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3 册 No. 0628 法华经科拾

妙法莲华经科拾卷第四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西蜀沙门 佛闲勖?大师 立科

  门人 智一雪墩 拾遗

  △二与作记。

  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此后与下根授记。而多发迹显本者。正影张前上中二根中。有是结缘。已得成就。而权现来者。如不思议境界经云。尔时复有千亿菩萨。现声闻形。亦来会座。其名曰舍利弗。目犍连。乃至云阿难。提婆达多。䟦难陀等。而为上首。皆久修六波罗蜜。近佛菩提。为化众生。于杂染土。现声闻形等。

  问。若皆权现。则世尊现身说法之益。悉唐捐矣。答。为有真实。方用权现。若无有真。权现何为。又论云。声闻人得记者。有四种。一者决定声闻。二者增上慢。三者退菩提心。四者应化声闻。二种如来与记。谓退大还发心者。及应化人。若增上慢及决定性。根未熟故。菩萨与记方便。令发心故。问。应化者。心已决定。何用记为。答若蒙记莂。便得增道损生。

  问。既品标五百。何先记满慈。答以是五百之上首故。故应先记由五百乃得记之当机。故以名品。

  △文三。初记满慈。二记千二百。三记学无学。初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二。初领解默请。二述成与记。初二。初叙领解。二述念请。初三。初叙领解之由。二叙领解之喜。三叙领解之仪。

  今初。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至)有大自在神通之力。

  由闻法喻二周之权实。及闻授声闻记。而往昔因缘。又恍然在目。且闻自在神力。善超有无。而善用权实。诚如险路导师。是以妙解勃发。

  △二叙领解之喜。

  得未曾有心净踊跃。

  闻所未闻。解满成佛曰得。佛知佛见。不为分别法爱所障曰净。

  △三叙领解之仪。

  即从座起到于佛前(至)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二述念请二。初述念。二述请。

  今初。

  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至)于佛功德言不能宣。

  凡请法。有三种仪式。一者言请。即口中发言也。二者念请。谓口不言。而心作念也。三者言念请。如弥勒于序中。先作念。后发言也。今即默请也。前二周皆发言领解者。特由下根未悟。事须以言旁激。今既领悟。是以默请。拔出处处等者。且如前云。尔时所化。恒河沙众生。自结缘退大后。既世世所生。与菩萨俱。其拯拔处。不能枚举。亦可指。前以四喻。破四种增上慢人。言不能宣者。如四子所说之喻。不过仅窥一班。况我中下。又况先以云雨喻。广彼所不及。以显佛慧之大。次复即谓此云雨譬喻。亦但如海之一滴。则更显佛慧之大矣。故曰言不能宣。

  △二述请。

  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

  为下化故。有内秘外现之深心。请发迹也。为上求故。有庄严佛土之本愿。请显本也。或止求记。令增道损生也。

  △二述成与记二。初述成。二与记。初二。初发近迹。二显远本。

  今初。

  尔时佛告诸比丘(至)无能尽其言论之辩。

  一否字。举人以示众也。谓汝等虽知满慈。迹在声闻。亦知其本否。今欲发迹故。先点醒大众。勿被迹覆。我常下。先发明辅今佛之迹。若自转法轮。若助转。皆外现之深心也。以说法称第一。是正行。亦常句。是助行。精勤下。明助转也。自舍下。总显辨才无碍。然既曰舍佛之外。无能尽其辨才。则不但七方便人。不能尽矣。

  △二显远本。

  汝等勿谓富楼那(至)常勤精进教化众生。

  汝等一句。因上发迹。故此拂迹。谓应知。满慈不止于我所。能师子吼。亦于下。正显其本。然论满慈远本。自是结缘。能先成就者。因愍同类。是故复以同事摄化。而弄引也。九十亿佛所亦第一。现证人空也。又于下。深达法空也。能审谛则比观不谬。无疑则断法爱矣。皆谓声闻。亦以迹覆本也。以方便饶益者。现声闻身也。又化令立者。现菩萨身也。为净下。结显本愿。

  诸比丘下。上明远本也。此下更约三世。以显本迹。亦归于净佛土之本愿。

  △二与记七初明因圆果满。二明依报清净。三明正报殊胜。四明所依住食。五明圣众功德。六结显无量。七劫国久近。

  今初。

  渐渐具足菩萨之道(至)天人师佛世尊。

  初句明因圆。过无下。明果满也。即于此土。得菩提者。以于此转染成净之缘。最深故。于一切法。悉能圆明了知。故号法明。

  △二明依报清净。

  其佛以恒河沙等(至)人天交接两得相见。

  能被之教。既广故。所化之境亦大。地平如掌者。如来三十二相中。其第十七相云。七处平满。谓两足及两手两肩项中。七处悉皆平满端正。而无窊屈。故即藉现前之佛掌。以示之。恐非远取掌石也。

