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大正藏第 43 册 No. 1831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No. 1831 [cf. No. 1585]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本)

  大慈恩寺翻经沙门基撰

  第一卷

  今解论文略作五门分别。

  ┌一叙古┬一叙说

  ┌一明时┤   └二斥非

  │     └二述今┬一述文

  一明时益┤         └二示教

  │     ┌一叙文┬一叙别

  └二明益──┤   └二会文

  └二属教┬一立宗

  └二属教

  ┌二异宗┬一外道

  ┌一辨宗──┤   └二小乘

  │     └二同宗┬一边宗

  二辨宗体┤         └二中道

  │     ┌一异体┬一外道

  └二辨体──┤   └二小乘

  └二同体┬一边体

  └二中体

  ┌一叙名┬一叙古

  ┌一归名──┤   └二叙今

  │     └二归名┬一名归

  三归名乘┤         └二意归

  │     ┌一叙乘┬一叙异

  └二归乘──┤   └二会同

  └二归乘┬一辨义

  └二正归

  ┌一叙藏┬一异计

  ┌一摄藏──┤   └二自宗

  │     └二摄藏┬一义辨

  四摄藏分┤         └二正归

  │     ┌一叙分┬一叙相

  └二摄分──┤   └二纯杂

  └二摄分┬一义办

  └二摄分

  ┌一叙因┬一叙时

  五叙因释┤   └二叙生

  └二正释┬一正料

  └二正释

  又解论文初以三门分别

  ┌──一轮益┬──先异计

  ┌一教益有殊┤     └──后大乘

  │     └──二义益┬──先异计

  │           └──后大乘

  │     ┌──一叙古┬──初叙说

  ├二时利差别┤     └──后斥非

  │     └──二述今┬──初述文

  一彰论同异┤           └──后示教

  │       ┌一异宗┬──初外道

  ├三诠宗各略┤   └──后小乘

  │       └一同宗┬初边宗

  │             └后中宗

  │     ┌──一异体┬──初外道

  └四体性不同┤     └──后小乘

  └──二同体┬──初边体

  └──后中体

  ┌────一叙名┬──先古名

  ┌一归名┤       └──后今名

  │   └────二归名┬──先归大

  │           └──后归末

  │   ┌────一叙藏┬──初叙异

  ├二归藏┤       └──后大乘

  │   └────二归藏┬──初义解

  二归教所在┤           └──后正归

  │   ┌────一叙分┬──先叙相

  ├三归分┤       └──后纯相

  │   └────二归分┬──初义辨

  │           └──后正归

  │   ┌────一叙乘┬──初叙异

  └四归乘┤       └──后同会

  └────二归乘┬──初义辨

  └──后正归

  ┌一叙因缘┬───一叙本因

  │    └───二叙末因

  ├二叙年主┬───一叙年

  三叙释所因┤    └───二叙主

  ├三释分段┬───一本分

  │    └───二末分

  └四释论文┬───一释本

  └───二释末

  然初五门.十义仍以三门总勒。一彰论同.异。二教归所在。三叙释题.文 彰同.异中略复开三。一为对异宗显自宗别。二为对异教显自教体。三为被机感广说时机 教归在中复开为三。一十二分教。何分所摄。二二.三藏等。何藏所摄。三一.二乘等。何乘所摄 释题文中又开为三。一叙论年.主。二释论题目。三解论本文 又解此论三门辨释。一叙论所因。二解论题目。三判释本文 叙论所因者。瑜伽论释略作是言。诸有情类无始时来。于法实相无知僻执。起惑发业轮回五趣。如来出世随宜为说处中妙理。令诸有情了达诸法非空非有。远离疑执起处中行随应灭障。各自修满得三菩提证寂灭乐。佛涅槃后。因彼大天部执竞兴多著有见。龙猛菩萨证极喜地。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等。究畅真要除彼有见。圣提婆等诸大论师。造百论等弘阐大义。由是众生复着空见。无著菩萨亦登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请说此论。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正为菩萨令于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证大菩提。广为有情常无倒说。兼为余乘令依自法修自分行得自果证。所以中宗五分盛行于四主。相应十丈传流于五印 时有筏苏畔徒菩萨。唐言世亲。无著菩萨同母弟也。位居明得道邻极喜。亦博综于三乘。乃遍游于诸部。知小教而非极。遂回趣于大乘。因闻诵华严十地品.阿毗达磨摄大乘品。悔谢前非流泣先见。持刀截舌用表深衷。其兄处远三由旬。遥舒一手止其自割说以利害。汝虽以舌谤法。岂截舌而罪除。早应赞释大乘以悔先犯。菩萨敬从兄诺。因归妙理。兄乃嘱以十地经。制以摄大乘本。令其造释。故此二论菩萨创归大乘之作。既而文蕴玄宗情恢奥旨。更为宏论用畅深极。采撮幽机提控精邃。遂着唯识三十颂。以申大乘之妙趣也。万象含于一字。千训备于一言。道超群典誉光众圣。略颂既毕广释方陈。机感未符杳从冥往 后有护法等菩萨。赏玩颂文各为义释。虽分峰昆岫疏干琼枝。而独擅光辉颖标芳馥者。其惟护法一人乎。菩萨果成先劫位克今贤。抚物潜资随机利见。春秋二十有九。知息化之有期。厌无常以禅习。誓不离于菩提树。以终三载之年。禅礼之暇注裁斯释。文迈旨远智旷名高。执破毕于一言。纷解穷于半颂。文殊水火则会符胶漆。义等江湖则疏成清浊。平郊弭弭耸层峰而接汉。堆埠峨峨夷穹隆以坦荡。俯钻邃而无底。仰寻高而无际。疏文浅义派演不穷。浩句宏宗陶甄有极。功逾千圣道合百王 时有玄鉴居士。识凤鸡之敛羽。委麟龙之潜迹。每磬所资恒为供养。深诚固志物竭积年。菩萨诱掖多端。答遗兹释。而试之曰。我灭之后凡有来观即取金一两。脱逢神颖当可传通。终期既渐奄绝玄导。菩萨名振此洲。论释声超彼土。有灵之类谁不怀钦。朝闻夕殒岂吝金壁。若市趋贤如岳叠货。五天鹤望未辄流行 大师睿发天资识假修谒。无神迹而不瞻礼。何圣教而不披讽。闻斯妙理。殷俯谛求。居士记先圣之遗言。必今贤之是属。乃奉兹草本并五蕴论释。大师赏玩犹睹圣容。每置掌中不殊真说。自西霏玉牒东驰素马虽复广演微筌。赏之以为秘决。及乎神栖别馆景阻炎辉。清耳目以渊思。荡心灵而绎妙。乃曰。今者方怡我心耳。宣尼言。我有美玉蕴柜藏之。谁为善估。我今沽诸 基夙运单舛。九岁丁艰。自尔志托烟霞。加每庶几缁服。浮俗尘赏幼绝情分。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别奉 明诏得为门侍。自参预三千即欣规七十。必谐善愿后承函丈。不以散材之质。遂得随伍译僚。事即操觚餐受此论。初功之际十释别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润饰.执笔.捡文.纂义。既为令范务各有司。数朝之后基求退迹。大师固问。基殷请曰。自夕梦金容晨趋白马。英髦间出。灵智肩随。闻五分以心祈。揽八蕴而遐望。虽得法门之糟粕。然失玄源之淳粹。今东出策赉。并目击玄宗。幸复独秀万方颖超千古。不立功于参糅。可谓失时者也。况群圣制作。各驰誉于五天。虽文具传于贝叶。而义不备于一本。情见各异禀者无依。况时渐人浇。命促惠舛。讨支离而颇究。揽初旨而难宣。请错综群言以为一本。揩定真谬权衡盛则。久而遂许。故得此论行焉。大师理遣三贤独授庸拙 此论也。括众经之秘。苞群圣之旨。何滞不融。无幽不烛。仰之不极。俯之不测。远之无智。近之有识。其有隐括五明披扬八藏。幽关每权。玄路未通。嘱犹豪毳岳盈投之以炎烁。霜冰涧积沃之以煨景。信巨夜之银辉。昏旦之金镜矣。虽复本出五天。然彼无兹糅释。直尔十师之别作鸠集犹难。况更摭此幽文诚为未有。斯乃此论之因起也。

  释题目者。梵云毗若底(丁尔反识也)摩咀刺多(唯也)悉提(成也)奢萨呾罗(论也)应云识唯成论。顺此唐言成唯识论。梵音成唯识于女声内以呼之。或毗若底摩呾剌多毗输度迦(净也)奢萨呾罗。应言识唯净论。今云净唯识论。此论第十卷末解云此论三分成立唯识。故此论名成唯识论。则本名唯识。释论名成。然依世亲三十论本。于题目下别注之。云此论亦名成唯识论。以三十论教成立唯识也。如说无垢称经佛告名云说无垢称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经。然经题云说无垢称经。题下别注云亦名不可思议解脱。此亦如是。别亦名成。且如天亲所造二十唯识下末颂。云我已随自能略成唯识义亦名成唯识。然今护法所造之释。多与本论立名不同。二十唯识释名唯识道论。此论名成释论之称。故论末云此本论名三十唯识 又云此论三分成立唯识。故知唯识本论之名。今释名成。成非本称。但取本论正名。不取别注名也。或有唯本非释名。如辨中边。或有唯释非本名如唯识道论。或有本.释二名。如杂集论。今唯释名。或是通名。

  其成唯识。唯识之成。苏漫多声中第六属主者。则八转声。其此声论辨此声中。苏字居后。漫多是后义。则是苏字居后声也。底彦多声有十八啭。辨此声中。底字居后。彦多.是后义。则是底字居后声也。为简此声言苏漫多。杀三磨娑释中依主释也。杀者六也。三磨娑合也。则六合释。初离后合故 因论生论。一字既无诠表。如何杀言可是六也。今依梵本有沙吒多三字。合之方成杀言。故非一字有诠表也。

  成乃能成之称。以成立为功。唯识所成之名。以简了为义者。安教立理名之曰成。识谓能了。诠五法故 唯有三义。识诠五有。唯简二空。唯谓简持。有心空境是唯义也。简去境持取心故说简持是唯义也。亦决定义。及显胜义 了谓了别。诠辨作用是识义也。了别于境是识用故 此言唯者。安惠一分唯。难陀二分唯。陈那三分唯。于中有实有假二说。护法四分唯。论多依三分。教.理有四分。

  释唯识名。如章中解。合有十义释成唯识 一经言唯识。论解名成 二本论名唯识。释论名成 三经及本论俱称唯识。今释名成 四宗称唯识。因.喻曰成。论本略举所立名宗。今义广成故名因.喻。具述所以引同异法以成所立。二十论云。安立大乘三界唯识。陈那释云。因.喻成宗名为安立。此中名成义亦同也 五体名唯识。义释名成。本论略标其体未识差别。今广明义具显差别故名为成 六略名唯识未解深义。广曰能成具陈指实。此后二解依瑜伽论摄释分解。凡释经法。初体后义。初略后广故 七以教成教 八以教成理 九以理成教 十以理成理 问此后四释依何得知 答论末颂云已依圣教及正理。又云此论三分成立唯识。故知能成通教及理。论初颂云我今释彼说。说则本论所立之教。或所说之理。二义皆通。论末又云以三十颂显唯识理极明净故。颂云分别唯识性相义。义则是理。故知所成亦通教.理。

  论者俱舍云。教诫学徒故称为论。瑜伽释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称为论 初解依悲。利众生故。后解依智。辨诸法故。成唯识则论。成唯识之论。准义应知。

  何故此论名成唯识不名成余。亦成余义故 欲令证得唯识理智而成立之。如瑜伽论。此通教.理。从多唯识为名 或复今者无倒成立唯识妙理。如成实论。亦通教.理从所诠为名 或破执实心外有境。不能信学唯识妙理而成立之。如成假论。亦通教.理。成是立义 或复此论依于唯识甚深理智而成立之。如水陆华。对法论等依彼起故 或恐唯识妙理散灭。今者略摄广散义故成立之。如摄大乘 又一切法中心最为胜。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等。所以成立。

  问准下正宗。或分为二。一因二果。或分为三。如疏中解 或分为四。初一颂半总标纲要分。第二十四颂半广陈能变分。第三有九颂结释外难分。第四有五颂依修获益分 或分为五。前第三分中开一颂为重陈变义分。如是诸释则是成立随所应义 何故但名成唯识论 答从初所明为名。彼依识所变故。如瑜伽论。又从初二段为名。中分亦有唯识言故。谓是诸识转变等也 或从初中后所明为名。第三段云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等故。或后二段意欲解释初略标故。或虽所明通一切法无非唯识。故不名余。又本欲成立唯识义故。此上立成唯识名之意归也。

  释题目中。有五唯识为所观。三惠为能观。又境.教.理.行.果五种唯识。如章中解。境唯识中处处经中就机种种异说。或依所执。或就杂染。或随所执及有为。或但随有为。或随指事。或随空有一切诸法以明唯识。各有诚文。义如章说 依境.教.理.行.果五唯识中。此论有义但明境唯识。舍离外取境。一切境不离心故。如文具显 有义但说教唯识。成论本教释彼说故 有义但取理唯识。成立本教所说之理。分别唯识性相义故 有义但取行唯识。明五位修唯识行故 有义但取果唯识。求大果故。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身故 今依正义五种皆是。虽依第三分。云已依圣教及正理。分别唯识性相义。及云我今释彼说唯取教.理。说依教.理成彼性相。性相则摄一切尽故。一切皆取于理为胜 问何故四依劝依智不依识。此论名唯识。不名唯智耶。问余三依亦如是 如唯识章释名中释 又释论名法。如宗轮述记说。

  所被机中有三。初述异。次会同。后被机。

  初述异者。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以教准机唯有一机。涅槃亦言。师子吼者是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诸众生唯有佛性 准天亲摄论云。上乘.下乘有差别故。菩萨.声闻各有三藏。不论独觉.不定.无性。有别广教则分为二。独觉.无性皆无别藏。十力等中根上下智力。亦唯有二。准善戒经.持地论文立为二。一有性。二无性 无始法尔六处殊胜有性也 唯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无性也 准法华经亦可说有三。求三乘者授以三乘。故彼论云。四种声闻不为趣寂增上慢者而受记故。有果乘故但说有三 依涅槃经亦有三。如病人有三。一若遇不遇良医决定可差菩萨也。二遇则差。不遇不差二乘也。三遇与不遇皆不可差无性人也 依大般若经第五百九十三第十六会云。在自鹭池侧说时。善勇猛菩萨请言。唯愿世尊哀愍我等。为具宣说如来境智。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已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唯愿如来为答所问。此经唯说有种性人入圣道者。故无第五无种性人.大悲阐提。又断善人未能入圣。此亦不说 又胜鬘经云。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是名摄受正法堪能荷负四种重任。此中以通从别。有性为三。无性为一 又依十卷楞伽经中第二卷末。四卷者第一卷说。大分亦同。佛告大惠。有五种性证法。一声闻乘性。二辟支佛乘性。三如来乘性。四不定乘性。五者无性谓一阐提。此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则谤菩萨藏。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一切众生界愿。是菩萨也。若众生不入涅槃我亦不入。大惠白佛。此二何者常不入涅槃。佛言菩萨常不入涅槃。非焚烧一切善根者。以知诸法本来涅槃。不舍一切诸众生故 大庄严论第一卷种性品。说五种种性。三乘定及不定四同瑜伽。第五性中说有二种。一时边。二毕竟。时边有四。颂曰。一向行恶行。普断诸白法。无有解脱分。善少.亦无因。毕竟无者以无因故。此中时边应云暂时。梵云涅迦罗阿波利匿缚喃达磨涅者暂也。迦罗时也。阿名无也。波利圆也。匿缚喃寂也。达磨法也。则暂时无圆寂法。若时边等者。应云迦罗案多阿波利匿缚喃。案多是边故。余义同前 瑜伽所说五性如疏。

  次叙同者。余文如前自更和会。楞伽所说二种阐提。初是断善根具邪见者。后是菩萨具大悲者。初者有入涅槃之时。后必不尔。以众生界无尽时故。无性有情不成佛故。大慈菩萨无成佛期。然第五性合有三种。一名一阐底迦。二名阿阐底迦。三名阿颠底迦。一阐底迦是乐欲义。乐生死故。阿阐底迦是不乐欲义。不乐涅槃故。此二通不断善根人。不信.愚痴所覆蔽故。亦通大悲菩萨。大智大悲所熏习故。阿颠底迦名为毕竟。毕竟无涅槃性故。此无性人亦得前二名也。前二久久当会成佛。后必不成。楞伽但说具前二名有性阐提。庄严通说有性.无性二种阐提。瑜伽.楞伽二种断善果必当成。因现未成断善根故。楞伽大悲因现定成果必不成。以众生界无尽时故。无种性者现.当毕竟二俱不成 合经及论阐提有三。一断善根。二大悲。三无性。起现行性有因有果。由此三人及前四性四句分别。一因成果不成。谓大悲阐提。二果成因不成。谓有性断善阐提。三因果俱不成。谓无性阐提.二乘定性。四因果俱成。谓大智增上.不断善根而成佛者 总而言之。涅槃据理性及行性中少分一切唯说有一。摄论据有性利钝根。以明但分上下。善戒经依有.无类别。说有.无二性。又涅槃依有性利钝以分二。无性为一。故病分三。法华化不定不别分别。总相说三。般若说请问入道。说有性非无性。胜鬘喻负四类担隐不定性。以通从别不超三类故。楞伽依有性以辨当成不成。虽说有五不说无性。庄严论中具别分别因果之性俱不现行。第五离二不说大悲。瑜伽总谈生类性之有无。虽陈五种第五之中不说大悲及断善者 大乘有性众所共许。定性二乘及无性者人所不悉。如瑜伽六十七决择中说 问何故楞伽不说无性。瑜伽不说大悲阐提 答教所被机时众别故。楞伽为显大悲菩萨是第五性。五种种姓皆谈有故。遂隐五中无性不论。瑜伽据理五性类别。纵断善者入前性中。据用虽无种体有故。大悲.断善则是第一或第四中。但说无性为第五中。所以不说大悲菩萨。决择六十七。有五难无性有情一说无疑起难。二有情无根难。三诸界平转难。四应具诸界难。五无应转有难 答即有六。一教.理并违答。二假设非例答。三非喻乖理答。四平喻无别答。五背法不齐答。六纵转不成答 谓有难言。云何而有毕竟无般涅槃法耶。应诘彼言。诸有情类种种界性.无量界性.下劣界性.胜妙界性为有.为无。若言有者无有毕竟无涅槃法者不应道理 此亦违理。则唯识云有性法尔。无此不然 若言无者经言诸有情类有种种界性乃至胜妙界性不应道理。此亦违经。无性即是下劣界摄。复有难言。有情虽有种种界性乃至胜妙界性。而言无有无根有情。如是无涅槃法何故不尔。或应许有无根有情。应诘彼言。诸无根者为是有情。为非有情。若是有情外无根物应是有情。假设为难。非他所许 若非有情。而言何不许有无根有情者不应道理。性非无根何得例难。复有难言。如作刹帝利已后作婆罗门.吠舍.戍达罗。如是乃至作那落迦已。或乃至作天。如是何故不作无涅槃法已。或时后作有般涅槃法耶。应诘彼言。诸类相转为有一切界。为独有一耶。若有一切喻不相似。彼无一切故为非喻。若独有一。先是刹帝利等。乃是转为余类不应道理。乖正理故。复有难言。如刹帝利等具一切界。如是无般涅槃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界耶。应诘彼言。有界.无界为互相违为不尔耶。若互相违。而言无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不应道理。互相违故。若不相违。则此有情是无。亦有般涅槃法不应正理。无别体故。复有难言。现见一地。于一时间无金种性。或时则有。乃至一时无盐种性。或时则有。或于一时有诸界性。或时则无。如是先无般涅槃法种性。何故不于一时成有般涅槃法种性耶。应诘彼言。如地方所。先无此性。后有此性。或先有此性后无此性。如是先有声闻种性。后无是性。乃至先有大乘种性。后无是性。先有不定性。后无是姓耶。若言尔者。顺解脱善应空无果。又若尔者。立种性定不应道理。若不尔者。汝言先住无性后住有性。如地方所。有种性者先住有性。后住无性。如地方所不应道理。又应责彼。无涅槃法下劣界者。为则此生转成有性。为于后生。若则此生彼遇缘已于现法中。为能起顺解脱分善。为不能耶。若言能者。现起善根而言无性不应道理。若言不能。彼遇良缘现法不能起顺解脱善。而言转成般涅槃法者不应道理。若言后生方成有姓。彼为先生积集善根后生遇缘方起彼善。为先不集。若言先集。彼于此生值遇良缘能起善根。而言后生方成有性。不应道理。又如彼因应空无果。若先不集。是则此人前后相似俱未集善。而言后生方成有性非此生者。不应道理。

  证二乘定性者云。华严第四十世间品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兜率天临命终时。有十种果现。第三于右手掌中放大光明名净境界。悉能严净大千世界。此世界中若有无漏诸辟支佛觉斯光者。即舍寿命入于涅槃。若不觉者光明力故。移置他方余世界中 庄严论第一卷云。余人善根涅槃时尽。菩萨善根不尔 又云。三乘众生由界差别故种性差别 涅槃经云。我于经中为诸比丘。说一乘.一道.一行.一缘。如是一乘乃至一缘。能为众生作大寂静。永断一切系缚.愁苦.苦.及苦因。令一切众生至于一有。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唱言。如来说须陀洹乃至阿罗汉皆得佛道。

  又摄大乘为十义故说一乘。引摄不定姓故。又法华论中四种声闻。不为趣寂受记故。楞伽.瑜伽五姓差别如是非一。量云。二乘之果。应有定姓。乘所被故如大乘者。

  无种姓人证者。涅槃三十六云。善男子若说一切众生定有佛性。是人名为谤佛法僧。若说一切定无佛性。此人亦名谤佛法僧 又涅槃云。譬如病人有其二种。一者若遇良医妙药及以不遇。必当得差。二者若遇即差。不遇不差。三者遇与不遇要不可差。初是定性大乘。次为不定性。第三即是定性二乘及与无性 又涅槃云。善男子如是诤讼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若人于此生疑心者。犹能摧坏无量烦恼如须弥山。若于是中生决定者是名执着。如是执着不名为善 又三十六云。善男子我虽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众生不解佛如是等随自意语。善男子。如是语者后身菩萨尚不能解。况于二乘.其余菩萨 又恒河七人。第七常没 又善戒经种性品云。无种性人虽复发心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 又彼经云。无种姓人但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 又庄严论无涅槃法有二。一时边。二毕竟等。如前已说 又胜鬘云。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等 金刚经云毛道生。今云愚夫生。梵云婆罗(去声)此云愚夫。本错云缚罗。乃言毛道 无性量云。所说无性。决定应有。有无二性随一摄故。如有性者。或圣所说故。如说有性。

  诸经论中。或唯有正宗无序.流通。如瑜伽等。或唯有初.中无后。如显扬等。或唯有中.后无初。如集论.二十唯识等。或三分具有。如成唯识等。真谛所翻二十唯识三分具有。菩提流支所译与大唐同无初有余二。无唯初后无中分者。以造论者必有所明故。

  释稽首义。如章中释。

  释诸归敬三宝中。有唯归佛非法僧者。旧地持云。敬礼过去未来世现在一切佛世尊 发菩提心论云。敬礼无边际。去.来.现在佛。等空不动智。救世大悲尊 俱舍初颂亦唯归佛 有唯敬僧非佛.法。辨中边云。稽首造此论。善逝体所生。及教我等师。当勤显斯义 无唯敬法。古所翻二十唯识初唯敬佛法云。修道不共他。能说无等义。顶礼大乘理。当说立及破 有唯敬佛.僧无法。龙树十住论云。敬礼一切佛及诸菩萨众.声闻.辟支佛无我我所者 有唯敬法.僧无佛。世亲金刚波若论云。法门句义及次第。世间不解离明惠。大智通达教我等。归命无量功德身 法救杂心亦云。敬礼尊法胜。所说我顶受。我达磨多罗。说彼未曾说。此皆敬论主及所造论。

  有三宝通敬。即显扬.对法.摄论.佛地.及四分律等如是非一。于唯敬佛中。有唯敬法身非余二。般若灯论初归敬颂。楞伽初云。归命大智海毗卢舍那佛。此虽经主所置。唯敬法身也 涅槃经云。若能计三宝常住同真谛。佛即是法。法则是僧 胜鬘又云。归依说一乘道法及三乘众。此二种非究竟归依。若有众生如来调伏。乃至归依法.僧。是二归依非二归依。是归依如来。何以故。无异如来。无异二。归依如来即三归依。此是如来正师子吼。有唯敬受用非余二。发菩提心论是。唯敬佛之实智.悲故。有唯敬化非余二。宝积云因净修广如青莲华等。有通报.化非法身。古地持云。敬礼过去.未来世.现在一切佛世尊。有通敬三身。显扬云。善逝.善说.妙三身。对法.佛地初敬皆同。有唯同体三宝。涅槃.胜鬘是。有同体.别体通。对法等是。无唯敬别体非同体。及唯敬任持三宝者。

  归敬福田中。又有三释。一敬涅槃而非菩提。二敬菩提而非涅槃。三俱敬涅槃.菩提 初敬涅槃而非菩提。涅槃四义。体皆真如。并唯识性。此通在缠.出缠二位。体性虽净在缠名因分。分者位也。今之所敬意归满位。以真如性为迷悟依。迷故生死。悟故涅槃。有舍有得。真虽性净。离杂染时假说新净。说为转依。虽亦得菩提。而今非所敬。第九卷说二乘满位名解脱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今唯识性是满分净者。简于因位不名法身故 又此涅槃随其假实总有四种。唯识性者自性清净涅槃。满清净者。有余.无余二种涅槃。要果圆时方证得故。分清净者。即无住处涅槃。许十地位已证得故。涅槃虽四体总真如。又下论云又为开示谬执我法迷唯识者令达二空。于唯识理如实知故。此以真如迷悟依故偏敬之也。又二乘涅槃唯假择灭。大般涅槃三事圆满。三事有二。一体三名三事。二义三名三事。能观智惠.所观法身.离诸系缚假择灭等。名为解脱名体三事。一真如上惠本性故名摩诃般若。出缠之位功德法本名曰法身。性离生死缚名曰解脱。一体之上义有三故名义三事随其所应二乘唯得一解脱故。三乘同座。今归大般涅槃名满分净者 次敬菩提而非涅槃者。菩提即是四智品法。二智在因得。谓妙观.平等。二智果中得。总而言者菩提因已得。今显所敬意取满分。虽通二乘果位。今取大乘二障都尽名清净者。以菩萨者意趣菩提不趣涅槃。所以断障唯断所知障。犹留烦恼障。涅槃通得菩提独成。今显所敬异于二乘。及显得果异于二乘。故唯敬菩提不敬涅槃也 摄论颂云。烦恼伏不灭。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今论所言唯识性者。此是菩提事唯识性。又即真如。显是菩提所证体性。而意取彼能证菩提 又菩提言通因果智。因中二智分清净者。果中二智满清净者。故皆归敬 后双敬菩提及涅槃者。唯识性是涅槃。满.分清净是菩提。意显涅槃本性净故不言满分。其大菩提四智品法。因时已得而不圆明。今唯取果满.分净者。故各别也。下第九云。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斯二转依果。故今归敬。明欲释论但敬菩提.涅槃二果不敬余也。故下序云。断障为得二胜果故。乃至广说。由前证故。故本论师所以作论。今既释论敬意须同。即以所趣为所敬法。若不敬之便不趣故。虽有七解归所敬田。然依本义唯取疏四解中人而非法本.释二师。以唯识性第七转声中说所于声也。非所依声。以第七声通根.境故。此为能差别。满.分净者为所差别。第四转中说。以一切所敬皆以第四所为声说。若唯识性亦所敬者应第四摄。

