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注菩萨戒经卷上一

  梵网经菩萨心地品戒疏卷上之二

  【疏】外凡五品位一初随喜心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卷圆闻妙理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议起圆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千经卷欲开此心而修圆行圆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为十谓识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议伤己惛沉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识一心诸心若通若塞能于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识己心及凡圣心又安心不动不墯不退不散虽识一心无量功德不生染着十心成就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也二读诵者圆信始生善顺将养涉事纷动令道牙破唯得内修理观外则读诵大乘闻有助观之力内外相藉圆信转明十心坚固如日光照见种种色也三说法者内观转强外资又着圆解在怀弘誓熏动更加说法如实演布但以大乘法答设以方便终令悟大随说法净则智慧净说法开导是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三倍转明也四兼行六度上来前熟观心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与虚空等使一切法趣檀檀为法界事相虽少运怀甚大理观为正事行为傍故言兼行事福资理十心弥盛也五正行六度圆观稍熟事理欲融事不妨理理不隔事具行六度权实二智究了通达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具足解释佛之知见而于正观如火益薪力用光猛也。

  ○二内凡。

  第一内凡十信圆闻圆信修于圆行善巧增益五倍深明因此圆行得入圆位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进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回向心善修凡圣即入护法心善修不动即入戒心善修无著即入愿心是名圆教铁轮十信位圆教似解六根清净也。

  ○三圣位十住。

  第二圣位前明十住真中智也初发心住发时三种心发一缘因善心发二了因慧心发三正因理心发即是境智行妙三种开发缘因心发即是住不可思议解脱首楞严定了因心发即摩诃般若毕竟空也正因心发即是住实相法身中道第一义谛也华严云初住所有功德三世诸佛叹不能尽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闻法不由他悟净名云知一切法是坐道场亦是入不二法门大品云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法轮度众生为如佛阿字门一切法初不生也。

  ○四十行。

  第三明十行者即是十住后实相真明不可思议更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一行一切行念念进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诸波罗蜜任运生长自行化他与虚空等也。

  ○五十向。

  第四十回向者十行之后无功用道不可思议真明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海更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回向也。

  ○六十地。

  第五十地者即是无漏真明入无功用道犹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负法界众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也。

  ○七等觉。

  第六等觉地者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毕竟清净断最后穷源微细无明登中道山顶与无明父母别是名有所断者名有上士也。

  ○八妙觉。

  第七妙觉地者究竟解脱无上佛智故言无所断者名无上士此即三德不纵不横不并不别究竟后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愿大庄严大智断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权实大利益大无住即是十观成乘圆极竟在于佛过茶无字可说卢舍那名净满一切皆满也。

  【注】此中圆位别无修法即是十乘观法为圆修相依修而证证有浅深始从初品终至妙觉也初品修十谓识一念心平等具足不思议等初品识知十乘次品圆信转明十心坚固三品十心三倍增明乃至十信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等终至十住十行等皆云更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至妙觉位修极证圆究竟无上即是究竟后心大涅槃也故此十法皆名为大也大理即初乘不思议理大也乃至大无住即是第十无法爱也故云十观成乘圆极在佛一切皆满也此中明位与诸文大同小异无大难明但诸文有依普贤观五品在十信中意稍难晓妙句现在四信灭后五品品信文相交互难释此不暇辩学者知之。

  △二释四十二字门又二。

  ○初释。

  【疏】南岳师云四十二字门是佛蜜语何必不表四十二位诸学人执释论无此解多疑不用但论本文千卷什师九倍略之何必无此解深应冥会何者经云初阿后茶中间四十二字门具诸字功德华严云从初一地具足诸地功德此义即同阿字门诸法初不生故此岂非圆教初住初得无生忍过茶无字可说岂非妙觉无上无过。

  【注】玄文四教义诸文圆位皆引四十二字以为诚证此文详而又显故云甚自分明。

  △二证又二。

  ○初证圆教。

  【疏】广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诃演竟即说四十二字门岂非圆菩萨从初发心得诸法实相具一切法至妙觉地穷一切法底此义与圆位甚自分明。

