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26 册 No. 0569 般若心经句解易知

No. 569-A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解易知序

  般若心经者。大般若之中心。六百卷之纲要。五千大藏之骨髓。成佛作祖之根源也。然则欲了生死。脱轮回者。舍是无径矣。此所以诵持之盛。盈于环海欤。顾诵者虽多。明者实少。非是经之难晓。亦非众生之多愚。患在注无善本。耳目淆乱故也。盖此经自入中夏以来。注释者不下数十余家。然或借径遗经。自抒胸臆。其与
佛之本旨。相去不啻千里而遥。即有与经意合者。又或略说大意。字句鲜释。初学难通。甚为未便。间有鉴此獘而反之者。又或夸多斗靡。远引博徴。芜词愈繁。真旨愈晦。览者茫然。不知所谓。此明是经者之所由鲜其人也。(泩)悯是苦。爰发大愿。誓成善注。用启群蒙。于是广搜众疏。扃户澄观。抉择务精。取舍惟慎。善者从之。不善斯改。研思三载。始克成编如旧注科判?碎。概从节省。不烦不漏。亦浅亦粗。但取理明。无嫌词鄙。盖欲人人易晓也。书成。名曰句解易知。仍用余金刚经解之旧名而不易者。以余之素志然也。夫达摩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经犹糟粕。注更赘疣。而余之不惮疲劳。不辞讥谤。以作此蛇足语者。诚欲初机之士。一觉即知。如迷津之得宝筏。则苦海易渡。彼岸易登。脱轮回而了生死者。未必不由此愈多也。惓惓之心实难自已。或曰。子发明此一段大道理。殊胜人间富贵功名万亿倍也。然余何敢云然。亦聊为新学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之一助耳。

  旹
乾隆廿九年甲申三月谷旦归一居士王泽泩谨序

  No. 569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解易知

  摩诃。梵语也。华云大。

  般若亦梵语。华云。智慧。

  波罗蜜多。亦梵语。华云到彼岸。是对众生生死苦。同于大海。而将如来涅槃乐。立为彼岸。须用智慧作船筏。方可渡过苦海。得到彼岸也。

  心者。乃大般若之中心。该六百卷之奥义。如人之一心。能统四肢百骸也。

  经者。径也入道之径路也。

  言此经。乃以广大智慧。得到诸佛彼岸之径路。而此一卷又般若经之中心。寔六百卷之扼要也。

  △此经以单法为名。空相为体。观照为宗。度苦为用。大乘为教相。

  蓬莱 王泽泩巨川一 注解

  颂曰。

  这点灵光道上来  只因逐妄堕尘埃
  君今要见还乡路  悟得心经道眼开

  △分显 通经分显密二大分。自首至三菩提为显说。显中分七。自故知至末为密说。密中分三。共十分。

  ○初菩萨修证分(十分乃一宽法师所科。今仍之。其余小分烦多。一概删去)

  观自在菩萨。

  菩萨梵语也。华言觉众生。观自在。即是观世音。以其用甚智慧。观见自心清净。圆通无碍。优游自在。故又名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音钵)若(音野)波罗蜜多时。

  行者。修行也。深般若者。实相般若也。非粗心浅智者所观。故云深也。般若。云智慧。即生佛同具。本觉本明之心也。波罗蜜多。云到彼岸。

  ○此菩萨修行深广智慧。得达涅槃彼岸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

  照即观也。照见者看破也。蕴者积聚也。五者色受想行识也。色者色身。受者领纳。想者思想。行者造作。识者分别。有此五件。积聚盖覆。不能看破。妄认色身是我。所以长劫轮回。永无出期。惟菩萨修行般若既深。自能观照。洞见吾身中。色受想行识。这五样蕴积。本来无有。尽属虚妄而非真实。知无一法不从性幻有。而无一法不同性本空也。

