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辨显密二教论悬镜抄卷第二

  自下明大门第四段中。第五依请广示证说成义分也。文云问者曰唯唯欲闻至详而解迷者。是就大门第四段中。第五分依请广示证说成义段之中。更有二分也。初请问也。其文云问者曰唯唯欲闻者是也。二者广示证说成义分也。文云龙猛菩萨等下是也。
  唯唯者是承诺义也。许受义也。又敬义。又是然义也。即为是善哉义也。
  文云龙猛菩萨下。是于上所标十种证文中。是第一先引释摩诃衍论第五卷文也。此论中明白辨论显密二教差别义故也。自下一一可消释所引论文也。
  论一切众生至离时者。是外人更亦为疑于一切众生之相续身中悉立平等遍有一体本觉之义故。出举论主身所立一本觉能遍在诸众生之正义也。
  论何故众生至差别者。是正指疑难于一本觉遍在诸众生义也。此疑难有四谓。文云众生先有成佛乃至成佛者。一者初疑难一切众生同共具足一本觉性者。一切众生以此一本觉为因。悉一时可成佛也。然何三世成佛迟速差别不同事有之也。次第二者疑难一切众生共同具一本觉性者。一切众生普皆可修菩提因行也。然何此中不修菩提行众生有云也。次第三疑难一切同备一本觉性者。一切众生普皆一种而可聪明利智性也。然何多闇钝众生有无量差别者云耶。次第四总举众生数量心行不同差别义。而疑难一本觉遍在诸众生界义也。若一本觉遍在诸众生者。如何诸众生界有如是心行不同差别义耶言也。
  论同有一觉至上道者。是外人正立理即结而疑难一本觉遍在诸众生界义也。意云。若一本觉实遍在诸众生界者。则可一切众生速皆一时发心修行。而同可到无上佛果竟云也。然既有已发心已修行已成佛者。又有今发心修行而当成佛者。又有未发心修行未成佛者。以有如是不同众生心行差别相故。定知本觉佛性应不遍在于一切众生义言也。
  论本觉佛性至差别者。是外人借举论主之所可设假作救答。而外人即自通前疑难也。付中有二救答之中。是其初救答。
  此答意假令若言一切众生有发心修行成佛迟速根性不同。而不一时发心修行一时成佛之所由者。是一切众生之本觉佛性各各从本来法尔有强劣增减差别故。因之相言也。
  论无明烦恼至别故者。外人自则付第二之转救答亦前自所成之疑难也。意云。众生有根性不同而有成佛迟速。发心修行前后差别之所由者。假令若言依是一切众生能遍在根本无明障。从本来已各别而有厚薄优劣差别不同义故。因之诸众生有根性不同。发心成佛前后迟速不同相言也。
  论若言如初至不尔者。从是下外人亦自总非初救答意也。
  论所以者何至减故者。是陈于初救答亦有难之所由也。难意云。于上来处处文处。即论主自许说一体本觉法之具足过恒沙功德。而同遍在一切众生相续中故也。而今更何违前说而立一切众生有本觉佛性增减差别义。而因之诸众生有根性不同成佛迟速相云耶也。
  论若言如后至不尔者。是外人自亦总非第二转救答也。
  论所以者何至立故者。是于第二救答即外人自亦陈有其难之所由也。难意云。上来处处文中论主自判断一地根本无明之同遍在一切众生相续中也。然何更违彼上处处文说。今更许说于一切众生能遍在根本无明有厚薄增减无量差别言耶也。重意云。若依今此后救答意者。则言前所立一地根本无明之同遍在一切众生义者。皆悉以可怀乱言也。问。其释论文何处明根本无明一地判断义耶。答同第五卷文引玄文论颂文曰。譬如一段覆云彼满月轮千器诸月轮皆隐没不现。无明亦如是唯一体无二。遍到诸众生能作薰习事。云即指此文。于下文彼外人设难处言。此事亦不尔所以者何一地断义不成立故者。即此意也。
  论如是种种至住持者。是自下者论主正答也。进为遮于第二转救答中所付难。而先显示诸众生有根性利钝发心成佛迟速等无量差别之所由也。文云如是乃至差别者。示于诸众生有根性不同成佛迟速等无量差别相也。文云皆依乃至住持者。随依正之诸枝末无明厚薄增减差别义故。如是有种种差别不同行相言也。此中所依止无明者。不谓根本无明体也。是枝末无明也。是六染之中前三种相应粗染心是也。染于一切众生此有厚薄差别故也。于三不相应细染者。于一切众生有平等之相。而以无有厚薄差别相故。以此细染不为众生根性不同之所由也。或亦依三细染厚薄差别相故。有得成佛远近义也。是约八地已上菩萨义也。
  论于至理中至而已者。是论主却正答于前第一救答所付之难。而显众生根性不同等之所由也。意云于诸众生有根性不同等之所由者。是依枝末无明之中前三种相应染力故也。专是非谓于诸众生能遍在本觉之至理中。依优劣增减不同义也(关字者预义也。当义也。断字者判义。处义也)已上于一切众生相续中能遍在本觉法。及能遍在根本无明染体者。唯一种无差别义成立意也。从下约断诸染法之其惭次断道而作五重问答而辨五种住心之所成之义。示有浅深粗细不同意也。
