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7 册 No. 0662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第十八

  钱塘沙门释 智圆 述

  迦叶品初

  此下迦叶陈如及后分二卷俱属涅槃用章而分二段初二品明折恶摄邪用次后分明化周掩迹用若尔后分疏何故云是第六化周掩迹章耶答此于用章别数子科则当第六谓一召请常众二开演常施三显示常行四问答常义五折邪摄恶六化周掩迹故有六章今合五六只是常用常家之用故曰常用常即涅槃之理也故知章安之世虽无后分经义已圆故前释通序但以五事主对五章是知更无别立六章之理如其不然则章安立义便成残缺况昙无谶云此经义足而文未尽岂非经义不出五章任有余文当在用摄。

  善始等者前发三十四问称可佛怀开演常施故云善始今更请问卒显常用故云令终令亦善也。

  前随义题品者前虽是迦叶发问其义包广但随义类题为长寿等一十四品之别悉无迦叶之号。

  今从等者今之所问唯在折摄其义既约故使品名但从人立。

  地师等者即地论师用天亲七分判经也此品明佛慈悲方便持善星阐提之恶住佛性之善故曰慈光善巧住持分也。

  义用异者义约自证用乃化他。

  菩提种子者性为修种亦是修性互为种子如前疏此亦果性者即下经云从无明行及诸烦恼得善五阴是名佛性此则舍无常色获得常色等当知前品因果各明此品转因成果故与前异。

  由来解下古人皆作此释也。

  是应身佛性等者应同万类之身故有三世法身凝然故非三世圣人果性既有二别凡夫本有此二亦然故向云佛性有三世有非三世此凡夫本有也。

  此不然下今师正释。

  因中佛性即三世摄者虽三身之性并常自金心已前未究竟故犹是无常故为世摄至果究显故非世摄。

  合三乘者前取习气有侵有尽故离今约同到彼岸故合又非但开合异亦应云真妄异前生死河是妄今涅槃河是真。

  六道皆有佛性者一一皆具五佛性也。

  别据万善了因者前品明生因了因义甚广又广破定业示不定令修道品使见佛性即别约修得以说故属了因。

  通据善恶者今品修性俱明故善恶皆是佛性。

  故云下引品文四句为证。

  善根人有等者善人有修得缘了之善阐提则无。

  阐提人有等者阐提有修恶善人则无然此但引二句应云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无则成四句谓二人俱有性德三因俱无不退性以未入相似位故。

  从初意者五异中从义用异故题大章为涅槃用也以虚妄力者佛性即无明心随境转故能起恶。

  以佛性力者无明即佛性理具内熏故能生善断善由背理起惑生善由反迷成悟。

  两人更递者谓作善作恶各是一人谓此人作恶彼人作善彼人作恶此人作善更迭对论故成一双非约一人以论先后善恶故云然不相关。

  又一下约一人说如文。

  今明下二师各执成非今家双取为是故引河中七人释成其义。

  未起四住者谓方有无明未有见思其迷尚浅故于中间接去成佛。

  亦是一时改恶为缘者机缘宜闻故且随机方便权说夫本迷无始故无次第起惑之事。

  若尔下总斥同彼外道既云始起一品无明有佛接去成佛者是则不假修道自然成佛例此亦应今时造恶之人至恶极时亦须有佛接去是亦不假修道若然者则与外道邪计八万劫后自入涅槃如放缕丸缕尽则止既同邪计岂是佛法。

  若言下以始起例未起破也。

  应在别处者应在无烦恼处也若尔应元是果佛后渐起惑却作众生也颠乱之说莫甚于此。

  若从下以始起品例后起品破也。

  自后起品等者且诸经教凡说无明或十二品或四十二品既许最初起一品时有佛接去则后起诸品例应有接起无明既被接起四住时亦应被接何故只云起(一)品时被接耶故云何不被接。

  若无下以无明窟例四住窟破此亦纵计转破也纵彼计云由初起一品其迷犹轻故有接去成佛者后起渐重故无接义故今转破云且小乘教所谈破四住尽则得成佛及罗汉果是知四住亦有初起何故不云从四住窟始起非想惑时有佛接去成佛及罗汉等耶此非想惑于界内最轻故其义既非故结云故是难信。

  若尔下牒执正为今经所破。

  若尔者借使无明后品及四住窟悉有接去成佛者是则大小果证悉皆不假修道而自得之上师子吼品频破此义。

  若佛下正引破文汝谓接去不修则同任得菩提也佛两弟子者阿难调达是两弟罗云善星是两子两弟是权法华已显以例两子非是实人。

  闻不定教执成定解者不了如来随宜之说而定执一义以破诸余。

  七句者前四化他能不调能调拔恶始也不净能净拔恶终也无归作归救苦始也未脱能脱救苦终也后三化他德具八自在救苦之德医师药王拔恶之德知病如医差病以药。

  即罗云庶兄者异母之子故曰庶兄则显罗云是耶输所生是佛嫡子也远法师云此应是佛堂弟庶儿故说为子。

  具足三德者即戒定慧也。

  经厮下音斯贱役也。

  缘有浅深说有次第者缘深者先为说缘浅者后为说。

  何以下约经先菩萨次声闻后阐以徴问。

  解云下答释凡有三段初明小机次第二约大机次第三显今经包括统前大小初文中提谓文鳞如前说此小机次第以人天教为最初小乘为中菩萨为后略举方得具足应云般若法华引小归大悉是教菩萨也此则小机所见先小后大与今经三子喻不同故云自是一途等。

  若初下约大机论次第也。

  初照山王者即喻如日出先照高山是说华严先教菩萨也。

  次照平地者即方等已去三味大乘俱教菩萨不言照幽谷者以鹿苑说小大机一向不用故此则大机所见始终俱大亦与今经三子等喻不同故云此复一途以由今经三子等喻皆后教阐提故。

  今此下显今三喻包括。

  以山王为初者华严先教菩萨也。

  文鳞为中者始以归戒接诱次说生灭令证小果弹斥洮汰至于法华会小归大悉为二乘此即次教声闻也。

  双林为后者此经明阐提有性若能改恶定得成佛即后教阐提也故知三喻始自华严终至涅槃五时之教包收并足问此之三喻既摄五时如为声闻始从人天小教终至法华开显何故经云浅近之义为声闻说耶又为阐提正在今经谈常显性超出二死经何以云世间之义为阐提说乎答悉据初说故云浅近等也以小教机必先小故阐提之人必先令信善恶因果故若约会归同是徴细之义也以二乘阐提俱成菩萨故。

