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菩提资粮论卷第一

  圣者龙树本 比丘自在释

  大隋南印度三藏达磨笈多译

  今于诸佛所  合掌而顶敬
  我当如教说  佛菩提资粮

  佛者。于一切所应知中得觉。此为佛义。如所应知而知故。又于无智睡眠中觉故。觉者。觉寤为义。以离无智睡故。又诸释梵等不觉此觉。唯是名声普遍三界者。所能觉故。一切诸佛乃觉此觉。以一切种遍智唯佛所知。非诸声闻独觉菩萨。以不共法具足故。诸者。无阙故。谓过去未来现在等。顶者上分故。合掌者。摄手故敬者。向礼故。我说者。自分别故。如教者。彼彼经中种种已说。今亦如彼教说故。佛者。离无智故。菩提者。一切智智故。资粮者。能满菩提法故。譬如世间瓶盈釜盈等。盈是满义。如是以满菩提法。为菩提资粮。又以持为义。譬如世间共行日摄于热月摄于冷。摄是持义。如是以持菩提法。为菩提资粮。言资粮者即是持义。又以长养为义。譬如世间有能满千或百或十。或唯自满或难自满。菩提资粮亦复如是。以长养菩提为义。又以因为义。如舍城车等因中说言舍资粮城资粮车资粮。如是于生菩提因缘法中。说名菩提资粮。又以众分具足为义。譬如祭祀分中杓火等具足名为祭祀。非不具足。亦如身分头手足等具足得名为身。非不具足。施分亦如是。施者施物。受者回向。此等具足名施资粮。非不具足。戒等资粮亦如是。是故众分具足义。是资粮义。如是我说菩提资粮。是能满者。持者。长养者。菩提因者。菩提分具足者。皆其义也。

  何能说无阙  菩提诸资粮
  唯独有诸佛  别得无边觉

  何能者。何力也。若声闻若菩萨少分觉知无力能故。若欲说诸菩提资粮无阙无余。唯是诸佛别得无边觉者。言无边觉。谓非少分觉故。以佛世尊于无边应知义中觉知无碍。是故佛名无边觉者。又于欲乐及自疲苦断常有无等边见中。觉而不着。以所觉无边。是故佛名无边觉者。问何故资粮唯佛能说。余人不能答。

  佛体无边德  觉资粮为根
  是故觉资粮  亦无有边际

  佛体者。即佛身也。以彼佛体具足无边功德故。说佛体无边德。功德者。谓可称赞义。若可称赞则名功德。又是数数作义。譬如数数诵习经书。彼则说名作功德者。又是牢固义。譬如作绳。或合二为功。或合三为功。又是增长义。譬如息利。或增二为功。或增三为功。又是依止义。譬如诸物各以依止为功。如是佛体为戒定等无边差别功德依止故。说佛体有无边功德。觉资粮为根者。彼菩提资粮。与佛体无边功德为根本故。根者建立义。菩提者智也。根即资粮。以彼资粮能建立一切智智。是故资粮为佛体根本。良由佛体有无边功德。须以无边功德成彼佛体。是故资粮亦无边际。

