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69 册 No. 1335 善慧大士语录

善慧大士录卷第三

  四相诗

  生相

  识托浮泡起。生从爱欲来。昔时曾长大。今日复婴孩。星眼随人转。朱唇向乳开。为迷真法性。还却受轮回。

  老相

  览镜容颜改。登阶气力衰。咄哉今已老。趋拜礼还亏。身似临崖树。心同念水龟。尚犹耽有漏。不肯学无为。

  病相

  忽染沉痾疾。因成卧病人。妻儿愁不语。朋友猒相亲。楚痛抽千脉。呻吟彻四邻。不知前路险。犹尚恣贪瞋。

  死相

  精魄辞生路。游魂入死关。只闻千万去。不见一人还。宝马空嘶立。庭花永绝攀。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

  心王铭

  观心空王  玄妙难测  无形无相  有大神力
  能灭千灾  成就万德  体性虽空  能施法则
  观之无形  呼之有声  为大法将  心戒传经
  水中盐味  色里胶清  决定是有  不见其形
  心王亦尔  身内居停  面门出入  应物随情
  自在无碍  所作皆成  了本识心  识心见佛
  是心是佛  是佛是心  念念佛心  佛心念佛
  欲得早成  戒心自律  净律净心  心即是佛
  除此心王  更无别佛  欲求成佛  莫染一物
  心性虽空  贪瞋体实  入此法门  端坐成佛
  到彼岸已  得波罗蜜  慕道之士  自观自心
  知佛在内  不向外寻  即心是佛  即佛即心
  心明识佛  晓了识心  离心非佛  离佛非心
  非佛莫测  无所堪任  执空滞寂  于此漂沈
  诸佛菩萨  非此安心  明心大士  悟此玄音
  身心性妙  用无更改  是故智者  放心自在
  莫言心王  空无体性  能使色身  作邪作正
  非有非无  隐显不定  心性虽空  能凡能圣
  是故相劝  好自防慎  刹那造作  还复漂沈
  清净心智  如世黄金  般若法藏  并在身心
  无为法宝  非浅非深  诸佛菩萨  了此本心
  有缘遇者  非去来今

  又颂曰

  遍瞻四大海。观寻五阴山。如来行道处。灵智甚清闲。宝殿明珠耀。华座美玉鲜。心王明教法。敷扬般若莲。净地菩提子。盍得天中天。观此色身中。心王般若空。圣智安居处。凡夫路不同。出入无门户。观寻不见踪。大体宽无际。小心尘不容。欲得登彼岸。高张智慧帆。清净明珠戒。庄严佛道场。身作如来相。心为般若王。愿早登莲座。口放大圆光。广照无边界。为物作桥梁。开大毗尼藏。名传戒定香。观达无生智。空中谁往来。永超三界狱。不染四魔胎。游戏莲华上。安居法性台。天人悉瞻仰。冥空赞善哉。有缘逢广化。般若妙门开。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行住镇相随。坐卧同居止。分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欲知佛何在。只这语声是。寂是法王根。动是法王苗。涅槃既不远。常住亦非遥。回心名净土。烦恼应时消。欲过三途海。勤修六度桥。定当成正觉。喻若待来潮。伏藏不离体。珠在内身中。但向心边会。莫远外于空。万类同真性。千般体一如。若人解此法。何用苦寻渠。四生同一体。六趣会归余。无明即是佛。烦恼不须除。