  以家业故者诸佛以化人为事所以最后不弃阐提。

  经藁草古老反禾秆也。

  义兼无差者虽有前后必等教故。

  象不足等者象身巨大师子杀之力似不足兔身微细师子杀之力必有余。

  量力下象力强兔力弱故杀之合有徐疾之异今兽王一等皆尽其力不以巨细量力而有轻重之殊也。

  就缘下经文但合菩萨阐提略无声闻疏文具出。

  佛不二三等者合师子王也。

  经反被拘执者反着毛衣诈为鬼状也拘执即古贝垂毛衣第十一经云拘执䩸衣是也。

  经何故罗汉于阿罗汉者善星谓如来苦得彼此皆是罗汉何故如来罗汉妒嫉苦得罗汉耶上言罗汉下言阿罗汉者[门@封]具互显不须异说。

  经䠰脊者巨员反曲脊也。

  验知是权下云云岂但善星是权而彼尼犍亦是权也若是实人岂能以食吐鬼身赞如来之德耶。

  不见后接者但见定当有雨不见后为修罗以手接之入海也夫五缘故虽布阴云而雨不降一火大焦二风大吹三为修罗所接四恶王治化五众生业感如经律异相中说。

  即是欲力者十力中当第五也谓知他众生种种欲解也。

  如无漏无碍等者若约今宗但是分例无漏一发永无失没阐提遇缘即发善心故非全例若依五性宗此成全例彼明阐提无佛性不得成佛故是知数人义符五性。

  若尔下今师牒斥阐提下今师明义。

  善不并兴者善恶相反如水火故此修善也若论性善常自有之。

  善不得生者修善不生也亦是性善不显故令修善不生故知邪恶由蔽理性故障事善若解佛性事善还生故。

  后恶稍灭等者由解本性故事恶灭稍灭犹渐灭也约位则名观似真等灭。

  答具有两义者一有善可断二无善可断。

  其曾下次第释出。

  无善可断者还成断善之义以未生善不得起故理内众生即圆名字已上悟解佛性之人理外即前三教人违于本性故曰理外。

  颠倒虚妄者离二边求中道舍生死取涅槃忻乐人天不畏恶道此之九界悉名颠倒不称实相咸名虚妄是故无圆融信等五根也此释太漫故斥云此义不然也。

  只此下正释理外者自别已还至于人天节节皆有五根故云亦有信等。

  阐提下明彼起三涂恶尚断人天等理外五根况佛界五根耶以彼拨无世间出世间因果故。

  既有佛性等者由性本具故能起修以偏圆五根悉理具故只由理具所以遇缘善发。

  而即未有者由修恶为障故然此修恶非指拨无故异阐提言不断善修性善恶广在前记。

  定宗者终无善法是阐提之宗。

  但自微弱者善在未来现在未有于今无益故云微弱。

  经如朽败子等者且据现在以说若约未来朽子还生佛性是善(至)不可断是释迦叶问也。

  言佛性是善是常者悉约正因。

  都无邪我者即空见外道所执之我也诸法皆空故曰都无然其所计自谓非三世摄故举此我以喻常我。

  语势牵令佛性是常者谓相带而来只由真我是佛性异名故。

  经现在世中(至)阐提世者此据缘了佛性以说若具修得缘了岂是阐提人耶是知言断善者正约缘了不据正因。

  经快发斯问者能多利益令后世众生而得正解故。

  约未来得等者正因之性究竟显发在未来故。

  食可见者因食得命食即是因命即是果说命为食即果中说因也经文下句云见色名触色是因触是果此即因中说果。

  触名不同下备释见色名触义。

  论云者成论也。

  问因前生者因前答云佛性者犹如虚空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故经牒云义如是者既非三世何故如来前文处处说众生有佛性既云众生有佛性则属三世佛语相反故此问之。

  众生定有此性者众生是妄佛性是真妄即是真故众生有性既如虚空何所不摄岂遗草木独无性耶应知彼生既然我心亦尔彼我俱迷同立生号心生既尔诸佛咸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一互遍彼彼自殊。

  皆是无记者虽有见闻怜爱之善不能牵善果故属无记业。

  既无下据无正信善边正属恶业此于三性但有其二定无善性。

  取业对善欲者取著于善由乐欲故。

  求业对善思者夫身口作善皆由意思故。

  经身业口业意业者业所依也。

  取业求业者业相应也。

  施业解业者业自性也给养亲友自相染爱奉事师长但为人情设施外人唯祈恩报由斯施等皆邪业也又泽州疏释云阐提若有身口意业就具以举见心造业名取业爱心造业名求业施业解业当相以举阐提亦有舍财名施亦有读诵分别名解。

  如是下结明无善何以下释此解亦通。

  经不求因果者世间因果出世间因果皆拨无故。

  色香非苦者阐提但有怜爱之善喻如色香非苦。

  庄严下凡三家解义于三性中各据一性以释庄严谓阐提亦有善性光宅谓是无记性开善谓恶性三家释义开善为优故道场惠观亦同此释而与今师立义符合前二师义一往亦通。

  并无记性者以怜爱之善不能牵人天善果故。

  如棋下以怜爱心亦属工巧无记所摄也然无记有四一异熟二威仪路三工巧处四通果异熟者谓三界五道果报五阴即异时熟故变异熟故异类熟故具此三义故名异熟二威仪有二一威仪事谓行住坐卧四尘为性二威仪心即意识强盛能引发威仪眼等五识自性羸劣虽缘威仪不能引起威仪第七末那惟执赖耶为内我既不缘色等四尘所以不发威仪第八赖耶虽缘色等诸尘亦性是羸劣不能引发威仪言路者谓威仪行路也工巧者一工巧事谓彩?雕镂五尘为体二工巧心即是意识眼等非威仪准前四通果者谓证果有于通用亦名变化无记一变化事谓改易形质无而欻有小乘以五尘为性大乘以五阴为性二变化心即是意识。

