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经云除佛灭度后者。世尊化得定性人。可成堪说法。世尊化定性声闻不得。何成堪说法。又世尊化得增上慢。即成堪说法。化他增上慢人不得。如何堪说耶。今此第三疑中。定性声闻有二类。一者愚法。二者不愚法。今此论家偏约一分愚法者。为问经中。答言。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释迦已入灭去。当来弥勒未下生。两盈中间不遇我。即教化不得。若遇于我。或遇当来弥勒佛。在无一有化不得。是故我不成不堪说法人。问增上慢人对人对佛起去。岂道现前无佛。答有二解。一云。准宝箧经及善住天子问经。五千人暂时起去。后时再来。佛便化得。二云。为根未熟故不堪化。自是朽木不可凋也。现在为根生。根生不堪化。根熟在当来。弥勒即能化。是故我亦成就堪说法人也。问释迦入灭。弥勒下生。五千之辈根熟。是他弥勒教化。如何释迦成堪说法人耶。答佛佛道同。亦成我化。寿量品云。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问于中佛出世。名字各各不同。岂有总是世尊身。答或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也(上消经了)。

  言云何堪说者。论家徴。论云。谓有疑云。从佛闻法而起谤心者。此指定性声闻。其实亦兼增上慢人。此谤不是邪见谤。但是执他为非也。但是不信。非是邪见谤也。

  言此意说言等者。但说趣寂。其实亦兼增上慢者。论据趣寂中而有一分愚法也。七十八云。一向趣寂声闻。谓从本来是寂极微劣慈悲种姓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乐毕竟。不能趣大菩提。此名趣寂定姓声闻。既不闻知化菩萨事。即是愚法。问二圣惑断。云何起谤。答执自非他。即名为谤。不要耶见而起谤心。纵是邪见。亦所知法摄。亦不招生故。其实亦兼增上慢者。闻起谤心。即前唱二甚深。五千之辈便言。佛说一解脱义等。即是谤也。疏且依趣寂解也。其趣寂者。多不愚法。若愚法者。亦不闻知化菩萨事。即是愚法。何故世尊不成不堪说法人。所以疏云翻结之曰徴词也。

  言故佛答言者。意言我入涅槃去。当来弥勒未下生。中间两盈教化不得有愚法者。我在必无也。即是约佛在日。其趣寂者多不愚法也。若愚法者亦不闻知化菩萨事。问声闻回心名菩萨否。答深密云。我终不说。一向弃背利益众生者。当坐道场。皆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一向趣寂声闻。若回心向菩萨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

  经云所以者。释前标经家徴也。

  经言佛灭度后如是(至)难得者。答也。世尊在日尚自化不得也。况灭度后。

  言以无良缘者。意言佛在尚须根熟。何况灭度后无佛为缘。

  言此等经受持者。问解何义。答解二乘是权。一乘是实。不定性人当来成佛。维摩方等会下。赞叹菩萨。毁责声闻。声闻之人永非法器。犹如燋谷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又四十年前说有三乘。法华会上唯一无二乘难解。故云解义者难得。不解我意故。即化菩萨事也。又云。解义即是不愚法也。设遇于佛。其根未熟。而愚法者。亦不能知化菩萨事也。自阙因力故。是此中意。钝根即不知。

  经云若遇余佛决了者。问世尊灭度后有根熟者。如何得解此经义耶。答经云。言若遇等。问若遇余佛。是他余佛化。何关释迦事。答他身即是我身也。若遇余者。离自身外。名之为余。当来弥勒。是释迦之余。或更有他方佛化来。亦名余。或释迦潜形密诱化。亦名余也。问此不定性声闻。如来涅槃后弥勒未下生。得无学果。两盈中间悬远。如何留身待得弥勒。且分段身得无学果。久留不得。答入灭尽定。定不折寿。如大迦叶留身久住也。问利根罗汉可入灭定。钝根罗汉入灭定不得如何。答化有二种。显化。二隐密化。即是随类化也。如来为大段众生。八相成道不可故。为一人两人。所以潜形密诱随类化。又以神通力接引来。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相入于涅槃。以神通力接。令生彼国遇佛也。第二意不要令生彼国。但以神通力。直接引此肉身。将向他方闻法华经亦得。如大目乾连。至野马世界。假佛神力。或即如来现同类身处修行。方便诱引。令定性者不遇法。不定性回心向大也。问设使不定性声闻。忽然显化密化总不逢。为复回心。为复入无余。设尔何失。答二俱有过。既有种性。何入无余。若入无余。即玉石俱焚。即有有性不成之失。反应无性有性耶。若不入。现前无佛根熟如何。答事须回心。一者。见回心教。二者。种性所排也(上消经了)。

  言此愚法者。若至不堪说者。此偏结前定性不遇法定性趣寂者。若遇我者。必能闻知化菩萨事。若不逢佛。即不闻知。是故我今亦成堪说法人也。

  言故瑜伽云若已等者。证成不愚法也。问入灭尽定人。依何界而入。答愚法者。初起在人中。后起唯色界。生无色不入灭定。不信有藏识。畏断灭故。若不愚法者后起通上二界。信有藏识。不忧断灭故。

  言建立者。信有义说赖耶教。名为建立。今信有藏识。例于一乘。令于一乘教上不愚法。故引此意证信者。是不愚法也。

  言或复此疑者。前约趣寂解。此约增上慢人解。意云。既有增上慢人起去。云何堪成说法人耶。

  言我必得者。相国云。增上慢人。创会根生未堪闻法。席将罢唱。重得闻经。不久还来。志能化得。唯即此散席已后。未灭度来。于余会中。而能化得。问何以得知。故善住天子经宝箧经皆说(前已说了)。或不乃根未熟故。所以不及。若遇余佛根熟。即闻化利事。同亦非不堪也(三了下四)。

  言前说法异今说等者。初说三乘。后说一乘。前说法异。后说法异。岂不成妄语人也。等经言。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至唯一佛乘。疏答言。佛答言。我已至未到等。我曾证去来。四十年前证达众生根性。有爱小乘。与说小乘。有乐大乘。与说大乘。随三乘根。说三乘教。四十年后说一乘教。悟一乘理。将教就理。故说一乘。言证解者。即一乘三乘根性异道理也(六重)。为顿为说一。为渐说三。为定性说三。为不定性说一。为愚说三。不愚法说一。说一约成就。说三约未回心。说一约理果。说三约教行。说一将教就理。说三将教就根也。

  言行位未到者。未行一乘。名行未到。或即回心。八万劫等。为行位未到也。未至十信。名位未到。

  言但当一心者。汝创发心。未知一乘之法。先权后实。初可信故。到十信初心。方信有大乘。不生疑惑。已前信未坚固。问初信与十信何别。答此约依佛生信。彼即自心生信。如初听人。且依说人生信。若久自解。又伏生信也。

  言佛语无妄者。证说一乘三乘之所以也。有两缘。一据理极。唯一法身同故。二约不定性。究意为论。即十义中。第六法等。故由不定种性。诸佛说一乘也。故前结云。无二乘故。唯有一乘故。佛语无妄也。

  言故般若论云等者。证佛语无妄。彼论有十八偈。弥勒菩萨造。天亲释彼偈云。实智及小乘。说摩诃衍法。及一切授记。以不虚说故。潞云。此经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一不妄说。菩萨名真语。以所说菩萨是真实故。二不妄说。小乘四谛是实语。谛者实义。苦实是苦。三不妄说。大乘名如语。以说大乘法宣如故。四不妄。受记不异。所说不改。问今此经所言无妄者。即当何语。答即彼如语及不异语。即不妄语。故说大乘也。或据彼四皆有不妄。即名不诳语也。今言无妄。亦即彼不诳摄。彼论不配不诳语也。

  言已有定疑分等者。牒前料简。指四疑生处。此间四疑并不开。他定疑分中事。彼定疑分只从所证所说法。及能说法师功德上生也。因文便引来。非正要也。今于后定记分上。生得此疑。故有此语来。意显疑处与前各别也。意言前叹二深时。舍利弗等。于自所证。心生决定。闻佛所说。遂有疑生。经言。而今不知是义所趣等。

  言于定记分等者。前云定记分有四。一决定心。二因授记。三取授记。四与授记。初决定心唱止为说之所由。因记但是止重请之所由。取记许为开释。与记正为陈说。

  言于与记上生者。第一疑。佛于何出。此初疑。于与授记上生。论有六义。糅云。于遮文上生。以遮无二乘唯有一乘故。即是初说方便。后说真实。故有疑云。佛于何时中。作如是说。牟言。只为与授记。正是陈说。陈说初权后实之义。故总判为与记上生。若据文相。相生可尔。若依显说。第五依法上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先权后实说。众生疑云。为复一切佛。皆先权后实说。为复有不尔者。又前第二段说。初权依何等义。即今实故。总云与记上生。

  言取记上生者。第二疑于取授记上生。取授记中有二。初许可摄授。经言。汝已殷勤三请等。后恶人退席。五千人等。即从坐起而礼佛而退。第二疑云。云何知是增上慢。唯于恶人退席起去上生也。不说不止决敕敬诺。

  言因记上生者。定性声闻及增上慢。定记分中有四段文。决定心。因授记。取授记。与授记。决定心不配经文。通下文意。直至破四疑已来是。二因授记。重请之所由。三止之中配第二止。第三止名因授记。问何不取初止耶。答疏远故不取也。故唯取第二第三止文也。且第二止中。若约经文。定性与增上慢。总无明文。经言。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以此之故。只向惊疑两字向上。论主开出五惊怖。五中佛心决为利益二种人悔惊怖。多事惊怖。即是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也。余三损惊怖。诳惊怖。颠倒惊怖。非此所为也。问既不为损惊怖。即教化定性声闻不得。如何世尊成堪说法人。此是生疑处。故于因授记上生也。

  言依后解亦取记者。最后一节疏文后解。即是前来结成经文处。即是疏言或复此疑非疑趣寂故。此第二疑中。有二疑中。有义损惊怖定性声闻。即因记上生。二增上慢人。即依取授记中。恶人退席上生。于一切上生者。此有二解。一解于与授记六段文上生。皆有破二会二也。遂有疑之前说三乘。后说一乘。先说权。后说实。前说法异。后说法异。云何世尊不成妄语。二指因授记。取授记。与授记三段文上生。皆说权实也。上来论科五分。初叹法胜妙分(尔时世尊下)。二叹法师功德分(吾从成佛已下)。三大众定疑分(尔时大众中有诸下)。四定记分(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下)。五断疑分(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下)。

  言初颂颂增上慢者。且取记中二。初许可摄授。此中不颂。唯颂恶人退席。恶人退席中四。一起去。二不止。三快敕。四敬诺。余三文不颂。唯述起去。亦不同中有无不同。起去中标释标经。言说此语时。会中有至礼佛而退。释经云。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等。下释诵中。四行总述也。广略不同也。长行先说罪根。后说慢。偈中先说慢。后说罪根。前后不同也。

  经言有怀增上慢等者。有我慢去。有卑慢去。有不信去。不必五千皆增上慢也。

  言出家者。既有怀。有怀言于中亦有无增上慢者。何故出家之人起增上慢。答疏言。出家之人等。

  言着我自恃者。问何故在俗男子起我慢。答疏言着我自等。出家之人心求道证。有增上慢。在家男子女人不求道证。着我强故。有我慢也。

  言在俗女人者。在家女人不求道证。无增上慢。着我轻故无我慢。但是随顺夫朋。亦怀不信。夫唱妇随。朋党于夫也。易云。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妇是职衣一铃十语九令听。智论二十四说。若女得解脱涅槃。亦因男子女人无自然得道。

  言犯戒覆罪法等者。三颂总述此辈罪根深重一句经文也。长行罪根唯匮法业。此中加犯戒覆罪。有无不同也。

  经言于戒有缺漏者。金云。破戒有六事。一破少分修多分不修。二默自不修。教他修。三污见他不修而欢喜故。四属依他人方能修故。五食取为资生。六喻愚世间智者诃赞。问少分修属食。何名破戒。答属他非自心利湖邪命。又从多分。亦不相违也。问言怀见者。经但言戒。今何言见。答戒因于见起也。大乘正见正思惟为毂。语业等为辐。若破戒见不坏。其罪尚轻。广百论云。诸有愚痴人。障他真实见。无由生善趣。如何证涅槃。虽犯尸罗。不坏正见。可得涅槃。

  言少犯等者。问何名缺漏。答疏言少犯等。二百五十戒中。犯三十五十个名缺。犯一百个二百个。名漏。缺即浅。漏即深。犹如器物。缺则堪用。漏则不堪用。又坏戒名缺。坏见名漏。

  言或烦恼漏起者。结前于戒有缺漏也。

  言仍不见觉者。结前不自见其过一句经也。

  言自恃高心者。诸优婆塞我慢一句经也。

  言戒中既除者。通妨。问增上慢者既得第四定。如何言犯戒。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答有二意。初戒中所除之增上慢者。而不犯。然律中说有二种人。一者。身是凡得四禅定。将谓是境不是二。境实心不实。如杀人作非人想简罪。三心境俱虚。大妄语人犯重罪。四心境俱实。非是妄语。自所得法实是无学。自心亦作无学解。唯第三句。是犯重罪也。增上慢者。既是初句。故不犯重也。俱是错计。此不犯妄语戒。不妨得四禅定名增上慢也。不曾得四禅定。又言我得阿罗汉果等。此犯大妄语戒。心境俱虚。便是尸罗不清净。兼不得四禅定。此名邪慢。不得名增上慢。二者。约二种别立。今云。五千之中。自有一类犯重者。未必属增上慢人。不尔。云何经言。罪根深重及增上慢。然此中增上慢。自有二类。一是得四禅定。将谓得果者。二是但于法上少得谓多得。即是增上慢。多得者谓增胜。胜上之法。疏中明者。约第一类说。疏中意缘前行言犯戒名缺漏。恐人错会。将谓增上人亦犯妄语戒故。此料简云。戒中既云除等。显增上慢不犯妄语戒也。