  ○二证通别。

  次发趣品明别教十地后明三乘共十地三教阶位其文现也。

  【注】演字应作衍释论宗般若谈衍门三教故以证也释名竟。

  △二出体又二初列。

  【疏】第二出体者初明无作次明止行二善。

  △二释又二初无作二止行初又三。

  ○初略立。

  初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

  【注】所明戒体有大小乘若小乘论计不同或云色法或云非色非心宗计既殊不可不会然则戒体既于身口防止过非作此禀持发起无作今究所发无作戒体是何等法乃是善行所起一种圣法善业也两宗于此善业各计不同□宗计色一宗计非色非心辨此广如虎溪后集详引经论备明此义稍有所涉须者捡之若大乘体正是今疏所辩之体此当具明先知异非方见今是从来所惑大乘戒体止观辅行以心为体引璎珞云心无尽故戒亦无尽今疏乃云无作假色于色于心何者为的净觉杂编云夫言体者有当体体有所依体当体属色所依属心广如彼章熙钞云荆溪据璎珞云无尽者意明心性以为戒体(此俱从性)次大乘论种子受所引色观心论云大乘防意地(此并据修)若约互具今疏云性色既即不起大乘明受所引色并乃全性起修等今详彼意言心为体者约性而说言色为体者约修而说戒疏云性无作假色者约从性起修修性共说也顶山记广辩三种假色约三因三身对明修性等此甚通漫而云既从性德起于修德复于修德发乎遮持化他功勋故名此为假色然功勋之上岂不该心但戒法制色为便又既云假色义自该心今试研详诸说毕竟未契祖意且如净觉虽分当体所依乃指心为所依殊不知今之戒体且辩当体无作之法不可以理体滥之如前所辨此最失旨熙钞虽则约修性说今明无作且就修论以性而为其体并非所取顶山虽则广演文义竟无所归但辩性种修种下种之义而于无作虽云通于心色毕竟义无的当岂非所谓中心疑者其辞枝乎殊无可取其余或有义章所说不暇备叙并未合乎祖意。

  ○次明今义如上所议昔说既非今于祖文考窍义旨于兹戒体文甚分明显出吾祖高妙之处免为近世之所干没夫言体者当论二种一者当体二者所依今明所发无作体者乃是宗中所明因行从因克果有修有发附事而明故须且于当体而辩未涉所依也当知戒体通色通心盖由禀戒从三业受精持无犯䖍重恪诚方乃发起无作戒体此体发时必有能发必有所发心为能发色为所发以由戒法禀受之时心不散乱身则翘勤口则答对并由精勤方乃纳戒在心方有无作体发故知若无䖍勤之念不能纳戒在心若从纳义戒为能纳心为所纳若从发义心为能发戒为所发所发之戒即是一种圣法善业此善业者即无表色天眼能见与小乘戒业体无别但由大乘圆实教中诠量此体与小乘异乃通二向从能发属心从所发属色止观辅行以心为体从能发而言戒疏论文以色为体从所发而说故知非心则无以发非色则无以彰是故诸文或从心说或从色说有兹所以文方不虚此色此心皆属当体皆属于事有兴有废在教在权并由三师禀受作为精持制止而得此戒即修治造作之妙行也五章言之乃属宗摄辅行判之并是明宗深有所以如此判已戒之当体义有定准然后方可论其所依者即理性也故此事行大乘诠之并由理具方有事用若无理体而为所依行未免邪事皆成妄是故圆事乃即理之事所修之行乃全性起修行从性起方云诸行无作事与理即方云体内之权行是妙行权是妙权此大乘戒乃全理之事全性之修方为妙戒是故今疏特云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者性之一字全提理性之所依起字色字乃语发戒之当体当体有二起字是能发之心色字是所发之色由依于性而发此戒故云起即性无作假色也亦与论中受所引色是同引亦起义特云不起而已者此语只恐三业不勤不能起发此戒则已若能䖍勤三业此戒必发才言其起起即属心故于此心能发戒色故云不起而已例如无心而已介尔有心三千具足也如此方见祖师文意一字不虚总略多含言简意富故云不起而已起即性无作假色噫只兹十一字包无限意苟不如此消释何以见祖文之高深从来诸师不见此意埋没甚久可不哀欤止观从能发边指心即性性既无尽心亦无尽故云心无尽故能发之心既即所依所发之色亦即所依故云戒亦无尽辅行云虽说色心但有二名论其法体只是法性故知此之色心从当体边毕竟非实但有二名语所依边唯性为实故云只是法性也以此会通诸文皆尔下文判二家以当无当皆得论理教义正在此也下当点出又复应知心是能发难说无作色是所发无作易明但有无作假色而为圣法善业必无无作假心无作从所发而有也如此建义符合祖文仍会经论于义既通于文不壅顶山熙抄望崖不及诸方硕学试为藻鉴苟或戒体不明何以为此疏述作之本。

