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50 册 No. 0821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卷第七

  护法等菩萨造

  唐三藏玄奘法师奉 诏译

  金庭长寿寺沙门通润集解

  已说二十随烦恼相(至)定遍地故立不定名。

  此释第六位不定心所也。先问。次举颂答。次释总名。言不定者。善等属善位。染等属染位。触等定遍心。欲等定遍地。此四于善染心地皆不定故。通三性故。立不定名。

  悔谓恶作恶所作业(至)如是事业是我恶作。

  追悔为性者。有二义。一谓先不知。已造恶业。后方追思懊悔。我何故作此耶。此悔不可无。二谓先不曾造此恶业。后亦追悔。我何故不作此耶。此悔不可有。悔善反此。故恶作以追悔为性。瑜伽云。谓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怅快追变为体。亦惟悔心。故多不定。障止为业。追悔是果。恶作是因。今言悔者。是借果以明因耳。

  眠谓睡眠令身不自在(至)随痴相说名世俗有。

  意识昏熟曰睡。五情暗冥名眠。昧。谓暗昧。略。谓简略。言此心所一起之时。能令此身肢节废懈。坐亦睡眠。他摇动时亦不觉故。又令此心暗昧简略。不能明利精审。此睡眠之体也。由其昧略。故能障观而为业用。言心极闇劣一门转故者。闇劣释昧字。一门释略字。谓意识于窹时内外门转。若在此位。唯内门转故。下复释暗劣一门之义。谓睡眠未起。此心正在定时。惺惺历。历未曾昏闇。睡眠一起。则此心昧然不知矣。故曰昧简在定。睡眠未起。此心正在窹时。千声万色无不奔赴。睡眠一起。则此心略然而不能广缘矣。故曰略别窹时也。如此推审。令显睡眠非无体用。必依于心。虽立睡眠为无心位。此亦假借无心位以显睡眠非即无心。而能令彼至无心者为睡眠。故以睡眠为无心。非实睡眠无心也。以眠必与心相应故。如余盖缠心相应故者。瑜伽云。盖谓五盖。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昏沉盖四掉举恶作盖。五疑盖。缠谓十缠。无惭。无愧。睡眠。昏掉。恶作。嫉妒。悭吝。忿。覆也。立量云。睡眠昧略。非无体用。心相应故。如余盖缠。盖缠既与心相应。睡眠亦与心相应故。一师言。恶作睡眠。唯痴为体。无别有性。说是随烦恼及痴分摄故。一师言。此二不唯通染。亦通善故。非随烦恼及痴分摄。应说此二染分以痴为体。净分以无痴为体。一师言。不然。睡眠是无记性。不是痴与无痴二性摄。应说恶作以思慧为体。睡眠以思想为体。立量破云。染污随眠。说为痴分。是痴等流。如不信等。此二是无记。故非痴分。一师言。此说亦不然。若以思慧思想为恶作睡眠性者。岂思慧缠缚而为悔性乎。抑思想缠缚而为眠性乎。无是理也。出正义云。应说此二各别有体。非思慧思想为体。以与余心所行相各别故。然论说为世俗有者。是随痴相说。非是无别体而名世俗有也。

  寻谓寻求令心匆遽(至)体类差别不可得故。

  寻求者。逐于外而粗求。伺察者。伺于内而细察。匆遽者。草匆急遽也。意言者。意所取境。多依名言故。粗转细转为性者。粗者。聊且之辞。细者。绵密之谓。言寻伺二者。总于一境分粗细而立二性也。此二于意言境深推曰思。浅推曰慧。深推则神凝。故身心举安。浅推则躁动。故身心不安。若离思慧。此二差别便不可得。问。徐而细者为思。急而粗者为慧。何为并用。答。若正用徐思。则急慧随思。能令身心皆安。若正用急慧。而徐思随慧。能令身心不安。故可并用。

  二各二者有义寻伺(至)故置此言深为有用。

  二各二有三解。一师言。寻伺二法。各有染净二类差别。名二各二。第二师斥云。不然。若谓寻伺各有染净。悔眠亦应通染净二。应说此二如前烦恼随烦恼。故曰二。各有不善无记二性。故又曰各二。或是各有现行种子。名二各二。第三师复斥云亦不然。以此二各二言。在不定四后说故。应言二者。正显有二种二也。一种二。谓悔眠二种二。谓寻伺。此二种二。种类各别。故一二言。是显此二各有二种。谓染不染。以非如信等唯善。非如贪等唯染故。或唯简染前师说为随烦恼故。为显不定有二性义。故说二各二言也。

  四中寻伺定是假有(至)而论亦说世俗有故。

  此论假实也。四中。唯寻伺二种。定是假有。悔眠二种。一说是假。一说是实。问。若尔。何故瑜伽说为世俗有。答。随他相说。非显无体。正如内种是实有体。而论亦说为世俗有。岂内种亦是假耶。立量云。悔眠是实。世俗有故。犹如内种。

  四中寻伺定不相应(至)前二亦有互相应义。

  此论自类相应也。四中寻伺二法定不相应。体类同而粗细异故。故瑜伽云。寻谓寻求。伺谓伺察。或思或慧。于境推求粗位名寻。即此二种。于境审察细位名伺。非一刹那二法相应。一类粗细前后异故。今依此二。建立三地。有义此三就二前后相应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定有寻伺共相应故。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粗心心所前后相续。定无有寻。唯可与伺共相应故。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诸心心所。前后相续。决定不与寻伺相应。名无寻无伺地。若欲界地及初静虑。静虑中间细心心所。不与寻伺共相应者。及一切色不相应行。诸无为法。不与寻伺共相应者。亦皆说名无寻无伺地。故后论言。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一向是有心地。无心睡眠。无心闷绝。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定。及无余依涅槃界。名无心地。问。若依彼种现起有无立三地者。岂不杂乱。答。若欲界初禅未入定时。则寻与伺俱未离染。名有寻有伺。得定之时。若寻离染。伺未离染。名无寻唯伺地。二禅已上至无色界。若寻与伺。二俱离染。名无寻无伺地。此依离染不染分三地。不依彼种现起而说有寻伺无寻伺。故无杂乱。故瑜伽云。此中由离寻伺欲道理故。说名无寻无伺。不由不现行故。所以者何。未离欲界欲者。由教导作意差别。故于一时间亦有无寻无伺意现行。已离寻伺欲者。亦有寻伺现行。如出彼定及生彼地。问。生第二静虑。或生上地。若有寻有伺。眼等识现在前。若无寻无伺。则不现前。云何于彼有色诸根而能领受彼地境界。答。由有寻有伺诸识种子。随逐无寻无伺三摩地故。从彼起已。此得现前。又此起已识现行时。复为无寻无伺三摩地种子之所随逐。是故此地。非是一向无寻无伺。由彼有情于诸寻伺以性离欲。而离欲故。彼地虽名无寻无伺。此复现行。不为过失。如实义者。此三但就界地建立。谓欲界地。及初静虑。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可得故。名第一地。静虑中间。有漏无漏诸法。于中无寻。唯有伺故。名第二地。第二静虑已上诸地。有漏无漏诸法。于中寻伺俱无有故。名第三地。故后论言。此中欲界及初静虑。若定若生。名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若定若生。名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已上色界无色界。全名无寻无伺地。无漏有为初静虑定。亦名有寻有伺地。依寻伺处法。缘真如为境。入此定故。不由分别现行故。若就相应。及就离欲。建立三地。摄法不尽。亦大杂乱。虽言有寻有伺等地唯是有心。此就一门粗辨地相。于此门中。唯说第二静虑已上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灭尽。名无心地。若无心睡眠。无心闷绝。亦名有心。有七八故。虽言此中由离寻伺欲故。说名无寻无伺地。然唯说彼第二静虑已上诸地。必定已离寻伺地欲。不言已离寻伺欲者。下地诸法。亦得说名无寻无伺。若如是者。未离下地寻伺欲者。上地诸法亦应说名有寻有伺等。如是建立。成大杂乱。是故此三唯就界地上下建立。故此寻伺与前悔眠容互相应。悔眠亦有互相应义。

  四皆不与第七八俱(至)由此五识定无寻伺。

  此论八识相应也。此四皆不与七八二识相应。悔眠唯与第六相应。不与前五。以非五大地法定遍心故。一师言。寻伺二法亦与五识相应。又说寻伺即七分别故。七分别者。一任运分别。谓五识身如所缘相无异分别。于自境界任运转故。二有相分别。谓自性随念二种分别。取过现境种种相故。三无相分别。谓希求未来境。行分别。所余分别。皆用计度分别以为自性。所以者何。以思度故。或时寻求。或时伺察。或时染污。或不染污。种种分别。瑜伽云。寻求分别者。谓于诸法观察寻求所起分别。伺察分别者。谓于己所寻求。己所观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别。言染污分别者。谓于过去顾恋俱行。于未来希乐俱行。于现在执着俱行所有分别。若欲分别。若恚分别。若害分别。或随与一烦恼随烦恼所起分别。不染污分别者。若善无记。谓出离分别。无恚分别。不害分别。或随与一信等善法相应。或威仪路工巧处诸变化所有分别。杂集复说任运分别是五识故。既七种分别俱属寻伺。故知寻伺与五识相应。一师言。寻伺二法。唯意识俱。不通前五。论说此寻伺是意识不共法。故不与五识相应。又说寻伺唯与忧喜二受俱。从未曾说与苦乐二受。相应故。以忧喜属第六心受。苦乐属前五身受故。问。舍受遍故。可不待说。苦乐非遍。如何不说。如初禅意地亦有乐。纯苦意地亦有苦。何缘不说寻伺与苦乐俱。答。虽是初静虑有意地乐而不离喜。故总说为喜而不言乐。虽纯苦处有意地苦而不离忧。故总说为忧而不言苦。是故寻伺唯与忧喜相应不与苦乐俱。此引苦乐二受以证寻伺不与五识相应也。又说寻伺以名句文身而为所缘。是比量境。五识不尔。现量境故。此以所缘证寻伺不与五识相应也。次通前二义。然说五识有寻伺者。是显五识多分由寻伺而起。以五识起时。必由意识故。非说寻伺与彼相应也。又杂集所言。与彼瑜伽义亦各异。彼杂集说任运分别即是五识者。以五识有随念分别。而无计度分别故。瑜伽所说有七分别者。是说五识中同时分别意识。与寻伺相应故。故彼所引为证不成。由此五识。定无寻伺。

