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75卷No.2390

胎藏大法对受记第一。
  安然记。

  安然以贞观十八年二月有入唐事初从道海大德对受玄法寺法全和上两卷仪轨。即有印信。此海大德从安慧和上受之。此慧和上从慈觉大师受之。次从长意大德重以对受前全和上两卷仪轨。亦有印信。此意大德从慈觉大师受之。同年三月。次于赞岐守所覆授前来所觉。此守元从慈觉大师受玄法寺法全和上三卷仪轨。后以元庆六年六月从权僧正大和上受前全和上两卷仪轨。此大和上元从慈觉大师受之。草创未毕大师迁化。因依梦告则从安慧和上受得首尾。未及授位和上归寂。后从圆珍和上受灌顶位。圆珍和上准式覆授前来所学。使大和上自读真言及作印相。则珍和上一一类之。然慈觉大师于法全义真全雅元征元政海云宗睿宝月八阿阇梨广学奥藏。故所传中多有异说。今珍和上唯受法全和上故有单说。自无异说。是以覆捡我大和上所学之日多随省略。动言不用。又印信中云大同少异也。此珍和上亦传前全和上两卷仪轨。如今安然从大和上受学之日亦准前例先使安然举复所学。大和上云。珍和上云。印相特得周匝。真言未得梵音汝今深得悉昙之道计也。道海大德所传真言不异我今所学慧和上说。事须直挍印相而已。故就印相安慧和上圆珍和上两说一时受得已毕。同月二十二日。其夜梦得慈觉大师亲为安然传胎藏毕即付传法之印。七年闰八月十七日。大和上为令安然读胎藏界真言授大枝君。且以释迦传法印密授。安然见其印相一同梦授。此时安然则读真言。大和上则抄出印相别记一卷授大枝君。君以别记乃对受之。安然亦在末席重受。又大和上得山阶宫真言法文。中有南忠大德私记。此忠大德初从圆行和上依经受之。后从慈觉大师受全和上两卷仪轨。今大和上安然对受之日。多加彼说。安然后得宗睿僧正私记挍之。与睿山记小同大异。但其印相似珍和上。此睿僧正亦受法全和上故。今记中并皆载之。安然亦得高野和上圆行和上慧运和上等记。并在别矣。安然亦得慈觉大师将来玄法寺法全和上两卷三卷仪轨。惟正大德将来法全和上两卷异本烂脱仪轨。圆珍和尚将来青龙寺法全和上三卷仪轨。宗睿僧正将来青龙寺法全和上三卷仪轨。慧日寺惟谨和上三卷仪轨。亦得无畏三藏摄大仪轨三本。一本是慈觉大师本也。一本是圆珍和上本也。一本是宗睿僧正本也。慈觉大师本中有二。一是除脱本。一是具足本。今此记中并引为证。
  供养方便会。

  第一作礼印(持地印)。
  海大德说。以金刚部印当额诵明三遍。了散顶上。左右渐下。掌向于身下了。掌向前合。是名一匝。意大德云。用金刚部印(不云用式)权僧正大和上说云。慧和上说以金刚部印心前三诵三礼。次至于顶从脑后而作拳左右而下心前。三回转而解拳。金刚合掌顶散。珍和上同。别记云。亦名金刚大印。当心三诵举顶。想礼一切如来。印散一拜。正僧正说。作礼之前。先有五轮投地。而作礼胡跪诵供养文。作惊觉印三招。云作礼方便印作三昧耶印。从下分作二拳。即舞掌顶。

  第二出罪印(大慧刀印)
  海大德说。以金刚合掌进力禅智各相捻之。进力横平如唐大刀。心上诵明三遍散顶(他不知刀如斧刃也)。意大德说同前(但不云进力横平)。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进力端下于下而以禅智捻进力侧。乃至顶散一礼。珍和上同之。正僧正用大慧刀同海说也。

  第三归依印(普印)。
  海大德说。金刚合掌诵散同前。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申臂至顶生恭敬心。珍和上同。别记云。顶散一拜。正僧正用金刚掌同海说。

  第四施身印(独股印)。
  海大德说。金刚合掌心上三诵。次舒二臂以印捧顶。身足伏地。形如独股。故名独股印也。其臂极直。意大德说同(但不云直臂)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同之。别记云。胸礼一拜。正僧正同海说也。

  第五菩提心印(定印)。
  海和上说。先作大坐。以右手安左手上。二大拇指不相及。脐下诵明。次散顶上。渐下金刚合掌礼佛。次安顶上观想之也。又说。外缚心上诵明。顶上散观(前名定印。后不名之)。意大德说。用弥陀定印(但不云用式)。又说同前(但不云定印)。权僧上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又说同前(但云金合)。珍和上同之。但云。诵第七卷增加句。别说云。金合一拜。正僧正说用大日定印也。

  第六随喜印(归命合)。
  海大德说。金刚合掌心上诵明散顶。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同之(但云散顶一拜)。正僧正金刚合掌于顶也。

  第七劝请印。
  海大德说。同前随喜印也。意大德权僧正大和上二说。正僧正并同海说(但权僧正大和上别记云。顶散一拜)。

  第八奉请印。
  海大德说。外缚进作钩形。每明一招。凡三招了。顶散一匝。意大德说同(但云内缚)。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同海。说(但云内缚。又云顶散一拜)。珍和上同之。正僧正说。内缚竖慧风如钩召。

