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深意钞卷第三

行位章

  问。小乘教心。明十二住废立可云耶。答。章中明十二住付之。依大师解释。披小乘论藏说。全不说十二住处也。何大师依小乘教说十二住判之给乎答。小乘十二住之文。实虽未见列之论藏。已瑜伽论中比类声闻十二住说菩萨十二住之时。声闻自种性住为初。至于罗汉最后位列之为十二住。虽无小论中。大现依瑜伽列之给。有何失可云耶。何况传来小乘论藏诸部中。才得一二以管见。不可疑高览若有列十二住论藏者。何必可为无之乎。无失。
  章云。初者依小乘论有四位。谓方便·见·修·及究竟也。又说小乘十二住以为究竟。及说三界九地十一地等。广如小论说。
  指事下(本)云。言又说小乘十二住以为究竟者(未验小论)瑜伽论第四十八云。当知。菩萨十二种住随其次第类声闻住。如诸声闻自种性住。当知。菩萨初位亦尔。如诸声闻已入正性离生加行住。当知。菩萨第二住亦尔。如诸声闻已入正性离生住。当知。菩萨第三住亦尔。如诸声闻已得证圣所爱味为尽上漏增上戒学住。当知。菩萨第四住亦尔。如诸声闻依增上戒学引发增上心学住。当知。菩萨第五住亦尔。如诸声闻如其所得诸圣谛知增上惠学住。当知。菩萨第六第七第八住亦尔。如诸声闻善观察所知无相三摩地加行住。当知。菩萨第九住亦尔。如诸声闻成满无相住。当知。菩萨第十住亦尔。如诸声闻从此出已入解脱处。当知。菩萨第十一住亦尔。如诸声闻具一切相阿罗汉住。当知。菩萨第十二住亦尔(梁摄论第十一卷亦有此文)。
  景法师抄云。自下第二明声闻十二住。声闻十二住者。一是种性。即在未发心时本有种性。二在七方便。三在见道乃至初果。第四戒学。第五定学。此在进断欲界修惑方便道中。第六在断上三品惑。第七在断中三品惑。第八在断下品惑。此三是惠。第九已得四根本定与彼无□□□□□。第十是三无色以一无色有真无漏舍一切相□□□□□从断悲九无碍及得灭定。十二是即阿罗汉□□□。摄论疏中亦作此判。以小乘十二住但类菩萨学地十二住。不取第十三如来住(基抄中亦释。恐繁不举)。
  行位章私记云。十三住者。一种性住(未发心前五位不摄)二胜解行住(资粮加行二位也)三极喜住(初地。此中初一分见道所摄。一分修道所摄)四增上戒住(第二地也)五增上惠住(第五地)八缘起流转息相应增上惠住(第六地)九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第七地)十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第八地)十一无挂碍住(第九地)十二最上成满菩萨住(第十地。已上皆修道摄)十三最极如来住(究竟也)。
  又云。大乘义章云。十三住义出地持论(瑜伽菩萨地也)行成之处名之为住。又成不退亦名为住。住义开合广略不定。今据一门且论十三。名字是何。一种性住。所谓习种及与性种。佛种建立坚固不坏。名种性住。二解行住。谓解行地于出世道正观修行趣入不退。名解行住。三欢喜住。谓净心地。出世真证菩提心生。坚固不退自庆所得。名欢喜住。四增上戒住。谓离垢地。净戒具足微过不犯。名增上戒。五增上惠住。所谓明地。定心殊胜。名增上惠住。六菩提分法相应惠住。所谓炎地。观察三十七道品法。名菩提分法相应惠住。七谛相应增上惠住。谓难胜也。善观四谛相。名谛相应增上惠住。八缘起相应增上惠住。谓现前地。善能观察十二缘起法故。曰缘起相应惠住。九有行有开发无相住。谓远行地。有功用行共相开发。名有开发。寂用俱行离于有无间隔之相。名无相住。十无行无开发无相住。谓不动地。报行纯熟无功用行共相起发。名无行无开。远离间隔功用之相。名无相住。其第十一名无碍住。谓善惠地。能以四十无碍辨才说法利他。名无碍住。其十二名最上住。谓法云地。学行穷满故曰最上。其第十三名如来住。果德穷满出离清净。名如来住(等云云)。
  地持论第九云。声闻住法亦有十二。如菩萨次第当知。一者声闻自种性住。二者入正未越次取证方便住。三者越次取证住。四者得不坏净味圣戒转上漏尽住。五者依增上戒增上意学出生住。第六第七第八得真谛智增上惠学住。九者观察生无相三昧方便住。十者究竟无相住。十一者解脱学处住。十二者一切种阿罗汉住(文)。
  同疏十一云(惠远)于中初总明声闻所有十二住。如菩萨地次第当知故。二辨十二住相。一自种性者。别于外道及大乘□名自。谓五停心总别念处等所有善根。与外道分□虽堕恶道。要因于此必得涅槃。此则当□□□□□也。二入正未取越次证者。谓暖等四现忍心法□□□□学观四谛。与外道分□决定不退故名入正。然□□□□□□过凡夫生死次第取证见谛故。名未越次也。此则当菩萨第二住。谓解行位十行十回向是。三越次取证住者。谓□见道苦法忍等(乃至)十六心现观决定超升离生得成初果。此则当菩萨第三净心住。四得不坏净者。学前第十六心以得成就四不坏能起修道位(乃至)五依上戒增上意等者。谓依增上戒更复进断第三品惑。成就增上道共定。此即家家中第二二人用第四品受六生家家也。第六第七等者。以依戒定发出胜智障。深观真谛成就增上惠。前明戒定。非无有惠。以戒定别住故。故不明惠。今此明惠。非无戒定。以惠别住故不明也。就惠中别有三人。第六一人断第四品惑成增上惠。用第五品惑受四生家家。此则家家中第三人也。第七断五品惑六品惑成增上惠。始斯陀含也。第八人断第七品惑成增上惠。是进向斯陀含也。九观察生无想等者。谓初禅阿那含观察欲界生死是苦无常等。得尽欲界第九品。成就初禅无相三摩提。方便者。谓依未至禅加佛方便修彼无想三摩地。得断第八品惑成就一种子也。十究竟无想住□□□□界九品究竟舍离欲界相。此即住果阿那含也。第十一解脱学处住者。谓进向阿那含得断色界惑□解脱色缚觉于空处四谛义也。第十二一切种阿罗汉者。谓进断三空惑尽。成就非想阿那含具足。是阿罗汉一切种因行也。然戒经中说是阿罗汉果。当善思之。此是非想地最后身。即于此身得成罗汉故。言罗汉也(云云)。
