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四下之一

  【律】四十八观军戒。

  【疏】观军阵戒四十八。

  【疏】多论三义一为佛法尊重故二为灭诽谤故三为息诸恶增长善法故有此三益故制。

  四十八制意中一比丘观军薄滥佛法二招他讥毁三习起凶暴故制此戒反过成益。

  【疏】论犯三缘一是军阵二故往观三见便犯。

  犯缘第二故往者开非意故。

  【注】佛在舍卫人民反叛王领六军征伐六群观阵波斯匿见不悦以一褁石蜜奉佛并持名礼拜彼至佛所具陈此缘因诃制戒也。

  【疏】缘中始因看军王使持名礼佛者制戒之本也。

  戒缘匿王遣令奉蜜意欲请佛制戒六群不知往遭诃制注中六军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天子当用六军即一万五千人。

  【律】若比丘往观军阵(若戏若斗也军者乃至一马一车一步也)除时因缘(若须有白若有请唤)波逸提。

  【注】若不避者吉罗从下至高道至非道不见吉罗方便不见亦尔若见犯堕不犯者若有事往若被请去势力将去若先前行军在后至便下道避若水陆道断恶兽贼难水大涨若为力势所系缚或命梵等难不下道无犯。

  【疏】戒本四句一人二观军注中真戏俱犯三除缘如后四结罪文相可解不看即是纵下道避偷见亦犯。

  戒本第二句真斗戏阵情过同故三除缘如后即次戒也四中初指文不下示意言即是者谓顺教无犯也戒本制观偷目窃观虽避何益。

  【疏】此中五兵不起则已起必加身王者不获已而设比丘义无辄见故刀兵之劫起在此心违顺之间持犯立见。

  劝持中初叙兵意五兵者即军阵所执五种兵器周礼注曰戈(平头戟也)殳(音殊无刃而用撞挃)戟(三刃戟也)酋矛(酋自秋反长矛也)夷矛(应是短者)步卒无夷矛而加弓失起必加身谓陵害于人身家国置之以示威用之以定乱非所乐之故云不获已也比丘下诫往观初示非宜故下明所感刀兵劫者准俱舍论人年十岁时人长尺五短者一尺有刀兵灾起七日七夜地多荆棘皆如锋刃手执草木悉成剑戟但欲相杀若人曾持不杀戒免逢此劫长阿含云斯由其人常怀嗔忿害心相向无慈心故是为刀兵劫故曰起在心也违下示持犯相举心转眼即违成犯禀制低眸即顺成持故云立见结犯注中二节初明轻重不避吉者违制教也从下至高谓登高处道至非道谓选要便处欲见不见缘缺故轻见则是重不犯中初开有缘若下次明顺教若水陆等后开急难。

  【律】四十九军中过宿戒。

  【疏】在军过宿戒四十九。

  【疏】论犯四缘一有请缘在军二曾经二夜三第三宿不离见闻处四明相出便犯。

  四十九及与后戒制意同前故不复出犯缘中初有请者谓知识檀越请召。

  【注】佛在舍卫六群有缘至军中宿居士言我等为爱欲故有此耳沙门复此何为比丘举过白佛因而制戒。

  【律】若比丘有因缘听至军中二宿三宿过者波逸提。

  【注】不犯者得二宿至第三宿明相未出离闻见处若水陆道断命梵等难不离无犯。

  【疏】多论若不开者便诽谤云比丘有求不唤自来无所求时虽唤不来若往说法令悟道果故开往也。

  次明开中初杜讥谤比丘有求谓求索利养若下次为利他彼论又云又长信敬故又道俗相须故注不犯中初顺教若下开难缘。

  【律】五十观合战戒。

  【疏】观军合战戒五十。

  【疏】过不异前既有缘至应坐说法后看合战为刃所中犯同于初。

  五十制意初指过同前同观军故既下正叙今戒为刃所中中字去呼如戒缘起亦由见犯故曰同初无缘见阵即犯前戒有缘观战方犯此戒。

  【疏】四缘成一先在军中二合战三方便看四见即犯。

  犯缘第三言方便者谓作意也。

  【注】佛在舍卫六群有缘在军观诸斗力中有一人为箭所射伴以衣舁居士见怪比丘闻告佛因制戒。

  【律】若比丘二宿三宿军中住或时观阵若观游军象马力势者波逸提(余如前戒明之)。

  【疏】戒本可解。

  别释中戒本初犯人二在军中即知此戒因前而制三观战四结犯。

  【疏】僧祇云若在城住贼来围城王令比丘尽出上城现多人相不故看无犯方便看见即提以此为持犯相故知合眼乃为止持耳。

  次科初引文不故无犯方便犯者因而故看故是业本以下示持犯如前说。

  【律】五十一饮酒戒。

  【疏】饮酒戒五十一。

  【疏】凡酒为毒水饮则成患令人志性猖狂广起诸过妨废正修招致讥过生患之本宁容不禁。

  五十一制意中初二句示酒体以能害人故云毒水出八师经患即过患令下四句具列四过释上成患一志性猖狂谓不能自守有所妄为也二广起诸过菩萨戒云酒生过失无量且据智论具列三十五失一现财物虚竭二众病之门三斗诤之本四裸形无耻五丑名恶声六覆没智慧七所应得物不得已得即失八伏匿之事尽向人说九废业不成十醉为愁本十一身力转少十二身色坏十三至二十不敬父母沙门婆罗门尊长佛法僧二十一朋党恶人二十二疏远贤善二十三作破戒人二十四无惭无愧二十五不守六情二十六纵色放逸二十七人所憎恶二十八亲眷摈弃二十九行不善法三十弃舍善法三十一人不信用三十二远离涅槃三十三种狂痴业三十四命终堕地狱三十五当来狂騃过恶如是今出家人尚当耽嗜睹兹圣训岂不自惭三妨废正修心神昏倒故四招致讥过非出家所宜故生下二句结示须制。

  【疏】论犯三缘一是酒二无重病缘三饮咽便犯。

  犯缘第二重病缘开如后自判三饮咽犯须论咽咽。

  【注】佛在支陀国娑伽陀为佛侍者诣编发梵志龙室宿于夜降龙明且以示拘睒弥王后游其国值与黑酒醉卧路中佛说十过已制戒。

  【疏】就缘起中以罗汉为缘起者如此圣人降龙威德尚为酒毒招讥损道况余凡学焉可妄沾故制不以草滴口中何论碗盏也。

  戒缘注中初叙降龙生过之由后游其国正明犯制初释前段特举圣德以为缘起意令凡鄙知非远离即举圣况凡也故下释次段草滴口中举少况多也律云若以我为师者乃至不以草木内酒中滴口是也注中十过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视不明四现嗔恚相五坏业资生六增疾病七益斗讼八无名称九智慧少十命终堕三恶道。

  【律】若比丘饮酒者。

  【注】木酒粳米酒余米酒大麦酒若有余法作酒者皆是。

  【律】波逸提。

  【注】若是酒非酒色香味若非酒而有酒色香味并不得饮若酒煮和合食饮一切堕若饮甜味酒酢味酒食麹酒糟一切吉罗想疑三句堕不犯者若有病余药治不差以酒为药若以酒涂疮一切不犯。

  【疏】戒本三句一能犯人二所犯境三结罪。

  戒本第二句注中木酒谓草木酿者有余法者通收一切也。

  【疏】就解酒相无问药食相和成者但饮便结故钞中所引网目极多疏而不漏皆陷刑犯。

  次科初释酒相中初通示故下指广彼云四分中但使是酒乃至草木作者皆犯又引十诵若饮似酒醋酒甜酒糟医若麹能醉人者咽咽堕故云皆陷刑犯也疏而不漏出老子如前已引。

  【疏】境想三句皆重诸师云约心从境制余意不同圣制有以文少不了岂有智人由来不嗅须浆误饮可结提邪此谓重者先有方便欲饮此酒及举向口乃生非酒想疑约后心边止吉罗耳成前方便非重如何十诵律中有此诚致。

  次科境想中初牒律有五句一酒作酒想二非酒想三非酒疑三句并提不开迷忘故想疑并重四非酒酒想五非酒酒疑二句吉诸下古今两判初示古判彼据律文约心从境同淫不开余下出今解又三初句明圣制本通次句点结集之缺岂下举事酌情不可如律由从也此下释通律意下云十诵有诚致者彼云为恐冷发和酒与之不看即饮故制(心境相当)若看知非而是者开之(境定心差)准此开迷颇符今判诚即实也致谓理趣。

  【疏】开中余药不治酒为药者非谓有病即得饮也故须遍以余药治之不差方始服之广如钞解。

  三中恐谓病开而辄尔妄饮故示文意不容倚滥广如钞者彼引五百问云若医言必差得和药服不得空服等。

  【律】五十二水中戏戒。

  【疏】水中戏戒五十二。

  【疏】多论四意一佛法尊重理宜敬奉今入水游戏损坏不轻二理应威仪庠序外长信敬入水游戏动越威容招世讥过三比丘怀意息缘修道入水游戏妨废正业四宜修正念入水游戏令心散乱失正念故光师云水性漂荡不可常浅在中戏笑上流忽增容损身命故。

