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2 册 No. 0619 法华经大成

妙法莲华经大成卷第五

  金台即山居后学 大义 集

  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

  此品为中根人述成领解也。由前品四子虽领随宜之权。会归之实。而未明一音密阐。真知冥化之功。如彼大云。雨于一切。草木丛林。随分受润。故说此喻。显大圣平等之慈。若天地之无私。万物之自私也。文中具有山川云雨草木丛林。独以药草立名者。以土地是能生。云雨是能润。药草等是所生所润也。所生所润通皆有用。而药草用强。喻有漏善能除恶。而无漏善为最也。四子以穷子喻领火宅喻。深契圣心。故叹善哉。述其得解以喻其人。故称药草。是世界益。药草丛育既久。一蒙云雨。力用充润于内。抽枝发干于外。如槁苗得雨。浡然而兴。喻诸声闻。住最后身有余涅槃。更不志求佛道。今得闻经。兼以运人。前云是真声闻令一切闻。内外自他。具胜利用。故名药草。是为人益。药草能除四大诸病。补养五脏。还色驻年。喻诸声闻今得闻经。破无明惑。是对治益。药草树木。一蒙云雨。皆得鲜泽。而各滋茂。喻诸声闻今得闻经。识心作佛。欢喜踊跃。前云我等今日真是佛子。无上宝聚不求自至。是第一义益。又药草二字。言通意别。别但药草。通于三草二木故。又言别意通。通七方便。别但声闻故。

  △三如来述成。分二。初略述成。二广述成。初又二。初双叹善哉。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至)诚如所言。

  双称善者。美其领权领实不谬也。善说者。辞致曲巧故。以序事有条。序理按时。如序穷子。始而舍父。继而向父。以国王疑父。惧豪贵去父。就父客作。得父家业。非异人。非异财。然经无限勤苦。写自己愚痴之情态。如序父。始而失子。继而求子。门外遥见子。知下劣放子。设方便得子。及付子家业。无异心。无异地。然用许多慈悲。明如来善诱之深恩。只此一喻。序尽五时教理。一化始终。言辞微婉。义理精详。非大饮光锦心绣肠。波舌海口。则不能也。诚如一句。印定不谬。

  △二领所不及。

  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至)说不能尽。

  双叹一扬。此科一抑。谓引喻虽善。陈义未周。以穷子一喻。止齐二乘得益。先三后一之旨。退不及人天。进不及菩萨。横不及八法界。竖不及七方便。是领不及也。如来复有等者。假汝一身有无量口。一口有无量舌。一舌演无量音。尘说刹说。至无量亿劫。说不能尽。所谓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也。当知如来说法。一音演唱。平等不可思议。实不先顿后渐。初三后一。五乘随类得解。无有差别。如龙兴云。一味之雨。普润一切。遍荷清凉。不隔枯荣。岂一穷子喻而尽如来功德哉。下文佛说尚不能尽。况迦叶等。

  △二广述成。有长行偈颂。长行有二。先述成开三显一。次复宗称叹。初又分二。先法说。次喻说。法说又二。初举不虚以劝信。

  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

  佛法虽多。不出权实。权实之外。更无别法。上言无量无边者。此意难信。故举法王发言诚谛以劝信也。

  △二正述开三显一。分二。先约教明开显。

  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至)皆悉到于一切智地。

  于一切下。开权也。一切法谓七方便法也。此法虽多。以方便波罗蜜。随类演说。无不逗会。为人天说戒善。为二乘说谛缘。为小教说事度。为始教说理度等。其所说下。显实也。地实相也。究竟非二。故名一。其性广博。故名切。寂而常照。故名智。无住之本立一切法。故名为地。

  △次约智明开显。

  如来观知一切诸法(至)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如来下。明开三。观一切所归趣者。是权智能照权也。知一切所归趣者。是权智能识药也。知深心所行。是权智能知病也。药病俱是权法。权法各有归趣。戒善等近趣人天。若作远缘。低头举手皆趣佛果。道品等近趣涅槃。若作福严。所行是菩萨道。远趣宝所。六度理事等法。近远归趣。途辙不同。深心所行有二。若深心著于依正者。起深重十恶。障人天乘。若深心著于所执法者。起四倒三道六蔽五住。障四圣乘。当知深心病相不同。如来以权智照之通达无碍也。又于下。明显一。诸法究尽明了者。是实智能照实也。一切权法无不入实。故云究尽。佛眼所见为明。实智所知为了。若此智照此药此病。不照彼药彼病。彼智照彼。不能照此。是权智照也。一智遍照一切药一切病。是实智照也。能示众生如此圆融境智。故言一切智慧也。又上云通达无碍。是约权论实也。此于诸法明了者。约实论权也。二文互现。正明实是权实。权是实权。当知究竟非权非实。非差别非不差别。以智方便权有差别。悉到智地则无差别。上法说竟。

  △二喻说。分二。初喻说。二法合。初中又二。初有差别喻。喻上权教权智。二无差别喻。喻上实教实智。且初分六。初土地喻。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

  大千世界。喻众生世界。山川等。喻五阴世间。世界无别法。为山川等所成。众生无别法。为五阴所成。山喻色阴。显而可见。川喻受阴。水流盈涸。溪喻想阴。屈曲晦明。谷喻行阴。幽隐难见。土地喻识阴。通为所依。又即坚固虚明融通幽隐颠倒。五种妄想所成故。又山喻菩萨五阴。川喻支佛。溪喻声闻。谷喻天。土地喻人五阴。一一五阴。皆有习因习果所依。犹山川等为草木种子质干所依也。

  △二卉木喻。

  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种类若干名色各异。

  卉是草之都名。木是树之总称。众草成丛。众树成林。治病力用胜者为药草。如善法治恶。无漏善治恶义胜。故喻药草。五乘七方便。因果种子不一。故云种类若干。如是种类。各有称谓。即是名。各有体相。即是色。

  △三密云喻。

  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喻佛三密也。云有形色。喻佛应世。身密也。云能覆阴。喻佛慈悲。即意密。下佛说教。即口密。以慈悲熏。应身说法。遍十法界。故言密布。

  △四澍雨喻。

  一时等澍。

  喻佛口密。八音四辩。宣澍法雨。云不密不能等澍。慈不密不能广利。一云所雨。大千普洽。喻一音密阐。群生均被也。

  △五受润喻。

  其泽普洽卉木丛林(至)大根大茎大枝大叶。

  法雨普润七种众生心地。所有习因种子即生。名为普洽。根茎枝叶者。喻信戒定慧。次第相资。小根等喻人天信戒定慧。中根等喻二乘信戒定慧。大根等。喻菩萨信戒定慧也。

  △六增长喻。

  诸树大小随上中下(至)而得生长华果敷实。

  此明草木随分受润也。七种众生习报两因善法。既蒙法雨所润。则习报两果各得增长也。称其种性者。明施权称机。小不过分。大不减少。即七种习报两因也。华果敷实。即七种习报二果也。华如习果。果如报果。此隔字为对。应言华敷果实。

  △二无差别喻。喻上实教实智。分三。初一地所生喻。

  虽一地所生。

  五乘心地。地体无别。然皆能生。即一实相地而分五乘七方便也。

  △二一雨所润喻。

  一雨所润。

  一音所宣。一乘法门。开发五乘善根。终是一音平等之教。以被物虽五。化意唯一故。

  △三三草二木喻。

  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小草力弱。喻人天。中草小胜。喻二乘。上草又胜。喻小教菩萨。小树大树。胜于三草。喻始分二教菩萨。三草二木。禀益差别。不自觉知。五乘善根。蒙佛法雨。随分增长。亦不自知。五种之因皆依一佛性。亦不自知。五乘之教皆是大乘。亦不自知同归佛慧。唯有如来乃能知之。总之群机唯是一理。所说唯是一乘。五性众生。习种有异。立志不同。进修有勤怠之别。领会有浅深之异。如地无私生。雨无偏润。但草木随分受润。华实自别。此则造物无私。物之自私。圣心无比。机之自比也。上喻说竟。

  △二法合。分二。初合有差别喻。二合无差别喻。初中又二。先正合六喻。次提喻帖合。初正合中分六。初合密云喻。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至)遍覆三千大千国土。

  合喻不次。上喻先明五乘根性差别。就机说故五乘居先。此中就佛边说。先合密云。顺序故也。由如来出世。然后说法。法必被机。机则受解缘别也。出现于世者。出现对入隐言。以证穷法身。常处寂光。隐而入也。为诸众生。倒驾慈航。逆流而出。应身世间。出而现也。如大云起。提喻帖合。云者无私成事。住止不定。喻如来不生不灭。又覆阴义。大慈现身。覆育一切众生。又法身如空。应身如云。此合身意二密。以大音声者。举佛口密。合云有声。普遍天人等。别举三善道禀口密之益。即三乘根性。三十子别禀声益。如彼一句。合云有声。遍覆一句。通举皆是佛子。俱禀口密之益也。

  △二合澍雨喻。分三。先唱号令知。

  于大众中而唱是言(至)天人师佛世尊。

  先唱十号。令众知归。我是之言。非自伐也。以佛出世。九十六种各兴异端。今于众中唱名。令人知所崇重故也。

  △二弘誓知见。

  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至)开道者说道者。

  此四弘度生知见不谬也。弘誓本成慈悲。慈悲既缘苦乐。弘誓亦约四谛而论。若见苦谛。逼迫凄惨。楚毒辛酸。缘此起誓。故云未度苦者令度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若见集谛。颠倒流转。迷惑系缚生死无涯。甚可哀伤。缘此起誓。故云未解集者令解集。即烦恼无边誓愿断也。清净之道。众生不识。行此道者。能出生死至安乐地。欲示众生安立此道。故云未安道品者令安道品。即法门无量誓愿学也。灭烦恼处名为涅槃。子果缚断。获二涅槃。缘此起誓。故云未证灭谛者令证灭谛涅槃。即佛道无上誓愿成也。今世二句。三达洞照也。宿命达过去。天眼达未来。漏尽达现在。亦名三明。一切知者。具足三智也。一切见者。具足五眼也。知道三句。三业随智慧行也。知道谓意不护。开道谓身不护。说道谓口不护。良以如来三业常与智俱。则无有失。故不须护也。道指一乘。由意证知此道。故能现形开显。语言宣说也。

  △三召机来听。

  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六道众生。均在悲化之内。劝三善道应来听者。闻法易故。又成道音声。遍闻三界。大通光明。远照十方。皆召机来听意也。