  第九回向印。
  海大德说。金刚合掌心上三诵散顶。意大德。权僧正大和上二说并同海说(但云顶散一拜)。正僧正同海说(但云。若为他有事此处发愿)。

  第十三昧耶印。
  海大德说。文云初字门者初阿字也。观此字印本不生也。三昧耶印虚心合掌二拇并竖。去于进力少屈二拇。心上诵明乃印五处。谓额右肩左肩心喉。每处一诵顶散。分下一匝。外转如舞乃合。文云。所谓净除三业道是也。意大德说同(但五处云额左肩右肩心喉。又云。是印当佛部也。又云。三法界道者本尊真言印契也)。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说。先结大日定印(前定印是)心前观九重月轮。中央观阿字。黄色正方。即观一切法本不生也。九重者内外九重月轮也(大和上释。仰平月轮中作大小九重)。作此观了。次作三昧耶。印同海说也。正僧正说。次正坐观心中有九重月轮。轮中有阿字。次入四无量心观。如常说也。次入佛三昧耶莲合。建二空触诸支分者。加额肩心喉顶以二空是也。又成三法界道者。本尊真言印契成就此三也。界者结大界。非世界界。当观于三业道净除宿障。

  第十一法界生印。
  海大德说。以二金刚拳共申二头指侧相跓也。心上诵明。二风向内。引至顶上。以印向身。下至脐上。乃投于外。如是上下投各三匝。而分印散之。乃净世界之义也。意大德说同(但云。以印至顶。次至身前之时。以印向身。逆入内散也。是当莲华部也)。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意说也(但云外散)。珍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举印下时。向内三度投之。后至顶散)。忠大德说。观烧秽界成净界如法界自性。自观执金刚(印相同海。大和上释印同海更不记之)。正僧正说。法界生般若三昧各作金刚拳。二空在掌。风幢正直。头相着。地水火中节且着。以印三遍载顶转于身前。又以二风头当脐喉额。即顶上散之。注云。先顶上十二字间观囕字。流出智火烧净身中罪垢不净也。

  第十二金刚轮印(转法轮印)。
  海大德说。二羽右上左下背相着。而四度各钩结也。左拇入右掌中以右拇相着其指面也。心上三诵了。乃右三转之顶散。意大德说同(但云。诵了三举。次三转后散顶也是当金刚部也)。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右三转然后印五处)。珍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右三转然后三上下如押地之势。又云。上来三印是三部印也)。正僧正说。转法轮观自执金刚结金刚轮印。止观相背地水火风右左相持。二空旋转。合慧掌中(注云。三遍加持上下方。次八方回旋。次加五处也。上三言印如三部三昧耶)。

  第十三金刚甲印。
  海大德说。虚心合掌二拇入掌。各捻忍愿第三节也。少屈二风着二中指背侧。心上三诵(大师记云。中指背上云云。又第三节者中节也。背侧者中指侧也)。三诵了。以印至顶。各金刚拳。耳侧下之。乃申二风脐前相对。乃观右指有唵左指有砧如青色丝。乃以二风脐前三转。次腰后。次左膝。次右膝。次脐上。次腰上。次心上。次背后。次喉。次顶后。次额。次脑后。每处三转同此。脑后二羽各作金刚拳同处三转。乃以右拳引之三遍。随引少低其首。如结冠绪之势。乃分二拳耳侧下之心前散之。意大德说同(但初云莲华合掌云云。中云脐腰一一云脐腰不云前上云云后云二拳相引随引其首顶相动也)。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心上诵明先印五处。次至于顶。以后同海说也。珍和上说。先印五处同慧和上。以后自余皆并除之。别记云。以印安左右膝。想唵砧字。从字出藕丝。其色绀青。又云。脐等十二处及脑后各一回。又云。从地下散。正僧正说擐金刚甲三补吒。止观二风持火轮上。二空相并在于掌中(注云。又云。二空并着火侧印五处。擐甲胄如常。后拍不必舞。又略轨次第)。同海说也(但云。二空入双掌。又云。着火侧印五处)。后擐甲同慧和上。但云。初心上。次背后。次脐前次右膝。次股上。次左膝。次股上。次脐上。次腰后。次右肩。次左肩。次喉。次项。次额。次脑后。后心前。舞拍不必舞。

  第十四罗字观印
  海大德说。罗字观不作印也。文云一切秽处即大小便处也。第七卷有真言。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说。入堂供物等观白罗字也。秽处等观赤罗字也。忠大德说。作二拳进力侧相跓。心上诵明。次三上下后顶散也。真言在第七卷也。观●字白色也。又云。入堂时是因。出堂时是果后用证点(释。先观。后作印明)。别记云。次观囕字在顶上。净光焰鬟。赫如朝日晖。能除一切障解脱三毒垢。正僧正说。顶上●字真言(云云)。小轨同忠说三举印顶上观安于●字。