  上为中下注云云者谓更有中为上下也或注云云在如文下者非。

  若定则不尔者若是定者不应断已还生及得四禅而堕地狱也。

  经具足十力者即是十力中第四知根力也。

  约余人为答者显如来具足根力非但知善星一切众生上中下根悉能知也。

  经无异路者若发菩提心必至佛性泉也。

  经僧鬘此云对面施。

  说教不定者由机不定致令如来说教不定佛如明镜普现众像故云照根不同。

  众生不达者未得教法深益之人致有斯诤。

  特是略耳者过去已谢是故不说又由过去善根生今善根说现知往是故略之。

  诤论下云云者开善合第二十犯重人有性无性在第十九一乘三乘中故但二十冶城谓与前义不同故别开为一故有二十一今师依之。

  非六凡识所知者非凡夫六识所知也。

  初智人闻有等者此约二谛相即。

  闻有无等者闻说双照即达双亡若闻双亡亦知双照此则闻佛四门之说解四无四而皆互通疏文且据四门亦可权实大小相对以说谓闻权知实闻实知权闻权实知非权实等须知权实四教各有四门而疏不约权实者应是直就圆实以说是则言有是权摄前三教言无是实独在圆融有无不二即权实不二也。

  一二等者于一法中作二种说应知二说即一法一法即二说。

  面闻下面从佛闻尚有是执末世灭后执之更甚故曰转尤。

  不解对治意者说有治无执说无治有执愚人不解因起定着岂能破有无之恶。

  邪国土下随方也时节下随时也。

  唯得肉食者虽开食之如食子肉不应贪味又得和肉糜饭当以水洗令与肉别。

  九住等者九住亦应少见十住比于后果亦成不见以后望前得云少见以前望后得云不见他所宜故与夺说之故名为他语也。

  世界意下云云者知彼根性差别故作不定而说令闻者欢喜故属世界。

  应是遗漏者今世行本皆无结文应于作种种说下结云是故如来名为具足知诸根力。

  广出不定法者即前所说教法也。

  略举一边者经中但例三句也。

  涅槃八味者如前名字功德品说。

  经帝释者此云能作天主。

  憍尸迦者过去世时波罗奈国有婆罗门姓憍尸迦好修福业与其同友三十二人共为邑义憍尸命终为忉利王余为辅臣佛依本姓呼之。

  经宝顶者从髻中明珠为名。

  宝幢者与修罗战胜遂立胜幢因以为名。

  论家(至)为比者只是过未四谛智比于现在故得比名今意在大须依初解泽州亦云佛知生死无常苦无我不净知涅槃常乐我净为八。

  七如梵行者此释可依以七善在大故。

  止就善义者皆约天主具众德故以立多名故云善义。

  重约五阴者以五阴通善恶故。

  经亦名为谛者远师云有漏五阴是苦谛无漏五阴是道谛。

  但除色阴者以四阴名心心即识故虽有王数之殊通得名识泽州释云有漏阴中阴识一种自余四阴为识所依名四识住所谓识住色中乃至住行中以无二识故不云识住识中与今释异者恐各有所据经中四识住列在四食之后疏文随便故先释之。

  阴通内外者段食在外思触识三食在内所谓色阴中有段食识阴有识食行阴中有思触二食受想不论。

  能通名道者由观五阴即佛性故反迷成悟通至佛果亦可云道谓六道以五阴通六道故此亦兼释亦名为有也二十五有即六道故此亦兼释亦名众生五阴和合成六道众生故。

  体即无相者此即兼释亦名为世五阴之相名世体即无相名第一义。

  三修者色名身戒余四名心。

  经名因果者善恶五阴名习因报阴名果。

  正在行阴者以起三毒等正属行阴故亦可云有漏五阴从烦恼生能生烦恼故名烦恼。

  有为解脱者五阴身在故。

  为因缘体者十二因缘不出色心故。

  亦名三乘等者即释经中亦名声闻等三也有本作三修者文误以和合色心成三乘身故。

  余皆可解者即经亦名地狱等以五道三世俱有五阴其义易明故不释也。

  此即约世说第一义者以阿若但是人名故属世谛众生不解致成诤论者如小乘凡二十部执计各殊大乘一性五性宗承两别若不晓解赴缘之意岂免诤论之失如来略举二十一事以明不解之端以此例知像末之时东西二土大小两乘凡有各执悉由不解赴缘之意。

  初明涅槃不涅槃中疏文先悬示部执次随文正解下文例尔。

  婆多据事者此是有宗多据现事以现见如来灰身入灭故云毕竟涅槃。

  诸仙者释名曰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制字人傍山也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云精液[胜-力+天]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气常存累积长久变形而仙。