  五十二制意中多论四义初损辱佛法二乖越威仪三违道废业四掉散失念下引光师加损命义通前为五。

  【疏】论犯三缘一是水不论深浅如弄钵中可是水内二无因缘三戏便犯。

  犯缘第一但体是水不论在处二无缘者下开度水等缘则不犯故。

  【注】佛在舍卫十七群在阿耆罗婆提河中嬉戏浇濽波斯匿王与末利夫人在楼上见王言看汝所事者夫人言是始出家或痴无知也即以石蜜奉佛便诃责制戒。

  【疏】戒缘中如余三律云十七群并得无学水中戏笑生世讥过何论下凡故举上圣以约凡下也。

  戒缘中三律即五十祇也注中初明起过年少新学十七人共为群党事同六群比上可解匿王已下次明制戒之由王见讥嫌夫人对王恐生轻易又令奉蜜请佛立制大权护法发起斯教非凡所拟也。

  【律】若比丘水中嬉戏。

  【注】放意自恣从此至彼逆流顺流此没彼出手画水相濽乃至以钵盛水戏者。

  【律】波逸提。

  【注】除水已若酪浆苦酒麦汁器中弄一切吉罗不犯者若道行渡水或从此岸至彼岸或水牵竹木?顺流上下若取石沙若失物沉入水底此没彼出或学知浮法而擢臂画水濽水者无犯。

  【疏】戒本三句文相易耳入中为洗不戏难哉。

  戒本三句大同前戒入下诫慎此土南方入水者稀然水性清冷人多喜弄准上钵中弄者皆犯注不犯中?音牌擢合作掉音调振也。

  【律】五十三击攊他戒。

  【疏】击攊戒五十三。

  【疏】事虽是轻过容至重小人无志多喜为之极是鄙薄大亏形望损道伤风勿过此失故制。

  五十三击攊谓以手捵弄腋下令惧痒也制意中初二句标过重次二句明喜为极下出过相鄙即鄙恶薄谓薄贱大戏形望者乖出家之胜仪损尊高之令望损道谓辱于佛法伤风即坏于化导事轻过重故可见矣。

  【疏】论犯四缘一是大比丘二作轻弄想三手脚十指四着便结犯。

  犯缘第一简下众应吉第二简非意不犯第三简余物得轻。

  【注】佛在舍卫六群中一人击十七群中一人几令命终比丘以过白佛因制此戒。

  【疏】缘起中相状可委。

  缘起中注云几命终者几亦近也。

  【律】若比丘以指(手脚十指)相击攊者波逸提。

  【注】除手脚已若杖若拂柄户钥余物击攊吉罗不犯者若不故作若眠触令觉若出入行来若扫地误以杖头触他者无犯。

  【疏】戒本辨相亦可随知。

  戒本初科文亦三句辨相易解故略示之。

  【疏】所以余物但犯吉者为分情道心重故堕余非情故心当亦轻未必至终也。

  次科注中拂柄户钥但犯吉罪故须明之情道即有情心当亦轻当犹受也。

  【律】五十四不受谏戒。

  【疏】不受谏戒五十四。

  【疏】凡出家离恶本是学宗要由善友迭相谏喻然以情迷将欲作罪他以理谏复不从顺苟且为非违损不轻故制。

  五十四制意中初叙为道假友琢磨迭互也然下次明执愚故违造过知非故为故云苟且。

  【疏】五缘成一将欲作罪二他如法谏三知己所作非前人谏者是四拒谏不受五随作犯根本违谏故结提。

  犯缘第五初违但吉待作方提。

  【注】佛在拘睒毗阐陀欲犯戒比丘谏言莫作此意不应尔不从他谏即犯诸罪比丘以过白佛因诃制戒。

  戒缘同前僧残但前是在众拒僧此是屏拒别人耳。

  【律】若比丘不受谏者波逸提。

  【注】若他遮言莫作是不应尔然故作犯根本以不从语故突吉罗若自知我所作非然故作犯根本不从语者波逸提不犯者若无智人来谏报言可问汝师和尚更学问诵经知谏法若谏当用若戏笑独语梦中语欲说此乃说彼者不犯。

  【疏】戒本三句。

  戒本三句同前。

  【疏】就辨相中二句初犯轻者迷心为己是前谏己为非情微故犯吉不妨随有作事随犯轻重后犯重者谓知已犯非前谏者是违情过重所以非轻。

  辨相中初科二句即注犯中轻重二段初释犯轻不妨随作轻重者谓彼所作通七聚故后下次释犯重。

  【疏】问文中列所作明知谏作犯若有止犯者于何而设谏答若拒劝学戒谏违名止犯诸戒制非皆己作者此之一戒制欲犯者但以业非不一不可集僧一一而谏故令一人处处行谏知将欲犯必须止约有违结堕故知要急勿过此制。

  问答中初问五言为句欲示后戒故发此问答中初举后戒正答拒劝学即下第七十一戒诸下对余戒显要又三初明制别但下示立意僧谏难成别谏易遂故下结叹。

  【疏】问违僧谏中谏竟即犯不待事成此谏未犯要待事成违谏犯者答僧中谏者众命是重违情过深随谏结犯此一人谏反上可知要待成结若不作事便成受劝故不同彼。

  次问中对前僧谏结犯两异故问通之答中初示僧谏即犯此下二明别谏待成。

  【疏】若尔下劝学中亦是一人无僧法违何为谏竟即犯者答彼谏止犯先是不学之人发言拒谏道已不学即是止犯违谏义成此谏作犯虽发言拒谏未是作犯违谏未成要待作事违谏义足故不相并也。

  转难中由下劝学同是别人谏竟即犯则违上义答中谏止则因止故劝故止在先谏作则欲作便可故作在后是以谏止即结谏作待成。

  【疏】余相可知。

  指略中余相即不犯文同上残中不复更释。

  【律】五十五怖比丘戒。

  【疏】恐怖戒五十五。

  【疏】出家之士理宜迭相将护许无触恼今以六尘等相恐怖前人令生惶悸废修正业恼深过重故制。

  五十五制意中初叙所宜今下显过状六尘如下释惶惧也悸其季反心惊动貌。

  【注】佛在波罗犁毗国那迦波罗侍佛左右诸佛常法若经行时供养人在经行道头立彼初中后夜白佛令还便反披拘执怖佛明旦集僧因制此戒。

  【疏】戒缘怖佛者欲明轻怖极圣尚遭况余下例义须灭迹又显佛无怖心怖在能怖约同人相无论怖与不怖皆结重提。

  戒缘中二初约举况释例犹类也灭迹谓须制断也又下次约判犯释谓此戒中举佛为缘欲明此犯不论所怖以佛无怖故。

  【疏】若尔亦可杀佛为缘死与不死俱得重罪答不尔杀凡人戒以凡为缘因明破僧遂明杀佛不即以此而为戒缘也。

  释难中以怖例杀不应别故释中缘起不同故不可例注中那迦波即比丘名供养人亦即侍者白佛令还谓请佛还卧室也拘执即兽皮。

  【律】若比丘恐怖他比丘者波逸提。

  【注】若以色声香味触法恐怖人彼怖以不怖皆一一堕彼不知吉罗若说色声等六尘恐怖说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突吉罗不犯者或闇无火或大小便处谓是恶兽便怖乃至行声咳声触声而恐怖若以色等示人不作恐意若实有是相或梦见当死罢道失物和尚父母重病若死语彼令知若戏若误一切无犯。

  【疏】戒本三句。

  【疏】就犯相中初以六尘示人结轻重后说六尘语人约闻知中结罪轻重。

  戒本辨相犯中分二初六尘示人者律云色怖者或作象马鬼形等声怖者或贝鼓啼声等香怖者树叶花果香及臭气等味怖者醋甜苦涩令彼尝怖触怖者热冷重轻粗细滑涩令触怖法怖者语云梦汝死罢道等结轻重者即知不知也次说六尘语人即上六相但说为别轻重亦同。

  【疏】不犯相中具约尘境开之可解。

  不犯注中初即前人自疑略举色声二尘若以下次明非意具示六尘故云色等或梦死等别举法尘。

  【律】五十六半月浴过戒。

  【疏】减半月浴戒五十六。

  五十六戒本标名云半月浴过谓未满半月过越制限在言少暗故疏易之名相甚显。

  【疏】欲界抟食身多不净事须澡浴增道生善但皎洁过常身形光泽玩着色相无心压背正违出离故须限约半月一洗减则致犯。

  制意中初叙开意抟食亦名段食由食此食脂腻外流积聚尘垢故成不净澡沐者并洗濯之异言如俗字书濯头曰沐今取通意不局身首清身去患故能增道外无垢染故能生善但下二明制意数洗有二过一玩着色相即乐世也二无心厌背即违道也。

  【疏】论犯五缘一曾前浴竟二未满半月无缘更浴五沐过半身便犯。

  犯缘中三四两缘文脱标数三即无缘如戒文中有缘开故四是更浴五过半身是犯分齐。

  【注】佛在罗阅祇竹园有池瓶沙王听比丘常在中浴六群后夜入池浴王与婇女诣池相值王竟不浴大臣嫌恚比丘白佛因诃制戒。

  戒缘中竹园池者应是近王宫庭之处。

  【律】若比丘半月洗浴无病比丘应受不得过(谓在半月内浴名过)除余时波逸提余时者热时(春后四十五日夏初一月)病时(下至身体臭秽)作时(下至扫屋前地)风雨时(下至一旋风一渧雨着身)道行时(下至半由旬若来若往者)此是时。

  【注】彼若过洗遍身半身皆堕方便还悔吉罗不犯者如上开缘数洗若力势强令洗者。

  【疏】戒本四句一人二半月一洗不得过若著文相出半月外是犯今据减犯何意言过以佛制戒半月一浴今减数受过于圣制故云过过是违越教相之言也三结罪四开缘。

  戒本初科第二句中过字语滥故委释之。

  【疏】余如钞中具广披取。

  次科指广如钞即开缘等文中六缘热时注云春后四十五日即三月一日至四月十五夏初一月即四月十六至五月十五共七十五日余五并犯不犯文如注易解。

  【律】五十七露地然火戒。

  【疏】露地然火戒五十七。

  【疏】凡火性焚炽事变无恒容有延烧不可不禁又然火相聚多着世话废业自轻何得不制。

  五十七制意有二初为防失延烧谓旁延他处又下次恐废业。

  【疏】论犯四缘一无缘二露地三草木有?四然即犯。

  犯缘第二局在露地屋中非犯三须有焰无焰则轻若在生地或生草木则有掘坏二罪生焉。

  【注】佛在旷野城六群相谓我等在上座前不得随意语言即出露地拾诸柴草然火向之株内毒蛇火气逼出遂惊掷火烧佛讲堂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疏】缘起中由不得随意语故出外聚向遂烧讲堂轻致重害不可不慎故世中所坏多为火损不尔久存世界亦尔火为凡贪不可触也此是观行如何着之。

