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86 册 No. 1600 宗统编年

宗统编年卷之九

  第二世祖

  讳慧可。造少林。安心得法。逮初祖西。归乃阐化。

  武帝丁巳大同三年(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

  第二世邺都祖嗣宗统(五十一年)。

  戊午四年。

  发明(西天邈隔。故书祖住世传法。明宗统有在也。东土止书某年实事。关宗统者。而不书住世传法。明远近昭然。文献足徴也)。

  己未五年(东魏兴和元年)。

  诏取初祖遗履少林寺供养。

  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初祖于葱岭。见手携只履。翩翩而逝。云问祖何往。曰。西天去。云归具奏其事。帝令启圹。唯空棺。一只革履存焉。举朝为之惊叹。奉诏取遗履于少林寺供养。

  梁主撰初祖道行碑。

  初帝遇初祖。因缘未契。及闻化行魏邦。遂欲自撰祖碑。而未暇也。及闻宋云事。乃成之。刻石钟山。

  庚申六年。

  辛酉七年。

  壬戌八年。

  癸亥九年。

  甲子十年。

  乙丑十一年。

  丙寅中大同元年。

  丁卯太清元年。

  湘东王记室虞孝敬撰内典博要三十卷。

  戊辰二年。

  己巳三年(或问梁武事佛。而困殍台城。佛法之验安在也。答曰。业报各有因缘。佛法一切平等。梁武奉佛。诞登道岸。将来决证菩提。台城之报。乃往昔已定之业。于今会值。亦复何尤。具正信者。自可无此疑也)。

  文帝(讳纲在位二年)。

  文帝庚午大宝元年(北齐天保元年)。

  法师慧闻遥禀能树祖。

  闻。北齐高氏。因阅龙树祖大智度论。发明中道。遂遥禀承(是为台宗二祖)。

  辛未二年(北齐天保二年)。

  祖度僧璨(作北齐天平二年者误)。

  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祖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祖曰。将罪来与汝忏。士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士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祖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法无二。僧宝亦然。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祖深器之。即为剃发。曰。是吾宝也。宜名僧璨。其年三月十八日。于光福寺受具。自兹疾渐愈。

  祖回示向居士书偈。

  向居士幽栖林野。木食涧饮。北齐天保初。闻祖盛化。乃致书曰。影由形起。响逐声来。弄影劳形。不识形为影本。扬声止响。不知声是响根。除烦恼而趣涅槃。喻去形而觅影。离众生而求佛果。喻默声而求响。故知迷悟一途。愚智非别。无名作名。因其名。则是非生矣。无理作理。因其理则争论起矣。幻化非真。谁是谁非。虚妄无实。何空何有。将知得无所得。失无所失。未及造谒。聊申此意。伏望答之。祖回示曰。备观来意皆如实。真幽之理竟不殊。本迷摩尼谓瓦砾。豁然自觉是真珠。无明智慧等无异。当知万法即皆如。愍此二见之徒辈。申辞措笔作斯书。观身与佛不差别。何须更觅彼无余。居士捧披祖偈。乃申礼觐。密承印记。

  佛灭后一千五百年。

  元帝(名绎在位三年)。

  元帝壬申承圣元年。

  癸酉二年。

  祖付僧璨衣法。

  僧璨执侍经二载。祖遂嘱累。付以衣法。偈曰。本来缘有地。因地种花生。本来无有种。花亦不曾生。又曰。汝受吾教。宜处深山。未可行化。当有国难。般若多罗悬记。所谓心中虽吉外头凶者。是也。吾亦有宿累。今往酬之。汝谛思圣记。勿罹世难。俟时传化。

  祖度僧那。

  那马氏子。少而神隽。年二十一。讲礼易于东海。听者如市。投祖出家。自是手不执笔。尽弃世典。惟一衣一钵。一坐一食。奉头陀行。后谓门人慧满曰。祖师心印。非专苦行。但助道耳。若契本心。发随意真光之用。则苦行如握土成金。若惟务苦行。而不明本心。为爱憎所缚。则苦行如黑月夜。履于险道。汝欲明本心者。当审谛推察。遇色遇声。未起觉观时。心何所之。是无耶。是有耶。既不堕有无处所。则心珠独朗。常照世间。而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甲戌三年。

