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22 册 No. 0407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三

  日东 沙门 实观 分会

  【钞】二分文下随经显义前取经中名等五义解释总题总意虽彰别文难显故须以句节定经文令义显现总别虽异义无两涂方知玄义释此经题复了疏句不显他义分二初总别科判总科三分别科六章。

  【疏】分文为三序正流通从如是讫清净业处序分尔时世尊放眉间光讫诸天发无上道心正说当机益分尔时阿难白佛当何名下讫经流通分序中文二证信发起正说亦二净业妙观流通亦二王宫鹫山。

  【钞】二初证下随科解释三初序分二初证信序即是通序大论云佛将涅槃阿难问佛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答阿难应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某国土与某大众非独我法如是三世诸佛经初亦然故知六义即是通序以诸经同故亦名经前序付嘱令安故亦名经后序结集者所置故今言证信者令闻者不疑故论第四问曰何不直说般若而言住王舍城答说时方人令人信故言六句者但以诠义究竟为句如佛但一字亦名句也二初标指六句。

  【疏】初证信序六句如是标于信我闻异外道一时辩息诤佛正明化主王城论住处列众为同闻。

  【钞】如是标于信者释论第二问曰诸佛经何故初称如是答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是信也若人有信能入佛法无信不入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信者言是事如是我闻异外道亲承于佛故曰我闻不同外道不禀佛也一时辩息诤者谓机熟受道之时故无诤也释论云不应无一时佛自言一人出世多人得乐是者何人佛世尊也。

  如是。

  【钞】二如是下随文释义六初标信。

  【疏】如是者诸法实相古今不异名如如理而说故为是决定可信故云如是。

  【钞】信名忍乐理当言善方忍方乐理当则不异名如言善则无非曰是四教言理皆称如是而有浅深若其三藏唯就世俗论于不异及以无非通虽即理但在二谛别教知中要先破二唯圆初心即了诸法一一中实当处皆如称此而谈无非曰是故圆望三教皆不如是此经所信虽未开废而所被机不从偏小故但就圆明于如是决定可信也此句既尔下之五句皆以在圆故通序文通其义亦通而其意别今以别意释其通文故此云也。

  我闻。

  【钞】二我闻下异外道二初正释。

  【疏】我闻者表异外道亲承有在。

  【钞】有在者在于佛也虽释我闻意多明闻次文明我。

  ○二我者下料简二初立难。

  【疏】我者自在义一切法空无我何故说我。

  【钞】我有自在及主宰义凡夫小乘于人法中而著于我今传圆观合顺二空何得言我。

  ○二随俗下通难二初直通。

  【疏】随俗假名说我谓见慢名字若无我则无闻若无闻化道则绝为此义故虽知无我为传化不绝假名说我。

  【钞】毕竟空中虽我叵得此空即俗诸我宛然今且约三分别我相横计主宰名为见我俱生主宰名为慢我随世流布即名字我阿难尊者至结集时尚破同体见慢之我岂有界内二种我耶为传化故故顺妙俗立名字我。

  ○二如人下举譬。

  【疏】如人以金钱易铜钱及草木等卖买法尔人无笑者故言我闻。

  【钞】知无我理如用金钱随俗立我如易铜钱及草木等。

  一时。

  【钞】三一者下辩息诤二初示论释二初释一。

  【疏】一者佛法无有定实之一云何称一随俗假说一耳释论广破一异也。

  【钞】先约真破次随俗立在文可见释论广破一异者论云若一与物一一与物异二俱有过问曰若一有何过答曰若一瓶是一义在在有一处处皆应是瓶则无衣等诸物一中之过既然二中之过云何答若一与瓶异瓶则非一若瓶与一异一则非瓶若瓶与一合瓶名一者今一与瓶合何不名一为瓶是故不得言瓶异一彼文极广盖瓶显可见故以瓶喻时也一则是数时则是体若于数体定执一异则诸惑纷然能离执者则于法解脱斯乃寄于数体一文示离着观令于诸法皆祛定计即知六事及以诸文皆须离于一异之见也。

  ○二释时。

  【疏】时者有二种一迦罗即短时亦名实时二三摩耶名长时亦名假时。

  【钞】此土诠召但直云时天竺二音若云迦罗即是实时云三摩耶即是假时亦如此间心有二称言智是解心言识是迷心故令依智不依识也外人执时以为实因是故对彼云三摩耶显时是假若内弟子依时而食护明相等乃言迦罗显时是实言迦罗短时三摩耶长时者若据论文短时长时并名三摩耶也谓方时离合一异长短等名字出凡人着心是故长短皆假无实今以短长分对二名者恐是大师依建立门巧会论意以依佛制时则生死时短外道执时则生死时长既回论文必有此意。

  ○二今不下明今意。

  【疏】今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云一时。

  【钞】言不论等者今非界内护明相等故不论实时又非破外执时为实故不论假时长短如前但是众生机熟佛应说经机应合一之时亦是谛智合一之时故云一时文但从应故云说经岂无机感佛空说法故佛说竟韦提悟讫然一时文义本通深浅今意别在圆机感佛故使凡夫顿入法忍。

  佛。

  【钞】四佛者下化主三初约异名释。

  【疏】佛者亦婆伽婆此云有大名声亦云能破烦恼。

  【钞】大论第四以四义释婆伽婆一能破烦恼二有功德三巧分别能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四好名声无有得声名如佛者故今文略出二义新云薄伽梵具六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以多含故不翻旧云婆伽婆讹也。