  △二他解又二初标立。

  【疏】经论互说诤论有无。

  △二出他又二。

  ○初无无作。

  一云都无无作色心假合共成众生善恶本由心起不应别有顽善顽恶皆是指心誓不为恶即名受戒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或言教为戒体或云真谛为戒体或言愿为戒体无别无作大经圣行观㭊无常阿阇世王观㭊境界但明色心不道无作五阴名教通大小乘唯有一色四心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轻慢因果权言善恶心能别生一法无作牵报善法须行恶法须止行一则有两力岂可不慎方便假说适会一时直如论主一生成四果法胜别有凡夫法岂可依此便是实耶若因中别有顽善共为佛因佛地亦别有此善共为佛果当知心为因果更无别法。

  【注】此一宗据所引经论不于禀受发起无作祇指心为戒体无别无作所计如此。

  ○二有无作。

  【疏】二云大小乘经论尽有无作皆是实法何者心力巨大能生种种诸法能牵果报小乘明此别有一善能制定佛法凭师受发极至尽形或依定依道品别生皆以心力胜用有此感发成论有无作品云是非色非心聚律师用义亦依此说若毗昙义戒是色聚无作是假色亦言无教非对眼色大乘所明戒是色法大论问云戒是色法可论多少忍是心数云何言多少耶观论意以戒是色即问此是数义大乘云何而用数义解云若用非色非心复同成实还是小乘今言数家自是数色大乘是大乘色何关数家中论云语言虽同其心则异今大乘明戒是色聚也大乘情期极果凭师一受远至菩提随定随道誓修诸善誓度含识亦以此心力大别发戒善为行者所缘止息诸恶优婆塞戒经云譬如有面有镜则有像现如是因作便有无作大论解戒度云罪不罪不可得具足尸罗此是戒度正体复云云何名戒以心生口言从今受息身口恶法是名为戒既有能持所持则别有法即无作也地持戒品云下软心犯后四重不失律仪增上心犯则失律仪若不舍菩提愿不增上心犯亦不失律仪若都无无作何得言失梵网大本即大乘教下文云若不见好相虽佛菩萨前受不名得戒又云若有七遮虽发心欲受不名得戒若直以心为戒发心便是戒何故言不得大经云非异色因果又念戒中虽无形色而可护持虽无触对善修方便可令具足又如刀剑灰汁脚足桥梁若即心为戒何假言无形色无触对故知别有无作能持戒心以为真戒圣行与世王中不道观㭊无作直举色心者是易观者耳亦不言无无作小乘说四果大乘开之是权法胜说凡夫法䟦摩明其非有未有大乘经开无作是权又既顽善作佛因此自非妨如无常善亦作常善因即其例也。

  【注】此宗立有无作甚符教文文显义明。

  △二今释又二初无作体二三聚体初又二初定无作二明兴废初又二初律仪无作二道定无作初又二初判二宗二今所用。

  ○初判二宗。

  【疏】然此二释旧所诤论言无于理极会在文难惬言有于理难安在文极便既皆有文何者当道理耶然理非当非无当当无当皆得论理教义若言无者于理为当若言有者于教为当理则为实教则为权在实虽无教门则有。

  【注】然此段文只约文理以判有无言简意幽诸钞解释未能尽究凞钞以中边分事理顶山以修性分事理皆作曲说大师文中自约权实以判事理何必他求盖由诸师不究戒体且附事论乃与经体事理自异若认戒体便同经体如何消释今文理无事有耶文中先且定其二说各有当不当言无当理不当教言有当教不当理其奈二说皆有文据然后判之若论所依理性不可以有无无作而论其体故云然理非当非无当虽然如是何妨依理而辨有无故云当无当皆得论理教例如体非因果依之以辩因果非因果者语所依体辩因果者语当体体五章言之当体属宗所依属体故今非当非无当即理性之所依当无当即戒体之当体当无当皆得论理教者皆有教之当体而论理之所依也若言无者于理为当即所依之理本非色法故无无作若言有者于教为当即当体之教教门附事论无作体以为假色也教之当体假色属权理之所依体性为实故云理则为实教则是权也权则附教以论无作实则附理理无无作故结之云在实虽无教门则有如此消会乃见昔之二说各偏一边不知当与无当皆得论理教故疏不许所以尔者须知发戒莫不从心以此能起之心约契理照性边则无无作附教门防止边则有无作请学者以义求之道理合然也秪如发心欲受戒者此心虽则䖍勤必假身口制作能发之心或不合理或不契性所行之行皆是妄行非性德行今大乘持戒止恶行善皆依于性而行此行方名性德之行是则持戒之心全从性起性本无作虽终日持戒则持无持相故以能发之心从照理边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亦无能持之人亦无所持之戒有何戒色而谈无作之法耶故知照所依理则无无作也明矣及乎照事之时何妨以此能发之心持所禀之戒戒戒无缺丝毫不犯任运持善止恶而有无作假色现前故云教门则有无作也所以疏中言有无作者引优婆塞戒经云譬如有面有镜则有像生镜喻理性本无无作像喻假色有无作法面喻能发之心因心契理而立妙行故有戒色无作法成以喻求之此理甚显故知戒体通色通心有经云一切大乘戒尽以心为体从能发以言之有经云戒是色聚从所发以言之能发所发皆是当体以在事故依于理性而发故指理性而为所依委如前辩如此会通乃见疏中对古二家文理有归仍见诸钞于体不明言不及此然此疏文言峻意隐实难消会览者详之。

