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15 法华经义记

妙法莲华经义记卷第六

  光宅寺沙门法云撰

  信解品之余

  第二“尔时使者疾走往捉”,此是领用大乘教拟宜,此则领上火宅中“当以衣裓机案从舍出之”句也。第二领劝无机有二者,“穷子惊愕”,此是第一明有小乘人天等机。上火宅譬明无机中本有二,第一言“此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明大教于其无用。今不领此,唯领正明无机,本有二:初明有小,次明无大。今此一句领有小机,即是“诸子幼稚”句,大乘教拟非意所期,故言惊愕也。“称怨大唤”以下,第二领无大机,即是上“未有所识”句,我若有大乘机往犯汝大乘教,可得大乘教来见捉,我既无大,何为见捉?是故称怨大唤也。

  “使者执之”此下是第二,名为再呼不来段,上领诫宜与无机,就中亦有二:第一先领诫教拟宜,第二“于时穷子”以下领无机。又就此二段中各有二重。诫教拟宜中有二者,即是领譬说两段,“使者执之逾急”此是第一,领上思惟作诫教,则是火宅中“我当为说怖畏之事”,大乘诫教疾,故言急也。第二“强牵将还”正领诫教拟宜,即火宅中“如所思惟具告诸子”,明于时小机与大教不相从,故言强牵也。第二“于时穷子自念无罪”下是领诫无机,就中亦有二,即是领譬说两段,第一言“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此先领无大机,即是火宅中第二正明无大机“不肯信受不惊不畏了无出意”下是也。我既无有大机汝强用诫教逼我,或起诽谤断善根慧命也。“转更惶怖闷绝躄地”此是第二追领有小机,即是火宅中第一有人天小机,“父虽怜愍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乐着嬉戏”也。小机不堪受大教,如躄地也。

  “父遥见之”此下是第三放舍儿譬,则并领两家息化,此则领火宅中劝息化,言“或当堕落为火所烧”;诫息化,言“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也。亦远领〈方便品〉中“我即自思惟”下乃至“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句。就此息化中亦有二,第一思惟欲放舍儿,内合欲息化;第二从“使者语之”以下正明放儿,内合正明息化。又就此两段中各有二。思惟息化中有二者,第一思惟欲息化,第二从“所以者何”下释欲息化意。此两段各有二意:一者思惟欲息化,二者先明有小、后明无大也。今先明有小,“父遥”者,小机望大教相去殊远,故言遥也。将教作使于时欲息化,如“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人天机如面,人天等教如冷水,人天等教称会根性,故言“洒面令醒悟”也。“莫复与语”者,此明无大机,由无大机,故勿复与语无大机也。“所以者何”此下是第二,释上两种欲息化之意。只由有小无大,故息化便成两段:“志意下劣”者,此即是有小,此即释上“冷水洒面”句;“自知豪贵为子所难”,此下释明无大,此即释上“莫复与语”句也,亦言释上“勿强将来”句也。审知是昔日二万亿佛大乘所化之子,只自不语诸菩萨道,是失大乘解之子,故言“不语他人”也。“使者语之”下,领息化中本有二段,此下是第二正明息化。就中亦有二:第一言“使者语之,我今放汝随意所趣”,此是正息化,佛复不用大乘教拟宜,故言放也。即是火宅中劝教息化言“恋着戏处或当堕落”等,诫教息化言“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即是〈方便品〉中“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义也。第二言“穷子欢喜”,此明息化得宜,含有二义故喜。一者少机既不为大教所逼,故言欢喜;二“从地而起”者,向被大乘教拟宜之时如躄地,今既不复被大乘教所拟宜,故如从地而起。人天教如贫里,其中人天果报如衣食,则是人天小教称会人天小机,故喜也。

  “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自此下是第四唤子得譬,此则是第四譬及第五譬共领上第四譬也。今此第四譬领上第四譬中前两段拟宜与见三乘机,就此譬中自有二段,第一明父唤子,第二从“既已得之”以下明见子受唤也。内合为论,先领佛用三乘教拟宜,后见三乘人能受,就此两段中各有四阶。第一父唤子中有四阶者,且就外譬为语,第一先觅可使之人,第二即得可使之人,第三与使之人语,第四使人受命唤之也。今言“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者,此是第一觅可使之人,内合明如来觅三乘教,此则领火宅中“我今当设方便”也。“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此是第二得可使之人,内合明如来得二乘教在法身之地,于时未说二乘教只是法身地拟宜,故言密遣。“形色憔悴”者,以理来名教,若用大乘教诠大乘理,名形色晖华,今二乘教不能诠大乘因果之理,故言憔悴也。“无威德者”,二乘教不说声闻辟支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四无畏等德,故言无威德也。向者言三乘方便,今何故言二乘也?解释者言:“今止道声闻辟支二人领解,故仍道二乘也。”“汝可诣彼”此下是第三与使人语,内合明佛作二乘教方法也。四谛如此,十二因缘如彼也。二乘教非正直化物,入大乘解义奢,故言“徐语”也。“倍与汝直”者,二乘教拟宜为说二乘家尽无生智胜天等果,故倍直也。“将来使作”者,二乘人若受教应令修行,故言将来使作也。“雇汝除粪”者,二乘人若受教之后,望见修治道断九十八使烦恼,如雇汝除粪也。“我等二人亦共汝作”者,言此二乘教有为众生诠理、作修道外缘,即是共作义也。“时二使人即求穷子”,此是父唤子中第四阶,正明使人奉命唤子,内合如来正用二乘教拟宜也。此则领火宅中“令诸子等得免斯害”,亦则领〈方便品〉中“我今所得法亦应说三乘”也。

  从“既已得之”此下是第二明见子受唤也。内合众生有二乘机、可受二乘之教,此则领火宅中第二“父知其子先心各有所好”也,亦即是〈方便品〉中“复作如是念,我出浊恶世,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见三乘人机也。就此见子受唤中亦有四阶者,今言“既已得之”,此是第一明众生有堪闻之机,后亦为说必生外凡夫善根,即是“心各勇锐”义也。具陈上事者,此是第二阶,明众生有能堪受之机,后亦为说必生内凡善根,“互相推排”也。“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此是第三阶,见众生有能行之机,后亦为说必生无相行已上见谛思惟治道断结之能,即是“竞共驰走”义也。所以言“先取其价”者,即是三界外尽、无生智,二乘人要先标心三界外有尽、无生智,然后只修行断烦恼,即此是取其价义也。“其父见子愍而怪之”者,此是第四阶,明长者起愍伤之念,内合如来见众生只有修行得罗汉果之机,起慈愍之心,念其取小不取大意,此是即“诤出火宅”义,亦犹在法身地也。

  “又以他日”此下是第五教作人譬,此则领火宅第四譬中后两阶,初“如此羊鹿牛车今在门外”句,又领“诸子闻所说心各勇锐”等句,亦远领〈方便品〉“思惟是事已,即趣波罗捺说三乘教”乃至“便有涅槃音及以阿罗汉,法僧差别名”。今就此譬中大分为三段,第一从“又以他日”下讫“状有所畏”,名教作缘由也。第二从“语诸作人”以下正教作也。第三从“汝常作时”以下竟“犹在本处”,名为作人就作称可长者意,内合为义,则如来将欲说三乘教,先舍法身受应身,此则是教作缘由义也。既受应身然后造鹿苑转三乘教化?邻等,即是正教作义也。既说三乘教三人受行,即是称可长者意也。后两阶正是领上譬,前一阶但四大声闻今深取佛意,探明未说教之前舍本现迹,是故名长者教作缘由也。只就第一教作缘由中自有三段,第一从“又以他日”讫“污秽不净”,明长者见穷子,内合明如来以道眼见众生为五浊所壅。二从“即脱璎珞”以下,即明长者舍贵人服饰,内合明如来舍法身智慧功德相好也。第三从“更着粗弊”以下讫“状有所畏”,即明长者受贱人之服,内合明如来示受应身,同凡夫之体、作太子之形。又就此三段中各有三阶。第一有三者,一者明见子时,二者明见子之处,三者正明见子之相。“又以他日”此是第一明长者见子之时,内合佛临说三乘教照机之时。所以言“他日”者,上已明见者,则是领用三乘拟宜之时见机也;此中言见者,即是说教时见,欲别此见异于前见,故言“他日”。然两见只是一时义,得作前后也。“于窗牖中”,此是第二见子之处,所以不道于户中而道窗牖者,表明如来方便智中见众生,此机非是实智,如牖也。“遥见子身”此是第三正明见子之相,内合明如来正照小乘机,自有二,第一明有善,第二明有恶,表明纯善不感圣也。今者第一小乘机无善自资如羸瘦也,无威德故言憔悴也。第二明有恶者,备有九十八使,故言“粪土尘坌污秽不净”也。“即脱璎珞”下是第二明舍贵人服饰,内合舍法身。就中亦有三,此一句是第一,先明如来舍种智也。“细软上服”此一句是第二,明如来又除功德也。“严身之具”此一句是第三,明如来又舍相好也。此中明法身即是他方净土分身诸佛以为法身也。“更着粗弊”此下是第三明如来受应身,亦有三阶:“更着粗弊垢腻之衣”,此一句对第三“严身之具”,示无有相好悉达太子,凡夫之体。“尘土坌身”是第二,对第二“除细软上服”。“右手执持”以下是第三,明如来示无智慧,此即对第一“即脱璎珞”句,此明如来示修智慧,用智慧之手执二谛境,断除烦恼示同厌生死,故言状有所畏也。

  “语诸作人”此下是第二正教作,就此正教作中有四阶,一者劝令勤作,二者明加汝价,三者赞叹作具,四者安慰作人也。此则领上为说三乘之四阶也。“语诸作人汝等勤作”者是第一,但语不次第,先领第三语作人,“汝等勤作”者是第一,领火宅中第三劝诸子往取三车“汝等宜速出来”,合譬又言“汝等但当勤修精进”句也。“后复告言”此下是第二非唯直劝作而已,亦复加与汝价,此则领上第二示三车处,上言“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今此中“加汝价”者,昔但人天果报,今加价只是尽、无生智也。“诸有所须乃至老弊使人须者相给”是第三阶赞叹作具,此则领譬中第一赞叹三车。上言“如此种种希有难得”,合譬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也。戒能盛物如瓮器,米如智慧,面如禅定。盐酢者,以苦酢味无常咸味作无常苦空无我行观智,故言“盐酢之属”也。“老弊使人”者,本以代手足运动,明罗汉备有六通隐显游方,此六通不及如来神通,故言老弊也。此自是罗汉神通,何故言佛给?解释者言:“则是佛为众生说得罗汉果必得此六通,既由佛说故言相与也。”“好自安意”此下竟言“而汝少壮”是第四阶,安慰作人,此则领上譬中第四必与不虚,上言“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合譬言“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化彼众生来久,故言“我年老大”。众生善根劣弱,故言“而汝少壮”也。

  “汝常作时”此下教作人,譬中是第三,明作人就作,称长者之意,内合明三乘人受行,称佛施三之意,此即领上譬中诸子受行义。上诸子受行有四阶,穷子今者亦具领四,“汝常作时”下竟“如余作人”是第一,此则领上“心各勇锐”句,外凡善也。“无有欺怠瞋恨怨言”,五种之过。“如余作人”者,不如诸新学轻毛位人也。“自今以后”竟言“名之为儿”,是第二。此则领譬中第二阶“互相推排”句,外譬明长者忽尔转客作之人名之为儿,内合此人既修行出彼外凡登此信首,佛呼相似圣人绍系佛种,即是子义也。“尔时穷子虽欣此遇”此下第三,领上譬中第三“竞共驰走”句,明入无相行于时修见谛思惟两种治道断烦恼,故言“二十年”也。“过是已后”此下是第四阶,此则领上受行譬中第四“诤出火宅”句,只过见谛思惟二种治道,断正使尽成无学果,故言过是已后也。“心相体信”者是无异之言,若约教为论,罗汉无为与佛无为无异也。“犹在本处”者,但有为果功德智慧此处为隔,佛自是大乘家有为果一切种智,彼是小乘位那得与佛共齐?故言犹在本处也。

  “世尊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此下是第六付财物譬。此譬不领上譬,领昔日《大品》座席佛命须菩提为菩萨转教说般若,于时命须菩提转教之意,已自为《法华》作由渐。何以知之?《大品》之教三乘通教,言“欲学声闻辟支者当学波若”,此波若本是菩萨法,忽令声闻小道登座宣波若,表欲令声闻作菩萨。今者四大声闻既解同归之义皆是佛道,此即会昔日转教之意,深取佛意探领昔日事也。就此譬中自有二段,第一是父付,第二“尔时穷子即受教敕”下是子受。就此父付、子受之中各有三阶。初段中三阶者,一者明付财物时,二者正付财物,三者诫敕也。“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是第一阶,明付财物之时,由有疾故付,若无有疾云何付也?内合如来《大品》座席只用三乘通教,化功为命,于时将废此化功,故言有疾。若使化功已废如长者死,于时未废,故言有疾也。“语穷子言”此下是第二正付财物,内合正是“佛告须菩提,汝为诸菩萨说波若,若多若少”,广说为多,略说为少,前人来受为取,说授前人为与也。“我心如是当体此意,宜加用心勿令漏失”,是第三诫敕,即《大品》时敕须菩提为菩萨说波若之方法也。“尔时穷子即受教敕”此是第二子受,内合于时须菩提受佛敕为菩萨转教说波若。就此子受中亦有三阶者,第一一往受命,第二正明子受财物,第三明子虽受付而无取意也。“即受教敕”是第一一往受命,内合须菩提于时受佛教也。“领知众物”此下第二,正明子受财物,内合须菩提正登座为诸菩萨转教说波若也。次“而无希取一餐之意”,此下是第三阶,明子虽受付而无取意,明须菩提于时为诸菩萨说般若明因辨果,而须菩提终日为他说大乘因果,于因果中无有求意,唯为他说大而已,不舍声闻位也。

  “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此是第七见子志大譬。此则领上火宅中第五见子出难譬,上言“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火宅”,〈方便品〉中第五“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见大乘机发义也。就此譬中有三阶,第一先明时节,“复经少时”者,转教之后去《法华》座不远,故言少时。只迳说《维摩》教,故言经时也。第二“父知子意渐已通泰”下正明志大譬,“渐已通泰”明无五浊,“成就大志”正明大乘机发。第三“自鄙先心”者,鄙昔日是小机而无希取意,今日之大形昔日之小足可鄙也。

  “临欲终时而命其子”此下是第八付家业譬,此则领火宅中第八长者赐诸子珍宝大车,言“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譬〈方便品〉中“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即是说《法华》明万善同归,明三乘人皆转作菩萨,皆成佛道。就此譬中自有四阶,一者付家业之时,二者集于证明之众,三者会父子天性,四者正付家业。“临欲终时”此一句是第一付家业之时,只称临终故付,内合〈如来品〉初说《法华》时三乘化功势未息,此即如〈方便品〉略说开三显一,于时未的道无三,三乘化功有渐废之义。若使说《法华》究竟明无三之义,三乘化功已废如死,说《法华》既未周竟,《波若》势由未尽故名临终也。“而命其子并会亲族”此下是第二集证明之众,内合明如来放光动地招集有缘,即是“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义,分身诸佛为亲族,多宝佛塔如国王,十地菩萨如大臣,九地菩萨如刹利,八地已还菩萨如居士。“即自宣言”此下是第三叙父子天性,内合会通今昔之意,即是今于《法华》座席唱言,昔日已佛用大乘化汝,今复大乘化也。“此实我子”者,此实是昔日所化大乘之子也。“于某城中”者,即二万亿佛教为某城也。“舍吾逃走”者,昔日佛用大乘化,后众生失大乘解,既失解密有远佛之义,故言舍吾逃走也。既失大解广起烦恼,备经六道,故言“辛苦五十余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怀忧推觅”者,于二万亿佛以来恒觅众生一乘机,故言推觅。今始大机发,称本来之意,故言“得之”也。“此实我子”者,实是菩萨子,迳受大乘化。“我实其父”也,我实迳大乘化也。“吾今所有一切财物”此下是第四正付家业,内合正说《法华经》为诸菩萨受记得佛。“今吾所有皆是子有”者,付显一之义,语三乘人言,汝未来得佛果如我无异,故言是子有也。“先所出内”者,付开三之义,语言我昔来所说三乘等教,悉令众生知是方便,故言是子所知。

