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3 册 No. 0283 楞严经秘录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五

  天台 一松大师 说

  语溪门人 灵述 记

  三自阿难白佛言去。释云何结解疑之文也。分二。初结解无体疑。即阿难等。二六解一亡疑。即于时等。初又二。初疑请。阿难等也。二答释。尔时等也。初又四。初阿难下述前所说。二世尊下陈今所疑。三惟愿下正申结解。四作是下翘伫开示。

  初中。如来等者。述前第二决定义中。如来云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于是为其明世界示相涉定优劣之后。令其详择之可入者作一圆通根本。自得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在如来既作是说。而阿难亦已知矣。第恐余人未知结之所由从何得解。所以即牒所言为问。故云如来等也。以所结之元为问者。是阿难深心处。若非深心。何能究其结元。若论结元。自有远近二处见之。远者即妄为明觉因明立所等也。近者即于妙圆中黏湛发见等也。次中。从无始际等者。总是人之死也是无明。人之生也是无明。故云俱灭俱生。虽得等者。世间疟病一日安好一日复发。阿难喻无明无始已来俱灭俱生之故。虽得多闻出家但得少伏。犹之乎疟之安好日也。以其但伏法尔现发。犹之乎疟之复发日也。故云如隔日疟也。

  三中。今日等者。正问其结之所以解之方法。若论结之所以。即下文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是也。若论解之方法。即下文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是也。四中可见。

  二答释分二。初尔时去现瑞。二于是去正说。

  初现瑞中。又可分三。初从尔时下叙意也。二从以阎下示相也。三从是诸下结益也。初中。云为出世因作将来眼者。既因阿难所问结元及问无明俱生灭等并问结解方法。今欲为其发明此事。此事不明则已。一明不唯堪为出世良因。亦且能作众生眼也。

  次示相中。手摩阿难顶者。如奢摩他中摩顶。破其所执。恐其惊怖而安慰之。今示其无上妙行。欲策其进故亦摩顶。六种震动者。表破六根无明烦恼以其正解结文耳。他方佛顶之光还灌此土佛者。以表同证常住真心及夫共显如来藏性。

  三结益中。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以其大众欲行此行。乃常住真心之未证者应证。如来藏性之未曾显者应显。故云得未曾有也二正说分二。初诸佛同宣。于是等也。二释迦亲说。阿难等也。

  初诸佛同宣中。告阿难言善哉者。盖世间众生尚不知有生死。那知有无明。尚不知六根之有结。那知六根之有解。尚不知现在身心流转三有而欲出之。那知有未来众生漏落六道而欲度之。今阿难不唯知生死之苦果为问。且知无明之苦因为问。不唯知六根之有结为问。且知六根之为解为问。不唯知现在身心流转三有为问。且知未来众生满落六道为问。是以十方如来同音称曰善哉。汝欲识知等者。在阿难问。虽有多意。总而言之。唯流转与不流转。故云汝欲等也。意谓使汝流转于生死者非他物也。唯是六根。因其六根取着六尘。既为分别。又为贪爱。以故念念迁流永无解脱之期。遂至沉论于生死耳。又谓令汝速证于妙常者亦无他物唯是六根。若能了达六根当体虚妄而生。固不为之分别。亦不为之贪爱。黏可脱。根可拔。根尘相亡速得清净。而涅槃四德自然现前耳。故云汝欲等也。

  二释迦亲说又二。初阿难下重疑问。二佛告下正答释。

  初重疑问中。虽闻等者。因闻生死结根也是六根。安乐妙常也是六根。意谓生死结根唯是六根。则可知也。若曰安乐妙常也是六根。吾不知也。故云心犹未明。稽首等者。意谓常闻如来说。以生灭因求不生灭果无有是处。今六根生灭因也。妙常不生灭果也。然使我流转于生死者唯是六根更非他物。明矣。若夫速证于安乐妙常。云何同是六根更非他物。然六根可速证于安乐。云何又使我流转于生死。如是我心诚难明了。十方如来虽作是说。唯愿吾佛而为开示。故稽首白佛(云云)。

  二更答释分二。即长行偈颂也。长行分三。初佛告下标举。二阿难下释成。三是故下结显。

  初标举中。虽有根尘识三。阿难既因十方佛说生死妙常同是六根。以为疑问。则知答虽有三唯重在根。以故标有三释则二结唯一耳。若作三种对看与问。恐不相应。谓根尘也虽有其相。以其皆从妙净明体之中妄为觉明而引起者。故曰同源。虽有缚脱。以其本是如来藏性之所现者。故曰不二。若从根尘而流转之则为之缚。所谓以妄逐妄也。若能了达而逆流之则为之脱。所谓返妄归真也。如是有何根。有何尘。根尘总是妙净明体。有何缚。有何脱。缚脱无非如来藏性。是以为之同源也不二也。根之能缘尘之所缘既同源而不二。则识之所以生者由根尘而有也。根尘之能生元是虚妄。则识性之所生亦虚妄矣。若假喻发明之。如空之有华也。空华何有。瞪目而成。本晴明空有何华得。根尘之能生同若瞪目。识性之所生犹若空华。瞪目之根尘尚不可得。空华之识性那可是真。故云识性等也。如是不唯识性虚妄。根尘亦虚妄耳。

  二释成中。正释其根尘同虚妄也。谓其所以成虚妄者。无他。皆由外尘黏湛发乎根。即前之聚缘内摇也。还由内根逐妄映乎尘。即前之趣外奔逸也。所谓妄境引妄心。妄心逐妄境。故云由尘等也。如是所见之尘相不可以为相也。全从妄而有元无性故。能见之见根亦不可以为见也。全从妄而有元无性故。故云相见无性。若假喻发明。同乎交芦交互倚立皆无自性。故云同于交芦。既是犹若交芦。那得有性。所以根尘皆虚妄也。

  三结显中。汝今二字。应贯下句知见。应先云。根之与尘既皆无性同如交芦。以是之故而推之。则知汝今若以知见等六根能知能见。逐于色声等六尘所知所见。念念牵引。心心流转。全是无明体段。故云汝今等也。又知汝今若不以知见等六根为能知能见。自不逐于色声等六尘。故云知见无见。根固不交于尘。尘亦不接乎根。能所不立。根尘绝待。唯是不生不灭涅槃真体。故云斯即等也。如是则知。无明所以为无明别非他物。止一知见立知而已矣。涅槃所以为涅槃亦非他物。止一知见无见而已矣。所以十方如来同告汝曰。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安乐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我亦谓汝同是六根元非他物。所谓狂心若歇歇即菩提。那更容有他物而为疑耶。故云云何等也。如是不唯为十方如来释疑。则阿难结解之疑乃更明矣。

  二偈颂。偈颂之由有四。一论文体。二为机宜。三逗好乐。四因未闻。论文体者。此方文体。先以文叙其事。后以词铭其意。如来说经而亦然之。故先长行后重颂也。为机宜者。利根众生。即繁长者亦能领略。钝根众生。唯简短者可能明了。既所为之根宜有二。则能为之说亦二。故先长行后重颂也。逗好乐者。如来说法有长行重颂。如华之有贯与散也。或有好其散华者。或有乐其贯华者。是以长行重颂两俱说之为逗其好乐也。因未闻者。如来法会听者乃广。如先集者已闻之于长行。若后来者更为说之以偈颂。到会虽有前后。法无不被者也。略言四种如此。若夫广明具如法华疏。文可分二。尔时下经家叙起。真性下如来正颂。正颂有二。初谓之应颂。应长行而说者也。即真性等。二谓之孤起。别为发明者也。即解结等。此亦一往。若细推之总一意耳。应颂分三。颂长行之标举释成结显也。初真性等一行。颂标举。二言妄等行半。颂释成。三结解等行半。颂结显。

  初中。云真性者。如来藏心妙真如性也。有为者。谓心之与见五阴三科七大等法。以其造作而有故也。空者。即谓是法虽因造作而有。然于真性莫非虚妄。故云真性有为空。缘生一句。释有为空也。毕竟有为。何以是空。总由因缘和合虚妄而生。因缘别离虚妄而灭。既是缘生。又是缘灭。犹如大幻师以幻术作幻药幻出一切男女牛马一般。故云缘生故如幻。以其如幻故云有为空也。无为下。转出无为也。真性之中有为是空明已。若夫无为何如。就其无为而推。不同有为之生灭以为起灭。故云无为无起灭。虽无起灭。全因有为对待而立。有为既是虚妄。无为亦是虚妄。故云不实。若假喻而明之同若空华。空本无华。华因翳眼。今无为本无。亦因有为对待而有。犹之乎空之华也。故法喻合云不实如空华。若尔真性二字应贯无为句看。则知心见三科七大皆于真性。所以长行云根尘同源。又知有为是缚无为是脱亦皆于真性。所以长行云缚脱无二。又心见三科七大既皆为空如幻。则如识心自当虚妄。所以长行云识性虚妄。又无为不实尚如空华。明知有为之根尘识应若空华。所以长行云犹如空华。颂标举竟。

