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7 册 No. 0662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第四

  钱塘沙门释 智圆 述

  六难由佛者向佛遮请明六难四叹由佛涅槃而得此说非虚实如佛语。

  谦谢从佛等者应改谢为者即云谦者从佛境界生向下明谢乃从于用生经文即从世尊已去也。

  均者齐也谓与文殊位齐也。

  喻智断者龙是水中大喻定能断惑象是陆行大故喻智能照理。

  渊泉者渊深也管子云水出于地而不流曰渊。

  霄者文选吴都赋云披重霄而高狩注云霄近天之薄云谓拔住前渊泉之下处分证云霄之上也。

  谢无常用者由佛现无常令我获益也。

  如来未然者方言云?吁然也郭璞注云皆应声也。

  ?呼爪反。

  吁音于。

  次譬下初解依法文偏譬于机次解引合文偏譬于应。

  夫圣下斥前两解也。

  圣言巧密者谓法中偏举于机合中偏举于应语虽偏举意则互明故兹一喻兼乎二意谓众生恋佛佛恋众生机应不舍如饥无吐喻意通兼故云巧密。

  无为是傍者献供正是财施故以论议法施为傍也旁正不同即世界义。

  为傍故论者为傍人生善故论即为人。

  问答权巧者文殊以无常呵请住纯陀以常住难无常即对治义如来境界即第一义。

  胜负者输者为嬴者担负而去故以义堕为负庄子云有力者负而趍之而昧者不觉。

  彰其非理者常与无常互相拒抗不当正理故云非理。

  后当广说者哀叹品中广说非常非无常举佛广说双非之是显二人偏执为非也。

  文殊古佛者悲华经云文殊现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又如楞严经云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号龙种上尊王亦文殊是。

  约斯事理者托胜负事表三德理深而堕负表即空而假浅而获胜表即假而空非胜非负以表二边即中三谛即三德也。

  料简中三番初番简有无者由经云有为无为且共置之是则文殊是有纯陀是无故今简之。

  文殊(至)正法者即经云如是观行具空三昧欲求正法应如是学也此难文殊有为令成无为。

  对有论无者任将文殊为有纯陀为无只以纯陀之无对破文殊之有既是待对此无是有论云若法为待成此法还成待今亦例尔若空对有成此空还成有故云还应是有也。

  那忽下结责也。

  解云下答释。

  望大是有者藏通空理是界外变易生死故别圆即以幻有幻有即空共为俗谛名复俗故云望大是有对有论无者对复俗之有论中道之无也。

  有者无无者若约待成虽名为有而此界外待成之有还破界内当教之无故曰有者无无此约对破说也或可者字误应云有去无无谓所破之有既泯能破之无亦绝故知待对既绝还得是无。

  又复下次简胜负纯陀于六度中方圆檀度故云行浅文殊古佛万行已满故云则深云何浅者却胜深者翻负答中适物等者谓适悦物机故文殊为砧纯陀为捶成熟众生四悉之器示现胜负耳故云非定胜负文殊古佛本无所负示受屈辱而于本证亦无损减纯陀浅行本无所胜现能弹呵而于本证亦无增添。

  又文下约是非互得初约今昔是当分明义昔教偏乘以无常破常故以无常为是今经圆顿以常住破无常故以无常为非次约四句是跨节明义是故昔教有为无常今教无为常住悉是大涅槃双照之用也。

  俱是者谓文殊依有门通理故似执昔然其所通即非有非无中道之体纯陀依无门亦然。

  俱非者若执门迷理故二俱非以体非有无故各执则伤体。

  各辨下是两亦句以有为之用显双非体约用为非约体为是无为亦然故云各有等此则将前是非二句相对而说故成第三。

  即用下明第四即二边用是中道体故文殊有为纯陀无为咸契秘藏是非都息往复一如若然者傍论问答岂离三德三德只是一心若能反观斯义非远故知四句显示理尽幽玄。

  今古不异者谓三世道齐从古来今其道不异故知今古二字是释来义不异二字是释如义是故诸佛皆具二身成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即是分字以配真应对今所释但总别之殊耳。

  夫诸下明纯陀责文殊意也但如来之称唯是极圣诸行之号局于凡夫故云生死贱名也。

  群有即二十五有。

  劳累即八万尘劳累缚生死是诸行义。

  三见一闻者水泡事轮聚落是现见非想天寿是闻说车轮譬苦者生死往来如轮运转故是苦义。

  即是非想者彼天寿命八万大劫。

  释失辱中劣即诸行胜即尊号以内有四德之实外彰天中之名故明失辱名实兼举。

  经爵禄封赏者含文嘉曰殷爵三等周爵五等各有宜也王制曰王之制禄爵凡五等谓公侯伯子男此周制也白虎通曰爵尽也各量其职尽其才也封赏者封亦爵也国也王制曰公俟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技艺者周礼曰以六艺教国子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众生得佛下合譬。

  双劝说观中三初标二旧云下悬谈大意。

  叙古中云丈夫譬者即第二远行譬今家科为劝观也文中四家释义大同小异旧以贫女生子譬从境发解丈夫以衣缠身譬护正法谓不说如来是有为也开善舍迷意同护法义少异耳。

  冶城护解者由生故护惭愧还是舍迷义耳招提释中说佛无为还是护解覆佛有为义同护法历观经文研此四家但得片意又前三从行招提约教虽此解释文义无从且向来已诃说观至此理须双劝是知既已呵偏次则劝圆也所以疏主分贫女譬为劝说丈夫譬为劝观。

  今以等者由内证无缘故外为他说说因慈生如子因女生故云生子譬说。

  丈夫譬刚者说是化他观是自行化他由慈故以女性柔弱表之自行由智智照无碍故以丈夫刚烈譬之。

  远行譬观者理即去究竟遥即远行义如下六即明观也。

  譬文下对斥诸师所立但取片意全无承蹑今约双劝譬文显现又承蹑双呵之文钩锁相连既得圣旨岂任胸臆。

  然对圣等者谓对寄文殊之上圣训诫当机之下凡令达中道常住非实呵劝文殊也。

  寓寄也。

  又劝下简示下凡为当机众者乃是名字已上人也博地谓理即都未闻名呵劝何益极圣谓究竟即妙理圆极岂劳呵劝文殊本地即是斯位。

  不上不下者非妙觉之上圣非理即之下凡乃是名字发心已上等觉未足已还此为当机正须呵劝问圆中分圣岂须呵劝耶答上地无明既在犹有无常之执呵劝何妨故论云处处说破无明三昧也。

  三初劝下随文正解。

  六慈者慈即三千妙理遍覆遍摄不着二边名无缘慈广如经释理同故即事异故六。

  以譬下理慈即正因性无修得缘了故云无智无断此合性为一以悟斥迷故使理具且约正因。

  无有居家等者五果只是三德三德不显由无智断又法性即无明法性无住处亦是无有居家也法性即三德总名耳。

  无主无亲者理虽本具无机可发不感佛应也主亲喻佛。

  而有解说之义者此即性具缘了也解即了因说即缘因由理本具故于修中能解能说。

  乞丐古赖反苍颉篇曰乞行求请也字体从人从亡言人亡财物则行求丐也。

  痴散所逼者无智故痴无定故散闻名识体知痴昏之性本明散动之心本静故欲求静慧而修止观也静即是止慧即是观。

  素丝等者淮南子曰墨翟见练丝而悲为其可以黄可以黑今以机发如素丝闻教生解如易染名数即谛观之名一三之数四方曰方如中道四维曰隅如二边观行未成故云薄知微达也。

  止他下释观行中且约助道以明故云逆旅等而不言阴即法界也然正助合行事理不二故止舍等言是五品位始修十乘在名字中五品即据行成者说逆旅者逆迎也旅客也即迎宾之所名为逆旅也阴身无主故以喻之生如暮合死如朝散。

  六入下更约十二入明义以阴入但是开合之异入即内根尘即外境内外相涉俱得名入本无宰主如空聚落凡夫妄计如贪夫不知聚空于中求物六尘外侵六根被害故尘如贼愚故贪着如不避贼必为所害如是观察了知阴入由心所造当体即心心即三谛广如止观阴境所说悲己昔迷愍他未悟愍痛之甚如被焚灼灼烧也。

