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No. 714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上之一并序

  大宋余杭郡沙门 元照 述

  心随物转故积动以成昏业自惑生故习恶而亡善所以化分两学将因静以旋明制列二持必先止而后作故知止业实乃行宗若夫翻畴昔之沉迷御方今之狂逸清澄根欲荡涤心尘平苦海之波涛摧界系之笼槛者唯斯戒本颇适机缘然而圣意包容微言简要爰自逍遥初译代渐支离洎乎太一重恢理归淳正仰规彝范俯察颛蒙摘广律以注本经演义章而申厥旨文凡两出义复重修逮此衰迟罕闻传授虽前修出于章记而草创未详或时辈继以讲求而相承莫委于是载思载览随说随抄弥历岁华遽盈卷帙考名责实搜古评今俾利钝以兼资冀说行而两遂尤惭寡薄莫尽玄微或所未安以俟来裔。

  时元祐三年夏安居竟在东安碧沼兰若绝笔因题序云。

  【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序

  题中上七字即所解本文加一疏字即揽本题为疏别目下着序字后用疏目成今序题言含注者谓引律广解参注文中故也问羯磨亦注而不标者答大凡首题为存简滥今对古本皆无注释即下序云岂非单写本文通略正解是也羯磨一本诸家多注但以删补随机四字简别问所以不云删补者答此本全依律文一无改作即下云敢依律部具集正经等至后方有删定戒本被世诵习仍标删定复简今文疏以疏决为义序乃端首之名余四分戒本等字下文委解不复两繁矣。

  【疏】终南太一山沙门释 道宣 撰

  撰号中汉书云太一山古文以为终南是则二名并山之总号或疑太一是其别峰纵是通名齐列何损不可辄削此即律师所居处也沙门等号如常所闻戒本与疏并经两出初贞观八年注戒本一卷疏三卷至永徽二年重修戒本二卷(今分三卷)疏为四卷(今分八卷)今所传者并后修本。

  【疏】四分戒本者斯乃统万行之关键寔三乘之阶辙者也。

  序文大略叹教叙宗传弘著撰意令观序识其来缘叹教体中初句标所释本文斯乃下二句正叹言万行等者谓此戒文通收善恶事法对恶事恶法以明止行对善事善法而成作行止行断恶作行修善行虽多途无出斯二又解约境而言戒则无量且列二百五十为持犯纲领则知戒文摄一切相又复通及化教诸行若非此戒行檀不净进忍徒苦禅智不生万行不出六度六度必戒为本此文诠戒故知总摄下云世出世行并依承之钞云发趣万行戒为宗主并同此意关即是门键谓锁钥城邑宅舍用此为要可喻止作统收万行言三乘者一切圣人无不由戒以为初门故喻阶辙阶谓阶梯辙谓车迹问此宗小教那通佛乘答若据菩萨别有顿戒今以二意通之一者出家菩萨必须次第先小后大二者胜鬘智论谓毗尼藏即大乘学由斯二途故指今戒为佛阶梯于义无失又解梵网大戒不兼于小有部小乘不通于大唯此四分兼前通后故言三乘也上句约行下句举人叹教功益略指归趣耳。

  【疏】昔梦氎告徴机分利钝之本喻金显道教无离合之宗然则二部五部随务或张五百十八任缘时举同孚声教并会真空导达化源通明理性故能乘津五众覆焘群萌开务摄持允符玄旨。

  次科总明中大为二段初至之宗明教本无分然则下次示诸宗派别初段梦氎者下引大集有一长者梦氎一段后分为五佛告长者我灭度后有诸弟子分五部等告示徴验也喻金者律因拘睒弥比丘?诤来至舍卫诸优婆塞问佛当云何布施佛言应分作二分此亦是僧彼亦是僧如彼金杖分为二分二俱是金又因缘经云频毗娑罗王梦一金杖斩十八段怖而问佛佛言我灭度后一百余年有阿输迦王威加瞻部时苾刍众散分十八趣解脱门其致一也上喻本同后别下喻虽异还同以金㲲体同裂析则异故此二句机教互显次派别中文又三段初列所分诸部二同孚下叹能弘之人三故能下显被物之益初段四位分部广如下疏随务者约所诠之事闻见不同任缘者据派别之由时缘不一然此二途皆通四位文中各对义必相收宗部既殊可明事异言任缘者二部因简众纯杂五部由师无所判其十八部异执论中育王集会论法成乖五百部者有言无相教虽不叙起必从缘叹人中孚信也教由声说故云声教真空者即灭谛涅槃非伪故真离相故空以诸部师多是无学此二句明信教证空叹其果德导犹深也化源者即如来设化之本明理性者空有虽殊无非化物见理悟道理性祇是真空但上取自证下明化物余如后辨此二句明达化显理叹其明解显益中上二句明摄生益下二句明住持益乘能运载津是水济载出家众度生死津故曰乘津焘亦训覆今取载义礼云如天地无不覆焘是也萌谓草木始芽今取蒙昧或复众多以喻万类也上句局出家下句通道俗或可群萌语通义该六道以众圣弘扬无往不利岂唯七众独受其赐开务即各布行教摄持谓匡正佛法允符玄旨二义释之初约开教虽殊皆契佛意所被之众无不悟道又解出世弘持并合悬记允顺符合也。

  【疏】至如四分肇兴祖习绵远正法初百便列其宗斯人博考三机殷鉴两典包括权实统收名理集结兹藏通被时宾故使韦编成规钦承无绝自诸部远流咸开衢术独斯一宗未怀支派良由师禀有踪知时不坠故也。

  别叹中初至其宗叙其时远肇始祖承绵长也正法千年一百年时分出故云初百佛灭千年法流此土至于唐朝几六百载大约而论则一千五百许年矣斯人下释久传之意有二初约人法以明二自下约分部以显初中三机者上机即四依头陀等中机谓百一供身二房二请等下机如诸长净地钵器皮革诸重物等自有通三机者如三衣钵具篇聚等制良以教本对机而设约机考教得其源矣殷谓殷重鉴即训视两典谓大小二乘此二句美其深达也权实者一往且约大小而分此明四分通大之意心为业主识对诸尘沓婆回心施生成佛迥异有宗深通实道但教局小乘未容直显故也名谓能诠名句理谓所诠义趣统收之言该乎一化时宾谓当时学众此四句明所集教体韦熟皮也古者用编简牍如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今借彼意以明古今披览无厌此二句释成久传之意次分部中下引三藏所传萨婆多出四迦叶遗中分二弥沙塞分一僧祇中分六故云咸开等衢术皆路之别名独斯下彼云唯昙无德部始终不分此且约一途以叹余如后辨良由下正叹由集律者达教适机故不分耳上句明传受得旨故曰有踪下一句明立法悠永故云无坠此亦显上绵远义也。

  【疏】蕴结西土千有余年译传东夏将四百载诸有传授同异非无。

  叙古本中已上通明一宗此下正叙戒本列示中初觉明本者文虽不指义见次科蕴结即目结集教流此土二百余岁至于姚秦觉明始传故曰千余梵云佛陀耶舍此云觉明自秦至唐未满四百故云将也诸有下正指此本而意生下文故语通上下。

  【疏】元魏季历慧光律师随义约文重出一本首题归敬者是也此与姚秦觉明所出颇得相符。

  光师本中元魏即东魏元氏简曹魏西魏季历即末年也光师撰广律疏羯磨戒本咸加删定题归敬者即稽首一偈此下举前比校大同小异故曰相符(有本作扶近也)。

  【疏】高齐末祀法愿律师诵律计文又出一本略于归敬首题戒德者是也。

  愿师本中高齐即北齐高氏简南齐故祀亦年也四律皆制义疏至于戒本复加纂集题戒德者直云戒如海无涯等二师德业并见僧传又唐怀素律师亦出戒本见存大藏。

  【疏】斯则三木行世弘魏者多见心纷扰于今未静考核诸集盖不足陈经远大观义无仇抗。

  结显中初明弘传多寡见心下示宗党诤竞考核下明仇校是非不足陈者言其所诤非要当也无仇抗者言其大概无胜劣也故删定戒序云如光所诠我今说戒愿之所出云说木叉及披律解木叉戒也愿出初戒则云不还光所传词便言不舍捡律诚释违愿附光取意统文莫非还净如斯举例其相可知举彼照此文意可见盖略也学久谓之经远舍其小碎求其梗概谓之大观仇抗犹对敌也。

  【疏】余以暇日遍览群篇互击波澜仅分其异至于行事盛结迟疑岂非单写本文通略正解致令后锐罔冒愈深。

  今本明注中初科初示诸本之失岂非下次明失之所以暇日谓正业之余群篇即前列诸本波澜喻彼此相攻大波谓之澜仅犹略也至于下正陈失相夫戒本列相为指行途使犯相精明持心易就岂得竞网目之大小全迷得鱼诤标指之短长都忘视月且学律而不明行事犹穷易而未识阴阳竭虑封文毕身何益寄言后学宜自深思此乃三行之宏网一宗之大要苟明此意方体教源则展卷临文涣然无滞矣事有二种止作两殊止则离非作唯营善行斯二者即成二持此中所云即止持事也明所以中上二句显古无注释明自失也下二句明因上自失而致迷他也通犹俱也或指诸本或约一本始终为言问古师为有注否答彼文已亡未可定指若据首题标简又云单写本文必应无注锐利也后学之利智者罔冒谓迷暗也愈甚也(有本作逾)。

  【疏】所以敢依律部具集正经仍随本律即为注述卷成流广随务可归至于义理未遑修葺。

  正明中上二句明录本经次二句明含注卷下结上成经至下发起撰疏敢者专辄之语具集者示无改作随本律者明非私意随务者显行事无疑此翻对古师三意寻之可领遑及也修葺即目制撰。

  【疏】今有二三游学共结山门每以戒为入道之清途出有之明略讲通既寡悟入何从本律广而难求斯经约而易授故不获已试复叙之。

  撰疏中初科共结山门者据下批文初在沁部山中制后于终南重出下云贞观二十年方得岩隐有乐戒者乃复相寻等每以下次叙请者之情又三初二句明乐学也途即是路略谓智谋清与明皆美叹也二讲通下二句明忻解也三本律下明从要也(文作大律非也)故不下示允许之意试者恐有所不知未敢正言述作之谦也言复叙者望初注本也。

  【疏】博要适机已绝唱于前达舒演义类敢程器于将今且酬来贶隐括详后。

  次科明博要则让之于他演义则引之于己谦之至也绝唱谓后无继者程即训示器谓度量将今即指后学且下明酬请来贶谓前所请命隐括即目撰述隐谓沈悉括即搜罗详后指下疏文词理备也已上叹教明宗传授差互考校集注等皆所以叙戒本之源由为今疏之来致故云序也。

  【疏】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第一(始戒序讫正宗初义)。

  疏文中题目大略如前委细如后题下注字要知起尽不可除之。

  【疏】将事释文须知教本略分为四一教兴所由二摄教分齐三解开名义四释今题目。

  分章中圣人垂教义不徒然苟不先明莫知来意虽教逐缘兴而缘多教广故须统摄理有所归既晓教旨教总三名戒律木叉名义须示通名已识别目可陈前二正叙毗尼尚兼余藏第三唯律望后犹通第四释题局今戒本分章次第大略如此。

  【疏】初教兴者。

  【疏】斯乃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初文明教本中覆本示迹故云降临三归五戒善来三语鹿园初唱故云创开为道者通而为语即指三乘推佛本意下至翻邪终为一实而作前引况经开会殊途同归涅槃重扶无非显性今明为道专指佛乘止息化城终非本意故知化本尚非二乘岂为世福而立斯戒下文可明诸有即三界或为九有(欲界色界四禅无色四空)或二十五有(四洲四趣六欲梵天四禅四空无想那含)三界则竖论依报六道则横摄正报皆是如来所化之境故云拯拔涅槃生死喻分彼此注羯磨云戒者生死之舟航是也。

  【疏】然烦惑难清要由方便致设三学用为治元故成论云戒如捉贼定缚慧杀三行相因斯须摄济。

  次相须中初文初明立教故下二引示次第欲明三学开设之致此略叙之则文无所壅夫一切众生本来皆具真精妙性性之为体唯寂唯照一迷此性乃昏乃散翻号无明积成烦惑计有人我随境发毒鼓身口意造生死业流转诸趣亿劫无穷大觉慈哀将令离苦察病设药对分三种内心昏动对立定慧身口非违对立净戒圣教虽多不越三学三学所立唯依色心论其起也则从本以发枝用其治也则先粗而后细首先制戒意在于斯譬夫浊水风激波腾风波未息欲得清澄无有是处三学次第理数必然乖越常模去道全远烦即昏浊惑谓乱动三毒结使劫掠善财喻之如贼三行相因谓次第而生斯须摄济谓不可相离。

  【疏】故身口事业动与理违若不先防妄随尘欲则心路躁扰静定何因定既不修于诸我倒无心思择明慧自隐无由会正。

  次科初反显者此明无戒则不生定慧与理违者理本真净体非善恶但善行清净可能趣理恶业昏沉故与理违躁扰谓动乱也会谓证入正即圣道。

  【疏】故初行者务先学戒捡䇿非违三业清净正定正慧自然而立。

  劝依中顺明相生在文可了言初行者指初心入道人也。

  【疏】故经云依因此戒得生后二若无此戒诸善不生。

  双证者上二句证后义下二句证前文。

  【疏】问以理推戒为静三途定除欲有慧非界系如何上言为道非福。

  释疑中初难意者凡业有动不动其动业者局善而论五戒十善能障恶道报齐欲界不动业者四禅四空定也修四禅者生色界天修四空定生无色天又业有二漏与无漏上明动不动并有漏业若无漏智观察业性毕竟空寂证无我理此三乘所修名无漏业今此戒行但是欲界动业则与上文相违故叙为难。

  【疏】答须知远意原佛降世岂为增生天主人王咸兴有教佛还说有则与凡同以此测量故悬殊异。

  答中初科上一句反责来难次二句略示佛意佛所立教增道损生若修世福受人天报轮转不息是谓增生非佛意也天下引凡比况梵王色天主说四无量化人令生色界帝释欲天主说十善化人令生欲界人王即四轮王亦以十善化人令生人天不能出离故云有教佛若同彼即非大圣。

  【疏】任戒集业但事乱收体沉下界判非色有故伽论云戒是有为有漏世间法也。

  次科行体已如上释心无观智随业牵生故云任戒是世间因故云集业。

  【疏】若元制意为道方便三乘学人必由斯迹故律云。

  为调三毒令尽故制增戒学又多论云为开泥洹门故制戒下文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斯良证也。

  三中初正示圣意故律下略引三文证成上义则前所谓为道非福深有据矣云三乘者通约出世圣道为言前引律论皆言为者即佛意也次引后偈必具三学文无禅定义必兼收非禅不慧义如上说迹谓踪迹即指戒法前圣后贤同履践故戒德尊胜出过众善故云增戒泥洹即涅槃梵言异耳同翻寂灭圣证最上故云第一道良善也。

  【疏】问上通叙致未知此经别为谁兴。

  次别彰戒本问中上通叙者一则机通但云诸有二者教通唯言制戒机分七众教张四位如向所论未简别故(前虽论三学正显于戒故不取三学为通)未知下正问今经兴意上句问教下句问机。

  【疏】答大圣垂教通别乃殊至于去滞宗猷莫二创随犯制前后森罗机教俱开鲜能举要穷神知化唯佛一人自余凡小卒未明达故别随戒单出本文依月再说用清非境。

  正答中初总示上二句明教别次二句明意同去滞即断惑猷法也创随下次别答初明通制前后者通语制广非止一时森罗言其多貌据本制戒因缘间起篇聚不次后集戒本始成条类耳机差教别故曰俱开然彼时众但守广制不达归趣故鲜举要穷下明别制初叙教主适机尽物之性谓之穷神随物所宜谓之知化凡通内外小总三乘等觉已还未穷业理不堪制置故下正彰兴意别随戒者异广制故单出者去缘起广解故再说者黑白两半故上二句答教别下二句答机别问文中单出本文者佛世应有文籍耶答若约佛世本无文字但诸圣士闻持而已或可佛在非无典籍后结集者编缉成章义亦无妨问此中兴教为取制戒为取说戒答若论制戒属前通意今明十二年后别集戒心令弟子说独彰今本发起之致故云别也。

  【疏】斯并如论依大慈门曲授秘方偏赐内众故论云三藏为言律藏胜故密故唯佛独说制必僧中不许余众之所读诵非所学故余如钞序。

  引证中初即十住婆沙彼云从四无量心中流出毗尼藏彼通说毗尼不唯戒本用彼证此故云斯并言大慈者为浊钝众生故曲授证教别偏赐证机别曲谓巧便接引内众通五此局大僧三众未具不预同闻尼据本位自有别教不僭上尊说时亦简故次引萨婆多论彼明先集律藏之意唯佛说者显胜义也制必僧者显密义也余下指略即十门第一教兴意中。

  【疏】二摄教分齐。

  【疏】三藏毗尼谁不分判今叙昔传各有其理。

  次明摄教叙昔中初文三藏总标毗尼别举谓三藏中毗尼藏也。

  【疏】有人言如来化用必约三轮。

  【疏】创通道务要先神足为无信也由蒙俗愚识未晓正邪虽为阐扬事如聋瞽故须显异骇动耳目畏威拜手信是圣人。

  次科三轮师总叙中以凡欲说法现通在先故云创也即如诸经现瑞发起之类骇侯楷反惊也头至手名拜手头至地为稽首。

  【疏】身虽伏从智开无路故说法为无解也。

  【疏】神解乃明烦惑犹结非可口说为得清除义须依行克证在己故须忆念为无证也。

  下二轮中并上句蹑前已下生后问经宗所论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上二同今后轮异者答彼取佛意授法无差今约机心奉持不忘此据律中三事教化所出不同未须融会若尔今明摄教教须在佛云何忆念乃在机耶答今取如来嘱累弟子忆持之语名忆念耳名似通机语由佛口是则三轮并归教主如下可见。

  【疏】然证有二。

  【疏】一者事证如戒所禁缘境思过警䇿身口常志忆持方能远离故经云佛所说禁戒如猿猴着锁亦如利辔勒常当制之无令放逸由摄持威仪正离非法也。

  释二证中事证为三初正明故下引证由下结示经云者他部戒经偈序并同彼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着锁日夜常精进求实智慧故又云心马驰恶道放逸难禁制佛说一切戒亦如利辔勒。

  【疏】二者理证圣所说教同为断我我难制故先以事遮随我欣乐皆约不作我所不欲制必行之故于修舍渐得调伏无奈我本触境还生故圣制言三毒四倒所不应念三善四观常须依行穷检我源推折不得知唯妄谓本来无我此理明白由忆念知还由本说忆念轮故。

  理证中初通示教意我难下别释初至调伏来前叙事证发起下文事遮即戒欣乐皆约断恶止行也约即是制不欲必行修善作行也修舍即上止作无奈下正明理证初二句明事伏力劣故圣下示立观三毒等语遍在诸经不复别指但云圣制耳三善对破三毒谓不贪不瞋不痴四观破四倒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即四念处穷检下显修证此理者即我空内凡分见初果真证今从圣论故云明白问上二证者如何取异答一事理异在文可见二前是戒学后属定慧三前制后化四前通凡圣后唯初果已去如是知之。

  【疏】如律本中三事教化文同广引。

  指出中受戒犍度云时世尊善来度三迦叶等千梵志已将至象头山中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或化一作无数或无数还为一内外通达石壁皆过如游虚空无所妨碍于空中结跏趺坐亦如飞鸟周旋往来入地如水出没自在履水如地而不没溺身放烟焰如大火聚有大神德靡所不照能以手扪摸日月身至梵天往来无碍二忆念教化者教言汝当思惟是莫思惟是(住善离恶)常念是莫念是(住正离邪)常灭是(知苦断集)当成就是(修道证灭)三说法教化者一切炽然(此句通标下列四释)谓眼炽然眼识炽然眼触炽然(根境识三此约界释)若复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若不苦若不乐亦名为炽然(此三受也上二属业)何等为炽然欲火恚火痴火也(三毒属惑)复云何名炽然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炽然(四相属报)我说此苦所生处(通结前四)乃至意亦如是(准眼说之)时千比丘受此三事故即时无漏心解脱等据律但名三事以能摧业惑故名为轮。

  【疏】今此戒学是后轮收何以知之经中所序前必现奇如是同闻本为无信通理达致要在一言由无解故广引譬法故列二轮通归两藏戒则不尔约过即制无待放光奉信居怀故亏六事随相持犯即事易明不劳喻说略分三异如上所收。

  别判中初二句判定今宗何下徴释所以初徴经下释先叙余二藏初四句明神足轮文收二序前必现奇即发起序如诸经中放光动地雨花变土之类如是同闻即证信序经家名经前六事如是生物信也我闻阿难传也一时同集会也佛能说主也在某国城所住处也与几比丘同闻众也文举初后以摄中间为无信者非唯六事发起现奇正为生信故以此句通结二序通下四句明说法轮如理极致非言不显譬即举事比类法乃据义直陈佛所说法无出斯二如诸经论或法譬各举或先譬后法或先法后譬随宜不定故下总结戒下次正判律藏初句标异约过下对列三异初二句无发起也奉下二句无证信也随下三句无譬喻也略下结指如上者即前判云后轮收故。

  【疏】有人言三轮所设言通于理今以化行二教用分诸藏。

  化行中初文言通理者前明忆念事理二证事局戒律理通定慧岂得忆念偏判戒学。

  【疏】何名化教如阿含等中开演化导令识邪正因果业性界系诸法言无所壅义通道俗意在静倒离着为先教本化人令开慧解本非对过而立斯教。

  次科初明化教且举阿含余经皆尔开下先示教体初句总标邪正等四略举别相且表不同事随理融故云无壅普被思修故兼二众教下结示名义。

  【疏】言行教者起必因过随过制约言唯持犯事通止作故教所设非为静倒但随行科戒律一宗局斯教矣。

  次行教中三先出教体上二句明非化导反上开演等次二句明持犯楷定反上无壅持犯中各具止作故言事通下云非静倒者反上可知故下次示名义随行科者随彼业行科篇聚罪戒下三正判。

  【疏】有人言化行二教言通非据依观生解非行不成岂局出家义兼道俗故不可也今立制听两教用摄斯尽。

  制听引古中初文化教可尔行教之名滥于化教故曰言通既无局定故曰非据依下释上言通今下标示所立。

  【疏】如诸性戒体与理违纵佛不制世俗常禁教由制兴故名制教。

  次科制教中初示义与理违者谓戒所制过也教下结名。

  【疏】如诸遮戒体是繁重事乱妨道理固难开然是薄机假资得立故圣随缘任情通许不可抑制故名听教。

  听教中初明本不宜开饮食衣服房舍四药舍堕已下多因起过故云繁重事乱即上诸缘道在少欲多务为妨然下明不已故开上叙开意不下结名。

  【疏】若依此判通在戒收于彼定慧无教可摄。

  蹑破中教有三藏但收戒律用此判教则非通赡。

  【疏】有人因此立化制二教化即如前制唯戒律律虽含听于听有违还复加制约缘不无遮性约教皆制其罪故虽开听通归制摄。

  化制中初标所立以见前师行教言通后师局收戒律乃独取前化合后制听用摄三藏意欲全美故云因此化下正明初句指略化教下明制教曲会开听通归一制。

  【疏】今解斯意可为三门一叙教本二徴昔宗三立正义。

  【疏】初序教本。

  次明取舍初科标中叙教本者显须有据故取初师。

  【疏】如上四宗初约三轮此有诚量后三意言但是义指末代凡小有所立言须得本据如多论说若信虚想立教判文既无依承斧自其口。

  释中初科初通示诸判末下别斥后三指多论者彼云若说法论义一切莫自称为是常令推寄有本则无过也不尔斧在口中(舌能成业如斧伤口)。

  【疏】经论广演其量极多如涅槃说半满两字用收大小如余经论三藏摄文或分大小各立四藏即三藏外加一杂藏如大乘论但立两藏菩萨声闻摄教斯尽。

  次科初二句总示诸经论中既有多判理须准用不当自裁如下引示有三初引涅槃两字判彼云半字义者皆是烦恼言说之本(人天小乘方便权说)满字者乃是一切善法之根本(谈常显性圆实了义)涅槃论云半字者渐教满字者涅槃满足教摄佛教果满功德尽故名满声闻缘觉教不满足故名半也如下次引经论诸藏判三藏者一修多罗二阿毗昙三毗尼大小各立四藏是为八藏如下三引大论两藏判即指智论彼云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即菩萨藏也。

  【疏】昔立化行及制听者非无其言言须凭据本据莫从故不可用。

  三中但斥前二化制循昔不攻自破矣。

  【疏】二徴昔宗者。

  【疏】初明化行化通道俗名理无乖行但出家此则有滥大圣垂教实在依持何但虚谈不存行用故闻教悟道无经不传岂偏戒律局推行摄。

  次徴昔宗化行中初通示二教得失大下次别斥行教滥通经论化教亦明观行非局律宗故无所取。

  【疏】二徴制听立教之本义通为先今唯在道理如上责就徴制教唯约性罪罪通道俗不偏出家如五八戒经论盛张即遮通制如俗戒相此则虽弹前过还漏昔非如何分教混滥若此。

  制听中初斥所立偏局如前蹑破就下次斥制名通滥初难性戒滥俗则制通经论次难遮戒通制则不当局性俗戒相者五戒后一八戒后四且举俗证道中亦尔故知制名不独收性此下结斥此师斥前行教通滥自立制教还复滥俗故云还漏等漏犹堕也。

  【疏】三举化制因循昔言联类已穷未可徴核。

  化制中循昔言者非自见故以前二师展转致难推讨已尽彼乃去短取长以立斯判故云联类等可犹足也。

  【疏】今叙正义还顺初宗但忆念轮徴言未尽故须叙引用分诸致。

  三立正义明所取中初科顺初宗者即三轮师但后忆念立义未圆故云徴言未尽义见次科。

  【疏】但初二轮创开化本至于受道其义不无如律文中现通说法因见圣迹其量不少岂在后轮方悟正理。

  次示今义明通中初科即显本律通前二轮下引律者复见二轮非唯经论用此两通攻前二局则知未尽矣指如律者五十一中佛于腊月十五日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日日现通说法令得欢喜座上无数百千人远尘离苦得法眼净又受戒中化三迦叶二十余番现神变后得见道如提婆破僧将五百人去目连往现神通舍利弗说法诸比丘得法眼净同归佛所又如阿那律现通化淫女得初果等且略引示律文更广故云不少见圣迹者获果证也。

  【疏】夫解生由说见理在心故随说悟不待加劝且机通利钝道假时来泛说未明故怀记忆若不别示情则浮疏托境流言乃存加念念通事理约行浅深同遣缚缘无非为道。

  正叙中初叙利机闻说获证且下正明钝根必用怀念初叙须意托下正立境即事理事即戒缘理即谛理流言者如前云思惟是等念下释妨前化行师即以二证别对三藏故斥忆念言通于理今明二证专约律宗行虽浅深会归一致故云同遣等即前所谓制戒为道意可见也。

  【疏】问为道设教乃是佛宗斯通三轮岂唯忆念。

  兼正中问意谓既顺初宗专用忆念今言律藏通说三轮义无所归故须问决。

  【疏】答教门不壅故是所通然忆念轮偏怀内众以俗居事乱繁虑情多何能静处思择非业但为说法利者先开于彼未悟自为来习不说忆念以非学故道则反俗常有时功近遣尘欲远清诸惑若不念持何能通会。

  答中初二句明通者如经论中岂无忆念善思正观遍见诸经又上引律具兼二轮是则三轮遍该三藏故云不壅然下显局初二句立定以下释成初叙经论局于二轮为来习者结因种也道下次明律藏唯在忆念尘欲即业非在因故近诸惑即总五住望果故远。

  【疏】近复有人立三种教一唯制道教即篇聚所列十具戒等二唯制俗教即五八戒在家行宗三通道俗教即四含杂藏。

  次引余义正明中初列三种前二皆制制名虽通机教两别所以分之后一是化名及机教一切俱通四含为四杂藏是一名为五藏据前化制五八二戒摄局化中今此所立不异于前但离五八别为一教耳。

  【疏】问如律所明具通俗行如何横判以为道教。

  释妨中意以律本亦明观行及五八戒是则律文兼通二教不唯制道则乖前判。

  【疏】答须得宗意不有斯疑一部律文知何不说制局篇聚出世所行旁兼心观遍被四部时明余戒唯俗二众以义判文初是当宗余二随律非本意也如涅槃中八秽七治十篇五戒如阿含中七灭六报犯聚等相岂是俗行故名斯文随经之律。

  答中初二句略止来问一下委释初明道教兼余二教篇聚即本道教旁兼心观即通道俗教谓五停四念五阴等观并见律文道俗各二众是为四部五八戒即唯制俗教以下总判兼正律中说经名随律之经如下次明通道俗教亦兼二教涅槃八秽即八不净财七治即七羯磨十篇旧云即十戒止是道教五戒即俗教阿含中七灭即七毗尼六报谓六聚犯报犯聚即六聚罪相。

  【疏】若依此判得在分途规猷无本故不可用。

  指斥中上二句纵与下二句夺破亦非所出故言无本。

  【疏】三解开名义就分为三一统叙众名二依名翻释三对名立教。

  三解名义。

  【疏】初立名者或云尸罗或云波罗提木叉或云毗尼皆本梵言非此所有故存本音不越此也。

  初门且列梵号因果教相立行摄修三名收尽故云不越。

  【疏】二依名分二即翻释也。

  翻释中标分二科通贯三名一一皆具翻名释义。

  【疏】初云尸罗此翻为戒。

  尸罗中翻名可解。

  【疏】戒有何义义训警也由警䇿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

  释义中初科以理裁酌故云义训戒为能警三业即所警警䇿是作离非即止此约心用一持以显戒义对下木叉故言因也。

  【疏】如古所传防非禁恶以解于戒然戒通善恶律仪亦然不可偏举以释戒义。

  斥古中先出古解然下斥局如屠杀者受恶律仪以杀为戒但对境名戒通禁名律仪故云亦然戒既通恶古解局善即是偏举。

  【疏】如经论中多从善戒约义得名试为举之如智论云尸罗者此云性善此从体说如心论善生云别解脱调伏及学调诸根此就心说如诸论中作无作戒此就业说或名清凉迮隘上天此举喻明就能说也或云以戒自观说是戒经此就教说也诸如此相其例不一但偏善行不通恶性。

  显今中初科为三初标举如下列示五义初性善者离诸染恶法故论自释云好行善道不自放逸如心下即次义别解脱者随境清净故此出心论学调诸根者对尘抑制故此出善生二释并据所治故云从心如诸下是第三指诸论者成多俱杂非出一文故通指之问业与体何别答体取戒法业据受体若尔钞中何以指作无作为体者答彼约受体与今业同故不相违或名下即第四亦善生文遮烦恼热故名清凉性不容恶故名迮隘能上天堂至无上道故云上此三皆喻能即功能(彼又云制制诸恶法并上学调诸根总有五义)或云下未详何出疑是善生连上文故不复别标以戒自观即指戒经用捡三业此约戒本故言就教诸下结显指上五义皆偏举耳。

  【疏】依如成实善生所明善恶二戒互受互亡功用齐伦名义无别止得通解戒为禁也随用两得何以知之若解善戒善法禁恶警持不起若解恶戒恶法禁善护摄不生以斯义求想无惑矣。

  次两通中初引示义同止下显今正解何下徴释通相然文约善恶互禁释之今是善戒禁断诸恶故前经论多从善义如上训警亦据善边今从禁义释戒弥亲故经云如来立禁戒斯可证矣。

  【疏】二云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也。

  木叉中翻名可见有云别别或云处处。

  【疏】如论所引道戒名解脱也事戒名别脱也随分果得寄以明之以道性虚通举法类遣不随缘别但名解脱事戒不尔缘别而生缘通万境行亦随遍持行陵犯则名得脱余非未行不名解脱。

  释义中初文诸论皆尔故通指之初总分道戒即道俱七支事戒谓从缘所受随下别释前释道戒初约位显体斯据初果断惑证真方具此戒而不从缘受随得果处附位明戒四果方极今望初果以去故云随分等以下约义示名道即空理故言虚通由入圣位理观破惑业根既除岂容身口更有非恶故云举法类遣法谓观智类犹通也此即八正中语业命三四圣谛中道谛所摄名无漏戒亦名胜义律仪具此戒者即第一义真实僧也事下次释事戒初标示相反缘下约相显名境别行遍反上虚通持此非彼反上类遣持行陵犯对治胜也。

  【疏】或有解云戒障有二一者业非二者烦惑戒净业非惑待智亡望分所除故云别脱后智除惑乃称究竟名解脱也。

  业惑分中初文前列二障惑为业本通障戒善戒下次明对治初二句别对望下会名上二句结上戒净业非以业因惑起持戒破业惑亦随损故名分除望下究竟故名别也下三句结上惑待智亡亦约初果已上例受斯名是知在圣不彰别号。

  【疏】问戒止业非定伏事乱慧净无明如何云戒能除烦惑答前已言之戒为定慧之基也故律云结使毗尼缚着由解余如文说。

  释疑中问答语意大略同前但前明戒唯伏业慧方破惑今明戒行即分除惑故重问之答中初指前者即教兴中故下引证彼具云除结无挂碍缚着由此解疏家变语除结既由于律故云结使毗尼等。

  【疏】然诸经律互说木叉不同上解此随义说。

  三引经律中初科以互说不同恐疑前释故总引决之。

  【疏】何以知之如律云木叉者戒也据能克果用目本因因实是戒非木叉也故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木叉明知是果如五分说分别名句木叉者举果目教也僧祇云木叉者十段修多罗即戒本文同说为教。

  次科初句徴起如下次列三律前明本宗初约义正决故下引遗教转证正顺者因能克果故解脱本者果从因生故后决二律名句修多并是能诠亦由随顺解脱故彰果号十段者八篇戒条并前别序及四重后四随顺法或可指后略教修多罗此翻为经经训常法义通三藏即如戒序称为戒经是也。