  ○二佛者下约三觉释。

  【疏】佛者平等开觉故名为佛既能自觉复能觉他觉行备满。

  【钞】佛者下总示既能下别示三觉对迷说自对自说他对因说满一平等觉对三不同说为三觉。

  ○三一切下约超因释。

  【疏】一切智异外道慈悲异二乘平等异小乘尊极名为佛。

  【钞】一切智故异外邪痴无缘慈故略小自度三智等故异偏菩萨究竟觉故异诸因位能异不殊对所异故四种分别然释佛义六即等说其文稍委故今略云。

  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钞】五在者下论住处二初释住二初会在同住。

  【疏】在者暂时曰在久停名住一往语耳。

  【钞】在暂住久一往分之故非尽理久在暂住有何所妨况灵鹫山如来应身常在其中岂得言暂。

  ○二住者下约论释住此经云在大品言住其义不别故引彼论住义释在分二初标列。

  【疏】住者四威仪皆为住差别者谓天住梵住圣住佛住也。

  【钞】四威仪者谓行住坐卧此之身仪皆住灵鹫而能住法则有四差即天梵圣佛也。

  ○二天住下解释。

  【疏】天住谓六欲天因即施戒善心也梵住从初禅至非想因即四无量心也圣住三乘人因即三三昧也佛住首标严百八三昧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也。

  【钞】今四住文乃是尽取论释住义是知四中皆明因果而所住法正在于因所谓如来以摄物故示现施戒及十善心此即佛以欲天之法住王舍城为物示现四无量心示三三昧即梵法圣法住王城等此皆如来随他意住若随自意即以楞严至不共等住王城也故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此佛住处名常寂光释迦遮那既是异名王城寂光毕竟无二故云此佛住处名常寂光今之所住是何境界又应了知若以人法分于能所施戒至于首楞严等皆所住法佛为能住若以王城为所住处上之人法皆名能住又据经文但云佛住论应唯就首楞严释而明前三者荆溪二解一从通以趣别从广之狭也二将胜以摄劣佛住王城必摄欲色及以三乘佛住既胜则无法不住非不住恶为引物故且从善说而于善中就世间善略指定散收一切善故言天梵于出世中略指小大摄一切法故言圣佛他人不明能住心法唯云身住王舍城等则抑极圣同凡夫住况复凡圣各各有于能住之法且如比丘修戒定慧乃以天梵及以圣住住于房舍若破戒者则以地狱住于房舍其有能修一心三观则所住处即空假中岂非楞严为能住法初心尚尔如何果佛唯论身住。

  ○二王舍下释处二初各释城山二初释城二初翻梵名。

  【疏】王舍城者天竺云罗阅祇伽罗。

  【钞】亦名摩竭提此云不害言此国法不行刑戮其有犯死罪者送置寒林。

  ○二释论下解释三初约诸王治化释。

  【疏】释论解摩伽陀国王有夫人生子一头两面四臂人谓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罗刹女鬼名阇罗还合其身以乳养之后大成人力能并国王有天下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此名王舍城也。

  【钞】二又先下约移居免火释。

  【疏】又先所住城城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是至七国人疲役集诸智人宜应易处即求觅地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王于中住故名王舍。

  【钞】三又下约畏罪得处释。

  【疏】又古昔国王名婆薮厌世学仙妄云天祀中应杀生啖肉身陷地狱其子广车次复为王自念我父生入地狱今欲出家复畏地狱欲治天下复恐有罪当何处身作是念时空中语言汝行若见难值希有处当作舍住王出畋猎见一鹿走疾如风王便逐之至此山周匝峻固其地平正生草细软好华遍地茂林华果温泉浴池皆悉清净天雨天香奏天伎乐乾闼婆等适见王来各自还去见此灵奇于中起舍故名王舍城也。

  【钞】二耆阇下释山二初翻名。

  【疏】耆阇崛山者翻名灵鹫。

  【钞】二诸圣下解释三初约圣灵依就释。

  【疏】诸圣仙灵依之而住。

  【钞】二又名下约山形似鹫释。

  【疏】又名鹫头峰形似鹫。

  【钞】三又山下约鹫鸟栖隐释。

  【疏】又山南有尸陀林诸鹫食尸竟栖其山。

  【钞】二然法下总示法应。

  【疏】然法身无像实不假地所居为欲利益故随化身明化主住处耳。

  【钞】不言报者报能冥法复能垂应既言法应报在其中三身融妙言且暂分体常相即。

  ○六与大下列同闻二初标科辩次。

  【疏】与大比丘众下列同闻众也先声闻次菩萨显示教中二乘外相为胜菩萨心虽是胜外相无定是故后说也。

  【钞】二声闻下依次解释二初声闻众二初分科示略。

  【疏】声闻先标位次列数何不叹德非是无德译经人略。

  与大比丘众。

  【钞】二与若下随文解释二初标位四初释与。

  【疏】与者共义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道一见一解脱等皆一故名共也今经与阿难诸大众同闻故云与也。

  【钞】与即共义以七一释七种一故方成共义若据时判已属生苏且从本说七在三藏同感佛时同鹿苑处同别脱戒同一切智心同无漏正见同三十七道同有余脱昔同七者今日同闻然此观门佛将阿难及以目连入韦提希后宫宣说大众未闻至回灵山阿难具述方得同闻。

