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49 册 No. 0815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六本

  【疏】就此能变总有九颂以九门分别者第一能变差别门第二自相门第三行相门第四三性门第五心所相应门第六三受俱起门第七所依门第八俱转门第九起灭门。

  【疏】后二颂者是指下论第七颂云依止根本识乃睡眠与闷绝等二颂也。

  【论】次中思量等者以第二能变是三能变之中间故云次中。

  【疏】初释六因者因者因由所以义也。

  【疏】亦非定别者意云亦非六识定别然更有七八二识故又有云亦非别者总相摄成一识故如一意识也。

  【疏】非唯据一者耶答由根有损令识昧劣意识依彼昧劣之门不分明故于彼实青妄为黄解实非眼识见青为黄也。

  【疏】后七无漏时六必无漏者意云六若无漏第七不必无漏二乘等若七无漏六必无漏菩萨等。

  【疏】非染净依至引发依者意云眼根等但与五识为生依不与五识为染净依及引发依等是故藏为根本依第七为染净依第六望五识为引发依能引发五识生故此等依既非生依故是所简。

  【疏】此色有时心识所变者色必识变为根心能生识见色识必知有根由此道理依根不依色也。

  【疏】何得识种不随色起者两句是问词以下答也。

  【疏】离识之色等者此举事以明意云只可由根与识合识能领受境令根有损益不可四色与识各令色有损益即如离识之外质色等有损益时然识不损益故如禾稙等被霜雹损是也既是色损识不损明知不由色与识合而色有损益也他损色者即霜损禾稼等是。

  【疏】如第六识俱无漏故者意云若意识唯入生空观不妨第七是有漏今者不取若第六兼入法空观第七即无漏今者俱无漏今者俱无漏者意在双入二空观故第六一助第七根也。

  【疏】何故至等可尔者意云第六独名意识有滥故曰不然眼识等随根立名无滥故云可尔意云六识皆有无间灭意根纵汝五识随不共根别名眼等故云可尔何故意识独名立耶故曰不然有云意不然者意识应非依不共根以余识依皆名意故眼等可尔眼等可名不共根以余识不依故。

  【疏】如五识身亦依于意者意说五识既依不共根第六亦依不共意根如五识故。

  【疏】问如前说依五八依七等者意云如前说第六依五根及七八识何故说第六有不共依耶。

  【疏】七望五八俱是所依者七与五为染净依与八为俱有依若据近而顺生唯是第六非五八等故得不共之名。

  【疏】谓眼等五至二所依者意说眼等五识非但依无间灭意根亦依五色根故下云五通意色二所依故第六不尔唯依意故得意识名。

  【疏】若尔七八二识亦唯依意者以此二识同是意处故总名为意且约自义以解。

  【疏】七八据依亦有至得名识者意云若第六依意既得名意识故知七八互相依亦合名意心识等故云亦有此义今谓诸论依自胜得了别得识名思量得意名积集得心名据自胜得名所以不名意心识等也。

  【疏】兼释七八得名意别者意云此意字者非是思量意也亦如人云此意欲如是等即如说云心摄藏等是重释心意名别所由也。

  【疏】顺通别名识之义故者意云了别名识者即是通名或名色识乃至法识者即是别名故论云谓于六境了别名识即通名也又云色等五识至了一切法者是别名也又曰或能至得法识名重释第六识得名法识所由也。

  【疏】谓第六外处别名为法者缘外境处亦立之中独名法处。

  【疏】亦从不共得法识名者亦识对境亦境对识各别名为不共识了别法不不共名故论云或能了别法独得法识名。

  【疏】或彼法处六能了别者即第六独名法识又云亦有此义者六有了别之义不同前法解也。

  【论】此后随境至未自在说者论从或名色识至此已成总是依境立名据未自在位说若自在即不尔以四一识许通缘他境故虽有此能但可从根无相滥失。

  【疏】萨遮尼乾子经是此论证者彼经据未自在五识唯缘自境也若意识名法识者即因果俱通故故意名可尔若尔果位五识许五缘因位未自在不许互许者即正法念经云因位五识亦许互缘如蛇眼闻声如何会释耶答疏自会云是正量部师义非大乘义大乘不许蛇眼闻声以蛇眼可有识根等故。

  【疏】初地即名自在无漏五识现在前故者问初地五根既是有漏如何能发无漏五识耶答地前五识不自在成有漏等者由第七执有我故令五识所起起等不能亡相故成有漏故七为染净依由第六识与五识为引发依随第六通二性故不成无漏及至初地由第六七识得无漏故引生五识亦通无漏是故初地有无漏五识至第十卷中更当广辨。

  【疏】然有别义至不思议所引生缘力等者意云五识由第六生法空后得智引生于净土中许有现神变等自出水火现通说法事也即是佛地论中有别地作此释也非是本义。

  【疏】或有别义七地以前至不名自在者此约八地已去方名自在以前虽互用未得自在此亦是彼论中别师也若互用准法华经地前亦得互用也故经云父母所生清净肉眼等即是以上所解二义。

  【疏】或即初地或入八地者即此等时互用更不自在非已前无也。

  【疏】如何诸根至缘一切境者并是问词证此识义者意云证此识互用也。

  【疏】曰举所依根显能依识者是答语。

  【疏】如何互用至岂非杂乱者又第二问也或曰此却责也但离取色名为眼今合取触亦说名眼得名岂非离乱也此约取境明根名杂乱所由非是问识得名也今以识依根名无滥言不至能取者是离中知以离中知故境色不至能取故云不至能取也言法相所谈者即不至而离中知法相道理令如是说故云法相所谈又云令至等者合中知今以眼取触令合中知五识五根而有何别故名杂乱复违上离中知法相所谈之道理也。

  【疏】名字者意云名者犹如于客客无定属故今名亦尔也故名字无实而不能定诠一法故得客名但依世俗所谈非此即为定量也故经云名字互为客又解名字互为客者无定量故眼不唯取色得名眼今亦取触名眼故但所立眼名非定量也。

  【疏】故二得名中者即指前依根境二种立名但可依根无相滥失。

  【论】佛地经成所作智决择有晴心行差别至无此能故者此说证成通缘六境佛地经既云成事智决择有情心行差别故知不但缘色也又说能起三业化事故知通缘意业又说作四无记论故知五识缘一切此等义门并如演秘引佛地经论具解故此不录。

  【疏】身化有三一现神通化者如身有舒卷及出水火等二受生化者即王宫及随类受生等三现果化者谓受金舍马麦等报捡慧日论。

  【疏】三百五十者意说上祭从初发心修行六度乃至分布舍利前后总有尔许所度所度处所也即一一处皆具六度如是合有二千一百即一一度皆对治四种有情谓贪瞋痴及等分者意云如一有情于劣境唯起上贪又有有情于下劣境唯起上嗔又有情于下劣境唯起上痴此为三种又如一有情于下境唯起下贪于中境起中贪于上境起上贪余嗔痴亦然故名名等分有情即心境相称名为等分然就一人现行论即不具此四种心行触身中有种类及对治他所化有情可具此四故故起亦所治也即此对四种心行所修一一行皆对四大六无义所生过失合万四千问有云从光曜至分布佛体等者光曜是何义是何位次答最初修五停心观初不净观作光明想名光曜或起心并云于法名光曜也虽有此解未见正文。

  【疏】此中复有人法不同者意说此四化通人及法名有四记不同如何别抄说。

  【疏】又佛化之无实胜用至似化亦得者意云佛能观根心业果心所等四事虽能化现然望佛本质心等而不增胜明利缘边不如本心故云无实胜用名似化也问何故须化答由四智境一一皆遍一切处所以须化但佛自他心等非是化他人心等。

  【疏】下显不说者即显本颂不说不共依也共依下说者即显以下说共依也如论第七云依止根本识等是也且显不共依者此别解颂中不说不共依所以此之六识明共所依即说依止根本识等也。

  【论】前随义便以说所依者意说谓本颂中以根境粗显所以不说云长行中前随义便已说所依即指前第四卷论广说所依了故。

  【疏】曰前已广论指同若第四彼云若法决定有境为主令心心所取自所缘即内六处若近指云极成意识心有不共显自名处等无间不摄等乃至如眼等识此所缘境义便当说者即指下文云如契经说眼识云何依眼根了别诸色等问若言所缘境下亦说者何故颂中而不说答宗明唯识故不明境。

  【疏】又解前文非明颂无我长行至不别说者此解意云前文者即次前然六转等文也意说此文不是明颂中不说根境之所以也论言粗显极成故此不说者但我长行中以粗显故遂不说根境也问若尔者何故论云义便当说耶答但是因义便说故非故正说也言有见有对者意说眼根有照境义名有见有所对即根从自种子生。

  【疏】言种类义是差别者即前说六根境种类异故即是颂中差别义也故。

  【疏】曰谓随六根境乃至有六种以来释差别所由。

  【疏】下会经者意云前言了境为性相者释颂中了境为性相文下云如契经说证成也下云彼经且说不共等是会经文由前牒经为问所以须会也。

  【疏】彼经且说至非究竟言者此会前经说五识唯缘五境意也诸所依中者即根本染净依等。

  【疏】其实五识亦了识等者如自证分缘见分等即是。

  【疏】义即不定者意说自证分若已转依不唯缘见分亦了声等故云不定如依眼根发识闻声岂了日色境云一根发识缘一切境故言且据少分者且据因位说。

  【疏】有义此解非称论文者今更重解论文也捡篇当知此意稍胜。

  【疏】次引彼六识之经证成者即指论中云彼经且说不共所依等是也。

  【疏】非为前伏难者意说但为明六识之自相引经证成非为解前难问有此文成。

  【疏】十八界为缘不同者即十八界为所缘境出能缘识多少不同。

  【疏】五三六有二至自在等分别者意说准因果十八界为所缘不同有多少故因见各随应者因即因位也见者见分也各随应者显各缘自境故云随应五三六有二者五即五尘三者三识缘谓五一一皆三识缘谓五识第六第八识且缘色立为眼识同时意识及第八识乃至领触立为身识同时第六及第八识也第七缘内故此不说六有二者六者即六根二者即二识谓第六七识第六通缘六根第七唯缘第八第八即意根中收故通说六根二识缘也六一一不定者六者六识也一者即第六一今见分通缘六识一不定者即一法处法处是第六所缘如法处通果实色亦是五八识所缘五识由第六识引故得缘于法处实色本识亦变此实色若余心所等第六缘无为六七二识缘灭道六七二智生故证真如故法处一今不定自在等分别者即约果位辨也果位五识皆得互缘不同因位如枢要说又云六一一不定者而佛果位六识缘境即不定一一通缘一切境也如此遍知者望极自在位分别。

  【疏】所依之颂如前已说者如第四句句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及开导因缘一一皆二等是问何有此文来答谓前说所缘颂故次有所依颂文来也指同前说。

  【疏】准前文中至共依等故者有云准前辨六识依不共根得名具五义等也言不共者即简因缘无间缘染净依同境依同境者即第六识与五识为同境根故亦简也共依等者若即本八识为根本故亦简也等者等取以上同境等也。

  【疏】若由他力至法者意云此释次上境颂中不定言也。

  【疏】显此聚亦尔者且问初能变也将彼显此上得心所后说性问此中心所法有不通三性何得同彼言影显也答但约此聚起时同性非定令皆通三性又解此相应法性不定同故于心后明性彼王所总唯一性于所后明也。

  【疏】又彼诸法不定通三性此定通者使后学者知此差别故前后辨性不定不得定同也。

  【疏】名字隐故先解者意云以无记名字隐故先解也。

  【疏】无漏有为无为亦尔者意说此二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有得有证者无漏有得无为有证。

  【疏】及由涅槃获菩提二世益者即现安乐后不生恶趣也有云如无学证有余依涅槃此世益死入无余后世益。

  【疏】今解至但是无记苦果者意说恶趣苦果但是无记非是不善于后世中非远损故非不善虽令身苦来世非不善也。

  【疏】大乘亦得三性各有四种者善亦尔无记亦有四种无记如前第三卷第八识无记中广分别。

  【疏】诸论总收至故别建立者意云诸论所说三性皆是此中四种三性收故云总收亦有此义非但是说此论中三性通说诸论中所有三性亦得故云亦有此义也于理不违故别建立者此论与诸论所有三性通理即不违故此论别建立四种三性无记等如第三卷说也。

  【疏】唯十法俱故者不定地除轻安故云十法此云十一者总举一聚为论非皆俱也。

  【疏】谓嗔至成十者即忿等小七中二并嗔总成十也除谄诳憍三者以通无记故。

  【疏】通前二故者意云通一前善不善一及无记并如杂集论广说有云无记非是前善复非不善故云通前二也。

  【疏】又此二三四门至已略辨讫如善有二谓生得加行不善有二谓自相不善相应不善无记亦二谓有覆无记无覆无记等也如前广明。

  【疏】若有为有种子至彼性中摄者意云有意三性若有种子皆随现行是彼性摄。

  【疏】然此二三四门至各据一义者意云此论中有二三四门辨三性能对法论中辨三性总有二种先总后别先总者且以有为无为等故耶辨三性第二别辨三性别辨者如善以十三门分别不善有十二门无记有十四门此即别辨也此论与对法所说不同应捡对辨言有别者各据一义亦不相违也。

  【疏】五识不能转心发业者意云转者起也五识不能起心发身语二业纵得名业者但名假业不名实业义由第六别方能起心发业故名随转心发业随第六识后起故有云转心发业者即第六意识造善不善业转第八心令往诸趣生也如此功能五识所无但随第六转心发身语二业又五识不能发威仪但能缘威仪问如何五识得缘威仪鼻舌二识不缘威仪故答不尔今言缘者谓缘威仪路路者处也处即是五尘五识既为缘五尘所以爱五识缘威仪也意说五识缘威仪时即无记心摄也问云何威仪通五尘不答有是正工巧威仪有是相从得称思如色声身语表是正工巧香味触是工巧业所依处总言工巧通五尘故五识缘也身表色是正威仪香味触是威仪业所依引路总言威仪通四尘故四识缘然声无行住坐卧摄故声非威仪此二无记心若数习者皆得现前又准婆沙正理皆言何名工巧及威仪路方是色蕴也。

  【疏】除变化者谓天眼耳通亦非变化心也故五识无变化无记心也。

  【疏】又非五识至相随俱生者意说五识唯一刹那不得二刹那俱生亦无展转无间更互而生者意说不先起眼识后起耳识后起鼻识等不得如是无间而生也故瑜伽云一念五识生已从此无间必意识生问五识生已意识生者岂五识同生答不尔言一念五识生者意说五识中随类一识生已即意识生不妄须五识一时生也故言虽总意及别也是故五识三性不俱。

  【疏】定中闻声非我所许者此师不许定中闻声又三性俱起设纵许等者此师云纵许三性俱起唯定中可然散即不尔。

  【疏】方五俱生亦复同境者即由意识导引以后意方与五俱生及同境也。

  【疏】若虽导生五三性并者纵许五识三性并者应难云意识应三性并故量虽言如次所引者即次前文中引大论第三云五识善染必意导生者意证同性。

  【疏】谓由了别定至意识故者意云有两个意识且如了别定之所缘境意识者唯缘定中一境心是又种种所缘境意识者即是意识于定中观苦空无常等心是以境不一故名种种境意识也耳识生时由此二意识得生定中闻声也虽演秘解别亦是扑扬法师一释也。

  【疏】故定不俱者意显三性定不俱不妨定中耳意二识俱同缘声境也亦同是善性若尔言率尔随身无记者据未自在位说。

  【疏】亦非五识次第而生者意说五识中随起一识即意识生更不容耳识随眼后起故故由非次第而生余识准知。

  【疏】上说五识唯一念解者上来解五识一念不通三性下依多念说亦不许五识三性并以能引意识一时不通三性故。

  【疏】谓世俗至非生起刹那者此释经中一心刹那也约此究意说也言一处为依止者即依止处所也又云相似相续至极相似故者释一心中言由极相似故总名一心也。

  【疏】明第八识至三性不俱者即第八识不得一时与五识中三性俱如论云三性俱者约第八七五中随一善名三性俱也言自无记者即第八名曰净无记。

  【疏】此引五识相续文者至五识容俱者唯瑜伽论中明五识有二说一云五识唯一念三性俱二云五识许卒尔等流多念相续三性俱转护法正宗依第二说此相续文前第四卷等无间依中俱引。

  【疏】虽亦缘色境者意识先与眼识同缘色境而声境胜故与耳识同缘乃至起不善耳识。

  【疏】或前一眼识至得三性并者意云虽卒尔等流多少不定然亦许三性俱时意说先时起眼识观佛像未灭意后寻求寻求未决知是何像像复放光眼复重缘又起率尔谓前寻求未决定俱是率尔不至等流后时有色境至而其识生初起唯是卒尔复寻求及决定知声境善不善等后相续心生即是等流所以卒尔多等流少容五识得俱行三性并也一念俱者如眼识观像是善意与眼同缘又同即有香境并不善声境至所以三性俱也香是无记故六识容许有三性俱非一切时皆必俱也言是卒尔多念者非约俱名多少据前后时节名多即前后起多率尔心故名多念。

  【疏】又解率尔等流至俱起故者意云如前第一约念明多少今时第二约识明多少如起率尔等流二心时或三四识起率尔一二识起等流或复翻此但于五识谁起率尔等流而有多少而亦不定其识之名目也随于何境至其识即起亦不言先起此识后起彼识等也但随境至即缘故故是置或字也。

  【疏】虽五一念三性得俱至此前师意者问若前师不许五识三性俱者瑜伽文如何会释彼云五识三性俱有二说一云五识三性俱通多念相续前师不许三性俱此文如何通前师云五识虽一念三性得俱若眼识与意同缘善境时设有耳缘至亦不缘声若缘声者即须善眼识灭意与耳方同缘也善眼识不灭即意不缘声此师会意也若护法意说一意识虽与五识同缘然性不必同也。

  【疏】前所设难能引意识等者意云意虽与五识俱起而由前因不必同性故前所难云尔时意识应通三性难于此唐捐唐者虚也捐弃也前师道理徒领轮墨虚弃其功也言下引证者即答前问也意证耳意二识同缘性不必同意是善耳是无记故。

  【疏】如大目连至即便出定者证三性有别准其论文唯有二性如定中意识是善性定中率尔闻声耳识是无记未自在位率尔随心是无记故何得有不善性答意证性不同不必须具三性。

  【疏】或复起者即是耳识者意云与前别前约行人定中耳识与意识相应能取此声今解意者定中闻声耳识即起不言意识相应俱起意识定中得起耳识。

  【疏】显扬论说种种意故者显扬说有二意识一者唯了别定所缘意识唯是善性二者取种种所缘境意识即通三性故缘十八界故云非唯彼定相应意识能取此声意显彼论兼得耳识同闻也意证定中意识是善耳识率尔闻声是无记故性不同。

  【疏】定中耳识不领受故者若定中无耳识领声者意识依何起希望而出定也问既许无色界心了一切者何妨定中意识领声出定答言无色心了三界法者劣由加行方能了之此无加行故不能了也。

