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秘密曼荼罗十住心论卷第三
  婴童无畏住心第三
  夫蠰虫非定蠰。鲲鱼不必鲲。出泥乍拂虚空。搏水忽卧风上。羝羊之人譬之。愚童之心亦如。羝羊无自性故迁善。愚童内熏力故厌苦。至如护戒生天堂修善脱地狱。恶下之心稍发欣上之愿初起。于是求归依彼天龙尽虔诚此神鬼。仰拔苦悲祈与乐眄。影随形而直响逐声而应。三途苦果毕前因出。四禅乐报感今缘升。因果不可不信。罪福不可不慎。钟谷之应良有以也。婴童据初心得名。无畏约脱缚树称。故文云。复次秘密主彼护戒生天。是第七受用种子。复次秘密主以此心生死流转。于善友所闻如是言。此是天大天与一切乐者。若虔诚供养一切所愿皆满。所谓自在天梵天。乃至彼闻如是心怀庆悦。殷重恭敬随顺修行。秘密主是名愚童异生生死流转无畏依第八婴童心(此明护戒归依外三宝)释云。复次秘密主彼护戒生天是第七受用种子者。谓已能造斋施见其利益。即知三业不善皆是衰恼因缘。我当舍之护戒而住。由护戒故现世获诸善利。有大名闻身心安乐。倍复增广贤善命终而得生天。譬如种果已成受用其实。故曰受用种子也又云。从一种子而成百千果实。是一一果实复生若干。展转滋育不可胜数。今此受用果心。复成后心种子亦复如是。故曰受用种子也。经云。秘密主以此心生死流转于善友所闻如是言。此是天大天与一切乐者。若虔诚供养一切所愿皆满。所谓自在天等。乃至彼闻如是心怀庆悦殷重恭敬随顺修行。秘密主是名愚童异生生死流转无畏依第八婴童心。已知尊行之人宜应亲近供养。又见持戒能生善利。即是渐识因果。今复闻善知识言有此大天能与一切乐若虔诚供养所愿皆满。即能起归依心也。虽未闻佛法。然知此诸天因修善行得此善报。又渐解甄别胜田。复闻佛法殊妙必能归依信受。故为世间最上心也。问曰。前说自在天等皆是邪计。今复云归依此等是世间胜心。与前何有异耶。答曰。前是不识因果之心。但计诸法是自在天等所造。今由善根熟故。于生死流转中求无畏依。欲效彼行因冀成胜果故。不同前计也。商羯罗是摩醯首罗别名。黑天梵音噜捺罗。是自在天眷属。龙尊是诸大龙。俱吠罗等皆世所宗奉大天也。梵天后是世间所奉尊神。然佛法中梵天离欲无有后妃。从波头摩以下。所谓得叉迦龙。和修吉龙。商佉龙羯句摘剑龙。大莲华龙。俱里剑龙。摩诃泮尼龙。阿地提婆龙。萨陀龙。难陀等龙皆是世间所奉尊神也。天仙谓诸五通神仙。其数无量故不列名。围陀是梵王所演四种明论。大围陀论师是受持彼经能教授者。以能开示出欲之行故应归依也。于彼部类之中。梵王犹如佛。四围陀典犹如十二部经。传此法者犹如和合僧。时彼闻如是等世间三宝欢喜归依随顺修行。是第八生死凡夫无畏依也。又云。秘密主。世间因果及业若生若灭系属他主空三昧生。是名世间三昧道者。释云。谓一切世间三昧。以要言之。至于究竟之处皆灭坏因果及从因辨果时所有作业。谓此三事若生若灭皆系属于他。他谓神我也。所以然者。若行人不解正因缘义而修证诸禅。必当计着自心以为内我。彼见世间万法因心而有则谓由神我生。设令不依内我必依外我。即是自在梵天等也。若深求此中至颐。自然拨除因果唯我性独存。乃至无一法入心而证空定。最是世间究极之理。是故垂尽三有还堕三途。虽于禅定中发种种世间胜智具五神通。研其宗趣终归是处。故以斯一印。统收一切世间三昧道(此表诸外道世间三昧)外道有九十六种大外道九万三千眷属外道。总为十六
  十六外道嗢陀南
  因中有果雨际计 从缘显了数声执
  去来实有胜与时 计我实有犊子等
  计常论者伊师迦 全分有无俱非常
  静虑天眼计实常 无系计宿饿投岩
  自在变化世间因 丈夫时等不平因
  害为正法为食肉 上下有边边无边
  不死矫乱秘不别 诸法无因依定寻
  欲界人天色静虑 无色细色断灭无
  空见论者一切无 依寻定等如是说
  斗诤劫时诤行者 我是最胜余下劣
  计清净者浴殑河 或持狗戒露灰等
  吉祥论者博食时 为事不成供日月
