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中论疏记卷第五(末)

五阴品第四

  疏上来已观等者约此由来。大文有二。初明品来意。后辨品名目。初中又二。初明通来意。后明别来意初中又二。此初明根性非一受悟不同。故云。宜历观行也。疏二者诸方等经等者。此下第二约释诸经。以辨来由。文中有二。初总明来意。后问答以辨来意。此文初也。谓诸方等经。具说阴入界相。上六情品已。破界入见可见。即无十二入。识等法无。即无十八界。今次观五阴也。外人历法生迷。随迷而破也。言经历诸空义者。述义云。周历诸法。以明空义。故云。历法空也。
  疏问经何故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辨来意。又有有二。即问与答。答中言大集经等者。如彼经第二十卷末云。尔时世尊四大弟子入王舍城。次第乞食。时舍利弗从东门入。中路值遇五百魔子。执持刀杖。语舍利弗。汝若歌舞。善哉善哉。如其不吉。当断汝命。舍利弗言。我今当歌。汝等当舞。即说偈言。我今不求阴界入。无量世中诳惑故。若有求于如是法。是人终不得解脱。魔子闻已。心得调伏。发菩提心。舍离魔业目连富楼那须菩提列之。今略引舍利弗。准之可悉。别记云。诸魔子者谓第六天魔王等也。此有权行。有实行。故净名经下卷云。凡作魔王者。住不思议解脱之菩萨也。舍利弗歌者。通大小观行。亦皆得之。又依佛神力。而为歌者。唯是大乘之观行也。言又如大品明菩萨习应般若命初即云等。如彼经第二卷云。舍利弗白佛言。菩萨云何习应般若。与般若相应。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习应色空。是名与般若相应。习应受想行识空。是名与般若相应。大论第三十六卷释云。随般若修习行观不息是名为习。譬如弟子随顺师教。不达师意。是名相应。如般若相菩萨亦随是相。以智慧观能得能成就不增不减。是名相应。今略引之。别记云。言习应般若者。若通而言。体用境智之般若。时得之。虽然此处但取中道正因佛性。以为般若。故下劝学品云。欲得声闻人。为令学般若。故云尔耳。非是因此般若得小乘果。故上根声闻说大品时。回小入大也。中根声闻。于法花会。回小入大。下根声闻。到涅槃教。方得悟入也。
  疏问大小乘经论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辨别来意。文中有二。即问与答。问中言偈云此眼等六情等者。如六情品最初外人偈云。眼耳及鼻舌身意等六情。此眼等六情。行色等六尘。疏主释云。此偈上半明六情。下半明六尘。缘者行也。准此疏文。今略引下半明六尘之文。亦可上半列六情体。下半明六情用。准此说意。今所引又具十二入也。言后偈云识第四法无者。第六明因无故果无。偈云。见可见无故。识等四法无者。四取等诸缘。云何当得有。今略引破无果第二句文。所言四法者。识触受爱也。然今云。无六识者。论云。识字通六识故。即从十二入中意入。而开出七心界。故云。十八界也。答中又二。初通明四品相生。次二者下。别明四品接次相生也。
  疏阴入开合等者。此下第二释名目。文中有二。初明阴入界开合。后正辨名义。初中又二。初正明开合。后问答释显。初中又三。此初明阴入开合。言毗昙等者。如杂心论第一卷界品云。问。云何分别说阴。答。十种谓色入。及无作假色。是分别色阴。牟尼之所说。阴。等。十种谓色入者。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无作假色者。如业品说。是诸色一一说色阴。疏云。此一偈以十入及法入少分。分别色阴。十种谓色入者。五根五尘为十。及无作假色者。若依婆沙为心慰喻者意故。说有无作色。不令得一入界故。言及虽色阴。为十一少分故。言是分别色阴。取定于佛故。言牟尼之所说。一一说色阴者。此明十一种皆是色阴。非总成一阴。故云。以为色阴也。言意入即识阴者。如次文云。所名为识阴。此即是意入。于十八界。亦复说七种。长行释云。谓识阴即是意入。十八界中说七心界。疏云。次明识阴。问曰。解色阴意。应论爱想与行。何以超解识者。答曰。阴中色识极略。界入使广。除三阴中是广界入即略。后广是解义次第。所以无明。准之可悉。言法入除无为等者。如次文云。余则有三阴。无作三无为。是则说法入。亦复说法界。长行释云。余三阴者。爱阴想阴行阴。无作三无为者。虚空数灭非数灭。此七法说入。亦说法界。疏云。第三明余三阴。此三阴及无作三无为。合有七法。总为法入界也。问以何等故。受想别立阴。余心法立一行阴。答。轮转于生死。当知二净根。是故虽受想。建立二种阴。问。五阴一切是行。何故说一行阴。答。五阴虽是行。而一受行名。有为法多故。说行阴无余。具明如彼。述义云。少分无作者。别解脱戒等也。除无为者。五阴是积聚义。无为非起动法除之。余即行阴者。法入含多法。故除色法界相想受。而余心数法。十四相应。此为行阴也。
  疏阴与界开合等者。此下第二明阴界开合。言十八界等者。如杂心论初卷云。问。所说十八界为种有十八名有十八。答。界种说十七。或说十二。境界依者依。分别十八界。长行释云。十八界或十七种或十二种。若取意界。则失六识。若取六识。则失意界。譬如别取树则失林。若取林则失树。指权等譬亦如是。问。若然者。云何说十八界。答。境界依者依。分别十八种。三事故。说十八界。依故。依者故。境界故。依谓六依。眼界乃至意界。依者。谓六识界。眼识界乃至意识界。境界者。谓六外界。若言阿罗汉最后心不生后识非意界者。此则不然。以余缘故。后识不续。如地无种。次论文云。问。界入阴何差别。答。界说一切法。故即十二入。除三无为法。余则说五阴。长行释云。一切法说十八界。以不离依故。依者故缘故。被一切法。即说十二入。七心界为意入。此即义差别。阴三无为。余法说五阴。积聚势故。准之可悉。言七心界者。述义云。意根与六识。是名七界也。
  疏界入开合等者。此下第三界入开合也。如杂心论初卷云。轮门义说入者。通苦乐故。种性义说界者。如一山多有诸性金性银性等。如是一身中种种性。各异故。说十八界。疏云。轮门义说入者。如城中众生得所轮长养于身六依六缘长养心法。亦余通苦乐故者。六依六缘是苦乐所入门名通也。言种性义说界者。一切智人见众生根欲性以故三说不同。持性憍逸者。张王等性。安性妄性生慢。为说界。性义是界义。准之可悉。言二六相似者。述义云。入门与界也。其名虽异。法体不异。故名相似也。案。硕疏云。六情为论五色根。但取其对尘义。意根即是心。五阴为言五色根。则具十一种色。是色阴。心通四阴。是故六情为广。若以五阴。望十二入十八界等。五阴法体为狭。十二入十八界等法体为广。所以然者。明十二入十八界名。虽有少多。体更无广狭。何故尔。就入为语。除十一入。余有法入。此法入则通四种。一者。色即是无教假色。二者。心数。三者。非色非心。四者。三无为法。法入既尔。法界亦然。是故体无广狭。望于五阴。但是有为。三聚非色非心。属行阴摄故也。故是狭。入界通无为故是广也。
  疏问何故偏取想受等者。此此第二问答显释文中有二。初正问答显受。二数以为二阴之所以。复述大小乘异说。此文初也。有二。即问与答。然此问答取杂心意故。彼论第一卷界品云。问。以何等故。受想别立阴。余心数法。立一行阴。答。轮转生死。当知二诤根。是故别受想。建立二种阴。长行释云。二事故众生。轮转生死。谓乐爱贪及颠倒想乐爱贪故行爱。颠倒计着故行见。二诤根者。习欲爱贪欲缚。从爱生。见欲缚从想生。爱修诸禅。想修无色。复次心法。或根或非根。法是爱。非根法是想。是随义说。疏云。此偈明别立想受之意问意数法三十六。何故想受二数。别立二阴。自余心数。总立行阴耶。答。中上半释别立所以。七半结成。轮转于生死者。若依婆沙十种解释。此论所取偈中。有二。一由此二数轮转爱苦。二为两诤根本。长行有四。初二因偈。第三是修定之缘。第四根异二事故。众生轮转生死者。释偈初句。此明由爱想二数故。所以轮转生死。谓乐爱贪者。由乐受生贪。及颠倒想者。明想生心颠即倒生。便发业爱报故爱生死世也。二诤根者。释第二句者。欲爱贪欲缚者。明在家之人深习受欲为贪使所缚。不得出离。此贪便从爱生。见欲缚者。明出家外道为诸见。所使行于行苦。此从想生。受诸禅者。为乐受故。修习诸禅想。体无色者。为破色想。修无色定。此是第三体定之缘。或根非根者。是第四根非根。是故婆沙云。所有心数法。若根性若非根若说受。当知。已说非根性。是故根性立一阴。非根性立一阴。准此论文。今云。一者想能生等者。四义之中。初由二数轮轮转受苦即是。此想受二数。由于生死爱苦之本故别立一阴。言二者想修等者第三修定之缘。谓为破色想故。修四无色定。为乐受故。修习四禅也。述义云。无色界中。灭观心法。无发受义。故云。想修无色。于色界中。有乐受义。故云。修诸禅也。别记云。此约分□细次第。而为言之。何者。无色界者。无色故细也色界之中。有色故□。所以细心修无色。□心修有。此约小乘。而为言之若约大乘者。无色界中。亦有于色以色有□细故。
  疏成实明十四种色等者。此下第二述大小乘异计。文中有二。初述小乘异计。后述大乘异计。此文初也。言成实明十四种色等者。如论第三卷色相品云。色阴者。谓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总者为色。四大者。地水火风。因色香味触。故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根。此等相触故有声。准此论文因四微故成四大。因四大故。成眼等根。故云十四种色。今案。大义记第十二卷云。十四种色者。谓四大五根五尘也。形碍是色义。乃至广说。具引如上也。言毗昙以四大是实法等者。如杂心初卷云。触入者。十一种。谓四大及七种造色又第十二卷论品云。戒者四大所造彼果故。四大者触界所摄身识境界。准此论文。五识得实境故。今四大是身识境。故云实法也。言成实触是实法等者。案大义记第十二卷云。论云。假名故有遍。到故名大。当知假名无体。又云。五尘名中唯色与触。两名通五。一云。五尘体皆是触。同发身识。二云。虽同名触。非身识触。但体有形段。棠触有碍。皆触耳。乃至广说。准之可悉。述义云。不属触尘。而别立。故云离之也。言昙摩多罗部等者。述义云。是五百部中之一人也。而云但明十种色等者。数人立有无作假色。论人立有无作法。此非色非心。今昙摩多罗部言都无有。故云俱异数论也。何故云非色非心者。从心起故云非色。非虑知法故云非心也。今案。涅槃疏云。若僧祇部人。明无有无作。故非是色。明此戒直是制思法。若不作恶。即是持戒。无别无作。准此疏文。今云。昙摩多罗部者。即是大众部律主名也。
  疏次大乘有三释等者。此下第二述大乘异说。凡有三说。初说中云故涅槃经等者。如彼经第三十作卷憍陈如品云。佛告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是识获得解脱常住之色。今略引之。疏主释云。今此初即是五门观也。初言色是无常因灭是色获得常色者。昔对外道耶常。故说无常。今日复说常。常则在于如来涅槃。此则是逼引。明生死无常。故是逼。如来涅槃是故是引。又昔直说无常。此语监今明生死是无常涅槃是常。今舍无常获得于常也。若是对外道。前明无常后明常。此常无常二鸟则前后飞。若是生死无常涅槃常。此则高下飞鸟也。又明为一缘。故说常无常。昔为此缘说无常缘。问。此无常谓定住无常。终不能得常。今明舍于无常获得于常。何得言无常定住无常耶。又即是释疑人闻者。说无常令复说常。即谓言语翻覆前说无常。令说于常耶。今说明如来有二种身若是德身则是无常。法身则是常。不乖反也。次说中云。而轻云有等者。即第一说所引大经文也。第三说中云。故地经云有等者。如十地论第二卷云。菩萨生如是心。即时过凡夫地。入菩萨地。过一切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住在菩萨正处。入三世真如法中毕。究竟阿耨菩提。今略引间也。又华严十地品中第八地云。若到于第八菩萨智慧地。尔时过意界住于智业中。今指此文故云地经也。
  疏通称阴等者。此下大文第二释名义。文中有二。初正释名义。后问答解释。此文初也。言谓阴盖为义者。如仁王经上卷教化品云。色盖心。名识盖想盖受盖行盖。盖阴覆为用。身名积聚。疏主释云。盖者阴覆为用。依成实十四种色为色阴。阴盖众生。不能得用离生死也。言如雀在瓶等者。七女经文。列七女人说。今是第七女人所说事如玄义云。经曰。如雀在瓶中罗谷覆其口。谷穿雀飞去形坏而神走。准此玄文。今言。物者罗谷也。上集略云。○斜文缯网罗列亦同也。下玉篇。细练也。纱谷也。所言雀者。集略依人小鸟也。言通称者。述义云。此非对别。名之为通。今方通者决也凡也。今案。硕疏云。论人明阴以阴盖为义。盖行人不离生死故。准此疏文。今言谓阴盖为义等者。依成实人以辨阴名也。故大义记第十卷五阴义初云阴者盖也。言又云阴者。荫也等者。案。康疏云。鞞婆沙论云。阴名杀成故。十四卷鞞婆沙论第□□□(二十六字缺)述义云。阴者荫也。者是文未详。何者。若以盖义释阴。何言其义主杀。亦前已明盖义。云何重明耶。是故阴者。蕴也。是可好耳。今谓不尔。前依成实宗。约阴盖义。以释阴名。今依鞞婆沙。约阴杀义。以辨阴名也。言是故经中等者。如涅槃经第二十三卷德王品云。佛告高贵德王菩萨言。善男子。譬如有王以四毒蛇。盛之一箧。令人胆养喂祀卧起居洗其身。若令一蛇生瞋恚者。我当准法戮之都市。尔时其人闻王切令。心生惶怖。舍箧逃走。五时复遣五旃陀罗。拔刀随后。其回顾见后五人遂疾舍去。是时五人以恶方便。藏所地刀。密遣一人。诈为亲善。而语之言。汝可还来。其人不信。投降落欲自阴匿。既入聚中窥看诸舍。都不见人。执持瓦器悉空无物。既不见人。求物不得。即便坐地。闻空中声。咄哉男子。此聚空旷无有居民。今夜当有六大贼来。汝设过者。命将不全。汝当云何而得免之。疏主释云。就初方便中。有六譬言。譬如有王下。第一为观察四大作四毒蛇譬。王譬之佛。四蛇譬四大。箧譬之身。以四大成此一身。令人胆等食。此譬佛为众生说法四大令人调适。若令一蛇者。若一大小调则起诸病。当准法戮之都市者。是显D之处。此譬众生若将四大即失法身慧命也。尔时其人闻王切令下。譬1闻佛说法四大过患。则使观察四大。空无所有。不生不灭。求捡不可得。故言逃走也。王时复遣五旃陀罗下第二五旃陀罗。譬即是五阴。拔刀随之者。刀譬恶法。此五阴有过患故如刀。亦譬五阴中有苦。此苦能切逼众生。故言如刀。其人游顾者。向观四大竟。今次观五阴。故言回顾。即是观察见其过患也。以恶方便藏所持刀者。此譬五阴中有虚妄乐。覆于有苦。令人不觉。故言藏刀。密遣一人下第三诈观善譬。即是譬爱。其人不信下。第四为六根作譬。瓦器此重口2。今明但举此器空无物。譬六根空无所有也。既不见人下第五为外六尘作譬。今五譬中略引第二。五旃陀罗譬释成五阴也。
  言罗会后翻等者。案。康疏云。阴盖阴杀。是为旧翻。非为新译。什法师以此为非。改之为众。法花经云。五众之生灭者。是也。大论之中皆名为为众。故睿师序云。其事数之名。之旧义不同者。皆是法师以义正之。阴为众。入为受。持为性。解脱为背舍。除入为胜处。觉意为菩提。直行为正道。诸如此比。改之甚众众。梵音失者。正之以天竺。音谬者。定以字义。不可及者即而书之。斯实匠者之功也。但以名数久定改难行。故后译诸经。还依旧义。故翻此论名为五阴。然今言以此五法等者。以五法和聚义称五。故婆沙第三十九卷使揵度十门品云。聚义是阴义。谓诸所有色。过去未来现在若内若外尽聚为色阴乃至识。道基师毗昙章初卷云。尽以众多聚义。是色阴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言又此五法等者。一阴法。各有众多。故云众也。故婆沙第三十九卷云积义是阴义者。如种种杂物。合为一积。如是种种诸色。合为色阴。乃至识阴亦尔。法华疏引杂心论初卷云。积聚是阴义。罗什意准此疏文可见此疏也。