  【疏】末后出定之意识者即在定最末后心也彼宗许此言欲闻声故所以次念即出非己闻声方出故故立量难如疏作量言应不即闻声时出定者宗也然彼宗意云为欲闻声所以欲出定故立宗违云汝为欲闻声末后出定意识应不即为闻声时出定因曰此位不闻声故如前定中意也彼宗许定中末后意识未闻声从此次念即出方闻声也所以今立量故。

  【疏】然前师岂不解此文者准上疏因会一释许定中闻声二解定中可尔散位不尔散位不尔即第一师释文也即指前有义五识三性不俱论文并疏有云前师岂不解此文者意说岂不解显扬十九文答解如前已解者即指前师解显扬十九文如论云若许五识三性俱行意识尔时应通三性于此文中解故云如前已解取此解胜。

  【疏】有师引证者有异师引此文为证云等引位中无五识也故云彼虽非证然为会之。

  【疏】多识者如在定许起耳识不起余四识故云等引位中无五识又云多人者即二乘等人定中不起五识据此道理故云三摩呬多位而无五识也非菩萨故者菩萨定中许起耳识等若八地已上虽常在定而用常寂静不妨具起五识诸小菩萨则不尔也此即会前杂集论文。

  【疏】问如何定中至与耳识同缘者意问后师云若言定中意识与耳识因缘者如何意识俱受亦得与耳识因缘耶受应善性耳无记故问也。

  【疏】散意入舍至耳心不生者此答上问即第一解此有二意初约入二约出且从散意入于至必是舍故以来约入解也舍者简喜乐喜乐定中耳意二识不与舍受相应意说散位意识入舍定时必有舍受所引生率尔耳识而是无记与舍受俱有何所违言初起之时等者又解云约初出定说也且初出定意识犹尚昧劣与舍相应所引耳识当知亦尔疏云初起者起犹出也故舍受亦与二识同缘然不与喜乐等异受俱也明知返显入根本喜乐定耳识必不生。

  【疏】二解至有不同故者意云此第二解虽定中意耳同缘何妨亦与异受相应如意识与喜等受相应不妨耳识初起与舍受相应故受不同亦如定中闻声耳意二识虽因缘而性有别此亦可然。

  【疏】瑜伽论说至即是寻求心者意说第二解云虽复同缘不妨异受相应如是是中意耳二识复同缘故如此解者今引瑜伽文难云如瑜伽说五心中前三定是无记性如何说言定中寻求心是善耶若是善者违瑜伽文。

  【疏】又在定得起几心等者意说定中得起初二心者明知二心是无记也瑜伽云五心前三是无记故知定中耳意二识不得言不同性合是同性俱无记故此总难也。

  【疏】若散五心至亦通善等者即答前难意会瑜伽论文也瑜伽说五心中前三心是无记者约散心位故说多分言三心无记也若在定中除率尔心余善者通善性。

  【疏】又五识必由寻伺所引者明知定中寻伺善心引生五识意证如此也若尔者未审初入定心是何地法应是初禅心不应是上地心以上地中无寻伺故既无寻思者五识应不生如何得知耶云五识必由寻伺引故此总难。

  【疏】云此至解者意指于下文下文彼说寻伺中言五识必由寻伺引者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意说五识多由寻伺起非说一切位皆与寻伺相应也。

  【疏】又此定为唯有漏亦通无漏者此问三摩呬多定通有漏无漏耶答至二种俱得亦通凡圣如对法疏说即第引定也。

  【疏】又欲界至能引耶者问云如欲界耳识许无所有处异地心引生即如大目揵连于猕猴池侧坐入无取有所定闻象王哮吼声明知无所有处第六识引欲界耳识生也若尔者亦应二定以上起下三识时非要借下寻伺但用他地无寻伺意识引生耶以许异地心得相引故。

  【疏】初起五识必寻伺引者此答意者率尔五识必藉寻伺引生此唯约率尔说等流即不许尔容非寻伺心所引故如在欲界岂一切五识等者举例也。

  【疏】又初起五识必寻伺引者意说即上二地意识俱初禅寻伺引下三识也。

  【疏】后位已去非寻伺心引者等流心已后或非寻伺引此即举欲界耳识许异地心引生例二定已上借识亦有不心寻伺引问虽言容有不必寻伺亦容得上意识引下眼耳不答如说神通依余近分等上既无眼耳故取眼耳俱时意识名眼耳通故云意识名通故四根本皆得引初禅眼耳通也。

  【疏】能引意识应通三性者问烦恼所知同依一种烦恼不善所知无记二性得俱第六一心三性应并答不例二种障同依一种义用分二是故二性得俱信等嗔等正相返第六一心三性不并。

  【疏】二说者意云叙瑜伽论中一念文及相续文如别抄叙。

  【疏】不同耳识率尔心是无记者意说境不强意识俱善耳识率尔无记若境强意识随吾偏注即性同也。

  【疏】若兼缘诸处者意云不与五识同缘但从尔别缘即无记也。

  【疏】若与五识别缘唯缘法处既无此心者若唯缘法处可不同缘既无此唯缘法处心故知同缘既许同缘故知同现量引集量论证非直同现量即五俱意识亦无法执也。

  【疏】八地二乘至以此为证者意云三性容得俱时未必一切时皆得俱也以八地菩萨无不善五识故故知但是总从举论也引喻证曰如第八与余三性俱者且第八是根本率白净无记意识是善若有不善声境及无记香境至便有耳鼻等识生故三性俱但容俱未心皆尔又八地二乘位许三性俱者无漏心亦许引无记五识也。

  【疏】随前二师所解位次者一师许初地转五识得成所作智一师许佛位方得后师为正故五识转依唯是善性。

  【疏】不尔者意云若不约佛唯言善性者余位即有不善无记五识也如疏。

  【疏】初地以去至亦有无记五识者意云初地菩萨谓有修道不善贪嗔等既得与五识相应明知五识有不善也至四地虽伏我见善不善贪嗔等任运得起也又八地有无记五识者虽意识常在定恒善性若不与意识俱五识率尔便无记故曰或时亦有无记五识也。

  【疏】三乘无学至何性六识俱起者佛唯善二乘无学通无记菩萨后得亦通无记不似同性。

  【疏】五识之中至如受中说者意说五识通有覆无记者如下明受中自说。

  【疏】通生得加行有闻思修至非生得故者意说五识中得有加行善如闻思修三慧即加行善也问且如五识中有性得善可尔云何亦有加行善耶答闻思慧等五识当体即无若为彼第六识中闻思所引五识亦通有闻所成等问如何名所成能成耶答如听经观字而思法义是五识中闻思是所成此闻思眼耳等是意识中所成闻思之所引生意识闻思是能成如此所引眼耳等岂不是加行善耶有云听经观字而思法义者即是意识中所成闻思即此闻思是能成所引五识起名所成意说尔时五识名闻思所成者即得也二解前胜故五识有加行闻思善等生得劣善不说所成非生得故有意说加行善不是生得善也。

  【疏】香积佛土鼻舌等识类此应知者此疏通外难外有难云眼耳二识可通闻思所成义如前说如何鼻舌等亦通闻思所成耶答鼻舌欲界色界虽无如香积佛土闻斯佛香即获一切得藏三昧等既以香饭而作佛事也故言香积鼻舌类此应知亦有闻思也又菩萨后得智所引五识等净土中听法或说法或观字或以香触等而为佛事岂五识无三慧耶故经云诸所色为无非佛事问向其闻思义将明晓更成修慧唯理犹迷如何五识有修慧耶修慧依定发五识无定故答成所作智转五识得成所作智当体即是修慧从定而得其义极成何劳虚称作此难耶故为不可。

  【疏】所成之言义宽偏者意云闻思所引起五识识皆得所成之名故言五识有闻所成等。

  【疏】缘起经说至有覆性故者意云欲界意识有润生爱等然五识中无若余有覆无记性由意识有故亦引令五识中起也意引缘起经证五识有有覆无记性。

  【疏】四无记中至相从四中变化所摄者意云然四无记五识得有三除变化变化唯自向意识中有所以五识无也然天眼耳可通有眼耳通即是眼耳相应慧也言相从四中变化所摄者谓变化与通相似通者无拥变化者于事不即随意能成如幻术等故言相从是故通亦向变化中摄故五识但有威仪工巧异熟生等三无记也。

  【疏】八十九虽言欲界有变化至自说是生得变化者此会难也外问曰欲界五识无变化者如何瑜伽说欲界而有变化耶今会云虽言欲界有变化不是五识中有也然此变化意识中法实上界系今言欲界有者据相似者说如何相似答谓欲界意识亦能变作幻术等如种豆为丘马等变树草为军旅攘等欲界意识中变化也以相似故故据意识中说欲界有变化又会云欲界有者谓上界意识若变金水边等然似欲界中色香等以所变色等相似故言欲界有变化为为坐得上定意所变金等色见相皆是上界系又会云言欲界有变化者有生得变化亦名报得变化不是意识中变化也问何名生得变化答如龙鬼神等皆有神变化之力谓不由修得但生便即得故名生得变化亦名报得者从前业感故如龙鬼神等皆能约授形质及雨食雷电等故名为变化故瑜伽自说欲界有生得变化。

  【疏】论文自说至又无威仪者即瑜伽自约小乘说也即今大乘五识得有威仪如前已说但约缘威仪名有威仪也若据小乘但说五识中有威仪类不得正威仪也谓小乘计云威仪心宽但余三无记不摄者皆是威仪心也此心即是意识家威仪之类与大乘不同。

  【疏】若不尔者至异熟生心宽者意识五识不缘威仪工巧等即但是异熟生心摄非是威仪心也以威仪心狭异熟生心宽故不同小乘。

  【疏】又解第五相应门心王不名为所不属心故者此重解第三系属于心一句。

  【疏】作意一法独能取彼众多别相者意云作意作用强能与想等同取长短境等相及受等同取违顺境等相虽作意名取众多别相但取受想境相等不得受相等之行相以行相各各别故。

  【疏】由作意至功力胜者此显作意能取总相亦取余之心所各各别相故名功力胜也亦能令心心所取总别相故。

  【疏】此论以触为初者此论中说遍行先列触后说作意受想思等若据瑜伽先标作意后列触受想等故有别也。

  【疏】等损害俱相违者意说受能摄受损害等相也。

  【疏】思能了正因等者意显思能了耶正等境因者邪正境为因也。

  【疏】中边第一弥勒颂云等者意云此别辨中边证别境五亦取总相兼取别相故说亦言问中边唯说别境亦说余心所答虽亦说余心所今谓对前瑜伽说五遍引五别境文证缘总别相。

  【疏】二十六者谓根本有六随烦恼二十故染有二十六也有疏云染有染三十二者谓根本有十随烦恼有二十加邪欲邪胜解故成三十二也。

  【疏】以开合五见等者意云此论及显扬五蕴百法论等并说有五十一心所如论自列苦依瑜伽第五十三即依此论五十一上更加邪欲邪胜解若依杂集论有五十五即开恶见为五见故有五十五谓根本有十随惑二十遍行别境各善十一不定四也问何故如此不同答但为恶见开合不同量便救有如是增减此论等以五见俱不正故合为一见若依对法等据见行相不同故开为五所以诸论有此不同。

  【疏】于四事中生五别境者如下说五别境于四境生谓于所乐决定串习观察境中起缘别别境而得生也。

  【疏】或俱或不俱别事生故意说欲界等五法于四境上或可得俱起或体事各别生如下五别境于四境生俱有俱不总别合有三十一句至文作法。

  【疏】于善染等皆不定至等取余二门者意说不定四于善染等皆不定也彼更有二门一谓非遍心起二谓非遍地有然此中善染等总有三门且第一简唯善染以互相违今不定四皆通善染第二简遍行遍行遍八识不定四通前六识不通七八至下第七自当分别第三简别境别境遍三界九地皆有然不定四中前二唯欲后二至上界初禅有寻伺也今论言于善染等不定者即举一门等二门也。

  【疏】会文有二者初约根本随惑俱是染故束六位为五第二约四一切辨其五位故瑜伽与此有别故以两仪会也。

  【疏】言谓定俱生者即并头生也又言俱者约此五心所常俱也时者望一切有心时言无始者约七八识说故无断也。

  【疏】此解为胜轻安不遍者意说一切地者约有寻伺等三地名一切地者即轻安不遍以欲界无轻安故。

  【疏】若如初说从多分至而作论故者意云此举轻安例烦恼亦许通余地有若如初说者即第六卷解轻安中初师云轻安不得通欲界者有其二义第一约多分谓上八地有欲界一地无故从多分而论以欲界轻安调畅身心行相微劣所以言欲界无轻安据家亦有也第二义云要定加行方有轻安余时即无意说欲界无轻安者据如前理说其实亦有也今言染四皆无者且从多分说其实亦通诸地即如无明贪等通三界九地八大随惑亦通上地也且通俱者与染心相应故若尔如何言染四皆无耶答以烦恼中通者少不通者多以种类而言故说染四皆无据实亦通如下至本文中说。

  【疏】增上出生者意云以二义解根也一者增上二出生即由苦根为增上缘能生长苦法于其身心而逼迫乐根反此于其身心而生适悦故以二义解于根也问受与根何别答受者领纳属己根者但出生苦法故二者别又宽狭不同至下自解苦泛尔领纳属于己者即名为受能有出生增上之义方得根名受名为根必有领纳自受但名为受不得名根未出生故所以受宽根狭。

  【疏】领纳境相具适悦身心者意云乐苦相对称俱意说乐受及苦根俱有适迫身心等即苦乐相扶对名根。

  【疏】五识通依色心二依者此正释二受别相身谓五根然眼等识相应三受实通依色心二依谓依识及根故而就不共别依说名身受五识即皆然若意识相应苦等三受唯依心故说名身受唯依意识故故说五识及意之言意在于相应受也。

  【疏】无漏第六意引生者由无学人第六识入观时即无苦受若后出观遇违境有若受如乞食不得被饿死等又无学圣人五根有漏初观时五根且有不调畅性故有苦受言或唯后得智中方起等者意说从菩萨后得智大悲等力亲所引生故亦通无漏如变身鱼等但据菩萨二乘不然乐舍通无漏可然苦受相隐故逐难释此即二二分别也谓身受心受为第一二又有漏无漏为第二二。

  【疏】十四一分见所断一分修所断者瑜伽文意计十四者谓七色根并命根并受五受根及意根也除信等五根三无漏根者然此八根如下自解故疏云谓除信等五及三无漏其十四一分见所断者谓七色根及命根谓三恶趣业所惑或意识中分别烦恼所引生故后入见道时分别烦恼已断更不能招当来黄门北郁单半择伽二形三途无想天及女人等故说此七色根及命根见所断即因果果丧断亦名不生断毕竟更不受此身也一分修所断者是有漏法故故修所断其五受根及意根亦约分别烦恼无更不感故名见断也是有漏故云一分修所断言其余可然者意说五受根并意根通见修二断所以故云可然问信等五根是何断答有二义一云是修所断体通有漏者是修道故二云亦名缘缚断谓烦恼缘信等起烦恼故断能缘烦恼时信等得缘缚断名也故瑜伽五十七云问二十二根中几见所断修所断及非所断等答十四一分见所断一分修所断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非所断谓即十四中六及余六余二非所断乃至广说论文今疏文依论广说。

  【疏】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通不断者意云以不断对修所断说十二一分非所断摄者谓前见道断中取五根及意根通无漏是不断有漏者修所断其忧苦二根亦非断者苦根可尔如忧根名非断者随顺趣向无漏非断法名非所断据实忧根不通无学后六者谓信等五根并未知当知根通无漏不断有漏者修所断也言应名无漏者意云忧苦二根应名无漏也何不说者以无漏不引论不说之但假名无漏非真无漏也。

  【疏】不可说六中是至五根亦应尔者意说前六但可取五受根意根不可说是命根无学人身中有苦许有者五根亦可尔何以故以无学身中有此根故故云五根亦应尔故不可言命根通非所断但可取五受并意根也其已知根具知根唯非所断。

  【疏】苦根亦无学者无学人身中有苦根如前说无漏引故此即是两三分别一云三断二为三学言虽名同小者此三受名同小乘。

  【疏】论或总分四者意云亦不须分别云苦乐舍三别等莫作如是说但可总言受即是应通四种谓三性及无覆无记与六识相应即三性有是业感故名无覆无记。

  【疏】五识皆通有此四性者有说三受各通此四性然乐舍二受皆具四性其义易解唯苦受可通三性善善不善无覆无记等唯有无记与苦受相应相㒵难知故论偏释如下自解问三受名通四性者如何苦受通于善性答勤修进道苦己身心故五识中得有苦受五识或与嗔等不善相应身心热恼故有苦也然苦受是善恶业所感果即是无覆无记苦受通有覆无记者谓五识中有任运贪痴五识俱贪痴有二一者分别贪痴是见所断一向不善二者俱生贪痴以任运起与五识俱是无记故得与五识中苦受相应又苦趣中第六识有痴慢爱身边见等是无记故亦与意识中苦受相应意有苦根如下自说故瑜伽说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故知苦受同烦恼是有覆无记性也此则逐难释苦根有覆无记意故次论云彼证意识中有苦受也。

  【疏】余三通二性者即慢贪痴通不善及有覆无记性。

  【疏】此五识中如何相状者意说此贪等于五识中如何相状如文自成。

  【疏】如率尔至无覆者此举例也如五心中第四染净意识若是有覆性远引五识起有覆贪等。

  【疏】又非有覆意识不引五识生故者此通解意识引五识生也上来辨二四第一辨或总分四二辨容别四以下辨一五也。

  【疏】翻前三相者意云由有三相故所以离于忧喜所受三相者如论云第一逼悦身心相各异故第二由无分别有分别故第三尤重轻微有差别故由有三相故苦乐受更离于忧苦受由舍受无前三相所以不分二也即舍受自有三义对前三相故不分二也一者非逼非悦相无异故二者无分别故三者平等转故一一相配义。

  【疏】欲界初定随应皆乐者意云欲界五识有乐受初静虑有乐者眼耳身三识通初禅有故。

  【疏】大乘初二近分者意云初禅近分二禅近分唯有喜受若第三禅近分及根本有乐第四禅近分根本唯有舍也问何名近分答根本善已前加行方便即名近分分者因义故通四禅皆有近分。

  【疏】以安静适悦至在意名乐者以乐殊胜分别不及名无分别非总无分别亦如世人说言此味极美不得道意尤重者亦约殊胜说也。

  【疏】离生喜乐者离性者离欲界生上界喜乐许初二近分有喜乐受也。

  【疏】初门者即初二近分名初门对后根本故得初名若根本即是后门。

  【疏】初何故有喜之言等者总是或有义家难此论文令初二近分亦有乐也今正解者以下即是疏主自释此论不说乐受之意。

  【疏】若言乐受至文言宽故者此文意说初二近分有乐受地狱中有忧受意说地狱虽有苦受不妨有忧初二近分虽言喜受不妨有乐以受言宽故若言苦根即唯一受者苦受不通忧也言苦受等此意说苦受中含忧受所言等者等乐受含喜受也。