  祖往邺都化导。

  诏国内一切禅师入台供养(应供。不书。此书。以其普也)。

  慧思谒法师慧闻。

  思武津李氏子。顶有肉髻。牛行象视。辞亲入道。及禀具。常习坐。日唯一食。昼夜摄心。乃往受学闻大师。经三七日。获宿智通。悟法华三昧。

  敬帝(名方智在位三年)。

  敬帝乙亥绍泰元年。

  丙子太平元年(酉魏禅周)。

  丁丑二年(梁禅陈又陈永定元年)。

  陈(姓陈氏)。

  武帝(名霸先代梁在位三年)。

  武帝戊寅永定二年。

  法师慧思造金字经。

  思尝示众曰。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己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以末法多难。发大誓愿修行度世。造金字摩诃般若波罗蜜。及法华经二部。函以七宝琉璃。发愿普见色身。尽未来际。为众讲说。令众生信不退恶法消除。善缘成就。至弥勒佛出世。说般若时。金经出见。光明震耀。见闻证道。于十方佛界。亦复如是。

  己卯三年。

  文帝(名茜在位七年改元者二)。

  文帝庚辰天嘉元年(齐乾明元年)。

  智顗谒大苏山。

  顗字德安。荆州华容人。七岁闻僧诵法华经。忽自记忆。十五礼佛。誓志出家。十八依果愿寺僧法绪剃度。二十进具。谒光州大苏山慧思大师。思示以普贤道场。说四安乐行。顗入观三日。悟法华三昧。获旋陀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辛巳二年(周保定元年齐太宁元年)。

  壬午三年(齐河清元年)。

  癸未四年。

  甲申五年。

  乙酉六年(彗星见)。

  栴檀佛像至淮南。

  丙戌天康元年。

  临海王丁亥光大元年。

  戊子二年。

  大师慧思自大苏山往南岳。

  思尝以般若。法华二经。为众发解。命门人智顗代讲。至一心具万行。有疑。请决。思曰。汝所疑。乃大品次第意耳。未是法华圆顿旨也。吾昔于夏中。一念顿发。诸法见前。吾既身证。不必致疑。遂以是年至南岳。谓众曰。吾寄此山。止期十载。吾身前曾历此处。指示宿迹。宛然犹在。又指一林泉胜异处曰。此古寺也。吾昔曾居。俾掘之。基址犹存。自此化道弥盛。陈主屡致供讯。目为大禅。

  宣帝(名顼在位十四年)。

  宣帝己丑大建元年(齐武平元年)。

  智顗辞南岳往金陵阐化。

  顗辞思往金陵宣化。凡说法。辩才无倦。以五时(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判如来一代教相。以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判化仪。以四教(藏通别圆)判化法。谓法华为一乘妙典。出五重玄义(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判教相)以释之。依一心三谛示三止观。(空假中)一一观心。念念不可得。复示六即。(一理即佛。即本体。以化执名相者。二名字即佛。令未除妄想者。闻名信解。三观行即佛。令因解修观。返源达本。四相似即佛。观行功深。发相似用五分真即佛。得真如用。一念成佛。六究竟即佛。无明永尽。证无所证故)通具三身。(法报化)随居四土(一常寂光土。法身居之。二实报无障碍土。登地菩萨所居。三方便有余土。四净秽同居土。并为应化上。二乘凡夫所居)身土互融权实无碍。昼夜宣演。生四种益。具四悉檀。门人灌顶编记之。为天台教(顗传章安顶。顶传缙云威。威传东阳威。威传左溪朗。朗传荆溪然。皆以教观辅翼禅宗。后因安史。之乱。会昌之废。五代兵火之变。几至失传。螺溪寻访旧。闻天台一宗复弘江浙。传至四明荆溪。中兴教观。至明云栖宏复阐明之。迄今曲水莲居。皋亭龙溪之间。传持未泯。诸方讲席。目为性宗)。

