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华严宗香薰抄第六。

  问题。
  问。探玄记中净梵相对有六别(文)。尔者第六别如何释之耶。
  问。涅槃经文云。天行品者如杂华说(文)。尔者清凉大师如何释耶。
  问。探玄记中云。寒热饥渴是触(文)。尔者心所触欤。
  问。清凉大师解释中云。然触通身心(文)。尔者今此身触者第一色蕴摄欤。
  问。清凉大师意。寒热饥渴四触心所触云义。引何论说证之耶。
  问。小乘教意。修相好业为唯限百劫位。为当可通三僧祇间耶。
  问。花严经文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尔者今此正觉者究竟果满正觉欤。
  问。香象大师意。星宿劫几佛出世判耶。
  问。清凉大师意。迦叶佛出世后几劫无佛出世耶。
  问。花严经中。列二十三欲。尔者第十一欲如何说之耶。
  问。探玄记中。明轻烦恼重烦恼相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
  问。地持论意。可许十缠家义耶。
  问。瑜伽论意。可许十缠家义耶。
  问。瑜伽论意。忿覆二种以本惑为体欤。
  问。香象大师意。贪烦恼可与忧受相应耶。
  问。清凉大师意。六十二见于五见中以几见为体耶。
  问。清凉大师意。八大人觉者出何经判耶。
  问。清凉大师意。定烦恼体可取疑耶。
  问。花严经文云。涅槃地庄严(文)。尔者香象大师如何释之耶。

  问。探玄记中。净梵相对有六别(文)。尔者第六别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六约因果。涅槃为净。道谛行为梵(文)。付之。披取解释见。六义对判。如前五义。皆以劣为净。以胜为梵也。如彼约报。欲天为净。色天为梵。约人。在家戒为净。出家戒为梵等也。何至第六对判。以胜涅槃果为净。如劣道谛因为梵哉。
  答。净梵差别。只随时直何可定净劣梵胜哉。如前五义对判。设虽以劣为净以胜为梵。至第六义。涅槃果法寂静胜故为净。道谛因行趣涅槃果之道路故名梵也。阿罗汉果后得智中。梵行已立之者。于无漏圣道云梵行名也。故探玄记中。证道谛名梵之义云。经云梵行已立是也(文)。
  五云。初释名者。离妄念之染故云梵。会无我理故云行。此行即梵。二离染中极名梵。即真境也。皆能证此故云行。三涅槃果为梵。以寂静故。修因为行。此二梵之行。净与梵何别者有六别。一约报。故天为净。色天为梵。二约人。在家戒是净出家戒为梵。三约行位。信中修为净行。入位已去修为梵行。四约二利。三学自利为净行。四等利他为梵行。此如涅槃经说。五约二行。随事造修施戒等为净行。离念契玄为梵行。如文。六约因果。涅槃为净。道谛行为梵。经云。梵行已立是也(文)。
  疏四上云。二释名者。梵是西域之音。具云勃嚂摩。此翻为净。简上净立梵行名。离染中极故名为梵。即梵为行故名梵行。持业释也。亦有云。真境为梵。智契为行。或涅槃为梵。修因为行。此二依主释(文)。
  钞十下云。疏二释名者。疏文分四。一正释名○今初有三。一总释。若净就此方。应名净行。为简前故。此存梵音。二真境为梵。约因中释。三涅槃为梵。因果对释。并可知(文)。
  刊五云(无释)。
  问。涅槃经文云。天行品者如杂花说(文)。尔者清凉大师。如何释之耶。进云。演义抄云。涅槃天行经文。不释指在花严(文)。付之。披花严经文。无有天行品。若尔指在花严之释依凭在何文哉。
  答。见探玄记余处释云。依涅槃经及观佛三昧经。名此经为杂花经。以万行交饰缘集成。从喻标名。喻杂华耳(文)。网目·花严传第一·八十花严经疏第一·四十花严经疏第二·刊定记第一等释。其意同之。加之勘涅槃经处处之文。引杂花经之文。多在花严经故。涅槃经所引杂花经者。指花严经云事炳然也。谁可疑之哉。但于花严经无天行品云难者。勘涅槃经(十八)文。梵行品终。欲移婴儿行品之处。有天行品者如杂花说之文。推之。天行者初地已上行故。指十地品云天行品也。故玄(四)云。三天行者。第一义天天然之理(文)。释签解此文云。三天行者。涅槃义释指在杂花。即花严也(文)。指花严经十地品。名天行品云事。此释可见也。演义抄二即净天。净天即第一义天之释。其意可准知之。
  委细聊简并释文等。并如文义抄第九帖。必要之时可引见之。
  花严经十七云(梵行品)。尔时正念天子。白法惠菩萨言。佛子。一切世界诸菩萨众。依如来教染衣出家。云何而得梵行清净。从菩萨位。逮于无上菩提之道(文)。
  疏四上云。今初亦二。先叙问答之人。正念天子问者。天者净也。表所问事理染相绝故。梵依天行而得成故。念与无念。二而不二为正念也(文)。
  钞十下云。疏梵依天行而得成者。涅槃天行经文。不释指在花严。古人于体亦有二义。一指八禅。二即净天。净天即第一义天。见第一义梵行成矣。依天行得(文)。
  刊五云(无释)。
  问。探玄记中云。寒热饥渴是触(文)。尔者心所触欤。答。可心所触欤。两方。若心所触者。既云寒热饥渴是触。定可触处触也。是以清凉大师释。寒热饥渴是十一触。属于色蕴。触处触(见)。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约遍行五征之(文)。知心所触云事。