  【疏】若言至何故不说者此师由难反成自义意识唯有忧受也。

  【疏】彼约五趣辨是异熟非异熟文者意说瑜伽论约五趣辨异熟生也所以不是辨真异熟文也。

  【疏】彼意唯苦何故言忧者意问曰若言地狱五识唯有苦受何故乃言有忧受耶问也言彼意唯苦者意说彼师意五识唯苦何故乃言有忧耶。

  【疏】此师意说至约六识作论者即答问也我今依六识作论五识有苦相续意识有忧相续故云苦忧相续言地狱有八根者说五色根意根命根及忧根此师意说忧根为第八入定生中名舍入三不成中。

  【疏】彼唯说至不言傍生者意云瑜伽第五但约地狱鬼趣说有忧不言傍生今以第六十六有傍生文故今合引云一分鬼趣傍生亦尔。

  【疏】忧苦遍者谓地狱故者以此证知故地狱中意唯忧俱也意说地狱无客舍受故以忧根为第八此师意也。

  【疏】不善业轻至以少静故者意云不善业轻所招执非极苦以有舍即少寂静今既地狱受苦尤重不容有寂静知无客舍受。

  【疏】忧即分别加行分别故者意说捺落迦中无分别烦恼言忧分别者但是于境分明知有苦具而生忧戚是忧分别之行相也名加行分别。

  【疏】既言三等者意云既云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明知苦受与身见相应有覆无记性然忧根性通善恶故知地狱而无忧根。

  【疏】一根善不善以三性为境者即忧根也既言善不善明知忧根不通有覆无记又缘于三性起即是二十二根中忧根此总是引瑜伽论文说地狱及余识中二十二根有成不成文也。

  【疏】除三者即除三无漏根所余或成不成者约信等五根及男女根等。

  【疏】三约现行至无涅槃者释三无漏根地狱之中三无漏根现行必定不成种子约有性无性辨成不成。

  【疏】余三现行至成就者此乐喜忧三若一向苦处即种成现不成若杂受处后三种现亦成就对前三无根故喜乐等得后三之名。

  【疏】现种俱成八者至有一二形别故者此即释彼论文也言五根意命根为七者问何故不言第八根耶答为后师将主舍为第八忧根入三不成就中苦根入不定中若前师以忧根为第八客舍入三不现行中苦根亦入不定中今不言第八者为两家诤未定所以不言言乐喜定不成现者忧根既是所诤故亦不言但言乐喜言其信等五现种有成不成者有断善不断善有差别故言男女一二形别故者为地狱恶业招容有一形或有二形又由恶业招容无形故现亦有成不成故成不成言通信等及男女两处文也。

  【疏】苦根入现不定等者问何故不定耶答如生死之位由恶业故逼切身心命终等时方有苦根又如住极闷绝位六识不行如何有苦故是不定或极善业所招生死之位苦根六识亦无。

  【疏】不尔余三即无法故者若取以客舍为现不尔者即瑜伽言三现不成者而无法也言无法者但阙不成三名无非三现无也。

  【疏】若言喜乐更取一形者是前师难也谓言后师三不成中取一形为第三也以第二师许地狱无形故为此难也难意云若唯取一形为第三者何故不取男女二形耶若后师言无二形者难云岂鬼畜等无男女二形耶答若云鬼畜许有地狱无者难云何故地狱中无男女二形耶此皆前师假设为难。

  【疏】虽无睡等者释解伏难云地狱既无极重睡眠如何说言彼无六识答虽无睡眠而有生及死并闷绝等三位故无六识也六识既无意根宁有。

  【疏】等活地狱至何处有者意云若前师言死生二位无客识无忧根者男女等活地狱非但有生死二位亦极闷绝时岂闷绝时有意识耶。

  【疏】又若尔者至五识相续故者若以身识相续有苦根者彼苦处中意识忧根何须间断更无别所以故不可以意识间断五识相续故长读文。

  【疏】又意无舍受非易起受者意云明真舍受非是易脱起受意既有间断明此俱舍受是易脱起第八舍受非易脱起受故云非易起受易者易脱也。

  【疏】意中苦受至间断者意识中苦受约客受说亦有间断然五识中苦不断以身识等相续故。

  【疏】据起意已后必相续者前师闷绝等位意识忧根并无若后起了还复意中忧根相续故瑜伽说余三现行定不成就文亦无妨也。

  【疏】嗔于未位与舍俱故者以地狱苦逼多嗔舍俱受地狱苦末容有舍也舍亦有戚行故故舍通三性但非苦亦而得舍名不妨客舍通三性也。

  【疏】彼无异熟乐名纯苦处故者意云说余二趣至名纯苦者据无异熟乐故得纯苦名。

  【疏】又彼无异熟有等流乐至一切皆无者意说地狱纯苦处异熟乐等流乐并无故云此名纯苦一切皆无。

  【疏】对法第七等说至少分故者意说意地嗔与忧受相应或意戚名忧者从多分说不妨亦有苦受及余烦恼也即人天全起忧鬼畜趣少分有故云多分其实意地亦有苦也即会前师意地尤重戚受尚名为忧况余轻者文。

  【疏】若细分别至故不相违者余圣教说意识与忧相应者有二意一者约粗相说二约随转门若据子细分别意得与苦受相应故故疏云一切见道惑通在意地故瑜伽五十九云不通一切识身者意地一切根相应又如疏云一切俱生通三三受故故五十九云若任运生一切烦恼此于三受现行可得此约从细与前多分粗相不相违也。

  【疏】非实是食者非是滋养顺益之食但可得名不损斯两个文段意与忧俱者皆是随小乘说谓小乘许若在五识忧在意识故今依大业意中有苦受也有云此第一解依随顺门说。

  【疏】或依上座部主异熟无间者彼部计由异熟异苦忧相续而生今瑜伽云语有情类异熟无间有异熟生苦忧相续者亦随彼宗说五识苦相续意识忧相续也其实意识中有苦也。

  【疏】即是无性第二上座九心随彼说者彼部说九心之中有分心是异熟心故由异熟心有苦忧相续也。

  【疏】或依弥沙塞部至异熟意识生故者此部说异熟意识有忧根相续所以大论亦随小乘说意有忧其实有苦受今疏文在下方说者不次也此说为定依前大众上座二部一处会也。

  【疏】大论第五至亦随转门者瑜伽言寻伺忧俱者随经部宗且说有忧理实兼苦以下所会意皆同也。

  【疏】问彼六十六说至唯地狱等耳也者意问曰且如瑜伽六十六说约五趣辨其忧苦何故余趣不约随转理门语唯地狱意中苦受随他小乘唤为忧耶举论答云地狱意中实是苦根而非是忧然此苦根是余杂受忧之类故所以论说意地苦受为忧问何须作此会耶答以前师说意中有忧受故引瑜伽证地狱中有忧受所以会云此随小乘说非大乘正义以小乘许地狱中意唯有忧故论又彼苦根等者第二会论或彼苦根等者第三会也故此苦根通损身心不同于忧不可为例也。

  【疏】离生喜乐者离欲界生初禅等也问如坐近分定若命终者生在何处答既未得根本定还生欲界若坐得上根本定方得离生喜乐近分不尔。

  【疏】岂为有乐言等者意云岂谓有离生喜乐言即含近分而有乐耶。

  【疏】义说为二即喜名乐者既义说者喜应是假有若是实有何不名喜若定喜时而亦名乐故者不然望义有别且如无漏智等亦名无为望有为乐所为即非有为若望四相所为即非无为岂即无漏假耶此亦应然仍同一种义别说也然此善乐但由定力滋益身心令适悦生非是缘境生喜乐等。

  【疏】亦余时意戚受忧故者意云非但余时处意地戚受名苦即纯苦处苦处意地戚受亦名苦根。

  【疏】令不坏相续名食生其舍受者无顺适悦名食故不生喜乐也。

  【疏】定中通喜乐等者意云定中无违境不约忧苦以明欲界容三受俱也。

  【论】意不定与五受同故者意识不与五识受同如下云偏注者随喜受不注者便起舍也问如何苦乐舍三受得俱耶答如在定中意虽乐不妨身有劳损耳识率尔闻声不妨与舍俱亦如世人欲舞琴基耽读乐心虽有喜身有劳损苦受所生故三受俱。

  【疏】此亦有二师者一云五识唯一念生已即灭二云五识许多念相续意云但明五识续与不续不是说五识一念所与三受俱也但准前三性中说。

  【疏】或转得无漏初地即得者有一师说初地得无漏与成所作智相应有喜乐舍俱有正义师说至佛地方得无漏五识今唯约无漏名转依亦不约有漏名转依故十地中五识仍苦受俱若据第六第七识初地即得无漏与喜乐相应也。

  【疏】又佛六识三受并通者比且通语下自别解言五识唯有乐舍无喜者以同因位五识中无喜忧故然喜无量但以不疾为体。

  【疏】虽有漏三识等者意云有漏眼耳身三识二界二地以上即无今无漏不然不可为例。

  【疏】答有如泪下如雨等者此说意云以彼圣者证得无漏第六所变根等名无漏非实无漏又若第八变是有漏若无漏第六定果所变所以名无漏。

  【疏】即有定眼依处非实有根故者且约依处名有根非约实根也若以无漏定所变名无漏根者即通余圣者不唯在佛。

  【疏】以此为例者上三定无五识不妨有有漏无色界无色根何妨有定果所变色根又例云且如有漏五识三识二地系无漏五识通四地何妨凡夫无色界无根圣者而有耶。

  【疏】问八地皆有无漏八识耶答有者此解无色亦有五识以有疏意解无漏八识所依地七八有二解五识有四解一准疏可知以无定文故作此解。

  【疏】常处第四静虑故者意说佛心常在第四禅也所以常与舍受相应。

  【疏】余地虽有而不现前者意云下三禅虽有无漏第八识等而不现行所以不与喜乐受等俱要至第四静虑方起犹如无色界见道无漏种子先傍修得而不现行何以故唯依等四禅入见道此亦如是。

  【疏】大悲天住者此大佛悲功德依第四禅名无住也第四最胜独标天住之称据实论之余天亦得住也。

  【疏】如七八识者意说五识亦唯第四定有犹如七八二识也。

  【疏】萨婆多至有实五以为遍行者意云此解有宗经部兴问且有宗问云如大乘但以五种为遍行为不尔耶然有宗以触欲等十法而为遍行故为此问若经部师问云唯以实触等十五法为遍行亦以假为遍行耶。

  【疏】前者亦言起尽经也者如前第三卷引起尽经说触等是遍行也言此是初经者今明遍行义就引教中此最初引故云初经。

  【疏】若尔何义故知作意必有者此问云何义得知有但作意耶下引经答也。

  【疏】即象迹喻经者意云初引阿含经证触等四遍行此经但证作意是偏行也论若于此作意即于此了别者彼云了别即是识体此显若有作意必有识生必有作意是故此二恒共和合。

  【疏】恒共和合者即作意唯与了别恒和合也言无色四蕴恒和合等者意说通与心心所法和合也。

  【疏】非唯善勤者意说勤通三性非唯善勤依欲即余二性勤亦依欲也。

  【疏】谓此欲但求彼可厌之事至可欣自体者谓有自身是可欣自体设于境生欲未合希不合已合欲离之位皆以自身可为欣体也。

  【疏】若自内身至及后离位者意云如有可厌事欲与自身命时即于彼厌事上但求不合已合后离位时此即于自身之上起欲不于可厌事上而起欲也。

  【疏】若欲外境至非可厌事者此约境以况内身此意即说如外莲华遭霜电之时但念此花昌盛之时而生于欲不于此霜等之上而生欲故但于花上而起欲也内身亦尔若病苦等时但爱自身而生于欲非于病苦之上生于欲愿与病苦离者但加之身故又解疏若自内身可厌至非可厌事者有云前疏文约身生欣于境生厌也此文意于身生厌于境生欣意说若厌自内苦身未合欣不合已合愿后离若于外怨境生欣愿死缘早至即是于可欣事上生欲乐非于自身厌事生欲也依诸家释此解为定。

  【疏】即通六识或唯第六者上是正义许五识有欲故六识俱通可欣厌也唯第六是不正义可厌之处处犹境也。

  【疏】非可欣故者以中客境非是可欣境也。

  【疏】境虽可欣至亦无欲起者虽境是胜若不起希望欲终不生如邪见拨灭道等。

  【疏】正合前七识中第四师义者意云若说第七识无欲生正合前第四卷论末心所相应中第四师义彼说第七识而无欲故言无欲理生者意说七八识道理无欲生也。

  【疏】乃至至究竟涅槃者意云此经说欲为诸法本即彼经云由欲故有作意由作意故有触由触故有受由受故有想由想故能得解脱为坚固出离为后边也解脱为坚固者息诸缠也出离为后边者觉道满也今言解脱坚固究竟涅槃即泛所缘者即非邪正等境。

  【疏】于所取境者即邪正等境。

  【疏】即染心中少分无者意云染中有有覆无记心此心中而无胜解又贪痴任运不染取境而不印持故亦无胜解若强分别生者即有胜解今言少分意取一边词染善以相返染中无胜解善染既相违善中亦应无胜解答善中有多种加行善心有胜解生得善中而无胜解若尔何故不说唯说净耶答举一隅可以三隅返故说染时显劣善亦无胜解。

  【疏】非审决心无胜解者意云审决心有胜解非审决心亦无胜解。

  【疏】苦言心起决定有之但相微隐者意云彼救云疑心起时决定有胜解但相微隐有难如下。

  【疏】故四法迹于念是定因者意云证念与定为因也四法迹者一无念二无嗔三念四定如定配迹戒定慧三种因彼起故而得迹名迹者踪迹所履之处如车迹等无贪无嗔与戒为迹念为定为迹定为慧为迹如此配释故知念为定为依也。

  【疏】曾所受境者此有二境一体境二者显境亲得者名体境不亲得者名显境但缘境界之名言等是体之类得类境名或可是前之类名类境如下自说。

  【疏】或未得体至如无漏缘染污心等者此解类境又疏文倒也计合有漏染污心缘无漏等然无漏法先未曾得但以寻名而缘不亲得故名类境也言即近亲取名缘后体者如缘青等故是体境。

  【疏】他界缘使等并彼中摄者意说如欲界寻名缘上界天等并是类境以疏远取故。

  【疏】后得智缘至名念彼体者意云后得智缘有为无漏心心所等皆是念家体境以后五种是无漏法故故亲缘反得体境名。

  【疏】缘真如等名缘彼类名等者意云以后得智不亲证带相缘如不亲得故故是真如体之类或依名变缘故故名等即是真如类也。

  【疏】初起一念至名为曾体亦名彼类者意说正智所缘亲证得故名为曾体此曾被加行智缘故得曾名以加行道中作我法二空观故又今所证是前加行道中所缘之类亦名类也。

  【疏】多由增者此定多由念力而增进也。

  【疏】念多于过去至诸境合故者此约三世合缘所以念得缘未来然由多念而言唯缘过去问如何缘未来耶答以未来法与过去境合缘也其相如何且如缘涅槃善法等时此善法等先未曾证在于未来合缘时即涅槃等名刹那刹那落在过去若缘念时即未来法等与过去涅槃名等合缘故说念合缘过未又与前所受诸境合缘者此释念通缘三世也即能证与境合也现亦是过去类未来现世类也故总生念也即体类合缘也。

  【疏】亦名曾受彼境之类者谓先曾开涅槃等名今时正缘即此即缘是曾闻彼名境之类也。

  【疏】今恒有彼类亦为后因故者意难云应恒有彼痴信等类亦为后痴等为因。

  【疏】若尔至念亦应尔者外引例云汝大乘由自证分后能亿后能亿时知往前由有自证分忆今亦尔念忆时由往念为因与汝大乘何别而独见难。

  【疏】不然至例于心也者意云我自证分有体放体上更立见分用所以后时能忆知前有自证汝念总无此事如何将念例自证耶。

  【疏】非定须然者意说非一切定皆生智也谓无贪嗔正念及定名四法迹如次配戒定慧三学法为迹。

  【疏】或一那别欲注心处者显非定住一境也即一刹那别欲注心亦得有定。

  【疏】彼一一念皆住其心者如见道历视诸谛即前后二念所缘境虽非一但随于一一境深取所缘故有定也。

  【疏】何须定尔者意云一刹那心自然于境而无改易何妄须定令一念心无改易耶。

  【疏】非一念心缘此复可更缘彼故者意说一念心缘此又更缘彼也然非定长引声读之。

  【疏】彼谓不然至故有尔也者外解也。

  【疏】问彼设无定至亦易缘不者此问外人云汝若言心住于境必由定有者苦无定时一念心得易缘不缘问也。

  【疏】若无于定至自成染者此外人返质答云苦无定心得住境者则应贪等烦恼无时心应自成于染既无贪等烦恼而心不成染者故知无定一念心亦不住于境也此例不然以下是论主难如文可解。

  【论】或依多分故说是言者意说定慧俱缘所观境今虽有定无慧亦从他慧多分说定境名所观境如西明疏。

  【疏】此说于境至故说起二者意说一境之上而具二义故说起二也此即于二境起二也然二二合总有十句故论结云合有十二乐为初合有四句以决定为初合有三句以曾习为初有两句以观为初有一句故有十句如疏言欲之所乐者论举欲家之境也合者意云举所乐境与余境合也五别境缘四境生有不合者皆如疏论。

  【疏】有十个三句者意说三三合十句。

  【疏】亦有五个四句者意说四合有五句。

  【论】具起五种者即于四上合起欲等五种又一一别起复有五句总别合三十一句即一一别起有五二二合起有十三三合起有十四四合有五具起五种有一故总别合有三十一句总别义如演秘具解。

  【疏】乃至等流亦有此事者意云等流心等中亦无欲等五也且如等流通多种即三性心中皆有等流其无记等流即无欲不善等流亦起染心不作意缘亦无欲等又生得善心亦无欲等故云此类非一问五心中既有决定何故无欲解耶答虽有决定但不希望既无欲也又非印持故无胜解故知欲等非必定与心心所俱。

  【疏】皆意引生者意说五识相应念缘现在时皆由意识引发也。

  【疏】一引等故至名为等引者意说等在于心之内即此等由定所引得名为等引据义合云引等。

  【疏】等所引故至等能引故者意说等在于加行位今此定数由加行位中等而所引也名等引即等是能引定数是所引。

  【疏】此在定位定数从前加行得名者此定中心等从加行得名然等与定亦相似。

  【疏】平等持心等者等取心所也。

  【疏】此与等引大义皆少同者二俱唯定非散俱通上二界等名同而通有心无心故别等至通无心通凡圣得若等引定唯有心不通无心亦通凡得故二定亦别然二俱是根本定问二何别答等引定非于定心名通果无记引神通变大地等若已于定即无此类等至不然通无心故。