  △三明正报殊胜。

  无诸恶道亦无女人(至)三十二相而自庄严。

  女身为贪欲之本。堕苦之源。故与三恶道并驱。又阿閦佛国。虽有女人。而无女事。不食地肥。故得飞行自在。

  △四明依所食住。

  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

  出则闻法生喜。入则安禅适悦。二者俱能资益诸根大种。赜养道胎。而成食事故。不须段食。

  △五明圣众功德。

  有无量阿僧祗(至)六通三明及八解脱。

  菩萨众。唯有地上。而无地前声闻众。唯有俱人。而无慧人。

  △六结显无量。

  其佛国土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

  前后授记文。独于此章。广显功德者。以说法妙行最在万行之上故。

  △七明劫国久近。

  劫名宝明国名善净(至)起七宝塔遍满其国。

  △二颂文二。初通举诸子本迹。二别举满慈本迹。

  今初。

  尔时世界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谛听(至)众生闻是者心则怀疑惑。

  小欲乐小也。懈怠退大也。少欲不贪界内尘境。速求出离也。厌生死。不达生死涅槃。本自平等也。示具三毒。凡夫也。示具邪见。外道也。

  △二别举满慈本迹。

  今此富楼那(至)如是无量事我今但略说。

  △二记千二百三。初大众思齐默请。二如来次第与记。三五百因喜自责。

  今初。

  尔时千二百阿罗汉(至)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

  心自在。皆能得观练熏修。四种三昧人也。即不动法阿罗汉。

  △二如来次第与记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二。初记陈如。二记五百。

  今初。

  佛知此等心之所念(至)天人师佛世尊。

  初因迦叶。总记千二百者。以迦叶是第二大师。故呼之。以为盟证。

  陈如是僧宝之首。故别记之。

  △二例记五百。

  其五百阿罗汉(至)尽同一号名曰普明。

  三迦叶梵语如前。迦留陀夷云黑光。亦云鹿色。颜色黑而有光。即六群之一。是婆罗门种。其性多贪不受人谏。住迦尸黑山聚落。作诸非法。佛因优婆塞来白。命阿难。同六十比丘。往作驱出。羯磨二人知之。乃同车匿出。一由旬外。向阿难求忏。已还至佛所。后因入婆罗门家说法。被贼打杀。上颂云若我具足说种种现化事。众生闻是者。心则怀疑惑黑光于得记后。尚被打杀。倘不知圣迹难思者。不能无疑也。

  优陀夷云出现。日出时生故。余名见前。

  △二颂文二。初颂所记。二例记其余。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憍陈如比丘(至)寿命劫多少皆如上所说。

  △二例记其余。

  迦叶汝已知(至)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

  初二句。结五百已得记者。次二句。以亦当复如是句。即为例记余声闻。乃七百也。

  后二句。为不在会人。令迦叶记者。以第二大师。即是佛故。故令宣传如来总记之旨。

  △三五百因喜自责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二。初正明。二释成。

  今初。

  尔时五百阿罗汉(至)头面礼足悔过自责。

  因喜返责也。

  △二释成三。初举况。二立喻。三法合。

  今初。

  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至)而便自以小智为足。

  庆今得悔。昔为小智所蔽。不悟大法。是所应得。而返视为分外。故如无智之者。

  △二立喻二。初贫人醉卧不知。二亲友觉悟如愿。

  今初。

  世尊譬如有人(至)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

  论云。第五人者。示其过去所有善根。令忆念已。然后教令入三昧故。又云。五者散乱增上心。实无有定过去。虽有大乘善根。而不觉知。故不求大。返于狭劣心中。生虚妄解。以为第一乘。如是倒取。对治此故。为说系珠喻。

  譬如已下。皆领上结缘意来。有人人如五百。亲友如王子。以五百等。曾饮智胜法乳。故得视王子。以为亲友。家如大乘。由王子自发四弘来。即住大乘家故。言至者。如王子以冥加力五百以冥熏力。因缘相感。得遇覆讲会中故。如至亲友家醉酒卧者。酒如烦恼种子。醉如依种发起现行。卧则如被业缚不起矣。官事如度生之公干殊非私务可比。当行如他方缘熟。应往不可缓也。系珠而去者。亲友念其因窘而来。既不能久待其醒。是故乘醉。系珠而去。此如王子候彼。除障与记未能。且从长夜不觉内。乘渠初至之微醒。与说妙法。令得了因智种。成结缘义。如系珠而去。然系有二义。一约结缘释。如上。二约本性释。谓珠虽本有。未知令知。即是系义。

  其人下。领前中退意。谓初闻法时。彼虽具缚。由法力故。犹有微解微愿。及王子去后。则烦恼仍炽。遂致退失。

  起已下。领上中间有接小意。谓此如我辈。虽然退大。而由厌苦心生。遂令先心所好。小根复发。宛如卧起为饥寒迫。但求衣食。随路而行。遑问本土他国。而于所求。甚大艰难。若少有得便足。此如舍菩提心。凡有所往。皆名他国。五道求乐。名为艰难。证小涅槃。名为得少。要知此处得少一句。即将如来中间。接小之旨。悉该于内。看者不可不察。

  △二亲友觉悟如愿。

  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至)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会亲友。如今灵鹫集会。作言如于法喻夺教废果也。我昔下。如说因缘也。某年日月如指尘点之前衣里者。以在昔闻法未悟。虽如醉人。但坚种既成。还同已系。未合本体。如在衣里。汝今下。劝贸。如因得记。而当作佛。则万德斯圆矣。

  △三法合二。初旷劫大志未失。二今会复与授记。

  今初。

  佛亦如是为菩萨时(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

  以昔曾教发大心。如系珠。应知。珠体有二。一经约即理之事。以智愿为珠。故曰一切智愿。犹在不失南山约即事之理为珠。则珠是本有。以未知令知。未发心令发心。为系耳。寻忘。合退大。

  既得下。合起已因游行得少也。

  一切句。则合今说法华。

  △二今会复与授记。

  今者世尊觉悟我等(至)甚大欢喜得未曾有。

  觉悟。合咄哉等。

  我久下。说昔缘也。

  以方下。超示中接以小也。

  而汝句。斥得少为足也。

  世尊下。合闻记喜也。

  △二颂文二。初颂欢喜。二颂譬法。

  今初。

  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闻无上(至)如无智愚人便自以为足。

  △二颂譬法二。初颂譬喻。二颂法合。

  今初。

  譬如贫穷人(至)富有诸财物五欲而自恣。

  有将肴膳。譬方便教者。当知。王子所覆讲者。即智胜所说之法华。若因颂中补出肴膳。故作是说。何妨以肴膳分配。覆说及教发心。亦不致与正说顿乖。

  △二颂法合。

  我等亦如是(至)及转次受决身心遍欢喜。

  △三记学无学。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研真断惑名学。真穷惑尽。名无学。人数共有二千。虽同登戒品。而所证之位。有在三果四向者。有已证阿罗汉果者。然亦有位属沙弥而已。证无学。如罗睺罗者。有位列比丘。方见道。如阿难者。品中由阿难与罗云。是众所知识。复是二千之上首。又以首出请记。故结集者。得以名品。