  问。以干惠等十地为始教引摄门。有何故耶。答。章云。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渐次修行至佛果故(乃至)方便同彼。以二乘人于现身上得圣果故(文)付之。设虽十地内有菩萨地佛地。三乘位相水火异也。何为诱引二乘之教乎。次又设虽佛地立十地之内。何必同二乘现身得圣果耶。如何答。始教中回心教心。引二乘令得佛果之方便说相也。然今干惠等十地者。三乘共说名十地。二乘之后置菩萨佛地事。为令知下位不足欣乐上佛果故。终置之也。或又二乘人现身期圣果故。引入方便示同彼教。二乘地之后同说佛地。速为令引入佛乘生大菩提之愿乐故也。以是为回心教本意名三乘共十地也。无失。
  章云。又亦得为说干惠等十地。第九名菩萨地。第十名佛地者。欲引二乘望上不足。渐次修行至佛果故。又彼佛果不在十地外。同在地中者。以引彼故方便同彼。以二乘人于现身上得圣果故。不在后也(文)。
  问。付干惠等十地。且菩萨遍经此十地耶。答(云云)两方。若云遍经之者。凡干惠等十地三乘共十地云事。常途性相也。何菩萨共经此等十地可云耶。若依之云尔者。龙树智论中。菩萨遍经此十地(见)如何答。菩萨经干惠等十地云事。虽不见于当章中。正于智论说于声闻菩萨二类配释今十地为二乘说者。如当章述。为引二乘入佛乘也。是为回心教三乘共十地为菩萨说之者。三乘菩萨机粗浅故。□似小乘以菩萨三贤十地等位配释今干惠等十地。依今论心菩萨经之云者。即此门心也。更初自声闻干惠地非可回入缘觉如来地也。例如比类声闻十二住说菩萨十二住。此等即始教门建立也。无失。
  智度论七十五云。此中佛更解得无上道因缘。所谓菩萨从初发心来行般若波罗蜜。具足初地乃至十地。是十地皆佐助成无上道。十地者干惠地等。干惠地有二种。一者声闻。二者菩萨。声闻人独为涅槃故。勤精进持戒心清净堪住受道。或习观佛三昧或不净观。或行慈悲无常等观。分别集诸善法舍不善法。虽有智慧。不得禅定水。则不能得道。故名干惠地。于菩萨则初发心乃至未得顺忍。性地者。声闻人从暖法乃至世间第一法。于菩萨得顺忍爱着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得禅定水。八人地者。从苦法忍乃至道法忍。是十五心。于菩萨则是无生法忍入菩萨位。见地者。初得圣果。所谓须陀洹果。于菩萨则是阿鞞跋致地。薄地者。或须陀洹斯阿含。欲界九种烦恼分断故。于菩萨过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断诸烦恼余气亦薄。离欲地者。离欲界等贪欲诸烦恼。是名阿那含。于菩萨离欲因缘故得五神通。已作地者。声闻人得尽智无生智得阿罗汉。于菩萨成就佛地。辟支佛地者。先世种辟支佛道因缘。今世得小因缘出家。亦观深因缘法成道。名辟支佛。秦言因缘亦名觉。菩萨地者。从干惠地乃至离欲地。如上说。复次菩萨地。从欢喜地乃至法云地。皆名菩萨地。有人言。从一发心来乃至金刚三昧。名菩萨地。佛地者。一切种智等诸佛法。菩萨于自地中行具足。于他地中观具足。二事具故名具足。问云。何以故不说菩萨似辟支佛地。答曰。余地不说名字。辟支佛地说辟支佛名字故。复次菩萨能分别知众生。可以辟支佛因缘度者。是故菩萨以智慧行辟支佛事。如首楞严经。文殊师利七十二亿反作辟支佛。菩萨亦如是。满足九地修集佛法。十力四无所畏等。虽未具足。以修习近佛道故名具足。以是故言十地。具足故得无上道。是诸法皆因缘和合故。非初亦不离初。非后亦不离后。而得无上道(云云)。
  僧侃疏十三云。释干惠地中。言声闻人独为涅槃乃至受道者。总标干惠地位。言或习乃至无常等观得者。别出行体。言观佛三昧不净观慈悲者。略出三停心。言无常等观者。略出总别念处。分别已下释名义。分别集诸善法舍不善法者。释惠义。言不得禅定水者。释干义。解性地中。言于菩萨得顺忍者。标性地处。此谓种性解行位也。言爱着诸法实相亦不生邪见者。虽法爱未已。而邪见不起。此明胜下而不及上。得禅定水者。亦对下地明胜理。是湿而不与名者。但诸地义立名不可一一例对。或言上地皆湿故。此不独与名。解八地中。言于菩萨则是无生法忍入菩萨位者。谓初地始心。若然何有八人之教。言大位相当来必事与小乘相似。解见地中。言初得圣果所谓须陀洹者。谓第十六心住果须陀洹。此以见谛满足故名见地。亦可从因立名。非三道中见道。于菩萨是阿鞞跋致者。谓初地住心满心。薄地中言或须陀洹或斯陀含者。标薄地处。须陀洹唯取进向道。斯陀含取住果及进向道。言欲界九种烦恼分断者。释薄名义。谓欲界修道烦恼断一品已去。皆与薄名。须陀洹进向道有二义名薄。一对令未断者故。以分断名薄。二对后多断者故。以分断名薄。斯陀含亦有二义名薄。一对所断粗者故。以所未断名为薄。二对令断尽者故。以小许未尽名薄。此言薄地。则究不同住薄之义。于菩萨过阿鞞跋致地乃至未成佛者。此亦标薄地处。谓二地已上七地以还。今以无功用道名未成佛。正明应言乃至无功用道。又解。无功用道相同于佛故。以功用终心名未成佛。或言乃至金刚者不然。断诸烦恼余气亦薄者。释薄名义。在初地时。已断烦恼。二地已下唯断习气。若释薄义。类同于前。言余气者。唯取功用法爱。不取无功用中所断细习句。以得知今云断余气尽即不知欲。故知唯取法爱。若不尔则无功用不名离欲。乃至未成佛亦应通于金刚。解离欲地中。言于菩萨离欲因缘故得五神通者。谓功用之欲形下生上故。或五或六神通解菩萨地中。以三义释之。初义通于凡圣。第二义唯圣非凡。第三义通于外凡。上来解十地竟。言菩萨于自地下。解得果。经文言于自地行果具足者。自分所行也。于他地观具足者。此有二种他地。一遍学二乘而证。二限观佛而欲证。自下向无料简言。何以故不说菩萨似辟支佛者。此问答含有二意。直问不说似之所由二意。若不说似。