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20 册 No. 0356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卷下之上

  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录

  四明沙门 知礼 述记

  双径沙门明得录记注于玄义之下

  △二研法二初设执譬问。

  问旧云此经从譬得名云何矫异而依文耶。

  以附文释及当体释并据经说双附理名及事用故得名附文独附理名乃称当体是故二释皆依经文故今设问旧但从譬何得矫异而依于文矫强也亦诈也谓强依经文诈显异义。

  △二约双存答二初答双存。

  答非今就文而害于譬若苟执譬复害于文义有二途应须两存故前云义推疏远依文亲近。

  今释经题存于二意一顺佛语故依文释二对古师故作譬释言对古者因见三师不善用譬所譬不周乖违法性故作譬释具释法性深广之义而对形之如此用譬虽无经据存之有益是故二途不偏废一汝专执譬则弃亲逐疏我今双存则亲疏俱得。

  △二被二根。

  若钝根人以譬拟法若利根人即法作譬下文云如深法性安住其中即于是典金光明中而得见我释迦牟尼又空品云为钝根故起大悲心钝人守指守株宁知兔月利人悬解不须株指(云云)。

  即释伏疑恐人疑云依文二释既甚亲切何须复存譬喻一释故以被根利钝为答存譬释者为钝根人以根钝故不能直解金光明字是法性名欲被此根乃以三字为世间金有光明用三不相离此拟一切圆融三法也若依文二释为利根人以根利故能解性具一切名义知其能譬世金光明本无名义圣则真法而作其名故云利人即法作譬尚知即法作譬岂须以譬拟法故引当经二文为证住法性故即金光明而得见佛故知法性与金光明释迦牟尼名异体同见则俱见此证利人解于三字是法性名也然经所被非纯利根故空品云为钝根故起大悲心佛说兹典既被二根故通经者释三字题亦须两说赴其利钝复贬从譬如守株指褒依文者悬解兔月不守株指。

  △二观行释此文及前一番问答并后重明帝王之义在昔清敏二师云得旧本无此等文乃谓后人添制耳今原略本直是往人不能深解境观之说故辄除削以今验昔昧者可知复恐大师频讲此经其观行门有时不说帝王之义进不亦然故前文云或说不说俱亦无妨记录随时或圆或缺致有一处存乎略文以其观道对境用心意趣难见与夫教义或少不同浅识之流既闇广文忽偶略本便生封滞形于章句废此观心予于早岁出释难扶宗记救兹正义彼徒抗论因数穷逐于是妄破之义皆为荡尽近有孤山圆师既审所承能破义堕经十余载别构四意重斥斯文一谓词鄙二谓义疏三谓理乖四谓事误今虑后学遭其眩乱故不获已引而释之彼破词鄙曰吾观其词也繁而置要质而少文苟留心翰墨者读之则知其言非向者之言知其笔非向者之笔则真伪可辨矣岂待潜心佛学能断其是非乎释曰词之巧拙将何准凭情若谓非妍亦成丑良由昧此观心深义翻将无碍之辩以为轻鄙之谈又复此文委明观行曲示心要故其词尚实不尚华也况诸部中文质相间其例甚多不欲援据苟质片言而害正义斯盖攻于细务而不明于大用也若义疏等三既其各有所破之处待至其处一一对论文为二初标。

  次观心释名者。

  对前教义即当解行两门意也前约譬显十种三法附文双附理事二文当体独彰理性之号虽皆深广微妙圆融然是约教谈于佛法生人信解故大师云今时行人既无智眼当以信解分别同异如前生起十种三法而有两番前番约教后番约观约教则为显三德次第生起九种教法终至三道约观则始翻三道次第生于九种观法终会三德故解释十法及料简十法既为生解并顺约教生起之次今论观法为成行故所明十法乃顺约观生起之次故知前立后番生起意在今之十法成观又今观解十种三法不独成行兼资深解何者以就观门研心具法故使十法圆融之义转更分明是知大师为成智眼故立观释是故标云观心释名也又复应知前当体释定金光明三字之名非譬是法今附十种三法之观皆研法性金光明也是故十处皆标三字并非譬喻得此意已寻兹文者方可略见观心旨趣。

  △次释中三初设二问答示观心所以二初明解须行成故于心作观二初问起。

  何故须是。

  前已广约譬喻附文当体释金光明足显法性深广圆融今何更立观心释耶。

  △二释出二初正释。

  上来所说专是圣人圣宝非己智分如鹦鹉学语似客作数钱不能开发自身宝藏今欲论道前凡夫地之珍宝即闻而修故明观心释也。

  此一段文须得心佛高下之意方免疑情妙玄云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初心为难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观心则易今从上来至不能开发自身宝藏是论佛法太高也从今欲下明观心则易也上来等者即前譬等释金光明一一无非竖彻三位遍该诸法说众生皆如菩提涅槃本性具足此显法性无量甚深而但是佛所游之法佛是圣人金光明是圣宝尚过菩萨所行清净岂是凡夫己之智分若但言议上之名句不能观察己之心性则于圣人圣宝有何益乎故引二喻斥其多闻无观智者鹦鹉学语者曲礼云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人而无礼不亦禽兽之心乎今但借喻有闻无观徒学圣言不离凡夫之心耳客作数钱者华严云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多闻亦如是今欲等者摄前佛法入心成观心是心性若阴若业若烦恼等即凡夫心地既三障当体是金光明故云珍宝此乃立心为显理境也欲令行者即闻而修开发自己金光明宝免同学语数钱之类也。

  △二引证。

  净名曰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释论云有闻有智慧是所说应受即此意也。

  初引净名诸佛解脱者三解脱也与十种三法不多不少此是佛法若缘佛修则增念虑理难可显故佛示要门令诸众生观己心行即空假中则三解脱当处发现此乃心佛无差观心则易也又引释论彼论九十三云有慧无多闻亦不知实相譬如大闇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见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照无闻无智慧譬如人身牛故大论云如安息国边地生人虽生中国不可教化根不具支不完不识义理着邪见等皆名人身牛也有闻有智慧是所说应受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今亦如是若闻上来种种释金光明不观己心者即多闻无慧句也若但观心不闻圆融说者即有慧无闻句也能摄上来无量甚深十种三法观于心性显金光明者即有闻有慧句也有三观目圆教日照则见三谛种种之色。

  △二明心为行要故观必研心二初约简数观王问。

  问心有四阴何以弃三观一。

  若约三科论去就者则弃界入但观五阴复于五阴简四观识大师谭观常论简境去丈就尺去尺就寸义既可知故今但约观心为问既云观心五阴除色四皆属心何故弃三而独观识然设此问令知观境唯在识阴也孤山四意中第二义疏破此文云今家约行附法托事三种观中唯约行观简示阴境其余二种全不观阴但托事摄法明理观耳今附法观秪合直摄三法以归三谛而发弃三观一之问者盖不知三种观心规矩验是后人擅加也释曰义例立附法观云摄诸法相入一念心以为圆观且一念心岂非阴耶既观于阴简有何过法华文句托灵鹫山观于五阴记云诸余观境不出五阴今此山等约阴便故以诸文中直云境智又云亦应于此明方便正修简境及心既诸观境不出五阴乃知托事及附法观无不观阴也直云境智者即诸文云观于一念即空假中一念是阴境三观是智也又今明于方便正修简境及心须弃思议取不思议方名简心不于三科而论去取安名简境又王城观云应如止观十乘十境下去皆尔记主意令讲此观时人欲修者须叙私记简阴境文及十乘等而委示之令山城观行法备足非废托事便自讲说止观全部他之致意直欲如斯既云下去皆尔信诸托事及附法观皆须简阴及示十乘也彼文不简尚令简之今有简文那成非义据此弃三观一之问云义疏者义实不疏盖汝解疏耳又若直摄三法以归三谛不许简阴便是观心则成偏观清净真如何反宗之甚耶是知彼人都昧一家三种观法如释观经十六观云是一心三观的非义例三种观摄且义例云夫三观者义唯三种岂应妙观更有异涂况诸文观心皆一家枢要傥解之错谬徒成斐然既失其本余皆枝词矣彼又于金錍记中云若取止观来消事法观文乃以止观随机面授深违大师遗嘱也嘱云止观不须传授私记时为人说辅行释云嘱意正言随机面授意多不周非后代所堪彼人曲解辅行之文成于己见也且辅行释面授等意者斯盖随逐大师修心之者或观道不进或内外障起有所咨问师乃随机面授口诀一时取益意多不周若后代人心病既异故非所堪盖不须用面授止观而授后人非谓不得叙十卷中十境十乘消事法观以兹境观载于私记若其叙者正以私记时为人说雅合大师临终遗嘱若全不许叙止观荆溪何故于山城观令辨方便正修简境及心十境十乘耶叙此令修山城观不又若谓此是开其解心非谓令其修习者何故妙玄明观心文中令即闻即修耶释签云随闻一句摄事成理不待观境方名修观何公背吾祖之教乎故知今辨弃三观一正符荆溪于山城观中指授意也。

  △二约心净法融答二初约离性先观内心上定三字非譬是法法性可贵名之为金法性能照名之为光法性能益名之为明今用此义观于识心若心不具金光明义那可于心观于法性此文为三初约贵论金。

  答夫天下万物唯人为贵七尺形骸唯头为贵头有七孔目为贵目离贵不如灵智为贵当知四阴心为贵贵故所以观之心贵故心即是金。

  欲显心贵先于万物推人为贵从劣至胜见心不昧名为灵智灵智虽贵而通四阴分于王数问已弃三数今独推王而为最贵识心既贵故观心王即法性金。

  △二约照论光。

  夫萤火自照灯烛珠火虽复照他光不及远星月之光与暗共住日光能照天下不能照理心智之光能发智照理故心是光。

  光有胜劣故先就劣比至心识最得名光是故观心即法性光。

  △三约益论明。

  若心痴暗体则憔悴心有智光肤色充泽故大品云般若大故色大般若净故色净亦能充益受想行等心即明也。

  即能充益色等四阴益色阴者良以色心性不二故色随心转大品佛现色像无边皆由般若性周遍故色净亦然亦能等者心王若正心数亦正化转尘劳心数众生故心能益是以观心即法性明此约心有贵等三义故观于心显金光明法性三法此文即是离性为三也所观之性既离为三能照之智任运成三所起之用亦合有三文虽不言二修各三以性显之其义合尔。

  △二约合修自融诸法上示心境即金光明义当修性三各具三今明遍融但指光明至后结文具言三字验知此是修二性一文有离合乍览难知此自分二初遍融诸法迭显光明。

  又知心无心名为光知想无想知行无行名为明又知四阴非四阴名为光知色阴非色阴名为明又知五阴非五阴名为光知假人非假人名为明又知正报非正报名为光知依报非依报名为明又知依正非依正名为光知一切法无一切法名为明。

  此文豫示观成理显遍融诸法以释伏疑疑云若唯观识阴显金光明于一切法何能融净是故释云若知心无心为光知想行无想行为明等意云识阴金光明显则一切法皆金光明故以王数心色实假正依及一切法从狭至广迭显光明二修之德对于一性以成三法知心无心为光者即以三智观于识心见金光明法性之体则识心相寂故云知心无心其能知者实是三智今但合为一观照智故唯名光知想行无想行为明者既以合一观照之智知此心王即实相故无心王相为光则任运有合一方便智知心数实相无心数相为明此以知王知数而为光明也复以观照之智知四阴心即实相故无四阴相为光则任运有方便之智知色阴实相无色阴相为明此以知心知色而为光明又五阴实法对于假人论于观照方便二智而为光明又以正报对于依报论于光明又约依正对一切法论于光明义悉如是言一切法者即假人实法及以依报各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法也此由观识金光明显故于诸法任运观成欲彰诸法一一是金一一是光一一是明故历诸法迭论二智故义例云修观次第必先内心内心若净以此净心遍历诸法任运泯合既示任运知不加功。

  △二约显一性结成三法。

  得此意者即观心金光明也。

  上于诸法从狭至广约于二智迭示光明而二智所显无非一性即当于金是故结云金光明也而云观心者从本言之。

  △二正附十法明观心成行二初举上教义为所附之法。

  上约十种三法论金光明。

  上约十种三法论金光明有其二意初则同他譬释以金光明喻十种三法次则附文及以当体释金光明非譬是法故十种三法当体名为金光明也今之观释顺上次意故云上约十种三法论金光明故以十种金光明义为所附法即摄此法入心成观耳。