  △文二。初请记。二与记。初二。初知识言请。二二千默请。

  今初。

  尔时阿难罗睺罗(至)我愿既满众望亦足。

  因念记。而复请记。亦应有分。引例思齐也。唯佛所归者。显非余人能知也。如涅槃经。佛语文殊言。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八者。谓一不受别请。二不受故衣。三见佛以时。四见女人不生欲心。五法不再问。六知佛所入定。七知众会得益。八悉知佛所说法。彼经复明。更具八法。称多闻藏。兹不具录。故云。唯佛也。罗云是佛第二妃。耶输所生。所有密行。亦唯佛能知故。颂中显出。又我下。述所请意。为满自愿。令增道损生。并赴他望也。

  △二二千默请。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至)住立一面。

  引例同于二人。

  △二与记五。初记阿难。二记罗云。三记二千。四授广记与现在。五授悬记与未来。初三。初与记。二释疑。三增进。

  今初。

  尔时佛告阿难(至)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今僧中说(至)于此佛法中种佛道因缘。

  尊者因中。以竖穷横遍之妙慧。护持法藏。故果号亦依逾高逾深。通得自在处。而立称也。当供下。总明道前道后。上求下化之行。

  △二释疑二。初八千生疑。二如来与决。

  今初。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至)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八千是初发心。修菩萨行人。未知诸人远本。是以生疑。

  △二如来与决。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至)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

  世尊与阿难。同时发心。而得果有迟速者。以所好不同故。既曰同时发心。则阿难之发心。犹在智胜尘点之前。非结缘者。可比此本此迹。逾难思矣。

  △三增进。

  阿难面于佛前(至)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甚希有(至)方便为侍者护持诸佛法。

  大钞问。阿难是佛得道夜生。年满二十。始出家。至年三十。始命为侍者。则前三十年。如来所说。既并不闻。何以经初。皆云我闻。答。有四意。大为两节。前三带权。后一显实。一是展转闻。或比丘。或诸天。或弘法菩萨边闻等。二是如来重说。以满初出家三愿之一。三是得深三昧。如金刚华经说。阿难得法性自在王三昧。故佛昔说皆能忆持。四据实者。如前所引。不思议境介经云。复有千亿菩萨。现声闻形。亦来会座等。若准前三义带权者。则今之增进。虽亦带权。并欲显授记。有增上力也。

  △二记罗云。

  尔时佛告罗睺罗(至)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为太子时(至)安住于佛法以求无上道。

  昔以福慧二。足蹈七净妙华。为能得果之因。是故果中。随因立号。名蹈七宝华。果不离因。故如来二子。一以密行得记。一以妄说法空。身陷地狱。行密行者。如来不能惠以三昧。谤法者。如来不能免其堕苦。足见纵使亲如父子。神力如大圣。而于善恶果报。皆不能代。

  又罗云自陈密行。唯佛能知。则今之索记。多因同事而设。盖亦密行耳。

  △三记二千人二。初正与授记。二得记欢喜。

  今初。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至)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至)名闻普周遍渐入于涅槃。

  柔软寂静。则执权之疑。皆冰释矣。告阿难与记者。其亦护法藏同类也。

  △二得记欢喜。

  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世尊慧灯明我闻授记音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

  △四授广记与现在。

  法师品第十

  如来在世法王重。如来灭后法师重。良以。道由人弘。非师无以续古佛慧命。无以开后生知见。故极赞其师。因法重而安住三德。又必法师所当具也。然利他必以说法为主。自利必以修习为胜。当知所主。又必修习者。始能善说。辨中边论颂谓。书写及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及开演。讽诵与思修。此偈明十种法行。即十种法师也。今文有六。而略四。十种皆可为世模范。皆可称师。如来现身说法。至授广悬二记。与现未。则垂化之能事已毕。过此。但欲以斯妙法。付嘱有在。为所急务。是故于未说流通前。先示持毁所得之报。极大极重。俾深起敬畏。发生好乐。进取流通。则此一品。能为流正二分之关键。故此品来。

  台家判此下五品。为迹门流通分。自是一家之谈。然考一大藏教。皆如青光所判三分。以为定式。并未见有剖一经。而为两重三分者。虽华严与阿含。会会结集。篇篇流通。应知。彼是经中。自为建立。非离本文。外有所加也。若谓寿量等品。不得抑为流通。理实寿量。本为求人付嘱。而显不流通之。是属而谁归。况显本原为开迹。开迹原为显本。本之与迹。其揆一耳。苟分为二。则迹为谁开。本为谁显。又须知。如来说法。既初中后皆善。后奚独非。般若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旨哉。

  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说三周法。授三根记。于为一类渐机。现身说法边事。亦以略周。复欲与现未人。结当来得度之缘。乃以广悬二记。大澍法雨。并显得记者。不止于前。方称如来度生本怀。

  托药王告众者。由此法利深远。即文字是实相。非宿学洞达者。闻罕不疑。故呼而告之。亦即以现未众生。寄托传化意也。汝见下。先约现前能求之人。及所求之愿亦异者。次如是下。明所闻之法。虽有多少。我皆下。正以平等慈。普与授记也。以一切众生。皆同一性故。唯有一乘佛记可与。一偈一句。显所闻者甚少。下至于法于人。今在佛前。生一念随喜心者。虽自无法行。即此一念之喜。正如凿石火发。推而广之。便可燎原。将来得果。悉不外此故。又此一念随喜人。多易忽故。下文校量法师功德。后于六卷初。广显随喜之德。

  △五授悬记与未来二。初正为微因与记。二顺显人法功胜。

  今初。

  佛告药王(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佛灭之后。身世俱劣。犹能闻能随喜者。则此善根。亦自不浅故。皆蒙佛记。然一念之喜。尚蒙悬记。况复其余以法自师者。故下明六种法师。能以法师人者。所得之报。不可思议。

  △二顺显人法功胜二。初能说人胜。二所说法胜。初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二。初通明六种法师。二别显说法巨益。初二。初明持者之福。二明毁者之罪。初二。初具显少持功德。二况显具持功德。初三。初明现前六师。二明过去殊因。三明未来胜报。