何故菩萨得具足辟支佛。答中先答初问云。余地不说名字者。余虽是声闻同地。不说人名故。虽义与菩萨相配。辟支佛以人名标地。人既不同不说。以理言之辟支佛中亦有前七地。但今就人总说故不配之。若依大乘同性经中。说四种十地。谓有声闻二地辟支佛十地。此中直分声闻为七。余三皆存总名。当是终经不同故也。言复次菩萨能分别知众生可以辟支佛因缘度者。次答第二问意。此明菩萨应作辟支即是其身。何须说似始名具足。若然亦作声闻。何故声闻就似释具足义。解言。辟支在于无佛之世。自力大师既是菩萨应作。更无辟支并出故。即是释其具足。若应作声闻必似佛力化主不妨。更有实行声闻。就似释具足。菩萨亦如是者。旧云。文殊既尔。自余菩萨类然。今解。知下类前辟支别释具足佛地。何故类前者。以俱不说似。而云具足故也。上明应作辟支名为具足。今明虽不作佛故仰习渐近亦名具足。类前具足义同故。云亦如是。亦有菩萨应作佛身。但非今论意耳(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直进菩萨行位等相影似小乘云耶。答。尔也付之。回心教自本引小故。尤可同小乘。直进之教非回小之教。何必可云影似小乘耶。若影似小乘引小机者。何可云异回心教耶。如何答。直进菩萨影似小乘者。是章家问答也。烦非可劬势。即章中出二义设于会释。或云。直进之人机粗浅故。不能尽受大乘深法。或述凡以大乘似小说。皆通二义。一为引小。二为机浅。但至可同回心云难者。回心教中。说声闻位果。有同不同别。此引愚法人令入大乘。今为直进人说菩萨位果。为令回入二乘引佛乘。犹影似小乘。二教共合为始教。同为一乘之方便也。无失。
  章云。二为真进人显位相者。彼说菩萨十地差别。又以十地说为见修。及通地前以为大乘十二住义。何以故。为影似小乘故○问。何故此教所立名数。多分类似小乘耶。答。为随方便影似引彼有胜方便故。若全异彼。难信受故。若全同彼。不名引故。问。若引二乘。可须似彼。必为直进。何假似小耶。答。有二意故亦稍似小。一以始教中直进之人机粗浅故。不能尽受大乘深法。是故所示位等法相亦似小乘。而义理仍别。二凡以大乘似小乘说者。皆通二义。一为引小。二为浅机。是故说此为始教也(等云云)。
  问。始教大乘心。判直进菩萨行位。引梁论须陀洹道前有四位等文。尔者大师御心。小乘道前四位者。暖等四善根耶。答。尔也付之。依章家解释。于梁论文。出愿乐行人四种方便。举信解行向四位终。但如须陀洹道前有四种方便结例。未列暖等四善根。是知例信解行向四方便思之。以三贤四善根小乘道前四位也。可云也。是以淄州大师以五停心等为四位判给。如何答。凡须陀洹道前有四位之梁论文四善根云事。章现文分明也。始非可劳之。彼五停观等资粮位者。是远方便也。不可云道前近方便也。今但对无分别智见涅槃胜义之智。取近方便之四善根也。即梁论中。如世第一人未得无流心说为不清净等者。即此心也。何况唯非高祖一师高判。于梁论疏文。又同以四善根为道前四方便(云)但于淄州释者。正于彼释。于多释中一释也。解释意趣大异。必不能会释。即又其一解释中四十心又取四善根。此释者意趣虽异。还取四善根。今大师御心。依始教门十信犹成位立四位故。今梁论文大顺同也。今五停等为七方便。于今四方便之文。何强可云广亘可云耶。无失。
  了义灯七云。然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萨亦有四方便。谓四十心者。或如小乘五停心观·总相念处·别相念处合四善根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方便。或言总意别。意取四十心满修四善根。文言略故但云四十心。或翻译谬。魏·梁·隋·唐同本异译。余本总无。故笔受谬。
  章上文云。若立五位。谓见道前七方便内。分前三种为资粮位。以远方便故。后四善根为加行位。是近方便故(等云云)。
  章云。又彼地前有四十心。以彼十信亦成位故。此亦为似小乘道前四方便故。是故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位。谓暖顶·忍·世第一法。菩萨地前四位亦如是。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等云云)。
  梁摄论第十一云。愿乐行人自有四谁。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为菩萨圣道有四种方便故有四人。如须陀洹道前有四种方便。此四人名愿乐行地。于第一阿僧祇劫修行得圆满。此地若已圆满。此观人未得清净意。行以未得证真如。未得无分别智。故无分别智即是清净意行。又犹同二乘心故。非清净意行。又未至菩萨不退位。故非清净意行。如世第一人未得无流心。说为不清净○(文)。
  梁摄论疏六云。文别有三。初明四方便。二如须陀洹下。举小显大。三未得净意下。对后辨异。初分中言四方便者。一名习信。二名习解。三名习行。四名志愿。第二分中。暖顶忍及世第一法。名须陀四方便(等云云)。
  问。付直进菩萨行位。且暖等四善根为第十回向之外别立之。为当第十回向所摄耶。两方也若云别者。第十回向终说四善根事。常途性相也。何可云别立之耶。是以他宗人师。第十回向摄也释。若依之云尔者。章家十回向后别立四善根之释。十回向之外可立之(见)如何答。凡五位开合分别时。虽分资粮加行之差。以四善根第十回向之摄云事。是经论通说也。但至十回向后别立四善根者。于彼第十地满如开等觉位者。彼必不置第十地之外。今四善根又以今此第十回向之终摄在之。开之为四加行。故有十回向后别立之言。若不尔者。回向之外可云别位乎。又可为十地所摄乎。无失。
  章云。又亦为似回心教故。以信等四位为资粮位。二回向后别立四善根为加行位。见等同前(等云云)。
