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78 册 No. 1546 新修往生传

新修往生传卷下

  正传三十一人(附见八人)唐南岳释承远唐五台释法照唐并州释僧炫(启芳圆果附)唐朔方释辨才唐镇州释自觉唐台州释怀玉唐观察韦文晋唐李知遥唐郑牧卿唐吴郡释齐翰唐吴郡释神皓唐睦州释少康唐彭州释知玄唐汾州释僧藏唐郁州约山翁等三人唐元子平唐释雄后唐汾州季祐(张钟馗附)唐兖州释太行唐长安尼净真(衡州尼悟性附)唐荆州释惟恭(灵岿附)后唐温州释鸿莒石晋凤翔释志通大宋钱塘释绍岩大宋东京释守真大宋余杭释悟恩大宋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大宋耆山释遵式大宋观音县君吴氏(侍女附)大宋明州黄长史女大宋司士王仲回华严讲师有诚

  南岳弥陀和尚承远

  始学于成都唐次资川诜。诜即黄梅忍公法嗣也。居岩石之下。人遗之食则食。不遗则食土泥茹草木。其取衣亦类是。初法照国师。在庐山入三昧。于安乐国。见蒙弊衣侍佛者。弥陀告曰。此衡山承远也。出而密求。见师于岩谷间。羸形垢面。负薪汲水。以供清众。望之释然定中所见也。问其事符契。乃师事之。法照至京。为代宗言师道德。天子南向礼焉。其后名益显。人皆负布帛。运木石以送。不拒。不营祠宇不日而成。德宗赐额曰弥陀寺。人从其化者。以万计。凡物供众有余。即以施饿疾者。后安坐终于寺。寿九十一。

  释法照

  南梁人。唐大历二年。栖于衡州云峰寺。慈忍戒定。为时所归。二月十三日。于僧堂食钵中。睹五色云。云中有寺。寺之东北有大山。山有涧。涧北有石门。门去可五里。复有一寺。金榜题曰。大圣竹林寺。照虽目睹。而未知果何境也。二十七日食时。复于钵中见五色云。中现数寺。元有山林秽恶。纯金色界。池台楼观。众宝间错。万菩萨众而处其中。中有诸佛严净国土。种种胜相。照异所见。因访问之。有嘉延昙晖二僧。曰圣神变化。不可以凡情测。若论山川面势。乃五台尔。四年夏。照于衡州湖东寺。启五会念佛道场。其年六月二日。五色祥云。弥覆其寺。云中亦有楼阁。上有数梵僧。身可丈余。执锡行道。又见弥陀佛与二菩萨。其身高大等虚空界。日既暮矣。照于道场之外。遇老人。曰汝先发愿。金色界礼觐大圣今。何辄止。照曰。时难路难。不止如何。老人曰。但能亟去之。何其难也。照未暇对。老人忽隐。照以所见胜异。重发愿曰。愿以此身。奉觐大圣。纵经火聚冰河。终无退堕。其年八月一十十三日。与同志数人。遂离南岳。果无艰险。五年四月五日。至五台县。遥见寺南。有数道光。六日达佛光寺。一如钵中所见。略无差别。是夜四更。复有异光。北来射照。照乃问曰。此何祥也。吉凶焉在。僧云。此大圣不思议光。摄汝身心耳。照闻之。即具威仪。步寻其光。遂至一寺。寺之东北。可五里。果有山。山有涧。涧北有石门。门旁有二青衣。才八九岁。颜貌端正。一称善财。一称难陀。相见欢喜。问讯法照云。何故多时流浪生死。始来相见。遂引照入门。北行几五里。见一金门。门上有楼。高百尺。兼有挟楼。渐屋门所。方见有一寺。前有大金桥。寺门有大金榜。题曰大圣竹林之寺。方圆可二十里。中有一百二十院。院院皆有宝塔。黄金为地。华台玉树充满其中。照。入寺至讲堂内。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皆据师子高座。其身及座。高可百尺。说法之音。历历在耳。文殊左右菩萨万数。普贤亦有无数菩萨。前后围绕。照。于二菩萨前作礼问曰。末代凡夫智识浅劣。佛性心地无由显现。未审。修行于何法门。最为集要。易得成佛。利乐众生。惟愿大圣。断我疑网。文殊曰。汝所请问。今正是时。诸修门无如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最为要。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于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禅定。乃至诸佛正遍知海。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汝等应当常念。令无休息。照曰。当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当系念谛观彼国。令无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彼佛国中。永不退转。速出三界。疾得成佛。说是语已时。二大圣。各舒金色手。摩法照顶。而为授记。汝已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尽此一报之身。定超苦海。说是语已时。文殊大圣。而说偈言。汝等欲求解脱者。应当先除我慢心。嫉妒名利及悭贪。去却如斯不善意。应专念彼弥陀号。即能安住佛境界。若能安住佛教界。是人常见一切佛。若得常见一切佛。即能了达真如性。若能速断诸烦恼。则能了达真如性。在苦海中而常乐。譬如莲花不着水。而心清净出爱河。即能速证菩提果。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又说偈言。诸法唯心造。了心不可得。常依此修行。是名真实相。普贤菩萨又说偈言。普观汝及一切众。常应谦下诸比丘。忍辱是即菩提因。无瞋必招端正报。一切众见皆欢喜。即发无上菩提心。若依此语而修行。微尘佛刹从心现。悉能广修诸行愿。运接一切诸有情。速离爱河登彼岸。法照闻已。欢喜踊跃。疑网悉除。复作礼已合掌而立。文殊师利告言。汝可往诣诸菩萨院。次弟巡礼。法照受教。次第巡礼。遂至七宝果园。其果才熟。可大如盆。即取食之。味甚香美。法照食已。身意泰然。回至大圣前。作礼辞退。还见二童子。送至门外。礼已举头。遂隐不见。师乃怆然。倍增悲感。四月八日。至华严寺般若院。西楼下安止。十三日。日中后。法照与五十余僧。同往金刚窟巡礼。到无著见大圣处。䖍心礼二十五佛名。凡礼十余遍。忽见其处尽是琉璃七宝宫殿。文殊普贤一万菩萨。及佛陀波利。俱在一会。法照见已。惟自庆喜。随众归寺。是夜中时。向华严寺西楼上。忽见寺东山半。有五盏圣灯。大如碗。照祝曰。请分百盏灯。遂分百盏。再祝曰。请分为千盏灯。又分千盏。行行相对。遍于山半。因此忘身。独诣金刚窟所。愿见大圣。于夜后分至金刚窟。重礼二十五佛名十遍。五会念阿弥陀佛二千口。悲泪启告。自惟无始恶业漂流生死。种种克责。躄身三十余次。自扑未已。忽见一梵僧。身长七尺。称是佛陀波利。至法照前语曰。师今悲泣有何意耶。答云。愿见大圣。波利言。师但闭目随我而行。遂引法照入金刚窟。见一院。黄金题榜云金刚般若之寺。寺皆七宝庄严。房廊楼阁。都一百七十五间。金刚般若一切经藏。在宝阁中。遂向大圣。投身作礼。合掌启告文殊师利言。唯念何时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广度众生令入无余。何时果我无上愿海。发是愿已。尔时文殊师利告言善哉。再为摩顶授记言。汝心真正志为菩提。能于恶世。发斯胜愿。利乐群生。如汝所说。必当速证无上菩提。必能速具普贤无量行愿。圆满具足。为天人师。度无量众。法照。蒙授记已。稽首作礼。又问。未审今时及未来世。一切同志念佛四众。不为名利勇猛精进。临终定感佛来迎接。上品往生。速离爱河否。文殊告言。决定无疑。除为名利及不志心。言讫遂遣童子难陀。将茶汤来并药食。法照言。不须药食。大圣言。但食无畏。遂进两碗。汤一碗。味甚香美。大圣亦自进三碗汤并及药食。其器皆琉璃宝成。既而令波利送出。照意不欲出。大圣告言。不可。汝今此身元是质碍不净之体。不应住此。但为汝今与我缘熟。此一报尽。得生净土。方始得来。言讫不见。还在窟前伫立。天明独见一梵僧。告法照曰。好去好去。努力努力。勇猛精进。作是语已。忽然不见。良久迟回悲喜不已。始知大圣悲愿。难可思议。法照。虽睹圣异。不敢妄传。恐生疑谤。至冬十二月初。遂于华严寺。入念佛道场。载念文殊普贤记我。不久当证无上菩提。又记我念阿弥陀佛决定往生。遂绝粒邀期誓生净土。得无生忍。速超苦海。救度群品。如是七日。初夜正念佛时。忽见一梵僧。至道场内。告法照曰。汝之净土。华台生矣。后三年华开。汝期至矣。然汝所见者。台山境界。何故不说。言讫而隐。翌日申时正念诵次。复见梵僧。年约八十。神色严峻。告法照曰。师所见者台山境界。何不依实记录。普示众生。令所见闻发菩提心。断恶修善。获大利乐。师何秘密。不向他说。照答曰。实无有心秘密斯事。恐人疑谤堕于地狱。所以不说。梵僧告云。大圣文殊。见在此山。尚有人谤。岂况于汝。汝今所见境界。但令多人见闻之者。发菩提心。来登此山。灭无量无边之罪。断恶修善。称念佛名。得生净土。即是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岂不大哉。何虑疑谤。秘而不说。法照闻已。答曰。谨依所教。不敢秘密。梵僧微笑。即隐不现。法照。方依所教。具前逢遇实录示众。江东释惠从。以大历六年正月九日。与花严寺僧崇晖明谦等三十余人。随法照。至金刚窟所。亲遇般若院所立石标志。同行徒众。䖍诚瞻仰。悲喜交集。倏闻其处。锽铿然钟声。清音雅亮。众感惊叹灵异。书之精舍屋壁。普使见闻。同发胜心。共期佛果。后于所见竹林寺处。特建一寺。号竹林焉。工毕。照曰。吾事已矣。吾岂久滞于此哉。不累月示灭。逆推向闻梵僧之说。果三年。