  然依苏漫多声说。即是八啭也。一你利(上二字合声)提势(此云体声。亦云泛说声)二邬波提舍(书我反)泥(此云业声。亦云所说声)三羯咥(都诘反)唎(上二字合声)迦(上声)啰(上啭舌)泥(奴皆反。此云能作具声。亦云能说声)四三钵啰(上二字合声)陀你鸡(居梨反。此云所为声。亦云所与声)五褒(补高反)波陀泥(此云所从声)六莎弭婆(上声)者你(平声。此云所属声)七珊你陀那(长声)啰梯(上二字合声此云所依声)八阿曼怛罗(上二字合声)泥(放皆反。此云平声)上说总八啭。此中各有一言.二言.多言之声。合有二十四声。又有男声.女声.非男非女声。更各有二十四。合总别有九十六声 男声八啭者。一婆(上重声读之下皆准此)婆那。二婆婆那担。三婆婆多。四婆婆羝。五婆婆多褒。六婆婆那多阿。七婆婆底(都耳反)八于初啭上加醯字则是 女声八啭者。一婆婆那帝(底音读之)。二婆婆那底摩。三婆婆那底夜(上二字合声羊鹅反)。四婆婆那带。五婆婆那底夜(二字合)褒。六婆婆那底夜(二字合)阿。七婆婆那底夜(二字合)摩。八于初啭上加醯字即是 非男非女声八啭者。一婆婆多。二婆婆䫂。第三啭下稍近男声。既无别字所以不出。脚注上字等者依四声呼之。注返者以翻字法读之。注二合者两字连声读之。注轻重者随轻重声读之。其间亦有全声半声。恐烦不迷。但是婆字皆上声读之。然瑜伽第二卷。七啭声亦名七例句。依一男声中唯诠一丈夫之七啭故。除第八呼。前是男声中总目一切。故此不同。彼论亦名七言论句。一补卢沙(夹夫体)二补卢衫。三补卢崽拏。四补卢沙耶。五补卢沙䫂。六补卢杀婆。七补卢铩。第八迦呼声云醯补卢沙。若云迷履底是别女声体。若云纳蓬(去声呼之)索迦是别非男非女声体。然有别目但唯七啭。第八乃是泛尔呼声。更无别诠。

  唯识性言。既境第七。略有二解。一依三性。二依二谛。依三性者。唯识第九云。谓唯识性略有二种。一虚妄。谓计所执。二真实。谓圆成实性 复有二种。一世俗。谓依他起。二胜义。谓圆成实。故知三性并名唯识性。

  三性有二体。一常无常门。常为圆成。唯真如是。一切有为皆依他起。二有漏无漏门。一切无漏皆圆成实。诸有漏法皆依他起。菩提.涅槃并圆成故。如论第八自有此文。

  依初三性略有十重 一唯说真如为圆成名本实性。证此清净名内证净 二总说无漏为圆成。菩提.涅槃皆是唯识性。名菩提性.获悟净。菩提.菩提断皆名菩提故 三总说有为依他。事识性.悟俗净 四唯说有漏依他。幻识性.断除净 五唯说所执。妄取性.遣之净 六圆成对依他。真俗性.断得净 七圆成对所执。真妄性.遣证净 八以依他对所执心境性.遣断净 九以圆成对依他.所执幻实性.取舍净 十以圆成.依他对所执。空有性.遣悟净。但无以圆成.所执对依他为唯识性。以隔越故。又理无故 依后二谛辨唯识性者。瑜伽六十四云。世俗有四。一世间世俗。二道理世俗。三证得世俗。四胜义世俗。唯识第九云。胜义谛有四。一世间胜义。二道理胜义。三证得胜义。四胜义胜义 今者略为三类。一总别相对。二别.余相对。三总.余相对。四重二谛如章中解 第一总别相对。应为四句。一以俗总对真别有一句。过四俗之真唯有后一故。谓安立.非安立唯识性。第二以俗别对真总有四句。胜俗之真四皆是故。一以初俗对四真。遣悟性。二以第二俗对三真。断知性。三以第三俗对二真。解修性。四以第四俗对一真。觉证性。三以俗总对真总唯有一句。谓真俗唯识性。四以俗别对真别有四句。一一次第各各相望为四句。一心境性。二事理性。三别总性。四证旨性。初俗为境初真为心。第二俗为事。第二真为理。第三俗为别。理四谛故。第三真为总。理二空故。第四俗为诠。依空门故。第四真为旨。废诠论故。如是相对合成十句 第二别.余相对有二类。初类有四句。谓以初俗对真如名妄如。以第二俗对名事如。以第三俗对名理如。以第四俗对名观如 后类有十句。谓以初俗对四别真为四句。以第二俗对三别真为三句。以第三俗对二别真为二句。以第四俗对一别真为一句。如是合有十四句 第三总.余相对中有三类。第一以二俗对真有十句。以初二俗别对真中一有三句。不对初真即第二俗故。胜俗名真。彼齐等故。即以此二俗对二真有二句。亦除初真。以此二俗对三真有一句。如是合有六句。次以第二.第三俗。对真中一有二句。对真中二有一句。无对三者亦齐均故。如是合有三句。次以第三.第四俗对真唯一句。余真齐均及体劣故不可为句。第二以三俗对真有四句。谓以初三俗对真一有二句。对真二。有一句。除初俗故。以后三俗对真亦唯一句。第三以四俗对真有一句。不对前三真故。如是合有十五句。各有别名恐繁且止。智者思之。如是二谛合有三十九句唯识性。并三性中合有四十九句。无有以俗对真中间隔越为句。亦无以真对俗齐均及劣法为句。便非胜义故。若体空者遣之净。有漏者断之净。无漏者获悟净。随应具知。

  此等唯识皆能差别。为所归之境差别于漏分二净。若所归敬为唯识性。唯取三性中初本实性。及第二菩提性。非取一切。余非可敬故。

  颂下两句造论意中。略有五句。一但为法而不为人。欲令法义当广流等。虽论说言利乐有情。有情利乐令法不灭。以下句释上句也。如说有情依教修行。三宝种性不断绝故。由此律云。今演毗尼法。令正法久住。不说利生 二但为有情不为正法。菩萨修行本以利生。虽释彼说意为利乐诸有情。故显上句释下也。显扬论云。显扬圣教慈悲故。文约义周而易晓 三双为法.及利有情。第三.四句如次配之。故佛地论云为法久住济群生 四所为无住涅槃。释说大智。利乐大悲。二种熏修速疾证得无住涅槃。生死.涅槃二俱不住。故对法云。由悟契经及解释。爰发正勤乃参综。此意为得无住涅槃。亦可说言。双非人.法故。

  五者自利.利他令法久住三义故造论。释说令法久住。利乐益于他。此二既施即为自利。故摄论云。为利自他法久住故。我略释摄大乘。故为五意而造论也 瑜伽释云。今说此论所为云何。谓有二缘故说此论。一为正法久住世故。二为利乐诸有情故 复有二缘。一教已没令重开故。未隐没者倍兴盛故。二诸有情有性修善得自乘果故。无性修善得人天果故。此上二释随其次第配颂下二句 复有二缘一于说空不了义经。如言计着憎有教者舍无见故。二于说有不了义经。如言计着憎空教者舍有见故。此释但为利益有情除二见故。或能学.所学分人.法故。随二句释 复有二缘。一为菩萨种性唯依大乘教。遍于诸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断障修善证佛菩提穷未来际常二利故。二为余乘种性及无性者。亦依大教各于自乘文义行果生巧便智。断伏障修自善。出离三界超恶趣故。此唯识教亦得说为趣一切乘。被空.有故。皆可配二句。并有人.法故 复有二缘。一为外道.小乘愚痴犹豫者生信解故。二为于经意心迷诽毁者生信心故。此但为有情。亦可逆次第配 复有二缘。一为乐略勤修行者。采集众经广要法义略分别故。二为乐广勤说法者。于一一法开示无边差别义故。二义并通法之与人 复有二缘。一显实相立正论故。二除妄执破邪论故。此但为法。亦可通为人。即能学故 复有二缘一显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圆成理有情无。令舍增益.损减执故。二显世间.道理.证得.胜义法门差别。令修二谛无倒解故。此但为法 复有二缘。一为开随转.真实理门令知二藏.三藏不相违故。二为开因缘.唯识.无相.真如理门令修观行有差别故 复有二缘。一为示现境界差别令知诸法自性.相状.位差别故。二为示现修行差别令知三乘方便.根本.果差别故。此中但为法而非人。亦可通人。即能学故 说总颂曰。法情.开.有空。性通.及内外。略.显等.三四。二四.境行果。

  六十二种有情 颂曰。

  五.四.三.三.四  三.二.及三.七
  十九.四.四.一  故有情名诸

  五趣为五。四姓为四。男.女.非男非女为三。劣.中.妙为三。在家.出家.苦行.非苦行为四。律仪.不律仪.非律仪非不律仪为三。离欲.未离欲为二。邪性定.正性定.不定聚定为三。出家五众.近事男.近事女为七。习断者.习诵者.净施人.宿长.中年.小年.轨范师.亲教师.共住近住弟子.宾客.营僧事者.贪利养恭敬者.厌舍者.多闻者.大福智者.法随法行者.持经者.持律者.持论者为十九。异生.见谛.有学.无学为四。声闻.独觉.菩萨.如来为四。轮王为一。合名六十二种有情。

  论。今造此论等者。疏中二解。一依人。二依法。俱依能迷。若第二解依所迷释。生.法我无执有名谬。不悟无我名为迷者。

  为除情执令生正解。正除其谬。解断其迷。执情断故。所执便遣生正解。言遣所执也 生解为断二重障等。明断依他。清净依他圆成摄故 断障为得二胜果等。证圆成实也 大菩提.真解脱。凡夫.二乘.菩萨。各各自为大非菩提等句。复以凡夫对二乘对菩萨。以二乘对菩萨为句皆得。如是合有六对。自对为三。相望为三。菩提其例解脱。合为十二句 若悟.断.得果解二重障。障唯二执。以根本故。即沉下义是重义。若遣所执。断依他。证圆成。即四义解重。毁责名也 若约五位四段科。即分别猛利名之为重。以粗猛故。唯见道断。此义可然 若言根本名为重者。安惠本义有漏心中皆有法执。何等名重。何者名轻。若六.七识中烦恼障名之为重。分别广故。计执深故。五识之中烦恼名轻。由他别故。无众生执故。若第六识中所知障名重。计深解广。由与惠俱引生五故。为引业因生第八故。行相猛故。五.八识障名之为轻。执浅解略。由他引生。行相不猛。非必惠俱故。第七识中都无法执。由此重.轻二种别故。论遂说言由我法执二障具生。不尔如何名由及具。但是法执必带人执。非此师义。不说五.八有众生执。不说第七有法执故 若说现行名轻种.习名重由无种.习现行俱断。障通摄三。重唯种.习。由我法执由有种.习。二障具生。余现行等方得生起。若断种.习现行永灭 但不可说惠体名执名重。余相应者名轻名障。不说惠数是遍行故。说第八识等无惠俱故。由此故知前说为善 又约流转.还灭因果以解之。还灭有因果位。因位有三转依。谓心.道.粗重。二空是心。法性心故。正解是道。断二重障名粗重转。对法论第八卷。说阿赖耶为粗重转。此说二障者。佛地论说。二障.所发业所得果亦名二障。性无堪任违细轻故。有漏皆是。此通彼局。故不相违。然由二执具生二障故。迷空言执。断兼一切。至究竟位断兼重障。心.道满故名得二果。若依此解。彼障随断前。解因位后解果位 因中分二。初解三转依。由我法执下。释悟空生解断障所由 又依六转依以释此文。依唯识文不依摄论 生正解者。损力益能转。在地前故 断二重障。是通达转。见道位故 由我法执乃至彼障随断。是修习转。在十地中修道位故 断障为得二胜果故下。是果圆满转。在佛位故。总形下劣名广大转。即此文中通摄五转 又为五忍 生正解位是伏忍。见道前故 断重障位是信忍。相同世间故 二障具生下是顺忍。为顺出世故。第四地中断于我执。断具生中有近远。五地断害伴名近。六地断羸劣一分名远 断障为得二胜果下是无生忍。断羸劣一分及微细随眠。当于佛地得二果故 由断续生下是寂灭忍。由第十地断二障。至佛地别得二果。得二果时唯取佛地。名寂灭忍非取十地。别断二障在第十地 又有七地 有迷谬者。种性地也。未入法时有迷谬故 生正解者。胜解行地。闻.思.修位名为正解断重障者。谓增上意乐地 由我法执下乃至彼障随断。是行正行地.决定地.决定行地断障为得二胜果者。到究竟地。十地断障。佛地得果又依佛法莫过修.断。杂染者断之。清净者修之。初断后得。如文可知。凡.圣之中皆有修.断 生正解前。是凡夫位伏断修行 断重障下。是圣人真断得。真断得中分见.修别。修中由我法执等有三难生 一难。安惠论师烦恼障中有非执者。二乘断修惑九品断前八品犹未断我见。云何已断余障。明知余障不从我执等生 二难。安惠论师除第七识说有二取皆是所执。证二空位。若由执灭障随断者。一切皆执。五地云何方除害伴。应轻执随生我执四地断故 三若一切障皆从执生。何故六.七地等所断之障。不名害伴名羸劣等。皆是执起故 答有三解。一云此依究竟尽处为论。不说中间 二云但言障由执生执断障灭。不言末障灭皆随本执断。二乘九品其义可知 三虽有漏心皆有法执。菩萨执生有三时断。未执随本。第六识执有三位断。一俱时。二邻近引生。三势力疏远。俱起者四地执俱断。邻近引生者名害伴。疏远势生者名羸劣等。故障与执断有前后 果断得中。断障为得二胜果者。显因能满果。由断续生下。显果满也。故果文中文分为二 今总结类上解文者。二段科有二。一因果三转依。二凡圣断得 三段科有二。一悟断得。二遣断证 四段科有二。一胜解行等四位。二六转依中但成四位。四位摄六故 五段科亦二。一五忍。二七地。分五故。如是合成八义科段。

  又为开示谬执我法等中。为外道开为内道示。为小乘开为大乘示。为边主开为中主示。为初根开为熟根示。此上依人。

  又开唯识示我法。此上总解开示二字。下有十释 一除邪显正。外道邪谬执我法迷正理唯识。令达二空除邪显正 二断谬明真。小乘谬执我法迷于真唯识。令达二空断谬明真 三去虚妄留真实。谬执我法不了虚妄唯识。迷唯识者不了真实唯识。令达二空去妄留真 四识世俗知胜义。谬执我法不了世俗唯识。依依他起起二执故。迷唯识者不了胜义唯识。令达二空识俗知胜。次上二解第九卷说二重唯识。已上四解皆取真如。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五见境观心。谬执我法不了境唯识。迷唯识者不了心唯识。令达二空见境观心 六除空说有。谬执我法增益空法。迷唯识者损减有法。令达二空除空说有 七灭愚起智。谬执我法愚痴增。迷唯识者少正智。令达二空灭愚起智。留惑润生得种智故 八舍劣得胜。谬执我法生死劣法起。迷唯识故佛位二果无。令达二空舍生死劣法得胜佛位菩提.涅槃。断烦恼障得大涅槃。断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如斯二转依果 九遣断证。谬执我法有所执转。迷唯识故不悟依他。令达二空证圆成实 十粗道心。谬执我法粗重起。迷唯识故圣道无。令达二空证真心。于唯识理如实知故。以上诸释随其所应如理配释。

  第三为破邪执造论之中。又解各有小乘.大乘师执。第一清辨。依世俗谛心外有境。二俱非无。第二小乘中一说部。执一切法唯有假名都无心境。外道空见亦复如是。第三小乘。执心.意.识义一文异。摄大乘说心.意.识体一者是。第四上古大乘。亦有依庄严论执诸心所离心无体。如下心所问答中辨。故四各通大.小二执。由此总应九句分别 第一解云。第一.第二小乘.大乘。执境执心非空非有。第三.第四大乘.小乘。执心执所非多非异 第二解云。第一.第二大乘.小乘。第三.第四小乘.大乘 第三解云。第一.第二大乘.小乘。第三.第四大乘.小乘 第四解云。第一.第二小乘.大乘。第三.第四小乘.大乘 第五解云。第一.第二大乘大乘。第三.第四小乘小乘 第六解云。第一.第二小乘小乘。第三.第四大乘大乘 第七解云。四俱大乘 第八解云。四俱小乘 第九解云。四中一一皆有大乘.小乘。并各如次。应云执境执心非空非有。执心执所非多非异。

  科成唯识本颂文者。依瑜伽论第三十八云。谓诸菩萨求正法时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声明处。四医方明处。五工业明处。诸佛语言名内明处。如是乃至一切世间工巧业处名工业明处。此各几相转。谓内明论略二相转。一者显示正因果相。二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因明论亦二相。一显摧伏他论胜利相。二显免脱他论胜利相。声明论亦二相。一显安立界.及能成立相。二显语工胜利相。医方明论有四种相。一显病体。二显病因。三显断已病生。四显断已不生。工业明论显各别工巧业处所作成辨种种异相。菩萨既先学内明处。内明处中以正因果而为其相 故应分二。一未发趣位。二已发趣位。故三十颂。初二十五颂明未发趣位正因果相。后之五颂明已发趣位正因果相。前未发趣正因果相中。复分为二。初十七颂明正因相。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次之八颂明正果相。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等分位之果。其明三性等六颂之文。因释妨难。属果相摄。若诸果生唯识为因。唯有识者。何故世尊说三性等。故属于果。后之五颂已发趣位正因果中。文复分二。初之四颂显正因相。后之一颂显正果相。此二位中义兼具明已作不失相.未作不得相。未趣.已趣义皆具故。理准可知。有诸外道多计为常。故明因相破此常执。有小乘师及七断论等。多计为断故。说果相破彼断执。今为破此明非断.常。故十七颂明因中分三。初一颂半标识变境无实我法。十四颂半释能变.所变体非为我法。一颂释变义 或前二十九颂宗明正因相显非常故。后之一颂宗明正果相显非断故。以佛正法因果为宗破彼常断故。今应说总为二段。因相有二。初二十五颂宗明因体。未趣入故。次之四颂宗明因位。已发趣故。因体之中。前二十四颂明世俗因。次有一颂明胜义因。性.相亦尔 或初一颂半略明因。后二十三颂半广明因。标释亦尔 或分为三。谓相.性.位。前二十四颂明唯识相。次之一颂明唯识性。后之五颂明唯识位。初中有二。一标。二释。谓初一颂半略释难以标宗。后二十二颂半随所标而广释。广中有三。一广三能变体。二广依识所变。三广由假说言 或总为三。谓初.中.后。初一颂半名初。次二十三颂半名中。后五颂名后。初.中.及后一切善故。广中分三。初十四颂半广三能变体。次一颂广依识变。后八颂广假说等言 又总分三。谓境.行.果。初二十五颂明唯识境。次有四颂明依境起唯识行。后一颂依行得唯识果。辨境之中明真俗谛。二十四颂明俗谛。次之一颂明真谛。明俗谛中分二。初标。后释。如相.性.位三科中解。次上三科如疏中解 又总分三。谓略.广.中。初一颂半名略。次二十三颂半名广。后五颂名中。为利迷我法。利迷于识。利迷行位利此三根。或迷所执.依他.圆成如次配之。或初破有执。后二破空执。故分为三不可增减 或总分四。初一颂半总标纲要分。第二十四颂半广陈能变分。第三有九颂结释外难分。后之五颂依修获益分。先未有说故总标宗。不知识性如何故次陈能变。虽成所立外问须除故结释难。既如是已闻思何利。故次明修获益。由此成四不增不减 或总分五。一略标宗。二陈识性。三彰变义。四释外徴。五修成果。宗义为主故最初陈。虽有识言未知识性。故次于前随宗陈辨。虽知其体未明变义。故次识体而说变义。虽说义门妨难未遣。故随变义次释外徴。达义周圆随释难已故须入位。故分成五。其第三彰变义。于前分为四科中。第三结释外难中离出。义意可知也。

  论。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准瑜伽释言。总问此论所明宗要。问者先闻诸经所说一切唯心。其义未了故为此问。或作论者先总受请。论之宗要尽在心中。欲为学徒分别解说。自假兴问为起说因故为此问。若不尔者。先无略说无容欻问。又发问者略有五种。一不解故问。二疑惑故问。三试验故问。四轻触故问。五为欲利乐有情故问。今为第五。专为利乐诸有情故作此论也。已达故非初二。自问故非次二。故依第五以发问端。

  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安惠解云。佛身诸法不可说为若我.若法。证不可言故。执.习俱尽故。施说我法唯在于余。除佛已外诸异生等。于计所执总无之上别执为我法。世尊为除此妄实执。于总无上义施设。为圣教我法。如论所引厚严二颂 护法云。世间依情起妄执无。圣教依因缘道理假施设为我法 难陀师云。依相分上起所执我法。随计妄情说为世间我法。即依所变依他上施设为圣教我法 何故本颂最初答难即标论宗 般若灯论初释八不。清辨二释顺世俗解。今以此颂摄一部中所有义尽。由是答标。下十四颂半广此所标三种能变下三句颂。次是诸识转变等一颂。广此第五句颂彼依识所变。后有八颂广此颂上二句由假说我法等。彼初二颂答文外违理难。后六颂答违经难。言虽似别。意皆依心所变现而说。后之五颂总广修此一颂半所经行位。故先答难即标论宗。总摄一部之大意也。初一颂半分之为三。初二句随先问答。次一句随别徴释。后三句随陈自列。此以义科。非依释段。

  我谓主宰法谓轨持。主是俱生我。无分别故。宰是分别我。有割断故。主是第七我。宰是第六我。主是世间我。能作.受故。宰是圣教我。依用辨故。并疏为五解。圣教法名轨。依用辨故。世间法名持。执实自体能自持故。并疏为五。此中皆依增上义说。四解通依世间.圣教。第五别配。

  有情命者等。金刚般若说四。虽诸本名别。今菩提流支所翻云。我.众生.命者.寿者。天亲论释。见五蕴差别一一阴是我。如是妄取是名我相。此意总计三世五蕴差别为我。见身相续不断是名众生。此计五蕴从前际来相续不断故名众生。一报命根不断住故是名命者。此计现在现有命故。命根断已后生六道是名寿者。此见未来生寿更起故。理准此名是养育者。养未来故。翻家错失名为寿者。不尔生者命者。诸教之中应别说有寿者。由此彼经但说四种。以缘三世总别计故。瑜伽八十三但解八名。一我。我我所见现前行故。举有能缘以显所缘我体是有。二有情。谓诸贤圣如实了知唯有此性更无余法。又复于彼有爱着故。情者性也。初总谈彼有情之义无体可显。即五根等皆名有情。此即是我唯有此性无余法故。后解以爱为情。能生我爱说名有情。于彼法性生爱着故。若无有情谁情所爱。三意生是意种类。有能思量胜作用故。显是意类故名意生。四摩纳缚迦。依止于意而高下故。若总释义。此名儒童。儒美好义。童少年义。美好少年名曰儒童。论依别释。摩纳是高义。高慢他故。缚迦是下义。卑下他故。以依止意。或陵慢他。或卑下他。名摩纳缚迦。五养育者。增后有业。作士夫用故。初养未来。后长养现在。六补特迦罗。以能数数取诸趣故。诸贤圣等亦名此者。从未得道旧身说故。七命者者。与寿命和合现存故名命者。寿命是别者。是总也。总者与别命和合现存故名命者。八生者者。谓具出现等故。瑜伽第十云。生云何。谓胎.卵二生初托生时。等生云何。谓即于彼身分圆满仍未出时。趣云何谓从彼出生。起云何。谓出已增长。出现云何。谓湿.化二生身分顿起。蕴得云何。谓诸生位。五取蕴转。界得云何。谓诸蕴因缘所摄性。处得云何。谓即诸蕴余缘所摄性。诸蕴生起云何。谓即诸蕴日日饮食之所资长。命根出现云何。即诸蕴余寿力故得相续住。此中略义。谓生自性。若生处位。若所生。若因缘所摄。若住持所引。若俱生依持。前十中第一生。及第五出现。是生自性。第二.三.四是生处位。第六蕴得是所生。第七界得.第八处得。是生因缘所摄。第九诸蕴生起。是任持所引。第十命根出现。是俱生依持。谓生者具有此十义。以总作用故但说八。合士夫用入养育者多分计故。若开为二增后有业名养育者。育现在身作士夫用名为士夫约世开之 能断金刚般若经依杜行顗梵本。贞观二十三年于玉华宫夜翻朝进。本既别矣。列名亦殊。初八后九。依大般若等诸本。及大师自本中能断金刚分梵本亦四。所以天亲等释唯四非多。其能断初八云。有情.命者.士夫.数取趣.意生.摩纳婆.作者.受者。后文说九。此八加我。初文因说度一切有情。有情为首略无其我。此中士夫即育养者。于现在身作士夫用故。瑜伽生者即作者。摄此八之中。前六别行相。后二通行相。故前说八。后兼说我。六别行相.二通行相所以有九。大般若一处说十三。瑜伽八中加士夫.作者.受者.知者.见者。开瑜伽八中养育者分为二世。故说士夫。依此初九是别作用。后四通作用。依别作用.单行相说故。或说十五。加使作者.及使受者。依单.重.通.别行相具说故。初十三单说。后二重。初九别。后六通行相故。大般若第七说有十七。前十五中加起者.使者或说十九。前十七中加使知者.使见者。后二文亦依单.重.别.通行相一切具说。由此诸教说数不同。