  论若如是者至明无明者。是初约他缘大乘住心。而外人问于此住心中果满佛者。若究竟到本源耶。若未到本源耶。文云一切行者乃至四德者。举彼他缘大乘之行人因位中断恶修善而圆满果德相也。一切行者者。唯指彼他缘乘中诸修因行菩萨也。断一切恶者。是指修行彼大乘法菩萨之所断烦恼所知二障粗重。及分段变易二生死之业因业果报等是也。修一切善者。是彼乘菩萨欣所修学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行。及菩提涅槃果德法是也。此住心中但立第八阿赖耶识所摄持之法尔无漏种子即为正因佛性也。因之虽说修得断恶义修得智德义。而未立性得断恶性得本觉智德义也。故言断一切恶修善也。宝钥云。四智法王之号本无今得(云云)如是行者为明者。是此住心中分所究竟之妙觉佛位犹号行者。而此行者犹为断尽惑障而到本源佛果欤问也。为无明者。又问此住心中圆满妙觉者若犹为惑障未离尽之佛耶问也。句之为字可通下句无明二字首也。
  论如是行者至分位者是答也。谓彼他缘乘中圆证妙觉位佛也。是未离尽惑障佛也。是不究竟圆满一切种智佛也。是未到本源故言也。问。何故云尔耶。答。此他缘乘佛者。是于后后觉心不生等四种住心中。教理行果法。而未证知于彼胜处故也。故宝钥云。叹他缘阻境智者此义也。此他缘乘之观行大底者如大疏第二云。今以如幻等门照有空不二。而人法二空之相亦不当心。乃名真入法空悟唯识故(文)已上初重问答了。
  论若尔清净至无明者。是第二约觉心不生住心而问此住心之果满佛若究竟到本源耶。若未到本源耶也。清净本源耶也。清净本源乃至具足者。是明此觉心不生住心中性得本觉智之所备自性本来清净圆满功德相也。故大日经第一云。彼如是舍无我心主自在觉心本不生。何以故心前后际不可得故。疏解云心主即心王也。以不滞有无故心无挂碍。所为妙业随意能成。故云心主自在。心主自在明即是净菩提心更作一转开明。倍胜于前劫也。心王犹如池水性本清净。心数净除犹如客尘清净。是故证此性净时即能自觉心本不生。何以故。心前后际俱不可得故。譬如大海波浪以从缘起故即是先无后无。而水性不尔。波浪从缘起时水性非是先无。波浪因缘尽时水性非是后无。心王亦复如是。无前后际。以前后际断故。虽复过境界风从缘起灭。而心性常无生灭。觉此心本不生是渐入阿字门(云云)文云不观修行者。性得本觉是不谓待加行因故。而得此本觉言也。文云非得他力者。非谓待他善友知识之教授缘也。是本有性而非今始得故。此为性得本觉义言也。
  论亦出四句者。是叹此住心中自性本觉法之微妙离绝不思议妙德相也。四句义至五句处自应知之也。亦离五边者。此自性本觉即真性理也。此理中者亦远离五种偏邪失云也。此五边者是以五句即云五边也。无相宗方言义记云。且其五句者云何。答。一生。二不生。三亦不生。四非生非不生。五非非不生也。是俗谛所治五句也。以假生一句为能缘能治药。问。以假生一句遣五句方何。答。假生不可言性生。假不可言性不生假生也。不可言性亦生亦不性。假生不可言性非生非不生。假生不可言性非非不非非不生。真谛亦遣五句。一不生。二非不生。三亦不生亦非不生。四非不生非非不生。五非非不生非不生也。以假不生一句为能治药。问。以能治一句遣五句方何。答。假不生不可言性不生。假不生不可言性非不生。假不生不可言性亦不生亦非不生。假不生不可言性非不生非非不生。假不生不可言性非非不生非非不生。智度论文云。不生不灭不不生不不灭不共非不共名无生忍(已上论)。问。尔以是文相配五句方何。答。不生者俗初句也。不灭者真初句也。不不生者俗第二句也。不不灭者真第二句也。不共者真俗第三句也。非不共者真俗第四句也。问。尔是四句也。何说五句为证文。答。五句中初四句所缘境也。后能缘心也。然今论文但举所缘境不加能缘心。所以但有四句。故净明玄第一云。四句绝离第五尽观(云云)问。此五句何名边耶。答。同记云。问。不可言生不可言不生者。作中辞也。非假留辞者。名离边中实事可然有。何遣五句为中。答。中者是对边名也。故离二边名为中。五句是边邪也。离边邪故名为中故无咎(文)
  文自然之言不能自然者。明性得本觉功德性者。是虽不待修行力成立。不依善友知识所教授。而从本来性得法备。但本觉义是且相待始觉及不觉义。而假立此本觉义也。然真如理性中。从本来都始觉义及不觉妄法故。方待何物可立此自然本觉义耶言也。是亦言亡虑绝意也。
  文清净之心能清净者。性得本觉清净功德。是且相待诸不觉法之染污过患而假立云也。然真如理性中凡都无不觉妄法故。将何物而可立清净本觉德耶言也。绝离者是自性本觉体相者。是不可言其自然非自然义也。又不可言清净不清净义言也。凡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也。凡于本觉性中言辞及心行断故。置二重绝离言也。
  论如是本处至无明者。是正问此住心之佛究竟而既到本源耶。为当若未到本源耶也。
  论如是本处至分位者。是答也。此住心中证得圆满佛者。犹未到本源具惑佛也。何以故此佛是于后一道无为等三种住心犹未证得故。宝钥云。前劫菩萨作戏论此心正觉亦非真(云云)
