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五教章深意钞卷第五

断惑义(上)

  问。始教大乘心。五识相应贪瞋痴三惑通分别起。有何故可云耶答。章云。由用意识中邪师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别起也(云云)付之。设虽邪师等三因所引五识。自本无分别也。何彼相应烦恼。可云通分别起耶。是以所诠七惑五识无分别故。如无与五识相应。尔者如何。
  章云。烦恼有二。谓分别俱生。总有十种。一贪。二嗔。三无明。四慢。五疑。六身见。七边见。八邪见。九见取。十戒禁取。于中四种唯分别起。谓疑邪见见取戒禁取。余六通二种。五识得起初三。亦通分别及俱生。由用意识中邪师等三因引故。得有分别起也。意识具十种。四分别六通二。
  复古记云。二五识下三识分别四。初五识得起初三即贪嗔痴。由用下释分别起因也。假三因生方有分别心数。云五识由与意识惑同体或异体故。经云有一意识与五识共缘境故。此约三乘始教粗相说也。
  问。末那相应四惑。通分别俱生可云耶。答。俱生不通分别(云云)付之。第七识任运独我。恒虽内缘第八既有计度分别。何唯限俱生可云耶。何况设自识虽无三缘。何依意识三缘不起分别惑(文)。例如彼五识相应惑通分别起。加之唯识论中意起时。则二俱转。所谓意识及与末那(文)。又转识得智之时。转染末那得平等智。是第六意识力也。尤彼相应惑引意识三缘。可云通分别起也。是以无相论中。第七识相应烦恼通见修断(文)明知。通分别俱生云事如何。
  章云。末那唯四但俱生。六中除嗔及遍见。以嗔唯不善。此识有覆无记故。又以一类相续缘第八识刹那刹那执我故无遍见。又以后三见及疑藉三因生。此识无彼故不起。又由恒相续故。非第六所引不同五识。是故唯四。
  又云。无末那烦恼亦初地断粗。后除残习故。无性摄论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等云云)。
  又下云。十三依杂集等论。以分别俱生二种烦恼。寄显见修二位差别何以得知(乃至)如实义者。但一烦恼有粗有细。见位断粗。修位断细。如末那烦恼通二断。如无相论云。第二执识及相应法不相续位。既意灭尽。若见谛由烦恼识及心法。得出世道十六心时。毕竟断灭。余残未尽。但属思惟。是名第二识(云云)。
  复古记云。末那下三末那唯无地明慢身见○又由下唯识章对治门云。末那一起相续缘我。不痴不同五待六引也。问。末那何故唯是俱生。答。末那不缘于外缘义不缘。故不得起分别我见。是故唯俱生中四也○问。若尔第七亦有分别烦恼。以有计度分别故答。彼非强盛故无分别。又有三义无分别惑。一是内缘。二唯有覆。三缘微境第六。此故有十分别。瑜伽第一云。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由内因力故。与身俱有名为俱生(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嗔烦恼可云通三界耶。答。嗔唯欲界。付之。上二界无嗔境故。虽不现行。何可云无嗔烦恼耶。是以仁王经中。说灭三界嗔烦恼。成实论中。亦有嗔烦恼述。若尔者。何会此等经论说。可云无嗔烦恼耶。如何。古会云。仁王经灭三有嗔者。是言总意别也。故注经云色者。无色界虽无嗔根。今此欲界是三有中。随一界摄故。通云三界有(云云)或生上界凡夫不现行。种子犹具故。亦云有三界。成论同之。或惠远法师会成论释。系属欲界。假上界起。犹是欲界之摄。虽有嗔烦恼。犹非通上界(文)无失。
  章云。此分别俱生皆通三界。嗔唯欲界。以上二界烦恼。皆是有覆无记性故。
  仁王教。
  成实论云。
  问。始教大乘心。欲界四谛下几烦恼通迷可云耶。答。四谛下十使共通迷(云云)付之。身见偏起迷有漏果处。正迷空无我理。遍见亦同果处起妄执。断常遍见既是有漏粗果处转惑也。何通迷灭道可云耶。是以唯识论中。身边二见唯果处。起空非我属苦谛故(文)加之非因执因非道计道等戒取者。是苦道所断也。何戒取又可通集灭所断耶。如何。