  预流等者。等二十七贤圣.十三住等菩萨。

  二十七贤圣者。一信解。二见至。三身证。四惠解脱。五俱解脱。六预流向。七预流果。八一来向。九一来果。十不还向。十一不还果。十二阿罗汉向。十三阿罗汉果。十四极七返有。十五家家。十六一间。十七中般涅槃。十八生般涅槃。十九无行般涅槃。二十有行般涅槃。二十一上流般涅槃。二十二退法阿罗汉。二十三思法阿罗汉。二十四护法阿罗汉。二十五住法阿罗汉。二十六堪达法阿罗汉。二十七住不动法阿罗汉 十三住圣如疏第九卷。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上(本终)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

  蕴处界三废立离合 颂曰。

  随增说我事  为依此所行
  生.持分略.广  无别根.所缘

  随增说我事者。谓立五蕴废立离合。对法论说。何因蕴唯有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说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体事。如其次第配释五蕴。故不减增有离有合 为依此所行生持分略广者。谓立处.界离合废立。出生义是处义故略识。依及此所行为十二处。其六识体所出生故。不离为处 持自性义.能任持义是界义故广识依及广此识。并广此所行。成十八界。六根.六境能持六识。六识自体能持识用。体能自持离识立界。体不自生。不离六识以立为处。故蕴.界.处不减不增有离有合 无别根所缘者。释七.八识不别说为处.界所以。由离六识根.境之外。更无别根.境可立界.处故不立之。中边第二释蕴.处.界义。颂曰。非一及总略。分段义名蕴。能所取彼取。种子义名界。能受所了境。用门义名处。广如彼说。十种三科如对法抄。此中总应三门分别。一释名义。二废立。三十种分别。

  如是诸相。问起之中叙安惠等三师别问。

  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世间于此起执。圣教依斯义说。所执.依他随应别说。此护法.难陀解 安惠解云。二种即依遍计所执 又与下同解。彼相唯依见.相二分名所转变。与下别解者。此中自证亦所转变。下据我法通依.今古同许.大小所成。唯依见.相。此据实依故并自证。种子变现行。现行亦变为种子故。真如非依故论不说。

  相见同种别种生者。有二解。有说相.见同种生。谓无本质者。影像相与见分同种生。其有本质者。本质亦同种生。即一见分种生现行时。三法同一种故。谓见.影.质。有说相见别种生者。本质.见分定别种生。其影像相。与见分及本质。或异或同。种相分等现行为因缘故本有俱生。现行相分或和合生新旧种同生故 安惠二分亦说种生。见与体同。相分二说。或同或异。相分无体。种子是假 护法正义质.影二相与见分三。此三三性种子界系等未要皆同。随所应故。即前所说相见别种是此正义 颂曰。

  性境不随心  独影唯随见
  带质通情.本  性.种等随应

  总摄诸境有其三类一者性境。诸真法体名为性境。色是真色。心是实心。此真实法不定随心三性不定。如实五尘唯无记性。不随能缘五识通三性故。亦不随心同于一系。如第八识是一界系。所缘种子通三界系。身在下界起二通时缘天眼耳。身在上地眼.耳二识见欲界境。二禅已上眼.耳.身识.缘自.地境。识初禅系。境自地系。如是等类亦不随心一种所生。由见.相种各别体故 二者独影之境唯从见分。性.系.种子皆定同故。如第六识缘龟毛.空花.石女。无为.他界缘等所有诸境。如是等类皆是随心。无别体用。假境摄故。名为独影 三者带质之境。谓此影像有实本质。如因中第七所变相分。得从本质是无覆无记等。亦从见分是有覆所摄。亦得说言从本质种生。亦得说言从见分种生。义不定故 性种等随应者。随应是不定义。有二随应。一者义显三境。诸心聚生。有唯有一。有二二合。有三同聚 有一者。如前已说 有二合者。如第八识缘自地散境。心王所缘是初性境。心所所缘是独影境。五识所缘自地五尘。是初性境。亦得说是带质之境。如第六识缘过.未五蕴。得是独影。亦得说是带质之境。熏成种子生本质故。有三合者。如四第八缘定果色。心所所缘唯是独影。心王所缘是实性境。亦得说为带质之境。第六所变定果之色为本质故 二者又性种等随应者。显上三境随其所应。或性虽同而系.种不同。如在下地缘上界天眼.耳。或系虽同性.种不同。如五识缘自界五尘。或种虽同而系不同。约聚论之即有。一法论之即无。如第八识聚心所所缘与见同种。心王所缘而系不同。二合三合思准可知。以此一颂定诸法体。于八识中若因若果。一一行相于五蕴法各别牒出。恐繁且止。

  变谓识体转似二分。释所能变。依斯二分下释能所依。我法俱依识所变故。若依总作二文科者。初文释第三句中。或复内识转似外境。释能所变。我法分别熏习力故下。释能所依。愚夫所计下。分为二文。能所变者。识所变。能所依者。彼依也。

  我法分别熏习力故等文中有二难。一云诸识生似我法时。为皆由我法分别熏习之力。为亦不由。若皆由者。八识.五识无二分别。后生果时应不似二。若不由者。此中何故但说我法熏习为因 答二解俱得。其皆由解者。一切有漏与第七中二分别俱故。或第六识二分别引故。后生果时皆似我法。其不必由解者。此说第六根本遍缘一切。为因缘发诸识令熏习故。后生果时似我法相起。或非外似外。六七计为似外起故。若安惠师八识有执。不须此问。

  如梦者者。婆剌拏者此云流转。即先婆罗那讹也。此流转王是眉[示*希]罗国王。容貌端正。自谓无双。求觅胜形欲自方比显己殊类。时有人言。王舍城内有大迦旃延。形容甚好。世中无比。王遣迎之。迦旃延至。王出宫迎。王不及彼。人视迦旃延无看王者。王问所以。众白。迦延容貌胜王。王问大德今果宿因。迦延答曰。我昔出家。王作乞儿。我扫寺地。王来乞食。我扫地竟令王除粪。除粪既讫方与王食。以此业因生人天中得报端正。王闻此已寻请出家为迦延弟子。后共迦延往阿般地国。山中修道别处坐禅。阿般地王名钵树多。将诸宫人入山游戏。宫人见王形貌端正围绕看之。钵树多王见婆剌拏王疑有欲意。问婆剌拏曰。汝是阿罗汉耶不。王答言非。次第一一问余三果皆答言非。又问汝离欲不。又答言非。钵树多嗔曰。若尔汝何故八我淫女之中。遂鞭身破闷绝而死。至夜方醒至迦延所。迦延见已心生悲愍。其诸同学问为疗治。婆剌拏王语迦延曰。我从师乞暂还本国集军。破彼阿般地国。杀钵树多王。事竟当还从师修道。迦延从请。语王欲去且停一宿。迦延安置.好处。令眠欲令感梦。梦见集军征阿般地。自军破败身被他获。坚缚手足赤花插头严鼓欲杀。王于梦中恐怖大叫唤失声云。我今无归。愿师济拔作归依处得寿命长。迦延以神力手指出火唤之令寤。问言何故。其心未醒尚言灾事。迦延以火照而问之。此是何处。汝可自看。其心方寤。迦延语言。汝若征彼必当破败如梦所见。王言愿师为除毒意。迦延为说一切诸法。譬如国土假名无实。离舍屋等无别国土。乃至广说种种因缘。至一极微亦非实事。无此无彼无怨无亲。王闻此法得预流果。后渐获得阿罗汉果。

  境唯世俗有者。疏有二解。今又加云。遍计所执凡夫境故唯世俗有。依他起性凡.圣智境识亦胜义。显示兼之。

  破我之中。数论.胜论立我宗云。我我性是常。许无初后故。如虚空等 又我体周遍。许常住故。如虚空等。前所立宗即为此因。我体常遍。许随身造业受苦.乐等故。如大虚空 难初量云。有有法差别相违过。我有法上意所许义。随身造业受苦.乐我。不随身造业受苦.乐我。是有法我之差别。今造相违云。汝我应非随身受苦.乐我。许无初后故。如大虚空 难第二量。作法差别相违过。体常遍法自相上意所许义。随身造业受苦.乐体常遍。非随身造业受苦.乐。体常遍是差别。今作相违云。汝我应不随身造业受苦.乐。许常住故。如大虚空 难第三量云。随身之因既随一不成。于同喻空上无。即不共不定。常遍之宗空为同喻。瓶为异喻。随身造业等因二亦俱非有 论文或别比量相违难云汝我应不随身造业受果。许常遍故。如太虚空。此别以比量徴。不要述其本量。

  离系立量云。所说之我随身不定。身所有故。犹如影等。下难中应云。我应可折。执随身故。犹如影等。不须以卷舒解随身义。

  瑜伽第六及六十四显扬第十说。执我有四。一即蕴。二异蕴住蕴中。三异蕴住离蕴法中。四异蕴非住蕴中。亦非住异蕴法中。而无有蕴。一切蕴法都不相应。后三俱是异蕴计摄。合是二三类计中初二摄尽。彼唯破外道不破小乘。故无与蕴不即不离 破非即离中。又有量云。汝所执我。不应说是我我非他我。许不可说故。如有为.无为。此义虽可尔不顺文意。乃破一我非一切故。又此论但破一师计我。非一切故。此解乃通破一切故。又但举一法足为同喻。何假有.无为。又论总令于我.非我聚亦应不可说。如有为.无为。何得乃言如有.无为我非他我。故应如疏。

  破作用中略有四类。一生死有用。涅槃无用。二僧佉等无动转作用。余有此用。三绮更无作受用等。四正难有用。设难无用 欲贪名取者。虽对法文。同亦十地解取支云爱增上名取。此随义增非真实理。据实而言。瑜伽等云一切烦恼名取支。取蕴亦尔。蕴能生取。如花果树。蕴从取生如草糠火。

  七识所缘第八。与见要同一系。任运缘故。六任运缘。何故即总或别.或同地不同地系。应思之也。随所缘现行系不随种。润生见缘当生。八十八文缘三界法。

  二乘先伏修入见道。有说修.见二惑一时顿断。加行欣求先折势故。有说别起无间道断。今取顿断不取别断。

  起自心相之言有二解。一云即影像相。二云即所执相。虽无实体当情现故。诸说心相皆准应知。

  此二我执细故难断等中。疏有三解。一以修道之见行相。微细于见道见故。或修道中自望前八为细故。二以见道易断名细。上道难除名粗。如三心中自分粗细。三见道约能治道弱。所断相从初品名细。修道约自品行相名细 难断疏解亦三。一世道不伏。二渐次初道不断。非见断故。三缺道不除。要九品满道方能断故。今第四若超越第三果人第六识执。于中五释。一见道不能断。超得果后而亦不断。要至金刚心与第七识执一时断。二云超得果位别起道断。彼既不障果。何名彼地惑。如第七识执此亦何违。三超得果时。相见道后更不出观别起胜道.加行等道。断修道惑得第三果。诸处但说第十六心已知根摄而建立果。何故此中后起修道断惑得果。彼说初果非超越故。四超得果时。从相见道即入修道。无间.解脱断修惑得果。不起加行无容别起加行道故。五超得果时。即一刹那真见道无间见.修惑双断。虽先世道不伏我执。由意乐胜入见道位。伏与不伏一念俱断。依第一解。道数数修。断不数数。依次二.三解。道.断俱数数。依第四解。先离无所有处已下欲。超得第三后成无学。唯二品断。总而言之。随前所应而成数数.不数数义。超越第四果顿取二果者。虽缺有顶。缺前八品。三界我执而不能断。渐次得果。非想地中有二义说。若为九品断。前八道亦不除之。自地第九品故。若为一品断。但缺有顶即能断尽。前义为正。后无文说。三十四念等要九品故。第七要缺有顶第九方能断尽。由此难断故数数断。其超越第四果人。第六识执道数数修。断非数数。一品断故。次第得果。一地而解。前八道数数修。身见第九品除。断非数数。若总九地而论。道.断俱数数。若回心已唯习数断非种。

  分别二执既不说总别。即蕴之我二十句等。论唯说别无总之文。此有二解。一依文义实无总。然未见文。但与前俱生不同。所以不说。二解实有总别。与前同故略而不论。如即蕴计我岂简总耶。此解为胜。离蕴之我不说总别。

  此二我执初见道时断者。如疏可知 三心见道分别二执。三心见道何者初断。何者后断。二种俱通皆有邪友邪思力起故 一云邪教力起故后断。邪思力者先断。粗易断故。第二解返此。是邪教力起者先断。如先续善根势薄弱故。邪思力起后断。如续善根地狱死时续。势坚牢故。第三解即蕴计等后断。细故蕴我相似故。离蕴计先断。粗猛故。第四解不定。九地地地皆有粗细。粗者先除。细者后断。由于一时行有粗细。断有前后。其诸烦恼与此等流。随其品类说前后断。

  论熏习力故得有忆识等者。问前心善不善。熏故后可忆。前心若异熟。不熏后不忆 答前心是能熏。有种后能忆。前心若异熟。不熏后不忆 问前心是能熏。有因果能忆。后心若异熟。无因忆非果 答前心是能熏。有因后能忆。未必要同性。异熟何妨忆。如前嗔心后善心忆。异性为因异性能忆。佛忆无始一切事故。有漏宿命岂不能忆异熟心耶。但由后时熏习胜故能忆前事。非要此因生此果故。

  既有三相宁见为一。此难三德。各应见一。与疏不同。

  一根应得一切境。以根无别故。一境诸根得。以境无异故。

  破胜论常诸句中。第一有用非常难。第二无用即识难。

  破无常中。第一有碍非实难。第二无用即识难。

  破实德中。第一大非实句难。第二坚等非德等难。第三地等非见难。第四色非德句难。

  破实句中。第一有碍无常难。第二无碍成有难。许色根取故令成有碍。

  破有句中有四。第一法自相相违过。彼云。有性。离实句外有别自性。许非无故。如德业。此有不定。以实句是异法喻。因于彼有故。今云。离实句外无别自性。许非无故。犹如实句。彼外道师。若以德业如因异.和合为不定过。非不定过。他不定故。非自共故。论既以德.业为同喻。但比量相违 第二有法自相相违过。彼云。有性。离实有别自性。许异实故。如德业。以有性为有法。今言有性应非有性。故成有法自相相违。今举无法为喻。亦成决定相违。第三.第四俱皆比量相违。

  难同异性中。第一有法自相相违过。彼云。同异性。定异实别有。许异实故。如德.业 今令同异亦非同异。故成有法自相相违。云何亦名谓许异实等。因不但显有异于实.德.业。亦显实等性非实性等。如能成遮实。如是亦能成遮同异性。俱决定故。故成有法自相相违又不但有比量及决定相违。及有有法自相相违。故论言亦。不尔亦言便为无用 比量相违过者。实.德.业三。更无别性。六.十句中随一摄故。如大有等 又或实性。定异实无。许显实故。如实 余德.业性亦尔。亦成决定相违。难实非实。亦同此破。因言便破非正难也。第三准上返覆两难。总别有殊义理无别 第四比量相违。彼云。实性。无别性性。许非初三故。如大有等 不但阙无同喻成不共不定。亦成比量相违。第五亦比量相违。

  破离识实有自体现量智中。德句心.心所应有所简。

  破大自在天中。论文四因。如次以下难于上宗。然更互为因。一因难三宗亦得。如理应知。

  声论中。瑜伽第十五云。处所根裁施设建立者。如树根裁树之根本故。声根本名曰根裁。即是字也。辨出声处所名为处所。本声明也。谓劫初起。梵王创造一百万颂声明。后命惠减。帝释后略为十万颂。次有迦多没罗仙。略为一万二千颂。次有波腻尼仙。略为八千颂此上四论总名处所。今现行者唯有后二。前之二论并已灭没。字体根裁声明论有三百颂。波腻尼仙所造略成声明颂有一千颂。名为声明略本颂。后有八界论。有八百颂。名为因缘。又有闻释迦论。一千五百颂。又有温那地论。二千五百颂。此五声明并名根裁。能与根本处所声明为生智解所依本故。然护法菩萨。造二万五千颂。名杂宝声明论。西方以为声明究竟之极论。盛行于世。然声明论有五品。瑜伽云。相续.名号.总略.彼益.宣说。一相续。是合声合字法为一品是第一分。二名号。明劫初梵王于一一法皆立千名。帝释后减为百名。后又减为十名。后又减为三名。总为一品。是第二名号品名号分。三总略。是声明中根本略要。四彼益。是次中略之。令物生解名为彼益。五宣说。是广宣说。谓略.中.广。是后三品即后分。三声论中有执。一切声皆是常。有二释。一云一切一切。即内外皆计常。二云小分一切。唯内一切声常。虽有二解前解为胜。外物虽复不诠。显生声之缘。亦有一切物共。亦有各别。随应有之。

  破萨婆多中有三。一叙宗总非。二别破。三结妄。别破有三。初同观所缘论。第二比量可知。第三比量云。和合极微。非离本极微外有别体相。即不和合时极微故。如不合时。

  五境。略以五门分别。一假实。二有无漏。三三性。四异熟等分别。五识缘分别。

  极微。五门分别。一辨眼缘。二释违难。三说胜利。四何心所观。要方便非生得。五能缘之心何谛所摄。有漏通二谛。无漏道谛收。然非唯苦。通善.不善。执为实有。正观观察故。非唯苦谛。

  然依思愿善恶分限者。此是佛身无表之别句。是余表无表之总句。由佛无表虽是曾得非念念新生。以昔发愿制于业思。众生界尽我期乃尔。以心无萎歇故。或常有。除佛已外或皆未曾得。由愿制思不萎歇故。未遇破缘或常相续。若遇犯舍之缘。愿既萎歇更不新起。名为舍或故也。然定道无表唯依善思分限。别解脱无表全依善思愿分限。不律仪无表唯依恶思愿分限。处中无表通依善恶思愿分限。故今合说。

  增长位立者。是除佛外。佛身修旧不增长故。

  发身语思。疏中但言是业非表.无表。名身表业者。动身表之业。依主释也。但言身业。亦动身之业。若言身表者。依身之表。其语即表发语之业。亦语表之业随应皆得 三思之中后之二思二义名道。前思游履。其审虑思唯生当果一义名道 问若许思所发身.语立无表名。意亦由思作。应当立表称。问身.语思所作。则许立业名。意识思所造。亦应立业称 答不然。身.语外彰他表名表。意唯内解自表非他。造作名为业。身.语体造作。意体虽他引。非作不名业。其触.作意等皆由思作以成三性。体非造作。亦不名业。亦不名自表。非王非胜故。

  五十九云。身.语名业道。发思名业。贪嗔.邪见名道者。随顺萨婆多与此不违。

  表无表中略为 颂曰。

  恶或生彼家  发心起忍乐
  是不律仪者  业道犹乐成
  小多作彼事  便成不善业
  如是余有人  发心等亦尔
  此由舍五缘  誓舍.及受戒
  命终.得上定  戒没二形生
  苾刍非自受  从他简择故
  近事.及近住  自受亦从他
  表业定从他  无表通二受
  自受唯意表  非表示他故
  出家舍五缘  舍学.犯重罪
  形没二形生  断善.弃同分
  近事由三缘  舍学.善根断
  及弃众同分  并前非法灭
  近住亦由三  日出.舍学处
  并弃众同分  非断善.法灭
  定戒通无色  初近分名断
  余持远分性  是名定律仪
  道戒唯九定  六色.三无色
  (以见道许依五地。修道亦唯通三无色。瑜伽第一百云。九地能尽漏。即色界六地并能尽漏。即唯修道。见道不依中间。三依五依生故)
  是断依见.修  顿.渐无间道
  (预流超越取第四果。于欲界有断对治故。对法第十三说。预流依未至定得超第四。不说依余地者。今为二解。如下第十卷解。顿渐断惑中疏文自解)
  此依于远分  随应及有顶
  (许有游观心故)
  若起异分心(定散二缘。有漏无漏缘。不尔便非)
  便舍随心戒

  论。然依思愿善恶分限等者。此是一切无表之通句。亦是佛身无表之别句。佛身定戒与因不殊。唯别脱异。不增长故。下增长言唯据因位。故佛别脱无表。唯依思愿分限。愿尽未来方可舍故不同于因。故此初是佛戒别句。诸无表总句 问若许思所发身.语立表名。意亦由思作。应当立表称 答身.语性是业。可依立表名。意非体是业。如何得表称 问身.语思所作。即许立业名。意识思所造。亦应立业称 答不然。造作名为业。身.语体造作。意体虽他引。非作不名业。其触.作意等。皆由思作以成三性。体非造作。亦不名业。此义应思 五十九云身.语名业.道。发思名业。贪.嗔.邪见名道者。随顺萨婆多。与此不违。

  难不相应中。显扬第十八云。诸不相应皆有二失故是假有。一因过失。二体过失 因过失。若生生故名之为生。是则无别果生可得。若生所生名之为生。是则不应名能生等。广如彼说。今应难云。

  破得中第三正破有二。初破得。后非得。得中又二。一依教理齐徴。即七难是。二纵有别义徴。又得于法等是。初中又四。初引教齐难。二破救自在名成。三由现在可假说有。四破彼救。若无得者未起之法应永不生者。现在必有善种等故纵有别义徴中有二。初定问。后别破。破中有二。如文可知。初破能起中有三。如文。

  成不成中。种子成熟。谓有二乘及世道成不成不说菩萨。菩萨见道前二障亦有成不成。应说二乘烦恼种有成不成。所知一向成。菩萨双说。资粮位俱生成不成。分别成不成。加行位一向不成。俱生通成不成。入见道已。修道成不成。见道一向不成。修道第七一向成。第六有成不成。烦恼障不断一向成。所知障种有成不成。皆思准。

  异生性唯染二障种上立者。问智障不障于二乘。即说名无覆。无性之人二障俱不障三乘。所知障体何性摄。皆应非染 答可断种轻望不障以名无覆。无性二种俱重。通障三乘圣道并名为覆。若唯取分别种名异生。即一界成三界。应名三界异生。若取生现行种。即已离欲应名诸界异生 取与第八异生同地之性。其体即得之。

  同分。略以十门分别。一释名(如疏。决择五十二云。由彼彼分互相似性名众同分。此意则显众者彼彼多非一义。分者类义。同者相似义。即众多分类相似名众同分)。二现种所依(难俱通。命根依之而立故此皆通。如对法)。三等流.异熟等(一切皆通。五十二示音声等位。故通三)。四三性所依(并通。五十二云邪见等类。诸佛亦等故)。五内外所依(诸论唯内。此中难他。故俱通外)。六系非系依(皆通)。七总别所依(有无漏位皆通别总)。八见所断等所依。九学等所依。十总别得舍。既通人.法随应舍得准小乘说 今以理立。有唯一得不舍。谓佛报身。有唯一舍不得。谓入无余心位。有永定得.舍。谓无性有情死此生彼。有定不得.舍。谓无为等 问有为相以假立同分。择灭相似许假立耶 答不然。有为体用相似有同分。择灭无体复无用故不立同分。真如是一。无相似故。不说同分。

  四正断者。一律仪断。谓已生恶法为令断故生欲策励。二断断。未生恶法令不生故。三修习断。未生善法为令生故。四防护断。已生善法为欲令住生欲策励。皆即精进策发故。惠自能渐伏惑。从果为名名为正断。

  命根。以五门分别。一体。二名。三异熟.非异熟等。四有.无漏等。五问答分别。有难命根若唯种子者。何故地狱八根现.种俱定成熟 答又七根有现.种。命根唯种。通论八法故言现.种。非命根有现行。又此八根定必成熟。设有种.现皆定成之。非说命根亦有现也。又以所持六处为现斯有何失。此由业引功能差别名命根。佛由愿力令种生现。连色.心等之分限名命根。

  问厌心入无心有细心。厌色入无色有细色。厌身入无身有细身 答若厌粗身亦有细身。如佛身故。粗细总厌不得有身。与心异故 问厌心入无心。二定名无心。厌初入第二。二禅名无心 答厌心总厌六。二定名无心。厌下非上心。上定非无心 问厌色八无色。虽有细色名无色。厌下入上定。上定名无心 答业色上地无。虽有细色名无色。报心上地有。不得名无心 问心种防于心。定体非心色。色种防于色。戒体非色.心 答所防性是色。能防亦色收 问所厌既是心。能厌应心摄 答所防.所发俱是色。能防于色亦名色。所厌虽心无所发。能防于心非心.色 问散色可然。定.道共戒无所发。云何可名色。于此难中可励思择 答厌心厌一切。能厌非色.心。防色唯防恶。能防故称色 问厌心厌一切。能厌唯心种。防色唯防恶。能防应现行 答曰通有。

  第二卷

  上坐部立二相。化地部立三相。一刹那灭蕴。一切色.心。二一期蕴。谓寿命。此二辨相。三穷生死蕴。虽别有法而非在相 正量部立四相。色法一期多时生灭。心.心所法.灯焰.铃声刹那刹那生灭。动等时长。大地经劫住 经部师若顺萨婆多。故俱舍第四说。彼意生用未来。三相用现在。然是假立。非是本计。其经部师本所执相。与大乘世同 古一切有师。生在未来。现在一刹那三相时别。初位名住。此能取果。有殊胜方故。异.灭不能。其力弱故。住位以后令法衰微名为异位。异位已后令法后用无名之为灭 若正理师。生在未来。住.异.灭三同一时用。生令法将有用。住能令法取当果起。即住之时。异能令法后不及已前弱于前故。有为法尔势力羸劣不及前故。而或有时法增长者。由余缘至令生。如是非本法性。本法性劣必衰异故。其增长时其异仍体在性。令法劣故。灭即于住时起用令用至后念无 若经但说有二相者。一切有师云。举初.后相以略中间。生转令法有用。有用之时在现在。未来生时法未有用故。灭能令法将无用。后刹那中正无用故。住虽有法不及于生。异虽衰法不及于灭。是故略住.异。但说于生.灭 正理师云。此显二时起用。未来起生功能。令法入现在。现在有灭时。令法入过去。住.异之用与灭同时。时不异故所以不说。生.灭乃是有用.无用之始际。不说生及住.异为二用等。

  第三破四相中有二。初总非。后别破。别破中有七。一六转无差难。二能所不异难。此二皆有宗比量相违因不定过。谓初彼量云。三有为相。异所相法定别有体。说属主言故。如提婆达多之衣。后比量云。三身为相。异所相法定别有体。是能相故。如烟等相。故皆有二过。

  第一难比量相违。汝名.句.文。非实能诠。许异声故。如色.香等 第二结归声诠 第三外救云。声上非即异声之名等。量云。声上屈曲。定异所依实有。色蕴上屈曲故。如长.短等。此有三过。一阙无同喻。不分别彼此长等故。二若以大乘长等为喻。同喻中无所立过。大乘长等非异所依实有体故。三若以自长等为喻。因中有彼法差别相违过。异所依实有中。异所依别处实有。异所依同处实有等。为法差别。量云。声上屈曲。定不异所依别处实有色蕴上屈曲故。如长.短等。或文字等。处摄不别故。故知名等实为无用 第四外难云。内声屈曲。不能诠表。声屈曲故。如弦管声。论主为作有法差别相违。内声屈曲。能生名不能生名。是有法差别故。量云。汝内声屈曲。不能生名。声屈曲故。如弦管声。此就他宗难。

