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21 册 No. 0369 解深密经疏

解深密经疏卷第四(经本第二)

  西明寺沙门 圆测 撰

  解深密经一切法相品第四

  将释此品。有其二种。一解品名。二释文义。题云一切法相品者。自有两释。一云三性非一。故言一切。皆持自性。轨生物解。名之为法。相谓体相。或相状相。谓所执等。是一切法体性相状。总说三性。名一切法。即持业释。若一一性名一切法。是依主释。以一一性非一切故。一云一切法者。略有二释。所谓有为及无为等。中即有五。谓心心法等。广有百法。谓八识等。然此三性是一切法体性相状。故名一切法相。若依此释。于三性中。前之二性。名一切法相。即持业释。二性皆具一切法故。后圆成实。名一切法相。是依主释。是一切法之体相故。虽有两释。后释为胜。下经文不违理故。如下经说。所执依他。皆云一切圆成实性。是一切法。平等真如。此品广明一切法相三性道理故。名一切法相品(深密题云。圣者功德林菩萨问品者。梵本经文有此异故)。

  尔时德本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诸法相善巧菩萨。

  释曰。第二正释文。就所观境。自有二种。一真俗谛境。二有无性境。上来已释真俗二境。自下当辨有无性境。初明有性。即是三性。后说无性。即三无性。于二品中。依有立无。有性是本。所以先明。无性是末。故在后说。由斯理故。世亲菩萨三十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就此品中。文别有二。初菩萨请问。后如来正答。就请问中。复分为二。初举所问教。后依教发问。此即初也。文有两节。初约时分辨问答者。深密经云。功德林者。以德成人。如树成林。法喻双举。名功德林。今德本者。从无量劫久殖德本。解云。此是从因立号。种殖福智二种德本。故言德本。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者。举所问教。诸法相者。辨所观法。善巧菩萨者。能观人也。

  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诸法相善巧菩萨。说是语已。

  释曰。此即第二依教发问。文有两节。初牒所问教。后齐何等者。正发问辞。问有二意。一问菩萨善巧齐何分位。二问施设善巧之名。或可前明所诠之义。后问能诠之教。

  尔时世尊告德本菩萨曰。

  释曰。自下第二世尊正说。于中有二。初赞问许说。后诸法相下对问正说。前中有三。初标问答者。次赞问有益。后劝听许说。此即初也。

  善哉德本。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乃诸天人阿素洛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发斯问。

  释曰。第二赞问有益。文有二节。初赞问深义。后赞问有益。准上应知。

  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说诸法相。

  释曰。第三敕听许说。

  谓诸法相略有三种。

  释曰。自下第二对问正说。于中有二。初约所观辨诸法相。后复次德本下。约能观人。明善巧菩萨。前中有二。先法。后喻。法中有三。初标章举数。次问答列名。后次第别释。此即初也。然此略言。自有两释。一者广略略。谓一切法。广虽百法。略唯三性。今对百法。故言略也。二者要略略。故摄大乘云。谓所知相略有三种。无性释云。略有三种者。谓一切法。要有所应知所应断所应证差别故。

  何等为三。

  释曰。第二问答列名。先徴。后列。此即徴也。

  一者遍计所执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圆成实相。

  释曰。此即列名。然三相名。有通有别。言三相者是其通名。三谓标数。相即体性。或相状相。即六释中带数释也。具如别章。言别名者。一者遍计所执。摄大乘论第四卷云。云何成遍计所执。何因缘故。名遍计所执。无量行相。意识遍计。颠倒生相。故名遍计所执。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是故说名遍计所执也。(解云。此文双答二问。或可次第答前两问)世亲释云。无量行相者。所谓一切境界行相。意识遍计者。谓即意识说名遍计。颠倒生相者。谓是能生虚妄颠倒所缘境相。自相实无者。实无彼体。唯有遍计所执可得者。唯有乱识所执可得。无性释云。无量行相者。谓种种我法境界影像。(一云依他因缘我法。一云所执我法)意识遍计者。谓即意识说名遍计。颠倒生相者。谓乱识所取能取义相生因。(一云遍计所执境义。相生颠倒乱识之因。一云所执无量行相。与依他起相见生因)故名遍计所执者。谓即遍计所执义相。名为遍计所执自性。自相实无。唯有遍计所执可得者。谓于实无我及法中。唯有遍计所执影像相貌可得。故名遍计所执。依成唯识第八卷云。周遍度故。名遍计。即能计度虚妄分别。分别谓彼所执蕴界处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然能遍计。自有两说。一云八识及诸心所有遍摄者。皆能遍计虚妄分别。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现故。说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故。(此是安慧论师义也)有义。第六第七心品。执我法者。是能遍计。唯说意识能遍计故。广说如彼。(此即护法菩萨宗)深密经云。虚妄分别相。因缘相。第一义相。(真谛三藏所翻诸论分别性。依他性。真实性。楞伽经云。妄相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者。译家别故)今言遍计所执者。举遍计意取所执。若遍计所执者。是依主释。若以所执对性。即持业释。所执即性故。二者依他起。摄大乘云。若依他自性。实唯有识。似义显现之所依止。云何成依他起。何因缘故。名依他起。从自薰习种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他起生。刹那后无有功能自然住故。名依他起。世亲释云。从自因缘生。生已无能。暂时安住。名依他起。无性释云。谓从遍计所执。名言熏习种生。依自种子他所生故。名依他起。此说彼体依他而生。生刹那后。无有功能自然住者。此说彼体依而住。由此二因。名依他起。(所言住者。依胜军义。生刹那后别立住时。名依他住。依护法宗。即生刹那暂有用故。义说为住)有为诸法。依因托缘。而得生起。名依他起。故三十唯识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护法释云。依他众缘而得生起。名依他起。三者圆成实性。摄大乘云。由无变异性故。又由清净所缘性故。一切善法最胜性故。由最胜义。名圆成实。世亲释云。由无变异性故者。谓无虚诳性。如不虚诳臣。由最胜义。名圆成实者。谓由清净所缘性故。最胜性故。名圆成实。如圆成衣。无性释云。圆满成就真实为性。略不说喻。余同世亲。成唯识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简自共相虚空我等。解云。二空所显者。略出体性。具三义故名圆成实。一者圆满。即显遍满义。简色是质碍等自相。二者成就。即显常义。简诸共相苦无常等虽是共相。即无常故。三者诸法实性。显非虚诳。简于虚空外道我等。虽说遍常。是虚谬故。又成唯识。云。无漏有为离倒究竟胜用周遍。亦得此名。然此经中说初非后说得名者。皆持业释。遍计所执。乃至圆成。即是性故。

  云何诸法遍计所执相。

  释曰。自下第三次第别释。别释三分为三。就初相中。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释曰。此即答也。谓一切法。无实自性。但随妄情名言假立我诸自性。如说谓我。或说色等我法自性。或说假我。或说实我。或可见色不可见等。我法差别。如是假立自性差别已。乃至为令世间有情随起言说。依成唯识第八。复云。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我若法。自性差别。此所妄执。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执自性。广说自性及差别义。如世亲无性摄大乘释第四卷说。及瑜伽论七十三等。

  云何诸法依他起相。

  释曰。此下第二辨依他起。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一切法缘生自性。则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招集纯大苦蕴。

  释曰。此即答也。文有两节。初总相出体。谓从缘生一切烦恼业生杂染从缘生故。皆名依他。泛论依他。自有二种。一者杂染。二者清净。故成唯识第八云。有漏无漏皆依他起。依他众缘而得起故。颂言分别缘所生者。应知亦说染分依他。此经亦尔。说染非净。言则此有故等者。指事别释。然前二句。有差别者。萨婆多宗。如俱舍论第九卷云。何故世尊说前二句。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为于缘起知决定故。依无明有诸行得有。非离无明可有诸行。又为显示诸支传生。谓依此支有。彼支得有由彼支生余支得生。又为显示三际传生。谓依前际有中际得有。由中际有后际得生。又为显示亲传二缘。谓有无明。无明无间生行。或展转力诸行方生。(一云无明支后。即起行支。名无间生行。起无明已。次起无记心。后起行支。名展转力诸行方生。一云无明望行。名无间生。无明望识等。名展转生)有余师释。如是二句。为破无因常因二论。(此有立破。具如彼论)轨范诸师。释此二句。为显因果不断及生。谓依无明不断。诸行不断。即由无明生故。诸行得生。如是展转。皆应广说。若广分别。如顺正理第二十五。依瑜伽论第十卷云。问。云何说言此有故彼有。答。由未断缘余得生义故。问。云何此生故彼生。答。由无常缘余得生义故。依杂集第四云。相者谓无作缘生故。无常缘生故。势用缘生故。是缘生相。由此相故。薄伽梵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乃至广说。此有彼有者。显无作缘生义。唯由有缘故。果法得有。非缘有实作用能生果法。此生故彼生者。显无常缘生义。非无生法为因故。少所生法而成得立。

  无明缘行等者。显势用缘生义。虽复诸法无作无常。然不随一法为缘故。一切果生。所以者何。以诸法功能差别如说。无明力故诸行得生。乃至生力故。得有老死。若广分别。如弥勒菩萨所问论第五卷说。

  招集纯大苦蕰者。依俱舍论。如是纯言。显唯有行无我我所。大苦蕰言。显苦积集无初无后。集言为显诸苦蕰生。依大毗婆沙第二十四云。复次此十二支缘起法。有根有茎。有枝有叶。有华有果。犹如大树。此中根者谓无明行。茎者谓识名色。枝者谓六处。叶者谓触受。华者谓爱取有。果者谓生老死此十二支缘起法树。或有华有果。或无华无果。有华有果者。谓异生及有学。无华果者。谓阿罗汉。依瑜伽第十云。问。于缘起中。何等是苦牙。谁守养苦牙。何等为苦树。答。无明行缘所引识乃至受是苦牙。受缘所引爱乃至有是守养苦牙。生与老死。当知是苦树。若依摄论。约十一识。明依他起。故摄大乘云。论曰。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趣死生识。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自他差别识。此由我见熏习种子。若善趣恶趣死生识。此由有支熏习种子。乃至云如是名为依他起相。世亲摄论第四释云。身谓眼等五界。身者谓染污意。(无性云。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名身者识也)能受者谓意界。(无性云第六识所依意界名受者识)彼所受识者。谓色等六外界。彼能受识者。谓六识界。世识者。谓生死相续不断住。(无性云。世识者谓是三时影现)数识者。谓算计性。(无性云。谓似一等算数影现)处识者。谓器世间。(无性云。谓似聚落兰等影现)言说识者。谓见闻觉知四种言说。如是诸识。皆用所知依中所说名言熏习差别为因。自他差别识者。谓依此差别。此用前说我见熏习差别为因。(无性云。谓身等识我我所执相续不断执我我所他他所等有差别故)善趣恶趣生死识者。谓生死趣种种差别。此由前说有支熏习差别种子。(无性云。谓似天人及捺落迦傍生饿鬼死生影现也)广如无性世亲释论第四。然此诸识有差别者。若依无性。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名身者识。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名受者识。解云。无性论意。眼等五识所依意界。即是赖耶。名身者识。第六意识所依意界。即是末那名受者识。若依世亲。与此相翻。第七末那名身者识。第八赖耶名受者识。故彼论云。身者谓染污意。受者谓意界。又此诸识。数有差别。若依梁论及成唯识。皆云十一。若依摄大乘。自有两文。前文十一。后文十二。谓开善趣恶趣死生识。以为二故。一善趣恶趣。识。二死生识。故彼论云。业果异熟无数量故。所受死生无数量故。无性释云。善趣恶趣及与死生。解云。说故及言。故知十二。世亲不释。故为十一。于理无违。