  贪瞋痴

  不须贪。看取游鱼戏碧潭。只是爱他钩下饵。一条线向口中含。

  不须瞋。瞋则能招地狱因。但将定力降风火。便是端严紫磨身。

  不须痴。痴被无明六贼欺。恶业自身心所造。愚迷披却畜生皮。

  十劝

  劝君一。专心常念波罗蜜。勤修六度向菩提。五浊三涂自然出。

  劝君二。夫人出世莫求利。纵然求得暂时间。须臾不久归蒿里。

  劝君三。人身难得大须惭。昼夜六时常念佛。勤修三宝向伽蓝。

  劝君四。努力经营修善事。莫言少壮好光容。未委前程是何处。

  劝君五。寻思地狱真成苦。眼前富贵逞容仪。须臾不久还归土。

  劝君六。第一莫吃众生肉。若非菩萨化身来。便是前生亲眷属。

  劝君七。万事无过须的实。朝三暮四不为人。此理安身终不吉。

  劝君八。吃肉之人真罗刹。今身若也杀佗身。来生还被佗身杀。

  劝君九。天堂地狱分明有。莫将酒肉劝僧人。五百生中无脚手。

  劝君十。相劝修行须在急。一朝命尽入黄泉。父娘妻子徒劳泣。

  颂二首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遂四时凋。

  还源诗十二章

  还源去。生死涅槃齐。由心不平等。法性有高低。

  还源去。说易运心难。般若无形相。教作若为观。

  还源去。欲求般若易。但息是非心。自然成大智。

  还源去。触处可幽栖。涅槃生死是。烦恼即菩提。

  还源去。依见莫随情。法性无增减。妄说有亏盈。

  还源去。何须更远寻。欲求真解脱。端正自观心。

  还源去。心性不思议。志小无为大。芥子纳须弥。

  还源去。解脱无边际。和光与物同。如空不染世。

  还源去。何须次第求。法性无前后。一念一时修。

  还源去。心性不沉浮。安住王三昧。万行悉圆收。

  还源去。生死本纷纶。横计虚为实。六情常自昏。

  还源去。般若酒澄清。能治烦恼病。自饮劝众生。

  浮沤歌

  君不见骤雨近看庭际流。水上随生无数沤。一滴初成一滴破。几回销尽几回浮。浮沤聚散无穷已。大小殊形色相似。有时忽起名浮沤。销竟还同本来水。浮沤自有还自无。象空象色总名虚。究竟还同幻化影。愚人唤作半边珠。此时感叹闲居士。一见浮沤悟生死。皇皇人世总名虚。暂借浮沤以相比。念念人间多盛衰。逝水东注永无期。寄言世上荣豪者。岁月相看能几时。

  独自诗二十章

  独自山。茅茨草屋安。熊罴撩人戏。飞鸟共来餐。

  独自居。何意此勤劬。翘心寻本性。志节服真如。

  独自眠。寂寞好思玄。休息攀缘境。不著有无边。

  独自坐。静思观无我。调直个身心。慈悲成萨埵。

  独自处。本誓如应与。示道在经中。扣破无明主。

  独自行。见色恰如盲。轻躯同类化。蠕动未曾惊。

  独自戏。问我心中有何为。若见无记在心中。急断令还般若义。

  独自往。触处随缘皆妄想。妄想心内逼驰求。即此驰求亦非往。

  独自归。登山度岭何所依。比至所依无定实。熟观此境竟何为。

  独自作。问我心中何所著。推捡四运并无生。千端万绪何能缚。

  独自语。问我心中何所取。照了巧说并皆空。咽喉唇舌谁为主。

  独自情。其实离声名。三观一心离万品。荆棘丛林皆自平。

  独自美。迢迢弃朝市。追昔本愿证无生。不得无生终不止。

  独自佳。禅味朝餐不用虾。弊此揣食如应与。假借五阴以为家。

  独自乐。且欲求无学。急断三界绳。得免泥犁恶。

  独自好。决求菩萨道。万行为众生。未取泥洹宝。

  独自观。试取世缘看。捉此无常境。一理向心观。

  独自奇。正是学无为。回思多许念。运向涅槃池。

  独自足。愿心无限局。怨亲法界语圆真。始得应身化群育。

  独自宿。意里心储蓄。为作良友系衣珠。历劫弥生根会熟。

  尔时大士与诸弟子。昼夜思惟观察行人。生而不生。灭而不灭。止息攀缘入法相。即是为解脱也。乃作五章词曰。

  一更始。擎香佛龛里。敬礼无上尊。心心已无已。

  二更至。加趺静禅思。通达无彼我。真如一不二。

  三更中。观法空不空。无起无生灭。体一真如同。

  四更前。观法缘无缘。真如四句绝。百非宁复煎。

  五更初。稽首礼如如。归依无新故。不实亦不虚。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夫心性虚凝。量同法界。随如绝相。无作无缘。湛尔常存而无住。法流满世界而实理不迁。妙道归空而普同万有。法王御此而说金坚。故昔言。欲显其相。而复不为言之所诠。然触事该罗。而事之不摄。性非解脱。本无十缠。缘所不起。呼之为妙。言方不及。故号自然。常与世和。而世法不染。俗是其体。而亦不为俗之所牵。尔乃虚玄绝妙。空号坦荡。心无状而现形。虽有形而无象。散合无方。而非还非往。由聚敛而不促。设开舒而不广。斯非物而有音。具大音而稀响。性寂虚冲。非一非两。广照分明。徒自明而自朗。未曾暂有。而全体现前。虽复现前。而难习难仿。细于毫末而不微。生遍三千而不长。理无决定。无听无闻。无而恍晃。生死坦然。非因育养。识类含生。同斯法纲。就悟名为涅槃。而不知者说为忆想。斯则真实无疑。能柔能强。广望则世界不容。息念则举体皆同。乃是无色之色。恬静渊洪。止之。即为无量无穷之体。合之。则非只非双。一起普周万国。无迟无疾。而容不容。非凡非圣。非智非愚。唯有无心质士。合此虚宗。会之者。豁冥昧。照之者。朗迷蒙。遮那湛然。无增无减。四生三有。闻尔还空。若乃幽微寂寞。难见难知。若立一名相。而不合不离。非断非常。而二边俱会。无明无暗。非慧非痴。此非世间智辨照之所能及。是无生慧者之所深思。斯乃自悟虚心。即长生而不灭。见而非见。无著无依。世有九十六种外道。亦所不及。唯是无上佛法。要切良基。余既瞥闻。不能默已。抱愚竭智。聊述拙辞。虽不会妙理。然其语意大指。终归自然。烦愦性迷。制斯遣虑。愿高明正士见者不嗤。

