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No.2301

三论玄义钞卷上

读师贞海和尚

  师云。题号中。三论者。所释也。玄义者。能释也。摄所归能。并属题目也。所释中。三论者。中·百·十二是也。所言论者。影师交言为论。睿师尽言为论。宗家判云。影公约始。睿公据终。两义不相违(云云)(论迹义)能释中。玄者。幽远义。义则所以也。名玄义事。不入文遥解大乘故也。更有意。师云。玄(ヲ)所释(ニ)入(ル)义(アリ)。玄(ハ)幽远义故。今用前义也。训云。玄又玄众妙之门(老子经言借之)甚有所以。目之为义也。(义疏云。知法者。知十二部经。知义者。知十二部所表之理也。释?槃七善文)。
  惠日道场等。道谓菩提果。场谓万行场也。题撰号。于中初出处。次彰名。名中初明通名(沙门)后示别名(吉藏)奉命撰者。异本云。大隋仁寿二年四月十四日奉命撰(文)又三年号。开皇(二十年)仁寿(四年扬坚)以上大业(十四)后扬天位时也。命者。古云命谓天命。扬坚敕命也(云云)撰者。古云述也。定也。谓撰古遗文述而不作(云云)。
  总序宗要开为二门等者。师云。从此文去至唯斯二也。先此文缘起分。于中初总叙三论玄宗。次夫适化等下。别明三论奥意也。初文宗要者。则破邪显正二门(邪通邪见)宗者二义。一者。处归云宗。二者。可尊义为宗。要谓肝要义也。破邪与显正者。三论大旨也。故云宗要。释此宗要有二门。不入文遥释。与别释众品是也(为言)。
  通序大归者(今玄义一卷也)别释众品者。指三论疏也(别释众品有异义欤)训云。一通大归者。从玄义始至显法正义第二文段终。是云通序大归分。二别释众品者。从次明经论相资文段至玄义终。是云别释众品分(云云)(已上两义)师云。宗要者。所诠义理。教理因果通。一偏不可定(云云)。
  夫适化无方陶诱非一者。师云。已下明三论奥意。文有六段。一佛教大宗(初文)二内外邪迷(但九十下)三圣教讹替(遂使下)四本地哀伤(善逝下)五四依垂迹造论(四依下)六还明论宗(但论下)还者还总序三论科也。夫适化等者。是引兴皇师语也。以何知然者。中论疏一云。师云。夫适化等(云云)师者。先德兴皇寺法朗法师释。故知尔也。所云适化等者。此文明形声二种益物。诸佛应化不出此二故。适化无方者。形声二应也。陶诱非一者。形声益物义也。考·圣心下。双明形声益物意意者。破邪显正是也。息患者。破邪也。通理者。显正也。又云。患者因患(五住)果患(二种生死)而此破邪与显正者。并可通形声二种。故云双释。然非圣心局破邪教意局显正。是则文互现也。说教中陶者。破邪义。诱者显正也。形应中适化者。适化训(ノ)时(ノ)化(ノ)所化(ナラハ)适化(スト)训(ノ)时(ノ)化(ハ)能化(ナルヘシ)(云云)问。教意通理解释。如何通形声耶。答。师云。形色表理教门也。师云。此圣心者。圣(ハ)偏(ニ)如来(ナルヘシ)何者。是叙佛教科故。
  但九十六术等者。师云。已下第二段也。所云九十六者。一义道有九十六。其中一内道等(为言)一义六师外道各有十五弟子。故云九十六也。
  栖火宅为净道者。檀提婆罗门。此身?槃。此计欲界。阿罗罗外道。计无想为?槃。此色界。郁头兰弗。计非想为?槃。此无色界也。既是计三有为?槃。故云栖火宅为净道也。火宅三界也。故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云云)净道(ハ)?槃(ノ)翻名(ノ)随一也 已上”。
  五百异部者。取五百部有二义。一云。婆沙莚五百部。则是有部萨婆多支流也。一总合论二十部枝条云五百。今当后意也”。
  遂使鹿苑等者。师云。已下第三也。是寄说处明教门讹替也。古云。鹿苑所说因缘小教。反为若常若断之见岳。复鹫岭所说无生大经。反成若有若无之稠林。寔不可不忧。此则造论缘由也(云云)。
  善逝以之流恸等者。师云。是第四段也。左点意。有人之义也。
  四依为之等者。是第五段也。此人(ノ)四依也。付之龙树菩萨。如楞伽经。是第二依(须陀斯陀初地已上菩萨)若依睿师意。是第四依。十地穷宗判故。
  但论虽有三者。师云。第六段也。如文中释者。破邪则下化众生。显正谓上弘大法也”。
  振领提纲者。古云。领谓裘端之襟。纲即纲上之绳。由振裘领。则众毛自整。由提大纲。众目自正矣(云云)。
  答论主究其源尽其理等(云云)问。此答大意如何。答。师云。答大意明观尽执义也。究尽其理原者。是论主观也。
  一原不究等者。是明邪执缘。群异乃息等者。正执尽于观义也。正观尽邪执故。遍破一切答成也(云云)私云。古有两点。师义同欤。左点(ニ)尽(サントナリ)者。颇师义不相应欤。其意可知(云云)问。原(ト)理是有何异。答。师云。体一义分也。谓理无相平等一理也。一乘佛性是名一原。二乘虽觉一理。犹昧一乘。此义分不同也(云云)问。一原不究毫理不尽者。是谁人耶。答。师云。总云。所有生心动念类。至裁一念。并是不究不尽辈也。别分人者。则有四对。一迷原三乘。迷理六道。二迷原圣惑。迷理凡惑。三迷原内人。迷理外道。四迷原有所得大乘。迷理小乘之流也。四对各有一往所由。繁故略之([?*余]处释见)。
  问既无法等者。问。就三论所斥。上问疑其众多。今问寻其局狡。前后问端似一事两信。云何。答。师云。问端依答转所诠为显正义也。必不可一准。问答相生。不言显文(云云)问。此问中初领前言(见)于中初无法不究者。牒上无源不究言欤觉。次无言不尽者。牒何言耶。答。师云。问义不尔。初无法不究者。是双牒前无源不究无理不尽也。无言不尽者。法(原理)所诠。言能诠教门也。无理原不究尽。亦无言不尽。故总牒教理究尽也。无言不尽者。是简异小乘论云也。小乘论理不究尽故言不尽。是故非尽言为论义。大乘论义理穷了。故则以尽言释论义也。今文正此意也。是以总统前后问答。中观论三字也。谓论主能究理原者观也。其理原者则中也。吐内观心排群异是论也。今无言不尽者。则是也。应知(云云)。
  答初一为外者。私云。答中有三双六句。然初一双摄一切。次两双必不尔。则知。洗四迷一切尽者。三双合论为言谓也。非三双各摄一切欤(云云)问。此中无人天乘。何云一切尽乎。答。私云。人天乘通大乘释。何出四迷乎。
  优降者。师云。优降则胜劣也。如次(云云)。
  外道不达二空等者。问。外有拨无计。何偏云不得二空乎。答。师云。拨无邪见。横计空非真空故无过。问。若尔者。拨无外道。不达二空可尔。何云横存人法乎。答。师云。起拨无见者。依先存人法故无过(云云)。
  秡摩具辨二空而照犹未尽者。师云。照犹尽有多意。一者。得折空不知即空。二者。得界内空不了界外空。三者。但见空不见不空(已上十二门疏见)四总相知非别相知。(?槃经等说)如此等照者。智慧也(云云)成论二空者。第十身见品见。
  答总谈破显凡有四门等者。师云。破显者。破邪显正云也。显则收同。四句中初破句。第二显句。第三俱是句。第四俱非句也。此四句总亘前四宗。答大意。于内教中。亦有破显等四句故。亦得破无妨(为言)问。于外有第二句云者。其义云何。答。师云。外道窃偷佛法教法。故有收而不破义。如贼盗牛。又外道邪心推尽言中。偶有契佛法言。如虫食木成字(已上)下释又一切外道教。悉皆佛法也云边有之故。收不破也(云云)智论云。呵旃延弟子云。三藏无此说。摩诃衍中亦无是说。盖是诸论师。自作是说。即是其事(文)问。毗昙·成实有第一句者如何。答。师云。智论呵旃延云。是语非大乘说。亦三藏无此文。则其证也。问。所引智论于毗昙证。于成实如何。答。师云。智论呵旃延言。成实不非。明知。共用。若尔者不相违。加之于成实于论中。亦有自作言。可寻之。智论第四十卷问答云。初僧祇(ニハ)成佛为人不说我不知。第二僧祇(ニハ)我知人不说。第三僧祇(ニハ)为人说我知(文)三僧祇云文知不知言无大小也。问。于大乘有第一句者如何。答。师云。五时四宗语是也(云云)问。于大既具第一句者。何上文云大乘乃言究竟等乎。答。师云。上约所惑佛教无浅深并究竟。今破而不取者。约自作语言各有边边不相违(云云)大乘玄云。应依四依正说。莫依凡妄说(文)凡夫妄说。可安第一句也。自此以来等者。师云。是结前生后言也(云云)学者云。自此以来两言不符顺。若又有本据可勘之。从此已去者。此时云可用后训欤(云云)。
  夫至妙虚通等。师云。初文释外道得名。凡训外道二字有二。一外之道。二外于道。今释当第二训故。道至道也(ト)释。依此意。一切众师不契至道。悉皆外道。然今约谬计之甚故。且寄四术三玄。与外名也(云云)私云。百论疏释。今大同也。十二门疏。然道未曾内外。随人行道自成内外(云云)彼释可思之。师云。道有九十六。其中一内道者。第一点意也(云云)。
  答有外道云者。师云。有外道者。六师中第五师迦罗鸠驮迦旃延也。大自在天者。第四禅梵王也。元康师云。自在形体长大八千由旬。寿命八万劫(云云)问。何故此外道。计自在天生乎。答。私云。至第三禅者。为大三灾坏。第四禅天主下生故云尔欤。可寻之(委如中论疏)。
  七计例然者。师云。中论八计中。上出初自在一计竟。今例[?*余]七计。七计者。韦纽天生·和合生·时生·世性生·变化生·自然生·微尘生·是也。但自然一计。第二无因有果一执也。不可收今邪因释。捡知。七计者言总者欤。
  盖是交谢之宅等者。师云。一义云。因果交迁云交谢。因果相答云报应。一义云。因灭云交谢。果生云报应(后义为正)此因果六道众生所依托故。喻宅场也(云云)。
  夫人类等者。师云。上依内教因果道理破。今据现见法斥也。物类等者。麦豆等云也”。
  例如庄周等者。师云。是引庄子说。例譬无因义也。庄周亦云庄子。庄姓周名也。子男子通称也。魍魉者。影外微阴也。魍魉幽阴义也。造化者。淮南子曰。造化谓天地也。又云。注曰。造化阴阳也(云云)有云。阴阳有造化理故。阴阳云造化欤。问。云何造化无所因乎。答。师云。造化有物初故。问。道生一一生二。二则阴阳也。若尔阴阳所由一气。何云造化无所由乎。答。师云。一气围阴阳。阴阳外无别体。所以今造化者。则可摄尽一气者欤。淮南子云。夫造化者。擢援物也(云云)。
  无因自然等者。师云。上举庄子自然有。显无因计。今问答。令庄子计同无因。欲同破之故。有此问答也(云云)私云。如师义者。问自然者。指庄子闻。而依古料简并[?*余]处解释。自然言。可笼外道自然与庄子自然见。今此外道。衲衣外道也。若外道自然。一向无因一执也。庄子自然。自然有因等释([?*余]处释)当段释始终相生。颇[?*隹]见。可思之。
  若必无因而有果者。中论因缘品长行云。无因有果者。布施·持戒等。应堕地狱。十恶·五逆应生天。以无因故(文)疏释云。若无因有果者。第四例感果破理实。应云无恶因得恶果。无善因得善果。而今不尔者。持戒人。无地狱因应生地狱。五逆人。无生天因应生天也(文)可准知之。私勘之”。
  问有人言自然有因等者。师云。是重举庄子之义。救前破也(云云)序疏云。万化犹万物之异名(云云)私云。庄子之意。正在自然。故景不待于形。只自然等(为言)而今释并[?*余]处释。常出庄子之义。自然有果等。此[?*隹]思。有人云。庄子正虽不明有因义。亦不遮因义欤。何者影由形自然也。(为言)故(云云)犹可寻之成鉾楯者。此有因缘。可知(云云)(私云。宋人物语有之)。
  答断见之流等者。师云。是十四[?*隹]中不如知义也。计即阴之我人也。
  夫神道幽玄等者。古云。序疏云。幽玄二字。俱训深耳。又玄谓玄闇。不可得见也(文)师云。神道者。云心法。非呼真如实相(云云)”。
  义经丘等者。丘谓孔丘也。古引史[訁*巳]曰。首上圩故。因名曰丘。字仲尼。姓孔氏(云云)。
  理涉旦者。师云。旦者。谓周公旦。周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父(云云)。
  经云如雀等者。师云。经者十地经也。此中雀者可喻神。瓶可喻依身。罗縠可喻命根欤。师传云。七女经分明说。未见十地经七女经一卷。小乘经(云云)。
  匡山惠远等者。是判释十地经意也。见偏年通论义四(二丁)远法师作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其五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第五文中云。文子(文名也)称黄帝之言曰。
  形有靡而神不化。乘化至变无穷(云云)(良本说也)又次下文。火之传于薪乃至终期都尽耳释。注经所引全同。可知之。注法华第一曰。如薪尽火灭(惠远曰。火之传于薪乃至终期都尽之。今释全同)次曰。或以烦恼为薪。五蕴为火。烦恼除则五阴断。故曰薪尽火灭。或以感譬于薪。应喻于火。感谢应摄故。曰薪尽火灭。虽穿凿不一。而远公之释。温故而知新也。可准之知。非释十地经。尤字过时(キウト)读。论语见。
  指穷之术妙等者。师云。就指穷有二义。一义云。前薪云穷。后薪云指。相读之术法故云术。叹美云妙(为言)一义云。云以指指示前薪穷云指穷(云云)后义意庄子见。今文段前义犹亲欤(云云)。
  情数之感深者。古云。谓有情因果感赴相续无际故。言深矣。
  不得见形等者。师云。已下宗家释也(此义非也。远也。出通论)。
  问曰后学等者。师云。一义云。问云二字。安下云何名为等上。可意得也(为言)此意。今引黄帝语者。举世人所信外言。为成因果决定旨破无果见也(云云)委细如上。又一义云。上义经丘未晓等。所以今后学引黄帝语致疑[?*隹]。故有问曰言。然无答者。让下排震旦众师文义故也(云云)下云何上。异本有问曰字思之。所言黄帝者。三皇之随一也。一大旻(伏羲氏)二炎帝(神农氏)三黄帝(有熊氏)绍运图见。
  六师云无有黑业等者。师云。六师中第一师。富兰那迦叶义也。具有四业。今且出二业报(云云)?槃经第十九出此说。初今所引。次云无黑白业。无黑白业报。无有上业及以下业等(云云)如说相者。不明不黑不白业见。
  四邪之间最等者。师云。四术中无因果。殊其过甚云意也。包氏曰。尤过也。郑玄曰。弊犹恶也。杜预曰。弊疵也(云云)又上引论语(云云)百论下初疏云。四外道。一僧伽执因中有果。二世师执因中无果。三勒沙婆亦有亦无。四若提子(东音)非有非无也(文)又此玄四邪者。百论四外道异也。四邪广通也(师说也)。
  答释伽未兴等者。准知百论疏。四外道中。除若提子[?*余]三外道。并释迦未出时兴见。于中师云。僧佉劫初出世。世师如来出世八百年前出世见也。依此答意。上来所列四外道。正可当灭后柯条也(云云)所云柯大条小。古云。柯条谓小枝也。即喻其外道支流也。私云。归去来辞云顾庭柯而怡颜(云云)庭柯小人也。古乡旧知。今是小人。故云庭柯。少枝义也。
  一研法二核人者。问。前破天竺四术。何故不核人耶。答。师云。就天竺外道核人。百论等中。委细见故。让别释众品中。今此中不更论欤(云云)。
  震旦三玄等者。古云。一说云。孔子·老子·庄周为三玄。此即孔子说有。老子说空。庄子说中故。一说曰。孔子·老子·周公旦以为三玄。一说曰孔子·老子·颜回为三玄(文本文可寻)后见净名经者。一卷古维摩经也。严佛调译也。亲友等者。师云。此净名非什师所翻。古旧经也。亲友者。宝窟曰。书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云云)期神者。一心训义。[穴/俱]累者。断烦恼义。出生死义也(云云)方者。大乘教也。僧肇法师。在俗时。家贫常以佣书为事故。历观经史。见一卷古维摩经。得所归极故。舍家入道。闻什师在凉州。进途至凉。见什公为师[訁*靑]业。什公叹曰。言肇僧肇。玄宗肇故(云云)百论序(取意)三玄事。宗镜录四十六云。周弘正释三玄云。易则八卦阴阳吉凶。此约有明玄。老子虚融。此约无明玄。庄子自然。约有无明玄。自外支流。祖原出此(文)三玄本说。从来不详。幸今得之。尤可秘藏也。
