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51 册 No. 0827 唯识三十论约意

  No. 827

  唯识三十论约意

  世亲菩萨 造

  唐三藏法师 玄奘 译

  西蜀沙门 明昱 约意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论。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辩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

  护法等者。等于亲胜。火辩。法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十大论师。解三十颂。造成唯识论。故以此颂。大分三科。揭示纲目。使学者知其要耳。谓外下。发问以兴论意。谓若唯有识。一切法皆无。云何世人。及圣教中。共说有我。及有法耶。

  举颂以答。颂曰。

  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
  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  及了别境识

  第一句。答上问意。以明假说我法。非实有体。彼以我法实有为问。菩萨答以由假说三字破之。唯识论云。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我谓主宰。法谓轨持。主有自在力。宰有割断力。义同我故。总说主宰为我。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不舍自性。义同法故。总说轨持为法。第二句。谓我法虽是假说。亦有相貌转变。故云有种种相转。唯识论云。彼二俱有种种相转。我种种相。谓有情命者等。预流一来等。法种种相。谓实德业等。蕴处界等。转谓随缘施设有异。言我种种者。谓宰主之义。凡圣皆具。凡有知者曰情命。通指六凡。初破惑者。名预流。等该四圣。法种种者。谓轨持之义。内外皆通。实德业者。是胜论计之六句。蕴处界者。是余乘执之三科。言随缘施设者。施设即假立义。随主宰缘。假立为我。随执持缘。假立为法。第三句。谓彼我法。皆依识所转变。论中问云。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依何得成。论复答云。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论中问答。以明我法各有种种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种种之名。意破彼执实有为问也。第四句。谓彼依识。所变我法。各有种种。此能变识。略之为三。论云。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谓能变识。虽总八识。及诸心所。格其品类。唯列三种。名三能变。第五第六句。释三种名。论云。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谓思量。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别。即前六识。了境相粗故。言异熟者。具三义故。一变异而熟。即厌故悦新。改转身形故二异时而熟。前因后果。不同时故。三异类而熟。彼类此类。相各异故。言恒审思量者。恒谓无间。审谓执我。思量即意。以意念念思量我故。言了境者。谓前六识。缘五尘境。皆住外门。故曰相粗。以前二类。各属一识。今第三类。通摄六识。论中云。类别唯三。