  第一章明非断非常

  君不见自心非断亦非常。普在诸方不入方。亦复不依前后际。又复非圆非短长。湛然无生亦无灭。非白非黑。非青非黄。虽复念虑知诸法。而实不住念中央。众生入而无所入。虽取六境实无伤。智者分明了知此。是故号曰法中王。自悟知此无知法。因尔智慧等金刚。不藉外缘资内府。戒定慧品自闲防。安住普超三昧顶。忆想颠倒永消亡。觉诸烦恼随如相。称此空名为道场。为众班宣演常教。如此妙义未曾彰。行路难。路难微妙甚难行。若以无知照知法。现前证得本无生。

  第二章明真照无照

  君不见真照分明性无照。通鉴坦荡复无平。安住无明知明照。了达明照之无明。一心永断于诸行。始复勤行于不行。一心非心亦非一。无一无心行不生。识心即是无生法。非离生法有无生。若知诸缘性无起。随心颠倒任纵横。解了空心无隔碍。世间言论不劳争。若复苦欲争言论。方为贪痴之所盲。是故经言乐知见。五阴尘劳随复生。若能慧心持本际。自得正道坦然平。性正心平无有正。假设平正引群生。行路难。路难常居五阴山。涅槃虚玄不为寂。虽有生死独清闲。

  第三章明心相实相

  君不见心相微细最奇精。非作非缘非色名。虽复恬然非有相。若凡若圣己之灵。此灵无形而常应。虽复常应实无形。心性无来亦无去。缘虑流转实无停。正觉此是真常觉。方便鹿苑制尊经。为度妄想诸邪见。令知寂灭得安宁。广说菩提与诸行。而此二法即音声。了达音声处非处。三毒烦恼不亏盈。又达五阴皆空寂。正慧无生制六情。于兹六情还念灭。即是真了涅槃城。行路难。路难无往复无还。贪瞋不在于内外。亦复的不在中间。

  第四章明无相虚融

  君不见决定法中无决定。虚妄颠倒是菩提。若心分别菩提法。分别菩提还复迷。若了此迷无分别。迷与分别即菩提。分别菩提非一异。恒同一体不相?。安住性空真实性。空性无空亦不赍。同体大悲含一切。故知真法不乖迷。只此昏迷即无性。亦复不论齐不齐。若舍尘劳更无法。喻若净华生淤泥。如来法身无别处。普通三界苦泥犁。三界泥犁本非有。微妙谁复得知蹊。行路难。路难本自是泥洹。内外身心并空寂。颠倒贪瞋何处安。

  第五章明凡圣非一非二

  君不见烦恼茫然非是一。虽复非一亦非多。若能照知其本际。即是真身卢遮那。入于微尘亦无碍。无碍体寂遍娑婆。凡圣两途非二处。生死涅槃常共和。虽复强立和名字。只个爱痴真佛陀。般若深空智非智。以无心意制众魔。余既诚心学此述。聊抽拙抱作斯歌。行路难。路难心性实奇宽。贪欲本来常寂灭。智者于此可盘桓。

  第六章明惩心性无染

  君不见智人求心不求佛。诸法寂灭即贪淫。爱欲贪淫从心起。我亦惩心于不心。若也求心复不得。自然无处起贪淫。贪淫无起亦无灭。颠倒非浅亦非深。又亦不得非贪欲。无得不得妙难寻。三毒性中恒如此。具足常同坚固林。余事贪淫为佛事。更无三毒横相侵。若求出离还沉没。分别出没还复沈。诸佛善得于三毒。众生虚妄不能任。我亦勤修三毒性。更不愿求诸佛心。行路难。路难心中本无物。无物即是净菩提。无见心中常见佛。

  第七章明般若无诤

  君不见般若真源本常净。生死根际自虚微。即此生死真般若。离斯外觅反相违。心若分别于生死。诸苦毒难竟相追。今若事之为功匠。虚妄颠倒不能归。而此但假空言语。净秽两边俱不依。无心舍离于生死。涅槃无心亦不追。涅槃无心即生死。生死无心般若晖。般若明心无照用。无照无用断言辞。亦复不欲有诸见。即是法王无上医。善解于此无心药。三有诸病尽能治。行路难。路难遣之而复遣。识此遣性本来空。无心终是摩诃衍。

  第八章明本际不可得

  君不见本际之中无复本。无本真际无人知。若人无知了斯际。清净微妙不为奇。知与无知常自尔。苦乐等同于大悲。三界众生乃迷务。于其实录是无为。亦复无此无为法。强自生心是苦疲。苦疲皆空如炎响。生灭不住不分离。能知此心无隔碍。生死虚妄不能羁。而此一心皆悉具。八万四千诸律仪。亦复不堕过人法。险巇绝危而不危。一切法中无有法。世人遑遽欲何为。行路难。路难心中无可看。昔日谓言诸佛远。今知贪瞋是涅槃。