  △二明今观门为能显之行十初三道二初示观二初释二初通约三道明圆正观二初兼通数祗于报障义立三道之境言通数者谓想欲触慧念思脱忆定受此十随王能作一切善恶之事故得名为通大地数。

  今观心王即观苦道观慧数即烦恼道观诸数是业道。

  问前简观境弃三观一今那却取慧及诸数为烦恼业耶答今论观法具有十种后九皆从所显之德其体本融可约一念识心为境而修三观显其三法唯此三道从所破障立于观境是迷惑事体本不融若于一识示其三境境既叵分观难成就故特兼通数为三道境也问若欲分明示三道境何不遍取五阴为苦三毒为烦恼七支为业何但王数对三道耶答今秪于阴境示三道相识亲别苦报之总主是故心王的属苦道慧分违顺故起贪嗔乃以慧数对烦恼道诸数随慧能造善恶故以诸数对于业道虽非业惑当体而是业惑亲依常与王俱有三道义可以正观显金光明若现起烦恼动作之业为下助道观之所观也。

  △二约圆乘即障显德以明妙观之功。

  心王是金慧数是光余数是明。

  此文虽略观法可明先须了知金等三字是法非譬即于王数三道之境体金光明三种法门即体心王可尊可重是法性金体于慧数即寂而照是法性光冥理智也体于诸数能多利益是法性明即体之用也斯是光明二修对金一性为三法也圆论三法必非孤立金无光明非圆正因光无金明非圆了因明无金光非圆缘因但为前文数曾显示故此三道略对三字是合三相也应须了知以离为合合体常离言三不少言九不多问此三道观何故不用空假中耶答心王是金三谛一境也慧数为光三智一心也余数是明则有二意在果则三脱应机在因则三行资智也此正观文极简略者以此文中有助道观别于身等粗显三道明观广故故今正观未暇备陈从三识去一一明于一心三观故今三道略对金等三法门耳。

  △二别约三道以空助道今于三法立观释者意在行人即闻而修然其初学见爱弥隆于身于心起重惑业若但令观三障即德不破不显必生见慢更增生死是故大师于三道境略谭正观广说助道就假实境委示二空于惑业中广推四性令见思调伏业累不生方于九科示妙三观粗心既息妙观可修制立有由不可云谬此于三道各论空观分三初约假实观苦道二初约六分观假人三初举经文总标观法。

  如净名曰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者。

  彼为观佛先推己身以己实相与佛无二故云亦然今文且取观身之言修于空观见思若息三法现前则身与佛皆金光明有何差别。

  △二于现境穷逐假人。

  若头等六分各各是身此即多身若别有一身则无是处各各非身合时亦无若头等六分求身叵得现在不住故不可得过去因灭亦不可得未来未至亦不可得如是横竖求身毕竟不可得即是无此无亦不可得亦有亦无亦不可得非有非无亦不可得但有名字名之为身如是名字不在内非四阴中故不在外非色阴中故不在中间非色心合故亦不常自有非离色心故当知名无召物之功物无应名之实假实既空名物安在。

  六分者身首为二及四支为六此六合处执成身见也如是横竖者六分为横三世名竖观智推求毕竟叵得执有虽息传入无中及双亦双非此之三句皆依身起悉是身见推令无理故皆叵得所召之身执虽似泯而犹复存能召名字若不推穷还生见惑故以心色内外中间及常自有以为四句推能召名皆不可得故引肇师名物俱空证今所推身及名字本来空寂言假实既空者非指假人及五阴实法也秪指所召之身为实能召之名为假故下句云名物安在。

  △三明治道助开圆理。

  如此观身是观实相实相即是金实相观智即是光缘身诸心心数寂不行者即是明也。

  观身是实相是金等者盖此行者闻前教义明三识三道三一圆融与三德等无二无别乃能信解分段之身及见思惑当体全是性恶法门但为执情故成重障实类盲者身居宝藏为宝所伤令修空观助道功成见执既虚即于境观皆见实相身之实相是金法门即此实相体能观照是光法门缘身心数本亦实相今不随情名寂不行皆悉转为实相之行是明法门。

  △二就五阴观实法二初结上人空。

  观身是假名假名既如此。

  上之观法虽言六分及以五阴但推身见意显生空故空品云是身虚伪大师指此为生空境故文句云揽阴成身计有我人众生寿命故约身假为生空境故今结前观身观法是观假名若今诸部衍门空观人法双观以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故唯此经空品明于圆空即先观生空以观法空此文顺经先生次法盖由初心人执障道故今对治先广推检至观实法例之而已。

  △二例观实法。

  观色受想行识亦如是即为苦道观也。

  例上人空名物叵得此中亦合以所空阴为金能空观为光缘法心数为明悉应例上也。

  △二约爱见观烦恼道二初简示身因之境。

  次观烦恼道者烦恼与业皆是身因今且取烦恼为身因而起观也。

  上之假实是身果也今推身因因有惑业业属业道次文明观今观身因且在烦恼。

  △二正明体法之观三初举经文约句简判二初直举经文。

  净名云不坏身因而随一相者。

  简于析观故云不坏体观通中名随一相。

  △二简非经意二初明虽有四句四初标列句法。

  应作四句分别谁身因果俱坏谁身因果俱不坏谁坏果不坏因谁坏因不坏果。

  所言谁者检人之语推四种人当于四句。

  △二指示因果。

  云何是身果父母所生头等六分是也云何身是因贪恚痴身口意业等是也。

  △三去取业惑。

  今且置三业观贪恚痴等。

  因虽兼业今正论惑业在后观故云且置。

  △四约人对句。

  四果以无常苦空观智破贪恚痴子缚断名坏身因不受后有名坏身果凡俗之流名衣好食长养五阴纵心适性放逸贪恚痴自恼恼他一身死坏复受一身因果相续无有边际是名因果俱不坏如犯王宪付旃陀罗如怨对者自害其体身既烂坏四阴亦尽是为坏果贪恚痴身因转更炽盛弥纶生死无得脱期是为第三句也余三果亦以无常观智断五下分因缚五下分果身犹未尽是名坏身因不坏身果。

  即前谁字所检人也四果者第四果也有余解脱能坏身因无余解脱能坏身果俱坏句也凡俗之流俱不坏句也王宪害者怨对害者自体者此之三人名坏身果弥增烦恼名不坏身因第三句也余三果人断五下分者初果断三分谓身见戒取及疑也二果三果能断二分欲界贪瞋也名坏身因而此五分所感果身犹存欲界名不坏身果此以未坏且名不坏坏在不久名第四句。

  △二明不随一相。

  如此四句存坏不同皆不随一相。

  前所名坏皆是析观其不坏句自指凡恶是故四句俱非体法本不生灭故皆不随一实相也。

  △二于惑境顺经修观二初推本不生。

  随一相者所谓修大乘观观一念贪恚痴心心为自起为对尘起为根尘共起为离根尘起皆无此义非自非他非共非无因亦非前念灭故起非生非非生非灭非非灭如是横竖求心叵得。

  此是大乘体法巧度亦论横竖横破因成竖破相续破因成中非自等者龙树云法不自生待缘故法不他生因本具故法不共生无二分故法非无因生有因缘生尚不可得况无因耶次破相续具足应云非前念灭故起非前念不灭故起非前念亦灭亦不灭故起非前念非灭非不灭故起今云非生等者生即不灭而但非于双非双亦唯阙第二句如是横竖等者结示因成相续求心不得生相既本不生今亦无灭故名不坏也。

  △二结随一相。

  心尚本无何所论坏是名不坏身因而随一相。

  圆解之人修空助道既了身因不生不灭即能随顺中道实相。

  △三明治道助开圆理二初正明体法功成。

  随一相者即是随金随相智即是随光诸数寂灭即是随明。

  本以圆心修空破障正助合运即于烦恼随一实相所随是金能随是光诸数是明三不纵横名开圆理。

  △二更明余观助道。

  既得不坏一句而随一相了坏身因亦随一相坏身果不坏身果亦随一相皆亦如是(云云)。

  坏身因者析观断集也坏身果者前第一句也不坏身果者前第四句也体法空观既堪助圆析法空观亦能治惑若以圆解合而修之坏与不坏皆随一相。

  △三约动作观业道三初举经文总标观法。

  次观业道者如净名云举足下足无非道场具足一切佛法矣。

  今就六作观业道者盖一切善恶由兹辨故举足下足六中属行净名指此而为道场通于六即今是观行佛成道处不观举足即空假中安令此处是寂灭场安能具足一切佛法如此观业见业本际方称经文道场之说但为初学虽有兹解尚于六缘计我我所若唯正观反增执情故立助道且令观空对治此惑也。

  △二于六作体本无为二初约行缘明观。

  观举足时为是业举为是业者举为业业者共举为离业业者举若业举不关业者业者举不关于业各既无举合亦无举合既无举离那得举举足既无下足亦无。

  业是身业业者是心以心为因以身为缘单因单缘或共或离推于举足不得举相下足亦然如是观时我我所相寂然不起一切业累自兹清净初心行者得无介意乎。

  △二例余作亦尔。

  观行既然住坐卧言语执作亦复如是。

  以住坐卧足于行缘即是四仪复加言语及以执作乃成六作止观称为语默作作今云言语就显示相其实默然亦能成业文虽?示义合俱观。

  △三明治道助开圆理。

  是为观业实相名为金此观智名为光诸威仪中心数悉寂名为明。

  以解圆心推业四性四性空处正观现前境观诸数成金光明三法门矣。

  △二结。

  是为三道辩金光明。

  此乃总结前文正观及以助道皆显法性金光明竟。

  △二结位。

  夫有心者即具法界法性金光明能如此解了但是名字金光明常依此观念念不休心心相续即是观行金光明若蒙笼如罗縠中视未得分明闭目则见开眼则失此是相似金光明若了了分明闭目开目俱见者是分证金光明若妙觉果圆究竟明了名究竟金光明也。

  若约教释明六即者多为显于法性高深若今明六即正辨行人全性起修观之成不入位浅深仍示因果皆金光明故六皆名即观亲疏故即须论六就即论六免生上慢就六论即免生退屈不慢不退妙位可阶初理即位言有心者大经云凡有心者悉当作佛若其不具金光明性佛何由作言法界法性者不异而异法界横论法性竖说意云理具横周竖亘金光明也既其未有信解等事但有理性金光明德故名理即名字位闻金等名解了本具观行位修成圆观尘缘不间故得相续相似位开目则见开眼则失者此位未入无功用道三不退中念犹退故成以开闭彰其得失问观行尚得念念不休心心相续似位治生不违实相那于金光开眼则失答观行相似虽俱圆观亲疏不类得失悬殊其观行位三惑全在于彼疏观能安忍者则论相续于无术者则有退失若相似位见思已去于亲观中而论得失若能防护则速发真明闭目则见若起法爱则有顶堕名开眼则失不进为失非退失也大判意根似解已立故云治生不违实相细检此位未破无明若无住风息名开眼则失分真位善入出住楞严三昧故开闭皆见究竟可知孤山第三理乖有三初破此也彼云且金光明本喻三德前文尚作当体释之而相似之文翻作眼见金像释之吾知其往者窃取观经六即于兹谬说彼明观佛色身仍在观行之位故云开目闭目周眸遍览无非佛界吁可怪也任作金像用义且彼疏文是大师亲说观行位者闭目开目境界常现何以今于相似证位而云开目则失颠乱之说徒惑后学释曰若其窃取观经疏者必不文相顿尔乖违予今详之文违理顺闇者罔知何则今于三道直观理性金光明也若观经疏托彼佛身显三谛理虽俱圆观托境不同彼想色身以为事境即于此境修空假中以为理观境观虽于一念同修而其事境是应物相观中先发故观行位开目开目常得见佛此显三道金光明理登住方发故相似位闭见开失盖以开闭用显此位是似非真良以此位尚须作意登住方入无功用道彼疏似位于妙三谛岂不然乎又复似位论开闭者盖约五眼非独肉眼既体上二惑任运先除必二谛四眼此位先发若䇿四即佛则稍同真见亦速入真名闭眼则见若任四眼则起法爱呼为顶堕故云开眼则失若不然者离爱一法为被谁耶故辅行云三谛之乳真善妙色五眼洞开方见谛境是则相似犹属于盲障中无明未破故也彼人全迷般舟观法佛身为境空等为观一念之内难易浅深而却妄斥此作眼见金像释之相似开失观行俱见谓之颠乱若论不解事理浅深则颠乱之责须归己也又见与不见妙旨难知如法华四信弟子闻经信解即能见佛常在灵山文殊等觉不修三昧不见妙音此经树神睹佛礼塔为众询疑及至赞佛哀泣雨泪请佛现身此之经义忽有一本无如是文他必谓之后人擅加耳。

