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五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方便品

  言方便品略者。三分分经。今当正宗中八品经文三周说。今方便品法说。此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出体。二十八品中。唯此品无解妨。有出体门也。

  言来意有三者。一八品为来意。二十九品为来意。三论家为来意。且八品中第一三分为来意。序分正宗流通。今解序分了。次明正宗。正宗中最初方便品。故序品后。方便品来。此第一来意。望前序分为来意。第二八品正宗为来意。八品中此品最初。故有方便品来。第三八品中三周说。今当第一周法说。法说最初。故序品后。方便品来(上总科文)。

  言一者依八品为正宗者。言八品为正宗。简不取十九品为正宗故。安中字也。

  言莲华有出水等者。出体也。今拟取正宗为来意。正宗有二。八品为正宗。十九品为正宗。今先定却八品正宗分齐。然后说来意。问疏主何要说取八品为来意耶。答准法华论及法华经八品为来意。则胜十九品。疏主云。夫论义者。先观题目。题言妙法莲华。即须取莲华为正宗。莲华者。开敷出水义。舍权取实。破二会二。唯在八品。离此八品已外。更无说处。欲拟取向下八品为正宗去。所以此间先解莲华。意言有莲华处。即正宗也。问此间解方便品来意。何要说正宗。答科八品为正宗者。意明序品后即说正宗。正宗中先合说方便品。所以先向此中商量也。欲拟解开示悟入。三果一因。故致斯语。莲华有出水开敷之二德。既有出水开敷之德。所以喻妙法具果秀行竦之两能。果秀即同出水。行竦便类开敷。即一乘因行。从下直取至上上佛果。故名行竦也。佛果菩提甚高广深远。此一乘行直能取得佛果。高即出过三界。广即遍满十方。深即不可测量。远即时长难至。故佛果虽高广甚深。无物可到可取得。唯一乘因行。能取得高广深远佛果菩提。名行竦。即开敷义。故八品广明行果出水开敷之义。故八品名一乘之正宗也。国语云。竦者善也。御恶也。广雅云。竦者敬也。谓高上也。行能崇善。上升而取于佛果。故云行竦。有作疏字。顺莲华开敷义。不妨(上依论解开敷出水义)。问如何不取教理为莲华。唯说果秀行竦行果莲华耶。答若论一乘体。教理不妨总取。若论莲华义。行果则胜。教理则劣。若取教理为莲华。第一周方便品初已说教理。得名莲华。则第二第三周唯说行果。应非莲华。初周开示悟三。是果。入佛知见。是行。第二周牛车。是行。第三周宝所。是果。故知莲华多取行果。故言行竦也。竦为息恶务善进也。有云。疏者。即疏条行扶。能疏条而取于果。辨云。疏者开也。行能开果。故喻开敷行。若开敷果即出水。如世间未有果不从华生。未有华不招于果。此华不有则已。有则华实俱含。法中论。此行不有则已。有则必招佛果。未有行不招于果。未有果不从因来。疏言佛果不可虚成。必由业行方得。竦字有据。不及疏字顺开敷义(双取则胜)。

  言又经下言等者。今此经中唯说一。乘简去二乘也。

  言故以破二会二等者。一乘即是正宗也。此经既以破二会二为正宗。离此八品。无破二会二处。所以唯取八品为正宗也。四十年前执二乘为极。世尊破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第二周云。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第三周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知所执之城是权。能执之心亦破。故名破二也。会二者。四十年前。于一乘道。分别说三。会权入实。会二归一。是法华之正主。主者宗义(依疏科八品正宗义)。

  言故三周说等者。意言上依论依经科了。就八品之中三周说此。周者。周圆周足。四分皆足。故名周也。法说。譬说。宿世因缘说。名三周。逗者。字书云。逗留也。说文。上也方言住也。有云。逗者绎也。此解为善。易彼二乘执心。而皈一乘之位。三周逗彼三根者。初世尊法说。欲令一切声闻总解。及至说了。只鹫子一人解。将谓世尊唯为鹙子一人说。余五百千二百人总未解。不可还更法说。遂着喻也。及至喻说。只有四人解。恰似只为四人喻说相似。中根四人信解。佛说药草喻品。佛重述成。授记品为之授记。余下根千二百二千人。闻法说不解。闻喻说不解。不免宿世因缘。说说过去结缘之事。为第三周结缘始悟解。又初周因果理智双说。第二周偏说因智。第三周偏说果中理。是故名三周说。逗彼三根也。

  言此品初说一乘等者。问三周八品。何故前说方便品。不说余品耶。答疏言此品初说一乘。为鹙子也。最初从定起。唱二甚深。经言。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次鹙子请有三。初狭自他疑故请。经言。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次陈大众植因故请。经言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人等。后从化堪闻故请。经言。今此会中如我等比。有千万亿等。如来三止。初赞希有止。经言。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论云。初止为相。令真圣者。问取一乘。令假圣者避席而退。二恐惊时会止。经云。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三恐坠大坑止。经言。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第三开斯实相。启彼权门。分二。初取记。许摄授故。后与记。正与陈说。六段文未闻令闻。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二者。说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三依何等义。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等。四令住。经言。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等。五依法。经言。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等。六遮。经言。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故言此品初说一乘等。

  言最初于譬喻品等者。分二初标闻法已喜生。经言。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后释欢喜之所以。分四。一失大法以兴嗟。经言。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等。二处小阶而起叹。经言。我常独处山林树下等。三喜今闻而恼尽。经言。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等。四知佛子而道成。经言。今日乃知真是佛子等(上领解)。次述成分三。初陈往遇。经言。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等。次述今逢。经言。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后显还令依权取实。经言。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等(上述成)。第四为之授记分二。初因记。经言。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后授果记。经言。当得作佛号曰华光。

  言乃至等者。经言。昔在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等(初周了)。

  言譬喻品中舍利弗请者。经言。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授阿耨多罗三藐等(云云)。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等。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云云)。次正说喻分二。初喻昔权。后喻今实。昔权有四。一三界佛有喻。经言。舍利弗。譬如长者有一大宅。二五趣危亡喻。经言。多诸人众等。三见设权方喻。经言。见是大火等。四依言免难喻。经云。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等。后今实分四。初诸子索三。经言。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等。二父但与一。经云。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等。三释成父志。经云。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等。四越子本心。经言。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等(上喻了)。

  言中根四人领解者。分三。初叙四人之喜敬者。经云。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叶。至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次中四人之领述。经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后陈四人之荷恩。经云。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怜愍教化。利益我等。无量亿劫谁能报者(上领解了)。

  言佛说药草喻品为重述成者。分为三。初赞印者。经云。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等。次述成分二。初法述分四。一佛兴于世。经言。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二法利群生。经言。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三受道有殊。经言。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四不能自达。经言。又于诸法究尽明了。次喻说分四。一法王出世喻。经言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藂林。及诸药草。此上总喻。后别喻。密云弥布。三法王出世喻。经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二说教普滋喻。三禀润各异喻。经言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及诸药草。四不自觉知喻。经言。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后结成。经言。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等。

  言便为授记等者。大迦叶号曰光明。须菩提号曰名相。迦旃延号曰阎浮那提金光。目楗连号曰多摩罗䟦旃檀香(上第二周了)。

  言化城喻品说往结缘等者。经言。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千万亿恒河沙等众。又云。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上说结缘)。

  言利彼下根满慈等者。分三。初满慈心念领解。经云。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领授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领化城了)。

  言佛印述讫者。分三。初问众见否。经云。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不。二叹其今德。经言。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三叹其往德。经言。汝等勿谓富楼那。但能护持助宣我法。亦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

  言便与授五百等者。富楼那当得作佛。号曰法明。陈如与五百。号曰普明。二千人同名宝相(第三周了)。

  言自下更无说一乘处者。简异正宗。此结皈头头破。二会二为一乘体。两头相应。故知八品为正宗也。

  言今既众集等者。结皈来意。众集即十五类众也。缘和者。如来是能化人。在灵山所化众。又在灵山。能化所化相逢。故名缘和。又云。魔事既无。若有一人作魔事。不名和。今既无魔事。名和也(初解胜)。

  言警之已毕者。动地雨华放光等。名警毕也。

  言根器等者。此不约身与佛相逢。但约根熟。合闻法华。名根器符会。根与法华经相符会符契也。正可陈宗。且说一乘法华。既说序分。即合正宗。此品正宗居首。故序品后。方便品来也。

  言二者依十九品等者。总科也。方便品下。初十二品明一乘境者。疏主依瑜伽。作境行果三科也。此经中无境行果三名目。只是疏主安立着也。十二品对能缘心名境。两品明行。安乐品所行行。涌出品能行人。行人无别人。揽法成人故。人亦名行。果者。如来寿量品。果中之果。余之四品。因中之果。如来寿量品极净圆明果。分别功德品因圣分证果。随喜功德品福利超胜果。法师功德品经力难思果。常不轻品引已曾证果。

  言说境令知等者。疏主断也。亦云。正明说意也。问何要说境。答疏言。说境令知乘之权实。问如何唤权实两法。作一乘境耶。答声闻人四十年前所得二乘教理行果。不知是权。执为究竟。对二乘能缘心。说名权境。法华会上。唱阿含甚深。即昔三教所诠智慧。唯真实乘。阿含甚深。及所诠知。尽名为实境也。今向声闻人说。汝四十年前所得。是权非是究竟。劝令知权可舍。知实可取。所以初之八品正明权实者。初周为上根说。经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是实境令取。经言。无二亦无三。令舍。经云。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第二周为中根人说牛车。是实境令取。羊车鹿车。是权境令舍。经云。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第三周宝所。是实境令取。化城是权境令舍。

  言次之三品叹人美法等者。美法即是叹法。以上句有叹字。下句即言美法也。法师品初一长行一颂叹人。后一长行一颂美法。人者。经言。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呰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又云。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也(云云)。美法者。经言。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又云。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法华为第一。

  言劝募持行者。问佛何时召命其持品禀命。答宝塔品云。圣主世尊。虽久灭度。在宝塔中。尚为法来。诸人云何不勤为法。天授品云。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又云。若有深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云云)。两品俱是劝募。劝者勉也。募者召募也。又宝塔品。言劝募。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属有在。天授品。身劝募。经云。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上二品言劝身劝。想名劝募也。二云。法师品双叹人法。宝塔品别叹法。天授品别叹人。辨云。宝塔品别尊于法。天授品别尊于人。劝募亦通三品。三品之中。劝募文即暗。以义而说有也。法师品双叹人法。亦是劝募持经之人。宝塔品别叹法。天授品别叹人。并是劝募持经之人。总名劝募。若望佛意。三品总通劝募。若依诸抄。劝募唯在宝塔提婆二品也。准此声闻禀命舍权持行实法。唯在持品也。持行二字唯在后品。

  言后持一品等者。准此声闻禀命舍权持行实法。菩萨禀命持。声闻舍权持。即是二万菩萨此方持。四类声闻他土持。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彼此俱持也(上总科也)。

  言科初八品等者。下别科也。意言境行果三之中科。八品亦是法说权实。喻说权实。宿世因缘说权实。故十九品正宗中科八品。与八品正宗。道理不别。十九品正宗中。最初是方便品。故序品后。方便品来。又境行果三之中。未明行果。且初明境。境中有十二品经。方便品是最初说一乘境。故序品后方便品来。又就十二品中。初之八品。正明权实之中。初法说权实。喻说权实。宿世因缘说权实。令且初明法说权实。故序品后。方便品来也。

  言三者论云自此等者。自此已下指方便品名。自此已下。论主意总自此已下之言。八品正宗。总属已下中摄也。且总解。论云。初周教理行果为因果。第二周说因不说果。第三周说果不说因。教理行果四法。皆有因果也。

  言此意从前序品等者。体相相状。疏主略解论中相字。便有三师解释。各自不同也。第一师取教理为因果。依显了因果。解体相相状。能诠教为因。所诠理为果。教是有为诠之。因但名相状也。所诠理为果之中。有为无为二种差别。道理理为相状。真理理为体相。第二师取行果为因果体相相状。行为因。果为果。行中初地已去无漏智。但名相状。十地所诠证真如。即是体相也。因中有为为相状。因中无为为体相也。果中菩萨为相状。涅槃为体相。故名因果体相相状。即开示悟入三是果。开佛知见。双开理智二身通二种。总名体相相状。示佛知见。别明体相。悟佛知见。别明相状。第三师教行并为因。理果俱为果。是故名体相相状(上疏主解论文)。

  言一云所说等者。标也。第一教理师解。因果相教为因。即是诠理之因。故名因果相。

  言如门为入等者。问如何唤能诠教为作门。答疏言如门为入室之所由。解门义。教为显理之处。所解因义也。无有理不因教诠。无有人家出不由户。显非亲因果。故说显理之处。所显理。即是法说喻说也。