  三玄与九部者。私云。三玄震旦外教。九部西天内教。九部则除十二部中方广·授[訁*巳]·无问自说。取自[?*余]九部。
  伯阳与牟尼者。元照释云。李聃(吐蓝切)即老子也。姓李名聃字伯阳也。同极(トハ)极理也。杭行(ハ)行(ハ)智也。但影略互显。又曰。牟尼此翻寂默。即释尊名也(文)训云。盂兰新[訁*巳]云。释迦牟尼梵语。释迦能仁。牟尼寂默(云云)喟然者。玉篇云。喟丘愧反。大息也(文)元照释云。喟然者。叹息之声也(云云)。
  凡夫之智孟浪之言等者。师云。凡夫智者。老庄智也。并出三惠外。孟浪者有二义。一谓率略之言也。二谓漫澜无所取舍之谓也。俱庄子见。
  而未讵至也等者。师云。上未始诣者约法。此文据人也(云云)。
  略陈六义等者。问。此犹什公语欤。如何。
  答。师云。宗家解释欤。
  朗鉴三世者。师云。鉴三世则三明。三明者。一宿命。明知过去。二者漏尽。明知现在。三天眼。明知未来。此三明在果位。则亦名三达也(云云)师云。外唯辨一形故。辨正论云。外教中。假令有三世事者。此窃取内义也(云云)外则五情未达等者。师云。五情者五根(眼耳鼻舌身)未达者。不得天眼天耳等也。
  内说六通穷微者。六通谓身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是也。问。如解释。外人都无天眼等通力(闻)如何。答。私云。今就震旦外人故。偏云五情不达。若据西天外道者有异义。?槃疏云。若是萨婆多成实等所解。凡夫亦得五通。若是雪山部。圣人得五通。凡夫不得。而今外道飞行自在等者。此是其若得医道术。或是鬼神等依助故尔。不名为通(云云)可准知。
  外未即万有而为大虚等者。师云。大虚者。老子之虚无道也。内见彼义。虚无当空劫。一气则有物初也。此当成劫初微风也。例如僧佉二十五谛当内十二因缘。若尔空有既隔历故。不即有为空也(云云)。
  内冥二际等者。师云。二际者。生死·?槃也。僧睿中论序云。道俗之不夷。二际之不泯。菩萨之忧也。中论云。?槃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文)。
  内则缘观俱寂者。缘者境也。观者智也。俱寂者。中论疏云境智是因缘义。既称境智。是则非智。既称智境。是则非境。非境非智。泯然无际○。若游此玄门。则戏论斯寂(文)可准之。
  短羽之于鹏翼坎井于天池等者。师云。短羽者。云蟭螟等也。鹏翼者。凤凰之翼也。坎井者。穴井也天池者。谓大海也(云云)春秋曰。东海有虫。巢蚊睫。再乳再飞。而蚊不为惊。命曰蟭螟(文)古云。问。大鹏与凤凰者各别鸟乎。答。弘法大师性灵集曰。附凤凰而届天涯。唯可一鸟(云云)(文)义疏第一云。海龙王经云。金翅翻为凤凰○金翅鸟经云。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也。阎浮提只容一足(文)释大身迦楼罗。
  秦人疑其极等者。师云。一义云。秦人者。指什公。吾者宗家也。意什公既疑。非吾始更言云意也。一义云。秦人者。秦代疑内外之道人也。意秦人疑极。不足言之(为言)此义吾者宗家(云云)。
  道曰杳冥者。文选云。日杳杳西匿(文)字书曰。杳冥深远貌也(文)。
  答九流统等者。元照引汉书云。又云。九流者。一儒流·二道流·三阴阳流·四法流·五名流·六墨流·七纵横流·八杂流·九农流(云云)通真[訁*巳]云。七略者。辑略(辑音集。即诸书总要)兵书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术数略·方伎略(云云)元照释云。略法也谋也(文)。
  盖以砂糅金等者。师云。一义云。砂(ヲハ)外书(ト)取。双非(ヲハ)金取。一义云。任彼情。金外书(ト)取(ルヘシ)。盗牛论者。?槃经第三长寿品见。盗人贼长者牛。为出乳不知其故等可捡知(文)。
  周弘正等者。古云。周之弘正。不可读之(云云)又曰。百论疏下云。然震旦玄儒。但有有无二句。无非有非无。天竺外道三外道。三大经文亦无之。直有不可说之言(云云)。
  盖是道士用三洞等者。师云。道士者。学道教辈也。三洞者。古来未次也。
  悉达处宫等者。西域[訁*巳]云。初萨婆曷剌陀悉陀(唐言一切义成就。旧曰悉达讹略也)远弃转轮王位。为鄙贱人(文)。
  老为周朝之柱史等者。师云。柱史是大内[訁*巳]之唐名也。未及左右大臣(云云)扶桑略[訁*巳]云。相当周定王三年九月十四日子时生岁(云云)外书日。无为虚无同义也。
  清虚是九流派者。师云。清虚者。虚无道也。九流中道流是也。故云九流派也(云云)。
  问同人者之五情等者。古云。意言。虽眼耳等五是同人故。迹为周朝柱史。神智明朗之方。大异凡夫。故本实天尊故。与能仁有何异耶(云云)。
  答汉书亦显品类等者。辨正论云。前汉书云。孔子为上上流是圣。老子为中上流是贤。何晏王弼云。老未及圣(文)南山云。贤者多才行也。圣者无不通也(文)风俗通云。圣者闻声知情故曰圣也(文)。
  设令孔是儒童等者。破邪论云。(法淋所制。三论学者。唐初人也)清净法行经云。佛遣三弟子。振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云颜回。摩诃迦叶。云老子(文)此义造天地经。及灌顶经见。
  若圆应十方八相成道等者。弥勒经游意。引释论曰。诸佛八相成道。一上天·二下天入胎·三住胎·四出胎·五出家·六成道·七说法·八灭度(文)起信论。除上天开下天入胎见。
  法名出世等者。问。此意人天小益。三乘大益。俱可名出世耶。答。一义云。不尔。今言三乘边为正。且云法名出世(为言)可思之”。
  至如孔称素王等者。古云。孔子谥号。代代送之。如前汉平帝。追成宣尼公。乃至唐玄宗。谥为文宣王等也。今称素王。时代须捡(云云)。
  名儒者。柔和义也。外书见。
  有萨卫门人等者。师云。萨卫者梵语。此翻一切有。有法有七十五。摄之为六种。谓三有为三无为也。此宗三藏中。以论为本。故名云阿毗昙宗也(有云。必不可言七十五也)萨卫能说教门。毗昙所造论名也。
  无漏慧根会理者。师云。无漏慧根者。四果体也。三无漏根是也(未知根欲知根已知根)会理者。理则四谛十六行相理也。冠绝者。此取喻。犹无比义也。
  问夫欲立理者。师云。此牒前立宗。问毗昙部类。宗源者。则部类也。立宗源故(云云)。
  一者如来自说等者。古云。今案目录。列小乘律中曰。阿毗昙经一部二卷(云云)师说云。新译经也。非宗家所览(云云)。
  二者邻极等者。玄应师一切经音义云。舍利弗阿毗昙者。二十卷二十二品。姚秦弘始十六年。昙摩崛多耶舍译也。除大乘小乘内。邻极亚圣云也。舍利弗智惠第一故。如佛喻也。开元录云。阿毗昙。二十二卷或二十卷或三十卷(文)师云。邻极等者。昔教意也(云云)。
  三者佛灭度后等者。中论疏云。佛灭度后三百五十年。作八犍度(云云)开元录云。阿毗昙八犍度论三十卷。迦旃延子造。或二十一卷。符秦罽宾三藏僧迦提婆共竺佛念译。第一译也。阿毗达磨发智论二十卷。迦多术尼子造。大唐三藏玄奘译。第二译。右上二论同本异译也(云云)。
  于西凉州译出等者。译者可寻之。浮陀跋摩。此云觉铠也。高僧传第二见。师云。止三犍度者。初犍度也。新译有二百卷。具解八犍度(云云)。
  五者七百年等者。述[訁*巳]达摩尸利。此云法胜。撮婆沙中心。作二百五十偈。青目注解为四卷。名阿毗昙心论(文)。
  六者千年之间等者。师云。达摩多罗。此云法救。是非四种萨婆多中法救(云云)此法救尊者。四种萨婆多中法救得业欤。
  其间复有六分毗昙等者。古云。六足论名六分毗昙。此六足论至于唐。玄奘传来。大师唯闻名未见之故。云并不传此土也。光[訁*巳]云。言诸论者。谓六足发智。言六足者。舍利子造集异门足论。一万二千颂。略本八千颂。大目乾连造法蕴足论。六千颂。大迦多衍那。造施设足论。一万八千颂。已上三论。佛在世时造。佛灭后一百年中。提婆设摩造识身论。七千颂。至三百年初。世友尊者造品类足论。六千颂。即是旧众事分阿毗昙也。又造界身足论。广本六千颂。略本七百颂(云云)(取意)师云。新家名六足论事。旃延发智论为身。此六论拟足。道理不可然。身子目连等论。岂为发智之足耶(云云)。
  释论云目连等者。师云。和须蜜者。世友尊者也。[?*余]论师者。指舍利弗等四人欤。问。上所出舍利弗毗昙。六分中集异门足论同欤云何。答。师云。理可异(云云)
  复有甘露味等者。师云。今虽云未详作者。准开元录。尊者瞿沙妙音之造见。
  显其虚实者。问。虚实者何乎。答。有一义云。虚实犹失得义也。意举十门显得失(为言)是终令成失(云云)一义云。十门破斥。多带甲显迷故云虚实。实者今正义。虚彼宗计也(云云)。
  理超四句者。准古义。所云四句者。可笼所有四句也。
  言之者失其真等者。师云。肇论出四法四人。四人中今略须菩提释梵二人。四法具见。更亦加七辨五眼。依?槃经。法·义·辞·乐四辨。加捷疾·不断·利辨为七辨。若依大集经所说者。一应发辨(心思言中必应发)二应机辨。三应义辨。四捷疾辨(多人同一时答)五不断辨(前后相生)六利辨(益人)七最后辨。(总前六也)次五眼者。肉眼·天眼·惠眼·法眼·佛眼也(智论第九次第也)。
  释迦掩室者。此有二义。一佛初成佛欲度迦叶。假设方便投彼寄宿。遂以毒龙之室安置如来。毒龙欲害降伏入钵。未施法化义如掩室(文)一义云。初成道三七日思惟。说之云掩室(云云)古云。后义甚叶今文(取意)。
  净名杜口等者。入不二法门中在此事(云云)问。五眼·七辨人法中何乎。答。师云。人所摄。何者。五眼不见。七辨不言者。释迦掩室所貌故(云云)师云。总此第一章。远乖方等文意也。
  故净名云法名无染等者(中观不思议品第六文)云。智论般若如火炎。四边不可触等判则此意也”。
  又夫见有等者。师云。上释约不见道边。今据成见边。一往如此可见。
  故法华云等之文。义疏云。入邪见稠林者。此中有一见二见乃至六十二见。六十二见者。大品佛母品云。开世间边无边等四句。死后如去不如去等四句。合为十二。及身与神一。身与神异合为十四。常无常内。约五阴作之。一阴具常无常四句故成二十。合为六十。一异为本为六十二。又释。即色是我。离色有我。我住色中。色住我中。一阴有四。五阴二十。约三世为六十。断常为本。合六十二。十六为即阴。四十六为离阴。又释。一阴上计有无二种。五阴便成十见。三世为三十。凡夫五阴有三十见。圣人五阴亦三十。合有六十。?槃非三世摄。但计有无二。合成六十二见也。六十二见属边见也(文)。
  答正观论云等者。彼论六种品文也。疏释云。以浅智故。见五种为有(地水火风识)空种为无(云云)。
  第四守小筌等者。庄子曰。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云云)合法可知。师云。小筌者。云小乘教也。小乘筌执不可。小入大初也。南山释云。施小为大也(文)。
  未见月等者。指月之喻出自智论第九(云云)。
  故善吉观法空等者。师云。如来说摩耶经毕。从忉利降日。莲花色尼现种种神通。成转轮王奉拜佛。善吉不尔。唯观法空。如来则叹还云莲花色尼(智论见)。
  身子入空定者。未捡得之。有人云。增一阿含第三云。佛在罗阅城迦·兰陀园。时舍利弗。耆阇堀山。入金刚三昧(亦名破虚空三昧)时毗沙门天。遣伽罗及优婆伽罗二鬼。至毗楼勒天所。空中见舍利弗入定。迦罗打之。定力故不觉。于是诸佛叹之见(取意略抄)若此文欤。有师云(禅那院东大寺珍海)古道中阿含见(云云)可寻之。后日见智论六十四初。出此事。伽罗夜叉打之。舍利弗入灭尽定不觉。可见之。
  文殊问经云十八及本二等者。元照释云。无是非者。经云。佛告文殊师利。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一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其实如来所说。悬[訁*巳]灭后故。云未来起(云云)古云。问经说既皆从大乘出。与法华一乘何异耶。答。法华说摄入。此经辨出生。既明皆从大乘出故。同无量义经出生义。不同法华摄入一乘。又此经密显于一。法华显明于一。或又此经唯会法而不会人。法华人法俱会。又此经但会理而不会教。法华理教俱会(云云)此中有四异见。一摄入出生。二显密。三人法。四理教(云云)。
  大集经云虽有五部等者。师云。五部有同时前后等异说。此经总可亘何欤。五部义下显正章见。师云。无是无非者。二十部共无非是故。云无是非也。是四句中。取而不破二句意。无是非释也。大集五部者。一昙摩鞠多。二萨婆帝婆。三迦叶毗。四弥沙塞。五婆蹉富罗(文)又义(ニハ)除第五婆蹉。加僧祇。怀素释也。问。法界?槃者何乎。答。师云。法界所证理也。?槃所归果也。界者。此时性义取(云云)。
  第八非学本大品经云。欲知四缘当学般若等者。问。毗昙所学四缘。有无穷无因过(见)般若所学四缘。何故无如是过失耶。答。师云诸法本来不生。凡夫颠倒谓生。此颠倒所谓前。假建立四缘。既是为缘假立四缘。何寻从来。如是四缘(ニハ)都以无过失。而阿毗昙人存四缘定性。故堕失(云云)中论疏云。因缘品。佛说四缘。如炎如梦故。四缘是非缘缘。虽缘非缘。今闻四缘。作缘缘定实。而执故名阿毗昙人(云云)所言四缘者。中论因缘品云。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文)应知。问。欲知般若。可学四缘云乎。答。不尔。师云。智论三十二四缘释故云尔也。般若经四缘(ヲ)委细释故也。又四缘无从道理能说(云云)。
  本起经云等者。私云。明身子得道说偈。异说不同也。华严经。舍利弗·目连来学品文。今所引全同也。十二游经。马胜答身子云。诸法从因缘灭。诸苦尽灭(云云)私云。训云·身子目连本是删阇耶外道弟子也。删阇耶死时。以五百人弟子为二分。付属身子目连而告言。吾所学法·所语理·不残秘心底。悉付二人(云云)然师临死含笑。二人问云。临死叹别。何故含笑耶。师答云。自此南方有金地国。其王与我同时死。后妃悲。而叹与王死。死路不可任心。王岂悲同行乎。今笑其愚。言讫死耳。二人向南远见。不见金地国。又不见王死妃悲。即二人同心云吾师残法。舍于师出去。其途中。而逢頞鞞沙门(云云)身子一度闻偈得初果。目连迟来。见身子之眼语曰。汝服甘露。有何等事。身子指沙门语曰。如是。即为目连二度说偈。同得初果(云云)三人俱诣佛所。佛召善来。落发着衣。则为他闻说法。即得第四果。住在佛家。今为长子(云云)頞鞞头陀出时佛言。汝今日外道婆罗门可遇。不可论议。定可负。汝示偈问外人是诵(云云)今处引偈是也。沙门者。从初果立也。大集经云(宝幢分为身子说)马星(新云马胜)法从缘生。通达是因。因缘灭故。即是寂[靑*爭]。世间即苦。苦因名集。若修八正道。世间集灭。忧婆提舍闻是语已。得法眼净。是说偈言。我闻比丘说四谛。即得过三恶道(文)大论(十八)云。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义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名为随相门(文)法华义疏云。譬喻品。拔邪说?槃者。頞鞞说偈云。诸法因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义如是说。此偈明三谛。诸法因缘生谓苦谛。是法缘谓集谛。及尽谓灭谛。虽有三谛。正为明灭谛?槃。故云拔邪说?槃也(文)。
