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3 册 No. 0631 法华经指掌疏

法华指掌疏卷第七

  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明元 较字

  △二妙音忘情弘经(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宿世以音乐供佛。现在感天乐随身。且能随类说法。善应机心。故以妙音为名。供佛闻法。来往成益。事在经文。题难俱悉。特标人以摄行也。若明别义者。一为尽前品余疑。言前品当机。以药王游化娑婆为问者。原为娑婆秽恶。众生难化起见。世尊虽示以苦行。而娑婆难化之疑。犹未全了。今闻妙音菩萨。种种现身。在此娑婆。于神通变化智慧。无所损减。始知娑婆不难化也。二为遣前品余见。以前品喜见菩萨。两世俱在净国。恐有滞执词句。未了筌蹄者。因此复立厌秽欣净之见。今闻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始知此见不可存也。三为防前品余执。以前品佛嘱宿王。弘护偏重阎浮。故嘱弘本品。则曰广宣流布于阎浮提。嘱护全经。则曰此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恐不达举一例诸。因此通彼。反谓妙法。只堪此处。弘护不须远及。自生畛域。谬证佛言。今闻妙音菩萨。其身在此。而复现种种身。处处为诸众生。说是经典。又闻是菩萨。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众生。各得所知。于十方恒沙世界中。亦复如是。始知此执不宜有也。四为证前品实闻。以前品喜见然身。光照八十亿恒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善。恐谓去此遥远。空赞奚闻。不知执尽闻通。法尔如是。今闻时多宝佛。告彼菩萨。善男子来。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众发来。始知闻性实能通也。五为显前品法用。以前品喜见菩萨。虽以普现色身三昧。雨华雨香。但彰供佛之用。未显应机之身。今闻妙音菩萨。或现梵身。或现释身等。始知三昧用无尽也。总言大法难弘。真信难发。行未全美。不足以风末世。疑未尽断。不足以契真乘。为磨微玷。以成完璧。故于药王品后。而说妙音品焉。

  △(经文分四)一妙音忘情远来。二如来论其功德。三妙音事毕还国。四此众闻品获益。初二。一远来之由。二正明远来。初三。一蒙释迦光。二奉本师命。三应多宝唤。初二。一如来光照其国。二妙音蒙光欲来。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白毫光明遍照其国。

  初放光东照。肉髻居众相之首。具斯相者。人中最胜。故称大人相也。光从此放者。为重其人。以妙音人近极果。故以此光照之。白毫处两眉之中。不偏不倚。故云眉间相也。光从此放者。为印其行。以妙音行契中道。故以此光照之。遍照东方等者。谓所经之处。皆于光中现也。

  过是下。远至其国。国名净光庄严者。既属净国。必具清净光明。及种种庄严而为饰故。又以彼佛净行智光之所庄严而得成故。佛号净华宿王智者。华表因行。以是无漏之因。故置净言。智该权实。以能破生死夜。故称宿王。又前品表以智导行。故菩萨名宿王华。此品表以行成智。故佛号净华宿王。皆智行相依为名。菩萨大众。围绕说法者。独为大乘说甚深法故。又菩萨属大。大众亦兼余乘。若此则是权实并演。白毫光明。遍照其国者。放光虽为妙音。有缘自能蒙照。其犹日照高山。光映泉石。日岂有心于其间哉。不言髻光者。最胜顶光。惟妙音堪承故。

  △二妙音蒙光欲来二。一经家叙德。二蒙光欲来。初。

  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至)恒河沙等诸大三昧。

  大成云。植德供佛。成就深智。福慧两足也。得妙下。共有一十六种三昧。惟证能知。非思可到。不释则入证无由。释之恐鹿马错指。然古德既不避摸象之讥。而今解亦无妨说乳之似。据名寻义。约作八对。一断证对。妙幢相者。善摧妄惑故。法华者。妙证实相故。二真俗对。净德者。真智契理。绝妄染故。宿王戏者。俗智照事。得自在故。三悲智对。无缘者。大悲无私。不缘而应故。智印者。真智绝照。如水印像故。四闻修对。解语言者。耳意互用。声入心通故。集功德者。事理兼修。万善同归故。五体用对。清净者。全体出缠。二障无能染故。神通游戏者。大用现前。二死无能碍故。六智行对。慧炬者。正慧导迷。如炬烛闇故。庄严王者。妙行严果。如王最胜故。七现秘对。净光明者。外现清净光明。用之不竭故。净藏者。内秘恒沙性德。取之无尽故。八拣收对。不共者。别圆自住。不共余乘故。日旋者。同圆普收。如日还照故。然此十六三昧。其实皆一三昧。总惟一心。随相各别。若更推之。亦可无尽。故云如是等。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大三昧。

  △二蒙光欲来。

  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至)庄严王菩萨药上菩萨。

  初妙音蒙光。据前云白毫光明。遍照其国。岂惟妙音。今特言照其身者。应兼髻光。盖髻光独照妙音者。重其人以望其来教。

  即白下。白佛欲来。默契光照之意。欲来此土。但既有本所事佛。不宜自专。故应即白。大成云。释迦乃运斤之师。诸大士亦抟风之侣。遇之有尽圣之功。会之有逍遥之益。可师可友。能不亲之近之。然此亦据妙音自道。其实来近释迦。及见文殊等。盖为利益此众。永作芳轨耳。蒙释迦光竟。

  △二奉本师命二。一本师诫令忘情。二妙音奉命现相。初。

  尔时净华宿王智佛(至)若佛菩萨及国土生下劣想。

  初直言标诫。若轻于彼者。必重于我。重我者。同凡夫之下执。轻彼者。类二乘之劣见。故诫以莫轻彼国。生下劣想。然此乃本品要义。前后枢机。盖以前品当机。举娑婆为问。正由净秽之见不了。而喜见两世。惟净国是生。反令欣厌之情愈炽。是情是见。同碍道之荆棘。必剪之乃称康衢。分彼分此犹翳睛之狂华。若了之即同净目。所以妙音才言欲来。本师启口便诫。读是经者。幸留意焉。

  善男下。示以相形。依报则净秽迥别。正报则胜劣特异。彼此相形。情见易生。故特示之。

  是故下。承示结劝。如来意谓。正以彼此相形。情见易生。以是之故。汝今往诣。莫于彼起轻慢之心。勿任自生下劣之想。情见既平。净秽何异。形骸已脱。彼我无殊。其犹除器观空。虽一芥之空。与太虚而同体。开堤望水。虽渭沼之水。混清池而俱流。如斯而往。往斯可矣。

  △二妙音奉命现相四。一奉命归功。二先现来相。三文殊推因。四如来指答。初。

  妙音菩萨白其佛言世尊(至)如来功德智慧庄严。

  白其佛言者。既奉佛命。还覆佛旨也。妙音意谓。我之所以敢诣娑婆者。皆是承仗如来之力。我有何德。而敢于彼起轻慢心。任自生下劣想哉。末二句。乃转释上义。神通游戏者。无碍妙用。功德智慧者。无漏福慧。庄严二字。双通上二句义。妙音意谓。我之所以来去无碍者。皆如来神通游戏。庄严于我。我之所以身辩具足者。皆如来功德智慧。庄严于我。非如来之力而何哉。此妙音不以胜报自居。而归功于佛。以申不敢轻彼意也。

  △二先现来相。

  于是妙音菩萨不起于座(至)甄叔迦宝以为其台。

  不起于座。身不动摇者。就座敛容以成定相。无烦方便也。而入三昧者。准后文即是现身三昧。以三昧力等者。欲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先现如数宝华以为其兆也。宝华所以为菩萨之兆者。以华能成果。菩萨为成佛之人故。去法座不远者。为兆其不久即至也。茎兆定力摄持。叶兆慧轮开敷。须兆众行交成。台兆大愿圆满。是则人虽未来而德相先现。有智者自能识之。故向下文殊有是何因缘。先现此瑞之问。大成云。未来此土先现瑞者。示来相之前导故。启会众之景仰故。阎浮檀。约义翻为胜金。义见于前。甄叔迦。此云鹦鹉。此宝色赤如其嘴故。西域记云。甄叔迦树。其叶赤色。宝色如之。故名。

  △三文殊推因。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甄叔迦宝以为其台。

  邻极之兆。非大智莫测。故惟文殊能问。见是莲华。略已仿佛其人。但以时众不了。须待佛说。故问是何因缘。先现此瑞。问中下一先字。已显后有人来。又用一瑞字。足见不是常人。文殊岂真不知耶。不言八万四千。而云若干等者。以见华即问。未暇枚其数故。茎叶须台。有关其人之德。故问中一一具陈。

  △四如来指答。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亦欲供养听法华经。

  是妙音菩萨。指所兆之人。欲从净华等。答现瑞之因。末句言亦欲供法。亦欲听法。宜各别言之。盖省文言乱耳。奉本师命竟。

  △三应多宝唤二。一多宝受请远唤。二妙音同众俱发。初。

  文殊师利白佛言(至)文殊师利法王子欲见汝身。

  初文殊请加。必有深因。乃获胜果。故问种何善本。修何功德。有是神力。种何善本者。问以往昔供几多佛也。修何功德者。问以往昔作何等供也。神力虽由往因。发通必资现缘。故又问现在住何三昧。愿说其名。欲勤修行者。慕其神用。仿其入住耳。行此三昧。乃能见之者。显未造其境。虽来莫见。此语明是作家口角。固知文殊请加。非为己也。色相者。色身形相。威仪者。威仪仪表。大谓胜相。小相劣形。进谓前来。止谓住彼。盖文殊故推不知。而两言之也。愿以神力。彼来令见者。自谓未行彼之三昧。不能自见。请佛加被耳。尔时下。佛推多宝。佛不自召。而推多宝者。以文殊表信。多宝表愿。妙音表行。为显弘经。必当具足三资粮故。

  时多下。受请远唤。彼国去此。百八万亿那由恒沙世界。而文中曰告曰来。宛若对面。盖以多宝音圆。妙音根净。根尘互遍。固如是也。示以文殊欲见者。以妙音意中。早有文殊。闻其欲见。将不速而至故。

  △二妙音同众俱发。

  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至)百千天乐不鼓自鸣。

  初没彼发来。于彼国没一句。与下普门品发端。以有没有出。妙应似未圆故。因中以若干宝钵奉佛。愿将来得法器随行。由此所以有若干菩萨。俱共发来。

  所经下。中间瑞相。神德所至。天地效灵。故得六种震动。雨众宝华。因中于万二千岁。技乐供佛。愿将来得乐音与俱。由此所以有百千天乐。不鼓自鸣。远来之由竟。

  △二正明远来二。一叙相标来。二具仪晋见。初。

  是菩萨目如广大青莲华叶(至)娑婆世界耆阇崛山。

  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广。青白分明。佛眼似之。今菩萨亦然。故云如也。言广大者。以身相既大。目亦相称。细华无能喻故。正犹即也。和合者。会聚义。准诸经赞佛。但云面如满月。今以菩萨面貌广大。一月莫匹。故喻以和合百千万月。虽和合百千万月。广大似之。端正犹差。故云复过。身真金色。体也。功德庄严。因也。威德光明等。果也。炽盛者。如火炽然。望之可畏故。照耀者。如月扬辉。即之可亲故。诸相具足者。虽居因位。妙相同佛也。那罗延。天力士名。其身坚固。不可沮坏。而菩萨身相如之。前云俱共发来。不言如何发。今云入七宝等。乃乘台缘空而发也。恭敬围绕者。主伴团圞。相向自若。非有奔走之劳。及失序之仪故。来此耆崛者。供佛听法。见文殊等也。