  答。见花严经文云。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想是梵行施设是梵行。寒热饥渴苦乐忧喜等。悉是梵行。探玄记中释此文云。六意业中。约遍行五征之。以是根本动作故。想是想数。施设是思。寒热饥渴是触。苦等是受。略无作意也(文)。思此释意。可遍行心所中触(见)。加之勘清凉大师释。疏中或云。约遍行五征之。一思二想。次四是触。后四是受。作意一种总遍十段。或述。若欲破者。既约遍行通于三性。故非梵行。演义抄中或释。若尔身触在五识地。今何在意。答。有三义故。一由相应义。谓意识与五有同缘境故。二由意识用。强有彼同分缘故。三由意识。于极乐地有乐触故。于极苦趣。有意苦故判。意业十中。思即意业。能造业故。想是意之加行。令意成业根本故。次四触数识。合根境由业引故。后四受数。亦由业引故。案此等解释意。寒热饥渴是触者。心所触云事炳然也。但于既云寒热饥渴是触。定可触处触之难者。
  此论义者。延应元年穷冬之候。于东大寺尊胜院被行探玄记第五卷三十讲之时。宗性当讲问定庆拟讲之疑也。古来未见此疑。今度始所结讲也。经文解释。同为不审。后代之学侣。沉心可思之。
  问。清凉大师解释中云。然触通身心(文)。尔者今此身触者。第一色蕴摄欤。答。可有二义边也。两方。若第一色蕴摄者。五识相应触心所名身触者。常途之所谈也。何云第一色蕴摄哉。是以演义抄中。举若尔身触在五识地今何在意之问。明知。身触者。第五识蕴摄云事。若依之尔者。见演义抄释云。今约身触故属于色(文)。如何。答。
  问。清凉大师意。寒热饥渴四触心所触云义。引何论说证之耶。进云。演义抄云。俱舍亦说。此之四触亦是心所(文)。付之。依演义抄释。披俱舍论说。未见寒热饥渴四触是心所触云文。解释之所引依凭在何文哉。答。
  花严经九云(梵行品)。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想是梵行施设是梵行。寒热饥渴苦乐忧喜等。悉是梵行(文)。
  玄五云。六意业中。约遍行五征之。以是根本动作故。相是想数。施设是思。寒热饥渴是触。苦等是受。略无作意也(文)。
  花严经十七云(梵行品)。若意业是梵行者。当知。梵行则是思想。寒热饥渴苦乐忧喜(文)。
  疏四上云。第六观意业十事。皆意之用故名为业。约遍行五征之。一思二想。次四是触。后四是受。作意一种。总遍十段故。若云作意观密。即上四段亦各一蕴。此中思等。与意何别。但思等心所有二义故。一扶持心王。属前所摄。二依心起用。属此位收故。多从受境以辨。若欲破者。既约遍行通于三性故非梵行。余准前知(文)。
  钞十下云。言即上亦各是一蕴者。即向遍行五也。约经。思即行蕴。想即想蕴。寒热饥渴是十一触。属于色蕴。苦等受蕴作意亦行。然触通身心。上约寒等。必与心俱故。属遍行。今约身触故。属于色。若尔身触在五识地。今何在意。答。有三义故。一由相应义。谓意识与五有同缘境故。二由意识用。强有彼同分缘故。三由意识。于极乐地有乐触故。于极苦趣。有意苦故。上寒热准知。三义中。前二约触。后一兼明于受。寒是冷触。热即火大。能造触也。俱舍亦说。此之四触。亦是心所。论云。食欲名饥。暖欲名冷。饮食名渴。彼疏释云。冷饥渴三。是触家果。而非是触。今言触者。从果为名。故论云。此皆因立果称。释曰。暖欲名冷者。热准于冷。冷热相翻义。亦有欲故。此四种皆为意业。此中思等下问答简滥。先问。如前意中有觉观思惟。此中亦有思想等故。但思等心法下答。答意云。思等有二。一约体。则扶心王。同为业具。二约用与王相应。同作业故。言故多从受境以辨者。释此为业之由。谓业中十句想即取境。寒等触境。苦等受境。皆约境也。则此中思即审虑决定。前虽有觉观思惟。多直语心故。意业十中思即意业能造业故。想是意之加行。令意成业根本故。次四触数识合根境。由业引故。后四受数。亦由业引故。此上皆业眷属。成唯识云。业之眷属。亦云业名即其义也。若破可知(文)。
  刊五云。第六观意业十事破中分四。初思数。思能造业故。次一想数。是意加行。令成业根本故。次四触数。识合根境由业引故。后四受数。亦由业引故。此亦业眷属也。成唯识云。业之眷属。亦云业名故。征破云。前破业具体无。业已非有。况业众法全一一皆无。余如前说。问。寒热等触在五识地。今何别在意业中耶。答。此由三义。一由相应义。谓意识与五有同缘境故。二由意识用。强有彼同分缘故。三由意识。于极乐地有乐触故。极苦趣中意有苦故。寒热准故。问。前业具中。有觉观思境等。复业中亦说思等。有何差别。答。思等皆有二相。一体二用。体谓自性。与王同。是业之具故。用谓作用。与王相应。同一所缘而而作业故。欲是心数。不开触。触为饥餲因。以于因立果名故。呼触名饥。如有颂言。下引于因立果名颂证说。佛出世体非是乐。以能生乐故。于因立果名。呼佛出世名乐。余亦如是。正理论云。食欲名饥。饮欲名渴。岂不欲是心所法故违触相耶。以于因中立果名故。无相违失。余所未说问劣。劣等摄在此中故不别说。问不离滑力。即涩重劣在软耎轻性中摄(文)。
  问。小乘教意。修相好业为唯限百劫位。为当可通三僧祇间耶。答。唯可限百劫位也。两方。若唯限百劫位者。清凉大师解释中。述以三祇百劫感相等故。修相好业可通三僧祇间(见)。若依之尔者。小乘教意。三僧祇外。别立百劫修行。为修相好业也。何可通余位哉。
  答。小乘教意。三僧祇后。经百劫修行。为修相好业也。故修相好业。唯限百劫位。更不可通三僧祇间故。勘香象大师余处解释。探玄记(十五)云。若小乘及初教。三僧祇后。百劫中修相好别业。五教章(下)述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临成佛时。更于百劫。别修彼业。始教引彼亦同彼说。仍是化也。此不分明也。但于清凉大师释者。三僧祇间。修上所举成法身因。百劫位修感相好业(为言)。不云三僧祇间修相好业故。演义抄中。释此文云。言以三祇等者。三祇修成法身。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文)。
