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卍新续藏第 17 册 No. 0326 观楞伽经记

观楞伽阿䟦多罗宝经记卷第八

  宋天竺三藏沙门求那䟦陀罗译

  明建邺海印沙门 释德清笔记

  一切佛语心品第四之下

  前接辩七种无常文以显涅槃真常德已竟。

  △下示如来藏自性清净以显涅槃真净德。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世尊更为我说阴界入生灭。彼无有我。谁生谁灭。愚夫者依于生灭。不觉苦尽。不识涅槃。

  记曰。此将示如来藏自性清净。以显法身真净德。故兴此问。然云更为我说阴界入生灭等者。由前二卷初显理究竟处。已问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一切众生身中。而为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且疑世尊说如来藏同外道我。世尊已为决择云。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之我。且我有时说空。无相。无愿。真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然彼但以显理究竟以显法身无我。以破外道神我之计。故特举如来藏以问。今此断证业已究竟。将显法身本净。但为阴界入客尘所污。直欲净彼染污。以显涅槃净德。故特举所治阴界入生灭等染污义以请。将启世尊如来藏自性清净之谈。以显涅槃真净德也。故云更为我说阴界入等。此大慧约染污边问。向下世尊约如来藏自性清净答。

  佛言。善哉。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无明住地。与七识俱。如海浪身。长生不断。离无常过。离于我论。自性无垢。毕竟清净。

  记曰。此言如来藏自性清净以显法身真净德也。如来藏者。乃自性清净心在缠之名。大慧疑谓五阴无我。若无有我。则谁生谁灭。谁知苦尽。谁证涅槃。佛言。阴界入虽无我。而有如来藏为众生佛性。惟此藏性。能为世出世间善不善因。能遍兴造六道生死形色染法。犹如伎儿变现诸事。然本无我我所。亦能成就出世净法。以二乘不知此如来藏性为生死因。乃谓根尘识三缘和合方便而为生因。外道不知此如来藏性。而妄计神我作者以为生因。然此藏性。盖为无始虚伪恶习之所熏变。失其如来藏名。但名识藏耳。故云。佛说如来藏。即是阿赖耶。依此藏识生无明住地。变起前七识浪。生灭不停。故如来藏亦随七识流转生死。如海波澄。因风起浪。故生死相续。长劫不断。其实如来藏性。本自常住。离于二乘无常之见。本自无我。离于外道神我之论。虽在缠眠染污之中。其实自性无垢。毕竟清净。是所谓迷此性而为生死。悟此性而为涅槃。以此藏性。无常不能坏。故为真常。众苦不能侵。故为真乐。生死不能拘。故为真我。烦恼不能污。故为真净。此所以为如来无上涅槃真实果体也。

  其余诸识有生有灭。意意识等念念有七。因不实妄想。取诸境界。种种形处。计著名相。不觉自心所现色相。不觉苦乐。不至解脱。名相诸缠。贪生。生贪。

  记曰。此言藏识本不生灭。但七识生灭。以明如来藏为生死染因也。大慧疑问阴界入既无我。谁生谁灭。而彼愚夫因何不知苦尽。不知解脱。佛答意云。阴界入者本如来藏。不生不灭。今虽在缠名识藏。其体本真。亦不生不灭。其生灭者。非是藏识。乃前七识有生灭耳。故唐译云。其余七识意意识等念念生灭。然彼七识所以生灭者。特以妄想为因。境界为缘。和合而生。计著名相以为实有。以不了此境界色等诸法唯是自心之所显现。以不了故。贪著名相。逆顺境界。生憎爱心。起苦乐受。为此名相缠缚。既从贪生。复生于贪。以是因缘。愚痴众生随生死流。不知苦尽。不求解脱。此所以如来藏变现六趣为生死染因也。

  若因若攀缘。彼诸受根灭。次第不生。余自心妄想。不知苦乐。入灭受想正受。第四禅。善真谛解脱。修行者作解脱想。不离不转名如来藏。(唐译云。若因及所缘。诸取根灭。不相续生。自慧分别苦乐受者。或得灭定。或得四禅。或复善入诸谛解脱。便妄生于得解脱想。而实未舍未转如来藏中识藏之名)识藏。七识流转不灭。(唐译云。若无藏识。七识则灭)所以者何。彼因攀缘。诸识生故。非声闻缘觉修行境界。不觉无我。自共相摄受生阴界入。

  记曰。此言依如来藏为无想外道及二乘因也。若因若攀缘者。上云妄想为因。境相为缘。盖妄想。指前七识。乃八识之见分。境相。乃八识之相分。今言诸受根灭次第不生者。谓前六识不取诸境。而七识自然不起也。以外道及钝根那含。俱能灰灭六识。以不了唯心。又无多闻智慧。但依自心分别妄计。厌苦趣乐。或入灭受想定而居五那含。或堕无想而入四禅外道。若有利根罗汉。善修四谛。出于三界。得真谛解脱。证偏空理。其实未得究竟涅槃。便自妄生灭度解脱之想。此但尽生死谓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以彼其实未舍未转如来藏中识藏之名故也。藏识。七识流转不灭者。谓彼外道二乘所以非真灭者。以藏识未转。故七识流转不灭。何者。以依彼转缘彼。互为缘起故。故唐译云。若无藏识。七识则灭。何以故。因彼及所缘而得生故。意在若转藏识之名。而七识亦随之而灭矣。所以七地已前未舍藏识。但依自妄想修。心境不如。以心外求法。故多堕邪见。二乘不了。故堕自共相见。以彼未净藏识中无始虚伪习气故。故唐译云。然非一切外道二乘诸修行者所知境界。以彼唯了人无我性。于蕴界处取于自相及共相故。然藏识者。亦名阿赖耶识。又云阿陀那识。此云无没识。以在生死流而不没故。偈曰。阿陀那识甚深细。习气种子成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故非彼境界。

  见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则灭。地次第相续转进。余外道见不能倾动。(唐译云。若见如来藏。五法自性诸法无我。随地次第而渐转灭。不为外道恶见所动)是名住菩萨不动地。得十三昧道门乐。三昧觉所持。观察不思议佛法。自愿不受三昧门乐及实际。(唐译云。为三昧力诸佛所持。观察不思议佛法及本愿力。不住实际。及三昧乐)向自觉圣趣。不共一切声闻缘觉。及诸外道所修行道。得十贤圣种性道。及身智意生。离三昧行。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欲求胜进者。当净如来藏及识藏名。

  记曰。此言如来藏为出世净因也。谓转藏识名。见如来藏。即得八地无功用道。方证法无我智。偈曰不动地前才舍藏。以舍此藏识染污之名。即是如来清净之藏。非别有所得也。所言法执者。谓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等。一切对治真妄之法。以未转藏识时。而七识未灭。皆有所执。取以为我故。今藏识既转。则七识灭。七识灭。则五法自性人法无我当下随灭。以五法等皆依藏识而立故。今识转而彼亦灭。所谓皮既不存。毛将安附。此所以为得法无我而进八地。到此生灭既灭。对治亦亡。无功可用。故云无功用道。既无功用。得法无我。则一切外道恶见不能倾动。故名住不动地。住此地已。即得十种三昧门乐。但此菩萨向在生灭劳虑。觉识烦动。未得真乐。今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乐无可喻。则味着三昧不起。了无度生之念。若不蒙佛力加持引拔令出。则堕二乘。故为诸佛三昧神力之所加持。又以昔本愿之力所持故。所以虽证涅槃而不住实际。而亦不取三昧之乐。故以如幻三昧现意生身。利益众生。以趣自觉圣智究竟之果。此所以不同外道二乘所修行道也。是故菩萨修如实行求胜法者。当净如来藏中识藏之名。如是而已。此外别无可证得也。

  ○上正显涅槃真净德竟。

  △下文释疑劝修。

  大慧。若无识藏。名如来藏者。则无生灭。大慧。然诸凡圣悉有生灭。修行者自觉圣智现法乐住。不舍方便。

  记曰。此释疑也。问曰。既转识藏名如来藏。然识藏有生灭。而如来藏亦有生灭否。答曰。若无识藏名。而如来藏则无生灭。又问。一切凡愚未转藏识故心有生灭。一切圣人既转藏识心亦有生灭否。答曰。等觉已还虽转藏识而容有生灭。以虽趣自觉圣智住现法乐。而不舍于勇猛精进度生事业。且异熟未空。尚有微细生相无明未尽。所谓真常流注。故亦有生灭。故云。然诸凡圣悉有生灭。修行者自觉圣趣现法乐住。不舍方便。问曰。生灭者七识也。上云若无藏识。七识则灭。七识既灭。而诸圣者已转如来藏。复何生灭耶。答曰。以但转名言。无实性故。下经云。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由是观之。向之生灭者非七识。乃如来藏也。何者。以如来藏有随缘义。不变义。故不生灭者。不变义也。而生灭者。随缘义也。以随染缘。则为生死因。而众生念念生灭。造诸恶业。故沉沦生死。此凡夫生灭也。若随净缘。则为涅槃因。而菩萨念念无生。起大智用。利乐有情。故证趣涅槃。此圣人生灭也。是故凡圣悉有生灭。以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故凡圣平等。六祖云。佛性无常。又云。若法身寂灭。则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云。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故生灭是常。此非深证无生。达法性缘起者。何以与此。

  大慧。此如来藏。识藏。一切声闻缘觉心想所见。虽自性清净。客尘所覆故。犹见不净。非诸如来。大慧。如来者现前境界犹如掌中视阿摩勒果。

  记曰。此释转难也。问曰。既云如来藏自性清净。凡圣平等。何以有圣凡之别。答曰。以所见不同故也。唐译云。此如来藏识藏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一切二乘及诸外道忆度起见。不能现证。如来于此分明现见。如观掌中庵摩勒果。以凡夫不觉。故为不净。外道妄觉。二乘偏觉。皆属比非二量。故所见不净。菩萨分觉。以十地菩萨观佛性。如隔谷见月。故犹属比量。亦未尽净。唯有如来现前境界。视如来藏如观掌果。方为现量究竟清净。是故此经贵唯心现量。顿见佛性。义现乎此。