  △二具仪晋见二。一先见释迦。二次见多宝。初。

  到已下七宝台(至)安隐少恼堪忍久住不。

  初持璎供佛。妙音来意。为供释迦。故到即先供。

  而白下。代师问讯。准前妙音欲来。彼佛但诫令忘情。并无嘱以问讯之语。想必有之。盖经家不叙也。问中先及释迦。次及多宝者。主客异耳。问释迦中。言分三段。初段中。外绝感伤。内离逼迫。即是少病少恼。动作偏宜。静止尤适。即是起居轻利。法道成立。魔外不兴。即是安乐行持。此粗略问也。次段中。言欲得少病少恼。须是四大调和。四大者。慈心普持。即是地大。悲心普润。即是水大。喜心浮升。即是火大。舍心无住。即是风大。调和者。谓慈不过爱。悲不过伤。喜不过恣。舍不过忍。由此所以法性无病。圣智绝恼。欲得起居轻利。须是世事可忍。可忍者。谓一一如法。无关圣衷。由此所以阅历自若。动静咸宜。欲得安乐行持。须是众生易度。易度者。谓依教奉行。不恋魔业。由此所以目无全牛。任其游刃。此处中问也。三段中。言欲得四大调和。须是众生无障。故问以无多贪欲瞋恚愚痴等不。欲得世事可忍。须是众生如法。故问以无不孝父母。不敬沙门等不。五情。即五情根也。纵逸五尘。莫知抵止。名曰不摄。欲得众生易度。须是舍离魔业。故问以众生能降伏诸魔怨不。此详悉问也。问多宝中。先问来。次问住者。明知必来。恐尚未至。又恐既至而不忍久住也。释迦之道有托。多宝之愿无违。即是安隐少恼。如法证事。罢座方归。即是堪忍久住。

  △二次见多宝。

  世尊我今欲见多宝佛身(至)文殊师利等故来至此。

  初妙音求见。既承远召。宜在有缘。至此而不获一面。岂能自已。故求世尊示见。然妙音不能自见。必待佛示者。事论谓分身散后。塔闭如故。非佛力莫能重开。表法则行不自起。起必依真。若如此乃克符愿。尔时下。世尊代请。达妙音之情。以语多宝。盖欲其重示妙相。以符来意。

  时多下。多宝现相。当赞善之时。即是现相时也。既能供佛闻法。又能近友取益。故重言善哉以赞美之。供养释迦。并见文殊等。乃妙音欲来之时。自白本师之语。然此亦难行之事。况夫舍彼净光。远入秽土。是为甚难。故多宝举此。以显其所赞。非虚誉也。妙音忘情远来竟。

  △二如来论其功德三。一先论宿世善根。二次论现在神智。三后论三昧名字。初二。一华德请问。二如来引答。初。

  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至)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华有二德。一颜色妍丽。二香气清芬。菩萨色相端严。道德充溢似之。故以为名。文殊一见便识。华德虽见犹疑。故重问也。又妙音昔为净德夫人。华德昔为妙庄严王。历世以来。互相起发。故今仍示问。

  △二如来引答。

  佛告华德菩萨过去有佛(至)妙音菩萨摩诃萨是。

  初先举本师。佛号云雷音王者。音出慈门。警觉聋瞽。故取喻云雷。摧邪应机。智辩无碍。故自在如王。国名现一切世间者。一土异见。净秽不同。如诸天同一器食。粗妙各异。劫名喜见者。当此之时。有佛住世。见者欢喜。此妙音本所事佛。及所依劫国名也。妙音下。次引本事。彼时即名妙音者。久博说法之号。非今始名也。乐至十万。可称钧天。况经万二千岁。其愿力之固可知。钵名七宝。允为法器。况有八万四千。其供养之盛可知。由此感得天乐随行。菩萨与俱。故云以是因缘等。此结答华德。种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之问也。华德下。结会古今。昔之妙音。即今之妙音。因果分明。无烦再问矣。先论宿世善根竟。

  △二次论现在神智二。一极显因力。二详示果用。初。

  华德是妙音菩萨(至)百千万亿那由他佛。

  已曾供养等。谓雷音已前。早已供佛植德。不惟于雷音时为然也。又值等者。谓雷音之后。复值若干诸佛。亲近供养。则向下之神智无碍者。有由来矣。

  △二详示果用二。一总标。二别明。初。

  华德汝但见妙音菩萨(至)为诸众生说是经典。

  准楞严观音应机现身。或为令脱其伦。或为随分增益。今妙音专为说此。此二士同一说法。而正兼不同。

  △二别明二。一应化世间。二应化出世。初二。一别明现身。二总结神智。初。

  或现梵王身或现帝释身(至)变为女身而说是经。

  初现天众身。梵释自在。释见序分。天大将军者。大经云。八健提。天中力士也。毗沙门。此云多闻。北方天王之名。不言余天者。可例知故。或现转轮下。现人众身。二王可知。长者。谓年高德重。众所推尊。居士。谓爱谈名言。清净自居。宰官。谓剖断邦邑。泽民辅政。婆罗门。谓净行高洁。山野自闲。四众。谓奉戒持身。依法修行。妇女。谓将身适他。随夫荣鄙。童男者。未冠之称。童女者。未嫁之名。然此等心行乐欲。各各不同。而菩萨神通智慧。皆能应现。或现天龙下。现八部身。而说是经句。通上诸身。以现身必说法故。诸有下。现难处身。众难处者。北洲长寿。佛前佛后等也。然此等以难缘所障。不得见佛闻法。而菩萨特为现身。救离难缘。文虽不言现身。无妨说现。以异类中行。从古有之也。乃至下。现宫女身。乃至者。超略之辞。凡一切有制之女。皆在其中。言女人虽非难处。但少为父母所禁。长为夫主所持。老为儿女所阻。终身受制。无自由分。况在宫禁之中。足难逾阃。若非菩萨神变智慧。将老死重闱。又焉能睹至人而闻妙法也哉。而说是经句。亦应通上。以救济原为说经故。

  △二总结神智。

  华德是妙音菩萨(至)恒河沙世界中亦复如是。

  初正结神智。夫法身无相。应物而形。般若无知。对缘而照。对缘而照故。照即无照。应物而形故。形即无形。形既无形。万机顿赴而不劳。于神何损。照既无照。千问殊对而无虑。于智何减。所谓纭纭自彼。于我何为者。此也。是菩下。以此例余。虽专弘法华。而开导随机。故云若干智慧。令无上菩提。而人人有分。故曰明照娑婆。应种者种。应熟者熟。应脱者脱。故云各得所知。然妙应不滞一隅。大化岂拣殊方。故云十方沙界。亦复如是。应化世间竟。

  △二应化出世。

  若应以声闻形得度者(至)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初别明现形。素重声闻之道。仰慕其人。是应以声闻形得度。若现余形。尚不愿见。又焉能感革其心。令进闻此经。故即现声闻形而为说法。辟支菩萨形。准知。若素慕佛道。欲见佛身。是应以佛形得度。设为现余形。反乖大心。故即为现佛形。如是句。结上已说。乃至句。通收八相。如云应以补处形而得度者。示现补处。应以入胎形而得度者。示现入胎等。为避繁文。故超略言之。若闻佛灭度。心生渴仰。便种善根。是应以灭度而得度者。设现住世。反起憍恣。令生厌怠。故即示现灭度。所谓虽不实灭。而言灭度是也。华德下。总结神智。前结应化世间。但云神智。此结应化出世。复置大言。其事如是者。指告华德。以及余众也。次论现在神智竟。

  △三后论三昧名字。

  尔时华德菩萨白佛言(至)能如是饶益无量众生。

  初华德请问。文殊已问。世尊未答。故华德再问。意谓。闻佛所说。已知妙音菩萨。深种善根。有是神智。然虽由宿因。亦资现缘。但未知现在住何三昧。而能如是。尚祈为说。以便随学。佛告下。世尊示答。三昧之名。与喜见所证稍异。盖同一三昧。而业用尤胜也。如来论其功德竟。

  △三妙音事毕还国三。一饶益事毕。二妙音还国。三对佛述成。初。

  说是妙音菩萨品时(至)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

  俱来菩萨。乃具体而微者。故因是说。皆能证入。此界菩萨。于前品已能仿佛。既闻此品。彻证无违。故云亦得。不惟得是三昧。且能获总持力。于佛所说若文若义。忆念受持。无有遗忘。以是而流通斯法。自然尘劫不坠。光照妙音之来。盖为此也。

  △二妙音还国。

  尔时妙音菩萨摩诃萨(至)至净华宿王智佛所。

  上科两众获益。显化他之功。此科供佛及塔。彰自行之美。自他两利。更无所事。故应还归本土。所经诸国等。如是而来。如是而去。既到本国等。如是而见释迦。如是而见宿王。从容自若。始终无移。所谓于神变智慧。无所损减者。于此益见。

  △三对佛述成。

  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至)得现一切色身三昧。

  初述所作事。盖来既禀命。归当覆旨也。亦令下。述所成益。妙音事毕还国竟。

  △四此众闻品获益。

  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至)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

  四万二千天子。目见其来。目见其去。瞪蒙瞻视。一念不生。继而并来去相亦不可得。不生灭性。朗然现前。是为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见其来无所粘。去无所滞无粘无滞。故不可谓之有。而来而去。故不可谓之无。不可谓之无。无无相也。不可谓之有。无有相也。二相俱无。妙证实相。是为得法华三昧。妙音忘情弘经竟。

  △三观音遣相圆应(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别行玄云。西方正音名阿那婆娄吉底输。此云观世音。准悲华经。过去宝藏佛时。有转轮王。第一太子。三月供佛斋僧。遂发愿云。若有众生受三途等苦。凡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菩提。由是彼佛。字以观世音号。又楞严经菩萨自陈云。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成就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今经寻声救苦。义同悲华。若究其能救之因。功自反闻。亦摄楞严。体备众德曰普。用所由现曰门。言菩萨自获真实圆通。恒沙性德皆悉具足。随机应现恒沙妙用。皆从此出。经中但显其用。题中兼出其体。合人与法。目曰观音普门。若明别义者。一为遣前品之相。以前品妙音菩萨。蒙照而来。事毕而去。似有去来之相。若果有去来。则赴应不广。为遣此相。故说此品。令知一念才举。众苦即脱。感应自尔。何去何来。二为拂前品之迹。以前品妙音菩萨。于彼国没而现于此。似有没现之迹。若果有没现。则彼此互遗。为遣此迹。故说此品。令知分身遍应。一真未移。十方俱在。何出何没。三为显拔苦之用。以前品妙音菩萨。惟显说法之用。虽诸难俱济。而略不明显。今则广显拔苦。以足前用。四为显救世之急。以前品妙音菩萨。专重现身说法。不言持名破惑。其如众生三毒炽盛。闻法良难。若无方便。反失利益。今此品以常念恭敬。灭贪瞋痴。尤为救世急要。五为显摄俗之易。以前品专弘法华。重在契真。其如众生儿女情重。佛法念轻。若不顺俗。并真亦失。今此品以礼拜供养。便生福慧之男。有相之女。尤为摄俗善权。总言菩萨慈悲广大。誓愿弘深。超二十四圣所证圆通。而独称真实。匹六十二亿恒沙菩萨。而持福正等。论应化之宏功。尽圆妙之极致。如斯流通。可为指南。故殿正修而说此品。

  △(经文分三)一长行别示。二偈颂合显。三闻品获益。初长行别示(准楞严。菩萨有三种胜用。一三十二应。二十四无畏。三四不思议。今亦义具。但其中问答标结。文势断续处。与楞严多不相类。若定依彼科。则有碍现文。若全依此释。又恐违自语。今科依此经释兼会彼。庶两经符合。而文义俱得矣)二。一问答得名所以。二问答游化方便。初二。一当机举名请问。二如来备示感应。初。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至)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菩萨名无尽意者。以最初发意。欲尽生界。生界无尽。菩萨之意亦无尽。故若愚赞云。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忙忙。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正修之终。示为当机者。以究竟流通。惟是意无尽故。袒肩以便执役。尽资道也。合掌以秉一心。敦请仪也。观音望尊法界。风偃群贤。名不自彰。彰必有由。故问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盖欲如来因名示行。以为末世弘经者法也。

  △二如来备示感应(此即楞严十四无畏。今依现文分二)。一正答得名所以。二广显称名感应。初三。一总标寻声救苦。二别示持名感应。三结答得名因缘。初总标寻声救苦(此即楞严苦恼无畏)。

  佛告无尽意菩萨(至)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初受苦称名。无量百千等。是众多不定之数。非谓只有如许众生也。楞严正脉疏云。苦恼虽通。分约身心亦可。盖苦楚其身。而恼乱其心也。又云。别列不尽一切诸难。皆摄此中。观世下。寻声令脱。即时观其音声者。寻其声在何处。而加被之。楞严云。一者。由我不自观音。以观观者。令彼十方苦恼众生。观其音声。即得解脱。释义。则不自观音。谓不似众生。一向循尘也。以观观者。谓就彼能观。反观自性也。自能如是修习。亦能令彼苦恼众生。闻名感发。称我名号。故云观其音声。不言称名。而言观声者。称名但属事念。观声亦兼理持。盖由菩萨慈力。加被。能令理事兼修。故今经一心称名。古德亦言有事有理。但以事修未必契理。理修无不摄事。故但言观声。即兼称名也。然事修称名。机心与圣心相交。理修忘尘。苦性与声性俱寂。故云即得解脱。两经所以不尽同者。以楞严偏重劝修。故观其音声。指在机感。此经惟为显用。故观其音声。指在圣应。同中有异。幸勿刻舟。