  大士传善慧寂。

  慧示迹双林。广弘法化。如传所载。尝有偈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四月二十四日示众曰。此身甚可厌恶。众苦所集。须慎三业。精勤六度。若堕地狱。卒难得脱。当须忏悔。弟子问。师之发迹。可得闻乎。曰。我从第四天来。为度汝等。次补释迦。故大品云。有菩萨从兜率天来。诸根猛利疾。与般若相应。即吾是也。言讫。趺坐而逝。七日后有沙门法猛。持绣弥勒像。及九乳钟来。镇其龛。

  庚寅二年。

  辛卯三年。

  壬辰四年。

  癸巳五年。

  甲午六年。

  五月周主宇文邕毁像法 发明(大道无形。不可毁也。邕所毁者。乃像法耳。故书法如此)。

  沙门惠远道琳抗论廷辩法师静蔼呙身狥法。

  发明 (远排众出对。琳抗论酬酢。虽不能迥邕之妄然卫法救世之心尽矣。至蔼痛切捐生。捧心而逝。其悲愍血诚。不可泯也。故并书之)。

  毁法诏下。沙门惠远排众出对。与邕反复论辩。邕皆屈无对。道琳与邕议论二十余日。酬酢七十番。邕亦不能屈。然邕决欲行。法师静蔼闻诏下。慨然诣阙。上表引见。极陈祸福。指证明白。邕为改容。顾已行之诏不可返。谢遣。欲官之。蔼退而泣曰。何忍见之。遂入终南山。号泣七日夜。撰三宝录二十卷。坐磐石。自条其肉。并肠胃挂松枝上捧心而逝。

  乙未七年。

  丙申八年。

  法师智顗谢遣徒众隐天台山佛陇峰。

  丁酉九年(周主邕感疠疾殂。邕入地狱。受大极苦。求隋文帝救之。见冥报记)。

  性宗第三世南岳大师慧思寂。

  思习慈忍行。奉持三聚戒。将顺世。嘱门人常修法华。般舟。念佛三昧。方等忏悔。期于见证。是年六月二十二日。屏众泯然而逝。

  戊戌十年。

  己亥十一年。

  庚子十二年。

  辛丑十三年(是年隋代周又为隋开皇元年)。

  隋(姓杨氏都长安天下为一)。

  壬寅(陈大建十四年隋开皇二年)。

  长城公(名叔宝立七年)。

  癸卯(陈后主叔宝至德元年隋开皇三年)。

  甲辰(至德二开皇四)年。

  乙巳(三五)年。

  丙午(四六)年。

  丁未(陈祯明元隋开皇七)年。

  祖韬光晦迹。

  祖于邺都化导。四众皈依。凡三十四年。遂韬光混迹。变易仪相。人莫之测 发明(祖虽偿业。尚有六年。然既混迹韬光。宗统之纪。当止于是年)。

  第三世祖

  讳僧璨。不言姓氏邑里。以白衣谒二祖。得度传法。后隐舒之皖山。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后周毁法时。祖深自韬晦居无常处。积十余载。人无知者。至是二祖韬光。祖乃绍化。

  戊申(陈祯明二隋开皇八)年。

  第三世罗浮祖嗣宗统(十九年)。

  隋文帝(名坚代周在位二十四年改元者二)。

  文帝己酉开皇九年(是年陈亡天下为一)。

  庚戌十年。

  辛亥十一年。

  壬子十二年。

  祖示沙弥道信解脱法门。

  有沙弥(梵语沙弥此云勤息)道信者。年十四。来礼祖曰。愿和尚(梵语和尚。此云力生。谓一切道法。由此师之力而生也)慈悲。乞与解脱法门。祖曰。谁缚汝。曰无人缚。祖曰。何更求解脱乎。信于言下大悟。