  ○问五蕴怎得皆空。答云。如头目脑髓。俱可舍施。割截侵凌。总无嗔恨。便是色蕴空也。如遇一切境物。心不领纳。见如不见。便是受蕴空也。如过去不思。未来不念。现在无心。便是想蕴空也。如不被物转。不随境迁。全无动作。便是行蕴空也。如见一切境物。都无分别。平等视之。便是识蕴空也。既见蕴空。便能拔去轮回根本。断绝生死种子。永脱娑婆苦趣矣。

  度一切苦厄。

  度者脱也。一切者。大凡也。一切苦厄者。世间众生之一切困苦灾厄也。菩萨既空五蕴是自己已离生死苦海矣。又悯在迷众生。被五蕴蒙蔽。不能照破。致受众苦。故说这般若法门。使一切众生。皆得闻而修习之。以度脱其困苦灾厄。如驾大船。载渡众生送过苦海。直登彼岸而后已焉。

  观自在句。是通篇总冒。行深句。申所修内观之因照见句申所得自在之果。度一切句。申所证菩萨之位。此三句。是通篇总承。

  明初僧如玘。奉诏注曰。已上一段。乃阿难结集经藏时。叙述观自在度生之功行。此是别序也。下段自舍利子起始是观自在答舍利子所问也。

  ○二色空正义分

  舍利子。

  舍利。梵语也。华云鹙鹭其鸟眼利。尊者母目如之。故名舍利子。亦云鹙子。佛之弟子。智慧第一。竺法护尊者所译本云。尔时世尊。在灵鹫山。入甚深光明三摩提。舍利子。白观自在菩萨言。若有人欲修学甚深般若法门者。云何修学。菩萨承佛威神。为宣般若部中精要之义曰。舍利子。你听着。

  ○无垢子注云。舍者屋舍。利子者舍中之本来。大谬。

  色不异空。

  欲修甚深般若者。当明色空正义。如四大幻身谓色。般若真体谓空。凡夫执着色相。则见以为色与空异矣。不知色从妄生。还从妄灭则其生相。全是灭相。既是灭相。何异空相。色与空。体固无殊也。盖色犹冰而空犹水。如悟冰因水有。则知色不异空。何以故。色由空生也。色固不可执矣。

  空不异色。

  外道断见。谓无因果。二乘偏空。灰身泯智。则见以为空与色异矣。不知至虚而纳天下之至实。至无而涵天下之至有。空与色。体亦无殊也。盖空犹水而色犹冰。如悟水由冰融。则知空不异色。何以故。空因色显也。空亦岂可执乎。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然但言不异。犹是二物有对。其实色非窒碍之色。幻色全体是空。色之外别无空矣。空非断灭之空。真空大用即色。空之外别无色矣。如冰即是水。水即是冰。不必存色空二见。非但无色。而亦无空。此真空也。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不但色蕴如是空也。至于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亦复当作如是不异空。即是空。观焉。夫而后五蕴乃得皆空矣。盖蕴无自性。本幻有故。故皆空。空无别体。无不体故。故皆真也。

  此段示人以空五蕴。详申行深句。以应观字意。

  ○三空生生灭分

  舍利子。

  舍利子。我再告汝。

  是诸法空相。

  道五蕴诸法。其真空的实相。尚无空可名。何况更有生灭垢净增减等名相。

  不生不灭。

  真空本无生起。非缘合初际。幻现有生者。比也真空亦无寂灭。非缘离后际。变坏有灭者。比也。如珠现五色。而珠体未尝有生。五色遽亡。而珠体未尝有灭。

  不垢不净。

  垢者尘垢。从染缘结业。而有六道轮回。为垢。真空从不受染。净者清净。随净缘而断无明。成涅槃净德。为净。真空亦不受净。

  不增不减。

  虽三智同圆。万行俱足。亦体所本具。在圣不能增益分毫。纵在六凡。沦没四生。皆具佛性。在凡亦未尝减损少许。非臆之也。真空原无是耳。

  此段推真空本来无蕴。

  ○四法离染净分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因这空无生灭之故。所以说真空之中。本无色身。无领受。无思想。无造作。无识别。此五蕴皆空也。