  华严经十七云(梵行品)。若佛是梵行者。为色是佛耶。受是佛耶。想是佛耶。行是佛耶。识是佛耶。为相是佛耶。好是佛耶。神通是佛耶。业行是佛耶。果报是佛耶(文)。
  疏四上云。第七观佛十事观于三身。若依小乘。初五法身。以无漏。戒等。及眷属无漏五蕴为法身故。次二报身。以三祇百劫感相等故。次一化身。神通化现故。业行通为三身之因。果报通语三身之果。若依大乘。前八皆是化身。后一报身。业行通语二身之因。涅槃是果。离系果故。业是报报本愿故(文)。
  钞十下云。疏第七观佛中言无漏戒等者。等取定智惠解脱解脱知见。此从已转受名。广如十藏品。言及眷属无漏五蕴者。即色受等前之戒等。虽转五成。而各取一。以为其主故。今辨定惠等。同时心心所为眷属五蕴。言以三祇等者。三祇修成法身。百劫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次一神通化现。即是化身。义兼万类之化。约大乘中。唯说二身。法身即是征破。所显故(文)。
  刊五云。第七观佛者。受菩萨戒。及声闻戒。皆先除三宝为根本得戒所依。依戒有梵行。令约声闻戒依观察梵行。所以者何。声闻戒中。不已法执有无见等故。此征破之中十事也。五五蕴者。声闻乘中。以无漏戒定惠解脱解脱知见。及眷属无漏五蕴为佛法身。以百劫修相好业。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漏报为佛报身。以神通变化。随机应现。种种形类为佛身。色香味触四尘为体(文)。
  玄十五云。六修时者。三十二相。若小乘及初发三僧祇后百劫中修相好别业。若或极迟百劫。或超九劫等。如智论第五说也(文)。
  疏八下。演义抄十八下。刊定记十三无释。
  五教章下云(修行时分)。若依始教修行成佛。定迳三阿僧祇。但此劫数不同小乘。何者。此取水火等大劫数。至百千劫数。此复至百千为一俱梨名第一数。此俱梨复至俱梨为第二数。如是次第以所数等能数。至第一百名一阿僧祇。此即十大数中第一数也。依此数满三阿僧祇。仍此教中。就释迦身以分此义。如优婆塞戒经云。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祇劫。然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祇劫。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祇劫。我于往昔释迦佛所。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依本业经。亦有百劫修相好业。但是变化修实修也。又由以一偈叹弗沙佛。即超九劫。但九十一劫即成佛也。问。三无数劫修诸实行应成报身。何故乃就化身说耶。答。由此始教就下机故。有二乘故。此身是彼所知见故。是权教故。作是说也。若依终教说。有二义。一定三僧祇。约一方化仪说故○又无百劫修相好业等。何以故。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是故临成佛时。更于百劫别修彼业。始教引彼亦同彼说。仍是化也(文)。
  问。花严经文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文)。尔者今此正觉者。究竟果满正觉欤。进云。探玄记释意。究竟果满正觉(见)。付之。因果二位浅深遥异也。初发心住位。何可成究竟果满正觉哉。是以披新译花严经文云。如是发心当得佛故。究竟果满正觉。当来可得之(见)。如何。
  答。六位之成佛者。一宗之玄谈也。我宗意。谈初后相即之旨事。因果圆融之义故。初发心住位。即成究竟果满正觉(云云)。勘香象大师余处之释。如或(探玄记十)云。若就圆教佛果通在一一地中。是故一地摄一切地。或(五教章下)判。谓始从十信乃至佛果六位不同。随得一位得一切位等也。如此之释。散在一部处处非一。不遑于申。即当探玄记中。释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之。经文云。谓前云。疾得佛果。未知何时名疾得。今释发心时得故下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此明行满入位时。即得普贤位故。一位即一切位。乃至佛果无不圆备故云正觉。显此意也。但于新译花严经。以是发心当得佛故之文者。演义抄中会之云。则知。当字是译人之意。译人欲不坏初后故作此译(文)。是则译人。且存不坏初后之一意。译为当字也。依译人之且存一意。不可乱一宗之性相欤。
  花严经九云(梵行品)。初发时便成正觉。知一切法真实之性。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文)。
  玄五云。第二重中标者。初发心时是因。成正觉是果。亦是转释前。谓前云疾得佛果。未知何时名疾得。今释发心时得故。下云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此明行满入位时。即得普贤位故。一位即一切位。乃至佛果无不圆备故云正觉。下释何因得如次。以知一切真实者。显理圆也。具足惠身者。显智德备也。不由他悟者。内自开觉也。岂是因中说果耶。此一乘普贤行位。因果圆融相即无碍故致然也。宜须思准之(文)。
