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五教章深意钞卷第二

种性义

  问。小乘教心。除如来于余众生。有佛性可云耶。答。章中说。佛一人有佛种性(文)付之。设虽小乘教心。若云有成佛众生者。何于余人可云无佛性耶。是以分别部心。于一切众生有佛性大涅槃性(云)何况佛性论中。出三种人分别之时。定有佛性即三乘人。如判。二乘人有佛性(见)如何答。当章心。除佛一人余一切众生。皆不说有大菩提性者。小乘萨婆多心云。十方世界唯有一佛故。何于声闻人可立佛种性耶。小乘者是依萨婆多之义。但分别部一切众生有佛性者。彼许十方佛故。可许声闻人佛性。非今章意趣也。佛性论中出彼部心。以空义为佛性。广虽立之。三乘种性各别。必非成佛种性。况佛性论定有佛性即三乘人者。今佛性者。三乘觉性名佛性。非云成佛之性故。今一人者。萨婆多心。一人成佛故。不许声闻人佛性。其意趣已别。更不足为难也。
  章云。虽于此中说佛一人有佛种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于佛功德不说尽未来际起大用等故。是故当知。于此教中。除佛一人余一切众生。皆不说有大菩提性(文)。
  佛性论第一云。小乘诸部解执不同。若依分别部说。一切凡圣众生并以空为其本。所以凡圣众生皆从空出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者。即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一定无佛性。永不得涅槃。是一阐提犯重禁者。二不定有无。若修时即得。不修不得。是贤善共位以上人故。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从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世法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位得于佛性(等云云)。论文广博也。略之。
  问。章中付明种性义。依小乘心。说佛一人有佛种性(文)尔者佛性论性得修得二性中。当何位可云耶。答。当章虽无分别。可当修得之性也付之。设虽小乘心。何不立本有性得之性可云耶。若无性得之性云者。小乘修得性。依何立之可云耶。是以俱舍论中颂云。学异生亦六。论中有学异生种性亦六。六种应果彼为先故(文)此等文心。宁非述六性本有之义耶。若以性得不为因者。不同无因见耶。如何答。当章中。虽无性得修得分别。依佛性论并至相大师解释等。小乘中无性得佛性。但是修得性也(云)又当章然非是彼大菩提性等者。是即无性得佛性故也。小乘闻法修行之以后。始立种性。是故俱舍论顺解脱分善根位立三乘种性(云)但至学异生亦六等俱舍论释者。于罗汉位立六种性故。彼利钝六种别有异生学位。故云六种应果彼为先故(文)然非云有本有性。解脱分前无解脱种故。至无因感果难者。闻法信受之时。植解脱分善位。以之为因成种性云故。更无无因感果之失。今性得佛性者本有佛性故。更小乘中不可立之也。无失。
  章云(如上所引)。
  佛性论云(如上)。
  俱舍论第二十五云。
  五十要问答。
  或私记云。问○答。小乘迷佛方便不了义说。执一切众生无性得佛性。然不执无因感果。以修行为因故。所以无失。又云。声闻苦忍以上得佛性等。是非性得佛性。于修得佛性云尔也(文)。
  问。付瑜伽论所说二种性。且六处殊胜文。为付有为性判之。为当付无为性述之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付有为性判之云者。正见章文。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文)。今此文依无为性判之(见)若依之云尔者。大师余处解释中。依有为性判之给。如何答。始教门心。若依相宗心者。瑜伽论所说六处殊胜者。生灭本识中立本性故。尤可云立有为性也。是以大师余处解释中立有为性此义也。彼简终教真如无为性故也。然当章心。立性习二性分五性别事。虽依始教门义。新熏种立种性故。以意处殊胜与本觉解性一味取之。付无为性判之。立二性五性别。为始教其种性体随新熏故。本性立无为性也。所望已异。各据一义。无失。