  “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此下是第九子欢喜,即领上火宅第九“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明得车欢喜,亦远领〈方便品〉中第九“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明三乘人闻说《法华》得受记作佛故欢喜。“我本无心”者,此四大声闻自道,昔日《大品》座席时见大因大果,于时都无悕求之心;此举昔不求形释今日自得也。

  “世尊大富长者即是如来,我等皆似佛子”,自此下是第二合譬,上有九譬今亦具合九譬,但阙略耳。今言“大富长者即是如来,我等皆似佛子”此二句合第一父子相失譬,上譬中本有四段,一者子离父而去,二者父觅子不得,三者子还近父,四者父既失子忧念转深。又此四段中各有两阶,今此两句都得合尽。今言“大富长者即是如来”,此上句即得合第二第四段也。“我等皆似佛子”此下句合第一第三段也。上句合两段者,上第二父觅子不得中两阶,一者正明觅子不得,二者言不以失一子小事废于家业大功。第四父忧念转深中两阶,一者言失子之苦,二者言设念得子之乐也。“我等皆似佛子”此下句合第一段第三段者,第一段子离父中两阶,一者背父而去,二者向国而还。第三子近父中两阶,一者近父缘由,二者正明近父也。“如来常说我等为子”一句,即合上第二父子相见譬。上譬中自有二,一者言子见父,二者父见子。子见父中有四阶,今尽不合,一者见父缘由,二者见父处,三者言“遥见其父踞师子床”正明见父,四者生畏避之心,此四阶尽不合也。唯合第二父见子。但上见子中亦有四阶,今者不合第一第三两阶,总合第二第四两阶。第二言“见子便识”,正见子之义。又合第四阶言“我常思念此子无由见之,而忽自来甚适我愿”,明长者既见子生开畅之念。今者总合两阶,故言“如来常说我等为子”。略不合第一言“时富长者于师子座”明见子之处,又不合第三言“心大欢喜”也。

  “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乐着小法”,此三句合上第三唤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三,第一领劝拟宜与无机,第二领诫拟宜与无机,第三并领诫、劝两家息化。今者唯合前两段,不合第三领息化。但上领劝诫拟宜与无机中各有二也。领劝中有二者:一领劝教拟宜,其中有二合,皆不合也;二明无机其中亦有二,今者合之。领诫中有二:一者领诫拟宜,其中有二阶,今不合也;二者领诫无机,其中有二,今亦合之。是故今者不合两家拟宜,唯合两家无机。领劝无机中有二者:一明有小,二明无大。领诫无机中有二者:一明无大,二明有小。今者并合两家无大机,亦并合两家有小机。而此合中有所长则为两种,今言“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此是第一,先释所以无大之意,正由五浊障,故无大机。三苦者是三界中苦,不道苦苦、坏苦、行苦也。第二正合,“迷惑无知”,此则合领诫劝两家无大。上领劝无大机言“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领诫无大机言“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今言“迷惑无知”只是无大乘机也。“乐着小法”此一句合两家有小机,劝中有小言“穷子惊愕”,诫中小言“转更惶怖闷绝躄地”,此皆明有小机。今言“乐着小法”,只是有小机,故乐着小法也。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触除诸法戏论之粪”下讫“勤精进故所得弘多”合第四唤子得譬。上唤子得譬中有二:一者长者遣人唤子,二者从“既已得之”以下明见子受唤。今合此两阶,上长者唤子中本有四阶,今唯合第四阶。上第一者言“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先觅可使之人”,明如来觅方便教,今者不合。二者言“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得可使之人,即是明得方便教,今者亦不合。三者言“汝可诣彼”以下与使人之语,明佛作方便教方法,今者亦不被合。四者言“时二使人即求穷子”一句,正明使人奉命唤子,内合正明如来用三乘教拟宜众生,唯合此第四阶。“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触除诸法戏论之粪”此正合“时二使人即求穷子”也。见子受唤中亦有四阶,今唯合第三阶,一者言“既以得之”有外凡夫堪闻之机,今者不合。“具陈上事”,有内外凡夫堪受之机,今者亦不合。第四阶言“其父见子愍而怪之”,长者见子唯有乐小之志得无学果之机,故起愍伤之心,今者亦不合。唯合第三阶,言“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有见谛思惟堪行之机,今言“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乃至言“勤精进故所得弘多”,正合上第三阶堪行之机也。

  “然世尊先知我等心着弊欲”此下讫“于此大乘无有志求”以来作三句,合上第五教作人譬。上譬中本有三阶,第一教作缘由,第二正教作,第三明作人就作称可长者意。今者合此三段皆尽,但阙略而已。先合第一教作缘由,本有三段,第一先明长者见子,第二言舍贵人服饰,第三言受贱人服饰,即是舍法身受应身。今者唯合第一阶,不合后二阶也。但第一阶长者见子中本有三,一言“又以他日”明见子之时,今不合。第二言“于窗牖中”明见子之处,今者亦不合。唯合第三正见子。上明见子言“遥见子身羸瘦憔悴污秽不净”,于时唯有小机不堪为说大,故言“先知我等深着蔽欲”下讫“不为分别宝藏之分”也。

  “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此则是合上第二正教作。但上教作有四段,即领上譬中为说三车四阶,今者不合第一第四,唯合第二第三也。上第一言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即是领火宅中劝取三车,今不合也。第二言“后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价”,此即是领上示三车处,今者合此第二又得合第三言“诸有所须瓮器米面盐酢之属”,明长者叹作具领上叹三车也。上第四言“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复忧虑”,即领上保与不虚,今不合也。是故言正教作中有四,不合第一与第四,唯合第二与第三。所以言“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者,只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家之因,持作我等三乘人异果也。“我等从佛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于此大乘无有志求”,即是合教作人譬中第三段作人就作称可长者意。上称可中本有四阶,即是领上诸子受行中四阶,今唯合第四阶。一者言“汝常作时”下,即领“心各勇锐”义,今者不合。第二言“自今以后如所生子”下,领上内凡夫中修行“互相推排”,今者亦不合。第三“尔时穷子虽欣此遇”下,领上“竞共驰走”见谛思惟治道修行,今者亦不合。第四言“过是以后心相体信出入无难”,即领上“诤出火宅”得罗汉果。今者唯合此第四阶。从佛得涅槃,只是昔日罗汉果,一日之价以为大得;故如荒年赁作百日只得一千,今日一日作得一千,是为今日歒。昔日百日作得千,止与今一日作相歒,当于昔日以自言大有所得,无异昔日得罗汉果有诸功德智慧,由自不敌今日佛果一切功德智慧,故言“一日之价”也。

  “我等又因如来智慧”此下三句合第六付财物譬。上譬中本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父付中有三阶,今者不合也。子受中又有三阶,今具足合之。今言“我等又因如来智慧”,此即合上第一“尔时穷子即受教敕”也。“为诸菩萨开示显说”此下,即合上第二阶“领知众物及诸库藏”也。“而自于此无有志愿”下讫“随我等说”,即合上第三阶“而无悕取一餐之意”也。

  “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此一句,即合上第七见子志大譬。上言“复经少时父知子心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有三,今唯合第二。所以言“我等不知真是佛子”者,我等于时有大乘机发,唯如来知,然我等迳竟自不知。举我不知形出如来知,故言不知真是佛子也。

  “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此下二句合上第八付家业譬。上譬中本有四段,第一付家业时,今者不合;第二集证明之众,今者亦不合;第三明会父子天性,今亦不合;唯合第四正付家业。上正付言“今吾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但此中有正合、有释合也。

  “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悕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竟长行,合上第九诸子得家业故欢喜,上言“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等也。

  “重宣其意而说偈言”第二正领解之辞中本有二段,第一从“而白佛言”下讫七十三行半偈,是正领解开三显一同归之义,此解不空来,来必有所由。是故第二从“世尊大恩”以下十三行偈叹佛恩深难报,以结领解行。前又解言:两段之中各开为二,正领中有二者,第一是长行,自此下有七十三行半偈,是第二偈颂。但长行正领解中本有三,一者略领解;第二将欲广领解,先咨审如来;第三正广领。今者唯颂第一略领解,复颂第三广领解,不颂第二咨审如来。今就此七十三行半偈,自分为二,初有两行偈,颂上第一略领解;第二余有七十一行半偈,颂上第三广领解也。又上略领解中本有二,一者法说,二者譬说。今两行亦分为二,初一行半颂法说,余半行颂譬说。但上法说中本有二段,一者明昔日不求,二者明今日自得。此一行半偈不颂不求,唯颂自得。上自得言“闻未曾有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也。“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此半偈,颂上第二譬说。颂上譬说中本有二段,一者言“无上宝聚不求”为昔日不求作譬,二者言“自得”为今日自得作譬。今此半行具颂此两阶,初言“无量珍宝不求”此颂上不求譬,“自得”两字即颂上“今日自得”作譬,但言语还与上相似,故知颂也。

  “譬如童子”此下有七十一行半,是第二颂上第三广领解。但上广领解中本有二段,第一开譬,第二合譬。今者七十一行半偈,亦分为二:初有四十一行偈颂开譬,第二“佛亦如是”下有三十行半偈颂合譬也。上开譬中本有九譬,今就四十一行偈亦分为九段:初有十三行偈,颂第一父子相失譬;第二“佣赁展转”下有七行半偈,颂第二父子相见譬;第三“即敕使者”下有三行偈,颂第三唤子不得譬;第四“即以方便”下有三行偈,颂第四唤子得譬;第五“长者于牖”下五行半偈,颂第五教作儿譬;第六“示其金银”下有两行偈,即颂第六付财物譬;第七“父知子心渐已广大”下半行偈,颂第七见子志大譬;第八“欲与财物”下有四行半偈,颂第八付家业譬;第九“子念昔贫志意下劣”两行偈,颂第九子欢喜也。今更道十三行颂第一,七行半颂第二,三行颂第三,复有三行颂第四,五行偈半颂第五,两行颂第六,半行颂第七,四行半颂第八,两行颂第九也。上第一父子相失譬中本有四:一者子离父,二者父觅子,三者子还近父,四者父忧念转深。今者十三行亦具足颂此四段,但不次第复有阙略。今者一行半颂第一,次有六行半颂第二,次有两行半超颂第四,次有两行半追颂第三也。“譬如童子幼稚无识”一行半,先颂第一子离父。但上子离父中本有二段,一者言“背父而去”,二者言“向国而归”。今此一行半唯颂背父而去,不颂向国而归也。“其父忧念”此下六行半,颂上第二父觅子。上父觅子中本有二阶,一者觅子不得,二者言“不以失一子之苦废于家业大事”,今者具足颂,言“其父忧念四方推求”此半行颂觅子不得,上言“其父先来求之不得”也。“求之既疲”以下有六行,正颂上第二段不失家业大事也。“豪贵如是有大力势”此下有两行半偈,超颂第四父忧念转深。上本有二阶,一者失子之苦,二者假使作念得子之乐。今不颂假使作念得子之乐,唯颂念失子之苦。上言“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也。“尔时穷子求索衣食”此下两行半偈,追颂上第三子近父。上子近父亦有二段,一者近父之缘由,二者正明近父。今者亦具足颂,初两行颂近父之由,次半行颂正明近父也。上近父缘由,言“时贫穷子游诸聚落迳历国邑”等,从五戒至五戒,故言从邑至邑。从十善至十善,故言从国至国也。“或有所得或无所得”者,今身修五戒十善迁此身得报,名有所得。感生后报者,名无所得也。又一解云:成就业感一期,名有所得;不成就者感于寄受,名无所得也。善法资身恒不足,故言羸瘦。非唯无善法亦备有九十八使,故言体生疮癣也。“渐次经历到父住城”,此半行颂上正明近父,上言“遇到其父所止之城”也。“佣赁展转遂至父舍”此下七行半偈,颂第二父子相见譬。上譬中本有二段,第一明子见父,第二明父见子。今初有六行半颂第一子见父。“长者是时”下一行,颂父见子也。上子见父中本有四阶,一者见父缘由,二者见父处,三者正明见父,四者生畏避之心。今者亦具足颂,初一句颂第一,次一句颂第二,次两行半颂第三,次三行半颂第四也。“佣赁展转”此一句,颂第一见父之缘由也。“遂至父舍”此一句,颂第二见父之处。上言“遂至父舍住立门侧”,今者唯道父舍不道门侧,义自显也。“尔时长者于其门内”此下两行半,颂第三正见父,上言“遥见其父踞师子床”等,“或有计算金银宝物”者,有广说有略说,故言计算。说与前人,故言出。化功归己,故言内。“注记券疏”者,明因辨果,受记之事故,故言注记券疏也。“穷子见父豪贵尊严”以下三行半,颂上第四阶生畏避之心,上言“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也。“长者是时”此一偈,颂上父见子中有四段,今唯颂第一第二。上半行颂第一阶见子处,上言“时富长者于师子座”也。“遥见其子默而识之”此半行,颂第二正明见子,上言“见子便识”,略不颂第三心大欢喜,亦略不颂第四开畅之念也。

  “即敕使者”此下三行偈,颂第三唤子不得譬。上譬中本有三段,第一领劝拟宜与无机,第二领诫拟宜与无机,第三两息化。今此三行亦颂三段,初三句颂第一,次一行一句颂第二,次一行颂第三也。今三句颂第一劝拟宜无机者,半行颂劝拟宜,次一句领无机。上拟宜中有二段,一者领作劝教,二者正领拟宜,今此半行唯颂领作劝教,上言“即遣傍人急追将还”也。不颂正领拟宜,上言“尔时使者疾走往捉”。“穷子惊唤”此一句,颂第二领劝无机。上无机中有二者,一有小,二无大。今言“穷子惊”三字,此即颂上有小机,上言“穷子惊愕”也。“唤”此一字颂无大机,上言“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明无大机也。“迷闷躄地”此下一行一句,颂上第二领诫拟宜与无机。上诫拟宜与无机中有二:一者正明拟宜,二者无机。今不颂领拟宜,唯颂领诫之无机。上无机中有二段,一者无大,二者有小。今者先颂有小,后颂无大。“迷闷躄地”此一句颂有小机,上言“转更惶怖闷绝躄地”也。“是人执我必当见杀”此一行,正颂上无大机,上言“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长者知子愚痴狭劣”此一行,颂第三并领息化。上息化中本有二,一者欲息化,二者正息化,今不颂第二正息化,唯颂第一欲息化。上欲息化中亦有二阶,一者明欲息化,二者释欲息化,上言“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下,思惟欲息化,今不颂也。唯颂第二释欲息化之意,上言“所以者何?父知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也。