  大慧。我于此义。以神力建立。令胜鬘夫人。及利智满足诸菩萨等。宣扬演设如来藏及识藏名。七识俱生。声闻计着。见人法无我。(唐译云。令诸声闻见法无我)故胜鬘夫人承佛威神。说如来境界。非声闻缘觉及外道境界。如来藏识藏。唯佛及余利智依义菩萨智慧境界。是故汝及余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藏识藏当勤修学。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记曰。此显涅槃净德究竟。已极于此。故结劝修也。唐译云。我为胜鬘夫人及余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名藏识。与七识俱起。令诸声闻见法无我。大慧。为胜鬘夫人说佛境界。非是外道二乘境界。大慧。此如来藏藏识。是佛境界。与汝等比净智菩萨随顺义者所行之处。非是一切执著文字外道二乘之所行处。法华云。钝根小智人。著相憍慢者。不能信是法。故非所行处。以智未净故。又云。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故为利智满足者。说如来藏即识藏。与七识俱生。所以说此者。正为策进二乘见法无我故。所言净智者。谓依义不依语也。宝镜云。但形文彩。即属染污。百丈云。本无名目。谓之佛。是染污。谓之法。是染污。噫。唤作佛法。蚤是染污。况贪嗔痴。及种种邪见。忆想图度耶。此所以非深妙净智者不能入也。故勉之曰莫但闻觉作知足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

  记曰。此颂如来藏自性清净也。谓如来藏本自清净。第以无始恶习所熏。而为识藏。生住地无明。与七识俱。故染净因缘依之而立。故云二种摄受生。以此藏性染净俱非。圣凡情尽。故云智者则远离。二种摄受。谓能取所取。即见相二分。以有心境故生。忘则不生。

  如镜像现心。无始习所熏。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

  记曰。此颂释上远离义也。以一切凡圣生死涅槃诸法。于藏性中悉如镜现像。本来不有。但以无始染净二习之所熏故。然如来藏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故云如实观察者诸事悉无事。古德云。尽大地求一无事人不可得。诚哉。

  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

  记曰。此颂愚夫计著名言不得真实义也。前云我所说法如标月指。

  心为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五识为伴侣。妄想观伎众。

  记曰。此颂愚夫随识而行。不随智也。永嘉云。损法财。灭功德。莫不由兹心意识。心谓八识。能变能现。故如伎儿。意谓七识。仗因托缘。故如和伎者。五识丛生。故为伴侣。六识分别。故为观者。本来不有。如幻不实。故譬之伎。所以贵如实观。王文公观俳优偈曰。诸优戏场中。一贵复一贱。心知本自同。所以无欣怨。寂音谓此老人通身是眼。瞒渠一点不得从初卷分别自性章起。破名相妄想以来止此。通约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以辩邪正因果相已竟。

  ○此下明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究竟差别相。分二。初总明迷悟因依。

  △先问。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究竟分别相。(二译皆云。差别之相)我及余菩萨摩诃萨。于一切地次第相续。分别此法。入一切佛法。入一切佛法者。乃至如来自觉地。

  记曰。此问明五法自性究竟差别相也。由前一往所言世出世间凡圣邪正一切因果。皆依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建立。今所建立者邪正因果既周。但未明能建立者五法自性识无我等差别之相。故此请问。冀佛甄明。庶令行人了达无疑。则可依之分别无谬。而入一切佛法。乃至入于自觉圣智究竟地也。

  ○次答中。初总明迷悟因依。次别显四门摄入。

  △且初。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分别趣相者。谓名。相。妄想。正智。如如。若修行者修行入如来自觉圣趣。离于断常有无等见。现法乐正受住现在前。大慧不觉彼五法自性识二无我自心现外性。凡夫妄想。非诸圣贤。

  记曰。此总明真妄迷悟因依也。意谓若修行者。因观察五法自性八识无我明见无谬。则于如来自证境界。则离断常有无等见。得现法乐甚深三昧。若诸愚夫因不了此法。则妄见心外实有诸法。妄生分别执取。故流转生死。是则迷悟圣凡皆依此法也。

  ○次别显四门摄入。分五。初总明五法差别相。分二。

  △初明差别之法。

  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愚夫妄想生。非诸圣贤。佛告大慧。愚夫计着俗数名相。随心流散。流散已。种种相像貌。堕我我所见希望。计着妙色。计着已。无知覆障。故生染着。染着已。贪恚痴所生业积集。积集已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堕生死海诸趣旷野。如汲井轮。以愚痴故。不能知如幻野马水月自性。离我我所。起于一切不实妄想。离相所相及生住灭。从自心妄想生。非自在时节微尘胜妙生。愚痴凡夫随名相流。

  记曰。此总言五法中名相生起差别之因。及外道妄计之所以也。唐译云。凡愚不知名是假立。心随流动见种种相。计我我所。染著于色。覆障圣智。起贪嗔痴造作诸业。如蚕作茧。妄想自缠。堕于诸趣生死大海。如汲井轮。循环不绝。不知诸法如幻如?如水中月。自心所见。妄分别起。离能所取及生住灭。谓从自在时节微尘胜性而生。随名相流。盖言凡夫不知名相虚假不实。故妄取为我及为我所。依之造作种种诸业。自取生死苦果不休。而外道不知名相唯自心现。依妄计分别能所生灭因缘而生。乃别起异见。谓从自在时节微尘胜性而生。斯则名相本无。但依他起。从遍计执而有也。下正释五法差别。

  大慧。彼相者。眼识所照。名为色。耳鼻舌身意意识所照。名为声香味触法。是名为相。

  记曰。此释五法中名相也。名相。谓色心耳。意识为名。五根六尘通名为相。又相各有名。亦名名相。故云眼识所照名为色等。盖五根所对为实色。意根所缘法尘为假色。然实则可见有对。假则不可见无对。唯识百法具明。此中但约为名相。

  大慧。彼妄想者。施设众名。显示诸相。如此不异。(唐译云。此事如是。决定不异)象马车步男女等名。是名妄想。

  记曰。此释五法中妄想也。设施众名。显示诸相者。谓名依相立。相逐名生。名相本无。依分别有。故名妄想。

  大慧。正智者。彼名相不可得。犹如过客。诸识不生。不断不常。不堕一切外道声闻缘觉之地。

  记曰。此释五法中正智也。不住为客。于名相不住。故不可得。以不可得。故诸识不生。然识既不生。非智而何。以智观诸法。则不分别。不颠倒。不断不常。则自不堕一切声闻缘觉之地矣。以不堕偏邪。故名正智。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以此正智。不立名相。非不立名相。舍离二见建立及诽谤。知名相不生。是名如如。

  记曰。此言五法中如如也。若以识而知。则名相横生。若以正智而观。则名相不立。斯即名相之本如。非离名相外别有如也。但于名相不起有无二见建立诽谤。以知名相本自不生。故名如如耳。故云非不立名相等。所谓唯如如智独存。然名相不生。境如也。所以知名相不生者。心如也。心境如如。故一法不立。

  ○上明差别之法。

  △下显住如如之人。

  大慧。菩萨摩诃萨住如如者。得无所有境界故。得菩萨欢喜地。得菩萨欢喜地已。永离一切外道恶趣。正住出世间趣。法相成熟。分别幻等一切法自觉法趣相。离诸妄想。见性异相。

  记曰。此言住如如者之实证也。得无所有境界者。以唯如故。法相成熟者。以不被相缚故。以得自觉法趣。故离诸妄想。以得真如用。故见性异相。所谓除灭无明见本法身。自灭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此盖从初地以至九地之行相也。唯识登地证十真如。以彼约胜德故。此唯一如无二如。约实证故。

  次第乃至法云地。于其中间。三昧力自在神通开敷。(魏译云。入法云地已。次以三昧力自在神通诸华庄严如来之地)得如来地已。种种变化圆照示现。成熟众生。如水中月。善究竟满足十无尽句。为种种意解众生分别说法。法身离意所作。是名菩萨入如如所得。

  记曰。此明行成得果之相也。以转识藏得如来藏名。故云法身离意所作。是名菩萨入如如所。论云。真如自体相者。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乃至云。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名为法身如来之藏。以无所念。方得满足。是故此言法身离意所作。是名入如如所。故登地以来至究竟地。法尔具有如是业用。

  ○上明五法差别相已竟。下明三门入五法。分二。

  △初三自性入五法。

  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世尊。为三种自性入于五法。为各有自相宗。佛告大慧。三种自性及八识二种无我悉入五法。

  记曰。此问明四门互相摄入。以显一心真如染净融通。以显如来藏性含摄之妙也。旧注云。大慧前举四门而问。如来但约五法一门而答。故此再问为三自性入于五法中耶。为别有自相宗耶。佛答言余三门悉入五法中者。以但修一门。则诸门备摄。余三亦尔。然所以互相摄备者。以法性融通。随缘转变故。

  大慧。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

  记曰。此言妄想自性入五法中名相也。以有名相。故起分别。名相若无。分别何起。故此妄想入彼名相摄也。

  大慧。若依彼妄想生心心法。名俱时生。如日光俱。种种相各别分别持。是名缘起自性。

  记曰。此言缘起自性入五法中妄想也。谓彼五法中妄想名相。乃相因而起。以妄想生心心所法时。则诸法假名依之而生。如日与光。谓心境不相离故。既有种种名。则有种种相。复起种种分别。互相依持。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以心境互为缘起故。此缘起自性。即入彼五法中妄想摄也。