  齐此下结前三即内解外说俱未彰显如子在胎中理全未知未彰可见名字观行虽解虽观事用未显故十不二门云三千未显验体仍迷故相似位成六根遍照也故前三即通属未彰。

  生清净解者即三德佛性相似解发也。

  慈说已彰者慈即是境依境生解故解亦名慈法华云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即慈彰也由内解明故外能说法华云欲以一音遍满三千界随意即能至者即说彰也本性如女解说如子解说从于理性而生如女生子母义方显须知慈是正因解即是了说即是缘文义连环不逾三性。

  通前下正示经文譬三障意也前之三即悉有三障而经偏于相似位中说者良由至相似时已破分段同体之慈悉皆倚伏变易三鄣三鄣为难故强被伏故弱三观被难故弱破障故强故云更互。

  故于下只为相似位中三障将破强弱相陵故经文备作譬说其实三障通前三位也。

  经寄生一子者法瑶曰解托阴生曰寄真而无二曰一。

  舍主等者报障只是五阴故以舍主譬之慈解同体即境智一如初住实理名涅槃城。

  名字慈后等者即指假名五品及十信位通为中路以此三即在理即全迷初住分果之中间也。

  遇恶下名字五品至第六信犹有界内业此业粗强能牵分段故如风雨为害滋甚七信已去有界外业此业微弱但招变易故喻蚊䖟侵损盖寡又内业即意地外业即身口界内界外悉备三业。

  经螫者舒亦反说文云虫行毒也又呼各知列二反暹师云案琰法师经音云螫别是一虫名故先举蚊䖟蜂螫后以毒虫二字结之也。

  经由恒河者由因也因河而度也论语云谁人出不由户烦恼润业故以河水喻之。

  抱儿等者度河但喻烦恼而云于三障者以被驱中路度河悉皆抱儿故约抱儿以明即障达理内既达了外复化他说障即德三德融即一体无殊常与无常缚脱明闇俱约二边以显三德咸皆中道初则报即法身次则业即解脱后则惑即般若应知此之三障兼界内外。

  以相下明更互强弱也慈解既强粗垢自落分段障破故云障不能障此即解强障弱。

  漂疾等者漂芳妙反流急也分段虽破变易障强于相似中易起法爱名为顶堕法爱烦恼障惑润结业牵生方便土中果报此名激夺。

  体妙者反观心源法爱即灭名为不屈故能舍相似位进入初住故以俱没表舍似位。

  生梵天者以慈无量心是梵天因故以天表分真究竟所显天然之理也由相似三慈入于初住即慈念功德生于梵天也。

  通途下明经文通合四慈意也。

  已来者即名字五品六根三位也以未证理未能观机故自行化他唯尚圆融故须三慈等运三观圆修三谛圆说遮其偏一故云不应。

  偏说非正护等者偏说如来同于有为诸行非住前行人正护圆法也若正护者应当为他圆说三谛谓有为无为非有非无三一相即名不偏说。

  无慧眼者此慧眼即佛眼耳法华云愿得如世尊慧眼第一净住前未证故经云未有慧眼故须三观圆修后方证得外既偏说则内无圆解此即不应偏解也正理即三谛圆融偏说有为即乖三谛此则不应偏运也以三慈即三谛故。

  广有所破者一一文皆对破三教属偏非正护非慧眼非正理得意广说故注云云。

  皆有偏圆者住前登住解证虽别三谛融即故圆双照二边故偏。

  前未见机理者化他则未见四机自行则未是真证唯宜但许圆说不许偏说故云止偏即法华明安乐行者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也问何故尔耶答若本有小机强为说大则乖机成恼大机已发而为说小令失大益一等未能见机故令但说于圆小虽未受亦为远种抑又自行未能证理故但圆说内资理观故云未见机理等也既自责愚痴则是无明全在也。

  后见下即分真究竟破惑见理称机设化说偏说圆咸令获益经文举偏况圆故但举偏正见即分证三智也。

  又正下重解此文亦成圆说是则三谛圆证名为正见此之正见即中道无为故无为之名语似于偏其义则圆从语从名且云偏说。

  开偏如文者开谓开许且依初解以无为为偏说也。

  示是见第一义者善分事理故对二悉。

  经当言如来同于无为者此即纯陀鉴机偏作无为而说对破文殊有为之见而言偏意圆无为即法性中道也有为即无常无为即常住由说常住为因故得分证究竟菩提常果故以梵天喻之。

  经不求解脱者以二边即中故无二边系缚可离亦无中道解脱可求如是观者自至解脱。

  是劝观者前劝说是约教今劝观是约行也六卷即竺法护所翻名般泥洹经与今经广略异耳今文虽无丈夫之言既不云女人则知经云如人远行是约丈夫也。

  理寂而照者空中即假三千宛然故云而照又理非三一三一宛然故云而照。

  始末两间者始谓理即末谓究竟间谓四即故以中路通譬四即。

  疲极下名字行人闻圆起解知由烦恼劳累之因招生死拘逼之果于是近善知识谦下自卑咨疑请益发明自性也礼云请业则起请益则起孔颖达云业谓篇卷益谓己受业不明更请审之是尊师重道之义也。

  五欲妄染非三谛之己性故以五欲为他理为惑蔽故云所压。

  沉昏者观行虽成三惑全在故云不醒即不二门云三千未显验体仍迷也。

  寤警也。

  解惑相排者谓相似解无明惑互相排荡也。

  入海见平者大论云如欲见海不见树木山林前相知海不远何以故大海处平无树木前相故今以海喻真因平相喻似解。

  即犹未死者无明尚在故白法即似解。

  照境不周者如别人十住但能照真不照假中十行照俗亦然圆观三谛无所不周如衣遍覆。

  释命终中先破他解他人谓行人争法被他问难义屈为死以合命终。

  然被下今师破也然义堕之家岂可俱生梵天耶以他师但以难屈合命终义而不顾生天之言故疏主以此为破。

  今言下今师正约从贤入圣释义则命终生天之义俱成。

  三十二下明以天譬真位义即与下经所明三十三天甘露臣主共服义同三十二臣即住行向开为三十十地合一等觉为一故三十二一主即妙觉究竟而言下既云王故知但譬妙觉三观分真妙觉所离即界外三恶乃小乘见修无学三趣也。

  经安乐处者显发三德妙理也。

  经重劝中即斥文殊同彼外道及以破戒也。

  经说同有为者是小乘义以大斥小同于邪外以妄语故即是破戒妄语是恶因地狱是恶果。

  但合(至)命终者即经云应舍无知求于正智也谓舍相似位无知求分真正智此无知即无明也。

  他以等者他师以此文三十二相合上生忉利天也谓三十二天同尊帝释如三十二相共严佛身。

  合主不合臣者以三十二相正在于佛故知约妙觉合天主不约分真合三十二臣也。

  若尔下经文既以三十二相合生忉利例应以八十种好合前八十反作梵王等也。

  无敌者以果人十八不与下地共故犹如金轮四洲无敌此以不共义合不约十八数也此段虽无八十种好及十八不共之名下文殊称美中有故此探取以成合譬义也。

  两劝者劝说劝观也两呵亦然正见即佛眼正知即种智此皆住前相似眼智也以具眼智故能内护外说则见知为因护说为缘以外为他说内资观慧能为分证常住因缘也。

  前合譬者即指贫女譬也。

  善覆等者相似位中圆观三德名为善覆如衣覆身也。

  后譬者即指远行譬也。

  常受安乐者经文应从以是善心去今文从要牒文耳。

  一言呵劝者即前文殊一呵一劝也尔许犹若干也即前双呵说观双劝说观各有法譬等也。

  抵攘者诬诃也攘以手御也揎袂出臂曰攘老子云攘臂而仍之。

  复以下谓纯陀向执小教初成受乳无常五果以难今经受供常住五果者但是为机设疑以为发起耳妨于等者谓纯陀恐彼执小初成之人违妨涅槃常住之说乃假设疑难故使如来广答二施无差以破小初也是则旁为新众正为未来言新众者即是凡夫不经诸味方于此会初证小果名为新众若历诸味至今经者名为旧众。

  何以下明非旧所以。

  一代者即始从鹿苑至于今经谓鹿苑证小方等弹斥般若洮汰法华开会咸归一实弹指小善尚成佛因二乘所行宁非妙道故云已会毫善如斯旧众来至今经但增道损生进入上位岂执无常顿同鹿苑故知纯陀设疑但为新众。