  【疏】例余三识亦然者眼耳二识既有慧例余三识亦有慧也或是无记至彼类故者意云三识有慧所由也或是无记者说慧是无记也如五识缘境有微劣简释等慧非善慧故名无记如缘威仪等慧能雕刻功工等总名无记。

  【疏】或生得慧者意说三识中慧或是生得善慧生便即得是俱生故。

  【疏】或加行慧闻思修所成者若直言闻慧等五识即无若因闻等所成五识得有即由相应意识引五识方有也是彼类者意说三识中闻思修所成慧即是彼天眼耳二通之类也以天眼耳通亦修成故有云生得慧是彼加行闻思修所成慧之类也前解正。

  【疏】佛地论说至妙观察智者此引佛地论之文云除漏尽通一个余通并是第六中妙观察智此总引文以下自会云以眼耳俱意至观察智摄者此正论文也以眼耳俱时意识多相续故不间断故所以说意识中有天眼耳二通亦但说慧俱时有者则多是妙观察智摄不是眼耳二识而无通也谓二识多间断故且隐二识不论但言意识有二通等。

  【疏】此就他家设说五识无欲等故者意云以前师不许五识有欲等但就他家说前许意地有苦故欲等得与苦受相应。

  【疏】非以烦恼等中至与相应者意云不与者烦恼中有欣戚行有贪欣行及善中有生得加行善心及缘三世并缘真如等心差别故即不与欲可相应也虽有如是差不妨亦与欲等相应也读者当悟意说句见欲等缘所乐境等则谓将不戚等行相相应虽有如是差别不妨于此境中起希望等故云须即相应也论六始信等。

  成唯识疏义演卷第六本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六末

  【疏】梵云遮者即真是梵音非约此方遣故名遮。

  【疏】今论但约善取余法一义解者及虽有二义但取显十一外心所一义解也及既显善十一外更有义别心所明知义同于等也。

  【疏】虽义望前十一有别者意云欣厌等多善如杂事经法蕴足论广解杂事经即是阿含经中杂事品。

  【疏】不说嗔名欣贪亦名欣者者意云如瑜伽解不善根众名中不说嗔名欣也贪然不善根虽复名贪亦名欣也今在染中贪即名欣嗔不名欣若据善中如无贪即名厌无嗔名欣各据一义者约善不善义别故所以不同也也。

  【疏】非不忍者意云非是不忍师恩也。

  【疏】彼是贪之分故者意说彼随惑中悭憍等是贪一分也。

  【疏】随应者意云不唯此三又随取不憍等也故瑜珈六十中有此文。

  【疏】贪著名等者由贪名利故覆罪也覆是贪分。

  【疏】贪名故覆者意说贪名覆者亦由痴也此即会文如有所说贪名利覆罪者亦是痴言前解为胜者意云说覆为贪分者虽无论文理将梢胜。

  【疏】但言障不慢义可通三者准彼义可通此三师解。

  【疏】然障于惭如前理可者由障敬故即障惭依此义具如前说第三道理可然或可者许可义也许可第三解善。

  【疏】不疑说为正见少分亦有此理者以论说疑为为异觉及简择故所以翻为正见少分以正见是慧故故此师约斯义解不义也。

  【疏】前解九法说者迹是小随故一处说也以下辩大随即散乱等三也。

  【疏】皆彼翻彼正定性对治故者以不散乱性正对治散乱故正定摄散乱谈别有体以性相翻亦是也余不正知等二准此解。

  【论】正见正知俱善慧摄者此翻根本烦恼中染见立为正见翻随烦恼中不正知立知立为正知以此二种俱用别境中善为性性对治故者以善慧性对治故故对治不正知及染见等。

  【疏】不忘念是正念至亦尔者此翻大随烦恼中妄念立为正念即别境中正念所摄然妄念纵是别境念分或是痴分皆翻入正念故云亦尔意云设翻妄念痴分者应令入善然以有别境分故谓别境通三性故但翻入别境中善念摄也不入善十一中然用别境中念分者不说自成。

  【疏】此三说是翻至不翻为善者意云此三设若翻痴分者以用别境分故通三性所以善中不说。

  【疏】然此唯是痴分者所以不说者此结释上也不散乱等三由是别境分通三性摄入别境所以论不说为善也然疏本作唯字恐错更推余文有云然此唯说是痴分者所以不说者谓此文但翻忘余念不正知等不翻欲解者以唯说忘念等是痴分故所以不说别境分者亦说欲解也。

  【疏】此前或有行相相翻者意说翻不善入善中约义不同然行相相翻者以舍性非是翻掉举治但以行相与掉举相违故说行相相翻以行相高下正相违故。

  言得通治者以掉举是贪痴分故相通对治贪痴分等又对治贪痴等亦可谓性对治以舍是无贪痴分故。

  又然得通治者有云掉举亦得名为通对治也以举依贪痴上立今善慧通能对治故说掉举亦如贪等是通治也是故论云断彼必由通别对治通唯善慧别即三三根或说性治者如不忘正翻妄念等也但翻痴分者若别境念分者不翻入善余者准知。

  或有行相体性皆相翻者以不忘性治忘念然行相亦与念行相相对治也余准知。

  【疏】如彼多少何分所摄者意云瑜伽说烦恼有多名字者随贪痴等何分所摄或是贪分或痴分等。

  【论】有别建立有不尔者意问云翻染入善中有立为善有不立为善耶。

  【疏】相用别者别立为善者意云十一善中体相业用别者谓信惭等八别立为善然行相舍等三虽无是别体有胜业用亦别立之故信等十一相用别故立为善心所其不忿恨等无别相用故不别立问此中既言相用别故别立善心所者何因前立说不放逸无别相用同依四法立不放逸解云不违前据无别体之相用此依体用俱别及同体用殊故不乖反。

  【疏】流染识少者流谓流转染谓能染意说慢等流转在于意识但染意识不染五识故云识少。

  【疏】胜因之悲者意显不害即悲之胜用也有解云以不言为本然胜因之悲者意显此悲是胜法之因也悲依不害立彼。

  【疏】无上之乘要须悲救者意云欲有众生求无上乘者先须以悲救然后令证无上乘也又障无上乘胜恩悲故者谓诸菩萨求无上乘必用悲愿摄他有情若无不害悲愿难有今菩萨有悲明有不害故说不害与悲为胜因也言与余亦因者恐亦字错是不字一更捡全本。

  【疏】生得善位随此而说者生得善位虽无愍之行然随加行相从而说亦有不害或可生得善位亦有不害亦有劣行悲愍故既有微劣悲心故知得有不害故云随此而说。

  【疏】善少分位者意说别境通三性今失念等三翻入别境若望三性中唯善非余故云善少分故故善中不说失念等三。

  【疏】迷情隔于物理者意者无明是能迷情是所迷犹无明于物道理不能解了即名为障障于理故即烦恼障收心体既局横生异计有多染生由斯异计烦恼遂有多少等。

  【疏】虽言实有即慧善性者意云此释通外难难云如舍等依他四法上立舍等是假纵所依唯通善性如无痴见体是慧仍是实有者应不通善性答无痴虽实然通善性不同舍等体唯四法无别舍等所以唯善今无痴虽闻慧为体仍别有体通善性如五见等。

  【疏】不害亦尔者意云不害应亦实以用他为体故如无痴用慧为体等故言亦然。

  【疏】决未决时不障互记一者意云决时信生未决者不起惭愧不并要须互起或可未决时而俱是善净信不生何妨不生何如惭愧于中与得互起。

  【疏】世道离欲方有轻安至危重者此师意说世间道六行惑断即难当地烦恼名为难欲许世间道中而有轻安所以知所以能断粗重是轻安用故。

  【疏】除缘无相等者意云除缘真如等心作真如无相观时不害功能不起所以须除以非悲愍有情故问何此师无漏位时无轻安耶答有漏有粗重所以须轻安除无漏无粗重何须立轻安本立轻安为除粗重既无止息故无轻安此师意也。

  【疏】然说十遍者除轻安也谓要定地有故余者不尔故说十遍。

  【论】说十一六位中起者唯按伽五十五云问善依处有几种答略说有六一决定时二止息时三作善时四世间清净时五出世清净时六摄受众生时由此初师引成为证。

  【疏】泛起善心不染心止染者此解不俱也若泛起善心不深心细防止染者即无彼惭愧起以不愿自他故。

  【疏】然今此师至皆得相应者意云六位中起十一者据决定得起时不遮余时皆得相应或三四等位若俱时余善心所皆得相应俱可有客者者称皆非谓愧惭等亦得俱起也有云余时皆得相应者则除六位外余有善心时不妨有信等故云皆得想应然则不定六位者据决定说。

  【疏】然又此位说有如是是时非必一切不许者唯此解惭愧亦相应但愿自时惭增顾他时愧增据实容得俱但非一切时俱后师但破不俱起时。

  【疏】汝言推事未决至应非善者意云此难前师若如前师言推寻理事未决容有三性心起而无信等者即汝三性之中善心应非是善何以故无净心故犹如染无记心等。

  【论】若出世道至非无漏故者此破轻安不遍善心谓轻安即是七觉支中量云轻安觉支应非无漏觉支出世道中以不生故如有漏心等又量云轻安觉支应是无漏七觉支中随一摄故如全觉支。

  【疏】谁谓无漏轻安不俱者准下解无漏所引虽非无漏从引名无漏也此轻安觉支所引与无漏引俱故通无漏谁言不通耶。

  【疏】如苦根无漏等者如后得无漏智所引五识中身精进等此苦根虽非无漏从无漏引生亦名无漏此应尔故若尔以前并是牒计以下难也若尔佛无有漏应无轻安支又轻安不通无漏违此量故如前。

  【疏】既知世间道准散善亦有者意云世间道及散善义准皆尔有舍不放逸比量如文。

  【疏】如大悲心俱说大非不害为体等者意云虽说大悲以不害为体纵无大悲余善心时亦有不害故唯不损恼时即有有害何妨余善位时亦有不害以诸善心皆不损物故也。

  【疏】精进等四以义同故所以不说者此文准前亦合有之四法故如摄有情时又如大悲既具四法得有不害此位亦具四法如何无不害耶。

  【论】本地分说信等十遍一切地者谓本地分四一切中信等十一通一切地故知欲界可有轻安不尔轻安不在欲界如何得说通一切地。

  【疏】解疑者如欲界闻思位中修定也时即于定前近加行得有轻安亦名定地以微有调畅义故即解彼善心所通一切地所以也故云解疑。

  【疏】应从多分说彼俱起十恒俱故者例云汝若言轻安难欲界无从多分说通一切者亦应说轻安难不与余俱起亦应从多分与余俱起以十恒俱故轻安相应既不从多分明知亦不从多地说有轻安故知欲界从有轻安以说异善心所通一切地是此师意也。

  【疏】云谓若根本上界胜妙轻安无故等者此师会显扬等云彼说谓欲界无轻安者谓无上界根本定地胜妙轻安其实非无加行位引轻安也。

  【疏】欲界?心至名调畅也者意云欲界虽暂得?心然不是定地所以无滋润调畅也瑜伽六十三说欲界阙轻安名不定地不尔应言至不定地者意云汝若言欲界得有轻安言无轻安者无上界根本定轻安故名不定地难云不尔应论说言欲界诸心之所由阙上界轻安名不定地此释文之外救意。

  【疏】诸心之所无不皆然者意云诸心之所皆遍有寻等之三地故云无不皆然。

  【疏】然自于有寻等有长短者意云诸心之所者皆遍有寻等三地就有寻有伺地中诸心心所欲界及初禅中间皆有名号若轻安初禅有有无寻伺地有欲界虽有寻伺即无轻安名短也疏返覆文理文解不言欲定也。

  【疏】此中余义同故名无异说者谓十一中除轻安外所余十法皆同无异师释也。

  【疏】即第六门皆说正义者以第六识俱门中皆同前第五门此处且说正义非谓彼中无不正义也此即第六识相应门也。

  【疏】若因若果二位皆然者此师意说若因若果五识是有漏皆无轻安以自性散动故名。

  【疏】即如通果至有轻安者意说天眼天耳通无记善性善性者有无记者无问通果如何是善性答菩萨起天眼耳通有其两意若自谓游适所起者是无记若谓说法教化所起即是善性故说善性者得有轻安俱也。

  【疏】破前所说因位五无在果许有者此解成事智俱也此意说云识自体在果有轻安也即总破前师因果二位并皆无也非说师在果许有轻安应作此解故论云定所引善等破因位五无成事智俱等破果位五无。

  【疏】若在佛果此为正善者佛有事智有轻安是正义非如言初地即有成所作智是不正义也即指前第一解然第二解因虽无成事智谓谓有诸得所引五识得有轻安若有漏定引五识即无轻安故。

  【疏】若作此解至有轻安故者序此解不正若言初地即得成事智起有轻安者即违前论中第二师云有义轻安唯在定有等文也彼师计欲界无轻安今言因地得成事智有轻安者即是欲界有轻安以鼻舌唯于欲界系故故违前师。

  【疏】彼前但据异性及下意识说之为无者此释前若作此解难并会也如第二师说欲无轻安者据诸异生凡圣下意而说也问五识由他引许俱下轻安定心引意下意轻安有答不然五识许定俱他引可有定意既无二并下散意定无。

  【疏】前文但对彼初师至非为尽理者即会前第二师文言欲界无轻安者且对前第一师说非为尽理据实欲界菩萨后得智所引五识得有轻安也第三又解者虽文中总言五识理实三识而有轻安鼻舌唯欲无轻安故问今此一段论文有三解别于三解中取何为正答如演秘说。

  【疏】若尔虽定所引五识应无轻安者此难意即定引五识有苦受如苦身精进等如舍身肉救众生等即五识应无轻安答五识中苦俱虽无与舍乐俱受者五识有轻安也即舍苦受外余乐舍受等后得别者有轻安也余受可有即通果心者意显通果心相应喜乐舍受得有轻安通果心者即天眼耳通也。

  【疏】若尔鼻舌身三如何通者此遂前起问既有此问不可言通果心劣得有轻安何以故下文许五识有轻安故。

  【疏】苦根虽名无漏不言轻安俱者此释前苦根名无漏所以也我通外难难云苦根既名无漏何得无轻安耶即遂前起难此文正答前难我但言通无漏不言轻安俱故据实五识后得智引除苦受外余受得轻安俱故以苦受滋润故无轻安也上界三识俱下界五识俱也言苦根无漏者由无漏第六引名无漏非体是无漏也。

  【疏】彼无所治岂有能治者难也言欲界有情惛沈轻安岂有者引例质也意云若无所治不许有能治者如欲界有惛沈岂有能治轻安耶。

  【疏】非所生故者意说信等十一不由邪教邪师之所生故不同分别烦恼故非见断。

  【疏】瑜伽五十七说至未知当知根者总是引瑜伽五十七文为证意证善十一遍通修所断言一分见所断约分别烦恼见道断其黄门身等当必不生能招烦恼既除所招果必不起名见断也所言善法修所断者体是有漏障无漏果故。

  【疏】彼说二六至及与不断者意云以下是疏家释论文也五受及意通见除故为前六者望修道为前六也信等五及未知当知根通不断修断将为后六对见道名后也其已知具知根唯非所断问前云十二一分修所断一分非所断何故但言二无漏根唯非所断不言余者答且举全无漏为论其实信等六根是无漏者亦通不断是修行者不说自成问如五受及意六根亦通修断非断何故总不说耶答今举唯善后六为论意证信等十一善根通非断所以不说受等根也以受等根因中通三性故不同此于信等所以不释若在无漏通不断故。

  【疏】又对法第四至善业见断者意说三途之苦果多由分别烦恼发业招感入见道时便能永断何妨善业亦见道断所有云对法说一切往恶趣业果皆见断者意取往恶趣别报善业及果为师也。

  【疏】彼不言善法断缘缚名为见断者意云对法但言一切往恶趣业果是见道断不言断善法缘缚故善名见断也此意者虽烦恼缚于善法不以说见道断烦恼也即唤善法名见断也亦不名缘缚断对法不如是说也。

  【疏】若不尔者至善非见断者意云返难前师云若言断缘缚故名见断者如下言修道之烦恼亦助见道烦恼能招往恶趣果若入见道时亦断分别烦恼缘缚等岂修道惑而亦断耶既修道惑虽助招恶趣果然入见道不断者助知善业入见道亦不断也若言见断以此证非者意云若言善见是断者是将修道烦恼证善不见道断即不得也故言以此证非也更有余解如缘生中说也。

  【疏】答如无想天果至皆名断者意云设果断因不亡者亦无违理之失何以故如无相果(七十)郁单越八难之果入见道时此果虽后更必不生其果之因善业等见道犹在以是善法不障圣故据此道理有何违理之失耶由此知善染二因所招三恶趣果等皆名断也是见道断故上来约果断其修道业或见道不断下约分别感所招三恶趣果及无想天果等入见道分别惑既除无想果等亦断是不生断后必无故不生故亦得名因亡果断也。

  【疏】善染二因果皆至名断者即三恶趣别报善及无想定因皆名善因也染因者有解属修道发别报业惑名染因有解染因者即分别烦恼及起无想定邪见等入见道时与所生果一时而断然有差别谓自住不生等别总名断也邪见等染因是自性断三恶趣果等名不生断亦可果丧因亡断若善业自性要修道断言因七果亦随丧者即无想异熟果故。

  【疏】言若成彼果不入圣者非取烦恼非所引善等定为果也。

  【疏】如下缘生中不生名断者此亦约果断因不断如修道烦恼等说。

  【疏】因亦断至故不相违者意云如无相天因灭等亦名断者即约断缘缘亦得断名据体唯修道断难云既尔如恶趣善业亦应见道断果入见道断故以因亡果随丧也若据实果亡因亦名见断以今据缘缚断即修道断故不相违不据随果说但约自体唯修道故故不相违。

  【疏】他皆效此如理应思者意云有报无报未解释者名之为他约通三界等作法法者名之为此即未作作者效此已作者而思作名他皆效此。

  【疏】显通利钝遍上下者前后名上下于慢后辨痴欲辨通前钝通后利也即慢等名钝疑等名利。

  【疏】有者谓后有者以贪更润生用增故谓后有也故于后有果而生染着由现身已润故不得于现身上起贪其实亦于现在起贪也。

  【疏】若发业至非谓唯润者意云不得贪唯润生令又取蕴生若发业时亦令取蕴生故何者且始俱生贪能润生令五蕴生若分别贪能发业亦令取蕴生故云非唯润也如何五取蕴答取者烦恼之异名五蕴由烦恼感故名取蕴或五蕴身能生烦恼亦得取蕴名。

  【疏】或上二界至亦取蕴生者由先爱静虑等得彼定上地烦恼由此贪而得增长亦取蕴生者即烦恼名取蕴故知贪非唯润生亦令取蕴生也有云即彼爱意等烦恼亦令取蕴生也五取蕴果也与前不同。