  大慧。正智如如者。不可坏。故名成自性。

  记曰。此言成自性入五法中正智如如也。谓正智如如。乃妙性天然。非可作法。故不可坏。以不可坏。故本自圆成。即名成自性。

  ○上明三自性入五法竟。

  △下明八识二无我入五法。

  复次大慧。自心现妄想。八种分别。谓识藏。意。意识。及五识身相者。不实相。妄想故。我我所二摄受灭。二无我生。

  记曰。此言八识二无我入五法中也。谓于自心所现妄法。是为名相。于此执着生起八识。即是妄想。若了此妄相皆是不实。则分别不生。即为正智如如。此八识入五法中也。若于心境妄计实有我及我所。即是名相妄想。若了心境不实。二摄受灭。二无我生。即是正智如如。此二无我入五法中也。

  △三明四门摄一切法。

  是故大慧。此五法者。声闻缘觉菩萨如来。自觉圣智诸地相续次第。一切佛法悉入其中。

  记曰。此言四门摄一切法也。谓非但五法摄余三门。即声闻缘觉菩萨如来。若因若果。一切诸法。悉入其中。

  △四明总归如如以示正观。

  复次大慧。五法者。相名。妄想。如如。正智。大慧。相者。若处所形相。色像等现。是名为相。(唐译云。此中相者。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若彼有如是相。名为瓶等。即此非余。是说为名。(唐译云。依彼诸相立瓶等名。此如是。此不异。是名为名)施设众名。显示诸相瓶等心心法。是名妄想。彼名彼相。毕竟不可得。始终无觉。于诸法无展转。离不实妄想。是名如如。(唐译云。彼名彼相。毕竟无有。但是妄心展转分别。如是观察。乃至觉灭。是名如如)真实决定究竟自性不可得。彼是如相。我及诸佛随顺入处。普为众生如实演说施设显示。于彼随入正觉。不断不常。妄想不起。随顺自觉圣趣。一切外道声闻缘觉所不得相。是名正智。

  记曰。此言修行五法之方便也。前言五法相因而有。谓名相因妄想而有。如如因正智而得。且彼名相。通约心境相待而言。所以摄入三性。此单言一切诸法总谓之相。相各有名。分别名者谓之妄想。谓此名相妄想。本自如如。唯能了此如如之相。而复能为众生显示者。乃名正智。即所谓自觉圣智也。故前后五法之次不同。而立意亦别耳。彼名相毕竟不可得者。境本如也。始终无觉者。谓既无所知之境。亦无能知之心。则心本如也。心境如如。故于诸法无展转生灭。而离不实妄想矣。此真如相。以无相故。故真实决定究竟自性不可得。斯乃我及诸佛所证入处。而所以普为众生开示说者。亦说此如如实相。显示于彼。令彼众生随顺入此。不堕断常。不生妄想。入自觉圣智趣。超过一切外道二乘境界。如此方名正智也。是则我所证所说者。唯此而已。即令众生所证者。亦唯此而已。故法华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下结劝修学。

  大慧。是名五法三种自性。八识二种无我。一切佛法悉入其中。是故大慧。当自方便学。亦教他人。勿随于他。

  记曰。此结劝修也。唐译云。于此法中。汝应以自智善巧通达。亦劝他人令其通达。通达此已。心则决定。不随他转。然通达如如。其心方决定不随他转。此所以七地未离心识。而亦恐堕外道邪径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五法三自性。及与八种识。二种无有我。悉摄摩诃衍。

  记曰。此总颂上四门摄尽一切大乘佛法也。梵语摩诃衍。此云大乘。

  名相虚妄想。自性二种相。正智及如如。是则为成相。

  记曰。此颂五法摄三自性也。

  ○上示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以明究竟差别相已竟。下明法身常住以示生死涅槃平等相。分二。

  △初明法身常住。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句。过去诸佛如恒河沙。未来现在亦复如是。云何世尊。为如说而受。为更有余义。惟愿如来哀愍解说。佛告大慧。莫如说受。三世诸佛量非如恒河沙。所以者何。过世间望。非譬所譬。

  记曰。前一往通显法界真妄因果究竟。总归如如。此将示法身常住以显法界平等如如。故举恒沙之喻以请问也。盖寻常举多多之数以恒沙喻之。大慧意谓果是三世诸佛如恒沙之多耶。故云如说而受。为复别有余义耶。佛言。不可谓三世诸佛如恒沙之多。何者。以如来最胜。超诸世间。无与等者。不可以量求。故云过世间望。非譬所譬。经云。三界有无一切法。不能与佛为譬喻。

  以凡愚计常。外道妄想。(唐译云。我以凡愚诸外道等心恒执着常与无常)长养恶见。生死无穷。欲令厌离生死趣轮。精勤胜进故。为彼说言。诸佛易见。非如优昙钵华难得见故。息方便求。有时复观诸受化者。作是说言。佛难值遇。如优昙钵华。优昙钵华。无已见今见当见。如来者世间悉见。不以建立自通故。说言如来出世如优昙钵华。大慧。自建立自通者。过世间望。彼诸凡愚所不能信。自觉圣智境界。无以为譬。真实如来。过心意意识所见之相。不可为譬。

  记曰。此言法身常住。不可以言说心量譬喻求也。然法身离言。不堕诸数。岂可以数量比拟而求之耶。然以恒沙喻佛易见者。盖为䇿发懈怠众生。破其执着怖远之情。欲令厌离生死。发精进心耳。故为彼说诸佛易见如恒河沙。非如优昙华。如曰宝处在近是也。若言佛难值遇。彼必退怯。谓难见故。不肯进求。故我以易见之言以启发之。非实言也。若有根熟堪受化者。恐其懈怠。欲令精进速趣菩提。故我便说言佛难值遇如优昙华。使生渴仰恋慕之心故。此亦寓言。非实然也。且优昙华。并无已见今见当见之者。而如来出世悉知悉见。岂可以优昙华比如来耶。如是以昙华喻佛者。乃说化佛诱众生之方便耳。非是建立说法身自通处也。故说如来如优昙华。然自建立自通法者。乃内证圣智法身境界。世间无等。故云过世间望。彼诸凡愚。不能信受自觉圣智境界无以为譬。妄谓可以比喻而知。殊不知真实如来法身。乃超过心意意识所见之相。不可于中而立譬喻以求之也。故般若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大慧。然我说譬佛如恒河沙。无有过咎。

  记曰。此释疑也。疑曰。然如来法身既无可譬。而又喻佛如恒河沙。岂不堕自语相违过耶。故此释云。然我有时而说譬佛如恒河沙者。无有相违过咎。何者。以我所言恒河沙者。非多多之谓也。以有深义故。故下以七种深义释之。

  大慧。譬如恒沙。一切鱼鳖轮收摩罗(失兽摩罗。云杀子鱼)师子象马人兽践踏。沙不念言。彼恼乱我。而生妄想。自性清净无诸垢污。如来应供等正觉。自觉圣智恒河。大力神通自在等沙。一切外道诸人兽等。一切恼乱。如来不念而生妄想。如来寂然。无有念想。如来本愿以三昧乐安众生故。无有恼乱。犹如恒沙等无有异。又断贪恚故。

  记曰。此喻显法身离念也。如来自觉圣智法性如河。大力神通自在等如恒河中沙。虽被践踏。而不起一念恼乱之想。而诸外道天魔等恼乱如来。而如来寂然不生一念厌舍之心。以利益众生本愿三昧力所持故。又断无始贪恚爱憎习气故。以此离念之智。故如恒河沙。殆非多多之谓也。以菩提所缘。缘苦众生。故云本愿三昧乐。

  譬如恒沙。是地自性。劫尽烧时。烧一切地。而彼地大不舍自性。与火大俱生故。其余愚夫作地烧想。而地不烧。以火因故。如是大慧。如来法身如恒沙不坏。

  记曰。此喻显法身不坏也。如来法身。在无情谓之法性。在有情谓之佛性。故如沙为地之自性。无情世界成住坏空。而有情众生生老病死。虽为八相迁流。无明三毒之火烧煮。而法身湛然曾无加损于其间。何者。以俱无生无二故。故如大地被烧而沙不失自性。以沙与火俱生故。而愚夫谓地被烧。而地实不烧。地以火为因故。火能生土。故火是地之因。以譬愚夫将谓三毒火烧。法身亦坏。而法身实不坏。何者。以三毒烦恼。是法身因故。

  大慧。譬如恒沙无有限量。如来光明亦复如是无有限量。为成熟众生故。普照一切诸佛大众。

  记曰。此喻法身无限量也。论云。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又云。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故云光明无有限量等。

  大慧。譬如恒沙。别求异沙永不可得。如是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无生死生灭。有因缘断故。

  记曰。此喻法身一相也。谓法身远离生住异灭。以永断三有生死因故。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故云譬如恒沙别求异沙永不可得。

  大慧。譬如恒沙。增减不可得知。如是大慧。如来智慧成熟众生。不增不减。非身法故。身法者有坏。如来法身。非是身法。

  记曰。此喻法身离增减过也。论云。一者体大。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所言如来智慧。约成熟众生而说。不增不减者。盖约权智利物。即十方无量众生皆取如来智慧。而如来不减。皆契佛心。亦无所增。所谓既已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也。何者。以法身非身故。故唐译云。譬如恒沙。取不知减。投不见增。诸佛亦尔。以方便智成熟众生。无减无增。何以故。如来法身无有身故。

  如压恒沙。油不可得。(二译皆有大慧譬如四字)如是一切极苦众生逼迫如来。乃至众生未得涅槃。不舍法界自三昧愿乐。以大悲故。

  记曰。此喻显同体大悲也。以众生业性尽是如来法身。是则众生受大极苦。皆是逼迫如来矣。故众生未尽涅槃。而如来亦不得常乐我净。所以乃至一微细众生不入涅槃。而如来亦不舍法界自三昧愿乐度生事业。以同体大悲所持故。油喻嗔心。魏译云。诸佛如来为诸众生苦恼所压。瞋不可得。