  正为下纯陀正为灭后钝根执小谤大之者故引法华为证即经云若有实得罗汉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此言灭后方得罗汉执权谤实听非上慢今纯陀正为此人。

  若不下反显位高。

  若不尔者者谓若言纯陀不是权行也。

  岂有下徴文广显凡以三义验之知是权行一为佛受供力及时会二能难如来无差之义三能以文殊深位傍论三义在文。

  故知下结示也。

  受劝者即经云俱亦当覆如来有为此即正受纯陀之劝同于纯陀覆用显体故云俱示等。

  又汝下即释经文有为无为且共置之也有为即无为之用故云不能尽其用无为即有为之体故云不能罄其极体用相即其犹波水故非言论所及绝而置之忘言得意真识体也亦如净名杜口方为真入此即下文第一义意也。

  指广置略者既指哀叹佛自广说故我与汝略谈体用且可置之置略待广广略不同世界明矣。

  非体非用者正体泯然绝乎待对体用相待岂契真源故须置之方为入理更互是非送为药病莫知孰是宜共置之正为献供以生物善置傍取正故云置之四悉消文置义允合一家穷理其在兹乎。

  经清净给与者大论云为道故施清净心生无诸结使不求今世后世果报恭敬怜愍故是名净施净是趣涅槃道之资粮。

  古佛道法者毗罗三昧经瓶沙王问佛何故日中佛食答云早起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制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又如请观音疏明中食表证中道也。

  文殊同他见者示同凡小所见也。

  谓纯陀行浅者时众但睹其迹莫识其本佛破时情令生深敬故且印其无为之说若论法体实非有无亦悦一切者一念三千彼彼互遍故悦一人即遍一切则与弥勒如得受记众生如亦得受记义同也。

  两番关并者若定下出第一番义若不下出第二番义。

  成佛爱憎者悦可无为则爱纯陀不印有为则憎文殊此则文殊执事难理亦是执别难圆以别教理事相隔故有悦不悦圆教理事俱融故自他互遍。

  经则是倒想若执有悦可则是烦恼故云倒想烦恼为因牵生死果故云则是生死须知悦可由心心本自无悦可安寄如来颠倒永尽故无爱憎故经云无有爱念之想。

  普净悦可者如来等观三无差别凡圣一如自他泯净故云普净其犹父子天性本同故经云等视如罗睺也。

  非我尔所知者尔汝也究竟所证非分真所知。

  喻有无明者龟龙如分真水如无明也。

  经鼋鼍上鱼袁反三苍云似鳖而大下徒多反三苍云似蛟而大山海经云江水足鼍郭璞云似蚸蜴大者长一丈有鳞采皮可以为鼓叙古解中开善以驴不及驷喻下地不知上果金翅观海喻上果能知下地此但据喻准经合文俱是下不知上冶城所释稍同今解但后譬约境与今约惑为异耳灵味前据合法后据譬喻分为二身初云如来微密深奥故云是法身后云金翅见影故云应身若据合法既云如来智慧应约报义为便三家解义偏局取文义既可见不能委破故注云云问今家既以智断释文何故初喻合云微密深奥后段合云如来智慧耶答微密是智之所照以所显能还是智义智慧是惑之能断以能显所还是断义法譬符合智断义明。

  高推佛境者即前纯陀云我与仁者不能筹量如来智慧也。

  发者下即我于此事下经文也斯则文殊自发迹显本故云我非不达但欲试汝。

  拂我等者谓纯陀拂除我执有为之义佛身有为只是涅槃无常之用尚非常用岂识双非之体故知有为非通方说故云一途也。

  试我文误应云因我试汝即文殊云因我执有为试汝纯陀也执乃假设故试非实故我前云有为无为且共置之前置有为是拂自迹故云故言有为非有为。

  汝推未详者推吐回反详审详也即向纯陀云我与仁者不能筹量如来智慧也纯陀虽说无为既自推未详故知无为非无为此皆疏主追取前文以成文殊拂迹之义是则有无双舍本体方彰前文下约言思双遣以显本体。

  言语道断者以不作有无而说故云共置也即前经云有为无为且共置之也。

  是佛境界者即纯陀向云即是诸佛智慧境界。

  非我所知者如向经云不能筹量如来智慧。

  说观皆寂者前纯陀呵偏说观劝圆说观今文殊发迹则言思道断言尽故说寂思穷故观寂圆法尚泯岂况偏耶。

  前来诸瑞者即第一卷中九瑞也。

  文殊下叙意文殊同居因地故可弹呵佛果尊极声光自催师严道尊岂敢违拒故云不敢前却谓前拒却退其命也会教故扶上合机故化下二人既皆由佛力故知砧槌互扣成熟机缘是则发言放光语默且殊印赞义等。

  未诺故默者虽是光催犹是文殊发言故还未诺诺奴各反应也。

  止乱者应思法利悲啼无益乱心迷道非行人所宜故先止乱次说观门。

  六譬空者芭蕉无坚热?不实水沫假聚幻物非真变化虚设鬼城诳立以兹六譬显法本空。

  三譬无常者杯器易坏电光速灭画水随合体非常住。

  三譬不净者死因可恶熟果湿烂段肉来蝇故喻不净。

  两譬无我者织不由经碓上须下皆不自在以喻无我。

  总结者以诸行之内有为之果悉皆空寂无常不净多诸过患而妄计常净如杂毒食损害身命也。

  何故下示文意此即佛以无住破其请住也。

  本为开道者请佛住世意为众生开示妙道况今机缘宜当示灭佛尚无常而况凡品故能因灭而修五门因门入道与佛在何异故云与住不殊等故引遗教持戒例成修观门今经显性谈常何故此中佛令纯陀修无常等五门耶答大般涅槃具足二用而对治适时向来文殊执有为无常故纯陀以无为常住治之今纯陀执常请住故佛以无常等治之又无常约事常住约理事即理故无常即常理即事故常即无常此仍理事待对而说若约绝待非常非无常而此绝待即是心性在因在果理事俱融性具三千二用具足九界无常佛界即常十界一心始终无改二鸟双游于兹可识故此一经或谈于常或说无常或理或事去就有别妙性常融若了此旨岂迷异说讲者听者弥须照怀问纯陀谓佛入灭所以请住是见无常何故云纯陀执常耶答只据请佛常在世间则属常见故佛以无常五门而破其执若谓入灭是无常者则如金光明中信相所疑及前文文殊呵劝故使四佛纯陀以常义而破也。

  入灭为哀愍者欲令众生因灭以悟道如法华医师譬故注云云二偈即雪山偈及四出偈也指后疏文会释故云当说。

  长行中经一切行杂者即向经云当观诸行犹杂毒食也远师云汝观一切行杂劝其观苦诸法无我劝观无我无常不住劝观无常此身多有无量过患劝观不净犹如水泡劝观空。

  释须解中不灭而灭等者即解方便示现涅槃也谓虽知真身不灭应身有灭随顺世间不能无悲请之仪也灭而不灭即解覆自思惟等也覆音福谓虽知即应而真灭即不灭亦随顺世间不能无庆悦之意皆言虽知者虽是与夺之词虽知二身一体而不免悲悦之殊良由悲请庆悦俱佛境界耳。

  知如来真实者知真故喜。

  故举二鸟等者以娑罗义翻为双如娑罗树非但唯翻坚固亦云双树也二鸟双游并息用譬真应相融故云权实不得相离也。

  春阳是养子之时故譬众生得道机熟适悦契会四益无乖咸归秘藏如集彼池阿之言无耨达云烦热此龙无火沙恶风金翅等三种烦热常居此池因以得名故譬三德涅槃自在周遍无生死业惑烦热之畏也。