  【疏】以此多证文虽博现随相得名不妨据本木叉为果。

  三中名虽多别大约不出教行及果但果是正名余并随义故云不妨等。

  【疏】三云毗尼亦毗那邪鼻奈邪等皆是传梵之讹替耳。

  毗尼中初文且列三名或云毗尼斯鞞尼迦鼻那耶比泥并见经律故云等也。

  【疏】自古缀疏至翻名中并云胡音为彼汉译为此智士立言义不徒发如斯释判沉罔祖宗全不可也。

  次辨胡梵初科按祖师内典录晋道安法师称梵为胡如彼所破后世述疏承彼之风故有斯滥智士等者责其不当也沉罔者反屈佛教出于边鄙也。

  【疏】何者胡本杂戎之地梵唯真圣之都雪山已南三方距海周轮九万厥名大夏金刚轮者地之中心凡圣大王同居此土若处边鄙地为之倾。

  次科定梵国中初二字徴问胡下正释分二上二句对明胜劣杂戎者若取礼记东夷西戒南蛮北狄今此通指蕃胡边鄙人物凶顽以为戎耳真圣都者佛及圣贤弟子皆出彼故雪山下二别示梵土初明境广雪山南者以山抵北梵国背山面海故但云三方山后北际亦临大海今明国境故所不论周九万者通指五印西域记云五印度境周九万余里北广南狭形如半月?野区分七十余国今以总属中梵故通举之大国曰夏金刚下约事定中一约轮座定二约二王所居定释迦方志云中天竺国如来成道树下有金刚座用承佛焉凡王即轮王圣王即如来方志云佛之威神不生边地为倾斜故文意同此。

  【疏】此方中岳亦号中华且据轩辕局谈中表故河图云昆仑东南方五千里号曰神州亦称赤县。

  显此方中此有五岳东岳泰山(兖州)南岳衡山(衡州)西岳华山(华州)北岳恒山(恒州今为镇山定州)中岳嵩山(洛州)轩辕即古黄帝之号史记云居轩辕之丘故以名焉有土德之瑞名黄帝(黄帝始分强土故偏举之)旧云轩辕以中岳嵩山为此国之中或云且据轩辕所统为言耳此说震旦一国言中若望梵国还成边土故云且据等中表表边也故下引证在山东南非中明矣神州者物理论云地神曰祇大曰黄地祇(统八方内地黄即土色)小曰神州(据王畿千里内地)是则神主其地故得名也赤县者或云帝王南面南方赤故或云取中心之处县即境邑之通名然上所释并据王者居处为言今此通解但是震旦异名总目一国耳。

  【疏】尔雅云河出昆仑述其本也禹贡云导河积石传其未也汉书云张骞寻河至身毒者通其远途未穷实也寻佛经云四河本源香山所出分流四海知始终也俗云昆仑者经谓香山寻今行者何从雪山但雪山重沓丛杂难分冬夏积雪路非人往故郭璞云河源灵府出于天柱是也。

  示河源中引文有五初引尔雅释水中文此穷黄河之源颇得其实二引禹贡即尚书中夏书第一篇导河谓禹王凿山穿地以治水也积石即山名孔氏注云施功发于积石(禹谓河源发功于此)又注云积石在金城(国名)西南此乃边国近山未是河源故云末也三引汉书彼云张骞奉使大夏穷河源十二年方还武帝封为博望侯身毒即天竺或云贤豆皆音讹也正云印度(即彼月名譬圣贤之照临故)史记张骞云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然大夏即身毒而云东南又数千里验知但至彼国之远路不至身毒宁究河源故云未穷实也通达途路也四引佛经增一华严诸律并同四河者一曰恒伽二曰辛头三曰婆叉四曰私陀波香山俱舍云香醉山在黑山雪山之北山南有大池水名无热恼纵广正等面各五十逾缮那八功德水盈满其中非得通人无由能至池水流出为四河河流为四海始出香山终流四海故云知始终也俗下会名寻下明人所罕到行者指西游之人何从犹言不至以香山在雪山之北雪山尚无由至则知香山必不可至矣此明世人但传名而已即俱舍云非得通人无由能至是也但下出不至所以五引郭璞图赞彼云昆仑三层号曰天柱实惟河源水之灵府(广大利物曰灵深不可见为府)今䇿为二句故语小差。

  【疏】今详诸说天柱其必地心心高则四河分注斯一证也神州乃昆山东南明知方维自别斯二证也大夏背山面海神州东南海曲西北无闻斯三证也凡圣大王治必地心此方未闻斯四证也此土黄帝神游华胥王邵等解即大夏国李聃周穆皆登昆仑明知超胜贤圣同往斯五证也。

  研详中初句通标下有五证一准图赞二三准河图(二明神州在边则证昆仑为中三明大夏在中则证四外为边)西北无闻言为山所背不闻彼方地里故无可叙第四第五准上地倾之义(四证彼王同居五证此贤多往)列子云黄帝梦游华胥国王邵注云即天竺也李聃(吐蓝反)即老子也姓李名耳字伯阳或云号聃为周柱下史道家记传皆云西升昆丘而上天矣(佛道论衡云死于槐里今且随俗之言)周穆昭王之子楼观本记曰周穆王尚神仙尝游昆仑见西王母宴于瑶池。

  【疏】胡本山北由来归汉今属突厥不?华胥何得称为胡语毗尼汉云灭也。

  次示胡国中初二句指所在山北谓雪山之北言归汉者示有所闻也汉即对胡通召此国如唐书云高祖贞观八年宴突厥使者于两仪殿即其事也今下明所属方志云雪山以北至于北海地寒宜马名马主也其俗凶暴忍杀毛衣是突厥国是知突厥本胡之别国其后胡皆属焉?犹系也言不系五印何下结斥。

  【疏】又汉本姓刘非今国号当随代转何得铿然欲翻度者应言梵本毗尼唐称为律。

  三随世中汉高祖姓刘名邦都长安今国即唐朝神尧皇帝受隋禅改号唐国言随代者如古翻译秦翻为秦言晋译为晋言等铿然谓坚守一端不能通变欲下教其法式梵则定指中天唐则随于朝代问律中毗尼与律二名不并是则姚秦已翻为律岂是唐翻耶答实如来问今此欲明随代之义故言唐称或可虽是秦翻古多别立方今准律对译斯名余如后述。

  【疏】又应须知梵字之本也天地初辟未有人物色有梵王降生此土仍传本习书语于人是则天语天书唯居大夏自余胡国所有书语互各不同此土书本但图鸟迹方言雅郑代别皆异岂比华胥楷定常古。

  四中初二句劝知天地下正示初明梵字上二句叙器界初成色下二句明有情元始仍下显书语纯正慈恩传云文字始自劫初梵王说五百万颂旧云毗佉论即声明论自下明蕃胡乖互即如经律传梵讹僻是也此下明震旦变异鸟迹者明书异也黄帝时史官苍颉观鸟迹以成其文后程邈变篆为?即今之字也方言下示语异雅即是正郑谓不正即楚夏言音随方呼召多所异同也岂下结异。

  【疏】余更未尽非本疏意故且削略。

  显略中今此正解毗尼之名寄之辨示故非疏意。

  【疏】上来所谈亦是浮说但未学者须知本宗于道乃闲甚助世法故为出耳若复封滞斯妄何穷。

  示意中上二句指前浮即游闲但下正示本宗谓佛教之所出也望于道观且曰游闲若据传通无宜暗塞此乃彰佛道之高胜示教法之源流指后学之归从杜异宗之讥诮苟迷胡梵实罔祖宗古今传通曾未沾述寄兹略示委在别文(方志四卷)犹恐疑繁故此遮耳若下遣执虽是正说亦不可滞或可再责犹执旧者。

  【疏】古译毗尼皆称为灭以七毗尼用殄四诤今以何义翻之为律律者法也从教为名断割重轻开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

  三翻名义正翻中初文先引古译盖准母论彼云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此即就能以翻今下出正翻初二句徴起以前云唐称为律故直徴其义次一句训字从下释义断割等者一一戒下皆具此义旦如淫戒入如毛头犯夷此名重也半坏多分方便非道教他等皆兰教而不作三众同吉此谓轻也怨逼通境合即是开也受乐结重遮也离此诸过名持反此名犯举此例通一切诸戒及余法聚则以法为义皎然可解对古所译故云正翻。

  【疏】俗有九流法流其一故世付法皆约刑科道与俗违刑名乃异至于处断必依恒法故使律字彳旁兼聿者为取笔也处劾决正非笔不定笔即法家之象致唯律翻。

  次科初列示俗法汉书艺文志云全身保国凡有九流(谓国家文典不出九类故曰九流一儒流二道流三阴阳流四法流五名流六墨流七纵横流八杂流九农流具如资持下二委释)法流第四今疏所指付法付即与也约刑科者按其科条不妄加减也道下会同道俗上二句示制异五篇七聚为道刑古今五刑为俗刑如后所列至下二句明义同故下指字体显义彳丑亦反说文云少步也象人胫三屈相连聿取笔者谓象人之执笔说文云秦谓之笔楚谓之聿吴谓之律劾胡得反推穷罪人也法家象者以法无象假笔书示以成其形故释名云笔述也述事而言也。

  【疏】如增一中七种律也四分九法亦有其证。

  三中增一七种律者即灭诤七毗尼也彼从华语足证今译四分九法者调达九邪破佛九正名十八法如僧残中具释律中前后列名不定第二一种或云律非律或言毗尼非毗尼钞云毗尼及律二名不并是也。

  【疏】古同为灭谓功用也灭诤之能非律不静如水灭火水非名灭自余云云或曰称量轻重或曰遮制流类皆信意言无有归据故律文言科约篇聚并有轨辙同收法义余复何论。

  四中初斥翻灭名须克体不可从用举喻比例是非可见自下斥余名且列二家余应更有上谓依凭断割故曰称量下谓罪聚楷定故云流类然此二名颇近法义但无所凭故云意言等故下示今有据初指文文言即能诠也科下示义科约篇聚者示有重轻也有轨辙者言其楷定也同下结示上句示今有归下句贬古无取。

  【疏】问律以法训施造有仪与余两藏复有何别。

  简滥中初问意者以经训法训常论亦翻为对法是则法义皆通三藏不局律宗故发是问。

  【疏】答不同也余藏明理理有虚通随达一门皆符道观五百身因无非正说意在去滞何局文言律则不尔轻重开遮楷模永定乱常败续必据科治由此而言法义弥显。

  答中初文上句通示余下别释先明余藏言明理者指教宗也言虚通者示理体也随下明教门融也意下示不滞筌罤也且理体湛寂事相森罗冥心湛寂者则一以贯之驻意森罗者则纤毫不混经开心地得意忘言律示行途依持在教三藏设致大略可知道观古作贯字(论语云吾道一以贯之宜从古本)五百身因者涅槃中五百比丘各说身因有比丘言无明即是身因或云无明行识乃至五欲是身因时诸比丘共往白佛谁是正说佛言善哉一一比丘无非正说律下示今律藏对翻经论亦有四别初云律不尔者唯明事也言轻重者非虚通也楷模定者教相不滥也据科治者案能诠也乱常谓矫异惑众(礼记注云革服改制度之类)败绩谓费事无功(春秋云王师败绩是也)此二俗中犯者必加之以罪今此借用可配止作恶行违止为乱常善事乖作名败绩或可上约毁犯随篇结罪下据处断违教有过由下结显弥甚也。

  【疏】问律非类通非律仪也即戒与善混然一乱。

  转难中律仪之戒通遍尘沙化教十善随境成行上言理通事局律唯据教明非类通则所修之行不殊世善故问决之更彰法义。

  【疏】答既训于法各有指南戒善两分何得相混如彼受缘条然天别非法不分故法又显。

  答中初据义训以简戒名法行自异泛善故云各有等如下举受法例显律仪假缘受得世善随意自修故云天别戒必假受简别无滥故言非法等重前弥显故云又也。

  【疏】所以三藏同在梵言此土木无不可翻度律虽义约刑断全乖科据有方片涉相似故且当译见意便止。

  示对翻中初文上通叙三藏大论翻译华梵同有可得正翻彼有此无止可义译三藏名字通是义翻故云本无度即传也律下正示今名文明同异意如次释当即是对。

  【疏】何以知耶律者法也终始有义于佛教中可成此义故篇聚之设三世同遵适化乃殊性戒常定俗律不尔代有沿革古用肉刑墨劓宫割刖故俗律云刑者成也一毁其肉终身永定不可复也今则笞杖徒流死用代古法至于大辟亦有重轻轘裂磔尸枭首衅鼓夷及三族戮通支党斯例甚众未可殚言至于五刑比拟常定通名法也。

  徴同异中初徴律下释又二初明佛律终始有仪谓轨范一定无改异故三世同者众学中云佛观过去未来诸佛婆论解云佛结五篇戒皆观三世等适化殊者随宜度物非一概也戒常定者称业制教无二途也上云篇聚则遮性皆同而下但云性戒此显遮戒随时不无少异故俗下次显俗律初二句标异古下引释古刑中墨谓刻额涅之以墨劓即截鼻宫谓男割其势女幽闭之割即截耳刖谓断足此五通名肉刑故下释名可解(此与尚书不同彼云墨劓荆宫大辟彼荆即此刖足彼无割刑此无大辟旧云此是秦法)今刑中笞即鞭刑杖即大笞徒即徒役流则移处死即绞斩上通列五刑至下别示死刑大辟音辟法也轘裂上音患车裂尸也磔尸谓张尸钉之枭首斩首悬之衅鼓杀人以血涂鼓三族庄子云父族母族妻族(或云父子孙为三)奏法一人有罪夷及三族夷戮并杀也支党内外亲属也斯下结上沿革以显全乖殚尽也至下取古今皆五以明片涉之义。

  【疏】问佛教法定可用律翻括究教相亦有不定即四重罪犯如斩首何故开忏得秉羯磨诸部见解轻重不伦如何训法天常永定。

  举俗难中初二句牒前括下叙难初约犯重开忏难谓断头既死应当永摈开忏秉法还预净僧岂是常定二约诸都异同难且如四分重犯前后皆夷佗部无重同种但吉既同律藏轻重天乖复非永定余事准说天道四时行万物生不差其候故曰天常。

  【疏】答重罪忏摈覆露两殊法通开闭故有常准断头喻无圣分秉法据本戒仪适机见有重轻当部规模不失即斯量据非法何邪。

  答有二初六句答前难忏?谓露者许忏覆则灭摈开制有仪明非不定断头无圣喻体无功秉法据戒显体全在适下二句答次难上句明互望不定下句示各论还定适机谓佛本设教见即诸师计情即下通结两释还归上义。

  【疏】三对名立教者。

  【疏】问三藏得号偏从于律余二没名斯有何意。

  对名立教释中初问谓前有三名独标毗尼而入三藏余二不列故问以申之。

  【疏】答律者教也能生行解以大圣设教具列行途五众依资奉持圆德故名戒也依戒克翦业惑斯亡名解脱也是则因果两行皆由教生故偏举教用摄斯二若举戒藏互不相收又戒是行于教不显故也。

  答中先叙相生初二句明毗尼在初以下明戒居其次圆德即目具戒名出了论依下明木叉最后是则下正答前问初明偏从所以若下示余二没名之意有二一不相收行果是别故二不显教二皆所诠故文且举戒木叉例说。

  【疏】问若如此言则半月说应云律藏何云戒经及木叉耶。

  转难中戒经之语遍在戒本木叉之名标下序首律既总收何独不举。

  【疏】答如上已解须通玄意三藏之说经远大归半月常闻偏被时众罗列罪目即警行缘何得举教其义舒缓依承脱缚举果动心并是教诠故通归行。

  答中初二句通示指如上者即教兴中玄犹深也三下正释初明三藏从教意谓令久学识其大趣非同说戒即座警䇿故云经远等半下正答说戒举二名意初明举戒意戒能成行故云行缘依下次明木叉意戒文举果亦归警行耳问前序云今演毗尼法后序云亦善说毗尼岂非举教答前序标教以目戒经后叙如来说广付属流通则非戒师警励之意。

  【疏】有人解云两举因果同目于教今解不尔圣说不徒终有远致岂浮涉也。

  指非中先出古意彼谓说戒止是教诠故以因果皆为目教今下显非意在前答故但略指经举因果警众奉持意在成行故云圣说等浮涉者谓游闲也。

  【律】四分戒本。

  【疏】四解今题目就分为四初部类不同二前后差异三正解名目四泛解诸本翻度所由。

  解今题目标列中先明部类乃彰此部之元由次明前后为显立题之来意穷源体意始可论名不叙翻传文从何得四章次第大略如斯。

  【疏】就初四分何时得名乃是佛灭度后百年方有因此须为三门分别一明教本无分二明分之时节三明见解有异。

  初门列章中百年有者五部同时不唯四分出文殊问经。

  【疏】初门明教本无分。

  释中初门欲明弟子乖竞支分先叙如来立教本意。

  【疏】意以适缘授法悟入为先何有乖各轻重异见故论云牟尼大圣主悉断一切见等。

  立教中初正明约义祥教故云意以缘即是机此明教门轻重全自机差佛意常融宁存异见月临众水可以喻焉故下引证未详何论牟尼此翻寂默即释尊名见惑通三界故云一切见如来无明究尽岂有妄见乎。

  【疏】虽复涅槃四重之法说为偷兰于五部僧互生是非又方等云于五部中学何毗尼斯但说有不斥人法大集方云灭后分五斯乃悬记亦非本意如世父记子后必分异。

  次料所引诸经明说并佛在时说有五部今言本无异见显然相违故须引决初通二经涅槃中佛说比丘盗佛物犯偷兰于五部僧不体佛意互执轻重今通言四重或可盗是四重之一方等中语似问辞捡文未获斯下正通谓上二文但通言有五部而不指斥人名及所分教次大集经委出六部人法执见故曰方云如后具引悬记谓如来在日记言后分非教本异举喻可解。

  【疏】何以知邪一者教主是一无可对诤二百年已来师资传化三时接利机各体权实虽闻异制不相是非故但通为八十诵律大毗尼藏。

  证成中初句徴起次列三义上二约主后一就机五师虽异皆是蹑迹相承此亦主一义也体权实者知佛权方引入实道既知所归则于方便无所乖诤故云虽闻等义钞云彼各自念良由我等根器不同致令圣制轻重异耳故但下结成非唯佛世灭后百年尚无乖异八十诵者即根本部波离结集一夏九旬八十番诵故以为号。

  【疏】二明分相者其相有四。

  【疏】一者二部如四分中初结集时选五百人余不在数名为大众如文殊问经根本二部谓上座部及大众部如西域传二部所集名有石窟其所仍存现今中梵二部俱盛。

  次时节中二部所出有四初即本律五百结集文初五百人即上座部迦叶所撰耆年无学故名上座余不在数即拣出之者自兴结集人不计数故以为名二文殊问经下文自引三西域传隋朝彦琮撰彼云竹林精舍西南六里许南山阴大竹林中大石室是大迦叶结集处又西行二十余里是诸无学结集处文指二处明有二部四约传闻以证。

  【疏】二者五部。

  【疏】若据缘本其流上座何以知耶大迦叶波初秉宗教将事集法简练通德故五百无学智论千人并是释门达化之士故号斯侣名为上座如律中说结后召众重述前法时大众曰佛是智人立法须定何得开制迦叶告曰由是智人制已更开开已还制自非达化何以明斯故得任持三藏御世如部执解于佛灭后夏竟涅槃大悲智论咸陈灭相如付法藏传说付法与阿难等。

  次明五部先叙异世五师者欲显派分有所因故初师中初二句示本部何下明缘相又四初叙选众摩诃迦叶波此云大饮光氏秉即是持通谓六通德即学行智论千人者示不同故言达化者体佛意故如下次引缘释上达化虽叹迦叶意通大众即五百结集中迦叶结集三藏毕有长老富那奢与五百比丘至王舍城诘问迦叶再条所集一一答之故云结后等时大众者即富那奢问俭开八事迦叶答以丰时还制乃发是问自非等语结叹智能任持谓力行正教御世谓摄化群生如部执下三示灭相即十八部执论佛灭夏竟涅槃者准义钞五师住世各二十年此即所见不同也大悲经彼云迦叶入涅槃时而作誓曰愿我灭后以神力加令身衣不变诸根亦然乃至弥勒出世令我见彼共作三会(初会九十六亿二会九十四亿三会九十二亿)乃至弥勒将所度众皆到其所众念迦叶身卑遂踊身虚空而作神变现为大形充满世界众见神力除去憍慢成阿罗汉尊者以己身火阇维其身等智论大同如付下四明传法彼明迦叶结集三藏弘持法已寻礼佛四塔(出家成道转法轮入涅槃)次入娑伽罗宫礼佛牙塔忉利天礼佛发已往别阇王遇王昼[穴/侵]告阍者毕向鸡足山王与阿难追之山自开辟迦叶在中全身不散王哭投地?香欲焚阿难曰迦叶以定力持身待于弥勒不可阇维王遂回驾其山复合先以法付阿难等。

  【疏】二师阿难受法化世如付法藏传恒水中流而取灭度分身四分广相如彼。

  第二阿难指彼传者彼明阿难闻竹林比丘诵法句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惨然云此非佛偈佛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阿难还闻诵于前偈叹曰我于世无用遂别阇王亦值王[穴/侵]即度恒河王觉追之半河方及王请住世阿难默然复度雪山五百仙人已河变金地即于此处入风奋迅三昧分身四分一与阇王二与毗舍离王三与婆竭龙王四与帝释四处建塔先以法付啇那。

  【疏】三师未田提四师商那和修并是阿难亲承资奉阿难将灭以法通付二人田提道洽罽宾和修化在中国是则同时分地而王也。

  三四二师中先列示二名未田提提或为地或云摩田底迦此翻金地即恒河中度五百仙人余皆先入灭唯未田地被留传法往化罽宾国商那和修亦云舍那婆斯此云胎衣曾施辟支佛衣五百世与衣俱生故因至鞠多所坐其床弟子不识起慢乃举手空中便下香乳如高山泉流乃至次现五百法门鞠多皆不识自言我得七万七千本生诸经八万毗尼八万毗昙汝皆不识我若去者法门随去诸弟子始知神异悉得罗汉法付鞠多并下次正叙传法洽犹遍也罽宾即迦湿弥罗国梵音之异此二并出阿难门下布化同时故文合叙。

  【疏】五师优波鞠多和修所度缘如智度声振遐迩时人号为无相好佛。

  第五师优波或云邬波鞠多或言堀多(鞠渠竹反)此云近护缘指智论广在传文所度夫妇得四果者乃下一筹筹长四寸满丈六石室人谓化行与佛无殊但无三十二相故以为号。

  【疏】前之五师蹑迹传化体权通道故不分教。

  示不分中上二句指前下二句结叹师资相承谓之蹑迹若据未地啇那乃是横分并化但由各王一处且言异世若取传法唯是啇那据理但有二十三师付法藏传委释缘相须者捡看体权者达教所由生也通道者如教有所归也。

  【疏】二者同世五师时既浇漓情见互起虽通小圣不无利钝鞠多受法渐劣于师和修举手莫委定相致使此五皆资心见何得开通纵而不问遂分五部。

  同世中初文先叙时浇由诸无学理解无殊事见尚异故云虽通等鞠下正明分派又二初叙师道劣即付法传云和修现定鞠多不识修云吾师阿难得定我不能知我得定汝不能知等故云渐劣致下次明弟子乖竞资犹生也纵不问者或师任弟子而不为决或弟子自任而不启问文通两释随意采之。

  【疏】如涅槃说由此异想朋党相援互相诤讼皆悉悟道又大集文云五部虽各别不妨诸佛法界涅槃。

  次文两经并约开会之意涅槃异想即是心见援即训助教行虽殊理果不别故云悉悟等大集涅槃而言诸佛者简二乘故云法界者简偏真故虽履权乘无非会大涅槃一相趣入万途故云不妨。

  【疏】三明十八部。

  【疏】如古三藏流傅云五部初分二百年后何者是邪萨婆多中出分四部迦叶遗分出二部弥沙塞中分出一部四百年后僧祇部中分出六部唯昙无德部始终不分。

  十八部中初三藏傅者出首师疏前明二百年于三部中分十二部后明四百年僧祇始分共为十八部初云五部者通举全数也望后僧祇故曰初分萨婆多中出婆差部婆差中又出三部一法上二名贤胄三名六城(合本成五)迦叶遗出二者一僧伽提二浅摩提(本末合三)弥沙出一者名中间见(共本成二)僧祇出六一遗迹二弥沙三施设四毗陀五施罗六上施罗(本末有七)四分不分文据在此已上本末共十八部此中无婆粗仍以僧祇在五部数故使古师以僧祇当婆粗如疏后破。

  【疏】又如文殊问经下卷分别部品云根本二部从大乘出摩诃僧祇部分别说有七二者体毗履分别有十一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广如彼经名相住处不复引也。

  文殊问经初标示根本下引经文初二句引长行明二部所出从大乘者于一实道施方便故彼云文殊师利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出摩诃下次引偈示十八部所出文有二偈初一偈示派别摩诃僧祇此云大众老少同集故(此即窟外大众部也僧祇名通两部须约窟内窟外以分)体毗履此云老宿唯老宿人共出故(即窟内上座部)次一偈显所出从大乘者以末从本无别异故无是非者经云佛告文殊师利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其实如来所说悬记灭后故云未来起广如下彼云僧祇出七者一执一语言(所执同僧祇故)二出世间语言(称赞词也)三高拘黎柯(人姓)四多闻(有多闻智)五只底舸(山名)六东山七北山(上三皆居处)体毗履出十一者一一切语言(执三世有可言说故)二雪山(居处)三犊子(人姓)四法胜(人名)五贤(人名)六一切所贵(人所重贵)七芿(而证反山名也)八大不可弃(人名)九法护(人名)十迦叶毗(人姓)十一修妒路(所执计也)名相住处者如注可见。

  【疏】又如十八部执论真谛所翻随出本疏三十余纸一百一十六年后方出异执极广其致闲暇可看。

  部执论真谛陈时翻经三藏所指本疏其文已亡唐玄奘重翻名宗轮论论云一百年后十六年有大国名波吒梨弗多罗王名阿输柯(即阿育王)王阎浮提如是时中大众破散等下文指广今为略引彼云初从大众部出七部一一说二出世说三灰山住四得多闻五分别说六支提山七北山二从上座部出十一一说一切有二雪山住三可住子弟子四法上五贤乘六正量七密林住八正地九法护十善岁十一说度(与前并同但名或异对之可见)。

  【疏】四者五百部智论云佛灭度后五百异部闻毕竟空如刀伤心等。

  五百部智论但有通数不出人法名字彼具云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乃至坚着语言闻说般若毕竟空如刀伤心(不乐闻故)。

  【疏】问上列四种异执不同既是一化所宗俱会圣道何得更执岂曰达人。

  问中初二句牒前既下立难一化宗者师禀同故俱会道者所证一故更字平呼互也。

  【疏】答理本一也悟有浅深由机涉明昧计有利钝故入观也人法俱亡及其出也不无缘习教约相动随义以张道据正理分通会契。

  答中二初约理解正答理本一者答上会圣悟浅深下答上更执故下约观行证成人谓体析所观法即反照能观病除药去故云俱亡缘习谓心缘旧习入观照理理空故同缘习随事事有故异教下申教道所以教约相者有所示故动犹兴也相必有别不可一致故随义张正理即真空离相无二随门得入故云分通。

  【疏】故无量义云法水一也江河井池分其异耳初说四谛本为声闻八万诸天发大道意用斯文证何得怀疑。

  引证中法水喻理一江河喻机差初说等者经中显示一异之相彼续云次说方等摩诃般若花严海空而百千比丘无量人天得须陀洹乃至辟支等八万经作八亿。

  【疏】三明见解。

  明见解中次列六师并大集文。

  【疏】大集云梦㲲一段后分为五佛告长者我灭度后有诸弟子颠倒解义及以说法覆隐法藏名昙摩鞠多此云法正律名四分凡解行法先果后因此就化仪说相明显故倒解之如四谛法苦初道后覆彼常途因先义也。

  初师中初通叙诸计颠倒下正示初师初总叙见解人法名号倒解约自见倒说约化他凡下别释见解初二句标示且举果因余皆类此(有本作先因后果误)此下正释谓是此师化物仪式先示果相后推其因苦集世间果因灭道出世果因若从次第合云集苦道灭欲使知苦断集为灭修道先解后修教行易识若据四谛本是佛说而言昙摩者佛作倒说本为随宜昙摩计此用为常度故也由倒解故即是覆隐。

  【疏】二彼经云受有三世及以内外善能论议破坏外道说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难问善能答对名萨婆谛婆此云有也法名十诵然异道所计诛恶人畜道路女人陵皆无罪此部难言但杀得罪何简善恶戒出离因要身器净非一切性悉得受故。

  次师中先明见等亦同上科受即执计三世约竖论内外就横说通收三界系法该上三世五尘四大并有内外即情非情二种世间彼计诸法名字是空法体皆实然下别释见解引破外计释上善能论议等初破淫杀拣境外云人畜善者杀则有罪居家妇女陵方有过此下难破但破杀义淫戒类准戒下次破受戒不简彼计有情皆可受戒杂报净秽俱无所择前文已出外计故此直破。

  【疏】三者经云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名迦叶毗此云重空观法名解脱此有戒本相同五分。

  第三中我即所计倒本受是能执妄情凡谓实有遂生执着我既本无执将何附下翻重空义在此也转诸烦恼者显观功深断证易故三界见思故云诸也是可猒弃故如死尸法名解脱良由于此下示戒本广律未传。

  【疏】四者经云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名弥沙塞此云不著有无观法名五分。

  第四中经举六大摄尽世间色心等法上四大通内外色法识即心法虚空即非二法不作六相者不著有也存此六故不着无也下翻人名正从此义。

  【疏】五者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名婆粗富罗此云著有行不传其法。

  第五中彼计有我遍该五蕴等法故云皆说智非深远故喻小儿问此与外道何别答外道妄谓蕴中别有神我此约观行推㭊我蕴非一非异知是虚妄计妄为有可得悟道故不同也问此与第二师所见何异答引前比校其异可见已上五师得名有三初从解为名下云明慧卓朗除邪倒故二从计得名后三从观行为名又小乘宗计不出四门初是空门二五即有门第三双亦四即双非或可总归二宗一四皆空宗二三五并有宗。

  【疏】又云广博遍览五部经典是故名曰摩诃僧祇此云大众此有其律。

  六僧祇中不偏一见摄机斯足故云广博悬观五计集法无遗故云遍览。

  【疏】问古师多谓僧祗本律即婆粗富罗所执今如何分答非敢苟分大集明异若合婆粗文不应云遍览五部。

  初问中古师谓者如前已示答中初示所据若下显古违文。

  【疏】问二部五部同是后分如何经赞唯在五部答二部是本义通五见不虑后疑五部支生各怀异相多起静竞恐不传持故偏牒五不妨法界。

  次问经中但云五部虽异不妨诸佛法界涅槃不言僧祇故有此问据经止有僧祇而言二部者欲显本部亦分经中合赞故也答中上明本部不须意下示五部须意。

  【疏】问如上所列五部在初僧祇应后以遍览故今解云僧祇实先灭后便有以广博故通含五意故是总也如上经说。

  第三问以僧祇根本理合在前而经云遍览则显居后故须通之答中古师执前三藏所传以僧祇为五部恐据遍览之语谓是后分故须问决此中不叙故直标今解初示次第既云广博显是根本通含总摄故是遍览。

  【疏】二明前后者。

  【疏】问本文佛世所出四分灭后方生如何回互致斯目也。

  前后中叙问有二据文但问现未回互约义更兼师资颠倒。

  【疏】答元佛制教但云戒本通被众计名滥彼此故别标四分用约余部。

  答中以戒本名通须用别目简别今宗。

  【疏】问如向所解但先戒本后自取分故倒乖仪义亦不可。

  难中意谓必云戒本四分自可拣故。

  【疏】答开卷识宗故须先示戒本名通义须后列。

  答意可解。

  【疏】有解者云欲知戒本是何部律故须题目是四分律家之戒本也有斯异故标题不同。

  他解意取戒本出于广部故以部名标首简别余律。

  【疏】三正释名目。

  三正释名。

  【疏】言四分者显宗目也。

  法题别目中初文显宗目者五部十八并有戒律由此别知是今宗故。

  【疏】佛灭百年兴斯名教相传云于上座部搜括博要契同己见者集为一部四度传文尽所诠相故云四分。

  广释中初科上二句明时代准文殊问经也相传下示所出四下显名义问他文皆言律藏残缺今云尽诠相者答二意通之一据自宗已尽二梵本元备传度致缺如业疏云于阗有本约可百卷是也。

  【疏】此据说之所至非义判也故二十犍度离分三分可是义开邪。

  次科恐谓同世章疏科释为四故此遮之由结集时随至一节未终而罢如是四番一部方毕故云此据等也故下引据律中二十犍度受戒说戒二犍度在第二分尼律后安居下十六犍度自为第三分房舍杂法二犍度在第四分初据此散落无有分齐验非义判故云可是等(有除三分及是字非也)。

  【疏】又如本结未分为八十诵一夏之功也五分十诵其例众矣。

  举例中初根本部波离一夏诵出逐座为目诵数仍多五十二律亦据说所至处皆约诵数为名足成今例。

  【疏】言戒本者显教体也。

  通目中初云教体者戒即所诠体本乃能诠体。

  【疏】戒者禁也警也即众行之所因本者根也从也能生成于道务此戒为道本也又云戒为行本世出世行并依承之又云戒为教本一部广律止解戒行之文计应名律本今举行目教也又云戒为说本在座诫劝有所依承文云半月说戒经中来也岂不以所说为传者之本也又云听者以说为本耳听心纳寻说生行如是广之。

  广释中五义前二约所诠法后三就能诠文初义以因望果故言道本次义唯就因论故云行本三约能诠对所诠四即能说望所说五即能听望能说对文可见如下结指。

  【律】出昙无德(唐言法护)部律。

  【疏】出昙无德部律者举其人也。

  次释人号。

  【疏】前列四分乃异他本虽且分目不无相滥故重举人永除疑执。

  标意中不无相滥者犹虑他宗亦以四分为目故。

  【疏】梵音昙无德昙摩德与鞠多传有讹僻唐言度之同云法正谓法正律主明慧卓朗除邪倒也又言法护者能兴建正法不坠于时即十八部中法护部是也又言法镜者能照达万法也。

  翻名中初列梵号唐下翻华言三释如文总诸梵号故曰同云次指十八部者即上座部中第九部也或云法藏法密随义不同。

  【疏】古人依大集中倒解义翻此述其见非翻名也。

  点古中彼按经中颠倒解义用翻彼名故须指破。

  【疏】四解诸部东传所由。

  四解诸部中正示今宗因出他部正显戒本因叙广律。

  【疏】此门据行微似赊迟而于教本最是急要若不标举疑伪假生戒行所诠无宜不晓纵是佛说犹有宪章况非究竟岂妄承奉读者得意不用计文今后所列时代为次。

  叙意中四初叙缓急赊迟犹缓慢也在行虽缓于教则急若不下次显须知古藏录中或无翻传朝代人名则入疑伪二录意谓不示翻传将令后世谓非正译情由此起教曰假生教本诠行行依教立教源不晓行亦浮滥故云戒行等纵下举况宪章即律广文虽并佛说不无繁演虽非究竟义须承奉读下属付今下标举。