  大慧。譬如恒沙随水而流。非无水也。如是大慧。如来所说一切诸法。随涅槃流。是故说言如恒河沙。如来不随诸去流转。去是坏义故。大慧。生死本际不可知。不可知故。云何说去。大慧。去者断义。而愚夫不知。

  记曰。此喻言说法身也。沙喻一切生死法。水喻法身涅槃法。然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若众生以无明业识说涅槃法。而涅槃法皆随生死流。而如来以自觉圣智说生死法。而生死法皆随涅槃流。不但所说之法随涅槃。而言说即涅槃。以言辞相寂灭故。是故如来说法不随诸去流转。所以不随流转者。以不见有生死法故。故云生死本际不可知。既生死本际尚不可知。我云何而说生死有去义耶。且去是断义。然生死本际即涅槃常住。又何说断。但此非愚夫所知。

  ○上明法身常住。

  △下明生死涅槃平等。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众生生死本际不可知者。云何解脱可知。佛告大慧。无始虚伪过恶妄想习气因灭。自心现知外义。妄想身转解脱不灭。(唐译云。了知外境自心所现。分别转依名为解脱。非灭坏也)是故无边。非都无所有。为彼妄想作无边等异名。观察内外。离于妄想。无异众生。智及尔?。一切诸法。悉皆寂静。(唐译云。离分别心。无别众生。以智观察内外诸法。知与所知悉皆寂灭)不识自心现妄想。故妄想生。若识。则灭。

  记曰。此明生死涅槃本来平等。以显佛界如。众生如。一如无二如也。唐译云。若生死本际不可知者。云何众生在生死中而得解脱。大慧意谓离生死外。别求解脱也。佛言。生死本际即涅槃故。以众生迷本际而为生死。故有无始虚伪过恶妄想习气因。此所以妄见心外实有诸法。今但灭彼妄想习气。则能了知心外无法。即此妄想便是涅槃。非离此妄想外别有涅槃也。故云妄想身转解脱不灭。是故无边非都无所有。以本际全成妄想。即此妄想。乃本际之异名耳。故魏译云。本际者。是分别心。一体异名。离分别心。更无众生。斯则本际即妄想。妄想即众生。故本际如而众生亦如也。以皆如故。以智观察内外诸法。知与所知皆悉寂灭。但以不了妄想说自心生。故妄想生。若了唯心。即妄想顿灭。由是观之。生死涅槃本无二致。惟在迷悟之间。悉由自心转变耳。岂更有他哉。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观察诸导师。犹如恒河沙。不坏亦不去。亦复不究竟。是则为平等。

  记曰。此颂法身平等也。然不坏不去。亦不究竟断灭。此所以为平等如如。

  观察诸如来。犹如恒沙等。悉离一切过。随流而性常。是则佛正觉。

  记曰。此颂法身常住也。以随流而性常。是所谓真实常住。

  ○上明法身常住以显生死涅槃平等相竟。

  △下示藏心自性以显真妄生灭平等相。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为说一切诸法刹那坏相。世尊。云何一切法刹那。

  记曰。此将显众生如。故问刹那生灭之法也。魏译云。为我说一切法生灭之相。云何如来说一切法念念不住。然一切法者。极而言之。乃世出世间圣凡之法。无不该尽。略而言之。乃众生五蕴身心之法耳。总而言之。皆属生灭。故谓之众生。若以妄心分别。都是生灭之法。即大慧初所请问百八句者是已。前大慧致问。世尊总斥之曰非。意显真如理中本无此事故。今一往约生灭门中以五法自性识无我等一一开示。以至真妄一如。究竟已极。将明生灭本如。以显不独佛界如。而众生界亦如如也。故大慧已闻法身常住。故此特举生灭之法以问之。以真妄之法不出一心。故世尊摄如来藏以举之。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佛告大慧。一切法者。谓善。不善。无记。有为。无为。世间。出世间。有罪。无罪。有漏。无漏。受。不受。(魏译云。内法外法。唐译云。有受法。无受法)大慧。略说心意意识及习气。是五受阴因。是心意意识习气长养。(唐译云。举要言之。五取蕴法。以心意意识习气为因而得增长)凡愚善不善妄想。大慧。修三昧乐。三昧正受现法乐住。名为贤圣善无漏(唐译云。凡愚于此而生分别。谓善不善。圣人现证三昧乐住。是则名为善无漏法)。

  记曰。此明世出世间凡圣之法。总依五蕴身心而有也。谓一切法者。大约不越世出世间善恶无记及有无心境有漏无漏之法耳。此等诸法。通以五蕴身心为因。然凡愚执此五蕴以为实有。故依之造作世间善恶无记罪过有漏之业。外道不知五蕴无我。故妄执以为神我。而起有无二见。故谓之生灭。出世圣人以三昧力。观此五蕴身心如幻如化。现住法乐而成善无漏法。故谓之不生灭。通皆唯一五蕴身心。良由所见不同。故有凡圣之别。据实而论。总皆不离生灭。谓之刹那。何者。以皆未离心意识故。所谓菩提心生。生灭心灭。犹是生灭。但存有所得心。皆为生灭。况妄计分别者乎。然此生灭之法。本自无生。何者。以皆不离如来藏故。然如来藏中本无去来迷悟生死。而彼诸法又岂生灭耶。是知刹那者妄见也。

  大慧。善不善者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非外道所说。

  记曰。此言如来藏为善不善因。以显生灭本不生灭也。然上云诸生灭法。不出善与不善。今云善恶二法皆是八识。八识即如来藏。而如来藏本不生灭。即彼八识虽是生灭而亦不生灭。何者。以如来藏随染净缘之所熏变故也。若无明熏真如。而如来藏随染缘起。即名八识而有生灭。若真如熏无明。而如来藏随净缘起。即彼八识名如来藏而不生灭。是则染净随缘。起灭自彼。而如来藏性湛然常住。了无生灭善恶去来之相。此非外道所知也。故论云。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何以故。是心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是故此义唯佛能知。又云。熏习义有二种。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故此云如来藏名识藏。心意意识及五识身。然首云生灭者诸识也。今至此云不生灭者亦诸识也。以识藏即如来藏故。

  大慧。五识身者。心意意识俱。善不善相展转变坏。相续流注。不坏身生。亦生亦灭。(唐译云。无异体生。生已即灭)不觉自心现。次第灭。余识生。形相差别摄受。

  记曰。此言前五识生灭之状也。心意意识俱者。谓前五识起时。各无自性。必依第六同时意识而起。然意识必依七识意根。然七识依内外门转。若依外门同六识转时。必内托八识而为根本依。以七识无体故。故云五识起时必与心意意识俱时而转。故作善作恶展转变坏。相续流注。生灭不停。然皆不离八识自证分故。虽各了自境。而无异体生。故云不坏身生。既无异体生。则虽生不生。故云生已即灭。谓正生时即灭。故下偈云物生则有灭。此显真无生意也。但以不觉自心现者。妄见生灭差别执取耳。其实本自无生也。次第灭。余识生者。谓五识最初一念揽境之时。未有分别。谓之现量。及第二念分别美恶之时。前五已谢。即属第六明了意识。起心分别形相好丑差别而生执受。故云次第灭。余识生。

  意识。五识。俱相应生。刹那时不住。名为刹那。

  记曰。此言六识生灭之状也。然意识不自生。必待五识缘境之时。而意识同时相应而起。故唐译云。与彼五识共俱。取于种种差别形相。刹那不住。我说此等名刹那法。由是观之。五七八识皆本不生。其所以生灭者。但意识耳。故前二卷涅槃章云。妄想识灭。名为涅槃。此与前文对观。自当洞明深旨。

  大慧。刹那者名识藏如来藏。(魏译云。阿黎耶识名如来藏。唐译云。如来藏名识藏)意俱生识习气刹那。无漏习气非刹那。非凡愚所觉。计着刹那论故。不觉一切法刹那非刹那。以断见坏无为法。

  记曰。此正显生灭本不生灭。以明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义也。意谓所言刹那者非他。乃识藏也。且识藏即如来藏。然如来藏既非刹那。而识藏又岂是刹那耶。是则刹那非刹那。足知生灭本不生灭矣。然其生灭者殆非识藏。盖是七识俱生之六识。所揽染污有漏习气所熏。彼自生灭耶。斯则生从缘生。灭从缘灭。与我藏体了不干涉。故云意俱生识习气刹那。若以无漏习气所熏。则彼生灭者亦不生灭矣。故云无漏习气非刹那。但此非凡愚所知。以彼计着刹那论故。以彼不知一切诸法刹那本非刹那。故妄计无为真如亦同诸法坏。故堕于断见。此刹那者。魏译文虽不伦。其义更显。彼云刹尼迦者。名之为空。阿黎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之为空。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为不空。此与论觉体相四义中前二正相符合。论云。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云何为四。一者如实空镜。远离一切心识境界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然魏译无共意转识熏习。即论远离一切心境界相。以此对观。足知生灭本不生灭也。

  大慧。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大慧。如来藏者。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四住地无明住地所醉。凡愚不觉。刹那见。妄想熏心。

  记曰。此释上生本不生义也。寻常皆言七识生灭流转。招致生死。此言七识不流转者。正显无生深义也。七识所以不流转者。以无自性故。盖生死善恶苦乐等法。而造作者乃前六识。而受熏持种致未来果者乃八识也。然七识无造无受。故不能为生死因。况生处即灭。故不流转。尚不能为生死因。又岂能作涅槃因耶。既不能为染净因。则无自性明矣。自性尚无。谁当生灭。然如来藏自性清净。本不生灭。不受苦乐。非生死因。今云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者。殆非如来藏也。乃是四住烦恼。及无因缘。为彼所醉。故有苦乐与生死俱。妄生灭耳。然此藏性体恒清净。湛然常住。又何尝有生死苦乐生灭之相耶。是则内外谛观。毕竟了无生灭。而凡愚不觉此义。妄起刹那之见。是乃妄想熏心。非明智也。下以喻明。