  又谁说彼等。申自宗义。恐违比量。量云。弦管屈曲等声。能诠表。有因受大声之屈曲故。如自许内声 彼量云。大乘风铃声等。应有诠用。声性故。如内语声等。或内声等。不能诠。声摄故。如风铃等 次云直以理遂。如彼风铃不生名等。我风等声亦不能诠量云。汝风铃等声。应生名。声摄故。如内语声 第五诤语与声即异。

  言天爱者。梵云没劫。此名为愚。愚有三名。一提婆此云天。二匿缚(平声呼之)此云光明。三钵剌阇钵底此云生主。钵剌阇生也。钵底主也。旧云世主也。摩诃波阇波提名大生主是也。此即梵王 世间之胜莫过于天。世间之劣莫过愚者。唤愚为天调之故也。唤奴为郎君等 光明者。照了义。愚人痴闇调唤为光明。如名贫人为富财物。亦如唤钝人为聪明物。梵王世间皆计为父。犹彼所生但知端坐。虽能生一切都无动作。痴人喻彼。虽被驱使百种皆作。都无所知。无小别识。劣从胜号名曰生主。此痴夫可怜故曰天爱也。余义同常。

  问字是名.句依而不诠表。大乘离声无体。何者为字 此方但有一字名。其字难解。彼方多分无一字名。如言杀字有三字合。谓沙.吒.多三合方成一杀。?字如云音邬。字无诠表故。故虽假立亦有字转名.句.文身。文身异名身。文者彰义。彰彼二故。又名显。此为所依显彼义故。又名字无异转。如?.噎.等。如疏中释别名等。名身者名谓呼召。名因称名。句者梵云钵陀。如疏中解应云迹。一名谓名身等皆依士释。身是二总。名是一别。别名之身名为名身。二名积集名为身。故多名之身亦。复如是。以一名非身故。非持业释。然此三种。不单言名。复不言多名身。唯就名身等者。言中摄略.广故。单言名身且以略言。多即广故 二辨其差别。论云名诠自相等。五十二云。为名.句所依应字。于一切所知.所诠事。极略相是字。若中是名。若广是句。若唯依文了达音韵。不能了达所有事义。若依止名。复能了达彼法自性。亦了音韵。不能了达所简择法深广差别。若依通句一切能了。对法亦同。显扬十二云。有字非名。谓一字。有名非句。谓一字名。句必有名。名必有字。故成差别 若能显名显。何故名.句不名显 以非本故。谓辨句自体诠由文身显。如饮食有味由盐方显之 三界分别。名有二种。一言说。此中者是。以声为体。唯二地系。以即语声故。发语之行唯二地故。此随声系。二识上地无。无漏即言有。语言初定有。何妨二定有。又论云。显多由彼起。非说彼相应。五识既尔。语言应然。无漏上地言有。语言有漏者。依上地意发亦无过。如引五识寻言说。定自在所生声无色。三界起言亦有何过。有漏语言必粗。云何上地起而无寻.伺 四有漏.无漏。即明三性。唯二性。取境名通三界 五释妨难。何故四蕴亦名为名。能取境故如名相似。体相非显。以名显故。名在此聚故。依名行境故。五十六言顺趣种种所缘境义。同第一解。依言说名分别种种所缘境义故。同第四解。名为一名 问何故二名已上方名为身。一名非身。此中三种总名为身等也 名.及名身.多名身不出名身。又三中从二名为身故 问如多名身名身。论云但有二种。何故名多 解云身虽有二名有其多。多名之身名多名身。非多身之名 或隔越名多。身亦有多故。何故不立颂等。如疏中解。

  总十四不相应。此虽说非得。诸论多说异生性。今依共有且说十四种。以十门分别。一有之所由。二废立。三聚依处。四现种依。五有无漏。六三性。七见断等。八五位。九界系非。十九地。然依对法有二十三。除不和合。虽有等言不别解释。瑜伽第三.五十六.显扬第一.百法等立二十四。五蕴及此论立十四。显扬云。复有所余。如是种类差别应知。各依一义以立。实可说多。一说有所以。由起属主言论等故。如显扬论十八说 二废立。即前次文是 三辨聚法依处。依处有三。一心。二心所。三色。以有别依有总依。有一唯依心种。谓命根。此摄正。三唯依色立。谓名.句.文身。且依此土非余佛土。四依心.心所二法立。谓二无心定.及果异生性。六依三法。谓得.众同分.四相。通依三种立。六十五云。依名分位立无想.灭尽定等故。唯依心.心所 四辨现.种依。五唯依种。谓命根.二无心定.及果异生性。三唯依现。谓名.句.文。六通种.现。谓得等 五有漏.无漏。一唯无漏。谓灭定。三唯有漏。谓无想定.及果异生性。十通二种。谓得.同分.命根.名.句.文.四相。佛等皆有故 六辨三性。今四唯一性。二唯善。谓无想.灭定。二唯无记。谓异生性.无想异熟唯无覆。四通二性。谓名.句.文.命根。四因唯无覆无记。果唯是善。六通三性。谓得.同分.四相 七辨见断等三。一唯见断。谓异生性。一唯不断。谓灭定。二通见.修断。谓无想定.及果。五十三说唯见所断不生故。五十七说善法修所断。断缘缚故。余十种通见.修.及不断 八五位。谓见.修等。二唯资粮。谓无想定.及果。十住第六心方不退。即优婆塞戒经舍利弗六万劫修道尚退。故已前尚得起。瑜伽论言非圣所入。又十住第七名不退心。以后更不可起。一唯二位。谓异生性在初二。一唯二位起。谓灭定非初三。若回心可尔。三唯四位。除见道。谓名.句.文。七通五位。谓得.同分.命根.四相 九界系。二唯一界。谓无想定.及果。三通二界.及非界。谓得名.句文。一通三界。谓异生性。一非三界。谓灭定。七通三界.及非系。谓得.同分.命根.及四相。命根五十七说不通无漏。不说佛故 十九地。三唯一地。谓二无心定.及果。三通二地。谓名等三。或五地。八通九地。谓异生性.及余七。

  别以量破三无为中有二。初审定问。后随二难。难中有二。初难一。后多。难一中有三。初总牒一体遍一切处。次别难之。后出彼因执彼体一。理应尔故 别难之中分三。三无为故。虚空中有四。一体应成多。二应互相遍。三应非容受。四有应相杂。有同处不相离色为不定过。为如色处处无别故。虚空即色处。为如香等处无别故空非色处。

  许无因果故者。大乘之中无为是离系果。十因中观待.摄受.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因。得是观待.摄受.同事.相违.不相违因。能得增上果。今就他宗。又是同品亦无过失。定有性故。

  叙自宗无为中有二。初总标经说举数明之。后随烈显。后中有二解。二别故。初中有二。初显依识变。后显说为常解 依法性中有五。一标依法性。二显法性体。三显依义。四结依假。五释众名 废立门。应立一。谓真如。余非实故。又可立二。顺世间立二。谓空.非择。真如立一或应立三。真为一。随障断为一。顺世间为一。今顺世间立二。随障断立三。真立一。随其所应开合别说。

  无为。以五门分别。一诸教增减。或说三.四.六.八等。二出体。三三性分别。一善等三性。若本唯善即真如故。若相通三性。许三性识变故。二所执等三性。第八卷说通三。此第二说唯二性。四谛摄。一安立.非安立谛。二二谛真俗摄。三二三谛。四四谛。五释难。于中有五门 一一多。随心言多。约体但一 二何因摄。十因.六因应思。六因中唯能作因。余皆有为。十因通五。一观待因。二摄受因。境界依处故。三同事因。同为生等一事业故。四不相违因。令圣道生故。五相违因。与碍法生法染污相违。故说为灭。性离障等也。五果摄摄何。择者谓离系。虚空.非择摄增上果 三凡圣得。虚空.非择通圣.凡得。想受灭.择灭真如。定唯圣者得。不动二说 四伏断障得。想受灭通伏.断如常。何故择灭不伏得。已不害随眠故 其不动两解。一内道得唯断得。外道伏得。计为涅槃灭心.心所故。内道不然 又解。内道亦伏得。如想受伏得。此伏三禅已下。不得伏欲界。已二性烦恼增强故。如不伏得第三禅已下障得想受灭。已变异受强故。以理而论。既有伏三禅下惑得不动。即此人伏四禅上得想受斯有何失。二受强故论不许之。若尔更应伏欲界障得不动灭。既许二性障令不得伏得不动。三定下障伏。不能得想受何失 五问答。何故择灭三界唯立一。定障别开二 以变异.不变异相显于烦恼故 问何故伏惑得非择。亦伏烦恼灭。亦得伏定障。何故不分二唯分害随眠耶 答定障通于事观断。亦有伏得者。烦恼要唯理观除故无伏得者。设有异生得定伏烦恼。亦名定障。本求定故。而未求理。圣得者隐而难知。故分别说令易趣入。凡得者是可断。又凡得易而相显。更何须开 法执中。问第七影像摄相归见可名有覆。摄影归质可名无覆。亦应摄相归见名为分别。摄影归质得名异熟 答不离见故性类可同。非是能缘不名分别。托质方起可从无覆。非业果故不从异熟 问非是能缘不从分别。有覆应尔。非是业果不从异熟。无覆应然 答性通多法。二性可从见。果义局不从分别及名异熟。

  此二法执粗故易断。入初地时乃至除灭。初有四种。一地位。初在初地断非余地。二圣道。初彼中唯见非修故。三真相。初在真见道非相见道故。四四道。初在无间道非解脱道故。此依一心见道。非断粗重释。在此四初断分别法执。若解脱道断粗重。三心见道等。随义应说。迷浅必深人执必法。解浅非深人空非法。悟深必浅法空有人。迷深亦浅法.人俱起。然人必常一。有法不带人。人用必带体。人执定有法。

  缘用必依实有体故者。此据正理。外道.小乘所执。体无不得成缘。有所缘义。前卷设许萨婆多等有极微故。纵成缘义而无所缘。就他比量非自所许。今述正义故不相违 同聚心所自许相缘。下第八云勿见分境不同质故。遮见分境不同质过。非令知能缘必同是见分故。佛第八见分等。与相应法自证分等同一所缘。自之见分故不相违 问心.心所法既自相应。诸自证分既不同一所缘。所缘亦不相似。如何说为相应。证自证分为问亦尔 自证是识体。何得不相应。具时等.依等.事等.处等。此阙处等。各缘自见非他故。此义应思。

  我法若无依何假说者。所似既无说谁为能似。能似假说无故。共法之似亦不成。不得别解义依于体等假。世间.圣教二似俱不成故。

  破小乘真事中有三。初总非。次别显。后结依。别显中有三。初显不依真唯依共相转。次显诠智有胜功能。亦非离此等是。后总申假说不依真事。然假智诠必依声起等是 由此但依下。结假智所依。

  依佛地论第六云。若共相境二量所知。云何二相依二量立。有义二量在散心位依二相立。不说定位。若在定心缘一切相。皆现量摄。有义定心唯缘自相。然由共相方便所引缘诸共相所显理者。就方便说。不如是者名知自相。由此道理。或说真如名空无我诸法共相。或说真如二空所显非是共相。如实义者。因明二相与此小异。彼说法上所有实义皆名自相。以诸法上自相.共相。各附己体不共他故。若分别心立一种类。能诠.所诠通在诸法。如缕贯华名为共相。此要散心分别假立。是比量境。一切定心离此分别皆名现量。虽缘诸法苦.无常等。亦一一法各别有故名为自相。真如虽是共相所显。以是诸法自实性故。自有性故亦非共相。不可以其与一切法不一不异即名共相。自相亦与一切共相不一不异故。是故彼论说诸法上所有实义皆名自相。经义不尔故不相违。

  亦非离此有别方便。有二解。一云即以假智诠施设自相为假所依。由假智.诠显于法故。如手指月等。不尔如何说为自相能证得也。二云假智.诠境不得自相。亦非离此二外更有别方便施设自相可为假所依。显此二既不得自相。离此亦无方便可得自相。意显自相除证智外莫能得者。

  四十九立七地。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息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 四十七种姓.胜解行.极喜.增上戒.增上心.三惠谛觉分.缘起.无相有功用.无相无功用.及以无碍解.最上菩萨住.最极如来住。种姓地即种姓位。胜解行地胜解行地位也。净胜意乐地即极喜住行正行地即增上惑。增上心。三种增上惠。有加行功用无相住。决定地即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 有三决定。一种性定。二发心定。三不虚行定。此地菩萨堕在第三决定中故。决定行地即无碍解住。到究竟地即最上成满菩萨。及如来住。合立。

  其阿赖耶名在前四地。毗播迦名通六地半。第七地中摄第十地菩萨故。阿陀那名贯通七地。然依杂染位。多分异熟。通阿赖耶故 又十三住。初名通九。第三名通十三。异熟名谈十二。故名为多。依生死摽故唯取此。此二解依不共所缘以三性境为所缘者。不说二乘。二乘回趣亦此所摄。疏之二解通三乘解。以上简自名。必其简不名心。所以与阿陀那名等故。意名不及第七。故不取之 又简他识。多者相续义。一切时行名之为多。多时行故。异熟者业果。五果中异熟果。六识虽有异熟而非多。第七虽多非异熟故。唯此名。又多者广义。即是总义。异熟之义虽通六识。非总报主不立多名。第七非多非异熟。故名异熟余识不名。

  又思量者。简他识如疏。又简自 何故此名意 有二义。一者依止名意。二者思量名意 何故名思量不名依止 依止之名是共他故。今不共故。又依止名兼他显自。以能依止显所依故。思量之名自行相义。以行显体。以缘多故相续恒起。行相缘远名之为审。故以思量行相而显自性不名依止。又现正思量名之为意。对法第二无间觉义是意。即次第灭根。今此思量是现正思量。简无间故言恒故。显此思量恒现在故 又简自名。何故不名心识而独名意。百法等说识有八种。有心地说八并名心故 以恒审思量之义胜余名故。若恒集起名心。不及第八。若了境名识。不及余六。故以意各而标自称不说心.识。由此简他识有二义。此余识非恒。及非审故。如疏解。第二此中心.识不及八.六。恒自识思量之用胜心.识故 简自名中亦有二。一不唯依止解意。非诸论中依止之义行之其名。二显常现在非无间觉。

  又了境者。一唯见分行相。而现自体。二简他识。有四义。一易共知故。婴垓之属皆知有故。二共许有故。三乘通许。三行相粗故。四所缘粗故。唯六名了境余不得名 又自可名为心.意。何故但名识不名心.意等 以了境之行相粗故易知显其自性。心.意不尔。眼识等名心义难知故。有心地说。八并名心。对法等说无间觉意。故简自名。又简不名异熟名等显。异熟等名相难知故。多非分故。自余别义如对法抄.及别章说。

  体相沉隐名之为因。故唯在种。体用显现立为果。名为见故不在种。不尔应通因果。

  能变中有二四句。初应总因果为句。次等流.异熟各别因果为句。次以二相对为句。后转变.变现为句。合五四句思之。有唯转变名变非变现名变。谓一切种子。有唯变现名变非转变名变。谓因第八及六识中业果现行。并佛功德一切诸心.心所。有俱句者。谓因七识。俱非者。谓异熟相分。但是所变故。一切因位有力相分为能熏故。亦转变名变。非变现名变。第一句摄。其因中六识业果相分。及一切第八。佛果诸心.心所相分。并为第四句 又有因变非果变。谓成佛已去一切有为无漏种。佛更无现熏生故。有果变非因变。谓第八.六识中业果。并佛一切现心.心所。俱句者谓因七识能熏现行。及能生种。俱非者。谓佛果上一切相分 唯以等流为因果能变作四句。惑唯等流因非果变。大悲菩萨之果。无漏法尔种。有唯等流果非因变。谓佛果现八识。有俱句。即因第七及六识无漏。并威仪.工巧变化因种。有俱非句。即佛果相分 以异熟为因果能变作四句中。唯有三句。无第三句故。有漏善.恶种子为初句。第八及六识业果现.种为第二句。无第三句。俱非者如理思。

  诸科文颂皆应别叙。

  第七及六识非善恶并业果心等。是于八识各为五句。后别应思。真异熟。具三义。一业果。二不断。三遍三界。第七具后二义非初。第六报心具初.后义非中。非报心具后一义非初二。五识报心具初非后二。非报心三义俱无。故唯第八独得其名。

  十因中第八现行望诸法能为几因。一观待。二摄受。作用.依处相摄受故。三同事。四不相违。非言说故。非润.未润生后果故。非引发.定异。不亲引他生。非定分别生。故不相违。思可知。种识望诸法能为几因。可为观待.牵引.生起.摄受.引发.定异.同事.不相违合八因。唯无随说.相违二种。

  准此中云。三相俱唯现行。现可见故。执持胜故。从胜为相 第八三相。摄论第二卷。以种为因相。诸法因缘故。现行为果相。二种所生故。现.种俱为自相。现.种俱为自体故 又说唯现行。所藏处名所藏故。论本之文本意如此 又说自相.因相通释第八现行及一切种子能藏.所藏故。自相体通。一切种相应更分别故。因相亦通。其果相唯第八现.种。除余种子。非异熟故 第四说。三相俱取现行及一切种。与转识互为因果故。摄论云。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转识更互为缘因故。果相亦通也。又诸法于识藏。识于法亦尔等 在因具三相。佛果唯自相.因相。无果相。非熏非异熟故。若准摄论颂。不唯异熟名果相。但从他生名果相。佛果现行可名果相。自种生故。前解为胜。望他为因果故。

  问三藏阙一不名阿赖耶。三持阙一不名执持 答本以执藏解藏。阙此便失其名。本各以执持名持。阙一犹名执持。又三境有差别。阙一境尚名能持。藏者所藏之用。阙一不名赖耶 问第七阙三中一之义。应不名末那 答言末那然通有染义。差别义无尚名末那。有思量故。

  谓本识中亲生自果。今简数论。数论大等藏最胜中。

  若由本识种子性故。相从无记亦应相从一界所系 系据缚义见.相别系。无记是性。性类复同。不可难以同一性故相应非色。

  瑜伽五十七。二十二根中云。问几有异熟。答一谓忧。十少分。谓信等五.四受.意。通无漏故。问几无异熟。答十一。谓七色.命.三然漏。十少分。谓四受.意。通无记故。信等五通无漏故。问几有异熟助伴。答最后三。能助有可爱异熟法。令转明盛能感决定人天异熟。问几是异熟。答一命根。九少分七色.意.舍。问几有种子异熟。答一切皆有。问几非异熟。答十二。谓信等五.三无漏.四受。九少分。谓前九。通长养善性等故。问几是异熟生。答亦一切种子所摄异熟所生故。此中虽有七问。总三门分别。初三为一门。次二为一门。后二为一门。第二门中第二问。第三门中第二问。当唯识种子中无记性难。或为二门。初三为一门。后四为一门。

  非熏令长可名因缘勿善恶业与异熟果为因缘故者。若现行业望自业种令增名因。即业种亦令果种增故应名因缘。此义可然然非正好。初熏习位已令果种增。非已后故。非业种令果种增。但应如疏解 此中护法现行望本有种无因缘义。但增长故。如何可说种子.现行互为因缘 护法既存新.旧。望新熏者正是因缘。望本有种为增上缘。不辨体故。

  论若尔真如应是假有者。此有多过。宗有比量相违。亦有决定相违。亦有自不定。比量相违云。种子应非定假。与法不一异。亦如说真如。为如瓶等与法不一异故种子是假。为如真如与法不一异故种实有耶。故为不定。

  种子以诸门分别如别抄 下是唯新熏中第二释难。释前初四通证文。第四解违中解后三别证文。

  破新熏中大文有五。如疏。第一破本宗义中有三。一初道无因难。二相违互起难。三凡圣转易难。

  破分别论者中有三。初叙宗。次别破。后自释。别破中有二。初空理非因难。后起心非净难。起心非净难中有八。一相转体常难。二二性应同难。三恶与善俱难。四不俱非善难。五例恶非因难。六治障性同难。七凡夫起圣难。八现种应同难。大众部等无种子 破分别论者而言成种者。别破大乘异师。又经部别有种子。萨婆多因义种子义。未来有无漏因故。大众类此亦然。凡夫身中有可当生无漏之因义名为种子。不同经部等。又不相应随眠亦名种子等。

  第四会违中有四。一诸圣教中虽说内种下。会前内种定有熏习及三熏习等文。二其闻熏习下。会前摄论说闻熏习闻净法界等流文。三闻熏习中有漏性者等。会前摄论是世出世心种子性文。四依障建立种性别者下。会前瑜伽有情本来种性差别等文 或分为五。若作四段。总会前新熏家所引之文。今为五科。亦兼傍会前对法之文。闻熏习中有漏性者下。会对法云决择善根能得建立为无漏性。修道所断等文。此正因缘微隐难了下。方会摄论是出世心种子性处。义兼傍会。于理为胜 前新熏中多界经者。即此家义新熏之证。故不须会 会瑜伽中有二。初会。后难。会中有三。初标。次释。后经。难中亦三。初立理。次破救。后申二难。

  瑜伽第五建立因有七相。第一无常法是因。无有常法能为法因。谓为生因.得因.成立因.成辨因.作用因。即当六义中第一刹那灭。第二又虽无常法为无常法因。然与他性为因。亦与后念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即当六义中第二果俱有.第三恒随转。其与他性为因者。即种望于现行名为他性。缘.不缘碍.不碍隐.显等种种异故名为他性。即果俱有。其与后自性为因非即此刹那。种子相生名为自性。前后生也。即恒随转。故唯识云。此显种子自类相生。摄论.唯识以果世别开之为二。瑜伽据一念因能生二果因无别故合之为一。亦不相违。若诸种子生果应取所熏中说。同身非相离者。即为亡人七齐追福。何有他他而得自身受胜果等。又异趣身如何受果。有解前趣有善恶相。令受罪者能发善心。又经云。地狱等上有白黑幡表善.恶相。令彼罪人发善心故。若尔鬼畜人天无白黑幡。应不受果。有解但是化后俗语。何必得果。我杀还我上走避亦难故。又解由作愿者胜愿资故。令受罪者七分得一。又由亡者曾有处分作善恶事。现在为作果遂本心故。有果报同趣可受。异趣成难 又无受尽相。依名言种生自同类。有受尽相。谓善恶业得名言种感异性故。次萎歇时。非善恶种生自善恶而有萎歇 第三又虽与他性及后自性为因。然已生未灭方能为因。非未生已灭。即当六义中果俱有.及恒随转二。唯识云。虽因与果有俱不俱。而现在时可有因用。未生已灭无自体故。正显为因之世。非正种子之义。现行之因得诸果等皆亦尔。故摄论.唯识。以通诸法不唯种子故。果俱中因言叙出。瑜伽前既合二为一。故别门说为因之世。故不相违。现在去来非种子也 第四又虽已生未灭方能为因。然得余因非不得。即六义中第五待众缘。第五又虽得余缘。然成变异方能为因。非未变异。即六义之中无别相门。即待众缘摄。夫待缘有二。一显一因体不能生果故待众缘。二显待缘已方始变异。瑜伽据体即有别。开一为二。摄论.唯识以待缘义等。合二为一。亦不相违。变异是转易义故。

  第六又虽成变异。必与功能相应方能为因。非失功能。即当六义中第四性决定。第七又虽与功能相应。然必相称相顺方能为因。非不相称相顺。即当六义中引自果。总而言之。合六义中第二果俱.第三恒随转。瑜伽第二.第三义门对说。开六义中第五待众缘。为瑜伽第四.第五。自余一切六.七无差别。勘瑜伽第五抄。

  生引因中。瑜伽等云。未润种子名牵引因。已润种子名生起因。三性.十因悉皆如是。果虽合为一不论远.近正.残生.引。其能生种通业.及因缘。未润去果远名引因。已润去果近名生因。正合能引所引说为引因。能生为生因义。三性.十因即为三义生引二因。并无性二合有五解。既有正.残为生.引。亦有内.外。果为生.引。

  三法展转因果同时中。难云。旧种生新现为因果种生。新种现熏成为因果现起。若更新种无生力。唯从现所生。亦应新现力犹微。如何起新种 答新现缘皆具。新种故从生。新种未逢缘。故不能生现 问现行新所起即言缘已具。新种亦新生。何不缘称具答新现能熏四义具故。说现逢缘。新种未逢加行引故不缘称具。要由前加行势力牵引故。种子方生现 问能熏四义具。即说现生种。种子六义成。应说能生现 答逢不逢缘二有别故。如前已解。

  六十六说。五相名执受。初三。一唯色名有执受。此遮心.心所等。非执受故。二于色中所有肉根根所依属说名执受。此遮外不属根色。非执受故。三心.心所任持不舍说名执受。当知此遮过未及现在世依属根发.爪等。及遮死后所有内身。非执受故 执受有三义。一生觉受义。即对法文。二能生觉聚类。即五十六文是。三亲领为境安危同义。即此文及五十一等文是。

  第二三变俱解体行。唯初能变释行非体。此有二解。一云具论者质故。不具论者影故。二云初变有三相。后二皆无。自相即自体故。初变但解行。不可重彰其自体故。后二不然。行.体双释。此解稍能。

  达无离识所缘境中。称行相相似。虽第三卷有二和会。然无分别智缘真如。所缘不相似。应言同一。此唯识文不尽理。若就瑜伽言同一。即无本质心唯相似故不可同一。应会二文以为正理。偏取可皆非。非正中释。应如理思 或二文说。瑜伽约相似同一。此论约境一名相似。同一境转故。亦不相违 释所缘相似与瑜伽同一所缘有五释。一就彼文。二就此文。三彼约本质。此依影像。四彼此约皆同。五彼依无为有本质缘。此依有为无本质缘。

  心分既同应皆证故。此量不定。中第四心分应有能证。第三即是。何故无也。立四分量云。心.心所法。一刹那中定能自显。能显他故。如灯日等。此因有法差别相违。喻有所立不成。以灯无缘虑。心有缘虑故。

  论如众灯明各遍似一相各各别。对法第二眼识于二根。如二灯共发一光。此如何通 此以随说小乘法为喻。彼据大乘体义为喻。亦不相违。如因俱声共别造故 若尔如多灯共处。其影便殊。云何共造 今正释者。如一盏中有多灯炷。及因俱声。大种邻近共造一色。两盏别炷不共造色。故影有别。

  第二师变外处中有三。一破他。二申自。三释妨。破他中有三。一圣应变秽难。二凡应变净难。三无因变下难。

  第三师中亦三。一破他。二申自义。三释妨。此说一切共受用等是。破中有三。一器坏无因难。二已厌无用难。三有身无益难。

  其上天眼.耳见闻下色.声不托本质。如第七卷解。第八得自相。见.相异界摄。五识得自相。应许别界收。不许别界者。云何名得自相。

  第七卷解不许。今解云许异界无失。先解得处自相义。今解得事自相。

  胜定果色大种造不。如对法第一末疏。虽有五文说造不同。说先变为大种后造色生。并同系等文者。有义此说依欲.色二界地定果色。以有所依身故。无色界定果色。从本质大种造。定中无大种。无所依身故。