  △三合土地喻。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来至佛所而听法。

  众生来者。感应道交故。他方大士不远而来。此土天人随缘而至。如云龙风虎之状。

  △四合卉木喻。

  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

  上喻中有卉木差别大小不同。今合中明五乘根有利钝。行有勤怠。正是习因浅深。与卉木义同也。于时者观机时也。若论最初。即鹿苑说小之时。若论中间。处处得论于时。利钝者。三途因恶果苦。不能受道。为钝。七方便人闻教得益。为利。别译三途受报穷劫。钝也。人天聪明睿智。利也。人天但受果报。不肯受道为钝。三乘根性。断惑出界为利。精进懈怠者。三途放逸为怠。人天五戒十善为进。人天不厌苦为怠。二乘怖畏无常为进。二乘贪证不求佛果为怠。菩萨志求佛道为精进也。

  △五合受润喻。

  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

  随堪为说者。即是称会五乘机宜而说也。如堪以人天为说戒善。堪以三乘为说谛缘六度等。欢喜善利者。即五乘各蒙法润得益也。

  △六合增长喻。

  是诸众生闻是法已(至)任力所能渐得入道。

  五乘众生。各得闻法。各得增长。现世至受乐者。如三途闻法息苦停酸。即现世安隐也。或生人天中。即后生善处也。于人天中修道。即以道受乐也。人天闻法持戒。福德扶身。现世安隐也。天生天上。人生人间。或天人互生者。即后生善处也。生能悟解。即以道受乐也。二乘闻法得有余涅槃。即现世安隐。生方便土。即后生善处。于彼闻经。即以道受乐。生身菩萨。闻卢舍那说法。得无生忍。即现世安隐。生实报土。即生善受乐。又现世至受乐者。习因感习果也。离诸障碍。即现世安隐。任力入道者。即后世以道受乐。亦是报因感报果也。又受乐释安隐。闻法释生善处。又既闻下结。二乘离烦恼障。菩萨离二障。人天离三恶障。五人于各法中。各入其道也。正合六喻竟。

  △二提喻帖合。

  如彼大云雨于一切(至)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大云帖合形声两益。雨于一切。帖合澍雨。卉木药草。帖合受化众生利钝怠进。加其二句。帖合受润得益。各得生长。帖合现世安隐等。土地义含。

  △二合无差别喻。分五。初无差别法。众生蒙润不知。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至)所得功德不自觉知。

  一相者。众生之心同一真如。是一地也。一味者。一乘之法。同诠一理。是一雨也。昔于一实相方便开为七相。一乘法方便说为七教。佛知究竟终归一相一味也。所谓下双释。解脱相者。无生死相也。离相者。无涅槃相也。灭相者。无相亦无相也。此是一相中三相。又解脱相者。无分段变易二边业缚之相。离相者。得中道智慧。远离二边无所取着。灭相者。二边因灭得有余涅槃。二边果灭得无余涅槃。此是一味中三相。又法法皆如。同一相也。物物皆洽。同一味也。众生沾法雨而超缠缚。即此一相一味之法名解脱相。沾法雨而离因缘。即此一相一味之法名离相。沾法雨而得寂灭。即此一相一味之法名灭相。名虽有三。究竟皆至一切种智。所谓终则得为一切智果也。大经云。譬如众水皆是一味。随器异故。水有差别。如来说法唯是一味。随众生心地器异。故有无量差别。此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者此也。其有下。明众生不知。正合上草木差别。众生举不知之人也。法乃一音之法也。若持诵等。正明不知。盖持诵不同。修行亦异。人天作戒善之解。三乘作谛缘六度之解。解既不同。即是差别。所得功德不自觉知者。明五人各禀教益。不知佛是一音无差别教。是不知实。亦不知七方便人各执己解为实。是不知权。故云不自觉知。

  △二唯有如来如实知之。

  所以者何唯有如来(至)如实见之明了无碍。

  唯有下。约四法知。过去因为种。现在形貌为相。主质名体。自分不改名性。种相体性。五乘各论。五乘各异。即是差别。如来能知。同是一种一相一体一性。即无差别。如来亦能知。差即无差。无差即差。如来亦能知。念何事下。约三法知。念思修。即三慧。明记不忘曰念。意沉默想曰思。笃行无怠曰修。何事者。是所禀之教。如小根念人天之事。中根念二乘之事。上根念菩萨之事。思修亦然。云何者。有操修之功。如小根以五戒十善法而念。中根以四谛因缘法而念。上根以六度法而念。思修亦然。以何法者。谓用何因缘也。如念人天者。以福报因缘而念。念二乘者。以惧苦求乐之因缘而念。念菩萨者。以自利利他之因缘而念也。思修亦然。三根三慧即差别。若入圆妙三慧。即无差别。以何法得下。约二法知。以何法即是因。得何法即是果。如戒善因人天果。谛缘度因三乘果。五乘之因。各得其果。即是差别。众生诸佛。一如无二如。即无差别。众法住下。约一法知。七方便住于七位。故言种种之地。此即差别。如来如实佛眼见之。明了无碍。如众流入海。失于本味。则无差别。随他意语。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则如来能知差别。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则如来能知无差别。

  △三举喻帖合众生不知。

  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

  所谓众生闻法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也。如天地之产百嘉。雨露之滋众卉。自生自遂。孰能知之。

  △四牒前结释如来能知。

  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至)终归于空。

  一相一味之法。为缘分别。解离灭等。一为无量也。究竟等归空。无量为一也。此是牒前重释无差别之义。一相一味。解脱离灭。若是二乘法体。犹是差别言宣。今作大乘究竟涅槃。终归于空。即无差别。究竟一句。结上诸句。非是二乘有余。乃是究竟大涅槃也。常寂一句。结上诸句。非是小乘寂灭。乃是常住寂灭。前云常自寂灭相。即此义也。终归一句。显非灰断之空。乃中道了义第一义空也。

  △五释疑。

  佛知是已观众生心欲(至)不即为说一切种智。

  恐疑云。佛既知始末是一。何不鹿苑即为说实。释云。佛知是实。因观众生心欲。随三悉檀而将之护之。将护二字。正是如来抑之在怀。舍己从人。恐其诽谤。将导护惜。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也。上述成开三显一已竟。

  △次复宗称叹。

  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至)随宜说法难解难知。

  前明如来无量功德。亿劫说不能尽。恐人疑四子领解。何必是实。当知前约佛恩普被。犹如云雨。靡不覆润。佛恩普载。犹如大地。靡不生成。岂但为一方一机而已哉。故云说不能尽。上来广明一音冥化。泽被无疆已竟。到此故佛叹述。虽未及究竟佛地。且领五时权实。开佛知见。分证佛果。亦诚不虚兼欲引发下根。令同得悟。故云汝等希有。二乘以无为正位。舍证入实。故云甚为希有。能知随宜说法。述其能领开三。能信能受。述其能领显实。所以下释成佛。于一道随宜说三。深玄难解难知。而汝等能信能受。故叹希有也。长行竟。

  △二偈颂。有五十四行半。分二。先四行颂上法说。次五十行半。颂喻说。初又二。先半行。颂法王不虚。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破有法王出现世间。

  因果不亡为有。二十五王三昧。破二十五有。如来已破此有。为法中王。故云破有法王。

  △次三行半。颂开权实。

  随众生欲种种说法(至)以种种缘令得正见。

  随众生二句。开权也。随其欲乐方便说三。如来下显实。功高十地。德迈三贤。非尊重而何。甚深无量。横竖莫穷。非深远而何。深鉴小机。知其未堪。不轻所说。是故四十余年。默而不说。今大机既发。方为说之。何故久默而不说耶。当知有智若闻。能信能解。其柰无智疑悔。悔则谤。谤则堕苦而永失矣。是故下。颂上到一切智地。如来随种种缘。说种种教。悉为令得大乘知见也。此中破有对治。随欲世界。久默为人。正见第一义也。

  △次五十行半。颂喻说。分二。初十行半。颂上喻说。二四十行。颂法合。初又二。初九行半颂有差别。二一行颂无差别。初九行半分六。初三行。颂密云喻。

  迦叶当知譬如大云(至)叆叇垂布如可承揽。

  云喻应身。应身随智慧行。故为慧云。能具十二部经法。故云含润。身放大光如电跃。口震四辩如雷声。闻法欢喜。故言悦豫。九十五种邪见不现。故言掩蔽。除心地九十八种见思热恼。如地清凉。应身现世。似同三有。有心往取。实不可得。故云如可承揽。

  △二一行颂澍雨喻。

  其雨普等四方俱下流澍无量率土充洽。

  八音四辩。宣澍法雨。一时俱闻。故云四方俱下。凡有心者皆蒙利益。故曰率土充洽。

  △三一句颂土地喻。

  山川险谷。

  即七方便众生五阴。今蒙法雨。身意柔软。如山川土地得雨润泽也。

  △四二句颂卉木喻。

  幽邃所生卉木药草。

  颂上众生习因差别。喻众生久远习因。隐在阴界入内。故言幽䆳。今蒙法雨。悉得开发。故言所生。

  △五二行三句颂受润喻。

  大小诸树百谷苗稼(至)草木丛林随分受润。

  理物论云。粮者黍稷之总名。稻者粳糯之总名。菽者众豆之总名。三各二十。共六十。蔬果之实。各二十。合为百谷。百谷总名曰五谷。谓麻黍稷麦豆也。取喻五乘能生百善。其实百善能生五乘也。甘蔗喻定。葡萄喻慧。干地一句。喻未信者亦信也。其云下。喻佛所说一相一味之法。三乘五性随分受益也。

  △六二行颂增长喻。

  一切诸树上中下等(至)一雨所及皆得鲜泽。

  小不过分。大不减少。五乘各得增长。故云皆得鲜泽。

  △二一行颂无差别喻。

  如其体相性分大小所润是一而各滋茂。

  五乘体相。根性不同。如来法雨所润是一。初二句颂所生所润。次一句颂能润。则是无差别也。各滋茂者。差别不自觉知也。

  △二四十行颂法合。分二。初三十五行。颂合有差别。二五行。颂合无差别。初有六。初一行。颂合密云。

  佛亦如是出现于世譬如大云普覆一切。

  初二句正合。次二句提喻帖合。

  △二八行半。颂合澍雨。又三。初三行。颂唱号令归。

  既出于世为诸众生(至)出于世间犹如大云。

  诸法之实。长行所无。即一乘实相。方便权巧。分别演说。皆为此也。

  △二一行半。颂四弘度生。

  充润一切枯槁众生(至)世间之乐及涅槃乐。

  法雨滋润枯槁众生。皆令离苦。如五戒离三途苦。十善离人道苦。声闻离三界无常苦。缘觉离从他闻法苦。菩萨离内无利智外无相好苦。既离苦已。皆得世出世间安隐快乐也。世间乐。人天也。出世间涅槃乐。三乘也。又五乘咸有世间之乐。皆令得涅槃第一之乐也。充润二句。即度众生。皆令一句。即断烦恼。安隐一句。即学法门。及涅一句。即成佛道。