  玄记七云。第四定位者。此当解行位终第一僧祇满。依佛性论。至此位满方名不退之位。依瑜伽。此中犹知堕地狱中。有说。此犹属资粮位。以于回向后别说四善根为加行故。有说。此通二位。以于第十回向之中摄加行故(等云云)。
  大疏云(十回向品)第四定位者。若约资粮等五。诸说不同。一云。此回向位。是修大乘顺解脱分资粮位。终从十信来皆资粮故。十回向后别立加行故。庄严论说。行尽一僧祇。长养信令增上。增上达修分善根。又成唯识第九云。初无数劫福智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杂集十一亦同此说。有云。此十回向是加行位。复有二说。一云。四决择分中。是后二摄。谓十解为暖。二行为顶。前九回向为忍。第十回向为世第一。成唯识云。此四善根亦胜解行摄。此文为证虽不分明。玄奘三藏意存此释。一云。四加行中。世第一摄。故真谛翻摄大乘云。如须陀洹道前有四方便。菩萨亦尔。有四方便。谓四十心。若依此释。则无五位。地前四十心皆加行故(云云)。
  璎珞本业经云。住于十地修学四善根者。是印学修习(文)。
  又次上文云。如四善根。约住内门修故。于第十回向位中别开。四善根既回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摄(文。此上下文。十住位立不立分别委细有之)。
  问。章中付明三品成就之义。尔者声闻独觉于三品成就修行有差别耶。两方也。若有差别者。章中引瑜伽文。证声闻三品成就。后引如说声闻独觉亦尔等文。故明知不可有差别也。若依之云尔者。声闻独觉观智既有胜劣。三品成就何无差别耶。何况如彼麟喻者。一度成觉人也。三品成就何可判之耶。如何答。二乘圣者依智惠胜劣有少分之别云事。是所不疑也。但三品成就者。三业共自发心之始。菩萨方便地至得果漏尽广立之。在见谛以前。何于独觉耶。是则论藏之诚说也。始不可难之。但麟喻独觉之难者。一座成觉者。是百劫修行之满也。发心以后宁强可拣之耶。又如部行之类者。大与声闻同。三品成就之义。二乘无有之也。无失。
  章云。如喻伽说。云何已成就补特伽罗相。谓诸声闻先已串习诸善法故。若时安住下品成就。尔时便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犹往恶趣。非于现法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若时安住中品成就。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非于现法得般涅槃。若时安住上品成就。尔时有上品欲乐上品加行。不往恶趣。于现法中证沙门果。即于现法得般涅槃。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种性同故(文)。
  指事云。声闻人中三品为三。此三俱在见道已前方便地中。圣入圣道及以尽漏有其迟速。一者已修解脱分善及暖等。仍于恶趣未得不生。即于现身未能入圣得果尽漏。第二人者。住方便已。免恶趣中。现身入圣得沙门果。更生更死。未能尽漏。第三人者。住方便中。现能入圣得果尽漏。是现般人○第三十七卷云。如说声闻。独觉亦尔。何以故。道与声闻同种类故。而此独觉与诸声闻有差别者。谓住最后。有最后所得身。无轨范师。宿习力故。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究竟断灭烦恼。证阿罗汉。故名独觉。景抄云。言如声闻独觉亦尔者。亦同声闻有其三品。初下品人。已修解脱分等。未免恶趣○第二人。住方便道。已得恶趣非择灭○入圣道已。作七生人等。复受生死。于最后身。在无佛世得阿罗汉。此前二人。是其部行。而声闻同。如此文中。推同声闻。第三上品。是百类百劫满已。于最后身。出无佛世。依第四定起不净观。乃至尽漏(文)。
  问。始教心。付明三乘退不退位。尔者佛性论心。何判三乘不退位耶。答。章引佛性论。声闻至苦忍。缘觉至世第一法。菩萨至十回向。方皆不退也(文)付之不明。彼佛性论文依萨婆多义述之。何可为始教门证耶。何况声闻忍位是不退位也。何至苦忍判不退耶。次缘觉不净观以后。一座成觉圣也。何云世第一又得不退耶。如何答。始教门心。引佛性论判三乘退不退事。章家所判也。不能劬劳。但述萨婆多义云难者。大师释此事给。虽是萨婆多说。然非彼宗。说有十回向名位故。小乘无此位。虽述彼小乘义。傍显始教门故。今引始教之证也。但声闻忍位以上不退。缘觉不净观等云难者。凡始教门心。随粗相说三贤故。十回向以上置不退位。声闻缘觉同例之。声闻至苦忍。缘觉至忍位。证入人空得佛性故。以之定不退位也。即菩萨三贤定退位故。例彼置苦忍等也。难势聊与今义门别也。无失。
  章云。二不退位者。依佛性论。声闻至苦忍。缘觉至世第一法。菩萨至十回向。方皆不退也(文)。
  玄第四云。若就始教。以随粗相。说信为位。是故今彼三贤亦随粗说。是故至十回向以上。方得不退。如佛性论第一卷说。问。彼论中是叙萨婆多师说。岂是大乘耶。答。虽是萨婆多说。然非彼宗。以说有十回向名位故。小乘无此位也(文)。
  佛性论第一云。若依毗昙萨婆多等诸部说者。则一切众生无有性得佛性。但有修得佛性。分别众生凡有三种○三定有佛性。即三乘人。一声闻从苦忍以上即得佛性。二独觉从世第一以上即得佛性。三者菩萨十回向以上是不退得于佛性(云云)。
  同论疏云。以声闻乘三中最钝。要入圣位方始得之。缘觉次利。至世第法位方能得之。菩萨最利。十回向以上而便得之。问云。菩萨为求佛果说得佛性。是义可然。声闻独觉所求各异。亦无有得成佛义。但声闻位中。至世法上证入空理。与菩萨位十回向以上证入相似。是故通说声闻缘觉至此位上得于佛性。非谓至此有作佛理说得佛性(文)。