  言莲华但说等者。第一师无量义经第十六名莲华。取教理。何故此经是莲华不取教理。论主解教为开敷。理为出水。教况华开敷。理况莲出水。若莲华向上说有四义。不妨妙法向上还取四法。既莲华向上只说开敷出水义。所以妙法向上只喻教理。故言莲华但说二义。即是出水开敷。妙法向上两能。乃是教之与理。因果故。即智诠。智即理也。诠即教也。或智是果。诠是因。故以教理因果相即。教理为莲华也。

  言二云三请已后者。第二师取行果为因果相。三请者。腾疑置惑请。供佛修因请。闻法欢喜请。亦云。初狭自他疑故请。次陈大众于余佛所已植因故请。后述自他已从今佛化堪闻故请。

  言明一大事等者。即此经明因果一乘意。约行果名一乘。前三是果。入是其因。此约生因因果。谓从因修至果。但菩提智名曰生因。能证涅槃。所证名果。或可前是了因。因果智照涅槃。亦名了因通二释。

  言初扬智门等者。释难也。第一师问第二师云。汝唯取行果为莲华。不取教理者。如来出定唱二甚深。是何法耶。答第二师通者。初扬智门之意等。初唱教理者。缘鹙子执二乘为极。疑心易除。执心难断。佛所以回执心作疑心也。不疑则不请。不请则佛无由说经。所以唱二甚深教疑也。初扬智门者。智是理教之门。

  言欲发鹙子等疑等者。等取三根疑文。即是令其生新疑也。

  言令其固请者。路云。总云因请。令其请。方说一乘。故言因请。有本言。因请即是三请不退。坚固而请。汉书云。班固注云再三也。如来初止。鹙子便请也。世尊第二度止。鹙子又请。世尊第三遍止。鹙子更第三遍又请。佛见之不已。方顺请而说一乘也。故知不取教理。正取下行果。为一乘宗。固即殷重再三之义也。第一师问第二师云。汝岂腾他。天亲菩萨云。解莲华尚自取教理。汝第二师何故不取耶。第二师答云。汝第一师自错无量义经莲华是菩萨莲华。此性莲华是声闻莲华。菩萨莲华是教理。声闻莲华是行果。不得将菩萨莲华解声闻莲华也。第一师又难第二师云。我取莲华向上开敷出水义。况教理。教开敷。理出水。汝向行果向上如何作开敷出水义。第二师答云。法华论中。开敷出水义。自是解他无量义经莲华。不解此经莲华。汝必若要行果向上开敷出水义。我行果向上亦有也。

  言莲华二义虽等者。通妨也。问若取开示悟入为因果。何故论中以莲华二义。喻于教理。为因果耶。答疏言莲华二义等。莲华二义虽解无量义经莲华。我行果向上果秀为莲华出水。行敷是华开。故取莲华况于行果。行果向上开敷出水义。未爽无量义经中莲华二义之通理。又开敷出水义。遍在四法向上总有。名通理。爽由失也。乖也。未失通途道理。意言解无量义经教理。不要同他行果。设同行果。理亦无乖失也。故言虽也。问论中出水开敷二义。但喻教理。今明行果。名为莲华。未审教理二种。是何中摄。答以果摄理。以行摄教。教行并开敷。理果俱出水。此亦未爽彼出水开敷之二义也(上初扬智门。通第一妨。莲华二义。通第二妨也)。

  言三云初智等者。第三四法师也。问三释有何差别。答初一释依论已明。而非是正。论解无量义经故。第二虽正据胜而言。亦非总理。第三师更无别义。只揽前二师。为第三师正义。离之两伤。合之双美。四法总为因果相。如候白与二人。同相随行。二介人。一个买一个?饼。侯白没钱买。每人是半介。那二人出钱人。一介得半介吃。侯白独自得一介。此中亦尔。

  言初智及门者。初陈宗也。智即理也。门即教也。门即因也。智果也。

  言令识昔等者。释意也。金云。此证四法俱名莲华也。说教理令知方便。教虽有三。所诠之理。但唯有一。谈行果令识行。及方便有三。果体唯一。初说教理。如一室而有三门。后谈行果。如一池而水有三道。相国云。但知谈二甚深是实。表知昔日说三为权。权实相涉。令其取舍。故取教理行果四法。道理周足也。今说教深。令知昔日教是权。今说行深。令知昔行是权也。

  言听三乘之教等者。四十年前。说教行是权。究竟唯一。四十年前听三乘之教法华会上悟一乘之理。行三乘之行。取一乘之果。所以四法之中先唱教理二深。若不先唱教理。因何二乘知有权实。舍权就实。舍权就实。事须是教理也。此中意言。对不定姓故。以三乘之因。证一乘之果。若望定姓。行三乘之因。证三乘之果。解三乘教。证三乘之理。若不定姓。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又先虽是声闻。后作菩萨故。

  言如前已释者。指解经品得名中及十七名中三师广解也。

  言此品具明等者。此第三来意。准法华论。为来意也。唯约三周。为来意。不约序品也。此品四法总说。因果双陈。故最初说。余品不具。故次居后。故有序品后。有方便品来也。

  言便者。切符连反。习也。安也不恶。又婢面反。利宜好也。

  言佛智有二者。问今解方便智。何要言佛智有二耶。答欲说方便智。事须兼论后得。后得依他根本智。有根本智故。方有后得。有后得故。故始有方便。方便智是后得智上权巧作用。欲拟举用。事须兼体。已明体即真实智。实智即是根本智。欲拟说后得。须兼论根本也。亦通后得无漏实智。后明方便。即是善巧之异名。后得智上妙用通三乘故。故云佛智有二也。金云。真实智此通根本后得。二无漏智。总名真实。摄云。泛明佛智。有此二智。更分为三。一根本。二后得。三方便也。

  言实法亦二者。意言智既有二般。境亦分二种也。问此明能缘智。何要明所缘实法。答有二意。一缘此二智行相深隐难知。若不约境辨之。二智无由得显。故先从境。以明智因境起。先论实论境了。后方说二者。智不孤起。托境方生。起依境立智。如解于信。先云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即是所信之境也。

  言体实者。体实简遍计性。依他圆成俱是实摄。从种生故。有为即依他。无为即圆成。地持论云。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说为空。谓有为九十四。无为有六。有为依他。无为圆成。俱是实摄。问有为之中。忿恨依嗔。似长短方圆。依色上似何名体实。答摄似从实亦名实也。二者。真实唯取圆成实性。兼简依他。金问体实既摄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尽。何须别说真实境耶。答只为能缘智有二。所缘境上。别分二种。前体实通根本后得胜。今此真实境。唯根本智胜也。前来有为无为。是有体法。但名体实。不得名真实。以持依他法。如幻事对妄。名体实身。若对真如法。不名真实。问体实中无为。与真实中真如。妙理何别。答有二解。一体实中无为。是六无为中前五无为。真实中真如妙理。是六无为中第六真如无为。二云。体实中无为依诠所显。下真实中无为废诠谈旨。法尔但是所对。不同上言无为。以对遍计。下言真如。以简依他。由斯不同。遂分二种(境讫)。

  言实智亦尔者。言亦者。亦所缘境也。一如体实智。即根本后得。总名如实体。摄云。智依境起。实境既二。故智亦二。本意欲辨方使之体。若不对真而明。以形何法。得名方便。故先举真。后明方便。所缘之境既有二种。能缘之智亦有二种(上标)。

  言即观体实者。释也。意言即观体实无漏真智。对凡妄智。不知名实。结云。根本后得俱是如者。称顺义。称体而知。名如实智。若是后得智缘有为时。有为法上。了依他如幻事。亦是如体而知也。根本智证如时。无分别也。所缘境中有体实境为真境。境既有二。智缘于此。亦有二智。故疏言实智亦尔。亦者。亦所缘二境也。二智者。一如体实智。即根本后得总名如体实智。此是能缘智也。即是观前体实之法。谓有为无为。此是所缘境也。问根本智亲证如。可知如体而知。后得变影缘如。不称法体。如何言如体实智。答本后二智亲疏虽不同。约法体而论。总名如体实智。问何名实智。答一缘实法。二对凡夫妄智。而得实名。以凡妄智。不称境智。权生分别。不得实名。故疏言。对凡妄智不知。名实智。即诸有漏智。皆名凡妄也。然此亲疏真妄不定。可为四句。一非亲即真。谓本识不变。缘三种境。二有亲即真。谓本智缘如。不变影故。三有疏即妄。谓前七识托本质而反影故。四有疏即真。谓无漏后得智。变影缘如故。后智缘如。虽不亲证。然似故亦得真。如镜中火。今此本后二智缘境。虽有亲疏不同。然皆真也。故疏云。二俱是也。意者此如体实智。通根本后得。根本智唯缘无为。后得智通缘有为无为也。

  言证真实等者。简依他法。依他法如幻事。不得名真如妙理。即是此间证真实智。亦是第四胜义。废诠谈旨。观一者法界智。良问所缘境中有为无为二种皆言实者。对何名实。答对遍计性故。依圆二种得于实名。善戒经云。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名为空。问圆成可名实。依他何名实。答依他有体故名实。问此所缘三性。体各有几。答圆成有二。一离倒圆成。即无漏。二究竟圆成。即真如。今即真如为所缘也。依他仗因托缘。如心起时必具四。一从种生为因缘。二托境而起为所缘缘。三前心引后心为等无间缘。四不相障碍。为增上缘。遍计亦四种。一自然遍计。如僧佉外道。执诸众生。从于冥性。自然而有等。二名言遍计。如世俗人。从佛乞得。名为佛奴。后执此名字。而生彼我。三相属着遍计。如世执是我田地等。四刹那遍计。如身刹那生灭。凡愚计常等是。问此间真实与体实无为何殊。答随境分智。对后得不证为名。无为之智。对凡妄智。不称法体而立。今引真实。唯是废诠谈旨第四智。

  言此有五对者。一者。如来后得智。是一缘五般境。能观智随所观境。以得五个智名字。二者。根本智不随后得智。缘五般境。但得真实智名也。是能对。其所对智有五。一知妄。二知事。三知相。四知诠五知权也。根本智唯内证。不随后得智。知妄知事知相知诠知权。根本智对此五个知。但得名真实智也。路府由此略叙八谛。令学者易悟。于此义中。初总名。后别名。且总名者。一世俗谛。亦名隐显谛。世谓隐覆。可破坏义。俗谓显现。随世流布义。隐覆空理。有相显现。如结手巾为兔角等。隐本手巾。兔相显现。此亦如是。今随古解。名世俗谛。亦名隐显谛。二胜义谛。旧名第一义谛。亦名真谛。别名者。依瑜伽唯识。二谛各有四种。一世间世俗。亦名有名无实谛。二道理世俗。亦名随事差别谛。三证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谛。四胜义世俗。亦名假名安立谛。即二空胜义谛。胜义谛有四。一世间胜义。亦名体用显现谛。二名道理胜义。亦名因果差别谛。三名证得胜义。亦名依门显实谛。四胜义胜义谛。亦名废诠谈旨。即此四个世俗。及四个真谛。成其八谛。前一唯俗。后一唯真。余中间三个。亦真亦俗。将此三法。若对前瓶盆车乘。即名后三真也。若对后一真法界。即名前三俗也。若据体只是为般事。如来后得智是一。能知此五般事。立五个智名也。其能对治。唯一正体智。即证废诠谈旨之真智知。何者五。一知妄智者。如来后得智。是能知之智。妄法是所知之境。智能知比故妄法。名知妄智。妄谓军林瓶盆车乘等。即是第一世间世俗谛。凡夫外道不了。是妄执为实有。如来后得智能知妄法。名知妄智。如来根本智唯内证一真法界。知真不知妄。对彼知妄智。名实智。问遍计所执举体是无。云何说为圣所行境。答彼约遍计体。言智不缘。今知其妄计。后得智缘故。唯识云。凡愚执有。圣者达无。许佛缘故。亦得说为凡圣智境。二知事智者。事谓三科体事。即是第二道理世俗。亦名随事差别谛。三科等法。事相显现。差别可知之事。为蕴处界中都无有我。凡夫不了。妄执有我。有主宰用。如来后得智知此三科体事从缘所生。都无有我。能知之智名知事。如来根本智一向知理。不随后得智事。名实智。三知相智者。相谓行相。即四谛下十六行相。即是第三证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谛。染净因果。其相显现。名之为相。后得智。知名知相。如来根本。知性不知相。对彼知相智。名实智。四知诠智者。诠谓诠显。即依门。悟如二空。名之为诠。即是第四胜义。世依圣者之智。依此二空门。能显真理。名之为诠。后得智知。名知诠智。如来根本智。废诠谈旨。不随后得智知诠。名实智。此上四对智。所对是后得。能对是根本智。后得智唯是随境。得五般名。更无别号也。根本智不随后得缘五般境。但得五般真实智名也。

  言此之四种者。谓其简滥故。恐畏人将谓。疏中云。知妄名实智。乃至知诠名实智。只恐唤后得作其实智。所以疏言此之四种实智。皆是唯观第四真智。即是证一真法界之智。即根本智也。