  虽已略说能变三名。而未广辩能变三相。且初能变。其相云何。

  谓能变识。名虽已列。义相未分。必得次第广明。方了三种义别。故有此问。且初下。问初能变相。

  初阿赖耶识  异熟一切种  不可知执受
  处了常与触  作意受想思  相应唯舍受
  (是无覆无记触等亦如是)  恒转如暴流  阿罗汉位舍

  答上问意。以明初能变识。名及行相。相应心所。三受四性。已转未转。相及义也。前二句。谓第八识。有三种名。一名阿赖耶。此云藏。以具三藏为自相故。论云。初能变识。大小乘教。名阿赖耶。此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义故。此与杂染互为缘故。有情执为自内我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自相。摄持因果为自相故。论言。此与杂染互为缘故者。释能所藏也。持种义边名能藏。受熏义边。名所藏。又言有情执为自内我故者。释执藏义。以第七识。念念执为我故。二名异熟。以能招业成果相故。论云。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说名异熟。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三名一切种。受熏持种为因相故。论云。此能执持诸法种子。令不失故。名一切种。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因相。颂言不可知执受处了者。谓此识缘境。行相微隐。于执受及处。俱难了知。论云。了谓了别。即是行相。识以了别为行相故。处谓处所。即器世间。是诸有情所依处故。执受有二。谓诸种子。及有根身。诸种子者。谓诸相名分别习气。有根身者。谓诸色根。及根依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摄为自体。同安危故。设有问曰。唯识论云。又五识种。无执受摄。此说种子根身。俱有执受。二义何通。答曰。种子根身具执受者。有差别故。缘于执有摄持二义。摄为自体。持令不失。第八于种子。唯取持义。不取摄义。以非现行。非自体故。受有领觉二义。领以为境。令生觉受。第八于种子。唯取领义。不取觉义。以非现行。无能觉故。是故彼论。据无摄觉二义。名无执受。此中据有持领二义。名有执受。原不相违。又第八识。望于根身。四义皆具。望于种子。止具持领二义。望于器界。唯有领以为境一义。无余三义。不可知者。谓此行相。极微细故。难可了知。或此所缘内执受境。亦微细故。外器世间。量难测故。名不可知。言相名分别习气者。相即所缘相分。名即能缘见分。能所分别。熏成业种。故习气名。即种子义。言诸色根。及根依处者。根是胜义根。即能见闻者是。依处是浮尘根。即眼耳等形是。以第八识所缘之境。唯种子根身器界三法。微细难测。名不可知。颂言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者。于六位心所中。唯此遍行位。故论云。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谓此藏识。从无始来。至第八地名未转依。前七地中。及三贤六道。名一切位。于诸位中。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五心所。是遍行义。故与藏识。遍一切位。论云。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触心所。依根境识三法和合变异而生。复令心心所法触境。是触体性。受想思等。依触所生。是触业用。论云。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心未起警心令起。是作意体。心既起已。引令趣境。是彼业用。论云。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谓领顺境。名乐受。领违境时。名苦受。领俱非境。名舍受。是受体性。受为欲依。欲即是爱。故说起爱。为受业用。论云。想谓于境取像为性。施设种种名言为业。谓由想力。于境取像。是想体性。安立名言。是想业用。论云。思谓令心造作为性。于善品等役心为业。谓造作是思惟筹度。为思体性。役心心所。为思业用。论云。此触等五。与异熟识。行相虽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故名相应。言行相异者。识以了境为行相。触以令心触境为行相。作意警心为行相。受以领境为行相。想以取像为行相。思以造作为行相。是故有异。而时依同。所缘事等者。谓由事等。处等。时等。所依等。故名相应。颂言相应唯舍受者。无苦乐故。颂以相应二字。上下借用。论云。此识行相。极不明了。不能分别违顺境相。微细一类相续而转。是故唯与舍受相应。谓舍受具五相。与第八识行相皆同。故宜相应。一不明了。无慧念故。二不分别。缘中境故。三者微细。相不显故。四者一类。无易脱故。五相续转。无间断故。颂言是无覆无记者。于四性中。唯一性故。论云。此识唯是无覆无记异熟性摄。覆是染法。障圣道故。又能蔽心。令不净故。此非染法。故名无覆。无记。谓善恶有爱非爱果。及殊胜自体可记别故。此非善恶。故名无记。谓此第八持无漏种。故不障道。真如所依。又不蔽心。说名无覆。爱是善果。非爱是恶果。二俱强盛可记别故。此识无彼。说名无记。颂言触等亦如是者。心王心所。俱同性故。论云。谓如阿赖耶。唯是无覆无记性摄。触作意受想思亦尔。诸相应法。必同性故。颂言恒转如暴流者。体非断常。喻暴流故。论云。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暴流。因果法尔。颂言阿罗汉位舍者。唯舍初名故。异熟及种。最后舍故。论云。谓诸圣者。断烦恼障。究竟尽时。名阿罗汉。尔时此识。烦恼粗重。永远离故。说之为舍。言诸圣者。初入预流。烦恼未尽。不名罗汉。至都尽位。方得此名。阿罗汉者。此云无生。烦恼不生。名阿罗汉。粗重。即种子。此识含藏杂染种子。究竟尽故。说之为舍。

  如是已说初能变相。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次第二能变  是识名末那  依彼转缘彼
  思量为性相  四烦恼常俱  谓我痴我见
  并我慢我爱  及余触等俱  有覆无记摄
  随所生所系  阿罗汉灭定  出世道无有