  次中。云言妄等者。意谓有为妄也。无为真也。而有为如幻无为亦如空华者。无他。由无为之真本无因有为之妄而显。能显之有为妄固妄。所显之无为真亦妄。有无为别。其妄自同。故云言妄等也。所谓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如是妄尚不可以为妄。真尚不可以为真。那得有能见之根所见之尘。故云犹非等也。识性因根尘而生。今既无根又无其尘。那得中间生汝识心。则知识性亦不可得。故云中间无实性。如是根尘识三皆是虚妄。故喻之以交芦也。交芦有二意。一相依而有。二中空不实。今因尘有根。因根有尘有识。犹交芦之相依也。如是之三。全体虚妄。犹交芦之中空也。此中。初一行真尚是妄。而根尘之不待言矣。颂长行由尘二句也。次二句颂长行相见二句也。则知长行虽曰根尘亦兼识也。

  三中。结解等者。正颂结显。兼答阿难云何是结从何名解之意也。意谓汝问云何是结。在我看来。总是一念不觉发为知见等念念入于生死。则知所因不远。唯是六根。是为之结。汝问云何名解。在我看来。一念了达遂逆生死流而成无上涅槃。亦知所因不远。唯是六根。是为之解。如是结无别以为结。唯六根而已。解无别以为解。亦六根而已。结解虽殊。六根是同。故云结解同所因。若就其解也则为之圣。若就其结也则为之凡。结解既同。则凡之所以为凡也由六根。圣之所以为圣也由六根。故云圣凡无二路。然毕竟如何同所因无二路。请观交中之性。便可知也。故曰汝观(云云)。识即识性。即第八识。交即影上交芦之意。空有句正明交性所以。若曰离尘则无是为空。缘尘则有是为有。全属浅近。若的指之。如上无为之真不可以为真。有为之妄不可以为非真。无为之空有为之有二者皆遣。故云空有二俱非。目其交性虽是八识全体如来藏性。所以有无二为皆不可得也。又可交芦既是第八识。所谓识精元明和合而有。则真之无明之空及妄之识精之有。于妙净明体两不可得。故曰空有两俱非。问何故性之一字看作八识。答前之所说虚妄根尘颠倒之处正谓此耳。及夫前文之结元下文之结心总指此识。是以其中应就八识。若不能了达空有俱非。随六根而流转生死。是为迷晦。迷晦者非他。即是无明烦恼。故云迷晦即无明。自长行知见立知也。若能了达空有俱非。而不随六根逆生死流。是为发明。发明者非他。便是解脱涅槃。故云发明便解脱。即长行知见无见等也。

  二孤起分三。初解结下劝择根。二陀那下出所以。三是名下赞叹法。

  初中。解结等者。上云结。又云解。则知是结不可不解。无别方法以解其结。总是随举一根。一根之中拔其根脱其结。余根圆拔。余黏圆脱。根尘若破。观亦不立。如前之随拔一根脱黏内伏之文。下之此根初解之文。此皆言解结次第者也。故云解结因次第。不可谓解一解二乃至解六为次第耳。如是六根圆拔六尘圆脱是为六解。六解之后一也不存。故云六解一亦亡。若要六解一亡。须得择一圆通根本。故云根选择圆通。圆通根本若得。自然六解一亡入乎圣流成乎正觉。故曰入流成正觉。

  二中。陀那等者。然选圆通而入正觉。其关节处则亦不远。唯在照妄而已。故曰陀那(云云)。陀那者即八识也。谓之执持。执持身根而不坏。执持种子而不失。习气者即种子也。其体虽曰微细。若缘现行之时不胜潆洄。故曰陀那等也。此之识体元是生灭真如和合而有。说其真也固不可。说其非真也亦不可。若说其真。元有一分识精在。若说其非真。元有一分无明在。如是如以识精而为真。恐外道之人迷之便计为神我。如以无明为非真。恐小乘之人迷之无修进之方。以是之故。我如来于小乘中不开演此识体为真为非真耳。故曰真非等也。当知此识元是妙净明体本来自心。汝若起一念而欲灭之。则为取着自心。故曰自心取自心。又知此识元非幻法。若一取着则成幻矣。故云非幻成幻法。则知不成幻法唯不取着。故云不取无非幻。一若不取。非幻者尚不得生。其幻者从何得立。故云非幻等也。如是空有双遮。真妄并遣。不唯六解而已。则一亦不可得。所以解结因次第也。

  三中。即赞叹妙奢摩等三法也。是名二字应贯三句看。初句赞禅那。以其禅那所明空有不二遮照平等。所谓统则俱统。此乃不思议中道。犹若乎莲华处污泥而常清净常清净而处污泥。故云是名妙莲华。二句赞妙奢摩。以其奢摩所明。不唯非有亦且非空。不唯非妄亦且非真。所谓泯则俱泯。此乃不思议真空。犹若乎金刚之最坚利能坏一切物一切物不能撄其锋。故云是名金刚王宝觉。三句赞妙三摩。以其三摩所明。不唯有立空亦立之。不唯真立妄亦立之。所谓立则俱立。此乃不思议妙有。犹若乎幻人以幻药幻出一切男女牛马身相宛然神韵俱动。故云是名如幻三摩提。如是全空全假金中之法。依之而修一弹指顷。而小乘之无学位顿超越矣。故云弹指超无学。阿毗达摩此云无比法。如是奢摩等三。无可得而拟议之者。无可得而比例之者。故云无比法也。不唯释迦如来以此为能通之路以此为能入之门得证无上涅槃。则十力如来无不以此为路为门而到涅槃。故云十方等也。所以最初如来云有三摩提名大佛顶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奢摩结云无得疲怠妙菩提路。阿难行初请云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要因门入。其致一也。

  二从于是阿难去。释六解一亡疑之文也。即蹑颂中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为疑端耳。分二。初疑请。即于是等。二答示。即即时等。初又二。初于是下经家叙仪。二我今下阿难陈词。

  初中。无上慈诲者。若遣其有不遣其空。若遣其妄不遣其真。但可为慈诲。未可为无上。今空有双遣。真妄并离。故称为无上慈诲也。妙理清彻者。若破其有后显乎空。此理未可为妙及为清彻。从有入空。从空入有。此理亦未可为妙及乎清彻。今空有不二。有空俱遣。不唯曰妙。且清彻也。

  次中。无遮大悲者。若以不幻破幻。及以幻显不幻。于其大悲皆有遮也。唯幻与不幻两俱不得。此乃大悲之无遮也。又若止云生死流转是六根。不言安乐妙常是六根。以苦而遮乎乐。若言安乐妙常是六根。不言生死流转之六根。以乐而遮乎苦。今生死涅槃同是六根。是以谓之无遮大悲也。性净等者。指前卷击鼓验常之文。即指上真妄双遣空有不立之颂亦得。已上是已悟。心犹下是未悟也。云心犹未达等者。谓心犹未达六之所以解。一之所以亡。后之所以舒开。前之所以萦结。中间伦类之宛然。及夫次第之不乱。三句之中具有六意。则知犹未达之句应贯下六意看。是以如来下发明之。有结成即结也。有伦类即伦也。有次第即次第也。有六之解一之亡即六解一亡也。更有解结由心解当次第即舒也。

  二答示分二。初结巾示迷。即时去也。二解中示悟。佛告去也。初又二。初即时下举事例显。二佛言下约法合明。初又三。初结成。即时等。二伦类。佛告等。三次第。佛告等。此皆是例非喻也。

  初结成。例元是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劫波罗此云时分也。次伦类。例虽成六和合本是一精明也。我初绾巾等者。盖使阿难自知一根既是其结。余根亦当解之。故以一名是结。余不当名是结。而反诘之(云云)。

  二合明中。毕竟一句。例性中相知也。生乖一句。例用中相背也。

  二解巾示悟分三。初佛告下一解六亡。二阿难下解结由心。三阿难下解当次第。初又二。初就事审定。即佛告等。二合法例显。即佛言等。

  初中。汝必等者。意谓阿难汝必以六之结要解目一之体不亡。那可得六之解一之不亡耶。以其初果止得六根不入六尘。如前虽得六销犹未亡一之意耳。所谓一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也。此结非彼二句。谓见不是闻。闻不是嗅。乃至知不是触也。