  【疏】大论第八同此者同对法也。

  【疏】又五十八至有苦具也者彼云谓于灭道起怖畏心起损害作怯恼心如是嗔恚迷于灭道谛故知无漏亦为苦缘。

  【疏】谓他见有情于取登不余益于非爱作余益者准五十八云一谓损己他见而生于嗔意云若他人起如是见解损己身者我即于他见解而生嗔也二于有情所起嗔意云若有有情欲损己身者于有情所而起嗔也三于所爱起不饶益意云谓妻子有作不饶益于他生嗔四于不爱作饶益意云谓于怨家所作饶益者于他起嗔。

  【疏】上但缘所生者意云上谓他见等四种也取者即五取蕴者意说嗔依有情五取蕴上起也不依非情起者据重处而论然尚局其实亦依非情上起嗔。

  【疏】意识为转者得意识能发业转犹发也五识为随者意说五识亦随他意识能发业如彼五识不能正发业然能随转心发业转犹起起即随他起而能发业也。

  【疏】谓由无明于谛等犹预者意说先由无明迷诸谛理所以起疑犹引不决遂起邪见诸烦恼等。

  【疏】谓由无明起贪等故者此指修道无明之业用故无明不必皆起疑及邪见等也。

  【疏】以邪见者无明增故至为先者意云对法说由邪见人以无明增故所以先说邪见后说于疑问既是无明增者令先说无明后说邪见何故及云先说邪见后说疑耶答不约无明为先后但约邪见与疑论其先后也。

  【疏】七种无知相摄如前瑜伽第九七无知者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相摄如瑜伽第九说。

  【疏】此中至远从根本说者此会对法论也说由我故心高举者慢与我见相应故作此说或慢是我见等流我见引生行相相似或我见是慢根本今远从根本说故云由我故心高举也。

  【疏】如经说三慢类者意慢类者此九慢是七慢类。

  【疏】依本论及品类足两说大广者此即大小论双举本论即瑜伽品类足即小乘六足论也有云本论者即发智论发智为身六足故得名本或云婆沙为本。

  【疏】彼小乘中至圣有师不行无修道我慢者意云小乘随有修道我慢谓行相高举陵高于他他决得圣更不现行名无我慢大乘不尔许得起慢。

  【疏】五十八中依五相别至摄彼尽者意云瑜伽所说他世乃至于三宝处所起诸疑皆是谛疑所摄若依四谛门疑他世者名为世疑乃至依四谛门疑三宝者即是宝疑故杂集第一云于谛犹预者亦摄宝犹预如其所应灭道谛摄然无有疑疑于事起是烦恼疑者如疑杌为人虽是疑然不是烦恼中事疑但是异熟生心心所等。

  【疏】觉境为体者此师说疑以别境慧为体谓犹预简择无决断故若据正义疑但令慧不决非即慧。

  【疏】毗者是种种义者由是种种义助未底成种种慧大论复言异觉异即种种别名也故知异慧为疑体是此师意祇音只。

  【疏】何为缘助至体尚是旧者今护法师云未底是慧由毗成助便是于疑不得名慧故疑非慧且如言字将者字成助即名诸字不得名言字今毗字助未底即说为起更不得名慧若如前师云未底名慧虽有毗字成助体仍依旧名慧故难云若体尚依旧但由毗助名种种慧者今非之不取此义既不改转知助何为如世间字有成助者必改转者故后师为正言何为缘至体尚是旧是难前师也既毗助慧体尚是慧者汝疑体何在故知非也。

  【疏】虽缘有亲疏者迷谛亲疏义如下自说又言迷理等者意云缘谛虽有亲疏以迷理义等云颠倒推度。

  【疏】谓于欲界者欲上界上界见惑不能发恶业招苦故及简欲界俱生我见等以不能亲招苦果故发恶业者唯分别惑故。

  【疏】萨是伪义者非一字能诠更有余字助成方成伪义故。

  【疏】思诞提底萨者要由上四字方显萨字成伪义即上四字是虚伪义余宗解菩萨字可准此知。

  【疏】大乘应解至僧吃烂底萨者大乘解自见名移转身见问身见名移转为饭能缘心名移转为约所缘我境名移转答准下文说我境有转变所以能缘我见得移转名也以上似我之相分是依他生灭之法所以据移转也心岂非移转耶答虽且移转据显说显且谈于境也此三宗说别者如西明。

  【疏】我之所依者即返似我之相是我所依是他移转之法故也。

  【疏】分别俱生或许总别缘者解上总缘别缘俱通分别俱生。

  【疏】谓如计色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者意云初一句为我体后三句为我所我有诸色者显是相应我所即我璎珞也色属于我者显是随逐我所即我僮仆也。

  我在色中者显是不离我所即我窟宅也问曰何计色为所耶答如言色蕴摄一切色根计内色根身为我余扶根尘等为所余蕴皆然唯演秘二解中后解云该一一蕴皆有一我三所然此所但是余我之所非是当蕴我之所也断此解为正。

  【疏】分别行缘蕴不分所起处乃至但总分别我我所行相者疏虽具明今文粗解彰其行相令学者易知如分别行缘蕴者分别者解尽义也即对法论中作如是分别解释也行缘蕴者即分别我我所缘蕴之相行不分别所起处者不分别我所从何蕴我后而起不作如是分别也问如执色是我是我璎珞仆僮等岂不分别所起处耶答不然言色是我璎珞等者但言我所随我后生有如是行相不异我所从此蕴起彼蕴起等故云不分别所起处意说若分别行缘蕴亦分别所起处即有六十五句若但分别行缘蕴不分别所起处但有二十句若尔准演秘后说如执色是我受是我璎珞僮仆等即是分别所从受蕴起故唯前解即非。

  【疏】六十二见等准此应知者将此二十句约三世分别成六十二者如命者即身命者异身故六十见也此是分别所起者意说分别我见不是俱生见也。

  【疏】此皆作意者意云今此我见皆是作意思惟分别行相而缘蕴生也。

  【疏】亦通分别者意云总缘蕴我见非但俱生亦分别起也亦由邪师等别总缘五蕴身为我等也。

  【疏】意缘我执有断常者意云此见从我见后生于所缘我执作断常等也。

  【疏】如来死后等者谓彼外道执自所事梵王为如来说法如来死后梵王我为有耶为无耶。

  【疏】有缘他界为断等是他界缘中广说者即次下他界缘中许缘他地皆为他我他彼起断常等如下自说。

  【疏】非我见后生者瑜伽说邪见行非我见后起此论约性我见后起故边见摄二同论。

  【疏】又此边见至及别抄等会者此外申难难云若总缘我见得通缘得上界法为我等余分别见等不许别缘上界法为我等故故云余非他界缘如何分别边见乃缘他界梵王等为常故又说从我见后生边见亦不缘他界法以分别我见不缘他界法故故云如何别缘我见亦缘他界生难意如是唯下会云执他地法不为自我得为他我故许即许是他梵王之我也。

  【疏】二十成坏劫等者意此外道坐得上静虑得宿住通缘过去二十劫事也问文论成住坏空名二十劫计合八小劫成一成坏劫何故今时直取二十劫名成坏劫耶答二十劫名成坏劫者但二十劫是十成坏劫之一释所以但云二十劫所云坏者对成说坏未必即须依坏劫说但据成劫说也后世劫亦准此说问何故见劫数不同答由所修静虑有事下中上三品不同所发起亦劣胜有异所以劣者见小胜者见多言宿住通者此通能知过去宿世之事名宿住通后准此说言隐显者释坏所由也所言坏者但隐显名坏非是灭坏名坏即时名阴生得名显也故计为常。

  【疏】即有见道常见至并是常故者意难云此常见既是分别烦恼见道断者如何亦缘他界法并为常耶以观我及世间八十劫等皆是常故世间即通三界为境不缘他界法颠常见耶。

  【疏】然依是后起至以独影境唯随见说者答上难也意由外道曾得定依定发宿住通如上界法常见可通上界系虽常见通三界合缘相分随见分亦色界系故。

  【疏】云仍所应界地所系问何须相分随见分上界系答独影唯从见说释所由也问何名独影境答以身在此间起上常见遥缘上界法不亲得故名独影境虽有相分而无本质岂有实我实常为本质耶所以无本质唯有相分名独影境问何名非独影境耶答如何五性境及化运缘等相分皆非独影境有本质境故问此相分重与见种何别答随身在何地缘自地法所变相相见各别重种若身在下地缘他法执为常等所变相分与见同熏一种以他界独显影境无质不能别熏种故。

  【疏】二闻梵王有如是等见者意说梵王有如是见解作如是执也地等大种常心等无常者意云外道以梵王为定重信其所言若梵王有如是计我亦计之地等大种常若以可见故心等无常者以心等微细难可见故速生灭故又计大种常住无心常者由执无想有情心灭身存故或翻此者由执心存色灭故又云心是常者以心长时能分别用故若是无常者不能多时而有分别既能长时分别明如常也我言大种无常者由见山河有毁坏故无常也同疏忍者即印可之义谓同行者相忍可也或住梵世者即住在梵天中闻梵王说或展转闻等者如有外道住在欲界展展传闻梵王等教即此外道从他传闻作如是执。

  【疏】此之八见即四遍常四一分常论也。

  【疏】以色界之我缘自地为我者意云此八见中有以色界我见缘色界自地梵王为我也谓有外道依意后起我见我见即是色界所系所以名缘自地法或以下界我见计上界梵王为我虽非自我计为他我不遮也。

  【疏】不尔应非边见所摄者意云若但为我不计为常者应是我见若不计为常应是邪见非边见摄计他为自我邪名。

  【疏】其全常等理不相违者亦准一分常见缘他法虽不故者前全常见既言我及世间亦复如是明知自身我亦在中也如前全常中计也故边见摄。

  【疏】一个边缘上下者意且如一个边见缘上下生计梵王为常即是上计自身无常即是下计常可尔计无常者是何见收如疏自解。

  【疏】初四见三依见立为三见者别有外道起此三见非六十二见数第一命者即身二者命者异身三者此总见我至无数是第三见依前两见名立一见依后一见立前二见言命者即身者命即身是我者是我与身者合云命者身即是色或有计我即身有计我异身有计我与身总是我故故疏云此总是我也即总计五蕴而作一我更无差别异边满者彼计五蕴遍一切处故二者唯计一我更无余故无异者我自身无异也数者以我遍满无数减故。

  【疏】取诸法相者说名有想者由我有想想能取诸法相故死后生有相处天也即释有想义。

  【疏】计无色界亦有色者意云谓别有一类外道计无色界有色故计色为我所以死后生前三无色虽无粗色有细色故若不许有色者亦不计我亦不生彼三天问何故不生后非非想处答彼天细想微隐故外道不愿生但愿生有想天有云许无色有色有色者此即定果色或大众部许有定境色即在彼地亦有此计准此四见得道依欲界全上二界少分身起或可依下身计上地法亦得。

  【疏】执无色蕴为我等者即执四蕴为我即计命者为我也释名字如论应知者如第一论云有情命者等彼处广解。

  【疏】在欲界全乃至广说者淮此俱句若无色界许有色者至彼亦得起也即生前三无色也若不许彼有色者即唯欲色界二起。

  【疏】遍一切处者遍计一切处色我非唯自身。

  【疏】非其所见能知无色至有分限故者意云不是此外道能知世界无边但能视得一三千界而有分限三千之外更不能知便执无边也。

  【疏】身无量者大故名无量非是不知其量。

  【疏】小想者即前我有边也以依身执故无量想即前执我无边执一切处色为我故无边不唯依身执也即色是我故即是我所故随我有大小也。

  【疏】种种相欲色界等者有以第四禅初生者见下凤实坏怯惧亦生异想故名种种相。

  【疏】小想者至我与彼合者谓执色为我想是我所即我与所合说故云小想小即少色计少色为我也后种种想亦我与所合说前一想种种并属所非我。

  【疏】纯有苦相等者意说别人计非地狱中自有此计地狱中无分别烦恼故。

  【疏】言见他得定者意云非但计他有通计自我有色死后生无想余准此知。

  【疏】二执我无色至命根为我者即四蕴而为命根以色蕴在初我中摄故命所计即是四蕴故四蕴是命根更无别命根也。

  【疏】唯寻伺起非得定者此意即说但见他入非想之定计他死生彼遂自起此执非自得定也有得此定而起此执亦得或亦不依定以定心不明了故要起寻伺而方起执。

  【疏】非等至唯寻伺起者非字恐令作依字应云依等至非寻伺起问何以知错答准疏第一及第三皆是诸有情入非相非非相定相不明了然此第二但云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等以此准知故应错也更检余本。

  【疏】如是一切四无色我者为意说此有边等四皆执非色四蕴为我后起执也故云四无色也。

  【疏】一由彼定时分促故以一一蕴为所依等者时分促故不得总缘诸蕴为我但一一别缘故是有边一一者缘随一蕴也皆于定后缘前定中蕴等执为常等名边也。

  【疏】即遮第三者更无法但外道有此见但遮第三也。

  【疏】言有而无故者即现见有死后无也。

  【疏】现在此身亦得生他身亦得者意说现在身计我死后断灭亦得于他世后后身计我断亦得若寻伺即计我此身断灭若依等至即计后多生断灭故依寻伺等至皆得起问且如欲色二界同计色为我起后可断灭如无色界既无有色未审计何法为我言死后断耶答如是说亦有外道计未色有色者亦计色为我也后天色界无色者亦计命根为我后生彼无而我断灭。

  【疏】然彼本计至乃别断灭者意说在此界修四无色定时谓彼无有形状可见修定相难必加功用方始得成后定起时必由此故所以无色无形不见后地法故当地别修别计断灭而不通计断灭何以故以更不见有上地法故也然色界以见有后上地法故于一二三见有上地法故也然色界以见有后上地法于故一二三禅等不计断灭故至第四禅以后更不见故总计为一断灭。

  【疏】谓无施与乃至无恶行等者意云外道不信有如是因果等无施与者施无福故不感果故无爱未者不由贪行得招生故谓贪爱润生诸趣来往外道不信故无爱乐等无祠祀天等不招生也无妙行者拨无善行无恶行者谤恶业亦无谤果者无善恶业所招异熟。

  【疏】家但举善业果不说恶业果者举一显余类取应说。

  【疏】无此世间等无世间作用但自然而有父母亦然不由父母作用但自然有也如孔雀毛等非造作故无化生有情者即计无中阴身。

  【疏】此有二种者邪见有二种故五见并名邪见以前知事颠倒而博并名邪见故论云邪见有二种一者增益谓萨迦等四见二者损减谓谤因果等即五见中邪他见。

  【疏】一多分损减者意说邪见中多分是损减即二无因等其实亦有增益具如计尺释梵等常恒不易等是。

  【疏】不能忆彼出心已前所有诸位者意云谓外道欲从无想天没先须从定出然后彼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劫观观我从何来前生复在何处即但观得彼天出心已减不视得心已前五百劫事何以故以外道观极远不过八小劫也若彼天没已经八十劫可如所说然亦从彼天没即生此间人中得宿通劫观见于心已前诸位不见者理许见者如何名无因耶答若未经八小劫劫观计合见彼出心已前事但诸当在定时心心所灭虽有色身境后微细后此间得通劫视彼天但见出心已后不见已前事等故色身从灭心说亦得名无因俱不见故便计之我及世间并无因而生。

  【疏】但显其一者准此计地地皆宿住通不了皆有无因然无想没无因稍显所以且举此一也。

  【疏】又约一生者即此生之前一生无想心无因相显余即前有四粗显不可说为无因也准前解通视多生以前无亦得名无因。

  【疏】四由能忆坏劫分位者意云此第四计约坏劫分位计我非有遍非无边既见世间坏亦不见我有边亦不见我无边以器世间坏时无所得故今此第四计不是返第三计但别作如是计问四有边与四遍常有何差别答彼计为常不计为遍此计为边不计为常故有别也。

  【疏】此四能忆成坏劫故者前三见能忆成劫第四见能忆坏劫是故通通坏劫也。

  【疏】四不死矫乱至夕为矫乱者谓外道计梵天常住不死如有问言何法不死答云谓梵天不死由将此不死天答故所以更无其乱问即得生彼天也今佛法毁之名为矫乱又云或佛弟子是不死天能为无乱问也。

  【疏】一恐无知至不应说等者谓此外道自生恐怖遂自会之我亦不知善不善等者谓此外有人问我我不得定答何故我若定答莫地筌我无知遂轻叹我但应报言于天秘密义不应说等今此第一但怀恐怖而作是念不答前人未发言故。

  【疏】二行诸曲至如前语者应之非我净天等者即净天不许我记别如是一切阴密之事但可自所证及净道也此许思惟但拟谄曲矫诈前人亦不发言答也今言谄曲者有两意一云而谄不死净天即于所行于谄诳二云或于前能问人行诸亦得余三矫乱亦准此知作如前语者即云于天秘密义皆不应说等准知。

  【疏】三怀恐怖等者意云此外道每怀恐怖以无记别遂自会云勿我昧劣为他所知由是因缘不得脱恐他知我无所知以无所知故我不得解脱以此为室自安处者谓恐有如前失常思此计安在自心怀恐怖故名自安处如人在室名安处也今此计但假余事亦同前无言答也。

  【疏】随言无灭者但随前人所问而通问之展转随言故云无减而印顺者前人若答随答云名印顺此计准前亦无言说即将此怀怖及不答等计以为究竟以此业为因得后生天。

  【疏】此待未来者意云待有当人问然后方答但于现在彼是思惟。

  【疏】一见现在爱至第四定以为涅槃者解五现涅槃也问云明五现涅槃为约一人次第计为约多人计答约多人计不假须次第计或有计欲人天者或计初禅不计一有计二不计三或有直计第四禅不许下地所以一一皆云厌欲寻伺喜等若依次第计者上地即无寻伺法故不可更言厌寻伺等。

  【疏】引在身中名为得等者即引彼轻安在身中说此怡道为乐即轻安名现乐住也。

  【疏】以乐为先至总名现法者虽执后法为乐以依现起执从现乐故故名为现法乐。

  【疏】以乐怡悦轻微者彼无色界但轻安怡悦亦非是乐受也故云轻微。

  【疏】据实无色等者意云如上约地地全作法若处别说名得别说者欲界人天之中名别有计此涅槃也即色界诸天各各别计亦得义准无色亦有此计。

  【疏】不缘我有断常故者释不是边见所由。

  【疏】我身在此至计何法为我者此问意者设得上定起上界心身未生上地缘何法为我未色色法者未至彼也又我身在此至计何法为我者有释此问云若得彼定起上界心计彼法为我可尔若未得彼定即不得上地法身复在此界未审计何为我问意第一。

  【疏】若缘欲界至缘他地起者意云纵得彼定起上我见缘欲界身为我者亦是缘异地法也即上界心缘下界身为我也如疏自答。

  【疏】下论说者即论下文辨上下缘中说也彼文不许执他地法为自内我故。

  【疏】即一切物因者计自在天是一切物因生一切法问与前何别答前计为常此计为因前是苦谛下邪见此是集谛下邪见。

  【疏】及彼眷属者即彼见俱时五蕴名眷属言不计为能得净故者虽计无想天等为果然不计此天为能得涅槃清净法故非见戒取摄论云或有横计诸邪见解脱者如计无想天及非想处等为涅槃实非解脱妄为解脱此灭谛下邪见。