  二法即权实权实逗缘同归秘藏如二鸟合集生子不离此池。

  经诸佛法尔者法尔犹自然也谓随顺机缘示生示灭自然而然皆如幻相无可悲也。

  亦是共行等者涅槃即应佛入灭是权非涅槃即法身常住是实权实相冥名为共行譬如二鸟故下迦叶问云云何共圣行娑罗迦邻提即此义也广如鸟喻品。

  下地绝思者下地即指经中我等今者及声闻缘觉等也以究竟共行非分真及二乘下地思量故经云实不能量如来涅槃及非涅槃也。

  携反者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文殊催供傍论乃知与我同志相携共办也。

  释哀叹品

  荼毒者尚书云弗忍荼毒孔氏传曰荼毒苦也。

  广而下约失四悉益以释哀叹一一皆引下经为证内丧道法由外失荫无内外益是失世界义也。

  讹谬也即已生善不增长也翳隐也即未生善不生也现恶谓见思将恶谓尘沙无明。

  应获秘者秘谓三德之理也应入住证理而不得证不失即获失即不获互其文耳故知四悉约位竖分第一义唯在初住对治为人即相似位粗垢自落即破恶六根清净即生善五品观行成就故欢喜即世界也又粗垢落是对治观行善生是为人闻名识体是故欢喜今佛若灭四益全失但有理性而已。

  然四下结意也十异中从人故题纯陀从事故题哀叹对俗谓工巧之子对道谓三修比丘。

  无供者比丘非献供众也。

  双请者请受供及住世。

  单请者但请住世也。

  因人者上经云汝哀愍我等唯愿速请佛久住于世间利益无量众即是因大众所以纯陀请此品诸比丘率己请住非因他人。

  率从也。

  略明佛性者以因献食开常未明三点四德之义名之为略。

  论今教者且约佛及纯陀皆论今教圆常之法。

  具今昔者此品具明胜劣三修。

  二人论等者前品文殊纯陀俱是因位今品比丘因位对佛果人。

  动执生疑者因闻二施无差即执昔疑今兴于五难破执除疑者破劣修之执除胜修之疑。

  闻法抑割即纯陀闻说五门观等抑止割舍悲恋之情故前经云低头饮泪而白佛言也。

  备有通别者约通则十义俱通二品何者前品纯陀号哭即是哀叹之事此品比丘能哀亦是于人前品文殊是道此品天龙是俗前品道众无供此品俗众有供前品正为受供请亦成单此品既有俗众俗众则有供故请亦成双前品献供乃是率自今品哀叹既云闻是语已身毛皆竖亦是因他前品法谈五果喻该六即乃成广明此品但明三点却成略说前品呵劝文殊旁斥昔教今品三点正在于今前品如来印赞亦成对佛今品对佛亦成二人以佛亦人故前品纯陀上根已自破除疑执此品下根闻说三点方更动执生疑前品纯陀亦因晨朝闻地动哀叹此品比丘亦因闻法抑割如下经云时诸天人等闻佛所说止不啼哭即其事也此即十义彼此俱通今去通就别且如前品正从人旁有事此品正从事旁约人余九例说是知舍旁取正十义自别故云今举一边别彰其异也。

  此品有七者谓请训各三为六并结会是七。

  祈请者尔雅祈叫也郭璞云祈祭也叫呼而请事。

  以命要请者谓以己命要难于佛佛若入灭我亦舍命意令如来慜我不灭。

  如来下明讥讽。

  若不下明要请。

  情无所措者措置也论语云民无所措手足矣。

  故教有兴废者前有邪常病故无常教兴真常教废证小果后有无常病故真常教兴无常教废。

  施教早晚者早谓昔说无常晚谓今方说常。

  纡回下显佛无差机之失只由汝机不一故纡回如来无量神德屈曲随逐先小后大咸使入圆岂是佛之差机耶。

  早晚下结责。

  如此下兴皇结示也。

  斯乃下今师斥破通谈七意一往似美随文释义相生未允。

  问谁下问意者谁以神速动地为比丘哀请之缘也答中二意初明因缘故动无有作者文中先离四执法谓哀请因谓比丘缘即地动不在因故非自不在缘故非他不在因缘即非共不离因缘非无因四执既遣法体斯彰若论其事即是因缘和合而生故蹑前破无因句便成共生故云不离因缘等也所谓比丘机发为因地动为缘悲恋哀请即所生法故此悲恋既从因缘因缘虚假无有宰主故无作者者谓主宰也。

  虽无下谓虽云因缘性虚非他造作若以机对应明乎道交则是佛及纯陀内证三德妙用斯彰故能随机利益所以动地为缘生彼悲恋还入三德亦是安置诸子秘密藏中所以将悲对喜及以双非共显三德又地动由通通因定发以定对智故约说法智定所契理体存焉展转互明而成三德文中先明能应次约能感应中复二谓主及伴主即牟尼化主伴谓纯陀文殊究竟分证益物可见知灭故悲灭即解脱闻常故喜常即般若双非二边法身显矣纯陀文殊为发起众转佛扬化共熟机缘故云亦是傍论复宗蒙佛印赞知智在说故云智力机缘禀教还获此智故云开解入般若中地动表灭所以悲恋不滞于常故入解脱。

  第一义者即是定慧所契法身之体也。

  大众下明能感机即是理具三德开显机熟故感地动。

  感对治者即是闻谈常住以斥无常既破小执所以欢喜悲哀则三业善生故感地动是为人力双非即理其旨易明此但对三悉者三法不同即是世界文虽但三约义必四。

  其义无量者五十二众能引所引若应若机人人具四无非三德故义无量是则感应因缘作斯地动不作而作主宰斯成引净名文以证四悉四事则前品末佛举境界方便等四以止纯陀悲也纯陀姓华氏腷臆上符逼反意不泄也。

  焉止梵宫者焉于干反安也岂也。

  无色四心者即受想行识。

  六种及十八动等如释序中记文。

  一四天下等者谓阎浮动名小动四天下动名大动小千动名大大动又一四天下为小动小千为大中千为大大等。

  经兜率者新云睹史陀此云知足。

  八相者一升天二下阎浮三生时四出家五降魔六成佛七转法轮八般涅槃。

  应是地震等者例前光中有声也。

  初长行中经人非人者人即比丘等四众俱人趣也非人即天龙等非是人趣或谓非人是疑神即紧那罗也此下偈虽同声共说乃是比丘为其端首故下佛答即云告诸比丘也。

  调御师者调他心名调御师。

  略举三事者调御师喻丧师人仙喻丧主犊母喻丧亲困病谓病之甚也。

  经众生下合譬也初二句合困病上句明爱惑下句明见惑界内外皆有爱见如病之困次二句合无医等远离佛医更随邪教如食不便更增其病故云服食邪毒药医王即医师故譬丧师也。

  丧主譬者国无君主既兵且荒老子云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经云饥馑也尔雅五谷不熟曰饥菜蔬不熟曰馑三譬皆注云云者主亲师义广在前释此第三譬有一偈半即是譬如长者子新丧于父母我等于今日云何不愁恼如来见放舍犹如弃洟唾即初半偈是譬次一偈是合故前分科云次七行一句广请三二行结请今世行经本我等于今日偈在结请二偈后书则广请但有六行一句结请却有三行恐是传写讹舛若据远师释北本又与世行本符合若然者应是疏主据本不同又恐谢氏已曾修定故移置前后后人不晓往往以北本对校擅自改易致使经文与疏乖各。

  上文(至)还明众生者上略请中既云如犊失其母贫穷无救护今广请竟还有救护之言但前譬此法有殊耳故知此文是结成上义。

  高圆明譬主者周易云日月丽于天是高也白虎通云日之为言实也常满有节此言其圆也又易云悬象着明莫大乎日月此言其明也譬主者感精符云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也高则巍巍在上喻法身圆则无党无偏喻般若明则光宅天下喻解脱万物得日光而生犹子从二亲而生照了除闇如师发蒙决疑。

  而譬下商较经文论照了者即经云既能还自照等合文明除闇者即经云能除我苦恼以除苦恼合灭闇也是知如正言师益故云师义是本而高圆明及生长万物经既不说故属傍兼。

  山三义者以须弥出水八万由旬入水亦尔四宝所成映临四海咸作宝色。

  譬亲益者水浸于山如子依亲。

  师德下释出譬师益义即师有道德高远如山四众弟子如海师宣妙慧之教照破弟子昏迷发生智慧如水色同山是则山喻正亦在师意兼主亲耳。

  旧解下明诸家释经文既能还自照句也。

  光宅下意谓因时修行有反照智果满智息故云无有。

  佛道同故者以佛佛道同故可借用。

  今更下今师斥光宅初举道同难汝既云佛果智息又许道同此则佛佛皆无反照何得借诸佛智耶。

  又并下举二觉并况二觉备满方得称佛既无自觉便同凡夫。

  四失者谓无反照智是四失中一也梁世义学光宅为最而立兹四义全乖正理故时人以樏隔等四喻彼非相亦呼为四可笑也云之高胜尚有所失况余人乎。

  樏隔下列四失义所谈二谛真在俗外如樏檠之相隔。

  牛粪下意谓娑婆土本不净如净名经中释迦足指案地此则神力变化方乃清净犹如秽地以牛粪磨拭方净也西域风俗皆以雪山牛粪用洁其地以彼牛纯食香草故也。

  指端下谓证妙觉已既无反照之智如人之眼但见指端不能反见己面也。

  无记下明如来知见出于善恶之外名曰白净无记次斥开善庄严此二师虽立反照智反观种觉未审复用何智照了反照智耶若言无者反照但观种智而不自照虽强立一重亦未殊光宅若言重重有反照者则有无穷之咎。