  “即以方便”此下三行偈,颂第四唤子得譬。上譬中有二,第一父唤子,第二子受唤。初两行颂第一父唤子,后一行颂子受唤。但上父唤中本有四段,今者尽颂一句颂第一,三句颂第二,次三句颂第三,次一句颂第四也。“即以方便”此一句,颂觅可使之人,即是觅方便教,上言“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也。“更遣余人”此下三句,颂第二得可使之人,即是得方便教,上言“密遣二人”也。眇目者不正之相,欲明二乘教非是真正之教,故名“眇目”。二乘教不备说威德相好,故言“无威德”也。“汝可语之”此下三句即颂第三与使人之语,即是作方便教方法。上言“汝可诣彼徐语穷子”此有作处也。“倍与汝价”此一句,即颂第四使人正奉命唤子,正明如来用方便拟宜众生,上言“时二使人即求穷子”也。“穷子闻之”此一行颂第二子受唤,上受唤中亦有四阶,今不颂三阶,唯颂第三阶,上第一“既已得之”有堪闻之机,第二“具陈上事”能受之机,第四“其父见子愍而怪之”不颂也。上第三阶言“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净诸房舍”,今唯颂此。言“净诸房舍”者,六尘如房,于此六尘中无染,故云净诸房舍也。

  “长者于牖”此下有五行半偈,颂上第五教作人譬。上譬中本有三段,第一教作缘由,第二正教作,第三作人就作称可长者之意。初两行颂教作缘由,次两行半颂正教作,后余一行颂作人称可长者意也。上教作缘由中本有三段,一者明长者见子,二者舍贵人服饰,三者着贱人衣服。今此两行只颂第一第三,不颂第二舍贵人服饰舍法身之义。初偈颂第一见子,后偈颂第三着贱人衣服。但上父见子中本复有三段,今者不颂第一,唯颂二阶。上第一句“又以他日”明见子之时,今不颂也。二者言“于窗牖中”明见子之处,今者初句正颂此第二阶,下有三句颂第三阶正见子也。“于是长者着弊垢衣”此一偈,颂上第三受贱人之服,上受贱人服中自有三阶,今不颂第二,唯颂两阶。上半偈颂上第一明无有相好,下半行颂上第三无智也。“方便附近”以下有两行半,颂上第二正教作,上正教作中本有四段,今具足颂,半行颂第一,一句颂第二,一行一句颂第三,半行颂第四。“方便附近语令勤作”,今此初半行即颂第一阶领第三劝取三车,则是劝精进也,上言“语诸作人汝等勤作”也。“既益汝价”此一句即是颂第二领第二示三车处,上言“后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也。“并涂足油”此一行一句,颂上第三叹作具领第一赞叹三车,上言“汝等所须瓮器米面”,今以涂足油以代上老弊使人,老弊使人者只是神通,今涂足油代者,外国用涂足油能履水如地;饮以代上面,食以代上米,是故论文言揣食有二者,一粗二细,饭等名粗,饮等名细。荐席以代上瓮器盛物,明或如荐席。“又以软语若如我子”此半行,颂上第四领上第四必与不虚,上言“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即是保与不虚之义。“长者有智渐令入出”此一行是第三,即是颂上第三作人称可长者之意。上称可中本有四段,即领上三乘受行中四段,今唯颂第三段,余者皆不颂也。一者“汝常作时无有五种之恶”,即譬领“心各勇锐”义,今者不颂也。二者“自今已后如所生子”领内凡相似圣人,今者亦不颂,唯颂第三。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犹故自谓客作贱人,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见谛思惟治道修行故言二十年。不颂第四“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得阿罗汉果也。

  “示其金银”此下两行颂上第六付财物譬。上譬中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就父付中有三阶,今者悉不颂也,唯颂子受。子受中又有三,唯颂第二第三,不颂第一一往奉命也。“示其金银”此一行即颂第二正受,上言“领知众物”也。“犹处门外”一行即颂第三“而无悕取一餐之意,下劣之心亦未能舍”也。

  “父知子心渐已广大”此半行是第七,即颂上第七见子志大譬也。

  “欲与财物”此下四行半偈是第八,即颂第八付家业譬。上譬中本有四段,唯不颂第一临欲终时付家业之时,自余三段皆颂。“欲与财物”一行颂第二集证明之众。“于此大众说是我子”此两行半,颂第三会父子天性。二十年者,人天受道器也。“凡我所有”一行颂上第四正付家业也。

  “子念昔贫志意下劣”此下两行,颂上第九诸子欢喜譬也。

  “佛亦如是”自此下有三十行半偈是第二,颂上合九譬而成八段。“佛亦如是”一句颂合第一父子相失譬;次“知我乐小法有”一句,颂合第二父子相见譬;次“未曾说言汝等作佛”下半行,颂合第三呼子不得譬;次“而说我等得诸无漏”下半行,颂合第四唤子得譬;次“成就小乘声闻弟子”下半行,颂合第五教作人譬;次“佛敕我等”下有十八行半,颂合第六付财物譬;次“如富长者”下有三行,并颂合第七第八两譬;次“我等今日得未曾”有下有七行,颂合第九子欢喜譬也。更道八阶,一句颂第一,一句颂第二,半行颂第三,半行颂第四,半行颂第五,十八行半颂第六,三行并颂第七第八,次七行颂第九子欢喜譬也。今言“佛亦如是”此一句,颂合第一父子相失譬。就中本有二句,今只得颂大富长者即是如来,略不颂我等皆似佛子也。“知我乐小”此一句,颂合第二父子相见,上合譬言“如来常说我等为子”是始终为语,今言“知我乐小”者当照机时为论也。“未曾说言汝等作佛”此半行,即颂合第三呼子不得譬。上合譬中本有二,无有大机有小机,今者唯颂无大机也。上言“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既无大机,故言“未曾说言汝等作佛”,略不颂乐于小法小机之义也。“而说我等得诸无漏”此半行,即是颂合第四唤子得譬。上得譬中本有二段,一者父唤,二者子受唤。就父唤子中,自有四段,上合譬中唯合第四阶“时二使人即求穷子”句,上合譬言“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今者不颂也。子受唤中本有四段,唯合第三段“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上合譬文言“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今者只颂此句,故言“而说我等得诸无漏”也。“成就小乘声闻弟子”半行,即是颂合第五教作人譬。前开譬中本有三,第一教作缘由,第二正教作,第三明作人称可长者意。三段上合譬中皆合,阙略而已,今者唯颂第三段中第四阶,余者不颂。何者?上教作缘由中有三,上合譬唯合第三不合余二,上合第三阶言“先知我等深着蔽欲”下讫“不为分别宝藏之分”,今者都不颂也。第二正教作譬中有四段,合中唯合第二第三阶,上合文言“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即是合“当加汝价”,亦得合“诸有所须”,今者亦都不颂也。第三作人称可长者之意中有四段,上唯合第四阶,言“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出入无难罗汉果,上合譬文言“我等从佛得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今言“成就小乘声闻弟子”正颂合此也。“佛敕我等”自此下十八行半,颂合第六付财物譬。上开譬中有二,一者父付,二者子受。就父付中有三段,上不合,今亦不颂。合子受中亦有三段,上备合三段,故今此颂合中亦备颂合子受三段,今十八行半偈中一行颂合第一,次五行颂合第二,次十二行半颂合第三也。初一行言“佛敕我等”此颂子受,开譬中第一言“尔时穷子即受教敕”,合譬言“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也。“我承佛教为大菩萨下”五行,颂合第二正转教“领知众物金银珍宝”也,即是上合譬中言“为大菩萨开示宣说”也。从“如彼穷子”下有十二行半偈,颂合第三“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明不求之义,但上有正合、有释合,今此十二行半分为二,初十一行半颂正合不求,二言“导师见舍”一偈颂上释句。就十一行半偈中自有三段,第一言“如彼穷子”一偈先牒不求外譬;第二言“我等虽说佛法宝藏”一偈,内合不求之义;第三从“我等内灭”下有九行半偈正颂不求,即广上品初三“不求即自成”三段,初“我等内灭”有四行,广上第一居僧之首故不求,第二“我等长夜”有四行偈,广上第二自谓已得涅槃故不求,第三言“我等虽为诸佛子等”一偈半,广上第三年朽迈故不求。“导师见舍”此一行是第二,颂上释不求之句。言“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下是也。“如富长者”此下三行是第七,并颂合第七见子志大譬,亦并颂合第八付家业譬。就中自分为二,第一一行半牒四种外譬,第二一行半帖合譬也。“如富长者知子志劣”此牒第四唤子得譬,“以方便力”此牒第五教作人譬,“柔伏其心”此牒第七志大譬,“然后乃付一切财宝”此牒第八付家业譬。“佛亦如是”此一行半,是第二帖合四种外譬,初二句帖合第四,“知乐小者”下二句帖合第五,“调伏其心”即帖合第七,“乃教大智”即帖合第八也。“我等今日得未曾有”此下七行偈是第八颂合第九子欢喜,就中有三,第一一偈正明欢喜,第二半行举外譬帖合,第三五行半广明欢喜相也。

  “世尊大恩”此下十三行偈,是正领解中第二解,“从佛来故”叹佛恩深难报,以结领解前。正领解中有三,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今此中有二者,第一有六行半偈正叹佛恩深难报,第二“诸佛希有”有六行半叙出佛恩之相。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二。初段中二者,初有一行先明佛恩,即是开三显一也。从“无量亿劫”下五行半明无能报者。就此第二自有三:初半行总明无能报者;第二“手足供给”下四行,别明世间供养无能报;第三“如斯等事”下一行,总结无能报也。“诸佛希有”此下有六行半,明叙佛恩之相,亦有二者,第一有两行明身业利益,第二有四行半明口业利益,即是权实二智开三显一义也。

  药草喻品第五

  此品中借三草两木为喻,但从多受名,故言药草喻品。第二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四段,第一〈譬喻〉一品正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二〈信解品〉是中根人领解;今此〈药草喻品〉是第三,明如来述成中根人得解之义;第四〈授记〉也。但四段之中例开为二,正譬说中有二者,第一是舍利弗请,第二如来答。领解有二者,第一经家叙四大声闻得解之相,第二正是四大声闻领解之辞。今此品述成中根人得领解之义,中有二者,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也。但上四大声闻正领解之辞中本有三段,一者略领解,二者将欲广领解先咨审如来,三者广领解。今如来唯述成广领解,略不述前二段也。然第三广领解中本有二,第一从“譬若有人”下入偈尽七十三行半偈作九譬,领如来明开三显一同归之义。第二从“世尊大恩”以下有十三行偈,叹佛恩深难报以结领解。今就此长行亦分为两段,即述成向者两段,第一从品初讫“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以来,先超述成第二佛恩深难报,第二从“于一切法以智方便”竟长行,追述成第一正作九譬领如来七意开三显一之义。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三段,述成叹佛恩深难报中有三者,第一正述成,第二明说所未尽,第三举法王明如来所言不虚也。何者?从品初讫“诚如所言”,此是第一正述成已上叹佛恩深难报,汝上言“手足供给头顶礼敬于恒沙劫犹自难报”,此实自如汝所叹也。但物情起疑,见如来述成四大声闻叹佛恩深难报,谓言如来德行深恩体尽如四大声闻浅智所叹,是故第二从“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下讫“说不能尽”,詺为出说所未尽。但汝上十三行偈叹佛恩深难报,正叹小分一方所说,直言如来有权实之智、益物之恩;自汝所不叹者,复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数深恩重德无方益物。此即释疑情也。但物情于此第二重中仍复起疑,疑言如来体尽只自有权智无方益物、实智说理度人,佛虽备有众德,若以权实往收则不出此两途,云何复言更有无量阿僧祇功德?此则前后自相鉾鍎难可取信。既有此疑,是故第三从“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下竟“皆不虚也”,举法王明如来所言不虚。不自在人有所畏惧,吐言陈教率多不实;王之为体居宗体极住自在之地,何容有虚唱之敕?欲明如来是法中之王,吐言陈教无有虚唱之说,是故有此第三段。但第一正是述成已叹佛恩深难报,后两段释疑也。

  就此三段之中各有二阶。第一正述叹佛恩深难报有二者,第一从“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以下竟“真实功德”,此述赞四大声闻,理上之言巧善哉之,言“甚善甚善”。“及诸大弟子”者,即是须菩提、大目犍连、迦栴延等。第二“诚如所言”,此则述已言下之理实,前明理上之言巧,后明言下理实,此一双合是第一正述四大声闻以十三行偈叹佛恩深难报也。第二明说所未尽中有二者,第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此正出说所未尽之法,只言自汝十三行偈叹佛恩深难报之外,更有无量功德不可说不可数;第二言“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此明说不尽,此一双合是第二明已说所未尽,亦是释物疑情,疑如前释也。第三明不虚中有二者,第一从“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王”,此先举法王以为不虚之端;第二言“若有所说皆不虚也”,此正明不虚。此一双合,是第三明不虚亦释疑情,疑如前述。

  从“于一切法以智方便”以下是第二,追述成第一正领解如来开三显一之义。就此第二段中有三者,第一从“于一切法以智方便”竟“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将欲述成,先出已上所领之法,即是权实二智开三显一之义也。第二从“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以下讫“是故不即为说一切智慧”以来,将明今日得解,先道四大声闻昔日不解三一之义,执三乘定别、迷同归之理,如草木禀乎天泽增长,各不自知得润增长差别之相,此即明昔日不解成今日得解之相。第三从“汝等迦叶甚为希有”下竟长行,正述成已今日得解开三显一义也。就此三段之中各有二。第一出所领之法中有二者,第一双开两章门,第二双广两章门。两章门者,“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此是权智章门;“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此是实智章门也。今释权智章门义,“于一切法”者,是佛果佛智,知一切法即是一切种智,万善是一切智家因。“以智方便而演说之”者,此明如来于一切智家因法上,以善巧智持作三乘之法,故言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也。“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者,此是释实智章门,“其所说”者,其权智昔所说万善之法也。此万善理中能感得一切智,故言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也。“如来观知”此下是第二,广上两章门。先广权智章门自有二,一者识药,二者知病。今言“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此是第一明如来识法药之义,即是权智所照之境;“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是知病之义。“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者,明如来知三乘人根性所宜,故如声闻根性宜行四谛,缘觉根性宜行十二因缘,菩萨根性宜行六度也。“通达”者,通是无壅义,达是到义,明三乘人根性所宜,行必断烦恼无壅,是通义也。明三乘人根性所宜,行必到三界外尽无生智,是达义也。“无碍”者,明如来知三乘人根性尽,是无碍也。今者举所宜行通达,表明如来知三乘根性尽,故云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也。

  “又于诸法究尽明了”下是第二广上实智章门,就中亦有二,一者识药,二者知病。今言“又于诸法究尽明了”此是第一识法药之义,此明识实智所照之境,如来实智于一因一果中悉知,故言究尽明了也。“示诸众生一切智慧”此是第二知病,知病之义只知众生有大乘机,即为受记未来皆得佛,故言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也。是则识药如前,知病如后,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此下讫“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是第二将欲述已今日得解,先道已昔日不解三一之义,如草木无情禀天泽增长而不自知增长差别。此中亦有两段者,第一是开譬,第二是合譬。此两段各有二,开譬中有二者,第一“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以下讫“华果敷实”以来,詺为禀泽增长譬。第二从“虽一地众生”下讫“各有差别”,詺为不自知譬。明三草两木终日禀乎天泽增长,各不自知增长差别之相,内合明四大声闻昔日亲禀受三乘之教修行,而不自知所行只是一乘,始终同归得一佛果。又就第一禀泽增长譬中自开为三譬,第一从“譬如三千大千”以下讫“名色各异”以来,先出能禀,能禀即是草木。第二从“密云弥布”以下讫“其泽普洽”以来,又出所禀,所禀者是密云。第三“卉木丛林及诸药草”以下讫“华果数实”,正明禀泽增长也。前明能禀是草木,次明所禀是云雨,后正明禀泽增长也。内合能禀受教者是四大声闻,所禀之者是如来形声利益也。正明禀泽增长者,正明四大声闻禀教修行也。就此三譬之中各有二阶。能禀譬中有二者,即是有本、有末,但正明草木是其末,此草木应有本,本是土地也。从“譬如三千”讫“山川溪谷土地”以来,此五种是第一能禀家之本也。第二从“所生卉木丛林”讫“名色各异”,正出能禀,即是三草二木也。内合为论,能禀家本即是众生过去习因善根,能禀之草木即是今日善习果所成众生,今者欲取草木不取其本,是故下合譬中唯合草木不合其本也。