  【疏】计非道为道见道谛下邪见者即随彼彼外道所执法实非是道妄执为道道者因也实不是菩提涅槃之因彼妄执为胜法之因如数论二十五谛胜论六句义等皆云若能修知习得智至菩提等。

  【疏】虽非因计因者因即是通之异名也故非因计因即是非道计道义别无故。

  【疏】有边等四是此中摄者意云十四不可记中常等是常见收无常即断见收有与无亦常断见收如上总边见也命者即身是我见收然有边等四是邪见收。

  【疏】准五十八至随我断故者意说十四不可记事中若是边见者苦谛下断。

  【疏】邪见中至唯集谛者意说邪见中二无因论唯是集谛下邪见也瑜伽自说。

  【疏】逆有漏因迷涅槃果者即结上二无因论五现涅槃迷谛所以。

  【疏】有边无边等四至无漏果生者执我为边即命苦谛非但迷于世果亦迷于出世之果灭谛真如遍一切故又总缘三世果法故亦通迷灭谛无漏果也故瑜伽说十四不可记中有边等四是苦灭二谛下邪见收。

  【疏】不死矫乱至及迷四谛故者总是一收文意说不死矫乱缘问答四谛及迷四谛生也意说四不死矫乱通四谛下断常所以问答四谛者不死净天是果他问是灭谛灭谛不生欲修作何行相是问道谛与他家说此问乃是生死有漏苦果及自等是苦集谛及迷四谛者三界苦果是苦件执为死天即迷苦谛由不了正见错行邪行即迷集及道谛不乐涅槃妄执生死无想天为涅槃即迷灭谛又问答四谛者显扬第十云若有人来依世间道问善不善苦谛集谛依出世道问灭道谛尔时称云我是不死乱者但作此矫答更无言语。

  【疏】既无边见中摄者诸第断文者意云此上所引瑜伽五十八文不说十四不可记中边等四见何谛下断无如此文今以理准亦周二十句见苦谛下断虽有迷处而无断处故以理准也。

  【疏】二十句见为依发六十二见故者即二十句中我见为依也邪见亦迷依此我见生故故论说诸所依为业。

  【疏】一切恶见又此所依五蕴者意说恶见及所依蕴所执清净别有一能执见。

  【疏】由此各各违执诸见等者如五十八云见取者谓于六十二见诸见等一一别计为最为胜为上为妙乃至由此见能得清净解脱出离是名见所今此论意非但计胜亦计清净蕴等亦尔。

  【疏】若执非见至非见所者意云除见及五蕴外更执余法为胜皆非见所摄。

  【疏】大论五十八初文及迷四谛合与此同说者即五十八初及次下迷四谛文并与此论同也。

  【疏】如小乘俱全至皆见取故者如演秘及抄解又应言见等取者举见等俱时五蕴也。

  【疏】此则不然至方此故者此非俱舍解也小乘见戒取境同行别许前后别计大乘不然非境同行别前后别计但于所缘见及五蕴一聚而缘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方是见取若戒取缘彼见所有戒及戒俱时五蕴眷属为境是戒取二取俱执所缘为最胜能得净也二取境别不同小乘。

  【疏】戒性遮别者即性戒名戒遮戒名禁。

  【疏】及能为因等者如计大自在天胜与一切物为因非见戒所但邪见收如数论师计自性二十三谛亦非戒取如胜论师计极微能生粗色等亦尔。

  【疏】若不尔者至解脱名见取者准五十八文合名戒取既名见取明知违显也戒所亦准此会。

  【疏】及彼解迷四谛皆有此说者即指瑜伽五十八文。

  【论】不尔如何至非二取摄者意云此返成也若不如前影略说及随转门者是故非灭识识非道计道即合是取收不合说是邪见摄也大乘非灭计灭非道计道既说是邪见收非二取摄故知如前有处说言执胜名见取执能得净名戒取明知是影略说及随转门也即随小乘说故问非灭计灭等何异于非胜计胜等耶答非灭计灭即是非胜计胜非道计道者即净非净计净如言执胜名见取者即是非胜计胜如言能得净名戒取者即是非道计道大乘非灭计灭等即是邪见前有处名见戒取者故知影略说及随转门。

  【疏】五十八至如前邪见中说者意云灭谛下非胜计胜既同非因计因是邪见摄不名二取明知前既违显也如疏言应是见所等者意说既非邪见应是见取今大乘唤为邪见非二取收前有处既言二取明知违显也。

  【疏】三种四倒者三种倒者谓见倒想倒心倒有一一倒中皆有无常计常等四倒故云三种四倒如彼自解。

  【疏】今释之言至但言计苦为乘也者即会瑜伽三种四倒文云但说言非净计净苦计为乘不说余者所由也其实亦计诸见眷属等若非见以下文返释也。

  【疏】钝四者谓贪嗔痴慢利二者即身边二见此六者皆通分别俱生若疑后三见唯分别起即总说唯六别开有十故云总别十烦恼中也意说虽总别不同但十种故明十烦恼中有十二门分别第一俱生分别门第二自类相应门第三诸识相应门第四诸受相应门第五别境相应门第六三性分别门第七三界分别门第八三学分别门第九三断分别门第十缘有事无事门第十一有漏无漏缘门第十二名境事境门。

  【疏】总而望更无异说者以彼四法唯分别起所以总相分别更无异师说也有处云生者意说四法唯分别生。

  【论】瑜伽等说至何所在邪者此下引证谓瑜伽八十八云然于修习谛现观时意乐故恐于涅槃我当无有乃至谓我当断坏无等即杂集等皆云俱生边执见者谓断见所摄由此见故于涅槃界其心退转生大怖畏谓我我今者何所在耶。

  【疏】不见修道常见相故者此师意说准瑜伽文修道中但有断见无有常见相也。

  【论】故禽兽等至而起惊怖者引事证有俱生断见既禽兽等恐我断惊怖故是俱生非分别起故瑜伽五十八云我见有二俱生分别俱生者一切愚夫异生乃至禽兽并皆现行分别起者诸外道等计度而起。

  【疏】缘涅槃起恐怖断见者初出观时俱生边见缘涅槃见分别我见故起恐怖断见也即俱生断见依分别我后起此名粗相也有云缘者由也由证得一分生空理见分别我无而生恐怖云我许我何所所在耶。

  【疏】如恐我断者意彼断见任运畏断今此常见亦任运计常造集资具。

  言释现观者后师释前现观文。

  【疏】此依总语者前师释后所引显扬等论云于五取蕴执断计常或是俱生或分别起者是总相语也。

  【疏】若尔贪俱等者意云贪是爱境生苦等通迫境生行相相违如何俱生耶答如下下贪会违缘忧苦俱嗔遇顺境喜乐俱即其文也。

  【疏】下说俱者即指贪与慢等俱文。

  【疏】此中论言说者至说与俱起者此解论中说字也故论云说得相应也此有二义一云约此论自道理可得说与彼相应二云言说者谓瑜伽等约此理故与俱起同云论说贪与五见相应无失者据此相应有二义说约此论二约瑜伽非是论中而有贪慢相应文非是后五觉中相应文也。

  【疏】然此中一行法者先以贪为首历说说字字是前余九法已次将嗔历余八作法如是展转次第历之名为一行行由向他即一向作法言慢所恃己者即恃己起慢。

  【疏】又必不于自起嗔等者此文来何意答先约慢不与嗔俱此解嗔与慢并余皆准此言各有俱不俱者违中既有俱顺中可尔。

  【疏】瑜伽二文至说得起者二文即是瑜伽唯识然对法不许。

  【疏】此通俱生分别者意说此嗔与见说得俱起者通俱生分别也。

  【疏】见为一门明故者瑜伽云嗔与见俱者别不分五见总言与见俱即一门明见义也言实二取不与嗔俱。

  【疏】三论皆说者即瑜伽五十八五十五对法第六故名三论。

  【疏】若疑役胜负者意云由劣也若疑前境胜为劣境既未定故故不起慢。

  【疏】三处论皆同总说见故者诸论皆同可明见俱义也三处者如前三论也。

  【论】与身邪见一分亦尔者此释身见邪见一分不与慢俱谓执极苦蕴为我者不与慢俱执非极苦蕴为我者得与慢俱故文言恃苦劣蕴忧相应故邪见拨无乐蕴亦非慢俱违己情故故云与身邪见一分亦尔。

  【疏】准下忧俱初师说者此师意说缘苦蕴计为我者不与慢俱以苦受在五识故故身见一分亦尔若恃缘苦劣蕴计为我者得慢忧俱不顺情故五十九云慢有二种一高举二卑下高举者由量等起故与喜等又俱若卑下慢者许忧根相应具如彼说。

  【疏】与缘苦俱蕴至不慢俱起者此释一分亦尔文意说缘苦俱蕴名我时此一分我见不与慢俱何以故谓苦蕴是劣不起慢故又邪见若拨无苦集谛理时亦不起慢如何得知谓佛法中有苦集谛此解道遂生憎嫌而起邪见拨云何处得有苦集谛耶即此邪见唯是戚行故慢相应以慢唯缘欣行起故。

  【疏】据实亦得者意据实而说拨无苦集谛之邪见亦得与慢俱以于自起恃拨他法故约自他境说亦得说邪见与慢俱问如何前即不说今乃许耶答前望与邪见同境即不起慢后约境别故许俱起或我见亦与慢俱执苦劣蕴为我于他起慢境不同故。

  【疏】下文说慢至苦劣故者意说慢亦得与计苦蕴为我我见相应如下言恃苦劣蕴忧相应故明知慢与我见俱也由计苦蕴为我而生特慢见有俱遂生忧惧也又慢亦得与邪见俱亦如下云邪见拨无灭道之时以恃己法陵灭道故得相应。

  【疏】今约粗相等者成此中义据粗相说缘乐俱蕴为我及拨灭道得与慢俱为缘苦俱蕴我见及拨苦集一分邪见不与慢俱故云与身邪见一分亦尔余处即鬼人起等。

  【论】五见展转至有多故者此以见对见辨俱不俱无二慧故定不俱也瑜伽五十八复次五见是慧性故互不相应自性不相应故问若尔第七识中我见如何与别境慧俱答五十一心所法中义别说故不约体此据体说亦不相违。

  【疏】慢等必由有念计度分别生故者应说慢等由随念计度二分别生五识既无随念等分别故无慢也。

  【论】贪嗔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者问准何得知俱生分别皆通五耶故五十九问云是诸烦恼几与根相应乃至几与舍根相应答若任运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是故若通一切识身者与意地一切根相应解云准此贪嗔痴三五根相应又即彼云不任运生一切烦恼随其所应诸根相应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乐喜相应或于一时忧苦相应如贪嗔痴亦尔痴通一切义显可知即准此文五识中亦有分别烦恼不尔如何分别贪等与苦受但分别诸惑恶趣故意地苦受善趣无故不应难中以随念等分别然集论等说贪但与喜乐舍俱嗔与忧苦舍俱者如下文言随粗相说。

  【疏】唯喜乐舍者五十五云此据多分者此但解贪类受俱不约余嗔说以嗔粗行唯忧苦俱。

  【疏】然今此中总解二种贪等行相者即分别俱生名二种贪也又贪得与忧苦俱者唯大乘义小乘不许。

  【疏】五六识中忧苦俱者在五识中者苦受俱意识中者忧俱嗔返此。

  【疏】五识中亦有分别所起贪等者意云论中既云贪嗔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五识若无分别贪者如何得与苦受相应以其苦受在五识故故知五识有分别烦恼由意中分别烦恼中引起。

  【疏】不尔至苦俱故者意云五识得有分别贪等故得与苦受相应以苦受唯在五识意中即无苦若不许五识有分别贪等者即此贪不与五识中苦受俱犹如分别慢唯在意地不与苦受俱以意无趣苦故。

  【疏】由苦趣中至与忧俱者意云于苦趣劣蕴身恃而起慢见苦惧其逼身而生忧也是故说慢与忧相应。

  【疏】此唯意识至至苦得定说者由分别贪通五识得定说与苦俱慢唯有意虽通分别俱生然不与苦俱。

  【疏】于总聚中但有得意地一切受相应义者意云但于总聚中许有得苦俱非许一一分别俱生慢等皆得俱也。

  【疏】疑等准此应知者分别慢既不与苦相应明知疑及邪见等亦不与苦受并。

  【疏】又故知前师至造恶趣业者不是于地狱中能起思度等烦恼造业名于分别但由前生强分别惑之势力而造诸业名有分别也间如何地狱更造恶业耶答前师不正义故作此计。

  【疏】与对法至皆如贪等会者如对法等说于欲界唯喜乐俱此文乃至与四受或五受相应未审如何答准前贪会前会云贪会违缘忧苦俱等。

  【疏】四受除苦者苦地狱地狱无分别疑等故疑三见不与苦受相应言随意无者随意识中有有分别无分别惑也释上不与苦俱所由意说极苦处意无分别惑故不与苦俱余处有分别惑故得与余受相应。

  【疏】总聚有处极成之言者此中受俱约一心总聚可通有处作法非一一界惑一一地等皆通也但容得俱也以无异说故说极成之言非语也问何以得知疑忧相应耶答先作善行疑无善果与忧相应又如凡所营事疑得不得少有忧也易知。

  【疏】若缘忧俱是戒等者意云见戒先时与忧相应谓忧速不得涅槃等今更取彼见戒故说二取与忧相应问若尔何故前云嗔与二取必不相应执为胜道不憎彼故解云嗔与二取一向相违二取与忧非一向违故说具也。

  【疏】非五识俱至唯无记性者释非苦忧俱所由以此二见非五识有故不与苦受俱唯无记亦非忧俱以忧通善不善二性故问若苦受唯在五识不与二见俱者乐受亦五识有二见如何得俱又问若言忧受通二性以二见唯无记即不俱喜受亦尔如何即俱耶答乐有意地乐所以得俱喜受通无记故得喜受相应。

  【疏】在极苦处执苦俱蕴者此师许地狱有分别烦恼若后师在人天中缘病苦等身名分别我见缘苦俱蕴也故后疏言同第一师者不与苦俱非同恶趣有分别惑也论广说如前者如前五受诸门别中说。

  【疏】谓分别二见至俱不违者意说分别二见同第一师不与苦俱瑜伽五十九亦同前师意说无苦受后师地狱无分别烦恼由此不俱此中五十九说俱生二见与苦俱据实义也二师俱不违者约分别二见并不违五十九文。

  【疏】分别烦恼至五十九说故者分别二见皆与四受相应二师皆同五十九说然生身边二见前师不许与苦受俱者违五十九文前师计意地无苦受故后苦与身边二见相应。

  【论】贪四见乐喜舍俱者意说贪慢四见除邪见皆三受俱除忧苦者取顺境故论痴与五受皆得相应者痴顺说惑故与五俱论邪见疑四俱除苦者意云邪见疑与四受俱除苦者有其二因一唯意地二非纯苦处有由此二义是故除苦论贪痴俱乐通下四地谓贪及痴五识识俱故若在欲界即与五识相应以乐俱若在初静处通意及五二三静处唯与意识相应乐俱问初静虑有五识答据多分说但有三识鼻舌唯于欲界系故论余七俱乐除欲通三者除贪嗔痴七俱乐唯除欲界下三静虑皆意乐俱所以者何五见慢疑唯意地故论疑独行痴欲唯边舍者此逐难释显二于欲界非喜受俱此如集论杂集皆说疑于欲忧舍相应非喜俱者不决定心若不息灭不生故若色界疑疑静虑者与喜乐俱定引持故不共无明亦忧舍俱同此论说。

  【疏】舍受至末位起故者意云证此舍受一切身中有相续者身也末位起故者意说下三定有喜乐心此心若欲末时皆有住舍位平等心故舍受一切时有故知亦与贪等相应。

  【疏】除第四禅者以第四禅意识唯舍受俱无乐受也以上除嗔者唯在欲故。

  【疏】疑上静虑者疑彼定或胜或劣等还是定地故疑是定地烦恼然是疑中先时喜乐心定力引生所以疑得随转问既得上定云何起慢等七法答以五见慢疑是意识相应非五识并由得彼定妄执为最为胜能净得有见戒由执戒故随计断常得有身边二见计此定最胜拨无业道故起邪见既得上定而生超慢如上是五等烦恼是出入定心所引非于定中得有得斯事唯现量故又疑于界不与喜俱于可欣事求心未息犹豫未决不生故独行无明如疑理说者疑既得与上喜乐俱故知无明亦喜乐俱也。

  【疏】粗相苦乐至不在意故者此有二义一云若粗相论疑不与苦乐俱苦境增胜既定与疑行相既殊不得俱也二云欲界意识无苦乐受疑既在意地无苦乐俱有云粗相故说者初二静虑欲界人天余杂受处所有苦乐皆在五识不在意识故知疑无苦乐并。

  【疏】贪等乐喜相应至皆令理如知者意说诸烦恼与喜舍相应通下三地除第三禅唯乐受故就欲界中除地狱极苦处以地狱中无分别烦恼故余杂受处意地有爱喜舍故。

  【疏】逐难解己义之余也者准论中说贪痴俱乐至疑独行痴欲唯忧舍等并是逐难解己意论云余受俱起者此文忧是逐难解之余义也。

  【疏】然疑行相深故定俱转者意说疑得与定相应问疑行犹预定即专注何得相应答相应无失如见三宝虽复决定于三宝功德而生犹预云今作供养为有福耶为无福耶据计行相说得相应定即染定也。

  【疏】问五受别非遍行故者以受俱是别义非遍行遍行义如上说以遍诸心起故不须问。

  【疏】不问与善性相应者善是染违故此不说。

  【疏】以后必问前故者且如别境识等并五受遍行先已明讫所以将后烦恼问前如云此十烦恼何识相应等前不问后者如不定四未明以在后明今不将烦恼对不定四辨相应等。

  【论】嗔唯不善损自他故者感不可爱果损此世他世故云损自他故如前分别。

  【论】上二界等者余九烦恼在上二界由定在所伏无记摄若欲界系贪等九法分别起者唯是不善发恶行故故集论第二云自性不善谓除染污意相应及色无界烦恼等所余能发恶行烦恼随烦恼是不善杂集第四释云谓欲界系不任运起者是不善性若任运起能发恶行者亦是不善所余是有覆无记解云九烦恼中疑后三见唯分别起贪痴慢三通分别俱生分别者疑等三见同不善性就俱生中发恶行者亦不善摄若俱生不发恶行者是无记摄故。

  【论】云余无记摄细不障善等后身明身边二见也嗔一法唯在欲界无问俱生分别唯不善摄不别分别。

  【疏】余三少分等者意说贪痴慢之一分俱生者发恶行损自他是不善性一分任运不发业者是无记性具四因故即细不障善等。

  【疏】言并此四因者辨此教理行并前有四因也虽数起现行不为损名无记摄。

  【疏】所以同前者释无记所以同上三因或四因。

  【疏】前解为胜者以诸论多说此见在第九品中摄故说无九品又若如后至有九品故者若准后解亦得且如无色无能治道尚有九品何故二见不得有九又第七中见尚计有九品何况二见上下多文分许有九品今取后也。