  △二别示持名感应。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至)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初能救火难(此即楞严火难无畏)。楞严正脉云。证极法界。威神无量。故令一心称名者。即为大悲威光所摄。不堕火难。如入山阴。暑不能侵也。此盖自利余力。加以悲愿。故能如此。彼经云。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设入大火。火不能烧。释义。则知见旋复者。谓六根互通。菩萨既旋闻复性。知见亦随闻。而旋复。所谓一根反元。六处解脱是也。然见觉属火。与一切火性相通。故见业交。则见猛火。今知见既旋。亦能随感旋彼余火。故令众生人火不烧。今经言威神之力者。亦由旋复功极。异中有同。应须善会。后皆仿此(应验传云。祝长舒。晋元康年中。于洛阳。为延火所及。草屋大风。必无免理。一心称名。风回火转邻舍而灭)。若为下。能救水难(此即楞严水难无畏)。不言威神者。准上可知故。楞严云。三者。观听旋复。令诸众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释义。则观听旋复。正旋闻复性也。然闻听属水。与一切水性相通。故闻业交。则见大水。今既旋闻复性。亦能随感旋彼余水。故令众生大水不溺(传云。道冏三人。同伴乘冰度盂津。垂半。一人前陷。一人次没。冏进退水上。必溺无疑。一心称名。脚如踏板至夜。遇赤光。竟达岸)。若有下。能免鬼难(此即楞严鬼难无畏)。大成云。入海求珍。结伴无定。虽无定数。终不可独往。故举百千万亿总数。不定言多少也。贤愚经云。田殖百倍。商贾千倍。仕宦万倍。入海吉还。得无量倍。所以为求金银。乃至入于大海。风而曰黑。鬼怪风也。由此所以吹入鬼国。一人称名。众皆解脱者。名所在处。鬼不能近故。楞严云。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正脉释云。鬼神以阴隐为想因。以杀害为堕缘。故菩萨于反闻时。内灭妄想。外绝杀业。全超鬼神心行。以此全超威力。能令称名者免于鬼害(传云。外国百余人。从师子国泛海。忽遇恶风。漂堕鬼国。鬼欲尽食。合船称名得免)。

  △三结答得名因缘。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得名因缘。尚有多种。如上所说。可知梗概。故就此结答。以释无尽之疑。疑断信生。故向下更为广显。正答得名所以竟。

  △二广显称名感应四。一能脱四难。二能离三毒。三能应二求。四能得多福。初二。一别明脱难。二总结神力。初四。一能脱戮难。二能脱鬼难。三能脱刑难。四能脱贼难。初(此即楞严刀戈无畏)。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至)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临当被害者。或屈遭宪网。或误入仇门。顷刻身首异处。须臾性命不保。当此之时。犹能称名系念。则三昧之熟于平日可知。由此所以感圣遮救。令彼刀杖寻来寻断。段段零落。而铦利无所施也。楞严云。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释义。则熏闻成闻者。谓以反闻力。熏修妄闻。以成究竟坚固之真闻也。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者。谓其余五根。销妄复真。亦同声家之听。以元一精明。销则俱销。复则俱复也。俱复故。究竟坚固之性。随感遍周。故能令彼刀段段坏。俱销故。毕竟空寂之理。遇事便融。故能令如割水吹光(传云晋大元中。彭城一人。被枉为贼。常供金像带髻中。后伏法刀下。但闻金声三斫不伤解髻像有三痕。由是得放)。

  △二能脱鬼难(此即楞严鬼见无畏。问。此与前文解脱罗刹何异。答。前约一类。此约多类。虽同为鬼难。而前后各出。又前因黑风漂堕。以足三灾。非正显鬼难。若尔。前文何不言风难耶。答。文言脱鬼。楞严无风。舍义从文。故亦科鬼难)。

  若三千大千国土(至)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界满诸鬼。且欲恼人。极言其可畏也。圣号才称。威神即至。故诸鬼莫视。视尚不能。加害岂得。故云况复。楞严云。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叉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傍。目不能视。正脉释云。首二句。言反闻功极。发本明耀。圆照法界也。次二句。言鬼神阴隐想习。向暗背明。反不堪于光耀。如枭鸟夜视昼盲。罗刹向日不见是也。威摄众生。意准前知。下可类通。

  △三能脱刑难(此即楞严枷锁无畏)。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至)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有罪者。自干非法。无罪者。被人枉陷。在手曰杻。在脚曰械。以木加颈曰枷。以铁练体曰锁。然此四者。总为束而缚之。令不自在。故云检系其身。持名感护。四刑皆断。执法者。原其情而释之。故云即得解脱(问。先王制法。用以恋恶。无罪救之。固所宜矣。设救有罪。岂不纵恶殃民。坏乱纲纪乎。答。弥天罪过。当不住一个悔字。然既能称名。已知悔矣。况鲁肆大眚。圣人善庄公之补过。唐禁笞背。君子美太宗之存仁。曾未闻有议其伤于名教者。何独于大士一子之仁。而生疑乎)楞严云。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着。释义。则音性圆销者。谓声尘销灭也。观听返入者。谓耳根旋复也。离诸尘妄者。谓色等诸尘。亦随声而销灭。见等诸妄。亦随闻而旋复也。诸妄既复。以真护彼。能令枷锁断坏。诸尘既灭。以空融彼。能令禁系同虚。故云所不能着(传云。盖护。山阴人。有罪判决。系狱应死。三日三夜。称名无间。忽见观音放光照之。锁脱门开。寻光而去。行二十里。光乃息)。

  △四能脱贼难(此即楞严贼难无畏)。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至)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国满怨贼。极言其莫可避也。又贼而曰怨者。不惟图财。复欲致命故。商主者。善识贵贱。善解贸易。财丰智富。为众商之主也。主必偕伴。故云将诸商人。货蓄难得。故云赍持重宝。如此而入贼国。易招劫害。况又经过险路。宁复得脱。此九死一生之际也。大成云。或旷绝幽隘之处。或怨贼冲出之径。皆名险路。其中一人者。素奉佛法之人。素奉佛法。知有能救。故唱言勿得恐怖。教以称名者。令其知归。能以无畏等。示以堪救。闻言即称者。惧难迫迩。倾诚弗遑。称故得脱者。威慑怨贼。慈回恶念。盖以感应道交。捷如影向。故云即也。楞严云。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释义。则灭音者。声尘不隔。圆闻者。根性常遍。常遍故。寻声所在。遍生慈力。慈力故。随处护生。应缘化暴。故能令诸众生。遇贼不劫(传云。晋隆安年中。僧慧达。往北陇掘甘草。被羌人所获闭栅中。伺来日杀而食之。达竟夜称名。至旦。忽一虎跑吼。诸羌散。虎咬栅作穴。达竟得脱)。别明脱难竟。

  △二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楞严各有所因。不离耳根圆通。今经不出别缘。总结威神之力。异中有同。已标前疏。巍巍者。如山高大。可仰而不可及也。能脱四难竟。

  △二能离三毒二。一别明离毒。二总结神力。初。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至)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初能离贪毒(即楞严贪毒无畏。问。火水等难。现是苦境。可说怖畏。贪等三毒。随自心行。何畏之有。答有二义故。可说怖畏。一者毒是苦因。能招苦果。二者对境数起。力不自由。盖约信因识果。知畏求离者言之)。贪欲中惟淫为最。故偏举之。多于者。赋性如是。数数现起。轻而损身丧德。重而亡躯失命。且招来世妻不贞良。眷属乖意。尤其甚者。铜柱铁床等报。临终现前。积寒坚冰等狱。从头自受。由此知畏常念恭敬。以念力而对治淫心。祈慧剑而斩我爱网。感应道交。故云便得离欲。楞严云。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正脉释云。反闻离尘。迥脱于色。而色岂能劫于家宝乎。能令众生离欲者。摄彼同己。空诸色故。若多下。能离瞋毒(此即楞严瞋毒无畏)。多瞋恚者。对境便炽。莫可禁制。轻则伤气取辱。重则忘身及亲。且致来世被他求玼。为入恼害。尤其甚者。刀山铁橛。剑树剑轮等。相。临终现前。宫割斩斫。剉刺槌击等事。从头自受。由此知畏。常念恭敬。以念力而制伏瞋机。仗慈风而拂我恚热。寻声蒙救。故云便得离瞋。楞严云。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瞋恚。正脉释云。纯音无尘。谓音虽不坏。而已离尘染之过。即心境一如也。根尘融为一法。故无能对之根。亦无所对之尘。无对所对。而能令脱瞋者。以瞋生于敌对违拒。今无对所对。瞋无由起。摄他同己。故令彼亦然也。若多下。能离痴毒(此即楞严痴毒无畏)。多愚痴者。迷正知见。起邪分别。小而事理错乱。大而邪正颠倒。且感来世生邪见家。其心謟曲。尤其甚者。王使主吏。证执文籍等相。临终现前。勘问权诈。考讯推鞫等事。从头遍历。由此知畏。常念恭敬。以正念而敌破邪执。邀慧日而照我迷云。随念现应。故云便得离痴。楞严云。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温陵释曰。痴由妄尘所蔽。无明所覆。销尘则无蔽。旋明则无覆。故外之法界。内之身心。凝莹朗彻。离痴暗矣。能令等。准上可知。

  △二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至)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无始三毒。一称名而即灭。故云大威神力。根本既灭。枝末随销。故云多所饶益。有斯饶益。是可归依。故诫以常应心念。心念云者。且念且观。非止口诵已也。会通楞严。准前可知。能离三毒竟。

  △三能应二求二。一别明应求。二总结神力。初。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初能应求男(此即楞严求男无畏)。女人无子。有三种苦。一者为自夫所弃。二者为余妇所轻。三者为傍人所笑。为脱此苦。故须求也。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体夫存嗣。故欲求男。礼拜者。以身致敬。供养者。以财致享。仪真行实。乃致圣应。不同在难。惟须持名即得也。菩萨以法王之子。余福余慧。利及无子众生。故能令便生。有福有德者。富而贤。有智有慧者。贵而哲。四美具足。正以见圣惠之无涯矣。楞严云。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释义。则融形复闻者。谓融销幻形。以复真闻。所谓诸根圆拔。内莹发光。根身器界。应念化成无上知觉。此即事而理也。由即事而理故。无违真而应俗。所以不动道场。涉入世间。复由理事无碍故。事亦如理而广狭相即。所以不坏世界。能遍十方。复由事事无碍故。身亦随界而一多俱在。所以供养诸佛。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等义。已备现文随疏。

  设欲下。能应求女(此即楞严求女无畏)。男承内嗣。女结外亲。有男无女。亦非全美。故半子亦有求者。不言礼供者。准上可知故。菩萨承顺诸佛。领受法门。余功余德。利及无女众生。故能令便生。端正以备女品。有相以主贵格。宿植德本者。亦显有福有慧。但变其文也。众人爱敬者。亲爱而不敢干犯。敬畏而不忍回避。正以端而有相。慧而多福。故致然也。楞严云。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释义。则六根互用曰圆。各各无碍曰通。互用故。明照无二。无碍故。含界无遗。明照无二故。立为镜智之号。含界无遗故。立以空藏之名。由镜义故。承顺如来秘密而明照无违。由藏义故。受领如来秘密而舍摄无失。柔顺即是智慧。以有智方能柔顺。尽坤道备女德也。

  △二总结神力。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力即神力。同上。能应二求竟。

  △四能得多福(此即楞严持名无畏。问。持名出自本心。何所畏耶。答。恐其无功。及不胜余名。皆畏也。今持观音。福多胜余。故无此畏)三。一举福劝持。二以余较量。三结显福多。初。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至)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心存恭敬。身行礼拜。不惟遇难能免。有求必应。而且因兹获福。终无虚弃。即或不暇礼拜。持名亦得多福。是故一切众生。皆应受持。然此中恭敬属于意业。礼拜属于身业。持名属于口业。意业为主。必不可少。身口为从。单复皆得也。

