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42 册 No. 0735 四分律开宗记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三(从十三初至三十竟。合有三万六千八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解僧残。

  开之为二。第一总解。第二别明。总解七门分别。第一配属身语。第二自作教他。第三遮性差别。第四持犯方轨。第五违制不同。第六二部有异。第七下众任运。

  初门身语位分为四。一有二戒局身。谓漏失摩触。二有八戒。二粗二谤及四违谏。语正身助。三二房戒。身犯语助。四媒嫁戒。身语正犯。

  第二门位分为三。一有五戒自作成重。谓二粗媒嫁两房。若论教人。有同不同。谓盖有无。能所犯异。是以下文。使比丘言。我若报僧。恩。不在我。为此自报。使残僧兰。益若俱者。粗媒同犯。二房义殊。故如前辨。次二谤戒。恼境处齐。彼我同犯。三有六戒。自重教。轻谓漏失摩触。四违谏戒。漏摩教人。无润己义。但由劝恶。故结兰罪。教他违谏。僧未秉法。教言莫舍。但得吉罗。以无僧命众法可违。情过轻微。所以不重。若僧秉法。设谏已去。教言莫舍。即结兰罪。以有僧命众法可违。情过重故。所以不轻。门且如教人漏失。事成始兰。何故教人违谏。前人用言。违谏未成。即得兰罪。旧释云。彼处教人。但有自坏损他。无僧命众法可违。过义是少。故事成兰。不成但吉。此中教人违谏。一有自坏。二复损他。三有僧命众法可恼。过义是多。故不待事成。教即结兰。今解。教人漏失。约事辨违。事成结重。不成获轻。教人违谏。唯约恼僧。不对事明。直结兰罪。所以知者。如调达违白未竟。但得吉罗。教他莫舍。便获兰罪。以此故知。不对事明。又亦不就能所差别。若约能所明者。岂有所教吉罗。能即兰罪。尔者恼僧过重。应结僧残。解为恼过重。故结偷兰。无别可损。不犯僧残。

  第三门。三戒是遮。媒及二房。余之十戒。并是性摄。

  第四门。是中初房。除去过量有王房全一个年半戒。具二持犯。谓不从僧乞处分法。名为止犯。身造房成。即名作犯。此之二犯。体一名别。而不得有名体各别。其二持者。具含两义。或从僧乞法。即是作持。得法造房。即无作犯。翻却作犯。岂非止持。此亦同犯。体一名别。法虽不乞。亦不造房。名为止持。造即乞法。名为作持。此之二持。名体各别。余十一个年半戒。唯是止持作犯。亦可此一个半戒。据别体边。是则作犯止持。通十三戒。

  第五门。理而言之。并是违佛制。然前九戒。直作即犯。以无僧命可违。名违佛制。后四谏戒。名违僧制。僧若不秉谏法。即无违谏之罪。以此义殊。违制不等。

  第六门。一媒。二谤。及四违谏。此等七戒。僧尼同犯。违谏得罪虽齐。境界翻例。余之三戒。境罪俱等。自余六戒。僧尼不同。漏失僧重尼提者。染患内外不同。故有轻重。多云。为令二众有差别故。又云女人烦恼深重。难拘罗制。若与制重。则罪恼众生。又云女人要在和屏。多缘多力。苦乃出精。男子不尔。随事能出。故不同也。比丘触女。力能自固。限分中制。但待得僧残。尼受摩触。恐成陵逼。深防中制。故结夷罪。二粗稀数。僧重尼轻。又可尼是趣重方便。故结偷兰。僧无八事相资。故得残罪。二房就过量者。僧得独行独宿。喜触造房。故结僧残。尼须伴援。二人共造。为二共造。自无过量。是以文云。多人住屋不犯。见论。二人造房不犯。设令独造。稀故兰罪。若尔覆屋过三。何以同犯。答此据稀数不同。故使犯有轻重。下就看覆招讥。所以同犯。为此下文。但离见闻。即开不犯。既禁见闻不殊。所以齐犯。若论不处分者。旧解云。尼无兰若。制居聚落。僧傥无房。故宜须造。设不处分。情过轻微。但结兰罪。比丘丈夫。得在兰若。树下露坐。安身进业。今在聚落。营构私房。故须重遮徴其后犯。今解。前以过量喜独故残。今不处分。类准亦尔。又可本为恼僧制令处分。比丘喜恼故残。尼即不喜兰罪。

  第七门七戒。各容有任运犯义。谓二粗二谤。两房媒嫁。得有遣人为己作义。所教事成。任运得犯。余六教人。虽欲为己。以不同犯。故无任运。

  次下别释。先解初戒 别制意者。多论云。为令法久住故。又欲止诽谤故。又欲生天龙善神信敬心故。又佛平等。不问亲疏。有事则制。无事则止。又诸佛法尔。淫是恶行。法应制之。次释名。方便动转。标心究竟。名之为故。体分[泳-永+(盈-又+夕)]流。称云漏失。次别缘有五。一有六种非道境界。若是正道。不犯此戒。二作非道想。以非道道想。但得偷兰。是以下文云。若非道想。不疑僧残。三作究竟心。四动转。五失即犯。阙缘者。若阙初缘。正道来替。获重。不犯僧残。阙第二缘。两兰。谓非道道想。非道疑。阙三四缘无罪。阙五。轻重二兰。次下释文。犯相可解。次诸根下。发觉呵责。先比丘呵。文分为四。初诸根悦豫。发觉所由。二诸亲友下有二问答。明取自言。三诸比丘下。正明呵责。文中复二。一彰所作不安。妄为安乐。二此正法下。举应以显不应。四应举事白佛。次佛呵文二。一捡自言。二明呵责。呵责文三。一行违失。二污略教。三损信施。戒本文三。一略。二开。三满。开中文五。一梦中作事。二睹事生疑。三陈疑扶托。四为申疑状。五彰过开通。若取作事。即应是犯。以本无心。除梦不犯。见论十二云。佛制身业。不制意业。是以梦中无罪。满戒四句。一人。二犯。三开。四结。次明广解。不释第三句。初一别解。二四合明。其结罪名。乃至吉罗。皆无释者。别解可知。合明文云。第一释弄列精七种。对人属当。第二尔时下。辨情所为十一种事。第三若忆念下。举前七精。错互作五十句。初一漫句。情无简别。次对七色。名为七句。但对责中。初之一句。克心相应犯。下云不相应犯。次黄亦同。余五各尔。故曰亦如是。合成五十句。第四欲为乐故下。垂上五十句。配十一事。作五百五十句。初举为乐。对漫一句。次约责七句。次黄等亦尔。次举乐等类易。第五若于内色下。出其六种非道境界。列释可知。第六若于内色下。举七种精及十一事。对于六种非道境界。作五百二十八句。初约内色。取前漫句。及青等七。但作八句。计理应有五十句。余四十二略无。次举此八。对十一事明。是中先举为乐八句。次举药等类易。是则合成八十八句。次外色下。举余五乘。即成五百二十八。或可兼略总乘。合有三千三百句。次轻重文二。一自作。二教他。余文可解。

  次摩触戒 别制意者。多论六义。一以出家之人。飘然无所依止。今结此戒。与之作伴。有所依怙。二止斗诤故。此是诤竞根本。若投女人。则生诤乱。三息嫌疑故。不谓直投而已。谓作大恶。四断大恶之源。欲是众祸之先。禁微防着。五为护正念故。若亲近女人。则失正念。六为增上法故。比丘出家。迹绝欲秽。栖心事外。为世轨揩。若投女人。与恶人无别。则丧世人宗亲敬之心。释名者。身相扪摸为摩。二境界交对曰触。故曰摩触。别缘具七。一是人女。简去人男及非天畜等。然人女中。不简死活小大亲疏道俗齐犯。不下文具明。二人女想。三二俱无衣。四作无衣想。五有染心。六兴方便。七觉触便犯。次阙别缘。此中异境。谓有人男二形黄门。及天非人畜生。此六作阙境双阙。故阙初缘。有十二兰罪。若阙第二。亦有十二。谓想疑各六。阙三二兰。谓有衣作阙境及双阙。阙四亦二。谓作有衣想疑。阙五无罪。阙六亦然。或获小?。阙七轻重二兰。次下释文。俗女呵中文二。先举欣厌两人。为能呵者。次辨厌人呵责。其文复二。一显呵辞。所依违理名为不善。非顺出离仪轨。故云非法。此非比丘所作。故曰非宜。祈善得恶。不称来心。名为不得时。第二我常谓下自申来意。有法喻合。法中文二。我常谓等彰己求善之心。第二今更不下惬来意。喻中。本谓者喻初句。今更者。喻第二句。我谓三善根水能灭毒火。何期毒火翻从水生。可怪之甚。殊非所宜。合中。先合下句。即出前火。次我等夫主下举俗况道。反合初句。余呵可解。戒本五句。一人。二染心。三所触人女境界。四身相触下。正彰摩业。五若触一一下结罪。次下释相。女人如上者。非如上缘女人。谓如淫戒。通收觉不觉等四种女人。是故不以有智未命终简之。僧祇第六。女人者。母姊妹亲里非亲里。若大若小。在家出家。身者已下。释第四句。欲明相触。先标身义。触中初开九章。次依重解。若女作女相下。释结罪句。于中文三。初二俱无衣僧残。二女作女想下。衣互有无偷兰。三女作女想下。二俱有衣。情最微故吉。前文有二。初心境相应犯。二是女疑者。心不当境轻。前文九业。约初投中。准下吉中。合有六句。初二立位。以其不过乐不乐故。三四交络。以云动身不受乐。受乐不动身。五六双头。以云动身受乐。不动身不受乐。今此文中。女触比丘。第一立位。直云受乐。次句是双。动身受乐。应有交句。谓不动身受乐。比丘触女亦三。俱设亦三。合有九句。若睡眠女亲新死少分坏。但有比丘往触。三三合九。而无彼来。及俱设投业。既有十八。下八亦然。即成一百六十二残。具足应尔。文中但有女来。余者普略。等就女来。阙无交句。但有立位双头。投业既二。余八亦然。但十八句。又复文据女触比丘。故须受乐。若其比丘往即触。及以俱设触着即犯。不须受乐。又准下文。比丘无淫心触女。及女触比丘。皆问觉触受乐。若比丘有淫心触女。但着即犯。故文云。比丘欲心触女手脚疑。佛言僧残。不论乐不。次女触比丘手脚。及戏笑互相触。方云受乐残不乐不犯。又如衣互有无乐不乐俱兰。故知俱无衣中。乐不乐俱残。若待受乐始残。即与诸文相害。次起疑心。依前广说。合有一百六十二兰。若但依文。兰有十八。次明衣互有无。若具论者。于投业中。比丘触女有六。二立。二交。二双。女来俱设。复各有六。三六十八。若睡眠新死少分。复有十八。二位合成三十六句。投业既尔。余八亦然。合有三百二十四兰。文中且就活女。有其十句。彼此往触。各立位四各二交四即八。略无二双四。于俱设中。略无立位双头四。但有二交。故总十句。初比丘触女衣。二立位句。一受乐。二不受乐。次三四句。女衣触比丘二立位。次五六二交。比丘触女衣。次七八二交。女衣触比丘。次九十二交。俱设方便。投业既尔。下八同然。故曰亦如是。合九十句兰。若女疑者。还尔许吉。次俱有衣文中。但有六句。此之六句。据比丘触女。二立二交二双。并悉具足。对其九业。成五十四。准立多少。如兰中说。又此俱无衣等。三位差别。各据本心。作此分齐。若其本作无衣触心。但使着衣亦兰。以是残家方便故。下媒亦尔。次轻重文五。一约当趣。二明异趣。三男子下。形报以辨。下文与黄门二根。相触并兰。四女人下。境心有无。五境想五句。余文可解。

  次粗恶语戒 制意同前。释名者。由此表彰欲秽显了。名粗恶语。又可但作非梵行语。亦名粗恶。如说善事。意表淫欲。得成僧残。故下文消苏女人形露。比丘见已语言。汝消苏。彼言大德尔。比丘默然。疑。佛言。说不了了兰。准此解。不疑即僧残。着赤衣亦尔。别缘有七。一人女。二人女想。三有染心。四粗恶语。五粗语想。六言章了了。七前境知解。阙缘可解。戒本五句。一人。二染心。三所对女境。四对说粗语。五随说下结罪。次下广释。前二可知。女人如上者。如上缘中。识好恶者。异于前戒。粗恶语下。释第四句。文中有三。一总解。准此粗语淫欲语。别释戒本中亦二。则成六句。二列八门三。一一别释。次若比丘下。释第五句。亦即是轻重相。文五应知。

  次叹身索供养戒 情希淫欲。矫自叹身。望顺爱心。言此为最。故曰叹身索供养。制意具阙等。并同于前。戒本六句。一犯人。二染心。三所对女人。四自叹身。五索供养。六如是供养下结罪。次下广释。前三可知。释第四句。文分为四。一释叹身。叹身有二。一叹色身。二叹种姓。二以精进。解梵行。故曰勤修离秽浊。三解持戒。对治除犯戒方便之业。名为不缺。对除犯戒根本之罪。名不穿漏。离后眷属。名不染污。又解。对本全故。称之为缺。谓不犯僧残。名为不缺。如上偈云垣墙缺坏。不犯提及呵。名不穿漏。故上偈言坏器穿漏。不犯第五。名无染污。故智论二十五云。云何名不缺戒。五众戒中。除四重戒。犯诸余重者。是名缺犯。余罪是名破。复次身罪名缺。口罪名破。复次大罪名缺。小罪名破。四善法者。谓十二头陀。及诸善业。作如作是下。解第五索供养句。若在人女前下。释第六句。亦是轻重相。文四可知。

  次媒嫁戒 结媾媒嫁。和合婚姻。正是生死之源。障道之本。又以纷务妨修。相招讥丑。比丘所为。特乖法式。往返和合。以成婚娶。故云媒嫁。别缘具六。一人男女。简去非畜。而于人中。无问贵贱亲疏。二人男女想。三作媒事。四媒嫁想。五显事了了。六受语往彼还报。阙缘类说。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往来。三彼此者所媒境界。四作媒嫁事。谓持男意等是。五结罪。次释戒本。上二可知。第三句男女互为彼此解。女文四。一举。二列。三解。四结。男亦类然。次母护男下释第四句。且举女男。各一为法。次解第五句。于中文二。一明使义具不。二若言已嫁下明境界有无。前文有三。初使义具三犯残。二自受语往彼不报下。具二阙一犯兰。三受语不往彼下。具一阙二犯吉。前文有二。初以一法二法相参。作六十四句。次以三法相参。作四十八句。初文分四。谓语书指印现相。各作十六句。初语十六者。单语四句。次以书配语作四句。次指印配语作四句。次现前相配语作四句。余三各尔。广说六十四。次三法相参亦四。谓语书指印现相。各作十四。二先语十二者。语书指印一四广文。次语书现相一四。次语指印现相一四。此之二四。略易即止。次书为显十二中。俱有一四。余二略无。及余二头并略不出。并前总有一百一十二句。此据一男为头。余并类然。数过二万。次若比丘下一句文乘。或可欲明不具。先举具残。次兰吉二位。各三可知。此之兰吉并自究竟。非是方便阙缘中收。亦可将吉成兰。以兰成残。犹如违谏。于理无失。上触亦然。次有无可解。轻重文五如前。但境想文下使明持书。作使者。以类同故。

  次无主僧不处分过量造房戒 制开意有三。一制意者。上士报强。能忍寒苦。不假房舍。而得进修。是以大圣。制依冢间树下露坐。随缘栖泊。二开意者。中下报劣。不耐风霜。要藉屋宇。方能进修。是以如来。适情听许。小房石室。两房一户。三又制者。出家之人。理祛封滞。纵有离构。但取容身。然诸比丘。乘教广作。非理求乞。恼乱人非。斯则长己贪结。坏自知足。不生俗信。以灭正法。又以自专不乞处分。碍僧恼众。自坏妨慈。故制残吉四罪。多论四义。一为法久住故。二为止诽谤故。三不恼害众生。令信敬增长故。四为少欲知足行善法故。问四依之中。有开有制。四制不行。并不制罪。四开有违。而罪轻重。答四制不行。便当开限。是故于制不行。并不结犯。论其四开。乃随分限。于分不行。理须有罪。但以房舍过重。故得僧残。余者过轻。唯犯提罪。