  戒缘中初牒文诫慎故下示过劝离初指现事故云世中等次举灾劫故云世界亦尔如大三灾起时火灾坏至初禅天三明性烈寒月虽贪触则烂体是观行者谓观火能变坏了世无常而生猒舍或可经论多举为喻或以三界喻火宅或以世间喻无常或令远恶如避火坑或云瞋心甚于猛火斯等甚众略举一二耳。

  【律】若比丘无病(病若者须火便身是)自为炙故在露地然火若教人除时同缘波逸提。

  【注】彼于露地若草木枝叶纻麻刍摩若牛屎糠粪䴬中一切然者波逸提若火置草木乃至䴬中亦堕若被烧半焦掷着火中及然炭者突吉罗若不语前人知是看是亦吉罗不犯者语言知是看是若病人自然教人然有时因缘看病人煮糜粥羹饭若在厨屋中浴室中熏钵煮染然灯烧香一切无犯。

  【疏】戒本辨相极分明大可解耳。

  戒本中略指而已辨相注中分二犯与不犯也犯中又二重与轻也重中初以物然火二以火投物初中刍摩是梵语亦即草名未知所译米糠粪扫麦䴰音弋麦皮也次明轻中被半烧焦即上草木等曾经火者然炭轻者以无焰故不犯中糜亦粥也。

  【律】五十八藏他衣物戒。

  【疏】藏衣戒五十八。

  【疏】出家达士德类老成随事运为永绝尘戏今调笑喧烦触途恼患藏他衣钵觅不时得令彼慞惶恼深可厌又既藏他物容生盗心临危事重可惧至甚又虽无盗致被言谤清白难分如何自拔具斯多过故须一制。

  五十八制意有三初轻己恼他意尘合作童慞惶谓惊惧也厌犹恶也二深防重盗意三招谤难分意具下总结。

  【疏】论犯三缘一是大比丘衣钵二作惊动意三取藏便犯。

  犯缘第一简下众轻。

  【注】佛在舍卫国居士请僧十七群持衣钵坐具针筒一面经行彷徉而望时六群伺背取衣物藏之诸比丘察知以过白佛因诃制戒。

  戒缘中彷音傍徉音羊行步迟缓之貌。

  【律】若比丘藏比丘衣钵坐具针筒若自藏若教人藏下至戏笑者波逸提。

  【注】不犯者若知彼物相体而举若在露地风雨漂渍举之若物主慢藏衣物狼籍为诫敕故藏之若借他衣而彼不收褶恐失故举之或以此衣钵诸物故有命梵等难故藏一切无犯也。

  【疏】戒本三句二出所藏物言下至戏笑上至生怖失意三结罪余如钞中所引。

  戒本初句犯人易故不列下指如钞须者寻之注不犯中五别前四并以若字分之初相体悉二恐损坏三为惊他四恐失脱上三并他物四即己物或下第五难缘对文可见。

  【律】五十九真净施主不知辄取衣戒。

  【疏】辄取净施衣戒五十九。

  【疏】凡净施之法为遣封着事虽渐约远同大行衣既付彼时取须问不问辄须还同不施现违圣禁未能割略又物不在主失相恼深故结。

  五十九制意有二初乖于净法前叙施意渐舍封着终成檀度故云远同大行衣下明辄取取用自任还同属己故云未能割略谓畜心不断也又下二恼彼净主由不语知彼谓失故。

  【疏】论犯四缘一是己物二作真实净三不语主四取便结犯。

  犯缘第二净施有二若物寄他边令彼掌录名真实净若物在己边但作他想名展转净今为实净而兴此制。

  【注】佛在舍卫六群真施亲厚比丘衣已后不语主取着比丘以过白佛因诃制戒。

  【律】若比丘与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衣后不语主还取着波逸提。

  【注】不犯者真实施语主取展转施者随意取之。

  【疏】戒本四句一人二施与五众三取用四结罪。

  戒本可解。

  【疏】问如解义中真净施法两部不合更互而作何以戒本通列者答为明五众俱有犯相虽轻重异净施义同故通列名至于净法自从律法。

  释疑问中解义中即指广解两部即僧尼二众律云真实五众不得更互作以非同类故答中以净施法通制五众但罪有别故云轻重异也及至净施各众相对故云自从律法也注不犯中具列两净真实语主于教无违展转随意本无有犯。

  【律】六十着衣戒。

  【疏】新衣戒六十。

  【疏】凡坏色染衣道服标式内遣着情外长信敬今不染畜着非圣道幢长贪招讥损坏故制。

  六十制意中初叙色相内遣著者不贪好色故外长信敬知是解脱人故今下显过比丘之身圣法所聚外披法服内外相应是圣道幢表相既乖故云非也。

  【疏】论犯四缘一是三衣二是己物三不染坏四着即犯。

  犯缘第四据着方犯不着应轻。

  【注】佛在舍卫六群著白色衣行居士讥嫌无有正法如王大臣比丘以过白佛因制此戒。

  【疏】缘起明白色衣戒本辨相中云新衣不坏故。

  戒缘中总引三处互显其相新衣不坏即是白色。

  【律】若比丘得新衣(若体是新衣若初从人得者)应作三种坏色一一色中随意坏若青若黑若木兰。

  【注】律注云此言净者若染作色言净若已成色净衣应以余物异色趣揲一处作标识故言净自下若衣非衣是不用物尽应点标帜净畜言重者氍氀毾㲪谓是衣中之重者。

  【律】若比丘不以三种坏色若青若黑若木兰着余新衣者波逸提。

  【注】彼不作三种色便著者堕若重轻衣不作点净而著者吉罗若非衣钵囊革屣囊针线囊禅带腰带帽袜摄热巾褁革屣巾不作净畜者吉罗若以未染衣寄白衣家吉罗不犯者得白衣染作三种色余轻重乃至巾作净畜也。

  【疏】戒本分二先立法三句一比丘二得新衣三须三坏色成沙门相正戒本三句一犯人二不以三色坏三结罪。

  戒本初科立法句中第二句注约二种示新衣相第三注中复引律注文为二段初释作净又二初即染为净二已染揲净自下次释点净亦二初轻二重俱须净故。

  【疏】成犯中初不以三色坏新故重堕若轻重衣不作点以坏色者吉罗余小细物并须点净非谓巾屣以三色染更成惊俗可笑至甚也。

  戒本三句辨相注中分三初明正犯若重轻下二明点净若以下三明寄俗舍由滥俗服无所辨故疏文释上二段余小细者即诸囊巾等非谓下遮滥今时有人闻律有言一切染作袈裟色触衣袜履一概染之未见此文岂知过当。

  【律】六十一故杀畜生戒。

  【疏】杀畜生戒六十一。

  【疏】多论三义出家之士四等为怀慈济物命今故加害违其慈道非怜愍故二自坏恼他正是生死之本障道恶业故制不杀除恶业故三为长信敬息诽谤故。

  六十一制意有三初中四等即慈悲喜舍普遍生境故并云等二中杀业违慈诸业之首因兹流转故云生死本等三如缘起因讥而制。

  【疏】五缘成犯一是畜生二作畜生想三有杀心四起方便五命断。

  【注】佛在舍卫迦留陀夷不喜见乌竹弓射杀遂成大?居士礼拜见共嫌之比丘举过佛因制戒也。

  戒缘中藉字子智反聚也。

  【律】若比丘故。

  【注】时诸比丘坐起行来多杀细小诸虫或有作波逸提忏者或有畏慎者佛言不知不犯。

  【律】杀(若自手断若教他断)畜生(不能变化者是)命者波逸提(比丘尼同犯也开缘如杀人戒)。

  【疏】戒本四句一人二故三杀下明业四结罪。

  戒本第二句注引缘起皆谓非意故佛开之第三注中简畜能变化兰第四注指大杀但非故心即在开例。

  【律】六十二饮虫水戒。

  【疏】饮虫水戒六十二。

  【疏】制意同前前戒是限分中制要须断命此是深防中制为养物命但知有虫饮用结罪不待命断断则属前戒。

  六十二制意初句指同前下显异为防杀畜故制此戒。

  【疏】论犯五缘一是虫水二知三不作漉法四饮用五随因结。

  犯缘第三不作漉法漉则非犯且据漉囊所得肉眼所见者耳。

  【疏】若就虫水是同应合为一如坏生种内外合制为重物命随用故内外两结离意可见也。

  次科对前用虫水戒以辨离合初明应合理如坏生食用同制内即内资外即外用为下次明离意若单制用谓饮无过故须别制意在存生生种无情事轻故合。

  【注】佛在舍卫六群取杂虫水而饮用居士讥嫌比丘举过白佛诃而制戒。

  【律】若比丘知(不如有虫不犯)水。

  【注】除水已杂虫浆苦酒清酪浆渍麦汁饮用同犯之。

  【律】有虫饮用波逸提。

  【注】尼同犯不犯者先不知若无虫想若虫粗触水使去若漉水饮用者无犯。

  【疏】戒本五句一犯人二知三水有虫四饮用五结罪余诸相状可捡钞中。

  戒本分句下文指钞须者自寻辨相不犯有四前二无心后二顺教。

  【律】六十三疑恼比丘戒。

  【疏】疑恼戒六十三。

  【疏】出家所期标心处远尽形毕命专心崇道今以生年等六恼他怀疑废彼正修损恼事甚何得不制。

  六十三制意中初叙出家本志今下次出疑恼过状生年等六如下自列。

  【疏】论有五缘一是大比丘多论十三难颠狂比丘吉罗学悔六夜别住四羯磨僧尼互疑并是提具自性故二作疑恼意三六事随说一相四言词了了五前人闻知。

  犯缘第一简下三众多论复简本众十三难人无受体颠狂人失正念故此二并轻学悔已下反上故重学悔即犯重人六夜别住即忏残人四羯磨即呵责等人具自性者有戒体也颠狂虽具然由心乱而不自知是比丘故。