  有权有实者权人为引实行故。

  故说无常者此大涅槃之用也而无常即常亦即双非。

  以余势故者神通虽失余势犹尔故堕不死摩竭提此云不害以国无刑杀故。

  经食唾者乎者以达多化为小儿在阇世膝上阇世以唾饲之口中故佛以此为责。

  经二者杀须陀洹者以父王幽闭七日之中目连飞往为说法要得初果故如十六观经说假名菩萨即前三教人皆谓定灭如来说常令达圆顿真实即圆人。

  须善部意者此亦二部不同婆沙明有门义故宗婆多成论明空门义故宗无德。

  不同外道者以了无常不同外道计常。

  破诸(至)离阴者以外道计我是实故以假我破之。

  有相续下正示假我义释三假如前记不言相待者依经且二具足必三。

  复言实法下实法五阴也以揽五阴成我故五阴既灭假我亦无如指既灭拳名亦灭也。

  复言下实法灭故无但约假则有如血肉之指虽念念灭不妨相续以立拳名是故有我。

  此一向明有我者虽或说无次还明有。

  若我无我破我无我者即招提明以我破无我以无我破我也。

  有此理不者真谛意云中理非我非无我故。

  理中下正破然彼但执双遮岂知双照二鸟俱游何曾理中不得有我无我耶然二宗执我有无是小义真谛依今经意用大理以破之。

  不得有无常等者正是一鸟穷高之涅槃一鸟在下之生死双游并息义俱不成是知真谛但见黄雀在前岂知挟弹居后也。

  若中下疏主正依龙树中论以申其义说我无我双照之用诸法实相双亡之体亡照互融体用相即是则相破义既成两非义亦成故知招提真谛各得片意。

  例诸诤论者若例次文者应云诸佛或说有中阴或说无中阴诸法实相中无阴无非阴前后诸番悉应例作。

  前明相续假我者以说善恶果报有受故此由相续故从因至果。

  唯因成是体等者相续但是因成经时前后得相续名相待但是因成横待竖待得相待名故此二假并名为用。

  色心总名者以十二支不出色心故。

  若为其作佛性义者前次第释经皆蹑次师假名性义今更依初师佛性之义次第用释下句经。

  具为五阴所成等者五阴即佛性故故经云所谓内外乃至五阴也。

  因成所成者所成即续待也。

  即是合义者合会也。

  复是缘义者烦恼润业令得受生即资助义。

  二手能出譬期者二手合能出于声譬五阴合能出于我。

  声譬体者声从二手而出如业从色心而起。

  相拍譬爱者虽有二手不拍无声拍故有声拍是出声之缘故譬烦恼。

  经众生业爱者生合二手业合声爱合拍。

  无计离阴于草木计我者若离阴身别有我者义当草木外物是我也。

  亦不得计离阴有我者此正明经意佛恐即阴被破转计离阴故云终不离阴等耳。

  即有六有者以中有足五道为六此正当计无中阴家遮计有中阴义也若许有中阴应有六道既但有五道验无中阴。

  经云无色众生无有中阴者毗昙法中说除四空余一切处定有中阴以无色界无处所故向疏云色地受生定有中阴是也。

  二果用等智断惑者二三两果也等智即世智谓忻猒之心也凡圣等有故名等智。

  牵罗汉退者而现生必得迟者至死还得罗汉终不隔生。

  沙井喻等者上砖喻罗汉下砖喻初果沙喻中二。

  上去到下者喻罗汉退为初果也。

  有时退失者若据次第修人得电光定从欲界入初禅不云有退今云退者应约超果。

  经一内二外者应以五义分别一约惑复有二种一受生烦恼于受生时起贪等结二障道烦恼现起染污妨碍圣道彼阿罗汉受生烦恼一向不起名为不退障道烦恼得有起义名为有退二约惑因缘惑起有三一性使不断为因故起二以不正思惟故起三缘力故起如见女色生贪欲等罗汉无前二因而起烦恼名为不退缘力生结名为有退谓见增上可贪境界暂尔生贪还即摄心断之令灭三约道道有二种一者有漏等智断结二者无漏圣道断结等智则有退无漏则无退四约住散乱有退专修无退五就根钝根有退利根无退义既如是不得偏执。

  经有时解脱者以要待时方得解脱时有六种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卧俱四得好处五得好说法人六得好同学待此六时名为钝根不假此六得解脱者为利根。

  六人者疏释可知远师云举六罗汉证成有退谓退思护住胜进不动是六罗汉。

  举譬者观经譬合二文似明不退而疏主科在初退中未详所以。

  寄言故有为者以可说故。

  而其理无为者直约因缘相生之理古今常定无一念间故是无为不得云三道即三德是无为也此约因缘妄事说无为故请观经文。

  余三句便来者谓正在初句余三因便而说。

  坏三因者坏爱取有也。

  复无生死者现因灭来果亡。

  云云者有余罗汉已断子缚而果身在犹是过公二因所感故云从十二缘得。

  可见云云者凡夫五阴是过因所感故云从缘生现在复起三因牵二果故云亦十二缘。

  经上行生天也下行三涂也。

  有障不障者五欲不障下二果能障那含及罗汉果故知昙无德义与成论同以论宗彼部故多祇二部各据一边。

  经获得正道者正道圣果也。

  在凡夫时者即得禅外道后学佛法也。

  经远离烦恼者以伏惑名远离。

  经断四禅烦恼者用世智断也故佛三说三界不同并是随机贵在得入。

  相应思为正体者夫施者皆以意思割舍方能有施故以意思为体由意思故即以身口助之令所作成就畅其意也。

  三无为者一虚空无为颂云此中空无碍明虚空无为以无碍为性由无障故色于中行名为虚空二择灭无为颂云择灭谓离系择者慧也由慧简择四圣谛故灭者涅槃不生名灭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三非择灭无为颂云毕竟碍当生别得非择灭言当生者当来生法缘会则生缘?不生于不生时得非择灭此非择灭碍当生法令永不起名毕竟碍言别得者谓非择灭有实体性缘?位中起别得得故非择灭得不因择但由?缘名非择灭论云如眼与意专一色时余不见闻等色声香味触落谢过去毕竟不起得非择灭名。

  经不从智缘者智缘即择灭也以于内凡忍位便灭三恶故知不从初果无漏择力所灭也即此计无择灭无为。

  毗昙定有等者四大是本名为能造余青黄等是所造。

  成论则无者彼谓四大是假色香味触四尘集成不造诸色。

  经所谓粗细下列所造色涩滑是所造触青黄至斜角复是色轻重寒热饥渴复是触烟云尘雾复是色依毗昙更有高下光影明暗正不等并是造色此中略无。

  经如响像者能造四大如镜如谷所造之色如响如像。

  定云无作非色者具足应云非色非心以德宗用不相应行为戒体故僧祇异前两师立应云以心为体如前念戒中已释。

  不作心果者明无表色不为心果何者以无表自以身口作色为因发于无表色为果但是以色因发色果故非心因果也。

  不生余色者以无作色非显等色也。

  经戒有七种七支戒也。

  经其心虽在恶者此明无作色不属于心何者以心在善恶无记中既不失戒验知不属于心。

  别有异体者以彼部中宣说同时别有诸数与心别体相应造缘。

  僧祇下但有心王故。

  无异体者唯说一心随用分为多数不说同时别有诸数斯皆不达如来随缘之说执之成诤应晓心数亦有亦无唯一知性随用分多非全心外别有诸数故言非有譬如一金作种种器非是金外别有器体随用分别想受行等各守自相得言有数如金与器非无差别金器虽别时无先后心行如是安可各执先举圣人十二因缘者谓变易土中界外十二因缘也皆是根本无明所出。