  疏问者云何观五阴等者。此下第二问答显释。于中凡有七番问答。此即第一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言如涅槃经云等者。如经第二十三卷德王品。云何菩萨观于五阴如旃陀罗。旃陀罗者。常能令恩受别离怨憎集会。五阴亦尔。令人贪近不善之法。远离一切纯善之法。复次善男子。如旃陀罗。种种器杖以自庄严。能达于人。五阴亦尔。以诸烦恼。牢自庄严。害诸痴人。令堕诸有。又如旃陀罗。有过之人得便害之。五阴亦尔有诸结过常能害人。又如旃陀罗无慈愍心。怨亲俱害五阴亦尔。善恶俱害。又如旃陀罗。恼一切人。五阴亦尔。以谤烦恼。常恼一切生死众生。又如旃陀罗。常怀害心。五阴亦尔。常怀诸结恼害之心。如人无足刀杖侍从。当知。必为旃陀罗人之所杀害。众生亦尔。无有戒足及以慧刀善友侍者。为五阴之所贼害。是故菩萨观于五阴如旃陀罗。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察五阴过旃陀罗。何以故。众生为五旃陀罗之所杀者。不堕地狱。为阴杀者。则堕地狱。以是义故。菩萨观阴过旃陀罗。作是观已而作愿言。我宁终身。近旃陀罗不能暂时近于五阴。乃至广说。今取意略引之。
  言如大品云等者。如彼经第五卷云。须菩提言舍利弗。以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行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亦不受。不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何以故。一切法性无所有。不随诸法行。不受诸法相故。是名菩萨摩摩诃萨。诸法无所受。三昧广大之用。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今略引之。
  疏问五句不受等者。此下第二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问中言五句不受等者。淡海记云。所言五句者。五阴为五句。非是五受三昧之五也。今谓不尔。此问决问五不受三昧也。答中言是故经云等者。如法华三昧经云。变无尽欲室。令人归古乡。古乡名无为。号字清净室。佛答婆罗门言般若郡。本际县。超入城。绝句里。甘露树下止言乡犹县之异也。别记云。绝句为里者。谓解四名之理也。里与乡同意也。
  疏问云何得尔等者。此下第三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言故大品云诸法若生等者□□□(三十三字缺)
  疏问若观五阴毕竟空者。此下第四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宝积叹云等者。如净名经上卷佛国亦。长者子宝积称叹偈云。法五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疏主释云。第三重叹本德。凡有五叹。此即第一王叹。文中有三。即标释结。言法王等者。标法王。谓俗王以俗力胜民。故能泽及一国。法王以法力超众。故能导济无疆。言能善等者。释法王也。法乃至无穷。而不离二谛故。故就二谛。以释法王。善别俗而不违真。称为不动言已于等者。结法王也。俗王则自在于民。法王则自在于法。以法无定相。随物辨之。而顺理应机。故称自在。又即上说俗不动真。谈真不乖俗。即是自在也。此句叹说。所以稽首。今略引法王叹中。第二释句文。御制云。所言动者。乖也。失也。与今疏主第二释同也。
  疏问毗昙亦知等者。此下第五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问意云。杂心论第七卷智品长行云。名则十六行者谓无常苦空非我。因集有缘。灭止妙出道正迹乘。众缘所持故无常。逼迫故苦。我所见对治故空。我见对治故非我。种子法故因。等超故集。相续故有。成就故缘诸阴尽故灭。三火息故止。离内恼故妙。外恼故出。趣向故道。巧使故正。等趣故迹。至究竟故乘。复次究竟故无常。重担故苦。内离人故空。不自在故非我。准此论文。今言离阴我者。我所见也。即阴我者。我见也。述义云。无离阴我者。即人空也。无即阴我是。我是自体义。若尔。即阴无自体也。
  疏问成实论知五阴所成假名人空等者。此下第六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问中言知五阴所成假名人空者。如彼论第三卷无我第三十四云。无我无所。无众生无人。但是空。言复明实法亦空者。论第十卷身品云。又经中说。若知诸法无自体性。即能入空故。知五阴亦空。准此论文。既明人法二空。与大乘所明。有何异耶。答中言如法华云等者。如彼经第一卷方便品比丘偈。正简大小二涅槃文。谓对小乘。非真灭故。明因果两患本来寂灭。即是大涅槃灭也。注经云。诸法以色不离空。空不异色。为相在缘不有离缘不无。其性常尔。未尝不寂灭故云。诸法等也。行此道也必种妙果。故云。佛子等也。言大经云等者。如彼经第七卷。迦叶菩萨言。若无杀者。应当无有不善之业。佛告迦叶。实有杀生。何以故。善男子。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若有杀生。即堕恶趣。妄想之想。无有真实出世我相。名为佛性。如是计我。是名取善。疏主释云。答作善业。文中有二。即问与答。问。从前各不可断佛性。难生然无杀。有二种。一者邪见言无杀。既见一切空。空故言无杀。二者常见言无杀。若是常者。即不可杀。今难言无杀。正是就常义。明不可杀。就常边为难也。佛告下第二答。此还是成答此还是成答。彼正无杀难。是故今作有杀答。言众生佛性等者。若他家以众生为正因者着是难。今明佛性住五阴中者。五阴不生不灭。即是佛性。若害五阴者。此自害于生灭。于其自害。佛性不生不灭。终不可害。如今五阴生灭。五阴可害。五阴中具有不生不灭。即不可害。既害五阴。即名杀生。是故即堕六趣。今略引之。
  第七番问答显然。寻文可见。
  疏品有九偈为二等者。言小乘五百部等者。大论第六十四卷暹毁品文。取意略引之。言大士闻之等者。如大论第□卷。譬如震雷小鸟皆怖。孔雀大鸟闻之舞踊也。毕竟空法亦复如是。小人闻之惊怖畏。大士听欢喜踊跃。准之可悉。言法花云等者。如彼经第三卷蕴草喻品偈云。复有住禅得通力。闻诸法空。心大欢喜。放无数光。度诸众生。是名大树而得增长。疏主释云。此二行合大树增长。所言空者。即上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盖是明大涅槃果位之法。故大树因人。闻之欢喜。即八地已去。为大树位也。注经云。前诵其说法度人。今咏其放光化物。同是阳现行。权济世理旷之言耳。三乘之譬所以再出者。前直喻其所体之分。令复显有增长之义也。今略引之。别记云。所言禅者。八禅等也。如此之人。亦闻诸法空也。
  疏标章门为二等者。言若就义者如外道云等者。如百论上卷破神品初云。迦毗罗言。从冥初生觉。生我心。从我心生五微尘。从五微尘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金七十论上微尘生五大。从五大生十一根。金七十论上卷云。五唯者。一声二触三色四味五香。物唯体能。五唯生五大者。声唯生空大。触唯生风大。色唯生火大。味唯生水大。香唯生地大。言十一根者。一耳二皮三眼四舌五鼻六舌七手八足九男女十大小二遗。十一心根。此中初五为五知根。次五名五作业根。乃至广说也。述义云。僧佉义云。僧佉义云。从冥初生觉。从觉生我执。于此我执。具色等五尘。此五尘合生地大。余大亦尔。此五大合生五根。余根亦尔。此十一根生色身也。十一根者。眼等五根及五业根。心平等根也。今谓不尔。五尘合生五大。五大合生五根者。此卫世义。故今此所引是僧佉执。不可违金七十论并智度论也。言数人四大造五根者。杂心论第一卷文。具引如前。
  言成实论四微等者。彼论第四卷苦聚色中色相品文。具引如上。谓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大所成法。总名为色。四大者。地水火风。因色香色触故成四大。今取意引之。述义云。五阴成色阴者。实成五阴。与言色者。于义可显也。今谓不尔。五阴者。通心五心数及色相不相应。今此五根准是色法。何成五阴耶。亦违成实论文故也。言数论同明等者。如成实论第七卷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云。问曰。有人言。过去善不善身口业成就。如出家人成就过去戒律仪。是事云何。答曰。是皆成就。所以者何。经中说。若人为罪福。即是己所有。二事常追其身。犹影随形。又经中说。罪福不舍。谓能得果。若不成就罪福业者。不应得果也则失诸业。又杂心论第二卷行品云。不善善有漏。三世之所摄。以彼有报故。说名为报因。长行释云。若善有漏及不善随三世行于生死中。生生相续。果报生。谓善爱果。不善不受果。有业一入果报生。谓命根。准此等文。成实萨婆多二宗。同明以过去善恶业。以生现在爱非爱果报身。准之可悉。案。康疏云。因果二种。一者相生因果。如从五戒得人身等。二者相成因果。如四大成身等。准此疏文。前是约相成。以论因果。今言。数论同等者。约相生以辨因果也。
  言色本无体等者。案。影疏云。若防于色因者。将明色本无体因缘故。生以过去行业为因。今世四大为缘。色生会中。如以形相为因。水镜为缘。像现于中。离此更无。自体安在。青目以缕布为言。直逐易见处耳。今取此文。以为闰饰也。
  言又四谛品云等者。如此论第四卷观四谛品云。答曰。若谓从罪福而生果报者。果从罪福生。云何言不空。长行释云。若离罪福。无善恶果。云何言果不空。若尔离作作者。则无罪福。汝先说诸法不空。是事不然。疏主释云。此偈直明因果不相离。则是由因有果。果无自性。是故果空。由果有因。因亦空也。今略引之。下半偈文证因果空也。
  言此释经云等者。如大品经第□卷。色即是空。空即是空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地识亦复如是。准色可悉。
  疏长行云除缕则无布等者。言而成者多报一边等者。案。硕疏云。即今人多言。除缕可无布。除布则有缕。此如论泥瓶离瓶有泥。是则离因无果。离果有因。今明不尔。汝缘成由于果见瓶故。方詺泥。为因那得离果。有因亦尔也。言今问汝毁有等者。述义云。所言离缕之布者。举未有布。应尔难耳。以等相因义也。言异缕布等者。亦举未有之布。而为难之。何者。未织之缕。是虽复织。终不成布也。言今因布有缕者。论主义。言不因布有缕者。外人义也。可知之也。
  疏问者若离色因有色下等者。言若望数论邱因果等者□□□(二十七字缺)言若望毗昙等者。如杂心论初卷云。彼眼入者眼识所依。四大所造净色下。可见有对。余四根亦如是。准此论文。今云。色为所造者。眼等五根。名为色所造也。言成实四尘是实法等者。如成实论聪法师疏第三卷聚品云。论云。色法者。色声香味触。解云。十四种法皆是色法。但五尘有体。于四大五根为体。故言五尘。准此疏文。五阴之中。色阴具有十四法。谓五尘五根及以四大。虽然五根与四大即假有。故唯取有体五尘。以为色阴。故彼论第三卷四大假名品云。四大假名故有。准之可悉。
  疏问曰下第二救义外道中识常等者。言解识是神异名等者□□□(二十七字缺)言有解云外道亦明识是常等者□□□(二十七字缺)言如僧佉云等者。如金七十论上卷云。大者或名觉。或名为想。或名遍满。或名为智。或名为慧。是大即于智故大。得智名大。论第七十卷云。于世性中初生觉。觉即是中阴识疏主释云。觉者。中阴识即是觉谛。以中阴识微弱。异于木石之性。故称为觉。准此等文。今言。觉者二十五谛中第二大。是即中阴识也。言成论文云等者。如彼论第二卷立论品第十三末云。又佛为种种可度众生。说世间等诸论义门。如莎提比丘等。不能解故其心迷乱。莎提说生死往来常是一识。佛知是等种种说法。若无论义。云何可解。以是等缘故。应造论。聪法师疏第八云。莎提执生死中无我。若心非常谁修因得果。故知。生死心常也。今略引之。
  疏答曰下第三破救等者。言有因无因者因名所以等者。今案。百论下卷破常品云。内曰。若强以为常。无常同汝有因故说常耶。无因故说常耶。若常法有因。因因则无常。若无因说者。亦可说无常。疏主释云。三者为有所以。故说常。为无所以。漫□常耶此二俱破于常。若有所以则是有因。汝言无因法常。今既有因则无常。若无所以漫说常者。既是漫说。则是无常。准之可悉。
  疏问者有二种因者第四重救总明因义有二等者。如百论下卷。次文云。外曰。了因故无过。有二种因。一作因。二了因。是则无常我。虚空等常法。以了因故说常。非无因故说常。亦非有因故说无常。是故非强为常。疏主释云。救上无常同之难也。因有二种。一者生因。二者了因。常法无有生因。是故为常。以有了因。非强说常。但生因有二。一别。二总。虚空以灭色为因。时以花实为因。方以日合为因。微尘以鹿果为因。涅槃以无累为因。因此五法。知有五常。故以五法为五常因。此是别了因也。总了因有二。一以言说显示前法。令人得知。故以言说。为常了因。二因无常法。相对。故知有常。故以无常法。为常了因。准之可知。
  疏答曰下第五破救六种品破无虚空等者。言此论无有破方文但邪见品末等者。如此论第四卷邪见品末云。一切法空故。世间常等见。何处于何时。何起是诸见。长行释云。上以声闻法破诸见今此大乘法中说。诸法从本以来毕竟空性。如是空性法中。无人无法。不应生邪见正见。处名土地。时名日月岁数。谁名为人。是名诸见体。若有常无常等决定有见者。应当有人生此见。破我故无人生是见。应有所处色法现见。尚可破。何况时方。若有诸见者。应有定实。硕法师释云。此偈三意。第一明。上来虽二十七品广破。今结撮略破。略破不出四种。一所执之见。即是世间常无常见。二起见之人。三起见处。四起时节。此四是体故。今略破之。此四既空。则一切法净。偈云。何处即起见处。所随是何方所。时节时节为在何年。何月为春秋冬夏也。谁是起见人。诸见即所起见。一切法空故。此四事不得二释如彼。准此疏文。何处者。随何方所。故云炎及也所言炎者。○烧也。热貌也。重也。述义云。杂也。犹窈窈也。
  疏复次现见事尚可破等者。言答外道计尘等者。如百论下卷破尘品云。外曰。微尘无分故不尽破微尘无分故。一切现见。有何过。疏主释云。破色三番。自上以来二番已毕。今第三破微尘是可见。救意云。瓶由五法成。见一不见四。故瓶非现见。色为三分。见一不见二。故色非现见。今微尘异斯二种。下为五尘成故异瓶。无有见一不见四过。微尘无十方分。无有见此不见彼过。故不尘随上二种破中。以其体圆不见而已。见则都见。以有此尘。为色瓶本。本既可见。末亦可见。
  又诸外道计。有邻虚微尘。为万化之本。万化若灭还归本尘。准此论文。今云。外道者。通定诸外道。所言尘者。邻虚。故云。如百论破尘品也。言内道明等者。如彼论次文云。内曰。微尘非现见汝经言微尘非现见。是故不能成现见。若微尘亦现见法。与色同破。疏主释云。初破微尘非现见。正破外道经。外道经说尘不可见。次若微尘下。破内义。内道计。邻虚尘为天眼见。谓数人及庄严。明微尘无十方分是。准此疏文。今云。内道者。萨婆多及庄严寺齐法师也。