  释曰。第一执因中有果论者。梵云伐利娑此云雨际。即劫毗罗僧佉弟子。雨际外道计因常恒具有果性。第二计从缘显了论者。此二别。一数论外道。计法体自本有从众缘显。二声论外道。计声体是常而但从缘宣吐显了。第三计去来实有论者。此二别。一胜论。二时论外道。计有过去计有未来。其相成就犹如现在实有非假。第四计我实有论者。即彼数胜离系兽主赤衣遍出。计即离蕴。非即非离犊子部等。并我实有而是一常。第五计常论者。伊师迦外道等。计全常分常有想常无想常俱非常。由依静虑起宿住智。及由天眼妄计实常。第六计宿作论者。谓无系外道。彼所计执世间士夫现所受苦。皆由宿作恶为因。由勤精进吐旧业。故自饿投岩修诸苦行。第七计自在论者。凡诸世间士夫所受。彼计以自在变化为因。或余丈夫时方本际自然虚空极微我等不平等因。第八计害为正法论者。谓诤竟劫诸婆罗门为欲食肉妄立论言。若于祠中害诸生命。能祀所害若诸助伴皆得生天。第九计边无边等论者。谓即依止诸静虑故。于彼世间住有边想。住无边想俱不俱想。上下有边于傍无边。第十计不死矫乱论者。谓四种不死矫乱外道。若有人来问世出世道。彼便称云。我事不死净天。净天秘密不应记别等。第十一计诸法无因见论者。谓无因外道。谓依静虑及依寻伺。计一切法无因而起我及世间皆无因生。第十二计断论者。谓计七事断灭。欲界人天色四静虑粗四大色如病如箭。四无色处细色如痈若我死后断灭无有。第十三计空见论者。谓依寻伺或依静虑断见外道。起如是见。计无因果无有施与。无有祠祀定无妙行及与恶行二业果报。乃至世间无真罗汉。第十四计最胜论者。谓斗诤劫诸婆罗门是最胜种。刹帝等是下劣种。诸婆罗门是梵王子腹口所生。余则不尔。第十五计清净论者。谓有妄计。于殑伽河等沐浴支体。所有诸恶悉皆除灭第一清净。复有外道计。持狗戒或持油墨戒。或持露形戒。或持灰戒或持自苦戒或持粪秽戒。及现涅槃计为清净。第十六计吉祥论者。谓依寻思或依静虑。但见世间日月博蚀星宿失度为事不成。故勤供养日月星等。大诵咒安置茅草。谓历数者作如是计
  次明修定。定者梵云禅那。旧云思惟修亦云功德林。新云静虑义翻为定。谓于所观境令心心所专注为性。若云三昧耶此云等持。若云三摩地此云等至。若云三摩呬多此云等引。若云三摩钵底三摩钵帝此云均等。皆是定也。地系有八四禅四空。界系有二谓色无色。有多差别唯辨异生(自下依顺正理论。瑜伽文同之)初静虑者。正理论云。世俗无间总缘欲界粗苦障三随一行相。诸解脱道缘初根本静妙离三随一行相。谓上中下。随三品因当生三天处。第二静虑者。论云。世俗无间总缘初禅粗苦障三随一行相。诸解脱道缘二静虑静妙离三随一行相。谓上中下。随三品因当生三天处。第三静虑者。论云。世俗无间总缘二禅粗苦障三随一行相。诸解脱道缘三静虑静妙离三随一行相。谓上中下。随三品因当生三天处。第四静虑者。论云。世俗无间总缘三禅粗苦障三随一行相。诸解脱道缘四下三静妙离三随一行相。谓上中下。随三品因当生三天处
  无色界者。处别有四。俱舍论云。世俗无间及解脱道。如次能缘下地上地为苦粗障及静妙离。彼四近分离下地染。第九解脱道现在前时。必入根本。受无异故。色四静虑能化十四心。无色界中有定无通故
  次明三界诸天。亦是婴童之心。故经云。彼护戒生天是第七受用种子。言护戒生天且有三种。一外道护戒生天。二二乘护戒生天。三菩萨护戒生天。今明异生。天有二十八种。大分为三。一欲界。二色界。三无色界
  三界诸天总颂
  欲色无色三界天 欲界六天色十八
  无色界天有四种 魔波旬天在欲顶
  日月星等游空天 四王所摄乘风转
  欲界九天因颂(四天王天中分日月星三天故为九)
  下品三种修十善 得生星月日天宫
  中品三种十善戒 四忉时分三天处
  上品三种十善业 得生都乐他化天
  如是九种欲界天 皆从三三十善来
  六天身量寿命成淫颂
  四忉夜睹乐他化 如是六天初生时
  五六七八九十岁 如是形体膝化生
  身长半里一一半 二里二半及三里
  人间五十及百年 为一昼夜成月岁
  以是日月数年岁 四王五百忉一千
  自上四天寿命等 重重倍增应当知