  今初。

  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至)乃至合掌恭敬。

  此依六种法式。自师师人。故名法师。六者。一具信念人。名为受持。二对本者名读。三背本者名诵。四撰集讲演者。名解说。五者书写。六者供养。此上六师。并依所弘法之多少。而分果报之优劣。以此经中。法利微妙。广大难思。故先约持。极少之人。即得广大之福。难可校量。而况能具持者。则闻之者。安得不深生好乐。发流通之愿。

  △二明过去殊因。

  药王当知是诸人等(至)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初明因深。愍众下。问。此人既具深因。何不乘愿。往生净土。答。为愍念等故。则现前之功。亦大矣。

  △三明未来胜报。

  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至)广演分别妙法华经。

  若示未来之大果。非出诸大菩萨口。则不足信故。令药王宣语。

  问。现见有人。不但一念随喜。亦有能念念随喜者。亦有闻说全经。至累累者。何以不得如是之报。答。随喜人。若果三业。纯净无障。此报自属现在。否则属于后报矣。其闻说者。试问。此人从闻说后。便能尽形寿。如范俨陆沅。课诵无间。得生净土者否。更问。诵一句者。有能如婆子持青莲华香。白莲华香。不杂用心身。后口中能出青莲华者否。倘视闻说。如行云流水辈。则不可同日语矣。

  △二况显具持功德二。初通况六种具持。二别况说者一种。

  今初。

  何况尽能受持(至)生于恶世广演此经。

  上明持供一句之报。已自难思。况尽能受持。大兴供养者。所得之报。自非界内法。所能摄取。而仍生于恶世者。为愍众生。乘愿力而来者耳。

  △二别况说者一种。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至)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六种人。虽通称法师。唯解说者。能具自他二利。余五多属自利。是故别显说者。大益故先举。窃说一句。被一人者。所成之德。此人虽生佛后。便如具大善根。亲值佛世。上承佛命。为如来之使者。奉如来之差遣。而行如来说法度生之事者。一般窃说者尚然。何况当众。能广说者之德。

  △二明毁者之罪。

  药王若有恶人(至)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

  此以经久毁辱无上大圣。所得之重罪。尚不如于一时。以一言。骂一博地持经凡夫。所得之罪更重者。由如来能等观逆顺。纵有八风。毫末不动。独持经人。内具烦恼。善根未坚。苟因一言之辱。浩然发起退屈。则断佛种故。其罪转重。

  △二别显说法巨益。

  药王其有读诵(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诸佛定慧庄严。从此经出。故持之者。即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又此经是诸佛母。为佛所荷。故持之者。心契实相。则人法不异。亦为诸佛所荷担矣。又既即人即法。则凡所趋向。即是大法所在。因法敬人。亦应向礼。不但应以人中上供而供。即天上宝聚。亦应奉献。所以下。且约闻者。释所得之巨益。正与华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之顿益相等。盖缘此经。本具顿旨。故下有龙女之速证。及一生当得菩提者。闻者尚然。何况说者。

  △二颂文二。初颂受持诵说。二结示所说最胜。初三。初劝供持者。二兼劝自持。三劝供说者。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

  △二兼劝自持。

  其有欲疾得一切种智慧当受持是经并供养持者。

  △三劝供说者三。利说者深因。二冀闻应供。三少闻大益。

  今初。

  若有能受持(至)能于此恶世广说无上法。

  △二冀闻应供。

  应以天华香(至)供养是佛子冀得须臾闻。

  △三少闻大益二。初校量毁赞。二正显大益。

  今初。

  若能于后世(至)及与香味触供养持经者。

  △二正显巨益。

  如是供养已若得须臾闻则应自欣庆我今获大利。

  △二结示所说最胜。

  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

  △二约所说法胜二。初长文。二颂文。初六。初约难信难解显胜。二约住处应供显胜。三约能善行道显胜。四约得近菩提显胜。五约非机难闻显胜。六法师具德。初二。初约法在佛显胜。二约法在人显胜。

  今初。

  尔时佛复告药王(至)犹多怨嫉况灭度后。

  已说者。即法华前。所说般若等。皆带方便。取信为易。今说即同一席。所说之无量义。以一生无量为易信。无量还一为难信故。当说即涅槃等。所以不及法华难信者。以此经是会三之初。归一之始。故难信也。设将已说。该至华严。亦为易信。以彼始成正觉。便说一极上根所受。不对昔权。故为易信。

  药王下。嘱无妄授。以是佛心之秘密。法海之要汇故。唯其是秘要藏。故为诸佛守护。昔不为显说者。由小始教中。此平等旨。不易言故。皆对教显胜也。而此下。明如来盛世根熟时。成依正俱胜。当其正说。尚有五千之怨嫉。况于灭后。

  △二约法在人显胜。

  药王当知如来灭后(至)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心佛众生。原无差别。六种法师。既叨法荫。则与如来衣覆无异。又既为本佛所覆。亦为诸佛所护者。以诸如来。本同一心一智慧故。是人下。明依信愿善根所成之德。谓妙极法身。非具大信力者。不能孚。解脱胜行。非具大愿力。不能行。万善骈臻。非具根本大智者。不能导。至彼岸。如来所止。不逾此三。故云与佛共宿。又既以诸善为身。信愿为首。则蒙如来智手。而摩其头矣。

  △二约住处应供显胜。

  药王在在处处(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天竺于如来生处得道处。转法轮般涅槃等处。皆为建塔。一以求福。一表处胜。今以此经。凡所流通处。即应以七宝起塔。且当高广。遍兴大供。又不须安舍利者。以此处已有如来全身故。盖碎骨是生身舍利。而此经乃法身舍利也。然生身舍利。固有全碎。而法身亦然。诸权浅教。诠理不足。如释迦之碎身。今经唯诠一实。有教有义。如多宝之全身。今于有法身处。不用生身者。以生身是法身之所流故。若有下。且将起塔人。所得之福。置而勿论。唯进论得见此塔者。及礼供者之功。已能高超权浅。得近菩提。况彼起者。

  △三约善行道显胜。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至)乃能善行菩萨之道。

  不见此经。不具善巧。执事迷理。多种少获。有得见者。始善用心。藉事显理。行行契真。故举手低头。皆成佛因。世谛流布。同归实相。又能见者。如生王家。贵过臣佐。出入自在。