  当说彼少分  敬礼佛菩萨
  是诸菩萨等  次佛应供养

  彼诸资粮无边而智有边。是以说彼资粮不能无阙。故言当说彼少分敬礼佛菩萨问应礼佛。以一切众生中最胜故。何义此中亦礼菩萨。答是诸菩萨等次佛应供养故。诸菩萨等从初发心乃至觉场皆应供养。菩萨有七种。一初发心。二正修行。三得无生忍。四灌顶。五一生所系。六最后生。七诣觉场。此等菩萨于诸佛后次应供养。以身口意及外物等而供养之。初发心者未得地。正修行者乃至七地。得无生忍者住第八地。灌顶者住第十地。一生所系者方入兜率陀。最后生者兜率陀处住。诣觉场者欲受用一切智智。于七种菩萨中。初发心菩萨一切众生皆应礼敬。何况余者。何以故。深心宽大故。如来教量故。初发心菩萨发菩提心时。于十方分无减诸佛土无减诸众生无减。以慈遍满发菩提心。若未度众生我当度之。未解脱者我当解脱。未稣息者我当苏息。未寂灭者我当寂灭。应声闻者我当令入声闻乘中。应独觉者我当令入独觉乘中。应大乘者我当令入大乘之中。欲令众生悉得寂灭。非为寂灭少分众生。以是深心宽大故。一切众生皆应礼敬。何者为如来教量。如世尊说迦叶。譬如新月便应作礼。非为满月。如是迦叶。若信我者。应当礼敬诸菩萨等。非为如来。何以故。从于菩萨出如来故。又声闻乘中亦说。

  于彼知法者  若老若年少
  应供养恭敬  如梵志事火

  以是故。诸菩萨等。次于佛后皆应供养。如偈说。

  绍持佛种者  胜余少分行
  是故诸菩萨  次佛后供养
  慈与虚空等  普遍诸众生
  是故最胜子  次佛后供养
  于诸众生类  大悲犹如子
  是故此佛子  次佛后供养
  悲心利众生  无二似虚空
  是故无畏者  次佛后供养
  一切时如父  增长诸众生
  是故诸菩萨  次佛后供养
  犹如地水火  众生常受用
  是故施乐者  次佛后供养
  唯为利众生  舍离自乐因
  是故彼一切  次佛后供养
  佛及佛之余  皆从初心出
  是故诸菩萨  次佛后供养

  问尊者已正说资粮教缘起。今应说资粮体。答。

  既为菩萨母  亦为诸佛母
  般若波罗蜜  是觉初资粮

  以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母故。为菩提初资粮。何以故。以最胜故。如诸身根中眼根最胜。诸身分中头为最胜。诸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最胜亦如是。以般若波罗蜜最胜故。为初资粮。又前行故。如诸法中信为前行。诸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前行亦如是。以彼陀那若不回向菩提。则非陀那波罗蜜。如是尸罗等不回向菩提亦非尸罗等波罗蜜。回向菩提即是般若。由般若前行故能回向。以是前行故。诸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为菩提初资粮。又是诸波罗蜜。三轮净因体故。以般若波罗蜜为诸波罗蜜三轮净因体。是故般若波罗蜜。为菩提初资粮。三轮净者。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行布施时。不念自身。以离取自身故。不念受者差别。以断一切处分别故。不念施果。以诸法不来不出相故。如是菩萨得三轮净施。如净施净戒等亦如是。以此般若波罗蜜是彼诸波罗蜜三轮净因体故。般若波罗蜜为菩提初资粮。又大果故。般若波罗蜜大果胜诸波罗蜜。如经说。

  菩提心福德  及以摄受法
  于空若信解  价胜十六分

  鞞罗摩经中大果因缘。此中应说。以是大果故。般若波罗蜜为菩提初资粮。

  问何故般若波罗蜜。得为菩萨母。

  答以能生故。方便所摄般若生诸菩萨。令求无上菩提。不求声闻独觉。以是生佛体因故。般若波罗蜜为菩萨母。又置于五波罗蜜中故。如言冥钵啰腻波低也。冥为性。钵啰腻波低为诵。即此性相是为摩多(摩多翻为母于字声论中摩多字从冥钵啰腻波低语中出冥是摩多体性钵啰腻波低是诵摩多义钵啰腻波低正翻为置故以置为母义)。