  【疏】自汉明夜梦之始迦竺传法已来草创镃基未遑具体众分道俗无受归戒年过二百至魏齐帝嘉平年中有天竺沙门昙摩迦罗魏言法时出僧祇戒心方立大僧羯磨受戒至高贵乡公正元元年有安息国沙门昙谛出昙无德部羯磨斯二部初在洛阳是谓戒律之先也余如钞说。

  列示中初文先叙本缘汉明即后汉第二主明帝永平五年夜梦金人项有光明飞行而至且问群臣奏言西竺佛法将流此土乃遣使往逆也迦即迦叶摩腾竺即竺法兰并中天竺人同契游化赍白㲲像及梵夹经至月支与汉使相遇同归汉地草创言其初始镃基取其未备镃即耒耟(上卢对下音似)治田具也基即田地(孟子云虽。有滋基不如待时)众分道俗释上草创无受归戒释上未遑年下正叙二部之始初明僧祇魏即曹魏齐帝当第四主迦罗或云柯罗戒心即戒本居中统要故喻心焉若据迦罗行受初依四分羯磨出僧祇戒心是则兼通二律但出羯磨在于昙谛故以四分推于谛耳至下次明四分高贵乡公即魏第五主废帝之号昙谛未详华语传云亦善律学正元中来游洛阳出四分羯磨迦罗传云请胡僧出羯磨者即指谛也准知迦罗行受昙谛译文若据藏中有僧铠羯磨曹魏时翻但时不见用故所不明斯下结示二部僧祇始有戒心四分但传羯磨未有广律洛阳即今西京下指事钞见释相篇。

  【疏】十诵律者有天竺僧弗若多罗秦言功德华以秦弘始六年诵出本文什公为译三分获二遇患而卒晋庐山沙门释慧远致书罗什令续其翻时有西域僧昙摩流支秦言法乐什与通译方讫其部俄属什化未获删定至弘始八年西域僧卑摩罗叉晋言无垢眼游至寿春石涧寺又续出受法名为善诵部文都讫但其文繁重颇怀疏质故什公临终恨言遗世。

  十诵凡经三译一部方全先明初译多罗罽宾国人姚秦时至此土弘始六年十月七日秦主请诵出梵本什公译之未终多罗奄逝故言遇患卒也晋下次明续翻远师栖止庐岳三十余年传中多有同名故以处简之远闻多罗入灭常慨未备及流支入秦乃遣弟子昙邕致书请什公更出余分罗什具云鸠摩罗什此云童寿天竺人弘始三年至长安秦主礼为国师广有翻译盛行于世流支西域人以律学驰名弘始七年至此土远亦遣书辟请遂与什共译部文已毕成五十七卷至下三明后翻卑摩罽宾国人先在龟兹(龟音丘兹音兹)弘阐律藏后至长安与什相遇乃讲十诵又出善诵四卷共上成六十一卷寿春长安坊名石涧乃坊中寺号但下示翻传文体什公恨言者临终告众曰自以昧闇谬充传译凡所出经论三百余卷唯十诵一部未及芟夷在其本旨必无差(芟夷谓删治芟音衫)。

  【疏】四分律者罽宾沙门佛陀耶舍秦言觉明以弘始十二年诵出本文凉州沙门竺佛念译释道含笔受与长含同翻其人乐广故文辞颇富。

  四分中耶舍罽宾人后游化至姑臧什师劝秦主迎之及至长安别立新省于逍遥园四事丰待并皆不受时至分卫一食而已为人髭赤善解婆沙时人号为赤髭毗婆沙十二年共竺念译四分律长阿含经十五年解座寻返西国竺佛念凉朝人内外该博当时译场咸所推许道含传云亦学解有功生年姓氏莫得而知译谓以华翻梵笔受即录语成文其人者虽三人共翻而文推笔受本四十五卷今为六十卷。

  【疏】僧祇律者有平阳沙门释法显远游大夏具写本文赍还晋地以安帝义熙十四年就迦维那国僧佛陀䟦陀罗晋言觉贤于杨都道场寺与华严同译故要约精美不负传通。

  僧祇法显平阳人东晋隆安中往西国求经律至中天竺得僧祇律泥洹等经凡三年学胡书胡语躬写还晋地安帝即东晋第十主迦维那即中印国名䟦陀以禅律驰名附舶泛海至长安抵杨都(即今升州)与法业慧严译华严经显获梵本就请同译成四十卷。

  【疏】五分律者梵本法显持来有罽宾僧佛陀什宋云觉寿以景平元年于杨州龙光寺译沙门释道生慧严等笔受故四部之文无越斯律名不虚称见重于今但弘通盖寡可用长叹。

  五分亦法显持还未译而亡京邑诸僧闻陀什善通此律故请出之陀什宋景平元年至杨州即此年与于阗僧智胜共译生严二师并罗什弟子故下示文上四句推胜下二句伤叹此方四律独五分罕传故云弘通寡也。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上之一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上之二

  【疏】自上已来略于文前开示标相今次就文义张三位。

  结前中标相者标即教诠相即前四章总别门中所明之义今下标后。

  【疏】初从稽首礼诸佛下一段偈明法正无学将传行教光被于时但为末代钝机情多狡诈谓是别怀未能师奉故先归敬叹戒功能劝以奉行名广略二教总序兴致已彰正宗宜显故次第二从和合僧集下至当于中学来名广略二教别序正流通盛开持犯诸通塞行别行已成众德圆满后当流演显无穷之相是以第三明人能护戒下总举两教劝修弘益。

  总判中初明序分狡猾诈谄谓多猜疑无淳信也别怀者下释归意云谓妄意言不承宗绪故先归敬者即初一偈叹戒功者即次一偈劝奉行者即欲除下诸偈也正宗中广略二教各有序正流通故云别也合此二教总为正宗序与流通皆言总者并望二教各有三分为言通塞即开遮持犯开遮通该广略总收诸戒流通中云别行者蹑前正宗广略不同又二教中行相各异故遵奉二教道业内着美望外彰故云众德满也。

  【疏】就前二序三种分别一名二意三前后也。

  【疏】就初名分有四种异一约人异前偈法正所撰和合已下如来布教二对时异前偈未来百年正序如来初化三总别异前偈法正一宗和合通五百部四就义异前是劝信后是所传发起序也。

  序分初科立名中四异皆云名者一法正如来从人名也二未来现在对时名也三前别后总就宗名也第四例同诸经名义可解。

  【疏】二建意不同若据当时敷化各唯一意如来正序不虑不行何有劝信止是发起之由不妨劝信叙己集结义兼发起据后引成非是臆说是则发起亦通劝信。

  建意中初明别意文中但叙佛不须劝则显法正不劳发起以教兴佛世正但传弘止须加劝此彰二序各专一意不妨下次示互通前叙结集意发正宗后引佛序意在证信言引成者谓引佛序成正宗故。

  【疏】三明前后者问发起之序兴在于前今何后列答若致在初有两非便一彰广序隔于正宗不相邻接发起非便二彰劝信本意不具谓唯劝宗不劝广序今总居先二种都便反上解取。

  前后中约时不次非理为问答中两非便者初据发起非便后即劝信非便反上解者一彰不隔二得皆劝故云都便。

  【疏】就初序文分为四节前有半偈明将演正法浊世障多恐有留难故归敬三宝禀承加护二有半偈归敬本意令法久住三戒如海下九偈广列戒之体相呈露时心劝以奉持四世间下明教行摄持功不虚义。

  四节判中总分偈文四句为一偈二句为半偈一句但云句耳自下分文皆尔。

  【律】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疏】就初文中义文分二初释三宝后解归意。

  【疏】且夫三宝三缘不同初名义者自可如常不学不知故须略引。

  初半偈略示中初科为二初示境别缘即境也初下次叙名义显今须释。

  【疏】言佛者梵云佛陀或云浮陀佛驮步他浮图浮头盖传音之讹耳此无其人以义翻之名为觉者具二义故言觉察者对烦恼障四住如贼唯圣觉知言觉悟者对所知障无明如睡唯圣独悟无明有二一迷事无明善觉三趣二迷理无明觉法实性通而独悟并名为觉。

  释佛为二初翻名梵名有七或云没陀或下加耶字具下次释义觉察义中烦恼障不出十支总为见思三界见惑粗故易断合为一住三界思惑微细难破离之为三故为四住此障凡夫不觉二乘同断觉悟义中无明一住通号无明别分事理初迷事者障俗谛故世出世法唯佛通达名如量智故能开觉一切众生故云三趣谓人非人畜总收六道并是所觉此谓觉他也二迷理者障真谛故法性真理唯佛尽证境智相冥名如理智此即自觉也然此二觉二乘不觉菩萨分觉后二句总结通而独悟唯局果人此即觉行满足也佛地论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二智对疏二觉)离烦恼障及所知障(对疏二障)于一切法一切种相(真俗二谛)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自他二利)如梦睡觉如莲花开(梦喻迷事莲喻迷理)故名为佛(拣因人也)更欲委辨非宗且略。

  【疏】所言法者此土方言大夏梵音即云达磨或云昙无昙摩之异传耳未解声明故言多僻法有二义一自体解法如三聚等二轨模解法今据后义至圣演教意在成行如车从辙如器从模法非目睹以喻成也又如行必从道道不从人道即行之所依法式无越此也。

  释法中初示华梵西国有声明论辨定语音讹正今指翻传之人未善彼论故所出不同法下释义初言三聚者一色二心三非色非心此三体性差别不相混滥故云自体次义如文自显初标示至下喻释又二初约车器喻二取道路喻释成轨模义也并上二句立喻下二句对合。

  【疏】僧者天音具云僧伽此无其人以相翻之号为众也或有旧解言和合众即体相为名言斯等人同具六和四人非一崇成众法故也然诸经中但单众翻不兼体说广如羯磨疏解。

  释僧中初翻名单就相翻是今正译或下出古解初翻名和合是体众即是相言下释义具六和者释上体也四人者释上相也成众法者辨一切羯磨也然下指归正义羯磨疏中但取众翻广有废立不复繁引。

  【疏】此三益世近拔三有远清二死希世独达可重名宝故宝性论喻分六义一希有义世宝贫穷所无三宝薄福不遇二离垢义世宝体无瑕秽三宝绝离诸漏三势力义世宝除贫去毒三宝六通难思四庄严义世宝严身令好三宝能严法身五最胜义世宝诸物中胜三宝诸有无上六不改义世宝炼磨不变三宝八法不动上虽六解同举喻成核其宝字同训珍美如常所引。

  通名中二初约义略释上三句显益近远二字必对因果二死者一曰分段三乘共亡二曰变易唯佛永尽希下一句结名希世者世间无故独达者超诸有故故下引文广释今用四种三宝对此六义初义通四住持无信不遇化相无缘不遇舍卫三亿可以明之理体局圣凡愚不遇一体二乘不遇第二义中唯约理宝归敬仪云住持三宝体是有为具足漏染又云化相体是无常四相所迁灭过千载但可追远用增翘敬据后一体在迷随染故此三种皆无此义第三喻中六通在人唯对化相神境他心天眼天耳宿命漏尽六皆明彻总号为通毒谓苦恼下云宝能现除贫苦与此颇同第四通四住持化相能发信仰理体一体可以修证皆是严身第五亦通四余三易解住持佛法虽是世物莫不表示法身功用无极仪云金木石土体是非情以造像故敬毁之人自获罪福故知此宝得名无上法亦准同剃染之僧为世福田人天中胜破戒恶行犹过外俗况余持奉其胜可知第六唯局理宝仪云此之三宝常住于世不为世法之所陵慢一体虽常然就迷边随缘流变余二无常非所论矣八法者智论云衰利毁誉称讥苦乐四违四顺能动物情名为八风理宝人法皆是出世无漏圣道不为八法之所动故上下总结。

  【疏】就三宝中重分四别一举众相二明本末三分次第四叙功用。

  重分中前但释名名通四位故开义门料简显别故云重也。

  【疏】初众相中有四种三宝。

  众相中他宗皆阙理宝四位分别独出今疏。

  【疏】一理体者如五分法身为佛宝灭理无为是法宝声闻学无学功德是僧宝二化相者如释迦道王三千为佛宝演布谛教为法宝拘邻等五为僧宝三住持者形像塔庙为佛宝纸素所传为法宝戒法仪相为僧宝四一体者如常所论唯约心体义分三相如涅槃说三宝同性等。

  初明理宝文出多论五分者戒定慧从因受名解脱解脱知见从果彰号由慧断惑惑无之处名解脱出缠破障反照观心名解脱知见灭理四谛灭谛涅槃学无学者初果已去同见真谛名理和僧然此理宝亦即同体但望佛僧证理边为别故多论云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止是一法相有差别故分三宝化相中三千者所化之境谛教即四谛法门虽多而以首者言之又四谛统摄凡圣因果大小教门广略异宜无出此四拘邻此云本际即鹿苑中初度五人首曰拘邻即憍陈如也二曰頞陛三曰䟦提四曰十力迦叶五曰摩诃拘利住持中戒法是僧体仪相即削染也一体中如常论者即指经论之宗三相如后自委。

  【疏】二明本末者。

  二明本末。

  【疏】四种之中初理为本余三从相故为末也如毁佛出血据相无罪化佛无心非情无恼也以损法身所依故结重逆法僧损益本末例然故大集云若打破戒无戒比丘罪重出万亿佛身血者岂不以形服出世为圣道标若加轻毁则三宝通坏故也。

  总明中初正示如下举事以显先明佛宝此明化相以理为本化相应身故云化佛多论问何以出色身血得逆罪耶答以色身是法身器故法身所依故法下例余二宝如破法轮正望真谛无证入故如杀罗汉亦望证理福田极故是则化相皆望理宝以论罪福故下别证僧宝即约住持以证化相初引经文破戒无戒打业极重故知不取仪相论僧岂下推经意形服是住持僧圣道即理宝僧住持佛法由僧弘显是故毁僧则兼佛法故云通坏又智论云如泥铜等体是无记非感罪福以成法身相随前敬慢有罪福也(此住持佛亦本于理经卷准说)一体在迷迷从理起悟还复理本末可知。

  【疏】问就当四相亦有本末不。

  问答中上是四位对论今欲随位各说故此请问。

  【疏】答诸家都隐今试举之此由常怀何得不识且如住持三宝图写佛形峙然端拱为佛宝之本也自余贤圣八部周列为佛宝之末也故殿宇廊庙神鬼禽兽斯非宝尚何得福生但是庄严至圣同崇尊德所以若作若损皆望本缘法僧住持非无本末例上说也。

  答中初示意且下正明峙即高耸之貌贤圣即三乘弟子八部即经中天龙夜叉等本缘即佛法僧例上者法以经卷为本函帙等物为末僧以具戒为本常住受用为末问住持可尔余三如何答文虽不明随义可说化相佛僧亦取受用以分本末法中四谛苦集是所破道是能显此三皆末灭理所显名之为本理宝中五分事身应末所证理身是本法者能诠之教假名字说为末所显之理体绝名言是本僧者学人为末无学是本又学人未尽烦恼无学尚存苦依二皆为末同证真理通号理和为本一体中众生本性寂照自在三皆是本今既在迷昏动拘缚三皆为末。

  【疏】三分次第者。

  三明次第。

  【疏】如理体三宝同上次列若核其本证理方具法宝为初但理不自显托行以彰故先五分佛宝居首又解理由人显道假行成释尊出世方闻三宝还依化相故理无别。

  理宝中初二句指前众相若下进退以释约证法合居先从行佛当在首又下重解比例化相并佛为初。

  【疏】二明化相佛先法次僧后者以释迦初证唯佛独尊非尊不可在初故为首也大圣虽现止得动其耳目至于烦惑要假法除次演声教用涤心恼教之所及行是所归虽说无证还同不说故拘邻会正方僧宝现此则化仪次第不可乖也。

  化相中初标示以下随释初叙佛初大下明法次教下释僧末此下结示。

  【疏】三住持中僧初法次佛后者由道假人弘世途法尔故迦竺初达现僧仪也述五乘为善因明三途为恶果现法仪也斯法远大非凡小之所开故表画像于凉台推其所说现佛仪也。

  住持中是约此方以论前后准知西天佛灭已后法委于僧与此不别初通列由下别释初叙僧先述下释法次斯下明佛后开谓开示凉台者即腾兰赍至白㲲释迦像及四十二章经汉明帝遂于南宫清凉台令画工图佛立像并写经缄于兰台石室。

  【疏】四一体者法先僧次佛后体是心体本来无染妄覆迷倒故兴邪正今了法本理实无三随相用分一方行化故照理边即为觉义体离名言即法义至理无滞和合僧义非法不知故须在初非佛不晓故后说也僧居中者体未纯净如杂血乳分有所遣岂喻醍醐故不同佛也。

  四一体中初标列体下随释又二初示三相前叙迷今下明悟上二句悟实体本一故下二句悟权知方便故涅槃云善男子汝今不应如诸声闻凡夫之人分别三宝于此大乘无有三归分别之相所以者何于佛性中即有法僧(示法本也)为欲化度声闻凡夫故分别说三归异相(明随分也)故知分三暂被凡小故云一方行化即娑婆机宜也故下显一体义照即能觉智理谓所觉常住佛性离名言者体寂灭故理无滞者随染净缘故非法下二显次第初二句明法初知即是悟法体常住随悟得入故必居初次二句明佛后逮至极果方究尽故下明僧中此据初心至于等觉皆是中间涅槃迦叶问品云众生佛性如杂血乳血者即是无明行等一切烦恼乳者即是善五阴也乃至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断少烦恼佛性如乳阿那含人佛性如酪阿罗汉人犹如生酥从辟支佛至十住菩萨犹如熟酥(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并同此喻)如来佛性犹如醍醐上列三乘皆是分遣未及果佛故云岂喻等也疏据四位别论次第今总四位可例明之理体一体二皆常住则通三世化相现在住持灭后此约如来从凡至圣出世入灭则一体居初若从佛出开演化导则化相应初理一居次住持最末义可知也。

  【疏】四功用者。

  【疏】四宝为言理宝为胜由常住故为世所归余三随设体是有法。

  功用正明中云理宝胜者理通大小生空真如是小乘理清净心本即大乘理今须约大以论胜劣归敬仪云理谓至理天真常住还是心体若尔与一体何异答一体在迷专据凡说理宝约证唯从圣论故分二矣是故理体独胜余三。

  【疏】问心本清净非世所染一体常住何不为胜。

  问中理一两位净常不别独推理胜故须明之。

  【疏】答就理为言诚如所问语相为论秽杂非现何得同佛所证心源故涅槃云或有佛性二人俱无明知行果异俱有。

  答中初文上二句纵许来问语下夺归前解上二句明一体劣下二句显理宝胜理体虽一生佛异故故下引证迦叶问品云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阐提有善根人无(为胜他利养为他所属系念无色天如是修善人也一阐提此云无信)或有佛性善根人有一阐提无(邪见断善障自性故)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性平等故)或有佛性二人俱无(二并凡夫不同如来已证之性故云无也)善男子我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义者不应难言一阐提人定有佛性定无佛性若言众生悉有佛性是名如来随自意语经明如来有三种语前后三句方便教中随他意语(指前权数)俱有一句一切悉有名随自意语(今经实意)又经云若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能得见我说如是汝说亦尔是名随自他意语经明四句此中略举二俱以证生佛之异二人即阐提善根也望佛所证则二人俱无望凡皆具则二人俱有明知行果即指如来修证经云十住菩萨少分见性故知唯佛证性究竟凡夫但具何得相拟。

  【疏】有人云住持三宝末世为胜理在冥通但为玄德世唯相有假相开通浊世钝情非相不动约机接俗信不虚也。

  他答中初二句标示住持胜者局据灭后若就通论化相现在为胜一体常住在迷无染岂不为胜随义虽通理如上判理下二句显理非胜体离言象故云冥通神用难思故云玄德世下释住持胜约下二句似是疏家许与之词。

  【疏】二解归意若就后偈为演律藏令法久住约义以论六种差别一荷恩故佛说法药僧是弘传为拔毒箭兴显于世皆于我益何得不敬二加护故浊世障深将欲传通多感魔业作诸留难若不威加无由远离三生信故谓妄意言不承宗绪故前列敬知禀有由四表敬仪五众所归并宗三宝今欲通法必先兴请近行世供远住法故五显胜相如成论云三宝最吉祥故我今初列六开众生佛法僧念故以三宝大利惠益无边微沾希向历劫不朽故前列之令兴敬念。

  归意中初指文以明约下就义别显六种中一二及五恩威胜相皆属所敬三四与六信敬存念并属能敬毒箭者喻我倒三毒能害净心故以喻焉四中世供即然香稽首六中不朽谓善种不失此约半月将演圣训尽敬祈请内诚所为六意备焉。

  【疏】就释文中初稽首礼是能敬仪也后列三宝是所敬境也。

  就文释。

  【疏】形表心敬头顶至地故曰稽首稽者下也如经论中敬有三品据世俗礼则有九品稽首稽颡顿首顿颡并是一也。

  能敬中初科上四句示名义稽训下者下至地故如下引二教以释三品出智论一口礼(言相问讯名下礼)二屈膝(即跪立名中礼)三头至地(即稽首名上礼)九品出周礼一稽首(拜头至地)顿首二(头叩地也)三空首(头至手谓拜手)四振动(战栗而拜)五吉拜(拜而后稽颡谓吉事而致拜)六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七奇拜(奇居宜反谓一拜也答臣下拜)八褒拜(音报再拜也)九肃拜(但俯下手拜)稽但着地顿乃叩顿首即是头颡谓面额名虽多别事亦无殊故云一也。

  【疏】礼者敬而已矣由屈敬故表情尽仪故云礼也礼者理也事行合于正理也余如郑玄注周礼说古德相传礼谓拜手据俗中解礼则通诸不可广说但知略也。

  次文中初示礼本敬在于心礼见于身心敬不已身乃致礼是则礼者唯主于敬更无他意故云而已礼者下次释礼义礼记云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乐不节又云礼者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设之不当犹不备也余下如上所引皆彼文也古下三斥局言通诸者一礼训于理不唯在拜又如上九礼岂止拜手知非局矣不下示略广在归敬仪中。

  【疏】众圣非一谓诸佛也致敬教主所以通者显道无二齐须同敬故兼诸佛也又下列七佛即通奉敬若准流通三世齐礼。

  次释所敬佛宝中初文上二句牒释致下释通敬意余宗戒本但归释迦独今四分遍敬诸佛道无二者通而为语自行修证化他权实别论今意释尊制戒开遮重轻并观三世无异辙故又下据前后序释上诸义。

  【疏】问教是小乘无现在佛文所列者乃通过未答此宗大乘如羯磨疏光律师判非是小乘故戒下云现在诸世尊斯文良证也。

  释疑中初问意者以今小教但明大千世界释迦一佛以为化主无余佛土文通诸佛义实乖宗故须会释即指前引答中初正答此宗大乘者即分通义指如疏者彼约五义以显分通一沓婆回心二施生成佛三相召佛子四舍财用轻五识了尘境如彼广之光师下据他判故下还引流通为据。

  【疏】上以稽首通敬余二名为及也。

  次释余二。

  【疏】法如上解。

  法宝中指如上者见释名中。

  【疏】比丘僧者揽假成用也比丘者梵天本音名为苾刍传之讹伪故致斯耳。

  僧宝初科先示僧体人无自体五阴合集号假名人阴本无用假人有用总四人假以为僧体故云揽假四人和聚能办前事故曰成用比丘是别揽别成僧故两列之比丘下标名业疏云或云煏(音阙)刍。

  【疏】此方无人以三义译一曰怖魔或令魔怖遵修三行出三有也由此义故名之为僧故五分云为解脱出家名为僧也二曰乞士有二义故上则乞法以练心下则乞食以资身得法奉持验以四教受食观厌须离五邪广如常解三曰破烦恼者欲使依名思义顾瞻有本不至流俗唯欣出要故云于我法中怏修梵行尽苦源也。

  义译中初科上二句标示一下别释初义两别怖魔者明其本志魔怖者约其功行魔有四种天阴恼死遵下通释二名三行即戒定慧由下结名故下引证此释比丘皆云僧者以众假别成故别从众号次义中乞即求义法是道因食乃道缘因正缘傍故分上下得下明二皆从正方成此目四教即涅槃四依一依法不依人(初令依法谓不以人废教)二依义不依语(二拣依教不以言害理)三依智不依识(三拣依义不以情碍智)四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四拣依智不以权妨实)此四辨决邪正行者依凭故五邪者一为求利养改常威仪诈现异相二说己功德三高声现威四说己所得激动令施五为求利养强占吉凶后义中初句示名欲下显意依名是闻思义即思顾瞻下是修由此一名克全三慧顾瞻即观察有本即烦恼不至流俗者弃舍世乐故欣出要者高慕圣道故故下引证即佛以善来度人之词初句生正信次句修因下句证果苦是生死源即烦恼。

  【疏】又解在因名怖魔乞士破烦恼也在果名杀贼应供及无生也相对转胜故殊绝也。

  对果中初文果号阿罗汉亦具三义翻前三因杀贼者二惑尽故应供者是真福田德堪物供故应字平呼谓相应也无生者苦报永亡故因名己胜果号复胜故云转也。

  【疏】问乞法练神何不至果答如筏喻者渡已不乘药为治病病亡药遣若不除药又成深病止得就因形。

  有资待若从果德应为物供乃至因有惑可破果无惑可生例而知也。

  问中以因分二义果偏对食故问释之答中初明法不至果筏药二喻以显至果因法无用形下重示余三因必至果乃至者略前怖魔魔如怨贼因中怖之果上已杀谓断尽烦恼不受后阴永无死苦天魔反惧义同杀也。

  【律】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疏】次解第二归敬本意初句明意后句明益。

  次释半偈。

  【疏】说非过未传显当时故曰今演此谓能弘之缘也。

  明意中能弘缘者今指说时演属说人二并缘耳。

  【疏】毗尼法者谓所弘之教也毗尼翻律律训为法转释取义令易解也。

  释毗尼中所弘教者即指戒本名义齐列故云转释。

  【疏】如母论云毗尼名灭灭诸恶法故曰毗尼所灭有七谓犯诤烦恼比丘及尼少分一切处也二百五十戒为少分也净戒心慧微细戒者是一切处也。

  引文中母论先示名彼云毗尼能灭不善根(息诤)能灭障法(三世三障)能灭五盖恶行(见行惑业)名为毗尼今以诸恶一句总之所灭下列相初言犯者方便趣果污体成罪故论云从犯毗尼出罪毗尼是也(由犯成罪故)二诤者如四诤起七毗尼灭论云能灭斗诤故三烦恼者论云能断烦恼故(有本改为毗尼误也)四比丘五尼者即二众不同戒六少分七一切处二下别点后二非出彼论戒实无量且据数作为持犯蹊径故云少分净戒即别脱心即定共慧谓道俱微细戒者总上三种别脱微细者谓戒本之外八万无量尘沙制也。

  【疏】如上灭解但是对治所除至于相翻如上解是。

  会名中上二句出论意上之七种总括为三一诤二惑余皆属业并是所除此明论家随义释名不当正译暗点古师所据之失下二句总归今译如上即总义中。

  【疏】又如明了论毗尼有九义一者比丘毗尼如故出不净等二者比丘尼毗尼如独行戒等三者二部毗尼如所学淫盗等四罪毗尼如八缘起所生对治得灭五惑毗尼如三界五品惑也六者有愿如沙弥十种学处七者无愿如白四竟诸戒并起八者时处如边地受五得数澡浴中国不得昔用三归今时不得热时数洗寒时不得等九一切处毗尼如杀盗等一切时处皆应共学等。

  了论初二即二众不同戒三即同戒四中八缘起者一有罪从身生不从口意生(如不闭户共非大戒眠等)二有罪从口生不从身意生(如善心为女人说法过五六语等)三有罪从意生不从身口生(如心地诸罪)四有从身口生不从意生(如善心为男女作淫使等谓媒嫁也)五有从身意生不从口生(如故出不净等)六有从口意生不从身生(如染污心对女人说淫欲语等谓粗语也)七有从身口意生(如有染污心为男女作淫使等)八有不从身口意生(如先对人说大妄语彼人不解此人已对治三方便后时彼人若追解其语此人即得波罗夷罪)五云五品者论作五部旧记准发智论云见苦所断结集所断结灭所断结道所断结(别示见惑)修所断结(总示思惑)三界各有五部成十五部惑有愿者具戒方便故无愿者已满足故八中论作一处疏加时字如下明处昔下明时此二并约受浴显相余事准说。

  【疏】据此九位罪惑两种灭义以明余有科条并从法也又解罪惑对治事理多途若非律教何得诠别故通归法方显彼此也。

  示名中先约两判又下指归一义初示化制相滥事行治罪理观治惑事则篇聚重轻理有性相等别故云多途若下明律能简别故彰法义。

  【疏】二解演布益中由上传持正法兴显。

  明益略释中蹑上显意。

  【疏】问会正之极勿过明慧如何久住偏约毗尼。

  问中据论断证慧学功高文偏指戒假问以释。

  【疏】答明义不同各有兼正据理深浅能治功用戒律指事伏业方便故劣明慧若就住持建兴三宝则律为胜由世随相有律附缘生亲成大用故文云以众和合故佛法得久住也又约根条定慧不及自不能起必由戒生如经依因此戒生定慧等教据斯义故弘演之。

  答中初通示据下别释先约断证推慧为胜若下次约住持以明戒胜初正示真理体寂非证不知外无表示住持义劣律相昭显故独标胜由下释所以初句示世谛随事对理体空故言相有次句明教依事立缘即事相止作二行并假众缘以辨成否下一句正显功用谓众别两行生善灭恶内轨道众外发俗信维持光远功由于此故云亲成大用也故下引证即律序偈显示久住全由众法律藏独胜文据甚明又下次约根条义如卷首教兴意中教下二句总结二意对合文旨。

  【疏】所以善见论中佛告阿难有五法令正法久住一毗尼者是汝大师二下至五人持律在世三中国十人边方五人受具四乃至二十人得出罪五由律师持律故佛法住世五千年广文如彼。

  引证中论出五法初是约教后四从人二五相滥约义两别但二取知法之能五约延时之久三四二种受随分之问所以住法须五人者答除出僧残余皆可秉四人虽体不辨边受受法不行僧宝永绝道假人弘由僧绝故佛法无托苟阙斯人法皆覆坠五千年者有二初五千年中一千年得三达智(通三世故)二千年得四果三千年得三果四千年得二果五千年得初果第二五千年学不得道万年经书灭尽但剃发披袈裟而已愿诸后学竭力护持但得五人是名法住末世虽多但知剃染戒德不修律范安识岂能令法光显于时况二千年尚得四果去圣未远但不䇿勤必有勇进何患不及请观圣论退而省之。

  【疏】良由一闻行教信而奉遵业非外倾定慧内发远近两果无不思怀引生后进永隆万载故为久住也。

  出所以中初明修因慕果下云近获人天远成五分此为两果引下明相传不绝显久住义。

  【疏】然此归敬一行偈文戒本或无者但是后人妄减非是梵本略之通捡诸部戒心卷首皆明归敬考文约义理必具之岂得径叹戒功前没三宝辄增劝信谁能奉行故知引者是也昔人谓同大律或且标异前弘删略伤甚为过久矣。

  斥略中即愿师集本文相有四初明减略通下二取他宗例决十诵僧祇五分解脱四本皆然考下三约义斥非彼本卷首便云戒如海无涯故云岂得等不列三宝无所禀承故云辄增故知引是者取觉明慧光二本也昔下四出古除意上句明简广律下句明异他本前弘即上二本删下结责(有本大同字倒又多于字或且误作戒字)。

  【律】戒如海无涯  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
  众集听我说  欲除四弃法  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  众集听我说  毗婆尸式弃
  毗舍拘留孙  拘那含牟尼  迦叶释迦文
  诸世尊大德  为我说是事  我今欲善说
  诸贤咸共听  譬如人毁足  不堪有所涉
  毁戒亦如是  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
  若生人中者  常当护戒足  勿令有毁损
  如御入险道  失辖折轴忧  毁戒亦如是
  死时怀恐惧  如人自照镜  好丑生欣戚
  说戒亦如是  全毁生忧喜  如两阵共战
  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  净秽生安畏

  【疏】就第三段戒如海已下广陈体相上演毗尼虽久住益未委住持有何体相引文成证深有远趣。

  第三释九偈初科蹑前生后寻文可见言引文证者偈词始末显相劝信并依诚教故。

  【疏】就分为三初一偈明戒德宗体弘广引生能为圣道之因基也虽列本基业理微隐自非假相无由生解是以第二欲除四弃下三偈略举篇聚结说有人则表行相有承寄也上乃教明未详持毁纵欲承遵恐徒疲顿故次第三如人毁足下四喻五行明持毁得失众别之行此之三位统收义尽何以知邪前明戒德宗体所归次明戒相生行缘境后明戒用结成本业。

  科文中初段云宗体者宗即戒法体谓受体此据已受之人纳法成体故云圣道基也弘广即指海喻引生即如宝喻虽下叙次段初句蹑上业下发后业即戒体造作成故号为无作非色心相道理难见故言微隐略举篇聚即欲除下一偈结说有人者即毗婆下一偈半(有本则表下多持字)有承寄者即我今下半偈上下叙第三节初二句蹑前纵下起后四喻五行前二行是一喻后三行各一喻又前二别行后二众行如下委释此下总示初明法体次即戒相后是戒行则知此段备叙四戒宗体是教行之本故曰所归戒相所列成犯缘境为成二持故云生行戒用即目戒行用谓功用非行不彰从功表行故云用也结成谓行心造作本业即二持善因因能感果故云本也或通持犯善恶二业彰戒功深持益毁损。

  【疏】就前体中上半喻陈明清恶生善之德也下半举益劝听也。

  牒释初偈。

  【疏】就初喻意戒旨深远浅识未闲故借近事以况斯理。

  喻意中初文近事即海宝况比也斯理即上戒旨。

  【疏】有人云诸方类聚各有偏习故天竺恒言多涉譬喻此方不尔今解不同诗有六义比兴存乎睢鸠葛藟事微喻大何得偏指推委华胥。

  次科先出彼意上二句叙人处不同诸方且指华梵类聚谓人物同处下二句示偏习之相今下显非毛诗序云一曰风(刺上化下曰风)二曰赋(布义曰赋)三曰比(取类曰比)四曰兴(感物曰兴)五曰雅(政事曰雅)六曰颂(成功曰颂)睢鸠即鸟名(睢匕余反)会雄雌有时不淫于色诗者用比文王后妃之德诗有五章第一卷首此不烦引葛藟(力轨反)菜也生于水边刺平王周室道衰弃其亲族葛藟生于河之崖得其润泽长大不绝兴者喻王之同姓得王之恩施以生长其子孙今乃不顾反不如彼葛藟矣诗有三章出第四初关睢正夫妇葛藟正亲族此二皆王者为国之本故云喻大何下结责。