  △二观三识三初标观显理。

  次观心明三识论金光明者。

  十种三法皆可当体名金光明以十种三法无不具于贵等义故是故今云观心三识论金光明。

  △二附法作观三初略示境观。

  谛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观心识于三识。

  一念心境也即空假中观也即是观心识于三识者三识本来是妙三观九界忘本识随妄转不识本性今顺性修观观无别体即以本识识本识也。

  △二广陈观相二初明一心三观三初空。

  何者意识托缘发意本无识缘何所发又缘中为有识为无识若有识缘即是识何谓为缘若无识那能发识若意缘合发二俱无故合不能发离最不可当知此识不在一处从众缘生从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三识沉隐其相难知而不暂离第六意识此识缘外故以意根对尘为缘推于四性不在一处即以四性而为众缘从此缘生生即无生故云我说即是空也空无分别即阿黎耶识。

  △二假。

  于此空中假作分别是恶识是善识是非恶非善识种种推画强谓是非。

  众缘生故空无性相众缘生故善恶炽然恶即四趣善即人天非善恶识通于四圣此四俱非有漏善恶于彼空中顺缘起性种种观察言是非者即药病也于空假立故谓之强此观立法即阿陀那识此识名意以其第六是意之识名为意根是故根立识亦立也。

  △三中。

  识若定空不可作假识若定假不可作空当知空非空假非假非空非假双亡二边正显中道一念识中三观具足。

  心性不动本来中实不可思议而体具足空与不空二种功德故体及德成圆三识故虽观空而不定空虽观于假而不定假即现前识绝二边相能所叵得此观即是庵摩罗识。

  △二明双亡双照二初明即照而亡二初约义立。

  识于三识亦不得三识观。

  识于三识照三识也亦不得三识观忘三识也。

  △二引经证。

  故净名云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乃至不观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

  观色等五即是观俗观五皆如即是观空观五即性是观中也今皆云不观者即于此三无观无得名约三观即照而亡经明五阴今但于识忘三观也。

  △三明即亡而照。

  虽不得识不得识如不得识性双照识识如识性宛然无滥。

  虽于识心忘于能所而三境观了了分明故云不滥而言双照者以识识如乃是二边识性是中今顿观三谛即中边双照验不得三是双亡也。

  △三结成附法。

  以照识性故是庵摩罗识照识如故是阿黎耶识亦照亦灭故是阿陀那识。

  观于意识即如即性乃识三识言亦照亦灭为阿陀那者净名经文既以观识而为假观是故今文顺此识义以结附法何者盖第七识能生第六故名亦照常缘第八故名亦灭故用双亦而结此观。

  △三结法判位。

  是名观心中三识金光明六即位如上说。

  例上三道可以意知然道识二三位虽在理闻名作观成修中五而此五位皆即性三是故须约六即判位。

  △三观三佛性二初标观显理。

  次观心明三佛性金光明者。

  例三识观义可知也。

  △二附法作观二初约三观所显明佛性三初直约义立。

  观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是见三佛性何者心从缘起是故即空强谓有心是故即假不出法性是故即中此释已显。

  于一念心明妙三观例前三识其相已明故不委示。

  △二引经证成三初引净名病本明心即三谛。

  更引经证之净名云何谓病本所谓攀缘何谓攀缘谓缘三界证其假也何谓息攀缘谓心无所得此证即空我及众生病皆非真非有此证即中。

  居士权病以示众生三障实病实病之本不出通别二种见思此二见思皆缘三界即分段变易二病之本病必须药相兼而示即假观也空中可知。

  △二引华严无差明心即佛性。

  华严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证观心即三佛性也。

  初立三观观一念心显三佛性三观即心其义虽立如何于心明三佛性故引此文三无差别以验我心即是佛性他生他佛尚与心同岂己佛性心不是耶此证观心显三佛性其义明矣。

  △三引般舟念佛明佛即三谛二初引法喻二文。

  又般舟三昧经云我心如佛心如佛心如我心如不见我心为佛心不见佛心为我心而见阿弥陀佛如琉璃中见像如饥梦食如梦淫从事如观骨光等喻。

  如文。

  △二释皆成三谛四初释法文。

  皆是证即空即假即中之文读此经文宜须细意若并作如读是即空也示如许多心纷纭是即假也见阿弥陀是即中也又我心如佛心如者以有我佛如等分别之异所以是即假从不见我心为佛心去是即空也而见阿弥陀是即中也。

  作两番销文以显空假初于一文而示二观以诸句中如字为空即以诸句我佛心异便名为假次以二文而示二观诸句之中虽有如字以我佛如异故当假观乃以不见我佛如异方名空观两番见佛皆是中观故知彼佛是我觉体以具空假二种德故故用二观观于二德助发中观佛即现前问觉体是心今见色相岂不相违答须知本觉具一切法离分齐相色性即智智性即色唯心唯色方曰见中故见弥陀以为中观。

  △二释喻文。

  又以梦食喻之梦食不饱譬即空梦食百味譬即假皆不出法性譬即中余譬类如此。

  于诸喻中但释梦食余皆仿此然不出法性似法非喻斯盖作梦及以成观皆法性力今以作梦法性而喻成观法性如释签云梦事宛然即假求梦叵得即空梦之心性即中此之三法不前后不合散故知今家如此释喻最能况显一心三观。

  △三明亡照。

  又释云我心佛心者是假名假名分别我佛之异也我心如佛心如凡圣俱空不得我心不得佛心岂有我心作佛心佛心作我心亡假也不得我心如不得佛心如岂有我心如作佛心如亡空也是为双亡空假正显中道而见阿弥陀者双照二谛也。

  初我心下立假也次我心如下立空也空假既立若不忘之中观不显故先以二不得句忘于假观次以二不得句忘于空观二观既寂心绝所缘即见弥陀中道之佛任运双照妙假妙空。

  △四显一心。

  常见佛余者安不见耶此又是证观心即空即假即中之文。

  经文既云常得见佛佛即中道大觉之体岂有见体而不见用用即空假即见佛句仍是三观一心之文。

  △三结法判位。

  观心即中是正因佛性即空是了因佛性即假是缘因佛性是为观心三佛性是金光明六即位如前说。

  性德三因而为三谛全性起修即以三因而为三观谛观名别体不殊是故三观即三佛性三性当体名金光明六位皆即。

  △二约六法境智明佛性二初正释二初约境智明佛性。

  复次佛者觉智也性者理极也能以觉智照其理极境智相称合而言之名为佛性。

  附法作观非局一途前明三观观一念心显乎佛性则佛性二字俱是所显今明佛字既翻为觉即能显之智性字既以不变为义即所显之理此乃即就佛性二字论于观境行者应知此之一释能显前义何者前文虽立能观三观实非别修体是觉智今之佛字为能观者示前三观元从性知此觉之性即为所观能令修性其义一合故后结云得此大好性云理极者果佛之性为妙境故此理至极如以性德名无上也。

  △二约六法明三因二初对显三因。

  今观五阴称五阴实相名正因佛性观假名称假名实相名了因佛性观诸心数称心数实相名缘因佛性。

  今以佛字为能觉智即以性字为所觉理为觉何法而为理性即指六法故也即于此法觉智研之令理性显六法者所谓五阴及假人也以此六法而为三境问五阴中三即是心数今那阴外别指诸数答心王心数通于三性今以无记王数及色为正因境以假名人为了因境以善恶数为缘因境如托王舍立境观义以五阴为舍心王居之荆溪云以善恶王居无记舍今无记阴外指善恶数于义何失盖由前释境唯一心而就能观立空假中故得所显具三佛性今于实法立记无记并其假人乃成三境各显实相即三佛性以所显能令一觉智成于三观境观互映一三无碍立义之巧无以加焉问于无记阴显乎实相复名正因其义可尔假名诸数那名实相于二实相那名缘了答佛智究尽诸法实相故假实国土诸法皆实今修佛智岂观此二不称实相假名实相对了因者大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佛翻为觉岂非即达鄙俗假名而为无上佛之假名佛既是觉今对了因有何乖舛论又云法无上者涅槃是涅槃断德正属缘因数是阴法若不体达善恶数法宁显缘因大乘因果皆是实相岂独正因性为因果耶。

  △二引证六法。

  故经云佛性者不即六法不离六法此之谓也。

  虽善恶数别对缘因而体不出五阴实法五及假名而为六法此六法对三佛性不即不离以不离故六法全是三种佛性以不即故须观六法破二种执以不离故破无所破以不即故无破而破以不离故显无所显以不即故无显而显又不离故六不可遣以不即故六不可立不遣不立妙性存焉。

  △二示意。

  观五阴实相故名金观假名实相故名光观心数实相故名明六即位如前思得此大好故附此后也。

  文中先且结名辨位从思得下方正示意秪以二字示妙观境用此境观体于六法一一称实见于三性故云大好孤山第三意有三二破此文也乃云又解佛性云佛者觉智性者理极能以觉智照其理极境智相称合而言之名为佛性且佛性名出乎涅槃能仁谈之章安疏之荆溪论之皆言因人有果人之性故名佛性傥大师于此反经别立章安荆溪亦合指之以申其说既其不尔则后人谬立又何疑哉释曰前譬释中三佛性义岂非因人具果人性不妨作性一修二相契释之又若执云但性中三是果人性者便成缘了自外别修安得名为全修在性全性起修况复大师不云因人具果人性唯言佛名为觉性名不改不改是正觉智是了与今分对境智之释无少相违那独谓今反经别立又金錍云因不名佛果不名性彼以二字分对因果盖示因果二而不二今以二字分对境智欲彰境智二而不二夫论观法若其不用果觉为观则非圆行若其不以即觉之性为所照境则非妙境非极理也当知今立境智不二名为佛性正与金錍因果不二佛性义同其义既同安得名为反经别立耶既非别立何须指说耶普门玄说性具三观既用此观照性为境今性具果觉岂得不用照性为境也今附法观秪附佛性二字之法立观立境是故能所二即非二不知此妙斥为谬谭悲哉悲哉彼人虽引因有果性而不能信果觉为观观于六法显觉之性徒闻因人有果人性全不能用有何益耶妙乐云果理在行方名等赐又此观意全同普门玄义所说彼云观人空是了因种者释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佛者觉也始觉人空终觉法空彼指果觉为了因不即以果觉为观智不所觉人法是六法不二空所显是觉之性不彼文亦是后人添耶应知二字分对境智为妙无尽何者即以果佛为初心观智是如来行也用即性之觉非别修缘了也照即觉之性非心外境也如此方名附佛性法修圆观也然兹妙趣彼寻名者争不怪之。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卷下之上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卷下之中

  △四观三般若三初标。

  次观心三般若金光明者。

  △二释三初约圆总举。

  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般若何者一念心一切心一切心一心非一非一切。

  总举一心空假中三是三般若何者下略示三相以即一而多示假相即多而一示空相非一非多示中相于一念心而论三相不前不后亦不一时。

  △二寄次别释三初假次空后中今初。

  一念心一切心者从心生心杂杂沓沓长风驶流不得为喻日夜常生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六道轮回十二钩锁从闇入闇闇无边际皆心之过也故言一念心一切心是则凡夫所迷没处。

  一心一切心别示假也假在初者假有二种若在空后即建立假若在空前即生死假欲明凡夫从心生过警于初学有漏之心念念常造六道三障令知其过动习空中以求出离故于三观示假在前日夜常生无量众生者谓一业成百千万生受报不尽一一果报皆有假名如诸经律所明来报那不自省辄谓无生十二因缘喻如钩锁相续无际故云一心一切心此生死假即建立中所治之病举病显药假观立也。

  △二空。

  一切心一心者若能知过生厌皆自持出如小火烧大?薪置一小珠澄清巨海能观心空从心所生一切诸心无不即空故言一切心一心如此一心乃是二乘所迷没处非究竟道。

  一切心一心别示空也既知心有则生诸心欲寂诸心当观心空须约四性检一念心生灭叵得一心既空一切安有故举小火小珠喻一心空烧薪澄海喻一切空故云能观心空从心所生一切诸心无不即空欲明空观其相显故故寄二乘分齐而说。