  譬如母生子。时或置床敷。或置地上。般若波罗蜜亦如是。生彼求菩提菩萨时。置于施等五波罗蜜中。以能置求菩提菩萨故。说般若波罗蜜为菩萨母。又以量故。如言茫摩泥也。茫为性摩泥为诵。即此性相是为摩多(于字声论中摩多字又从茫摩泥语中出茫亦是体性摩泥是诵其义摩泥正翻为量故以量为母义)。譬如母生子已随时筹量。如是我子以此食故身增。以此故损减。菩萨亦如是。以般若波罗蜜自量其身。我应如是布施。我应如是持戒等。以是自量因缘故。说般若波罗蜜为菩萨母。又以斟量故。譬如量物有钵逻萨他。有阿宅迦。有突嚧拿。有佉梨底等(如此间合升斗斛之类)斟量诸菩萨亦如是。此初发心。此修行。此得忍等。以斟量因缘故。说般若波罗蜜为菩萨母。又以修多罗中诵故。所谓于诸经中作母名诵。彼等经中有名称遍诸佛国菩萨。名毗摩罗吉利帝。说伽他言(旧云维摩诘者不正)。

  般若波罗蜜  菩萨仁者母
  善方便为父  慈悲以为女

  复有余经。亦如是诵。以修多罗量故说。般若波罗蜜为菩萨母。

  问何故般若波罗蜜。亦为诸佛母。

  答以出生及显示无障碍智故。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由般若波罗蜜阿含故。烦恼已尽当尽今尽以是出生故。般若波罗蜜为诸佛母。显示无障碍智者。以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显示无障碍智皆般若波罗蜜中显。以是显示无障碍智故。诸佛亦以般若波罗蜜为母此中有输卢迦。

  由大悲相应  般若波罗蜜
  于无为险岸  佛子能超过
  得到无等觉  利摄诸众生
  智度为母故  大人能如是
  由得智度故  乃得成佛体
  故为诸佛母  胜仙之所说

  何故此名般若波罗蜜。以不与声闻独觉共故。名般若波罗蜜。于上更无所应知故。名般若波罗蜜。此智到一切彼岸故。名般若波罗蜜。此般若波罗蜜余无能胜故。名般若波罗蜜。三世平等故。名般若波罗蜜。虚空无边平等故。名般若波罗蜜。如是等胜因缘。如般若波罗蜜经中说。故名般若波罗蜜。

  问已略说菩提初资粮。第二资粮今应说。

  施戒忍进定  及此五之余
  皆由智度故  波罗蜜所摄

  此中陀那波罗蜜。为第二菩提资粮。以般若前行故。菩萨为菩提而行布施。是故施为第二资粮。于中生他身意乐。因名布施。非为作苦。彼有二种。谓财施法施。财施亦有二种。谓共识不共识。共识亦有二种。谓内及外。若施自身支节。若全身施。是为内施。若施男女妻妾及二足四足等。是为外施。不共识亦有二种。谓可食不可食。此有多种若施身内受用饮食等物。是为可食。若施身外受用香鬘所摄金银珍宝衣服土田财物园池游戏处等。是为不可食。然可受用法施。亦有二种。谓世间出世间。若因法施。于流转中(旧云生死者非正翻名今改为流转也已后诸云流转者皆是此义)出生可爱身根境界。是为世间。若因法施果报。越度流转。是为出世间。彼财施法施各有二种谓有着无著。若为自身。若为资生。若为胜果。悕望相续以财法施。是为有着。若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若为无障碍智。是为无著。其余更有无畏施等。亦随顺入财施中。彼二种施果及余气(谓津液也)具如大乘经说。此中当略说偈。

  饮食及被服  随须皆布施
  亦施花鬘灯  末香与音乐
  或施诸美味  药物及猗枕
  养病之所须  并医人给侍
  男女与妻妾  奴婢及仓库
  庄饰诸婇女  随须皆布施
  所有诸宝物  种种庄严具
  象马车乘等  妙物尽施之
  园林修道处  池井集会堂
  土田并杂物  客舍等皆施
  若二足四足  若复一洲渚
  村落与国都  及王境悉施
  施所玩好物  利乐悕须者
  为诸众生依  怖者施无畏
  施其所难舍  手足眼耳鼻
  亦施心与头  举身悉能舍
  修行布施时  常于受者所
  应生福田想  亦如善眷属
  布施诸果报  具足善聚集
  回向为自他  成佛及净土
  菩萨所行施  正回向佛体
  此菩萨陀那  得名波罗蜜
  若彼若此岸  亦无能说者
  施果到于彼  说为施彼岸

