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十二法义

  丰山上毛沙门快道记

分别世品第三之五(【头】旧论九(六右)正理三十二(初)显宗十七(四右))

  (初右)二量不同(至)三极少量。生后为二。初总。后前二下别。然光后解此二等二句属别生非。论曰分析(至)为色极少。旧论。正理。显宗及杂心与明本并如今。光记。颂疏从手作折。今云从手非也。析思积切。音锡。说文破木也。一曰折也。又分也。琳音五十一(九左)云。分析者析分也。折之刹切。音逝。拗也。断也。又折中也。又曲也。又挫也。又止也。又毁也。全非今意。形音相近。诸教多差须辨。极微诸宗执计各别。成唯识疏二本(三右)曰。经部十处粗假细实。大乘世俗粗实细假。萨婆多等粗细俱实。一说部等粗细俱假。二十唯识论(五左)曰如是外境或应是一。如胜论者执有分色或应是多。如执实有众多极微各别为境。或应多极微和合或和集。初胜论外道所立。九实中四大有极微。诸法能造体常两两合生子孙微等。次极微各别古萨婆多。次和合经部。后和集新萨婆多正理师。彼疏下(三右)曰。萨婆多意说。如色处等体是多法为眼识境。所以者何。其一一极微体是实有合成阿耨。五识既缘实法为境故。故不缘阿耨已上。故处等为眼等识境时。其实极微一一各别为境。不缘假故。有实体能生识故。经部师实有极微非五识境。五识上无极微相故。此七合成成阿耨色。以上粗显体虽是假。五识上有此相故为五识境。一一实微既不缘着。故须和合成一粗假五识方缘。其正理师恐违自宗。眼识五识不缘假法异于经部。若顺于古。即有五识之上无微相。故非所缘失。遂复说言。色等诸法各有多相。于中一分是现量境故。诸极微相资各有一和集相。此相实有各能发生似己相识。故与五识为所缘缘。了义灯二本(三十九左)曰。问。新古二萨婆多极微成粗有何差别。答。且古萨婆多以七极微成其粗相。由彼相近似成一相。据实七微各各自成粗相。不说相资。若新萨婆多。其七极微同聚相近相资与力各各成其大相。不以相似合相方始成粗(乃至)且有宗云。以七极微成一拏色。然不涉入。各各相去一微能所俱实。即从拏色始五识得。若一一微唯意识得。非五识境。经部所缘五识境同有部说。然能成七微是实。所成拏色是假。又极微假实四句分别。一粗假细实经部师。二粗实细假大乘极微法处所摄是假想立故。三粗细俱实萨婆多。四粗细俱假一说。说假等。又有四句。粗细俱假一说部。俱实有部。俱句说假及出世。俱非即胜辨胜义谛(已上)如是正理师改古宗。故受新萨婆多名。正理三十二(三右)云。然许极微略有二种。一实。二假实。谓极成色等自相。于和集位(是改之词也)现量所得。假由分析比量所知。谓聚色中以惠渐析至最极位。然后于中辨色声等极微差别。此析所至名假极微。令惠寻思极生喜故。又第四(十左至十六左)广破经部五识依缘非实有立自极微和集义。新古差别应知。
  (初左)如说瞿名。根品(五之十九右)已具说。正理。显宗如说掉名。旧论如伊短音。色极少者。光五(五九右)三释。第二为正。初后非也。宝五(四三右六目云云)。
  (初七)众缘和合法得自体顷。此经部初义。言诸有为法必缘众缘刹那生住异灭。而经部宗过未无体现在有体。故依诸因缘。未来未生法。今自体生未落遮过去顷是刹那量。如是过未无体故。于此正理三十二(初左)广加弹斥也。
  或有动法行度一极微。第二释寄极微以显其相。惠晖云。据实即当处生即当处灭。相续位中假说动也。若度二极微名一刹那即刹那有前后。若度一极微名二刹那即极微有分量。此论念与刹那无别。世间行速疾无过日月。四天下径有十二亿(此约大数。就实而论有十二亿三千四百五十逾缮那)计日月一日夜行略有三百万逾缮那。一日夜共有六百四十八万刹那。日行一步名一刹那。尚一日月行三百万逾缮那(此亦约大数。就实而论有三百六十一万三百五十逾缮那。何者一四下所依水金二轮周围量有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逾缮那。此十万亿为一亿也)不尽。何况度一极微名一刹那(已上)麟云。新(【傍】宝疏)有二释。初云。日夜刹那与此刹那不同。日夜刹那唯是算数之法。如此秤尺寸等量极少之名。无佛法时此数常定。此生灭刹那即是诸法生灭之量。
  (初左)对法诸师(至)十五刹那。婆沙百三十六(初左)有五说彼无评家。今举第二师义。论主不信故特云对法师。正理三十二(初左)亦唯取此义。破前得自体义也。旧论。正理。及明本如今作六十五。婆沙。杂心二(二十四右)作六十四。问。婆沙五说何。答。应略示之。彼曰。有作是言。如中年女缉积(【傍】绩(鲜本))毳时。抖擞细毛不短不长。齐此说为恒刹那量。彼不欲说毳缕短长。但说毳毛从指间出随所出量是恒刹那。是举粗显细。以刹那难知故。有说。此粗非刹那量。如我义者。如壮士弹指顷经六十四刹那。有说不尔。如我义者。如二壮夫制断众多迦尸细缕。随尔所缕断经尔所刹那。有说不尔。如我义者。如二壮夫执挽众多迦尸细缕。有一壮士以至那国百练刚力犍疾而断。随尔所缕断经尔所刹那。有说。犹粗非刹那量。实刹那量世尊不说。云何知然。如契经说。譬如四善射夫欲射四方。有一犍夫曰。汝等一时放箭。我遍接俱令不堕(乃至)广说。杂心二(二十四右)举四说。无取舍也。智论十五(十二右)云。弹指顷有六十时。问。准仁王经。彼观空品一念有九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如是一念有九十刹那。合经九万一千生灭。止观三之(二十六左)经云。一千六百生灭。论曰。一念六刹那。何今为极短。答。有两释。一云。日夜刹那数量之时通名。既时极少名一刹那。时多为一劫。劫既有大小。刹那亦有粗细。故婆沙三十九(初左【傍】光五(三七右)引)曰。一法生灭作用究竟名一刹那。又瑜伽三(六右)说三种刹那。由有此理。天台仁王疏曰。刹那只是念刹那有大小。念亦复尔。彼科注云。以九十小刹那为一大念。成唯识疏三末(五十八左)宝窟中末(三十三丁)法花统略并刹那此为一念。二云。日夜刹那是算数法。如尺寸等常定。生灭刹那佛出世方有。此论刹那即是算数法。不可将生灭难也。
