迦。旧云摩那婆。义译而云年少净行也。大论云。太子初生。身光四边似灯。故名燃灯。太子后成佛时。名燃灯佛。余经云。锭光佛者。犹是燃灯也。亦言放光佛也。然则儒幢值燃灯时。住居七地。得无生忍。今云七住。即第七地言无生者。毕竟空理。悟无生之境故从境为名。忍者。解也。解心安耐曰忍。何者。世俗故有。胜义故空。空者。无所得也。观法本空。何有生等。观此无生而起观智。故净名云成无所得。不起法忍。为无生法忍之异名。又此智体无有生相智即无生。无生即智。如此应言。智即是如。如即是智。境智无二。非生非无生。故云无生法忍。言三位者。谓八九十三种位地。准之可悉。
  言净名云等者。此净名经中卷文殊问疾品文。所引全同。故不引之。疏主释云。譬如胜怨。亦是众生怨。又众生怨即是菩萨怨。以菩萨观物如子。子怨即是父怨也。若不除子之怨。父怨亦不除也。兼除老病死者。菩萨谓也者。此合譬也。二乘除自怨。菩萨即有兼济之道也。道生注曰。己及所亲。皆无复怨也。菩萨念众生。如亲无异。若不除其老病□死怨。但是已怨。亦不除矣。准此等文。所言兼者。约就自他。而为言之。言又此人若自如此悟等者。如大论第七十七卷云。佛□弟子。若和合共住常行二事。一者贤圣默然。二者说法贤圣。默然者。是般若心。说法者。说般若波罗蜜。是人从般若心。出说般若波罗蜜说般若已还入般若中。述义云。所言正者。梵语阿利耶。此反云圣。圣者犹正也。远离扰乱邪僻邪见。故名曰正。心与境冥。智与神会。契理通神。于事无权。故曰圣也。白虎通云。圣者。通也。道无所不通。闻声知情故。大戴礼云。孔子所谓圣人。智通乎大。通应变穷。能测万物之情性也。今应说言。心不扰乱。离诸邪僻。而弘圣教。名圣说法。心不扰乱。舍诸邪见。而悟圣理。名圣默然。故思益梵天所问以第三卷云。若知一切众生诸根利钝。而教诲之。名为说法。常入于定。心不散乱。名圣默然。准之可悉。言故语默之间常顺佛教为诸佛护念于念念中身心得住无生等者。文易见也。言所以常须等者。述义云。不负者不违也。别记云。不诳也。门人者。义义云弟子也。
  疏云。又大师云自心无所依等者。如大经三十五卷告边叶菩萨言。我常宣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当得菩提。是名随自意说。如我所说。十住菩萨少见佛性。是名随他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能得见。我说如是。汝说亦尔。是名随自他意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能得见。我说如是。汝说亦尔。是名随自他意说也。疏主释云。善男子。我常宣说下。释随自意语。众生不能知有佛性。而佛能知说。众生悉有佛性是名随自意语。如我所说下。释随他意语。十住少见性。佛随彼故。说十住少见佛性是名随他意语。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下。释随自他意语。而文相违前。既有十住少见。能知自身成佛。不知众生。今何得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迦叶亦作此说。若尔迦叶菩萨。即应具知众生有佛性。今此语异。十住菩萨。能知一切众生悉有生。烦恼覆故不见。但不能知众笔悉得成佛久近。故前文云。不知也。三语异者。自解此事。他人不解。随自意解而说。故云。随自意语也。他人作此解。我随他解。作此解而说。故云。随自意语也。他人作此解。我随他解。作此解而说。故是随意语也。他作此解。我亦作此解而说。故是随自他意语。何故明此三语。为欲显于佛性。准之可悉。别记云。随自心思。而说名随自语也。随他心思。而说名随他意语也。