  论若尔一法至而住者。是第三约一道无为住心。而问此住心中圆满佛位。是若究竟到本源耶。若未到本源耶。此中是先初举此住心之所观理性及能证相也。一法界乃至背天者。是举所证理体相也。背天演水乃至而住者。是举能证智即冥合所证理相也。一法界心者。是总举三自一心一法界体不也。非百非背千是者。此一心法界性者。是与百非即不相应言也。亦不与千是即相应云也。百非者如无量义经云。其身非有亦非无。乃至云非红非紫非诸色等云。文繁故略之。可见彼经也。百非者是除遣义也。千是留存义也。谓是有是无是生是灭等千种所留存义名言千是也。此一心法界性者是不当百非亦不当千是言也。非中者此一心法界性者。是不当两非中道义言也。又次背天者。是终明此一心法界者。是不当两是中道义也。谓背天者亦则不当两是中道之天然理义言也。问。何义名为两是中道两非中道耶。亦此二种中道浅深如何。答。三论宗佛性义记云。问。经云中道者名佛性者。其中道义何。答。约中道有两非中道俱是中道也。今言中道者两是中道也。问。二种中道差别何。答。有无俱非名两非也。有无具足名两是也。问。两非中道往往多说。经论文分明也。中道说本文何。答。经云。智者见空及与不空等文也。问。何以此文为证耶。答。经云二乘见空不见不空故不得第一义空。所以不知中道不见佛性(涅槃经文)以空不空具足名中道也。问。以两是为中者。以何义名中。答。此以正义为中也。问。意何。答。两非为中者。即偏所以空有具足为正也(云云)问。此两是中道亦立天名意何。答。天者是即中义也。故法花文句疏第三云。今天雨花表其获佛因。佛因者即四轮因也。乃至云四轮皆同是因。是因由中而生故从天雨花。由是因位故以花表之(云云)此意云。住行向地四轮王之行因者是从三谛即一中道出矣。此中道之天然之道理即出生此四轮之因者。是法花所说天雨曼荼花意也。
  文背天演水之谈足断而止者。此一心法界理者。是又示乖离两是中道也。既乖离两是中道故。即背天然理云也。此能证智会于此妙理人之所修言语道断即不能宣说此甚深绝理云也。演水之谈者是喻名也。演字字书云。水盛而涌流貌也(云云)谓虽如涌泉瀑流无滞碍之辨说。即所不及宣说此绝理云也。足断者。是即文字章句之道已断绝云也。古人说云。句者梵云钵昙。正翻为足。声明论云。是进行义住处义。如人进步举足下足。其迹所住处谓之钵昙。言辞之句逗义亦如是。故同一名耳。之审虑之量手亡而住者。是明以禅定所发之修惠而不能思量测知此甚深绝理意也。手亡而住者。是即拱手而止住都无所为事云也。又手亡而住者。是示诸法之实相者不可执取义也。手字者。以取执为义故也。如大疏一云。是菩提心体离一切执诤戏论如净虚空无分别(云云)又此二教论文云。此宗所观不过三谛。一念中即具三谛以此为妙。至如彼百非洞遣四句皆亡。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此宗他宗以此为极。此则显教关楔但真言藏家以此为入道初门不退秘奥(云云)准此义者。彼非百非者是不当空谛义也。背千是者不当假谛义也。非中者不当但非之中道义也。背天者亦当乖背两是中道义也。两是中道者。是是即天理中道之异名也。此住心中之一心本法者。既背乖。此天然之道理之。两是中道义意也。大日经云。秘密主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秘密主。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彼法少分无有可得。何以故虚空相是菩提。无知解者亦无开晓者。何以故菩提无相故。秘密主。诸法无相谓虚空相等(云云)宝钥释云。谓无相虚空相及非青非黄等者。并是明法身真如一道无为之真理(云云)大疏一释云。诸法无相谓虚空相者亦喻也。又云。何以故菩提无相故者。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毕究净故。一切相无动无分别。不可变易不可破坏。以如是等小分相似喻无相菩提心(云云)
  论如是一心明无明者。是正问此住心佛果者若到本源耶为当未到。
  论如是一心至分位者。是答也。此住心佛犹未到本源义也。是于未证悟后极无自性心及秘密庄严心故也。十住心论九云一道惊于弹指无为于未极者。即义意也。
  论三自一心至又远者。是第四约极无自性住心。即问此住心佛若是到本源耶。若未到本源耶之中。是初先举此住心大意。而兼叹此住心之殊胜德也。三自一心等者。举此住心所观之极无自性心体也。是即三自一心法界是也。谓体相用三种者。是唯为一心真如法。即是意也。又一不能一假能入一者从下。释极无自性义之中。是先初释一心言之假立义也。谓约其真理中而谈其实义时。不可立三自即一心义也。何以故。一义是于虚妄假立中。而相待他之异义而立一义故也。自义亦尔也。自义者待他义而假立自义故也。约自如理性者。从本来无虚空之自他义一异义。而唯有寂灭离绝故。待何物而可立三自即一义耶。虽尔强假立三自焉一心之名义也。
  文心不能心假能入心者。约真理中者不可立心义也。于妄法中而相待所缘境差别相而立能缘心识也。亦相待虚疏之质碍色等境界。而立缘虑神解心法也。然真如理性中无所缘境界差别及无质碍色等。而但有一味平等寂灭义。即无别异理故待何物可有立心识义耶。虽尔强立中觉真如名义言也。