  问。义疏文全同智论故。智论云三谛。大集明四谛。经论异说。如何会之耶。答。仙光院云。应有二会释。一云。法从缘生等四句。正是马星所说偈颂也。世间即苦下。只是解释。非所说偈(云云)二云。且缘初番一偈。唯三谛为随相门耳。问。依解释旨。当段所引经文说三谛。(见)何者。一切诸法苦谛。因缘集谛。本源则灭谛?槃故。既是三谛。空其中一行相。[?*余]并有法也。若尔者。何以本起经处说。为见空成圣明据乎。答。师云。经文正旨。显在于空见(エルカ)故。良证也(云云)更可有义。五人者。义疏云。五人者。一陈如。二十力迦叶。三頞鞞。四拔提。五摩诃男拘利(云云)”。
  第十丧圆旨者。古云。谓失二谛圆具教旨。故云丧圆旨。序疏云。丧失也(文)。
  诃梨跋摩高足弟子者。古云。指其人。云(ニ)高足弟子。恐非真弟子欤。须捡之。    
  九百年内等者。古云。大乘玄论迹义云。出于七百年。名诃梨跋摩。云何相违耶。
  答。恐人出也。七百年。造论九百年(文)。
  鸠摩罗陀等者。慈恩唯识述[訁*巳]云。佛去后一百年。中北天竺国。怛叉翅罗国。有鸠摩罗多。此云道童。造九百论(云云)又云。五大论师。名五日出即五天一时生。中印土是龙树。东印土是马鸣。南印土是提婆。西印土是室利罗。北印土是鸠摩罗多。即五百出也(云云)。
  徒辙僧祇等者。师云。僧祇者。具云摩诃僧祇。此翻大众也。诃梨徒僧祇者。是非根本大众部。二百年中。从大众出一部。为多闻部。成实自此出。本所学萨婆多上坐部支流也。故云徙辙僧祇(云云)徙谓迁移也。略述云(元兴寺智觉作)成实论云。佛灭后八百[?*余]年。诃梨跋摩。此云师子铠。中天竺僧佉徒。后回心已事萨婆多部鸠摩罗多。受学八犍度论。兼习大小。折有相之言。申无相之旨。于疏勒国。造此论。一部有二百二品。僧祇为傍。三藏为正。什公所译。在二十卷也。(文)今释十六卷(ト云ヘリ)与此相违。
  钻仰九经澄汰五部等者。师云。九经者。十二部经中。除[訁*巳]别·自说·方广。九部经也。
  五部者。下释见。所言澄汰者。澄而去浑浊。汰而去瓦石。各取其中清金故(文)邪雾者。师云。雾五翳随一也(二度邪雾者。佛一度。我一度也)。
  声流赤县者。师云。罽宾者。指天竺。赤县者。呼震旦也(云云)中论序云。疏云。此区总名赤县。河图云。昆仑山东北方五千里。曰神州。亦名赤县。禹于赤县之内。画地分以为九州。故铸九鼎镇九州。则知赤县是九州之总名(文)。
  四谛建章五聚明义者。师云。四谛章(ニ)加初发聚。总云五聚也。一者初发聚。即归敬三宝。乃至明三宝义。简邪正。从第一卷。至第三卷有我无我品。合三十五卷。是初发聚也。二者苦谛聚。从第三卷末色相品。至第七初物不相应品。合五十九品。是苦谛聚也。三者集谛聚。谓从第七卷业相品。至第十一卷初明因品。合四十六品。是集谛聚也。四者灭谛聚。从第十一初立假名品。至第十二卷中灭谛品。合十四品。是灭谛聚也。五者道谛聚。谓从第十二卷中。至第十六卷。合四十九品。是道谛聚也。私云。所言聚者。梵语揵度也。此蕴亦羽聚也。
  有人言正用昙无德部者。师云。今律宗依凭此义欤。然此下所出三义。并上座部支流见若尔者。前徙辙僧祇释异也。前后合论。可有多义不同。所言经部者。上座部中说经部也。亦云说度部(云云)。
  答有人言是大乘等者。师云。梁三大法师(光宅·开善·庄严)并第一有人义也。嘉祥净影第二有人同。南山第三有人大同也(云云)有师云。南山意探入大乘。与义当大乘。其义各别也。于中祖师自义。义当大乘。为正意见(云云)。
  夫珉玉精粗等者。玉篇曰。珉靡亟反。石似玉也(云云)序疏云。殆乱正法。如精石乱于白玉。如鍮似于黄金(云云)就石玉谬。有卞和之玉事。繁故略之。
  殊镜者。古云。或本作珠镜。以殊字为正。意谓。于尚现见石与玉。精粗尚有异见。何况空理精粗。岂辄分别耶(云云)又云。殊谓殊异。镜谓鉴照也(云云)。
  今以十义证则明是小乘等者。问。如上破折阿毗昙人见有得道义者。今排成实。约彼当分小乘宗义。专斥见有义。何不尔十义排斥。悉明唯小非大之义乎。答。师云。诚如所问。例毗昙破。专可非成实见空义。而今正明唯小义者。有深意。凡破执大意。必令被谬计盛。而震旦众师。成实大乘究竟论。今齐旨于大乘等。此迷久辄[?*隹]倾拔。故专明成实非大义也。大意虽尔。亦斥见空义下释见(云云)。
  制论序等者。今现流布论无此序。罽宾者。辅要[訁*巳]云。罽宾即迦湿弥罗国北印土。古云。罽宾国周七千里。四面负山。虽有门径。狭而希通。城西临大河。长十三里广四里(文)。
  论云色香味触实等者。师云。四微能成故云实。四大所成故云假。诃梨本僧佉之门徒故。其执重犹未尽。如是四微为能造本也。僧佉二十五谛意。五尘成五大故。成实四微成四大者。一义云。地大四微成。水大三微成(除香)火大二微成(除香味)风大一触尘所成也(云云)一义云。四微必和合俱成四大。但有强弱不同。其强者。可例知第一义(云云)。
  精巧有[?*余]等者。师云。上序文。今宗家释成也。私云。准知华玄释。下或有人言等者。又睿师序说也。应知(云云)。
  虽复龙烛等者。古云。宋元嘉十年。竺道生移虎丘山。其年夏青园寺佛殿(ヨリ)龙升于天。光影四壁。因以改寺号。名云龙光。时人欺曰。龙既去必行矣。今借此事。喻大乘也。
  此论明于灭谛等者。师云。所言灭谛者。无苦集灭道四谛无生。一灭谛理也。大乘者。大品等诸大乘(ニ)所明四谛平等理云也。
  问若尔者。大品四谛平等。成实四谛无性(ト)有何异耶。答。有多种异。如上释。
  其普信大乘者。右点师点也。左点古点也”。
  依论征者。征陟陵切释氏曰。兆也。审也。明也。验也。
  成实文云诸比丘异论种种等者。师云。成实抄云。诸比丘已下半偈。第四佛听造论。一比丘得第三禅。修第四禅不得。就佛问此因由。佛告言。观彼此中间。佛即入定。五百罗汉种种说。后佛出定。五百罗汉就佛问此因由。佛言。不得我意。而汝所说不违法相。汝等受佛意。绮触为彼。往业为此。乐受为中间。由绮触往业乐受因缘故。不得第四禅。此义阿含经中广解释(云云)。
  诃梨自云正论三藏等者。师云。三藏小乘云事。法相·天台并同今家。花严不尔。大小等明三藏。今大乘非三藏云意(ハ)无部别三藏故也。小乘中。如来自部别说三藏。经律易知。法相毗昙则佛说论。
  智度论云等者。彼论第百卷见。
  小乘不受大等者。问。迦叶阿[?*隹]等。何不受大乎。答。师云。尔者有何妨。问。迦叶等声闻言本者。大权萨埵寻迹者。回心菩萨也。何不受大乘乎。答。师云。内证非不受大乘。外仪示如此事。大圣化物之常习也。不可疑此。释尊八相化仪。正小乘遵化。仍二十五祖传持并以三藏为表也(云云)”。
  无大文第三等者。问。成实论中亦明大乘文。谓声闻超禅许多地。或说乾达婆城喻。若尔者何偏云无大文耶。答。师云。一义云。成实假明大乘言。小属无云无。例如言小乘无陀罗尼(云云)华玄略述。如蛇有龙一鳞岂龙乎。此大同。一义云。成实明乾达婆城譬喻。彼别证折空义。都非大乘意。一切可例知之。若尔者。解释无过(云云)彼正义。智论第六云。声闻法中。不说乾达婆城喻(文)义疏云。三藏中。所以不说揵达婆城者。为三藏不说一切法本性空。而成实亦有此喻者。引菩萨藏中喻。就小乘法中释耳(文)。
  并探四阿含等者。师云。四阿含者。一长阿含。(破邪显正)二增一阿含。(人天因果)三中阿含者。(善恶业性)四杂阿含。(生死界系)阿含秦云法归(?槃论·肇师长阿含序见)或又云趣无。(释道安解释)新云教。亦云传(云云)。
  有条例第四者。古云。条谓条别。例谓类例。大小各别。而各有流类。故云条例(云云)师云。经有条例。论亦尔(为言)经条例者。大乘经兼少。小乘经不兼大(云云)。
  故大乘经初有小乘众等者。是智度论第四卷文意也。问。何故必小乘无菩萨众乎。
  答。智度论云。声闻乘。狡少不受摩诃衍。譬如恒河不受大海。以其狡少故(云云)可准知之。前章小乘不受大者。则此文意欤。若尔者。非迦叶等偏执。只小教道理自尔也(ト)心得欤。问。何故大乘经中。列大小二教耶。
  答。智论云。欲辨二乘义故(云云)意云。欲简别大小二乘义。此是小乘方便说。此是大乘究竟说也(云云)若前不开方便者。真实[?*隹]显所以大乘经必列二众也。问。尔者诸大乘经悉列大小二众耶。答。义疏云。有无门者。龙树云。小乘经初无菩萨众。大乘经初具大小两众。然斯言未尽。诸大乘经凡有四句。一但有菩萨众。无声闻众。如华严七会。二但有声闻众。无菩萨众。如金刚般若。三具二众。即如此经。四俱无二众。如金光明经(云云)准之今且一句形势也。应知”。
  若弟子之论等者。师云。言成论也。巨细者。则大小义也。
  大品明四谛平等义等者彼经二十九别品见”。
  一者小乘折法等者。师云。折空者。色法(ヲハ)以细色能造折之。心法(ヲハ)以三相刹那等折之。能造细色刹那等(ヲハ)以苦无常等互相缘集义折之。是名折法空也。
  二者小乘但明三界内等者。私云。小乘有作四谛。大乘无作四谛者。专依此意也(云云)”。
  三者小乘但明于空等者。师云。小乘得折法自性空。未及第四性空故。但见空不见不空也。大乘达因缘本性自空。故见空及不空。第四性空般若佛性异名故也(云云)问。大乘见空及不空者。第四性空欤。将又自性空欤。如何。答。师云。有二意。一家解?槃经空者。二十五有。不空者。大?槃文有二释。一者约有处无·无所有。有所无者。有所得之无。则生死空。无所有者。无所得不空。则?槃妙有。若依此意者。空及与不空(ノ)空(ハ)自性空。第四性空(ヲハ)则名?槃不空故。次依法来品疏三种二谛者。十二因缘。本自性空为世谛。?槃妙有为真谛。此时空及以不空(ノ)空(ハ)则第四性空。此意明生死本性空。则名般若佛性。故空及不空者。一法上两义差别也。(为言)应知(云云)。
  四者小乘名为但空等者。智论三十七云。空相应有二种。一但空。二不可得空。以但空堕二乘地。以不可得空。空亦不可得。即无所可堕。复有二种。一者无方便空堕二乘地。二者有方便空即无所堕。直至阿耨菩提(文)善吉等者。师云。须菩提小乘中解空第一也。而望大乘者。比毛孔空。何况自[?*余]乎。须菩提东方青龙陀佛化身也”。
  法华信解品云等者。师云。四大声闻领解段。申昔过非下经文也。彼文中明。保执小乘故。不乐大因。不贪大果。大因者。谓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也。大果者。甚深佛惠也。今所引不示大果文所也。为无相即支证事者着偏空不乐佛惠故也。
  问。何以故知然等者。问。此问意如何。
  答。师云。一义云。问意何以知然。成实所辨法花说同。(为言)有一义云。法华文定明小乘所得。成实未必然。未必小。而次上释全同判。所以何以知然问也(云云)
  ?槃经云心言无布施等者。师云。二乘有空有二种曲见。此是空见也。于入观时。不见布施体。此名破戒。破大乘行。不空有并照。是称邪见。伤大乘解也。秦弘始等者。
  此事序疏委细见。
  以辨有法之实等者。师云。有法实者。七实。依实之假者。所成也。
  爰至齐司徒等者。司徒者。大政大臣唐名也。元照云。齐即南齐萧子。良生封竟陵王。死谥文宣王(云云)。
  每感嘉瑞等者。尔雅云。嘉善也。美也。苍颉篇(ニハ)瑞应也。信也。齐竟陵王内传云。得热病夜中再死。梦见金像手灌神阳。因遂平复也(文)。
  齐永明者。齐有二十五年。年号有七。永明第二年号也(云云)师云。引如此等事者。正为取梁武排成实归三论也。应知(云云)。
  而后生等者。师云。后生者。指成实众师欤。问。周颙作序。专弘小论者。是谁人乎(南齐书四十一云。周颙字彦伦汝。南安城人。晋左光录大夫七世孙也。又云。长佛理。着三宗论文)答。爰至梁武者。师云。梁武初。以老庄教为宗。次舍外教。移成论。最后则排成实。归三论大乘。今举最后。为世人证(云云)。
  答求那跋摩等者。略述云。宋时求那跋摩此云功德铠。本刹利种。春秋六十五未终之前。预造遣文偈颂三十六行。自说因缘云。已证二果(文)师云。此答意毗昙成实之教无浅深(为言)异下小乘中开三根。初后解释各有边边。应知(云云)。
  又释论云有四种门等者。师云。释论实有三门。而今四种门者。第四非有非空门(ハ)探取意宗家加释欤。大论第十八云。如是等种种异说。无智闻之谓为乖错。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三门。一者昆勒门。二阿毗昙门。三空门(云云)四论玄第十云。大迦旃延昆勒论亦云鞞勒论。释论注羽为箧藏也。若入此法门论议。则无穷也。明诸法并是假设说也(云云)问。阿毗昙有门。成实空门。昆勒亦有亦无门(见)非空非有门者。是何等论乎。亦非有非空义道如何。答。中论有无品云。迦旃延经中。佛为说正见义。离有离无(云云)如是等种种异说。无智闻之谓为乖错(云云)如上。大乘玄二谛义(禅那院)云。大论十八(九丁)云。何等是三门。一者昆勒门。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旃延之所造。佛灭度后。人寿转责。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昆勒门论议则无穷(文)又云。略说三十二万言(云云)又云论文(如上)不见非有非空门如何。答。为先尼梵志说之欤。又为恶口车匿。说离有无经云等者是欤。问。昆勒门亦有亦无者彼义如何。答。准文义要。假有望实有亦空。望性空亦有(云云)欤。犹可寻之。问。成实·昆勒·有何等异乎。答。有云。成实专明性空。昆勒专明假有义。然就道理即不可与成实相违(云云)。
  不得般若方便等者。师云。据摄论等意。有增益谤。空损减谤。亦有亦空相违谤。非空非有愚痴谤也。
  若言见空(乃至)释迦小乘一化等者。师云。此答意。三藏教正意研法相有遣我执为本。依之则有入圣得果义。若成实所谈实义。一向排毗昙。释尊阿含教门。终无得益(为言)问。以何知尔。小乘一化研有为本。答。师云。知邪病兴。故阿含为之说有。滞有成患。故般若为此说。则此证也。问。阿含若说有为本者。成实岂三藏实义。尔者何应云故我欲正论三藏中实义。如何。答。一义云。三藏教面说有为本。不妨人法二空其中实义故无过。处诠今当段释破成实偏执也(云云)。
  如犊子部云别有人等者。师云。犊子计我。假实中何者。旧异论也。然案成实第十一破不可说品。云实法无不可说义(云云)此则破犊子部我第五不可说藏也。明知。彼计实我见也(云云)问。所云我者。则五见中身见。否。答。师云。依彼部意不尔。身见见谛所断也。犊子部人皆入圣道。岂不离身见耶明。不可说藏我(ハ)非小乘烦恼。智论第一云。佛法中。亦有犊子比丘说。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众和合有人法。犊子阿毗昙中说。五众不离人。人不离五众。不可说五众是人。离五众是人人是第五不可说藏中所摄(文)古云。谓五阴和合则有假我。成实亦尔。但犊子此我不即能成五阴。又不离五阴故。属第五不可说藏。成实如此不谈。五阴和合即假人也。此所计我(ハ)假我实我。解释两样见(文)净名玄释假我见。
  扁鹊之术等者。史[訁*巳]列传十七云。扁鹊勃海郡郑人。姓秦氏。名越人。得长桑君禁方为医(文)有人云。扁鹊与黄帝有问答事(云云)(可寻本说欤)。
  保冥之徒等者。古云。玉篇云。冥谓寂也。准之保执冥寂空理。小乘人(ヲ)云保冥徒也(文)进不驰于白牛等者。谓今成论非大乘论。故言不驰于白牛。复非常小乘论。故言失驾羊鹿。此则可大小不摄之中间论。故曰。骡论也。骡谓驮驴即早马也。牛与羊鹿中间之类故。(句会歌句云)说文羸驴父马母○亦作骡。