  问者言:“众生有多种,自有恶习因所成众生,自有恶报因所成众生,自有善习因所成众生,自有善报因所成众生,今者为取何因所成众生?”解释者言:“不取两恶因所成众生以为能禀,但两种善因所成众生中,唯善习因所成众生为能禀,不取善报因所成众生为能禀也。何以故尔?善报因无有增长之义,故不取也;善习因所成众生有增长义,是故取为能禀也。”

  问者又言:“今取善习因所成众生以为能禀,为当止取善习因有增长义耶?所成众生亦有增长义。”解释又言:“众生是假名,假名无别体,以法为体。今习因善是实法,此法成众生,但习因善有增长,众生是假名不当增长不增长,但有名用而已也。”

  问者又言:“众生无别体只用习因善为体,习因既增长,众生那得不增长?若言众生不增长,则不应言以习因为体。”解释又言言:“我本言假名法无体,以习因善为体,若责今众生别增长者,便应假名法别有体,云何言以他为体?此中大意片对四大声闻,今涅槃及五乘故借三草二木以譬能禀,草有三种,上中下也,木有二种,有大木有小木。下经又言:‘大树小树,但草木自有众多,今唯取堪为药者’,内合众生虽复凡圣众多,止取五乘之人堪修行者为药之用。人乘天乘此二人以譬小药草,声闻缘觉此二人以譬中药草,三乘中菩萨以譬上药草。今大乘中明内凡夫菩萨以譬小树,初地以上菩萨以譬大树,所以人天二乘合譬小草,声闻缘觉复合譬中草者,今欲偏片对此人道,其昔日虽禀如来经教,不知权实之用同归之理,是故合人天二乘取譬小草。如《胜鬘》所明名为无闻非法众生,此则鄙其昔日不知之义也。复合声闻缘觉者,义亦如是也。”

  问者言:“菩萨等自知如来权实之教同归之义,何故言鄙之?”释者言:“已如前释,但止片对四大声闻缘觉等涅槃及菩萨,若同取闻佛说法增长善根之义,大乘人与小乘人皆有增长,取喻三草二木皆禀天泽增长;若取知与不知之义,大意止片四大声闻,故涅槃及余人也。”

  问者又言:“汝若使菩萨有增长之义以譬二木者,我声闻亦有增长之义以譬药草,不言不知之义以譬药草也。”解者复言:“此品本为述成四大声闻,今日得解先道其昔日不解,故以草为譬。道其禀泽不知,故声闻等存不知之边,菩萨存增长之边。”

  第二所禀譬之中有二,一者是所禀家之本,二者正出所禀也。“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此是第一所禀家之本,本是云也。内合用如来身形及声教譬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此是第二正出所禀,所禀者是雨,以譬如来声教所宣之法,即是雨等被众生如天等雨草木,但明此草木同禀天雨生长有升降,如众生同听佛说法增长善根有升降之殊也。

  “卉木丛林”此下是第三,正明禀泽增长譬,亦有二者,第一从“卉木丛林”下讫“各有所受”以来,名为受润譬。第二从“一云所雨”下讫“华果敷实”,名为增长譬。前明受润,后明增长,内合明众生初始闻佛说法,皆欢喜领受,如草木禀天雨一往受润。后明增长者,明众生昔日闻佛说法后相与增长善根,下合譬虽道“后生善处以道受乐”,此明报因得报果,非不有报因,但今日辨增长之义止取习因习果,明其增长之义。此两譬中各有二阶。受润譬中有二者,第一从“卉木丛林及诸药草”下讫“随上中下”以下,此牒受润之法,即是三草二木根茎枝叶者喻前所述五种人信戒定慧也。第二言“各有所受”此一句正明受润之义,内合明众生昔日闻佛说教各各受持,故言各有所受也。第二增长譬中有二阶者,第一言“一云所雨”先牒增长所由,所由者是云雨,内合众生所以得习善增长者,由有如来形声。第二言“称其种姓”下三句正明增长,此三句亦次第相生。初言“称其种性”,此先举增长之类,喻五乘人根性各有种类而得生长,此正明增长。“华果敷实”此释成增长之相,若不增长云何言有华果之实也?

  “虽一地所生”此下,是第二明不自知譬。三草二木终日禀乎天泽,不知增长差别之相,明四大声闻昔日亲自禀受如来三乘教,执三乘定别、迷同归之理,而不自知三乘所行始终只是一乘同趣一果。又就不自知譬中亦有二阶者,第一“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者,先举不自知所由;第二言“而诸草木各有差别”此正明不自知,虽复有差别之相,而不自知所以有此差别,内合四大声闻昔日禀如来三乘别教各得别果,于时三乘自言彼此各异,而自不知始终同归俱至极果也。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自此下是第二合譬。但上开譬中本有二,一者是禀泽增长譬,二者不自知譬。今此合譬中,亦有二段者,第一从“如来亦复如是”下竟“具足蒙润各得生长”,合禀泽增长譬;第二从“如来说法一相一味”以下,合不自知譬也。就第一段中有二,第一历别正合,第二举外譬帖合也。历别合者,但上禀泽譬本有三,三中各有二,今者合之为体,宜开为五。所以不六者,上开能禀譬中有二,一者本,二者末。今但合末不合其本,所以成五段。又不次第,今先合云,二合草木,三合雨,四合受润,五合增长。但上草木本是第一,今者在第二。上作次第者,先有草木然后兴云注雨则受润增长;今此中则先兴云荫草木,然后注雨令草木受润增长也。就合云譬中有二重,一者举佛形合云,二者举如来声教合云。佛形声普周,皆譬于云,但第一举如来形合云中,自有二阶,第一正举如来形合,第二言“如大云起”举外譬帖合也。“以大音声”此下是第二,举如来声教合云,亦有二重,第一举总合云,第二举别合云。此两段各有二。举总合云二者,第一言“以大音声普遍天人阿修罗”,此正举总声教合云;第二言“如彼大云”下竟“大千国土”,此举外譬帖合。从“于大众中而唱是言”以下,第二举别声教合云,就此第二亦有二。亦有二者,第一正举别声教合,第二奖劝时众来听法也。就第一举别声教合中自有六种别声教:第一从“于大众中而唱是言”以下,先明如来有十号之德。第二从“未度者令度”下,明四弘誓之德。第三从“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此明三达之德,今世即是现在世,后世即是过去世,亦是未来世。若据现在追望过去,此即后世;若背未来向过去,此未来即是后世之义也。第四言“我是一切知者”,此明种智。知一切法,故言一切智,此即举境目智也。第五言“一切见者”,此则明五眼之德也。第六言“知道者”下,明有导师之德,“开导者”,开三乘是方便说,三乘法只是一乘法,故言有导师德也。“汝等天人阿修罗”此下是第二奖劝来听法也。“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下竟“来听法”,此是第二合上草木,上言“所生卉木”。“来至佛所而听法”,上开譬所无,今日义出也。“如来于时观是众生”,此下是第三合上雨,上言“一时等注”也。“种种无量”此下是第四合上受润,此合中自有二,即合上二,上言“随上中下”,今言“种种无量”,正合随上中下也。“皆令欢喜快得善利”,即合上“各有所受”也。“是诸众生闻是法已”此下是第五即合上增长,上言“一云所雨称其种性”。今就此合譬中自有二,一者明报果,即是“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稳后生善处”也。“亦得闻法”此下是第二,明得习果也。

  “如彼大云”以下,是举外譬帖合。但合禀泽譬有二,一者历别正合,此下是第二举五种外譬帖合。“如彼大云”,即帖第一合云譬也。“雨于一切”此即帖合上雨譬也。“卉木丛林”即帖合上第二合草木也。“如其种性具足蒙润”帖合受润也。“各得生长”此即帖合第五增长譬也。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此下是第二,合不自知譬。就此合中自有五重:一者先出所不知法;二者正合不知;三者形释不知,举如来知诸法形释二乘不知;四者举不知外譬帖合;五者还用如来知结合也。今言“如来说法一相一味”下,先出所不知之法自有二,此句作两章门:“一相”者,无为果章门;“一味”者,有为章门。明如来昔日所说三乘之法,始终同得一无为一有为之果,故言一相一味也。第二释,先释无为章门有三句,“所谓解脱相”此句正明因果尽处两种无为,下二句别明,“离相”明因尽,“灭相”明果亡也。“究竟至于一切种智”者,释有为果章门也。“其有众生闻如来法”此下是第二,正合二乘人不自知也。“所以者何?唯有如来知此众生”,此下是第三举如来知形释二乘不知,作三阶,第一“唯有如来知此众生”下,正明如来知众生根性,即是知病义。第二“念何事”下,明如来知应根性所须之法,即是识药。何者?故如四谛十二因缘等,乃至待处待伴种种入道不同也。第三“众生住于种种之地”下,还举众生根性不同,总结如来知病识药也。今者第一“知众生种相体性”者,明如来知三乘种别不同、表相亦异、利钝体殊、习性非一也。第二明知众生根性所须法者,大论众生心用不出三慧,故举三慧以明所须之法不同。就中自有四阶,初“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此三句,正明所须境界不同、入道各异也。第二“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此三句,由众生现在修行方法不同也。第三“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此三句,明现在行家过去因不同也。第四“以何法得何法”此二句,明现在行家未来果亦不定。若好作文时,以何法念得何法?以何法思得何法?以何法修得何法?但文句虽略,以义可推也。“众生住于种种之地”下是第三,总结如来知病识药明了无碍也。“如彼卉木丛林”以下,合不自知譬中第四举不知外譬帖合也。“如来知是一相”此下第五,举如来知结合也。

  “汝等迦叶甚为希有”此下是第三正述成,已今日得解,已具足解开三显一,但此文略只道解开权。就此第三段中亦有二者,第一正述其解权,第二从“所以者何”下,释也。

  “而说偈言”,此品有两段即长行与偈为二,自此下有五十四行半偈是第二重颂。但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从品初讫“若有所说皆不虚也”,先明述成,四大声闻叹佛恩深难报,今者不颂,所以不颂者,述叹佛恩深难报,此意大悲是正述领解傍及此义,是故略不颂也,唯颂上第二述成正领解而已。但上第二正述成领解之中本有三段,第一从“于一切法以智方便”竟“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将欲述成领解,先出其所领之法。第二从“譬如三千大千”以下竟“是故不即为说”以来,名为明昔日不解,形今日得解。第三“汝等迦叶甚为希有”以下,正是述成今日领解。就此五十四行半亦为三段,初有四行偈,颂上第一出所领之法;第二从“迦叶当知譬如大云”以下有四十七行偈,颂上第二昔不解;第三“迦叶当知以诸因缘”以下有三行半,颂第三正述成领解也。上第一出所领之法本有二,第一有两句开两章门,第二解释章门。今此四行偈亦为二,初两行颂开章门,第二有两行颂第二释章门。就前两偈中,初偈颂权智章门,后偈颂实智章门也。今言“颇有法王”此一偈,颂上“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即是开方便门。今言“破有法王”者,破二十五有之法王。“随众生欲”者,随三乘根性之欲也。“如来尊重”此一偈,颂上实智章门,上言“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今言“如来尊重智慧深远”久默同归之要,不务速说也。“有智若闻”此下两偈,颂上第二释两章门。初偈颂释权智,后偈颂释实智章门。上释权智中本有两句,初言“如来观智一切诸法之所归趣”,此是识法,知三乘诸法归趣一乘,今者不颂。又言“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此是妙识三乘人根性,今者一行唯颂此也。“是故迦叶随力为说”此偈,颂上释实智。上释实智中本有两句,初“又于诸法究尽明了”,此是识法药义,今者不颂。后言“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今者一偈唯颂此句也。

  “迦叶当知”此下有四十七行是第二,即颂上第二昔日不解。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开譬,二者合譬。今就此四十七行中,亦分为二,初有十行半颂开譬,第二“佛亦如是”有三十六行半颂合譬。上开譬本有二,第一禀泽增长譬,第二明不自知譬。今就十行半亦分为二,前有九行半颂禀泽增长,后有一行颂不自知。但上禀泽增长譬中本有三,一者能禀,二者所禀,三者正明禀泽增长。今就九行半亦分为三,但不次第耳。第一先有四行,超颂第二所禀也。第二有两行半,还来颂上第一能禀也。第三有三行,颂上第三正明禀泽增长也。但上所禀譬中本有云雨为本末,今先有三行颂云也。次“其雨普等”有一行颂雨也。上雨云譬,譬于形声两事,今三行亦分为二,初一行颂,颂形云譬;“慧云含润”下两行颂声云譬。就两行中,初行正颂云譬,“日光掩蔽”此一行是第二义,明含雨云之相,自有三意,初言“日光掩蔽”此一句,欲明如来未出之时,外道有邪教化人,如旱天日光也。今明密云一出日光即隐,内合明如来出世之时虽复未说言教,然外道邪教于兹殄灭也。次言“地上清凉”,此是第二意,密云既普上地清凉,此明众生睹如来莫不欢喜也。“叆叇垂布”下两句是第三意,一睹此云似山似石,然终不可以手取揽,内合明如来此形有同凡夫之体,以智谛求,佛身者即法身也。形即不形,声即不声也。“其雨普等”此一行颂雨,上言“一时等澍其泽普洽”也。“山川险谷”此下有两行半,还颂上第一能禀。上能禀中本有二,一者能禀之本即是土地,今先有半行颂之也。二者正出能禀即是三草二木,今所余两行通颂之也。“其云所出”此下有三行,即颂上正禀泽增长。上正禀泽中本有二,一者受润,二者增长。今此三行,初一行颂受润,后两行颂增长也。上受润中本有二,一者受润所由,二者正明受润义。今一行中,“其云所出”半行,先颂受润所由也;次有半行正颂上受润也。上增长中本有二,一者正明增长,二者明增长相。今者两行中,初“一切诸树上中下等”有一行,正颂上增长也。“根茎枝叶”一行,即颂上增长之相也。“如其体相”此下有一行,第二颂上不自知譬。上譬中本有二,一者不自知所由,二者正明不自知;今此一行通颂之也。