  △三四行。颂召机来听。

  诸天人众一心善听(至)常为大乘而作因缘。

  初二行。召集人天等听法也。身无上。相好庄严。口无上。具四无碍。意无上。俯察群机。故云无上尊。次为大众下。能说人尊。故所说法妙。甘露乃不死之药。妙法是真常之体。称之为净。以不染故也。甘露净法。止得一味。乃解脱涅槃之味也。一味之法。以一妙音演畅。随类得解。斯义即上解脱涅槃也。常为二句。申明非但。一时演畅斯义而已。乃于四十年中。虽说九部之法。常为大乘解脱涅槃而作因缘也。

  △三四行颂合土地。

  我观一切普皆平等(至)充足世间如雨普润。

  我观二句。一性平等。无有四句。冤亲平等。恒为二句。说法平等。如为二句。一多平等。常演下。久近平等。说法乃如来之能事。除此之外。皆为他事。去来坐立。即四威仪中。凡有机感。皆为说法。终不疲厌。若有彼此等。则有限碍疲厌。世尊视四生如一子。等三界以同仁。为七种众生说法。如雨澍山川溪谷。平等普润也。

  △四二行颂合卉木。

  贵贱上下持戒毁戒(至)等雨法雨而无懈倦。

  文具六对。贵为天子。贱为庶民。王民一对。上而诸天。下而人道。天人一对。持戒出家。毁戒在家。僧俗一对。菩萨缨络严身。具足威仪。声闻福德浅薄。不具威仪。三乘一对。正见内教。邪见外道。内外一对。根利者大乘。根钝者小乘。大小一对。等雨者。其教无私。无懈者。诲人不倦。自贵贱至利钝。五乘展转论之。

  △五十一行颂合受润。分三。初一行总明受润。

  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

  五乘受解缘别。所证各异。故曰诸地。即下人天等。

  △二七行别明受润。

  或处人天转轮圣王(至)如是菩萨名为大树。

  或处下一行。明小草受润。五戒处人道。加胜施处轮王。加十善处释提。四禅处梵王。人天修戒善四禅八定等法。暂治三恶八苦之病。故喻小草。治时疾而已。知无下二行。明中草受润。二乘俱有智断。无漏即道品等法。修之能得小乘。但二乘谛缘之法。破人执之病。免三界苦。不能化他。乃喻中草。求世下一行。明上草受润。权教菩萨。自信作佛。修六度行。自利利他。然皆住相。不称性理。纵破法执。不能忘相。终不能治无明之病。但志求精进。胜于二乘。故喻上草。六度中精进为最。大论云。施戒忍乃世间常法。欲修定慧。必须精进。今举精进摄余度也。又诸下一行半。明小树受润。佛所钟爱。故称佛子。有三贤四加之别。故云诸。位虽涉乎地前。心则专乎佛道。佛道虽多。不出四无量心为本。故曰常行慈悲。佛虽未记作佛。自知作佛无疑。此菩萨虽顺性而修。二执齐破。未见法身。道用犹劣。荫化不广。故喻小树。安住下一行半。明大树受润。此菩萨分证实相。具不思议德用。住于神通。转不退轮。于一念顷。能于十方开导利益一切众生。故喻大树。

  △三三行总结能润所润。

  佛平等说如一味雨(至)于佛智慧如海一滴。

  佛平等说。能润也。所禀各异。所润也。佛以下。显功德智慧。如大海无际。以此喻种种演说。如海一滴耳。正是前文说不能尽之意。

  △六八行半。颂合增长喻。分二。先二行。总颂增长。

  我雨法雨充满世间(至)随其大小渐增茂好。

  法本一味。修之不同。故有差别。如彼下。举喻帖释。

  △次六行半。别颂增长。

  诸佛之法常以一味(至)是名大树而得增长。

  先明法一机异。普得具足。即现世安隐。修行得果。即后生受乐也。声闻若不值佛。此身未必无后。由见佛故。成最后身。果缚尚存。闻法得果。是中上增长。菩萨智慧坚固。了三界如幻。求最上佛果。是小树增长。住禅得通。闻法欢喜。是大树增长。此文似有缺略。缺少小草增长。略则无权进实。理应人天渐进三乘。三乘渐入一乘。由实至究竟。三草二木。各有胜进。方尽会权归实之旨。上颂合有差别竟。

  △二五行颂合无差别。

  如是迦叶佛所说法(至)渐渐修学悉当成佛。

  大云一味。无差别也。各得成实。有差别也。以华喻人。故云人华。当知下。明开权显实。非灭度者。未度变易也。独言二乘者。为保证心强故。人天不计果为涅槃。菩萨不于中间取证。故但言二乘耳。道因也。菩萨之道。须断通惑。二乘亦断此惑。故云是菩萨道。二乘智断。既是菩萨之因。岂宜执为果耶。故斥之是菩萨道。更令修习。方得成佛。大二乘行业。不异菩萨。但发心有异。如不龟之药。浣者用之。但充衣食。士者用之。则食封邑。岂药有差别哉。的实而论。不但二乘之行。不异菩萨。一切人天善业。皆菩萨行。岂必高岩入定。虎口亡身者乎。修学者。劝修实相之因。成佛者。授其实相之果也。上如来述成已竟。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

  梵语和伽罗。此云授记。即谶语也。谶验也。今生授记。取验于当来故。圣言说与曰授。果与心期曰记。以诸子虽信作佛。不蒙一言印许。终滞犹豫。既授之后。则全身担荷。铭心自办也。又诸经或破授记如净名云。汝弥勒。为从如生得记。为从如灭得记。如无生灭。则知无记。思益云。愿不闻记名。大品云。授记是戏论法。今经云何。答。若见有记记人。此见须破。若菩萨誓记。此须与记。若世谛故记。第一义中无有是事。今经记有多种。若通记。如法师品。闻此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等。若别记。如三周授三根等。若正因记。如不轻云。我不敢轻于汝等。若缘因记。如法师品。以华香十种供养。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菩提。若了因记。如三周授记。若迟记如声闻。速记如龙女。佛记如此文。菩萨记如不轻。又他经但记菩萨。不记二乘。但记善不记恶。但记男不记女。但记人不记畜。今经皆记。亦云受记。今从佛授与得名。故云授记。又当知开佛知见。成自性佛。以心印心。名为授记。授为授道。记为记事。道无涯际。非师无由发生。事虽梦幻。非记无由起信。是则由道而禄生。由禄而显道也。

  △四授四子记。分二。初正与中根授劫国庄严记。二许为下根作宿世因缘说。初又二。初授迦叶记。二授三子记。初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五。初行因。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至)广宣诸佛无量大法。

  诸授记中。奉佛多少不同。随其愿力也。事佛功行不同。随其才力也。成佛果号不同。随其因行也。告大众者。取证也。奉觐等。外托胜缘。具足诸佛无量福德也。广宣等。内积胜因。成就诸佛甚深智慧也。因缘双胜。福慧二严。方得成佛。宣大法者。法师行菩萨道也。

  △二得果。

  于最后身得成为佛(至)天人师佛世尊。

  最后身二义。一声闻此身已尽。不受后有。名最后身。二等觉后心。金刚喻定。无明断尽。异熟识空。名最后身。今是后义。别号光明者。因中然灯续明。紫金涂佛。世世生生。身常金色。故为罗汉时名饮光。成佛时号光明。由说法化生。自利利他。如日光明破一切暗也。

  △三劫国。

  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

  国属地理。劫属天时。皆类其因行。依正不出二仪也。光德者。所出皆智人故。庄严者。依正皆美胜故。

  △四寿命正像。

  佛寿十二小劫(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净法界身。本无出没。然住十二劫者。随大悲愿力而示现耳。正像之法。二十劫而灭者。随众生机感而隆替耳。法性佛身。固无加损于其间也。

  △五国净眷属。

  国界严饰无诸秽恶(至)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国土净者。皆由平等净心之所感也。瓦砾荆棘。杂心感也。便利不净。染心感也。坑坎堆阜。谄曲心感也。诸佛无杂染谄曲。故国界严饰无诸秽恶。唯修清净妙行。故其土平正宝华周遍。净名曰。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此其证也。其国下。眷属众多。魔护佛法。大权示现。行于非道。通达佛道。皆为外护眷属。又因行抖擞。故果不惹魔事也。此饮光未来成佛一大事因缘。佛一一授之。尊者一一记之矣。

  △二偈颂。有十二行半。分五。初四行颂行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告诸比丘我以佛眼(至)修习一切无上之慧。

  告诸下。明劫数。而于下颂觐佛植福。为佛下。颂宣法修慧。梵行全摄六度。

  △二半行颂得果。

  于最后身得成为佛。

  △三六行颂国净眷属。

  其土清净琉璃为地(至)乃以天眼不能数知。

  劫国不颂。文中先国净。次眷属。其心一句。言慈悲之至也。逮大一句。言应化不测也。不为而应。不虑而遍。异于小圣。故云大神通也。无漏后身。即声闻果体。法王之子。即大心声闻。亦得授记绍隆佛种故。乃以二句。极言众多。

  △四一行半颂寿命正像。

  其佛当寿十二小劫(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五半行总结。

  光明世尊其事如是。

  △二授三子记。分二。初三子请记。二如来与记。初又四。初请记。

  尔时大目犍连须菩提(至)即共同声而说偈言。

  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至)除热得清凉。

  悚栗者。惊惧不安之貌。摹三圣希记之状。意谓我等同陈穷子一喻。何故授彼记而未及于我。故皆悚栗不安也。若知我下。意谓法喻二说。皆赐我等声闻作佛之语。今授记中而不唱我名。莫不心怀热恼。若如来证知我等深心。见为称名授记。何异甘露洒心。顿合肺腑清凉也。