  有义恶作忧舍相应(至)眠等位中皆起彼故。

  此论与受相应。恶作与忧舍二受相应。懊悔之时。喜乐不生故。睡眠与喜忧舍三受相应。无苦乐者。不属身受故。寻伺四俱。除苦。初静虑时喜乐俱故。一师言。此四皆与苦受相应。纯苦趣中意必有苦故。四皆下。论别境相应。此四皆与五别境俱。不相违故。何故睡眠亦有此五。答。如人昼有好乐等。梦中亦有好乐等故。悔眠下。论善十一相应。悔眠二所与十善俱。睡眠唯欲界有。故无轻安。寻伺与十一全俱。初静虑中得根本定。亦有轻安故。悔但下。论烦恼相应。悔与痴俱。余通十惑。悔与下。论随惑相应。悔与中二大八十随相应。以通不善。遍染心故。不通小十。以彼小十各为主故。恶作追悔时。不随他主故。余三皆与二十相应。以彼皆有昧略浅深推度故。

  此四皆通善等三性(至)不能寻察名等义故。

  此论三性相应。此四三性皆通。问云。悔通善恶。可尔。何故亦通无记。答。于无记业亦追悔故。一师言。悔眠二法唯生得善。寻伺二法通加行善。瑜伽云何等名生得善。谓即彼诸善法。由先串习故。感得如是报。由此自性。即于是处不由思惟任运乐住。何等加行善。谓依止亲近善丈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修习净善法随法行。生得善。即俱生善也。加行善。即分别起。善也。一师言。初二亦通加行善。后三皆通染净二种无记。恶作虽非染性。以解粗猛故。四无记中。不通异熟不通变化。唯通威仪工巧二种无记。以彼行相粗猛。非定果故。非定故不与第四变化通。非果故不与异熟通。盖无记法有四种。一异熟无记。即业所引生蕴处界等。此唯是染。二威仪无记。即行住等。三工巧无记。即养生等。此二通善通染。四变化无记。即三摩地。此唯是善。眠除第四。无三摩地。通前三种。以定所引生异熟生心无睡眠故。寻伺除初。无异熟生。以彼异熟微劣。不能寻察名句文身故。寻伺心中亦有定故。

  恶作睡眠唯欲界有(至)梦能普缘所更事故。

  此论界系也。悔眠二法。唯欲界有。上界则无。寻伺在欲及初静虑有。已上七地皆无。次论现起。悔眠二法。生在上界。必不现起。若在下界。必能缘上。寻伺二法。若生上界。亦起下界寻伺。若生下界。亦能起上界寻伺。次论所缘。下界寻伺能缘上界。上界寻伺亦缘下界。一师言。悔眠若在下界。不能缘上。以恶作行相粗近。睡眠性是昧略故。一师言。悔眠在下亦能缘上。有邪见者悔己所修定法故。是知悔能缘上。梦亦能缘所更事故。是知眠能缘上也。

  悔非无学离欲舍故(至)有为善法皆无学故。

  此论位摄也。悔非无学。离欲界时。至不还天。便舍此悔故。后三皆通学无学等位。以此三种原属不定。若有学人求解脱者。此三便属有学。若无学人学究竟者。此三便属无学故。

  悔眠唯通见修所断(至)余门准上如理应思。

  此论修断也。悔眠二法通见修二断。不通非所断。通见修者。以邪见身见等既通二断。悔眠由彼势力引生。故亦通二断。不通非所断者。以彼悔眠非无漏道亲所引生。又非如忧根亲求解脱故。不通非所断。问。若尔。何故前文睡眠说通三位。答。若约已断名非所断。则无学所有睡眠。亦是非所断摄。寻伺二法。虽非真无漏道。而能引生无漏。从彼无漏又能引生寻伺。以与无漏展转引生。故通三断。一师言。寻伺通非所断者。是见道已断。名非所断。以彼于五法中唯属妄想故。五法者。谓名。相。妄想。正智。如如也。一师言。此寻伺二。不唯分别。亦正智摄。说正思惟即无漏故。彼正思惟。能令定心寻求伺察故。又说彼为言说因故。此二皆是后得智摄。谓诸菩萨未至究竟位时。于药病等未能遍知。故为他人说法。必假后得寻求伺察。然后决了。非如佛果位中寻伺说法是无功用此但是有功用耳。故此寻伺必通无漏。瑜伽虽说二法必是分别。而不说此二法定属妄想。以第四后得智中亦有分别故。故知寻伺二法。在妄想即名妄想。若在正智即名正智。此寻伺所以通非所断。余门分别准上应思者。余门者。即相质二门也。

  如是六位诸心所法(至)因缘无别故与圣教相违。

  此总问心所离心不离心也。六位者。即遍行别境善烦恼随烦恼不定也。此六位心所。是离心之外而别有自性乎。是即心之分位差别而别无自性乎。论主反诘云。设居此二。亦有何失。答。若堕此二。二俱有过。何则。若说心所离心别有自性者。则犯圣教相违过。以圣教说万法唯识。不言心所。又说心远独行。如摄论颂云。心远行独行。无身?于窟。能调难调伏。我说婆罗门。言心远行者。游历六尘故。心独行者。无别心所故。又说染净由心故。如契经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亦不言心所故。又说士夫六界故。如瑜伽论云。四大空识。能成有情。色动心三。最胜所依。言色依四大。空依动。心依识。亦不言心所。庄严论颂说相见二分似贪似信。皆由自心所现。非离心外别有染善等法。如上所说。定无离心别有心所明矣。若说心所即是心之分位差别者。亦犯圣教相违过。如瑜伽云。为何义故建立相应。答。他性相应非自性故。为遍了知依自性清净心有染净法。若增若减。是故建立。又契经说。为欲成立心心所和合义。说灯明喻。瑜伽又云。若有沙门婆罗门。欲令名中唯心实有。非诸心法。此不应理。何以故。且说诸蕴有五种性不成就故。言名者。即无色四蕴也。言五种性者。即五蕴也。若五蕴即是心者。则五蕴不成差别。是则有过。以彼受想行等。即是心故。又若计彼分位别故有五性者。亦有过失。何以故。是诸分位展转相望作用差别。若有若无。皆成过失。若言有者。由相异故。便应有异实物体性。若言无者。计分位别。则为唐捐。又心因缘无差别故。差别分位不应道理。于一刹那。必不可得差别因缘。令彼分位而有差别。是故汝计分位差别。不应道理。

  应说离心有别自性(至)是谓大乘真俗妙理。

  答。如上所论。应知六位心所离心有别自性。但心胜所劣。故诸圣教约心胜义故说唯识。心远独行染净由心。士夫六界。心所依心势力生起。故庄严论说似贪似信。皆依彼现。非彼贪信便即是心。然虽说唯识唯心。亦摄心所。恒相应故。故前所引唯识。乃至及现似彼等言。皆无过失。此亦依世俗谛中说。若依胜义谛言。则心与心所互为因果。非即非离。不但心所与心王非即非离。即心王对心王。亦非即非离。是谓大乘即俗即真之妙理也。已上六识之相。总成三业之门。未转依中。随流狥境。发杂染之种。结生死之根。唯起盖缠。但萦苦集。背清净之觉性。合界处之妄尘。立三有之垣墙。作四流之波浪。至转依位。冥真返流。随智慧行。成无漏善。道谛所摄。正理相应。现妙观察心。决四生之疑网。为成所作智。起三轮之化原。故知染净非他。得丧在我。似手反覆。如人醉醒。迷之枉遭沉没。念念成凡。悟之本自圆明。心心证圣。

  已说六识心所相应(至)此等法喻广说如经。

  此下明六识现起分位也。先问。次举颂答。前四句是五识俱转门。后四句是六识有无门。论曰下释。言根本识者。以未转依位。已转依位。染净转识现行生起时。皆仗那陀为根本故。若言赖耶。位局染故。言依止者。依。谓依托。止。谓止住。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共亲依者。即是现行本识。是识所共。故曰共依。种子各别。故曰亲依。五识者。谓前五转识。问。何故七八分开别说。此独不尔。答。种类相似。故总说之。言种类相似者。有四义。一同依色根。二同缘色境。三俱缘现在。四俱有间断。随缘现言。显非常起者。言五识取境。缘合则起。不合不起故。缘。谓作意缘。根缘。境缘。空缘。明缘。种子缘。分别缘。染净缘。根本缘也。作意缘者。发作心意。能生起故。于心种位警令生现于现。行位引心至境。根缘者。谓自眼根为所依故。境缘者。与能缘识为所缘故。空缘者。谓空疏无物障碍前境故。明缘者。离暗相故。种子缘者。谓眼识种子亲办自果故。分别缘者。谓第六分明了别前境故。染净缘者。谓第七与前六为染净所依故。根本缘者。谓第八与诸识作元本故。故有颂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除明缘故。设于暗中亦能闻故。鼻舌身三七。除前空明二缘。此三是合中知。故不假空缘。后三五三四。第六缘境。除空明分别染净四缘。以分别即自。染净即根故。第七缘境唯三缘。唯作意缘。种子缘。根境是一。依缘同故。第八有四缘。谓根缘。境缘。种子缘。作意缘也。若加等无间。从头各增一。则根识十缘。耳识九缘。鼻舌身三八缘。六识六缘。七识四缘。八识五缘也。今前五识。内依根本识。外依作意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生起。由随缘现。故前五识。或时俱起。或时一二三四起。以外缘合。有顿有渐。故所生识或俱不俱。正如水中波涛。随风鼓动而现。多少。外境界风。飘动心海。而起识浪。亦复如是。解深密经云。广慧。如大流水。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唯一浪转。乃至有多浪生缘现前。有多浪转。