  【疏】就喻有二初明深广无涯性不纳秽喻次明能出众宝使求无厌喻。

  【疏】言戒如海者海为众流所归戒为众善所集体周法界故曰无涯清澄离染性不容秽律本所明意存后解戒文所述但举无涯具兼之也。

  次科深广喻中初文二释初周遍义二离染义众善即世出世间凡圣行业体周法界者就境示量也律下会释初指律序彼云譬如有死尸大海不容受为疾风所漂弃之于岸上诸作恶行者犹如彼死尸众所不容受以是当持戒此即但有清澄一义戒下会今文谓文偏而义具。

  【疏】然涯之一字世滥者多或山下安崖则山边险处若水右安崖则水边畔际今喻海界不可兼山或名为仪傍通非正楚夏之异何得妄言应从改正五佳反也乃是世语随俗无过脱经学识不涉上迷。

  次科初定字体字义两别不可相滥或下正语音楚夏谓南北音异佳字音街则与山崖字别音同今时略韵亦通崖字乃下示意上二句遮情下二句劝学脱犹或也。

  【疏】二如宝喻中宝为世重求得无厌欲明戒海非但清澄兼生道品三圣所重故言宝也常行志求无时暂息故去无厌也。

  次出宝喻正释中初科道品者约行次第三十七品(广如事钞)约人进位大小贤圣。

  【疏】然戒宝丰积赡周生类故使前圣果圆后贤因满引生来业展转住持众生无尽戒宝无竭也据文能求之怀也从义所求无限也。

  次文初句明体量之广欲句显被物无遗故下示无穷之益前圣后贤并通三乘上是自行引下明化他来业谓戒善功德法体常住在人所兴人相继接法何有尽有同世宝滋长无穷据下合文意偈云无厌正约能求然由无限故使不厌以示此科从义释故。

  【疏】又宝有二能一现除贫苦者显戒现止业非能感名利交免三涂之贫苦也二资成形命者显戒近获人天远成五分斯益既厚故求无厌。

  三中二义初句标喻显下法合初除现生贫苦止恶积善故不贫人天圣道故无苦交俱也次义中标喻法合亦如上分凡圣两报由戒资成世出世别故分近远斯下双结。

  【疏】问如经论说海喻多种今此偈中止列二者。

  问中多种者海有八德一渐深渐入二潮不过限三不宿死尸四百川来会无复本名五万派悉归而无增减六出众珍宝七大身众生所居八同一咸味戒本上句可配初德次句对第六旁兼清澄即是第三欲显戒文出二之意故问申之。

  【疏】答作者知时明喻举要初明深广清澄喻显说戒仪专被行净如有纤过非听说之仪也是以今初开宗即明简众喻众成由行能怀圣宝故次辨求无厌喻此二摄化始终余非要务故略不叙。

  答中初叹美部主初下次正申所以前明无涯喻深广清澄兼含两义众成下次示求宝喻此二下正通来问前喻众行后喻自行说戒摄僧要唯此二故也。

  【疏】就法说中初举喻益劝护圣财后明体不虚圆必假说听之力方便摄持名之为欲对治行成非缘不起名之为护戒德内充资神养圣目之为财财即道品恐滥于世故云圣法合上宝也。

  次法说劝护中初文欲护二字即是能持始终二心神即心神圣谓圣道。

  【疏】所以不合初喻者前显戒体量周无际后显多宝充足所求求在无限终从戒海故所出之宝无穷则知能生之海无际是则圣财通于三道欲护听众亦被三乘若作此解具兼两喻。

  次科初徴起前下正示意以所出之多足显能生之广故但合宝即兼海矣是下点前圣财不专戒学方显出生无穷之义三道约法谛缘度也三乘约人可知若下结示文旨。

  【疏】说戒明约非别所弘既同奉行义无不集故云众集听我说也。

  说听中别人对念无人曲开文从本制故云非别等约即制也。

  【疏】上叹戒体无际无厌愚夫迷旨非不迟疑故次第二列相显示。

  次释三偈初科上二句结前无际无厌即指二喻。

  【疏】就分为三初一偈举列广教劝信修舍次一偈半引佛成证结说有由后有半偈显己承传劝受听说。

  次科总分中修谓履善舍即离恶结说者结谓总括七佛说即创制广教佛不说广偈云说者即是制耳。

  【疏】就初文二前之三句广教戒相灭恶之功下有一句举功劝听。

  【疏】欲除四弃者举此教本能防未非应起不起名之为除非谓已犯而说除摈假名比丘方便禁警使初篇业冥伏不起名为欲除所除是何即四弃也而言法者法义极多今取能成犯缘故云法也。

  释四弃中初正释非下遮滥假下重释内凡已还未见真理无实德故通号假名初果已去名真实僧冥犹潜也法义多者如自体轨持之异今取等者谓诸戒相各列犯缘具则成犯揩式轨定犯由缘辨故曰能成即二义中轨持解也。

  【疏】若据义收灭障除遣随言皆得莫非离过而为本也。

  总示中以文列三篇三名别对恐生局计故总示之文无遣字义类无异故通举之。

  【疏】初篇既离行本得成若不净捡二篇众法难立故名灭也。

  【疏】上具戒行不显威仪则形心不净众法无托故当静缘令非不起是曰障也。

  次释残堕皆蹑前义势发起后文并云众法者对今说戒当机要故。

  【疏】既已识相依说须行故又劝听也计初一劝义则兼通但以末世钝机情多浮滥圣所制禁凡所常行恐未志奉妄有轻忽故又重劝。

  释劝听中初牒释计下明重意初二句指前偈但下申所以专念曰志遵行曰奉说本为行非闻不晓惑重信轻故频加劝。

  【疏】问戒行之本具通轻重何故但举三篇。

  问中以戒本五篇不具列故。

  【疏】答灭恶之戒通摄五篇且列上三余盖存略又解初三戒摄下是威仪且举纲领故不随事又云今列篇相正存听说序中所为凡有二人专精不犯非治所科犯已从灭法唯三别初篇非数所摄虽忏终不成僧二篇唯是众除三篇同对别舍广教具含二净义须列相示之。

  答中三释初文略释可解次约提纲释戒分列二不明偷兰威仪标一不显余三故云且举等三对忏法释初示列相序下约人释义序为二人者文云犯者应忏无犯默然故初专精人因而先出次犯忏人正释今文犯虽有五忏但分三提舍吉罗并对首悔故同一位若论初二同是众法但初不复本次局二十故分二位又据下三约说三一有异望人对别是同二净即前二人初人持净次人忏净。

  【疏】第二毗婆尸下明能说教人就文分二初一行偈列教主之名后半偈结人以成法表无虚演意也。

  释次偈半教主名中。

  【疏】若依增一初佛百年前说略教后方说广如是后佛八十七十六十四十二十及至释迦十二年后方制广教。

  初文七佛说略年数第减者以钝根渐多禀略渐少故释迦中制合作说五年已制故或可制弟子说义亦无妨。

  【疏】问如律文云第三第五二佛唯略经说何通答适化无方随机隐显斯乃圣心布教盛衰非凡所谋律隐二佛之广生请制之由经陈七佛之通表化仪之相未可偏执五过自生。

  问中律序舍利弗请佛制广问言何佛法得久住佛言毗婆尸等四佛法得久住以制广故毗舍那含二佛法不久住以不说广故则与前经相违故举问以会之答中先叙难测无方犹言不定盛衰谓律明住灭谋谓图度律下显经律之意各据一端机见有异未可和会五过出成论谓迷名生法痴随文增五失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诳人四谤法五轻于圣法。

  【疏】问文中唯引过去不明现未者答往佛有教可传师资成训劝信易立所以引之现未无教无由生信。

  次问中佛在六为过去灭后七皆过去答中初答唯引过去后答不明现未现佛化他方教法不被此未来同此土教法复未设望今现无故云无教。

  【疏】问序文阙于现未何故流通具明三世答各有其致戒序将弘圣教恐时不奉故引已起之教成劝信之由流通泛引戒益必行会圣圣不虚会三佛皆行因教圆德无不果满也。

  第三问中欲伸前后出没之意故此问之答中初句通示戒下别释初明今阙时谓时机流下次彰后具泛广也意明序首劝信过佛教成有所信故流通显益可通三世彰益大故。

  【疏】释七佛名如略教解。

  【疏】就结人成法中七佛非一曰诸宇宙无上曰世尊行满位高曰大德也为我说是事者引上广教被下世机定非私传闻必至圣此则显己承习有由何得不奉。

  结人中宇宙者俗典但指天地之中今则必通大千境内行满者三祇累积位高者众圣中尊引上释是事被下释为我显已即说戒师。

  【疏】文中分二初句上有所承今将绍续如教而谈云善说也若为名利无益而传则是绮语非义所摄下句明说说必被人忍乖法仪故又诫劝赞美传习之宾故曰诸贤谛受无倒故敕之云咸共听也。

  三承传中初科文阙牒章分句孤起疑是写脱上句前释我今欲如下释善说下约绮语反显善义下句中初叙重意望前二劝故云又也赞下牒释传习宾者即目听众敕诫也。

  【疏】如经论中大小两乘俱有贤圣并约道业有显晦也据翻从俗释训贤者多才行也圣者无不通也斯并约事为言全乖佛义有暇广之。

  次文初约佛教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名三贤十地名十圣小乘外凡有三内凡有四名七贤初果至无学名四圣道业显晦者一往以分圣显贤晦然贤圣中次第浅深自有显晦据下示俗训谓翻译时依此俗典礼记中才智倍人曰茂倍十人曰选倍百人曰俊倍千人曰英倍英曰贤白虎通中明圣人者谓道无所不通明无所不照闻声知情与天地合德也此二皆从世智为名故云约事异上佛教所明行位故云全乖有下示略此谓偈中诸贤之语称美时众必据佛教修行之人名滥俗儒故此简别。

  【疏】第三段中如人毁足下广张随行行法乃多举要众别所以尔者众无别众揽别以成别无恒别行立成众故托斯二以持正法就文四喻前两寄别行以生喻明损益以诫持后二寄众法以生喻明净秽以诫说此则初行后教生成义顺一途之释也。

  释后五偈分科中初叙立科意众即四人已上作羯磨事今指说戒别即自行随行虽多众别收尽故云举要所以下释须二之意此明众必假别能成众二行相关故须双举故下结成文意就下分文初二喻并言毁戒即是别行诫持后二喻皆明说戒故为众行诫说此下合示若据常途因教生行则教先行后此明行具方成众法则行先教后故云一途也。

  【疏】就初两喻即为二意初以戒为身足喻止持也一形所托必凭足而游涉万行所资要藉戒而成立如经所明若无此戒功德不生也后以戒为车轴喻作犯也御者所持在轴轴壮而辖坚行人不坏于本亦业全而戒具反则违本如文所诃总解意也。

  释前二喻分示中身足喻止持者此约义科据下附文则前偈喻止犯后偈喻作持耳车轴喻作犯就文判也业全则受体无缺对上轴壮戒具谓随行不违对上辖坚如文诃者即死时恐惧也。

  【疏】次释前喻喻分两偈初约止犯之损令观过生厌后约作持之益举乐果生欣。

  身足喻中初偈。

  【疏】就初分二上喻下法。

  【疏】释文云毁行之士名曰如人内无明略外有愆失名为毁足戒品既坏世乐尚亏何况道果而有登趣故曰不堪有所涉也。

  别释中初科明略谓智谋也世乐即人天也。

  【疏】就法合中两对相晓依文可解。

  法合中上喻已释故但略指据喻言通凡圣两果法中举凡意在况圣。

  【疏】次解作持偈文上半明人天两果举劝修因下半明胜果所克必假良因义须守护文相甚易未劳解也。

  次作持中初文可解。

  【疏】问上云戒兴存道本非为福今偈所劝反彼何邪。

  问中引前教兴作难。

  【疏】答上已略开今重广叙元制为道诚如圣言但为闻教之机时含利钝钝者引以世报权示化城利者以慧资成便至宝所斯并随机设化当寻本据若执戒为真道道则戒结所收唯戒极高复是见取所摄为乐持戒翻成秽染如百论中难陀之事至时长引取悟于心。

  答中大论戒律不出二义一本如来出世之意三归五戒下至微善无非为道而作弄引过分而谈二乘圣果尚非本怀岂以世乐而评圣旨此约教本也二者二乘圣道必由戒克人天两报戒见二取秽污谄诈持奉多途此约机缘也若了斯意则教门同异无不会通初二句指前标后元下二句通前兴意既云元制即教本义圣言者即指前引为调三毒等文但下正释今文而云利钝即约机义应知今序且被钝根下流通中利钝双被化城宝所出法华经彼明如来施权说小如以化城暂令止息至后显实喻至宝所获珍奇今借彼喻会通今教凡圣两报言同意别思之可见斯下双结上句结成今意下句指归前意若下明背道过失初即二种利使为乐下即明污心百论者彼云乐报有二一者生天二人中富贵若持戒为求生天与天女娱乐若人中受五欲乐乃至引阿难语难陀偈云如羝羊相触将前而更却(羊斗欲前而退羝音低牯羊也)汝为欲持戒其事亦如是(持戒如将前为欲如更却)身随能持戒心为欲所牵斯业不清净何用是戒为。

  【疏】上解止犯作持竟。

  结示中欲发下问故在此结不当前后。

  【疏】问上云身之所假足喻止持及释文中乃论止犯斯则持犯同门如何分判。

  问中初牒前相违斯下正难持犯行别善恶业殊不宜同门故以为难。

  【疏】答持犯止作事通前后望戒全者名止持无心摄护名止犯励意防慎名作持具缘造非名作犯据此以论随事始终皆二持犯余如后解。

  答中初二句通标若据持犯心境体异非可同时但心起不常善恶相间故约前后可得兼明望下别示随举一戒并具四行则持犯同门于义无失据下结指随事事即戒也始终即前后皆二持犯即止作四行故知后从犯释则贻毁戒之文前约持科欲示兼通之义余下即指卷末持犯中问文既明犯那用持科答此由序中阙止持喻故约义科如下点示可见。

  【疏】次解作犯喻中上喻下合。

  【疏】假名行者执持圆戒学调伏心名之为御御摄三业将游尘境名之为入五欲之贼能劫善财使沉恶趣名为险道纵放身口随境不禁名为失辖辖在二轮之表犯必两业之门故也无作戒善万行所凭名之为轴身口辖失定慧轮摧戒善便丧故如轴折如上诸损智者怀悲将趣三涂义无欢泰故云忧也。

  作犯明喻中车喻多种执御之人喻能持心两辖喻身口二业即是随行二轮喻定慧两学横轴喻本受戒体初配上句圆戒者具足体也沉恶趣者举果显因也纵下配下句辖是括轮之物在轴两头括束于轮故云二轮表也两业即上身口。

  【疏】次合喻中上句合九字下句合一字可知也。

  法合中初科分句对字在文易解。

  【疏】问毁戒业非何人不畏岂待终时方生恐惧。

  次科问中欲彰部主知机之意故特徴之。

  【疏】答人怀愚智持犯兼之律序具彰今更为引智士觉过寻知厌荡愚夫纵罪初无改悔身心强健放逸刑科要至死时方生怖畏以色力痿悴神虑无归自知佛贼赃状业现苦具将临何得不畏是以律主悬知浊世非死不忧故举劝持无令后悔悔无及也。

  答中初通标所被即律文云有二智人有罪能见见罪能忏有二愚人有罪不见见罪不忏愚智两机俱通持犯故云兼之也指律序者彼偈广列持毁得失今略引云如师子虎吼醉者不恐怖(醉喻愚人)小兽声虽微醒者闻即惧(醒喻有智)如是三垢人一切恶不惧(合上半偈三垢即三毒)智者于微恶常怀于恐畏(合下半偈)智下二正释初叙智者知过必改不待苦劝下明愚人遭苦思悔正显文意初明生怖初犹都也以下释所以痿谓困顿悴谓瘦悴内无实德假冒形仪妄受信施侵坏正法故云佛贼刑赃露则刑戮将加恶业现则狱报即至矣如大论云持戒之人命终之时风刀解身筋脉断绝心不怖畏反知毁盗宁不怖耶学者临文宜应内省其有死而无悔者则教所不救矣是以下出制作之意。

  【疏】准上据下应有止持有益喻翻犯明持可以相领有无互现未可齐观。

  辨阙中初文准上者前二偈止犯作持据下者后两喻各具二行上下既具可验此阙示意有二上据相翻下约隐显。

  【疏】寻中梵偈文法喻自足彼叶一偈三十二字唯此方言多少无准或三四字或五六七节以声言用为偈句。

  次科示梵偈中初文彼用贝多树叶以书经教故言彼叶又不论长行与偈例以四字为句八句为偈今文唯初喻八句余并四句则明传译有所阙矣唯下示此土不定如文选古诗随人所撰不拘章句准知经律五七字偈并随方俗非本梵式也。

  【疏】或寻偈字便训为竭谓摄前散章竭尽文义也即反偈字例竭音也检诸字书无可凭据积习生常何由顿晓。

  二中初斥释义即下斥反切字林作丘竭反毛诗音义去谒反汉书音义其逝反故知音竭殊无所据捡下总责。

  【疏】又寻翻经古译则云偈他颂今云伽陀颂斯则伽偈两声相近省略本故后所出者但云偈言故知偈他翻为颂也故今所翻无序之颂则云伽陀有序之文便为颂曰可以分也。

  三中先出古今不同应法师云偈者梵言也正云伽陀或云室庐迦谓三十二字此方当颂摄斯下究存略所以故知下示华梵故今下明两分今翻谓唐翻也无序即孤起偈有序谓牒前重颂此约华梵以分义无别也。

  【疏】上所解文别行喻竟。

  【疏】就解众法教行喻中亦有两行初举教为明镜喻显作犯止持之人准教立行要由说听之功也后举教为神解喻显作持止犯之人内省智略殷鉴净秽也又解云前喻戒体若毁若护其果两成后喻戒缘若纵若防其因两就故篇聚双列因果具含意可见也。

  次众法喻初科由偈文云好丑勇怯通含持毁故以两喻各对二人据后从文合云兵战喻今取?战必用智谋故言神解耳又下复伸一判戒体即五篇根本毁约究竟护取行成故云果也戒缘即兰吉方便纵谓起心防据警察故言因也故下双结如上。

  【疏】次解前喻分二如上。

  【疏】奉教两众依常集听以行观说如人照镜镜即教也止持行成能丧作犯之丑令戒威严名为好也作犯之恶能摧止持之善名为丑也斯并两托教镜而生欣戚好丑因说而现也。

  随释中初科两众者持及犯也依常者黑白两半也。

  【疏】下法合中随对可知戒善具足则名全致怀喜合上好而生欣遇缘坏行则名毁故怀忧合上丑而生戚也。

  合喻可解。

  【疏】就解教为神解喻中法喻为二。

  【疏】如譬所明作持戒者妙在方便约止非缘对境相陵同两阵也强弱相倾如共战也正智达过明白无违如勇者进也痴堕居怀无心遮约如怯者退也。

  次科喻中约止即能持心非缘是所防过能持所防则为两阵正智等者谓心强过弱持心胜也痴堕等者过强心弱非境胜也。

  【疏】下法合中说戒亦如是合初句何以知耶由说听交对愚智勤怠彼此相违如阵合战也下句中睹己行净由持故成名净是则戒净心安趣道合上勇进也怠惰不学心昏境慢止犯秽心将邻苦趣故常畏合上怯退也。

  法合中初句以说戒师提示过境同集听众随事观缘故如合战愚智约性勤怠据行即净秽二机净勇秽怯故曰相违下句对喻可见心安是成因趣道即慕果止犯即不学无知罪。

  【疏】何以得知前喻作犯文彰全毁故知已起重罪也后彰净秽故知将兴轻罪既不违教是非莫知随作恐犯故云秽畏也。

  对简中两喻配犯前重后轻在文颇隐故特点示将兴谓止犯之人既无所晓微细威仪必多陵犯故。

  【律】世间王为最  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
  众圣佛为最  一切众律中  戒经为上最
  如来立禁戒  半月半月说

  【疏】次明第四戒经弘益中分二初偈喻辞后总法合修说之仪。

  第四显益分文中喻辞四句是别列一切下二句即总合如来一句指人劝修半月一句至时合说故云修说仪也。

  【疏】就初四喻即为四意。

  【疏】王者尊胜威德超众喻戒住持功高万善故也然世间之王有三种异谓梵魔轮恐滥法王故云世也大海弘广包括众流戒善周通德收众行也朗月明空除烦识妄戒除业恼见道知归佛是法王众圣师仰戒是正行九道崇之。

  释喻中列示有四初王喻又二初对合然下明简滥梵王即色界初禅天主魔王即六欲天主轮王有四金银铜铁金轮统四州余三第减可知海取二喻弘广包含即前所引八德中二月喻亦二涅槃云能除热恼即除烦恼也破暗见道谓识妄也戒下两句即对二喻业谓七支恼谓烦恼道即谛理佛中九道谓三乘六趣。

  【疏】斯等四喻世所同高借以晓之通明戒法。

  【疏】问四喻显戒其德尽不。

  问中由通两释各有其理故问以引之。

  【疏】答如来说法义周无滞略举近事何得摄尽。

  初答中上二句通示说法别指制戒制戒之意非止一端岂唯四喻而能尽理故经律中广有譬喻如钞标宗寻之可见。

  【疏】又解假以世喻略收皆尽一往统举空有所收有中极贵勿过王也包纳水陆勿过海也光凉明暗勿过月也出有大圣勿过佛也纵有余类窃比难矣。

  次答中初总举空有即真俗二谛摄尽世出世法今此四喻不出二谛前三并俗有后一真空故知喻戒义无不尽有下别示明犹照也出有唯佛此据理谛化相住持则通世谛纵下结显以超群独胜无及于王深广遍周岂过于海照迷济世唯月难伦凡圣尊崇独佛无等此外余物不堪为喻故云窃比难也。

  【疏】就后偈中文分为三初有半偈总合上喻次有一句举法属人明无虚制后有一句说教之时非合上喻。

  【疏】就初文中一切众律中者合明三藏所明群行并有调伏业非之功义称为律律即法也戒经为上最者指今所演如上四尊既同倾仰闻何不奉并谓三乘之夷途也。

  法合中总合有三初释以经论二藏通有法义故云义称明非本翻也下句中即约行根住持二藏不及正宗行要毗尼不如故称上最四尊即前四喻所显四义既同等者显示序中推胜之意夷途平路也。

  【疏】又解但余二藏明律相处皆名众律故论云随经律是也。

  次释虽兼二藏不取定慧论者未详何文。

  【疏】又解一部律宗虽明缘起辨相开遮法聚等文俱调身口各有正仪应同名律但为非结正宗不名为最戒本一段亲起行基言约义周摄僧斯要故文所云戒经最也。

  后释中缘起等者即二部戒本初明国土犯人起过白佛即缘起也后有广解即辨相开遮也戒本后有□十犍度等即法聚也俱下释众律但下释戒经为最。

  【疏】然末世钝机虽闻法胜若非至圣所立恐生疑慢故重举人释成法胜是以文云如来立也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也过犯既兴随便制约故曰立也法教所诠为存止善曰禁戒也。

  次句中初示意前列七佛故云重举乘下牒释如来之名文出成论真理平等体绝虚妄故云如实乘履此法出现利生故得斯号即真应二身也过下释制戒止善即禁戒义。

  【疏】但以三乘既摄必藉教成故约晦望折中之宜时便为说故曰也。

  释后句中初二句述意上句示众同之制次句明制集之意故下贴释晦望即黑白两半促则废业延则浮慢故曰折中。

  【疏】问但言半月即得被时何须重者。

  【疏】答月含白黑两半故也又但至半月即须说之故重言也。

  问答中初约两半释又下约单就一半释意谓双牒乃是连累无穷之语。

  【疏】上解劝信序下明第二大段序正流通约文为二始于和合僧集下至已说七灭诤竟戒经中来正明广教行法二从若更有余佛法下至有惭有愧当于中学来明略教行法。

  【疏】就此二教诸门分别一解名门二定相门三所为门四前后门五相成门六时节门。

  次释二教。

  【疏】就初解名者。

  【疏】何名略教以佛初成道将开化法创起希仰寄心无地故先示行法令依奉行不待犯戒未有罪故不得怀疑起谤略陈教法故曰略教。

  初章略名中初标徴以下正释初二句示教兴之时创下明机缘已发故下明立教不下示名相不待犯者异广教故不得怀疑者谓若即制广容生疑谤知机制略不得生故。

  【疏】言广教者由略名含未晓前相虽造诸非不谓有犯故须广张网目收摄罪聚钝根之流闻便得解因广说故名为广教。

  广名中初标由下释准前释略亦应四节但阙初时广在略后自可知故初明违略即广教机生通禁三业未列过相故曰名含等故下明立教张网目者随事别制也收罪聚者科约篇聚也因下结名。

  【疏】又此广名略分三位谓名报治也初篇品等以为名广如初聚断头等二狱苦相对以为报广如初罪生报九百二十一亿六十千岁等三摈悔有别以为治广如犯初罪覆故永弃有悔尽形略教所诠但举其网未张此目不名为广。

  广相中初总示初下别释此之三位皆通六聚文中且据初篇示相篇聚名如后释报中文列四重岁数即堕?热地狱僧残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岁堕大叫狱偷兰五十七亿六十千岁堕嗥叫狱波逸提十四亿四十千岁堕众合狱提舍尼三亿六十千岁堕黑绳狱吉罗九百千岁堕等活狱余如事钞治广中治含罚忏文举初篇永弃即灭摈尽形即学悔七九治法通该六聚如钞僧网中僧残已下众别悔法广如忏篇略下对略结显但此三种在乎略教蕴而未彰故皆名略。

  【疏】问广略二教通被时机佛初成道何不顿说。

  问中略是顿说但问于广意谓二教何不俱顿。

  【疏】答圣人布教义不徒然药病相投是其宗趣故初不说止是无机所以善见论云若满未起辄先制者生诽谤故我等出家弃舍财色于世名利无所希求云何如来反以木叉系缚我等岂谓善识世人心器又于佛说不生敬重令法疾灭故不先制待犯便制则知圣恩如医破痈待熟方举。

  答中初叙教主知机时机多利奉略无违故云无机所下引证论有二意初明生谤即止恶意我等已下出其谤词又下次明起敬住法即生善意如下举喻于义易晓举谓以针刺也。

  【疏】二定相中。

  【疏】略教有四初彰过门略如诃欲中如火如刀等二止观门略如劝修舍三善三毒等三调伏门略如下略偈止唯三业四发行门略如经律中诸恶莫作阿含经解止在三学。

  定相明略中初科四略前二举广及释呵欲文见淫戒劝修亦初戒缘云当于如来清净法中于欲无欲等修舍即是止观止谓舍恶对下三毒观即修行对下三善后二引略顺释三指释迦佛偈四即迦叶佛偈阿含解者彼云诸恶莫作净戒具足清白之行(戒学)众善奉行心意清净(心净定学)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除倒去愚即慧学)。

  【疏】上明四略义通道俗约教被人第三略中教设在道取其行方理通于俗亦不可怪如初篇戒过体则通取其声教两分其位各有理也。

  总判中初示四门俱通约下简第三通局初明教局本被道众取下次明行通由无罪聚同十业故方法也如下引例过通教局义无异故五八俗教篇聚道教故云两分如前二判义无去取故云各有理也。

  【疏】言广教相亦有多种。

  广相三释并约义门总判大律。

  【疏】一止恶教如篇聚等二生善教如受说等。

  别释中初云篇聚即僧尼戒本并摄止门受说等者即诸犍度皆归作门。

  【疏】有人云一遮未起教如僧尼所制戒等二灭已起教如诃人覆灭等。

  二中遮未起者通收止作以受说等虽是作善还须离过故灭已起者唯局作持诃人等者即诃责覆藏灭诤俱睒弥遮犍度也。

  【疏】有人云如上所说非无其致然教所被止在根机今分广律不出三品如受说等法为上人教德衣财食为中人教诃人灭诤为下人教据此为论则此篇聚大归不在上二也。

  三中初叙立如下列示受说等者等取安居自恣德衣即迦絺那犍度财食即衣药皮革等犍度也据下准判上约三机但对犍度篇聚止恶义是下人故也。

  【疏】三明两教所为则有四别。

  三明所为。

  【疏】初根条异略教不待犯制根本法轮广教略坏方有则枝条也二为人异略教利机无过可起广教待犯犯必钝根三对过异略教不因过制无问自说广教必待犯后制通净秽四请不请异广必待请如补坏衣略不待请一往便说。

  别释有四初后约教中二在机初云根本者能生广故法轮者摧业惑故三中广通净秽即显略教纯被净也四中律明舍利弗请佛制广故言待请补衣之喻即佛答词。

  【疏】四前后相反者有三义故广教制虽在后今说必应初明。

  四明前后三别。

  【疏】一以时机须尔末代钝根闻广如睡故圣前演望有钦承若为说略则用全疏微被少机不可不用二隐显故尔广教相彰化用形胜故前略题三业义通须后三功强故尔略教既坏制广还兴从兴摄护功成先说略教不尔无补广之能旦顺别机故须后说。

  初约时机则明佛世唯可用略闻广如睡者以广况略也若下明略不称机微下释兼略所以次约教相隐谓言通显即相别形谓相形故前句绝后约功能取其能补唯广功强顺别机者不兼钝故上云少机末世稀故。

  【疏】五立两教相成者。

  【疏】问略教所为在彼利机于此钝根事同不说故须制广广则毁略而制用略何为。

  五中问意欲明戒本存略之意上叙略教不契时机下叙广教已废前略。

  【疏】答元制略教虽为利机言略义通非不收钝由钝不解违略起非是教行俱缺也后遂制广用充前略何以知然但略有包通之理广无异略之能钝士当机先作无犯广名虽异还同略教之功是名教行俱补斯则两教相成通无废立约缘利钝据实兼之。

  答中初明违略制广言略者唯一偈半故义通有二一者教通三业明行无不收故二者机通利钝二根无不被故此明利根了知所造本于三业故能奉略钝者不识能造随缘坏行故须示相以为广教充犹补也何下正显相成初句徴但下释上二句明补教略中具广故曰包通广即略相故不异略钝下明补行违略无犯开广续制全彼行故篇聚差别故言名异无非三业故云同略斯下结显上二句明不可去留即彰戒本两存之意下二句明所被通局上句明二机局对两教下句示两教各具二机。

  【疏】六说二教时节者。

  六明时节。

  【疏】若依本部十诵增一十二年前略教所被后付弟子则通二教。

  引示中善见二十年前说略今引三部皆十二年义钞云随根所见异故。

  【疏】何以知然略教通含利钝俱摄未张轻重又总机缘广教不尔反前不说故善见云一切诸佛但说教授木叉不说威德木义岂非直陈三业通被群机若具篇彰便同广戒故律文云此是如来最后说戒是良证也由佛自说不容非滥十诵五分云若为犯说头破七分弟子不尔肉眼所见天眼举罪违佛制故。

  次所以中三初约二教对明上句推问略下正明初明说略意上二句通标下二句配释广下次明不说广意既张轻重则非通含但被钝机故非俱摄义钞云若为五说利益不普是也故下次引示又二初引善见略教但指三业而直示故云教授广教追事有怖故云威德岂下结显后引本律说戒犍度云佛在瞻波国十五日说戒时佛在众默不说戒初夜已过阿难请说佛言欲令如来于不净众中说戒者无此理也中夜后夜请答亦尔时大目连即以天眼观犯戒者去佛不远即以手牵出佛言听作自言治自今已去汝等自作羯磨说戒此是如来最后说戒据此可验佛不说广明矣由下三正示所以此明如来因前重犯不说之意则知略教唯被净机广制通及净秽五分云诸佛常法有五百金刚侍卫左右若问三反不以实答头破七分天眼违制者即上目连因缘又婆论云不得用天眼知他恶法。

  【疏】问十二年前已制广教今言说略其义何乖。

  问中僧祗五年制淫自后随制显有不净之机而十二年前佛犹说略即对犯说故曰义乖也。

  【疏】答律中所列重犯故耳自此已前先作无罪犹同无事至于说戒仪轨前说略已及至广制说不难知故增一云因重犯戒佛止不说命上座持律能通利者说之故毗婆尸佛一百年前说忍辱偈后付僧说乃至尸弃释迦八十十二可以情求。

  答中初释相违律所列者指前证文以目连牵出犯者因盗金莲花叶望檀尼是第二犯故云重也此前无罪以须提那等皆最初故则显如来已前说略皆非犯者同无事者略教云为无事僧即清净僧也至下详究说广初叙难定前引诸文但云十二年后付弟子说不明尔前说不说故若据如来定不说广此疑弟子故须决之故下引示经明如来因犯不说始命弟子可验尔前定不说广以文非显故曰可以情求七佛年次如前委引。

  【注】已前偈文法护尊者所作为广略二教通序前开持毁之言以成说听之本也。

  【疏】注中已前偈文下结前生后意也。

  第二牒释。

  【疏】欲明律主将演正法惠益时心广张持毁之相式表弘传之致也即结前文矣。

  结前文中时心即通目后世同闻之众广张持毁前四喻式即训用。

  【疏】问如来说法天眼常明僧唯目睹义通净秽如何制约还同佛邪答法利所先务在通洽有染闻戒于道莫行说必被机非人不授故母论云设僧百千但一毁戒则不合说明知圣制不欲徒然。

  问中初二句示佛说唯须净次二句明弟子通净秽目睹谓肉眼也如下正难以序文始末无非简净欲彰序意故此问之答中初叙教意教被两机故云通洽洽犹遍也有下明序意初正示上二句明简秽次二句明取净故下引证初正引明下显意持者于道有进犯者闻之不行意令说听成益故云不欲徒然则知序文深符佛意矣。

  【注】和合已下二教大宗自分三分序正流通。

  【疏】注中和合已下二教大宗生后文也。

  【疏】文分为二已如上判。

  生后文中总分如上者即前已判广略二教。

  【疏】就初段广大分为三始于和合至序后如是持来明将演篇聚用晓时机机通染净义须和问此则与后正说为兴教之由名为广教之端序序中略明犯者必悔无犯同闻所以第二从诸大德是四弃法下至已说七灭诤法如是持来八篇行相通明止作准此承修定慧因克是则名广教正宗既识相护持理非独善将流圣化广被未闻所以第三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四弃下明广教流通分也。