  言余四所对等者。即是知妄知事知相知诠。四般智也。意者唯明如来后得智能知四世俗。名世俗智。据实。二乘菩萨总得名知妄事相诠。然今欲解方便智。故取如来后得。如来后得有此方便妙用故。问观体与智体何别。答体虽是一。望义别。照了名观。决断名智。简择名慧。印持名忍。望义各别。得名有异也。

  言五对知权名实者。如来后得智。知二乘人权所得所证羊鹿化城。权时施设。如来后得智知权名权智。如来根本智证一乘理名知实。不随后得知权名实也。问前四种智何不言知一乘。至此乃言一乘理智。答此为对二乘权智。显此究竟。唯一乘理。故言一乘也。

  言此依证智等者。即根本智也。第四真。即是四胜义中胜义胜义谛。即废诠谈旨也。

  言对后三俗智者。即是第二三科。四谛二空门。知事知相知诠三也。问后三俗即是前三真。何故不对前三真。乃言后三俗。答后三俗智。亦名权智。亦名俗智。正是真俗权实两法相对故。将第四真智。对后三智俗。问何不对初俗。答以彼初俗所缘无体。唯是妄法。非俗证智。故不对也。若尔二乘人证生空理时。亦是亡诠。何非第四真耶。答二乘证理之时。虽得真。彼自不知。故二乘权智非第四真。问二乘既无二空门智。如何亦对第四俗耶。答二空虽不双修。以分得生空故。须对。

  言若依趣入至于三俗者。第三俗智。是四谛十六行相。及七方便。是二乘趣入。四沙门果。及缘觉果。第三真智。是二空门。菩萨趣入。初地见道。真实趣入也。如来后得智能知大乘趣入。名知实智。如来后得知二乘趣入。名知权智。此能对所对。皆是如来后得智。不同前来诸解将后得根本也。问何不将第三真对第一第二俗。答第一俗唯是妄法无体。不取第二俗。三科法不是趣入之行相。所以不取也。问胜义世俗差别云何。答有四别。一约法异。深妙之法名胜义。分粗浅之法名世俗。二约人。上智所知胜义。中下智知名世俗。三约体异。有实自体名胜义。无实自体名世俗。四约漏无漏异。无漏之法名胜义。有漏之法名世俗(实智讫)。

  言方便智有三或四者。疏主意欲拟解此经方便者。但一切经中有方便字。总引来也。然后局明此经方便。且泛明一切经中方便。方便善巧智体唯一。十波罗蜜中第七所摄。或三者。一进趣方便。二施为方便。三集成方便。或四者。于第二施为中。开出权巧方便。摄则有三。开乃成四。

  言进趣方便者。进趣即是方便也。秀云。是小乘说佛及菩萨二乘。在于资粮加行二位。修七方便。进趣见道已去。四向四果。名进趣也。

  言谓见道前等者。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三总想念。四?。五顶。六忍。七世第一。且五停者。一多贪众生令作不净观。为诸众生不了世间。五尘境界皆是幻化。又亦不知自身本是四大五蕴三十六物以成其身。遂耽染五尘。保自身命。不能离染。由此长劫沉沦。故佛大悲。欲令出离爱染。令其观察诸法不净。故作不净观。能除四种贪。一者形色贪。谓见长短方圆容貌美妙。生贪心故。缘烂坏等想而治之。二显色贪。妆粉衣服向上。作青淤等想。作不净观而治之。三者妙触贪。触身细滑按摩等境。而生贪心。作虫䖵等想治之。四供奉贪。谓衽奉合仪。歌悦欢适。因此生贪心。令观死尸不能举动。而以治之。对法论云。随境界力。烦恼现前。此观若成。观一切境。皆为不净。若食入口。不净想现。即便吐出。此观乃成。二者多嗔众生。作慈悲观。破嗔恚者。由诸众生无始时来。常习嗔恚。相续不绝。嗔若起时。众生身中所有善法。悉皆灭尽。能害众生法身慧命故。遗教经云。当知嗔心。甚于猛火。欲令断嗔。绝不善源。应观众生。如己子想。而修慈悲。三者多痴众生。作缘起观。令观十二因缘。愚夫于此。不了因果。广造恶业。对彼为说世间谷麦种子。如是因果生生不绝。喻彼自身因果相续。无明发行。爱取润生。后得入道。四者着我众生。作界分别观。为诸众生不了此身。五蕰十二处十八界。和合所成。实无有我。妄计有我。由计我故。受生死苦。佛为愍此。令观此身唯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实无有我。名界分别观。五散乱众生作数息观。由诸众生无法系心。纵逸放荡。情无禁制。故数息以止散乱。数者数数。息者止息邪想。种种攀缘。造恶弥多。修善全少。故令数息。以上散乱。谓彼息风或出或入。由中间暂时止息。名息也。然有六因而得圆满。一数(上声呼)谓计心缘出入息。唯念忆持出入息数。从一至十。此有三失。一数减失。将二作一。二数增失。将一作二。三杂乱失。将入作出。将出作人。离此三失。是名正数。若十中间而数错乱。复应从入。次第数之。终复始。乃至得定。二随者。谓系于心缘出入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所得何处。若息入时。入内身中。遍身而行。若出身外。一搩手乃至一寻。随所至方。念当随遂。三止者。若不数息时。不得令心散乱。事须止心系念在鼻端。或在眉间乃至足指。随所著处。数止其心。四观者。谓随观察此息风已。兼观五蕴身。乃能造所造。所造十二处十八界为境。五转者。转谓移转。缘息风时。安置后后。胜圣根位。乃至世第一位。皆通作此行相。六净者。谓后升进入于见道。乃至尽智。名之为净。问停者何义。答摄云齐也。意说五停心观气力齐等。随修一观。得入见道。力用均等。西明云。停者住止义。此之五观停止身心。停者住也。于此五停。行者停住心也。二别相念观者。论名自相念观。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大种所造身。是身自性。受是受自性。心是心自性。除此三解。所余说法。名未自性也。一观身不净。除净倒。有五。一种子不净。牡丹从子生还香。伊兰从伊兰子生还臭。二乘者施戒忍生还净。凡夫从无明贪爱生故。名种子不净。小乘观行。观行父母遗体。以为不净。二住处不净。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臭秽之处。于此安住。三自体不净。地水火风。假令连持皮肉筋骨三十六物。以成其身。名自体不净。四外相不净。九窍常流。垢污臭秽。疮痍脓血。?泪涕唾。名外相不净。五究竟不净。气绝已后。膀胀烂坏。皆成可恶。及招后身。沉沦六趣。名究竟不净。二观受是苦。除乐倒。有二。一观三受为三苦。二观八苦。为苦。且三受者。一观苦受为苦苦。二观乐受为坏苦。三观舍受为行苦。二观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三观心无常。除常倒。心心所法。刹那无常。前生后灭。犹如猿猴曾不暂住。有非常有。不及无为。无非常无。不如兔角。无彼有无二常之相。故号无常。经云。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类浮泡。不得久住。想同阳焰。从渴爱生。行类芭蕉。中无有实。识如幻事。颠倒所起。四观法无我。除我倒。法有三科法。观此法中。都无有我。凡夫外道。妄计无我之处。强执我也。即蕰计我。离蕰计我。佛教蕰处界中。但有从缘生法。都无有我(上别相了)。三总相念者。总将身受心法。一处向上。作苦空无常无我观。名总相念观。稍胜前位。名总相念观。梵云毗钵舍那。此云观。观即慧也。四?位。从此总想念住成就已。次生?法。圣道如火。焚惑薪。圣道火之前相。故名为?。此?善根分位长故。能具观四谛十六行相。一观三界苦果为苦谛。二观三界因为集谛。三观无为法为灭谛。四观能趣行为道谛。此顺决择分善。初善根生。名为?法。是后圣道火之前相。立以?名。此位之中。以有有漏心。学观四谛也。五顶位。此位之中。重观前境。四谛十六行相。?后有善根生。名为顶位也。于此善根中。此最为高胜。由如人顶。故名顶法。然此位中。于佛所说苦集灭道。随顺观察。于三中。信为上首。六忍位。谓顶法后有善根生。重观四谛。忍者。印可达悟之义。于四谛理。能忍印持。此最胜故。故名为忍。又无退堕。故名忍。下忍中忍。同前?法顶法。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上品忍位。唯观世第一相邻接故。唯一行一刹那心。名上忍。中忍等有减缘减行等。恐烦不述。七世第一法。从上忍无间而生。此有漏故名世间。于世间中。是最胜故。名为第一。唯缘欲苦。唯一行相。唯一刹那心。亦同上忍。有仕用力。引见道生。故名最胜。名世第一。此之七种方便。皆趣圣道之方便。名七方便也。

  言进趣等者。进趣。解前进趣二字。向果者。此之七位。趣向见道。见道名果。

  言所学有则曰方等者。七方便是二乘人所学法。不净观是多贪众生所学。慈悲观是多嗔众生所学。三十七方便。与修行人。作模轨法则。名所学有则也。随位者。五停心观。别想念观。总想念观。并在解脱分位。四善根在决择分位。故名随位。顺宜者。多贪众生作不净观。着我众生界分别观。多嗔慈悲。多痴十二因缘。散乱数息。名顺宜。随彼修行人地位。名随位。随彼修行人根宜。名顺宜。

  言施为方便者。施由设也。为由作也。

  言谓方便善得者。前七方便。进趣小乘人。今此施为方便。为菩萨。即十波罗蜜中第七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上举体)。

  言后智妙用者。显用也。论云。后五波罗蜜多。皆后得智善巧波罗蜜多。后智妙用。能行二利。故名方便。

  言一教行等者。如来所说。可依可学。不同外道非可学故。佛说法有可准承。故名方。此是教也。禀教获安。此是行也。三乘五性随闻而学。皆获自果名便。非如舍利弗。令断金之子作不净观。浣衣之子引作数息观。不名方便也。获益得稳便。利便名便也。此唯利他也。

  言证行方便者。证谓所证理。行谓能证智。二空双证。理上无分别。名正直曰方。唯根本智内证。余智不能名智。顺正理名便。此唯自利也。

  言三不住方便等者。莅由临也(利音)。根本智证真。名临真。后得智达俗。名入俗也。即后得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名莅真。入俗即无住涅槃。能行二利也。或莅则疏。入则亲。后得智变影。缘如疏故。名莅真。后得智亲能达悟。名入俗也。方则约法。便则约人。即是证真达俗之方便法也。

  言三集成方便者。此与前二方便不同。唯取一个法上能摄得多法。向一个能摄法上。说方便也。

  言诸法同体巧成等者。引文也。有方便故。一法向上。能集?得多法。名巧相集成也。秀云。诸法虽异。由道理等巧相集成。令多法同体集为方便故。名集成也。

  言真如中等者。问如何名集成方便。答多法同体。总有三种集成。一以真如中具恒沙功德。一切诸法。皆不离真如故。一切法亦如也。二以智为门。摄一切法。即一切法无非般若。即五种般若摄一切法也。三以识为门。摄一切法。即一切法。皆唯识故。华严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等。

  言以智为门等者。相国云。真如具德。虽过恒沙。空智为门。理皆证尽。万像凡境因从心生。一念制之。皆不离识。以识为门。真俗咸达。以智为门。万像如一。华严颂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识智两强。因果二位。如一池水。有无量门。闭余开一。即无量门水。皆名一门水。无量功德法。归智慧门。五位不同。总名为识。识自性等。问何名智上方便。答果中智强识劣。摄余归智。自性总名智也。四智。菩提。智自体色法。智所缘心心所法。智相应不相应法。智分位无为法。实智性。总名为智也。因中以识为门。八个识。识自体心心所法。识相应色法。识所变不相应。识分位无为。识实性。又三义。一摄相皈真如性为门。二揽余皈智以为智门。三摄境从心以识为门。故名方便。

  言故菩萨地等者。善巧成。即方便也。

  言十地云总同等者。引例成也。十地者。即十地论解十地经。彼经中二十句。叹菩萨德。论家释前十句经文。作六种义解。即是总同成。别异坏。彼论解前十句经文。为十种入。入者证义。十种入者。一根本入。谓智慧地。二摄入。谓闻慧。三思义入。谓思慧。四法相入。谓了知诸法。五教化入。谓说法。六证入。谓见道。七不放逸入。谓修道。八地地转入。谓出世间道。无贪等善根净故。九菩萨尽入。谓第十地。十佛尽入。谓一切智入智。彼论将此十种入。作六种相解。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谓总同成别异境。以总对别。以同对异。以成对坏。就十种入中。最初第一句根本入。初一入是总。余之九入是别。初第一入总摄得下之九入。下之九入。因他第一入方有也。且依六相解十种入者。一总。即根本入。问何名总。答总相者根本也。此在种姓。由有种性。余九皆成。所以根本入名总。余九是别。问何名别。答由初一个入。摄得余九个入。入义是一般所以初入名同。同相也。问何名异。答异相者。余九个之中。一一有多差别。名异也。问何名成。答最初一句为能成也。余九句是所成。成者略也。坏者广多说故。名坏也。又成是所喻也。成者如积集多尘。成世界故。名成也。坏者喻如尘散世界。即坏也。十地论名六相门。于一切法上。皆具此六相。且如此讲堂。总名讲堂。缘等一一皆具此名。是别。此柱上有成讲堂用。名同。椽等不是柱。名异。此柱等和合共成辨。名成。各守自性不相交杂。名坏相。问疏引总等。有何意趣。答疏中只取总同成三个。不取别异坏。就三之中。唯取总义。能摄余九句。意取以想对别成立。此中以少含多巧相集成。故名方便。如此经言。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一句。是总。是根本。具含得八地已上菩萨功德。经言。皆得陀罗尼等。十二句经文是别。故名方便也。