  【疏】即未至定不通有染者以论文俱云得根本起上烦恼不说在未至得起上烦恼故未至不通染也意说未至定即定前方便加行位大乘此位皆无散心又无容预不起烦恼若得彼定得容豫心可起烦恼。

  【疏】若尔至若为者此问意若言未至定不起烦恼者且如犹未至定而命终者未审起烦恼不受生命终必住散心故答必无此者要得上根本定已或退命终也有虽先得上定后出定已悔修定即名退定而命终起烦恼也。

  【疏】又解当于此时等者即此未至定时也欲界烦恼于此位中未究竟伏尽意说若无染污第九品或方得入根本伏未尽不得上定此解未至定中有染问若于未至定中即能伏欲界烦恼尽者于此中得起上烦恼不得起烦恼是上界系故问所言伏惑伏何者惑答准伏俱生不伏分别。

  【疏】无有染污第九品时至方在故者成别义也此意即说无有欲界第九品惑在而能入根本定起未至惑要欲染尽讫入根本方始却起未至定惑所言未至定者即方便定即定前加行亦行亦为定或名近分定是根本之因故名近分定准此后义未至定有染。

  【疏】由是至未自在故者此总结意言亦不能起未至惑也凡圣皆尔。

  【疏】不作恶故者不自在作杀盗淫等恶。

  【疏】显扬第二至细勘无之者净定染定无漏三种定中皆不言未至岂起染也。

  【疏】唯定烦恼等者定烦恼者圣得彼定已后起于烦恼而爱味所得定等也烦恼者即其生之惑生在彼地所起烦恼也有云又润生方是生烦恼但不缘定而起爱味如执梵王起我见等皆名定惑依演秘胜。

  【论】诸有漏道至语得上根本定者此释伏难难诸有漏道不伏下地分别诸惑及细俱生身边二见如何能起上地诸惑故作是通云虽不能伏分别起等而等而能伏除俱生粗惑渐次证得上根本定又解细俱生谓生二见及以九种受生等不可难言违下论说有漏能伏解云此据六行取所不能伏彼据辨谛观能伏烦恼据一义故不相违至第九间自当分别。

  【疏】何以世间道伏修不伏见者问云何故论说世间道伏俱生粗惑不伏分别及细俱生身边二见耶。

  【疏】一但迷事至事障障故者即答前问意由俱生粗惑具其四义所以六行能伏一唯迷事简异见道见惑迷理故二依外门转即迷外境界事转故简异见道贪等此贪等唯缘内见等生如我见等即六十二见等唯迷理生此分别贪等依我见后起故见除不同修惑故言门然其事定外门也即内外理事别也三俱生修惑体散乱故四粗动数数易起故正障事观行相粗惑所以能将有漏道伏不同伏同分别细俱生也由伏此故证根本定不尔不能言定是事观者非观于定也但观彼定障即苦粗障等是事观也。

  【疏】有义至得第三果者此问意云若有漏道六行伏惑之时不伏身边二见者即如起果之人先有漏道伏惑然后入观断惑之时虽断分别及俱生六品不证第二果直趣第三果身边二见既先不伏明知不断如何得第三果。

  【疏】如第七识至唯障无学者意云此则引答答云然不伏我见亦不能断然不妨证第三果亦如第七识中我见亦不能断要至金刚无间道方断证无学果此中亦能亦至无学时方断证果若作此解违下论文不许圣人先生上却断下惑也由有此妨故有第二解解云亦断引例可知。

  【疏】不伏理惑者即是不伏分别惑也论得彼定已至皆容现前已得容预根本定得故。

  【疏】下分别至为我等者意云修定虽不伏分别俱生身见等若得彼定已得起上地分别及身见等问若尔何故下文问云未离下染何故不起上惑答依未得定者为问也。

  【疏】如命终心亦得起上者此举例也即九种命终心得定已后而命终时得起上惑而上生也今得彼定亦不障起彼地我见等缘未来生故者此命终心缘当生地法而起爱故但缘于未来处起爱而不执当生地法为我。

  【疏】恐相杂故者若如凡夫人未离下染许起上者不然有二种失一相违下染未伏如何起上者二相杂即二界烦恼宜成相杂或上界烦恼应是染污如此二界染法以相杂故。

  【疏】若尔见惑至为起不起者问意云如此间人先得上地根本定已后时出定已后起欲界心时得起欲界先时不伏分别见惑否问也答起将为胜如演秘说若退定者一向得起今论不退为起准疏答中无文定判指枢要说许此意起为胜也言离此地染成彼地等者意说离此地染生在上但起上贪见等不起下地分别惑等正与此同者彼五十八云生下起上与此同非是得彼定起下惑等与此同也。

  【疏】以于今时后有起故者今时者正在中有也后有起故者既受中有身明知有后有身也故中有起下邪见谤无涅槃此释谤无涅槃意。

  【疏】非色界邪见不招下苦故者意云色界邪见不能招欲界苦果明知于中有起欲界邪见也。

  【疏】彼言中有生时起故者对法言中有生时起邪见也。

  【疏】色界中有欲界本有至散心故者意云此难萨婆多也谓彼计云在欲界本有中见色界中有现前遂便起谤故今难云欲界本有既非定通云何得见色界中有耶意说通力许见中有本有位不许见况死生终必住散心。

  【疏】非由起上邪见至此解非也者应难云非由中有起色界邪见为增上缘令欲界地狱后报业熟直生那落迦也有古师计云上界邪见为缘令后报业地狱果熟者非也。

  【疏】亦非彼本有起此邪见势力远故者亦非色界本有起邪见。

  【疏】若尔应界至思即是者意难云若言色界中有起下见者即应下界不善业由上无明支发行即是业所谓邪见俱行思也又以下例上亦然者又难云如上地行用下无明发者何妨下地用上无明发故云以下例上亦然也至缘生中辨。

  【疏】起润生爱生下至无记等者意云身在上界将生下时起下俱生无记贪等而润生也故知生上起下爱无明也又起润生爱生下至无记烦恼者有云润生爱亦合与邪见俱思同此润答亦是者亦应用上地无明发也。

  【疏】此中应言至所以不说者意云身在上地将生下地起下润生爱同时亦得有我见慢无明四法且如无明与爱决定须有余之二法有无不定所以但说我爱无明更不说慢等二也以不定故所以不说于当生地法而但爱也问约当生中有起爱为约当生地本有初起中有不说以疏远故。

  【疏】又例起故者意云此第二解许起慢等如缘当生地法起爱之时得有我见我见要缘欣行与爱行相相顺由有我见方起爱故计前境胜亦起慢故无明极成故此不说问曰所言我爱等四此生为于前境上起为于自身上起为于本有初起答此之四法通境及自身皆得起据其论文于境上起为胜以前于中有起故。

  【疏】此举方偶者意云若言得起四法者何故近言起爱无明答据实亦起慢见等今略举方隅故不说也。

  【疏】谓余三见疑等起此等故者此会文也如瑜伽云生上不起下者有其二义一据多分二顺有宗故言不起就据多分中有二一约时节二约惑数多少约时者谓谤灭时及润生时唯此二时得起余时不起惑数多少者或起三或六谓我见爱无明嗔邪见等余疑边见戒取一向不起下据此不起故多分顺有宗者随顺萨婆多宗彼宗生上不起下故。

  【疏】所余分别俱生之惑亦得起不者意云余疑三见外余之六法通分别俱生总得起不此总问也。

  【疏】见断嗔痴至无起相故者意云见道嗔痴邪见及修道慢于谤灭位中得起余时即不起若修道烦恼唯润生位得起爱等除此除时即不许起亦无修道嗔及边见润生位中亦不起无行相故谤灭位亦无但有分别嗔邪见也有云修道嗔于中有不起若润生本有初亦许于父母互起嗔爱故边见亦无。

  【疏】苦总说起虽无正文者意说无正文遮令不起也余疏分别俱生随其所应者随前也然上彼起下分别俱生烦恼者一如上随其所应配属。

  【疏】下之起上至无失者意云若身在欲界生得上定已容起五种烦恼所谓见取执上地法为胜能净故亦得有慢慢静虑故亦得有疑疑上地法为胜为劣爱与无明缘上极成故文不说若欲命终生上地时廿有我我见见润生必须有故此名生烦恼要由我见等润而得生上名生烦恼通前总有亦余三或起不起如疏自辨生起上九法以上地无嗔故但说九。

  【疏】得宿住通计梵王为常是邪见者计上地梵王为常不依我起故是邪见若依我见复计为断常者即边见收。

  【疏】未见起断见文者未见计之文准七断论云计下界起上断见依我见依我生彼计死后断灭故得起彼断见或可彼断见依欲界见执彼上界身断灭也。

  【疏】九地三界得起上几计等者此通问三界九地下得起上当知乃至二界八地等下起上几法可思之除却欲界二界八地并如枢要。

  【论】下地烦恼亦缘上地等者论有二文初标后释此标也瑜伽等者已下释释中有二初缘上后缘下就初缘上中有四一贪二嗔三我边见慢四释余五此初贪也。

  【疏】以嗔缘事例于理故者此论以迷上界事例同迷道理也深理尚迷何况浅事。

  【疏】于下上地所有俱行和杂自体者即此欲界一身所有俱行之法通上下界不观差别但和杂总执为我也是俱生总缘我见缘也此中不说分别我见以缘别法生故意说修道我见执自身为我。

  【疏】和杂身体者即上界法与下地五蕴身自体和杂一处今缘之时不观差别总合缘之故故得缘上地法也。

  如前说者如前准苦谛更不可谛谛说。

  【疏】其世间道至憍慢者意云六行世间道能伏修道贪嗔及随贪等邻近憍慢谓与我我所见等同时相应而起得邻近名又不说伏离余法故知见道我见及我见俱时及贪边见总不能伏何以故以与我见邻近起故然前八十八云不伏我见者但以我见为本准见我见我见不说余贪等略也又此论中云总缘诸行执我我所断常慢者不言贪者亦是略也以别有论文记者说者即指前求上地生味上定论文也。

  【疏】此第六识唯修所断者意说总缘我见是第六识中俱生我见故修道断。

  【疏】或有异释见断至乃以三界合缘为我者以四全常遍计他自上下界我及世间为常由先通缘三界法为我依计始计常也故总缘亦通分别我见此意证计分别我见总缘故言有异也以俱生我见总缘有文此则别出同异若不同计他我如何名遍常故分别我见先总执三界法为我然后始计为全常等且如常见依我见后生我见若不总三界合缘为我岂有常见计为全常等耶常见既通计全常我见亦尔故云四全常问总缘四全常我见言于三界合缘为我者执为自我耶通自他我也答有云虽是分别是总缘我见也以见二十劫等五蕴故通计自他五蕴为自他我常也其执世间若与我常见俱者相从亦常见摄若后起之者即邪见也。

  【疏】嗔唯别缘者缘自他法不同我见慢等总缘三界法为我等也。

  【疏】有义我见边见至而缘上者此解凡欲界我见执上梵王为我依此起边见故是分别别缘得缘他地法为我下言不见世问执他地法为我者下会云不得执为自我执为他我理即无遮。

  【疏】陵他取得胜法者以欲界慢陵他得定者身中所得胜法故也。

  【疏】又缘梵王一分常等者意说上界我见后生常见非是欲界见也彼既已得上定如何更起下界我边见缘彼梵王耶故此常见是上界系即无得宿住通后方起身边见等或可亦依定后起也。

  【疏】依粗相说者此会违文也谓小乘心粗见解浅近但缘现前境起贪不许缘上地法起爱余者准知。

  【疏】或彼对法第六至应尔者指次前对法文云彼我见不缘上不说边见者略也何得知耶解云边见必依身见而况不缘明知边见亦不缘故云应尔。

  【疏】故五十八至缘上起此意说缘大梵王为常者但是见非是边见以不缘我见后生故即下邪见亦缘上地若言是边见即合随他法我见后生我见既不缘上非下地边见独能缘他法以为常也。

  【疏】六十二见全常等至后生故者此意说全常者亦是上界我见后起故前疏言或有异释者且恐[衔-金+工]缘别义说也说下缘上今意不尔下证云次疏云是他地边见随计他地我见后生又如前已说者即指上指或者有异释文也下后言是他地边见等者方释一分常见义也。

  【疏】一解云至依彼起故者意云见道中分别别我见既不得计他地法为我明知边见亦尔何以故边见必依我见后起故此则不许缘。

  【疏】今此解至此极有理者此第二解许常见中一分常见得缘上何以知者谓有外道学彼定得通缘梵王为我而起我见随后执一分常等故边边见亦得上也作是说者此极有理然非是遍耶答依宿住通起者许得缘上可如所说依寻伺散心起即不得缘上故言非边此外意者前虽言极有理然义不同若得通者许缘上不得通者不许缘上故是不同言如前所说者若约寻伺散心即不得缘上如前第一解之不许别缘我见得上地也。

  【疏】今此又解应言但是欲界所系自身之我至理亦不遮者此解亦不异但更出理会不见执他地法为我我教及此应言或依别缘之实若作此会等者道理难思。

  【疏】又解别缘者至为我故者此解论中别缘我缘者所以义即彰此二时依别所以多分我见不缘于上据实一分常中别缘我见亦得缘上二时者一即约粗相二依别缘据二时说不缘上有云别缘是多分义者意说除此总缘我见等以外更无别有我见是俱生分别缘他地法者约此道理名多分也。

  【疏】缘者所以至彼不缘披者意说别缘者是所以义不计计他地法为自我据此所以说不缘上也有云别缘是多分义者意云除此总缘等外余烦恼有别别所以故不缘上别别者即多分义缘者所以义。

  【疏】又解小乘别缘者会论言别缘不缘上者依小乘有宗说也自宗一分常别缘亦得缘上也。

  【疏】许起见道理亦无矢者同上言或有异释义即是兼常中分别我见亦得总缘也然无明文证修道我见总缘即有文证也。

  【疏】疑于界佛世尊故者此意举佛显上界疑疑请弟子说法等事也以世尊非欲界系所以不取。

  【疏】拨疑下地苦集理者邪见拨无下苦集理并疑彼理灭道非下界故不说也故但唯言下界苦集理。

  【疏】起彼二取执欲界闻思昔所起者为胜因者有云闻先欲界起邪见计定为涅槃者等方起闻思今生在上地遂执前起见取执彼随见之思慧为戒也为胜因者即执为胜因者即执为胜因也。

  【疏】行相如前者约缘欲界昔时闻思得起二取故云如前。

  【疏】余一切时者即说余一切不缘时也一切异生故者由彼异生不同外道计遍常等所以不缘故名多分若修惑总缘我见亦得缘下。

  【论】此十烦恼何所断耶者第九三断门中曲有四门第一三断门然迷谛相有总有别以下二总别迷谛门谓疑三见亲迷苦理等者三迷谛亲疏门论委细说以下四兼明迷理事门。

  【疏】然见所断为同小乘见四谛断为九品断耶者此是徴起论文意说为同小乘见谛作十六心断为同修惑作九品别断耶。

  【疏】与坏缘谛至或三品智故者意云坏者杂也此无漏智与无漏作意相应杂缘四谛之真如也名总缘谛问然烦恼既有九品如何一时顿断耶答虽有九品以违一真如或三心故以于二种是道中皆顿断也问烦恼违一真见道若证见道可得顿法如三心见道既是相见道如何亦能断惑耶答三心见道有其二种一云三心是相见道后得智疑前作也一云三心是真见道今但说真不言相也问何名三心答第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下品分别随眠第二内遣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第三遍遣一切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上品分别随眠是为三心见道问三品智总能断惑不答总断具如下品智能断下品分别烦恼所智二障中品智能断中品烦恼所智二障上品智能断上品分别烦恼所智二障只缘烦恼有三品所得智亦三心有异一一皆起无间解脱道至三心满足得名见道满足若如前一二心等俱分证见道理未全得故此是钝根劣智人若利根者唯一心真见道顿断惑故问此三心见道有真有假今言断惑为真为假答既言断惑如何说假故但言真问据此论说三心若相见道若瑜伽之三心是真见道如何会释答瑜伽据三乘人各别见道说亦不相违。

  又与怀缘谛作意相应至违一或三品智故者有云此意不同小乘别缘作意十六心等能断惑也此是答上不同小乘见谛断惑彼小乘总缘作意通缘谛理分能缘如不能断惑今此大乘总缘名怀缘者通缘四谛如不作一一别解名怀缘也亦作是非苦非不苦等名怀缘也违一有一心见道惑三即有三心见道也此即答上因修道九品断或也又有解云谓此十烦恼总作四谛若观四谛真如时此十烦恼一四顿断所门故为与怀缘谛作意相应即无漏真智与总缘谛作意相应总缘谛时能断烦恼以相违故不俱起故。

  【疏】非如俱生九品违九品智故者意说俱生修道烦恼烦恼一起有九品要起九无间道九解脱道断及证也见道不然故一时断。

  又除利根人至得第四果者意说除此利根者谓此人先由闻思力故遂作加行心以三界九地八十一品烦恼总束为九品将下地上上品惑与上地上上品惑总为一品乃至欲界下下品与非总地下下品亦为一品所以总为九品即总起九无间道解脱道而证第四果也。

  【疏】总者谓十种至迷四谛者意云一一烦恼若起之时皆通迷四谛之理故名为总。

  【疏】又诸烦恼有别行相者解云如迷一个苦谛时方邪见疑等是亲迷随此见疑后生独头贪慢等皆名别迷于一一谛即名迷此者意云但总行相亦有别行相如何名是以于一一谛唯别迷苦但迷苦不迷集等三岂名烦恼别行相也即当谛谛下皆具十惑也。

  【疏】若唯尔者至何谛摄者意云难前师云若言随苦谛下见疑后生即得名别行相者且如邪见疑痴等亦总迷四谛即此疑后所起贪等是何谛摄为随前别行相中收为随此总行相中收意说若一而约别行相说即摄总行相不得故须更说总行相也约别行相说即摄行相至缘且疑生故者意云此即总行相也如疑见等既是通迷四谛明知随后生贪等亦名总迷以贪等行相随见疑说也。

  总迷可尔者此结总迷义若别迷行相以下是返难前别行相家难云若不如我说名总行相者独头贪等是何谛下收以独头贪等不能别迷谛故又不可说总迷疑见后起贪等而可是别迷中收也见道贪等更虽疑后生明知同疑见等皆总迷也同是分别惑故缘见疑生故问四此所言总者为当数总名总为当当初行相总名总耶答今言总者有其二种。