  △三中。

  双亡二边故烦恼非一非一切大经言依智不依识识但求乐凡夫识妄求乐二乘识求涅槃乐是故双亡不可依止智则求理。

  双亡二边故烦恼非一非一切别示中也现前一念若定空者不能舒出一切有心若定有者何能卷归一空心耶不空不有无状无名强称中道复以识智示其边中经云不依识者非真实识是虚妄识凡小依之著有沉空二种之乐也经云依智者非二乘一切智及菩萨道种智是一切种智也故属圆教佛及菩萨达二边中故名求理欲示中道观相明故故斥二观其实三谛一心圆照。

  △三依圆对智二初对智。

  如是观者即是一心三智即空是观照般若一切智即假是方便般若道种智即中是实相般若一切种智。

  言如是观者即一心三观者示三观相须寄次第为明对破三种惑故显三谛故若能一心修此三者自成圆观何则顿破三惑则一空一切空也顿显三谛则一假一切假也三皆妙故则一中一切中也此三方是圆三般若。

  △二明圆。

  是三智一心中得即空即假即中无前无后不并不别甚深微妙最可依止。

  据大论文三种观智实在一念体是秘藏故离前后及并别等大经依智智体如是初心依止即名佛行。

  △三结。

  是为观心三般若金光明六即如前。

  例如前说。

  △五观三菩提三初标。

  次观心三菩提金光明者。

  △二释三初约圆总举。

  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菩提心。

  如三般若。

  △二寄次别释以次第三显圆顿意亦同前三般若说但今假观列于空后复明药病是建立假又前般若体是三智但于一念略明修相不须借义示于观法今菩提翻道是能通义又菩提心体是四弘大集经云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灭者令灭四皆度生今三观中皆云度心数之众生乃是借彼度他生义成今三观度已众生故知附法含托事义文自为三初破假入空。

  何者一心一切心交横缭乱如丝如沙如蚕如蛾为苦为恼若知即空真谛菩提心度妄乱心数之众生通四住之壅是为即空发菩提心。

  先举生死为所破假即一切心也起非次第故交横缭乱乃举四物喻缭乱相如丝之乱如沙之多如蚕自缚如蛾自然此四喻于世间因果是故总云为苦为恼次若知下正明即空菩提心观若空观相前三识中已曾略示是放今文但云知空此菩提心度义通义并约见思即空而说。

  △二破空出假。

  即假发菩提心者空虽免妄乱经云空乱意众生而智乱甚盲闇复是三无为坑是大乘冤鸟未具佛法不应灭爱而取证也若真即假俗谛菩提心度沈空心数之众生通尘沙之壅分别可不分别时宜分别药病分别逗会不住无为故言即假发菩提心。

  先举空过经云空乱意等者经即涅槃斥小之文小乘诠空为寂灭之理以有为妄乱大乘诠中为寂灭性乃以空有俱为乱意虽离有乱仍被空乱今修观时心若着空即指此心数为空乱意众生此空心数望彼见思而得名智今论假观此智是乱故云智乱甚盲闇小乘证空得三无为谓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虚空无为此处灭心菩提善根不得生长故斥为坑是大乘怨鸟者大论三十云譬如空泽有树名奢摩黎枝觚广大众鸟集宿一鸽后至住一枝上枝觚即时为之而折泽神问言鹇鹫皆能任持何至小鸟便不自胜树神答云此鸟从我怨家树来食彼树子来栖我上或当放粪子堕地者恶树复生为害必大是故怀忧宁舍一枝所全者大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诸外道天魔等无如是畏而畏二乘二乘于菩萨边亦如彼鸟坏彼大乘心永灭佛乘心今取此义明破空出假成菩提观次若真下正明假观菩提心相真即假故依空建立也此菩提心度义通义并就尘不即假而说凡论假观不出三义谓知病病药应病授药令得服行今从分别下以即分别明四悉檀寄此四悉总明三义可沙不同即世界时宜生善是为人以药治识即对治逗机会理是第一义此四明了四假观成也。

  △三破边入中。

  空是浮心对治假是沉心对治由病故有药药存复成病病去药止宜应两舍非空非假双亡二边即发中道第一义谛菩提心度二边心数之众生通无明之壅以不住法住于中道故言即中发菩提心。

  先举二观未免生过今为所舍而以见思及尘沙惑为浮沉病空假乃为二病之药以病偏增故药偏用药存成病者若堕二边增无明病故须两舍次非空下正明中道菩提心观此中度义通义皆约无明即中而说心无能所名不住法此法方可住于中道。

  △三依圆对法二初明圆。

  说时如三次第观即不然。

  说欲相显须寄次第观就理融则无前后前三般若已明其意。

  △二对法。

  一心中三菩提心若观即中是缘金发无上菩提心若观即空是缘光发清净菩提心若观即假是缘明发究竟菩提心。

  今三菩提就异名说真性菩提三皆妙绝故亦名无上实智菩提三皆荡相故亦名清净方便菩提三皆自在逗会无遗故亦名究竟三在一心故三各三以体融故发即俱发是故当体名金光明。

  △三结。

  是为观心三菩提金光明六即如前。

  如前。

  △六观三大乘三初标。

  次观心三大乘金光明者。

  △二释三初总立观法。

  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三大乘。

  △二约境明观附三大乘修圆三观必须境观义符于乘以乘是运义三种大乘无法不运性既具运故逆顺修法尔而运今体逆修念念四运运运即性性是三谛乃成三观顺修妙运此文分三初明四运为境。

  何者虽观一念心而实有四运此心回转不已所谓未念欲念念念已从未念运至欲念从欲念运至念从念运至念已复更起运运运无穷不知休息如闭目在舟不觉其疾。

  观一念者趣举一念也心随境迁起灭更运故一一念无不四运从未至已终而复始凡愚不觉为运所迁故以闭目喻凡不觉舟行喻于四运心疾。

  △二明三运为观。

  观一运心即空即假即中一一运心亦复如是从心至心无不即空即假即中是则从三谛运至三谛无不三谛时是名以运运运。

  圆教行者知刹那心性是秘藏秘藏遍含未始暂缺故无一运非空假中得此意者四运愈迁三观弥进故止观云薪多火盛风益求罗所以大师常示众云实心系实境实缘次第生实实迭相注自然入实理实心系实境者三观系三谛也实缘次第生者四运迭迁也四运是境境为观缘如薪助火实实迭相注者三观实心注三谛实境此之实境还注实心相注不已自然从于观行相似得入初住实理之中此乃以三观运运于四运亦是四运之运运三观运皆得名为以运运运。

  △三明对失显得。

  若随四运运入生死若随三运运入涅槃。

  若迷三谛但随四运则生死无穷若观四运即是三谛则涅槃在即。

  △三以观对乘二初约法对。

  即空之观乘于随乘运到真谛即假之观乘于得乘运到俗谛即中之观乘于理乘运到中谛。

  三乘为大车三谛是道场不动而运无到而到。

  △二约人叹。

  三乘即一乘是乘微妙清净第一观音普贤大人所乘故故名大乘。

  三乘即一乘等者理乘为车体故高广无过随乘为白牛故行疾如风得乘为具度故庄严绝比虽三而一虽一而三此微妙乘乃是观行观音普贤大人所乘故名为大。

  △三结。

  是为观心三大乘金光明六即如前。

  如上。

  △七观三身三初标。

  次观心三身金光明者。

  △二释三初立观显法二约心明观于一念心修三身观必须境观皆有身义故先明一心能起十界即显一念具十界身次于十界即起三观则彰十界无不三身初文为三初明十相。

  谛观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身何者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若心缘破戒事即地狱身缘无惭愧憍慢恚怒等即畜生身缘谄曲名闻即饿鬼身缘嫉妒诤竞即修罗身缘五戒防五恶即人身缘十善防十恶缘禅定防散乱即天身缘无常苦空空无相愿即二乘身缘慈悲六度即菩萨身缘真如实相即佛身。

  今家妙解华严心造乃有二义一者理造造即是具二者事造通于三世造于十界谓过造于现过现造当现造于现皆由理具方有事造故十界身一一皆是全性起修虽全是性而因成感果无少差忒如破戒心成能造地狱种种苦具宿豫严待故十界身皆有假实及以依报无有一物从外而起。

  △二辨难易。

  登难坠易多缘诸恶身故。

  良以众生无始熏习恶多善少致令心念多缘恶身未驾五乘先游四趣登难坠易谁曰不然修观行人于十界心常当循省。

  △三结唯心。

  故知诸身皆由心造譬如大地一能生种种芽。

  法譬可见。

  △次文者于此心境而修三观显于三身分三初空。

  若观五受阴洞达空无所有从心所生一切诸身皆空无所有如翻大地草木倾尽故言即空。

  五受阴洞达空无所有者语出净名受阴心也五者五处生受谓受有受无受亦有亦无受非有非无及受不受亦名五取阴观此一阴空无所有则令十界皆不可得翻地喻心空草木倾尽一切身空。

  △二假。

  若即空者永沉灰寂尚不能于一空心能起一身云何能得游戏五道以现其身不能应以佛身得度者为现佛身应以三乘四众天龙八部种种身得度者皆悉示现同其事业为此失故故言即假同六道身。

  若就一念观十界空已具三谛今斥空者欲显假观立法功故复虑圆人退大取小故寄二乘斥空灰寂空心不能起十界应乃彰假观无身不现言同六道者必是文误此文自云为现佛身及三乘故。

  △三中二初着二斥偏。

  如此观身坠在二边非善观身。

  斥意亦同假观斥空。

  △二亡三显中。

  善观身者大经云不得身八尺之形也不得身相五胞形也不得身因饮食将养也不得身果酬五戒也不得身聚阴入界也不得身一假实成身不得身二四大成身也不得身此已一身也不得身彼彼遗体也不得身识念念无常也不得身等身中空也六道皆等有身也不得身修依身能修法也不得修者即行人也亦不得身如身相如乃至身修如修者如亦不得身性身相性乃至身修性修者性毕竟清净为此义故故言即中。

  问正为明中中何须亡答末陀摩经自注云末者莫义陀摩者中义莫着中道也释签据此立中道义故知亡中方是中观也文中初列十三不得亡于身假亦不得身如下忘于身空如是空义也亦不得身性下亡于身中性是中义也空中各合具忘十三略举初后故云乃至也语遣情则三谛俱亡论显理则三谛俱照八尺身性五胞相性乃至修性及修者性身十三法既皆云性具义善成且举人身以为语端理合十身身身十三一一皆性则彰十界各具十法一一即性就此论忘故毕竟清净方显十身皆即中道。

  △三以观对身。

  言即中者即是法身即空者即是报身即假者即是应身。

  △三结。

  是名观心三身金光明六即如前。

  可解。

  △八观三涅槃三初标。

  次观心三涅槃金光明者。

  △二释三种涅槃皆具四德方名圆极故今观三一一皆成常乐我净观法既同乃就三境而辨三相虽于一境显一涅槃须知一一无不具三若不尔者何能令三皆具四德此义前文已曾委示文分为三初约报心观性净。

  谛观心性本来寂灭不染不净染故名生净故名灭生灭不能毁故常不能染故净不能碍故我不能受故乐是为性净涅槃。

  报心无记本净易彰心性既寂岂唯寂染净亦本寂是故本性不染不净若可染净性则生灭故云染故名生净故名灭以不生灭四德义成既云生灭不能毁故常验于不染不碍不受三句皆须言生灭避繁故略具四德故名性离生灭故名净故名性净涅槃。

  △二约起心观圆净。

  若妄念心起悉以正观观之令此正观与法性相应妄念不能染不能毁不能碍不能受常乐我净者即是圆净涅槃。

  妄念烦恼宜观圆净圆净是智须论破惑用三正观破三妄念应三谛性令三妄念不染故净不毁故常不碍故我不受故乐四德显故圆三妄泯故净净故不生圆故不灭故名圆净涅槃。

  △三约诸数观方便净。

  又以正观观诸心数心数法不行心数法不能毁不能染不能碍不能受者名方便净涅槃。

  诸数造作是故托之观方便净诸数不行者不随妄念造生死业而随正观作不思议业乃是转于八万尘劳为八万三昧及总持等诸数既转故不毁方便不染方便不碍方便不受方便令方便净成四德也四德益他故名方便诸数不行故名为净净故不生方便故不灭此乃诸数当体成方便涅槃。