  言包。总有则等者。真如名总包。彼别法有轨则。故名为方。以少含多。名便。以真如一法能含多法故。名便。便者便宜。

  言实无此事等者。如来实无叱呵调达。爱语罗睺。金锵马麦。亦如瞿师睹三尺。五百婆罗门灰身。持衣说净乞食等事。今说有者。应物现权而有。故言方便也。

  言谓以三业者。佛地论六云。谓成所作智起三业化。一身业有三。一神通化。谓作十八变等。二受生化。谓八相成道。三业果化。谓示现金锵马麦背痛等事。二语业化亦三。一庆慰语化。谓弟子修行诸妙行。庆慰令成。名庆慰语化。二方便语化。谓对放逸。赞不放逸。安置学处。令厌恶法。名方便语化。三辨扬语化。谓说决择。随诸有情种种意乐。而演说法。断诸疑惑等事。三意业化有四。一决择有情化。八万四千心行差别。一一皆能起对治门。二造作意业化。谓如雨华动地等。如来观诸有情所行之行行不行。若诸恶行不行有德行即有失等。三发起意业化。谓宣说发他人善根故。化邪众生。行实众生等。四领受意业化。复有四。一一向记。有人问生者死耶。答生者皆死。二分别记。有人问死者更生耶。分别答云。阿罗汉人死了不生。由无烦恼。入无余涅槃故。凡夫死了却生。三返语记。有人问言。人是胜是劣耶。返问言汝说人。为复对天。对三途。若将人对三恶趣。人是胜。若将人对天。人则是劣。四嘿置记。有人问言。我是常是无常。我是有是无耶。嘿置记莫对。恐转增其病。我若是有。则说常与无常。我既是无。本来无体。何处说有常与无常。问成事智是前五识俱智。何言意业化。答无上觉者。神力难知。不可难也。

  言此对实智等者。意对自受用身说。即根本智。权巧方便。是后得智。潞问四种方便。皆对实智。何故偏说此权巧智。对实智得名方便耶。答前三方便。于中兼有实智。所以不对实智名方便。此第四权巧方便。无而忽有。唯后得智上作用。所以偏对实智。立方便名也。又前三方便。各对别法标名。且进趣方便。对果施为方便。对教行集成方便。对以少含多。今此第四既言权巧。事须对他实智。立权巧名。不尔。如何得名权巧耶。

  言利物有则等者。以法顺根。解法也。随时而济者。以根就法解。便众生乐大小乘。佛与说大小乘法。若乐人天乘。与说人天乘。或根熟者与说。名随时。利物有则者。如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又刚强众生。刚强化等。意言如来实无羊鹿化城。但是随根巧权。逐便施为。故名权巧方便也。

  言此体即于等者。问此权巧即于施。为中分出等者。施为中三方便。问何方便中分出。答于教行方便分出。兼是不住方便一分也(上泛明一切方便了)。

  言今此有三等者。局明当经方便。辨云。疏中四重。初三种方便。次十二种方便。次六种方便。后二种方便。亦可多种。初之一重。正解经意。后之三重。摄附论文。三中复二。初总举。后别显也。此初总也。接下即引导众生。显上乃发明佛法。通彰合斯二种也。

  言此经下云十方等者。问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此是显上。如何言接下。答意取无二无三两句。名接下。今取上句一乘。

  言又正直等者。正直是一乘。方便是二权。令舍昔时方便。取今日之一乘。故名接下。经文三周皆有。初周云。或说修多罗等。第二周羊车鹿车。今在门外。第三周汝等勿怖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问十方世界中。有二有三乘。又不除却方便说。即合是接下。既除却方便说。又无二乘三乘。此是显上。何名接下。答二解。一云。若约无二无三。又除却方便。不令是接下。今取所除三乘。所无方便。名接下。故三乘方便。是接下。二者。顿悟菩萨。是上根性人。回心声闻渐悟菩萨。是下根性人。只此经文。为回心声闻下根性人。前领说此经文。故名接下。问若是委曲说。可名接下。今既正直说。何名接下。答二说。一云。取所舍方便。对回心声闻。名接下。二云。只正直舍方便之言。接引回心下根性人。亦名接下。

  言于前四中等者。指文也。接巧之中通三业。今此多是语业也。

  言一身方便等者。经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身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右手执持除粪之器。隐报身之实德。名脱璎珞。现化相之权形。相同有漏。名著垢腻之衣。尘土坌身。示有烦恼粪器。小教诠显。义同手执。右者先也。用之先故。名为右手。

  言我此九部等者。下科显小法非真说。为大本证语方便。

  言又趣波罗奈者。言趣即是身业。转四谛法轮。即语业。身语双证。

  言寻念等者。下科。且说三乘众生有益。问无漏寻伺。但在因中。云何如来更言寻念。答此示相也。下科示相思惟。

  言上同古佛者。解上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二句经文。

  言下顺有情者。解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二句经文。

  言佛地经云者。引教证也(上解权巧之也)。

  言依此解云等者。称可法则曰方。言善逗者。逗者易义。化二乘人。从浅至深。名易也。又住止义。法称于根。根住外法。名善逗也。

  言往生论云正直等者。潞云。此所引论文。是潭鸾法师注往生论文。问何名正直。答离谄为正直。解方字外已为便。解便字也。菩萨先人后己。又外是众生。已是自身。菩萨教化众生。亲于他人。疏于己身。菩萨以大悲。摄外众生。同于己身。故名外己也(上解已是菩萨自身外属他之身也)。二云。使己如外人。将他如内身。将外同己。无自他故。无分别故。易云。君子外其身。而身先不顾自身。而身先也。菩萨亦尔。凡所修行。不自为身。但为众生。令同己益。故名外已称便也。

  言隐便云方者。便是所接有情是劣。方属能接之圣智有情。稳便之方法。名便之方。依主释(接下了)。

  言二显上名方便者。显胜上之法。即佛果理智。皆胜上之法。言方便者。理体微妙有则曰方。智用双巧为便。故名显上方便也。

  言无垢称云等者。彼经说。有智慧方便。能离于缚。即显上也。贪欲是凡夫缚。贪涅槃是二乘缚。贪禅定是菩萨缚。有方便故。得离此缚。即是此间显上方便。菩萨登地已上。起无分别智。以无缘悲。摄诸众生。有彼慧悲。不被空有所缚。名解。地前菩萨无彼慧悲。遂怯佛果菩提时长远故。又见众生数多难度。怯彼所求所度。遂住空有相中。被空有所缚。此由无方便故。解即是无漏慧悲。名显上方便也。潞四句。一有便无方。地前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有利他之便。无断惑之方。是名无慧方便缚。二有慧无方便。谓二乘人有慧断惑。而不能利生。名无方便。三俱有方便。地上菩萨不以爱见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猒四俱无方便。余一切凡夫。

  言此经下云等者。我设是方便。教也。即是其智慧门。即接下经文也。令得入佛慧。即所诠智。显上也。又云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接下也。入佛无漏智。显上也。

  言初设方便等者。意言此间是显上方便。前行所引经文。皆和接下引来。所以疏主分析云。初显方便。后显佛智也。

  言理妙可则等者。解方便二字也。可者堪可。堪与修行人为法则。仿学名方。问何名便。答巧用能显。曰便。则谓所诠理。巧用能显。即能诠教之能显理。是方之便。

  言其义等者。其义即所诠理妙。名方。其语巧妙。即能诠教妙。名便。摄教归理。方之便。名便也。

  言方之便者。方是理。便是教。先有所诠。乃有能诠。皆依主释。

  言三通彰方便者。若能被一乘教。对根说。则是接下。若谈一乘自体。即是显上。若别分接下显上者。显上是法华会上一乘教。接下是四十年前三乘权教也。然如来教上。有两个用。一能显所诠理。将教对理。名显上也。若教能接引下类众生。入佛法来。将教对四十年前根论。名接下。具此二用。故名通彰。

  言下经大众等者。正出通彰。经言。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是总也。方便两字。含得接下显上二种。总名方便。故总也。佛所得法。甚深难解。即是诸佛智慧。显上也。有所言说。意趣难知。即是其智慧门。是接下也。

  言又云佛悉知是以等者。潞云。佛悉知是已一句。是显上。此所知法。唯佛则知。余人不知。故名显上也。以诸缘譬等三句。是接下。有云。准疏意。总配通彰。不别配也。但是总显四十年前三乘权教。顺三乘根。令一切欢喜。名接下。法华会上。就大乘根。说一乘法体。是显上法。具此二义。故名通彰也。前来两段。皆别配。唯此一段不配。又疏言。二皆通故。故知是通彰也。问接下等三。三周有文否。答潞云。初周开示悟入。名显上。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是接下。遮令不退。故第二周等赐牛车。显上。以假羊鹿。引生出于火宅。接下。第三周宝处在近。显上。说二涅槃。接下。合取名通彰。

  言即十二种等者。略标类摄也。此经中接下显上通彰三义。摄瑜伽论中十二种方便。彼论外六种。即是此经接下。内六种即是此经显上。合此内外。成十二种。即是此经通彰也。

  言方者统情机等者。统情机之法轨者。解方也。统者摄也。情即有情也。机者寻常解。机者根机。即自有情。此间解机。机者机要。即目教法之体。名机要也。

  言法轨者。法谓方法。轨谓轨则也。此经有显上之方法轨。则能统摄。得能被众生机要之法故。

  言统情机之法轨曰方。问何名便。答便者。济物理之要宜也。便者。宜便要便也。济者津济也。济者济益也。物者根也。理者法也。此经之中。有接下之便。作济物之要宜也。此经之中。有显上之便。作济理之要宜也。

  言方谓方轨方法者。显上也。解方字也。问何名便。答便即要便。济理也。便宜济人也。解便字也(上略方便也)。

  言情谓有情者。解前标中物字也。机谓机要。解标中理宗也。统摄机情。人也。机要之轨法。名方法也。

  言贯人贯法者。此经之中。有接下之方。贯人。此经之中。有显上之方。贯法也。

  言物谓人等者。人物根性也。理谓道理。法也。此经有接下之道理。能济人。此经有显上之道理。能益法也。

  言济人益法故者。别结便字。摄云。济人则利有情。接下。益法即令法久住。显上。合此名通彰。

  言此言意显等者。双结方便二字。有济人之利便。有益法之轨则。名方。故言方便。

  言亦方亦便者。问方便二字。六释中何释。答疏言亦方亦便。持业释。将方就便。便则是方也。将便就方。方亦即便。安国唯依如来后得智。智是体。方便是用。用向上有益法。亦方亦便。有利生之便。名方便。

  言由此义推等者。有取依主有财持业三释。非也。今准经中上下道理。接下显上。通彰三释(上三方便了)。

  言三种合是等。经论相摄内六种。是此经显上。方便外六种。即是此经接下。合此内外六种一处解。名通彰也。

  言瑜伽四十五说等者。初明所成十二种。次明能成六种。前来当经之中。说有三种方便。正是所要。今此疏主见论家说方便。故引来。非此所要。论具标云。云何菩萨方便善巧有十二种。答依内修证。一切佛法有其六种。依外成就。一切有情亦有六种。二六成十二种也。

  言内六种等者。一慈悲顾恋者。即深念众生心。如地藏菩萨。见众生入地狱。菩萨亦入地狱。不舍众生。如于父母怜愍于子。经言。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又云。长者闻已。惊入火宅。问何名内修证。答为众生而复发心。即以悲心而名为内。

  言了知诸行者。由不舍生死。亦能了知诸行。即厌离有为心。一切有为法之总名。为了知诸行。有漏不净。无常败坏。刹那生灭。而不染着。名了知也。

  言忻佛妙智等者。菩萨所修行小善。忻求无上之妙智。即四智也。初一化身因。次一法身因。后一报身因。

  言不舍生死者。菩萨发愿。若一切众生不成佛者。我终不取无上菩提。名不舍生死。不同二乘厌生死求趣涅槃。

  言轮回者。菩萨虽处世间。轮回六趣。教化众生。而于世间。不生染着。

  言炽然者。菩萨行行如救头燃。精进修习无时暂辍。由智故轮回不染。乐利乐他故。炽然精进。有抄将下三句。释上三句。又云将上解下胜也。

  言外六种等者。即菩萨利益众生。令众生舍微小物。或一团食。或以一华。由回向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其物虽少。而获福无量。故颂云。若人好布施。天神自扶将。施一得万倍。安乐寿命长。如一食施辟支佛。天上人间九十一劫常受快乐。