  【疏】问闻知结罪者戒本何故云少时不乐邪答非待不乐方犯盖就恼者之意下至欲令不乐定罪初在闻知。

  问中蹑上具缘判犯违戒文故答中释通戒文决犯分齐。

  【注】佛在舍卫十七群语六群言云何入初禅乃至云何得罗汉果报言汝说者便已犯波罗夷彼往余比丘问之何呵责已佛因制戒。

  戒缘但举犯法恼他余四并见广解。

  【律】若比丘故。

  【注】时众多比丘集一处共论法律有一比丘退去心疑诸比丘与我作疑佛言不故作者不犯。

  【律】恼他比丘。

  【注】疑恼者若为生年岁若受戒若为羯磨若为犯若为法也。

  【律】令须臾间不乐波逸提。

  【注】尼同犯不犯者其事实尔不故作彼非尔许时生恐后疑悔无故受他利养受大比丘礼敬便语言汝非尔许时生如余人生知汝非尔许时生其事实尔彼无尔许岁恐后疑悔受他利养敬奉语言汝无尔许岁如余比丘知汝未尔许岁其事实尔若年不满二十界内别众恐后疑悔受利养礼敬语令知还本处更受戒故其事实尔白不成羯磨不成非法别众恐后疑悔受利养礼敬语彼令知还本处更受戒故其事实尔犯波罗夷乃至恶说恐后疑悔受人利养受持戒比丘礼敬欲令知如法忏悔故语知犯乃至恶说又为性粗疏不知言语便言汝所说者自称上人法若错若戏笑者无犯。

  【疏】戒本三句一人二明犯相三结罪。

  戒本第二注释故字引示本缘反上非犯次释恼他注列六事一生年谓恼他云汝非尔许时生二云岁者即是夏腊如云汝无尔许夏腊三受戒者如云汝年未满诸缘非法受戒不得四羯磨者如云汝受戒时白羯磨不成等五犯者如云汝犯七聚罪等六法者如云汝自称上人法等。

  【疏】就不犯中次等开缘生夏两种无本处文若受戒羯磨令本处者以受戒托缘非相难识必于事法有疑还本受戒处审详知过方可受之则于后无滥故云尔也余可解耳。

  释不犯中初总示次第六段前五并以其事实尔为头又为性下即第六也初云如余人生谓非同他人生年满也生下别示初点前二若下次点中二律文令还本处更受故须示意事法有疑事即受戒法即羯磨审详谓穷问虚实知过谓知是非法余下指后二种义无反问。

  【律】六十四覆藏比丘罪戒。

  【疏】覆罪戒六十四。

  【疏】出家同法见有犯重宜即彰露表己心净亦使前人息于后犯则彼我俱益众法清净道理法然今故迭相容隐无思露过致前造者罪根滋漫永不可息又自坏心行将欲造罪自他俱损败于众法过是不轻故制。

  六十四制意中初叙三益一自二他三众法清净言犯重者通含夷残两篇道理法然谓法尔当然今下次明三损对反可知滋漫言其增广无涯畔也。

  【疏】论犯六缘一是大比丘除下三众二犯粗罪除下三篇非坏众故三知犯见论云但知犯者乃至百千展转共覆皆犯提罪若露罪已彼闻便止更不须露若露如上四作覆罪心五不发露六经明相便犯余如钞所引。

  犯缘第二覆下三篇但犯吉罪所以除之三中引论初明多人共覆同犯若下次示发露之法以字合作已若露如上者令依上法也下指如钞彼云若犯者凶恶不露不犯若疑未了不须说等。

  【注】佛在舍卫䟦难陀与比丘亲友数犯向说不语人知后䟦难陀共斗便言犯罪不忍便说比丘举过白佛便诃而制。

  【律】若比丘知(若不知无犯)他比丘犯粗罪(四波罗夷僧伽婆尸沙)覆藏者。

  【注】若知他犯粗罪小食知食后说食后知至初夜说初夜知至中夜说一切吉罗若中夜知至后夜欲说而未说明相出波逸提除粗罪覆余罪自覆罪除比丘尼覆余人罪者一切吉罗。

  【律】波逸提。

  【注】尼同犯不犯者先不知不粗罪想若向人说无人向说若发心向说明相已出若命梵二难者无犯。

  【疏】戒本三句可知下辨相历然不分自别。

  别释中初科初示文下下点注第二句注文有四初明结犯时分二覆余罪三自覆四覆下众故云辨相历然等。

  【疏】所以覆他重自覆轻者覆他名重而治轻自覆名轻而治重又覆他有本重制令露以戒自净故自覆本坏不须重制亦可覆他三损自覆唯二故轻如十三中谤戒料简说。

  次科正解中初徴覆他下释有三初约罪治互重轻释覆他犯提故名重但三说悔故治轻自覆得吉故名轻随日行覆故治重又下次约戒体净秽释覆他有本谓本受无污重制救之自覆本坏谓戒体已犯不在急制(有作本怀字误)亦下三约所损多少释覆他三损如制意中自覆无损他故但有二如下指前寻对可见。

  【疏】有人言造七犯七覆七唯吉由有根本故随七差覆随造生故同一过。

  他解但明自覆初总标造七犯七谓犯别也覆七唯吉谓犯同也由下别释上二句释造别下二句释覆同。

  【律】六十五度减年受具戒。

  【疏】年不满受具戒六十五。

  【疏】凡年满二十者志操成就情标及远堪耐缘恼心安戒检修道进位克济成功理宜度受用隆佛法小年不满志性燸弱未忍诸苦偏能犯戒进道莫由违反圣教损坏不轻故制。

  六十五制意中初科为二初叙年满之益有三一立志慕远二耐苦守戒三进道成功耐忍也安犹住也小年下二明不满之损反上三益对文可见。

  【疏】然遮难非一悉不听受但难之一色无得戒义自余诸遮体例不一如青白等形定难改如衣钵等为辨成法如无十戒得戒犯罪年岁不尔未满是遮待满即得理容消息有何急事而轻心慢法故为非理令他虚受已得重提徒众唱和皆吉罗也。

  次科初二句总标但下别释又二初明难定不得自下次明遮通得不初总示诸遮如青白等即律百遮中颜色太青太白皆入轻遮乃至眼耳等病皆是报法故云形定衣钵须办十戒须受二别明年岁反上诸遮一非形定二不须构办故云不尔等令他虚受是陷他和尚众僧护罪即自陷。

  【疏】论犯四缘一是未满二十二知不满三与受具四三羯磨竟和尚犯提。

  犯缘第四和尚犯提即定此戒所犯人也。

  【疏】多论限约六十已去不得受具僧祇七十已上不得律论约其神智不堪行奉戒约二十已上同云堪能然有不能者数犯数忏或全不忏反说戒过繁累人情如此之徒亦准僧祇年减七十无所堪能不应为受。

  次科初引律论简衰老戒下次据戒文简堪能反说戒过等谓嫌弃戒律繁累犹言拘系也下准僧祇年虽应法亦须拣退。

  【注】佛在罗阅城有十七群童子大者年十七小者十一以信出家比丘即度受大戒不堪一食夜啼佛觉问知夜过集僧便立法制戒。

  【律】年满二十应受大戒。

  【注】佛言若年未满二十不堪寒热饥渴风雨蚊䗈毒虫及以恶言若身苦痛不能堪忍又不堪持戒及以一食若满二十堪忍如上众苦事。

  【律】若比丘知(若不知不犯也)年不满二十受大戒者此人不得戒彼比丘可诃痴故波逸提。

  【注】其受戒人知年不满和尚及僧亦知然众中问汝年满不报言或满或不满若疑若不知或默然或僧不问是中四种若知若疑和尚波逸提众僧突吉罗若谓不知俱不犯若受三羯磨竟和尚犯堕若中间若白未竟若为作方便若剃发若集僧和尚一切吉罗众僧亦尔比丘尼波逸提不犯者先不知信受人语若傍人证若信父母语若受戒已疑者佛言当数胎中年月数闰月若数一切十四日说戒以为年数满者开。

  【疏】戒本分二初立法二正本三句一人二知三年不满下与受结提。

  【疏】初中年减二十不堪忍苦缘如文具列。

  戒本释立法中如文列者即指注中文总有十事寒热饥渴风雨为六蚊䗈等为七恶言痛苦为八持戒为九一食为十能忍此十方堪受具。

  【疏】就戒本中所以诃者本受者心为欲感戒师有授法之功然知不满强受不得故与受戒劳扰僧徒彼无得理愚痴之甚何有过者故令诃之。

  正本中初文初叙能受之诫师下次明师授之过何有过者过字平呼。

  【疏】就辨相中亦大明据细读细分可知。

  释注犯中略示而已今为分之初僧二尼僧中初约问对明犯不犯若受下次约作法明轻重初中僧问彼答有四满与不满即约知疑与不知共为四种默然不问则非对答是下判犯二作法中初明和尚犯有重轻众下次明余僧一向犯轻。

  【疏】就不犯中信受戒人语乃至父母者僧祇云父母不知看生年板若无者观其形貌富乐家子形大年小当观手足成就复不知者当问何王何岁国土丰俭旱涝时节。

  不犯中初科僧祇次第有四一问父母二看生年板西土王法凡生男女即记其生年于板薄此方古者亦尔周礼司民掌万人之数自生齿已上皆书于板上男八月生齿女七月生齿今时须至成人方系官籍三观形相四问时代王名岁号丰俭旱涝皆可推算故涝亦作潦郎到反水淹浸也。