  复次大慧。如金金刚。佛舍利。得奇特性。终不损坏。大慧。若得无间。(魏译云。如来证法。唐译云。若得证法)有刹那者。圣应非圣。而圣未曾不圣。如金金刚。虽经劫数。称量不减。云何凡愚不善于我隐覆之说。于内外一切法作刹那想。

  记曰。此以喻结成究竟寂灭相也。谓如来藏自性清净坚固。虽在生死体常不坏。如金刚佛骨。以得奇特性故。此乃一切诸佛证之。以为自觉圣智无上涅槃。在一切众生得之而为心性。所谓圣凡平等无间之法也。若众生得此无间之性有生灭者。而圣人得之亦非圣人矣。今既圣人得之未尝不圣。而凡夫得之又岂真凡夫耶。然而此性既如金刚。虽经劫数称量不减。岂可在圣有增。在凡而又减之耶。既圣凡平等。如何于一切法又有生灭。故云云何愚夫不善于我隐覆之说。于内外一切法作刹那想。此经直指众生业识。顿示如来藏心。故从初卷生灭章起。一往所谈。辩明邪正因果。皆依八识迷悟而立。至此所显理行因果已极。故复结归如来藏识藏。今明八识本不生灭。以示平等如如。以显从生灭门。入真如门。会归一心。以为究竟。此通途之大旨也。故此后便明修本无修无得。示法身离过。以终其说焉。向后空无常刹那偈文。应属于此。乃译人错简。观者幸会取观之。理更昭著。

  ○上显生灭平等相竟。

  △下广明六度以示妙行无修相。

  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六波罗蜜满足。得成正觉。何等为六(二译俱有。云何满足)。

  记曰。此广明六度。以示妙行无修无得。以成上平等义也。因前一往所言。但了自心现量。证自觉圣智。即名为佛。是则不劳多劫广修六度矣。云何世尊于余经中常说六度满足方得成佛耶。此乃圣教相违也。但不知何等六度。今云成佛如何满足。故兴此问。向下世尊答以三种六度。即此所云满足者。盖一念顿修。亦非广历多劫。以明无修无得。以示究竟如如智也。

  佛告大慧。波罗蜜有三种分别。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

  记曰。大慧问何等六度。而世尊答以三种之名也。世间。即人天行。出世间。即二乘行。出世间上上。乃一乘行也。

  大慧。世间波罗蜜者。我我所摄受计着。摄受二边。为种种受生处。乐色声香味触故。满足檀波罗蜜。(唐译云。谓诸凡愚着我我所。执取二边。求诸有身。贪色等境。如是修行檀波罗蜜)戒。忍。精进。禅定。智慧。亦如是。凡夫神通。及生梵天。

  记曰。此言世间有漏六度也。谓凡愚著相修行布施。乃计我能施。计有所施物。依有无二见。为求未来受生人天胜处。乃具足六尘五欲境界而行布施。乃至戒等五度亦如是。以有漏因。感有漏果。故得生梵天。获凡夫五通。不离生死。故称世间。永嘉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谓是故也。

  大慧。出世间波罗蜜者。声闻缘觉堕摄受涅槃故。行六波罗蜜。乐自己涅槃乐。

  记曰。此言二乘六度也。谓二乘人。为厌舍生死。欣趣涅槃。求于自度。修习六种劣无漏行。故不得作佛。以着涅槃相故。

  出世间上上波罗蜜者。觉自心现妄想量摄受。及自心二故。不生妄想。于诸趣摄受非分。自心色相不计着。为安乐一切众生故。生檀波罗蜜。起上上方便。

  记曰。此言最上一乘行首布施度也。谓大菩萨了唯心现量。作如实观。而于自心内外二法。觉知唯妄分别现。所行布施。善达三轮体空。不起施者妄想。不生受者执着。不取中间施物色相。但为安乐一切众生故。而恒行布施。故以舍性障为檀度也。论云。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所修离相。以知法性体无悭贪故。随顺修行檀波罗蜜。然檀能擅于六度。论曰。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故云上上方便。

  即于彼缘妄想不生戒。是尸波罗蜜。

  记曰。此戒度也。梵语具云尸罗。此云清凉。又云止得。正翻为戒。此所言戒。非有作持之相。乃性戒也。诸度皆然。即于彼缘妄想不生戒者。谓于彼施受一切染净境缘妄想不生。则自性清净。戒相如空。有何持犯。以性净为戒度也。论云。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罗波罗蜜。

  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摄所摄。是羼提波罗蜜。

  记曰。此忍度也。梵语羼提。此云安忍。又云忍辱。以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谓即于彼持犯妄想不生。以此无生法。忍可于心。乃无生忍。非忍辱之谓也。然无生非所可忍。而之忍者。以知能取所取性空寂故。以此为忍度也。论云。以知法性无苦。离嗔恼故。随顺修行羼提波罗蜜。

  初中后夜。精勤方便。随顺修行方便。妄想不生。是毗黎耶波罗蜜。

  记曰。此精进度也。梵语毗黎耶。此云精进。以称如实修行。于修行方便。亦不起方便之想。法华顿舍二执。是真精进。故以此为进度也。论云。以知法性无身心相。离懈怠故。随顺修行毗离耶波罗蜜。

  妄想悉灭。不堕声闻涅槃摄受。是禅波罗蜜。

  记曰。此禅度也。梵语具云禅那。此云思惟修。正翻静虑。谓心意意识妄想悉灭。而以大悲大愿救度众生。虽得涅槃而不取证。故不堕声闻涅槃。以二乘禅有执取故。此以不取涅槃为禅度也。论云。以知法性常定。体无乱故。随顺修行禅波罗蜜。

  自心妄想非性。智慧观察。不堕二边。先身转胜而不可坏。得自觉圣趣。是般若波罗蜜。

  记曰。此智度也。梵语般若。此云智慧。谓了知三界之相。从自心妄想现。而非实有。以智慧观察。不堕有无二见。而法身转胜。了无生灭而不可坏。得入自觉圣智趣。以此为智度也。论云。以法性体明。离无明故。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然此六度。皆约性而修也。华严云。心常不与世心和合。名为精进。悲智利俗。不与识俱。名之禅定。已践佛果出世妙慧。名为智慧。以皆称性而修。故修无修相。此所谓一念满足无上菩提。故云无所得相。所以为如实行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空无常刹那。愚夫妄想作。如河灯种子。而作刹那想。刹那息烦乱。寂静离所作。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物生则有灭。(魏译云。初生则有灭)不为愚者说。

  记曰。此颂前刹那章义也。译人错简于此。谓愚夫妄想分别诸法以为实有。计以为常。故世尊说空无常刹那。如河流。如灯焰。如种子。迅速迁逝。刹那不住。以破彼计。而愚夫不善隐密之意。复执言说为实。而定作刹那之想。殊不知刹那之法本非刹那。息于动乱。当体寂静。离于所作。尔乃妄作生灭之见。以一切法本自无生故。我方说刹那义耳。然一切法生处即灭。当体无生。此无生义。岂可为愚者说之耶。故云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楞严云。当处发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此岂易与愚者说耶。

  无间相续性。妄想之所熏。无明为其因。心则从彼生。乃至色未生。中间有何分。(魏译云。若无明为因。能生诸心者。乃至色未生。中间依何住)相续次第灭。(魏译云。即生即有灭)余心随彼生。不住于色时。何所缘而生。以从彼生故。不如实因生。云何无所成。而知刹那坏(唐译云。若缘彼心起。其因则虚妄。因妄体不成。云何刹那灭)。

  记曰。此颂展转发明心境无生。以释刹那非刹那义也。谓三界上下六趣住来。本自空洞无物。当体常住。了无纤毫起灭之相。若谓六趣相续生灭之相。以妄想所熏无明为因。心从彼境而有生灭者。此亦不然。何者。若果有色境与心为缘。可说心从彼生。若色未生时。此心又依何法所住而生分别耶。故云乃至色未生。中间依何住。此则计心从境生者妄矣。故般若云不应住色生心。然不住色生心。本无生也。若谓诸法相续次第生灭。而余心心所亦因随彼境变灭而生者。此亦不然。何者。若彼色境果是有住。可说随彼而生。且彼诸法当处发生随处灭尽。自体寂然。了无生相。是则色本无住。色既无住。又有何法为心所缘而生之耶。故云不住于色时。何所缘而生。此则计境有生灭者妄矣。色既无住。则境本无生也。若谓因从彼无生之境而生心者。此因如石女儿。亦成虚妄矣。故云以从彼生故。不如实因生。因既虚妄。而所生之体不成。云何于无所成。而妄见有刹那生灭之法耶。由是观之。展转谛穷。心境寂然。了无生灭。此所以我说刹那也。所以不生灭者。以心境不相到故。故大经云。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诸法不相知。各各亦如是。

  修行者正受。金刚佛舍利。光音天宫殿。世间不坏事。住于正法得。如来智具足。比丘得平等。云何见刹那。犍闼婆幻等。色无有刹那。于不实色等。视之若真实。

  记曰。此言诸法无生。唯智眼明见。而非妄想邪见所可知也。谓修如实行者。于正定中。观诸世间法法真常。当体坚固。犹如金刚舍利光音天宫。常住不坏。以光音天水火不到故。然修行者定心观之。尚已如此。何况八地菩萨安住正法。已得如来圣智满足。证平等真如之比丘。云何而见诸法又有刹那生灭之相耶。且一切色法本来不实。如干城幻事。无有刹那生灭。以不实故。云何愚夫于不实中妄为真实。计四大种为能造色。既大种不实。云何而说能造耶。此皆愚夫妄见也。已上颂文。当随刹那章观之。其义自见。