  次辨释名及离合。初二。先释名者。本心为己。名为无主。辄自造房。称不处分。大不依限。故言过量。次制离合。先制离意。问二房何以离者。答虽同一房。三义异故。一有主无主殊。二量制不制异。三秉法处分。牒事差别。以此三义。故分二戒。又问于前房中。何以二戒合者。答生罪缘同。故须合制。谓过量不处分。并由一房而生。如急施雨衣。四独二浣。异语嫌骂等。次初二者。前房无主不处分初。后房有主不处分初。然不处分。名虽是同。以房分法。并有最初。其犹不定所捡。并举残提。对于二处。各有最初。故知二房。其义亦尔。不处分既尔。妨难类然。

  别缘具六。一自乞求。二无主。三为己。四过量不处分。五过量不处分想。六房成结犯。

  次阙缘者。若阙初缘。不自乞求。即无过量。容有余三。此三非定或有三。若作如法。全是无罪。若阙第二。便犯后戒。或三二等。如前所明。若阙第三。不自为己。为他造房。二兰二吉。或三二等。亦如前明。若阙第四。容有四兰。谓实不过量。作过量想疑。实得处分。作不处分想疑。若阙第五。亦获四兰。谓实过量。作不过量想疑。不得处分。作处分想疑。若阙第六。轻重二兰。多云。从平地印封作相。二团泥未竟已还尽轻兰。一团未竟重兰。

  次下释文。犯中。非理乞求。及斫伐神树。即是恼乱二趣。次时彼下。发觉呵责。初树神白佛。次迦叶白佛。所以不呵者。以佛听造。乘教起非。迦叶若呵。反被嫌责。又可造房者多。呵而无益。善识人心。将护故尔。

  次呵文二。先问自言。次方呵责。呵中文三。一呵恃势乞求。然佛虽听比丘造房。而不以房广令乞索。今造大房。广求功车杖等。以乞繁多。居士遥避。故曰非法而乞此物难受。次告诸比丘下。举外况内。呵文三可知。次尔时下毁赞以呵。过求越分。故曰非时。苦言逼切。名为不耎。耶乞增贪。称云不正。应机利物。名曰知时。不爽物情。称云柔耎。济物息贪。名为正乞。

  次明戒本。九句。初举犯人。二自乞求。以恼施主。有过量罪。若其自物。则无过量。三作屋显作。余物无过量。不处分罪。四无主者。以别有主。不犯过量。五为己者。除去为他。六应量作。辨量分齐。七教从僧乞。八彼比丘下教僧与法。九若比丘下违而结罪。

  广解文二。初释戒本。次若比丘下轻重相。前文余句可解。

  应量者下释第六句。然佛磔手。文说不定。五分二尺。僧祇二尺四寸。然祇二尺四者。是旧小尺。准今大尺。但有二尺。今且依祇为定。长十二磔者。谓二丈四尺。广七磔者。一丈四尺。此据内量。不取其外。故祇第六云。长者纵量也。广者横量也。作屋法有内外量。今纵广量壁内也。屋高下量者。壁边一丈二尺。今解过量。三门分别。第一应量犯未犯。第二互过结未结。第三俱互罪多少。初门应量。不犯过即结?。故言过量。作者僧残。尔者长衣。亦应过量有罪。答房是过中制衣。是满中制房。以过中制故。举开不犯位衣。以满中制故举。制出犯位。所以尔者。旧解云。长衣内开外亦开作法。外开位故。须举犯以开不犯。此出外开极小量房内开外不开无有作法外开者故。举未犯位。即是内开极大量。今解。长衣本听畜。但出作法量应量应如法不作即有?房制不听大出量开分齐应。即开无?过。即制有罪。其处分量者。见论十三云。若房长六磔手。广四磔手。作如是房者。无主亦不犯。何以故。以非房故。又此两房戒开文并言小容身屋不犯。若越四磔。六磔手已上。即须处分。是则过量不过量者。咸有不处分罪处分不处分。并有过量?。第二门。问房有广长。如何结罪。为待俱过。为互亦犯。答互过即犯不待俱过。故见论云。若灭长益广。或减广益长。并不得。何况长广俱过。又如下文坐具。雨浴衣等。亦同互犯。以此义故。今以长中过如减。对广中过如减。次第互历。合成九句。数之可知。是中五句有罪一俱四互四句无罪。故知互犯。第三门。问若房互过始终二罪。如其俱过。亦结二不。答互据二房。复两业造。是故二房。各结一罪。俱过房一。复一业造。是故一房。但结一罪。尔者。如食残等不净食时咽业一故。亦应一罪。答食虽业一。以缘异故房则缘业俱同。是以一罪。

  次难处下。解第七句。于中文二。一出妨难体。二教从僧乞。见论。房主先当治地平。正犹如鼓面。然后往乞。此乞威仪。阙无礼足。表己殷重。一言至三。

  次尔时下。释第八句。于中文三。一捡人。二验事。三与法。前文僧观此人为可作。不立二章门。次若可信下。释成二门。次第四句。前三不应。第四应与。对此解义。二门分别。第一僧别二地。须处分不。第二现有妨难处分成不。初门本制处分。为防妨难。纵非僧地义。容妨难故。但造房咸须处分。如后戒云。何处有好他。堪起房舍。尔时近拘睒弥城。有尼拘律神树。多人往返。象马车乘。止息其下。时尊者阐陀。往伐此树。即制处分。此岂僧地。第二门。问现有妨难。处分成不。旧解成就处分本防不处分僧残。不正防妨难。既所防不同。难有妨难。从僧乞处分者。免彼不乞。专任之过。故得成就。为此文言。不过量僧。处分得妨难二吉。此文良证。言不应者。得小罪故。此释不然。违于正理。凡所为事必须称法。事既现有。妨难处分如何得成。又制处分。令捡妨难。文言妨难互有。及俱并不应与妨难。俱无应与处分。今有违文。如何成就。又若与法成者。如何瞻波云。不如白法。作白不如羯磨法。作羯磨。非法等不成。若尔何故。文言僧处分有难有妨。处二突吉罪。辞此先得法妨难。后生以法。先成无有残罪。为有妨难。但结不应。次与处分法。于中文二。一明与法。二明作弗。就与法中。先差秉法人母经第四。束为四位。不差耆年者。以耄不堪故。亦非下坐者。以卑小故。上座次座但能秉法。不问诵律不诵。故云应差堪能者作。次明与法。法是白二四人僧收。于中文二。初正与法。次僧已忍下。结前中。先白后羯磨。白中事繁重者。即有四句。一告众来听。二牒所因事令众同知。三作法时到劝众详忍。四举其所作。结成白词。白中事不繁重者。但有三句。如受日差人之类。

  次羯磨文二。初举所作咨僧可不。次僧与下。决判是非。前中。初句总告摄心。次举所作约别劝忍。次决判中亦二。初僧后别。结文可知。因明处分法。与何相应者。谓与人处相应。唯此人此处得。或此人余处。余人此处。并悉不得。多论云。若印封作相。已不得余处作房。若异比丘。不得此处作房。正应此比丘作。又云若此房上更异比丘欲作房。不须白僧。但房主听得。不听不得。以此故知。唯是人处相应。尔者结界亦然。答界本为众。即是众同之本。此无为别。故不相类。次明作事乃至一团泥在偷兰竟即僧残。又后一团拟作者。兰若其心绝亦残。

  次解第九句。文有五三。第一三二残作头妨难俱互作。第二三以不处分为头作。第三三以过量为头作。第四三无残直吉俱互作。第五三无吉直残俱互作。据理合然。有文同此。或有经文。残中唯有过量一句。略无余二。故有十三句。

  次轻重文五。一自作。二使他作。三为他作。四房主巧师。此彼犯义。文有四句。初句现前拼地。应量作者。过量作者犯。此谓房主结残。巧师兰罪。为欲一言。通结彼此。是故直言作者犯。次句亦然。三不报。四不问。此之问报但苦吉无残。第五境想文有四重。此是犯不犯门。转想故五。

  次有有主不处分造房戒 以有主故。不辨尺量。唯此为异。余悉同前。问。既有主辨。何须斫树。答为欲取地不须树用如文。何处有好地。堪起房舍。即便伐树。

  次无根谤戒 别制意者。法众所居。理须和合。不相恼触。是曰众僧。今乃怀瞋横诬重事。尘盆良善。甄出众外此则增长生死毁灭正法欺?事深。故须圣制。多论云。为法久住故。为止谤毁。令梵行安乐住。不妨读经行道故。

  次释名有三。一释名者。内无三实。称曰无根。重事加诬。名之为谤。次离合者。问谤义是一。如何分为二戒。答望无根处齐理应合制。但以无根假根殊。是故别禁。若其一向无根。或见言闻疑等。或淫言盗杀等。并前戒中收故。十诵五十一云。若比丘语比丘言。我犯淫。是比丘。以无根谤言。汝犯杀盗妄语。得僧残。余盗杀妄绮互类此应知。若或异事上见。假言见此闻疑亦尔。咸假根摄。问三根谤人。名别得罪。何以合一不分三戒。答若望三根。名别得罪。不必相假。亦应立三。但以无根处。齐得罪义等。又客共证一犯。是以合制。次多少者。问谤他犯重。实无三根。僧虚解边。犯妄提不。答若准见论。得谤无妄故。论十三云。以无根夷谤比丘得僧残。无夜提以谤一向假虚成故。又解若望所谤之人。理实得谤无妄。以谤一向假虚成故。若对僧前妄心说实令僧虚解。亦成妄?故。五分第三。僧语慈地云。于僧前妄语。其罪重于百。阿罗汉。犹如妄语。恶?两舌。对心有无定罪者是。

  次缘有八。一大僧尼。二僧尼想。三起瞋心。四无三根。五知无根。六说重事。七言词了。八前境知解。初缘大僧尼者。甄下三众下三。罪名既轻。谤岂得重。犹如打夺。下三罪亦不重。尔者随顺解义。何以同提解同违僧命众法齐故。又大比丘不问净秽。若以无根事诬。皆成谤罪。故文云。彼人云不清净不见彼犯便言见犯无根法谤僧残。下戒云。不清净人。不清净人相似以此谤彼复以清净者根谤不净者。皆成谤罪。以此故知。秽亦成谤。次下诸缘随义可解无根谤法。至文中解。

  次阙缘者。若阙初缘。以大僧与尼。互为阙境。及下三众阙境双阙。各四成八。余阙准知。

  次下释文犯相文三。一明如来住处。第二尊者下谤缘。第三时慈地下谤犯。第二缘中分二。初请营僧。为谤远缘。二时有慈地下为谤近缘。前文分五。初默念营僧。第二时沓婆下举念申请。第三从世尊下遂请差遣。第四时尊者下受差处分。第五时世尊下称惬嘉赞。问阿罗汉者。所作已办。云何念身不穿营僧。以求牢固。答此身危脆。不久无常。望清营僧。希求胜利。故见论云。大德何以作如是言。此最后身所作已。极当取涅槃。譬如然灯。置于风处。不久当灭。此身亦复如是。我当为僧。分布房舍。及诸饮食。又解罗汉虽复。诸惑皆除。然余福智。垣须修习。如下离波伽耶那。入慈空等定。次应四方僧法白二差之。见论。请佛听已世见未来慈地比丘。必生诽谤。为止诽谤。语诸比丘。汝当请沓婆为僧差会。分房请竟。应作羯磨差。次明撩理僧事。于中文二。先旧次客。旧中复次二。初总次别。所以总举者。欲使同行相钦资缘易具住止和合不废正修。故曰同意者共同。次别复二。先举行同人次呗匿下。举业同人。先行同者。谓十二头陀。义如下释。次明业同。此有五人。多论但四。谓除呗匿。僧祇乃至四果。三明六通。及无威仪者名别。次营客比丘。五分陀婆。即入火光三昧。左手出光。右手尔处。僧祇亦云。左手小指出灯明。见论云。从定起放右手第二指。以为光明。须臾名闻满阎浮提。诸比丘从远方来。欲看神力至已。语沓婆言。长老为我等。安止住处。敷施床座。如是众多沓婆。自随一比丘。为安止处。为余比丘。安止住处。悉是化身。如真身无异。问光明神力。要入定心。云何不定心中。而有光者。解定心所留。不违道理。多论第三。有三解。一云有四不可思议。谓诸佛禅定龙业报。第二此人利根。禅定亦利。当正分时。或入或出。其间駃速。谓是散心。如人手击口唱二心恒别。但以駃疾。谓是一心。第三先入定心。手出光明。出光明已。然后出定。以定势力。光明不灭。如陶师轮。余势未尽。次撩理合仪。大圣嘉赞。次近缘文二。初得恶房恶食生嗔之由。

  次罗阅下兴谤方计。文有七句。一尼法兄所鼓虔问讯。二乘前恚意默无所说。三无?怪默徴问所由。四举事相击。以申默意。五问其所欲请设方仪。六示以谤仪。令僧摈彼。七印述所言。彰己能作。五分。兄弟二人逼尼令谤尼。弥多罗言。陀婆清净。我若谤之。僧必当作自言摈我。我既出众。当何所依。慈地等言。我当证汝摈于陀婆。何缘使汝得自言摈。弥多罗言。若僧摈陀婆。我岂得异。慈地等言。但令世尊斥逐陀婆。为吾受摈。亦复何苦。我等自当好相安处。妹敬重兄。不敢违命。

  次下正谤。此希僧摈故。对僧说实。理成谤。不假对僧故。僧祇第六云。对面骂谤。语语僧残。次发觉文二。初沓婆自言。以彰发觉。次捡挍慈地。以明发觉。前文五句。初明佛问。二彰知请证。三世尊不可。四白言清净。梦中行者。以难况易。余之三律。沓婆自言。清净与忆念毗尼。尼以身证谤故。与灭摈白四。五世尊嘉赞。问佛一切智。善知净秽。所以不证。沓婆清净。慈地是犯。答佛若自证一是一非。生人诽谤。谓佛爱憎。故佛不证。止诽谤故。次捡挍文三。初令捡问比丘奉教。二比丘奉教。捡问本末。本者比丘。末者慈尼。又解准。次自言文本者。因得恶房恶食。末者是己谤情。三雪彼清净自申谤意。次明呵责佛。呵文二。初行有违失呵。次得报决定。呵文言。一向入地狱者。彰过言也。

  戒本七句。一犯人。二嗔心。三所谤境界。此中虽言清净。广解言不净。四无根。五波罗夷下。重事诬谤。显己谤情。故言欲坏等。六若于异时下非前行谤时。是后雪沓婆时。见论。若问若不问者。以无根波罗夷法谤己若众僧。问若二三人。乃至一人。若于师前自说成罪得僧残。七若比丘下结犯。广中不解六句。余者具明。嗔恚者下解第二句。十恶法者。僧祇云。嗔者凡恼及非情处起。谓爱我怨家。憎我善友。及我己身。配之三世。及通非情处起。具名为十。