  文实非我名而目于我者。一心义亦不可名为我义言也。而假立常一自在义。正当是我义也。但三自一心法即名为我义者。亦是假立施设义意也。虽然相待无无明等虚妄染法之无常幻化。而即不自在而系属于他法义故。且于三自一心本法方建立自我义云也。故下文云。真如自体相者。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非前际生非后际灭。毕竟常住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也(云云)又云。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也(云云)三大义有如是自在常一义故。于此三大义立我名言也。然此生灭门之中三大义是相待虚妄染法之有。非自在非常一之咎。而下劣无常系缚但壤失故。立此生灭门之中真如三大义言也。又如释论六云。本觉名常乐我净即此义也。故以是为假立不实义意也。亦非自唱而契于自者。释三大义即自字之义也。自义者是约妄法中而相待他义而假立自义也。然于真性理中实无三大义差别故。无三即自义也。是虽无自他差别义。而强尚假立自名号言也。如我立名等者。结前三义之我非实意也。如自得唱等者。结前三大义之即自义非真意也。又解云。文实非我名而目于我。亦非自唱而契于自者。是为释成前句所言摩诃衍法一不能一假能入一。心不能心假能入心之义故。当退释其前义也。我名及自名者。为是皆假名而无实法故也。若外道所执我者。唯有妄情之所执而都无实体用也。若圣教施设我者。唯有假立名义而无实体也。自义亦是相待他法且假立自义也。于众缘所成法以谁可定为自体性耶。
  文如我立名而非实我。如自得唱而非实自者。是正法喻合也。谓以前文所云非一假云一非心假云心义。而正例同此我之假立义。及自之假名义也。此解颇契论文也。问。何故于非三自物。而强假立三自义。亦于不一心物而强假说一心等义耶。答。所以建立如是名义者。是随顺于世间为巧建立出世间微妙法门故。而以此为能入方便。即为令一切众生证入离言法性理故也。
  文玄玄又玄者。约离言说义边而叹此住心妙绝德也。上玄字者。表他缘乘人之言说。不能及于此极无自性心义也。中玄字者。表觉心不生人之言说不及能义也。后玄字者。表一道无为之人言说不能及义也。
  文远远又远者。约绝心虑义而叹此住心最难思议德也。上远字者表觉心不生人之心虑不及义也。后远者表一道无为人之心虑不及此极无自性心之妙理义也。此住心意如大疏二云。既不坏因缘即入法界。亦不动法界即是缘起。当知。因缘生灭即是法界生灭。法界不生灭即是因缘不生灭。故曰离有为无为界生极无自性心。又云。行者得如是微细惠时。观一切染净诸法。乃至少分犹如邻虚空无不从缘生者。若从缘生即无自性。即是本不生本不生即是心之实际。心实际亦复不可得。故曰无自性心生也(云云)
  论如是胜处至无明者。是正问此住心佛若到本源耶。若未本源耶也。论如是胜处至分位者。是答此住心佛犹未到本源义也。是尚具惑佛故也。何以故未证悟后秘密庄严心故。大疏二云。此望前二劫犹如莲花盛敷。若望后二心即是果复成种。故曰如是初心佛说成佛因。故于业烦恼解脱而业烦恼具依(云云)又宝钥云。等空之心于是始起。寂灭之果果还为因。是心望前显教极果。于后秘心初心(云云)
  论不二摩诃至无明者。第五约不二门而问此住心佛若到本源而即断尽惑障耶。若未到本源而亦未断尽惑障耶也。此中不二乃至唯是不二等者。是先于问不二之意者。唯废遮能入门入法之趣入方便。而一切行者敢不可随顺证入耶问也。次又如是不二等者。正问.此住心佛之具惑与不具惑义也。于此住心中但有问而无答说文也。问。何故于此住心唯有问而无答耶。为表示不二门之最极秘密心者。甚深微妙而离言绝虑义。故即远离能修行之机根义故。即无答说分也。故论文云。何故不二摩诃衍法无因缘耶。是法极妙甚深独尊离机根故(云云)亦此二教论云。所谓不二摩诃衍及圆圆海德诸佛者。即是自性法身。是名秘密藏。亦名金刚顶大教王。等觉十地不能见闻故得秘密号(云云)
  文云喻曰已上至审而思之者。是论主标上所引论文大意。若依秘藏宝钥说者。以已上五重问答文。即为如次配他缘大乘心乃至秘密庄严心等五种住心之证文也。以是义故即为此论所说。此文深意也。
  文云。又曰何故至有教说故者。是引释论第一卷文。而辨显密差别义也。付此文中。论何故不二至无因缘者。是问辞也。于不二门而无因缘者。此名不二门意者。是显示远离遣立造作因缘义也。谓相对三十二种本法者。是诸佛为利益众生故。即被造作建立其本法义故。而于此不二门者。即离造作建立之因缘义云也。三十二种本法名为建立造作法义者。如法花第二云。吾为汝等造作此车。随意所乐可意游戏(云云)又云。金银琉璃车渠马脑以众宝物造诸大车(云云)不二门名曰离因缘文证。如大日经第二云。我觉本不生。出过语言道。远离于因缘。诸过得解脱(云云)又莲华三昧经云。归命本觉心法身。常住妙法心莲台。本来庄严三身德。三十七尊住心城。普门尘数诸三昧。远离因果法然具。无边德海本圆满。还我顶礼心诸佛(云云)。问。此等义意如何。答。广本即身成佛义云。问。诸教说满万行因于金刚以前得万德果。于妙觉之位证遍法界理。今何云自身本有三部诸尊速疾显耶。答。彼因圆果满遍法界佛是显教分齐。今意不尔。一切众生自心中三部三耶诸尊。远离因果法然具故云尔(文)依此义意。即曰不二门法无因缘也。