  今且辨前逾缮那等。光为答。颂疏为别问。今云光为正。对下今当字云且故。
  (初左)论曰极微(至)皆七倍增。问。思因缘道理。必二物合渐渐成粗大。由之外道等两两极微合生子微等。今何故七七合成。答。如外道者实唯极微生诸法。今瞿昙家依算数法。寄观门以说之。谓以有方必有六方中间七分故。简择惠分析之从粗至细。渐渐去七分方至阿拏不能更析。若析之则成空不成色。由此理故集成时亦七七积集。是即但算数之法。约观门非实事成也。
  (初左)谓七极微为一微量。对法疏二(五三左)曰。梵波罗摩阿拏此云极微。微者少也。色中至少立极微名。从七波罗摩阿拏成一阿拏。即从七极微方成一微。旧语音讹故名阿耨。或极微者是边际义。旧者谓方广大庄严经四(二十左)云。七极微尘成一阿耨尘。舍头练经(二十二左)曰。七微为阿耨。又旧论九(七右)云。七邻虚为一阿羺。然极微义林(五本十六左)曰。又有体用中。最极少者所谓阿拏。说之名极微此复何失(对法疏二(五五左)全同)彼于粗微立极微名。异此故简别云体用中。云何失。彼末师有误可简也。觉苑演密抄三(七右)云。阿耨或云阿拏。此云极微者非也。未晓微与极微故。
  (二右)三节为一(至)不别分别。婆沙百三十六(四左)杂心二(二十四左)并略不说。以世共成故。
  (二右)二十四指横布为肘。旧论曰。若横并指。偈曰。二十四指肘。此从自臂至中指末。并指横布二十四至极。应自当知。然冠注者云。竖积太长。横布甚短。婆沙既云二十四节成一肘。恐是正者此何迷倒。谓横布甚短自当不思。故旧论。杂心。正理。显宗并云二十四指。然婆沙曰。二十四指节成一肘者。既置指言。其节字横字误乎。或并字乎。若不尔者指言徒然。然计肘量诸师各异。琳音二十三(十四左)依佛本行集经一肘谓二尺也。依毗昙中即一尺五寸。次引此论广释。花严音义第三(初右)亦云。依毗昙一尺五寸。光记为一尺六寸。觉鑁上人阿字观从之。建立略记云。一尺四寸也。惠运云。一尺二寸。婆沙十七音释一尺八寸。颂疏亦一尺八寸。隋阇那屈多译起世经四(八左)子注曰。肘长二尺。宝疏亦二尺。四分律音释云。肘陟柳切。臂节也。此有二种。举一肘一尺八寸。舒一肘二尺。名义集四(四十四右)曰。肘人一尺八寸。佛世尊三尺六寸。如是异说者从各自臂故。陀罗尼集第十二(【傍】明本第十三)云。其肘长短随其咒师肘长短以为数量。桧尾口决曰。肘自肘本端至中指末是为肘。又随代代别。行事钞中二之一(十九)云。此震旦国法尺寸随俗不同。而用律历定勘则以姬周尺斗为定○隋炀帝立斗尺秤准古立样。余亲见之。唐朝御宇任世两用不违古典。故唐令云。尺者以尺(【傍】周尺)二寸为尺。斗秤二种准例增加○以姬周尺秤。以定官市衡量无事不平。此则阎浮通用。岂止姬周古法。例如此方尺有种种异。
  竖积四肘为弓谓寻。旧论九(七左)曰。四肘名一寻。亦名一弓。说文仞谓申臂。一寻也。史记并郑玄皆七尺曰仞。小雅四尺谓仞。倍谓寻。寻舒两肱。或五尺曰寻。倍寻曰常也。宝疏(【傍】麟引)云。古时一弓有八尺者即是古寻。今时有六尺已下即六尺步法。今时多用五尺步法也。
  竖积五百弓(至)中间道路。此中初正释。后许下显有部许说。故正理三十二(三右)曰。五百弓为一俱卢舍。毗那耶说。
  此是从村至阿兰若处中间道路(显宗全同)就俱卢舍逾缮那。诸说不同。旧译多以俱卢舍为五里。由旬为四十里。新家多以二里为俱卢舍。十六里为逾缮那。西天方俗不同。传持者随为异。亦于译时汉陈隋唐宋各斗尺法立异。故不同非一。婆沙百三十六(四左)云。即五百弓成摩揭陀国一俱卢舍。成北方半俱卢舍。所以者何。摩揭陀国其地平正去村虽近而不闻声。北方高下远犹声及。是故北方俱卢舍大。准之摩揭陀国若十六里若四十里。北方倍即若三十二里若八十里。大智论曰。由旬三别。大八十里。中六十里。下四十里。谓中边山川不同。致行里不等。具如稠林。
  (二左)十二月中六月减夜。以小月有六故。举夜显昼亦有减。今就月故且约夜。亦复拟之显有润月。立世论五(十二右)日月行品云。如是回转具足五年有一游伽。即两润月。其一从月。其二从日。五年中间十二日。又九日。又六日。又三日。又十五日。此中日夜是其长短。月者分别三用。一者分别月。二分别十五日。三分别圆满。日者分别夜日。分别夏冬秋节。分别年。是三用。从日得成闰月有两者。一从月二从日。是润月者。从月所作。四月日应作两小月。一小月者。是第三半中。第二小月第七半中。一年之中应六小月。五月足少三十日。此三十日应补五年中。若不作小月则月圆不当时。是小月者从日所作。依世间说以三十牟休多决定是一日。夜分三十牟休多为六十分。日行疾故五十九分。便周长余一分。因是事故二月则长一日。又二月复长一日。乃至一年足长六日。如是五年则长一月。以是一月补五年中。是为日家润月。若不作润者时节及年差坏不当。复次五年应两润月。第一者在第三年。第二者在第五年(已上)智论四十八(四十九右)说大小月及润月昼夜增减等。依历家者。一年余。一万二百二十七分。三年而一润。犹余二千九百二十二分。五年而二润乃少四千三百八十三分。如是多有余有少。至十九年七润。平均而无余分。无减少也。