  次根者下。先解第四句。将解无根。先反释有根。解此根义。五门分别。第一列数释名。第二定根多少。第三明根虚实。第四举谤成不。第五问答释妨。初门根者。能有生举之义。故名为根。根义不同。有其三种。谓见闻疑观视青等。称之为见。纳响餐声。目之为闻。见闻之后。犹豫不决。心无定执。名之曰疑。唯此得举。齐号为根。多论第三云。眼根者。必使清净。见事审谛。可依可信。唯听肉眼。不听天眼。若听说过者。妨乱事多。耳根亦尔。第二门。三根约位。总有其四。谓自他想疑自根。文明他者。文云。若他见从彼闻亦名见。若彼说从彼闻亦名闻。然文不出疑者略也。理实应有想三根者。文言见闻疑。想疑三根者。文言。彼有疑。然想疑二位。不得名根。但今就通。故言有四。第三门。以境而言。此四并虚。以清净者。不妨有根。犯者无根。是以文言。清净。清净相似。以此谤彼不净。不净相似。以此谤彼。然就四中。前二是实。后两横起。说之为虚。前中。各见闻是实。疑又是虚。虽有虚实。但有听举。第四门。自他两种。有则成举。无则成谤。想心三者。有不成举。以想横起。证义弱故。亦不成谤。以心实故。若无成谤。文言。后妄此想便言。我见闻疑犯。疑心三者。有不成举。谤则成谤。若称疑说。亦不成谤。为隐横疑。以实根往谤故。文言。彼有疑后便言。我无疑我见闻疑以无根谤僧残。第五门。问见闻境界别。从别立二根。疑从见闻生。应当亦分二。如小妄中。疑见疑闻。说戒中复云。见疑亦如是。闻疑亦如是解。小妄与说戒。不欲别立根。随句以相反。疑从见闻别。此中为立根。不得别分二。就通收彼。此总立一疑根。如恶心兰。随事虽多。一名命尽。此疑亦然。又解文中。绮明详理无别。所以知者。以此文云。疑有二种。谓从见生疑。从闻生疑。故知并已别竟。则与小妄说戒无殊。但以随事故。离立根即合。问想通见等三。以三别三想。疑亦该于三。如何合为一。直言。彼有疑解根中。无想名。以立别三想。根中有疑名。故不以三别。若以三别。应云疑。疑作文不便。总言彼有疑。又解想义。当见闻穴彻分三想。疑当于豫根。不了故合一。又寻文意。疑别亦得。或是集法圣贤。或是翻译大德。为离繁文。故合为一。故多论云。见疑闻疑。疑疑见妄闻妄疑妄。又可一种是横起。而文想离疑。合者为显。作文显略。学者应知。自古诸德思不洽文。虽复推寻。终令人惑。次下释文。先解有根见根。但约前三戒说。声非见境。故无妄语。闻义则通。总举四戒。从见生疑。略举淫。煞从闻生疑。还通四戒。除此已下。顺解无根。

  次下合解戒本。三五七三句。谤之方法。文有七章。第一无三举三。谤作六句。二无一见根。以闻疑二根谤。三无一闻根。以见疑二根谤。四无一疑根。以闻见二根谤下文繁中。更有三章。五无见闻二根。以一疑根谤。六无见疑二根。以一闻根谤。七无闻疑二根。以一见根谤。此之七章。位约为三。初一以三根往谤。次三以二根往谤。次三以一根往谤。位虽如是。且从七说七位。各有六心。即成四十二心。此亦理尽。不须更作多句。解此六心。三门分别。第一定心名字。第二释除妨难。第三对小妄辨异。初门六心者。一无想不妄心。二有想妄想心。三有疑言无疑心。四有疑妄。五无疑言有疑心。六无疑妄。第二门。问初心。既是无想不妄何以文中。不言无想不忘。答不见是无想。知无是不妄。为此虽无律文。得称无想不忘门。初句既是无想不忘。对此应有无想忘想。所以但立不忘。而无忘想。答如想先是有对有得。称忘无想。先是无先。无不得忘。尔者。无想先是无。先无不得忘。无疑亦先无。不立无疑忘。答疑心犹豫。得有隐没。虽复先无。而得立忘想。是穴彻不可隐没。先知是无。不得立妄。又解初心是根本。直是无而言有。不须更以忘等别之。下五是枝修。为别前故。故举忘不差别相对。问第二心是有想忘想。所以不立有想不忘。作文应云不见闻疑彼犯。是中有见闻疑想。便言我见闻疑犯。答夫言谤者。必假虚成。若有三想。而复不忘。即是心实。岂得成谤。如小忘第二心不成俱违句。如彼见想。还言道见。乃是实语。不成妄?。妄既不成。宁得成谤。又下开云。意有见想。便说不犯。古德不能熟详文义。立有想心。成滂者。违前理教也。尔者有疑言。无疑亦不成滂。答此为隐却横疑。以实根成谤。是以文言。是中有疑。便言我无疑。我实见闻疑。若尔即应许隐横想。别举实根。以成其谤。答想是穴彻。一向是有不知是非。故不得隐疑。是犹豫自知是非。恐他不信隐而成谤。余有疑等想对。理尽不繁。更作问答分别。第三门此处六心并是。境心俱虚。以有想疑心。要忘方成谤。下小妄中。直辨违心。不要俱虚。故无有忘。又下妄中。前六初三五。此狭于彼。以无不触知故。后六初三五。全是翻倒。二处二四六境。顺心违与此悬殊辨异可解。

  次下释文。初章可解。第二章中。初句不见。彼犯以闻疑不见。然以闻疑有故。不应成谤。既以闻疑无故。得成谤者。亦应通举不闻疑。何以独言一不见。答论其理实。并无三根。今文所以独言不见者。此据谤情。不以见谤。为用闻疑往谤。故作是言。又为显此闻疑是实。望僧生信。摈斥前人。第二句不见彼犯。是中有见想。后忘见想。以闻疑谤者。亦可前章第二心。为举三谤。不应举有三想。还忘三想。答前章是总。据三为法。俱有并忘。方尽其理。此等皆为谤。情防巧平举多少。不同前位。尔者此以闻疑往谤准前。应云有闻疑想忘闻忘相如何。乃举有见想忘见想。答理实准前。应作此说。然为初句。立不见对。前有见想为?。不闻疑故。无闻疑想。余下类同不能繁述。

  次轻重文三。一谤比丘。二谤尼。三谤下众就比丘中复三。初以四重往谤。但使内无三根。莫问实不实自作使等。皆成谤罪。第二以非比丘法十三难事。谤实比丘。亦成残罪。若实十三难人。虽无三根。冥伏说着。不成残罪。但以比丘想故。得偷兰遮。不同四重。往谤体是污戒比丘第三除此下谓以余篇谤人残得提罪下三犯吉。以有重轻。故云随前所犯。次谤尼等可解。五分。比丘谤尼四众吉。尼谤比丘提余众吉。理有境想。无者文略。不犯中说实者。谓实三根。

  次假根谤戒 此假异事上根。以谤于此见虽想。当事不想。当即是人。畜类殊。名之为异。取彼诠此。称之为分。故曰异分。余异准此。制意等同前。唯以假根为异。戒本八句。一犯人。二嗔心。三假异分上根。四所谤境界五无根。六重事。七彼于下自言。八是比丘下结罪。广解中。不释五七二句。余悉具解。解中上二可知。异分下合解三四六八句。于中文五。第一异趣明异分。第二若比丘不犯下异罪明异分。第三不清净人下异人明异分。第四若见本在家时下异时明异分。第五若比丘自语下假响明异分。初异趣者。如缘起说。但假见根。略无闻疑。次明异罪。有二六句。初六不犯夷见。谓犯余六。假余异分。谤言犯夷。此中分二。初之一句。谓犯僧残。后之五句。见夜提等。此之见。谓文错故。尔理应齐见。并谓始顺文意。次之六句。实犯僧残。见谓余六。谤言犯夷。此中亦二。初之一句犯残。谤言犯夷。后之五句犯残。谓犯提等。亦可此之四句文中不次。初句是第四句头。第二句是第三句尾。此中且约见。谓作法不论闻疑。次明异人。文有四句。初二以不净上根谤不净净。次二以清净上根。谤不净净。文中直言。以此人事。谤彼理实。并通异分三根。次异时中。但举见闻。略无疑也。次假响中。局是闻根。以余二根。非所对故。余文可知。

  次破僧违谏戒 谏戒之初。五门分别。第一别戒多少。第二谏不谏别。第三定罪各种。第四明违重轻。第五举不异。

  初门比丘有六尼。有十二。二众合有十八谏戒。然比丘六戒该及尼众尼。别有六故成十八。此中二是屏谏。余是僧谏。

  第二门屏谏就通。总立一戒。无问止作。咸须谏故。故文言。展转相教。展转相谏。乃至此中违僧。亦设屏谏言。僧谏者。悉是作犯。但于事中。有倚傍者。须僧设谏言。倚傍者。二破倚傍。四依言说。相似污家。谤僧执六人。同作西性违谏。自恃释种说。欲见有在家圣人。余尼谏戒。倚傍准知。自余诸戒。无倚傍义。直作即犯。故不须谏。

  第三门违谏之罪。据究竟说。但有其四。谓夷残提吉。若通方便。更加一兰。若以因果往分。即有十二夷残二果。各自带因。二提亦然。故有其八。又违屏谏事实。及余六众。复各有因。合十二罪。于中六是僧谏。谓夷残提。各及因罪。余六是屏。一提五吉。

  第四门旧释云。就心虚实。故罪轻重。此之四戒。所谏之人。了了知已。所作事非僧谏者。是故违僧命。不护众法。情过是重。违谏僧残。利吒说欲。迷情执实。谓己见为是。僧谏者。非不作故。违僧谏之意。情过轻微。违谏提罪。又以所谏事证。如调达破僧非法想等。前三罪重。第四句轻。岂况违谏宁不约。就心虚便重。心实则轻。又一人谏中。心虚提罪。心实吉罗。岂况僧谏。不就心之虚实。以明轻重。问所以得知此虚彼实。答此戒既言。我身灭后。可得名称。故知此虚。下戒文言。唯此真实。余皆虚妄。故知不同。尔者若由虚实罪有重轻者。且如破僧四句之中。初句心虚。可获残罪。第四心实。应得逸提。中间两句。合结兰罪。以通虚实。何以俱残。又比丘尼。习近居士子。既获提罪。心应是实。瞋心舍三宝。发起四净。何得成虚。结以残罪。说欲心实。可结提?。如也心虚。应获残罪。然真实言。不显心实。望其本计。亦是矫词。随举违谏。虚得成夷。实意拒僧。同吒犯堕。以此推究。旧释不然。义既不通。别中正解。但是世尊。善知诸法。通达罪相。结位不同。违谏虽齐。犯。非一盖。故随轻重定业差殊。不须于中强明所以。且五犯戒。违教二齐。何不对篇。以明轻重。非谏既不尔。谏者岂如何。

  第五门利吒说欲。有顺情义。恐多信受。举绝化道。今此二破。倒说成邪。准不律文。亦是合举。所以不举者。若望应不应。如增二说。若论作法如呵责明。今此辨谏。何须出举。尔者利吒亦然。何以有举。答事相由者。故即出举。若不出彼所随之举。何以结此能随之?。又以随及违谏俱得?。假令此明。随非残故隐。此谓理合治举。不须此明。又解倒说成耶。理须举者。谓此耶人不作破事。若作破事。即不须举。以分众徒。列行法事。非同一和。何待有举。若与举者。非是对治。下二非耶。何须有举。故四违谏。并不须举。

  次随别释。制意有三。一不听破僧者。僧众和同。安乐有法。理应详遵。犹如水乳。今反倚傍。圣教说相。似语惑乱。群情坏僧。断法坠陷。无事为恶。滋甚由斯损。故制不听。为其破僧义。至文当解。二须谏意者。然以调达。立计像真。翳法?时。事是可愍。须僧设谏。开示是非。冀彼改耶从正。弃恶崇善。三结罪者。然彼僧众。详心设谏。明宣是非。开示令舍。而复固执己心。不肯从劝。恼众情重。故结僧残。次释名者。耶法改真。分众异轨。称为破僧。固情为恶。不祗众命。名为违谏。

  别缘有五。一立耶三宝。谓是谏所为事。二行化于时。若不行化。即不须谏。二如法设谏简非法等。四固执不舍。五三羯磨竟。

  次?缘。若?初缘。并无余罪。若?第二。亦?下三。单有立耶三宝方便吉罗。若?第三。无有违僧残兰吉罪。容直有彼屏谏吉罗。若僧秉法不成知。不成者。亦无违谏。因果等罪。若其羯磨。落在七非。作如法心拒。得七兰罪。若?第四。作白未竟舍者吉罗。白竟一兰。乃至第三未竟舍得四兰。?第五缘。准前可解。余违谏戒。释皆同此。但诸谏戒。犯缘少异。此中文二。初至不食鱼肉。起破曾因。谏所为事。第二众多比丘下呵责设谏。前文有五。第一先出能破僧人。第二尔时世尊下化得太子起破僧心。第三时提婆达下篡夺胜位煞佛害王。第四尔时提婆达下恶名断利。同情别食。第五提婆达下立耶三宝。破坏僧轮。

  初人文二。初明出家之缘第二尔时世尊下出家受戒。前文有六。第一睹事为缘。第二时有下相率求度。第三时跋提下厌俗事毕。第四时阿那律下诸释云集。第五各净洗浴下进诣致虔。第六白佛言下正请出家。初文所有诸释出家者。智论第四云。佛初还国。迦叶兄弟。千比丘。本修婆罗门法。苦行山间。形容惟悴。父王见之。以此诸比丘。不足光饰。世尊即选诸释贵人子弟。兼人少壮。户遣一人。强令出家。次相率辞亲文二。先明那律辞。亲中文有四。初明俗法娱乐。二相率推让。三辞母再三。但以恋子情重。初不欲离。望尽余生。终不听去。又死非我。欲尚不舍之生。由我裁岂当听别。四母施抑计。次䟦提文五。初对跋提。三劝三拒。二以己要修。三责要所以。四申己劝情。五劝受辞母。法式如前。次赏俗可知。次云集者。问那律跋提。具彰缘起。诸余六释。何以忽来。五分。释子有七。甚相爱重。若有所作。誓不相违。于是那律。白跋提王言。今有微愿。愿必见从。王言。吾等本要。担不相违。若相违者。头破七分。但令卿愿必可从耳。那律初论。跋提不许。举要更劝。遂不相违。次告五人。欣然莫逆。次进诣文四。一出城进诣。二厌舍车服。三舍宝寻从。四俱往致敬。次请如文。第二出家受戒。文中有三。一出家受戒。二修道克获。三除疑通化。佛度五人。余三无缘不度。又为止谤。不调达等度。问佛所度者。皆是初果。如何度已。始获增上。答增上名通。岂局初果。乃至以四望三。皆是增上。五分。六人漏尽。得阿罗汉。阿难侍佛。不尽诸漏。调达一人。空无所获。既无所得。愧耻益深。便往佛所。请说通法。佛即为说。调达学通。安居之中。便获神通。

  次化太子。文中有四。一化令信念畜徒众。二尔时下目连以迦休语白佛。佛彰彼语无实。三尔时下重现神通。增信获利。文中有五。一改形说法。二益增信敬。三加利供养。四比丘白佛。五佛令摄念。有法喻合。四时摩竭下妒利失通。求索徒众。文中有四。一妒佛重利。退失神通。釜者器名。六升四升曰釜。二从佛索众。三佛呵不付。四生不忍心。前得外护。加利供养。即是顺情之极。今失神通。更被呵责。便是违情之甚。为此创起逆心。故曰最初不生忍心。

  次规胜位。文中有二。初立二章。次依章解。解中先释煞佛。于中文三。初正起害。二时众多下弟子欲护。三时世尊告下差人说过。前害文三。初明教人。次提婆达下正明自害。三时世尊下酬因念忍。前文有六。一立计煞佛。二佛念本缘。谓弥法摩纳事。如下文明。三念害不前舍害往见。四圣慈说法。获利悟道。五分。展转三十二人。皆得初果。若准彼文。此六十四。亦到佛所。五教复本道。破前立计。六重见本人白知驱摈。次明自害。但伤足指。诸余佛王。皆无此事。唯我独有宿缘出血。此乖佛仪。故白未曾有也。次念忍者。顺世法也。次弟子护文四。一比丘护佛。二佛从窟下问答所以。三佛告下彰胜诸怨。四告诸比丘下举五须护。头不须护。以现作恶。后受苦报。故曰后自当知戒。据受体命。谓耶求见慧是解。言说是教。行不依教故。法律外下五。反说可解。次说过文四。一差令说过。二陈疑为决。三奉命彰过。不于佛僧。亦彰恶名。即是治罚远与下。作得脱之缘。四明大众忍不忍异。次解煞文。文有六句。一受教害文。二发觉得实。三详评治罚。四举以启王捡实呵责。调达虽教太子害我佛法。治人唱恶如死罪不重加。故曰不应。五来令赦过。六不平王意。