  问。终教以上意。以十信为位耶。答。不立位也付之。依宗家解释。检梁论所说。例小乘道前四方便。出信解行向四位故。尤可云为位也。何况仁王经以地前四位寄四轮王报。佛性论为修四行□四得。立信解行向之四位。若尔大师何以得十信不立位耶。如何答。凡终教心。于不退以上立位故。信是退位也。更不可立位也。是以大师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得不退故(云)今此释心。明不可立位也。但于今出给经论释者。若是立位者。皆始教门义也。若依寄法有立之事者。但是寄显门说也。正可非述终教之位相也。始教粗浅故。为引小故。位相同小乘。终教不同彼教故。不立位也。章家所释分明也。更不可致疑难也。无失。
  寻云。至第六信立不退之称如何。他宗人师依之立位如何。
  章云。若依终教○又于地前但有三贤。以信但是行非是位故。未得不退故。本业经云未上住前有此十心。不云位也(云云)。
  法华玄赞二云。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十信第六名不退心。自后不退生邪见故。二位不退。十住第七名不退位。自后不退入二乘故。三证不退。初地以上即名不退。所证得不退失故。四行不退。八地已上名不退地。有为无为法皆能修故(云云)。
  玄第四云。四定位者。此十信法于始教中自是位。如梁摄论云。如须陀洹道前四位谓暖等。菩萨地前四位亦如是。谓十信十解十行十回向。又彼论及佛性论等皆云。地前修四行。谓十信修信乐大乘行。十解波若行。十行三昧行。十回向大悲行。又为除四重障正使故。谓初除阐提不信障。二除外道我执障。三除声闻畏苦障。四除独觉舍大悲障。又信成净德因种。解成我德因种。行成乐德因种。回向成常德因种。又仁王经寄四轮王报。谓铁铜银金。以此教义故知。十信亦是位也。若约终教。此信但是十住位之方便。自无别位故。本业经云○故知无位。但是方便行也(等云云)。
  问。终教心。初住以上不退位可云耶。答。尔也付之。设虽终教心。甚深次位退不退何必有差异耶。是以初僧祇胜解行地菩萨退云事。补处所说也。何宗家可判初住不退之义耶。何况本业经中。如舍利弗·法才王子。于第六住退菩提心(见)依之于第七住既立不退称。更不可有初住不退之义也。如何答。终教心。十解以去菩萨。依上观智修唯识真如等观。方得不退。不堕二乘地故。于初住位可立不退也。是以梁论中云。十解以去得出世净心。或述。十解以上名圣人。不堕二乘地故(文)是则终教性相也。更以始教建立不可来难也。但于第六住退者。起信论中会此事。示现退(文)是以宗家。为慢缓者策励其心故。而实菩萨入发心住即得不退(文)无失。
  章云。又仁王经云。习忍以前。行十善菩萨。有进有退。犹如轻毛随风东西等。在此修行经十千劫。入十住位。方得不退故。十住初即不退堕下二乘地。况诸恶趣及凡地耶。设本乘经说十住第六心有退者。起信论中释彼经文。为示现退也。为慢缓者策励其心故。而实菩萨入发心住即得不退也(文)。
  玄五云。七止观双运缘不能坏。故云不退(第七住名。云云)。
  本业经上云。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止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佛子。若不退者。入第六般若修行。于空无我人主者。毕竟无生必入定位。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退入外道。若一劫若十劫乃至千劫。作大邪见及五逆无恶不造。是为退相(文)。
  问。终教大乘心。从初发心定不退位事。引何经论证之给耶。答。梁论·仁王经等引之也付之。依大师之所引。正检本经本论之说。仁王经中说地前得人空。梁论中云十解以上名圣人。或梁论中。虽言得出世净心。经论共不有不退之言。大师何为证初住已上不退之义。私加不堕二乘地句给耶。如何答。终教心。自信成就发心之位立信满入住不退事。常途性相也。更不同始教以三贤为退位也。依之梁论十解以上名圣人。仁王经地前得人空之文。尤可修不退之证文也。但不堕二乘之文。大师私加之给云难者。仁王·梁论中虽无不堕二乘地之文。既信成就初住之处有名圣人之词。得出世净心等云故。得终教大意。置不堕二乘地之文。尤叶其道理。无失。
  章云。梁摄论云。十解以去得出世净心。又云。十解以上名圣人。不堕二乘地。仁王经云。地前得人空。而不取证等。又起信论得少分见法身作八相等。皆此义也(文)。
  问。终教大乘心。于地前可云今别资粮加行不同耶。答。不尔付之。设虽终教心。既有三贤四善根之功德。何不立资粮加行分位耶。是以始教心。立五位分资粮加行分位。终教有何意趣不立资粮等位分耶。如何答。终教心。于菩萨位地不分资粮加行等别云事。宗家所判。始不可疑之。但是为趣圣方便立比证别。许忽不立远近之粗细。是以大师余处解释中。三贤总为趣圣方便。不分资粮加行近远(文)所以始教于诸位立浅深远近别。委分别位相。终教依真如智立比证之别故。趣圣方便之释。自此起。不依见修等名言也。无失。
  章云。若依终教。亦说菩萨十地差别。亦不以见修等名说(等云云)。
  玄七云。有说。十住初即位不退。况至于此。又三贤菩萨能游生佛国。况堕恶趣。又三贤总为趣圣方便。不分资粮加行近远。此约终教(文)。
  问。终教心。于初发心住唱八相成道可云耶。答。尔也付之。寻初住菩萨者。位才在发心。但得人空一理。业惑未除断。更不可作八相化用。若又唱正觉者与圆教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可有何差异耶。如何答。终教心。初住以上现八相者。是宗家性相也。菩萨自初信依业识心信见真如。今至发心住之时。依比观门。随顺法性。见平等性。舍生佛彼此之见。入究竟寂灭。依此智少分见如来法身故。以愿力暂现八相化用也。但至与圆教不别云难者。章主释此事给。述终教云。但在当位暂起化故。述圆教义。于初位中起此用时。于后诸位并同时起。皆以得故(文)更无失。