  “佛亦如是”此下有三十六行半,颂上合譬。今就此三十六行半中亦为两段,初有三十五行,颂合禀泽增长譬;一行半颂合不自知譬也。上合譬中分为两段,第一历别合,第二举外譬帖合。今不颂帖合,唯颂上历别合。上历别合中仍开为五,先合云、次合草木、次合雨、次合受润、次合增长也,今者还依开譬中作三段,复依合譬作次第。今就三十五行,初有十三行半,颂合所禀;第二有两行,颂合能禀;第三有十九行半,颂合正禀泽增长。今就十三行半自分为二,第一七行半,颂合云譬;第二有六行,颂合雨譬。今先颂合云譬。上合中本有二,一者举形合云,二者举声合云也。今七行半中,初一行颂举形合,次六行半颂举声合也。上举形合中有二,初正举形合,次举外譬帖合也。今“佛亦如是”下半行颂正合,次半行颂举外譬帖合也。“既出于世”此下有六行半,颂举声合云。上举声合中有二,第一举总声教合,第二举别声教合也。今六行半,初一行颂合第一,五行半颂合第二也。上举总声教合中有二,初正举总声合,第二举外譬帖合。今“既出于世”此一行,唯颂正合略不颂帖合也。上举别声教合中有二,初正举别声合,第二劝时众来听。今此五行半中亦有二,初有三行半正颂举别声合,次有两行颂合劝听也。但举别声中佛本有六种德合声,今此三行半中,初“大圣世尊”下有两行,颂合十号之德也。次“充润一切”下有一行半,颂合四弘誓之德也。略不颂所余四德也。“诸天人众”此下两行,颂合别声中第二劝来听法也。“为大众说”此下六行,颂合上雨譬,分为四段,初两行正颂合雨譬,“我观一切”下二行半明心平等,“常演说法”下一行明无疲厌,“充足世间”下下半行举外譬帖也。从“贵贱上下”两行是第二,颂合能禀譬也。“一切众生闻我法者”下十九行半是第三,颂合上受润增长。就十九行半中分为二,初十一行颂合受润,后八行半颂合增长。就十一行中自开为五段,初“一切众生”下半行,颂合种种无量句,即是颂合受润众生也。次“随力所堪”下半行,正颂合受润也。次“或处人天”下七行,广举三草二木明受润不同众生。次“佛平等说”下一行半,明佛心平等而众生受润自异也。次“佛以此喻”下一行半,明是少分喻也。今还就七行广举三草二木中,前四行明三草,后三行明二木也。四行明三草者,“或处人天转轮圣王”下一行,明人天二乘为小草。“知无漏法”下两行,明声闻缘觉二乘为中草。“求世尊处”下一行,明外凡夫偏行六度菩萨为上草也。三行明二木者,“有诸佛子”下一行半,明内凡菩萨为小树。“安住神通”下一行半,明常住以上圣位菩萨为大树也。“我雨法雨”此下八行半,颂合增长。分为四段,初一行略颂合;第二有一行举外譬帖合也;第三有一行半广颂合譬也;第四有五行据五品人颂合也。初一行中自有二,初“我雨法雨”下三句,颂合增长所由。次一句正颂增长也。“如彼藂林”此下一行是第二举外譬帖合,亦有二,初“如彼藂林”下三句,举增长法体,即是“称其种姓”句也。次一句亦颂增长也。“诸佛之法”此下有一行半,是第三广颂合。初三句正颂合“一相一味”句,次一句颂合“快得善利”句,次有二句颂合“后生善处”句也。“声闻缘觉”此下有五行,广举五品人明增长,但不具足。初“声闻缘觉”下一行半,先出二乘人即中药草也。次“若诸菩萨”有一行半出小树,即是信首以上菩萨也。次“复有住禅得神通”下有两行出大树,即是初地以上菩萨也。“如是迦叶”此下一行半,是第二颂合不自知譬也。

  “迦叶当知”此下三行半,颂长行末第三述成今日之解。上述已解开权,略不述解显一,既述开权,显实自彰也。今此偈长出显实之义,初有两行半正颂上述开权,次一行长出显实也。但上述开权中本有二,初正述解开权,二释。今此两行半唯颂正述句,不颂释句也。

  法华义记卷第六
大正藏第 33 册 No. 1715 法华经义记

  法华义疏卷第七

  光宅寺沙门法云撰

  授记品第六

  此品中为四人授当果之记,仍为品目也。若谈受记则义在菩萨,若语授记则义关如来,是则受是取义,授是与义也。但记有二种,一者能记,二者所记。能记即是如来言教正是记体,所记即是菩萨未来佛果及国土名号,亦名为记,此是从他得名也。但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四品,即为四段,今此下一品是第四段为中根人授记。前又解言:四段中例开为两,今就此授记中有二者,第一正为此四大弟子授记,第二品末一偈即复许为下根之徒说同归之义也。

  正授记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的为大迦叶授记,第二即更为三声闻授记,第三通为五百弟子授记也。

  “尔时大目健连”此下第二更为三声闻授记。正由已请,是故别为一段。就中自二,第一目连等三声闻请记,第二如来为三人各授记,即作三阶也。

  “我诸弟子威德具足”此下有一行半,第三通为五百弟子授记。

  “我及汝等”此一行是品中第二段,即许为下根人说也。

  化城喻品第七

  明因中第三广说开三显一中自有三段,即化三根人为三段。自此下竟学无学人记品有三品经,是第三明宿世因缘说开三显一之理化下根人。但上根人、中根人中各自有四段,今此化下根人若准上例应有四段,以义相从只有三义,正有宿世因缘说有授记,有领解、无有述成。虽有三义只有二段。何以知之?领解入授记中文句既浑直分为二段,第一此〈化城品〉正明宿世因缘说化下根人,第二余二品为下根人授记。大意正言,我昔日已曾于大通智胜佛所于时在十六王子数,已为汝覆讲说《法华》,今者复为汝说,云何三闻不解?是故下经文言“我在十六数曾亦为汝说,以是本因缘今说法华经”,但下根执之,徒闻此往因缘相与解悟。就此品中大判为两段,第一从长行初尽偈,先明佛智能见往古久远之事;第二从“佛告诸比丘”下长行初尽偈,正明宿世因缘说也。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二重,皆有长行与偈为二重。今就前长行明佛智能见古往久远之事中自有三阶:第一先叙出往之事,即是大通智胜佛。第二从“诸比丘彼佛灭度以来”以下,用三千大千世界作墨,为往古久远作譬也。第三言“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正明如来能见久远之事也。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颂,上长行中有三,今此七行偈亦分为三:初一偈颂第一也。第二“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以下有四行,颂上第二久远之譬也。第三“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以下有两行偈,颂上第三正明如来智能见往事。

  “佛告诸比丘”自此下讫品,是第二正明宿世因缘说,亦有两重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就长行之中自有二阶:第一从此下竟“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先明昔日结缘之因由也。第二从“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以下竟长行,正明结缘。又就此两阶之中各自有二。结缘之因由中有二者,第一从此以下竟“十方诸梵请转法轮”以来,先明昔日结缘之远由。第二从“大通佛受诸梵王请”竟“入禅定”以来,明昔日结缘之近由。又就结缘之因由,两阶之中各有四阶。今就第一结缘远由有四阶者,第一先明大通智胜佛行道得佛,第二明十六王子请转法轮,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得佛之后神通感动之相,第四明十方诸梵请转法轮。又就此四别之中各自有三异。第一明大通智胜佛行道得佛中有三异者,第一先明大通智胜佛行道佛道难得之相;第二从“尔时忉利诸天”以下,此明大通智胜佛未得佛中间,诸天常设供养;第三从“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以下,此正明大通智胜佛得佛道,此三异合是远缘。四阶之中第一明大通智胜佛行道得佛也。

  “其佛未出家时”此下是第二,十六王子请转法轮。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王子为请故来至佛所;第二“到已头面礼足”以下,明既至佛所设三业供养;第三“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劝请世尊转于法轮”以下,正明王子请佛说法。此三重合是远因,由中第二阶明王子请佛说法也。

  “佛告诸比丘”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得佛之后神通感动之相。就中亦有三重:第一明佛神通动地;第二从“其国中间幽冥之处”下,明光明普照之相;第三“又其国界”下,明佛光、动二相至处远至天宫也。

  “尔时东方”此下是第四,明十方诸梵请佛转法轮。就中亦有三者,第一先明东方、东南方二方诸梵请转小乘法轮;第二从南方乃至下方有七方诸梵请佛转大乘法轮;第三明上方一方诸梵并请转大小二乘法轮。就第一明东方、东南方诸梵请中有二:第一先明东方诸梵请,第二东南方诸梵请也。但就一方诸梵中凡有七义:第一先明彼佛光明照相与惊怪;第二明共议此光明所以;第三明诸梵众中有聪明者,仍大判光明之意;第四明诸梵等寻光至佛所;第五明诸梵既至佛所,故三业致敬;第六正明请佛转法轮;第七明大通智胜佛默然为许之。东南方诸梵七义亦尔。“又诸比丘南方”此下是第二,明七方诸梵请转大乘法轮,亦有二,第一先具明南方诸梵七义;第二西南方以下总据六方,帖同南方也。“尔时上方”此下是第三,明上方诸梵并请转大小二乘法轮,唯有六义,阙无第七如来默然许之。何以故?尔时已亦请竟,佛仍受请说法,是故无有默然许之。但第六请说法中两偈,前偈请小乘,后偈请大乘法轮也。此四阶之中各有三重,合是结缘之远由也。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此下是第二明昔日结缘之近由。就中亦有四阶:第一先明大通智胜佛受诸梵请二乘转法轮;第二明十六王子于时请佛说《法华》;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受王子请说《法华》;第四明大通智胜佛说《法华》之后,仍入禅定避坐作覆讲之由,若不入禅定那得覆讲。又就此四阶之中各有三重。第一受十方诸梵请说二乘法轮中有三重者,第一一往受请;第二“即时三转”下列出二乘法轮之相;第三从“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此下时众有感悟之相也。就第二列出二乘法轮中,初出四谛,后出十二因缘,此二法轮各有二列四谛;二者初总明三转十二行,所谓示劝证也。第二“所谓是苦”以下别出四谛也。第二列十二因缘二者,初“及广说十二因缘”下明顺说,第二“无明灭故”下明逆说也。

  “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此下是第二明王子于时请佛说《法华》,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十六王子为请故出家;第二从“俱白佛言”下正请佛说《法华》;第三言“尔时转轮圣王”下,明王眷属亦出家也。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受王子请说《法华》,亦有三重者,第一正明大通智胜佛受王子请说《法华》;第二从“说此经已”下,明时众有感悟不同;第三重言“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未曾休废”,明于时说法说法经劫数也。

  “说此经已”此下是近因由中第四阶,明如来于时既说《法华》竟仍入定,只缘佛入定王子覆讲,亦有三重者,第一言“说此经已即入静室”,此先明入定之相;第二言“住于禅定”,此正明在定;第三言“八万四千劫”,此明佛在定时经劫数。从品初来至此,是长行中第一先明昔日结缘之因由竟。

  “是时十六菩萨知佛入室”自此下竟长行,是第二正明结缘。就此中自有二者,第一是法说,第二是譬说。就第一法说中自有三阶:第一正明昔日结缘,仍道第三今日相值说《法华》;第二明结缘之后,今日相值之前,结括释迦如来始终教化大意。又就此三阶之中各自有四重。第一正明昔日结缘中有四者:第一“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先明王子得覆讲之意,只由大通智胜佛入室经八万四千劫,于时法座不可令空故;故第二从“各升法座”以下正明覆讲;第三“一一皆度”以下明昔日覆讲时听众受悟多少;第四明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从禅定出,赞叹王子也。

  “佛告诸比丘”下,第二结括始终教化大意,亦有四者,第一从“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常乐说是妙法华经”以下,正明昔日结缘之后、今日相值前中间常相值遇;第二“诸比丘我今语汝”以下,明昔日覆讲十六王子已现成种觉;第三从“尔时所化”下会通古今;第四从“我灭度后”以下,此明今日相值而不解者,未来世中会得相值,此则明一日结缘历劫不朽之义。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此下是第三阶明今日相值。就此中亦应有四重,文只有三,略无第三重,亦可是传者误。虽无,今日义出。何以知之?下譬中有故在。今玄出四重者:第一从“诸比丘”竟“深入禅定”,先明众生大乘机发;第二为说《法华》;第三明以大乘拟宜不得,此即是今义出者;第四为说小乘。今先明大乘机发,言“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者,如来说《法华》时去《涅槃》经教不赊,大乘机发仍说《法华》,故言涅槃时到。又解言:正大乘机发时如来三乘化功将断,故言涅槃时到。“众又清净”者,正明大乘机发。若使昔日五浊障大乘机者,则不清净,大乘机发五浊不复为障是名清净。“信解坚固”者,昔亦有信不成,使今日大乘机发有大乘之信。今日大乘机发则有大乘之解,解则慧,有信有慧有定相资之力,是故大乘机发。“了达空法”者,明昔日无相之法,故言了达空法也。“便集诸菩萨”此下是第二正说大乘,即是说《法华》,便集诸菩萨者,即是尔时世尊四众团绕之义。“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者,即是开方便门。“唯一佛乘得灭”者,即是示真实相也。此下应有第三用大乘拟宜化众生不得,今者玄出应下譬有,下即作懈退譬作本也。“比丘当知如来方便之力”,此下是第四,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就此第四用小乘化得众生中自有四文:第一言“如来方便之力深入众生之性”,先明三乘拟宜。第二言“知其志乐小法深着五欲”,此明如来见小乘机。“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此是第三正为众生说三乘教。第四言“是人若闻则便信受”,此明三乘人受行。

  问者言:“火宅中明大乘化不得,然后三乘化得,尔后大乘机发,机发之时为说大乘。今者何故无大乘机为说大经,然后大乘化不得、小乘化得耶?”解释者言:“此意为古今因缘相对故尔。我昔日是十六王子时已知汝有大乘机,即为覆讲说大乘;汝于时已得大乘解为因缘,今日大乘机发,时我即为说大乘经,汝不可不信也。火宅中作次第者,如来出世之始,本欲为说大乘经,但于时无有大乘机,我用大乘拟宜化既不得,不可令此众生永沦长苦,是故如来用三乘教化取众生,后大乘机发时方说大乘经也。”

  下譬说中还依本次第,大乘化不得,三乘化得,然后大乘机发为说大乘。今者就上法说三段各有四阶,若取、若舍、若合、若离,持作五种法说,上则拟穷子火宅方便品,下则为五种譬作本。五种譬者,一将导譬、二懈退譬、三设化城譬、四知止息譬、五将至宝所譬也。法说三段中第二结括释迦如来始终教化大意有四阶,今皆舍而不取,第三今日相值中有四阶,今者皆取。第一正明昔日结因缘中有四阶,有取有舍,不取第一阶明得覆讲之意,亦不取第四阶大通智胜佛从禅定起赞叹王子也。唯取第二言“各升法座”正覆讲。又取第三阶言“一一皆度”。于时听覆讲得利益深广者。何以知然?覆讲之主即是道师义,于时得利益深广即是所将人众义,故合此二阶以为一段。上即拟穷子领解中第一父子相失段,远拟火宅中第一宅主总譬,亦远拟〈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明释迦帖同诸佛作化主同化五浊众生,下为第一将导譬作本也。第三明今日相值中有四阶皆取者,第一言“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下明大乘机,上则拟穷子领解九譬中第七父见子志大譬,亦远拟火宅中第五长者见子免难譬,亦远拟〈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明时众大乘机发,下则为第四知止息譬作本。第二“便集诸菩萨为说是经”,上则拟穷子领解中第八付家业譬,亦远拟火宅中第八长者赐大车譬,亦远拟〈方便品〉中第八言“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即是说《法华》,下则第五为灭化城将至宝所譬作本。第三言用“大乘化不得互出”者,上则拟穷子领解中第三唤子不得譬,亦远拟火宅中第三长者救子不得譬,亦远拟〈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道场”佛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之义,下则为第三懈退譬作本。第四言“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明以三乘化得众生,上则拟穷子领解中第四唤子得譬及第五教作人譬,亦远拟火宅中第四长者用三车救子得义,亦远拟〈方便品〉中第四“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佛用三乘化众生之义,下则为第三设化城譬作本也。是则拟上法说与譬说十段中,唯拟第一第三第四及第五第八五段义,不拟余五段义也。

  “譬如五百由旬”自此下是第二譬说。此譬说中亦有三段,第一开譬,第二合譬,第三举外譬帖结也。就开譬中自有五譬,即譬上五种法说本,第一明将导譬,第二懈退譬,第三设化城譬,第四知止息譬,第五将至宝所譬也。