  言令小戒等者。如薄俱罗持不煞戒。经五不死。乃至当得无上菩提。亦引大善根也。亦简外道持鸡狗等戒。空无所获。暂持戒八戒。生天受乐。远招佛果。名大善根。颂曰。若人于百劫。供养百罗汉。不如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齐。以八戒一日一夜得生天。名小戒也。

  言增圣教等者。增谓增益。增嫌之义。有诸众生。于诸圣教。而不解了。随文执义。而生增嫉。谓不解佛密意有空二种言教道理。执空者。增于有教。而生恚恼。执有者。增于空教。而生恚恼。如佛说空。本空遍计。不空依圆。总拨为空。即是增益他圣教也。菩萨即以种种善巧方便。随顺而会通解释之。除其恚恼故。

  言处中住者。于内外及空有教中。亦不生受。亦不生增。名处中住。亦令趣入。即令种解脱分善根。不能进修。菩萨以种种方便。令其趣入也。言已趣入者令成就。成就即是修行。已修行者令得解脱。解脱即是三乘无学果也。

  言十二种中为成四等者。明能成六种。为成外六种。所以修能成六种也。外六种为所成也。摄释云。所成六中。初二少施等善。感无量果。二小戒等力。引大善根。由此初二种。已成满故。不要成也。从增圣教。已后成也。即是能成六种。成所成四种也。问何名能成六种。答第一随顺会通。成前增圣教者。除其恚恼也。第二共立要。契第三异分意乐。第四逼迫所作。成前处中住者。令其趣入。第五施恩报恩。成前已趣入者。令其成熟。第六究竟清净。成前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言随顺会通者。诸谓众生闻诸教说一切法皆悉是空。遂生增嫉。菩萨即以方便随顺。而与会通。将欲说时。先现柔义。身语接引。令生爱敬。除彼于己所生恚恼。彼生爱敬已。于法起乐。然后为正说法等。

  言将为说者。意言若先美人。后必慕法。

  言彼不解空密意言教者。出不解人。

  言一切诸法无性无等者。出不解事。论有五句。一皆无自性。二皆无有事。三无生无灭。皆四等虚空。五皆如幻梦。前三句法说。后二句喻明。疏阙虚空。或疏云等者。亦是等虚空也。即是正出外人所迷之经也。秀云。谓世尊经中。说一切法无性无事无生无灭。如幻梦等。皆是世尊密意而说。非是诸法其体都无。所言无者。但约遍计所执。众生不解佛密意。言一切皆无。遂生憎嫉。名为不解空密也。

  言无性谓圆成。无事者谓依他。不同禅师。菩提涅槃亦无。非此计也。

  言如理和会者。正会有四句。问和会何法。答会前提圣教者。除其恚恼也。

  言彼经不说一切等者。会第一句也。经意不说依他圆成一切诸法总无。其自体故。言不说一切法体都无所有也。有为无为摄一切法尽。名一切法。即是依圆二种是有也。

  言但无所执可说等者。为有愚夫强执增益。我法自性。恐不能断。故密意言一切法都无所有。言无者。依圆二性向上。遍计所执言教向下。都无定体。故言但无所执可说自性。不说依圆亦是无也。问但无遍计一种。云何经言一切法皆无自性。答能遍计心。执彼彼物。所以遍计亦名一切。但约诸法上。可说自性。谓一切法离言说。言说不得诸法自性。执有言说诸法。皆是遍计所执。意言谓能遍计心。无始已来。依名计义。以义计名。此所计法。举体非有。但是计心。执有自性。今者说彼言无。非是无彼所遍计境依他性也。问所遍计境为通何性。答摄大乘说。是依他起性遍计心等。所缘缘故。既为所缘缘。必须有体法故。彼所执我法。是所遍计。问执心起时。当情我相。说为何等。答此但名境。不名所缘。缘境义宽。无亦名境。所缘缘狭。无法即非取。彼依他法为所缘缘故。意言自心变起。离自心外。无有别境。能牵于心。如彼依他。问圆成实性。何非彼境。答真非妄执。所缘境故。若依展转说。亦所遍计。如计绳为蛇。迷杭为人。麻喻圆成实。绳喻依他。作蛇解时。便是遍计。理实通迷也。

  言据第一义非等者。此会前五句中。第二句经中无事也。若依一真法界。此言说事。都无实体。意言虽有依他圆成二法。所言说事。然依此事起遍计言。如此遍计言下所说法之自性。如兔角等。性离言诠。彼执法心无其自性。若尔。与前性何别。答前约无其体性。此约无其事相。前即所计境。此即能计心也。

  言既彼性事等者。摄云。会第三句。前说性事皆遍计所执。本无自体。体既是无。何有生灭。皮既不存。毛将安附。所以彼经言。一切诸法。无性无事。无生无灭等。第四句如虚空等者。疏中阙不引。摄云。彼论云。譬如虚空受种种色。色无之处。即显空虚。犹如依圆。为我法二执所蔽。执无之处。即显真如等。

  言又如幻梦等者。会前第五句皆如幻。梦明彼依他。犹如于梦。如手巾上结兔。显是幻也。睡中所见梦也。既是幻梦。皆是虚妄所有。都无作用。又依他性但如幻有。由此会通。令增圣教者。得除恚恼。意言一切诸法。即依他起。皆如幻梦也。

  言非如显现者。依他法上。有体有用。名如理显现。遍计性无体法。不似依他法上体用显现。

  言亦非彼事都无等者。意道遍计性向下依他法。是有遍计。不同依他法是有。故言亦非彼事等。

  言二共立要契者。契者约也。论云。菩萨若见有情求饮食资具。疾因名利。工巧艺术。即便共彼。先立契云。汝等若能知父母恩德。及供养沙门婆罗门。乃至若能持戒。我当随汝所欲。与汝衣服等。如其不能。乘不施与。此第二第三度。成前处中住。令其趣入。

  言异分等者。有二意。一者先许者之名同分意乐。二者异于彼故。名异分。又意。一者先许后通。异前分故。二者非内心尔。外现违内。故言异分。论云。谓诸菩萨。与诸有情。立要契已。彼诸众生。得如上衣服资具田宅。不肯修菩萨行。及以利益之意。先许不与。或已却夺。非是恶意而不与也。彼若修善。还却与之。现愤恚相。非内意乐。实欲拔济。示现嗔恚。名为异分。

  言此等权时等者。问菩萨教化。何起嗔恚。答疏言。此等权时等。如世父母。愤责子时。汝甚愚痴等。非内心实等。

  言四逼迫者。或前处中住。令其趣入。

  言有自在力者。论云或为家主。或作国王。名自在力。不知恩德者。与钱财饮食。于彼前人。有大恩泽。彼不顺行。名不知恩也。先求所许。与钱财物。彼不修行。并不与之。令断所求。故大论云。诸亲用等。若于父母。不知恩报恩。乃至毁戒之者。乘即不与衣服。或当捶罚或当驱摈。立一使人。当令伺察。由是有情怕怖治罚。断诸恶法。皆修善法。瑜伽论云。逼迫所作。方便善巧也。

  言五施恩报恩者。成前已趣入者。令其成熟也。

  言曾于彼所等者。菩萨曾于有情。或济所须。或济危难。令得安乐。彼诸有情深知思慧。欲得报恩。菩萨尔时劝令修善。以受报恩。菩萨告言。汝等以非世财成相酬报为大恩。汝但修善。名大报恩也。此下第四第五成度前已趣入者。令其成熟也。

  言六究竟清净者。第六度成前已成熟者。令得解脱。究竟者毕竟也。清净者离染也。果道满已。已历三祇。令生忻乐。请转法轮。论云。云何菩萨究竟清净。答先现上生睹史多天。无量有情。作如是言。有菩萨生此天来。不久下生。往瞻部洲成佛。觉我有情随佛下生也。即是弥勒菩萨。于昼夜六时中。一一教化五百亿天子。成不退转。

  言此中方便等者。指方便品也。即是瑜伽论能成六种中。随顺会通。成前增圣教者。除其恚恼。亦即通三方便。会昔三权。接下。通今一实。显上。合此二种。名通彰也。

  言决择唯识等者。金云。两文说有二种。皆是此法华中方摄。设于二乘。即是拔济。回心向大。即是回向也。

  言如其所等者。秀云。彼之拔济方便。即此接下。彼回向方便。即是显上。合彼二种。即此通彰也。

  言皆此所摄者。潞云。拔济是此会昔二权。回向是此显今一实。问何名决择唯识。答唯识有三名。成唯识。净唯识。三十唯识无决择唯识。决择即瑜伽决择分三十卷也。

  言出体性者等者。即别境中慧也。

  言无分别智等者。秀云。方便之体。合以名句文。而为体性。今取智为体者。谓后得智有此言说方便故。但约智而为性也。从本言之有二种。一本智。二后得智。本智如哑受食。无言无说。又根本智如人远行。渴得一碗蜜浆。正吃之时。口说不得及。其吃了唱美。方有言说。根本后得二智亦复如是。问今此品中明方便智。以何为体。答唯后得智为体。通根本也。问如何解方便。此间说根本智耶。答因有根本。方有后得。故先说也。二者。后得智为他说法。必由根本智内证。所以疏言。无分别智。内冥真理。后得智中为他说法。

  言唯识等说等者。对法论说十度中。后四唯后得智。第六唯根本智也。后五即般若方便愿力智。此京说。若约十度解。后四唯后得。第六唯根本。若约六波罗蜜说。第六通加行。后根本行得三智。今授十波罗蜜说。方便波罗在第七地。只合言后四波罗蜜多。皆后得智性故。若言后五波罗蜜多皆后得智。滥他第六度。唯是智根本。如何通会后五。答章敬云。今取后五波罗蜜为一句。多皆后得为一句。则无妨也。以彼后五中第六一个唯根本智。余四唯后得故。言多皆后得。意言疏约多分言。云皆后得。非唯后得。

  言其能所诠等者。会违也。问前释中方便通教理。如何出体但言智耶。答有二。一依以别就总解。二依摄末归本解。且初解。疏自通云。其能所诠性又各别。是第一义。因智而显。是第二义。能诠是教。所诠是理。教之与理。性各自别也。教是别。理是总。摄别就总。但言方便智。二云。教理两种虽殊。因智而显。智为根本。意言其能所诠虽二性别。并方便摄。俱因智显。所以取智因有后得智。方有能所诠故。

  言下释本文者。分三。初疏科初周。次论科此品。后众科此品。今当疏科初周。且序分正宗流通三段。不同今当正宗。正宗中分三周说。法说。喻说。宿世因缘说。三周不同。今当第一周法说。法说有四。初世尊晓喻。方便品。二鹙子领解。三佛重述成。四为之授记。

  言此四之中者。初晓喻。在方便品。

  言后三等者。领解述成授记三文。在譬喻品。且领解者。经言。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等。三佛重迷成。经言。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四为之授记。经言。舍利弗汝于未来过无量无边等。问上根鹙子闻法说一乘。疏主何言晓喻。一何相违哉。答此是开晓诱喻之喻。非是喻况之喻。问荷恩云。如猫牛爱尾。如优昙钵华。岂不是喻。答有二意。一晓喻之字。从言傍作。论由明也。若喻况之喻。口诱傍作也。二云。虽猫牛等。言非是此问。正说喻处也。

  言佛晓喻中论判为五等者。只缘经是佛说论是菩萨造。所以先依凭论家。科为五般。初叹法胜妙分。经言。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云云)。二叹法师功德分。经言。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三大众定疑分。经言。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千二百人。第四大众定记分。经言。佛告舍利弗。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第五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断疑分(上科了)。

  言法为佛师者。问何要取初叹法胜妙分。答疏言。法为佛师一句。是涅槃经诸佛所师。所谓法也。

  言人由法以等者。问因何第二叹法师功德分。答疏言。人由法以成德。书云。人能弘道。道以润身。

  言诸声闻等者。问因何有定疑分。答疏言。诸声闻等五句。疏初三句解定义。后二句闻叹已下解疑字也。然定与疑别。并约鹙子说也。于自所证有余涅槃。遂执为决定。闻佛叹二甚深。遂有疑生。合此二种。名定疑分。经云。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是定义。而今不知是义。所趣疑义也。

  言佛心所为等者。问何故有定记分。答疏言。佛心所为等。谓先说无量义。后说法华。只为回心声闻作佛。问定疑分与定记上何别。答前定疑属众生。今定记分属世尊也。本来放光现瑞。佛心决定。谓以有所为之人决定。为舍利弗等。说法华经。

  言唱止邀其等者。问既言决定。何故三请方说耶。答有二意。一欲令声闻生殷重心。声闻之人多皆慢法。于一乘法上。若生慢。永劫不得解脱。故令三请。二令恶人退席。故有三止。一往者似佛不肯说。唱止之时。却是说相。欲令声闻生坚固心。三令不退其心转转坚牢。定者佛心决定。记者分别解释。