  章云。起信论中说。三贤初位中。少分得见法身。能于十方世界。八相成道利益众生(云云)。
  章云。问。前终教中不退际上。亦得如是八相等用。与此何别。答。彼于此位示成佛时。于后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当位暂起化故。此即不尔。于初位中起此用时。于后诸位并同时起。皆已得故。是实行故。该六位故(文)。
  起信义记云。谓十解菩萨依比观门见于法界故。云少分见也。亦可依人空门见法身故。二以见法身下。明八相益生。即利他功德。十解初心住中能作此事(文)。
  问。终教心。三贤菩萨由惑业受生可云耶。两方。若云由惑业者。正见章文。又以愿力受身自在。亦非业系何况见余处解释。今明菩萨于报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业故。云非业系(文)今此文无诤不由惑业(见)若依之云尔者。今此菩萨故留惑即润生。分段之报犹未舍。往业未已故。更不可云不依惑业也。若不依惑业云者。此菩萨依可受生耶。如何答。终教心。三观菩萨依何留润生之惑。谈愿力受生。何云亦非业系。更非云无业惑也。虽有业惑。以智力御之。偏不随彼力。愿智力助之。依愿受诸有之生。于业系不同自在者。愿力更不助业惑。何亦非业系(见)此终教大意也。无失。
  章云。又以愿力受身自在。亦非业系。又依三昧亦得少分见报身佛。其所修行皆顺真性○又梁摄论中。十信名凡夫菩萨。十解名圣人菩萨等(等云云)。
  起信义记云。初往业未亡以微苦相续下。显异凡。既闻业苦未亡则谓与凡夫无异。今明菩萨报修短而得自在。不由惑业。故云非业系。以留惑益生悲愿之力故。云以大愿等力也(云云)。
  问。终教所立法相影似小乘云耶。答。不尔付之。二乘回心之义正在终教。终教若诱引二乘者。所立法相尤可影似也。何况始教直进教犹影似小教。设虽终教。有二乘回心之义者。尤可如彼教也。如何答。回心教中法相正引二乘入大故。所立法相尤可影似小乘也。终教已上教深胜。所引二乘又是高胜人也。更不可影似小教。已入大乘何还可似小教乎。是以大师释此事给。此后诸教并皆深胜。所引二乘亦是纯熟高胜机故。不假似彼(文)更无失。
  章云。问。此教岂不通引二乘。何故行位不似小乘说。答。此后诸教并皆深胜。所引二乘亦是纯熟高胜机故。不假似彼也(文)。
  问。宗家证实报三生之时。引汝及文殊俱得见我等文。前位但是因圆果在后位(等文)尔者今此因果者。为判善财因果。为当弥勒因果可云耶。两方。若云善财因果者。正见经文。弥勒下生成佛之时。虽说文殊善财俱得见我。更不见属善财义之处也。何况因为欲化度彼诸天故等之生天四义此文所来也。明知弥勒因果云事。若依之云尔者。正判实报三生之时。第二解行位中既出善财证。第三证果海生之中引此文。前位但是因圆等云故。尤可证善财因果也。如何答。凡前位但是因圆果在后位者。是则善财因果。更非弥勒因果也。章家判实报三生之时。出善财因果释之。何今可出弥勒因果耶。是寄人显得法之时。对因人知识得法虽在佛会。终不值果人事。成果隔因故也。今以我当见我之文。证善财果海者。以值果人显法表成果。是以大师余处解释中。以善财此生是修因之身示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谓不求。但成果隔因故。说当见得。无失。
  章云。成见闻位○二成解行位○又如善财始从十信乃至十地。于善友所一生一身上皆悉具足如是普贤诸行位者。亦是此义也。三证果海位。谓如弥勒告善财言。我当来世成正觉时。汝当见我。如是等。当知此约因果前后分二位故。是故前位相但是因。圆果在后位故。说当见我(文)。
  晋经第六十云。善男子。我于南方。随诸众生所应示现。而化度之。于此命终生都率天。为欲化度彼诸天故。显现胜妙智慧功德。消欲渴爱。令知诸行皆悉无常。天趣寿命咸必有衰。入摩诃衍一生菩萨。皆悉云集。为欲教化诸同行故。欲开释迦牟尼世尊所化莲华。现彼受生。善男子。我于彼中寿终下生成正觉时。汝及文殊师利俱得见我(文)。
  玄二十云。二生兜率为四种众生。一为化彼天。二集一生说法。三化宿世同行。四开佛所化。谓释迦遗法所化众生。根未熟故。如花未开。又利益未得。亦如花合。待弥勒佛令其开发故也。三下生成佛汝及文殊俱见我者。释有三义。一云。我当来成佛时。亦说此华严。彼时亦有文殊善财所说之法故云也。二云。我成佛时。汝与文殊俱来。助我宣物法化。三为表法。谓善财何故上于佛会俱求诸善知识。而不求佛者。以善财此生是修因之身未成果故。不至佛所。非谓不求。量成果隔因故。说当见佛(文)。
  问。离垢三昧通因果二位耶。答。尔也两方。若云通者。既立离垢三昧名。尤可限果定也。是以当章中。虽云都率天子。至离垢三昧前。未云得之。若依之云尔者。余处解释中。通因果二位(见)如何答。凡第十地满菩萨。离二障微细垢故。得离垢三昧之少分云事。是出因位所得。非果定。故云一分也。是故经中离垢三昧少分也者。则此心也。是以宗家通因果二位释给。尤有所以也。但当章离垢三昧前者。或指因定一分。或简果定故云前不。更无失。
  章云。二成解行位。谓都率天子等。从恶道出已。一生即至离垢三昧前。得十地无生法忍(等云云)。
  玄十六云。离垢三昧有二位。一约因终。如第十法云地菩萨所得。离自二障微细垢故。二约果初。如此文是。将现成佛在此天上。住此三昧。能利众生令离垢故(文)。
  晋经三十四云。犹未能见离垢三昧之少分也。
  玄十六云。谓虽得十地因满。简不因果故。云犹未能等也。