  △二以余较量。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至)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初设言持余。六十二亿恒沙菩萨。据楞严皆现住娑婆。修法垂范。教化众生者。实由如来现量所知。非假设之数也。如数受持其名可谓众矣。尽形供养。其时可谓常矣。四事具足。其供可谓备矣。

  于汝下。问答功德。雨滴虽微。聚地尚可成流。尘颅至细。积筐便足培岳。况复如许菩萨。依名受持。若干四事。尽形供养。所得功德。自应无尽。故如来故意垂问。为多与不。而当机菩萨。直以甚多答之。

  佛言下。以此较量。受持观音。不及六十二亿恒沙之名众也。乃至一时。不及尽形供养之时常也。但行礼拜。不及四事具足之供备也。以二人之行迹论之。有类霄壤。以二人之福德论之。不异丝毫。盖以余诸菩萨。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而观音独得圆通本根。普摄一切。一根既可以敌诸门。一名亦可以等余号。其犹身附鹏翼。堪比庶鸟千翔。遍尝众水。无逾大海一味。圆根与不圆根日劫相倍。理应然也。楞严云。十四者。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释义。则观音圆通。独称本根者。以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又以其能容能遍。故称为妙。此门已发。能通余门。通余门故。摄余门而同己微妙。亦同己容遍。故云然后身心等也。能令等义。已于现文疏释。

  △三结显多福。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至)福德之利。

  此福是无漏之福。而又独为最胜。故称无量无边。以具含容周遍。二种微妙义故。问答得名所以竟。

  △二问答游化方便二。一当机进问游化。二如来备示。感应初。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至)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如上所说。但显冥加之功。未彰显应之力。欲知显应。故问云何游此娑婆。云何为众说法。盖以菩萨以身涉世。必有方便之力。但不知其事云何。故为问也。

  △二如来备示感应二。一广显应化诸国。二正答游于娑婆。初(即楞严三十二应。彼经云。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二。一明应显化。二结德劝供。初八。一能应三圣。二能应六天。三能应五人。四能应四众。五能应众妇。六能应二童。七能应十类。八能应力士。初。

  佛告无尽意菩萨(至)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初能应菩萨。若有句。文虽局此。义贯群机。以除佛一人。九界皆生故。楞严云。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进修无漏。胜解现圆。我现佛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释义。则入三摩地者。谓依彼反闻之功。上求佛果也。进修无漏者。谓渐次修治以期无漏。如云此根初解。及空性圆明等是也。胜解现圆者。谓无漏胜慧。不久即圆。如云先得人空。及成法解脱等是也。为对此机。故现佛身。为说胜进之法。令脱随分法爱。以至究竟成佛也。应以下。能应辟支。此有二类。一应独觉。楞严云。若诸有学。寂静妙明。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独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二应缘觉。楞严云。若诸有学。断十二缘。缘断胜性。胜妙现圆。我于彼前。现缘觉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释义。则有学者。谓将证无学。犹未证也。温陵曰。独觉者。出无佛世。观物变易。自觉无生者也。乐独善寂。求自然慧。故曰寂静妙明。缘觉者。禀佛之教。观缘悟道者也。知迷胜性。由十二缘。于是断之。自无明灭。至忧悲苦恼灭。则缘断而胜性现矣。性因缘断而显。故曰缘断胜性。正脉云。胜性。即因缘无生之性。然此二类。俱称胜妙现圆者。各指自类极果。于修道将尽时。预现圆满之相也。对二类机。现二类身。为说胜进之法。令离分段生死。名为解脱。应以下。能应声闻。现文可了。楞严云。若诸有学。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我于彼前现声闻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释义。则有学者。谓前三果也。得四谛空者。谓初于佛边。得闻四谛。及空无我理也由闻四谛法故。知三界苦。修出世道。分断见思。分证涅槃。故云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者。谓罗汉向中。最胜灭性。预现圆满之相也。现说令解。准上可知。

  △二能应六天。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至)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准楞严。欲心明悟。不犯欲尘。欲身清净。即是应以梵王身得度。欲为天主。统领诸天。即是应以帝释身得度。欲身自在。游行十方。即是应以自在天身得度。欲身自在。飞行虚空。即是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爱统鬼神。救护国土。即是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爱统世界。保护众生。即是应以四天王身得度。今言毗沙门者。四王举一。以该其余也。准楞严此下更有爱生天宫。驱使鬼神。应以四王国太子身得度者。亦以四王摄故。然此中色天惟举梵王。欲天惟举上下。余非不现。义可准思。随类现身。而为说法者。虽不言说何等法。详楞严。盖是依果说因。令其成就。亦先以欲牵意也。下仿此。

  △三能应五人。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至)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应以小王身等者。楞严云。若诸众生。乐为人王。我于彼前。现人王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正脉释云。此必有德怀仁。不忍世乱。发愿世世为有道之王。以理邦国。菩萨为其现所欣之身。与说生贵之因。及帝王德业。以熏隔生之种而已。应以长者身得度者。楞严云。爱主族姓。世间推让正脉释云。西天称长者。非止年高。盖世臣大家。而兼有德望者之称。然亦非现生可得。应以居士身得度者。楞严云。爱谈名言。清净自居。正脉释云。此有德无位。或谈道论德。为人师范。或著书立言。垂教后世。名言。谓典章也。清净自居。谓隐沦不仕。如此方王通邵雍之类。应以宰官身得度者。楞严云。爱治国土。剖断邦邑。温陵释曰。三台辅相。州牧县长。悉号宰官也。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楞严云。爱诸数术。摄卫自居。释义。则数术者。谓和合占相。推步盈虚。摄卫者。谓摄生卫身。炼神调气。西域婆罗门。类多习此。

  △四能应四众。

  应以比丘比丘尼(至)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准楞严。若有男女。好学出家。持诸戒律。即是应以比丘比丘尼身得度。而为说法者。说出家法。令其成就。如称扬持戒。赞叹梵行之类。若有男女。乐持五戒。即是应以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而为说法者。说居家法。如云不离尘劳而作佛事。不舍妻子而修梵行之类。

  △五能应众妇。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至)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所应有四。能应不分者。收为一类故。若开之。则数过三十二也。楞严云。若有女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我于彼前。现女主身。及国夫人。命妇。大家(音姑)。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正脉释云。内政。即泛言一切妇道。儒书云。教令不出闺门。故曰内政。言闺门为万化之源。故关于家国之治乱。家通大夫以下。国通诸侯以上。孤山曰。女主。即天子之后。国夫人。如论语邦君之妻。曰君夫人。命妇。谓妻因夫荣者。大家如后汉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名昭。字惠姬。和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焉。今此中宰官之妇。有诰命者。即是命妇。长者之妇多德望。居士之妇多学识。婆罗门妇多数术。三者皆可以为大家。不言女主。及国夫人者。准上王身应有。盖译者略耳。

  △六能应二童。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至)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准楞严。若有众生。不坏男根。即是应以童男身得度。正脉释云。即有志一生。不犯女色者也。若有处女。爱乐处身。不求侵暴。即是应以童女身得度。正脉释云。爱乐处身者。愿常为处女。终不出嫁也。不求侵暴者。谓坚贞自守。纵有强施侵暴。亦誓所不从也。

  △七能应十类。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至)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此中八部。准楞严。皆是乐离本伦。以入人伦。而菩萨为之说法。令其成就。盖以整心虑。趣菩提。惟人道为能故也。人非人等者。统收前来不尽之众。如王臣长者居士等外。更有余人。天龙夜叉等外。更有非人。不置此言。恐谓妙应有遗。故此统收。以足三十二数。

  △八能应力士。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正法念经云。昔有国王。第一夫人生千子。王置千筹。欲试当来成佛次第。拘留孙探第一筹。乃至楼至探末筹。第二夫人生二子。一愿为梵王。请千佛说法。一愿为金刚力士。护千佛教。今云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即是愿护佛教。乐为力士之类。以此力士。手执金刚之杵。故亦名金刚神也。而为说法者。大成云。说摧邪辅正之法。令其成就也。然此中三十二应。与楞严互为出没。如天中彼有四王太子。今经则无。妇中彼多女主。及国夫人。今经亦略。至若此经执金刚神。彼则不列。盖以菩萨妙应无方。神化莫穷。各取易信易见。以成三十二数。实各无尽。随说皆得。明应显化竟。

  △二结德劝供。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一心(至)供养观世音菩萨。

  初结德。菩萨以耳门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法尔具足自在业用。故云成就如是功德。虽曰以种种形。惟是一真。虽曰游诸国土。不离当处。亦如一月普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月不下降水不升。水清月明法自尔。知此意者。方可与说三十二应。是故下。劝供。可知。广显应化诸国竟。

  △二正答游于娑婆(此即楞严四不思议。彼经又云。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是也)二。一显示妙德。二应问结答。初三。一能施无畏。二能感供养。三能修供养。初能施无畏(此即楞严同体形咒。异体形咒。二不思议)。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至)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怖畏能解。急难能救。故云能施无畏。然究其所以能解能救者。由于菩萨同体形咒。异体形咒之力也。是故娑婆等。因德立号。正以见能施无畏之不虚耳。楞严云。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乃至救护众生。得大自在。释义。则初获妙妙闻心者。谓菩萨初得反闻之心。超出余门。为妙中之妙也。心精遗闻者。谓闻心既复精真之体。遗彼根中无始积习。虚妄闻性也。妄闻既遗。见觉知等。亦随闻而俱脱。故云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无分隔故。一真圆湛。故云成一圆融清净宝觉。圆融故。一多无碍。故于一身。能现众多妙容。清净故。真秘斯现。故于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慈威并施。定慧双行。故云救护众生。得大自在。此明同体形咒。能于急难之中。施无畏也。又云。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释义。则闻思者。六性举二。以元是一体。单举复举。皆各总摄。随便俱得也。脱出六尘者。谓六性圆湛。不受尘缚也。喻义可了。正以不受尘缚。故能对缘而现。现一一形者。对各机而各现也。诵一一咒者。于各形而各说也。见形闻咒。诸怖尽脱。故云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此明异体形咒。能于怖畏之中。施无畏也。然此二不思议。彼经既具。今经宁无。况有后二可证。故知定有。但以文略形咒。自古不察。以致两经不尽符耳。

  △二能感供养(即楞严破悭感求不思议)。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至)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初当机兴供。钦风仰德。代为众生祈福。故云今当供养。在颈璎珞。即是身之所著。解而施之。已为甚难。况是众宝所成。价直百千。若非观音不思议力。又孰能舍己奉人。而作如是之供养哉。既以与之。恐其不受。故言仁者受此。然珍璎本属财施。盖以称性回向。义同法故。时观下。观音不受。不受之意有二一。谓既对于佛。佛不命受。不敢受故。二谓现从颈解。受之非义。不宜受故。无尽下。当机重请。重请之意亦二。一为表诚恳。望佛转致。令其必受故。二为众而施。为众而受。无伤于义故。楞严云。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温陵释曰。本根清净。则一切无著。故令众生舍诸悭着也。求我哀愍者。哀愍受之。而施作佛事也。据此。则彼经乃观音自陈。今经乃现见其事。正由今经。方见自语之不虚。复由彼经。始知感供之有因也。下仿此。

  △二能修供养(即楞严供养佛生不思议)。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至)一分奉多宝佛塔。

  初世尊转致。言无尽意既为众而施。若不受者。令所愿不满。利益不成。岂仁者之所为乎。故世尊劝以当愍故受也。即时下。观音愍受。不言愍无尽意。而言愍诸四众等者。显无尽意乃为众而施。观音亦为众而受故。分作下。转奉二尊。既已受之。而又转奉二尊者。有二意。一为显为众故受。本无所著故。二为令所作施福。得为佛因故。楞严云。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旁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释义。则我得佛心者。谓入流功极。妙悟同佛也。证于究竟者。谓亡所功极。妙证同佛也。悟证同佛。不见一法为我所著。故能以珍宝等物供养如来。所作施福。回施一切。故云旁及法界。六道众生。令彼所求。无不果遂。故云求妻得妻。求子得子等也。然今经愍众故受。受已转奉者。正供养如来。旁及法界之意。显示妙得竟。

