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8 册 No. 0334 楞伽经心印

楞伽阿䟦多罗宝经心印卷三

  宋天竺三藏沙门求那䟦陀罗译

  曹洞三十四世博山三世雷峰沙

  门释函是疏

  嗣法门人沙门 释(今无今覞)较

  一切佛语心品之二

  ○三示如来藏超过愚外妄想言说。成就诸地。究竟果海。分十一。

  △初示如来藏不同外道神我。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

  此欲世尊发明如来藏。不同外道神我也。外道神我。执五蕴分别之心。如来藏性。示常住不变之体。体无真妄。而有觉迷。迷。则分别心生。而非真智。分别心灭。而非真寂。迷智为生。迷寂为灭。悉由分别。所以无常。若觉。则分别顿息。见本无生。今亦无灭。无生灭处。本性常住。为除分别。说于无我。而非无如来藏常住不变之我也。为遣无我。说于真我。而非同于五蕴分别之我也。所谓转三十二相入众生身。而为阴界入垢衣所缠。贪嗔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现在迷中。则智寂隐。而生灭现前。凡有所执。皆属分别。此外道所为妄计作者也。求那。即尘缘也。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

  说如实法身。而先之空无相无愿。说自性涅槃。而先之离自性不生灭本来寂静。此世尊所为说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也。如来初为众生执五蕴我。说于无我。后又为声闻执无我法。惑于自性。为说真我。涅槃云。汝等当知先所修习无常苦空无我。非是真实。譬如春时。有诸人等在大池浴。乘船游戏。失琉璃宝。没深水中。是时诸人悉共入水。求觅是宝。竞捉瓦石草木沙砾。各各自谓得琉璃珠。欢喜持出。乃知非真。是时宝珠犹在水中。以珠力故。水皆澄清。于是大众。乃见宝珠故在水下。犹如仰观虚空月形。是时众中。有一智人。以方便力。安徐入水。即便得珠。汝等比丘。不应如是修习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想等。以为实义。如彼诸人。各以瓦石草木沙砾而为宝珠。汝等应当善学方便。在在处处。常修我想。常乐净想。如彼智人。巧出宝珠。所谓我想常乐净想也。乃知如来说无我时。意在真我。只为对治凡外。故二乘之所误。即凡外之所怖。岂知离妄。正以显真。此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不同外道即识为我。计作者相也。

  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此复申明如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无我。或说如来藏。互相发明如来清净我相。开引计我外道。令离不实我见。故终曰当依无我如来之藏。此决定义也。涅槃为设旧医新医之喻。而复众中唱言曰。比丘当知。是诸外道所言我者。如虫食木。偶成字耳。是故如来于佛法中唱言无我。为调众生故。为知时故。说是无我。有因缘故。亦说有我。如彼良医。善知于乳。是药非药。非如凡夫所计吾我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人相续阴。缘与微尘。胜自在作。心量妄想。

  人。即五阴身中我也。相续。即此我流注生灭。阴。五阴也。外道计有异缘。与微尘胜性自在天和合共作。此乃自心妄想计也。异缘。即如数论之萨埵剌阇答摩。数论师执我思缘此三事合成。是也。

  ○二示如来藏方便所显。分五。

  △初总示方便四法。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观未来众生。复请世尊。惟愿为说修行无间。(魏译云。为诸菩萨说如实修行法)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大方便。

  此问修行方便也。无间者。无间于自性。顺性起修。非外作因缘也。

  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云何为四。谓善分别自心现。观外性非性。离生住灭见。得自觉圣智善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

  善分别自心现。谓知三界皆唯识现。非由别因也。观外性非性。谓外一切性。悉如梦幻。无有自性也。离生住灭见。谓既知一切性无性。皆唯自心。则诸识不起。于尔?法。无所摄受也。自觉圣智善乐。谓既知三界唯识。一切性无自性。诸识不生。则自觉圣智。如日处空。自然得自在法乐也。外道不知三界皆唯识现。谓有别因。既有别因。则一切性。实有自生性可得。二乘虽知无有别因。然识现行灭。而种子不灭。于内外法。不能顿空。此皆识明所碍。于自觉性。自不圆妙。故此四种。菩萨修行方便。远过愚外。凡有志心宗。所宜详察也。

  △二善分别自心现。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谓如是观三界唯心分齐。离我我所。无动摇。离去来。无始虚伪习气所熏。三界种种色行系缚身财建立。妄想随入现。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

  分齐。犹言分量也。此唯心即唯识。迷心为识。识即是心。故曰唯心。观此三界。皆由自心不觉。妄生分齐。中间实无摄受与摄受者。故虽作。无有所作。虽现去来。无有去来也。无始虚伪习气所熏。指藏识业种。即不觉妄动者也。既妄动为业。即由见起相。变似根尘。成于三界种种色行。遂有长短屈伸一定名相。能生系缚。即现在根身所受用资生器界。起诸妄想。心境相入。和合而现。此所谓自心现也。若能观察自心所现。则知三界一切色行名相。自身受用一切妄想。皆由无始如来藏性。迷为种识。妄生分齐。所现心境。皆不可得。无主无依。当下顿了耳。