  佛无反照等者谓无别反照智只此佛果种智便能自照故云只自有智等。

  即害两家者言无反照则害开善庄严言只自有智能照则害光宅。

  今明下示今释一家明义三智圆融反照照他自在无碍文中初明三一互融次一道下寄次第显示一即三是假三即一是空非三一是中双遮而三一是中双照寄次第显示也。

  外破诸闇者空中即假三千宛然故以此假智遍照诸法即能觉他以物机无量不出三千能应虽多不出十界故。

  能反自照者假中即空亡外照内即自觉也空假不二心性无殊名为一切种智非内非自是遮一切智非外非他是遮道种智。

  若即下结破。

  可难光宅者既即一而三则假智即具空中光宅何得云但有种智而无反照智耶况种智是假智反照是空智假尚即中岂不即空。

  难开善者此三即一开善庄严何得于种智外云别有反照耶。

  难观师者况即一而三三用差别即三而一一体无殊三一互融不可思议观师云佛无反照只自有智智能反照此乃释义暗昧全无指归既云无反照又云只自有智智能反照既自能照己是有反照智岂得云无耶此亦自语相违也若知三一互融其义方显即三而一则无反照即一而三自有反照此一心三智是诸佛之本源大教之心膂文殊之所承龙树之所阐山家祖述心要在兹故晓此旨诸师自破经云既能还自照又云亦灭一切闇其义易通。

  巨有所妨者以诸声闻来至法华悉已入圆岂于此会云付旃陀罗耶。

  今则下今师但以二乘法合伎艺等则法喻允合故云可见是则此诸二乘皆是不经法华会者问法华五千退席合在涅槃得悟何得不经法华耶答退席是未证谓证其实凡夫若住小果只于彼会而得入住初教至余惑者修戒定慧已破四住是有始不教圆顿令破无明是无终为无明障法身害慧命如付魁脍令杀也。

  经善学诸论者西域记云婆罗门学四吠陀论(旧云毗陀讹也)一曰寿谓养生缮性二曰祠谓享祭祈祷三曰平谓礼仪占卜兵法军阵四曰术谓异能技数禁咒医方疏主以四论譬四魔数义俱当合中经云诸法即是已破四魔故云通达诸法也誓尽度生即本因之时发四弘誓最初即云众生无边誓愿度也。

  机谢告终者机缘既尽故佛入灭。

  夏曰下释囹圄是三代狱名也囹力丁反圄鱼吕反广雅云夏曰台拘汤是也殷曰姜里(姜音酉)纣拘文王是也周曰囹圄皆狱之别名风俗通亦同此说周礼三王始有狱案急就章咎繇(上音高下音遥舜时臣)造狱后代因之白虎通者后汉章帝讳炟于白虎殿会群儒论五经同异所作也班固字孟坚奉诏纂其事奏御凡十卷又刘熙释名云囹者领也圄者御也谓领囚徒禁御之也。

  愆去干反过也。

  即密教者谓三德妙理佛若不说凡小莫知故法华论云法华亦名秘密即此义也非是八教中秘密。

  经夷涂平路也。

  从佛口生等者此谓比丘禀三藏教名从口生证学无学名得佛法分此但借用法华经语义与彼殊不以文害意也故三藏教三乘虽异所证无殊故使四果证真名得法分即是形貌端正及伎艺通利义也有本伎艺字下多者字非也。

  学人下解付旃陀罗义学人即初二三果无学即四果此约小乘当分以思惟习气为旃陀罗。

  若大下约大乘乃根本无明未破悉名付旃陀罗乃至别圆地住已前皆为无明毒害法身慧命也前譬谓怖畏譬也。

  威武者谥法曰强毅执政曰威克定祸乱曰武传曰止戈为武后譬即违本誓譬也。

  通达下释出初譬怖畏。

  此论如为歒欺者以论喻歒既于论怖是被论欺。

  初学下释出后譬。

  民无聊生者聊略也谓不暇略为生活也。

  思习无明义如向说烦惑系闭如彼牢狱。

  百姓等者尚书汤诰云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孔传云自责化不至今以此诘词例同法王誓愿也既云众生誓度今众生未免生死苦恼云何如来自入涅槃是则众生受苦过在于佛如百姓有罪在我天子一人也。

  内惜良方者文心雕龙云方者隅也医药攻病各有所主专精一隅故药石称方。

  攀类文殊者即前譬明佛偏教文殊而遗弃我等高攀妙德以类于己讥师有偏也。

  而耻行险路者即后譬耻行诸有险路欲登圆顿正道亦是以险道讥师也是知学人思惟未尽犹在分段二十五有险道中行无学虽出分段尚在变易三有中也。

  初止外悲等者对下又以譬显故此名初也。

  凡夫下释止外悲也。

  八风等者得则四顺故喜失则四违故忧道谓比丘俗即天人道则升进涅槃俗则沉坠生死硕大也既其大异故止云莫如凡夫诸天人等愁忧啼哭也。

  何者下徴释止悲所以且如世间已失乐事尚不可以愁忧追还未得乐事亦不可以愁恼而获岂如来去住由汝愁忧耶故引下经以证无益。

  若能下释劝修□观即是当勤精进系心正念经文也。

  勤遮二恶者见思本起名已生恶尘沙无明名未生恶当勤修三观遮此二恶。

  勤生二善者二乘已生真善勤加增长未生假中之善令速发生。

  恶是下明由有三惑之恶故有界内外忧喜之情故云恶是忧喜之本也若破三惑之恶显三德之善则无界内界外忧喜之事故云善故无忧喜若遮恶生善唯当反观心源清净常一观道无间名勤精进苦恼由心心即空中苦恼安在故云止其苦恼由有苦恼则攀佛灭今观心性生佛无差性体不迁谁云去住故无攀缘何所为作如此观察谓之正念。

  即无念下更释出正念义只是一切诸法不离一念此念亦无名为正念。

  若无下历前三请以示感应性虚一念尚无机应宁有从亲主师至者何凡三双六句初二两双并先应后机后双初机后应机应俱亡故云无朕朕直引反谓兆朕也。

  由是下释经时诸天人至不啼哭也天人闻佛劝比丘众令修内观豁然意解通入妙道名得正路。

  次又以下即如有人丧其爱子去文也。

  得善等者佛在得大乘善如爱子佛灭失大乘善名丧子。

  今闻近慧者即闻系心正念也是知大乘正慧即心而具近岂过此即舍分别攀缘之情故如殡迭已讫。

  互有二义者初偈云当开意则是劝观次偈云自慰则是止悲故云互有二用。

  皆方便者示生示灭皆是权施化仪合尔而生灭即无生灭何得见生则喜闻灭则悲。

  镇照等益山镇于海日照于闇各喻主亲师之三益故云等益。

  无目不流者喻无受道之机也。

  若言有益者汝若言佛住世有益也。

  开其问端者即若空不空等十五双悉是问端必无二是宜应问之。

  若能下释亦当为汝去经文也。

  贬其不及者声闻既不能问则何殊无目不流则是贬其智力不及也。

  止其祈请者若能问则说法后灭不能问则住亦无益虽能与不能俱定入灭不须祈告请住也。

  兼显菩萨者如有目流□之人也故下迦叶能问于佛。

  酬其叹请祈请者前祈请□举日山为叹也药病是约二谛药真病俗。

  乃至二不二者二是病不二是药也。

  空是生死者以生死虚妄体本空故。

  兼开众问者即开下三十四问也。

  诸释无咎者全取三师释义则无咎若各执则有过广分别之下注云云者应约四教各有三门四门以消经文则四教各具一十五双也又以四教竖历五时则华严有二教十五双乃至法华唯圆十五双今经重施三教十五即圆十五以此为今对鹿苑唯小为昔。