  云何诸法圆成实相。

  释曰。自下第三释圆成实。于中先问后答。此即问也。

  谓一切法平等真如。

  释曰。此即答也。于中有二。初正出体。后显胜用。此即初也。谓前所说。遍一切法一味真如。以为体性若中边。圆成实性。自有二种。故第二云此圆成实。总有二种。无为有为有差别故。无为总摄真如涅槃。无变异故。名圆成实。有为总摄一切圣道。于境无倒故。亦名圆成实。若依摄大乘。圆成实性。自有四种。故彼论云。云何应知圆成实性。应知宣说四清净法。一者自性清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离垢清净。谓即此离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净。谓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净。谓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净缘故。非遍计所执自性。最净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自性。如是四法。总摄一切清净法尽。此中有二颂。

  幻等说于生  说无计所执  若说四清净
  是谓圆成实  自性与离垢  清净道所缘
  一切清净法  皆四相所摄

  广如无性世亲释论第五卷说。此经上来别约三法。释三性义。若依中边。第二成唯识第八。约四谛义通释三性。若依杂集第五。约蕰界处三科法门。通说三性。若依大般若。约一切法。通释三性故无性释论第四卷云。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亦说。佛告慈氏。若于彼彼行相事中遍计为色。为受。为想。为行。为识。乃至为一切佛法。依止名想施设言说遍计。以为诸色自性。乃至一切佛法自性。是名遍计所执色。乃至遍计所执一切佛法。若复于彼行相事中。唯有分别法性安立。分别为缘。起诸戏论。假立名想施设言说。谓之为色。乃至谓为一切佛法。是名分别色乃至分别一切佛法。若诸如来出现于世。若不出世。法性安立。法界安立。由彼遍计所执色故。此分别色。于常常时。于恒恒时。是真如性。无自性性。法无我性。实际之性是名法性。色乃至由彼遍计所执一切佛法故。此分别一切佛法。于常常时。于恒恒时。乃至是名法性一切佛法。广说如经。

  于此真如。诸菩萨众勇猛精进为因缘故。如理作意。无倒思惟。为因缘故。乃能通达。于此通达渐渐修集。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方证圆满。

  释曰。此显胜用。谓于真如。诸菩萨众。资粮位中。勇猛精进。于加行位。无倒思惟。由此因缘。见道位中。乃能通达。住修道位渐渐修集。至究竟位。方证圆满。若依瑜伽第七十三。有其三用。一证得清净用。二解脱二缚二缚用。三引发功德用。故彼论云。乃至能令证得清净。能令解脱一切相缚及粗重缚。亦令引发一切功德。解云。如次即当见等三道。然此三相体性宽狭。诸说不同。且依真谛三藏说云。第八赖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识。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又解。眼等八识。为依他起。所变相分。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又解。眼等八识见分相分。名依他起。妄所执境。为分别性。依他无生。分别无相。为真实性。如上两解。理且不然。眼等八识及诸相分等从缘生。云何偏说第八赖耶。名依他起。眼等七识为分别性。分别无相依他无生。不异二性。如何说彼名真实性。如此等过。不可具陈。已外诸说。恐繁不叙。今述诸教所说三性。总有二门。一所执杂染不倒门。谓妄所执实我实法。都无所有。但随妄情而施设故。说之为有。如是皆名遍计所执。一切杂染诸有漏法。从缘生者。名依他起。依因托缘而得生故。一切有为无漏道谛。及诸无为。名圆成实。二种皆是不颠倒故。二所执缘生不变门。谓妄所执实我法等。随情有故。名所执性。有漏无漏一切有为。皆依他起。一切诸法。平等真如。不变异故。名圆成实。于上二门。诸教不同。自有圣教说前非后。如楞伽经第四卷说。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坏故。名成自性。辨中边论。亦同此说。自有圣教说后非前。如瑜伽论七十四云。问。第二自性几所摄。答四所摄。问。第三自性几所摄。答一所摄。自有圣教二种俱有。如成唯识第八卷云。分别缘所生。应知。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成故。或诸染净心心所法皆名分别能缘虑故。是则一切染净依他。皆是此中依他起摄。摄论第四云。二者依他杂染清净性不成故。(世亲释云。由即如是依他起性。若遍计时。即成杂染。无分别时即成清净。由二分故。一性不成。无性释意。亦同此说)今此一部。说后非前。唯说真如圆成实故。或可说前非后。唯说染法为缘生故。或可通有二义。前二说故。若广分别。如三性章。

  善男子。如眩翳人眼中所有眩翳过患。遍计所执相。当知亦尔。

  释曰。自下第二。举喻重释。于中有二。初明翳净眼境三相喻。后善男子下颇胝迦宝四事喻。前中三喻。即分为三。初眩翳过患喻。次眩翳众相喻。后净眼本境喻。例有二节。初正明喻说。后举法同喻。此即第一眩翳过患喻。此喻意云。由眼有翳。便发眼识及眼识同时分别意识。由此二识。引生第二念中分别意识。作毛轮等解。然毛轮自有二种。一者分别意识所计实毛轮等。即说此为眼翳过患。以此过患。喻所执性。二者即彼分别意识所依所托。似毛轮相。即说此为眩翳众相。喻依他起。如后当说。此用过患喻所执性故。言遍计所执。当知亦尔。或可眩翳过患者。即说眩翳名为过患。此意说言。由所执故。生依他起。似由眩翳现毛轮等。故瑜伽论七十三云。如眼若有翳等过患。便有发毛轮等翳相现前可得。若无彼患。便不可得。但有自性无颠倒取。问。如何依他喻所执性。答。无净色喻圆成故。故无有失。问。翳眼眼识见毛轮不。解云。西方诸师。自有两释。一安慧宗。眼等五眼亦缘毛轮第二月等。故杂集云。迦末罗病损坏眼根。见青为黄。护法菩萨说。眼等识缘实境起。是现量故。瞿婆论师。十二唯识梵本记中。自有二说。一云。五识唯缘实境。是故。阿毗达磨经云。无有眼等识。不缘实境起。意识有三种。缘实不实境。故知五识唯缘实境。一云。五识亦缘不实。是故。经云。由乱眼根及眼识引乱意识生。由不乱眼及眼识引不乱意识。故知五识见第二月及空华等。此中所说过患等文。依前三说。准即可知。

  如眩翳人眩翳众相。或发毛轮蜂蝇巨胜。或复青黄赤白等相。差别现前。依他起相。当知亦尔。

  释曰。第二眩翳众喻。喻依他相。当知亦尔。谓眩翳人。似毛轮相。非实似实。故喻依他起。非有似有。当知亦尔。

  如净眼人远离眼中眩翳过患。即此净眼本性所行无乱境界。圆成实相。当知亦尔。

  释曰。第三净眼本境喻。谓彼净眼本所行境。青黄等色。自性清净。无毛轮等眩翳过患。圆成实性。当知亦尔。自性清净。于依他起。无所执性。

  善男子。譬如清净颇胝迦宝。若与青染色合。则似帝青大青末尼宝像。由耶执耶帝青大青末尼宝故。惑乱有情。

  释曰。此下第二颇胝迦宝四色喻。于中有二。初广辨四喻。后如是德本下。举法同喻。前中四喻。即分为四。此即第一青色相应喻。文有五节。义含四种。意喻三性。文五节者。一清净颇胝迦者依他起。二若与青染色合者。喻言说习气。此明依他起与言说习气合。三即似帝青大青等者。喻依他起。由我法分别名言种子力故。虽在内识。而似外现。四由耶执取帝青等者。此喻由邪执故执为实有。五惑乱有情者。此喻邪师将己所执。惑乱有情。令生实解。义含四者。准下合文。喻中有四。一颇胝迦者。喻依他起。二与青染色合者。喻名言熏习与依他合。三由耶执耶等。喻彼能执。四即彼所执情有理无。喻圆成实。言意三者。谓青染色合。乃至惑乱有情。喻所执性。颇胝迦宝。喻依他起。无实帝青。喻圆成实。下三色喻。皆具诸义。准此应知。譬如清净颇胝迦宝者。此出宝体。此处无名。故不翻之。应师经音云。此云水玉。或云白珠。深密经云。清净琉璃者。译家别故。若依俱舍。妙高山王四宝所成。谓金银吠琉璃颇胝迦。此颇胝迦。即当赤色。又即彼云。日轮下面颇胝迦宝。火珠所成。月轮下面颇胝迦宝。水珠所成。准此等文。其颇胝迦。亦具众色。今于此经。且举白色。以对四色。由此下文不说白色。若与青染色者。明色转变。谓颇胝迦与青色合即。似帝青大青末尼宝像。帝青等者。谓天帝释青及大青。末尼宝者。此云如意珠。即说颇胝迦。名为如意。或可所似帝青等即是末尼。由耶执等者。显诸世间执似为实为他宣说迷乱有情。此意说云。阿赖耶识。由我法执习气力故。变似我法。诸有情类。执为实我。惑乱有情。据实颇胝迦上无实青等。于赖耶上无所执性应知亦尔。后当分别。

  若与赤染色合。则以虎魄末尼宝像。由耶执耶虎魄末尼宝故。惑乱有情。

  释曰。第二赤色相应喻。深密经云。置赤色中。即出赤波头摩尼摩尼宝光明现前。

  若与绿染色合。则似末罗羯多末尼宝像。由耶执取末罗羯多末尼宝故。惑乱有情。

  释曰。第三绿色相应喻。末罗羯多。此处无名。故不翻之。有说。此云煞色宝。由此宝故。煞一切色尽坏故。依深密经。但言绿色。

  若与黄染色合。则似金像。由耶执取真金像故。惑乱有情。

  释曰。第四黄色相应喻。与深密经有差别者。此云金像。彼云金色摩尼之宝。后三种喻。准初可知。

  如是德本如彼清净颇胝迦上所有染色相应。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言说习气。当知亦尔。

  释曰。自下第二举法同喻。合上四义。即分为四。一合种子。二合相执。三合依他。四合成实。此之四义。于前喻中。文虽有五。义合有四。故以四义。合上喻文。此即初也。然此四义。自有两说。一云。初一执缘。次三如次。喻其三性。一云。初二喻所执性白种现执成所执故。此即初也。谓于颇胝迦上所有染色相应义故。颇胝迦上似青色像现。如是由依他上妄执种子为因缘故。于赖耶上似色声等依他相现。

  如彼清净颇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虎魄末罗羯多金等耶执。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执当知亦尔。

  释曰。此下第二合现行执。谓由前说执种子故。能生依他似色等相。由现执故。执彼为实。由此义故。此上二段意显三中遍计所执。

  如彼清净颇胝迦宝。依他起相当知亦尔。

  释曰。第三合依他起。谓颇胝迦即似青等。如是依他由种子故。似色声等种种相现。

  如彼清净颇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虎魄末罗羯多真金等相。于常常时。于恒恒时。无有真实。无自性性。

  释曰。第四合圆成实。于中有二。初重举前喻。后释法同喻。此即初也。于颇胝迦上无实青等。名无有真实。亦名无自性性。或可无真实者。遮青等实。无自性性者。虽无青等实。而有颇胝迦性。