  癸丑十三年。

  第二世邺都大祖祖示寂。

  祖韬光六载。以宿业故。因至莞城县。匡救寺。说法。有愤嫉之者。兴谤於邑宰。祖怡然委顺而化。时年一百七岁。

  安隐忍曰。永明寿禅师垂诫云。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却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似。直饶未明道眼。自然成就净身。又云。深嗟末世。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行有。口口谈空。自不责业力所牵。更教人拨无因果。便说饮酒食肉。不碍菩提。行盗行淫。无妨般若。生遭王法。死陷阿鼻。诸佛出来。也无救你处。若割心肝。如木石相似。便可食肉。若吃酒。如吃屎尿相似。便可饮酒。若见端正男女。如死尸相似。便可行淫。若见己财他财。如粪土相似。便可侵盗。饶你炼得到此田地。亦未可顺汝意在。直待证无量圣身。始可行世间逆顺事。古圣施设。岂有他心。只为末世僧尼。少持禁戒。恐赚他向善俗子。多退道心。所以广行遮护。千经所说。万论所陈。若不去淫。断一切清净种。乃至若不去酒。断一切智慧种。如何后学。略不听从。自毁正因。反行魔说。夫永明无量寿之应身。观其垂诫。与楞严三决定义。同一慨切。后代魔子。或借二祖调心之言为口实。如刻粪作檀佛。说名为可怜悯者。昔玉泉皓禅师制犊鼻裈。书历代祖师名字。有狂僧效之。皓见而诟曰。汝具何道理。敢以为戏事耶。呕血无及矣。僧寻于鹿门。如所言而逝。夫酒仙蚬子。皆散圣中人。应时而出。以救一期之病。非传佛心宗者所宜效颦也。至于末后一段光明。辅疑为信。今之大言不惭者。能如是乎。

  或谓之祖住世一百七岁。韬光混迹。皆为偿债而然。祥符曰。似则似也。然祖之方便。有非一切所能测识者。唯证乃知。毋庸拟议也。

  甲寅十四年。

  乙卯十五年。

  丙辰十六年。

  丁巳十七年。

  性宗天台第一世智者大师智顗寂于剡东石城寺。

  十一月十七日。帝遣使至天台。诏迎顗将行。告门人曰。吾今往而不返。汝等当成就佛陇南寺。一依我图。门人曰。若非师力。岂能成办。顗曰。乃是王家所办汝等见之。吾不见也。二十一日。到剡东石城寺。百尺石像前。不进。二十四日。顾侍者曰。不久应去。大士来迎吾其西矣。门人智朗请曰。不审何位何生。顗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损己利他。获预五品耳。命笔作观心偈。示诸法门纲要讫。趺坐而逝。寿六十。腊四十。

  祥符荫曰。止观玄义。皆圆极一心。妙该万法。当禅宗初来。未大举扬之时。而师能表里导引之。至其玉立精严。净业成就。则又师之绪余也。

  戊午十八年。

  己未十九年。

  庚申二十年。

  辛酉仁寿元年。

  诏天下建舍利塔(书何着普也)。

  帝龙潜时。遇梵僧授舍利一裹曰。檀越他日为普天慈父。此大觉遗灵。留与供养帝作七宝箱贮之是年六月十三日。诏岐州等三十州。各建塔。帝亲以七宝箱。奉三十舍利。置于御座。烧香礼拜曰。愿弟子常以正法护持三宝。救度一切众生。乃取金瓶。琉璃瓶。各三十。以琉璃瓶盛金瓶。置舍利于其内。薰陆为泥。涂盖而印之。诸沙门各奉而行。初入州境。总管刺史。夹道步引。四部大众。威仪斋肃共以宝盖幡幢。华台珠幔。种种音乐。尽来供养围绕限十月十五日。午时同下石函。帝于是时。执圭降阶。率文武百僚。烧香。及舍利入塔。处处表闻。皆有感应。

  壬戌二年。

  祖付道信衣法。

  信服劳九载。后于吉州受戒。侍奉尤谨祖屡试以玄微。知其缘熟。乃付衣法偈曰。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癸亥三年。