  花严经十七云(梵行品)。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惠身不由他悟(文)。
  疏四上云。复初发心下释。先释疾现之言。后释现前之相。今初。上言疾得。疾在何时。故云初发心时。何法现前。谓无上菩提也。后知一切下。释现前之相。亦是出其所因。何者。先初心为始。正觉为终。何以初心便成正觉。故今释云。一切法即心自性故。觉法自性即名为佛故。下经云。佛心岂有他正觉觉世间。斯良证也。斯则发者。是开发之发。非发起之发也。何谓现前之相。夫佛智非深。情迷谓远。情亡智现。则一体非遥。既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则知此心即一切法性。今理现自心。即心之性。已备无边之德矣。成就惠身者。上观法也。正法当兴今诸见亡也。佛智爰起。觉心则理现。理现则智圆。若镜净明生。非前非后非新非故。寂照湛然。不由他悟者。成上惠身。即无师自然智也。又不由他悟是自觉也。知一切法是觉他也。成就惠身为觉满也。成就惠身必资理发。见夫心性。岂更有他。若见有他安称为悟。既曰心性自亦不存。寂而能知名为正觉。岂唯定之方。不取则于人哉。况初后融圆不待言也(文)。
  钞十下云。疏答二大段等者。此下义则深玄。在文可见。但当细寻。更不繁举。其开发之发。后品当知。不由他悟含有三义。如十住品。谓见夫心性。即性外皆他。自亦不存。兼显以心为自。心外为他。今自心不存。岂心外取法。岂唯定之方寸。显自心为自。他人为他。前十住品。从粗至细。今此以细况粗耳(文)。
  刊五云。次别释云。初发心等者。前云疾得菩提未定。何时为疾。故此别明初发心时。谓十住中。初发心住。创得成位故。云初发心时。此约因修法性位。上下相即观说三。出因中二。先正显。谓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离自性心更无别佛。乃至一切后成就下结成。谓一切法既不离自心故。即是佛成就。无师自然智。心外无他故。云不由他悟(文)。
  花严经十云(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何以故。此初发心菩萨。即是佛故。悉与三世诸如来等。亦与三世佛境界等。悉与三世佛正法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三世诸佛平等智慧(文)。
  玄五云。初中即是佛者。有人释。或云因中说果。或云解同佛境。或云约理平等。若约三乘教。亦得如上说。今寻上下文。约一乘圆教。始终相摄。圆融无碍。得始即是终。穷终方原始。一由陀罗尼门缘起相摄故。二由普贤菩提心遍该六位故。即因是果也。三由法性无始终故。发心入始。即正是终故也。是故上文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具足惠身。不由他悟。此之谓也(文)。
  花严经十七云(初发心功德品)。何以故。以是发心当得佛故。应知。此人即与三世诸佛同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境界平等。即与三世诸佛如来功德平等。得如来一身。无量身究竟平等真实智慧(文)。
  疏四上云。二征释所由中。初征意。云何以发心即得果法。释云。以是发心为因。决定当得佛故。望圆极之果故。定当成。约见性成智身。上品云即得故。晋经梵本。此中皆云即是佛故者。当此义也(文)。
  钞十下云。疏望圆极之果等者。当得佛言且顺经文。分为二义。故引晋经梵本。则知。当字是译人之意。译人欲不坏初后故作此译。若此不坏初后。则前梵行品。初发心即得菩提。如何会释。此改为当彼亦须改。彼成无妨。此即何违。故此即佛正觉。梵行初心即成耳。且顺彼释故。云见性成智身。若约圆融。此后更无别佛(文)。
  刊五云。二得果法中二。先显当得。后应知下明即得。然当得者果佛故。即得者因佛故。摄法同等因果不离。若因不摄果法尽。则非法性果之因。若果法不全。即是因则非法性因之果。由此因果之相不一。因果之体不失。如是因果果因。非即非离镕融无碍。方为法界因果也(文)。
  问。香象大师意。星宿劫几佛出世判耶。进云。探玄记云。如星宿劫中有八万佛出(文)。付之。依香象大师解释。披三千佛名经文。说庄严劫贤劫星宿劫。各千佛出世之旨。依之宗家余处。释梵网经(下)若到礼三世千佛之文云。未来星宿劫中。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如来为一千(文)。清凉大师当处。解花严经有佛劫文云。如过去庄严。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各有千佛(文)。若尔探玄记释。非只背佛名经文。亦随相违于自解释哉。
  答。一劫之中诸佛出世。多少随机感之所见故。诸教之说者。必一准欤。三劫三千佛者。实出三千佛名经说。常途所谈故。香象大师意。非不存此义。宗家梵网经疏释。及清凉大师今定判。更不足为奇也。但于探玄记释者。且依贤劫经说欤。勘彼经文(十三)云。然后有劫名喻星宿。其八万大臣。于斯劫中成最正觉。普广意转轮圣王之时。八万大臣。于星宿劫中成正觉云故。星宿劫中。八万佛出世云释。非无依凭也。何况庄严劫中。有八万四千佛出世者。出佛名经(第二。第九)二处之文故。三劫三千佛者。不必诸教一同之谈欤。