  △二说喻。

  如从饥国来忽遇大王膳(至)然后乃敢食。

  此喻出自疑惧也。正如有人从饥国来。忽值大王赐宴之时。虽珍羞盈席。宝馔满前。不得王命。称名宣召。不敢受食。若得纶音宣召。乃敢受耳。

  △三法合。

  我等亦如是每惟小乘过(至)尔乃快安乐。

  不知二句。合饥人思食也。虽闻下。未得唱名授记。不知名号劫国何等。心中忧惧。未敢担荷。如逢王膳不名不召。故不敢食也。若蒙二句。合上若复二句。

  △四总结。

  大雄猛世尊常欲安世间愿赐我等记如饥须教食。

  世尊说法。安隐世间一切众生。况我等心怀悚栗。安有不安隐者乎。三圣说喻恳切。希记之诚如是。

  △二如来与记。分三。初授须菩提记。有长行偈颂。长行分四。初行因。

  尔时世尊知诸大弟子(至)当修梵行具菩萨道。

  那由他。万亿也。即十大数中垓数。供养二句。植福之广也。常修二句。修慧之深也。梵行举一摄五。圣天婴病。称性无染总名梵行。修证圆满。故云具菩萨道。

  △二得果。

  于最后身得成为佛(至)天人师佛世尊。

  因中心得无碍。忆念受生。如恒河沙。在母胎中。即知空寂。因修空行。而果号名相者。因遣名相。果即名相。相即德相。证无名之名。非相之相。名实不乖也。

  △三劫国严净。

  劫名有宝国名宝生(至)无数千万亿那由他。

  有宝宝生者。以初生时宝藏皆空。七日又现。今证果时。劫国亦其义也。华树台阁。皆宝成者。应劫国之名也。所化人民。亦处宝台者。享化主之福也。声闻下。眷属多也。

  △四寿命正像。

  佛寿十二小劫(至)度脱无量菩萨及声闻众。

  处空者。第一义空也。因空悟解。不离本行。故行道说法。常处虚空。所度之众。亦使由空而证实也。

  △二偈颂。有十二行分。分四。初一行诫听。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今告汝等皆当一心听我所说。

  △二三行颂行因得果。

  我大弟子须菩提者(至)端正姝妙犹如宝山。

  空生道德功行。疑若亚圣。而记果犹当供若干佛等者。为小乘但念无相不修大行。虽经多劫不成正觉故。须发大心。具大道。然后成佛也。

  △三六行半颂劫国严净。

  其佛国土严净第一(至)皆共合掌听受佛语。

  其佛下。依报严净。无不爱乐也。其佛法中等。眷属利根。各具威德也。国以菩萨为庄严者。菩萨说法度生。移风易俗。足为国家观光。非庄严何哉。纵任无碍。尘累不拘。曰解脱。一内有色观外有色解脱。二内无色观外有色解脱。三净解脱。四空无边解脱。五识无边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处解脱。其佛下。由神通力处空说法也。诸天下。皆笃信乐善。无薄恶俗也。

  △四一行半颂寿命正像。

  其佛当寿十二小劫(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二授迦旃延记。有长行偈颂。长行分四。初行因。

  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众(至)具菩萨道。

  由旬亦云逾缮那。此云限量。大论云。由旬有三。大者八十里。中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文中先供八千亿佛。各起塔供养。后复供二万亿佛。亦起塔供养。具菩萨道。因行圆满也。要知文饰谈锋似箭。辩口如河。供如是之多佛。起如是之塔庙。种种供养舍利肖像。方得福慧并隆。今之具缚凡夫。才得一知半解。一行未修。一佛未事。端居无事。欲续佛道。难矣哉。

  △二得果。

  当得作佛号曰阎浮那提金光(至)天人师佛世尊。

  因中别行。勤扫佛殿。为罗汉时名曰文饰。成佛时号阎浮等。此云胜金。取其破尽妄惑。深证法身。其犹出矿精金。光色不变故。又金乃众宝之首。喻佛为群圣之尊故。

  △三国净眷属。

  其土平正玻璃为地(至)无量万亿庄严其国。

  文中先明依报严净。次明眷属纯善。此中无劫国名者。或译人遗失也。

  △四寿命正像。

  佛寿十二小劫(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二偈颂。有七行。分三。初一行诫听。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皆一心听如我所说真实无异。

  △二二行三句。颂行因得果。

  是迦旃延当以种种(至)得佛智慧成等正觉。

  △三三行一句。颂国净眷属。

  国土清净度脱无量(至)无量无数庄严其国。

  断一切有者。谓其佛所化。虽有三乘五性。究竟皆归一切种智。至于理极情忘。纤尘不立也。亦即二十五有也。寿命正像。略而不颂。

  △三授目连记。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五。初行因。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至)二百万亿诸佛亦复如是。

  文中先供八千佛灭后起塔供养。后复供二百万亿佛。亦复起塔供养。

  △二得果。

  当得成佛号曰多摩罗䟦(至)天人师佛世尊。

  因中神通第一。果时号多摩等者。此云性无垢香也。以香不离此而至彼。通不舍因而成缘。诸圣成佛别号。皆果不违因也。

  △三劫国。

  劫名喜满国名意乐。

  此佛以神通摄世。教化众生。心悦诚服。故劫名喜满。国名意乐也。

  △四国净眷属。

  其土平正玻璃为地(至)菩萨声闻其数无量。

  其土下。先明国净。皆从正报之所感。多诸下。次明眷属。皆是三乘五性之机。

  △五寿命正像。

  佛寿二十四小劫(至)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二偈颂。有十二行半。前十行颂上长行。分四。初四行半颂行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此弟子大目犍连(至)而以供养诸佛塔庙。

  法苑云。阿育王取金幡金华。悬诸刹上。又僧寺号刹者。以柱表刹。示所居处也。此中长表金刹者。谓塔上覆钵柱。为塔之表。以金为之。其塔高千由旬。则表之长可知也。

  △二二行颂得果寿命。

  渐渐具足菩萨道已(至)其佛寿命二十四劫。

  △三二行半颂属众多。

  常为天人演说佛道(至)于佛智慧皆不退转。

  △四一行颂正像。

  佛灭度后正法当住四十小劫像法亦尔。

  若夫国土大小。劫之修短。法住久近。眷属多少。各随本愿功德所致也。上正与中根授劫国庄严记竟。

  △二二行半颂。许为下根作宿世因缘说。

  我诸弟子威德具足(至)吾今当说汝等善听。

  下根之人。已闻法喻二周开三显一。复见五人受记作佛。而犹疑虑不了。深生愧耻。今欲增进。故先许总记。更许说宿世因缘也。上喻说一周被中根已竟。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

  由前五人得记。会中有一类下根声闻。以佛果非己智分。不发大心。意谓彼为唱导之首。宜乎得记。又闻药草法一机异。犹恐终不可及。怀绝分之心。故不敢请。世尊知其意。即说宿因。远引尘劫大通时。覆讲教化。曾下一乘缘种。今缘已熟。正当印许之时也。然谓之化城者。以神力故。无而忽有。名之为化。防非御敌。称之为城。法中以权智力。无而说有为化。防思御见为城。化城本无权设。以止疲劳怠进之人令至宝所。喻小乘涅槃非实权设。以济乐小求证之人引入佛慧。问。三周说法。上根疑薄。但取道树以明机缘。中根疑厚。以譬喻明机缘。下根疑更厚。故明宿世久远机缘。此品说因缘事。下根得悟。应名宿世品。何名化城。答。若从久远之始则名宿世。若从中间。则名化城。若从究竟。则名宝所。今从中故。又因缘过去。宝所未来。化城现在。举现在以摄前后故。问。化城是权。宝所是实。何弃实从权。答。由知城是化。则知宝所是实。标化城不失实也。又此品虽与弟子说宿世因缘。实发譬喻药草之余蕴。喻品意在火宅白牛。此品意在化城宝所。出火宅入化城。驾白牛至宝所。两相合而意始圆也。此品虽说大通时覆讲。已为汝等作今日得度之缘。实发药草法雨等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渐入佛道之意。所谓无量功德说不能尽者。此也。诸子因缘远近不同。身子二万亿佛所。千二百尘劫覆讲教化。各自言之。交相发而互相明。以此开发。䇿进下根。大众闻说。顿领昔因。自信成佛。乃得受记也。

  △大章第三因缘一周被下根。文有三品。分二。初此品正说因缘。二后二品正明授记。例法说应有五段。今少领解述成庆赞者。摄在授记二品之中。以文少不复分故。初又二。初明知见久远。二明宿世因缘。初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三。初明所见事。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至)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

  此中欲明宿世因缘。先举过去佛为结缘之所也。无量等。表所证超出群数之外。首于有物之初。不唯显大通成道之久。正明诸子受化之深也。别号大通智胜者。乃一乘实相之果佛也。此智之体。囊括十虚为大。洞照尘劫曰通。物无与等名胜。以迹言之。乃释迦本地之宗师。以理推之。是众生本源之觉体。众生自迷色心之后。故小而不大。封滞无明之壳。故碍而不通。潜伏藏识之内。故劣而不胜。若能了色心之迷滞。破无明之封壳。则智胜现前。生佛无异矣。时则六合雍熙名好城。人材茂异名大相。诸比丘下。明佛灭度久远。

  △二喻明久远。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至)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地种者。地大种也。婆沙论问。云何名大种答。大而是种。能减能增。能损能益。是为种义。千国土一佛化境也。此中以非喻为喻。只要释成上甚大久远一句。以大千世界地种。尽磨为墨。则墨之数无量也。又不随地下点。乃过千国土才下一点。其点又不甚大。但如微尘。至下尽地种墨。其国土之数无边也。故算师等不得其边。不知其数也。复将点墨不点墨之国土。尽抹为尘。以尘较劫。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故前云不可思议。所谓尘点劫前更尘点。点尘尽点劫未休。无始之始。始于无始者。此也。

  △三见昔如今。

  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此先明如来三达远照。显所引往事。分明不谬。然后说宿世因缘也。当知十世古今。的确不离于当念。离此当念心性之外。别无去来实法可得。如人追思十年二十年事。宛在目前。便可例知。心性本来竖穷三世。三世不出现前一念。但由无明不能远见。佛既无明断尽。心性洞彻。故竖极三际之始终。横极法界之边畔也。

  △二偈颂。有七行。分三。初一行颂所见事。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有佛两足尊名大通智胜。

  △二四行颂喻明久远。

  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至)如是无量劫。

  △三二行颂见昔如今。

  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至)通达无量劫。

  当知下。乃警省之语。谓人人本有之大通。何不审察一番。无漏者大也。通达者通也。净微妙者智也。无所碍者胜也。又三智一心故净。一心三智故微。非三非一而一而三故妙。体圆满故无漏。用周遍故无碍。如来观昔如今。大通智胜现也。大众不知久远事者。大通智胜未现故也。

  △二明宿世因缘。有长行偈颂。长行分二。初明结缘之由。二正明结缘。结缘之由。有远有近。先明结缘远由。又二。先明大通智佛成道。次明十方梵王请法。初中分五。初佛寿长远。二成道前事。三正明成道。四眷属供养。五请转法轮。且初佛寿长远。