  (二左)故有颂言。旧论(第九(八左))无此四言。问云何如此直举颂也。其语略也。正理(三十二(五右))全如今。是客颂非正颂。以云故云有颂云言而无长行故。然本颂上(十五右)举此一颂者误也。稽古上(三五左)云。准旧论结前义为颂。非引证。此破光。宝等解。今云。准旧论。准彼唯是述六减相。未可知是颂。彼无故有颂言四字故。若摄前义应如论第七(十六左)云为摄前义复说颂言。又正理论与今全同。如彼何为。又非摄前义之颂相。是引有颂以述释前义。故问云何如是。不言依何知之。故非唯引证。
  (二左)颂曰应知(至)大劫三无数。劝四劫相各可知。故言应知。如论三(三左)云应知者劝许一一各能为根。此中不别说住空。光记三释。第一为胜。后二非也。第二释空无别体者。岂唯空劫。第三同婆沙。今论与彼各别。一彼成合住。今中为住。故文(五右四行)云一住中劫。又(五右终)结成已住劫。彼论曾无如是语。二彼止为令知二十中劫数量立中间劫。今不尔。别立为中住。三次第别。彼唯在意明二十量故为初。今为别立故在成后释。
  (三右)坏有二种(至)二外器坏。有两二门。初趣界门。趣唯有情不通非情。前论(八(五左))如是。界通情非情。此中四趣全天趣少分为趣坏。欲界全色少分为界坏。次情非情门。与前二门互有宽狭。颂疏复有上更加界坏言。虽无正。显诸本而于义无大失。然未摄文相趣也。
  诸有地狱(至)他方狱中。泰云。业犹未尽者业力引置他方狱中。宝云。应生不生名为坏劫。麟云。此界中若不定业者。容后时受故。或全不受。若定业者他方受也。泰约业尽未尽。于尽有二。已堕者业尽命终。未堕者于此世修善。彼受业尽不于生也。宝述为坏之相。彼生余狱故。此狱即是坏。麟辨定不定业。三师并为是。各示一边故。此中他方三千大千之余也。大千一时成坏故。增一三十四(五左)云。设彼地狱众生罪未毕者。复移至他方刹土。
  (三左)然各先坏(至)人天同坏。婆沙百三十三(十左)两说。今依后评家。前说者云。问。傍生鬼趣先人坏者。人中所须乳酪等味。耕驭等事处何得有。有说由人业增上力有非情物。似傍生现乳酪等味作诸事业。问。人身今有八万户虫。住持令身相续。彼时既缺。身云何存。答。尔时人身法尔住。如诸菩萨转轮王身。虽无诸虫而法尔住。论主不取可知。然正理师举婆沙有说及杂心论主彼十一(二右)两义。评取婆沙有说。不依评家。而光记(四左)此论通正理两说无失者误之太也。
  (四右)无遗灰烬。惠晖云。破外道世界坏极微散在虚空不灭。成即二二合生子等。若坏时无极微者成时积何物成。有部积风成。风为种子。准智度论劫火无灰。随火起即尽。若有灰者灰是何物能坏。若有灰者即坏劫义不成也。
  (四左)然初成立(至)水金轮等。问。四王忉梨何故不言。答。夜摩已上空居故先成。四王忉利依处地居故。所依三轮先成。而九山八海等成。故不别云也。
  (五右)从无量减(至)极十年。惠晖云。此论不论成年减一年及增。相传百年减一至十岁。增亦百年增一年。今云。立世论九(八右)曰。从起十恶业寿命因此十岁减。度一百年则减十岁。次复百年复减十岁。次第渐减至余十岁。最后十岁住不复减。又(十五右)全同。又(二十二左)全同。依此文者。百年减十岁。若尔佛出世人寿百岁之时。今经二千六百年。岂可减二百六十岁乎。然今七十余为定命。是实百年减一岁。实顺现事。因之思之。处处十言皆一字之误也。未审可考。神泰疏云。然一中劫从十岁时上至八万。于八万岁于无量阿僧祇受多八万岁。后从八万百年减一。后至十岁(宝勘三之二十三左引之)。
  (五右)方等初减后增。光二释。第一非也。第二似是而未尽。
  (五左)成中初劫(至)有情渐舍。婆沙百三十三(十二左)明坏。百三十四(二右)明成。各有三说。初说十劫成坏器。十劫成坏有情。第三说十五坏有情。五劫坏器。五劫成器。十五成有情。第三如是说者如今。而云别业难转非共业故。杂心十一(四右)同今。光记(六右)和会诸文。方为允当。
  (五左)劫性是何谓唯五蕴。惠晖云。欲色界五蕴。无色四蕴。空劫即二蕴。以昼夜不离五蕴生灭故五蕴为体。伽伦一下(十一右)云。问。劫体是何。解云。若据小乘时无别体。约法以明。故五蕴为体。大乘即以二十四不相应中时为体。婆沙有说为色。简彼等云唯。又决定义。不增不减唯五蕴为体故。
  经说三劫(至)方得成佛。增一十六(十四右)云。如我于三阿僧祇劫所行勤苦成无上道。又出法住经。
  (五左)解脱经说六十数。婆沙百七十七(十二右)有七说(【头】婆沙第五十二为无数旧俱舍第六十为无数)今依第三说。彼唯云有契经。旧论九(十二左)云余经。正理论云有经。彼约通名。今据别名。演缚脱证理故立以解脱名。全非零落义名解脱(【傍】光宝非也)具示异义。辨别是非如稠林三卷阿僧祇章中。本行集经十二(十六)有二十六数。百百展转自此(【傍】无数劫)已上复有八个数。与今自别也。
