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55 册 No. 0882 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八

  大云寺沙门 慧沼 撰见道章二量章十业道章

  ○见道章

  见道略以九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辨依地。四辨能入人。五入方便。六明真相业用。七明真相时分。八明真相差别。九辨诸门相摄。

  第一释名者

  初列后释。列名者。一真见道。二相见道。引证可知。释名者。初通后别。通名者。无漏正智。照理名见。故成唯识第九卷云。初照理故。亦名见道。道者游履义。三乘行人。游履于此。趣二果故。或是通运义。通运行人。至二果故。或随所证故。此解为正。见即是道。持业释也。虽后照理亦名为见。此在最初。故得名见。虽标总称。则别名也。如色处等。别名者。体离虚妄。证理断障。故名为真。故成唯识云。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道义如前。真即见。亦持业也。或真是理。见者是智。证真之智。名为真见。依主释也。相见道者。相者类似义。从真后起行解观智。法彼功能。非正证断。似类于真。若依此释。相体即见。故名相见。见即是道。并持业也。或相者相状。状前真见。变如智缘。见带相生。缘相之见。依主释也。

  二出体者

  总有五种。一克性体。以其根本后得二智少分为体。真相别故。故瑜伽论七十二云。现观智谛。现观云何。答缘非安立谛慧为自性。边现观云何。缘安立谛慧为自性。此二见道。即彼摄故。又唯识云。此智生时。体会真如故。相中三类。言智忍故。二能所作体。即用定慧二法为体。故对法云。谓世第一法无间所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释云。由无分别奢摩他毗钵舍那等。为体相故。又云何引发如是功德。依止清净四静虑故。定为所依。智为能依故。故知定慧合为体者。据能所依。三相应出体。以二十二心及心所。以为体性。杂集论云。诸心心所。为助伴故。四据眷属。五蕴为性。于见道中。有圣戒故。杂集论中。一切俱行菩提分法。通诸体故。八道支中有七支故。五相从出体。随其所应。平等性智。及彼心所。二十二法。若非此者。彼是何收。且约五种。若约三性。百法三科。思准可知。问依百法等。余体可知。其道共戒。是何法摄。准对法论。法处唯有受所引色。此道非彼故。答别解脱类故。亦是彼收。又亦是受所引。谓先发心。要从他音。受此教法。后方入见故。若尔独觉见道。云何言不从他音。解云。据近方便。显彼根胜。故不相违。此解为正。

  三辨依地有二

  初见道所依。次辨入心所依。见道所依者。瑜伽六十九云。唯依诸静虑及初近分。能入圣谛现观。非无色定。准知五地有此见道。若余处有。何不依入。如诸修道。通余地有。通依余入。此既言唯。明唯五地。七十一云。三依五依生。谓智谛现观。及边戒二。何知即此文。问云。若智谛现观。离众相故。名无分别。云何依有寻伺。依可得耶。故知见道。唯五地有。若通于余。应不说唯。问何故不依中间无色。余近分耶。答初入圣道。要假胜力。中间无色。无极明利胜无漏故。中间多乱。梵王居故。无色之中。定增智劣。不平等故。余近分中。无无漏故。瑜伽一百云。复有九依。能尽诸漏。除第一有。近分之中。既无无漏。于彼见道。如何得有。若言虽无断道。有游观者。亦应说除。有顶唯游观。文中说除故。又六十九云。所余一切近分地中。唯有俗智。无出世智。故圣弟子。从此以上。但依根本。修出世智。故知彼无。有义通依前三无色。及于中间。第一百云。九依尽漏故。又六十九云。此六现观。几依未至依。乃至。依无所有处可得。答一依非依可得。余依一切依可得。余依一切既无简别。故知前三及中间定。亦有见道。言唯依诸静虑。及初近分入。并三依五依生者。据能入心及起者说。不障彼有。前说依通。后以生简。若彼非依。依中应简。又此谛现观。据入见说。三依五生。若约后起。通余四地。不尔。三无色及中间定。应无断道。余观皆非能断道故。诘前师云。若有见道处。即令依入者。大乘之人。见道应唯第四定有。大乘之人。非依余入故。若言下地。虽有劣故不入者。前三无色等。类此应然。

  次释辨依何地心入者。三乘不同。且如大乘顿悟渐悟人。方便通余。圆满正入。唯第四定。入胜见道。托最胜依故。唯识第九。是诚证故。二独觉乘入见道者。彼有二类。谓麟角部行。部行有二一者直趣。二从声闻得果回趣。得果回趣者。更不入见。麟角及余部行。若见道。先以六行。伏无所有已下粗惑。既伏下惑。明知已得九地之定。此即通依四静虑入。不依近分。得根本故。问既得四静虑。何不唯依第四定入。答有漏易起。无漏难生。虽彼定。不必皆能依第四入。要极熏修性利根者。方能依入。如起愿智。假极修故。或百劫练根。唯依第四。余者不定。或可俱依。声闻趣果尚许得依。独觉利根。何理不许。三声闻人。总有三类依地不同。一唯依近分。谓次第人。及超初果。二依近分。及根本入。谓全离欲未离欲。初定欲者。虽已离欲。欲有得根本。不得别故。或全离欲。欲必依根本。入期心趣彼根本定故。既已离欲。即得根本。以除余障故。三有通依。四谓随所应。乃至。远离无色前三已下地染。此二唯超。非次第者。