  第十五无能堪忍印。
  海大德说。二羽十指端共密聚。密聚者。谓十轮之端聚于一处令密聚也。戒方少开。散之直立。形同如来藏印。唯开二无名指为异而已。心上三诵。印上额上。逆三遍转成辟除也。顺三遍转成结界也。次捧印于顶上结上方。次下印于身前结下方。次印五处如常次顶散。意大德说同。但云。虚心合掌开二水。用式如前。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无上下方结界)珍和上说。合掌二火叉入掌。二风二水开立。又说。二风少屈。用法心上诵明。左右三转避结。次印五处。忠大德说。虚合屈二风捻二禅。开立二水。用法同前。别记云。亦名降伏魔。用法全同海说。正僧正说。无堪忍大护印有四。第一准普光印。定慧于合交火入掌。地空合立。风水开立。第二除●●二字加诵●字。用六足尊印内缚立火是也。第三除●●●三字加诵●字。用不动剑印定安腰。亦用五古印。第四除上四字加诵●字。用索印以定空捻风头作圆环。余转唯圆屈次以慧空入定环中。捻风头作圆环。三轮准定即成。小轨内缚地空合立。水风各散。一印是无堪忍印。有人说。作如前。但二水合之。此处作四方大护印了。又别时说。但作第一印。不用三印。至于四大护处具足作之。

  第十六警发地神印。
  海大德说。二膝长跪左金刚拳。或持三古或持五古当于心上。右舒五轮三按于地。所言按者覆手按地。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按时三四转按之)。珍和上同海说也。别记云。三按地表。正僧正说。警发之前依轨观白点罗字。净自心地及道场地除众过患。相如虚空。而诵地神偈。注云。先左执五股当胸。以右手平掌按地。偈云云。真言云云。小轨有记。右手行膝上。浮转地上。又奉请法身方便印招之。用地神明。

  第十七地神持印。
  海大德说。外缚仰掌。二拇不相跓。着二风侧诵明三七遍。右三转之。次覆其印诵明三七遍。亦三转之。乃加持地令坚固之。次执香炉面向东方。诵诸佛等四行偈文劝请地神。次结地天印诵地天明顶上散之。地神印虚合少开掌中。二拇着二风侧。亦名钵印。地天明云。毕哩(二合)体(他以反)微曳娑嚩(二合)贺。即十二天中地天真言也。意大德说同(但初云二梅相跓)。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仰覆三转之后。以印按地三度后顶散之。此次无偈文地神印等也)。珍和上说。以大日羯磨印(智拳印)以拳首指于地三度。随指地诵明也。文云。持次第者谓三地也。一道场地。二自心地。三众生心地(大和上释。持次第者五轮之地。五字次第加持成立义欤。私云。出经疏也)。正僧正说。次持次第印。以如来拳运之。谓回转也。次作坛同用上拳印(云云)(出青龙寺别三卷仪轨)。

  第十八洒净印(三股杵印)。
  海大德说。左金刚拳安于心上。右作三股杵印舒戒忍进捻于檀禅是也。加持香水七遍。或二十一遍。咒多为善。加持已了。则阿阇梨自起。以印入水洒净于地。次以杨枝洒净所辨一切供物。如法清净。或以慧三古杵印汲于香水洒之。有阿阇梨云。束于茅草洒并得。洒了。水器安于本处。则阿阇梨亦坐本处。或样左手持香水器。右三古印加持七遍或二十一遍。以洒一切。一切者谓坛及供物。意大德说同后。样不云前样。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三古印入水中加持三遍。次起而右周。观洒地表。珍和上说。先洒自身。次洒供物。后洒地表。正僧正说。先用三古印加持。次诵诸佛等四行偈。小轨慧掌加持坛上。有记空风相捻舒三轮之。

  第十九持地印
  海大德说。同普礼印。以印按地三遍。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执香炉等事此次有之(但与真言诃字三招)。珍和上说。持地印同前惊发地神印。用法亦同前也。又云。请召地天只诵偈文也。印真言不用。别记。洒净之后持地之前有请白地天偈。行法同前。但云。下卷中地神真言是也。又云慧生曼荼罗了。正僧正说。用上地神印。用仪亦同(即警发印)。小轨用前惊发印舒慧掌按地。

  秘密曼荼罗法品。

  第二十观罗字烧净自心地烧尽法界真言印海大德说。文云谓以字等乃至彼器者。能烧是●字。所烧是●字。●字即真言行者身也。烧尽此身中二障犹如练矿金成纯金也。文云十二支句者十二真言王也。大师记云。十二缘是也。先去阿阇梨前一肘。观安大白莲华。莲华之上观安●字。其色净光。焰鬘赫如朝日晖。想声真实义也。观从此字出生智慧之光。先净自心地。亦净道场地解脱法界依正三毒一切过患。山河大地一切诸法皆悉烧尽清净。其相如虚空。如金刚所持。此地亦复如是。住本尊瑜伽。如是观想了。然后结法界生印从顶至脐。投之三度。又样当喉向外。投之三度(下至顶脐)。想自心地道场之地一切诸法●字智光悉皆烧净。举顶散印。文云我身者阿阇梨也。所言彼者佛也。是名以字烧字。又观向字等净自心地等(云云)。私云。彼者出疏。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印用法如金刚界净地印)。珍和上说。先以定印。想心中有●字。顶上有●字。次观我身为妄想所妄执。不觉本不生理。今以●字智火烧尽净除。然后诵●字真言。以印三度举顶。别记云。次囕字观。啰字本是尘垢。依有阿声成无尘垢。故一切法自性清净。今以囕字加持。烧却实有迷身有漏心地皆令清净。行者须先结定印观自身胸有阿字。顶上有囕字变成火聚。犹如劫火烧尽有漏身。即结法界生印加持自身。其法同前。正僧正说。次作定印观●字身中。此身元来本不生法身也。虽然而依一念邪执分别为无明妄想身。今以法界智慧火烧净有为有漏四大五蕴诸不净。如是观了。更想顶上十字间者●字从字光焰流出遍身。烧净自身清净如虚空相。