  释僧炫

  并州人。少念慈氏期生内院。至年九十。遇道绰禅师。以净土诱掖未悟。始回心焉。炫。以迫于颓暮。积累之功不大。于是早暮礼佛常千拜。念佛之号常万遍。窹?勤䇿。兢兢而不懈者三年。真元九年。有疾至于大渐。谓弟子曰。吾有漏人。方兹有疾。讵意。阿弥陀佛授我香衣。观音势至示我宝手。由此以西。皆净土境。吾其从佛去矣。遂终。后七日异香不散。并汾之人。因于净土发信焉。

  时汾西悟真寺。有启芳圆果二法师。昔尝以老教炫。既又目击其事。乃于观音像前忏悔往咎。仍折杨枝置观音手。誓曰。芳等于净土果有缘契。当使杨枝七日不萎。至期而杨枝益茂。芳果庆抃。以夕兼昼。不舍观念。后数月。于观念中。忽觉。自临七宝大池。池间有大宝帐。身入其中。且见观音势至。坐宝华台。台下莲华。弥满千万。阿弥陀佛由西而来。坐一最大莲华。华中光明。㸦相辉映。芳等前礼问曰。阎浮众生。依经念佛。得生此耶。佛告芳曰。如念我名。皆生我国。无有一念而不生者。又见其国。地平如掌。宝幢珠网上下间错。又见一僧御一宝车逐逐而来。谓芳等曰。吾法藏也。以夙愿因。故来迎汝。芳等乘车前迈。又觉其身坐宝莲华。又闻释迦如来与文殊菩萨。以梵音声。称赞净土。其前又有大殿。殿有三道宝阶。第一道上纯是白衣。第二道上僧俗相半。其第三道惟僧无俗。佛指道上僧俗。谓芳曰。此皆阎浮念佛之人。遂生于此。汝奚不自勉也。芳果既悟。历与其俦言之。后五百。二人无病。遽闻钟声。问之傍僧。咸曰不闻芳果曰。钟声乃我事。非尔有矣。顷刻二人同终焉。