  言今言犯戒者。决定不是犯根本戒。就僧残已下。不知是何戒。故言总想等。问增上慢人既不犯重戒。如何名缺漏。答安国言。犯小罪名缺。不好得空也。

  言瑕者。深故不堪用也。

  言玼者。玼则轻浅而堪用也。瑕音(胡加反)玉内有病也。

  言犯戒亦尔者。身外有过。招世讥世讥嫌。外人见。故如玼。玼则玉外有病也。内身起过。外人不□瑕。瑕玉内有病也。人不知过深也。

  言法之人者。问若是玉病字。何不从玉也。答疏言。法内之人等。意言法内之人有烦恼病。如玉内病。法喻双明也。

  言籺者。糏也。摄云检字书。不见籺字。应依切中麧糏也屑(同呼呼)。汉书云。张良常食麧即麦。糏也。牟云。应为糩。误为籺也。化度合云。三乘之教如米外糠。一乘之教如糠外米。但得三乘之名。不知一乘之理。从所执得名也。今取五千之徒如糟如可弃也。舍利弗犹如清酒。有安神之用故。堪留五千之辈。如糠不堪任用。故可弃之。舍利弗犹如精米。能养命。故存之。五千之辈如糠轻薄。任随风去。佛威扇三止之霜风。拂五千之华叶。赞扬希有止名一拂。恐惊时会止再拂。恐坠七坑止三拂。舍利弗。如大厦之梁木。经冬转更贞实。增上慢如枝叶扶疏。遂严霜而堕落。经言。佛威德故去。佛许而说惊其心。振威神而令起去也。

  言以七十颂半述法及结者。此字或有者或无者。若有此给字。则不是长行结文也。长行无结文。但是偈中述三世佛法式了。后一行偈如三法诸佛说法之仪。或结三世佛法式。七偈未闻令闻。六不同中。前后不同也。

  言七十半七二者。应云七十半。是一段科文也。七偈偈未闻令闻。即是向下一个七字也。二字但是结当句二段科文也。

  言一颂颂无数等者。长行中言。我已无数方便。偈中言。舍利弗善听等。

  言念观者。糅云。准论解。无此念观。疏主何以言念观也。下依法中。论方说有故。牟解。以因缘中摄得方便知见念观三也。如品初言。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即是因缘中方便知见念观三等。此既有因缘。何妨有念观等。论略不举故摄。偈中十力念观。即以若干诸欲性等。指为念观功德。不是颂前。俱是别科。此处经句也。又复前总句中。因缘摄念观。念观中有诸门功德。故此指之。

  言前后影彰者。长行言释迦自身先权后实说。影取颂中诸佛亦先权后实说也。长行言我。颂中言诸佛。是自他互显也。

  经云众生心所念等(至)欢喜者。此所念行道。皆遍趣行智力也。若干等者。相国云。五乘种姓各随自乘。爱乐胜解。而起希求。故名于等。即疏言。胜解智力知也。诸佛性者。即种种界智力知也。界者。性因义也。

  言先世善(至)自业者。问既知先世善恶业。合是自业智力。如何处非处智力耶。答知业者。自义自作。自作自爱。故自业智力知也。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亦是处非处智力收。

  经言佛悉知是已。能知智慧知也。五种智慧总名智慧也。一遍趣行智力。二种种胜解智力。三种种界智力。四处非处智力。五自业智力。故名五智力也。

  言种种念观者。能知五种智力。能知之知。名种种念观也。能知众生此之五种根性。所以将因缘譬喻言词说法。令一切欢喜也。

  言依诸处等。瑜伽第二十六。八十一。显扬第六。对法论第十一。广辨十二分教。问十二分教新旧梵语。云何一修多罗修妒路。今言素怛揽。二旧云祇夜。新云祇焰。唐言应颂。三旧和伽罗那。新云伽他。唐言讽诵。四旧优陀。今言坞呾罗。唐言自说。五旧优陀那。今言乌钵达那。唐言譬喻。六旧云伊帝曰多伽。今云伊怛隶曰多。唐言本事。七旧云阇伽陀。今言阇谈滥。唐本生。八云毗佛略。今云鼻佛蓝。此方广。九旧言阿浮陀达磨。今云阇啖达蓝。唐言希法。十旧云优婆提舍。今云坞波提钵底。此云论义。

  言辨相者。问十二分教各以何为行相。答疏云。契经有二相等。于中偈颂长行十二分教皆是契经。依涅槃经作如是说也。

  言以教贯理等者。一教为能证。贯所证理。二教摄众生根。劝修善故。具斯二摄。名为契经。由此十二分教无有不契根理者。由此四句分别。一契理不契根。如舍利弗。错教二弟子。锻金之作不净观等。二契根不契理。如胜论师。为五顶子。说六句义等。三根理俱契。即此经所说。四根理俱不契。如外道为佛弟子说自宗法。十二分教通名契经。故名通相契(上通了下别)。

  言缀縎等者。缀者遭也。縎者接续义。续也。

  言略说应者。长行对偈。得名略说也。所应说应法相应之义。今已略说。故名略说。所应说义。名契经也。

  言此唯长行(至)偈诵便非等者。问何名别相契经。答疏言此唯长行等。问何故偈文不名契经。答为有初来不藉于偈。而便生解故。偈文不名契经。不契初来根故。问偈文不契初来根。偈文不是契经摄。若尔。长行不契后来根。长行应非契。答自是后来不及于初说。非是长行。不契后来也。若尔。长行不契钝根。应非契经。答由闻后说。方悟前文。前文名契也。若不闻前说。后闻亦不解。如闻不亲。由先闻故。后即能持。又从多分说。利钝双沾故也。又长行文词不断。偈文三字五字文相断绝。长行缀縎义强。所以偈名契经也。

  言益后来者。长行说了。为后来人不迭听长行说故。圣不再语。所以反词作偈颂说也。

  言显前未了义者。缘长行文略偈文广。长行文略说。以论诠义未了故。更为偈说。一则义未说了。名义未了。二者说即了。听解未了。故为偈说也。

  言或中者。处中偈也。

  言或后者。后偈也。

  言涅槃经说初之者。即是为益后来者。再为偈。说涅槃言如佛昔与诸比丘说契经竟。尔时复有无量利根众生。为听法故。后至佛所。化念言。如来向者为说何事。佛已即由本经。便以偈颂益后来故也。

  言记别三相者。本来只有初后二义。后唐三藏添第二深密义。

  言谓于是处者。随一方处。或是世尊说法处。或随三乘人生死处。

  言谢往等者。牟云。小乘已过去名前。未来为后。大乘已过去为后。未来为前。如经乃往古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名谢往过去也。

  言记别德失者。如记弥勒菩萨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名德。求名利无猒。多游族姓家。名失也。随善因生人天。随恶生三涂。善恶不同。故言差别也。

  言生死因果者。今身造恶为因。身死已后来生恶处。名果。今身作善为因。身死已后来生善处。名果。故言生死因果也。

  言又云等者。此唐三藏加也。

  言有四因者。一因授记。二取授记。三与授记。以决定心论。不配经文所标。即有四种。列则不见四令名不得。并是解释深密之义也。

  言诸大人者。即弥勒菩萨等一生补处。名为大人也。

  言讽诵者。谓诸经中。不述长行。谓歌讽赞诵如来法及德故。以句结成也。

  言自说者。显佛慈悲深故。亦令未来诸弟子等不请而说。

  言正法久住者。但佛灭度后。正法之中。一切众生得圣果者。有教有理有行有证。总名正法证即果也。

  言正教久住者。像法之中。有教理行。而无证也。意者为末法中正教久住故。佛自说经有教也。

  言缘起相等者。请是缘说是起。犯是缘制是起。事是缘说是起。

  言因犯者。谓因犯制立学处也。

  言涅槃经云如诸等者。因事说法。舍卫国大夫为缘。如来说法名起。

  言有一丈夫者。如佛一时说小乘法。次见此丈夫来。默然不说。观此人有大乘根性。此人曰。佛何故不平等。见我来。便不说法。即去后时。更来见佛说大乘之次。此人问世尊曰。我寻常爱捕鸟兽。得已却放有罪否。世尊即说偈言。莫轻小等。因此人说偈。名因来说也。本是因。末是果。长者。今但怖鸟之罪本。未来还感怖畏之末果。潞云。初提名本。后放名末。初将谓无罪名本。积小为罪名末。

  言譬喻者。只此经七喻。并名譬喻。

  言本事相者。问本说弟子过去事。何故却说尔许个佛。答但举所说法。不取能说人也。

  言如我出世者。问岂释迦说法。唯说界经。不说余经教。答言界经者。而是总名。一代时教所说法之总名也。华严涅槃即是别名。牟云。界是十八界。如来一代时所说之教。不越彼十八界。总名界经。或界者性义。教诠法性。不出真如性。故名界经。

  言甘露鼓者。且甘露能治众生热病故。大涅槃能治众生烦恼病也。鼓者惊觉之义。众生常在生死。愚迷不觉。今者警令发心求解脱。名甘露鼓。又波斯匿王。鼓名甘露。国人有病苦。击之皆愈。佛法如鼓。名句文身等如甘露。佛宣说时。如杖击之。众生闻已。惑尽障除。如病愈已。从喻为名。曰鼓也。

  言法镜者。镜者明净圆满之义。如大圆镜。无像不现。分明示人。此经之真如明净。万德周备。涅槃之法。具此众德法。即是镜理无不诠诚谛利物。镜是即喻也。

  言分别空者。分别生法二空之理。故知诸佛说教。体一名差别故也。

  言本生者。嘱佛。如释迦为常不轻菩萨身。名本生也。若说三乘圣众弟子过去。若生若死。则名本事也。涅槃经宣说菩萨往身。不说往行。说身者。作鹿但熊等也。

  言说菩萨道者。即七地四地菩萨。及说诸佛一百四十不共功德。又复。此广故。多故。极高故。时长远故。经三大僧祇劫。方始成满故。名方广也。极高大故时长远两句。解菩萨道。唯大乘有法广多。即通小乘有也。瑜伽论中。更加无数无限。此一句合入法广多。通小乘有也。

  言此通声闻亦有等者。若是二理无缺。曰方。二行包弘。曰广。唯大乘有二。方理之广。正法广陈。方广通小乘有。

  言取涅槃具二者。通大小乘菩萨声闻二藏也。诸经论中?大乘。名方广。故简之不取也。

  言希法者。希奇之法。名希法。

  言八众者。二十五云。诸佛。诸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勤策男。勤策女等。

  言共不共德者。断恶修善所生功德。近感人天。名共。由此远取出涅槃。名为不共。

  言论义有二相者。一自说者。如来说大乘经。显义周圆。总名论义。二弟子说者。如来在日弟子造论。亦名论义经。如有佛在。舍利弗造集异门论。诸弟子尽皆造论。亦得名论义经。如来自广分别法相。问答徴诘。总名论义。

  言摩怛履迦者。此云本母。如十七地等诸教。委细分别诸法性相。而能为因生学者智慧。是生智本。故云本母。约自利解。若依小乘教戒教授名论。约利他解。大论二十五云。论义者。所为一切摩呾履迦阿毗达摩。研究甚深素呾揽藏义。宣畅一切契经宗要。是名论义相。

  言又圣弟子等者。谓观四谛理时。以智为门。智游履处。谛即是迹。智缘名见。亦本智证真如。名见也。

  言依自所证者。根本智证后得智。说名无倒分别。如在定位观见眼根七极微成。或大种造。或从心变。如是不同。出观时造论。种种分别。若尔天亲加行位菩萨。云何造论。答此据多生。已经一大僧祇劫。广闻思修。故堪造论。不同小乘须见谛迹。小乘初果。大乘初地。名圣弟子。见谛迹。证四谛理。名见谛迹也。

  言先德者。即泽洲远法师等是也。问古人为取十二部帙十二部类耶。答若取十二部帙。即如大般若经。有六百卷。即六十帙。摄一本经由不尽。若言部类者。即如法华经是一部。维摩经是一部。只摄得十二本经。如何收得大藏经。如来一代时教尽耶。由此道士。更加三十六部。多你佛法两际也。

  言部帙者(直日反)。或作夹。若官品作帙。

  言老之徒者。庄即庄周。老即老聃也。

  言今十二分者。一本具十二分教。更无滥也。

  言乃滥者。问如何不言十二分经。答恐滥通相契经。以彼通相契经。摄余十二分教。总是契经也。又不言十二部。恐滥部帙部类。由此作十二分教也。分者支分也。问如何言十二分不增减耶。答缘所诠理。有四谛三道上下。有十二行相法轮。能诠教。所以有十二也。又依十二缘起入故。立十二分教。不增不减也。

  言总为三类者。第一类六名。唯依主释也。第二类二名。唯持业。第三类五名。通依主持业。

  言应诵者(于证反)。应字属长行。所诠理。颂字属偈文。是能诠教。缘长行所诠义未了。所以再将偈文。诠所诠义也。应颂。颂是教。应是理之颂也。应颂之颂。此是教也。即应家之颂。依主也。亦是应当应理。即道理义。颂即是善词。故言依主。

  言讽诵者。讽者音声出曲屈词韵也。诵是言。即四字五字为句。名诵。如容颜甚奇妙等。是诵也。讽之诵。简应家颂也。即可讽之诵偈。赞叹之貌。今此简前不颂长行。故言依主。问应讽何别。答应颂是教。讽诵是音声屈由歌咏也。

  言自说者。自属佛身。说即所说法也。自身说法。自陈之说。简请故说。依主也。

  言缘起者。遇缘者而起。故名缘。起前人请。说名缘。如来说名起。犯是缘。制是起。事是缘。说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也。

  言希法者。希谓奇希。所诠理名希。能诠教名法。或如来不共功德。名希奇。能诠名法。又白狗听法。魔为青牛等。对能诠教。希奇之法。依主也。

  言方广者。二空理名方。能诠教彼理诠故。名广。方理之广。故名方广。二者。二理双证。名方。包福智称广。方之广。故名方广。或二利无缺。名之为方。教与彼二利为依。名为广。皆依主也。今此一分教中。亦方亦广。通持业。

  言论义者。此一种唯持业释。论体即义。义字若单作。即所诠义也。论者。问答往来。故名论。因有所诠义。始有论义。即是体向上问答。名论。论即是用义之论。依主也。若言边作言义之议。此议与论。俱是言也。所诠义为体。此所诠义上可论可议。故名论义。一体向上持二用。摄用就体。同依持业也。