  由五转识行相粗动(至)由斯不说此随缘现。

  此言缘具不具以明五识之不常现。而第六常现起也。由前五识行相粗浮躁动。而所藉众缘。一时不能毕具。故现起时少。不起时多。第六意识。虽亦粗动。而所藉众缘无时不具。故一切时常得现起若遇违缘。有时不起。违缘者。如五无心也。若七八二识。行相微细。不同前六之粗动。所藉众缘。一切时有。不同前五之顺缘不具。又不同第六之违缘不具。此则违顺皆有。故无有缘能作障碍。能令此识一总不行时也。由此相校。第六之缘比前五为优。比后二为劣。又五识身不能思虑者。无计度分别故。唯外门转者。不能缘内故。故藉多缘方得生起。第六自能思虑内外门转者。任运计度。二皆具故。内随七识执我。外随五识同缘。故不藉多缘。亦能现起。由斯不同。故五识说随缘现。而六识不说也。

  五位者何生无想等(至)能感彼天异熟果故。

  问。上云唯除五位。五位者何。答。谓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也。言无想天者。谓于因中厌患粗动想心。修无想定。作意对治。藉此定力。生彼天中。违碍前六及彼心所。以此天灭想为首。得名无想。下三师互明无想之义。一师言。彼无想天常无六识。圣说彼天无转识故。又说彼天无名支故。名即无色四蕴。又说彼天名无心地故。此以四百九十劫中间长时论。第二师言。彼天报尽。将命终时。转识现起。由现起故。方起下界润生俱生爱故。然后命终。瑜伽下。引证。此约后半劫转识复生论。第三师言。不但灭时有即生时亦有转识。谓修无想定人。欲生彼天时。彼中有身。必起上界润生烦恼。方得生故。如他人初生本有时。四有中唯中本二有身能发业。生死二有。不发业故。立量云。正受生时必有转识。以彼中有必起润生烦恼故。如余本有初。瑜伽下。引证。若生于彼唯入不起者。谓生于彼天。唯入定之后转识不起。正显初生前半劫未入定时现起也。其想若生从彼没故者。正显将灭后半劫出定后时现起也。下复释论中唯入不起之言。彼初生本有时。若无转识。如何名之曰入。必是先有转识。后时入定。方得无故。乃名为入。决择分言。所有生得心心所灭。名无想者。此义亦显彼本有初。生时必有异熟识所生转识暂时而起。由宿生修定因缘成熟之力。违碍想心。后不复起。由斯宿生无想定力为因。引起第八异熟无记之果。如以善心引生二定。故此二定亦名善定。故知生得心心所灭者。即是既生之后而得心心所灭。是先有后无。非是生来便无也。若不先有后无是本有初。生时便无转识者。如何集论决择分言。唯是生得心心所灭。故知彼初生无想天时。有异熟生转识暂起。彼天唯在色界四禅舍念清净地。所以不上不下者何故。以下四地。想心粗动难断。不能引发无想定思。故不居下界。无色四地又无色支。不能感无想异熟之果。故不居上界。唯是舍念清净地。既无粗动。即能引发无想定思。又有色支。故能感彼异熟之果。故无想天位列四禅也。

  及无心二定者谓无想(至)故唯有漏非圣所起。

  先总释二定名。谓此二定俱无六转识故。总名无心。言无想定者。谓有异生已伏遍净贪。未伏上界染。名无想定。此无想定。在遍净天之上。在无色界之下。谓此天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作意。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次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以彼灭想为首。立无想名。又能令身轻安和适。故又名定。修习此定。品列有三。集论云。若于诸定入住出相。未能了达。是下品修。虽已了达。未善串习。名中品修。既了达已。复善串习。是上品修。下品修者。现法必退。以未了达故。中品修者。现不必退。虽已了达。未善串习故。上品修者现必不退。既了达已复善串故。此定唯属第四静虑等皆如前释。四业者。转所摄业差别有三。还所摄业总立一种。初业能感不可爱果恶趣异熟。第二业能感可爱乐果色无色界异熟。三业能感爱非爱果欲界天人异熟。此流转门中。不善业。善业。无记业。所感果报。第四业能断前三业。此还灭门中无漏业也。受有四种。一顺现受。谓上上品善不善业极殊胜故。现身便受。名顺现受中庸之业。稍降下者。次生便受。名顺生受。又稍劣者。二生已后方得受故。名顺后受。其下品者。由微劣故。如人负债。急者先偿。名顺不定受。此无想定。以四业论。通前三业。非无漏故。不通第四。以四受论。通后三受。不通第一。以今生修无想定。当来得无想果故。一师言。此定初起。唯在欲界。不属第四静虑。何以故。此定亦由无想外道讲说。藉其讲说外缘之力而得引起。故此定起。不离人中。以人中慧解。极猛利故。一师言。此定兼通二界。以欲界先修习已。后生色界。由欲界宿习定力复能引起现前。尔时若不证无想天果。便能超入色究竟天。如阿那含。证无漏果。然此不能如不还超无想而入究竟者。由宿生厌患想心。欣彼无想。决欲入而不止也。故彼所修。唯是有漏凡夫定。非如无漏圣定故。瑜伽云。此无想定。非学所入。亦非无学。何以故。此中无有慧现行故。此上有胜寂静住及生故。

  灭尽定者谓有无学(至)随应后得所引发故。

  此言灭尽定也。无学者。四果阿罗汉也。有学者。即第三果阿那含也。或伏或离无所有贪。无所有者。即无色界第三天也。贪即思惑。谓第八地思惑。无学已离。有学已伏。上贪不定者。上贪者。谓非非想天思惑也。不定者。谓有学圣人。入定则无。出定还起也。由止息想作意为先。故于六七俱生思惑。或伏或离。立灭定名。由无想定以出离为先。如夹冰鱼。如压石草。名曰无想而非实无想。此灭定以止息为先。如无根木。如焦种芽。名曰灭尽而实灭尽也。一凡一圣。在此分途。问。既名灭尽。何故又名灭受想。答。由彼偏厌受想。故亦名灭受想定也。修习此定。三品如前。此定初修。必依有顶非非想天游观真无漏理而为加行。方得趣入。以九次第定。此最后故。谓从初禅乃至有顶交接而入。次第不紊。此定既在有顶地后。故依有顶为加行入。有顶之上无别有地。是故此定亦属有顶。虽属有顶加行而入。非是有漏。是无漏摄。若修此定。功行纯熟。已得自在。即余七地中皆能现起。又不必止限有顶一地也。此定虽属道谛。而是非学非无学摄。所以者何。以入此定。便超学位。故非学摄。以未证真涅槃。但得似涅槃。故非无学位摄。此定下。言起定之处。无色亦名意成天者。谓彼天虽无色蕴。而有无色四蕴在也。生此天者。有二种不同若于大乘唯识教未信受者。虽生无色。不起无色定。恐无色心。成断灭故。殊不知色灭而心不灭也。若已信大乘唯识教者。虽生无色。亦起此定。知有藏识不断灭故。下言生定之因。此定要断三界见所断惑。要证分别我法二空。要后得智引发。方能现起。见所断惑。即八十八使也。颂云。苦下具一切。集灭各除三。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瞋。异生不能伏灭三界见惑。未曾证分别我法二空。无后得引发。故无此定。

  有义下八地修所断惑中(至)亦能现起灭尽定故。

  一师言。此定不特断见惑。修所断惑中。唯除有顶。要全断欲界九品烦恼种子。其余七地惑。皆伏不起。然后此定方起。以欲界俱生烦恼种子。具不善性。及有覆无记。以此二性。繁扰杂乱。能障此定。最有力故。应须独二共二。独一共一。独半共半。七生七返。然后断尽。方起此定。圣教唯说五不还天第三果人。三乘无学。及诸菩萨。方得此定故。但断尽欲界九品思惑。随其所应。生上八地。此定皆得现起。一师言。不但断欲界一地九品俱生。方起此定。且要断尽色界下三地思惑。余地伏除。然后此定。方得现起。以此四地变异受中。俱生烦恼种子。障碍此定。最有力故。故须断下四地思惑。生上五地。皆得现起。何以故。六欲之欲。初禅二禅之喜。三禅之乐。障定最强故。问。若断下界。三禅思惑伏除。余地思惑。方起此定。定后又不断退伏惑即生上地者。岂不还天生上地已。然后却断下地惑耶。必是断尽下惑方生上地可尔。答。若生上地方断下惑。亦无过失。即如未得无学者。生上地已。方断下地末那俱生惑故。谓第七识中。俱生烦恼障种。三乘将得无学果时。一刹那中。惑种顿断。便出三界。岂非生上断下惑耶。然不还天。虽断下界欲惑。未断上贪。犹彼对治力强。虽在润生位中。不起润生俱生烦恼。但由惑种助业。为上地润生。虽伏余地诸惑。有断不断。而欲界俱生贪惑。决不现起。必断尽欲界惑。而生色界。断尽色界惑。而生无色。故无伏下生上地义。亦无生上地而断下惑之失。虽然。此是对小乘修次第定者说。若是菩萨根器。能超入者。则不然。即在二乘位中。色究竟天。断三界俱生我执。得灭定已。即于舍心。发明智慧。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名为回心大阿罗汉。则此定在处可起。不必有顶(若非先在)。二乘位中。已得灭定后回心者。必须断三界见所断惑。始登初地。乃至七地满心。方能永伏一切俱生烦恼。念念常得入灭正受。此菩萨虽未永断欲界修惑。以定力故。如已断者。故亦能起此定也。论说下引证。复有一等顿根菩萨。如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始从初地。即能永伏一切烦恼。永不现行。如阿罗汉。此菩萨地地亦能起此定。经说下引证。