  ○以下诸无字有二义。一本无之谓。一不有之谓。

  无眼耳鼻舌身意。

  然不但空五蕴已也。真空中。亦无眼根。无耳根。无鼻根。无舌根。无身根。无意根。六根亦皆空也。

  无色声香味触法。

  然不但空六根已也。如眼有色尘。耳有声尘。鼻有香尘。舌有味尘。身有触尘。意有法尘。真空中俱无此等。六尘亦皆空也。根尘俱空。所谓空十二入也。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然不但空十二入已也。真空中。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界。亦无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界。又见为眼识。闻为耳识。嗅为鼻识。尝为舌识。染为身识。分别为意识。真空中。亦无眼识界。无耳识界。无鼻识界。无舌识界。无身识界。乃至无意识界。此无六识界也。合之是空十八界也。以上是无众生法。十八界者。六根六尘六识之境界也。乃至云者。举始末而略其中也。此译者之省文。恐初学难晓。故为一一补出。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然不但空十八界已也。即十二因缘。亦皆空焉十二因缘者何。法华经云。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缘者互相由藉之谓也。无明者。谓性智本明。妙湛精了。由妄尘瞥起。俄然晦昧。名无明。过去。一切烦恼皆是。体即是痴。失其本明。入于迷惑也。行者。于过去世。造作诸业。名为行。由惑造业。有无明。因以生行。故曰无明缘行。此二者属过去世之因也。行缘识者。晦昧动摇。则失彼精了。粘湛发知。故转智名识。有了别义。以行之善恶种子。熏入第八识。随其业牵。致令此识。投托母胎。即人之魂识。有行因以有识。故曰行缘识也。识缘名色者名即受想行识四心法。以有名无形质也。色即父母赤白二滴。加己灵种子。揽其赤白。染爱为因。纳想成胎。形为幻质。则名色者。识初投胎。凝滑之相。有识因以有名色。故云识缘名色也。名色缘六入者。胎由凝滑而其六根。以根有入尘之义。名为入。有名色因以成就六根。故云名色缘六入也。六入缘触者。根成出胎。至三四岁。根与境交。未能了知。但两相对触而已。有六入因以有触。故云六入缘触也。触缘受者。领纳为受。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因六尘对触六根。即纳前境。虽未能起贪爱之心。然好恶等事。粗能了别。有触因有领纳。故云触缘受。此五者属现在之果也。受缘爱者。从十四五。至十八九。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色欲等境。由领纳故。即起贪爱。故云受缘爱也。爱缘取者。从二十岁后。见一切欲境。皆生取着心。思欲广遍追求。由爱生着。故云爱缘取也。取缘有者。既着诸境。惑业相结。善恶有状。因果不亡。名有。由爱取故。积聚牵引。因生诸有。故云取缘有。此三者属现在之因。又以致未来生死之果也。有缘生者。谓六道中受生也。既因果不亡。随善恶业相。结为来世之生。故云有缘生也。生缘老死者。受生之身熟坏。名老死。既有生终归老死。故云生缘老死。此二者属未来世之果也。此十二者。缘觉所修之法。乃学道之要旨。故解之不厌其详。

  要之诸缘虽多。皆因无明而起。是无明者。乃生死之根。轮回之本也。欲修行般若者。当以灭无明为先。惟以般若智观。照见无明。其性本空。非实有体。则智性真净。复还妙湛。洞彻精了。是为无明灭。灭则无有无明。亦无无明到净尽处。无明既尽。则自。行识以下。莫不皆尽。盖本既不存。末安所附。吾知无行。亦无行尽。无识。亦无识。尽无名色。亦无名色尽。无六入。亦无六入尽。无触亦无触尽。无受亦无受尽。无爱亦无爱尽。无取亦无取尽。无有亦无有尽。无生亦无生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到净尽处。盖无明既灭。则诸漏自尽。烦恼自断。三毒自消。万劫尘沙数罪。一时顿息。生死轮回根本。一时顿除矣。此空十二因缘也。是无缘觉法。