  论是法极妙甚深独尊离机根故者。是前问之答也。答意云。至极究竟甚深微妙理性者。无人禀受之也。所以不可建立此不二门也。然于此文有四义也。一者极妙。二者甚深。三者独尊。四者离机根也。故之一字者通上四句也。谓以此种种因缘故。此不二门者远离建立造作之因缘云也。极妙者究竟无余而穷尽源底义也。妙者最微细幽而不可见不可思议境界也。绝妙与微细义也。甚深者是最奥藏义也。至最微密义也。独尊者不共最胜义也。甚胜崇贵义也。魏魏严重义也。离机根者。此不二法者剩过一切物而其功德深奥故。而无人能应了达之可开悟之者云也。
  论何故离机根者至须建立者。是亦问辞也。是即闻若谓离机根者。以何以而可建立不二门耶言也。此问意云。所以成立能诱教法者。必待所被机根而建立其教法也。而于不二门者。既远离所机根矣。然者何故可成立不二门耶云也。又解云。文云何故离机者。是问之辞也。文云无机根者。是答之辞也。问以何所以知尔者。下文明八种本法处(云云)何故应机者。是问也。次文云有机故者。是答也。今准此下文者。于上文云即是何故离机者。是当亦问之辞也。次文云无机者。是答之辞也。次文云何须建立者。是又问之辞也。
  论非建立故者。是答之辞也。意云。此不二门者既以离所被机根故。从本来都不建立此法教云也。问。此建立义者何等义耶。答。建立义者是以造作施设为此义意是也。是于法尔成就法者。是不由建立而今始生起也。而于本无物而创造作令生起名为建立也。或虽无别实自体。而以义便方成立法义。即亦说为建立也。此义如大乘基法师佛土义章云。此自性身即真如理。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以义相为身。以体性为土。以觉相为身以法性为土。体具恒沙真理功德。此佛身土俱非色摄非心心所。但依总一如差别义说(云云)又怀感师净土群疑论云。而言法性身居法性土者。此以觉照义名身法。真理体名土。是施设安立谛门之说(云云)又道常师三乘位数章云。所言如来藏无漏功德者。但辨理义非是色心事。譬如丙丁名为火。壬癸名为水。岂一虚空中水火性耶。唯依阴阳法故名为水火耳。佛性亦尔。但从义而名佛性。岂理中有定性耶。唯待患而立德。待染而辨净(云云)今私云。建立名义以此文说可得此义意也。问。于其种因海门中。有建立施设之能入门所入法义云何。答。离言绝相之法性理中者不可辨说有所入法与能入门之别异义也。但于随染业幻门中。依诸佛业菩萨善巧方便力故。而为以利益安乐诸有情故。佛以巧方便智而为建立施设。如是所入十六法能入门十六也。所入十六法者约实者一相一味平等理性也。虽云离十六种差别相。但且随能入门之假施种种差别义相故。亦于此所入法且假立根本八本法及支末八种本法差别义相也。譬如大虚空界者别虽离大小边际分城相。而若是人于此空界中建立十界室宅时。随此所作十室数而于此十室内各各有假立其十个之各别虚空界也。此十室内所假立虚空界者。从本来虽不可有各别性分界。而但随假立十室时且有被假立十种虚空相也。本虚空者是所在法也。十室者是能在物。依此能有物有十个虚空界也。释论第五有十室喻者。正是意也。此义如维摩经云。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舍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云云)若约所入法者。虽理与义相双立。于理摄义意是也。约能入门者。虽义与理相双立。于义摄理意是也。所入法者以理为建立本趣能入门者。以义为建立本趣故也。所入法与能入门义亦如是也。是随能入门亦即假立其初一体一心法等所入法义也。如是等诸本法皆是一味体性。自本虽无差别而以义说能所二门也。是不谓从本来有实体各别所入与能入性也。论是摩诃衍至满海是焉者。是自下以果分相对于因分。而辨判果分殊胜义。果分殊胜义故摄得因分之劣法。因分者劣故不能摄得于胜果分也。