  无心睡眠与闷绝者(至)由此不说入无余依。

  此释睡眠。闷绝。二无心位也。疲极等缘者。睡眠一位。或是勤劳太过。或是精进不迨。或由食所沉重。或由休意一切事业。或由串习睡眠。违前六识。问。眠是心所。与心相应。此既无心。何有心所。答。此睡眠时。虽无彼体。而由睡眠引起无心。似与睡眠相应故即依彼引起无心。假立睡眠为心所也。风热等缘者。或触风寒。或触暑热。或由捶打。或由极勤劳而致闷绝。亦违六识。此风热等。俱是触处少分所摄。言少分者。触有二十六种。地水火风四种是实。其余冷暖涩滑饥渴饱闷等。皆依四大差别假立。今此二位。俱借身根为缘引起。一分是身根摄。故曰少分。故说意识不起。除此五位。五位之外。意识恒常现起矣。问。正生正死时。亦无意识。何故但说五位不行。不言生死位耶。一师言。此生死位。在颂中及与二言中显。一师云。不然。所以者何。以经但说六位无心故。即前五位。及无余涅槃位也。应说生死位。即在闷绝位中摄。以生死际。是最极闷绝位。故知颂中所说及与二言。非显生死。是显五位不相杂乱耳。问。何故止显五位。不及无余依耶。答。以此中是显六识断已。后时从自种还复生起故。若无余依者。永不复生。故此不说。

  此五位中异生有四(至)是谓略说识俱转义。

  此五位。异生有四。除灭尽定。以此是圣定。非凡夫所起故。圣唯后三。除无想定。无想报。诸佛及八地已上菩萨。唯有灭定。是故下。总结上文俱不俱义。由前云。前五转识。众缘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第六意识。由违缘故。有时不起。第七八识。一切俱有。则知八识。一切有情。心与末那。二无间断。故恒俱转。若遇缘而第六起。则三俱转。若五识起一。则四俱转。乃至若五识俱起。则八识俱转。是谓略说八识或俱不俱义也。

  若一有情多识俱转(至)彼俱恒时唯有一故。

  问云。若一有情。止应一识。如何多识俱转。而说彼是一有情。岂一人而八心哉。答。汝小乘宗。若依识之多少。而立有情之多少者。则汝所立无心位。一识不生。决是无情数中摄矣。又他分心。现在前时。应属他人。如何可说自分有情耶。言自分者。自己分内所当为之事。言他分者。他人分内所当为之事也。如人中起五戒。十善等。是人分内事。可说自分有情。若人中起四禅。八定。是诸天分内事。起六度。四无量。是菩萨分内事。皆是他分故。然立有情不依识之多少。是依命根数立。或依异熟识立。以彼命根。及异熟识。恒时唯有一故。不见有人有二命根者。有二果报识者。

  一身唯一等无间缘(至)如五根识互不相应。

  问。若一有情。多识俱转。可尔。若一有情。唯有一等无间缘。如何将一等无间缘。能令多识。一时俱转。先纵云。既许此一引多心所。宁不许此能引多心。如前念善意识等无间缘。引生后念染意识。则诸染心所。一时齐起。是能引起多心所矣。岂不能引多心乎。又夺云。又谁定言此缘唯是一也。夫言等无间者。是依自类识说。故一识止一等无间缘。非谓多识。一无间缘也。如眼识。则有眼识等无间缘。乃至藏识。则有藏识等无间缘。然则识多。缘亦多。岂谓多识一缘哉。问。一身八识。既各不同。如何八等无间。一时能令齐起。答。又若一人作意欲取多境时。诸根不坏。多境现前。宁不一时。诸识俱转。若谓根境虽齐。识不俱转。必前后生者。根境识三。和合力齐。岂有根境齐现。而识有前后生者耶。下以心所例明云。即如心所。性虽无别。而类各异。然许身中一时俱转。何独不许藏识与诸转识。一时俱转。又以喻明云。又如暴流。有多波浪。一时现起。又如一镜。有多影像。一时现起。立量云。藏识一心。多识俱转。诸根境等。和合力齐故。喻如浪像。故依一藏识。一时俱转。其理极成。下明意识。与前五俱转。又若不许意识与前五俱。取彼所缘。则应意识。不名明了。然彼意识。称明了者。以与前五同缘现量境故。若谓眼识等。先取境已。意识方生。取彼前五所缘境者。是则明了意识。不缘现在。而缘过去。则与散意识何异。以散意识。唯缘过去境故。立量云。五俱意识。应不明了。缘久灭故。如散意识。问。五识所取五境。各各差别。如何一明了意识。能随五识于色等境。取一取多。答。即如眼等识。各于自境。或缘一色。或缘多色。此亦应尔。立量云。五俱意识。于色等境。取一取多。相见俱有种种相故。喻如眼等识。问。五俱意识。既同缘境。何故五识既是同类。反不俱起。答。五虽同类。各有所缘。于自所缘。若可了者。一已能了。若是不可了虽多无用。问。若谓一已能了。则五识各各已了自境。何用同时意识了为。答。五俱意识。为彼五识分别依故。意识助令生起。非专为了五识之境也。又彼五识所缘之境。唯意识有计度分别。能明了取。异于眼等五识。以彼五识。但有随念分别。而无计度。不能深取。故俱意识。非为无用。由此圣教。说彼意识。名有分别。说前五识。名无分别。问。心所俱转。有相应义。既多识俱转。亦如王所。有相应义。彼既如此。此何不然。答。言相应者。必同时。同境。同依。同体。具此四义。方名相应。今诸识非同境。故不相应。设尔同境。彼此所依根体。及与心所。各各不同。故但许俱转。不许相应。如眼等识。虽与眼根俱转。无相应义。立量云。多识俱转。互不相应。非同境故。彼此所依。体数异故。如五根识。

  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至)相所相无故。

  此明八识非一非异。作三能变之结文。问。若八识既能俱转。又不相应。若能俱转。则似定一。若不相应。又似定异。然则是定一耶。是定异耶。答。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以彼行相。所依。所缘。相。应各异。故不定一。又一识灭时。余识不灭。故不定一。又能熏所熏。二相各异。故不定一。亦不可言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镜像。无有差别。故非定异。楞伽经云。譬如明镜。现众色像。又云。水流处藏识。转识浪生故又云。更互为因。更互为果。故非定异。楞伽云。坏不坏相。展转因故。何以故。如幻事等。无有定一定异性故。又云。如泥团微尘。非异非不异。如日与光明。非异非不异。如金与指镮。非异非不异。立量云。八识自性是有法。非一非异宗。因云。性不定故。喻如幻事。问。既非定一定异。云何前说八识有种种差别之相。如八以七为依。七以八为依。意识以七八为依。前五以五根为依。八识是现量境。第七是带质境。第六缘三境。前五是现量境。八识五心所。七识十八心所。第六五十一心所。前五三十四心所等。答。此皆依世俗谛中。第二道理世俗谛说。非约真胜义谛说。以真胜义谛。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非即非离。是即非即。亦何差别不差别之有。下引楞伽偈证。可知。问。此三能变。孔氏之教。亦曾说否。答。如大学中。言正心。诚意致知。此便是心意识也。但彼以知为良知。不立前六了别名知。以作意为意。不立第七染污名意。以应用名心。不立第八集起名心。故不同耳。然在此中。则心意识。正当三能变也。彼所谓良知。不思而中。不勉而得者。正是此中任运俱生烦恼。夫子对人类说法。世尊对八部说法。故所立教有浅深。而证入亦不同。然从此进而不止。则未有不同者。

  已广分别三能变相(至)非不离识心所法等。

  自初卷颂中。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向来种种分别至此。才完结三能变义。故问云。由上来将此三能变相。已广开示。已知见相二分是自识所变。非实有体。然犹未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实有体。由斯一切唯有识耶。次举颂答。论曰下释。先约见相二分释。是诸识者。正指前所说三能变识。及彼心所也。言转变者。以此王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是故依之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以能取彼相分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以是见分所取之相故。由此见相二分。是识所变。而彼不知。妄计执为实我实法。亦从见相二分。周遍计度而起。若离见相之外。定无别有一实物者。非有实物离见相故。是故一切色。心。心所。及不相应有为法。乃至六种无为法。现在有实作用法。及过去未来无实作用法。皆不离识。然言唯者。为遮心外实境是无。非遮不离识之相分。及心所等法也。

  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至)唯识义成契会中道。

  次约我法释。言转变者。谓诸内识。及彼心所。我法分别熏习力故。生起之时变似我法外境相现。立转变名。即此心心所法。能转变外境似我似法者。名为分别。即此所执外境似我似法以为实我实法者。名所分别。由此。能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及彼所分别实我实法。决定皆无。故宗镜云。且如自证分。变起相见二分。正如结巾成兔。手巾是有。喻自证分。结手巾为兔头。手巾上本无兔头。由结而起。是故名假。如自证分。本无相见二分。由不证实故。有似二分起。是故名假更执相见二分为我法。如所结巾为兔头。已是一重假。更结起二耳。又一重假。如从自证变起见相二分。已是一重假。更执二分为我法。又一重假。然则见相二分。虽假似有。从种生故。我法二执。决定是无。遍计妄执故。是知三界内外一切法。悉无有体。唯有内识。虚妄分别。理极成故。唯遮离识外境。不遮不离识法。故真空实际胜义等法。亦是有性。由斯义故。远离增减二边。以唯故。遮实有外境之增执。以识故。简实无内心之减执。既离有离无。离增离减。则唯识之义成。中道之理得矣。

  由何教理唯识义成(至)能随悟入唯识无境。

  下引小乘九难。发明心外无法之旨。一唯识所因难。诸小乘难云。离心之外。现见色法是其实有。何故总归唯识。依何教理。唯识义成。大乘答云。前岂不广陈教理。已为汝说。小乘云。前虽已说。心未了然。若必欲非破他义。成立己义。应更为我确实指陈。方能成就唯识教理。大乘先引教证成。如契经说。三界唯心。意谓三界之法。唯是一心之所变现。离心之外更无一物。问。欲色二界。有外器色境。云是心变。可说唯心。如无色界唯有内心无外色境。何得亦言唯心。岂不犯相符极成过。答。不但说色境不离心方名唯识。此亦遮无色界贪等能取之心故。为无色界亦贪空境起其妄心。故无色界亦名唯识。若得无漏时。其出世无漏色等是出世心心所所缘境亦是唯识。解深密经云。诸识所缘。唯识所现。言所缘者。即亲所缘。及疏所缘也。楞伽又说诸法皆不离心。言诸法者。色法。心所法。不相应法。及无为法也。净名又说有情随心垢净言有情者。四圣六凡也。如言心净则佛土净。心垢则佛土垢是也。又说成就四智菩萨。能随悟入唯识之境者。即地前菩萨。虽未证唯识之理。而依佛说。及见地上菩萨。成就四般唯识智。遂入有漏观。观彼十地菩萨鱼米肉山等事。即悟云。如是所变。皆不离十地菩萨能变之心。更无外境。作是观已。亦能随顺悟入唯识。