  问。清凉大师意。迦叶佛出世后。几劫无佛出世耶。进云。演义抄云。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文)。付之。迦叶佛者。人寿二万岁时出世。教主释尊。人寿一百岁时出世者。经论常途之说。大小通满之谈也。若尔迦叶佛后无佛世间。思其时分。未及一劫。何释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哉。何况披解释起尽。依十住毗婆沙论。述此义(见)而勘彼论文。全无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之文。演义抄释旁不可然哉。
  答。迦叶佛出世。人寿二万岁时。释迦佛出世。人寿一百岁时者。实是常途之所谈也。故慈恩大师上生经疏(上)云。五浊经云○人寿二万岁。迦叶波佛出世。贤劫经云。人寿一千二百岁。释迦始生都史。人寿一百岁出世作佛(文)。大小乘中。自他宗间。如此之释。其文非一故。迦叶佛出世之后。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云事。甚以难信。依之见探玄记释云。如庄严劫及贤劫等。是有佛劫。如过星宿劫后。有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演义抄一段。次上文述如过去庄严。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各有千佛名为有佛。此后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名为无佛劫。星宿劫后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者。香象清凉一同之定判也。以之可为实义。演义抄次下文。引十住毗婆沙第十云。如经中说。诸比丘。是贤劫前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出。百三十一劫有佛出。一名尸弃。二名毗式婆。此贤劫中鸠楼孙迦那含牟尼迦叶佛出。彼论第十即有此文(二字相替)。次下云。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彼论之中。全无此文。清思之。一段之中。上既云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毕。下重云。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其言繁重。极为不审之。上所引论中。亦无此文。旁以难信之解释也。
  花严经十云(初发心菩萨功德品)。知一切有佛劫。知一切无佛劫。知一佛劫中有无量佛。智无量佛劫中有一佛(文)。
  玄五云。三约佛有无。如庄严劫及贤劫等。是有佛劫。如过星宿劫后。有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此二劫相即故也。四约佛多少者。如星宿劫中。有八万佛出。是一劫中无量佛也。如大通智胜佛出世时。梵王赞云。或千劫等空过无有佛。今始得见大通一佛。亦相即故云也(文)。
  花严经十七云(初发心功德品)。有佛劫与无佛劫平等。无佛劫与有佛劫平等。一佛劫中有不可说佛。不可说佛劫中有一佛(文)。
  疏四上云。二三及四文并可知(文)。
  钞十下云。言二三及四文并可知者○三即有佛无佛。如过去庄严。现在贤劫。未来星宿。各有千佛名为有佛。此后六万二千劫空过。无有佛名为无佛劫。四即多少。如威光修因种种庄严劫中。有十须弥山微尘数佛。大通智胜佛处东南方。梵王赞言。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准十住毗婆沙第十云。如经中说。诸佛比丘。是贤劫前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出。百三十一劫有佛出。一名尸弃。二名毗式婆。此贤劫中鸠楼孙迦那含牟尼迦叶佛出。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文)。
  刊五云。三有无佛者。谓如庄严劫贤劫星宿劫等。是有佛劫。从此已后。六万二千劫空过无佛出。是无佛劫。四一多劫有多一佛者。如胜音刹种种庄严劫。有十须弥山尘数佛出。是一劫中有不可说佛。又如次云。如来无量旷劫。行自然正觉出世间。于当来世无量劫身应一劫。如大云。是不可说劫中有一佛也(文)。
  梵网经下云(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法门品)。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目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文)。
  法藏疏下云。三若有下。教忏犯十重罪。谓若有犯十重者。教忏悔方法。言三世千佛者。谓过去庄严劫中。花光如来为首。下至毗舍浮如来。如是等一千诸佛。今此贤劫中。俱留孙如来为首。下至楼至如来。一千佛。未来星宿劫中。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如来为一千(文)。
  贤劫经十三云(叹古品)。佛言。喜王。欲知尔时普广意转轮圣王。则定光如来是也。其佛侍者。名曰无损智比丘者。维卫佛是也。其王千子。是贤劫中过千佛已六十五劫。当断无佛。然后有劫号名大称。皆同斯劫成最正觉。其彼世时八万大臣。在大名称劫而复学道。过劫已中间断绝。竟八十劫都无佛兴。然后有劫名喻星宿。其八万大臣。于斯劫中成最正觉(文)。