  第九章明无断烦恼

  君不见文殊妙德非为远。三障三毒即三空。五分法身缠五阴。六入无知为六通。四倒四果何曾异。八邪八正体还同。七觉菩提性无别。七识流浪会真宗。一切烦恼皆空寂。诸佛法藏在心胸。恒将法忍相随逐。只自差升不相逢。诸佛如来住何所。并在贪淫爱欲中。今劝断贪淫爱欲。但是方便化童蒙。贪欲本相真清净。假说空名名亦空。行路难。路难心中非是心。寄语真修无念士。慎勿分别毁贪淫。

  第十章明寂灭无心常行精进

  君不见寂灭性中无有灭。真实觉中无觉知。亦复无有无知觉。清虚寂寞离方规。法性自尔无因致。忆想颠倒性无为。正使飘流遍三界。于其心中实不移。无去无来亦无住。善达无住亦无亏。诸佛世雄非尊大。三毒四倒亦非卑。却寻缘心无所得。无缘心中缘复弥。若欲速求无上道。无知三毒性能资。三毒生于三解脱。七识还生七觉支。倒心去来无有实。去来无急亦无迟。觉诸烦恼观前境。但自惩心而却推。心本无根何有本。六尘五欲不能羁。行路难。路难微妙甚希奇。昔日殷勤勇精进。不知精进背无为。

  第十一章明法身得用自在

  君不见大士自观身中法。身是如来净法身。虚空往还能迅速。独脱自在不由人。出入毛孔而无碍。爱取尘时不染尘。见处凡情等诸圣。离斯求道更无真。建立诸法而无法。即是真如无上真。亿劫本有而非故。于今见觉亦非新。成就大我而无我。具足大人无有人。圣体无明不可说。为复方便名心神。即此心是真常法。亦是涅槃之上珍。愿诸学人同此悟。各自守门而禁津。行路难。路难名异理无分。若能了于无生死。便得消除生死云。

  第十二章明金刚解脱

  君不见金刚语句非真实。万象森罗同一无。而此空无为佛母。复是真如无上珠。世人不知求此宝。贫穷忽忽六趣奴。不事身中法身佛。穴穴向外礼浮图。乍看而欲似精进。捡责身中皆并粗。用个粗心逞言语。不了真源由是愚。随情忆想而分别。五阴六贼竞来诛。不肯寻求无上道。但知虚妄取名誉。口虽唱善还生恶。空言真实反成虚。余今反虚持作实。亦不证实入无余。行路难。路难举世皆虚妄。十缠五阴性无知。愚人于中自生鄣。

  第十三章明寂静无照无得

  君不见诸法但假空施设。寂静无门为法门。一切法中心为主。余今不复得心源。究检心源既不得。岂知诸法并无根。用此无根心照境。照之分明弥复惛。即此惛心还自照。正照之理未曾存。照之与境俱差异。是故智士不能论。世人狂狂强分别。无中照见乱精魂。若能智照亡非照。分别智照复还奔。诸法本尔谁人作。寂静无静亦无喧。故知众生颠倒想。还是众生无上尊。行路难。路难舍痴而复痴。飞禽走兽我能伏。只个心贼独难治。

  第十四章明三空无性

  君不见诸佛圣人心无碍。为通道化说三无。虽说三无实非说。心于万境不由居。正使颠倒造五逆。随情所作并归如。抱朴澄神念无念。亦不分别灭无余。所以安心不择处。了知真俗体非殊。息虑心空不舍事。名理言行不相扶。不依六尘心动摇。随如无作顺空虚。无去无来常不住。心神竭尽亦非无。不坏于身随一相。不断贪淫而不拘。若谓无差还自缚。言其体异转伤体。犹如梦幻无真实。本来非有若为除。行路难。路难顿尔难料理。凡夫妄见有差殊。真实凝心无彼此。

  第十五章明空有不违

  君不见邪见非边不离边。颠倒分别亦非缘。自心非心念非念。常来常去实无迁。犹若金刚难沮坏。诸佛用此作金坚。世人称誉涅槃妙。余道生死最深玄。即是无生之上忍。又是摩诃无碍禅。正士由心于是观。不为八风之所牵。天乐自在无心恋。小小财色岂能缠。随逢苦乐心无变。永别忆想忘忧煎。虚心无人无我所。任性浮沉如似颠。实照常法知无定。知法无性号为贤。行路难。路难非空亦非有。有无双遣两俱存。俱存无遣亦无受。

  第十六章明魔怨

  君不见大道寂寞叵思寻。通融万像尽皆深。一切恬然无起灭。颠倒分别并从心。智者求心无处所。茫然色相离贪淫。了了分明何所见。犹如病眼睹空针。若人体知颠倒想。不为妄苦所漂沈。世间诸法如阳焰。行者慎莫致怨嫌。恒以空心而反照。无上佛道亦能任。行路难。路难微妙实无双。若识六情空非有。众魔结贼自然降。

  第十七章明法性用平等

  君不见法性无知不可说。有漏无漏并虚通。虽复乖差作诸地。寻其本际尽皆同。亦复无同可同法。亦不以空持作空。若欲知斯殊妙道。但自穷搜五阴丛。如实无来亦无去。亦不的在六情中。即是无原真法界。湛然常存无始终。行路难。路难苦乐何未央。时往西方无量寿。或复托化现东方。