  △四约得近菩提显胜二。初约近果标起。二约喻法释成。

  今初。

  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自初住至妙觉。总谓之菩提。虽有果因之别。皆与实相同源。然求佛道者。必自入住始。行人于未入住前。倘能得见此经。信解受持。则不须远历尘沙及十千劫。自乘妙行。得近菩提。故知是经。正成佛之捷径也。

  △二喻法释成二。初喻释。二法释。

  今初。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至)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渴乏有二义。一以无明热恼。为渴乏。一以求佛之信乐。为渴乏。水如果法。平坦无水处。即是高原。高原之土如教。土下之水如果。穿凿如依教所诠之理法。而修观行也。然依权教修。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如见干土。依般若等修。虽诠实相。而无开显妙旨。如见湿土。若依今经。即直舍方便。但显真实。性相双融。理事交彻。如水土和。而见泥相者。真空性水解渴在。即虽未即入正定聚中。而心已决定。不可撼矣。

  △二法释。

  菩萨亦复如是(至)成就菩萨而为开示。

  初约闻与未闻。明去道之迟速。所以下。释得近义菩萨有二类。谓顿及渐。其顿往者。已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不须开显。今云一切者。乃指由小入大之二乘。及会权入实者之三种。若以人该法。则菩萨二字。应含权小教理行之因及果法。以此四法。皆须决了。故属此经。以此能具开显之功故。然开之一字。若对昔言。应作二义释。谓废与会也。言废者。如长者宅内所许。但有空言。故出宅后。不见有车。以是诱子。可废之方便故。如在昔之教理及果。皆可废除。故前云。其实未得一切解脱。此开方便门。废权果也。果既废。则教理等。俱可废矣。前又云。化一切众生。如我等无异。此正示真实相也。二约会义释开者。由诸子之奔竞出宅。亦上车之所。不废故。前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今开会权行。同趋极果。即示真实相也。是故一切渐往菩萨。所有果因。并应摄属此经。而为开示。不亦宜乎。是故此经。最为深大。非眇目者所能窥。最为坚固。非具金刚心者。不能入。最为幽微。即不退人。亦不能知。最为遥远。纵过三百由旬。犹不能到今佛为化权小。而成真实菩萨。始为开示。说此法门。如须水者。先令见泥。俾无疑意。决定进取。

  △五约非机难闻显胜。

  药王若有菩萨(至)当知是为增上慢者。

  △六法师具德二。初设问。二自答。

  今初。

  药王若有善男子(至)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

  △二自答三。初示所具德。二遣人听护。三现身重说。

  今初。

  是善男子善女人(至)及四众广说是法华经。

  衣座室三。名为三轨。末世弘经。必藉此三。乃获二利。如来以慈悲名室者。菩萨妙行。必先以众生。为所缘境。故摄生是成佛之本。若能令彼离苦得乐处。即是惠利归己时也。故大慈悲室。不独自覆。亦复覆物矣。又如来以柔忍名衣者。由内用柔和。覆除二障。外以忍辱。遮诸暴恶。使不得入。则内心寂。而外境亦融矣。又如来以法空为座者。须亡诸相。否则着我人等执。不能深契实相。是故菩萨。安住此中。能所两忘。方堪弘化。然须以不懈怠心。遍䇿善法。庶可广弘斯经矣。

  △二遣人听护。

  药王我于余国遣化人(至)阿修罗等听其说法。

  说法者。须六种成就。故遣化人。揄扬其德。而为集听法之众。又来听者。若见诸化。随顺不逆。亦生效法心矣。

  △三现身重说。

  我虽在异国(至)我还为说令得具足。

  令见令闻。皆世尊因法重人。拳拳不舍之意也。

  △二颂文三。初颂说法胜。二颂法师具德。三结劝胜益。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欲舍诸懈怠(至)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

  △二颂法师具德。

  若人说此经(至)诸佛护念故能令大众喜。

  △三结劝胜益。

  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

  △第三开近显远拂迹入实令广流通分(共十八品)。诸经正宗。皆藉现前因缘。发明当会之理事。便已其流通分。亦不过赞当经。诠旨微妙。显具胜益。发四众之信乐。令广流通。今经不然。于正宗中。祇以开显妙义。演为三周。要将一代圣教中。凡为一类先小后大之机。所设方便之教。悉使开除。令见真实。既破昔三。而复依本具之一性。融摄三乘。别立今日一乘之实教。是以正宗。文虽九品。而义则总摄诸教。所以此下流通。品多十八。言溢数万。校正宗而返广者。须知。此文能通。为在昔权教。及一切枝末法轮。作开显流通。宁止为一经耶。又正宗内。虽已快谈四十年来。所蕴之本怀。然于一期设化。种种权现之迹。尚未暇开显。故今于流通中。一拂前迹。使返观在昔所见者。多属权现。则不唯拂本师。舍释宫之近迹。显久成之一端。又亦不唯拂法华已前之迹。即正说三周时。因无暇于拂。所带之方便。今并拂矣。且如四子。于听说因缘时。虽悟久远接引。安知不即以大通为至极。故藉塔涌。为流通之始。此后逢迹。便拂令悟玄门。扩其广大知见。俾兴大愿流通。务令此经。付嘱有在。而后已。是知流通。文字虽多。殊不厌也。兹将因流通所有拂显之旨。略泐数端。以彰性相无碍。理事交彻之旨。使不滞于权迹。谓如多宝塔。从地涌。而于地。两不相妨。则拂地大有碍之迹。而显法性之融通。净土三变。则拂实有秽土之迹。而显佛土之本净。移无缘于他方。拂诸善类自矜与佛同时之迹。召龙女从海涌显。凡有妙信。即具超升之路。拂微类可轻之迹。光集分身。拂娑婆一化之迹。而彰妙应之普周。多宝分座。拂生灭隔世之迹。融古今于一致。记唱调达。拂实有逆顺之迹。并显本师。亦因经功速证之实。文殊海涌。拂一定之化迹。使知圣应。能具隐显并呈之德。又既经变净。复见海涌者。拂净秽水陆之分限。显土体重重于无碍也。又地涌传持。显妙化之竖穷。以拂上下之悬隔。中间取灭。拂因燃灯得记之迹。显道成之久远。更拂入塔唱灭之迹。以显法身之常住。分别功德。显一念闻法顿超。以拂权乘之阶差。六根互用。不离生身。显此根身。原非一六。而有能一能六之德。此外随文。复有妙义。智者详之。