  △三观作性非性。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谓?梦等一切性。无始虚伪妄想习因。观一切性自性。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善观外性非性。是名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

  ?梦等一切性者。谓一切法如阳?。如梦幻。皆由内识变似现前。无有自性。当处无生也。故知无有自性。一切法不生。三世如来所说。所当尊重耳。因者。谓此一切性。即因识种虚伪而为自性。观一切性以此为自性。则一切性无自性。所谓善观外性非性也。

  △四离生住灭见。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离生住灭见。谓如幻梦一切性。自他俱性不生。随入自心分齐。故见外性非性。见识不生。及缘不积聚。见妄想缘生。于三界内外一切法不可得。见离自性。生见悉灭。知如幻等诸法自性。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已。离生住灭见。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离生住灭见。

  自他俱性不生者。识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观此则知一切幻梦外性。皆由自心不觉。妄生分齐。不觉妄生。实无生性。故曰见外性非性也。不觉妄生。实无生识。故曰见识不生也。既无生性。及与生识。犹似生相续者。总由不觉。一时顿现。非缘众多积聚也。不知顿现。而以为缘生者。妄想耳。见妄想缘生。始知三界一切诸法。无有自性。生见顿灭。所有现前。悉如梦幻。但了不觉。即住惟心。所谓无生法忍。善离生住灭见耳。

  △五自觉圣智善乐。

  云何菩萨摩诃萨得自觉圣智善乐。谓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得离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得意生身。

  知三界法。唯内识变。无自生性。识因迷有。觉迷迷灭。本心现前。此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当下顿离也。识颂云。不动地前才舍藏。所谓得二转依果。如意生身。下文自明也。

  世尊。意生身者何因缘。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无碍。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无碍。于彼异方无量由延。因先所见忆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绝。于身无障碍生。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时俱。菩萨摩诃萨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庄严。圣种类身一时俱生。犹如意生。无有障碍。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就众生。得自觉圣智善乐。如是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住第八菩萨地。转舍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觉圣智善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当如是学。

  此言证自觉圣智。转二所依。以如幻三昧之力。自在神通。自然获有圣种类身。为众生故。一时对现。犹如意生也。

  ○上二示如来藏方便所显竟。

  △三示如来藏离诸因缘。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世尊。唯愿为说一切诸法缘因之相。以觉缘因相故。我及诸菩萨离一切性有无妄见。无妄想见渐次俱生。

  因缘生法。皆由自妄想见。而愚夫不知。执为顿渐。了达此义。离诸有无渐次俱生。以显无生。所谓一切法不生也。

  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种缘相。谓外及内。外缘者。谓泥团柱轮绳水木人工。诸方便缘有瓶生。如泥瓶。缕叠草席种芽酪酥等方便缘生。亦复如是。是名外缘前后转生。

  内外二种缘法。一为世间妄见。一为愚夫妄见。所谓除识起。自分别见。则一切无生也。外缘。世间现见如瓶与酪酥等。非无方便。前后生起。故立外缘法也。

  云何内缘。谓无明爱业等法得缘名。从彼生阴界入法。得缘所起名。彼无差别。而愚夫妄想。是名内缘法。

  无明者。如来藏不觉成识。华严云。不了第一义谛。故名无明也。十二支。无明为过去缘因。爱为现在业缘。业即取有。又为当来生老病死缘也。阴界入法。本从三世缘起。而实由无明不觉。于自心上无有生性。愚夫妄以为实。故曰彼无差别也。

  大慧。彼因者有六种。谓当有因。相续因。相因。作因。显示因。待因。当有因者。作因已。内外法生。相续因者。作攀缘已。内外法生阴种子等。相因者。作无间相相续生。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转轮王。显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现。作所作。如灯照色等。待因者。灭时作相续断。不妄想性生。

  六种因。即于二缘中。有能招果之因相差别也。当有因者。谓现在根尘所作。能招当来之果。此当因缘也。相续因者。谓因内外根境而生爱取。复起后有。种子不断。此当所缘缘也。相因者。谓所作无间。因果相续。此当等无间缘也。作因者。谓于果上作因。如转轮王获胜果已。复作胜因。此当增上缘也。显示因。谓能作之因与所作之果。同时俱显。如灯照色。亦因缘义摄也。待因者。谓于境相灭时。不见流注生相。作相续断。成不妄想性。不妄想因妄想相待。为愚外因相也。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渐次生。不俱生。所以者何。若复俱生者。作所作无分别。不得因相故。若渐次生者。不得相我故。渐次生。不生。如不生子。无父名。

  渐生顿生。愚夫所计。由不识自心所现。于似生相续。妄见因缘。而计顿渐。故如来特曰不渐次生。不俱生也。若顿生。则无能所。不得因相。渐生。又无自性可得。相我。谓自性也。既无自性。则直下无生。如不生子。无父名也。

  大慧。渐次生相续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缘次第增上缘等生所生故。大慧。渐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计著相故。渐次俱。不生。自心现受用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大慧。渐次俱。不生。除自心现不觉妄想。故相生。是故因缘作事方便相。当离渐次俱见。