  次中。有法喻合三。初法中。心性狂乱。即妄为觉明也。知见发妄。即觉非所明因明立所也。发妄不息。即所既妄立生汝妄能也。劳见发尘。即无同异中炽然同异等世界众生业果之生起也。如劳下。喻中可见。于湛下。合中。于湛等者。总谓湛然觉明之中一念不觉而有也。对法之心性狂乱等。可见。生死涅槃等者。生死者即六根也。涅槃者即精明也。六根之生死如空华。固不可执。所以要解。涅槃之精明亦如空华。则不可执。所以要亡也。所谓生死涅槃同如昨梦亦如空华也。

  二解结由心分二。初阿难下正显由心。二阿难下还劝择根。

  初中。如来以手等者。谓能破之二边所破之根尘皆不可也。若就所破。单破其根不可故偏左云。单破其尘亦不可故偏右云。若就能破。单以空观不可故偏左云。单以假观不可故偏右云。当于结心等者。亦破能破所破而言也。若所破者。即第八识识精也。若能破者。即一心三观妙奢摩等也。以此妙观观之。即其识精全是妙净明体。所以当于结心耳。

  次中。我说佛法等者。由阿难见世尊凡有所说即疑因缘。此中前来因结有解因解无结。恐阿难又作因缘之疑。是以先告之曰。是佛法之因缘。非可取世间和合而为疑也。则知佛法因缘所谓出缠因缘也。世间因缘所谓在缠因缘也。如来下。正出佛法因缘。知其本因者。凡举色即性色。凡举空即性空。总是一切诸法皆是妙明心所现。故云知其等也。随所缘出者。所谓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者也。如是下。正出其所知。非可谓其是业感也。皆了元由者。即上知其本因。上总标但云知其本因。此已开说。故云皆了元由。其文虽别。义无异耳。无由下。应结云。若尔所有之法无不而能知者。以是之故劝是择根自无谬耳。故云是故等也。根结若除者。根既不缘也。尘相自灭者。尘亦不偶也。诸亡二句。正结六解一亡也。又根结句。即前一根拔余根圆拔也。尘相句。即前一尘脱余尘圆脱也。诸亡二句。即前内根而六根互用外尘而化为知觉也。

  三释解当次第分二。初阿难下引例。二佛言下合明。

  初中。同时解萦。萦即结也。今日当须等者。若以结而例乎根生次第。从一至二次第。而六事与法同也。若论解之次第则不同矣。其结必须次第而解其根。所谓随拔一根余根圆拔。故不同也。

  二中。此根二句。先空根尘。故云人空。人空者即我空也。人是假名之意。我是主宰之称。若能解除六根。了无假名可得。那有主宰之我。所以人空即我空也。空性二句。空能空之观智。即法空也。解脱二句。还空所显之谛理也。又空所空更重遣之。故云俱空不生。是名下乃结名也。三摩地能得之行也。无生忍所得之理也。若夫前此根初解等所空之相也。只此而分已明了矣。若引耳根圆通中所入既寂等来合乎此。具如彼明。按之可见。上来结巾示迷解巾示悟重重发明。而阿难六解一亡之疑自应释也。

  二从阿难及诸大众去。的指圆通根本以答最初方便之文也。所以如来询诸圣众。总云汝最初发心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耳。大分为五。初当机疑请。即阿难及诸去。二如来普告。即尔时世尊去。三诸圣各陈。即憍陈那去。四现端印可。即尔时世尊去。五文殊简选。即于时如来去。四五二文在六卷耳。初又三。初阿难下迷悟并陈。二世尊下法俗双请。三惟垂下结请冥授。

  初中。慧觉圆通者。有人指前妙奢摩等三法。有人指旧文六解一亡。若以此文如实推之指奢摩等三者。乃泛而未当。浮而不切。指六解一亡者。亦狭而不广。局而不遍也。必欲妥贴稳当。具有二意。一者谓第一决定中因地心果地觉为同为异之文。故云慧觉。二者谓第二决定中谁为圆通谁不圆通。及得循圆通与不圆通日劫相倍之文。故曰圆通。以其前之二义乃是泛明。此之已去乃是的指。故疑请之初即陈之也。如是不惟妥贴。亦且稳当。得无疑惑者。于第一义慧觉中。就五阴。决择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得无明觉为圆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皆已明了。于第二义圆通中。就六根。审观烦恼根本。择一六根而可入者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亦皆明了。兼又一入六净之疑。因果不齐之疑。云何结解之疑。无不重重消释。所以云慧觉等也。我等等者。即因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从是论身。远生死根本而法身可增。论心。远烦恼根本而慧命可长。故云身心等也。此皆陈悟。虽复下陈迷也。

  次中。我辈等者。以俗请也。阿难自谓。因境界风吹鼓动识浪。飘蓬乎五道。零落乎三有。从是无大觉父母以为怙恃。未免乎孤。无无缘慈悲以为覆荫。未免乎露。不唯飘零已经多劫。孤露亦经多劫。故云我辈等也。如斯光景极下劣矣。于中心想不到意虑无由。殊不知何等因缘得忝预乎如来之天伦也。故云何心等也。天伦者。如君臣夫妇等皆由人合。谓之人伦。其兄弟伦序乃天然而成。谓之天伦。然以飘零积劫。如失乳婴儿不殊。又以佛预天伦。若忽遇慈母无异。乃大觉父母已得。无缘慈悲亦被。不复更经飘零再遭孤露。法身得长慧命得资。故云如失乳等也。若复下以法请也。至此与昔而较诚隆遇矣。若更得因际会之间而成无上正觉之果。感激于怀殆非浅浅。故云复因等也。所得密言等者。密言谓二决定以在后故。本悟谓奢摩等以在前故。阿难意谓。如来答我奢摩等法。重重开示。一一教诏。这种藏性我已悟得。然修行之方未得。证入之门无由。故以赐与华屋要因门入为请。遂蒙如来初示以第一决定。审择五阴生死根本。依不生灭因心证不生灭果地。次示以第二决定。审观六根烦恼生死根本。择一可入之者以作一门深入一时清净。深心思忖过来。与吾奢摩等中所悟藏性无异无别。故云所得等也。则与二句。重申所得等也。闻悟虽殊。藏性一耳。如是方见阿难陈请之意。

  三中。惟垂等者。意谓如来虽示二决定义。在我阿难但解其理。修行之法犹然未得。愿垂无缘大悲更当教我秘密妙严。使我不但解理更进修行。方是楞严最后之说。故云惟垂等也。云最后者。初明奢摩等理为先。次自请行已来为后。又就行中。初泛明二决定义为先。二的指圆通根本为后。则知圆通根本乃后中后矣。今正请之。故云最后。尚非一经最后。有人据此便谓此经在法华后。良可笑也。退藏密机等者。意谓此行必非散心得入。亦非显说得授。所以息其机。敛其虑。以冀如来冥授乎法。

  二如来普告中。普告等者。如来已知阿难意欲冥授。因念此行元非小可。乃十方如来之所说。三世菩萨之所修。在如来说无所说。说菩萨之所修。菩萨修无所修。修如来之所说。正当人人听闻个个领会。岂可冥中得授。见以普告大众也。菩萨而言大者。以其能解究竟坚固理起究竟坚固行证究竟坚固果也。漏尽大阿罗汉者。一往而言。因不漏落见思。果不漏落分段。若据内秘外现回小向大。因将不漏落无明。果将不漏落变易也。若下之阿罗汉等及问最初得成无学所以。又不必约秘现而论也。则知罗汉见思惑尽偏真理穷以为无学也。若夫菩萨初住已去。分破无明。分证三德。亦可为分得无学耳。生我法中。所谓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也。问下文既有二十五圣。此中何止言十八界耶。答以十八界摄乎七大。地等五大尘也为六尘所摄。见大根也为六根所摄。识大识也为六识所摄。是以但云界不云大耳。

  三从憍陈那去。诸圣各陈之文也。有谓此经在法华后已经开显。二十五圣所证圆通直作圆顿消释。又有谓如来前说三科七大悉皆如来藏性。二十五圣依之而修证乎藏性。既证藏性。亦当圆顿释之。此皆不然。殊不知此经确在方等。四教并谈。众机溥被。原有大小偏圆之意异耳。彼不是此。此不见彼。彼此衡之如隔霄壤。岂可直作圆顿消释。又二十五圣。因如来徴问云最初发心谁为圆通从何方便。所以各陈昔之所修所证如此。例如净名述昔诃意。说虽在今。而事在昔。岂因令说藏性依之为修证耶。今正随其大者以大释。随其小者以小释。随其偏渐者以偏渐释。随其圆顿者以圆顿释。庶不失师资之问答。亦不外时味之次第也。大分为五。初六尘。二五根。三六识。四七大。五耳根。

  初六尘又六。各有因由开悟结答三科。随文点示。起止可见。

  六尘次第。尼沙应先。今陈如声尘而先者。意盖有三。一以娑婆世界音声为佛事故。二以初转法轮陈如最先悟故。若夫其三耳根圆通为此方最初方便。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今以音声而居先者。正欲显普门所修为当耳。