  △二应问结答。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至)游于娑婆世界。

  自在神力。指上四不思议。以是任运显现。任运感行。非假有为作意。故云自在。楞严所谓无作妙德是也。然此虽十方俱化。惟娑婆偏宜。以娑婆怖畏既多。急难尤广。人习悭贪之风。物少福慧之严。菩萨以四不思议。自在神力游之。则怖畏可离。而急难可救。悭贪可破。而福慧可致矣。长行别示竟。

  △二偈颂合显(此颂什师不译。后来诸师。皆谓梵本中有。因依随本补入)二。一重问得名所以。二合显得名游化。初。

  尔时无尽意菩萨(至)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世尊妙相具者。赞佛万德庄严。为过来人故。过来之人。自能知来者行履。故重问也。

  △二合显得名游化二。一显得名所以。二显游化方便。初三。一总标。二别显。三总结。初。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至)能灭诸有苦。

  初极显行愿。具足二句。经家叙置。汝听句。总以诫听。善应句。显化他行广。弘誓句。显化他愿深。历劫二句。显自修行胜。言菩萨因地修行。所历之劫。已至不可思议。所侍之佛。已至多千亿数。其行可谓胜矣。发大句。显自修愿纯。清净者。惟期成佛无余愿也。然此二种愿行。乃涉世之极致。实成佛之真因。恐其问所不及。故先示之。我为下。正以总标。自他行愿。莫可殚述。故云略说。谓略彼自修。且说化他行也。闻名必称。以口业为感。见身必礼。以身业为感。心念必观。以意业为感。三者皆能致应。故不空过。盖以诸所有苦。皆能灭也。

  △二别显二。一能免三灾。二能脱八难。初。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至)波浪不能没。

  初能免火灾。假使者。谓设或有此。称名即得免也。下或漂或在等。准知。

  后四句。能免风水。海即水灾。漂兼风灾。长行所谓黑风吹堕是也。长行但显鬼难。此兼鱼龙。然此亦属水中难事。故合明之。波浪不能没者。水难既脱。而余难无恙矣。此偈大同长行。但开合稍异。

  △二能脱八难(长行惟四。今加四成八。以补长行不足)四。一怨贼刑戮难。二枷锁毒药难。三罗刹恶兽难。四毒虫暴雨难。初。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至)刀寻段段坏。

  初能脱怨贼。必约须弥为言者。以须弥上临虚空。下瞰大海。此上能救。余者可知。亦举难况易之意。为人推堕者。是人非怨即贼。以推堕欲致命故。暂时如日住空。若怨贼既去。则如日还升也。恶人准上。金刚山能坏一切。堕落其上。自应身同齑粉。而乃一毛不损者。弥显大士救护之力也。值怨贼而执刀绕害。必无免理。闻圣号而咸起慈心。因兹得脱。此亦大士真慈所及。化暴为仁。不期然而然耳。末四句。能脱刑戮。准长行可知。

  △二枷锁毒药难。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至)还著于本人。

  初能脱枷锁。囚禁者。系缚义。释然者。解散义。余同长行。咒诅下。能脱毒药。咒诅者。咒诅鬼神。以祸福之言相要也。然毒药即能害人。况加以咒诅。自应百发百中。而乃还着本人者。一则以见大士摄授之慈。一则以见大士折伏之威。倘本人因还着急悔。改革持名。自亦蒙救得脱。二俱无事矣。或有说言还着伤慈者。是独许菩萨以摄门成善。不许菩萨以折门转恶也。坡公戏语。勿类痴人闻梦。

  △三罗刹恶兽难。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至)疾走无边方。

  智光所照。慈力所护。故罗刹龙鬼。不敢加害。名号才称。威神即至。故恶兽解围。疾走远方。

  △四毒虫暴雨难。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至)应时得消散。

  蚖蛇蝮蝎。积瞋毒而气同烟火。念彼观音。蒙慈力而性自善驯。故云寻声回去。澍大雨而加以雷电。顷刻报人之恶。念观音而济以精诚。须臾回天之怒。故云应时消散。雷鼓掣电者。谓雷震如鼓击之声。电飞如牵掣之形也。别显竟。

  △三总结。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总结众生。或被贫穷所困。或被疾病所厄。乃至无量苦楚。逼迫其身。而观音以圆通妙智之力。莫不寻声救度。此其所以名观世音也。显得名所以竟。

  △二显游化方便二。一广显应化诸国。二正显游于娑婆。初(准长行。此前应有当机进问之语。今不待请问而自说也)。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至)灭除烦恼?。

  初随处现身。由三昧而发胜用。故云具足神力。依圆通而起化门。故云广修智便。三十二应。随缘无方。故云十方国土。无刹不现。种种下。灭苦用观。种种恶趣。总言恶道也。地狱鬼畜。别分品类也。生老病死。众生通相之苦。此长行应所不及。而偈颂补之。以五观而潜加。故云渐悉令灭。真观等。正显能灭观也。观其性本自真。故曰真观。观其障本自寂。故曰净观。欲消客障以复本真。故运以广大智观。欲灭极苦以与至乐。故加以悲观慈观。所谓渐悉令灭者此也。

  (问。食惟自身能饱。苦惟自业。所招。菩萨修观。何关众生。而遽能灭其苦乎。答。此约未得圆通者言之。若已得圆通。则性自周遍。内之根身。外之器界。一切所有。皆我妙明。无一法不随我转。无一法不为我用。是故华严一偈。能空诸狱。香饭一钵。尽饱众海。况菩萨以大智慧。运真慈悲。为灭众苦。宁有不如汤泼雪。应念即销者乎)常愿下。破惑说法。言众生欲破诸惑。应当常发是愿。常得瞻仰。无垢清净光也。光谓菩萨智光。以能出障圆明。故云无垢清净。慧日二句。乃申明常愿常瞻所以。盖以菩萨智慧如日。能破众生诸烦恼暗也。灾兼众厄。惟风火为最。故偏举之。然风火等灾。皆由众生烦恼所感。既诸暗尽破。故能伏也。普明等。正显智能破暗之义。言菩萨以普智之明。照诸世间。然后以大悲为体。震戒雷以警觉群聩。以慈意为云。澍甘露而灭除烦?。所谓慧日破暗者以此。

  △二正显游于娑婆。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至)是故应顶礼。

  初能施无畏。堪忍众生。性多斗诤。故偏言诤讼军阵。诤讼则心忧刑罚。军阵则命虑兵戈。皆可怖可畏事也。念彼观音。仗慈力而顿消宿怨。罢讼解围。感圣化而各悔先心。故云悉退散也。然此犹属冥应。若明显应者。同体形咒。一音而含众妙。异体形咒。观世而现殊说。净心所现。破他障而称梵音。应求所发。不失时而喻海潮。人天欢听。邪魔震恐。故云胜彼世间。由此显应。是故急难众生。应须常念。念念四句。正申明应须常念所以。盖以念念相继。不生疑惑。则观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诸怖畏中。能作依怙故也。观音称净圣者。显自能离障。故能与众生而作依怙。若其自救不了。尚望其能施无畏于苦恼死厄中乎。末四句。具德集福。长行显其感供。偈颂明其具德。正以具德能感供也。长行见其愍受。偈颂表其慈眼。正以慈视乃愍受也。长行彰其供佛。偈颂赞其福聚。正以福聚如海。方能出珍供佛。复由出珍供佛。转致福聚如海也。以是自在神力。游于娑婆。是故娑婆众生。皆应顶礼。偈颂合显竟。

  △三闻品获益二。一持地称扬。二时众发心。初。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至)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菩萨名持地者。准宝云经。地有十义。一广大。二众生依。三无好恶。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种子所依。七生众宝。八生众药。九风不动。十师子吼不惊。菩菩持心如之。故以为名。若别合者。能发广大菩提心故。能与生死众生作依止故。于诸众生无拣择故。承受诸佛大法雨故。生长一切诸功德故。菩提种子所依托故。出生利益众生法故。出生对治烦恼法故。世间八风所不动故。闻说深法不惊疑故。十德如地。可阶圆妙之行。故闻而称扬。以发时众之心也。又楞严。菩萨自陈圆通文云。我念往昔。(乃至)毗舍浮佛。现在世时。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世界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乃至)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据此则是因于平地。得证圆通。故名持地。又以其刀兵莫触。尘销智圆。多分与观音相应。故闻其行而称扬之也。自在之业。即指如上所说。以十四无畏等。皆菩萨盛德大业。表见于世。故名为业。又以其任运成就。不假思缘。故名自在。如是自在之业。成自神化通融之力。发自圆通普法之门。故云普门示现。神通力者。持诵能感圣应。修习功超余门。故云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二时众发心。

  佛说是普门品时(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等等者。无有等流之法与之相等。乃最胜最上菩提心也。既闻如来所说。又闻持地称扬。羡观音最胜最上之行。发菩萨最胜最上之心。见贤思齐。资善成善。勿谓观音之后。普门坠地。狮弦绝向也。正修之法竟。

  △二助修之法三。一神咒以护外魔。二善友以护内心。三取要以克修期。初(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陀罗尼。此云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或谓总恶不起。持善不失。乃总法持义之效也。驱邪辟怪。有类此方咒诅。故亦名咒。五不翻中秘密不翻。四例中翻字不翻音也。其体有多字。少字。一字。无字之殊。其用有灭恶。生善。护经。除病之异。今体是多字。亦兼少字。用惟护经。亦兼余义。以此品从始至终。正文惟咒。纵有余文。亦为咒设。故惟以咒名品。若明五义者。一为虽示正修。但宜深位。浅位多障。须假咒力故。二为显经文博。密咒词约。显密圆通。随持皆得故。三为正法难行。波旬易炽。拥护法师。说咒禁毁故。四为恼乱法师。罪同极恶。说咒禁毁。不令有犯故。五为缘心听法。见堕生灭。秘密绝解。令契无生故。总言此经。为诸佛之所护念。是魔外之所憎嫉。行芳见毁。道焕蒙尘。若不悬宝镜于高堂。岂能免侵扰于多怪。预思防犯。故说此品。

  △(经二)一护法说咒二闻说得忍。初三。一菩萨说咒。二天王说咒。三罗刹说咒。初二。一药王说咒。二勇施说咒。初三。一问答持福。二正说神咒。三禁毁赞善。初。

  尔时药王菩萨即从座起(至)如说修行功德甚多。

  初药王请问持福。正修助修。皆以药王起首者。表流通此法。贵在普济故。又自能尽执。已超魔境。悲他未能。故发此品。法师品来。屡赞持书之福。今复重问者。后后益胜故。如观音功过妙音。实际法超今时。余可例知。佛告下。如来设例审定。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况所供之佛。数满八百万亿那由恒沙。则所得之福。自应无穷无尽。故如来故意审问。而药王果以甚多答之。佛言下。较显持经功德。一偈至少。而持德甚多于彼者。以如说修行。是广大最胜供养。如华严行愿品说。一偈尚尔。多可知矣。大成云。将申弘护。先较持德者。欲后人知其福胜。递为弘护耳。

  △二正说神咒。

  尔时药王菩萨白佛言(至)以守护之即说咒曰。

  安尔曼尔摩祢摩祢(至)阿摩若那多夜

  既闻持经之福。恐被魔阻。致失大益。故云我今当与等。陀罗尼咒。华梵双称也。咒。谓以是法而祝之。令无违犯。如此方咒禁之例。咒中句断。古本以一二等数计之。今以空处为句。读者须知。又大成云。咒中地字。当以本音读之。若途买宅解二切。未有所据。

  △三禁毁赞善。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至)于诸众生多所饶益。

  初指咒禁毁。陀罗尼有多种。今是诸佛心印。以六十二亿恒沙等诸佛所共说故。佩此印者。如佛临御。故侵毁法师。则为侵毁诸佛。如世冢宰。受命秉符。代君执政。犯之者即同犯君。言此。正禁其不可毁也。时释下。赞善褒益。既能进问持福。又能说咒拥护。故重言善哉。以赞美之。末世法师。动被魔侵。愍念拥护。说此总持。图白泽而魍魉退舍。耀昏衢而日月交辉。故云于诸众生。多所饶益。药王说咒竟。