  疏问曰若离色有因等者。言问曰等者。述义云。应言第二偈。何者以二偈为释章门之中是第二偈故也。
  言下半传破者。所言传者犹重也。言长行言指破缘品中等者。述义云。若谓缘无果者。此举非缘次破之偈。若尔以破四缘。为第一举。非缘次破。为第二耳。今捡论文云。观因缘品末偈云。若谓缘无果而从缘中出。是果何不从非缘中而出。今略引初句也。而言长行言指破缘品中等者。是指结破四缘中第二。若谓缘无果偈也。果可捡正本也。然案净义寺疏云。长行云破缘品中说者。即是总结。破四缘中第二偈。若谓缘无果而从缘中出也。准此疏文。指字即无也。
  疏问若二处俱不然下此生无因破也等者。言外人既闻等者。述义云。即上因中有果无果。是为二门也。言外道计邻虚尘等者。如大论第七十卷云。有人说世间初边名微尘。微尘常法不可破。不可烧。不可烂。不可坏。以微细故。但待罪福因缘和。故有身。若天若地狱等。以无父母故。罪福因缘尽则散坏慧也。影师释云。次明计微尘是常外道。此亦是得禅外道既见。如劫初尽成等七日王见时。从金铡际起火。至初禅。烧一切物尽为游尘已。次有两来水起。至二禅。此游尘等在水中。赤色洞然。外道见之。谓为大安荼则天地洞然。清浊不分。外书家云。浑轮之时。清浊不分为天地之始者。正此时也。而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者。以道为本。正在此浑轮之始。名为道。从此道复生元气。呼之为一。从此元气洞然之后。见有成劫。风起澄清。为诸天宫殿。浊者为地水渐渐至下故。则说言元气为一。从元气之后。清浊分明。成于天地。故言一生二。从此二仪立也。则有人物等。故云二生三分。分三才五行。尔时则遍生一切万物。故生始终边见等者。此但论佛一小世界中。一成一败之事。万不论一。何尽生极。以前过去有无算之劫。成败始终其何由可知也。见□是极微成。即今云。地山川等事故。说言是世间初边。计之为常也。此尘若在内。则为身故。但待业缘会。则为人身也。若天已下。明天与地狱乐。以但化生无父母故。无横尸。在地聚散化去。只是微尘等也。准此论文。此云外道者。优楼加计。若通而言。一切外道皆通言之。准之可悉。
  言阿毗昙云等者。如杂阿毗昙心论第三卷行品云。七微成阿耨。七耨成铜尘。水菟羊毛尘。当从知七起。长行释云。七极微成一阿耨彼是最细色。天眼能见。及菩萨转轮王见。七阿耨为铜上尘。七铜上尘为上中尘。为菟毫上尘。七菟毫上尘为一羊毛上尘。又云。少色者谓一极微。若真实实行智。分拆色相。色之至细极于一微。故说一微。之色分齐。今略引偈初句。述义云。分拆诸色。至一极微。为色极小。即邻虚尘。此微即极。故名极微。极者色中折至究竟。微者唯是慧眼所行。梵语阿菟。此云极。眼见色中最微细也。但是天眼轮王菩萨眼所见。今言阿耨尘。当是微也。别说云。七微者极微也。淡海记云。阿耨尘。此云。无碍尘。
  言与外道异等者。案杂心论第二卷末云。问以何等故。此诸法说行。答。多法生一法。一亦能生多。缘行所作。是行应当知。长行释云。无有法自力生。一法以多法力。故生多法。亦以一法力。故生如是一切有为法。是故说缘行所作行。是行应当知。缘彼行。故有所作。故说缘行。行所作。故作彼行。故说作行。疏解云。此释名字。多法生一法者。心王假诸数而生。众多数法。生心王一法也。一亦能生多故。数亦假多而生。心王亦即诸法也。缘行所作行者。明一切有为法有二种。心法非心法。心法者名缘行。亦名所作行。非心法但名所作行。心尘历然名缘行。四相所迁。名为所作行。一法以多力故生者。是共有相扶生也。缘彼行故者。心法藉缘前境也。有所作故。为相所作。有同时共有能相生也。此亦二句释心法之行所作故者。法体为相所作也。彼行故者。复能共有相生共相。此二句释非心法行。有缘非行者。心王缘数法扶持故也。有所作故者。心王有所成辨故。行所作故。次用数作头。数亦上心王故也。作彼行故者。数法复得作像貌长短等行也。述义云。是报因生者。数人云。四大成色阴。故是报因。而山河等报因。但是增上缘。成论云。山河等皆是由报因而应也。
  言成论师二解等者。案。三相品疏云。开善云。以十方拆一尘。十方中一复有十方。如是拆拆不穷。以刹那拆一念。刹那中复有刹那。是亦拆无穷。则破一切智。以佛不见其边底故也。庄严云。折拆则尽穷至邻虚色。时至刹那。但开善立无穷义。庄严立有穷义。准此疏文。今言。成论师二解者。开善寺智藏师庄严寺旻法师也。述义云。此由有无二门破之者。即上因中有果无果是也。言两家同是等者。即前成论师。二解以为两家。数人不明心无因义。何者。足无始义故。言微尘以心为因者。二义。一者是心所变故。二者以业感得微尘故也。淡海记云。两家等者。指于成实中两师不同。以为两家。则有方分无方分为异也。毗昙人不明心无因义。何者。是无始义故。是知成实也。余同述义。别记云。数明生死无始故也。成论明说空而起。故云两家等也。
  疏答曰下直总呵等者。言以佛法无有等者。述义云。问。数论者。云无因而有法。如言极微是无因等。岂非此佛法耶。答。此诸论义师自推折言之。非圣典也。言又上已云等者。此品次上第二偈长初云。无因而有法。世间所无有。今略引之。言定有十一及与十四等者。数人云。色有十一。论人云。色有十四。可悉。
  疏复次相似不相似者此第三似不似门破等者。言外人云今实见杀生知寿等者。□□□□。言种羊角等者。如成实论第三卷。非□□□□□□。彼证品第四十云。问曰。亦见有物从异因生。如倒种牛毛则有蒲生。种角苇生。答曰。我不言无从异因生。但说似因中亦生。故言。从色等生色等。不但从四大生。是故不得定言色等人四大生。今准问意可见也。
  言答见身望头足等者。述义云。头足是因。总身为果。此因果不得相似。不得言不相似也。言又似不等者。案。琳疏云。似则为一。不似则为异也。夫存因果。定有不一常异。既非一异因果岂成。准之可悉。
  言头足与身等者。如百论上卷破一品云。内曰。若足与身不异。何故足不为头。若头足分等。与身不异者。足应是头。是二与身不异故。如因陀罗释迦不异故。因陀罗即是释迦。疏主释云。破上总别体一义异也。初牒一体何故下破一体也。足与身既一。头与身亦一。身既一。头足使一则失别相。总别既一失别则失总。还堕一切无也准之可悉。
  言若头足与身异等者。如百论。次文云。内曰。若尔无身。若足与头异。头与之分等异。如是但有诸分。更无有分名之为身。疏主释云。纵其头足异义。则但见诸分。无别总身也。总观文前后。可有六句。一以别从总。总一别。则一得决而失别。二以总从别。则总成别。得别失总。三别不从总。别与总异。四总不从别。总与别异。五欲令总别体一。而不相从。则堕亦一亦异。六变□之。汝总别一体。而总一别不一。亦应虽一总不一。令六义之中。是第一义。准之可悉。
  疏受阴及总阴下第二倒破四等者。言又上既以三门等者。述义云。相离不相离门。有因无因门。似不似门。此云上三门也。言色心相依者。别记云。谓依因色也。言一依成论取境次第等者。如彼论第二卷四谛品第十五云。五阴者眼识色为色。依此生识。能取前色是名识。即时心生男女怨亲等想。名为想阴。若分别知怨亲中人。生三种受。是名受阴。是三受中。生三烦恼。是名行阴。以此事起。受身因缘。名五受阴也。聪法师疏释云。就中有三。一标。眼色下第二释。约品苦谛聚中。广说也。想阴但取因成假。男女实法上怨亲好恶想等假。不得取相续假也。受阴取因成假。上怨亲中生三受。以此事起下第三结。受身因缘。五阴中业。领受未来果。故云五受阴。今取意略引之。今案。大义记第十卷五阴义中云。总论世谛。不过假实。然于众生俱有损益。何者。如习业青则青于我好。若习憎恶则青于我恶。若想未知好恶。要至第三方缘者。则识缘实青想。取青为瓶受领瓶。属好行染贪受。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言依毗有二种次第等者。如杂阿毗昙心论第一卷界品。长行云。问。何故前说色表乃至识阴。答。是五阴次第□细随说彼五阴中。色阴最粗。五识依故。大识境界故。是故前说。受阴虽非色行□。故如色说。如我首足等痛受随转。如是乃至识阴最细。是故后说。复次从不知本际已来。男为女色染着处故。是故前说。乐受贪故起色欲。想颠倒故起乐受贪。烦恼故起想颠倒。依意起烦恼也。法魏师疏释云。答。是五阴下第一□细次第。若依婆沙有三。一顺文义。二顺受说。三□细。论主但取第三。故彼文言。五阴中色阴□故。此前说。所以者何。五识依故。六识境界故。是故说前说五根。是五根识依意识境界。五尘是五识。及意识境界。此依识俱是意识境界。受阴虽非色。行□故如以说者。婆沙云。问曰。如受非色不住方所。云何施设有□细耶。答曰。以所行故。如我手足等痛受随转。想转细于受。次受说想。行转细说想。次想说行。识最细故。在后说之。复次从不知本际下。是第二生染污次第。色生染最强。是故前说。乐受贪故起色欲者。所以色阴后说受阴者。因乐受故起贪。染著于色。是故色复次受阴。想颠倒故起乐受贪者。所以受阴后次说想阴者。前色实是不净。妄作净想。起于光受。是故受阴后。次说想阴。烦恼者。所以行阴后次说识阴者。一切烦恼何以得生。由有意根故。所以得起。是故行阴后。次说识阴也。彼论。具有四门。一□细。二生染。三生善。因逆说。今取决略引初二门。但此四中初三始时观行故。先□后细。后一终时观行故。先细后□。准之可悉。
  疏今造论者欲叹义空义而说偈下等者。言如毗昙等者。如杂毗昙心论第七卷智品云。内离人故空。不自在故非我。具引如上。大义记第五卷解云。内离人故空。去离阴我。不不自在故无我。去即即阴我。准之可悉。
  言成实二圣行义云等者。如彼论第十六卷圣行品第一百九十二云。有二行。空行无我行。于五阴不见众生。是名空行。见五阴亦无。是无我行。何以知之。经中说。见色无体性。见受想行识无体性。又经中说。因无性得解脱。故知色性非真实有受想行识非真实有。又经中说。五阴皆空如幻。不可说幻为真实。幻若真实有。不名为幻。不可言无。但以无实。能为诳惑。又此行者。观一切空。故知。五阴非真实有。如破一相故不见壁等一法。五阴亦尔无一实法也。聪法师疏释云。此略辨二行体。文中有二。一标二行章。于五阴中下。第二释二行章门。就中有二。一释空行。于五阴中不见众生者。是见假名空。是名空行。于五阴中者。是以五阴。拆假人得假名空。因五阴得假名空故。言于五阴中见五阴亦无下。第二释无我行。就中有二。一标无我行体。何以知之。第二四序解释。一事明见五阴无真实体性。故得无我智。又经中说。下第二事明。因无性得解脱。即是体即离二惑。又经中说。五阴下第三事。见五阴皆空。得无我。行亦不可言无者。是不可世谛皆无。故不同方广都无。无有真之。故名为幻。又此行下第四事。见一切实法空故。得无我行。破一相故。不见壁等。一法者有二解。一云。破一假法。倒余一切假。故不见壁等一法。二解今所习假名法。是一非二。破假名一义。不见假名壁等一法。举假名空例实法空。今略引空行体及无我行行。标句文。大义记第五卷二圣行义初云。二圣行者。空行无我行也。假名空谓之实。实法空为无我也。称为圣行者。圣是正名。行是法求义也。以空理真。当能使涉求心正故。以理自心。曰空行无我行。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言又此论二十七品大明三解脱门等者。所言三解脱门者。疏主释云。五解脱门者。有二种义。一者当体立者。即此三时离种系缚。故名解脱。如空离有缚。无相离相缚。无作离作缚也。二者无余涅槃。名真解脱。此三通至解脱。从果立名。而言门者。依前义。当体虚。通称之为门。依后义。通至涅槃。为涅乐之门。若三解脱门。但是无漏三三昧门。通漏无漏也。述义云。大乘云。知一切法空。为空解脱门。知一切法无相。为无相解脱门。于空无相中。无所愿求。为无作解脱门。小乘云。知苦下空无我名空。知灭下四名无相。知余十名无作。应知。言从因缘品等者。此说未必然也。何者。此论前二十五品。皆明有见。何品之中而不明空。若皆明空。则皆是解脱门。何但前来诸品。独明空解脱耶。有前偈文云。其余一切法。皆同于色阴。何所不尽。而独明空乎。准三相品破诸法相。何得通以三品名为破相。为无相解脱门门耶。作者品初。虽别生起。然彼文云。上来品品中。破一切法皆无有余。汝看心染故。而复已后方。明无作解脱门耶既不然。故不用耳。今谓不然。准前可悉。
  言故经中或时叹空等者。如大品经第□卷云。设有一法出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梦。大涅槃室如不室也。言或时叹有等者。如玄义初卷云。问。涅槃经明。室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以空为世谛。以妙有不空。为身第一义谛耶。答。此对三修比丘。昔日灰身灭智。得无余涅槃。今日妙有不空。非是判于二谛。准此玄文。今言。叹有等者。对昔灰断。叹今日涅槃。以为妙有也。
  如涅槃云汝今勿谓等者。如彼经第三卷。佛告诸比丘言。汝于戒律有所疑者。今恣汝问。我当解说令汝心喜。我已修学一切诸法本性空寂。了了通达。汝等比丘。莫谓如来唯修诸法本性空寂。疏言释云。如来命问有二。初正劝。次许w 。一佛告等者劝问问前已于哀叹品。劝问竟。今何故复劝问。解云。前劝问则是通劝若空若不空等者。今劝是别劝。问。于戒律问。何故命比丘。答。若利根。闻已得悟。但诸比丘寂。是查泽难悟。故如来偏劝。犹如七子之中一子愚痴。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为痴者。心则偏重。我当解说下第二许答。令汝心喜者。令汝疑除得解故心喜。我已修学下。释有能答之德。修学一切诸法本性空寂者。问曰。问答应顺分别法相。何得言修法本性空寂。解云。此中中论问答。要须依空。若有人问难。离空而欲答。此则不成答。还问于彼疑。问答要须依故。故修诸法本性寂也。次意欲转关前且告诸比丘。明诸法空寂。次则转关明。汝等勿谓如来唯修诸法本性空寂。一切并转。今所明空者。则二十五有。不空者。大般涅槃。今明二谛亦异大品中以有为俗空为真。今则以空。为俗。有为真。二谛既尔。二智例然。当时不但言如来修空。今略引之。
  言此是隔节破者。以无所得空。然超有所得空。破有所得有。故名隔节。文俗破性真假。互明中者。此非隔节。今以毕竟空。破有所得。性异义过越。故名隔节也。别记云。以空对破有。以有对空。此是一节。以空有对非空有。此是一节。今以非空有。对有病。故名为隔节也。