  【疏】今言总有其二种至如坏缘念住者意云若数总四谛下皆有十种若行总一一烦恼皆有功能通迷四谛名行相也然总迷四谛总有十一句二二合迷有六句一迷苦集二迷灭道三迷苦灭四迷集道五迷集灭六迷苦道若三二合迷有四句一初三除道二后三除苦三初二及四四取前三为一句又迷总四谛为一句故有十一句或别迷四谛即为四句兼前都有十五句如坏缘念住者若缘念住生二二三三杂缘也问总既有二未审别后如何。

  【疏】别亦有二至各别迷故者意云数别者谓苦谛下有十种余之三谛下但有八种是数别也然行相别者如独头贪等十界烦恼强分别生各各别迷苦迷苦时唯迷苦不迷余三余三余三准此故名别迷。

  【疏】一因处者集谛也一依处者苦谛也。

  【疏】又为依处至此十故者释苦为依处所由也。

  【疏】灭道是彼怖畏处者由灭道谛是无漏能断惑法谓有外道皆灭道谛作如是执云灭道既能断惑等谓能我等耶谓恐我断便起怖畏遂起烦恼拨无二谛故十烦恼迷二谛生有云怖畏处者但行不相顺不增彼惑名怖畏处是作彼怖畏以解又不同苦集与惑。

  【疏】性不随顺增长十种意说灭道决是无漏但可损减十种而不增长故于灭道但起迷拨犹预等事也迷谓无明拨即邪见犹预有疑又云起种种分别故者或计为我或计为自然等是灭道等也外道计冥性如灭谛转变成后谛。

  【疏】皆具此二非因依处及怖畏处名二缘也。

  【疏】据实亦有至别总故者意说若粗相得别迷即不说具二缘据细亦有谓行相违有别总故如苦下烦恼但别唯迷苦谛不通余三谛余三谛亦尔皆违不通是别迷行相此即别迷烦恼皆有通迷四谛之功能也所以得有二缘即是前中有总名别总也。

  【疏】问如何至皆迷四谛者意如何集灭道三谛有边二见计答谓此二见深取所缘不了三谛妄执为我及法常等故于三谛得有二见若尔一切烦恼我见应皆迷四谛何故说依苦谛果处起耶答不然若二见迷苦谛时即亲迷不了执苦果为我及断常等若执三谛起者但执三谛下烦恼起妄计烦恼及俱时蕴等以为我也不是亲迷不同苦谛故不可言二见皆迷四谛也。

  【论】别谓别迷四谛相起等者此释别迷谓于苦等一一不了名为别迷。

  【疏】集灭道三谛有别行相者即因集生缘灭静妙离道如行出等非如空无我等也。

  【疏】不共无明迷三谛者故得成八者意云大科第二释别迷问集谛等三而有八者且如余七唯别迷三谛不尔以相应无明既是通迷如何乃实集等三谛而有八耶答云不取相应无明但取不共无明故得成八以相应无明是通迷故故知别迷据不共说以不能亲迷行相迷故理准如前说别迷亦据不共独行无明说若言总迷唯约相应无明说决定如是。

  【疏】多计有漏果法为二见者意说说有漏五蕰为我及计为断常即是身边二见也故此二见多于果处起也问不于三谛起应了余三谛答不然只通迷果执为我等不谓于三谛起即了三谛也。

  【疏】然实缘迷三谛亦有二见至为我等故者此意以我见实缘三谛不同小乘唯果处起以我见亦有缔三谛下烦恼起故意说由迷故遂缘下烦恼执为我等。

  【疏】然以别缘谛至后解无违者空非我自有二种一通二别通即四谛谓苦等四皆非我故名为无我非我所故说之为空故疏云总空非我通四谛者以总缘谛故故前说云以真见道总缘谛故即其证也所以二见亦得缘尔三谛生故别即苦有漏五蕴非我性故名为无我非我所故说之为空今此别空及非我理苦谛所摄萨迦耶见别迷无我边中常见别迷无常边中断见亦迷无常计后不续违生灭故是故二见唯迷苦谛今约十六行中别空非我唯属苦谛与前总空等亦不相违。

  【疏】答执彼下见眷属戒等为戒者显是依顺彼别迷邪见等所有戒执此戒及俱时五蕴为胜净也故戒取通集灭二谛意说谓有外道持猪鸡戒等执为当果之胜因执得净名为戒取又非灭计灭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是见取随见取受戒禁执此戒禁为胜能净即是戒取此是重惑也如五十八除身边二见以外余谛有者一一皆诸行相捡叙又见眷属者见谓集谛下邪见眷属者即俱时五蕴等戒者谓猪鸡戒也若复执此戒胜能净方名戒取等此解稍胜顺瑜伽论意。

  【疏】若少谛者一谛名少也。

  【疏】唯依数总行别缘者说者意云数总者谛谛下皆具十也行别者谓此十筒迷苦之时唯迷苦若通余三谛余三谛亦尔据此道理说成一百二十八也。

  【疏】若唯依总行数别使无一百二十八者意说行相者即十人通迷四谛数别者即是二唯迷苦八通迷四此说无一百二十八品。

  【疏】如相应无明随不共说者此引例证成一百二十八文也且如相应无明随不共说行相如何此之意如别迷苦谛有十今烦恼唯迷苦谛更不通余三谛外余三谛别迷亦尔若不然不共无明者即合每谛下有十烦恼以相应无明唯是通迷四谛相故故知唯合有九法各别迷也若兼取不共无明惟悟不九法成十各别迷谛者即相应无明而无处数由有此妨所以将相应随不共合说总别迷所以今者成一百二十八者亦须总别相从说方得有一百二十八唯依总亦不成唯依别亦不成是故今依数总行别合说方得数是如相应无明随不共说意例如是。

  【疏】此总行相随别者说者意云即将相应无明总行相随不共无明别行相说即释上相应不共合说所由有云相应随不共说者以因依怖畏之总行亦得随别迷之别行中摄也如八通迷中相应随不共说为八数也此即总行随别行摄故。

  【疏】以上以总迷谛数别者指次上数别文非指上数总之文也虽论言身边二见唯果处起亦是行相别然不是一一谛下各具十之别行所以摄在数别中以下论文方辨行别也或可此上言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即是亦是行相别然不是一一谛下各具十别行行别同故数别文摄在彼数总名数别也论说言亲迷故不及前解。

  【疏】此四行相至苦谛理起者意说疑及三见亲迷苦理生谓疑苦谛为有为无执我等故迷无我理计常等故迷于无常由邪见故拨无苦谛是故四种亲迷苦理。

  【疏】见戒二取至无我理故者意说二取不亲迷苦理但执邪见及身边等三见及俱时五蕴等为胜能净者是见所若执彼随顺诸见戒梵及所依蕴为胜能净名戒取谓由有我受持戒等以不亲迷苦理名重缘惑也然不执独头贪等为见戒者有二种意一者体非见戒取又不与见戒俱时也二者贪等非二取眷属故所以不执贪痴慢等问既是迷理惑何不亲迷苦理耶答虽复行相深远而迷理生然不迷无我理也故不亲迷苦理。

  【疏】于自他二见至皆亦疏迷者意云此释贪嗔及慢非亲迷谛谓于自身身见复起贪贪爱已故若于他入身上起嗔见他执我亦生嗔故云余有何所知起我慢等谓嗔他时名于他见解五起嗔慢者极成此皆是迷苦理生缘自他身身见等生故名迷苦谛言如次者有有二义一者自他起见二自他眷属两重次第故云如次二者举自他见摄彼眷属不尔自见与自眷属不尔自见与自眷属为他见所隔如何名次。

  【疏】五别起亲迷苦理者即是疑身边邪见及不共无明名亲迷苦理余独头贪等五法虽别起有别行相不能亲迷故云不然。

  【疏】然二取见法行相深远乃至何言迷苦谛理者此意问云贪慢等行相不深取复不不亲迷如何说言迷苦理等准疏初解虽迷事亦是谛摄问一切法谛皆摄尽无五谛故何乃言缘事生或而非迷谛也有云言谛者意在于理故迷事者非是迷谛若约事谛即宽通也故名迷谛。

  【疏】除二见故者以果处起故。

  【疏】五不共无明亲迷集等者不共无明为亲迷者自行迷也以行相应者但由与他亲迷俱故名亲迷非是独行亲也不取次相应无明通总别迷此唯约亲迷故取不共无明相应无明得通缘四谛理及缘迷谛理故论只云亲迷苦理次言唯也故通迷余三也。

  【疏】然实有身边至略而不论者意云据别迷中谛谛下皆有十烦恼明知身边二见亦迷集等三谛望数行中以说八通迷四谛所以略而不说也。

  【疏】二取贪等准前苦应知者亦是疏迷以二见无故不唯亲迷者意说以二见集等三谛下无故所以不准苦谛说言亲迷也由此故知三谛下无身边二见二取贪等者等取嗔慢相应无明也。

  【疏】无漏缘者意说嗔缘无漏法生。

  【疏】无嗔苦集理故此不说者但说言嗔迷灭道不言迷苦集若言缘事起嗔亦得言苦集事也但不瞋彼若于佛起嗔即是嗔灭道也。

  【疏】又解至不深取故者此且说不深取故言不迷然不及前解岂有缘而不迷耶所以作此解者由嗔迷是灭道故生增恚故故言不迷且约此道理说其实岂有许缘而不迷也。

  【疏】解以不缘理至名迷理惑者意说不可缘理即不是迷理惑也嗔等虽不迷理而缘理生也亦如见戒取虽不缘理亦缘理生也有云此意准解见戒二取不说于嗔前解为胜者即指又解以前文从又解已后总见第二解。

  【疏】如下忿等迷谛同故者下解忿等中亦有解约亲迷灭道等也亦有解忿等不缘无漏生但嫉等缘也。

  【疏】疏远如前说者意说从苦谛下见后生者亦是疏迷时但总缘身中一切法为我也谓身中有三界法种子故下地我见得缘上地法也随我见后起于常执而生于慢故有边见及慢。

  【疏】若此贪慢至亦名亲迷谛者意说此说相应贪慢与身邪边三见俱起者即同三见亦见亲迷故云随应如彼说相应言意除独头起者问何故但言三见俱不言疑耶答行相别故境定故若嗔与疑三见俱起者亦是亲迷故云随应如彼。

  【疏】慢贪至迷无漏者意云慢贪随灭道下烦恼后起唯疏迷故。

  【疏】嗔与疑俱起或独头起者意云此之二法若俱者名相应不俱者名独头皆亲迷灭道。

  【疏】此约数总至准前应说者意云如上所说贪等俱我见等名迷理者约数总说即谛谛下皆具十惑若数别者身边二见唯苦不通余三谛即贪慢与我见相应者亦不通迷灭道独头者评迷也。

  【疏】但言灭道不说集者集谛虽无别我见等然贪慢等以自体是集缘集得起不要须依别我见方迷集谛所以不言集谛。

  【疏】若余独头起至四谛事者谓独头起者行相浅近但迷谛体色心等事不迷于事若三见疑俱者至四谛理者意说贪等与疑三见相应起者即是迷理惑行相深远亲迷理故。

  【疏】又嗔慢可成至无漏缘惑者此问意嗔慢亲迷灭道可成无漏缘惑且如灭道下有独头别缘贪如何可成无漏缘惑今解由此不说贪无漏缘者以别缘贪不缘灭道无漏生也诸论约别缘贪不名无漏缘惑除此别缘贪以外余相应贪等得缘灭道下惑起但得名迷理惑可行迷也贪缘无漏生合是善性法欲故知但可说迷无漏生是故。

  【疏】云随应如彼又由此不说至可尔者意云独头起贪缘无漏者是善法欲不名缘彼惑若于余烦恼独头起者亦不了灭道故得迷也。

  【疏】身边二见至修道方断者此释通伏难云俱生二见等既虽自迷苦谛理应见道断故作此说俱生二见等虽迷谛理以行相细难断故修道方断若嗔及余独头受等迷色心等别事生故唯修所断。

  【疏】与苦谛下二见等别者以见道断苦谛下身边二见行相粗也此修断者行相微细与见道二见别也非是修断我见等非苦谛下惑也但细不障谛观也。

  【疏】简见独行贪等至违谛观故者以有分别别缘事贪即是缘谛下惑生等此唯见断违谛观故。

  【疏】亲所缘者今不取之者意说夫烦恼起时皆变相分即此相分是有体为亲所缘若据此理一切烦恼应皆名有事今不取之然约取枝质有无故故烦恼随本质名有事无事烦恼且如我见无所杖我质故即我见名无事一分嗔等缘实境起名为有事等如下自说然准下有二种有事无事一有本影合论名有事无事二唯约本质名有事无事至文当如。

  【疏】及此相应法等无本质我者约此我等本质言无非是说本质言即谓有也以对法通取相应即摄尽一切无事缘惑也问圣者达无岂有无事耶答此约烦恼辨有无事。

  【疏】此据执为论至非唯我见者对法言我见相应等者约人执说不依法执若依法执说者非但我见我见俱亦通一切心心所何以故以法执宽遍故然我见俱言此是设难而无我法二执俱起无一切心中有二慧故。

  【疏】若唯我见至便为大失此返难也若言我见俱法亦摄法执尽者此四见及疑既与我见不俱应无法执无法执者便成大过法执遍余心心所何得疑及四见是染而无法执所故是过也。

  【疏】如前自俱由门说者意云疑与见等有不相应何以故疑行不决与我见等相违五见展转不相应故非一心中有多慧故。

  【疏】即极微者以教为本质也。

  【疏】别有所托名者意云除影外别托名等为本质者即无无本质者一切皆有也。

  【疏】影像本质至名有无之烦恼者即约影像本质双即有本质或无故名有事无事也。

  【疏】或直据本质名此二缘烦恼者唯约本质说如色等即有如空华等即无若缘此起烦恼名缘有事无事烦恼。

  【疏】今勘无漏中不作得此后解者即大论漏无漏缘中也反此下名缘有漏无漏烦恼等文不唯约本质此意即说若唯约本质名有事无事亦应唯约本质名缘有漏无漏烦恼设尔何失不然岂有烦恼而亲缘无漏耶以下文据质影二法名缘有漏无漏烦恼故由有此例故不取第二惑直据本质文也。

  【疏】所引诸有事无事论文应为义门勒之者如下所引论文勒之不过七门明有事无事烦恼第一约瑜伽云依见修烦恼分别有事无事第二依瑜伽五十九约自十种烦恼分别有事无事第三即彼卷下文约有事缘无事缘分别有事无事第四又云无境缘有境缘分别有事无事第五又对法第五约有事无事境分别有事无事第六以下文云者对法第五下文约有所缘无所缘分别有事无事第七对法第七约缘有事缘无事缘分别有事无事然烦恼所缘皆颠倒虚妄据其境说明体有无故略明有事无事虽多门分别聊勒七门用显幽旨然复于一一门中一有难者疏主重释且解第一门。

  【疏】所余烦恼有事无事者即修道烦恼名有事也然与彼见道惑相违故名彼相违以彼见道惑所取本质都无有故。

  【疏】重缘惑至亦名无事者意云见戒取谓缘烦恼而生名重缘惑计合有事以烦恼有境体故然从我见等说总名缘无事惑也。

  【疏】修道虽有见境无事至名有事烦恼者意云准俱生我见所缘我境虽体是无合名无事然以修道惑中多缘有事虫所以相从总名缘有事烦恼次下解第二门。

  【疏】此以理论者意说疑无明若与我见慢俱时者即名无事若与贪嗔俱时名有事故言通二种。

  【疏】见修诸见至本质无故者释所以也但是我见慢等相应起者皆无本质不论见修我见等以慢与我见俱时无本质也。

  【疏】贪等少故略而不说者谓贪与我见俱时亦合名缘无事以少故不说缘无事也谓贪多分缘有体法起故以有解云五十九偏举此二者以相显故贪等亦相从缘无事略不说也所以名不尽理故且以理论之我见慢行所缘无故大意同前次解第三门。

  【疏】有事缘至亦不相违者意云五十九下文但总说烦恼名有事缘惑无事缘惑亦不别我贪等境名有质无质等后文据总五十九文据别亦不相违即会五十九诸见与慢等文也次解第四门。

  【疏】亦云无境缘谓缘分别所计至广大佛法等不称境知名无境也但缘名故如上界缘相似问何故但言无境缘不言有境缘耶答计亦合有以易故不说次释第五门。

  【疏】有事缘者谓除见慢及相应法外余贪嗔等所缘境界名有事次解第六门。

  【疏】非有所缘至但本质无者意云颠倒烦恼心心所等所缘皆无本质以颠倒虚妄横推度故但约境辨有无不据烦恼体说。

  【疏】及缘过去所缘境界者意云准此三性心泛尔缘过未等皆无本质不唯论烦恼所缘无法也。

  【疏】有所缘至心心所者意说三性心心所泛尔缘现在境即皆有本质次下解第七门。

  【疏】所余至以通见修者意云但除身边二见及此相应心心所等余者并名有事烦恼以通见修者意说有事不唯是修道惑见道烦恼亦通有事故云有事以通见修也。

  【疏】此之二见至相应亦然者意云此重释无事惑也谓对法举身边二见为首通取相应法名缘无事故尽理也如此解释前后所无故别椎徴深为有用。

  【疏】有无事不但所本本质者意云如前有事中后解唯据本质名有事无事今不依彼据本质说漏无漏但取本影二境名缘漏无漏烦恼与有无事缘别不可为例者如演秘说。

  【论】自地者至所起名境者自下第十二大门缘事名境谓缘自地烦恼所现相分似本质故说彼烦恼名缘分别所起事境事即本体事也缘灭道等烦恼所现影像不似本质是故但云缘名境烦恼不说缘灭道体事烦恼此据一相说所以何前云缘无漏烦恼是故应言缘灭道体境而言名境者影不似质故据此一相得云缘名境烦恼。

  【疏】自地烦恼缘依缘俱增者即能依心增彼所缘亦增彼能依心也或可依缘俱起通能所俱相增也即今种及理行功用增也。

  【疏】此境本质亦由今时分别起故者由今熏彼种也或由今时第八等分别变起也分别者即心心所异名已焉。

  【疏】灭道深远地处远故者以灭道深远烦恼不证故得深远名但依名缘也他地本质境远亦依名缘所变相分与质不相似也但名名境若自地法虽亦有远依名缘亦得增其本质以地法同故必与所证相似然虽得又缘远曾所受境亦得分明相质相似岂同他界耶故知自地虽远亦得名事境也。

  【疏】或复名者至相分之名者此更解名境也名者即相分家名此即亦由能分别心所起故名境也前解名者即寻名而缘名此即是相名相一故与后解别。

  【疏】谓有无异熟至皆如理思者意说此十烦恼几有异熟几无异熟我有漏无漏等皆任思准然七随眠与八缠五盖相摄者七随眠者一欲爱二嗔恚三有爱四慢五无明六见七疑随眠八缠者一无惭二无愧三惛沈四睡眠五掉举六恶作七悭八嫉五盖如是烦恼缠达有情覆众善法随遂自身令不得解脱得缠盖随眠名相摄者捡前十惑以相配摄解说根本烦恼讫。

  成唯识论疏义演卷第六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