  六欲诸天皆染心 四忉地居形交淫
  时分相抱睹执手 化乐相笑化他视
  欲界六天去海数量伽陀
  四王四万由 忉利八万旬
  时分十六万 睹史三十二
  化乐六十四 他百廿八万
  如是六欲天 去海一一倍
  初二地居天 后四云为地
  初欲界有六天。一四天王天。二忉利天(已上二为地居天)三夜摩天。四睹史天。五化乐天。六他化自在天(已上四为空居天)
  第一四天王天亦有三种。一下三层级。二日月星宫。三四大王天。一明下三层级者。俱舍论云。苏迷卢山有四层级。始从水际尽第一层。相去十千逾缮那量。第二第三层亦各十千量。此三层级傍出围绕。最初层级出十六千。第二第三八四等千量。最下药叉神名坚手所住。持鬘住第二。恒憍住第三。此三皆是四大天王之所摄。起世经云。钵手夜叉宫。纵广六十由旬。上二如次四十二十由旬。七重栏楯七宝所成。树林池沼众鸟和鸣。四大王天处及帝释等宫青衣药叉。并皆此类大力鬼也。二明日月星宫。是亦名游虚空天古名逝宫。智度论云。修下之下品十善生诸星宫。修下之中品十善生于月宫。修下之上品十善生于日宫。并施灯明等。俱舍论云。日月众星齐妙高半。依风而住。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共引风起。绕妙高山空中旋环。运持日等令不停坠。日五十一逾缮那。月五十逾缮那。星最小者唯一俱卢舍。其最大者十六轮缮那。日轮下面颇胝迦宝。火珠所成能热能照。月轮下面颇胝迦宝。水珠所成能冷能照。唯一日月普于四洲。夜半日没中昼夜有增减。四大王天天众所住。若空居者住日月等宫。若地居天住妙高层级。七金山上亦有天居。是四天王所部村邑。即身量寿量同四王天三四大王天者。起世经云。妙高半腹东面。提头赖吒天王宫名上贤。南面毗楼博叉天王宫名善现。西面毗楼勒叉天王宫名善观。北面毗沙门天王。彼有三宫。一名毗舍罗婆。二名伽婆钵帝。三名阿荼槃多。此诸宫等普皆纵广六十由旬。七重栏楯七宝所成。若异生等修中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俱舍论云。苏迷卢山第四层级。去海四十千。傍出二千量。四大王天及眷属共所住止。又云。于中最下依地居天。形交成淫与人无别。随彼天中男女膝上。有童男童女欻尔化生。彼天初生如五岁人。生已身形速得成满身长半里。其寿量者。人间五十年为彼一昼夜寿五百岁。依华开合诸鸟鸣静天众寤寐建立昼夜。彼不放逸当生自上。若放逸者便退堕故。二明忉利天。忉利天者此云三十三天。俱舍论云。去海八万逾缮那。三十三天住苏迷卢顶。其顶四面各八十千。山顶四角各有一峰。高广量等五百逾缮那。有药叉神名金刚手。止住其中守护诸天。于山顶上有善见宫。面二千五百周万逾缮那。金城量高一逾缮那半。其地平坦赤金所成。俱用百一杂宝严饰。是天帝释所都大城。中殊胜殿。面二百五十周千由旬。城外东北有圆生树。三十三天受欲乐处。外西南角有善法堂。诸天时集详论如法不如法事。起世经云。帝释宫外有三十三天宫。若异生等修中之中品十善则生其中。俱舍又云。于中第二依地居天。形交成淫与人无别。随彼天中男女膝上。有童男女欻尔化生。初生如六岁人。生已速成身长一里。其寿量者。人间一百年为彼一昼夜寿命千岁。依华开合诸鸟鸣静天众寤寐建立昼夜。彼不放逸当生自上。若放逸者便退堕故。三夜摩天者此云时分。依俱舍论去海十六万逾缮那。此天依空宝云为地。若异生等修中之上品十善则生其中俱舍论云。夜摩天众才抱成淫。随彼天中男女膝上。有童男女欻尔化生。彼天初生如七岁人。生已速成长一里半。彼不放逸当生自上。若放逸者便退堕故。四都支多天者此云知足。依俱舍论去海三十二万逾缮那。宝云为地。下天放逸上天闇钝。故云知足。一生补处菩萨当生其中。若异生等修上之下品十善则生其中。俱舍云。执手成淫。随彼天膝上。有童男女化生。初生如八岁人速成长二里。彼不放逸当生自上。若放逸者便退堕故。五化乐天者。俱舍论云。去海六十四万逾缮那。宝云为地。