  △二勇施说咒三。一预明咒力。二正说神咒。三指咒禁毁。初。

  尔时勇施菩萨白佛言(至)伺求其短无能得便。

  三施之中。说咒兼二。菩萨既勇于行施。岂能让药王独步。故云我亦为拥护等也。陀罗尼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即是法施。得此者鬼莫能伺。即是无畏富单那。此云臭饿鬼。吉蔗。此云所作。即起尸鬼也。余名见前。大成云。恶世修行。尺水丈波。鬼神侵扰。正法难通。佩持神咒。不怒而威。强魔怪鬼。无能伺其短者。

  △二正说神咒。

  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痤隶摩诃[疗-(日/小)+土]隶(至)涅隶墀柅涅隶墀婆底

  △三指咒禁毁。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至)则为侵毁是诸佛已。

  咒是诸佛心印。佩此印而行佛事。故佛亦随喜。如贤臣代君摄政。君亦潜验。余准上。菩萨说咒竟。

  △二天王说咒二。一多闻说咒。二持国说咒。初二。一为护说咒。二随咒拥护。初。

  尔时毗沙门天王护世者(至)即说咒曰。

  阿梨那梨㝹那梨阿那卢那履拘那履

  △二随咒拥护。

  世尊以是神咒拥护法师(至)令百由旬内无诸衰患。

  此咒不言佛说。或是天王自要鬼神之语。恐敢有违。故云自当拥护。百由旬内者。指界相要。不容鬼神作祟。故无衰患。多闻说咒竟。

  △二持国说咒二。一为护说咒。二指咒禁毁。初为护说咒。

  尔时持国天王在此会中(至)即说咒曰。

  阿伽祢伽祢(至)浮楼娑抳頞底

  乾闼婆众。乃东方天王。所统二部之一。不言毗舍阇者。鬼劣于神。不常随故。

  △二指咒禁毁。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至)则为侵毁是诸佛已。

  此咒。乃诸佛治邪密语。授与天王。保护众生。天王但秉持之。有邪自退。今故以此拥护法师。如无亲往他国之偈。法师惟诵。鬼自知之。知而故毁。即是不遵佛语。故为毁佛。天王说咒竟。

  △三罗刹说咒二。一正以咒护。二兼以身护。初三。一经家叙名。二为护说咒。三指邪禁毁。初。

  尔时有罗刹女等(至)及眷属俱诣佛所。

  罗刹本食人之鬼。佛力所摄。以食人之威。改业护法也。蓝婆。毗蓝婆。正法华云结缚。离结缚。一约昔业为名。一约今行为号。曲华黑。其齿凶也。多发。其发恶也。食人无度。名曰无厌足。缚人有法。名曰持璎珞。盖璎珞本严身之具。爱而着之。则身被其缚矣。皋帝。晋译为何所是以无所不具为名。故下文如来赞劝。独呼皋帝。夺精气。亦诸鬼能事。故居第十。显已上诸鬼。皆有夺精气义也。大成云。人心中有七滴甜水。和养精神。鬼啖一滴。令人头痛。三滴闷绝。七滴尽即死。故古德亦有翻罗刹为啖精气者。鬼子母。非十女类。故另举之。梵名诃利帝母。有千子。皆大鬼。因少子爱奴。为佛所摄。以钵覆之。母率诸鬼。尽其神力。不能启钵。求佛哀愍。佛为授戒。发愿有道场处。便往守护。今为护经。率其子属。随十女俱诣佛所。

  △二为护说咒。

  同声白佛言世尊(至)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伊提履伊提泯(至)多醯兜醯㝹醯

  此与多闻所说。皆自要鬼神之语。如军中号令。违之则罪在不赦。观向下若不顺我等语。其义可见。

  △三指邪禁毁。

  宁上我头上莫恼于法师(至)当获如是殃。

  初设例为要。人之一身。最重者头。女人犹过于爱护。今乃云宁上我头。莫恼法师者。设此为例。与鬼神要。极言法师不可恼也。若夜下。历指诸邪。毗陀罗。赤色鬼也。犍陀。黄色鬼也。乌摩勒伽。乌色鬼也。阿跋摩罗。青色鬼也。若一日等。皆热病鬼。但所主有长短耳。男形女形。通上诸鬼。以诸鬼各有男女故也。余鬼叠见。不再释。乃至下。禁毁说偈。梦中尚不令恼。余时可知。若不顺我等。定罚示戒。阿梨树枝。孔雀。金光明等。皆作兰香稍。名义集云。其树似兰。枝若堕地。自然破为七分。盖枝即稍也。如杀父母等。声罪令知。父母乃身所从生。而反杀之。是逆罪之极重者。天谴则身遭雷诛。人罚则尸碎王刃。地狱之报。尚不能免。西域有压油之法。捣麻生虫。合压取肥。惨暴之罪。莫此甚者。至于大秤小斗。损人利己。将谓欺诳于人。实是获罪于天。故世有死于雷震。朱书铭其背者。斯罪常见。调达破僧者。准大论。调达从佛索众。佛诃之曰。痴人无知。我尚不以众付身子目连等。况汝痴人。食人涕唾者。因此结恨。别构五法。以诱佛众言。一粪扫衣。二常乞食。三一坐食。四常露坐。五不受盐及五味等。忍此五事者。是真毗尼。时五百新学比丘捉筹。调达语言。不须佛僧。便将往伽耶山。共作羯磨。佛言痴人。消灭善心。泥梨莫救。盖以佛众各合成善。而彼独破之。自误误人。罪合如是。法师津梁尘世。化范人天。生法身。续慧命。犯之者毒流三界。害及群生。自陷陷他。殃敌前四。故对佛声言。令鬼神知悉。正以咒护竟。

  △二兼以身护二。一罗刹愿护。二如来赞劝。初。

  诸罗刹女说此偈已(至)离诸衰患消众毒药。

  恐有藐视禁令。致干非法。故发愿身自拥护。不令鬼神作祟。故离诸衰患。不令咒诅为殃。故消众毒药。

  △二如来赞劝。

  佛告诸罗刹女善哉善哉(至)应当拥护如是法师。

  重言善哉者赞其咒护身护。善而又善也。是法华经乃至无量国中。名字不可得闻。故但能拥护持名。福即无量。若更能拥护全持。及种种供养者。例此不言可知。故为况也。备言所供之物者。竟显行胜人胜。能护之福益胜故。皋帝名通十人。故独呼其名而为结劝。即兼余众。护法说咒竟。

  △二闻说得忍。

  说是陀罗尼品时六万八千人得无生法忍。

  咒是秘密。不容思量分别。生灭情尽。无生理显。故云得无生忍。神咒以华外魔竟。

  △二善友以护内心(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王名妙庄严者。有二义。一约世谛。二约出世。约世谛者。既为一国之王。严尽异域之珍。娱目饰身。无非胜妙。约出世者。出家修道。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盖世谛之名。即兆出世德也。此与第二十三品。俱言本事。而文势不同。以彼人是现人。事指本行。乃药王之本事。今人事俱属本地。现人别指华德。以华德本为妙庄严王。其王转邪成道。即是华德本地中事。合本人与本行而并言之。故为此题。若明别义者。一为外魔显灭。内邪潜生。须假善友。相与提携故。二为善根易忘。爱网难出。须示亲眷。以欲钩牵故。三显诸佛难值。时亦难遇。至富至贵。亦不可恃故。四显转邪既难。发心尤难。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故。五显法不孤起。仗境方兴。众圣历劫。互相启导故。总言内邪不动。外魔难侵。护法说咒。已示浇沸之法。妙严转邪。进授撤薪之术。埙篪叠奏。琴瑟和鸣。振觉皇之家声。令今古如一日。是于陀罗尼后。而说此品。

  △(经文分四)一总叙本人。二详明本事。三结会古今。四闻品获益。初二。一叙本地师亲。二叙本地昆季。初(品虽依王彰名。事实以子为主。曰师曰亲。皆对子称)。

  尔时佛告诸大众(至)其王夫人名曰净德。

  准前妙音品。妙音两世所值之佛。一曰净华宿王智。国名净光庄严。不出劫名。一曰云雷音王。国名现一切世间。劫名喜见。今一佛似兼两佛之名。然既不全同。无妨异释。详审其义。盖以音智为名。音有二喻。一曰云。喻含润资善。二曰雷。喻示戒徴恶。智亦二喻。一曰宿王。喻照鉴机心。二曰华。喻庄严物行。各兼二喻。以彰二德。又以智具二德。照心严行。故国名光明庄严。音具二德。资善惩恶。故劫名喜见。国劫皆以佛德立称。王名释见品题。夫人名净德者。为度妙严。示现女身。实德本净故。

  △二叙本地昆季。

  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至)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智蕴恒沙净德。名曰净藏。智照恒沙净法。名曰净眼。有大神力者。依定发通故。福德智慧者。依行成严故。久修菩萨等。明所修之行。以显福慧有由。般若度中。开权智为方便。故六度成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三十七品助道法者。一曰四念处。二曰四正勤。三曰四如意足。四曰五根。五曰五力。六曰七觉支。七曰八正道。依数合之。共成三十七品。助前六度。名助道法。明了通达者。修习既久。行相熟闲。微细差别。毕照无碍故。又得菩萨等。明所得之定。以显神力有本。七种三昧中。前六为别。后一为总。别中第一名菩萨净者。随分断障故。第二名日星宿者。随分照理故。此二似约自利。第三名净光者。为摄众生。放清净光故。第四名净色者为应群机。现清净色故。此二似约利他。第五名净照明者。净心说法。照明世暗故。第六名长庄严者。长时修行。庄严佛果故。此二似兼两利。总名大威德藏者。具上六义。神用超拔。魔外不敢正视。人天之所共仰。有威可畏。有德可景故。亦悉通达者。不惟善入住出。而且于一三昧中。通达一切诸三昧故(按大成释题中引云。昔佛末法。有四比丘。结契山林。志欣佛慧。幽居日积。衣粮单罄。其一人云。吾等四穷。尚不存身。法当安寄。君三人者。但以命奉道。莫虑朝中。我一人者。舍此身力。誓给所须。于是振锡门闾。以求供结。三人得展其诚。功圆事办。一生之益。当无量生。其一人者。数涉人世。屡逢声色。偶遇王出。车马骈阗生心动念。爱彼光荣。功德熏修。随念受报人中天上。常得为王。三人得道。会而议云。我免樊笼。功由此王。其耽果报。增长有为。从此死已。不复为王。方沉火坑。良难可救。幸其未苦。正可开化。其一人云。此王着欲。而复邪见。若非爱钩。无由可化。一为端正妇。二作聪明男。妇儿之言。必当顺从。如宜设化。果获改邪。然此事又兼前生。因果颇肖。但不知出自何典。想大成必有所见。录以俟考)。总叙本人竟。

  △二详明本事二。一二子为父现神。二妙严转邪成道。初二。一现神之由。二正现神变。初二。一为往闻佛法。二为遵奉母命。初。

  尔时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至)说法华经宜应听受。

  初彼佛为王设法。愍王宿善。不久即坠。故欲引导。念众久苦。无由得脱。故云及愍。曰欲曰及。正兼之义自见。时净下。二子请母同往。不白其父。而白其母者。母子志同。父子志不同故。又俟母酌定。可白其父。然后方白故。

  △二为遵奉母命。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至)或听我等往至佛所。

  初母敕二子白父。必令白父者。有二义。一为不告而往。失妇德。违子道故。二为知其着邪。摄邪见。成正见故。净藏下。二子含怨迟疑。含怨者。法王之子。不合生邪见家。迟疑者。恐其不听。反令所愿不果。二语中感慨无限。母告下。诫令为父现神。着邪将坠。理在可忧。深着难拔。事须现神。见神转邪故心净。知正可亲故听往。伦道既尽。而所愿得果。则其母之诫以现神者。诚善也。现神之由竟。

  △二正现神变。

  于是二子念其父故(至)令其父王心净信解。

  大成云。现化应具十八变。愚谓不必拘定。但成益斯已耳。今详现文。相有十四。一空中四仪为四。二身上身下。互出水火为四。合上成八。三大身满空为一。合上成九。四大小互现为二。合上成十一。五灭空在地为一。合上成十二。六地水互如为二。合上成十四。所以能如是变现者。以七大本自周遍。诸法由来互融。但众生为物所转。触处相违。而菩萨妙能转物。应念化成。末二句。结出现神所以。其义可了。二子为父现神竟。