  次别食文四。谓过举呵制。次作破事文分为二。第一兴心立计。第二时提婆达下依计施行。前文有五。第一不忍前制起念破僧。第二时提婆下以事劝诱。希同所作。第三时提婆伴下恐事不果。拒而未从。第四提婆达下立计谋真。必望谐遂。第五时三闻达下显耶有能发言顺可。余文可解。但第四文中。开之为四。一立计谋真。二当语下陈谋宣示。三年少下所破违顺。四由此下结耶功力。初文破计像真。而立我者是耶佛。五法是耶法。出离是耶僧。然佛僧已识耶法未知故。尽形寿下出耶五法。此五耶中。前三相似。后二妄语。故下文云。以二事破僧。谓妄语及相似语。相似语者。言同意异。妄语者。自制施行。亦可前三若文中。若出不受施房等。出不受亦是妄语。以出所听受。故言相似。后二若文中。若出所受。亦是相似。以出不受。故言妄语。苏盐着味合为一断。鱼肉害生。复同为一。上座者。谓是耆旧了知耶正。故杂心第三云。凡夫坏非圣人。以正定聚。不坏净故。又说得忍。凡夫亦不坏。已入决定。圣僧是世尊。不坏眷属故。

  次明呵谏。先辨其呵。呵文分三。第一比丘白佛。第二佛告下说正显耶。第三时世尊下显己呵责。问众多比丘。何以不呵。答言滥惑。彼不了故。无但见异法。举以白佛。亦可情惧。不敢辄呵。第二文三。第一总举欲断。第二举所断体。第三总结欲断。初文说五耶法。诱诳新学。令使行耶灭。正名为欲断。问所以五法为耶。四依为正。答佛说具四义。故名之为正。一本为益生。慈心所说。非为希求。眷属名利。二善识根性。称机授药。依教修行。必能会圣。三为识根性。善达开遮。令三品人。称根修进。四以识根药。称法而谈。如多论云。四圣种。能得八圣道。成沙门四果。调达所说。翻前四义。不如实说。名之为耶。一恶心所秉。本求名利。故云我等死后。可得名称。二不识根性。无长道益。三唯制无开益不具足。四不识根药。颠倒妄说。故多论云。八圣道。趣向泥洹。反更迟难。修行五法。以求解脱。其道甚速。次所断体。先徴次释。释中初依别说。下三合明。我当以等者。叹上行人。着粪扫衣。为着此衣。更无异望。故曰趣得知足。次开中下。着檀越施衣。着此衣时。亦袪封滞。故曰我亦说等。下三合说可解。次结如文。第三呵责。先问自言。次正呵责。呵中文三。谓举列结。列中文三。一呵行断。二是故下。彰报决定。三时世尊下。经家牒呵。有少利益。初文四句。一呵所行。故云。汝云何以五法教。诸比丘等。如上。二呵所断。故云汝莫断四圣种。如上。三举前所行。将成破事。即是断前所行。故曰汝今莫方便破等。四举前所断。劝令不断。即是行前所断。故曰汝当与僧和等。即是初三句。呵行令断二四句。呵断令行。余文可知。次明谏法。文分为四。一佛教比丘设谏仪轨。二僧为下。奉命设谏。此应广彰。谏之轨则并回在下辨相中。明以下。结罪义便故尔。三比丘白佛。四因辨谏法。通被一切。然调达拒僧。应有呵责。为辨谏法。该通便立戒本。由此佛僧。并无呵责。非直此戒。余谏亦然。乃至违略。亦无直有制。广以此足得违文不繁多解。

  次明戒本。戒本六句。一谏所为人。二欲坏下。谏所为事。三彼比丘下。屏谏方法。四是比丘下。拒屏谏。五彼比丘下。僧谏。六不舍者下结罪。此六通该一切谏戒。次下广解。文中分二。初释戒本六句。次作白二羯磨竟下。明轻重相。释中初句可知。二所为事中。先解和合僧。谓以二法。释成和合。四人等众。以解僧义。众正翻僧和合。乃是僧家义用。不得总以和合众。以翻于僧。次明坏义。破是坏之异名。文中有四。一举破数。二列破名。三结破数。四属破事。然十八法。并依多论第三解。然论中。无粗恶非粗恶。制余七对。具明法非法。律非律。并约五法。八正互说。犯说不犯者。若不剪剃发抓。佛言犯戒。而言发抓。有命不犯。不犯言犯者。律防身语不制心戒而说。心起三毒。即是犯戒。轻言重者。如钵罗龙。以摘树叶。罪不可忏。因此便言。煞草木者。一切是重。重言轻者。见须提达尼等。先作不得重。便言淫盗等。一切是轻。有残者。下四篇戒。犯则有残。而言无残。无残者。四重犯则无残。而说有残。粗恶者。如初二犯。及二逆偷兰。此是粗恶。说非粗恶。非粗恶者。提等余兰。是非粗恶。说作粗恶。常所行非常所行者。八正五法互说制者。五犯金口所宣。名之为制。说为非制。非制者五法非出金口。名为非制。说以为制。说不说者。四禁是重。余篇是轻。此是正教。名之为说。以为非说。重轻倒说。此非佛教。名为非说。而以为说。但下诸文。十八法者。皆同此释。不能更明。次第三屏谏。文举四众。理应通七。第四若不用语者拒屏谏。问此得何罪。答此违七众因。并吉罗。然约事成果罪两别。第五僧谏如文。第六若不舍下。结罪。总览四兰。以成僧残。此中上下四重因果。一破僧。二违比丘屏谏。三违尼等大众谏。四违僧谏。此之四因。其位还四。及论得果。阶级唯两。僧残在此。余三伽耶。是则残因虽后果。乃先成余三。因虽在前。果便后克。

  次轻重文二。初约自作。次辨教人。前文复二。初约羯磨分齐。明业多少。次若一切未白下。辨法前方便罪。随时长短。乃至未羯磨前。故曰一切。次教人有三可知。应有法想。文无者略。

  次助破违谏戒 调达破僧。众徒不忍。既乖和合。齐心设谏。僧正谏时。四伴影助。复寻设谏。拒而不从。故曰助破违谏戒。别缘具六。第一调达执耶行化。第二诸比丘设谏。第三遮僧设谏。助成破僧。第四僧寻谏彼。第五拒而不从。第六三羯磨竟。?缘比知文二如前。前文有三。一牒调达执耶行破。二诸比丘如法谏劝。三正影助为所谏事。次呵谏类知。戒本六句。一举伴数。为谏所为者。二明伴助相。用谏所为事。于中文二。初则一往遮僧莫谏。二此比丘下。释其劝意。所以劝者。为人如法。是故此中四句。初二句明人。如此调达发言有轨。故曰法语。复能灭恶生善。名为律语。次两句法。是能合我等。庆遇所闻。故曰喜乐。称合道理。安心顺从。名为忍可。次屏谏文四。一总举人法。俱非遮其影助。二然此比丘下。且显人非。不出法非者略。三大德下。申其谏意。四大德下。彰和利益。余句可解。广解具释。初句文三。一比丘义如上者。正是所谏之人。二以顺从。释伴党义。二种顺从。俱须设谏。三明伴党无数共兴谋立计。名为伴党要。四人已上。始成耶僧。若余群党。名为助伴。谓从一人。乃至众多。无二伴党。俱须设谏。余文准前。

  次谤僧违谏戒 别意有六。一解听依聚落意。谓比丘进道。要藉资成。复合白衣。得修福业。二不听污家。恶行意听。依聚落本。欲益及自他。今坏俗信。翻成两损。三摈出意。违教坏行。具有见闻。若不摈治。无由改往。四解谤僧意。同过六人。不治其四。言僧受憎。故摈我二。五明设谏意同过者。六但治二人。似有爱憎。须僧设谏。六结罪意如前。次释名者。依势及财。损坏俗信。故曰污家。所为垢浊。能感秽果。名为恶行。别缘有七。一作污家。恶行二心。不改悔。三作摈法。四非理谤僧。五如法设谏。六拒而不从。七三羯磨竟。?中?初全是无罪?。二直有污家等?。?三四缘。同于?二。?五谓落七非。客七兰罪。若?六七。义可准知。次下释文。谏所为事中四。一作恶行。其污家者。在辨相中。二明呵责。三告舍利下摈罚。四时阿湿下。非理谤僧。?中文二。初立摈法。以付身子。二舍利弗下。奉命行罚。于中文六。一将徒众之造[革*(立-一+可)]连。二时阿湿下。求其外护。三时舍利下。因乞略化。四时诸下。承教诽谤。五时舍利下。调伏生信。六时尊者下。正行摈罚。谤僧如文。身子亲为他谤。不得有呵。但以谤事。具白世尊。次呵谏如文。戒本六句如前。第二谏所为中者三。一依处起过。自他俱坏。近者目属。名为亦见。远者耳餐。名为亦闻。二诸比丘下。牒过驱摈。三是比丘下。非理谤僧。以闻陀迦留陀夷。逆路忏悔党。不治故。名为有爱。三闻达多磨醯沙达多。走至王道聚落。惧不治故。称云有怖。唯瞋我二。名为有恚。我观众僧。秉此摈法。非是解心所为。故曰有痴。如是同罪。比丘下。显其谤意。次屏谏亦三。一劝不听谤僧。故曰莫作是语等。二而诸比丘下。明僧自雪。逆路忏者。无罪可治。名为不爱。走人不现。复不合治。名为不怖。汝等二人。进则不忏。退则不逃。人过俱现。正合治罚。故曰不恚。然僧善解。摈治方法。名为不痴。三大德污他家等者。推过属彼。余文可解。释中初人可知。次所为文三。一解比丘所依住处。戒本之中。虽无村字。然以城聚。通得名村。二明污家恶行。此中先明其家。次释其污。然污家文四。一总举四。二列四名。三云何下一一解释。四以此下总结。次恶行可知。三若比丘下。明秽响[泳-永+(盈-又+夕)]流。次屏谏等同前。

  次恶性违谏戒 别意者。恶性愚人。纵情造罪。既无师敬。触事有违。有德之人。以法开晤。反被轻陵。不受训导言。佛是我家。佛法是我家法。我应教诸大德。诸大德不应反教我。说此语时近情谓是。须僧设谏。开示是非。是非既分。理宜从顺。固执不舍。结以僧残。别缘具六。一身语不净数数犯戒。二诸善比丘。如法谏劝。三望人自师敬。不受训导。四众僧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法满足。次释文谏所为事文三。一明不受语。二举两喻及合。三是故下。结拒谏意。初文持戒。顺理名好。犯戒违理名恶。此好与恶。止勿语我。我应教诸大德。此是倚傍胜人。恃己凌物。何以故下。释不受谏意。次二喻者。水喻于教。风喻于行教。有津润之益。犹如于水。行有远化之能。譬若于风。次结可知。呵谏如文。戒本六句如前。于所为事中文三。一明恶性不受人语。二于戒法下。诸善比丘。如法谏劝。三自身下。拒谏不从。屏谏文二。一谏前人。令互受语。二如是下。显谏利益。余文可知。广文具解。屏谏互相受语。道根时进。故曰增益。训以善法。名曰相教。遮防未非。称云相谏。灭除已起。故言忏悔。各彼此互为咸称展转。多论第四。问云经中说但自观身行。谛视善不善。今云展转相教。不相违耶。答佛因时制教言乖趣合。不相违背。佛以前人。心有爱憎。数言有损。是以云但自观身行。若为慈心。有利益者。应共相教。又解若钝根无智。言说无利。是故说言但自观身。若听智利根。发言有益。故言展转相教。余文可解。上来僧残竟。

  ●次解不定。

  先总料简。六门分别。第一释不定名。第二辨所防体。第三置之处所。第四定罪初二。第五人处通局。第六僧尼有无。

  言释名者。可信虽举不识罪名。僧有未得。定结何等。是以文言。是中无定法。故名不定。又以立戒。通防诸罪。不的其一。名为不定。十诵第四云。云何名不定。可信优婆夷不知犯。不知何屏露处起。不知犯名字。但言我见女人。是处来去。坐立亦见比丘来去。坐立不见。若作淫欲。若作偷夺。若夺人命。若触女人身。若煞草木。若过中食。若饮酒。如是事中。不决定故。名为不定。此不定言。义含有四。一犯不定。望实犯事。虽是其定。然以不的夷等。名为不定。文中虽举二三。理通六七。二举不定。圣女不识名种。但如举事白佛。三自言不定。谓言夷等及不犯。四治罪不定。谓作摈覆等。若全不言。与罪处所。又言二者。谓屏露也。此中虽通七罪。然数不足。但摄爱染。招讥等戒。如违谏长等。不定中无。故了论云。此二不定。似律本义。以数少故不得。如律篇聚本义即是。此略彼广。若人能引略入广。谓以不定中罪与篇聚相应。或摄广入略。以篇聚中罪。与不定相应。如是引略入广。摄广从略。是人于律则明了。

  次所防体。旧解云。谓于二处四威仪中。为可信女。举来告僧。僧众既闻。应须穷检。于屏二十八四仪中。各七。露二十四中。未获实者。是所防过。无别罪名。离染清净。不于二处。行住坐立。是能治行。若尔三罪二罪。岂非罪名。答此是所检之事。若未获实者。摄在不定。定即篇聚。非此所收。今此所明制令检审。既言不定。何有罪名。今古诸师。贵重戒者。众虽各睿。思释此所防。但以无其实事。意趣难见。今述旧章。一解稍将近理。余释繁多。不能广引。又可更解。但以可信。举事不识名种僧。又未知定结何等。于此中间未得定者。名为不定。而此比丘。将拒讳心。不引实事。是所防过。作实语心。顺教引罪。是能治行。又解此中。但欲勘检。比丘知犯不犯。本无有过。犹如减年受戒。受后生疑。开数胎等。识知犯不。不是开时。始结其罪。此亦如是。不繁多解。然比丘犯。实已定讫。为事难知。制令穷检。检未实时。在不定摄。勘检实已。即定聚收。何须于此。明所防体。

  次明处者。问此二不定。是诸罪因。能生诸罪。不过屏露。既有此义。应在初明。或应置在定罪之下。答不定。若其置在初者。即使轻提之?。在于重夷之上。或若置在定罪下者。复使重夷之罪。在于轻吉之下。义势隔绝。轻重难均。是故不得置于初后。故今通论。五犯能治。皆有防非。齐称为戒。故诸戒言。最初犯戒。若据五犯。身语进止。咸有法式。总曰威仪。故诸戒言。非威仪等。今且约位。分之为二。前两过粗。能防称戒。下三罪细。行曰威仪。今置戒下。威仪上者。为彰可信。通举七五。上收于戒。下摄威仪。义势得中。故置于此。是以十诵。忧波问可信。举下四品罪。得在不定中。治不佛言得。

  次明初二。昔解不定。是第二人。以戒本云。如优婆私治复不定。无无最初。开五除不定。不入犯戒本一。无治罪法下。有寂初开。尔者。云何缘起。有最初犯。答名同义异。诸篇违略。此中犯广。以处别故。各得最初。五篇制广补略云。初此不定制。总广以补五。别广初五篇随事别制随事难故就处略广处总制各别得初。今解不然。若就所检三罪二罪。以明初者。岂是第二。以彼犯中。并制初讫。明此获实。即当第二。若取此中。要须穷检。穷捡未得名不定者。即此穷捡。是其初人。以对此前。未有犯故。故使文云。最初犯戒。故此初二。望于犯中。体既不同。条然有异。问此是初人。何以无开。答此就穷检。必须获实。既未得实。是以无开。又解应有如善见。最初不犯。及颠狂等。此文无者略也。

  次人处通局者。人位有四。谓僧尼二俗。未知不定。唯是俗女。为亦得通。僧等三位。解僧尼二位。体识名种。又同道分。故无不定。又僧尼举罪。通于凡圣。但验三根。有无不显。勘当之事。与此俗女。全是不同。以此义故。僧尼不成。然俗男者。义亦通许。可得执文。唯听圣女。俗男举来。不为穷检。俗义既同。女男皆许。犹如谤人。虽寄沓婆为缘余。不知僧事者。谤亦成犯。处中有三。谓僧尼俗处。若执文者。唯是俗处。若以义通。亦该僧尼二处。若对此处。圣俗举来。岂以僧尼住处。不合穷检。若既须检。义何不通。然旧更立。有非上三。离见闻屏处。此之屏处。不离前三。不得见文。别说即亦离明如文略。更说障处。障处亦合离明障处。既也不离屏处。岂繁别说。