  言或讽诵亦者。讽是音声屈曲歌讽之讽。诵是言音讽之诵。皆是音声。只于此容颜甚奇妙偈上。持此可讽可诵二种音声。摄此二用。就一体名持业。或讽是音声屈曲调韵也。诵讽即是言。讽即讽即是持业也。

  言可讽可诵者。即教持此二用也。

  言不同应颂者。通妨。问讽诵与应颂何别。答疏言。不同应颂等。意言不诠别理之颂。但可名言彼应颂。名教授众生故。若尔赞底沙偈。岂无利他。答但是释精进之心。非别有人闻此偈颂而能超劫。故非利生也。颂是善也。诵是习诵也。故别。

  言契经者。经是能诠教。教名为经。契理之经。名契经。依主也。二者。契根理故。名为根理。是所契。今取能契。能契即经。持业也。

  言记别者。记属如来。如来说法。名能说也。别属三乘弟子差别因果。名别。记之别。依主也。三记者记识。别者辨别。记即别名。记别持业也。

  言譬喻者。譬比况。喻者晓也明也。言边作俞。因前比况。令义明晓。晓喻之譬。或譬论之论。依主也。二喻者比况义。喻者况也。二字总是譬喻。持业也。

  言本事者。过去名之为本。简现在未来也。今取过去也。立名为本。三乘弟子差别事。本世之事。依主也。二过去世事名本。本即是事。持业也。

  言本生者。说着佛过去事。为菩萨时。若生若死。名为本生。离自身外。即为本事也。生亦即是过去。本世之生。名为本生。依主也。或过去即是本。本即是生。名本生。持业也。

  言应颂之中定无等者。问何以如此。答疏初后别故。问何名初后。答重颂述长行。长行名初也。应颂名后。若讽诵不对长行。但是孤起。亦名初也。

  言单重者。讽诵不颂长行自然孤起。名单。应颂述长行。名重也。

  言师资别者。本生名师。本事名资也。

  言随其所应有者。指前烈名中八部皆具十二分教也。

  言别相即无者。只如别相契经。唯取长行名契经。契经部中。只摄得十部。便阙应颂讽诵二部。若应颂为头。亦只是有十部。于中便无讽诵。及阙长行。别相契经也。讽诵为头亦尔。且据别相契经为头。只有十部。所以疏言。二偈便非。非由不也。即应颂讽诵也。

  言自余七部皆具十二者。问前行疏言。所余八部。皆具十二。今此如何疏言。自余七部。皆具十二耶。答此中十二分教中。除却应颂讽诵本事本生并长行别相契经。除却五分。只有七。七分中一一为头。皆具十二分教。准此可知。

  言其应颂等者。引教证差别也。应颂讽诵本事本生四教中。一教为头。只有十一分。只证四分。一一为头。具十一分。不证五教。一一一一为头。具十分。且四教疏中。引应颂一个为例。余三皆然。

  言舍利弗来等者。此述长行。名应颂。与鹙子授记。便是记别。

  言自说者。世雄不可量等。是缘鹙子未请而说。名自说也。

  言缘起者。因请而说。名缘起。

  言亦有论议者。寿量品云。弥勒三请。世尊三劝。令信佛语。方说三身。故名论义。此欲述前三身义别。此名论义应颂也。形研穷至此三身尽理之处。方曰巡环研核故。是论义经也。

  言自余三教者。即讽诵本事本生也。皆具十一。准此可悟。有言六教谬也。

  言大全小九者。小山九。即是遮后三分也。问此经只说九部。不说大乘有十二。争知大乘具十二分教全。答经文虽然不说。经文亦不遮通具十二分。问何无受记自说方广。答法华一部宗说一乘。为引一类不定性声闻趣佛果故。彼类不闻当得作佛。回心已后。方始得闻。故说声闻无记别。初方便品广赞二深。欲令声闻起尊重意。无问无说。三请方谈。故说声闻略无自说。恐声闻等于所闻四谛等法。生无上意。具显彼非无上法。无上法唯大乘故。故说声闻略无方广也。

  言小全大九者。护大乘者。菩萨是护大乘人。言大乘九部。便遮余三部也。问小乘不说有十二分。争知具十二分耶。答小乘虽然不说有十二分。小乘亦不遮通不具十二分也。问大乘何无因譬喻论义也。答菩萨久修无犯。因犯制戒之缘起。菩萨利根一闻即解。不要说喻。菩萨利根不假往复故。故无论义也。下疏言。理实亦有者。即是正法广陈之方广也。

  言三大全小十一者。方广一分。唯大乘有。不通小乘唯十一部。大乘具十二分也。

  言四大一小十一者。即方大一者。即方广一分也。小十一。小乘无处。唯无方广。大乘独有。缘此方广一分。全与小乘不同。所以大乘中偏说具也。余十一分。小乘亦有。只缘十一分。与小乘同有。所以大乘不说也。如斗百雨草家。同有者即不说。偏有者即说(标了下释)。

  言自余广义等者。章有七门。烈名。辨名相。释名。通别相。废立。诸藏相摄。问答分别。今唯有二门。无彼烈名等五。相摄同此教差别。烈名同此唱初也。通别相者。以一对余。论有无也。烈此皆取别相。不取通相。如契经中无应颂。颂中便不说契经等。具如契经别相。唯无应颂及讽诵。讽诵有具余九。应诵无讽诵。有余九也。废立者。何故但十二。答有总有别。总者。涅槃云。能说法者。所宜闻故。三乘通说十二分教。以转□法轮三周只有十二行相故。别废立者。如是圣教直说非直说相对为问故。有契经及应颂也。单重为门故。有应颂及讽诵等。问答者。问三藏中素怛揽。与十二分教契经。宽狭如何。答四句分别。一有是三中修多罗。而非十二分中契经。为应颂。二有是十二分中契经。而非三中者。为通相修多罗。三俱为别相契经。入三藏者。四俱非。为外道教。问何长行略说。而非契经。答随义胜故。名契经等。余不知也。

  经言钝根乐(至)涅槃者。问何故四十年前不说大乘。而说小乘耶。答我只缘随宜说法。识知众生根性。顿说大乘。不得有五义故。所以先权后实。众苦所恼乱者。四障中声闻畏苦障。缘觉舍心。外道着我。阐提不信障。故今苦恼为说涅槃也。

  言钝根者。若说大乘。事须利根智慧。

  言乐小者。若说大乘。事须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

  言耽生死者。说大乘须猒离生死。

  言逢缘者。若说大乘。须百千万亿劫世世已曾从佛受化。

  言现众苦者。若说大乘。须众有清净。

  言虽逢诸佛者。问十六王子时。闻法华经。何故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答疏云虽逢等。

  言信解品者。昔权六。一最初发心喻。譬若有人年既幼稚。二退流生死喻。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三中还见佛喻。年既长大。加复穷困。四不肯修大喻。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五化以二乘喻。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六示大不希喻。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最初发心退流生死。同此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化以二乘喻。即同此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

  经言我设方便者。四十年所说小乘也。令得入佛慧。与大乘为因。虽然化二乘。元来为菩萨。四十年前说小乘。元来为佛慧。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未曾说法华经也。

  言会已前汝根等者。通会四十年前意也。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也。问何故唯佛涅槃时。为说法华经时。答如来入灭。众生恋慕。正是乐闻大乘时。经言。长者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云云)。正是穷子羡慕长者财物时。正是长者临老付属家事时。正是如来欲入涅槃时。正是众生根熟乐欲闻法时也。

  言同化城者。初知根熟。后说一乘。根熟有五。一涅槃时到者。悲感生信。又临欲时。而命其子。众生根熟。恐佛涅槃。闻即深信。二众又清净渐离染故。初说三乘。出于浊世。众生垢重。今久化之。渐离垢名清净。三信解坚固者。证解信解二皆生故。不外阻坏也。四了达空法者。生空已证。后闻般若。令知法空不愚法故。五深入禅定者。四禅九定遍出入故。要具此五。方堪说此经。后说一乘者。此据退性密意说之。名唯有一乘。非有情性无差别。便集根熟方说。未熟不言。名同化城也。

  言说为大本者。既四十年前说二乘。正是入大乘为本故。劝住大乘中。正是经言随顺说者。初根且说九部。

  经言以故说是经者。以由用也。用入大乘。故说是经。斯为本故。彼非究竟。应住大乘。

  言此有五德者。今以五德。翻前五过。一心净翻前二义。专求大乘翻乐小。除二障翻贪着生死。二柔软翻前众苦所恼乱。堪耐劳倦。苦不恼故。三利根翻钝根。四五二句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翻前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问前行疏言。顿悟渐者下。言除二障。故名心净者。若尔。地前顿悟。障垢未除。得了回心。由居智障。何名心净。答但大乘毕竟能断。即名心净。非要断尽。

  言堪耐者。奴代反。五精进中。无退精进。经中言坚猛。

  言磨莹者。三慧闻思修为能练磨。菩萨心为所练磨。菩萨心上清净无染。名莹。

  言宝规真觉者。宝重规求无上菩提也。五德中初三利他。后二自利。三周皆有。堪为说之相。初周说具此五德。成十法之子。方堪为说。中周譬喻品末十九颂。于有智者。应为说之。下周即涅槃时到。五缘具足。方始说之。

  言十种法堪发菩提心者。修习善根。即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心。通菩提涅槃之因。所发即菩提心。如造须麹为能发。假者为能发。

  言志求胜法者。亦理智二种也。亦有谓真理涅槃也。问何知是真理。答宝观真觉。故名理。

  言求佛智慧者。即菩提也。

  言结成胜二者。即胜人胜法。

  言劝舍非妙二者。即劣人劣法。问因何有此结文。答由前言我此九部法一偈。别显胜法也。又言有佛子心净等一偈半。别显胜人也。今此一偈双结前胜人胜法也。初一行半结前胜人。后两句结前胜法也。

  经言我记如是人者。五德佛子也。

  经言来世成佛道者。获大果。

  经言以深心念佛者。发菩提心。

  经云修持净戒故无缺无犯。此等之人。闻道作佛。大喜充遍身。得人天果。名小喜。得二乘果。名中喜。得成佛果。名大喜。若得人天果。名心头喜。若得二乘果满面喜。若得佛果菩提。遍身喜。问实得否。答经言。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至作佛。又言。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此结前胜人也。

  经言佛知彼心行为说大乘者。别结前胜法也。

  言念佛有二者。一者语念。心动于语。语呼佛名。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故言语念也。二心念者。意议与念俱时。想念于佛故。经云。心念不空过也。

  言或心缘事佛者。心缘事事即报佛化佛。

  言愿救者。愿救自他。广谈法要。

  二希成者。希自他身亦当作佛。

  言智念理身者。即是正智证法身理。此亦有二。一求证。二灭障。求证即解脱道。灭障即无间道。缘事即定。缘理即慧。并是缘三佛之身。此为心念。

  言定慧既尔者。只指向上经文。或云。智念理身慧也。又持戒故。或又相应三昧定也。潞府言。前言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别显劣人也。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别显劣法也。

  经言声闻若菩萨(至)皆成佛无疑者。只闻此法华一偈。便成佛无疑。又四十年前所行行。回心已去为成佛因。此劝大乘也。

  言无二无三者。疏主优心也。

  言此据真理者。即真如妙理也。无二者。遮无二种法身故。法性真如三乘同等。若言法身。即二乘教下无。唯大乘有。在二乘位名解脱身。在大牟尼位名法身。问如何爱法身作乘。答如船依水。水得运名也。或此据真理者。即是真实道理也。通菩提涅槃也。即是能诠教名权方便。所诠智慧名真实乘。问何要第二解耶。答缘二乘人执有余涅槃。大乘中涅槃三事具足。般若即是菩提法身。即是理也。此言二乘无者。无三事涅槃名无也。不是二乘总无。因果观行及权方便法。一一皆有也。只有有余涅槃。非是究竟。又羊鹿车不能广分别法也。

  言然涅槃可证等者。通外难。亦是疏主断也。问二乘智果但假名。经说羊鹿车不上。二乘理果假义。同应彼化城亦不入。违经。答疏言然涅槃等。问化城将喻涅槃理。即许中路入化城。羊鹿二车喻生空智。何言出宅车不上。又言。二车门外方便设。二子出门不上车。化城中路方便施三百由旬城不入。答疏言然涅槃可证等。量云。羊鹿二车。是有法。定许上故。宗因云。假施设故。同喻。如化城。反量云。化城。是有法。定不入故。宗因云。假施设故。同喻。如羊鹿车。此答意一种是无真实非究竟。二乘则实得解脱。实能息苦。实断烦恼障。实得生空理。所以化城实入。二乘无种智。劣故。二车不名登也。

  言问三事称大般者。意言城是假许实入。车是假不见登。答疏言。解脱诸苦息等。意实能息苦。故言入化城。二车权种智。二乘无故。不上于羊鹿。二乘虽有种智。少故隐而不说。二者虽有。不能广分别法。虽亦分得。不名上车也。即得解脱将时诸苦息。不妨许入于假城。得生空智时。种智无羊鹿假车不许上。

  言又解脱二乘等者。问二空种智以为车。分得生空车不上。二障尽处称解脱。分得解脱不入城。答疏言又解脱等。意言解脱二乘有分得。分得解脱。城许入种类后智独圆。分得生智。车不上。问菩萨亦分得种智。应不名上车。答菩萨分得法空智。实登慧也。二乘不同此例言。

  言理实无别者。此约虽分有种智作用不广。务令回心。隐少言无。非无也。分得入城上车。道理恰齐。故言无别也。

  言又惑障因果烦恼障尽。因果皆无。化城称暂入。智障因果总不断。二车种智不言登也。

  经言终不以小乘等者。根宜未熟。所说为三。毕竟门中须归一实。

  言佛之智慧者。总标智慧。体通五种佛之智慧也。

  言今此多说者。此解同初周。开佛知见。理智双说。合鹙子忻也。舍却二乘权。取一乘实。

  言或唯真智者。问何要唯说智慧。答此经前五波罗蜜。为能校量。第六波罗蜜。为所校量。分别品云。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不如有人。闻如来寿量品。生一念信心功德。过前五度。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故终不以小济度众生。此第二解同中周。唯说种智牛车。令中根四人生折也。舍却羊鹿。直上牛车也。