  四能入人者

  三乘不同。第一大乘。分为二类。谓顿悟渐悟。顿悟之中。复分为二。一辨依身。二辨人数。言依身者。唯三天下。及六欲天。余无能入。显扬十六云。极戚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唯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恶趣极戚。所依及智人俱劣故。复有业报二种障故。上界极欣。无厌心故。六十九云。非生上地。或色无色界。能入圣谛现观。彼处极难厌。若少厌者。尚不能入。况彼一切少分亦无。又唯男身。非女人等。远分发心。不遮一切。若正入见。唯男非女。非一僧企耶。犹受女报故。既求胜果。必胜身故。二辨人数者。准涅槃经。修入见道。初外道说。有七十三。若入大乘。远分可尔。于决择位。非必彼身入二乘见。可则彼故。下二乘中。自当分别。唯内法者。虽非彼身。成彼善故。可说为彼。不同外道。唯有福分。问何以得知。犹成彼善。答对法论说。依此下品。顺解脱分善根故。薄伽梵说。虽迳历千生。而不堕恶趣。若不成彼善。此颂义成无用。准此即有三十二人。分为三类。一初即发心。求无上觉。二从独觉资粮加行。方始回心。即有五人。谓初位中。未定生时。已定生时。即此生时。加行位。二谓未定已定。除此生在上忍位。与世第一。同一刹那。不可转故。三从声闻来。五亦准此。随信随法。分成十人。独觉乘来。唯法行故。总有十六。约人天分。有三十二。问定生时等。如何顿悟。已定生时。非多劫故。答若趣自果。即定生时。回向大乘。便不决定。唯圣有学。不造业故。问已成彼初根。云何名顿悟。答顿悟者。约证理说。彼未证理故。复名渐悟。入初地时。方悟生法二真理故。二渐悟者。亦分为二。辨依身者。欲界如前。复通色界。唯除净居。无回趣故。说唯欲界。入见道者。依断烦恼。及顿悟说。亦不通女。女身得圣。回向大者。既受变易。必转根故。二辨人数者。总有一千六百二十一人。此分为三。一独觉果来。谓部行类。声闻之中。既有俱慧。准此部行亦分为二。非彼一切皆得灭定。问麟角独觉。何不说耶。答彼无回心趣大乘故。彼唯定性。出无佛界。华严经说。菩萨将下。先现十相。以手放光。照此世界。独觉之人。遇此光者。或入无余。或以神力。移安余界。故此定无回心者。二声闻果来。此有七类。一初果一。二七返有七。三家家。四一来。五一间。三各有一。总有十一。六不还中。曲分四类。一欲界生为一。二生般。三有行般。四无行般。三各有四。四静虑中。地地别故。合成十三。十三中复分二类。谓身证。非身证。惑总依五地。以辨人数。且欲界身证。唯识二师。依前师说。后师准知。具八地缚。一始从初定修断一品。终至非想前之八品。成七十一。合前具缚。成七十二。色界之中。初定二百一十六。二定一百八十九。三定一百六十二。四定一百三十五。四地合成七百二人。五地合成七百七十四人。二界之中。身证既然。非身证亦尔。总有一千五百四十八人。且约五地及断惑多少。分成尔许。若以根性等乘。更有无量。然不离此。故不细分。问非身证者。如何亦能断伏诸惑。答为求灭定。故能如是。但未得彼。故非身证。七阿罗汉。复有六十。五地各六。无文遮故。根性有故。慧俱解脱。二类别故。七类合言。总有一千六百一十九人。能入见道。大类而言。细以信解见至等分。复有多种。恐繁故止。问对法但有身证不还。如何说有非自证耶。答如无学果。慧俱二脱各别立之。不还亦然。影略说故。不尔。无学应无二别。问何无中般回趣入见道。答经不说有来供养者。何况发心。故无中般。第二独觉乘中。亦有二类。谓麟角部行等初类入。八十四人。分为三例。一从外道来。有七十三。谓伏八地所有粗惑。品别分成七十二人。及具缚一。二从声闻来。初二位十。如前已说。三者直趣一。合八十四。问麟角独觉。百劫练根。如何犹将外道身入。答有说鹙子。行菩萨行。经六十劫。退大菩提。求彼小果。优婆塞经云。若不遇佛。成独觉果。法华经说。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更为外道。若不遇佛。成独觉果故。彼身有得入者。鹙子虽成部行。准知麟角。亦得依起。二依求部行。入见道者。有其二说。一云。要伏三无色下。所有粗惑。方入见道。二云。设全不伏。但伏见惑。入观出已。方断修惑。若尔应同声闻立果。答不然。如声闻乘。若到见道第十六心。随应立果。设伏惑入。亦到彼心。何不立果。声闻住道。此不住道。故不成果。虽有二解。取前为胜。依方此果。入见道者。有一百四十四人。合有四类。三种如前。四从大退来求此果。复有六十。合有一百四十四人。入此见道。二类总言。合有二百二十八人。问麟角见道。从大乘退。何不入耶。答退大乘者。是不定姓。可还求大。麟角定姓。故不求彼。第三入声闻乘。有二百一十三人。总有四类。一从外道七十三人。信法行分。总有一百四十六人。二从中乘顺解脱分。有其三人。未定生等忍位中下。亦可容退。无文遮故。即有五人。三从大乘。复有六十。四初发心即求自果。信法分二。合有二百一十三人。虽后得果。超次不同。此类摄尽。二乘入见。所依之身。亦唯六欲。及三洲人。唯男女身。非扇?等彼类。尚不能成律不律仪。何况无漏。五入见方便者。若入大乘。要作安立非安立谛。二空三性。唯识观等。入独觉乘。以安立谛。观十二支。唯观生空等方便入。若入声闻。以安立谛。观三科法。亦唯生空为方便入。于中差别行相极多。恐繁且止。六真相业用者。真见道中。随其所应。达二空。断二障。舍恶趣身。半择迦等。转粗重依。得无粗重。证不坏净。获得圣性。建立遍知。得沙门果等。问遍知可悉。如何真见得沙门果。答七十一云。现观智谛。现观能得一切沙门果为业。问何知唯在真见道耶。答此之现观。唯缘非安立。二乘唯真见道中。相见道中。唯缘安立。问岂于真见。立初果耶。答立亦何失。若尔对法文云何通。彼十三云。至第十六心。得预流果故。答果体有二。谓为无为。大论据无为。于真见立。对法据有为。于相见立。二文互显。亦无违也。或说能得。非正得已得。七真相时分者。三乘不同。且大乘中。顿悟人入于真相见。所起刹那。有二师说。且渐断者。于真相见。或三十六。真见道中。断分别障。我法分二。各有上下。初起力劣。下品二障。各一心断。后起胜故。二各上品。合一心断。以利根故。断初二品。故不别起解脱胜进。即以后心。为前解脱。其第三心。无后无间故。别起解脱。从真入相。以胜入劣。故无胜进。若从根本。入后得智。起胜进者。便应后胜。故于真见。但有四心。初解不说于相见道。放法此四。非安立观故。相见名为安立观故。复二十六。初自成就。后伏二乘。故二俱作。并前四心。故三十六。而得究竟。问若真见道。说有四心。如何五十五中。说三心耶。答彼约无间断惑者说。解脱重印。故不说之。或说三十七。从真入相。以最初故。未曾修故。起胜进道。第二师说。或三十七心。于真见已有胜力故。于见道前。意乐力故。顿断顿证。故一无间。一解脱道。不起胜进。如前师说。于相见道。初作三心。法真见道二空见分。别总立故。初劣后胜。故有三心。五十五说。非安立者。不作四谛差别安立。非亲证如。名非安立谛。后二十六。如前师说。或说三十八。加胜进。所以如前。若渐悟者。二师不同。如渐断师。于真见道。但有三心。以烦恼障先已断故。但初心断所知下品。第二心断上品。第三心时。重印前故。但作初十六。为纯熟自知故。以曾得二乘。见道十六。非如顿悟。曾未得故。须作除之。故真见道。合十九心。或二十心。加胜进故。非说相见要二十六故。若顿断师。真见如前。相见道中。初三心者。或起二心。以于真见。不断烦恼。故不别法。说总别法。据顿悟说。或立三心。虽不断惑。法彼功能。对法说为别总法故。若作二心。阙无总故。后十六心。同前师说。故真相见。或二十一或二十心。若加胜进。或二十二。或可大乘说。根本及方便。见道心数。多少不定。如二乘人。初出见道。即回心者。未起彼修道。准其所起。真相见道。即为大乘见道方便。如乘说有根本方便。并一乘收。见道应亦根本方便。俱见道摄。此若不然。彼云何尔。准此义者。即加二乘真相见道。所有心数。如下二乘真相见说。若已起彼二乘修道。方始回心。以隔修故。势疏远故。非是方便。或初出见。即回心者。亦非大乘方便见道。乘惑是总。故为方便。见道是别。故非方便。不尔。四善根应通为见道。以是方便故。若前师说。以有漏故。不通见道。若二乘人。众出独一超越次第。入真相见。同断一障。同证一空。心数相似。且说超越。如修六行。伏非想下俱生修惑。回心入见。渐顿二师。所说不同。如渐者说。于真见道。但起三心。但以烦恼。分为二品。或说分三。且依前说。起二无间一解脱道。次入于相。胜进有无。义如前说。曾所伏者。亦不别起。无间解脱。以曾伏彼。及所未伏。正断见惑。彼伏不伏。俱同时断。所有伴类。已被伏故。其相见道。二十六心。或随作一。无处说彼唯菩萨作。不同有部。唯上下品观。故杂集说。总十六已。云一切道谛。由四种相应。谓安立故未。言安立者。谓声闻等。随自所证。已得究竟。为欲令他亦了知故。故知亦作此总谛观。有义但作上下十六。以力劣故。不能合缘。言安立者。因明总十六故。分别一切。不尔。应言此道谛等。不言一切。然准对法。无说上下十六心文。准此。真相或十九心。或二十心。其顿断师。但于真见。说二三别。胜进有无。同前师说。其相见道。亦同前说。何故不作三心相耶。诸论说为非安立观。二乘相见。唯安立故。或有十九。或十八心。见道究竟。又于大乘相见道中。若渐悟者。二师同说。或亦具作二十六心。无文说。彼唯为降伏二乘故。但令观心纯熟故作。准于前二。各加十六。渐顿二家。虽多师说。以四说为胜。余不论之。

  八真相差别者

  复有二种。一望自乘。二通对辨。准作业时分。可已类知。二诸乘相望。辨差别者。且如大乘望二乘者。广乃无量。略辨五种。一住持差别。成满僧祗。方证会故。二通达差别。谓能通达二空理故。三胜生差别。绍隆佛种。令不绝故。四障清净差别者。谓能永断烦恼所知二分别障故。五起智差别。菩萨见道。具二智故。独觉望菩萨。略有三种。一住持差别。极疾七生练根。百劫方满入故。二证觉差别。不由他音。而证得故。三通达差别。能以四谛。达缘起故。声闻有二。一住持。极疾三生。迟六十劫。即能入故。二修学。谓由他音。而证得故。

  九诸门相摄

  略有五种。一与六现观相摄。六者。一思。二信。三戒。四现观智谛。五现观边智谛。六究竟。且大乘摄。成唯识说。此真见道。摄彼第四现观劣分。此相见道。摄彼第四第五少分。以第四观通见相修。第五六通见修位故。若二乘人。真见道摄第四少分。相见道摄第五少分。相见道中。唯安立谛。不摄第四。此据克性。若相从说。三乘真相。俱摄第二第三少分。信通前后。戒通修故。二与十现观相摄者。一法。二义。三真。四宝。五不行。六后。七究竟。三乘为三。大乘摄彼真现观全。通真相见。名真现观。出见道已。余修名后故。宝及不行。各少分。若依初证及正对治。三恶趣业。异熟不行。即真见道。摄彼二全。正证断故。若据后起。及以远分。即二见道。各摄少分。并摄第十现观少分。前七通名菩萨现观故。若二乘摄。后三现观。各取自乘。真实不行。同大乘说。三与七地相摄者。七谓种姓胜解行等。此唯大乘真相见道。摄彼第三地之少分。通入住出。名净胜意乐故。不依二乘立七地故。四与九地相摄者。一资粮。二方便。三观行。四见。五修。六有学。七无学。八圣者。九异生。远近定散趣圣位别。创证后起。有学无学。圣者异生。三位别故。三乘真见。摄彼见全。有学圣地。二各少分。相见摄修。有学圣者。三地少分。问相何不摄见地少分。答彼约真见名见。后起名修。非出见道。方名修地。若出见道。方名修者。应云修地。次后渐立三沙门果。不应言四。初已得故。言证离生已。一切世间渐胜进道。名为修地者。通说后得。及世间智。不唯世间。不尔。如何证沙门果。又言修地立四果者。或随转门说。第十六心。亦名为修道。立初果故。准此真见摄见地少分。相见修二地各少分。余如前说。五摄见与十三住相摄者。谓种姓住等。亦唯大乘。真相见道。摄彼第三住之少分。通三时故。更有多门。略陈且止。