  承上渐次俱不生。以显愚外不觉自心所现。妄想计着。而实非有生法也。此节侧重渐次。但带言俱者。以愚外计四缘生。惟属渐义。故详示之。使知目前内外诸法。皆由识变。无有自性。虽有因缘所作方便之相。总为不觉。妄计所成。觉则唯心。相见全泯耳。因。即因缘。谓亲能生起者也。攀缘。即所缘缘。谓依外色等而生者也。次第。即无间缘。谓内外法更互转生。相续无间也。增上缘。谓心与境为增上缘也。此四种。正法常说。然为迷真者。假施设有。非实有体性也。故曰渐次生不生。由妄想计着。而实渐次俱。悉不生也。谓自心现根身器界自相共相。皆无自性。除不觉自心现。妄想计故有相。是故因缘所作方便。当离渐次俱见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一切都无生。亦无因缘灭。于彼生灭中。而起因缘想。非遮灭复生。相续因缘起。唯为断凡愚。痴惑妄想缘。有无缘起法。是悉无有生。习气所迷转。从是三有现。真实无生缘。亦复无有灭。观一切有为。犹如虚空华。摄受及所摄。舍离惑乱见。非已生当生。亦复无因缘。一切无所有。斯皆是言说。

  一切因缘生灭有无之法。无有自性。直下无生。唯凡愚痴惑。妄见三有耳。故如来但遮痴惑。而非遮诸因缘也。谓诸因缘。如幻如?。不可有无。一切有为。于本来真实。视如空华。但离能所诸惑乱见。因缘生灭。都无实义。唯有世论耳。上三偈。反覆言断痴惑。下三偈。明真实无生灭也。真实。即本来真实。谓如来藏心也。

  △四示如来藏第一义离言说妄想。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言说妄想相心经。世尊。我及余菩萨摩诃萨。若善知言说妄想相心经。则能通达言说所说二种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言说所说二种趣。净一切众生。

  言说者。口所诠示一切境界也。妄想者。分别境界。主张诠示者也。了达二义。则知一切境界。悉由妄想分别。因言说而有诠示。离诸分别言说。即无一切境界之相。故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言说所入。非言说分别觉境界也。一切众生。不识第一义心。唯依言说所诠。起诸妄觉。而非真实自通。恶见稠林。由之不净。此大慧之所请也。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四种言说妄想相。谓相言说。梦言说。过妄想计着言说。无始妄想言说。相言说者。从自妄想色相计着生。梦言说者。先所经境界。随忆念生。从觉已。境界无性生。过妄想计着言说者。先怨所作业。随忆念生。无始妄想言说者。无始虚伪计着过自种习气生。是名四种言说妄想相。

  相言说者。妄想计着色相而生。谓依现前实境而起分别。所有言说也。梦言说者。过去境界。从忆念妄想生。觉已境界无性。谓非实境。如梦觉已。见境界无性。如独影境也。过妄想计着言说者。谓忆念先所作业而生悔恨。所有言说也。无始妄想言说者。由无始虚伪种子习气。故所分别。皆无明妄觉。不依实义。由此计着而生言说也。以此四种。括尽一切言说妄想。若能了达。则能远离妄想境界。得自觉圣智趣。所有言说。皆由自觉显示矣。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以此义劝请世尊。唯愿更说言说妄想所现境界。世尊。何处。何故。云何。何因。众生妄想言说生。佛告大慧。头。胸。喉。鼻。唇。舌。龂。齿。和合出音声。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说妄想。为异为不异。佛告大慧。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所以者何。谓彼因生相故。大慧。若言说妄想异者。妄想不应是因。若不异者。语不显义。而有显示。是故非异非不异。

  言说妄想非异非不异。异。则妄想非因。不异。则说不显义。为出下文言说与第一义为异不异耳。不知妄想觉境界。虚伪不实。故言说可诠。第一义。自觉圣智所得。非言说所及。此不可同日语也。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为言说即是第一义。为所说者是第一义。佛告大慧。非言说是第一义。亦非所说是第一义。所以者何。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显示第一义。大慧。自他相。无性故。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复次大慧。随入自心现量故。种种相。外性非性。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是故大慧。当离言说诸妄想相。

  分列言说所说。穷尽言说境趣。显第一义非言说所及也。此言说。单指名句文身。所说谓言说显示。兼有妄想比知之相。所谓言说妄想觉境界。非真第一义也。第一义是圣乐处。言说所入。如以手指月。非指即月也。楞严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应当见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唯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明月故。明暗二相。无所了故。夫第一义。自觉圣智所得。非言说妄想觉境界。指体月体。明暗了然。故曰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也。生灭动摇。即头胸八事。展转和合。谓此展转因缘不能显示第一义。指言说也。自他相。即指所说。谓所说自他之境。依妄想分别。如镜里华。无有实性。此为言说相也。故曰言说相不显示第一义。真能入自心现量者。见外种种诸相。俱无自性。皆由言说妄想建立。若离言说妄想。即无一切境界之相。正当此时。唯可证知。不容有说。故但云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耳。言思绝处。圣乐所行。霾开日现。如子得母。时节若至。其理自彰。故终云当离言说妄想相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诸性无自性。亦复无言说。甚深空空义。愚夫不能了。一切性自性。言说法如影。自觉圣智子。实际我所说。