  第二十一以五字严身真言印
  海大德说。文云加以五支字乃至同牟尼尊者。五支字谓阿●鑁●囕●唅●>欠●是也。第一于腰以下观●字。乃地轮种子也。色变金色。其形方也。如是观了。乃结五股印当脐下分。诵明三遍。加持下体。乃想成金刚轮。说名金刚座印。真言曰。曩莫三满多没驮喃阿。其印二无名指内缚(或作外缚并得)。相叉之端安火风前。二火合竖。二风少屈二火之后。二空合竖。二地合竖。总如五股形。以印下之。诵明加持下体成地轮也。第二以●字为水轮种子也。安之脐上。其色白也。其形圆也。如是观了。作莲华座印当于脐上。诵明三遍。加持脐上想成水轮。名大悲水。真言曰。鑁(归命同前)。其印二拇二地各端相合。中间六指开散。以印当于脐上加持诵明。第三以览字为火轮种子安之心上。其色彤赤如初日晖。其形三角。如是观了。结法界生印当于心上。诵明三遍。加持心位。想成火轮。名智火光。真言曰。囕(归命同前)。其印用前法界生印。加持心上散顶。第四以●字为风轮种子安之额上。有劫灾焰。其色玄也。亦色青也。青者至黑也。其形如半月。观了结转法轮印当额。加持三遍。加持白毫之际。想成风轮。名自在力。真言曰。唅(归命同前)其印用前转法轮印。第五以●字为空轮种子安之顶上。其色种种。其形圆也。如是观了。结大慧刀印捧于顶上。诵明三遍。加持顶上。想成空轮。说名大空。真言曰。欠(归命同前)。其印用前大慧刀印。文云五字以严身乃至赫奕如金刚者此乃结上(云云)。意大德说同(但略说也)。权僧正大和尚说。慧和上说。第一印中云。下印三诵向下散之。珍和上说善也。第二印中。慧和上说。三诵外散。珍和上说善也。慧和上又说。此二印并向下散。大和上释。地水并有下沉义故。第三印中。慧和上说。外散。珍和上说。以印三举顶上而散。风印亦然。第五印中。慧和上说。前出罪印是也。珍和上说同。别记云。次五轮成身。先结五股印安脐下。想阿字在脐下。其色黄。其形方。变成地轮。作此观了。三诵阿字明。即印头向下散。次结水轮印(同莲华印)。安脐上。想鑁字在脐上。其色白。其形圆。字变成水轮。作此观了。三诵鑁字明印头向下散。次结火轮印安心。想㘕字在胸。其色赤。其形三角。字成火轮。作此观了。三诵㘕字明。印头向上。三举即散。次结风轮印(前金刚轮印是)。安额。想唅字有额。其色青。其形如半月。变成风轮。作此观了。三诵唅明。印头向上。三举即散。次结虚空轮。其印相金刚合掌屈二风向下。二空捻二风侧端。以印安顶。想欠字在顶。其色种种。其形圆。字成虚空轮。作此观了。三诵欠字明(已上五真言皆加归命)。便顶散。正僧正说。又当观既净世间不净则当建立无为无漏法性身。如此观察即于腰下观阿字。诸法本不生。色黄形方。次于腹中观嚩字。自性离言说。色白形圆。次于胸中观囕字。染净不可得。色赤形三角。次于面门观唅字。因业不可得。色黑形半月。次于头上观欠字等虚空不可得。色种种。形方圆也。如是观了。即作五轮印。一一诵真言。第一印作五古印(外缚)。真言阿(加归命)。第二印华座印。真言缚(加归命)。第三印惊觉印(火轮印是)。真言啰(加归命)。第四印法轮印。真言诃(加归命)。第五印地大印(五古印)。真言欠(加归命。第五亦用大刀印)。一一如此加持了。小轨。先结定印。观心满月轮上有五字。谓阿尾囕憾欠。三遍诵之。次想转成暗鑁囕憾欠。布心月轮。三转诵之。起于阿字各观五字义。逆顺观之。字门虽别而所证之理共不可得。次以●字安之下体。次以●字安之脐轮。次以●字安之胸上。次以●字安之额上。次以●字安之顶上。即此五字以为地水火风空五大也。是内法性五大与外五大无二无别。此法界身转成率睹波。率睹波即法性也诸佛如来悉有其中。此率睹波变成大日如来坐大宝莲华。观了诵五字明(加归命)。一一加持五体。有记同此。但加五大色形。(空大杂形虽然通为圆也)地水火风空。空风火水地。逆顺了诵五字明。一一加持自身五处(五字五处)。

  第二十二首中百光王印。
  海大德说。文云首中百光王者。谓以●字安顶十字之上。其形赤色。言首中者。阿阇梨之顶骨十字之上也。观了结普印当顶。三度以印动之。此乃结发之义。以印散顶。真言暗(加归命)其印合掌安顶。前后摇动三度。布●字有二说。一云。●字定点安之。脑后以字下方安之顶上。一云。●字体遍布行者五体之上。空点安之顶上。意大德说同。(但无第二说也)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说亦同。忠大德说。百光王者●字是证义。谓以上五字成身名大因陀罗。谓如五字遍法界无质也(私云。出经及疏也)。别记云。先结百光王印金刚合掌是也。安顶。想闇字在顶十字处。色赤。观了以印竖顶。三诵闇字明(加归命)。印头向前。三动摇即散(或说。以阿字为己体。以空点置于顶十字处)。