  即依他起相上。由遍计所执相。于常常时。于恒恒时。无有真实。无自性性。圆成实相。当知亦尔。

  释曰。此即第二释法同喻。于依他上。无有所执实我等性。即此名为无自性性。或可于依他上。无有所执实。而有无自性性。于常常时及恒恒时者。自有两释。一云。依前前无故。说常常言。于后后无故。说恒恒言。一云。显无有真实故说常常有。无自性性故言恒恒时。问。此三性与七真如。如何相摄。解云。如成唯识第八卷说。彼云。如是三性与七真如云何相摄。七真如者。一流转真如。谓有为法流转实性。(有为有二种。一四相所为故名有为。二烦恼所为故名有为。此即烦恼所为)二实相真如。谓二无我所显实性。三唯识真如。谓染净法唯识实性。(今此所取能观染净唯识观智。即是真如也)四安立真如。谓苦实性。五邪行真如。谓集实性。六清净真如。谓灭实性。七正行真如。谓道实性。此七实性。圆成实摄。根本后得二智境故。随相摄者。流转苦集三。前二性摄。妄执杂染故。余四皆是圆成实摄。辨中边论第二卷云。差别真实。略有七种。谓流转。实相。唯识。安立。邪行。清净。正行。云何应知。此七真实。依三根本真实立耶。颂曰。流转与安立。邪行依初二。实相唯识清。正行依后一。显扬论第三。瑜伽七十七。应准此摄。于理无违。次后又问三性五事相摄云何。诸圣教说相摄不定。一瑜伽七十四说。依他性摄彼相名分别正智。成圆实性摄彼真如。遍计所执不摄五事。彼说有漏心心所法。变似所诠。说名为相。似能诠现。施设为名。能变心等。立为分别。无漏心等。离戏论故。但总名。正智不说能所诠。四从缘生皆依他摄。二依辨中边第二卷说。依他起性摄相分别。遍计所执唯摄彼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彼说有漏心及心所相分名。相余名分别。遍计所执都无体故。为显非有。假说为名。二无倒故圆成实摄。三依楞伽经第七卷说。依他起唯摄分别。遍计所执摄彼相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彼说有漏心及心所相见分等。总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遍计所执能诠所诠。随情立为名相二事。四依世亲摄大乘论第四卷说。名属依他起性。义属遍计所执。彼有漏心心所法相见分等。由名势力成所遍计。故说为名。遍计所执。随名横计。体实非有。假立义名。如前四教所说五事三性相摄。文虽有异。而义无违。护法菩萨。取初为胜。不杂乱故。复有问言。诸圣教中。说有五相。此与三性相摄云何。所诠能诠。各具三性。谓妄所计属初性摄。相名分别。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依他起。真如正智。随其所应。所诠能诠。属圆成实。后得变似能诠相故。二相属相。唯初性摄。妄执义名定相属故。彼执著相。唯依他起。虚妄分别为自性故。不执著相。唯圆成实。无漏智等。为自性故。瑜伽八十一。二性是所诠。遍计所执性是能诠。第七十四。显扬十六。能诠所诠。皆通三性。委细分别。具如唯识第八卷疏。

  复次德本。相名相应以为缘故。遍计所执相而可了知。

  释曰。自下第二依能观门。明善巧菩萨。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以颂略说。前中有二。初略辨三相。劝物令知。后依前三相。正显观门。又释即分为二。初正辨观门。后如是德本下。重牒前观。以答前问。前中有三。初明菩萨了知三性。次善男子下。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后善男子下。知三相故断染证净。虽有两科。且依后释。此即第一了知三性。三性别故。即分为三。此即初也。谓所诠相与能诠名。互相系属。以为缘故。妄所执相。遍计所执。而可了知。故瑜伽七十三云。遍计所执自性缘何应知。答。缘于相名相属应知。若广分别。如三无性论。彼第一云。分别性者。无有体相。名等五法所不摄故。外曰。无体云何分别。答。但有无义故。何以故。如世间于义中立名。凡夫执名。分别义性。谓名即义性。此为颠倒。但有名分别。无实体故。何以故。此名及义。互为客故。云何知然。由三义故。此理可知。一名前觉不生。二多体相违失。三杂体相违过。具如彼论。摄大乘论。同三无性。

  依他起上遍计所执相执以为以缘。依他起相而可了知。

  释曰。此释依他。谓执遍计所执相分别以为缘故。依他起性而得生起。故显扬第十六云。于依他起自性。执着初自性故。起于熏智。则成杂染。又云。于所执相所起执故。应可了知。是依他起。若能执者从缘生故。故佛性论第二卷云。问曰。依他起性缘何因故得成耶。答曰。缘执分别性故得显现。问。依他起通染及净。如何但言所执相执以为缘故。依他起性而可了知。会释此难。如瑜伽论第七十四说。故彼云。问。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摄。何故前说依他起自性缘遍计所执自性执应可了知。答。彼意唯说依他起自性杂染分。非清净分。若清净分。当知缘彼无执。应可了知。

  依他起相上遍计所执相无执以为缘故。圆成实相而可了知。

  释曰。此释圆成实。谓于依他起上无所执相。以显真实。故言无执。故瑜伽七十三云。缘遍计所执自性。于依他起自性中。毕竟不实。应知。或可无执即是圣道。不执着故。名为无执。此意说云。不执着道以为因故。证得清净圆成实性。故瑜伽云。世尊。于余经中说。缘不执着遍计所执自性。应知此性者。依得清净说。不依相说。解云。余经者即此经也。依得清净者。依内证得真如圣道。显所证理。或可由圣道力。断染证得清净真如。依能证道。显所证理。不依相说者。此文不依遣所执相显圆成实。若依前说。言余经者。指所余经。有云。无执者。无能执依他及所执分别。故言无执。故佛性论云。问曰。真实性缘何因得成。答曰。由分别依他极无所有。故得显现。解云。译家谬也。遣依他起。违自所宗瑜伽等故。

  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诸法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无相之法。

  释曰。此下第二。知三性故。了知三相。三相不同。即分为三。此即第一。知所执故。了知无相。谓如前说相名相应以为缘故。知实了知遍计所执名相假立无实自性。由此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所执无相之法。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杂染相法。

  释曰。此即第二。了依他故。知杂染相。谓能了知从相执起皆是依他。即能了知杂染是依他起。前是总观。后是别观。前后二相。准此应知。又云。初约自性。辨依他观。后约差别。辨依他观。又云。前依尽所有性。后是如所有性。

  若诸菩萨。如实了知圆成实相。即能如实了知一切清净相法。

  释曰。此即第三了圆成实。知清净相。谓遍计所执无执以为缘故。即能了知诸清净法皆圆成实。

  善男子。若诸菩萨。能于依他起相上。如实了知无相之法。即能断灭杂染相法。

  释曰。此下第三。知三相故。断染证净。于中有二。初了知无相。断杂染法。后断杂染故证得清净。此即初也。然无相法。自有三释。一云。即所执性。随情说有。据理即无。相常无故。故名无相。故中边云。遍计所执此相本无。故名无相。若依此释。谓能了知无相法故。依他起性杂染相法即不得生。故说能断杂染相法。若无所执。杂染相法不得生故。故瑜伽论七十四云。问。遍计所执自性能为几业。答五。一能生依他起自性。二即于彼性能起言说。三能生补特伽罗执。四能生法执。五能摄受彼二种执习气粗重。一云。依他起上无所执性所显真如。离诸相故。名为无相。故摄论云。真如永离一切色等相故。故名无相。又广百论云。真如空理。离有无等一切法相。故名无相。若依此释。谓能了知无相法故。即能断灭依他起性杂染相法。一云。所执圆成皆名无相。前二义故。若依此释。谓能了知遍计所执无相法故。即能悟入圆成实性无相之法。由能悟入圆成实故。即能断灭依他起性杂染相法。故瑜伽七十四云。问若观行者。如实悟入遍计所执自性时。当言随入何等自性。答圆成自性。问。若观行者。随入圆成自性时。当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

  若能断灭杂染相法。即能证得清净相法。

  释曰。此即第二断杂染故。证得涅槃。谓由断灭杂染法故。即能证得清净涅槃。问。此三相观依何位说。若在地前。如何能断杂染相法。要无漏道方能断故。若在地上。入初地时。证二空理。如何先起二性观耶。解云。此三相观分成两位。初二性观。依加行位。作四寻思四如实智。第三圆成。在十地位。是故。无著摄大乘论。立三性观。释此经意。彼第六卷。论云。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圆成实性。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起。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无分别名者。能诠真谛平等法。名以所诠真如。是一切义无分别理。今能诠名从所诠立名。名无分别名。此所诠真如从能诠立目。故云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即准此文。圆成实观唯在地上。故成唯识第九颂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如是德本。由诸菩萨如实了知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故。如实了知诸无相法杂染相法清净相法。

  释曰。自下第二。重牒观门。以答二问。于中有二。初重牒观门。后齐此已下。正答二问。前中有二。初牒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后牒知三相故即断染证净。此即第一。牒上知三性故了知三相。准上可知。

  如实了知无相法故。断灭一切杂染相法。断灭一切染相法故。证得一切清净相法。

  释曰。自下第二。牒上知三相故断染证净。谓由了知遍计所执无相义故。展转渐证圆成实性。由斯证得清净涅槃。又解。了知遍计所执无相真如故能断杂染证涅槃果也。

  齐此名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如来齐此施设彼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

  释曰。此即第二。依上观门。以答二问。谓佛依上了知三性诸菩萨众。即说名为善巧菩萨。如来依此善巧菩萨施设圣教。名为善巧菩萨。然此菩萨善巧分限。诸说不同。一云。十信已上皆名善巧。一云。十回向中第十回向。名加行道。即依彼位起四寻思如实智故。一云。初已上证清净如及俗相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释曰。自下第二。以颂略说。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举颂略说。此即初也。

  若不了知无相法。杂染相法不能解。不断杂染相法故。坏证微妙净相法。不观诸行众过失。放逸过失害众生。懈怠住法动法中。无有失坏可怜愍。

  释曰。此即第二。以颂略说。上来长行顺释了知三性德。此颂反显不了无相失。如何说此反顺释者。理实长行及颂。皆有反顺。为存略故。各据一边影略互显。依深密经。颂及长行。皆顺释者。译家别故。有其二颂。即分为二。初有一颂。正颂不了无相失。后之一颂。重释不观众行失。前中有二。初之二句举不了知。显不断杂染失。后有二句。约不断染。显不证圆成失。坏谓失坏。谓不断染故失坏证得微妙真如净相法也。失坏者。是不能证义。就释后颂文别有二。初之二句。明放逸失。后有二句。明懈怠失。言不观诸行众过失等者。谓由愚痴不能观察诸行过失。遂起放逸伤害众生。言懈怠住法动法中等者。此明第二懈怠过失。谓懈怠者。过失之因。功德之障。言住法者。即是涅槃常住不灭。故名为住。言动法者。是生死法。前生后灭。流转三有。故名动法。又解。住法者是定。动法者是散乱。言无有失坏可怜愍者。谓由懈怠故。于住法无。于动法有。由是无有。故成失坏。由失坏故。甚可怜愍。广释失坏。如瑜伽论第三十六及七十三(深密经云。如实知诸法。即舍染法相舍染法相已。证于清净法。不观有为过。懈怠放逸害。诸法常不动。离相名菩萨也)。

  解深密经无自性相品第五

  将释此品。有其二义。一解品名。二释文义。题云无自性相品者。谓无自性略有三种。一相无自性性。二生无自性性。三胜义无自性性。无自性言显三无性。故言无自性也。相即体相。或谓相状。此三无性。如其次第。即用三性。以为体相。此品广明三无自性体相相状。故言无自性相品(深密经云成就第一义菩萨问品者[人从]立名。译家别故)。