  一切诸法。无有自性。不可说示。此甚深空空义也。生死空。涅槃空。所有自觉圣智实际之地。非愚夫能了。故凡圣教。皆言说自性。法如影响。方便指归耳。宗镜云。言说者。从觉观生。是共相和合而起。分别者。因意识生。是计度比量而起。以要言之。皆因不觉。教观随生。若无不觉之心。一切诸法。悉无自相可说。除方便门而为开示。究竟指归无言之道也。

  △五示如来藏自觉圣智离有无四句。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离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觉圣智所行。离妄想自相共相。入于第一真实之义。诸地相续。渐次上上增进清净之相。随入如来地相。无开发本愿。譬如众色摩尼。境界无边相行。自心现趣部分之相。一切诸法。我及余菩萨摩诃萨。离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见。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令一切众生。一切安乐具足充满。

  西域九十六种外道。皆由有无等四句。起六十二见网。宝性论云。空乱意菩萨。于此真空妙有。犹有三疑。一疑空灭色。取断灭空。二疑空异色。取色外空。三疑空是物。取空为有。菩萨尚然。矧愚外乎。大智度论偈云。有无二见灭无余。诸法实相佛所说。诸法实相。所谓自觉圣智所行也。泯绝无寄观曰。谓此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不可言即空不即空。一切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迥绝无寄。非言所及。非解所到。是谓行境。何以故。生心动念。即乖法体。失正念故。乃至若不洞明前解。无以蹑行。若不解此行法。绝于前解。无以成其正解。若守解不舍。无以入此正行。是以行由解成。行起解绝也。第一真实之义。准初地见道。亲得诸法实相。华严则指十住初心。明见佛性。与佛无别。所历之位。一位即一切位。行布圆融。纯以无功用道。任运至佛。入无边刹土。普现色身。皆不出自心所现差别也。四句。谓一句。异句。亦一亦异句。非一非异句。一。摄有常。异。摄无无常。此三皆有四句。我法亦有破四句义。涅槃论文云。存不为有。破声闻常执。亡不为无。破声闻断执。亡不为无。虽无而有。存不为有。虽有而无。此双破有无。显亦有亦无。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此破亦有亦无。显非有非无。总之互相破除。以显中道佛所行处也。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问我如是之义。多所安乐。多所饶益。哀愍一切诸天世人。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痴凡夫。取内外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自性。习因计着妄想。

  不知自心现量。则举体为识。自然不知内外诸性所从。惑于目前。妄生分别。此四句之所由生也。习因。指种识。不知心量。即成习因。计着所固然耳。

  譬如群鹿为渴所逼。见春时?。而作水想。迷乱驰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无始虚伪妄想所熏习。三毒烧心。乐色境界。见生住灭。取内外性。堕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妄见摄受。

  上言诸见。起于迷自心量。而成种识。见有内外。生四邪见。此言现种相生。互相惑乱。于毕竟无。成究竟有也。

  如乾闼婆城。凡愚无智而起城想。无始习气计著相现。彼非有城。非无城。如是外道无始虚伪习气计着。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不能了知自心现量。

  无始习气计著相现。彼非有城非无城。此乃深明现前心色一切境界。皆唯识变。不得有无。所谓如幻不可思议。外道无智。惑为实有。徒益邪见尔。

  譬如有人。梦见男女象马车步城邑园林山河浴池种种庄严。自身入中。觉已忆念。大慧。于意云何。如是士夫。于前所梦忆念不舍。为黠慧不。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恶见所噬。外道智慧。不知如梦自心现性。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

  此以梦中所见。比量易知。至于觉已忆念不舍。兼喻愚夫。明知诸法非有异因。内外法执。犹故不忘也。

  譬如画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如是未来外道恶见习气充满。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自坏坏他。余离有无无生之论。亦说言无。谤因果见。拔善根本。坏清净因。胜求者当远离去。作如是说。彼堕自他俱见有无妄想已。堕建立诽谤。以是恶见。当堕地狱。

  世尊于此。深责外道恶见。建立自宗。诽谤正法。流布将来。自坏坏他。当堕地狱也。

  譬如翳目。见有垂发。谓众人言。汝等观此。而是垂发。毕竟非性。非无性。见不见故。如是外道妄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诽谤正法。自陷陷他。

  毕竟非性非无性见不见故。谓一切诸法。悉如垂毛。非有无性。由于见与不见。此直示唯识也。重言诽谤正法。自陷陷他。如来悲悯谆切。大概可见矣。

  譬如火轮非轮。愚夫轮想。非有智者。如是外道恶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一切性生。

  魏译无此。亦遍喻。无别义。故略也。

  譬如水泡似摩尼珠。愚小无智。作摩尼想。计着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如是外道恶见妄想。习气所熏。于无所有。说有生。缘有者。言灭。

  水泡是一。取不取故。非真有生灭也。凡外于无所有之水泡。取以为有。愚夫于缘有之水泡。不取以为灭。鸯崛魔罗经偈云。譬如有愚夫。见泡生妄想。谓是琉璃珠。取已执持归。置之瓶器中。守护如真宝。不久悉融消。空想默然住。于余真琉璃。亦复作空想。文殊亦如是。修习极空寂。常作空思惟。破坏一切法。解脱实不空。而作极空想。犹如见雹消。滥坏余真实。汝今亦如是。滥起极空想。见于法空已。不空亦谓空。