  ○二大义下释大。

  【疏】大义有三谓大多胜天王大人所敬故言大遍解内外经书名曰多出九十五种上号为胜此等皆是无学小乘中极故云大也。

  【钞】华言大者梵曰摩诃乃含三义谓大多胜故须就本三义释之大人所归德量大故梵王师陈如帝释师迦叶等通内外典识解多故出九十五知见胜故皆无疑解脱故小中极虽标一大义必具三。

  ○三释比丘二初标列六义。

  【疏】比丘者因果六义因名乞士怖魔破恶果号应供杀贼无生。

  【钞】因三果三一一主对。

  ○一释论下随要释三因三若成果三自克复欲行者效彼修因故释因三三中初乞士。

  【疏】释论净目问舍利弗乞士者有四种食合药种植田园名下口食仰观星宿名仰口食四方巧语名方口食咒术卜算名维口食比丘不作此四名清净乞士也。

  【钞】今举身子答彼净目乞士之义须离上下方维之食常行乞食清净活命故名乞士至果乃成应供德也。

  ○二怖魔。

  【疏】怖魔者若发心出家地行夜叉唱飞行空中展转乃至六天魔王闻之怖畏失人众也。

  【钞】魔主生死在家受欲增长生死出家离染趣向无生是故魔王闻之生怖染欲破戒魔还快乐勤修三学果证无生。

  ○三破恶。

  【疏】破恶者能破烦恼九十八使悉皆破断故名破恶。

  【钞】见思二使共九十八名恶名贼修观推穷名为破恶证智断尽名为杀贼。

  ○四众者下释众三初释通名。

  【疏】众者四人已上乃至百千无量一处羯磨作法行筹布萨事理二和无有违诤名和合众也。

  【钞】二一有下释别相。

  【疏】一有羞僧持戒无违二无羞僧不持戒不别好恶三无知僧虽不破戒不别轻重二人共诤不能判决默然无言四真实僧谓学无学人。

  【钞】三今此下明去取。

  【疏】今此二僧得共羯磨同闻证信唯取无学人也。

  【钞】羯磨通凡故取有羞今此二僧者即有羞真实也论云是中二种僧可共百一羯磨同闻证信尚简学人前三绝分也。

  千二百五十人俱。

  【钞】二千二下列数二初标人合数二初合一千。

  【疏】千二百五十人者列数也三迦叶兄弟有千弟子优楼此云木瓜林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江昔共起刹今连枝也。

  【钞】二舍利下合二百五十。

  【疏】舍利弗名翻言珠子亦云身子姓拘栗陀目犍连姓也翻赞颂亦莱茯根或云胡豆二人共有二百五十人。

  【钞】二迦叶下常随所以。

  【疏】迦叶舍利弗等先并事火翻邪入正艰苦累载都无所获一遇见佛便得上果感佛恩深常随侍佛为同闻众。

  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钞】二菩萨众二初料四文。

  【疏】菩萨位中有四第一明位第二列数三万二千人第三标名文殊第四结为上首。

  【钞】二天竺下释二义二初释位。

  【疏】天竺云摩诃菩提质帝萨埵此云大道心成众生。

  【钞】二文殊下翻名。

  【疏】文殊此云妙德以法化人名法王子也。

  【钞】二发起序二初对辩不同二初泛举差别。

  【疏】二发起序者诸经不同或放光动地微笑入禅自唱位号劝人令问。

  【钞】放光如法华经放眉间光照东方万八千土也动地如大品世尊以神通力大千国土六种震动微笑如报恩经尔时如来熙怡微笑也入禅如金光明经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也自唱位号如梵网经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台也劝人令问如涅槃经普告众生大觉世尊将入涅槃若有所疑今悉可问为最后问也然诸经发起事或兼有之今且各举一端以明发起之相。

  ○二今经下正显今经二初正显。

  【疏】今经正以杀父以为发起。

  【钞】二何故下释疑。

  【疏】何故举此逆事为发起耶为彰此界极恶令人厌弃亲所生子犹尚危害即欲令人同欣净土下韦提希愿为我说无忧恼处不乐阎浮浊恶之世。

  【钞】二就中下总科略释二初分科。

  【疏】就中为二初尔时下正明杀父次问守门人下明欲害母。

  【钞】二问频下释三初问答释疑二初问。

  【疏】问频婆何故遣人说法韦提何故如来自往。

  【钞】频婆韦提皆请弟子赴频婆请何故唯遣目连楼那至赴韦提何故如来躬亲而往。

  ○二答。

  【疏】答父愿闻法遣入传授为化义足母求生净土非佛不开故须自往。

  【钞】频婆国父愿闻戒法可遣人授韦提国母机在妙观须佛亲开父母之称从阇王得。

  ○二频婆下预翻名字。

  【疏】频婆娑罗此云摸实亦曰影坚韦提希此云思惟阿阇世此云未生怨或婆罗留支此云折指内人将护名为善见也。

  【钞】三初段下随科解经初正明杀父二初分科。

  【疏】初段为四一频婆为子幽禁二国太夫人密奉王食以济王命三漱口毕下圣为说法以润王心四如是时间下明因食兼由闻法多日不死。

  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钞】二初尔下随释四初为子幽禁二初随释经文二初师资现事二初释时处标人。