  ○上明妙行无修相已竟。

  △下广破众疑总显法身离过。

  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记阿罗汉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诸菩萨等无差别。一切众生法不涅槃。谁至佛道。

  记曰。此广释众疑。总显法身离过也。大慧因世尊一往所说语颇相违。第恐后人不善如来隐覆密意。便生疑惑。故此一一举而徴明之。以显如来法身永离诸过也。然此问答。旧注分为十段。今谛审语势。及观答意。对彼二译。皆合前六为二。故止有六疑。但语意展转耳。然如来出世。以身口意三轮应物。永离诸过。今六问中。其授记说识。施设本际等。口业也。金刚侍卫。遭魔受报等。身业也。不说一字。常定无虑无察等。意业也。以三业清净。故非身现身。无说示说。不虑而应。不察而知。此所谓法身普遍。如水中月不出不入。故永离诸过也。且此首疑世尊为二乘授记作佛。与菩萨不异等者。盖因六度章。言声闻缘觉。乐自己涅槃。虽行六波罗蜜。不能成佛。此则二乘与菩萨异也。何故于前不定性中云。三昧乐住声闻。当得如来最胜之身。于灭正受章中。而云六地菩萨与声闻缘觉同入灭正受耶。此则菩萨二乘又不异也。然二乘既有成佛之分。何故刹那章中。又言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然七识者。一切众生识也。既云非涅槃因。此则众生绝无成佛之分矣。而二乘亦众生耳。既众生法不至涅槃。又谁至于佛道耶。魏译皆有如来复说四字。此合旧注三问为一问。

  从初得佛。至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亦无所答。如来常定故。亦无虑。亦无察。化佛化作佛事。

  记曰。此中展转含有三疑。而向下答文合为一义也。谓四等章中。言如来有六十四种梵音为众生说法。何故本住章中云。从初成佛至般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而恒沙章中。又云如来寂然。无有念想。然无念想。则是如来心常在定。无虑无察矣。且说法者。乃意言分别。何得又以多种音声而说法耶。且四顿章中云。法佛者离心自性。今无虑察。即是离心自性。乃法佛也。若无虑察而能说法。则是法佛说法矣。何故又说化佛化作佛事耶。斯则展转纡疑。故冀佛甄别。此亦合旧注三问为一。

  何故说识刹那展转坏相。

  记曰。此第三疑也。刹那章中言七识不流转。何故又云五识身心意意识俱善不善相。展转变坏相续流注耶。

  金刚力士常随侍卫。

  记曰。此第四疑也。恒沙章中言如来法身过世间望。则是不可见相矣。金刚力士又何从而侍卫耶。

  何不施设本际。

  记曰。此第五疑也。恒沙章中言生死本际不可知。本际者始也。解脱者终也。既不知本际之始。云何复说众生得解脱之终耶。众生既得解脱。是有本际可知矣。何不施设本际耶。

  现魔魔业。恶业果报。旃遮摩纳。孙陀利女。空钵而出。恶业障现。云何如来得一切种智而不离诸过。

  记曰。此第六疑也。恒沙章偈云。观察诸如来。悉离一切过。且如佛初成道时。而天魔兴四兵。持苦具。诣树下绕佛。此魔业也。及旃遮婆罗门女。以木盂系腹。与外道孙陀利女。共相谤佛。又佛曾入娑[利/女]那村。巡门乞食。无施之者。持空钵而出。至若食马麦。头痛。背痛。刺伤足。调达推山压佛。设火窟醉象毒饭等事。此皆恶业障现。不能悉举。皆过恶也。何言如来悉离诸过耶。然二译问恶业作二问。今亦合为一问答矣。

  佛告大慧。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为无余涅槃故。说诱进行菩萨行者故。此及余世界修菩萨行者。乐声闻乘涅槃。为令离声闻乘进向大乘。化佛授声闻记。非是法佛。大慧。因是故记诸声闻与菩萨不异。

  记曰。此答第一问也。谓所以与二乘授记者。有其二意。一为声闻自取有余涅槃。今欲策进大乘。以证无余涅槃故。二为初心菩萨怖畏大乘。自生退缩。乐声闻行。亦令舍小趣大故。有此二意。故为二乘授成佛记。且此乃是化佛方便之所为。非法佛也。因此故说声闻与菩萨不异。下释不异之所以。

  大慧。不异者。声闻缘觉。诸佛如来。烦恼障断。解脱一味。非智障断。大慧。智障者。见法无我。殊胜清净。烦恼障者。先习见人无我断。七识灭。法障解脱。识藏习灭。究竟清净。

  记曰。此释二乘不异菩萨之所以也。谓二乘所以不异菩萨者。以声闻缘觉菩萨。及藏教果佛。同断烦恼障。证人无我。所得但空涅槃无差别故。非断智障证法无我也。台教云。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故云声闻缘觉诸佛如来烦恼障断一味解脱。非智障断。若智障断。则得真殊胜清净矣。以二乘所证劣无漏故。所言烦恼障者。乃先习也。先习者。谓三界生因。润生枝末无明。即见思也。二乘证我空理。已断三界生因。无复分段生死。故云先习见人无我断。然烦恼障断。但灭前六识耳。唯此与菩萨同。若七识灭。则分断根本无明。方得法障解脱。若藏识种子习气生相无明灭尽。方得究竟清净。此又非二乘所知也。

  因本住法故。前后非性。无尽本愿故。如来无虑无察而演说法。正智所化故。念不妄故。无虑无察。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二烦恼断。离二种死。觉人法无我。及二障断。

  记曰。此答第二问也。前问世尊从初成佛乃至涅槃中间不说一字等。佛谓所以不说者。因我证本住法故。然本住法者。所谓诸法实相。有佛无佛法界常住。常住则无始终。无始终则无成佛及涅槃相。故云前后非性。前后际断。寂然不生。念虑永绝。又有何法可说耶。然于无可说中而有说者。但以诸佛如来旷劫修因。所发救护众生无尽本愿所熏。于湛然法界无虑无察寂定心中。应众生机而演说法。即其所说。乃从正智称性所流。无有妄念。不待思虑然后说也。如来所以无思无虑者。以如来久已断尽五住习气。及根本枝末二种烦恼。离二种死。觉人法二无我。烦恼所知二障永寂故。以诸障永寂。即得种类俱生无作意生身。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用。而能现应化身化作佛事。此所以无说示说。非身现身。是名如来真法身也。

  大慧。心意意识眼识等七。刹那习气因。善无漏品离。不复轮转。大慧。如来藏者轮转。涅槃苦乐因。空乱意慧。愚痴凡夫所不能觉。

  记曰。此答第三问也。前疑刹那章云七识不流转。何故云五识身心意意识俱。善不善展转变坏相续流注。既云七识变坏刹那不住。即是流转。一等七识。何故又云流转。又云不流转耶。今佛答意。谓心等七识所以言流注者。以前七识本无自性。但以如来藏被无明所熏而有习气。以此习气为因。熏起前七妄想影子。念念生灭。刹那不住。因此但说七识生灭。非言流转也。所言流转者。谓顺法性而流入生死。转生死而为涅槃。作世出世间善不善因。以具此胜能。有大业用。方名流转。今前七识。但能为世间有漏不善之因。不能作出世善无漏因。是故我言不流转耳。故云无漏善品离故不复轮转。至说如来藏轮转者。以自性清净。体不生灭。但以无自性故。随缘转变。以受有漏善不善熏。则为人天六道生死苦乐因。若受纯净无漏善法所熏。则能为出世涅槃真乐因。以具有如此转变业用。故云如来藏轮转。涅槃苦乐因。但此秘密深意。非三乘劣解。外道愚夫所知也。故云空乱意慧。愚痴凡夫所不能觉。空乱意慧者。乃创修大乘。未达真空。无决定信者。

  大慧。金刚力士所随护者。是化佛耳。非真如来。大慧。真如来者。离一切根量。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及外道根量悉灭。得现法乐。住无间法智忍故。非金刚力士所护。一切化佛不从业生。化佛者。非佛。不离佛。因陶家轮等众生所作相而说法。非自通处说自觉境界。

  记曰。此答第四问也。前问意因恒沙章言如来法身过世间望。遂疑何以又有金刚力士常随侍卫。今佛答云。金刚力士所随护者。乃化佛耳。非真如来也。真如来者。离一切根量。以灭一切凡夫外道二乘根量故。得现法乐安住无间法智忍中。故不假守护。然一切化佛。乃从众生机感应现而生。非是业报所生。所谓应化非真佛。虽非真佛。然亦从真起。故云不离佛。以应不离真故。其所说法亦非真法。乃随众生种种心行乐欲不同。施设方便。各令欢喜成办事业。故云因陶家轮等众生所作相而说法。盖陶家以轮绳泥水因缘。造作种种器物。随其所求。各适其用故。然所说法乃随他意语。非随自通处说自觉境界也。

  复次大慧。愚夫依七识身灭。起断见。不觉识藏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自妄想慧灭。故解脱。

  记曰。此答第五问也。前问因恒沙章云生死本际不可知。遂疑谓既不知生死之始。云何而知解脱之终耶。故问何不施设本际。今佛答意。谓本际者。实际理地也。然实际中本无生死。又何有始终。然我所言生死本际不可知者。盖责凡愚外道。但随妄想生灭。不达实际耳。非是说生死有本际而不可知也。然彼愚夫依七识念念灭处起于断见。不知藏识。但以相续流注不断处起于常见。此皆自生妄想分别。故不知本际耳。非言生死有始。但彼自妄想灭。便是解脱。亦非涅槃有终也。