  (七右)于此数中(至)名无数劫。旧论九(十三左)文中羚羯罗等八番阙脱。其次如今。而曰。中间八处忘失。如此大劫次第数至第六十处名一阿祇劫。婆沙百七十七(十四左)云。此后更有八数。并前为六十数。积一大劫至第五十二阿僧祇耶数时名一劫阿僧祇耶。问。今论纵容。正理(三十二卷)但言六十数内有无数名。旧论与婆沙相违如何。答。两论并文理炳然。旧论对中间失云第六十。婆沙对后有八言五十二。并是非错误。盖梵本异耳。何故作异。谁可知异。若诵者异。若写手殊。若引证本经阿僧祇有为五十二。有为第六十作此异。或经论皆悉无数次。义解者作缺中缺后之别。皞按。如旧论居最后为尽理。既云无数。岂非显数至极。亦诸经论中开示数广大则并皆云无数劫。更不说余名。故又解。如大乘花严阿僧祇品。虽百二十余数而最后百余处云阿僧祇。更有十数。今亦可尔。若尔如婆沙第五十二义也。问。此论列五十二类而云余八。岂非此后。答。标六十数唯列五十二。其八种无之故云忘余。中后岂可决。
  (七左)菩萨济物(至)即为己益。大乘亦同。显扬八(五右)云。诸菩萨以他利益事即为自利益事。
  (七左)如有久习(至)如何不信。此举一譬即合菩萨。旧论举二譬以相况。实应尔。上举有润己无润己。况彼二应举二事。旧论九(十四左)曰。譬如于世间有诸余人。恒习恶过失。于中虽无自利益欣乐他损恼事。众所共见如此。复有余人恒习大悲。于中无自利益。欣乐行利益他事。是故此可比。次科亦如是。今就省略。识者可知差别。
  (八右)依如是义故有颂言。旧论九(十五右)唯言此中说偈。无此两句。稽古上(三六右)唯举旧论一句。意为论主自造颂斥新译语。例如论五(十四左)两行颂并云有颂。彼依旧论破皆为自造。今云大非也。
  (八右)论曰(至)诸佛出现。诸经论及大小异说。今以图示之。



  贤劫经八(十七丁)全同长含。西域记(第六(九丁)已下)全依增一。光记(十二(九右))云部别不同非也。每有契经异说勿认部别。伽略十一云。二十住劫合为贤劫。第一住劫已有四佛。余劫余佛出世此西方传释。基上生经疏上云。有云(【傍】是神泰义也)住劫中初五劫无佛出世。第六劫有俱留孙佛。第七劫有俱那含牟尼佛。第八劫有迦叶佛。第九劫有释迦。第十劫有弥勒。有曰。四佛并第九劫。弥勒当贤劫第五佛也。问。长阿含云。毗婆尸佛人寿八万时出世。尸弃佛人寿七万岁时出世。毗舍浮佛人寿六万岁时出世。?留孙佛人寿四万岁时出世。?那含牟尼佛人寿三万岁时出世。迦叶佛人寿二万岁时出世。释迦人寿一百岁时出世。弥勒佛人寿八万岁时出世。岂前三佛同住劫。答。五浊经明。贤劫前四佛同出。第九住劫。或云。住劫中初五劫无佛。阿含经说佛出世时人寿长短不说同劫。亦不相违。麟云。即贤劫中四佛出世。以俱在此第九劫渐灭住中。又前八劫无佛出世。弥勒佛第九劫出。又准弥勒经。今劫是刀兵劫。又准此文。后十一劫更有九百九十六佛出世。时恐大促。新云。详其贤劫似是风灾劫。于六十四劫中此为第一劫。总六十四劫为一贤劫。于中千佛理亦可然。应更详捡。大乘此别。智论第四云。阿毗昙迦旃延弟子辈言(乃至)时有八种佛出其中。第一人长寿八万四千岁时。第二人寿七万岁时。第三人寿六万岁时。第四人寿五万岁时。第五人寿四万岁时。第六人寿三万岁时。第七人寿二万岁时。第八人寿百岁时。(乃至)若诸佛常怜愍众生。何以止八种时出世余时不出。时佛不待时。如好药服时便差病。佛法亦如是不待时。(乃至)诸天寿出千万岁。有先世因缘。虽乐染爱厚能得道。何况人中不大乐。三十六种不净易可教化。以是故人寿过八万岁佛应出。是中人无病心乐故。人皆利根福德。福德利根故应易得道。复次师子鼓音王佛时人寿十万岁。明王佛时人寿七百阿僧祇劫。阿弥陀佛国人寿无量阿僧祇劫。汝云何言过八万岁佛不出世(已上)。
  (八左)何缘百减(至)难可化故。正理三十二(九左)云。减百岁何故无佛。见于如是寿短促时不能具成佛所作故。谓一切佛出现世间。决定舍于第五分寿(【傍】婆沙百二十六(六左)两说中后师义此论)从空所起命行依身。非于尔时所化乐见。以设出世为佛事少故。于尔时佛不出世。经主于此作是释言。五浊极增难可化故岂不今世人减百岁。五浊虽增而有能辨入正决定。离染得果。佛唯为此应出现世间。故彼所言非为善释。非百年位佛出世时。一切皆能遵崇圣教。入正决定得果。可言减百一分不能辨斯佛事。故无佛出。然于减百设佛出世。亦有一分能遵崇教等。如百年时佛何不出。若谓减百堪化有情极鲜少故佛不出者。是则应说前所立因不能具成佛所作故。虽于减百五浊极增。不能具成佛所作事。由斯故佛不出世间。而此亲因非彼所说(已上)显宗全同。皞按。此所释与今论旨终无别也。以难化故鲜少。以难化故不能具佛事。复经言。众生愚蒙不可强度。又阿含中说不愚人同行。(乃至)广说。基上生经疏云。问。何故释迦减劫百岁出世。弥勒增劫出世。答。释迦愿于恶劫教化。行苦行等。并异弥勒。弥勒愿好时教化。所以不说超劫。又释迦众生遭苦发心。乐即退败。弥勒众生乐即发心。苦即退败。如俱胝耳乐妙乐具故。所以不同。见恶时出厌心深故。乐时出者欣心胜故。
  (八左)言五浊者(至)说名五浊。诸说列次不同。法花方便(【傍】徐注一(二十三右)新注一下三十六右)品。劫烦生见命次第。光记八(十五右)劫命有情烦恼见次。有经云五滓。由此理今以滓释浊。又毗尼母经加业浊除见浊。见由业起见故。文句四之一(二十四丁)出体。释名。生起次第。诸门分别。玄赞四(十六左)五门分别。法花玄论五(三十九)。
  (八左)有余说彼(至)得独胜名。论主不取前师故。后师难杀前师。正理。显宗全同。不论二十三(八左)说声闻转性中亦唯同后义。