  △二妙严转邪成道五。一转邪诣佛。二闻法兴供。三得记出家。四修行成道。五怀德自誓。初三。一妙严受化转邪。二二子祈愿劝诣。三宫眷同诣佛所。初。

  时父见子神力如是(至)见汝等师可共俱往。

  初见神问师。见神未有。知师异常。故问师为是谁。谁之弟子。二子下。指师白父。人既可羡。法亦当闻。故并佛及法而俱言之。父语下。愿共同往。欲见汝师等。正见其邪心转也。

  △二二子祈愿劝诣二。一先于母所祈愿。二次劝父母时诣。初。

  于是二子从空中下(至)所以者何佛难值故。

  初报父信解。虽未见佛。已信佛非常人。虽未闻法。已解法是胜道。未见未闻已尔。若既闻既见。宁复埋头尘劳。忍心生死。以是定知。堪任发心。

  我等下。祈愿出家。生于其家。原为发起善根。既为父已作佛事。更无所事。故愿求出家修道。籍此数语。母子来历。已略见矣。重宣其意者。母方迟疑。从容再求也。偈中初二句。正求出家。次二句。明出家意。如优二句。恐错过难逢。脱诸二句。恐堕落难复。母即下。蒙母听许。可知。

  △二次劝父母时诣。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至)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初正劝时诣。时诣者。及时速往。不容少缓也。所以下。徴起释成。重举前喻者。母虽已知。父未知故。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者。准阿含经云。妙高山下海中。有一眼之龟。一孔之木。龟得木孔。可以济溺。然木随水流。绕须弥山。三千年乃一相值。且一眼觑一孔为至难。若一时错过。后会无期。今二子举此二喻。以显值佛之难。正以见亲近供养之不容缓也。

  而我下。重求出家。重求出家者。母虽已许。须白父故。宿福深厚。生值佛法者。自庆值佛非易。幸得一值。不应空过。故云当听我等。令得出家。徴释中。言时亦难遇者。谓虽值佛世。此身难保。强健不修。衰老何及也。二子祈愿劝诣竟。

  △三宫眷同诣佛所二。一叙宫眷德。二正明同往。初。

  彼时妙庄严王后宫(至)令心信解好乐佛法。

  后宫八万四千人。结会不显。然净德既是妙音。则后宫眷属。即前妙音与俱。八万四千之众。以因缘相牵。生生世世不相离故。堪任受持法华者。有二义。一时至机熟故。二遇难不屈故。法华三昧。释见妙音品中。离恶趣三昧者。入此三昧。生死分明。永不堕三恶道故。自能通达。复欲以此化他。故云欲令一切众生等。诸佛集三昧者。入此三昧。十方诸佛皆悉来集。为说法故。佛为说法。定中俱闻。故于诸佛秘密之藏。悉皆能知。据此则一门皆属法眷。妙严独尚邪宗。二子不忍。于是以方便力。化令信解。既不伤于伦道。又能启其正信。故云善化。好乐佛法。即堪任发心也。

  △二正明同往。

  于是妙庄严王(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

  采女者。谓选用后宫。俱有采色也。二子仪从。逊母之半。故惟四万二千。转邪诣佛竟。

  △二闻法兴供。

  尔时彼佛为王说法(至)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初佛为说法。彼佛设法。原为引导于王。今既礼来。故即为其说法。非不为余。正为王故。因缘会遇。一拨便转。故云王大欢悦。尔时下。夫妇兴供。得法感恩。故解璎散佛。于虚空中者。表所施无住。从无住本。建立住行向地。故以化成四柱宝台表之。有大宝床者。表住行向地。仍显法空也。空非断空。须假庄严。故以敷众天衣表之。理严俱备。圆契佛果。故见有佛跏趺。放大光明。据此则一璎之供。已超诸位。向下如来与记。非无因也。然此佛非从心出。非从物现。非即佛。非不即佛。如是有佛。如是见佛。尔时下。见相作念。端严殊特之身。必缘胜行得来。第一微妙之色。定非劣心所致。作念希有。不无期要。前云堪任发心。此正发也。圆人发心。不别究竟。前表后记。俱无相违。

  △三得记出家。

  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至)于佛法中出家修道。

  初审见示机。妙严合掌前立。四众俱见。佛故审问者。示以机熟。令作证也。此王下。记以因果。助佛道法者。辅扬圣教。记满慈中所谓。护持助宣佛之正法是也。娑罗。此云坚固。大成云。佛号取广荫群生义。国名取破诸邪暗义。劫名取超诸高贵义。皆符合因行。以一念净信。风化臣妾。使皆得法利。即广荫行。破邪行也。由是舍王位。得佛位。即超诸高贵义也。依正功德。可知。

  其王下。弃国出家。大成云。佛具星横藻鉴之机。直指本来妙体。王有见鞭随舞之才。唯然脱颖承当。一句入神。万缘俱梦。弃万乘之贵。披六和之衣。知有其道不知有天下也。

  △四修行成道。

  王出家已于八万四千岁(至)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

  不离佛会。而经八万四千岁修行者。亦延促无碍之义。大成云。八万四千岁修法华行。所以净尘劳也。过是已后。尘劳既净。三昧现前。转邪见染庄严。为功德净庄严也。

  △五怀德自誓三。一妙严怀二子德。二如来印赞发迹。三自誓永离邪见。初。

  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至)饶益我故来生我家。

  即升虚空等者。显神通向属二子。今为己有。虽为己有。而转邪住正之力。功归二子。故云此我二子已作佛事等也。深怀其德。不子其子。故以善知识称之。宿世善根者。大成云。即四人入山之事。虽有宿根。已陷邪径。为欲发起。非至亲不可。故生其家。此妙严向所不知。今始知之。故大成云。到此妙庄严王。始与二子相见。

  △二如来印赞发迹。

  尔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至)邪见众生令住正见。

  初印妙严说。印其归功二子。称为知识。所说诚是故言如是。如是。末言如汝所言者。显出世至尊。不能驳其言也。

  若善下。赞知识益。虽种善根。不得知识发起。必将沦坠。故须世世得善知识。能作佛事。等。正明须得义也。教以当知者。借妙严。警余众故。是大因缘者。令于知识边。生尊重想故。所以化导等。正明是大因缘之义。准大成。作四种知识。能作佛事。为外护知识。示教利喜。为教授知识。导令见佛为同行知识。令入菩提。为实相知识。其实惟一知识。以前后成善异故。说为四也。

  大王下。发二子迹。已曾供养等。发近迹。显远本也。久已供佛持法。愍邪令正。欲求知识者。舍斯人其谁欤。

  △三自誓永离邪见。

  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至)说是语已礼佛而出。

  初赞佛希有。即从空下者。为赞佛故。摄自神力以示敬也。功德智慧句。总出相好之因。以相好虽各有因地。总之不出福与慧故。功德即福德也。顶上二句。即肉髻相。上句出体。下句显用。其眼二句。即绀色目相。上句言形。下句明色。眉间二句。即眉间白毫相。上句出名。下句喻白。齿白齐密。或开为二。一四十齿白相。志性等仁所感。二齿齐密相。和合诤讼所感。今合为一。下句亦显用也。唇色二句。八十随好之一。频婆。此云相思。此果色赤而润。佛唇如之。诸相好中。惟出此五者。头面易见故。又一身之上。头目为总故。

  尔时下。赞法殊胜。世尊未有者。所证法胜故。法指此法。以是佛之所证。如证而说。故云如来之法。此中无欠无阙。故云具足成就。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云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正由如来之法。具足成就此功德故。能转邪心。令住正见。故云教戒所行。安隐快善。

  我从下。指心自誓。不复者。永不复也。自随心行。似属俱生烦恼。以是任运而起。不假邪师及邪分别故。邪见憍慢等。似属分别烦恼。以是横生计度。要假邪师及邪分别故。不复不生。即烦恼誓断义也。说是语已。礼佛而出者。究竟无可说故。大成云。一妙庄严王。始而不信佛。继而见佛。终则爱佛近佛赞佛。愚又补之曰。始而深着邪。继而转邪。终则自誓永不生邪。由是而观。邪正本无定性。善恶惟在染习。亲师近友。可不慎哉。详明本事竟。

  △三结会古今二。一总与结会。二别赞二士。初。

  佛告大众于意云何(至)今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是。

  佛前光照者。即是妙音。前云。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是也。言庄严相者。彼佛谓云。汝身第一端正。百千万福。光明殊妙是也。哀愍王等者。前云。于王后宫。变为女身而说是经是也。由此一科观之。则诸菩萨等。有功于法华者。非止一世。法师品中因药王。告八万。良有以也。

  △二别赞二士。

  是药王药上菩萨(至)诸天人民亦应礼拜。

  虽三圣同一示生。而转邪功归二士。故云成就如此。诸大功德。然此犹是推其道之绪余。以及人耳。若究其自证。因种多劫。故云已于无量等。植众德本者。前文所谓。久修菩萨六度四等。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是也。成就不可思议等者。前文所谓。又得菩萨净三昧。日星宿三昧。乃至大威德藏三昧等是也。识其名字者。将必蒙其摄授。如妙严等。故诸天人民。亦应礼拜。结会古今竟。

  △四闻品获益。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至)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楞严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今以闻此品故。外空邪法。内销邪见。同彼远尘离垢。正法自持。正见自住。即是法眼清明。善友以护内心竟。

  △三取要以克修期(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梵语邲输䟦陀。此云普贤。悲华经云。我誓于秽恶世界。行菩萨道。使得严净。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为普贤。据此则普贤之名。应具二义。一者秽恶世界。使得严净。是普化众生。皆令成贤。二者我行要当胜诸菩萨。是普超同伦。独让我贤。古德云。行弥法界。德无不遍曰普。随心益物。乘时设化曰贤。与悲华亦不相违。但横竖开合异耳。劝谓劝请说法。发谓发愿护持。二义在文。昭然可了。普贤为能立之人。劝发为所立之行。惟能与所。义该全品。故即以此命题。若明别义者。一为二十七品。文言浩瀚。披览莫周。修持难准。请示四法。令知从要故。二为妙严修行。八万余岁。娑婆人寿。尚不满百。示以三七。令知精进故。三为后五百岁。浊恶世中。魔鬼乱正。修持违心。示以身咒。令得如法故。四为正修助修。各有准绳。流通既毕。时众欲散。重示利益。令知忆念故。五为智能发觉。文殊作始。行能成德。普贤居终。统摄中间。智行相成故。总言。药王妙音观音。凭显行以流通。菩萨天王鬼女。施密咒而拥护。又密咒惟袪外魔。善友惟转内心。至求所谓显密交成。内外兼护者。无如普贤为最。故独居最后。以终流通之义焉。

  △(经文分四)一请示要法。二发愿护持。三明益结劝。四闻品获益。初二。一普贤劝请。二如来垂示。二初。一率众东来。二陈因劝请。初。

  尔时普贤菩萨(至)头面礼释迦牟尼佛右绕七匝。

  无为而虑。无作而现。曰自在神通。不要而归。不期而化。曰威德名闻。与大菩萨等。同类之众。不要而归。此显威德义也。从东方来者。中历多国。无为而应。所经诸国等。地天呈祥。无作而现。此显自在神通义也。又与八部等。异类之众。不期而化。此显名闻义也。各现威德神通者。如驱神遣鬼。兴云布雾等。卫法众而遮衰患故。然普贤之来。与妙音之来。形迹相似。但较彼犹胜耳。到娑婆世界等。见佛作礼。右绕申敬。可知。

  △二陈因劝请。

  白佛言世尊我于宝威德(至)云何能得是法华经。

  初自陈来因。佛名宝威德上王者。以折摄二门立号。言宝能利物。喻佛摄授之慈。威能治恶。显佛折伏之严。二俱超胜自在。故称上王。又威明折伏。德显摄授。二俱尊重曰宝。两释俱通也。大成云。普贤心闻。能洞十方。故曰遥闻。闻此说法者。正明来因。共来听受者。兼申来意。