  定等有界地自他不定者。此有五。一定力。二通力。三善法力。四借识力。五大愿力。由行大愿引他地色现在前。然第八识唯有初二。后亦通余。因便显之。亦无过失。如第八识无漏意引定果色。令欲界第八变。不妨欲界有定果色种。无能引变 如第八缘境中。色.声.触中假色缘不。缘者法处假色何故不缘。任运心及八俱心所有此妨 见随本定种子生名因缘变。此为正义。

  胜定果色。略以七门分别。一凡圣起。如对法抄。色界通果可通凡圣。如三十三文。若无色界毗钵舍那菩萨。缘三界及无漏。亦有定色泪下如雨。及宫殿香故。必要是声闻能变。非是地前故。皆通凡圣皆能起之。有用无用即成差别。如三十三说 第二依地者。此有二门。一能变依。二所变依。能变之中通唯四定。如唯识疏。定力通无色。色界六地.无色四地可然。余七方便作用狭劣。欣厌上下无胜力能故不能变。或方便初未至亦无相故。有义非想行相微细闇昧故不能。初近分地亦无广通故亦不能。此上随依通有漏.无漏 所变依者。变色.无色界及与无漏决定皆得。随能变故。于欲界中。如身在下界意引定果色。与上界色类相似及无漏者。欲界五识未必能观。名无见无对。下界第八所缘可尔。如眼.耳通扶根尘等。此类甚多。若有四禅小作欲界化。能引粗色似欲界者。为令欲界众生受用。即令五识第八所缘。皆欲界系。随意乐力起色果故。亦复无遮。三十三云。圣神通变能令受用成辨所作故 三有漏无漏。凡夫所变唯有漏不能令用。唯令他见。如三十三说。圣者所变通有漏.无漏。因五.第八见。皆唯有漏。相势同故。唯无记性。在果唯无漏善。自他俱然。第六意变自他俱通有漏.无漏。通善.无记。利戏别故。然无色界及中间。唯是善性无通果。唯定境。无记定不能故。四静虑果即通无记。此在七地以前.二乘.异生。非八地等 四具境多少。不变根等在中如对法抄等 五大种造性。如对法抄 六定通别。如唯识疏 七界处所摄者。因中意识第八所变之色。五识不得定属法处。以境对根。及果对因。皆定尔故。能缘之根。俱是意处.意界.意识界故。以果属因。定法处所摄故。不以影从质五尘等摄。五不见故。亦得从质为名。名色.声.香.味.触等故。然有不依质而变故。不以影从质摄。若令五识得受用者。即通五外处及法处摄。法处摄如前说。五境摄者。以境对根。离因从果故。若五识外境。以果从因。名胜定果。亦法处摄。意.八俱境相从亦尔。在佛果上五识.意识.第七.八所变实色者。从五识故皆名五尘。不尔佛果十八界云何名无漏。佛地.唯识广成立故。如散心五.八意所变五尘。皆五尘故。佛果意识中第七.八所变假色。如八胜处等可唯法处。若五识等亦五外境收。今唯于法处说胜定果者。由在因中根本色故。多五不缘。自体微细名无见对。若神通等所发许五见者。显扬第一。胜定果法处色。所依成就者。亦令他见。即非无见无对。非如散色名无见对。从本为名。非实无也。三十三云凡夫神通定犹令他见故。即依此义。有说佛果无十五界。若不尔者。胜定果色应不唯法处。护法等解。约因位中安立谛。但说有处界故。唯法处说胜定果。不尔云何经言十八界种通有无漏获常色等。故前解善。

  因缘故变等中。疏有四释。一因缘者任运义。分别者强思义。难陀师触等五法。亦能受熏持诸种子变皆有用。即违成业多种生芽。下第三卷自当广释非也 第二因缘者。诸法实因缘。分别者余七识。非实种子故。唯取第八所变是因缘变者。此言因缘是何义。若论异熟应通五数。何故不尔。若五识所变不是实法。云何名得自相。若言得处自相非事自相。即青黄等及定四大等非五识得。甚大灵异。火烧身时应不觉痛等。又本识得实非五识者。即应五尘法处所摄非五境摄。许五识得自相者。以总从别五尘所收。既不许缘自相。如何以假从实五尘所摄。如胜定果色。本唯意变。设虽五识得。以末从本。名胜定果。法处所收。离本说末。以境对根。可五尘摄。青.黄等色五本不得。唯意所缘。应法处收。何因以实从假五尘所收 第三解云。因缘者异熟心。因谓名言种子。缘谓善.恶业缘。若随此生变必有用。本识触等为例应尔。若不自在故非者。五识非一切时是业果故。俱意亦然。如何变必有用。又独头之意是业果心。因缘变故亦应有用。由此故知第四说善。因缘者法体实从真种子生。从真种子生者。所变有用。余名分别。

  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 性境全及带质一分。是因缘变。独影及带质一分。是分别变。然带质境可通因缘.分别二门。从种及见二门摄故 若所缘心无心用者。见分为境自证分缘。云何有用 答自体义分非相分故。

  变无为等便无实用等者。等取不相应法。无为无实。所等不相应无用。合而为文。非无为无用也 有解真如未证实。假无为无用。二俱不缘。合而为文故言无实用 又解真如虽无实作用。今言用者力用。即是真如离系之力。今言本识变为真如不如本体。无实离系之力名无实用。非无作用名为无用也。此解为正。又设影像心中亦无实用。所以不变。

  说第八识缘三种境。不言法处境者。依非定通力法尔所缘故。设变法处不异内身及外器二故。即二摄尽。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终)


大正藏第 43 册 No. 1831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本上)

  大慈恩寺翻经沙门基撰

  第三卷

  五十一云乃至未断。断则终无余断。非离缚断。

  解触中有三。一略标。二广辨。三破斥 广辨中有二。初广前。瑜伽论说。与受.想.思等者。下会违 广前中有二。初广体。后广业。既似顺起心下是 广体中有二。初广三和分别变异。后广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和合一切以下是 初中又二。初散释三和.分别.变异。后会集论。根变异力等是 初中复三。一释三和。二释变异。三释分别。由三和.变异俱非己能。故前别说。后方释分别 此中由想起言说。何因不说为语言因者。故果例现想疏故 思令心者。取正因等 何因说信等。则自性善 此中三和合。皆有生心所功能说名变异。无为无变异。如何有生心所功能。今解。此据有为缘三变异。若无为缘心二变异。无为无变异功能故 又解依无为有隐有显分位变异。不同有为体有变异故。无为有位异故说名功能。体无功能也 如第七识以第八为根复为境依。说触为二和。

  释业中。初释总文。起尽经说下。引经证成。会违中有二。初会瑜伽。后会集论。

  解相应中。而时.依同。所缘.事等。若约本质。或无本质法一切名等。同缘一境故。与事等不同。若影像相相似名等。何事一种。无分别智缘如无影不可相似。不同一。故知有本质者。影像名相似。本质名同一。若无本质者。有为缘相似名同一。无为缘境一名同一。此据实缘故不相违。

  蔽心者有二。一法性心。二依他心。

  心所例中。第一师不例异熟等者应思。一一不例所以。以义不同故 何故触.作意.思三皆言于心等受.想不尔 胜义不善。谓生死流转 何故与无漏为依。而言善.染违应不与二俱作依。

  心所例中。第三师云。以六义例。今观第四师难意。不例了别及与受俱。则例六门。虽有难言触与触俱。许五法俱为例同故。三释皆以后阿罗汉所不舍藏。唯心王舍藏。为非心所舍藏名。非心所舍藏名所以。前例如是。不尔何故中路例也。此则依初二解为正。并第四释 难中有十。一总非。二却诘。三难令不受熏。四纵难受熏。五他救。六复诘。七彼释。八正难。九转问。十申宗 第四纵难受熏中有五。一一成六体过。二多因一果过。三五种无用过。四势等非次过。五顿生六果过。又彼所说。转问也。由此等。申宗也。

  三喻恒转中。一沉浮两趣间喻。二逢缘波浪起喻。三飘流内外物喻。非佛何能止。

  有四萨婆多。此中有四种。类.相.位.待异。第三依作用。立世最为善。如俱舍第二十卷。

  破上座师等因果等义中有二。一叙宗。二正破 叙宗中有三。一总标。二别显。三总结。如是因果等下是 别显中有三。一举极速以明时。二举一体而成二。三举二体而彰俱有 正破中有七。初总非而起徴。二显相违而破世。三定有无而兴问。四纵灭有而返诘。五序相违而体一。六逐一异而理乖。七总结申难意。

  般若毁菩萨不令入灭定。瑜伽说四人不成赖耶不退亦入。岂不相违。顺此三说中。八地不入。第一师以此为证。故不许取直往八地。佛所诃故。故迂会者名不退也。

  第二明直往者名不退。即有二义。一云瑜伽为正。佛诃耽玩。无胜利故。非彼不入 又解经正。瑜伽依不退者成熟而说。初已曾入后诃故不入。由自在故亦说不退入定。其实不入。

  勘菩萨地少大广行等名。解深密第三当瑜伽第七十八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于诸地中所生烦恼。当知何相何失何德。善男子无染污相。何以故。是诸菩萨于初地中。实于一切诸法法界已善通达。由此因缘菩萨要知方起烦恼。非为不知。是故说名无染污相。于自身中不能生苦故无过失。菩萨生起如是烦恼。于有情界能断苦因。是故彼有无量功德甚奇。世尊无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令诸菩萨生起烦恼。尚胜一切有情声闻.独觉善根。何况其余无量功德 何故心通诸位。则言随义应说。异熟亦通诸位不言随义 已别说舍。何须更说。

  依无相论同性经。无垢识是自性识心。则真如理。故知无垢通二种也。

  然本识有十八名 颂曰。

  无没.本.宅.藏  种.无垢.持.缘
  显.现.转.心.依  异.识.本.生.有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无性摄论云无始时来者。显此识性初际无故。界者因也。则种子识。是谁因种。谓一切法。等所依者。能任持故。非因性故。能任持义是所依义。非因性义。所依.能依性各异故。若不尔者。界声已了。何假余言。此二句意。无始时来者。显此识性无初际通句也。一切法之界。谓与有漏法为因缘。与无漏法等为所依。由一切法界故有诸趣。由等为所依故。有涅槃证得。与唯识第二复次少分相似。然稍差别。如文可知。

  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中有三解。一云此中但举能藏名阿赖耶。非是藏义具。以对胜性明能藏故 二云此中三藏一切皆具。举能摄藏显所藏性。杂染种子互为缘故。由此持能内执为我则执藏义故具三藏。此上二解论长行中有此文说 第三义云。据实赖耶但以执藏。今据能藏。有大自在似常一故。别似于我。显为我爱之所执藏义意正以所执藏故名阿赖耶。若以能藏解阿赖耶。佛果应名。若以能藏.所藏义解。二乘无学.八地以去应得此名。故唯执藏名阿赖耶。阙则非也。今举能藏彰杂染藏。佛唯一能藏。二乘无学.八地以去有二能.所藏。以外有三藏。故以执藏名阿赖耶。

  论胜者我开示中。论文唯据究竟证果而说故立正名。正名亦通地前等故。不定性者理在其中。地上地前随应摄故。决定二乘生无色界信有第八得入灭定。明亦为说。然非正故。究竟不能得大果故。此中简之。

  我于凡愚不开演者。无性解云。怀我见者不为开示。恐彼分别计执为我 何容彼类分别计执。穷生死际行相一类无改转故。为显二乘定性凡夫。俱生之见未除不得为说。恐增分别见故。非得圣者不为说也 今难若以凡夫有俱生见不为说。二乘已断者亦应为说。若为不愚法者说。凡夫定性亦有不愚。何故不说。故知不为凡夫正说。无性虽言怀我见者不为开示。非尽理言。又此论言障生圣道。凡决定性可尔。与无性同。非圣者身更障圣道故。又虽二乘圣者不为说。多分不愚法故。非同异生。此意不为正说。非不兼说。

  成大乘是佛语中。论有十量。前四对中。更加乐大乘许字。简随一不成。以至教摄为宗故成四因。七因证中。先不记中又有三量。一云若大乘是住自法内为广坏正法说。佛应先记。无功用智佛恒有故。如灭法事。又恒正勤守正法故。又知未来智无著碍故。又有一量云。有法如前。法云佛应先分别记别。后时坏正法者所等起故。如正法灭事。并驴披师子皮教。有七比量。显扬第二十。以十因说大乘言教是佛所说。一先不起。即此初因。二今不可知。则此第二。三多有所作。四极重障故。此中所无。五非寻伺境故。则此第三因。六证大觉故。则第五因中若有大乘因也。七无第三乘过失故。八此若无有应无一切智故。即此第五中无有大乘因也。九有对治故。即此第六因。十不应如言取意故。即此第七因也。此七因中。一一更应思作比量。

  上座部师立九心轮。一有分.二能引发.三见.四等寻求.五等贯彻.六安立.七势用.八返缘.九有分。然实但有八心。以周匝而言总说有九。故成九心轮 且如初受生时未能分别。心但任运缘于境转名有分心。

  若有境至心欲缘时便生警觉。名能引发 其心既于此境上转见照瞩彼 既见彼已便等寻求察其善.恶 既察彼已遂等贯彻识其善恶。而安立心起语分别说其善恶 随其善恶便有动作势用心生 动作既兴将欲休废遂复返缘前所作事 既返缘已遂归有分任运缘境。名为九心。方成轮义 其中见心通于六识余唯意识 有分心通死.生。返缘心唯得死。若离欲者死唯有分心。既无我爱无所返缘不生顾恋。未离欲者以返缘心而死。有变爱故。若有境至则心可生。若无异境恒作有分任运相续。然见与寻求前后不定。无性摄论第二卷云。五识于法无所了知。先说见心也。复言见唯照瞩却结前心。

  五欲非着处者。生上二界亦起我识。

  第一证中集起心者。又解所集种。处起生法。因故名为心。

  破色不相应及心所中。亦应有非染净种所集起心。略无之也。

  许类是假不能持内法实种 前第一卷。如堤塘等假遮实水。此何不尔 暂息灭遮假定可尔。毕竟永持于理未可 若尔佛身别解脱戒等亦毕竟遮。何义不同 遮是息义。可假遮实。持是任义。故假不持。

  破清辨似比量。宗有一分所别不成。如论中道胜义。亦有一分违宗之失。不成如疏中解。同喻如幻者。依俗谛如幻有二徴。如幻实事。非缘生故能立不成。如幻似事。此宗非空所立不成。依胜义谛。彼此二宗一切法皆不可言。非空非不空。非缘生非不缘生。何得以空华等为喻。同喻亦有俱不成失。名似比量。

  第二证中身器离心非有。则八证中第五业果证。

  趣生中言五趣者。佛地论说。以阿素洛多谄诈故说为非天。有诸经中开为六趣。实则天趣。故五趣也。余经亦说通鬼趣摄。随顺理故。或佛地论约多分义。实通二趣。如法华第一抄。

  起无杂者。界地可尔。如欲界五趣四生。何者。烦恼.业.果定属此趣生。而言起杂。如转重令轻。亦有恶趣果人六天中受。人天亦起分别烦恼等。亦有恶趣受别报善业果。如天人中龙象马等.福德鬼等。皆无定属。今言起余可名杂乱 今解不然。彼无定属。唯第八识趣生一定不可转受。转受唯是别报等故。故余名杂。不知何趣何生类故。故若起之便名为杂。第八不尔故名无杂。

  生得善及意识业果起无杂者。如生得善。虽此欲界亦有定属。趣生名无杂不尔。唯意业果无杂。此相从名。非实无杂。此解为正。通五趣得果故。意异熟者。此师不许诸趣转受。唯本处欤。或多分故。亦有实异熟依异熟转受故。意中业果是护法文。生得善者余师义。合之一处。然非准的。

  实准异熟及彼心所名正趣生者。问趣生之体为一为多。若是一者。依六别实心及心所以立总一。如瓶.盆等趣生应假。若许假者违上文故。若实一者。云何依多实法而立体一实耶。若是多者。应如一人六个人趣六生所摄。故为大过 此义应思。趣生是假。经部师难。依六根立命根。命根应是趣生。总一假故 要依实法方可建立故。不违上。所依实故。后解为正 或唯心王是趣生体。心所相从实非趣生。故唯是一 或同在一聚俱言无失。是实非假。应勘瑜伽假实 正实趣生者。正者本识义。趣生本故。余别报五蕴依此相从名趣生。不尔应杂乱。一趣起他趣故。此中唯取正感后业所招识等。为趣生体。

  必住散心非无心及定者。大小共同。摩诃摩耶经。佛入灭定方入涅槃。与八十瑜伽同。此中文或分六。一破经部。如睡无梦。转识无故。余部不尔。次破萨婆多等。三显真异熟。余三文自显。

  受生命终中。六种转识行相所缘有必可知者。萨婆多等说有意识行相可知。故今难之云。如可知者。应如余位分明可知。既不分别。明非意识。

  名色互为缘。如心经赞。

  頞部昙。此云疱。渐稠如疱 闭尸。云凝结。彼呼熟血亦言闭尸 健南。此云厚。渐凝厚也。同五王经 钵罗奢佉。云具根。即五七日也。

  第四卷

  四食证末。云说为有情依食住者。皆依示现。中观论破如来品云。如来者亦名众生。又智度论第三十卷云。于二足四足等众生等最为尊胜等。说为有情皆是示现。又言于众生中尊。佛身何必则是众生。入城乞食等皆名依食住。亦示现也。对法第五云。一不净依止住食。谓欲界异生。由具缚故。二净不净依止住食。谓有学.及色.无色界异生。有余缚故。三清净依止住食。谓阿罗汉等。解脱一切缚故。四示现依止住食。谓诸佛.及已证得大威德菩萨。由唯示现食力住故。摄论第十亦同。唯示现食但说唯佛。世尊实不受食亦不假食。彼约四食作论故不说菩萨。异熟识食彼非示现。故对法据三食作论。恒无漏俱。实无三食。故称示现。实不相违。又此论据八地以去菩萨实是有情非是示现。虽现三食亦不说之。佛示有情。故不为例。或偏依段食。八地已往实不待资 问何故四食一入长养余三非。四种长养三非食耶。瑜伽自释后难。前难如何。

  灭定中。成业论云。心有二种。一集起心。无量种子集起处故。二种种心。所缘.行相差别转故。灭定等位阙第二心。故名无心。如一足马阙一足故亦名无足。

  谓眼等识行相粗动起必劳虑等者。从三乘通义。据实八地已往菩萨无有漏心。何必劳虑。

  破萨婆多灭定识不离身中有二。初叙计后正破。破中有五。一如想起灭难。二寿不离身难。三应非有情难。四根.寿无持难。五经言无属难。萨婆多言。受.想前偏厌。心行说言无。识体非心行。灭定故言有。若尔难言。识体非心行。灭定实无而言有。寿等非心行。定内实无而言有。故论云。寿.暖诸根应亦如识。便成大过。

  破经部本计中有二。初由四难。后总结之。四难者。一无因果不生。二无体非因义。三余非受熏等。四以量成有识 第二由斯理趣下结也。

  七段破有心所中。第四段破救中有八。一以语同心行。二审定遍非遍行法以起后难。此中有三。一总标。二显随有无。三结正。三难思如受.想亦应同灭。四难信等亦无。五受.想例思应有。六例触应有。七受例应然。八想例同此。

  第七段破中有五。一总非救。二引经破例。三结成义。四例有受.想。五违教失。

  难无心所中有五问答。初难中有七。一心同所无难。二法随遍行灭难。三受非大地难。四识非相应难。五应无依缘难。六如经有触难。七受等必俱难。

  难灭定染无记心。云余染无记心必有心所故。此中心必有心所。宗也。加之灭定位心文言方足。不尔则有相符极成。染无记心故。因也。如余染无记心。喻也。因脱故字。喻少如字。余皆文足。应义读取。

  第十证中以心为本。诸部总句。有无为染净法皆心为本。萨婆多等无为由心显。有为由心故起。由心起染净法势用最强胜。故说为本也。由此经说若心染净有情染净。经部师意虽亦如是。然心受熏胜于根等。以遍界故说心为本。虽有为之总句。并无为之别句。因心而生。谓色.不相应由心为同类.俱有.异熟因等方始生故。诸心所法理虽亦然。邻近于心依心方住。此上二句别对萨婆多。下二句对经部。如文可悉。疏中但叙大乘四释。此中总释。然观下文之意双破彼部。故说此释。

  业果界地往还后起应无因。摄论第三云。若有于此非等引地没已生时。依中有位意。起染污意识结生相续。此染污意识于中有中灭。于母胎中识羯罗蓝更相和合。若则意识与彼和合既和合已依止此识。于母胎中有意识转。若尔即应有二意识于母胎中同时而转。乃至广说。

  时分悬隔无缘义者。对萨婆多。识位中色是异熟故。名行缘识。一则劫数时悬远。二则乖隔。本无果识可名识支。云何名感识位中色。经部师未来世无而言感者。时分悬远。时久隔绝。如何名感。又若言感名色位识名缘。则隔识支。应说与名色为缘。非与识为缘也。

  十证摄八证者。此第二异熟。是彼第六。此第四执受。是彼第一执受。此第六生死心。是彼第八命终。此第九灭定。是彼第七灭定。此第十持种。是彼第四种子。

  第一能变中。何故第八心所例同心王言亦如是。第二.三能变不然。但举相应不言倒同。

  恐此滥彼故于第七但立意名等者。何故第六不但名意。第七亦识也 第七持业。二义以彰识体。第六依主。将他以明自。若第六标一意不言识者。不能显自。第七加识恐滥依主。故第七但标意名。恐此滥彼故。第六加识显依他故得名故。

  何故四缘三名所依。所缘缘体不名所依。胜者名依。势相亲近。所缘缘疏。是故不立。因则可是。依义则非。

  俱有依中。第二是安惠师义。彼见.相分虽是所执体性都无。亦有似色之相。如梦所见。今时山.河一切皆尔。故有藏识所变根.境为所依缘亦无失也。

  依所依别中。所依具四义者。身根望四识。阙于何义而非所依。且义解云。无决定义。以依下身起上眼等故 此亦不然。下五识俱起上意识。应非五依。亦不定故 又有解云。阙有境义。夫立有境者。必同分根起有境用故。彼同分根非是所依。但是依摄。由此身根必无与四同分有境。设自身识未必俱起为四识依。以说依用名为有境非依体故。此亦不然。论下文说。虽有色界亦依色根。而不定有。非所依摄。若许依用以名有境。五根于八起识不起皆名有境。以依体说。不除有境。唯无决定。若依用说亦应说言无有境义。非一切时恒起识故。或第七.八非五.六识定同分故。由此今释。有其别义。夫所杖托皆说为依。具四义者。依中最胜立为所依。劣者不立。

  具决定中何名决定。非定俱有名为决定。决定有四。一顺取所缘决定。下名同境。二明了所缘决定。下名分别。三分位差别决定。下名染净。四能起为依决定。下名根本。其有境为主亦各有四。此四决定.有境.为主。亦随有一种。即是决定.有境.为主。五根于五识。有顺取所缘决定.有境.为主。意识于五识。有明了所缘决定.有境.为主。第七于五识。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为主。第八于五识。有能起为依决定.有境.为主。故此五识具四所依。五根能顺五识取所缘故。意识能助五明了所缘故。分别之言明了境义。不尔定心应非五依。七识能令五分位别。第七究竟成无漏时。五定无漏。不尔有漏因七虽转。非究竟故。第八于五种子能起现行为依。总说第八为能起依。准此等证。故知随具则得彼名。若决定.有境.为主。唯但一种不通四者。则应五识无四种根。由此义言。第七于六及第八识。唯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为主。第八于六七。唯有能起为依决定.有境.为主。后四依义皆通前三。论之本意随应疏出。所依之体既具三义。令所生果取自所缘。为第四义。随何前三俱具。即能令取自所缘故。此四义胜皆随三中能可具者。即名所依。余者不立。于所生果非殊胜故。且色蕴中五根。望余五识.及六.七.八。五尘.法处色望一切识。不相应行及无为望一切识。非识种子望一切识。皆不具三。无前随应三中义故。子细研究都无有故。一切心所随望何识。唯有决定.有境四种随应可具。唯无为主。其诸种子望其自识。可有分位差别决定.为主二义。唯无有境。其前五识自互相望及望六.七.八。并六望七.八一切皆无。无随所应三中四义故。余心.心所一切现行。色.不相应望诸种子一切皆无。诸心所法望自种子阙无为主。以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染.净同故。体是王臣故无为主。亦无令果取自所缘。其八现识望自种子。唯无令果取自所缘。可有分位差别决定.有境.为主义故。其中具阙随义应知。已略疏牒。后读应审 然下文中五根望第八。唯除定有不除余者。举初所无。例无后故。但举无一则不成所依。何假具述。

  识种不能现取自境可有依义者。疏中有二义。一云前师识种许依本识。本识具三义。可与种为所依。种果不能现取自境。果无自所缘故。异熟识与彼为依。非所依也。故说种有依。不说有所依。

  又解此解识种不能与现行为所依。可有分位差别决定.为主。无有境故。可有识依义。而非识所依。上来分位差别即染净依。别与为名名分位差别。身根望四识四义皆无。故无过失。

  第三等无间缘依中。又异熟心依染污意。

  天亲解是第七者。论文但言烦恼俱行意。无性亦云。或有说言。与四烦恼相应心名染污意识。故知天亲说为第七 又言此缘未来为境。非必第七。与无性同 若如疏解说为第七者。何故世亲说为第七。无性说为第六。天亲以第六相显略而不论。第七相隐。亦能助润。故明依之。无性据缘当有为境非第七力。故隐不说。唯说第六。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又无性第三。亦同天亲说为第七。如前俱有依中已引之讫。

  疏中二解。法华论中五种法师六千功德。凡夫未得无漏。五根中亦言得互用。有二解。一诸根互用。

  谓假纵小乘色心前后有等无间者。则摄论第三卷。上坐中经部。执色.心展转前为后种。今难则阿罗汉后心不成。无性云。是故色.心前后相生。但应容有等无间缘。无因缘故。

  何故第七缘彼即有四说。正义缘见分。依彼唯有现.种二师。以依现为正。仍不别说四分依何 今解依自体有胜力故。见分有作受之用。所以缘之。不离体故总名缘彼 又解依三分。总有力故。唯缘见分。唯作.受故 或所缘见者。是能缘义。即依.缘同。三分并名见。所以论云。恒与诸法为所依故。