  初陈如观声尘中。憍陈下因由也。于佛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我在二句。乃如来说法之处。亦陈如修道之所也。二中。于佛等。转四谛法轮也。佛问等。谓佛三转轮已问云解否知否。陈如答言已知已解。故云佛问等也。印我名阿若多者。此云最初解。所谓随其实定其名也。下去例知。妙音密圆者。非可以性声真空为释。乃陈如既悟四谛。已证偏真。了达声尘四性推简而不可得以为妙音密圆也。三中佛问等者。如来问我谁为圆通从何方便。我观声为圆通。即以声为方便也。故云佛问等也。下去结答随其所观为圆通为方便。例之可见。

  二尼沙观色尘中。优波下因由也。观不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我亦之亦对上陈那而言也。二中。观不净者。大都贪欲之人令观不净。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也。不净有五。即生处种子相性究竟也。义如集注辅行具明。今不净是所观。所谓种子等也。观是能观。不唯观生处等五皆是不净。观内身外身内外身悉皆从不净业生。所以生大厌离也。悟诸等者。先悟得四大之身原从父母精血而成。所有生处种子乃至究竟皆不净也。此就所成而言。若夫地等四大。乃是能成之者。推而及之亦不净也。故云悟诸等也。白骨微尘六观门也。先观不净。次观白骨。三观微尘。名虽有三。总属不净观耳。微尘归于虚空析色观也。空色二无。空色双亡。皆不可得也。

  三香严观香尘中。香严下因由也。我时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香严称童子者。非谓其是童子。以其妙香而为庄严住童真位耳。诸有为相者即观境也。谓三界二十五有之诸法。皆因缘和合虚妄而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故称诸有为相。二中。晏晦清斋者。修观之所宜晏然晦寂者。所谓闲居静处也。则知晦是韬晦。非明晦之晦耳。我观此气下。正是四性推简也。香若在木。既成烟成火。那更有木。故云非木。香若生空。空性常恒香应常有。何待爇方才有。故云非空。香若生于烟之与火。一切烟火皆应有香。何独此之烟火。故云非烟非火。当知非木者不自生也。非烟火者不他生也。非空者不无因也。既非因木。又非因烟火。则不共生又可知矣。如是推简皆不可得。故云去无等也。既非木等则尘不可得。尘不可得则根亦不可得。既根尘不可得则分别之识亦不可得。故云由是意销。到此自不为根尘识所转。故云发明无漏。尘气二句。谓其既非木等。全体空寂。唯一真谛理秘密妙圆之香也。然此四性推简。四教皆有。藏之析空。通之体空。别之次第三观。圆之一心三观。就罗汉菩萨分之可见。

  四药王观味尘中。药王下因由也。承事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变异者如炮炙等也。亦酝酿等也。二中。承事如来等者。谓多劫来。但知药味而已。今日承事吾佛闻法修习。四性推简。味不可得。故云承事等也。了知味性等者。味若空生。所谓试啖虚空当作何味。故云非空。有谓味之自有也。味若味生孰知其为味耶。故云非有。味若舌之身识之心而生者。谁为能尝。谁为能知汝之味耶。故云非即身心。味若离乎身之舌识之心而生者。味是所尝所知者。舌是能尝识是能知者。若离舌之身识之心而生。谁尝谁知汝之味耶。故云非离身心。从是非空乃至非离身心四性皆不可得。故云分别味因而得悟也。

  五䟦陀观触尘中。䟦陀下因由也。于浴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开士者。自既能开悟妙理。令化亦开悟妙理。自行化他皆能开悟。故名开士。我等先于威音等者。按法华威音王佛有二万亿之多。想䟦陀在最初佛世谤不轻。而最后佛时出家也。今称先于者。对下今时而言也。次中。忽悟水因者。非言不曾作观便悟水因而言之忽。意谓从来常以四性推简尚未得悟。今偶入浴得悟。故曰忽悟水因。既不句。悟尘不可得也。亦不句。悟根不可得也。中间安然。悟识不可得也。如是根尘识三皆不可得。故云得无所有。不必约尘有前尘法尘之分根有浮尘胜义之别而论可洗不可洗也。宿习未忘者。在昔佛时。虽得此悟。然宿习烦恼尚未除尽。未得无学。至今遇佛闻法。烦恼得尽无学得成也。亦可为谤不轻。宿习未忘。虽得悟明。经历多劫。还遇如来方得无学耳。妙触宣明者。谓触不自触。由知有触。今了知触中有触全体空寂唯一真理。即前之妙音密圆妙香密圆也。

  六迦叶观法尘中。摩诃下因由也。我观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可知。二中。我观等者。迦叶所观既是法尘。云何而言六尘。当知六尘元非他有。乃是五尘落谢影子。亦可云六尘也。且既云六尘。则法尘亦在其中矣。则知举法尘。而云六尘者。以见法尘不离五尘耳。唯以等者。以偏空寂灭之理而灭受想二阴。法尘既亡。不领纳前境故灭尽受阴。亦不想前境相故灭尽想阴。从是不唯受想阴破。识阴亦破。识阴破则思惑自尽。所以弹指顷得阿罗汉也。身心等者。以能如此故。受如来之嘱入灭受定。于鸡足山待弥勒下生付其衣法耳。妙法开明。亦无前妙音密圆义同也。

  二自阿那律陀去是五根之文也。亦各有因由开悟结答三科。

  初那律观眼根中。阿那下因由也。世尊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可见。次中。乐见等者。依法华疏。乃系心在缘也。其目既失。深忍乐于这种能见。故云乐见照明三昧。当分而言。止是天眼。跨节而言。自有性具妙智。能显发一切众生无上智德也。三中。旋见循元者。有二意。一旋缘尘分别以循见精。二旋见精以循元明真见。

  二周利观鼻根中。周利下因由也。佛愍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忆持等者。以一句最少之偈诵百日极多之功根何钝哉。无他。总由昔为法师吝法之报耳。二中。教我等者。据吾宗所论想观。摄散归静。照昏归明。自有六种。一曰数数鼻之息。从一至十又从一至十也。二曰随乎息之出入。知其所以出所以入也。三曰止。即以能观之心系乎所观之息也。四曰观。以此能观照乎所观了了分明也。五曰还。以所观摄归乎能观也。六曰净。至此能所不立全体空寂也。如是之六。随其教之大小观之偏圆无不可证入耳。止观中所谓六妙门者是也。周利能依教而修观。故云教我等也。诸行刹那者。就息而观。生等诸行若是速也。其心等转愚痴为智慧也。

  三憍梵观舌根中。憍梵下因由也。如来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可见。二中。如来等者。以其有牛呞之状被人轻谤。如来示以念佛法门。不唯成就三摩地。亦且弭乎众谤也。观味等者。观其能尝之知不在舌之体味之物也。若尝其舌何能知味。又尝是味于舌何关。故云非体非物。应念下。不唯尝性不得。即味尘识性当念之问悉超越之。故云应念等也。由是内而身心之正报外而世间之依报无不脱去。出乎三界。犹似乎鸟之出笼也无复羁縻。故云远离诸等也。离垢等者。前之所谓想相为尘识性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清明。故云离垢等也。但大小不同耳。

  四毕陵观身根中。毕陵下因由也。我念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数闻如来等者。即三界中生老等八苦及所有诸法无非苦因也。二中。虽觉等者。谓能觉之觉及所觉之痛也。虽有能所。总一身根耳。觉清等者。谓清净心中自无能觉之身及所觉之痛可得耳。我又下更一转也。谓我一身之中。有了清净之觉心。更有身根之能觉乎。上来虽遣触尘身根。其能知识心犹在。如是摄念未经久许。根尘识三悉不可得。故云摄念等也。三中。纯觉遗身者。谓唯一偏空观智。而身之根尘识三皆不可得耳。