  论是摩诃衍法诸佛所得耶者。亦是问之辞也。于是所言诸佛者。是举真如门诸佛也。此真如门诸佛者能摄得不二门诸佛耶问也。论能得于诸佛者。此不二门之诸佛。即能摄得前所言真如门诸佛也。能得之佛者。不二门佛也。所被得佛者真如门佛也。论诸佛得者。是亦问之辞也。此问意云。若尔者生灭门之诸佛者。是能摄得于不二门佛耶问也。论不故者。是答之辞也。意云。此生灭门之诸佛者。是形对于真如门不二门佛时。此生灭门诸佛是弥粗劣佛故。不能摄得不二门及真如门佛云也。论菩萨二乘至满海是焉。此文是辨真如门诸佛及生灭门诸佛是即不能摄得不二门诸佛之所以也。菩萨二乘乃至圆满海是焉者。于果分境界中。即是有三乘圣人五趣众生云意也。于有果分中。此三乘五趣众生。而能虽云摄得其真如门佛生灭门佛。而彼真如门佛生灭门佛者不能摄得不二门佛云也。所以者何。此果分中三乘圣人五趣有情者。其德殊胜义故也。彼因分中二门诸佛者。其德劣故。即不能摄得果分中三乘五趣众生云也。问。其果分中有三乘五趣有情者。其意云何。答。大疏云三云。又今普现随类身而言悉现如来身者。明本迹俱不思议加持不二。岂欲令独一法界作种种形耶。行者如是解时。观毗卢遮那焉鬼畜等尊其心平等无胜劣之想。辄从一门而入皆见心王。是故作佛事已又部一一亦有此义。亦即大日如来体虽是一而义各异(云云)今依此说者。于果分法中即有三乘五道众生界义成也。此诸众生者。并为果德圆满佛身也。问。约果分境界中者。唯纯一应有色相端严智慧猛利佛菩萨也。而何于果分中。应有三乘五道色相心行杂杂差别形类不同乘生耶。若有如是杂类众生者。何名为一味解脱义。答。今言此义即有喻也。譬如以金刚造作种种人马等形像。虽云其所造人马等形像种种差别。而能变作金性专皆一味平等而不变异也。法身大日尊亦尔也。是大日尊虽能变作种种三乘五趣身。而能变法身之自体性者。湛然常住不变坏云也。故释论第六云。譬如金刚作五趣像。五人平等亦复如是(云云)大疏一云。犹如有人以种种杂色金刚严饰金刚。然其体性无有差别。今亦如是。还以如来种种功德宝王。间饰楼阁宝王(云云)
  论所以者何至离教说故者。举所由而成前所立三乘五道皆是为果分义。而最胜殊境界故。出过于因分一切胜法。因分一切胜法不能摄于果分之一切法云也。
  论八种本法至有机根故者。是明于彼八种本法有因缘有建立义有所被机根义也。付此文中八种本法等者。是辨相对前不二门中离因缘离所被机根离示说义。而于此八种本法者。即有因缘有机根有教说义也。文何故应机者。是问之辞也。文有机根故者是答之辞也。问。其八种本法者是何物耶。答。释论第一云。根本摩诃衍中有八。一者一体一心摩诃衍。二者三自一心摩诃衍。三者无量无边诸法差别不增不减体大摩诃衍。四者寂静无杂一味平等不增不减体大摩诃衍。五者如来藏功德相大摩诃衍。六者具足性功德相大摩诃衍。七者能生一切世间因果用大摩诃衍。八者能生一切世间善因果用大摩诃衍也。如是八种摩诃衍法者。悉皆从能入门而建立其名。谓以一体一心而为其门。所趣入故名为一体一心摩诃衍。乃至以能生一切世间善因果用大。而为其门所趣入故。名能生一切出世间善因果用大·摩诃衍。譬如轮王随其轮相建立名字摩诃衍法。亦复如是。随其门相建立名字(云云)
  论如是八种至因海是焉者。自下因分与果分相对而辨判其胜劣摄不摄义也。论如是八种法诸佛所得耶者。是问之辞也。此问意云。此诸佛者指种因海本法八佛是也。此问者此八种本法之能证种因海八佛者。是能摄得第一重本佛耶问也。论次文云诸佛所得者是答之辞也此答云末法中诸佛者即于本法中八佛悉所被摄得云也本是摄末道理故也。论次文云得于诸佛者。是又问之辞也。此问意云。如是本八佛末八佛者。若摄得不二门诸佛耶问也。论次文云不故者。是答之辞也。此答意云。本末诸佛俱皆悉不能摄得不二门诸佛言也。因分与果分其胜劣悬隔故也。十住心论九云。如是诸佛皆悉虽云平等平等遍满虚空法界。然犹本末各各差别。末佛以本为所依之境。胜劣有差。是故不得以劣摄胜。人既如是法亦如是(文)。
  论菩萨二乘至因海是焉者。是明于常途变易分段所摄之三乘五趣一切众生者。不能摄得于彼果分中一切四乘五趣有情云也。
  论所以者何有机根故有教说者。是示于因分者不能摄得其果分三乘五趣之义之所以也。谓于因分有机根有教说义者。即为浅肤义也。于果分者远离机根绝隔教说义。即为深妙义云也。
  论又云诸佛至是故无过者。可引释论第十卷文而证即或因分与果分不齐义也。若一一分释文论文句者。论诸佛甚深至数法者。是牒本论文说而释第一门大意也。论前所说门者。谓是上立义分章中前已所举三十三种本法是也。论此义云何者。是总问所明其通总摄前门中本法之分齐相也。论言诸佛者至衍法者。此以本颂诸佛二字即配释不二门诸佛也。论所以者何至胜故者。此举其所由而显示此颂之诸佛二字所表者即是不二门佛义也。此诸佛者其正所显示义趣者。是当此不二门果分云也。此不二门佛者。是悉觉达究尽诸佛甚深本源奥底故立此名也。是不二门之佛者。一切果分诸佛同一体之佛果故。是不谓众多各别体佛也。总合而名曰诸佛也。若归毕竟果分。以后唯一佛而无各别佛体故也。而是入果海以后所显现之一切诸菩萨二乘乃至五道众生皆悉为一佛身也。故约此彼所现三乘五道等名为诸佛也。又约此果分十佛义故名名曰诸佛也。大贤师起信论玄记云。或非法非报化。以十佛故通三世间故。具足主伴故约因教(云云)今私曰。于果分中有五智如来四种法身佛故名为诸佛也。以此不二门果分佛形对于彼种因海三十二种佛时。即此不二门是智德胜也。此佛者即能证达果海佛境果德胜教也。彼诸种因海诸佛者未解果海境界故。其智德犹劣故也。论大本花严至劣故者。是引种证文成前义也。