  第二十三心置无生句印。
  海大德说。次以●字安之心上。其色赤也。结金轮佛顶印。诵明三遍。是成心之义。真言●阿(加归命)。其印二羽合掌。地水内相叉。二风付二火之后。二空捻二水叉上。又样地水外缚。二空捻于二火内节。余轮同前。以印当心。诵明顶散意大德说。三卷仪轨百光王文下有心置无生句之句。谓结佛印诵阿真言。其印定慧内缚。竖二火屈二风付二火背上节。二空并竖付火第二节。权僧正大和上说惠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外散)。珍和上说亦同。别记出海说中第二说印亦云外散。(但以此印安立无垢眼印之初)

  第二十四安立无垢眼印。
  海大德说。次以●字安于胸上并两眼上。即想开于两眼犹如灯明显照。名安立无垢眼。观了结法界生印当于心上。诵明三遍。乃以五字严身。故身同如来。真言囕(加归命)。其印以前法界生印当心三诵。次加持眼。从右至左。意大德说。次言胸里离染字者。谓结囕字印当心诵明。次名安立无垢眼者。谓结火印安立二眼也。各三七遍。真言啰(加归命。亦不云眼左右也)。权僧正大和上说惠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说●字。色赤。以字安眼。诵囕字真言。忠大德说。以法界生印以印加右左眼。谓得无垢清净眼(大和上释。以五字严身者下满足句是也。)别记同海说也。

  第二十五满足句印。
  海大德说。次满足句者。谓于自身以五支字观成五大轮。令此五大轮皆悉满足。故即结普印当心。三诵顶散。真言阿鑁囕唅欠(加归命)。意大德说同。赞岐守说亦同。又云。慈觉大师别时引文。此处授五股印此守所撰持念要集。此满足句后云。次诵十二真言王字布列一身。谓上分想列四字。暗字顶上。欠暗二字两耳。恶字于顶。次中分四字。糁索二字于左右肩。唅字于心。鹤字于咽。次下分四字囕蓝字于脐。落字于腰。鑁字于股。嚩字足里。次结其印总诵印心额喉顶。又此守贞观十九年三月二十二日说云。满足句印。二地合针。二水内钩。二火如宝。二风屈捻二空上。真言曰。阿尾罗吽欠。同年同月十九日说云。文殊真言曰。阿尾囕吽欠。非是文殊真言。昔根本大师随顺晓阿阇梨粗受秘教。传云。阿尾囕吽欠是法身真言。阿鑁囕含欠是报身真言。阿啰嚩左(入)啰(入)。是应身真言(云云)。传闻圆成师云。非尔(空海名也)。今见珍和上与书中有此三真言印也。彼中初真言印是文殊真言印。昔与安慧承云大德学之。而大师临终云付安慧禅师。安慧禅师云。不知。大师云。付大进大夫也。公辅登山之日。南忠大德学之。今欲与汝文殊根本印。虚心合掌云。二火覆捻二水。而头相柱。屈二风横捻二空上。又说。内二地合竖。屈二风横捻二空上(云云)。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说。此满足句法不用(大和上释。普印是金刚合掌也私云出瑜祇经)正僧正说。金刚合掌寂心观于顶上有●字成百光遍照王。真言暗(加归命)。次观心上有●字。次观胸中有●字。次观额上有●字。次观两眼有●字。次观两耳有●字。次观身同如来念满足句。用金刚合掌诵上五大种子亦得。是通印故不用一一印也。