  疏云。答心如步屈虫等者。如大经第七卷末。佛言。修一切法常者。堕于断见。修一切法断者。堕于常见。如步屈虫要因前脚得移后足。修断常者。亦复如是。要依断常。法宝师云。第三明相因起也。有法喻合。如楞伽密严经说。如执菟头无角。因执牛头有角。执牛头有角。亦因菟头无角。此中亦尔。如步屈虫要因前脚得移后足。疏主释云。修一切法常。只应是常见耶。是断见耶。今言修者。只是观察因修。观察此常见。当有过。即执于断故。言修常者。堕断见。修断亦然。准之可悉。
  疏云。答耳目之徒等者。述义云。世间浅识好习法门名数。秃居士等名为耳目之徒也。一实相理名为一相。一实智味名为一味。远离三界内外业。故名为离相。免五住地诸烦恼。故名解脱相也。别记云。此有二义。一离相是尽智。解脱相是是无生智。二以理非因。故云离相。亦非果故云解脱相也。刘□注法花第四卷药草喻品云。相味既一故。尘累不能拘。尘累永尽。众法所不染。尘法两亡。所谓灭相。灭即常住义显。复曰究竟涅槃灭之相。准之可悉。
  疏云。问私通能等者。述义云。非奢者犹非如也。别记云。违负犹违背也。会诸同异者。约是违负一切诸师。而为言之。次第生起者。有人傅云。生起于文义之次第也。
  疏云。第八次第门等者。此下第八门。于中有二。谓问与答。答中又二。总之与别如文。言问八不等者。此初问也。述义云。龙树菩萨造大无畏论。凡有十万偈。而今撮其中要义五百之偈。为此中论。此中论之极。唯是八不。故云。无畏之中心也。别记云。此问大意者。夫八不理即是无二。今何以故二周说耶。言再周明八不等者。此总答也。准之可悉。
  疏云。一者初牒八不等者。此下第二别答。于中有六。今此第一约就中中相对。而为言之。言初明中实等者。有人述有说云。实无此颠倒者。约就论主。而为言之。横生灭断常等者。约就外人而为言之。传自意云。此说不然。睿师序云。以中为名照其实也。硕法师游意云。中是实为义。正为义也。今此处文。虚实相对。中偏相对。计有如此生灭等者。约就外人。名为虚实。无此颠倒等者。约论主名为实也。以横谓有此生灭等者。约外人为贪邪。无如此生灭断常等者。约论主名为中也。今捡。有疏云。无小所计有。无大所计空无。汝所计生。之与灭亦无。汝计无为涅槃梨耶之常亦无汝断亦无。万行佛果一异亦无。汝计无明识崛来与归本之去。无如此等八计。若能了知此等八。异竟都无。名之为实。名之为中。若言有八者。即名为虚为偏。无此等计强名为实为中。何但八计。凡有所计一切皆无名之为实。谓横洗二十七条。竖净五句。毕竟清净强名为中。具明如记初卷也。言次重牒八等者。有人传有说云。游意若是中实。中即假。前中若是中假。中即是转假。明中明假。有无非有无也。即是假后中。此即中实义。与中假中。相对而言。有疏云。言中假者。既破如此等计。便谓无二谛故。明中假义。无汝所计性有。无有如来假名因缘。有无洗彼性。有无尽显。如来假有假无。还。今悟中道。如佛无异。故四依出世。当知。是大乘三启阎浮。
  疏云。二者前牒八不等者。此下第二约中假相对。而为言之。准上可悉。
  疏云。三者经论八不等者。此下第三约经论相对而为言之。亦准上悉之。
  疏云。四者初牒八不等者。此下第四约意文相对。而为言之。言初明意者。谓佛为大心人等者。如初牒长行云又为已习行有大心。堪受深法者。以大乘法。说因缘相谓一切法。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毕竟空无所有。硕法师云。又为已习等者。第一正称教之缘。即是能感。文有三句。一是已习行。二是有大心。三是堪受深。佛说小欲令悟大。所以先为说小。今次说大也。有大心者。如般若经明菩萨有大心不可坏如金刚。能为毕竟众作上首。既道有大心等。即是菩提心。菩提心者。名为佛心。能了初后不二。佛菩萨平等即是大心。有大心故。堪受深法耳。以大乘法下第二。明称缘之教。即是所感。此乃正明为大行说大法以大乘法等者标。所谓一切下释。大乘无别生不生不灭只前生灭者。不生不灭大乘不生不灭。彼作生灭即是小乘。次若生灭不生灭作二解。即是小乘。若了生灭不生灭不二。即是大乘。故经言。有二见者。名为小乘。无二见者。名为大乘。既道一切法不生不灭。故知。此论申则尽申。非但申此间佛教。乃是申十方诸佛教。具明如彼疏第二卷。准此疏文。今云。大心者。菩提心也。言像末众生等者。