乐受自化诸妙欲境。彼于自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转。若异生等修上之中品十善则生其中。乐变化天唯相向笑笑即成淫。谓彼天膝上有男女化生。初生如九岁人速成长二里半。彼不放逸当生自上。若放逸者便退堕故。六他化自在天者。依俱舍论去海一百二十八万逾缮那。宝云为地。彼于他化妙欲境中自在而转。故曰他化欲界顶也。若异生等修上之上品十善则生其中。他化自在相视成淫。随彼天膝上有男女化生。初生如十岁人速成长三里。彼不放逸当生自上。若放逸者便退堕故。魔波旬天者。起世经云。他化天上初禅之下。于中有魔波旬宫殿。身光劣上胜下。威力自在与佛捔力。属他化摄更不别开
  第二明色界色界 四禅十八天伽陀
  色界十八诸天等 皆由三种因缘生
  梵众梵辅大梵天 此是三天名禅初
  宝云为地无天女 色界天中无昼夜
  身长半一一由半 寿命半劫一一半
  第二静虑
  少光无量极光净 如是三天为二禅
  厌下有漏粗苦障 欣二根本静妙离
  下中上顺生三天 身二四八逾缮那
  寿量二四八大劫 生上退下由放不
  第三静虑
  少净无量遍净天 如是三天名三禅
  厌下有漏粗等三 欣三五支静等三
  身长十六三十二 六十四逾缮那量
  第四静虑
  无云福生广果天 无想无繁无热天
  善现善见色究竟 此是九天名第四
  初三异生厌与欣 下中上住生初三
  十八禅支颂
  初三各五支 二四各有四
  寻伺喜乐定 舍念知乐禅
  初五初五支 二五三根本
  净喜乐一境 舍念各清净
  不苦乐及定 如次二四四
  色界十八天 去海量伽陀
  二百五十六万 五百一十二万
  梵众辅天如次 大梵住二净中
  一千二十四万 二千四十八万
  四千九十六万 少无极三天数
  八千百九十二 此是少净去海
  一万六千三百 八十四万由旬
  三万二千七百 六十八万逾缮
  无量遍净二天 去海数量配知
  六万五千五百 三十六万无云
  十三万千七十 二万由延福生
  二十六万二千 一百四十四万
  广果天之数量 无想天无别处
  五十二万四千 二百八十八万
  一百四万八千 五百七十六万
  二百九万七千 一百五十二万
  四百一十九万 四千三百四万
  八百三十八万 八千六百八万
  无繁无热善现 善见究竟五天
  如次知去海量 初后二二倍数
  四欲三禅诸天 宝云地四禅无
  正理论八十云。生色界者有三缘故。一由因力。谓于先时近及数修为起因故。二由业力。谓先曾造感上地生顺后受业。彼业异熟将起现前。势力能令进起彼定。以若未离下地烦恼必定无容生上地故。三法尔力。谓器世界将欲坏时。下地有情法尔能起上地静虑。以于此位所有善法由法尔力皆增盛故。诸有生在色界之中起静虑时。由上二缘及法尔力。若生欲界起上定时。一一应知加由教力。由教力者谓人三洲。天亦应闻微故不说。俱舍十一云。色界天众于初生时。身量周圆具妙衣服。一切天众皆作圣言。谓彼言词同中印度。又云。色界天中无昼夜别。但以劫数知寿短长。彼劫寿短长与身量数等。谓若身量半逾缮那寿量半劫。若彼身量一逾缮那寿量一劫。乃至身量长万六千寿量亦同万六千劫。先列静虑天名自下依名具释
  初静虑有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第二静虑有三天。小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第三静虑有三天。小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第四静虑有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