  章云。瑜伽论云○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等云云)。
  玄第五云。性种有二门。一就有为无常门。如瑜伽云。六处殊胜无始展转法尔所得(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以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可云耶。答。云尔也付之。凡寻始教大乘心者。唯述生灭赖耶之义。未谈如来藏本觉义。是以唯识论中。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文)此文心。未必云本觉解性。如何答。凡于始教义。有始终两门。始者偏依相宗。当教之义谈之。终者会权入实故。以实教一分之义。则以深蜜第三时不空为终教者。是则始教之终。终教之始也。取其实义者。但是始教门义也。立五性义谈不成佛故也。今本觉解性为性种性者。又此等心也。本性习成之义。立五性之上。是为始教种性立本有故。其义依终教心。本觉为性种性也。大师立义大在之。依宗可知之。
  问。始教大乘心。立性习二性云事。何位可云耶。答。至堪任以去立之付之。依解释见瑜伽论所说云。本性住种性。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云)释习所成种性。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文)既种性立发心之前。何必至堪任以去立之可云耶。何况仁王·本业中。习种立十住。性种置十行。尔者章家境任已去立之者。有何意趣可云耶。抑今此堪任已去者。于何位耶。如何答。章家心。至堪任位立种性事。分明也。更于性习不可立前后也。是以瑜伽中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摄论中。闻熏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二性缘起不二。若阙一性者。更不成种性也。但瑜伽论并仁王·本业经等前后难者。构答非可劬劳。大师自会此事给。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亦是互举义意融通(文)何况习故成性。依性起习等释。各出一义。不可云有前后也。无失。
  问。瑜伽论所说性习二性。与仁王·本业性习二性。有差别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有差别者。见章前后文。出经论二种种性已了。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文)此等文相起尽。于二性不可有差别也。若依之云尔者。凡寻仁王·本业二性者。于解行二位立之。于三贤已前不立种性处也。然瑜伽所说。既发心已前立本性。种性之体何无差别耶。是以青丘大师解释中。出仁王二性之了。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子名二种性故。与果德为本性义位未得发心(文)此文心经论二性有差别(见)如何答。瑜伽·仁王等二种性者。经论建立聊虽前后互有。于种性之体者。更不可有差别也。章中释此事。彼经大都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久习积成为性种故(云云)十住十行如次立习种本性又瑜伽中。久习为习种。约本为性种述本性在发心已前。经论义虽似不同。于立种性位者。若二性不和合者。更不可为种性故。经论共至堪任位可立也是以章中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文)但至元晓师不同瑜伽地持所说等难者。仁王三种种性。三贤中已得如来种性法身故。如次三种性立三贤位。瑜伽本性闻熏二种种子述立二性义故。似有不同。是故晓公释不同瑜伽等也。今发心住种性开之。依行增胜为三种六种等种性。建立性习。私云。谈缘起不二立堪任位事。更二师不可相违。即瑜伽定二种性之体故。显本有性置发心前。仁王·本业依行增边故。以三种等相配诸位也。依之大师。习故成性。依性起习等释。青丘又依此门者。更非不存也。无失。