  五空生观意根中。须菩下因由也。初在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我旷等者。了得诸法缘生缘灭全体空寂。则能知之心亦空。故云我旷等也。既了诸法缘生缘灭心得无碍。则其受生虽如恒沙之多。止是缘生。缘不可得。故下即云初在母胎等也。二中。初在等者。以其多劫之前早已了知诸法缘生缘灭心得无碍。所以今生胎中便知。若身若心缘生缘灭。而身与心全体空寂而不可得。故云初在等也。如是等。空依报也。由身心而推。虽至十方之远。莫不缘生缘灭全体空寂。故云如是等也。上来依正空寂总属自行。亦令等。化导众生皆能了达依正缘生缘灭全体空寂。故云亦令等也。未遇佛如此。蒙如等。遇佛开发也。前所悟之空但藏教析空而已。今蒙开发已。进乎通教体法之空不待析之。又析全色便是空寂。故云性觉真空。既了体色即空。不复同前析之方空。故云空性圆明。理既显果自证。故云得阿罗汉。虽曰罗汉乃通之已办地也。勿得借七大中性觉真空来释此文。若顿入如来等乃别圆意耳。宝明空海。如来所证之理体也。盖法喻双举耳。谓此理体之中。出生一切功德法财。是为宝。还有妙智能为照了。是为明。虽生功德及乎照了。在如来当体真寂。是为空。具有宝明空犹如大海能出生一切能照明一切。虽能出生照明。在大海而无出生照明之念。故云宝明空海。此是如来所证之理。佛之知者乃三智一心中知也。佛之见者乃五眼一眼中见也。如来有是理体则有是知见。有是知见则有是理体。今空生既已空性圆明。则与如来之理体不二。故云顿入如来空明空海。又与如来之知是无别。故云同佛知见。问空生所证。据前云空性圆明得阿罗汉。据后云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深言之不过通教七地。浅言之止一藏之四果。其理体也止一偏真。若夫如来宝明空海佛之知见。就其近也则应别之初地。就其远也则当圆之初住。若空生位之已办理之偏真。如何顿入而云同耶。答有二意。一者此虽通之已办及夫偏真。所谓含中之真。所含者。若但中即彼别教来接。所言者。若圆中即被圆教来接。所以前之如来溥告中大阿罗汉及无学。皆有此意耳。解脱空性者。前来虽空寂。能观所观尚未泯合。既已证入。与佛无二。理智平等。能所一如。故云解脱空性。三中。诸相入非者。金刚所谓四相皆空也。非所非尽者。亦金刚所谓法相空非法相空也。此乃共般若耳。

  三自舍利弗去是六识之文也。凡讲六识。须看明白。勿得涉乎根尘二边。分六。亦各有因由开悟结答三科。

  初身子观眼识中。舍利下因由也。我于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心见者。以眼识为能见耳。既是心见。于诸法上不为分别。亦不贪爱。故心见自得清净也。世出等者。世即苦集二谛。出世即道灭二谛。以四谛中烦恼菩提生死涅槃互相倾夺。故云世出等也。以是清净眼识。于此四谛无不明了。故云一见等也。二中。宣说因缘者。此诸因缘即诸法从缘生亦复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之偈也。非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之偈。经在如来现在之谈。论是灭后龙树之设。那得以灭后作现在以龙树为如来也。若据止观誓愿中。四教皆有因缘所生法等四句。乃身子之因缘即藏四句也。如前空性之所证入。则四教四句皆可耳。悟心无际者。既闻如来诸法缘生缘灭全体空寂。则心亦诸法之一全体空寂耳。见觉三句。谓其心见之觉遂得明净圆满。见思烦恼自得破。分段生死自得出。了无怖畏之所可得。而证入于四果位也。为佛长子者。问小乘罗汉云何称佛长子。答如来固有无上智慧。而身子虽是小乘。智慧第一。以其第一亦可云长子也。又问其从迦叶兄弟问说因缘得悟。云何从佛口生耶。答虽从迦叶闻法得悟初果。后之果位遇佛方成。且迦叶所说之因缘元即佛说。则亦佛口生也。三中心见二句。谓其眼识达得缘生缘灭之理。当体根尘空寂。既分别识心无所分别之根尘偏真智光自得发生。此光一发。极为明远。所谓眼识清净耳识亦清净。乃至意识亦清净也。故云以见等也。不必引下静极光通达来解乎此。

  二普贤观耳识中。普贤下因由也。世尊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普贤者即其名也。行弥法界谓之普。位邻极圣谓之贤。总依法界理起法界行证法界果耳。普贤行者。即法界为行。舍法界外无行可得。舍行外无法界可得也。次中。心闻者。正谓耳识也。分别等者。众生九法界也。了知谁是普贤行谁非普贤行。是为分别。若于等。正明能成就众生普贤行也。发明普贤行者。所谓能依法界理起法界行者也。六牙象等。应补云。非一众生修普贤行者而至其处。即其百千众生修普贤行者无不以六牙象而至其处。故云分身等也。其处者。亦应补云。我既现身。若人障浅自应见我。纵惑障深而不见我。我必为其摩顶而拥护之。使其魔业驱除而安慰之。今其身心精进所修之行自得成就。故云纵彼等也。他方恒沙何其远也。有一众生何其少也。其远其少尚尔。其近其多可知。三中。心闻等者。总显耳识圆照圆应无乎不有无乎不到。所谓以法界合法界无一而非法界者耳。

  三孙陀观鼻识中。孙陀下因由也。世尊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入道下应提起云。若欲入道必先持戒。由戒生定。还发乎慧。我虽具戒律。每因淫心而为散动。定不能生。故云虽具等也。定既不生。慧从何发。故云未获无漏也。次中。世尊等者。在我难陀常为淫心散动。固应观白。然拘絺罗曾有世间智慧。亦当观白。故云世尊等也。观鼻端白者。非谓眼根而观鼻根。乃以鼻识观乎鼻息。观若成时其息白耳。我初等者。其观未成心亦未定故也。身心等者。观渐成。烟渐消。所以内之身心外之世界无不圆明洞然虚白。犹之琉璃一般。而鼻息白自得成也。心开等者。前之能观所观未能双亡。但鼻息白而已。今能所双融。即时心亦开发漏亦尽除。所有之息皆为光明洞照乎十方也。故云心开等也。若略言之。心开句。理显惑破也。诸出句。由境发智也。照十句。以智照境也。得阿句。从是境智一如能所不二而果位自得证也。世尊等者。记有显密不同。法华中声闻皆得记者。是显记也。方等会上一经弹诃便欲回小向大。则应密为授记。故云世尊等。三中。我以等者。鼻息既消智光自发。智光发处所有惑业无不消尽。故云我以等也。

  四满慈观舌识中。有谓我旷去助佛说小。如是去助佛说大。殊不知旷劫等在过去。世尊等方是今佛。岂可古今隔别合为一大小耶。今富楼下因由也。世尊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宣说等。者非是大乘实相以为深达。唯因宣说身受等四。悟得身不净乃至法无我之偏真谛理以为实相。所谓诸法实相三乘人得不名为佛。故云宣说等也。如是等者。谓古佛具有不思议身口意三轮。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或为此人说大。或为彼人说小。使其彼此互不相知。是为秘密法门。亦名三密及三不护也。满慈即以如来所说秘密法门。应小者即大中而为说小。应大者即小中而为说大。应顿应渐亦复如是。使彼此亦互不相知与佛无二。是为微妙开示。既能微妙开示。虽有大众威德亦无所畏。是为得无所畏。则知满慈微妙开示。无别有以为微妙开示。即以如来秘密法门而为微妙开示。又知如来秘密法门。无别有以为秘密法门。即以满慈微妙开示而为秘密法门。所以在如来则云法门。在满慈则云开示。合而言之。故云如是等也。次中。世尊等。正在今会也。有谓唯是般若转教之时。恐亦非然。法华中岂不明五时教味无不助宣。何独在般若一时也。则知此中云教我者。称其说法第一之处。即有教我意矣。音声轮者。如来口为说法轮。以此法音能摧碾众生惑业。即名音声轮也。因师子吼者。即上无所畏也。凡佛说法为师子吼。满慈既助佛转轮。自当与佛无二也。则知世尊说无所说。说满慈之所助。满慈助无所助。助世尊之所说。所以在佛则云音声轮。在满慈则云师子吼也。问此明舌识。前说辨才无碍。辨才属乎根也。后说法音降伏。法音属乎尘也。既是根之与尘。何处显其舌识耶。答了别识心元无他有。今欲显此识心。离根尘二从何可见。故借根尘以为发明。则其所以观所以悟唯舌识也。

  五波离观身识中。优波下因由也。承佛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优波离者此云上首。以其精严戒律堪为众中之纲纪故。亦云近执事。以其近事如来堪为法门之执持故。亲随亲见亲观。正显以身识而为用也。解脱等者。谓如来成道也总是三十四心一时现前。见思正习一时断尽耳。次中。三千等者。有威可畏曰威。有仪可则曰仪。比丘二百五十戒行住坐卧各各具之。则成一千。如此一千定共道共及摄律仪三各具之。即成三千。是为三千威仪也。以此三千对治身口七支。即成二万一千。更约贪等四分。即成八万四千。今举大数。是为八万微细等也。性业者。性是不改之义。谓杀盗淫等。无论其受戒不受戒。不犯则已。犯则一定有罪。是为性业。遮业者。遮是制伏之业。其余等戒如来随其犯者而制。遮伏后来无使有犯。是为遮业。身心寂灭者。戒律严持已久。能持所持而双亡耳。我是等者。于重轻开遮毁犯作止无不为众指示。是为众中纲纪也。执身执心等者。有谓执身不行。在小乘边说。执心不起。在大乘边说。此亦一往。岂小乘但有执身不行而无执心不起者乎。大乘但有执心不起而无执身不行者乎。只就此文看之。那得各偏而不融耶。则知大小乘其始也皆执身不行。其继也皆执心不起。其后也能执之执亦不可得。故曰我以等也。