  言如涅槃十对叹无所得等者。如彼经第十七卷。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实无所得者。名四无碍。善男子。以何义故。无所得者。名四无碍。若有得者。则名为碍。有障碍者。名四颠倒。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无四颠故。故得无碍。是故菩萨名为所得。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则名为慧。菩萨得是慧。故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为无明。菩萨永无明阙。故名无所得。复次无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萨安住如是法中。不见一切诸法性相。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二十五有。菩萨永断二十五有。得大涅槃。名无所得。复次无所得者。名为大乘。菩萨不住诸法。故得大乘名。无所得者。名二乘道。菩萨永断二乘道。故名为所得。复次无所得者。名方等经。菩萨读诵如是经。故得大涅槃。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十一部经。菩萨不修。纯说方等者大乘经典。名无所得。复次无所得者。名为虚空。世间无物。名为虚空。菩萨得是虚空三昧无所见。故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名无所得。复次无所得者。名常乐我净。菩萨见佛性故得常乐我净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菩萨断是无常等。故名无所得。复次无所得者。名第一义空。菩萨观第一义空。悉无所见。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为五见。菩萨永断是五见。故得第一义空。名无所得。复次无所得者。名阿耨菩提。得阿耨菩提时。悉无所见。名无所得。有所得者。名二乘菩提。菩萨永断二乘菩提。名无所得。善男子。汝之所得亦无所得。我之所说亦无所得。若说有得。是魔眷属。非我弟子。疏主释云。中有十对。辨得无得义。初就四倒无四倒。辨得无得。有四倒者。是有所得故。无四无碍。无四倒者。是无所得故。有四无碍也。问。此四倒为是昔日四倒解云。非是昔倒。亦非今倒。今言倒者。此如哀叹品。说无常谓常。常谓无常。是名倒。下三皆然也。等二对就愚智。明得无得。第三对就因果。明得无得。生死二十五有果。是有得。断如此生死。得涅槃果名无得。第四对就大小。判得无得。上就涅槃。明得无得。今复简大小。大是无得。小是有得。然一家自有大小。俱是无得。非小是有得大是无得义。此中是一途也。第五对以方得对十一部。方等即是十二部广经。自是大小九部如法花所明。大乘九部如金刚身品。自有大乘十二部小乘十二部。小乘中自有广经。此中所明者。正是大乘十二部也。第六对即有轮回无轮回也。第七就常无常对。此文即譬菩萨具得常乐我净也。第八以第一义空。对五见。五见。谓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见也。戒取者。若见有此戒持有所求。乃至外道修戒求道等。皆属戒取摄也。第九就二菩提相对。何者。是小乘菩提。说智无生智。此约是小乘菩提。若是七觉分。是能取菩提也。第十以问答皆是无所得入。复谓。迦叶能问。如来好答。今复谓。识此是无所得问。无所得答也。今略约第一对。而为言之。为言之。而今约在四无碍。得我所得者。此明由无所得故。能有四无碍。若有所得即无无碍。既有所得。即有所碍。有所碍故。岂得名四无碍。以无所得故。所以者能得四无碍也。准之可悉。
  疏答从无常因生等者。言瓶众四微戒等者。述义云。此数人义。所言四微者。色香味触也。
  言地持论明等者。述义云。彼明三种无常。一分段无常。二念念无常。三不成实无常。谓非拆法法即空故。瓶是本虚空无实。故名无常。不得成实。成无常故。今案。彼论第八卷方便处菩提分法品。云何菩萨观一切行无常。菩萨观一切行言说自性常不可得。若复不知真实无言说事。故有生灭。若彼观无言说自性一切行无常。观过去行无生无灭。彼亦无因。亦无自性可得。是故亦无因。亦无自性。观现在行无生无灭。彼因不是与果。故自性可得。是故观彼自性而无因。观未来行无生无灭。彼因可得。而不与果。故无自性。是故观因。而无自性。如是见三世分段诸行相续转时。一一杀那。有三有为。有灯于刹那后。有四有为相。彼前诸行相。自性坏。次未曾行相。自性起名为生。起已未坏名为住。顾念前灭行相自性。彼起异异名为老。是故生刹那后。即彼起行相。自性坏名为灭。若观起自性行相。即自性生住老相。无余自性。是故刹那后。如此行此相自性灭。如是诸生等行相如实观。此四有为相。略说二种。有性及无性。如来以以起故。立一有为相。以自性故。立第二有为相。诸行住老故。立第三有为相。彼菩萨观有为行分齐。非生住老坏。一切时别有事起。何以故。诸行分齐起时。更无别生住老坏。诸行分齐住老坏时。亦无别生老坏(一念顷名为一刹那)菩萨如实观者。不别有生等事可得。若有得者。离色等诸行。应别有生。如色等行自性起。彼亦应起。若然若应有二生行生及生生。若有行生及生生者。或一或异。若一而谓别有生者。彼空无义。若别有生者。此事不然。若异者彼行生非相生所为。行生相生所为者。此事不然。如生住老亦如是。若坏有法自性者。彼应生灭。若坏生时。一切行应即灭。如入灭尽正受。以少方便。心心数法灭。若坏灭时。彼一切行应生。以坏无有故。言坏有生灭者。此事不然。彼善男子善女人。一切时常有自性有。不应有厌离。离欲解脱异心应尔。以此事故。菩萨于一切诸行无常如实知。□□□(二十八字缺)
  言依成论人答者由取想烦恼等者。□□□(二十六缺)
  言今更却责等者。述义云。一数人瓶从四微成义。二地持论明。三成论人义也。言如由因微等者。所言如者若也。言乃至责取相亦然者。案。净义等疏云。数人云。所以无常者。为四相所迁故。若瓶为四相迁故无常者。四相何故无常耶。答王由小四相。是故大相无常总。问。八相何故无常。若依成论答。有为之法何故无常。由取相烦恼。与感得故无常。更责取相烦恼。复何无常耶。准此疏文。初云如由等者。难数人义。次难地论人义。后难成论人义。故云乃至也。
  言如智度论责毗昙等者。如彼论第三十二卷释四缘第三十五云。复次诸法所因。因于四缘。四缘复何所因。若有因则无穷。若无穷则无始。若无始则无因。若然者。一切法皆应无因。若有始。始则无所因。若我所因而有。则不待因缘。若然者。一切诸法亦不待因缘而有。慧影师疏云。明破执四缘相义也。今取意略取之。
  疏若欲说其过下释第二偈等者。言以僧佉人明等者。如百论下卷破因有果品云。外曰。诸法非不住。有不失故。无不生故。有相诸法。如泥团。从团底腹。从腹咽。从咽口。前后为因果。种种果生时。种种因不失。若因中无果。果则不生。但因变为果。是故有诸法。今略引注释文也。
  言百论破因果品外人云等者。如彼品云。外曰。无失有何若常故无失。泥团不应变为瓶。无无常有何过。疏主释云。二十五谛有性不失。是彼大宗故。不以为过。注云。泥团不变为瓶者。上以不变□不失。。外道滞□改宗例。又解变有二种。一失灭名变。一转变称变。今言。不变者。无失灭之变。故文云。无无常验知尔也。今取意略引之。
  言又外道二十五谛等者。如大论第七十卷佛母品之余云。得禅者宿命智力乃见八万劫事。过是已往不复能知。但见身始。中阴识。而自思惟。此识不应无因无缘。必应有因缘。宿命智所不能知。但忆想分别。有性名世性。非五情所智。极微细故。于世性中。初生觉。觉即是中阴识。从觉生我。从我生五种微尘。所谓色声香味触。从声微尘生虚空大。从声触生风大。从色声触生火大。从色味触生水大。从色声触味香生地大。从空生耳根。从风生身根。从火生眼根。从水生舌根。从地生鼻根。如是等渐渐从细至□。世性者从世性已来至□。从□转细。还至世性。譬如泥丸。中俱有瓶瓮等性。以泥为瓶。破为瓮。如是转变。都无所失。世性亦如是。转变为□。世性是常法。无所从来。以是僧佉经广说世性。疏主释云。从冥生觉。乃至从大生根。谓从细生□。根散扫大。乃至从觉还冥。谓从□扫细。虽从□扫细。从细生□。而都无所失。准之可悉。言二义俱成者。述义云。我立瓶常故。不失业报。亦见瓶常。此二义成也。

六种品第五
疏第五卷

  疏所以有此品来等者。约此品由来。大文有二。初有无复次辨来由。次问答以显五阴与六种差别。辨品名义。初中九。复次即为九段。此即第一复次。案。琳疏云。辨来意者。俱随众生。种种异说。或作五阴之号。或标六种之称。原其圣意。为破男女定相。不欲立其定有。而外人不达。即谓定有六种。前已破其迷五。今复除其惑六。故次明之。言或作五阴之名者。如大经第三十八卷云。舍无常也。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又第二十三卷云。观察五阴。如旃陀罗。言或标六种之称。如大品经第□卷云。地种。地种法。地种如。地种性。地种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水火风空识种亦复如是。准之可悉。所言六种者。元康师云。地水火因空识也。而言种者。可有二义。一是种生义。以此六法能成众生五阴身。名为种。二是种类义。以此六法种类不同故名为种。般若灯论云。六界品即是种类义。正法念处经。第三。并婆沙论亦云。六界也。影师云。四大团空有识处之结而成身。众生所由故名曰种。此即生义也。准之可悉。
  疏二者诸方等者经等者。此下第二复次。言或观五阴等者。案。康疏云。经说五阴本俱假名。求其实体。毕竟空寂。即如大品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又云。菩萨行般若时。知色相知色生灭。知如云何知色相知色毕竟空相也。云何知色生灭。知色生时无所从来去无所至。云何知色。如是色如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又大经第二十三卷云。所言阴者。其义何。谓能令众生生死相续。不离重担。分散聚合。三世所摄求其实义。了不可得。以是诸义。故名为阴。既言无实。何得不空。准此等文。今云。或者。大经文也。言或检六种等者。案。康疏云。经说。六种成众生身意。明是假。既言假有当知实空。大品经云地种。地种法。地种如。地种性。地种相。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亦无所住。水火风空识亦复如是。既无来去。岂不是空乎。今论主破其有执。明六种性空。故云。观六种品。准之可悉。
  疏三者生死之身等者。此下第三复次。述义云。所言凡有二种者。四大为有分。空大为空分。谓四大团空。所言空也。既复内之空等也。言非有非无等者。如大经第二十六卷。佛告高贵德王菩萨云。诸佛菩萨显示中道。何以故。虽说诸法非有非无。而不次定。所以者何。因眼色明心识即得生。是识不在眼中。乃至令中亦非中间。非有非无。从缘生故。名之为有。无自性故。名之为无。是故如来说言。诸法非有非无。准之可悉。
  疏四者经云等者。此下第四复次。言经云诸法甚深等者。述义云。如大品经第二十卷中。须菩提言。色甚深故身若甚深。受想识乃至一种智甚深故。般若甚深。今略引之。
  言百论云等者。如彼论上卷舍罪福品云。如佛说诸比丘。若有人言。我不用空无相无作。欲得若知若见。无增上慢者。是人空言无实。今取略引之。
  言上以明空门等者。述义云。言上以明空门者。上立者故。论主破有。明空解脱门。此从因缘。至五阴也。今次说无相门者。今立相故。论主破相。明无相门。此即次第也。言若因空门等者。如大论第二十卷释三三昧云。是三解脱门。摩诃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缘故。说有三种。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相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门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若人入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辨。故不须三门。若入是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人不名为名。道塞更塞。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若于无相相心。着生戏论。是时除取无相相。入无作门。慧影师释是三解脱门下。明此三慧体。不曾异。但随时受名。若小乘三种。为缘谛不同。故三智各别。今大乘三三昧。唯同缘。诸法实相。同是实智。但随时受名不同。如论说。若从无作门入者。即具空无相二义。若使无相门入者。则具空无作二义。若从空门入者。则具无相无作二义。此约三种人根不同。故说二门。非是一人一时。并从三门入也。准之可悉。
  言又一切法有二等者。所言故经中明自性空自相空者。如大品经初卷云。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当学般若波罗蜜。慧影师师云。十八空者。盖是涅槃之梯橙。解脱之初门。悟理之大扫。遣相之根本。将欲解释故。以品题品因也。复次舍利弗下。次举行十八空。劝学般若。论其空也。体未曾有二。但随于对法。有十八名。此是经文。准上疏文。今言经者。即大品经也。言自性空自相空者。大论第三十一卷释云。复次性名自有。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则是作法。不名为性。诸法中皆无性。何以故。一切有为法。皆众因缘生。则是作法。若不从因缘和合。则是无法。如是一切诸法。性不可得。故名为性空。疏释云。明诸法体本性自空。非如奄罗□淡令异物淡。古涌性酢能酢异物。修空三昧。强使令空。但诸法本性□空故。修空三昧时。只见于本空耳。又论云。自相空者。有人言。性相小有差别。性言其体。相言可识。如释子受持禁戒。是其性。剃须割截染衣。是其相。梵志自受其法。是其性。顶有周罗。执三奇杖。是其相。如火热。是其性。烟是其相。近为性。远为相是诸相皆空。名为相空。如说一发有为法皆是无常相。疏释云。自空者但得相空。不得法体。云自体空者。则法体皆空。故名自相空。准之可悉。
  言所以明性相空等者。如大论第三十一卷云。性空有二种。一者于十二入中。无我无我所。二者十二入相。自空无我无我所。是声闻中说。摩诃衍法说。十二入。我我所无故空。十二入。性无故空。疏云。正明分别大小乘性空异义。若小乘但就十二入中。求我我所。性不可得。故明性空。若大乘中据十二入及我我所。皆性自是空。以三乘同得性空。但得有深浅不同。若小乘中。明十二入等中但无我我所故空。若大乘中。言此等皆从本已来。我我所等性。自是无故空。所以小乘言。无我我所故空。大乘中云。我我所无故空。如言无水故瓶空。瓶空故无水。小乘言。性自□者。据我我所性自尔。不论诸法。若大乘。则论一切诸法皆性自尔。故云偏举性相空等也。有本云。论辨性相空。亦意同之也。准之可悉。言以即令小乘人等者。所言可释法华经者。述义云。以此意可释。法华经第一卷方便品末偈云。诸法众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成佛之文也。
  言又智度论云等者。如彼论第二十卷云。复次就度者有三种。爱多者。见多者。爱见等者。见多者为。说空解脱门。见一切诸法。从因缘生。无有自性。无有自性故空。空故诸见灭。爱多者为。说无作解脱门。见一切法无常。若从因缘生。见已心同之厌离爱。即得入道。爱见等者为。说无相解脱门闻是男女等相无。故断爱。一异等相无。故断见。今略引之。疏释云。见多者。多执着故。为说空门。爱多者多造作种种罪业。故为说无作门。爱见等者为说无相门。无男女相。故除爱。除一异等相。故断见耳。述义云。见是决定义。作亦决定义。故言。于诸法中。无可作解令息其见也。爱是爱着义。故言。诸法亦空。令见之也。爱见等人。于诸法无可爱着。故言。无相令不起爱见也。