  尔时胜义生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

  释曰。自下正释文义。就释有情无性境中。上来已释三性境讫。自下第二释三无性。于此品内。有其五分。一菩萨请问分。二尔时世尊下。如来正说分。三尔时胜义生下。领解受持分。四尔时胜义生菩萨下。校量叹胜分。五尔时胜义生下。依教奉行分。

  就请问中。文别有三。初标问答者。次我曾下。申所问事。后未审下。依教发问。此即第一标问答者。言胜义生者。胜义即是所证之境。胜智之境。名胜义。生者能证之智。缘胜义生名之为生。故摄论云。于此证会。故名为生。于此所缘。胜智生故。就能所证。以立其号。名胜义生。

  我曾独在静处。心生如是寻思。

  释曰。自下第二。申所问事。于中有二。初陈己疑思。后举所问教。此即初也。谓昔我曾独在山林闲房静。如是寻思。世尊如何先说有性。后说无性。深密经云。空闲之处。生觉观心者。如前分别。译家别故。泛论寻思。有其四种。一者。三界有漏分别心心所法。二者寻伺。故深密云。空闲之处生觉观心。三者唯寻。故集论第六云。寻思行者。缘入出息念境。俱舍论第二十二云。寻多乱心名寻行者。彼依息念能正入修。或可通说寻伺。名寻思行者。四者慧数。如四寻思。处处说故。今于此中。第四为胜。

  世尊以无量门。曾说诸蕴所有自相。生相灭相。永断遍知。

  释曰。自下第二。申所问教。于中有二。初举有性教。后世尊复说下。显无性教。就前文中。有十三门。摄为五段。一明蕴教。二明谛教。三明诸界。四明念住。五八圣道。此即第一辨蕴教门。于中有二。初正明蕴教。后类显三教。此即五相辨蕴圣教。无量门者。此有两释。一云。蕴中所有自共相等。诸门非一。故名无量。一云。可见不可见有色无色等。诸门非一。故名无量。所有自相即是别相。如说色是质碍。如是识是了别。生相灭相即是通相。色等皆有生灭相故。永断遍知。即苦集相。永断集谛苦烦恼故。遍知苦谛生死果故。或可所有自相者。即是自相差别相。如是二相。遍于生灭。永断遍知。如下领解中说。

  如说诸蕴诸处缘起。诸食亦尔。

  释曰。此即第二类释二门。谓如蕴中所说五相。十二处教缘起诸食应知亦尔。谓处自相能见色。名之为眼。眼所见故。名之为色。乃至能知法故。名之为意。意所知故。名之为法。缘起自相智所对法。别有心所。覆弊为性。名为无明。如瑜伽论五十六说。乃至渐衰顿灭。名为老死。诸食自相分段而吞。各为段食。乃至了别执持名为识食。生灭二相永断遍知。准上应知。问。如何胜义谛品。以六相分别蕴等。具说四谛。于此品中。但说苦集。而非灭道。解云。前品欲辨现观有差别故。具说四谛。今此品中。有性无性二教差别。是故此中略而不说。由得蕴故灭及依证。

  以无量门。曾说诸谛所有自相。遍知永断。作证修习。

  释曰。第二辨四谛教。有其五句。所有自相。自有两说。准上应知。谓逼迫名。召集名集。灭尽名灭。能通名道。遍知等四。别显四谛。遍知苦谛。永断集谛。作证灭谛。修习道谛。

  以无量门。曾说诸界所有自相。种种界性。非一界性。永断遍知。

  释曰。第三辨诸界门。所有自相。准上应知。次之二句。谓十八界。展转异相。名种种界。即十八界。无量有情。所依差别。名非一界。如瑜伽论五十六说。若依八十三。与上相反。如初卷记。永断遍知。准上应知。

  以无量门。曾说念住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修。习未生令生。生已坚住。不忘信修。增长广大。

  释曰。第四辨念住教。于中有二。初释念住。后类五门。前中五句。所有自相。自有二释。准蕴应知。此四念住。以慧为体。住身等境。应言慧住。而言念住。与念相应。住身等境。故名念住。此六释中。邻近释也。后四句者。一能治四倒。二未生令生。三生已坚住。四不忘倍修增长广大。如初卷说。

  如说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亦复如是。

  释曰。此即第二类释五门。谓如念住有其五句。四正断门。四种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皆有五句。准上应知。

  以无量门。曾说八支圣道。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修习。未生令生。生已坚住。不忘倍修增长广大。

  释曰。第五八圣道支。有其五句。准上应知。此后七门。即是三十七品观。义如别章。

  世尊复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第二显无性教。谓依下经。三时法轮。于第一时。说四谛教。于第二时。说无相教。第三时中。说了义教。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而今此中。约第二时。对第一时。以为发问所依。前说有相。后说无相。此无相言。违前有相。故以无相。为问所依。问若。准此经。初唯说有。后但说无。无量义经前后两时。皆说空有。故彼经云。善男子。我起树王。诣波罗奈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谛法轮时。亦说诸法本来寂静。中间于此及以处处。为诸比丘并众菩萨。辨演宣说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亦说诸法本来空寂。具说如彼。即此二经如何会释。解云。如智度论。诸佛说法。有其二事。一者秘密。二者显示。无量义经。依秘密门。今依此经。是显示门。各据一边。互不相违。

  未审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第三依教发问。于中有三。初陈己疑情。次请愿解释。后申所释经。此即初也。谓佛先说蕴处界等十三法门皆无自性。后复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前说有性。后说无性。二教相违。未审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说无自性等(若依密经。有其五节。一一切法本来无证。二一切法本来不生。三一切法本来无灭。四一切法本来寂静。五一切法本来自性涅槃)。

  我今请问如来斯义。唯愿如来哀愍解释。

  释曰。此即第二诸愿解释。

  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所有密意。

  释曰。第三申所释教。

  尔时世尊。告胜义生菩萨曰。

  释曰。自下第二。如来正说。于中有二。初赞问许说。后胜义生当知下。依问正说。前中有二。初赞问有益。后敕听许说。前中有四。一辨能说者。二赞问应理。三赞问深义。四赞问有益。此即初也。

  善哉善哉。胜义生。汝所寻思。甚为如理。

  释曰。此即第二赞问应理。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深义。

  释曰。此即第三赞问深义。此上二种。文义俱善。是故重言善哉善哉。

  汝今为欲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哀愍世间及诸天人阿素洛等。为令获得义利安乐。故发斯问。

  释曰。此即第四赞问有益。准应知。

  汝应谛听。吾当为汝解释所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所有密意。

  释曰。此即第二敕听许说。

  胜义生。当知。我依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释曰。此下第二。依问正说。于中有二。初长行广释。后举颂重说。前中有五一约三无性。释经诸句。二复次胜义生下。约三性观。辨立三无性意。三复次胜义生下。约位辨立三无性意。四复次胜义生下。约三无性观。辨一乘义。五复次胜义生下。约无性教。辨取解不同。此即第一。约三无性。释经诸句。于中有二。初约三无性。释诸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后胜义生当知下。约初后无性。释一切法无生灭等。前中有三。初标章略说。次善男子下。问答广释。后善男子下。释已总结。前中有二。初依三无性。显经密意。后依数列三无性名。此即初也。谓世尊言一切诸法无自性者。我今具依三无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一切诸法即是三性。即三性。立三无性。故诸经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是故成唯识三十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

  所谓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二依数列名。谓即三种相无自性等。

  善男子。云何诸法相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问答广释。于中有二。初依法正说。后举喻重释。前法说中。三种无性即分为三。此即初也。于中有五。一问。二答。三徴。四释。五结。此即问也。

  谓诸遍计所执相。

  释曰。此即第二。依问正答。谓三性中。遍计所执以为自性。

  何以故。

  释曰。第三徴也。以何义故。说所执相。名相。无性。

  此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

  释曰。第四依徴别释。此由假名安立为相者。此释相言。谓依名言所立相故。非由自相安立为相者。释无性言。总解意云。遍计所执情有之相。以理无故。说为无性。由此即说彼所执相以为自性。故显扬云。谓所执性体相无故。名无自性性。又三无性云。如所显现。是相实无。故分别性无相为性。瑜伽七十三云。云何相无自性性。谓一切法世俗言说自性。

  是故说名相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五结文。可知。

  云何诸法生无自性性。

  释曰。自下第二。释生无性。文有五段。准上可知。此即问也。

  谓诸依他起相。

  释曰。此即第二依问正答。谓三性中。依他起性。以为自性。

  何以故。

  释曰。第三徴也。以何义故。说依他起。名生无性。

  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释曰。此即第四依徴别释。此由依他缘力故有者。此释生言。谓由依他缘力故有。故说为生。非自然有者。释无性也。总解意云。依他诸法。依因缘故。说之为生。而非自然自在天等邪因所生。说名无生。故显扬云。依他起性缘力所生。非自然生故无生。又三无性云。依他性者。由缘力生。不由自生。是故依他无生为性。依瑜伽七十三云。云何生无自性性。谓一切行众缘所生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

  释曰。第五结文。可知。

  云何诸法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三释胜义无性。于中有二。初约依他起。解胜义无性。后复有下。约圆成实。解胜义无性。前中有五。准上应知。此即问也。

  谓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第二依问正答。文有两节。初将释第三。牒前第二。释义如前。后即缘生法等者。依第二性。立第三无性。谓依他起上。无圆成实。故缘生法。非但说名生无自性性。亦名胜义无自性性。故显扬云。依他起性。由异相故。亦得建立为胜义无性。何以故。由无胜义性故。

  何以故。

  释曰。第三徴也。何故缘生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于诸法中。若是清净所缘境界。我显示彼。以为胜义无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净所缘境界。

  释曰。第四依徴别释。文有二节。初释所无清净胜义。后明依他无彼清净胜义。此释真如净智所缘。名为清净胜义。故显扬云。当知胜义。即是清净之所缘性何以故。由缘此境。得心清净故。

  是故亦说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第五结文。可知。

  复有诸法圆成相。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约圆成实。释三无性。于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标也。谓三性中。圆成实性。以为自性。

  何以故。

  释曰。第二徴所由也。何以复说圆成实性。名为胜义。亦名无性。

  一切诸法法无我性。名为胜义。亦得名为无自性性。是一切法胜义谛故。无自性性之显故。

  释曰。第三依徴正释。文有二节。初标。后释。谓法无我性。有其二义。一名胜义。二名无自性性。是诸法中。胜义谛故。诸法无性所显理故。故显扬云。谓圆成实胜义无性。由此自性体是胜义。又是诸法无性性故。又复彼云。由此自性即是胜义。亦是无性。由无戏论我法性故。依三无性论。与此不同。故彼云。约真实性。由真实无性故说无性者。此真实性。更无别性。还即前两性之无。是真实性。真实是无相无生故。一切有为法。不出此分别依他两性。此三性既真实无相无生。由此理故。一切诸法。同一无性。此一无性。真实是无。真实是有。真实无。此分别依他二有。真实有。此分别依他二无。故不可说无。不可说有。乃至广说。解云。通遣依他。故不同此。