  广教三分中始下叙序分和即白法问即捡净序下明正宗初蹑前生起二人俱净是合闻故所下正叙止作二行该乎八篇故曰通明既下叙流通分初蹑前生后所下正叙。

  【疏】就初广序又分为三从初至白如是已来明集僧简众同遵行法表形心无二与下所说作发起之由义也众虽和合必有犯非不应净法何成说听之则是以第二从诸大德我今欲说木叉下明诫敕时众思省净秽语默表情虚实检行如斯自审则是闻广教之当机也说戒法重事通迷悟故须三覆用表殷勤知过必改乃堪此众是以第三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下正述三覆捡问有无劝持之相也。

  广序总分中从下叙初段集僧简众总括前缘同遵法者别对作白表形心者通示缘法之意形心即收三业众下科次段则谓仪则明诫下四句括略一序文义始终对之可见说戒下即第三段住持功强摄僧义胜故云法重由法重故不容妄听故加三问覆谓反覆正述下二句对三问劝持一句对总结。

  【疏】就初别序文分为二初有七句能成众法之缘也二大德僧听下所成说广之业也。

  释中初科分文中业即羯磨白法才成所为即辨望上众缘故曰所成若望说戒即属能辨。

  【疏】就初缘中统明羯磨作业僧宝成务而事有因集不可妄施必具十缘方辨前业。

  缘成中标文上二句明羯磨功用言统明者总一百八十余件众别皆然而事下明作法具缘因集谓假缘成也。

  【疏】何等为十一称量前事二托界成法三集僧方轨四以法成僧五和别相形六简众净秽七心欲表和八陈戒本事九提问所宗十举宗成答。

  别列中大约为言一八及十缘通事别余之七种缘相俱通今文第八随事显缘故云陈戒即行筹告令也四中以法成者谓自然作法各摄分齐即羯磨云约界明集是也。

  【疏】斯之十缘即十门义各有量据不可卒施具如所撰删补羯磨及彼疏中具辨临机引用广略随宜也其中问答释疑一同彼说若欲写取此复何难以纸墨易繁时功难驻不获已者时复疏之此既大义业相因由理须遥指何得复略然有不见彼文者此乃往缘以业自责余老矣桑榆转迫不暇重述也。

  结略中二初指广随机羯磨有二卷十缘见上卷之首疏本四卷今为八卷若欲下二显略有二一虑文繁不逗机故二恐费时妨自行故不下示下有所明此下显上须对指然下伤后世不遇羯磨疏者彼文委辨缘成广明非相作业成败被事如非示众别之行仪显僧宗之纲要维持修奉不学焉知故不见者则投心无所举事成非教既不通行何所托况疾灭三宝无利群生实由往世业缘致使难遭正法然今镂板教府盛传我辈获闻实唯宿庆然常情浅狭贵少贱多虽复听寻鲜能注意寄言后学勿事悠悠余下重示略意日之西垂影在树端谓之桑榆迫即训近言居世不久以重修时七十许矣。

  【疏】就前缘成即文为七有为六者但意言也。

  牒释标中有为六者即以前二合为一缘如下指斥。

  【律】和合。

  【疏】言和合者将欲广说情事相违义须先和方应后集故言和也。

  和合中初科情事情即僧心事即说戒事涉是非情容异见故有相违。

  【注】时有与同师知识别部说戒法当尊重承事恭敬布萨一处住和合说戒违者与罪佛言有三种和合一应来者来二应与欲者与欲三现前得诃者不诃反此别众也。

  【疏】注中引与师友别说戒者为表教法所被元在机缘缘有和别即界无二远表无我之理近成兼济之能故须尊重承事用开相利之道也。

  释注中初文前释缘起教法即和合之制在机缘者显教不孤起缘和别者同师是和别部即别即下释制意未证真理即事表之故云远也兼济谓自他二利能谓功德。

  【疏】有三种和下开其相也初和身集也二心三口也反成别众者以僧之为义同具六和三业片乖不名僧务广如彼说也。

  次和别中初释三和上但通制此分三相故云开也反下释三别谓应来者不来是身别应与欲者不与欲来是心别现前得诃者诃是口别具六和者且通举之此中但取相和故下别指三业余三体和属下僧集下指如彼即羯磨疏。

  【律】僧集会。

  【疏】二僧集会者广说和白非僧不行前虽送和未显成僧之法必须戒见利三名表圆成之相故言僧集会也。

  僧集中初叙广说须僧前下简前相滥三业外相犹非僧体故云未显等必下正释今文内外两和体相俱备故云圆成相也。

  【疏】有人合之两成一句今言僧会是和合也如律功德衣中僧集和合则前后不同据理通得分为二分显义易见也。

  指异中初出异见今下显今释是和合者谓举三体成前三相故如下举例彼此二处前后列异可验非合据下纵夺显意分即段也。

  【注】时有比丘说戒日若在界内若有戒场不往说戒处佛言应求应唤是我所教若出界外若往而不坐者如法治之。

  【疏】注中引说戒时界之内外不集坐者为表法本为人人通勤惰理必相摄故虽界外亦须内集。

  释注约界集中初科人通勤惰者勤者至期奔集惰者不往须求。

  【疏】问元结界法为欲简人通界无别自得说戒何须外集若须集者用结何为答结界之意为行僧法法有通别故制开遮羯磨多为别兴不集无过说戒通收净秽有背结罪欲使净者行教染者顺方则机教两举定慧斯克化流不绝成护法也。

  问中初叙结法本意通下难上外集显界无用答中初示结界所为法下释通所以初二句总标通如说恣内外俱集是遮别即受忏等法不制外集是开羯磨下别释初释别开说下次释通遮欲下显通集之意净染是机教方皆教故云两举。

  【注】自今已去随所住处有一比丘至说戒日当先至布萨堂中扫洒敷座具水然灯并舍罗等若有客来四人若过作白说戒。

  【疏】注中引律随所住处必具说戒者住持相也。

  次科住持相者万二千载之所赖故今时僧舍虽多行者无几欲令法住是可得乎。

  【注】乃至一人心念清净。

  【疏】举独住者少例多也独则心念三说对则彼此表净成僧广张白相违此非法乖和别众。

  三中初句牒示独下次列三法违下对释注中非法别众非法言通别众语局或人不应净或法有差讹或供具不备并名非法别众一种该上三位乘和之言须通三别。

  【注】若有非法别众说戒者如法治之。

  【疏】言如法治者不过人法也人则同住上座法则对首吉罗。

  四中人谓能犯法即所犯。

  【疏】问恶作恶说同号吉罗止不说者犯何等邪。

  问有二意一以注中但结非别止而不说未显罪相又吉罗梵号既翻作说今止不说非一一所收。

  【疏】答犯恶说也说本口言今默不说应非恶说但以吉罗为罪望人作者为言身口俱止同犯吉罗可以作说为名二止俱非罪摄今以止口不说非无动虑虑动业成还同恶说义无妨也。

  答中初句定罪说下释成初徴其非理但下明比拟可结可以等者谓不可以名为妨也今下显示名义虑即是思虽不至口思动似说故曰还同亦犹默妄判收口业也。

  【疏】如诸制戒相是止善房衣财食作法而生近表作持远防作犯犯既不起便是止善可以类也。

  举例中初示止持通一切戒房下别举作持例成上义作是构造既成止善口止无言得成恶说相翻取例故云可类房即二房衣如离长财即畜宝食如足别等凡此诸戒并具双持。

  【律】未受大戒者出。

  【疏】三明未受具戒者上既击磬详集五众同来僧集说戒四众俱出但明未具亦应兼尼。

  遣未具中初科摄前文意僧下正明简众但明未具者点文之局止收三众尼虽已具义须同遣。

  【疏】所以遣者以说戒众法彼学未周体不同流故须遣去。

  次科初徴以下释学未周者即沙弥有愿不同流者即尼众报别式叉沙弥尼具兼二句。

  【疏】行事之家务须周给既听序偈如法召下上座约敕无逸为先广如所撰删补事钞。

  三中言周给者事须有序不可阙故言召下者准知尼等得同听序约敕之词指事钞者彼云此众僧布萨汝未受具不预闻之各随本业诵习谨慎莫放逸。

  【注】时有比丘令余人遮说戒事。

  【疏】注中引遮说戒事者表净法秽人不乐闻也佛世尚尔况末代乎止得勤勤自励一死知生何道也。

  释注初中注云令余人者即三众及白衣遮谓不令众僧作说戒事初释遮意佛下嗟时止下诫众一死之语请为思之经云从人身中得人身者如爪上尘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且现身微病欲听无由况当死去前途未委纵使即还人道犹经二十余年脱于余趣受生何啻百千万劫既沉戒障永背真乘其有卒世不闻无非重障其或始终无阙须庆宿因宜自深思更增勇励。

  【注】佛并令至不见闻处余人未受戒者。

  【疏】注中令至不见闻处者以六众下类不令上僭大僧净法非彼见闻。

  次安置中六众道四俗二僭谓滥上十诵白衣前说戒除为瓶沙王令心清净。

  【疏】问闻非可行故不合听目对僧集如何不许答计理应尔下众无知多生慢习制令耳目不瞩则重法尊人生其钦仰也。

  问中难前着不见处答文初句纵前所问目对不闻义亦无过故云应尔下下正释制意慢业本有转令增长故云慢习。

  【注】非人来者听之。

  【疏】所以注中除人开鬼者以非人具通隐显彻见自生深信不劳事约也人则反之。

  三中非人具通者得通有二一者修得如诸圣人具六通者二业报得鬼神外道亦具五通但无漏尽耳彻见即天眼通明见善恶众僧行净必无轻易。

  【注】又不应在尼前作也。

  【疏】尼同僧法应预同闻莫非下类慢习须尔。

  四中上二句明体无高下下二句显位有阶差。

  【律】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

  【疏】四明不来说欲者小学乖法已出清众同俦不来恐生异结或诸缘障心达事壅故听传情应僧和义自分为二欲表成僧净陈行具可以知也。

  四明说欲释文中初蹑前起后异结即各结别部令僧破故或下明开意诸缘如下注释自下释欲法初制欲净各传欲应羯磨净应说戒后废前教例须合传故从此释。

  【注】时说戒日有病比丘若看病者及三宝事不来听戒佛言应与欲及清净随其广略若不现身相不口说者不成若病重者舁至僧中恐病增动若出界作以无方便可得别众羯磨说戒故也。

  【疏】注中引病等者成欲缘也言广略者缘奢促也重者舁来以法济也恐增出界以事摄也欲明众别两行互相资成不可逼也言无方便别众者以大圣布教意在清心心浊之元我倒为本故无同界别我乖宗但使一和通成僧法则我倒渐亡定慧之力功由于戒故以事约之可不然也。

  注中初释欲缘注列五种钞中更加作衣缘并名如法言下释欲法奢促者奢谓缘缓故须广说对首陈词促即缘急乃听四略一云我说欲二我与欲三为我说欲四现相准钞约健病以分四略唯病广通健病重下释重病云事摄者且令身安不闻法故欲下总释开意众法多方使私缘各遂别人情顺得众行功成故云相资也不可逼者谓须开也言无下释制意初叙教意故下明立制故无同界者无犹不得也所别望能别故云别我反增我倒故曰乖宗此明制意之急以显注中无方便义则下显益事约者即别众之制。

  【律】比丘尼众遣何人来耶。

  【疏】五明尼来请法者已上四缘止是一徒自行今两众相摄非法不可弘之故因说戒便有斯告成外化也。

  五尼请法初科叙意中初总结前缘徒亦是众今下正示今意非法不弘者谓必假说戒缘也。

  【疏】文云尼众遣何人来者此问尼也或云尼遣何人传信从僧乞教授者即谓所告比丘也以言中不了故光师制戒序云谁遣尼来请邪此谓比丘受信者得意忘言任通无在但知行德兼备不可妄传故须待请方往教授也。

  次科文列三出初云此问尼者点何人字指使尼也次释何人是所告者即尼遣僧事仪不便后约受信释上谁字即僧遣尼语意无失谓受嘱者令尼来问可否即为遣也删定戒中亦同此示得下遣执但下示意行德即所请人须具十德如钞具引。

  【注】佛言若有者即应起白言比丘尼僧和合礼比丘僧足广如删补羯磨中若无来者答云无尼请教诫也。

  【疏】注中明广具如羯磨必无来者如文可知。

  注释指广者事钞亦同大有四科一受嘱出众三说告僧二展转次第拣德求请三还白上座四上座诫敕委亦如彼。

  【律】今僧和合何所作为。

  【疏】六明问发者以众集约相不举无由可知故审事源通问其集。

  六问缘中初示问意约相即三业和同然未彰集意故云不举等故下释问词言非别指故云通问。

  【律】(彼应答言)说戒羯磨。

  【疏】七答成法者文分为二同住相进非法不弘故答所为以表集意云说戒也非作此白无显僧心心乐所表非言不显故曰羯磨。

  七答法中初科分句别释初释说戒相进是同住之本非法下示相进之方非作下次释羯磨上二句明立意下二句示法用乐字去呼谓同忍也。

  【疏】有云或答布萨说戒者布萨西音说戒东语乃知布萨名含不妨净住义摄二名体一不可重言欲显羯磨名通说戒事别故陈此二则表众义尽。

  指异中初标异即古戒本布萨下示二名东西二音非正翻度乃知等者出不标梵言之意含谓通含不专一相故钞中或翻长养或云断增长等忏罪八戒皆号布萨三千威仪翻为净住净身口意住于戒故虽具多翻不出此义故云摄也二名下指前非欲下明今意表众者即律文中二种摄僧统收众行故云尽也。

  【注】佛言若说戒日不得在房。

  【疏】注中引律不得在房者表人能弘法也。

  【注】比座相检来不来者。

  【疏】比座相检者是无乖别也。

  【注】应先白已然后说戒。

  【疏】先白后说者教法难闻先令使知不容自怠也今行事者上座于说戒日令维那唱告知僧说戒及至戒本复重举之据事似繁约义无爽前是众法直告后是僧义同遵也。

  释注白告中初示白意今下明白法初明告众应云大德僧听今某月某日众僧和合某时就某处说戒及下明单白据下出重意爽失也直告者简下羯磨问和忍故。

  【注】若痴比丘言先不诵或有忘者不成说戒当依能诵戒者比丘五夏当诵使利若诣比近当诵戒序乃至余法。

  【疏】又云依能诵戒者以行不顿成必待教学不诵恐忘将何依据故制五夏或尽形也。

  制诵中以道假行成行由教立若非教本行成虚丧将何依据斯言有旨焉得为僧弃而不顾若论读经求利则专忆忘劳至于诵戒修身而生平未瞩轮回长劫非此而何律中愚痴比丘五夏不诵戒羯磨尽形不得离依止。

  【注】还至本处次第说之不应重诵。

  【疏】又云不应重诵者正法轨模理有常准重诵倒说则听者浮昧故不许也。

  五中初叙正仪重下显制意倒说即是重诵。

  【注】若不得者但说法诵经从座而起不者如法治也。

  【疏】又云若不解说戒但诵经法者以三学资人戒为教本故前制之必无能诵方说经法。

  六中上明本制必下示缘开。

  【疏】问既诵不得白读何伤答凡欲化物必俟说听之功安有读文而能附事故世之论士无见执文佛之扬化登机即演说戒同然事符圣制故唯制诵不可读也自有读文而起诸行不是常法故不说也。

  问中白谓公白答中初明乖理俟即待也故下举事以质自古高僧多尚持论随言对答执卷非能登犹对也自下遮疑但人根各异缘发不常见闻触知通皆入道但此方耳利偏尚音闻诵持训诫尤多行益圣教苦制终不徒然自余别途不可为例事钞举此比拟羯磨故知二法白告义同问前云羯磨须假十缘今戒本文但列七者答四不须问此七必问又复七中六种通诸法教尼局说戒十所不摄则为十一矣。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上之二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下之一

  【疏】次明单白知众法者。

  二所成法。

  【疏】何以须者僧通凡圣情见难谐我虽欲说未知许不又说戒广略则有五阶圣制乃通凡心须显故须和默即应缘同。

  初叙意中初徴问僧下释有二义初约僧情不同谐和也又下二约说戒差别五阶者律有三五十五种初说至序余者应言僧常闻二诵至四事三诵至十三四至二不定五广说(初五句也)复有五事一说序至四事已略二至十三已略三至二不定四至三十五广说(二五句也)复有五事一说序至十三二至二不定三至三十四至九十五广说(三五句也)今且据一段故云五阶或可五合作三圣制通者但使有缘并开诸略凡心须显者随缘缓急令众同知故须等者情和缘合法事可行也。

  【疏】就制此白如彼具详恐不委见故略分判就文为三初叙告事情二忍同可不三举事成结也。

  释文中初指如彼者即羯磨疏白法五句总分三别初叙告者即初二句次忍同者即三四二句后结成者即后一句。

  【疏】约句有五。

  【律】大德僧听。

  【疏】初大德僧听者警众情也将欲表述恐有异缘故命章大告不容耳识妄听也。

  释初句初中表述即次句缘本异缘谓他想首提美称目彼同闻故云命章大犹遍也。

  【疏】有人言斯则赞美诫敕之辞也大者莫先为义明九十六道有师资之僧佛道之僧运广莫过故云大也。

  释大字中初科上二句通示大下别释九十六者外道六师各有十五弟子执见各异故僧者众义彼亦称之上求下化故云运广。

  【疏】又云出家四果乃是真僧无学最高故云大也虽僧未阶必得无障以出家者必为解脱因中谈果亦云大也。

  次释中内外两凡皆假名僧见道已去号真实僧无学真僧中之极独得大名虽下遮疑可知。

  【疏】又云三宝为言僧田最胜义通余二如爱道施缘能生大福故云大也。

  三中若论功行佛法无伦今约兼通故推僧胜如下引证贤愚经云姨母用金色㲲上佛佛云可施与僧我在僧中佛同应供僧为解脱人能弘道法在其中故云通二。

  【疏】有人言诸义不无今所论僧为简小学但取无愿故云大也。

  四中对沙弥有愿此义颇亲。

  【疏】所言德者有所得也以得善居身故名有德出家舍着福度含生戒善自修灭诸过业修习定慧断结成道备此美称乃称有德之人也。

  次释德中初通释字义出下二别列德相备下三总结德相中六意释之初句猒离行次句慈愍行戒下修功德行二初句及下三学等即自利行福度一句利他行三从初至定慧即修因断结一句是克果四舍着灭过及断结是断恶度生与定慧即修善五即上断恶摄律仪也三学者摄善法也福度饶益有情也六福度即誓度众生断恶即誓断烦恼戒定慧誓学法门成道即誓成佛道文中六句出家法行无不摄尽以人通凡圣行兼大小故以因果三聚四弘释之无妨。

  【疏】所言僧者唐言和合众和有二种谓人法也言人和者虽复殊方异质品族不同若至同聚则胸襟莫二事顺心同如水乳合故也言法和者戒见行命说戒布萨有必齐遵无宜乖逆故也。

  释僧中初翻名和合是用众即是体羯磨疏中唯众单翻今此存古但知体用有殊不妨以义助显和下释义人和中先约俗论依正姓氏三种皆异若下出和相初二句通示次句指事别释事谓羯磨所被后句喻显法和中戒见等是别法说戒即众法义收羯磨行即威仪合是仪字布萨合作羯磨疑是传误。

  【疏】然僧义大约六和为先身口心和所谓人也戒见利和所谓法也人法乃具数须成四三人已下无用斯法今此成僧故有此白。

  六和中还收人法或约内外体相德用分之斯法即此单白也。

  【疏】所言听者专心静察听我所陈陈何相邪意欲将说净戒非杂染所闻故有斯示若素自明白坚持无损已有毁缺忏说令净脱不专听便忘所犯带罪终身一何自累故须静听也。

  释听中初通示陈下叙说戒意若下明须听意累谓累缚。

  【律】今僧十五日布萨说戒。

  【疏】二今僧十五日布萨说戒者双牒缘本两告众也标日是其时缘说戒是其宗本上令摄耳止为此也。

  第二句准删定戒改布萨为众僧则无重言之过。

  【律】若僧时到僧忍听。

  【疏】三若僧时到僧忍听者谓心和事顺理必承修也若者为语不定之辞言由渐也僧时到者到即至也一者人到清净大沙门入也二者时到十五日布萨时至也僧忍听者责忍同也今欲说戒听许以不同则默然不同者便说也。

  第三句初通示若下牒解据业疏云法事契会谓时到也彼取合宜之时则通一切羯磨此约作法之时唯局说恣二法以时有限定故得此释责问也。

  【疏】此听心用和忍之听异上初句耳识所得也不解此二听听同声者则言表不通不成羯磨前听即在去声他径反后听即是平声他丁反恐不解此违损事多自说戒时罪福犹可脱临受戒恼害尤深故须极诫也。

  拣滥中初分义异不解下示音别恐下显意。

  【律】布萨说戒。

  【疏】四布萨说戒者单牒宗本劝速忍同也布萨多翻此应清净余如事钞所引也。

  释第四句指钞即说戒篇如前略引。

  【疏】戒本不同或云众僧说戒者或云和合说戒者任情两得理通无妨也。

  点异者今本依律出之至删定戒中则前云众僧后牒和合。

  【律】白如是。

  【疏】五白如是者详述前事结告本情故也。

  【疏】自余成不等相如删补羯磨钞疏中须时抽取用之。

  结示中指在三部历学方知此据一白略示而已。

  【注】佛言当随王者若十四日若十五日应作数法。

  【疏】注中日月随王法者谓随俗也。

  释注中随俗以年月日时闰余大小皆出俗中律历故。

  【注】若黑若白各有十五随月称之。

  【疏】言黑白者以道俗位殊时数亦改故也俗则年有四时道则岁唯三位略于秋分也故三时之始冬分在初表无常也令有慧者观时入道不容非逸也故冬四月以八月十六日为初春四月以十二月十六日为初夏四月者以四月十六日为初也。

  明黑白中初科前明异俗故下推教意俗以春为始取其发生道以冬为初则取凋落出家厌世非求荣故故冬下列时位。

  【疏】且举一方不可偏执如今印度诸国以五月十六为前夏睹货罗国以春初为夏首此则随方土之所宜任机缘之取舍也。

  次余国中五月十六为前夏则九月十六为冬初正月十六为春首即善见中六月十六为后安居是也睹货罗者西域记云此国地南北千余里东西三千余里东厄葱岭西接波斯南至雪山北据铁门其国冬末春初霖雨相继加以风土率多瘟疾而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五日自恣等业疏云余参传译亲问来人是也此下会通。

  【疏】半黑白者随月晦望也闲以净法随位说之律文日日说戒妨废道业故限晦望折中之宜也。

  释两半中初牒释闲下明说意律下示制缘。

  【疏】先黑后白者举三时三始必十六日为初也又云十六日已去白亏黑生月一日已去白生黑亏约相取分故有斯召。

  先后中初正示文中不显所表亦以白亏黑生表无常败坏使观厌也又下示得名所以。

  【注】若得四人应作此白三人以下当三语说戒也。

  【疏】若得四人下文相可解。

  【律】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

  【疏】次解第二发起序中文分八段律文具解今且生起后方释文。

  次释诫敕初分示中律具解者即注所引也生起八段次第相由在文可见。

  【疏】从初至说木叉已来标举说宗叹功劝信有生善灭恶之义。

  【疏】但斯正戒乃是众同所闻理宜崇遵必无乖别是以第二令集一处显形心无异。

  【疏】形心既和事须详审听若异闻则乖说意是以第三谛听善思正明警敕有开解之用。

  【疏】凡欲闻戒为被行净之人必有违犯便乖说听之法是以第四若自知有犯已下正劝时众省己之违见过寻悔应法成行。

  【疏】染者既诫无过当机自表已净世号伐德但止默然闻成义显即名答对应上问意是以第五不犯者下省己之顺默表已净。

  【疏】上五通告止在别缘三根外彰众网须正必有他举理须对实是以第六若有他问下诫劝时座犯持之士深怀二答。

  六中云别缘者即自行二答者下释云有犯露答无犯默答。

  【疏】若内实犯而外表净令僧妄解罪障尤深是以第七如是比丘下明隐覆之瑕不实之损行秽自缠特由抱过劝发露也。

  【疏】若顺教修理有深益是以第八若彼比丘下知犯识忏还净上起三学增明克成道业不虚之益也。

  八中上起即忏悔名出了论谓翻前犯时居下故名为上戒法续生称之为起克能也。

  【疏】生起此文非教本意讲说之家务传言相西梵诸师凡欲敷演但依文义广说所由至于科约盖阙如也纵有分判大通无局如龙树解大品以为二道天亲释涅槃以为七分须知意也不可浪事悠悠费于纸墨大破正功无任法利顾诸学者可不思哉今欲消文就义分之更有科约终非大济故削略也。

  结略中三初示意教本资行非图多说今此叙致但利讲解故非本也西梵下二举中梵例显初叙本无如今藏中大小乘论止是长途散释而已纵下遮妨其间亦有科判之者故须此示大通者谓以义总分无局者非随文细碎龙树下即智度论释大品般若彼分二道判尽一经一声闻道二菩提萨埵道天亲造涅槃论分经为七一不思议通反示分二成就种性遣执分三正法实义分四方便修成分五离诸放逸入证分六慈光善巧住持分七显相分(用论配经方知终始此且略知七名而已)据彼西梵敷演之式则知科判本非急要故云须知意也不可下三显略浪横也费损也破正功者妨自行也无法利者无益他也。

  【疏】初云诸大德下举宗标示也。

  释初段中初云举宗即木叉标示谓告众。

  【疏】诸是不一之名显教正训广必四人已上故云诸也大德不异前通。

  释诸大德中初文不异前通者指上单白已释故。

  【疏】问广说戒法其必在僧如何今告乃言别也答戒法通收何隔僧别望法是僧望机是别法被在人故须问别不足怪也。

  问中如羯磨告众则云大德僧听单对一人则云大德心念今此对僧反彰别号故须问释答文初二句通示戒法以制总十方法分三位故曰通收望下正答来问望法是僧者单白广说故望机别者检问自行故私释若准羯磨初令同听乃是告僧后责同忍云诸长老亦是问别今此说戒前陈单白已是告僧后文敕听例皆召别据斯比拟义无异也。

  【疏】文云我今说木叉者正标宗也木叉果德之名戒克在因今言果者因中说也。

  次释木叉初中上文标判木叉下考名会释克定也。

  【疏】光师戒本云我今说戒者以名显时心略隐果号而今所引乃是律文不可全蔽故须出也。

  次科先示古意彼谓果号乍闻难晓以文举梵言义非现行故云以名等而下指非恐乖圣旨不可改作则古今两别是非可见蔽覆也。

  【注】佛言新受者未闻戒不知何学听集一处和合说之。

  【疏】注中引新受戒者不知学方佛大慈念故制斯教同集一处和合说之望欲近约身口远倾我倒同出三有齐断四住是佛意也今时行者但受福田之资多无解脱之念乖佛意也但自踬顿神识耳。

  释注中初科前明制说意身口是业近约在因我倒是惑远倾从果今下嗟时众受福田资者虚沾信施也无解脱念者行染尘俗也踬猪史反困也。

  【注】波罗提木叉者戒也。

  【疏】注中佛自解云木义者戒也。

  解名中初文佛自解者显示律文出自金口也。

  【疏】有人言斯非佛解乃法正之言今解不尔五部十八乃是人分至于律教无非佛旨何得无学妄敢错辞纵有披解自为卷帙可以寻也所以斯戒必有隐相唯佛自通下重有疑如法聚条部有问为解岂非戒为众善之宗非佛余圣故不达也。

  次科初出古判今下正斥初立理显非谓部类虽分教旨不易即前序云贤圣缄默但知祗奉是也错音醋置也自为卷者如多伽见母诸戒论等若许擅加何须别解于义自显故曰可寻所下彰佛独说上文证定岂下示意私释大千界内佛为法王律是佛敕唯圣制立自余下位但可依承良以如来行果极圆穷尽众生重轻业性等觉已下犹非所堪况余小圣辄敢拟议有如国家赏罚号令必从王出臣下僭越庶人失信亡败无日佛法亦尔若容他说群生不奉法不久住故也。

  【疏】今又释云戒非木叉木叉乃是绝缚之果戒是正顺解脱之本隐因彰果故如上释。

  牒释中前释文已解故云又释义意无异故指同上。

  【注】自摄持威仪住处。

  【疏】注云自摄持威仪住处者此叹木义能灭恶也。

  灭恶中总释可解。

  【疏】由斯戒法能持七支有过皆塞名自摄也身口既摄光净如珠顺本所受故名持也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并由内怀正法故使器宇超伦也。

  别释初科有三初释自摄即含法体塞犹止也次释持字即戒行三释威仪即戒相宪章指律教行与教合美德显故格正也器宇即目形仪伦犹群也。

  【疏】言住处者正行由教而成教是行之所依故名住处如经戒为功德住处也。

  次科教行对论若约相成则教能行所若论相依则行能教所此释住处正取于教上举能成显下所依。

  【注】行根面首。

  【疏】注中行根面首此叹木叉生善相也由戒能生成万行喻若于根如经云若无戒者诸善不生即其证也又如论云戒为众善之根生善中胜无过斯法喻同面首也。

  生善中二喻根喻出生面首喻尊胜初总判由下别释初据遗教但合根喻又下次引多论双合二喻根义同上首居五体之尊戒为万善中胜故也。

  【注】集众善法三昧成就。

  【疏】注中集众善法者能会正慧也三昧成就者能明正定也此之两行并藉戒因成上根义如经云依因此戒得生定慧也。

  三中初别释二学集善配慧者历诸道品无非观慧三昧者亦言三摩提此云等持亦云正定此下总显戒功释上能会能明之语已上三引经文并是遗教。

  【疏】上来叹木叉恶灭善生深有殊功次叹木叉发引群心能成法轨。

  四中初科上是叹行即结前也次下叹教即生后也以教相条别持犯揩定能使行人举动有仪故云能成等。

  【注】当结当说当发起演布开现反覆分别故也。

  【疏】言当结者若于法有违覆过显净当如法治治在说后故言当也交今未唱望后许陈言当说也八段序分与正宗为兴致之由言发起也。

  三分解中初释当结即默妄罪当犹将也次释当说即下序文召令忏露交犹对也三释当发起八段即序八章问此释初段正说发起云何都以八段为当答初略标宗望后多分犹未陈说故通指之。

  【疏】上有三当总是缘渐八篇正戒轻重条然显示故云演布开现也。

  正宗中上二句蹑前缘渐即发起义八下正释现即示也。

  【疏】广教流通篇别重举恐有理坠罔冒将来故云反覆分别也。

  流通中初二句指文篇别重举谓牒前已说即是反覆也恐下示意诵有遗漏则是沉坠误于后传故言罔冒。

  【疏】有人云八篇正宗各有三致何得通收广教如初篇中诸大德四弃即当发起中开四相列坐齐闻即布现后结三问重条前章即反覆分别并是圣言引用何得不依。

  他解中初立义指斥如下举初篇别配此则唯就正宗明之然前列三当此师但举发起一义余二文略义必通含并下二句似是他师结责之词又如疏家取用之语上文配释全据本经故云并是圣言也。

  【律】诸比丘共集在一处。

  【疏】二诸比丘集者表法无乖明人不别也。

  第二段释文中法即指戒谓法非偏被人无独说即明同界须集之意。

  【注】佛言同羯磨者集在一处乃至应诃者不诃是名如法。

  【疏】注云同羯磨者来名身集也形碍法通须陈欲法名心集也身虽赴座容有诃止默忍法圆名口集也以斯三业共成一僧故云集一处也。

  释注初科注文乃至字略其心集疏中备约三业解之形碍身有缘故法通可传欲故法圆羯磨成辨故一僧僧即众故。

  【疏】又解云同羯磨者明说正戒行净者同自余过犯不足数者不同羯磨不须集也言应与欲者谓此行教不可自轻大急要缘事不获已方开与欲自余轻小则不须也且如病缘重者舆来少者僧就可以知也言应诃者谓四羯磨诸杂治人行法在身无容秉法身虽足数口不陈非故也若斯陶练方得实人可不然也。

  佗解中三节并约拣众一简足数过犯谓三举二灭人更兼尼等四众哑聋睡狂等人二简欲缘大急即三宝疾病等三简合诃四羯磨一诃责二摈出三依止四遮不至白衣家此四律名得满不得诃诸杂治者即收行覆藏等人并由夺其智能不得诃法必非此等方名应诃若下总结陶练即是拣择实人谓合教者。

  【注】若众大声小敷妙高座立上而说。

  【疏】言敷妙座者重正法也开立说者惠及人也意在说听有功道根无失岂可无闻徒劳彼此何所益也。

  次科初释制意次释开意言立说者律因众大声小不得尽闻佛开立说犹故不闻听作转轮高座立上说之道根即戒体。

  【注】八难余缘随时略说。

  【疏】言八难者谓王贼水火重病恶虫等是也言余缘者寒热雨湿人多坐迮等是也广文如钞。

  略说中初文八难文略人与非人余缘略众中多病布萨多夜已久或斗诤事论毗昙毗尼说法夜久等义加寒热不出律文。

  【疏】随时略说者圣教被机时来不一众首智人商略事务戒有十段略说有九斟酌用舍故曰随时也。

  次科时谓时缘如上多种故言不一十段戒文初段必广故但略九然作白已卒难排门不可说序但云各正身口意则十皆可略但白在序中义同广诵故云九耳。

  【注】若客旧外集数有少多说过此序告净便听。

  【疏】言客旧外集者法摄人也如有违背不无其罪则人从法也初来闻序不劳告净以闻三问也八篇中来必须告净以不闻序。

  四中初释制集法摄人者望制众也人从法者望制别也初下释告净八篇中者才过三问即须告净。

  【注】余广如律。

  【疏】斯事众矣不可即言故指律也。

  五中言事众者谓净者陈净犯者发露一人自告多人别牒总告客少不劳重说等多更说事仪词句并见事钞说戒篇即犹卒也。

  【律】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疏】三汝等谛听下诫妄缘也凡心难系喻同野鹿圣人体之如锁猿猴也摄耳寻声名为谛听以三藏教网用虑业非名善思也。