  第一将导譬者,此为上正明昔日结缘中两阶作譬,与火宅第一宅主总譬相应。上火宅中本有六义,今此譬中以义相从可有四义,略无一门及五百人也。“譬如五百由旬”者,是则依俙似火宅义,欲界如一百、色界如二百、无色界如三百,七地所断三界余习如四百,八地以上至金刚心所断无明住地烦恼如五百也。“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是则宅中有火义,是皆生死之地,故言险难恶道。现见生死之中众生余蕴不可只无,今何故言无人?解释者言:“所以言无人者,但生死之中逆流去者盖不足言,非不有一两人能逆流者,此不可言以字詺,故言无人也。”“若有多众”以下此即是三十子义,即譬上第三阶言“一一皆度”下,明听众得利益者。“有一导师”此是长者义,即譬上第二覆讲之主,知众生闻法得解折伏烦恼即是知通义,既失正解更起烦恼即是塞义,于时令众勿没生死远求佛果,即是将导众人欲过此难也。

  “所将人众”此下是第二懈退譬,即譬上今日相值中第三互出者大乘拟宜无大乘机。若言中路者五百之中正应断非想一半烦恼,然理实无此。夫论退有两种:一者已涉半路方复退还,二者结契已定方生悔心。今者据后谈义正明于时时众发意欲超越五百由旬,渡两种生死之意,仍失正解无求佛之心,即是退义也。此下皆是理中作语也。就中有二,初一句正明退,第二“而白导师言”以下释三种因缘故退:一疲极,二怖畏,三路远。“导师多诸方便”此下是第三设化城譬,即譬上“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因三乘化得众生。上譬本中有四,今亦譬上四也。第一先明导师用化城拟宜,第二明导师见时人有乐化城之志,第三为设化城,第四明疲极之众即入化城也。今言导师多诸方便,此即是上第一用三乘拟宜之义也。“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下是第二见有乐化城之意,则是上见小乘机之义也。“云何舍大珍宝”此是无大机而欲退,即是有小乘机之意也。

  “作是念已”此下是第三正为设化城,此中自有两段,第一先思惟作化城,此是譬本所无说,尽智无生智此二智本出三界外,即是过三百由旬之义也。“告众人言”此下是第二正为设化城,此中有四句,出上譬本,是广则与火宅中相类也。初言“汝等勿怖,随汝所欲皆当与汝”,此即是保与不虚,下合譬言“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句也。“莫得退还”此是第二,即是勤精进句,言“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也。“今此大城”此下是第三,即是示三乘处,上言“如此羊鹿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句也。“若入是城”中此下是第四,即是上赞叹三乘,上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也。合譬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句”也。是时“疲极之众”此下是第四疲极之众入化城,即是上诸人受行,此中自有四义,于上譬本则广只与穷子及火宅中相应。初则是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锐”义,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是也。次则明内凡夫修行即是“互相推排”句,从“我等今者”下是也。次则明入见谛思惟治道即是“竞共驰走”义,从“于是众人前”此五字是也。次明得无学果即是诤出之义,从“入化城”下是也。自然因尽即是“生已度想”也,自然果亡即是“生安稳想”也。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此下是第四知止息譬,譬上大乘机发,言“诸比丘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下,是亦远是〈方便品〉中“我见佛子等”大乘机发之义也。

  “即灭化城”此下是第五明将至宝所譬,上便集诸菩萨为说大乘《法华》,此中言“宝处在近”即是显实之义,即是上“唯一佛乘得灭度耳”,亦远是〈方便品〉中但说无上道义也。“向者大城我所化作”者,即是上法说中“世间无有二乘”句明开权之义,亦远是〈方便品〉中“正直舍方便”句也。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段,此中亦具合上五譬,但隐没兼复阙略也。上第一譬中有四义,今此中正合导师一义,复得兼合三义。“导师”者即是合上导师也。“生死烦恼”即合上怖畏之处也。“险难长远”即合上五百由旬火宅也。又言“应去应度”即是合上若有多众三十子义也。“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此下合上第二懈退譬也。“佛知是心怯弱下劣”此下合第三设化城譬,先合第二无大有小,次合第一拟宜,次合第三设化城,此中唯合“若入是城”句也。若众生住于二地,此一句上则合第四受行中“生已渡想”等二句,“为二地”下则合第四知止息譬,正由得尽、无生二智,故则大乘机发也。“如来尔时”此下即合上第五灭化城将至宝所譬,具合开权显实句,先合显实,“但是如来方便”下合开权也。

  “如彼导师”此下是大段第三举外譬帖合,唯帖四譬,略不帖第二,今言“如彼导师”即帖合第一,“为止息故”下即帖合第三也,“既知止息已”此即帖合第四也,“而告之言”此下即帖合第五也。

  “而说偈言”此有四十九行半偈,是第二重颂也。上长行本有二:一者结缘之因由,二者正结缘也。今四十九行半亦分为二:初有二十二行半颂上因也;第二“是诸沙弥等知佛禅未出”下有二十七行,颂上正结缘也。

  但上结缘之因由中本有近远两由,今二十二行半亦分为二种:十二行颂远由,第二“无量慧世尊”以下有十行半颂近由也。前远由中本有四段:第一明行道得佛,第二明王子请说法,第三明得佛后感动之相,第四明诸梵请说法。今十二行亦颂此,四行颂第一,次第有“彼佛十六子”有两行半颂第二,次“为觉悟群生”有半行颂第三,次有“东方诸世界”有五行颂第四也。但上第一中本有三,今四行中初一行即颂第一“佛道难得”也。次“诸天神龙王”下两行即颂第二“诸天供养”也。次“过十小劫已”下一行颂第三“正得佛道”也。“彼佛十六子”此下有两行半,颂第二王子请说法。上本有三,初有一行颂上第一为请故来至佛所也。次“头面礼佛足”一句颂上第二致敬也。次“而请转法轮”下有一行一句即颂上第三正请也。“为觉悟群生”此下半行颂上第三明感动之相。上本有三,今此半行唯颂第一地动,不颂第二放光及第三二相至处也。“东方诸世界”此下五行颂上第四,十方诸梵请转法轮。上本有三段:第一东方东南方二诸梵请转小乘法轮,第二南方乃至下方七方诸梵请转大乘法轮,第三上方一方诸梵请转大小二乘法轮。今此五行通颂上三段,文句浑杂不可分也。

  “无量慧世尊”此下十行半颂上第二近因由。上亦有四段:第一受请说二乘法,第二王子请说大乘法,第三为说《法华》,第四入定。今此十六行半中,初五行颂第一,次有两行颂第二,次有两行半颂第三,次有一行颂第四。但上四段各有三,今五行颂第一,上第一中有三段,今初半行颂第一受请也。“为宣种种法”下一行半颂第二转法轮之相也。次“宣畅是法时”下三行颂第三感悟也。“时十六王子”此下两行颂第二王子请,上有三,今初半行颂第一为请故出家也。后一行半颂第二正请,略不颂第三眷属出家也。“佛知童子心”此下两行半颂第三受请说《法华》,上有三段,今唯颂第一,而有两行半者,先有四行明如来先说三乘法。上言大通智胜受请之后,过二万乃说《法华》,是则未说《法华》之前,应先说三乘次说是《法华经》,“如恒河沙偈”此半行正颂上第一受请说《法华》也。“彼佛说经已”此下一行颂第四入定,本有三,今“彼佛说经已静室”此七字颂第一,“入禅定一心一处坐”此七字颂第二,“八万四千劫”五字颂第三也。

  “是诸沙弥等”此下有二十七行颂上第二正结缘。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法说,二者譬说。今二十七行中初有八行颂第一法说,次“譬如险恶道”下有十九行颂第二譬说也。上法说中本有三:第一明昔日结缘,第二明结括释迦始终教化大意,第三明今日相值。今八行中初三行颂第一昔日结缘,次有四行颂第二结括大意,次一行颂第三今日相值也。但上第一昔日结缘中本有四,今前三行之中初半行颂第一阶得覆述之意,次“为无量亿众”下一行半颂第二正结缘,次“一一沙弥等”下有一行颂第三感悟不同,不颂第四大通智胜佛叹王子所说也。“彼佛灭度后”此下四行颂第二结括大意。上有四段,初一行颂第一常相值也。次“是十六沙弥”一行颂第二,十六王子已成佛也。次“尔时闻法者”一行超颂第四未来复得相值也。次“我在十六数”下一行追颂第三会通古今也。次“以是本因缘”此一行颂第三今日相值。上本有四段,第一明大乘机发,第二明说《法华》,第三义出以大乘拟宜不得,第四明以小乘化得也。今唯颂第二便集诸菩萨明说《法华》也。

  “譬如险恶道”此下十九行颂譬说也。上本有三段,今此亦有三,初有十一行半颂开譬,次“我亦复如是”下有六行半颂合譬,次“诸佛之导师”下一行颂外譬帖合结也。上开譬中有五,今十一行半亦分为五,第一三行颂第一,“众人皆疲倦”一行颂第二,次“导师作是念”下五行颂第三。次“导师知息已”一句颂第四,次“集众而告言”下两行一句颂第五。第一譬有四义,今虽具足颂,四义不次第,第一行颂第二怖畏处,次半颂第三若有多众也。次半行追颂第一五百由旬也。次一行即颂第四导师也。“众人皆疲倦”此一行颂懈退譬也。本有二:初正明退,第二释退意。今者亦有二:初一句颂第一,次三句颂第二也。“导师作是念”此下五行颂设化城譬,上有四,今不颂第一也。初一行仍颂第二也,次三行颂第三也,次一行颂第四也。上第三段中本有二:第一思惟作化城,第二正设化城。今三行中两行颂第一,次一行颂第二也。“导师知息已”此一句颂第四譬,“集众而告言”此下两行一句颂第五譬也。“我亦复如是”此下六行半颂合譬,初半行颂合第一也,次一行颂合第二也,次一行颂合第三也,次半行颂合第四也,次三行半颂合第五譬也。“诸佛之导师”此下一行是第三颂帖合结,此中举内合帖结,初一句即帖合第一导师,次一句即帖合化城,次一句即帖合止息也。次一句即帖合至宝所也。唯不合懈退也。

  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宿世因缘说开三显一化下根人有三品经,即分为两段,第一上段〈化城〉一品正明宿世因缘化下根人,自此下有两品,是第二,为下根人授记。此下根人所以不先领解者,解在人后不敢自定,是故如来知其得解仍为授记,但自授记中自含有领解之义。此品亦有富楼那授记,有千二百人授记,亦有五百人授记,亦有总为诸声闻授记。何故记上题五百弟子?解释者言:“五百人得授记,名号、眷属多少悉皆是同,复能领解,余者不尔,是故言五百弟子授记品也。”

  此下两品即为二段,前品明无学人授记,第二品明学无学人授记。

  就此品中自有二:第一先明富楼那蒙授记之事,第二明诸声闻人蒙授记之事。就富楼那事中自有二:第一先明经家叙富楼那得解之相,第二从“佛告诸比丘”以下正明如来述记富楼那。又就经家叙富楼那得解中有二:第一叙其得解所由,第二正叙其得解之相。

  第一经家叙富楼那得解所由中有四阶:一者叙解上法说开三显一,第二言“又闻授诸大弟子记”,此明解上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三言“复闻宿世因缘之事”亲自解上〈化城〉中宿世因缘之说,第四言“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此叙其闻上〈化城品〉初明如来有神通道眼能见久远之事也。

  “得未曾有”此下是第二正叙其得解之相,亦有四阶:第一先叙得解故内心欢喜;第二从“即从座起”以下,经家叙得解故外形恭敬;第三从“而作是念”以下,经家叙富楼那得解故念佛功德;第四言“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此明经家叙富楼那得解故默感如来。“深心本愿”者是十六王子时一切智愿也。

  “尔时佛告诸比丘”,此下是第二正明如来述记富楼那,自有二段,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也。就长行中自有二:第一记富楼那行因之相,第二“过无量阿僧祇劫”下记其得果也。第一记其行因相者,明富楼那于五佛所护持法藏即成五段,一者先明于释迦所护持法藏。富楼那于时现在众中何故言汝见不?佛意只言汝等但见其形不见其行,故言见不也;第二言“汝等勿谓”以下明富楼那于过去九十亿佛所能护持法藏,此中意皆发迹也;第三言“于诸七佛所护持法藏”;第四言“于贤劫中诸佛所护持法藏”;第五言“于未来无量诸佛所护持法藏”,如此流例皆是行因之义也。“过无量阿僧祇劫”此下是第二记其得果也。

  “而说偈言”下第二正明佛记富楼那,中自有二,长行与偈。今是第二偈颂,凡有二十一行半偈,解有二种,一解云分为二,初有十四行颂第一记其行因;后有七行半颂第二记得果也。复有一解分为三段,第一先有七行偈不颂上长行,义出泛明诸菩萨示现作声闻影响如来;第二有七行颂上长行中第一行因;第三有七行半颂长行中第二记其得果。

  “今此富楼那”此下有七行,是第二颂上第一述其行因,但上因之中本有于五佛所护持法藏,今此七行唯得颂二佛所护持法藏。初有五行颂上第二于过去九十亿佛所护持法藏,“未来亦供养”此下两行颂上第五未来诸佛所护持法藏也。

  “供养诸如来”此下有七行半,是偈中之第三,颂上长行中第二正记富楼那得果。

  “尔时千二百阿罗汉”此下品中第二明诸声闻授记事。就此中自有二段:第一为诸声闻授记;第二“尔时五百罗汉于佛前”以下明得记人领解也。就正授记中自有二:第一别为授记,第二一行半偈总为诸声闻授记。就第一别授记中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为两。就长行中自有二:第一先为千二百人授记,第二“其五百阿罗汉”以下为五百人授记也。就初段中有二:一者是千二百人请记,二者“言佛知此等”下正记千二百人。就请记中有二:一者经家叙,第二正明请记。但千二百人中正举憍陈如为端也。其五百罗汉是第二为五百罗汉授记。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颂,凡有九行半偈,初有六行偈颂千二百人得记。

  “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下有三行半偈,颂五百人得记。

  “迦叶汝已知”此一行半偈,是第二总为诸声闻授记。虽是偈,由是长行类也。

  “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授记”者,明诸声闻授记事中有二:一者正为诸声闻授记,此下是第二明声闻得授记者有五百人领解。就此领解中自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也。就长行中自有二:第一略领解,第二广领解。又就此广略两段之中各自有二。略领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说,第二“今乃知之如无智者”以下譬说也。第二广领解亦有二者,即是开譬、合譬为两段。就开譬中文取只有五譬,义取应有六,阙无第六,今者玄出。何以知之?下合譬中有偈颂中亦有故也。第一詺为系宝珠譬,第二不自觉知譬,第三行他国譬,第四相值譬,第五示宝珠譬,第六得珠欢喜譬,是则文中所无者。第一系宝珠譬者,此即领上化城中将导譬,亦远领穷子中父子相失譬,亦领火宅中第一宅主总譬,〈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下明释迦同诸佛化众生也。第二詺为不自觉知譬者,此即领上化城中懈退譬,亦领穷子中唤子不得譬,亦远领火宅中长者救子不得譬,亦远领〈方便品〉中如来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义也。第三名为行他国譬者,此则领上化城中为设化城譬,亦领穷子中唤子得譬亦教作人譬,亦远领火宅中长者用三车救子得譬,亦远领〈方便品〉“寻念过去佛”下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也。第四詺为相值譬者,此则领化城中知止息譬,远领穷子中见子志大譬,火宅中见子免难譬,亦远领〈方便品〉“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下明见众生有大乘机。第五詺为示宝珠譬者,此领上化城中灭化城将至宝所譬,远领穷子中付家业譬,亦远领火宅中长者赐诸子大车譬,亦远领〈方便品〉中“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说《法华经》。此中应有第六欢喜譬者,不领化城中则超领穷子火宅及〈方便品〉欢喜义也。但〈化城品〉中将导譬有四义,今此第一系宝珠亦有四义譬。“若有人者”则是下根人自譬,则是上譬说中“若有多众”下明三十子义,“至亲友家”即是上五百由旬及一宅也。“醉酒而卧”即是上怖畏之义,“是时亲友”以下即是领导师义也。内合十六王子昔日覆讲则是亲友,于时听众即是有入于生死,覆讲之处即家也。“醉酒而卧”者,烦恼自惛醉而卧。有人解言:“即来亲友家言亲友与其酒。”亲友是十六王子,云何言子与众生烦恼?诸佛圣人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故知入余处饮酒来至亲友家。下言“其家甚大富具设诸肴膳”,自有人一日恒设䴵果,只自无有酒也。“官事当行”者非是初行,内合于时十六王子覆讲缘既尽更为余方便法,故言官事行也。“宝珠系其衣里”十六王子于时覆讲为众生说大乘,今于时众生相与得解大乘,大乘之理最贵,故言无价。此大乘解可珍可重如宝,其理必圆如珠为因之义,不亡名为系,既是外凡不亡坏,故言衣里也。“其人醉卧都不觉知”,此是第二不自觉知譬。此则领懈退譬,内合昔日十六王子既为说大乘得行大乘解,王子便往余方,众生遂失大乘解,自从失解来都不觉言我有大乘解,不知此则无大乘机也。“起已游行”此下是第三行他国譬,内合众生既无大乘根机唯有小机,从小乘教修行求因觅果。此则领上设化城譬,上譬中本有四重,一者用化城拟宜,二者有堪闻化城之机,三者正为设化城,此三阶今者都不领,唯领第四诸人受行。上受行中自有四阶,今者亦具领四阶,一者言“起已游行”此则领上“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明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锐”闻法信受。二者言“到于他国”此则领上言“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即是内凡夫修行,信道五根立故言他国。三者“为衣食故勤力”,此则领上于是众人前见谛思惟治道即是“竞共驰走”。四者言“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此则领上入化城生已度想,明无学果,即“诤出火宅”义也。“于后亲友会遇见之”此是第四相值譬,此则领上知止息譬,言“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下,明大乘机发也。“而作是言咄哉丈夫”,此下是第五示宝珠譬,此则领化城中即灭化城将至宝所譬,亦远领火宅、〈方便品〉今行大乘因取大乘果,故名贸易所须也。此下应有第六欢喜,文中阙者今且悬出,对下合譬也。