  由此因缘。名为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即第四。结文可知。问。若依此经。胜义无性。自有二种。一依他起。二圆成实。如何三十唯识。说后非前。解云。据实具有二义。故此经文及显扬论。皆作是说。依他起性无胜义故。亦得说为胜义无性。而诸论中不明前者。成唯识第九卷中。护法释云。而滥第二。故此不说。问。此经意。即依三性。立三无性。体即三性。何故三无性论。于一真如。立三无性。故三无性论第一卷云。约此三性。说三无性。由三无性。应知是一无性理。约分别者。由相无性。说名无性。依他起者。由生无性。说名无性。真实性者。由真实无性。故说无性。具如彼说。解云。此有两释。一真谛三藏云。于一真如。遣三性故。说为三种无自性性。于中圆成实性。安立谛摄。三无性者皆非安立。如三性论。二大唐三藏云。如显扬等。即依三性。立三无性。以此为正。所以者何。世亲菩萨。三十唯识。作此颂言。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护法释云。于有及无。总说无性。故名密意。又显扬论。无著所造。与摄大乘等。同显一义。又瑜伽论。广引此经及三无性。通有及无。故知三无性论。译家谬也。所以者何。三十唯识。三无性论。世亲所造。如何二论有此差别。又彼世亲依弥勒宗及无著等。故知同一无性者。真谛谬耳。或可今勘真谛三无性论。即无著所造显扬论无自性品。然彼真谛译为别本(须勘目录及显扬未了)。

  善男子。譬如空华。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释曰。自下第二。举喻重释。释三无性。即分为三。此即第一释相无自性性。譬如空华。由眩翳故。于虚空中。似华相现。据实空中本来无华。遍计所执。亦复如是。即用所执。为初无性。故言相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譬如幻像。生无自性性当知亦尔。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

  释曰。第二释生无性及一分胜义无性。如阿毗达摩经说。幻等八喻。显依他起。今此第二。生无自性性。及一分胜义无自性性。皆用依他。以为自性。故如幻像。当知亦尔。问大般若等即用幻等。喻其空义。如何此经喻依他起。解云。幻等自有二义。一非有似有。二无实像等。是故二经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譬如虚空。唯是众色无性所显。遍一切处。一分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法无我性之所显故。遍一切故。

  释曰。此即第三释一分胜义无自性。譬如虚空。有其二义。一无色所显。二遍一切处。真如胜义无自性性。当知亦尔。一法无我性之所显故。二遍一切法故。故佛地经十虚空喻。喻净法界。此亦如是。问。对法瑜伽。喻色无处说为虚空。依佛地论及成唯识。五蕴无处说为虚空。如何会释。解云。瑜伽及对法等。随转理门。同萨婆多。唯识等论。真实理门。各据一义。故不相违。

  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种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皆无自性。

  释曰。此即第三释已总结。

  胜义生当知。我依相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自下第二约初后无性。释一切法无生等句。于中有二。初约相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后善男子下。约胜义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前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第一以理标宗。谓诸经说一切诸法无生等言。三无性中。约相无性。说无生等。

  何以故。

  释曰。此即第二外人反徴。

  若诸自相。都无所有。则无有生。若无有生。则无有灭。若无生无灭。则本来寂静。若本来寂静。则自性涅槃。于中都无少分所有更可令其般涅槃故。

  释曰。此第三释。文有四节。一释无生。二释无灭。三释本来寂静。四释自性涅槃。如经可知。故不繁释。

  是故我依相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此即第四结文。可知。

  善男子。我亦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自下第二约胜义无自性性。释无生等句。于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初也。谓圆成实实胜义谛中。有其四义。一者无生。二者无灭。三本来寂静。四自性涅槃。故诸经中。亦依圆成胜义无性。说无生等。

  何以故。

  释曰。第二外人反徴。谓外反徴虽说四义。未辨其因。依何因故。名无生等。

  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无为。一切杂染不相应故。

  释曰。自下第三依徴正释。文别有二。初总标三因。以答徴诘。后举三因。释无生等。此即初也。文有二节。初出胜义无性体。有其二种。一者依他。二圆成实。今于此中。取后非前。后于常常时等者。正明三因。一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无为。二无为故无生无灭。此即安住故。及无为故。二因成立无生无灭二义也。一切杂染不相应故者。以第三因。成立经中本来寂静及自性涅槃二义也。以一故字含有三义故。成三因也。

  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无为。由无为故无生无灭。

  释曰。自下第二重释三因。释无生等。于中有二。初以二因释无生等。后一切杂染不相应因。释成本来寂静及自性涅槃。此即初也。谓法无我胜义谛理。于常常时。于恒恒时。诸法法性安住故。得成无为也。由无为故。无生无灭二义得成也。

  一切杂染不相应故。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此即第二一切杂染不相应因。成立二义。一者本来寂静。二者自性涅槃。问。经所说不生等言。如何唯依初后无性。答泛论无性。自有二种。一者大小二藏共说无性。二唯菩萨藏所说无性。言共说者。如世亲摄论第五卷说。说一切法无自性意。今当显示自然无者。由一切法无离众缘自然有性。是名一种无自性意。自体无者。由法灭已不复更生。故无自性。此后一种无自性意。自性不坚住者。由法才生。一刹那后。无力能住。故无自性。如是诸无自性理。与声闻共。言不共者。即彼论云。如执取不有故。许无自性者。此无自性不共声闻。以如愚夫所取遍计所执自性不如是有。由此意故。依大乘理。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集论杂集及性论。意亦同此。虽有二说。今此经中。依不共门。说无性等。然不共门说无性等。依三无性。诸经不同。自有圣教。依初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如广百论第十卷云。佛自决判我依遍计所执自性。于余经中。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涅槃。又瑜伽论第七十四。庄严第五。无性世亲摄论第五。并同此说。梁本摄论。通依三种无自性性。说无自性等。与此不同。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依初无性。说无性等。瑜伽论第七十三。故彼论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皆无自性。答。由依彼彼所化势力。故说三种无自性性。又云。问。世尊依何密意。说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答。依相无自性性。说如是言。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依初后二说无生等。如即此经及深密经。自有圣教。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如杂集论第十二说。彼云。一切法者。即三自性。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定无自相。自相无故。名相无相。相无相故。名为无性。依他起自性待众缘故。非自然生。无自然生。无自然生性故。名生无性。生无性故。说为无性。圆成实自性清净所缘故。于依他起中。无遍计所执相。所显自体。故胜义为自体。又无性所显故。名胜义无性。胜义无性故。名为无性。由此道理。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非一切种性相俱无说为无性。又彼说云。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此依何密意说。如无自性。无性亦尔。如无生。无灭亦尔。无生无灭。本来寂静亦尔。如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亦尔。又即彼云。相秘密者。谓于三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等。梁论第六亦同杂集。所以如是诸教异者。此所遣性。唯所执性。故广百论等。唯约遍计所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欲显因缘生义不无。是故。此经通依三无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但约初后二种无性。说无生等句。然依他起。虽依他起。而无自然无因生义。故杂集等具约三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三无性义。具如别章。

  是故。我依法无我性所显胜义无自性性密。意说言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

  释曰。第四结文可知。问。如上所说诸密意言。四秘密中。依何密意。解云。依杂集说。有四秘密。故彼论云。一令入秘密。二相秘密。三对治秘密。四转变秘密。如是四种。于大乘中。略摄如来一切所说秘密道理。令入秘密者。谓于声闻乘。说色等诸法。皆有自性。为令无怖畏。渐入圣教故。相秘密者。谓于三自性。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等。对治秘密者。谓为调伏诸过失者。如来宣说种种秘密。如为对治八种障故说最上乘。何等为八。一者轻佛。二者轻法。三懈怠。四者少善生喜足故。五者贪行。六者慢行。七者恶作。八者不定性。为对治轻佛障故。说往昔毗婆尸佛即我身是。为对治轻法障故。说于无量恒沙佛所修行大乘乃得生解。为对治懈怠障故。说有众生愿生安乐国一切得往生。称念无垢月光佛名。决定当得无上菩提。为对治少善喜足障故。于施等行。或时称赞。或时毁呰。为对治贪行障故。称赞佛土富乐庄严。为对治慢行障故。称赞诸佛或有增胜。为对治悔行障故。或有众生。于佛菩萨。起不饶益。说彼有情。虽行轻毁。亦得生天。为对治不定种性故。令舍声闻下劣意乐。记大声闻当得作佛。又说一乘更无第二。转变秘密者。谓经所说隐密名言。如说觉不坚。善住于颠倒。极烦恼所恼。得最上菩提。此中密意。于不散动起坚固胜觉。所以者何。坚有二义。一者真实。二者散动。由此散动。令心刚逸。故亦名坚。善住于颠倒者。翻常乐我常四倒。为无常等。故名颠倒。于此不退。故名善住。极烦恼所恼者。谓于长时精勤苦行。极为劳倦所逼恼故。得最上菩提者。若具如上所说三事。定速当证无上菩提。今此经中明密意者。如世尊说。以无量门。曾说蕴等十三法门皆有自相。即当四中令入秘密。世尊复说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灭等。即是四中相秘密也。无性世亲摄论第五。约三自性。说相秘密。杂集十二。庄严第六。依三无性。说无生等。名相秘密。即彼杂集及庄严论。顺此经文。

  复次胜义生。非由有情界中诸有情类别观遍计所执为自性故。亦非由彼别观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为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释曰。自下第三约三性门。立三无性意。于中有二。初反释。后然由下顺解。此即初也。观谓观待。或观察义。此中意云。谓诸有情非由别观三种自性。如其次第。遣三性故。立三无性。所以者何。非唯相无自性性遣遍计所执。余二亦遣所执性故。不遣依他及圆成实。立后二种无自性性。依他圆成不可遣故。又解。此中立三意者。为除有情所执过患。立三无性。非彼有情于三性中。一一别执。有三自性。为除彼故。立三无性。但诸有情。不了依他及圆成实。于二性上。起增益执。由此建立三种三无性。于二说中。后说为胜。顺文相故。依深密经。不违此经。

  然由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增益遍计所执自性故。我立三种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顺解。于中有二。先标。后释。此即标也。此意说云。于二性上。遍计所执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故。立相无自性性。于依他起上。无自然生增益故。立生无自性性。于圆成实上。无此所执性故。立胜义无自性性。非谓别观三种自性为自性故。故说三种无自性性。

  由遍计所执自性相故。彼诸有情。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随起言说。

  释曰。此即释也。总说意云。由所执相。能起言说。由言说故。成三种因。由三因故。起诸执着。由执着故。生依他起三种杂染流转六趣生死过失。是故。此中约所执相。立三无性。于中有二。初由所执相能生执着。后如如下。由执着故生流转法。前中有二。初由所执相。能起言说。后如如由言说故能生执着。此即初也。理实二性皆离名言。而由遍计所执相故。于二相中。有言说起。

  如如随起言说。如是如是。由言说熏习心故。由言说随觉故。由言说随眠故。

  释曰。此即第二由言说故能生执着。于中有二。初由言说故成三种因。后由三因故能生执着。此即初也。言如如者。显所说法。所说非一。故曰如如。随彼如如。起诸言说。是故重言如是如是。由诸言说。成三种因。一由言说熏习心故。此明三熏习中名言熏习。二由言说随觉故。此解名言随觉分别。如人天等解言说者。三由言说随眠故。此不解名言随眠分别。如牛羊等不解言说。但由随眠而起分别。此即显由起言说故成三种因。

  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相。

  释曰。此明由三因故能执着。于三因中。前之一因。显执因缘。后之二因。显增上缘。由此三因。于二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

  如如执着如是如是。于依他起自性及圆成实自性上。执着遍计所执自性。

  释曰。此下第二由执着故。生流转法。于中有二。初牒前能执显流转因。后正明能执生流转果。此即初也。言如如者。显所执境。所执非一。故曰如如。随彼如如。起诸执着。是故重言如如是是。由此执着。于二性中。执着遍计所执自性。以此执着。为流转因。