  第二十六安立器世界印。
  海大德说。先结法界生印诵囕字明。以印端向身引下投外。如是三遍外投开散。想烧尽世界也。今于此清净世界上成立五大轮。第一于最下安立空轮。先安●字也。杂色形圆。此字变成空轮。观了结大慧刀印。举于顶上诵明三遍。安身下分散之。想成空轮。真言欠(加归命)。第二安立风轮。先立●字。色黑形半月也。此字变成风轮。观了结转法轮印当于额上。诵明三遍。想成风轮。真言唅(加归命)。第三安立火轮。先安●字。色赤形三角也。此字变成火轮。观了结法界生印安于心上。诵明三遍。想成火轮。真言囕(加归命)。第四安立水轮。先安●字。色白形圆此字变成水轮。观了结莲华印安于脐上。诵明三遍。想成水轮。真言鑁(加归命)。第五安立金刚轮。先安●字。色黄形方。此字变成地轮。了结五股印当于下体。诵明三遍。想成地轮。真言阿(加归命)。此等五轮。空轮上安风轮。风轮上安火轮。火轮上安水轮。水轮上安地轮。此等轮同金刚名大因陀罗。光焰净金色。普皆遍流出。如是安立五轮。限以三千大千世界。安立世界讫。意大德说同(但略说也。不说印明。又云。大因陀罗者幢也)。权僧正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安立世界者以前五轮印明逆用也。不云烧净印明也。又云。五印准皆当心诵明下散之。又不云三千大千。大和上释。若准法界尼吒义者可云法界三千大千界也)。珍和上说先以火轮印诵●字明外散。想烧净世界秽。次作器世界亦同海说也别记有烧净世界印同前。但云。随投开二风头。又五轮印一一皆云。以印下散。五轮结云。变成金刚不坏清净世界。正僧正说。次建立道场先住定结如来拳印。下方空界观●剑字。变成虚空。空中有●诃字变成风轮。次观●啰字变成火轮。次观●鑁字变成水轮。次观●阿字变成地轮。然后谛观香水海有真言印(云云)。小轨次以羯磨印当脐诵种子字。●●●●●是也(有记当胸观空风火水地)。下方世界空中观有●字变成空轮。上观有●字变成黑风轮。上观●字变成火轮。彼风轮起而吹此●字门。吹立火轮。此火轮量与下风轮相应烧器世界。刹那都无。一切不净唯成白灰。上有●字变成水轮。上有●字变成地轮。与前诸轮相应。上有●字变成七金山及七海之岸。又于上方空中有●字成大日法界身。从其脐轮流出乳水洒满山间成甘露海。中有●字变成金龟。上有●字变成莲华。金刚为茎。金刚萨埵左右扶持扶持之上亦有●字成大莲华。量等大千。华无量叶。开敷庄严。蕊鬓具足。从华光中流出无量莲华。遍满海中。观了以空轮印诵欠字明。先印下方。次结四印及诵四明。一一如次。次结七金山印。次结金刚茎印。以五古印诵吽字明。次结莲华印。次作如来拳印。想于其莲台上有四重曼荼罗。于五色界道上有●字变成七宝宫殿。纵广无量。七宝罗网。方开一门。殿中有摩尼珠常灯。从此金刚轮现诸法相。谛观牟尼尊坐百宝莲华。复涌众妙位位莲华众色。于华上有无量尊在大摩尼殿。殿柱普行列。乃至具如轨。殿有●字变成八叶。上有●●●●●字变成大觉师子座。上有●字变成宝莲。上有●字变成净月轮。有●字变成率睹波。率都波变成大日如来身。有五佛冠坐八叶莲。顶放白色光。世界皆白色。从身四边放随方光。光中出无量尊。前后围绕。此则心中本有大日海会道场海会。亦缘曼荼罗海会一一分明观了。诵唵部(入)欠明而加持之。私云。此正僧正器世界上立曼荼罗四重。印明先皆作之。次修供养将入念诵乃作大慧刀印等三十二印。故此次出建曼荼罗之事。

  第二十七大慧刀印。
  海大德说。同前大慧刀印。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仪轨此次有三部印。前已作故。此中除之不用(云云)。珍和上说。以二风端安二空甲上。别记云。次入佛三昧耶。次法界生。次转法轮。大师记云。已上三印前已用了。故措正而不用。正僧正同海说也。定慧金刚掌风捻空(其形如憩伽也)。

  第二十八法螺印。
  海大德说。虚心合掌。二空并立。二风安二空中节上纹之。以印当心。诵明三遍。次吹此印如吹螺势。次着口上。次以印一遍右转。即成佛转法轮义也。次顶上散。意大德说。虚合风着火背上。空入掌中着火中节。是大师别记也。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以印当口作吹螺势。三于口前转之。珍和上。以口吹之(此二说中并无右转之言。)。忠大德说。想令我吹法螺闻于法界众生(此说亦除大慧刀印及如来座印而不用之)。正僧正说同珍和上说也。定慧虚心合掌。屈风空绞之。风头相着。押空上节当口如吹状。

  第二十九莲华座印。
  海大德说。即迦摩罗印。结莲华印当于心上。诵明三遍奉座也。仪式如常。如来金刚座也。意大德说同前(但云。是行者座也)。权僧正大和上说。两和上说同海说也(但大和上释。是自身之佛座。以此等印皆是我法具故)。别记云。是为不坏金刚座。昔与佛子皆从此生。正僧正说。定慧合舒散。如健吒(如常。谓不坏金刚座也)。

  第三十金刚大慧印。
  海大德说。坚心合掌。二水外缚。二风少屈。逼着二火之背。二地二空各合直立。总如三股。亦名三股印。与大慧刀稍别。以印当心。诵明三遍顶散。意大德说。五股印是也。权僧正大和上说。慧珍两和上说同海说也。别记云。坏无智城晓悟睡眠。天人不能坏之。正僧正说。外缚五股印是也(内缚亦得)。

  第三十一如来顶印。
  海大德说。用金轮佛顶印(同前心置无生句印。)。经云。此印是如来顶。结同世尊。意大德说。此印名摩诃印(印同前说)。权僧正大和上说。慧珍两和上说同海说也。正僧正说同海说也。

  第三十二如来顶相印。
  海大德说。二羽作金刚拳。定拳安腰慧拳安顶。诵明三遍。结此印故一切天人不见其顶。意大德说。此印名顶相印(印同前说)权僧正大和上说。慧珍两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肉髻。又云表无见)。正僧正说。以慧拳风节着之顶上。

  第三十三毫相印。
  海大德说。作金刚拳。定同前。慧拳指额。由此印故满一切愿。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说。毫相以下至悲生眼五印皆执袈裟角。别记云。左拳同前。右拳安白毫处。正僧正说同海说也(但云。上拳置眉间。口传云。已下五印取袈裟角。或云。舒大指拳。以大指着眉间。左拳安腰。可依口传)。