  言爱即毒虫等者。此取火宅偈意。以显大论意。疏主释云。毒害虽我。不出二种。一者显现有形之物。谓怪鸟毒虫。二者幽隐无形之物。夜叉恶鬼。为害之极。唯有斯二。有形虫鸟譬三毒缘事烦恼。无形鬼神。譬迷理诸见害法身慧命。唯有理事两惑也。又云。起三毒烦恼。名曰毒虫。若起论见称为恶鬼。具此爱见。便惑苦果。烧恼身心。故名火灾也。所言虫者□□□(二十八缺)
  疏五者成实云等者。此下第五复次。今案。成实论第十二卷八解脱品云。等三解脱中外色□坏故。不见内外色。是名色空。如波罗延经中说。坏裂色相。断灭诸欲。内外无可见我。聪法师云。第三解脱何故空。虚空者。以四大围空。成众生因四大。明虚空成众生。既四大空故。所因虚空。自然故空虚空。准此疏文。今云。成实者。学成实之师。即聪法师是也。大论第二十卷云。复欠四大变造。色围虚空。故名为身。是中内外入因缘和合生识种。身得是种和合。作种种事。言语坐起去来。于空六种和合中。强名为男。强名为女。慧影师疏云。经约三藏教。辨无相解脱门。但以六大因缘合故。强名男女等。身肉等是地大。其中湿等是水大。其中热是火大。喘息等风是大。有盛爱等是空大。了别是识大。身属造色。如是求其人及男女等相。实不可得也。昙影师云。四大围空。有识处之对而为身。此为众生本性故。名曰种也。准之可悉。
  疏六者自上以来等者。此下第六复次。言故名龙树为空论比丘者。□□□(三十九字缺)
  言又如大涅槃以劝发菩提心等者。如彼经第十二卷。佛告文殊师利言。我念往昔。于阎浮提作大国王。名曰仙预。敬重大乘方等经典。时世无佛事。婆罗门通十二年。即作是言。师等今应发阿耨菩提心。婆罗门言。大王。菩提之性。是无所有。大乘经典亦复如是大王云何。乃令人物同于虚空。我闻诽谤方等。即时断其命根。今取意略引之。法宝师疏释云。婆罗门闻劝生谤。菩萨为护法。故不堕地狱者。是护法势力也。而言诸婆罗门者。准重□文。应有五百婆罗门也。
  疏七者从去来等者。此下第七复次。言故十八空等者。大品经初卷文。具如上引。而言为无空后者。如大论第三十一卷释初品中释十八空云。有为空无为空者。有为法。名因缘和合生。所谓五众十二入十八界等无为法。名无因缘。常不生不灭如虚空。今有为法二因缘故空。一者无我无我所。及常相不变异。不可得故空。二者有为法。有为法相空。不生不灭。无所有故。疏释云。有为空无为空者。已下为此二空。是于一对故。所以□举解释。有为法名因缘和合生已下。此中正列有为法体即是众界入等。若有为法相者。是四相等。若众界入等空。是有为法空。若四相等空。是有为相空也。无为法名无因缘已下。今此中全据下从因缘无为法。不论从因缘者。从因缘者。合属有为法空。有为法空中。亦合有此二种有为义也。二因缘故空已下。一就生空辨。二就法空明也。又论云。毕竟空者。以有为无为空。破诸法。无有遗余。是名毕竟空。如漏尽阿罗汉。名毕竟清净。阿那含乃至。离无所有处欲。不名毕竟清净。此亦如是。内空外空内外空十方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更无有余不空法。是名毕竟空。疏释云毕竟空者已下。明以此二空破诸法空。究竟毕竟无有遗余。故名毕竟空。准之可悉。
  疏八者上五阴品末等者。此下第八复次。如上品最后偈云。若有人问者。离空而欲答。是则不成答。俱同于彼疑。若人有难问。离空说其过。是不成难问。俱同于彼疑。疏主释云。初偈明答不成答。故不能申正。后偈明问不成问。故不能破邪。准之可悉。
  疏九者诸大乘经等者。此下第九复次。言大品云般若得者。如彼经第十三卷。须菩提言譬如虚空量不可得。色亦如是量不可得。色无量故。般若无量。受想行识乃至一切种智无量故。般若无量。何以故。一切种智量。不可量。譬如虚空量不可得略引之。又虚处有此喻也。言涅槃云佛性等者。如彼经第三十七卷初云。迦叶菩萨言。如佛所说。众生佛性。犹如虚空善男子。如世间中无量碍处名为虚空。如来得菩提已。于一切法。无有量碍。故言佛性犹虚空。今略引之。疏主释云。此第四约譬明佛性。即是约虚空为譬。亦是明性也。前问若为如虚空。佛答虚空非三世佛性亦尔。三世相待。故有佛性。既非一世。即非二世也。此中取虚空为譬者。取其常为譬。不如外道取常遍譬。准之可悉。言金光明法身等者。如八卷经第一卷。佛告虚空藏菩萨言。法身者。非是行法。无有异异。是自本故。犹如虚空。是故说常。今略引之。胜庄师云。非是行法者。谓无为故。无有异异者。离生灭变异也。兴法师云。如如法身非是行法。无有异相。如如智法身是根本。故理智广大。冥合无相。犹如虚空。是故说常。准之可悉。
  言若将常遍等者。如百论下卷破常品云。外曰。定有虚空法亦遍。亦无分。一切处一切时信有故。世人信一切处有虚空。是故遍。信过去未来现在一切时有虚空。是故常。疏释云。此明空本。言常者。简异毗昙有为虚空。遍者。简异余不遍常也。无分者。空体是一。不可分为多分。简异计有多虚空者也。然是计虚空者。通四外道也。
  言若取毗昙虚空是有法等者。如毗婆沙论第三十九卷云。问曰。何以知有虚空耶。尊者和须蜜答曰。佛说故。知有虚空。问曰。闻他说故。知有虚空。非已现起知。答曰。亦已现智知。若无虚空。则无容受物处。以有容受处知有虚空。以有碍无碍处故。知有虚空。尊者佛陀提婆说曰虚空不可知。非可知法故。所以者何。空非色非无色。非彼非此。所言虚空者。是世俗假名分别耳。问曰。虚空何所作。答曰。虚空无为无所作。与种种虚空界。作近威势缘。然虚空实有体相。准之可悉。
  言若将成论虚空是无法等者。如彼论第十三卷无边虚空品云。问曰。若虚空非色。为是何法。答曰。虚空名无法。但无色处名为虚空。准之可悉。
  疏问六种五阴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以显六显与五阴差别辨品名义。文中凡有三番。此即初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言五阴合色等者。案。净义等疏云。又五阴合色离心。离心有四。合色为一。六种即合心离色。离色即有四大。合心唯说一识种。准之可悉。
  言又依毗昙义等者。如婆沙论第三十九卷云。问曰。阴取阴有何差别。答曰。名即差别此是阴此是取阴。复次阴是有漏无漏。取阴是有漏也。述义云。五阴通漏无漏者。习无漏定。而得定心。是为识阴。次起无作色是为色阴。虽心数多。而取想受二。即为二阴。四相中为行阴故通无漏也。
  言六种但是有漏者。如婆沙论第三十九卷云。云何识界。答曰。五识身。及有漏意识。问曰。何故界中。不说无漏意识。答曰。若法能令有增长者立界。无漏识与此相违。故不立界复次此六界是无始法。无漏识非无始法。复次缘此界故。而入母胎。不缘无漏识。而入母胎也。述义云。识是初托母胎之识心也。含有心王心数空者。母腹内空。四大者。母身血肉等是也。
  言若依实等者。如成论第三卷。何谓为五。答曰。色阴识阴想受行阴。色者。谓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总名为色。四大者地水火风。因色香味触。故成四大。又十六卷无边虚空品云。问曰。经中说。因六种故。众生爱具。答曰。色碍于色。是色得异色无。故得增长。以此义故。说因六种众生受身。准之可悉。
  疏问数论明六种等者此下第二问答。上问答。通明阴种差别。此下二番问答。偏明六种名义。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言。毗昙四大有二种等者。如辨阿毗昙心论第十卷杂品云。问。地地界何差别。答。地谓色形处。坚相说地界。余二亦二种。风即风或异。长行释云。地谓形色处者。色形处是地。色入所摄眼识。识此世间名地界。说坚相者。坚相是地界。触入摄身识。识此则第一义。余二亦二种者。水及火亦二种色形处是水湿润。是水界。色形处是火熅热。是火界。余如前说。风即风或异者。有说风即风种。以非世间立名故。有说。此亦世是立名。故有风尘。无风尘如是。此疏云。此一偈明四大假实相。以非世间立名者。非世假名。是世俗中施设法性实触入摄。准之可悉。述义云。实法四大。谓四触者。即是能造四大。谓性四大。以有坚湿软动性故。地坚。触等余三在准知。此属触尘也。
  形相等等者。如一地大四大所造。然直言地。不言具四大。故名形相。四大共集处。性唯以言地。故曰假名。四大集故。言毗昙识种但是有漏者。如婆沙第三十卷云。若法能令有增长者立界。无漏识与此相违。故不立界。具引如上。言成论即通漏无漏者。述义云。论人云。识是心也。何故心不通无漏耶。今案。□□□(三十三字缺)言毗昙明虚空有二等者。如杂毗昙心论第九卷杂品云。问。三无为有何相。答。烦恼断离击。是名为数灭。无诸障碍相。是说为虚空。长行释云。谓不障碍种种色。以有去来等。故说虚。疏释云。依此宗。虚空有二种。一有为虚空。如六界中说。二无为虚空。如此中说。此二虚空皆悉有体不同。譬喻所说。但有其名而无实体。又论同卷云。问。世尊说六界此云何。答所谓四大种。及诸有识。亦色中间相。此界说其本。长行释云。四大五识身及无漏意识亦色中间。谓眼所受是空界数。是名六界。婆沙论第三十九卷云。问曰。虚空虚空界。有何差别。答曰。虚空非色。虚空界是色。虚空不可见无对无为。虚空界可见有对有为。准之可悉。
  言成实论明等者。如彼论第十三卷无边虚空品云。问曰。虚空是色入性。云何缘此能过色相。答曰。此定缘无为虚空。故能过色问曰。若虚空非色为是何法。答曰。虚空名无法。但无色处。名为虚空也。聪法师疏释云。初问意。数人义。眼鼻井门等虚空。是有为虚空。是色法故。问。虚空色入性。云何缘此过色相。数人何故鼻井 门等虚空为有为法者。彼意。无虚空者。无有分际。遍一切处井门等虚空。故能过色相。今上二番问答也。前毗昙所说二种虚空。准聪疏意。可悉。
  疏问云何观此六种等者。此下第三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言。下云是故知虚空等者。此品第七类余五种偈文。如彼文云。是故知。虚空。非有亦非无。非相非可相。余五同虚空。硕法师云破虚空是有。故道。虚空非有破虚空是无。故道。非无。破虚空无能相。故道。非相。破虚空非可相。故道。非可相。准之可悉。
  言故文殊十礼经云等者。述义云。此既言诸佛如虚空相。或者便谓虚空有相。若尔诸佛亦应有相。是故释云。虚空亦无相。离诸因果故。今案。□□□(二十六字缺)
  疏答中八偈等者。言呵则责其无有者。述义云。毕竟空中。无一空相。而计差谓有。故云其无而谓有也。言相可相相待破者。述义云。相是标相也。可相是体相也。又就能所。如柱等是标相柱外空是体相等者。述义云。非无标相。故名无相直就虚空。辨其无相。故名无相与无体一也。
  疏答曰下破无相有空等者。言有二法摄一切法等者。案。琳疏云。一切无有者。三有为三无为。摄一切法。故云一切处。准此疏文。今云。有为法者。三有为法。即色心有相应法也。亦可三世所摄有为为法也。亦可生住灭也。言无为法者。三无为法。即是虚空数灭非数灭也。言何者虚空等者。案。琳疏云。汝虚空是三无为中一。岂得云无为也。准此疏文。今云。岂得非为无为者。犹是不得言非有为无为耶也。述义亦同。言又约毗昙等者。有为空者。有为虚空界也。无为空者。无为虚空即是大虚。又众生身内及门向等空。是云有为虚空。以有分齐故。鸟飞所不及处。是云无为虚空以无分齐故。具明如上。
  疏下半属第二一偈等者。言下属第二等者。述义云。上破有中有五偈。为四之中第二也。言一者取意救于上半等者。案。琳疏云。彼明。虚空是常。后灭于色。与空作标相。非谓体相。即是救则意。准此疏文。此云。先虽无相后相成相者。后灭于色。与虚空作标相。非谓体相来而相之。言以有相故等者。以有标相故。则有虚空法也。言若先无相等者。案。琳疏云。空若本无相。后相来相者。本始既殊。相岂能相。如云真谛无名。若以名詺去真远矣。言如常云真谛真无名等者。案。大义记第八卷二谛义云。俗是假名。无定名。而非绝名。真谛是假名。而绝名者。俗法依名而缘。犹得俗用真谛若依名而缘。乖真弥远。故须一切妄。岂非绝名乎。准此记文。今云。常等。是开善师也。
  言第二意云等者。案。琳疏云。若所相先无相。即为无法相何所相。如柱以圆为相。若无圆相则无有柱。何所相也。准此疏文。今云。即是无有法者。即是无法故。硕法师云。虚空若无则无法。无法何所相耶。准之可悉。
  疏有相无相中下等者。言第二偏破等者。问。上云仍生第三偈。今何故第二偏破。解云。上云。第三者。就偈次故云第三。今就科文次。故云第二。又有本云。第三偈偏破能相。亦准之知。
  疏长行释上半为四等者。述义有二解。一云。应言。释上半为三。而言四者是错乱也。离有相也。释下半为二。初正释。次法偈结。一云。应言。释长行为四。不可安置上半之文也。二义俱行。不敢改之。今案诸疏。初释初释。当元康疏。故彼疏云。如有下释半中自有三段。第一释无相。次有相中下。第二释有相。次复次下第三重释无相。离有相下。释下半也。后释当琳法师疏。故彼疏云长行有四。初释前偈下半。明无相中相不住。第二有相中下。释后偈上半有相门。第三复次下。释无相门。第四离有相下。释偈下半余处不住也。
  言为居前偈故者。述义云。上云上半至第二偈方释之。然细应寻也。
  疏相法无有故者。此第上偈等者。此第四偈等者。言第四偈者。述义云。若就科文。是为第三。而就偈数。名第四也。言此亦明体相可等者。述义云。所言体相可相者。且有二义。一云。体相是大虚空。可相是小分空。即是柱无处空。应知。大空故名可相。二云。体相是空。可相是柱。为空所相故。师云。就地体辨之。自论其本。名为体相。若对相义。名为可相也。然谓盖是字应误焉。疏文既言。今此一偈能所合破。故名交络。故知。能相所相。误作体相可相。偈意甚难。善应审决。勿守节也。言下半乘上半等者。述义云。此文错乱云。下半乘上半破可相仍破相。如论文自显也。
  疏是故今无相等者。言第五结摄破者。若就科文。应云第四。今就偈数。故云第五也。言一切法不出等者。述义云。体相即大空。可相即小分空。以柱无处空。可知大虚空。故名可相等。标相即柱。可相即大空。初就大空小空。后就大空与有。又云。体相即空。可相即柱。为空所相故标相即柱。可相即空。□就空之与有也。言语小异。终决无异也。
  疏问若无有有应当有无等者。言上破毗昙外道有者。毗昙立为虚空无为。虚空□实有体。出杂心第九卷。四外道立常遍。故有虚空。出百论下卷破常品。上来破执有虚空。故云上破也。言今破成论等者。如彼第十三卷无边虚空品云。虚空名无法。但无处名为虚空。故云。成论文明等也。言故涅槃云等者。如彼经第七卷如来性品。佛赞迦叶菩萨言。汝已成就深利智慧。善为汝说入如来藏。若言诸法皆无有我。是则断见。若言我住。即是常见。若言一切行无常者。即是断见。诸行常者。复是常见。修一切法常者。堕于断见。修一切法断者。堕于常见。如步屈虫要因前脚。得移后足。修断常者。亦复如是。要信依断常。今取意略引之。疏主释云。此破断常以明中道。言今修者。只是观察因修。观察此常见。常有过。则执于断故。言修常者。堕断见。修断亦然。准之可悉。言如开善义明虚空是二谛所摄虚空是世谛等者。述义云。开善意言。既称虚空。即及名言。故是世谛耳。今案。大义记第八卷二谛云。夫法无不总。义无不该者。真俗之理也。故五阴通束诸有界入。则有无悉收。既以阴界等为俗。总何法不尽乎。是以上通涅槃下遍涅槃下遍生死。虚空为断灭。无非名相。故上言。俗有真无者。谓名相为有耳。名相为有故。空等俗谛。乃至广说。准之可悉。