  由此因缘。生当来世依他起自性。

  释曰。此下第二显流转果。于中有二。初生依他起。后生三杂染。此即初也。问。依他杂染有何差别。答。总别有异。或可宽狭不同。依他是宽。从缘生者。皆依他故。三杂染中不摄长养五根等故。

  由此因缘。或为烦恼杂染所染。或为业染所染。或为生杂染所染。于生死中。长时驰骋。长时流转。无有休息。

  释曰。此下第二生三杂染。于中有二。初由三杂染流转生死。后由三杂染流转六趣。此即初也。谓由此执为因缘故。生三杂染。三杂染者。谓或业生所缘相应二缚所缚。故名杂深。由此杂染。分段变易二生死中。驰骋流转。无有休息(二种生死义如别章)。

  或在那落迦。或在傍生。或在饿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索洛。或在人中。受诸苦恼。

  释曰。此即第二由三杂染流转六趣。言那落迦。依顺正理二十一云。迦是乐名。那者言无。落是与义。无乐相与。名那落迦。或复落迦是救济义。那名不可。不可救济。名那落迦。依大婆沙百七十二云。捺落名人。迦名为恶。恶人生处。名捺落迦。依毗昙论第八卷云。不可乐故名地狱。言傍生者。毗昙论云。身横行故名畜生。顺正理云。彼趣多分身横住故。或彼趣中。容有少分傍行者。婆沙论云。其形傍故行亦傍。以行傍故形亦傍。故名傍生。有说。遍诸处故名傍生。谓此遍于五趣有故。言饿鬼者。毗昙论云。从他悕求。故名饿鬼。顺正理云。多怀法劣。其形瘦悴。身心轻躁。故名饿鬼。婆沙论云。饥渴增故。名为饿鬼。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常驰走故。所言天者。毗昙论云。光明故名天。顺正理云。天谓尊高。神用自在。众所祈告。故名为天。婆沙论云。光明增故名天。以彼自然身光恒照昼夜等故。阿素洛者。正理云。素洛名天。是自在义。阿是非义。显彼非天。自在减天。名阿素洛。婆沙论云。素洛是天。彼非天故。名阿素洛。复次素洛名端政。彼非端政。名阿素洛。所言人者。毗昙论云。意寂静故名人。顺正理云。多思虑故名人。婆沙论云。能寂静故名人。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广释如彼。正理婆沙。具如别章。

  复次胜义生。若诸有情。从本已来。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释曰。自下第三约位。辨立三无性意。于中有二。初约五位说生无自性性。后彼虽如是下。约加行等位说后二种无自性性。夫论观门。有其五位。如成唯识第九卷说。何谓悟入唯识五位。一资粮位。谓修大乘顺解脱分。解云。始从十信至十回向。二加行位。谓修大乘顺决择分。解云。在十回向第十终心。三通达位。谓诸菩萨所住见道。四修习位。谓诸菩萨所住修道。五究竟位。谓住无上正等菩提。今依此经。分为两段。初约五位。辨生无自性性。即当唯识初资粮位及十信前种解脱分善根位也。后约加行等位。辨立后二无性。即当唯识中间三位。除无学位。非所为故。此即初也。于中有三。初明说教所为。次我为彼下。对机正说。后彼闻下。辨教胜利。此即初也。然彼所为。有其五位。一种善根位。谓十信前种解脱分善根位也。种解脱分善根之法。如优婆塞戒经中说。二清净位。谓即十信。谓能随分净罪业故。故深密经第二卷云。未清净罪业者。清净罪业缘起经云。内法异生不共无明已永断故。不造罪业也。三成熟相续位。谓即十解。能令信等相续成就故。深密云。依彼成熟善根力故。四多修胜解位。谓即十行。决定胜解多现前故。五积集福智资粮位。即十回向。具足福智二资粮故。此中意说。未种善根令种善根。乃至未具资粮。令得具足故。为此等故。说生无性。又解。此文辨资粮位。五事差别。非立五位配四十心。五事差别。如前分别。

  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

  释曰。此即第二对机正说。谓诸有情。从本已来。未悟诸法缘生道理。妄执无因自然而生。是故。世尊依生无自性性。说一切法。皆从因生。不由自然。

  彼闻是已。能于一切缘生行中。随分解了。无常无恒。是不安隐变坏法已。

  释曰。此即第三闻教胜利。四种胜利。即分为四。一解了无常利。二怖畏厌患利。三止恶修善利。四五事具足利。此即初也。谓世尊说。从无明缘行。乃至老死。不从自在天等所生。由斯有情随分解了。一切诸法。无常无恒。是无常故。即不安稳。非如涅槃离生灭故。即是安住。又诸有为。前灭后生。渐次衰坏变坏之法。

  于一切行。心生怖畏。深起厌患。

  释曰。此即第二怖畏厌患利。如文可知。

  心生怖畏。深厌患已。遮止诸恶。于诸恶法。能不造作。于诸善法。能勤修习。

  释曰。此即第三止恶修善利。如文可知。

  修习善因故。未种善根能种善根。未清净障能令清净。未熟相续令成熟。由此因缘。多修胜解。亦多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释曰。此即第四五事具足利。释五事相准上应知。

  彼虽如是种诸善根。乃至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然于生无自性性中。未能如实了知相无自性性及二种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约加行等位。说后二种无自性性。于中有三。初明说教所为。次如来为彼下。对机正说。后彼闻已下。辨教胜利。此即初也。于中有二。初明未了二种无性。后辨不了无性之性。谓诸有情。闻说诸法从缘而生。不从自在天等所生。由斯解了无常等义。积集福智二资粮等。而未能了诸有为行皆如幻等非实有性。便执诸法定有实性。此多不了相无性性。或复不了如上所说二种胜义无自性性。

  于一切行。未能正厌。未正离欲。未正解脱。未遍解脱烦恼杂染。未遍解脱诸业杂染。未遍解脱诸生杂染。

  释曰。此即第二明不了失。谓未能了相无自性业故。于一切行。未能正厌等。言正厌是加行道。正离欲者。是无间道。正解脱等是解脱道。及胜进道。烦恼业生三种杂染。如摄大乘及唯识等。

  如来为彼更说法要。谓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

  释曰。此下第二对机正说。于中有二。初正说教。后明说教之意。此即初也。谓十回向终加行位等。宜闻此教。故为说之。

  为欲令其于一切行能正厌故。正离欲故。正解脱故。超过一切烦恼杂染故。超过一切业杂染故。超过一切生杂染故。

  释曰。此第二明说教之意。为欲令其加行等位。速能成办加行等道。及令超过三种杂染。是故更说二种无性。

  彼闻如是所说法已。于生无自性性中。能正信解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简择思惟。如实通达。

  释曰。此下第三辨教胜利。于中有二。初明加行位中所得胜利。后于依他起下。辨地上二地所得胜利。此即初也。此中正明于加行位所得胜利。然加行位。诸说不同。有说。即属第二僧祗。极欢喜地近方便故。如未至定。即属初禅。有说。正在第十回向第一僧祗。未入地故。虽有两说。护法菩萨存第二解。如成唯识第九卷说。近见道故。立加行名。于此位中。闻后二种无性教故。作四寻思四如实观。存能缘识。遣所取空。即是相自性性。即彼无性所显胜义。名为胜义无自性性。若广分别。如成唯识第九卷说。故今说云。于二无性。简择思惟。即四寻思。如实通达。即四如实智也。又解。简择思惟者。四寻思位。如实通达者。初地已上通达位也。

  于依他起自性。能不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相。

  释曰。此下第二辨地上二位所得胜利。有六胜利。即分为六。一遣所执相。二不起三因。三灭依他起。四断当苦因。五能引三道。六离三杂染。此即初也。谓地上二位。闻前所说二无性故。能不执着遍计所执。

  由言说不熏习智故。由言说不随觉智故。由言说离随眠智故。

  释曰。此即第二不起三因。谓不执故。三因不成。因不成故。生三种智。言三智者。一言说不熏习智。二言说不随觉智。三言说离随眠智。然此三智。自有二说。一从境得名。谓后所得智。缘三境生。立三智名。一云。从因得名。谓即二种无自性智。从三种因之所生故。立三种名。

  能灭依他起相。

  释曰。此即第三灭依他起。谓不起三因。成三种智。由三智故。能灭依他也。

  于现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断灭当来世因。

  释曰。此即第四断当苦因。由前三智灭依他故。于现身中。有方便智。以方便智所摄持故。彼根本智。能永断除当来世因。

  由此因缘。于一切行。能正厌患。能正离欲。能正解脱。

  释曰。此即第五引三道。所谓加行无间解脱也。

  能遍解脱烦恼业生三种杂染。

  释曰。此即第六离三杂染。如文可知。

  复次胜义生。诸声闻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诸独觉乘种姓有情。诸如来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

  释曰。此下第四约三无性。辨一乘义义。于中有三。初约圣道辨一乘义。次善男子下。明趣寂声闻定不成佛。后若回向下。明回向声闻定得成佛。总释意云。第一段中。约三种姓。如来方便。说为一乘。就实正理。具有三乘。各证无余究竟涅槃。胜鬘经意亦同此说。第二段意。定性二乘。唯证二乘无余涅槃。必无后时得成佛义。故瑜伽云。二乘所证无余涅槃。唯有真如清净法界。第三段意。不定种姓回向声闻必当成佛。是故。法华方便品说。为二乘种姓。理实决定得成佛果。若依此说。方便说三。就实为一。故法华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法华胜鬘。各据一义。今此一部义俱有。故解深密是最了义。(义如别章)就初段中。复分为三。初明三乘各证自乘无余涅槃。次约圣道方便说一。后明理实三乘差别。此即第一。谓三乘种姓。各以无性妙清净道。证无余依妙涅槃界。然彼圣道能通义故。名之为道。即彼圣道诸圣游履。亦名行迹。由此道迹。离诸烦恼有漏苦身。证得常住寂灭之乐。是故。说为安隐涅槃。

  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究竟清净。更无第二乘。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