  次明凡夫中经明十二因缘少异余处余处所辩过公因中彰无明行今此具论无明爱取及与行有又复余处现在果中说识名色六入触受今此唯说受及名色又复余处现在因中说爱取有今此通说无明爱取及以行有又复余处未来果中说生老死此说受触识与六入十二因缘齐通三世隐显互论于义皆得故俱舍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

  细寻之者令寻文释义也。

  经圣人色隐等者以行等十一支不出色心如是色心皆从根本无明所起此乃但明过去之因也。

  次正明凡夫中初明后即前经有二段先明过去因经从无明生爱当知爱即无明者无明之心对境染着即名为爱是故此爱即是无明。

  经从爱生取等者即前爱心取着境界即名为取体性不殊是故此取即无明爱。

  经从取生有下即前取心起业名有是故此有即无明等。

  次论现果经从有生受下此名识支以之为受识支即是现报之体从因纳得故名为受即前有支转为此受是故此受即前行有亦应即前无明爱等就近言之也科为后即前者以后后支不离无明故故知心外无别心数。

  故明前生后者以经云生于名色等故然亦明其心法展转相生更无别数。

  经从受因缘生名色者受增为名所托精血说之为色从受生于无明爱取有及行者从现报受起后因也从受因缘生受触识六入等者从现报识转起未来生死果也此中文虽相生义本相即亦应云名色即受乃至六入即受。

  经是故受者下总结无别受心向前即于过去无明爱等向后即名色等故即十二支。

  或谓未来生支为受者疏主出他释也正解如前记执有心数者疏文可解然经文应明其过因现果现因当果而此文中略无当果辨过因中初言眼色明欲四法生眼识者虽举四法为取要欲为无明支欲即无明正显其相此是过去无明支也欲性求时即名爱者过去爱也爱缘取者过去取也取名业者过去行也此言略若具应言取缘有者名之为业次明现果业缘识者生现识支识缘名色起名色支名色缘六入者起六入支六入缘触起现触支此心法中触数名触下依此触生诸心法触缘想受起现受支通想说之触缘爱者起现爱支触缘信进定慧等法起现有支。

  如是等法因触而生然非触者结明其异由言非触故诸弟子执有别数。

  娑沙二释者又正法念经中摄入鬼畜罗睺是师子儿摄入畜中。

  通是一有为者总其三界是一有为果故。

  二十五有中一有者以二十五有但是细开六道故有尔许然于六十有开不开如地狱趣但通总而为一有更不细开八热八寒等殊鬼畜修罗品类俱多而通总各为一有而已故云如下三趣等应云四趣以二十五有开四趣故。

  人天各离等者人之一趣开成四有天之一趣开成十七言十七者一无想二五那含六欲并梵成九四禅四空处通前为十七此盖治者释经中一有义意取四恶趣不细开为一也然依疏主其义颇长既通余义故更助释。

  因果者二十五有不因因果也善恶者三善三恶也七识处下河西于欲界分五道云上二界为七谓此处是心王住处故若出三界真空涅槃则非识心住处也又泽州解云三空为三初二三禅为三欲界人天为一故合为七论云识不乐住三途及无想五净居非想处三恶有苦煎迫识不乐安第四禅有无想残害识心故不乐居又有五净居趣入涅槃不欲久安故非识住非想及灭定亦残害心识识不乐居故非识住。

  此不应然下破河西而今师不出正义今准远师云人中富贵为一六欲天为六初禅已上合为一是为八。

  名无分优婆塞等如第一疏释列众中。

  又人师下此即泽州解也彼云如毗昙五戒要须具受乃得但就持中持一戒者名为一分持二名少分等。

  次明八戒者如前记。

  但是互出者点示经文五戒约不具说而有执具受者为诤八戒约具受说亦有执不具受为诤。

  经不名得斋者一日一夜是齐分故所以灭此但名得戒善不名得齐。

  故毗昙下四卷毗昙业品偈云调御威仪戒是舍于五时禅生及无漏二时觉所说长行释云威仪戒五时舍罢道犯戒死时邪见增法没尽禅戒二时舍退及上生无漏戒亦二时舍退及得果。

  更增损之者谓杂心中四舍望四卷毗昙则无法没尽舍及犯戒舍是损也而有二根生舍是增也故杂心业品偈云别解脱调伏是舍于四时若舍及命终断善二根生长行释云谓舍戒身种类灭善根断二形生律者云法没尽时彼说戒结界羯磨一切息阿毗昙者说法没尽时先所受律仪相续生不舍未曾得律仪不得是故说一切息有说犯初众罪名舍律仪此则不然若舍律仪者犯根本罪已还俗应得更出家已舍律仪故佛言非比丘者以非第一义比丘故此说无过也犯初众罪于别解脱律仪是比丘于无漏律仪非比丘尽寿律仪四时舍齐律仪至明相起时舍谓住律仪而犯律仪者是犯戒非舍戒故疏云但是秽戒也。

  除法下正示杂心所损二舍也谓杂心无此二舍故云除也。

  并言不舍者谓法灭犯重并不舍戒如向引论。

  二根下即杂心所增一舍也。

  余部下谓二根生亦不舍戒也若准四分二根生失戒以四分四舍与杂心同故谓一命终二作法三断善根四二形生故四分中罢道还家须作法舍其不作法者戒体还在犯重亦不失戒以余支余境犹转故若根转人僧转为女则悬发尼戒尼转为男则悬发僧戒故根转者不失不同二根生。