  ○二今所用。

  【疏】今之所用有无作也。

  【注】既见旧诤若据一偏不知当与无当皆论理教在理虽无教门则有今从制戒木欲防非止恶令人进修约事约修附权附教立行立法乃论无作正是宗中所明因行无作假色而为体也问若尔于前二师去其无无作者而取有无作者耶答不然前之二师各得一义以今照之尽成偏失言无失教而得理言有失理而得教今虽有无作法不弃所依之理理本自无今之云无无作法不弃于教行须假色细详此意即性论修无二师之偏失也。

  ○二道定无作。

  【疏】次明道定皆以无作为体定共于定心中发无作无复诸恶道共者见谛道中所发无作与心上胜道俱故言道共也止观师释未必见道所发无作是道共戒只取中道正观心中发此无作有防非止恶义故云道共大经云一正法戒二受世教戒菩萨得正法戒谓道共戒得此戒者终不为恶不从师授故称为得中道心中发得此戒也受世教戒谓白四羯磨然后乃得必假凭师故称为受差别约示故言世教也定共道共通大小乘大乘道定入摄善法戒有师言唯入禅定能发无作欲界定不发无作唯假空解能发无作有言但令证此定道随能止伏粗品成就便发无作欲界定念处前皆能发戒也。

  【注】道共定共若约入位得定得道方有无作此则太深故引止观师只取中道正观心中发此无作故云道共道共既尔定共秪取入定之心与戒俱发也大经二戒者正法即道定世教即律仪释签引之云正法戒通于大小及定慧等三聚言之道定属善法戒也有师之言虽无去取意在后释为正也。

  ○二明兴废。

  【疏】次论兴废者初菩萨律仪方便求受其体则兴若舍菩提愿若增上烦恼犯十重其体则废若无此二缘至佛乃废定道两戒得定得道为因初念定道未与戒俱具足前心为因第二念心方与戒俱尔时是兴出定出道最后一念尔时即废二言入定入道时戒与心俱是时名兴出定出道时戒与心俱谢是时名废故称心俱戒也三言一发之后出入恒有后入胜定胜道随从胜受名尔时恒兴退定退道三藏尽寿菩萨至菩提尔时即废摄善摄生与律仪同随受则兴二缘则废也。

  【注】先约律仪对道定拣次约二聚对律仪拣律仪防止身口秉制则兴舍犯则废若无此二缘至果佛时任运自废以究竟寂灭无尘可涤复性还源义当云废三家之说若有所以初约三心二约出入三约因果在文可见。

  ○二三聚体。

  【疏】次三聚戒体者律仪者法式仪则规矩行人令入道也又云律者埒也如世马埒令马调直律亦如是调直行人不令作恶大士誓心不过止恶兴善若不动身口即是止恶发戒防动不动即是律仪戒若应动身口即是兴善令发此戒防其不动摄善摄生即是应动涉事故开为两取䇿励众善依六度门称摄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门称摄众生即是为人故动下化众生中修万善上归佛果也律仪多主内德摄生外化摄善兼于内外故立三聚戒也。

  【注】此文二节先约动止释次约内外释动止中先释律仪埒(音劣)堤也封道曰埒以二埒相轨马于中行则不颠跃也律仪制止身口不作众非即止恶义此应不动是持律仪戒动即犯戒也摄善摄生应动三业即是行善自行行于六度之行即善法戒利他起心济物是摄生戒此二应动动即有益而不动者乃名犯戒次内外释律仪内捡自己摄生外化于他摄善兼内外三聚净戒其相如此故约动止内外二义释之戒相乃显。