  章云。其有种性者。瑜伽论云。种性略有二种。一本性住。二习所成。本性住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习所成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与阿赖耶识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然瑜伽既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即知具种性习二法。成一种性。是故此二缘起不二。随阙一不成。亦不可说性为先习为后。但可位至堪任已去。方可约本说有性种。约修说为习种。然有二义而无二事。如上摄论云。二义和合为一因。故得知也。问。此二种性与仁王及本业经中六种性内习种性种。有何差别耶。答。彼经大却约位而说。以初习为习种。久习积成为性种性故。说习种在十住。性种在十行。三贤之前但名善趣。不名种性。瑜伽中久习名习种。约本为性种。而此二种非初非中后。是故经说习故成性。论中说为依性起习。良以此二互成缘起。无二相故。经论互说义方备足。又经说种性在发心后。论中种性在发心前。何以尔者。以其至得位时功能方显。是故经说在三贤位中。然彼功能必有所依。是故论中说在位前。要由功能显方可说有故。经不违论。要由有性方起功能故。论不违经。亦是互举义意融通(云云)。
  指事云。元晓师释仁王三性云。习种性者。前十千劫修习信心。信心成就得佛种性。从因立名。名习种性。是在十解。性种性者。得法空观。法性现心。现心之性。为行所依。从本立因。名性种性。正在十行○此三位中。已得如来种性法身故立种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子名二种性。彼与果德为本性义。位在未得发心已前。又释本业六种性云。六种种性即是一心○次释别名。于十千劫修习信心。信心成就。方得种性。故于十住名习种性。十行位中久习成性。成性之行转顺种性。从行自性名性种性。此二种性不同瑜伽地持所说二种种性。不可相滥(等云云)。
  问。章中付明二种性。尔者性习二性和合成一种性事。引瑜伽何文证之耶。答。章云。引瑜伽具种性者方能发心之文证之也付之。依章家解释。正披瑜伽论文。若诸菩萨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当知是名种性具足(文)或又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文)此等文心。但谈本性住性之义。全未述性习和合之义。若尔章家引具种性者方能发心之文。释性习二法成一种性。宁非违所引论文耶。如何答。章家所引具种性者方能发心者。此即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之文也。章主御心。述本习二性互为缘起之义。于无习之位不立本性故。习故成性依性起习者。一义若阙者不成种性。于二性具足之处。立发心故。云具种性者方能发心也。若不尔者。具种性者之文。可云指何位乎。无习之位以无本性故。是以大师引此文。证二性和合之义。尤有其道理也。无失。
  章云(如上抄)。
  私记云。瑜伽发心品(第三十五)正文云。当知最初发心由四种缘四因四力(乃至)云何四因。谓诸菩萨种性具足。是名第一初发心因○若诸菩萨六处殊胜。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当知是名种性具足(等云云)。问。论文既约六处殊胜本性住性名种性具足。何章引其文为证本习二性合为一种性。答。其章意。本习二性互为缘起专不相离合为一。论意不相违。依先修习善根。有法尔本性。约能所别开为二种。然正以一性名种性具足云尔故。不离习性。所以章释云。是故此二缘起不二(等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立五性事。为依瑜伽唯识法相。为当别建立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依瑜伽唯识法相者。正见当章文。依新熏之时分似判五性之别。何必依瑜伽唯识之法相可云耶。若依之云尔者。凡始教所依者瑜伽唯识等也。何于彼外可设别建立耶。如何。答。五性建立者。元瑜伽唯识之法相为本。但于新熏本有种性之体者。凡始教中有始终二义。唯识瑜伽相宗心。以理从事。有为本识种中谈种性故。立本有种。不遍众生。依之当章心。初依始门义出瑜伽显扬等论。述五性本有差别。但今一边之疑难令出难给。新熏建立者。依始教中终义。五性建立。依瑜伽唯识立也。终教于本觉性立本性故五性也。别分闻熏之新种。然则今分五性为始教。别终教之一性新熏同终教为引一性故。是为始教之终。无失。