  先年之比。宗性勘此文为探玄记。如星宿劫中有八万佛出之释证据毕。
  佛名经二云。劫名庄严。彼劫中有八万四千如来成佛。我悉归命彼诸如来(文)。
  同经九云。舍利弗。庄严劫中有八万四千佛出世(文)。
  私云。任此等经文。准庄严劫。可思星宿劫欤。
  各有所据故别也(文)。
  俱舍论一云(分别界品)。暖欲名冷。食欲名饥。饮欲名渴。此三于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说。如有颂言。诸佛出现乐。演说正法乐。僧众和合乐。同修勇进乐(文)。
  光一末云。冷饥渴三相。隐难知。若不约果以明。其体难显。谓暖欲因名冷。食欲因名饥。饮欲因名渴。冷饥渴三。是欲异名。因触生欲。触是因。欲是果。此三皆于触因之上。立欲果之名。作如是说。故入阿毗达磨云。由此所逼。暖欲因名冷。食欲因名饥。饮欲因名渴。此皆于因立果名故。引颂证于因立果名。佛出世非乐。能生乐故。称佛为乐。因立果名。余准此释。问。火大热触亦生冷欲。何不以欲标名。解云。火大是强当体立称。冷触昧劣故。从果立名(文)。
  宝一末云。论暖欲名冷至饮欲名渴。第三因取果名。文中有三。一释果名。二结归因称。三引例证成。此即初也。暖欲食欲饥欲。是心所欲数。由身中有触力令欲暖。有触力令欲食。有触力令欲饥。所令欲名冷饥渴。即是由其能令触。即能令触从果为名。名冷饥渴。论此三于因至故作是说。第二结也。论如有颂言至同修勇进乐。第三引例证也。诸佛出世等。与乐为因名为乐。问。涩滑轻重各别相对立。何故对冷不说暖耶。答。暖是能造即是火大。故不说也(文)。
  泰一云。谓冷触所逼。必欲得暖故。约暖欲以释冷触。食欲名饥。饮欲名渴。此皆于因立果名故。作如是说者。如人不食胀胃空虚。火大动发生触。触身起食欲。名食欲为饥。如人不饮肺胃虚燥。火大动发生触。触身起饮欲。名饮欲为渴。
  大般若经四百五云(第二分观照品)。当佛说。此修行般若波罗密多。诸菩萨摩诃萨。获胜利时。众中有三百苾刍。即从座起。以所著衣持用奉佛。皆发无上正等觉心。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从面门出种种色光。尊者阿难。从座而起。偏覆左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现此微笑。大圣现笑必有因缘。请垂矜愍唯愿为说。佛告阿难。是从座起三百苾刍。从此已后。六十一劫星喻劫中。当得作佛皆同一号。谓大幢相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薄伽梵(文)。
  同经五百五十四云(第四分散花品)。是时众内六千苾刍。俱从座起顶礼佛足。偏覆左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尔时世尊即便微笑。如佛常法。从其面门。放种种光青黄赤白○时阿难陀即从座起。礼佛合掌白言。世尊。何因何缘现此微笑。诸佛现笑非无因缘。唯愿如来哀愍为说。尔时佛告阿难陀言。此诸苾刍。于当来世星喻劫中。皆得作佛同名散花。十号具足(文)。
  问。花严经中列二十三欲。尔者第十一欲如何说之耶。进云。花严经云。有所依欲无所依欲(文)。付之。欲心所现起之时。随其所应。以五根及无间灭意可为所依。何说无所依欲哉。抑今此无所依欲者。其体何物耶。
  答。探玄记中释此经文云。托余心所是有所依。独起欲数名无所依。又依境起欲名有依。知境唯心心起无寄名无依(文)。初释意云。欲心所托余心所起名有所依欲。欲心所独起名无所依欲(为言)。第二释意云。知境有实体。托境起欲心所名有所依欲。知境唯是心。心外无别体起欲心所名无所依欲(为言)。此二释者。显色之义。非相违释欤。
  花严经十云(初发心菩萨功德品)。有所依欲无所依欲(文)。
  玄五云。十一托余心所。是有所依。独起欲数名无所依。又依境起欲名有依。知境唯心。心起无寄名无依(文)。
  花严经十七云(初发心功德品)。欲悉知有依解无依解(文)。
  疏四上云。有依无依。约自性差别。托于根境及称真故(文)。
  钞十下云(无释)。
  刊五云。一谓凡夫及二乘。见有为法有和合相故。名有依解。二菩萨反彼名无依解(文)。
  问。探玄记中。明轻烦恼重烦恼相作二解释。尔者第二释意。如何释之耶。进云。探玄记云。又微起易止名轻。粗起难息名重(文)。付之。依探玄记释。披俱舍论(二十三)文述。应知。此中下下品道势力。能断上上品障。如是乃至上上品道势力。能断下下品障。粗强烦恼易断故。以下下品道断之微细烦恼难断故。以上上品道断之云也。若尔探玄记释。岂不背俱舍论文哉。
  答。探玄记释意。就烦恼体论轻重故。微劣烦恼现起易止故。名轻烦恼。粗强烦恼现起难息故。名重烦恼(为言)。岂云以下下品道断故。粗强烦恼名轻。以上上品道断故。微劣烦恼名重哉。但于俱舍论文者。彼所治烦恼。能含道品相翻门也。既为别门来。而不可为难哉。
  重难云。勘刊定记释云。三诸断品内下品道断者为轻。中上品道断者为重。中品道断者为轻。上品道断者为重(文)。此释意。就所治烦恼。能治道品相翻之门。论烦恼轻重(见)。如何。答。此释意实难思。且不可依用之。设强会通之者。随能治道品。论所治烦恼轻重故。以下品道所断。虽上品烦恼名轻。以上品道所断。虽下品烦恼名重云欤。
  花严经十云(初发心菩萨功德品)。所谓欲悉知轻烦恼重烦恼(文)。
  玄五云。初二句约轻重分别。谓卒略心起名轻烦恼。殷厚心起名重烦恼。又微起易止名轻。粗起难息名重(文)。