如次下文云。佛灭度后。后五百岁像法中人根。转钝深着诸法。乃至广说。硕法师云。文中有三。佛灭度后下第一。明迷教之时节。此文语倒。应云佛灭度后五百余年。人根转钝下第二。辨迷教之意。得意。迷教只钝根薄福。若佛在世时。人根爽利。识信坚明。但佛灭度后人根转钝。识信不明。所以迷教。深着诸法下第二。正辨迷大小乘教也。准此疏文。今云。像末者。一千年时能正悟即名正。饰像行即称像。微末行即言末也。言答即不上求五阴求者。如次文云。求五阴十二入十作界等决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硕法师云。此第一信小乘故失旨。举类如若信毁品。此人虽能信般若。而此信即是毁。故称信毁。今亦然。此人虽能信小乘。而此信即是失。故道。信小乘故失旨。何故失旨。闻佛说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为有不知。欲表于不有。既不知佛意故便谓三科决定有。即成失旨。元康师云。佛藏经第二卷云。不净说法者。我见人见众生见五阴十二入十八界见也。今阿毗昙分别阴界入。决定取相。岂知佛意乎。准此等文。今不毗昙等。故云。不上求五阴等也。言又不上闻等者。如次文云。闻大乘法中说毕竟空。不知何因缘故空。即生见疑。有疏云。下第二明禀大乘教迷大乘教。言闻大乘法等者。第一明闻八不之教。所言毕竟空者。大乘正道之异名。故大品云。毕竟空亦名法性。亦名性空。亦名为道。亦名般若。故毕竟空只是正道。般若之异名也。不知何因缘故空下第二。明起迷之意。何意起迷。只不知因缘故空。所以起迷也。即生见疑下第三。正明迷教。仍佛在世间大乘。发生二慧。末世闻大乘。生见疑也。元康师云。即如此成小乘论师不信无相者。是其类也。
  五者与六者文显可见也。
  疏云。第九料简门等者。此下第九门。于此门中文有二别。第一约成论义。以料简之。第二约北土三论师义。而为言之。初中又二。即问与答。言部成实论师云无生无灭等者。均正玄义第二卷云。成实师解八不不同。一云。八不□是真谛。中道亦是真谛。准之可断。
  言答若八不等者。又云。二云。不生不灭是中道。即时真谛。不有不无中道。余六不是俗谛中道。故云。复有人言等也。言如璎珞经说之者。菩萨本业璎珞经下卷佛母品文。引文如记第二卷也。
  疏云。复有北土三论师等者。此下第二约北土三论师义。而为言之。于中有二。初述计。后破此文初也。琛法师疏第一卷云。初云。不生不灭者。此偈略作三对解释。第一就空理解。第二就缘起事解。第三对执解。就空理解者明法性本空。非起非起非出。不得名生。复非终尽。不可名灭。非定有故。不得名常。非定无故复不得名断。一相无相故。不可名一。空无差别故。不可称异前际空故。不可说来。后际空故。亦不可说出。亦可直言所以不生不灭不常断者。良以诸法毕竟性空故。
  言第二就缘起事释等者。次文云。二就缘事解者。明法性真空。即是因缘深理理虽无生而众缘合故。名用即生。缘离散复名用即灭既生灭属缘宁有实生实灭。故云。不生不灭。次言非常非断者。然因缘之法。则因缘果与因性。故非常。果续故非断。故云。不常不断。次言一异者。明因果不同不得为一无别两体不得为异。故云。不一不异。次言来出者。果从因生不从外来。缘中无果不从中出。故云不来不出。此明因缘起法性相如是。离于定性。
  言第三就对执释等者。次文云。第三对执解者。对于二乘外道情也萨婆多部云。大生生六法。小生生一法。乃至住灭亦如是。外道人言。从冥初生觉四缘生知。如是等人皆说生灭。今对斯二人所执。故云。不生不灭。言小乘人言等者。次言断常者。小乘人云。三无为是常。得道入无余涅槃。是时五阴都尽。故名为断。外道人言。虚空微尘时方神等。不从因生。故名为常。为因生法。必当归尽。故名为断。或言。过去有故为常。未来有边故为断。此皆不然。故云。不常不断。言小乘言等者。次言一得。小乘人云。诸法同在无常共相故一。诸法各各相自故异。外道言。因果俱有故一。相别故异。此实不然。故云。不一不异。次言来出者。小乘人言。