  次僧尼有无者。旧解云。佛制举罪。男女二众递相监察见过。须举无造罪之地。如大僧有犯。同从举过。若女众见。亦须举白。然尼弟子。恐违敬教。不得举师。是以可信俗女替尼举罪。由俗圣女。多喜得实。又不识名种。致有差殊故。使比丘有二不定。尼若造出家。男女二众得举。既举义备。何须俗男。替僧举尼。有不定义。故无不定。此或容尔。又有一义。尼无不定者。以制伴故。谓若被举僧。开有伴以不。若言无伴。先治独罪。恐治独故。便应引伴。伴即定故。亦或无犯。进退有妨。故无不定。又解此是僧尼。有无不同戒比丘有缘故。有尼为无缘。故无立制。应不出在。圣情不得。以事浪相比决。且如尼后四谏。所以僧残。比丘作时。何以不犯。但知有无轻重等。戒制法故然。不繁相决。

  次下释文。多论。四义故制。一为止诽谤故。二为除斗诤故。三为增上法故。比丘出家迹俗秽。为人天所宗。以道化物。而与女人屏处。私曲鄙碎。上违圣意。下失人天宗向信敬。四为断恶业次第法故。初既屏处。渐冉缠绵。无所不至。是以防之。于始释名如上。别缘有六。一屏处。二人女。三无第三人。四说非法不见实事。五可信告僧。六捡未获实。具此六缘。摄入不定。下戒亦然。唯以露处。为异。?缘比说。缘起可解。戒本五句。一人。二犯不定。三有住信下。举不定。四是坐下。自言不定。五如住信下。治罪不定广解。具释第二犯中。文有六句。可解。信乐下。释第三句。五分。可信者。见四真谛。不为身。不为人。不为利。而作妄语。若比丘下。解第四句。自言不定。此自言五句。古师以五犯来配。谓初是吉。乃至第五是夷。又旧解云。自言所趣向处。是行威仪。到是住坐。是坐卧。是卧作。通作七屏。约四威仪。二十八罪露。除夷故但二十四。今解七罪。虽是义通。不合配文局限。又此不欲具彰威仪。理亦不劳。指文属当。但此五句。唯约戒本。三罪释之。所以知者。以后戒无夷。即除其作为。此自言所趣。向处及到。是所住处。坐者是提。或可兼前往处。亦得提罪。卧是残。作是夷。次若比丘下。解第五句治罪不定。此中五句。虽有引不引。成罪处所。即应是定。然以治中。或是夷等。随夷等治。故言不定。下戒并同。不劳别释。上来不定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三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三末

  ●次明三十舍堕。

  总作四门分别。第一释舍堕名。第二先后次第。第三九十对决。第四正辨三十。

  初释名者。梵云尼萨耆(此译为舍)。古旧诸师。依多释云。舍有三义。一舍财物。二舍相续贪心。心事俱舍。故次第三便能舍罪。今解。论无三义。正文据理。但舍财故。名之为舍。若以舍罪舍心。名为舍者。是则单提亦应名舍。以单提中。亦舍心罪故。提名堕者。如下当明。故曰三十舍堕。

  次先后者。三十九十。罪性均等。合为一犯。斯义可然。所次先明三十。后辨九十。答此三十戒。本由财生。若欲忏除。要先伐本。故须对境。先舍过财。过财既舍。罪方可悔。由此舍故。作法是难。九十不舍。作法是易。欲使僧尼先识于难。后知其易。次第故尔。

  次对决者。古旧释云。凡入舍者。咸具三义。一是属己财物。二财体现在生罪。受用有过。三舍已归主。受用无?。今解不然。但由不舍。用财有罪。作法舍竟。用则无?。由此一义入舍。不须余二。下九十中。虽有因财生者。纵使舍竟。用还有罪。是以但在九十。不入三十。

  次辩三十。先总解十门分别。第一定能犯人。第二配属身语。第三自作教人。第四遮性差别。第五持犯方轨。第六二问之意。第七重犯不重。第八舍忏仪则。第九二部同异。第十下众任运。

  初门所以定能犯人者。以下文有三人。犯尼萨耆。故今须定。然此三位。一人遍犯众多与僧有犯不犯。且僧位中。有四方现前。其四方僧。全是不犯。以物属众。别人无分。故下文云。众僧衣过十日。佛言不犯现前。若其据四已上。同共领作。名为僧者。是则诸戒。一切同犯。以同领作。各有分故。如和僧作媒嫁事。又如一切僧同犯。不得忏悔。及僧为根。僧举僧等。其同活人。虽四已上。但是同活。非僧所收。其众多犯者。谓是多人同心作者。若据此为众多。一切同犯。若望由我作故。令彼成犯。约此为众多者。唯同活人是。于中不共犯者。有十五戒。谓二虽浣帖过杂黑白二毛六年乞雨夺药。其药据长殊。理应同犯。但为有法成拥。已异余长。故不同犯。

  次身语门。此三十戒。离有三十二。或对二浣。各有三戒。虽有三十六。且依前说。于中。担用局身。余通身语。通中位三。一有五戒。语家止业共身犯。谓五长是。二有两戒。身语止作业共身犯。谓二虽衣。三余二十三戒。语作共身犯。位复为三。一有三戒。自语假他身。谓二浣乞缕。二有八戒。自作局身。若望教他。自语假他身。谓五敷二宝夺衣。三余十二领受戒。自身语假他身犯。

  次自作教人者。此三十中。二浣乞缕。一向教人中犯以自乞缕。但犯吉罗。二自浣无罪。前言一人尽犯者。通自作教人故尔。若泛教人。作此三十。不为己者。尽不犯提。但以教人作恶。故有吉罗。若其教人为己。但十一有犯。谓二浣乞缕。唯教人犯。以假使尼。及非亲织。并五敷二宝夺衣。自余诸戒。非不为己。但以利损不专。唯犯吉罗。亦可教人贩易过前受急施雨衣回僧。既以为己。有遂情义。亦应同犯。文无者略。

  次遮性者。唯回僧是性。余悉是遮。

  次持犯者。此中八戒。具二持犯。谓五过过十作犯。二虽六年。释相可知。其畜宝戒。通有二持。然以不得自畜。故?不论。自余诸戒。唯是止持作犯。

  次二问意者。三十有财可舍。作法不得别众。九十为无舍法。悔时许得别众。以此义故。分为二问。尔者前聚谏不谏别。亦应分二。答此为舍罪缘殊。故分二问。前则无别众。故合为一。又可此有别众。不别众殊。故分二问。前虽谏不谏别。唯不听别故一。

  次重犯不者。有四戒重犯。谓担用二浣。然浣染打三尼萨者。是异类重。不如担用同类重犯。谓担毛数过。雨衣数用。然吉师云。语使浣染打三尼萨耆。浣上既犯。染打类知。浣浣亦然。今解不尔。再浣义同。新衣不犯尼萨。然准多论。一时作三事。得一舍堕。若浣舍堕衣告吉。染打相别。尚不再违。况复浣浣得有重犯。自余诸戒。咸不得重。谓一夺二虽五十月钵药急过六作十杂黑白二毛六具织作四领受。领受者。谓取尼衣乞衣过知足受一二居士王臣二宝贩卖。乞钵劝织。雨衣急施。过前求受。及回僧物。所以须明重不重者。为识业累多少故尔。次舍忏者。准文有四。谓财忏罪还衣不还。先明舍财。舍财有四。一所舍财。谓衣药钵宝。尼加十六牧器。此舍有二。全坏不同。绵褥坏舍。余皆是全。二所对境。境有对不对。绵褥独舍。余咸有对。对中道俗。俗唯二宝。道通余戒。道中僧别。乞钵局僧。余通僧别。又绵褥二宝。听别众舍。以不对道。余咸尽集。三舍财处。谓自然作法。乞钵一局。余通二位。二作法中。复有大小。钵唯大界。余通大小。三住处非住处者。乞钵局此住处。以留胜者。入僧库故。自余诸戒。通一切处。四舍财法。法中位二。谓语羯磨。羯磨一法。舍财中无。以舍己财。不须羯磨。若论语法。绵褥即无。以不对人。岂繁须法。余者通有。有中道俗。复有僧别。辨异可知。次舍罪亦四。一所舍罪。须知所犯财事多少。设财已无。业累须殄。罪须缘知品类多少。此诸品类至文当辨。二舍罪境。若论舍财。有对不对。对中复有道俗差别。论其舍罪。一切对道。以除往?。境须同类道中乞钵。属唯对僧。宝等三戒。专对其别。余二十八通该三境。此望所对假不假说。论其除罪。唯是别人。又宝等三。舍得别众。论其忏时。亦不同集。三舍罪处。宝等三戒。处该一切。余二十九。若论僧秉。钵唯局大。余通二作。若其除钵。余二十八。对下二境。同前宝等。又与舍财之处。差互亦得。谓此处舍财。余处忏罪。对处差别。位约为二。第一乞钵局大。第二除宝等三。余二十八对僧舍边。专在二作。第三宝等三戒。及二十八。对下二境。处通一切。四舍罪法。宝等三戒。唯是语法。除宝等三。余二十九。对僧舍边。有受忏白。则具二法。若除乞钵。余二十八。对下二境。亦但语法。次还衣亦四。一所还财。还财之中。须除绵褥。既不对境。不须论还。余戒还中。除去二宝。总为四位。谓长等五。经宿方还。离等二十四即座听付。所以尔者。良由长等贮畜经日。贪心续生。不得即付。要须经宿。事隔还者。断彼畜心。方成清净。若当有缘。许令转付。问舍若各别。还法可知。或若合舍。还复如何。解或若一二三等。与长合者。长等自经宿还。余者不妨。即付。故多论第四云。衣已舍。罪已悔。次续心断。即曰若先所求衣来。若意外衣来。不堕次续。以心断故。不同古旧释云。长等与余合舍。唯除二离二毛乞钵。余诸戒等。若舍即还。容为长染。相从经宿。次还财境。除去绵褥。不对无境。自余诸戒。还通道俗及以僧别。一唯舍财。不得差互。然对别中。容可差互。别众得不。义可准知。次还财处。准舍中说。次还则法。若论语法。理是义通。论其羯磨。三人下无。若是僧还。须有白二。然钵不同。具如文载。但为舍财有离有合。若合舍者。还或二一。若各别舍。但一白二。次不还者。绵褥无还。以不对境。余有境故。不还有罪。二俗不还。如文追索。不欲虚。损信施故尔。余若不还。计直犯重。

  次同异者。十八戒同。不繁解释。十二有异事须别明。此十二中。束成三位。一有九戒轻重不同。谓五敷具取浣二毛。但以僧作数故提。尼为稀故吉。次有两戒。僧有尼无。雨浴衣者。僧有局限。用定分齐。喜过求用。又听兰若。恐成失夺。因开六夜。故有过六。尼是浴衣。圣开常用。既无分限。何有过?。尼又劣弱。不行兰若。既不开六。亦无过六。三有一戒犯同缘异。谓长钵是。僧尼俱提名为犯同。十日一宿殊。名为缘异。

  次任运者。任运得犯一十三戒。谓五过除药。约日任运。数满便犯。二浣乞缕五敷夺衣。但使事成。一切成犯。余?此义。皆无任运。

  次随别释。先解长衣 其开制意者。寔以行者根性不同。报有强弱。资须有异。大圣开遮。治终将补。各称根宜。有四差别。俱有资身长道之益。第一人者。报力资强。唯畜三衣。便能长道。故下文云。未来世善男子。畜此三衣不得过。第二人者。报力次劣。若同初人。便废修道。是以听畜助身百一。记识受持。不须说净。第三人者。报力更劣。虽畜百一。犹?进修。复听受施。说净而畜。欲使彼获施福。此资道缘。第四人者。报力最劣。虽畜轻资。犹不进道。更开重物被褥床等。方能济身。进业有益。次明制者。多论第四云。以为俗利。则道利不成。又失檀越信敬净心。比丘无厌。与俗无别。有违佛教。四圣种法。此既因圣开听。广畜盈长。即非节量知足之行。故使不加净法。制与舍堕。此谓制下二人。

  二释名者。贮用属己。名之为畜。限分之余。称之为长。越于期限。故曰过十日。

  三具缘者。别缘有六。一是己之长物。甄去三衣。以是三际诸佛应法之服。体无长过。故须除去。三衣若受。明不犯长。设若不受。亦无长过。故多论云。若比丘不受三衣过十日。无长衣罪。无离衣宿罪。有坏成仪罪。有缺衣罪。虽是己衣。忘则无罪。是故第二知属己物。物虽属己。财须应量。若不应量。畜过无犯。是故第三应量之物。物虽应量。说净无过。故须第四不作净法。虽不作净。若有一月五月。四想被举留难缘等。亦是不犯。故须第五无缘。虽无因缘。畜须过限。若未过限。亦不得罪。故须第六十一日明相出犯。见论。梵曰阿留那(此云明相)。多论云。明相者。有种种异名。有三种色。若日照阎浮提树。则有黑色。若照树叶。则有青色。若过树照阎浮提界。则有白色。于三色中。白色为正。

  四?缘可解。

  缘中三时衣者。盖是随时厚薄不同。五分。诸比丘见问言。世尊不听畜长衣。汝不闻耶。答言。我亦闻之。但我此衣。或僧中得。或居士问得或是粪扫衣。彼以着故与我。本不使我为五家畜。

  戒本文三。随开文五。一举制生疑。问未知阿难与迦叶衣。为是决定心不。答文中既言欲与。明知不是决定。若决定与。即非己物。以不定与。故须陈疑请决。二正明请。三问还期。四答时限。五开十日。多论。佛知法相不缓不急。不增不损。正制十日。

  满足戒本。三位分别。第一定戒文句。第二定缘有无。第三定利同异。初位戒本六句。一犯人。二衣已竟者。简非长体。以衣不竟。不名为长。三迦絺那衣已出者。显出犯时。以迦絺那衣未出。不名犯时。四畜长衣者。所畜财体。五圣开十日。六若过下违教结犯。次定缘者。直就此戒。十日有缘。未知迦絺那。与长等五戒。何先何后。若迦絺那前开。便不得言为长等五开受迦絺那衣。若长等先制。后开迦絺那者。所以无缘。即言已出。答长等先制。迦絺后开。故下律言。为长等五。开受迦絺那衣。然此无缘者。即是略无。故五分初戒本云。畜长衣过一宿犯。又那律衣坏。恐一日不成。犯尼萨耆。不敢取僧衣。又有诸比丘。安居讫十六日。进诣佛所。道径泥水。三衣粗重。甚大疲极。并以那律事白佛。佛言听受迦絺那衣。不犯五事。第二戒本云。若比丘三衣竟。舍迦絺那衣已。长衣过一宿。尼萨耆。又因阿难。得二张劫贝。为与身子。恐犯白佛。佛开十日。第三戒本云。若比丘三衣竟。舍迦絺那衣已。长衣乃至十日。若过尼萨耆。次定余戒余利同异者。问时利开一月五月。所以通于三戒。答本为五事开受迦絺那衣。今以初三是长。第二是离。以此时利。得通三戒。问所以此开不通余戒。答余戒若与五利开法者。即须有除。如急施衣。及背别等戒。若与五利。不相关者。即无有开。问所以急施等开语不同此。答随事不同。开语亦异。语虽有异。时利不殊。更有多解。皆悉有妨。且作斯释。以遣文违。