  文二。初广显流通。二总结流通。初四。初求人付嘱(即宝塔品)。二验法希有(即达多品)。三海众传持(自持品至嘱累品)。四弘经轨式(自药王品至劝发品)。初中二。初长文。二颂文。初三。初多宝涌赞。二集身开塔。三正求付嘱。初五。初塔涌之相。二八部供养。三多宝赞证。四大众疑问。五如来答释。

  今初。

  见宝塔品第十一

  此品已下。皆属流通。由前法说而喻。喻已复引往昔因缘。普令三根。皆得受记。则经初以放光为发起。一段因缘。已结局矣。但流通此法。非得其人。不堪付嘱。又非涌古佛集分身。则莫可凭。故自唱灭求人。至现身嘱累而后已。其国王求法。龙女成佛。所以验法希有也。校量展转。至第五十。显依此经。所有极微之功德。已自难思。而况六种法师。又不轻之。未闻此经前。不善行道。及得闻后。始能善行菩萨道。方感虚空开口。不使轻毁堕苦。然后现神付嘱。令法有在。其末之六品。皆大菩萨弘通之实践。不区区于章句也。

  问。此下诸品。若俱判入流通。曾有据否。答。会玄第七。问。如法华三变。八方严净。圆觉佛地等经。皆居净土中说。岂非平道教耶。答。以少从多故。又法华正宗分。但是娑婆木树草座说。至流通。欲容分身佛。始变净土。然亦有分限等。讵非证耶。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至)七宝合成高至四天王宫。

  显塔涌之相也。盖法会于正宗。已悟实相。深知诸法。皆为一性所融。悉归常住无碍。故以亲证之人所住无碍之境。而先示之。使发大愿流通。言无碍者。情谓塔与地大。均属质碍。今由幻色。不自碍。不自坏。当体即是真空。故涌现时。两不相妨。于虚空中。朗然安住。又此妙塔。与我本师。原未曾离。今为流通缘熟。是以不现而现。自非神力之所使耳。

  △二八部供养。

  三十三天雨天曼陀罗华(至)恭敬尊重赞叹。

  △三多宝赞证。

  尔时宝搭中出大音声(至)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初赞能说之人。由本师于五浊。不可说处而说。且所说者。乃一乘平等大慧。难信之法。又复为众普说。诚为希有。故极口连赞也。如是下。证赞所说之法。谓前所说。若开若显。若废若立。不涉方便。皆是真实。诚了义之谈也。

  △四大众疑问。

  尔时四众见大宝塔(至)又于其中发是音声。

  因值未曾有之事故。发未曾有之喜。自应怪有所问。问意有三。一问何因有塔。二问何故从地涌。三问何故有此音声。

  △五如来答释。

  尔时佛告大乐说菩萨(至)赞言善哉善哉。

  先答第二问。由彼佛因中发愿。今于道后涌塔者。盖满本愿也。彼佛成道下。答第一问何缘有塔。缘彼佛遗命。所制也。释论谓。多宝在世。未说法华。故命建塔。涌说经处。随喜作证。

  其佛下。答第三问。为作证明。故发是声。

  问。正说经此塔与佛。尚在东方。何言得闻。答。远近分限。俱属情境。若过量人。则无边刹海。不隔毫端。

  △二集身开塔二。初放光召集。二与欲开塔。初中五。初求见多宝。二放光远召。三诸佛欲来。四变净国界。五诸佛普至。

  今初。

  是时大乐说菩萨(至)我等愿欲见此佛身。

  言以神力者。由乐说求见。乃发起种种广大佛事。如本师久远成佛之底蕴。悉缘此请掀翻。若非上承佛加。何敢作此大师子吼。

  △二放光远召三。初承愿当集。二大众亦求。三正放光召。

  今初。

  佛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至)今应当集。

  多宝来听之愿。凡欲以身示者。必先集说者之分身。若进论之。说法华。既不止一佛。而分身又岂独迦文。倘分身亦说。而本师亦应集。彼似亦分有主伴圆明义。然属文外。

  △二大众亦求。

  大乐说白佛言世尊(至)世尊分身诸佛礼拜供养。

  △三正放光召。

  尔时佛放白毫一光(至)所照之处亦复如是。

  光中所见。唯约一类净土言者。自是会众。破五浊后。更发大心者。所应生之佛土。或是如来灭后。得罗汉果。应生此中。发菩提心人。所生之土。又复应知。本师称体起用。所有分身。自周法界。染净杂居。今但召此与会众有缘者之一类故。且约五百言。

  △三诸佛欲来。

  尔时十方诸佛(至)并供养多宝如来宝塔。

  下明八方变净。今言十者。举成数也。

  △四变净国界。

  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至)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净秽之相虽虚。非承佛神力。不能撤其迹。以显其德。诸天人。既得与佛。同时同处而生。正可进见三佛。得闻寿量。而返被移者。足知微善不足恃。当深种见闻之善根可也。佛之神力。尚可毛吞巨海。尘含法界。今由一变而至于三。自应有所表示。故上三根。既有三番悟入。是以依报。亦应见有三番变净。古云。三变者。变心也。倘无所表。则见不能容。复更变者。即于诸佛现量用事之旨违矣。

  △五诸佛普至。

  尔时东方释迦牟尼(至)诸佛如来遍满其中。

  △二与欲开塔二。初致讯开塔。二开塔见佛。初二。初遣使致讯。二致与欲辞。

  今初。

  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至)以此宝华散佛供养。

  生佛本同一体。故以慈悲化世。若众生受化。少病少恼。如来亦少病少恼。气力安乐亦然。致讯致供皆顺世仪也。

  △二致与欲辞。

  而作是言彼某甲佛(至)诸佛遣使亦复如是。

  与欲仪例。如律制。凡僧作法事。众必同集。若有因缘身。不能到。令索欲者。送心达僧。知其不违。其辞曰。大德一心念。(某甲)比丘。如法僧事。与欲清净。今诸佛身虽同集。非得心同。未便开塔。以故致欲。