未来有法。流入现在。故名为来。现在之法。流入过去。故名为出。外道人言。诸法从微尘世性梵王等边来。后时还归于本。故名为出。此皆不然。故云。不来不出。此明破执显理。准此疏文。今云北土三论师者。琛法师也。有人引初牒。述义云。释僧道师义等者非也。别记云。一相亦无相。故云。一相无相也。过去世名前际。未来世为后际。谓约空理而为言理时。三世皆空。故云尔耳。言萨婆多云等者。如杂阿毗心论第二卷行品云。当知。前四相。相各为八法。随相亦应知。相相唯相一。释论云。前生除自己生八法。三相四随相。及彼法住异灭亦如是。三相四随相。及彼法自性不自为。故自性不自灭。如指端不自独。此四随要各为一法。随生生前生随灭灭前灭。广说如彼。述义云。彼宗明法生时通自体九法俱起。谓自体为一。四种本相及四随相。即生生等。然本相中。除其自体。生余八法。谓自性并本相中。住异灭四随相是也。随相生生唯生本。生住异灭亦如是。此四是有为相。于法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异。能坏名灭。大小相各有三名。大相三者。一名本相对随相故。二名大相。对小相故。三单名生等对生生等故。小相三者一名随相。随本相故二名小相。形大相故。三名生生等。对生等故。准此论文。今云萨婆多者。法胜论师也。言外道言等。如百论下卷破常品初。外曰。应有诸法。无因法不破故。汝虽破有因法。不破无因常法。如虚空时方微尘。涅槃是无因法不破故应有诸法。疏主释云。此举无因。释成常义。内外大小义□同之。同之。虽正破外道五种常法。傍破内人五种常义。然只四种外道执常。此事难明。然今此品品同计同。准此论文。今云外道者通一异等四种外道也。
  言或言过去等者。述义云。过去于过去而不谢。故云。有故为常也。未来于未而不在唯以来于现在。故云边故为断也。别记云。有外道云。过去是有。未来是无。以是现在有之边。故云边。所言边者。无之异名也。今依此说。故琛法师疏云。未来有边故为断也。梁摄论第十五云。此明威德力。诸外道多行非方便。若见外道多行苦行。以计有未来生故。故断见外道多行乐行。以计无未来生故。有人引百论破常品疏文云。通四外道者不尔。能破所破。不相应故。何者。彼疏云。世师九法中。时是主谛之一法。何言通四耶。今应云此破胜论师也。故彼疏云。此偈本破其三世时是常。正捉外过去是常。破无未来也。过去是时既常。即过去定性过去。不转作未来。故未来中无过去。故云。过去未来中无。以过去住过去。不转作未来。是故无未来也。然今此计不常。此处也。言小乘云未来有法等者。疏主释云。数人但有一种三世。从未来来现在。从现在谢过去也。成实明二种三世。一者实法三世。略同数人。二假名转变三世。谓从过去来现在。从现在至人明如去来品。
  疏言。外道云等者。所言从微尘生者。如文轨师因疏中卷云。胜论师宗。极微是常。谓空劫中。有细极微。散在处处。后劫成时。有情业力。令诸细微两两合各各生一□子。果微其子微。量等二细微。如此□微复相和合转生□者。如此渐增乃至合生器世界也。后劫坏时。极□大者。先为交坏。渐渐乃至初子果微。如此□果悉迁灭尽。唯有根本最细极微。不为交坏。故是常也。准之可悉。世性生者。琳法师云。所谓从冥生觉。乃至十一根等。后时欠第而坏。还至本处。准之可悉。言梵天等边者。如提婆论中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花。从大莲花生梵天。梵天作一切命。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从两臂中生刹刹。从两髀中生毗舍。从两脚跟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场。生一切花□。以为供养。化作山野禽兽猪羊驴马等。于戒场中杀之。供养梵天。得生彼处。所言等者。等取自在天等也。
  疏云。今明若得意用之等者。此下第二破。此中又二。缘之与夺。夺中又三。第一言但详此释意等者。破空理释。第二言第二若云等者。破缘起释。第三言第三云等者。破对执释也。纵破中言以初者。有人传云。合训初也。