  无苦集灭道。

  然不但空。十二因缘也。如生死苦果曰苦。谓生老病死五阴炽。求不得。冤憎会。爱别离。八苦现前逼恼也。惑业苦因曰集。谓烦恼结业。召致八苦。过去集。致现在苦。现在集。致未来苦也。此二者世间之因果也。涅槃乐果曰灭。谓结业尽。则生死八苦永尽也。道品乐因曰道。谓治结业。须修三十七道品也。此二者出世间之因果也。三十七道品。详见卷末。说此四谛者。欲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离苦得乐也。此本声闻之人。所观之境。大乘菩萨。照了此境。当体空寂。不但无苦集。亦无灭道。此空四谛也。是无声闻法。

  无智亦无得。

  不但空四谛也。如能观之慧为智。所照之理为得。此二者菩萨法也。以法而言。智理全是空的。不容别有。有即是妄。是本无也。以人而言。则修般若人。能所两忘。智理俱泯。是能无也。能无既尽。与本无已契。尚何智得之有乎。此人法皆空也。是无菩萨法。真空之无所得如此。

  此段自是故空中至此。明初地至大乘。皆当了此蕴空法。以复真体。详申五蕴皆空句。以应自在意。

  ○五蕴显无得分

  以无所得故。

  因这一无所得的缘故。

  ○此句虽承上起下之文。然无所得。是入般若之要门。而修般若之大途。故特立标显无得为一科。学者宜知所镜也。

  ○六明菩萨依分

  菩提萨埵。

  梵语也。略云菩萨。华言觉有情。埵音垛。

  故菩萨起初。

  依般若波罗蜜多。

  遵依。着以智慧到彼岸的法门修学。洞见自性清净。证入真空。

  故。

  因这缘故。

  心无挂(音卦)碍。

  所以不为蕴等诸法所牵挂。不为生灭等诸相所窒碍。清净本然。周遍自在。

  无挂碍故。

  因这心无牵卦。无窒碍的缘故。

  无有恐怖。

  怖音布。畏也。

  世间众生。由贪恋迷惑为挂碍。故恐生死之寻。怖烦恼之障。虽修出世法者。由虚妄希求为挂碍。于本幻之生死而生恐。于非真之果报而生怖。情存胜见。心希妙境。天魔伺便。为作侵扰。令人俱畏。既无挂碍。则心无业缚。如太虚空。更有甚么可怕。有甚么可畏。

  远离颠倒梦想。

  迷真曰颠。逐妄曰倒。梦者神游妄境。夙习未亡也。想者攀缘乱想。识性妄行也。皆是妄为五蕴所缠。凡夫之倒想也。二乘所修谛缘之法。亦同颠倒。期虚幻之果。亦同梦想。总由不能无挂碍之心耳。远离者。诸障本从挂碍而生。挂碍既空。则颠倒梦想诸障。自远远离去矣。

  究竟涅槃。

  到底得个大灭度。大清净而直登诸佛彼岸矣。

  ○涅槃。云大灭度。乃大清净处。无生无灭之地。

  ○七明诸佛依分

  三世诸佛。

  不但菩萨如此修证。即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的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起初。亦皆依着这以智慧而到彼岸的法门修行因证真空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得成这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

  ○梵语阿耨多罗。华云无上。梵语语三藐。华云正等。梵语三菩。提。华云正觉。

  ○菩萨依般若而得涅槃。诸佛依般若而得菩提。为佛佛大同之道。万法流出之宗者。惟般若之法哉。

  △密分自故知至末为密说密中分三。

  ○初咒义结经分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因这缘故。乃知以智慧而到彼岸的法门。秘密神妙。有咒义焉。