  ○二量章

  现量比量。合以四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废立。四诸门。

  第一出体者

  二量各三。一克胜。且现量体。谓唯取彼远离分别。缘于自相诸明了智。故理门云。现量者。谓若有智于色等境。远离一切种类名言。假立无异。诸门分别。由不共缘。现现别转。故名现量。杂集第十六云。现量者。谓自正明了。无迷乱义。自正简离诸妄分别。谓为现量。明了简离被映障等。无迷乱简离旋火轮等。离此不正。及不明了。迷乱三缘。名为现量。显扬第十一云。现量者。有三种。一非不现见。即摄杂集明了。二非思构所成。即摄杂集自正。三非错乱境界。即摄杂集无迷乱缘。瑜伽第十五。现量亦三。二名非已思应思。即非思构之异名也。余二名及三。义皆同显扬。三各有多。广如彼释。自正明了无迷乱义。随应通境及能缘心。皆名现量。今者克胜。但取彼智。第二相从体者。即现量境。及五色根。亦名现量。瑜伽显扬皆云。由非不现见。非思构所成。非错乱所见。名为现量。又五色根。亦名现量。故瑜伽十五等云。如是现量。谁所有耶。略说有四。一色根现量。谓色相五根所行境。此明境界。能有现量。即是五根。理门论中。解比量已云。彼处亦应于其现因。说为现量。现因即根境。能生现故。皆名现量。第三具摄体者。心及心所。但离于前所说分别。诸不现等皆名现量。若不尔者。自八无智。应非现量。非现量者。即违一切大乘经论。

  比量体中。且克胜体。除现量体。及以非量。余所有智。皆名比量。故理门云。谓智□是前智。余从如所说。能立因生。杂集亦言。比量者。谓余信解。师子觉释云。此云何。谓除现量所得。余不现事。决定俱转等。故似非量。皆非比量。显扬瑜伽。比量各五。谓相体业法及因果。相谓相貌。如见烟知火等。体谓自体。如见此物体。比余不见体。业谓业用。如见树动。知有风等。法谓相属法。如见无常。比知无我等。因果者。谓因果相比。如见得果。比知修道等。此举比因。显所生果。第二相从者。现量智境。及比量境。并知其因。遍宗等智。生比量合。若先若俱。皆名比量。故理门云。审观察智。从现量生。或比量生。及忆此因。与所立宗。不相离念。由是成前举所说。力念因同品定有性等故。是近及远。比度因故。俱名比量。现量智境及比量境。并知因智。为远因。忆因之念。为近因。理门名为作具作者。作具疏缘。作者近缘。皆名比量。此说自比。若从立者。智方得起。即以立者言。及现比量。并自智因智。忆因之念。故理门云。应知悟他比量所不离。此得成能立故。第三具摄体者。亦因一切王所皆比。不唯是智。现量既通。比非独智。

  第二释名

  言现量者。先离后合。离者。现谓明显。若境若心。俱悉明显。明离分别思构错乱。显离映障。量谓量度。能缘之心。及所度境。俱名为量。此离释已。合释者。若境名现。心名为量。即现之量。名为现量。依主释也。此境心合目。若心名现量者。现体即量。以能量心。离诸分别。非或翳等之所覆障。名之为现。能知于境。名之为量。持业释也。境名现量者。境体名现。心名为量。现体非量。有彼量故。或现属心。境体非现。亦不名量。如无常等。用彼现心。而为量故。名为现量。俱有财释。如说刀藏。藏者谓心。鞘非名刀。亦不名藏。为用彼刀。而为藏故。名为刀藏。境从心无。持业释故。瑜伽显扬。俱问云。如是现量。谁所有耶。答略说四种所有。一色根现量。二意处现量。三世间现量。四清净现量。色根现量者。谓色相五根。所行境界。如前所说。现量体相。意处现量者。谓诸意根所行境界。如前所说。现量体相。既云所行境界。明说彼境。名有现量。余二即前约能缘心。有世出世。以辨于境。更无别也。问此文总说。何以得知说心为现量。答即彼文解清净现量云。谓世间现量。亦是清净现量。有清净现量。非世间现量。谓出世智。于所行境。不共世间。名清净现量。明非说境。境通世间出世间缘故。不名不共。

  比量名者。亦先离后合。比谓比类。量谓筹度。合释者。比类筹度。名为比量。有心境等。若心名比量。能比即量。名为比量。唯持业释。无依主也。境等非彼故。虽从言生等。而彼非比。理门论云。比度因故。俱名比量。此依作具作者而说。若即名量。何故名为比度因故。及作具等。或云论言亦得名比。以言比类生歒解故。若说依此释。即比之量。可依主释。若境及念。并知因智。名比量者。皆有财释。不可自体即名比量。违理门故。又云。现量智能生敌者智。亦名比量。若体即比。有杂乱过。问念等非比量。理即可尔。知因之智。何非比量。答夫言比量。了所立义。彼知因智。未了宗故。不名比量。若泛说。心比度于场。名为比量。知因亦是。今据立敌。或自欲知未所了义。此类筹度。智决定生。方名比量。故知因智。非名非量。

  第三废立者

  问弥勒菩萨。无著天亲。皆立现比及圣言量。陈那天主。后习于前。云何各二。答陈那菩萨。取缘心及以所缘境。无过自共。此中自相。即为自体。共相即贯通余法。缘自相心。名为现量。缘共相心。名为比量。离此二外。无别所缘。可更立量。故但立二。故理门云。为自开悟。唯有现量。及与比量。彼声喻等。摄在此中。故唯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离此二别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天主菩萨。陈那之门人。师资相顺。故亦不立彼圣教量。取圣教之量。由教生故。若定心缘。名为现量。以分明各证故。若散心缘。名为比量。筹度比类。贯余义故。摄在境智别说。故分三量。教境能诠故。从于智亦立量名。今据所生。量唯立二。教从于智。亦名为量。由此圣教。亦名二量。生二智故。更有异解。如抄中说。问诸外道等。或立譬喻。义准无体等量。并何量收。答随其所应。比量所摄。是故自悟及以悟他。量唯有二。更不增减。

  第四诸门者

  一约识辨。二约心明。三约心所。四约分显。五约分别。六问答辨。

  第一约识者

  诸识若在佛果位中。及识处定。通漏无漏。皆唯现量。然有漏定。略有二解。一等持定。在欲界地。作火观等。假相未成。非现量摄。若假相成。即现量摄。瑜伽显扬俱云。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是思构所成假想。所解地等诸界境。若解未成。是思构所立。解若成熟。即非思构。如是名为思构所成由非思构之所成故。名为现量。二云欲界诸假想定。皆名未成。但名似现。诸上界定。与轻安俱。诸假想者。即名为成。欲界心作。任为方便。二解后胜。若在散位。五八唯现。第七非二。第六通二。与五俱缘。离诸分别。即现量收。虽与五同缘。而分别取。非称本境。即非量摄。若称境智。即比量摄。取于假立一因通余。名为分别。非谓一切作此假立。唯第六能。是故比量唯在第六。现量通八。随其所应。如前分别。