  △三结。

  是名观心三涅槃金光明六即如前。

  可知。

  △九观三宝三初标。

  次观心三宝金光明者。

  △二释三初立观显法。

  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宝。

  △二附法明观二初约谛智及和就名共论三宝二约修性及和克体各立三宝二释意者盖以三宝修性相对有开有合初则约开论合故以九义立一三宝次则约合论开故就三名立三三宝初文三初依经立名。

  何者不觉名法宝觉名佛宝和名僧宝。

  一体三宝佛名曰觉法名不觉僧名和合。

  △二约义释相。

  三谛之理不觉故是法宝三谛之智能觉故是佛宝三谛三智相应和故是僧宝无谛智不发无智谛不显谛智不和不能大用利益众生。

  此之三宝既与三德同出异名三德互具一一论三是故三宝三不孤立不觉是性余二是修二修各三一性亦三性中之三既未觉悟同名不觉虽未觉悟理本谛当故名三谛是为法宝全性起修成三谛智既能觉悟故名佛宝此三觉智与性三谛相应和合故名僧宝非三谛法无三智佛非谛智和无三脱僧。

  △三结归宝义。

  三种皆可尊可重是故俱称为宝六即如前。

  此佛法僧谛智圆极妙用广大实可尊重宝义成就非专极果五即皆然。

  △次文分三初约性德三俱不觉。

  复次中谛不觉名法宝真谛不觉名佛宝俗谛不觉名僧宝。

  三谛在性未起修德觉了智故是故三谛皆名不觉而此三谛性是三德中是法身故当法宝真是般若故当佛宝俗是解脱故当僧宝若其不指迷中三谛为三宝者何能彰于性摄二修不以不觉便无佛僧。

  △二约修德三俱是觉。

  知即中离二边名法宝知即空名佛宝知即假名僧宝。

  三智在修俱能觉了是故三宝皆立知名盖此三智亦是三德知中之智体是法身故当法宝知空之智体是般若故当佛宝知假之智体是解脱故当僧宝不指三智为三宝者宁知觉智能摄理性及化用耶。

  △三约相应三俱和合。

  即中事理和名法宝即空事理和名佛宝即假事理和名僧宝。

  三智在修故皆属事三谛在性故皆属理三谛三智既皆相应是故约和明于三宝以由此三亦是三德故对三宝中事理和体是法身故当法宝空事理和体是般若故当佛宝假事理和体是解脱故当僧宝虽是三德以就谛智相应义故三俱解脱若此三义非三宝者那彰三脱合三谛智且如今家于谛于智及以解脱一一须三是何意趣若读今文观心三宝开合二释生惊疑者当知未解一家教观三三之意徒说徒行契证无分又事理和者一念十界可分事理若此三智契九界三谛名与事和若其三智契佛界三谛名与理和事和则有三教三宝理和则有圆教三宝一念事理不分而分其义宛尔孤山第三意有三三破此义云又云中谛不觉名法真谛不觉名佛俗谛不觉名僧夫佛陀梵语觉者此言托事成观安得违义岂佛陀翻不觉耶此皆昏醉之谭于理何益乎释曰佛翻为觉人谁不知前科立名不觉名法宝觉名佛宝和名僧宝此之名义皎然如日今重释中次文佛宝三皆云知岂非觉义以翻于佛今云真谛不觉名佛宝俗谛不觉名僧宝者盖欲令人解于法宝即具佛僧此之三宝以法为主是故三宝皆言不觉以由真谛是性德般若义当于佛俗是解脱故得名僧而皆未有觉不觉智是故三宝通名不觉彼人不晓法宝真谛是性般若故妄破云不觉翻佛次佛宝具三皆从知立僧宝具三皆从和立故思益云知觉名佛知离名法知无名僧三皆云知乃于觉义开三宝也觉义既然理合不觉及以和义各开三也佛世机利不须遍说如此方名一体三宝乃与三德无二无别若不然者安可一念融妙而观如此等义若非四辩之亲宣孰臻三宝之极致故知正言似反他莫信之昏醉之诬谅招涂炭矣。

  △三结法归题。

  即中名为金即空名为光即假名为明。

  △三结。

  是为观心三宝金光明六即如前。

  △十观三德三初标。

  次观心三德金光明者。

  △二释三初直列三观。

  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

  △二约观明德二初正观德二初约圆示观二初示观。

  即空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空无积聚而名为藏藏具足故名之为德即假故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假摄诸法亦名为藏藏具足故名之为德即中故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中摄一切法亦名为藏藏具足故称之为德。

  圆妙三德体必互具一一皆三不纵不横方名秘藏大师示位虽居五品能知如来甚深秘藏即以秘藏为谛为观融一切境今体一念性是三德即以三德而为三观故明三观一一融摄三观之首皆言即者指一念心即三谛故初云即空非即偏空乃观一念即圆空也此空能破三谛相着故云一空一切空也言无假无中而不空者非独空观于法破相假中亦能于法破相何者以空破相即真破俗以假破相即俗破真以中破相双遮二边此三顿破名毕竟空空既破相有何积聚然具三谛不纵不横即秘密藏能藏具足常乐我净名般若德次云即假非即偏假乃观一念即妙假也此假能立三谛之法故云一假一切假也言无空无中而不假者非独假观能立于法空中二观亦能立法何者以空立法即俗立真以假立法即真立俗以中立法双照二谛此三顿立名为妙假既摄三谛不纵不横名秘密藏此藏具足常乐我净名解脱德次云即中非即但中盖指一念即具德中此中能妙三谛之法故云一中一切中也言无空无假而不中者非独中观于法绝待空假亦能当处绝待何者以空中故真谛绝待以假中故俗谛绝待以中中故双遮双照俱绝对待此三顿绝名为圆中既摄三谛不纵不横名秘密藏此藏具足常乐我净名法身德此三德观列诸句者但在离于偏破偏立及别观中得此意者能所既寂言虑都忘故得名为不思议观如是方显三德秘藏。

  △二明圆。

  虽言一中有无量无量中有一了彼互生起展转生非实智者无所畏当知一不为少众不为多非一非多不失一多不可思议不纵不横不并不别。

  从一中至无所畏皆华严文所言一者趣举一法也无量者一切法也若以三谛收一切法无有余也复于三谛随以一谛名之为一如是一三展转生起如示观文说有兹观解闻一不畏减于三德闻三不畏增于一实当知下复以一多而为四句显不思议离纵横等成秘藏观。

  △二寄佛明德二初明德从观立。

  诸佛以即中为体故名法身以即空为命故名般若以即假为力故名解脱一一皆常乐我净无有缺减故称三德。

  佛体命力从三观成况复体等是空假中不可分于能成所成。

  △二明德受藏名。

  一一皆是法界多所含藏故称秘密藏。

  △二叹心境二初据经叹要。

  故净名云诸佛解脱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

  诸佛皆具真性实慧方便三种解脱今但云解脱亦是一中解多之意此之三脱与其三德无二无别但佛法太高初心为难心佛无差观心则易是故令于心行中求盖众生心即空假中中是真性空是实慧假是方便高下虽殊其性不二故使观心得佛解脱今观十法其意皆然。

  △二例三无差。

  当知我心亦然众生亦然彼我既然诸佛亦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他生他佛三德三脱己心三德岂与观殊。

  △三结法归题。

  得此意者即中是金即空是光即假是明。

  题标三字既是三德当体之名故以三观对于金等义当三观显三德也。

  △三结。

  此为观心三德金光明六即如前。

  例前。

  △三对斥邪空显观心功德三初叙彼邪空。

  世间有行空人执其痴空不与佛修多罗合闻此观心而作难言若观心是法身应触处平等何故于经像生敬纸木生慢敬慢既异则非平等非平等故法身义不成既无平等平等智不成则无报身不能将此化他应身义不成不如我于经像纸木平等平等皆如如名法身有此平等智是报身将此智化他是应身我三身义皆成用汝观心何为。

  今立观法皆依佛言佛令依经修观契理复教设像托似观真经诠佛心像写佛质此二不敬观何由成今作理观以为正修恭敬事仪用为助道世间愚者不知此意妄执痴空见今观心复敬经像谓乖平等难今修观三身不成乃执佛经及以佛像同余纸木我于经像不生敬心于余纸木不生慢心自行化他三身义足以此痴空毁今正助合修之行。

  △二以事对破。

  若逢此难者当以三事反难答之一者汝谓于纸木经像平等为如者何意于七庙敬木像天子符来而生畏敬于佛经像而生轻慢畏慢既起诸使沸乱何处有平等法身义耶二者汝于同师同学生爱生护于异师异学生慢生恚爱慢从痴生三毒炽然诸恶更甚宁复有智慧报身耶三者汝耽痴空无慧方便尚不悦人情况会至理矜高自着是增上慢人汝师所堕汝亦随堕毒气深入若为将此邪气化他和光应身复在何处。

  彼执痴空词既虚诞故但以三事验其恚慢三身不成初破平等义不成汝于庙来既须敬畏于佛经像何以轻慢畏慢既起诸使炽然平等不成法身安在二破智慧不成师学两分憎爱俱立既生憎爱验是愚痴愚痴非智报身则失三破化他不成痴空非智方便则缚执凡愚见生憎上心我慢相传师徒必堕三毒邪气转入他心化益全无应身何在。

  △三明今观德。

  我以凡夫位中观如实相尔为欲开显此实相恭敬经像令慧不缚使无量人崇善去恶令方便不缚岂与汝同耶。

  邪空之辈妄毁观心以事验之其过略尔今立观心复敬经像有何功德略论有二所谓有方便慧有慧方便此二俱解为三身因即显痴空二种俱缚非三身本二功德者于凡夫位修圆实慧以敬经像方便资故令慧不缚以不缚慧导恭敬善诫劝众生故复能令方便不缚三身因者有慧方便能成应身有方便慧能成报身所显实相即是法身岂同痴空立三身耶。

  △二约义重明二字二初标。

  今更释帝王者。

  真谛所译七卷别名金光明下复安帝王今之谶经唯标三字故前文云若依四卷题但作三字无帝王两字若依经文有经王之义若说不说俱亦无妨大师释题前虽据文且论三字今复约义重明帝王故翻译章备举真谛华梵二文而言此师译题最为委悉乃是作今重释张本也。

  △二释中先约真谛解。

  真谛三藏云法身摄华严华严以法身为体故报身摄般若般若明智慧故应身摄涅槃涅槃明百句解脱四德等故此是彼师明帝王统摄之义。

  真谛译此经后以统摄义释帝王字乃将三身分对三经意云诸经各说一身此经具有三身名义故能统摄华严等经是故得帝王之目分割三身优劣大教具如疏斥必是赴机且作此释耳。

  △二明今师释二初明应具三义三初标名略示。

  今明帝王应具三义谓帝慧王也。

  欲约教观圆对三法故示帝王必具慧义即以神谋圣策并帝是贵极王是朝会合成三义谓帝慧王。

  △二释出三义。

  帝则贵极至尊至重慧则神谋圣策王则万国朝会备此三义称帝慧王。

  此义于他仍是譬喻若据今师皆是当体。

  △三引经证成。

  此经亦尔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过诸菩萨所行清净即是至尊极贵义若有闻者则能思惟无上甚深微妙之义开甘露门入甘露城处甘露室令诸众生食甘露味以智慧刀裂烦恼网即是圣智雄略义诸佛护持庄严菩萨诸天恭敬护世赞叹能令地狱诸河焦干乃至一切世间未曾有事悉具出现即是万国朝会多致利益义。