  第十八章明不思议佛母

  君不见爱欲贪淫诸佛母。诸佛世尊贪欲儿。从来菩提为我匠。今使我为众匠师。昔日千端外求佛。佛在衣中今始知。无量痴心本是道。三毒四倒不思议。虚妄行慈慜众苦。不知诸苦是慈悲。瞋恚无明最微妙。□□智者不能思。昔日辛勤学知见。不知知见自无知。四趣三途悉非有。三鄣三脱不分离。行路难。路难无有俱并忘。了知烦恼无生想。即是如来坐道场。

  第十九章明无觉精进

  君不见正心诸佛子。以见非心故不忧。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风伤逼岂怀愁。随风东西无我所。独脱逍遥不系舟。设使住时终非住。走遍十方而不流。不见我时于无我。善哉适性任沉浮。世间妄想无真实。吾于此中何所求。只用非心觉非觉。亦复正修于不修。若人不知如此处。不应称名作比丘。为个痴心作奴仆。爱结缠之不自由。而此更增诸苦恼。永劫长涂三界囚。生死相连弥复甚。判不能得永长休。行路难。路难无令过诸念。无念之念乃为真。真念无真还自炎。

  第二十章明善微妙

  君不见无上菩提最为近。四大五阴皆深奥。其实清净妙难知。不悟此心真卒暴。和合性中无有实。是故称为诸法要。于中无妄亦无真。只用无为作微妙。寻其体寂不应言。假为众生立名号。若知名号即非名。解了众生知佛教。觉知无因之正因。当得无因无果报。善达贪爱得无生。无明去来无动摇。不见圣果异凡情。分别圣凡还复倒。若人无愿亦无修。必定当为世间导。行路难。路难非秽亦非净。是非双泯复还存。

  行路易十五首

  佛空俱一体。空佛本来同。触目皆如此。无心自性中。行路易。路易不修行。有无心永息。只个是无生。

  众生是佛祖。佛是众生翁。三宝不相离。菩提皆共同。行路易。路易真无作。持经不动口。坐禅终日卧。

  无生无处所。无处是无生。若觅无生处。无生无处生。行路易。路易坦然平。无心真解脱。自性任纵横。

  菩提无处所。无处是菩提。若觅菩提处。终身累劫迷。行路易。路易真不虚。善恶无分别。此则是真如。

  有无皆解脱。累息在无生。菩提是颠倒。生死最为精。行路易。路易人莫疑。解吾如此语。修道不须师。

  东山水上浮。西山行不住。北斗下阎浮。是真解脱处。行路易。路易人不识。半夜日头明。不悟真疲剧。

  猛风不动树。打鼓不闻声。日出树无影。牛从水上行。行路易。路易真可怜。修道解此意。长伸两脚眠。

  佛心与众生。是三终不移。虚空合真理。人我在无为。行路易。路易真难测。寄语行路人。大应须努力。

  人道行路难。我道行路易。入山十二年。长伸两脚睡。行路易。路易莫思量。刹那心不二。终日是天堂。

  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海坦平地。烧冰将煮茶。行路易。路易真冥寞。菩提心在中。世人元不觉。

  有无去来心永息。内外中间心总无。欲觅如来真佛处。但看石牛生象儿。行路易。路易须及早。不用学多闻。无言真是道。

  无用是无作。无作是无心。无见无心处。杨花水底沈。行路易。路易真无得。讲说千般论。不如少时默。

  无情正是道。木石尽真如。达时遍境是。不悟永乖疏。行路易。路易真可乐。刹那登正觉。不用披三教。

  无事真无事。无事少人知。无为无处所。无处是无为。行路易。路易人莫惊。无有无为事。空有无为名。

  无我无人真出家。何须剃发染袈裟。欲识逍遥真解脱。但看水牛生象牙。行路易。路易君谛听。无觉无菩提。无垢亦无净。

  率题六章

  第一章叹伫归珠至今未获

  携明是今日。感应在明阳。想思深洞尽。企子实难当。朝忆生眷恋。夕望动心伤。若期灵树下。度脱不相忘。恶见孤憔悴。俱愿普趋锵。双飞白日顶。出气紫云光。神龙左右梵。散华来芬芳。菲菲常乐境。蔼蔼升金堂。