  言众人之内等者。问何故有断疑。答疏言。众人之内等。闻前唱二甚深。及三请三止。遂生四种疑。一佛于何时。出先权后实说。二云。何知是增上慢。三云。何堪说法。四云。何不成妄语人。向下说经。为断此疑。名断疑分。故论成五分也。

  言或分为二等者。众主欲拟科。当品经文去。先将论家五般科为两般。以义分出也。简要云。三般科为定疑分。后两般科为断疑分。

  言二深先唱者。正宗之中三分科经。今当法说。法说之中。今当世尊晓喻方便品。疏科为四。四般不同。今当二深。先唱警察群生之心。如来入定。观一切众生。根有上中下。名察也。从定起唱二甚深。名警。今取声势稳。名警。警者动也。察者觉察也。先唱二甚深者。即是警动觉察二乘也。

  言初叹所证等者。即是诸佛智慧是所证。其智慧门是所说。则叹所证法妙所说法妙。此皆尽属所。二云。二深总是所证也。说则说所证法妙。叹则叹所证法妙。通此二解。

  言初总标胜妙者。即是诸佛智慧及智慧门也。

  言所以者何下释等者。若约近说。五种智慧。五种甚深。此释中诸佛智慧也。又八甚深及五难。释此中教门也。若约远说。一部经中。说理智处。总释此间智慧。说教权实处。总是释此间智慧门。

  言初显自在等者。经言。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若唯论牒。梵本经云。尔时世尊入甚深三昧。正念不动。以如实智。从三昧安祥而起。纪(多十四字)纪国科五句。一尔时。二字。入定时世尊二字人。三从三昧起者。所起定。四安祥者。现定相。五而起者。正起定也。问何故论解与经不同。经言。三昧是定。以起也。何以论云。以如实智观。答缘经云。三昧是定。从根本智观起。亦是三昧。后得智观起。亦是三昧。天亲菩萨意从简滥所以言从如实智观起。意显世尊从根本定起。不从后得智定起也。又摄云。论举慧影定。邻近释。意说本体用分。了俗证真。不相违故。

  言以如实等者以者。以由也。如者称也。称者可义也实者如实。实者则真如也。唯用正体智。如实而智。名如实智。内冥真如理。名之为观。贯同。二云(官音)。如者真如。如实者实相之智者。是慧也。观者是实以如实三个字。是所缘境也。智观即是能缘心。此后解观字。是定不邪慧也。念缘曾习境。定缘所观境。观是定境。举所缘境。显能缘定心。故名如实智。观从定而起者。示现出定相也。

  言起已告舍利弗等者。问佛无不定心。常在定中。何故世尊从定起耶。答疏中二意。一云。初示现如来。得自在故。二云。如来入定。无人惊悟故。如目连于猕猴池边坐得无所有处定。闻象哮吼声。因惊出定。问象哮吼声为定中闻声。为出定闻。答小乘不许定中能闻。若闻声时。已是出定故。大乘不尔。许在定中闻声。如舍利弗坐定。被大力鬼柏头。出定来。乃觉头痛。此并有惊动。不同如来入定。无人惊悟故(论解了)。

  言观无量义等者。疏解论文。问无量义处定。与如实智观何别。答根本智证着出水之实理。名实智观。若证着出生众义理。名无量义三昧。

  言佛定殊胜入已等者。问佛入定时。余人还惊。得如来出定否。答疏言佛定等。

  言又显于定中等者。问如何他人惊。不得佛自出定。答疏言又显于等。意显佛自在故。要入便入。不假作想。要出便出。不假惊故。不同凡夫等入定时。先种种想加功用。方能入故。佛即不尔。出入纵任自在。从根本起入后得。后得智中。徐审当根。故从定起。

  言即由二义者。结前论处二义。即由二义者。一自在力。二无人惊悟。

  言虽是无量等者。料简所依定。问既言入无量定。即合是无量义。便为定名。何言第四禅。答疏言虽是等。意言依第四禅。观无相理。离八灾。定慧均平。是无漏功德胜故。

  言不告余人等者。秦经云。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论引梵经云。以如实智观。从三昧安祥而起。起已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如来所证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问会中声闻无数。何乃偏告舍利弗。答疏言不告余等。意言此经智慧之经。唯与鹙子智慧。涉深相应。利根第一。故告舍利弗等。相应者相当义。

  言谓舍利弗声闻者。问何故不告余声闻。告舍利弗。答疏言谓舍利弗等。如来说法。鹙子悟解所以先告舍利弗等。

  言一闻即解者。简余声闻法就未解也。

  言佛凡说法等者。机谓机巧。开要有情身中有此机要。或施或张。如来观之。以接道法。如世之机。以是疏之文巧。即开以总。掷之左右。交加织络。乃成奇异罗锦。此亦如是。此品初唱二甚深。二乘不知。便是如来脚践蹈。又云。假使满世间等。鹙子惊怪。父巧大开。从恶人退席已去。世尊广说开示悟入。掷言教总。交加织络。舍利弗未来世成佛。号曰华光佛。便同锦绮。故喻于机也。

  言根法相应者。初周法说一实。唯与上根鹙子相应。故独告彼。即是鹙子上根。而不假喻说。名根法相符。问菩萨更利根。岂不与如来相应。答菩萨不是正为也。

  言不告菩萨有五者。问何故佛唯告鹙子不告菩萨者何。答疏言不告菩萨有五义。

  言一为声闻者。问如何不告菩萨。但告声闻。答疏言一为等。意言即令二乘回心。已舍权取实。断所知障。修法空智。令证无住涅槃。是声闻所作事故。问第六住前。多是惊怖菩萨。欲退住二乘。此菩萨云何不告耶。答权有二种。一权心。二权乘。告声闻意。令舍权乘。彼是权心。故此不相应也。

  言二为诸声闻等者。前是舍权。今此取实。

  言三护诸声闻等者。防护声闻下劣之心故。二乘本来早起怖畏。生悬崖想。若佛出定。更告菩萨。不告声闻。声闻转生怯弱心。故决定却取二乘。不肯回心故。所以出定。先告声闻等。

  言四为令余人等者。经言。大智舍利弗。令得授尊记。我等亦如是。必当得作佛。

  言五为诸声闻不起所作者。即二乘云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更不求趣大乘果故。所以佛破此执。声闻执极。遂先唱叹二甚深。令除小乘究竟果满之心故。

  言果满证圆者。道谛为因。灭谛为果。灭为所证。道为能证也。

  言菩萨于五事等者。问菩提既利根。此经是智慧经。欲说此经。何不告于菩萨。答疏言菩萨于五等。

  言傍告无爽者。问佛说此经时。诸求三乘人。有怀疑网。乃有疑皆断。即三乘中有大乘者。此正告不定性。兼任持所余何言不告。答疏言傍告无爽等。

  言正告不定性等者。问一种不定性。何故声闻正告。菩萨言傍。地前小菩萨亦是不定性。答疏言正告不定等。意言权有二种。一正告住权乘者。傍告住权心人也。

  言所叹之法略有等者。然经文中。理上即有甚深。教上但言难入。不言甚深据实。合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甚深无量。若教若理。皆合有甚深。

  言故论云有二甚深等者。问争知教理皆有甚深耶。答疏言故论云有二等。一证甚深。谓智慧者。此之智慧。通性及相。性即所证理也。相即能证智也。本智亲冥证。后得变影证。皆名证甚深。通五智慧。皆是如来所证法也。

  言梵云阿笈摩等者。疏主解智慧门。古经论云阿含。讹也。新翻云阿笈摩。此翻为传者。瑜伽八十五云。师资展转。传至今。由此道理。故名阿笈摩。即四阿含等是。据实。一切大乘经论。名阿含。总是上古诸佛。展转传来。下经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如是诸世尊。种种缘譬喻。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或翻为教。或翻为净。教有三义。一者。体是无漏。故名净。二者。从真如法界海中流出。故云净教。三者。教体是无满。众生闻者。除惑业。得除有漏。亦成无漏。约用名净也。

  言此甚深义通等者。下疏主分配为缘。理上有五种甚深。能诠教诠着五甚深。道理教上亦得五甚深也。恐人疑只将谓理上有甚深。教上无也。问争得知。答论意如此。一证甚深。二阿含甚深。又云。一者体妙。二者难了。问何故论家甚深通两处说。及至解经文处理上配五深。教上配五难。答所疏言。然理正得甚深之名。门深乃称难见觉等。缘所诠理胜。正名甚深。能诠教。教对理劣。不得正名甚深。将教上甚深义。改作五难。五难者。亦是甚深义。此各有二义。一所诠理。自体是深。法当体正得名甚深。二者智慧。是佛所知法。正名甚深。教上亦有二义。一者教。对二乘浅智。不正名甚深。但名不知。二者教。因理深。教随于理。亦名深。不可共他理齐等。所以不正名深。但言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

  言二乘不知等者。有二说。一云亦者。亦二甚深。意道甚深之义。既通教上理上。总有其二乘不知之言。亦通教通理也。二云亦字亦理。理向上不知。意道不唯教上二乘不知。理上亦不知。今且说于教上尚自不知。及显理上更合不知。教尚分粗浅。由自不知。理更甚深。灼然不知也。问何故但言诸佛智慧。不言诸佛定。答智慧正是二乘所求。二乘所无。故先标唱。令其问取一乘。亦是经之宗体。故不言诸佛定。

  言自余别列等者。摄云。五深别属理。五难别属教。五深者。一义深。二体深。三证深。四依止深。五无上深。五难者。一难见。二难觉。三难知。四难解。五难入。金云。甚深别属教。无量别属理。谟云。自余之言。自一分甚深。通教及理。言理故教。二法无量。别属理也。问五深五难。有何差别。答五难得二乘不知。五深者据佛所证。

  言论说智慧者。此一句引论也。谓一切种一切智智义故。此标章也。此上十五字牒论标章也。谓一切种一切智智义教。此是论家解。论云。一切种者。种即种类。种类不一。名一切种。此解一切种三介字也。此一切种。是向下智体。向上义也。且一切智三个字。属如来五蕰身。假者身。是如来身。是一切智人也。一切智人身中有此智。一切智智此智体。通性相。菩提涅槃。有为无为尘沙万德也。义者境也。义有二种。一义谓义理。二义谓义境。初唯俗智境。后通真俗智缘也。若真如。是根本智家所缘境。名义。若余有为法及变影缘。如后得智所缘境。名义也(论文了)。

  言一切智人之等者。疏主解也。一切智三字。属如来身也。向下重言智体。却是论家最上一切种。种者种类。菩提涅槃含持众多种类。名一切种。种即智也。此第一解。疏主依人法解。缘经文中言诸佛智慧。智慧两字带得人与法一处来。此人法中。解一切智智。兼解向上一切种也。一切智者。一切智人也。一切智人身中有此智。名一切智智。此第一解。顺初周经文。理智双说。开示悟三。菩提涅槃。顺此第一周。故作此解也。

  言或一切等者。第二解也。一切智者根本智。重言智者后得智。相合一处着。名一切智智。

  言义者境也者。问何名义。答疏主义者境。即是根本后得两个智家所缘境也。义有二种。一义谓义理。二义者境义。问何谓彼境。答即一切智人之智境。名一切智智义故。

  言何谓彼境等者。疏主又将论家一切种三个字。作种类义解。何谓彼境名一切种。答疏言谓一切种。一切种者。谓若空若有等者。若空即二无我。即遍计。若有即依他圆成有为有为即依他。无为即圆成依他染分名有漏。净分名无漏。若教。是十二分教三乘教。若理。一切道理。理真理理。又有一百法。有为九十四。无为有六种。有漏三十一根随二十六无想定及事异生性悔眠。无漏七灭定六无为。名一切种也。

  言谓此一切种者。将一切种三个字。是他一切智家所缘之境也。

  言即此一切种等者。别结皈也。一切者。即根本智后得智。境即真俗谛境。三种法总名所诠之智慧。总是解诸佛智慧也。

  言今以理穷等者。重明一切种。疏主前来虽有多解。犹恐解一切种义不尽。又前来虽以本后人法解智慧。疏主缘道理未尽。今以理穷。更作五种智慧。解一切种一切智慧。乃尽也。五种智慧。即同般若五种也。一智慧性者。谓实相般若。智慧相观照般若。智慧伴眷属般若。智慧因文字般若。智慧境境界般若。

  言一切智慧性者。性谓真如。故下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言论自释云等者。问真如何名智慧。答二意。一云。论云。谓如来藏。法身之性不变故。佛智具知此实相体。穷源尽底。故名究尽。二云。谓真如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既言如来藏性为体。真如亦名智慧。