  六目连观意识中。大目下因由也。我顿下开悟也。佛问下结答也。初中。宣说等者。即前身子中宣说因缘也。此之因缘云深义者。因诸外道执此诸法。或从时生。或从方生。更有从微尘生。乃至从梵天生。此皆邪而不正。如来为破此等邪计。乃云诸法皆从因缘而生。还从因缘而灭。那得时生方生等耶。如是不唯破他之邪。亦且深有所以。故云宣说等也。次中。我顿等者。意谓一闻迦叶说此因缘深义。便得了达缘生缘灭。了无诸法可得。故云我顿等也。须发自落等者。若以佛之神力而言。使其须发自落何难。然虽有此事。亦不必这样看。总是如来惠其袈裟之时须发从此剃落。故曰自落。神通发明者。谓意识发明也。能达诸法生灭皆从因缘。所谓不逐物转而神通自当开发明显也。宁唯等者。谓其神通第一。不唯为释迦一佛赞叹。乃为十方诸佛赞叹。故云宁唯等也。三中。我以等者。意谓未遇佛时。此之意识念念攀乎妄境。心心逐乎妄缘。一禀佛教修行。即得返妄归真。从是这种本有智光便得发扬宣布。故云我以等也。此盖旋缘尘分别妄心而归乎识精之湛。若约内秘外现而言。亦可识精而归无明之湛也。喻文可见。

  四自乌刍瑟摩去明七大之文也。问七大顺叙应先持地。云何而先乌刍耶。答此经阿难大权示现。以堕淫室为后世众生犯淫者诫。是乌刍制淫火者居乎先耳。又问乌刍作后诫居先明矣。若夫后之弥勒识大云何居势至见大之前耶。答涅槃经云。众生不能证入泥洹。因其识心未破。则知识心未破是障妙理者也。是以此中借弥勒能达唯识者居乎其先。令诸众生识心若破。随闻势至念佛三昧。得证不生不灭涅槃妙理。生净土乃生唯识净土。见弥陀乃见自性弥陀。又可势至观音同为弥陀辅弼。似不应作两处。以故势至居后。得与观音相次耳。大分为七。次第可见。

  初乌刍观火大中分二。初缘起。乌刍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又三。初乌刍下遇佛受教。二神光下依教修观。三从是下观成入证。

  初中。于如来等者。已前诸圣皆从座起。此独不然者何。盖乌刍是护法列。曾未就坐。所以不云从座起也。性多贪欲之性乃习性耳。古佛名空王者。以其证得第一义空于一切法无不自在。合而言之。故称空王说多等者。元是实有。非假喻也。当其淫心初动之时遂有烦恼火。当其淫事正行之际便有恶业火。当其后受淫报之时则有果报火。有是三障火生。故云说多等也。教我等者。观境发始之时也。有人以冷字配地等三大。以暖字配火大。如此配合皆非然也。此但观火大而云冷暖者。盖其淫心若一动时所有冷气通为暖相。故云遍观等也。次中。神光等者。正明观智渐成也。这种智凝而不流。所有淫心皆成智火。故云神光等也。应知淫欲之时既成猛火聚。所有功德林无不焚烧。观行之时既成智慧火。所有恩爱河悉皆枯竭。虽有淫慧二火。总由性具而有所谓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循业发现者也。所以淫欲也成猛火聚。观行也成智慧火自当有火头之名。盖以火光三昧为火头。与下生大宝?同耳。

  二结答中。诸漏等者。正见得智慧火生也。以其誓愿拥护佛法。头有许多火?示乎降魔之形势耳。

  二持地观地火中亦二。初缘起。持地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亦三。初持地下遇佛受教。二我即下依教修观。三我于下观成入证也。

  初可为二。我念下遇多佛也。毗舍去遇一佛也。遇多佛中。初正行。即我念等。二助行。即或有等。初中。佛号普光等者。以一心三智圆照圆明耳。若其照理。但照于有不照于空。乃至但照于中不照二边。鉴机。但鉴凡夫不鉴二乘。乃至但鉴菩萨不鉴凡小不名普光。今照理理无不照。鉴机机无不鉴。故名普光也。我为下。正出持地之正行也。要路等者。乃见妨挽车马之处。我皆等者。如其田地。险阻者平而下之。狭隘者增而阔之。津口不能涉励者或作桥梁以津济之。要路不能行步者或负沙土以填补之。故云常于等也。助行。可知。遇一佛中。亦有正助二行。初助行。即毗舍等。二正行。即时国等。助行中。佛号毗舍者。华言遍一切自在。一切指诸法说。自在即王义。以其法身遍一切法。犹之乎王之大自在耳。即过去庄严劫之最后佛也。我为负人者。谓自为负物之人。如今之脚夫也。唯取一钱。即一文也。此云唯取一钱。前云不取其直。盖前是丰年饭食易得。故不取直。此是荒岁谷米勇贵。故取一文。正行中。毗舍如来摩顶等者。意谓汝行如此。行心何苦哉。世界颇大众生亦多。为能处处平填人人得负耶。我今示汝一法。特平心地。心地若平世界自平矣。无他。山河大地无非妙心中物。所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则知要路津口田地唯一如来藏妙净明体。既是如来藏性妙净明体。何须劳顿若是。心若一平无不平矣。故云毗舍等也。

  二依教修观。我即等者。明平心地之妙观也。所以见身根之微尘。是四大之所造也。见世界之微尘。是身根之能造也。虽有能造所造两种微尘。同一如来藏性妙净明体。有何差别可得。所谓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故云我即等也。如是内之身根。外之世界。同一微尘。同一藏性。那有能触所触可得。犹如以空合空以光合光。故云微尘等也。如是不唯身根与微尘皆是自性不相触摩。即身根刀兵亦即自性不相触摩。既皆藏性。那有能触之刀兵所触之身根。肇公所谓将头临白刃一似斩春风。故云乃至等也。如是之观。则一切大地自为平矣。

  三观成入证中。我于等。正明入证也。问既得无生法忍。云何止得阿罗汉耶。答悟有解悟证悟不同。此但自利功多利他功少。但成罗汉。虽则罗汉。以其无生之力。即回小而向大也。若约圆论。相似即也。所以今入菩萨位矣。若约圆论。分证位也。有云成阿罗汉是大乘罗汉。此非然也。若既大乘。何待回心才入菩萨位也。闻诸等。有云是诸佛会中之事。亦可。有云今佛法华会中证明普门人法。亦可。若在今佛。乃经家收彼法华而归此耳。故云闻诸等也。持地证明法华者。以法华所说佛之知见诸法实相。今持地既已悟得依正微尘同一藏性。在能悟即佛之知见。在所悟即诸法实相。无二无别。所以云我先明也。二结答中。我以等者。即前我即心开等也。身根世界虽是如来藏性。总由一念不觉而发尘相。故云本如等也。尘销智圆者。非谓尘销然后智圆。乃三智圆观圆照即大地微尘无非妙智。即三观之妙智无非大地。境智一如。能所不二。若就破显边说。犹如明生即暗灭。暗灭即明生。故云尘销智圆。然实非待尘销智始圆也。

  三月光观水大中分二。初缘起。即月光等。二结答。即佛问等。初又三。初月光下遇佛受教。二观于下依教修观。三如是下观成入证。初遇佛受教中。童子名月光者。此之菩萨观水大成。证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如来藏性唯一智光。月是太阴之精。水是太阴之子。既以水观得成。乃兼母而立名。是为月光童子。亦童真住位耳。古佛号水天者。亦因水观成就性水真空性空真水第一义天。故云水天。则知古如来之果人。今菩萨之因人。因修水观共悟此理。古今不二。师资相契。所以一号水天一名月光也。教诸菩萨修水观者。此经之水观与观经不同。其不同处具有二意。一依报正报之不同也。二真实方便之不同也。一不同者。彼经但观依报中水。不观身内之水。不若此中若内若外无不观也。二不同者。彼观琉璃之地不易。水与琉璃相似。借水作一方便而修。不若此中直以水观而显藏性。