  【疏】初尔时王舍太子阿阇世者当佛在王舍城时未生怨者未生之日相师占之此儿生已定当害父。

  【钞】经云尔时即当佛在城不远耆阇山时也前译阿阇世为未生冤今方释义处胎之日有冤害相占者预记因以为名。

  ○二随顺下明顺友造逆五初释恶友名族。

  【疏】随顺调达恶友教者调达此云天热亦云天授是斛饭王子是佛堂弟阿难亲兄阿难此翻欢喜亦云无染或云欣乐调达有三十相出家诵六万法聚满十二韦陀。

  【钞】二为利下释恶友谋术二初从人学术。

  【疏】为利养故往诣佛所求学神通佛不为说令观无常自可得道复至舍利弗目连乃至五百弟子所皆不为说取通之法阿难亲弟未得他心授与通法调达入山学得五通。

  【钞】阿难亲弟知取通法自未得通不知其心故授与之。

  ○二心念下诱人同谋。

  【疏】心念谁作檀越阇世太子有大王相或自变身作象马宝于王子前抱持歍嗽复至天上取天华天食。

  【钞】作象马宝以轮王事诳惑阇世作抱持等欲其生爱也。

  ○三语王下明恶友言教。

  【疏】语王子言我作新佛汝作新王岂不快耶。

  【钞】正教造逆我杀牟尼以作新佛汝杀频婆以作新王新王新佛共化世间不亦快哉。

  ○四随顺下明太子造逆。

  【疏】随顺恶友收执父王。

  【钞】阇世受教乃行杀逆。

  ○五调达下明恶友造逆。

  【疏】调达破僧舍利目连教化还合推山厌佛密迹金刚以杵拟之碎石迸来伤佛足指华色比丘尼呵之拳打眼出作三逆罪生入地狱。

  【钞】调达自造三逆成就复教阇世杀父成就害母加行自行教他五逆罪故生陷泥黎。

  ○二频婆下父子前因。

  【疏】频婆往日毗富罗山游行猎鹿空无所获遇值一仙正坐使人驱逐令去遂敕杀之临终恶念愿我来生还如今日心口害汝。

  【钞】被杀仙人生恶念故即来为子胎中已有害父之怨。

  ○二如此下总结权化。

  【疏】如此等事皆是大士善权现化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众生根性不同入道有异一逆一顺弘道益物示行无间而无恼恚阇王现逆为息恶人令不起逆。

  【钞】调达阇世频婆韦提皆是大权现逆现顺利益众生。

  ○二夫人奉食。

  【疏】二明夫人奉食。

  国太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蒲卜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

  【疏】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合掌遥礼请受八戒澡浴清净。

  △三二圣为说法。

  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

  【钞】三圣为说法二初释目连授戒二初释疾至。

  【疏】目连是佛右面弟子昔为辟支佛剃头作袈裟愿得神通。

  【钞】以其宿世事辟支佛今得神通疾至王所。

  ○二授八下释戒相。

  【疏】授八戒者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香不观听伎乐不上高床此八是戒不过中食是斋毗昙不着香衣不上高床同是庄严处合为一也。

  【钞】初开香衣及上高床以为八戒斋在八外次合香衣高床为七不过中食为第八则斋在八内法无增减数有开合皆名为八戒斋也。

  ○二富楼下释楼那说法。

  【疏】富楼那此云满愿子亦满慈子从父母得名说法第一巧开人心故偏遣之。

  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钞】四频婆下法食延寿。

  【疏】四频婆因食闻法遂得多日不死也。

  【钞】二次害下明欲害母二初分科。

  【疏】次害母中为四一为子幽闭二因禁请佛三佛与弟子因请往赴四见佛伤叹请法初中又三一欲害母二二臣谏不听害三敕内官幽闭。

  【钞】二初阇下随释四初为子幽闭三初欲害母三初王问在不。

  【疏】初阇世问守门者王今在不。

  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

  【钞】二守门下以事实答。

  【疏】二守门者以事实答。

  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太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沙门目连及富楼那从空而来为王说法不可禁制。

  【疏】三王闻瞋怒。

  时阿阇世闻此语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钞】三王闻瞋怒二初消经文。

  【疏】名父为贼母为贼伴即执利剑欲害其母。

  【钞】二应杀下释妨难。

  【疏】应杀守门人而欲害母者守门有辞王先有敕制诸群臣不言妇女沙门从空飞入非我能禁王虽贪国杀父犹不违法。

  时有一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论经说劫初已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杀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害母王今为此杀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我等不宜复住于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剑却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救即便舍剑止不害母。

  【钞】二劫初下二臣谏三初释劝辞。

  【疏】劫初已来一万八千未闻无道害母害母眼见何得言闻谓不忍闻世人传说不宜住此欲奔他国故云不住有国已来虽有刑罪不加女人况所生母故不住也。

  【钞】二以手下释劝相。

  【疏】以手按剑却行而退者按剑现威以息王忿也。

  【钞】三惊怖下明从劝。

  【疏】惊怖惶惧者畏惧也耆婆此云固活生时一手把药囊一手把针筒昔誓为医能治他病从德立号庵罗女子也是国贤臣贤臣去必国亡也汝不为我者耆婆重谏慎莫害母忏悔求救前?也即便舍剑止不害母。

  敕语内官闭置深宫不令复出。

  【钞】三敕语下敕幽闭。

  【疏】敕语内官幽闭深宫。

  【钞】二韦提下因禁请佛二初分科。

  【疏】韦提希被幽闭下第二请佛谓请如来令遣弟子与己相见文为二初明请人次明请法。

  时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而作是言如来世尊在昔之时恒遣阿难来慰问我我今愁忧世尊威重无由得见愿遣目连尊者阿难与我相见。

  【钞】二韦提下随释二初请人。

  【疏】韦提何故请见目连及以阿难目连是门师阿难佛侍者先恒教诫故偏求见居在深宫不敢偏求内厌恶界愿生净土欲令二人传意请佛。

  【钞】一是门师一是佛侍先常教诫故偏请二人既在深宫故请二人不敢偏一欲传我意请佛宣说生净土因请人之意也。

  作是语已悲泣雨泪遥向佛礼。

  【钞】二悲泣下请式科云请法即法式也。

  【疏】悲泣雨泪望佛哀怜遥向佛礼前已礼竟今复重礼表已殷勤。

  【钞】三世尊下因请往赴二初分科。

  【疏】世尊在耆阇下如来现宫不异胜鬘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也文为五一神通二色身三坐座四眷属五雨华。

  【钞】胜鬘等者胜鬘夫人也即舍卫国波斯匿王女末利夫人所生为逾阇国妃其后父母遣书云佛出我国神通自在普益众生胜鬘执书对使说偈云仰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愍我等速来至此处即说此偈时佛于空中现复说偈赞云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等今韦提哀请佛即降赴其事相类故云不异。

  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提希心之所念即敕大目犍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于王宫出。