  第三十四大钵印。
  海大德说。以下三印并左手执衣角也。先结跏跌座或半跏座也。得金刚不动座也。左手先执左袈裟上角。次以右袈裟角从臂上而引超之。从手下入手执其角令二角如牛角。以此印手安跏趺上。仰右手安其上。二空稍立相合。是以与定印为别也。又样决云。如前只叉二手。空平端相跓。亦是定印也。三遍诵明。由此印故。想令一切非器众生成法器也。意大德说同前(但云。瑜伽者作此印时。先取袈裟左角。右角绕左腕一匝。更折返而握。如二耳势云云。折返者二耳折返也)。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先以左手执右袈裟外下角。与肩上角合之。从左手下引。旋超入左手内。以左手执之。令如牛角。次以二手相重安脐下。二空端才相跓。是持钵势也。珍和上说同慧和上(但云。执左袈裟内上角。自余皆同。又云。令如菟耳)。别记云。先左拳握袈裟二角(二角者左臂上外角与肩上角也)。引缠左臂自外就前。开掌置于脐前。右手仰掌加左掌上。二空端相跓如定印。功德同海说也。正僧正说。定慧叠于脐间如持钵相(左掌上置右掌背也。取袈裟角见仪轨也)。

  第三十五施无畏印。
  海大德说。左手安腰右手舒立。与右肩齐。又大师记云。左手执衣角安于心。意大德说同海本说。权僧正大和上说。慧珍两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左拳安脐前)。别记同两和上说(但云。能施一切众生愿及无畏)。正僧正说同海说也。

  第三十六与愿印。
  海大德说。定手同前慧手下垂。又大师记云。左手执衣角也。右手仰下安膝。意大德说同海本说也。权僧正大和上说惠和上说。慧掌舒臂向外。定同前也。珍和上说同大师记。别记同慧和上说。正僧正说同惠和上说。

  第三十七悲生眼印。
  海大德说。定手同前拳安腰也。慧拳舒水火当眼引之。二遍诵明。又样指二眼间二遍想除内障(三毒等)外障(七难等)。又样以金刚拳指二眼间。观法同前。意大德说同海一说。(但无又样二说)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以右手安心。诵明当眼。横引从左至右。又样以印指二眼也。无第二又样也。珍和上说。以水火端触二眼。各两度也。别记同慧和上说。正僧正说。慧拳以空押地风甲。立水火指二眼。先右次左。想成佛眼。又灌顶时用此开眼已上五印。左取袈裟。

  第三十八如来索印
  海大德说。内缚二风屈竖。相跓如索。意大德说。如前二空右押左入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珍两和上说同海说也。别记亦同正僧正说同海说也(但云。坏造恶者缚诸不善)。

  第三十九如来心印。
  海大德说。内缚出右火风。竖而少屈。左风改入于月(掌也)。意大德说。内缚舒慧火风。竖而屈之。是大师说与仪轨异。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内缚立慧火而少屈如钩是如仪轨。珍和上说同慧和上。别记亦同正僧正说。以定空押四轮甲圆环。次以慧空入定环中。亦押慧四轮甲。更舒慧风火如钩。

  第四十如来脐印。
  海大德说。以前印添立水轮少屈。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如前唯立水轮。珍和上说。如前并立火水。别记内缚舒慧水。少屈如钩。正僧正说。准上加竖水(是口传也)。

  第四十一如来腰印。
  海大德说。慧水火风直立。是为与前印别也。意大德说同(但云。与仪轨异。)。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唯立水轮如仪轨也。珍和上说。并立火水。又云。以上九个印更不散而依次结之(大和上释。此腰印以直意与前为异)。别记同慧和上说。正僧正说。内缚舒竖风火头相着(是口传也)。

  第四十二如来藏印(隐处也)。
  海大德说。结前无堪忍印。唯不开二水指端相跓也。五轮端相跓。二火少进出于余转转成峰也。此印不同仪轨。此印令如来隐藏清净。又云。除二障得法身。意大德说。结前无堪忍印。唯开二水指端不相跓是也(私云。此说记文不正。故应如海说也。但可云唯不开二水指而相跓也。准前无堪忍印记文故)。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五轮端密聚。少舒二火令有峰也。珍和上说。虚心合掌。二风捻二空端。开立二地。二水少屈。别记云。虚心合掌。十轮少屈端相跓。二火水透令有峰也。正僧正说。虚心合掌。地水钩屈。不头着。火轮如峰。风空头聚合捻(是口传也)。
  第四十三普光印。
  海大德说。二火入内相叉。二风二水一一孤立。二空捻火叉上。二地相合直立。不同仪轨。是名金刚萨埵圆光真言印也。意大德说。印如仪轨文。以印右三转(仪轨云。普光准大界二空屈入月风舒如放光。屈火如钩形)。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说。合掌二空入掌。二火叉入掌各捻二空面。余六轮散开也。别记云。虚心合掌。二火入掌。二空二地直立。二风二水放散。勿相着也。同海说也。正僧正说。同海说也(但云二地入掌)。

  第四十四如来甲印(甲铠也)。
  海大德说。空风火水地亦名轮盖光高胜也。虚心合掌。二盖少屈立二光后当心。三诵顶散。渐下作金刚拳。直立二盖。于慧盖端想有●字。于定盖端想有●字每十二处三轮。各诵甲明同前金刚甲印仪式意大德说。虚心合掌。二风着中指背。二空并立。用法同前。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此印但印五处。不加拳印耳)。珍和上说。大唐阿阇梨不传五处加持。然而用之无妨(大和上释。此两说中并无十二处加持。私云。轮盖光高胜五指名出五佛顶经)。别记云。同前甲印五处加持。正僧正说同海说。也(但不云指异名及十二处)。