三论玄义钞卷上

  应永二十三(丙申)五月中九日。于奈良东大寺边域驱笔讫。
  愿以书写力。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学文。
  享保第二十岁次乙卯初夏六日。于和之长谷寺桂岭端寮校合两本模写之讫。犹不为全备。后徒订焉矣。义禅合十。
  右原本上卷终跋文也。

三论玄义钞卷上

------------------------



三论玄义钞卷中

读师贞海和尚

  呵大执第四等者。问。破小乘计开毗昙成实二宗。呵大执何只一重乎。答。师云。小乘二执浅深遥隔故开二。今意诸大乘浅深无异。故总为一阶也(云云)。    
  自方等纮宗等者。古云。纮宗谓大宗。叹于大乘为大宗。故纮字恐作宏字。宏胡萌反广大也。纮冠饰。故纮字不符合(云云)一义云。洪字可作也(云云)问。自训时其义如何。答。私云。外道小乘可破。自方等不可破云意欤。可思之。
  教称满字等者。?槃经云。半字者。皆是烦恼言说之本。满字者。乃是一切善法之根本(文)?槃论云。半字者渐教。满字者?槃满足教。摄佛教果海功德尽故名满。声闻缘觉教不满足故名半也(文)。
  理曰无[?*余]者。金刚般若疏。释四生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槃文云。此云无[?*余]者。非灰身灭智小乘无[?*余]。斯乃无累不尽。无复[?*余]累。无德不圆。无复[?*余]德。故云无[?*余]也(文)理云。无[?*余]者。可准知之。
  但伏膺甘露等者。古云。?槃喻甘露。即上无[?*余]理也。大教称法桥。即上满字教也。所言伏膺者。伏谓扶腹反匿也。膺谓於陵反胸也。言(心ハ)承匿甘露于胸心也。
  问必是夜光等者。古云。千字文云。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文)夜光珠名也。昔隋侯出行路。见伤蛇。哀之附以神膏(吉药也)蛇即遁去。迳数月此蛇衔一明珠来。珠径七寸。于阴闇之夜。造隋侯门唤隋侯。谓巨盗按剑出应之。蛇以明珠报恩而去。故号为夜光珠(云云)。
  伪宝者。古云。伪宝谓伪珠鱼目等也(云云)”。
  一者顿教等者。师云。判顿渐二教。有众师异义。净影等意。花严则名顿。最初顿大故。从小转入大乘称名渐教。不从小入大。不入大小。不名顿渐。则是顿渐二教(ニ)不摄尽教也。今师意。顿渐有二。并摄尽诸教。一者偏教菩萨云顿。谓华严·胜鬘·法鼓等经也。自[?*余]诸教并名渐教。是常途处释也。二者别依?槃论。顿渐二藏判教。是小乘名渐。大乘一切云顿。今此惠观法师所建立渐顿。则尽诸教欤(云云)问。花严之流者。更笼何经乎。答。师云。指梵网等经欤(云云)”。
  于渐教内开为五时等者。师云。惠观立五时者。依?槃经五味相生也。五味次第。彼经第十四见。可引见。今师意。五味次第(ニハ)约教理行果四法宝释。他大异也(云云)。
  行因各别得果不同者。师云。所言得果不同者。且约有[?*余]位也(云云)。
  自五时巳后虽复改易等者。准古抄。成实师一师三时(ニ)判诸教。一顿教。华严等。二不定教。胜鬘等。三渐教。阿含等(云云)济法师。四时判教。云五时有六家。大亮刘虬委细繁故不具举(云云)。
  教虽五时不出二谛者。问。五时最初三乘别教(ニモ)明三假(三假者。因成假。相续假。相待假也)四忘(四忘者。四教句也。是有义)二谛可云耶。答。有云。五时不出二谛者。实约四时。可除初教。五时言总也(云云)”。
  问既有五时等者。古云。于前责五时亦二。初责大小见。二责五时见。初亦有二。初立宗。二破斥。初一问答即是立宗。次问道理之下是破斥。破斥中亦二。初定开。二破斥。五时者。三乘教。三乘通教。抑扬教。同归教。常住教。
  如其有大则是有见等者。第二正破斥。于中有五破。一堕有无见破。二堕一异二见破。三非佛弟子破。四非大乘破。五堕断常破。如文可见(文)。
  大品云等者。彼经遍学品文也。述义云。无道者。无菩提因。金刚以还名为道。无果者。无?槃果(文)。
  ?槃云明与无明等者。彼经如来性品取意文也。次下经文云。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文)述义云。明者解也(云云)。
  又有所得者不动不出等者。师云。依智论。动顺忍。出无生忍也。花玄四释(云云)。
  次[?*隹]五时等者。师云。[?*隹]五时中。上束五时为大小破之也。下直[?*隹]五时。故云次[?*隹]等也(云云)。
  大品经云等者。彼经第十九卷见。问。如是大品等三经文。何必二藏判教明据乎。
  答。师云。三经同对昔小乘叹今大乘无对简大叹大。则知佛法只有大小二阶。若如五时教有浅深重位者。何必不对大叹大。所以是二藏判教明证也(云云)。
  法华经云等者。譬喻品见。
  ?槃经云等者。第十三卷见。
  智度论云等者。第一百卷取意文也。
  地持论云等者。彼论第三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文)又见智度论六十五卷。经十三卷。见第二法轮文。论释意云。显大品五云。用方便力。以三乘法。度脱众生(文)示教初转法轮时。八万天人得无生忍。秘密教时。初转法轮时。得大乘益也。对彼大益。今大乘云第二法轮(为言)尔者今释意大异也。能能可思之也。古料简地持文。大乘十二为明方广之理。从所诠之理为名。故十二部悉名方广。小乘十二部。不为明方广之理。故存十二部名。没方广之称也(云云)又云。大乘理正曰方。义富称广。文诠方广之理名为方广经(文)又云。小乘语正曰方。文多称广也(文)。
  正观论云等者。中论第一长行文也。
  唯有二藏等者。净名玄第七云。二藏义有三双。一声闻藏·菩萨藏·此从人立名。二大乘藏·小乘藏·从法为名。三半字·满字。此就义为目。此三种一义耳(文)。
  答须识四句等者。师云。若依[?*余]所解释(法华玄)答前问者。约等胜劣三门。可辨华严般若等同异。是一家正意也。今约显密四句释成。是亦一种形势也。问。第一句华严。都不化声闻云(ハハ)。何故第八会中列五百声闻众乎。又入法界品。身子与六千眷属得见文殊。古答此问有二意。一者就实行。二者约权行。初中又有多意。一义云。华严是显菩萨法·与二乘法异。故就祇洹明二缘不同。菩萨即见净土。闻说大法。声闻自见秽处。听受小乘。如人见水饿鬼见火。非是欲化二乘故。列之在席也。一义云。二乘见秽。菩萨观净。令菩萨深鄙小乘。增进大行。乃是化菩萨耳。次身子相见菩萨法事。就事言者。承佛神力。故见。任力即不见。又前明始迷故不见。后表终悟故得见。如法华遥见其父等(云云)次就权行释者。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行。有二义。一者赞扬大道。二者引诸小行。华严本是教菩萨法。而二乘在座有如盲聋。即具前二意。一欲显菩萨道高二乘行劣。令菩萨进求大道不退取小果。二令小乘人深自鄙劣舍小求大。故身子与六千眷属承佛神力。得见文殊。咨受大法。即是其事也(云云)犹可思之。问。第二句中。三藏都不教菩萨见而三藏教三乘。于中可有菩萨所以中阿含本末经中。弥勒与[訁*巳]别见。何云三藏教不化菩萨乎。答。释二藏中声闻藏义云。小乘法中。多明二乘法。少说菩萨法。如释论云。三藏中广为声闻说种种法不说菩萨行。唯中阿含本末经。为弥勒授[訁*巳]。亦不说菩萨行。故知。明菩萨法少。以少从多名声闻藏。不名菩萨藏。问。为小乘人但应说二乘法。何何须说菩萨法。答。佛为二乘开三乘教。如法华云。一乘化二人不得。故知。一佛乘分别说三。故知。小乘中明有三乘也。问。既为二乘人说三乘法者。何故不说菩萨行哉。答。二乘不欲行菩萨道故不须说行。但知道理有三究竟。故略明佛乘。问。既不说菩萨因。何须授弥勒[訁*巳]明得佛果。答。声闻必冯师悟道。须明有三世佛故授弥勒[訁*巳]也(文)准之可悉之。意云。三藏教中。虽说菩萨法。不说菩萨行。故云不化菩萨。又纵说菩萨法。为化二乘也。非化菩萨。所以今释无过(云云)问第三句大品以上法华尔前诸经。并显教菩萨。密化二乘。于中且般若。净名两经。相望。显密有不同否。答。古云。般若佛自显教密[訁*巳]。净名菩萨显教密化教大化小不出佛菩萨也。又般若令小人说大。显教菩萨。密化二乘。净名大人说大。显教菩萨。密化二乘。是故为异也(文)可准知之。问。华严已为菩萨说大法。般若·净名何故更教菩萨乎。答。古云。菩萨道根熟有前后。华严为其早成。般若·净名化其次熟。又释论云。华严有智菩萨(ニ)说。即知。般若·净名通化大小。又华严之座虽已得解。于般若·净名更又进悟也(云云)”。
  可准知之。问第四句中。法华显教声闻云。然大品·法华俱同说一乘。一乘有何异。法华显教。大品密化云乎。答。古云。大品大乘则劣。法华一乘则胜。今说不然。大品对小明大。法华除小显大。大无二也。如长者付财及委家业二时即异。而大宅七珍犹是一也。大品中菩萨作佛。二乘未作佛。法华中(ニハ)菩萨二乘并皆成佛。而佛乘不二也。
  问。若尔者。摄大乘论云。乘有三种。一者小乘。二者大乘。三者一乘(云云)一乘最胜何。
  答。法华正明能乘之人一切作佛。以此为胜。不言所乘之法有优劣也(文)可准之。
  若言第一名三乘等者。师云。今释约理明通义。亦就教有通教。谛·缘·度三教并通三乘故。今略之也。
  释论云般若不属等者。彼论四十五卷见。共般若但为菩萨演其实事法(ヲ)也。二乘见闻故云共。但属菩萨义非相违也。虽然法华胜般若劣义边且寄付属。游意释之也。大品经披见。中间嘱累品(ハ)二十二卷第六十六品也。分明付嘱阿[?*隹]见终嘱累般若付嘱声闻见。私案弥相叶者欤。问。法华游意。般若(ヲ)非秘密故嘱二乘云。尔者今相违云何。答。私案云。但属菩萨论文经第三卷释所也知。必非属累品意。唯总般若(ヲ)属菩萨说所(ヲ)为今证欤。
  在经何故劝三乘等者。大品经第三云。善男善女人。欲学声闻地。亦当应闻般若波罗密。持诵读正忆念如说修行(云云)欲学辟支佛地睹菩萨地下说相。全同声闻地。应知。
  答般若有二种等者。此意释论四十一释前经文处见。问。详答意。摩诃般若不属二乘。非二乘所学(为言)摩诃般若者则观照般若欤。寻肇公般若无知论。云般若虚玄者。盖是三乘之宗极也(文)此文则分明观照惠体通三乘释。尔者宗家今释与肇公论文其义不相顺。如何会通乎。答。师云。彼此两释一结不违。何者。观照般若有二种。一者直云般若。二者谓摩诃般若。此云大慧。是导成万行六度中(ノ)般若波罗密也。此云摩诃事。导引万行令至无上菩提果故也。此摩诃般若。局菩萨不通二乘。若契实相实智(ヲ)观照般若(ト)取时。三乘等可具此。若尔者。肇公约空惠。今据大惠。融会无乖异。可知之(云云)问。实相般若。三乘俱学之。约此门者。则可名通教乎。答。师云。不尔。若约所观理同。般若名三乘通教者。何故名?槃经不云三乘通教。彼经中。明三乘所观同故。又他三乘各别而学一般若故。云三乘通教。今意不尔。大品中。明三乘同观实相意。是密化一乘也。因同故示果一。故既是密说一乘也。宁可云三乘通教乎。大品呵二乘为痴狗者。彼经第十五云。须菩提。譬如狗不从大家求食。反从作务者索。如是须菩提。当来世。善男子善女人。弃深般若波罗密。而攀枝叶。取声闻辟支佛所应行经。当知。是为菩萨魔事(文)古引此文合今释(云云)。
  净名贬声闻为败根者。彼不思义品。大迦叶。自语身子。作如是语见。略述云。维摩经中。大迦叶言。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我等不复堪任发心。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声闻诸结断者亦尔(云云)。
  而天亲之论释法华初分有七处佛性之文等者。七处佛性者。古来[?*隹]义末学未决也。今且任古一义。师义同之。第一文者。论释方便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文云。言实相者。谓如来藏法身之体。不变义故(文)如来藏者。佛性也。第二文者论释方便品四师知见中云。二者同义。以声闻辟支佛佛法身平等故。法身平等者。佛性法身更无差别故(文)第三文者。论解三平等中。释宝塔品身平等云二者身平等。多宝如来。已入?槃后示现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无差别故。如是三种。无烦恼人。保慢之心。见彼此身所作差别。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悉平等故(文)第四文者。论释乘平等中云。菩萨授[訁*巳]者。如不经品示现应知。礼拜赞叹。言我不轻汝等。汝等皆当作佛者。示诸众生皆有佛性故(文)第五文者。论释寿量品成大菩提无上中云。三者法·佛·菩提。谓如来藏清净?槃。常恒不变故。如经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等(云云)第六文者。论释胜妙力无上中。解法师品持力云。法力者。如经应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者。受持此经。得佛性水。成阿耨菩提故(文)第七文者。论释胜妙力无上中。解修行力护[?*隹]力云。毕竟知者。决定知法界故。言法界者。名为法性。彼法性者。名为一切诸佛菩萨平等法身故(云云)是释观音品是二人福正等无异文也。应知(巳上)问。如所引者。法华论七处佛性文。通前后两段。今何故法花初分(ニ)有七处佛性云乎。答。师云。是有深意。且一意。凡一乘开释大宗。明因平等故果无异。其因者。今意则正因佛性取也。三乘皆具一佛性。故终成一果。一乘旨如此。而如是因业法门正在法华前段。是以彼章。所谓佛性文并证成前段同一性旨。故释初分有七处佛性等云也(云云)私云。前段乘权乘实。后段身权身实云。亦三摄法门时。前段摄异归同。后分摄因归果等云。并先义相应欤。但可思之(云云)。
  学大乘者名方广等者。大论第一云。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云云)师云。方广通大小。小乘方广从一说部出(中论疏[訁*巳]见)大乘方广般若学人也。今出大乘方广。方广称大乘为正也(云云)。
  或言一体等者。师云。一体者。开善义也(开善寺智藏法师也)又按菰二谛云(庄严寺谣法师欤。私云。菰水沈相无真谛云。菰水浮相有俗谛云也)二谛者。龙光义也(龙光寺云法师)又云。训义鼠喽栗二谛云(鼠喽栗内空虚ナルヲ真谛云。外皮存セルヲ俗谛云。空内虚执。有外相取也)立二不成复丧真俗也者。师云。立二不成者。龙光真俗二谛义不成(为言)复丧真俗者。开善真俗一体义不立意也。何者既云一体。何有真俗乎。故云复丧真俗也(云云)问。开善二谛一体。凡有三义。一真为体。二俗为体。三二谛互指为体。今当段指何一体乎。答。准古义任彼正义。斥真谛为体义(为言)欤(已上破邪章毕)。
  显正第二等者。已下今当抄之。
  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等者。古云。中论序疏云。龙树依梵音。应云那伽馥力叉那伽者龙也。馥力者树也。智度论云。龙童龙磨者龙也。馥力叉者。树通名也。别名阿周那。如此间梨李树等(文)又云。龙树是何位之人。答。圣迹无方。高下未易可测。仅依经传叙其浅深。睿公言。功格十地。道摸补处。是穷学人。匡山远法师云。名贯通位。德备三忍(信顺无生)亦十地高位也。依楞伽经。住初观喜地云。释此语不同也。旧云。龙树是初地人。关内姚道安学智度论云。此是龙树引众生令入初地而实是十地人也(云云)师云。龙树菩萨。实久成如来也。摩诃衍论。名龙树云妙云相如来。内证虽尔。为众生引化。迹示无方浅则。不可一准。若尔者。楞伽住初地。必不可及会融者欤(云云)。
  往生安养国者。师云。此有二义。一者付所化。二者约龙树(云云)。
  七百年间有一比丘等者。古云。问。于龙树出世。有异说乎。答。有异说。一者西明师唯识梵。引三藏解。佛灭后二百年有大菩萨。名曰龙猛。二者大原三藏曰。龙树(ハ)灭后三百年出南天。三者大乘玄曰。龙树菩萨出五百年。四者睿师序并百论序疏·大论疏等。同云五百三十年出世。五者智论说。六百年。复群家论。曰六百年出世。六者摩那经。七百岁。如今所引。七者秘密曼荼罗付法传第一云。如来掩化之后八百年中。有一大士。名龙树(云云)已上七个异说见。更又有一说。匡山惠远师。接九百运释。宗家引之。则龙树九百年出世义释。中论梵释。
  燃正法炬等者。宗家释云。燃正法显正。灭邪见破邪(云云)。
  寻大小等者。师云。此有二义。一义云摩耶经小乘经。楞伽大乘经也。故云大小二经(云云)一义。前二经俱大乘经也。更有说龙树事小乘经。故云大小二经。小经可寻之。
  答僧睿昔在什公门下等者。古云。谓以三论为究竟论。出三种证。一者引睿师中论序大小对叹之说。二者以龙树为诸国所重故。三者罗什闻此论改小执。今即第一。引中论序也。
  其论序云夫柏梁等者。古引序疏云。柏梁者。汉武帝台名也。外书释此自有二家。一云。以柏木为梁。故云柏梁。此台初成。柏木香气流数十里。元帝以柏梁对柘馆。以此详之。应是柏木之梁。又云。梁有百数。故云百梁。茅茨仄陋者。茨言次。撰次于茅。故称为茨。仄者。长安扁鹊舍。但有一边。故称为仄陋。陋犹隘义也。又柏梁大台即法花长者大宅。茅茨仄陋其犹门外草庵。睿师一言含内外两事也。
  睹斯论下。第二合譬。
  鄙倍者。出论语。鄙犹鄙恶。倍是倍戾(文)私云。鄙甚云倍欤。