  疏答曰下然破无凡有二种等者。言如成实论云等者。如彼论第十二卷八解脱品释第三解脱云。外色亦坏故。不见内外色。是名色空。如波罗延经中说。坏裂色相。断灭诸欲。内外无有见乘。聪法师疏释云。第三解脱何故空。虚空者以四大围空者。以四大围空。成众生。因四大。明虚空成众生。既四大空。故所因虚空。自然亦空。准之可悉。
  言故云法无有无之相等者。此涅槃无名论妙存章文。今略引之。述义云。第三明平等相有三。谓标释结也。今云。法无至之知。此即标也。所证不二之境。无因缘有无之相。以中道理。为方物之执则之义。故曰法。能证正观之智。无因缘有无之知。以无二智。为群心之至灵义。故曰圣也影公曰。至人以无心之妙慧。契无相之虚宗。内外□滨。缘观俱定。然则境无境相。智无智相。境智一味平等平等。次圣无至涅槃。第二释章门至人如此。证理之时。智相绝内。境相绝外也。心是内法。即能取相。以正观。离有无之智。取相之心。由是灭矣。数是外法。即所取相。以中道。绝有无之相。故虚妄之数。由是息矣。既遣内外之取相。故境智一味。此者内智。彼者外境。万物正观同一体也。言浩然大均者。取第九演明契会义之处文。换泊尔无朕。谓真正观无所不遍义。曰浩然。为一切法。作本义。言大均也。言乃曰涅槃者。境智平等。离能所相。融会无二。一相无相。泊尔寂静。无境智之别朕。曰实相涅槃大道也。具如第四也。
  疏是故知虚空第二类破虚空等者。有人言此是解正虚空义等者。□□□(三十七字缺)言是以众经等者。八卷金光明经初卷。以虚空喻法身。大品经第十三卷。以虚空喻般若。涅槃经第三十七卷。以虚空喻性。故云众经也。
  言故肇公云等者。如般若无知论答隐士。疏云。何则言非有者。言其非是有。非谓是非有。言非无者。言其非无。非谓是非无。述义云。此明离相义。非取相之有。故言非有。即遣有相。遂不得是无。故曰非谓是非有。亦非取相之无。故言非无。即遣无相。遂不得是有。故曰非谓非无。而是非有之言。不当有无。肇公维摩注云。如来言说。未尝有心。故其所说法。未尝有相。何即如来。去常故说无常。非谓是无常。乃至去相故。言寂灭。非谓是寂灭。具如遣有无二相类遣俱非等相耳。掌珍论云。此非有言。是遮诠义。汝执此言。表彰为胜。我说此言。遮心为胜。此非有言。唯遮有性。功能斯尽。无有势力。更诠余义为避所余妄执过失。乃至一切心之所行。悉皆遮止。所行若灭。心正随。又解云。此明中道义。言非有等者。解有三义。一者横义。有二种意。一云。非有者无也。谓为治有故。说无。二云。或者舍有执我故。说言为除有。明无耳。二者竖义。亦二意。一云。非有者。是偏中。谓为治有故。说偏中。二云。或者。非有谓有故。说言为治日。明非有。有既无。何有非有也。三合离义。为治定性有无。明非有非无。此非有非无。属所治病。以或非有非无是谓有故。说言为定性有无。明非有非无。定性有无既无。何有非有非无也。
  言非记无记者。述义云。大小乘皆言虚是无记故。言可不留心者。犹是可不游耶。
  言问何故等者。案。大论第十五卷云。问曰。佛法常空相中。非有非无。空以除有空。空遮无。是为非有非无。何以言愚痴论。若言非有非无。是则可说可破。是生心处是诤论。佛法则不然。虽因缘故说非有非无。不生着。不生着则不可破不可坏。梁摄论第十二卷释依慧学差别相第八云。诸菩萨不分别一切法。乃至不分别无上菩提。何以故。诸法无言说中。强立言说。故名戏论。言说有四种。即是四谤。若说有即增益谤。若说无即损减谤。若说亦有无即相违谤。若说非有非无。即戏论谤。菩萨无分别智。不可以言说显示。故称无戏论无分别。何以故。出过世间智故。略引之。准之可悉。
  疏余五同虚空者等者。言如经云等者。如大品经第六卷。佛告须菩提云。是一切法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也。慧影大论疏云。诸法非一故。言不合也。非二故。言不散也。就诸色中聚。对眼者名色。对余四情者。名对。此等皆有状貌。故名形。此等皆不可得。故云无色无形无对也。一相所谓无相者。此有二解。一解云。虽复百花异同。是一阴。万法虽殊。同一如相。故云一相。一相此如。相亦不可得。故云无相也。一解云。诸法皆是一毕竟空相。故云一相。此毕竟空相亦无。故云无相。今略引之。述义云。上既言虚空非有非无。即是无色无形之异名也。
  言一就本末等者。若准论文。应云。一就难易。二约本末也。诸疏皆然也。
  疏答曰浅智见诸法等者。言故花严云等者。如彼经第五卷。文殊所说偈中有此言。今略引上半偈文。言有人言智者体悟生灭不二等者。□□□(三十二字缺)    
  言有人言此是智者跨节悟等者□□□□□(二十七字缺)所言跨者渡也。即超渡义也。
  言如百论云等者。如彼论下卷破因有果品末云。内曰。缘故不断坏。故不常。汝不知耶。从谷子牙等相续。故不断。谷子等因坏。故不常。如是诸佛。说十二分因缘生法。离因中有果无果。故不着断常。行中道入涅槃也。今取意略此之。
  言大智度论云等者。如彼论第三十一卷释十八空云。复诸法合集故。各有名字。凡大人随逐名字。生颠倒染着。佛为说法。当观其实。□遂名字。有无皆空。如迦旃延经说。观集谛。则无无见。观灭谛。则无有见。如是种种因缘。是名散空今取意略引之。慧影师疏云。迦旃延经者。离有无经也。

染染者品第六

  疏所以有此品等者。约此品由来。大文有二。初明来由。后辨品义。实中有二。即标与释。释中有八。即为八段。今言一者上来诸品等者。第一复次。言故十二地经云等者。如十地论第七卷。金刚藏菩萨言。诸佛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念作。论曰。但是一念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今略引之。案。大论第二十九卷云。菩萨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随心所念。悉皆得见。慧影师疏云。明。心造天堂。心作地狱。二十五有三界果报。皆由心作。心若造恶。即为地狱。心若作善。即是天堂。心不起惑。即成于圣心。若解脱即得涅槃。准之可悉。
  疏二者生死患累等者。此下第二复次。言生死患累等者。案。硕疏云。三者明贪是染之别称。何因缘有六种。五阴六情等。良由三毒故有。是故三毒为因。六情为果。若汝破无六种等果耶。有三毒之因。而今现在有三毒之因。故知。有六种等果。今正欲破此贪染之因。故有染者生。准之可悉。
  言涅槃十二因缘等者。如彼第二十七卷。佛告师子吼菩萨言。善男子。佛性者。十二因缘。不生不灭。不断不常。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准之可悉。述义云。引大论明无因。以证此品观无因也。言大品观十二因缘等者。如彼经第二九卷无品佛。佛告须菩提言。是十二因缘空。是独菩萨法。能除诸边颠倒。会道场时。应如是观。当得一切种智。准之可悉。述义云。意意趣亦同。何者。观十二因缘不生灭。乃至不因不果。即是实相般若。能知之心。为观照。为众生说为文字。此亦取无因之处为证也。言得上诸品等者。述义云。若得上诸品意。即显佛性等也。言若见十二因缘等者。疏主释云。二河者。凡有五种相对。一者缘河对佛性。此是二用相对。二者生死河对涅槃。此是得失两果相对。三者众生河对佛。此是得失两人相对。四者善法河对恶法。此明乘持两法相对。五者烦恼河对智慧。此就迷解惑相对。而释迦教中。具有河之与海。多借河名。舍那教中。具有河海。多借海喻。此同取春深广无边流注不沈净等义。若是师子吼品明。生死河中有七种人。欲度生竭。即生死河也。迦叶品中明。七种人求涅槃。即涅槃河。又云众生寿命。入如来寿海中。即众生佛河。又云。虽有龟鱼。□不离于河。大论云。舍利弗不能度布施即河善法。又云。如来海。众生海。智慧海。即善法恶法等也。问。何故师子吼品是生死河。迦叶品是涅槃河耶。答。师子吼品明。七种人同欲度生死。有度不度者。欲断烦恼。有断者。故是生死河。迦叶品明。七人同欲求涅槃。有得不得者。欲见佛。有见不见者。故是涅槃河也。唯总而论即有二河。一生死。二涅槃河。今一往难了故。成五对十河也。准此。于是举十河之中。初缘性河。具如三论略章二河义也。
  言问智度论等者。如彼论第二十七卷云。见多者从因观。爱多者从果观。慧影师疏云。所以经中。恒作二种。明作二处。明观十二因缘者。为众生。虽诸烦恼无边。以惑大分之。不过见爱。为此二人故。恒说此二说也。疏主释云。利根出家外道起见。钝根在家众生起爱。准之可悉。
  言答智度论云等者。如彼论第二十七卷云。复次菩萨摩诃大悲愍众生。故多求度脱众生老病死苦。不求分别种种戏论。譬如长者有一子爱之甚重。其子得痛但发药能老病者。不求分别种种戏论。譬如长者有一子爱之甚重。其子得痛但求良药能老病者。不求分别诸药名字。取之时节和合分数。以是故。诸菩萨从果观十二因缘。不从因缘。不从因观。慧影师云。疏长者喻菩萨。子喻众生也。从果观十二因缘下。若从无明行观名从因观。今菩萨唯为生生老病。生怜愍心。欲救拔之。故云。从果观也。今取意引之。问。此论为钝根说法。应是浅。答虽为钝根。而子悟曰悟大也。
  疏三者自上已来等者。此下第三复次。案。硕疏云。第二明。前破六情五阴及与六种。此但破法不破人。纵使破人。只是傍破。若使破法师。是正破。今此染法染者。即是双破人法。为欲双净人法。故有此品生。准之可悉。
  疏四者的从上品末生等者。此下第四复次。言上云浅智等者。略引偈上半文。硕法师云。呵责其是浅智。故见有异无汝道见有见无。便言定有定无。浅智如此。深智不然。准之可悉。
  言长行云见诸法生时等者。如彼文云。诸法生时谓之为有。取相言有。见法灭时。谓之为断。取相言无硕法师云。愚者见法生时。取相言有。则起于有见。见法浅灭时。取相言无。则起于无无见。见既尔。则闻亦然。闻法生时。思惟言有。则起于有见。闻法灭时。思惟言无。则起无见。准之可悉。
  疏五者欲破一切内外等者。此下第五复次。言净名经云等者。如彼经上卷弟子品善吉章。维摩诘云。若须菩提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乃至虽成就一世法。而离诸法相。乃可取食。疏主释云。若须菩提等者。此第二就解惑平等门呵。善吉所谓量唯二彻。一断三毒。二者与俱。俱谓凡夫。断即二乘。令闻不断不俱。现出理意外。故茫然不解。大士体三毒。本自不有。故不与俱。今亦无灭称之不断。又若有三毒可断可俱。本性无三。何所俱断。又三毒属又可论俱断。竟自无人。谁俱断耶。又三毒属心。可论俱断。求属无从即断俱义也。虽成就等者。总结也。善吉其既是人。人必成就于法。谓不舍上来所明一切恶法。而复具足善法。故虽成就一切法也。而实未曾善恶。故云。离诸法相也。乃可取食。若能备如上说。则得平等观。使是福田。故取食也。
  言明断不断等者。述义云。烦恼是所断。智是能断。若尔言智是前烦恼是后耶。若尔智已有故。不应言烦恼是智也。问。若烦恼与智。虽是一时。而以智断烦恼者。亦应智与烦恼是一时。故以烦恼断智。若烦恼与智。非前后非一时者。可谓非烦恼非智非断。即违以智断惑之宗。又以智断惑者。智见惑故断。不见故断。若见故者。二物可□。如大经云。以明破闇。无有是处。若不见者。何能断之。问。若如此破。如何会通。大品经云。一念相应慧。断无量烦恼及习气。答。有二义。了悟烦恼本自不生。今亦不灭。故言断耳。又净名经云。为增上慢。说断烦恼得菩提。为无增上慢。说烦恼即是菩提也。然经中说。断与不断。只以不断为正。由求断惑不可得故。
  言故涅槃云是诸外道等者。如彼经第二十三卷云。复次善男子。一切凡夫。虽善护身。心犹故生于三种恶觉。以是因缘。虽断烦恼得生非想非想。犹故还堕三恶道中。善男子。譬如有人。度□大海。垂至彼岸。没水而死。凡夫之人亦复如是。说三有。还堕三涂。何以故。无善觉。所谓六念处。凡夫之人善心羸劣。不善炽盛。善心羸劣故。慧心薄少。慧薄故增长诸漏。法宝师疏释云。复次至三恶道中第四明受漏之中。凡夫不知增长诸漏。文中有法喻。合此文法也。言受漏者。受非是漏。由受三觉。稽留生死。故名受漏。亦是三。漏因故名之为漏。而言一切凡夫等者。漏体未除也。以是因缘下。明退恶趣也。善男子譬如等者。喻也。凡夫之人等者。合也。何以故等者。释也。由无善觉。慧心为少。谓诸漏故虽生非想。终必退还。今取意略引之。述义云。所言垂尽者。垂犹将也。
  言释凡夫有二师等者。述义云。外道虽以有漏世俗智。伏迷事修惑一分。而不伏为理见惑。然毗昙云。明外道离欲见修双断。成实明见修双伏。然依大乘。凡夫不作谛观。故见惑一分不伏。以六行等智。欣厌事故。唯伏修惑一分。谓伏六识贪。瞋憍慢慢此三。相应无明及与随惑也。
  言数家明凡夫断惑者。案。大义记第五卷四果义云。数论虽俱明四果。而义不同。何数有超果。谓凡夫未尝断结。入佛法见谛。断十五心为同。第十六为初果。若曾断欲界六品。即十五心为第二向。第十六心为第二果。若曾断九品十五心为第三向。第十六心为第三果。凡夫不能断非想结故。无超证第四果也。论明。凡夫不能断结。悉次第证果。但有出观不出观果耳。乃至广说。又成实第十一卷断过品云。又三解脱门。皆缘泥洹。以此解脱门。断烦恼。无余方便。故知。但无为缘道。能断烦恼。乃至广说。聪法师疏释云。是真谛观。能断烦恼。准之可悉。述义云。外道有六行等智。观于上止妙出。观于下苦□障。以观有止妙出。故云见有得道也。
  言三者二乘之人等者。疏主释云。若依三藏。十信伏见谛。十解断见谛。十解伏思惟。十行断思惟。从十行第七心者。伏无明及四住习。从初地已去。断无明四住习。今此大意。四住二乘所断。无明佛地断尽。准此疏文。二乘之人。断三界见灭。得须陀洹果。断三界修惑。得后三果。而未除三界见修二惑习气。及变易生死缘无明住。准之可悉。
  言四者大乘人等者。疏主释云。八十八使。为见一处住□□。贪瞋慢无间四使。为欲受住地体。受慢无明三使。为色有二住地体。若以爱见二法为体者。三界见为见一处住地体。三界爱。为三爱住地体。不了生二空及如来藏。为无明住地体。能生名地。令所生成立名地。此之五法恼乱身心。故云烦恼也。伏断五住。准前可知。
  疏六者又如诸部者。此下第六第七复次。第七复之中。言如无行经云等者。如诸法无行经下卷。文殊师利自举本事云。过去久远劫有佛。名师子音王。灭度已后。有二菩萨比丘。一名喜根。但说诸法实根清净。二名胜意。持戒清净。行头陀法喜根为胜意徒。一心说偈。淫欲即是道。又大论第六卷末。说文殊本缘处。具在是事。慧影释云。释偈中义若能淫欲无淫欲者淫欲实即相即是于道。于慧痴等亦尔。此明实相义。明淫欲实相即是道义也。说时当广出其意。了道实相即是淫欲实相。故言一也。故华严云。生死非杂乱。涅槃非寂静。疏主释云。贪欲即是道者。求贪欲四句。内外毕竟无欲。从贪欲本来自在性清净。即是实相。如此了悟。便名般若。述义云。今言道者。即彼涅槃。道是所证。涅槃是能证。即是实相谓体实相。准之可悉。