  言或此一事多说者。同第三唯取智性真如。不取智慧相。欲令二乘人舍化城取宝所涅槃。涅槃经言。师子吼是无畏义。佛性即空。空即智慧真如。是空之性。故名空。因空所显。故名空。又真如智慧之性。亦名智慧也。此唯取初为正。即同初周。二乘无故。即是智性智相。便是三事涅槃。名一大事。二乘无故。下破古人也。

  言十七偈述开示等者。长行分二。初略标(所以者何下)。后广释。广释分三。初徴。经言舍利弗云何下。次释。诸佛世尊唯以下。后结。舍利弗是为下。今此颂中不述徴结。唯述释文。有无不同也。

  言假者佛身等者。解佛字。即同涅槃。言如来安住秘密藏中。问佛身无漏。岂名假者。答佛具有无漏三科法为体。所以名假者。如三无漏根。体岂非假也。

  言恒安处者。解住义。言住大乘。大乘即菩提涅槃两法。此解如来五蕰假者身。为能住法身报身。菩提涅槃为所住。只此所住二法。即是大乘也。

  言所得唯是法身者。唯法身真如理也。

  言或大乘者。唯取真理也。

  言正智证者。问何名为住。答疏言正智等。

  言万德具足者。唯识言自性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容染。而本性净。无数量微妙功德。此约性说也。

  言故佛报身如其等者。意言所证法身。向上具尘沙万德。如者似也。能证智证。着此无为功德。遂令报身之上。还具一百四十不共尘沙有为功德。及得定慧力庄严。定即福。慧即智也。菩提智上平等一味。无差别故。此第二解如其所证等。总是报身智也。

  言摄持一切者。即是定慧摄持一切功德菩提涅槃。还以此二度于众生。不同疏中所得唯理也。

  经自证无上道(至)此事为不可者。此显法平等也。

  言无上道(至)贯通者。问何名无上道。答正智名道胜。故名无上也。法身真理名大乘故。一言无上言贯通理二处。理智二种悉皆无上。即菩提涅槃也。

  言二皆平等者。真如理也。智证理时。无能取所取自他。无物我异故。故理智二种。悉皆平等。问智证理时。为智相分。智即见分。云何言无能取所取。答正证如时。不取相故。名为无也。非取全无。故论云。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长行解云。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俱是分别戏论现故。论有三解。初云。有义此智二分俱无。摄论第六说无所取能取相故。二云。此智相见俱有。带彼相起。名缘彼故。三云。见有相无说。无相取不取相故。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说。非能取非取全无。瑜伽七十三说。问若无相分见分何缘。答虽无相分。而可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

  言自他等者。解上无能取所取也。能取为自。所取为他。能取为我。所取为物。意言既证平等理智二法。无物我自他。岂可自证大乘与化小运也。

  言又大乘者。此解可无上大乘。即是无上道。以彼大乘运用胜故。二俱是智。唯取正智。不同前解大乘是理。

  言佛既证此平等(至)二别者。问世尊莫自证得大乘法。与他众生。说小乘耶。答经云。若以小化。乃乘至于一人。我即堕悭贪。此事为不可。

  言内离染者。意言如来既内离染。故得无畏。能说实法。

  经言若人信皈佛者。如来不欺一切众生。不诳众生。问何故不欺诳众生。答我缘向内断诸法中恶。所以外不欺诳众生也。

  经言亦无贪嫉意者。不贪此菩萨法。与众生。名不贪。解上不诳。亦不嫉一切众生。成其大乘。名不嫉。解上不欺也。自证无上道。名贪也。与他人说小乘。名悭。悭即悭而不与。由断一切法中恶故。佛于十方而独无畏。

  言由断一切法中恶等者。双释无贪嫉。意言由无贪嫉。所以能师子吼。是决定说。师子吼是无畏义。

  言我是一切智者。真智。一切见者。俗智。一切智者本后。一切见是五眼。又一切见。生死智力而实知故。

  言平等化者。药草言。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颂中言。贵贱上下。持戒毁戒。威仪具足等。

  言父闻子健恨不煞者。不是能吃饭。亦不是肥壮。但能理家事计算。名为健也。父恨不煞身。以谢子之思也。

  言自外何吝者。身尚不惜。岂况身外财物珍帛。而有吝耶。佛菩萨得众生入佛法中。恨不替众生受苦。岂况惜佛果功德无漏财法耶。

  言显外庄严等者。问世尊为复内实离贪痴。为复妄语耶。答如人身内有冷病。面色黄黑。有热病面色赤。我若内有烦恼病。即形憔悴。经言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如来身光纵之。即弥满法界。任运能遍三千大千世界。于诸毛孔中。常放光明。普照有情。及器世间。复以智光。破烦恼暗。恐隐日月光。神力摄之。而照一寻也。

  言实相印者。表信也。表非虚也。如世间公家文书。有印表其实也。教中若说我。表是外道邪教。若说生空理。表知小乘教。若说二空理。印知是大乘教。今明实相印。表知是大乘教也。案法菀云。了不了义经中说有三法印者。表是佛经名了义。若无三法印。即自外道。经云。名不了义。一有漏皆苦。即简外道计苦为乐。二有为无常。即简外道计冥性等常。三诸法无我。即简外道计有神我等。此三法印通大小乘有。今大乘实相印者。即二空理为印大乘教。名了义经也。二空为印大乘教。如说三性三无性等。

  言如小乘中说三法印者。一者诸行无常。二者涅槃寂静。三诸法无我。初唯有为。次唯无为。后通二种。此是小乘印也。今此实相印。偏举大乘。如王齿印。即国王有金箱王印。以辨真伪。今以三法印。印诸教法。若异此者。非佛教也。如世间人度关津。便有官家文印印之。佛法亦尔。若欲度分段生死关。即以小乘三法印印之。若欲度变易生死关。即以大乘二空印而印之。

  经言舍利弗当知我本誓(至)无异者。即凡夫时发愿也。问如来有三身。众生有一身。如来出生死。众生在生死。何言无异。即有异也。答世尊当为凡夫时。逢善知识教化。便悟昔所不知。因此修行。令身中报佛种子生现行。佛种从缘起。当时发愿。愿令一切众生。还如我身。悟先所不知。故言无异也。不必事须一一三十二相也。当日发愿。直至灵山会已前。一切众生共佛有异。直至今生灵山会上。得舍利弗回心。悟昔所不知。名与佛无异也(悟知见了)。

  言如我昔所(至)满足者。前颂中所言立愿。但是愿令众生一一似如来。悟先所不知大乘真智。今者果满。灵山会上法说一乘。令鹙子悟先所不知。名如我等。又解有二意。一云。四愿中当日因中发愿。愿无上佛道誓愿成。今日成佛故。言如我昔所愿。今者以满足。满足者。自利行满足。利他未满足。二言世尊因中修行入佛知见。令证不退转地。当日发愿。愿一切众生。还如我身。修入佛知见智。今得三根声闻回心向大决定取当来入佛知见智。故言满足。

  言今者果满等者。意言疏有二。一今者满自成佛也。遂昔愿心。即满足也。二云。今者果满者。称遂识。如人不见物。那事果否。答且称意。即是果也。四十年前直至十六王子时已来。事总未果。今日法华会上果满也。得鹙子回心行入佛知见。名果满。即是如我昔至满足也。问阿那含是修入佛知见人耶。答化众生入于佛道。道者因也。

  言示不同意者。问示有同识三乘法身本来平等。即合一一众生。总以大乘化之。何故四十年前说三乘法。法华会上说一乘。四十年前说不同法华会上说。问何故初说后说不同耶。答四十年前求道同不得。经言。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有智者可尔。无智迷惑不信也。

  言错学乱行者。牟云。错学不如不学。乱行不如不行。错听不如不听。错说不如不说。四十年前说同不得。问何名智。何名无智。答二般。一顿二渐悟菩萨不定性声闻三乘。并定性不愚法者。总名智也。二凡夫外道兼二乘有学无学未回心前及全性愚法。皆名无智也。

  言亦如覆杯水者。地下洼(于交反)如覆。一坏水。在堤塘。水浅无力。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愚人喻坏水。说教如致坏。迷惑不信。即如胶着。牟云。但取无力。力劣不胜坳塘之水。只浮得芥等之舟。若载万斛之船。还须得大海。菩萨根器由若大海。一乘之法如万斛之船。二乘之根如坳塘之水。二乘法如芥叶之舟。若二乘根器闻着大乘。如致坏于洼塘之水。即不胜也。为说一乘。即委之在地也。置委也。

  言未曾修善本等者。问为复今生已来未曾修善本。为复过去久远已来曾修善本耶。答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道过去已来未曾修善本者。过去系珠之义不成。若今生四十年前未曾修善本。说经不得。今既过四十年后。法华经岂曾修善本。又问未曾修善本。为复小乘善本。若是小乘善本。如何与说大乘为因。答二说。一云。未曾修小乘无漏善本。求说法华经。不得欲到法华会声闻人得罗汉果。有彼出世方便善本。所以说法华。问何恃小乘为因。答回心向大。只此小乘。无漏方便善。为大乘因也。二取过去十六王子二万佛时所修大乘。为善本。若尔者。已修善本。何名未修。答疏言。无始虽起多分等。意言过去虽逢佛虽修善本。多求人天果报。未专求无上菩提。多分暗劣。名未曾修善。因总揽前来意者。不出二释。一者持业。即取二乘所修无漏理智。此无漏善。即是大乘之本也。彼不定性人。若不得二乘者。必不能决定回心故。故我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法中皆即二乘无漏也。然后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等。故知二乘无漏。即为大乘本。昔未得故。故云未曾也。亦即初权后实之次第也。二者。无漏之本。即大乘无漏之本也。即取前方便行。能回心后。地前有漏。助为一乘也。无始虽起。已未决定。所修之行。皆资人天之身。故云无始虽起等。今得无学所有诸行。皆资大乘无漏种。故更无人天之身可资长。故云未曾等。

  言唯生得善者。设于往时加行而修。亦名生得。以彼所资是人天故。能资无漏。方名加行。故论云。菩萨前者。资粮位也。中既修习已趣见道。复修加行。

  言以此为缘痴便发等者。无明发业。即是行支。熏得五果种子。爱取润已。转体成有。故有有支。故生死二支。由有生死。起一切怨苦忧恼。苦树增长也。

  言一切苦恼苦树增长者。即是无明发行。行支招集识等五支种子。爱取水润。转成有支。由有支故有生老支。一期愁恼苦树增长。潞云。无明行是生老死树根。识等五支是生死树茎。爱取有是生死树华。生老死支是生死树果。又云。无明行如土。识等五支如树爱取如水溉灌。生死支结果。

  言由无出世方便善本者。重释所由也。重释前义。初说执先而惑后。此说惑先而执后。故唯识云。虽诸烦恼皆能发业。而发业位无明力增。具十一种殊胜事故。如润生位贪爱力增。说爱名水。能发润故。

  言发业明等者。唯识云。谓由迷内异熟果愚发。正能招后有果业。复依迷外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起贪爱。多迷外尘妻子眷属及资具等起。简要云。若尔发业无明。多由迷内身起。何言今者由五欲境为缘。痴便发业。又上界无明不依五欲境发业。如何经言坚著于五欲。痴爱故生恼。答疏言今据欲等。着欲说重处。故上界三尘名轻。若据内身三界无别也。意令生猒怖故。

  经言以诸欲因缘等者。以诸等一句。贯下诸句。

  言纯起不善等者。且修十善业。有其三品。下品修生修罗。中品生人中。上品修生六欲天及上二界。十不善业亦三品。下品生鬼趣。中品生畜生等生。上品生地狱也。故分三道。随业不同也。

  言由杂业故等者。论云。由贪现在乐。起非福业了。生三恶趣。由贪未来乐故。造福业不动业。死了生人天及上二界。经中但说所趣果。有六趣也。疏中约果明因。故置杂言也。六趣即是善恶业果也。故说因业名杂也。人天中杂业。故言由杂业故轮回六趣。又业有四。一黑黑业。因果俱黑故。二白白业。因果俱白故。三白黑业。人天总报即白。别喑哑等即黑。畜生总报即黑。别报端正等即白。五白貌儿。四非黑黑。即无漏业等。

  言备受诸苦毒者。此是问意。问有情流转六趣四生。四生皆有苦。今者何故唯说受胎生苦。不说余故。答疏言偏指一生现苦为论故。言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世世者。指多生身也。三苦。一苦苦。身是苦本。更作苦事。名苦苦。二坏苦。三行苦。五苦者。金云。一老。二病。三怨憎会。四死。五求不得苦。八苦者。生。老。病。死。五怨憎会。六爱别离。七求不得苦。八略摄一切五趣蕰苦。即是五盛荫苦。五苦迫故(上解二句经文了)。

  言受胎之微等者。胎者孕也。微者劣也。若于四生他生为胜。今由揽父母利令不净。以成此身微劣劣生也。

  言瑜伽论说者。即十七地中意地中说也。

  言本居中有者。死有后。生有前。死生二有中五蕰名中有也。又中有多名。一名中有。亦名健闼缚。即寻香。得香所资故。亦名意行。以意为依。往生处故。或名趣生。对生有起故。大乘中中有。既属生支。欲说受胎。先论中有。言中有极长一七日。一度死。死已更生中有。中有寿极至七七日。更不得过。问中有既有命终。死时应更有中有传识耶。若许有者。应可有无穷。若不许者。如何传识。答中有身死不同本有也。暂时闷绝。第六分识不行。才死便生。不舍第八识。又解但是灭相所摄。不立中有也。问于减劫中。造得轮王业。劫增方受。据此中有合长时。何言七七日。答章敬云。小乘中有一师。许多时住。从减至增。皆住也。今大乘中有。与彼不同。决定业者。往诸趣受。若不定者。往余生中寄生也。即同类生寄生是。若诸部说十二十年等。皆不正说也。

  言黑羺光者。上品不善业身如里羺光。骨历羊似山羊也。中下品不善者如阴暗夜。造上品善业者。身如白衣光。中下品善者如晴明夜。如里羺光身形也。阴暗夜所见境也。如白衣光身形也。晴明夜所见境也。问谁人得见中有身。答清净天眼升大力菩萨广慧声闻见也。宝积经云。地狱中有其色如烧瓦木。傍生中有如烧。饿鬼如水色。