  二约心明者

  谓卒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五心。总而言之五。心皆通现比二量。若别别说。广恐繁杂。但约识辨心。量随识易了。约识辨者。第八因位。唯有三心。卒尔决定及等流心。异界初生。及后情现。有卒尔故。其决定心。有其二义。一云即此心位。有决定心。不同于五。由意寻求及决定已。方行染净无染净心。非善恶故。一云初刹那心。但有卒尔。异熟性劣。又约义辨。初名卒尔。次寻求等。第二刹那。亦有二说。一云约义辨心。初名卒尔。创过境故。第二刹那。方名决定。即此已后。性更无别。随前性生。名等流心。不同五识。于决定时。性未定故。或约义辨。但名决定。第三刹那。方名等流。一云有等流心。决定心者。从寻求生。八无寻求。故无决定。与前性等起。名等流心故。纵有决定。于等流心。义说决定。如定中闻声。于等流心。义说卒尔故。不应彼时。但名卒尔。不舍定境故。从此已后。所有卒尔。即第二刹那。及此已后。决定之心。皆于等流心中义说。境有间续。更别生故。若在佛果。得有四心。但除寻求。以八因中。缘境不遍。但缘三境。除无漏位故。故解脱道。有卒尔心。即于此心。义说决定及染净心。不尔。此位应非善染。第二刹那。即名等流。更无卒尔。决定染净境皆曾受。任运能了随前性。故无前四。不同于因初遇境已。寻方决定。始起善染。即此心恒行利乐。故有决定。及善染心。更有异解。繁不能叙。第七有漏。唯有四心。异界第八。创初遇故。虽新遇境。即执为我。我见相续。故不寻求。于卒尔心。得有决定及染净心。亦据义说。非卒尔心。不执为我。不尔我执有间断故。有云。无决定而有染净。不可得言不寻求故即无决定。亦应无决定。不起染净。不起染净。应无等流。若由自分别。故有染净。亦由自审决故有决定。或可以性恒成。非今新起。但可有二。卒尔等流。无中三也。若无漏位。在佛果者。亦有四心。镜智初起。有卒尔故。余心如前第八识说。因位有五。无漏境新。故有卒尔。八地已上。虽自在位。然于药病。犹假寻求。第七随六。同缘于彼。可有寻求。后三可悉。其第六识。佛果同前。因位皆有通漏无漏。五识因位。但有二心。除中三心性。不推境故无寻求。无寻求故无决定。无分别故无染净。故瑜伽第一云。由眼识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即卒尔心寻求心决定心。初是眼识。二在意识。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有等流眼识。善不善转。既说决定心后。方有染净。此后乃等流眼识。明唯有二。有义五识亦有染净。自无分别。成染净故。瑜伽第一。不说五有。从他所引。得有染净。故瑜伽说。此染净心。由二缘故。一先所引。二由分别。有义五识可具有五。说寻求心与欲俱转。五识欲俱。希望境故。得有寻求。虽自无分别寻求。而有任运寻求。或无计度寻求。亦有分别寻求。说五识俱有分别惑。由意引故。不尔五惑不通见断。有义五识无分别惑。及分别寻求说。通见断者。以因亡故。说之为断。此五识惑。有为意识分别惑引。能引见除。所引随断。二释前胜。瑜伽说。贪等分别俱生。通五受故。又五由意引。意识寻求。五识不可即在决定染净等流。若即在后。应非意引。既由意引。随意寻求等。五识心亦尔。亦不可言。虽言寻求。五犹卒尔。境非新遇故。若自在位。不假寻求。以五不随意识亦缘有情根性故。若缘六境。六不寻求。五识亦尔。若在佛果。亦同前说。既知心之通局。可悉二量之有无。

  第三约心所者

  遍行别境。及善十一。通二可知。根本六惑。疑恶见全。余四少分。不通二量。随其所应。与见疑俱。非二量故。若贪瞋痴。在五识者。唯是现量。若在意识。贪瞋痴慢。分别俱生。皆通现比。若与五俱。不横计者。即现量摄。理门论说。远离一切。乃至诸门分别者。是妄计分别。非即于境分别好恶等。亦彼所除。若不尔者。寻伺二种。应不通现。所余或比非量不定。或可意识诸俱生。或与五俱者。可是现量。分别起者。亦非现量。理门论说。一切除分别故。二解前胜。二十随惑。随根本惑生。或俱或后。同于本惑。通现及比。非量不定。不定四中。悔唯比量。或复非量。不通现量。唯散意识。缘过去境故。眠唯缘现及于过去。独散意识。不明了缘。亦非现量。许通皆思。善即可有比量寻伺二种。若在定心。一切现量。若在散心。与五识同时起者。得境自相。即是现量。缘共相境。或比非量。

  第四约分者

  谓相分等将约分别。先明诸部。及大乘师。立分同异。次约分明量。小乘诸部。除一切部。余师十九。皆立见分。而无相分。除正量部。虽皆云境。即是一切所缘相分为行相。见分名事。彼立行相。准当大乘所立相分。然彼本计。属能缘心所有行相。故成唯识论第二云。诸有达无离识境者。相分是所缘。见分为行相。自体名事。正量部计。心亲取境。更无行相。然有释云。除正量部。无能缘行相。余十九部。皆立相分者。非善宗计故也。大乘之中。清辨菩萨。世俗谛中。有二无见。但有虚幻境相现在。何有其心。胜义谛中。及小乘一说部。见相俱无。一说释云。一切诸法。但有假名。即无其体。清辨胜义。而一切皆空。故掌珍论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若世亲等。世俗胜义。俱有见相。即立二分。即相分为所量。见分为能量。即智为量果。故陈那菩萨。集量论中。即立三分。故彼颂云。似境相所量。即能量及果。谓相见自证。此三体无别。以境为所量。见分为能量。即应有量果。故立自证。如绢布等为所量。见等为能量。记彼数智为量果。若无能记。应不能忆过去之心。如不曾更。不能忆故。护法等菩萨。后立四分。加证自证分。此意如相分为所量。见为能量。自证为量果者。自证既以见分为所量。自证为能量。心分既同。如何无果。不可说见为第三果。以自证分。恒取现量。见分或时比非二量。如何得与唯现为果。若尔比非。何唯现量。答自证心之体。比非现为果。比非自体故。非现量果。问心分若同。必有量果。此第四分。复谁为果。答即第三分。为第四分果。能互相缘。俱现量故。更不立余。诸广分别。如成唯识论第二卷说。此即诸部。立分不同。次约分明量者。相分虽非是量。随心而辨。通现比量。现比量因名现比量。见分通二五八见分。因果恒现。第七见分。定心唯现。故非二量。第六见分。若在定心。及假相成就。皆唯现量。欲等持心。假想二说。如前应知。若余散心。及诸心所。见分同前。约识等明。余之二分。一切皆现。

  第五约分别明者

  且约三七二类分别。以明二量。先且明三。谓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若准杂集第二。约六识明。唯在第六。五识皆无。若成唯识。及摄大乘。破第六识依色根中。皆云。意识应无随念计度。不云应无自性分别。准此故许五识中有依色根故。若尔诸论。何故相违。答有二解。一云不许五识中。有自性分别。杂集论中。说第六识。由三引故。不言五有。彼云应无随念计度二分别有者。且纵有自性。先破二分别。故不相违。非即许有。一云自性分别。有二不同。一寻伺为性。缘现在境。二即诸识。能起缘虑。取境自性。皆名自性分别。故成唯识第八卷云。有漏八识。皆名分别。从妄缘生。不称实故。杂集约初。说唯第六。摄论等约后。故许五有。亦不相违。若计度一定无现量。杂集论云。计度分别者。谓于去来今。不现见事。思构分别。既云不现见。思构分别。明无现量。可有比量。随念虽缘过去。不简定散。二位通有。定心缘过去。可现量收。散心缘过去。或比量摄。自性若在第六识者。唯有现量。杂集论云。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分别。既言自相分别。明无比非量。缘境共相。比度妄计。比非量故。或亦有比量。自相即境体。比量之心。称境知故。亦名自性。不唯局付自体之上。名为相。如境上无常。亦得名自相。体是无常故。然前解胜。缘自相行。合理门故。此据杂集。自性分别。唯识摄论。若设纵者。亦同杂集。若取自境。名自性者。即五八识。自性分别。唯是现量。第七唯非量。此皆据见分。不约后二分。后二分唯现量故。次约七明。瑜伽杂集说七各别。先明杂集七种分别。以明二量。七谓任运。有相。无相。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任运分别。唯是现量。论自说言。谓五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有相通现比。即自性随念。二分别故。无相等五。皆无现量。可通比量。杂集说五。皆用计度。为自性故。瑜伽第七者。谓有相。无相。任运。寻求。伺察。染污。不染污。然此七种。唯在第六。不通余识。说是第六。不共八故。有相通现比。谓于先所受义。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别。不简定散故。无相亦通现。谓随先所引。及婴儿等。不善名言者。所起分别。既言及婴儿。明不唯先引。但不善名义。可不冥境体。又解不通。若其婴儿。缘现得体。是任运收。非无相摄。故此唯说缘过去境。任运唯现量说。随境力任运转故。寻求伺察。可通现比。说于诸法观察寻求。及以伺察。不简定散故。定中亦复寻求伺察一切境故。染污通比。而不通现。缘去来世。与惑俱故。于缘现世。说执着故。不染分别。通现及比。通缘三世。不与染俱。或与信等俱。或复无记性。无记性中。有变化者。此既定果。非全散。全散心可是现量。广分别此二七及三。如成唯识抄。

  第六问答者

  问出体中。色相五根。能所何收。

  答是比现境。大乘因位。二乘凡夫。比知根有。唯独如来。现量知故。成唯识论。第一卷云。由能发识。比知是有。据余所知。非约佛说。或可大乘在其因位。通现量境。以互用故。其眼等识。既缘意境。不应但缘法处色故。

  问五根若非能现量者。如何显扬等云。问如是现量谁所有。

  答言色根现量等。又释云。色相五根所行境界。如前所说。现量体相。举境为能有。所有即五根。若非现量。何须境有。答彼文意者。举心所依。及根所取境。以为能有现量。若不尔者。亦云诸意根所行境。岂举意境。而取意根。即第七及过去灭。第七唯非量。以恒执我故。过去意无。说谁为现。故但取心。