  即真无漏者见修二道也。

  相似无漏四善根也。

  受道下二即余凡夫于戒持犯也犯者但名污道乃至知不失。

  一三皆大乘说者此即大乘初心不达佛旨或言二乘得作佛或言不作佛世有定执五性一性宗义者或似之以五性家谓定性二乘不作佛故。

  非其境界者非小乘诸部境界也。

  若尔岂可(至)定是耶者故知于一于常起定执者则执实谤权岂知权是实权实执水非波岂非。

  颠倒是故金铁二锁贵贱虽殊系缚一也于一起执其金锁之谓乎龙树所谓非论议者所知盖凡夫易起执着故论主?之也。

  现在正断者子缚断也。

  未来不生者果缚断也。

  并是近代者指此方齐梁已来人师于此经文随语各执也。

  当果与真神者佛果在当真神非妄。

  即是离众生有者以众生是现是妄故未有佛果及真神也。

  心及众生等者凡有心者皆当作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闻此说者于即起执。

  并不得佛意者以于即离各起定执故若解今宗六而复即则起于即离有定执耶是故闻即不惊闻离不怪善得佛意吾宗之谓乎。

  及三文者犹如虚空等三段也。

  经一阐提等悉有佛性或说无者一性宗言阐提有五性云无应知言有约性言无约修言有约未来定作佛故言无据现在断尽善根故得今经意冰执自消。

  婆多明无者如十诵戒本序文但云稽首释师子也成实宗昙无德故四分戒本序云稽首礼诸佛也。

  多世界则有者萨婆多无十方佛。

  迦叶品之二

  疑是解津者津谓津济由疑故得解则疑是解家之津济也。

  此疑非解者以因边邪之见而有非因佛教异说而生故疑者犹豫不决也。

  释出疑由者即经心不了故等也。

  如此事理者涅槃理也浊水事也。

  比度能治者即经云众生见已即便生疑等。

  经见有二种者见生死苦故云见苦以猒苦故疑有治苦之乐故见非苦。

  苦非苦下释二种相先释苦众生见已下释非苦。

  经离是四事者即上离善友等四也。

  如种良田等者雨水喻所施之物田即能受之人下种喻能施之心生芽喻所感之福下种是因雨水是缘因缘具足故生芽收谷。

  贫是劣果者如田本无谷。

  施得胜报者如种之获谷。

  田瘠下若约田有肥瘠则收有多少乃喻施悲敬两田报有优劣今且通喻既并获福通号良田故云置而不论。

  私谓下先牒邪执应下种(至)水土举喻破也如下种于田冬必收谷施物于贫后必胜报如水土无谷我种之而获谷若贫穷非富我施之而果富。

  若有施主施利刀等者以恶资施主反破邪执。

  经有五事施者谓色力辩安寿命此偏约施食以说。

  第六复次下疏文消经自是一意经意以供养佛像乃至亡父母虽有能施之人及所施之物而无受者以佛像等非生人故既无受者云何有报。

  临终一念者如阿耆达王行十善业垂终之际宫女堕扇面上一念重嗔便受蛇身(云云)恶念既尔善念例然。

  而堕而升者恶念堕三涂善念升天人。

  余未偿等者如石勒前身于罽宾施罗汉以有鸡业且堕鸡中后以施罗汉因故报为国王不达此等即成邪执故经出邪执疏以正见释之显彼邪也。

  经如盖是一者脑盖也。

  应有习果者今世亦应有智慧也有智不应断善以断善邪执是无智故答意者亦有习果而是世智不妨断善也。

  清升善根者人天善也以彼拨无世间因果故唯有三涂之恶因耳。

  徐仆射理人者善能决断他人是非己身有犯而不闲答问也南史云徐陵摛之子也字孝穆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为凤集肩上已而诞陵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宝志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光宅云法师嗟陵早就谓之颜回八岁属文十三通庄老义及长博涉史籍有口辩父摛为普安王詻议及引陵参宁蛮府军事王为皇太子东宫置学士陵充其选稍迁上虞令御史中丞刘孝绰与陵先有隙风问?陵在县赃污因坐免之为通直散骑侍郎。