  第二章叹断高遂昔先志

  近背天宫否。念苦暂羁斯。舒散金来抱。流缁布交知。唯仰相随善。依领使忘疲。同登八位境。共乐宝莲池。□□□金体。妙果遂众奇。

  第三章劝修无上道

  改缁素容转。体净得金兰。从修无上道。常乐自然完。拂拭明珠莹。光发遍能看。

  第四章叹世人不厌苦信自缠婴

  肯入七宝车。宁归地狱所。刀山已伤形。剑树方应处。月月病难当。年年无暂弭。流泄三涂中。憔悴玉容毁。不同余今训。尔时仙步阻。

  第五章劝请仁贤背苦就乐

  愿子从为善。名价身为呈。诸天?华下。飞梵来相迎。同升珍宝殿。处处皆光明。共居常乐境。齐悦证无生。

  第六章劝同趣至真解因缘缚

  唯愿趣真道。研虑荡众缘。累尽超妙国。逍遥无畏天。

  有沙门问。大士那不出家。答曰。不敢住家。不敢出家。尔时又为东卿侯率题二章。略说理要云

  脱中如不如。缚中穆如相。乃会三菩提。如如等无上。法相并非双。恒乖未曾各。沉浮随不随。摇漾泊无泊。

  劝喻诗三首

  持戒如天日。能明炬夜躯。照见家中宝。兼开额上珠。直超三有海。径到萨云衢。并会等无等。齐证拘不拘。破戒如船浛。没溺大江海。临穷方唤佛。志操不能改。命如风中灯。迅灭宁相待。身死罪由存。牵向阿鼻门。千苦俱时至。万痛切神魂。独婴烧煮炙。困剧事难论。修空截三有。精进作医王。共弘调御法。甘雨注无方。泽润群生等。慧解悉芬芳。普会三菩室。齐证真如房。

  率题两章

  罢世还本源。离有绝名相。栖神不二境。体一上无上。性狎无彼此。心由不去归。逍遥空寂苑。悦意境忘依。

  碑文

  菩萨戒弟子侍中尚书左仆射领大著作建昌县开国侯东海徐陵奉 敕撰

  夫至人无己。屈体申教。圣人无名。显用藏迹。故维摩诘降同长者之仪。文殊师利或现儒生之像。提河献供之旅。王城迾众之端。抑号居士。时为善宿。大经所说。当转法轮大品之言。皆绍尊位。斯则神通应化。不可思议者乎。东阳郡乌伤县双林寺傅大士者。即其县人也。昔岩溪蕴德。渭浦程祥。天赐殷宗。诞兴元相。景侯佐命。樊胜是埒。介子扬名。甘陈为伍。东京世载。西晋重光。惟是良家。降神所托。若如本生.本行。或示缘起。子长.子云自叙元系。则云。补处菩萨。仰嗣释迦法王真子。是号弥勒。虽三会济济。华林之道未孚。千尺岩岩。穰佉之化犹远。但分身世界。济度群生。机有殊源。应无恒质。自叙因缘。大宗如此。按停水经云。观世音菩萨有五百身在此阎浮提地。示同凡品。教化众生。弥勒菩萨亦有五百身在阎浮提。种种示现。利益众生。故其本迹。难得而详言者也。尔其蒸蒸大孝。肃肃惟恭。厥行以礼教为宗。其言以忠信为本。加以风神爽朗。气调清高。流化亲朋。善和纷诤。岂惟更盈毁璧。宜僚下丸而已哉。至于王戎吏部.邓禹司徒。同此时年。有怀栖遁。仍隐居松山双林寺。弃舍恩爱。非梁鸿之并游。拜辞亲老。如苏耽之永别。自修禅远壑。绝粒长斋。非服流霞。若餐朝沅。太守王烋言其诡诈。乃使邦佐。幽诸后曹。迄至兼旬。曾无段食。于是州乡愧伏。远迩归依。逃迹山林。肆行兰若。又自叙云。七佛如来。十方并现。释尊摩顶。愿受深法。每至犍槌应节。法鼓裁鸣。空界神仙共来行道。其外人所见者。拳握之内。或吐异香。胸臆之间。乍表金色。时有信安县比丘僧朔。与其同类远来观化。未及祗肃。忽见大士身长丈余。朔等惊惭。相趍礼拜。虔恭既毕。更睹常形。又有比丘智勰.优婆夷钱满愿等。伏膺累载。频睹异仪。或见脚长二尺。指长五寸余。两眼光明。双瞳照耀。皆为金色。并若金钱。譬李老而相侔。同周文而等状。姜嫄所履天步可以为俦河流。大戾神足宜其相比。支郎之彦既耻黄精。瞿昙之师有惭青目。既而四空妙定薰修。已成八解明心。庄严斯满。时还乡党。化度乡亲。俱识还源。并知回向。或立舍须发。如闻善来。大倾财宝。同修净福。大士薰禅所憩。独在高岩。爰挺嘉木。是名捣树。擢本相对。似双槐于侠门。合干成阴。类双桐于空井。厥体贞劲。无爽大年。置霜停雪。寒暑[葸-十+夕]翠。信可以方诸坚固。譬彼娑罗。既见守于神龙。将为疑于变鹤。乃于山根岭下。创造伽蓝。因此高柯。故名双林寺矣。大士亦还其里舍。货贸妻儿。营缔支提。缮写尊法。尝以聚沙画地。皆成圆果。芥子庵罗。无疑褊陋。乃起九层砖塔。形相岿然。六时虔拜。巡绕斯托。又以大乘方等.灵药宝珠。眷言山谷。希得传写龙乡。思其晓照象驾。乏其流通。复造五时经典。千有余卷。与夫鬻子而葬。同其至诚。嫁妻而隐。无殊高节。若寄搏麨。如因卖花。共指菩提。方成亲眷。至如一相无相之怀虚已。虚心之德。化鸡在臂。方推理于自然。毒蛇伤体。终无扰于深定。门徒肃肃。学侣诜诜。通被慈悲。义无偏党。大通元年。县中长宿傅普通等一百人。诣县令范胥。连名荐述。又以中大通四年。县中豪杰傅德宣等道俗三百人。诣县令萧诩。具陈德业。夫以连城之宝。照庑之珍。野老怪而相捐。工人迷而不识。胥等体有流俗。才无鉴真。亟欲腾闻。终成亏怠。梁高祖武皇帝。绍隆三宝。弘济四生。迹冠优填。神高仙豫。夫以陈蕃静室。犹怀天下之心。伊尹躬耕。思弘圣王之道。况我有慧日明炬。如风宝车。济是沉舟。能升彼岸。固宜光宜正法影响人王者乎。于是以中大通六年正月二十八日。遣弟子傅暀出都。致书高祖。其辞曰。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白国主救世菩萨。今条上.中.下善。希能受持。其上善。以虚怀为本。不着为宗。妄想为因。涅槃为果。其中善。以治身为本。治国为宗。天上人间。果报安乐。其下善。以护养众生。胜残去杀。普令百姓俱禀六斋。夫以四海之君。万邦之主。预居王士。莫不祇肃。尔时国师智者法师与名德诸众僧等。言辞谨敬。多乖释远之书。文牒卑恭。翻豫山公之启。大士年非长老。位匪沙门。通疏乘舆。过无虔恪。京都道俗莫不嗟疑。暀至都。投太乐令何昌。并有弘誓。誓在御路。烧其左手。以此因缘。希当闻达。昌以此书呈同泰寺僧皓法师。师众所知识。名称普闻。见书随喜。劝以呈奏。