  △二明止行又二。

  ○初释二名。

  【疏】次论止行二善如百论息恶不作名之为止信受修习名之为行佛教虽多止行收尽诸恶莫作即是诫门众善奉行即是劝门。

  【注】诫之则止劝之令行诸恶之言何所不诫众善之言何所不行诫劝二门二善备矣。

  △二辩无作又二。

  ○初标列。

  【疏】无作义该善恶善恶无作义总止行。

  △二释相又二初善戒二恶戒初又三初约二善释又二。

  ○初律仪二善。

  今先明善善戒不起而已起则伐恶皆是止义皆有进趣皆是行义逐其强弱故有止行差别者逐兴心止恶无作是止善兴心修善无作是行善如造井桥梁礼佛布施是善无作如造鱼猎等网是恶无作。

  【注】善恶止行皆发无作先善无作即以造井桥梁以言之因而对论恶无作如鱼猎等善戒乃标律仪也。

  ○二道定二善。

  【疏】次论道定二无作有行有止道定二戒义判为止道定二心义判为行寻无作从因缘息从止缘息后生无作是止善从行缘息后生无作名为行善又诫门是止善劝门悉属行善又解行唯是作止唯无作又云止行二善皆有无作。

  【注】戒名制止名止善心起善业名行善文存五说义皆显然。

  ○二约三乘释。

  【疏】声闻七众戒皆是律仪戒体但止身口二恶菩萨律仪备防三业复申之至佛长短阔狭为异无作义从缘增上心发下劣不发无记心劣不发无作如欲界修道惑有九品前六品发无作后三品不发故云斯陀含出无作表阿那含出不善表罗汉出无记表。

  【注】七众者出家五众谓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在家二众谓优婆塞优婆夷也式叉摩那此云学法女已受十戒在沙弥上大论云佛在世时有一长者妇不觉俵妊出家受具足戒其后身大诸长者讥嫌诸比丘尼因此制二岁学戒受六法后受具足戒六法二种一者十八岁童女受六法二者夫家受六法谓染心相触盗减五钱断畜生命小妄语非时食饮酒二乘但制身口菩萨备防三业只报人天故短远期佛果故长诠十界故阔六凡故狭又约真中以分长短等。

  ○三约四句释。

  【疏】善恶无作对心为论各有四句善四句者一是戒非无作息恶之心能止故名戒也二是无作非戒谓造井桥梁随事随用无作等不能止恶非是戒也三者是戒是无作谓善律仪等四非戒非无作者谓余善心也恶家四句一是戒非无作谓息善之心二是无作非戒谓杀盗等事随用无作也三是戒是无作谓恶律仪等四非戒非无作谓余恶心也。

  【注】造井等虽有随用无作之善不能止于三业之恶故云非戒恶四句随便而来也。

  ○二恶戒。

  【疏】恶戒二种一十六恶律仪二外道邪戒恶律仪如大经外道恶戒九十五种各有戒法或苦行为戒持牛马等事火服风常翘一脚赴火投岩等以此为戒即是邪戒运心长短皆是恶戒也。

  【注】他抄记中皆以此科从恶四句开出四句非也疏前文云今先明善戒不起而已即对此中方次明恶戒也十六恶者大经二十九云一为利喂养羔羊肥已转卖二为利养已屠杀三四谓猪豚五六牛犊七八养鸡(三五七如初句转卖四六八如次句屠杀)九钓鱼十猎师十一劫夺十二魁脍十三网捕十四两舌十五狱卒十六咒龙能为众生永断如是十六种恶是名修戒(经文)外道邪戒事火投岩等者此如殃掘经佛告文殊汝欲闻世间建立外道因否当为汝说往过去世拘孙陀佛时有比丘名佛慧有一善人施无价衣比丘受已示诸猎师师见已生劫盗心即于其夜将是比丘至深山中坏身裸形悬手系树尔时有采花婆罗门至山见彼比丘怀身裸形悬手系树惊叹呜呼沙门先着袈裟而今裸形必知袈裟非解脱服因自悬苦行是真学道彼人岂当舍离善法因坏正法即舍衣拔发作裸形沙门裸形从是而起尔时比丘自得解缚即取树皮赤石涂染以自障蔽结草作拂用扫蚊虫更有采花婆罗门见已念言是比丘舍鲜好衣着如是衣拉如是拂彼人岂当舍离善法当知分明是解脱道即学彼法出家婆罗门从是而起时彼比丘暮入水浴因洗头疮即取水衣以覆疮上取牧牛人新弃弊衣以自覆身时有樵者见已念言必知袈裟非解脱因故弊衣被发日夜三浴以习苦行乃至比丘因身生疮然火炙疮疮转苦痛乃至投岩自害时有见者作是念言是比丘先着好衣今乃如是彼人岂当舍离善法当知投岩是解脱道投岩事火从是而起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起(经文)钞家以华严投岩善财之事者非也华严乃五十三善知识所教正行不可以同外道法一何错误之如此应用殃掘经投岩事正是外道之本也。