  问约自共相能缘心。唯立二量。似比似现。何量所取。

  答有二解。一云。皆比量摄。唯缘共相。非自相故。理门论云。非离此二。可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然准入理。真似别解。理门论中。明能立破。故比量中不取二似。据实亦摄。一云现比二量摄。理门约理。能了于彼。故立二量。又为自悟。及以悟他。立于二量。量所知境。不越自共。故不立余。似现似比。非能了彼自共相故。非能立破。非悟自他故。约量立二。彼非量故。若在比量。即诸经论。四道理中。比量立法不可定准。通非量故。立不正故。

  问若二量摄心不尽。第七未转依。恒是非量故。

  答立二约理。不欲摄心。设若不尽。何违法相。或据见分。非二量收。约自证分。何心不尽。皆现量故。

  问既约二相。以立。现比。其自共相。体性是何。复与经中二相同异。

  答佛地论中有三师释。一云。定心通缘自共二相。并是现量。而因明论中。约缘自共二种相者。据散心说。二云。定心唯缘自相。然由共相方便所引。既诸共相所显理故。就方便说。名知共相。不如是者。名知自相。由此道理。或说真如。名空无我。是法共相。或说真如二空所显。非是共相。三云。如实义者。因明二相。与经少异。因明意云。诸法实义。若自若共。各附己体名自相。若分别散心。立一种类。能诠所诠。通在诸法。如缕贯华。名为共相。一切定心。离此分别。皆为自相。并是现量。虽缘诸法。苦无常等。亦一一法。各别有故。但缘自相。真如体是诸法实性。亦自相摄。其后得智。虽缘名名及所诠义。然不执义。定带于名。亦不谓名定属于义。由照名义。各别体故。亦是自相。经意云。妙观察智。缘诸法自相色声等体。名缘自相。缘法差别常无常义。名缘共相。故不同也。准此即达自共相体。经论意别。

  问此论共相。及定心缘。常无常等。所带相分。百法何摄。

  答一云。以无体故。百法不收。一云。法同分摄。今谓可通五蕴所摄。随能变心。不可离心。判属同分。同分依相似。辨多法立。而全无体。此之共相。若据缘所变相分。可言有体。亲所缘缘。定应有故。亦不同余相分体实。与见同种。义分所缘。若据本质。即是无体。定心所缘常无常等。但现观心变。若比量心。所缘共相。但比量心。假所安立。若尔此比量心所缘共相。佛应不缘。佛地论说。佛智不缘比量共相。答作比量心。假立无异。佛智不缘。佛有遍智。缘彼有情比量之心。行解安立。所有共相。如达遍计所执。于理何失。

  问现比量心。缘自共相。与名句诠二相何别。

  答且比量言诠。即同非比量诠。二相少别。且如说声是自相。异门说声名差别。不要以心安立。贯通诸法之上。又现比智。通缘彼二。不尔如何云闻谓比量。于彼二相。为欲了知心想行解。贯比余法。方名比量。所取共相。故彼差别与比量别。现约二。亦有同有别。若名句诠于色声常无常等。现量亦缘。斯即可同。据不依名。而缘二相。此即少别实之。名诠自相。句诠差别。但依心变。无变体性。共相而转。现量带证。彼之二相。总名自相。即乃有别。又现量心。若起言说。所缘亦同。行解之心。名为假智。假智及诠。俱依诸法共相转故。又现量心。寻彼名言所诠之法。虽不定计名属义等。而作行解。亦与彼同。声不及处。智不转故。又复佛智。知彼体无。以遍缘故。亦与彼同。除前诸义。若五八识。在于因位。及于定心。缘于诸法。所带相分。通有体无体。彼名句诠。所有共相。一向无体。及无分别。亲证真如。如此等自相。并与彼别。准此名句所诠二相。与经所说自共二相。体亦有别。经约法体。名句所诠。所解心及想心安立。

  问假名及诠所依共相。体性是无。如何现量得与彼萨。

  答现量之心。亦缘无故。但不同散。以其名言定属于义。义属于言。故为现量。

  问寻名言智。既依共相。共相无体。如何得有名言熏习。能生本体。

  答寻名言智。相分非无。顺行解心。能生本体。但于相上。作于色声青黄等解。解心所缘。此之共相。体性是无。于自相上增益此故。

  问诠依共相。佛智遍缘不。

  答一云。不缘而起言说。诠依共相。佛地论说。佛智不缘此共相故。一云。佛智亦依共相。于后得智中。安立诸法。皆于法体增益相状。不尔如何名方便智。宣说诸法。说不缘共。离于分别。假立贯通余上方解。此之共相。不是一切皆悉不缘。不尔无常等。亦应不缘故。又若佛智。不作青等解。而说青等。便非圣言。言违想故。又不作解。及不变相。虑不假。及于无法。以彼体可直缘故。此解为胜。

  问诸门中。第六意识。于一刹那。缘十八界。意识尔时。为现为比。

  答有二解。一云通二。五识同缘。即现量心。缘五根边。即是比量。不可五根发现智知。违论文故。

  问如何二量同一心生。

  答见分有多。成唯识论。第七卷云。见相俱有。种种相转故。若现比二量得并生。断常二见应但起。答二执坚猛相违。不并生。二量非执现比。得俱起。一云不定。随五境胜。意随彼引。纵缘五根。亦是现量。若意境虽。设五同缘。意唯比量。若二境齐。现量力胜。意随现量。度殊不可同起。不同缘彼青黄等色。见相虽多。五同现比。故不相违。得多俱起。犹如二执境。俱执为有。故得俱起。或执无时。即唯法执。无二同起。若断常境。执为有无。故不俱起。二解俱难。任意取舍。或缘十八界。独头意识缘。若与五俱。即不通虑。若独缘者。皆是比量。即无前妨。既无文遮。此解为胜。

  问如七分别。云何杂集与大论别。

  答如成唯识抄。具广和会。如是诸门。毛细有多。略举一隅。余可思准。

  ○十业道义林

  十业道。以十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辨相。四开合废立。五三乘同异。六定散阙具。七界趣有无。八业道依处。九得果差殊。十问答料简。

  一出体者

  此十善业道。治十不善。行相相翻。诸经论中。多相翻对明。故杂集第七云。又此身语意三业。或善或不善。善者即十善业道也。瑜伽第八云。此复二种。即善不善十种业道。所谓杀生。离杀生等。弥勒问经论云。问曰。远离杀生者。杀生等相应闻。十地论中。亦相对说故。今业道善恶相对法。又十业道。即三业摄。成业论云。何故契经说。三业者为显三业摄十业道。对法亦云。前三中四后三业道。随其次第。是身语意业相。故约三业辨十业体。然体有三。一克性体。二眷属体。三假说体。此善不善十种业道。俱思为体。故成唯识论云。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作动意故。说名意业。成业论亦云。业即是思。差别为性。又云思有三种。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思。若思能动身。即说为身业。语意准知。弥勒所问经论第三云。唯心见业等。然善恶别。若动发思。为贪等起动发身语。若审决定思。为贪等起作动于意。为十不善业。翻前。无贪等起动发身语。及作动意。为十善业。故杂集论第八云。杀生业道。贪瞋痴为加行。由瞋究竟。如杀生。粗恶语瞋恚业道亦尔。不与取业道。贪瞋痴为加行。由贪究竟。如不与取。欲邪行贪欲亦尔。虚语业道。贪瞋痴为加行。于三种中。随由一究竟。如虚诳语。离间语杂秽语亦尔。邪见业道。贪瞋痴为加行。由痴究竟。十善翻此。加行究竟。然动发思为身语业。无滥可知。意有二思。岂可二思俱意业道。准理俱应决定一思为意业道。不尔意业有重发故。总名业道者。相从说故。近加行故。二眷属体者。与善恶思相应起者。亦善恶业。故成唯识第八卷云。业之眷属。亦立业名。故业相应亦名为业。三假说体者。同萨婆多等。初三业道。身表色为体。次四语表。声为体故。成业论云。又杀盗淫。由思业起。依身而生。随世俗故。亦名身业。体此实非善不善性。亦随世俗。假立其名。为令世间依此门故。于善恶思动修止作。是故假说善不善名。无表不随他假说。意业无假。诸宗多以意思为业。外道有别。此中三业。约诸宗辨。及表无表。广如成业及成唯识俱舍等。恐繁不叙。