  华严自防遗忘集第三云(行小果三生究竟门)沙门文超述三生义云○问。若此一生因行即圆。更不假余生者。如何下文云未得离垢三昧之少分耶。既云未得离垢少分者。故知更待余生。何得一生成摄耶。答。云未得离垢三昧少分者。则此三昧有其两重。一因满所得。即天子获者是也。二果满所得。约果满三昧边。是故云未得少分也。问。因修得者与果满得者。有何差别耶。答。因修得者。离微细碍微细者垢故名离垢。得法正见故名三昧也。果满得者。离于因垢故名离垢。所作究竟故名三昧也(云云)圆宗文类第二十引之。未渡事也。
  问。圆教心。肉眼唯见三千界事可云耶。答。不尔。见十佛刹土世界海等(文)付之。肉眼其用微劣也。何可云见十佛世海耶。若肉眼见彼世界者。天眼以何为所见耶。是以龙树智论中。唯见三千界事(文)如何答。圆教肉眼见十佛刹尘世界云事。经文分明也。始不可诤之。但龙树智论释。作三乘肉眼故。见三千世界云也。但小乘心。肉眼虽不见被障细远之色。依三乘教。已云见三千世界。况一乘深教心。云见十佛刹尘世界。可有何苦耶。无失。
  章云。得普见肉眼。见十佛刹尘数世界海等。若三乘肉眼。则不如此。故智论云。肉眼唯见三千世界内事。若见三千界外者。何用天眼为。故知不同也(文)。
  晋经四十二云。肉眼见一切色故。天眼见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
  问。今经所说白净宝网转轮王者。可云金轮王耶。两方。若云金轮王者。正见经文。种一恒河沙转轮圣王所殖善根。所谓白净宝网轮王等(文)既恒沙金轮王善根所起也。更不可云金轮王。何况如璎珞经中。金轮王世界性等其住处也。若依之云尔者。既是轮王也。所感轮实是何物可云耶。若非金轮实者。铁铜银轮岂彼所感耶。若尔舍劣就胜。尤可云金轮也。是以新译经清净金网之词。宁非指金轮实耶。如何答。白净宝网轮王宝体。诚辄虽难定。检清凉大师捧家意趣。其体是可金轮宝也。但是非千子具足四天下之王也。一恒河沙轮王善根所起。第十地解行因满王也。其所住即世界性等万子以上轮王感锭光玻璃镜。其所得具十眼至离垢定前。宁所感宝网劣乎。然经中云白净宝网。分明不出宝体。忍虽难指金宝。新译经中以彼白净宝网之旧经文。云清净金网转轮王。以之知即可金轮宝云事。是以清凉大师引金刚顶经。以金轮佛顶备其证给。但宝体种是全恒沙善根之所起金银铜网等多宝为所具。何非三乘金轮等类也。无失。
  疑云。璎珞经十地宝网轮说白净宝网者。是当第九地白云宝网轮。然者今金网清净可当第九地。何以之可证第十地之王金轮宝耶答。是则清凉大师引璎珞经。与今经对判之时。以彼取之可当第九地。则此可为所具(云云)次若取十地为清净金网正当十地。次无畏珠及清净义述。以三义证十地之义给。然者今经金网出其体。旧译宝网出其庄严终。引金刚顶经出今轮佛顶之证。明知白净轮王感一恒沙轮王善根所起之金轮宝。为十地解行满之轮王。可为十世界以上之王也。
  章云。如普庄严童于等也。其身在于世界性等以上处住。当是白净宝网转轮王位(文。云云)晋经三十四云。彼诸众生具足种种净香自在光明善根。若有众生见法盖者。彼诸众生种一恒沙转轮王所殖善根。所谓白净宝网转轮王等(文)。
  玄十六云。得一恒沙轮王善根。皆如白净宝网等。此是世界性中万子已上轮王。如爱见善惠王等。非是金轮千子王四州等。谓一恒沙个白净宝网轮王善根。暂见此盖顿得成就(文)。
  唐经四十八云。了知如是悉是虚妄。如是知已。成就香幢云。自在光明。清净善根。若有众生见其盖者。种一清净金网转轮王一恒河沙善根(文)。
  大疏八下云。今初。准晋经云。种一恒河沙转轮圣王所殖善根。所谓白净宝网轮王等。是则多个轮王。非一轮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净金网者。准璎珞上卷。金轮在十回向。初地以上皆是琉璃轮。而增宝数为别。是知旧译为宝网者胜金网也。故彼经云。欢喜地百宝璎珞七宝相轮。为四天王一万子以为眷属。百法身为百佛国土中化十方天下。已后略无化之分齐。宝数一一增至第七地。十三宝相轮。八地但云大应宝相轮。九地云白云宝相轮。十地百万神通宝光璎珞无畏珠宝相轮。若顺晋经。白净之言则是九地。即前香幢云自在光明。若然彼但是所等。则金网无失。若取十地为清净金网。正当十地以无畏珠为清净义。又摄化分齐。与上第十地摄报果同。则证十地明矣。故下此王放光遇者。亦登十地。言一恒沙者。谓从九地已还乃至十住铜轮。以此十地前化分齐。比前诸位如恒沙矣。故晋经云宝网轮王等。等取前也。
  抄十八下云。疏今初准晋经云。种一恒河沙下○初言多个轮王者。即宝网是一。等取金网璎珞等多故。有一恒沙也。言非一轮王之多善者。则次旧经弹于今经。云种清净金网转轮王一恒沙善根。则一轮王有多善耳。言梵本亦然者。即以梵本成于晋经。疏而言清净金网者。第二牒举今经。准璎珞上卷下。第三引璎珞经成立二经○初言至第七地十三宝相轮者。以初地七宝。二地八宝。三地九宝。四地十宝。五地十一宝。六地十二宝。七地十三宝。八地以上不增宝数故。但云大应宝相轮等。疏若顺晋经下。第二成晋经。谓今得十地成九地以上善根。白净同白云宝故。从即若香幢云者。引前行经证成晋经。晋有白字。此前有云字。二经合成璎珞白云宝义。若然彼但是所等则金网无失下。第三会取今经。于中又二。先顺晋经收今经。谓晋经得十地。有九地已下白净宝等诸轮王善。彼云白净宝网等。等即等于金银轮等。若是能等为金网。则十地非金。若以所等为金。金等何失。则晋经从九地向下等。今经从十回向当中向上等故。言无失则亦是多个轮王善根。谓得金网等一恒河沙轮王善根故云无失。疏若取十地为清净金网正当十地者。下直顺金网一转轮王多善根义。以三义证成。一以无畏珠为清净义。二以人摄化分齐同十地义。即次行经云。住此转轮王位。于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中。教化众生。正同十地摄报果中所化分齐。三故下此王下。以转益文证成。此王转益尚皆得于十地。故知此王即是十地。故彼经云。菩萨安住清净金网转轮王位。亦复如是。则金网非所等。正是十地但其金字。璎珞虽无。余经或有。故金刚顶经广说金轮佛顶○恒河善根。虽金轮为所等。能义主则不同。一恒河善根二经须一。言九地已还者。正顺晋经从白净九地向下等故(云云)。