  一相违识相智(至)境若实有此云何成。

  此释四智菩萨悟入唯识也。谓一恒河水。鬼见是脓河猛火。人见是清泠水。诸天见是宝严地。鱼见是窟宅。缘此四类有情能变之识。各相违故。所变之境。亦复相违。故名相违识相。言智者。即是菩萨能缘之智。菩萨云。此等四境。皆由四类有情自业不同。共于一处所变各异。境若实有。此云何成。又论云。如人见粪秽。傍生见为净妙饮食。于人所见净妙饮食。诸天见为臭秽不净。故知福随见异。垢净唯心。业自差殊。食无粗细。又如美女。淫人见之以为净妙。心生染着。不净人观之种种恶露无一净处。妇见妒之。恶目瞋视。淫人观之为乐。妒人见之为苦。净行人观之得道。无预人观。无适无莫等。

  二无所缘识智(至)彼境既无余亦应尔。

  无所缘识智者。即是一切异生。将自己第六独头散意识。缘过去水月镜像龟毛兔角等事变起假相分。此等相分但是异生第六构画而起。都无实境。故名无所缘识智。即菩萨能缘之心菩萨云。此等异生所变相分。皆不离自己能变之心。即以此例一切实境皆不离一切有情能缘之心。离心之外。更无实境。

  三自应无倒智(至)不由功用应得解脱。

  自应无颠智者。谓愚夫妄执自身为常乐我净。智者菩萨能缘之心。菩萨云。此但愚夫执心倒见。计为常乐我净。离执心外。实无常乐我净。若常乐我净是必有者。此等自然成无颠倒。不假修行而得解脱。若不尔者。明知唯有妄识也。

  四随三智转智(至)境若实有如何可变。

  前三智观凡夫境。下三智观圣人境。谓九地菩萨得心自在时。能任运变大地作黄金。搅长河为酥酪。令诸众生实得受用。此等境界。皆不离菩萨能变之心。境若实有。如何可变。问。且如变大地为金时。为灭却地种令金种别生。为转其地变成金耶。答谓佛菩萨以大圆镜及妙观察智为增上。能令众生地种不起。金种变现。非谓转地成金也。故摄论云。由观行为增上缘。令余识不变。涅槃经云。菩萨修行如是大涅槃者。观士为金。观金为土。地作水相。水作地相。随意成就。无有虚妄。乃至异生亦能变火为水。点铁成金者。此是境随事转智。又如胜论师。守六句义。变身为大石。若定实境。不应随心变身为石。故知诸物中。一切皆有可转之理。如僧护见身为床瓶。当知诸法皆随识变。以一切法皆无定相。故可转地作水相。水作地相。如酥胶蜡是地类得火则消为水而成湿相。水得寒则结成冰而为坚相。石汁作金。金败为铜。或还为石。故知善可成恶。恶可成善。皆无定相。

  二随观察者智转智(至)境若是真宁随心转。

  谓诸声闻独觉。已得胜定。胜。四谛观得相应时。随观一法之上。即有无常苦空无我不净等。非是诸法自体上有此无常等义。但随观心而得成就。境若是真。宁随心转。

  三随无分别智转智(至)此等圣教诚证非一。

  谓诸菩萨得根本智。证真如时。智与真如。平等平等。内外凝寂。更无别境。境若是实。何容不现。菩萨下。劝信。又伽下。引证。此等下。结。

  极成眼等识五随一故如余不亲缘离自色等。

  下引理证。第一以理成立五尘相分不离五识。今且立眼识相分。不离眼识。余四准此。立量云。极成眼识是有法。定不亲缘离自色是宗。因云极成五识中。随一摄故。如余极成四识。初宗依极成二字。拣两般不极成眼识。且如大乘许有他方佛眼识。及佛无漏眼识。小乘不许。故简。小乘宗中执佛是有漏眼识。及最后身菩萨染污眼识。大乘不许。故简。凡两宗互不许者皆是不极成法。今但取两宗共许极成眼识为宗依。方能立宗。故前陈言极成眼识也。问。若不置极成二字。即有何过。答。前陈便有自他一分所别不极成过。因中亦犯自他一分所依不极成过。以前陈无极成为所依故。故因明云。虚空实有。德所依故。对无空论。所依不成。后陈言定不亲缘离自识色宗者。但是离眼识相分外所有本质色。及余四尘。但离眼识者。皆不亲缘。大乘宗中有两般色。有离眼识本质色。不离眼识相分色。若立敌共诤。只诤本质。若大乘自宗成立眼识亲相分色。问。何不言定亲缘不离自识色。而言不亲缘离自色耶。答。恐犯能别不极成过。小乘不许色不离于眼识故。次因云。极成五识随一摄故者。因言极成。亦简不极成五识。若不言极成。但言五识中随一摄者。即此因犯自他一分随一不成过。故因明云。如立声为无常。所作性故。对声显论。所依不成。喻云。如余极成四识者。喻言极成。亦简不极成法。若不言极成。犯一分能立所立不极成过。故因明云。能立法不极成者。如说声常。无质碍故。诸无质碍。见彼是常。犹如极微。然彼极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能成立法。无质碍无。以诸极微。质碍性故。所立法不成者。为说如觉。然一切觉。能成立法。无质碍有。所成立法。常住性无。以一切觉。皆无常故。今既成立相分色法不离眼识。余声香味触准此应知。问。宗依须两宗共许。今后陈宗体。立者许不亲缘离自色。敌者许亲缘离自识本质色。何言极成。答。小乘亦许眼识不亲缘余四尘。以离眼识故。但使他有不亲缘义。离自识色。即是宗依极成也。

  余识识故如眼识等亦不亲缘离自诸法。

  第二以理成立第六。兼暗成立七八二识。立量云。极成余识是有法。亦不亲缘离自识诸法宗。因云。是识性故。喻如极成五识。若立七八二识为有法。彼不许七八二识。即犯他一分所别不极成过。若立意识为有法。彼将七八二识为异喻。目中便犯共中自不定过。外人出过云。为如意识是识性故。证汝余识不亲缘离自诸法耶。为如七八二识亦是识性故。证汝余识定亲缘离自诸法耶。今但总言余别取第六。意兼七八。即暗成立七八于余识之中。后陈言。亦不亲缘者。亦者。同也。同前五识不亲缘离自诸法也。因云。是识性故。即同五识亦是识性。喻如极成五识。即同五识不亲缘离自色也。

  此说所缘定非离此(至)离有离无故契中道。

  第三以理成立前六亲所缘缘。皆归自证。然见分亦依自证而转。今但成立相分者。以见分是共许故。立量云。六识亲所缘缘是有法。定不离六识体宗。因云。见相二分中。随一摄故。如彼能缘见分。小乘许见分不离心体。故以为同喻。第四以理成立疏所缘缘。亦不离心。即第八识亲相分故。望前六识。名疏所缘缘。以小乘不许第八故。不言相分。但云疏所缘缘。立量云。一切随自识所缘是有法。决定不离我之心及心所宗。因云。以是所缘法故。喻如相应法。此等下。结证。故于下。劝信。

  慈尊依此说二颂言(至)理实亦有净分依他。

  此颂证诚。我法非有。空识非无也。言愚夫所执实我法性。但是迷情妄分别有。于此识上所变相见二分。及我法二性。毕竟都无。此识唯有二无我空。于彼见相二分。及我法二性。亦唯有空而已。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以我法是无。非如一向有如小乘。以空识是有。非如一向空。如清辩。是则契合非有非无中道妙理。此颂且。依染分依他。故说都无。若以理言。净分依他。决定实有。