  复次大慧。有三种量。五分论。各建立已。得圣智自觉离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计着。

  三种量。谓现量。比量。圣言量也。现量者。现前实境。不落意言。亲得法体。无有错谬。如自觉圣智。相应证知也。比量。比类而知。如因梦境。而知为自心现。虽非亲证。比知无妄也。圣言量者。如法佛所说。报佛所说。化佛所说。一定模范也。三支。谓宗。因。喻。如于我法立量云。如来藏第一义心为宗。因云自心现量故。喻云如镜华。水月。及梦。如于外道立量云。彼以神我胜性为宗。因云无始虚伪习气。及作者有无故。喻云如龟毛。沙油。破瓶等。此三支。亦名三支比量。故合结为五也。三量五分。皆如来所说。以显圣智自觉。离有无二见。而非建立圣智自觉。起有性分别。此破内愚我相也。

  大慧。心意意识身心转变。自心现摄所摄诸妄想断。如来地自觉圣智。修行者不于彼作性非性想。若复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摄取相生者。彼即取长养。及取我人。

  心意意识身心转变。自心现摄所摄妄想断者。谓既转心意意识。则自心所现。能取所取。诸妄想应断矣。故复云如来自觉圣智。不应于彼复作有无见也。若复修圣行者。于自觉境界离有无法中。而作有性相者。即堕我人众生寿者。此承上文为作有性计著者。加一针劄也。圆觉云。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又云。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又云。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又云。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又云。如汤消冰。无别有冰知冰消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故知得自觉圣智。离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计着。皆不离此四相也。

  大慧。若说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说。非法佛说。又诸言说。悉由愚夫希望见生。不为别建立趣自性法。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

  此复言如来有时说性说相。种种自他。皆化佛说。由愚夫希望有所得故。为示化城。而非实有建立趣自性法。为得圣智自觉三昧乐住者。分别显示也。夫众生日用。实非无常。为除常执。说无常想。乃至亦非无乐我净。为除乐我净执。说无乐我净想。圣智自觉。亦无得果得禅。为顺希望。说于果相。说于禅相。若无希望。则如来始终不说也。故知希望情见。急欲夺之言中。而圣智泯合。且当启之说外。如来固有所说在此。而旨趣在彼。将以明言说之所不及。即以谕离言之所自及。水中非月。而月光俨然。镜里非像。而万像森立。至理未彰。而圣意隐显也。观下文化佛所说。如影像等。始知愚外所迷。即智者所通。无二致尔。

  譬如水中有树影现。彼非影。非非影。非树形。非非树形。如是外道见习所熏。妄想计着。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想。而不能知自心现量。譬如明镜随缘显现一切色像。而无妄想。彼非像。非非像。而见像非像。妄想愚夫而作像想。如是外道恶见自心像现。妄想计着。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譬如风水和合出声。彼非性。非非性。如是外道恶见妄想。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譬如大地。无草木处。热?川流。洪浪云涌。彼非性。非非性。贪无贪故。如是愚夫。无始虚伪习气所熏。妄想计着。依生住灭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缘自住事门。亦复如彼热?波浪。譬如有人咒术机发。以非众生数。毗舍阇鬼方便合成。动摇云为。凡愚妄想计着往来。如是外道恶见希望。依于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见。戏论计着。不实建立。大慧。是故欲得自觉圣智事。当离生住灭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等。恶见妄想。

  此出化佛所说。以示权实兼到。盖由自心现量。无自无他。随缘赴感。应物现形。任诸有情。分别见异也。水中树影。不属有无。明镜现像。本无心照。风水出声。非因非缘。热?川流。洪浪云涌。贪与无贪。俱非生灭。咒术尸行。机发像起。都无实事。去来宛然。此皆自心所现。非真非妄。非彼非此。非和非合。非觉非知。如来以梦幻水月。顺彼根欲。而以全机大用。悟此修行。愚外不知。于圣智自证法中。妄起邪见。所有建立。皆成戏论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幻梦水树影。垂发热时?。如是观三有。究竟得解脱。

  此一偈言三有诸法。不可有无。悉如梦幻等事。作如是观。便当下解脱也。

  譬如鹿渴想。动转迷乱心。鹿想谓为水。而实无水事。如是识种子。动转见境界。愚夫妄想生。如为翳所翳。于无始生死。计着摄受性。如逆楔出楔。舍离贪摄受。如幻咒机发。浮云梦电光。观是得解脱。永断三相续。于彼无有作。犹如?虚空。如是知诸法。则为无所知。

  此五偈言三有梦幻。本无实事。由识种子。妄见境界。如翳目见华。误以华从目出。计见华目。为摄受性。此正无始生死根本。分别妄心。若能即此分别。知分别妄。如楔出楔。始知机发咒起。浮云梦电。当处无人。即得远离三毒摄受。而无远离者。所谓以无作智观一切法。而非觉想境界也。

  言教唯假名。彼亦无有相。于彼起妄想。阴行如垂发。如画垂发幻。梦乾闼婆城。火轮热时?。无而现众生。常无常一异。俱不俱亦然。无始过相续。愚夫痴妄想。明镜水净眼。摩尼妙宝珠。于中现众色。而实无所有。一切性显现。如画热时?。种种众色现。如梦无所有。

