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No. 1235-B 云岩宝镜三昧

  合古辙上。

  华严论曰。唯寂唯默。心造如来之样。不着不恋。入道合法之辙(一云是路入法界之辙)。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其善保护。

  首标叙语。而为结语丁宁之词。何也。是古辙全提时节。法华曰。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华时一现耳。舍利弗。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舍利弗殷勤三请。而世尊方许说之。及其渴闻。便为结语。昔云岩深得此意。洞山辞去时。问曰。百年后。或有人问还邈得师真否。如何祇对。岩云。但向伊道只这是。洞山沉吟。岩曰。价阇黎。承当这个大事。直须子细。洞山初无所言。后因过水睹影。方始顿悟。

  银盘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意不在言。来机亦赴。

  云门问僧。佛法还有长短也无。自代云。这个师僧与么肥。那个师僧与么瘦。莲华峰问僧。佛法还有彼此也无。自代云。那里捣药。这里向火。风穴问念法华。如何是世尊不说说。念曰。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所以同安曰。枯木岩前蹉路多。行人到此尽蹉跎者。以智眼多浊。不见古人不传之妙。巴陵以三转语。酬云门法乳之恩。非徒语也。

  动成窠臼。差落顾伫。背触俱非。如大火聚。

  岩头曰。不用思。搭着昏昏地。才有所动。便成窠臼。古人唤作贴体衣病。最难治也。洞山云。拟心蚤差。况复有言耶。般若如火聚。触即被烧。背即非火。百丈云。但两头捉汝不着。免苦乐相形。明闇相酬。譬如卦兆。便被五行所管也。

  但形文彩。即属染污。夜半正明。天晓不露。

  百丈曰。从来是个物。不要知渠.解渠.是渠.非渠。但刈断两头句。刈断有无句。不无不有句。两头迹不现。两头捉汝不着。不是欠少。不是具足。非凡非圣。不明不暗。不是有知。不是无知。不是系缚。不是解脱。不是一切名目。何以问不以实语答。若为雕琢得虚空为佛相貌。若为道虚空是青黄赤白。所以维摩云。法无有比。不可喻故。法身无为。不堕诸数故。本无名目。谓之佛是染污。谓之法是染污。所以让公云。说似一物即不中。

  为物作则。用拔诸苦。虽非有为。不是无语。

  沩山云。实际理中。本无是法。所以不欣取着。为物作则之时。要用便用。若于余时。无一尘系念。涅槃经云。有所说者名有为法。如来世尊非是有为。是故无说。而药山又曰。第一不得绝却言语。他说个语。显个无语底。

  如临宝镜。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

  但言汝是染污。故言汝不是渠。便尔休去。则成两句。故又言渠正是汝。故成三句也。

  如世婴儿。五相完具。不去不来。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无句。终必得物。语未正故。

  涅槃经曰。云何名婴儿行。善男子。不能起住去来语言。是名婴儿行。如来亦尔。不能起者。如来终不起诸法相。不能住者。如来不着一切诸法。不能来者。如来身行无有动摇。不能去者。如来已到大般涅槃。不能语者。如来虽为一切众生演说诸法。实无所说。何以故。有所说者名有为法。如来世尊非是有为。是故无说。又无语者。犹如婴儿言语未了。虽复有语。实亦无语。如来亦尔。语未了者。即是秘密。诸佛之言。虽有所说。众生不解。故名无语。又婴儿者。名物不一。未知正语。虽名物不一未知正语。非不因此而得识物。如来亦尔。一切众生方类各异。所言不同。如来方便随而说之。亦令一切因而得解。

  如离六爻。偏正回互。叠而为三。变尽成五。

  离。南方之卦。火也。心之譬也。其爻六划。回互成五卦。重叠成三卦。如第二爻.三爻.四爻又成一卦。巽也。第三爻.四爻.五爻又成一卦。兑也。此之谓叠为三也。下巽上兑。又成一卦。大过也。下兑上巽。又成一卦。中孚也。此之谓变成五也。

  正中来 偏中至 正中偏 偏中正 兼中到。

  大过 中孚 巽 兑 重离。

  

  如荎草味。如金刚杵。

  荎。五味子也。一草而具五味。金刚杵。首尾俱阔而中狭。又首尾俱虚而中实。原先圣之意。以重离五变三叠。世间法也。例婴儿不去.不来.不起.不住.不能正语。出世间法也。于是方便建立五路三位。学者思之。