  言随当生相。如当本有形同业所感。问中有身形大小。答抄解云。未见大乘教说。且小乘所说。欲界中有形重大小。如五六岁小儿。色界中有如当本有形。若尔。如菩萨受胎。云何母梦见白象入右胁。答此是吉祥瑞应相。非关中有。菩萨久舍傍生趣故。问中有有衣服否。答色界中有有衣服。与衣服俱生。惭愧增故。欲界中有多分无衣。无惭愧故。唯除菩萨及白净尼。由本愿力。及施袈裟。别业感故。

  言所往无碍者。有所往唯至受生处。所趣无碍。山河石壁透过。问与神通何别。答全别。但于生处去则得。余处不能也。通力普能去也。

  言见己同类者。随何处中有。皆见自身同类有情及所生处而起爱故。问一切皆具中有否。答不定。极恶人即无中有。生身入地狱。如善星等。及转身为狼。及变为蝙蝠等。及生无色界者。无其中有。以无形故。问无色界没。来生下界。既具中有。于何处起。慈恩答言。随前灭前处中有现前。

  言造恶业者。简要云。恶业中有。唯见不净丘陵荆棘。造善业者。唯见珠玉之光华堂丽室清净之处。

  言眼观不净者。则云。摄论文。眼观不净为正。抄云。下净者。设生三恶趣。亦见净相。所以所生。若见秽相。不欣生。故受生位。事须见净生忻也。相国云。有疏言不字误也。捡数处论文。皆言下字。牟云。可言不净。亦有别理。即明净之净。前言造恶业者。所见之境。暗如阴夜。即是此下视不明净也。若尔。往天趣者。何不言上净。答理实应尔。今举重处令生猒故。

  言往天趣者。头向上。如人发梯也。往人趣者。傍面而往。如人往来相也。若唯俱舍云。天首上三横。地狱头皈下。小乘地狱中有足上头下。

  言若造不律仪等者。难云。润生之心。总有二位。一本有末心。二中有没心。若生恶趣。所见不忻。云何中有而起于爱。故论云。爱非遍有。宁别立支。生生恶趣者。不起爱故。答疏言若恶不律等。好煞生者。见昔同类知识同伴一处煞生。便往彼中。喜乐驰趣。亦生乐时。便被拘碍。地狱中有初见。事须见喜。后变成不喜。相识亲情。悉变作牛头阿傍也。中有亦灭。便受地狱身也。

  言若余杂业等者。局明入胎也。大宝积经五十六说。佛在誓多林。告难陀及五百苾刍。我有法要。初中后善。所为入母胎。彼中有入母胎时。心即颠倒。作邪解心。生寒冷想。大雨大风及云雾相。或大众闻声。作此相已。随业优劣。后起十种虚妄之想。云何为十。或今入宅。我今登楼。我升堂殿。我升床座。我入草庵。我入华舍。我入草藂林中墙孔篱间。作此念已。即入母胎。名羯逻蓝。父精母血。非是余物。由此二物和合为因。识依止住。若薄福者。欲入胎时。便闻种种纷乱之声。自便妄见入于藂林竹苇芦荻等中。若福多者。闻寂静嘿妙可意声。及自妄见升堂殿等。

  言于其父母(至)生忧生患者。牟言受生之相。污秽难名。人子之分。非可窃谊。每见听讲者。说受胎之际。辄加戏笑。曾不反观廉耻之人。固应不尔。此乃诸佛菩萨大悲心中。与我等众生说。非造次而谈。岂得闻之便为笑乐。男中有于父生忧。于母生喜。于父生忧如竞色男。女中有于母生忧。于父生喜。于母忧如竞色女。瑜伽论云。彼于尔时。见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颠倒。颠倒者。不谓父母行此邪行。乃见自身与彼和合。方乃受生。迷他为自。故名颠倒。所以随于男女生忧生爱。爱心润当生也。以此贪爱。于父母生嗔喜。然本有末位除昏昧。昏昧中爱不行故。问润生之爱属当生系者。此有何意。答二意。一者。受当生者。定缘此爱。即是此爱有力于当生故。故当生摄。二云。以中有后心。方起此爱。大乘中有属当生摄故。

  言揽父母之遗者。瑜伽云。尔时父母贪爱心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渧和合住在胎中。合为一团。犹如熟乳。方为识依而住。问父母不净为揽成身。为不尔耶。答小乘所说。即便成身。大乘不尔。托此为依。识内种子变为身故。若取前义。唯识不成。以他为自身故。心外取境故。问何故现见男女似于父母耶。答宝积经言。有四因缘。汝应善听。如依青草。虫乃得生。草非是虫。虫不离草。然依此草。因缘和合。虫乃得生。虫作青色。如牛粪虫作黄色。依枣作赤色。依酪作白色。非离粪等体。等体非虫。和合因缘。作黄色等。能依似所依也。问老子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答世界所谈。不别信也。

  言迷醉者。潞云。中有一刹那。及本有多刹那。总名昏醉时也。

  言父母不净等者。此意亦说本识中五根种子及四大种而生现行。五根初生。极其柔软。如草初生牙。非说父母之不净也。此说色身初生之位。假彼父母不净为依。故名杂秽。此约处同时。非是互相涉入。

  言若已凝结箭内等者。若者如也。箭内稀者。疏作弓箭字。像胎子作箭。从喻为名。女人受胎。如被箭中。箭能损于身。胎子能损于母。又獐鹿被箭中已。必为死因。初结生已。定为老病死因也。言甲煎之煎。外虽凝结。向内稀故。俱舍云。此胎中箭。渐次转增。

  言此云疱者。如水上泡形段也。如麻如栗许大。在其胎中。如豌豆。疮者举其厚薄以喻胎子。不以大小为喻也。

  言坚厚者。成团而坚。如羊肝。

  言支分相现者。即是一头两手二足。

  言具根位者。唯识云。七七日后。名六处支。诸根明盛显故。具根已前。名色支摄。

  言至此初后方钩者。意言至此七七日具根之位。方钩三个月也。其相云何。谓如前月下旬受胎。直至后月上旬。兼中间一月。岂不是初受胎及后成就钩着三个月也。若前月上旬中旬受胎者。即不钩得三个月。或可但以一月。是三十日。即四十九日。长短钩着三个月也。所剩十九日分。向前向后也。更解事须依取前月十五已后。至后月上旬四十九日。方钩三月。前月名初。后月名后。种种成就也。

  言不增减者。示产生也。意说世间怀胎。有样月生。有六年在胎者。名增。有十月不足生者。名减。今取不增不减月数之者。如是合经三十八七日在胎圆满。更经四日即生。即是经二百七十日。于中月小大。遂钩着十个月。故言十月满足也。然此三十八七日行相不同。如宝积五十六云。复次难陀。如是应知。凡人入胎者。大数言之。有三十八七日。居其母腹。初七日时在腹中。如糏如痈。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在一处。状如煎熬。名羯逻蓝。状如粥汁。或如酪浆。于七日中。内热煎煮。地界坚性。水界湿性。火界?性。风界动性。方始现前。又云羯逻蓝身。有地无水。便即干燥。悉皆分裂。如手握干[尸@大]面。有水无地。便即离散。如油滴水。有地水而无火者。而便烂坏。譬如夏月阴处肉团。若无风界。便不能增长广大。从二七日已后。合有三十八种增长。名字各各不同也。第二七日有风自起。名为遍触。犹先业力触彼胎时。名頞部昙。状似稠酪。或如凝苏。于七日中。内热煎煮。第三七日风名刀稍口。风触彼胎子时。名曰闭尸。状如铁箸。或如蚯蚓。第四七日风名内开。吹击胎煎。名为健男。状如鞋楦。或如温名。第五七日风名摄持。此风触胎有五相现。两臂两䏶及头。第六七日风名广大。此风触胎有四相现。谓两肘两膝。第七七日风名游转。此风触胎。有四相现。二手二足。犹如聚沫。或如水苔。第八七日风名翻转。此风触胎。胎有十相。手足十指初生。第九七日风名分散。此风触胎有九相现。二眼二耳二鼻口。及大小二穴。第十七日风名坚硬。风令胎坚实。即此七日有风。名曰普门。此风吹胀胎藏。犹如浮囊。以风吹满。第十一七日风名疏通。触胎令胎通彻。有九孔现。若母行立坐卧等时。作事业时。彼风游转。虚通渐令孔大。若风向上。下孔便开。若风向下时。即通下穴。如橐钥风上下通气。风事异已。即便隐灭。第十二七日风名曲口。此吹胎于左右边。作大小脉。犹如藕丝。如是依身交络而住。即此七日有风。名曰穿持。于彼胎内。作一百四十节。复犹风力作一百一禁处。谓令百一病起。于此禁处。而有病生。第十三七日。以前风力。知有饥渴。母食饮时。所有滋味从脐中而入。藉以滋身。第十四七日风名线口。其风令胎生一千筋。于身前后左右。各二百五十。第十五七日风名连持。能令胎子作十二种脉。吸诸味故。前后左右一一复有一百道脉。相属相连。令有八万。前后左右此八万脉。复有众多孔穴。或一或二乃至九孔。一一各有毛孔相连。由如藕根有多孔隙。第十六七日风。名甘露行。此风能为方便。安置胎子二眼处所两耳两鼻口咽胸臆。令食得入停贮之处。能令通过出入气息。此约后时为论。非胎能食也。第十七七日风名毛拂口。能令眼等处所通利滑润。第十八七日风名无垢。能令胎子六处清净。即六根也。第十九七日风。能令胎子成就四根。眼耳鼻舌。入母胎时。先得三根。为身命意。第二十七日风名坚固。此风依胎左脚。生指节十二骨。依胎右脚。生十二骨。足跟四骨。髆膝久有腰踝三骨。脊有十八骨。肋数有二十四骨。依左手指节二十骨。右手二十骨。腕有三骨。臂有四骨。胸肩者各有七十骨。头有四骨。颔有二骨。齿有三十二骨。颊有二骨。髑髅四骨。第二十一七日风名生起。能令胎子身上生肉。第二十二七日风名浮流。能令胎子生血。第二十三七日风名净持。能令胎子生皮。第二十四七日风名滋润。能令胎子皮肤光悦。第二十五七日风名持城。能令胎子血肉滋润。第二十六七日风名生成。能令胎子身生毛发爪甲。此一一与脉相连。第二十七七日风名典药。发毛爪甲悉皆成就。第二十八七日风。于母胎中。胎子便生八种颠倒想。所为屋。乘。园。林。楼阁。洲县。河。池想。而实无此故。此生分别。第二十九七日风名华修。能令胎子令其形色鲜白净洁。或由业力令身黧黑。或复青色。或干燥无有滋润。第三十七日风名铁口。风吹毛发等。能令生长。白黑黄等诸色。皆随业现。第三十一七日。于母胎中。胎子渐大。如是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七日已来。增长广大。第三十五七日。子于母胎。支体具足。第三十六七日。其子不乐住母胎。第三十七七日。胎子便生三种不颠倒想。所为不净想。臭秽想。黑暗想。第三十八七日风名蓝华。生风能令胎子转身向下。长舒两足。转头向下。以趣产门。难陀。若彼胎子于前身中。造众恶业。或堕人胎。由此因缘。将欲出胎。手足撩乱。不能转侧。便于母腹。以取命终也。

  言种种众苦者。胎子体血。乍被外风所吹。如百千刀锥搀刺。具受种种苦。

  言迫迮者。狭也。

  言或由先业母食等者。谈损害也。母食灰盐。子发稀鲜。有二因由。一先业。二母食灰盐。灰盐者更有说。或由先业故。令母灰盐。灰盐者咸閟之水。有似于灰。煮彼为盐。名灰盐。四分律中。十种盐中。灰盐是西方盐名。非此方盐名。非是盐中有灰。名为灰盐。由先业力。不行忍辱。感身一切恶相。

  言顽白者。不觉痛也。

  言男居右胁者。问男子本位在左。女本位在右。如何今者男右女左。答今者结生之时。迷醉颠倒。男女位异。而于父母生爱染故。

  言云倚腹向脊者。男即于母生爱。于父生嗔。背父向母。所以面向资也。

  言倚脊向腹者。女于母生嗔。于父生爱染故。故背母向父也。

  言揽父母之不净者。有解世间人女有身。即月经不通。即缘子在胎中揽之。以资长也。亦有云子在胎中。胎衣之上有乳。令子食也。有福者感母食上味。变成于乳。流生胎中令子食也。若恶业者胎衣上乳少。表薄福也。

  言现缘既尔者。现在所见缘既尔。皆是百恶所招。十业道十十相资。成百也。一个为头。余九助。十个总为头。即成百也。

  言三十六物者。偈曰。外相三四丑。身器二六成。中含十二秽。是名三十六。发毛爪齿(四)。睡眠涕唾(四)。垢污大小便(四)。是名外相三四丑(二六者)。皮肤血肉觔脉(一六)。骨髓肪膏脑膜(二六)。名身器二六成。脾肾心肺肝胆肠胃赤白疾癊生熟二藏。是名中含十二秽也。

  言求邪出离错行等者。若依后科。有无并属五见。若依初科。有无并属边见。且依后科解者。经言薄德少福等者。慈悲不凉厚。名少福智慧。又实鲜名薄德。又不修前五度。名薄福。不修后般若度。名薄德故。上言斯人鲜福德不堪受是法等。

  言因起见戒取所余惑者。深着虚妄法。即见取戒取。我慢心谄曲等。即所余惑生。

  言虽祈出要不悟等者。五见见不正。总名邪见。

  言此依后科非要等者。五见见不正故。总名邪见。

  言非要拨无等者。显扬说。邪见缘拨五门。谓因果作用实事等。

  言邪见烦杂等者。五见见不正。总邪见。向上六十二见种行相。总名邪见。总名稠林(上解稠林)。

  言若有若无等者。是五见中四见。皆执于有。若无者。五见中邪见。多拨于无。

  言皆执有故者。牟言。四种见中。如边见中断见。岂名为有。亦言多执有故。答疏主约多分名有。犹如邪见名无。四是有。邪见是无。

  言等言显示种种烦等者。等取五见。向上差别行解不同。名种种烦杂。但是向内等也。

  言依初科者解邪见者。五见之邪见也。邪见向下行相差别有十五句。名稠林也。

  言此二为边见者。三界之赖耶为体。阿赖耶识非断非常。以常转故。故唯识云。常遮断转表非常。由如瀑流。因果法尔。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今言执断常合名为边见也。