  佛告诸比丘(至)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

  那由他。亦名阿庾多。此云万亿。

  △二成道前事。又二。初明所经时节。

  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至)而诸佛法犹不在前。

  本坐道场者。即我始坐道场也。魔即烦恼五阴等魔也。又因果经云。诸佛成正觉时。魔王广集军众。兴戈舞刃。为佛所摧。莫不降伏也。垂及也。又示也。得菩提者。到实智之彼岸。已证诸佛智慧之体。即今睹明星时也。佛法不现前者。未得其智慧门之用也。如是下。大通佛起悲思惟。欲度众生不得其方。即今三七思惟。欲度一切不得其法也。趺坐不动。即不离菩提树演大华严也。问。释迦得道。三七思惟。大通成佛。十劫思惟。佛法不现前者。何也。答诸佛道同。为缘事异。释迦六年苦行。草生攒䏶。至肘不觉。诸天哭唤。动地不闻。弥勒即日出家得道。彼佛十劫不现在前者。非根有利钝。道有难易。缘宜赊促。应示长短耳。又释迦住世八十年。三七不为少。大通住世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之长。十劫不为多也。当知诸佛说法。意会一同。序中文殊引自往昔。传灯明之道。所化弟子。今皆成佛。此中是释迦引自往昔。续智胜之道。所化弟子。有千二百。当得成佛。所谓佛佛道同。为缘事异。师弟名号。远近有别。化道因缘。今古事同也。

  △二明诸天供养。

  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至)至于灭度亦复如是。

  先为彼等者。乃于未坐道场之前。先于菩提树下敷设也。佛于此座者。谓既敷座已。复况愿曰。佛当于此座而成道也。凡佛成道。皆欲界主设座。此常例也。适坐此座等者。谓欲界诸天。既唯设座。色界诸天。自佛坐道场之始。雨华供养。乃至灭度。四王夜摩等天。天乐供养。亦至灭度也。面百者。四面各百由旬也。

  △三正明成道。

  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法现前。乃权法也。即今寻念等。权智现前也。

  △四眷属供养。有长行偈颂。先长行。明亲近供养。

  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至)一心合掌瞻仰世尊。

  灯明八子。大通十六。皆表在缠八识。对上根正而不邪。故唯八。此对下根邪正兼混。故云十六。大通表本觉。诸子表始觉。所为父子。依本理而起始智也。子又出家者。依始觉而契本觉也。十六举第一者。举长以该幼也。智积者。实智具恒沙功德。故云积。又父名智胜。子名智积者。亦因地心与果地觉。名目相应也。种种珍玩者。龙凤之胄。穷奢极欲。定非世人所及。极耳目之娱。充口体之欢。宫室之美丽。姬妾之媚曼。无往而非珍玩之物也。闻父成道舍珍而往者。轻荣重道也。富贵人之所欲。天下之情。视若浮云。骚人之志。诸子抗情世表。逸志大方。若非外形骸如弢帙。小天下如敝蹝者。孰能如是又以世爱非常。天年有限。顿舍有为之道。欲求无为之理。以世道报亲。唯资于一世。以佛法报亲。有益于万劫。故舍世间恩爱而去之。非无返复也。所谓善继其志。善述其事。其达孝矣乎。诸母泣送者。十六非一母生。故曰诸。以骨肉恩爱。难割难舍。眷恋之情。痛崩于肺腑。惨然之迹。着散于诸窍。故涕泣而送。爱其子。兼近其夫君以成道也。祖王随至者。有道之人。父不得而子也。大臣人民亦至者。上行而下效也。有据此父王头面礼足。为父母返拜者。莲大师问云。汝号甚么佛。云不敢。汝垂成正觉否。云不敢。且待汝成正觉坐十劫。受大通佛位。纳父母拜未为晚也。当知返者还也。谓在家父母。不受出家子礼。而还其礼也。在子曰。是父母。当礼也。在父母曰。是佛子。当还礼也。又此文不明大通不受父礼。准今佛成道。八年后回国。为父王说法。净饭王领合国臣民远迎见佛。不觉礼拜。佛踊身虚空。隐身不现。礼已。然后现身。方问父王安乐否。

  △二偈颂叹庆。有八行。分三。初三行半。叹佛因果。

  以偈颂曰。

  大威德世尊为度众生故(至)安住无漏法。

  不怒而威曰大威。化洽广深曰大德。折伏摄受。为物所依。曰世尊。为度下。因行之德。具足即因行圆满之意。善哉下。果满之德。万德纯净。故云善哉。见者无不获益。故云吉无上。一坐下。释上希有。五根不缘外尘。故身手不动。八识已离内染。故心常憺怕。即安静义。其犹月爽天秋。寒光无际也。理至情竭。学无所施。曰究竟。二障种现俱亡。曰寂。二死果报已尽。曰灭。一证此道。尽未来际。故云永。转有为之染法。全是性净功德。故云安住无漏法也。

  △二三行庆己所遇。

  今者见世尊安隐成佛道(至)永不闻佛名。

  见佛闻法。故曰得善利。善之一字。即教理行果无漏之法。闻教悟理。依理修行。依行证果。此等善利。必能克就。故云得也。沉轮六道。恒为三障所煎。故常苦恼。自无智眼曰盲。妄境如夜曰瞑。一切众生迷法迷人。心境俱昏。故曰盲瞑。不遇知识开示。故无导师。由此满腔迷晦。虽厌苦。不识尽苦之道。忍受生死。不求解脱。三界长夜。如梦如醉也。六道唯人天属善。众生造业。坠恶趣者多。故增。生善道者少。故损。舍生受生。不离恶趣。故云从冥入冥。恒为八难所障。故不闻佛名。将遇佛而未及见佛。如飞狸之先阴。已遇佛而不欲闻佛。如快见之后身。既见佛而不识佛。如六师之徒党。此等迷人。岂性之使然。乃盲瞑之习。所使然也。

  △三一行半总结。

  今佛得最上安隐无漏道(至)归命无上尊。

  初二句。结佛证果。次二句。庆己庆他。末二句。总结归诚。

  △五请转法轮。

  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至)重说偈言。

  世雄无等伦百福自庄严(至)当转无上轮。

  前来诵德庆己。必欲闻法。以取圣果。故劝请也。法轮者。法喻双陈。轮乃车轮。有运载摧碾义。如来教法。能载众生从凡至圣。摧伏众生一切惑障故。又车行处。螳螂不能拒辙。喻大教宣时。魔邪不能搪揬也。又三十辐为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佛之说法。如空中风画。说而无说。故有利物之用也。秀拔六合之表。故曰世雄。无等者。四天无以齐其福。无伦者。十圣无以及其智。百福。约化身即三十二相。约报身即九十六种大人相也。度我及诸者。自他同证意也。为分别等者。愿四悉随机。开显指示。令我等闻解思修。亦得是智慧也。智慧即智度。修福含五度。世尊二句。请应机说法也。以所念所行。向道之机。智力福力。受道之质。宿命行业。得道之因。各有大小浅深。佛悉知之。当说法以应机也。大通智佛成道已竟。

  △次明十方梵王请法。分二。初威光照动。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至)遍满世界胜诸天光。

  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今言得者。无得之得耳。世界是众生共相所感。碍而不通。坚而难动。障却自己本源之智。故诸佛成道。先动众生难动之地。以表破无明显智光也。中间者。铁围山间也。日月不能照者。恶业所障蔽也。皆大明者。因佛成道而明也。众生久处幽冥。彼彼不知。一蒙佛光。各得相见。故惊怪云。此中云何忽生众生。因果经云。悉达处胎时。三千国土。朗然大光。日月不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初成道时亦然。此光横则五百万亿国土。竖则各国上至有顶。下至阿鼻。与今一光东照同也。彼佛是始。今佛是终。彼此互显本有之大通智胜也。又众生既蒙佛光。无不获益。华严云。菩萨足底放光。照于地狱。众生蒙光。皆生忉利。复闻天鼓说法。立证十地。今经亦然。佛光照处。必是宿种有缘。一蒙此光。未离苦者必离苦。未脱难者必脱难。应知此光所照。必不徒施也。又其下。明梵宫震动。光胜天光。

  △二十方梵请。分二。先明九方次明上方。此十方梵请。即广前方便品。诸天请法也。又十方次第而至者。言不顿彰也。究实而论。十方一时光照。同时相见。同时相议。同时寻光。同时谒佛。无有前后也。且初九方中。分四。初东方云集。又分七。初智佛现瑞。

  尔时东方五百万亿(至)光明照曜倍于常明。

  常明者即天光也。言倍者。佛光乃无漏之用。倍于有漏之身光也。

  △二梵众惊骇。

  诸梵天王各作是念(至)以何因缘而现此相。

  △三互相问决。

  是时诸梵天王(至)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光明昔未有(至)遍照于十方。

  云大德天生者。即补处大士。将欲住世。先生兜率。放大光明。有此异瑞。必有异人出焉。

  △四寻光见佛。

  尔时五百万亿国土(至)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

  见佛处于道场。始知向光非大德天生。是佛出世之光。梵天作念。相议推寻。见佛请法。与前幽冥众生。惊怪忽生。真云泥之隔也。

  △五广陈供养。

  即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至)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希有难可得值遇(至)惟愿哀纳受。

  供佛亦供树者。树乃佛之所依。敬其树。实敬其人也。如甘棠民不忍伐之意。树十由旬。座一由旬。华如须弥。其相云何。当知不思议事。彼此不碍。又如山者。显最多也。非实如之。如形深取海。形高取山。皆极显之辞。纳处者留也。偈初四句。赞悲心。道成曰德。两利曰功。数不可知曰无量。称法界理。无[饥-几+爰]无歉。曰具。悲救弘远。无物不受其化。曰救一切。天人下四句。赞慈心。范围五乘而不失几。曲成六道而无所遗。言有法。行有则。曰天人师。三恶业苦。因光摄而即息。五性沉流。借慧棹而登岸。故曰普饶益。所从来下。明来意之诚。自远趋风。不惜一己之劳。天福非常。故舍四禅之乐。屈己而来。为供佛故。先世下。求鉴其诚。以纳其供也。宫殿乃宿福所致出己所享。上享于佛者。借有漏之果。作无漏之因也。

  △六请转法轮。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至)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世雄两足尊惟愿演说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

  △七默然允许。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默然许者。诸佛受请之仪。法尔如是。有四意。一随先佛规则故。二生人尊重渴仰故。三不同凡夫外道故。四能令目击道存故。即四悉檀益。

  △二东南方云集。又七。初智佛现瑞。

  又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至)宫殿光明照曜。

  △二梵众惊骇。

  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

  准前当有诸梵各作念等。下皆准之。

  △三互相问决。

  即各相诣共议此事(至)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是事何因缘而现如此相(至)度脱苦众生。