  今说施主差别。

  不贪于爱果  悲故三轮净
  正觉说彼施  是为求菩提
  我已作此事  正作当亦作
  若作如是舍  佣赁非布施
  贪增施果故  随须即能舍
  说为息利人  智念非施主
  不贪增益果  唯以悲心施
  此名真施主  余皆是商贩
  如大云遍雨  诸处等心施
  此名大施主  余皆是少分
  施及施果报  哀愍与须者
  施主于众人  犹如其父母
  不念所施物  受者及施者
  而常乐布施  此名为施主
  若不分别佛  菩提与菩萨
  而为菩提施  彼当速成佛

  问已解释陀那波罗蜜。今应说尸罗波罗蜜。答波罗蜜义如前解释。尸罗义今当说。以尸罗故说为尸罗。言尸罗者谓习近也。此是体相。又本性义。如世间有乐戒苦戒等。又清凉义。为不悔因离心热忧恼故。又安隐义。能为他世乐因故。又安静义。能建立止观故。又寂灭义。得涅槃乐因故。又端严义。以能庄饰故。又净洁义。能洗恶戒垢故。又头首义。能为入众无怯弱因故。又赞叹义。能生名称故。此戒是身口意善行所转生。于中远离杀生不与取欲邪行等。是三种身戒。远离妄语破坏语粗恶语杂戏语等。是四种口戒。远离贪瞋邪见等。是三种意戒。如是等身口意善行所转生十种戒。与贪瞋痴所生十种恶行为对治。彼十种恶行下中上常习近故。堕于地狱畜生阎摩世等。如前数十种善行戒。若不与觉分相应。下中上常习近故。随福上上差别。当得天人差别。若与觉分相应十种善行。戒上上常习近多作。故当得声闻地及菩萨地中转胜差别。又此菩萨戒聚。有六十五种无尽。如无尽意经中说当知。又略说有二种戒。谓平等种莳戒。不平等种莳戒。平等种莳戒者。以此善身口意积聚故。于生生中种莳。若界若富乐。若声闻独觉。若相报若净土若成熟众生。若正遍觉等。彼皆说名平等种莳戒。与此相违。名不平等种莳戒。复有二种戒谓有作戒无作戒。若于有作中有所作者。名有作戒。与此相违名无作戒。复有九种戒。谓凡夫戒。外道五通戒。人戒。欲界天子戒。色界天子戒无色界天子戒。诸学无学声闻戒。独觉戒。菩萨戒。凡夫戒者。入生处故尽。外道五通戒者。神通退故尽。人戒者。十善业道尽故尽。欲界天子戒者。福尽故尽。色界天子戒者。禅那尽故尽。无色界天子戒者。三摩钵帝尽故尽。诸学无学声闻戒者。究竟涅槃故尽。独觉戒者。阙大悲故尽。菩萨戒者。则无有尽。以此戒能显明诸戒故。种子相续无尽故。菩萨相续无尽故。如来戒无尽故。以此因缘。菩萨戒者说名无尽。诸菩萨戒。回向菩提故。说名戒波罗蜜。此中有输卢迦。

  犹如父爱功力子  亦如自身爱寿命
  出离有爱戒亦尔  大心健者之所爱
  此戒牟尼习近已  解脱于欲离有爱
  似乌凡人所弃舍  智者常当爱此戒
  此戒利益于自他  令身端严离忧乏
  此世他世胜庄严  是戒智者当所爱
  此戒不由于他力  非不可得非乞求
  皆因自力而得之  是故上人爱此戒
  财物国境并土地  自身肌肉及以头
  皆能舍之不舍戒  为欲净彼胜菩提
  假使从天坠于地  设令自地升于天
  为满离垢无染地  应当决定不移动
  若已满足戒方便  此时即得第二地
  既得离垢清净地  是时成就心所欲
  若复天人修罗世  及畜生中可化者
  善知教化方便已  随念往彼利益之
  或以布施摄众生  或以爱语入其意
  或复与其安隐利  或与同事助其力
  或在人中为其主  或居天众而自在
  彼彼方便引导之  悉当安置于白法
  具足实戒神通故  便能干竭于大海
  世间尽时火增盛  于刹那顷悉能灭
  观于世间种种恼  恼而生病由离亲
  智者有戒通方便  为世亲依示胜道