  (九右)由本事中(至)独证菩提。旧论曰。本行经。婆沙四十六(十八右)此事即为先世声闻。曰如是说者彼法尔成佛弟子相乃得极果。如五百仙人在伊师迦山中修道。本是声闻出无佛世。狝猴为现佛弟子相。彼皆学之证独觉果。何故彼如是为先世声闻。答。彼依今先说意派举五百仙人事。故尔也。非为尽理。今第二说依本经苦行文为凡夫。又彼婆沙约种姓非证果。故婆沙五十(十三右)曰。以彼多是声闻种性。后遇别缘得无学果。虽乐寂静而有众居。如五百仙一处得果(文)。
  (九右)何缘独觉(至)对治道故。婆沙百八十(十五左)不调他他有十四说。今随难彼。初得无碍难总难。次三重别难救。若言虽得四无碍。而现身不受教故亦不为他说。念过去佛说法故应说法。或难婆沙第十三说独觉或忘失名句文身之不说法。次无慈悲难难彼第六说言独觉无大悲故不说法。次无机难。难彼第五说言虽有佛声闻所化。无独觉所化有情故不说法。初难亦言对佛声闻矣。婆沙百八十(十七右)独觉声闻得无碍解不得两说。而三乘同得评家义。量云。独觉应为他三界出离说法。得四无碍解故。如佛世尊等。如诸薄地凡夫。第二难准作量。第三难意。婆沙中第十四说云。独觉种性法应如是。虽得无碍解。而不乐说法。欲有饶益惟现神通。或但为他授八斋戒。岂无慈悲而现通益他。量云。独觉应非无慈悲。现通益他故。如佛世尊声闻等。第四难亦者对佛声闻出世时有情。量云。独觉可有所化机。尔时有情起有漏对治道故。如如来等出世时。光记皆许说法致救叙难非也。第二难中。光云逝机非也。今约名句文忘失故。
  (九左)虽有此理(至)怖諠杂。论主皆纵前难。更以余义答。有三因。初因彼苦来唯少乐胜解。不愿说法故。是同婆沙第十四说义如引。若依旧论九(十六左)是二因。彼曰。由宿世数习故。由喜乐少求故。第二因同婆沙第十一说。夫说正法皆为破我。独觉出世时。众生着我坚固难破故不说法。又第四说云。彼审观察。设我说法彼即能入正定离性。得果离染及漏尽者。我亦当说。然不能如是。我何能唐捐其功耶。第三因者同婆沙第一说。彼曰。彼受寂静乐独处故怖畏喧杂。厌众集故。正理三十二(十一左)取今第二有情难度及余义。次标有余释言。举此初后二义而破云。若自有能他有根欲。弃而不齐度。岂名有慈悲。是故如前释为善。今破云。虽无说希望。而现通以度不缺慈悲。又避摄众者。对佛世尊等集众说法。本乐闲寂故。若遭有缘人。或神通等化益。全非缺悲也。
  (九左)论曰(至)故无轮王。正理。显宗全同。四轮如是。玄赞四(二十丁)云。诸论云。劫减佛出世。劫增时转轮王出(乃至)此说。金轮必劫增出。银铜铁轮王出时不定。是故无忧王出佛灭百年铁轮王也。珠林五十六(初右)引真谛说。前三增劫。铁轮减劫证阿育王。杂阿含(【傍】珠林五十六(六左)引)云。阿难当知。我灭度百年之后。此童子于巴连邑。统领一方为转轮王。姓孔雀。名阿育。正法治化。又复广布我舍利。当造八万四千法王之塔安乐无量众生。准此经文。减末下八万迥矣。皞案。阿育王性柔润愍众生弘正法等似轮王。故称赞云轮王。如非实成就自在故成就七宝。故唯云轮王不云铁轮也。又如吾邦今上帝称金轮圣王。
  (九左)论曰(至)转轮王生。过八万者。但最初减一劫次十九增减其增唯局八万。故次上论(五右云云)。
  (九左)此王由轮(至)名转轮王。轮来应王所云应。彼轮成前导通御故云导。转轮王。转即轮持业释。由转轮之王第三转依主释。
  (十右)施设足中(至)四洲界者。于小乘经中无四轮对明契经。次下通云就胜是也。故引论明四种及领洲别。西域记一(五右)曰。金轮王化被四天下。银轮王政隔北狗卢。铜轮王除北狗卢及西俱陀尼。铁轮王则唯赡部洲。夫轮王者。将即大位。随福所感有大轮宝浮空来应。咸有金银铜铁异。境乃四三二一之差。因其先瑞即以为号。此四轮住处唯此赡部洲地。余三洲何故不出。以余三洲寿量决定千与五百二百五十故。无无量八万等故。
  故契经就胜(至)金转轮王。长含十八(十九左)转轮圣王品云。若转王出阎浮提地刹利(是限此洲之证)水浇头种以十五日月满时。沐浴香汤(【头】轮王灌顶。旧花严二十八(五丁)探玄十四(五十六)疏钞三十九(十四丁)统御时。婆沙六十(九丁)大海一由旬减水。今水满不见。伽二(十三左)有情至膝水减)上高台上与婇女众共相娱乐。自然金轮忽现在前。轮有千辐。光色具足。天金所造非世所有。轮径丈四。是则名为转轮圣王(稽古下八字不为经文粗见也)中含十五(十右)楼炭经一(十五右)起世经等并皆唯说金轮一王。故论主致就胜辨。而众许摩诃帝经全十三第三说四轮王。或是别部诵。众录附小乘。有人云非必小乘诵者臆度未见经本之失。若契经中。设准例说何云就胜但说金轮。
  (十右)余转轮王应知亦尔。是对法师准例立之也。光记二释后释非也。婆沙三十(十三左)云。王四洲者有金轮宝。其量正等四俱卢舍。王三洲者有银轮宝。其量正等三俱卢舍。王二洲者有铜轮宝。其量正等二俱卢舍。有铁轮宝。其量正等一俱卢舍。如四轮宝有此差别。应知余宝亦有差别。谓王四洲者余宝最胜。乃至王一洲者余宝最劣。准之余三轮王亦成就七宝。但有胜劣。又杂含(【傍】珠林五十八(十二右)引)佛赞无忧王颂云。七宝来投四八光莹。彼铁王既云七宝来投。然伽伦记(一上十右)余三王皆轮应。银铜铁别。亦无余宝者非也。瑜伽第四云。王四洲者一切小王顺化。各自愿教敕我等。王三洲者遣使往然后从化王二洲者兴师现威后从化。王一洲者便自往彼奋识挥刃。然后从化。珠林云。论云铁轮有二百五十辐铜轮有五百辐。银轮有七百五十辐。金轮有千辐轮。鲜本云。此王定是转金轮王。转余轮王。正理。显宗亦然。旧论云。此王必是轮王。若余转轮王生亦尔。明本同今。随义并通。