  章云。其分别起者。欲界四谛各有十种。即为四十。上二界除真谛别有九。即有七十二。并欲界合有一百十二。其俱生者。欲界具六。上二界除嗔各唯五故。合有十六。通前分别总有一百二十八也。问。何故前愚法小乘中。十使不通迷四谛。此中通耶。答。此有二义。一以三乘中烦恼功力渐宽广故。障一切也。二又由迷等义通一切境故也。
  复古记云问答云。若依小乘教。一惑一障一世。一忍一智一所得一灭。依三乘初教。名同前义中深浅异。若据三乘终教。一惑一障三世一忍一智。非初非中后断得三世灭也。据一乘教。一惑多障多世。一数多数忍多数一数忍。一数多数智多数一数智等。则知惑品于诸乘中。力用有大小狭不同。迷境亦别也(云云)。
  唯识论云(如私记引文。云云)。
  断惑义私记云。问。唯识论第六云。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谓十种皆迷四谛。若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别谓迷四谛相起。二唯迷苦。八通迷□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别空非我属苦谛故(文)。
  问。倍离欲己离欲者。入见道时以前十五心为初果。何为当中二果向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初果向者。既超越证圣者。第十六心住中二果。尤可云中二果向也。是以瑜伽论中以未智当知根三果向也定。若依之云尔者。既见惑能治也。如豫流设虽超越者。前十五心尤可定初果向也。依之大乘义章中。以超越前十五心初果向判セリ。如何答。古会云。己倍离欲己离欲人。不见道第十六心。如次证第二第三果。尤可云中二果向也。况瑜伽未知当知根定三果向耶。但至大乘义章释者。违□释者难依用欤。但彼释意者。勘得净影余处释。于见道者三果共向故定初果向也(云云)故可存此心也。净影涅槃义记释云。见道三果共同故。虽超越者判初果向也(云云)可勘之。
  章云(如下)。
  瑜伽论(五十七)。
  大乘义章(十七)。
  问。□前三果中可云有得第四果之者耶。答。□□□□圣者利钝不定也。何直无得第四果之者可云耶。依之广贤经章中。瑜伽对法更有一种超前三果。如被广说(云云)加之。涅槃经时须拔多罗佛称。善来比丘发须忽堕。证罗汉果(文)此□□直非□□□□四果云耶。何况菩萨处胎经中。或有众生从凡夫地。不向信地须多洹斯陀含阿那含。取阿罗汉(文)既不向前三果取第四果。是非超前三果之疑可云耶。如何答。古会云。超前三果得第四果者。不可有也。凡云非想一地世智不智。又述世道无容离有顶故。品行智才伏八地修惑。非无漏智无所有顶惑。此大小常途道理。自他共许性相也。但至贤经章文者。光德会此事。超前三果(文)对法论中无此说故。一种超前三果者。恐广章文误也。况彼章文前第三果可有超义。非第四以有顶惑。非世间道能□灭故(云云)明知。广章者不许超前三果得第四果者也。次至涅槃说者。据彼经说。依善来比丘之须发忽落。不见伏非想惑。超学地所以后分□□须拔多罗从佛闻说大般涅槃甚深妙典。而得法眼清净(乃至)漏尽意许得罗汉果(云云)文意者。梵志□谓佛所见闻大乘得法眼净。此后信心坚因。遂求出家。如来誉梵志。兼称比丘自作沙门。阶无学果既得法眼益了。证罗汉果法眼净益。岂非小乘初果益可云耶。何忽超前三果者得心处。况长阿含中。须拔多罗入佛法以来。经四年。今佛涅槃之日得应果(云云)若依此文。密入佛法已得初果。临涅槃座席始可示入佛法得罗汉果。增一阿含中出须拔得益。即于座上得法眼净(文)废此等文。何强可超前三果者得心耶。次至处胎经之文者。可有多会释。先说取阿罗汉不云正证果。若尔者。此可说伏三界之惑。证罗汉向者。断非想惑非取应果。或犹是次第证者。顿证学果。且不留彼地者。望之不经生说不向须陀等欤。何况任机缘浅深说了不了。此且随机之说非显性相。摄论四意趣之中。众生乐欲意趣。大论四悉檀中。各各为人悉檀也。机感万差言说非一。强以性相不可令疑难。或望一类之权人储此说欤。旧来为集量论论义。以有漏智断非想地惑(云云)兴福寺永超僧都云。幼少时于睿山戏书付此论义(云云)仍不可依用欤。有人云。集量论意者。起愿力以有漏智断非想惑(云云)此未度论也(已上。古人会释如此也)。