  问答以明第七依缘体用。相应心所。性及界地。舍位义相也。前二句颂释第七识之名。末那。此云意。以恒审思量。故名为意。论曰。次初异熟能变识后。应辩思量能变识相。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谓初能变识后。理应进辩第二能变识相。谓第七识圣教别名末那者。以有恒审思量业用。胜余七种识故。第八恒而非审。第六审而非恒。前五非恒非审。以有间断无分别故。唯此第七亦恒亦审。故胜余识。颂言依彼转者。颂所依根。以第七识。依第八识。方得生故。论曰。依彼转者。显此所依。彼谓即前初能变识。圣说此识依藏识故。颂言缘彼者。释所缘境。以第七识。恒缘第八。执为我故。论曰。彼谓即前此所依识。圣说此识缘藏识故颂言思量为性相者。谓第七自性。及了境行相。皆思量为自性故。即复用彼为行相故。由斯兼释所立别名。能审思量名末那故。以一思量。释性。释相。兼释末那。性相。末那。俱思量故。谓彼自证分。名自性思量。即彼见分。名行相思量。末那名意。亦是思量。颂言四烦恼常俱者。谓与根本四种烦恼常俱。论曰。此中俱言。显相应义。谓从无始。至未转依。此意任运恒缘藏识。与四根本烦恼相应。颂言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者。释四烦恼名。论曰。我痴者。谓无明。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名我痴。痴即无明。以不明了第八识体。本无我故。而恒执我。谓之我痴。论曰。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执为我。故名我见。见即是执。执者。封着义。妄取义。由于非我。妄取为我。谓之我见。论曰。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慢即倨傲。憍倨自傲。是为慢义。以恃我故。心自高举。谓之我慢。论曰。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着。故名我爱。爱即是贪。以贪着我。恒不舍故。谓之我爱。颂言及余触等俱者。释与余十四心所相应。余谓八大随烦恼。及别境中慧。此九心所。体性业用。第三能变中方释。触等者。等余作意受想思。此五心所。体性业用。初能变中已释。论曰。然此意俱心所十八。谓前九法。八随烦恼。并别境慧。无余心所。互相违故。颂言有覆无记摄者。谓四性中。唯是有覆无记性故。论曰。此意相应四烦恼等。是染法故。障碍圣道。隐蔽自心。说名为覆。非善不善。故名无记。谓四烦恼。等于随惑。俱盖覆故。非善不善者。谓非是善。非是不善。说为无记。颂言随所生所系者。释第七识所居界地。谓随第八所生何界。即于彼界所系。系者。不离义。以念念执彼第八为我故。论曰。若起彼地异熟藏识现在前者。名生彼地。染污末那。缘彼执我。即系属彼。名彼所系。颂言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者。谓此三位。无末那识。阿罗汉位。不执我故。灭定位中。伏现行故。出世道中。初转智故。由此三位。皆无末那。论曰。阿罗汉者。总显三乘无学果位。此位染意。种及现行。俱永断灭。故说无有。学位灭定。出世道中。俱暂伏灭。故说无有。

  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颂曰。

  次第三能变  差别有六种  了境为性相
  善不善俱非  此心所遍行  别境善烦恼
  随烦恼不定  皆三受相应  初遍行触等
  次别境谓欲  胜解念定慧  所缘事不同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烦恼谓贪瞋  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谓忿  恨覆恼嫉悭  诳謟与害憍
  无惭及无愧  掉举与惛沉  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乱不正知  不定谓悔眠
  寻伺二各二