  “佛亦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也。从此下竟“令发一切智心”以来,合上第一系珠譬。“为菩萨时即合亲友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即合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也。“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此则合上第二不自觉知也。“既得阿罗汉道”此下合第三行他国譬。但上譬中本有四阶,今唯合第四阶言“若少所得便以为足”句也。“一切智愿犹在不失”,此合上第四相值譬,上言会遇见之也。“今者世尊觉悟我等”此下,合第五示宝珠譬。“我今乃知实是菩萨”以下悬合第六欢喜,上所无者。

  “而说偈言”此下十二行半,是第二,颂上长行。长行中本有二:一者略领解,二者广领解。今十二行半偈亦分为二:初两行半颂略领解,后十行颂广领解也。上略领解中自有二:一者法说,二者譬说。初两行颂法说,半行颂譬说。“譬如贫穷人”此下十行偈,颂上第二广领解。上广领解中有开譬、合譬为两段,今六行颂开譬,四行颂合譬。上开譬中有五,今六行中具颂六义,初一行三句颂第一譬,“时卧不觉知”此一句即颂第二譬,“是人既已起”此下两偈颂第三行他国譬,“与珠之亲友”半行颂第四相值譬,“苦切责之已半偈”颂第五示宝珠譬,“贫人见此珠”一行义,颂第六欢喜譬,上长行所无也。

  “我等亦如是”此下四行颂合譬,略不颂合第四譬。初一偈颂合第一系宝珠譬;“我等无智故”半行,颂合第二譬;“得少涅槃分”半行,颂合第三譬;“今佛觉悟我”一偈,颂合第五譬;“我今从佛闻”一偈,颂合第六欢喜譬。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此品受记之中第二,为学无学人授记,仍为品目也。就此品中自有二段:第一请记,第二佛授记。就请记中自有二,第一阿难、罗睺罗二人请记,第二明二千人请授记。

  “佛告阿难汝于来世”自此下第二正授记。就授记中亦有二:第一先为阿难罗睺罗受记,第二为二千人受记。就第一中自有二:初为阿难受记,第二为罗睺罗受记。就阿难受记中自有五阶:第一正为受记,第二从“尔时会中有新发意”者,见阿难得记心生疑念;第三从“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下,明往因缘释大众疑念;第四“阿难面于佛前”此下明阿难因闻往昔因缘仍得宿命智;第五说偈赞叹如来也。

  “佛告罗睺罗”此下次为罗睺罗受记,自有长行与偈为二也。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人其意柔软”,此是第二为二千学无学人受记。就此受记中自有二:第一正为受记,第二学无学人得受记已欢喜叹佛。

  法师品第十

  此品明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五种法师之德,故言法师品也。十二品经开三显一以明因义,自有四段:第一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怀疑故致请,第三广明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三段已竟自此以下有四品经,是第四名别流通因义。前又解言:第一第二各开为二,第三第四各开为三。就此第四段中三段者,第一〈法师品〉、〈见宝塔品〉此二品经明受持此经者勋深、流通者报重,则明勋深报重,命觅通经之人。第二持品时众既闻勋深报重,则能通经者受命通也。第三〈安乐行品〉摄退堕之人。何者?但时众有小行菩萨亦欲信习流通,见持品末明诸大菩萨于此恶世通经,有摈黜之过、身命之危,则言我等既未及大士,何能于此恶世流通此经?相与退没。为此义故有第三〈安乐行品〉,明四种安乐之行,摄退堕之人。若欲于恶世中流通经者,当修四安乐行,则免危得安、离苦得乐。又就此三段中第三各开为二,中间第二受命中文有五别,第一命觅通经人中有二者,即两品为二,第一〈法师品〉明释迦自觅通经之人,第二〈见宝塔品〉明多宝如来助释迦命觅通经人。又就释迦自命觅通经人中有二:第一从初竟“我今获大利”偈已来,据勋深报重正命觅通经人;第二从“药王今告汝”下讫品,举通经轨则命觅通经人也。

  又就第一据勋深报重命觅通经人中有二阶:第一据通经弟子以明勋报;第二“若复有人受持读诵”以下,据师以明勋报也。所以知前者为弟子、后者为师者,此经詺受持读诵等以为五种法师,故前者未能读诵等,只闻经随喜而已,故为弟子;后者自能受持等,故作师名也。此二阶中各有二。就弟子明勋报有二者:第一就现在世明弟子,第二据佛灭后明弟子。此二阶中例皆有二。就现在世明弟子中自有二者:第一从品初竟“一念随喜者”,先明现世弟子勋相;第二言“我皆与受菩提记”,此明共得报重也。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后”此下是第二明佛灭后弟子。就中例有二者:第一先出佛灭后弟子勋相;第二言“我亦与受菩提记”正明报重也。

  “若有人受持读诵”此下是第二据师明勋报。就此有二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且就长行中自有二段:第一据别门明师;第二“药王若有恶人”下,据总门明师。所以言别者,一段文中具三义故:一者佛在世师、佛灭度后师异;二者上下品师;三者两师各辨勋报也。所以言总者亦具三义,反取即得。又就别明师中有二:第一明佛现在世五种法师,第二据佛灭后明法师。就现在世明师中有二:第一明佛现在下品法师,第二明现在世上品。所以名作上下品法师者,读诵少者为下品,读诵多者为上品也。就现在明下品法师中有二阶:第一正出下品法师勋相,第二从“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下明下品法师得报重也。

  “何况尽能读诵者”此下是现在世法师中之第二明上品法师,亦有二阶:第一总况出上品法师勋深报重,上云只能受一句一偈者,是下品法师也;今尽能受持读诵者,即是上品法师。第二言“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此则别明上品法师勋深也。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此下是第二明佛灭度后法师。就中亦有二:第一佛灭度后下品法师,第二亦况出上品。就下品法师中自有二阶:第一正出下品法师相,第二言“当知是人则如来使”下,明勋深也。“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此是第二言明佛灭后上品法师,此中应有勋报而无,至偈颂中方有也。

  “药王若有恶人”下长行中明法师自有二,此下是第二据总门明法师。就中自有二:第一明逆之者得罪,第二明从之者得福也。就第一阶中复有二:初正明逆之者得罪,第二“其有读诵”以下明法师勋相也。今者第一见受持读诵者不可轻毁,所以谤罪重于佛者,正由谤此人,故今《法华》不通,遂断三宝之种,故所以罪重也;虽谤如来,不能令三宝永断,故言罪轻。只取一边,不论福田厚薄也。“其有读诵”下是第二法师勋相,“为如来肩所荷担”者,此人为如来所重,故言荷担,不言如来身荷担也。

  “其所至方”此下是第二明从之者得福,亦有二,有正、有释,即是报深也。

  “而说偈言”据师勋报中自有二,第一是长行,此下是第二偈颂。有十五行偈自分为二段:第一有两行偈义出不颂长行,直漫奖劝时众受持此经;第二“若有能受持”此下有十三行偈,正颂上长行。但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据别门明师,二者据总门明师。今就此十三偈亦分为二:初有七行颂上第一据别门明师,第二余有六行偈颂上据总门明师。上别门明师中复有二:一者明现在师,二者佛灭后之师。就七行中亦分为二:前有四行颂现在师,后三行颂灭度后师。就现在世师中本有二种:一者下品,二者上品。今就四偈中初一偈颂下品法师,后三行颂上品法师。但上明下品法师中自有二阶:一者正出下品法师勋相,二者报重。今一偈中上半颂正出下品法师勋相,下半颂报重也。“诸有能受持”此下三行,颂上现在中上品法师。上本有二阶:一者总况出上品法师勋深,二者别明上品法师勋深。今就此三行中亦复有二:初半偈正颂法师勋深,上言“何况尽能受持”者也;下余两半颂上别明勋深。“吾灭后恶世”此下三行,颂上第二明佛灭后法师,此中有二种:一者是下品,二者是上品。今就三行亦分为二,小不次第,初有两行先颂况出上品,上言“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上又阙无勋报,今偈中有。此两偈亦有二阶:初半偈颂正况出上品法师,第二从“当合掌礼敬”下有一行半义颂报深。长行所无者,“若能于后世”此下一偈倒颂下品法师。上本又有二阶:一者下品师相,二者明勋相。此一行亦有二:初半偈颂第一,下半颂第二。

  “若于一劫中”此下六行偈是第二,颂上第二据总门明师。中本有二:一者言逆之者则得罪,二者言从之者则获福。今此六行亦分为二:初有两行颂第一逆之者得罪,第二从“有人求佛道”有四行,颂上第二从之者得福也。

  “药王今告汝”自此下品中第二段,上来举勋报,命觅通经之人,此下是第二段举通经轨则,命取通经之人。就此中亦有两段,即长行与偈为二也。就长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从“药王今告汝”以下竟“当知是为增上慢者”,先赞叹此经;第二从“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众说,云何应说”以下,正明通经轨则;第三从“药王我余国遣化人”下竟长行奖劝通经之人。

  就第一叹经中有五重:第一先明格量,第二就人叹,第三就处叹,第四据因为叹,第五据果为叹也。以众经格量乎此经,此经为第一者,若明称会物机为第一者,则五时经教皆是称会物机。今不论此处,只言会前开后詺为第一,会前者谈三乘无异路,语万善明同归,开后者明万善皆成佛、寿命长远,此则开《涅槃》前路、作常住之由渐。然则前后两望二义双明,下即出言已说今说当说,已说者昔来三乘等教,当说者即指《涅槃》为当说,今说者即是《法华》,有如此义,故称第一也。“药王当知如来灭后”此下是第二据人为叹,明此经在人则人尊,慈悲覆护如衣覆也。如来位心同归之理,此人意无,二无之中,故云共宿也。“药王在在处处”此下是第三据处为叹,明此经在处则处重。“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此下是第四就因为叹。“其有众生求佛道者”此下是第五就果为叹。只就此第五自有五重:第一法说叹,第二“譬如有人”下譬说叹,第三“菩萨亦复如是”之下合譬叹,第四“所以者何”下释叹,第五“若有菩萨”下诫劝时众叹也。二乘教如燥土,说《无量义经》于时直明万善成佛如湿土,若说法华教决定无有三、一时得佛果譬泥也。“药王此经开方便门”者,开三乘是方便。“示真实相”者,示同归之理。“是法华经藏”者,此经明因谈妙果,在此中故言藏也。“深”者,金刚方穷其底,故言深也。不可破坏,故言“固”。其理杳然,故言“幽”。行因久到,故言“远”也。得之者少,故言“无人能到”也。

  “若有善男子女人”此下是第二,正明通经之轨则。就中有三段者,第一先假说问通经之轨;第二“入如来室”下次第列出通经之轨三种章门;第三别释也。今明第二,此中则以法为通经之轨,下总通经中以药王等诸菩萨则以人为通经之轨,下单举人不无有法,此中单举法不无其人,人法互举,欲令两义双显。“如来室”者,此下第三,次第解释通经之轨三种章门也。

  “药王我于余国”此下是第三奖劝通经之人,就中有五段:第一明如来遣化人为通经之人集听法众;第二方亦遣四部众听其说法通经;第三明若于山林旷野无人民处,我亦遣天龙八部听其所说;第四言此人若在殊方异立,令通经之人时复得见我身;第五言此人若通经之时有忘失章句者,我以神通道力令其不忘。

  “而说偈言”举通经轨。命觅通经人中,本自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为二。此下是第二偈颂,凡有十八行半偈,自分为二:第一有一偈先总劝,此则不颂上长行;“如人渴须水”此下十七行半是第二正颂上长行。但上长行本有三:一者叹经,二者正出通经之轨,三者奖劝使通经。今此十七行半偈亦为三段:初四行颂第一,次四行半颂第二,下余有九行颂第三。上第一叹经中有五种叹,今此四行唯颂第五据果为叹。上自有五重,今此四行中初一行半颂第二譬说,后二行半颂第五诫劝时众,余三重略不颂也。“若人说此经”此下四行半是第二,即颂第二正出通经轨则。上长行中本有三段,今者不颂第一假问出通经之经法,唯颂后两段。初一行半颂通经之法三种章门,次余有三行颂第三解释。“若我灭度后”此下九偈颂上第三段。上本有五阶,今亦颂尽,但小不次第,初一行半偈颂第二,第二从“引导诸众生”下有一行半追颂第一第三,从“若说法之人”下有一行半超颂第四,第四从“若忘失章句”又有一行半仍颂第五,第五从“若人在空闲”有三行追颂上第三。