  【疏】若受后疑当数胎中月下明开相也。

  次释开算。

  【疏】如昔解云受时俗年日月俱少不开胎闰本俗年满日月不满方开今解云但数胎月得满二十俗年不满开无所犯。

  斥古中初科古谓俗年满者方开增算今师但约算满皆开。

  【疏】又云此国用历三年一闰以减小月成于闰故减大布萨亦所不合并非正论不入俗中勘余历术日余闰余别自推算三十二三月方有一闰何限三年如是云云但意言耳。

  二中初引古有四一谓三年一闰二谓减小成闰三减大谓取频大四布萨法彼谓后二不合抽减并下斥非初句总斥不下别斥闰余勘余历者通指诸家阴阳历术日余等者谓日别抽减岂唯小月三十二三月等者谓数月成闰则有五年再闰岂唯三年下文备算方见昔非。

  【疏】又云必是受后疑方开之无容先开以年小故今亦不同此开得戒非谓算出方得此戒体业乃是坛上白四时生故知胎闰积成岁者理是满位故说得戒今先算出深知能持与戒无损。

  三中彼谓本受不知后疑开算若先知不满则不开之今下斥非初明受已开算为决前疑今下次明未受先算据理同得。

  【疏】故访诸部广明受相然后为依四分开法。

  今解中标分云访诸部者访谓寻讨也。

  【疏】十诵中若年不满二十自想不满或忘不知僧问满不答满得戒不满不得戒若年满二十若知不知或疑答僧言满得戒答不满不得若答不知若疑皆得戒僧犯吉罗不审谛故。

  初十诵初约不满答僧有二若下次约年满答僧有四得否可见。

  【疏】问知满二十答不满者多论解云不欲受戒师强与受故言不满若不知若忘纵答不满亦得戒以从实故。

  问中以自知满岂答不满又复实满云何不得故引多论决前十诵。

  【疏】僧祇中若不满二十两半谓满无犯半谓不满者提名受具足俱谓不满不名受具虽满二十两俱谓不满不名受具。

  二僧祇二十两者两即数也或可彼取俗年满二十又须僧腊满故云两也彼具云如冬时生冬时受(如八月十六已后生至第二十年八月十六后受者)春时生春时受(如十二月十六后生至二十年十二月十六后受)前安居生前安居受(如四月十六后生至二十年四月十六后受者)后安居生后安居受(如五月十六后生至二十年五月十六后受)此四皆未经安居竟皆名不满若冬时生若春时生若前安居生并经前安居竟受(至七月十六后受者)后安居生后安居竟受(八月十六后受)皆名满二十(俗年满也)满二十两(僧年满也)文中初明不满得否半谓满不满者即十僧中半僧不知而受故无犯也半僧知而为受故犯提不妨得戒(准多人谓满得戒不疑少人谓满义应不得)俱谓不满合众同知则不得戒师僧有犯虽下次明满者容有不得谓究勘不知想谓不满情虚强受无戒得罪。

  【疏】余出五分母论同四分开三种次第也。

  三中言余者即胎闰等同四分者五分有三谓胎闰沙门果也(得罗汉果上法得戒不约年故)胎闰则同而无布萨母论三位全同本宗义钞云虽五分师不存十四日母论别论是也。

  【疏】今就文中初数胎中月次数闰月次数一切十四日为年月也。

  次四分中初科点文三位次列十四日下宜加说戒字读之。

  【疏】今且约准极小沙弥腊月尽日生年满二十正朝受具计取实年始有十八年生受二日也。

  古法中初科古师须约俗年满者方开增算故且依彼出其算法后假彼算即示今义腊月尽日即生一日当一年正朝一日受即受一日当一年中间十八年即俗年二十极小之者依此起算犹自剩五月一日况过此耶。

  【疏】次计胎法受气不定如罗云六载生死苦比丘六十年亦有五月在胎便诞育者不可依准大分道俗典文九月在胎以胎中七日一转如五王经七七日成人如是总有三十八转转有七日总计二百六十六日自此已前与母同气尔后四日将欲趣产与母别气约准成月则九月四日也通前十八年九月六日。

  次科胎法中初示不定罗云即罗睺罗佛入山时托胎成道时降生生死苦比丘即胁尊者生时发已白大下二大约以定又三初标示以下示数五王经佛为五王说故七七成人者初七日如薄酪二七如稠酪三七如凝酥四七如软肉团五七如坚肉团六七五疱开张七七日后六情完具如是至三十八个七日每一七日有一风吹胎则渐变故云转也广如道地经中说三十转计二百十日八转计五十六日兼下别气四日共二百七十日则成九个月中有四小尽故余四日也通下三总合上数。

  【疏】次计闰法俗中计闰日别日余一千六百数外出于闰余积三十二月三十三月满为一闰余不可说尽大略为言十九为章(谓十九年为一大段)以七为闰(十九年中有七闰月)三年一闰有三五年再闰有四故有七也计前十八年九月六日少两月二十四日不满十九年应有六月二十七日闰通前十九年四月三日也伽论云从何处数成岁从母胎数一切闰月。

  次科闰中初叙闰法言俗中者即诸家阴阳历也日别日余谓每一日有三十二分前后两日常定中间二十八日以日行疾故每日余半分则一月余二十八半分成十四分并小尽日共合成闰千六百数外者未详待问术士积三十二月者每一月得十四分三十二月共得四百四十八分用三百二十分为十日用一百二十八分为四日共得十四日又三十二月有一半小尽得十六日合上为三十日故得一闰或三十三月则复得半日但由小尽中时有频大故多少不定也大略下次示算法三年一闰有三谓初中后九年五年再闰有二即两中间十年计前不满一章两月二十四日合抽得三日以日余共得四十分得一日八分有一小尽得一日准所退不得三日而所抽六月二十七日有余故云应有也通下总合伽下引证。

  【疏】次计频大诸律无文此间历有计也若数出则小月逾增则年有七小如何减大布萨用以充年不存应法且顺所学试略计之。

  二频大初中初示所出若下明非理年有七小但有五大下科取六大布萨有所不便且下出算法顺所学者谓师授也由此算法并出首疏故义钞初标首解是也。

  【疏】总张前年成二百三十二月三日频大之法四十九月为一章章有三频大初两十七月各有一大次十五月有一大如是周而复始则用前一百九十六月成四章章有三日总得十二日余三十六月得两频大足成十四日计通前十九年四月十七日也。

  次科初展年为月频大法下正示算法四十九月为章一章有三频大月一章满已还复如初展转相接故云周而复始等计下总合。

  【疏】次计通以十四日布萨为岁一年无闰半月小大准得有十八大布萨减得十八日通计十九年四月得三百四十八日用二十八日为月则三百三十六日为一年余十二日在帖频大闰中残十七日则成一月一日通前数之则为二十年五月一日。

  三布萨中初明取法通计下次示算数通前抽减一月止有二十八日故今所算出者即以二十八日计之十二日与十七日共二十九日用二十八日为一月故成一月一日通前下总合一年合上成二十年一月一日合上四月为五月一日。

  【疏】计此极小满二十年长五月一日。

  【疏】今有沙弥腊月尽日生年十九至八月受戒者将五月一日接之成二十年亦得。

  次今法中初科腊月尽生年十九者即年月俱不满者将五月一日接之者谓欲八月受戒其实七月始满故用算长虚日相接亦同十八年二日故云成二十年约此起算不必俗年须满故云亦得此乃借彼虚日以为计法至下填补约实退之耳。

  【疏】然此五月皆被抽减积法成月据实则虚既欲八月受戒前月未至本非所开何得辄略今还填补何以作之就五月中七大布萨减取七日又减闰余弱得五日又减频大弱得半日总计所减弱得十三日减前五月一日就实唯四月十八日在。

  次科初叙意前月未至即前沙弥七月始满未入八月故月既未至故云本非所开义当足满故云何得辄略今下明填补以五月一日实从四月十八日抽出十三日今即以十三日填之还成实数初填布萨以四月有二大二小得六日十八日中得一日共还七日次还闰余四月十八日共余六十五分得二日一分内有两个小尽得二日共四日一分未成五日故弱得(古记云一月中十四分便当一日五月得五日皆是弱得者且三十二分为日尚不成半日那得作一日又五月自是虚月那云五月得五日)今云弱得者将四日一分开为一百二十九分五分破之成二十六分为一日但少一分耳三还频大以频大法一年半许止得一日七八月许始得半日今四月十八日未成半日故弱得也总计十三日即频大弱半日亦当一日据实止得十一日零十余分耳所以钞中但还十一日至八月十日得受今约弱得多还所退则令所增出得二日算数满足是以依钞起算犹少二日如彼广之就实四月十八者既填还已算数已成即须退减举要为言即是于前古师十八年二日中约实退去四月十八日约虚即是退五月一日耳。

  【疏】准此年暮日生满十九者八月十二日应得预受若却频大十四日者则八月二十六日得受。

  三中初示今定限年暮日生即一日当一年十九岁上八月受戒中间实得十七年前后合成七个月零十三日约此实数即用胎闰等四位起算正满二十年然生日受月不必一定但约此为法随人计满即堪与受不复疑矣若下次示频大前云不存应法以非正教所开恐生疑虑故两出之若却不用则于实年上更增十四日故至二十六方得受耳(古记云于四月十八退频大十四日今谓频大出前大数中那于四月十八日退耶大有纰谬避繁不举也)。