  此五偈言如来说法。亦为众生假立名言。因彼分别妄见。而诏之曰。五阴诸行。如垂毛等。于无生中。而现生事。乃至邪计四句。亦复如是。皆无始虚伪。愚夫无知。妄生分别耳。后二偈再言一切言教。悉随根欲。有所显示。而非实法。此拔愚夫因说生解。如来导权归实。意深且切矣。

  复次大慧。如来说法。离如是四句。谓一异俱不俱有无非有非无常无常。离于有无建立诽谤分别。结集真谛缘起道灭解脱。如来说法以是为首。非性。非自在。非无因。非微尘。非时。非自性相续。而为说法。复次大慧。为净烦恼尔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无所有。善分别诸乘。及诸地相。

  此总结如来说法离四句有无分别者。盖为结集真谛。真谛。即自觉圣第一义谛。此非二乘四谛比也。见于自觉第一真谛。方能深达缘起。随顺修道。证于寂灭。而得解脱。所为与外道胜性自在等论别也。断二种障。亦即修道证灭之事。然皆结集于自觉真谛。所谓建立百八句于无所有。无所有。即指真谛无一切有无诸见。即世间。即非世间。即出世间。即非出世间。是句鲜白。纯一无杂也。故知无所有。为如来秘密之藏。清净无垢。得住此已。自能善分别知诸乘地相。此固顺性起用。善诸方便。以自庄严。而非别有。如来说法。普为菩萨成就自觉。如商主引导。至于宝所。更无实法尔。

  △六示四种禅。以显如来清净不同二乘。

  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

  四种禅。唯愚夫所行禅。为二乘外道所修。观察。缘如。为诸地行相。如来。为自觉圣智究竟相也。二乘观苦空无我不净。修习四谛。谓知苦断集。修道。证灭。此对治世间无常计常。无乐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净。修无我观。观成就已。至于爱尽涅槃。而内外法相。终不除灭。由不知内外诸法。自心所现。以为实有所灭。实有所证。此虽正法。同于外道。故我世尊于涅槃会上。特为二乘说四实谛。告文殊菩萨云。有苦。有谛。有实。有集。有谛。有实。有灭。有谛。有实。有道。有谛。有实。如来非苦。非谛。是实。虚空非苦。非谛。是实。佛性非苦。非谛。是实。所言苦者。为无常相。是可断相。是为实谛。如来之性。非苦。非无常。非可断相。是故为实。所言集者。能令五阴和合而生。亦名为苦。亦名无常。是可断相。如来之性。非是集性。非是阴因。非可断相。是故为实。所言灭者。名烦恼灭。亦常无常。二乘所得。名曰无常。诸佛所得。是则名常。亦名证法。是为实谛。如来之性。不名为灭。能灭烦恼。非常无常。不名证知。常住无变。是故为实。道者。能断烦恼。亦常无常。是可修法。是名实谛。如来非道。能断烦恼。非常无常。非可修法。常住不变。是故为实。又云。诸外道等。有苦集谛。无灭道谛。于非灭而生灭想。于非道而生道想。于非果中生于果想。于非因中生于因想。以是义故。彼无一道清净也。此云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正指有可断相。有可修相。所证知法。所谓非果果想。非因因想也。

  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

  此观法无我。始入唯识。证唯识菩萨。达一切法空。名见道分。是为初地。由是诸地相义。次第增进也。

  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唐译云。若分别无我有二。是虚妄念。若如实知。彼念不起。是名缘真如禅)。

  入真如实际之地。所见二无我清净法相。尚不现前。若此相现前。犹名妄想。不名如实证知也。

  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三种乐。所谓三三昧。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空者。于二十五有。不见一实。无作者。于二十五有。不作愿求。无相者。无有十相。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相。住相。灭相。男相。女相也。实相亦有三种乐。一受乐。二寂静乐。三觉知乐。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名曰实相。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凡夫所行禅。观察相义禅。攀缘如实禅。如来清净禅。譬如日月形。钵头摩深险。如虚空火尽。修行者观察。如是种种相。外道道通禅。亦复堕声闻。及缘觉境界。舍离彼一切。则是无所有。一切刹诸佛。以不思议手。一时摩其顶。随顺入如相。

  钵头摩。翻红莲华。日月形。红莲华。海相深险。虚空火尽。皆禅定差别境界。外道二乘以取着故。成于邪见。若一切舍离。直下自觉。即是无所有处。便为诸佛所加。随入如来地真如实相也。

  △七示如来藏自性涅槃。不同二乘。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般涅槃者。说何等法。谓为涅槃。佛告大慧。一切自性习气藏意意识见习转变。名为涅槃。诸佛及我涅槃。自性空事境界。

  自性习气藏。谓八识。意。谓七识。意识。谓六识。即心意意识也。见习转变者。八识即如来藏。无有转变。所转者见习耳。如来藏不觉妄动起见。由是人法。熏变成习。若能发明识即是性。顿离见习。是名涅槃。涅槃名为秘密之藏。如伊三点。涅槃云。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此如来法身。智慧。解脱。圆满无亏。非纵非横。所谓自性空事也。又云。修大涅槃。知见法界。解了实相。空无所有。无有和合觉知之相也。