  若唯内识似外境起(至)如梦境等应释此疑。

  此释第二世事乖宗难也。经部师难云。若言唯有内识。无有外境者。如何现见世间情与非情等物。有处定。时定。身不定。作用不定。转。论主引二十唯识颂答。处时定如梦。身不定如鬼同见脓河等。如梦损有用。就此中自有四难。一处定难。难云。若言一切唯识无外境者。且如世人将现量识。正缘南山。其识与山两俱现在。南山不离识可言唯识。忽若将现量识转缘北山。其山在南。不随能缘之心同转向北。既若缘北之时。南山不转。明知离识之外有南山境。何成唯识。论主答云。汝还许有情于梦中有时见有村园男女等物。在于一处。其处即定。其有情梦心。有时忽缘余处。不见村园男女等物。即梦心不定。汝且总许是唯识否。小乘答云。我宗梦中虽梦境定。梦心不定。然皆不离有情梦心。总是唯识。论主云。我觉时境色。亦复如是。虽山处常定。有情能缘之心不定。然皆不离现在能缘之心。总是唯识。立量云。我宗觉时所现境色是有法。决定是唯识宗。因云。境处定。心不定故。喻如梦中境。第二时定难。难云。若正缘南山时。识现山亦现。可成唯识。且如识不缘南山时。南山还在。不随识灭。即是离心有境。何成唯识。大乘反诘云。且如有情于梦中所见村园男女等物。其梦心缘时。可是唯识。若不缘时。是唯识否。小乘答云。我宗梦境。若梦心缘时。亦是唯识。梦心不缘。亦是唯识。不离梦心故。论主云。我觉时境色。亦复如然。我今长时缘南山。山不离心。固是唯识。有时不缘南山。南山还在不随心灭。亦是唯识。故颂云。处时定。如梦也。第三有情身不定难。难云。若言一切皆是唯识者。且如有众多有情同在一处。于中一半眼有患眩翳者。或见空华。或见垂发。或见苍蝇。或有全不见物。此等皆是病眼人自识所变。所变发蝇等相分皆不离眩翳者之心。可是唯识。且如一半不患翳者。共在一处所见是一。既是一者。明知离心有境。何成唯识。论主反诘云。即如众多饿鬼同在一处。于中三五有同业者。即定同见脓河。又有三五随自业者或见猛火。或见粪秽。或见有人持棒拦隔。所见不定。如是饿鬼同在一处。一半见境定。一半不定。总许是饿鬼唯识否。小乘云。虽见有同异。皆不离饿鬼自业识变。皆是唯识。论主云。我宗唯识。亦复如是。虽一类患眩翳者所见各别。有一类不患眩翳者所见即同。然皆不离二类有情识之所变。皆。是唯识。故颂云。身不定如鬼同见脓河等。第四作用不定难。难云。复有何因。患眩翳者所见发蝇等。即无实用。余不患眩翳者所见发蝇。便有实用。复有何因。寻香城等。即无实用。于砖土城。便有实用。复有何因。有情于梦中所得刀杖衣服饮食等。即无实用。及至觉时得者。便有实用汝宗既许皆是唯识。应一切时有实作用。既无实用。何成唯识。论主诘云。汝还许有情梦中所得刀杖饮食衣服等。无实作用。是唯识否。答云尔。且如梦中于女交会。流泄不净。梦被蛇螫。能令闷绝。虽无实境。有实作用。汝亦许是唯识否。答云。尔。论主云。汝既许梦中有实作用。无实作用。皆是唯识者。即知患眩翳者。及不患者。梦中得者。觉中得者。假城。实城。无实作用。有实作用。皆是唯识。故颂云。如梦损有用也。故知万法唯识。梦觉一如。觉中所见。即明了意识。梦中所见。即梦中意识。分别之识既同。差别之境何异。迷悟若此。曷疑虑焉。昏觉如斯。可洞达矣。

  何缘世尊说十二处(至)令知外法亦非有故。

  三明圣教相违难。难云。论主若言一切皆是唯识。无外境者。世尊只合说意处。法处。不合说有十色处今一切契经说有十二处。明知离意处法处外别有十色处。是心外实有。若言皆是唯识。虽不乖于世法。宁不乖于圣教乎。论主引二十唯识颂答云。识从自种生。似境相而转。为成内外处。佛说彼为十。言五识自证分现所。各从五识自种而生。而能变似二分。其所变见分。说名五识。所变相分。似外境现。说名根境。其实根境十处皆不离识。此是假将五识种子答经部师。以彼许有种子在六识中持故。此佛密意为破外道执身为一合相我。故分别有根尘十处。智者即依佛说。便作观云。我于无量劫中。为恶慧推求。愚痴昏暗。妄执自他身为一合相我。因此生死沉沦。今依教观。即知自他身中但。有根尘十处以成其体。于一一处都无主宰自在常一等用。何曾有我。因此便能悟入无我之理。成我空观。故曰为入我空。说二六法也。犹如有人拨无后世堕断见坑。为遮此故。说诸有情舍生趣生。如旋火轮。未有休息。故曰如遮断见。说续有情。复有虽得我空。已得解脱。然犹未达诸法空寂。不能趣向无上菩提。为欲令彼入法无我空。故说三界一切唯识。令知外法亦非有故。速入法空。证无上觉。小乘复。虽云。若尔。且如五尘相分色。是五识所变。可名唯识。其本质五境色未审是何识之唯识。以五识六识。皆不亲缘本质五境。即此本质五境。岂非心外实有。何成唯识。答云。依识所变。非是别有。言五尘本质是第八之亲相分。不离第八。亦是唯识。非是别有。

  此唯识岂不亦空(至)由此慈尊说前二颂。

  第四唯识成空难。难云。既言诸法皆空。即此唯识之体岂不亦空。答云。不尔。又问云何法空。而识不空。答。非所执故。前言空者。但是空其依识所变一切法上妄计实有执持胜性等用。此是遍计。理非有故。故说为空。非无离言正智所证清净依他唯识性故。而名法空。以此唯识之性。是妙俗谛。此若无者。便无俗谛。俗谛若无。真谛亦无。所以者何。真俗相依而建立故。拨无二谛是恶取空。诸佛说为不可治者。故中论云。诸佛说空法。为度于有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应知诸法有空不空由此慈尊说前二颂。

  若诸色处亦识为体(至)及与非色识若无余亦无。

  第五色相非心难。难云。若言十处。皆心为体。由心自证分变似相分者。何故色相即显现。其能变心即不显现。何故所变色相即一类相续而转有多时住。其能变心改变不定。即不相续。今外色既不似内心。明知离心有外实色。何言一切皆是唯识。答。由一切有情无始时来以虚妄名言递互熏习。由此势力变似色等外境相现。皆以识性而为所依。有情迷此作心外坚住相续等解。非是实有。问云。若尔。何必变似外境。答。若不变似外境现者。应无颠倒。亦无染净。且如一切凡夫。由先迷色等诸境。颠倒妄执。由此杂染。生彼杂染。若不许识变似外境现者。即有情不起颠倒。颠倒不起。即杂染不生。杂染既无。净法何有。是故诸识。亦似色现。故摄论颂云云。言乱。相者。即所变色相。言乱体者。即能变心体。许乱相为色识者。识所变故。乱体为非色识者。非色变故。若无乱体。一切染净诸法皆无。是故诸识虽能变似外境相现。皆不离心。总是唯识。

  色等外境分明见证(至)不可执为是实外色。

  第六现量违宗难。难云。且如外五尘境五识分明现证。是现量所得。大乘小乘皆共极成。若是比非二量遍计所起。强思计度。构画所生。可成唯识。今五识既现量得外实五尘。何故亦言皆是唯识。答。且如现量五识。缘五境时。得法自性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不起分别。不执为外。但是后念意识分别妄执为外。言有实境。问。且如五识所缘现量五境。为实为假。答。是实非假。问。若尔。则是离心实有五境。何言唯识。答。五识缘五境时。虽皆是实。但是五识所变自相分境。不离五识。若后分别意识起时。妄执。心法。有其实境。此即是无。以不称境体而知故。又色等境实非外色。似外色现。犹如梦心所缘梦境。决定非实。不可执为是实外色。

  若觉时色皆如梦境(至)由斯未了色境唯识。

  第七梦觉相违难。难云。若觉时色皆如梦中所现。不离识者。且如人从梦中觉者。知彼觉境唯心所现。何故觉时于自识所现色境。不知唯识答。正如人在梦中。未觉之时。不能自知梦境唯心。要至醒时方能追思梦境。皆是从心变现。梦境既尔。当知觉时境色亦然。未至觉位。不知三界唯心。至真觉位。方知一切皆从心现。所谓有大觉而后知此大梦也。以未得真觉位者。恒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由斯未了色境唯识。言生死长夜者。即第七是生死长夜之根本。能令起惑造业。三界轮回。直至断尽此识。名真觉位。

  外色实无可非内识境(至)如缘他心色等亦尔。

  第八外取他心难。难云。若是外色实无。非是内识之境者。可尔。且如他人心是实有。宁非自识所缘之境耶。若此人心。亲缘得他人心着。即离此人心外。别有心为境。即乖唯识。若此人不能亲缘他人心者。何成他心智耶。答。虽说他人之心。非自识之境。但不说彼是亲所缘缘。故亲缘他心即不得。若托他心为本质自变相分缘。亦有他心智。即知他心相分不离自心。亦是唯识。虽此人心缘他人心时。变起相分。无实作用。非如手等亲执外物。非如日等舒光亲照其境。但如镜中像。水中月。似外境现。故名了他心。非亲能了。必是自识所变相分之境。为亲能了。故契下。引证。无有少法能取余法。以能取所取皆是心故。如缘他心。色等亦尔者。谓缘他人心。但托为本质自变相分。缘者。则缘他人浮尘根。亦但托为本质。自变相分缘。亦不亲得。如意识缘第八所变器世间色时。亦但托为本质自变相分缘。亦不亲得。如五识缘本识所变本质境。亦不亲得。虽亦得缘。只成疏所缘缘。

  既有异境何名唯识(至)故定应信一切唯识。

  第九异境非识难。难云。唯识之义离心之外更无一物可名唯识若他人本质缘不著者即离此人外有他人心为本质何成唯识斥云奇哉固执触处生疑虽本质离自识有然不离他人能变之心。不违唯识。若离自心。即非唯识者。岂唯识教。唯说一人之识耶。问。若非一识。又且如何。答。若圣教唯说一人之识者。则六凡四圣尊卑因果等级差别。悉皆无有。则谁为求法。谁为说法。然诸有情。各有识故。此事方成。若唯一识如是等事悉不成就。故唯识一言。深有意趣。言识者。非谓诸人总有一识。总显三界有情。各有八识。各有六位心所。各有相见二分。名有二十四种不相应行。各有六种无为。各有八识者。识自性故。八种心王最为胜。故先明之。各有心所者。识相应故。望前心王。先胜后劣。故次明之。各有相见者。二所变故。此二不能自起。要藉前二王所变现。先能后所。故次明之。各有不相应者。识分位故。二十四法不能自起。藉前三位差别假立。先实后假。故次明之。各有无为者。识实性故。前四有为。此即无为。先有后无。故次明之。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故总立识名。唯言。但遮愚夫遍计所执定离诸识实有色不相应。无为等法。故唯识言。一遮一表。深有意趣。若如下。显二利之益以劝信。故云心能作佛。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心异则千差竞起。心平则法界坦然。心凡则三毒萦缠。心圣则六通自在。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如谷应声。语雄而响厉。似镜鉴像。形曲而影凹。以知万行由心。一切在我。蹈云霭而饮甘露。非他所授。卧烟?而啖脓血。皆自能为。非天所生。非地所出。只在最初一念。致此升沉。欲外安和。但内宁静。心虚境寂。念起法生。水浊波昏。潭清月朗。修行之要靡出于斯。可谓众妙之门。群灵之府。升降之本。祸福之原。但正自心。何疑别境。