  △三料拣又二。

  ○初标列。

  【疏】第三料拣更为三一须信心二无三障三人法为缘。

  △二解释又三一须信心又二初三藏三信。

  信心者依三藏门略举三种一信因果善恶必有所招二信观谛得道三信有戒是观谛入道初门。

  ○二方等三信。

  依方等戒故宜备此三信复加三种一信自他心识皆有佛性二信勤行胜善必能得果三信所得果常乐我净。

  【注】信因果是慧信观谛是定信有戒是戒此约先慧了达谛能信定然后持戒或先戒次定次慧如遗教云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若持因静发则以定居初此亦随宜尔方等可知。

  ○二无三障又三初烦恼障。

  【疏】次无三障者众生障碍乃有三种烦恼常有故不说障。

  【注】顶山云若光明文句云悠悠所起属烦恼障决定招来报属业障苦果属报障彼约障三德言之此论障戒且□往云耳今谓彼论证德此论授受若以为障一切众生谁能免此则应永无得戒之者故不可为障。

  ○二业障。

  【疏】业障乃有轻重重业障戒防因之义谓七逆十重现身有此是则为障前身非复可知隔生事远七逆一云忏灭非障二云犯一悔与不悔悉皆是障十重一云前四性罪事同七逆悔与不悔悉障后六悔者非障不悔则障二云前四须悔见相非障后六不悔亦不障三云十重不悔悉障悔已悉非障。

  【注】文无去取意以后释为正由符经故应以三种忏会入此中义乃有归。

  △三报障又二。

  ○初拣去二趣。

  【疏】报障者地狱饿鬼二道重苦自隔从多例判不说为因。

  【注】此从重苦难地以拣若方等陀罗尼经婆薮仙领地狱众至方等会闻法故知其中亦自有机如乘戒四句此但少耳故云从多。

  △二通四趣又二。

  ○初通取。

  【疏】非人畜生但能解语皆得受戒非人是鬼神修罗龙是畜生人中男女黄门二根天从六欲天上至十八梵皆说为因四空处既能听法亦应得戒但业报虚妙故略不说非想倒执脱若回心慕善亦能得戒经说三涂长寿天边地为难地据不能修道义耳萨婆多记云龙等受八斋止是得善不得名斋今依文准理五戒既是菩萨戒根本又不表定佛法五戒菩萨戒许四道皆得。

  【注】二根者具足应五谓生剧妒变半委如大论八斋者五加坐高广床着花慢衣歌舞等也。

  ○二别拣。

  【疏】从八戒已上至具足戒既是出家表定威仪唯人中三天下能感余道悉非因也大论龙即得八斋戒。

  【注】人除北洲佛不生彼顶山云或问龙受不过中食如何持之答今反问云华严八大龙王法华列龙王众既预同闻此等持斋戒否故知多论且以小节捡之。

  △三人法缘二。

  ○初标列。

  【疏】次人法缘初人缘三种得菩萨戒一诸佛二圣人三凡师。

  △二释又三初诸佛又三。

  ○初真佛。

  诸佛有两一真佛如妙海王子从卢舍那受菩萨戒。

  ○二像佛。

  二像佛金铜泥木等千里内无师许求得好相自誓受也舍利发爪钵杖牙齿皆起重敬尽可为缘而舍利真伪难知或是小圣敬重如佛便可凭对。

  ○三法佛。

  次大乘经卷也三释一云不许二云与佛像差次为授千里无师许对佛像千里无像许对经卷三云莫问有佛无佛对大乘经卷即得为缘大乘经典所在如佛塔无异也。

  【注】舍利此云坚固坚牢等生身有全碎法身有偏圆具如妙疏第八发爪牙等涅槃茶毗经云如来四牙一在忉利天二为罗刹盗三在羯陵迦国四在海龙王宫此并能仁真身舍利顶山云然佛牙多伪或他牙代作或骨或角或坚木等或海中圆石冀明眼别之傥深敬为心荆根纳戒羊骨放光难其人也大乘经卷如法华云此经所在即是如来全身舍利可为胜缘。

  △二圣人又二。

  ○初标列。

  【疏】二圣人亦二一真圣二像圣。

  △二释又二。

  ○初真圣。

  真者谓十地等大士对此为缘故宜发戒。

  ○二像圣。

  像圣者谓金铜等作菩萨像此经亦云于佛菩萨前自誓受戒恐单菩萨像则成游漫如凡夫发心是菩萨作此人像不能发戒言佛菩萨者是佛边有菩萨地持但言佛像不道菩萨也。

  【注】疏虽通说的以戒经佛边有菩萨像为正也。

  △三凡师又二。

  ○初人数。

  【疏】凡师者有内凡外凡并以真人为缘不许形像经中称为智者人数多少地持璎珞并止一师梵网受法亦止一师下制戒中道和尚阇梨故成七逆亦不见请和尚法有言和尚者请诸佛为和尚文又云二师应问言汝有七遮罪不似非指佛虽有现前智者犹应共在佛像前若经卷前助为发起尔时智者在佛像前若有智者无经像不应得戒具十八物中制佛像经典恒应相随故也。