  皇心欢悦。遽遣招迎。来谒宸围。亟论经典。同泰寺前临北阙。密迩南宫。仍请安居。备诸资给。后徙居钟山之下定林寺。游岩倚树。宴坐经行。京洛名僧。学徒云聚。莫不提函负帙。问慧咨禅。居荫高松。卧依盘石。于是四彻之中。恒泫甘露。六旬之内。常雨天酒。岂非神仙影响。示现祯祥者乎。

  帝于华林园重云殿自开讲三慧.般若经。穷须真之所问。御法胜之高堂。百千龙象围绕餐听。黑貂朱纹王侯满筵。国华民秀公卿连席。乃令大士独榻。对扬天扆。并遣传诏及宣传左右四人接受言论。尔时纳揆之于台内。司隶之在殿中。杜预还朝。马防亲贵。旧仪悬席。皆等庶僚。以大士绝世通人。故加其殊礼矣。及王辇升殿。云跸在阶。宴然箕坐。曾不山立。宪司讥问。愈见凝跱。但答云。法地若动。则一切法不安。应对言语。皆为爽异。昔汉皇受道。栾大不臣。魏祖优贤。扬夐如客。河上之老。轻举临于孝文。严子之高。闲卧加于光武。方其古烈。信可为俦。帝又于寿光殿独延大士。讲论玄赜。言无重颂。句备伽陀。音会宫商。义兼华藻。岂惟宝积献盍。文成七言。释子弹琴。歌为千偈而已。固非论经于白虎之殿。应诏于金马之门。说义云台。受?宣室。可同年而语哉。自火运将终。民无先觉。虽复五湖内赑。苍鹅之兆未萌。四海横流。夷羊之祓匪现。大士天眼所照。预睹未来摩掌之明。夙鉴时祸。哀群生之版荡。泣世道之崩沦。救苦为怀。大悲为病。誓欲虚中闭气。识食为斋。非服名香。但资禅悦。方乃烧其苦器。制造华灯。愿以此一光明。遍照十方佛土。劝请调御。常住世间。救现在之兵灾。除当来之苦集。于是学众悲号。山门踊叫。弟子居士徐普拔.潘普成等九人。求输己命。愿代宗师。其中或馘耳而刊鼻。或焚臂而烧手。善财童子重睹知识。忍辱仙人是冯相辈。大士乃延其教化。更住阎浮。弘训门人。备行众善。于是弟子居士范难陀.弟子比丘法旷.弟子优婆夷严比丘。各在山林烧身现灭。次有比丘宝月等二人。穷身系索。挂锭为灯。次有比丘慧海.菩提等八人。烧指供养。次有比丘尼昙展.慧光.法纤等四十九人。行不食斋法。次有比丘僧拔.慧品等六十二人。割耳出血。用和名香。奉依师教。并载在碑阴。书其名品。夫二仪大德所贵曰生。六趣含灵所重唯命。虽复梦幻影响。同归磨灭。爱使迷情。唯贪长久。自非善巧方便。沤和舍罗。照以慈灯。沽其妙药。岂或舍不赀之体。而能行希有之事。若令割身奉鬼。闻半偈于涅槃。卖髓祠天。能供养于般若。理当匏心。靡吝擢骨无疑者乎。大士小学之年。不游黉舍。大成之德。自通坟典。安禅合掌。说偈论经。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前后讲维摩.思益经等。比丘智瓒传习受持。所应度者。化缘既毕。以太建元年。朱明始献。奄然右卧。将归大空。二旬初满。三心是灭。尔时隆暑便已赫曦。屈伸如常。温暖无异。洗浴究竟。扶坐着衣。色貌敷渝。光彩鲜洁。爰经信次。宛若平生。乌伤县令陈钟耆即往临赴。犹复反手传香。皆如畴昔。若此神变无闻前古。虽复青牛道士.白马先生。便遁形骸。本惭希企。若其灭定无想。弹指而石壁已开。法王在殡。申足而金棺犹启。非斯类矣。莫与为俦。遗诫于双林山顶。如法烧身。一分舍利起塔于冢。一分舍利起塔在山。又造弥勒像二躯置此双塔。莫移我眠床。当取法猛上人织成弥勒像永安床上。寄此尊仪。以标形相也。于是门徒巨痛。遂爽遗言。用震旦之常仪。乖阇维之旧法。四部皆集。悲同白车。七众攀号。哀逾青树。弟子比丘法璇.菩提.智瓒等。以为伯阳之德贞。桓纪于赖卿。仲尼之道高。碑书于鲁县。亦有杨雄弟子.郑玄门人。俱述清猷。载刊玄石。于是祈闻两观。冒涉三江。爰降丝纶。克成丰晱。陵虽不敏。夙仰高风。轻课庸音。乃为铭曰。