  释第三文中初述意野鹿喻驰散即遗教云亦如恶马不以辔制狂象无钩猿猴得树等皆喻识心刹那生灭锁即对治门也摄下释文今时坐听心多别虑或复睡眠请细读此文用䇿蒙昧。

  【注】佛言端意专心而听法也。

  【疏】注中正心思择名端意也一心无倒名专听也。

  释注中上简邪思下简乱想。

  【律】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

  【疏】四自知有犯者以说戒本意唯在除犯闻而即行便同上起故文云即应忏悔者是也。

  第四释文中初科叙说本意以彰须忏才闻序告不容延久故云即行上起即忏悔从喻为名故云同也。

  【疏】悔是此土之言忏是西方略语如梵本音忏摩也忏字非仓雅所陈近俗相传故耳。

  次科仓雅皆俗中字书名如三仓尔雅等。

  【疏】忏悔义应此处道之可妙同于事钞也。

  指略同钞即忏六聚篇。

  【注】佛言谓所犯事未忏悔也有二种智人有罪能见见罪能如法忏悔若欲悔者当诣清净比丘说犯名字如法除已方得闻戒乃至于罪有疑亦如是说若僧并犯无人可忏不问识疑白忏后说。

  【疏】注中犯事未悔者释成有罪相也但以无始无明想倒为本动念缘境何得萧然唯有智人能见能忏自余惑重何由开悟故律文云无学果人不故犯戒三果同凡未免缘缚可不思哉。

  释注中初科前牒示但下推释初叙犯多上二句示惑下二句明业萧然谓清静无系之貌唯下明忏少故下引圣诫凡初二两果故心犯性(须斯二尼怨逼受乐)三果故心犯遮四果误心犯遮。

  【疏】注列智人以成行悔之法诣清净者用显托境明心说犯名字识相不虚也如法除者明依教起悔非泛滥也。

  次悔法中初通示诣下牒释托境即所对人明心者决所犯罪。

  【疏】识疑同犯开白忏者罪据覆藏对众陈情白告悔断同大忏也。

  开白中初科罪据覆藏者由覆成过露则无故同大忏者不异上篇众法悔故白文如羯磨识罪白已即净疑罪后决重忏又偷兰已下诸篇皆灭不开上二。

  【疏】何以得知者以凡造过集谛所收知苦断集见道便克岂有自言便静斯业。

  次徴意中初科初句徴以下释集谛世间因也见道即初果此明至圣方断集业凡夫口陈岂能即断意显律忏不明业理故可忏净。

  【疏】今诸戒首令忏已闻者既悔前罪断后相续露过现前于心无隐便同净用得预闻持不论往业招生增惑。

  次科初明忏净所以律忏宗旨此文极显不下示教分齐业即业道招生即苦道增惑即烦恼道此三心行判归化教律据违制故非所论。

  【疏】此但事悔伏业而已终须行净深见我倒知我倒本相等虚空但有妄缘故缠三有审见此理明白无疑分得正见方倾苦趣若此之悔名为灭业业何可灭障不招生故名灭矣乃至无学尚酬往因如身子婴病目连遭苦可以类通想不迷矣。

  三中初二句蹑上律忏终下发后理忏初示理观且据小宗性空观析见无我理相空唯识具在事钞我倒本者即是无我故举虚空为喻审下判位言分得者即内凡以上不生恶道若此下结示初明行胜前但事伏此理灭故业下转释灭义不招生者但无总报不无别报定业不转至佛犹偿是故学人好自观察常以善缘熏练心识勿谓无罪业理灼然华严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遇会时果报还自受佛言真实无得自欺乃下引示大论舍利弗患风疾增一目连乞食为梵士所打骨肉烂尽皆谓酬往业据此可知理忏不灭故云可以等也。

  【疏】问行净之士应有二人不犯应先如何后问答不犯者希自然合教犯者多数覆过是恒说本除罪为先故先问于有罪。

  问答中约行以论净胜秽劣持者合先今乃反倒欲彰圣制布措有旨答文可见二人如下科。

  【律】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诸大德清净。

  【疏】五不犯默然者不自伐德默应答也。

  第五文中有善自称谓之伐德。

  【注】佛言无犯者有二种若本不犯若犯已忏也。

  【疏】注中不犯有二初则专精不犯后则犯已能悔第二白法莫不于己无瑕同成不犯之色也。

  释注第二白法者且指忏残通下诸聚皆名能悔以残毁体忏复僧位义同再受对望初受故云第二戒善清净故云白法诸经论中黑白二业即目善恶初篇永无复本下聚行缺体全是以行忏不彰此名色犹类也。

  【律】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佛言如二比丘相问答也)。

  【疏】六若有他问者谓举罪比丘如法徴责有犯露答无犯默答义同世语故注如二比丘相问答也。

  六中此谓有犯同听三根外彰为他所举敕令实答初解约语默二答以释如二比丘者举事以比也。

  【疏】又解云三根不昧五德有闻对众举治何得怀默故须虚实自雪彼我彰情是故佛解如相问答者是也。

  他解中二并语答三根即见闻疑举由此生故云根也五德律制举罪必具五德一知时二如实三利益四柔软五慈心如钞自恣中解雪谓分析。

  【律】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悔者得故妄语妄语者佛说障道法。

  【疏】七如是比丘在众下明不忏有损也。

  第七文中不忏即覆过结业有损谓违制障道。

  【疏】言故妄语者既默表净获何罪邪古来诸师亦有商略此既一涂正义不可不知先以义开后方消判。

  牒释中初文注明吉罗而问何罪者以古谓方便今为根本后方定判故作疑问引起义章。

  【疏】今释序中默妄六门分别初定重轻二明通塞三对问缘四就罪辨五约人论六经处犯。

  【疏】初定罪者。

  【疏】昔解云序中默妄但是方便何以知之然罪表净诳僧未彰故是方便。

  定罪中古解立理可见。

  【疏】问言未彰口僧虽虚解结方便者如身造口业默起表圣虚解是同何因究竟以斯例默应犯堕罪解言不同身业表圣睹相无滥故是重罪今默表净在众通含不偏在己故知方便。

  初难中身造口业相同默妄彼得果罪故取为难解下但以滥不滥分不滥成诳滥故未成下文历句委破此解。

  【疏】问若言默妄以默为体余之妄语虚说为体今以默妄为说方便亦应以止为作方便然止不得为作方便默妄岂得为说方便解云妄语为义言章了了今则默表其相未形前人非决何成究竟。

  次难中先定犯体今以下正难作犯必以作为方便例妄亦须说为方便今何反之解中以默表语为妄方便即无所妨。

  【疏】问默罪之人私心决畅止在三问随问默然诈净义毕有何所少而是方便若默表净更须口言方究竟者僧中羯磨默忍之时亦应但是和家方便所作之事亦非究竟今则不然随作结成何名方便。

  今解立理中初科前难古非凡言方便有果可趣事未究竟今此默妄无别果头故非方便若下举例相并益见彼非今下次显今判问此默妄罪别有方便不答未至召问作意欲拒例亦须结无则单犯。

  【疏】但默妄吉罗律文具有古师立篇义局三均故以此罪入方便摄今论篇者别有意义故所不论可如下也。

  出意中三均如后彼谓具则名篇不具号聚除众学外恶作恶说究竟不均皆归聚摄默妄在聚故是方便今下彰异指后立义篇聚二名互彰无在五七两分均杂非滥(均唯根本杂通本因)今此默妄杂中果罪。

  【疏】又汝上言对众通问身相不动故是轻者此亦不定口造口业但言章了前人闻知不问疑识俱结究竟身造口业无论多少前不疑滥则非方便。

  难互造中初文为二先牒古解即如向云在众通含不偏在己故是方便此下显非初叙各造身下明互造无论多少者正用此句对破前说。

  【疏】何以知之以句义定如多人坐有问者言成圣者起一人独起前人不疑故结究竟若多起者前人生疑故结方便或多人立问圣者坐一坐犯重多坐犯轻以前诸句动故生罪今下诸句不动亦犯如有众中多人坐立言非圣者动身一动多不动轻多动一不动重于我圣相明练无滥故得重罪如是例知句也。

  历句中初二句标如下先明动句古谓动身则重今约坐立二位各有一多共为四句一重多轻寻文可领以前下次明不动句初结前生后如下列示彼谓不动齐轻今还以一多重轻以彰不定如是例者如云是圣人者莫动身一动多不动轻多动一不动重。

  【疏】有人云三业互造必无疑滥纵独表圣前人有疑不可结重或多人现前谓非凡可是轻也以此例前相收方得。

  古解中此师不约一多以论但取疑与不疑而分轻重言相收者谓一虽合重疑必犯轻多虽是轻不疑亦重。

  【疏】问有心欲诳人合口成妄语行心欲见色合眼应成见。

  问答中初举根境难前互造。

  【疏】答妄语含意根见色由眼识行心非眼识云何名见色。

  答中上二句对显下二句反质。

  【疏】若尔行心非眼识故非见色者意业非口业不应成妄语答三业得互造意地成妄语六识不互用行心非见色故成论云口家四业意亦可造斯良证矣。

  转难中蹑前非见以难互造答中初约互与不互释通前难故下引证互造。

  【疏】问何故在凡三业互造六识定用答三业虽殊同意为体六识不然各有体相故论说云根无互用过也。

  次问中圣人六根互用故约在凡为问楞严云佛能诸根互用及大菩萨等此据十信已去六根净位答中即成论云离心无思无身口业故知同以意思为体六识下见闻嗅尝触知根境各异故下引证未详何论。

  【疏】问三业同意体如何以分互答从具以论互广如初篇竖义中说。

  第三问答可解下指初篇义门即第二三业成犯备明单互竖即是立。

  【疏】二明通塞者。

  【疏】如昔解云序中问者问通篇聚但有犯者不合闻戒故序中问通令首露知何不该余之三问悉是别问当篇于此篇罪有净不净故知问前不同于序通问于下。

  通塞中昔解初科彼谓九处三问前一属序通问一切后八随篇各不相通。

  【疏】问序通问下可如前论八篇问前既有实犯说已方问岂非违教答序中总问显净默然既无露罪恐不忆识妄谓净行理不可然故随篇示令知罪相虽先说戒犹非覆罪以心迷净于行非过如人法说。

  初问中以问下则顺问前有违故叙为妨答中为二初约迷忘释通虽下二据非覆遮难如人法者即人犍度彼云有比丘犯僧残一罪忆识一不忆识忆识而覆者名覆不忆者非覆取此以证迷犯开闻。

  【疏】问若心迷净有犯闻戒心不迷者无义得开何故律中对首心念得闻说戒答此谓开缘不容悔故非谓通尔犯不闻戒大位约之。

  次问约在众发露以为难端答中初正释来问犯下潜通律意律云有犯者不得闻戒虽有此制不无通许故云大约。

  【疏】今解上通义不容耳随有九位问皆通下广如后说。

  今解中初二句明引古之意言不容者显非所取容或作融言其滞塞意在不存故先出耳随下略示今解言问下者世多不晓乃谓说初篇时但问犯夷乃至众学亦问本篇今应难云犯下诸罪应闻上篇则违律文犯者不得闻戒如何通耶今言问下谓将说下篇通问众中于七聚罪微犯宪章不合同听非谓但问本篇而已下文当见。

  【疏】三对问缘得罪多少。

  【疏】如昔解云虽经三问共成一法故今默者但犯一罪如诸乞辞及以白四言虽重彰皆成一法。

  三问缘中昔解初立义如下引例如诸乞辞即受忏等前皆三乞白四者且如受戒四番羯磨共成一受余亦例尔。

  【疏】今解不同既有三问随问覆默还得三罪如白四谏共成一法随白羯磨结四偷兰莫不对问对谏俱有拒心故结多罪。

  今解中初科前立理如下举例白四谏法随遍结兰例今三问随问犯吉。

  【疏】问以谏例问故得多罪违谏第四便得僧残亦可默妄加四犯堕答谏对别人违僧命重说戒直问前过未彰故成僧法三问便止此在僧中默故犯吉若据对首有罪陈净具有三堕心念例知。

  释妨中约谏根本相比为难答中考文凡有四异一别人僧法二违拒默覆三谏劝直问四过彰未彰情事不同未可比例此下辨异对念口陈二俱语妄心念例者说不对人理得三吉。

  【疏】四约犯罪论者。

  【疏】问今有犯多罪者既违序问为得几罪。

  四约罪中问词且举违序余八皆尔。

  【疏】答默净诳僧但得一罪以罪从问缘生不由诳罪生有问故违无问不结故知一罪不同覆藏由覆罪生但经明相则随罪结。

  古答有二初立义问虽有三共成一法既从问生故无多罪不下二遮妨由覆结犯随罪少多恐引为难故预简之。

  【疏】今解不同问缘明相俱得多罪以此二缘结罪之位覆藏既得从罪生罪问缘岂非从罪生罪问缘若不从罪生罪同听之人悉应有犯以有问缘之可违故然今不尔有罪违问无罪不违故知有罪便怀默妄何得上云不从罪生。

  今解初中前明默覆结犯从罪义同问缘若不下次立理夺破从问义失。

  【疏】故知默妄亦是覆藏之别名也但可经宿经问不同至于覆罪一而无二。

  次科初示名异但下会犯同由默与覆俱违发露故也。

  【疏】若犯十罪随其三九皆有默净则犯二百七十吉罗又如一人而被三举随受供给皆获三罪如是类之。

  三中初正示且约十罪多少准知又下引类此约一人具兼三罚者为言。

  【疏】五就人数结罪相者。

  【疏】既犯十罪欲令众人知我行净我若露者知我行非不齿录我故望多人还得多罪如妄语法一言诳多随人人闻闻皆得罪对首心念例如上分。

  五约人数释中初叙犯意齿录谓人不称记也故下示罪数如下引例对下指同问对首可尔心念独说岂得例上答若约钞文令向四方僧发露故知不露则为诳僧然境不现前何由限约但望独说非仪犯吉亦同随数故得例指。

  【疏】六明默罪经处多少者。

  【疏】如昔解云七聚之罪六罪三处犯或云八罪者谓淫触二粗屏露二处通尼及女斯之八罪各在当篇二不定并初序三处犯以不定中尼女合制九十便离各有其致若欲发露唯一处得偷兰一品但是序犯唯恶灭诤此一偷兰序中七毗尼中犯。

  六明经处昔解中初总明诸聚后别示偷兰初中六罪约屏露八罪分尼女谓下列罪自斯下示犯处古谓序中通问当篇别问通诸篇聚并有二罪唯二不定含此八罪故涉三处以下别简屏露离合之致如后自辨若下示发露一露俱无不必三处次偷兰中初二句通示唯下别简恶灭诤者即多人语毗尼调达破僧辨定邪正随邪破正则有兰故。

  【疏】斯古义也今犹讲之若不叙者无由兴教立破二能于是在乎。

  结斥中初指斥彼约所犯之罪局就当篇以明默妄故作此释若下明引意因前古非方见正义立今破古述作之能故也。

  【疏】今解不然但有犯者不合闻戒何得犯夷不合三处余篇得闻故知难也随问九处皆有隐心则随犯罪。

  今解中初指非难犹妨也随下示正义。

  【疏】若尔立义序问便足何故勤勤九处别问答序中问者将说八篇恐有犯者乖于说听四事中问例亦如之欲说后戒故先陈问恐有忘误谓言行净随篇重问为成正说由有犯者不合闻故。

  问答中初问蹑上所立既不随篇则序中已具自余八处过在繁累故须通之答中初明序问四下释后诸问且举四事残下准说后戒者通指七篇十三中问则指六篇如是第论义无别矣成正说者净行同闻不乖法故考今所释与昔天乖是中则言属在僧问净则罪通七聚将说先问故云问后九处并尔学者精详。

  【疏】问七灭之后无戒可说何故复问答罪相如尘细看细见忆识之心前后纷扰随有解悟即须首露静则对人众则心念尼律法聚七佛略教其相如此何得言无故文云更有余佛法应当学之知何不摄也。

  次问中答文为三初通叙重问静谓人少容可对首众谓僧多即座心念尼下别指所说以广律中僧戒本后次列尼戒后列犍度即是法聚皆有犯相如言人游行五衣离宿等僧结吉罗并出尼律法聚可知略教亦吉如后自明故下引证应当学者即罪名也问略教可尔尼律法聚既不列相有何所闻而须问净请为通之。

  【疏】问露罪为义不藏为先但一序问便问便露何须郑重三说九反。

  第三问似与前滥前对序问难后无用此彰三九重叠之意。

  【疏】答欲明戒诰警敕行人如谏一事尚有僧屏七通露罪多恼何为不经九处。

  初答中上二句正答如下举况七通谓屏三僧四通犹遍也。

  【疏】或可前问有拒或致迷妄忽闻后问豁然披露时来不一故致多翻圣说不徒深有其旨因言长理须知发露有罪皆藏九处成默序中一露下问非罪以无重隐之?故也若序中问露已还覆随经问处还须露罪以覆随心不由言说如人法中前露后藏文证可解。

  次正答中初明重问豁即开发之貌圣下示制意初通示有下别释初明覆经多处序下明露唯一处若下明重覆重犯初立义如下引证如人法者彼云有比丘犯二残罪覆一露一彼罢道已还受大戒已先所覆后发露先发露后覆藏僧应与彼随所覆二罪与覆羯磨随后所覆第二罪与覆羯磨是也。

  【疏】若尔露罪还成覆者首陈何益答披露肝胆慎终如始一露不覆随问何?岂非益也。

  转难中蹑前重覆徴露无功答中显前律制意令尽露肝胆即目犯心。

  【疏】上来随义略解默妄今次消文余皆可解。

  消判中初科余可解者下文但释障道余不解故。

  【疏】言障道者下注解云障于禅果此成上文不实答损也良由恶业习起戒品不净无由发生定慧克成禅果故曰障道此远资为言亦如上说所言道者略说为二梵天道者八定为宗圣人道者四果为本既染尘境体沉下界犯则三涂持便欲有如何默净以自陷乎。

  释文中初总示文意良下牒释文相初通释云习起者相续不止也无定不成禅无慧不至果禅果二字即下二道此远资者以犯戒堕恶但障欲有福报文言障道故是远资也卷初已明故指如上所下牒解初释道字通含禅果禅通凡圣果唯局圣梵天道者且举初禅通收上地色无色报凡唯漏业圣即助道天台云神通变化无漏观慧悉从四禅出言四禅者即色界四天所修之定禅是梵语此云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故四定者无色四天定一虚空处二识处三无所有处四非非想处总上二界故云八定圣道可解定慧是因二道并果由先毁戒定慧不发既无因行宁有果克覆过默净障道在兹既下次释障字持合作执。

  【注】佛言僧说戒时默妄语故犯突吉罗言障道者障于四禅三空四果告诸比丘如彼大海不受死尸设有漂出我法亦尔不受死尸谓死尸者非沙门梵行自言沙门梵行犯戒恶法不清净秽污邪见覆藏内怀腐烂外现完净如空中树虽在众坐常远离众众亦远彼故知忏罪方成闻戒也。

  【疏】注中默妄但犯吉罗者有轻重也望僧虚解斯业重也望非言述重而制轻勿谓为小九百千岁亦难堪也一犯尚尔多犯如何不可救也故论说言如小团铁入水沈也又引海喻文相可知。

  释注为二前释罪相初通示望下别释诳僧境胜故业重即如五分僧中妄语重百罗汉前是也默表无言故制轻勿下指报诫劝目连问经列六聚犯报犯突吉罗九百千岁堕泥黎中准杂心论即堕等活地狱一昼夜耳委示岁数具如钞中一下举况故下引证婆沙云愚作小罪永堕恶智为大罪亦脱苦为团铁小亦沉水为钵铁大亦能浮又涅槃云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有智思之注中三空谓空无相无愿三解脱也又下次点余文疏但略指而文相难解略为科释从告诸比丘下大分为二初明覆过故知下结示初中又二前举喻可解我下二合法初二句对合谓下委释初释死尸虽下释不受初中又二初通标犯下别释初至覆藏释上非沙门句犯戒不净即身口业秽污邪见等即是意业内怀下次释上自言句空中树谓中心枯朽者。

  【律】若彼比丘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忏悔得安乐。

  【疏】八若彼比丘下由忆识罪忏得禅果成上发露有益也亦就远资为言。

  第八释文中翻前障道释成安乐。

  【注】佛言以清净戒学故便得清净定慧名得禅果为安乐也。

  【疏】注中释相文甚可解。

  释注略指即是三学相生之义。

  【律】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三说)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自此已前广教之别序也后说之文即广教之正宗也)。

  【疏】次解第三结序劝持相就分为三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者结前生下问也二今问诸大德下正问众中应后法也三诸大德是中清净下举默表净应说劝持。

  三释捡问标分中云正问众中者戒本是中两字世人不晓谓指戒文所以或谓问前或云问后准今科判乃问僧中则由来疑诤涣然冰释传迷斯久学者须知。

  【疏】问所以说戒须问羯磨不须问者。

  释问净中初问以俱众法有问不问必有所以故问以释之。

  【疏】答解有多途说戒为于行净有犯不应说仪羯磨别为前缘缘成则合事辨故随白问终为成法不别举也。

  答中初句总示下引五解前四明异后一显同初约所为自他不同前缘即法所被事缘成即通十种方便随白问者谓单白羯磨并问忍可意专被事故云终为成法无劳捡净故云不别举也。

  【疏】又解说戒僧别两举说听必约清修羯磨多为别缘僧成即堪御法。

  次解约众法别行单具往分别即自行说戒为僧兼别须问羯磨为别单众不须。

  【疏】又解两法在僧俱须行净说戒制问为清行染之人羯磨不制法通纯杂之士如僧残行法开停为他明知罪未出也闻戒知犯必开默露明知说被净也。

  三约净秽通局不同初二句通示说下别分如下引证初证羯磨通杂闻下证说戒局净。

  【疏】又解羯磨所为在事也说戒所为在犯也有犯不得闻戒斯明证也故说戒之作为两种人持者为能清犯者为所清若知有犯即须遮举忏洗令净方闻后戒乃至律文见犯不说经二十年羯磨不尔标举时事三根五法相圆无染即成僧用故不制问。

  四明立教所为罪事差别初双标有下别释初释为犯有四初据圣制证故下约所为证若下引遮举证乃下引废说证即僧祇比丘斗诤缘也羯磨下次释为事相圆对五法无染对三根五法即五现前此谓说戒必取体净有犯不开故须责问羯磨但取相净便成僧法故不劳问。

  【疏】又人解云羯磨成不问僧取晓事同三问则无妨也。

  第五可解。

  【疏】问须知净行一告便足有何义故殷勤三反答说听相应可名传法虽闻不识容犯妄听故须三问郑重穷检一则未呈昏忘多则在众致繁故限以三法仪所致也。

  次问中前文已明九处今此更论三反答中初明须三之意一下示加减之过。

  【疏】言净故默者众非口呈行净繁乱伐德成劳但默便表答辞也言是事持者净行得闻正戒机教相应定慧由斯成克理须持奉故也事即净行如文可知。

  释劝持中初释默然繁乱乖仪伐德非理默然自表则离诸过次释是事等初叙劝持事下点文相事即戒相以人禀教指教归人故云净行经中如是二字指法之词即指后文也。

  【疏】上来所明释广教之序竟。

  【疏】第二大段次释广宗。

  【疏】所以正宗广教何为兴者良由五众不摄情根于诸名利无思检约广生有漏随尘起染外缠邪慢内增痴惑是以如来随其所犯略教既坏制广补之使夫持犯的明愚智齐晓戒禁时机深有弘益即斯言教号曰广宗。

  第二正宗通叙中初科上二句徴问良下释通为四初叙机生情即是识根即六根识遍诸根故云情根内无治法自恣放逸故云不摄此明起业之本于名利者即成业之缘广生等者明作业之相初句通示随下别释上二句明造业下句明增惑起染通三业邪慢局意业邪谓谄媚驰求慢谓贡高陵物此二对他故云外也惑通三毒无明是本故云痴也此取律序舍利弗请佛制广佛止之辞彼云如来未为诸比丘结戒何以故比丘未得利养未生有漏又云若比丘得名称多财多业便生有漏云云是下叙立教使下显益即下结名。

  【疏】初制广教随犯便结轻重前后杂乱难分至佛灭后一夏结之重者道源轻止世谤八篇以次渐降不伦欲使前识本基后知随行故有斯位。

  次科初明佛本随制至下示结集始分重即四夷故是道源轻谓残下诸聚虽体含遮性而大约遮多故云止谤欲下出集者之意本基即四重随行即余篇。

  【疏】将造文解先以义通正宗本体止存持犯犯相楷模其唯篇聚略以四门定其途路初明正果五篇二明重轻七聚三解方便罪相四解持犯方轨。

  开章中初科上二句标示正下叙起上二句示教体次二句明教相犯缘轨定即是楷模略下分章四门次第初唯果本二通因果三局因罪上三别相持犯第四总义持犯。

  【疏】就初门中四种分别一位立五篇并解篇义二置名不同翻名显相三但置于五不立四六四立篇次第先后不同。

  【疏】就初复二。

  【疏】言位立者僧有四重尼有八弃以为初篇僧有十三尼有十七为第二篇僧有百二十尼有二百八为第三篇僧四尼八为第四篇僧尼同百为第五篇斯约戒本故以数分如律五犯以名收罪此则义通诚有旨也。

  初明正果位立中初通列二部显相同异斯下结示通局上二句示局如下显通律列五名不限定数摄一切罪义无不尽言有旨者叹美律意也。

  【疏】上位立竟篇义如何。

  【疏】如昔解云相形种重阶降不类故名篇也何以知然如初灭?二从僧悔乃至第五轻重有殊。

  次解篇义昔解初师中初立理即取偏颇不等之义何下证成。

  【疏】有人言上立篇义相形是难二十法聚前后列位可亦轻重然篇字有二偏颇偏者从人而立篇章篇者从草而立盖不识字源故有偏颇之义。

  次解初科为三初指前二十下引难以诸犍度亦即篇章何有相形轻重之义故知非理然下指谬分释字义显无所取。

  【疏】今解篇章之篇者谓流类均等与诸章品义齐一也凡立篇者必具三均谓名体究竟此是定义初篇同号即是名均齐须摈治即是体均非方便是究竟均乃至第五三均不无故号篇也。

  立义中初引类示名凡下约三均显义初通列三义均即是等初下别配五篇但出初篇余可准说故云乃至。

  【疏】有人言必具三均方名篇者俗书法聚何必具三而得立篇。

  后解中初科俗书但分章节法聚科约事类此二既得篇名何有三均之义故知前解未为尽理。

  【疏】今言篇者始于四弃终于七灭则为八篇文义聚处即名为篇何必具三如似戒序亦应名篇经云序品即十诵云五品罪也。

  次科中初正立此从戒本文相为名全乖律中以名收罪故下不破亦非所取如下例同戒序彼既不取三均之义所以序文不妨篇号经云者引证即下会名。

  【疏】今解上释通有其致。

  今解总示中以三家破立不无所取故云通有其致即纵许之词。

  【疏】初云偏颇立篇但不体字何妨罪义轻重不同篇是法章有所科约故也。

  初解字非义是未为大失篇下以义助成不同之相。

  【疏】第二解者从草释义此亦自迷如何悟彼篇字从草止是草名边殄反之世号篇竹亦可人啖篇字从竹乃是简名自汉已前本无纸笔例用竹木兼之纨素而用图录后汉蔡伦创造于纸用易简素古书简䇿可有一章以韦编之号为一篇故宣尼读易韦编三绝者是也。

  次解但斥迷字所立均义下文正取初指非篇下分示前释从草篇竹者尔雅注云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篇字下次释从竹竹木者竹名简木名椟蔡伦汉桓帝时人或云顺帝捣鱼网为纸用代简素此为始矣韦即熟皮宣尼即孔丘字仲尼前汉平帝元始初追谥褒成宣尼公故以召之。

  【疏】今定篇义三均亦可如似法聚义类不差受法戒法各别聚处名为犍度此亦如彼名体究竟同在一位用篇名收五种阶降复何爽也。

  今定中初文上二句正取如下会同前第三师举俗书法聚难破三均故此通之于理无妨应知俗书亦从义类耳受法即受戒犍度戒法即说戒犍度且列初二已下准犍同度梵言此云法聚爽失也。

  【疏】问如上立义罪位分五各具三均堕罪之中僧别两悔第五一罪对首责心既有二悔明知轻重何得均邪。

  问中堕吉二篇各有两忏体则不均故以为难。

  【疏】答今言均者以义收罪纵一篇中忏有轻重至于名种一而不异何以知之初篇名弃则不覆开悔及不足数相同弃也二篇僧治则行覆在别至于本罪出必在僧三篇对首而或兼众财事难遣对僧徴核及论舍罪与别何殊第五一篇虽有二忏故误两心双舍本罪何妨义摄以位通之。

  释中初科为二初二句标示三均义立随义可通不必定约忏别为妨纵下正释初总释上二句纵于来难下二句夺归今解以乍观忏法虽似不均据论罪体不妨均义名不异者皆提吉故种不异者罪相等故何下别释初二两篇忏犯皆同但犯夷分于覆露忏残兼于僧别有斯少异故先会之提舍一向是同故文不列第三第五正㭊前难堕分两忏财事有无至于舍罪无非对说吉罗二悔心分故误及论所犯名种不殊故知据罪还成均义。

  【疏】今立篇义莫非章品之嘉名分段之别号也纵使聚从五位义具三均篇名在七本因杂摄故知篇聚通于本枝五七位罪定其均杂也。

  次科初示名义纵下显互通古立三均专在于篇不具号聚然篇聚义一不可偏配故约七五用分均杂则知古解非今全用故下结示通局。

  【疏】二置名不同翻名显义。

  【疏】就初置名。

  【疏】问有何义故置此五名答大圣如来深鉴物情浊世根钝须立粗刑逗彼时机闻名息过如俗本禁蒲鞭示耻季世深酷故有徒流可以通望也。

  第二置名明所以中答文为二初叙立意以篇聚所立指身口过恶以为别相从治忏狱报而作通名故言粗也略教被利相非粗显威德教授由是而彰如下举类蒲鞭喻略徒流如广古者以蒲杖辱之则能改过酷谓酷虐以俗况道教意可见故云通望也。

  【疏】又此五名有通有别别如下释通须略知如本四分但云五种犯或五犯聚或五种制僧祇云篇十诵云品名虽或异摄罪义同。

  次科初标指如本下正示本律三名上二约罪下一从教僧祇十诵并从条类了论为部义亦同之名下会同可解。

  【疏】次解别名。

  【疏】初波罗夷者此无可译如世五刑今古乃异西梵同此可以相翻初罪不尔东土本无不知以何罪同止得事义相译。

  别名中夷罪初科初标无译谓无正译如下次明义译初示两土不同意谓同者则容可对译今此不同故须从义。

  【疏】故本律云波罗夷者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世之极法勿过此刑由犯斯罪于彼圣果永不可克又名无余者从众法绝分为名故文云恶行死尸众所不受又名不共住者亦同上解。

  引示中本律三段初是约喻后二从法说戒羯磨二种众法皆不预数故云绝分下引文证即律序偈略其词耳不共住义律文还约二种众法释之故云同上。

  【疏】僧祇解云此罪名堕非唯失道不入二种僧中舍身便堕阿鼻地狱生报不久何得不畏十诵多论亦有明解广如事钞下名别着。

  他部中僧祇三义二义同前失道即断头不入即无余后加堕义故曰非唯报有三种一现报二生报谓后生即受三后报谓生报已后通及未来下指十诵彼亦翻堕多论释云由与魔斗堕在负处谓毁根本无胜力故与今僧祇释义不同故云下名别着着显也(有本辄除此句)。

  【疏】二名僧伽婆尸沙者善见论云僧伽为众婆者为初尸沙云残谓犯此罪众僧前与覆藏末后出罪故本律云僧残是也由罪缠行人非全净用僧作法除故也律名此罪又云有余以行法不绝为称母论云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故名残罪明了论解云所言残者僧中受房舍利养最在其外故也。

  次篇四节教文残义皆异善见初翻梵名云众初残谓下释义云众僧者即上众义前与覆者即初义后出罪者即残义众义是通初残为别以覆出二法皆众作故故下引律初示名同由下释义则与前别非全用者是残义僧作法者即僧义律下示异名根本不坏对前为目问前云众法绝分行法绝不答由行绝故不堪预众今行不绝忏复本净即堪同法是则夷罪行法亦绝僧残众亦不绝母论喻释还对断头了论约行别住治罚以释僧中即僧义在外即残义。

  【疏】三名波逸提者十诵云此罪堕在烧煮覆障地狱故云堕也明了论解本音为波罗逸(羊达反)尼柯部此云应功用也有三义故一罪名轻细难识好毁二性遮两罪其相交杂三人多轻陵数犯其过大须功用对治勿令滋广上座部云波质胝柯翻能烧热此罪报得大叫唤地狱因时能燋热心果时能烧然众生。

  第三篇名初十诵中烧煮覆障乃地狱通名准杂心论中堕众合地狱一昼夜则夜摩天二千岁人间十四亿四十千岁了论中初翻名有下释义初轻细者入威仪分故二性遮杂者三十并遮九十中三十条属性六十戒是遮广如下释三轻犯者谓非重故大下结名上座部者彼论自引上约对治此就因果文中狱名与上杂心所出不同。

  【疏】四波罗提提舍尼者义当向彼悔也故戒本云我犯可诃法今向悔过准此罪名可诃向彼悔何关罪相。

  第四初翻名故下引据准下点非正翻。

  【疏】五名突吉罗者如律本云恶作恶说也分身口业故有斯目明了论中二业一名俱为恶作身口为非无非鼓动故也。

  五中本律从具有别了论约造无殊此但略释具在事钞。

  【疏】三明但五非四六者。

  【疏】如昔解云药法有五对此五药故立五篇。

  三中昔解五药者一灭摈二僧法忏三对首三说四对首一说五责心悔以此五法能治五罪从喻名药。

  【疏】若尔后明七聚可有七药名七毗尼可有七诤故知不尔。

  今解中初科七聚则病多药少七灭乃药多病少举此二例皆不相对则显古师义未尽理准似他师作难后为释通反成前义。

  【疏】今更立义盖是如来一方化仪对根之教宜闻说五。

  次科义取机宜足彰教旨一方通指娑婆根即是机。

  【疏】前所难云对药立诤法门多种或病多而药少如四轮摧八难或药多而病少如七灭殄四诤或药病等如今五篇。

  释难中初牒前难法下次释不定四轮者成论云一住善处二依善人三发正愿四植善根初轮摧五难三途长寿单二摧佛前后三摧世智辨四摧聋盲哑。

  【疏】问下四可救可名为药初则摈弃则非药义答药有二种杀活同名如初则灭弃其犹杀人药也既犯极刑无任僧务随事不成彼我负罪今则加摈复无斯咎彼则永绝财法滥坌无缘此则僧伦清穆立法成济若斯行事药义存乎。