  二依教修观中。文可为三。初初心观。观于去也。二中心观。我于去也。三后心观。逢无去也。初中观于等者。有谓水与地等诸大同一如来藏。是为无夺。此则非然。但以水论。不诸大论也。谓其正报水性及夫依报水性同一藏性而无相夺。故云观于等也。初从去。正观依正二水之无夺也。初从至精血自外而观内也。津液至便利自内而观外也。身中等总显也。自内至外。自外至内。周旋谛审往返观察。无非同一藏性也。自见水去。论依正二水同一藏性耳。此中止应云香水。浮幢王刹乃带言也。以其在香水耳。香水海中有一大莲华。华中具有无数华藏世界。一华藏中有二十重世界。既在香水其状如浮。是为之浮。重重高累其状如幢。是为之幢。王者谓其最高而无比也。虽有香水之大。与正报水同一藏性而无差别。故云见水等也。次中。我于等者。意谓依正水观虽成。然犹未忘内之身耳。当为去。明内身未亡之所以也。我出等者。出定之后忽觉身痛。因念身子曾禅定于恒河之畔。被一宿业鬼以掌掌头。出定之后遂觉头痛。我昔身痛亦如身子之头痛耳。故云如舍等也。久离病缘者。有人问云。罗汉但断子缚。果缚犹在那得离病。如舍利弗之头痛毕陵伽之身痛。彼皆罗汉诚可验也。今之月光也是罗汉。何得云久离病缘耶。答罗汉之位不可概论。若身子等但断子缚。未离病缘自无疑也。然月光之罗汉。果缚早已应断。时为度生受生三界。故自叙曰久离病缘也。将无退失者。因心痛而疑云。将非于罗汉果位退失而致痛耶。身质如初者。若照前文。应有二意。一者谓我前未得亡身。二者谓我前出定忽得心痛。因其童子掷瓦砾故。今既拾出。及夫亡身不复有痛。故云身质如初。三中。山海自在通王者。非法华得记之佛也。乃过去世一古佛耳。其福德也高累如山。其智慧也渊深如海。所有之神通无可得拟最为自在。犹如乎王。合而称之是为山海等也。方得亡身者。前来但见依正之水同一藏性。其内之身尚未得亡。遇山海佛时才得亡身耳。从是离依报无正报可得。离正报无依报可得。依正相即。内外不二。故云与十方等也。

  二结答中。我以等者。谓凡是水同一藏性耳。得无生忍等者。因此得证一切之水当体不生。现有生者乃虚妄而生。当体不灭。现有灭者乃虚妄而灭。如是不生不灭唯一无生之理。从初住去分证分入。乃至妙觉究竟果海止一无生而已。故云得无等也。

  四琉璃观风大中分二。初缘起。遇佛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又三。初琉璃下遇佛受教。二我于下依教修观。三逢佛下观成入证。

  初中。菩萨名琉璃者。观风大成证得妙智。一切诸法无不洞然。犹如琉璃无异。故名琉璃光也。佛号无量声者。亦观风大证得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风既遍乎法界风无量矣。声亦遍乎法界声无量矣。故号无量声也。则知菩萨就能观智而名琉璃光。如来就所观境而号无量声耳。开示下受教也。本觉妙明。即前之性觉妙明二句也。此之妙明性体。即动而静。即静而动。悟此妙明之性。便可了达诸法。故观世界之依报及夫众生之正报。全由虚妄因缘。即风力之所动转也。

  次中。观界等者。正观上之所谓世界依报众生正报也。依报分而言之。故云观界观世。正报分而言之。故云观身观心。观界安立者。东西南北一定故也。观世动时者。过现未来变易故也。观身动止者。行住坐卧不一故也。观心动念者。生住异灭迁流故也。虽有世界身心不同。观其动之所以唯一妄风之力。故云我于等也。有人以诸动二句即讲真性。不唯与上之皆是之句不合。且下之来无二句将何释也。我时下。正出群动之相。虽殊其性唯一如来藏也。藏性之中有何来耶。其来也乃虚妄而来。故云来无所从。藏性之中有何去耶。其去也乃虚妄而去。故云去无所至。既云无来。又云无去。则知虽为妄风之所动转。全妄即真。故云我时等也。十方下。别明虚妄动相也。十方等句。总收世界身心同一虚妄也。如一下喻也。一器喻藏性。贮百蚊蚋喻一切众生也。啾啾乱鸣喻颠倒虚妄也。于分寸等喻一切众生在三千大千世界流转三有轮回六趣也。虽百蚊蚋乱鸣狂闹于器了无所动。则知世界身心虚妄风力所转。然于藏性未曾有动。所以前云我时觉了(云云)。皆由风大观成。故能了达如此。

  三中。逢佛二句。观成也。从是逢佛未久之间证得即动而静即静而动。虽有动静之相动静了不可得。则知诸法虽曰生。生未尝生。诸法虽曰灭。灭未尝灭。故云逢佛等也。尔时下。正明悟无生忍登住已后之相也。东方群动之首。有不动国。即动而静。又不动国在群动之首。即静而动也。既已分证。故云心开及云乃见。所谓三智一心中知五眼一眼中见也。不唯见彼国而已。且见己身为彼法王之子。不唯为彼法王子。且见承事十方诸佛。从是若身若心即发智光洞然照彻。了无留碍。故云尔时等也。

  二结答中。我以等者。观其风大全体藏性。而虚妄动转之力无所依矣。令十方等者。应知诸佛乃究竟即动而静即静而动本觉妙明之者。诸佛之究竟无别有究竟。即究竟菩萨之分证。菩萨之分证无别有分证。即分证诸佛之究竟。虽曰因果因果不二。虽曰一多一多相即。故云合十等也。

  五虚空藏观空大中分二。初缘起。虚空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又三。初虚空下明所得。二尔时下显所明。三此大下出所由。

  初中。菩萨名虚空藏者。空大观成证得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为虚空。然而此空但止是空中无所具。即遍空也。此之虚空乃是真空。真空不空中。能具有一切诸法。亦能出生一切功德。犹如库藏森然具有而发生者。是为虚空藏也。我与等。明观成而有所得也。如来指释迦行因之时。定光即然灯也。与释迦同师然灯。故云我与等也。因观空大本是生灭当体不生灭。推之四大及夫诸法。皆即生灭元不生灭。所得真空乃遍法界。即以法界为身。法界无边。故云得无边身。

  次中。从法身而起其大用也。初尔时等显境智一如。二又于等现生佛不二。三诸幢等出依正相即。境智一如中。四大宝珠者。珠能具有一切诸物。又能出生一切诸物。今言四大宝珠。显不思议真空之四智也。若从此法身发为照有之时则为妙有之智。发为照空之时则为真空之智发为双遮之时。即为俱非之智。发为双照之时即为俱即之智。所以四大宝珠显不思议之四智也。此之四智。皆由证得真空法身而起能观四大之智。故云尔时等也。还以四大宝珠照微尘佛刹。则知微尘佛刹乃所观四大之境也。以其法身无边。即十方佛刹亦是法身。还以法身起四大智照十方刹。故以照明等显之。虽有能观之观。观即法身。虽有所观之境。境亦法身。境智一如。能所不二。无非真空。周遍法界。故以化成虚空显之。可知虚空从来周遍。今境智既化成乎虚空。乃境智亦不动也。由真空法身而起境智一如如此。生佛不二中。又可分二。又于下。自心生佛不二。流灌句。他心生佛不二。自心现大圆镜者。即真空自性之理体也。真空自性之中能具有十种法界。如大圆镜当乎其台无不影现于其中也。故以自心等为显之。自性体中既具十界。还发十种妙智照明十界。智虽非十。界既有十智亦十耳。故以内放等显之。十界之中生佛具在。既从自性具有。及夫自性发生。所以谓之自性生佛也。既曰自性发智照明十界。则其十界之智亦各照明十界。故以流灌显之。显生佛各有生佛。所以谓之他心生佛也。虽有自他两种生佛。同是真空而为出生。以故自心之十界也遍法界。他心之十界也遍法界。故以尽虚空际显之。既曰同一真空法界。虽有自他自他不二也。

  依正相即亦二。诸幢下。以依涉正。身能下。以正涉依。云诸幢等者。以真空自性无不含摄。是以十方佛刹悉现其中。真空即法身也。既现真空还涉法身。虽有诸幢之多一身之一。唯其同一真空自性。犹如虚空两不妨碍。故以诸幢等显之。身能等者。真空法身既能含摄一切。还能遍应一切。身虽是小国土虽大。唯其真空自性而能遍应。故以身能等显之。如是则知身止是一诸幢王刹何其多也。以多而涉其一。同乎虚空无碍。如千珠涉入一殊一珠涉入千珠。重重影现一多无碍也。又知微尘国土是大唯是一身何其小也。以小而应大。善入而无勉强。如一珠照映千珠千珠照映一珠。互互显烁大小相容。也。广行等。总结也。以如是诸幢涉入乎身。又以一身遍映诸土。非无为也。广为说法度生以行佛事。或为说顿。或为说渐。或先开示三乘然后会归一乘。无一而非佛事也。或有欢喜机说世界。或有生善机说为人。或有破恶机说对治。或有入理机说第一义。又无一而非佛事也。如是说顿。说渐。说开三。说会一。说世界。说为人。说对治。说第一义。皆随机相逗。少无违逆之者。故云广行等也。依正相即如此。又依正中。身同虚空。正显若依若正同一真空法界也。唯观空大证得真空无边法界身。所以境智一如自他不二依正相即。皆总归于虚空藏性也。