  轮王如佛无二俱生。婆沙三十(十三左)云。麟角喻者根极胜故乐独出。故当知如佛必无有二并出世间。如舍利子尚无并出。况麟角喻胜彼多倍。故契经言(至)轮王亦尔。中含四十七(十九左)多界经曰。阿难若世中有二转轮王并治者。终无是处。若世中有一转轮王治者。必有是处。阿难若世中有二如来者。终无是处。若世中有一如来者。必有是处。此中无道理曰无处。无其位曰无位。无可某时云非前非后。总言无道理亦不可为言论也。
  (十左)有说余界(至)余亦应尔。叙佛十方界一多两说。初有部十方界一佛家。次有余部即经部十方界多佛出世。大乘同经部而大破有部。无性摄论十(十七)第九(十丁)入大乘乘论(坚惠造)上(九丁)智度第四(九丁)第二十四(九丁)又第九(十八丁)具。显扬二十(十一)十方同时出世有六种因缘。识疏二末(二十一右)一三千界唯一佛也。一界无二佛一切共成。文句一之一(七十三右)。
  (十左)又世尊告(至)唯一如来。长含十二(二十二右)自欢喜经三世一一有如是文。过去及未来佛对今佛有二如来。于现在无二。今但现在文。故彼未佛印决文云。过去三耶三佛与我等。未来三耶三佛与我等。欲使现在有二佛出世无有是处。
  (十一右)梵王经说。中含十九(四左)梵天诸佛经云。世尊告曰。梵天如日自在明照诸方。是为千世界。于千世界中。我得自在。亦知彼彼处。无有昼夜。三藏中千世界言。或呼大千。或呼小千。勿局矣。又中含十八(初左)云。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所居为一佛刹。起世经一(四右)亦尔。
  (十一右)谓若世尊(至)例此应知。婆沙百八十(六左)云。唯佛独觉及圣弟子。善知诸心自相共相者能作。非随力者非不作意无加行要由作。
  (十二左)经说轮王(至)主兵臣宝。中含十一(初右)七宝经。杂含二十七(十二右)增一三十三(十一右)等非一也。又诸经论其次第等异说示图。
  
  增一三十三(二十二左)云。转轮王十五日清旦沐浴洗头在殿上。玉女围绕。是时轮宝千辐具足。从东方来而在殿前。非人所造。去地七仞渐渐至王前。是时轮宝回向东方。圣王亦从轮宝去。栗散王及人民皆悉迎。又圣王在殿上。时象宝从南方来。而有六牙。衣毛极白七处齐整。皆以金银珍宝饰之。飞行虚空。圣王清旦乘此象宝游四洲外治化人民。又马宝从西方来。毛衣极青。行不移动。飞行空。王乘此马经四天下治化人民。又珠宝从东方来。有八角。四面大光。长一尺六寸。王夜半集四部之众。以此宝置高幢头光照十二由旬。又玉女宝现。颜貌端正。面如桃华色。不长不短。不白不黑。口气如优钵摩草香。身作栴檀香。恒侍从转轮圣王。又居士宝出现。身体红色。高才智达。无事不闲。又得天眼通。白王言。若王须金银珍宝尽当俱给。王欲试此。度水未至彼岸。便语居士言。我今欲须珍宝。居士即前长跪叉手向水寻时水中七宝涌出。又典兵宝自然来应。聪明盖世预知人情。身体红色。至王处白言。若王欲须兵众。正尔给辨。进止之宜不失时节。随王所念云集兵众在王左右(已上)此七种并皆为王所重故为宝。或七种皆令王事满成故亦得宝名。
  (十二左)若一禀自业生。明本及正理如今作禀。光(十四右)作乘。今云乘为正。何者受禀义呼果之称。今对下生。显由业因故。况次文云乘自业。又解。今文义通禀受于自业之生。故旧论云。此人若受生余人由自宿业生。受言当禀。由言当乘。
  (十三右)佛大士相处正圆明。鲜本及正理。显宗。旧论作正明圆为正。前颂文亦尔。显此三别。旧论九(二十右)最委。曰佛三十二相有三德。与王相不同。一处极正不偏。二极明了不隐昧。三极圆满无减缺。杂含赞灭后百年铁轮王阿育王颂曰。七宝自投四八光莹。
  (十三右)为防固守田。固。鲜本。颂疏。光记。正理。显宗及今长行并皆作雇。今本及明本作固误也。旧论颂曰。由财顾守田。长行共顾此人为守田主。别行本颂亦作顾。广韵雇古慕切。音顾。相承备为雇赁字。集韵佣也。韵会通作顾。
  (十三右)故契经说(至)长寿久住。长含二十二(四右)世本缘品文也。此长行首尾悉彼本缘品文也。中今别证劫初人如色界言故也。
  (十三左)瞻视。瞻韵会之廉切。仰见曰瞻。诗卫风瞻彼日月。礼曲礼视瞻无回。
  猖狂。应音云。齿杨切。谓变易情性也。亦狂騃(应骇)也。庄子曰。猖狂妄行。
  (十四右)铨量。应音云。又作铨。同七泉切。广雅称谓之铨。言知轻重也。汉书应劭曰。铨称衡也。量斗斛也。正理三十二音释。铨衡也。量量度也。
  (十四右)大三末多王。旧论曰摩诃先摩多王。正理作末为正。光记云。三末多此云共许。瑜伽第二云大等意。伦记一之下云。摩诃三摩多此云大等意。大众齐等意乐共同立以为尊者。按三摩是等梵。为共许王盖义翻。
  (十四左)此小三灾中劫末起。问。为二十中劫末三灾次第起。一增减中(【傍】末)劫次第起耶将一减末随一灾起。答。一减末随一起。谓住劫中有十九减。最初减终刀病灾起。次第二疾。次第三饥。至第四减复刀等起。故婆沙百三十四(三左)说小灾中刀灾。互相残害七日七夜死已略尽。此洲内余万人。各起节心渐增寿量。尔时名为度刀兵劫。疾轨各复有增寿。又立世论九(二右)小三灾品云。二十小劫中间有三小灾。次第转轮(显三已亦三起)住中第一劫有疾疫小灾(乃至九右)住中第二劫有刀兵小灾(乃至十六右)住中第三劫有饥饿小灾。各并说寿增。今论一一言中劫末十岁。以显如是义。而麟记皆云十岁言相续起者误之甚矣。光记(十五右)云。以此文知。小三灾各别于中劫末起。大乘异之。瑜伽略纂云。俱舍说小三灾皆于十岁时起。仍别劫生。今者大乘同于一劫。三十二十十岁之时起。剑疾刀如次不同。伦记全同。劫初章亦尔。是伽第二卷明说也。