  【注】并以真人拣非像人也故称智者然此正明授戒应请凡师今疏引地持璎珞及梵网本并止一师此戒何云应教请二师熙钞云法缘中且依大本但止一师故知依此戒亦应请二师顶山记云予寻祖意只许一师或通二师一云授戒师二师则云和尚阇梨也钞记之说义无所归一二之论不能定判并由不见经疏之意今为明之疏据璎珞地持及梵网本止云一师如引妙海王子从舍那受戒释迦从舍那所受诵次转与逸多菩萨如是二十余菩萨次第相付至于什师传来亦一师授如谶授进进授朗亦各一师如何通二乃见熙齐钞记昏昧若此然则戒经教请二师者今为点出夫言师者有教授师有和尚阇梨此谓三师也欲求受戒之人先当请二师和尚阇梨平时之间预为诏导不得作七逆恶罪常从师法为受戒缘殆乎正欲求受戒法即应就教授师以得戒也如普贤观经请五师云释迦牟尼为我和尚文殊师利为我阇梨当来弥勒愿授我法即教授也此虽高位以请圣师用例凡位请凡师者亦应如此故须先从二师无七逆恶然后从教授师以求戒法今言一师者正从受戒已知此人无七逆罪堪与受戒何须一师正从得戒唯只一师也经言二师乃从依止不作七逆为授戒缘也经疏非不分别人师自昧先示经意次示疏文经中云菩萨与他人作教诫法师者此明教授师也应教请二师者和尚阇梨师也二师应问不得作七逆罪等后结之云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经律不得此法中意乃至为利养故与人授戒者此责教授师不应妄与人受戒故知二师之言非干授戒师明矣今所授戒既为无七逆人受乃一师也次疏文中亦已明示先断之云止是一师正恐人疑下制戒中何云二师故释之云下制戒中道和尚阇梨而言二师者为成七逆故也此乃释伏疑言语紧略文意多含符合经文作钞记者不见其意如何解释信知秉笔亦难矣哉熙通二师全昧斯旨齐虽能知二一之名不解二一用与释义不决何以通文以今所释格彼钞记显然不及矣。

  ○二德业。

  【疏】次论德业梵网经中言为师必是出家菩萨具足五德一持戒二十腊三解律藏四通禅思五慧藏穷玄什师所传融师笔受流传至今此其正说次地持云必须戒德严明善解三藏堪能发彼敬心方可从受不尔得罪也。

  【注】五种乃三学之备什传融受实堪师法。

  △二法缘又三初正拣法缘二追释总目三别释说戒初又二。

  ○初标拣。

  【疏】次论法缘道俗共用方法不同略出六种一梵网本二地持本三高昌本四璎珞本五新撰本六制旨本优婆塞戒经偏受在家普贤观受戒法多似高位人自誓受法今不具列。

  【注】拣彼二经非今受法高位且指观行已上对凡称高故不应指为住上。

  △二正释又六即六本法初梵网本又二。

  ○初示传授所出。

  【疏】梵网受法是卢舍那佛为妙海王子受戒法释迦从舍那所受诵次转与逸多菩萨如是二十余菩萨次第相付什师传来出律藏品。

  【注】乃什传诵无文可考。

  ○二方法又二。

  ○初先法又三。

  ○初三归。

  【疏】先受三归云我某甲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归依常住佛归依常住法归依常住僧(三说)次三结已(三说)。

  ○二忏教。

  次悔十不善业(更起三拜)次赞叹受约敕谛听(三说)直说十重相问能持否(次第答能)。

  ○三结愿。

  然后结撮赞叹发愿余所未解问戒师(便散)。

  【注】应以复顺本性而释归依一体大乘而释三宝十善之法亦乃称性而行方曰诸行无作。

  ○二后法。

  【疏】后文言欲受戒者应香火请一师至佛前受师应问能忍十事否割肉饲鹰投身饿虎等(性地已上方能此制)亦云千里内无师许佛像前自誓受三归忏悔说十重如前无异出口为别耳。

  【注】略举二事注云性地者乃圆信之人也出口别者既无正经乃译者口授故有先后两说之异大体亦同故录之以示后人耳。

  △二地持本又二。

  ○初所出。

  【疏】二地持经相传是弥勒说原本是灯明佛说莲华藏菩萨受持次第三十余菩萨传化后有伊波勒菩萨应迹托化传来此土然地持是昙无谶所译疑谶即是伊波勒第四戒品出受戒法。

  ○二方法又四初请师。

  若菩萨发无上菩提愿已于同法菩萨已发愿者有智有力善义能诵能持于此人所先礼足已作是言我某甲从大德乞受菩萨戒大德于我不惮劳苦哀悯听许(三说)次起礼十方诸佛更请师云唯愿大德授我某甲菩萨戒(三说)。