  初问中悔法除罪可得名药灭摈不尔故问通之答中初定药名既下释药义初叙病今下示用药谓药则杀恶存善摈则除秽成净故得名药。

  【疏】问对药立刑似有其致今疑其药不摄刑科偷兰一法何药所治初篇覆露则兼二药乃至第五同上须多如何对药以立篇目故知非也。

  次难中初二句许前义今下申疑偷兰无药夷吉复多如下难破。

  【疏】今重解云药病相对大途为言至于定罪不无通塞用药或通皆不出五偷兰聚摄轻重不伦至于用药非无对首初重两治覆从初药露从第二第五两忏故作第四误则第五如斯处药通别何疑。

  重解中初科为三初通示用下别收偷兰三品对众多少通皆对首摄属第三夷吉分对在文可解如下结显言通别者一灭摈药局收初重二僧忏药通二(学悔及忏残也兰堕兼僧正悔在别非此所通)三对首三说药通二(提兰)四对首一说药通二(提舍重吉)五责心药唯局轻吉初后皆局中三并通。

  【疏】如七灭药现前则通忆念唯局三法五法通局又多尚得名药以殄四诤此亦同彼病虽位五药亦名同至于对治不无通局故五药中或有舍堕此僧中忏但据乞钵为言可即总对堕也余如羯磨疏中。

  次科初正引现前毗尼通治四诤兼下六药忆念局者并不痴罪处唯灭觅诤不通余者又多人语局言诤自言草覆局犯诤又事诤中具上三诤用药并同则知六药兼通事诤三五通局者重示现前也四诤中言觅犯各有三品共为九品事诤自有九品共十八品不秉羯磨则三种现前通治四品(下品言诤下品犯诤及事诤中下品言犯并用三法为通自余名局)若作羯磨五法现前通十四品(十四是通余四名局)上举现前粗对四诤则一向俱通下分三五细配诸品则有通局故云又多余广如后此下会同故下别举舍堕质成通塞不可局对舍堕忏法僧别三位乞钵一种偏制僧中下文指广彼明忏舍两师各计一云舍财须僧悔罪从别一云舍财舍罪并须僧中等。

  【疏】问药病二种是谁先后答药先病后。

  第三问答中一句略答欲发后难。

  【疏】问凡言药者为病设药今未有病何故先立答立教不同不可恒准俗中治病或有为病而处方或有设药而待病今明圣教化仪道同五药对罪岂局今代是故律序古昔常法可以知也。

  转难中难意可见答中初通示不定如诸经律随机立教今此五篇立教待机方便权巧故非一概俗下就喻显别为病处方如余经律设药待病如今五篇今下正通来难三世承传非今始制下引序证彼云所以立王者由世诤讼故众人之所举古昔之常法犯罪者知法顺法者成就(上喻下合)戒律亦如是如王治正法。

  【疏】若尔所论佛初成道何不设药要待病起者答无病辄治人多诽谤既不奉行反种苦业如上善见治痈喻也。

  转难中药既在先理应先设此约渐制以难常法答中显示不先之意前辨二教已引善见故此指之彼云如世医师未善治病见人始欲生痈未大成熟辄为破之病者曰我本无病强为破之受大痛苦声闻弟子亦复如是云云。

  【疏】四明篇部次第义者。

  【疏】就所防罪随犯即结如前所明今之次第意有何据解云盖是大圣临灭度时欲使教法传世有仪故命持律广开斯要所以结集文云一切僧尼及诸犍度所有教法聚在一处文诚验矣。

  四明次第安布中初蹑前发问如前即指通叙教旨中解下释通初正释以迦叶结集禀佛嘱累乃差波离先集律藏故云命持律等所下引证即五百结集文彼云比丘一切事在一处为比丘律比丘尼事在一处为比丘尼律一切受戒法集一处为受戒犍度乃至二十杂犍度等并如上文中简要总举而已。

  【疏】于五篇中正死之罪宜加先勒有余之罪其即第二如是渐降乃至第五欲使僧尼观过兴厌先粗后细断除业非克出道益理数然矣。

  明先后中二义并出结集排布之意初科前叙次第欲下显意勒约也。

  【疏】又且上明位行今据根条为言何以明邪初篇之体能治行本入道正元若坏初本后四枝条无由生行故知初篇行立众行随生最须奉修故须先立第二众法纲网须成必事乖违何能匡化故须次立身口法式行越威仪自行不成何能静业故立第三上虽三业无瑕深为行净若染世讥尘翳正法未能荣显故须第四自行外化乃复须明若不敬顺三宝禁约四仪说授乖方便沈法网故须第五趣道正行。

  根条中初文为二初指前生起何下徴释若约通论前一性重及下诸篇违理之罪并是性戒后四遮恶俱属讥嫌不独提舍又前二名戒分后三威仪分又复五篇通号威仪岂唯堕罪又前四篇皆持法网并是正行岂止众学今文且就别相以论初篇中初示行体元始也若下显根本义故下明标首第二众法者犯残坏行不任秉御则众法不成身下叙第三威仪分中提为首故上下明第四提舍四戒并因讥过故自下明第五初二句蹑上三四若下正叙众学一百戒中二十六戒敬佛八戒敬法五十一戒敬僧十五戒四仪杂行说授乖方者别举敬法也。

  【疏】问初篇过重离则不难理应是劣何故说胜。

  问中若据根条重轻则初篇最重若望对治难易则第五至难今以对治难前根条欲彰教旨不必一向。

  【疏】答义有多途不可一概若就根条以判初则行之所依余四枝条故劣若就进趣修成初篇过重易离不假胜进修治故名为劣乃至第五过微难护必须专意无由识相是以戒本举应当学者劝能治行也若就纯净无染名为最胜。

  答中初二句通示若下别释初重述前义后若就下正通来难文中且示初劣后胜中间相望互兼胜劣故云乃至文举戒本应当学者以上诸篇并列罪目唯此第五独立学名足彰难护。

  【疏】又如罗汉驱龙但以持戒之力莫非轻重等护故使功高五百又如律文畏慎轻戒犹如金刚又如菩萨浮囊等喻可以通例。

  引证有三初引百论昔有一毒龙五百罗汉力不能降有一罗汉至告云贤善远去龙即逃形或人问之答云但轻重等持故尔次引律序彼云如飙(音标)火虽微莫轻以为小所经诸草火烧尽无有余所造恶虽微慎莫谓为轻如破伊罗叶常堕于龙中等(伊钵罗龙昔为比丘曾损伊罗草叶故受斯报)文取其意但云金刚喻坚持也后引涅槃彼明菩萨轻重等持坚固不犯海喻生死浮囊喻戒罗刹从乞喻三不善心初全乞喻四重二乞半喻十三三乞手许喻偷兰四乞指许喻提与提舍五乞微尘许喻吉罗可以一句总结三文。

  记一下之一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下之二

  【疏】大门第二七聚重轻四门分之初明位立七聚并解聚义二明离分品位之意三解七聚得名不同四解诸罪隐显之相。

  【疏】初门位立者夷为第一残为第二兰为第三提为第四尼为第五吉为第六恶说第七并如律文增七中说。

  第二门初科位立中且据一途以列律中或以偷兰为五第六或云恶作。

  【疏】有人讲论作七聚义素不读律以意出之总取诸篇方便以之为聚成究竟者以之为篇亦是一家唯识普决不可依也云何名聚众罪非一号之为聚若如此释五罪可尔偷兰恶说聚在何处。

  解义中初科为二初斥无稽讲论论即是说谓诸传律者或指他宗论师故言素不读律等此有二失一者名局二者罪局律中七聚通摄本因不唯方便故亦下斥非唯识普决者即人造伪论如钞序所列谓古所出同彼伪妄耳云何下次斥妄释五罪在文容可指处偷兰恶说不入戒本则非聚处故举以攻之足彰虚谬。

  【疏】今解云古人以戒本罪相文籍所收云聚一处今不存此以名义收但有罪相轻重不同或七或五统以收之随名束罪用通篇聚若以名聚则止如文夏不依人犯堕罪者非戒本收应不篇摄乃至众学如法治处其相无限故不同昔今但名收无罪不尽义可解。

  今解为二初出古意今下次申正解又三初立义名义收者如举吉名则总摄尘沙无边轻罪余皆例之或七或五者言七通本因言五唯果罪篇聚二名任称无在若作此解通达无疑与彼昔义条然天别若下质非上二句牒非夏下引难特引戒本不摄之戒难彼局文理不可立故下结示。

  【疏】二明离分品位之意即辨离分置七意者。

  二明离分标云即辨者点上科语。

  【疏】如昔解云语罪为言体唯不善理须就本置不善聚但以体含轻重业相莫分故不就体立一聚也。

  古解中初文有二初叙须立一切业相不过善与不善制戒禁恶故云理须等但下明不立。

  【疏】若尔身口造业用收众罪恶作恶说应有二聚何以无者今解以此二业体含轻重相亦难分故不置也。

  次科初叙难身口业别应须立二今下明不立即古师自释。

  【疏】是以随义离分出于五聚五所不摄还复二位以二配五故有七聚生焉。

  三中彼谓一切恶业不出二聚由相难分故离五聚谓夷残兰提提舍为五自余罪相归本二位足上成七上约从通派别故从一分二就二分七是知七祇是二二还归一。

  【疏】有人言如斯意言出何圣量若言造罪不出身口恶作恶说违略方有何得辄言离出于五若未制戒前身口通中便有恶作俗人所犯亦应入聚若制后别中有恶作者五年制淫未有吉罗无广教故何得云离故知是难。

  他难中初难为二初通斥若下二牒难初难后分五聚七聚并因违略而制是则七聚俱从略出那云五聚从二出耶若未下次难先有二聚五从二出二必在先故约二教两以徴之初约略教难略是通制二聚别制岂得通中先容有别身口通者即目略教次约广教难淫是制广之始此时无吉明非先有制后别中者即是广教。

  【疏】有人解云未制广前实无恶作悬借后制用拟前罪此亦不然七聚并在未来俱借齐妙何止身口二吉用以离分。

  斥曲救中初出他义谓作说虽后用后拟前不妨前有则成上义此下正斥后既有七何独借二于理亦乖。

  【疏】如此云云并是古义今人行诵曾未思择不叙谓言不知若知复无所以如世五尘不无受用若不述者显相无由不可着也。

  结示中初指古今下嗟时不下显意如下举类谓五尘虽过不述焉知古义虽非不叙宁辨此显识非方能离过。

  【疏】今正解云大圣立教为显时心或立结业以收非或立名相以束罪随其所通得解便止如阴界入随迷故分可以例晓。

  今解初科中初叙随机不定结业谓十业七支名相即五篇七聚如下举例一切诸法无出色心为迷心众生说五阴(分心为四对色为五)又为迷色众生说十二入(分色为十一心但为二)又为俱迷者说十八界(复分上心为七)例今篇聚七五离合并随迷示如下三阶。

  【疏】罪虽丛聚一位三阶定其轻重取究竟者莫不齐五故有五聚五犯五制五品五篇五部等是也定其来报年劫远近者莫不齐六故有六犯聚六种犯是也定其果由因成自有因不感果者莫不齐七故有七犯聚七种制母论七篇等是也。

  次科初二句总举一位三阶者如五篇罪通五六七而无有别唯偷兰罪局下二阶定下列示初阶次牒六名者上三本律品是十诵篇即僧祇部乃了论第二阶中二名如律如杂心论别对六天六狱偷兰第三且据上品中下来报可对堕吉第三阶中不感果者谓拥住方便也二名亦见本律母论名篇准知二名不局。

  【疏】如斯位置意在净行薳(于轨反)妄悠悠费时损业则无益也。

  三中初总示教意薳下嗟古妄传薳者草木丛杂貌注字疑是后加。

  【疏】三明翻名得名者。

  【疏】列名翻出不异前篇。

  第三解名翻名中初文指前即余五聚名义同篇故不重出。

  【疏】偷兰遮者善见云大障善道也能为上篇方便又是二逆罪根体是不善。

  别示中初科二逆即出血破僧。

  【疏】恶作恶说从具标目故母论云身名恶作口名恶说作义是长通名身口故律下文无问身口皆突吉罗善见解云即恶作者是也。

  次科又二前明别分具即身口以吉罗无限分之令易故为七聚作义下次显通含作通说局故云作义长也此就罪体鼓动不异故或为六聚律下文者即诸犍度。

  【疏】言得名义者。

  【疏】有人言聚虽有七得名有五初之二聚从法立名谓无余有余也第三偷兰从过立名言障道也第四就恶果第五从对治六七从具也。

  得名中初释可解。

  【疏】有人言聚虽有七得名有六波罗夷者名为极恶当体受名僧残体境合目有残之罪假僧除灭故也偷兰障道为称余则还同前解。

  次释中夷从体者即僧祇云义当极恶是也僧残从体境者僧是忏境残即罪体偷兰前约能障此据所障。

  【疏】如律犬疏更有诤名废立终非济人神爽不常何得及之但如上解足为道分蹊径也。

  结告中初示广终下显略初句明无益次二句明难晓神爽即指诸师心见此谓他师情见各异故云不常无暇尽述故云何得及之但下指前已备蹊小径也。

  【疏】四解篇部隐显相者。

  【疏】问戒本立相如篇所明偷兰恶说何为不叙。

  四解隐显即明戒本出没之意辨兰吉中叙问可解。

  【疏】答斯出圣心非凡能决律中所列多云二百五十戒为行正宗故此戒本成斯大数至于余罪不入戒本非余所解不可情求。

  答中初明圣意难裁律下依文示数多云者诸律并同故至于下谦己让他。

  【疏】有人解云二百五十且以数求比丘感戒量周法界可不然也偷兰一罪不在戒本者岂不以体相不伦因果难定故单抽出用在聚收所以前后通塞不定。

  古解中初科前示数量偷下明不入所以体相约品位重轻因果即从生根本所下指证律中或列第三或在第五通谓三品皆名为戒并号威仪塞即上品是戒中下名威仪。

  【疏】今就通论俱名为戒是故律云最初犯戒若就相说齐号威仪故云非威仪也又据轻重分之前之三聚过相粗着能治名戒偷兰则在第三下四过轻能治之行名曰威仪。

  释成中初科前约通论又下次就别辨问偷兰第三但摄上品余二何收答中下随重亦在第三约杂第五亦总三品但在前则上品为正在后则下品为主中品无位但随上下故知在前戒分参有威仪在后威仪复杂戒分不入之意良由于此问前问二聚但答偷兰恶说不入复有何意答据后问答吉罗体同文摄究竟自余因罪故所不入。

  【疏】若据均杂往分前四为均后三为杂偷兰杂中之重故在第五。

  次科均唯果本杂通本因问前明篇义五具三均今均杂中乃云四者答此义如后。

  【疏】上来判约并据律中可以类解因解偷兰非篇是聚有何义邪。

  次非篇中初文上三句结前即指戒仪均杂二义并据律者即诸犍度增一等文列名前后也下三句生起问如上破古篇聚名局今云兰罪非篇是聚者答彼据二名分定五七但破彼执随称无在下文皆云五篇七聚意亦如是。

  【疏】今释此义如上已论且以义约言位五者皆究竟罪莫不三均偷兰不尔根本从生各有三品随品三悔如钞疏中故是聚摄。

  次科正释中初文指上即前三阶且下示义。

  【疏】若尔吉罗亦有因果二品两忏体相不均何得名篇。

  【疏】如昔解云且据当律或有小罪不从人悔吉罗重轻非本律故。

  初难中昔解意谓本律吉罪皆是责心故云不从人也既无两忏则成均义吉分轻重出明了论故云非本律也。

  【疏】今解不然如律文云故作犯二罪误作除非威仪二相历然何得不有且如堕罪三十为重罪对僧除九十为轻别人自灭何为不疑同一篇摄吉罗亦尔重者对人陈过轻者心念自责相同无异故得篇收。

  今解中初斥非律中故误二心结犯单复不独责心且下举类堕分两忏合作一篇吉罗同尔不足致疑。

  【疏】问波逸提忏三悔不殊故同一篇吉罗不尔对独两异何得相比答僧别有殊三悔是一对独乃异一说不差故也。

  释难中以堕吉悔别不合相例答中据事各异约说皆同。

  【疏】问吉罗罪中既通方便如何在篇。

  【疏】答简究竟者以入篇中余方便者入聚所摄。

  次明通因难中问答可知若尔与前古师所立何异答古师篇局戒本文相聚中不通究竟今师不尔以名摄罪篇中吉罗通收作说果头之罪聚分作说名含因果非独摄因故与昔异所言方便入聚者谓此聚中通摄方便非谓纯取方便一色。

  【疏】问偷兰罪中亦简从生取究竟者用以入篇答不同也偷兰究竟或均或杂或前或后难定其罪大约分三忏同堕位故入聚收如大疏中偷兰灭摈大小众悔广有废立无暇述之又非时世所行务也。

  反难中兰吉俱杂吉得入篇兰亦应尔答文为二初正答以兰果罪自分三品当局名均相收还杂前后如上吉罗究竟体无轻重故知不杂定在末篇故非前后言同堕者堕有三忏大众小众一人对首对兰亦尔但兰分三体互忏不成堕唯一品随界三别故为异耳如下引证逆兰灭摈余通三悔故知体杂下文指广可解。

  【疏】二不定中举处录罪罪唯疑似同篇聚收废罪论处处非罪缘篇聚不摄。

  二不定中处即屏露二处同篇聚者即所疑罪文列三二实通六聚。

  【疏】七毗尼中用法殄诤诤通染净持犯自明故此不论。

  七灭诤中通染净者谓所诤事忆念不痴是净觅罪草覆为染若据下文不定生疑罪是吉罗七药用差亦应同吉不定灭净宜归第五今云篇聚不摄此不论者未详何意。

  【疏】七佛略教广前无罪制后犯者但是吉罗同聚收故何以知之初未制广有犯过者最初犯戒戒是略教所制有罪心违三善况制广后而无犯耶若不立犯略教不行广何所补用略何为今则广略俱陈明知两犯不惑。

  略教中初定犯何下二释所以前举初制以况三善即不贪不瞋不痴若下次约无用以质问此明犯者犯在何时有云随犯广制更兼犯略细寻诸部及悔法中都无此说未可准的意详心违三善未落广教随七佛偈所诠行相有违即结学者宜更思之。

  【疏】大门第三诸篇方便。

  【疏】四分诸律但言方便不约篇聚位立多少今依明了论解律说罪有五部者。

  三诸篇方便今家中初科前明诸部名通今下示今所用。

  【疏】彼疏释云此间为篇今依本义立名部也故知梵本各有所由翻经之家以意商度以篇译之何事纭纭浪诤字也故彼解云何故名部有二义故一成就根本义二随顺根本义。

  引疏解中初文分三初引疏标文言本义者即下二种根本故知下因斥古非以疏标五部显是随义为名不必三均独得名篇纭纭杂乱之貌浪虚也故彼下引释部义二种根本如后结合。

  【疏】初之二篇立三方便下诸篇聚立二方便。

  别配中初科所以多少者示现戒仪不同罪位轻重故。

  【疏】故云第一波罗夷部有十六罪一一各有四部成十六罪。

  次科总举云一一者即指四戒言四部者因本各有部类故。

  【疏】一者远方便如行淫时先起欲心未动身口便止不作责心即灭。

  远方便责心者且依论出今须对首了论宗正量部大同空宗故结意犯若约有部未入犯科。

  【疏】二者次方便动身就彼口陈欲作此对人灭通名吉罗。

  次方便中初文言对人者此明动色业粗故重。

  【疏】若准十诵多论此则初篇远方便偷兰名虽有异对人不殊也故彼文中初二两篇各有远近方便位分三阶初篇近者界内僧忏初篇远者二篇近者合为一阶界外四人边悔二篇远者为第三阶一人前悔俱号偷兰忏同堕罪。

  次科会通中分二初准文会异言远方便者彼宗但立两方便动色为始故云远也中兰与吉并对首忏故云名异等若论词句三一实异且就所对故云同耳故下正引彼文偷兰三品分对两篇上下各局中品两通。

  【疏】若依本律初二两篇不成之罪同号偷兰至于定罪不分轻重可依上律如法治之广如删补羯磨疏钞。

  取舍中初示律文初篇广解皆云成者波罗夷不成者偷兰遮僧残亦尔可下取用十诵两兰以替了论次吉颇合今宗不成偷兰之义广下指略羯磨及疏即忏法篇事钞即在篇聚及持犯中。

  【疏】三者近方便至彼人边或欲摩触身未交前是偷兰遮为行淫故触不为戏乐故触所以不成僧残故此偷兰对僧忏也。

  近方便分三初示犯相为下简滥故下显罪体。

  【疏】第四身交是根本也。

  根本中四分入如毛头即为分齐。

  【疏】前三方便皆为成犯故名部也若根本未成前三可忏若已成就则随根本悉不可忏。

  结部义中果由因克是成就义揽因归果即随顺义以兰吉别聚由此二义总归初篇同一部类。

  【疏】余篇方便例此可知。

  指例中以下四篇多少虽异次第大同。

  【疏】若讲至此可引钞疏相润成宗必观时宜广略机变不事诵文彼此同恼有人不解道理者云为我尽底道余云底何可尽至佛方知今且大略识相奉持勿乖正行是则可矣。

  结告中初令援引必下教随宜有下杜非议彼意嫌略故持遮之答云至佛方知者即智论云智度大海唯佛穷底今下示略意。

  【疏】古德相传立四方便一远二近三进趣四阙缘此之四位通于篇聚。

  次明古德所立。

  【疏】所言远者远资前境借势成犯事绝情殊名体全隔故名为远及论成果非不别因即以此罪名为方便今于此过位分有五。

  远方便中通示远义彼谓果罪次第相因名为方便非不别因者即下近中自有方便也。

  【疏】言夷远者自言感圣声了成犯后受名利与盗作缘。

  释中初夷且约因妄成盗余可准说。

  【疏】言残远者染心触语与淫作缘同是残中支类可比。

  残中为二初望根本同下就当篇如先粗语后得相触等支流也。

  【疏】言提远者取衣作衣染浣坐等并与初二而作犯缘。

  提中取衣染浣即三十作衣坐等即九十与初二为缘者或因此过而致淫触等。

  【疏】乃至四五种类相收缘成果克便成后犯。

  四提舍受尼受女食众学入白衣舍等并由先犯后通上篇种类摄戒寻之可知。

  【疏】如自覆露教他行非过状自成体不相及非不积习生于后犯犯由缘成故号方便。

  举例中自覆犯吉教他随篇重轻此二别犯并容相续犯由缘者缘即前罪。

  【疏】此方便者但有异义至结罪时两不通涉所以立者欲令行人观犯兴厌或因染习便成大犯故律文中大妄语戒乃诃大贼明知盗受远因妄语文证可知。

  立意中初示义谓假异罪相成之义立此方便故言异义然各果罪故不相通所下推益故下引证。

  【疏】二者近方便揽体成果情事相状如上明了三方便说。

  近方便中虽三方便远近不同相从根本故并云近。

  【疏】三者进趣方便心规前境运用不息或自造业或设杀具心虽克漫事无暂止即号此缘名进趣也。

  三明进趣初解中初科规犹谋也专心一境名克泛通多境名漫。

  【疏】若事未差念念增其不善未结兰吉之?若事毕心达终成至果中遭阻碍初是阙缘。

  次科古谓未至止隔但是违理故增不善若论违制自归果罪及以阙缘故约制教则无进趣。

  【疏】问善本难生律明步步有福恶本易就宁不步步有罪答今言制教必须心事止隔方定其罪步步进趣非教所明上问罪福乃是理之违顺如何将顺理福难我违制罪也。

  问中举律福文比例罪相可立进趣答中初正答上下反责来问。

  【疏】若此立义何故诸谏白二舍者有三兰故知有进趣也答此亦以羯磨言教第三息处故言三兰非谓三罪如世人言堂中有三伯门外有三兄但第三耳非三人也。

  次难白二者一白二羯磨竟舍故结三兰答中但作一罪通之举事为比在文可见。

  【疏】有人言进趣方便或有或无若藉一世因成中无隔绝既因不定如何结罪或藉异世因成如诸谏戒中有法隔乃至杀盗微涉迟疑皆有其罪如律文中舍者三兰。

  次解中初通标不定若下别释初释或无一世谓同时无间对下异世可解或藉下释或有诸谏羯磨杀盗迟疑皆谓心事相间不一时故。

  【疏】有人解言一切造业其必有因业成当果则篇聚所摄如何此因乃名违理若以违理恶因而成违制罪者则违制罪时更无违理恶业然违理违制各有二业故知其因双分两缘其义极矣是以十诵多论步步偷兰文诚验也。

  第三立义中初科初难破彼谓因中违理果方违制因果不等故云如何等若下正难因既违理不违制果应违制不违理然下立义初明理制相兼以违制其必违理故云各二业也故下正立前明因但违理今须违制故云双分等是下引证。

  【疏】据如此理亦无同异两世念念趣境皆有违教之心是以律云发心作心念作即其证也。

  次科中初点破上句承前义下句显古非两世即上一世异世念念下立义初正立是以下引证律中发心心念犯吉明知违制。

  【疏】问此之进趣与近方便复何殊邪答言进趣者心事不绝为名言近方便者从因至果时分延促为义何以分之如前了论立三方便此义合之总名为近。

  初问可解答中初示名义不同远者名延近则名促次通延促何下正分两别但近方便定约三时进趣念念随结如起淫心即远方便后心思度未动身口念念吉罗则是进趣才动身口即次方便身未交前步步偷兰则是进趣身分才交即近方便未至究竟并是进趣欲令易晓不觉词繁。

  【疏】问延促虽异趣果不殊即是进趣何必有别答息不息别。

  次难以望趣果则三方便俱名进趣义无别故答中息即近方便不息即进趣。

  【疏】问不息名为进趣有息必在阙缘何须繁纸横立斯位答不息方便如箭不停近方便者如行暂息不妨意远非是阙缘。

  第三难以息不息各有所归则近方便义成无用故云何须等答中先约二喻显二方便不妨下正通前难谓近方便虽复暂息而远期根本阙缘不尔事止不成故。

  【疏】四者阙缘方便义分二门初列名显相二校量同异。

  【疏】初列名者言方便者乃是趣果之都名业未成前诸缘差脱故令此罪壅住方便。

  第四阙缘列名中初科前示名业下释义言诸缘者总下通别二种。

  【疏】有人制疏改曰不成以律文云不成偷兰今解亦得何须较执即律文云方便求盗不得偷兰斯则明证。

  斥古中初引古彼谓方便既是趣果之名今不至果岂名方便止可名为不成罪耳今下斥局较音觉定也然既各有诚据义无不可岂得专执一文邪。

  【疏】今言方便随相众多且以事约分为七种所谓阙缘乃至心息此列名也。

  正列七缘且举初后略中间五种如下牒释。

  【疏】言显相者。

  【疏】初明阙缘泛解有三。

  【疏】一通名阙缘七方便者阙不至果并为缘来岂非通也。

  显相中阙缘三种通即总该篇聚。

  【疏】二别名阙缘如诸戒下各有阙缘不可以盗而开杀戒各不相通故名别也。

  别谓随相不同上二泛论总收一切第二两亦正示初缘。

  【疏】三者亦通亦别何者是邪凡是犯戒体是比丘若造罪未果或自命终舍戒邪见二形生等或未制广教或病狂痴但有三缘不名犯戒俱为造因未成至果故名阙比丘缘望下六别对戒并通故兼二号。

  三中初标徴凡下示相初标缘若下次明阙相罪未果者方便义也列相有三初列四舍体坏无法次未制广最初不犯后病狂等自不了知初则体相俱坏次则体相俱如但无制法后谓体具相乖问未制广教那名阙比丘耶答虽曾纳体未辨法相无教可犯还同阙人今已制广则无此绿所以钞中止存前后二种仍加十三难受戒不得等但下总结初结阙缘望下次结两亦问已下六缘可例此不答亦可例也以互望皆别对戒并通但境强一种不必尽通如是思之。

  【疏】二境强者如欲行杀前境及强倒欲害我差此进趣壅住在因故曰方便然境强非偷兰偷兰由强而生余之上下类此可释。

  次缘分二初叙缘然下定罪强非罪缘故曰非兰因强壅住故云由生也余下指例如云阙缘非偷兰偷兰由阙缘而生等问境差中亦有境强与此何别答此本境强下异境强故不同也。

  【疏】三者缘差方便如欲杀盗往逢异人或恐有事或刀杖毁坏或要期未遂总号缘差就义通名七缘皆是随相取别唯此第三。

  第三分二初列相有四一非本所期二虑他所获三杀具有阙四如不见前境等总下结名以名通七缘相局四位。

  【疏】四境差者随戒并有且据大杀四境来差谓人非人畜生杌木。

  第四境差标中初示缘通且下次标所出人是同类非畜是异趣杌木即无情。

  【疏】如欲杀人克心在张王人异境而代张处缘王张解望人不殊究竟成重由异境来张人不死杀意又息壅住方便故曰境差。

  人异境中初科分二初明差相且举张王两姓以分本异二境缘下结犯初结异境由下结本境罪是偷兰号阙缘方便也。

  【疏】问本杀王时但作张解无杀王心何因得重答张王非罪缘人是杀境虽无王心然有人想杀缘既具何得非重是故律云男想杀女佛言波罗夷罪可以类之。

  初问以心境既差理非结重答中初正答望张境差望王心差故云非罪张王是别人趣是通今就通结故成杀重是故下例证。

  【疏】问杀王重罪乃取张因而成极果为望张边别有方便。

  次问意谓果成因没应无方便古有异解故问以决之。

  【疏】解云张王姓别人境不殊重果位同轻因相等故揽张因用成王重如律本中列过五因用成五重。

  古解为二初立理谓本异并人因果无别故揽相成如下引例如律盗戒有四句一方便求过五钱得过五钱波罗夷二若方便求过五钱得五钱波罗夷三方便求过五钱得减五钱偷兰遮四方便求过五钱不得偷兰遮今引第二过五方便能成五果此亦因果两别相揽而成可为今例。

  【疏】问既揽张因成王果者本立境差方便今因成果无境差矣。

  今解中初科以揽因成果果成因灭境差不立故知非矣。

  【疏】今正解云人趣乃同形者有异不揽相成与王未交属前张因对王已去别起方便即揽王因还成正果本境张因壅住方便号此方便名王境差。

  立义中初通示因果各异与下释成初明王果本下释张因言王境差者以张是本境不得名差故从异境以彰差义。

  【疏】问不揽张因以成王果何故律文揽过五因成五重果答彼以同损一主元来有心故得相成张王既别何得例也。

  释妨中以向古师执此为例须为通之令无后惑答中显示境有一异不例可知。

  【疏】昔来诸师于人异境更立诸相通列六缘中加疑想用分多句事理境心不无其致此通戒本无宜复广若解本律可更舒之。

  指广中初叙古所立诸相即下六缘及余句法一是人二人想三有杀心四兴方便五命断更加第六疑想以杀但五缘故言中加也复于疑想分出句法且依首疏三趣各有五句杌木非情无境强义但有三句总十八句文中但云人异境至于作句则通四境今备列之。

  

  事即制罪理谓业道方便究竟皆兼两业境即四异心谓想疑已上并指诸师所立之义此下显今略意。

  【疏】余有非人畜杌来作异境通望本境不死偷兰若望异境无心无罪。

  余异境中初文可知。

  【疏】问王人异境亦是无心何为结重答人想而杀境心相应是故成重不起非人想故无罪也。

  释疑中初蹑前人异境相并为难释中以余三境趣类全乖不可相例。

  【疏】问若无罪者云何律中非人人想偷兰遮者。

  次难中初引律者即杀戒境想第四句。

  【疏】答此由境差方便罪也由非人来人想不舍杀张心成而境乖异望张方便望非人边本无罪也具足五缘杀非人者但偷兰遮如何其因已是方便义不然也。

  他师释中初科上二句定罪由下释所以彼谓律结兰罪还从本境不望非人具下引杀非人罪质成上义五缘者一是非人二非人想三有杀心四兴方便五命断如何等者以非人作人想在人为境差望非人为想差故是杀非人因也谓果罪但兰岂得因罪即结方便兰耶以非人方便但吉罗故方便字合作偷兰(或改已是作不为者非)此明律结兰罪不望非人斥他异解故云不然也。

  【疏】有人言上立异境想疑心中想则决彻人差结重余则无心但属本境疑则不尔缘两境生故就两境双结二罪。

  斥疑心中初文彼谓想心同上疑心不同以未决彻本异二境并有心故云二罪者本境方便兰人异境是夷余三异境并疑心兰。

  【疏】今解不然但列本境纵使四异来差本境若强若疑皆列本境何以明之畜是小?杌非生罪如何来差俱犯偷兰岂不望人从本境结。

  次科还即古义对破前解故云今耳下云今明正解始是今义文中初判定云但列者即指律文境想句中何下徴释且举畜杌难破前义据此破词则知前解异境皆兰。

  【疏】问异境有强方便属何答强想犹怀本境故知此强不望异结如是类例若疑若想皆从本境。

  三问中据上已明强从本境更欲别示故问所属答中强是异境想缘本境故云强想如下例通据此立义不问疑想异境之上永无罪也(前门境强乃约本境此明异强须知两别)。

  【疏】问异境若强差我不杀强是本境异非罪者异境忽弱而被我害未害之前方便属谁若见异已去别有方便此则本境方便自立若见异已去无别方便害异果罪因还本境若此立义则无境差。

  次今释中初文分三初牒前义异下反以境弱为问若见下双难初约有方便难则本异两境皆有罪故次以无方便难则异境果成本境因没故云无境差也。

  【疏】今明正解本境一品齐是偷兰异境来差人境缘人有强有疑莫不杀心皆结兰罪若至非畜例有强疑以怀人想强从本境非畜异境一向无罪若兼疑心从两境生本境疑兰非畜疑吉若至杌木并结本境以杌异境非生罪缘。

  正解中初明本境通结异下明异境别结又复为二初明人异境若至下次明非畜境又二初通标强疑以下别释初释境强若兼下释疑心非畜二异正犯兰提疑故并吉杌非罪缘故无所犯初师局就本境异则不结次师疑心两缘异境皆兰不简轻重观今所判文理精详比前可鉴。

  【疏】第五想差方便义张八位。

  【疏】初心差境方便如律人非人想等二境差心方便如律非人人想等三心差境究竟如律淫酒戒若怀非道非酒想疑但是正境皆结究竟四境差心究竟如欲杀诳张人张去王来缘王张解若诳若杀是境俱差齐成究竟五心境俱差成方便六即此互差成究竟以事思取七心境不差成方便如出佛身血境强缘差之类八心境不差成究竟诸戒并是。