  说六随遍中。云无掉举者此相违故者。问掉.惛相违不许俱决。定.乱相返应不并生 答彼不违故俱起。此相返遂别生 问二二行相各各相违。如何不等。答流荡是散乱。一行得定俱。高.下名惛.掉。故二行相返。由行相别其体亦无。是此师意。

  第三师中。萨婆多贪.恚.慢唯钝。五见.疑唯利。痴通利.钝。今大乘见.疑唯利。四通利.钝。随应许与见.疑俱故。不得以见与贪等俱。亦名为钝。无独钝故。彼有独钝故。由此贪等通迷理.事。疑唯迷理。仁王经云。见五地断疑。事中犹预。阿罗汉疑蝙蝮亦尔。皆异熟生。故法执类。坚着即执。

  第五卷

  此与初变有同不同颂说不说。疏指如枢要者。如十卷中解。

  平等性智唯舍受俱者。观智是初定。平等智初定摄。观智喜乐俱。平等智随喜乐。有二解。一解得。然今说者。取至佛位唯舍一定。未自在随观智。自在不然故 若尔七识因舍俱。净由他喜.乐。因中无寻.伺。果由他引生 答寻.伺行相粗。非由他引转。亦应喜.乐非一类。他引不随生。故第二义一切是舍 何故地同。共受即别 喜.乐易脱故恒唯舍受。定不相违故。从能引。若有漏位能依通九地。所依一地摄。随所生故。若至佛位。能依通九地。所依唯第四定。与净第八相依相续无动摇故。十地无漏能依.所依俱定同地。随他引故。未无动故。此说法观品。非生观品。犹有漏故。

  末那系中难云。所缘一地系。能缘系随境。所缘九地系。能缘系通九。如总缘我见等 答现行为境显。能缘随彼系。种等境沉隐。能缘系不随 问现行相显可缘起见。种子相沈应不生见 答境通隐显种.现俱境。随系义显不随种系 又难。能缘缘彼地。能所一地系。境为能缘缘。能所俱无覆 答性据类殊。能.所别性。系据缚义。不可别系 问第七缘彼现。能所一界摄。八缘三界种。应随三界系 七.八互相增。能.所一界系。八境不平增。见.境各别系。又八为彼业招。不随境界系。七非业所感。随境一地系。

  问烦恼缚三乘。所执名为藏。法执缚菩萨。所执立藏名 答缚有二。一缚处生死。二缚不得种智。由此得藏名。非是菩萨。

  恒起法执。量云。法执未证法空位。应恒行。二执随一摄故。如生执。

  所立宗因便俱有失。如疏。各有二过。又因有自法自相相违。以无学.圣道意为同法故。同品定有可成害于宗法。故成法自相相违。

  阿罗汉永断染末那中。唯说毕竟断染名舍。不说毕竟伏名舍。故不说直往不退菩萨。亦舍第八四人相违。以心从境实亦应舍。种非永无故略不说。其实亦舍。则是圣道舍门摄。故更不论说。又八地已去法执在故。末那不得舍名。赖耶据烦恼得名。八地等名舍。不相违也。

  护法立末那通法执诤中有十。一违经失.二违量失.三违瑜伽失.四违显扬失.五七八相例失.六四智不齐失.七第八无依失.八二执不均失.九五六不同失.十总结会 或总分三。一立理引证。二总结。三会违。初中有九。即前九是。是故定有下结。言彼无者下会违。

  差别三中。以心对境。境有三位。谓我爱执藏位等。心亦应三。一补特伽罗执位。名染末那。二法执位。名不染末那。三思量位。但名末那。与前三境相应不宽不狭。今第三说平智不说思量位者。今显第七有二位别。一有漏。二无漏。无漏无别。有漏位中有染.不染复分为三。又前三位心境虽相应。而境中无垢不别明显。今对彼境虽宽狭不同。无漏义等故说平智不说末那。计准本识名亦应有四。此加思量。对彼执持故。彼若但说异熟.无垢二名。此但名无覆.平等智。彼但名执持。此亦但名末那。俱染.净故。今此说别故有三名。

  见道全生平等智者。疏中但有一心见道解。设三心见道。后二心有此智。初一心无。多分有故。所论总说。非于其中唯起平等智。又长读论文。见道法空智起。方有平等智。不但修道 问颇有菩萨无分别智入法观。意乐即入后得生观耶。颇有无分别智入生观。意乐即入后智法观耶。答曰不得。菩萨后得必由无分别智为前导故。佛地论云等流之观与根本观同故 问若尔何故言远等流即得.近即不得 答近势难入。远即易入故 又解总无后得入别观。必各更起无分别智引之生故 问初起未自在。后得由前引。久起自在生。何妨自力转 答曰即依此义。遂有意乐后得。不同无分别智。二观别也。佛地论及此论中。据其多分及未自在故。

  平等性智无分别。妙观智引即缘真如。若妙观智相见道引平等智。即缘似真如相。妙观入生空。自不成平等。唯缘第八。此相可知。若第六识入法观位。听闻正法等。入别游观心。平等性智缘何境界。不可缘如及缘第八。六非此行故。若缘外缘听闻正法等。及缘三恶趣等者。因中已有此行相耶。若其不缘。何故缘似真如等。即许他引。此不许随他引耶。

  所知障中。纵不善不覆二乘名无覆。障菩萨名有覆 又解不善心中亦唯无记。与烦恼障不相违也。问智障不障于二乘即名无覆。惑障不障菩萨应名无覆 答声闻唯求一果。智障故名无覆。菩萨双求二果。惑障故非无覆 问智障障菩萨。即唯名有覆。惑障障三乘。应非是不善 答智障唯障真见但名有覆。惑障令处生死故通不善。又自损损他故。

  瑜伽第十六引经云。染污意恒时诸惑俱生灭。若解脱诸惑。非先亦非后。彼自释云。非先者与诸烦恼恒俱生故。非后者即与彼惑俱时灭故。

  不共无明有二。一与根本俱恒行一切分。余识所无名不共。二不与根本俱名不共。然复有二。一与小.中.大随烦恼俱。不与根本惑俱名不共。二不与小随惑及根本俱。与中大随俱名不共。随其所应后二亦通上界。然与相应多小上下界别 然为三句。一唯见断。谓独行四谛下者。二唯修断。谓第七识者。三通见修。谓忿等相应。

  第三难中。已灭依此假立意名。何故不依现名心识。但似意耶。意有二义。一依止。二思量。七二义具。余唯依止。过去依止似七故。思量亦似第七名意。不似心识名心识 问已灭为依等思量亦名似。六.八现为依。似七有思量。应皆得名意 据实余识皆得意名。已灭似七识现故。但说之为意。

  末那为识缚之本。今观此意。若缘缚体唯据烦恼障 若相缚体据法执说。故此灭已相缚解脱。此若有时所起施等不能亡相。若依烦恼说有相缚。阿罗汉身应无有相。以依缘缚说名藏时。无时名舍藏。不名舍相缚。无法执时名舍相缚 若尔生空智与法执俱。应称相缚。由是总显相应所缘之缚。通三乘断。相缚者唯菩萨断。若由法执。即二乘生空观。亦应有相缚 又论但云染污末那为识依止。彼未灭时相了别缚不得解脱。故但由生执成了别缚。是故但应如疏中解。由有末那施等不亡相。即非七义中无相智所摄受。云何见道前及地上有漏施等成施等耶。今显异无漏其相不亡。其无相智所摄受。谓无第六识中执名无相智。非第七识执也。不尔便无波罗密义。又相缚见名相缚。见缚相名见缚。见不明证。不自在故由相缚。相无能证自在力。如何说见缚于相。不尔。如何所取.能取缠 下文虽由烦恼引施等业。而不俱起。非有漏正因。即显缘缚等非有漏正体。六十五说。现量所行有所缘缚。其清净色.不相应善.及一分无记心心所。非有所缘缚。但由随眠名有漏。与烦恼种俱者。此依别义。亦不相违等广说太精。应取彼会。即显五境有所缘缚。余根心等即无是义。但显与此表有漏俱言相顺。然与五十九断二缚义相违。由此所缘缚有二。一亲。唯现量所行。二疏。即净色等。展转心.境互相增故。言净色.善心.一分无记等非有所缘缚者。据亲相分非。故此论下第八等。说二缚断等者。依疏义说。不尔便与二论相违。更勘和会。既言虽由烦恼引施等业而非正因。我能行施。明但相缚。非有漏因。如断缘缚。虽断见道及修前八。以未全尽。不名为断。有漏应然。如缘一色。五识及意二所缘缚。并以第七识与漏俱。言要至金刚方可断尽。此如修道初品所断。虽亦为后八品惑缚。然得名断。以自力强故。有漏亦尔。缘缚.相应二力。增上故说。未断第七亦名为断 若尔何故前二既胜。何故不为有漏正因而取漏俱。或复缚据二缚。有漏据漏俱。断依二缚。故可说断。不约漏俱说断。亦不相违 无始法尔种子。不曾现起与第七俱。云何得成有漏。不要现行与第七惑俱方名有漏。若种.若现无始皆与第七惑俱。互相增益。相随顺故。并成有漏。非无漏种亦能相顺。又言法尔不要七俱。非法尔者。必俱增益。然六十五等有漏.无漏义等。如下第八卷释。

  随境立名依五色根未自在等者。问一境多识取。果位但随根。一根取多境。不可随根称 答一识境成多。不可随境称。所依根但一。随根立识名。此义应思。太难。

  诸根互用者。有二异说。第一师云。实能缘诸境。于中有二义。一义云。一一识体转用成多。非转法体。故非受等亦成想等。取像之用一切无遮。不可难以大种为造。彼转体故。如第八缘五尘。亦得自在不可难言坏根不坏境等 二义云。恐坏法相。但取自境皆是实境。所取他境皆是假境。以识用广非得余自相。恐眼.耳根得三尘时。若至能取坏根不坏境。若不至能取。坏境不坏根。余三根取色.声亦尔。皆有此过故 第二师解云。一一根处遍有诸根各自起用。非以一根得一切境。以诸根用各遍一切故名互用。不尔便成坏法相故。心王亦应有心所用而取别相等。

  所依颂曰。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及开导.因缘。一一皆增二 五四者五识各有四依。一顺取依。二明了依。三分位依。四依起依 六有二者。第六意识有二所依。一分位。二依起 七八一者。七.八二识各有一依。七有一。谓依起。八有一。谓分位。俱依者。显上所明俱有依摄。开导者。即等无间依。因缘者即种子依。及者显此诸识更加二依。一一皆增二。谓五有六。第六有四。七.八各三。如前第四卷说。

  所缘颂曰。因见各随应。五三六有二。六一一不定。自在等分别 因者。简自在位 见者。于因中取见分除自证分等 各者。显别别界 随应者。显能缘识非决定故。随其所应诸识缘故 五三者。色等五界三识所缘。一五识。二第六。三第八。第八者意界摄 六有二者。谓眼等五界。六.八二识所取。意界通为六.七所取。瑜伽等说第七.八识意界摄故 六一者。谓眼等六识界。唯一意识缘。第七.八识不名意识界故 一不定者。即法界。若非为他定.通等力所引。唯意识缘。若为他引。五.八.六识俱能引之。于中复有异生.二乘.菩萨所引。各有差别。

  自在分别者。谓或初地.或八地.如来位各有差别。一一为他八识缘也 等分别者。谓若因中法界心所。并自证分.证自证分。于七心界中处处加自。及果上十八界。为七心界及法界所了。如理应知。

  三业化者。身化有三。一现神通化。谓现种种工巧等处。摧伏诸伎慠慢众生。即是悲.惠平等运道。如现神通度迦叶等。二现受生化。谓往彼处示同类生。而居尊位摄伏一切异类众生。三现业果化。谓示领受本事本生难修诸行。如毗湿饭怛罗等一切本生事名本生事。依此本生先所修行种种苦行名难修行。或于今世依变化身。先修苦行后舍彼行。修处中行方得菩提。名难修行。如说如来迦叶佛世作是骂言。何处沙门剃须发者有大菩提。无上菩提极难得故。由此恶业今受苦果。此为止行恶行现化所作。语化亦三。一庆慰语化。谓所宣畅种种随乐文义巧妙。小智众生初闻当信。二方便语化。谓立学处毁诸放逸赞不放逸。又复建立随信解人.随法行等。三辨扬语化。谓断众生无量疑惑 意化有四。一决择意化。谓决择彼八万四千心行差别。如疏中解。贤劫经第二卷中。喜王菩萨宴坐思惟等。二造作意化。谓观众生所行之行。行与不行。若得若失。为令取舍造作对治。三发起意化。谓为欲说彼对治故。显彼所乐名.句.字身。四领受意化。则依四记等。四记有二。一人四记。二法四记。如别卷抄。

  从定起者。瑜伽抄解。一起耳识名起者。二起定心与耳识缘声名起者。三出定者名起者。初续前位故。此等广如佛地第六。

  菩萨后智中起五识。亦等引位起。杂集言据二乘少.异生全故。

  恒依心起等。解心所者要具三义名为心所。无所简别。余如疏说。

  心心所总别相。应说无为缘别.有为缘别。有为缘中有本质缘别。无本质境亦别。相者义也。非体非相。

  从根名意。及其名受。乃名心受。今解。名据近依故名意识。受对于色故标心名。若不对时可名意受。然无此文。其七.八二识以对身故可名心受。又受从相应心名心。第六俱从所依七故名意。心通六.七.八故。

  五识任运贪痴是无记。勘缘起经。

  五受分二。谓身及心。论文但以别.唯义解。如对法第一抄 何故第六名识。三受之中。何故但说苦.乐为名。不标忧.喜 以苦对乐俱通三性。以忧对喜理则不然。以宽摄狭但名苦乐 又苦与乐行相猛利。以明摄暗。忧.喜不等 又苦与乐皆是异熟。并有异熟。忧之与喜不能具足 又具果.因摄不具故 又有异释。以苦对乐俱通六识。以忧对喜唯在意中 又说苦.乐厌.欣行增。忧.喜不然。故标苦.乐 又苦对乐俱通无学。以忧对喜离欲便除。故说苦.乐 又以苦对乐俱上地舍。以忧对喜皆先下地除故说苦.乐。

  三受分二。谓身及心。论文但以别.唯释之 依五根受随根各别。何因总以身受为名 答由此五根体皆色故 若尔眼等应并名身 答自体生识。相状异故 若由相异不并名身。随别受生。应非身受 答由眼等四不离于身。皆从所依总名身受 意根亦尔。若不离身。并应名身不名心受 答二界眼等并不离身。无色意根离色而转。如何建立身受非心。体相既殊。故分二种。

  论中不通一切识身者意地一切根相应者。既说根言。如何可证意有苦根 答前说俱生一切烦恼。皆于三受现行可得。故知根者即是苦根。忧根定非无记性故 又设忧根虽通与并。唯身见不然。故地狱中意有苦根。而与俱故约五根故。忧虽无诚证。今以理释说忧通无记。竟有何辜。悔必忧俱。彼既无记。何妨定然。瑜伽论言非无记者。随转理故。由此二释互有长短。任情取舍 三性三受俱不俱义。勘五十一抄。

  地狱八根。现行.种子定俱成就。命根既种。如何现成 答一总说八言成。何必命有现 亦识中种可为命体者名种。现能为根者名现 又体是种。用为根者名现 又能持名种。所持名现。

  问何故第三定近分.根本。同为乐根。初二定中有喜有乐。方便唯喜而无有乐。不同第三二俱相似 答三定俱尤重无分别故。本.因俱是乐。初二方便不怡根。唯同根本说有喜 问三定方便引根本。即言二地俱怡胜同乐。下地方便引根本。亦应俱称怡五根 答方便根本怡差别。三定无分别故。方便.根本俱称乐。下地方便.根本有差别。俱有差别并称喜。根本下二定中。不以无分别故名乐。但以悦根名乐 问亦应第三定不以无分别。亦应悦心名喜 答下有分别怡根名乐。上无分别悦心名乐。此义应思。

  问如苦极故意有苦根。地狱之根人中回受。如贤愚经第十二卷说。鸯掘摩罗人中得阿罗汉果已被火烧杀。彼极苦根人中有不 有解地狱人中唯受四处或五处。不受六识果。唯识十证中云。意中业果。虽起无杂。而有间断。即说不于余趣受故。准此一文。唯回受四处或五处果。五根.六识并不得 又解论据非忏悔及入圣者。趣生无杂。从多分故。非回受者。故六识并可通回受。六识之中皆受苦故 问此护法论师忧.苦种子为同为异 设尔何失 问若言同者。何故地狱苦根不亦名忧。若别者何故初二定名喜亦乐。地狱忧.苦不许二名。若一苦根亦名忧者。三根不成复为自害。第三即是忧根不成故 今忧.苦二根种子定别。俱行逼迫。由无分别有分别故。苦.乐二根或同或异。如无分别智及后所得四地已前各别种生。五地已上或同或异。二种生一现。一种生二能。亦无过失。现行之中无二惠故。行不相违。一念俱说。喜.乐亦尔。故不同忧.苦 问安惠师忧.苦种子亦尔。何故地狱忧根不亦名苦如下二定喜。何故苦极不名为苦如第三定乐 答忧.苦行增。二不俱说。喜.乐不违故一念生 问何故等顺异于违。苦极非意。违乖于顺。乐极在心。由有分别.无分别故。此师地狱许起分别烦恼故。前师不然。此义应思。极难解也。

  善等三性六识为远因等起.刹那等起分别。

  四无记等几有三业。异熟心等能发业不。

  非业果心定得发业及随转。业果者虽未见文理实难。判余者得 其初起苦乐受。如善.不善共难故。必由染.净心引方随等流。离欲苦根既无忧引。如何初起 善恶性隔难。初生随意性。苦.乐非性别。舍引即随生。

  解欲中。第一师云可厌事即无欲。其无漏心有无欲时。无漏第七缘因第八亦应无欲故。此理非违。第二师若有求希资具.什物欲禾稼等。岂无欲耶。故并非正。

  第六卷

  信中忍.乐.欲别。于三境中随增义说。后二唯善亦唯乐欲为名。初通染.净故标忍号其实于灭.道亦乐欲故。于后二亦忍可故 有能中。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对法但云谓我有力能得能成。若准此解。其信二善即得无为能成觉者。即信实有。信有用故。或信德摄。法中摄故 今又解云。信此二善能得涅槃。能成大觉等。是信有能。有功能故。

  被甲加行等。论既自释 有势等句无文解释。势谓威势 勤谓策励 勇谓勇锐 坚猛谓固进 不舍善轭。谓永不屈及不止 善法立少染法立多者。染法曾熏时长。法广故多说之。善法起少时促。法略故少说之。若在佛位由因广故。果善无边。欲令闻者欢喜希求。所以多说。

  善法修断及不断中。应叙六十五缘缚之义。及五十九二断之义。至下第八当广分别。威仪.工巧.变化既通善性。善中具几。各应思之。

  萨迦耶见二十句六十五中。准前计我。略有三种。一者即蕴。二者离蕴。三者与蕴不即不离。此句但是初即蕴计。无后二计。离蕴总说而为一我。蕴别有三。如是我所有十五句。既说与蕴不即不离。不可定说蕴为我所。故无诸句 然准瑜伽第六及六十四。离蕴有三。一者异蕴住在蕴中。二者异蕴住离蕴法中。三者异蕴非住蕴中非异蕴中。一切蕴法都不相应。如是三种皆有十五我所。合成四十五句我所。并我总有四十八句。说所行相各有起.处.缘。谓缘历.依起.所缘三义皆得。若缘处者不分别处。又有四十八。若分别者一处有三十三我所.一我。合三十四。十二个三十四。合四百八。十二个我见。三百九十六我所见。十八界等随应当知。

  瑜伽第八说有七倒。谓想倒.见倒.心倒.及净.乐.我.常。彼四妄想分别是想倒。于彼妄想所分别中。忍可.欲乐.建立.执着是见倒。于所执着贪等烦恼名心倒。烦恼有三。一倒根本。谓无明。二倒自性。谓萨迦邪见.边执见一分.见.或取.及贪.三倒等流。谓邪见.及边执见一分.恚.慢.及疑。萨迦邪见是无我我倒。边见一分是无常常倒。见取是不净净倒。或取是于苦乐倒。贪通二种。通净.乐二倒故 一会如疏。又解此随顺门故二取收。不说见.戒有所依缘及二义不具非二取摄。若单缘见及俱缘同时五蕴并前后伴类为胜.能净是见取。若单缘俱时及前后五蕴并一切法为胜.能净。或胜非净。或能净非胜。并缘见及俱缘同时五蕴。为胜非能净。为能净非胜。皆非见取。戒取亦尔。若缘见增随顺戒劣亦名见取。戒增随顺见劣亦名戒取。若缘二俱增。行相亦俱增者。必非二取。二取不相应故。但是法执染惠。非二见摄。二见摄者必推求深。行相独胜故。不作如前等解。便违此及瑜伽等文。二义不具。设二义具非见.戒者非名所目。故非二取。

  三恶趣极苦处。不造往恶趣业。无分别惑故。可造人.天业耶 答不障。但言无分别烦恼。不说无人.天业故。若自不起不共无明。如何造人.天业。故亦不造。此论总报。别报可造。善.恶俱得。

  生在下地起无色界几烦恼。唯起于六或七。谓见取.慢.疑.爱.痴.及我见。若定若生不过尔故。又可起彼戒取。执彼定为胜因故。无起彼邪见及边见文。不同色界有六十二见等故。生欲起色界定五。散中谓身.边.慢.爱.疑.二取。不见起耶见之相。二无因论亦是定后起彼耶见。九皆容起。并起戒取执彼定为胜因故。然无此文生无色界除下润生我.贪.慢二见.痴。余更不得起。彼无中有可说起谤等故。生无色界唯起下俱生。无起分别相。无中有起谤故。

  六十二初文。说五种爱缘上者。谓或证得等至出已。计为清净.可欣.可乐.可爱.可意随念爱味 或未证得。或已证得。未来爱味增上力故。进求欣乐而生爱味 或已证得计为清净.可欣。乃至广说现行爱味。若从定出可生爱味。若正在定无有爱味。爱味者谓于是中遍生贪着。后文说二种。谓未得定者有染污。谓希上生深生爱着。不染污爱缘上定者。谓方求离欲生。广如六十二说。

  我见别缘不缘他地者。修道我见有二行相。一总缘得他地。二别缘不得。见断我见亦有二类。一见为他我则得。二计为自内我即不得。今说不得随义应知。或无分别我见缘他地者。梵王常等即定我见故 下上相缘中。下地缘上二界皆同。无文遮故。上缘下中。无色界中无别缘慢。总缘亦有慢。余如前皆有。见.戒二取理定不得。除总缘行相。无别体故。

  贪瞋痴俱生与三受俱者。瑜伽五十五说俱生通一切识身者。与一切根相应故。其分别者。瑜伽论贪贪违缘忧.苦俱。瞋遇顺境喜.乐俱。今此文通一切。不遮俱生.分别二。引皆同应广如彼。

  慢有二种。一高举。二卑下。高举有三。一称量。二解了。三利养。以卑下慢与忧相应。高举不尔。故前所说不与身.耶一分俱。此与忧俱。据卑下说亦不相违。

  正义若地狱无分别烦恼。应无因力断善者死时续等。解云。势力不生。非因邪见。

  五十九云。于利养等他引犹预疑与忧相应。于恶趣等他引犹预喜根相应。邪见先作妙行忧根相应。先作恶行喜根相应。二取随境故四受俱。五十九中但依欲界疑.邪见等说。此通一切地。故与乐相应。

  要得根本定烦恼方起。有依未至断欲九品已。不得根本命终。此人以何现行润生 有解无此。必得方命终故。如第七生预流无命终不得应果者。心得根本定方命终。有解亦有。唯以随眠润生。如见谛以随眠。亦有现行润故 此亦应尔。伏修不伏见。见惑既不善。何不感恶趣而生上界耶。若以势力不行。何不名伏。今以义解。由势不行不能发业。设使有者轻而不重。非决定业不感欲界生。若正六行所厌名为伏故。不尔便退。烦恼强故。定力势劣弱故。以无修伴。弱故不能。

  一切有事无事烦恼不过三种。一诸见所缘本是无事。余是有事。因此见行相本无决定余不定故。当对法第七。二行相深迷无我。名缘无事。余名有事。所谓行相深境。必迷无我故。余必不定。五十九云。见.慢名无事。贪.恚名有事。无明.疑通二种。对法第五同。三见道所缘名缘无事。修名有事。见道诸惑分别猛利多横执故。修道少故。瑜伽云。见所断名缘无事。余名有事。除缘现在.无为有体法。缘过未.镜像等名缘无事。所余名缘有事。本境有故。对法云。非有所缘。谓颠倒心.心所。及缘过未等。余名有事。本质或无名缘无事。余必有名缘有事。五十九云。无事缘谓无事烦恼。有事缘谓有事烦恼。与唯识同 今观此义。初二门。一本体有名有事。二无质影像中无体用名无事。影像中有决定执名无事。但五见。不定名有事。痴.爱.慢虽亦有执。不决定故。二执者名无事。二不执名缘有事。故见.慢.爱等此名无事。余名有事。三朋属见道名无事。修道名有事 随前诸文据实有无事二门即尽。一本质。影像。二影像之内有体.无体。如缘过.未等名无事。现在有体法及无为名缘有事。然于中义别更分三种。一决定不定。二执.不执。三明属见.修道法。即五重中前三重是。

  如大论第十一五盖中。说惛沈.睡眠二别相。太好。

  随烦恼中谄诳覆等。痴分者亦非瞋俱者。依多粗相说。据实亦俱。如瞋故诳他引谄覆自罪者。理亦应然。相细隐故论略不说。余解如疏。

  随烦恼中。忿等随所依.缘总.别惑力。皆通四部。有依少谛缘多谛。有依多谛缘少谛。有依多缘多。有依少缘少。后二行相可知。初二是何谛惑。为从所依判谛。为从所缘。俱不定故。由此应言。所缘即所依。缘谓缘借故。非所缘境。境不定故 有义所依即所缘境也。以所缘境为所依杖。依从所缘判谛。依不定故 有义依与缘别。如疏中解。若依初二解。初二句无妨。若依第三解。初二句云何 有解。必无此者 有解。随增属谛。依增缘弱。怜近引故属依。缘增依弱属缘。疏远引故。

  诸本随惑几异熟生。通威仪.工巧。

  覆自罪为覆。覆他为覆。非也。如比丘尼覆他粗罪亦名覆。菩萨说他罪为罪为福。忧恼俱生势伏可除。善者及分别烦恼。世间离欲。汝何心故恶心皆覆。此中且说自覆。无恶心皆善(云性不行势分力故)。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本终)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