  释曰。此即第二方便说。一言声闻者。诸佛圣教。声为上首。从师友所。闻此教声。展转修证。永出世间。小行小果。故名声闻。言独觉者。常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悟。永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待缘而悟圣果。亦名缘觉。言菩萨者。悕求大觉。悲愍有情。或求菩提。志愿坚猛长时修证。永出世间。大行大果。故名菩萨。具如瑜伽释论广解。总说意云。谓彼三乘皆其此一妙无性道。即说此道。名究竟净。唯有此道。更无第二。故约一道。说为一乘。故深密云。唯有一清净道。更无第二。而不别说究竟清净。故知究竟清净即是妙清净道也。又云。一言自有三种。一。道一故名一。二。果一故名一。三。理一故名一。今依此文。有其二种。妙清净道即是道一。究竟清净即是果一。依此二一。更无第二。故深密意说唯有一乘。而不同下第四卷中约理无别故说一乘。然一乘者。唯一佛乘。故胜鬘经云。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大乘即佛乘也。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或可法身以明一乘。故法华论云。以如来法身与声闻法身。法身无异。故与授记。后当分别。此即六中带数释也。论体性者。若受用身。四智心品所摄蕴等。以为体性。若就法身真如为体。总相出体。于一乘门教理行果以为一乘。然此一乘圣教甚多。译者非一。意趣深远。是故新旧竞兴诤论。一真谛等一类诸师。依法华等诸经及论。皆作此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涅槃经第七卷云。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又第二十五云。众生佛性不一不异。诸佛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此说理性)又第二十七云。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又云。譬如有人。家有乳酪。有人问言。汝有苏耶。答言我有。酪实非苏。以巧方便。定当得故。故言有苏。众生亦尔。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此说行性)又三十三云。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同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净。是名一味。(通说理行)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胜鬘经。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又须真天子所问经云。文殊师利言。一切皆得审当作佛。卿莫疑也。所以者何。一切当得如来觉故。广说如彼。又入楞伽第二。明五乘性云。阐提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二者怜愍一切众生作尽愿。二中从一定不成佛。具说如彼。四卷楞伽第一卷说。言虽有异。意同前本。准此等经。无姓有情。亦得成佛。又梁摄论第十五云。五救济乘为业。乃至彼云。未定根性声闻。能安立彼。为修行大乘故。释曰。乃至若得信等五根。不名定根。以未得圣故。若得未知欲知等三根。则名定根。以得圣故。若至顶位。不名定性。以不勉四恶道故。若至忍位。名为定性。以免四恶道故。若依小乘解。未得定根性。则转小为大。若得定根性。则不可转。如此声闻。无有改小为大义。云何说一乘。今依大乘解。未专修菩萨道。悉名未定根性。故一切声闻。皆有可转小为大义。安立如此大小乘人。令修行大乘。智度论八十四云。有四种道。人天道并三乘道为四。菩萨法应引导众生着大道中。若尔任入大道者。着三乘中。若不任入涅槃者。着人天福乐中。作涅槃因缘。又法华论云。声闻有四种。一者决定。二者增上慢。三者退菩提。四者应化声闻。二种声闻。如来与授记。谓应化声闻。退已还发菩提心者。决定增上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者。方便令发心故。准此等文。决定无有无性有情。亦无定性声闻独觉必不成佛。而深密经及瑜伽等。定不成者。约根未熟时分而说。非谓决定不成佛也。故宝性论第二卷云。向说一阐提常不入涅槃。无涅槃性者。此义云何。为欲示现谤大乘因故。乃至依无量时。故如是说。以彼实有清净性故。不得说言彼常毕竟无清净心。问。依瑜伽第八十云。于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趣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若如上说。决定声闻。亦得成佛。彼瑜伽文。如何会释。答。依法华第三卷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入于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大智论第九十三。亦同此说。又涅槃经二十三云。声闻独觉。八万六万四万二万一万住处。名为涅槃。无上法主圣王住处。乃得名为大般涅槃。又楞伽第四颂云。

  譬如海浮木  当随波浪转  诸声闻亦尔
  相风所漂荡  离诸随烦恼  薰习烦恼缚
  味着三昧乐  安住无漏界  无有究竟趣
  亦复不退还  得诸三昧身  无量劫不觉
  譬如昏醉人  酒消然后寤  得佛无上体
  是我真法身

  第二第二亦同此意。又法华论云。实无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间三摩䟦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对治此故。说化城譬喻应知。又云。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彼城已。令入大般涅槃城故。准此等文。瑜伽所说。无余涅槃。即彼楞伽所说三昧乐定。离分段故。名为无余。非实无余。有变易故。胜鬘经说无无余。故彼经云。是故阿罗汉辟支佛有余。生法不尽故。有生有余。梵行成故。不纯事不究竟故。当有所作。不度彼故。当有所断。以不断故。去涅槃界远。乃至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来得般涅槃。准此应知。八万劫等。入三昧乐。假名无余。无实身智俱灭无余涅槃。(然须陀洹等者从本为名实是无学)是故二乘定得成佛。由此诸经。实说一乘。假说二乘。二者。大唐三藏。依诸经论。立有五姓。无姓有情无涅槃性。定性二乘必不成佛。故善戒经第一卷云。若无菩萨性。虽复发心勤修精进。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地持论第一卷云。非种姓人无种性故。虽复发心勤修精进。必不究竟阿耨菩提。瑜伽第三十五亦同地持。又此经云。一向趣寂静声闻种姓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深密解脱经第二云。成就第一义寂灭声闻性人。一切诸佛尽力教化。不能令其坐于道场得无上菩提。我说名为寂灭声闻。又大菩萨藏经第五卷云。正定众生。是正法器。如来说法。若不说法。皆得解脱。邪定众生非正法器。若使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终不堪任证于解脱。如来如实知彼有情非法器已。而便弃舍。央堀摩罗经第三卷云。三聚众生别。即是声闻乘。大乘唯二聚。可治不可治。所言邪定者。谓彼一阐提。正定谓如来菩萨及二乘。又善戒经第三卷云。众生调伏。有其四种。一者有声闻性。得声闻道。二缘觉性。得缘觉道。三有佛性。即得佛道。四者有人天性。得人天乐。是名为四。胜鬘经云。又如大地。持四重担。何等为四。一者大海。二者诸山。三者草木。四者众生。如是摄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负四种重任。喻彼大地。何等为四。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又大般若五百九十三云。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证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十轮经第九意同大般若。依菩萨地持第二卷云。人成就者。略记四种。有声闻种性。以声闻乘而成就之。有缘觉种性。以缘觉乘而成就之。有佛种性。以无上大乘而成就之。无种性者。则以善趣而成就之。瑜伽三十七亦同地持。又瑜伽论第二卷云。无涅槃法者。便阙三乘菩提种子。又瑜伽六十七云。住无种性人。是名毕竟无般涅槃法。乃至广说。又五十二云。若于通达真如所缘缘中。有毕竟障种子。建立不般涅槃种性补特伽罗。若不尔者。建立为般涅槃法种性补特伽罗。又庄严论第一卷云。无性有二。一时边无般涅槃。二毕竟无般涅槃。时边无般涅槃法有四。一者一向行恶行。二者普断诸善法。三者无解脱分善根。四者善因少不具足。毕竟无涅槃法者。以无因故。无般涅槃性。但求生死。不求涅槃人。又梁朝摄论第十四云。彼障因不具。一切众生界。住二种定中。诸佛无自在。天亲释曰。众生无涅槃性名因不具。诸佛于此位中。不能令般涅槃。神通亦无自在诸贪着生死不信乐大乘。又大唐摄论云。

  有情界周遍  具障而阙因  二种决定转(造业受果二种决定)
  诸佛无自在

  世亲释论第十卷云。若诸有情界。无涅槃法。名为阙因。此意说彼无涅槃因无种姓故。诸佛于彼无有自在。又大业论亦同此意。又无性云。谓具烦恼业异熟障故。名具障。无涅槃因无种姓故。名为阙因。诸佛于上所说有情。皆无自在令得涅槃。广说如彼。依佛地论。有五种姓。义如常说。乃至彼云。第五种姓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毕竟无有灭度之期。又十地论第十一云。邪定聚名无般涅槃性。准此等文。无性有情无涅槃因。定性二乘必不成佛。若尔如何说为一乘。前所引教如何会释。解云。如涅槃云。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又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常住无有变易。又宝性论第一卷云。问。云何得知一切众生有如来藏。答。依一切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如此等文。皆是真如法身佛性。此即五性皆有佛性。又涅槃云。譬如有人。乃至定当得故者。如此等教。皆是行性。定当得故。约不定姓少分而说。又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者。释此经文。诸说不同。罗什等云。言无二者。无声闻缘觉。无三者。无声闻缘觉及大乘中偏行六度独善菩萨。复有人云。言无二者。谓无第二即是缘觉。言无三者。谓无第三声闻乘也。一云。此前两解唯因乘。仍见佛乘有极果性。不故破焉。今者正判无二无三。约佛三身。以显此义。所言无二。唯有如来报佛一乘。无彼声闻缘觉二乘。胜鬘经云。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者。即是佛乘。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所言无三。唯有如来法身一乘。而无声闻缘觉及佛三乘。摄大乘云。菩萨未入二地。生如是想。谓三乘人三行差别。迷一乘理。法华经云。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涅槃云。如来声闻缘觉。同一佛性。同一无漏。前破二皈。一是破小入大。后破三皈一。是泯事归理。虽有三释。第二为正。故法华论末云。第二方便品。示现破二明一。(或有本云破三明一。然诸本中多云破二明一)又华严经第十二十八第六十等。皆云无二乘之名。又法华经第三卷云。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又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梁摄论云。信等五根不名定根等者。大业大唐二本摄论皆无此言。故不可依。智度论云。若不任入涅槃者。着人天福乐中。作涅槃因缘者。人天乐中。自有二种。一者毕竟无涅槃性。但以人天而成就之。二者暂时无涅槃性。人天成就作涅槃因。虽有二种。彼论且依暂时无性一边而说。或可彼显菩萨悲愿。欲令尽无余涅槃。非悉一切皆入涅槃。法华论云。决定增上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不与授记。菩萨与授记者方便令发心故者。菩萨与授成佛之记。为欲令彼于大乘中发信心故。此即方便。非实成佛。法华经云。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余国求佛智慧者。依正法华第四卷云。一切志在无为之想。谓当灭度。甫当往至他佛世界。又第三云。临欲灭度。佛在前住。诲以要法。发菩萨意。不在生死。不住灭度。解三界空。第四卷文意同此也。此文既云临欲灭度。准此应知。住无余依。临入无余。发菩提心。非是已入而能发心。释通智度。准此应知。又涅槃云。八万劫住处等者。三藏释云。预流等位。回心向大。受变易生。行菩萨行。至十信位。住于八万六万劫等。名为住处。真谛三藏九识章云。问。大本云。缘觉十千劫到。到何位。是何宗。答。此是客宗意。除三界或。回心学大乘。入十信。信法如如。准知真谛亦说。十信为所到处。问。若尔如何说为涅槃。答。佛依回心向大声闻。以火烧身。示现涅槃。说为涅槃。非实涅槃。此如瑜伽论第八十云。彼既如是。增寿行已。留有根身。别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现。于无余涅槃界而涅槃。由此因缘。皆作是念。其名尊者。于无余依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于此界赡部洲中。随其所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睹。何况其余众生能见。此意说云。为除疑情同法者前。示现入于无余涅槃。故名涅槃。非彼实任无余涅槃。或可诸佛菩萨化入无余。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显彼二果非究竟。如首楞严三昧经云。舍利弗。菩萨如是。以辟支佛乘。入于涅槃。而不永灭。乃至广说。楞伽第二第四所说。三昧乐门者。谓预流等。回心向大。令身久住。依边际定。资有漏业。受变易生。经八万劫。或六万等。至十信位。即说彼定。名三昧乐。而非已住无余涅槃名为三昧。由此理教。言八万劫。乃至十千劫。住处者。即非已入无余涅槃而没废趣故。瑜伽第八十云。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依涅槃界中。能发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为住有余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趣事业。一切功用皆悉止息。又云。问于无余依涅槃界中。所得转依。当言何相。答。无戏论相。又善清净法界为相。又解深密经第四。及深密解脱。皆云。于无余依涅槃界中。一切诸受无余永灭。广说如经。是故三乘非无差别。辨假实者。诸教不同。有处实说一乘。假说三乘。如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胜鬘云。声闻缘觉皆入大乘。又涅槃经第二十五云。一切众生皆归一道。一道者谓大乘也。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之为三等。有处实说三乘。假说一乘。如即此经第二卷云。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等。又第四卷云。如世尊说。若声闻乘。若复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等。又出生菩萨心经。尔时迦叶波罗门。白佛言。世尊。解脱。解脱有差别不。佛言解脱于解脱无有差别。道于道无有差别。乘于乘而有差别。譬如王路。有象舆者。有马舆者。有驴舆者等。次第行于彼路。同至一城。如是等教。诚证非一。然说一乘。意趣不同。故诸圣教。种种有异。若依显扬第二十卷。以六因释说一乘意。故彼论云。问。何以故如来宣说一乘。答。由六因故。一即彼诸法约无差别相故。(故约所证一味真如无差别故)二约无分别行相故。(此约能证平等智说。意同此经。道一故说一乘。此上一义摄论所无)三众生无我及法无我平等故。(此依二种无我故说一乘。此即摄论法等无我等。合为第三)四解脱平等故。谓差别求者。有事虚妄分别烦恼。对治所缘法性。不相违故。(此当摄论解脱平等差别。求者举能证人。三乘不同。名差别求有事烦恼者。即修所断。虚妄分别烦恼者。即见所断。能断二惑见修二道。名为对治。所证解脱。名所缘法性。此意说云。能求三乘。虽有差别。而见修所证涅槃无差别故。名不相违也)五善能变化主故。(此即摄论依变化故。说为一乘)六行究竟故。(此同摄论究竟说一乘)依庄严论。以十种义。以释一乘。其庄严论颂。是慈氏释。即世亲共成一部。(旧相传云。无著菩萨造者谬也)然彼论中。先以八义。释诸经中佛说一乘。后以引摄任持二义。释诸如来说一乘意。故彼论云。如是处处经中。以此八意。佛说一乘。而亦不无三乘。问。若尔复有何义。以彼意而说一乘。偈曰。