  三门四门者三门即没两亦以两亦只是合前二门故也问经文十五双但是二义何故作三门四门释耶答兼用即成两亦俱舍便是双非故知既具空有即具三四况开偏小咸皆入圆良由诸法唯心心即三谛真谛即空门俗谛即有门中谛双遮双照即是两亦双非若约当分明义则前二教虽明三四但归于空别教四门正归于有以圆三谛摄无不周若合三为二只是真俗空中二谛合为一真故附经文且作二说暹师用泽州疏释此十五双者全背今家三门四门义也须知今师明义诸双始终只是二谛今从难解者略消其名常即空门下疏云不为缘生故常也无常即有门有为迁变故无常苦即有门经云有身即苦生无身苦不生不苦即空门依即有门有法可依故非依即空门经云稽首如空无所依去即有门有生灭故不去即空门无去无来故有门则有三宝可归空门达宝如幻无宝可归经云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如幻如化恒即空门下疏云不为缘灭故恒非恒即有门有法为缘所灭故众生是有门非众生是空门达众生假名即空故实是有门有五阴实法故不实是空门五阴即空故密是空门不密是有门二是有门不二是空门是故诸义虽殊不出空有二义三门四门已如前说收摄文旨岂离自心。

  新伊字下有先叹者又二五字者后人妄加也。

  先叹次示者先叹即初二两阶次示即第三阶先□即四五两阶后与即六七八三阶俱云阶者即取阶级□第义。

  酬五讥者前讥请有五番也。

  复言下释经汝等遇我不应空过也。

  他取宝城等者即疏主因便叙他据此文明涅槃之名不可翻义。

  兴皇者既以他义间断故须重云兴皇也。

  非其因下约五六二阶酬不等讥初是第五夺其因非次示劝下第六显真法性舍昔下约七八二阶酬无慈讥初是第七舍昔依今次说新下是第八正示新伊已上八阶酬前五讥讲者当以经文对疏释出义自可见。

  今解中初斥破兴皇八阶凡有二失故总斥云不然由具五难即离八难故云同是一意故今但以释譬结分文何以兴皇分五难八难为两阶耶此一失也又只斥中酬讥自足何烦八阶共答五讥此二失也故总结云是故不用。

  复须示真者示真即奖劝也。

  能得能离者能得五难能离八难释中初对上辩异即对上天众叹纯陀中有六难也。

  离八下预示所离八难之名虽在结中即是此文五难所离故预示之。

  三途者四解脱经谓地狱为火途道此据八热鬼为刀途道畜为血途道应法师云三涂者意将此方三涂山是九州之险以名地狱后人妄谓三涂为畜生饿鬼地狱也应师所释殊不知三途之义出在经文也。

  郁丹越此云胜谓胜余三州故亦云高上其意亦然。

  及边地难者以佛唯生中国故。

  得出家者即经云成就禁戒具足无缺是一难也以律制根不具者不听出家既云成就禁戒即离此难罗汉已得无漏正智即离世智邪推所言五难者佛世难值人身难得合为一成就禁戒得罗汉果开为二难故成五也以禁戒是因罗汉是果故譬中如求金于沙甚难可得生死法中求是五事至极难得昙华亦尔结中八难举所离以结能离之五也八者三途为三根不具为四世智辩聪为五佛前佛后为六单越为七长寿天为八前三在下三趣次四在人后一在天又成论云四轮摧八难一宿世善根轮摧前四难二勤发正愿轮摧世智三供养诸佛轮摧佛前后四生中国轮摧单越长寿天。

  不得不离者不得五难不离八难。

  取意释者即探取第三段酬怖畏经释无始终义也何者下徴释不应以亲认佛义也既其不识法身常住非是法王之子何得认佛为亲。

  不识下既汝前自喻端正今喻既遇宝城而取伪物四德涅槃即心而具而不识知翻取小法故非端正无明自覆等者既迷法性自起无明则是汝自投魁脍伤害法身岂是佛遣故云何须遣付。

  非止一途者财法二施种种差别悉是难行故非一途。

  甘之如荠者诗云谁谓荼苦甘之如荠荼味苦荠味甘也捐舍身命勤施财法凡夫以之为苦如来达苦法界故云如荠此则总喻二施也。

  无上下别示二施法施故有慧财施故有恩初明法施云其门不小者斯则体内方便大乘之门也。

  非我无慧者汝自不受大乘非我不惠施于汝也。

  夫身下示财施财有内外内则身命外则妻子国城在文可见。

  但为下汝自放逸致使系闭生死狱中非我无财施之恩及汝也。

  功德具足者圆戒定慧无所不收故云具足名此三学以之为城释名云城盛也盛受国都也。

  墙壁者释名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壁辟也言辟御风寒也今明国城墙壁则御敌防盗故喻戒学止恶防非圆常之戒防止二边故云严峻绝险也。

  众魔四魔也以群盗喻众魔也。

  堑者坑也绕城水也水性澄静故以喻定首楞严定横该法界故无涯竖彻如理故无底。

  睥睨或作俾倪上疋计反下五计反又字林作普米吾礼反释名云城上垣谓之睥睨言于孔中睥睨非常事也或曰裨助城之高也或言女墙言其卑小比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或言堞取其重叠义也今以慧鉴圆普不着二边如睥睨于非常也。

  鉴微识远是实智博达今古即洞照三世是权智。

  有怖有畏者比丘但证小果而为界外变易死魔等怖畏也。

  表里皆实者向既以三学释城应以戒防身口为表定慧为里又修德为表性德为里皆常乐我净故云皆宝。

  琳琅者尚书禹贡云厥贡惟球琳琅玕孔氏传曰球琳皆玉名琅玕石似珠现文既以琳琅环琦四事释表里皆宝即应以此四喻四德也。

  商人者白虎通云啇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啇也。

  取者即啇人以喻小机自不受大非如来咎。

  是不猒粪扫者内染小法外着袈裟即同贫子不猒粗弊垢腻之衣故云粪扫也。

  不欣璎珞者即不欣舍那珍御之服也。

  贫里小乘。

  上味大法。

  剃除须发表小智除惑。

  盘桓不进儿。

  隘路者大品斥小乘犹隘路不容二人并行。

  此以无欣无猒等者汝自不欣非我无慈汝自无猒非我无悲。

  此佛亦我等者明四德具足应云亦乐言亦我者文误此释经中我字是四德之一以该余三耳。

  但识应化者但见丈六劣应身也。

  非说法人者以小机所见劣身不能说大法也若圆机见真应不二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即能说大法净名下即斥须菩提文也。

  众数即僧此斥小乘既不见法报之佛又不闻圆顿之法故不入三贤十圣之众数也既不预大乘三宝故斥彼小同于外道六师比斥虽然非全同邪外。

  不识下总结汝等遇我一句是斥其不得五难也。

  不得真果者但得小乘虚伪之果不得圆乘分证真实之果也。

  难亦不离者虽无界内八难而有界外八难也亦名理八难谓见修无学为三恶道无为正位不能发心名堕恶道乃至无学亦尔若入无余永灭佛道岂非三恶道难四北洲定寿难者四谛中灭谛对北方声闻证灭如彼定寿五长寿天者二乘名为净天若入无余即归第一义天岂可化也六佛前佛后者二乘入观见真出观缘俗不见中理即佛前佛后七世智辩聪者二乘未见中道发无漏慧是为世智辩聪八聋盲喑哑者二乘之人无菩萨根虽得六通不见十界之色如盲不闻十界之声如聋不能以一音说法随类得解如哑此理八难名义出净名疏记等。

  即是下总结不应空过一句是夺其不离八难也文云夺其不得者得字误也道前谓等觉已还即分真相似观行名字悉名道前也道后即妙觉究竟。

  将后例前者经明道后既云无上则类例道前苦行等亦是无上以因果虽殊俱超偏小故。

  复有一行等者五行圆修不同次第故云一行此即圣行品文然五行即三谛始从名字终乎等觉圣凡虽异所观何殊。

  二鸟双游即鸟喻品文谓果证之后双照常无常也故是圆用若约果用初住分得今论极果的指妙觉不见真法等者前佛约能证人故向云无上方便等今法即约所证理故经云正法宝城以城是所居如理是所证故。