  言等者。等取身见见取。或取三见也。问若依初科。只合等身见。何故兼等见取戒取耶。答六十二见依边见邪见生也。其身见是边邪二见之根本也。见取戒取又是色见之眷属故。亦等三见也。问戒取如何亦名见。答依见执戒。亦名见眷属也。

  言由六十二见等者。问疏中自言若依初科等。今准初科。一颂半明起身边邪见成六十二见。后之二颂方言因见戒取所余惑生。此既依初科。只合等取身见。何言兼等戒取耶。答疏言。由六十二见等。其实只合等于身见。依初科故。意言六十二见但五见中边邪二见差别之相。若论其体。即是染慧一分为体故。

  言以余二见等者。指见取戒取二。为邪见之眷属。身见是边见之根本(上解两种重科之所以也)。

  言六十二见章者。释此六十二见。准疏合有四门分别。今于四门。复添三门。最初一门最后二门。疏内疏外合以七门。一总名所见因。二配属部名。三别陈行相。四三际分别。五摄归二见。六迷谛所起。七诸部同异。初一门最后二门。疏内无也。且明所因者有二。初佛说因。二见起因。佛说因者。长阿含二十卷。梵动品云。佛游摩竭提国。行至竹林园中说法时。有梵志。名善念。彼有弟子。名梵摩达。师及弟子当共随佛后。伺求其短。善念以无数方便毁法僧。梵摩达当赞三宝。师徒二人各怀异见。是事故。诸比丘等。于其食已。诸讲堂中。作如是语。甚奇世尊。有大神力。威德具足。尽知众生志意所趣。佛在静室。以天耳眼闻知。而故问曰。向何所说。时诸比丘具陈上事。世尊告曰。若毁三宝。汝等不得怀忿结心。意言于彼若起此意。自陷溺故。赞三宝。汝等不应生喜心。自陷溺故。有沙门婆罗门等。于本劫末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入。尽入六十二见中。唯佛知此见起处。如是缚。如是执。虽知不着故。即得寂静无余解脱(解脱因也)。二见起因者。瑜伽论云。谓彼一切萨迦耶以为因。因缘虽有亲疏。皆因我见。诸见方起(一行了)。二配属部名者。依瑜伽八十云。萨迦耶见以为根本。有六十二见。以为十计。一四遍常论。谓二四八十劫。见生死遍常是。二四一分常论。梵余至恚一分是。三十六有想论。有色有边至纯乐等有想是。四无想论。有色有色等生无想是。五俱非论。即俱非二字是。六七断灭论。人欲色至断灭是。七无因论。从无想至无因是。八四有边论。忆上下至有边等是。九四不死矫乱论。怖无知至矫乱是。十五现涅槃论。人欲天至涅槃是。

  言二四八十等者。第三别陈行相。计既有十。随分十段。言二四八十劫。见生死遍常。四遍常论第一段。遍常二字通四句也。谓伊师迦者。僧佉之类。坐得四禅根本定。起宿住通。缘过去境。有下中上也。下品宿住通忆得二十劫。中品宿住通忆得四十劫。上品宿住通忆得八十劫。彼诸外道。见火灾坏世界了又却成。成了又却坏。便作是念。将知世界但是隐显而有。故知是常不是无常。上二四八十劫。便是前三遍常。宿住通次下第四遍常。法菀云。或依天眼。计现在世。以为前际。现一切众生。此界灭。彼界生。此落灭。彼落生。元来不断绝。但是隐显而有。不是无常。故执世间及我但是常(四遍常了)。

  言梵余大种心等者。四一分常论。一分是常。一分无常。计梵王是常。余是无常。余是梵辅梵众也。谓初禅梵王寿命六十劫。世界初成。最在前来。独住劫。方有梵众也。从上界生。到初禅来。早见梵王在初禅。梵王若来若去。梵辅梵众皆不知。便计梵王是常我等无常也。二大种心者。大种是常。心是无常。或心即是常。大种无常。三谓有外道。从戏忘天没。来生此间。散观此在彼天中正游戏。次五衰相现。即便起执。在彼天中。不游戏者是常。我等游戏即是无常。四忿恚。谓彼诸天。五衰相见。将死不久。被诸天子强力之者。迁置林中。领诸天徒。共为欢乐。有是事已。有愤恚生。角眼视之。身便致死。来生此间。返观不愤恚者。在彼天中。便执彼天不愤恚者是常。我等愤恚即是无常。金云。此是欲界四空居天摄。牟云。四句分别。一自害非他害。即欲界四空居天。二他害非自害。下二天忉利天四天王被修罗害故。三自他俱害。即人中。四自他俱不。即是上界(四一分常了)。

  言有色有边等者。有想十六论想者。能取之相名有相。论其处所。即欲界全。色界一心。除无想天。无色界中除有顶天。计无色界有细色。我有色计色蕴为我。我无色计四蕴为我。离色计我。句数分别者。一我有色。死后生有想。二我无色。死后生有想。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生有想。四我非有色非无非色。死后生有想(上有色四句下有色四句)。一我有边。死后生有想。如兽主外道。执色为我。体有分限。如指节量等。若非色所依所缘亦有心限。二我无边。死后生有想。胜数外道。我若色非色。遍一切处。三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生有想。离系子外道所执之我。随身大小量不定故。有卷有舒。四我非有边非无边。死生有想。

  言各死生想地者。疏主结也。

  言一种小无量等者。一我有一想。死后生有想。下三无色唯一空想。或唯识想名一想。二我有种种想。死后生有想。在欲色全。除无想天。心境多故。见解殊异。三我有小想。死后生有想。遍出外道计。执小色为我所。我与彼合。名为小想。谓在下地。除无想天。若大众等四小色通三下无色。四我有无量想。死后生有想。计执空识之想也。计小分为我所。合名无量想。一我有纯乐。死后生有想。色界中下三禅。二我有纯苦。死后生有想。在地狱。三我亦有乐亦有苦。死后生有想。在鬼畜。生人欲天。四非有乐非有苦。死后生有想。第四禅已上。

  言即有色边等者。无想十六论也。一我有色。死后生无想见也。得定生彼。遂作是计。二我无色。死后生无想。执命根为我等。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生无想。执色为根。总以为我。于此二中。起于一我想。四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生无想。唯依寻伺。想不明了(上色四句下边四句)一我有边。死后生无想。由彼定心。时分促故。于四蕰中。随计一蕰。以为所缘。执我有边故。二我无边。死后生无想。执色为我。遍一切处。三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生无想。执色为我。有卷舒故。四我非有边非无边。死后生无想。

  言生无想俱非者。一我有色。死后生非想非非想。执色为我。见诸有忆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故。作如是执。不说自得定。唯依寻伺。二我无色。死后生非想非非想。执无色蕰。以为我等。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故。作如是计。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生非想非非想。四非有色非无色。死后生非想。非非想(有边四句)。一我有边。死后生非想非非想。二我无边。死后生非想非非想。三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生非想非非想。四我非有边。死后生非想非非想。

  言人欲天二句者。第六七断灭论也。一人中。二欲天。三色界。四无色界。开之为四。总计七处。人中欲天为二。四禅合为一。名三。四无色开为四。谓有外道。计此七处死了断灭更不复生故。名七断灭也。问何故欲界开人天。答趣异故。若尔。无色应合色界。应开以天趣故。答慈恩云。据实应尔。然彼无色无形。修定加行。难可得成。彼执若起。必是加行。以更不见上地法故。故别计断灭。不同色界也。

  言无想天没二句者。二无因论也(第七段)。寻伺计无因有二意。一从无想天没。即是定中起宿住通观察。二寻伺不定。约俱于静处思惟也。初无因者。谓有外道。从无想天死。下生人中。修得宿住通。却观彼天。只视着出心已后事。不能观他出心已前无心之果。只观著有心时事。视他无心位不着。便执我及世间无因而有二由。寻伺不忆前身。作如是执。现见世间空无果执。大风卒起。忽然还静。瀑河弥漫。歘成空竭。牛头上有角。马足下安蹄者。乌羽翼一般。山鸡毛衣五色。便有一切诸法。无因而生。皆是自然而有也。问亦有不知欲界已前多身。应计无因。何唯说二。答无想天出心已前。微细难知。故计无因。余地前因分粗劣故。故不计之。若尔。岂不见无想天身耶。答前位色身。亦是其果。但不知此何因有。意说彼无身所远故不能知。极知以十劫故。又彼空中无心。不见此身因故。

  言忆上下傍等二句者。第八段四有边论也。谓有外道执有四种。缘着之处。则执有边。缘不着处。即执无边也。一外道得定。上见色究竟天。又下见无间地狱。便忆得世间上下有边。便执有世间住有边想。若有一类一向傍忆无边。便于世间住无边想。二者傍见铁围山。便计傍即有边也。上下不见边际。便计上下无边。三者由忆持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也。即忆持上下有边傍无边也。四者。非有边非无边。即是劫坏也。劫若未坏。即说有边。劫既坏了。何处说有边耶。

  言坏劫二字者。结前第四句。非有边非无边也。

  言有边二字。结上下傍俱也。等者。等取无边。

  言怖无知二句者。第九四不死矫乱论也。一不死是天。以天长寿。外道执为常住不死。名不矫。应言不死无矫乱论。今佛法中。毁责之言矫乱也。谓外道求无想天涅槃。都无所得。恐有人问。鉴我身上无知。所以怀怖也。我今不知死与不害。傥有人问我。我不得定答。若定答者。他人鉴我无智。则此轻笑。如有人问云。无想天增上胜道为害耶。为耶。答我彼天法。事须自证方解。若拟请说者。我天法秘密。都无言说。此名怖无知也。二言以谄者。有人问云。彼天法如何。答先以言词。裨补前人。汝大有福德。大有伎艺。灾伊求问。事不得必。若问来问西持东答。皆不答问之事。语言非我净天一切秘密。皆不许记别。故说矫言故。云行谄也。如律师也。三言怀怖者。已有小得。心未决定。常惧于他有所诘问。定答恐错成邪见故。不答。恐知我昧劣。被他所知。由是由因缘不得解脱。以此怖心而为其室。常以此法为自安处。故名怀怖畏也。四言戆等者。谓于内身都无悟证。若答恐成妄语。若不答。恐前人鉴我无知。诸人问我。彼如何。我当返问云。汝意言好耶恶耶。答言我道彼天法不思议。返答言一如汝所说也。上来四。一怖无知。二行谄。三怀怖。四愚戆。以此四论矫乱前人。得生不死天故。名四不死矫乱也。

  言人欲天二句者。第十五现涅槃论也。欲界人中及六欲天。合为一涅槃。四静虑别开为四涅槃也。谓有外道。见人天中受快乐。人中乘服衣轻。天中宝座金台。外道曰。此身现世受乐。即是涅槃。涅槃者乐义。一见于欲界人天虚妄五欲乐。便计乐以为涅槃。二猒此五欲。生于初禅。计为涅槃。三从初禅生二禅。计为涅槃。四从二禅生三禅。计为涅槃。五从三禅生四禅。计为涅槃。问何欲界合人天为一。色界即开为四。答欲界人天同受五尘。故合也。四禅同是定境。开也。又四定所猒离法。各自不同故。问何不计无色为涅槃答无身受乐故。

  言此证见中等者。第四三际分别也。问意六十二见中几见过去。几见未来。几见现在。二际中摄。答疏言边一分等。意言初五部十八见通过去前际中收也。何者。是一四遍常论。二四一分常论。三二无因论。四有边无边论。上下有边。一傍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五四不死矫乱论。此之五部。合十八见。皆前际摄。问既言三际分别。何言只说前后际。不说现在。答言中间际者。即前后际摄也。问四遍常论中。前三遍常在前际。可尔。第四遍常见未来生死。又上下有边傍无边。及四不死矫。此之七法见现在法。何言前际过去收。答虽是现在。不通过去。前际中收。缘是过去之后。亦名过去。过去之果。亦过去也。

  言所余四十四等者。十六有想论。无想俱非十六论。七断灭论。五现涅槃论。此之五部。合四十四见。皆具后际。未来收。问此中五现涅槃。是现在法。如何言是后际中收耶。答虽是现在法。是后际之前。亦后际。问既言三际分别。何言唯说前后。不说中际耶。答中际者即前后际摄也。前际之后。后际之前。是故中际前后际摄也(三际分别了)。

  言此六十二见经论(至)谁几见者。问词也。即梵网六十二见经及长阿含等经。瑜伽显扬等论也。初一行偈六部四十见。皆以边见为体。后偈四部合十五见。皆以邪见为体。且初一四遍常论。二四一分常论。三有想十六论。四无想八论。五俱非八论。此前五部合四十见。是常见之一部。七断灭论即断见。合此常断二见。共四十七见。皆边见为体也。后偈四部合十五见。即是二无因论。边无边论。四句上下有边是一。傍无边是二。并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是又。四不死矫乱是四。五见涅槃论为五。皆已邪见为体。

  言谁几见者。谁即六十二见中随指一见。几者。五见中几见所摄也。

  言七断灭皆边见者。于中四十见是常见。七见是断见者。问如一分常见中无常者。是何见摄。答非五见摄故。慈恩言。此虽非断。然坚执故。亦是染慧所摄。非五见收。

  言皆邪见所摄者。慈云。此十类皆邪见摄。非我见后起故。十类者。一遍常。二一分常。三十六有想。四无想十六。五俱非。六七断灭。七二无因。八边无。九四不死。十五现涅槃(五摄归二见了)。第六迷谛所起。第七诸部同异。疏外别解二门也。且迷谛所起者。然诸说法不过二种。一者世间法。二出世间法。世间法者。谓苦集二谛因果。是染分依他。出世间法者。谓灭道二谛因果。圆成实性。俱是净分依他。说此二法。总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悉皆都尽。诸外道等智慧狭劣。不能了知此二因果。便迷四谛。起六十二见。第一迷灭谛。起五现涅槃论。执于欲界及四静虑。以为涅槃论。第二迷于道谛。起四不死矫乱论。夫道谛者。道理正真。外道迷此二。不识道理。有人问义。作此矫乱。谄惑于人故。三迷于集谛。起二无因论。且佛法凡说苦果。皆集为因。来有苦生不从集起。外道迷此集谛。执一切法无因而生。自然而有。四迷苦谛。即余七部五十一见是。不了此苦从集因生。遂便起执(明迷谛了)。第七同异者。且涅槃经中。缘于五蕴。起六十二见。且色蕴中。作十二句。谓一我有色。二我无色。三我亦有色亦无色。四我非有色非无色。第二重。一我有边。二我无边。三我亦有边亦无边。四我非有边非无边。第三重。一我有常。二我无常。三我亦有常亦无常。四我非有常非无常。三四成十二。色蕴既尔。余之四蕴各有十二句。五蕴合成六十。外神我二种。合成六十二见。