  第四十五如来舌相印。
  海大德说。以前甲印以二风着二火背。屈二空上节入月安中。想如舌也。以是为异。当心三诵。意大德说。如前甲印二空入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珍两和上说同海说也。别记亦同正僧正说。如前甲印二空着二水本。

  第四十六如来语印
  海大德说。虚心合掌。二火相合直立。二风二水各端相跓令圆。二空少屈。二地如本。不同仪轨。意大德说。印如仪轨(仪轨云。语门虚中合水风移入月)。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二空入掌。想如舌也)。正僧正说同海说也。又样屈地水风火如峰。二空开着。

  第四十七如来牙印
  海大德说。虚心合掌。二风屈入月中。其背相对勿令着也。想如牙也。二空并立。勿着风也。当口三诵。想如舌也。意大德说。虚心合掌。二风入掌。相去如牙当口。权僧正大和上说。惠和上说同海也。珍和上说亦同海说(但云。坚心合掌。二风端安二空二风背节大怒。令如牙势)。别记云。不改前语印二风头屈向下。勿背相着。正僧正说同前语印。屈风第二节入掌。二空着风侧。

  第四十八如来辩说印。
  海大德说。以前牙印每诵真言少屈二空。动之三度。不同仪轨。又玄法寺法全和上云。引举二风屈立火后。二空如前三动(云云)。是合仪轨。师说云。仪轨不云招。意大德说。虚心合掌。二风入掌。二空动转。如言语相。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玄法寺说(但云。二风如前三动)。珍和上说亦同玄法寺说(但云。可动大指。)。别记同海本说。正僧正说同前牙印。移空安火上节。

  第四十九如来持十力印。
  海大德说。虚心合掌。二空入月。二节相跓。二地屈背入月。二节相跓。自余三轮勿动。师说。此印与仪轨异。意大德说。莲华合掌。地空入掌相合。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莲华合掌。)。珍和上说同慧和上(但云二火少开立)。别记云。虚心合掌。二空二地屈入掌。二地背合。正僧正说同海说也。

  第五十如来念处印
  海大德说。虚心合掌。二风横屈相跓。捻二空端如火慧刀印。其火以下不同刀印。意大德说。虚心合掌。屈风捻空。权僧正大和上说。慧珍两和上说同海说也。别记云。虚心合掌。二风屈捻二空头。正僧正说。虚心合掌。以风押空上(口传也)。

  第五十一一切法平等开悟印。
  海大德说。虚心合掌。二水屈入月中。二空加二水上。余三如本。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虚心合掌。二空入月。次二水入月捻二空上。珍和上说。虚心合掌。地水屈入月。次二空入月加二水上。次屈二风甲相着。别记同慧和上记。正僧正说。二手各以地水押空甲。以二火合立。二风横跓。

  第五十二普贤如意珠印。
  海大德说。虚心合掌。二风屈跓二火背上。犹如宝形。宝形者急屈第二节令有角也。二空并直竖之。意大德说。莲华合掌。以风加火。犹如宝形。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珍和上说。虚心合掌。二风随二火后。勿着火也。二火端少开之。别记同海说也。正僧正说同珍和上。

  第五十三慈氏印
  海大德说。虚心合掌。二风切屈第二节。相对一寸许也。二空并直立之。竖二风间令风一列。又大师记云。二风屈令至二火根下。二空并竖。捻二风上。意大德说。虚心合掌。屈风安火下。以空押之。是印如率睹波形者。持一切如来法身印故。犹如观音持佛身。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本说(但云。一列相着二风节上。)。珍和上说同海本说(但云。献二大指。言献者仰大指也。谓去于风列而仰立之)。又慧和上说。以上十二个印与仪轨少异。今用大师所传耳。别记印同海本说。又云。已上十二个印与轨文少异也。正僧正说同前如意珠印。但下风轮着火轮下。已上义准如成身会也。

  第五十四一切三世无碍力明妃印。
  海大德说。用前佛顶印。意大德说同权僧正大和上说。慧珍两和上说同海说也。别记云。内缚舒二火。头相跓。开二风着火上节。二空直竖。正僧正说同海说也。

  第五十五无能害力印。
  海大德说。定掌仰作掬势。安于心上。慧掌伏作掬势覆之。犹如柜与之盖相覆。是名梵箧印。心上八诵。右转三遍。意大德说。此印是用彩色之时。权僧正大和上说慧和上说同海说也(但云八诵不云三转。)。珍和上说亦同海说(亦云八诵三转)。别记亦同(但不云八诵三转)。正僧正说。梵箧印(右转为大乘箧。左转为小乘箧。)。二掌直合函。二掌曲合。是金刚界十六尊中文殊印也。私云。此正僧正器世界。次观曼荼罗起自大日至迄世天四重印明先皆作之。次修供养。次以此上三部乃至无能害力三十二印安于启谢之后。加持念珠之前故。于此处并皆不用(青龙寺三卷别卷以安此等印安大赞后。传受之时回诸尊印皆安其前。)。摄十仪轨以此等印安中台后。遍智印摩尼珠佛眼印后。其后说三重说诸尊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