  (十四左)一刀兵二疾疫三饥馑。疾说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来急故从矢。矢急疾也。疫释名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即疫疠鬼也饥馑音释(云云)问。前颂作饥。明本亦尔也。长行作饥。别行本颂耶。正理。颂释同从几。显宗并从几何。答。字典云。按说文饥饥二字。饥训饿。居夷切。饥训谷不熟。居衣切。汪来虞方伯说。饥馑之饥从几饥渴之饥从几。诸韵书俱分别支微两韵。止集韵饥字训。或从几。经传颇通用。长笺云。近代喜茂密者通作饥。趋简便者通作饥。遂成两谬。经传不误。恐传写之讹也(已上)今饥馑灾作饥为正。然如彼经传写误而通用。我佛典亦尔。如杂心云饥馑从几。起世因本经(九(一右))从几作饥馑。立世论九(十五左)云饥饿灾。楼炭五(九左)作饥饿是也。今文颂饥改饥应如显宗。问。此三灾何故诸经论列不同(【傍】有四种不同)谓婆沙百三十四(三左)杂心论十一(初左)正理。显宗如今刀疾饥次第。又立世论第九刀为中疾刀饥。又长含二十二(初右)楼炭第五。因本八。起世八并饥为中列刀饥疾。又依大乘。瑜伽第二全倒饥疾刀次。答。二十住劫有十九减。则六三灾。又一灾。轮转起故。约初三。若第二减为初。若第三减为初。若逆次说。若隔越示故有此异。又解。诸经论异说。不可必和会求所以。
  (十四左)为非法贪(至)瞋毒增上。光云。相续谓身。圆晖云。非法贪相续增盛。此中光记为正。对下心故。圆晖不断义非也。为言第四转绝于萦缠。彼诸染为缘。瞋增盛故。故特云毒云增上。是故旧论九(二十二右)曰。非法欲所染。不平等贪所逼。邪法所遍。是人瞋毒转增上。然光记云。邪法诸恶法。应知此时亦起余惑。从强过重偏说。贪瞋者非也。
  骋凶狂。骋显宗如今。婆沙。正理并鲜本作逞。正韵曰骋丑郢切。音逞。又逞丑郢切。音骋。音同写手致异。其义别。骋玉篇直驰也。走也(无余义也)逞说文通也。玉篇快也。又玉篇极也。尽也。虽义别而相用无妨。凶明本亦尔。字书未见。按正理。显宗曰凶狂。凶虚容切。说文象地穿交陷其中。徐曰。恶不可居地。象地之堑也。恶可陷人也。晋语注亦作凶。盖写手误加亠(【傍】音头)字。
  (十五右)是故说言(至)白骨运筹。正理三十二(十九右)同之。婆沙无是故说言一句。余全同。旧论九(二十二左)云。是时有三粮。一旃遮粮。二白骨粮。三筹粮。是即粮食。今说言是何等耶。答。是契经说。长含二十二(二左)曰。云何名饥饥。尔时人民收扫田里街巷道陌粪土遗谷以自存念。是为饥饿(是当运筹)复次饥饿时其人于街巷市里屠杀之处及丘冢间。拾诸骸骨煮汁饮之。以此自活。是名白骨饥饿。楼炭。起世及因本唯有白骨。准长含是经说。故虽婆沙无。论主加此一句。
  (十五右)一由粮少行筹食之。正理。婆沙。旧论并作传筹。明本及颂疏如今。按行是传草误也。筹者其长四寸见付法藏经。今传筹者似和邦番板。
  (十五左)然有至教(至)饥馑灾起。旧论云于经中传说。正理与之同。婆沙百三十四(四左)曰圣言说。诃梨怛鸡。旧论云诃梨勒。本草纲目(三十五下十六右)苏恭曰。诃子又名诃梨勒。出交洲及广州。最胜王经第九(十五右)除病品云。诃梨勒一种具足有六味。能除一切病无忌。药中王。南海传三(二十右)云。诃梨勒若能母日嚼一颗咽汁。亦终身无病。应音云。翻云天王持来。此果堪为药分。功用极多。如此土人参石斛等也。付法藏经(第三)云。昔过去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入涅槃后有一比丘。甚患头痛。薄拘罗尔时作一贫人。见病比丘施一诃梨勒果。比丘服讫病即除愈。缘施药故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快乐未曾有病。又五百弟子经及分别功德论有此薄拘罗因缘。立世论(一十左)具说此果生处形量等也。彼曰。阎浮树外有二林。内曰诃梨勒。外名阿摩勒。呵梨勒子熟时其味最美。不辛不苦如细蜂蜜。果形大小两倍于前(阿摩勒果如二斛器)。
  (十六右)论曰(至)集上天中。唯依此文。似明但有情上天而独器界有。若依旧论九(二十三左)颂曰。散集劫有三。由火水风起。释曰。于一一定处众生下散上集。故名散集劫。是释灾总名也。
  (十六右)初火灾起(至)亦无余在。此明三灾起从。婆沙三灾各有多说。今各近其初说。长含二十一三灾品(二左)明火灾有七日轮渐次出。水灾中云。其后久久有大黑云暴起。上至遍净天。周遍大雨纯雨热灰。其水沸涌煎熬。天上诸天宫殿皆悉消尽。风灾中云。其后久久有大风起名曰大佉伽。其风四布吹遍净天宫光音天宫。楼炭经五(十右)灾变品亦同。霖淫。应音云。力金切。左传曰。两三日已上为霖尔雅久雨谓之淫。淫谓之霖。南山戒疏云。滞雨多者名为淫雨。滞书多者名为书淫。
  (十五左)前不前说(至)风为种子。论主示正义有三义。并皆约风。一业风。二前灾风。三他方风。是初二也。
  (十五左)又化地部契经(至)飘种来此。旧论梵名云弥娆沙塞部经。论主无朋党故以润色。长含二十二(十三右)世本缘品云。有何因缘世间有五种子。(【头】毗那耶二十七见)有大乱风。从不败世间吹种子来生此国。一者根子。二者茎子。三者节子。四者疐子。五者子子。是为五种子。以此因缘世间有五种子出。彼音释。疐都计反与蒂同。谓脱叶之处也。又增一三十四(九左)云。尔时有此杀盗心无复有此自然粳米。尔时便有五种谷子。一者根子。二者茎子。三者华子。四果子。五者枝子。及余所生之种子。是谓五种子。皆是他方刹土风吹使来取用作种。有云。长含化地部所诵本。此品言有余部说。皆合长含。增一大众部所诵本。今他方吹来二部同作此说。学者择焉。