  初取所游深广法性证贵极义若从能游乃属慧义次闻者思惟虽在于因然初心即用果智此显圆宗因果不二甘露虽理从能开入及能处食皆是圣智雄略之义诸佛菩萨以朝会故佛得常住菩萨庄严乃至诸河焦干希有是现是利益义孤山第四事误破此文也而言事误有四其一云夫附法成观祗观前文所谭法相且此文唯释谶本三字之题及以观心反用真谛立题帝王二字其二云厥或直用犹可从容况复擅加慧字其三云又加其帝王二字之间而云帝慧王如至尊之号可以文武圣神等字于皇帝二字中间着邪其四云又云慧者是神谋圣策帝则贵极至尊王则万国朝会此解释者出于经乎备于史乎载于子乎见于集乎苟四者不谭则是胸臆谬说智者圣师岂其然乎今释其一者大师重明帝王之义甚非径侹先叙真谛局解次陈今之正义今义又二初明应具三义次依三义解释释中自有二意初约教义释二约观行释教观显然如指诸掌是前文已则教观释其谶译三字题讫今复用教观解真设译帝王二字何曾但附谶译三字之法而约真谛二字明观若观此破尚读文不委况观道深致何劳拟议乎释其二者今师解经要在显义以真谛所译文虽标二义合具三如世帝王岂不具慧故云今明帝王应具三义也立此三义为能诠名以召所诠十种三法以三召三令理可识至唐义净重译此经名最胜王果符大师所立三义极尊释帝与最义同慧之圣神与胜义合以新译验三义宛然况约义加文显有其例如今文句释经五戒欲令义显乃于各各忿诤之下加于人人不信之句财物损耗之下复加亏失礼度之文何不破擅加二句使令文句成讹脱耶释其三者今明帝王具慧义者意用三名诠乎三法以十三法唯有三宝佛在于初八种皆同三德次第今欲准此帝诠法身慧诠般若王诠解脱顺所诠故故安慧字居二之间大师宣扬多从义便释妙法则先法次妙释观世则先世后观以今重明帝等三义乃是法性当体之名尚非譬喻安得全同皇帝尊号况复自云帝王合具慧义非谓令将经题添于慧字那忽掩其义而责其字深见人情也释其四者若谓解释帝等三义非经史子集即后人擅加者且如忏摩梵语悔过华言今经文句不分华梵直以首释于忏伏释于悔及黑白等五义释之又以鉴义训于梵音此等出何经论典籍何不责其文无所出令皆成谬岂非大师善巧说法务在显理以开人心又既云智者圣师也所说名教固非凡情俗学所能逮及安得齐我之闻见斥圣之辨才巫蛊之言谁当信受。

  △二依三义解释二初约教义释二初明十种三法皆具三义。

  将此三义历十种三法门苦道即法身是贵义烦恼即般若是慧义业即解脱是朝会义乃至法身德即贵义般若德即慧义解脱德即朝会义一一法门悉备三义一一法门皆是经王也。

  问前以十种三法释金光明其义已显今那更将十种三法释帝慧王且尊重名金照了名光应益名明与今贵义慧义及朝会义道理无殊何须用此重对十法岂非繁芿致令往者谓此等文是人谬撰有何所以须重释耶答粗心读文谓为稠沓精详其义各有所归何者前譬喻释以金光明为世物象可以比况十种三法至当体释虽舍喻从法但云法性可重名金寂照名光应益名明而且未示十种三法一一当体名金光明观心十法虽从当体而非约教是故今释显从教示一一三法即贵义慧义及朝会义皆是当体名帝慧王虽帝慧王与金光明三义稍同而前从譬喻今从当体义势天殊纵使前后皆从当体而前文自释金等三义今释帝等何曾重述又诸三法若也各具帝慧二义则令人深信一一三法皆是经王以即在题非远取义故也。

  △二明十种经王皆能摄法二初标列。

  既得此意即论摄法摄法有三先摄法门次摄经教三摄六即位。

  △二释相二初正明摄三三初摄法门。

  初摄法门者三道摄一切惑三识摄一切解三佛性摄一切因三般若摄一切智三菩提摄一切发心之行三大乘摄一切发趣之位三身摄一切佛果智德三涅槃摄一切佛果断德三宝摄一切佛恩德三德摄一切理是为横摄法门。

  三道在迷故摄惑识别名义故摄解三菩提摄发心行者填愿行也三大乘摄法趣位者发真趣果位也乘游四方直至道场故三德摄理者果后秘藏究竟理也前文既明彼彼三法无二无别验知一一悉皆互摄前文既曾委论互义故今但示各摄相耳。

  △二摄众教二初摄诸部。

  第二摄教者三道是三障即三障是三解脱摄不思议解脱净名教三识摄楞伽地持摄论等三佛性摄涅槃三般若摄大品等五时教三菩提摄诸方等经三大乘摄法华三身摄华严三涅槃三宝三德等皆摄涅槃。

  三道摄净名者不即三障显三解脱安得名为不可思议三识摄楞伽地持等者以此经论多用三识显事理故问经题本是佛世法门岂可豫摄灭后论耶答今以经题所召法门即是诸论所诠之义乃以所诠摄于能诠故云三识摄地持等况诸菩萨为显大乘尊经妙义故造诸论诸论所说违此经耶若其不违理应摄属涅槃明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悉当作佛故大品等五时教者仁王般若云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说摩诃般若金刚般若天王问大品等般若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至佛定起无问自说仁王般若仁王对前四种般若即当第五此五般若说各一时故得名为五时教也菩提愿行多出方等诸部经故理随得三成一大乘法华开会故新译华严合于理智但名法身并于垂应以为二身旧经明义即一而三故与此经三身相摄涅槃三宝及以三德大经最显故问真谛云三德摄三涅槃正断二乘断见般若正遣凡夫有着华严正化始行菩萨今经通为八位人故称王也文句破云作此偏说无智之人于诸经起轻慢此义不可今那得用十种三法分对诸经却同真谛被破之义答真谛所释分割三德在于三经是别异义故为所破今以三法非纵横义摄于一经摄彼彼经亦复如是且如大品题称般若义至三故诸法融净维摩所说亦名解脱以具三脱故不思议须知今立十种三法一一三法非纵非横而高而广竖彻极果遍收诸法故以十三分对诸部如前真谛分于三德对道前等三种之位大师广斥至今自立法性甚深乃用十种三法之义对本有等三种之位故知他将一法以摄一经类今三法而摄一经山毫相绝学者应审若谓不殊太无眉目。

  △二摄一切。

  此举当道诸经絓是八万法藏皆应摄尔(云云)。

  上诸经论并是大乘且举世人共见闻者故云当道絓犹豫也但豫八万四千法藏皆为所摄须知八万该乎一代无一名义暂离十种三法经王故文句云于九种经中而得自在。

  △三摄六法二初明十法本位。

  第三摄位者苦道有一切五阴烦恼道有五住惑业道有一切业乃至(云云)。

  苦道有分段变易故云一切五阴烦恼有通惑别惑故云五住业有漏无漏等故云一切合云三识有一切心王心数此二是本有位三因至三涅槃此六是现有位三宝三德是当有位此位前文已委说故但举三道余皆例知此说乃是十种三法本分之位也文略九种本位摄法故云乃至及注云云现行印本误将并书云云而为以字也。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卷下之中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卷下之下

  △二明十法摄位。

  三道是三障障覆六位若即三种之非道通三种之佛道者六位所显则摄诸位也乃至三德亦有六位三德既备摄六位宁不备收耶其间则例自可知(云云)。

  谓下摄于上上摄于下中摄上下故一一三法皆摄六位三障覆六位者斯由三障从迷说六即从解说耳若即三障之非道通达三障之佛道即此佛道须论六位此之六位摄一切位理即摄博地位名字摄一切学习位观行摄五品位相似摄十信位分真摄四十一位究竟摄妙觉位乃至三德等者解于三障有六即位解九三法各论六即然性德中十种三法皆须即障照之令显但约所显而明十番六即之位言三德既备摄等者合例三道论于类摄谓法身有三身及一切妙境般若有三智及一切辩慧解脱有三脱及一切神变既就三德论于六位须论六位皆即三德所摄之法故云六位宁不备收其间八三各各备摄及八六位位位备收准例可解。

  △二明摄三意。

  所以作三番摄者合帝慧王三义摄法门合贵义摄教合慧义摄位合王义又摄法门是横摄摄位是竖摄摄教是横竖双摄统摄之义既明经王之义显矣。

  以三番摄法合帝慧王者前之三番即三十重论帝慧王今乃摄亵法门十重佛所师故结归于帝合贵极义摄教十重鉴机说故结归于慧合雄略义摄位十重皆趣果故结归于王合朝会义又十种法门一一高广不论优劣乃是横摄六位皆即自下升高故当竖摄教诠法门复论六位故当横竖双摄之义如斯统摄题称帝王谅无惭德。

  △二约观行释二初正释二初正约帝慧王明观。

  次观心明经王者观心即中是贵义观心即空是慧义观心即假是朝会义是为观心中经王也。

  以中空假观一念心即帝慧王义观冥符能所体一自己经王于兹可显。

  △二会同金光明示位。

  观心论位者众生本有理性金光明心但有名即名字金光明念念修观即观行金光明观心淳厚即相似金光明会入法流即分证金光明尽边到底即是究竟金光明。

  以帝慧王与金光明皆是法性当体之名欲令经王统摄义显是故重安帝王之目今欲行者知此二名同诠法性故特会同金等明位五位文义如前可知唯名字即语稍难解心但有名者金光明名也初学之者于一念心但有此名未有此观故云即名字金光明也。

  △二结意。

  若不修观徒闻何益如遥羡宝山足不涉路安可得乎为此义故须观心一番令闻慧具足也。

  意在观心闻慧具足夫如是则法性宝山不跬步而至矣然此观行诸说文旨尤邃非造心山家壶奥者莫可轻议也予研精此义积有岁年岂敢抑理顺情是此非彼奈何境观之道宛而有归况诸部之相符验斯文之未丧呜呼诸祖既往代有明贤知我以观心罪我以观心愿无得而隐也。

  △二释通名。

  次释通名者如法华玄义中说(云云)。

  法华解题广释通目乃直以经翻修多罗虽有翻无翻各十五义秪于经字义解无余学者须于彼文寻究释名毕。

  △大章第二辩体前章释名总于三法含体宗用利根之者即达能诠忘情得体自成宗用其钝根人以名具三体混在内心虑难遣妙体莫彰故次释名别谭体等俾于法性绝念而游即于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见我释迦牟尼文先分二初标列列于辩体三章门也。

  第二辩体为三一释名二引证三料简。

  问本为忘名故别示体今还释名与前何异又但释名引证料拣何意不立辩体章门答夫忘名者非谓默然若善释名其名自泯无离文字说解脱相文字性离即是解脱今所释者但释体名前章总三与此永异又体本寂灭寄名诠之故但释名即当辨体总持无字字显总持斯之谓也既释体名又引经论证成体义复约说证料拣于体辨体之旨曲尽其妙那言不立辩体章门。

  △二解释分三初释名二初约字略示。

  释名者体是质质是主质。

  前章释名是宾是假此章辩体是主是质。

  △二就义广释二初约二名总释三初标。

  何为主质之体法身法性是经体质。

  标起二种为释所依。

  △二释三初一体二名。

  若依义者法身为体质若依文者法性为体质法身法性只是异名更非两体欲令易解是故双题尔。

  若依义者即体宗用三章义也法身为体报身为宗应身为用今之所辨义当法身若七卷经有三身品此亦是文今解四卷且名为义若依文者创首即云游于法性下文节节其文不少须知一体立此二名。

  △二简通从别三初约义简。

  法性语通今以佛所游入法性为体质也。

  真中二理俱名法性故身子云同入法性偏真法性也就中而论有但不但于不但中有分有满今取如来所游法性乃是不但已满中道而为经体。

  △二引文示。

  文云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过诸菩萨所行清净。

  尚过菩萨分证圆中岂是但中及空法性。

  △三据文结。

  故知此体不与下地菩萨及二乘等共非通法性也。

  此经判教应于通教简取圆极而为经体不取二乘及钝根菩萨所证法性及被别接但中法性。

  △三为四章主二初法。

  但是佛所游入一切种智以此为根本无量功德共庄严之种种众行而归趣之言说问答共诠辨之。

  佛以种智为能游入是经之宗深广法性而为所游及为智本即是经体若偏真法性体类太虚非智之本中道法性体是本觉能为始觉种智之根今经以果而为宗要果智乃是究竟始觉始本不二不二而二体为宗本若不然者何名但是佛游入耶功德众行是经之用所严所趣即是体也灭恶为功生善为德功德乃是力用异名以此力用庄严法身忏悔赞叹空智导成此乃以行而为力用问宗取佛果用须佛力功德属佛为用可尔行在众生那为经用答众生之心非佛威力岂能立行故般舟见佛论其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是行者本功德力若非感应无一善生故起信云所言用大者谓能生一切世间及出世间善因果故行是经用其义昭然皆遍十界故云无量及种种也言说问答能诠辩边即是经名及教相也其所诠辨岂非经体名教二种俱是能诠自行禀得故曰经名为他诠辨乃曰教相自他虽异俱诠法性问名是经题岂有问答诠辨等耶答曰一经始终皆能诠名含几问答但以题目是经总名故解题目称为释名那谓经名不曾问答。