  三出所由中。亦可分二。此大下正出。于同下陈悟。此大一句。指上境智一如乃至依正不二也。然此神力由观四大证得四大妙智而有者也。故曰由我(云云)。四大无依者。了得内身四大皆无可依者也。何以见得无依。以其生也从因缘虚妄而生。其灭也从因缘别离而灭。既皆虚妄生灭。那得有依。了达生时生未尝生。灭时灭未尝灭。全体不生不灭真空自性。故云四大等也。不唯四大虚妄生灭。虚空皆尔。佛国亦然。以虚空世界犹之乎内之四大。即虚妄之生灭全体真空自性之不生灭。故虚空云无二。佛国云本同也。陈悟而云于同等者。谓既观内之四大及夫虚空佛国。悟明其生也当体不生。其灭也当体不灭。唯一不生不灭理体。既证理体发为妙用。以故有大神力耳。

  二结答。妙力圆明者。谓此神妙智力圆照圆显也。

  六弥勒观识大中分二。初缘起。弥勒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又三。初弥勒下遇佛受教。二历劫下依教修观。三世尊下观成入证。

  初菩萨名弥勒等者。梵语弥勒。此云慈氏。所谓慈隆即世。悲臻后劫。以其慈隆即世。现在是等觉菩萨。以其悲臻后劫。未来是妙觉如来也。古佛号日月灯明者。日能照昼。以喻彼佛之道种智能知于有。月能照夜。以喻彼佛之一切智能知于空。灯明照日月之所不及。以喻彼佛之一切种智能知乎中。以彼如来三智具足三谛圆显。就德彰人。故号日月灯明。此即法华所明二万中之最后一佛也。心重等者。此非同庸俗之僧身虽出家必涉名闻利养谓之心重世名。亦非同势力之僧心不入道身游华屋朱门谓之好游族姓。良由菩萨初出家时。不了依他幻有遍计本空。是为心重等耳。然何以谓之依他幻有。乃一切诸法虽千殊万别。总是仗因托缘而生。亦由虚妄和合而有。以其仗因托缘全无自性。是为依他。以其虚妄和合全无其体。是为幻有。又何以谓之遍计本空。乃不了所有诸法皆是幻有。起种种分别以为计度。起种种贪爱以为执着。是为遍计。所计之法固是幻有。能缘之心原亦不实。是为本空。唯心识定者。唯遮境有。识简心空。境既遮乎有。乃心外无法之妙有也。心亦简乎空。乃法外无心之真空也。依此妙有真空而修其定。谓之唯心识定。从是证得即空即假即中之三摩。故云入三摩地。

  二中。约位分之。历劫下观行也。求世下相似也。至然下四十位也。观行中。三昧即唯识定也。依唯识定发为妙有真空之观。已入第五正行六度之品。故以三昧而事恒沙佛也。相似中。求世等者。以此三昧而事诸佛。观道将着。理体将显。所有依他遍计之粗垢自当先落。圆成实理相似而见。故云求世等也。四十位中。我乃等。分证圆成实理之法身德也。乃至等。正明圆妙识心也。如来国土等者。如同居等四。一往论之。寂光为有净无秽。下三有秽无净。又同居为有秽无净。上三为有净无秽。中间二土亦有净亦有秽也。克实而论。如妙宗所明。四各有净秽。同居以见思重轻为净秽。方便以体折巧拙为净秽。实报以次第一心为净秽。寂光以分证究竟为净秽也。则知见寂光时。全下三土而为寂光。见同居时。全上三土而为同居。中间例之。今所明者。在实报是净。以其一心观故。在寂光是秽。以其在分证故。然既寂光心性那得有净秽之相。故云尽空等也。自初住乃至十地。分入分深也。世尊等。乃观成入证中等觉位耳。上四十位中。言国土依报唯心变现。此中云如来正报唯识流出。乃互显耳。

  二结答中。识心句。能观智也。全识是智。故云识心圆明。入圆句。全妄即真。所观境也。故云入圆成实。圆即圆满。成即成就。实即真实。又圆即法身。成即般若。实即解脱也。到此能观所观唯一大圆镜智。而依他遍计自当远矣。故云远离等也。

  七势至观见大中分二。初缘起。大势等也。二结答。佛问等也。初又三。初大势下所师之佛。二彼佛下所受之法。三我本下所悟之由。

  初所师之佛中。菩萨名大势至者。思益经云。此菩萨动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名大势至。若夫此中则不然也。以其观见大证得不思议智发为不思议光。而于法界圆明圆照。使法界中所有众生无不蒙其光开其智念弥陀佛而往生也。有是力用。故名大势至耳。同伦等者。以其同有妙智照见众生令彼念佛者也。有佛名无量光者。彼佛亦观见大证得性见觉明觉精明见。发为微妙观智。照见法界众生。故名无量光也。十二如来相继者。具如圆通疏及直解。最后佛名超日月光者。以日止照昼月止照夜。昼夜之间然有所不照处。彼佛具有权实二智。若横论则照乎十方之广大。若竖论则照乎三世之高深。彻远彻近。彻古彻今。彻迷彻悟。彻圣彻凡。无一而不照者。殆非日月光之所及。故名超日月光。

  二所受之法分三。初彼佛下法。二譬如下喻。三十方下合。

  初中。念佛三昧者。如妙宗钞具明持名观相实相三种。今且就实相一种明之。达得净土虽在十万亿程之遥即我行人唯心便是。弥陀虽在无上极果之圣亦即我行人自性便是。既全土是心。全佛是性。即此心性发为妙行。内无能念之身与心。外无所念之佛与土。全行人之心性即佛之依正。全佛之依正即行人之身心。能所相即。圣凡平等。遮照一如。空有不二。无非中道实相理体。从此一念念念实相。一日日日实相。乃至一年一年实相。及夫久久无非实相。而弥陀自得亲见。净土自得往生。虽见弥陀乃自性弥陀。既自性弥陀。见无所见。见自性之弥陀也。虽生净土乃唯心净土。既唯心净土。生无所生。生唯心之净土也。不离当处便是净土。不舍己心即是弥陀。古人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正谓此也。如是尔我现前谁性不即弥陀。谁心不即净土。若能念之。佛是自性佛。土是自心土。而弥陀净土何患不见而不生也。二中。有人者。喻佛与众生也。一人专忆者。喻如来有大誓愿。有大慈悲。有大智慧。有大神通。具如见等。无一念而不念众生。无一时而不念众生。无一处而不念众生。故云一人专忆也。一人专忘者。喻众生随乎六根。逐乎六尘。起乎六识。念念分别。心心贪爱。如是纵升也唯在人天。若堕也直至三途。故云一人专忘也。若逢不逢者。论其理性。如来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谓之若逢。论其事相。于诸法上分别贪爱。了不修行那得成佛。谓之不逢。故云若逢不逢也。或见非见者。若论乎应。有誓愿等遍缘法界众生似乎可度。谓之或见。若论乎机。了不欲念弥陀父母净土家乡。谓之非见。故云或见非见也。己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二人下喻生佛相念者也。同于等者。形喻如来。影喻众生。如来既念众生。众生亦念如来。犹之乎形端影正而无乖异者也。三中。十方等。合一人专忆一人专忘也。如母忆子者。世间母之忆子。或倚门长望。或兀坐遥思。或停梭罢织。或忘餐废饮。世间母之忆子也如是之甚。若大慈母之忆众生也更何如哉。其如子不忆母。母虽忆也何益。故曰若子(云云)。子若等。合两人俱忆也。初子若下正明。二如染下重喻。初中。现前等者。谓众生深心念佛。或在梦寐或在禅定皆得现前。故云现前。或在临终得见佛者。故云当来。不假等者。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也。重喻中。香光庄严者。染香人以香庄严为庄严。念佛人以佛庄严为庄严也。

  三所悟之由中。我本等者。自因念佛得悟。还以所悟摄持众生念佛者耳。摄念之念有二意。一摄持念佛之人念念增明心心开豁也。一摄持念佛之人必得往生自无退转也。

  二结答中。都摄六根者。都即总义。前来五根各观一门。以为圆通。念佛之法总摄六根。以意根念佛余根无不念佛也。具如圆通中说。净念相继者。一往而言。一心念佛也。克实而论。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双亦心念。不以双非心念也。以其不以有心。即奢摩之真空念佛。不以有心即三摩之妙有念佛。不以双亦双非。即禅那之中道念佛。若能奢摩等一心三观念佛。百非尚遣。何四句之不离也。

  大佛顶首楞严秘录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