  祖适罗浮山。

  祖告道信曰。昔可大师付吾法后。往邺都行化。三十余年。今吾得汝。何滞此乎。乃适罗浮山。

  甲子四年。

  炀帝(名广在位十三年按谥法好内远礼日炀)。

  炀帝乙丑大业元年。

  祖自罗浮山还着信心铭。

  信心铭曰。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见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惟须息见。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原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两边。良由斟酌。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寐。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净。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延促。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丙寅二年。

  第三世罗浮鉴智祖示寂 发明(禅宗初来。祖师弘道传法。居无定止。二祖称邺都。三祖称罗浮者。以曾过化存神。故从称之也)。

  祖还山逾时。士民奔礼。大设檀供。祖为四众。广宣心要讫。于法会大树下。合掌立化。时十月十五日也。四众建塔供养。塔曰觉寂。

  祥符荫曰。祖信心铭。如取香水海中乳。注之七宝瓶。以灌一切凡圣顶。蒙其一滴者。无不透体清凉。当下受用。后来法海波澜。尽从这里流出。千古而下。其尚知所朝宗乎。毋为饮水区河之见也。

  第四世祖

  讳道信。姓司马氏。世居河内。后徙于蕲州广济县。生而超异。幼慕空宗。诸解脱门。宛如宿习。既嗣祖法。摄心无寐。胁不至席者六十年。

  丁卯大业三年。

  第四世蕲春祖嗣宗统(四十五年)。

  沙门静琬创刻石藏经。

  幽州智泉寺沙门静琬。虑三灾坏劫时。大法湮没。乃创刻石藏经板封于?州之西。白带山(山有七洞。洞洞皆满。由大业至唐贞观十二年。愿未终而化。门人导暹法仪等相继五世。而经亦未完。历唐。及宋。代不乏人。元至正间。有高丽沙门慧月。缵其绪。尚未卒业。明无闻焉。其事颠末。具载云居各碑记)。

  祥符荫曰。末劫众生。非佛法。何以拯济。但其福尽障深。难逢佛法。南岳思大师。誓以愿力住世。奉持佛法。俟见慈氏。琬公创刻石经。为三灾苦海。作大津梁。二师之大行弘慈。真尘刹身心。护持法脉者矣。

  戊辰四年。

  己巳五年。

  庚午六年。

  辛未七年。

  壬申八年。

  癸酉九年。

  甲戌十年。

  乙亥十一年。

  丙子十二年。

  丁丑十三年。

  祖抵吉州解贼难。

  时隋季兵起。群盗围吉州。七旬不解。万众惶怖。祖愍之。教令念摩诃般若。时贼众。望雉堞间。若有神兵。乃相谓曰。城内必有异人。稍稍引去。围遂解。

  隋文帝写经四十六藏。十三万卷。修治故经。四百部。造金锢檀像。六千余万尊。修治故像。一百五十万九千尊。宫内造刺绣织成像。画像。五彩珠幔。以亿计。崇葺寺宇。五千余所。番译经论。垂五百卷。炀帝置翻经馆。四时供养无乏。

  祥符荫曰。世俗之见。每以作福费财为言。试观隋朝庄严佛事。如是其盛。而当时海宇之大。户财之富冠绝古今。未曾少损。是知福报从心。供养三宝。则其量无尽。若贪吝自封。转瞬泡幻。终归于空譬如有嘉种良田。而不善加种获。付之硕鼠荒茨也。亦可悲夫。

  唐(姓李氏都长安)。

  高祖(名渊受隋禅而有天下在位九年)。

  高祖戊寅武德元年。

  己卯二年。

  庚辰三年。

  辛巳四年。

  壬午五年。

  癸未六年。

  甲申七年。

  祖返蕲春破头山。

  乙酉八年 夏沙汰僧道 太白经天 帝传位。

  傅奕上疏请除佛法。上诏百官议其事。唯太仆卿张道源。是奕言。萧瑀曰。佛。圣人也。而奕非之。非圣人者无法。当治其罪。又曰。地狱之设。正为是人。典仪李师政上内德论三篇。恺切详明。上悟奕等挟私。不获已。乃诏沙汰天下僧道。