  疏云。新通门第十等者此下第十门。于此门中。大文有二。总之与别。总中言余至关内等者。淡海记云。疏主在江南之时。真谛三藏下。外于曰南处。不见三藏所翻经论。后遇国破。到于关内。始得此说。以此更释八不之义。故云新通。所言余者。玉篇。余诸反。我也。疏主指己自称云余也。言无上依经者。靖迈师图记云。无上依经二卷。沙门我末陀。此言真谛。所译。沙门慧恺笔受。
  疏云。八不为四人说等者。此下第二别释。于中有四。第一辨各为四人。第二辨破四障。第三辨四因。第四明得四果。今此第一辨各为四人。以释释八不。如无上依经上卷菩提品。佛言。阿难。若人贪着三有。诽谤大乘。名一阐提。堕邪定聚。若人着无行无方便。堕不定聚。复有着无行有方便。不著有无。行平等通。名正定聚。如世亲佛性论第二卷相分明因品云。若略说世间有三种众生。一乐生死恒有。复有二种。一憎背解脱道。无涅槃性。决乐生死。不乐涅槃。二已堕定性者。非圣非凡。进退无取。而是佛法内人。憎背大乘法。因此人故。佛说是言。我非是其师。其非我弟子。舍利弗。此人从轻暗入重暗。复从重暗入于盲暗。取暗为友。复取阐捉为友。是故我说。此人如是。二乐灭生死有。复有二种。一堕非方便。二堕方便中。就堕非方便。复有三。一外道。九十六种。二是佛法内人与外道同执。约正法起邪执我见。故于正教义。不能了达。因此人故。佛说是言。若不信真空。则与外道无异。复次增上慢人。取空为见。是真空实解脱门。约此空解脱门。起于空执。谓一切有无普皆是空。此空执者。即无所有。无所有故。因果二谛道理□失。执此空过故。即堕邪无。此等执者。由空而起。故成邪执。一切邪执。莫不由空。故能灭除。此执既依空起。故不可治。因此人故。故佛语迦叶。若人起我执见。如须弥山王。我亦许之。何以故。以可灭故。若此增上慢人所起空执。犹如发端四分之一。我急呵责。决定不许。二堕方便中有二。一声闻人自利修行。但为自度。不为利他。二独觉人于利他心。无乐事。但起舍心无乐者。不乐利他。无事者。无度人之事。准为自觉自利故。但起舍心者。舍是平等住。心不愿利人。亦无所损。独自觉悟。故言独觉。堕方便声闻亦尔。三两俱不乐。有无□亡。谓修行大乘最利根人。既不同阐提乐生死有。亦不堕非方便同外道执。亦不堕方便中如二乘人。是故此人具行生死涅槃平等之道。住无处。虽行生死。而不染。虽行涅槃。亦非净。但为大悲故。不舍生死。为般若故。不舍涅槃。不离涅槃者。异声闻执永住无为。不舍生死者。异一阐提乐于生死。若乐着生死者。名一阐提。化法内人堕定位者。亦同阐提。如是二人堕在邪定聚中。若乐灭生死有者。是人堕非方便中。则在不定聚。若人乐灭生死有。是人堕方便中。及便但不乐得前二者。修平等道。是在正定聚中。准之可悉。
  疏云。次明八不对治四障等者。此下第二辨破四障也。如彼经云。菩萨有四种惑。障菩提果。一者。弃背大乘法。二者。邪执我见。三者。畏生死苦。四者。不利益他众生事。论云。四障者。一者。憎背大乘。二身。见计执。三怖畏死。不乐观利益他事。初障阐提。二障外道。三障声闻。四障独觉。由此四惑。令能四人不能得见自性清净法身。准之可悉。
  言如五百婆罗门云等者。如涅槃经第十二卷。佛告文殊师利言。我念。往昔于阎浮提作大国王。名曰仙预。敬重大乘方等经典。时世无佛。事婆罗门。通十二年。即作是言。师等今应发阿耨菩提心。婆罗门言。大王。菩提之性。是无所有。大乘经典亦复如是。大王云何乃令人物同于虚空。我闻。诽谤方等。即时断其命根第十六卷云。诸婆罗门命终之后。生阿鼻狱。即有三念。一念我从何来。即知。从人道来。二念今生何处。即知生阿鼻狱。三念我何业生。即知我谤法业国王所杀而来生之。即于大众生信敬心。寻时命终。生甘露鼓如来世界。寿命十劫。准之可悉。淡海记云。仙预国王以毕竟空。欲度五百人。都不信受。还发谤心。故王知其机于无量劫可堕何鼻地狱。故一时悉杀之。言经云若言等者。金刚般若经末云。佛告须菩提。