  天柱瑜者天柱山在会稽瑜名也时号顿悟禅师。

  不晓世语者未治本云瑜常身病尼问疾云阇梨无所苦已就灵姑卜云无苦即问灵姑是谁答言是剡更问汝向剡耶答云是夜行汝夜行耶而竟不知越俗名鼠为灵姑等故云不晓世语也。

  而是下合例也有世智如理人甚善极解深义不知出世法如不闲答问不晓世语。

  经非是下劣等者简阐提但在人中唯是利根诸天着乐三恶苦重皆无刚决故少此心。

  利人初入者以自然有三念故如前说。

  释中二者标过未二善也过去下释出二相。

  果字即结未来不断者以过去善因若今未受果必在未来即顺后报也。

  既无现未过去亦息者以未来望今现在为过去又直约今生已前为过去以今不作善因故不资发过善以过善不得起故故云亦息。

  通别三世者前三问是别后一问是通。

  经如来亦说佛性有六者此据佛于上第七功德中说此六种也。

  是了因者据可见之言即判属了。

  二谓正因者据一常二真等谓是正因。

  望下下今意谓与九地佛性相当即九地中了因正因也。

  悬取答意者恐佛作此答也。

  若谓往时者未断善前名为往时。

  正用遣问者虽通举四种而正以分别答遣迦叶之问故重释也。

  虽有而无者虽有佛及等觉之性由烦恼故常果未显属于三世故云而无。

  虽无而有者必定当得常果故云而有。

  通答前三者初明即有而无何妨断善即答第一问次明即无而有何妨一切悉有即答第二问总此二意即答第三以斯一文答前三问故云通答。

  当相即非三世所摄者约理则凡圣体一故非三世而未来得复云未来者约事则因果位殊未来方证即前不即不离义也。

  如来则非三世者究竟证常住故自金心已还虽分证常犹有无常故属三世下经明后身九住同有六事而有常者与而言之。

  未来全见者至具见时即是妙觉。

  若善五阴者四果十地菩提果者究竟果如下疏释重明后身者真因分果皆属三世。

  但言可见与前为异者对前后身六事辨异前云六少见今云可见可见则未得少见也。

  不与常名者八住至五住比于九住已上所证浅故夺其常名。

  言善不善异前者五住至初住所证复浅无明尚多故云善不善不同六住已上得纯善名下文详之矣后身下通前简显也。

  修得是善者于当位见中道故。

  不修不善者未破上地无明故。

  并云亦应真不真者具足合云亦应修得是真不修不真。

  失念不善者若约今宗圆位初住已得念不退别乃初地并不应失念故此释非也。

  难亦未去者若欲去难如向记中随文释也。

  经定有佛性等者若言定有现在未见若言定无未来必得不许定执即名置答置而不答释一者遮止。

  反质答之释二者莫着质问也反问其义不令执著名为置答佛以莫著名置答迦叶以遮止难之。

  私云下置谓弃置遮止莫着悉是弃置所问是故但云以置为答通收二意前疏主释义别就两途通别相关其义方显。

  因中因果者无明烦恼是因中因四果十地是因中果。

  经亦过去现在未来则是因中果也。

  亦非等者究竟果也。

  因中二乘即是三世者因中果也。

  若大菩提等者究竟果也。

  前文下重牒前文示今释义。

  果性不尔者以有因中果及究竟果故。

  善五阴者即通因果者小乘四果十地分果所有善阴望佛并因唯佛名果向云生善五阴即是果性者且约通说分证究竟及以小乘俱名果故。

  前文下引前文证今义亦三世是四果十地非三世是究竟。

  有人下出他人释义既疏主已约因果释之故知他义未当。

  若约烦恼即为因者以烦恼即佛性故。

  善阴果性通因者以四果十地究竟悉名善阴经云得善五阴即是四果十地也而疏云十地之果者望凡名果望佛名因向经云果亦过去未来者望凡以说。

  唯在于果者经云获得菩提是究竟菩提也从善五阴得菩提果故名阴果。

  备有因中之果及菩提果者初法中善五阴是因中果也菩提果如文。

  经如众生身等者以众生身喻菩提精血喻诸烦恼及善阴。

  经佛性亦尔前四味因中果也此亦三世醍醐菩提果也此非三世。

  即合现在以烦恼故能令断善者以现断善合乐果也。

  必由过去者合过去业也由昔无信今断善根无信即烦恼也。

  今言下释妨既由过惑而今断善何故经云现在烦恼耶故此释之。

  合第二譬(至)不生果者未来若修缘了方能得果故云佛性因缘能生也。

  若铿然固执者若定执正因佛性在迷未具缘了如执灯明未出不能破闇。

  若因缘假名者若晓未来因缘会时则能得见如了灯日虽复未至未出不可定执不能破闇。

  经未来之生能生众生者然此段经凡立二譬一灯日譬二生支譬疏但释灯日后譬略无谓十二缘中未来生支能生众生。

  能生佛性者能生初住及后身等佛性。

  经若言五阴是佛性者若阴是性则性在身内云何说言非内非外。

  经我先不说众生佛性为中道耶者此指师子吼品中广释佛性为中道义故今指之。

  非内六根等者内六根即正报外六尘是依报。

  为破两执者内外之执也。

  即一而三即三德性者即中是法身性即空是般若性即假是解脱性。

  备此二义者即三而一即一而三也。

  岂有无真俗之中等者圆融中道即遮而照故具二谛。

  佛性咸遍者中既具俗俗摄三千事理依正无所不统故云是故佛性至咸遍也。

  多处论遍者所出非一故云多处。

  所以至此等者多处论遍是双照此言双非是双遮应知言说虽殊理体无异多处论遍者是即遮而照此非内外是即照而遮遮照一如诸文义等。

  复应双是者即双照也。

  尚未能计犹如虚空等者尚未如外道之胜者安晓圆中之大义乎。

  根尘合等者经但云内外合荆溪以根尘释之也。

  岂非体一等者凡有三句结责他师体一则依正体一相即谓依即是正正即是依既一既即则晓依正俱遍故云岂非性遍岂同计性唯在有情身中如器中有果耶。

  今问下只由经云内外合故所以历根尘责问显彼违经先以四句定次若双非者下正难于四句中且牒双非以破恐他见此明中道为佛性而执此义言无情无佛性者以经云非外六入故故今以非内难之五阴即内六根既云非内非外则有情五阴亦无佛性何但墙壁无情无佛性耶若约双照则依正皆有。