  问。章中付明声闻种性。尔者于前三善根位成声闻种性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成种性者。凡立种性事。于自种性不退之处。可建立之也。然暖顶二善是退位也。更不可属种性。是以当章解释中。若习小行到于忍位成声闻性(文)若依之云尔者。章家所引智论善戒经文。明亘前三善根(见)如何答。声闻种性立忍善根事。章家定判。其旨如一边疑难。但智论善戒经等难者。智论依干惠等十地加行位立性地。善戒经依十二住前三善根为种性住。此等不简退不退。依位配十地菩萨十二住。当章心。三乘种性立不退处故。于忍善根位立声闻性也。然今大师案以今经论引证给意趣。经论出种性地共有忍位。于其中忍是不退故为取之。引智论善戒种性之文云。然以前三善根非证位种性之义也。住地建立与种性不退之立义。有其不同也。若不得此心者。智论性地立四善根。善戒前三善根立种性住之义。举之了。善三善根属种性住之大师释引文。自可招相违也。无失。
  章云。问○答。此二既为缘起。故无习时亦无彼性。由此亦立无性有情。先无后有非性种者。此亦不然。以习成处。定先有性。愚位未习故不说性。后起习已不名无习。是故习成则说有性。随诸乘串习何行。尔时则说本有彼性。问。若尔此则唯是一不定性。如何得有五性差别。答。则由此义安立五性何者。谓修六度串习行已。位到堪任成菩萨种性。若习小行到于忍位成声闻性。故智论云。暖顶忍等名为性地。善戒经云。若得世第一法。是名第二行。故知前三善根属种性住○独觉准知。由此则立三乘种性。若于三行随一修行未至本位。尔时立为不定种性。若于三行全未修行。尔时立为无有种性。由此当知。诸乘性种皆就习说(等云云)。
  问。始终大乘心。以真如为种性之体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云种性体者。凡始教心。真如凝然不反。但更不可为种性体也。若依之云尔者。于本论瑜伽所说。真如所缘缘种子生出世间法(文)然瑜伽既始教所依论藏。尤可取种性之体也。如何答。始教大乘心。以真如不为种性云事。章文分明也。故章中。彼约始教。以理从事。粗相而说。故约事中。明性种故(云)于至瑜伽论所缘缘种子难者。实性宗心。依此文心。虽指真如。相宗不谈随缘之义故。于真如更不可立种性也。但真如所缘缘种子者。若依护法心者。缘真如智。从所缘名真如所缘缘种子。若依难陀心者。闻熏习种从正体智云也。依此等义心。更非相违也瑜伽论云。
  私记引惠日论第二云。真如为种谬五。有义瑜伽论云。出世间法从何种子生。若言粗重自相种子生。不应道理。答。出世间法从真如所缘缘种子生。非彼习气积集种子所生。西方两释。一护法等云。上是缘真如智以真如为所缘缘故。名真如所缘缘种子。二难陀等云。是闻熏习种从佛正体智。名为真如所缘缘种子。此二俱非。何以故。论云。若非习气种子所生者。何因缘故建立三种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及建立不般涅槃法补特伽罗。所以者何。一切皆有真如所缘缘故(乃至)二师释与论相违者。此亦不尔。释不违论。何以故。答意以真如为所缘缘之能缘智种。为出世法因。难意既以真如为所缘。既通有能缘。亦应一切皆成。何故得立有无性别。若即真如为种能生。应但云从真如种子生出世法。何须云真如所缘缘种子生因(云云)。

宝师俱舍疏第一云

  问。俱舍论心。立声闻种性事。于何位立之可云耶。答。顺解脱分位立之付之。道理不明。种性可立不退堪任之处。何可云立顺解脱分位耶。若不简退不退。广立凡位者。有般无般之种性本有也。何可彼顺解脱分之位耶。如何答。俱舍论心。顺解脱分位立种性事。论文分明也是以俱舍论中。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文)此则非不简退不退。即解脱分位证涅槃果之种子必定故。于此位立也。虽有般无般之性本有。此善不生位其有无更难知。此善生以后。知有般涅槃本性故。云此善生已名为身中有涅槃法。此又于忍位不退与立声闻性相似也。无失。