  正中妙挟。敲唱双举。通宗通涂。挟带挟路。

  妙挟。语忌十成。双举。语有清浊。通宗。自受用三昧机。不昧终始。通涂。他受用三昧。宾主音信相通。血脉不断。

  错然则吉。不可犯忤。

  此易离卦初爻之词。以火性上炎。当错然敬之。临济云。如金刚王宝剑。其锋不可触也。

  同尘相下。

  楞伽经曰。如楔出楔。本欲其离语。然必假语也。

  天真而妙。不属迷悟。因缘时节。寂默昭著。

  南台偈曰。妙哉三下板。知识尽来参。既善知时节。吾今不再三。

  细入无间。大绝方所。毫忽之差。不应律吕。

  如乐黄钟之管九寸。差一忽则音不应宫。故三祖曰。毫?有差。天地悬隔。赵州曰。一切但仍旧。方合古辙。莲华峰亦曰。但能随处安闲。自然合他古辙。

  今有顿渐。缘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规矩。宗通趣极。真常流注。

  圆觉经曰。一切众生。皆证圆觉。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将知天真而妙。不属迷悟。日用皆证。特以依师寻求修习。便成顿渐。至其宗趣妙。极犹为理障。碍正知见。故名真常流注。玄沙云。第一句纲宗。且自承当。现成具足。尽十方世界更无他故。只是仁者。更教谁见谁闻。都来只是汝心王所为。全成不动佛。只欠自承当。唤作开方便门。且要汝诸人信有一分真常流注。亘古亘今。未有不是者。未有不非者。如此一句成平等法。何以故。以言逐言。以理遣理。平常性相说法度人。然犹明前不明后。未有出格之句。死在句中。

  外寂中摇。系驹伏鼠。

  驹系不忘驰。鼠伏偷心在耳。

  先圣悲之。为法檀度。随其颠倒。以缁为素。颠倒想灭。肯心自许。

  只此肯心。金锁玄路。

  要合古辙。请观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观树。如虎之缺。如马之馵。

  法华经曰。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加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花。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花。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花。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宴坐十小劫。谓之垂成。过十小劫。佛法方现前。如来世尊之意深妙而着。曹山曰。劫者滞也。只为未忘大果耳。虎一名李耳。凡虎食畜产不至耳。讳其名也。然每食一人。耳辄一缺。馵者。马后左脚里有白点处。如虎之缺。言不敢触讳也。如马之馵。言语忌十成也。

  以有下劣。宝几珍御。以有惊异。黧奴白牯。

  下劣。凡情也。惊异。圣情也。

  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锋相直。巧力何预。

  射至百步。力也。射中百步。巧也。至箭锋相直。则非巧力所及。

  木人方歌。石儿起舞。非情识到。宁容思虑。

  同安曰。万古碧潭空界月。载三捞捷始应知。

  臣奉于君。子顺于父。不顺非孝。不奉非辅。

  香严曰。于此门。成孝义。贤子孙。密安置。洞山曰。此事如节度使符印。一路不通。即是不奉于君。

  潜行密用。如愚若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

  僧问洞山。如何是主中主。洞山云。汝自道取。僧云。某道得只是客中主。请和尚道。山云。不辞向汝道。相续也大难。

  智证传(终)

No. 1235-C

  昔人有言切忌说破。而此书挑刮示人。无复遗意。吁。可怪也。罢参禅伯。以此书为文字教禅而见诋。新学后进。以此书漏泄己解而见憎。孔子作春秋曰。知我者其唯春秋乎。罪我者其唯春秋乎。嗟哉。犹未若此书有罪之者。而无知之者也。顷辛丑岁。余在长沙。与觉范相从弥年。其人品问学。道业知识。皆超妙卓绝。过人远甚。喜与贤士大夫文人游。横口所言。横心所念。风驶云腾。泉涌河决。不足喻其快也。以此屡萦祸谴。略不介意。视一死不足以惊惧之者。守此以殁。不少变节。大抵高者忌其异己。下者耻其不逮。阽于死亡。不足以偿人意。暗黩百出。而觉范无纤毫之失。奉戒清净。世无知者。今此书复出于殁后。窃度此意。盖慈心仁勇。悯后生之无知。邪说之害道。犯昔人之所切忌。而详言之者也。宁使我得罪于先达。获谤于后来。而必欲使汝曹闻之。于佛法中。与救鸽饲虎等。于世法中。程婴.公孙杵臼.贯高.田光之用心也。乌乎。贤哉。

  绍兴四年九月晦日阐提居士许顗彦周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