  章云。第二断得果者。先断分别有其三人。一若从具缚入真见道。刹那顿断三界四谛分别烦恼。得预流果。二倍离欲人。入真见道兼断倍离欲得一来果。言倍离欲者。谓凡夫时欲界修惑九品之中。伏断前六品故云倍离欲。入见道时即永断前所伏故。是以得彼果也。三若已离欲人。入真见道兼断九品得不还果。如瑜伽说。入见道果者有其三种。随其所应证三果故(文)。
  涅槃经。
  菩萨处胎经。
  广贤经章。
  问。以何圣者名顿出离圣者可云耶。答。三界修惑品品言断预流果。无间唯证罗汉故。名顿出离也。(云云)付之道理不明。最所断之惑者。上下二界粗细遥异也。云能断之道者。法类二智其观不同。何三界九品修惑。可有品品言断之义耶。若所断之惑三界言断者。能断之道可云有三界顿缘之义耶。如何答。古会云。凡顿出离者。一类利根经者也。设虽上下二界异法类二智别圣者意乐不同。于顿断三界之义有何失。所以渐断义钝根声闻常习也。何于一类利根之圣无顿出离义可云耶。
  章云。二顿出离者。得初果已。即顿断三界。渐除九品。即得罗汉。更无余果。何者。以彼欲界九品修惑及上二界。总三种九品各初一品。一时顿断故云顿断三界。竖论九品。一一别断故云渐除也。若尔何故有渐断者。以于三界法不能顿缘故。对法论云。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唯立二果。谓预流果阿罗汉果。乃至广引指端经等○问。何故前愚法二乘无顿出离。此中有耶答。为前劣故此超过。愚法二乘无此胜智。显彼教劣。方便渐引起彼胜欲。令舍小从大故作是说(云云)。
  指事云。言对法论圣等如彼说者。第十三卷云。顿出离者。谓入谛现观已。依止未至定。发出世道。顿断三界一切烦恼。品品别断唯立二果。谓预流果阿罗汉果。品品别断者。谓顿断欲色无色界修道所断。上上品随眠如是。乃至耎品顿断三界者。如见道所断。非如世间道界地。渐次品品别断。此义以何为证。如指端经说诸所有色乃至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广说。乃至若远若近。总此一切。略为一分一团一种一聚。如是略已。应观一切皆是无常一切苦。乃至广说。依如是观。但可建立初后二果。由此二果。如其次第。永断三界一切见修所断烦恼。无余所显故不立第二第三两果。由此二果已。见□者唯断欲界修道所断。有余无余所显故。又依如是顿出离者。如来于分别经中。预流果无间即建立阿罗汉果。如是补特伽罗多于现法。或临终时善辨圣□□□□□由愿力故。即以愿力还生欲界。出无佛世成独觉。胜果说不辨者。未能无余离诸欲故。即以愿力生欲界者。彼能迷证说涅槃故(云云)。
  问。顿出离圣者。三界修惑品品合断之事。何地断道可云耶答。章云依。止未至定(等云云)付之。道理不明。今此经者。虽品品合断。何强可限未至定耶。是以或他宗人师。通依四根本定判如何答。古会云。□出对法论。彼论既云依止未至定故。任本论文如是释也。但广通四根本定。何强遮之可云耶。或先德云。顿出离唯可依未至定也。不尽□□灭不可起根本定也。
  章云(次上摄之)。
  唯识述记。
  问。渐顿出离二人圣者。断末那烦恼之事。何位可云耶。答。章云。皆与非想地惑一时顿断(云云)付之道理不明。凡寻第七识者。既通三界所系。若尔者。若欲界所系者。与欲惑同时断之。色无色所系又同与彼同时可断之也。何与非想之惑一时顿断可云耶。例如彼顿出离圣者。虽品品合断无顿缘之义故云渐除九品。如何。
  章云。其末那烦恼行相微细。前渐顿二人。皆与非想地惑一时顿断故。瑜伽云。末那相应任运烦恼。唯非想处欲故。一时顿断。非如余惑渐次而断故也。
  指事引瑜伽第六十三云。末那恒与四种任运烦恼相应。于一切时俱起不绝。谓我我所行萨迦耶见我慢我爱不共无明。乃至广说。是诸烦恼当知。唯离非想非非想处欲。一时顿断。非如余惑渐渐而断。