  问。涅槃经心。一阐提者得阿耨菩提耶。答。尔也。进云。不得(云云)付之。佛性常住定当作佛。是经宗也。何不成佛耶。如何答。涅槃经一阐提人成佛云事。一经大意。何可疑之耶。但今至不成佛进文者。是则依位云不成。何一阐提位可成佛乎。若出阐提位者。必可成佛。是涅槃大经大意也。无失。
  章云。如涅槃言。三种人中毕竟死者。喻一阐提无佛性也。善男子。一阐提辈若遇善友诸佛菩萨闻说深法。及以不遇。俱不得离一阐提心。何以故。断善根故。一阐提辈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能发于菩提之心。则不复名一阐提也(等云云)。
  问。出现品大药王树不生二处之文如何。答。可见疏抄刊定等(云云)。
  刊定第十三云(可见下抄也)。
  问。终教大乘心。引涅槃大经何文。可云证悉有佛性皆成之义可云耶。答。引凡有心者定当得成之文付之不明。凡有心当成者。但是可限有性。何广可云通一切耶。例如彼如来。虽有心非当成。是以相宗心。述不定性成佛之义。设少分一切之释。尔者如何答。凡悉皆成佛义者。是一乘宗盛谈。半成半不成者。权宗未了之说。故始非可争胜负也。但至如来有心之难者。是章家问答也。经文已简佛故。云众生有心。更不可相滥也。无失。
  问。终教大乘心。定性二乘必成佛可云耶。答。尔也。付之。定性二乘灰断永灭。依何因缘发心修行可云成佛耶。是以涅槃经中。喻毕竟死难治之类。何况引今经大药王树不生二处之文。他师证定性不成之义。如何答。终教以上教心。定性二乘成佛云事。诸部经论大同义也。以相宗五性之义不可难也。但灰断以后回心者。佛性内熏故。根本无明未尽故。如来大悲不舍故。小乘涅槃不究竟故。必心想还生回心向大也。但涅槃经难者。彼指无余沈空之病。终非云不成佛也。次大药王树不生二处难者。不舍生死之现文分明也。更非毕竟不成也。若约现在者。云不生二处。若约当者。云不舍生性也。无失。
  章云。二约终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种性故。则遍一切众生。皆悉有性故○如经说言。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陀耨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有情悉有佛性(云云)经云。
  玄记第十六云。又合二处不生者。以后二处无起义故。问。准上文。依佛智生三乘善根皆是性起。何故此中简去二乘。答。前据性起所益。非是性起自体。以彼但是能依故。若尔菩萨亦是能依。何故取释。以彼二乘无大菩提心。不顺性故。不名为起。菩萨不尔。故不同也。此中二乘涅槃合地狱深坑。以大烬灰断故○初约定性二乘。后约凡夫。故二处不可生也。若据后文。合不舍生性。则知非究竟无。以此二位约现在说。若约当来。皆委能生也。
  刊定记十三云。有不舍生性中云。然亦□者。举前润缘。虽即不生。生性不无。故云亦也。曾无厌舍者。佛菩提性不欲生死。不舍众生。其性既在故。云无厌舍。故前住邪小位。只说阙缘不生。不言无性不生。
  问。小乘教心。唯许一人有性成佛之义。不许多人有性成佛之义可云耶。答。尔也付之。依宗家解释寻俱舍论文者。一切菩萨得证正觉文。大师贤劫千菩萨也释给。明知多人有菩提性云事。何况见章家上文引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等之文。三乘种性于解脱分之位立之。彼何必可限一人耶。如何答。凡小乘教心。不谈性得佛性。但述修得佛性。故修行成佛之位。唯是一人一坐成觉故。不云多人有性也。是则随执非有门心。小乘十方世界唯有一佛故。此别始教中随事亏盈半成半不成。终教一切皆成之义也。况声闻忍位立种性。菩萨初从暖位一坐成觉。此位但是一人。依此云一人有性也。但至云千菩萨难者。皆是三祇满菩萨贤劫成觉。故出其数。定成佛之性事。可指树下成觉之位也。次至顺解脱分位立种性云难者。彼但顺解脱分善依为涅槃成种之义故立种性。今依性得修得之有无。分五教别。于一人多人之成觉。显教浅深。故限修得三十四心成觉之位。述一人佛性之义。建立少异无失。