  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瑞。以此裁之。必非天生。多是佛出也。过千万亿等。言此光不在此土。当过千万亿土求之。要知虽过千万土。元不离当处也。

  △四寻光见佛。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至)请佛转法轮。

  △五广陈供养。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至)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圣主天中王迦陵频伽声(至)今得值世尊。

  群贤所尊曰圣主。四天所宗曰王。以极果圣人。统王十界故。梵音铿锵。故喻迦陵频伽。此云妙声鸟也。大论云。迦陵鸟在壳未出。发声微妙。胜于余鸟。正法念云。如是美音。若天若人。无能及者。唯除如来音声。三恶道等。恶人多而善人少。随因感果也。众生盲瞑。失于正见。不知出要。佛为指示。引之令出。故云为众生作眼。不创圣业。子育生灵。已入恶道者救之令出。未入恶道者护之不入。故日哀愍饶益也。

  △六请转法轮。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至)一心同声而说偈曰。

  大圣转法轮显示诸法相(至)忍善者增益。

  大圣乃说法之人。法轮乃所说之法。法有顿渐性相。随机演说。度苦众生。离苦得乐也。得道者三乘贤圣。受福者三界诸天。故恶道少而善者多。云忍善者。得闻佛法。勉力为善也。

  △七默然允许。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三南方云集。又七。初智佛现瑞。

  又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至)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

  △二梵众惊骇。

  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

  △三互相问决。

  即各相诣共议此事(至)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光明甚威曜(至)为佛出世间。

  △四寻光见佛。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至)请佛转法轮。

  △五广陈供养。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至)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难见破诸烦恼者(至)惟愿垂纳受。

  说法破众生惑障。令得无上之果。又以三昧破烦恼故。百三十劫乃一见。故云甚难见。言旷世久矣。今乃得一见耳。众生不食法味。如饥渴。如来说法。有情闻之。如饥得食。渴得饮。顿除旷劫之饥虚也。众生不沾圣泽。如草木枯槁。一闻妙法。便能发心。修因克果。如草木得雨。枯而秀。华而实。不期而致也。上句有机无教。下句有教无机。昔所下。叹佛难遇。祈垂纳受。

  △六请转法轮。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至)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惟愿天人尊转无上法轮(至)当演深远音。

  惟愿二句。请法。击于三句。喻也。鼓取䇿发义。螺取号令义。雨取润泽义。教法能令众生破惑拒魔。力破重围。如鼓催发战士也。法音宣畅。能令远者悦。近者集。济济受道。如闻螺聚听号令也。一音说法。随类得解。无不入道。如婆伽一雨。随地各别。各得受润也。如来说法。有形声二益。如如意珠。如药树王。所益弘多。故云度无量众生。圣人谈吐。贵在投机。言近指远。淡中有味。故云深远音也。

  △七默然允许。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四总明六方云集。

  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

  西南。西方。西北。北方。东北。下方。六方例上。七段皆同。

  △次明上方云集。分六。初智佛现瑞。

  尔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至)所止宫殿光明威曜。

  △二梵众惊骇。

  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希有心。

  △三互相问决。

  即各相诣共议此事(至)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今以何因缘我等诸宫殿(至)为佛出世间。

  △四寻光见佛。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至)请佛转法轮。

  △五广陈供养。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至)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善哉见诸佛救世之圣尊(至)皆共成佛道。

  善哉下二行。叹佛恩德。善哉乃自幸之辞。无边法门。拯济有情。故云救世。众生沉于生死。宛转无出。故喻牢狱。狱中不强无罪之人。三界总是自迷之辈。以劝诫二门。令出三界。故云勉出。二智照法无遗。曰普智。群萌者。众生虽恶。不断性善。喻草木有萌芽。虽残害非无萌蘖生焉。甘露乃长生之药。喻佛法必证真常之果也。宗镜云。有甘露树。中秋露滴于叶上。人取之为长生药。若入地中化成珠。如人闻法入识。化为菩提种子也。于昔下四行半。明三界苦果。诸天颂中。有云一百八十劫。一百三十劫。又云无量劫者。信知佛身无所不在。无时不现。但随缘所感。故有延促生灭之见耳。色力少。则形劣恶陋。无复贵相。智慧减。则心染邪法。无有正慧。皆罪业所致也。不得人天之福。失乐也。以苦为乐。不知期福修因。故失乐想也。住于外道邪法。不识圣人仪则。不蒙诸佛教化。所以生死往返。常堕恶道。佛为下三行。庆其嘉遇。愿以下。回施有情。诸梵准此。皆有回施之文。

  △六请转法轮。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至)时诸梵天王而说偈言。

  世尊转法轮击甘露法鼓(至)无量劫习法。

  甘露法鼓。使将死者闻其声不死。已死者复苏。将死者凡夫也。已死者阐提也。无量劫习法者。即佛长劫修行自证之法。愿如所证而说也。十方梵王。种种佛事。其意专在寻光见佛。以人人有此光。个个有此佛。但不知光之所自。故不得见佛耳。若知光之从来。则见佛不远。故诸天作念。皆云以何因缘。而现此相。东方向西寻。南方向北寻。皆是描写此一段光。无在不在。无有定处。西看则东。北看则南。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其实不离大通佛边。其实不离当人一念。所以诸梵王一见佛。即欢喜赞叹也。上结缘远由已竟。

  △二明结缘近由。分二。初转半字教。二转满字教。初又三。初智佛受请。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至)及十六王子请。

  此结缘之近由也。由佛受请说法。王子后得覆讲。正作结缘。

  △二正转教法。又二。先说四谛法。

  即时三转十二行法轮(至)是苦灭是苦灭道。

  此先转半字法轮也。三转者。示劝证也。示者示其相状。谓此是苦逼迫性等。劝者劝其令修。谓此是苦汝应知等。证者引己证彼。谓此是苦我已知不复更知等。声闻钝为三转。缘觉次之为再转。菩萨利为一转。三转十二行者。一约教。谓四谛各有示相劝修作证。即十二教法轮。二约行。谓四谛三转。皆生眼智明觉。即十二行法轮。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一谛有四。四四十六。三人各得十六心。成四十八行。今约一谛论十二行也。愚谓三转即四谛。十二行即十二因缘。此中先标。下先说四谛法。次说十二因缘法。智者详之。教行相循。共摧惑障。名之为转。转此法度入他心。令彼得悟。名转法轮。若沙门等不能者。沙门不闻。尚不能知。何况能转。婆罗门虽闻。不解其理。亦不能转。天着乐。魔破法。梵味禅。故皆不能转。唯佛能转者。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余人皆不得擅专也。谓是苦下。为声闻先转四谛法轮也。四谛通大小偏圆。谓生灭不生灭无量无作等。今是生灭四谛。苦者逼迫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即三苦八苦等。集者招感为义。即见思惑。惑与业俱。能招生死。故名为集。集为因。苦为果。果必有因。故云是苦集。此世间因果也。灭者灭无为义。惑业既尽。则无生死之累。故云是苦灭。灭谛之体。是二涅槃。道者能通为义。正道助道。是二相扶。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道能灭苦。故云是苦灭道。略即戒定慧。广即七科道法。道为因。灭为果。此出世间因果也。生苦之集名苦集。尽苦之灭名苦灭。苦灭之道名苦灭道。不得单言苦道。以道非生苦。不同集故。又非灭苦。不同灭故。能证苦灭。故名苦灭道。

  △次说因缘法。

  及广说十二因缘法(至)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此为支佛。转十二因缘法也。广前苦集为流转门。广前灭道为还灭门。十二因缘。经论名义不一。或名有支。重城。棘围。牵连。苦事。有云三世二世一念等。说三世者。破断常故。二世者。破着我故。一念者。重性实故。今以三世二重因果释之。展转感果为因。互相由藉为缘。无明者。过去一切烦恼。皆是无明。体即是痴。以愚痴故。迷暗不了。故名无明。即是惑也。行者。遍去世造作诸业。名之为行。由惑造业。故云无明缘行。此二属过去因。识以了别为义。以业成故。牵生三界。意识妄念。投托父母。故云行缘识。既托母胎。七日一转。而成心色。名即心。色即质。故云识缘名色。六入者。五七之后。六根成此胎中。六七名发毛爪齿位。七七名具根位。五根圆满故。根有入尘义。名入。色心成就六根。故云名色缘六。入。触者。出胎以后。三四岁时。由根对尘。未能了知。是为触。故云六入缘触。受者。领纳义。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因六尘触对六根。即领纳前境。好恶等事。虽能分别。未能起贪欲心。故云触缘受。此五属现在果。爱者贪恋为义。从十四至二十。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色欲等境。未能广遍追求。由领纳故。即起贪爱。故云受缘爱。取者。追着义。从二十后。凡见一切境。皆生取着之心。由爱生着。故云爱缘取。此二即烦恼。与过去无明同。有者。因果不亡。既着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界。故云取缘有。此一即业。与过去行同。上三属现在因。生者。四生六道受生也。从有还受后世五众之生。故云有缘生。老死者。受生之身熟坏故。此二属未来果。忧悲等老死皆有故。上流转门也。无明灭下。还灭门。约苦集即有无明。乃至老死。约道灭即有无明灭。乃至老死等灭。逆顺观察。并由无明为本。故无明一灭。则行灭。乃至生灭老死灭也。其实先老死。逆次观察故。缘起经云。由谁有故。而有老死。如是老死。复由何缘。初句是推因智。二句是审因智。此十二法。除无明一支。各有七智。以无明无因可推审故。先推老死。从何因生。知从生因。即推因智。次如是老死。复由何缘。此是审因智。细于推故。三世各有二智为六。第七住法智。一支有七智。十一支共七十七智也。问。诸佛皆说三乘。此何不言六度。答。今为下根论结缘事由。故不及菩萨耳。

  △三闻法得道。

  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至)无量无边不可称数。

  不受一切法者。悟谛缘空。尽诸有结。意识灭尽。了无所著也。盖心本解脱。有受故累。性本明净有着故昏。一切法不受不着。故得解脱之果。又不受一切法者。断八十八使。证初果见道位也。诸漏即见思惑。心解脱者。脱子果两缚。断尽思惑。得无学果位。以尽智断惑。无生智证理。因亡果丧。证入空理。心得自在。故名解脱。深妙禅定者。二乘观练熏修。九次第定。名为深妙。初说谛缘法时。六百万亿那由他得道。二三四会。说是法时。得悟之人。转多于前。转半字教竟。