  问已解释尸罗波罗蜜。今应说羼提波罗蜜。答此中羼提者。若身若心受诸苦乐。其志堪忍不高不下心无染浊。此名略说羼提。若自在说。则施设为三。谓身住持。心住持。法住持。于中身住持忍者。谓身所遭苦。若外有心无心不爱之触。所生身苦堪忍不计。此名身住持忍外所生者。谓以食因缘故起怖瞋痴。及蚊虻蛇虎师子熊等二足四足多足。诸有心物无量因缘逼恼于身。或复来乞手足耳鼻头目支节。而割截之。于此恶事心无闷乱亦无动异。此名身住持忍。又暴风盛日寒热雨雹击触因缘。诸无心物来逼恼时。遍身苦切而能安受。此亦名忍。又内身所起界动因缘故。风黄痰癊及起所生四百四病极为身苦。于逼恼时能忍不计。亦名身住持忍。于中心住持忍者。若有骂詈瞋嫌呵责毁谤挫辱欺诳等不爱语道。来逼恼时。其心不动亦无浊乱。此名心住持忍。又八种世法所触。谓得利失利好名恶名讥誉苦乐中。心无高下不动如山。是名心住持忍。又断顺眠瞋故。无杀害心。无结恨心。无斗诤心。无诉讼心。自护护他。于众生中慈心相应。与悲共行起欢喜意恒作舍心。此等亦名心住持忍。于中法住持忍者。于内于外如实观察故。外者。谓骂詈杀害等。骂詈者。声字和合同时不散。以刹那故。字空故。声如响故。不可说次第相应义。此中无有骂詈。但诸余凡夫虚妄分别而生瞋怒。若字与声自性义中知不可得。心则随顺不相违背。平等忍受。此名法住持忍。又于杀害者所。当作是念。身非害者。身若无心。则如草木壁影等故。心亦非害者。以心非色。无所触碍故。于第一义中无杀害者。作是观时。不见杀害。堪能忍之。此名法住持忍。内者。谓观内法时。作如是念。色如聚沫从缘而起。无动作故。不自生故。空故。离我我所故。受如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幻。从缘而起。无动作故。不自生故。刹那生灭故。空故。离我我所故。于中色非我。色非我所。如是受想行识。识非我识非我所。此等诸法从缘而生。若从缘生则自性无生。若自性无生则无能害者。如是观时。若内若外诸法自性皆不可得。此名法住持忍。若于身心法中。作自性观时。即是顺无生忍。此名略说羼提波罗蜜。如修多罗中具说。此中有圣者颂。

  怨亲及中人  悲念常平等
  瞋因尚无有  何得瞋众生
  善修习常慈  众生同己体
  平等无有二  云何怒众生
  心常舍离瞋  多生于爱喜
  健者既无碍  云何与世违
  于诸众生所  常求作利祐
  云何无瞋恚  得加众生恶
  世间八法触  其心不动摇
  譬如口吹山  应知彼得忍
  深心离诸垢  碍事不能污
  如泥泥虚空  应知彼得忍
  于身无所爱  于命不亦贪
  诸怨悉不能  动其相续志
  于非可爱声  安心犹如响
  诸言亦如化  忍心便在手
  不于五众中  取我及命相
  身亦非我所  应知彼得忍
  若不见于我  及我所自性
  便得无生忍  佛子最安隐

  菩提资粮论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