  释辨才

  襄阳人。母初妊娠。即倏恶荤茹。至其诞夕。香气盈室。七岁出家。后乃周游州郡。博穷经籍。禄山于纪。血腥河洛。才乃托疾。绝音不语。凡三年。禄山岳败。肃宗叠降玺书。以形褒美。才于净土潜修密进。二十许年。未尝言于人。但与仼公善密。一日谓仼曰。才以幻身已及颓龄。尽此报身必生净土。期遂所生。盖十年尔。十三年秋。有疾。至于暮冬八日。谓弟子曰。汝诣仼公言之。向之所期已及十年。公无忘焉。弟子以其言白之。公曰。岂师之别我耶。骤往省问之。及门。或报之曰。仼公至也。才曰。至则吾其去矣。乃自趺坐。湛然示灭。时邑子石颙。从役城上。闻其音乐西来合奏。又闻诸妙香气由西散下。至于清旦益盛焉。

  释自觉

  博陵人。习诸经律。大小之乘条然分辨。久而念曰。人事纷纷。日新万端。若入泰山。得一盘石之上。结茅以居。大历元年。得平山之西重林院。觉曰。空山无人。烦虑不生。以烦虑不生之地。岂宜佛教无闻乎。固有鬼神在焉。于是为诸幽阴。晨夕讲贯者三年。五年大旱。群盗蜂起。又加林麓蒙翳虎狼交迹。觉。采果实。日充一食。恒阳节度使张昭。以时亢旱。躬入山请曰。昭无政术。祸累百姓。三年亢阳。涓泽不下。引咎自责。良无补矣。又曰。昭闻。龙王依师听法。与诸传类忘其施雨。愿哀蒸黎起大悲。觉乃焚香遥望潭洞。而祝曰。惟龙之为雨泽其滋。不滋不泽。龙孰为德。不顷刻云雾四起。甘泽大下。是岁有年。觉自入法以来。常发四十九愿。其愿者。愿由大悲菩萨。接见弥陀。于是鸠率檀度。铸大悲像。高四十九尺。造寺居之。及寺之成。盛陈佛事于大悲前。俯伏泣曰。圣相已就。梵宇已成。愿承圣力。早发安养。其夜三更。忽有祥光二道。作金色光。光中阿弥陀佛。乘云而下。观音势至左右随之。佛乘金臂。按觉首曰。守愿勿?。利物为先。宝池生处。孰不如愿。俄而光收云敛。杳无朕迹。后十一年七月望夕。复见一人。于云间现半身。有若毗沙门状。俯谓觉曰。安养之期于斯至矣。即日觉以所见告弟子。训其精勤勇猛。于如来法无生懈墯。既而于大悲前。加趺化识。

  释怀玉

  丹丘人。□想净业。仅四十年。日诵弥陀佛号五万遍。通诵诸经三百万卷。唐天元年六月九日。玉念佛。忽见西方圣众。数若恒河沙。中有一人。手擎银台。前而示玉。玉曰。如怀玉者。本望金台。何为银台至耶。言发台隐。人亦不现。玉于是后弥加精苦。既三七日。向之擎银台者。复来告曰。法师以精苦故。得升上品。又曰。上品往生。必先见佛。可宜趺坐以俟佛也。未旋踵间。异光照室。玉。乃以手约人曰。不宜触此光明。吾欲蹈之而去。又三月。异光再发。弟子疑其谢世。环绕问之。玉曰。非其时也。又曰。汝徒若闻异香。我报即尽。次日弟子慧命曰。此报必尽复于何国以受生也。玉不答。惟书六句偈云。清净皎洁无尘垢。莲华化生为父母。我经十劫修道来。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偈毕香气四来。弟子中有见佛与二菩萨。共御金台。台傍千百化佛。西下迎玉。玉恭合掌含笑而归。

  唐朝观察使韦文晋

  立行孤洁。常建西方道场。念阿弥陀佛。佛前发愿。志诣西方。行菩萨道。守护佛法。转正法轮。广度含识。至六月内面向西。加趺合掌。念阿弥陀佛六十声。忽然而化。异香满宅。内外皆闻。种种祥瑞。不可称说。

  长安李知遥

  善净土教主。会念佛众为师范。后因疾忽云。念佛和尚来。命水着衣。索香炉出堂。向空顶礼。乃闻空声。说偈曰。报汝李知遥。功成果自招。引君生净土。将尔上金桥。却扶就床坐而逝。众闻异香。

  唐信士郑牧卿

  荣阳人。举家奉佛。母及姊妹。同祈净方。父明任太庙令。舅苏颋。礼部尚书。牧卿少子。为儒生。兼崇佛理。不顾冠冤。息心禅观。诵密严经。愿生安乐国。至开元二十一年。因疾困笃。有翳人及同遂者。咸劝俞言。具进鱼肉。以救羸顿。痊复之后。修持净戒。不亦可乎。牧卿曰。噫如此浮生。纵因薰秽。而得痊平。终归磨灭。不奉佛禁制。而惜微命何为。确然不许。遂严佛事。手执香炉。一心称阿弥陀佛。复作是言。丈夫一心不退愿往生西方。奄然长往。异香充蔚庭院。邻里同知。舅氏梦。宝池华敷。见牧卿合掌趁上。时当五十九。

  释齐翰

  吴兴沈氏子。少时游寺。蹈高静无尘之地。恻然有宿命之知。而往世之生处。炳如目睹。因舍家焉。翰。性不徇时。善不近名。每处一室。寂如无人。惟其苦学不弃寸阴。通法华诸经律部。精敏无碍。推明胜业。梯引后进。尝谓吴兴皎然曰。尽我所见。资彼所闻。一毫之善。并归净土。十年遘疾。入流水念佛道场。净土境界一念顿现。翰。出道场作偈曰。流水动兮波涟漪。芙蕖相照兮宝光随。乘光以迈兮偕者谁。是日终于虎丘之东寺。初翰出道场作偈毕。谓弟子曰。善不可舍。特不可失。汝曹能固安养之善乎。弟子曰。孰敢忘之。翰曰。佛道不忘。汝德由昌。或问和尚舍生。何为病耶。翰曰。必谢之期。虽圣未免。况吾哉。于是回瞻圣像。倏然而绝。