  五想差中此门八位前四互历后四具兼一三全是想差五六心境兼差此门唯收四句二四属前境差七八即境想初句故此四句皆非科意句法相从故为八位耳五六二句令以事思者五中如欲杀张王人替处是境差心复转想谓为非人即想差成方便第六如欲杀张王人替处心作李想还成究竟言互差者互即是俱承上第五故云即此或恐字误七中出血一罪永无根本境强缘差事不究竟心境无改。

  【疏】就此想中或有从轻向重如杀盗畜生转想向人者是或从重至轻即反上句是或互转者如彼淫酒破僧俱是正境想疑或生无非究竟。

  料简中三初杀畜盗畜方便但吉转作人想杀盗皆兰二杀人盗人转为非畜后心并吉故云反上三互转俱重如淫前作非道想后作正道想或前正后非无非果本私释更立互转俱轻如非人畜生心想互差可以明之。

  【疏】第六疑心方便者相对义张八位方尽。

  【疏】我疑他方便人非人疑也他疑我方便身现妄语相前疑不了是他疑我究竟我疑他究竟如口造语业但使言章了了不问自他疑也。

  【疏】上四句单疑也今此双举何者是邪自他俱疑成方便如身口互造也即成究竟者妄语言了也自他俱不疑成方便如出血在佛也即成究竟者一切戒是也。

  六疑心中前四互句初即境想中第二句问与前境差中疑心何别答前对异境此就本境余三俱约妄语配对后四俱句前二还约妄戒但具两疑与前为异言互造者亦即如上身造口业后二亦是相从而出。

  【疏】第七善心息方便者如欲造罪身口虽发未邻究竟忽起善心便止前业壅碍不畅但居方便。

  七善心息初中邻近也云忽起者或因他勉或遇胜缘或思佛戒或畏因果若非此类善心宁发居方便者前心偷兰。

  【疏】问此乃善心生今何言息答实如来问向若不生恶必趣果由此善心能息恶想即所息处号为方便又如律文舍者偷兰舍时非罪由能舍故前恶不至后果故号前因为方便也。

  释难中此即善生恶息于义易知欲生下答故此为问答文为二初正答又下引例能舍则同善生所舍可类恶息。

  【疏】第二大门校量同异者。

  二校量者即总料简前七位也。

  【疏】初以自身造境对置杀具明方便多少者身自造境具七方便设置悬拟既非自身故阙想疑但五方便。

  明多少中初标示身自下别释初明自造故多设下次释置具则少以想差疑心必约到境悬拟相成不可论故。

  【疏】克心辨差其境则宽以元在张王非畜杌后来差故漫心辨差其境则狭以通三趣有境齐害唯有杌境用分轻相乃至想疑克漫可解。

  次科言宽狭者谓异境多少也初明克心宽王非畜杌即四异境次明漫心狭杌境轻者非情无过止有方便上据大漫若约小漫如欲通害人趣望克为狭对大犹宽乃至下此明境差想疑二位并通克漫二心宽狭义同故言可解。

  【疏】二心境分别境差境强缘差据前境论阙比丘缘想疑心息据自心辨或阙恶心如好心息或阙有心如狂心息。

  心境中三种属境四种属心阙比丘缘或约四舍或是狂痴故属心也或下别示息心则兼二义问狂心息者与比丘缘何异答此据止息初缘不息俱不至果。

  【疏】三宗致分别问此七方便依何而述答出在律文境想五句以彼文言人非人想人非人疑即是向述想疑二位非人人想则是境差如前所指余四方便义通克漫境想无文是故律云不成偷兰则摄四位可以知也。

  宗致者显示七缘皆有诚据宗即文之所出致谓立之所以问意可见答中初指三种所出律中境想五句初人作人想夷二人作非人疑兰三人作非人想兰(上三通名想疑)四非人人想兰五非人非人疑兰(此二名境差文略后句)余下次明四种义立克漫二位本出境想今此四缘皆可具之故云义通则明境想有义无文也是下指通文以摄由此四缘皆不至果故可通准不成之文私谓阙比丘缘准诸戒末并云颠狂心乱痛恼所缠即其文矣。

  【疏】大门第四明持犯义略分四门初知名字二明体状三释成就四辨位致。

  四明持犯钞具七门此但明四故云略分名必召体体成有处心容明昧四段辨相大途已显余如对篇逐位别配。

  【疏】就初门中言名字者持有两种犯亦同然各有止作例分为四。

  名字中名即是字无别所以不必强分然须先了二名并依受体而立由本受时不出二心一者断恶二者修善所发业性即本愿体随中守护对分两持违反本受即戒两犯。

  【疏】先明二持。

  【疏】所言止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为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称之曰持持由止成号止持戒如初篇等可以自明此对不作恶法为宗。

  止持中二初牒名方下释五节初释止义言方便者或但摄心离过或复修诸对治止而下明持义持由下总合如下举事以显此下指归行宗所以尔者欲使四行无滥故。

  【疏】恶既已离事须修善必当勤䇿三业修习戒行有善斯护名之为持持由作成故号作持如衣食四缘威仪杂行作意防拟方成戒净此对修习善法为宗。

  作持中蹑前生起必下释义亦五初释作有下明持持由下合名如下指事衣食药三皆通受净房有制量乞法或可粪衣乞食树下腐药羯磨疏中科为根本作持修道假此故名四缘杂行总收众共皆作持摄此下示宗可知。

  【疏】所以前后不同者论云戒相止行相作也又云恶止善行义之次第。

  次所以中初徴意者以修舍义顺今相反故又止作体同今分异故论下次引释论即百论文有二段初释不同彼明佛说法有二种一止相二行相谓息一切恶名止修一切善名行外道难曰已说善行不应复说恶止以恶止即善行故内曰止相息行相作性相违故今变其语取其义耳又下次释前后彼云外人又难曰善行应在初以善法有妙果故内曰次第法故先除粗垢后染善法。

  【疏】次明二犯。

  【疏】言作犯者出家五众内具三毒我倒自缠不思对治鼓动三业违教造境名之为作作与持违污本所受名之为犯犯由作成故曰作犯此对造作恶法为宗。

  作犯中初牒名出下释义有四初释作初句标能犯之人次二句叙起业之本不下正明造业释成作义作与下次释犯犯由下三合名此下四显宗两犯并不指事者翻持可知故。

  【疏】恶既作矣必不修善是以第二即明止犯良由痴心怠惰不奉教法行违本受厌而不学故名为止止而有违反彼愿本故名为犯犯由止成故名止犯此对不修善法为宗。

  止犯中五初蹑前生起良下四段亦如上分作犯造恶则通三毒止犯慢法偏对痴心。

  【疏】二明体状者。

  【疏】如昔解云离身三邪离口四过意地不起三不善根名止持体屈身礼拜行檀放生赞叹三宝读诵经教意修三善对治三毒各修诸观乃至离染净行慈悲四弘等名作持体起十不善名作犯体止不礼拜布施修慈乃至观行名止犯体。

  二明体状昔解中初明止持通指十恶屈下明作持初二句即身业赞下是口业意下即意业上明事行各下次列心观初句即指五停心总别相念等离染行者即十二头陀四弘即四无量心文举慈悲而略喜舍如后对破二犯相反可解此师大要不明化制两教业行不同故下并约制教难破。

  【疏】有人问曰止不行施礼拜读诵悉为犯者出在何律何聚所收如律文云佛不制者不应制也何以得知不施非犯如智论中兄弟二人出家造业各于施戒互不修行弟为白象以不持戒兄获罗汉乞食不得由不行施如何而言不施犯罪。

  次引正解斥破中标有人者即是首师初难中四初牒彼计出下责其无据如下引文显妄即律中非制不制是制便行文也何下举事证非迦叶佛时曾为兄弟兄但持戒弟专行施故云互不修也至释迦时感报乃异今谓兄不行施乃名持戒明知不施非破戒也。

  【疏】又且律中但约身口至于意地未闻戒训如何而言不修四弘便是犯也。

  次难中即善见云凡夫常缘欲境圣人若制心犯无有得脱之期。

  【疏】又若犯者何曾见悔不施等罪故智论云不行十二头陀四无量心不名犯戒但是于戒阙庄严耳。

  三难中由律悔法必据犯制不施等善律既不制岂得有忏故下引论可见。

  【疏】故知上立违于律论若论自行止可违理若不修慈何成道业毒蛇未出义不安眠如救头然名有惭者。

  结显中律论即如上引若论下遮疑非谓施慈等行都不修之但非持犯体耳须知善行约教二别如上所列但属化教道俗通修如后制听所摄事法局于制教唯道行之故云止可违理则明非违制也若不下显示须修可解问此中但破止犯彼立作犯有何过失答前举十恶还是化教十中前七乃入律制本宗心犯如别所论。

  【疏】今更依教立持犯礼能所分别。

  正立中标云依教者能所二体皆出本律以四分结犯并问何心律序又云当审观意虽兼身口由是无记非罪福性今明持犯必约成业故专取心为能持体问受中作戒色心为体今此能持即是随作但云思心受随应等那不同者答受取缘成必须兼色随取成业但约心论学者深思方见远致。

  【疏】言能持者即心为体身口是具不名为业若不思虑不成持犯。

  能持体中初科虽通指心正取思业。

  【疏】故成论云是三种业皆但是心离心无思无身口业又云身口者乃是造善恶具非善恶业体。

  次科成论由是当宗故可为证皆是心者此指意识犹通四阴若据成业须至行心行即意思以思从心起身口二业复由思成今从业本故言心耳。

  【疏】以此文证故知意思为能持犯体。

  三中正显体状体用齐举故云意思意即心也。

  【疏】言所持者收二种持就制听两教交络互明。

  所持中标示但云持者下列四行合须云犯或是语略或可翻持自可明故下约制听二门止作互历故言交络。

  【疏】先出二教之意。

  先出二教者今明持犯唯据律藏文虽浩博不出制听特异古师滥通余行故须先示二教大纲。

  【疏】言制教者禁诸出家有恶皆断名制止也有善斯习名制作也若斯以明是大略也若违此二双结两罪并由制成故号制教。

  制教中初示二持未陈别相退举总意故云大略若下明两犯制止反作制作反止皆名违教一一结罪。

  【疏】言听教者作与不作一切无罪。

  听教中如造房畜长必不俯从乃成上行依开而作自摄下根今望作不作边故言无罪然至作时还须依教房舍尺量长衣日限违则有罪。

  【疏】故地持云有罪行者制无罪行者听文成证也。

  引证中行字平呼谓造作也。

  【疏】所以须二者唯制不开中下绝分进道无由唯开不制则令上行慢求息于自励故立此二摄机斯尽。

  出意中初句总徴唯下别释初明须听唯开下次明须制上行忻制乃能勇进唯开退屈故云慢求故下通结立斯二教摄彼三根故云斯尽然上根禀制未必从听中下二根制听齐奉上来诸文且陈两教大体未显持犯体状有人即以二教为体又复有立万境为体并由错认前文致斯妄立委如事钞所破。

  【疏】如昔解云二教摄法各有分齐止持作犯唯对二教事相以明作持止犯通对二教法事以辨所以前段不通法者法唯进修方知事但离过自摄故所以异。

  正明体中初科昔解止持作犯局事无法与今少异余则大同所以下自释不通之意以律制法正在进修止持离过非进修故又事通善恶故该二持法唯是善故唯局作。

  【疏】问如上立义止持唯事不通法者如五邪七非并非正法若作有违义须止约此法与事杀盗不殊有何等故不在止摄如昔解止但对事明于义有乖今不同彼无论事法圣制止作则通持犯下以位分体状无别。

  今义中初牒彼解如五下举法比难如昔下斥非立义此谓事法既有止作则通四行下以位分者即后四门并举事法对可学不可学以明体状方显止门与作齐等故云无别则异古师单复偏对也。

  【疏】前就止持制教门中有二种位。

  止持制门中云二种者即下制止制作或是可不可学问今论所持体状何者是耶答如后所明善恶事法即其体也问何不直明事法而先出二教者答此有二意一为简化教不使相滥故二由此二教各摄事法体状各异持犯不乱故前标云摄法分齐意可见也问所以事法复论止作者答由善恶不同四行所摄体相别故问何故须分可不可学答若在二教一切心境皆名可学由心迷悟犯不犯别所以分之问旧记何以立二教为体答彼将前文即为出体正明体处谓论四行所以攻异浪争不息问立境为体复有何过答境是戒缘体无持犯坛场受戒岂唯受境随中持戒岂但持境应知于本受体有护有毁遂与教相有顺有违故有持犯耳问如母论云犯必托境又事钞云森然万境何事非持今不取境则违彼文答但由持犯必对境缘如犯淫戒须托三境如持杀戒亦对三趣至论持犯自指淫杀论云托境岂不思之又境是局狭收缘不尽如诸戒列缘境唯一种若言淫事一切皆收又复于一男境自发五十六戒若但言境境即通漫今言事者即指别戒大抵诸家所立与今现文略无关涉不足为破但恐新学致疑故此略辨委如事钞。

  【疏】一者可学事制止何者是邪如淫通三境盗分四主既是恶事不可妄行故须止也。

  可学事中三境者人非人畜非人摄四天修鬼狱故知此三总收六趣三皆犯重故云通也言四主者三趣之外加三宝境四犯各别故云分也。

  【疏】二者可学法制止如五邪七非体乖圣教明了其相必不得行故同止也。

  法中五邪即调达五法一乞食二粪衣三露坐四不食酥盐五不食鱼肉五皆尽形一制无开故名邪也七非者谓所作羯磨违律制也一非法非毗尼二非法别众三非法和合四如法别众五法相似别众六法相似和合七呵不止广如业疏此二恶法不殊淫盗故云同止。

  【疏】言不可学事者由心迷倒随境不了于杀盗境疑虑不分望非犯位故是止持而心不了是不可学。

  不可学中约迷忘者谓临事造境忽起之迷非可预学令知故言不可(旧谓心迷学不得者非也)。

  【疏】二者不可学法如四依五邪七非三法是非相滥忘思不了虽未依行故名止持非学所知名不可学。

  法中云四依者以调达倚傍四依而立五法邪正相滥容有迷昧三法者即单白白二白四或可心念对首众法。

  【疏】问如此生迷与愚教者复有何异答愚教之徒生来不学故随所坏并结无知今此不尔素并明练忽然迷忘非学所知故于教相无罪可结。

  问答分示愚迷两相在文可解。

  【疏】二就止持对制门可学事中制必作者如衣钵体量也言可学法者制必须作如三羯磨等。

  制作门中今明止持不宜论作为欲显示双持犯义如后问答衣以布绢为体长五广三等为量钵以泥铁为体三斗斗半为量三羯磨中说恣二法必须常行余对别缘有必依作。

  【疏】问此止持中但得守戒而已若有作者便同作持今明作者岂非合乱答今言制作即成止持若不依行则是作犯今顺教作便成止持如三衣一钵法须具有故制畜之岂非作也望无犯故名为止持依教奉行又是作持。

  初问答意以佛制作不作有罪望不犯制即成今止若望依作归后作持方显止持离过作持进修于一事法兼具二持今取离过收归止中则非乱矣。

  【疏】问与后作持复何别邪答义同意别具二持犯其致在兹。

  问后答中义同者无别事故意别者止中说作但取无犯还成于止后作持门正约造作具二下发起后文。

  【疏】因此便明双持只犯义略分二意初约心用后约教行。

  次双持犯标中语略合云双持双犯单持只犯。

  【疏】若据心用以明持犯一切诸戒并二持犯何者是邪且如淫戒顺教禁防即止持义观厌现前无思染秽纵有境逼三时不乐名为作持违作止犯违止作犯。

  心用中通诸戒者凡持一戒必起护心望离恶边即成止持望起护边复是作持两犯亦尔违教作恶必无对治文约淫戒示相可解此谓二持两犯各自相通非谓持中有犯以善恶行别违顺心乖故也。

  【疏】若据教行必托境生依教奉行作而无犯何者是邪且如三衣教遣备具不敢违侮名为止持如教䇿修顺行不犯名为作持违此二持便成两犯可同杀盗有教开作名作持邪。

  次教行者此门须约有教令行方具二持如僧残二戒(二房有处分故)三十中九戒(长衣月望长钵长药急施此五佛令净施故二离减六年此三有羯磨开畜宝说付俗人)九十中十二戒(说粗罪辄教尼有羯磨开背请别众切德衣开食前后并非时入聚有嘱法足食劝足余食法开残宿不受七日尽形开口法故净施问主僧事与欲)提舍二戒(尼指授教令呵止兰若受食令语使知)众学中一戒(杖囊有法开)此约戒本具双持者余皆单持是则一切作持其必兼止若但止持未必有作自余羯磨衣钵等事则见广律文举三衣其相甚显侮音武慢也可同下对单持辨异以杀盗等无教开作则无双义。

  【疏】问依教造境名作持者如淫怨逼禁心境合岂非顺教应具二持答此以难缘禁心名止非谓恒尔若无怨逼对境有犯况复合邪若作此释莫问事法无圣教听并是单持广更如后。

  引难中初篇四戒淫开怨逼律令作蛇口火中等想教既开作合成双持答中怨逼作想岂与三衣等作同耶若作下总判广下指后诸篇。

  【疏】二明止持对听门中事法者亦有可学及不可学。

  【疏】言可学事法者谓房舍尺量长衣广狭指授白二加说净法是也于此事法亦听作听止必有房财理须加法故听作也若有妨难犯过衣财不合加法故听止也。

  听门释可学中初标示谓下出体于下明止作听中有违还复令制故得有止。

  【疏】言不可学事法者谓房财大小迷忘互生作法是非昏昧杂起望不违教名为止持迷非可学故不制犯。

  【疏】次对作持亦就制听以明持相。

  次作持中标云亦者亦前止持故。

  【疏】先将作持对制教中明制作者位通事法。

  释中依古者昔谓作持无不可学今且一向依彼出体下文难破方显今疏还通二位。

  【疏】言可学者并制修学事谓衣钵行护也法谓一切教行也并托事法进用修成而无违犯名为作持不敢违越又是止持。

  制门通示中初句牒示次句明行相对简止持是离过故事下出所持体并下显示双持。

  【疏】问此止持与前制门中止持复有何异答前对恶法无由可作名为止持此就善法必不违越名为止持各有意致可通解不。

  问答为简两门止别若尔前制作中止与今何异答与彼同也今所简者指制止中止耳若尔今此明止为属于何答还属前门由此而知止分二种一断恶门止正摄止持二修善门止旁收作持作唯有一但局修门又复止恶局前作善定后作中之止则通两门在止则离过不殊在作则同由善事约此以分止作无滥。

  【疏】就听门中亦对法事事谓长财房舍法谓处分说净亦有听作听止如前所言。

  次听门止作还指止持事法无别何以分之答听门事法二俱是善本属作门但兼止义故在前出但前取听止此明听作故不同也若尔所以前后俱明止作者答为显双持义故及论止作各摄所归不可混也。

  【疏】如昔解云作持门中事法唯可学无不可学者非此所明以非进修圣不制学不同止持通不可学以唯离过故得明也。

  今破中古解为二初直判不通以下对止显意彼谓学必造修如四重等非可为之故有不可学。

  【疏】今解不然不可学迷非学能了乃至四果犹有事迷何况下凡而能通辨故于事法无问止作皆有迷忘而非罪摄何以明之如律长财开忘不染房舍指授亦开想疑既不结正明知不犯。

  今解中初文古师约事所以不通今立心迷则该四行四果事迷者见思已破理解虽穷于事未达故有忘认瓶衣之类故下决通诸门何下引文以证二戒想疑文见戒本。

  【疏】问若不结犯何以律文结偷兰邪答忘非偷兰此结想疑方便耳前心欲作过量不处分房后心转想谓是应量处分之房想差前因不至后果故结偷兰可不解也。

  释疑中此引房戒境想为难彼结兰罪今云无犯则相违故答约方便文义易知。

  【疏】若依此明与昔持犯通塞全异诸有读者任情两取。

  显异中通塞者彼不可学俱局止持今通四行诸下劝令从长非谓存古而言任情欲明今古两解是非已彰特以此语激励后学下明两犯对翻二持者但望心违无别体状是故一一皆指事法即其体矣然止犯中明云所对世人不知事法是体读至此文如何消解教旨极详但未思审或复情执何足为论。

  【疏】三明作犯其状如何此犯所立翻对止持但不依戒行事法有违皆名作犯。

  【疏】第四止犯以对作持所对事法怠而不修皆名止犯。

  【疏】此二犯中亦有可学及不可学类止持中彼此交映则衢术历然为繁纸墨故不疏出。

  双结中由不别陈故须略点制听止作可不可学一同二持但犯为别。

  【疏】三明持犯成就处所心行对业三门分别。

  三成就门标中前虽明体未识四行成在何时故以三门辨明分齐初约三心二就行心三兼身口。

  【疏】前将止持对心以明若无染污以明止持行前三心得有持义谓识想受此之三心非业非记流入行心方成别业故分四阴以为二分岂非本有戒体外无染污光洁纯净名之为持三心非记受体是记故得持也。

  初科上句标举若下正释为三初通示据此非持取本受体说名为持故云有义古人目为端拱止持以非造作任运成故谓下别简四心分二所以统论四行止持有二余之三种并局行心故也岂下结显三心下释疑问三心何分答了别所缘境名识(即通指六识)取所领之相名想(谓取所领六尘之相则为六想)领纳所缘名受(谓六触因缘生六受一一各有苦乐不苦不乐三受之异皆从违顺非违非顺而生)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谓六受之后各起善不善不动业等亦名六思思即是业)若大乘经则受想行识列次不同(由受生想从想起行由行成识)今依小论则识想受行以取最初一念了别之心名识次起想像名想复次领纳名受后起业思造作名行问破毁之人有此持否答据篇聚中犯一重戒余戒常净俨然是则持毁皆有持义今文且从持说故云无染耳。

  【疏】二就治行明止持者必入行心方得成就前之三心不名为持善性便有恶无记无如欲离过作意遮约或对境防或起心护岂彼无记而得成持若据作持例同后止既就境论三心非分。

  次科二持中初明止持以非思虑不成事业故云必入等前下拣三心善下拣二性如下举事显相若下二明作持同后止者简前三心止故。

  【疏】若据二犯行心成就(前言持者三善为行今言犯者三毒为行)前三亦无(识想受等通善恶行)局不善性善无记无。

  二犯中亦约四心三性以定行体寻文可了注中以行通善恶故须简异。

  【疏】若事前后心则异生别持别犯则可知矣。

  前后心者即钞中自作教人自业相成二种义门广文如彼今略举之如前遣人漉水即止持令人送欲即作持教他杀生即作犯令他造房不乞处分是止犯后修止持彼四同辨乃至前作四事后作止犯例上可知虽心境不同善惡閒雜不妨前后行业自异故云别持犯也自业相成亦类同上说但望自作为异。

  【疏】三就业明持犯相者。

  【疏】言身口者离杀等过名身止持受食食等名身作持离语四过名口止持知净语等名口作持身口二犯反上可知。

  三中初科初句双标离下列释前释二持身下明两犯言反上者行杀盗等名身作犯不受食食名身止犯造口四过名口作犯不作知净名口止犯。

  【疏】单意业中不名持犯故律文云单意者不名犯也。

  单意者若至身口必兼意思如上二业未及身口粗细心念通名单意初科据文立义然单意语通此据瞥尔制限大乘故云非犯。

  【疏】若尔何故律云发心作心念作皆名犯者。

  难通中以二文相违故须简辨问发心心念为同为异答上是方便期成彼事下是果头如恶觉默妄染心看女等。

  【疏】答此谓发心将由身口虽未动相即名为犯。

  答中初释通约远方便论将由身口故非单意未动身相即是发心。

  【疏】有人言制声闻戒于可制者言之独头心念忽起缘非不名为犯重缘向念可得思觉而不制约故是犯科所以文云心念作也。

  次释中初约大乘释前不犯独头即瞥尔异名重下次据本宗决后犯文谓后念还追前事故云重缘向即前也问意已成犯何以前约身口明成就耶答就意辨成皆远方便心念果罪少分有之大论趣果须至身口。

  【疏】任情两取后为正义。

  结中上句是纵下句是夺问世云小乘不制意地今那制耶答此由不辨假实两宗制限深浅故也小乘实宗定不制意动色成犯假宗制意但约重缘简非瞥尔是则三宗历然大小无滥学者至此宜须精究。

  【疏】上明成就竟余有通塞诸门增微杂相量时须者可寻事钞中卷持犯两以相成故斯略也。

  指略中初结前余下总指事钞七门三门同上第四通塞自分四位故云诸门(一心门将心望境门自作教人门自业相成门)第五渐顿文中不指第六优劣即是增微七杂料简即今杂相量下嘱后讲习辈也。

  【疏】大门第四位列持犯者。

  第四门中唯明不学无知止犯罪相有无轻重随一事法皆须二九故云位列。

  【疏】佛立教相止为奉行若但读诵非本意也然受戒后勤学教行于诸事法明若指掌忽于境想迷忘而造律制非犯此不可学迷也若由来不学不思过犯随所造作不问事法但作有违皆犯根本缘而不了结无知若于二持虽不违负望非明决不名为福若缘不解但是无知是以佛言随作犯根本更增无知罪。

  叙结分三初明立教之旨然下叙结之所以初明学人开迷文中明学须具二义言学教者谓精穷三藏学行者谓专修对治若此为学方开迷忘自余泛尔皆不学收举世相传才过学肆便称学人自谓无罪观其所业曾未勤劳求其所行略无奉慎岂能全免不学无知请详此文足为龟镜律制者即诸戒后境想中开若由下次明不学须结又三先明迷犯若下次明昧持故知不学由不晓教持亦成犯是下引证即不摄耳听戒文。

  【疏】今略标举须配位法此立两个九句交络有无为持犯方轨。

  总标中初句指前须下生后言交络者即于事犯各有识疑不识三心互织作句如图所显言方轨者若解二九随一事法无不该通故事钞云类通法界是也。

  【疏】先就止持明罪有无轻重分齐于可学事法作九句分三品。

  止持可学标中有无等者有即疑及不识无即是识轻谓不学及疑重即不识立句之意如作犯门具明所以。

  【疏】上品一句识事识犯事谓杀盗三衣一钵犯谓夷兰提吉若能于此事法明了无疑奉行可谓上品持律之士。

  上品事中杀盗制止事衣钵制作事犯中夷兰对杀盗提罪对衣钵吉罗通上止作二事今略示图相则依文易解。

  

  【疏】中下二品各分四句初识事疑犯二识事不识犯三识犯疑事四识犯不识事下品四句初疑事疑犯二疑事不识犯三不识事疑犯四事犯俱不识。

  【疏】言不识者犯谓不犯迷轻谓重疑中亦尔疑有疑无疑轻疑重。

  【疏】上品一句事犯俱识不可以结不学无知。

  显数中上品可解。

  【疏】中品事犯句虽兼识然于罪事生疑不识随有迷处皆结两罪一是不学二是无知四句单双罪则有八犹自名为中品持律以句带识非是全迷。

  中品前示罪数单双者下半事犯是单皆有二罪名双犹下结品。

  【疏】下品四句罪事俱迷随句有四则十六罪此则名为下品持律然于末句最第九也由涉疑故是解家津不识罪事非智之甚可不然也。

  下品中初示罪相然下别示第九初指句由下对简前三句不下正显后句(津合作律又复写倒甚合作堪)。

  【疏】此中计罪有二十四六波逸提十八吉罗无知故重则不识是也有疑不学但是轻收。

  总合中初合数无下示罪体无知通轻重不学一向轻。

  【疏】问既名愚教即是犯位有何等义名为止持答不犯根本故名止持事犯有迷自是愚教止犯所摄举宗判义持犯何乖。

  门答中根本名持正在今位枝条是犯自摄后科故云举宗等也。

  【疏】次对不可学事法以明止持各分三品。

  【疏】初三句中一识事识犯二识事疑犯三识事不识犯。

  【疏】中品三句一疑事识犯二疑事疑犯三疑事不识犯。

  【疏】下品三句一不识事识犯二不识事疑犯三不识事不识犯。

  次不可学列示中即前九句欲使结罪有无易见故三三品列。

  

  【疏】此三三句各下二句于犯带迷有疑不识各有不学无知二罪合十二也亦望不犯根本名为止持。

  合数中初正合此三三句并第一句于犯俱识故唯下二句有罪耳亦下结宗。

  【疏】但事是可学想疑忽生缘而不了圣不制罪罪是可学若有迷者皆结其罪。

  显意中所以唯事开忘者事是临境造修有迷可恕犯是教相纵令先学后忘还成懈惰故不开也。

  【疏】问于事有迷故开不结必于犯法亦有迷忘如上引律过量不处分想疑皆开何为于此而结不学无知答计理成例是所不惑可如作持对法中说此中交络事法互有不学无知故生此位。

  问答中初难意者以古师作持中无不可学故蹑事为难意使例同所以答中但指如后至作持门还指同前谓事既开迷犯何结罪犯既是法而不开者则作持迷法亦应不开答中初承前难意若迷法者宜同事开故云成例可如下指后作持不可学九句此下显今止持就事立句但可例同未该后法问此止持门不明法位者答影略互彰止持就事作持从法至于四行各具事法故知止持一门恶事恶法各有可学及不可学合四九句余三同此总有十六九句不学止犯立一八句此约四行通数如上若就别论一一事法皆通二九是以钞云类通法界义在于此。

  【疏】问如杀盗等论罪有无人非人想主无主想有何义故律判不定答大有意也或缘罪境人非人想故但结心罪或缘非罪境有主无想故然彼迷心并不结犯皆约前心方便为言。

  第二难中上云迷事圣不制犯而律境想结不结异故引为问答文初句叹教通答或下别示有无然下结成开意谓正迷时并无犯故还归事开。

  【疏】二明作犯可学事法如初九句不可学者如后九句结罪多少轻重皆同但犯根本以为别耳。

  作犯中初科可学则有九根本罪不可学中三识并至根本三疑半涉本境无不有罪但重轻为别如杀盗等可以思之三不识句除淫酒犯根本余戒转想并有方便本迷一切无犯。

  【疏】就此根本不识事中始终无心如误杀人等不结其罪前则有心中后无心但转想疑除淫酒戒余结方便若不差者还结根本若心了境不造前事则无罪也。

  料简中初科为二初标品位三识三疑俱有罪故不须辨之唯三不识有无不定故此委示始下正简有四初明本迷前下明转想除淫酒者该上本迷(准下酒开方便)若不下于不可学转为可学若心下如善心息也。

  【疏】问有何等义分二九句答欲使持犯相易也。

  次科问答云相易者谓阶品差降则结罪有无多少可见如次所显。

  【疏】故前九中上品一句中下各四者由缘一事带疑不识交络互明出其犯相九句就事皆结究竟缘而不了愚教之罪自结不学无知也其愚教罪亦是究竟无果可趣有识无疑则非罪摄。

  明前九中初明立句以识等三心历于事犯上下不定故云交络九句下明根本罪缘下示枝条罪古师谓是方便故特点之。

  【疏】论后九句三品各三由不识事境非可学不妨于犯是可学故致列其相事总而罪别也。

  次明后九初中略举不识必该疑心是则三识非不可学句法相因故可知矣此中立句事但一心且如上品上半皆云识事故云事总(中品疑事下品不识事皆然)下半犯中识疑不识三心不同故云罪别。

  【疏】问若据此论识疑二事分句为六可是犯摄不识等三便是无犯云何说言作犯九句答若就本迷实唯六句然缘犯法有疑不识即是其犯故说九句。

  次科上中二品有罪可知此下唯明下品三句初问中以作犯门必须有罪下三非犯故设此问答中初纵来问然下夺归须立。

  【疏】若尔缘罪疑等乃是止犯何得说为作犯位也答从根本边说名作犯。

  次难中以止作犯别不合同位故答中从根本者三不识句虽不犯罪非不造境故得归宗。

  【疏】若尔不识事识犯全是无罪止应有八何得有九答如上已明相从句法。

  后难中以此初句本枝俱无义不可立答如上者即指初答。

  【疏】有人解云何须如此今总为分若可学事法生可学迷一向九句莫不犯根本也若可学事法生不可学迷则有八句除不识事不识法也以心迷故学不可得如有主无想过量不过量处分不成羯磨不辨若始终迷除第七句若转想迷还有九句后心无罪结前心因也。

  次总分中初三句标示但随具阙不必定九故责云何须等若下示可学具九若可下明不可学不定又三初明六句标简云八者写误准钞并作六字事法二位皆无下品故云除不识等以心下释除所以如下引事以显上举盗房释开事也下举处分羯磨释开法也次明八句除第七者即下品初句余二句枝绦带罪故得存之后明九句可知。

  【疏】三明作持二九句对于事法立句辨相如上止持可学法中此但顺教作事而已不同止持识相守持今为略述。

  三作持中初科为二初指同此下简异。

  【疏】上品一句识法识犯造房白二是识法也不乞犯残是识犯也。

  【疏】中品四句识法疑犯识法不识犯疑法识犯不识法识犯。

  【疏】下品四句疑法疑犯疑法不识犯不识法疑犯不识法不识犯。

  次科以法立句同前图样中品三四二句与前小异合云识犯疑法识犯不识法。

  【疏】结罪分齐大分二位顺教作事不犯根本愚教不学则犯堕吉如上例显。

  三中初标分顺下别显初明持义愚下示犯相还指止持故云如上。

  【疏】就不可学法亦有九句如前段后九句三品法虽可学迷倒忽生佛开不犯不同昔解是以律中不处分想疑皆非残故。

  不可学中三初标指法下立理不同下斥古前止持中问答指后作持者即此文也。

  【疏】四明止犯亦二九句翻对作持可以自明。

  四止犯中指句可知。

  【疏】如昔解云止犯法中无不可学今言迷倒随位皆有如不说净见罪不露即是可学若迷若忘即不可学如是例知通诸戒相。

  引古中初科为二初牒古二立今说净覆藏二俱开忘故引为据如下例通一切文言诸戒举其大概须论戒下若事若法皆具二九类通法界即其义焉。

  【疏】有人解云止犯位中对教不学则唯八句除法事俱识也对事不学九句通有如造房舍衣钵虽达相了知何妨不乞处分受持加净皆获残提等罪是也。

  次科止犯一位须分三种一不学止犯即不学无知也二事法止犯即于制听善事善法故违不作也如文两别初止犯中除初句者二种并识非无知故问与下同异答下有根本故可存九此则不尔故但有八问二持门中亦无根本何不除去二识句邪答彼是持门无罪可立此是犯门无罪何用问二犯门中如何列句答应翻二持下品为上以犯门解义罪多为胜钞意如是。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记一下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