  引接诸声闻  摄住诸菩萨  于此二不定
  诸佛说一乘

  广说如彼。后无著菩萨造摄大乘论。引庄严颂。以明十义。后世亲无性。各造释论。以释十义。故无著菩萨摄大乘论云。论曰。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乘。此中有二颂。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姓。诸佛说一乘。法无我解脱。等故姓不同。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世亲说云。释曰。此中二颂。辨诸佛说一乘意趣。为引摄一类者。谓为引摄不定种姓声闻等。令趣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姓诸声闻等。皆由大乘而般涅槃。及任持所余者。谓为任持不定种姓诸菩萨众令住大乘。云何当令不定种姓诸菩萨众。不舍大乘。勿声闻乘而般涅槃。为此义故。佛说一乘。由不定等句义。已说法无我解脱。乃至广说。(已上二义大业及无性庄严论亦同。梁论意别。故彼论本颂云。未定姓声闻。及诸余菩萨。于大乘引摄定姓说一乘。释曰。有诸声闻等。于大乘根姓未定。摄引令信受大乘摄令修行大乘。乃至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有诸菩萨于大乘根姓未定。云何安立彼于大乘。令不舍于大乘。乃至佛说一乘。引摄令入住大乘。有诸菩萨。于大乘根性已定。无退异意。为此菩萨故说一乘。解云。本论及释。佛为三人说为一乘。前二未定。第三已定。诸论皆无。故不可依也)此中复由别意趣力。唯说一乘。何别意趣。谓法等故等。(梁论为显论一乘意。是故说偈。前偈以了义说一乘。后偈以秘密义说一乘)法等故者。法谓真如。诸声闻等同所归趣。所趣平等。故说一乘。无我等故者。谓声闻等补特伽罗。我皆无有。由无我故。此是声闻此是菩萨。不应道理。由此无我平等意趣。故说一乘。解脱等故者。谓声闻等于烦恼障同得解脱。故说一乘。如世尊言。解脱解脱无有差别。(已上三义诸论皆同)姓不同故者。种姓差别故。以不定姓诸声闻等亦当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大业无性意同此论。梁论云。有二乘人。于自乘位。根性未同。此人虽求二乘道未得二乘。根性未定。故可转作大乘根性。为化此人。故说一乘。若庄严论。引入大乘。故说一乘者。意同梁论。解云。此意引摄不定。即同第一引摄一类与诸论异。故不可依也)得二意乐故者。得二种意乐故。一摄取平等意乐。由此摄取一切有情。言彼即是我我即是彼。如是取已。此既成佛。彼亦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诸本大同。然梁论云。声闻等人。于一切众生。得平等意。无性庄严。诸佛于一切众生。得自体平等意。大业唐本不云诸佛及声闻等也)二法性平等意乐。谓诸声闻。法华会上。蒙佛授记。得法性平等意乐。未得法身。由得如是平等意乐。作如是思惟。诸佛法性。即我法性。(诸论皆同。唯庄严论云。声闻得作佛意。谓诸声闻昔行大菩提聚时。有定作佛性。彼时佛加故。胜摄故。得自知作佛意。由此人前后相续无别。故说一乘。解云。译家不同不可会也)复有别义。谓彼众中。有诸菩萨。与彼名同。蒙佛授记。由此法如平等意乐。故说一乘。(诸论皆同。唯庄严论似无此段)言化故者。谓佛化作声闻乘等。如世尊言。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般涅槃。由此意趣。故说一乘。以声闻乘所化有情。由见此故得般涅槃。故现此化。(诸论皆同。梁论云。复次佛化舍利弗等声闻。为其受记。欲令已定根性声闻更练根性为菩萨。未得定根性声闻令直修佛道。由佛道般涅槃。余本无也)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为究竟。过此更无余胜乘故。声闻乘等有余胜乘。所谓佛乘。由此意趣。诸佛世尊。宣说一乘(诸本皆同。大业本云。此即是一乘。以究竟无有别趣故。然有差别。以声闻乘等异于佛乘。解云。译家不同)。

  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

  释曰。此即第三辨三乘差别。文有二节。初标非一。后约根分三。言非一者。谓于一切有情数中。非无五种种性差别。言五姓者。所谓三乘不定无性。言无性者。谓于身中。无有三乘涅槃种性。就有性中。有其四种。一声闻种性。谓于身中唯有声闻涅槃种性。二独觉种性。三菩萨种姓。此二种姓唯同声闻。四不定种姓。谓于身中。具有三乘涅槃种姓。而彼回心定趣佛果。由佛菩萨大悲方便所摄受故。然彼种姓。自有二种。一性种姓。二习种姓。释此种姓。西方诸师。诸说不同。一唯本非新。如护月菩萨亦名月藏。彼立唯有法尔种子。而无新熏。二唯新非本。如难陀及胜军等。彼立唯有新熏种子。而无法尔。三亦本亦新。如护法菩萨。具立新熏法尔二种子为性种姓。新所熏种为习种性。若广分别。如成唯识第二卷。如是五姓。具如别章。或可此云非一种姓者。三乘不定。四性非一。故言种种。约根分三者。谓诸圣者。随根利钝。有上中下。故立三乘。由此道理。密意说一。非无三乘。故说一乘(深密解脱意亦同此)。

  善男子。若有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此下第二明趣寂声闻定不成佛。于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标也。谓彼趣寂是定性故。虽诸佛化。定不成佛。

  何以故。

  释曰。此第二徴。

  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

  释曰。此第三释。于中有三。初总标三因。次牒前二因显二过失。后举前二失。释不成佛。此即初也。谓彼定性二乘种性。皆是本来劣种性故。此即总因。一向慈悲薄弱故者。是独觉障。一向怖畏众苦故者。此是声闻障故。无上依经第一卷云。有四种障。一弃背大乘。是阐提障。执着我见。是外道障。厌畏疲极。是声闻障。背利益他。是缘觉障。故知后二是二乘障。理实二乘皆具二障。无上依经。具依相显。各说一障。

  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怖畏众苦。是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

  释曰。此即第二显二过失。如经可知。

  我终不说一切弃背利益众生事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当坐道场。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曰。第二显不成佛。由二过故。终不说言得成正觉。

  是故说彼名为一向趣寂声闻。

  释曰。第四总结可知。

  若回向菩提声闻种性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

  释曰。此下第三回向声闻定得成佛。于中有四。一标。二徴。三释。四结。此即标也。谓回向声闻。即是瑜伽五种姓中不定性者。或是渐钝二菩萨中渐悟所摄。彼定成佛故。法华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皆依此中不定者说。又庄严论第六卷云。为对治不定障故。大乘经说。诸佛授记声闻当得作佛。及说一乘。更无第二。杂集十二亦同。

  何以故。

  释曰。此第二徴。

  彼既解脱烦恼障已。若蒙诸佛等觉悟时。于所知障。其心亦可当得解脱。

  释曰。第三广释。谓佛化导断所知障。渐次证得无住涅槃。由斯理故。决定成佛。

  由彼最初为自利益修行加行脱烦恼障。是故如来施设彼为声闻种性。

  释曰。此即第四结其本名。然说声闻诸教不同。有处说二。所谓趣寂回向声闻。如即此经深密解脱。有处说三。谓退菩提寂灭声闻及增上慢。如入楞伽第七。但列其名。而不解释。或有三种。所谓变化誓愿法性。如瑜伽论第七十三。故彼论云。复次云何立声闻乘。谓三因缘故。一变化故。二誓愿故。三法性故。变化故者。谓随彼彼所化势力。如来化作变化声闻。誓愿故者。谓有补特伽罗。于声闻乘。已发誓愿。即建立彼。以为声闻。法性故者。谓有补特伽罗。本性已来。慈悲薄弱。于诸苦事。深生怖畏。由此二因。于利他事。不深爱乐。非为是事乐处生死。彼由安住此法性故。立为声闻。又觉法性故。谓于一切安立谛中。多分修习怖畏行缚。由此因缘。证得圆满。如声闻乘独觉亦尔。出无佛世。而证正觉。与此差别。即上相违三因缘故。应知菩萨。有处说四。一者决定。二增上慢。三退菩提。四者应化。如法华论。列名不释。或说四种。一者变化。二增上慢。三回向菩提。四一向趣寂。如瑜伽八十。彼云。云何名为四种声闻。一者变化声闻。(法华论应化。宝积论应声闻)二者增上慢声闻。(宝积论云我慢声闻)三者回向菩提声闻。(法华退菩提。宝积作菩提)四者一向趣寂声闻。(法华决定声闻宝积寂灭性)变化声闻者。为欲化度由彼所化诸有情故。或诸菩萨。或诸如来。化作声闻。(七十三但云诸如来不言菩萨也)增上慢声闻者。谓但由补特伽罗无我智及执着耶法无我智。计为清净。回向菩提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性。由亲近如来住故。于广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续。虽到究竟住无漏界。而蒙诸佛觉悟引入方便开导。由此因故。便发趣广大菩提。由乐寂故。于此加行极成迟钝。不如初始发心有佛种姓者。一向趣寂声闻者。谓从本来是最极微劣慈悲种姓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乐。究竟不能趣大菩提。或说四种。谓应声闻。我慢声闻。作菩提愿声闻。及定灭性声闻。如宝积论第三。解云。如次即当瑜伽四种声闻。名虽有异。义同瑜伽。故不繁述。如何诸教多少异。据实具四。如瑜伽等。而差别者。瑜伽等四。摄声闻尽。法华论说。退菩萨者。便不摄本不退者。故今宝积瑜伽为胜。或可法华退菩提者。举别显总。以回向中是一分故。如说思数以摄行蕴。楞伽三中。除变化者。非实声闻。故略不说。然七十三。变化即是诸论变化声闻。法性即是决定声闻。誓愿即当回向声闻。于声闻乘。已誓愿后。未发大愿。名为誓愿。亦名回向。若已发大菩提者。即是菩萨誓愿所摄。不名声闻。增上慢者。即誓愿摄。或可誓愿法性二摄。故此不说。此经不说变化增上。义同前说解。

  解深密经疏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