  断惑义私记云。问。若尔。第七相应俱生烦恼障何地耶答。第十地金刚无间道断也。故章云。其末那俱生行相细故。亦同前至佛地尽也(云云)意云。其末那相应俱生烦恼行相细故。非金刚已还菩萨之所断。所以同前第六相应俱生烦恼障种至佛地尽云也。又唯识论第十云。第七识俱生烦恼障种。三乘经得无学果。一时一刹那中。三界顿断(云云)今章文不引之文。而由如是等文。无第七相应俱生烦恼至佛地断也问。若尔。第七相应俱生所知障何地断答。此亦金刚无间道经成佛时断也。故唯识论云。所知障种经成佛时。一刹那中一切顿断(云云)。
  章略不说(文)。
  右抄物云。问。第七识何地有可云耶。答。法相宗人云三界有之。问。若通诸地者。何非想第九品惑同时断耶。答。第七识相应惑唯无学障也。故断非想地第九品时同地断也(云云)。
  问。于愚法小乘教。可云有所知障分断之义耶。答。两方。若有者。正见章现文。为引愚法渐向大。故安立此教。深胜于彼故。所知障亦许分断(文)今此上下文相明愚法小乘中。无分断之义(见)若依之云尔者。无俱解脱圣者。除八解脱障。不染无知云事。是俱舍婆沙常说也。何背此法相论文。可云无分断所知障之义耶。如何。
  章云。其所知障趣寂者。入无余时一切皆断。唯是非择灭也。其余一切有断不断。慧解脱不断。俱解脱人分有所断。谓八解脱障不染无知。修八解脱所对治故。如瑜伽说。又由解脱由所知障解脱所显。由声闻及独觉等于所知障心得解脱故。当知此始教为引尽法渐向大故。安立此教。深胜于彼。故所知障亦许分断。然上所断不同愚法。以彼唯断烦恼得故。此即不尔。断种子故(云云)。
  指事(云云)。
  俱舍论第二十五云(玄奘译)诸阿罗汉得灭定者。名俱解脱。由惠定力解脱烦恼解脱障故。所知障未得灭尽定者。名惠解脱。但由惠力故。□□得解脱故(文)。
  问。始教大乘心。直逢菩萨断分别惑之事。依三界品数别断之可云耶。答。非约界分品(云云)付之。设虽直进菩萨。三界上下既异。烦恼粗细不同也。何约界别分品数不断之可云耶。是以如彼二乘渐顿二人。约界分品类云别断之。如何。
  问。始教大乘心。俱生烦恼障初地已上不断之。故留有何所以可云耶。答。章云。润生摄化故。不堕二乘地故。为断所知障故。为得大菩提故(云云)付之。先付润生摄记故者。明凡地上菩萨愿力受生者。是论藏常说也。设虽不假惑种之力。何无摄化利生之义可云耶。是以瑜伽论中。乘力结生谓诸异生。智力结生谓诸菩萨(文)何况余处解释中。今明菩萨于报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乘(等)如述。今文如终教心故。留惑虽立三贤。既不由惑乘述。设虽留惑有地上。受生之义是可同也。如何。付之。第二不堕二乘地故不明。于彼地前三贤位犹第七住。既立不退住之称登地(已上)宁有二乘退堕之义耶。加之。下乘般涅槃障有五地断之六地(已上)又不可有此过。例如彼终教地上中。虽不立故留惑。无二乘退堕之道。如何。付之。第三故不明。设烦恼障虽地地别断。残烦恼润生。何必不断所知障可云耶。是以虽二乘圣者九地渐断。如残烦恼润生。何况设虽断所知障。并云断烦恼障有何失耶。是以初地真见道位二障。分别顿断之十地满心速尽二障。例难齐等也。如何。付之。第四故不明凡佛果菩提者。依断二障种习也。何依留烦恼得菩提可云耶。何况终教地上虽不故留教二僧祇修行。如何答。古会云。始教心地上菩萨犹愿智力劣故。未至果位之前。由惑力助愿力受生也。是出对法唯识等性相瑜伽文。智力乘力相对寄显说也。次不堕二乘地故者烦恼悉断之者。宁可同二乘速趣圆寂耶云然。非云退大心证二乘果。只行愿自同云许也。是以唯识云。非如二乘速趣圆寂。梁摄论云。不同二乘速般涅槃(云云)次为断所知障故者。是论藏说不及私会释。但分别惑难者。分别惑正障二空顿断之显二空。以顿断不可难渐断之义也。次为得大菩提故者。留烦恼久不留生死者。二步行何修之可云耶。故依烦恼久处生死。助胜行证大菩提故云也。无失。