  二释名者

  有二。一列名。二释名。列名可知。释名者有二。一总二别。且总释者。十者是数。善者顺理益物。故名为善。故成唯识论云。能于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此取心心法与信等俱者。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世。非于他世。故不名善。此简善业所招异熟。言不善。违理损物。名为不善。故成唯识论云。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违损。非于不善。翻简准前。此意说。彼所招异熟。虽现益损。以无当果而可记别。故不得名善与不善。唯此思业。及业眷属。于己益损。后感当果。能为益损。名善不善。故唯识第三云。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人天乐果。名可爱。三恶趣果。名非爱。殊胜自体。即业自性。或无漏善。虽不招报。而得名善。造作名业。通生游履二义名道。故成业论云。思复云何得名业道。思有造作。故名为业。复与善趣恶趣为道。通生彼故。得业道名。若依弥勒问论。亦同此释。若成唯识云。起身语思。有所造作。说名为业。是审决思所游履故。通生苦乐异熟果故。亦名为道。此通善恶三种业释。二义名道。二别释者。一别约三业道释。二别约十业道释。约三业释者。三业之中。各初离释。后方合释。且身业者。成业论云。身谓诸根大造和合。差别为体。积聚所成。是为身义。此通五根。虽标总称。即身根别名。如色处等。或差别言。简彼眼等。业即是思。差别为性。随作者意。有所造作。是为业义。辨通别言。准前身释。又取胜思。故云差别。此离释也。思能动身。说为身业。即动身之业。名为身业。依主释也。故成业云。具足应言动身之业。除动之言。但名身业。如益力油。但力油。动尘之风。但名尘风。此亦如是。准成业论。身业即道。是持业释。彼云能与善趣恶趣为道。通生彼故。得业道名。准唯识论。通有依主。为审决定思所游故。业之道。此合释也。语谓言音声为性。此能表了所欲说义。故名为语。业义如前。此摄假从实。又云语者。字等所依。由带字等。能诠表义。故名为语。此假实别论。上离释也。发语之思。名为语业。此亦发语之业。名为语业。依主释也。故成业论云。具足应言发语之业。除发之言。俱名语业。喻说如前。道准身业。此合释也。意者谓识。能思量故。趣向余生及境界故。说名为意。此说思量。义通八识。趣向余生及境界故。为简别余。余不思趣生及一切境故。业亦同前。上离释也。作动意思。说名意业。此亦作意之业。名为意业。亦依主释。成业论云。具足应言。作意之业。除作之言。但名意业。或意相应之业。除相应言。但名意业。此相应释。思体是业。意非业。言意业者。思义相应。名为意业。如念住等。道义准前。若决定思。依主持业。通有二释。为审虑思所游履故。此合释也。又释或所动身。是思业道。三种思业依彼转故。此即业之道故。名为业道。道非是业。语意准此。上依实业。以释其名。又释杀盗淫。由思业起。依身而生。随世俗故。亦名身业。此说身表色。由思所引名业。依身生故名身。或依身之业。假名身业。说善恶性。亦复如是。善不善思之所起故。能表彼故。假说表色。为善恶。业思所履。故复名业。若其语业。与身少别。语思发。无别所。依语即是业。余同身释。故唯识云。或身语表。由思发故。假说为业。思所履故。说名业道。此身语即业。为业之道。持业依主。如次应知。其意业道。若虽身语贪瞋痴三业之所起。名之为业。亦得云业。业即是道。是业之道。然不作是释者。以有诸部说身语表。名为业道。故随彼释。无说贪等即为业故。不同身语。准弥勒问。同第三释。彼云。又身口七业。即自体相。名为业道。余三者。意相应心。此说思名。如是心所故。不离心故。此且总标。又即彼业。能作道故。名为业道。此释身语业得道名。能与思业。作于道故。是论别标。唯心是业。彼心七业。共根名道。此释前七。名为业道。此论意说。唯思是业。正出业体故。彼者彼身。语表与心七业共起名道。业依彼转。名为共起。此亦持业依主二释。如次应知。余三共相应。名为业道者。此释意。三共业相应。名为业道。此相应释。然贪等三。非如身语。不得名为业。非造作故。若成唯识第八云。业之眷属。亦立业名。即贪瞋等。亦得名业。道义如前。就十业道别释名者。且十不善。他命名生。杀生即不善业道。或杀生之不善业道等。并准前释。正能断命。谓身表色。思能发彼。即说业思。名为杀生。故成业论。由此思业能动其身。令行杀盗及邪行故。思力动身。令有所作。即名思作。如世间说。狂贼烧村薪草熟食。此言说烧村熟食。皆是火能。说贼说薪。因由彼故。思名杀等。亦复如是。余皆准此。损他财名不与取。旧名为盗。盗谓劫取。今以对面强取他财。亦不善业。故云不与取。损他妻等。名邪欲行。言与想违。名为妄语。说破坏言。名离间语。旧云两舌。舌语舌是语具。又复不二。说不可意言。名粗恶语。旧云恶口。口是语具。亦非是语。说染言词。名杂秽语。旧云绮语。若不善心。绮饰文词。歌赞实德。非不善故。染著名贪。憎恚名瞋。颠倒推度。名为邪见。意三业道。但依主释。业之道故。又释业眷属故。亦名为业。亦能通生异熟果故。不善性故。若尔贪等与业何殊。答正益止助受故。正能生果。即唯在业。即审决思。正名业道。从相应贪等为各。各贪等不善业道。从相应释。或依主。或复由思起贪等。即说其思。名贪不善业道等。若其前后。从所发名。如杀生等。但时者。从相应名。如念住等。余二准知。十善业道。离杀生等。翻前应知。业道之名。同不善释。若萨婆多。此十业道。并依主释。故俱舍十七云。十业道中。后三唯道。业之道故。立业道名。前七是业。身语业故。亦业之道。思所履故。业业之道。立业道名十善业道。类此应释。若经部师。前七名同。后三即以贪瞋邪见。名为意业。思分位故。有部难云。何得名道。彼部不以通生名道故。俱舍为释恶趣道故。立业道名。或互相乘。皆名业道。

  三者辨相

  辨相有二。初不善相。后辨善相。诸经论中。多翻不善。不广别明十善道相。十地论中。广明善相。且不善相者。瑜伽五十九云。若广建立十恶业道。自性差别。复由五相。何等为五。一事。二想。三欲乐。四烦恼。五方便究竟。若杂集第八云。又杀生等。应以五门分别其相。谓事故。意乐故。方便故。烦恼故。究竟故。瑜伽论中。方便究竟。合之为一。想及欲乐。离之为二。杂集翻彼。以为因方便事究竟故。瑜伽合之。开想欲二。前后起故。杂集以刀杖时。或未断命。故分为二。内心微细。合之为一。或令厌因。分想欲二。欲令厌果故。方便究竟。分之为二。各不相违。且杀生者。有情数为事。想是害生名想。我当害生。为欲乐因。贪瞋等是烦恼。方便加害。彼便命终。名方便。究竟是杀生业道相。杂集准知。弥勒问论有八。一故心。即第三欲乐。二他。即第一事。三定不定聚生想者。随何众生。若至一于此名定。或随所逢。名不定。但起彼想。即第二想。四疑心。或彼非彼。然必杀之。亦第一事。定疑异故。五起损命方便。六作即同作。七不作相遣他故。总是方便。初方便总作不作别。八无作相者。即是究竟。成无表相。后四总是。瑜伽论第五。方便究竟。此开合异尔。皆不相违。俱舍五缘。一故思。二他。三他想。四作杀加行。五不误而杀。不与取业道。事者。谓他所摄物。通情非情。想者。谓彼彼想物非一。故名言彼彼想。欲乐者。谓劫盗欲。烦恼同前。下更不引方便究竟者。谓起方便。移离本处。杂集多同。故不别引。弥勒问论。盗九种者。一者他护。二彼想知他物。三者知心为自他物。四知不随。谓知他物随我想。五欲夺起损害心。六知他物起我心。谓取他物。取自物想。作不作无作相同前。俱舍颂云。不与取他物力窃取属己。五相准前。欲邪行业道。事者。谓女所不应行。设所应非支非道。非处塔等处。非时作齐时等。非量过度量。若不应理。一切男及不男。想者于彼彼想。欲乐者谓乐行之欲。方便究竟者。谓两两交会。弥勒问论有八。一护女人。二彼想。三疑心。为自女他女。为护不护等。四道非道。据他女。五不护谓自女。六非道非时。谓于自女。作无作相。准知无不作者。以是使时。非自受乐。故无遣使。妄语业道。事者。谓见闻觉知。不见闻觉知。想者。谓于见等。或翻彼想。欲乐者。谓覆藏想。乐说之欲。谓欲覆此。方便究竟者。谓时众对论者者等领解。离间语业道。事者。谓有情或和不和。想者。谓俱于彼。若合若离。随起一想。欲乐者。谓乐彼乖离。若不和合欲。方便究竟。所破领解。粗恶语事者。谓诸有情。能为违损。想者谓于彼彼想。欲乐者谓乐粗言欲。方便究竟。谓呵骂彼。绮语事者。谓引发无利之义。想者谓于彼彼想。欲乐者谓乐说之欲。方便究竟。谓谗发言。言贪者。事者。谓属他财。想者谓于彼彼想。欲乐者谓即如是爱欲。方便究竟。谓于彼事定则属己。瞋恚业道。事之与想。如粗恶语说。欲乐者谓损害等欲。方便究竟者。谓损害等期心决定。邪见事者。谓实有义。想者谓于有非有想。欲乐者谓即如是爱欲。方便究竟。谓诽谤决定。瑜伽第八及五十九六十。并弥勒问论。更有广多。恐繁且止。俱舍云。欲邪行四种。行所不应行。染异想发言。解义虚诳语。染心坏他语。说名离间。非爱粗恶语。诸染杂秽语。恶欲他财贪。憎有情瞋恚。拨善恶等见。名邪见业道。引颂略知。繁不广辨。上十不善相。十善相者。翻前为相。瑜伽第八。云何离杀生。谓于杀生起过患欲解。起胜善心。若于彼起静息方便。及于彼静虑息究竟中所有身业。如离杀生。如是离不与取。乃至离邪见。应知亦尔。此中如次。翻前不善。各各五相。十住毗婆沙。亦同此说。十地论中。文稍广。大意亦同。