  问答以明第三能变。了境行相。相应心所。及性受等义。前二句。谓第六识。必同前五缘粗显境。而有触受及爱取生。能成后有。故合六种。为一能变。论曰。次中思量能变识。后应辩了境能变识相。此识差别。总有六种。随六根境。种类异故。言了境为性相者。以前六识。自性了境。即能了境。是彼行相。论曰。双显六识自性行相。识以了境为自性故。即复用彼为行相故。由斯兼释所立别名。能了别境名为识故。言自性行相者。即自证分。名自性了境。各有见分。名行相了境。兼释别名者。以心意识。各别有名。第八集起名心。第七思量名意。前六了境名识。故以了境。兼释识名。颂言善不善俱非者。谓此六识。三性皆具故。论曰。此六转识。与信等十一相应。是善性摄。与无惭等十法相应。不善性摄。俱不相应。无记性摄。颂言此心所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者。谓前六识。六位心所皆具。论曰。此六转识。总与六位心所相应。虽诸心所名义无异。而有六位种类差别。谓遍行有五。别境亦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如是六位。合五十一。一切心中。定可得故。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唯善心中。可得生故。性是根本。烦恼摄故。唯是烦恼等流性故。于善染等。皆不定故。已上六句。释六位名义。如次应知。颂论俱言与六位心所相应者。言总意别。此中以能变论之。故将八识分三。是为言总。若以转智言之。即将八识分四。故分前五第六为二心品。是为意别。此言总与六位相应者。依意识言。若依前五。止具三十四心所。余十七心所。不相应故。颂言皆三受相应者。谓前六识。三受皆具。论曰。此六转识。易脱不定。故皆容与三受相应。言易脱者。是间断转变义。言不定者。于苦乐舍。不专一故。颂言初遍行触等者。释遍行位。有五心所。谓触作意受想思。此五心所。体性业用。初能变中已释。颂言次别境谓欲。胜解念定慧。所缘事不同者。释别境位有五心所。论曰。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云何胜解。于决定境。印持为性。不可引转为业。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颂言善谓信惭愧等四句。释善位有十一心所。论曰。唯善心俱。名善心所。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言实德能者。实是诸法实事理。德是三宝真净德。能是世出世间善。于上三种。如次深忍。深乐。深欲。是名为信。论曰。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无贪等者。等无瞋痴。此三名根。生善胜故。三不善根。近对治故。云何无贪。于有有具。无着为性。对治贪着。作善为业。言有有具者。有即三有为果。有具为因。于三界中。若因若果。俱不贪故。论曰。云何无瞋。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瞋恚。作善为业。苦苦具者。苦者是果。苦具是因。于苦因果。俱无瞋故。论曰。云何无痴。于诸理事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痴即无明。迷暗事理。谓之无明。今云无痴。是无无明。即能明解。为此体性。论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勇表胜进。简诸染法。悍表精纯。简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论曰。安谓轻安。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惛沉。转依为业。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于所修断。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谓精进一法。及三善根。于所断恶。防令不起。于所修善。修令增长。名不放逸。非别有体。论曰。云何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云何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瞋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论曰。此十一法。三是假有。谓不放逸舍。及不害。义如前说。余八实有。相用别故。谓不放逸。行舍。二法。俱以精进三根为体。不害一法。以无瞋为体。故说为假。颂言。烦恼谓贪瞋。痴慢疑恶见者。释根本烦恼六心所名。论曰。此贪等六。性是根本烦恼摄故。得烦恼名。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云何为瞋。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云何为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云何为慢。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云何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推求。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谓恶见者。多受苦故。颂言。随烦恼谓忿等八句。释随烦恼有二十种。分小中大三。论曰。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此二十种。类别有三。谓忿等十。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无惭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随烦恼。掉举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云何为忿。依对现前不饶益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仗为业。云何为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云何为覆。于自作罪。恐失利誉。隐藏为性。能障不覆。悔恼为业。云何为恼。忿恨为先。追触暴热。狠戾为性。能障不恼。蛆[敕/虫]为业。云何为嫉。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云何为悭。耽着财法。不能惠舍。袐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云何为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云何为謟。为[同-(一/口)+(人*人)]他故。矫设异仪。謟曲为性。能障不謟教诲为业。云何为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愍。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云何为憍。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已上释小随竟。论曰。云何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能障碍惭。生长恶行为业。云何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已上释中随竟。论曰。云何掉举。令心于境。不寂静为性。能障行舍奢么他为业。云何惛沉。令心于境。无堪任为性。能障轻安毗钵舍那为业。云何不信。于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惰依为业。云何懈怠。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云何放逸。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障不放逸。增恶损善所依为业。云何失念。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正念。散乱所依为业。云何散乱。于诸所缘。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依为业。云何不正知。于所观境。谬解为性。能障正知。毁犯为业。如是二十随烦恼中。小十大三。定是假有。余皆是实。言大三者。放逸。失念。不正知也。颂言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者。释不定位中四种心所。论曰。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追悔为性。障止为业。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为性。障观为业。寻谓寻求。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伺谓伺察。令心匆遽于意言境。细转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身心分位所依为业。言匆遽者。速疾义。意言境者。意所取境。多依名言故。粗转者。散行外境。于法浅推。细转者。略行外境。于法深推。故身心安。是细转义。身心不安。是粗转义。论曰。言二各二者。显二种二。一谓悔眠。二谓寻伺。此二二种。种类各别。故一二言。显二二种。言此二二种者。谓此前二。各有二种。以悔与眠。及寻与伺。种类各别。又复结云。故一二言。显二二种。谓一是悔眠。二是寻伺。显此二种。各二种故。已上释名。复有释义。论曰。此各有二。谓染不染。非如善染。各为一故。为显不定义。说二各二言。故置此言。深为有用。以二各二。释名释义。及简唯善唯染。名深有用。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颂曰。