  花严经十七云(初发心功德品)。所谓欲尽知轻烦恼重烦恼(文)。
  疏四上云。今初门中。轻重眠起。通下诸惑故名为总。就中轻重总中之总。以品言之。一切烦恼各有轻重。约起惑者。心有异故。据难易断。现行为轻。种子为重。即眠起是(文)。
  钞十上云。疏一切烦恼各有轻重者。分九品故。约起惑者下。出轻重由。如一贪惑重者。于下劣境起猛利贪。中者称境而起。下者设于胜境。心亦微薄等。三品各三故成九品。据难易下。别别相望。以论轻重。言种子为重者。如俱生惑种。金刚喻定方断尽故。故下经云金刚道灭方毕竟(文)。
  刊五云。知中有三对。一轻重一勤略辨一种○二分别为轻。少时顿断故。俱生为重。多时渐断故。三诸断品内下品道断者为轻。中上品道断者为重。中品道断者为轻。上品道断者为重(文)。
  问。地持论意。可许十缠家义耶。答。不许之也。两方。若许之者。探玄记中地持论意。不许十缠家义(见)。若依之尔者。设虽地持论意。何不许十缠家义哉。
  答。勘地持论文云。云何菩萨。除恼行利略说八种。若有众生所应惭处令舍无惭缠。心得开觉如无心惭缠。如是无愧缠睡缠眠缠掉缠悔缠悭缠嫉缠。唯立此八缠。不立忿覆为缠也。故探玄记云。地持瑜伽。说八缠除忿覆。何故除者。为有论师。说忿覆是使性。谓忿是瞋使性。覆是贪使性。为贪他利覆藏已过(文)。加之。净影大师地持论义记(四)中。解此论文云。谓化令离八缠烦恼。如杂心中说有十种。此中何故唯说八种。有论师言。忿覆二缠。是其使性。忿是嗔性。覆是贪性故此不论(文)。准此等释可思之。
  问。瑜伽论意。可许十缠家义耶。答。不许之也。两方。若许之者。探玄记中。瑜伽论意。不许十缠家义(见)。若依之尔者。小乘诸论中。盛立十缠家义。瑜伽论意有。何故不许之哉。
  答。披瑜伽论处处之文。或(八)云。缠者八缠。谓无惭·无愧·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嫉妒·悭吝。或(八十四)述现起相续无断绝义。说名为缠。缠有八种。谓无惭等。唯立此无惭无愧等八缠。不以忿覆二种为缠(见)。但于小乘诸论中。成立十缠家义云难者。勘瑜论(八十九)一处之文云。一切烦恼皆有其缠。由现行者。悉名缠故。然有八种。诸随烦恼。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是故唯立八种为缠。谓于修学增上戒时。无惭无愧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心时。惛沉睡眠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惠时。简择法故。掉举恶作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闻法者。展转受用财及法时。嫉妒悭吝数数现行。能为障碍。随烦恼中。见此四义立为缠也。而忿覆二种者。于修戒修心修惠。若同法者。展转受用财及正法之四时。无有数数现行能为障碍之义故。不立为缠也。故慈恩遁伦两师。依此文释成。忿覆二种。不立为缠之义也。或又准探玄记地持瑜伽说。八缠除忿覆。何故除者。为有论师说。忿覆是使性。谓忿是瞋使性。覆是贪使性。为贪他利覆藏己过之释。可成立八缠之义也。
  问。瑜伽论意。忿覆二种。以本惑为体欤。答。以本惑为体也。两方。若以本惑为体者。见百法论文。随烦恼中。列忿覆二种。明知。以本惑不为体云事。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忿覆二种。以本惑为体判如何。
  答。瑜伽论意。忿以瞋烦恼为体。瞋上假立。覆以贪烦恼为体。贪上假立云也。故探玄记云。地持瑜伽说。八缠除忿覆。何故除者。为有论师说。忿覆是使性。谓忿是瞋使性。覆是贪使性。为贪他利覆藏己过(文)。但于百法论说者。百法论中。虽假立法。假立而有故。别列之也。故唯识论(六)文云。如是二十随烦恼中。小十大三定是假法。忿等十随烦恼。放逸失念不正知三随烦恼。虽是假立法。皆别列之也。得等二十四种不相应行。虽亦假立法。皆同列之。若尔何以百法论中。别列之为疑哉。
  花严经十云(业发心菩萨功德品)。结使烦恼缠烦恼(文)。
  玄五云。二有二句。约使缠分别。使谓十使。即五见及疑·贪·瞋·痴·慢。缠谓十缠。即无惭·无愧·睡·悔·悭·嫉·掉·眠·忿·及覆。地持瑜伽说。八缠除忿覆。何故除者。为有论师说。忿覆是使性。谓忿是瞋使性。覆是贪使性。为贪他利覆藏己过。使缠何别者。杂心云。根本名使。津液为缠垢。急缚名缠。轻缚名垢。又此中□即是九结可知(文)。
  花严经十七云(初发心功德品)。眠烦恼起烦恼(文)。
  疏四上云。言眠起者。眠即种子。眠伏藏识起。即对境现行(文)。
  钞十下云(无释)。
  刊五云。二眠起。一对眠。谓随眠即诸种子。起谓现起。彼种现行(文)。
  地持论七云(方便处四摄品)。云何菩萨除恼行利。略说八种。若有众生所应惭处令舍无惭缠。心得开觉如无惭缠。如是无愧缠睡缠眠缠掉缠悔缠嫉缠。悉令开觉亦复如是(文)。
  义记四上曰。就除恼中。初问举数。后广分别。谓化令离八缠烦恼。如杂心中说。有十缠。此中何故。唯说八种。有论师言。忿覆二缠。是其使性。忿是瞋性。覆是贪性故。此不论(文)。
  瑜伽论八云(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缠者八缠。谓无惭·无愧·惛沈·睡眠·掉举·恶作·嫉妒·悭吝(文)。