  四开合废立

  有二。初开合。后废立。初开合者。诸经论中。或立一业。谓离染。又或立二业。谓思业思已业。又二谓善不善。又二谓行及有。又二谓漏无漏业。又二谓表无表。依瑜伽第九。又有已作业。有不作业。增长业不增长业。有故思业。不故思业。定异熟业。或立为三。谓三业。又依瑜伽第九。立善不善染无异熟业。异熟未熟记业。律不律处中业。施戒修性业。福非福不动业。顺三受业。顺三世业。三界系业。三学三断。三曲三秽。三浊三清净。三寂静等。或立为四。弥勒问第三云。又有四种。一受波罗提木叉戒。二禅定。三无漏戒。四远离烦恼戒。前三可知。依厌欲事中间道所转戒。及能起破戒。烦恼因缘。谓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黑黑白白异熟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又四。谓顺现生后。及顺不定受。又四。谓异熟定。时定。二俱定。二俱不定。又说五业。即顺现生后。加四时定报不定。五报定时不定。或立五业。一他所劝请。二他所教敕。三无所了别。四颠倒分别。五根本执着。或立六业。谓不贪等。作戒三种。无作三种。又六。即五趣业上。加不定业。又六。即六趣业。或立七业。即前七戒。据声闻说。即六趣业上。加不定业。或立八业。即前顺现等四。各有定不定。为八。或立为十。即十善业。及不善业。或立十四。即前七戒。依无作。或二十一。即无贪等起前七戒。或四十二。前二十一。有作无作。故诸差别。依此别义。非总开合。广如杂集第八。瑜伽第九。俱舍十六等。寻文释义。即知开合。今明十善道。略辨废立。依俱舍第十三。及弥勒问论第三云。若约所依。应唯一业。一切业皆依身故。若据自性。唯语是业。以三种中唯语即业故。余二依主。非即自性故。若就等起。亦应唯一业。以一切业皆意等起。皆从思生故。毗婆沙师说立三业。如其次第。由上三因。即约所依立身业。据自性立语业。就等起立业。然准三业。广有无量。唯立十者。以粗显故。故俱舍十三云。于前所说恶妙行中。若粗显易知。摄为十业道。此即不摄加行后起。及余根本。轻业道者。即礼施等。皆不立之。虽有敬重。以不定故。依大乘宗。弥勒问论第三云。若业能作道故。名为业道。即一切法。于心皆应名业道。此意诸法皆有作业。与心为道。心所履故。何故但说十种业道。不说无量业道。答曰以胜重故。以诸恶行。及善行中。十业道重。余非重故。不说无量。重相可知。若据不律仪。即除处中业。今总明十业处。既有十业。何故说三成业论云。为显三业中杀盗等。亦是业道收。摄十业道。劝励怖多所作者故。此怖广行。略为说三。何不说一。为遮执故。成业论云。有执诸业唯身所造。非语非意。为显彼二亦有所造。故说三业。此意语意。亦有所造。重损益业。故说三业。

  五三业同异者

  声闻之人。依四谛观十不善道。及有漏善故。十地论第四云。恶业道者苦。不善业道是集。彼离是灭。自性缘缚断故。对治是道。又善道者是苦。善业道是集。离彼使是灭。缘缚断故。非自性断。彼对治是道。智慧同观。此虽同观。即声闻别行。然声闻修十善五相。论云。一因集。修少善根。为自利益。其心狭劣故。二畏苦。厌畏三界故。三舍诸众生。远离大悲故。四依止。依师教授。从他闻故。五观故。依声闻修习。入人无我故。辟支佛修。有三种相。论云。一自觉不假他说。二不能说法。不能说法。不能具足大悲方便故。三观少境界。而能通达深因缘法。因集畏苦舍心三种。辟支亦有。若菩萨修。有四种相。论云。一者因集。依一切善根起行。依一切生利益故。其心广大。见起恶及受苦果。起悲利故。二者用。于诸众生。起悲愍故。前依悲心。此即正行悲愍事业。三者彼力。依四种摄法。方便增修故。四者地。依十大愿。不舍众生。求证佛果故。此略文意。彼更广明。弥勒问论有八。复次第一。云何菩萨。成熟修行。答曰以不共外道声闻辟支佛。以诸外道求世间乐。修善业道。二乘之人。求涅槃乐。修善业道。离大悲心。成熟小乘涅槃果故。菩萨过彼。虽复能证小乘涅槃。依大慈悲勇猛心故。舍涅槃乐。求佛菩提。修行十善。为救一切诸众生故。摄大胜愿。其心唯以一切种智。以为究竟。是故菩萨不同外道声闻独觉。余广如彼。

  六定散阙具者

  不善唯散。阙具不定。十善业道。通于定散。散位通二。或阙或具。皆成就故。定位唯具意乐胜故。以正道发。必具足故。唯是菩萨定心受故。必具足持。如十地论。依一切善根起诸行故。

  七界趣有无者

  十不善业。唯欲界有。是不善故。瑜伽六十云。十种不善业道。唯欲界系故。若十善业道。通三界。及不系通无漏故。若细分别。且十不善。准俱舍云。那落迦中。云通二种。谓粗恶语。杂秽语。瞋三种。皆通现行成熟。由相骂故。由忿恨故。由相憎故。如次有三。无可爱故无贪。现见业果故无邪见。业尽方死故无杀。无摄财女故无盗淫。以无用故无诳语。由业相现故。诳语无用。以常离故。无杂间语。北拘卢洲。贪瞋邪见。成熟不现行。不摄我故。无恼害事故。无恶意心故。如次无三。唯杂秽语。通现及成。由彼时有染歌咏故。无杀盗淫。如地狱说。欲天三州。鬼及傍生。十恶业道。皆通成现。然差别者。天鬼傍生。七业道中。唯有处中。无不律仪。天或杀天。及逼夺余。有杀盗等。若大乘中。更未见文。准弥勒问论。说地狱有五。两舌绮语贪瞋邪见。无杀等三。同俱舍说。以无正心。故无妄语。以常无有正念相故。无破坏心。故无恶口。所以常破坏故。此文或误。应云无离间语。前辨相中。云起破坏心等。名离间语故。依逼恼故。有两舌。此文亦误。应云粗恶语。前辨相中。云起恼粗心。名恶口故。或可厌其破坏。起粗恶语。以常乐离不须破故。不起恶口。由依恼逼。求欲离故。有两舌语。然前释胜。以越次第故。行相违故。贪及邪见。同俱舍说。文虽说有。据当有故。故以毕竟有。故名为有。非是现有。即同俱舍。成非现行瞋。即不同俱舍许有。此说无故。以心惛昧。无是瞋故。或识业故。彼论并会。以贪瞋邪见。以毕竟有。非是现有。即有种子。无现行义故。会同处文。或说有无。北郁单越。无前六种。有后四种。以命定故。无有杀生。无守护故。无偷盗。护女人故。无邪淫。彼欲受欲想。至树下。树曲枝覆。则行淫欲。若不枝覆。面愧而知。无诳他心故。无妄语。以常定心故。无两舌。常柔软语故。无恶口。有舞歌故。有绮语。余意业者。以毕竟有。非是现有。余三天下。及六欲天。具十不善。然云天不杀天。而天亦杀余道众生。又云。又有人言。天中亦截手足时。即时还生。若断其头。若中间断。即死不生。亦有杀他物等不善业道。色无色天中。无不善业道。同俱舍义。更无差别。三州六天。鬼及傍生。意亦同彼。十善业道。俱舍论云。无贪等三。三界五趣。皆通成熟及现行二。身语七支。无色无想。但容成熟。必不现行。无色圣者。成于过未无漏律仪。无想有情。必成过未。第四静虑律仪。此据定道。若别解者。彼皆非有。余界趣处。除地狱北州。七皆通二。谓成熟及现行。然鬼傍生。有处中业。若于色天。唯有律仪。即定道戒。无处中故。三州欲天。皆具二种。即律仪处中。然欲天中有定道律仪。亦无别解。不许天中住梵行故。准弥勒问论。说有少别。地狱北州。意三业道。以毕竟有。非是现有。此但成熟。非是现行。八难地故。或轻微故。前七业道亦应非有。此论上亦除郁单越。余三天下。受十业道。既不说受。明知彼无鬼畜二趣。下云亦无受法。故亦非有。虽有不杀等。以不受戒。不成别解。以轻微故。前七业道(乃至)轻微故。成善业道故。三妙欲天具有十善。问论云。杂受法。有受法。杂受果处。非是难地。有法故。具十善道。或杂受法。法有处中。有受法。谓律仪。色天亦受。论云。色界天中。有受法现行。受善法摄取故。此说别解菩萨律仪。又说彼有无漏善业道。然不说受。以先得故。欲界天中。许有无漏受法得。初入圣故。文中不说。三洲受无漏者。以极成故。又云无色界中。唯有心业道。以成熟业。非是现有。以不受故。或心业道。彼可现有。言成熟业。据前七说。成定道故。非是别解脱。诸定成熟。皆是无表。非有表故。前来所说。多据别受。若自性成。不妨北洲三恶道有。以有信等善故。或轻微故。不成业道。有处中故。得有信等。若准菩萨三聚净戒。既通五趣。十善亦尔。菩萨璎珞本业经中。许皆通故。即通五趣。皆有十善。许皆受故。然除无色。无趣大故。