  ○二授法。

  次生念不久当得无尽无量大功德聚师应问言汝是菩萨否已发菩提愿未问竟应言法弟听汝欲于我受一切菩萨戒谓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此戒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住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学未来一切菩萨当学现在一切菩萨今学汝能受否(答能三说)。

  ○三师白。

  师应起自礼佛竟作是言某甲菩萨于我某甲菩萨前三说受菩萨戒我为作证一切十方无量诸佛第一无上大师于一切众生一切诸法现前见学者证知某甲菩萨于我某甲菩萨前三说受菩萨戒(三说)。

  ○四结赞。

  然后结撮赞叹便散席依经本受法如此。

  △三高昌本又三。

  ○初所出。

  三高昌本者或题畅法师本原宗出地持而作法少广。

  △二方法又七。

  ○初诸师。

  先请师云族姓大德我某甲今从大德乞受菩萨戒唯愿大德忍许听受怜悯故(三说)。

  ○二乞戒。

  次求受云族姓大德今正是时愿时与我受菩萨戒(三说)。

  ○三问遮。

  次问遮法(九十问)。

  ○四乞戒。

  师应起为白诸佛唱言一切诸佛及大地诸菩萨僧听此某甲菩萨欲从诸佛菩萨僧乞受菩萨戒此某甲已是真实菩萨已发菩提愿能生深信已能舍一切所有不惜身命唯愿诸佛菩萨僧怜悯故施与某甲菩萨戒(三说)。

  ○五授戒。

  次问受戒者言汝某甲听一切诸佛菩萨僧受菩萨戒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是过去未来现在一切菩萨所住戒如过去菩萨已学未来菩萨当学现在菩萨今学汝知是学汝能持否(答能三说)。

  ○六白竟。

  次白竟言此某甲菩萨于一切佛菩萨前从我某甲菩萨边已第二第三说受菩萨戒竟我某甲菩萨为作证人此受戒菩萨名某甲复白十方无量诸佛第一胜师及柔和者一切众生软觉者此某甲菩萨于某甲菩萨前已三说受一切菩萨律仪戒竟(三说)。

  ○七说相。

  次说十重相竟结撮赞叹(便散)。

  ○三结验。

  自齐宋已来多用此法所以题作高昌本者寻地持是昙无谶于河西所译有沙门道进求谶受菩萨戒谶不许且令悔过七日七夜竟诣谶求受谶大怒不答进自念正是我障业未消耳复更竭诚礼忏首尾三年进梦见释迦文佛授已戒法明日诣谶欲说所梦未至数十步谶惊起唱善哉已感戒矣我当为汝作证次第于佛像前更说戒相时有道朗法师是河西高足当进感戒之时朗亦通梦乃自卑戒腊求为法弟于是从进受者千有余人河西王沮渠蒙逊子景环后移据高昌既奉进为师进亦随往值高昌荒饿进生割己身以救饥者因此舍命进弟子僧遵姓赵高昌人传师戒法复有比丘昙景亦传此法宗出彼郡故名高昌本又元嘉末有玄畅法师从魏国度在荆嘱之门宣授菩萨戒法大略相似不无小异故别有畅法师本此出昙无谶而小广地持恐谶誓愿发起人情有此重复也。

  【注】此皆易见荆嘱之门有改嘱应作蜀门应作间即荆蜀之间也改之乃善。

  ○四璎珞经本有五。

  【疏】四璎珞经受菩萨戒法前礼三世三宝(三说)次受四不坏信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戒(三说)次忏悔十恶五逆等(三说)次说十重戒犯者失四十二贤圣法问能持者(答能)然后结撮三归重腾前十重戒赞叹发愿。

  ○五劝信。

  言受戒者超度四魔越三界苦生生不失常随行人乃至成佛若不受戒不名有识畜生无异常离三宝海非菩萨是邪见外道不近人情劝化人受戒功德胜造八万四千宝塔有戒犯者胜无戒不犯若真佛菩萨前受者名上品戒若佛灭后千里内无法师从佛菩萨像前自誓受者名下品戒。

  【注】文出本业璎珞经下卷甚备学者检之。

  ○五新撰本有十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