  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一切过断。

  记曰。此答第六问也。前问因恒沙章言如来悉离一切过。遂以魔冤恶业果报致疑。今佛答意。谓如来离一切过者。五住烦恼习气究竟永断故。然又遭魔者。此定业也。以示身堪忍。调伏刚强众生。须具无生法忍。慈心三昧力故。所以有恶业果报者。以为众生示现定业难逃。在佛不免。欲令众生明信因果。惧恶报应。将使怖果绝因。离生死苦趣故。此皆化佛方便权智。示现与民同患之意耳。非是如来实有恶业报应具诸过恶也。且以五住烦恼永断。故言离过。殆非言不受定业为离过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三乘亦非乘。如来不磨灭。(唐译云。无有佛涅槃)一切佛所起。说离诸过恶。为诸无间智。及无余涅槃。诱进诸下劣。是故隐覆说。诸佛所起智。即分别说道。诸乘非为乘。彼则非涅槃。

  记曰。此颂通共五偈。单颂授记一义耳。初一偈。意言法界理中本无三乘。故云亦非乘。法身如来亦无涅槃之事。故云不磨灭。然既无三乘。亦无涅槃。而云无一切声闻悉授佛记者。因为说诸二乘狭劣过恶。欲令舍离小心。趣向大道。究竟无间种智。证入无余涅槃。诱进诸下劣人。舍近习想。是故密意隐覆说有佛果可成。令彼生欢喜耳。非是实有涅槃待彼证之也。斯盖权智方便施设。若以诸佛所证根本实智。即依自智说自证真实之道。则诸乘非为乘矣。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故。是则彼二乘所证非真涅槃明矣。故云诸佛所起智。即分别说道等。

  欲色有及见。说是四住地。意识之所起。识宅意所住。意及眼识等。断灭说无常。或作涅槃见。而为说常住。

  记曰。此颂授记中烦恼障断。非智障断意也。所言烦恼障者。乃四住烦恼也。谓欲爱住地。色爱住他。有爱住地。见一切住地。此四烦恼。乃意识之所起。而第七末那内熏八识坚住。以为生死种子。故云识宅意所住。以前七识念念生灭无常。而彼见为断。以不知藏识流注。而便以为常。遂作涅槃之见。故我说彼非涅槃也。此常住言。乃出二乘妄计耳。故唐译云。见意识眼等。无常故说断。迷意藏起常。邪智谓涅槃。观此偈文。即颂授记文义亦尚不足。其余五问之意。亦当有颂。或经文脱略耳。

  ○此上广决众疑以显法身离过已竟。

  △下特示真修佛性戒本以彰生佛平等。

  尔时大慧菩萨以偈问曰。

  彼诸菩萨等。志求佛道者。酒肉及与葱。饮食为云何。惟愿无上尊。哀愍为演说。愚夫所贪着。臭秽无名称。虎狼所甘嗜。云何而可食。食者生诸过。不食为福善。惟愿为我说。食不食罪福。

  大慧菩萨说偈问已。复白佛言。惟愿世尊为我等说食不食肉功德过恶。我及诸菩萨于现在未来。当为种种希望食肉众生分别说法。令彼众生慈心相向。得慈心已。各于住地清净明了。(唐译云。为未来现在非习所熏食肉众生而演说之。令舍肉味。求于法味。于一切众生起大慈心。更相亲爱如一子想。住菩萨地)疾得究竟无上菩提。声闻缘觉自地止息已。亦得速成无上菩提。

  记曰。此因上世尊一往开示理行因果究竟已极。而大慧至此特以食肉为请者。将示真修如实行者。当以性戒为本故也。如楞严进修五十五位。初以三种渐次为首。悲夫。众生所以常寝生死者。独以淫杀盗妄四种根本重罪牵缠。不得出离也。彼首断淫。此专断杀。皆为真修之要。但此经来文未尽。不能毕见如来清净垂范耳。或曰。诸经首唱断杀。楞严独唱断淫。说者以真修以断淫为本。利生以断杀为先。何言断肉便为真修耶。愚曰。不然。如来说法。各随所因。初无执一之谈也。彼因阿难误堕。便唱断淫。此因夜叉王宫。便唱断杀。各随性习偏重。所谓痛处着锥耳。良以众生贪着五欲因缘。沉沦生死。五欲者财色名食睡也。岂独色欲偏令人生死。而食便不致生死耶。楞严三相续中。以三贪为本。所谓淫贪杀贪盗贪也。彼首淫贪。而此重杀盗二贪。盖为末世众生。迷于性真。昧于同体。相吞相杀。尤甚罗刹。故如来大慈。特因夜叉鬼王而发之也。彼首刳正性。此先除助因。违现业。盖相须也。然恨未见毕竟之论耳。矧前云一切众生皆摄受欲食。不能摄受法食。此云欲令众生舍于肉味。求于法味。于一切众生慈心相向。如一子地。苟非深得法味。悟平等性。何以不食肉者便能住菩萨地。速得无上菩提耶。此示真修性戒。而因鬼王发之者无疑矣。且曰声闻住自涅槃。亦因不食肉故而能疾得无上菩提者。岂不以贪涅槃味。摄受欲食。为戕害法身。而违平等自性者耶。二乘苟能舍此欲味。则一念顿证无上菩提。成佛之速无过于此。是愚所谓性戒也。智者请深观之。

  恶邪论法(唐译云路伽耶等。此云顺世。又云善论)诸外道辈。邪见断常颠倒计着。尚有遮法不听食肉。况复如来世间救护正法成就而食肉耶。

  记曰。此言外道邪见。尚有遮禁不听食肉。何况如来大悲含育。世所依怙。而许自他俱食肉耶。深明必应制断也。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心来。展转因缘尝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唐译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而食之)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众生闻气悉生恐怖。如旃陀罗(此云屠者)及谭婆(此云食狗肉人。又猎师也)等。狗见憎恶。惊怖群吠故。不应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不应食肉。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以杀生者。见形起识。深味着故。不应食肉。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多恶梦故。不应食肉。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令饮食无节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我尝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

  记曰。此甚言食肉之过患也。其实不应食肉有无量因缘。今略说者如是耳。首称一切众生于生死中靡不曾为父母兄弟六亲眷属朋友知识者。此所谓法性平等。同体之慈也。以亲因而观众生。则无肉可食。以佛性而观众生。则无物可取。无物可取。则众生相空。无肉可食。则自性清净。相空性净。此所以为性戒成就。一念而登佛地也。不食之利。既能远取菩提。而食之之害。则当断佛慧命。永殒善根矣。由是观之。如上略说之过。犹举易信者言之。为遮众生恐怖故耳。

  复次大慧。过去有王。名师子苏陀娑。食种种肉。遂至食人。臣民不堪。即便谋反。断其奉禄以食肉者有如是过故。不应食肉。

  记曰。此甚言昧于同体。故致食人。违背性真。故致反逆。顺逆由己。而依违应之矣。二译此中有多因缘。当合观之。

  复次大慧。凡诸杀者。为财利故。杀生屠贩。彼诸愚痴食肉众生。以钱为网而捕诸肉。(魏译云。是故买者与杀无异)彼杀生者。若以财物。若以钩纲。取彼空行水陆众生。种种杀害。屠贩求利。大慧。亦无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鱼肉。以是义故。不应食肉。

  记曰。此言因食肉而资杀业也。彼杀生为利而杀。食肉以钱而网。是以食之者众。而杀之者多。杀之者日益多。而食肉者业益甚。是故买与杀者其罪均也。总之皆以妄想贪求故耳。所以杀者求利而想愈增。食者求味而想愈炽。是以杀食相诲。同恶相资。故云亦无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鱼肉者。此其所以业等也。魏译云。我观世间无有是肉而非命者。故我说食肉之罪。断如来种。

  大慧。我有时说遮五种肉。或制十种。今于此经。一切种。一切时。开除方便。一切悉断。

  记曰。此明开权显实意也。佛谓我余经中。亦曾许食五种净肉。制断十种生物而已。今则一切顿断。一切生命尽不许食。何者。以昔机未纯。未示佛性义。权且遮制以将就之。欲待时故。今则众志贞纯。说时已至。若不顿断食肉。以顿示佛性种子。令其成实。则我以小乘化人。自堕吝法之悭。此事定为不可。故我于楞伽此会。一切尽断。都不许食也。五种净肉者。谓不见。不闻。不疑。鸟残。自死。是也。应断十种者。谓人。蛇。象。马。龙。狐。猪。狗。狮子。猕猴。是也。

  大慧。如来应供等正觉尚无所食。况食鱼肉。亦不教人。以大悲前行故。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唐译云。声闻缘觉及诸菩萨尚唯法食。岂况如来。大慧。如来法身。非杂食身。大慧。我已洗涤一切习气。我已善择诸心智慧。大悲平等。普视众生犹如一子。云何而许声闻弟子食于子肉。何况自食)是故不听令食子肉。

  记曰。此世尊广说食肉之过。而以同体大悲结示之也。然如来法身。非杂食身。故以法喜为食。此正欲行人舍离欲食。摄受法食耳。所以切戒行人勿食众生血肉者。以如来视一切众生如一子故。然子之于父母。气分同也。良以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而一切众生皆以如来法身为体故。以同体而观。犹如一子。则无众生。苟食其肉。岂非戕法身。断慧命耶。不食则自性无亏。法身常住矣。成佛之要。莫速于此。不食肉章长行之文。二译甚广。今此文正当魏译十分之一。当唐译十分之三耳。顾此长行虽略。而偈文颇详。详略相因。盖译人善义之体势。殆非佛语有出入也。观者于此三译全经。悉当以义会之。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曾悉为亲属。鄙秽不净杂。不净所生长。闻气悉恐怖。