  若唯有识都无外缘(至)净种现行为缘生故。

  总申一难。难云。若唯有识。都无外缘。既无外境牵心。则分别何由而起。以心生法生。法生心生故。次举颂答。论曰下。释。一切种识者。谓本识中能生自果功能差别。言功能者。即第八种子能生现行故。以此功能。能生四果。名一切种。除离系果。此果非从识种生故。要起现行真无漏道。断惑所证不从种生。此现起道。虽不从种生。望于彼果。有展转义。然非此中所说。以此处但说能生分别现行之种。彼是无漏清净之种故。问若尔。则当言一切种。云何说一切种识耶。答。由此种子。以本识为体。故言一切种识也。此种即是本识相分。若离本识。无别性故。又种识二言。简非种子识。以前七皆名识。而非种识。外种虽名种。而非识种故。又种识言。显是识中之种。非持种之识。此差别义。下文当说。言如是如是变者。此识中种复得无间增上辅助之力。即便如是如是转生成熟。因显转变之种非一。故重言如是。谓一切种。摄尽名言。我执。有支。共种不共种等。故以展转力故者谓八现识等皆有相助之力故云展转。彼彼分别生者。即现识。及彼相应相见分等。总名分别。总以虚妄分别为自性故。分别类多。故言彼彼。如三分别。七分别。八分别。乃至十分别等。三分别者。一自性分别。唯缘现在所缘诸行自相行分别也。所缘行。即五尘自相行。如色以青为行相。眼识缘时。亦任运作青行相故。二随念分别。于昔曾所受诸行。追念行分别。唯缘过去。三计度分别。于去来今。不现前思摄行分别。即非有计有。是非量境。五分别。如前所引。复有七分别。如前所引。八分别者。一自性分别。谓于色等想事分别色等所有自性。二差别分别。谓即于色等想事起诸分别。此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如是等无量差别。于自性分别所依处事。分别种种差别之义。三总执分别。谓即于色等想事所立我。及有情者生者等。假想施设。所引分别。由于积聚多法总执为因。分别转故。四我分别。谓若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执所聚。由数习邪执自见处事为缘所起虚妄分别。五我所分别。谓若事有漏有取长时数习我所执所聚。由数习邪执自见处事为缘所起虚妄分别六爱分别。谓缘净妙可意事境分别。七不爱分别。谓缘不净妙不可意事境分别。八爱不爱俱相违分别。谓缘净不净可意不可意俱离事境分别。如是略说有二种。谓分别自体。及分别所依所缘事。此中自性分别。差别分别。总执分别。此三分别。能生分别戏论所依事。分别戏论所缘事。谓色等想事为依缘故。名想言说所摄。分别戏论。即于此事分别计度无量种种众多差别。此中我分别。我所分别。此二分别。能生余见根本。及慢根本身见。及能生余慢根本我慢。此中爱分别。不爱分别。俱相违分别。如其所应。生贪嗔痴。是故如是八种分别。为起此三种事。若欲略说分别体性。所谓三界诸心心法。摄大乘论。复有十种根境微细分别。一根本分别。谓阿赖耶识。是余分别根。自性亦是分别故。二缘相分别。谓分别色等有如是缘相。三显用分别。谓眼识等。并所依识显现。似彼所缘相故。四缘相变异分别。谓似色等影识变异所起分别有六。一老等变异。谓色等识似老等相。起诸变异。以内外色等。皆有老等转变相故。等者。等取病死变异。二乐受等变异。由乐受故。身相变异。如说乐者。面貌端严。等者。等取苦。及不苦。不乐受。三贪等变异。谓由贪等身相变异。等者。等瞋痴忿等。如说忿等。恶形色等。四逼害时节代谢等变异。谓杀缚等。令身相等变异。时节代谢。亦令内外身树色等形相改变。如说寒等所逼切时。身等变异。五捺洛迦等诸趣变异。等者。等取一切恶趣。六欲界等变异。等者等取色无色界。谓诸天中。及静虑中。亦有有情。及色器等种种变异。如摩尼珠。威神力故。种种净妙光色变异。五显相变异分别。谓由眼等所依根故。令似色等影像显现。眼识等识种种变异。即于此中起诸分别。如前老等变异。随起变异如眼等根有利钝。识亦明昧故。乐受等变异亦尔。如说乐者。心安定故。苦者。心散乱故。乃至无色界中。亦有受等所作变异诸识分别。六他引分别。谓善恶亲近所起。及与听闻正法为因而起分别。七不如理分别。谓诸外道闻非正法类分别。八如理分别。谓正法中。闻正法类分别九执着分别谓不如理作意类。萨迦耶见为本。六十二见趣相应分别。十散动分别。谓诸菩萨。能发语言他引而转。不称真理。十种分别。扰乱无分别智故此颂意显虽无外缘。皆由本识中有一切种子转变之力。及以现行八种识等展转之力。则彼彼分别亦得生起。何假外缘方起分别。诸净下。例明。

  所说种现缘生分别(至)展转相望为因缘故。

  次明四缘生识义。先问。次答。一因缘。谓有为法亲办自果。此因缘有二种。一种子。谓本识中三性。三界。九地。三受。见相等。功能差别。能引自类种子。及起自类现行果。即此种望彼种。此种望彼现。皆名因缘性。二现行。谓前七转识。及彼相应心所。所变相见。三性。三界。九地。三量。漏无漏等皆名现行。除佛果位中所有善法。并极劣无记法。非是能熏。余七王所。及性界等。皆能熏本识。生自类种。即此现行。望彼种子。亦名因缘。下料简。问何故前七转识。及彼相应等。只熏第八。不熏第八心所。答。以第八心所。非所熏故。问。相见性等。何名能熏。答。非简所依独能熏故。问。何以除佛果善。及劣无记。皆非能熏。答。以佛果极圆满。而无记极微劣故。不熏成种。问。何故同类现生现是等流。而非因缘。答。以后现非前现生。乃自种生故。宗镜问。云。种引种。何名亲因缘。答。前念已灭。后念已生。即前念体。亲引后念。故名亲因缘。问。现引现。亦是前念亲引后念。何以说为等流。答。已有种子故。谓前念种子生前念现行。其前念种子。流至后来还生第二念现行。故知后念现行。不是前念亲生故。问。何故异类现生现是增上缘。亦非因缘。答。不亲生故。言异类者。如色现望心现。心现望色现等。然有处说为因缘者。应知俱是方便假说。有处唯说种生种是因缘。而不及种生现。现生种者。从显胜说。非尽理之谈。何以故。圣说转识。与阿赖耶。展转相望。互为因缘。如炷生?。如?生烧。故因缘性。定是种现相生。岂可执为唯种非现。

  二等无间缘谓八现识(至)即说此是彼等无间缘故。

  等无间缘者。谓前聚八种现识。及彼心所。于后自类心心所法。无有间隔。平等开避引导令彼定生。名等无间。言八现识者。出缘体也。简色不相应无为法(非此缘性前聚于后者简俱时及后为前缘自类者显非)。他识为缘。无间者。显虽前为后缘中间无有间隔。等者。谓能引所引力用齐等。谓一引一聚。一聚酬一。一聚引一。一酬一聚。一聚引一聚。一聚酬一聚。一引一法。一法酬一。类有不等。力皆齐等故。开者。避义。导者。招引义。谓前法往避。招引后法令生。已上显缘生也。令彼定生者。即显后果虽经久远。亦是此缘。如经八万劫前眼识。望后亦是此缘。以彼后果当定生故。即简入无余依无果定生。故非此缘。虽有开义。无招引义。俱舍云。除阿罗汉临涅槃时。最后心心所法。诸余已生心心所法。是等无间缘。问。八识生时。何用此缘。答。自己一识前念不灭。后念不生。故以前念自体占自路故。故识生时。须用此缘。问。八种现识多同类种俱时而转。何故彼识非此识等无间缘。答。以彼此不相应故。非此缘摄。由斯义故。虽八识俱转互不相应。不能展转互作此缘。问。心与心所。既非自类。如八识种。恒时俱转。体用各殊。如何俱起互为缘义。答。心所与心虽恒俱转。而相应故。如众灯明。和合似一。不可施设离别殊异。故得互作此缘。言和合似一者。谓同一所依。同一所缘。同一时转。同一性摄。定俱生灭。一开导时。余亦开导。故展转互作等无间缘。不同八识行相所依所缘各不等故。非互为缘。问。既八识皆有此缘。入无余心亦应有此。何故定无。答。入无余心最极微劣。前无开导后不定生。非此缘摄。问。云何知然。答。论有诚说。若此前识灭。中间等无间隔。令彼后识决定生果。即说前识是彼后识等无间缘。今无余心。无如是义。故非此缘。

  即依此义应作是说(至)经不说彼发大心故。

  此明第八三界九地皆有此缘。以下地死时。即作上地生时心等无间缘。下上死生。互相开导。悉平等故。问。现在有漏必灭时。与当生无漏心作此缘否。答。有漏心灭时。令彼无漏心决定生起。若无漏心灭时。定无生有漏心者。以第八无漏心起。心品转成镜智。此智一起。必无断故。故无此缘。善与无记相望亦然者。谓有染无记心灭。定生无染善心。无染善心灭时。定不生有染无记心也。问。此无漏心从何界地方得引生。答。谓色欲二界。谓诸下。释色界引生。二乘下。释欲界引生。有义下。释色界声闻亦有引生者。

  第七转识三界九地(至)地上菩萨不生彼故。

  第七末那。三界九地皆有此缘。以随第八所生所系故。上下死生。互相开导。皆如第八。有漏无漏亦有此缘。容互相生。以此末那是因中转智。不同第八唯在果上。故十地位中有漏无漏皆得相引。善与无记。染与无染。亦相开导。以生空智果。前位能引后位故。问。此欲色界。有漏无漏容互相生。若无色界。亦互生否。答。此欲色界得互相生。非无色界。以地上菩萨。不生此界。无相生义。