  章云。直进菩萨断惑者。二障俱断。又烦恼障中。同丕一乘约界分品。但于二障分别起者。地前伏现行。初地真见道时。一刹那中顿断彼种其俱生中烦恼障。初地以去自在能断。留故不断。何以故。润生摄化故。不堕二乘地故。为断所知障故。为得大菩提故。摄论由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解云。惑尽者。是所知障尽即由留烦恼障起胜行故。得至此位证佛果。又梁摄论既云留种。是故当知。烦恼障种至金刚位。其所知障行相细故。正障菩萨道。是故地地别断。要至佛地方得总尽。由是即说二障修惑俱至佛地故。对法论云。又诸菩萨。于十地修道位中。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得菩萨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故。其末那俱生行相细故。亦同前至佛地尽也(云云)。
  私记云问。且就润生义。始教意八地已去无分假生死不藉也。助润何故不断烦恼答。枢要下卷云。如初地怖烦恼。断伏受变易。亦如二乘有学回心即受变易。虽无分假。不断烦恼。所以者何。烦恼虽无亲助润变易如分段生。远势且有。又惑类在变易时。长不假数资。若无惑种。变易时俱如二乘无学。须愿不假数资(云云)。
  摄论十四云。论曰。由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释曰。诸菩萨留随眠惑为助道分。不同二乘速般涅槃。由此事故修道究竟。得习章灭尽及证圆智(云云)。
  章下文云。问。云何地上烦恼使尽。而得不堕二乘地耶。答。智力胜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等云云)。
  问。直进菩萨断第七识俱生烦恼事。为初地位断之。为当第十地满金刚心位可云耶。两方。若初地断之者。末那俱生四惑行相微细也。更不可云前地所断也。是以先德心第十地金刚无间道断也(文)加之唯识论中。第七识俱烦恼障种。三乘将得无学果。一时一刹那中。三界顿断(文)例如彼渐顿不离二人圣者。而非想惑之一时顿断。若依之云尔者。凡初地菩萨既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外分相应之烦恼何不断之耶。是以摄论中转染末那得平等性智。初现观时。先以证得如述如何。
  章云。其末那俱生行相细故。亦同前至佛地尽也。
  章上云。渐顿二人末那断惑前如摄之。可见彼(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地上故留烦恼障。实有漏也可云耶。答。似有漏。付之。彼故留惑障。是自本有漏也。何始可论似实不同耶。若尔者。二种中设虽实有漏。更不可云似有漏也。如何。
  章云。问○答。若约第六识中烦恼障为有漏者。彼既留故。即似有漏。若约者所知障为漏。即实有漏。此二通十地。若末那烦恼即实有漏。至于七地有无不定。以有时暂起有漏心故。
  问。于八地已上。有烦恼所知二障现行可云耶。两方。若云现行者。凡八地已上任运无功用位。无漏智恒相续故。更不可现行之。是论家常说也。何云有现行之义耶。若依之云尔者。见章文。因七地以还起有漏心等之间。举第六识烦恼所知二障。此二通十地(文)此文心可现行(见)如何答。古会云。此二通十地者。正非云现行。种子通八地已上故。今者言总意别也。
  章云(如上抄之)。
  章次上又云。是故当知。于彼烦恼。或现或种皆得自在。其第七烦恼性非润生。故非所留。行相细故。七地已还有时暂现。以观智有间故。其所知障皆后地起惑于前地起。或现或种以地地别断故问。若尔。何故而有处。说七地还起有漏心等耶答。若约第六识(等云云如上)。
  问。顿出离圣者。第六品断之位。得一来果可云耶。答。不尔。付之。设虽三界合断。渐除九品故。得三品惑未断之。何可云不证一乘果耶。例如彼先断下八地之者。虽断上界之惑。第十六心之位犹证不还果。如何。
  章云。问。云何地上烦恼使尽。而得不堕二乘地耶答。智力胜故。智障正使亦已除故。如始教小乘顿出离人。断色界惑六品尽时。上界六品同尽故。犹尚不能得彼一来果。况此菩萨道力殊胜。又说已断智障使故。若地前及始教容有彼失此中无也(云云。终教之处)。

  文永三年二月二十六日于常乐院书写之了。佛子圣严之(生年二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