  又如前云等者。古云。问。指何文标又如前云乎。答。中论序曰。兹天竺诸国敢预学者之流。无不玩味斯论以为喉衿。今指此词标如前云也。二秦弘始七年。天竺刹利泛舶至长安。指于若什公若刹利之旧昔说言前云。谓如(シト)前人云可训之。非指文段前后而言前云也。
  方八千里者者。准古义。西域[訁*巳]。五天竺周九万[?*余]里。今八千里者。且取龙树向化分域也(为言取意)。
  无相佛者。师云。无相好佛意也。
  委诚者。广云(上平声支韵)委(委委化化义)玉曰。曲也属也。广释叶欤。   
  又罗什本执小乘等者。什师传云。沙勒国。莎车王之子兄弟二人。舍国入道欤。兄字须梨耶跋陀。弟字须梨耶苏摩。同师沙勒罗汉。罗汉亦名苏摩。什亦学事。既为同学(云云)准知之。莎车即王子之名非。可王名。又丘慈·沙勒同国异名欤。可寻之。百论序疏云。什本小乘学。而丘慈王子。名莎车。是大乘学。二人深相钦味。但恨学业不同不得从就。王子欲化什公。故一时来宿其并房。高声诵阿耨达经。明色空乃至一切法空(数重问答)王子因授中百二论与什。什大重之(云云)”。
  以此详之等者。古云。上举三证巳。今总结也。问。此三证并对小乘显胜。何必于大乘中为究竟。而非偏空乎。答。偏空但是小乘。若于大乘本无浅深。何此论独为浅。又于大乘中为浅者。是[?*余]师[?*隹]也。虽然今究竟无[?*余]之说者。总显法源也(文)。
  统群生之灵府者。无照释曰。实惟河深水之灵府。注曰。广大利物曰灵。深不(ヲ)可见为府。允堪引俗曰。如人藏府深不可见曰府(文)。
  还同儒墨等者。古云。文选注曰。孔谓孔子也。墨谓翟墨也。此二人俱仁义为先。是非决断为本。今既堕是非。故云还同儒墨。即九流中儒墨是也。墨翟缓季之弟也。庄子见。
  答二是生乎梦虎等者。师云。梦虎空花者。梁武立此义。则悟不见生死妄法义也。成七地少顿悟义。源出自智论譬也。
  命篇。允堪曰。命名也。元照曰。命谓召也。庄子疏序曰。篇以编简为义(云云)。
  正观论云大圣说空法等者。彼见。说于独空破相待。亦是破于空见(云云)师云。所不化者。则还化义也。应知(云云)(疏云。不化者即大化文)。
  生老病死等者。古云。稻芋经云。五阴始起故名为生。住世衰变故名为老。最后败坏故名为死。追感往事言声哀戚(スルヲ)名为忧。若事来逼身是名为苦。追思相续故名为悲。烦恼缠缚故名为恼。若依十地经者。
死别离时。愚人贪着心热名忧。发声啼哭名悲。五根相对为苦。意根相对忧苦转深为恼(文)故法华云。方便品。
  令离诸着等者。宗家引法花论云。著有四种。一者着界。即着三界也。二者着地谓从着初禅。至非非想及灭尽定也。三者着分。谓在家分出家分。在家分者。谓着己同类。作种种业及邪见故。着出家分者。著名闻利养。种种烦恼诸觉故也。四者着乘。谓着小乘及大乘也(文)。
  净名云不着世间等者。彼经佛国品。宝积长者以数偈叹如来。偈有五门。今引第五空有门叹中空门叹文(委细如疏释)。
  四依开士者。玄应曰。谓以法开导之士也(云云)私云。?槃经云。四依出世如佛者。是古佛故也。
  四依出世为如佛等者。训义云。大乘玄第五曰。问曰。前言应依四依正说。莫依凡妄说者。何等是四依。答。四依者有二种。法四依者。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人四依者。依小乘。五方便为第一依。须陀洹斯陀含为第二依。阿那含为第三依。阿罗汉为第四依。若依大乘。地前四十心具烦恼性为第一依。从初地至六地为第二依。七八九为第三依。第十地为第四依。今是后四依也(文)。
  无住无著为经论大宗者。大品经第一云。如来无所住心名为如来。如来不住有为性。亦不住无为性。菩萨摩诃萨。亦应如是住。如如来住于一切法。非住非不住。(文)
  问此论名为正观等者。问。此中一问答始终。并就中论题号(见)尔者是释名科(ト)。可云乎。答。师云。是就显正科。广欲明正义。取以今寄正观论名解体用等正。非是释名章。释名别下章见(云云)。
  答天无两日等者。礼[訁*巳]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君臣之别也(文)史[訁*巳]此说见(曾子及丧服四制亦有此语)。
  理唯一正者。师云。理者则正义也。圣谓圣正者则此意同(云云)。
  花严云文殊等者。彼经第六。贤首菩萨答文殊问偈文也。
  但欲出处众生等者。古引?槃疏(嘉祥释)对生死则辨?槃为出处(文)及以肇论?槃者。盖是出处之异名。应物之假号也释。成今释(见)师云。出处者。令出生死处?槃谓也(云云)古不同欤。
  一者体正等者。师云。体正所表理体。能表教门名用正也(云云)。
  答如因缘假有等者。师云。此文释用正顺初方言。何者。所离皆云定有定无故也。
  答像末者。师云。此文二义。一者像则末。望正法故。一者像与末二时取也。像似义。末微义也(云云)。
  但正有三种等者。师云。三种正中。初二并属用正。第三绝待方是体正也。序疏云。对断常之偏明中。此是对偏中。尽偏中。立于中名欲尽偏病故。名尽偏中。又一意。只为偏病尽得有于中也(文)问。且就用正中。对偏中与尽偏中何异乎。答。序疏云。尽偏中者。盖是洗净断常故。强名为中。虽尽于偏而有于中。如经云。众生起见。凡有三种。一断。二常。三无常无断。乃名中道对偏辨中者。此约所诠之理。对破偏病故。名为中(文)师云。对偏尽偏者。犹始终名。初直对偏明中道。计称对偏中。渐禀对治教。自欲断尽偏执者。则是尽偏中也(云云)师义与序疏释同异思之。疏释[?*隹]明。可寻之。
  观论亦尔者。私云。对偏观·尽偏观(云云)。
  大品经云(十九卷时不转品)虽生死道等者。师云。今欲明经论相资义。先辨由渐明诸法无所有。其故(ハ)诸法无所有如此有。如此有故缘前有经论相资义(为言)今意如此。本文中。
  菩萨应如是正忆念者。是练磨始行菩萨。于众生无边誓愿度愿。欲退没文也。练磨意众生若实(アルナラハ)诚以可[?*隹]度。众生本来不可得也。何有可度。如此劝菩萨令不退也。问。众生本来不可得。约缘宛然。前度众生亦如前。可生退心哉。云何。答。师云。依实有因缘度众生[?*隹]易颇显。所以进退之义亦成也应知。(云云)。
  所言经通等者。准古抄。适化无方陶诱非一(文)则今通意(云云)。
  经以二智论以二惠等者。问。二智二惠有何别乎。答。释论曰。般若不属佛。亦不属二乘。但属菩萨。菩萨即道惠道种慧。佛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祖师云。通而言之。即智为慧。指慧为智。体无异也。别约因果各别者。论云。因者名般若。果反名萨般若。萨般若名一切智。即智。般若名之为惠。惠名既劣立在因中。智则决了故居果地(云云)。
  故法花明今昔等者。师云。今者法花。昔者花严也。
  次会四句为二句者。师云。所言二句者。一能(经)一句。一所(论)一句也。
  次泯一句等者。师云。上二句合为一能所。云一句也。
  中论燃可燃品云等者。彼品偈文今所引全同。长行云。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本因待。如是决定则无二事。如因可燃而成燃。还因于燃而成可燃。是则二俱无定。无定故不可得(云云)同疏六云。若法也因也有待成者。燃法待可燃成也。是法还成待者。是燃法还成可燃家待也。今则无因待者。破可燃为燃因。若自有可燃体不因于燃。可燃为燃作因耳。今可燃不能自有。待燃方有。何能为燃作因耶。故云。今则无因待也。亦无所成法者。此破燃也。若有可燃为燃因。燃因之而得成。既无可燃为燃因。云何燃因之而得成。故云亦无所成法也(文)私云。准初文。论破成待竟。次破待成有二偈。初偈正破。次偈释破。又初偈都无破。次偈研窍破。今略引初偈也。应知(云云)所言燃可燃者。古云。有烧薪之用。名之为燃。薪有更燃之义。名为可燃(云云)。
  次别明造论缘起者。问。所云缘起者。三论俱可收之乎。云何。答。师云。文相正明造中论缘起(见)虽然若依傍破内迷义者。百论亦可有之故。下文出二十部竟。龙树提婆为是等故造论破执等云也若依正申傍破义者。约傍破边。十二门论亦可有之(云云)。
  如来为失道故等者(除如来于)迷经者。末于也。所以下释云根本失·枝末失也。今为论缘起者。二于中末于(云云)问。所云迷经缘者。偏局内学乎。如何。答。师云。可局内学故。下迷经者。则二十部乃至五百部也(为言)问。若尔者。提婆所破九十六种外人。非枝末於乎。答。师云。九十六术者。先德异义也。或本于。或末于等(云云)纵末于非迷经。不禀佛教故也(云云)。
  如来二月十五日等者。西域[訁*巳]曰。夏安居初十五日也大迦叶波扬偈曰。善哉谛听。阿[?*隹]闻持如来称叹。集两三月尽素呾览藏。我迦叶波集阿毗达摩藏。优婆离持律。明究众所知识。集毗奈耶藏。两三月悉集三藏讫(文)。
  于王舍城等者。准古抄。结集所有异说。真谛三藏云七叶岩。集法藏传云僧伽尸城北西域[訁*巳]云。迦兰陀竹园西南行五六里南山之(キタ)阴。大竹林中有大石室。大迦叶波结集之所(云云)此三说不同也。今王舍城等者。依智度论说也。王舍城宾钵罗窟也。宾钵罗窟(ト)崛山(トハ)处相邻。智论举总山欲取别山。古抄明结集相。大有四门。一集藏缘起。二集藏处取。三集藏仪轨。四集藏次第。第一缘起中有三意。一睹佛?槃圣凡嗟叹。二思念结集令法久住。三召圣贤结集三藏(云云)思念结集者。有三意。一为付属。佛本付属。令使结集传于末代利益众生故(智论第二见付属者。付迦叶也)二止诸恶比丘自庆得脱。三止外道谤召命圣贤。经论中广说。繁故略之。第二集藏处所(如上[訁*巳])第三集藏仪轨者。古云。释论第一云。优婆离白已整身衣服。向大德比丘头面作礼。作礼已上高座而坐彼象前。装扇迦叶退坐已而问优婆离。随问答集毗奈耶竟。于是长老优婆离。放扇从高座下。向诸大德比丘作礼。作礼已还复本座。阿[?*隹]亦尔。今传法者。以此为轨。十诵五十五云。集一法竟。迦叶次第问五百比丘。言尔不。各答言尔。即作白二羯磨唱断。初一既尔。[?*余]下并然等(云云)毗尼迦叶对优婆离集。二藏迦叶对阿[?*隹]集(见十诵律说)第四次第者。依开宗[訁*巳]有三义。一常途次第。先经。次律。后论也。二依五分律·善见律等。先律。次经。后论也。三胜劣次第。先论。次经。后律也。对法诠惠。种智之能证心因惠而起。戒伏身语。由定能防故也。第二义先律等者。有四义。一约法住。比丘住持佛法故。二依起行。戒行居首故。三者依制异。毗尼佛独制。胜[?*余]二藏。四约所被。戒被内众故。第一先经等者。亦有四义。一说次第。二所化次第。三结集次第。智度论等见。四者本末次第。经根本。戒慧依经次第起也。所化次第者。婆沙第一见。未种善根者(ニハ)说经。已种善根者。令相续成教戒。已成就者。为令得解脱以论化之(云云)。
  一上座部谓迦叶等者。师云。迦叶有六人(?槃疏见)一优楼频螺迦叶。二那提迦叶。三迦耶迦叶。四十力迦叶。五菩萨迦叶童子。六摩诃迦叶。今第六摩诃迦叶也。
  迦叶(ハヨリ)上(ナルコトナルコト)陈如(ヨリハ)一夏者。右点师点也。左点古抄见。古抄云。此释意虽从迦叶尚为上座。陈如一夏。而殊以迦叶名上座部者。为佛付属故叹为上座(云云)。
  为佛以法付属迦叶者。师云。真谛三藏云。付属迦叶者。菩萨迦叶也。今释分明摩诃迦叶见。[?*余]师释多同此义(云云)但设子食者。
  师云。是名常施食也(云云)。
  迦叶所领但有五百人等者。问。今释云五百人。所引智论云千人。如何相违乎。答。寻汉朝众师并四分律所判。大迦叶。本俱五百人大罗汉。结集三藏竟时。富那奢云者。更与五百罗汉。来至迦叶集藏处。欲闻法藏。更为其重集三藏。故本迦叶五百。与后富那奢五百合有千人。则智论所说也。依本迦叶所领者。唯有五百人。应知(云云)。
  即界外大众等者。师云。此云界外者。云窟外也。
  二者已羯磨竟故等者。四分律云。大迦叶即作白。大德僧听。诸比丘为僧所差。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今往王舍城。集共论法毗尼(三藏中且一藏)白如是。作白已俱往比舍离。诸比比从比舍离往王舍城。时大迦叶知僧事。即作白。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今集法比丘白如是。时阿[?*隹]即从座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白大迦叶言。我亲从佛忆持佛语(云云)有师云。此界内界外者。作法界。自然界无承羯磨故也(云云)有师云。结集始终总有三种单白。一差住舍城单白。二住已方欲集单白。三问优婆离集毗尼。四婆离答。五问阿[?*隹]集二藏。六阿[?*隹]答(云云)四分律(见)可寻本说也。
  但设千人食者。师云。是名常施食也(云云)。
  百一十六年外有舶主儿等者。天亲部执论(真谛译)云。过百年后更十六年。有大国。名波多梨弗多罗。王名阿输柯(即阿育王也)王阎浮提。有大白善覆一天下。是时大众破散。破散大众凡有四种。一大国众。二外道。三声闻众。四大德众。此四大众共说外道所立五种因缘。五种因缘者。如彼偈说。[?*余]人染污衣等(云云)思择此五处分成西部。一大众部。二上坐弟子部(文)异部宗轮论述[訁*巳]第一慈恩云。异部宗轮论者。佛圆寂后四百年许。说一切有部世友菩萨之所作也。○昔江表陈代。三藏家依已译兹本。名部执异论详诸贝叶。校彼所翻词。或爽于梵文理。有乖于本义。今我亲教三藏法师玄奘。以大唐龙朔二年七月十四日。于玉花宫庆福殿。重译斯本。基日随翻受旨。编为述[訁*巳]成十卷(云云)依此释。云天亲部执论者大误欤。若有异说者。可寻本文。四分律抄批第一引宗轮论云(玄奘部执论同本异译)四众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成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言四众者。一龙象众(律师众也)二边鄙众(大天众也)三多闻众(经师众也)四大德众(论师众也云云)。
  三逆罪者。古抄云。然此大天未出家前。是商主儿。名摩诃提婆。此翻大天。姓拘尸柯。其父博易往向[?*余]国。留儿在家。年至二十。其儿端正。母怀爱染。密为方便与儿私通。遂经六年不觉是母。后虽发觉。爱心不舍。其父从他国还。大得财物将欲至舍。母闻夫还恐知此事。即取毒药令儿杀故父。大天持药逢路杀之。将财物还与母共活。通母既久。耻人所知。将母逃隐波吒梨国。遇逢本国曾所供养罗汉苾刍。复恐彰露因遂杀之。复见其母与[?*余]私通。复害其母。造三逆罪。深生忧悔。欲求灭罪。因即出家。其既聪明未久便能诵持三藏。有愚迷者就其受学。遂有徒众(云云)。
  一[?*余]人染污衣者提婆不净出等者。古云。自称已得阿罗汉果。阿育王闻数[訁*靑]入宫恭敬供养。王妃遂与大天私通。称罗汉。反说经律非犯。谓犯。犯。谓非犯。后于寺中梦漏失不净。而令弟子洗所污衣。弟子白言。烦恼尽。何容此事。彼云。漏夫略有二种。一者烦恼。罗汉已无。二者不净。罗汉未免。烦恼虽尽岂无便利涕唾等耶。然我漏失为魔娆故。汝不应怪。此意说云。身中不净如有涕唾。为魔娆故即漏失。真谛叙云。此是魔女欲毁我故。而以不净污我衣耳。又自作经云。佛语诸比丘。魔王天女毁无学人。故以不净染污其衣(己上第一事也)。
  故分二部者。师云。所言二部者。上座·大众。但虚实中。不知何大众·何上座。可寻之(己下二部亦同之)。
  二云无明等者。古云。又欲令诸弟子亲附。次第[訁*巳]得四沙门果。谓化诸弟子。或云已得须陀洹。弟子自疑不得。问师言。阿罗汉等者。应有证知。如何我等都不自知得耶。彼言。罗汉亦有无知。无知有两。一者染污。罗汉已无。二者不染。罗汉犹有。真谛云。彼答弟子言。罗汉犹有无明障心。故不自知。乃自作经云。佛告诸比丘。阿罗汉犹有无明覆心。不知自得(已上第二事也)。
  三者疑等者。古云。说诸弟子得须陀洹者。亦自疑不得。复问师云。曾闻。圣者已度疑惑。于四圣谛无覆疑心。四谛三宝(ニ)我犹怀疑。彼答云。罗汉亦有疑惑。疑惑有两。一者随眠性疑。罗汉已无。二者处非处疑。罗汉犹有。述曰。称理名处。不称理者名为非处。于诸称理不称理事。犹豫不决名名处非处疑也。又自作经云。佛语诸比丘。须陀洹人于四谛犹有疑心者(已上第三事也)。
  四他度等者。古云。弟子又云。我是罗汉(ナラハ)应自证知。如何由师之倚度。都无现智能自证知。彼云。罗汉有由他度。舍利弗·目连之通第一。佛若不说彼不自知。况汝钝根。要由他度而能自了。真谛云。彼答云。亦有圣人依他断疑。又自作经云。佛语比丘。圣人亦依他断疑(已上第四事也)。
  五圣道言所显等者。古云。彼大天虽造众恶未断善根。后于中夜自思惟重罪。当于何处受诸剧苦。忧惶所逼高声唱言。苦哉苦哉。弟子闻之寻白大师。若言所作已辩何故唱苦。彼答云。我呼圣道。谓诸圣道。若不至诚称苦召命终不现起。真谛云。彼言。我年既老。心力劣弱。入观之时。若不口说观心不成。又自作经云。佛语诸比丘。圣道亦有为言所显者(已上第五事也)又云。真谛云。于波罗提木叉戒后。复更足一偈云。[?*余]人染污衣。无明疑他度。圣道言所显。是诸佛圣教。尔时众中。有学无学声闻持戒修[靑*爭]虑者。闻彼所说翻彼颂言。上三句同前。第四句云。是汝诳言非佛教。于是竟(ヨモスカラ)夜斗诤纷纭。乃至终朝城中士庶乃至国王来自和诤僻。用律文。行筹下诤。用多人语。贤圣众中。耆年虽多而僧数少。大天朋内。耆年虽少而众多。遂分二部。一上坐部。二大众部。王闻既?逆诸圣众。于恒河中载以破船。中流坠溺。圣众乘空并摄同见不得通者。西北而去住迦湿弥罗国。王闻悔谢。如论中说。部执疏却[訁*靑]还本国(云云)古又引真谛部执疏云。大众部者。本梵语摩诃僧祇此翻大众。是初结集时。婆师波所教授界外大众还。是此徒党。自为一部。存本名故称大众部。二上座弟子部者。本梵音名梯毗梨。而翻为上坐弟子部。即结集时。迦叶所教授界内诸罗汉。相传承习。并迦叶等弟子。故称上座弟子部(云云)师云。明分部缘起。部执论·宗轮论·罗什十八部论·文殊问经·舍利弗问经等异说不同。今当玄所出者。专是部执论意也。应知(云云)。