  【疏】此中克相仍挂疑者十诵不满足为诚例。

  四中犹恐执旧俗年未满故云仍挂疑者纵疑不满亦有明例故指十诵文如前引。

  【疏】有人依多论数实月为十九年者今准四分与俗计同如尼六法云十八童女二岁学戒年满二十与受具足据此十八未必年尽为岁满十八年朝即是十八依教便受六法明年十九方二岁学后年正朝岂非二十如此例之纵极小者年暮受法即此一日便当一年明年具行后年正月一日受戒岂非二十也若不尔者要满十八至十九年初方受六法明年二十始学一年年满学终后年二十一方与受者又无律文如此延引故知克定以俗年为定余文云云何由可尽。

  五中初引彼妄执多论云真实不满乃至无十九故所以不开也(谓不满十九满则得受)彼谓十九乃约实月则俗年二十也今下举例难破成上俗年十九八月得受之义初二句通示准四分者即如下引与俗同者谓俗中论年齿亦取跨涉不数实月如下引例又二初举文据下示年数初约跨涉合教以证今义若不尔下次约实月乖文以显昔非故下准决余下指广。

  【律】六十六发四诤戒。

  【疏】发诤戒六十六。

  【疏】凡四诤之兴乖理违法恼乱僧众事必请殄故须备德量情安帖僧众始静方修道业今辄发起更增凶炽助恶扬波转成弥漫坏众恼僧过中之甚故制。

  六十六制意中初叙四诤已灭乖理即言诤违法即觅犯事三诤殄即是灭备德谓有德之人量情谓观察众心安帖谓和平令息帖合作帖训静也今下次明重更发起扬波喻上助恶如风波动荡随更鼓之弥漫谓泛广弥合作弥大水之貌。

  【疏】论犯五缘一是四诤二僧如法灭三知如法灭四辄发起五言了结。

  犯缘可解。

  【注】佛在舍卫六群斗诤如法灭已后更发起比丘举过白佛故制此戒。

  【律】若比丘知(若不知如法灭者不犯)诤事(有四种言诤觅诤犯诤事诤也)如法忏悔已(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后更发起者波逸提。

  【注】说不了了突吉罗除此诤若余斗骂发者若发已诤除二众若余人诤而发起者一切吉罗尼同犯不犯者若先不知若观作不观想若事实尔语言不善观等若戏若错说者不犯。

  【疏】戒本四句一人二是四诤简余斗诤不能陷僧三如法灭四发起结。

  戒本第二中余诤不能陷僧者以四诤须僧法灭若重发举即是陷僧四中发起是过业结即罪相。

  【疏】言如法忏悔者正是相谢之言如草覆地两朋面地相谢之例亦未必有罪言诤非罪亦可有罪之诤上品如草掩泥罪诤同灭至后为解。

  释中初科二释初约相谢释以草覆地两朋相争经年难灭德人作法两众相对互相伏地举此为例自余灭诤义必相谢此明文中忏悔之言非谓忏罪故云未必有罪以四诤中觅犯二诤则可有罪言诤教理事诤羯磨故非有罪亦可下次约忏罪释有罪之诤即犯诤上品犯诤用草覆灭毗尼如草罪诤如泥则有忏罪之义后篇广释故此指之。

  【疏】就不犯中若观作不观想者观谓深达药病起灭之方今发诤者不知如法灭谓非法灭所以辄发之无犯也余希不释。

  次科注中初列轻犯发已诤者因诤助发也余人诤谓下三众次不犯中先不知者开迷忘也观不观者即想差也疏中但释想差一句初牒文观谓下释义初释上观字即能断之人如法灭也今下次释不观想者谓发诤之人想实开也余希不释即上下注文也。

  【律】六十七与贼期行戒。

  【疏】期贼行戒六十七。

  【疏】断奸禁非王者之法既知是贼义须潜避如何同行迹同难异招讥坏道重故须制。

  六十七制意中初叙所应奸诈也如下次显过相难异谓人不可辨。

  【疏】六缘成犯初是贼二知是三共期四同道五不离见闻六越界犯。

  犯缘五六并见经注。

  【注】佛在舍卫众多比丘至毗舍离贾客私度关不输王税与比丘为伴为守关人所捉将去王所罪应至死王俗讥诃比丘举过白佛因制此戒。

  缘起中贾客度关不输王税即同盗贼准知违戒不必强寇。

  【律】若比丘知(若不知不结要者并不犯)贼伴(若作贼还若方欲去)结要共同道行(结要者共要至城若至村道者村间处处道)乃至一村间波逸提。

  【注】若行至村间处处道行至一道犯无村空旷无界处共行十里者犯若共行村间半道若减十里若村内若方便共要若不去一切吉罗尼同犯不犯者若逐行安稳有所至若命梵力势并不犯。

  【疏】戒本五句一人二是贼三共要四同道五结罪辨相具解可知。

  别释中第二句注约已还欲去两相俱犯三结要谓相约也注至城者所期处也若村道者所经之路约此结犯也辨相具解即指下注文中初明有村处一道犯者即约界分故列缘云越界犯准与尼期行戒随分齐众多界一一堕是也次明无村处由无界分故以十里为限余文可知。

  【律】六十八说欲不障道违僧谏戒。

  【疏】说欲非障道违僧谏戒六十八。

  【疏】制意有三。

  【疏】初解律不许者欲之为患正是生死之本障道中源既能口说身必为之沉溺欲海永无出道障碍之深故制。

  六十八制意中初意又二初示欲过生死本者因之轮转故障道源者出离无期故既下次明须制翻彼二患一断生死二入圣道。

  【疏】二解谏意由为俗说自妻非障邪行是防倚傍此教便谓出家行欲不障言说相似是非难分须僧设谏开晓其意便体如来设教之意冀彼改迷弃恶就善使邪正两分是非皎异故立谏法。

  次须谏意初释有二初示倚滥接俗之教生福向善故不断正出家为道发智断惑理须齐断何得一混言下次明立谏邪正两分者彼说为邪佛说为正。

  【疏】又解云欲是非法滥义安寄然圣辨障道结有强弱上品障见道下品障思惟是以道成初果犹有欲事执此教迹说言不障言同意异故须标列圣言非障者以治道品殊敌对而遣当分障除异则非此所断故有非我障非谓不障于彼若生深解此惑思尽而今偏执通言欲性非障邪正殊途理在于此须僧设谏开示是非。

  次释中初二句徴起由是粗恶倚滥无从故云安寄然下正示又三初出滥相圣言下二明偏执所以须僧下三结示须谏初中圣辨障道者即就四果以论也结有强弱等者结即结使不出有十贪瞋痴慢疑(五钝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五利使)此十能障见谛故名见惑粗故名强又为上品贪等四使能障思惟故名思惑细故名弱又为下品初果但破见惑爱染未亡故云有欲二果已去方断思惑乃至四果方能离欲如僧祗中须斯二尼被污受乐律中见谛学家犹有夫妇又有初果欲心起故舍戒还家欲饱还来等彼谓得道圣人犹作欲事显是不障故兴妄说须标列者发下文也二明所以中圣言非障蹑上诸文治道殊者即断证之智有浅深故浅断粗恶深除细障故云敌对当分除者如初果止能除见未能断思故云异此非所断也有非我障谓有作欲者但能不障当分见道非不障彼未证修道故若生深解方入修道乃至无学故云惑思尽也反明染欲障道明矣而下正示倚滥通言非障者不如上简也邪正二说因此而生故云理在此也三结示可知私释大乘经论多有斯语如无行经云淫欲即是道恚痴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此乃点妄即真意令反本世之讲者谓小乘则作欲障道大乘则一切不妨文饰秽行诳诱后生误无量人入阿鼻狱谤经毁圣永无出期惑众罔时义当此罚。

  【疏】三释结罪意僧既设谏法相显然固执守迷不肯从劝现违僧命宜结堕罪。

  三结罪中固执违僧即是情过故须制罪。

  【疏】论犯五缘一是恶见人二已屏谏三不受屏谏四僧如法羯磨五违三便结。

  犯缘第一以邪见名通特以恶字标简此过。

  【注】佛在舍卫阿梨吒恶见生言我知佛说行淫欲不障道比丘谏喻而犹不舍白佛问自言已令僧白四谏之便诃而制戒。

  【疏】多论利吒外道弟子聪利故遣入佛法拟倒乱之其人不久通达三藏故倒说欲尽其智辨不能令成。

  戒缘中遣倒乱者欲坏正法也佛世法强虽尽智辨人不信受故不能成末世魔强反多信用毁灭正教以今追古可不哀哉。

  【律】若比丘作如是语我知佛所说法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语莫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世尊无数方便说犯淫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比丘时坚持不舍彼比丘乃至三谏舍此事故若再三谏舍者善不舍者波逸提(尼犯同僧余如谏戒唯罪名优降)。

  【疏】戒本七句如上残中罪名为异。

  戒本中七句指如残中即三双一只若比丘所谏人作如是语下所谏事即第一双也彼比丘谏言下别人屏谏违反佛语即谤世尊业重障深故是不善彼比丘谏时坚持不舍拒屏谏第二双也彼比丘乃至下众僧作法谏不舍者拒僧谏第三双也结罪为一只注文指前僧残优降即重轻也。

  【律】六十九随举比丘戒。

  【疏】与恶见人同事戒六十九。

  【疏】制意有三义须举一然此比丘谬执圣教说欲非障违僧三谏坚执不舍邪心成就障于学路于佛法中无所长益故须举弃二执见心成若不举治永无改过忏悔从善须僧同举夺三十五事苦法治罚折勒形心使思信改过有入道益三欲顺人情人多信受举弃众外不足僧数息其化导。