  略纂三云。缠有八者。八十九说。一切烦恼由现行者。悉名为缠。然有八种。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故偏建立。对法论说。惛眠障止。引沉没故。掉悔障举。外引散故。嫉悭障舍。于自他行悭妒门中。散动心故。无惭无愧障净尸罗。犯诸学处无羞耻故。更不立余忿覆等法。八十九说。障戒定惠及于利。而生悭嫉(文)。
  遁伦记二云。缠有八者。八十九说。一切烦恼由现行者。悉名为缠。然有八种。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故偏建立。于修戒学数起无惭无愧为障。于修定学数起惛沉睡眠为障。于修惠时数起掉举恶作为障。若同法者。展转受用财法之时。嫉妒悭吝为障。忿覆于四事不能为障。不立为缠(文)。
  瑜伽论八十四云(摄异门分)。又现起相续无断绝义。说名为缠。缠有八种。谓无惭等(文)。
  遁伦记二十二云。缠有八种。谓无惭等者。除忿覆依下摄事分云。无惭无愧障戒学。惛沉睡眠障定学。掉举恶作障惠学。悭嫉于菩萨受用财法中为障。忿覆于前三学。及同受用财法非障。是故不说(文)。
  瑜伽论八十九云(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复次一切烦恼皆有其缠。由现行者悉名缠故。然有八种诸随烦恼。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是故唯立八种为缠。谓于修学增上戒时。无惭无愧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心时。惛沉睡眠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于修学增上惠时。简择法故。掉举恶作数数现行。能为障碍。若同法者。展转受用财及法时。嫉妒悭吝数数现行。能为障碍(文)。
  遁伦记二十三云。第八明八缠。此中明说现起名缠。然有八种随惑。于四时中数数现行故。立为缠。忿覆于四义不随顺故。不立为缠(文)。
  大乘义章六(十缠义)。所言缠者。烦恼缠心故名为缠。又缠行人亦名为缠。以实通论一切烦恼无非是缠。今据一门且论十缠。十名是何。如杂心说。无惭·无愧·睡·悔·悭·嫉·掉·眠·忿·及与覆。是上烦恼缠内无羞耻故。名无惭。外无赦惧说为无愧。眠之与睡。论释不同。若依成实。心重欲眠名之为睡。摄心离觉说以为眠。若依毗昙。一切烦恼。睡着境界。不能堪忍。说之为睡。身心昏昧。略缘境界。目之为眠。五识名身。意识名心。是二昏昧名为眠也。于作善事追变名悔。于己身财。坚著名悭。于他胜事。妒忌名嫉。躁动名掉。愤恼曰忿。隐过名覆。名义如是(文)。
  问。香象大师意。贪烦恼可与忧受相应耶。答。可与忧受相应也。两方。若与忧受相应者。贪欢行转法。忧戚行转受也。何可有相应义哉。是以俱舍论(二十一)等意云。贪喜乐相应。慈恩大师。于对法第七。大论五十五。贪唯喜乐舍。大小乘意。贪烦恼。不与忧受相应云事分明也。若依之尔者。探玄记中。贪烦恼。与忧受相应(见)。如何。
  答。探玄记中。释花严经爱相应烦恼之文云。爱是欲色有三爱。是有爱住地相应。是与爱相应之烦恼也。谓因爱生忧等(文)。此释意。贪烦恼与忧受相应(为言)。何况唯识论(六)中。明十烦恼五受相应云。贪瞋痴三俱生分别。一切容与五受相应。贪会违缘忧苦俱故。瞋遇顺境喜乐俱故(文)。慈恩大师(述记六末)释此文云。且于欲界。五六识中忧苦俱故。谓失财等。瞋翻此说。见怨死等。一切应知(文)。此释意云失财等时。贪烦恼与忧苦相应。见怨死时。瞋烦恼与喜乐相应(为言)。加之。瑜伽论第五十九卷云。我今当说。贪于一时乐喜相应。或于一时忧苦相应。或于一时与舍相应○恚于一时忧苦相应。或有一时喜乐相应(文)。任此等文。贪烦恼与忧苦相应。瞋烦恼与喜乐相应云事炳然也。但于慈恩大师所引瑜伽对法两论之文者。此据多分相应道理。随转小乘粗相而说也。故慈恩大师会之云。□十五云。此据多分相应道理。随转门说诸烦恼。今据究竟□此会。此与五十九同(文)。对法论说。准之可会。今此释。亦非无依凭。唯识论(六)文。明贪瞋烦恼。遍与五受相应之旨毕云。此依实义。随粗相者。贪慢四见乐喜舍俱瞋唯苦忧舍受俱起(文)。此亦源依本论说故。瑜伽论(五十九)中会前文云。先辨烦恼诸根相应。但约粗相道理建立。令初行者解无乱故。今约巨细道理建立。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种种行解差别转故(文)。准此等文意。可知。瑜伽唯识论等实实也。何况慈恩大师(述记六末)释云。然今此中总解二种。贪等行相。遂难解之。与忧苦俱。谓别小乘故(文)。既判谓别小乘故。故违俱舍论等小乘性相。更非所痛也。

  建治元年(乙亥)十月二十三日(申时)于笠置寺般若院之连房抄之毕自去春三月十七日于东大寺尊胜院以探玄记第五卷为充文勤行三十讲毕自同二十三日虽始当卷抄出老耄过法病患侵身之间至于秋比不终其功之处同八月四日夜多年之间所同宿儿童力命丸于兴福寺林小路不图遇灾难无故被杀害毕恋慕悲叹之泪润袂追福作善之思铭肝之余同九日晓忽出南都旧居葬笼当山胜地修念佛转经三时之行法祈安养兜率两处之托生之隙悲其功之不终泪底所染笔也愿以花严圆宗稽古习学之善缘并资己童圣灵离苦得乐之良因安养月前速遂九品往诣之愿望兜率云上亲礼一生补处之圣容凡厥鸡足付属之砌龙华说法之庭再谒圣灵同预见佛闻法之益重遇圣灵共修三贤十地之行乃至法界众生平等利益而已。
  右笔华严宗末叶前权僧正宗性。
  (年龄七十四夏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