  时众诤此五义等者。古云。问。于二十部中。一说部。出世说部。灰山住部。多闻部。支提山北山部之执义。云有阿罗汉多他以不净染污其衣。阿罗汉多有无知。有疑惑。有他度。圣道亦为言所显。多闻分别部同之。故知。大众部之支流八部。皆同说同执。复上坐部中雪山部。法护部。善藏部。执义是同(文)。
  问此二部等者。有打集问云。下分别执计如出世说部?槃真实。今何总如是定之耶。当生答云。今论约根本欤。私案云。大众部本末大宗皆假为本欤。少少异义今大别也(云云)。
  至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又出三部等者。师云。上标云或二部·或五部或十八部等。上来释二部竟。已下解十八部及二十部也。夫十八部者。则合论上座大众支流。就之大众支流有四破。加根本五破也。上座部支流有七破。加根本八破也。至文明之。今又出三部者。大众部中第一破也(云云)部执论云。第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又出三部。一一说部。二出世说部。三灰山部(云云)(灰山住部。十八部论云窟居部。宗轮论名鸡胤部见。具云异部宗轮论)又文殊问经下卷分别部品云。于此百岁内。出一部。名执一语言部。所执与僧祇同故云一也。于百岁内。从执一语言部复出一部。名出世间语言。于百岁内。从出世间语言中出一部。名性物梨伽(部主名也)问。部执论等并云二百岁中。文殊问经何云于此百岁内乎。答。师云。文殊问经于此百岁者。指第二百年。对彼第一百年故。云于此等也。问。此中此部以大乘经杂三藏。依时人有信·不信成二部(云云)此部者何部乎。信·不信故成二部者何部乎。答。师云。此部者大众部也。成二部者。大众部三部中二部也。三部中。除何者可除灰山住部。二部中。何信不信者。一说部信大乘。出世说部不信大可云也(云云)学者少少云信大者。大众部。不信大者。上坐部。
  言三部等者。释大众中三部(云云)此义[?*隹]明故再三明师。终师义如上抄。古抄引真谛疏云。第二百年。大众部并度行央掘多罗国。此国在王舍城北。此部引华严·?槃·胜鬘经·维摩经·光明般若等诸大乘经。于此部中。有信此经者。有不信此经者。乃至由此遂分出三部等(云云)此释今解大同。既于此部中。有信此经。有不信此经等。无诤信不信者。大众部中在之见欤。若尔者。师义弥良矣。但思之。古云问。言时人有信者。有不信者故。成二部者。须言成三部。何云二部乎。答。灰山部依执毗昙起。今依大乘经信不信。但出一说出世二部。故且言二部耳(文)后时勘之师义全同也。不信者上座部者。卒尔料简也。非义至极。
  一说部等者。真谛云。言一切法无有实体同是一名。名即是说。故言一说部(文)古云。文殊问经。名执一语言部(文)师云。说生死?槃皆一假名。故云一说(云云)此说义真谛释(ニ)异也。真谛释意(ナラハ)出世说(ノ)说义云何。
  三灰山部部等者。今当段释真谛解(ト)全同也。此部名。慈恩云。梵云憍矩服部。此婆罗门姓也。此云鸡胤。上古有仙。贪欲所逼。遂染一鸡。后所生族因名鸡胤。婆罗门中仙人种姓也。文殊问经云。律主姓也。是上名同真谛法师云灰山住部。此言非也。文殊问经云。从出世间语言出一部。名高狗梨柯(是律主姓也)。
  其执毗昙是实等者。古云。此部云经律二藏是佛方便教非真实教。唯此毗昙藏是真实教。经是佛说(ナレトモ)不许为他说法。即是拨经。故知。经亦非佛真实说。唯令依正理。即是实义。阿毗昙解诸义趣。故知。毗昙即是佛真实说(云云)(真谛释意也)。
  故彼引经偈云等者。希有因缘经文也。
  问。此文如何(ソ)经律为权论(ヲ)为实说乎。答。师云。此文一向说论所明实义也。明论真实旨者。经律为权义自显也。同。既是经文也。何说论事乎。答。师云。此论云经欤。如法相阿毗昙等云(云云)。
  至二百年中等者。部执论云。于此第二百年中。从大众部又出一部。名得多闻部(文)(宗轮论十八部论同此)文殊问经云。于百岁内。从高狗梨柯出一部。名多闻(于律主有多闻)抄批引真谛疏曰。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多闻部者。佛在世时。有一阿罗汉。名祠皮衣。昔作仙人。被树皮衣。以祠天故。后出家已随佛说法。皆能诵持。佛未?槃遂住雪山坐禅(云云)名多闻部者。诸解并从德为言见。师云。多闻部(ハ)大众部四破中(ノ)第二破也。
  于二百年中名多闻分别部等者。部执论云。次后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又出一部。名分别说部(文)宗轮论云。次后于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说假部(文)十八部论云。又于此一百年中。摩诃僧祇部中复出异部。名施说论(文)抄批同宗轮论。文殊问经。略无此部。古云。真谛疏中名分别部。大迦旃佛在世作论分别解说佛灭后二百年中。大迦旃延从阿耨达池至摩诃陀国。来至大众部中。分别三藏圣教。明此是佛假名说。此是真实说。此是真谛。此是俗谛。此是因果。大众部中。有信受迦旃延所说者。各成一部。名分别说部。分别说部。即大迦旃延弟子。前多闻部者。以所闻过先所闻故。称多闻部。今分别部者。还分别先所闻。非更广闻(云云)慈恩疏曰。此部所说。世出世法中皆有少假。至下当知。非一向假故不同一说部非世出世法一切皆实。故不同说出世部(云云)又云。此部即大迦多衍那弟子所弘通也(文)师云。此中大迦旃延者。在世迦旃延也。非八犍度论主迦旃延(云云)十八部论云。施设足论者。六足论中施设足论也(云云)私曰。三百二百(ト)异本古本见。但诸论同二百。思之。
  于二百年满有一外道名大天等者。师云。已下释大众部四破中第四破。若加根本者可当第五破也。部执论云。此第二百年满有一外道。名曰大天。于大众部中出家。独处山间宣说大众部五种执异。自分成两部。一支提山部。二北山部。如是大众部四破五破合成七部(云云)十八部论云。又二百年中。摩诃提婆外道出家住支提山。于摩诃僧祇中。复建立三部。一名支提迦。二名阿波罗施罗。三名郁多罗施罗。如是摩诃僧祇中分成九部(云云)文殊问经云。于百岁中。从多闻出一部。名只底舸(此山名出律主居处也)于百岁内。从只底舸出一部。名东山(亦律主所居之所也)于百岁内。从东山出一部。名北山(亦律主所居之处也)此谓从摩诃僧祇部出七部。及本僧祇是为八部(文)(已上部执成七部云。成八部论成九部云。文殊成八部云。三说各异也)但部执合成七部。除根本欤。若尔者文殊同。而五破言[?*隹]思。宗轮论云。第二百年满时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精进居制多山。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诤分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部。三北山住部。如是大众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别说合成九部(云云)私云。先所引旧家三说并不同也。见后新家宗轮论义。第四破(或五破)开三部。故都合大众有九部者。员数同十八部论。但名言不同也。慈恩法师疏云。第二百年满者。以前诸部但第二百年内分未满二百年。今此正二百年分部故云满时。即大众部中末后诤也。外道中有形同俗。有同出家。今是出家人故云出家外道。舍外道邪教。归如来正法。亦名大天。前第一百年时有大天。皆比丘为乖详之首。今此同前名故称为亦。婆沙所说是前大天。制多者。即先人云支提讹也。此云灵庙。即安置圣灵之庙处也。此山多有诸制多。故因立名。大天所住(ヲ)名制多山。制多山西(ヲ)云西山。既与大天不和。因此别住北山。亦名尔也。制多山北之一山也。此三并从所住立名。然旧真谛法师所翻部执第四破分(ニハ)但出二部。一支提。二北山。文殊亦尔。仍加东山略无西山名。此并译家谬也(文)抄批曰。至二百年满有一外道。名曰大天。非是前缘造逆大天也。别有一人亦名大天。于大众部中出家(宗轮言出家受具。而部执疏言自剃发贼住之出家也)独处山间。时王敬信三宝。国中多有罗汉。众人盛供养。佛法大盛。诸外道等无悉复用。既失利养名闻。皆自剌发入佛法中出家。有聪明者。善达三藏。说法教化度人。出家自在徒众。真伪相杂不复可辩。王既知此事。即集大众捡问真伪。愚痴贼住皆为利养剌发(スルヲ)驱出外国。聪明之者犹有三百人。问其由来。佛法皆能通达。既不受屈王令。别置一处不令与清净众杂。王问三藏中义。悉能通释。王不能复治。于是诸部自起斗诤。或言师虽破戒弟子得戒。或言不得戒。或言无和上弟子亦得戒。或言不得。如是各引五部诤论纷纭。王为诸部斗诤令贼住众别住一处。大天比丘是贼住众主也。大众部不容故独处山间。又云。王闻遂遣聪惠比丘沙汰几尽。犹[?*余]数百。王复令人再三推问。彼有弟子依众出家。推问其师。即贼住。因此诤论。或言师若破戒(ナリトモ)[?*余]僧清净(ナレハ)自然得戒。萨婆多等悉因此解。或言师若破戒无戒(ナレハ)弟子亦无戒。大众部用此义也。大天即贼住之首。不为众诤。因而分部。制多山者。佛初生成道转法轮?槃四处。皆有灵庙供养。此山即灵庙也。经名只底柯。即制多也。如是大众部四破五破者。并根本说即五度破若除根本即四度破(文)师云。贼住比丘者。自出家不从师而成比丘者云也。贼者贼僧戒故。私云。就大众部中分部。四破五破者。诸论皆同也。而第四破中(或第五)或出二部。或出三部不同也。新译用出三部义。仍广准部执释家误(为言)具至下明之。
  则得戒等者。大众处名支提者。师云。此大众者。非云大众部。只众多云大众欤。
  言八部者。则数根本大众部也。私云。当段分部专依部执论意见。而上所引部执云。如是大众部。四破五破合成七部。此中若如是四破合成七部者。除根本故今释全同。五破时应加根本。若加根本者。可云合八部。应同今八部释故(是不审也)文殊问经结文则云合成八部。则合论本末。部数今释同。但彼经中无部执论所明多闻分别部。而出部执所无东山部。当段释异也。罗什十八部论。玄奘宗轮论。大众部本末合有九部(为言)同九部亦所说各别也。现上所引。应知(云云)师义云。部执文虽云四破五破。合成七部结文(ハ)且论支末也(云云)依此意者今释意符合。
  以修多罗付阿[?*隹]等者。师云。三藏共付阿[?*隹]一义。今不尔。此意(ハ)修多罗(ハ)三藏中本故付阿[?*隹]也。阿[?*隹]传持正显故也。此列异世五师。应知。异世五师者。优婆离屈多取也。末田地付舍那婆斯者。师云。末田地舍那婆斯同时人见。依此释舍那婆斯至彼时犹存欤。富楼那者。师云。上迦叶付毗昙。富娄那在世人也。今人是灭后人也(云云)。
  至三百年分成两部等者。师云。前大众部有四破五破。今上座部有七破八破。并例上。应知(云云)部执论云。上坐弟子部住世若干年。至第三百年中。有少因缘分成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二雪山住部。亦名上坐弟子部(文)宗轮论云(部执大同)十八部论云。亦同上。文殊问经云。于百岁内。从体毗履(此云老宿)出十一部。于百岁内。出一部。名一切语言(律经执三世有齐一切语言也)于百岁内。从一切语言出一部。名雪山(即律主居处也)抄批云。言小因缘者。对大众部分破因缘故曰小也。其大众部分破缘由。谓外道入此部中出家竟。故佛法其事纷纭然。分成两部。此是大因缘也。此部自所弘异。故分成别。非关外缘故云小也。以三藏约部。悉有偏弘义。上坐部偏弘经。萨婆多部偏弘毗昙(云云)部执文小因缘者。对之可知。又抄批云名亦说因缘者。此部立义广出所因故也。文殊问经。名一切语言。注云。一切可借语言也。其语言者即是说也。又云。二雪山部者。真谛云。此部见前纷纭诤。不除不欲。与同处遂相随入雪山住避之。因所住处作名故曰也。即是上坐部转名雪山也。经中乃至于体毗履外。更数雪山谬也(见)问。此迦旃延尼子者。上从阿耨达池出旃延(ト)同异云何。答。师云。名同异人也。先之在世迦旃延也今之灭后人也。是八犍度论主也应知(云云)此义非欤。二人同名(见)。
  毗昙但释经等者。问。毗昙释经者。佛说毗昙亦尔耶。答。师云。尔也。九部毗昙则释九部经故。四过宣令(四过按字汇曰。过者。古卧切去声超也度也越也。又经过之过则平声。孟子三过其门而不入之类也)。
  三百年从萨婆多出一部等者。此部部执论今释(ト)同。名可住子弟子部。宗轮论·十八部论·文殊问经。并名犊子部。而依文殊问经一说者。犊子部从雪山部出见。[?*余]说并从萨婆多出见。
  次三百年中从可住子弟子部复出四部等(文)部执论云。于此第三百年中。从可住子弟子部复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乘部。三正量弟子部。四密林住部(文)宗轮论云。次复于此第三百年中。犊子部中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部(文)十八部论云。即此三百年中。犊子部复生异部。一名达摩郁多梨。二名跋陀罗邪尼。三名弥罗。亦言三弥底。四名六城部(文)文殊问经云。于百岁内。从犊子出一部。名法胜(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法胜出一部。名贤(律主名也)于百岁内。从贤部出一部。名一切所贵(律主为通人所贵也)于百岁内。从一切所贵出一部。名芿山(律主居也)慈恩疏云法上者。律主名。有法可上名为法上。或有法出在众人之上。贤胄者。贤者部主名。胄者苗裔之义。是则部阿罗汉之苗裔故言贤胄。正量部者。权衡削定。名之为量。量无邪谬故言正也。此部所立甚深义刊定无邪。因称正量(云云)真谛云。此四部释舍利弗阿毗昙义有少者。以经义足之。故分异部也(云云)师云。法尚者。尚有贵训。故上其义同。则是四分律同家也。贤乘者。乘贤故云贤乘。贤胄义意亦同(云云)。
  三百年从萨婆多部复出一部等者。部执论今释(ト)大同。宗轮论云。次复于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文)十八部论云。即此三百年中。萨婆多中更生异部。名弥沙部(文)文殊问经曰。于百岁内。从芿山出一部。名大不可弃(律主初生)母弃之于井(文)追寻之。虽堕不死。故云不可弃。亦名能体(文)抄批云。部执云正地部。真谛云。有婆罗门。名正地。解四韦陀论及外道诸义。为国之师。后厌世出家得罗汉果。读佛经有缺关处。皆将韦陀论及毗伽罗论庄严之。如佛口说义皆具足。其诸弟子有信受其所说者。别为一部。依此罗汉立名。故称正地部。在俗为国师。匡正土境。故名正地也。又佛法如地入佛法中。又匡正佛法。道俗皆有正地义。故名正地部(文)新家化地者。准今正地可知。意大同也。经阙说假部。真谛无西山者。是传者不同也。又若欲会者。同云八部。故说假即东山部。同无西山也。
  善解四韦陀者。古云。四韦陀者。亦云四毗陀。一亿为韦陀。明事火忏悔法。二邪受韦陀明布施祀祠法。三阿陀韦陀。明一切斗战法。四三魔韦陀。明知异国斗战法(文)古道云。荷力解脱治受(善道)三摩(欲爱)阿围(善术文)三百年中从正地部又出一部等者。部执文今释全同。文殊问亦名法护(律主名也)宗轮名法藏部。十八部论曰昙无德部(见)抄批云。次复于此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为法密部。基云。是部主名者非也。前大集经以隐密法律主名也。故是法名也。经中名法护部。注云。真谛云。法护是人名。此罗汉是目连弟子(云云)慈恩云。法藏部主名密。与藏义意大同。法藏法密二义皆得(云云)。
  三百年中从萨婆多又出一部等者。部执论云。于此第三百年中。从说一切有部又出一部。名善岁部。亦名饮光弟子部(文)宗轮此大同。十八部论云。即此三百年中萨婆多部中更生异部。名优梨沙。亦名迦叶维(文)文殊问经云。于百岁内。从法护出一部。名迦叶比(律主姓也)善岁者。抄批云。幼有贤德美。其年少而有贤德故云善岁也(文)亦名饮光等者。准知抄批。饮光是迦叶波翻名。此部主饮光仙人种姓故。亦名饮光。又义云。如上古仙人。此部主亦有光明。炽盛蔽[?*余]光不现故为名(云云)前义犹部执文。相叶欤。慈恩义此相似。幼有贤德者。今释七岁得罗汉同意也(见)古云。私云。勘诸说皆言善岁而今玄文言善藏者。恐文字误欤。就中今玄据部执论彼同云善岁。此何乖本乎(文)中论疏[訁*巳]云。善藏部者。梵语苏婆梨师部。此云善岁。今云善藏同意。谓此师少岁性贤藏德。嘉其少有贤行故以立名(云云)慈恩师寻云。此部主佛在世时人也。何至三百年末犹存乎(云云)。
  三百年中从萨婆多部又出一部等者。部执论云。至第四百年中。从说一切有部又出一部。名说度部。亦名说经部。如是上坐部合成十一部(云云)宗轮论云。至第四百年初从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自称我以庆喜为师。如是上坐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别说成十一部(云云)十八部云。于四百年中。萨婆多更生异部。名僧迦兰多。亦名修多罗论。如是上座部中。分为十二部。一上坐部。二雪山(云云)文殊问经云。于百岁内从迦叶出一部。名修妒路句(律主执修妒路义也矣)。