  释神皓

  器宇轩豁。风采朗迈。天宝六年。诏下每郡度僧三人。推其名节。道业出入者荐之。皓于本郡为荐首。寻依会稽昙一师。精穷律部。已而叹曰。律部所防。盖绳诸己。今之僧徒捐本逐末。能绳己者。未始有闻。吾谁区区取讥众人哉。乃归包山福愿寺。逍遥自得。士人高其志尚。乐从之游。末年缔结西方法社以发道俗。其间不能遗尘虑以净六根者。多引退焉。时人以为栴檀林中常材自枯。真元六年十月遘疾。十二月五日。嘱弟子惟亮曰。吾于今夕必亡。愿生净土。而期至矣。汝宜班列九品。为我前导。其夕净土兆朕密现于前。皓乃澡身易衣以终。后三日所居之室。香气不灭。

  释少康

  缙云仙都人。母罗氏。梦游鼎湖峰。得玉女。捧青莲华授之。且曰。此华吉祥。授之于汝。当生贵子。及生康日。青光满室。香似芙蕖。年十有五。诵法华楞严等经五部。寻学究毗。及听华严瑜伽诸论。真元初至洛下白马寺。见殿内文字。累放光明。康不能测。前而探取之。乃善导昔为西方化道文也。康曰。若于净土有缘。当使此文光明再发。所愿未已。果重闪烁。康曰。劫石可移。而我之愿无易矣。遂之长安。善导遗像升于空中。谓康曰。汝依吾事利乐有情。则汝之切。同生安乐。康闻其语。如有所证。南适江陵果愿寺。路逢一僧。谓曰。汝欲化人。当往新定。言讫而隐。洎到睦郡。睦人尚无识者。未从其化。康乃丐钱诱掖小儿与之。约曰。阿弥陀佛实汝良导。能念一声。与汝一钱。小儿务其得钱也。随亦念之。后经月余。孩孺念佛俟钱者。比比皆是。康曰。可念十声乃与尔钱。小儿亦如其约。如是一年。无长少贵贱。凡见康者。则曰阿弥陀佛。以故念佛之人。盈道路焉。真元十年。康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聚人午夜行道。每道场时。康自登座。令男女面康赓声。高唱阿弥陀佛已。又赓声和之。至康唱时。众见一佛。从其口出。速唱十声。则有十佛。若联珠状。康曰。汝见佛否。如见佛者。决生净土。其礼佛人数千。亦有竟不见者。真元二十一年十月三日。嘱累道俗。当于安养起增进心。于阎浮提生厌离心。又曰。汝曹此时。能见光明。真我弟子。遂放异光数道。奄弃世焉。入塔台子岩。天台德韶禅师。重新之。今之人多指其塔。为后善导焉。

  释知玄

  眉州洪雅人。母梦月入怀。因而载诞。乳哺之间。见佛辄喜。五岁祖令咏华应声而就。七岁遇泰法师在宁夷寺。讲涅槃经。玄入讲肆。若睹前因。是夕梦佛手案其顶。遂出家焉。丞相杜元颖。作镇西蜀。闻玄之名。命讲于大慈寺普贤阁下。黑白之众。日合万数。注听倾心。骇叹无已。其后蜀人。不敢指其名。乃本俗姓。号陈菩萨焉。外典经籍百家诸子。莫不该总。每恨乡音不变不堪讲贯。乃于象耳山。诵大悲咒。一夕玄梦。神僧截舌换之。明日俄变秦音。时杨邢部汝士高。左丞元裕。长安杨鲁士。咸造其门。拟结莲社。会昌简汰僧门。玄归巴岷旧山。虽例施巾栉。而戒检愈更明洁。宜宗诞节。诏玄例施论议。玄奏。天下废寺宜再兴复。大兴梵刹。玄有力焉。帝以玄有才识。特深顾瞩。命工图形置于禁时中。相国裴公休。与玄友善。亦相激扬中兴教法。帝赐悟达国师之号。玄于卧中。见生平曾游之境。历然在前。因起焚香西向。虽他境象。皆非其志。如得一见净土。志愿满矣。言已空中有声应曰。汝之行业。决生安养。奚为愿不满也。玄闻之喜跃自慰。遂召弟子慈灯。上遗表。仍谓灯曰。吾净土之修有年矣。今日之闻。如我昔愿。已乃右胁着席而化。

  释僧藏

  西河人也。赋性谦损。不与物竞。见耆年则敬之。遇有德则尊之。出门遍礼塔庙。不受道俗拜。夏月常草间喂蚊蚋。凡涉劳苦。必居众先。念弥陀佛二十许年。未尝口言悲恶。每以速出三界。无先念佛。以故行若遗。坐若忘。饮食?息。安养之志在焉。乾符中卧病。病中闻诸天奏乐次第来迎。皆不去。乃见净土化佛。光照其身。侍疾者在藏之侧。藏曰。自惟旷劫以至今日。所积愆尤。如微尘数。岂意。今日圣众光烛吾身。此真净土教主大悲构我尔。次日又谓僧曰。吾适冥目。正在净土。接诸上善。又曰。诸上善人。咸乐五来。且与吾等散华。未逾食顷。又曰。诸上善人召我。我其志矣。乃起整衣西向而终。

  隋州约山翁媪二人

  识达苦空。每月六斋日。请山僧二人设斋行道念佛。常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光明满室。半夜如日中。又女裴氏。贞观年中。因僧教念佛。用小豆为数。念满三石。自知生处。遍辞亲知。后如法装饰念佛而终。往生极乐。

  又汾阳县老人。贞观五年。于法忍山。借一空房止宿。常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大光遍照。面西登莲台而去。