  记曰。此总颂不净气分等文。所谓长详偈略。且偈又先后互明。

  一切肉与葱。及诸韭蒜等。种种放逸酒。修行常远离。亦常离麻油。及诸穿孔床。以彼诸细虫。于中极恐怖。

  记曰。此长略偈详也。葱韭韭蒜。所谓生啖生恚。熟食发淫。故与酒肉并食之。则生诸放逸。增长淫欲也。不食麻油。不惊细虫。况食血肉耶。

  饮食生放逸。放逸生诸觉。(唐译云生邪觉)从觉生贪欲。是故不应食。由食生贪欲。贪令心迷醉。迷醉长爱欲。生死不解脱。

  记曰。此明因杀盗而致淫欲也。楞严谓酒肉葱蒜等为助因。此言食之而生贪欲。贪心迷醉。增长爱欲。故生死不脱者。由彼食贪无明。滋培欲根。故增长耳。令绝食贪。则无明之水既涸。欲爱之田自干。名色之芽自枯。此所以因断味食。而生死顿绝。速至菩提也。

  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彼非无有因。是故不应食。

  记曰。无有不生之肉。故云彼非无有因。

  彼诸修行者。由是悉远离。十方佛世尊。一切咸诃责。展转更相食。死堕虎狼类。臭秽可厌恶。所生常愚痴。多生旃陀罗。腊师谭婆种。或生陀夷尼。(魏译作罗刹女)及诸食肉性。罗刹猫狸等。遍于是中生。

  记曰。言好食腥膻。必多堕于此类。性皆然也。

  缚象与大云。央掘利魔罗。

  记曰。缚象。魏译云象掖。唐译云象胁。央掘利魔罗。唐译云央掘摩。皆经名也。

  及此楞伽经。我悉制断肉。诸佛及菩萨。声闻所诃责。食已无惭愧。生生常痴冥。先说见闻疑。已断一切肉。妄想不觉知。故生食肉处。

  记曰。此言如来元不曾许食净肉也。佛谓我先所说见闻疑杀不许食者。其密意已是断一切肉。总不许食矣。以一切肉。总不出此三种杀故。所言不见不闻不疑杀。除此则无肉可食矣。而众生妄想无知。将谓如来许不见等是为净肉。遂生可食之想。此愚之甚也。

  如彼贪欲过。障碍圣解脱。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未来世众生。于肉愚痴说。言此净无罪。佛听我等食。食如服药想。(唐译云。净食尚如药)亦如食子肉。知足生厌离。修行行乞食。

  记曰。此责众生无知。妄谓如来许食净肉也。谓众生所以妄谓净肉可食者。以彼贪欲过患所致耳。名虽净肉。其实障碍圣解脱道。与酒肉葱蒜等无差别。而众生愚痴。言此是净而无罪过。是佛所听食者。谬之甚矣。然佛每诫比丘节量时食。勿生贪求。若受信施净食之时。应当观察如服药想。亦如饥世食子肉想。为欲惭愧知足。生厌离心。行乞食法故。然于净食尚然如此。何况教彼食净肉耶。

  安住慈心者。我说常厌离。虎狼诸恶兽。恒可同游止。若食诸血肉。众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食肉无慈慧。永背正解脱。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

  记曰。食肉无慈慧。谓伤同体。无正知见故。永背正解脱。谓不随顺法性。行邪险道。入生死故。违圣表相。谓亏护生威仪。不能化利众生故。有此多失。故修行者不应食也。

  得生梵志种。及诸修行处。智慧富贵家。斯由不食肉。

  记曰。此结不食肉者之利益也。凡善恶之报有三。谓现报。生报。后报。如长行历言身口臭秽。物见惊怖。及王臣反逆等。皆现报也。如偈中前云。堕号叫狱。及虎狼臭类。猫狸罗刹。及屠儿等。恶种类中。皆生报后报也。今偈不食肉。而得生梵种。诸修行处。及智慧富贵之家。此乃善业。生报后报。若是而验。现报可知矣。以远秽恶。故生梵种。以能顺法界性。故生修行处。所谓不离道场也。以舍愚痴。故生智慧。以永绝贪求。堪为佛子。故生富贵家。以如来富有法界。贵为世尊。唯达法性平等而能不食肉者。可以克绍家业耳。其他复何与焉。悲夫。一切众生同迷法性。而受五蕴幻妄身心也。观相虽异。观性实同。昧者迷同而忽异。尔乃仇视自心。恣杀以快己。岂不谬哉。此所谓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能了达自心现量。则物我兼忘。人法双泯。一种平怀。荡然自尽。岂非不以忘取着之情。而为成佛之梯筏耶。此所以真修之行。而以断肉为第一清净明诲也。然考之四重。此虽一隅。智者倘能深观而谛思之。即此可以思过半矣。

  此经传云。大部有四十卷。一百五十一品。此来者四卷。唯此一品。以经来未尽。故阙流通。其百八问中。今别问别答者。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总别迷悟因果邪正阶差修证始终根性差等。义已问答明白具足。其未明答者。但名相差别之事耳。如谁生诸宝性已下。至若天地人物万象之差。人欲好乐之别。及佛所补大慧问不及者。算数之事。并华藏世界形状不同等。具如华严世界成就。华藏世界。及阿僧祗寿量诸品证之。则其未至之文。特名相耳。先觉所以不持来者。以所重在唯心唯识法门。欲顿悟一心。即此更无余法。至其所未来者。纵尽法界数量。第不过一心之影现耳。达磨指此为心印。岂此外更有剩法乎。观者应知。

  偈曰。

  稽首寂灭海  庄严妙色身  圆满总持门
  永离文字相  随缘和合者  自性清净僧
  蒙以同体慈  哀愍摄受我  能以思惟心
  入此甚深藏  于一毛端头  现自觉境界
  普使见闻者  顿悟法性空  一切幻化缘
  了达唯心现  愿法界量灭  同入平等观
  普于一切时  一切尘中现  凡在有情身
  共登极乐国

  观楞伽阿䟦多罗宝经记卷第八(终)

No. 326-C 观楞伽宝经阁笔记

  观楞伽宝经记。盖为观经而作也。以此经直指众生识藏即如来藏。显发日用现前境界。令其随顺观察自心现量。顿证诸佛自觉圣智。故名佛语心。非文字也。又岂可以文字而解之哉。故今不曰注疏。而曰观经记。盖以观游心。所记观中之境耳。此经为发最上乘者说。所谓是法甚深奥。小有能信者。以文险义幽。老师宿学读之不能句。况遗言得义。以入自心现量乎。昔达磨授二祖。以此为心印。自五祖教人读金刚。则此经不独为文字。且又束之高阁。而知之者希。望崖者众矣。惟我
圣祖以广大不二真心御寰宇。修文之暇。乃以楞伽金刚佛祖三经。以试僧得度如儒科。特
命僧宗泐等注释之。颁布海内。浸久而奉行者亦希。清幼入空门。切志向上事。愧未多历讲肆。尝见古人谓文字之学。不能洞当人之性源。贵在妙悟自心。心一悟。则回观文字。如推门落臼。固不难矣。因入山习枯禅。直至一字不识之地。一旦脱然自信。回视诸经。果了然如视归家故道。独于此经苦不能句。余居海上。时万历壬辰夏。偶患足痛不可忍。因请此经置案头。潜心力究。忽寂尔亡身。及开卷读百八义。了然如视白黑。因忆昔五台梵师言。遂落笔记之。至生灭章。其患即愈。及乙未春。因弘法罹难。幽囚困楚中。一念孤光未昧。实仗此法门威德力也。顷蒙
恩遣雷阳。丙申春。过吉州。遇大行王公性海于净土中。请益是经。因出前草二章。公首肯。遂以正受注并三译本。稽首属余。请卒业焉。余携之。以是年三月十日抵戍所。于四月朔即命笔。时值其地饥且疠。死伤蔽野。余坐毒雾尸陀林中。日究此经。至忘寝食。了然如处清凉国。至七月朔。甫完卷半。比与柯孝廉复元。率诸父老掩胔骼。至四千头有奇。建盂兰会。说幽冥戒。普济之。时天乃雨。而疠随止。遂令蔑戾车地。大生欢喜心。无乃借此性海一滴。润此焦枯乎。余亦奉镇檄来五羊。憩东郭垒壁间。又首事于十月朔。至明年佛成道日。乃阁笔焉。愚窃思多生以谤法因缘。今感斯报。荷蒙
圣慈以万里之行而调伏之。使入其难入。期年之内。奔走居半。而能了此积劫广大因缘。非荷诸佛神力加持。何能以思惟心测度如来自觉圣智境界乃尔。以是弥感
圣恩。析骨难酬也。稿成。观察海门周公欲梓之。以入贺未果。戊戌冬。适侍御樊公友轩。以建储议谪雷阳。与余同伍。道过仙城见访。问雷阳风景何如。余笑曰在人不在境。因出此草示之。曰此余雷阳风景也。公叹曰信光明幢哉。愿广法施。遂为疏募众。幸诸宰官长者居士各欢喜成之。愿将此胜因。回向楞伽法性海中。仰凭慧光圆照。破此夙愆。蚤登解脱。冀见闻随喜。同入自心现量。共转此法轮直至未来际。以斯功德。上报
圣恩。下拔苦趣。齐登涅槃彼岸耳。第此经单破外道二乘偏邪之见。令生正智。以一心为真宗。以摧邪显正为大用。其所破之执。各有所据。皆载彼宗。以瘴乡苦无经论参考。即所引证。咸以起信唯识提挈纲宗。务在融会三译。血脉贯通。若夫单提向上。直指一心。枝词异说。刷洗殆尽。冥契祖印。何敢让焉。因为述其始末如此。

  万历己亥年夏望日 海印沙门德清记

No. 326-D

  牢山憨老人。观世得无生。盖游心于自觉圣智。以皈极也。余从之游。出楞伽笔记一帙为余诵。余观其三分分科。则祖之弥天氏。五义约释。则本天台氏。而又会三译以络脉。引二论以明宗。节其章解而理贯华。叠其句释而文畅。矢不牵枝引蔓。不穿地撩天。可谓中原绝唱虚壤玄根。诚义学之司南。亦诠经之正轨也。募刻枣梨。布诸刍草。

  万历癸卯首夏佛生日楚云阳门人僧一书于五云之来阳祠