  复次大慧。涅槃者。圣智自觉境界。离断常妄想性非性。云何非常。谓自相共相妄想断。故非常。云何非断。谓一切圣去来现在得自觉。故非断。

  涅槃经云。涅槃无因。而体是果。何以故。无生灭故。无所作故。非有为故。是无为故。常不变故。无处所故。无始终故。善男子。若涅槃有因。则不得称涅槃也。夫无因。故不堕常。而为自觉圣智之体。故不堕断。又涅槃无我。有八自在。名为大我。一能示一身为微尘身。二能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能以满大千身轻举飞空。四能造一事。而令众生各各成办。或住一土。而令他土悉见。五能六根互用。六能得一切法。而无所得。七说自在。八遍满一切处自在。此三世如来大般涅槃自觉境界也。

  大慧。涅槃不坏不死。若涅槃死者。复应受生相续。若坏者。应堕有为相。是故涅槃离坏离死。是故修行者之所归依。

  世尊尝谓迦叶曰。汝不应作是忆想。谓如来性是灭尽也。迦叶。灭烦恼者。不名为物。永毕竟故。是故名常。又曰。譬如圣王。素在后宫。或时游观。在于后园。王虽不在诸婇女中。不得言圣王命终。如来亦尔。虽不现于阎浮提界。入涅槃中。不名无常。如来出于无量烦恼。入于涅槃安乐之处。游诸觉华。欢喜受乐。又曰。我今当令一切众生。及以我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当安住是中。入于涅槃。

  复次大慧。涅槃非舍。非得。非断。非常。非一义。非种种义。是名涅槃。

  涅槃云。解脱者。名无异处。譬如有人。唯居上妙清净屋宅。更无异处。夫无异处。则非舍也。又云。解脱者。名不可取。如阿摩勒果。人可取持。解脱不尔。不可取持。夫不可取持。则非得也。又曰。解脱者。名断一切有为之法。出生一切无漏之法。夫断有为。则非常。生无漏。则非断。又曰。解脱者。名不可量。譬如大海。不可量度。又解脱者。名为一味。如乳一味。解脱亦尔。唯有一味。夫不可量。则非一义。唯有一味。则非种种义也。

  复次大慧。声闻缘觉涅槃者。觉自相共相。不习近境界。不颠倒见。妄想不生。彼等于彼。作涅槃觉。

  声闻缘觉于四颠倒。起不颠倒见。作涅槃想也。何谓四倒。谓不知如来常乐我净。故于常中生无常想。于乐中生于苦想。于我中生无我想。于净中生不净想。是为四倒。以四颠倒。为不颠倒。所有修习。皆为作因。而非了因。非真涅槃也。

  复次大慧。二种自性相。云何为二。谓言说自性相计着。事自性相计着。言说自性相计著者。从无始言说虚伪习气计着生。事自性相计著者。从不觉自心现分齐生。

  言说习气计著者。如依白色。而说为白。依黑色。而说为黑。亦有他土不说黑白者。故知皆无始传习。以为决定白决定黑也。事自性计著者。如色心等。生灭现前。或执有因。或执无因。皆由不知自心所现。妄起计度。此二性相。正愚外法执所由。故重言之也。

  △八示神力建立。不堕有无。

  复次大慧。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菩萨摩诃萨。顶礼诸佛。听受问义。云何二种神力建立。谓三昧正受。为现一切身面言说神力及手灌顶神力。

  此如来建立二种神力。加持行者。始终护念。不堕歧路也。禅定中。现身面言说。此初地住。手灌顶。则十地满足。灌顶授位。若无二神力。决不成就也。

  大慧。菩萨摩诃萨。初菩萨地。住佛神力。所谓入菩萨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如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及余。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萨摩诃萨。大慧。是名初菩萨地。

  照明三昧。谓光明定。菩萨得入此定。由住神力。金刚藏菩萨。华严会上。承佛加持。举一例余也。

  菩萨摩诃萨。得菩萨三昧正受神力。于百千劫积习善根之所成就。次第诸地。对治所治相。通达究竟。至法云地。住大莲华微妙宫殿。坐大莲华宝师子座。同类菩萨摩诃萨眷属围绕。众宝璎珞庄严其身。如黄金薝卜日月光明。诸最胜子从十方来。就大莲华宫殿座上而灌其顶。譬如自在转轮圣王。及天帝释大子灌顶。是名菩萨手灌顶神力。大慧。是名菩萨摩诃萨二种神力。若菩萨摩诃萨住二种神力。面见诸佛如来。若不如是。则不能见。

  此承初地。次及诸地。至十地灌顶。无非住佛神力也。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凡所分别三昧神足诸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来二种神力。大慧。若菩萨摩诃萨离佛神力能辩说者。一切凡夫亦应能说。所以者何。谓不住神力故。大慧。山石树木及诸乐器城郭宫殿。以如来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乐之声。何况有心者。聋盲喑哑。无量众苦。皆得解脱。如来有如是等无量神力。利安众生。