  问。今经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尔者与旧来成佛之义同说圆教成佛可云耶。两方。若同说之者。凡圆教正意。不依位分。何可说终心作佛之义。是则寄终教不退际上显之。更不可云旧来成佛义同也。是以圭峰大师解释中。终教心也(见)若依之云尔者。初心速得之文。今经正说信满究竟。宗家定判也。一位一切位故。无不佛果圆备。明知说华严圆教之成佛云事。如何答。圆教心。非古非今。旧来成佛之外。更不可有他义也。云其身者。十佛之身。灭三恶○云其智者。三世十智朗照。是以法身无性故。于心境不见差别。无古今异。故三乘为本有德。于如此道理。是离言果海故。言诠非所及故。言诠佛或寄权门显言。或就实教示玄。是故为显位位成觉。寄终教不退之处。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虽然非如终教初住八相等。彼于彼位不得自在。今经心。六相圆融故。主伴具足故。初住量正觉。寄于终教。显位位成觉。终为示旧来本有之成果。此则虽有如来藏性本有之性种。于习成之处。如立本有习成之二性。若尔圭峰终教之释。储如此会释者。更不可有相违。是以大师。若自别教。则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终教位说(等)者。此心也。无失。
  意云。问○答彼(终教也)于此位示成佛时。于后诸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当位暂起化故。此则不尔。于初位中起此用时。于后诸位并同时起。皆已得故。是实行故。该六位故○问若是信等初同即一切者。何不信位初心即得。而说满心等耶。答。若自别教。即不依位成。今寄三乘终教位说。以彼教中信满不退方得入位。今即寄彼得入位处。一时得此一切前后诸位行相。是故不于信初心说。以未得不退不成位相。但是行故(云云)。
  玄五云。初发心时是因。成正觉是果○今释发心时得故。下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此明满入位时即得普贤位故。一位一切位。乃至佛果无不圆备。故云正觉○是岂因中说果耶。此一乘普贤行位。因果圆融相即无碍故致然也(文)。
  圆觉经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作梦(文)。
  同略疏二云。今详教理略举六门○三者终教相出性显名成正觉。四华严说十信位满初发心住即成正觉。五者顿教一念悟时即名为佛。六者圆教本来成佛。故佛严云○今经文者。若约观成方能知之。即当四五两门。若约所知众生本来皆佛。则唯第六(文)。
  五十要问答上云。问。十信作佛与十地终心作佛差别云何。答。若但信十信作佛。不论十地终心作佛。即是三乘教。何以故。由法义道理不具故。若个五位及九位作佛。则是一乘圆教摄也。何以故。由具教义等具足说故(文)。
  问。见闻解行证果海三生成道。非今经正位可云耶。两方。若非今经正位者。凡三生成道之义。偏在今经。更非余教之义。若依之云尔者。余处解释中。非今经正位(见)如何答。见闻解行证果海三生成道非圆经心者。更无余经处也。无数僧祇隔历诸位。从之叠三生解行因满。立一生成佛之义。何非今经正位可云耶。但至余处解释中非正位之难者。一法接一切。一行该诸行。一念入无量劫。无量劫入一念。述普法圆融之德故。出时何立三生之异耶。此又寄三乘行布之门。非正位云也。此观普法之德。若说之。何今宗心修因感果之位分。不立之可云耶。无失。
  华严问答下云。问。见闻等三位普法正位耶不耶。答。不也。但从三乘位作如此说耳。若普法正位即无住无不住。一切六通三界一切法门。皆无不普此位。又一位一切位。一切位一位。如位法门。一切行教义等法门。皆尔可思(文)。
  问。位佛行佛相望。其位同时可云耶。答(云云)两方有疑。若同时者。位佛者十住初心。行佛者十信终心也。何可云同时耶。若然云者。人师解释中。同时也(文)两方不明。如何答。行佛位佛其建立诚以有差别。虽然但出一处所望也。别非云别时也。限信者不成位体故名行佛。望初住已成位故名位佛。此则如父子相望。望父名子。望孙云父也。更无失华严一乘成佛义云(青丘大师。见登之集)成佛有三。位行理佛。初约位者。寄终教三立中。十住等五位明此成佛。故本疏云。以六相方便。即十信终心胜至分后入十解初位即成佛。以此是三乘终教不退之位故。以一乘六相融接即具诸位至佛果也。第二行成佛。疏第三云。一约行总不依位。自分胜至究竟即至佛果。章下卷云。由信成故是行佛。非位佛○问。十信满心与初发心有何差别。答。此无差别也。问。若尔十信终心成佛。即位成佛。何名行成佛。答。此义望异。彼体不异。意不退阶即名为位。信心行义名为行也(文)。
  问。善财童子以当来成名证果海生事。大师引何经文证之给耶。答。入法界品云。如弥勒告善财言。我当来世成正觉时。汝当见我(文)引此文证也付之。依所释见经文。弥勒当来成佛时。善财及文殊俱来虽见我成佛。更所不善财童子当来成佛义也。何引此文证之耶。
  章云。二约法明位○汝当见我。
  指事下卷云。言又如善财至是此义也者。如入法界品○案云。此三释中。今此章解当第三释。思准可知(文)。

  文永三年七月二十六日于仁和寺常乐院书写了。圣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