  元子平

  大历九年。九于润州观音寺发心。念阿弥陀佛。经三月。忽病。夜闻空中异香音乐。空中有人告言。粗乐已过。细乐续来。经日念佛命终的生净土。数日异香不绝。

  释雄俊

  成都人也。有胆勇。无戒行。而天性善讲说。或时讲肆得财币。必也非法而用。蜀人鄙之。以为坏道沙门也。亦尝罢僧以入军垒。寻因逃难复大僧门。僧徒有守名节防未然者。多畏避之。俊闻经称一念阿弥陀佛。即灭五十亿劫生死之罪。乃大喜曰。赖有此耳。故虽造非。而口辄念佛。然其所念。若存若忘。犹伶伦之为戏乐尔。唐大历二年二月五日。暴亡入冥府。王曰。追汝之来误也。然汝之恶其积尤大。可宜略经涂炭。即令牛头狱卒数人。驱入地狱。俊至狱门。且拒且捍。且大呼曰。一念阿弥陀佛。犹灭五十亿劫生死重罪。况俊所造未臻五逆。未形十恶。又其念佛时且不忘。必若佛语可凭。岂合更膺涂炭。因复大呼左?右?焉。数卒顾不敢凌逼者久之。乃以其语报王。王令召俊。俊至。王曰。汝之念佛。本无深信。但其身口有因。汝可回世更励始心。俊既得回。屡言所见。时滑稽辈。戏之以为地狱漏网人。俊曰。毋以为戏。由今而后自知过尔。乃之郡南之西山。浣情涤意专事念佛。四年三月七日。俊之朋侪七人。之西山访之。俊喜曰。吾时至矣。汝徒又来。其亦缘有遇而事有托。又曰。汝徒回去。若见城中亲知。为俊语曰。俊为念佛功德。得生净土。他日毋以俊为地狱人也。语笑之间坐而弃世。

  汾州人季祐

  杀牛为业。临病重时。见数头牛。逼触其身。告妻曰。请僧救我。僧至告云。观经中说临终十念而得往生。遂应声念佛。忽尔异满室。便终。众人皆见异香瑞色祥云饶其室上。

  又张钟馗。同州人。贩鸡为业。永徽九年。临终见宅南群鸡集。忽见一人着绯皂衣。驱鸡唱言啄啄。其鸡四交上啄两眼。出血在床。至酉时。值善光寺念佛僧导。令铺圣像。念阿弥陀佛。忽闻异香。奄然而逝。

  释太行

  于泰山结草为衣。采果木为食。行法华普贤忏。积三年。精诚既极。且感普贤现身。行目瞻睹。弥庆夙因。由是䇿励诸念。念如来之法尚存。念己之修未证。早暮激切迨忘饮食。末年以佛道所修未专一境。又以幻身无常。必归磨灭。未知来世复何受生。遂于大藏。追诚叩意。以陈露曰。愿我信心取彼经文。随其所得。即永受持。乃纵其意抽而取之。其所得者。乃弥陀经。日夜诵持络绎安养。未三七日。俄于半夜睹琉璃地。莹净在前。行觉心眼洞明。见弥陀佛。与观世音势至无数化佛。于时远近相传。事闻僖宗皇帝。帝诏入内问其所见。行。具对之。帝曰。此精进之致然也。下来赐号常精进菩萨。仍赐爵为开国公焉。后一年得疾。见琉璃地复现于前。行曰。吾虽无观想。而琉璃地复现。岂安养之期至哉。即日右胁而终。异香数日不散。久而肉身不坏。

  尼净真

  往长安积善寺。纳衣乞食。一生无瞋。诵金刚经十万遍。专精念佛。显庆五年七月染疾。语弟子曰。五日内十度见阿弥陀。观音势至菩萨僧众。不可称数。如来放光照吾身。及室内咸皆洞明。又两度见极乐国土庄严之事。宝楼宝池。杂色莲华。开敷水上。金沙德水。诸天童子游戏池中。闻殊香芬郁。亦见紫金台。闻天音乐。千万诸佛皆真金色。与吾授记。当得作佛。吾得上品往生。言讫加趺而逝。光照一寺。

  又尼悟性。洛阳人。于衡州遇照阇梨。发愿念佛。因大历六年入庐山。忽痛。闻空中音乐。尼曰。我得中品上生。见同念佛人。西方尽有莲华也。身皆金色。时年二十四。

  释惟恭

  出家于荆州法性寺。慢上吞下。亲狎非类。或时暂暇。则诵经文。期升安养。然而酒徒博侣。交集于门。虚诳云为。曾无虚日。同寺有僧灵岿。迹颇类之。荆人戏而嘲曰。灵岿作尽业。惟恭继其迹。地狱千万重。莫厌排头入。恭闻之曰。我既作矣。焉能避之。然赖净土教主悯我?恶。拔我涂炭。讵沉地狱哉。唐乾宁二年。恭病且死。人未之知。岿时出寺。可百步。路逢少年六七人。衣装鲜洁。手执乐器。若龟兹部。岿疑其俦来供佛也。问其故。少年曰。来自西尔。又曰。惟恭上人寺何在。岿指其寺曰。此其寺也。此其房也。少年闻之意甚喜。乃于怀中出一金瓶。瓶中取一莲华。其合如拳。渐而开之。其大如盆。叶叶之下迭出异光。光彩交映。如聚数灯。望寺而驰。未达其寺俄失焉。归乃大惊。不敢回顾。次日归至寺。遽闻钟声。又见寺僧咸集门下。问其故。则曰惟恭夕且死矣。或曰恭死之时。寺僧有梦。莲华光相。以临其室。久而西去。岿乃具言所见。闾里之人。或以其事勉岿。岿因感悟。遂守名节以成高迈云。

  释鸿莒

  永嘉人也。就学于长安宝兴寺。长安之人。以为僧门秀异无如莒者。而莒谦谦。未始自伐。尝与陈留蔡圭。游化度寺。读碑目瞻数行。圭心异之。问莒曰。子能诵乎。莒曰。稍诵之。因覆其文了无一误。圭疑莒偶熟其文。复之崇圣寺。寺碑仅十行。与莒阶读。才一过。覆而诵之。亦如初。圭叹曰。吾忝为儒。闻有俊人。而目未之见。今日见之于子矣。莒不答。暮年游越。越之僧尼请为二众依止。其为行有常。其所游有方。含育兹忍。未尝叱犬猫。每诵观经。结想于安养。叠感祥异。莒默而不说。后唐天成三年。水涝之后。民荐饥馑。有盗入其室。莒心无挠。徐谓曰。汝曹但为天灾所困。余无他矣。过此一时当自爱。盗者愧焉。弟子有欲袭其无备。莒曰。汝若为此。非吾弟子。吾当舍汝去矣。弟子乃止。后唐长兴四年。恬然无病。谓弟子曰。净土胜相适已来现。吾即谢世。汝当易新衣。以毕吾事。其夕三更果谢世焉。棺敛之三日。一夕倏闻扣棺。弟子发棺。莒乃自棺而起曰。吾尝告汝。易以新衣。汝负吾言。今兹海众谓我衣物不洁。或难亲之。故我就汝易焉。易衣毕。奄然复化。