  八得果差别者

  初明不善。准十地第四说。不善业各有二果。异熟等流。弥勒问论第三。瑜伽第九。及第六十。杂集第九。俱舍十七。萨遮第四。各说有三。加增上果。据法士用。亦得有士用果。然诸论中。多约人士夫。不说得士用。然异熟果。瑜伽等中。多增上说。受地狱。十地杂集。据各三品。名三恶趣。受异熟果。诸文受果。多分相似。且引十地受二果言。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于地狱畜生饿鬼。若生人中。得二果。一者短命。二者多病。余异熟同。但等流别。盗等流二。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淫等流二。一者奴不贞良。二者妻相诤。不随己心。妄语二者。一多被诽谤。二恒为多人诳。两舌二者。一得破坏眷属。二者得弊恶眷属。恶口二者。一常闻恶声。二所有言说。恒多诤讼。绮语二者。一所说正语。人不信受。即不威肃。二所有言说。不能辨了。贪欲二者。一贪财恒无厌足。即贪增。二者多求恒不从意。瞋恚二者。一常为他人。求其长短。二者常为他所恼害。即瞋增。邪见二者。常生邪见之家。二心恒謟曲。即痴。增上果者。杂集俱舍。略云杀生业。外乏光泽。不与取故。多遭霜雹。欲邪行故。多诸尘坌。虚诳语故。多诸臭秽。离间语故。高下险阻。粗恶语故。居地碱卤。硗确秽恶。杂秽语。时候乖变。贪欲故。果变鲜少。瞋恚故。果味辛辣。邪见故。果味辛苦。或全无果。瑜伽六十。说之处广。恐繁不引。二十善果者。有漏得四。除离系。无漏得四。除异熟。若互相资。具得五果。杂集俱舍弥勒问论。多翻上说。然异熟果。通生三界。离系果者。通得三乘。如前三乘差别文引。又前三果。如十轮经第八第九。萨遮尼乾子经第三四说。无垢称经第一。明说增上果云。菩萨证得大菩提时。寿量决定。大富梵行。言诚谛。常以耎语。眷属不离。善宣蜜意。离诸贪欲。心无瞋恚。正见有情来生其国。彼自性有等流果。望菩萨感。即增上果。又弥勒问论。引婆伽罗龙王所问经中。十善业道。各得十果。且不杀生。得十种离烦恼热清凉之法。一施无畏。二住大慈。三断烦恼。四取无病。五长寿因。六非人护。七睡窹安。八不恶梦离怨恨心。九不畏外道。十退生天中。

  九依境者

  瑜伽六十云。杀生邪行。妄语离间。粗语瞋恚。此六业道。有情处起。虽于非情亦起瞋。或轻非业道。不与取贪欲业道。资财处起。通情非情。绮语业道。名身处起。缘饰词故。邪见业道。诸行处起。犹于善恶行。生诽谤故。准俱舍论第十六云。谓杀粗语瞋。有情处起。偷邪行贪。众具处起。唯邪见一。名色处起。虚诳离间杂秽语三。名身处起。二于所说。名据增故。不尔可通。由起修意。有表无表。加行后起。方便究竟。如是多门。广如前引。诸经论文。恐繁且止。

  十问答者

  一问出体之。所有三业。皆思为体。何故业道。契经中言。由身三种故思造业。作及增长不善故。能生苦果。

  答成业释云。此经意说。能动于身。以身为门。身为依处。缘杀盗淫为境。思业为因。能感苦果。异熟名身三种故思造业。非即是身表色为业。

  二问既唯思业。经何说二。所谓思业。及思已业。

  答即前所说三种思中。初二种思。名为思业。第三一思。名思已业。无违经过。

  三问若三种业。俱思为体。于散乱心。及无心位。尔时无思。如何得有名具律仪不律仪者。

  答言由差别所熏成种。不损坏故。名律不律者。

  四问何名损坏。

  答谓若思能发于表。因此弃舍善恶律仪。及余舍因。亦能损坏处中业道。准此释知。

  五问释名中云。若即业名道。皆悉能趣地狱等者。何故余三。非是业道。此问意云。贪无贪等善恶趣。何非业道。

  答云如彼七业。此三能作彼根本故。以相应故。不能如彼业故。不名善道。此意为因发业能往趣。非造作故。不名业道。

  六问曰。如身业思得彼名。由思动身。令行杀等。动意之业。名意业者。为当动意。令起贪等。思得彼名。如身业等。为不尔耶。

  答设俱何过。答二俱有失。若思动意。令起贪等。何故彼说由贪等起。若不是。何故说思。名为意业。答如杀生。虽思动发。亦以贪等为方便。此亦如是。近远异故。远贪等。近即在思。又思正动。贪等助缘。

  七问若以贪等为贪等方便。此贪起时。非业道耶。

  答加行不定。又复加行。或有或无。俱舍说无。说意地三。三为加行者。无间生故。据体加行亦成业道。不同杀等有三时。

  八问业道相中。且杀生罪。色无实命。如何可杀。

  答虽无实命。断和合体。名为杀生。令彼五蕴。此期不续故。

  九问何者名生。

  答俱舍二说。一云息风名生。二即命根名生。准理命根名生为胜。四定已上。虽无息风。由名生故。由此命根。连持色心。令实命根。不能连持。或谈生体。虽是命根。今言杀生。据总相说。由此云断和合体。名为杀生。若尔灭不待因。彼命自灭。岂由于杀命方断耶。答二十唯识云。令他违害命根事起。此意由杀力故。令他身违害事起。令后不续故。

  十问于三世中。为杀何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

  答有说。住现在坏未来。复有说言。坏未来现在。以现在阴刀杖能倒。能作害事故。论二解中。不分邪正。准道理说。害未来故。如断烦恼。

  十一问于五蕴中。杀何蕴耶。

  答有云唯坏色阴。以刀杖等。能割触故。有说五阴。自余四阴。虽不可触。而依色阴住。色阴坏故。彼亦随坏。如破瓶故。水乳亦失。

  十二问遣使仙瞋。令杀生时。何时成根本。

  答依弥勒问论说。无表根本。使及夜叉杀彼生时。始成无表根本业道。

  十三问既口动心念。成杀业者。何非属此语意业耶。

  答亦彼论说。口说心念成根本业。可是语意。此时未来。非语意业。若是语意。说言心念。彼命应断。既不如是。故属身业。

  十四问语动心念。此时此处。此等方便。而行杀彼。使等违此。成业道不。

  答杀者得罪。教者无过。彼时处越期心故。不限时处。随杀即成。

  十五问若杀生时。能杀所。俱时命终。若所杀后死。得杀罪不。

  答不成。所依别故。余身中无加行故。

  十六问于余业道。心念遣使皆得成不。

  答邪欲不成。余六许成。意三业道。虽无文说。亦无遣使。要自起故。

  十七问邪见如何拨善恶行。以见好施。而贪不施。而福等。此意福由施得。贪由不施。今应有习。何故相违。

  答久习悭人。忽遇良田。小施获福。久习性故。今不能施。于非福田。无信心故。不至心故。为名称故。为求事故。求尊重故。不约富报习施成故。今生犹施。余准此知。

  十八问离杀生者。为于可杀边离。为于不可杀边离。为通二邪。

  答于可杀不可杀众生边离。若唯于可杀边。于不可杀边。得离杀生福。不应理故。此同俱舍。以共发故。

  十九问轮王亦能十善化人。成别解不。

  答得是业道。非别解戒。别解戒。要由佛所成故。

  二十问业道别解。有何差别。

  答业道据性罪。别解亦通遮。又善恶业。不由受得。善律仪者。要由受得。

  二十一问。十善别解。与十善业道。体性皆同。二有何别。

  答处中律仪。二种别故。轮王化世。处中业道。佛所说受。即律仪故。轮王若依佛教受法。即律仪摄。以通七众。为他受故。除出家戒。

  二十二问。开合废立。何不立眼等业。

  答如前说。

  二十三问。饮不饮酒。礼忏打缚。何不立身语业道。

  答以彼轻故。

  二十四问。不饮酒等为身业。为心业。若是心业。相翻有违。如杀不杀。俱身业故。若身业者。何故弥勒问论。云是心业。

  答在思能防。不起身故。名为心业。理实身。定不定业。于何极重。于何现报。一思一业。一思多业。破僧五逆。三业何重。如是多问。

  所有问答。广如上引经中说。略举应知。

  大乘法苑林章补阙卷第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