  大矣权迹  劳哉赴时  或现商主  聊为国师
  卑同巧匠  屈示良医  猗欤开士  类此难思
  当来解脱  克绍迦维  妙道犹秘  机缘未适
  弗降鸡头  宁开狼迹  北地爰徙  东山所宅
  族贵泥阳  宗分兰石  莫测其本  徒观其迹
  邈有蒲塞  心冥世雄  明宣苦苦  妙鉴空空
  汲引三界  行藏六通  爰初隐逸  宴处林丛
  食等餐露  斋疑服风  敬礼珍塔  归依灵像
  未若天尊  躬临方丈  慧炬常照  慈灯斯朗
  释梵天仙  晨昏来往  济济行法  诜诜谈讲
  德秀臧丈  风高广成  来仪上国  抗礼承明
  妙辩无相  深言不生  撞钟比说  击鼓惭英
  乐论天口  谁其与京  乍现仙掌  爰标神足
  色艳浮檀  香逾薝卜  我有边际  随机延促
  誓毁身城  当开心狱  忽示泡影  俄如风烛
  噭噭门人  承师若亲  宁焚软叠  弗燎香薪
  合窟为窆  方坟以堙  须弥据海  变炭扬尘
  净土无坏  灵仪自真  何时涌塔  复睹全身

  维陈太建五年太岁癸巳七月五日都下白山造

  还珠留书记

  浙江东道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正议大夫使持节都督越州诸军事守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元 稹述

  梁陈以上。号婺州义乌县为东阳乌伤县。县民傅翕。字玄风。娶留妙光为妻。生二子。年二十四。犹为渔。因异僧嵩谓曰。尔弥勒化身。何为渔。遂令自鉴于水。乃见圆光异状。夫西人所谓为佛者。始自异。一旦。入松山。坐两大树下。自号为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久之。卖妻子以充僧施。远近多归之。梁大通中。移书 武帝。召至都下。闻其多诡异。因
敕诸城吏。翕至。辄扃[?其门户。翕先是持大椎以往。人不之测。至是挝一门。而诸门尽启。

  帝异之。他日。坐法榻上。

  帝至不起。翕不知书。而言语辩论皆可奇。

  帝尝赐大珠。能出水火于日月。陈太建初。卒于双林寺。寺在翕所坐两大树之山下。故名焉。凡翕有神异变现。若佛书之所云不可思议者。前进士楼颖为之实录。凡七卷。而侍中徐陵亦为文于碑。翕卒后。弟子菩提等。多请王公大臣为护法檀越。陈后主为王时。亦尝益其请。而司空侯安都。以至有唐卢熙。凡一百七十五人。皆手字名姓。殷勤愿言。宝历中。余莅越婺。余所刺郡。因出教义乌索其事实。双林僧挈梁陈以来书诏洎碑录十三轴。与水火珠.扣门椎.织成佛。大水突偕至焉。余因返其珠.椎.佛突。取其萧陈二主书。洎侯安都等名氏。治背装剪。异日将广之于好古者。亦所以大翕遗事于天下也。与夫委弃残烂于空山。盍不侔矣。固无让于义。取焉而又偿以束帛。且为书其事于寺石。以相当之。取其复还之最重者为名。故曰还珠留书记。二年十月二十日。

  开成三年十二月内供奉大德慧元清涔令弘深禅师及永庆送归

  善慧大士录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