  梵众天者。正理论云。大梵所有所化所领故名梵众。依论云。去海二百五十六万逾缮那。宝云为地。若异生等依初近分。世俗无间厌欲有漏。粗苦障三随一行相。诸解脱道欣初根本五支静虑。静妙离三随一行相。离生喜乐下品顺住则生其中。身长半逾缮那寿量半劫。即二十中劫大半为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梵辅天者。正理论云。于梵王前行列侍卫故名梵辅。准论。去海五百一十二万逾缮那。宝云为地。若异生等依初世道。厌欲有漏。粗苦障三随一行相。诸解脱道欣初根本五支静虑。静妙离三随一行相。离生喜乐中品顺住则生其中。身长一逾缮那寿量一劫。即四十中劫大半为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大梵王者。正理论云。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得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后没故。身长一逾缮那半寿量一劫半。即六十中劫大半为劫。居梵辅天有高台阁。名大梵天。一主所居非有别地。如尊处座四众围绕。大梵梵辅寿量身量无寻受等皆有别故。小乘唯凡大乘亦圣故。初静虑地等小千界第二静虑三。小光天者。正理论云。自地天内光明最小故名小光。准论去海一千二十四万逾缮那。宝云为地。若异生等依二近分。世道无间厌下有漏粗三随一。诸解脱道欣二根本四支静虑静三随一。定生喜乐下品顺住即生其中。身长二逾缮那寿量二劫。自此已上大全为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无量光天者。正理论云。光明殊胜量难测。故名无量光。准论去海二千四十八万逾缮那。宝云为地。若异生等依二近分。世道无间厌下有漏粗三随一。诸解脱道欣二根本四支静虑静三随一。定生喜乐中品顺住即生其中。身长四逾缮那寿量四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极光净天者。正理论云。净光遍照自地处。故名极光净。准论去海四千九十六万逾缮那。宝云为地。若异生等依二近分。世道厌下粗三随一。诸解脱道欣二根本四支静虑静三随一。定生喜乐上品顺住即生其中。身长八逾缮那寿量八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第二静虑等中千界第三静虑三天。小净天者。正理论云。意地受乐说名为净。于自地中此净最劣。故名小净。准论去海八千一百九十二万逾缮那。宝云为地。若异生等厌下有漏粗苦障三随一。欣三根本五支静虑静妙离三随一行相。离喜乐定中下品顺住即生其中。身长十六逾缮那寿量十六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无量净天者。正理论云。此净转增难测故名无量净。准论去海一万六千三百八十四万逾缮那。宝云为地。若异生等厌下有漏粗三随一。欣三根本五支静虑静三随一。离喜乐定中品顺住即生其中。身长三十二逾缮那寿量三十二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遍净天者。正理论云。此净周普故名遍净。意显更无乐能过此。准论去海三万二千七百六十八万逾缮那。宝云为地。若异生等厌下有漏欣三根本五支静虑。离喜乐定上品顺住即生其中。身长六十四逾缮那寿量六十四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第三静虑等大千界。第四静虑九天。无云天者。正理论云。以下空中天所居地如云密合。故说名云。此上诸天更无云地。在无云首故说无云。准论去海六万五千五百三十六万逾缮那。若异生等厌下欣上四支静虑。下品顺住即生其中。身长一百二十五逾缮那寿量一百二十五劫。身寿俱减三者。异受顺究竟故。生上退下准说应知。故自上名不动离八灾患故。福生天者。正理论云。更有异生胜福。方所往生故说名福生。