  △二转满字教。分七。初王子出家。

  尔时十六王子(至)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沙弥此云息慈。自七岁至十三为驱乌。因行彰故。十四至十九为应法。近受圆故。二十上为名字。未具戒故。又具戒沙弥。遵守二十四门仪故。今是菩萨沙弥。发大心故。诸根二句。即六根清净。通则不泥小道。利则不乐权乘。明则不居阴界。了则不滞中途。皆内因也。供佛下外缘。植福已广。种德已深。志求佛果也。

  △二请转法轮。

  俱白佛言世尊(至)深心所念佛自证知。

  皆已成就者。明浊障已除。大乘机动也。诸子大乘功德。悉皆具足。复愍诸声闻未为究竟。故重请开显。废半明满。与今法华同也。深心所念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法故。直心正念真如。即求菩提。大悲心度一切众生。摄在志愿之中。上求下化之心。佛自证知也。

  △三所将人众出家。

  尔时转轮圣王所将众中(至)亦求出家王即听许。

  八万亿人。是轮王率领之众。见王子出家。顿发思齐之心。故深慕圣道。出世缠家。入法性家也。圣王十善化世。所以从人出家而即许之。问。仆从出家。序此何意。答。正为下王子覆讲之机。因为智佛疑惑之众。故为王子结缘之众也。

  △四受请说经。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至)皆共受持讽诵通利。

  二万劫者。上既为二乘说谛缘等法。后受诸子请。又说法华。故知中间不容默然。必说方等般若也。下偈云。说六波罗蜜。及诸神通事。方等教中。多明不思议神通事。故知说方等。六度即菩萨事。故知说般若。受持等。即拳拳不失意。应上皆共修学。

  △五时众有解不解。

  说是经时十六菩萨沙弥(至)千万亿种皆生疑惑。

  云菩萨沙弥者。由闻方等般若。二万劫中。修六度行故。沙弥二乘。即信解众。千万亿生疑。即不解众。此等即于十六王子所听经结缘也。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王子是也。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声闻中有信不信也。下士闻道大笑而已。不解之众而生疑惑也。

  △六说经时节。

  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未曾休废。

  显说经时节之长。如灯明六十小劫。不起于座也。

  △七说已入定。

  说此经已即入静室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

  静室入定之处所。八万等住定之时节。智佛入定。是结缘之近由。由入定不出。千万亿疑惑之众。无所咨问。故十六沙弥为其覆讲法华也。上结缘之由竟。

  △二正明结缘。分二。初法说结缘。二喻说结缘。初又三。初明昔共结缘。二明中间值遇。三明今还为说。初又三。初王子覆讲。

  是时十六菩萨沙弥(至)广说分别妙法华经。

  知字最重。智佛入定。非无故而然也。我释迦一化始终。皆以智佛入定而为由致。以今所化之机。皆智佛时覆讲之缘种。由彼佛说法之后入定。而众疑无所咨问。故王子为其覆讲。自尔已来。恒为受化之机。若不知智佛入定之旨。则昔缘不结。今日何所成熟。所谓适化所及。非昔缘无以导心也。智佛入定。已知疑惑之众。是王子之机。必由王子究竟得度。故住定八万四千劫。王子覆讲。善继善述也。玄宗既唱。暂示忘言。故寂然禅定。继述其事。欲布所闻。故各升法座。下系珠喻。正指此也。

  △二众得利益。

  一一皆度六百万亿那由他(至)三藐三菩提心。

  发菩提心。故云得度。六百等众生。即上不解之众。示者指示。教者教诏。令彼得益为利。喜他得益为喜。即开示众生佛之知见。使其悟入。而得利益也。

  △三出定称叹。又二。初正叹希有。

  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至)开示众生令入其中。

  具内因外缘。自利利他之德。故甚为希有也。令入其中者。即度一切众生。皆令入佛慧也。

  △二劝物亲近。

  汝等皆当数数亲近(至)三藐三菩提如来之慧。

  能信不毁者。恐得度有不信而毁者。故先叹其德。后劝亲近。所以下。徴释劝近之意。三乘能信所说。受持不毁。当得同归一乘。入如来慧也。

  △二明中间值遇。

  佛告诸比丘(至)得值四万亿诸佛世尊于今不尽。

  世世所生与菩萨俱者。无缘必不相聚。有缘必不相离也。四万亿诸佛得值不尽者。身子利根值二万亿佛。下根者值四万亿佛。即数数现生灭等佛也。先成熟者先得度之。后成熟者后得度之。如渔人前网前获。后网后获也。若中间值遇。常受大乘。此辈中间皆已成就。不至于今也。若中间值遇。遇其退大。仍接以小。此辈中间犹故未尽。今得还闻大乘之教。三但论遇小。不论遇大。则中间未度。于今亦未尽。今日始受大。乃至灭度后得道是也。问。如上经历多佛。多许时节。今始得罗汉。如此无生法忍。何易可阶。答。大圣善巧随机说法。为厌佛道长远者说短。于佛道生轻易想者说长言如许劫得罗汉者。此是权行。引诸实行。合入道耳。

  △三明今还为说。分二。初会结古今。二正说法华。初又二。初会师古今。

  诸比丘我今语汝(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先标成道说法。其二下。列八方佛号。阿閦此云不动。东方为群动之首。欢喜即动义。表即动而证不动之理也。佛具万德。高出物表。故喻须弥顶。音相乃形声二益。其声所说无畏。其形不怒而威。故喻师子。所证之理。包遍群有。其性真常。如虚空住。其体过去不生。未来不动。现在不起。无生无灭。故云常灭。佛为教主。抚育群生。如世帝王。化洽万方。故以帝名之。梵行清净。涉有不染。故云梵相。无量寿。法身常住。教化无尽故。度世苦者。以智自度。以悲度他。自他俱出有漏苦故。多摩等云性无垢。如来神通。能救众生离烦恼垢得清净智故。须弥群峰之王。喻佛为诸法王故。云者舒卷自如。无心普荫。喻圣心无私。体用无碍故。王者仁德浩大。匡正四海。喻圣德流行。润泽十方故。德用难思。摧魔制邪。有情离怖畏。得安乐故。释迦云能仁。牟尼云寂默实智证理曰寂默。权智利生曰能仁。有二义。一对待义。能者善权方便。曲就机宜。仁者至德洪恩。普洽万类。是大悲利物义。寂则澄然不动。顿息万缘。默则漠尔忘言。永离戏论。是大智冥理义。二圆融义。以悲即智故。终日度生无生可度。动一静也。智即悲故。不起一念常度众生。静一动也。悲智二字。佛之全德摄尽无遗矣。堪忍国土。乃大千世界。一佛化境。悲华经云。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能忍斯恶。故名忍土也。

  △二会弟子古今。分二。初正会。二释疑。初又二。初受大后退。

  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至)如来智慧难信难解。

  我等为沙弥下。明受大不退。住无上道。于今下。种大之后。中间退大向小。住声闻位。佛常教化大乘。诸人应以大乘之法。渐入佛道。所以下。徴释退住之意。虽下大种。缘佛慧难解。所以退大而向小也。以今观之。幸闻大法。不无宿因。安知吾徒非智胜之遗尘。若能勤进。其庶几乎。

  △二正会古今。

  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至)声闻弟子是也。

  大通时覆讲结缘。所化众生。今汝等诸比丘是也。此结现前。及我下。结未来弟子。

  △二释疑。

  我灭度后复有弟子(至)除诸如来方便说法。

  恐疑云。现在得闻法华。得入一乘。可是结缘之众。若未来世。不闻法华。而入灭度。此等岂能舍小得入一乘耶。答。我灭度后。此土弟子。虽不闻经。不自觉知所行是菩萨道。于自所证生灭度想入涅槃者。我于余国作佛。终当得闻是经。余国者。此方机尽。别土缘熟。此土虽灭。余国又现又闻也。大经云。如来名号。应众生心。各各不同。一四天下。乃至十方。各各十千异名是也。如来出世。无有余乘灭度。唯一佛乘。方便说三。

  △二正说法华。又三。初时众清净。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至)了达空法深入禅定。

  涅槃时到者。诸佛出世化道将毕。即说法华时也。如迦叶灯明。出于净土。说法华竟。即入涅槃。释迦出于秽土。说法华即唱当灭。更说涅槃也。众清净者。既得四谛小教之益。免于五浊八苦之难也。信解坚固者。闻方等大乘始教。心相体信也。了达空法者。闻般若终实之教。于空法中心得了达。即转教意也。深入禅定者。即楞严定也。此科摄穷子喻。五段经文。

  △二正说法华。

  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至)唯一佛乘得灭度耳。

  集诸菩萨。是聚会亲族也。及声闻一句。乃命其子也。为说是经。正付家业也。世间下。以二乘不可云灭度。得灭度者唯一佛乘耳。正开权显实之意。

  △三释疑。

  比丘当知如来方便(至)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若无二乘得灭度者。如来何故施三。释云。比丘当知。如来以方便权智。深知众生有小性欲。著于五尘。弊于五浊。故先说二涅槃。闻必信受。令其破弊免难。后必会归于大也。法说结缘竟。

  △二喻说结缘。分二。先喻说。次法合。初又二。先明导师喻。次明将导喻。初又分五。初五百由旬喻。

  譬如五百由旬。

  此喻上未度之众。乐着诸有。轮回处所也。即拟火宅总喻。其家广大三界无安。方便略颂。安隐对不安隐之意。约土。凡圣同居为三百。方便有余为四百。实报庄严为五百。约惑见惑为一百。五下分为二百。五上分为三百。尘沙为四百。无明为五百。约观空观能过三百。假观能过四百。中观能过五百。

  △二险难恶道喻。

  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

  此喻上未度之众。烦恼垢重也。即拟火宅中火起。方便中不安隐五浊八苦之法。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即果险难。见思尘沙无明。即因险难。由此因果。故言恶道。三界乃怖畏之处。由险难故言怖畏。三界无涯。茫茫荡荡。故言旷绝。若生死烦恼中有涅槃菩提。此道虽复旷绝。则有人可依也。若生死烦恼中无涅槃菩提。如病中无药。则此道旷绝。是无人可依也。