  章云。若小乘中。但佛一人有佛性。余一切人皆不说有(文)。
  同上文云。若依俱舍论。顺解脱分者。谓定能感涅槃果善。此善生已。令彼有情名为身中有涅槃法。独准知。由此则立三乘种性(等云云)。
  玄记第二云。事场者。如俱舍论云。于剡浮州中央。从金刚地上起金刚座。彻剡浮州地。与上际平。一切菩萨皆于中习金刚三摩地。何以故。更无余依止及能堪受此三摩地。一切菩萨者。谓贤劫千菩萨也。
  问。终教心。于佛界生界有增灭耶。答。不尔也付之。终教以上教心。说一切皆成之处。若尔者生界悉尽佛界。何无增耶。依之始教心。立一分无性不成之义。如何答。终教心虽云悉皆成佛。何于佛界生界可有增减耶。众生数量无尽。对何忽可判增减。此非如来正知见故。还堕邪见之失。但始教心立一分无性。述不增减之义。甚以不可。然香象·清凉等御心。判此事给。若言一分不成佛者。但是不尽。非不灭义(文)无失。
  章云。若谓众生由有性故。并全成佛说有尽者。是则便于众生界中起于减见。众生既减佛界必增。故于佛界便起增见。众生增减非是正见。故不增不减经云(等云云)广可见光显抄(云云)。
  贞疏云。若言一分不成佛者。但是不尽非不减义(文)。
  问。于众生界执有增减事。何见摄之可云耶。答。章中引邪见(文)付之。凡寻邪见者。拟无之见也。然增减见者。断常二见之所摄。是边见之所摄可云耶。如何答。佛界生界增减者。违正知见。妄见所起故总名邪。必非拨无见也。于拨无见名邪见者。是其失重故。偏是云邪见。今广指妄心所起名邪见故。无失。
  章云。故不增不减经云。舍利弗。大邪见者。所谓见众生界增。见众生界减(等云云)。
  私记云。章云。如是增减非是正见(云云)五见中何见耶。答。是即邪见也。故章引不增不减经文云○起邪见心。问。尔也。付之。凡寻增减两见。是计断常故。可边执见。何云邪见耶。答。于佛界众生起增益损减见。是从颠倒妄心所起。所以名邪见。不违诸论说。故俱舍论云。一切妄见皆颠倒转。并应名邪。而但拨无名邪见者。以过甚故(云云)此文玄赞释云。五见名邪见。非要拨无方名邪见(乃至)名为稠林(等云云)。
  问。终教心。于无性不成之义。付多过。尔者第三难心。何破之耶。答。最后之佛无说三乘教。以无圣机故付之。诸佛说教可随机缘有无。若无圣机。何必可说之。何况诸佛出世。虽为一乘。如无彼机者。但说三乘。加之如迦叶佛。但说诸恶莫作等八字(云)多宝如来又不说法(见)以此等相例。第三能破不成也。如何答。今第三难心。实背诸佛本意。如来同体大悲。是授圣果故。出兴于世。无圣机故。无说三乘一乘之教者。如来出世更无其用也。但至迦叶多宝等不说难者。有圣机感之上。如来不说之者。如来大方便。说不说其利生善巧也设虽不说。何为此例乎。今依无圣机。复佛不说三乘等教者。是为大过。断同体大悲也。何况不说者。此等皆是一途别门义也。以之不可准例也。无失。
  章云。又今已后诸佛。无有一佛得说三乘等教。以无得圣机故。即断诸佛同体大悲也(文)。
  私记云。重付五过破。此建立悉有佛性道理也。五过者。一断受用过。二所化无圣过。三不说三乘过。四行不圆满过。五虚行成佛过也○问○且付不说三乘过。如迦叶佛。但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八字。不说三乘。或如多宝如来不说法。例此等佛法最后佛不说三乘法。有云何妨。答。此一途说。理实可说大乘法。故华严经云。迦叶如来具大悲。诸吉祥中最无上。彼佛曾来入此处。是故此处最吉祥(云云)。又多宝佛有说法义。何以一途说疑多说耶。凡三世诸佛以同体大悲体。今教化众生得三乘圣果也(等云云)。
  问。同教一乘心。谈主伴具足之义可云耶进云。尔也付之。主伴具足之义。别教所谈也。何于同教可云谈此义耶。如何答。凡主伴具足无尽重重者。别教一乘之义。更非同教之所谈也。但今并皆具足主伴成宗者。已始云摄前诸教所明种性。终结摄方便故。摄已前诸教为眷属故。以方便为伴云具足主伴。全非别教主伴伴主相见无碍之主伴也。无失。
  章云。约一乘有二说。一摄前诸教所明种性。并皆具足主伴成宗。以同教故。摄方便故(云云)。
  问。别教一乘以何义为种性可云耶。答。章云。五信之中位位内六决定义等。名为种性(云云)付之凡寻六决定义者。源出十地论。然彼于地上证智作六决定之义。未见于地前有此义云事。若尔者大师何判种性义可出六决定义之样耶。如何答。凡六善决定。是诸位通体。随位渐增。于诸位有差别。发心住下贤之初。其位最劣故。约种为名。十地是证位真证故。立决定名也。位虽有胜劣。其体同善决定故。为种性体云也。无失。