准论去海十三万一千七十二万逾缮那。若异生等依四近分。厌下有漏粗三随一。欣四根本四支静虑静三随一。中品顺住即生其中。身长二百五十逾缮那寿二百五十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广果天者。正理论云。居在方所异生果中。此最殊胜故名广果。准论去海二十六万二千一百四十四万逾缮那。若异生等依四近分。厌下有漏粗三随一。欣四根本四支静虑静三随一。上品顺住即生其中。身长五百逾缮那寿量五百劫。生上证寂准说应知。无想天者。俱舍论云。有法能令心心所灭。想为灭首名无想天。谓广果天有高胜处。异生外道依彼静虑。彼执无想为真解脱。起出离想而修此定。定是善故能招彼天。身量寿量同广果故。从彼没已必生欲界五趣不定。先修定行势力尽故。于彼不能更修定故。如箭射空力尽堕故。无繁天者。正理论云。繁谓繁杂或谓繁广。无繁杂中此最初故。繁广天中此最劣故。准论去海五十二万四千二百八十八万逾缮那。乐慧上流为三缘故。受生现乐遮烦恼退。必先杂修第四静虑。如是有漏中间刹那。前后刹那无漏杂故。下品三心生无繁故。无热天者。正理论云。已善伏除杂修静虑上中品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名无热。准论去海一百四万八千五百七十六万逾缮那。乐慧上流为三缘故。以彼等根最堪能故。诸乐行中彼最胜故。如是有漏中间刹那。前后刹那无漏杂故。中品六心生无热故。善现天者。正理论云。已得上品杂修静虑。果位易彰故名善现。准论去海二百九万七千一百五十二万逾缮那。乐慧上流为三缘故。受生现乐遮烦恼退。必先杂修第四静虑。以彼等根最堪能故。诸乐行等彼最胜故。如是有漏无漏杂故。上品九心生善现故。善见天者。正理论云。杂修定障余品至微。见极清彻故名善见。准论去海四百一十九万四千三百四万逾缮那。乐慧上流为三缘故。受生现乐遮烦恼退。必先杂修第四静虑。以彼等根最堪能故。诸乐行中彼最胜故。如是有漏无漏杂故。然上胜品十二心现前生善见故。阿迦腻吒天此云色究竟天。色究竟天者。正理论云。更无色处于有色中能过于此名究竟。准论去海八百三十八万八千六百六万逾缮那。乐慧上流为三缘故。以彼等根最堪能故。诸乐行中彼最胜故。如是有漏无漏杂故。然上极品经十五心生究竟故。此色界顶上无色故
  第三无色界(自下唯明异生)无色界天伽陀
  空识无所非非想 如是四处名无色
  依空识无近无间 厌下有漏粗等三
  欣空识无静等三 四蕴为身生其中
  非想异生如是念 唯有非想非非想
  与上相违寂静妙 此是解脱生其中
  寿二四六八万劫 三处上退亦逸不
  非非一处必生下 如箭射空力尽堕
  正理八十云。生色无色总有二缘。一由因力。二由业力。具引如前。诸有生在上二界中起无色定。由因业力非法尔力。无云等天不为三灾之所坏故。若生欲界起无色定于前二上加由教力。准上应知。无色所居及有无色。大小乘等所说不同。起世经云。阿迦尼上更有诸天。名空无边等。又正理论经部师云。然无色界心等相续无别有依。上座部云。言无色界心与心所更互相依。如三芦束相依而住。俱舍论一切有云。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过去未来无色不住方所理决然故。但异熟生差别有四谓空无边等。此四非由处有上下。但由生故胜劣有殊。对法诸师说。彼心等依众同分及与命根而得相续。大众部云。然无色界有细色身。阿含经云。舍利弗入涅槃时。色无色天空中泪下如春细雨。波阇波提入涅槃时。色无色天佛边侧立。然大乘唯识论等。许无色界有定果色而无业果通果色。故瑜伽五十三云。无色界中有定境色能变一切。故五十四云。色无色天变身万亿共立毛端。华严经云。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仁王经云。无色诸天所散之华。华如须弥香如车轮。诸师不同具引如上。若言无色容二界中。许有色者何妨色上。无色界中天处有四。