  言涅槃经云等者。如彼经第六卷。佛告高贵德王菩萨云。善男子。有因缘故。心共贪生。共贪但灭。有共贪生不共贪灭。有不共贪生共贪但灭。有不共贪生不共贪灭。善男子。若有凡夫。未断贪心。修习贪心。如是之人。心共贪生。共贪俱灭。何以故。不断贪故。声闻弟子有因缘故。生于贪心。畏贪心故。修白骨观。彼声闻人。未证四果。有因缘故。生于贪心。证四果时。贪心得灭。菩萨得不动地时。心共贪生。不共贪灭。是名心共贪生不共贪灭。若菩萨断贪心已。为众生故。示现有贪。以示现故。能令无量无边众生。咨受善法。具足成就。是名不共贪生共贪但灭。谓阿罗汉缘觉诸佛。除不动地。其余菩萨。是名不不共贪生不共贪灭。以是义故。诸佛菩萨不决定说心性本净性本不净。疏主释云。共贪生共贪灭者。凡夫贪心即生。复贪息痴生。心逐贪灭。心逐痴生也。如欲界众生成就初禅味禅之贪。若火定起时。即得此定。贪现前也。心共贪生。不共灭者。即是声闻弟子。有因缘故起贪。畏于贪过。修白骨观。正观心现前贪灭自灭。是名心共贪生不共贪灭也。菩萨得不动地时。心共贪生。不共贪灭者。要须得不动地时。乃能断贪。不肉贪灭。若未得此地。则非不能共贪灭也。法宝师云。声闻弟子。先起后伏也。未证果者。先起后断也。菩萨得不后断也。近云。不动地者。谓性地以上。远云。八地前七地中有受佛心。八地舍故。述义云。合有四句。今此第二句也。初句就凡夫人。何者贪心上起痴心。此痴心共贪心生。贪心痴心俱生灭故。次句就修白骨观人。贪女色心不起。故得观行。此观行心。不共贪心灭故。第三句就诸菩萨众。无贪心故。无心共生。而随凡夫。示生灭故。名共灭耳。第四句就佛及二乘无学也。别说亦同。淡海说云。摄师云。心共贪生。约无碍道也。不共贪灭。就解脱道也而今所明。心共贪生。谓生死缚时也。不共贪灭。谓了无生死所缚也。又云。共贪生。约穷子时也。不共贪灭。约长者子时也。有记亦同。
  言又法花呼断结等者。如彼经第二卷信解品云。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尔时穷子虽欣此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疏主释云。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第三领上得益。贫贱之人。其心局小。恐不得力而徒劳之弊。□先取其价。然后乃作。二乘小心。畏不得果。故前期涅槃之□。然后修行断结。此譬即鄙之深也。尔时穷子虽欣此遇下。大章第四明禀教得益。蒙上加价慰喻称叹三事。故云欣此过也。未识大乘。为容作。尚守小分为贱人。今取意引之。
  言论主怜愍等者。所言长者者。疏主释云。世之长者。凡有三种。一有德德长。二乘高长者。三巨富长者。有德长者略明三藏。一者有智。二者有德者。三者清洁无瑕。以具此三义故。居物之宗。称为者。如来亦尔。一则照理周穷。谓之般若。如长者有智。二众德斯备。所谓法身。如长者有德。三万累永尽。所谓解脱。如长者无瑕。三德既圆。居在物表。称为世尊也。当年长者。以德重年高。为物所敬。佛亦如是。一备众德。二寿命无量。以具此二义为物所尊。此据法身为譬。以法身寿不可尽。二者借老人。以譬应身。老人生途已穷。余命无几。譬如来此身最后无复余生。故释论云。我生胎分已尽。是最末复身。我以得解脱当复度众生。三取废化来久作。譬昔为菩萨。教化□□诸□违教。经于劫数。菩萨废化已久。故名为老。故□解品云。自念老朽。无有子息也。巨富长者世之财宝。能离苦得乐。法宝。亦能离生死苦。得大涅槃乐。福慧具足为财富。出用无穷名无量。言怜愍者。下玉篇。屑陨反。伤也。爱也。乱也。今须爱训也。
  言问大品云等。如彼经第三十八卷中。佛言须菩提。菩萨法亦是佛法。数知一切种。是得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当得是□法。以一念相应慧。知一切法。已得菩提。又第三十一卷末。佛言。能具足是佛道因缘已。以一念相应慧。得一切种智。尔时一切烦恼习永尽。以不生故。今略引第三十一卷文。述义云。此就对治断。何者以解断惑。名对治断。从初发心。至第十地。以习果解断。习因惑亦以无碍伏。以解脱断。今金刚心。唯以习因。解明伏断。亦以无碍。明伏断。准之可悉。
  言又云菩萨等者。如大品经第三十八卷差别品。佛告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无碍道中行。是名菩萨。解脱道中。无一切时蔽。是为佛。□智断五习。或为无碍随。已脱五住。为解脱道。今取意略引之。述义云。无碍道者。亦名无间道。正断惑时。解脱道者。断惑已时。此菩萨者。唯就金刚最后心。无明最极微细。是故惑尽。于金刚心。此就等觉。佛者妙觉。报佛智起道凡有二义。就正断门。无碍是断。解脱不断。是在无累中故。就证断门。无碍是伏。解脱是断。由因证果。不起一切累故。无碍是伏。解脱是断。由因证果。不起一切累故。无碍解脱。是即二念。前是无碍。后念是解脱。准之可悉。
  言又如地论云菩萨等者□□□(二十七字缺)言大乘经论明断者。以了惑不生等者。述义云。于一切有无等四句之处推求。烦恼从缘生。故无自性空。以诸烦恼毕竟无众。即心无依。以心无所依。即诸烦恼寂。故名断耳。如此了悟毕竟空时。诸惑灭之义。名之为断。准之可悉。
  言大品又云等者。彼经第三十七卷。佛告舍利弗文。今略引之。论解曰。若众生及诸法。先有今无诸佛圣有过罪。过罪所谓令众生入无余涅槃。永灭色等一切法。入空中皆无所有。以断灭众生及一切法故。有过罪。述义解云。所有诸法。非有非无。从因缘故。假名有无如外人。作定报言诸法先有后无等者。诸佛即有谤法之罪。若尔外人言有惑断起谤法罪。何言断乎。言又二十六卷最后云等者。案。道证般若集云。大品经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大比丘大数五千人。尼及士五百。菩萨无量。三十卷。或四十卷。或二十七卷。八十九品后。后秦弘年。鸠摩罗什长安逍遥园译。述义云。今就二十七卷经。经文云。佛告须菩提。诸法先有今无耶。准之可悉。
  疏八者遍释等者。此下第八复次。言如普贤观云等者。案。迈法师翻经图记。云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开无录云。或无行法字。亦云普贤经下注云。出深功德经中。十六纸。今案。彼经云。□□□(二十五字缺)言无缘大悲者。由无相理而起悲□故名为无缘大悲。而言无缘者。有人解云。若依护法宗。缘空无自性理。与起悲故。名无缘悲。若依清辨宗。由无此分。而所起悲名无缘大悲。今案。大论第二十卷云。无缘是慈。但诸佛有。何以故。诸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依止三世。知诸缘不实颠倒虚诳。故心无所缘。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着诸法。分别取相。以是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是名无缘。疏主释云。无缘大悲也。非是不不缘从生。但缘众生欲与乐而缘也。所缘与无所与。故名无缘也。言三障者。一烦恼障。为召生死果之缘。二者业障。为召生死果之因。三者报障。即是分段变易之身也。若就三点离报障。为法身。离烦恼障名为般若。离业障。为解脱。准之可悉。
  疏染染者不同等者。此下第二释品名义。文中有二。初直叙异计。后问答解释。此文初也。有三世间。所谓三外道。迷计三内学异报。今言。一世间人等者。第一世间。所谓。案。硕疏云。物情所谓。今现见世间。有染人染法净人净法。何故尔。若无染深。那有智慧烦恼人。系缚解脱。而有智慧。即净人。有烦恼即染人。有□缚即是烦恼。有智慧即是解脱。故知。应有净人净法及染人染法。准之可悉。
  疏外道亦明三毒等者。此下第二辨外道迷计。言如僧佉觉谛等者。所言觉谛者。如大论第七十卷云。得禅宿命智力。乃见八万劫事。过是已法不复能知。但见身始。中阴识而自思惟。此识不应无因无缘。必应有因缘。宿命智。但忆想分别。有法名世性。非五情所知。极微细故。于世性中。初生觉。觉即是中阴识。异于木石之性。故名为觉。金七十论上卷云。决智名为大者。何名为决智。谓是物为碍。是物名人。如此智觉者。疏主释云。旧云觉。有二种。一始。二净。净中有四。一者福德。杀生祀天。二者智慧。谓二十五谛智。三者不差。谓四禅定。四者自在。谓三神通。不净觉中。亦有四种。谓罪痴差欲不自在也。言黑染□者。如大经三十九卷。阇提首那言。是二十一法。根本有三。一者染名爱。二者□名瞋。三者黑名无明。准之可悉。
  云卫世师求那谛中等者。疏主释云。求那此言依。谛有二十法。谓异合离数量好丑八也。次有苦乐憎爱愚智勤惰亦八也。次有五尘。即色声香味触也。五尘依五大生。谛中八依神意二生。谛余八通依。准之可悉。
  疏婆沙杂心等者。此下第三明内学异执。言杂心出内学三部等者。如杂阿毗昙心论第四卷使品。长行云。彼婆蹉部。说人成结成事成。阿毗昙者。说人不成结成。譬喻者说。结成人不成事不境界不定有欲无欲故。有时于彼。起欲起瞋起慢。起嫉起厌。起悲起舍。准之可悉。
  言无预之人者。预余据反。安也。乐也。舍须乐训也。适漠者。述义云。犹是非也。且好恶之异名也。
  言唯识论及摄大乘明者。所言唯识论者。述义云。魏时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此云智希。中印度人之所择。唯有一卷。今案。彼论云。楞伽经中。唯识论一名。破色心论。天亲菩萨造。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如人目有翳。见□月等事。凡有二十三行偈。长行释云。问曰。此初偈者。明何等义。答曰。□复有义。如大义乘经中说三界唯心。唯是心者。但有内心无色香等外诸境界。此云何知。如十地经说。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故心意与识。及了别等。如是四法。义一名异。此依相应心说。非依不相应心说。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相应心。二者不相应心。相应心者。所谓一切烦恼结使爱想行等诸心相应。以是故言。义一名异。不相应心者。所谓第一义谛常住不变。自性清净心。故言。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是以偈者。唯识无境界以无尘妄见者。明毕竟无色等外境。但有内心。妄生分别别能见色等外识境界。准之可悉。
  言摄大乘等者。如梁摄论第五卷差别章云。论曰。如此诸识成立唯识。云何诸尘现前显现。知其非有。如佛世尊说。若菩萨无四法。相应能寻能入一切戏无尘。释曰。四法是智。菩萨若与四智相应。在方便中。能寻理。得正解。能入理。故知。一切唯识无尘。以释应知。胜相第二云。识所变异。虽有内外事相。不内实。唯一识无有尘等别体。故皆以识名。准之可悉。
  言庄严师等者。述义云。事成是定。然简人成耳。言斥同两家之义者。述义云。谓犊子与萨婆多。名为两家也。斥犹别也。
  疏问既称等者。此下第二问答解释。凡有五番问答。此即第一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言。僧祇及地论云心性本净等者。述义云。彼论第十卷解。菩萨如实知众生诸心云。以自性清净心故。准作此言。未详其人。言成实师云。心有得佛之理等者。□□□□(三十三字缺)言萨婆多云本有不净心及以净心等者。婆沙第三十二卷云。烦恼未断现在前者。或有染污心。次第起烦恼。现在前。或有不染污心。次第起烦恼。现在前。准此论文。今云。不净心者。染污心也。净心者。不染污心。故杂心论初卷云。染污名恶色。不染污名好色。言如贪凡等者。此相应缚义。如以三毒势心王缚于心数。心数缚于心王。各令不自在故。此云。相应缚。然今此所。且举三毒之中一贪心也。言复有前后染义等者。此所缘缚义。谓心王心数。于所缘境。不得自在。故云缘缚。又解心王与心数相应。心心相应。缚故名相应缚。以心取境。以境传心。故名缚缚。又解贪心。缘三世境。缚三世境。所言缚者。即染差义。如我心差女境也。而言前后者。但约于境。言前后耳。非谓就心。名为前后也。述义云。缘缚者。缘有漏境。能发缘缚。譬如月见缘无漏境不能发缘。譬如日见。此是损缘故也。言成实师明等者。案。大义记第十卷五阴义云。苦集之体。辨缘中果报性善恶。于报中更辨作用。而心之作用。在强分别。是以识想。有苦乐善恶在行。又云。识了实法。想取假名。受领损益。已皆始得缘。故虽想受分别。分别尚弱。而第四行。心以好恶为好恶。故分别力强作。能作来果。又云。识想受心。是一向无记。乃至广说。准之可悉。如成实论第五卷非想应第六十七云。凡夫识造解时。四法必次第生。识次生想。想次生受。受次生思及忧喜等也。从生贪瞋痴。故说即生。准之可悉。述义云。此但是前后要染者。但就于心言前后也。
  疏问胜鬘经云等者。此下第二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问中言胜鬘经云自性清净心等者。如彼经云胜鬘白佛言。此自性清净如来藏。而客应烦恼上。烦恼所染。不思议如来境界。何以故。刹那善心非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崦有染者。难可了知。今略引佛答文。以为问难。疏云。释云。此自性清净下第二解释。就文为三。第一略释。第二何以故下广释。第三唯佛世尊下。仰推于佛。初文中一牒净心。二客尘烦恼。显随随缘隐覆。此自性清净者。牒第五。如来藏。牒第一。但牒始终。余略不牒。而客尘烦恼凡言而者。返前述后之辞也。客尘烦恼者。是性成烦恼。望推本性净心之旧。故说为客。又无始无明。自心分别所作。无有真实。故名为客。坌污称尘。上烦恼者。现起烦恼也。净心为此二烦恼所染也。不思议者。性净而染。明下情不及也。如来境界者。辨唯上智能知也。何以故下。第二释也。何以故者。问也。何以净心而染。是不思议佛境界故耶。刹那善心下。对问释也。就文为二。一者举现近法无染。以况远细。二从自性清净下。正明细心不染染义。就初又二。第一明染无所染。二从世尊然有烦恼下。明不染染义。就文又二。一正明无染。二从烦恼不触心下。举不触。释成无染。刹那善心非烦恼所染者。此借□显细也。善心是净。不善心是垢。善心之中。无贪瞋痴。是为净中无垢。无有染义也。刹那不善心亦非烦恼所染者。不善心者。是三毒心也。当起三毒时。善心也谢。不善心既是烦恼。是则唯垢无净。唯能染无所染。亦无染义。心不触烦恼下。第二举不触。释成无染。善不善。通名为心。此二种心。□不触烦恼。有善心时。则无烦恼。一切无相触。如指端不自触。烦恼不触心者。善不善心家二种烦恼□不触。有烦恼时。无有善心。故烦恼不触善心。烦恼即是不善心。一体之法。亦无相触。故烦恼不触不善心也。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者。此结无相染义。善不善心。竟无相触近义。云何得有相染耶。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者。上来求烦恼染心。义不可得。即是染无所染。而于众生。宛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此是无染而染。问。云何是不染而染。答。前心是净。后心是垢。垢心起时。障于净心。故名为染。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者。上来举□。今是况细。三界□心染义。尚难可了知。自性清净心。而为所染。岂易可知。虽本性清净。而于众生。成颠倒不净。故名客尘烦恼所染。虽为客尘烦恼所染。而常本性清净。故实无所染。难可了知。广如宝崛下卷末也。