  基撰

  第七卷

  依于寻伺有染离染立三地别。不依彼种现起有无等者。瑜伽释略有三解。有义。三地就二前后相应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可有寻伺共相应故。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定无有寻。唯可有伺共相应故。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以上诸地诸心.心所。前后相续决定不与寻.伺相应。名无寻无伺地。若欲界地及初静虑.静虑中间细心.心所不与寻.伺共相应者。及一切色.不相应行.诸无为法。不与寻.伺共相应故。亦皆说名无寻无伺地。故后论言。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一向是有心地。无心睡眠.无心闷绝.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及无余依涅槃界。并名无心地 有义此三就二离欲分依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诸法.假者。于寻及伺并未离欲。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诸法假者。寻已离欲。伺未离欲。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诸法.假者。于寻及伺并已离欲。名无寻无伺地。若在下地并已离欲。亦得说名无寻无伺地。故后瑜伽第四言。此中由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不由不现行故。所以者何。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差别故。于一时间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 如实义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静虑中间有漏无漏诸法。于中无寻唯有伺故名第二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无有故名第三地。故瑜伽第四言。此中欲界.及初静虑若定若生。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色界.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无漏有为初静虑定。亦名有寻有伺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余如前说 若就相应及就离欲建立三地。摄法不尽。亦大杂乱。虽言有寻有伺等地。唯是有心。此就一门粗相辨地。于此门中。唯说第二静虑已上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名无心地。余一切位名有心地。后有四门同异建立。如后当说 虽言此中由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然唯说彼第二静虑已上诸地。必定已离寻.伺欲故。不言已离寻.伺欲者下地诸法。亦得说名无寻无伺。若如是者。未离下地寻.伺欲者上地诸法。亦应说名有寻伺等。如是建立成大杂乱。是故此三唯就界地上下建立 今观此意。依染.离染非释有寻有伺无寻唯伺地。但释无寻无伺地。即此论文便非尽理。云何可言依有染无染立三地别。身在下界成三地染应名三地。已随所离应非彼地故 今应问此第三师解。界地何由得成差别 由有地法粗细异故 彼粗细异如何得成 必依有染系法别故。无漏离染依此地法亦殊。已断是此有染种类。故彼地摄。言有染者。有现行染。故身在下虽成三界种子有染不名三地。言离染者。据生上义。即非前地。不言已离此染即非此地故。唯识文正。不同瑜伽。瑜伽但依第二禅以上为论。如前第三师会 又解。此中言有染者。有彼现行染。离染者。即无漏等。随所离染地。即前有染之地今离故名离染。随此有.染离染二种有殊。地界法异。皆应所应二种皆是彼地所摄。不说有染是彼地。离染即非。故文无妨。不同瑜伽。瑜伽但说第三地故。由此真智亦属三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以诸无漏性离染法依彼他法。尚即彼地。况已离染。三地有漏法而非三地。故文正义。不尔便为不正义也。

  五十六云。问生第二定或生上地。若有寻有伺眼等识现在前云何此地无寻无伺。若不现前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能领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乃至广说。

  三.七分别。今以十门分别。一出体。二行相。三释名。四废立。五八识所摄。六有无漏。七三世所缘。八与十散动十分别相摄。九断位。十问答分别 寻.伺本末颂。

  体.境.行.等起  差别.及决择
  行.触.引.相应  求业名流转

  瑜伽第五。寻.伺以七门分别。一体性。二所缘。三行相。四等起。五差别。六决择。七流转。一体性者。不深推度思为体性。若深推度惠为体性。二所缘者。以名.句.文身义为所缘。三行相者。寻求行是寻。伺察行是伺。四等起者。谓发语言。五差别者。谓七分别。六决择者。若寻.伺即分别耶等。若寻.伺皆分别。有分别非寻.伺。谓望出世道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法。七流转者。五趣之处皆为六问。如那落迦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乃至初静虑寻.伺为问亦尔。且地狱中戚行转。触非爱境。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常求解脱。娆心业转。一向苦受。饿鬼亦尔。傍生.人趣.大力饿鬼。多分戚行。少分欣行。多触非爱。少触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忧相应。少喜相应。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乐。娆心业转。欲界天寻.伺多分欣行。少分戚行。多触可爱。少触非爱。多引乐。少引苦。多喜相应。少忧相应。多分求遇乐。少分求脱苦。娆心业转。初静虑地一向欣行。一向髑可爱境。一向引乐。一向喜俱。唯求不离乐。不娆心业转。

  十五不共业。颂曰。

  分别.审所缘  醉.狂.梦.觉.闷
  醒.发业.离欲  退.断.续.生.死

  瑜伽第一说意识十五种不共业。一分别所缘。即七分别。二审虑所缘。谓如理.不如理.及俱非所引。三醉。四狂。五梦。六觉。七闷。八醒。九能发身.语业。十离欲。十一离欲退。十二断善。十三续善。十四生。十五死。

  法华第二。舍利弗云。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彼偈又云我已得漏尽。闻亦除忧恼 疑悔即恶作。厌也。惠俱无贪。疑即事疑。疑不作佛。忧即是悔。悔先恶故。悔即是疑。

  此中正思惟。若体是寻通无漏者。何故五十七二十二根中五根。不摄三十七中六法。谓语.业.命.喜.安.舍。故正思惟别即惠根。此师以因果通论故体即惠。前师此可为正。故寻非无漏。以寻名说之。如三界适悦名乐。瑜伽第四云。若无漏界有为定所摄初静虑。亦名有寻有伺。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故知寻.伺引无漏。无漏引中两解皆得 若言寻.伺必是分别。而不定说唯属第三故通无漏。何不对分别四句分别。以互有宽狭故 悔离欲舍者。法华经第二。舍利子云。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断诸疑悔。悔者是法疑悔。非烦恼也。

  五十六说。身行有三。谓出.入息.及身业。语行亦三。谓寻.伺.及语业 正思惟与语为目故。寻通无漏 五十七。五根不摄三十七品中六语.业.命.喜.安.舍。不说不摄正思惟即是惠故。此云何通 瑜伽五十六说。身行有三。谓入.出息.及身业。语行亦三。谓寻.伺.及语业。意行亦三。谓受.杨.及意业。故佛无寻.伺何妨语转。业不无故 第四禅中二息等既无其身得住。二定处应无寻.伺。及语业故语应亦转 遍.非遍行故。如前已说。身业唯染不可为例。又论且举身业染者。论实亦有无漏善法。不尔佛身语如何得转耶。故以业思为转。常入第四定故。

  心所俱生颂曰。

  五法五俱起  九法必六俱
  九法必十四  二十一十五
  三法起十六  八法十七俱
  是心所相应  惠者应当思

  瑜伽五十七二十二根中。问世尊依何根处说如是言。远行及独行。无身寐于窟。答依意根处。由于前际无始时故。遍缘一切所知境故。名为远行。诸心相续一一转故。无主宰故。名为独行。无色无见亦无对故。名为无身。依止色故名寐于窟 摄论第四云。游历一切所识境故。名为远行。为证此义。复说独行。无第二故。言无身者。无形质故。寐于窟故。居在内故 言调此者。于如是心作自在故。难调心者。性?悷故。

  上座部勘有中有。无何得说言中有必起润生烦恼耶 本计无中有。末计有故。已下文理唯识中看。

  无想异熟威仪除行。无在因中行入定故。果难起故。

  和上所立唯识比量云。真故极成色。不离于眼识。自许初三摄眼所不摄故。犹如眼识 顺憬师决定相违云。真故极成色。定离于眼识。自许初三摄眼识不摄故。犹如眼根 此如憬师抄解。裕师边取。

  他心智中。应叙安惠师解二十唯识文。

  瑜伽八十九受有八种。初二内外。后六即六六法所建立。所以后勘。前第三论抄注之。

  然不还者对治力强正润生位不起烦恼等者。于中有五难。取下第五问应为第一。第二应为第二。第一为第三。余如次 一问。如五十九云见谛唯以随眠润。初圣亦以现行润。既说异生现.种润。异生应有唯种润 答圣多阶降润有现行。异生类等故无唯种 亦应圣生他地唯种润生。若生自地以现行润故。异生亦应尔。若生自地未有治道故可用现。生他地应唯种润 今解不然。无漏道圆。势胜烦恼。无漏道缺。或现便强。不同异生故不为例。

  二难。初二果圣生自地润通现行。不还生自处义应现润 答此可尔。准初二果故。如处处不还等。论略不说。又理不然。初二果未有圆道故。可用现润。第三果已有圆道故。设生自地亦唯种润。论五说以现行润故。唯初二果说用现故 三难。何故异生润现.种俱润。圣人但种。种强彼耶 答圣业决定。业强可唯藉种。异生业不尔故通现行 问若尔者初二果业亦已决定。应唯种润 答凡生苦逼善业微。必藉现行方可润。圣生苦少善业胜。由此唯用种子润。无漏亦可资有漏故。不同凡夫。又凡夫不觉生多小。可藉烦恼现.种皆助润。圣人知业多小定。由此唯用种子润 四难。六行所伏不伏润生贪等。唯伏散境贪等。何故凡夫得定而不下生润。业皆在乃生他地 答藉助伴贪爱等故可润生。彼伴已亡力弱不能独润。由此不生下地。又凡造新业胜而上生。圣由故业而生。有种即生彼地如凡夫在欲界具五趣之业。随一业胜而先生。故虽下业不无。上业胜初先往。若上业劣。排之为后报。退失上定而生自界。亦无有失 五难。何故不许六识中俱生我见等。虽得世道而不能伏。虽得第三果下不能断。至上方断如第七识耶 答彼障果及障出自地故。不同第七微细不障果及出自地故。

  瑜伽第十二云灭定中云。先于其心善修治故。不分别诸行相状。能入此定能出于定。由极多修习故。任运能入出。出灭定时触二种触。一不动。二无所有。三无相。出定之时多由三境而出于定。一由有境。二由境境。三由灭境。如其次第触三种触。缘于有境而出定时。无有我慢扰动其心谓此为我。乃至计未来我当有等。故触不动触。缘于境境而出定时。无贪无瞋无痴所有。故定触无所有触。缘于灭境而出定时。于一切相无思惟故。缘无相界故。言触无相触 此意言。出定已缘三境。有境者有为五蕴。即以依非想相而入定心今出。灭境者即以依灭尽相而入于定今出。于二之上无三烦恼之所有。故触无所有触名缘境境。引后不定。随彼出心不与入同。行相别故 或缘六尘而出于定总名境境。此唯是境之境。此说任运自在出定。若未自在而出定时缘于境界。虽无文说不过此三。

  问何故闷.睡俱引无心。问即有触尘之体。睡不尔耶。睡有睡心所。闷即无耶。有心闷时此闷何也 由闷触增引生闷位。不同睡数引别位生故。无闷心所也 睡何故非触尘 能引心所即是睡数。能引闷触即是心闷故。所以无也。闷或惛沈。无堪任故。或闷即依五蕴上假立。如生无色生死闷数。即本识相应六数也。

  五无心。三唯一界。谓睡唯欲。无想定.生唯色。一通三界。谓闷。一非界。谓灭定。二唯一界起。谓睡.无想天。一通二界起。谓无想定。一通三界起。谓闷。一通三界.非界起。谓灭定。亦在净土起故。二唯善。谓二定。三唯无记。谓余三。

  行相有二。一影像相名行相。何故即似本境。二见分名行相。何故不似耶 答影像名行相。见分之行解相状。见分之行但境相貌。见分名行相。行于境体中故。如无分别智无状相。故似不似。又未必影像相一向似境。无为缘等即不似故。

  答等无间缘有六。一且随他义答。二举自正义答。三识起无初答。四例所同心答。五指喻显法答。六别以理微答。

  三界唯心。依有漏法以明唯识。又说所缘唯识所现。依心生境以明唯识。又说诸法皆不离心。此依不离以显唯识。唯此一门具摄诸法。又说有情随心垢.净。依内异熟以明唯识。又说成就四智菩萨。依修因以明唯识。又伽他说心意识所缘等。亦以所缘名为唯识。

  四智中初唯观境。次唯观智。三双观境.心。又初唯破萨婆多。次唯破经部。后双破。

  现量乖宗难中。应叙萨婆多.正量部.大众部。及取他又乘心为难。解中应亦疏牒。

  灯光舒光至彼。违对法第二。破云如灯光顿发声亦尔。勘抄。舒光者随顺理门。顿发大乘义。

  谓诸异生求佛果者。定色界后引生无漏。彼必生在净居天上大自在宫得菩提故。此中问言。瑜伽第四说。四静虑中凡圣同处天。各由耎.中.上三品熏修故生。无想天即广果摄更无别处。复有诸圣住止不共五净居地。谓无烦.无热.善现.善见.及色究竟。由耎.中.上.上胜.上极品杂熏修第四静虑故。复有超过净居天大自在住处。第十地菩萨由极熏修故得生其中。今观义意。熏修定等而招生者乃有四句。一唯有漏熏。如第八说舍福命行等。分段生死及四禅中各三处生。论但言熏修不言杂修。故第十二言余取杂修生五净居。不言生下故 有唯无漏修。如一切变易生死。有有漏.无漏杂修。谓生五净居者。第十二瑜伽云。谓如有一已得有漏及与无漏四静虑。长时相续入诸静虑。有漏.无漏更相间杂。乃至有漏无间无漏现前。无漏无间还入有漏。当知齐此熏修成就。此为于定得自在故。即得等至自在果故。即现法乐住转更明净。又由此故得不退道。又净修治解脱胜处等胜品功德能引之道。若有余取而命终者。由此因缘便入净居。不说生下诸静虑故。即依此修资先所造下三天业。令其转胜生五净居。非今新业能感异熟。圣不造业故。

  第四既言极熏修第十地故第十地生彼。八地已去既受变易生。如何十地更熏修生彼 即是八地已生第四定下三天处。今极纯无漏胜前三地业资感今业而得生彼。据实非更新生。以同地业于彼受果处往名生。同地名生。往地别故名之为往。不相违也 第四句非二所资而生。即一切欲界异生等。以色界等业定心住境名为不动。非不异处受故名不动 既言第十地菩萨四禅之主故。于自在宫起十种果相。现大宝莲华座故要得生彼。非第八地已得生彼。唯说第十地极熏修故。又八地菩萨非彼主故。亦非变易有生死故。设许死生何者新生业。

  第七识不说初起何界后生。以不定故。若说色界无回心。初起唯欲界。若说色界有回心。初起通色界。以定不在。初起法空故。若平等初起在色界身。

  无漏种子在识。及无漏五尘在内即质变化。第八皆不缘 谓因有无漏五根为五识依。第八不缘。此有何失 解云。五根实者第八必缘。假者不要第八缘色。种子.色等不要八缘方成实用。故于因中无有无漏五根 问色等可尔。云何种子第八不缘而成实种子 如相应法.及第六识缘皆非实种 何故不要第八缘有实种用。

  此义应思。

  所缘缘必缘有者。与五十二相违。彼云缘无生心故 应会彼云。

  五识必有疏所缘者。此依观彼业力界地若定通力所变五尘。非必有本质 如生上界缘下界地色。或身在下起天眼.耳缘上地色等 又解异熟之心缘境浮浅。非要藉本质。第八识是虽缘似他身。仍不名本质。前五识等有分别故必杖本质。缘异地时。虽无自本识本质。有他变者为本质故 若尔即前六识。无时无本质故。恒分别故。前解为胜 五识粗者行相易知。钝者行相浅不相续。劣者他引方生。无自力起故。

  本识等者。第六识所变。以带质通情本。今随本说故。

  二十二根中。几欲界系 答四男女忧苦.十五少分。除三无漏.及前四 几色界系 答十五少分 几无色界系 答八少分。意舍命.信等五 几不系 答三无漏.九少分 几欲界系欲界为义 答四。二欲.色二界系。欲界系为义。三欲.色二界系。以二界为义。二欲.色界系及不系。一切系不系为义。七三界系及不系。一切系不系为义。一色界系及不系。一切为义。二不系一切为义 问五色根何义 答色等五各别境 第六根何义 答一切法界 男女根何义 因欲相应即触所摄 五受根何义。随顺苦.乐.忧.喜.舍受即六根义 信等根何义。应得应舍所有境界 精进根即于得.舍俱无所弹 念根于闻.思.修忆持不忘 定根何义。答奢摩他.毗钵舍那 惠根何义。所知真实 未知当知根何义。修现观者从善法欲已去于一切方便道中。即彼五根义。即是此根义 已知根从预流果。乃至金刚喻定五根义。是此根义 具知根从初无学道。乃至入无余涅槃五根义。是此根义 依六十九.及对法第九.第十.及第十三并明修。应广分别。地已前得.行二修有漏。唯得修无漏。若在见道。得.行二修无漏。得修有漏。七地已前二修。通有漏.无漏。八地已后二修俱无漏。得修有漏。受为十王位故。若出世间智世出世间智。已辨修并上下修。串习.未串习等。何位起.不起。一切皆如理应思 三无色中无四善根故。无漏见道所言有者。故知修有漏曾得故 对法已知根。或十或九根。忧根在中即通有漏。有漏信等修道位中亦是已知根。此中虽除忧根。何故不取有漏信等耶。若言以无忧有漏皆除即未知根既除忧根。亦应不取余有漏。有漏彼既皆取。此亦应尔 初根欣乐心深忧根亦是。此根有漏劣于无漏。无漏之者是根。据实而言。有漏亦是。除劣取胜。但说无漏为已知根。其具知根若成无学即通有漏。为根增上不取有漏。有漏者名为信等。不名具知根。其已知根亦应准此文。言无漏故。故有漏者亦所除中 一增上义是根义。云何增上义立根。为显于彼彼事。彼彼法最胜义故。非一根法于一切法有增上义故。意显于别别法中有最胜义。故立为根 二废立。五十七。八复次释废立。取境。(六)续家族。(二)活命。(一)受业果。(五)世间。(五)出世净。(三)依此量立根。能受显.隐境。(八)受用时边际。(一)受境发杂染。(五)立清净后根。心所依.此别.此住.此杂染.此资粮.此净由此量立根 三假实者。十六实。六非实。谓男.女.命.三无漏。男女身根小分。命根即意种子故是假有。三无漏九根分。故六假 四心心所色不相应无为分别者。七色。是色眼等五.及男女。一心。谓意。三小分。三无漏小分。十全心所。谓五受.信等五及三无漏根小分。一不相应。谓命根。一切有为。无为非根 五几善。八唯善。谓信等五.三无漏。八唯无记。谓七色.及命根。一根通善.不善。谓忧根。五根通三性。谓.四受.及意 六几欲界系。四唯欲。谓男.女.忧.苦。十五小分。谓五色根.意.命.三受.信等五。除三无漏根。即前十五小分色界系。八小分无色界系。谓信等五.意.命.舍三无漏根.九根小分之不系 七未至几可得。答十一。意.喜.舍.信等五.三无漏。初静虑十八根可得。除忧.苦.男.女。第二定亦尔。第三定十七。除喜根。第四定十六.除乐。前三无色十一。谓命.意.舍.信等五.三无漏。非想八。除三无漏根。

  第八卷(见闻觉知如对法第一抄)

  虽二目内有非能生果种胜显者。此二名牵引.生起。润.未润别得果显故。相续无断故。

  十因之义。如别章说。六十六明有因法云。又先所作诸业.烦恼。于三界中异熟果胜。此异熟果由业.烦恼因发因故名有因法者 此非十因中第六引发因。引发因论不说得异熟果故。此是望定别因等。随其所应异熟因者对满别果假立引发因名。疏相引发故。对满果满因说故。

  六种相违。三十八说。一语言相违。二道理相违。三生起相违。四同处相违。五怨敌相违。六障治相违。

  五果如别章说。

  三十八既说无记摄士用即田.水等。故知别法亦名士用。不尔无记应无此因。六种依处俱说无记故。既知作用.士用依处即田.水等。明知士用果不唯假者得。

  无间灭及境界。疏中或三或四依处。何故真见.随顺二中无无间灭 答具摄受六辨无漏法 若尔有二等无间。真见取前无漏引后生故 不取等无间灭。随顺下引中故。

  若异熟果牵引生起定异同事不相违因得者。此说杂染十因得异熟果。若无记法十因。准三十八不得此果。彼亦无记为随说因.观待因.同事.不相违因。及以无记为相违因故。其清净十因中。二因得异熟果。谓摄受因.及相违因。清净摄受因者。谓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及先所作诸根成就名摄受因。即显此与出世法为摄受因。故得异熟果。相违因者。若清净品诸相违因。即是杂染法因故得异熟果由此同事.不相违亦得异熟。即摄受因故。论中据杂染因故无有失。或此皆非。清净法因以清净法为果故。无异熟果。

  等流果三种十因皆得。

  士用果不说生起因等得者。前第二卷云。能熏生种。种起现行。如俱有因得士用果。第七末云。此生士用果名一切种。云何下说因缘得士用果 有二解。一云如小乘。非大乘义许。二云如彼文亦得。此中据别体士用果。非杂体故不相违。

  离系果唯清净因得非余二。杂染法相违因何故不得离系果。三十八云。谓出世间种姓具足。值佛出世演说正法。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及与一切菩提分法。是杂染法相违因故。由此不说得离系果。然彼解清净法因云。若杂染品诸相违因。当知即是清净法因。故知杂染相违因亦得离系果。此中但说清净顺因。故略不说 又与杂染为相违因。杂染法非离系果故不得。

  摄论第四云。此复云何。谓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由此诸识一切界趣杂染所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皆得显现。

  三熏习中以八门辨。一出体。二释名。三废立。应思之。四三界。无色界定果色.声有亦无失。五三性。六八识。七有无漏。八位次。何故第二卷说能变。唯有等流.异熟不说我执此中说耶。

  十二支废立。如中边第一。覆障.及安立。奖导.摄.圆满。三分别.受用。引起.并连缚。现前.苦.果故。唯此恼世间。三.二.七杂染。由虚妄分别。

  论说识支既是所引。即显业种能引业收。如识即业为能引。识种名色收。

  与三种二种缘生相摄。

  问何缘发业要现无明。润业位中亦通唯种 答二理皆齐。前不放逸内异生福.不动唯种发故。经说言非无明发。若种亦不发。何得称为非明为缘非违有支。与见谛何别。由此故知。唯种亦发 问若尔何故生上初行支不唯种发 有现无明为胜因起。远真实义愚现见有故。不同不放逸异生。

  八十九云。能取所取所为取名取支者。

  欲界生恶趣极重者。见恶相已不生希求欲界业轻引。及上二界死生恶趣者。不见恶相。见往同类相。遂于当生希求爱。缘起不依前义故说不求。总爱见所有支义。不尔上界不生恶趣应无爱.取。现在.未来俱不爱故。

  此中假支揽他为自名假。不揽他为自名非假。不说自支中无体用名假。行中有假名思等色故。

  识唯一事。违第九瑜伽。彼取六识。故九十三云。彼依一切相续为论。非实支体。此说实故。

  应断之法者。五十九说。从彼相应.及所缘故烦恼可断。所以者何。对治道生烦恼不起得无生法。是故说名断彼相应。相应断已不复缘境。故从所缘亦说名断 然六十五说。由五相故建立有漏。一由事故。二随眠故。三相应故。四所缘故。五生起故。云何有漏法事。谓清净内色。及彼相依.不相依外色。若诸染污心心所若善若无记心心所等。此有漏法随其所应由余四相说名有漏。谓随眠故等 若于清净诸色。及于如前所说一切心.心所中。烦恼种子未害未断说名随眠。亦名粗重。若彼乃至未无余断。当知一切由随眠故说名有漏 此中意说。于清净色.若染善无记心心所等。由诸烦恼所有种子未害未断。即此种子说名随眠。亦名粗重。故由随眠说名有漏。 于此心所。若染污心.心所。由相应故说名有漏 与彼俱故 若诸有事。若现量所行。若有漏所生增上所起。如是一切有漏所缘故说名有漏 此中现在名为有事。过去.未来名非有事 即现在中 若依清净色识所行名现量所行 此意即五识及俱意所缘五尘。名现量所行 若余所行名非现量所行 若内诸处增上生起一切外处。名有漏所生增上所起 即第八识等所变外处 或虽现量所行。非所缘故成有漏。谓一切定心境界等。故复第三重言有漏所生增上所起。唯在五.六.八识所缘五尘 唯彼所缘当知有漏。所以者何。若缘去.来起诸烦恼。过去.未来非有事故。不由所缘说名有漏。若现在事非现量所行。如清净色.及一切染污.善.无记心心所。彼亦非烦恼所缘故说名有漏。但由自分别所起相起诸烦恼。非彼诸法为此分明所行境故 准此唯有五境现在本.影二尘。名所缘有漏。余一切非 由生起故成有漏者。谓诸随眠未永断故。顺烦恼境现在前故。于彼现起不如理作意故。由此因缘诸所有法。正生.已生.或复当生。如是一切由生起故说名有漏。又从一切不善烦恼。诸异熟果.及异熟果增上所引外事生起。如是一切亦生起故。说名有漏。乃至广说生起有漏之相。正生者漏俱。当生者引起。已生者间生。并相应.所缘合有五例。此说有漏。虽五相殊。论其断门正对治断莫过二种。亲疏二种皆所缘缚。故论说断莫过二种。今说义别亲疏有异。故有现量所行等异。若不尔者。第七缘第八。应不名藏能缘断故说所缘断。由此但应如此中说 又解彼二断者随转理门。今据实义故说有漏有其五相 然诸有漏略为五例。第一人天外五尘。唯由一所缘缚名有漏。不在内故非漏俱。第二善趣五根.内尘。由二成有漏。谓所缘.漏俱。以在内故。其不善业外尘亦二。一所缘。二漏引。第三除恶趣果。余无覆无记心.心所由三缘。一所缘如第七缘八等类。二漏俱。三间生。恶趣内五根.四尘亦由三缘。谓所缘.漏俱.漏引。第四善心.心所由四缘。谓所缘.漏俱.间生.漏引。其恶趣果无覆无记心.心所亦四。由不善有漏之所引故。第五一切染污心.心所由五缘。谓所缘.漏俱.间生.漏引.相应 大乘相应.所缘二缚与小乘异。漏体谓烦恼及随。八识.遍行.别境.不定四。性是无记。与善十一相应名善。其心.心所与烦恼及随烦恼俱名染心.心所。其烦恼及随自性断法。其俱识等相应名断。即染一切心.心所皆相应断。余不染法是所缘断。疏所缘通一切有故。论文中自性断者。即染心.心所。离缘彼烦恼者。即亲.疏二所缘。杂彼烦恼者。谓俱生杂.引生杂.间生杂三种杂也 由此应分别。第八识能缘善趣二义。一所缘。二漏俱。恶趣有三。加漏引。第八现行相分。随善.恶趣亦尔。然诸种子相分。随诸现行分别具义。外尘不尔。