  △二喻。

  类众星之环北辰如万流之宗东海。

  众星万流以类四章北辰东海可方体质。

  △三结。

  故以法身法性为此经正体之主质也。

  可见。

  △二就三义别释以金光明是能诠名法性既是所诠之体故今于体而立三义应彼三名以此望前前不分三名为总释今释分三初应金名以礼义释二初直明字训。

  故书家解礼者体也体有尊卑长幼君父之体尊臣子之体贱。

  礼者释名云体也言得事之体也今明体有尊贱者意在拣臣子而取君父也。

  △二会同体义。

  当知体礼之释与经法性意同如来所游佛所护持故知此体是贵极之法也。

  今之经体既是究竟所证法身正是君父体礼之义拣非分证法身已还臣子之体也。

  △二应光名以底义释三初约字训立。

  复次体是底义穷源极底理尽渊府光扬实际乃名为底。

  谓此实体是诸法底故其得体方曰穷源渊府实际皆理趣之极也。

  △二引文证成。

  释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

  三种般若圆融深广名智度海实相般若为体为底底通分证唯佛能穷。

  △三以今义结。

  此与今经法性甚深意同当知法性高深竖穷佛海故以底义释体也。

  秪一法性当体贵极当体甚深当体无量以底释体合甚深义言法性高深竖穷佛海者对前论意互显令深论明法海深唯佛能穷底今明佛海深此法能为底人法互相显体底义方成。

  △三应明名以达义释三初约字训立。

  复次体是达义得此体意通达无壅如风行空中自在无障碍一切异名别说皆与法性不相违背。

  体是达义者显法性体本具诸法诸法当处是中道体佛以此体达一切法人识此体亦达一切是故智者观行得体能达诸法自在无碍一切异名不能壅塞具如前文三字譬法如从一法至河沙法同异无妨正是今文体达之义例前体尊及体底义皆是观行所证法门故章安叙止观云大师说己心中所证法也。

  △二引文证成。

  释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类为之立异字又云若如法观佛般若与涅槃是三则一相其实无有异。

  实相般若虽是一法而体本具一切诸法佛赴众生种种异说异是一异异岂异一故得一者能达异说佛等三名即一实相观一达三同异自在。

  △三以今义结。

  此与今经法性无量意同当知法性广大无涯横收法界遍无所隔故以达义释体也。

  秪一法性当体无量故与达义释体相符。

  △二引证二初具引四文。

  二引证者序品云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鬼神品云若入是经即入法性如深法性二文既云深法性即知简异二乘菩萨所得法性也空品云故此尊经略而说之说于空即如也赞佛品云知有非有本性空寂。

  序品在初故示法性体义备足如来所游非三乘共故无量甚深三谛圆妙故鬼神品两言法性且云二文语句相连共显一义文云若入此经即入法性如深法性即于此典金光明中而得见我释迦牟尼今据深字简非二乘及以分证空品说空不但空有亦乃空空既是中空无二边异故云空即如也赞佛品既赞果佛知之一字即种智知此知知下三谛之理有即俗谛非有即真谛本性即中谛空寂二字寂其三谛对俗立真对边立中知绝待故三皆空寂不作此解非赞佛知上之三文其义不异今经之体理合如然。

  △二结成一体。

  当达此等皆体之异名悉会入法性法是轨则性是不变不变故常一此常一法性诸佛轨则故云法性为此经体也。

  四品异名皆诠法性故法是下解法性名成经体义法性常一能轨则佛法常一故诸佛常一故佛皆以法性为体佛体即是此经体也。

  △三料简二初问。

  三料简者问法性定是空为非是空。

  略举二句意必该四以答中自他若泯若用皆论四故。

  △二答二初正答二初明理非四句。

  答法性过诸菩萨所行清净净于四句不应以空有求之。

  当知等觉修离见禅盖欲净于微细四句今明妙觉所游法性出于等觉四句之外故云过诸菩萨所行清净岂将三教及外凡四句而可求耶。

  △二赴机须四说。

  虽非四句或时赴缘作四句说之文云两足世尊行处亦空新本云是第三身是真实有又云前二种身是假名有又云非有非无此有四句四门意也。

  第三是法身前二是化身应身此以性一简于修二故分真假文列三句结云四句四门者既有双非宁无双亦即双取前二为第三句此皆圆教四门诠理若论赴机亦可说前三教四门。

  △二结示。

  门乃有四悟理非数佛示人无诤法不应执此相竞旧本明空新本明有以体达义释之二文不乖即此意也。

  良以众生于四种门有四悉机是故大圣作空等说若其悟入理尚非一况定有四四无四相故云皆是无诤之法新旧两文空有不同若得今师体达之意百千尚一况二文耶。

  △第三明宗此亦名中三法之一以由根钝于总不了故别示三谓体宗用今别明宗即当果智显体之宗也先分为二初标。

  第三明宗者。

  △二释二初约义各明三初示字义。

  宗谓宗要也。

  宗义盖多今取要义欲明果智是常无常众德之要也。

  △二定因果二初泛举他释。

  说者或以果为宗或以因为宗或双用因果为宗。

  △二寻究二经。

  今寻寿量品虽明施食不杀之因乃将因拟果果是正意三身分别品虽复问因佛答三身还是果为正意。

  新旧两本虽各举因并是就因疑问于果故知经意以果为宗。

  △三正明宗二初的约果德。

  今此意但用佛果为宗。

  略示今意也。

  △二释出所以。

  何者法性常体甚深微妙若欲显之非果不克当知果是显体之枢要如提纲目整则以果为宗意在此也。

  万行之因虽亦显体不及果德究竟相应问若言为显法性体故偏取佛果为经宗者法华岂不显实相体何故双用因果为宗答法华正开千如实体是故因果皆能显之此经三诠如来所游法性之体此体非常非无常能常能无常乃是专论极位三身非果为宗此等众义无由得立故云果是显体枢要等也。

  △二附经委释二初明今师正释二初正释二初据经文立义释二初约佛寿对法性明宗三初明得果冥体。

  更附经重显此义文云释迦如来所得寿命释迦是果人寿量是果法果人克果法冥乎法性。

  释迦别号如来通号以别简通显今教主极果人也寿量乃是果人所克难思之用不冥法性宁克此用。

  △二称体立能二初立义。

  法性既非有非无非常非无常果人果法亦非常非无常法性既能常能无常果人果法亦能常能无常。

  法性中实离诸边倒故非有无及常无常果人果法既与性冥亦乃双非双非之性法尔双照故也。

  △二示文。

  四佛释疑举山斤海滴地尘空界无能算计知其数量明其能常八十灭度是能无常。

  问下文句释寿量品题云山斤等无能算计与阿弥陀同是有量中之无量虽极长远终是无常今何以此明其能常答曰虽是有量以人天等莫知齐限若非法性能常之用那得现寿长远若斯是故四佛举此长寿显佛常用今八十灭度即无常用此常无常即是法性双照大用。

  △三约释疑明宗二初约疑明失。

  此见八十灭度之无常不能计校其常尚不能知其常焉能知其非常非无常。

  信相但以八十灭度无常为疑不知如来能现常寿尚不能解即短之长焉了妙证非长非短此举迷宗之失也。

  △二约宗显得。

  若不约果此义难明既举果冥理显体义彰以果为宗其义如是。

  法性体用显由极证故云若不约果此义难明今以佛果为显体宗则非常非无常能常能无常众义皆立除信相疑使群机悟此乃解宗之得也。

  △二约报化对法性明宗三初明果有总别二初明余经别举智断。

  又说果义不同或约无上菩提智德明果或约大般涅槃断德明果若举智德众善溥会任运知有断德若举断德诸恶永尽任运知有智德互举一边不可偏执也。

  余经说果或智或断如指左边必具于右指右亦然智契理故众善溥会岂可契理而不断惑是故任运具于断德断德调机非智焉能诸恶永尽是故任运具于智德诸经互举乃随时之义也。

  △二明此经总于二三。

  今经举寿量明果寿量是果报果报语总总于智断智断亦总果上三身。

  寿量乃是修道所得故名果报感果获报智断必全既总智断合具三身何者智是报身断是应身此二全以法身为体故知今经明寿量果能总二德及以三身。

  △二明宗体融妙二初约三身称性故互摄。

  果上三身既与法性冥法性非常非无常三身亦非常非无常法性既能常能无常三身亦能常能无常。

  问法身如何更冥法性答此文既云果上三身与法性冥此乃修三冥于性三故云法性非常非无常能常能无常岂非性三修极三身与性冥故故使三身各有三义斯由性三互具成九致令修三亦成九义显无别修故论二九二无二体秪是一九九秪是三三非定三三秪是一举一不少言九非多修性圆妙其义如是。

  △二约二身即法故难思。

  若能无常即化身寿命也对无常而论常能常即报身寿命也报化与法性冥法性既非常非无常不可算数报化亦非常非无常不可算数云何见迹短而言佛寿定短。

  上约离义修性各三今就合义故以报化冥于法性二既即性安可数知乃即八十应化之身寿不可计是故四偈皆云释尊此义皆由果宗显性故使二身同法性寿。

  △三托疑者彰失。

  此不识果能显体之意。

  信相若知果能显体非常非无常能常能无常终不见短定谓之短。

  △二约化事比况释二初立况。

  又如佛非鹿马能现鹿马鹿马定是佛耶鹿马是佛化所为非佛身也。

  △二结释。

  法性能长短长短非法性也。

  所言长短非法性者其实长短全是法性良由迷者定执长短不识法性故于长短指非长短而为法性若见法性必能长短。

  △二显得。

  若见此义果能显体常义亦成非常非无常义亦成无常义亦成果为宗要义亦成若不尔者诸义皆不成。

  若见此义者指今立果为宗意也此意若立诸义皆成何者修二性一而论三身显体之果正是报身常义成也所显之体岂非法身非常非无常义成也法报既合应身赴机无常义也此等义立功由果证果为宗要其义善成果是显体枢要如提纲目整信不诬矣问文句云应佛能为常与无常是则能常亦是应身今文何故常属于报应唯无常答报应乃是法身常与无常二种之用法身是体性不偏属故法身云非常非无常报身属常应属无常而文句云应身能常者以能现长人天莫数能彰法性常住之用故云常耳若望报身长短二应俱名无常故与下释义不相违。

  △二简古师非义二初叙。

  旧用山斤海滴之文是无常谓虚空分界是虚空无为复引舍身品中求常乐住处者是三无为为常无生死故为乐也。

  △二斥。

  皆以小意曲解大乘如此解者一切皆不成非宗要也。

  古师此解略有二失一不能分别大小法体故将三藏三种无为曲解方等四德之果二不知今经果宗显体果人果寿冥乎法性法性既非常非无常果人果法亦非常非无常法性既能常能无常果人果法亦能常能无常以果三身皆即性故是故三身一一互具古人迷此故齐海滴判为无常既失修性俱融之义虽立经宗全无要义也。

  △四论用者果宗冥体故有大用其犹鉴鼓以莹以击现像发声释名总三今别示一释此为三初标示通名。

  第四明用用谓力用也。

  以力释用名义成也非堪能力无作为用二义相显以示通名。

  △二正释此典二初示四名。

  灭恶生善为经力用灭恶故言力生善故言用灭恶故言功生善故言德此皆偏举具论毕备也。

  先且总举灭恶生善宗既冥体谓之力用任运发生能为群机灭恶生善若偏对者力能灭恶用能生善以灭恶故力乃成功以生善故用乃成德故举功德显其力用欲令易解故且偏言若其尽理力用功德一一皆能灭恶生善。

  △二明经意二初明果智成由功德。

  夫一切种智是果上之德果智由于无量功德之所庄严灭除诸苦与无量乐。

  序品云一切种智而为根本无量功德之所庄严灭除诸苦与无量乐今以此文明经力用以果上智为众行本者此明初心了知本性具于功德虽以无量修德庄严修即性故严无所严了苦即性无苦可灭乃能除灭一切苦也知乐即性无乐可与乃能遍与究竟乐也问今言功德严果智者斯是行人修忏赞等灭恶生善趣向菩提何得以此为经力用答佛得经体体发力用力用者何谓说忏赞及以空慧行者修之成灭恶力及生善用庄严本智而成佛智岂经力用不修而成耶如世妙药不服无功。