  六十九初三意中一令长益佛法二令改过人道三为灭邪显正。

  【疏】二明不听顺意有三过若顺前人谓己见是转增炽盛永无从道即是损化二既顺前人必同其见染着欲事坏心行尽三僧举众外不听共语今辄随顺违僧命故所以同犯。

  次三意中一显增恶损他化字写误二同染坏行夷是无余故云坏尽三违僧障法。

  【疏】三解轻重同举义齐何为二轻一重者答说欲非障言说相似滥于理教以灭正法又自坏行障学路亦顺人情多喜随顺故余二条然是非无灭法过虽有自坏随顺者希无坏人义故结轻也。

  后轻重中初标徴不见不忏随顺并吉恶见犯提故云二轻一重答中初明恶见重意有三义初滥教又下二坏己亦下三损他余下次明余二轻意上三义中但具次义。

  【疏】论犯四缘一是恶见举人二知是三随顺四随同一一事结。

  犯缘中初是所随下并能随四中随同一事谓供给羯磨等事如文所列随一成犯不待具也。

  【注】佛在舍卫梨吒恶见生僧谏不舍佛令白四举之六群供给所须共同羯磨比丘举过佛因诃责故制此戒。

  【律】若比丘知(若初不知后不犯也)如是语人(作如是言我闻世尊说法行淫欲者非障道法故)未作法(若被举未为解)如是邪见(作如是见知世尊所说法非障道法)而不舍(众僧诃谏而不舍恶见)供给所须。

  【注】有二种若法若财法者教修习增上戒意智学问诵经财者供给衣服饮食床褥医药。

  【律】共同羯磨(同说戒等)止宿。

  【注】屋有四壁一切覆障或一切覆不一切障或一切障不一切覆或不尽覆不尽障。

  【律】言语者。

  【注】若比丘先入屋彼人后入若彼人先来若俱入随胁着地一一堕。

  【律】波逸提。

  【注】尼同犯不犯者若不知若屋一切覆无四障或半障或少障或一切障无覆半覆少覆或半覆障少覆障露地若病被系者命梵难无犯。

  【疏】戒本十句一人二知三如法语人四未作法五如是邪见六不舍七供给八同法九止宿十结罪。

  戒本初科第三句如法字误合云如是七供给中注文初总示法下别释意智即心慧也八同法中注云说戒等者等余一切羯磨众法九止宿中注列四室一障覆俱遍二覆遍障不遍三障遍覆不遍四障覆俱不遍如三边墙壁上开明处此言不一切不尽等障则唯缺一边覆则唯开少许室相成就故有犯也后不犯中但据一半已下为言两处列相显然自别但此中语少不明故下点云与开何别耳(古记云前约知故犯后约不知开谬矣)经中言语下注显前后入室宿相必有彼此往返言论。

  【疏】辨相随文事希故不广引就止宿显相亦非善翻与开何别。

  次科总示略意就下略点第九译者之失如上所明注不犯中有三初不知者开非意也二若屋下室相不成也初至少障反前初二也或一切障下至少覆反上第三也或半覆下至露地反上第四也三若病等并难缘也。

  【律】七十随?沙弥戒。

  【疏】随摈沙弥戒七十。

  【疏】制意有三。

  七十制意有三亦同前戒但初意异耳。

  【疏】入道已来要由有信然此沙弥既未具戒说欲非障违僧三谏邪见心成于后受戒事容难克故加重法作彼?名怖以入道大僧有戒故直举之何须重法改作摈也此但口说未作重事若实犯重即在灭摈何须谏后方作摈名故知非重。

  初意正明中又三初叙须摈此灭摈法十三难人犯重不忏人故加此法永弃海外更无收录诸治罚中此法极重沙弥口说便加此罚欲使回心成彼受戒故也大僧下二对简前戒以示不同此下三释除疑滥若实犯重即边罪难永无入道直尔摈弃不在先谏也。

  【疏】若尔缘起如何共行不净答第二篇罪也。

  释难中初难若云非重则违戒缘答中第二篇罪如漏失等不净言通非局淫故。

  【疏】问余之二举何不设摈答条然有异不劳须?无顺化义直作举名说欲不障一一反前故须?也。

  次问三举独摈恶见答中初明二举一无倚滥故云有异二不惑他故无顺化下明恶见反上二义。

  【疏】二解不听顺意三解结罪意并同前戒。

  二三同前覆寻可见。

  【疏】论犯四缘一是被?沙弥二知是三同事止宿四随事同结罪。

  犯缘第三止出二事与上大僧少异。

  【注】佛在舍卫䟦难陀二沙弥共行不净自谓从佛闻法行淫欲非障道比丘举过佛令白四设谏不舍灭摈六群诱将畜养比丘举过佛诃因制戒。

  【律】若比丘知沙弥作如是语我从佛闻如是法若行淫欲非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如是言汝莫诽谤世尊诽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语沙弥世尊无数方便说淫欲是障道法彼比丘谏此沙弥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至再三谏令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而舍者善不舍者彼比丘应语此沙弥言汝自今已去不得言佛是我世尊不得随逐余比丘如诸沙弥得与比丘二三宿汝今无是事汝出去灭去不应住此若比丘知(不知者不犯也)如是众中被摈沙弥(摈者僧作灭摈白四羯磨)而诱将畜养(若自畜若与人畜诱者若自若教他)共止宿者(如上解也)波逸提(尼同犯开缘并如上)。

  【疏】戒本六句一随摈比丘二知三沙弥谏举事四若比丘下明诱将畜养五共宿六结罪。

  【疏】就第三中分二初明僧屏谏法六句二彼比丘语下明摈出法。

  戒本释第三中初僧屏谏六句者但有三对阙后一只准上次第对文可见二摈出中但出呵黜之词准须先作灭?白四文如钞引疏文前后多作殡字非字合从手。

  【疏】余可解亦希不劳广也。

  指略中亦不须广同上稀故。

  【律】七十一拒劝学戒。

  【疏】拒劝学戒七十一。

  【疏】凡行不自成必须训导方能䇿进修善有趣道之益善知识者梵行正缘若不依仰无由自励然含识有心略分三位上达不假缘成堪为物轨下流劝亦难从为存俗习中品之徒事须友接率则清升任之鄙吝然今痴心懒惰不肯修学闻他谏劝拒而不受内无自进之心外无从善之志故违圣教过重故制。

  七十一制意中初叙为行须假师友又三初叙依之成益善知下次明不依有损善知识者谓德业为人所知容仪为人所识梵行由立故是正缘然下三明根性不同识依色中故云含识名通六道且局人伦上达下流禀性各定中人不定随缘善恶故须假他率而诱之则从善故曰清升任而纵之则为恶故云鄙吝即论语云性相近也(言不异也)习相远也(言不同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习以成性至不可改则知中人之性宜乎务学)然下次明拒劝以兴圣制内无自进心者谓不能自立外无从善志者谓不禀他教。

  【疏】论犯五缘一作止不学教行意二前人如法劝学三知已所作非前人谏者是四自心不受劝意五发言了结。

  犯缘第一不学教行者钞云教谓律藏行谓对治。

  【注】佛在拘睒毗比丘如法谏阐陀时作是言我今不学此戒当问余智慧持律者比丘举过佛诃制戒。

  【律】若比丘余比丘如法谏时(如法如律如佛所教)如是语我今不学此戒当难问余智慧持律比丘者波逸提(若说而不了了吉罗比丘尼同僧犯)若为学故应当难问。

  【律】不犯者彼谏者痴不解语言汝还问和尚阇梨学问诵经若其事实尔者不犯。

  【疏】戒本三句一拒人二前人劝三如是语下明不受语相反欲难诘违故结罪。

  【疏】十诵云五种人不应为说毗尼或试问无疑问不为悔所犯故问不受语而问或诘问并不须答。

  戒本第三句后云若为学等列开缘也恐谓一向不得问故疏引十诵五种不答拟彼来难答无益故。

  【疏】不犯中其事实尔者由痴无解慧强谏智人故拒不受为知难问。

  不犯中事实有二初开拒劝无知强劝故为下次开难问为学求解故。

  【律】七十二毁毗尼戒。

  【疏】毁毗尼戒七十二。

  【疏】然戒为众善之本灭恶之源越生死之舟梁趣涅槃之正路理宜赞叹令彼修学使戒法兴显万载不坠今反毁呰乖隔人心使不诵习致令正法于兹覆灭损坏极所以制多论三意如钞引之。

  七十二制意中初四句叙戒德即生善灭恶超凡入圣具此四义住持不绝比诸教门功居第一所以圣贤称誉良在于兹理下四句显赞叹之益今下明毁呰之损相反可知多论三意如钞者一为尊重木叉故二为长养戒故三为灭恶法故。

  【疏】论犯五缘一是毗尼十诵云若诵随经之律亦提二前比丘诵戒时僧祗未说戒时诃越说时提说已越心悔三作灭法意不令久住五分若令不读诵而毁者提若令木叉不得久住毁者犯兰四发言毁五言词了。

  犯缘第一经中明律名随经律如涅槃遗教等二中此戒唯取正诵时犯所以僧祇三时轻重三中五分两判初是本犯下结兰者近破法轮理结中品。

  【注】佛在舍卫比丘共集诵法毗尼六群相谓比丘共集诵律通利必数举我言长老用学杂碎戒为诵可至十三事比丘知灭法故以过白佛便诃制此戒。

  【疏】缘起如文可知云杂碎者从二不定至众学也。

  缘起中初叙六群畏举言下二明因毁制戒但令诵至十三则显除上二篇余皆杂碎也若准多论以略教一偈为纯一广教五篇为杂碎与此不同部见异故。

  【律】若比丘说戒时(若自说戒时若他说戒时若诵时故)作是语大德何用说此杂碎戒为。

  【注】若欲诵者当诵四事若必欲诵者当四事十三事余者不须诵何以故。

  【律】说是戒时令人恼愧怀疑轻诃戒故波逸提。

  【注】若不了了吉罗毁呰毗尼者波逸提毁呰阿毗昙及余契经者吉罗尼同犯不犯者若语言先诵阿毗昙然后诵律余契经亦尔若有病者须差已诵律当勤求方便于佛法中成四沙门果后当诵律不欲灭法若错说者并开。