此大本花严经是末流布于天竺及汉土之本是也。如花严经旨归云。龙树菩萨往龙宫见此大不思议解脱经有三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此之谓也。又云中本经者。彼见中本有三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此土二本并秘在龙宫。非阎浮提人力所受持故云不传。又云。下本经者谓彼所见下本有十万偈现传天竺。梁摄论中名百千经即十万也。大智度论中亦名此经为不思议解脱经有十万偈(云云)圆〃海德诸佛者。是不二门之性德圆满果海佛是也。圆〃者上圆字者是举果海佛之能即既圆满种因海功德义也。下圆字是举此果佛之能妙即圆满不二门之果德义。故重立圆名也。此意如心地观经第三之因圆果满成正觉住寿凝然无去来(云云)文胜其一切佛者。叹不二门之佛不共妙德也。此佛是胜过于种因海中一切诸佛功德也。彼佛者不能成就此圆〃海故。其劣者故。彼种因海诸佛犹未证得此果海功德故。彼因海佛者为其德即犹劣也。故是二教论云。喻曰。所谓不二摩诃衍及圆〃海德诸佛者。即是自性法身。是名秘密藏等(云云)论若尔何故至不摄焉者。是外人引契经文证。而疑难前所明种因海佛谓犹未证达不二门功德义也。此分流经者。三本中第三少本花严经也。此经意云。种因海卢遮那佛以三世间为自心及所居土言也。于此三世间即摄尽一切有为无为染净诸法言也。然则有何法剩而于卢遮那佛所不被摄得。而于此卢遮那佛所有未证得不二门境界云耶。论卢舍那至无过者。此答前疑难也。谓此种因海佛即摄尽三种世间而无遗余言也。此三世间是唯种因海佛所摄得界界之分齐故也。但于此种因海佛即不谓摄得性德果海佛境界之不二门功德也。摄不摄其意异也。言摄者此因分卢舍那佛唯摄尽一切因分境界三世间法分齐云也。不摄者于此因分卢舍那佛者。即不能摄得果分不二门境界言也。故二本花严经所望意各异无相违答也。从此下更引本论明三重法文也。论言甚深者至本法者。是以本颂中甚深两字即配释两重八种本法也。论以何义故至甚深者。是问两重本法之名甚深之所以也。论如是两重至深故者。此辨于两重本法之甚深名所由也。论以此义故至思择者。是结成甚深义也。谓以所入两重本法即相望于两重能入门时。其所入法即犹甚深于能入门言也。所入法是绝言虑甚深妙理也。然但依止于能入门而于其所趣入即亦成其性甚深义云也。论言广大义至门法者。以本颂之广大义三字即配释两重能入门也。安此句末其义之一字者。理实亦可通上两处也。谓一者诸佛义。二者甚深义也。谓此颂意者。以一分义字即兼并令通三处也。论以何义故至大义者。此问于能入门而立广大名意也。论如是两重至义故者。此辨答于能入门立广大名意也。谓此两重能入门横即为令成远广自所入法之功德也。竖即亦为令成深大自所入法之义理故立广大名也。论以此义故名字焉者。是结成广大义也。论已说等者。总结第一门也。已上通总摄前所说门也。是结前所说所诠义了也。
  论文喻曰所谓至顶经说者。是下论主引释论诚文毕而。自方会释于密教所说玄宗而成此经彼论所义无二旨无别意也。问。凡彼三十三种本法者其废立相如何。答。其文义广博故不能具解释也。若略释大途者。本论第一颂曰。有三十三种十六所入法十六能入门及不二别故(云云)问。且何故所入法有十六种耶。答。初重一根本摩诃衍有十六种法故。又第二重一心法界门三大义门有十六种故。都合三十二种本法也。更加一种不二摩诃衍法故。遂成三十三种法也。问。何故分二重本法耶。答。于心法有二义。谓一者法体性。二者法之义用也。而且于第二重中一心法界门者。是偏单明心法之自体性也。于同第二重中三大义门者。是偏单明心法之自体性也。用也。初重根本八种法者。圆更双复明心法之体性与心法义用也。故可知彼根本八种法者。是周圆双成立体义。二种法而摄尽一切法也。问。何物名为体性。何物名为义用也。答。古师所造一卷起信论疏云。一切法一切义诸法自体名之为法。诸法所以名之为义。此是通义。今云法义是通法义。何者今所说法正是利耶法。故云一者法。若约此法说其所以即是。心真如三种大义故云二者义也(云云)又法岁和上起信论疏上卷义者所以也。又云折义理复为三大义故(云云)故可知。一心法界门者。是直指心真如法焉。心生灭法之自体性为一心法界也。三大义门者是以心真与生灭法之上所备广大之体相用之三种义势广大分用为三大义本意也。问如所说义者。根本摩诃衍八种法是体义。并复建立故。于此中一心法界与三大义亦既以被摄在其中也。而何烦此外更建立一心法界与三大义两门法耶。答。实如所难。虽尔今更为显示建立有此法之义门差别相故。更别论第二重一心法界及三大义也。故释论第二云。为欲显示法体不分义门得别故(云云)又解。体与义虽似有差异。而为显示不全别别异法之所以故。复建立八种根本摩诃衍法也。又虽云体与义自本来不二一体法。而为显示不无体与义有差别义用意故。更别开建立一心法界三大义门云也。意者。初大重八种本法者。是且于有差别义。而遂显示无差别义也。第二重一心法界与三大义者。