  祥符荫曰。沙汰治世之教。是也。而实有功于佛门。傅奕之所以言沙汰者。非也。而原未知夫佛法。佛法之波靡。由于僧众之泛滥。汰其不如法者。而佛法自严。此正佛之所以付嘱国王大臣者。其意有在也。而凡世之为国王大臣者。当体世尊付嘱之意。显密护持。申明大道。毋狥私见。共正人心。斯得之矣。李君之论。可谓精识谠议者也。

  丙戌九年。

  太宗(名世民在位二十三年)。

  太宗丁亥贞观元年 分天下为十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

  戊子二年。

  己丑三年。

  庚寅四年。

  辛卯五年。

  祖度栽松道者。

  祖住破头山。学侣云臻。有栽松道者。年已耋。礼祖而请曰。法道可得闻乎。祖曰。汝已老。脱有闻。其能广化耶。傥若再来。吾尚可迟汝。道者礼拜而去。

  壬辰六年。

  性宗天台第二世法师章安灌顶寂。

  顶住天台。尝着涅槃玄义疏。安洲溪流湍急。岁常溺人。顶誓曰。若此溪平。当于此演法。俄白沙涨漫。平如玉镜。乃讲光明法华以答灵惠。顶每宴坐。有天花飘坠其侧。八月日。室有异香。合掌称佛。及二大士名。而化。

  癸巳七年。

  甲午八年。

  乙未九年。

  丙申十年。

  丁酉十一年。

  戊戌十二年。

  祖度弘忍。

  祖一日往黄梅县。路逢一小儿。骨相奇秀。异乎常童。问曰。子何姓。答曰。姓即有。不是常姓。祖曰。是何姓。答曰。是佛性。祖曰。汝无姓耶。答曰。性空故无。祖默识其法器。俾侍者至其母所。乞令出家。母以宿缘故。殊无难色。遂舍为弟子。名弘忍。

  己亥十三年。

  庚子十四年。

  相宗法师华严帝心法顺寂。

  顺降迹雍州万年杜氏。如晦族长也。神异炳着。帝尝苦劳热。诏问。何以蠲除。顺曰。但颁大赦。圣躬自安。帝从之。疾顿瘳。因锡号曰帝心。大弘华严圆顿之旨。作法界观。尝作法身颂曰。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膊上。五月寂。门人智俨传其教。

  二祖支下第三世禅师慧满寂。

  满荥阳张氏子。嗣法僧那。后奉头陀行。唯蓄二针。冬则乞补。夏则舍之。所至伽蓝。破柴制履。住无再宿。持钵周行聚落。随得随散。索尔虚闲。有请宿斋者。曰。待天下无僧。满方受请。尝示人曰。诸佛说心令知心相虚妄。今乃重加心相。深违佛意。又增论议。殊乖大理。于陶冶中坐化。

  辛丑十五年。

  壬寅十六年。

  祖入牛头山度懒融。

  祖遥观牛头山气象。知彼有异人。乃躬自寻访。问寺僧。此间有道人否。曰。出家儿。那个不是道人。祖曰。阿那个是道人。僧无对。别僧曰。此去山中十里许。有一懒融。见人不起。亦不合掌。莫是道人么。祖遂入山。见融端坐自若。曾无所顾。祖问曰。在此作甚么。融曰。观心。祖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融无对。便起作礼曰。大德高栖何所。祖曰。贫道不决所止。或东或西。融曰。还识道信禅师否。祖曰。何以问他。融曰向德滋久。冀一礼谒。祖曰。道信禅师。贫道是也。融曰。因何降此。祖曰。特来相访。莫更是宴息之处否。融指后面曰。别有小庵。遂引祖至庵所。绕庵惟见虎狼之类。祖乃举两手作怖势。融曰。犹有这个在。祖曰。这个是甚么。融无语少选。祖却于融宴坐石上。书一佛字。融睹之竦然。祖曰。犹有这个在。融未晓。乃稽首请说真要。祖曰。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嗔。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融曰。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祖曰。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融曰。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祖曰。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吾受璨大师顿教法门。今付于汝。汝今谛受吾言。只住此山。向后当有正人达者。绍汝玄化(先是融幽栖石室。有百鸟衔花之异。至是绝迹后法席之盛。拟黄梅)。