  次下广解文二。初释戒本。第二舍忏仪轨。释中初句可知。次句衣竟者。五分云。浣染缝竟。次句迦絺那衣已出。出者舍也。依下八舍延促。故名为出。释下二戒竟出同此。衣者已下释第四句。于中文二。一辨十种衣体。释上衣义。绝衣者憍奢耶作。劫贝衣者华作。钦婆罗者毛作。刍摩者。纻麻作。忏摩者野麻作。麻者家麻。扇那者白羊毛作。翅夷罗者鸟毛作。鸠夷罗者。绛色羊毛。忏罗钵尼衣者。尨色羊毛。二定衣量分齐。释成长义。释此长义三门分别。第一定量分齐。第二应量犯未。第三互应结未。初门量者。此文尺六八寸五分。除长三衣。若长余衣。乃至手巾。过十日。皆突吉罗。僧祇。长衣者。除所受持衣余衣是。又须广一肘长二肘。第二门。问为始应量犯。为待过耶。答应即须净。不净即犯故。言长衣者。若长如来八指等。第三门。问衣量互有应减。须作净不。答若量互减。不须作净。尔者房互亦然。何以处分。答房恐妨难。设互亦须处分。衣无此难。互减不须。次下合解五六二句。于中文二。一畜过结犯。二染贸明犯。初文八章。始从得不得。终尽忘不忘。初章得不得。有十个日。一日为一章。即是十章。初得衣日有多有少。互相间错。总成四十六句。初章十日都得衣。至十一日犯者。初日体过故犯。下之九日。为初日衣染相与俱犯。故言尽尼萨耆。见论十四。若多衣缚束一处。过十日得一罪。若散衣不缚束。计衣多少随得罪。伽论第七。云何得长衣。谓若入手。若在膝上肩上作想。此是我物。次第二章九句。立法有一。转降有八。谓转空日向下。得日向上。第三章二日不得衣作八句。立法有一。转降有七。如是乃至第九章二句。立法转降。各有一句。观此章中。文势义趣不合。更有子注转降。然文有者。理是误耳。若非是误如何重诵前句。有人约此。即作倒句七句。如是展转向上。至第三章有一。即成二十八句。今以文错。不繁须作。第十章一句。是则第十章一日得。第二章九日得。相对为十三。九相对为第二十四。八为第三十五。七为第四十。第六章五日得为五句。初章十日得为一句。即成六句。合为四十六句。次净施门。略无初章十日俱不净。故但有九。乃至下门例亦应然。若遣与人替前净施及不得衣日。此单举一边。亦应言道不遣与人。故坏者坏使不应量非衣者。作革屣囊等。忘者。忘此财体。意谓元无虽经多日。开使不犯。次染犯者。谓使人贸得。或自于五众边贸得不犯。贩卖者。为前长染。故曰一尼萨耆。然此舍堕衣。理应舍已贸易。以不应不舍而贸易。复得吉罗。不同旧释云是着用不净衣罪。计此未合论者用?。若此明者。义次不然。

  次明舍忏。文分为四。一舍财法。二彼舍衣竟下舍罗法。三若众僧多下还财法。四是比丘下不还结罪。所以四文次第尔者。此之罪咎。本因财生。若欲忏除。要先伐本。是故先舍有过之财。过财虽舍。业累未除。?若现存。不成应法。故次忏罪。财物舍讫。罪复悔除。行既无违。堪消物利。故次还衣。圣教一宣。理宜从顺。若当有违。必有?失。故次结不还者罪。此之四文。行事大轨。既通诸戒。举者应知。然此忏境虽三。且约僧说。初文有四。一财集制舍。第二与僧下所对境界。第三。舍与下舍之威仪。第四当作是下正舍词句。初言此舍堕衣应舍者。财集制舍。此须除去负债。未入手者。及以共物。未分之类。除财但使制加净法。不作净者。岂须入舍。及寄他者。亦须索取。若不尽集。皈主还染。问舍财不尽。迷谓为无。舍已方见余财。不知先舍成不。答若所舍物。在僧未还。先舍得成。续舍所忘。若物还主。已说净竟。成亦如前。续舍所忘。若物还主。未净见者。即成相染。俱须更舍。次所舍境。众睹详悉。故须尽集。欲使犯者对众殷愧。内生耻心。息过于后。次舍威仪对众谢?。理须谦下。若不卑恭。业难除遣。但使对僧。齐具五法。若对别人。事分大小。小但四法。?无礼足。大者同僧。亦具五法。次舍词句。既自舍物。理合宣情。若不陈言。舍难成遂。文言尔所者。出法之言。善见十四云。若一衣言一。若二三众多。还道二三众多。名其差互。作法不成。律但一说。不须至三。

  次明忏罪。文中开六。一从僧乞忏。二别请忏主。三忏主和僧。四正陈忏法。五呵责治之。六领受立要。文言彼舍衣竟当忏悔。当知义含乞请。准下自言毗尼。对众忏中有乞。此亦合有。文无者略。乞忏词句。准舍应知。乞已复应请忏悔主。其忏悔主。缘生已善。必须清净。具在下明。忏主受请。未得即许。作白和已。然后许之。次正除罪。将欲忏时。先辨罪之多少。始终位别。合有一十二位三罪。谓犯长提。及根本展转二种覆藏。合是一三。乃至第十二。着用舍堕衣三。此十二位中。除本长提。余三十五有无不定。然欲立心忏除往业。一一并须缘知具阙。准文正解。忏开三位。第一先忏二十四覆罪。以此覆类是同。齐作一减。第二忏不应说等七位吉罪。以此非覆类同亦齐一减。第三忏长等五位提罪舍罪词等。至下文解。若舍堕物用尽。直忏罪者。品数多少。准上应知。次明还衣。上来具前十法。即是悔犯清净。道藉资成。托缘以立。若不愍接。阙修出离。故须还衣。还衣之法。先列缘。后作法。若当无缘。要须经宿直付。今为大众难集。及彼远行。即许羯磨转付亲友。亲友得已经宿还之。僧祗。律师问。此众中谁是汝知识。答某甲。即作法付。此是即座转付物法。而无经宿直还羯磨。次不还者。此文且结不应吉罗。究竟不还。计直犯罪。故多论第五云。以罪言之。是根本舍。以法言之。是则暂舍。此对僧舍。始终十二法。若众多人。十一法。谓须除乞一人但十。除问边人。此义通三十二说者。位别五阶。除绵褥二宝。余二十九。对僧十二法。又除乞钵。余对众多。十一法。一人十法。二宝九法。绵褥但六。上下收摄。不过此五。谓约具法多少。以辨相别。若据物类。舍还不同。位亦为五。杂野一戒。坏舍而无还。二宝对俗。全舍转体而尽还。乞钵一戒。入僧还主舍。七日药。入僧入俗还主舍。余二十七戒。唯还主舍。上来四文。对僧说竟。余众多一人。准应可解。多论第四。沙弥应当上下衣。一常着衣。当安陀会。二当郁多罗僧。令清净入众僧。及行来时着。得畜泥洹僧一竭支一富罗。随身所著物。各听畜一。自外一切。尽是长财。次不犯者。谓十日内作净施等不犯。若十日外已是犯竟。不可更有余缘来开。

  次离衣宿戒 别意者。衣是应法之服。成就威仪。余道所无。不可有阙。故下文言。比丘所去之处。衣钵随身。如鸟二翼。羽翮身俱。今乃置衣在此。身居异界。寒暑卒起。急须难得。又阙守护。容成失夺。废资身用。事恼不轻。是以圣制。次释名者。人衣异处名离。经夜曰宿。久则事慢。促便致恼限期一宿。过则便犯。故曰离衣宿戒。次别缘有六。一是三衣。二加受持法。三人衣异界。四不舍会。五无因缘。六明相出。次释文。戒本三句。随开文五。一人病衣重为清之缘。第二自思念下。举制生疑。第三即语下。陈疑仗托。第四时诸下。为申疑意。第五世尊下。开结不失衣法。文言结不失衣法者。谓得此法赏受不失。而无离?。故曰不失衣法。若作四句定者。唯人病衣重一句成就。余之三句。并不成就。不同多论满戒类。长衣亦作三门。此中但定文句。余二比知。后戒亦尔。戒本七句。一定犯人。二简衣体。三定犯时。此不犯时。但约时开。谓一月五月。旧释亦摄非时开者。不然。四三衣者。列所离衣名。五离一一下人衣异界。六除僧羯磨者。是非时开。羯磨有二。一得法离宿。二作不失衣界。七尼萨下结罪。

  次下广解。前四第六别释可知。不失衣下合解五七二句。于中文二。初约十界明离。二不失衣下就兰若明离。前文有五。第一列十界名。二僧伽蓝下解十界体。三僧伽蓝下十界差别。四僧伽蓝下十界势分。五僧伽蓝下离宿结罪。先解初文。义分为二。第一依此文释。第二明诸部同异。初依此解蓝一界者。谓一蓝中。俱是僧住。遍蓝无别。名为一界。若有俗人男女。来至界中杂住。有村界起。名若干界。故多论第四云。如王来入界内。施帐幕住。近王左右。作饮食处。大小行来处。尽非衣界。非王来住。亦如王法。又解。蓝有四周院相。诸房虽别。皆为蓝摄。名为一界。若其蓝相不周彼此房别。各不相收。名若干界。又解。虽同一界。但有隔碍。不得自在往返者。皆名若干界。故五分第四云异者僧不羯磨。作不失衣界。虽作。而于其中。不得自在往返。虽有斯理。且依前明。下诸界释皆同此。其相同者。不能繁述。然十诵第五云。树有一界有别界。是中不相接树界者。若日中时。影所荫处。若比丘在一树下。衣在余树下。应取衣来。若至衣所。若受余衣。若不取衣来。不至衣所。不受余衣。至地了时舍堕。相接树界者。若是诸树枝叶相接。乃至一拘卢舍。是中随所著衣。至地了时无犯。又村界者。比丘至村。随住一处。于住分齐。中间无别。名为一界。若此分齐之内。有异界生。名若干界。问所以不同僧祗。兄弟情通。任往来者不失衣。答彼常情碍。此不同彼。但以村多讥染。不合置衣。下文除村。明非衣界。纵令自己缘家。情无隔碍。比丘身在别房。衣在女男住处。夜或须衣。取恐逼触。此不得往。即名为难。难者表不与衣。岂得留衣此室。辄宿余房。古旧诸德。有立染碍者。成立可解。然无正文。故今不立。

  次诸部同异。僧祇第八。有道行界。师与诸伴共行。论议而去。弟子持衣钵从后来。不及师。师至日没时。畏离衣宿。故出道外待弟子。弟子持衣直过。不见师。至天晓相待。若是师待衣处。离道二十五肘内。与衣合者不犯。过外者犯。若弟子持衣在前。问答亦尔。十诵多论四十九寻。十诵复有空界。谓衣在地。比丘在空或衣在空。比丘在地。过明相犯。以空是有界外。故见论。有林界。若衣在内林中。十四肘内不失衣。海洲亦尔。此林若有人往来。无十四肘界。衣应随身。若不随失衣。复有水界。比丘在兰若处。竟夜坐禅。天欲晓。患眼睡。脱衣置岸上。入池洗浴。洗浴未竟明相出。此衣犯舍。了论。通明作法自然。有六种不离衣。论偈云。善解三衣六怜愍。释曰。律中佛许六种不离三衣利益一僧和合同许羯磨所作。此有二种。一约迦絺那衣。僧和合所作。二为行路人及有病人。僧和合所作。二依地所作。如布萨相应学处中说。三不离所作。如于皮阇延多楼。及剡浮树等所。四垣墙所作。谓僧伽蓝摩。及寺舍中。如转车方便所显。五约露地所作。如比丘行路。四十九弓所度处相对。覆地直身申臂。斜衣各捉一角。若相及。许不离衣。六住处月时节所作。于安居学处中。广说应知。复次小便等所逼事中。由他加行难所作。是名于三衣六怜愍。僧祇。若夜中大小。行。离衣二十五肘内。与衣合无罪。

  次十界体如文 次十界差别。谓此非彼合有百句。广有三十。余者类易 次明势分中。人者。见论第八云。不健不羸。掷者。尽力掷也。取石下处。不取势分转处。

  次结罪者。计合具有百句。略故但有二十。又此二十约位而有。据文但有十八。谓留衣在此蓝。身往彼蓝宿。阙此一句故。即二位各九。初句文五。一人衣异。界二明相未出下。教不犯法。望开次第。应须先言手投衣。次至掷石及处。次始须言舍。今文据说次第。故先言舍。言手投者。为对若干界。要须手投。掷石所及处者。谓是一界。入势分内。即成会衣。舍者会而不逮。宁可?衣犯吉。不可离衣获提。故僧祇第八云。比丘着上下衣入聚落。主人为供养形像作福德。殷勤留宿。若彼住处诸比丘。有长衣者。应暂借受持。若无者。随近有诸比丘住处者。应从彼借。若无者。有尼住处者。亦从彼借。若无者。是处俗人。若有衣被者。应从借作净施纫。然后受持。若无是事。后夜分城门开者。当疾还寺。莫逾城出。到精舍门。犹未开者。当索开门。若不得者。乃至无孔内手脚者。逾垣墙入。应作相令内人识。莫令疑是贼相惊动。若不得入者。当疾舍衣。宁无衣犯越毗尼罪。以轻易重故。三若不舍衣下。不行舍会。四明相出下。虽三衣犯提。五除三衣下。离余衣获吉。此谓助身。百一加受法者。余文可知。次兰若文五。一明界体。八树七间。一间七弓。弓长四肘。肘各尺八。此尺八者。是旧小尺。望今大尺。但有尺五。一弓四肘。合有六尺。计七弓有四十二尺。余六间各尔。合有二百九十四尺。五尺为步。计有五十八步四尺。五分。露地同界者。结加趺坐。去身面七尺。异界者。七尺之外此是兰若界。二人衣异界。三不行舍会。四离三衣重。五离余衣轻。次舍忏应不。并如上明。

  次一月衣戒 三衣故烂。不堪资身。财少未成。开满无长。六群因为同衣不足。为求足故。寄人起过。故佛立法。极限一月。纵财不足。过亦成犯。别缘具六。一三衣弊坏。二得新不足。三拟作三衣。以替故者。若作余衣。初戒所摄。四不行开法。谓作净等。五除不犯缘。六随过结罪。犯相文二。初开满足。第二时六群下。因开起过。彼有粪扫衣者。谓无主纳。余种衣者。檀越施衣。同衣不者足者。是二衣当类。不足取中者。取向二中粪扫衣。撩理作净。戒本七句。一能犯人。二除非长。三显犯时。四若比丘下。明非时及衣。五受已疾疾下。同衣足故不开。六若不足下。同衣不足。开限一月。七若过下。随违结犯。广中具释。前四句别解。若十日下。合释余句。合中分二。初至二十九日来。有犯不犯。第二若同衣下。三十日已去。一切成犯。初文先约十日为法。以十日内。修常不犯。于十日中。复分为二。初明同衣。若足不开。教作不犯五相。释第五句。第二若不裁割下。违而制犯。释第七句。如是十一对十二。十二对十三。开犯义同。故曰乃至二十九日亦如是。于诸位中。若同衣不足。即是第六句义。第二三十日已去。同衣足不皆犯。然同衣者。谓十种衣中。当分自同。不同者各异不同。亦可同衣者。谓三衣财具。不同者是余长衣。

  次取非亲里尼衣戒 所以制者。有三义故。一者凡是为下敬上。仰奉情殷。所有财物。皆不顾?。大僧非亲。不善筹议。得便受之。令彼乏少。二男女形殊。理无参涉。财物既交。恩情偏密。因兹起染。容坏梵行。临危事险。可惧之甚。三状涉讥嫌。难分清浊。脱被诽谤。无以自明。以此诸?。制之不许。别缘有五。一是大尼。除下二众。二非亲里。三应量五衣除余物。多论。应量钵亦犯。四本拟送施除贸易。五领受便犯。多论第五。若多比丘。取一尼衣。多人犯。一比丘多尼边取一衣。计尼犯。十诵第六。若先请若别房中住故与。若为说法故与。不犯。呵中。尼着弊衣往佛所者。作发觉之由。佛语尼言汝不应如是等者。五衣本为资身长道。今辄施人。衣便不具。破戒行檀。事不应法。故曰不应也。佛听余衣。谓五衣外。随意与人。满戒五句。一犯人。二非亲里尼。三取衣。四除贸易。五结犯。广中具释。然亲里者。谓是父母。乃至七世骨血之亲。了论。解亲相应有四。一从母母亲相应。二从母父相应。三从父母亲从亲相应。此之四亲。摄亲斯尽。余文释亲。皆同于此。问何以尼取僧衣。但得吉罪。答大僧上尊。与尼不数。尼受义稀。故但犯吉。尔者僧与既稀。何以提罪。答僧与尼衣。讥过中制。生患义深。故得提罪。作此释者。二与解义讥无讥别。论其二取。稀数不同。故使大僧取数与讥。俱获提罪。尼则稀而无讥。取与并吉。