  △三多众人喻。

  若有多众。

  喻上王子所化百千万亿皆生疑惑。不解之众也。即拟火宅中。三十子五百人。方便中。知众生性欲意。

  △四欲过恶道喻。

  欲过此道至珍宝处。

  二乘断见思出三界。故言欲过此道。更断尘沙无明。求至佛果。故云至珍宝处。此处即药草喻一味之雨。火宅中唯有一门。方便中宣示佛道意。

  △五有一导师喻。

  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

  此导师即十六王子也。即拟火宅中长者。方便中我字。药草中密云。在耳曰聪。在意曰达。一心三智曰慧。具足五眼曰明。总言六根清净也。通塞者。苦集十二因缘六蔽尘沙无明为塞。道灭灭因缘智六度一心。三观为通。问。何不作父子相失。惊入火宅。不虚等义耶。答。凡喻各逐意便。上取机应有无。故言相失相见。若取应始赴机。故言惊入火宅。此中正明将导众生。世世相值。那言相失。久久结缘。那言始应。为此义故不作相失惊入义也。上来三周二十二番开权显实。其意已彰。不虚本欲劝信。下根信在不久。故不须不虚耳。导师喻竟。

  △二将导喻。分三。初所将人众喻。二中路懈退喻。三灭化城至宝所喻。且初所将人众喻。

  将导众人欲过此难。

  喻本初结缘未得度者。本缘不失。而为导师所将。故云将导众人。即拟火宅见火惊怖。方便见五浊起悲。

  △二中路懈退喻。分二。初退大。二接小。即火宅中不用身手。而叹三车希有。方便中暂息大化。念用三乘也。旦初退大。又三。初中路懈退。

  所将人众中路懈退。

  将人众者。喻中间相值退大取小之人。中路者。非是半途。但以发心为始。至佛为终。于此两楹。而起退大之意。故名中路。即拟上无大机也。

  △二白导师言。

  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

  导师有四。自有通途慈悲导师。通他人故。文中有一导师将导众人是也。自有结缘导师。局我师故文中所将人众白导师言是也。自有权智导师。取施小故。文中导师多诸方便是也。自有实智导师。取开权故。文中导师知此人众是也。四从时异。人只是一。并是王子也。今白者。正白结缘之导师也。以其退大则大灭。接小则小生。一生一灭。感于法身。呼此为白。王子知其退大。即是闻其所白。善根微弱。无明所翳。故言疲极。厌生死为怖畏。由怖畏故正宜小接。即拟上不受大教也。

  △三不复前进。

  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

  不复前路犹远者。见思尘沙无明。难可卒断也。然用小接之。不令顿还本处。亦有进义。即拟上息化也。

  △二接小。又四。初多诸方便。

  导师多诸方便。

  拟火宅中三车。方便中开三。四意具足。故多方便也。

  △二伤其失宝。

  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

  伤其舍宝。喻知有小机而无大机也。

  △三化作一城。

  作是念已以方便力(至)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

  作是念下。化作一城。即权说小果也。此用方便之教。教化二乘。断见思惑。出三界苦。故云于险道过三百由旬。令其权证小果。故云化作一城。告众人下。引入化城。即三转法轮也。汝等二句劝转。劝令前进入城也。今此三句示转。示城可住也。可者谓仅可止息。暂歇之意。随意作者。即六通纵任等。若入二句证转。证城安隐也。若能二句。但令入城。更说前进。于未开之前。不得明彰此语。今三周将尽。开显已竟。即可说之。

  △四欢喜入城。

  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至)生已度想生安隐想。

  即拟火宅适子所愿。方便受行悟入也。投其乐小之心。故欢喜叹之。我等二句。释未曾有。免恶道离苦也。安隐得乐也。前入一句。受行悟入也。已度想得尽智也。安隐想得无生智也。即具智断二德故。此中欢喜即闻慧。未有即暖位。免恶即顶位。安隐即忍位。入城即见道位。已度即无学位。上中路懈退竟。

  △三灭化城至宝所喻。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至)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此正说法华也。即火宅等赐。方便中说无上道。既止息无疲倦者。喻上涅槃时至。众又清净。而得免难。大机当发也。即灭下。引向宝所。即灭化城者。废权也。去来方语也。来字带言。以理而论。众生来不去。小圣去不来。皆不合佛意。今即去即来。回身三界。利生接物。莫学下劣住止而独善也。宝处下。显实以废权也。问前诸品开三显一。为有何异。答。通论无异。别论不同。方便约教。文云。但以一佛乘为众生说法。无二亦无三也。火宅约行。文云。各乘大车游于四方。嬉戏快乐。信解约人。文中结会佣作是长者子也。药草约差别无差别。明权实。七种差别是权。同依一理无差即实。约自行权实。随自意语。故佛能知而众生不知也。今化城约理。宝所化城。即大小两理。除破二乘化理。显于宝所一理。文中即灭化城宝处在近等。上喻说竟。

  △二法合。分二。初正合。二举喻帖合。初又二。初合导师喻。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至)险难长远应去应度。

  上喻有五。今合三。如来合上导师。今为一句。合多诸人众。以能将导师。显所将人众也。知诸下。合险难恶道。二种生死。五住烦恼。佛悉知之。故云知诸等。长远者五百由旬故。应去应度。即合善知险道之相。兼过险道至宝所也。应去者。已入化城。不复前进。故应去。应度者。未入化城。多劫沉溺。应以化城而济度之。

  △二合将导喻。分二。先合退大接小。

  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至)为止息故说二涅槃。

  众生即所将人众也。一乘原被大机。今乐小之人。闻此不欲见不亲近者。乖其所好。合上中路懈退。无大机义也。根机浅劣。若除粪得价。安于客作。以求工食。则欲见之近之。若一乘大法。如匹马单刀。孤身万里。说不投机。谓是闲言。故不欲见之近之耳。佛道下。合上不能前进息化之意。长远者。三祇练行。百劫修因。如大海非一勺而竭。重楼岂一日而就。故云久受等。佛知下。合上中间退大。复以小接。下劣者有小机也。方便者多诸方便也。二涅槃合上化作一城也。中道说二者。三界惑尽。尘沙未破。于此两楹。判有余无余二果。又分段已尽。变易未除。二死之间。判有无二果。故云中道。

  △次合灭城至宝所。

  若众生住于二地(至)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二地即上二果。未办者。以修言之。四住已尽。五住犹存。人执既遣。法执犹在。以证言之。则有余虽证。尚有无余依大涅槃。分段虽超。未超变易故。近者已过三百由旬故。当观下。令其自审。但是下。为实施权。

  △二举喻帖合。

  如彼导师为止息故(至)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宝处在近一句。当着眼看。言化城者。不但二乘。十地等妙。皆是权立接引。并为化城。宝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宝。此宝不属情量。不可建立。无佛无众生。无能无所。何处有城。若问此既为化城。何处是宝所。答。宝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宝所也。故只云在近而已。不可定量言之。但忘言默证。当体即是。

  △二偈颂。有四十九行半。分二。先二十二行半。颂结缘之由。次二十七行。正颂结缘。初又二。初十二行。颂远由。二十行半。颂近由。初又二。初六行。颂大通成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至)充我一切。

  大通下三行。颂成道前事。过十下一行。颂正成道。彼佛下二行。颂请转法轮。兼眷属供养。

  △二六行颂十方梵请。

  世尊甚难值久远时一现(至)转无上法轮。

  世尊下一行。颂威光照动。东方下三行。颂东方梵王寻光云集。三方下。颂余九方。

  △二十行半。颂近由。分二。初五行。颂转半字教。

  无量慧世尊受彼众人请(至)不能得其边。

  无量二句。颂受请。为宣下一行半。颂正转教法。宣畅下三行。颂闻法得道。十万为亿。十亿为兆。百亿为京。千亿为秭。万亿为垓。诸法不受者。能伏断见思也。

  △二五行半。颂转满字教。

  时十六王子出家作沙弥(至)八万四千劫。

  初二句。颂王子出家。皆共下一行半。颂请转法轮。佛知下二行。颂二万劫中间。说方等般若也。般若行也。神通事也。方等多明不思议神通事。说是二句。颂受请说法华也。彼佛法华有恒河沙偈。今佛七卷。当知一字法门。海墨不尽也。彼佛下一行。颂说经已静室入定。以俟王子覆讲结缘。颂结缘之由竟。

  △次二十七行。颂正结缘。分二。初八行。颂法说结缘。二十九行。颂喻说结缘。初又三。初三行。颂昔日结缘。

  是诸沙弥等知佛禅未出(至)恒河沙等众。

  是诸二句。知佛入定。为无下一行半。覆讲结缘。一一下一行。众得利益。

  △二一行颂中间值遇。

  彼佛灭度后是诸闻法者在在诸佛土常与师俱生。

  △三四行颂今还为说。

  是十六沙弥具足行佛道(至)慎勿怀惊惧。

  是十六下。颂结会现在师弟。前言八方。今言十方。以总该别。彼此隐显也。以是下。颂正为说法华经。结大通时之本因缘。故戒勿惊惧也。颂法说结缘竟。

  △二十九行。颂喻说结缘。又二。初十一行半。颂喻说。二七行半。颂法合。初又二。初三行。颂导师喻。

  譬如险恶道迥绝多毒兽(至)在险济众难。

  譬如下。颂险难恶道。毒兽。喻生死烦恼也。无水草者。喻不修习菩提道也。无数二句。多诸人众也。其路二句。五百由旬也。时有一句。有一导师也。强识下。聪慧明达也。

  △二八行半。颂将导喻。又二。初六行。颂中路权立化城。

  众人皆疲倦而白导师言(至)自谓已得度。

  众人下。颂懈退也。导师下。伤其失宝也。寻时下。化作一城也。诸舍宅者。诸空观境也。园林者。二乘总持无漏法林也。九次第定为渠流。八解脱为浴池。重门三空门也。尽智无生智为楼阁。男女为定慧。诸人下。颂欢喜入城也。

  △二二行半。颂灭城引至宝所。

  导师知息已集众而告言(至)当共至宝所。

  废昔日之权。立今日之实。使发大心。求成佛果也。

  △二七行半。颂法合。分二。初六行半。正颂法合。二一行。颂举喻帖合。初又二。初二句。颂合导师喻。

  我亦复如是为一切导师。

  △二六行。颂合将导喻。分二。初二行。颂合懈退。

  见诸求道者中路而懈废(至)所作皆已办。

  见诸下。颂合中路懈退。故以下。接小也。云已办者。证无学罗汉。乃权教极果也。

  △二四行。颂合灭城至宝所。

  既知到涅槃皆得阿罗汉(至)乃是真实灭。

  既知二句。合知止息已。尔乃下。颂合灭化至宝所也。故说二者。即上为止息故说二涅槃也。汝证下。具三德秘藏。一切智即般若。三十二即法身。真灭即解脱。三德不纵不横。即见佛性。当发精进。勉而求之可也。

  △二一行。颂举喻帖合。

  诸佛之导师为息说涅槃既知是息已引入于佛慧。

  初二句。即止息化作大城也。次二句。即宝处在近也。此品正说因缘已竟。

  妙法莲华经大成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