  如声熟变。光(十八左)二释。如初释无妨。彼外道宗彼等皆德句法故。次实德分别。第二释直约德句。亦无妨。
  (十六左)如藤生枝。明本如今从木。光记去木作支。案支肢枝三字同章移切。故经传互用。支本作枝。说文去竹之枝也。通肢时支体也。然支枝两字无名器也。盖本作支。与?章移切音通。?类篇字林纤?。挽舟绳光记(十九右)云。支谓藤圆拟安钵等者。唯是泥义也。旧论如从竹笡生。准思焉。
  (十六左)非许藤?(至)得?衣名。夫同类者。由本别物。而非别物。何成同类。
  (十六左)如蚁行等。成业论(二左)曰。是故形色无别有体。即诸显色于诸方面安布不同。起长等觉如树蚁等行列无过。光记为行步是迂回。等者等树等。
  待多所依合。光记二释。初释衣与缕和合。后唯缕缕和合。后释为正。
  (十七右)于唯多缕合。旧论九(二十四左)曰唯缕和合。明本亦如今。而鲜本及光记作经为正。
  (十七右)即应根身。鲜本。光记作眼身为正也。
  (十七右)谓若离缕(至)种种异故。光记(二十一右终)三释。初释为正。一一下成上所由故。第二释所由为本难非也。第三释业用为业句。背彼宗取舍屈伸行为业句故。
  (十七左)又于一火(至)应不得成。旧论九(二十五右)云。复次火光烧照等有差别。此光于初中后不应有。色触及事等。准彼以远近烧照不同为所以。成色触差别立火光而破彼别常。谓有远近是色差别。有烧照是触滑涩轻重等类。光记三释并非也。初释似是非是。远近令互烧照触色四故。第二释于远近等六种中。亦一一辨差别穿中之至矣。第三释为六种三对不同。而差别言直为不同义非也。是分位差别义如次下(十八右初行)但缘色等差别。全非不同义。
  (十七左)如彼所宗(至)理亦应尔。下三如。初二约彼计。所宗言流第二。第三世间现事。初两极微合生子微果(光后释是也)是文似子微果根得现量。约本计。若依末宗十句义。极微子微非根得。孙微已上方是根得。或如眼等。十句论(九右)我根意境四和合生现量觉。今云识者则谈彼之说。
  此二体别(至)故非别体。自下第三论主破离实句中地等别有色等德句有三。此初约观察。
  又彼宗中(至)宁异色触。此二约彼宗根取破。十句论(五右七行)说实俱分云。实性眼触所取。成唯识一(十二右)破亦同之。又彼所执地水火风应非有碍实句义摄。身根所触故。如坚湿暖动。地水火三。对青色等俱眼所见准前可责。故知无实地水火风与坚湿等各别有性。光记眼身缘四大有二义。初说非也。后义为正。十句论(六右)说。四有触。地水火三有色有对眼。故成唯识一(十二右)义林三本(十二右)亦尔。
  (十八右)又烧毛㲲(至)差别而起者。此三约显形二色。破别地大等为二。初此约显色。毛㲲光记为二物曰。毛作何毛。㲲作白色。旧论九(二十五左)曰。毛古贝红华郁金若被烧彼智即无。故知彼智但缘色等起。古贝又劫贝。或劫波育。此翻为㲲。应音十二(十七左)云。白叠字体作㲲毛布也。古今韵会㲲毛布也。字汇细毛布也。南史云。高昌国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曰白㲲子。国人取织以为布。甚软白。首楞严云劫波罗天花巾是也。为一物为二物并无巨害。依旧论文势乃似为二物。又光记释等言。后释等香味触大非也前释为好矣。
  熟变生时(至)不记识故。后约形色破。旧论曰。熟所生德起时由形貌相似。故瓶智更生。譬如色行(【傍】青色多行列时。必由形其色起也)何以知然。若人不见形貌不能知故(已上)今亦其意。显色熟变前赤瓶被烧反为黑色。然其形与前不别相似。故彼觉起。故知形色外无别地大等。行伍。旧论作色行。彼约同显色列。此只约行列。伍五人为伍。说文云。相参伍也。三相参为参。五相伍为伍。今行列相参为行伍。此一句总示。下具示。故下云故。光记(二十四左)以熟变已下为上所由释者。但被封当论文相。未晓义旨。又释行伍有三释。后二大非也。前释似无失。而其意不是也。
  (十八左)彼无外灾(至)所不及故。婆沙百三十三(七左)五说中第四说也。
  (十八左)有说彼地(至)更往余处。婆沙第三说。问。何故不上生及余往。答。杂心十一(二左)云答净居天故彼无上地生。即彼般涅槃故。旧论九(二十六左)曰。由净居天威力故无灾。何以故彼无复能得入无色界。及往余处受生。定于彼般涅槃故。于彼无灾。
  不尔与有情(至)体亦非常。婆沙百三十四(初左)两说。是后说。彼破之取前说。然正。显并全同之。又杂心十一(二左)有两说。以今说为如是说者曰。答刹那无常所坏故。如是说者第四禅地不定相续。随彼天生宫殿俱起若天命终彼亦俱没。问。婆沙破之云。应无有情共器业故何通。答。论文已云无总地形。以通彼难。谓彼天处一一别业感无共业总地。故旧论云。第四定不共一地相应。云何各别地住与他不共。譬如众星云云如今。然光记未晓论文已有通。妄谓臆度致通者非也。

宽政五(癸丑)年于丰山讲之第二度。更加笔快道又于京因幡堂讲之。
又文化三(丙寅)五月于江户深川灵岩寺山内讲之。

俱舍论卷十二法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