  次使非亲里尼浣故衣戒 所以制者。僧是上尊。使下义顺。尼居下位。裁上事难。故不筹量。辄便驱使。因生染违。废业招讥。别缘有五。一是大尼。除下二众。二非亲里。三是故衣。四除因缘下。文开病及借不犯。五浣染打竟。满戒五句。一人。二非亲里尼。三故衣。四使浣染打。五结罪。问所以浣染打三戒合制。答三义故合。一使尼处同。二故衣不异。三犯相。由致垢故须浣。失色即染。舒张故打。释中。上三别解。下二合解。准其八业。应有八句。此但有五。初句三提。次有三句。二提一吉。次复有三句。一提二吉。文中略无。次一句三吉无提。僧祇。使染便浣。使染便打。教打便浣。教作而不作。不教作便作。越毗尼罪。

  次从非亲里居士乞衣戒 所以制者。多论。有四种益。一以佛法增上故。二为止诤讼故。三为灭前人不善心故。四为众生。于正法中。生信乐故。别缘有六。一三衣具足。二无四因缘。三非亲居士。四为己。五应量。六得入手。满戒五句。一人。二非亲居士及妇。三乞衣。四除因缘。五领便犯。余时者。下列不犯缘。但解四句。不释开缘。

  次过知足受衣戒 忽遇四患。失夺三衣。净信闻之。竭贫以施。今不节量过限而受。长贪恼物。殊所不应。别缘有六。一失夺三衣。二非亲居士。三为失故施。若不为失。随施听受。四知为失施。五过所应量。六领受入手。缘中。取居士衣。与六群比丘。及与余人者。此据为他亦犯。若准此文。但使过受。不问自他。一切皆犯。是则旧古三义。属他财犯。己财者坏也。戒本六句。一犯人。二遇四因缘。三非亲居士。四自恣请下。为夫故施。五是比丘下。教知足受。六若过下。过受结犯。次释唯除第二。余者具明。若失一衣下。释第五句。教应受相。于中文四。一明应取不。谓若失一失二。皆不应受。若失三者。当知足受。第二知足有二种下。释知足差别。白衣为比丘失衣故施。但顺本施心受者。是名知足。然此知足。顺在家人法。故曰在家人知足。出家人知足者。即是三衣。谓本失三。是名不足。今还受三。即是知足。然此知足。顺出家人法。故曰出家人知足。若居士自恣请下。开自恣请。及衣细薄过受不犯。若有余残下。元不为失。随施听受。释第四句。若比丘下释第六句。过受结犯。谓失一受二。乃至失三受四。此等并是过知足受。

  次劝一居士增价戒 所以制者。净信虽施。标心有限。今乃嫌少索多。违情恼物。别缘具六。一非亲居士办衣价。二情期有限。三知施有限。四嫌少劝增。五彼增缕价。六领受便犯。满戒六句。一犯人。二施主非亲。三衣价定。四是比丘下。不受自恣请。五到居士家下。嫌少劝增。六若得衣下。领受结罪。广中具解。求者已下。释第五句。戒本虽无求字。而有求义。是故广中牒而解释。此中增者。要本体上增。若其异体。落前乞戒问何故增缕一线犯。乞中要一领耶。答乞非本心。任彼筹量。恼义是微。一领方犯。劝为先心期限已定。今违施心。一线即犯。是比丘下。合释四六二句。

  次劝二居士 余义如前。唯劝二为别。问劝令合作。有增不增。为犯何戒。答虽复增者犯。不增不犯。犹是二人同作。故属此戒。五分。正劝夫妇合作犯。

  次过限索衣戒 所以制者。但为衣价是宝。长贪处深。比丘进修。应须舍弃。既不自畜。令付俗人。后若须衣。索须容豫。今乃催促。逼恼前人。故作限约。过则制犯。此戒在畜宝戒后。故作如此方便。别缘具四。一送衣价。二转付净人。令贸衣物。三过限从索。四得衣便犯。此戒但为王臣心动生直。匆切急索。损净主结。戒本十句。一犯人。二若王下。施主遣使。送宝为衣价。三彼使人下。奉命送付。四是比丘下。惧犯畜宝。不敢自受。五彼使语下使问净主。六须衣比丘下示净主处。七时彼使下使付还报。八须衣比丘下。开索方法。九若不得下。过索结犯。十若不得不不得进不。次十释中。唯解初二及八九。余总不释。释第八句文三。一三语。二六默。三语默相破。初语者如文。次默然者。不知默。得时。僧祇第九云。如人入库取物着店上顷。又如裹幞物。须臾即应去。见论十五。云何默然者。口不言。立不坐。若唤坐不得坐。若与饮食。亦不得受。若请说法咒愿。悉不得为说。若檀越问言。何缘至此。答言居士自当知。次语默相破如文。余相可解。

  次杂野蚕绵作卧具戒 多论第五。四义故制。一止诽谤故。二长信敬故。三行道安乐故。四不害众生故。别缘具五。一往蚕家。二是憍奢邪。三为己乞求。四作卧具。五作成犯。戒本三句可知。此言杂野蚕者。显其通名。余文憍奢邪者。即是绵称。五分云。憍奢邪者。虫所作绵。卧具者卧蓐。多论五云。憍奢邪者。是绵名也。此国养蚕。如秦地法。蚕熟得绵。名憍奢邪。此国以绵作衣。凡有二种。一擗绵布[袖-由+着]。如作毡法。二以绵作缕。织以成衣。作此二衣。名作敷具。敷具者衣名也。此以害生。舍令斩坏。余不害生。故听全舍。但有舍财。略无忏罪。为不对境。无其还不。

  次黑毛卧具戒 然诸卧具。言惑其人。或言是三衣。或言是敷具。今详制意。略知其趣。然前一戒。以损生故。随作衣服敷具等。皆成其犯。余戒不尔。以不损生。如法得故。作衣服着。招讥故制。若作敷卧之具。是则无?。若其敷卧犯者。今诸比丘皆用黑白毡卧。并应是犯。然既不犯。何惑其情。谈授虽言卧具。用时不惮黑白。此岂不是传传者迷文。致令行人亏其教意。又多论云。黑羊毛作衣法亦二种。一以黑毛擗治布[袖-由+着]作细毡。二作缕织成衣。此二种衣。尽名敷具。敷具者衣名也。又云此羊毛衣。得作三衣。尽中受持。尔者如何此文为名卧具。答卧具者。通是衣名。或可覆卧。不以敷故。僧祇第九云。比丘作毡三衣。及尼师檀。唯除漉水囊及络囊。余一切毡作。佛未制前。诸比丘着毡衣。露地如庵帐安隐住。制戒已不复着毡衣。故多病不安隐住。以事白佛。佛听杂作。谓黑白下三。以此故知。非敷卧物。又开文有卧毡。足为明验。又五分云。应舍与僧。僧以敷地。若敷绳床木床上。所以不听纯黑者。以此毛贵。着增贪求。又滥世人行欲法故。别缘具四。一纯黑羊毛。二作卧具。三为己。四作成结罪。见论。纯者不杂余毛。十诵第十。黑羺羊毛者有四种。谓生黑蓝染。黑泥染黑。木皮染黑。开文。作蓐枕方小座具卧毡等。非着不犯。

  次白毛卧具戒 白非法服。黑复招?。唯有参为。乃便应耳。此已纯白起过。制使参作。若据纯白。别缘具四如前。戒本四句。一犯人。二作卧具。三教参作。四若比丘下。不参结罪。此文不显。五分云。二分黑。第三分白。第四分下。钵罗者四两。

  次减六年卧具戒 此体虽故。堪得资身。今乃弃故造新。每常营构。长己贪结。虚损信施。招讥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卧具先有故者未满六年。二不得僧法。三弃故造新。四为己。五作成结犯。文中与法成不。如上离衣宿明。满戒六句。一犯人。二作新卧具。三制限六年。四不满更造。五除开缘。六制罪。

  次不帖坐具戒 坐具资身。不论新旧。弃故造新。长贪损物。佛为息贪。不损信施。制以故帖。不帖故犯。别缘有五。一有故坐具。二更造新者。三为己。四不以故帖。五作成结犯。文中。初制以故帖新。二六群下。不帖起过。前文有三。一睹坐具狼藉。二起制帖之意。三告众令知。戒本三句。余文可知。多论。若比丘作尼师檀。应用故敷具。周匝修伽陀一磔手。坏色故。

  次担毛过三由旬戒 出家担毛。迹同瓦碎。既乖法式。不合道仪。又以有待之形。假资方立。故复开三。过担结犯。别缘具四。一是贵毛。二为己。三自持。四过三结罪。戒本三句。一犯人。二开持至三。三过。三结罪。广解中。初二可知。若有人持下。释第三句。于中文三。一不应助持。二不得使余众。三担余贱物。

  次使非亲里尼浣染擗羊毛戒 多论。三义故制。为增上法故。若诸尼众。执作浣染。废自正业。则无威德。破增上法。又为止恶法次第因缘。又为二部众。各有清净故。余义同前。此中新故俱犯。直以损功故制。问所以使尼擗毛提担毛吉。答担稀擗数。故有轻重。

  次畜宝戒 宝体利重。长贪妨道。多论。制戒有三益。为止诽谤故。为灭斗诤故。为成圣乞食等种故。别缘具四。一是钱宝。谓金银国土所用钱。二知是钱宝。三为己。四受取。文中。时王下彰其应不。于中文四。一大臣说非白佛。第二佛告下。彰过不应。决定非沙门释子者。彰过言也。既以佛为师。不应畜宝。第三我有下。开为作屋。以资道要故。第四大臣下。举患喻非。日月四患者。应离为五。婆沙正文。开为五翳。今言四者。为对沙门四患故也。既举其四。义合烟云。所以尔者。以相同故。或可烟者。即是修罗烟也。沙门患者。有酒为放逸本。淫是生死源。金银生患重。邪命坏善根。

  次明戒本。应作七门。一定戒文句。二所捉宝体。三明能捉业。四开捉不犯。五许助净人。六作净方法。七沙弥应不。初门戒本五句。一能犯人。二自捉业。三所捉宝。四教人业。五结罪。次体者。此文据体有三。离分为七。余是为宝。畜犯小罪。然钱直言上有文像。盖是国土所用。祇中四句。或有国土所用。相不成就者。越比丘尼。或国土不。用相成就。捉者越。国土所用。相成就捉者舍堕。国土所不用。相不成就。作铜铁捉者无罪。多论第五。宝者重宝。金银。摩尼。真珠。珊瑚。车?。马瑙。若受畜如是宝舍堕。若种种钱似宝。颇梨虎魄水精。种种为珠。鍮古铜铁白蜡铅锡。如是等名似宝。钱及似宝。若畜得吉罗。若以似宝作器。入百一物数。不须作净。若不入百一物数。一切器与非器。皆应说净。次捉业者。僧祇第十云。自手者。若身。若身分。若身相续。身者。一切身。身分者。若手若脚若肘若膝。身相续者。若系三衣等诸衣带。或置钵小钵键?等。是名身相续。比丘凡得钱。及安居衣直。不得自手取。当使净人知。若无净人。指示边地语言。是中知。着地已。自得用草叶砖瓦等物。遥掷覆上。待净人来令知。若净人来。知已持去。不可信者。教使在前行。使知置一处。若可信净人者。从意使知置一处。次开捉者。五分十九云。阿耨龙王请比丘安居。彼用金银。比丘不敢。以是白佛。佛言。彼金银犹此土石。随意用之。十诵亦尔。又有非人天处。请比丘亦如是。又就人间物中。如九十戒。开捉蓝中遗落。及寄宿处宝。次佐助者。僧祇云。若幞裹中。有金银钱。在杙上者。不得自捉。使净入知。若净人小不及者得抱举使知。抱时应作是言。我举净人。我举净人。得下物已。当使解。若不知解者。得捉手教使解。解已教知数。若不知数者。得捉净人手数。数已余者还教着囊中。若不知著者。得捉手教着囊中。着囊中已教净人系。若不知系者。使净人捉囊底。比丘得自系。系已还置[厥/土]上。若净人短不及者。得抱举。若遗箱帘等在架上。舍上取时。举时覆时亦复如是。若行道时。净人担金银。净人若小。得手牵去。若渡水时。得抱渡。应作是言。我渡净人。我渡净人。若净人小。不能上船。得抱上。应言我举净人我举净人。下船时亦如是。又若四月八日。大会供养时。金银塔菩萨像。及幢幡供养具。一切有金银涂者。比丘不得自手捉。使净人捉。若倒地者。当捉无金银处。若遍涂者。当以衣物华等裹手捉。若无物裹手。像上随有未涂处捉。及浴金银菩萨形像。使净人洗。若大会时。有金银像。使净人持出。比丘得佐。不得捉有金银处。比丘不得先捉后放。次作净法者。多论第四云。净施法者。如钱一切宝物。应先求一知法白衣净人。语意令解。我比丘之法。不畜钱宝。今以檀越为净主。后得钱宝。尽施檀越。若净主死。远出异国。应更求净主。然说净有二种。若白衣持钱宝来与比丘。比丘但言。此不净物。我不应畜。若净当受。即是净法。若白衣言。与比丘宝。比丘言。我不应畜。净人言易净物畜。即是作净。若白衣不言易净物畜。比丘自不说净。直置地去。若有比丘。应从说净。随久近畜。十诵五十四亦言。此是不净物。若净当受。次沙弥应不可知。次下广解舍法。既不对道。?无忏罪。此宝佛不听畜。故舍言我所不应。还中文二。初不解事净主以宝还者。当为彼人故受。使净人赏之。贸净物受。次解法净主。即转净物与。次不还追索。进不如文。

  次贸宝戒 以其宝体利重。长贪处深。贸易招讥。亦制不许。又以畜不假贸。贸复不假畜。是以立此畜贸两戒。复与下卖买戒。体异不同。故立二贸。别缘具五。一者是宝。二互相贸。三决价。四为己。五领受。戒本三句。广释金银各三。及钱为七。一一互易成七七句。然金等者。见论云。成器未成器等。成器者。谓镮钏钳锁等。余可准知。

  次卖买戒 多论第五。有四益故制。为佛法增上故。为止斗诤故。为成圣种故。为长信敬故。此贩卖于一切波逸提中。最是重者。宁作屠儿。不为贩卖。何以故屠儿正害畜生。贩卖一切欺害。不问道俗贤愚。持戒毁戒。无往不欺。又常怀恶心。设有居谷。心恒希望使天下荒饿。霜雹灾疫。若居盐贮积余物。意常企望四远反乱。王路隔塞。夫贩卖者。有如是恶。此贩卖物。设与众僧作食。众僧不应食。若作四方僧房。不得住中若作塔像。不应向礼。又云但作佛意礼。凡作持戒比丘。不应受用此物。若此比丘死。此物众僧应羯磨分。释名者。贩易有五。称为种种。决价下高。名为买卖。此文但使买卖。买卖即犯。设不为利。直取亦犯。亦不开净语。不同余文。余文净语者。十诵第七云。若实须是物。审思量言。我以尔所物买。若彼不与。更应再语。若复不与。又应三语。若三索不与。比丘急须是物者。应觅净人。使买是物。若净人不知市买。当先教以尔所物买是物。应教此物索几许。汝好思量者。僧祇第十。肆上衣先已有定价。比丘持直来买。置地时。应语物主言。此直知是衣。若不语默然持去者越。买余物亦尔。别缘具五。一在家二众。亦摄外道。二共相贸易。三为己。四自决价。五领受。文中开五众者。以同道故。实言论直。故曰应自等。不得与二俗外道贸易。故曰不得与余人贸。既不得自贸。应令净人贸易。出家法体。须顺物情。故有悔者。咸遣还之。十律限七日内。若众僧物者。多云。众僧衣未三唱得益价。三唱已不应益。众僧亦不应与衣。已属他故。比丘三唱得衣。不应悔。设悔众僧莫还。僧祇云。若众僧中卖物。得上价取无罪。若和上阿阇梨。欲取不得抄。若比丘还共比丘。市买博易。作不净语。买者无罪。一切九十六种出家人边。作不净语。买者无罪。戒本三句。释种种中。对于五物。各互为头。成五五句。卖买者。先释其卖。文有其三。一总言上下。次增卖。次重增卖。此是上价。买中亦三一言直五钱。数数上下。次与三钱名减买。次与一钱名重减。买准于卖。故言买亦如是。