  释志通

  扶风人。访天台。登赤城。陟华顶。洎见智者净土仪式。不胜欣抃。不向西唾。不背西坐。天台有招手岩。其为峻峙。下顾千寻。通。登其上顾曰。身身临此境。不于此时舍报见佛。异日尚何及也。于是真目西向。自陈大愿。及念弥陀因地所发行愿。愿已投身而下。至其岩半。若有神物捧之于树。支体无损。通曰。何其复有生耶。乃复整心端意。登其岩曰。余生已厌。大愿已发。惟诸海众同相接引。无使此身尚有生也。因之再投。至于岩下蒙茸草上。迟久乃苏。寺僧疑通他适。或为豺狼所伤。追而寻之。乃见其为舍身也。众乃舁归本道场。医疗焉。六年请游越州法华山。七年将欲归寂。通见白鹤孔雀行列西下。又见莲华光相。托生处也。净土已现矣。乃起礼佛对佛而终。至阇维时。复有五色烟云。环覆其火。法华山僧。咸共见之。

  释绍岩

  雍州人也。母张氏。始怀岩梦窹甚奇。及生姿貌魁岸。十八进具于怀晖律师。寻及游吴会。栖息天台四明等山。覃研方等诸经仅十年。又尝与德韶禅师。决疑于临川文益师。既得心要矣。因止钱塘湖心寺。专诵法华。尝曰。愿诵此经万部。期生安养。日夜精至。遂感陆地莲华生焉。举城瞻瞩。人马交迹。岩。以人至喧噪。搴而蹂之。建隆二年。经愿云满。誓焚其身。供养弥陀与清净海众。吴越国王钱氏。苦意留之。其心暂止。其后又投身于曹娥江中。以喂鱼鳖。会有物以拯之。得以复生。渔者拯岩之时。似觉有物以扶其足。惊涛迅激。泰然其上。钱氏闻之益加钦爱。特于杭州宝塔寺。建净土院居之。开宝四年七月九日。有疾。疾中目击莲华光相。以烛岩身。岩因作偈数首。以示门徒。既而又曰。吾诵莲经万部。所期异日莲华九品。托以受生。今吾未死。莲台先至。所修之因。岂违我哉。后三日将亡。其心欣慰自得焉。

  释守真

  永兴人。就从朗师。学起信论。性光师。传法界观。并得其要。是后宣扬胜业四十余年。始末开导拳拳如一。凡讲起信及法界观。七十余遍。以灯传灯。用器投器。嗣于法者二十许人。开灌顶道场五遍。水陆道场二十余会。僧尼从而请法者三千余人。常于三更轮结无量寿往生密印。五更轮结文殊五髻神咒。宋开宝三年仲夏五日。正轮结时。自觉身登无量寿国。举目见佛。佛指池中莲华曰。此华他日为汝父母。汝宜守之。无他日华萎也。四年。真谓弟子缘遇曰。如来不云死生无常乎。吾耄矣。汝之齿也暮矣。吾欲顺俗预设二塔可乎。遇曰。惟师之命。召寺僧及弟子。告以六趣升沈之苦。万业流转之因。因令丛声念弥陀佛。佛声之止。继以替颂。真。于弥陀像前。俯伏念曰。愿佛四十八愿。度我有情。于其愿愿无遗其焉。愿毕又持香华。于诸堂殿。历陈供养。其所愿者如初。既而问曰。三更乎。弟子曰。已三更矣。真乃就座恬然归寂。

  释悟恩

  姑苏人。母尝梦。梵僧谓曰。吾欲寄汝为母矣。已而有娠。孩孺之间不亲戏玩。年十三。闻僧诵弥陀经。遂求弃俗。依昆山慧聚寺。博访五部律文。从灵光皓端师。研味诸经。悬解之旨。辄难杭敌。虽天台三观六即之义。人未之究。率冥解之。晚依钱塘志因师。通法华金光明等诸部大经。一时学者盛相推伏。号义虎焉。恩。生平洁苦。日惟一食。不留余财。不蓄长衣。其寺每一布萨。万众云集。才布萨时。常指净土为胜业。宋雍熙三年八月朔夜。恩。见白光数道由井而出。明灭不常。谓门人曰。明灭不常。死生象也。乃绝食禁言。一心念佛。后三日倏见梵僧一人。仪形甚伟。捧炉三绕其室。恩问之。僧曰。吾灌顶也。生净土久矣。以汝所修。同我之志。故来相叩。俄而弟子至。僧且失焉。次日升座具言所见。亦为弟子。敷说止观及诸经要义。义文将彻。恩曰。瞬息难保。古今常言。吾岂能保今日哉。是日坐云于止观之讲堂。至夜半。寺僧文偃有兴等。闻空中歌呗之音。依俙西衣。