  言揽法成人等者。问此间是所证所说法妙中。如何引能证能说法师功德经文来。解此间所证法妙耶。答。佛无别佛。揽智慧为佛体。能成所成。皆是智慧。揽法成人。人之所成智慧性。唯取真如。此真如又须是如来身中真如尘沙万德。十地菩萨揽法不尽。不得成佛。此先由成佛。具能证智。证所证真如。方堪为智慧性。性之与相。皆是智慧。皆是佛身。故引下为证也。二云。揽者证也。先由穷尽诸法实相。证尽法身理。方是佛身。佛身因此智慧性。成就得也。疏主下解云。法即是佛。佛即是智慧。佛身不离智慧(此正义)。

  言无漏能者。无漏简有漏。能观简所观也。

  言方便知见者。根本名知。后得名见。谟云。知约内心自证。稍亲。见约外缘于境。稍疏。故配本后。

  言智慧伴等者。是相应功德。即佛身中心心所及诸功德法。经云。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等。

  言智慧因者。因有二种。一言生因。名句文等。即是经云种种言词也。二智了因所起知解。下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因中万行。唯因非果。能诠教通因中果中也。所以能诠及万行。为智慧因也。

  言如是相等者。准下料。为佛所说法。如证而说。如是相者有为。如是性无为。如是体五蕰非五蕰等。力常法作无常法。因建立果义。缘成辨报义。果四果。报异熟名报。本即不生。末即生。

  言今智慧门既是等者。门既是能诠教不取取四舍一。次依诸文。唯取一。然依诸教。五甚深中。多唯智慧性。真如为体。取舍一余四。后依此经。取二舍余三(上科下解)且初准理。通四慧者。准道理。不取能诠教。取余四慧。性相伴境。名诸佛智慧也。问何故不取能诠教。答一缘是能诠教。二缘是权方便。故不取也。兼简智慧因中一分行。亦不取也。问何故不取智慧因中行耶。答今此解果中功德也。教既是因。简万行。又是因非胜故。不取智慧。因中万行。一分但说四全。故言即余四慧也。

  言义虽可尔者。明取舍也。诸教唯取一。向前说五甚深。道理实如此。然依诸教五甚深中。多唯慧性。唯取真如理。名智慧也。

  言诸教者。即是胜鬘涅槃也。

  言五甚深中等者。问何名五甚深。答即是义体。证依止无上取此五种也。不是此间性相伴境。因此是五种智慧也。然五甚深。唯依一真。如向上立也。疏主引诸教来。例同此经。亦合取真如理。为诸佛智慧也。

  言以阿含甚深即昔等者。问此经何处是取真如理。名智慧处。答此经亦有处真如理作智慧。一乘亦名为智慧也。所以疏言。阿含甚深。即昔三教。一往看。恰似解智慧性处。忽然说阿含甚深。即昔三教。有似疏文孤起。却是疏主深意成上。此经舍权取实。真如为一乘体。问一乘以何为义。答一乘者真实义。唯真如理。名一实也。阿含甚深。即三乘权教。教既称权。返显教下。所诠理。是实将权教。显实理也。问何以知此处阿含教下唯取真如理耶。答论云。证甚深无上甚深。疏主引此文。证真如理。名一乘也。彼证甚深无上甚深皆以真如为体。

  言无上甚深者。问此经何故唤真如。作智慧也。答疏言无上甚深。是大菩提故。故知真如亦名智慧。

  言胜鬘经中等者。胜鬘经中。说一乘体即真如。胜鬘既尔。此经化城品宝所亦然。皆以无为为二乘也(上密会诸教但取一舍余三)。

  言今此经中等者。此经中依实胜慧。取二舍余三。依实二字简权也。智慧因中。教行两法。对果称权也。胜慧二字简因伴境三是劣法。亦非胜也。今唯智性智相也。问莫违他家五种智慧道理。答举此二种。余三自成也。论家胜劣双取。即言五种智慧。经家举胜也。偏言二种性。即涅槃相菩提此二为体。自余三成。

  言菩提菩提断皆名等者。问为复此经独取理智。为复兼诸经。亦有说处。答疏言言菩提菩提断等。此是金刚般若论云。菩提断障得处。亦名菩提。真如是断障显处。亦名菩提。真如是智所依处。亦名般若。一切有为无为。皆理智摄。名摄一切尽也。

  言牛车言作者。经云。吾为汝等造作此车等。显是智相。有为之法。可言化故。无为常住。不可化故。

  言各与一故等者。是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重显牛车。亦复有为。各各从自无漏种子生。无为常住。一体不可言各与一也。

  言宝所旧有即智性故众共等者。众商往宝所。共取义昭然。佛子各证如。即名众共取。如山中宝藏众共取。疏主缘古人取涅槃为车体说着处。皆便破古人牛车言化显是有为也。各与一故。显不是无为。无为共有故。宝所共有。是智性故。众共取故。不言各与也。示佛智见。是智性。悟佛知见。是智相。即是菩提涅槃二故。

  言由此有故等者。问此经既取智性智相二种。为诸佛智慧。莫违他论家五种智慧道理。答疏云。由此有故。余三自成。问云何由智性相二种故余三自成。答既有智慧。同时心所。即是其伴。智慧要因于教及万行生起。即有因也。智不孤起。必托于境。故有伴境因也。故言余三自成也。

  言下云一大事等者。开佛知见。双开菩提涅槃。示佛知见。别示法身理。悟佛知见。别悟报身智。性相二种。即唯此二。若因若果。因中理智。果中理智。故言即唯此二也(上解诸佛智慧)。

  言谓此智慧等者。问何法是理。何法是教。答疏言谓此等。意言真实之道理。非独真如名其理。诸佛智慧。通性相故。又真者真实。理者所诠之理。对彼能诠教权。所以理智名为真理。非是唯取真如名为真理也。

  言三乘权教者。大乘教名权。对彼真理。亦名权昔。对不定性。于一乘上。权说三乘。若离一乘。三义不立。一乘教亦得名权。实无三乘。权巧施设三乘名等。

  言总标实权者。双结实权理教二别也。唱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是标实。若近取同下五种智慧五种甚深。是释实。若远取三周说行果处。是释实。并两品一乘果。亦同于此也。唱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即是标权。若近取五难八甚深。是释权。若远取三周之内及十二品一乘境中但说权教之处。总是释权。誉云。智慧甚深。教门难入。即表大乘理教。实二乘不知如来权说。即表二乘理教权也。

  言欲令二乘舍权等者。问世尊方便品初总标权实。唱二种甚深。有何意。答疏言欲令二乘等。所以初唱智慧甚深。令二乘人知实而可取。初唱教门甚深。令二乘人知权而可舍。又前疏主解云。能诠之教名权方便。所诠智慧名真实乘。真实乘中。欲令二乘行因取果。

  言故胜鬘等者。引彼经证正相当。问争知世尊四十年前为二乘人说权。令交法华会上舍权。答疏言胜鬘由此等。彼经说二乘四智。即是二乘四谛智。四谛智即是菩提。即当此经羊鹿。得涅槃者。即当此经化城。彼经言。二乘四智不究竟而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方便欲令不定性二乘得羊鹿四智及化城。涅槃已后舍羊鹿四智。令取牛车。舍化城涅槃。而取宝所。故言是佛方便。正同此经意。

  言欲令舍二者。舍二乘生空理智。取一乘二空理智。即是登牛车。至宝所也。

  言证甚深论有二义等者。略标也。卞和献玉。难了如楚王。不识其体妙。唯佛与佛能知难了。乃至二乘不测也。

  言又甚深者一切等者。其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其智慧门甚深无量。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翻译之家。意在省略。理上唯言甚深。教门上甚深。回作五难。五难即甚深也。二乘不知。唯在教上。合一处说。意道二乘于教上不知。到理上灼然不知。教门粗涉。尚自不知。理更甚深。实是不知也。

  言其五甚深者。今唯依真理解者。甚深二字。向上分出五种甚深也。

  言一者义者。真如向上有差别义。故有种种名。一名法界。亦法性实际。常乐我净。有众多义。名义甚深。

  言二体深者。自体性也。与万法为体性。常住不灭。名体甚深也。

  言三内证者。凡夫总不证。声闻证不全。唯佛全证。故名甚深。唯根本智证余加行。后得不证着。余智不亲得故。

  言四依止深者与迷悟为依。凡夫迷生死。真如亦与迷为依。众生悟解成圣。此真如亦与悟为依。又解云。与十二分教为依。名法界。与有为九十四法为依。名法性。与自他报化身为依。名诸佛本故也。

  言五无上深等者。体最胜故。此解无为也。谓大菩提者。即无上义也。所诠者。即是甚深义也。其五甚深。古来唯依真理解。若依此解。前四甚深及第五所证。无上正等觉。正等觉之性。真如亦名觉。唯是真如理也。体是无为。后称为大。若依般若经及诸论解。第五甚深无上正等觉。通菩提涅槃。通性相。又准前来疏主取舍疏文中。然依诸教。五甚深中。多唯慧性。既言多字。即合小分通相。即是此间前四甚深。唯真如。第五无上甚深。通性通相。即四全一小分。是慧性。余一分通相也。问涅槃是无为。可得称无上。菩提是有为。何故称无上。答能证所证体不相离。总得名无上也。能证为因。所证为果。无上觉是无为。正等觉是有为也(上唯依真理解)。

  言若兼观照等者。通性相解。若兼观照。智性智相。合名甚深。疏主意古人虽以真如为五甚深。今兼智性智相。合名为五甚深。

  言其义甚深等者。用者义用。真如体至极微细。被根本智向上有断惑证真之义用。亲证得真如体。却向上智。说甚深功能。名义甚深。此是智相也。

  言体甚深者。真如与万法为体性。净名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名体深。唤真如化体甚深也。此第二智性也。

  言内证深等者。虚空虽然宽广无穷。不那日光能照尽也。空既无边。日光亦得无边也。真如加行智证不得。后得智证不得。二乘菩萨分证。内证有限。不得名深。唯有如来根本智证得尽。却向能证智上。说一个功能。名内证深也。此是智相也。问此与第一俱是正智。二法何别。答前约智上义用。今此约智体宽广也。

  言依止深等者。与有为无为尘沙万德为依止。与诸佛为依止。问此第四与第二俱是真如何别。答前约与一切法为体性德本。今此第四约与一切法为依止。故是别也。

  言无上深者。体通性相也。

  言无著等者。问依何圣教。无上菩提。通性通相。答无著金刚般若等。

  言此之二种体遍一切者。菩提有为法中尊。体遍一切有为也。涅槃是为无为法中尊。体遍一切无为也。此是疏主叙唐三藏和上本意也。疏主是三藏弟子。意言若诸经无上甚深。空取实相太狭。兼取观照。疏主叙来。为此经本意。

  言若通义者。约所诠。四慧之中。智性智相。以此二种。解五甚深。若通义释。所诠四慧。性相伴境。一一皆有义体证。依四种甚深。一智慧性。有尘沙万德差别众义。名义甚深。二者。与一切法为体性。故名体甚深。此不如取体性凝然不生不灭。名体甚深。三者。唯根本智证。余智不能。故名证甚深。四者。与一切法为依止。名依止甚深(一重解)。一者。智慧相。相上有证理断惑之义用。名义甚深。二者。体是无漏。故名体甚深。三者。是能证故。理虽普遍智证之时。如函与盖。冥合真如故。名证甚深。四者。与尘沙万德为依止。名依止甚深也(二重了)智慧伴有差别义。故名义甚深。各自有体。名体甚深。与根本智同证理故。名证甚深。有为无为各自有体。名体甚深。是本后智家所证知故。名证甚深。与众义为所依止。名依止甚深(三重了)。智慧境。境者义差别也。差别众义。名义甚深。为有为无为各别有体。名体甚深。是所证故。唯佛智证达。穷尽源底。名证甚深。诸佛功德法。更互相依。名依止甚深(上能通义解讫四重了)。

  言或智慧性相等者。一智慧性配义甚深。二智慧相配体甚深。三智慧伴配证甚深。四智慧境配依止甚深。

  言唯无上深等者。唯无上甚深。在大菩提。诸德主故。不配前来四慧义也。前来义体证依止。此四甚深胜劣合论。配性相伴境四个智慧。缘第五无上甚深。摄菩提涅槃。唯是胜故。不配四慧。四慧是劣故。由无上甚深是诸德主故。总故。通有为处与有为中为主。通无为处与无为中为主。菩提是有为主。涅槃是无为主。意道唯菩提涅槃向上。则具说无上深。余处尽无。若空言甚深。不妨余四慧总有也。唯无上深。是正主。余四甚深。随他智慧。立甚深名。不是正主也。

  言又非喻所喻等者。前来解甚深义。作三般甚深义解。尽是疏主叙论。今此下两句。疏主自出意。解甚深两字也。非世间物可以况。故曰非喻所喻也。不思则虑绝。不议则言丧。丧言绝虑。非喻能喻。故曰甚深也。问第五甚深。何不配四慧。答无上深中。具有性相二种。是功德主故。非喻所喻等。双显性相二种体故。不同前四有性无相有相无性。今此无上双显性相两种。故不配之。问前之四种。岂非果位。何故但言无上甚深。答据实言之。此五甚深皆智慧为先。四种亦通因果故。其无上深。唯在果位。故不别配。意此一句。是余甚深总德之主。故不别配也。