  【钞】二知韦下随释五初神通二初消文。

  【疏】知韦提希心念者是知他心从崛山没王宫出显神通也。

  【钞】如来之心寂而常照无数河沙世界众生若干种心悉知悉见非同小圣作意方知他心及以身如意通皆无记通也。

  ○二问前下释妨二初出妨。

  【疏】问前频婆请弟子意在如来今夫人亦请弟子意在佛何故前请遣弟子今请自往耶。

  【钞】此难重出问不异前答不同彼。

  【疏】解有二义一阇王与调达杀父如来若躬赴恐世王起怨嫌心为护彼故不得自往二者佛法寄在国王频婆定死阇世当为国主如来若往者王得国主佛法不行故不得往夫人无此诸事如来自往。

  【钞】言二解者一灭即今嫌佛之恶二生以后行法之善何以故若佛入彼频婆之室即令世王谓佛朋父还谋国政怨嫌既重后不行法故不躬往母无斯事故佛亲赴。

  ○二时韦下色身。

  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

  【钞】三坐百下坐座。

  坐百宝莲华。

  【钞】四目连下眷属。

  目连侍左阿难侍右释梵护世诸天在虚空中。

  【钞】五普雨下雨华。

  普雨天华持用供养。

  【钞】四伤叹请法二初分科。

  【疏】伤叹请法中有二意韦提见佛下正明请其生处今向世尊下明请往生之因初明供养问往生因次问生处也。

  【钞】今向世尊下明请往生之因者即二意中第二请示往生净土之因经云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处文也初明供养问往生因者即第一意问往昔生中何罪为因生此阇世恶逆之子应知此二语同意别。

  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我宿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

  【钞】分二初我有下供养问往生因。

  【疏】我有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而为眷属此经不答余经说之昔于锭光佛时释迦为摩纳就珍宝仙人学学习既成念欲报恩自惟贫乏于时耶若达欲嫁女时有须摩提求为女婿聪明有智而形貌丑摩纳遇见论义须摩提屈在言下耶若达欢喜大赐珍宝以女妻之摩提生忿发誓未来世世常恼为此因缘常触恼也。

  【钞】经自绝璎珞举身投地号泣向佛即三业供养绝璎投地是身号泣是口以二显意阇世之因已略如前疏今但出调达之缘。

  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钞】二浊恶下正问生处。

  【疏】浊恶者浊五浊也一见二烦恼三众生四命五劫恶者十恶也杀盗淫妄语恶口两舌绮语贪瞋邪见也三途地狱名泥犁译云不可乐畜生云旁行从主畜养为人驱使食啖饿鬼饥虚怯畏三千刹土同有此恶故曰盈满多不善聚恶道因也无人不起故名曰多人常现行杀盗淫等违理枉物为不善积集称聚也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唯愿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

  【钞】二今向下请往生因。

  【疏】今向世尊五体投地两肘两膝头顶是为五体也忏摩梵言悔过汉语彼此并举故云忏悔将果验因知过去有罪恐偿未尽当来更受故须忏悔唯愿佛日启告所求佛能破坏众生痴闇如日除昏故言佛日教我观于清净业处序文竟。

  【钞】第二正说分二初泛科悬解二初科三段。

  【疏】尔时世尊放眉间光下第二正说文为三初明净业次辩妙观三利益。

  【钞】二如来下解初文。

  【疏】如来眉间有白毫相犹如珂雪长一丈五尺毫有八楞周围五寸其毫中空右旋宛转如琉璃筒从此发光照无量国还住佛顶变为金台广现诸国令韦提希乐生安养。

  【钞】二初放下重科广释二初总别分科。

  【疏】初放光酬前请于生处次世尊微笑下酬前净业近答思惟正受三种净业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观说名正受就初有二第一答其生处唯愿下明见净土更请净国之因初放光普示诸土次或有下示土差别韦提下示生处。

  【钞】酬前生处者前韦提请云唯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佛今放光照其净土令彼见之以酬前请酬前净业者前请云唯愿教我观于清净业处今示三种净业十六妙观即教彼观净业处也近答等者以韦提希于酬生处中因光见土乃再请云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此在正宗故云近答若酬序中所请即是远答。

  ○二随科解释二初酬二问二初酬前生处二初答其生处三初尔时下放光普示。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

  【钞】二或有下示土差别。

  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华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玻璃镜十方国土皆于中现有如是等无量诸佛国土严显可观令韦提希见。

  【钞】三时韦下的示生处。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钞】二思惟下见土更请因。

  【疏】思惟是愿愿思是业正问其因正受者非邪曰正领纳名受即第二问观行。

  【钞】此请净土正助二因初教我思惟若不思惟不成愿乐有愿之思乃成业因唯愿世尊教我修于净土愿思令成业因此请事善助道之业也次教我正受离邪倒想领纳所缘名为正受此请世尊教我修行净土观法即正观也。

  ○二微笑下酬前净业二初总别分科。

  【疏】微笑中有二初明三种净业答思惟汝是凡夫下次明十六妙观答正受初业共凡夫次共二乘后是大乘不共之法初净业中有三第一明三种净业告阿难下第二叹其所问妙契佛心从阿难汝当受持下第三略付阿难令持获利也就初复三初明光照频婆获道次世尊告韦提汝今知不下举果劝修因三欲生彼国者下明往生之因也。

  【钞】初业共凡夫等者今三种福是圆助道与正观合皆如来行故云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但以三种有通有局初孝养等通于大小及以博地故云初业共凡夫次归戒等唯通大小凡夫无分故云次共二乘若菩提心等专在大乘不通凡小故云不共之法。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有五色光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王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