  问。章中以六决定为种性体(文)尔者六决定共为种性体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云六决定共取者。大师余处解释中。十住十行位无大善决定(云)若依之云尔者。当章中虽以六决定为种性。未无简别言。明知六种共可取之云事。如何答。实当章中以六决定为种性者。六决定是诸位通体故。虽无简别之言。依位位差别。委分别其相之时。六决定具足者。但是十地一位也。前三位非证智故。随渐增之相备不具之。其旨如一边疑难。然当章言之总也。委分之者。具不具不同也。无失。
  章云。二据别教。种性甚深因果无二。通依及正。尽三世间。该收一切理事解行等诸法门。本来满足已成就讫。故大经云。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等。此之谓也。或随门显现。即五位之中位位内六决定义等。名为种性。亦即此法名为果相。以因果同体唯一性故(云云)。
  玄第九云。二别名者。一观相善决定。谓彼正智照理名观。契同一味名相。此当体得名。二真实者。即实智离倒惑之过。证理不虚故。相形立名。三胜者。过劣故。具胜德故。亦当相及形他立名。四因者。诸能成果故。从功能立名。五大者。普被群生。情无限局。体用得名。六不怯弱者。谓因入果德。情无怯惧。此从心境立名(云云)。
  十性品经云。菩萨种性甚深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一切菩萨。从三世诸佛种性中生(文)。
  玄五云。三与法界等者。是胜善义。谓大自法界等故。又具足人法教义因果理事等一切法故也。四与虚空等者。是因善义。谓成无常爱果因故如虚空。以在地前。略无常果因。又亦由上深故等法界。广故同虚空。或俱通二。或与上别。可知。五是不怯弱义。以从佛种中生故。亦是释种性名义。又亦得诸佛从菩萨性中生。又是释上诸句。谓何以得知深广等法界等邪。释云。以是三世佛种性能生一切菩萨等故(云云)。
  又次上文云。何故此名种性。乃至十地名善决定者。以此位最劣。约种为名。十行次增。约依种所发业行为名。十回向更增故。约行后大愿为名。回前诸行向正证故。十地已得真证必然故。名善决定。此等并是位中通体。随位渐增有兹阶降。是故十住十行无大善决定者。是劣故也。又以三贤中下故。最劣故。未辨此大用也。又以自利增故。又以约种未现行故(文)。
  注经第二十六(十住品)云。佛子。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文)。
  注云。一广大与法界等。是胜经处○二虚空等者。是因住处。因有二种。一无常爱果因。是因如虚空。依是生色。色不尽故。二常果因。今是地前故阙此也○三住三世诸佛家。准论此名不怯弱住处。谓菩萨住处。即佛所住故名佛家。进住佛家是不怯弱(文)抄第二十五云。谓与法界等。与虚空等。是胜住处者。下论释云。大胜高广一体异名○古人亦取下论立其三义而云。一胜善决定。二因善决定。三不怯弱善决定故○疏今是地前故阙之也。且依行布。未证真如故。无常果因尽未来际○然类六决定。而但有三者。余三证如方得有故。一谓观相善。云无杂。二真实善。云不可见。三大善。云普能救护一切众生。皆未证如故无此三矣(文)。
  古经第十二云(十行品)诸佛子。菩萨行业不可思议。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所行法故(文)。
  玄第六云。又释。前行业当观相善决定。不思当真实善决定。法界当胜善。如空当因善学三世当不怯弱。余同前会释(文)。
  注经第三十二云(十行品)佛子。菩萨行不思议。与法界虚空等。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而修行故(文)。
  注云。若取论势。菩萨行为总句。余皆是别。不可思议即真实行也。彼约地前不见。此约凡愚叵思。亦名真实行布。位中无真如观故。无观相行。二与法界等。即是胜行。亦是佛本故。三与虚空等。即因行也。是无常因。亦未得地智。阙常果因也。四学三世佛而修行者。是不怯弱行。未能顺理真实救护故无大行。余同前会。