  △二开塔见佛二。初佛升开塔。二众见全身。

  今初。

  尔时释迦牟尼佛(至)如却关钥开大城门。

  开塔可表开权。见佛可表显实。又前赞善。可表证前。今开塔。可表启后。从座起住空中者。正显色空一如。两不相碍。是以文中。绝不言神力也。

  △二众见全身。

  即时一切众会(至)及释迦牟尼佛上。

  二善。双赞人法也。快者恣爽意。谓一向昧爽。今得快其性矣。说是悦意。谓快悦所怀也。近则快悦。四十年前。所有蕴积。远则无量劫前。

  △三正求付嘱三。初古今共座。二大众升空。三唱灭付嘱。

  今初。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至)坐其半座结加趺坐。

  多宝是古佛。释迦是今佛。却共一座坐。生公云。古今通始终。同穷本极末。浩然大均。既同一际。则生灭之迹。俱不可得矣。

  △二大众升空。

  尔时大众见二如来(至)接诸大众皆在虚空。

  大众之中。虽有于神力。得自在者。如未上承佛来何敢自升。故求也。

  △三唱灭付嘱。

  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至)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世尊入塔。即唱灭付嘱者。以前于正说中。开权显实。委明唯有一乘之旨。法会已悉如来降灵之本怀矣。此外惟欲大法流通。是其所急。然大众。虽知释尊一降之怀。犹未免尚被舍释宫之近迹。覆却远本。故藉唱灭求人。而召下方。令其生疑。然后开近显远。以拂此迹。此则唱灭付嘱一事。钩锁前后矣。有在者。佛在世时。此法在佛。佛若灭后。饶益未来。非先得其人。则法将谁付。故求之谁能。能者应须及时发愿。我及诸佛。当与证盟。知法有在。

  △二颂文二。初举古今劝勉。二来发愿付嘱。初二。初举过去多宝劝勉。二举现在分身劝勉。

  今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虽久灭度(至)在在所往常为听法。

  △二举现在分身劝勉三。初诸佛来意。二严土待来。三喻显集相。

  今初。

  又我分身无量诸佛(至)令法久住故来至此。

  △二严土待来。

  为坐诸佛以神通力移无量众令国清净。

  △三喻显集相。

  诸佛各各诣宝树下(至)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二来发愿付嘱三。初以发誓劝。二以难事劝。三结叹能持。

  今初。

  告诸大众我灭度后(至)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二以难事劝三。初诸佛证知。二问谁发愿。三举易显难。

  今初。

  其多宝佛虽久灭度(至)所集化佛当知此意。

  △二问谁发愿。

  诸佛子等谁能护法(至)多宝如来及诸化佛。

  △三举易显难。

  诸善男子各谛思惟(至)若有能持则持佛身。

  佛藏经云。譬如有人。嚼须弥山。飞行虚空。石筏渡海。负四天下。及须弥山。蚊脚为梯。登至梵宫。劫尽烧时。一唾劫火则灭。一吹世界顿成。以藕丝悬须弥山。手接四天下雨。虽则如是。亦未为难。如来所说。无相无为。无生无灭。一味大乘。平等法相。令人信解。是则为难。此与今文举易显难。文相相类。结云则持佛身者。前谓有此经处。不须复安舍利。此中已有如来全身舍利。故云则持佛身。

  △三结叹能持。

  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至)一切天人皆应供养。

  初明能持者。则诸佛欢喜。是则下。名能持者。即成胜行。得自利。佛灭下。显化他之胜行也。

  △二验法希有二。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提婆达多云天热。以初生时。人天等众心。皆惊热故。亦云天授。以父母从天乞得故。本大菩萨。权现逆行。为惧恶人。令不起恶。余缘如别。

  △文二。初明求法甚难以验希有。二明成佛甚易以验希有。初中三。初明多生求法无倦。二明一生求法无倦。三明闻品离苦得乐。

  今初。

  尔时佛告诸菩萨(至)身肉手足不惜躯命。

  先总明长时求法无倦。于多下。历明多生作王。所发之愿。为欲下。明所行之行。而独约施度言者。以施能摄于六故。又多作王者。以于寰中得自在。易于化物故。

  △二明一生求法无倦四。初求法得师。二结会古今。三归功于师。四授成佛记。

  今初。

  时世人民寿命无量(至)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至)遂致得成佛今故为汝说。

  若能达富贵。如浮云过眼。则不以万乘为尊。祇知道德。实有利益。故以求法为所重。时有下。明因求得师。其不违二字。乃事师之实也。然以王力。尚须勤求方得。足见此法之希有。又以一得之后。即能速至果地。更见此法之功力。极为殊胜希有。阿私云无比。

  △二结会古今。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至)今提婆达多是。

  △三归功于师。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至)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善恶皆有知识。而天授。则以一人总之者。由烦恼即菩提故。是故顺行逆行。而天亦莫测。

  △四授成佛记。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至)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于过去世。以顺行持经。现在以逆行持经。共成佛因。故蒙记莂。

  △三闻品得益。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至)若在佛前莲花化生。

  能不疑达多顺逆之迹。则道眼清明。了了见佛性矣。故楞严云。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二明成佛甚易以验希有五。初智积请还。二如来制止。三文殊涌现。四所化无量。五龙女速证。

  今初。

  于时下方多宝世尊(至)白多宝佛当还本土。

  证经法事既竣。自应请还。

  △二如来制止。

  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至)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制止者。以释尊之远本。尚被近迹所覆。故托文殊以留。