  第六转识三界九地(至)此二于境明昧异故。

  第六意识。三界九地等皆有此缘。以彼转智亦因位故。润生位中。更相引故。此识初起无漏。唯在色界。以四加行善。唯在色界故。眼耳身三。唯在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离生喜乐地。亦有此缘。鼻舌二识。唯在欲界有此缘。三地已上五识皆无此缘。偏一师云。五识有漏无漏。皆容互起。未成佛时。容互起故。一师云。有漏定生无漏。无漏定无生有漏者。无漏五识。唯佛有故。未成佛时。彼五色根。定有漏故。有漏色根。是异熟识相分摄故。有漏五根。与前五识。必俱有故。必同境故。若有漏根发无漏识。不应理故。无漏识境。必明了故。有漏识境。必昏昧故。问。何故六七二识。有漏无漏。互相生起。五八不尔。答。六七二识。有三品转智。初地下品转。八地中品转。等觉上品转。下品初转。未纯无漏。故与有漏。互相引生。若五八唯上品转。故得无漏时。更不生有漏。以智一起。必无断故。

  三所缘缘谓若有法(至)离外所虑托亦得生故。

  谓若有法者。即有体实法。简于假法。及遍计相分无体法。以不发生能缘之识故。夫为缘者。须是有体实法。有力用故。能牵生识。即实依他是有体法。言带己相者。带有二义。一者变带。即八识种。疏所缘缘本质是。为托此有体境为本质。变似质之相起。名为变带。二者挟带。即一切亲所缘缘实相分是。为此相分不离能缘之心。其能缘心亲挟此相分而缘。名为挟带。言己相者。亦有二义。一于变带疏缘上说。即能缘心变似质之己相。即相分似本质己体。此相是相状之相。二于挟带亲缘上说。即能缘心亲挟带所缘相。分之己相。此是境相之相。问。若是带己相者。未审能缘心带谁家己相。答。若是疏缘。即变带本质家之己相。是带似质之相状若是亲缘。即挟带相分家之己相。缘。以亲挟境相而缘故。言心或相应者。滋恩云。此辨所缘之果。以所缘为缘是因。生得心心所是果。言心者。总指八识心王也。言相应者。五十一心所也。有起不起。故曰或也。言所虑。所托者。是识所缘。故曰所虑。能引生识。故曰所托。此有法体。有亲有疏。若与能缘见分体不相离。即是见分等内所虑托。是名亲缘。此简他识所变。及自八识各别所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是名疏缘。即他识所变。及自身中别识所变仗为质者是。亲所缘缘。但是能缘。决定皆有。离内所虑托之境相。一切心等必不生故。疏所缘缘。能缘之心。有无不定。以是心外法故。如执实我法。虽无本质。然离彼法。心亦生故。

  第八心品有义唯有(至)缘过未等无外质故。

  此释疏缘不定也。先第八疏缘不定。一师言。第八唯有亲缘。随业因力。能自变故。不仗疏缘。一师言定有疏缘。要仗他质。自方变故。第三师言。二俱非理。若第八缘他人浮尘根。及器世界。即托他人浮尘根。器世间。自变相分缘。有互受用。定有疏缘。若是他人种子不互变缘。自种于他人。无受用义。非诸有情有智愚贤不肖而种子悉皆平等故。又有色界。即有浮尘器界可托。容有疏缘。若无色界。无色根身及器世间。即无疏缘。若因中缘三类境。唯有亲缘。若至佛果位中皆缘自境。及缘真如。并过去一切无体法时。即无疏缘。若缘他身佛土。即变影而缘。亦有疏缘。故说第八。因果位中。疏所缘缘。有无不定。若第八五心所。因果位中。定有疏缘。为托第八三质而缘故。第七下。明第七疏缘不定。若第七未转依位。体是俱生。任运无力。必仗第八以为本质。自变影缘。执第八为自内我。定有疏缘。已转依位。第七根本智缘如。即无疏缘。后得缘如。即有疏缘。若是无漏第七。缘过去及诸无体法。皆无疏缘。故因果位疏缘不定。第六下。明第六疏缘不定。若第六识行相猛利。因果位中。或分别起。或俱生起。能自在转。故一切时有仗质起。有不仗质。是故第六疏缘。有无不定。前五下。明前五疏缘不定。前五心品。未转依位。疏缘定有。已转依位。此非定有。缘过去等。无外质故。

  四增上缘谓若有法(至)诸余门义如论应知。

  谓若有法者。是有体法。非遍计所执无体法也。有胜势用者。即有为无为皆有殊胜势力作用。但不障碍。是增上用。简非因缘。能与余法者。显不同前所缘缘故。或顺或违者□。显违顺法。俱能为缘。又与后生异法为缘非前灭法简非等无间增上有四。一顺增上。如水土与青草等为顺增上缘。如眼得明缘。六波罗蜜与佛果为顺增上缘。受取二支与五果为顺增上缘等。二违增上。即如霜雹与青草为违增上。如眼遇暗。如智与惑作违增上。又一念正与惑作违增上。便与二空作顺增上等。三有力增上。亦名亲增上。如五根发生五识等。四无力增上。即此人五根望彼人五识。是无力增上。亦名疏增上。如他人金帛妻子。又如灯焰正生时。一切大地等法不碍此焰生。但取不障碍边名为增上。问。此之胜用。前三岂无。答。虽前三缘亦是增上。而今第四。除彼取余。为显诸缘各有差别故。此顺违胜用。于四处转。以生作成得四事各别故。故瑜伽云。由种子故。建立因缘。由自性故。立等无间缘。由所缘故。立所缘缘。由所依故。助伴故。立增上缘。下别释增上有二十二根。谓前五胜义根。即本识等所变眼等净色为性。瑜伽云。依止端严增上义建立五根。俱舍云。眼等五根。于能了别各别境识有增上用。男女二根。以少分身根为性。瑜伽云。依止出生增上义。建立二根。俱舍云。从身复立男女二根者。男女性中有增上故。谓男女形类音声作业志乐不同。名二性差别。由男女根。故说男女根。于二性增上。命根但依本识亲种分位假立。瑜伽云。依止安立增上义。建立一根。俱舍云。于众同分中命根有增上用。意根总以八识为性。以八现识皆随意转故。瑜伽云。依止随自在转增上义故建立一根。俱舍云。第六意根于能了别一切境识有增上用。五受根各以自受为性。瑜伽云。依止损益增上义故。建立五根。俱舍云。于杂染中乐等五受有增上用。信等五根。即以信等及善念等为性。瑜伽云。依止世间清净增上义建立五根。俱舍云。由此势力伏诸烦恼引圣道故。总有十九根。加后三根。有二十二。后三根者。俱舍云。一未知当知根。于得已知道有增上用。体位有三。一根本位。谓在见道。除后刹那。见道有三心。谓入心。住心。出心。除后刹那者。即出心也。此属修道已知根。故须除之。谓见道时。虽大事已明。根本已见。然有未曾知当知行转。故说彼名未知当知。二四加行位。由此位中加功用行。近能引发见道根本故。此决择善。在四静虑中三资粮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也。谓于诸谛未得现观者。欲得现观。发起胜善法欲。如三练磨之类。乃至未得入加行位时。未得顺决择善。所有善根。名资粮位。能远资益生长根本位故。所谓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意。于此三位。总以无漏九根为此根性。加行位中亦具忧根。前三无色亦有此根。前三者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也。有胜见道亦有傍修而得者故。三无色亦有此根。或二乘回心趣大者。彼于生空。虽已具知。为求证法空。于地前位亦起此根。至于善慧地所摄生空无漏。彼皆菩萨此根所摄。菩萨正见道时。亦有此根。但说地前。不说见道者。以时促故。谓初地真见道时。唯在一念发明。不属三心。明来暗谢。故云时促。若相见道。便属三心故。始从下。释第二已知根。既见道体。若在修道。无未曾知。但为断除余随眠故。即于彼境复数了知。名已知根。俱舍云。此根于得具知根道有增上用。诸无下。释具知根。谓无学人证无学果。我生已尽。梵行已圆。故曰具知俱舍云。在无学道知己已知。故名为知。有此知者。名为具知。或习此知已成性者。名为具知。谓得尽智无生智故。如实自知我遍知苦。不复遍知故。又云。此根于得涅槃有增上用。又云。谓见所断烦恼灭中。未知当知根有增上用。于修所断烦恼灭中。已知根有增上用。于现法乐住中具知根有增上用。由此能领受解脱喜乐故。问。若增上故立为根者。无明等性应立为根。无明等因于行等果。各各别有增上用故。又语具等应立为根。语具。手。足。大小便处。于语执行弃乐事中。如其次第有增上故。答。如是等事。不应立根。由所许根有如是相。颂曰。心所依此别。此住此杂染。此资粮此净。由此量立根。心所依者。眼等六根。此内六处。是有情本。此相差别。由男女根。复由命根。此一期住。成此杂染。由五受根。此净资粮。由信等五。此成清净由后三根。由此立根事皆究竟。是故不应许无明等及语具等亦立为根。彼无此中增上义故。杂集又云。未知欲知根者。谓于加行道。及于见道十五心刹那中所有诸根。此中显示顺决择分所摄加行道。及见道十五心刹那所有诸根。是未知欲知根。言诸根者。谓意根信等五根。由未至等地。所依差别故。如其所应。有乐喜忧舍根。随一忧根者。谓加行道时顺决择分后。于上解脱希求欲证愁戚所摄。如是十根。先未知真。为欲得知修习转故。名未知欲知根。已知根者。从第十六见道心刹那已上。于一切有学道中所有诸根。是已知根体。所以者何。即前十根。从第十六见道心刹那。乃至金刚喻定。于如是有学道中。未有所应知境曾所不知。故名已知根。具知者眼等六根。此内六处是有情本。此相差别。由男女根。复由命根。此一期住。成此杂染。由五受根。此净资粮。由信等五。此成清净。由后三根。由此立根。事皆究竟。是故不应许无明等。及语具等亦立为根。彼无此中增上义故。

  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