  抄第二十八云。不可思议者。例后十地六决定中有真实善决定。彼经云不可见。今以不思议当之。无观相行者。彼云无杂。无带相之杂故。今经地前执带如相故。无无杂之言故。无大行者。大行今云偏一切佛智不可能救护一切众生。今无此言。
  古经第二十六云(十回行品)佛子。是菩萨摩诃萨不可思议大愿。悉普救护一切众生。菩萨摩诃萨立此愿已。作学三世诸佛回向。
  玄第七云。又此中初是观相。次大善。后不怯弱。六决定中有三也。余义同前择。
  注经第三十九云(十回行品)佛子。菩萨摩诃萨有不可思议大愿。充满法界。善救护一切众生。所谓修学去来现在一切佛回向。
  注云。若取论势。亦初句是总。下三句别。一充满法界即是胜愿。以是一切佛根本故。二普救一切即是大愿。顺作利益故。三所谓学佛回向。是不怯弱愿。决定入佛大愿故。亦未入地故无观相及真实愿。大悲增故。加前住行大愿利益。而余行中有无常爱果因。今此阙者。大悲既增惟愿救护。不欲自求菩提果故(文)。

十地论第一云

  问。终教大乘心。非情上可立佛性可云耶。答。唯除草木等。如终教说付之。佛性者是真如性也。真如性既通情非情。何于非情可嫌佛性耶答。于非情不立佛性事。是常途性相也。是以大师。真如之性通情非情。开觉佛性唯局有情(文)此则真如虽通情非情。佛性之名限有情。以通非情名法性故。真如之普遍更无其妨也。无失。
  章云。或一切皆有。唯除草木等。如终教说玄第十六云。问○答。若三乘教。真如之性通情非情。开觉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云。非佛性者。谓草木等(云云)。
  问。以梁摄论闻熏习与阿梨耶识解性等文。证何教种性可云耶。答。证始终二教种性也付之。凡始教付有为性立种性。终教于无为性判之也。种性之体既水火也。何可为二教之证耶。如何答。凡依一文证诸教之义事。探其意趣。依一义证之。是常途之习也。今梁论文。其义亘二教。各引之为证。相宗心。付本识之种立本有性。建立五性之差别。当章心。闻熏新种立之故。以意处殊胜摄本觉性为性种也。然新熏立性故。本性立本觉性。分性习二性。为证有为无为别引之非为证也。是又若望始教。当宗者依闻熏习种显本性故。于本识有为种中。可立本觉解性名也。当章今不存此义也。今为终教证事。真如立性。真如内熏种为种性故。今引之者。即正为取本觉性也。二教所引各依一边。无失。
  章云。问。夫论种性必是有为。如何此教约真如为性种性耶。答。以真如随缘与染和合成本识时。即彼真如中有本觉无漏。内熏众生。为反流因。得为种性。梁摄论说为梨耶中解性。起信论说梨耶二义中本觉是也。
  同上文云。此中本性。即内六处中意处为殊胜。即摄赖耶识中本觉解性为性种性。故梁摄论云。闻熏习与阿梨耶识中解性和合。一切圣人以此为因(文)。
  问。圆教心。有非情成佛之义可云耶。答(云云)两方。若成佛云。既是非情也。何有成佛之义耶。若依之云尔者。寻圆教成佛者。通依正具三世间成十身满果也。若不许成佛义者。通依及正尽三世间等之义。如何可判之耶。如何答。凡非情成佛者。如来成觉之时。观见法界是一味性。情无情无二相。故依性相相融之义。述非情成佛之义也。更非情有觉性非云发心修行成正觉也。若许此义者。法性转变。非情忽可有变情之失也。是以清凉大师解释中。无情成佛。是约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无情相。以无情相随性融同有情之性。故说无情有成佛义(云云)文心分明也。无失。
  章云。
  玄十六云。若三乘教。真如之性通情非情开觉佛性唯局有情。故涅槃云。非佛性者。谓草木等。若圆教中。佛性及性起皆通依正。如下文辨。是故成佛具三世间。国土身等皆是佛身。是故唯局佛果。通遍非情(文)。
  抄十九上云。由此有云。无情成佛。是约性相相融。以情之性融无情相。以无情相随性融同有情之相。故说无情有成佛义。若以无情不成佛义融情之相。亦得说言诸佛众生不成佛也。以成与不成情与无情无二性故。法界无限故。佛体普周故。色空无二故。法无定性。及十身圆融故。缘起相由故。生界无尽故。为因周遍故。远离断常故万法虚虚故。故说一成一切成也。非谓无情亦有觉性同情成佛。若许此义。则能修因无情变情。情变无情。便同邪见(云云)。

  文永三年四月二十五日。于仁和寺常乐院书写之了。佛子圣严之(生年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