三论玄义钞卷中(终)

  愿以书写力。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惠炬。
  应永二十三年(丙申)五月二十五日。于奈良东大寺边域驱笔讫(云云)。
(イ)本(ニアリ)
  (トマルヘキ)宿(ヲハ)月(ニアヲカレテ)明月(ノ)道行夜(ノ)旅人。
  享保第二十廛舍乙卯初夏十有一日。于三神里桂岭端寮南窗之下校写斯卷讫。未为善本。后贤加补而巳。义禅房荣庆顿首。
  浮(ブベキ)便(リトモナレ)水茎(ノ)迹问(フ)人(ノ)无(キ)身(ナリトモ)。

三论玄义钞卷中终



三论玄义钞卷下

  谓五阴从此世度至从世等者。部执论云。说度部此执义本。阴从前世至后世。若离圣道诸阴不灭。阴有本末(文)宗轮论云。其经量部本宗同义。何说谛蕴有从前世转至后世。立说转名。离圣道有蕴相灭。有根过有一味蕴(文)慈恩疏云。经量部说诸蕴从前世转至后世。后有实法我生。能从前世转至后世。向此为常故。转为体无常。不相续住名转内法外法耶。非离圣道有蕴永灭。有漏六行不能断烦恼。但名伏故。有根边蕴有一味蕴者。即无始来展转和合一味而转。即细意识根本故漏为根。由此根故有五蕴起。即同诸五蕴。然一味蕴是根本。故不说言过。其[?*余]所又说五蕴之法。是未起故名根边蕴(文)又云。亦名说转部者。此师说有种子。唯一种子现在相续至后世度云说转(云云)师云。准知新家解释。说度部意阴立二种。根边阴如常途五阴。一味阴则从此世至后世阴(ナリト)心得。所言一味阴者。毗昙得。成实假人。大乘果报梨耶等例欤(云云)。
  亦名说经部等者。抄批云。亦名说经部。此部唯立一藏义。言唯一有经藏所以此立者。基云。经是根本。律及毗昙还解经义也。既(ニ)不出经外故。唯一经藏故。名说经部也。经名修妒路部。即契经也。义意亦同。宗轮名经量部义不异前也(文)慈恩疏云。旧云说经部。然结集时。尊者庆喜专弘经藏。今既以经为量故以庆喜为师。从所立为部名(文)(云)问。常途经部者。则今说经部云欤。云何。答。师云。此有异义。一义云。二十部中何(レニモアレ)以经义为本并名经部(云云)若尔者。今说经部则经部。又一义云。譬喻部云经部也。譬喻部者。全今说经部也(云云)宝师说云新昙无德部。真谛云经部也(云云)问。经部新旧皆云百年出。玄论独云三百年者如何。答。上坐部者。多部在三百。故且无别文势。亦云三百或四百初。从大数云三百。或相传不同。更可寻之也。
  从上坐部都合有十一部。大众部有七部。合成十八部也。然教迹义云。从大众分成九部。上坐部因净论事为十一(文)四论玄义十云。什法师云。僧祇出九部。上坐出十一部。温陀山云上坐。出十二部。此是近代胡僧所说。今以十一为正。此则与今玄释异欤。问。何如此相违耶。答。十八部论罗什法师集。部执论真谛三藏译。此二论说异。故今玄者依真谛三藏部执论。教迹义据关中说。故彼此释异。四论玄曰。上坐部出十一部。此近代胡僧所说者。即当真谛说。问。捡十八部云。上坐部中分为十二部。何言依什法师说上坐部分十一部耶。答。教迹义别名全同十八部论。而云上坐分为十一。均师章同之。论自云。先上坐部亦名雪山。既非二分。合为一也。然论合前后名别有十二又出二十部所计不同。别出上坐部义者。聊有始终本末异故。且傍示相兼异义欤。文但名十八部论。不谓十九。若上坐十二者。末宗有十一部。然言大众部有九。末即有八。若定上坐末有十一者。岂非十九。何言十八部乎。故知。什公意上坐部本末十一也。问。上坐部。或十一。或十二。可尔。大众部。或八。或九。何故不同乎。答。十八部论·宗轮论并外道大天出家时有三部。支提迦(新云制多山)阿婆罗陀罗(新云西山)郁多罗陀罗(北山)真谛部执论。阙无西山故减二数也。问。文殊问经与部执论同言僧祇有八。而举只底舸。东山北山亦同罗什论。说僧祇有九。而出三山如何。
  答。只是相传不同而已。若欲会罗什论并唐译有说假部。亦出支提等三山。部执论有分别说。即说假部也。而无西山。文殊问经以东山替西山。而阙无说假部。经不明宗计异。今案。东山者。是只传者取名异耳。经阙说假部。真谛无西山者。亦是传者不同也(文)又若会者。同言八部故。分别说即东山西山部。阙无西山也。问。部执论说雪山住部。亦名上坐弟子部。明全是一。何今玄依彼论说立上坐部有十二部耶。答。上坐部转名雪山部。此非二分故合为一。然分始终本末之异故亦分为二。由此有二说不同。今玄释取其始终异执。故有二十即此异意也。问。束诸异执异释。类摄之方如何。答。文殊问经·部执论并今玄大众有八。上坐部十二之说。十八部·宗轮论·四论玄·大乘玄大众部有九。上坐十一之说耳。其中部执论与文殊问经数同事别。或数事俱同。如上所明(文)慈恩法师释云。文殊问经若大众部根本说但有八部。真谛法师合为七部。此皆非也。论一大众部至北山住部述曰。正显所分明部名也。文殊问经。佛令成分二十部。然翻译家大众部但总为八。上坐部总为十二。何以知非上坐部等离上坐。外别说有雪山部。今新旧部执皆上坐亦雪山。不可离雪山部外别有上坐部。故文殊问经上坐部成十二非也。玄上坐部中已言十二。其大众部乃总言八。于中四时分中略去一部。无说假部。又新旧部执皆云。名但是译家误也。应言西山。不悟上坐与雪山为二部。略去大众部中所分一也。真谛法师不悟部多少。遂减去二部。但言十八。今设[?*隹]言。若意欲得有十八部。何故上坐部中并本合说乃有十一。大众部中但说末分有七。不论根本大众。若如所欲岂大众部非十八摄。若言上坐部亦不入数。恐离雪山别有上坐。何故自所翻论(ニ)乃言雪山住部亦名上坐弟子部。真谛法师闻相传说。有十八部。若言二十。恐有他非。遂略大众不言复减雪山住部。以欲成十八部故。若取大众便有十九。仍旧疏云。令外道所分二合为一故有七。皆并根本有二十部。即并根本大众部说。亦数不除。故知。真谛法师所翻错也。但根本上坐大众故有十八。若并根本即有二十。故佛悬[訁*巳]云十八及本二。是谓二十部。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说如是判。翻译要善自他言音。解诸部义。研窍褒贬乃可知矣也(文)此则新家准破相传义。但对上古抄意见之者。不可有相违者也。应知。大乘玄教迹义云。至一百[?*余]年分为二部。一摩诃僧祇部。此云大众部。二者多羯罗部。此云言上坐部。从大众部分为九部。三百年中。上坐部内有诤事。分为十一部(云云)大众部九部。上坐部十一部。部名称什法师十八部论全同也。准上来所引可知之。
  足根本二部等者。师云。上来释十八部竟。是释二十部。教迹义云。问经云。本二及十八皆从大乘出。何者为本二及十八乎。答。上坐大众两部为本二。其后弟子分十八部(云云)。
  而萨婆多传等者。元照释云。师资传今藏中无本。诸[訁*巳]云。梁僧祐撰有五卷(文)。
  言异世五师者。南山戒疏云。二五部若据本缘其证流上坐。何以知之耶。大迦叶波得任持三藏。世亲如部执解。于佛灭后夏竟。大智度论咸陈灭相。如付法藏传说。付法与阿[?*隹]。第二师阿[?*隹]。受法化世。如付法藏传。恒水中流而取灭度。分身四分(忉利帝释大海婆伽罗龙。毗舍离子。阿[?*隹]。阿阇世王)广相如彼。三师末田地。四师商那和修(商那此云麻衣)并是阿[?*隹]亲承资奉。阿[?*隹]将灭以法通付二人。田地道洽罽宾(又云迦湿弥罗国)和修化在中国。是则同时分地而生也。五师优婆掬多和修所度。缘如智度。声振遐迩。时人号为无好佛。前之五师蹑迹传化体权通道故不分教。二者同世五师。时既浇漓情见互起。虽通小圣不无利钝。鞠多受法渐劣于师。和修举手莫委定相。致使此五皆资心见。何得开通。纵而不问。遂分五部(文)元照释云。若据末田地商那。乃是横分并化。但由各主一处。且言异世(云云)私云。今玄曰舍那婆斯者。则商那和修。而教迹义释末田地则付舍那婆斯见。今戒品疏末田商那并出阿[?*隹]门下见。颇似相违。思之。
  同世五师等者。古云。于五部分流大有二说。一者一时并起五部。即如今萨婆多传所立五部是也。除萨婆多部入犊子部。又集经所说五部。除摩诃僧祇取萨婆多并犊子。如下所引。二者前后分流五部。谓于二十部中五部盛行。于此亦有二说。一者依部执论·十八部论等出之。如大乘玄所释五部。依十八部论数是。是也。彼教迹义云。佛出世时自说十二部经。佛灭度后委付迦叶。十大弟子中最大。有四大声闻。所谓迦叶·目连·须菩提·舍利弗也。何独付迦叶不付[?*余]人者。舍利弗目连早已灭度。须菩提者为性濡。迦叶为性强决故付迦叶。迦叶灭度付阿[?*隹]。阿[?*隹]付末田地。末田地付舍那婆斯。舍那婆斯付优婆鞠多。如是隔世五师。又经言五师者。佛三藏中毗尼藏(ニ)多有此名。又十八部中五部盛行。五部者。一萨婆多部。二昙无德部。三僧祇部。四弥沙塞部。五迦叶维部。五部中萨婆多部盛行故。佛灭后二百年中。从上坐部出萨婆多部。偏弘毗昙。佛灭后三百[?*余]年。迦旃延子作毗昙八犍度(云云)二者右三藏传如南山戒疏云。如右三藏流传云。五部初分二百年后。何者是耶。一萨婆多出四部。二迦叶遗分出二部。三弥沙塞中分出一部。四百年后。四(ニ)僧祇部中分出六部。唯五昙无德部始终不分。私云。师义云。五部摄二十部义在之(云云)今三藏元照释云。三藏传者出首师疏。前明二百年于三部中分十二部(不审也。但加僧祇昙无德者无相违。应知)后明四百年僧祇初分共为十八部。初云五部者。通举全数也。望后僧祇故云初分也(已上)本末共十八部。此中无婆粗(犊子也)仍以僧祇在五部数故。使古师以僧祇当婆粗(文)古师云。此三藏所传五部与大乘玄五部同。但十八部分相。彼此各别故为二说。玄就十八部论所说。其中取当世盛行。以为五部。非古三藏所传十八部。已上总于取五部有三种说。一者今玄所说依师资传。二者大集经所说五部。三者大乘玄五部。此恐据古三藏[訁*巳]。而就十八部论数之欤。
  又大集经亦明五部等者。准彼经二十七卷云。一昙摩鞠多(此云法正。亦云法蜜部。或名法藏。即四分律也)二萨婆多婆(此部执有三世实体)三者迦叶毗(此云重空观。即解脱律也)四弥沙塞(此云不著有无观。即五分律也)五婆蹉富罗(此云犊。富多罗此云子。富罗者略也。正犊子部也)经又云。广博遍览五部经书。是名为摩诃僧祇。善男子五部虽各别异。而皆不妨诸佛法界及?槃(文)问。加摩诃僧祇者。则成六部。何云五部乎。答。古答此问古来多释。今且解。僧祇既能遍揽。明知。不别执宗。是故据宗。但唯五部。南山戒疏意也。问。古师多谓僧祇本律(ヲ)即婆蹉富罗所执今如何分。答非敢茍分。大集明异。若合婆蹉不应云遍览五部。问。二部五部同是后分。如何经论唯在五部。答。二部是本藏通五见。不虑后疑。五部支生各怀异相。多起诤竞。恐不传持故偏牒五。不妨法界。问。如上所引五部在初。僧祇应后。以遍览故。今解云。僧祇实先灭后便有。以广博故。通含五意故是总也。如上经说(云云)又怀素开宗[訁*巳]云。问。经中既云遍揽五部。未知僧祇(ヲ)为总为别。古师解云。僧祇是总故云遍揽五部。今解通僧祇总为五部。前婆蹉富罗者。傍更出犊子名。然非五部摄。尔者如何遍览五部。答。此部僧众惠解虚通知[?*余]所行。亦契真理故修己部兼行[?*余]四。以此故云遍览五部。亦可。僧祇是离中本部。[?*余]是末部。摄末从本故云遍览五部。亦可。离中总[?*余]别摄别从总故云遍览五部(文)古云。集经五部异解如是。若依怀素说者。与大乘玄并古三藏相传五部同焉。
  及罗什分别部论者。师云。是十八部论云也。加根本者则成二十部耳(云云)(文义要云。亦名分别异部僧论文)。
  所以有五部者。开宗[訁*巳]曰。问。准此经论所明有二十部。如何[?*余]文言有五部。答。若约离分有二十部。望其久后流行但有五部(云云)舍利弗问经同之。抄批云。上来虽有二十部不同。据论文后流传唯有五部。此方传译唯四部(文)。
  而言五部一时起等者。师云。二十部中(ニ)盛行五部道理可有前后。而一时起五部(ト)盛行五部同也。则成相违[?*隹]融会故。见闻各异释也(云云)一时起之五部中弥沙塞者。二十部中化地部也。亦名正地部。迦叶维者。饮光弟子部也。今玄云善藏部是也。二十部中并上坐部支流。灭后三百年中分。今一时起一百年内也。时代大相违。何只见闻异耳。可会之乎。能能可思之。
  所言五百部等者。师云。上标二十五部。十八部。二十部。五百部(云云)[?*余]皆释竟。今释五百部也。
  智度论呵迦旃延弟子等者。彼论第四文也。如常途少少上文所出之。
  二者别论等者。古云。先大小相对明别论。次言如摄大乘论等(文)复约大乘内简通别。谓通释大乘名为通论。别释大乘中一部名为别论也。次言成实论等(文)复约小乘内简通别。就中有二。初三藏相对明通别。次言就三藏中等。复约一藏中简通别耳(文)师云。通别有重重。故摄大乘论等(ヲ)望(メハ)中论者别可名别论。别破大迷申大教故。若望(メハ)十地论等者则是大乘通论(云云)又云释义论通论。释文论别论云事。今更不出之(云云)文义要云。问。就诸部论藏如何论通别义乎。答。通破大小通申(ルヲ)两教名通论。即如中论也。各破大小迷别申(ルヲ)两教名别论。如摄大乘成实论等。就大小别论各有通别(云云)。
  摄大乘论者。准开元录是无著菩萨造。有三代译。有天亲释·无性释。三代译者。第一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论本二卷也。天亲释论十五卷或十二卷。真谛译也。第二又隋天竺三藏达摩笈多译有十卷。第三又玄奘三藏译有十卷。无性释论十卷。玄奘所译也。应知。梁摄论一云。摄大乘即是阿毗达摩教及大乘修多罗无著本(云云)摄论通别事文义要云。问。释阿毗达摩经摄大乘品(见)新译论及隋摄论可考知之。答。阿毗违摩者。即能释摄论也。大乘修多罗者。所释论也。又准知安乐行品义疏。大乘中自有三义。今论释毗昙及修多罗三藏释(云云)([訁*巳]意略抄)后案义阿毗达摩为所释(见)。
  地持论者。是弥勒菩萨说与瑜伽菩萨地同本异译。开元录云。菩萨地持经十卷。或名地持论或八卷。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云云)。
  十地论等者。开元录云。十地经论十二卷或十五卷。元魏三藏菩提留支等译。草本右天亲菩萨造。释十地经。即华严十地品是也”。
  智度论者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右龙树菩萨造。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什法师云。若具足翻应有千卷。秦人识弱故略之。十分存一(云云)。
  如成实论等者。准花玄释八犍度·婆沙论亦此类也(见)。
  马鸣菩萨师名胁比丘等者。付法藏(ニハ)胁尊者富那者马鸣(ト)云。花玄略述云。四阿含论未至此土。胁比丘者是北天竺健驮罗国人。梵语波栗湿缚。此云胁尊者。为梵志师也。年垂六十舍家染衣。城中少年更诮之曰。愚夫朽老一何浅智。夫出家者有二业焉。一即习定。二乃诵经。而今衰耄无所进取。滥迹清流徒知饱食。时胁尊者闻诸讥谤周谢时人而自誓曰。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断三界欲。不得六神通。不具(ンハ)八解脱。终不以胁而望于席。自尔之后经行·宴坐·住立·思惟。昼即研习理教。夜乃[靑*爭]虑凝神绵历三藏。学通三藏。断三界欲。得三明智。时人敬仰因号胁尊者焉(文)。
  善见毗婆沙等者。开元录云。善见律毗婆沙十八卷。或云毗婆沙律。直云善见律。萧齐外国沙门僧伽陀罗译(文)师云。于戒律有缘起戒本广解三门。善见律则是广解也(云云)。
  智度论云十八部律等者。古云。准法华玄论说八十(ヲハ)须言十八。恐是写倒欤。略述曰。十八部婆沙等(文)小乘诸部各有三藏。末代论师为解释故各造婆沙。今通举耳。此处只举律毗婆沙(云云)私云。此义八十律有本据。八十婆沙如何有。师云。古义准例华严改为十八。而如南山等释者一大毗尼藏(ヲ)名八十诵律。安居八十日诵出故为名。今八十律者是欤。十八部义(ナラハ)二十部(ノ)支流(ノ)十八部。
  善见律等者。略述云。师云。上善见毗婆沙同也。
  佛九分毗昙者。略述云。言九分者。十二部中九部。谓除[訁*巳]别·自说·方广。其[?*余]九部是小乘教。方便品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文)舍利弗毗昙释佛九部经也”。
  问中论既通释大小等者。文义要举此一问答竟云。问。若尔者但是大乘论。应如摄论等但名大乘通论。何以摄论等虽大乘通论而名别论。以中论独为通论乎。答。实唯是大乘。以大乘是宽广故。亦通申小乘。以大容小故。且对摄论等唯申(ルニ)大乘。以中论为大小通论也(云云)(意云。约大乘小乘分部唯是大乘通论也。然约大乘中。为细分别故。且立大小通论耳)又一义云。上且显通释大小名通论。非名大小通论。以是大乘论故也(此义非也。虽是大乘论亦名大小通论何咎已上且对摄论等唯申大乘论故也)。
  初分明大等者。中论二十七品中。初二十品中明大。终两品(十二因缘品。邪见品)明小。邪见品终二偈还亦明大也(云云)(一切法空故。世间常等见。何处于何时。谁起是诸见。瞿昙大圣主。怜愍说此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
  问十二门论等者。文义要云。十二门论是大乘通论。百论如中论是大小通论而属大小通论也(文)师云。十二门论摄论等一例也(云云)。
  问百论等者。师云。此论具申五乘教也(云云)。
  如明应说不应说等者。昔一乘不应说。今应说也(云云)。
  而龙树开大品为二道等者。大品游意云波若六十六品辨于实惠。无尽已去二十四品明方便惠也(文)。
  具如二智中说等者。大乘玄第四二智义(ニ)见。委如彼。
  璎珞经佛母品等者。彼经下曰。佛子二谛义等。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不生亦不灭而二相即圣智无二。无二故是诸佛菩萨智母(文)师云。净名经二智为众生父母。二谛为祖父母云。此经直二谛为母。二智则为佛菩萨体故。又不开父母偏云母。取能生义边故也。应知(云云)。
  第三人(乃至)或二谛一体等者。师云。二谛一体开善所立。二谛异体龙光所立也。此等直成实论师也。
  具如疏初等者。指中论疏也。
  青目序论意等者。中论第一因缘品初长行见。
  三者关内昙影等者。此序非当世流行序。今序则僧睿所造故(云云)(关内昙影疏有上下是上初序之文也)答即二谛是中道等者。师云。一家二谛有离门合门二种。空(ハ)真有(ハ)俗者离门。空有(ハ)俗。非空有(ハ)真等(ハ)合门也。若约离门者。中道宽。二谛狭第二谛二谛所表故。若据合门者有二谛中道。更无有宽狭(云云)思之。
  答此有两义者。问。见下解释总有五复次。尔者标两义者何乎。答。先五复次者何乎(トハ)问(ニ)。依古料简复当出。又佛法渐深(レハ)下(ヲハ)总为一义。已前有四释故合之云五复次也。故二谛义私[訁*巳]云。问。佛何故不增减而必说二谛乎。答。嘉祥中论玄(此三论玄亦云中论玄)有两义。一欲示佛法是中道故。二欲显佛法渐深(云云)准知此私[訁*巳]。汝问所举五复次中。初四义总为第一义。又佛法渐深下可为第二义者也。应知耳。问。念佛三昧经正观品第十云。不空见(廿名分二)若诸菩萨摩诃萨欲得成就诸佛所说○当远离断常二边。当念一心精进勇猛。除去懈怠。发广大心(文)佛明中道有多种。何今必明不断不常中乎。答。准知[?*余]所解释。诸外道多随断常见。此过最甚。为对治彼见。如来说经多明不断不常中道为言。今亦可尔(云云)”。