  云即真善妙色出生妙善者以圆戒定慧由理本具故随外熏发生三学此圆三学遍摄偏小故云一切三学等若非一念百界安能遍括大小戒定慧耶彻三谛故纵高遍法界故横广纵横相即故云充溢弥满下心即小志上法即大乘。

  经虽得出家等者虽是与夺之词与之则于彼小乘得名出家夺之则不慕大乘未破无明犹名在家此则已出分段家未出变易家也。

  别约因果者以比丘之名因果各具三义因名破恶怖魔乞士果名杀贼不生应供此因果三义次第主对如因名破恶果名杀贼等今佛以大乘六义非之故疏释云汝之因果皆非真僧也。

  袈裟者应法师云此云不正色诸草木中若皮若叶若华等不成五味难以为食者则名袈裟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袈裟。

  非破五住等者以小乘但破四住恶唯怖界内魔是则袈裟虽染而未染大乘净法。

  非应供乞士者以经乞食之言则兼斥因果二义二乘虽历人天多处而为福田而非遍十法界普于其中应受供养虽离四邪名为乞士而未免邪求涅槃非杀贼不生者以经剃发之言则兼斥果上二义以小乘未杀无明贼未尽变易生故经云未为正法等谓形虽除须发而未破无明由未破惑则为变易生死所迁故经结使之言兼于杀贼不生二义。

  具于下法宝即法身德即一而三故具三点三德遍摄故云藏一切法。

  佛僧例然者经文虽略义必各具故曰例然是知佛即般若法即法身僧即解脱既各具三则开之成九九只是三三只是一一三融即开合适时。

  初譬说秘藏中譬为三下大地譬法身山药譬般若为众生用譬解脱。

  初大下释。此三譬一皆具三三九相即初明法身具三。

  普载者喻法身理遍也。

  亦不生而生者理非智慧故曰不生而能发智故曰而生生于药草此明法身具般若也。

  亦无用而用者理非应用而依理起用如地非作用而人依地作用此明法身具解脱也。

  药草下明般若具三。

  所生不离能生者所生药草不离能生之地药草坚性全是地坚如所生智不离于境即智是境此明般若具法身也。

  亦即(至)用者即所生药为人治病之用譬由智契境即智起用始智内照外宣圆法为机缘破惑之用此明般若具解脱也。

  虽复下明解脱具三然此三法机应共论法身般若约能应说解脱一法就能感明以顺经文喻意也。

  虽复取用等者谓众生虽用地药治病然地药实非他物盖大地是我同业所招药草仍由我福德所感此喻机缘禀教得脱盖由己性本与果佛法身体同故喻业招大地此明解脱具法身也又由机发感佛以般若力说法被我故喻福感药草此明解脱具般若也。

  三种宛转等者如向所明三各具三宛转相即开之成九合还是三三一一三融即不二故云不得相离此顺经文喻意且与机应对明应知机应各具三九展转无碍一一相融若晓生佛理同三谛性等随意转作岂俟详论。

  种别下结秘密藏名文中分字释义大地山药众生三事不同故云种别不一。

  具一切物者只是揽上一三三一互融无碍名一切物包藏此物故得藏名。

  三法身者即法报应报即般若应即解脱三身互融俱立法称。

  大地三义者即上非但普载已下文是般若解脱合上亦然。

  三般若谓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实相文字即法身解脱异名。

  三解脱谓真性实慧方便真性是法身实慧是般若讲者细对上文合释令义无壅。

  为众生用者即经云而为众生等也。

  我今下皆言超合者以前喻则先大地次药后用今先合用故云超也据此应云追合大地亦言超者恐文误。

  合用者以一切众生即指初住人最初离无明缚故合解脱用义。

  诸子四部者以诸菩萨德堪绍继故说为子四部即二住已上至等觉凡四十位十位为一部名四部则是以在家出家四众以表其位此既分分发生中智故合药草般若义也。

  我亦下我即如来自指也。

  合大地者以妙觉显理究竟故合大地法身义也。

  病若下约喻法双结初结喻次安住下结法机应同归秘藏故曰安住湛然众生得益也此合病愈众生既以得益故应用息用息则报法亦息故云般若功亡法身用息此据应用由境智相冥而有故用应息及于报法。

  一切下显位释疑。

  咸见佛性者以四十二位咸破无明证佛性理此以证名见。

  问众下释疑问中举众生佛者此约初住对妙觉问其分证究竟所显之理为是同否。

  答六位分别者理同故即秘藏无别事异故六凡圣差分若约理同则理即本迷尚云理入名等三即入义亦然而况分证秘藏岂不同耶。

  地人下地论明阿梨耶识是真常净识不立第九故指净识为惑所覆名为秘藏若摄大乘论梨耶是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九识乃名净识是知八九皆是随机若就非异义说唯至第八若就非一义说故强立第九。

  在众生外者以论师所见谓迷悟硕异因果大殊故指果佛在众生外。

  涅槃下初简四计次明正义身内即正报身外即依报。

  非身内下是双非。

  非非内下是两亦。

  非非内者谓非不是内即亦内也非非外谓非不是外即亦外也于四起计谓有佛者并非秘密。

  众生即是等者谓绝四之理众生即具具此理故名为秘密。

  为此论破者地人计妄惑内成论计众生外故彼二解但是此论所破内外两句论师虽复转云亦内亦外而亦未逃四计。

  昔教下初总解名谓无下别示义无常覆常约理相覆无相约行不了覆了约教即是圆顿理行教三为偏小三覆实被权覆名为秘密。

  如形下即下经文迦叶明昔教密义也。

  今经下初约喻明今经显露如月处空岂比形残故云不如昔教。

  但以下正明今经虽云秘密其实显露异名。

  众生不解者理虽即是日用不知名难解理名为秘密不同昔教隐故名秘。

  法界包含等者三谛法界具足三千三一相即名摄一切互融互入故用不尽指此为藏不同昔教以偏覆圆名为藏也。

  举涅下结示破人师如向所明。

  破方便教者以今破昔亦如向文大风譬前举论举经卷雾喻破人师昔教清汉喻秘藏正义扬大风则昏雾收卷举经论则非义破坏邪破正显如清汉昞然。

  清汉者纂要云天河谓之天汉亦云云汉星汉河汉清汉等。

  一往而言等者且约表对以配事理事谓教行二法也二往而论三点天目是喻三德是法以喻显法耳以约依教立行行契于理次位义便故就一往分文约言教者文字是言教故。

  约修行者三目在天面修行约人身故。

  约理者下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即所证理名为佛师故名三德即是约理。

  又是佛印等者刘熙释名印信也所以封物为验也许慎说文曰执政所持信也今以三德妙理喻之如印教无理印则教虚伪行无理印则行邪倒若契三德方可信用。

  言说相应者教诠此理信教解理即名字人。

  修习相应者修观照境境智冥合名秘密行修此行者即观行相似人。

  证得相应者即分真究竟证得三法。

  故约下结示由教行理义旨该通故约此义以分经也。

  外国者且指己所居地名为中华故名天竺以为外国若论地分迦毗罗国方是中也如宋朝严观二师与太史何承天共论此土是边是中观乃引周公测影之法以一尺二寸土圭用测日影京洛之地夏至之日犹有余阴天竺此日则无余阴准此算法地上寸影天上万里据此以验中边可知。

  旧伊可譬等者示旧伊纵横义初示纵义。

  云法身本有者谓百劫已满得王宫相好之身此名法身本有。

  般若修成者谓次于树下三十四心名为种智般若。

  入无余等者谓八十入灭无余在当故云方是解脱既有前后上下之义譬之纵三点水此即小乘所用生公释此伊字义云般若居宗在上等全滥小乘。

  又约下示横义。

  约身约智等者即相好身中树下断结证智虽未全得二种解脱而已破子缚故云分得有余解脱此则树下初成一时具三故云横一时有而身智脱三体用各异故云三法各异等也此亦小乘所用此文纵横与止观体相所明小义有同有异纵义全同横义则异故彼文云般若种智已圆果缚尚在解脱未具身犹杂食又带无常一优二劣譬之横川走火此之小义悉是纵横又诸大乘师说凡有三家初云法身是正体有佛无佛本自有之非适今也了因般若无累解脱此二当有隔生跨世弥亘净秽亦是纵义生公所解设异小乘还同此释次云三德无前后一体具足以体从义而有三异盖乃体横而义纵耳三云体义俱不殊而有隐显之异俱不异未免横隐显异未免纵欲释新伊应须先了他人异解方免旧伊纵横等过乃至邪宗横计等失故涂灰外道亦计大自在天具足三德而云法身充满法界报身居自在天三目八臂即摩醯首罗是也化身随形六道况大小乘诸师释义为是义故先出昔教以验诸师。