  △三文殊涌现。

  尔时文殊师利(至)共相慰问却坐一面。

  此节文有二意。一若如常仪。大士于会初问答竟文中应有辞佛游化一节。或由贝文未全至故阙二若无此文。即秘密隐显之妙用也。谓大士之身。本周法界。故会初问答竟。虽未离法会。而却即显而隐。已在十方。及与龙宫。今在龙宫。本未离跬步。亦复即显而隐。仍来灵鹫。若隐若显。乍来乍去。并是妙用随缘。而本体实未曾动。此拂化缘一定之迹。彰隐显之妙用也。又前变净时。已无山海。今复云海云山者。由能依之正报。既隐显随缘。故所依之土亦显。重重无碍之自在矣。当知。善根深者。则见变净之相。无缘者。纵不被移。亦不见净。乃有证无碍之境者。得于大海涌现。夫地大水大。同是藏性。循业所现。若实有自性。即具大神力者。亦何能变。特缘性相本来。无碍镕融。是故净土宛然。不碍山海宛然。故令水陆分限等迹。皆不可得。

  △四所化无量二。初数问证答。二赞问法答。初中二。初问所化数。二涌证结答。

  今初。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至)所化众生其数几何。

  △二涌证结答。

  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至)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指事现证也。

  △二赞问法答三。初偈赞。二偈问。三法答。

  今初。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今此诸大会及我皆已见。

  △二偈问。

  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

  以初句问说一。次句问开三。若说三。则有广利之益。若说一。则有速证之益。

  △三法答。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以彼海中。多是乘急戒缓之流故。

  △五龙女速证二。初重问直答。二涌现释疑。

  今初。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至)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文殊直以龙女答所问者。由龙系畜类。已非善品。况是龙女。况是女中之小者。今由一闻此经。便得超证。可与地狱天子。两相颉颃。此经功之希有。为何如。则八难之性皆空矣。

  △二涌现释疑五。初智积执疑。二龙女赞证。三舍利执疑。四龙女速证。五结释众疑。

  今初。

  智积菩萨言(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渐教中。自凡夫地发心。至成佛。皆有一定时分。今经分属于顿。故龙女持之。即得不立阶差。顿证不退。

  △二龙女赞证二。初偈赞。二请证。

  今初。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至)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至)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

  权教罪福。皆有定相。以不达罪福之性。俱同一际。故生疑也。赞深达者。谓世尊福相也。我龙女罪相也。唯世尊能了二相平等。不隔纤毫。恐翳眼为相所迷故。先赞达者。又权谓法身无相。四八皆是化之所具。今经以三身俱融故。得相即无相。无相即相。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

  △二请证。

  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三舍利执疑。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至)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此执小疑大也。初约悬旷明难信。二约具障明难信。大爱道经。亦载五障之说。身子会初已得入佛知见。今示有此疑者。似为畴昔同类设也。

  △四龙女现证四。初举事校疾。二现前速证。三法会遥礼。四两土获益。

  今初。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至)观我成佛复速于此。

  言复速者。龙女以珠献佛。佛即受之。初无推却留难。然犹有刹那。此彼授受之间。必不如于一身。在一念间。成佛之疾。故云复速于此。故以成佛之时校献珠。为更速。不必表法。

  △二现前速证。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至)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上因分属于顿。故令异类一介之微。即超地位阶差。具菩萨行。乃依渐出顿。亦被接意也。又今以分属于圆故。令龙女依第一义空。森罗万象。舍身受身。现相成佛。此则泯相而相不存。故舍女身。又以泯相而相不坏。故现佛身。亦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之圆义。乃依顿现圆也。

  △三法会遥礼。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至)心大欢喜悉遥敬礼。

  △四两土获益。

  无量众生闻法解悟(至)发菩提心而得受记。

  古谓南方缘熟。宜以八相成佛。私谓。成佛者。恐不当以八相。概论一切。试问龙女。有何八相。

  △五结释众疑。

  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始信妙法希有。非权小所能窥。故能持者。虽微类如龙女。亦已验当下。即证菩提矣。故下会众齐发大愿。赴佛所求。

  △三海众传持二。初本下两方传持。二如来神力嘱累。初二。初本会传持。二下方传持。初又二。初能持人。二所住行。

  今初。

  持品第十三

  此因如来入塔唱灭。求人付嘱。并闻世尊往昔。求法之难。及见龙女持经。成佛之易。况今妙法在前。不劳更求。是故大众生难遭想。发愿传持。令法有在。故品以持目。

  △文二。初自誓受持。二兼顺佛意。初二。初菩萨持。二声闻持。

  今初。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至)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五浊弘经。非以药王为首。不能广令离苦得乐。故先发愿传持。菩萨以药王立号者。以所持之妙法。全成能持之人。是以即人即法。能令见者闻者。不但身心两病皆除。且令得大法乐。则于法药。得大自在矣。然雪山药王树。固亦能疗见闻者之病。不过在身便已。奚能如大士之普疗身心两病。

  △二声闻传持。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至)于它方国广宣此经。

  为引初心。及开安乐行。故作是愿。恐非实不能也。波阇波提。即憍昙弥。云尼众主。

  △二兼顺佛意二。初长文。二颂文。

  今初。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至)在于它方遥见守护。

  不用言而以目视者。由前殷勤劝发已极故。今但以目视。而默劝也。

  △二颂文二。初发愿弘经。二请证于佛。初二。初略标。二广释。

  今初。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惟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

  诸大士。闻此法之妙。是故上顺佛意。下满本愿。出而弘传。然非得衣座室三。为恶世弘经之芳轨。讵能作师子吼。云当广说。

  △二广释二。初恐怖恶世。二广说此经。

  今初。

  有诸无智人(至)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

  初一颂。通明无智愚人。是所忍之境。我即能忍之人。恶世下。别列所忍。先一颂明慢心。次八颂半。细陈假阿练若三业之恶。以此辈极易于诳惑愚夫故。阿兰若云闲静处。或云无诤。无诤有二。一以三昧力。将护众生。令不起诤恶心。二随顺法性。无违无诤。汝等皆是佛句。即阿练若。以重为轻。嘲调持经之人。以满毁嫉之恶心。浊劫下三颂。忍恶口也。世尊下二颂。忍摈出也。共十六颂。皆以忍难持经为言。是故下文。请安乐行也。

  △二广说此经。

  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说佛所嘱法。

  △二请证于佛。

  我是世尊使(至)发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妙法莲华经科拾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