  又有二谛故佛语皆实等者。宗家明教谛义凡有五义。所依实能依亦实。一义今意同也。
  又佛法渐深等者。古云。上明四义已。今是第五义也。初一句总标。次言先说世谛乃至成就得道智者。正明佛法渐深相。次言说第一义乃至则生断见者。显二谛不具足并前后不次之过。言是故具明二谛也者。总结五义也(文)。
  欲明佛与菩萨能所等者。中论以如来二谛为宗。是所申。百论以菩萨二智为宗。是能申。故佛菩萨能所相成释也。
  论云大分深义等者。十二门疏有委释。繁故略之。师云。付通达大乘具足六度疏有二释。一者上果乘·次因乘。二者因乘中上总·下别(云云)今后释亲欤。
  所言破申等者。师云。第一破申者带申破也。所以破迷教病者。为申明如来教门。第二申破者。带破申也。申明佛教邪病自破故也。第三申破者。初二义申与破义别也。申正破邪故。此申破者。申(ト)于破(ト)云心也。是破外无申破(ノ)申(ルヲ)云申。一代说教·八万法藏·十二部经悉皆为破众生病也。更无[?*余]义。唯破不立者。此意也。论主申佛如是破故云申破申也(云云)问。尔者何次下云不了如来破病显道等乎。答。显道为破病也。如授药者为治患故不相违。又一义云。佛经中具有破有立。而今论主申(ト)破(トノ)一边(ヲ)为言。是以下释有问经中有立有破等料简也。是异上来解后义宜欤。思之。
  最后邪见品云瞿昙大圣主等者。彼疏云。瞿昙者此云泥土。即是姓也。有二因缘。一者释迦先祖为王。厌世出家事瞿昙仙人。时呼师云大瞿昙。以资为小瞿昙。即从师姓也。次小瞿昙被害以后。大瞿昙以土和其血。分为两分。遂还各生男女。自是以来有瞿昙姓称也(文)。
  百论正破外傍破内等者。师云。破外中内道所计同外。自俱破故云正破外傍破内也。非别章破。中论十二门。正破内傍破外义。亦例尔也(云云)。
  答破尘品中等者。彼品云。外曰。色应现见信经故(修妒路)汝经言。色名四大及四大造。造色分中色入所摄是现见。汝云。何言无现见色。内曰。四大非现见。云何生现见(修妒路)。
  如立虚空常遍等者。古云。百论常品破外道五种常法。谓时·方·虚空·微尘·?槃是也。今举虚空·?槃略三故。言乃至?槃(云云)(已上)问。略三何故乎。答。破常品疏云。问。外道辨常与佛法何异乎。答。佛法有大小乘。总有五常。小乘有三无为。即是三常。大乘有真谛及与佛果故名五常。此品论常二(ハ)同三(ハ)异。谓虚空·?槃(トハ)内外大小同明是常。时·方·微尘(トハ)但是外道计之常。内说此三并是无常(文)可准知之。
  如破因中无果品等者。亦是中论文也。古云。如百论破因中无果品具说。繁故不引。譬喻部三刹那立三相。故言前后。萨婆多以有为必相狡共起。故言一时。而毗昙师二说。一云。体同时。用前后。二云。体用俱同时(云云)。
  故肇法师云等者。此语出百论序。序疏云。邪辨逼真者二义。一逼斥真道。二者逼似之逼(云云)私云。今逼似之义相应欤。
  如虫食木等者。?槃经文也。
  答略有八义等者。师云。此中八义形势各不同也。于中有尽理。亦有不尽理。或又合四论名三论。第一义是也。或只取中百十二为三论。除大智度论。第二义已下多是也。应知(云云)私云。八义相生取者。悉除智论义宜欤。又义要第二云。言一一之论各具三义者。四论一一具三义。故约义云三论。非约部言也。既举四论立三论称故云尔。第二第三第四义意者。但以三义部类同尽。故取三论即足。第五义云同是大乘通论。简智论义。虽足望[?*余]起信等。义犹未足。要以第八相成。第六义简小乘。或通简文中分别法相诸论。第七义者。亦简小乘成实等论。或亦通简大乘支条论也。第八义者。为简马鸣等论。今欲纲维大法迳正像末作故也。
  十二门名为言教等者。古云。问。以十二门论名言教意如何。答。就论名中论以显正为名。十二门以言教为名。故十二门疏同异门云。此论与中论同显正道。俱息戏论。至理不殊。就其文义私云。一云。具三义者。除大智论今三论云也。智论破不正故义略明十异。一者名有理教之异。第一名有理教之异者。相当今显正言教之释也(云云)问。十二门如何是言教耶。答。准彼疏虽有八万法藏。略摄十二部。今通释十二部经故论亦开十二门。门者判教也。教有三义故云门。一遮闭众罪义(破病)二开通无障义(显道)三发生十二观解义。此三义悉有言教。所以十二门以言教名论也(云云)。
  三者中论为广论百论为次论十二门等者。师云。取三论广略有二门。一文广略。二义广略。若文广略如今文。若依义广略者。百论(ヲ)云广论中论为次论可云也(云云)。
  四者一切经论凡有三种等者。问。百论虽百偈论。约通偈故云偈。实是长行。尤可云长行。然中论·十二门各有偈有长行。何十二(ハ)亦长行亦偈。中论(ハ)但偈论释耶。答。是据龙树所制故也。中论依龙树所制者。但有偈颂。长行青目论师注解故。十二门长行震旦人师虽及异义。宗家正意龙树自作也(云云)有文证故若约此意。今释无相违。古解意亦尔。问。论三种如是。经三种者如何。答。师云。但偈经者。二卷法句经等类。但长行者。大品等经也。亦偈亦长行易知。
  是以论明始自三归终竟二谛等者。古云。问。须言自舍罪福终竟破空。何今言始自三归竟二谛耶。答。于舍罪福品初。唱顶礼佛足乃至是皆邪见之偈。将欲显正破邪故敬赞三宝。[訁*靑]威灵加护发起论端。为缘起论分。又于第十破空品中。开为二段。一破外道断灭空。第二申二谛中道结论旨归。今细举初后故。言始自三归竟二谛也(文)。
  中论别申二教者。彼论有二十七品。初二十五品申大教。终二品申小教。故云别申二教也。
  又百论从浅至深等者。古云。初品依福(十善)舍恶(十恶)依空(三空)舍福破申一品明众生空。破一已下竟于破常辨诸法空。破空一品明空病亦空。于破法七品。前六品破无常法。破常一品破常法。于破常法中。前破四种常者。明世间常。第五破?槃常者。明出世常。如此从浅至深须见破空品疏。彼以十义明诸品次第浅深耳(文)。
  一因缘假二随缘假等者。师云。此四假则龙树四悉旦也。初第一义悉旦。次各各为人悉旦。后对治悉旦。终世界悉旦也。初二经所用。后二论所用也。通皆得但可有傍正隐显。不可得也。又就此四假有偏圆等义。论迹义(见)问。因缘假者。空有二谛(ト)释。何是可第一义悉旦耶。答师云。二论四悉旦开合有多门。当段解释于第一义悉旦中开二谛义意也。应知(云云)。
  问何故尔耶答龙树声闻天下等者。问。龙树菩萨声闻天下。故外道小乘不敢与交言者。如来化通十方。何外道对面言耶。如何。答。就两论主对(ト)不对(トノ)所由。论迹义始终有三释。今解释当最初一义。此义以有前[?*隹]故宗家更出后二义。一义意曰。二论主化义何必定。或对面抑挫。或潜惟着笔。不可一准(云云)最后义意云。龙树出世时正化末像法初。佛法尚盛邪徒由翳。所以唯潜惟着笔化导自足。不烦对面。提婆出世八百[?*余]年去圣既远。邪傥甚盛也。自非对面交言辞屈言下。邪心转炽无肯改迷。故提婆对(シ)龙树不尔(为言)此义尽理释(见)但当段出一往解释者也。
  今略举中百二论等者。问。具可举三论何出二论乎。答。师云。十二门论(ハ)中论精要。故不别出料简也(云云)训义云。中百二论者。正举二论也。中(ト)百(ト)二(ノ)论。明所破缘中有四种根。第一百。论破。第二佛经破。第三中论破。第四十二门破也。故知。虽云中百二论正举三论。第二佛经破摄百论。以所释经摄能释论也。其文可见。又上义一义。以二字摄中间。心得面白也(云云)此下有中论制作前后沙汰。
  答有二种次第等者。准知论迹义有三种。二种如今释。一种次第言观中论。释言若观中论。就观解为目。若为是就观解为目。用此观智能观中正之境。用此观智研核是非。故言观中论(已上)释论中观义竟云。此释不无有异。但非一宗正意(云云)可知。
  中是义相观等者。古云。中道此言教所诠之义。复此所观也(文)师云。义谓义理。相谓实相。此义相能生观智故。名义相观也(云云)”。
  次明互发尽门等者。师云。互发互尽。可意得也。
  众生本谓因缘生是灭等者。师云。此因缘者。二乘所观十二因缘等也(云云) 。      非缘非观等者。中论疏第三引智度论云。缘是一边。观是一边。第一义悉且非缘非观(云云)。
  次明别释三字门者。古云。释名有合释。有离释。今三字离释之故云别释三字。但下文释中字。不释观与论二字。论迹义具三字释之(云云)。
  总论释义凡有四种等者。古云。今三字并一切名字皆用四种释。故云总论也。谓依名释义(亦随名释)理教释义(亦显道释)互相释义(亦因缘释)无方释义(无碍释)是也矣。师云。释名凡有四句。一者一名一义。二者一名无量义。三者一义一名。四者一义无量名也。今四句中一名无量义法门也(云云)。
  依名释义等者。古云。今玄就中作释。二谛章约二谛作释(云云)。
  中论以实为义等者。准[?*余]所释实义对虚正义对邪。是相待门。或又非偏非正非实非虚名实等是绝待门(云云)。
  ?槃释本有今无等者。彼经十五云。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先于娑罗双林间为纯陀说偈。本有今无本无今有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世尊是义如何。唯愿如来更为大众广分别说(云云)经文有八番解释。今本无中道实义等者。释本无今有一势意也。?槃经疏十二云。迦叶为纯陀说偈者。?槃一部此偈四过出。今即第二过出。今与前异者。前出为答迦叶问释纯陀疑。亦如前今第二过出。此为释得无得(云云)准知彼疏次释本(ト)今(トハ)一时也。昔本当昔日则今现存故也。
  华严云等者。彼经三十五贤首所说偈也。今所引全同。师云。趣者四句也。非趣者非四句也(云云)。
  理教释义等者。论迹义并四论玄。理教释(ヲハ)云竖论表理。因缘释云横论显发也。应知”。
  所言互相释乃至如经等者。?槃经第十七梵行品文也。二谛义私[訁*巳]云。而捡经说无深识世谛等文。准深识第一义等文释之而已(云云)私云。二谛章论迹义同引此经文立因缘释义。然二品释颇异也。二谛章意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者。俗(ハ)真(ノ)义(ハ)真(ハ)俗(ノ)名也(为言)故说第一义令识世谛义。例之同。应知。论迹义云。今明何故说世谛。只为欲令识第一义。岂不是真以俗为义。俗是真之家之所以也。故真以俗为义(云云)二谛章云。既说世谛令识第一义谛者。则俗为真名。真为俗义也(云云)一边释略之。例上可知。对此等释可见前料简。两所解释何有其所以。思之(云云)。
  四无方释义等者。应章有委释可见。古云问。四种次第如何。答。二谛章云。然此四义次第不得前后。何者第一就世俗以释义。俗浮虚义风俗义且约情释也。第二渐深。明俗真义。真俗义也。第三从真俗入不真俗。从用入道。第四悟道竟从道起用。此次第相生也。就真俗释此四义。例一切因果人法等。皆尔也(已上)问。章已释四义次第不得前后。而何处处解释次第不同乎。答。其不同何同今玄。列次第如文。论迹义略有三种。一者横论显密二者竖论表理。三者依名释义。此即因缘显道依名次第也。此等皆违章次第焉。章列依名因缘显道无方。终结云此四义次第不得前后等。次第不同大旨如是。有何意乎。复云。古来义云。依义次第别之者。皆须如章。今玄并论迹等非依义次第别。此若依义次第不可与章异。一义如此。若又会者。或有从因缘用入道机。或有从依名直入道机。又依名此无间法。后三此出世法故列依名于前。又有依名同出世法。而体同上用义故。置依名于后。列次不同皆非无所以。如此思惟(云云)师云。章随义次第。[?*余]悉随根次第(云云)。
  所言一中等者。师云。一义云。一中者体中不二之理体也。一义云。一切所有中道(ヲ)含(ヲ)呼(ニ)为一中也(云云)古云。八不义初引华严经云。文殊法常尔也。三唯一法。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更无异趣也。二谛义及重牒八不云。名为圆中。大乘:正法一切皆实故也。疏第二云。具足真俗非真俗义乃圆正(云云)此师后义同欤。
  所言二中者则约二谛辨中等者。古云。文义要云。此二中者。又是体中·用中为二也。此料简意者。约二谛门分体用时者。真谛为体俗体为用。即一假一中之废立故(云云)私云。此古料简意一中(モ)二中(モ)同欲摄一切体用中道尽故云尔(见)思之。师云。一义云。上一中谛理。今二中教门。前后合论都是三中道也(云云)一义云。此二谛具有离门合门故。今二中可收摄于一切中也(云云)。
  所言四中者。问。约四种中道分别体用等义云何。答。古云。问。中实中与假中相对辨时。以今四中云何可化属乎。答。前三中约中实内明之。第四成假中即当中假之中。如就成假中分别单复疏密等。皆此意也(文)又云。问。以今四中约五重阶级分别之者。其相如何。答。前三中约第一阶中实。委明三种。第四成假中。此第四阶体中也。第三阶用假中(ハ)此假上不自离边二义故。合为假之假也。问。今以此四中约假前中与假后中。相对明之其相如何。答。前三中。此假前中。第四成假中。此假后中也(云云)(已上)此中云。假中者。中与假被成中云心也。祖师云。成假之假有体假用假二义(云云)若体假成于假中意得。今古义不应。若用假如上云(云云)师云。就此四中分别体用略有三义。一义初三中实中。亦名破性中第四体中也(上古云此义也)问。绝待中为中实摄者。未知中实通体用。为此用为是体乎。答。师云。体中返理在绝言也。用中亦尔。且约伏边。偏尽中义不可立。强名中故(云云)问。何故强前二为中实乎。答。私云。第四成假假第三阶共摄之故。前三悉为初阶摄欤。思之。一义云。第四通破性中。初二二谛用中。第三体也。一义云。初二中及第四通破性中及二谛用中。第三体中也(云云)此等皆于无分别中一往分别。不可定执(云云)。
  玄故此论者。中论第二本际品。破生死始终中间文也。
  就成假中有单复等者。师云。中假义者。一义云。指广章中假释品也。一义云。大乘玄本有二十卷。未度中有中假章(云云)私云。就单复单单复二谛单复。今释单单复见”。
  外道说中者僧佉人言等者。准知百论下卷破空品中所说。如是外道名无说法。有无相不可得故。四句中是第四句也。广彼品见。问。?槃经中外道三大经无非有无(云云)百论何故言外道有之乎。答。破空品疏答此问云。?槃明无者。无有显了辨非有非无中道。论言其有者。如声不名大小等也。又?槃明无据理实无。今言有者据盗得耳。又?槃言无如虫不知字。今言有者偶得字文(已上三义可悉之)。
  言泥团非瓶非非瓶即是中义也卫世师者。破空品疏云。声非大小者。一解云。声及大小俱是求那。求那(此云谛)不自相依皆依陀罗骠。故云声非大小也。又释于听者声不明小重听人声不名大。又释。如钟比法雷不名为大。比磬不名为小(文)。
  勒沙婆等者。破空品疏云。光非明非闇者。月光比日故非明。比星故非闇。又释。对炎为光。满室称明。而光异闇复殊于明也(文)准此等可悉之。又大乘玄论迹义云。今须略释外道解中。若迦毗罗解中。即言泥团非瓶非非瓶。所以然者。不即泥团是瓶故言非瓶。不离泥团有瓶。故言非非瓶。亦是不即不离也。若是优楼迦解中。声非大非小。所以然者。如大钟大声小钟小声。至论此声实非大非小也。若勒沙婆解中。光非明非闇。所以然者。初生故所以不明。破闇故所以不闇也(云云)师云。非瓶者。约相用。非非瓶者。据有不失(云云)又云。世谛之意。声不依大小。大小依声(为言)思之。
  毗昙人释中等者。古云。文义要云。毗昙人释中者。有事有理。事者无漏大王(ハ)。不居边地也。理中者。谓苦集之理不断不常也(私云。对边见也。可有苦。有义思之。又新婆沙有中道文已上)私云。无漏大王不居欲界·非想·边地者。欲界无定故不许无漏。非想定力弱故无无漏(为言)师云。苦集之理不断不常也者。私云。苦集一体义分故欤因灭故非常。果生故不断也(云云)成实人等者。彼论有无品第二十三云。离有离无名中道(文)。
  而论师云等者。准知中论疏第一。世谛中道者。实法灭故不常。假者相续故不断。不常不断名世谛中道。真谛四绝故名中道。非真非俗者。二谛合明中也。应知。此论师者。开善等成论师也(云云)均正师十二卷章八不义云。成实师解八不不同。一八不并是真谛中道。亦是真谛。二不生不灭是中道。即是真谛不有不无中道。[?*余]六不是俗谛中道(文)。
  如摄大乘论师者。二谛义云。大乘师复言。三性是俗。三无性非安立谛(ヲ)为真谛。故今明汝依他(ト)分别(トノ)二真实言不二。是安立谛。非二非不二。三无性非安立谛。皆是我俗谛。言忘虑绝方是真谛(云云)所言三性者。一者分别性释云。分别性者。即是六尘。为识所分别。故言分别性(已上)古云。六尘由分别显现。故是分别性。七识分中所取是五尘。能取是法尘摄。故与六尘为分别性亦不相违(已上)是上释注也。二者依他性释云。依他者本识为种子所依(已上)古云。本识中持诸种子。生一切法。皆是因缘生。从其种子皆属本识。故云唯为本识。为依他性。[?*余]非因缘性。但妄情所现法。并是分别性。以因缘生义边属阿梨耶。故已上是注也真实性者。二无我真如(云云)次三无性非安立谛者。谓知尘无相故言分别无相性。依地无性者。知本识无性故言无生性。知无我理性故真实无性。三论云无性法亦无。他家不遣三无性。今论遣三无性。故云皆得相待(文抄已上)私云。不着生死者。遣分别依他。不住?槃者。遣真实欤。净名玄第六真实性者。即是?槃释故。
  义本者以无性为体中等者。古云。文义要引今文云。今正义以无性为体。中此是合门。于无住中开出真俗为用中。即是开门。用分真俗故名开也。私云。教以中为义。其义中以体中为本。故云义本等。又今正义故云义本欤(云云)(已上)师云。今我正意故云义本也(云云)。
  又中假师云等者。古云。中假师者着中假之人也。淡海[訁*巳]云。善钟寺融法师长干寺辨法师等也。述[訁*巳]云。禅钟融长干辨俱是诠法师学士。而作中假解。两来为假。两去为中。故兴皇大师以为中假师。亦破云。两来不成假。两去不成中也。均正玄义云。非有非无即两去即是断。而有而无两来只是常。此是断常二见。何谓中假也。故一家旧云。两去不名中。两来亦不成假也(矣)。

三论玄义钞卷下(终)

  古云
  于时康永元九月九日辰克。于桂宫院僧坊书之。上来右云当寺开山中观上人于此玄着七卷抄。号曰捡幽。于中任愚意取诠勘之矣。右笔比丘俊一。彼捡幽抄奥书云。右玄抄七卷备捡如此(矣)夫以自昔推古御宇惠观始传宗教吾朝。所崇八宗而已厥中三论一宗隐没在眼焉。爰则龙树传乎雪山寻乎海中之深教。再复将隐毕乎龙宫之涛波。什公访乎西天弘乎东土之相承。永以将绝乎阎浮之域。呜呼余则哀弱继绝之思切。故不顾疏拙集今抄矣。专奉备法乐护法冥众宜莫忘本誓。于时弘安三年腊月日谨[訁*巳]。龙树门人中观。
  康永二十三年六月朔日。于奈良东大寺边域。驰笔[訁*巳]。愿以书写力。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惠炬。
  时享保第二十岁次(乙卯)四月十五日。以两本仇校摸写矣。然而文义痞塞但非一二。后贤得善本点订之耳。时兹寓和之长谷寺桂岭之学寮。挍习斯玄之日。
  阁笔于己之一天云尔。
  求法沙门释义荣庆。
  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