是于遂无差别法而且显示有差别义也。是中于一切诸法能显示平等而无差别义。以是为起信论本宗也。问。能入门与所入法义别相如何。答。论曰能入门者。于所诠理善趣入故。所入门者善为彼法作依法故(云云)意能入门者是能显所诠理而善令善趣入于所入法故也。此中所诠者是旨趣之义也是所显示义也。能诠者能显义也。此所入门者。善为彼能入之门作依止。即其能入者令显成所趣法善为无分别义也。所入者是直为所趣之法体也。能入者能随顺于所入法体而能显示其义理也。问。能入门者能显所诠之义云意如何。答。以能诠之能入门而显所诠之义者。是以能显门而成立所趣求之一体一心三自一心等本法也。谓于所依止一法界体者。不可言一体一心三自一心等也。何以故以无分别离言说之法性故也。然约无分别理中。强假成能分别义。而假立能诠而成其所入义故名能入门也。故论云。如是八种摩诃衍法者从能入而建立其名也谓以一体一心而为其门所趣入故。名为一体一心摩诃衍。乃至以能生一切出世间善因果用大摩诃衍。譬如转轮王谓如轮王随其轮相建立名字(云云)意云。轮王若无轮宝德者何名转轮王耶。所入法亦尔也。若无能入门之缘者。可无一体一心等名字云也。于无分别理性中者。从本来无一体一心等名字故也。问若尔者。于所入法中唯有理体无一体一心三自一心等义用。于能入门中唯有一体一心等义用而无所依性理体耶。答彼此法互皆具体义也。譬如文书之轨而折写于缃纸之上时。其所轨之文点画与能写之文点画共条然各各互备其点画而不失也。能入门所入法亦尔也其门与法者体与义互相摄条然不失阙也。故论颂曰。平等平等等一皆无有别异。各摄诸法故。然终不杂乱者。此文意云。若约所入法者虽理与义相双建立。而于平等理摄义意是所入法意也。约能入门者虽义与平等理相双建立。而于义摄其平等理。是能入门意也。所入法者以理为建立本趣故。能入门者此义为建立本趣故也。自余义门具如显秘抄广释也。

  上来所明所入法与能入门之义未尽其理。今案此义若是依般若心经所云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一行四句文也。是成所入法能入门义也。若依是说明义者。于此色不异空义者是为所入法之标句也。以空不异色者为能入门之标句也。而于所入法明其所以者。于一切诸法以空性为本性故。今即为所入法也。是为能入门而成所依义也。以今此空理法是亦成能入门之义也。谓彼心经所说真俗二谛互相融统摄义与此释论所入法与能入门之互相融统摄义其等同也。故以依心经说意而助显此释论之所入门与能入门互相融统摄义也。次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者。是即法与门各各相摄之释句也。色即是空者是释上所入之第一色不异空句也。谓色不异空者是色等之五蕴是不离空性之理也。以空性之理而为本性。而其理之上之起五蕴等之法假成故。五蕴之法以空为本性云也。言空即是色者。是释上第二句文也。此释意云。空即成色等五蕴也。故空是实性也。此空是本体也。色是假相也。色等是末义也。以此义故。还必定遂以末之五蕴令归入本空性也。故以空即为所入法。以假五蕴而为能入门也。故言空即是色也。故于彼心经上文既明五蕴之假伪义讫。次文明此五蕴之性空义者。即可知假之五蕴还遂归性空理也。而于能入门中遂可用摄相归性摄假从实等义故。遂成所入法义及能入门义也。问。若尔者于真如门者。从本不立色等之诸法。而依何义而可用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义哉。答。真如门之平等至极之者。是必相待生灭门之生住异灭之不平等故。成立此真如门不二理也。以何所知尔者。如本论曰。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即无一切境界之想等者。是则相依生灭门之助成之因缘故。显示真如门之不二妙理义也。今初虽举色。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空有相摄义有也。又有密严经所说义与般若心经所说义。其同说此意也。问。密严经说文云何。经云。一切法性与法当同体。始于胎藏时色生便灭坏。离空无有色。离色无有空。一切法亦然。空性与一展转无差别所为得成就(文)。此中一切法者。取于空法即所相应之一切也。与法常同体者。是空者不离有为诸法。而为同体法故。名与法常同体也。始于胎藏时色生便灭坏者。释成色与空相应不离义也。谓于胎生众生而有。于入胎时则有死灭者也。因此义故。即知此入灭者有归空义也。以入胎时者为有义也。此有与空者刹那时间不离故。取此义也。次离空无有色者。依上义而应知。有与空刹那之间不离义也。如是色蕴不离空义。余四蕴亦是也。所为得成就者。是结成因果道理之成就云也。因者是假有义也。即能入门也。果者真理义。是真空性也。
辨显密二教论悬镜抄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