  【钞】二何以下随科解释二初三种净业答思惟三初正明净业三初光照频婆得道二初释微笑二初问。

  【疏】何以不直答其土因而复放光微笑耶。

  【钞】二答二初解有下答放光。

  【疏】解有二初为欲增道次欲使王与夫人因光相见王既睹光增道知国非实视死如眠夫人见王无忧观法成果也。

  【钞】观法得果者无生法忍是圆三观习果故也。

  ○二微笑下答微笑。

  【疏】微笑如释种被诛如来光色益显正以如来善达因缘业报无差对至叵避王虽应死而获前迹夫人幽絷即是现净土之缘有此多缘所以致笑也。

  【钞】恶业之报害命絷身而为获果及净土缘如来心了善恶因果交互万差欲表内心是故微笑。

  ○二阿那下释阿那含。

  【疏】阿那含者第三不还果也。

  尔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常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钞】二去此下举果劝修因二初问。

  【疏】去此不远者安乐国土去此十万亿佛刹一一刹恒沙世界何言不远。

  【钞】大本小本俱云极乐去此十万亿刹刹即大千故云河沙何言不远。

  ○二解云下答有二意。

  【疏】解云以佛力故欲见即见又光中现土显于佛顶一念能缘言不远也。

  【钞】初以佛力故令修观者欲见即见故此文云汝当系念谛观彼国故知佛力加欲见者令观成见后文云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故般舟见佛而论三力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次意即是光中现土即目睹见也其二种见皆由感应虽远而近然若心性不具尘刹则佛无应现之理生无感见之功故此经谈是心是佛观迷此意则非妙宗。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钞】三第一下正示往生因二初正示三初共凡夫业。

  【疏】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敬上接下慈心行也修十善业是其止行身除三邪口离四过意断三恶也。

  【钞】此经正被顿修之机虽修佛行父母师长岂不孝事轮王十戒岂不止行但能修之心一一称性何妨所修慈孝之善共于凡夫。

  ○二第二下共二乘业。

  【疏】第二三归者佛法僧也在家戒亦即是十戒具足众戒者道俗备受微细不犯威仪者三千悉皆不缺也。

  【钞】圆顿行者岂违小乘出家之式三归众戒威仪等事但受持之心合于一体依于毕竟而所行之法共于二乘。

  ○三第三下大乘不共业。

  【疏】第三发菩提心是愿起意趣向名为发心菩提是道佛果圆通说为菩提读诵大乘明修解也行能运通说之为乘余二不及是言大也。

  【钞】依无作境起无缘誓名发菩提心实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终理一信此因果方名为深读诵大乘修三智解运圆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为劝进此三种业得前前者不得后后得后后者必得前前故今行人能修前二前二不能修于大乘故云余二不及是言大乘。

  ○二佛告下结叹。

  【疏】佛告韦提此三种业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是叹辞也。

  【钞】既是佛业验是圆修故大经中复有一行名如来行虽云一行而具五行今亦如是虽是佛业而具三种。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善哉韦提希快问此事。

  【钞】二谛听下叹其所问。

  【疏】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谛听令生闻慧善思思慧念之修慧烦恼贼者此能损慧命伤法身故名为贼也。

  【钞】谛听等者诸经诫听皆有此语莫不令人生于三慧而须按教明慧偏圆能听所听能思所思能念所念若作生灭解者即三藏三慧无生解者通教三慧无量无作别圆可知今令韦提等生圆三慧若不尔者安能此座即证法忍。

  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如来今者教韦提希及未来世一切众生观于西方极乐世界以佛力故当得见彼清净国土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钞】三即得下略付阿难。

  【疏】即得无生忍是初住初地仁王经说五忍一伏二信三顺四无生五寂灭。

  【钞】经如执明镜等者观法如镜修之如执观成土现如见面像是知外有三种净业内备十六妙观乃得见也此虽略付净业意说妙观初住初地者圆住别地俱破无明是无生忍位妙玄一实位云若入初住正破无明是明圆教无生忍位今意在圆引仁王五种忍位者用显无生居三忍上若依别教十信伏忍十住信忍十行去顺忍十地无生忍妙觉寂灭忍若约圆位五品伏忍六根清净信顺二忍初住至等觉名无生忍妙觉名寂灭忍然别初地即圆初住故引仁王以证今位行者应知如来将说十六观法预彰所说是圆妙观故云一切众生观于极乐观成即得无生法忍是故韦提闻说十六随语观成说说即证此之妙位经示此观是取初住径捷之门故不可云想事而已。

  ○二初明下明十六妙观答正受二初分科。

  【疏】初明韦提见土之由次一问答明为未来众生请见土之方法。

  佛告韦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诸佛如来有异方便令汝得见。

  【钞】二汝是下随释二初明韦提见土之由。

  【疏】汝是凡夫彰其分齐不能远观韦提实大菩萨此会即得无生忍示同在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照见彼国土有异方便令汝得见异方便者即十六观非直观名方便以佛力故见彼国者亦是方便也。

  【钞】经未得天眼等者问阿那律天眼最胜但见大千岂有得天眼者越十万亿土见安养乎答此语未得分真菩萨天眼非二乘也故大经二十二云菩萨所得清净天眼异于声闻缘觉所得以是异故一时遍见十方世界现在诸佛大论亦同此说韦提实大菩萨者此显韦提本住法身为欲发起净土观法故示同凡此会即得无生忍者即者方将也此会闻观将证法忍非谓前文说无生忍是韦提证前文乃是通说未来众生修十六观能得无生人见示同凡夫之言便谓前文是韦提证须知即得非已得也既云实大菩萨乃是久证无生如来据迹言是凡夫心想羸劣劣想凡夫修之得忍显兹妙观能革下凡顿成圆圣异方便者十六观法奇异方便也故起信论云修多罗说有胜方便系念极乐令生彼国非直观名方便者谓彼依正有二方便能令此土凡夫得见一者修观正受方便令心眼见二佛神力示现方便能令目击既得见之由有其二种故云非直观(去声)名方便佛力令见亦是方便韦提乃得二种之见一者将有随文作观之见二者已蒙佛力示现见也故云韦提见土之由。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钞】二韦提下为未来请见土之法二初请。