  言神我二者。神是能执。我是所执。二各别也。故成二种(上章门分别了)。

  言由执神我者。简要言。神我即身见也。执身有我。起我见已。次起边见。部见依止此边邪二见。以为根本起六十二见。其见戒取但是眷属。不亲能生得六十二见也。

  言后起见等者。论云四见取。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五戒禁取。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

  言执见等者。准论取及所依蕴。见戒俱行。色心等眷属。五蕴性也。

  言着此妄法等者。若依初科。妄法唯是见取。即戒取是一偈因起见取戒取所余惑生也。若依后科。妄法即是一偈半。别明起五见也。

  言我慢自恃者。恃(时止反)矜(居凌反)郑云。言矜谓自大也。夸(苦花反)大言也。篾轻懱。

  言以具如是耽欲者。耽欲二字。结上一行半犹处俗尘五欲沉没经文也。着邪二字。结前二偈半求邪出离错学乱行故。不同四十年前求说示佛知见。不得在家着欲。出家外道乱以错学。经言。以诸欲因缘等四行经是。

  言四亲近行者。即四摄法也。以属如来。四亲近行属于众生。一由佛有布施故。所以众生亲近善友。二由爱语故。听闻妙法。三由利行故。如理思惟。四由事故。如说修行。又四中。初一生福。后三生智。智中分三。初闻。次思。后修慧。

  言既无四闻慧者。听闻正法。闻慧为初因。初因既无闻慧。思修二慧亦不可得。今无四行。三慧不生。如是恶人甚为难度。

  经我为设方便者。四十年前说二乘。名设方便。与大乘为方便。尽苦道者。有余涅槃。息分段苦。名尽苦道言由如此故者。正解经中是二字也。问既有苦依身。何名涅槃息苦。答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也。

  经言我虽说涅槃等者。指四十年说小乘有余涅槃也。

  言是亦非真灭者。不是真灭。有所知障在。未永灭故。问何名真灭。答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经言佛子行道已等者。但能回心向大。尽是佛因。约大乘根熟。回心向大。断所知障。言来世作佛。从当为名。

  言劝舍解脱等者。意言令取佛果。法身真理也。此言劝舍。舍彼执心。非舍二乘涅槃之体。论云。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永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名解脱身。我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

  言法从无始等者。解经诸法从本来。显尔法身真理。从无始来。自性寂静。即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体非新有。本来有故。即宝所也。乃为真灭。

  言故行道已者。道即是智。于十地中。道数数彼。名行道已。于当来世作佛。圆镜智证。证此本性寂灭法法身理也。

  言我本智慧等者。如来智上方便也。解经中我有方便等二句经。不同前后二乘是大乘之方便也。此中则引四十年前说二乘法。法华会上说一乘法。将四十年前法。法华会上一乘一处着。名三乘。此三乘总是当来成佛方便也。

  经言今此诸大众(至)无二乘者。不唯我独自说一乘一切佛皆说一乘。若不说一乘。则不要先权后实说。既先权后实说。明知说一乘也。若说初权不说实。诸佛语有异。既说权必说实。故佛语无异也。前佛后佛。究竟令一切众生得一切种智。此语无异也。问偈中既言除疑。长行何处是除疑处耶。答长行云。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正与彼同。汝等行位未到。劝勿生疑。即是除疑也。所以疏主言既云唯一等。

  经言天人等者。若依初解。群生即不定性人。若依后解。即是顿语异方便。若初解。异即方便。即初权后实。若依后解。异彼方便。即顿悟说一乘。依主释。前解持业。

  言为不定性者。秀云。不定性回心声闻。名不定性。即渐悟业。

  言为定性者。顿悟菩萨于大乘中。种性定故。更无二乘。杂种性故。若为不定性。初说三乘。后说一实。若为定性。顿说一乘。无前后故。

  言故以异方便者。今为顿悟。直说一乘。名异方便。异前方便。名异方便。方便虽一。所望别故。或可方便有大小故。直说一乘。名异方便。说二乘故。名小方便。假以言教。诠于理故。不因言教。无由显理。故知言教。显理之方便。由是大乘言教。亦名方便。异于小教。名异方便。牟言。顿说一乘为所异。顿说为正直。渐说为方便。今言异方便者。所异即方便。持业。异于彼方便。依主。属主声。但不得言能异即方便。能异顿说。非方便故。故经言。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然此不取所异即方便。以是顿教故。

  言助显一乘者。何名助显第一义。答纪国云。因亦得归于大。名助显第一义。二乘权教助显一乘义。故言助显第一义。后依顿悟菩萨。解顿教大乘。名异方便。此教不同小乘。异于小乘方便教。名异方便。问如何大乘名方便。答能诠教是诠理之方便也。教能诠显。即助显一乘第一义故。

  言真如等。即四智菩提也。顿教大乘。故不得通取方便也。

  经言禅智等者。等字向内等限齐。只等六度也。又解等字。等取四摄四无量色。后解为胜。

  言逢佛闻法者。此明众生逢过去佛闻法。修于无量法门诸行。名种种福德。植诸善根。名佛之因。引摄之次第。兼表一童之善。必积至佛果菩提也。有不作福慧者。义亦可通。既通结上文六度四摄等。无非福慧也。

  言有善刚强者。是生死中善。非是顺理益于物。四句分别。一善而非耎。二乘有智。无大悲心故。二耎而非善。是凡夫缘妻儿脊属。虽有悲慜心。无于世加行善意。三亦善亦软。是菩萨心。四非善非耎。外道之徒。

  言顺理益物者。二乘人顺理不益物。凡夫益物不顺理。交他人吃肉饮酒。资益前人。后入地狱。菩萨亦益物亦顺理也。

  言后文且者。问何不佛在日行善耎心。灭后行耶。答缘佛灭后之人。行善耎心难作故。故偏举之。又行六度。是总行。此善耎心。是别行故。非是佛在日作此诸行。而非佛因。在日易修故。

  言准上六度者。问前唱经文。过去佛在日。众生行六度。言得佛道。及至灭后。唯行善耎心。不言六度。莫佛灭度后行六度。不是成佛因耶。疏答言。准上六度。佛灭度是总行。善耎心是别行。行此总行。亦成佛道。非是佛灭度后修行六度。不得成佛。在日灭后。总别二行。皆佛因故。

  言八珍严莹(乌定反)。与序品别。又七宝中。此无彼珊瑚磨尼。彼无此颇梨玫瑰。亦与下观音别。彼有虎珀。

  言佛地论数七宝者。即开琉璃与珠。别成七宝。今此经中既有玫瑰。即琉璃与珠合为一也。若琉璃是一。珠是一。即成八珍。若琉璃与珠合为一个琉璃珠。又有玫瑰。即成七宝。

  言赤真珠者。赤虫吐出。名赤真珠。体赤名真珠。问经中唯言七宝。何得疏科八珍。答八珍之中。含得七宝也。

  言青白间色者。即碧色。赤白为红。青黄为绿。赤黑为紫也。皆不正色。青黄赤白为正色也。

  言玛瑙有多者。梵云遏湿摩揭捡婆。此云杵藏。或云胎藏。取坚实义。似马脑故。以是玉类故。字玉边作。或可石类。故石边作。

  言玫瑰赤色者。火齐珠。即玫瑰之异名。齐字去声呼。玫琅玕出昆仑山。问玫瑰一种是石。有何差别。答若胜劣一处说。曰玫。若唯圆好。曰瑰。唯取胜也。

  言增一者。四。一长。二增。三中。四杂。

  言未曾起塔者。所得之果。即是梵福。

  言补持者。若修补破寺。有二功德。一令本造寺功德不断运运增长。二者。令自功德亦得生长。若别造寺唯得自利功德。无利他功德。

  言三和合者。问圣既无诤。宁说和合耶。答金云。但说和合。圣之弟子圣之众非说和合。圣即众也。当日提婆达多。问佛边索门徒不得。便领五百愚夫。夜摩后别布以说。或此总是凡夫比丘。圣之弟子也。问言圣无学无诤者。如如何无忧王殄诤。答当日圣人其实无诤。只是大天有诤。余圣众无诤。虽然执非。元来不违如来教也。和合得不成梵福也。和有二义。一理。二事。事中二。一者。众僧有诤事。以理劝喻。二者。众僧无食。欲拟离散。施食令住。

  言佛初成者。由此因故。死还作梵王也。

  言当得菩提者。感其梵福果。佛亦名梵王。

  经言或有起石庙者。如国家有宗庙。欲令子孙昌感令佛遗身起塔者。令增众生福田。

  言九物等。一石。二栴檀。三沉水者。即沉香。四木榓。五余材。谓诸木等。六砖。七瓦。八泥。和况作[斩/糸]叠成塔也。九云筑基阶也。

  言灵庙者。切韵(眉召反)宗正作广。广者貌也。

  言白虎通者。昔日有白虎殿。集诸贤士。于此殿中。通解一切字。又云。此是人姓白名虎。通造玉篇也。

  言聚沙为佛者。如佛在世时。无量童子在路弄砂。谓言是面。或取灰来。谓是麨。忽遇佛来。无量童子两手掬沙。为面为麨。奉献世尊。世尊慜其志诚心。为其纳受。摩顶而去。乘此福报。得铁轮王。此约有种性发心行行者。供养皆成佛。童子即七岁。

  言非诸凡夫等者。简无种性人及决定种性。简定性声闻。升有种性未发心者。设使供养。不成佛也。以凡夫唯为己身。二乘求自果故。供养不成佛也。

  经言若人为佛故者。为由作也。只作佛像也。

  言建立诸形像者。即画绣土木为佛像也。

  言为求作佛等者。问造作佛形像有何意。答疏言为求作佛等。意言一为求当来成佛故作佛像。二为思敬佛故作佛。如佛往忉利天安居。为母说法。时优填王思敬佛已。既无神通。遂令巧近。及诸目连升忉利天。以栴檀木。图刻如来形。瞻仰礼敬。世尊答赠斯毕。安居后从忉利天。三道宝阶却归阎浮。于时栴檀像亦起迎礼世尊。世尊摩顶授记。汝来世而为众生。广作福事。像教因此而兴。

  言又说者。为第二解也。若人为佛故(去声呼)。建立诸形像。通佛及金刚师子等。皆是为佛也。

  言世世者。为造像故。形貌端正。由此因。灭得眼目明净也。

  言后生梵天者。赞时久建布十类劫中。或二十劫为一劫。谓梵众天。或四十劫为一劫。或六十劫为一劫。随应皆。

  言多四天下十陪者。既言四天下大海。即取第八咸海。不取前七也。有二意。一由今生造像。来生宿习力更造功德。多铸像写经。多大海四天下十陪。因今少为因。后更多造。头数多也。二身中。多于大海四天下十陪也。

  言二偈十物者。一七宝。二鍮石。三赤白铜。四?。五铅。六钖。七䥫。八木。九泥。十胶漆布。将此十物作佛。料简者。赤铜白铜俱是铜类合也。若合赤白铜为一者。银与钖不同。故别开也。若铅钖类同者故合为一者。则开赤白铜也。胶漆布用时一处用。不别开也。铅钖二说。一铅钖。是一般故合也。二者各别言。银铅之间。有说上者为银。下者为铅。非上非下者为钖。尚书云。青洲贡铅也。问云优婆塞戒经说。不许用胶作像。此如何许。答一云。不许皮胶。唯许用木胶。二开遮不同。用亦无失。

  经言百福庄严相者。因中修百福。为能庄严。感此相故。是所庄严。如来三十二相。而有总别因。若是总因。六度万行也。若是别因者。如来三十二相。每修一相。皆与百福庄严。俱舍云。修妙业。其相云何。颂云。赡部男对佛。佛思思所成。余百劫方修。各百福严饰。长行解。修相好业。唯在此洲。觉慧胜故。以男简女。唯对于佛。观佛起思。思所成摄。三无数劫外。余百大劫修妙相业。诸佛因中。法应如是。然三十二相业。各百福庄严。百个善思。名为百福。如修足下平满相时。先起五十思。修治身令清净。次起一思。正牵引彼。复起十五思。令其圆满。譬如农夫先治畦垄。次下种子。后以童水而覆治之。此相既然。余相准说。五十思者。为十善业道。各具十思。且初不煞思时。五思者。一离杀思。二劝导思。三赞叹思。四随喜思。五回向思。乃至正见亦尔。今言百福庄严者。即彼百福所招之三十二相也。

  言必带悲心者。七最胜中。第三意乐最胜也。唯识论云。修六度时。要具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悲慜一切众生。四事业最胜。具行一切事业。缘施等事。五巧便最胜。无相智人之所摄受。三轮清净。六回向最胜。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不为二障间杂。三时无悔。

  言以华施者。谓念。择法。精进。意。轻安。定。舍。于境明记。名为念。观察德失故。名择法。炽然后善。名为精进。于意适悦。以得名喜。调畅身心。为轻安。专注所缘。名为定。远离沉掉。平等寂静。目之为舍。问择法是慧。别名觉支。余非慧收。何得名觉。答念支觉法所依止故。择法同体而是觉故。精进是觉出离支故。由是慧与非慧。总名觉支。问何故此七名之华。答见道位中。修七觉支。同开华结果。以似华故。