  新伊下譬今教中释此三点且顺教义天目顺行三德顺理已如前说即照是般若亦即自在是解脱此乃法身之处即具余二故云名一为三亦应更云般若即遍亦即自在解脱即遍亦即是照遍谓法身周遍也文明法身具二余可例知故且从略。

  三无(至)非纵者约三一互融以明离过即三是一故无别体一则非横即一而三非前有法身乃至非后有解脱三德俱具故非纵。

  一即(至)细画者更约互融以释字义。

  而三下结成不思议。

  不可等者只由互融故不可定作一说一思定作三说三思三即成烈火之横一即成点水之纵纵横名义乃可思可议偏小之法耳。

  不可思议者下约双非结归秘藏秘藏即伊字所喻也又总览前义还成三谛三德而三而一是真即般若德而一而三是俗解脱德非三非一是中法身德展转复疏不出三法如斯三法即我自心心外无境一切咸尔。

  此句下结示斥失此句者即指伊字喻文名为此句一经众义犹如枝条三德妙理喻以根本义咸符理枝必依根故云是兹经之根本也。

  广立问答者迦叶三十六问岂有余途只是广显三德因问有答发生诸品所以序中序于三德从纯陀品至大众问凡十六品明涅槃施纯陀一品略明三德长寿以去一十四品解释三德从现病去凡有五品明涅槃行修此三德师子吼品明涅槃义研核三德迦叶陈如二品明涅槃用即三德功能故云致二十五品洋洋无尽也。

  洋洋水流貌论语云洋洋乎盈耳哉。

  若失下斥失也若失始终三德意者虽能随文释义其犹逐叶忘根则解行二途指归无处若了三德在一心中则此经一部居于方寸况法华开显十方三世同说三轨三轨妙故故云妙法华严法界净名解脱不共般若与此三德一体无殊若识此意今文可了十方佛法在一刹那如斯指归功不徒弃寄语后学弥须介怀若念念不忘则佛果非远。

  三目释者下若约经即是以喻显喻共譬三德今从一往则是约行明秘藏也。

  摩醯首罗即大自在也色界顶即色究竟天首罗为彼天主大千世界共一四禅中千共一三禅小千共一二禅故俱舍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梵世即初禅也故二禅统小千矣首罗是四禅之主故统大千。

  若并下并即是横别只是纵三千即大千也。

  三德亦尔下合法内心具德以合严主以内摄外三无差别以合照世注云云者意在此矣。

  约三德中若约经文即是前二喻喻合法今约从事入理义便即是约理释秘藏也。

  果地下此约果上所显之理若对初心行人以说则教在名字行通五品六根理显通分真究竟若约教主以说则理唯极果故果地之言义意兼摄众德即万德也诸法虽多此三摄尽故曰兼诸然则一家宗承其唯三观观之所契即此三德故诸经论名相多者当以义裁断以略摄广令顺三德名相少者亦应约义开对既知多少不出此三然后了三只我一念夫如是则免同数宝岂类算沙。

  法身下示法体还约三身三智三脱以明则九三互摄展转相融文中皆先示双非次明双照双非即法身德实相般若真性解脱双照即二身二智二脱遮照同时三一不二若先了此旨则至文易见。

  法身德中初明双非色即应身无色即报身此自受用报也理非质碍故不可形相见理非观照故不可心想知。

  虽非下即遮而照见知宛然法身之处应身常在则有相好形令众生见故云虽非色而色也。

  充满下示应身相下经文明八自在中初一多义也故经云示一身以为多身身数大小如微尘充满十方如来身实非尘以自在故现尘尘身。

  巨细相容等者即八自在中第二大小也故经云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也三者轻重以满大千之身轻举飞空实无轻重四者色心如来一心安住不动所可示化无量形类五者相六根互用六者得得一切法如来之身亦无得想七者说演一偈经无量劫义亦不尽八见如来遍满一切处如虚空不可得见此八中第六似报第八似法余皆应义文中略举一多小大意该余四此乃法身即解脱也。

  虽非下不离法身而是报智故云亦可寻求谓亦可以智慧观察也。

  能发下示寻求相。

  言众生者从因以说由因中以三观寻求故使妙理发生智慧则无明顿尽究竟成佛也。

  故曰下引胜发证既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则知即境发智此乃法身即般若也即法身德四字是总结既即一而三故于法身德中具足余二。

  次般若中非知即遮观照非字即遮文字此显实相般若即是般若德中具法身也。

  非知下释成其义动虑分别即能观观境非观智故云不可。

  言说者由有应身方能言说法非应用故亦不可。

  绅者大带也此方古者以善言书于几杖盘盂绅带之上使常见之而自诫也论语子张书诸绅即是其事今以贝多黄卷类彼书绅。

  亦非下双照则可以观智思文字说也。

  不同灰灭者小乘灰身灭智入无余者则一向无知知即是智以灭智故今即境而智常寂常照故非不知不同灰灭也。

  不同偏空者小乘偏空离文字而有解脱今无说即说故不同之。

  极佛境界者三谛至极是佛境界由于三观而得开发。

  凡圣并明者凡谓我心及众生圣谓诸佛三千三谛二互遍故曰并明此观照般若也。

  而半满具足者无说而说称彼群机世间即人天教出世间即藏通上出世间即别上上出世间即圆文略别教引净名可知此文字般若也。

  即般若德者虽具足三而观照当其正体也。

  解脱中初双非即真性解脱即法身德也喧缚谓生死寂脱谓涅槃惑性本无故五住不能系四住是分段因无明是变易因举因收果也法身元寂故十智不能虚十智者世智他心智苦集灭道智法智比智尽智无生智世及他心照俗余皆照真并如实智名十一智今非空边故但言十以如实智照中道故故不论也此明解脱中具法身德也。

  非脱下明双照虽非偏空解脱而中道法身不思议空解脱二边生死空边变易生死有边分段生死也如百下百句虽广不出斯义此正是解脱德自体也非缚而缚者虽常冥至极而称物施为故虽非二边之缚而现二边之缚为讷钝邪痴是示为空边缚小乘不能说大故讷内无大智故钝偏沈于空故邪无明全在故痴约分真言之则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也分真尚尔妙觉可知。

  阐提外道者是示为有边缚即经云又现邪见相也故有下引证病行则示有二边烦恼儿行则示为真俗之善。

  住首下只由住中道妙定故能示现二边善恶善即儿行恶即病行。

  虽鄙必施者施平声虽二边鄙恶为调伏机缘必施为被缚。

  如医下明虽示现系缚而同尘不染如良医不染于病如莲华不著于水故云无染无著此明解脱中具般若德也问般若是智何故明示二边缚耶答平等大慧常鉴法界由慧鉴故施设二边故是般若德也。

  名解脱德者总结也虽具三法而以方便解脱当其正体然此三德约其旁正分别虽尔应知三一互融互摄故得一皆具三。

  佛身下摄三业以身对身其义便故故法身摄于身业欲知智在说故般若摄于口业断惑离缚由于意故故解脱摄于意业此亦约义对当如此若论理体心色一如身口等意不三不一思之易明。

  又大下收诸经般若五阴皆净只是三德显相以五即三故迷而为五悟只是三色即法身受想行即解脱识即般若此亦别对若论理体色即是心心空假中从心所起一切诸法皆空假中诸法空假中即心空假中也三谛即三德其旨可知五阴皆净义在兹也如来庄严只是三德所严法身能严二德六根清净即如法师功德品所明还是唯心三德相似发相内凡尚尔究竟可知。

  总诸下指广也般若法华既不出三德故知一代其旨咸然所以诸经不出三德。

  包含总别者总唯三德别出群经摄别入总咸归三德故曰包含。

  事理者名相事别三德理同指事即理如囊括结。

  一中无量者无量即三举一而三故云一中无量也余例可知。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