  依止根本识  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俱
  如涛波依水  意识常现起  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  睡眠与闷绝

  问答以明前六转识现起分位。此八句颂。有三门别。初句。六识共依门。以六转识。共依第八根本识故。次三句。五识俱转门。以前五识。种类同故。后四句。意识有无门。唯除五处。常现起故。论曰。根本识者。阿陀那识。染净诸法。生根本故。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阿陀那。此云执持。言共亲依者。共即六识。亲即种子。依即根本。谓六转识。种子现行。俱依本识。五识随缘现者。谓前五识。随彼作意根境等缘引生。或俱或不俱者。谓外诸缘。有顿渐故。若五尘等诸缘力齐。五识俱起。少有不齐。不俱起故。如涛波依水者。水喻根本识。波喻前五识。随风物等缘。涛波多少起。五识起亦尔。意识常现起者。论曰。第六意识。自能思虑。内外门转。不藉多缘。唯除五位。常能现起。故断时少。现起时多。由斯不说。此随缘现。除生无想天等三句。释意识五位不行。一无想天。二无想定。三灭尽定。四睡眠位。五闷绝位。此五位中。意识不起。以第六识。行相所缘。俱可了知。于此五位。俱不可了。无行相故。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为自所变二分所依。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

  已广下。结前三种能变。为自所变见相二分所依。云何下。复问我法非实。唯有识义。

  颂曰。

  是诸识转变  分别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
  故一切唯识

  答上问意。以明所变见相二分。及彼所执实我实法。一切皆无。故唯有识。前二句。明能所变相。成能所取。第三句。明内外皆空。第四句。显唯识义。论曰。是诸识者。谓前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实我法。离识所变。皆定非有。离能所取。无别相故。非有实物。离二相故。是故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

  若唯下。牒大乘唯识义。由何下。是问词。谓若唯识无境。由何而得种种心生。既无境牵心。妄心由何起。

  颂曰。

  由一切种识  如是如是变  以展转力故
  彼彼分别生

  答上问义。以明种种分别。皆由一切种识。如是如是转变力生。由一切种识者。谓由识中一切种子。能生种种分别。第八本识。含藏八识。及诸心所。各各亲种。从亲种子。转变生起诸分别心。如是如是变者。显诸种子变生现行。即如眼识。从亲种子。如是变生眼识现行。能分别色。乃至身识。从亲种子。如是变生身识现行。能分别触。五识既尔。六七八识皆然。故云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者。谓八种识。从种生时。互相为缘。而得生故。名展转力。彼彼分别生者。谓八种识。及诸心所。俱名分别。故言彼彼。