  惟愿下。劝说请要。来意原为听受。故劝佛当为说之。又以时众欲散。难以俱说。故且问云何能得。盖求佛示以从要而入法也。普贤劝请竟。

  △二如来垂示。

  佛告普贤菩萨若善男子(至)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

  初总标。四法者。义即四重法界。由开示悟入而得。为住行向地所证。是本经之要义。为佛果之阶梯。是故能成就者。当得是经。

  一者下。别释。有二。一约法界。二约位次。约法界者。谓行人初于六根门头。开佛知见。前后际断。惟有者个独存。名为入理法界。至此上契佛心。亲承觉胤。故云诸佛护念。若更能不住浅解。得少为足。进蒙如来示佛知见。了知法法头头。无非自己。名为人事法界。至此随喜化城。庄严幻果。故云植众德本。若更能不滞那畔。不住今时。翻然悔悟所有知见。了知途中家舍。家舍途中。名为入理事无碍法界。至此不堕有为。不堕无为。故云入正定聚。若更能理随事遍。事如理融。进入佛之知见。同佛一多无碍。大小相即。名为入事事无碍法界。至此愍物兴悲。繁兴大用。故云发救一切众生之心。若约位次者。十住住于佛家。故为诸佛护念。十行广修福慧。故得植众德本。十回向大愿摄持。不堕二边。名为入正定聚。十地大用现前。应化无碍。故能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善男下。总结。言必得者。以是人佛尚可成。佛于是经岂疑贰哉。请示要法竟。

  △二发愿护持三。一总发大愿。二别明拥护。三自结神力。初。

  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世尊(至)诸恼人者皆不得便。

  受持通该下三。魔所著者。如楞严飞精附人。今经恶鬼入身之类。韦䭾罗。此云厌祷鬼。余如前释。

  △二别明拥护三。一拥护读诵。二拥护思惟。三拥护修习。初。

  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至)亦为供养法华经故。

  初入道场。神思易倦。故行立以振之。惟事读诵者。思则倦生故。供养守护者。如烧香散华。循坛绕界。盖恐心生疑惧。退失本念。故云安慰其心。然普贤屈邻极之圣。供初心之机。是乃因法重人。寄人敬法。故云亦为供养法华经故。此是世界悉檀。欢喜益也。

  △二拥护思惟。

  是人若坐思惟此经(至)得如是等陀罗尼。

  因见圣护。神思振起。于是跏趺正念。循文求义。故云若坐思惟。复现其前者。助其正念故。少有忘失。则义不贯通。故云我当教之。恐其得前忘后。得后忘前。故须与共读诵。还令通利。见身验其有功。故甚大欢喜。转复精进。蒙教资其正慧。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三昧。及法华三昧。陀罗尼。如次下所说。旋陀罗尼者。因此知彼。因彼知此。彼此互相旋摄。名之为施。总持此义。故名陀罗尼。然此但是单旋单摄。如两镜相对。若更能因一知多。多中举一亦然。一多互相旋摄。如帝网珠。重重无尽。则为百千万亿旋陀罗尼。若更能形容此义。曲尽所得。令他解悟。则名法音方便陀罗尼。以是三为上首。率余一切。故云得如是等。又等字但为等上。不必率余。以方便修持。只此已显胜故。此是为人悉檀。生善益也。

  △三拥护修习二。一现身说法。二防非说咒。初。

  世尊若后世后五百岁(至)而为说法示教利喜。

  前二为此科方便。此科为前二正修。以前二神思已振。定慧已立。至此克定三七。精进成功也。必约恶世言者。以善世根利障薄。不必克期故。求索者。如佛昔为国王。击鼓宣令。四方求法之类。欲修习者。或求得已。而欲修习。或受持已。而欲修习。乃至或书写已。而欲修习。盖初起不同。而为欲修习之心。则不异也。但言三七者。要期不远。令心猛利故。少不止二等。加行未纯。恐不成功故。多不至四等。时长易怠。恐生畏惧故。定慧虽具。惑习难除。故应一心精进。一心者。万缘放下。专注此经。精进者。?尽娘生。誓断惑习。满三七已。经功既纯而惑习欲空。故重感普贤与无量菩萨。而自围绕。围绕者。围坛绕界。以示守护之意。以其不请而至。故云自也。众生喜见身者。如忏首普贤观云。有一菩萨。结跏趺坐。名曰普贤。身白玉色。五十种光。光五十种色。乃至行者见已。欢喜敬礼等。此盖既围绕已。别现胜妙之身。为说不思议法耳。示教利喜者。示以顿断。教以圆修。令获不思议利。以生广大之喜故。此明第一义悉檀。入理益也。

  △二防非说咒。

  亦复与其陀罗尼咒(至)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阿檀地檀陀婆地(至)辛阿毗吉利地帝

  咒虽不翻。然其中佛陀僧伽达磨。似是三宝称谓。且自云得是陀罗尼者。非人莫坏。女人莫惑。若非三宝威力。及真净之德。又孰能致斯效哉。大成云。或佛名号。持之不怒而威。或鬼王名。呼之部落敬主。若但谓非人莫坏。此义可释。而女人莫惑之由。犹未能显。要知咒是诸佛密语。一音遍具多功。应机成益。惟菩萨能随缘施设。亦如王索仙陀婆。一名并召四实。水器盐马独智臣能因时敬奉。既存梵音。勿强分别。但得一心。自成感应。此明对治悉檀。破恶益也。别明拥护竟。

  △三自结神力。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至)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初心菩萨。离此咒难以行道。普贤愍加。以神通令其得闻。教以当知者。安慰初心人也。此法难行。惟普贤力能拥护。不假威神。遍阎浮无能受持。教以应念者。安慰能持人也。发愿护持竟。

  △三明益结劝二。一普贤明益劝修。二如来明益劝敬。初四。一正明持益。二举书况显。三劝令修习。四愿以神护。初。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至)为诸如来手摩其头。

  受持者。众行之总。以读诵忆念修行。皆受持也。读诵者。如前若行若立。读诵此经。忆念解义。如前若坐思惟。如说修行。如前三七精进。期满功成。妙契圆修。故是行普贤行。不动道场。广集福慧。故为于诸佛所。深种善根。冥受佛记。不久即得。故为诸佛如来。手摩其头。

  △二举书况显。

  若但书写是人命终(至)解其义趣如说修行。

  但能书写。无通利解证之功。尚获胜福。感天女迎归忉利。何况读诵思修。假定慧熏炼之力。当得妙果。蒙如来手摩其头。无足异也。

  △三劝令修习。

  若有人受持读诵(至)正忆念如说修行。

  读诵解义。当为龙华之机。后弘千佛之道。故感千佛授手。离恐怖而远恶趣。弥勒摄持。侣天眷而待下生。然但能读诵解义。已有如是功德利益。若更加如法修行。自成无上最胜因缘。是故有智之者。应当一心。书受读诵。忆念修行。若乃舍此良图。别求异道。恐未能直捷痛快之若此也。

  △四愿以神护。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至)广令流布使不断绝。

  自言以神通力。守护是经者。为安行者之心。不以魔外为忧故。又云广令流布。使不断绝者。为慰如来之望。不以弘法为虑故。普贤明益劝修竟。

  △二如来明益劝敬三。一赞普贤德。二明持经益。三结劝迎敬。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守护能受持普贤菩萨名者。

  初赞其能护。重言善哉者。赞其既以咒护。复以神护也。护魔助修。离恼成善。故云安乐利益。

  汝已下。验其本深。无碍妙用。离念离言。名为不思议德。同体之仁。横遍竖周。名为深大慈悲。本起因心。莫推其始。名为久远发意。三事阙一。不能作是神愿。故云汝已成就。乃至而能作是等也。

  我当下。许护持名。言普贤深本如是。受持其名者。必获胜益。故如来以神力护之。又普贤护如来之经。如来护普贤之名。师资递护。因果相成。惠我阎浮。拯斯末运。生兹世而得奉金言。长兹土而获闻嘉号。深恩重德。应报宜酬。

  △二明持经益四。一感应道交。二离障近果。三得福遮毁。四利赞罪谤。初。

  普贤若有受持读诵(至)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初感交于应。则见释迦者。所诠即法身故。如从佛闻者。能诠即佛说故。则为供养者。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以诸如来尊重法故。

  当知佛赞下。应交于感。以因验果。知其必得。故佛赞善哉。常寂光中。冥与授记。故云佛手摩头。佛衣所覆。盖摩头为授记之仪。衣覆乃传心之法也。

  △二离障近果二。一能离二障。二能近二果。初。

  如是之人不复贪着世乐(至)能修普贤之行。

  初能离外障。不贪世乐者。离五欲障也。不好外道等。离邪道障也。及诸恶者等。离恶人障也。诸恶二字。总该十六律仪。若屠儿等。略举数者为例。是人三句。如次释上三离。盖以心意质直。故不事妄贪。有正忆念。故不受邪染。有福德力。故不资恶业。以诸恶律仪。皆由福德浅薄。资以取利故。

  是人下。能离内障。贪瞋痴等。皆由自心所生。恼乱正意。故称内障。是人二句。释上能离。盖以少欲知足。贪等不起。梵行清白。诸垢莫侵。故一切无能恼也。

  △二能近二果。

  普贤若如来灭后(至)当坐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

  不久等。近自利果也。转法轮等。近化他果也。离障近果竟。

  △三得福遮毁。

  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至)如是罪报当世世无眼。

  初得如愿福。受读是经。能感人天供养。故不复贪着衣服等。而所愿不虚。如宣律师天人供馔。即其验也。现世得福报者。或为王师。或受帝供等。不惟四事充足已也。若有下。遮空修毁。不信最上一乘。但见其动言成佛。故毁以狂人空作。终无所获。是人一退。人天之眼目顿灭。故记以如是罪报。世世无眼。

  △四利赞罪谤。

  若有供养赞叹之者(至)水腹短气诸恶重病。

  初利供赞人。得现果报者。如颜色鲜白。口出莲香。乃至六根清净之类。若复下。罪谤笑者。言受持是经者。为佛法所系。若出其过恶。无论实与不实。皆得白癞之病。白癞者。白点疥癞。病恶之现于外者。以感报必与因相类故。牙齿疏缺等。动为人之所笑。身体臭秽等。易致人之所轻。此轻笑之报。依类致然。噫。报应之于心业。犹万形之于规模。可不慎哉。文中言缭戾者。谓手脚不申顺之貌。角睐者。谓眼目钓角傍视也。水腹者。浮肿之病。短气者。劳喘之疾。此必死之症。而又缠绵不死。百日床头。虽孝子亦难承顺。况于他乎。明持经益竟。

  △三结劝迎敬。

  是故普贤若见受持是经典者当起远迎当如敬佛。

  承上有如是益。定当作佛。故劝以当迎当敬。明益结劝竟。

  △四闻品获益。

  说是普贤劝发品时(至)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

  观中一见普贤。尚得如是旋总持门。灭后能持是经。已许是人具普贤行。何况亲预高会。面领玄文。得此具此者宜矣。道亦行也。别示修法竟。

  △三大会礼散。

  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诸菩萨(至)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此总结灵山一会。说听事毕。利益究竟也。分取大成意云。一部经内。说通师资。就胜为言。故云佛说。普贤等。该列众中菩萨。列众以文殊为首。此以普贤者。表法可知。亦为从上文便故。舍利弗等。该列众中声闻。既已受记。皆是菩萨。犹称声闻者。为存乘位故。又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是真声闻故。诸天等。该列众中八部。一切大会。统收此界他方。结缘随喜。及药王品来。随品证入众也。欢喜者。庆所闻故。多劫飘零。未闻此法。今既闻已。如儿遇母。故欢喜也。受持者。领所闻故。谆谆咐嘱。重重赞劝。佩服圣言。铭心至教。故受持也。作礼者。重所闻故。如领王敕。如受父命。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故作礼也。而去者。闻已退修故。古人进而闻道于师。退而修道于己。非如今人之入耳出口也。

  忍彼诸难缘  释此最胜法  愿以无漏因
  熏我有为智  生生得受持  修习无空过
  随喜及见闻  共入不思议

  法华指掌疏卷第七(终)

  音释

  畛

  (止忍切音轸井田间陌也)。

  垩

  (遏各切音恶色土也)。

  团圞

  (下卢丸切音鸾圆也古云大家团圞头共说无生话)。

  闱

  (于非切音韦宫中之门也)。

  冏

  (古荧切音扄人名)。

  颅

  (笼都切音卢头颅也)。

  殚

  (多寒切音单殛尽也)。

  瞰

  (苦滥切音阙俯视也)。

  齑

  (贱西切音齑碎也)。

  驯

  (详伦切音旬善也从顺也)。

  驱

  (同驱)。

  谴

  (诘战切音缱谪问也责也)。

  埙篪

  (上许云切音熏乐器也下陈知切音驰管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