  言上来解甚深等者。此是疏主唯经文道理解说。且就一边道理说。唯于理向上。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向上不说有甚深无量也。

  言准论解经等者。准论解经慧门。亦有五深。已上论家解。若准经文。甚深两字是总。唯依智慧理上。说甚深义。名总也。若别即合通教及理上。皆合有甚深两字也。问如何是教向上有甚深。答甚深义。即五难是也。缘经文意。从文句稳便。上句早有甚深。不可下句重说。所以改作五难也。又论家前解智慧云。一体妙。二难了。后解教门。亦云。体妙难了也。经家空于理上。言甚深者。是总句。问既通教上有甚深。甚深是别句。文在何处。答疏引文。阿含甚深。即五难是(上解智慧向上甚深下解智慧向上无量)。

  言无量等者。五种智慧中。一是能诠教。四是所诠理。今无量只依所诠四智慧说。论家意。无量别属所诠理。慧门别属能诠教也。智慧向上甚深亦是用。智慧向上无量亦是用也(下依疏说)。一智慧性体遍。故名无量。二智慧相用宽。故名无量。所证理既遍法界。能证智尽无边。如函与盖。无处不遍。故名用宽。三智慧伴。总揽尘沙万德。为智慧伴。名德备。四智慧境。有为无为。若空若有。真俗谛境。周遍十方。故名法广。广者多也。前三约智体向上作用。立无量。后一约法体宽广。约境名无量。

  言如空无限等者。章敬云。智慧性即体遍而如空。智慧相乃相宽而无限。智慧伴乃德备。而德数无穷。智慧境乃法广多。而终毕无尽也。又云。如空无限。双配性相也。性向上亦有如空无限。相向上亦有如空无限也。又伴境向上有德。数无穷终毕无尽也。智慧伴德数无穷。终毕无尽。智慧德境数无穷。终毕无尽。疏结云。故名无量。前来五种智慧中。疏主依所诠。四慧配甚深。今以配无量。亦依四智慧向上。配体遍用宽德备法广也。

  言然今但说等者。疏主前来。解甚深处。第二解云。若兼观照智性相合。名甚深。偏取性相。名甚深。今此解无量处。亦作第二解。体者理体。德谓万德。路云。体德配智性。智性是诸法体。具尘沙功德。名体德也。作用配智相也。有达理证真之作用。故名作用也。问何名无量。答智性向上体德。故名无量。智相向上作用。故名无量。体德向上德备法广。如空无限。故名无量。作用向上德数无穷。终毕无尽。故名无量。谟云。体遍用宽法广。与如空等四句。皆是无量之义。此之八句。一一总解。即不离无量。一一皆是无量也。疏依总解配。金依别义理。彼此无违也。

  言皆具无限者。问何以性相向上双配无限无穷尽二句。答疏言皆具等。路云。疏中一是无限。二德数无穷。三终毕无尽。略却如空一句。唯三句据理。合有四句。

  言其门甚深亦有二等者。注经云。昔三教之言。通一极之旨。开中云。知智在说。说即为门。智既甚深。门亦难了。又云。堂隩者必由于门户。达智慧者。实显于名教。堂隩无门户。不可以游。智慧阙名教。不可以证。为门之义。其在此乎。智慧之门。依主释。其门甚深。亦有二义。一体妙。则如卞和献玉。当体是妙。二者难了。楚王不识体妙。则由教上有五难。五难即是甚深义。难了即是二乘不测。准梵本。具足应言。其智慧门甚深无量。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教门粗着。类黄叶之不知。证理甚深。同紫金之难识。婴儿之行实。赖于斯孩子啼哭之次阿娘过与一挺黄金。唯更啼哭转多。后过与一片黄叶。便笑欢喜。不作声。四十年前。声闻人爱假不爱真。与说大乘法。恰如孩子怕真金。华严会下如聋如醉。诸大乘经会下。我时在座。身体疲懈。恰如孩子怕真金。如来为说二乘法。但以假名字。引导诸众生。二乘闻了。欢喜修行。恰如孩子爱黄叶。论家牒梵本经。唯于教门向上。说五难者。有二意。一由所诠智慧上有五种甚深。能诠教门上有五难。二者。二乘凡夫等。于五种智慧向上不知故。教上有五种。亦有二义者。缘前证甚深。早有二义。亦智慧门。还有二义。故言亦有也。

  言论引经云等者。问何名五难。答疏言论引经等。谓由所诠智慧是甚深故。其能诠即五难甚深也(上略标了)。

  言一由所等者。疏中二意。一约所诠五种甚深故。教有五难也。二约凡圣智不知故。教上有五难。且初一由所诠义上有尘沙众义。名甚深。能诠教诠着其门难见。难见者。二乘于此教门。莫究其由。故名难见。见解也。

  言二由智体者。所诠理上。智体深故。名体甚深。能诠教诠着其门难觉。意言如来二智二乘不恻。于此教门。亦难觉悟。所诠既不达解。能诠亦难觉了。

  言三由智内证者。所诠理上有智体。内证深故。其门难知。正智证如。真契一切。体同法界。与理无差。由此二乘。于彼教门。不能知故。

  言四由智依止者。由所诠理上与众义为依止故。其门难解。教诠智。智依如来体甚深。二乘不晓了。故于诠门。实为难解。其由于教理即易彰。理深既尚难明。于教因多迷谬。故教门难解。

  言五由智无上者。由所诠理上无上深。菩提涅槃故。其门难入。二乘谛观十六行相。亦不能缘故不知。名难入。入者解也。问何故将此五深。别属五难。答欲显由诠深故。其能诠教门故。难见难觉等。问如何所诠智慧。但言甚深。不言难见觉等。能诠教门。但言难见等。不言甚深。答准论甚深亦通于门。经文从胜。但言智慧难见难觉等。但说能诠。举易况难。能诠之教。藏识尚自不知。所诠之理。杳冥幽远。灼然难悉。但于能诠门上。而说难见觉等。

  言以教五难等者。结也。以教上五难。别配五种智慧甚深。今秦本经。只有两个。难解难入也。

  言又智有二一凡二圣等者。第二意也。一现者谓现量前境。称境而知。得法自相。名为现量。凡现智不知。名难见。

  言比智者。比度前境。名比量。彼此相比。如见烟等。比智不知。名难觉。

  言圣智者。此约二乘小圣。非大菩萨。及如来故。

  言有漏者。有漏智不知。名难知。

  言无漏者有二者。一根本。二后得。初无漏根本智不知。名难解。后得无漏智不知。名难入。入者证解。问二乘根本智内证生空理。于教上不知。名难解。菩萨二空根本智内证二空理。岂能知能诠教耶。既不外缘。何得更责不知。答依展转说也。诸佛菩萨根本智。双证二空理。此理便是所诠。佛与菩萨根本智。既知所诠。返显佛菩萨后得智。兼知能诠教也。二乘根本智唯证生空。不证法空。即是二乘之人不知所诠。二乘人根本智既不知大乘所诠。返显二乘之人后得智兼不知能诠教也。问二乘有无漏后得智否。若许有者。如何羊鹿不登。若言无者。如何此言后得智不知。即是有何言不知。答据实有之。唯识五云。谓染污意。无始已来。微细一类任运而转。诸有漏道不能伏灭。三乘圣道有伏灭义。真无我解。违我执故。解云。三乘无漏正智。随其所应。违二乘执。故不伏。又云。后得无漏现在前时。是彼等流。彼亦违此意。解云。后所得智一向无漏。此由二空观所引。随应违二乘执。故准此文。有无漏后得智。然二乘人证理之时。后得击起。缘安立故。但为缘境不宽遍。故言小乘无无漏后得智也。寿量品云。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故知二乘有无漏后智。若尔。宁知不是本智。答本智一向内缘。不外缘境。若尔。前难宁通。答法华会上。正为不定性。回心趣大。为求佛慧。隐彼后得。杜绝彼心。犹如医师教。并令断故。说羊鹿有名不登。

  言今经中唯等者。问天亲论主。解梵本经。教门上有五难。未审此经具几难。答疏言今此经中等。初无漏智不知。名难解。后无漏智不知。名难入。

  言总显证教等者。论主解不知义。证者。所诠证智慧也。教者。能诠教门也。前来论家于证向上。亦说难了。于教向上。亦说难了者。即是不知义。今秦本经只有一个不知在教上。故言总显。若开为两处。即是别显。

  言一切声闻等者。引不知文也。

  言唯佛能知者。结也。唯佛所知境。所以二乘不知也。

  言佛今所以叹者。问世尊何不直显说法华经。何要先叹智慧。后叹门深耶。答疏言。佛今所叹等。出唱二甚深意。为意欲令舍利弗等生疑。若不生疑。则无第三大众定疑分。为缘鹙子等本来执自乘为究竟。执则难除。疑则易遣。如来所以回执心。作疑心。令鹙子等生疑。求请说法也。乃至叹二甚深了。果然有疑。经言。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等。疑云。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即是疑前佛智。有所言说意趣难知。即是疑前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疑则疑前二甚深。请说亦只是请说二甚深也。开示悟三。即是诸佛智慧。三周权说。即是其智慧门。所以佛叹二甚深者。论自解云。为诸大众生尊重渴仰。欲闻如来说故。二云。叹二甚深者。标也。

  言为下将说等者。问何故双叹二深。先叹智慧。答疏言。为下等。叹智慧。为下三周。说一乘真实佛所得法之由渐也。故先叹智慧深。谓此智慧即是三周真实菩提涅槃二果。初周开示悟三。二种胜果。乃至三周宝所实理。所以先叹智深。欲拟向下说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所以先叹智慧。

  言彰下所叹等者。叹教门。为下三周说权之由渐也。欲拟向下说。有所言说意趣难知。法实之由渐。所以先叹门深也。问何故先叹智慧深。后叹门深。答忻猒异故。先叹智慧。令声闻忻。后说教门令猒。又取舍异故。先叹智深令取。后叹教深令舍。与下三周所说二乘权教之由序也。谓此第一周中说。无二亦无三。第二周云。羊鹿二车有名无体。第三周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乃至息处故说二。是权教故令猒。

  言不尔唯应等者。缘前智慧深及教门深总解了。所以此间解诸佛字也。总揽两字解诸字。万德以成佛解佛字。一个佛以万德。以成佛字。一个佛以万德成佛解佛字。一个佛以万德。成一切佛。皆揽万德成身也。二云。意为世尊叹智慧深。智慧之中有五种智慧。智慧因中。摄得能诠教。但叹智慧了。教门亦叹了。何要智慧外别叹教门。答世尊为生下说权之由渐。只为生下说权之由渐。所以别叹慧门也。若不尔者。但空叹智慧即得。何要叹门深也。

  言所以者何者。意言论佛智慧。乃至慧门。我以得之。我得解脱。即得诸佛智慧。证甚深也。又得方便言教。声闻得四谛教。缘觉得十二因缘教。如何今说此之二种皆二乘不知。不知之所以者。何谓也。

  言又此徴意者。意言若诸佛智慧。二乘未得名甚深。智慧门中。二乘权教。我以得之。何名甚深。是徴意也。

  言所得解脱者。唯舍分段。断烦恼障。证生空理虽同。其摩诃般若大法身大解脱。所知障变易生死。智慧相即般若。智慧性即法身。汝所未得。汝定未知。

  言受持读诵等者。信故能受。念故能持。披文名读。背文名诵。即十法中三行也。

  言此显世尊等者。三大僧祇供养二十六恒沙佛。地前供养五恒河沙。初地至六地六恒河沙。七地至九地七恒河沙。十地供养八恒河沙佛。既逢多佛。长时受持。功积难思。故名甚深也。

  言非如二乘略即等者。声闻人利根三生。钝根六十劫。缘觉利根四生。钝根一百劫。时既非远。值遇亦希。故受持等亦不名甚深。俱舍二十三云。诸有那植解脱分。极速三生。方得解脱分。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圣。乃至得解脱。又正理六十云。以声闻乘加行最久经六十劫。自果必成。解云。猛利修者。经于三生及六生及六十劫。若不尔者。或经千劫。婆沙七云。种解脱分或经千劫。流转生死。大论亦云。声闻极精进猛利。但三生。其次六十劫。其次无量劫。今准前文。利者三生。钝者六十劫。

  言诸佛福慧者。唯识第九云。所修胜行。略有二种。谓福及智。且依六种波罗蜜多。通相皆二。别相。前五唯福德。第六唯慧。或复前三唯福。第六唯慧。余二通二。若依杂集。前三增上生道。名福也。后三决定胜道。名慧。

  言精纯勇等者。勇表胜进。简诸染法。捍表精纯。简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故。是所作善事悉成满故。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五

  乾符六年冬温州开元寺讲大慈恩比丘弘举传写供养。

  承元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书写了。  凝圆

  诸有书写□□福  后后胜善等流果
  愿此相续尽未来  利益安乐诸含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