  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

  虽有下。牒大乘唯识正义。由何下。是问词。谓无外缘。内心不起。心不起故。业自不生。世间有情。由何而有生死相续。

  颂曰。

  由诸业习气  二取习气俱  前异熟既尽
  复生余异熟

  答上问意。以明生死相续。亦由识中业习种子。及二取种。和合力齐。能使有情。成生灭相。前二句。明三种习气。诸业者。即有支习气也。二取习气。即我执取。及名言取。二种习气。后二句。谓诸有情。由三习气。生死相续。何假外缘。方成生死。言诸业者。有三种。谓福。非福。不动。自体及果俱可爱乐。相殊胜故。名为福业。自体及果俱不可爱乐。相鄙劣故。名非福业。具业多少。住一境性。不移动故。名不动业。亦名无记业。即上二界定地之业。以定能令住一境故。转名无记。二取习气。皆属能取。所取之法。而有四种。一取相见。二取名色。三取心及心所。四取本末。本即总报。末即别报。彼上四种所取。皆是我执名言二取所摄。论曰。俱谓业种。二取种俱。是亲疏缘互相助义。前异熟者。谓前前生。业异熟果。余异熟者。谓后后生。业异熟果。由感余生业等种熟。前异熟果受用尽时。复别能生余异熟果。由此生死轮转无穷。何假外缘。方得相续。

  若唯有识。何故世尊处处经中。说有三性。应知三性。亦不离识。

  若唯有识者。牒大乘唯识正义。何故下。是问词。应知三性亦不离识者。是答词。三性不离识者。以显唯识正理。

  所以者何。颂曰。

  由彼彼遍计  遍计种种物  此遍计所执
  自性无所有  依他起自性  分别缘所生
  圆成实于彼  常远离前性  故此与依他
  非异非不异  如无常等性  非不见此彼

  答上问意。以明三性本不离识。而有三名。前四句。释遍计性。初句明能计之心。次句明所记之境。第三四句。明能所自性。俱非实有。论曰。周遍计度。故名遍计。品类众多。说名彼彼。谓能遍计虚妄分别。即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此所妄执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如是自性。都无所有。理教推徴。不可得故。颂言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者。释依他起性。皆从分别为缘而生。众缘所生心心所法。及相见分。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颂言圆成实于彼等四句。释圆成实性。谓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此圆成实。于彼依他起上。远离遍计虚妄。及如幻依他。所显之性。名圆成实。故此圆成实性。与依他起。非异非不异。若言异者。应此圆成实之真如。非彼依他起之实性。若不异者。圆成实性。应是无常。若尔。彼此俱应净非净境。则本后智用应无别。以圆成实。是根本智所缘之净境。依他起。是后得智所缘非净境故。颂言。如无常等性者。喻上非异非不异义。论曰。如彼无常无我等法。无常等性。与行等法异应彼法非无常等。不异。此应非彼共相。谓色心等行。各别有体。名自相。同属无常苦空无我等。名共相。二相若异。应彼行法。非属无常等。若不异者。此无常等性。非诸法共相。以言共者。无常自无常。行法自行法。方显共义。颂言非不见此彼者。此即圆成遍计。彼即依他。谓见圆成。及达遍计。然后可知依他起之如幻也。论曰。非不见此圆成实。而能见彼依他起性。未达遍计所执性空。不如实知依他起有故。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

  若有三性者。是牒大乘不离唯识。立三自性义。如何下。是问词。谓既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耶。

  颂曰。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无性  故佛密意说
  一切法无性  初即相无性  次无自然性
  后由远离前  所执我法性  此诸法胜义
  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  即唯识实性

  前四句。正答问意。谓佛说无自性者。即依此遍计等三性。立彼三种无性。故佛世尊。密意说彼一切诸法。皆无自性。言密意者。密其意许。但有言陈。中四句。释立三无性义。初即遍计所执之相。毕竟非有。立初无性。次于依他。无外所执自然性故。立无自然性。后圆成实。远离依他。及遍计执。立胜义无性。又云由远离前者。是离依他。远离遍计所执者。是离遍计。言性者。显是圆成实。后四句。释唯识性。此诸法胜义者。此字。即圆成实性。以圆成实。是诸法中胜义。亦是真如。若常如圆成实。能远离遍计依他。即唯识真实性矣。

  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者。论曰。如是所成唯识相性。谁于几位。如何悟入。

  如是下。结上已明三种能变。及相见等。种种诸法。是唯识相。诸法胜义。及真如等。是唯识性。谁于下。正是问词。谓何等人。于几位中。如何悟入唯识相性。

  谓具大乘二种种性。二本性住种性。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性。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具此二性。依于五位。方能悟入。