一空无边处天。二识无边处天。三无处有处天。四非想非非想处天一空无边处者。俱舍论云。修加行时思无边空。离第四禅生名空无边处。然异生等依空处近分。诸无间道厌下有漏粗三随一。诸解脱道欣空根本静三随一即生其中。四蕴成身依命根众同分。寿命二万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二识无边处者。俱舍论云。修加行时思无边识。离空无边处生名识无边处。然异生等依识处近分。诸无间道厌下有漏粗三随一。诸解脱道欣识根本静三随一即生其中。四蕴成身依命根众同分。寿命四万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三无所有处者。俱舍论云。修加行时思无所有。离识无边处生名无所有处。然异生等依无所有处近分。诸无间道厌下有漏粗三随一。诸解脱道欣无所有根本静三随一即生其中。四蕴成身依命根众同分。寿六万劫。生上退下准说应知。四非想非非想者。俱舍论云。由想昧劣。谓无明胜想得非想名。有昧劣想故名非非想。然异生等依非想非非想处近分。修加行时作如是念。诸想如病如箭如痈。若想全无便同痴闇。唯有非想非非想中与上相违寂静美妙。解脱道满即生其中。四蕴成身寿八万劫。此为有顶后生下故
  此是天乘有二种义。一浅略二深秘。初浅略如前说。深秘者。后真言门是也。所谓婴童无畏住心者。是所谓天乘。若只解浅略义则沉沦生死不得解脱。若解真言实义。则若天若人若鬼畜等法门皆是秘密佛乘。故文云我则天龙鬼等(云云)言我则大日如来。大日经有诸天人鬼等真言。其数无量。如是真言五字为本。彼五字真言曰
  ?????
  初字如如上有空点。即如如不可得同于大空。具说如别。又有诸世天等普明心真言
  ???????(?)
???????????(?)
??????????(?)????(?)
?(?)???(?)??(?)?(?)
?????(?)??
  若广说者。三界中二十八种天各各有真言。若略摄者皆摄此一真言。外金刚部虽其数无量。而摄五类八部尽。卢迦卢迦。世间即是暗冥之义。所谓无明。此字俱皆有阿声。即本无义。无暗即是真实明也。阿卢迦是明。迦罗作也。所谓是照义作明也。以作明相现此八部等普现之身。而除彼暗使作明行令世间明。萨嚩一切。提婆天。那伽龙。夜乞叉健闼嚩阿修罗揭露荼紧那罗摩呼罗伽。并八部名。汝等诸部摄。诃㗚驮夜心。那也伽沙也摄也。摄此八部等心而令作明。费只多啰揭帝种种行也。亦是巧色之义。随类示现一切可爱乐身名巧色。亦是杂色义。以种种行种种杂色法门。为除世间之暗。即是诸明中无比义。显句义如是。若深秘释。一一字皆以字门义释。且初?一字为体。即是一切诸法相义为字相。字义者。一切诸法相不可得义。言一切世间缘起之法具种种色种种种形种相。若入阿字门悉离一切相。离相之相无相不具。是则法身普现色身。各各具四种曼荼罗。若有众生能解此义。则世天真言与大日真言无二无别。若不解深秘则触途为缚。不得出生死证解脱。一一字门应如是释。所有人天外道等无量法教。皆悉摄一?字真言尽。诵此一字即为持一切人天法门。若解深秘义。从此门则证法界身。故经云。世尊得一切智智。为无量众生广演分布。随种种趣种种性欲种种方便道。宣说一切智智。或声闻乘道。或缘觉乘道。或大乘道。或五通智道。或愿生天。或生人中及龙夜叉乾闼娑。乃至说生摩睺罗伽法。各各同彼言音。住种种威仪。而此一切智智道一味。所谓如来解脱味。又云。又现执金刚普贤莲华手菩萨等像貌。普于十方宣说真言道句法。所谓初发心乃至十地次第此生满足。言等者。八部天鬼等外金刚部也。又大毗卢舍那如来。说诸佛菩萨天龙鬼等真言印讫。即告秘密主言。如是上首诸如来印。从如来信解生。即同菩萨之幖帜。其数无量。乃至身分举动住止。应知皆是密印。舌根所转众多言说应知皆是真言
  秘密漫荼罗十住心论卷第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