  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延寿

  余杭人。姓王氏。总角之岁。六旬之内。诵法华经全帙。既冠不茹荤。日惟一食。长为县衙校。壮年慕道。弃吏业。投翠岩禅师出家。衣不缯纩。食不重味。尔后参见韶国师。授以心法。初住天台智者嵓。九旬习定。有乌巢衣裓中。修法华忏经七年。禅观中见观音菩萨。亲以甘露灌于口。遂获观音辨才。下笔成文。盈卷乃已。志求西方净土。着神栖安养赋。证验赋。万善同归集。宗镜录共数百卷。住持雪窦山院。朝暮演法。夜则念阿弥陀佛。行道发愿。日课一百八事。未尝废辍。钱忠懿王。请住永明。徒众二千。昼夜修持愈精进。学者参问。则壁立千仞。总心为宗。以悟为诀。日暮往别峰。行道念佛。自为难继。不欲强众。然密相随者。常及百人。夜静四旁行人。闻山中螺呗天乐之声。伺求之。见师于山腹中平夷处。旋绕行道。忠懿王叹曰。自古求西方者。未有如是。住永明十五年。度弟子一千七百人。常兴七众授菩萨戒。夜施鬼神食。昼放生命不计其数。皆回向净土。至开宝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晨起焚香。告众加趺而逝。没后数年。有僧结囊。访师所居寺。并真塔之所在。勤拳瞻礼数日不已。问之答曰。某名契光。抚州人也。素不知师名。昨因疾死。至阴府。见所司殿宇。若王者居。阅文籍曰。汝未当死。速返。遣人护送之。仰观殿间。挂画僧像。王焚香顶拜。乃问狱吏。此何人。王奉之勤。吏曰。凡人之生死。无不由此者。唯此一人。不经于此。王欲识之。乃画其像。是杭州永明寺寿禅师也。今已西方九品上生矣。自释迦灭度已来。此方九品上上生。方第二人。王所以奉之之勤耳。某既得生。昼夜思想。圣人真身塔骨之难遇。是以不远千里而来耳。问抚州僧者。法名志全。其人虽已老。今净慈长老圆照禅师。亲见之问之。如所传云。

  杭州下天竺山法师遵式

  秀州人。传天台教。学高行苦。名冠二淅。博习教观。而专志安养。尝要期般舟三昧四十九日。常行而不寐。素苦羸疾。自吐血数升。师以死自誓。遂于道场四角。各置灰盆行道。所及吐灰盆中。两足皮裂。誓不退转。忽一日恍梦寐。见白衣观音。垂手指于口中。引出秽虫数十条。又指间出甘露注其口。身心清净快悦。自此宿疾顿愈。既出忏。顶相高寸余。双手下垂过膝。声如鸣钟。皆与旧异。莫不叹仰之。日放生命。夜施食。水边渔者。夜闻鬼相谓曰。今大雪甚。忏主不可出柰何。有曰。忏主慈悲。必不忘我等。且待且待。良久。众鬼笑呼曰。忏主果来。我等饱矣。渔者起伺之。果见师携灯踏雪而至。其精感如此。又尝以缘事过苏州。入城三日。荤血绝市。攉酤不集。长吏欲置之法。寮佐力劝之。乃已。着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净土忏仪。行于世。

  观音县君者

  姓吴氏。龙图阁直学士。遵路妹也。其夫都官员外郎吕宏。杨州广陵人。举进士。游京师。异僧发妙悟佛理。吴氏于是时家居。因阅金刚般若经颂。亦契空寂。比宏归。夫妇各已齐式清净。苦节自修。迨四十年。终其身不少懈。吴氏有二侍女。亦皆绝荤血。勤力助为胜业。各以三十五岁卒。其一颇好禅理。既病犹怡然笑语。屏人而逝。如委蜕也。其一奉戒克苦。或深月不食。但日饮吴氏所咒观音净水一杯而已。一日忽见金莲捧双足者三在其前。已而早夜坐作。左右俯仰。开目瞑目。无不见也。又数日见其脐。又数日见其身。又数日见其面目。其中则阿弥陀。左右观音大势至也。已而又悉见其殿堂国界。皎如指掌。晓然心知其安养净土也。或诘之。对曰。彼士功德岩净。非可以意言限量述也。又问其女人何如。曰。彼皆清净男子。经行游乐。无女人也。又问彼佛如何说法。曰。我得眼通。未得天耳故。但见其问答指顾而不能闻所说也。如是者三年。未尝一瞬不见在前段感疾。自言往生而终。吴氏。事观音有灵感。每于净室。引置瓶缶数十。以水满中。手持杨柳谓咒。必见观音放光。灌诸器中。疾苦者饮水辄愈。所咒水积岁不腐。大寒不冻。世号观音县君云。

  明州黄长史女

  早嫁乐氏。后丧其夫。誓不复嫁。居父舍修安养之业。志愿精切。临终时。手结弥陀印。口称佛名号。履地而行。俨然立逝。魂软回夕。眷爱顺俗。筛灰于地。用验其生处。及开盆。灰中生莲华一朵。如出池沼。观者盈门。僧皓麟目击踊跃。乃为赞曰。西方净土。秪在目前。精进近矣。懈怠远焉。十六观行。九品莲台。果熟自度。华生即开。清净善女。至信不回。宝华标瑞。永示将来。

  光州司士参军王仲回

  无为郡人。因陈本郡。圬垾水利。大司农考得其实。请朝廷推恩。乃有是命。其为性信厚。未尝与人较短长。天衣怀禅师。住铁佛道场时。亦尝请问。而乡里以善人称之。既而信向净土。但未具深心耳。至元祐初。问余曰。经典多教念弥陀生净土。祖师则云。心即是净土。不用更求生西方。其不同何耶。答曰。实际理地。无佛无众生。无乐无苦。无寿无夭。又何净秽之有。岂得更以生不生为心耶。此理夺事也。然而处此界者。是众生乎。是佛乎。若是佛境。则非众生。又何苦乐寿夭净秽之有哉。试自忖思。或未出众生之境。则安可不信教典。至心念弥陀。而求生净土哉。净则非秽。乐则无苦。寿则无夭矣。于无念中起念。于无生中求生。此以事夺理也。故维摩经曰。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正谓是也。又问。如何得念不间断。答曰。一信心后。更不再疑。即是不间断也。司士欣跃而去。至二年十二月旦之夕。余守丹阳郡。忽梦司士云。向蒙指示净土。今已得生。特来相谢。乃再拜而出。翌日召丹徒令陈安。止语其梦。盖陈令深信净土故也。后数日。得司士之子进士术衰计。乃知信然。又闻司士未亡已前七日。预知时至。与乡旧为别。时余弟作亦在坐。屡有见谢之语。然则司士决生净土矣。元祐四年四月八日。无为杨杰述。

  新修净土往生传下(终)无量清净平等觉经两卷(后汉月支三藏译)无量寿佛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无量寿如来会品二卷(大宝积第十七十八唐菩提流志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吴支谦译)