  【疏】戒本三句一人二明说戒时三作是语下明结罪相。

  戒本分句中第三初正毁词注显杂碎徴起下文说是下出所以轻诃下结犯相。

  【疏】所以三藏毁戒重者多论解云毗尼四义故重余经无故是轻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生长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若无戒者则无所依一切众生由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门若无此戒无由得入泥洹城也四是佛法璎珞能庄严佛法具斯四义功强于彼。

  次科下辨相中毁余二藏但犯吉罪故此通之初徴起多下引释论出四意一生善二所依三入道四住持一切众生依戒有者且据人道胜报并由归戒为因涅槃泥洹梵言之互同翻寂灭律具四义毁则成重余藏不具毁但犯轻。

  【疏】辨相中毁毗昙契经吉者据小乘为言大乘罪重非校量所辨。

  释注中小乘方便权教毁但犯轻大乘究竟实教毁故得重或可据制则大小齐轻约业则小轻大重不犯中初开期后二开病缘三开进果余可知。

  【律】七十三恐举先言戒。

  【疏】不摄耳听法戒七十三。

  【疏】凡解不孤起要藉说听方能开晓心怀识达邪正持犯轻重顺教奉修有出道益今痴心惰学不肯听法迷于理行事等夜游动成滞碍进道无日莫不由慢法轻心自失道利过患之深何得不制。

  七十三制意中初叙闻法之益开晓心怀等即开解也顺教奉修等即成行也今下明不听之过反上二益夜游喻其昏暗。

  【疏】论犯四缘一是广诵戒时二在众中三不作听意四说过便言我今始闻便犯。

  犯缘中必约广诵在众不听说过发言方成犯耳。

  【疏】有师名为诈惊张戒若是不摄耳者何故云我始知等又不摄耳在他内心如何比丘证他曾闻若是不摄耳应开重听。

  释名中古解即光师彼实曾闻而云始知故云诈惊张于义虽然在言颇质若下连以三义反质前非重听谓耳聋也。

  【疏】今就诸律论多约不摄结罪若戒本及缘起中应云恐举先言戒也故缘起中自知罪障恐他举发先诣求听故戒本云我今始知计我前作颇入犯不所以文中约法勘检如下更解。

  今判中初示前标诸律论者僧祗云随中间一一戒不听吉一切不听堕多论亦然文如后引若下次明今定初示名故下引据约法勘捡即余比丘证彼二三说戒中坐等。

  【注】佛在舍卫六群中一人当说戒时自知罪障恐发举故先诣清净比丘所言我今始知此法戒经所载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比丘举过佛制此戒。

  【律】若比丘说戒时(若自说若他说若诵戒时)作如是语我今始知此法戒经所载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余比丘知是比丘若二若三说戒中坐何况多彼比丘无知无解若犯罪应如法治更重增无知罪(重与波逸提若不与者突吉罗)语言长老汝无利不善得汝说戒时不用心念(用意思惟)不一心两耳听法彼无知故波逸提。

  【注】尼同犯不犯者若未曾闻广说今始闻若戏笑若错说者开。

  【疏】戒本六句。

  【疏】一人。

  【疏】二他说戒时律中自他说诵时若据自说无不摄耳正有妄语实久知之而言始知。

  戒本第二句如注所引律同前戒双列自他今据此戒无自说理故须决之犯前小妄。

  【疏】三或迷教相诵而不解言始知此法。

  三云迷教相者此可学迷即愚教也。

  【疏】四余比丘下证久曾闻如何始知结罪属彼二三说戒何况多也比中核据逃罪无由若曾闻戒即是久知而言始知结妄语提若无知解但有不摄罪。

  四中初释文结罪属彼者由先有犯恐僧举罚故言始知意谓已前不知不犯今僧共证屡闻说戒那云始知先犯之罪结属彼时何容饰诈乎此下示要若实久知而言始知即是妄语自属前戒虽经说戒由不摄听实无知解而言始知正犯当戒两途俱犯故云逃罪无由准知此戒唯据无知如下多论判犯弥显。

  【疏】多论云我今始知是法者结吉轻心乱心听戒犯吉说竟得提实先知言始知犯妄语戒本结不专心听法罪也。

  次引证中多论初口说始知耳不摄听而说戒未竟故但犯吉竟则犯提实下点示别犯戒本下简定当戒此戒犯相古今难判据此以明甚有分齐学者思之。

  【疏】五彼比丘下因重彰过由不听故不识戒相故无知解以不知故遇缘起非自坏心行故曰若犯罪如法治。

  五中重彰过者由彼先言欲免前过故须重示有犯皆治。

  【疏】六更重增下结多罪相不以不知得脱以事可识故应更重增无知罪者根本罪上缘而不了后结无知故曰重增下诫约中以无知故波逸提罪不与者谓同听德人不与乱心人罪得吉罗也。

  第六释重增中初释文不以等者示重结意应更等者明重增义下下点注同听不与罪谓不加责罚也。

  【疏】问戒本一心两耳者答毗昙为庄严身俱舍为助成识故广如彼说。

  次科问心意识是一根何有两答中二释初引毗昙即杂心文具名杂阿毗昙心论彼明十八界问曰应分二十一界(十八界中六根眼耳鼻各分二故)偈答曰二共说一界为令身端严释曰为庄严身故生二眼二耳二鼻以一眼者人不爱敬故(耳鼻亦然)次引俱舍彼立二义初义同上次义斥云是义不然若本来如此及猫狸鸜鹆等生二眼耳鼻有何庄严(上难破下立义)若尔生二何为为助成识故如人闭一眼等见色皆不了(等取耳鼻各对不了)为庄严识令成就故。

  【疏】问前解止犯唯犯吉罗今此无知遂犯提者答上已解之汝何故忘前岂不言对事通四篇对学唯第五。

  三中初问前解即上总义持犯句法中不学皆吉今此无知即当戒不摄罪重增无知在下问中答中初反责重问前下正答然前亦无此释但云翻解明止犯即不学也翻修明止犯即对事也谓僧残已下具双持犯故有对事随篇止犯但除四重故云通四篇也不学止犯通是吉罗故局第五。

  【疏】问此中重增无知乃结堕者答不学之罪唯吉罗无知迷疑则轻重由学缘事有明闇也故境想中疑则含轻想则怀重今迷不识正是堕收如文可知就事结也。

  次问谓重增罪不当同根本故答中初明不学唯局次明无知两通又三初明分二所以疑吉是轻由学缘事少明也迷堕是重由不学缘事全闇也故下二引例诸戒境想想差则疑重想轻境差则想重疑轻今举后二为例今下三正示今罪此无知罪亦是缘事不了故云就事结也。

  【疏】律中二众俱吉者彼自说戒亦有不听之缘。

  释注中初科注文尼同下合有三众犯吉文疑是写脱或恐不引悬举律文故云律中以下三众无同法义故约彼众别法释之广如钞说。

  【疏】下开中未曾闻者以受戒来未经说戒也未曾闻广者或闻三语心念等及略说戒不明戒相故道今闻余可解。

  次科释开未闻次列三义初都未闻二闻别法三闻略法皆未闻广故下指余者即戏笑等皆非意故。

  【律】七十四同羯磨后悔戒。

  【疏】同法赏人后悔戒七十四。

  【疏】凡众物共有众情非一既同和作法赏他知事辄便悔反谤僧随爱骇动群心喜生斗诤迭相苦恼不得安乐修道多论三意如此故制。

  七十四制意中初叙同法辄下次明反谤骇下示过恶一生诤二相恼三废道业多论三意如此者彼云为灭斗诤故为灭苦恼故为得安乐行道故。

  【疏】论犯四缘一是僧物十诵五分僧祇云施现前僧应分物故知非是常住物二同法赏知事已多云凡僧和合不问羯磨不羯磨若执苦人大德贫匮和与物已诃者亦提三辄便悔反四言词了犯。

  犯缘初科第一合引三律简所赏物恐滥用故四种僧物中二种现前可赏知事二中多论但取僧和不必羯磨执苦人即营事执营苦者。

  【疏】何为不谏者已同僧法若僧有爱彼亦有爱无滥不须。

  次科初徴以是谤僧据合加谏已下释通不须可见。

  【注】佛在罗阅祇沓婆摩罗子知僧事外施不赴衣服破坏后僧得贵衣便白二与之六群后悔比丘白佛便诃而制戒。

  戒缘外施不赴谓不赴外请阙衣替换故。

  【律】若比丘共同羯磨已后如是言诸比丘随亲友(同和尚阇梨坐起言语亲厚者是也)以众僧物(僧物如上物者衣钵针筒尼师坛下至饮水器)与者波逸提。

  【注】若说不了吉罗尼同犯不犯者其事实尔随亲友以僧物与若戏笑若错说并开。

  【疏】戒本五句一人二同法三后谤四以僧物下明相五结罪。

  别释分文中第三谤云随亲友者言僧顺私情也注文可解。

  【疏】僧物四种约方就时上盗已明今重出也。

  释僧物中初科约方即二种常住就时即二种现前。

  【疏】初现前僧如此戒中施池井等就人而施现前自属也二十方现前如亡僧物上穷极圣下至沙弥悉有其分要须作法遮断十方结约当时故也三常住者以当局净住通于三世局定不动亦不可分也四现前常住如造熟食本拟寺僧情通主客不许出外故也。

  列释中初物得将赏人故指此戒施池井者律云为造池造井等因而施物就下示名义二中初明十方义极圣即无学下至沙弥总收圣凡大小之众作法下即现前义三中上三句局处定下一句不同分或处双叠为名余处亦名四方僧物净住即伽蓝之异名四中亦名十方常住不许出外即示名也。

  【疏】四种之中初物是和可以赏也第二义通后两全闭。

  简判中前二并通是可分故后二全闭是常住故。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四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