  是大神咒。

  众生自无始以来。妄结五蕴根尘等法。迷强难破。一时空于观照之智。则般若功用。如勇猛之神兵。能破众魔。是大神之密咒也。

  是大明咒。

  灵鉴全彰。真理洞彻。谛缘俱遣。智得双亡。则般若功用。如长夜之明灯。能破幽暗。是大明之密咒也。

  是无上咒。

  菩萨依之而究竟涅槃。则般若功用。既神且明。能臻至诣。是无以加上之密咒也。

  是无等等咒。

  诸佛依之而得菩提。则般若神功。无与同者。非特无上。是并无与之齐等的密咒也。

  ○二先出咒益分

  能除一切苦。

  般若咒之功用广大如此。自能消除世间一切苦厄。令众生得大快乐。

  真实不虚。

  我所说的。都是真实话。不比虚妄。众生所当欢喜信受。而奉以为脱苦之良方者也。而要非证真空者不能。

  自以无所得至此段。详申度一切苦厄。以应菩萨意。

  ○三标名说咒分

  十分毕。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般若咒之能除苦如此。所以要把这咒。明白说出。令大众得知。以便持诵。

  ○咒以秘密为体。以神妙为用。以感应不可思议为相。但令人受利受乐。不令人生知生见。此咒义也。

  即说咒曰。

  即便说咒。与众生共听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咒语也。咒语古皆不翻。略有五义。一是诸佛密语。惟佛与佛。能相解了。非下凡所知。二是总持。一一字句。含藏多义。三或是鬼神王名。呼之敕以守护行人。四是诸佛密印。如王印信。无往不通。五不思议力所加持。但能密诵。即获密益。故皆不翻。注者亦都不加解释。恐其获罪故也。

  宽大师曰。近有将楞严大悲等咒。杜译谬解者。破坏佛法。可笑可叹。彼自诩能阐秘密。不知正是谤毁如来正法轮也。抑闻之贤首曰。梵语揭谛。此云度。又言揭谛者。自度度他也。梵语波罗。此云彼岸。言彼岸可度而到也。梵语僧。此云众也。普也。言自他普度。总到彼岸也。菩提者。到何等彼岸。谓大菩萨处也。梵语萨婆诃。此云疾速也。言愿令所作。疾速成就也。或又曰。揭谛揭谛者。即大神之意也。波罗揭谛者。即大明之意也。波罗僧揭谛者。即无上之意也。菩提萨婆诃者。即无等等之意也。此二说似可从。姑存以餍求解者之心。然违不翻之例。故不敢编入正注也。要之咒语不翻者。一明言说相空。一明心缘相空欲令人断言语之道。息思想之心。万法归一故也。又咒者。将全经大意。总括于几句密语之中。经即是显说的咒。咒即是密说的经。兼持则双美备具。单诵亦交摄不遗。持咒即持经。知经即知咒。固不必强求解说也。

  末段咒语。总收全文。

  ○补遗

  三十七道品 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也。四念处者。身也受也。心也法也。盖佛示权机入观之智。当须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此乃从凡入圣最初一步下手工夫。念念无间。故云念处也。四正勤者。已作之恶。勤令不增。未作之恶。勤令不起。已作之善。勤令增长。未作之善。勤令得生也。四神足者。集也。心也。进也。我也。集即烦恼定断。心即如常在念。进即一刻无间。我即打成一片也。五根者。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谓信而不疑。进而不退。念而不息。定而不散。慧而不沉也。五力者。即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也。七觉支者。念择进喜轻定舍也。念谓心心不住。一刻不停也。择者拣择真伪。能辨缁朱也。进者直而不枉。勇猛无曲也。喜者得乎禅悦。通身踊跃也。轻者顿歇尘劳。心得自在也。定者埋根千尺。八风不动也。舍者根尘解脱。不复绪生也。八正道者。见思语业命进念定也。正见者。无一异有无断常等见也。正思者。六识空空。意清净也。正语者。歌佛法僧。口清净也。正业者。无杀盗淫。身清净也。正命者。绪佛之慧。入乎圣流也。正进者。精而无杂。不惮疲倦也。正念者。一心不乱。切之又切也。正定者。超乎四禅四空一切诸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