  右经虽所译文句小有不同其实一本经也。观无量寿佛经一卷(宋元嘉中译)阿弥陀经一卷(姚秦什法师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奘三藏译)

  右二经本同译别。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县)无量寿经论优波提舍愿生偈天台智者十疑论慈愍三藏净土慈悲集三卷安养法师往生论六卷慈恩基法师弥陀经通赞二卷清凉沙门澄观观经疏一卷天台观经疏一卷道绰禅师安乐集三卷怀感法师决群疑论七卷念佛宝王论三卷(沙门飞锡撰)往生净土传五卷(沙门飞锡撰)善导和尚二十四赞并一行礼文等寿禅师万善同归集三卷(神栖安养赋)源信禅师净土集二卷天竺沙门遵式净土忏仪一卷又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孤山阿弥陀经疏一卷孤山西资钞西方念佛三昧集一卷

  杭州仁和县候潮门外界奉
三宝弟子。守越州助教凌大中。弟大正。大顺。与家眷等意者。为
先考九评事。生平归依系念
西方阿弥陀佛。属纩之际。如所期七日睹毫光。微笑正念而逝。

  华藏义公和尚。目击证明。又当开净土传板。谨舍净财。成此缘。用仲追荐庄严。仍愿见闻读诵者。及一切众生。咸归极乐之邦。速证菩提之道。时崇宁元年六月望日谨题。

  钱塘西湖妙慧院住持传法赐紫释文义劝缘

  保元三年六月十七日巳刻于东大寺北院出

  同月十九日一交点弁昭自手出

  愿共诸众生  往生安乐国  乃至修终时
  奉见弥陀佛

  人名对照表戒珠净土往生传 王古宝珠集 新修往生传 卷上一僧显 卷第一二僧显 卷上二僧显 卷上二慧永 卷第一三慧永 同 三惠永 卷上三慧远(佛陀耶舍与慧持昙顺附) 卷第一一远法师(慧持等三人附) 同 一惠远 卷上四慧虔 卷第一四慧虔(尼净严附) 同 四惠虔 卷上五僧济 卷第一五僧济 同 六僧济 卷上六慧恭(僧光慧堪慧兰附) 卷第一六慧恭(僧光等三人附) 同 五惠恭 卷上七刘程之 卷第一七刘程之 同七刘程之 同八阙公则 卷上八僧睿 卷第一八僧睿 同 十僧睿 卷上九昙鉴(道海昙泓道广道光附) 卷第一九昙鉴(道海等四人附) 同 九昙鉴 卷上十昙弘 卷第一十昙弘 同 十一昙弘 卷第一十一乌长国王 同十二乌长国王 卷第一十二宋世子(亲族四人) 同十三(宋世子亲属四人) 卷上十一法盛 卷第一十三法盛 同 十四法盛 卷上十二道瑗 卷第一十四道瑗 同 十五道瑗 卷上十三慧进 卷第一十五慧进 同十六惠进(翼赞) 卷上十四慧光 卷第一十六慧光 同 十七惠光 卷上十五法琳 卷第一十七法琳 同 十八法琳 卷上十六僧柔 卷第一十八僧柔 同 十九僧柔 卷上十七昙鸾(龙树附) 卷第一十九昙鸾 同二十昙鸾(五祖传) 卷上十八道珍 卷第一廿道珍 同 廿一道珍 廿二法像([考]浩象误) 卷上十九(止)慧命(法音附) 卷第一廿一慧命(法音附) 同 廿三惠命 卷第一廿二僧崖 同 廿四僧崖 卷第一廿三静霭 同廿五(止)静霭 卷中一慧思 卷第一廿四慧思 卷中二智顗 卷第一廿五智者大师 卷中三智舜 卷第一廿六智舜 卷中 卷第一廿七隋文后(尼大明附) 卷中四智通(通弟子顶盖母王氏附) 卷第一廿八慧通(王氏道慧附) 卷第一廿九宋满 卷中五真慧 卷第一卅真慧 卷中六法智 卷第一卅一法智 卷第一卅二道喻 卷第一卅三洪法师 卷第一卅四登法师 卷中七善胄 卷第一卅五善胄 卷中八法祥 卷第一卅六法祥 卷第一卅七张元祥 卷中九明瞻 卷中十道绰(道抚附) 卷中(?)道绰(出于五祖传) 卷中十一灌顶 卷中十二道昂 卷中十三智琰 卷中十四神素 卷中十五善导 卷中廿五善导(出于五祖传) 卷中廿六善导(出于五祖传) 卷中十六功迥 卷中十七惟岸(小童子附) 卷中十八法持 卷中十九慧日 卷中廿雄俊 卷下十七雄俊 卷下一承远 卷下一僧炫(启芳圆果附) 卷下三僧炫 卷下二辩才 卷下四辩才 卷下三法照 卷第一卅八(止)法照 卷下二法照 卷下四自觉 卷下五自觉 卷下五怀玉 卷下六怀玉 卷下七韦文晋 卷下八李知遥 卷下九郑牧卿 卷下六齐翰 卷下十齐翰 卷下七神皓 卷下十一神皓 卷下八少康 卷下十二少康(五祖传) 卷下九知玄 卷下十三知玄 卷下十僧藏 卷下十四僧藏 卷下十五约山翁等三人 卷下十六元子平 卷下十八季祐(张钟馗附) 卷下十一大行 卷下十九大行 卷下二十净真 卷下十二惟恭(灵岿附) 卷下廿一惟恭(灵岿附) 卷下十三鸿莒 卷下廿二鸿莒 卷下十四志通 卷下廿三志通 卷下十五绍岩 卷下廿四绍岩 卷下十六守真 卷下廿五守真 卷下十七晤恩 卷下廿六晤恩 卷下廿七智觉(翼赞) 卷下廿八遵式 卷下廿九吴氏(侍女附) 卷下卅黄长史女 卷下卅一(止)王仲回 (正传五十六人附见十九人) 卷第一(正传三十八人附见十八人) 中卷(正传三十三人)(依传通玄义分记一) 计七十五人 四卷计百九人 下卷(正传卅一人附见八人) 三卷计百十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