  癸卯十七年。

  祖四绍不起。

  帝向祖道味。欲瞻风采。遣使诏祖赴京。祖上表逊谢。前后三返。坚以疾辞。第四度命使曰。如果不起。取首来。使至山。谕旨。祖引颈就刃。神色俨然。使异之。回以状闻。帝弥加钦叹。就赐珍缯。以遂其志。

  甲辰十八年。

  乙巳十九年。

  三藏法师玄奘西域回至西京诏百官具仪仗迎经像 发明(教法东来。译经请法者不可胜纪。别有载籍。皆不具书。此书何。嘉法师之愿力。超于人也)。

  奘以贞观二年。离唐西逝。求佛大乘经论。以决群疑。经涉寒暑。一十七年。备历艰难险阻。誓志不回。奉身前迈。周览大小百三十国。佛之遗迹。一一躬瞻致敬。所获二乘三藏梵册。总六百五十七部。将抵西京。具表奏闻。时帝在洛阳。见表大悦。敕西京留守左仆射房玄龄。使有司迎待。奘闻帝欲问罪辽濵。恐稽缓不及。乃倍途而进。于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七日至都亭驿。明日二十八己丑。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承敕遣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慎。长安县令李乾祐。并普敕四众严设迎供之具。齐集朱雀街。其从如云。仪仗周列。金花散彩。珠珮流音。旌幢导前。炉薰殿后。奉迎新至经像。于弘福寺。数十里内。都人士子。内外官僚。瞻仰歌咏。阗噎道旁。有司恐相腾践。各令当处烧香散花。无得移动。时众同见。天见五色绮云。周围纷郁。至寺而合。奘所得舍利一百五十粒。金银栴檀宝像七尊。并经论等。具供弘福寺。奘以二月己亥。见帝于仪鸾殿。帝迎慰甚厚。广问山川风俗。欲奘借征高丽。奘谢辞。愿就少林译经。帝令即就弘福寺翻译。敕玄龄供给所须(详见本传)。

  丙午二十年。

  帝撰大唐三藏圣教序(书何。嘉信法也)。

  奘等译经。上表以闻。帝亲挥翰制序御庆福殿。诏奘坐。百官侍。今弘文馆学士。上官仪宣读序文。凡七百八十一字。奘表谢。帝复报手书。

  丁未二十一年。

  戊申二十二年。

  祖付弘忍衣法。

  偈曰。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常生生不生。付法已。遂以学徒委之。祖一日告众曰。吾昔武德中。游庐岳登绝顶。望破头山。见紫云如盖。下有白气。横分五道。汝等会否。众皆默然。忍曰。莫是他后。佛法分枝否。祖曰。善。

  己酉二十三年。

  高宗(名治在位三十四年)。

  高宗庚戌永徽元年。

  辛亥二年。

  第四世蕲春大医祖示寂。

  闰九月四日。祖忽垂诫门人曰。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言讫。安坐而逝。寿七十有二。塔于本山曰圆寂。

  安隐忍曰。汾阳无业禅师曰。古德道人。得意之后。茅茨石室。向折脚铛中煮饭吃。过三二十年。大忘人世。隐迹岩丛。君王命而不来。诸侯请而不赴。岂同我辈贪名爱利。如短贩人。又僧问大珠。如何是大涅槃。珠云。不造生死业。是大涅槃。曰。如何是生死业。珠曰。求大涅槃是生死业。圆觉经云。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夫涅槃且不可求。况余事耶。

  佛灭后一千六百年。

  宗统编年卷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