  次长钵戒 钵为应供之器。一则资身。今乃贮畜无厌。招讥损道。又以物变无恒。因施听受。限期十日。过则结?。别缘具五。一先有受持钵。二更得如法钵。谓体量色三如。三不说净。四无因缘。五过十日犯。满戒四句。一犯人。二长钵。三开十日。四结犯。释中。钵者已下。解第二句。文中有四。一总举六钵。通明体处色。二大要下辨体唯二。三出量分齐。四以具三如。制令受持。及以说净。十诵二十一受钵云。我某甲此钵多罗应量受长用故(三说)。祇律二十三云。此是我钵多罗应量受用乞食器。今受持(三说)。若比丘下。合解三四两句。犯相八门。舍还等法。一准长衣。唯钵为异。

  次乞钵戒 一钵五缀。足堪资身。况减不漏。而复更乞。此则长己贪心。损坏僧众污辱不少。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先有受持钵。二减五不漏。三更从非亲居士乞。四为己。五得如法钵。六领受便犯。戒本两句。初文有三。一犯人。二旧钵未满。三更求结罪。二彼比丘下。异余戒故。诵出舍还方轨。于中复二。初诵舍钵。二展转下。总诵还文。文言此是时者。谓是用旧持新时。然下还中四文。并应此诵。忏及不还。无异不诵。释戒本相可解。次舍忏法。文四如常。然舍文言。此住处者。谓除戒场小界及自然。此三皆非住处故。又甄无住处。为无僧库故。言僧中者。简三人等。次忏如文。次还钵文四。一贵者夺留。直还下钵。二彼比丘下。犹以为胜。转取下钵。三若持此比丘钵下。罚令持新。用旧下钵。四比丘守护此钵下。恐畏坏故用新。制令护旧下钵。此之四文。并是取下钵令持。初文分二。一处分留还。二作法还下。僧祇第十云。若是钵大贵者。应卖取十钵直。九钵直入僧净厨。一钵还主。如是随得多少。皆限一还主。余悉入僧。次转取下钵文中亦二。初作白。次行钵。五分。羯磨差知法比丘。于僧中行之。是比丘应唱。使诸比丘各持钵出。然后持所舍钵。至上坐前。问须是钵不。若言须。应取上坐钵看。若无钵。若太大太小。穿缺喎耶。不应与。若无五事应与。与竟取上座钵行。从第二上座。乃至新受戒人前。亦如是。行钵之法。随僧量宜。或可取新。故言取上座钵与次座。或上座处分。即还彼比丘钵亦得。故言若与彼比丘。彼比丘应随上座教。取此钵。不应护余僧意不取。又不应以夺好与恶。嗔恨因缘故。受持下钵。乃至下座。展转亦尔。次罚持新用下文二。初牒前二下。以不定故。二作羯磨令持。文言与此比丘受持者。非谓加法受故名为受持。直是罚令受行。持此两钵。故曰受持。乃至破者。谓旧钵破来恒持。故曰乃至破。多云。若食时当持二钵。终身如是。以示多欲罪过。断后恶法因缘。次护钵如文。余文可余。

  次自乞缕使非亲里居士织衣戒 三衣备具。资道不亏。今更乞缕。以冯势力。强逼织师。织作三衣。长贪招讥。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自乞缕线。二非亲织师。三恃势不与价直。四织成便犯。戒本四句可知。广释如文。释第三句非亲者。此中织师。有亲里非亲里。及亲非亲合。与线者亦尔。互历应成九句。但为俱亲不犯。故有八句。此戒正损织师犯提。缕主但吉。为以一言。通结两位。是故但言非亲里者犯。

  次屏劝织师增缕织衣戒 居士本为比丘织衣。理荷其恩。称施而受。今乃屏劝织师。自与价直。自坏损他。故所以制。别缘具六。一居士办缕遣织师。二情期有限。三知有限。四与价劝增。五彼为增织。六领受结犯。问此与前戒织师何别。答有四不同。一前损织师。不损缕主。此损缕主。不损织师。二前戒由损织师。不与价犯。此损缕主与价结犯。三前损织师。开亲不犯。此损缕主。亲非亲俱犯。四前是己缕织成即犯。此是他缕领受方犯。满戒四句。一犯人。二缕主遣织师为织。三彼比丘下。劝赞织师。自与价直。四若得下结罪。释相可知。

  次先与他衣强夺戒 先与他衣。规为行伴。彼既不去。索须和豫。忽以嗔心强夺。特非所宜。逼恼情深。故所以制。别缘具五。是比丘除沙弥。二规行与衣。三不定与前人决定取。是中应为四句。一决定与决定取。二决定与不定取。此二夺重。不犯此戒。若不定与不定取。夺犯小罪。若不定与决定取。夺悉生诤。是以犯舍。四嗔心强夺。五得物入己。文言不知诵戒等者。前定二句。防未起非。初句不识自行。次句不知众法。后之二句。除已起罪。初句自行忏法。次句众法悔仪。戒本四句。一犯人。二先与他衣。三嗔心强夺。四结犯。释中。夺而藏举者。谓是现前。次着树上等。是不现前夺。但为夺有现不。结罪不同。非谓重犯有兹二别。

  次七日药 四大乖违。诸病竞起。六腑差互。众药咸须。圣为蠲痾。故听畜服。因斯贮积。立制防之。别缘具四。一是七日药。二加口受。问所以得知要加口法。多论第六云。若病比丘。须七日药。自无净人。求倩难得。应自从净人手受。从比丘口受已。随着一处。七日内自取而食。设受已净人若触。更受。若受药已经二三日。有药入中。应还更受。更从一日作始。次第七日。此药至七日应作净。若与人若服。若不作净。不与人不服。至八日地了时舍堕。又十诵。举口手二受。为问答。五分戒本云。一受乃至七日。下药法中。皆云受七日服。若无口法。手宁经七。三不说净。四畜过限。问所以畜七日药重。余三药轻。答七日资强。用通内外。贮畜情殷。过限罪重。余三不尔。是以过轻。次下释文。犯相文二。初开服药。二尔时世尊下因开起过。前文复二。初正开药。第二时诸下释疑。前文复二。初对病开。二时世尊下无病亦听。前文有三。初开五药。二时诸比丘下。明残食法。三舍利弗下。听服五脂。前文复三。初明如来托静生念。二从静处下。陈已屏念。告众听服。三时诸比丘下。了前谬执时服言故。前文有四。一念所为人。身有二病。谓风病及疮。二我今下。念药功能。为有充躯之能。故云当食。复有除疾之效。名为当药。而无非时之讥。故曰不令粗现。三复作是下出药名体。四听诸比丘下结成听服。次陈念如文。以病为畜药之缘。故曰病因缘时。次了教文四。一谬解圣教。病不疾除。迷前时言。谓非午后。二世尊捡问。三阿难答。四了教说。前言时者。谓是病时。此药体通非时。故曰时非时服。次余法文二。一者病残不须作法。恐损信施。开瞻病人食。次非病残作法文二。一是僧食。二子注下。是檀越食。作法应不。至下文明。次听五脂。此脂即是油类故。是七日药摄。但以对病。别举佛思。药体中。无时受等者。谓净人难得无人作者。使净人暂煮变生作熟。从彼受取。自于净地中煮。以变生故。无自煮?。在净地故。无内宿过。即时中故。受法不失。煮已澄清。水滴作使汁滓相分。得如法受用。若非时煮漉者。经时失受。即有恶触过生。服之得罪。故曰如法治。若其净人。有客作者。不简时与非时。故五分二十二云。若时煮时。前时漉时受。得七日服。若非时受。不得经宿服。次无病比丘。亦听随时服药。文中。遣令悲敬二田行施者。欲使施主福田满足。此残石蜜作变现者。是佛神力。非余能裁。故曰不见诸天等能消。唯除如来。次释疑如文。余者可解。

  以释戒本。二门分别。一定文句。二问答释妨。初门戒本五句。一犯人。二有病者畜药之缘。三残药下。所畜药体。四开七日。五过结罪。次问答者。问所以此言残。十日衣云长。答三衣非长。故对非长以得长名。药无非长可对。以是食余。故云残也。又解。残之与长。其义相似。趣互举之。不劳为妨。问所以定开七日。僧祇云。随其药势。七日乃知。又云。七日者数极齐七日。多论。正从作法生。兼随药势。随药势者。如初日是。若二三日触。听更受七日者。即是从作法。问戒本应言畜。而言过服耶。答为服畜者。可有长?。即甄外用。无其长罪。由此义故。文中言服。理实结罪。都不约服。亦可言中是倒。应言服若过也。

  次释上三离明。四五合解。合解之中。八门分齐。悉同长衣。句少为异。先解初门。二位分别。一犯长不犯。二服犯长药。得罪多少。初位一日得药。至七日得。八日明相出相染俱犯。故曰尽尼萨耆。问下六日药。被染犯长。未知受法为失以不。答七日得药。总不净施。长位是同。相与俱犯。受防宿触。不防于长。所防既殊。不可染令失受。即是初日。限满受法。自已下六未过。受法不谢。是以文言。至第七日药。与诸比丘食。若当失受。即有宿触等生。何故乃听诸比丘食。尔者受既不失。还至应食。所以乃令涂然等用。答以受不失。由成拥已。是故遣令涂足然灯。为有贮畜情过。罚不听服。第二位生饮过七日药。一咽得六罪。非时不受残宿三提。内宿恶触食舍堕药三吉。业一缘异。各不相假。若就饮八罪。更加二煮。因明药余罪多少者。非时过服五罪。熟饮即七。亦加二煮。时药一咽。理即具七。随有?者。准应知之。尽形无限。受法不谢。若无病缘。但获吉罪。若其不加口法服者。唯无非时。余悉同有。余句类知。总二十二。舍忏位同。还药文四。初对舍言还。二彼比丘下。处分应不。所有过七日等。三种处分。并据舍日。反望以说。或不具三。义准可解。三应作白下。作法付彼。四此比丘下。示用法式。

  次雨浴衣戒 谓过前求过前用。二戒合制。所以制者。雨衣资身。非全急要。是以圣开时中乞用。今时未至预乞先用。长贪违教。故所以制过前求。别缘有五。一是雨浴衣。二过前求。三为己。四彼与。五领受。犯过前用。别缘有四。一是己雨浴衣。二于时前得。三时前受持。准多论。要须加法受持。四过前用犯。犯相文二。初开雨浴衣。二时六群下起过。前文有三。一发八愿。施浴衣缘。二尔时佛语下。赞愿听受。三略舍闻下。行其八愿。前文有五。一因供乞愿。二佛抑不许。三自言清净。四佛遂听许。五正列八愿。前六内资。后两外资。斯之八愿主及僧田。利益既宽。遂为佛赞。次赞述文三。一至觉意来。如来反问愿意。答己愿祈。二世尊下。佛赞精妙。三尔时下。告僧听受遂前八愿。前文有二。先问后答。答中反明问答。文中有三。一问八人所趣向果。二问八人至此国不。三若我闻曾来等者。逆知必受八愿供养。以此资给僧田。心则欢喜。我见此利。故兴愿也。次赞述文二。一述可非虚。故言此事如实等。第二颂说赞美。令心喜悦。颂中分三。初一行颂赞因深胜。其因既胜。感果精妙。故次一颂来果殊胜。果虽殊绝。恐不恒有。故第三颂显果无穷。初颂上半。举六内资。下半举二外资。欢喜者。心离悭垢。三时俱净。庆己所作。故曰欢喜。此叹心净。施饮食者。应法之物。施僧受用。简余非法物施。获福微少。即是财净。若施外道。及破戒弟子。福田浅薄。植福不多。故言持戒佛弟子。便是境界田净。三事既胜。宁不精妙。以衣外资。奉献众僧。故曰布施于众人。亦可通衣及食。以奉大众。故曰布施等。施虽不能究竟断结。亦能暂伏现行贪心。故曰降伏等。次颂感果者。上半感果精妙。下半属当处所。克于乐果。由于乐因。故曰依乐。此明因药。受乐报者。近得人天乐报。永得等者。远得无漏道果。属当可知。次颂显果无穷者。上半显无漏果。下半明有漏果。前中初句举前因胜。次句显果无穷。谓得胜进无漏。以自适神。故曰快乐。此之快乐。唯证乃知。非是世事能况。故曰无可喻。次有漏果可知。戒本三句。一犯人。二求用时节。三过前求用结罪。广解可知。僧祇十一。此雨浴衣。得四月半受用。至八月十五日应当舍。舍法者。一比丘应众中作是唱。大德僧听。今日僧舍雨浴衣(三说)。若至十六日舍者。越毗尼罪。尼无过前。今吉罗者。结多求罪。少利故轻。

  次急施衣戒 忧劳未满。不合受施。对有急缘。开听为受。因开急故。非急亦受。既有过生。故须圣制。此两戒合者。同由一衣生故。过前受具五缘。一是急施。二知是。三过十日前。四无因缘。五领受便犯。过后畜具六缘。一是急施。二知是。三十日内得。四不作净。五无因缘。六畜过限。犯相文三。一开受夏衣。二六群下。因开起过。佛即呵制。三尔时下。开受急施。既开十日内受。应有过前受。过文无者略。戒本五句。一犯人。二受衣时限。三诸比丘下。是急听受。非急不听。四受衣下。开时畜无罪。五若过下结罪。又前缘中。二罪俱无。戒本但结过后畜罪。广解及开。方始具二。广中一五。别释中三合解。合解三中。第一先解第三句急施衣。二衣时下。解第四句衣时。三自恣十日在下。总举三句。合而广释。既言自恣十日在。明知即是戒本第二句。问从尔长衣过十日犯。何故此急施衣。七月六日受。至十六日明相出。更言一月五月应畜。等长衣不与时分相接者。但有前开。是以即犯。此急施衣。两开相接。是以不犯。尔者七月十五日出界。不成破离。以入十六日。是即应去之限。答夏衣但有后开。无其前开。以十五日夜。犹须守夏获衣。是故不类。去则成犯。次第二句开一月摄十日。五月摄一月。何故此中迦提德衣月。不摄十日。而言过一月五月后。更增一日。答一月摄十日者。一同非时。二俱防长。功能既齐。以长摄短。德衣摄迦提月者。一月时位。二俱五利。功能亦齐。以长收短。今德衣迦提。不摄十日者。一时非时别。二十日唯一长德衣等。五利功能有宽狭。是故不相摄。以不摄故。更增一日。余句类同。不能繁释。但还衣言过前过后者。此是出法之言。理实过前受。即座还主。过后是长。应经宿还。不犯中。初总次别。别中先开过前。次明过后。

  次兰若离衣六宿戒 此戒同异如前。但前戒聚落一宿即犯。此兰若怖处。过六夜犯。又前戒常流人犯。有德衣开。此胜行人。不受德衣。但对难故。开听六夜。尔者既是胜行。无德衣开。如何得有除迦提月。答迦提非作法。是以故开。别缘有七。一受持三衣。二冬分非时。三有疑怖处。四置衣聚落。五不舍会。六无因缘。七第七日明相出。文中有二。初为贼难开置舍内。二尔时六群下。因开起过。既因六群。乘教起非。设住兰若。亦限六夜。戒本五句。一人。二反显犯时。三在阿兰若下。出难开缘。四比丘下。开六夜一会。五若过下结犯。释中。不解第二句。余者具释。兰若下。解第三句。舍内下。释第四句。若比丘下。解第五句。见论。若兰若处众僧多。房舍坚密。不须寄衣聚落。亦有除僧羯磨。此虽无文。义通无失。

  次回僧物戒 制意者。僧利不轻。辄回入己。恼众长贪。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许僧物。二作许想。三回入己。四领受犯。满戒四句可知。释中。二四合解。初三别释。僧物下。解第三句。三句之物。回有重轻。初物犯舍。第二物回之无罪。下文未许。许想吉罗。故知未许。未许想无犯。第三定属僧物。回入犯重。此之三物。相对故举。越次差会。定属之物。既损别属。计直成重。又解。第二句物正当缘起。回之犯舍。余二并定属僧。回则获重。又解。此之三物。俱犯舍堕。以于本主边回无盗心。故不犯重。若比丘下。解二四两句。文三。初正解回物入己。二若物下。四对八句。物不入己。但犯轻?。一塔僧相对。二四方现前。三僧尼两众。四料简上三同类。同类回此与彼。故言许异处。与异处。三境想四句。上来三十舍堕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