  答上第一种问。种性之性。当作姓。姓者类也。若本有体性。安住菩萨种类姓故。若本无体性。闻大乘法。熏成大乘种类姓故。故名法界等流。

  何谓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依识相性。能深信解。其相云何。颂曰。

  乃至未起识  求住唯识性  于二取随眠
  犹未能伏灭

  自此以下。明资粮等五位行相。总答第二第三问也。何谓下。问答以明资粮位中。能深信解唯识相性。非染非净。前二句颂。释资粮位分际。谓从初发心。乃至未起加行时。名资粮位。后二句。释此位中功行。谓此位中。虽欲求证唯识性。而无伏灭二取功能。言二取者。谓名言取。我执取。即是所知烦恼二障。论曰。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习种种胜资粮故。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解脱分。言正等菩提者。究竟位中极果也。胜资粮者。六度所摄福智二事也。为求此果。修习资粮。益自身故。为有情故。勤求解脱者。菩萨发心。不同二乘。乐独善寂。取证涅槃。今此菩萨。依解脱果。伏断烦恼。入我空观。已发大心。度有情故。解脱果者。涅槃果也。烦恼解脱而证得故。

  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住加行位。能渐伏除所取能取。其相云何。颂曰。

  现前立少物  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
  非实住唯识

  问答以明加行位行相。谓能伏除唯识相性上。所取能取。前二句颂。释此位中行相。少物者。即带相观心也。若谓此心是谁识性。故以后二句破之。论曰。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近见道故。立加行名。非前资粮。无加行义。初获慧日。道火前相。名为暖位。明相转增。寻思位极。名为顶位。印前顺后。忍境识空。名为忍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

  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在通达位。如实通达。其相云何。颂曰。

  若时于所缘  智都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
  离二取相故

  问答以明通达位行相。谓通达位。如实通达唯识相性。体即真如。前二句颂。谓菩萨得真见道时。于所缘境。及无分别智。俱无所得。后二句。谓菩萨得住唯识。真实性者。远离能所二取相故。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所能取相。俱是分别有所得心。戏论现故。

  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修习位中。如实见理数数修习。其相云何。颂曰。

  无得不思议  是出世间智  舍二粗重故
  便证得转依

  问答以明修习行相。谓修习位。如前所见唯识之理。数数修习。无得不思议者。谓无所取。名为无得。及无能取。名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者。以断世间故。舍二粗重故者。以断二障种子故。便证得转依者。以能证得二种果故。论曰。菩萨从前见道起已。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此智远离所取能取。故说无得。及不思议。是出世间无分别智。断世间故。名出世间。二取随眠。是世间本。唯此能断。独得出名。数修此故。舍二粗重。二障种子。立粗重名。此能舍彼二粗重故。便能证得广大转依。依谓所依。即依他起。与染净法。为所依故。染谓虚妄遍计所执。净谓真实圆成实性。转谓二分转舍转得。由数修习无分别智。断本识中二障粗重。故能转舍依他起上遍计所执。及能转得依他起中圆成实性。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

  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出障圆明。于尽未来化有情类。其相云何。颂曰。

  此即无漏界  不思议善常  安乐解脱身
  大牟尼名法

  问答以明究竟位行相。谓究竟位。唯识相性。出障圆明。复化有情。悟入唯识。颂初此字。即前二转依果。无漏界。及后三句颂。皆显二果多种名故。诸漏永尽。名无漏界。心言路绝。名不思议。白法性故。复名为善。无尽期故。名之为常。无逼恼故。又名安乐。烦恼断尽。名解脱身。永离二障。名法身故。论曰。前修习位所得转依。应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谓此前二转依果。即是究竟无漏界摄。诸漏永尽。非漏随增。性净圆明。故名无漏。界是藏义。此中含藏无边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义。能生五乘世出世间利乐事故。此转依果。又不思议。超过寻思言议道故。此又是善。白法性故。此又是常。无尽期故。此又安乐。无逼恼故。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永远离烦恼障缚。无殊法胜法。故但名解脱身。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

  唯识三十论约意(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