  疏问烦恼为心等者。此下第三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今案。杂心论第五卷使品末云。问。彼便为心相应。为不相。此何所疑。二师异说故。毗婆阇婆提欲令不相应。育多提婆欲令相应。于此有疑。答。相应何者。谓使烦恼心。障碍不违净。妙善心可得。非不相应使。长行释曰。使有二事。故恼心缘及相应。若使心不相应者。不应于缘中恼心以彼无缘故。一切心不相应法无缘亦不相应。非相应法故。为使所恼。如所说。贪欲恼心故。心不解脱。以此说故知。使心相应障碍者。若使心不相应有。道生时不应障碍。不违心相续故。以障碍故。非不相应。不违净者。若使心不相应。不应与善心相违。与善心一时俱生不应作过故。是故非不相应。复次妙善心可得。功德相违故名使。若使心不相应者。彼常行故。善心应无生处。善心生故。当知非不相应。彼论疏释云。自下一偈。第四明使相应门。毗婆阇婆提说。使非色非心。不与心相应缠。是心法与心相应。育多提婆说。是心法与心相应。谓使烦恼者自下。以四义释相应。一烦恼。二障碍。三不违净。四妙善可得。以四义故知。相应障碍圣道通不得□。当知烦恼与心相应。不违净者。若使不相应者。则不违清净之心。应与俱生而不□生。故知。使是心法妙善心可得者。烦恼与善心。相违故名使。是不相应者。常在前善心。则无生处。如妙善可得。明知使者。是心法。广释如彼。又案。成实论第十卷辨烦恼品末云。问曰。是使为心相应。为不相应。答曰。心相应。所以者何。所说贪等使相。是诸使相。与喜相应。若喜心不相应。是事不然。是喜若在乐受中。名为贪使。又贪名染着心。不相应中。无染着义。故知。诸使与心相应。准此等文今言。数者。杂心论师。又言。论者。成实论师。言毗婆阇婆提等者。案。婆娑论第三十二卷使犍度一行品云。毗婆阇提复作是说。使是缠种子。使不与心相应。缠与心相应。使能生种。若现在前名退。阿罗汉诸使已断。故不能生缠。准之可悉。言如杂心使品末说者。如前所引杂阿毗昙论第五卷文也。
  疏问文具破三毒等者。此下第四番问答。文中有二。即问与答。答中言三毒俱累等者。案。净义等疏云。通而为论。一切烦恼劳累众生。□名为染。别而为论。□□贪受一使。名之为染。令知观此。故云观染者品。言又染是三毒等者。案。硕疏云。三毒之中。贪为居首。若列三毒名。道贪瞋痴。是故从初作名也。言又生死本际等者。述义云。无明是前分本者。为已起现在五果之本。由无明有故已起不可治者。无明是有为法。念念生灭。故初念盛起时。不可治。亦过去谢灭。故进厌不可言也。爱是后分本者。为未来两果之本。由爱可生未来两果故。念□。案。磊经第二十七卷师子吼品云。复次善男子。生死本际。凡有二种。一者无明。二者有爱是。是二中间。则有生死病死之苦。是名中道。如是中道。能破生死。故名为中。以是义故。中道之法。名为佛性。准此文。今言。又生死等者。大经第二十七卷文略引之。次言无明等者。疏主释成也。言不起三因等者。别记云不起三毒之因。即免三途之果。今谓不尔。所言三因者。现在三因。即爱取有。二果者。未来两果。即生老死也。
  疏问三毒之中等者。此下第五番问答。文中有二。谓问与答。答中言贪虽是染等者。案。琳疏云。开贪为二。上界爱。准此疏意。□是染。而染之名通三界。彼贪之名。但詺欲界。上二界□爱故。今欲遍治三界惑。断故前破染也。
  疏贪欲有种种名下等者。言如见一色等者。案。影疏云。三毒是万有之本。而贪在其首。若破贪本。则滞有自丧。初名爱。如见一色念想始生。曰爱。心遂连嘱。曰。缠绵深固。曰染。狂心发动。曰淫。方便欲以为己物。是名曰贪。前三尚轻。故无不在。后二遂重。故唯欲界。准此疏文。爱□染三尚轻。无处不在。故通三界。淫贪二种遂重。故但在欲界也。言连嘱者。属字亦作嘱字。元康师云。喻者。属也。尔雅云。属□也。缠绵者。绵绵长而不绝貌也。
  疏以此三毒因缘故下第三总结。三业有三种等者。言大品经云等者案。彼经第三十八卷。佛言须菩提。众生不知是诸法自相空作业因缘。若善若恶若无动。罪业因缘故。堕三涂道中。福业因缘故。在人天中生。无动业因缘故。色无色界中生。言成实及禅经明福业从欲界等者。案。成实论第八卷三爱报业品云。问曰。经中佛说三种业。乐报苦报不苦不乐报业。何者是耶。答曰。善业得乐报。不善业得苦报不苦不乐报。是业不必定爱。若爱则受乐报。非苦□。余二亦尔。问曰。是诸业亦得色报何故但说受耶。答曰。于诸报中。受为最胜。受是实报。色等名为具报(乃至)问曰。从欲界至三禅中。得爱不苦不乐报耶。答曰。得爱。问曰。是何为业报。答曰。是下善业报。上善业则受乐报。问曰。若尔何故第四禅及无色定中说耶。答。彼是自在。所以者何。彼中但有是报。更无异受。以寂灭故。
  言大品总相明义等者。此疏主会释经论相违。案。硕疏云。以此三毒因缘。起三业。若自成论不便彼家。只三毒为意业只应道。以三毒因缘起二业。那道三业耶。若毗昙则为便明。三毒起时。别思数为意业体因思数畅身口。即是三业有时。道非是身口意三业。是三界之三业故。文道。因三业起三界也。明。此三毒起业。能感欲界三涂。即是罪业。明。三毒能起业。感欲界人天。从三禅以上即是福业。明。此三毒能起业。感第四禅。与四空等。即是无动业也。吾谓。若依数义。四空等即是禅定业感。那道三毒。今明。若无贪爱。则不能润生。故犹有贪痴等也。准之可悉。
  疏文曰下第二破等者。言又即明断烦恼法等者。言无碍道者。亦无间道。正断惑时。解脱道者。断惑已时。故大品经差别品云。若菩萨摩诃萨无间道中行。是名菩萨。解脱道中。无一切闇蔽。是为佛。述义释云。此菩萨者。唯就金刚最后心人。无始无明最极微细。是故一切惑。尽于金刚心。此就等觉。佛者妙觉。报佛智起任无累中。言暗蔽者。所有一切微细无明。然二道。凡有二义。就正断门无碍是断。解脱不断。是在无累中故。就证断门。无碍是伏。解脱是断。由因证果。不起一切累。故无碍解脱。是即二念。前念是无碍。后念是解脱。准此等文。今言。求烦恼不得等者。前念正观。于一切处求解惑无从。则知。心无所依。则众累清净。故名为断。即是无碍道。后念妙觉。报佛智起。在无累中。为解脱道。此乃据正断门。以判二道也。但说中言破断烦恼法者。明无断道理。解惑无从故。后说中言。断烦恼法等者。正明断惑。那二说相违。初说意。为有惑可断无惑可断。如此推求毕竟□断。后说意如此了悟。则是断也。故二说不相违。可悉。
  疏若离于染法等者。言答庄严云等者。述义云。前三心非木石。而广知故名人。又为成人作法。故名人。故云。前三心成人至行心时。能起染故云。而未起染也。
  疏若有若无染下第二破染法亦应有一行半偈等者。准上破染者。应云。若离于染者。先自有染因。是染欲法应生于染者。若我有染法。云何有染者。案。琳疏云。然者无自体要由染生。若染居先。便可因之生者。故云。若有此是与门。但染不自有要因者。生是为染。不居先因离生者。故云。若无染准此疏文。然者无自体等者。释纵门一偈。但染不自有等者。释夺门半偈。故云。若有者初一行双纵也。若无者半行俱夺也。言开善云者。述义云。前三心。但是为成人作法。未有人名。故言。无人此取前法后人义也。又染是因。前三心亦是因。故云。□是前染后人。此不前三心为染也。
  疏长行前释一行半等者。述义云。要当先染者。释上偈上半也。然后起染等者。释下半偈也。若先我染者等者。释次偈初句也。则无下释者。释次偈等者二句也。然言从要当等方牒偈本等者。案。影疏云。从要当已下。蚊顺偈意。准此疏文。今言。牒者。恐书写之误也。言偈本前无人等者。会释偈与长行相违。即重释初假误作前有前无以责外人。案。硕疏云。偈与长行小异。偈中纵许。汝若先有染者。染者可能起染。今前无染者文谁起染。今长行则道。纵许前若有染者。亦不能起染。何故尔。染者前已染竟。那能起染耶。偈与长行。各显一义。准之可悉。
  疏问曰若染法染者先后下第二一时门破然此三偈如涅槃纳衣梵志难得者。言三偈者。上来破前后一时三偈也。言纳衣梵志离等者。案。大经第三十卷云。纳衣梵志复作是言。作善不善。未来还得善不善身。是义不然。如瞿昙说。因烦恼故。获得是身。若如是者。身为在前。若烦恼在前。谁之所住在何处。若身在前。何言因烦恼得。若一时是亦不可。(乃至)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身及烦恼。俱无前后。一时而有。虽一时有。要因烦恼。而得有身。终不因身有烦恼也。今取意□加言矣。疏主释云。纳衣梵志论义。此人论因果。即是论根本。前烦恼与等。此□是未来。无烦恼与身。何者在前。故今论此因果根本。烦为因。何者。在前身为果。此之根本。何者在后。就文为二。第一纳衣难。第二佛答。今难中为二。前难正义。次立邪义。若就纳衣。作章名。前破邪义。彼谓佛义。为邪也。欲立正义。自谓自义正也。今初破邪。前牒义总非。如瞿昙说下。正破前更牒定开。若烦恼在前下。正难。若烦恼在前。未有身时。谁起此烦恼。烦恼为属谁。为在何处。烦恼不客在草木无情处。在有情处。尔时未用身。何有烦恼耶。此则违理屈。若身在前亦不可。本因烦恼故有身。既无烦恼。何得有身。此则无因而有果。汝自言。因烦恼有身。今既无有身者。即是违言屈。若一时亦非因果义。佛言善男子众生身及烦恼下。答第三难。明身及烦恼一时而有。言一时者。借一时破前后。此无性如幻梦故。虽一时有下。此复是破一时义。故下虽字虽者。则是不定。故要因烦恼。而得有身。不得因身有烦恼。既因烦恼有身。即是前后。故虽一字。是以一家因。若离因缘。则不得言。何故尔。汝前后定前后。一时定□意。不□他难。今明因缘者一时。是前后一时也。述义云。外人立一前后一时。同梵志难。论主破之。亦同佛答。言烦恼与身一时而有者。借一时破前后。要因烦恼而有于身者。借前后破一时。问。若尔何故但言。要因烦恼。而有于身不言要因于身。而有烦恼。答。二义。一者外道云。我身有神我。由此神我。有种种法故。若言因身有烦恼者。即同外道之见。二世间人言。厌恶此身。而不言无此身故。若尔由烦恼有此身。故欲教断烦恼不受此身。故云尔。
  言开善云等者。案。涅槃疏第二十卷云。若是开善云。此正难流来义。无明初一念识。托空起时。尔时即有同时烦恼共起。今言。身者。只名此识为身。佛既言因烦恼有身者。今问身为在前烦恼为前也。述义。论因果者。生死法起立义为果。无明是烦恼。烦恼因门摄故为因。又无明初念一时中互有因果。烦恼与心相应。无明者。烦恼也。由烦恼有心。烦恼者因。心者果也。由心有烦恼。心者因。烦恼者果也。又由烦恼有心者。生死报因报果。果心有烦恼。有出世习因习果。又云。无明初念□空而起故□生灭。生灭法故。有因果名义论果也。
  言庄严云等者。案。涅槃疏云。若是庄严解。明不难流来义。但就即身为难。只此身为烦恼在前。为身在前。述义云。就过去二因与现在识支因。为同时因果。此师用无始义故。就此同时因果 要因烦恼而得有身文也。言他问涅槃经作此说等者。言前云经虽说等者。述义云。上未显有此文。但三相品有。然以义言五阴六情等名字。此佛如幻说故。指此应言。今谓不尔。此品初长行外。引小乘经说。以立义。论主合曰。经虽说有三毒名字。求实不可得。言心。小乘经中说。有三毒名字。大乘经中求实不可得。故云前云耳。
  言问人法一时等者。案。涅槃疏云。开善解云。此是流来义。无明初一念。即有同时烦恼。故言一时。若是庄严。明烦恼润识义。要前烦恼润识方受生。此是前后义。准之可悉。述义云。无明初念人法一时者。虑知法故为人。烦恼法故为法。色识一时成人者。五阴之中。举初后二阴耳。五根五识是一时也。
  疏行破一时有三过等者。述义云。烦恼常等者。□烦恼得有□涅槃。未尽身智。故名有余。灭外智。得无余涅槃。既人是□□身智。故不得之。今案。俱舍论云。自身染法。是自性断。他身染法。及一切色不染污法。是缘缚断。即此二断所证择灭无为。是涅槃体。于有学位。未名涅槃。至无学位。即此择灭。名有余涅槃。至身智尽时。名无余涅槃。准之可悉。
  疏复次今当以一异法破下。上前后一时等者。述义云。前后为异一时为。又前后为一时为异。何者欲释一时中。各有两体。亦是异义故也。
  疏离伴应有合者。正难一合也。伴有亲□等者。案。康疏云。山门云。伴有二种。一亲。二□。人是法体。法是人伴。此则是亲。因六根尘。而得起染。此则是□。今言疏伴若人法是一而自合者。此则不藉根尘。故云离伴。应有合。既藉根尘方得合。当知非一。若人法是异而能合者。此亦不藉根尘。故云。离伴亦应合。既藉根尘方得合者。当知不异。准之疏文。今言。伴有亲□等者。山门所说也。
  言又依毗昙等者。案。杂心论第二卷行品初云。先当说心心法犹由伴生。若彼心起时。是心必有俱。诸心法等聚。及不相应行。长行释云。诸行展转□因生彼心。□依若□□□那生。彼心法等聚生。疏释云。此偈意明心法□。心起时□□一切五品心数。诸心法等聚者。谓十心聚等也。及不相应行者。谓无作色。生住异灭四相等也。准之可悉。
  言下半破异有合等者。案。琳疏云。下半纵中有二过。一者异染有人。不须染伴。异人有染。不须人体。即是离而自合也。二者近异相须。而遂合者。远亦应合也。所言须者。得之须也。言问一异俱称离伴等者。案。硕疏云。问。此两种离若为异耶。答。异。上离则明无汝既一法自合染者。无染法时。染者应自合。下离则明既相异而论合。亦应相离而论合。准之可悉。述义云。答一明离伴等者。上半意言。若染法染人一而合者。但人可合亦洒可含。以一义同故。名独合。下半意言。若染法染人异而合者。人法相望。各得异名。若尔。人与法各可有合。故名此是名。言离伴各自合等者。染离染者。即无其伴染者。亦离染无其伴而染人。虽而有合者。既言其异。即无相伴。故云。离伴各自合。人法二伴相离去。故云。有二伴而相离也。言常解等者。古旧人所解如此。然未□彼人也。
  言人是染余者。所言余者。犹是伴余之余也。
  疏问曰一下合可尔者此生等者。言卫世师四合知生等者。案。百论上卷神品云。外曰。不然。忧楼迦弟子诵卫师经言。知与神世是故神不随无常中。亦不随无知。何以故。神知合故。如有牛。注释云。譬如人与牛合。人名有牛。如神情意尘合故。神有知生。以神合知故。神名有知。疏主释云。优楼迦谓佛宝也。弟子谓僧宝。诵卫世师经谓法宝也。言知与神异者。立己宗也。卫世师称为胜异。异于僧名胜异。其人立神知异者。见一宗有过也。四合知生者。欲显神受知名也。准此论文。今言。四合知生者。神情意尘。此名为四也。述义云。根尘意神。此四生和合生知。又根尘光明。我以此四法合故。得生觉也。别记云。四大和合。心平等根也。
  言又外道是无常等者。案。百论疏上卷云。苦乐憎爱愚智勤惰。此八以依神意二主谛。准此疏文。今言。染者。爱愚人者神也。言心者。神是主谛所摄故常。染是依谛所摄故无常。故云□□□□求那谛□□□正尔也。言求那者。此云依谛也。凡有二十一法也。言又成实师云等者。述义云。约真谛境故云境无浅深也。
  疏何事者若染不能自有等者。案。琳疏云。何事者染不自有。要藉者生。则人有起染之事者不自在。要由染成。则染有成人之事。今人与染异名自有竟。则人无起染之事。染无成人之事。准之可悉。
  言又人染异义已成等者。案。硕疏云。染者染法若不修。然异可得因染者起。染法能染此染者。如此合则成有用。今染法染者既修。然异何须染者起染法。染法染者既修。然异何须染者起染法。染法染此染者。方论合。是故虽合无用。何事只是何用。言又异则水火等者。案。影疏云。何事异则水火。何相与事可知。
  疏异相无有成下等者。言此两可有二意等者。案影疏云。异相无成。称列上来失宗之咎。应以或人先知异无成。立人法相依。为欲成合。品初五偈。为竟无成。眼见异合为复说。若依文次第。以破前后为无成。立一时为欲合。次三偈为竟无成。见异合为复说。准之可悉。疏异相不成故者。此等者□□□(以下空白)。

中论疏记卷第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