  言凡夫必不能说者。见菩萨所有乐辩。皆由住佛神力也。又举无情以讫有情。神力广大。不可思议。然亦自心所现。一体周圆。含识之俦。情生智隔耳。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如来应供等正觉。菩萨摩诃萨住三昧正受时。及胜进地灌顶时。加其神力。佛告大慧。为离魔业烦恼故。及不堕声闻地禅故。为得如来自觉地故。及增进所得法故。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咸以神力建立诸菩萨摩诃萨。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则堕外道恶见妄想。及诸声闻众魔希望。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诸佛如来咸以神力摄受诸菩萨摩诃萨。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神力人中尊。大愿悉清净。三摩提灌顶。初地及十地。

  如来加持行者。始终备至。而愚外无知。执情难破。终堕邪途。亦可互相儆戒矣。

  △九示诸法缘起。以显如来藏非因缘义。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佛说缘起。即是说因缘。不自说道。(唐译云。佛说缘起。是由作起。非自体起)世尊。外道亦说因缘。谓胜自在时微尘生。如是诸性生。然世尊所谓因缘生诸性言说。有间悉檀。无间悉檀。

  十二因缘。从无明起行。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此因缘生法也。外道亦说从于胜性自在时微尘等因。生一切法。故疑悉檀无间。间。别也。不知十二因缘。从于无明不觉。非作者生。亦非自体生。而外道妄执胜性。说为作者。能生诸法。不知其迷于自体。而遂以所迷之自体为诸法因。举体全识。识性虚妄。亦即无因也。

  世尊。外道亦说有无有生。世尊亦说无有生。生已灭。(唐译云。外道亦说以作者故。从无生有。世尊亦说以因缘故。一切诸法本无而生。生已归灭)如世尊所说无明缘行。乃至老死。此是世尊无因说。非有因说。世尊建立作如是说。此有故彼有。非建立渐生。观外道说胜。非如来也。所以者何。世尊。外道说因不从缘生。而有所生。世尊说观因有事。观事有因。如是因缘杂乱。如是展转无穷。

  外道以作者为生因。即是无因。遂疑世尊所说。不觉妄起。起已还灭。亦为无因也。此有故彼有者。谓此有无明。故彼有诸行。又疑世尊非建立生因次第而起。彼此相生。因缘杂乱。反不如外道作者为尤胜也。不知总由不觉。似有生起。因成于果。果复起因。皆由妄见。实无生义耳。

  佛告大慧。我非无因说。及因缘杂乱说。此有故彼有者。摄所摄非性。觉自心现量。大慧。若摄所摄计着。不觉自心现量。外境界性非性。彼有如是过。非我说缘起。我常说言。因缘和合而生诸法。非无因生。

  觉自心现量。始知能取所取。皆由不觉。妄见有无。非外境界实有自性也。外道不觉自心所现。而于外境性与非性妄生计着。所以为过。至于世间因缘。既有业因。难逃苦系。迷情未尽。而谓一切无碍。必不可得。所谓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终不亡。不自生。非不生。非无因生也。

  大慧复白佛言。世尊。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耶。世尊。若无性者。言说不生。是故言说有性有一切性(唐译云。世尊。有言说故。必有诸法。若无诸法。言依何起)。

  此因愚外依于名相。而生妄想。以为实有诸法。若无诸法。则言说无所依起。不知一切境界。悉由自心。不觉妄现。复因妄现。而生执取。妄计名字。所有言说。总属迷事。无有实义也。

  佛告大慧。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大慧。非性。非非性。但言说耳。如汝所说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者。汝论则坏。

  兔角龟毛。喻无法而有言说。以例一切诸法。不觉妄现。在自觉圣智。亦犹兔角龟毛。空有言说耳。

  大慧。非一切刹土有言说。言说者。是作耳。或有佛刹瞻视显法。或有作相。或有扬眉。或有动睛。或笑。或欠。或謦欬。或念刹土。或动摇。大慧。如瞻视。及香积世界。普贤如来国土。但以瞻视令诸菩萨得无生法忍。及诸胜三昧。是故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大慧。见此世界蚊蚋虫蚁。是等众生。无有言说。而各办事。

  言说是作。谓由心所作也。既由心作。则言说所说。悉唯自心。乃至作相扬眉。无非自心。悉无一切法体也。皆无法体。而各有显示。各有显示。唯诠自心。在愚痴为妄执。在圣智为指迷。皆显示自心之一耳。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也。蚊蚋虫蚁。举现前易见。总以明言说无性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虚空兔角。及与槃大子。(唐译云。如虚空兔角。及与石女儿)无而有言说。如是性妄想。因缘和合法。凡愚起妄想。不能如实知。轮回三有宅。

  一切世间。本无诸法。而有言说。由于妄计。一切出世。亦无诸法。而有言说。但为破除。妄计本虚。破除非实。所谓如虚空等也。凡愚不知诸法如实自相。而于因缘和合。建立诽谤。徒乖法体。由妄分别。自取流转。良可悯夫。

  楞伽阿䟦多罗宝经心印卷三

  音释

  恚

  (胡桂切)。

  龂

  (鱼巾切)。

  黠

  (吉协切)。

  謦欬

  (謦弃挺切欬丘盖切)。

  蚊蚋

  (蚊无分切蚋儒税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