  【疏】韦提白佛如我今者下为佛灭后众生请也浊者五浊不善者十不善五苦者五道非乐故云五苦或是五恶五痛五烧五恶杀盛邪淫妄语饮酒如大经现遭厄难王法刑罚是五痛也五烧即当来堕三途苦毒名五烧云何当见阿弥陀极乐国土正为启请。

  【钞】韦提先令示现方便而为请由是故经云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见彼国土然复正请观法方便乃以众生而为请缘故经云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极乐世界五苦者疏有二释初以五道非乐释二以五罪招报释初释者地狱烧然苦饿鬼饥虚苦畜生屠割苦人间八种苦天上五衰苦次释者圣意多含更明五恶招于二报名出大本无量寿经今云大经是也疏文先列三五之名次五恶下释出三五杀至饮酒五恶因也如大经下释五痛即华报也五烧下释五烧即果报也然其二报并无五相各称五者皆从五种恶因而立故彼五文后皆结云是为一大恶一痛一烧乃至总云五大恶五痛五烧故知二五皆从因立。

  ○二答二初列观分科二初列观。

  【疏】答中有十六观一日观二水观三地观四树观五池观六总观观一切楼地池等七华座观八佛菩萨像观九佛身观十观音观十一势至观十二普往生观十三杂明佛菩萨观十四上品生观十五中品生观十六下品生观。

  【钞】义例云夫三观者义唯三种一者从行唯于万境观一心万境虽殊妙观理等如观阴等即其意也二约法相如约四谛五行之文入一念心以为圆观三托事如王舍耆阇名从事立借事为观以导执情如方等普贤其例可识问今十六观于三种中属何义耶答既不撮乎法相入心成观信非附法又非借彼事义立境立观验非托事明矣如来直谈十六观行修证之门正当从行也问义例三种皆是理观今之十六历依正事何预三种耶答托事附法二种三观有事有理且置未论从行三观以何义故不得历事既言从行必四种行常坐一种纵直观理余三三昧岂不兼事如般舟三观历念佛事方等三观历持咒事法华三观历诵经事请观音三观历数息事觉意三观历三性事此等历事若非从行摄属何耶般舟三昧初观足下千辐轮相次第逆缘至肉髻相彼观相时即用三观彼是从行今那独非况义例云唯于万境观一心岂今依正不唯一心经文具列十六境相大师但于首题示圆三观令将此观观十六境正是万境虽殊妙观理等又今三观并诸历事三观若非从行等者那云三观义唯三种问今经但于像观示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文皆无观理之语则知佛外皆是事观纵将此义例观十五斯是行人用理观意据经现文但是事观答若自依经修观入证何须四依解说经意制立观法大师深得佛旨故于首题以妙三观释能观观以妙三身释所观佛而云观虽十六言佛便周今依大师用三妙观观十六境岂是行人自用观意应知四种三昧无不于事观三谛理但般舟等依定散善事觉意纵任善恶等事是故偏得历事之名若常坐等直于三道之事而观三谛不兼修善及纵恶事故受理名今经观法岂可异于四三昧耶故知十六正是从行历事观理也应知十六皆用三观为想相之法三观微故且观落日及以清水三观渐着乃观地树座像佛身下去诸境皆须三观。

  ○二就十下分科。

  【疏】就十六观分文为三初六观观其依果次七观观其正报后三明三辈九品往生也。

  【钞】以十六观三类分之六属依报者日标送想之方冰表琉璃之地虽此土物意显彼邦是故六观皆彼依报七属正报者座为三圣亲依像类三圣真体是故七观皆名正报三辈之人自此之彼修因托质事相不同是故此三自为一类。

  ○二第一下随科解释三初六观观依报六初日观二初立意分科。

  【疏】第一日观示令系心佛告下略明系念总劝修观云何下正明作日观一切有目皆见日没下举所观境当起想下正教观察是为下结也。

  【钞】先作日观意令系心凡心暗散何能明见净土妙境故令专想落日之形一事系心想之不已其心则定心若静细种种观法皆可造修系心之法须落日者欲令定想趣于西方是向弥陀所居处故。

  ○二随解释二初佛告下总劝修观。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

  【钞】经韦提希汝及众生者韦提希等是现在机一切众生是未来机故知修观不专佛世况复韦提是发起者正为今人请正受法是故我佛劝众生修修法如何专系一处所谓西方。

  ○二云何下正明日观三初举所观境。

  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

  【钞】经文意者谓昔曾见者或现前见日欲没相为所观境盖以此观所被周遍唯除生下双目俱盲既不识日故莫能想若曾有目即今盲者亦可修之况现有目见日分明修之越易即以所见落日为境想之令起观中之日。

  ○二当起下正教观察。

  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

  【钞】释题观字明妙三观题目是总经文是别岂不以总而贯于别今想落日而能想之观随解而进三藏事定能想所想无非生灭通教事定能想所想皆如幻化别知能想元是佛性于想能所次第观中圆人妙解知能想心本具一切依正之法今以具日之心缘于即心之日令本性日显现其前斯乃以法界心缘法界境起法界日既皆法界岂不即空假中圆人六根常所触对尚须念念即空假中岂今修观顿废此三此犹总示若别论三观成日功者以根境空寂故心日无碍以缘起假立故累想日生以其心日皆法界故当处显现此之三观同在一心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可思议以其圆人凡修功行皆悉如是若不尔者非是圆人修事观也通人必以如幻之心修诸事定以验圆人用即中心成其事观既以妙心观于落日此心坚住能于本性显现日相不唯闭目能见开目亦皆明了若如此者则日观成也。