  言以香施得五分法身香故者。香能除臭恶。今此定慧解脱知见。此五分法身能除烦恼臭法故。

  言以幡施者。幡能旋转。发人善心。如陀罗尼。能转橡恶业。得善业故。往生经言。幡一转时轮王位。

  言以盖施者。若以华盖施于佛者。得四无量慈悲喜舍。覆阴四生故。

  言黄帝世伶伦等者。问因何有乐兴焉(五用反)。答疏言黄帝世等。皇帝世使伶伦氏。于大处之西昆仑之北。嶰答之中伐竹。雌雄各六。以制十二管。听凤鸟之鸣。以定十二律。谓六律六吕。伶伦即乐官。善调音律。正月律中大簇。御注月令。律者侯风之管。以竹为之。中犹应也。为吹灰。管长八寸。空径三分。阔九分。高诱云。可物起初生簇地而出。故名大簇(苍豆反)二月律中夹钟。管长七寸四分。高诱云。是月万物去阴而生。故云夹钟。三月律中沽洗。管长七寸一分。高诱云。沽故也。洗新也。是月阳气阴气散。在外在中。苍生去故就新也。四月律中中吕。六寸六分。高诱云。阳气所以族阳成功。故曰中吕。五月律中蕤宾。六寸三分。是月阴气萎蕤在下。蒙主人在内。阳气在外。蒙宾在外。六月律中林钟。六寸七分。七月律中夷则。五寸六分。夷者像也。则者法也。太阳在内。太阴气发。万物凋伤。应法成性。八月律中南吕。五寸三分。阴气内藏。阴吕于阳。任真成功也。九月律中无射。四寸九分。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随阳而盛。无射(音亦)出见。十月律中应钟。四寸七分。阴夜于阳。转成其功。十一月律中黄钟。九寸。黄钟者律之始也。高诱云。阳气取于下。阴气盛于上。莳于黄众之下。故曰黄钟。十二月律中大吕。八寸四分。意言既使伶伦伐竹定十二律。音乐之道。自此而兴。故云作乐。

  言五声八音等者。五声者。宫商角徵羽也。汉书云。五声涤荡人之邪意。主甚正性也。宫者中也。中央以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方之本也。商者章也。万物成就可章故。角者触也。物触地而生戴荒角。徴者祉也。物盛大曰耻也。羽者宇也覆也。韩诗外传。阳乐名大护。护者救护为义也。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商声。使人广而好义。闻角声。恻隐而仁爱。闻徴声。使人乐养而好信。闻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问何但于五。答以蒙五行。

  言干戚者。郑玄云。干楯也。戚斧也(武仙执也)。羽者翼也。旄牛尾(文所执也)。又云。谓左手执傍排。名之为干。右手执矛楯。名之为戚。执此二种。以作儛。有雄猛之势。名为儛乐也。羽毛者文乐也。左手执杖。以鸟羽饰之。左手执以兽毛。执此二种作儛。儒雅业好。名文乐。此是汤时乐。先武后文。治国之次第也。

  言八音克谐者。谓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以象八卦。八节也。音者。毛诗序云。情发于声。声成于文。谓之音。即宫商角徵羽。上下相应。名成文也。问何但说八。答国话云。金以动之。丝竹以引之。匏形如大虫。以宣之。土以赞之。革木以节之。物得其当。即是克能也。谐和也。即上下相应。方曰音。即是和义。乐记云。凡亦所起。由人之心。心之动也。使物之然也。故云治世之音。郑卫之音。又桑间涤上之音。亡国之音也。若论大乐。无声冲和之性。难取其像。难得其形。故假金石克谐。述天地生成之力。丝竹之流。皇帝圣化之风。一金。谓钟磬等。二石。谓石磬等打作声。丝。谓弦索之类也。竹。谓箫笛之类也。瓟者。笙向上以似酱杓子吹者瓟也。土者。谓埙檐土作烧成。吹之有声也。革者鼓也。木者。谓踧语一踧。二语。踧者。木似漆桶。于中着舌。而撼之有声。众乐一时动也。二玫者。状如伏虎形。皆上二十四齿。表二十四气。以竹[筣-禾+(棣-木)]。[筣-禾+(棣-木)]之齿上有声。众乐一时止(上解总名)。

  言鼓者。动之出声。曰鼓鸣也。若壹边皮者。此所击之鼓也。若能击名鼓。鼓击也。今取所击之鼓也。凡出声曰鼓。不唯音声。场康打者名鼓。今取一切物打著有声。皆是鼓故。名凡出声也。易云。鼓之以雷运。

  言角者。曲形而似牛角。吹之有声。

  言贝者。海中水族类也。涅槃云。吹贝知时。知曲终时也。西天凡音声。皆吹贝作声也。

  言箫管者。箫是管也。舜作。以像凤翼。箫箫而有声。释名箫肃也。管声肃肃而清。广雅云。二十四管无底。或十六管有底。无者为调。有云。箫长二尺也。

  言箾者所角反。意言此字亦通箫音。而非此字。若取所角。即以笇击人。曰箾。以音同故。引々々也。

  言笛者。七孔籥。籥者笛。笛总名。亦名直也。声正。风俗通云。笛者。汉武帝丘仲所造。笛涤也。所以涤荡邪秽。纳于雅正也。籥字切乐器也。尔雅大籥。籥谓产注。如笛。三孔而短小。广雅云。七孔也。初学记云。笛一定。诸弦歌等。皆从笛起。即今汉振以笛为先。若胡部以笙为先。长一尺四寸。七孔表七曜。五孔表五行。三孔象三才。一切诸乐尽遂他笛声。笛声不遂诸声也。乐之正声也。

  言琴禁者。白善通云。禁也。所似止淫邪正人心也。琴伏义所造。本置五弦。大为君小为臣。大小相应。如君唱臣和。至父王加一。武王加一。变宫反以令君臣之恩。故令第六名为文弦。第七为武弦。记文神农所造也。广雅云。琴三尺三寸六分也。

  言箜篌者。说文。师延所作靡靡之乐。后生桑间。涤(音同)上水流声。作此箜篌。初造得成。来进诸侯。听一日不定。乃至多不足。诸侯尽来。所以空诸侯之国。名曰空侯。此音美丽。听之不去。空余侯国。名曰空侯。二云。空侯国。侯国进来。余国无故。空侯国有故。名曰空侯也。通云。一曰坎侯。汉武帝祠太山。一令乐人侯调。依琴作坎。侯言其坎。坎应节也。侯者姓。二十四弦像二十四气也。

  言琵琶者。本胡中乐。马上所弹。牟云。推手前为琵。却引手名琶。中空外实。因此立名琵琵。即像天地气也。盘圆柄直。阴阳之序也。长三尺五寸。三尺像三才。五寸像五行。二孔像日月。四弦像四时也。

  言铙如铃者(女交反)。形似铃可钹。许大小。钲者钲(诸盈反)铙也。似铙大于铃也。大者曰铙。小者曰铃。

  言军法者。古时军法。十人之中。一人执之。惊余九人。可行即行。可止即步。长司马执铎。即队头也。挃之出声。以为麟。令铎即铃。论语云。天将天子以为木铎。

  言五人为伍者。五五二十五人。为两也。五人为一五。五个五为二十五人。谓之两(良长反)。军法二十五人立司马。女今时一队头也。司马者。即队头。是古时云司马。两司马执铎。铎者三孔圆曰铎。其迬铜。其舌木。柱之作声。呼唤二十五人。铎大于铙。因铙故引为证。因非此中义。

  言铜钹者。以两扇铜。左右相拔。名为铜拔。作钹字无所从。

  言发菩提经等者。发菩提心云。音乐女色坏乱净心。此如何供养。答疏言发心经云等。邪淫之乐损坏净心。故不可施。其正之乐赞德长善。何妨供养。只如此方郑卫之声。谓之邪乐。云韶大复。谓之正乐。正则修身立德。邪则亡国破家。又彼经恐受施者坏净心。所以遮不许。此经将供养佛。故无有失。

  言如金藏中者。意言如金藏论中许有音乐供养等事。

  言歌呗者。歌呗即法中音乐也。谓声中名句。赞咏佛德。即同诗颂歌盛德之形容师。一曰。歌者而陈德也。动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等。法中论。歌呗赞佛德。即是因中将此音乐声歌赞佛德。果中得梵音声相。如世尊三十二相中梵音声相。最为殊胜。能说法度众生也。

  言当得大士等者。如妙音菩萨因中好设乐以供养。至果位善说法以利生也。

  言婆娑者(蒲贺去呼)。有作师。谬矣。

  言陈思王等者。问此方因何有梵呗。答疏陈思等。按历帝记云。魏文帝曹丕。是魏武帝操之子。在位七年。武帝有二子。号曹丕。二名曹植。字子建。况曹丕主封。弟曹植为陈思王。陈思郡名也。美貌有文。兄丕每礼重偏。置甄一阁。遂被甄妃后凌逼不从。自啮其臂。德困沐发。兄见妃后臂啮损。问得事由。便欲杀之。令行七步。诗成即不煞。如不成即煞。诗曰。煮豆然豆。以其豆子釜中治。一种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既成已。遂免煞之。除为何东候也。初封河东。王殁后。封为陈思王也。十岁属文。下笔成咏。略无所改。每赞佛经。辄连嗟玩。以为真道之宗极也。遂制转读七声。然降曲折之响。故今讽咏成宁章焉。

  言岩岫等者。其王登相。洲西鱼山之间。岩岫之所。闻念经。遂拟彼声而作梵。从山为名。名恶梵。尔雅云。山有奥穴为岫。闻穴之中念经也。

  言遒?者。字[袖-由+犬]反。婉者(于洗反)。有作酋字。合单作。不用着之绕。单作乃至长绕之义。即是引声。若着之绕。训为尽义。疏取尽。此言尽者。气和畅屈皆尽。其高下之分也。音者朗也。即是岩穴之中念经声。清美尽朗。故建谷流响。

  言冥合西等者。冥(莫经反)闇也夜也。闇合西域故。契者切约也。糅云。凡欲诵经。皆先有三数声。赞咏佛德及经功德。然后念经。后念经说。亦有三数声。回向发愿等。前三后三。三数同故。总名启。启者开也。中间正说。即是七声也。有三。三宝为三启。七声者。三宝向上更加四谛。名七声也。

  言俱胝耳者。摄云。西域云室缕频没应俱胝。唐言二百亿。古云亿耳者。讹也。西域传云。南天竺伊烂拏钵伐多国。昔有长者。豪贵巨富。晚绝有继嗣。时有报者。后妻遣使报其父。父闻欢喜。遂赐金钱二百亿。即二万贯钱也。十贯为一万。百贯为一亿。千贯为十亿。万贯为百亿。二百亿者二万贯也。子因此立名二百亿。如人家男女。初生称时。五斤六斤七斤。便为名也。伯乎成立生长。足不履地。于其足下。一茎毛长一尺余。光润细软。色若黄金。后频婆罗王闻之欲见。追诏长者。自家至城。穿渠通漕。以满芥子。御舟安止。送于子。冀免蒙舟蹶之患。于是先礼世尊。世尊示以加趺。呈王事。王善其礼。因而教归。遂投如来。此家得道果。至能作梵呗声也。此言俱胝。亦是信义。耳者助句之词。等言。等取放牛难陀。亦有声能作梵。

  经言若人散乱(至)华者。且说有发心者。纵散乱心。亦得见佛也。

  言与前四事等者。问与前四事供养中华供养何别。答前据定心。此约散心。或别。前礼供养。兼诸物。此唯时华供养。设施一华。虽复心轻物少。即此微一之功。皆成佛道也。

  言略言供养尽等者。意言余像亦得成佛也。道或是金银铜铁泥木等佛像。余皆成佛。

  经云渐见无数佛者。如四依菩萨。供养二十六恒沙佛也。

  经言或有礼拜举手等者。西域记云。致敬之礼。其仪有九。一发言慰问。二俯手示敬。三举高揖。四合掌平恭。五屈一膝。六长跪。七年膝据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今举一手。即当第三高揖。此经中有五。一礼。二合掌。三举手。四小低头。一称南无佛。即是第一发言慰问。

  经言自成无上道者。此明供自身作佛。经言广度无等者。复化众生。方得入灭。成转法轮。

  经言入无余涅槃(至)火灭者。问如何佛示现顺同小乘人。入无余涅槃。又复初权后实。三世轨仪。何故更入无余。重增定性之病。答无余虽同。薪火之喻各别。小乘薪喻藏识。火喻身智。入无余时。藏识既断。能依身智亦复灭无。如彼薪无火亦随灭。若约大乘。众生善根如薪。如来身智如火。众生善根若在。前类佛出世间。由如有火。众生灭尽。有类薪无。佛入涅槃。如同火灭。

  经言若人散乱心等者。意言不说在定及以多称。散心尚尔。岂况在定及多称。

  言我常称五十三者。过去有三千人。常称五十三佛名。一千在过去庄严劫已成佛。一千人即在此贤劫成佛。即拘留孙佛为首是。一千人在未来劫成佛是也。

  经言若有闻是法者。若有有种性人。闻是法华经者。成佛道。非无种性人闻而成佛。

  经言一切诸如来者。即未来中一切也。

  言佛及众生二俱合说者。糅云。一切诸如来。即能化也。若有闻法者。即化也。在此一处明故。

  言合说于此说者。上下同故。今谓不尔。此中意未来诸佛度诸众生。入佛无漏智。此即佛说也。一重。所化众生既自成佛。转为他说一乘妙法波若。闻者无一不成。此即未来诸佛所化之众生成佛之时亦尔。合说一乘妙法也。一重。疏言众生即是得成佛之众生也。由如释迦化鹙子。作华光。华光又合坚满成华足安行。成转法轮故。

  言二俱合说若不尔者。上四句。已言度诸众生入无漏智。下二句。何须更言无一不成佛。故此属第二重佛所化之人也。合者应当义。初权后实。化不定性。佛佛皆然。亦是众合义。两重能化皆是佛。两重所化皆是众生。在此一处明。故言合说也。

  经言诸佛本誓愿等者。释先权后实之意。问何故佛出。事须先权后实说耶。答经。诸佛本誓愿。至亦同得此道也。亦如华光出世。虽非恶时。以本愿故。说三乘法也。

  言明悟三性者。由此悟三性。能说权实。云何悟三性。而能说权实。由明悟依他圆成是有。所以第一时说有。由悟遍计性是无。所以第二时说空。由双悟前二性。所以第三时说不空不有。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

  弘举记

  乹符六年孟冬月三十日于永嘉开元寺法华写过伏以事务烦通兼且手拙檖至谬劣也通鉴大德觅契于慧璩记了。

  愿以书写力  自他生内院  闻法悟一乘
  速成无上道

  贞永元年(壬辰)润九月二十六日 春日山边于四恩院书写毕。

  执笔 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