  哀哉下伤劝也伤彼迷愚故云哀苦。

  请细下劝晓经旨六门即今明中道六段也。

  以括一部者以一部之文岂离中道文虽异说理必常融此为世人好执下文墙壁无性之义故令以此遮照之旨统括诸文。

  统收一期者此经谈理既然诸部圆经固无异辙但由兼等故分五时。

  释迦以望等者出世之意指归此性佛佛道齐五佛无别一以贯之故云理无二是五时无别故云事无毫差。

  所失下只由世人不了性遍则使大教徒施圆修虚设故云不轻。

  释迦等即五佛也一释迦二十方而以三世为三成五也。

  先出二执者执外道内道也。

  次四复次等者经中约果约修以谈佛性然修由性成果由因得良由本具方论修果故使理具转成修具一一修具无非理具当用此意以寻经文。

  经佛性虽有非如虚空者虚空说无为有故有颇见而佛性可见。

  经犹如灯焰者从初焰至后焰相续不断故。

  色即佛性等者此明墙壁外色即佛性也金錍云色何以遍色即心故又云若不唯色色非心耶。

  若色等无者若谓墙壁等色无佛性者相好色身亦应无性以俱是色法故若俱无者则有情亦无何但无情。

  二结假说者经云定说非定执也故以假说明之。

  经心不等故者既知酪因乳生则乳中有酪何故不许乳由水草而水草中有乳耶两物既俱本有而偏执一有一无名心不等。

  经四事和合者此明眼识从四缘生新经论明九缘生如前记。

  初一异因异果者一因生一果故云异因异果故以一字明之。

  经离于方便等者以乳久停或自变为酪故如师子吼品。

  经要须方便者要须人工也。

  经盐亦应有微不咸性者难意者不咸之物既有咸性盐咸应有不咸性耶此即互难难有令无难无令有也。

  经不可独用者以盐性咸苦独用则人不堪食若本有淡性何故尔耶。

  经不从方便者不从外四大而增长内也。

  一依理起教用者即如来依佛性理起权实教。

  二明下即机缘禀教立行故曰修因行成证理故曰趣果。

  三习下修因必习于圆解趣果定除于结惑故此三科初一在应后二属机。

  别明自意者自意是今经正意故更别释。

  经知杀解脱者知杀贪爱母无明父等得解脱也又是知因杀得解脱如杀五百婆罗门等。

  经乃至邪见者于十恶中略其八种故曰乃至。

  知邪见解脱者知因邪见识达正道名为解脱。

  得无量罪者泽州云波斯匿王先有诚教有犯佛者罚财入官彼闻得罪谓招此坐(才过反)故求与财。

  随自他意可知者智人说有我亦说有随智人是随他我亦自说是随自前随愚人说幻一向是随他。

  经不见一切众生定得菩提者此赴宜之说圆人初心定知岂十住不见耶然应比下实见比上则名不见与夺论之义自可了。

  经我说如是汝说亦尔者彼此同知名随自他意语经然不离于阴入界也者无量诸法不离三科三科不离色心色从心造全体是心一家立行唯能阴界美在斯也。

  经七种语者因中说果名为因语果中说因名为果语说现在法望前为果望后为因名因果语立喻显法名为喻语假举世间不应有事而显诸法名不应语随世流布说男女等名世流布语有所宣说令他众生从己化意名如意语虽有七语正约后一明已为生说性之意。

  经众生现在六入触因者谓现六入及触是过世业行家果现所造业复为来因名因果语。

  经说诸众生悉有佛性(至)不放逸者宝性论云为众生于自身中生怯弱心谓己无性绝分不求故说众生有佛性义与此同。

  初明无所有者由证法身真空之理而外有力无畏相好等即真而应故云无所有无家之有名无所有次明有所无者谓不善无记昔有今无故云有所无又前一显智德所成后一明断德所离。

  阐提即有下云云者此修善修恶互论有无如下四句料简故注云云。

  经众生不解(至)自意语者七方便众生执偏疑圆故云不解。

  经后身(至)不能解者藏通后身若别教约行教道则初地已解约教教道等觉犹迷若以究竟望之则圆教补处亦名不解自等觉已还悉名其余菩萨。

  况复浅人者二乘及余菩萨也。

  世谛种别者即别圆俗谛中十法界业行因果差别故非二乘所解。

  应身为世谛者化迹难量不可思议故非二乘能了上文云现病是佛境界非二乘所知即其例也。

  别有所关者此如法华玄义明七种二谛中引此经文明别教二谛也故彼文云幻有无为俗不有不无为真者有无二故为俗中道不有不无不二为真二乘闻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聋哑大经云我与弥勒共论世谛五百声闻谓说真谛即此意也若约时部或在华严或通二酥。

  境界性者恶邪堪为佛所观境未有一毫之智名境界性。

  万善了因者了因了于万善名了因性。

  亦名缘因者指上万善也。

  或众生性者五阴和合名众生性也。

  俱有无记五阴性者阴果之身既酬昔因故是无记现起善恶能作未来世因名善恶阴所谓因通善恶果唯无记也。

  语异意同者三句意同其义可见而俱有句旧云并有正性或众生性今云俱有无记五阴性云何同耶答五阴即佛性岂非正因色心和合岂非众生故知义同旧说。

  一句至七句者此通就今中道大章共释总有五段谓初一句二二句三三句四四句五七句故云一句至七句也。

  自他语亦有亦无者阐提现在未有佛性名亦无当必得故名亦有此古人义不可用修性善恶消此两亦以修性善恶出今宗故七众生在下文。

  各有一边者善人有善边阐提有恶边两人对待故称俱有也俱无例尔约缘故有。

  得无得者取着迷心名得故阐提有之信理悟心名无得故善人有之。

  如上说者还将二人相对明俱有等。

  单就理内者以善星罗云皆权人而内已证理故。

  顺逆二化者善星逆化罗云顺化。

  谓此为能解难解者兴皇自谓此释得意也。

  今明下明今释。

  欲依此文者显前古人违经背义也故今约下文七众生出没以释顺经也次约三谛是顺义也。

  俱在恒河者同有正因性也。

  俱不到岸者俱未到分证彼岸也。

  中道因果者真因极果也以善人于圆位但在名字观行中故。

  而佛性是一者如七类有异同在一河。

  经坻弥三苍音低下音迷具云帝弥祇罗此云大身鱼也其类有四此第四最小者。

  经䱜鱼且各反异物志云鐇䱜有鐇骨在鼻前状如斧斤江东呼斧斤为鐇故谓鐇䱜也。

  合譬具合者具合上总别二譬也。

  前品下对前品辨异。

  经虽得解脱杂烦恼者非想等为解脱也。

  经虽信佛性是众生有不必皆悉一切有之者或谓阐提无性或云草木无性正坐此失学者知之。

  但求实利者谓求菩提也。

  经二者随道者顺涅槃持戒也。

  余六深隐者伽陀此云重颂尼陀那此云因缘阿波陀那此云譬喻阇陀伽此云本生毗佛略此云方广阿浮陀达磨此云未曾有此八深隐难解故不信今意应如法华玄文第六引达磨郁多罗云不信六部互不相通谓小无广问记大无缘喻议但信六部其互相通谓修多罗祇夜伽陀伊帝目多伽阇陀伽阿浮陀达磨以消今文其理雅合。

  经惋手比丘乌唤反惊异也未详何义立名。

  通五方便三十心者小乘四念为一及燸等四为五方便大乘住行向为三十心。

  俱内凡也七方便者即小乘七也于五上更加五停开四念为两谓总念别念故有七。

  通三十心者且依别位以释则住行对四方便十向对世第一。

  因前第二等者用前第二人为缘也。

  仍本似位者此释为正。

  经刁长者鸟跳反。

  而犹有此生者苦依身在故所以未度生死。

  此殊不见理者不知理有真中之别偏真涅槃非佛性中道涅槃是佛三人未见中道云何见性耶。

  亦不同得涅槃者既佛性有见不见例应涅槃有得不得那忽前文以四人同为第七到岸耶。

  涅槃有异者真中别也。

  生死不同者分段变易二种别也。

  即小乘七人者开四为七也开声闻为四果并支佛菩萨佛故知有七是知前明涅槃是通教义故引释论证成通义也。

  通别互举者今说涅槃河是通教义前说生死河是别教义只由今经重施四教故称四悉机前说于通今明于别而复会归佛性故与前部不同。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第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