  ○疏出二义二初教令下除疑。

  【疏】教令正观为除疑心大本所明以疑惑心修诸功德生彼国者落在边地复受胎生故作此观令除疑惑也。

  【钞】大本下卷云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法不见僧于彼国土而受胎生此人宿世无有智慧疑惑所致乃至生彼宫殿无有一念恶事但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故作此观令除疑惑者经云不了佛智则生疑惑疏云故作此观令除疑惑即显此观能了佛智若其不用一心三观观落日者则迷佛智那名此观能除疑惑日观既尔余观例然故知大师依乎佛智立今观法然十六观属顿教故原始要终皆用佛智若凡小善乃于临终回向佛智作众恶者须依佛智求灭罪障此等亦名了于佛智不生疑惑既有乘种生彼速得见佛闻法预于海众不生边地及胎宫也。

  ○二障者下灭障即五逆重罪也。

  【疏】障者大本言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故须作观五逆重罪除六十劫生死罪等下辈自论。

  【钞】彼经散善力弱故逆谤不生故彼经云若有众生闻其名字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若依今经修正观者下至日想即能灭除五逆重罪是知逆罪得生必由修观下辈自论者下品下生观云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今言六十者恐六字误问既用法界以为心境显法界日令闭目开目常得见日即是观行见法界理当中三品今何判位在名字初属下下品答理观事定相即修者心虽不二事杂凡情故未伏惑事定可成理观忘情伏惑方发故别惑初伏名观行位见法界理深伏乃名相似位见分断方得真见法界今之行者观日观冰及观琉璃虽用法界心境而观而惑全未伏凡情尚浓方得名字见法界日非观行位作此判者盖约钝根于日等观且得定心假想之益故在名字也若利根者法界日显便能圆伏及任运除二种粗惑岂非日观历九品耶问今用理解想日现前纵未断惑事定已成据下经说下下品人以苦逼故不遑念佛但十念顷称彼佛名心虽相续终不可类见日定心因何同在第九品位答彼由造逆及作众恶临终苦逼得遇善友为说妙法虽不能念彼佛三身怖地狱故苦切称名具足十念既绝后恶即乘此念托彼莲中名下下品今论始行乐习三昧亲善知识闻法了心本具净土依正诸法标心具修十六观法故先观日令心坚住望后诸观此当末品彼人虽即不成事定而能十念称佛不散亦为定摄复兼临终勇决之力故得预于第九品也是故行相虽少不同品位无别。

  ○三是为下结。

  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钞】二水观二初分科。

  【疏】第二水观初作水想者举所观境界从见水澄清下正起观行是为水想下结观也一作水想二变水成冰三变冰为琉璃四观琉璃以成大地内外映彻。

  【钞】二随释三初举所观境。

  次作水想。

  【钞】即以曾见大陂池水为所缘境。

  ○二见水下正明起观既禀圆宗知能想心具七大性故以具水之心托彼即心之水观于本性令水现前并及诸相皆于心性观令显现经文为四初作水想。

  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

  【钞】妙心既运性水即生专想澄清令心不散。

  ○二既见下变水成冰。

  既见水已当起冰想。

  【钞】性具之法转变自由故可令水而作坚冰。

  ○三见冰下变冰为琉璃。

  见冰映彻作琉璃想。

  【钞】水想若成琉璃可识。

  ○四此想下观琉璃成地心藏具法有何边涯无妙观缘隐而不发今依佛语顺性想之宝地光明种种奇相随心出现此自六段初成地莹彻。

  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

  【钞】二下有下宝幢光明。

  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钞】三琉璃下地上庄严。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

  【钞】四一一下宝光楼合。

  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

  【钞】五于台下华幢乐器。

  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

  六八种下风乐演法。

  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

  【疏】地下宝柱承擎地上诸相庄严以众宝间错其地一一宝出杂色光明光明成诸楼观楼观两边有华幢幢上多有乐器宣说妙音也八种清风者彼处实无时节若寄此八谓除上下余四方四维故云八亦可用对八卦也。

  【钞】疏实无时节等者大本云彼无四时不寒不热及无日月常有光明寄于此土四方四维有八种风故亦顺此对有八风然彼八风不同此土令物生长及以衰落但鼓自然之乐演乎妙法之音耳三是为下结。

  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钞】三地观二初分科。

  【疏】第三地观文有四一渐想观从若得三昧下第二实观佛告下明利益作是观下显观邪正。

  【钞】二随释四。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

  【钞】初渐想者转于冰想用表琉璃虽复观地种种庄严未称彼佛胜应所居良以三观尚微犹兼假想故于彼地名为粗见。

  ○二若得下实观。

  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钞】妙观功着三昧有成见彼胜身所依之地庄严之相岂可具陈应了同居横具三土其相非少如诸经说凡小善行回向求生纵依大乘仍是散善故感安养净相犹劣若今顿教心观妙宗所见净相永异他部如修妙观于同居秽尚见尊特及实报土岂净同居身土一概故今地想妙三昧成见庄严事不可具说三佛告下明利益。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众生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疏】前水是想不能灭罪地观是实故能除断也。

  【钞】疏云前水是想者盖托此方水成冰事表彼宝地但是假想故名粗见今成三昧实见彼地则名实观言假想不能灭罪斯是大师顺经䇿进令其行者速成三昧非是假想全不灭罪何以知然日观尚类下品下生灭罪之数岂粗见地全不除?四作此下显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钞】观与经合则称性见名为正观见相乖经是发魔事故名邪观下去皆然。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会本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