  第七识见分五缘。一相应。二所缘。三引起四间生。五漏俱。是染污故。相分通情.本二性故。唯有所缘.漏俱。亦得漏引。像在心故。染见引故 第六识见分通三性。如前三性心.心所说。无记中威仪.工巧二心由三。谓间生.俱生.所缘。此中所缘由缘种子。现行亦不名所缘。去.来无体。现在必无染心所缘之。余皆准此。其异熟心由四。此三中加漏引。其通果无记心.心所由二缘。一所缘。二漏俱。善心.心所由四。谓漏俱.间生.所引.所缘。染污由五。其相分中一切异界缘.无漏缘.无本质缘皆名独影。准能缘说但除相应。其善趣有本质独缘五根.及内五尘等由二缘。谓所缘.漏俱。其恶趣外果亦二。谓所缘.漏引。恶趣内根.尘由二等。谓所缘.漏引。皆同前根门 五识见分亦通三性。皆同第六。相分善趣外唯所缘。内通漏俱。恶趣加漏引。虽有如是有漏不同。但以相应.所缘二缚增上断随二种。不依断漏俱等名断。如前第七识第六证中分别。

  三苦中若依生苦相。初二唯欲。后一通三。若据其性苦苦唯欲。有迫缘故。坏苦通色界。有乐受故。如经中说入变坏心。后一通三界。

  三受俱中识等六支既是种子。云何相应。释有二义。一依当生位说。二依随顺俱有义。亦无违也。故种名俱。俱是相应之异名故 若尔依有支无当生。云何相应 识等五种当有现行种说相应。有支威力曾于行支等中有相应故。种亦说相应 或从识等当生位说。

  决择分说苦等四谛体。如疏。

  摄事分中说十二分逆观中。生支及识等五。皆是老死集。即苦.集体同者。集有二种。一招感异熟名集。即决择说。唯业.烦恼。二能生苦果名集。摄事品中生支等是。二论虽别不相违也。

  二种生死。以八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招生死差别相。四解位次。五解得处。六四种生死相摄。七会三种生死不同。八问答分别 体.名.问答三门如论 其得处如前第七卷解第八识生无漏中说。然应料简诸果不同。其位次预流等得初地即得。如瑜伽决择.声闻地.及佛地论。其三种生死不同。如疏中引楞伽。然且胜鬘.及此论三种身依三乘决定。楞伽唯依大乘顿悟怖烦恼者说。或通说不定性差别胜位。地前一劫与本无别。所以不说 辨招生死差别相者。分段有二。一散。二定。散中有二。一如十二因缘生。唯欲界全。上界小分。依生得善得报别。二依胜闻.思生得善心。转延福寿杂资所起唯在欲界。心猛利故 定中有三。一有漏定愿转福寿行。唯欲界有。二生四静虑广果天下.乃四无色。唯有漏业熏三品禅生。三生五净居有.无漏杂 变易唯二。一有漏发愿等并无漏。合资故业。谓七地已前.一切二乘。皆已现行无明等为缘资。二八地已上。唯无漏定资。现行智障等并已无故 摄四生死者。无上经云。阿难.一切阿罗汉.辟支佛.十地菩萨。为四种障不得如来法身四德波罗蜜。何者为四。一者生缘。二者生因。三者有有。四者无有 何者生缘惑。即是无明住地能生一切行。如无明生业。何者生因惑。是无明住地所生诸行。譬如无明所生诸业。何者有有。缘无明住地。因无明住地所起无漏行。三种意生身生。譬如四取为缘。三有漏业为因。起三种有。何者无有。缘三种意生身。不可觉知微细堕灭。譬如缘三有中生念念老死 下文又云。阿难于三界中有四种难。一者烦恼。二业难。三者生报难。四者过失难。无明住地所起方便生死。如三界内烦恼难。无明住地所起因缘生死。如三界内业难。无明住地所起有有生死。如三界内生根难。无明住地所起无有生死。如三界内过失难。有有者有三界有异熟体。无有者无有苦苦等。唯有行苦相。以无漏资生死亦说为难 问答分别。既得变易经三大劫。亦有变易得百劫麟角耶 答不得。不以所知障为缘故若所留身有漏定愿所资助者。分段身摄 设许无漏定愿所资助感其分段。有何过失而不许耶 以极胜故非分段收。非变易者不能无漏资身久住。势力弱故。

  对法十四说十分别。谓无性分别.有性分别.增益分别.损灭分别.一性分别.异性分别.自性分别.差别分别.随名义分别.随义名分别。广如彼配释般若经文。

  证三性之前后中。与诸处三文不同。如唯识章中会 何故二空理有浅深。悟生不必悟法。二性浅深不悟深时必不悟浅。要达理方达事也 答二理别障。断生执不悟法空。二性无别障。不悟本时不能悟末事。未有先悟事而后悟生空故。悟真理方了俗事思之可知。

  三解脱门与诸论摄行不同。应如别抄。

  无性无常。对法等苦谛无常行皆有此行。初除所执。次观依他故。亦可性.谛俱实。

  所遍计法唯言依他。为唯护法。亦安惠耶。此二师文。护法亲取相分。安惠本质皆得。三解俱得。勘之。

  摄大乘云。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相。乃至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无分别智已得生起。悟入圆成实性。又云。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实智观无义。唯有分别三。彼无故此无。是即入三性。初半颂悟入遍计所执。次半颂悟入依他起性。后一颂悟入圆成实性。成唯识云。非不见真如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如是上下三处不同。摄论初文暖.顶二位悟入所执。忍.第一法悟入依他。初地初心入圆成实。摄论第二文暖.顶寻思悟入初二性。四如实智悟入圆成。成唯识文要入初地方悟三性。虽有三文义理唯二。一者二证。二者相似。成唯识中据实亲证。由无漏二智真.俗前后方可证得后二性故。证二性时不见二取。即名证彼计所执无。无法体无。智何所证。心所变无依他起摄。真如理无圆成实摄。故计所执不说别证。但于二性不见二取。可名悟入遍计所执。然正体智达无证理。多说此智证计所执。虽见道前亦已不见。未亲得二不名证无故于初地方名证得。摄论初文悟圆成者据实证得。与唯识同。悟前二性据相似悟。长时多分意解思惟前二性故。短时小分虽亦相似悟入圆成。非长时多分亦非亲证。故据实说。摄论次文悟入三性。总据相似意趣而说。创观名.事不相属故名悟所执。次观唯有识量及假名等诸法。虽未证实。名悟依他如实智位虽实有相而未证真。二取俱亡与真真观相似趣入。意解亦谓即是真如。故实智位名入圆成。实未悟入。摄论据相似意解三性别明悟入。唯识据真实别证二性。通证所执虽文有异而不相违。余所有文皆准此释。

  摄论第五说八喻喻依他。云何无义遍计度时。分明显现似所行境。为除此疑说幻事喻。如实无象而有幻象。所缘境界依他起性亦复如是。虽无色等所缘六处。遍计度时似有所缘六处显现 无性下自解云此于内事生疑 诸师解云。此于内身色.声.香等而生疑惑故说幻事喻 天亲菩萨有二复次释 第二解云。此中幻喻为除眼等六种内处。譬如幻象虽实非有而现可得。以此准无性色等所缘六处。非是色.声.香等六处。即是眼等六内处法。眼等是色故说色等。言色等六处理亦无妨。不尔与第二所除有何差别 古解云。初是尘体。第二是器界。故二差别 又如阳焰于飘动时实无有水而有水觉。外器世间亦复如是 又如梦中睡眠所起心.心所聚极成昧略。虽无女等种种境义。而有爱.非爱境界受用。觉时亦尔 又如影像于镜等中还见本质。而谓我今别见影像。而此影像实无所有。非等引地善.恶思业本质为缘。影像果生亦复如是。唯识云镜像 又如光影由弄影者膜弊其光起种种影。定等地中种种诸识。于无实义差别而转 又如谷响实无有声。而令听者似闻多种言说境界。种种言说语业亦尔 又如水月由水润滑澄清性故。虽无有月而月可取。缘实义境之所熏修润清为性。诸三摩地相应之意。亦复如是。虽无所缘实义境界而似有转。此与第四影像有何差别。定.不定地而有差别 又如变化依此变化说名变化。虽无有实。而能化者无有颠倒。于所化事勤作功用。菩萨亦尔。虽无遍计所执有情。于依他起诸有情类。由哀愍故。而往彼彼诸所生处摄受自体 无性解云。应知此中喻有尔所虚妄执事。所谓内.外受用差别。身业.语业.三种意业非等引地.若等引地.若无颠倒。于此八事。诸佛世尊说八种喻。诸有智者。闻是所说。于定不定二地义中。能正解了 此中内者。第一幻事喻所显。外是第二阳焰喻所显。受用差别。是第三梦境喻所显。身业。是第五光影喻所显。语业。第六谷响喻所显。三种意业中初非等引地。是第四影像喻所显。若等引地。是第七水月喻所显。若无颠倒。是第八变化喻所显 天亲菩萨二复次释。第二复次云。说幻事喻。为除眼等内六处。说阳焰喻。为除器世间。说所梦喻。为除色等所受用境。显如所梦色等定无。而能为因起爱.非爱受用差别。说影像喻为除身业果。显善.不善业为缘。而有余色影像生起。说谷响喻。为除语业果。显语业因感语业果犹如谷响。说光影喻。为除非等引地诸意业果。显此意业所得诸果。犹如光影。说水月喻。为除等引地诸意业果。显等引地诸意业果犹如水月。说变化喻。为除闻种类意业。闻种类者即是闻.思之所熏习。此即显示闻种类意差别而转。犹如变化。此意为除内外受用差别.身语业果.三种意业。故说八喻。与无性不同 金刚般若云。一切有为法。如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此中九喻。天亲菩萨释云。别喻九事。谓见.相.识.器.身.受.过.现.未世故说九喻。各依别义。不可会同。释颂异故 中边论说八喻。通依他.所执二性。似喻依他。实喻所执。亦不相违。

  三性凡圣境中。前后四文及应实说合五。如理应思。

  应总立三假。谓应立一实.一假。真如实胜义故。如第一百卷说。余世俗假。或不待此余实如色受等。待此余假如瓶等。或不待名言实。谓一切法。待名言假。谓一切法。如杂集第三疏释。

  瑜伽六十解业.业道等。与唯识第一相违。勘之。

  第九卷

  问愚夫于彼增益妄执者。亦有邪见拨无。何故唯言增益 答以多分故。执我法门必增益故。说有三性遮损减门。说三无性遮增益门。

  依他起无自然生者。自然有二。一无因自然生。举此摄一切无因。二以自然为因生。举此摄一切冥性等不平等因生。无此无因自然。及无不平等因自然生。故名自然无生 依他起中亦有无因.恶因非一横执。何故唯遮自然生耶 答且举自然。余不平等因皆是此收。此说三无性破非余增益。余损减门三性所违。故非破无因。

  依他起性名胜义无性。论文但有无之言非胜义之性名胜义无性。亦有体是胜义无计所执名胜义无性。是后得智所行义故。如说是彼四胜义摄。论略无之。理亦有也。

  唯识之中但有二对。何故不说前二以为虚妄。无漏有为非虚妄故。何故不说前二以为世俗对胜义。如说二胜义中。初亦名俗故 今据有体名世俗。彼无体故。理实亦有。准二谛故。此中实性唯取真如。但有常.无常门。不说漏无漏门者。无漏有为非实性故。

  摄论说四位修唯识。如唯识章说。

  理实威仪.工巧与所知障法执亦俱。今约孤行故。言非威仪等。亦不相违。据实执时非彼等心。是彼等心而不起执。

  三十七品以九法为体。遍行一谓喜受。别境三谓念.定.惠。善有四谓信.进.舍.轻安。色法一谓道共无表。喜为一谓喜觉支。念为四根.力.觉.道各一。定为八四神足.根力觉道各为一。惠为九四念住根力觉支各为一。道支为二谓正见.正思惟。思惟自中是依惠寻。佛果唯惠。瑜伽五十七云。三十七品与五根云何相摄。道品摄根非根摄道。谓语.业.命.喜.安.舍。故正思惟其体即惠。信为二谓根.力。精进为八谓四正断.根力觉道中各为一。舍为一谓舍觉支。轻安为一谓安觉支。无表为三谓正语.业.命。故九开成三十七 四摄事施以无贪.及三业为体。爱语以语业为体。利行.同事三业为性。谓无贪.及思。假实和合说故 四无量以三法为体谓无瞋.不害.及舍。喜以不嫉为体。体即无瞋。故唯三法。六度合以八九法或十一法为体。遍行一谓思。别境四欲.胜解.定.惠。善有四。信.精进.无贪.无瞋。并身.语业表无表色。如应当知。下自广说同下六度中。

  四善根既唯色界五地。却照无色无无漏见道。故是有漏修也。如前说。

  入见道唯依欲界善趣身起。余惠厌心非殊胜故者。此依所知障俱有烦恼障对治。或唯断烦恼障入见道义。非依唯断所知障对治义。以欲界见道烦恼。有不善.及五趣.四生。厌心可深能入见道。上界不尔。若唯断所知障。不藉深厌心。但求菩提不折解脱。上界亦得故。有声闻色界回心入见道等。此说直往。彼说迂会。亦不相违 七十三解无相取有数十番解。应勘叙之 问若许无分别智有见无相。如自证分。何不即缘自证。若以内外取故不得者。既尔应成相分所摄。即自体故不成相分者。即自体故应缘自证。若以相.性别故不得缘者。相.性别故应相分缘 彼无相故不可为例 又应无分别故说非能取实有见分。亦应无差别故名为无相实有相分 相谓相状。状貌。无此状貌体相之法。非无境体。以无分别差别相故名无相分。见分之言通非分别。故彼智有。

  见道二师说 胜进道缘何为境。即缘解脱道境。更无别行相。思之 有义渐者。依疏以三心为渐。五十九说三心为顿。准此文释。顿通一心.三心。诸释渐如别抄多小别引。

  三心分粗细。如第一抄显解。

  二乘见道为唯安立。亦有一心非安立。有二说。或有。或无 其三心见道二乘者。唯断人执。唯依二心非安立亦何妨 二种十六心。上下谛境在前作。初十六心在后作。初粗观事。后细观理故。又诸教唯说道类智名已知根。建立预流果故。今以相粗显故。所以先说观智。后说现前.不现前言。依欲界身入现观论师于非色界入现观亦尔。彼言下.上界别故 此十六心独觉一坐圣者如何不说 亦作不出观。期心未满。虽至第十六心不名第三果。若非想断九品障。无间.解脱刹那思之可知。若不作此相见道者有何意也。思之。

  三种现观勘抄叙。

  圣性。有解。通取一切能生现行无漏种子。不同异生性。彼能发业招生品类故。唯见道故 八地已上菩萨不生欲界。何故不名不还耶。又有不定性欲还生欲界故。顿悟菩萨还于欲界利生故。

  对法十三说十现观。一法现观。最胜顺解脱分善根所摄清净胜解。若准瑜伽六现观。唯取喜受相应思所成惠。若准显扬十八现观。通闻.思.修最胜三惠。然对法解义现观。由即于如上所说法中。如理作意增上缘力。故知法观亦即思惠。如理作意故。今依唯识唯取思。二义现观。即最胜顺决择分二坐暖为下品。顶.忍为中品。世第一法为上品。三真现观。谓见道。四后现观。谓修道。此二共唯识别。唯识约安立.非安立别。对法约道位别。亦不相违。五宝现观。即信现观。得四不坏信。唯别取无漏。瑜伽等宽。通有漏故。或能越恶。对法但说宝名。唯识通取一切信。六不行现观。谓戒能遮犯戒非不行。七究竟现观。同唯识。八声闻。九独觉。十菩萨。此三约能证乘别故。唯识但约所证行明广名现观。所以除决择分。不约人为论。所以无三乘。对法不约广略。但明明了亲得名现观。约人.法为论。所以有十亦不相违 显扬十七说六及十八。六同此论。论十八者。一闻。二思。三修。四决择分智。五见道。六修道。七究竟道。八不善清净世俗智。九善清净世俗智。十胜义智。十一不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十二善清净行有分别智。十三善清净行无分别智。十四成所作加行智。十五成所作智。十六成所作后智。十七声闻等智。十八菩萨等智现观 此十八中分五位。初七约五道以明现观。次三依真俗智以明现观。次三依有无漏有分别无分别以明现观。次三依加行.根本.后得三智以明现观。后二依上乘.下乘以明现观。然此唯明惠观。观察诸法故不取信.戒。然解脱分智定.散有殊。三惠类异故分三种。真俗智中有漏唯世俗。无漏通二种。故合分三种。有分别无分别中。亦有有漏无漏别。无漏通二。有漏唯有分别。依三业行以显智殊。此中成所作非四智中成所作智。乃是本期所作智。加行.正体.后得。如诸无漏智上乘.下乘因果通论。故但二种。故与唯识六现观。对法十现观。亦不相违。摄论第六现观十一种差别。即对法第十三。声闻.菩萨现观差别有十一。更无别类。

  建立六度中。度度三相。应互相摄。六度以八法为体。无贪.身业色.语业声.意业思.无瞋.精进.惠.定。或十一。加欲.胜解.信。遍行一思。别境四欲.解.定.惠。善四信.勤.无贪.嗔。色法二身.语业。

  三界九地行相。地前地上一一行相纯四句。一一自为六度。相望为四句名杂。依种类福有四句。不依有无句。

  六度五果。应诸不同。

  异生性障即分别障种。三界具有名何异生。若取能生。有离下染上下分别染法皆起。名何异生。若取依此地第八有故得此地名。应第八识自名异生。何须障种。不尔菩萨十地。此地第八识未断故应成异生。由此应知。取依此地第八分别二障种立。性唯染污。有覆性收。二障体定故。望二障亦尔应思之。

  其恶趣果非染污法。云何见道说为断也。如无余灭。

  二地名离垢。无误犯三业。初地误犯。犹须思择。此地不然。如行之时虫自分路任运不伤。故无误犯。初地不尔。犹有误犯。何故十障但说邪行。二愚兼说误犯三业。是根本故。彼亦邪行收。第二释云或唯起业不了业愚。即邪行摄。更无所小。

  第三地闇能障。于所闻思修法忘失者。何故初地名已得不退。此犹忘耶。又菩萨地云胜解行位于久所作所思所说法。有时忘失。入地不尔。如何今说有忘失耶。定位所得多分忘失。地前犹有。地上咸无名证不退。其闻.思.修所得。犹小有退忘非多。又无漏所得无忘。有漏所得三惠境犹忘。亦不相违。三定成无也。又应不是退也 何故诸地十障皆举小分。唯第二第三地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障摄二愚皆尽。摄法尽故。唯有初四地有通有别。初地异生性本故。恶趣愚末故。此依前释。若依后释。即总摄尽更不须说。第四地障身见等不入二愚中。二愚不说为十障有何意也 答二愚据因。前地所起说与后为障。身见等据久远所行名十障。又十障据因说。身见等能起诸烦恼故。后二为果正能障故说为二愚。不相违也。

  何故九地障。三无碍解为一障。余一无碍解为一障。有何意也。要速前三方办说故。前后轻重等故。开合不同。

  第十地障神通为一。智云及所含藏为一者。内德.外业有差别故。

  何故余地障皆有二愚。唯第四地障不即二愚。

  异生既不断粗重。云何二静虑断苦根粗重。二乘亦如是 今解。凡夫小伏现行粗重。二乘亦能分灭定障小分种子.苦根粗重。亦得何妨。如理应思。

  第十卷

  应说三乘断见.修别。第七识顿断中任运简见道一切。内起简修道外缘事独头贪.瞋.痴等。以此二义故无粗细。无粗细言。简修道内外缘迷理身.边二见.及此相应。九地断有粗细故。如是总简一切惑尽。

  菩萨以烦恼助愿受生中。唯以现行势力远资。非如润生爱等。如行杀生贪.瞋等惑方能利乐。未得无漏胜道利生。故以贪.瞋引无漏道。方始能利名为助愿。非如贪等润生用之。由此应为四句分别。有唯现润非种。谓七地前菩萨。有唯种润非现。谓第三果。有俱润。谓一切异生。有俱非润。谓变易.及化身等。

  俱生地前渐伏地上伏尽。此依六识为论 何故见所断烦恼随所知伏与不伏。俱生烦恼独入地伏。不随所知。所知后伏。烦恼先伏。见所断不尔 见障利故同时。修障钝故渐次。又见道猛。修道不尔。

  故留烦恼本拟润生。八地以去无分段死。不藉烦恼助润。何故不断耶 答如初地怖烦恼。即伏而受变易。亦如二乘有学回心即受变易。虽无分段不断烦恼 所以者何 烦恼虽非亲助润变易如分段生。远势亦有。又惑种在变易时长。不假数资。若无惑种变易时促。如二乘无学愿数数资 然有四句。唯定胜无惑助。亦不长时受变易。如二乘无学回心。虽有惑种助。无胜定资。亦不长时。如二乘有学回心。有惑助及胜定资。即变易长时受。如十地菩萨。故愿留之。不同二乘断之不得非故留也。又二乘但种助。不由愿资而不名留。菩萨正由愿资。傍由种助。故说留之。若即断之于生无力。惑因亡果随尽故。又由菩萨意乐菩提十地练根。不假断烦恼。烦恼在不障得地故名留。

  见道顿断。五十九三心亦名顿。然所知.烦恼二障各分为二 云何为二。若以九品粗品先断。即十地修道应先断粗。若以随所障道以辨粗细。九地不定。即烦恼品云何随所知以明粗细。此义应思 今解云。如十地修道地地所断。初为粗后为细。烦恼随彼以说粗细。此亦应尔。见道中自分别力粗先断。他引力细后断。有先伏烦恼超得第二三果。无先伏所知而超入二地。然入地已如闻半颂以舍身亦有超者。然无超大劫。以极难断故等。此义应思。

  一类二乘三界九地品品别断中有二义。一云阙无超人。二云此中兼尽。先世道亦九品。后不伏者亦九品故 菩萨利根见道既许分三。二乘根钝见道应有三品。何故彼唯一此有三 菩萨二障为三。二乘一障为二。分粗细故。

  六十九有前胜进即后加行。后所有道即前胜进文。与对法同。四道以诸门分别。作用二释。

  损力益能转中。有忏悔罪灭。应叙。六十卷业有四。谓异熟决定.时决定.二俱不定.二俱定。及阿罗汉受残苦等。处阿阇世王五逆业灭。瑜伽云。依未解脱者建立定业。为二解和会应知。

  四智如佛地各有十喻。应勘叙之。

  有漏曾习相执所引等者。今观此意。有漏观心由俱第七惑前相执势所引故。乃顺于障不断随眠。无漏不尔。

  初有义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能断随眠者。故六十四云。若安立谛已立为谛。何须复说非安立耶。答由安立谛取于有相。以有相故相缚未脱。相缚未脱故于粗重缚亦未能断。由此准知。唯无分别智断诸随眠 第二有义后得无分别智。断迷事随眠者。解前文云。先据断迷理随眠非断迷事。又前约断究竟一切粗重。非因位中断二障种语。又前约有漏安立及无漏安立谛语。非后得缘非安立语。亦无分别相故。即彼论云。若不要缘非安立者。有于净定心顺决择分者转缘诸谛时。应断随眠等。彼既不尔。故但简有漏等。非为尽理。不果。披彼文应寻之。

  疏中但有二乘用之非菩萨。今更解。菩萨亦用此智。十地中非念念唯断法执故。亦别时断法执所知障故。前师释修道中世出世断道者。此依菩萨修道有独用无分别智。名世出世道。有真俗合用智断。如举胜者。下下地者断障虽不由俗然必俱时。若不尔者。岂后胜地要唯无分别智。不与后得俱方断惑耶。初唯出世断通三乘。后兼菩萨故作是说。二理教齐。任情取舍。

  大涅槃体有二义。一理三事即于真如有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三义故。二体三事。三体各别故。合名大涅槃。

  十地不起无漏五识。比量云。十地有漏五根。必不能发无漏五识。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所摄故。如地前位。

  说常乐我净等。以除二乘四颠倒心故。二乘正证此法性者。非作常.无常等解。由加行心作此无常等解故入。后出观时复观前观。不审所缘。便见加行。谓是真智所缘亦是无常等。便谓真实诸法无常等。诸加行心及有漏后得。虽非是执性皆是善。然由六.七法执未亡故。引有漏善心而作此解。于法执所引之果有漏观心上。说能引法执障为颠倒。若无法执时此观不生。故由前凡位起四颠倒.或十二倒。谓想.心.见等执身等为净。佛为除彼说无常等行为非常等令其趣证。论其真理非常.无常。然二乘者由随佛方便言及执引故。作无常等解。今为除彼令证极果。说此真如为常.我等。令起此行方便趣入证其法也。正证彼时非常.无常。诸佛或说我。或时说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余皆类然。此依护法唯六.七有染心有执为论。其八地以前。起下乘般涅槃障.细生灭等障。皆准此释故。八地以去皆不论现行。观心为障。

  其安惠因中无漏一切有漏皆有法执故。说二乘无漏心等为四颠倒。八地以前说功用加行为障。不尔加行道应非二愚摄。由此一切有漏善心等及因无漏皆有法执。今论真理非常.无常等。为断法执无常等故。说为常乐等也。众善所依。显性无贪.瞋.痴等种种烦恼。因之为善。能顺诸善与善为依故具功德。

  法身正自利言。显不同利他展转说故。其自受用身修因。本为利他故修。又为利他所依止故不说。对他受用等自利义微。所以不说。理亦不遮。

  他受用变化。何故不说自利。诸佛利他即自利故。理亦应然。意为利他变现生故。从意乐说为利他故。前资粮位。云一切功德皆属二利。随意乐力。今此随增上。故三身别。

  自受用身如净土量遍法界者。应作二解。一实尔。二依用说。智是佛故。以所证无边故。如世间言所见处高言眼孔大。所学广故说智惠大。

  四智缘境门中。自受用土唯净无漏。余不见故。唯佛所知。他受用土本唯无漏.净。见者唯净。一切不善诸异熟果皆已无故。然通有.无漏。第八.五识所观有漏故。见者居秽土。利乐有情亦为现秽。见亦通秽。通诸识境。化土本唯无漏。然有净.秽。见者亦尔。通有.无漏然有净.秽。十地菩萨亦得见故。上知下故。然由本为十地菩萨现净土故。论说化土有其净言。化土本为地前等见。不别言净。总说见身.土各据增胜。本为而说。亦不相违。下不知上故。地前.二乘必不见无漏净土。

  此中诸土皆四智境。由随增胜本击发因。说智别现。不尔便有非遍智过。若佛五蕴计是蕴等收。何故不许佛是有情摄。有情依异熟。佛非有情。摄持性名为法。佛可法所收。

  纯杂义解由增劣不同。但依亲相分说若依影.质复说不同。影中自地变纯。通力引杂。非通力中八缘现纯。缘种杂。第七识中得名影纯杂。影从见.质说性故。五识善恶心杂。无记心纯。第六五俱等通。法应思准。假实中约识分别复别。有无对.有为无为对.有漏无漏对.自界他界缘对。思准纯杂。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