  △二示文旨力用铨次三初明忏赞两品二初明二行成果三初明二品先后。

  苦是恶业果贪恚痴是恶因恶因不除果不得谢圣人意先令灭恶因故忏悔品居先乐是善果忏赞是因忏罪赞圣恶灭善生故赞叹品居后亦是互举尔。

  忏有三种谓作法取相无生无生为正以二为助是故能令贪嗔痴灭此三烦恼有通有别今了通别同居一念顿照无生兼事忏助无恶不灭赞有三种谓赞丈六尊特法性今正赞尊特上冥法性下现丈六此三即一此一即三不纵不横不可思议如此赞佛摄一切善兼前忏悔为常乐因据其品次先以忏洗用净三业礼赞三身若以赞佛善力资忏令三障灭以此为次其义亦成故云亦是互举耳。

  △二明能成宗体。

  将此胜用庄严果智智备体显。

  佛之果体为生心体佛示忏赞二种胜用众生修之得成灭恶及生善用此用庄严同佛果智显法性体。

  △三明五义俱备。

  体显名金果备名光力成名明益他曰教也。

  此文承上即是行人智备体显体显名金性体既显果智称体此智名光严果之力自行功成能多利益名之为明利益之事无过设教也金等三字别对体等若总此三即是名也感五既然应五亦尔今示一五已含二五。

  △二明二品互具。

  但忏品灭恶非不生善赞品生善非不灭恶互说一边。

  如说不修善根之罪即忏中生善也若赞能离染着之德即赞中灭恶也今且从强左右说耳。

  △二明空品一文。

  空品双导忏不得空恶不除灭赞不得空善不清净文云一切种智而为根本即其义也。

  此品圆谭即空假中荡三惑著名毕竟空导成忏赞二种之用若其不照三惑无生纵忏不除恶之根本暂息复起故云恶不除灭若不照三谛无得纵赞不显性净功德还成漏因故云善不清净今以空慧无生无得是故忏赞能严果智引序品文中空之智为忏赞本也然其利根于前二品修无生忏就尊特赞岂乖空慧钝者犹昧故特说之故此品云为钝根者起大悲心。

  △三明已下诸文。

  四王品已下护经使宣通还是生善禳灾令去还是灭恶。

  鬼神品云一切皆是大菩萨等故知护经及禳灾力皆是分得金光明宗显金光明体起金光明用也故知诸天得经功用还护于经以至下文正论治病救鱼饲虎皆是此经生善灭恶力用功德故四王云我等闻经增益身力心进勇锐具诸威德又人王烧香供养经时变成香盖金色遍照此界他方皆是此经威神之力。

  △三牒文结摄。

  摄此诸文故言以灭恶生善为用也。

  其意可见。

  △五判教相若论生起则寻名得体依体立宗宗成有用用则设教此乃制立五章次第若究五义须明总别名总三法体宗用三别示三法今之教相判前总别时味所摄文二初标。

  第五判教相者。

  前之四章皆是圣人被下之言悉称为教今以五味四藏四教明其相状使览之者区以别矣。

  △二释二初破他异解三初破旧师判属不定二初叙。

  旧明此经非会三非褒贬非无相不列同闻众不在五时次第而明常住者是偏方不定教。

  会三即法华褒贬即方等无相即般若既非此三乃以不列同闻之众以验不在五时次第未至涅槃而忽谭常是故判属偏方不定之教偏谓偏僻方谓处所指信相室为偏僻处古人判教所立五时与今有异彼以华严别名为顿乃立五时皆名为渐一有相教谓四阿含二无相教谓诸般若三褒贬教谓净名经及诸方等四万善同归教谓法华五常住教谓涅槃若偏方不定教非渐顿摄。

  △二破二初破非五时次第三初举彼义定。

  是义不然若不列同闻非次第者列同闻众应是次第。

  △二引鸯掘并。

  鸯掘摩罗列同闻与众经不异论褒贬与维摩意同论家何故不预次第。

  彼经通序非不列众鸯掘摩罗斥声闻乘明摩诃衍同于维摩而成论师同与今经判属偏方不定之教。

  △三核成次第。

  若列众不列众皆非次第者亦应列众不列众俱是次第(云云)。

  论家既判鸯掘在不次验知不因不列同闻而为不次若尔何妨今经不列同闻是次第耶。

  △二破非偏方不定三初举彼义定。

  若言未应明常而明常是偏方不定者。

  古判五时第五涅槃方谭常住前之四时悉是无常此经越次豫明常寿称偏方者此先定之。

  △二引方等破。

  陀罗尼云王舍城波罗柰祇陀林三处与声闻记此亦是未应会三而会三得为次第未应明常而明常何故不定耶。

  陀罗尼者即方等陀罗尼经也乃以第四法华会三例于第五涅槃谭常也方等会三既居次第今经谭常何故不定此是方等后分经文故得却指三处法华授声闻记。

  △三引众经破。

  又法华般若净名方等咸论常住得是次第此经明常独居不定何耶。

  古人判教不了异名同诠一理华严法界方等实相般若佛母法华一乘此等若与涅槃常身金刚不变体不同者岂以生灭无常之法而为实相及一乘耶又维摩云法身无为不堕诸数法华云常在灵山又云常住不灭此等诸经既居次第此经何故独属偏方此乃正示今经谭常非不定教傍显诸经皆诠常住。

  △二破一师判属法华二初叙。

  又一师言此经与法华同是第四时山斤海滴与尘沙义齐故。

  谓法华寿量喻以界尘与今经齐意谓二经未出数量皆是无常。

  △二破。

  是义不然新本云舍利系缚色如来常住身无有舍利事何得山海而翳金光尘沙而蔽宝所。

  此师不了二经谭常但执数量一不了此经者帝王经中因婆罗门欲生天故求佛舍利梨车王子广谭佛身是常住体无舍利事此于应色即示法身非长非短以验此品全法起应能长能短八十是短山斤是长短表应身长表报智古人不见新本所明常住法身是所证金报身常智是能证光但齐应身山斤海滴能表之数判属无常翳于所表法报金光也二不了法华者彼部所谭本迹二门皆显常身何者迹门中云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本门中云如来明见三界之相非如非异此皆所证常住法身中道之体乃以宝所髻珠而为譬喻所证法身既其常住能证报智所垂应用岂可无常经举界尘乃是过去本成劫数若论未来经文显云常住不灭岂非此师以久远成佛界尘劫数翳于宝所所譬三身耶。

  △三破真谛判在三月二初叙。

  真谛三藏云此经是法华之后涅槃之前九十日说引涅槃云佛告波旬却后三月吾当涅槃信相闻斯故知八十应灭。

  △二破二初夺破唱灭之语通在诸经岂可独指于三月前告波旬时信相怀疑耶此文分三初总夺。

  是义亦不然唱灭之旨非独告魔定在三月。

  △二引经。

  法华云如来不久当般涅槃普贤观亦云当般涅槃。

  △三结破。

  诸经唱灭非但一文何必九十日耶。

  △二纵破二初纵而核之。

  纵令三月为属第四时为属第五时。

  所以纵者诸经唱灭其语犹通若三月前知齐八十故须纵许在乎三月虽纵年月须核部味以凡判教有前后分前分有次后分不定如今空品在般若后若陀罗尼在法华后后虽不定须摄归前纵令此经在三月说为属法华为属涅槃此顺古人以法华涅槃二经分对第四第五二时故也。

  △二验其无据。

  若属第四时法华已舍方便此中何得更许三乘同忏若属第五时何得复言在前三月进退无据两楹不摄(云云)。

  三乘同忏文出新经三乘行人各求证果同依此经修忏悔也法华废权尚舍别教不共方便岂存三乘同忏方便退非法华也此经既在三月前说进非涅槃也两楹不摄规矩无从。

  △二明今正判二初以文义定二初简异余时。

  今既不同旧若为判教若安无相而时异若入会三而味别。

  若安无相而时异者简非般若也说彼部时处会虽多而同名般若此既别立金光明称故与彼时所说异也会三即法华彼经废权同归一乘纯一醍醐今存异趣则属生酥故云味别。

  △二定属方等二初以文定二初引方等文。

  案下文云曾闻过去空闲之处有一比丘读诵如是方等大乘既言方等岂非文耶。

  △二引三乘文。

  方等之教通于三乘新本云欲生人天欲得四果支佛欲得佛皆应忏悔灭除业障安处方等其义无疑。

  方等之名立有二意若大经云从酪出生酥譬修多罗出方等此则的约第三时教名为方等即被三乘四教机也若普贤观称方等者乃直名圆理非第三时遍被群机教部之称也今初所引方等之文恐人谓同普贤观等从理立称故引三乘忏悔之文以定此名的从教部是故结云其义无疑。

  △二约义定二初明方等部元不局。

  而难者言新本云法界无异乘此害于通义然方等满字通别通圆此旨非妨。

  因今立云方等之教通于三乘遂引新本无异乘文难今所立通三不成故云害于通义然方等下释难所云法界无异乘者别教圆教俱以法界而为归趣是故自得名无异乘方等满字既通二教有何妨碍。

  △二明列众文或未来。

  难者以不列同闻为疑胡本尚多何必止四卷七轴或其文未度尔。

  经初不列同闻之众他疑今师判属第三方等不当是故大师指彼天竺其文尚多不止谶译四卷之文及真谛七轴至唐义净重译此经名最胜王金光明经果有列众以验大师所指梵本宛尔冥符又验他师判属偏方灼然为谬。

  △二以教味判。

  如此斟酌五味明义则第三生酥摄若四藏明义则杂藏摄四教明义则通教摄通教之中即得论带别明圆也。

  对他研核复据文义故云如此斟酌乃以五味四藏四教而判摄之初五味者涅槃经文既以生酥喻于方等今经显有方等之文又有其义是故须在第三味摄次四藏者谓声闻藏菩萨藏杂藏佛藏此乃以人而名法聚声闻名藏意彰纯小菩萨佛藏唯诠于大杂藏兼含若大若小今经既许三乘同忏则能蕴摄声闻菩萨及以佛法故属杂藏也后四教者五味四藏名尚同他四教判经唯今所用此经体幻即显中空全非三藏析法拙度三乘同忏复非别圆不共之法正是通教三乘共禀不生灭法利根菩萨知常达性故名通教带别明圆问通教菩萨利者受接乃于圣位方知不空何故释题及解经文唯约始终俱圆而说是则解释与判教相顿成胡越也答通教机杂不独受接方知不空盖论通教须具三义一因果俱通二因通果不通三通别通圆初义者是钝菩萨但见于空始终不知二教别理故云因果俱通也次义者见地已上深观于空能见不空以此菩萨初依通理得成真因后依别理而趣佛果故名因通果不通也第三义者节于干慧及性地中闻体法空不但空于二十五有亦乃空于涅槃之空此人虽藉通教谭空开导其心而了此空体是中道乃以别圆内外凡观同于二乘历干慧等及后诸地至第十地即成别圆初地初住八相之佛此乃通教通别通圆义也既在初地便知不空是故不受被接之名以是义故此经虽约三乘同忏判属通教不妨释题及解经文自明三法始终圆妙正是通教第三义也又复应知此经既许三乘同忏其忏悔处随彼信解或空不空或次不次合具通教前之二义大师特为成今行者圆解行故舍劣从胜一向圆谭见闻之徒当从此意而思修之。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会本下之下(终)

  音释

  玄义

  沓

  (音踏沓重也)。

  ?

  (音恣)。

  絓

  (音话)。

  攘

  (当作禳音穰攘却变异也)。

  楹

  (音盈柱也)。

  斟

  (音珍斟行酌也取也)。

  遗记

  鹇

  (户间切白鹇似雉而尾长四五尺)。

  径侹

  (侹音挺径侹直也)。

  芿

  (音仍去声芿草芟陈者新者又生曰)。

  填

  (音田填塞满也)。

  摄亵

  (摄音折亵音䐑摄亵重衣也)。

  跬

  (音魁跬举一足也)。

  䆳

  (音遂邃深远也)。

  壶

  (音悃壶居也广也宫中道也)。

  饲

  (音四饲食也)。

  褒贬

  (褒博毛切进扬美也贬音匾贬减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