若有言如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如来。今略引之。疏主释云。下第十三章经来者。论生起云。菩萨既不受福德。则不生世间天王人王。云何得往来六道利益众生耶。故今释云。菩萨虽不受世间果。而化身往来六道。作人王天王。利益众生。法身常住。即无有去来。勿见化身去来利益物。便言法身亦有去来。勿见法身无去来。谓法身亦无去来。此中正明化身有去来。破法身有去来疑。故云。若言如来法身有去来者。不解法身之义。问。若尔还是人来义耳。答不定义故开二身。无去来去来是化来。去来无去来是法身。皆是为物作此名字耳。至论正般若。未曾二不二。去来无去来。准之可悉。
  言此□是用二释檀意等者。所言各各为人者。举境破迷执。以我无我是所执境言对治者。就行对治迷执。以不净等三是行故。
  疏云。次明以四法为四人等者。此下第三辨行四因。如彼经云。阿难不著有无。修行平等。唯除四人。余有四人。一者阐提。二者外道。三者声闻。四者独觉。有四惑障。不能证得如来法身无上菩提。何者为四。弃舍大乘。是阐提障。为除此障。我说菩萨修行信乐大乘真法。于一切处。谬执我见。是外道障。为除此障。我说菩萨修行般若婆罗蜜。于生死中厌畏疲极。是声闻障。为除此间。我说菩萨修行破虚空三昧门。背利益他小事。为足。是缘觉障。为除此间。我说菩萨修行。大悲论云。离发行大乘修习无障道人之外。所余阐提外道声闻独觉等。四人有四种障。故不见佛性。何者四障。一憎背大乘。是阐提障。为对治此故。佛说菩萨习信乐大乘之法。二于诸法中。起我见执。是外道障。为对治此故。佛说菩萨菩萨修习般若波罗蜜。三于生死中。定执苦相及厌怖心。是声闻障。为对治此故。佛说修习破空三昧。空三昧者。从初地地以上。能得此三昧。即破虚空等物二执。入观之时。不即有无离有无。喻如八地真俗双观。而异八地者。八地以上无出入观。初地入时则同。出时则异。四背众生利益事。作舍众生意。是独觉障。为对治此故。佛说修习菩萨大悲。菩萨大悲。利他为事。明独觉人。但自观因缘。无度他意。故无大悲。声闻亦尔。为灭此四障。故以信乐等四种为因。准之可悉。别记云。破虚空三昧者。莫着小乘涅槃之语也。破者。莫着之义也。空三昧者。谓涅槃也。约寂灭义。云三昧耳也。菩萨修习大悲者。约自他不二观行。故云修习也。
  疏云。次以四法为因等者。此下第四明果也。如经云。此四种人有四种惑。为除此惑。说四圣道因此胜义。治四颠倒。能证如来无法身四德罗蜜果。一者最净。二者真我。三者妙乐。四者常住。如佛性第二卷相分显果品云。由一阐提习背大乘。为翻彼乐生死不净故。修习菩萨信乐大乘法。得净波罗蜜。由诸外道于五取阴中执见有我。为翻共我执虚妄故。修习般若波罗蜜。至得最胜无我。即我波罗蜜。由诸声闻人怖畏生死苦。乐住生死苦灭静中。为翻此乐间故。修习破虚空三昧一切相世出世法。乐波罗蜜。由独觉圣人者。不观众生利益等事。但乐独处静住。为翻此意故。修习菩萨大悲。为利益众生。乃至穷于生死。常所护持。常波罗蜜。如是信乐大乐。般若波罗蜜。破虚空三昧。菩萨大悲等四因。能成就如来法身四功德波罗蜜。是故佛说由此四德。一切如来唯法界为胜。乃至广说。准之可悉。别记云。以非外道一异之我等者。有外道云。一切众生之我者是一。故云一我也。又云。别别有故云异也。又云。常身我是一。作身我是异。虽转人天。而我是一。故云常身我也。随所受身。常在不离故也。受于天身及以人身。而随所受身别别有。故云作身我也。言摄大乘论者。述义云。陈时沙门真谛又云拘罗那他。此云亲依。西天竺人之所译也。凡有十五卷是也。

中论疏记卷第三(之末)

  英宪
  建长七年九月二十四日于光明山往生院奉书写毕愿以书写之功广令流布三论之□法愿以结缘之力普令利益六道之众生而已。
  智舜(春秋五十七)
  写本记云保元三处三月二十四日于东南院书与毕。三论宗沙门章睿之。
  文明五年六月二十六日自猿方买得之
  同宗相似沙门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