  见宝塔品第十一

  命觅通经中有两段,第一是〈法师品〉明释迦自命通经之人,此品是第二明多宝助命觅通经之人。由多宝如来赞叹释迦言谁能于此广此经,因此得助释迦。此两段各开为二。前释迦自命中有二者,一者举勋报命通经人,第二举通经轨则已命觅通经之人,此二已竟。今此品助命觅通经人,中有二段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长行中自有二十段:第一经家叙宝塔之相;第二塔中出声赞叹释迦;第三大众起疑;第四大乐说咨问佛;第五佛答宝塔来竟;第六大乐说愿见多宝如来;第七佛答应先集分身诸佛;第八大乐说复欲见分身诸佛;第九释迦放光照诸佛;第十分身诸佛共议欲来;第十一释迦三过变土;第十二分身诸佛来相问于释迦;第十三释迦在空开塔;第十四明大众见多宝佛之相;第十五明大众散华供养;第十六多宝分座与释迦;第十七释迦就座;第十八大众愿在虚空;第十九佛神力接大众在空;第二十正唱慕觅通经人也。初品以来是第一经家叙宝塔之相。从“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下是第二赞叹释迦。从“尔时四众”下是第三,明时众既见宝塔相与生疑。“尔时有菩萨名大乐说”下是第四,明大乐说既知时众有疑,即咨问如来。从“尔时佛告大乐说”以下是第五,明如来答大乐说述宝塔来意,下偈正颂此也。从“是时大乐说”下,第六明大乐说仍发愿欲见多宝如来。从“佛告大乐说”下,第七答大乐说,言“汝若欲见多宝如来者,应先集十方分身诸佛”,下偈中亦颂。此中从“大乐说白佛言”下,第八明大乐说既开佛道欲集分身诸佛,仍发愿欲见分身诸佛。从“尔时放白毫一光”此下是第九,明释迦如来放光照十方分身诸佛如来,于时直放光无有言语,但是经家语而已。所以放光集诸分身佛者,此品为欲显发愿通经,告言十方诸佛尚为法来尊重此法,汝等云何不流通此法?且自十方佛在一处欲表明同归之义。又解释第四疑,疑久灭度佛云何得来?今云应不实应,显灭不实灭也。“尔时十方诸佛各告众菩萨言”下,第十明十方诸佛既被光明所照与诸菩萨共议欲来。“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此下是第十一,明释迦如来三过变土欲容诸分身佛,于时只是如来神力变土,是故经家述之。所以三变者,表明破三乘执心也。则其土转广二乘之狭意也,下偈中亦颂此也。“是时诸佛皆遣待者”此下是第十二,明诸佛既集遣使相问于释迦。“尔时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此下是第十三,明释迦如来既得相问欲开宝塔,即起在空开塔。“即时一切众会此”下是第十四,经家叙大众既见多宝如来之相。“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此下是第十五,明大众既见多宝如来,散华供养说如是言。有人解言:“于时时众有语,但经文略不载多。”意谓不尔,此只取上多宝如来赞叹释迦之言也。“尔时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分半座”此下是第十六,明多宝分座释迦坐。“即时是释迦牟尼佛”此下是第十七,明释迦就坐,所以言多宝佛与释迦共者,灭度佛既坐此,意表释迦不生而现生,释迦与多宝并坐者,此明双树灭非实灭。“尔时大众见二如来”此下是第十八,明大众既见二如来在空,仍复愿在于空。“即时释迦以神力”此下是第十九,明如来即以神力接大众在空。“以大音声”下竟长行是第二十段,正唱慕觅通经之人,下偈亦颂此也。

  “而说偈言”一品中有二段,即是长行与偈为两,自此下有四十八行偈是第二偈颂。长行本有二十段,今唯颂四段:三行半颂第五,三行颂第七,五行半颂第十一,三十六行颂第二十段也。今初有三行半颂上第五。上第五言佛答大乐说明多宝来意。“又我分身”此下有三行颂长行中第七,第七明佛答大乐说言“汝若欲见多宝如来,今应集诸分身诸佛”也。“为坐诸佛”此下有五行半偈,颂长行中第十一,上第十一言时娑婆即变清净,明释迦欲容诸分身佛,故三过变相。但上是经家述如来神力,今此五行半还是经家说偈也。“告诸大众我灭度后”此下余有三十六行偈,颂长行中第二十,上言“以大音声普告大众”正命通经之人。就三十六行中自有六段:第一言“告诸大众”有一行半正颂上长行;第二从“其多宝佛”有三行略劝时众发愿通经;第三从“其有能护此经法者”有四行偈,则言若能弘通此经者则是供养如来;第四从“诸善男子各谛思惟”有十八行,广寄诸难奖劝弘经;第五从“我为佛道”下有三行半,释迦自举昔日弘经以劝时众;第六从“此经难持若暂持者”尽品有六行,举果报劝时众弘经也。

  持品第十二

  此品明五种人受持弘经,故言持品也。四品明别流通有三段,上来两品是第一命觅通经人,此品第二明通经者受命通经。有五种人发誓通经以为五段,第一先明药王菩萨及大乐说,颁类有二:一者诸大菩萨自誓通经。第二明众中声闻得记者,有五百人自誓通经。第三明学无学人得受记者,自誓通经。无学人已断三界果,云何得在净土通经?解言:“无学净秽两土实无有生,但为弘经故回相似无漏业寄在三界内生,若论此报实非三界果报。”第四段从“尔时佛姨母”以下明尼众自誓通经。“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此下竟品是第五,明八十万亿诸大菩萨发誓愿弘通经也。虽有五种,以类相推应有三段:第一明大行菩萨秽土流通,第二中间三人明声闻人于净土流通,第三最后一人净秽二土悉皆流通此经也。

  安乐品第十三

  此品中明弘经菩萨具四种行,则能离危得安、远苦得乐,是故出经者仍为品目也。前解言:第四段别流通开三显一之义,有四品经而判为三段,第一〈法师品〉及〈见宝塔〉两品经,先明通经者勋深、受持者报命觅通经之人,第二〈持品〉一品则明会福乐善之徒,相与佛前发誓受命通经,皆言不爱身命惜无上道。但上〈持品〉未通经之时,有毁谤之咎、身命之忧,是则下品菩萨本欲发誓通经,既见恶世多难,便起退转之心罢通经之意。是故此品是第三如来则用安乐行故接下品退堕之人,则言若能具此四行者天魔不能忤,则于恶世中亡身济物没命度人,是则下品之人因此起弘经之心,更起渡人之意也。前又解言:此三段前一后一各有二,中间自有五别。今此中有二者,第一文殊问,第二如来答也。今且就问中自有二阶:第一先赞上能通经者,第二从“世尊”以下正作问也。

  “佛告”以下是品之第二明如来答。就中自有四段:第一唱四行之数,第二“此一者安住”下出四行体,第三“我灭度后”下一行半总劝修此四行,第四临品末二十一行半通明四行得果安乐相也。

  释四安乐义凡有四阶:第一正出体,第二明智慧功德为行,第三明自行外化为行,第四明其四行之位。第一正出体,四安乐者第一以智慧为体,第二以说法为体,第三以离过为体,第四以慈悲心为行体。第二明智慧功德往判者,第二同是智慧欲智在说,故第二亦是智慧。第三第四同是功德,故智慧门中离出说法,功德门中离出慈悲,故有四行也。第三自行外化判者,第一第三是自行,第四同是外化凡通经之法,不过自行外化。所以有此四行者,自行、外化各分为二。自行分为二者,有两义故,一者第一是照假实二空之解,此是智门,第三明离过,此是断门,所以自行须明二也。第二义者智慧语其照境,自是行善取其离过边,即是止善,既有止行之别,故分为二。外化所以分为二者,若语慈悲则谈其本,若语其说法则论其末,若使但有知说法无有慈悲者,是则如无记语;若使但有慈悲无有说法者,是则与乐拔苦之行终不能成,故以外化须明此二也。第四明判此四行位,始则四念之初未至世第一法也。何意判位但在此处者?解释者言:“此之四行本为接外凡夫菩萨,不得过深也。”今当安住四法,此是第一总唱数也。

  “一者安住”此下是第二,出四安乐行体相,即成四段。又就此四行之中文句不同,但解前两行之中各有三段解,后两行之中各有二文也。今且明初行中有三者:第一“从此”下竟二十三偈以来,正解初行体相;第二“若有比丘”有四行半偈,明得果安乐之相也;第三“文殊师利是菩萨”有一行一句,结此初行也。今且就第一正解初体相中行自有二: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也。今且就长行中自有两段:第一有一行许文,先据行作两章门;次明后恶世中能流通此经义。“文殊师利云何菩萨”下第二,正释两章门,不释能流通义也。两章门者,行体章门、方便章门也。“安住菩萨行处”是行体章门,此行然解假名实法空为体,今假实二空为解心所缘之境,故言行处也。“亲近处”是第二章门,即是而二空解方便道,次“能为众生说是经”者,正明始行菩萨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流通此经时,要须解心安住假实二空及方便道,怨亲平等善恶齐劝者,则能天魔外道不能伤害,离危得安,离苦得乐也。

  “文殊师利云何菩萨”以下是第二正释两章门,先解二空解行处章门,后解两家亲近处章门也。今且就解行处之中自有三段:第一总章门,第二别释两行,第三总结也。今言“云何菩萨行处”,此是第一总章门也。“若菩萨”此下是第二别解,今就此中自有二,一者先解假名空行处,第二解法空行处也。今解假名空行处有二种,一解云:“菩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此一句明得假名空,故口无四过也。“而不卒暴”第二句得假名空,故身无三不善业也。“心亦不惊”第三句明得假名空,故意无三不善业也;此三句皆就用以明假名空相。若以此文检假空,实自难见,故以下法空行处得知,前是假空也。下明法空行处言“又复于法”,故知前是假名空也。下偈颂中广颂法空后复言“亦复不见是男是女”,故知是假名空也。又解三句解假名空行处,此则就人表假名空相,初句据外恶来时我不起恶也。后句据善境来时我心不惊也。何以知之?“闻圣人说无我空之时我心不惊,中间而无卒暴”句正据我内心也。若不得假空者,则不如此也。“又复于法无所行”此下三句明法空行处,此句明解法有智,不作实心行境也。“而观诸法如实相”第二句,明解法空智也。“亦不行亦不分别”是第三句,则明得法空之时无有分别彼此之义。昔日未得法空之时,作意言我只能行、彼不能行,此有彼此分别之意;今日既得法空,唯一相无相,无彼此之殊也。“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是第三总结二行处也。

  从“云何名亲近处”此下是第二,则解两家亲近处。此中有二,第一“云何名亲近处”提章门,第二正释。中自有二,第一先解释假名空亲近处,第二解释法空亲近处,此则是两家方便道也。今日就解假名空亲近处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所不亲近处,第二明所亲近处,第三总结也。若论方便体者,以实法过假名未得真观以来正是方便体,今者且就外缘作方便,故如此说也。就解所不亲近处中自有八种:第一先明离力势缘也。“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下是第二明离邪见缘,从“不亲近诸外道”下是也。第三明离恶业缘,从“亦不亲近”下是也。第四明离小乘缘,从“又不亲近求声闻”下是也。第五明离爱染之缘,“文殊”下是也。第六明离无志之缘,“五种不男”是也。第七明离讥呵之缘,从“不独入”下是也。第八明离散乱之缘,从“乐畜年少”下是也。“常好坐禅”此下是第二,正明所亲近处也。“文殊”下是第三总结也。

  “复次”此下是第二,明法空亲近处亦有三:第一先明所亲近处,第二正明能亲近体,第三总结也。所亲近处者,即是二谛境也。能亲近者,是能观之智也。明所亲近中有二:第一明真谛,第二“但以因缘故有”下,明俗谛也。就此明真谛之中自有三:第一“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一句,正明真谛理;第二从“不颠倒”以下六句,明心行处灭;第三“一切言语道断”下十一句,明言语道断也。“但以因缘故有”下二句,是第二明俗谛也。从“常乐观如是法相”者,是法空中第二,明能观智也。“是名近处”是第三结也。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颂。但上长行中本有二:第一先据行作两章门,次明于后恶世中能流通此经。第二正释两章门,不释能流通义也。今此二十三行偈亦分为二:初有一行半偈,颂第一举行作两章门;“常离国王”以下二十一行半,颂第二正解释也。第一段有二:先作两章门,次明能流通此经。今倒颂一行先颂第二明能流通,次半行追颂第一两章门也。上第二释中先明行处,后明亲近处为二。今此偈中不得依上直判为三段,第一有十三行半,先颂假名空亲近处;次有两行半,追颂两行处;第三有五行半,颂法空亲近处也。上释二亲近处有二:初提章门,今不颂之,唯颂第二正释。但假名空亲近处中本有三:第一先明所不亲近处,第二正明所亲近处,第三总结。今不颂第二所亲近处,十三行半偈中,初十二行半颂第一所不亲近,一行颂第三总结也。但上所不亲近处有八种,今此十二行半唯得通颂之不可分也,是则名为此一行颂总结也。但本论近处,此中何故举行处结耶?解释言:“此举行处近处,故前行也。此二处者,此近处是第二,前行处是第一,故道二也。”

  “又复不行”此下两行半是第二段,则颂上两行处。上本有三:一者提章门,二者正释,第三总结。今不颂第一唯颂后两段,初两行颂正解,次半行颂结也。但上先解假名空行处,次法空行处也。此二行则倒颂,初一行先颂法空行处也,次一行追颂假名空行处也。“是则名为”此半行颂上第三结也。

  “一切诸法”下此五行半,第三颂上法空亲近处。上本有三:第一明所亲近处,第二明能亲近,第三结也。今此五行半直分六段:第一有一行半,先略颂上第一所亲近处也。第二“颠倒分别诸法有无”下有一行,则举非形是,上长行所无,则明此人不能作法空亲近观也。第三“在于闲处”下有半行,正颂上第二能亲近处,即是上“常乐观如是法相”也。第四“安住不动”下半行,则广颂所亲近处也。第五者“观一切法皆无所有”下有一行三句,倒颂上法空行处也。第六有一句,则上第三法空亲近处结句也。

  若有比丘但解初行中有三段,此下有四行半,是第二明得果安乐之相。就中自有二:第一一行半明离危苦,第二“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下三行明得安乐也。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下一行一句,是第三结初行也。

  第二安乐行正以说法为体,然说法本是口业,今者正取动口善心为此行体也。前解言:初两行中各有二段,今此第二行中有三者,第一先总劝人修此安乐行,第二“若口宣说”下十一行半偈正明行体相,第三“最后我灭度后”下五行偈,则明得果安乐相也。

  从“又文殊师利如来灭”下是第一总劝人,末世通经应住安乐行也。

  “若口宣说”以下竟十一行半偈,是第二段正解释此行体。今就此第二中自有二,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今且就长行之中自有二,将欲明此行体是故第一先明离恶;第二“诸有听者”以下正明此行体相。但下第三行亦明离恶,今此中复明离恶,与下何殊耶?解释者言:“凡有三意。初意言,此中所以明离恶者,夫说法必清净化物没命度人,是故将明清净说法,先明离诸过恶也。第二意,此中先明离恶后正明说法,下第三行发初正明离恶也。第三意,言下偈颂之中则先颂说法后颂离恶,是故验知正以说法为体也。”今且明离恶之中有三段,“若口宣说”下两句明说法时节,第二“不乐说人”以下正明离恶,第三“善修如是安乐心故”一句结句也。就第二离恶中凡离六种:一者言“不乐说人”此明不说出经人过也。二者言“及经典过”者,此明不谛经文辞句也。三者离,言彼通经是此通经之非,从“亦不轻慢”下是也。四者从“不说他人好恶长短”,可言不说他人之短。何故言不说他人之长耶?解释者本言:此中道长者本欲为显其短也。五者从“于声闻人”下,则明不说小乘之过,此中但明不称小乘之名也。“若有乐小乘”者,亦可慢称有名也。六者言“亦不生怨嫌之心”也。

  “诸有听者”下,此是第二正明此行体相。此中自有二:一者明默来听者,不逆其意也。二者从“有所难问”下,明有咨问不逆其意也。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凡有十一行半偈,今判为两段,初有六行半,先颂上长行中第二正明行体,次有五行倒颂上第一离恶也。但上长行第二之中本有二,初明默听,后明问难。今此六行半宜分为三段:第一有两行半先明说法之方,此是上长行所无也。第二“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下有两行,则颂上第一默来者听也。第三“若有难问”下有两行,即颂上第二难问者。“除懒堕意”此下有五行,则颂上第一离恶。然上本有三有,今此五行之中,不颂第一与第三,唯颂第二。上第二中本有六,今正宜分为二:初有两行半,先明离懈怠之恶也;次“衣服卧具”下有两行半,则明离贪欲希望之恶也。“我灭度后”此下有五行是第三段,则明得果安乐之相,自有二,初三行明离危苦义也。第二“智者如是”下有两行,正明所得安乐相也。

  法华义记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